我终于成了“糊弄”爸妈的高手

据说,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真诚才是必杀技,能够破除人情世界里的任何铜墙铁壁。但,有时候和很亲密的人——比如说父母,如果你始终保持真诚、坦荡,那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
图片《小欢喜》剧照

比如,晚上八点多爹妈打视频过来,问你吃的啥?你说,准备吃了,刚点的外卖,牛肉盖浇饭加奶茶。
这个回答相当于你给爹妈空降到了TED的大舞台上,他们能立马给你即兴整一篇又一篇的演讲:《外卖是如何毁了你的身体》《奶茶,你健康的隐形“杀手”》《科学研究显示:晚上七点以后进食,你的寿命很可能缩减20%》(与科学无关,我瞎编的)。
可是,在工作了八九个小时+通勤两小时+和客户battle一小时+出演办公室“宫心计”N小时后,回到家的那一刻,你真的毫无勇气踏入厨房。你只希望有个田螺姑娘能把香喷喷的饭菜摆在眼前,那里有你想吃的牛肉喂饱肚子,有甜甜的饮品拯救情绪,好让自己这漫长、疲乏、意义空洞的一天画上一个句号。在真实世界里,外卖小哥就是你的田螺姑娘。
图片《瘦身男女》剧照
因为爹妈没有参与你这难熬的一天,他们不了解其中的细节和感受,所以当听闻你点外卖时,自然要化身成科普专家+养生大师。而你,也实在没有力气和他们解释清楚这十来个小时当中的点点滴滴是如何蚕食自己的精气神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糊弄一下他们吧:吃过了,自己做的番茄鸡蛋面+周末做的牛肉+一盘新鲜水果。
糊弄的意义在于:放过自己、慰藉爹妈。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父母是最常“糊弄”我们的人。在美剧里,爹妈糊弄孩子的惯用伎俩是甩出“It’s complicated”结束孩子的好奇和追问。在中国家庭里,爹妈糊弄孩子更直白,一句“你还小,不懂”,直接从生物学意义上把你踢出局。
长大后,当你在滚滚红尘中奋力厮杀时,理解了父母的糊弄,无论是“It’s complicated”还是“你还小,不懂”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容易一点的小智慧。一方面,一些问题解释起来确实复杂,比如“奶奶为什么和妈妈吵架”、“爸爸为什么总不回家”;另一方面,一些问题又实在没必要费力和一个孩子解释,“为什么我们今晚要吃面条”、“为什么我今天要练琴”。
成年人的世界里,要操心、周全的事情太多了,糊弄无非是卸掉一点不重要的冗余,好让自己能轻装上阵去奔赴。
所以,当我们长大后,也从长辈那里传承了糊弄这个小智慧。
图片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只要爹妈问起的目标对象是自己时,糊弄原则:报喜不报忧。
吃饭,按时吃的;
睡觉,早睡早起;
工作,没被裁、不累、加班少;
钱,够花;
身体,挺好,体检一切正常;
对象,有合适的会说、现阶段搞钱为重(如果爸妈还想给你继续“上课”,现在有点忙);
生娃,明年吧、等忙完这阵儿、在调理身体(如果爸妈还想给你继续“上课”,现在有点忙);

当然,有些超纲题目,在我们炉火纯青的糊弄技巧下也能轻松化解。
比如,有人在午夜十分还在玩手机时,此时妈妈来电话了,怎么办?你不能不接,大半夜打来万一有要紧事呢?但也不能马上接,万一妈妈只是失眠打发时间来“骚扰”一下你呢,你一秒接通这样她就知道你大晚上不睡觉在玩手机了,正好给她发挥的舞台。
正确的糊弄方法是:等十秒接起来,而且不要先开口,等对方先开口,你再迷迷糊糊应答。既不耽误要紧事、也能逃避被教育的“陷阱”,完美。
一旦爹妈问起的目标对象不是你而是东西、物品时,糊弄原则就成为:宇宙万物,统统白捡。

图片《都挺好》剧照

有位小姐妹想让父母去体检,就在体检中心买了两个套餐,花了2000元。她父母知道后,差点要和她断绝关系。在父母那一辈的世界里,体检这种东西就不该存在。小病靠挺、大病靠命。救急的方法是万能的盐水(漱口、饮用)和板蓝根。
所以,当她父母得知要跑去一个非医院的地方、花2000元、让“蒙古大夫”(在父母看来,只要不在医院就不是“正规”医生)在自己身上比比划划、下健康结论,纯属骗钱。
小姐妹实在拗不过父母,就把套餐延后了几个月,后来骗父母说是公司给职员的福利,不看白不看,为此还让关系好的同事冒充HR、用公司域名的邮箱给自己发了一封“正式”邮件交给父母看,最后,二老才肯“屈尊”。
所以,送给父母的东西,你必须要“糊弄”,报价要秉持低于100元/打对折/单位发的/朋友送的/清仓价这些原则,他们才肯接受。
图片
《父母爱情》剧照
不过,这种糊弄方法也不是万全之策。
有一次,我和老公给我爸妈买了一套某克的运动装,我妈问多少钱?我糊弄说打折200元(其实上千元了),我爸妈知道某克不便宜,遛弯的时候就去专卖店看了价钱。然后念叨了我们很久。
从那以后我长记性了,买稍贵一点的品牌做礼物时,我不报价了,只说“不贵”“还行”“你女儿发财了”,爹妈心里明白也就不问了。
图片
《二胎时代》剧照
100元也不全然好使,贵一点的礼物还是不说具体价钱、打哈哈糊弄过去吧。你知道,父母虽然嘴上怪你花钱,但接到儿女送来的礼物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他们又有了和隔壁王叔、李婶炫耀的“资本”啦。
其实,与其说我们“糊弄”爸妈,不如说我们是在用这种方法保持一种平衡——让他们安心的同时,也保留住我们自己生活的自主权。
有“阿勒泰的精灵”之称的作家李娟在《记一忘二三》里写道:“我觉得,只要付出努力,我就能洞悉世上的一切秘密,但除了我妈的心和她的记忆。她所记得的永远和我记得的不一样。她的心永远在我的追逐和猜测之外。她是这个世界上我最无能为力的人。”
几行字,将两代人之间的沟壑展现无余。
大概我们也是父母“最无能为力”的人吧。就像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那样:父母对二十岁出头的子女来说,就像一栋旧房子,老房子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温暖和安全,但是我们不会和房子去沟通、去体贴。也许要等20年以后,子女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深深地注视着它。而父母也只能做那个“不断对着子女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这就是最亲密的人之间的羁绊吧,我们会目光炙热地望向彼此,但中间始终隔着一段距离。而“糊弄”,就是这段距离当中的缓冲垫。

反“PPT骗子”,互联网大厂是认真的吗?

人类为什么需要PPT?

在可查证的资料中,世界上第一份商业PPT来自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份1958年的市场分析演示。大量矢量图标、数据图表页被使用,演示逻辑设计、数据可视化等思路已出现在这份PPT中。

PPT,这个后来几乎变革全球商务集体沟通方式的工具,却在逐渐的演变中,成为许多打工人的噩梦。每到岁末年终,“卷PPT”常变成许多大公司的独特景象。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里,这种形式也在互联网大厂生态中走向极致。

但在2022年年底的汇报大潮前,发飙痛批高管用PPT、新词“欺骗”自己的刘强东,揭下了大厂PPT的华服。对PPT的重新审视,正在许多打工人和团队的身上发生。

一些商业世界的变革,也藏在了如何使用PPT这个商业工具的选择背后。

一、“卷PPT”成为过去式?

帮领导做PPT,是刘兴的一项特殊工作。他的直系领导每年年终都要向公司高层做一次PPT讲演汇报,刘兴是负责给领导PPT加工的那个人。

“共创”的形式通常是领导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作一个word,word字数有时会有近万字,刘兴负责在word中抓出叙述逻辑、关键词,寻找合适的PPT模板,再加上图片、动画效果以及各种格式调整,再将形成的PPT交给领导“审片”。

为了做好这个PPT,刘兴费了许多心思,每一次做PPT都会被领导要求“返工”改上三五版,从演示逻辑到图片美观再到字体大小,刘兴的“PPT美学”都在不断被重塑。他把很多领导发给他的PPT网站链接和优秀PPT案例都存在手机里,过去几年里,一想到做PPT,刘兴就会有压力,他收藏各式PPT模板,钻研各种PPT小技巧,到这份工作的第二年,他已经是一个PPT素材网站的终身会员了。

一个部门领导的PPT汇报也许会关联到部门年度绩效的优秀名额和年终奖励,每到年终汇报时,刘兴都能看到公司各个部门无比精美的汇报PPT,大有百花争艳的姿态,“能说得天花乱坠的领导,对团队来说也是一种能力。”

但在2022年年末,刘兴的PPT制作任务突然简单了起来。在给领导的一版版PPT被否的过程里,他发现领导对“加工”的兴趣不再浓烈,领导给的word也比往年简练得多,对PPT只要求简单大气,逻辑明确。最终,刘兴是用一个简单的模板和大段贴领导word原文的“极简风”做出了领导满意的PPT。

“这变成了一件贼搞笑的事情。”在一家手机大厂工作的王蕊忍不住和朋友分享起了自己的年终述职。她成了年终述职中获得领导表扬的那一个,原因是其他人的PPT都极为复杂,而她由于着急“随便整了整”,成了全场最清晰的PPT。领导评价她的PPT能够让听众接收到大部分信息,“其他同学的东西太多,我眼睛都不知道看哪里。”

王蕊把这无心插柳称作“反卷的胜利”,但事实上,她并不太清楚领导对PPT心思为何有了变化——2021年年终,领导提前一个月向刚入职的她交代了好好做年终PPT述职,对PPT的华丽呈现重视万分。

但变化也并非无迹可寻。刘瑶发现,在这一年的京东年终汇报里,同事们的PPT都在明显变得简单。据虎嗅报道,在刘强东谈到自己被PPT欺骗了的那场会议过后,京东内部一位以“善作PPT闻名遐迩”的高管被“拿下”,在之后几次刘强东参与的会上,长篇PPT已大幅减少。

如何把PPT做得简单,似乎正成为互联网大厂员工们的下一卷试题。

二、PPT是冤枉的

王蕊其实很能理解同事们在PPT上的“卷”。

一个特殊点是,整个部门只有她是固薪模式,其余人的薪资是浮动的,这也意味着,他们的PPT汇报影响绩效的结果会进一步被放大。真金白银的驱动下,王蕊相信,即便领导有了“简单化”的PPT趋向,来年她同事们的PPT仍然不会掉以轻心。“如何让PPT简单直给又出彩?”反倒可能成为一个更磨人的高阶难题。

刘睿所在的科技公司每个季度、年终都要进行汇报,在PPT之前,他们就有一份网页形式、数据可视化的汇报要提交,按理说,PPT可以因此做得简单一些,但他的同事们常花很多时间去美化、精细,甚至自己购买各种PPT插件,花足了心思。

2022年年底,曾有脉脉认证的京东用户分享了“好消息,以后内部PPT不得超过三页”,但评论的大厂员工们对互联网PPT“瘦身令”能带来的持续效果并不乐观。

“中间那页PPT能做出花,各种动画切换,一页呈现几十页效果。”“做十个PPT,互相跳转。”“每个单词每个图形都是超链。”……在不少大厂员工心里,简单的PPT,意味着更复杂。“3页PPT的事情已经说了很多年。”有公司员工留言道,旧事重提的另一面是大厂PPT的积重难返。

问题并不出在PPT本身。事实上,PPT的页数多少、叙述风格、简单或复杂并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各种美妙词汇的发明,还是到如今的PPT制作“由繁入简”潮流,大厂员工都不过是在借用各种工具做一份能让领导满意的工作成果展示。

“可能领导早就想好了打什么绩效,不会等你的一份PPT。”王蕊说,在员工之间,并不认为PPT与绩效一定挂钩。到讲演那天,领导对每一份年终述职基本都是夸,大家讲完了也不能明显感受到谁讲得好、谁讲得不好,只能是一些员工自我猜测。支撑很多同事“卷”起来的,不过是“在领导面前表现要好”的朴素观点。

过去一年里,裁员的消息常在王蕊和同事们的对话中流转,“有的部门已经裁了员,有的部门年底要裁员,有的部门之后还有优化计划。”王蕊见过几个员工为了一份项目成果的报告文档撰写,大战八百回合,“他们battle文档描述能不能凸显自己的贡献,扣各种细节甚至批注,甚至关心在那个图片里自己占的位置是不是够大。”不同员工、不同部门在各种小群、大群里为了“抢功”的各种互撕,王蕊也目睹了一次又一次。

“PPT是冤枉的。”王蕊说,即便领导想看的PPT简单了,盘踞在员工内心的焦虑与日俱增,也总会找到下一个可“卷”的出处。

三、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领导为什么突然想要简单的PPT了,反倒是个问题。

2011年,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瑞士成立了一个反PPT组织,他统计了一组数据,认为瑞士的410万雇员中,11%的员工日常与PPT有关,平均每周要看两次PPT演示。假如其中85%的参与者是心不在焉的话,估计会给瑞士经济造成大约21亿法郎的损失。某种程度上数据的严谨性存疑,但可见,PPT里的“无用功”,已是一个全球通病。

在PPT与商业相结合的初衷里,实现更生动、清晰的表达与沟通是PPT的使命,而在职场竞争中,这一切很容易演化为形式主义,走向务虚,很多打工人都有着“活干得好不如PPT做得好”的体验,叠加其中的时间、人力资源浪费,更拉低了效率。

实际上,早在2004年,贝佐斯在给亚马逊高管们的信中就要求,不再使用PPT,取而代之的是长度不超过6页的叙述清晰的备忘录。原因在于,PPT主要在单纯罗列要点,这对讲演者容易,但是对听众很难,容易导致一些相对重要的观点淹没,忽略逻辑性、优先级。

如今,大厂推动PPT去掉复杂修饰,回归“干货”本身的趋势,倒可算是一种对员工时间和沟通成本的节约,回归PPT本心。

但原因或许又不止于此。降本增效在过去一年几乎成为所有互联网大厂的主旋律,不愿再看华丽PPT和假大空词汇的领导层们,放下过去互联网高光的姿态,回归到残酷的现实里。刘强东对“PPT骗子”的痛斥,与马化腾反思腾讯过去的买量行为,李彦宏掀开百度内部业务部门改革表面而追求大数字营收的内核并无二致。

在互联网红利见顶,业务创新活力下降的行业环境里,不论是后起之秀带来的竞争压力,还是明星产品乏力,培育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焦虑都格外被放大。大厂突然转向“求简求真”,并非是过去对PPT等各层面的粉饰毫无察觉,只是步入危险时刻后,无法再保持过去的容错率。比起“面子”,如今的大厂更想要里子。

这场可能的PPT文化变革里,更需要的也并非员工学做简单PPT,而是大厂管理层们回归“务实求真”的持续性。

“这是我们比从前都更了解彼此的一年。”刘睿这样形容过去一年里他对同事们,以及他的领导对下属业务工作的认识,这一年的年终,他所在的团队不再要求大家进行业绩汇报,“因为领导了解情况。”事实上,过去一年,许多大厂都经历了许多轮业务梳理、架构变革,大力反腐,乃至裁员下的员工盘点,早在年终汇报之前,领导们对实际情况的主动或被动了解都可能比往年更清晰。

放回到PPT的故事里,出错的也并非PPT本身,而是在PPT的各种数据奇算、高大词汇以及精美图片里被掩盖掉的业务事实。大厂对PPT文化的变革需求,实质上是对推动组织管理更高效,从务虚转向务实的努力。

不愿再为PPT挑灯夜战的大厂人们所期待的,不过是多一些“了解情况”的领导,少一些通过PPT升职加薪的故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陈杨园,编辑:邢昀

想看文学名著但看不进去,我该怎么办?

我知道自己应该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家里也有这些书,但我就是看不进去。是我的问题吗?为什么有人就可以这么轻松地把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读完呢?

读经典,有必要吗?有,而且非常有。难吗?没那么难。

不少名著因为时代、题材或探索文学边界等原因,文字晦涩难懂,但并不是每一本名著都和普通阅读者有着那么远的距离,还有很多是因为通俗好看而流传至今的。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按好读程度,简单划分六个等级,一级一级读下去,你会看到自己的改变,自己的进步。

注1:文学世界没有先后高低,此排序仅仅从作品对于普通读者的首次阅读难易程度出发,不具备其他参考价值。仅代表编辑部个人建议和审美趣味。

注2:为免争议,推荐书单以外国名著为主。未来将另行制作中文小说的书单。

1.轻松休闲

代表作:《小王子》《爱伦·坡短篇小说集》《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特点:情节性强,语言直接。如果你完全不想做阅读理解(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没有深意),只想看故事的话,这些作品非常适合你。

其他:《夏洛的网》《汤姆·索亚历险记》《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巨人的陨落》等。

2.管中窥豹

代表作:《哈姆雷特》《1984》《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特点:情节性强的同时,作品的文学深度也很容易理解,或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其他:《失明症漫记》《春琴抄》《追风筝的人》《那不勒斯四部曲》,毛姆、马克·吐温等通俗大师的系列作品等。中国古典的通俗小说也在此列。

3.氛围沉浸

代表作:《局外人》《长日将尽》&林少华所译村上春树部分作品

特点:情节性不算很强,但极佳的文风带来沉浸的情绪氛围,因此比较好读,几乎能一口气看完。

其他:《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雾都孤儿》《伊豆的舞女》《看不见的城市》《霍乱时期的爱情》《斯通纳》《失物之书》《斜阳》等。

4.较有隔阂

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

特点:情节性不算很强,有一定时代背景、种族文化隔阂。或是蕴含了不俗深意需要花一定时间去理解(翻评论)。有大块时间能够认真看书,可以尝试这类作品。如果能顺利读完此类作品,那大部分经典都可以攻略。

其他:《小妇人》《大教堂》《昆虫记》,莫泊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各名家作品,莎士比亚系列作品等。中国从鲁迅开始的近代文学作品也大多在此列。

5.晦涩难读

代表作:《百年孤独》《卡拉马佐夫兄弟》

特点:就像考托福雅思一样,在无数次乏味挫败中看到自己不断进步。拿下之后,巨大的难度和付出也会带来无与伦比的成就感。能够顺利阅读它们,代表你能攻略几乎所有名著。

其他:《红楼梦》,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部头等。

6.修成正果

代表作:《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

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了一批意识流大师,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威廉·福克纳等。他们将小说这一文体边界拓展到几乎无限大,这些作品蕴含大量的个人表达,门槛高得望而生畏。但如果你能好好读完,再没有任何一本书能难住你。

意识流也是有门槛高低之分的,如果有兴趣接触,建议顺序为《墙上的斑点(短篇)》《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海浪》,然后再是各名家代表作《到灯塔去》《喧哗与骚动》等,最后再攻略大Boss《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追忆似水年华其实比很多意识流好读,但篇幅长度有些恐怖,因此难度排在最高)。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在生活里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自己的人生送上一份极具价值的厚礼。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让人震惊地坦诚。杨苡写自己的婚姻,多次流露悔意,她和赵瑞蕻结婚,是因为在西南联大久等爱人(李尧林,巴金的哥哥)不来,她一时赌气接受赵瑞蕻的追求,又稀里糊涂怀了孕。她看起来对丈夫并没有什么爱意(书中反复提到丈夫和自己门不当户不对,丈夫英文不好,写诗没有才华,二人教养也差距很大等等),后来还和穆旦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情愫,但婚姻就这样在不甘中持续了一辈子。李尧林的死讯传来时,杨苡整整哭了三天,赵瑞蕻说我死了你也不会哭这么久,杨苡说的是“当然了”。书里的很多话对亲人而言都很残忍,但我想这些话可能在她心里整整盘旋了八十年,那是她始终想不清楚的命运。
书里写了这么多家族故事,这么多命运呼啸的女人,我最震撼的是杨苡写一个堂妹,医学院毕业,因为出身不好在上海一个工厂当厂医,一直没有结婚,家人给她做媒,介绍给吴阶平做续弦。双方通信、见面,互相写诗,两个人看起来都很满意(1972年,嫁给周总理的医生,谁敢不满意呢),他们很快在北京饭店办了盛大的婚礼,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婚后她需要把工作调动到北京,临走之前她去看了一场电影,散场后工作人员发现她已经死了,服了安眠药,手包里还装着吴阶平的信和诗。一个看来温顺的女人,最终以这样激烈的方式,反抗了一种令人艳羡、却仍是强加给她的命运。

假若为人父母需要考试,你能及格么?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对孩子而言,接受一个没有经过上岗培训、认证合格的人当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养育自己长达将近20年,然后再用这20年的底色自己走完接下来的全程。如此轻率地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两个人,确实够吓人。
图片
《小欢喜》剧照
我相信虽然天下的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愿意倾尽所有去爱自己的孩子,但万一投胎运气不佳,遇到的父母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酗酒家暴、极度重男轻女,借用那句经典语录来形容: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普通孩子头上,就是一座山啊。孩子一生的命运和内心都有可能抱恨终天。

但不考试就上岗的可怕不仅只对孩子,但对父母而言,要在一无所知、或者仅限于看过几本备孕文章、育儿书籍的基础上就开始纸上谈兵放手养孩子、并几乎是投入自己的一生,这又何尝不是一件骇人的事呢?
成为一名兽医需要四到九年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成为一名牙科诊所里的洗牙师(不是牙医)需要一年半到三年的专业学习、就连你想熟练操纵挖掘机还要去某翔理论加实战学习至少六个月。
图片
《龙樱2》剧照
可当爹妈这份工作,工作时间——你的一生,工作经验——靠前人的积累(好在19世纪末,科学育儿概念的提出加上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养孩子的风险降低了一些),工作情况——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搭档——动辄离岗、“诈尸”参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却无需考核、裸训上岗。三百六十行,几乎行行都有培训、教学,还会辅以师傅/导师/领路人,偏偏是培养人类后代这件关乎社稷的事情,我们却如此轻描淡写。
正因如此,我最近重新翻看《金锁记》时,才会一阵阵后怕。
图片
京剧《金锁记》剧目图片
没生孩子前,我看张爱玲的《金锁记》,看到曹七巧从那个率真可爱的少女慢慢走向一个让正常人“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人”的过程,满眼都是同情和憎恨。想着那个本是中产家庭麻油店老板率真可爱的女儿,如果没有被兄嫂嫁给大户人家的“骨痨”儿子当老婆、没有逐渐被旧式大家庭的气息所熏染、没有经历长期压抑的情欲和勾心斗角,让她失掉了最后一点人性,抱着刻骨的怨毒陪伴自己,她的一生会不会漏出一些光亮来?
但有了孩子之后再翻《金锁记》,我只剩惊恐和后怕:自己会不会成为某个版本的“曹七巧”,毁了一双儿女的人生。
图片
《都挺好》剧照
曹七巧作为妈妈,因为长期的压抑和斗争,导致了她人性的扭曲,所以她见不得儿女好。不让女儿离开家念私塾,迫使她辍学回家、还给女儿缠小脚,沦为大家的笑柄;女儿的婚事她一概拒绝,理由是担心惦记她家财产,致使女儿再无心婚姻。
对儿子呢,在他年纪大后迫不得已给他定了亲事,但在新媳妇进门后,依然霸占着儿子的时间,长期不让儿子回房,让儿子整夜陪她吃茶谈天,还无所顾忌地聊新媳妇的隐私。使得新媳妇寿芝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抑郁而亡。
最可悲又恐怖的是,曹七巧为了让儿女留在身边、陪伴自己,她让孩子们吸食鸦片,染上毒瘾,这样就再无离开她的可能了。她没有靠暴力摧残孩子,却“以爱之名”彻底毁了他们的人生。
图片
《小欢喜》剧照
大概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当爹妈后会像曹七巧那样对待孩子。我那么爱自己的孩子,怎么不让孩子读书、阻拦他们寻找幸福、甚至亲手喂下鸦片“毒药”,残害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呢?可曹七巧也不会觉得自己是毁了孩子一生的凶手啊。她只会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女人,自己才是悲剧的主角;而作为母亲的一生,她自问也只是做了父母本能该做的事情:为自己的孩子好。
考卷的意义,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优秀的父母,而是帮考生掌握牢靠基础知识、把底线守好。可惜,我们在进入父母这个角色时,缺失了这场考试。
图片
《小舍得》剧照
如果真有这么一份试卷呢?卷面上应该出现哪些问题?
我曾听过国外的一档播客,有一期节目是《生孩子前要问伴侣的36个问题》(The 36 Questions to Ask Your Partner Before Having Kids),也许可以作为一份为人父母考卷的参考。
在这些问题里,有一些容易作答。比如孩子的名字、想要几个孩子;但更多问题是你一时半会、甚至一生都可能无法给出一个较好答案的问题。
参考

考卷题目

我想要维持怎样的生活方式?

当孩子诞生后,尤其是最初几年,我愿意做出哪些调整?

我对共同养育孩子的理解是什么?

我觉得夫妻在带孩子时的分工和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

哪些行为算是溺爱?

哪些事情是我绝对不愿意放弃或改变的,哪怕是为了孩子也不行?

如果我的孩子将来混得很失败怎么办?我会不会觉得这相当于毁了我自己的人生?

就算我们对上述问题教出一份完美的答案,当我们身体力行在漫漫育儿路上实践时,自己又能按照答案做到多少呢?在我自己当妈六年的时间里,亲自立flag又亲手把它们推倒的例子可太多了。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一定不会把“笨死了”“你个笨蛋”这样的话脱口而出。我知道,有时候父母对孩子说出“你笨死了!”这句话时,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的孩子笨,它可能就是父母在情急之下、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一句无心之言;也可能就是当下怒火中烧时的一句气话。
天底下的大多数父母,看自己的孩子都是人中龙凤、个中翘楚,即使孩子真的资质平庸,也一定是有什么过人之处、尚待挖掘的宝藏,怎么会真心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笨蛋。
图片
《小欢喜》剧照
可即便是情急、无心之言,在小孩子听来也是一句很重的话。它的严重不在于孩子认为自己笨,而在于他们看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失望。小时候,成绩平平的我就被长辈的“笨死了”这样的评价弄得很没自信。因为懂得,所以我认为自己肯定不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犯同样的错误。
但,当我看到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还在掰扯着手指头和9-4=?纠缠半天时,“笨死了!”这三个字就像是打哈欠一样,非常本能地从我嘴中蹦出。我连脑子都来不及过一下,它们就滑落出来。
脱口而出的一秒,我被自己吓住了。大脑还在飞快组织道歉的语言时,我儿子抬起眼睛,犀利又坚定地看着我,说:“我不笨,你才笨!”所以,父母上岗这张考卷上的题目只有基础款,实操实练时,总有超纲题在等待我们。
图片
《乔家的儿女》剧照
不过,虽然现实中我们没有这份标准试卷,但不妨碍我们给自己出题。即便已经成为了孩子的爹妈,用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去做好孩子的打工人,总能让他们少受点伤害。在属于我的这份卷面上,我希望多追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能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第一,我要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在《终结作业战争》这本书里,约翰·罗斯蒙德提出过一个观点:要想让孩子上学后,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父母,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拥有一段美满的婚姻。
因为孩子的学业成绩与大脑的认知能力有关,而研究人员发现,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家庭环境中的情绪稳定息息相关。父母拥有美好的婚姻,可以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环境,这会加速孩子大脑的健康发育。
作为父母,在陪娃做作业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家庭的幸福这两件事上,后者才是我们的主要职责。
图片
《小别离》剧照
第二,我要如何做到和孩子就事论事的沟通方法?
“就事论事沟通”这件事,对任何角色都不容易做到,尤其是父母对着孩子更难执行。因为在发生冲突、有了怒气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孩子带入“债主”身份。
“我养了你这么多年”、“我是你爹/妈”类似的话语在我们生气时会很容易对抛出。一旦用这样的言语开头,我们就无法对孩子做到理性的、就事论事的沟通,因为这是一种“你欠我你就该还”的姿态,对孩子而言,这个既定事实他们无法改变,所以自然“理亏”。
可为父为母、为子为女是一种缘分、一种注定,不是一种选择;而对孩子前十八年的付出,除了父母之爱,也有法定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我希望自己和孩子有了冲突时,能就事论事,而不是用自己角色上的“优势”去对孩子进行“绑架”。
图片
《少年派》剧照
我之所以希望自己在这两个问题上多加修炼,是因为我希望通过第一个问题,能让家变成孩子的安全港,让孩子在将来的成人世界里,无论幸福还是受伤,都能想起这个愿意一直为他敞开的港湾。而第二个问题,是我希望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独立个体,如果你希望他有独立的人格和生活,就先要在日常沟通中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而非自己的“所有物”来对待。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终身考试,它的难点在于:就算你懂得很多知识点、尽心尽力了一生,也未必能养出一个如愿的孩子。但,这不妨碍我们向着更好接近。

苹果供应链八大内幕

就在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万余字深度报道,通过采访 9 位苹果前高管和工程师在内的 25 位供应链专家,深度挖掘了苹果建立供应链帝国背后大量鲜有曝光的细节故事,并尝试为苹果当下迫在眉睫的供应链深度 “危机” 找到解法。

这两年,京东方、舜宇光学、兆易创新等多家大陆企业打入苹果供应链核心零部件腹地,另一边,苹果末端产品制造业务频频向东南亚、印度转移。果链变动背后的明争互搏暗潮汹涌,始终是全球科技产业中最吸睛、又最残酷的博弈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通过大量细节和详实数据,复盘了苹果如何花费二十年、数十亿美元打造一套前所未有的复杂供应链生态,同时作者认为,今天的苹果正面临一场 “清算(rekoning)”。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以美国现在国内的政治环境和倾向来看,苹果面临着来自投资者和美国政界人士的巨大压力,他们要求苹果与中国 “脱钩”,并加速实施供应链多元化策略。这种略显 “割裂” 的状态,仿佛让苹果走到了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

苹果工程师如何把中国供应商 CEO 问的哑口无言只为找到 “一行代码” 的问题?苹果如何买尽全世界一万多台最先进的 CNC 机床只为实现 MacBook Pro 的一体式机身?苹果如何在带给 “果链” 企业声誉和财富的同时,还能将控制权牢牢握在手里?郭台铭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关键判断赢得库克的尊重的?

此外,印度和越南难以取代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苹果的技术创新为什么逐渐放缓?苹果对供应商的掌控力因何下降?苹果供应链危机的深层次症结到底在哪里?

这一切,我们都能在本文中找到详细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对于多数问题,给出了从美国人视角出发得到的结论和观点,部分会与我们的常见的理解有所不同,但这种视角和思考方式,或许能给国内科技企业出海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挖掘苹果如何巩固其在中国的业务,进而打造出历史上最成功的消费电子产品。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苹果是否能够走出当下的困境。

以下是英国《金融时报》深度报道的全文完整编译(部分内容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上半部:因供应链而起,因供应链而 “困”,苹果命运与中国深连在一起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苹果花了二十多年和数十亿美元打造了一个复杂度前所未有的供应链帝国,而今天,一次 “清算” 即将到来。

2007 年是诺基亚的鼎盛时期,当时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 9 亿用户,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了 40%,当年的《福布斯》杂志还专门刊登了一篇关于诺基亚的封面故事,并问道:“有谁能够追上手机之王?”

但历史精彩之处就在于,就在同一年,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发布了初代 iPhone。

如今,十六年过去了,iPhone 已经坐拥全球 12 亿用户,而苹果将昔日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挑落马下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当时有报道认为,诺基亚领导层缺乏对于软件重要性的深刻理解,进而难以跟上乔布斯和天才设计师乔尼・艾夫(Jony Ive)的脚步。

但其实在初代 iPhone 成功的背后,不只有多点触控和全屏功能(full-screen features)。早在 iPhone 上市之前,苹果在硬件和生产方面的能力就已经超过了诺基亚,苹果是通过大举押注中国制造业来实现这一优势的。

供应链研究员 Kevin O’Marah 很清楚地记得,2007 年年中,苹果公司突然一跃成为全球供应链最佳企业年度排名前 25 名中的第二名。

他回忆称,当时每个人都很震惊,因为此前苹果供应链的名声一直很糟糕,取得这样的排名简直不可思议。

此次供应链排名的调整,实则成为了苹果业务发生深刻变革的前兆。在接下来的 7 年中,苹果一直在全球供应链最佳企业排名中高居榜首。这段时间里,苹果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但同时也把自己置于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中心。

研究员 O’Marah 开始清楚地认识到,苹果的 “外包”,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完全地将生产 “外包” 给中国。相反,苹果正在建立一个极其复杂、深入且高成本的供应和生产体系,以至于苹果自己的命运已经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种紧密联系又是难以解除的。

过去的十五年中,苹果一直在向中国派遣其顶尖的产品设计师和制造设计工程师,这些工程师每次都要在苹果供应商的工厂里待上好几个月。

这些苹果员工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会协同设计新的生产流程,监督生产过程的细节完善,直到生产跑通跑顺、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供应商的生产是否合规。

除了大量人力资源投入,苹果还斥资数十亿美元,为供应商购买定制设备,并开发一些独家专业技术。苹果的竞争对手们甚至都不了解这些技术,更不用说追赶了。

苹果的供应链体系深刻影响着苹果和中国。研究员 O’Marah 认为,苹果中国供应链体系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并不是中国本土内生的,而是苹果进入中国市场、建立技术竞争力的产物。

2011 年蒂姆・库克(Tim Cook)正式接替乔布斯出任苹果 CEO,而库克正是苹果供应链体系背后的核心操盘手。他将苹果产品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了中国,在中国构建起极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并为苹果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中国也成为了苹果最大的 “软肋”,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是极深的。对于风险规避型的苹果来说,过于集中的供应链必然不是一件好事。

目前苹果超过 95% 的 iPhone、AirPods、Mac 和 iPad 都是在中国制造的,苹果去年大约有 740 亿美元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占总营收约五分之一。与之相比,老对手三星已经大幅削减了在中国的制造业务。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20-2024 年苹果 iPhone、AirPods、Mac、iPad 全球产能分布(预测),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最近几年,虽然中美关系呈现出一些紧张态势,但苹果仍然继续在中国进行投资,并巩固了与中国的关系。

但就美国现在国内的政治环境和倾向来看,苹果以及其操盘手库克面临着来自投资者和美国政界人士的巨大压力,他们要求苹果与中国 “脱钩”,并加速实施供应链多元化策略,众所周知,现在印度和越南已经承接了一部分苹果产品的生产。

对于苹果现在面临的这种供应链挑战,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了 25 位供应链专家,其中包括 9 位苹果前高管和工程师。但最终他们没能得出答案,这些专家普遍认为,苹果目前几乎没有可行的出路,短期来看也不会有。

采访中一位苹果前资深员工认为,库克是造成供应链当下 “糟糕” 现状的主要负责人,他提到这不仅是向最高层追责,也是向供应链领导人追责,而 “供应链大师” 库克正是苹果供应链的领导者。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一、不差钱!三年豪掷 73 亿美元买设备,全世界的 CNC 机床都不够苹果用

回溯到苹果供应链发展的早期阶段,苹果并不是第一家在中国进行离岸生产的美国电脑公司。1998 年库克来到苹果开始负责电脑生产业务时,惠普和康柏等公司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但苹果的做法显然更为独特,苹果没有采用现成的零部件,而是做定制化。苹果会亲自设计这些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灵活性将这些定制化零部件组装成极其复杂的系统。

在 2007 年的供应链排名中,宝洁、丰田和沃尔玛的同行意见得分(peer ranking score)至少都是苹果的两倍,但来到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s)这个指标上,苹果就成了一枝独秀。

库克曾将库存形容为 “fundamentally evil”,直译过来就是根本性的邪恶。库克会把电子产品比作几天内就会变质的乳制品。

当然,库克并不是光动嘴皮子,苹果的库存周转率的确做到了诺基亚的 2.5 倍,是可口可乐的 12 倍。

苹果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巨资,围绕其在制造领域的创新建造技术护城河,而苹果的竞争对手还在忙着给供应商规格说明书,然后说:“给我造这个。”

研究员 O’Marah 说,苹果给供应商购买设备的投资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公司都多。实际上,苹果只是把自己买来的设备放在了别人的工厂里而已。

随着早年 iPhone 产量的增长,苹果在中国的 “长期资产(主要用于生产制造的设备)” 价值已经从 2009 年的 3.7 亿美元飙升至 2012 年的 73 亿美元。当时,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苹果所有建筑资产和零售店价值的总和。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设备投入,让苹果能够实现别人完全无法想象的先进生产技术。比如 2008 年,苹果发布了铝合金机身一体成型的 MacBook Pro,这项工艺可以说是当时高端制造业的一次重要突破。

苹果设计师艾夫曾评价称,这项工艺实现了 “行业闻所未闻的精度”。

这项工艺通过 CNC 机床实现,设计师通过这种机床,可以方便地用 3D 图像文件创建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其实当时这种机器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只不过每台价值超过 50 万美元,并且通常只用于少量制造产品原型。

三位前苹果制造工程师称,为了实现乔布斯所说的这种 “制造笔记本电脑的全新方式”,苹果买了一万多台 CNC 机床。

后来没过多久,苹果也开始在 iPhone 和 iPad 上采用同样的技术。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当时苹果与全球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日本 Fanuc 签订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苹果将在未来数年内购买 Fanuc 生产的所有 CNC 机床。

随后,苹果还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搜罗其他厂家的先进 CNC 机床。一位知情人士称,当时全球范围内也没有足够的 CNC 机床来满足苹果的生产需求,“2009 年,我们的业务开始指数级增长,第一年我们每天造 1 万个零部件、第二年每天造 10 万个,然后是 50 万个、100 万个…… 本质上来说,钱从来不是问题。”

二、苹果工程师细抠 “每一行代码”,库克也是个 “细节狂魔”

接下来,英国《金融时报》主要探讨了苹果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的一些原则和做法。

在寻找供应商方面,苹果遵循着严格的流程。

五位了解苹果在华政策的人士透露,一位来自加州的苹果工程师,与中国零部件供应商 CEO 见面,然后向 CEO 提出各种技术性问题,直到他们答不上来,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然后,这位苹果工程师会被带到下一位经理那里,进行新一轮的 “问答”,最后苹果工程师会深入到与问题答案距离最近的员工那里,可能这位员工写的某一行代码,正是苹果工程师要看的东西。

在几个小时的询问、协商后,苹果工程师会让供应商承诺大规模生产苹果所需的定制零部件,从而有效地掌握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路线图。

一位前苹果运营总监称,苹果一贯采用这种 “第一原则(first principles)” 向下追溯,以便全面了解成本、设计和量产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这位知情人士称,苹果工程师会一直刨根问底,因为当问的问题足够多时,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并进而解决问题。从来没有什么细节是苹果不感兴趣的。

另一位前苹果高管称,这种做法直接源于库克,即使对每台设备中成本不到一美分的铆钉,库克也绝不会放过。

“当你与他(库克)讨论时,他会从第 30 页第 7 段中找到某个点并询问更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总能从整体看到细节,然后又从细节处看回整体。”

这些技术让苹果能够推动供应商去超越他们现有的能力,并且随着苹果的成长,这种影响力会变得越来越大:制造一个零部件并用于数以亿计的产品中,这种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三位前苹果老员工称,他们曾对自己在谈判中所拥有的巨大话语权感到震惊。供应链企业员工会被聊到脸色发青,最终告诉苹果工程师他们做不到苹果的要求。“但当两个人都说‘不’时,总有一个人要屈服,而这个人永远不会是苹果。”

当然,与苹果的密切关系可能会给供应商带来巨大利益。2000 年,中国台湾代工企业富士康开始组装糖果色 iMac,当年富士康营收约为 30 亿美元,不到其对手伟创力(Flextronics)的一半。但十年过后,2010 年,富士康营收达到了 980 亿美元,超过其五大竞争对手营收之和。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00 到 2021 年富士康营收情况及苹果新品发布节点,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三、郭台铭重金押宝 iPhone 4,富士康的工人为何 “不可替代”?

在中国鼓励创造就业、鼓励企业出海赢得订单、发展专业化技能的大背景下,苹果公司的生产创造力被进一步放大了。

中国各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以及为移民提供住宅公寓。中国的物流仓库、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完善。

富士康前高管 Alan Yeung 称,创始人郭台铭和库克会面后,富士康取得了 2010 年发布的 iPhone 4 和初代 iPad 这两款产品的订单。郭台铭在与库克会面中认为,库克低估了市场需求。

郭台铭非常自信,他承诺要建立两个新的厂区,一个在郑州(后来的 “iPhone 城”),另一个在成都(后来被称为 “iPad 城”)。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郑州厂区,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郭台铭说,富士康会承担这些投资,他们将会和政府合作建立这两个厂区,当苹果的产量达到足够规模时,富士康就会启用这些新厂区。

后来的事实证明,郭台铭的判断是对的。从 2009 年到 2011 年,苹果 iPhone 的出货量几乎翻了两番,达到了 9300 万部,第一代 iPad 在开售前 9 个月的出货量也达到了 1500 万部。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历年苹果 iPhone、iPad、iPod 销量统计,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截至 2010 年 10 月,仅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中就有多达 50 万名工人在辛勤劳作。当时也有不少劳工矛盾的消息传出,“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 一度成为社会上舆论关注的焦点,苹果也在当时成为国际社会谴责的对象。

尽管如此,前往富士康报到的工人依然络绎不绝,不过由于工作比较乏味,留住工人是个问题。沃顿商学院运营学教授 Ken Moon 称,当时中国合同制造商的员工流动率超过 300%,相当于一年内多次更换整个工厂的员工。

根据苹果自己的估计,自 2008 年起,苹果已经培训了至少 2360 万名工人,人数超过了中国台湾本土总人口。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提供的劳动力资源,除了成本廉价(利润率低于 3%),还具有规模大、住得近、灵活性强的特点。富士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提高产量,也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快速削减产量,而这些成本则不会转嫁给苹果。

此外,中国还可以提供具备一定技能组合的劳动力资源。在解释苹果为什么不能在美国大规模生产时,库克曾说道,就算把美国所有工具和模具制造商都邀请到他正在演讲的礼堂中,礼堂也装不满。但如果他在中国做这事,可能会需要几座城市来安置这些制造商。

四、“东” 进 “西” 退,中国制造业生态独一无二

苹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

三位曾与苹果及其竞争对手合作过的人士透露,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面临着很大压力,他们必须要跟上苹果的步伐,但又缺乏一套统一的战术。因此他们开始向中国供应商寻求帮助,提供知识产权以换取更快速的反应,从而缩小与苹果之间的差距。

苹果的一系列供应链体系构建行为,帮助中国供应商获得了更多订单,也帮助供应商提升了对尖端制造业的理解。与此同时,西方的电子制造业却萎缩了。

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智能手机制造总量的 70%,而中国制造的技术复杂度甚至让很多受访专家都难以理解。科技咨询公司 D/D Advisors 创始人 Jay Goldberg 曾说道:“中国拥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生态系统。”

中国在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量化的,2021 年接受审计并通过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数量超过了 42 万家,约占全球总数的 42%,印度这一数字为 3.65 万,美国则为 2.55 万。

这种数量级上的优势重塑了全球经济,并提升了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苹果借助这种力量主导了科技行业。

但现在,一次 “清算(reckoning)” 迫在眉睫。

Goldberg 认为,对于苹果来说,放弃这个供应链系统是十分困难的。这不是说在其他地方建厂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即使你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建立的工厂,这家工厂的分包商和供应商依然来自中国大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富士康需要安装声波焊接机(一种能将不同金属或塑料通过超声波能量进行融合的设备),他可以很容易地召集任意数量的公司并雇佣劳动力来做这件事。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郑州工厂产线,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有各类工作的分包商,有各类细分专业领域公司,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有这样的条件。” Goldberg 说道。

在他看来,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而是一个经过多年建设的完整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具体的细枝末节很难描述清楚,但苹果和他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们都对此了如指掌。

《误解中国(Getting China Wrong)》一书的作者 Aaron Friedberg 认为,20 年前,美国政府鼓励企业与中国接触,库克当时做的并没错,但近 10 年来,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库克依然加倍下注中国。

不论如何,在不少受访者看来,苹果当下都是 “无路可逃(no way out)” 的。

下半部:层层重压逼迫苹果另谋他处,但中国似乎仍是唯一解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去年 12 月,苹果公司 CEO 库克在美国国会私下会见了资深议员 Bill Clark,他们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苹果公司与中国的关系。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库克在美国国会会见议员 Bill Clark

2022 年 11 月前后,新冠疫情带来的防控压力,对富士康郑州工厂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工人选择放弃富士康的工作并返乡。

当时一些工人的境况受到了外媒的 “高度关注”,库克在美国国内受到了一定的舆论压力,一些记者向库克抛出了极为尖锐的问题,库克均予以回避。美媒《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标题将这次的国会山会面描述为 “库克与中国相关的糟糕一天(Tim Cook’s Bad Day on China)”。

除了工人方面的影响,在历来销量火爆的假日季期间,iPhone 出货量约为 7800 万部,缺口约为 600 万部,这与富士康郑州工厂生产受到影响有关。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但相比疫情这种短期风险,更令美国人无法忽视的点是,美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正受制于中国。

目前苹果在美国两党内部都受到了高调批评,共和党议员 Josh Hawley 指责苹果过度依赖中国。

苹果正面临政治、战略和投资者方面的压力,他们要求苹果减少对于中国制造的依赖。在特朗普政府期间,这种压力表现为关税方面的威胁,而拜登政府通过切断中国企业获取美国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渠道,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但现在问题就在于,苹果和中国的关系短期看来仍然是牢不可破的。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异常复杂且庞大,厂区规模甚至堪比很多西方的城市。中国供应链每年为苹果产出价值 3160 亿美元的各类苹果产品,没人知道要如何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全球制造业增值占比,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前科技行业分析师 Brian Blair 曾说道:“除非你亲眼看到,否则你根本无法理解富士康的工厂有多大。” Blair 曾多次参观苹果在中国的工厂,他说:“跟美国人讲富士康工厂有多大,就像对一个村民描述纽约市有多大。”

二十多年来,苹果在中国建立的供应链体系是其在全球成功的基础,库克则是背后一首操盘的 “运营大师”,库克一直以注重细节而闻名,这些细节的成功也让苹果的 “端到端管理” 令整个科技界艳羡不已。

但是,苹果每年依赖中国实现产品更新,如今正成为其最大的软肋。

一位前苹果工程师称,其实从 2014 年开始,苹果就一直在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但进展缓慢。苹果需要找到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方法,以克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

他认为,未来 20 年,中国仍将主导劳动力市场和科技产业的生产制造。

一、三年吃到四分之一 iPhone 订单?印度能否成苹果第二落脚点

今天没有任何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收入能与苹果相提并论。Meta 和谷歌的大部分业务营收依赖于数字广告,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有实际业务,而微软在中国市场的硬件收入大约占总营收的 6%。

即使是手机销量超过苹果的韩国巨头三星,其业务受中国市场的影响也要小得多。在华为、小米、OPPO、vivo 等本土手机品牌快速发展的时间里,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 2013 年的 20% 暴跌至 1% 以下,三星于 2019 年关闭了在中国的手机工厂。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12-2022 年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中的出货份额变化趋势,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三星目前有超过 3/4 的手机都是在阿根廷、越南等 6 个国家生产制造的,有不到 1/4 的手机制造外包给了中国的厂商。

相比之下,苹果几乎所有的硬件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苹果会对全球供应链中 150 万名工人每周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工人绝大多数都在中国,但苹果在中国的直接雇员只有 1.4 万人。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竞争对手的国家是印度,印度的总人口数量预计将在今年超过中国。

印度是一个以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的国家,同时与中国相比,印度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较小。随着印度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印度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不过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印度目前在 iPhone 生产中的产量占比只有 5% 左右。

得益于三星、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以及富士康、和硕等苹果供应商在印度的建厂,2022 年印度已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 16%,约为 2 亿部,这一数字在 2024 年仅有 2%。

自 2017 年以来,苹果一直在印度生产低端 iPhone,从去年秋季的 iPhone 14 系列起,印度才开始生产高端旗舰 iPhone。摩根大通预计,到 2025 年,印度可能会占到 iPhone 总产量的 1/4,远超目前 5% 的水平。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CyberMedia Research 行业情报组负责人 Prabhu Ram 认为,长期来看,印度希望建立完整的苹果供应链体系。

他指出,最近几个月,印度第一大财团塔塔(Tata)正计划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的 iPhone 工厂增加数万名新员工,扩大 iPhone 代工业务,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 iPhone 供应商入驻当地。

Ram 说道:“这不仅关系到库克能够在任期内留下什么,也关系到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能够留下什么。”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富士康印度手机工厂,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二、印度越南为什么总是 “扶不起来”?中国制造难逢对手

虽然印度在 iPhone 代工业务上不断取得进展,但一些供应链专家认为,印度 iPhone “制造业” 的增长数字有些夸大其词,并非事实。

苹果供应商在印度建立的大多数业务被称为 FATP—— 最终组装、测试和包装(Final Assembly,Test and Pack),这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业务,使用从中国大陆空运过来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 Steven Tseng 提到和硕和富士康会将工厂搬到印度,但是他们的供应商却不会,因为印度缺乏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这些供应商需要的所有东西几乎都要从中国进口。

尽管去年印度生产了 2 亿部手机,但这些手机跟苹果 iPhone 产品的质量要求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 2 亿部手机中,最热销的型号售价通常都在 250 美元以内,而 iPhone 的平均售价接近 1000 美元。

也正因为更高的质量要求,生产 iPhone 需要更为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和更高的劳动强度。

一位前微软高管说:“这就像在汽车领域,把起亚(Kia)、索兰托(Sorento)和法拉利(Ferrari)进行比较。”iPhone 是一种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在制作工艺上更为精巧的产品。

十年后,高通和MTK终于把压力给到了苹果

▲2008-2022 年苹果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占比(左)和营业利润占比(右),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专家们担心印度缺乏与中国相同的具有各种技能组合的充足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国对苹果产生巨大吸引力的根本。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没有中国完善,交通、公共设施、通讯方面都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印度的劳动力质量能否做到与中国相当,仍然要画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越南看起来也是一个有一定吸引力的选项,今天越南工人的平均工资还不到中国工人的一半,摩根大通预计,2025 年越南将占到 AirPods 产量的大部分、iPad 和 Apple Watch 产量的 20%,以及 MacBook 产量的 5%。

不过苹果之外的其他公司此前在越南进行产品生产制造,走得步履蹒跚,并不顺利。2013 年,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诺基亚关闭了他们在中国的手机工厂,并将生产整合到越南,以期削减成本、提高效率。

但很快,微软就遇到了有组织犯罪、运力不足、异常天气变化导致贸易港口关闭等问题。

这位前微软高管称,想让越南的业务按照中国的方式来运行,通常会遇到难以置信的挑战,很多基础设施要么非常新,甚至还没得到检验,要么就是根本没有基础设施。

他认为,越南距离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技术制造业,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他提到微软在零部件采购方面遇到了很大挑战,因为他们所有的二级、三级供应商仍然全都在中国,他们必须将大量的半成品从中国运往越南进行最终组装。

专家指出,即使越南能够提高运营质量,这个国家本身还是太小了,完全无法满足苹果当前的业务规模所带来的需求。

据估算,中国工人数量甚至比越南的人口还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中国农民工数量为 2.93 亿,而越南总人口仅有 1 亿。

《为 iPhone 而死(Dying for an iPhone)》一书作者 Jenny Chan 提到在中国大家对组装苹果产品的工作是有兴趣的,很多村民和学生都会坐大巴去工厂打工。

她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组装 iPad 或者 iPhone 是非常枯燥的、重复性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是一台巨大机器中的一个小齿轮,这种工作不是谁都愿意做的。

三、中国大陆果链迅速崛起,失去 “控制权” 或导致苹果创新放缓

尽管苹果正在努力让供应链变得多样化,但它与中国的关系仍在变得越来越紧密。

多年来,苹果一直在与中国大陆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以换取更自由的运营特许权。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2016 年库克曾与中国签下一项为期 5 年的协议,承诺支出超过 2750 亿美元帮助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

此后,苹果向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闻泰科技等中国大陆代工厂商提供了利润丰厚的订单,这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富士康、纬创、和硕这些中国台湾代工厂商的订单。

摩根大通预测,到 2025 年,中国大陆企业在 iPhone 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将从 2022 年的 7% 提升至 24%。

立讯精密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之一,自 2017 年赢得 AirPods 订单以来,立讯精密的营收已经从 2016 年的不到 20 亿美元飙升至 310 亿美元,翻了近 16 倍。立讯精密目前还拿到了 Apple Watch 和 iPhone 的订单。

2017 年,库克曾在立讯精密的一条产线上参观,当时他被问到苹果是否会将供应链转移到印度和东南亚,库克说:“我们不会那样做,生产我们的产品需要深厚的工程技能、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和极高的质量标准,我们不会为了降低成本而转移生产。”

然而,苹果正面临失去对供应商生产流程创新的部分控制权的风险。其中一个原因是,苹果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有那么多的供应商设备了,拥有大量供应商设备曾一度让苹果拥有对供应商前所未有的控制权。

苹果在中国的 “长期资产” 价值在 2018 年达到了 133 亿美元的峰值,但在随后几年里,这一数字几乎砍半,如今已经降低至 73 亿美元。曾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苹果工程师称,在 2015 年 iPhone 销量达到巅峰后,苹果乐于更多地依赖供应商的设备来节省成本。

除了设备掌控力的下降,这几年新冠疫情也给苹果的新品研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分析师 Blair 提到苹果在供应链技术上取得优势,很大一部分要依赖总部的顶尖人才到中国供应商的工厂中去进行协同配合。在疫情之前,这种往来是家常便饭,以至于苹果每天都要预定 50 个从旧金山到上海的商务舱座位。

但从 2020 年以来,苹果一直无法向中国派遣大批工程师。

两位前苹果制造工程师提到苹果的中国工程师们确实加快了脚步并证明了自己。其中一位工程师说道:“苹果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首屈一指的培训基地,同时苹果也会提高这些中国工程师的工资,所以尽管竞争对手频频想要挖走他们,苹果仍然保住了团队的大部分成员。”

然而,两位熟悉苹果运营情况的人士称,放弃控制权可能会导致创新放缓,甚至是知识产权的泄露。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道:“苹果总部的人现在任由中国员工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员工已经完全控制了产品的生产。”

苹果在最近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年报中也提示了这种风险,称 “对于员工旅行的限制已经对供应链产生了不利影响,并导致新产品生产推迟。”

四、绕了一大圈,苹果最后还得回到中国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开发的专业技术是难以取代的,苹果别无选择,只能保留他们在中国的大部分制造业务,并承担经济和政治成本。

当然,这些并非板上钉钉的事。从中期来看,随着疫情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全球供应链的压力会有所缓解。虽然中美关系仍旧处于紧张状态,但对于两大经济体完全 “脱钩”、走上相互竞争的道路,各方仍存在不同看法。

供应链风险管理分析公司 Resilinc 的 CEO Bindiya Vakil 认为,中美完全脱钩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至少近几十年都不太可能发生。

她认为,尽管很多公司都像苹果一样,试图在中国以外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但它们通常都采用的是 “中国 + 1(China+1)” 战略,而非全面退出中国,因为其它地方根本就没有相同规模和质量的供应链体系。

她说:“如今几乎每个零部件都能在中国找到一条供应链,要么这些零部件直接就是在中国制造的,要么这个零部件的一些组成部分是由中国制造的。”

“甚至向上追溯到金属冶炼环节,大部分冶炼厂都位于中国。各种经过提纯、加工的金属、矿物质和衍生品进入全球各地的产品中,而这些原材料的唯一来源就是中国。”Vakil 补充说道。

彭博行业研究硬件分析师 Woo-Jin Ho 预计,到 2030 年,苹果只会将 10% 的 iPhone 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如果苹果行动更积极的话,这一比例最多可能会达到 20%。

Woo-Jin Ho 说道:“看看中国的智能手机制造中心,我真的想不到哪里可以复制它们。”

富士康劳工研究院 Chan 预测,随着媒体关注度的下降,苹果后续将悄悄增加在华投资。

“从受过中等教育、技术熟练的工人,到提供前沿知识专长的、真正高水平的工程师和博士,中国的优势太多了。苹果想要找到与中国规模相当的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太难了。” 她说道。

来源:智东西

娱乐圈黑帮大嫂上位记

我宣布,这届网友对《狂飙》的玩梗已经逐渐丧心病狂。

如果你也在热搜上看到了 “安欣准备卧底当大嫂” 的词条,保管皱着眉头点进来,皱着眉头点出去。

只见照片里的张译涂着姨妈色大红唇,烫着大嫂同款港风卷发。(bushi

高启强:我只是干眼症,不是瞎了!

我们大嫂是何等人物?

能让杀人不眨眼的黑老大甘愿为爱养儿子,为了天天闯祸的继子劳心劳力,只因为 “这样才感觉你妈没有离开过我。”

在回忆杀里还化身小娇夫,拿着一份干眼症的诊断书说自己 “得了绝症”;

赔笑挤眼泪装可怜,只为把老婆哄回家。

随着剧情的发展,反派的魅力已经在他们的作恶多端面前逐渐黯淡。

只有泼辣美艳的大嫂陈书婷,死在了高启强彻底沉沦的前夕。成了他的白月光,也成了不少观众的心头好。

正如强哥哄老婆时说的那句,“没有你,我不行的。”

都在夸张颂文演技封神。但要我说,这剧要是没有高叶演的大嫂,风味至少少一半。

“大哥轮流换,

大嫂永不倒”

国产剧中甚少能见到这样的 “大嫂”。

脾气暴,作风泼辣,逮谁怼谁。

当年《余罪》里的沈嘉文再怎么蛇蝎美人,也只敢在老傅看不见的地方搞点花招。

哪儿像咱们大嫂,哦不,婷姐 —— 心情不爽了,直接冲着老公摔杯子。

对待警察也很 “横”。

她的第一任丈夫、黑道头目白江波失踪,警察来家里询问情况。陈书婷刚从楼梯走下来,就一脚把儿子的玩具车卷到了对方脚下。

紧接着明面上骂儿子不听话,眼神却恶狠狠地盯着家里的两位 “不速之客”;

把当时还涉世未深的小警察安欣震得说不出话来。

以前国产剧中的 “黑道大嫂”,大多逃不过两种形象。

一种是《余罪》里沈嘉文这样的美色派,是黑道大哥用来耍手腕、收买人心的武器,也是小弟们可望不可及的性幻想对象。

另一种则是《征服》里的李梅 —— 脆弱、痛苦的年轻女人,意外闯入这钟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生活。

也因此经常成为大哥的软肋兼拖油瓶。“对这个女人动心”,就是他们的黑道人生走下坡路的开始。

无论是被利用的解语花还是被保护的白月光,大嫂们跟身边那个男人都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

但陈书婷不一样,她就是这个黑暗王国的一份子。

之前《风吹半夏》曾被批评过于美化许半夏的发家史,只把她塑造成了一个有韧性、有闯劲的女商人

陈书婷就是许半夏没被拍出来的那一半。

《狂飙》观众中流传着一个梗 ——“大哥之所以能成为大哥,是因为他被大嫂选中了。”

身为黑帮老大的丈夫被杀,陈书婷不仅没 “倒台”,还一手把小混混高启强捧成了新一任老大。

《狂飙》前期给陈书婷安排过两次浓墨重彩的出场。

第一次作为 “黑帮头目的老婆” 出现,是个顺着警察安欣视角的仰拍镜头;

陈书婷站在楼梯上,穿红色丝绸上衣、戴金色耳环,女性气质扑面而来。

背后有阳光透过来,让这个女人看起来跟当地盘根错节的黑恶势力一样,神秘又危险。

另一次,也是我心目中陈书婷真正的 “首秀”。

依然穿着张扬的红衬衫,却又披了件略显沉闷的黑色大衣。

镜头是从下往上扫的,高跟鞋、插兜的手…… 最后到她的脸,之前装腔作势的高傲消失了,只剩下若有若无的狠厉。

身后穿西装的小弟亦步亦趋,展现谁才是真正的资源掌握者。

不少观众夸这个角色是国产剧里 “最硬气的大嫂”。

一言不合,哪怕当着一众手下的面也可以拔腿就走,完全不给高启强留余地。

但与其说是单纯的 “横”,不如说她是在地位、资源和能力上都绝对占优。

小混混时期的高启强拎橘子去跟她道歉那场戏,陈书婷一句 “你这西装买大了”,就已经奠定了这段婚姻里她作为 “引领者” 的地位。

不同于成长系的高启强,陈书婷这个 “大嫂” 从出场时就已经是完全体。

京海市地头蛇 “泰叔” 的干女儿,黑帮头目白江波的妻子,十几岁就过着在刀口谋生的日子。

面对警察的盘问时,她可以熟练地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头脑简单、养尊处优的富太太;

背地里却暗中调查丈夫失踪的原因,并迅速掌握了关键人物的情况。

看得比命还重的独子被对头绑架,好不容易解救出来;

她自己惊魂未定,却还记得在高启强教唆儿子做假证时,提醒前排的司机不要乱说话。

90 年代无论商海、黑道都是绝对的男性主场,留给女人的位置只有两种 ——

另一种是依附于男人而生存的菟丝花,另一种人手里捏着资源,却只能把男人推上前台。

又狠又泼辣的陈书婷,无疑是后者。

以为她只有 “狠”,

才是小瞧了她

《狂飙》里没有展现,陈书婷是如何从 “跟着干爹的十几岁女孩” 混出头的。

但 “以女性的身份在男人堆里穿针引线”—— 这种设定让人不由得代入了国产剧里另一个著名 “坏女人”,《人民的名义》里的高小琴。

都是在不同的 “大佬” 之间进行资源和关系的调配,从中获取利益。

但两个人的气质却完全不同。

高小琴是优雅的毒蛇。

脸上永远带着分寸感恰当的微笑,说话不急不躁,陷阱都藏在暗处。

陈书婷却像只老虎,情绪大开大合,眼神永远带着点直白的攻击性。

前一秒还跟你称兄道弟,转脸可能就要摔杯子翻脸。

目前为止陈书婷最出圈的一个片段,表现的恰恰也是她的 “狠”。

发现自己被高家兄弟俩利用后,她摆出标准狠人的姿态,用风衣带子勒住高启强的脖子。

精致感没了。脸部肌肉全部绷紧,在头顶路灯的照射下,表情甚至显得很扭曲。

但如果这段戏就到此为止了,只能说陈书婷是个心狠胆大的女打手。

真正立起她 “黑道话事人” 身份的,是这边她刚带人把高家兄弟打了一顿,那边警察就来了。

而陈书婷明知道对方看到了自己做的事,甚至前一秒她还当着警察安欣的面,一脸阴冷地要求小弟们 “先撤”。

转头又是云淡风轻地装傻,仿佛真是刚巧下楼遛弯。

像这样的 “变脸”,陈书婷在剧里有很多次。

被警察盘问时,她借题发挥耍狠后立刻道歉,让人一时间抓不住把柄。

为丈夫顶罪的小弟出狱,她忙前忙后十分热络,俨然一副自家兄弟的态度;

但只需一句话不对付,立刻就能摆出威严的姿态。

高小琴在官场上斡旋需要隐藏锋芒,体现自己的妥帖、可靠,才能获得高官们的信任。

而陈书婷打交道的不仅有权贵,更有地痞、打手,既需要在情感上笼络,也要在气势上震慑。

她的暴脾气、阴晴不定,本质上也是另一种生存之道。

得跟他们一样 “浑”,才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事实上,剧中真正需要陈书婷运用情商和脑筋去讨好的靠山,并非哪任丈夫。

而是她的干爹泰叔。

高小琴的靠山,是在办公室里算盘打得噼啪响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而陈书婷的靠山却像高启强一样,也是从底层 “江湖” 中爬上来的。

如今泰叔稳坐京海市第一幕后大佬的位置,纯粹的公事公办、利弊分析是无法打动他的。

于是陈书婷开口必言情谊,“我和阿强都把公司当家了”“老爹,咱们可是一家人”。

平时高冷又狠厉,一见到泰叔就摆出了娇俏女孩的做派。

你要是其中到底有几分真意,说者和听者心里大概都打着问号。但这种热络的姿态,本身就在提供情绪价值。

纵观全剧,高启强拜泰叔为干爹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同样,也是陈书婷作为 “掮客” 的高光时刻。

在一番周旋后泰叔终于点头,陈书婷没有像常见的套路那样,提醒高启强赶快喊干爹。

而是展开了看似毫无心机的笑容,对泰叔说 “开心吧,有儿子了。”

不像是新势力与旧势力的博弈与交换,倒像真在为泰叔的后半辈子有靠而高兴。

直到一个闪电般眼神,暗示了这次见面的实质。

高启强头磕下去,BGM 响起了尖锐的女声。

引用一位网友的描述,“有一种恶之花被授粉开始发育的感觉。”

她越俗,

越活色生香

在以男性角色为主的反腐剧、黑帮剧中,想要把女性角色演的出彩本就很难。

受限于戏份、人设,往往不是沦为性感的花瓶,就是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边角料。

不少网友在为大嫂痴狂的同时,也遗憾于她嫁给高启强后就完全变成了 “背后的女人”,而没有整合干爹和前夫的资源。

“假设让后面野心膨胀的高启盛和她互相不对盘,甚至勾心斗角,这个角色一定更好看些。”

如今这个削弱版本的大嫂也能让观众人人喊 “飒”,一定程度上归功演员高叶。

没有简单地把她演成瞪眼耍狠的蛇蝎美人。

而是演她时时防备、阴晴不定的狠人做派,那来自她动荡不安的黑道经历;

也演她在一个个危机之间的喘息,卸下面具后属于活人的真实。

自从大嫂火了后,高叶之前的作品也纷纷被翻出来。

从《理想之城》里禁不住诱惑、从小职员变成董事长情人的吴红玫,到长安十二时辰里妩媚的妓女李香香。

如今大家一窝蜂夸 “剧抛脸”,侧面也说明这些角色都没有掀起什么水花。

与其说是高叶的演技忽上忽下,倒不如说少了一种味道。

这种味道在她的另一个角色身上能找到,往往也是大家最快跟她对上号的角色 ——

《我是余欢水》中恶毒的女高管梁安妮。

高叶本身五官不算精致,高颧骨、薄唇,很适合演这种精明外露的美艳俗女。

但偏偏声音厚实,这就让她的魅惑中透着刻意,性感中带点虎气。

色诱余欢水反吃瘪的那段戏,可以说承包了全剧三成的笑料。

陈书婷、梁安妮,看似一刚一柔,一强一弱。

但相同点在于她们都是有欲望的女人,并为之付出了豁出一切的决心。在男人制定的规则里辗转腾挪,被男人利用,也利用男人。

梁安妮跟经理赵觉民搞地下恋情,又在他的授意下色诱公司董事长。

看似是个被玩弄、被摆布的性感工具人 —— 但她心里清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无论是 “旧爱” 还是新欢,于她而言都只是合作伙伴。

赵觉民把她送到董事长的床上、余欢水的床上,还要假惺惺地心里不是滋味,梁安妮却只在乎自己能在销售劣质电缆的生意里分到多少钱。

遇到危险时为了自保,第一时间出卖同伙。

还要嘲讽她的两个情人,“我为什么要保守秘密?为了你啊?还是为了他?”

而大嫂陈书婷,后来看似跟高启强情深意重。

但一开始与其说是找男人,不如说是在为自己押宝。

经历了被前夫仇家追杀、提心吊胆的一段日子后,她只想找个对她和孩子都好的 “老实人”;

被捧到台前的不是高启强这个人,而是她陈书婷想要的一种安定生活。

而当她发现高启强的贪欲已经无穷无尽,再也不是自己能够阻止的时候;

选择离开不是良心发现,而是为了让自己和儿子不再跟他一起沉沦。

在这个属于男人的江湖里,“大嫂陈书婷” 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真正的女大佬;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抓住自己的命运。

如今陈书婷的死亡仍是谜团,观众都盼着凶手早日揭晓。

我却只希望她能够多点戏份 —— 哪怕是回忆杀也好啊。

毕竟大嫂进可大杀四方,退可辗转腾挪,有手腕、有欲望。

在荧幕上扎堆的男人戏里,没有比这带劲的 “坏女人” 了。

来源:小风小浪 微信号:vistawenyu

这三年创业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艰难周期里的创业者,显然是承受了最多不确定性的人群之一。当最糟糕的时刻过去,回头再看,那些选择在这三年创业的人都经历了什么,这些复盘可能会帮助更多人走向远方。

作者 | 叶丹璇

来源 | 豹变

活过了 2022 年的创业者,大多将过去一年形容为 “历劫”。

“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在 2021 年当老板。” 走在自己位于广州海珠区空荡荡的制衣车间里,王远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大年廿九,轻纺工业聚集的广东车间早已停工,王远工厂的 54 名工人已全部返乡。在 2022 年 11 月之前,他的车间有 78 名工人,是附近规模数一数二的工厂。

2020 年开始的疫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行业洗牌加速,危险四伏,同时也暗藏机遇。对于一些人来说,维持住现有的工作最为重要,同时依然有一部分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开启了创业之路。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对于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疫情冲击下的潜在机遇,更便宜的资产,可能不那么激烈的竞争,都是诱惑。

创业路上本身就会有许多波折,然而绵延三年的困境里出现的诸多障碍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

这三年中,有人在 2021 年起意,彼时,国内迎来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小高峰;有人刚一迈进创业大门,就遭遇连续的封控管控期,经营受到巨大影响,生存无法维系。对于这些创业者而言,经济大势、防控政策都不由他们掌控,他们只能在浪潮中被高高抛起或是重重落下。

当最糟糕的时刻过去,回头再来看,那些选择在这三年创业的人都怎么样了,复盘这些经历,可能会帮助更多人走向远方。

 当创业开始时

2019 年,是王远在亲戚制衣厂里当车间管理的第三年。说是车间管理,实际上是替名下有好几个厂子的亲戚代行 “老板” 的工作:联系上游批发市场,给厂房缴纳租金,处理四面八方的订单。王远就这样摸透了整个工厂运行的脉络。

也是这一年,王远结婚,大儿子出生,他的户头攒出了人生中第一个二十万。

王远和妻子开始盘算着再凑十万块,接手一家服装厂。王远的妻子是湖北人,很多同乡在广州康乐鹭江一带的中大布匹市场周边打工,附近被称为 “湖北村”。不少人从那里发家致富,在民宅里开一家 20-30 人规模的制衣厂,不出几年就能回武汉买房。

于是他们将开厂的目标放到了康乐村。

2020 年农历新年前,王远和妻子到康乐村一家制衣厂谈收购事宜,商定开年后正式签约。新冠疫情随即爆发,工厂被迫停工了一个月。即使不久后复工通知出台,过年回乡的工人仍然滞留老家,无法返穗,工厂在用工荒之下无法正常运转。

王远夫妇花了 32 万元正式把厂子盘下来是在 2021 年初。那时国内疫情发展平稳,生产已经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国内外疫情形势的迥异给外贸行业的高速复苏添了一把火。据公开数据,2021 年上半年,贸易进出口总额快速回升,同比增长 27.1%,第三产业业务活动指数 60.4%,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王远接手工厂不久,就接到了好几个大的外贸单子。27 人的小车间已经覆盖不了生产需求,他又逐渐将工人规模扩大到 50 人左右。

现在看来,那是服装厂这三年的高光时刻,单子纷至沓来,整个康乐村的缝纫机都 “踩冒烟了”。

只有初中文化的王远从未把 “创业” 和自己联系起来,只不过是在小作坊 “揾啖食” (粤语,糊口谋生)。这是很多底层打工者在摸爬滚打多年后选择的一条生路,虽然意味着巨大风险,但也可能是巨大收益。

在很多人眼里,创业需要理性策划、择机入场,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是一个负面减分项,扼杀了很多创业的想法。但在富有冒险精神的人看来,外部环境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全部。而更多人坚定地走上创业之路,也是被生活或者环境逼了一把。

同样打算在 2020 年初启动创业的李一帆,一直到当年 7 月才把店开起来。

开健身房前,李一帆已经在北京做了六年全职健身教练。他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忠实学员,愿意离开原来的连锁大健身房,到李一帆的新工作室开卡练习。然而,原定于 2020 年 3 月开业的个人健身房,同样被新冠疫情延宕,店面装修迟迟无法开工。

原计划的开业时间正好是春节后,李一帆按经验预估,那时会迎来一段小的锻炼高峰,正是拓客开业的好时机。创业的架子已经搭起来,李一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白天在租的临时场地带学员训练,晚上去盯装修。

在 2022 年下半年入局的自媒体创业者程明抱着 “抄底” 的想法。

这和炒股一个道理,触底一定会反弹。同时,从事内容创作,程明不需要办公场地和庞大的团队,他将自己的创业形容为 “零成本”,这也正是他决定在谷底入局的重要心理基石。

  “抄底” 有风险

王远所在的海珠区康乐村,是广州最有名的服装厂集散地。这片逼仄阴暗的城中村街道,密密麻麻地坐落了上千家服装工厂。2006 年王远初中毕业,被粤北老家的亲戚带到东莞大朗的制衣厂打工,从只做袖子裁片的小工、熨烫到小组长,他几乎干过了流水线上的所有活。

2022 年 1 月 26 日,是王远接手这家制衣厂的一周年整,工厂从刚接手时的 27 人变成了 56 人的规模。康乐村的制衣厂大多开在逼仄的民居里,30 人左右的规模是常态,王远 56 人的车间在康乐村已经算是 “巨头” 企业。

这一年里,王远夫妇比原先在车间打工时晒黑了好几个度,骑着电动车到中大九洲轻纺广场去蹲单子,最好的时候接了四个网红淘宝店长期的服装订单,一年间赚了五十万,一下子就还清了买厂时向亲戚东拼西凑借的 8 万元。

王远趁热打铁,接下一笔大单子之后,又租下了楼下的一间民居,把人数规模扩张到了 78 人。

微小的改变却在慢慢发生。

2022 年 3 月,先是稳定合作了一年的两家网红淘宝店说要闭店,不再续约了。妻子去中大轻纺广场打听,发现闭店的淘宝店主不是个例。6 月份,外贸订单数量也开始下滑,他听大批发商说,“大单子都去了越南”。紧接着到来的七八月份是服装厂的淡季,王远按下心头的不安,开始寻找冬装的订单机会。

订单量的下滑直接体现在工人的脸上。10 月是冬装订单赶工的旺季,此时的广州偶尔酷热逼人,往年在狭窄车间里赶工的工人,汗水流到眼睛里都来不及擦拭。然而 10 月 23 日,工厂所在的康鹭片区开始封控,工厂无法正常开工,下游的轻纺城商铺也处于闭店状态。

11 月开始,陆续出现阳性症状的工人,要么得去方舱隔离,要么提出辞职回老家。王远已无暇顾及离职的员工,眼下还有一个外贸单子离约定的交付时间超过一个月,他要付给上游老板一笔不菲的违约金。

“去年赚的钱今年基本全赔进去了。” 王远把工厂的员工辞掉了一小半,他正在考虑等厂房租期到了,退掉其中一到两个车间。

创业其实就是不断试错纠偏,离开舒适区,持续交学费。而在疫情三年中创业,可能会遇到的是一个更加困难、无法预测的过程。

知乎上有人这么描述创业:最难的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而是做到一大半时发现事情既不像开始时那么理想,又没有糟糕到需要果断结束。过程中的骑虎难下,硬着头皮坚持,不得不继续,是外界很难体会的,而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又创造了更多困局,加速了创业者们的体验进程。

对于前互联网员工刘毅来说,从最开始热爱剧本杀、参股朋友的剧本杀创业项目,到自己接盘、被裁员后全身心投入剧本杀事业,再到关店大吉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

最开始剧本杀作为一种新潮年轻的社交活动,在国内迅速蹿红,新冠疫情的局部爆发反而给剧本杀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出省、出市的娱乐活动受到限制,年轻人开始寻求本地娱乐活动。

2020 年 12 月朋友不干后,刘毅从参股股东变成了这家剧本杀店的控股股东和老板,2021 年这家店达到了 28 万的纯利,这一年刘毅也出现在裁员队伍当中。“一开始心态还挺轻松的,觉得如果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盈利,起码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

从 2022 年 4 月 30 日起,北京的娱乐场所关停了一个多月才逐渐恢复。玩家的消费热情不再,过去拼成一个六人组的剧本杀只需要不到两小时,后来因为两三天都无法成行而流产的 “拼车” 越来越常见。高质量的剧本也越来越少,DM(剧本主持人)纷纷离职,服务质量也开始下降。

刘毅算了一笔账,全年的亏损高达 20 万,已经是他无法再负担的损失。今年 1 月,刘毅决定宣布剧本杀门店倒闭,和剩下的 16 名员工一起吃了一顿散伙饭。

即使是相对乐观的程明,也坦承在 2022 年开始创业,一定会碰到最硬的石头。程明曾在行业里摸爬滚打数年,有了相当的资源积累,但他仍然感觉到客户的谨慎。程明说,“抄底” 之后不能躺赚,依然危机四伏,“卷” 起来才能有一线生机。

 大周期里,等待新生

李一帆对行业里风卷残云般消失的健身房早有预期。“(做了这么多年,)市面上大多数健身房都在靠预付款维持现金流,实际上这样的模式抗风险能力很弱。”

李一帆坦承,健身房是一项能够挣到钱的营生,预付款模式滋生了行业里过度乐观的风气,很多人超前投资,扩张的步子迈得太大,一有风险就容易满盘皆输。“一开始有十个会员买你一百节课,流水上可能就有 100 万,但这都不能算你的盈利。” 他也因此对账目谨慎把控,后续的招聘和升级设备都只动用纯利部分。

稳健是度过周期的不二法门,也是这三年下来创业者被磨剩的最后期许。

在 Instagram 上做美瞳创业的黄婷婷在总结 2022 年的失败时,把 “稳健” 重复提了很多次。

创业前期,团队为了争取独家款式,花大价钱囤了一批高质量的货,但和 Instagram 主要面向的国外市场画像并不符合,反而更符合亚洲市场的审美。而美瞳品类细分后的 SKU 类目繁多,除去款式、花色、光学圈这些参数之外,眼镜度数的细分给前期产品打样带去了高昂的成本。

品类的出海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大,国内知名品牌在这一年开始攻克海外市场,团队的零售策略走不通了,但在品牌和广告投放上烧的大笔花销已经一去不返。

黄婷婷表示,这一年的创业并不是一无所获,小团队的亲力亲为使得自己对供应链和产品都相当熟悉,未来打算转变方向,做出差异化,主攻国内产品向国外的批发和韩国产品向国内的零售。美瞳行业的高需求、高利润和高复购率摆在面前,她依然抱有希望。

王远则在这个春节回到家乡韶关,去南华寺虔诚地求告神明。他把求到的平安符放进用了六年的皮包里。康乐村的服装行业一度流行现金结算,曾有巨额的人民币从这个皮包中迎来送往。王远祈望来年的订单量回升,取消出入境隔离之后,丢失的海外订单也能再回到康乐村。

春节假期里,李一帆发布了朋友圈,宣布健身房的升级正在落地中。

目前的健身房在某些时段载客量相对饱和,有些学员偶尔会遇到约不上课的情况,扩店似乎已势在必行。然而 2022 年里有三个月,团队无法到健身房里上课,收入空白,支出仍在,周围倒闭跑路的健身房也越来越多,李一帆在仔细盘算,谨慎考量后,决定于小步向前。

正如他喜欢的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当别人贪婪时恐惧,当别人恐惧时贪婪。历经了三年的下行,店面租金正处在几年来的最低点,健身的需求大盘还在,竞争者变少了,在李一帆看来,市场上流通的客源就是蓬勃的机遇。

2023 年开年,疫情对大多数人生活的影响已降趋于零,旅游、交通、消费逐步恢复,国人终于过上了睽违三年的热闹中国年。烟火气正在重燃。

“去年太难了,希望 2023 年是个好年。” 这正是创业者们不约而同给出的期许。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北上广年轻人返乡 “小吃记”

余光中的 “乡愁” 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席慕蓉的 “乡愁” 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而对于很多在外工作的游子来说,县城里的小吃或许也是乡愁的一部分。

所以,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一份藕汤和热干面,一盘红油擀面皮,亦或是一碗鲜肉汤圆,对于返乡的 “Mary” 和 “Jack” 来说,不只是一碗碗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搅动着他们的味蕾,更是一道道解乡愁的美食。

北漂了两年的长沙姑娘晓月今年终于回到老家,返乡的第二天就跑去了附近的小镇,吃上了那碗心心念念的长沙米粉,“米粉一下肚,我才觉得自己真的回家了。北京也有很多地方能吃到长沙米粉,但都不是家乡的味道。”

而最让晓月感到舒心的是,米粉的价格。“一碗米粉才卖 6 元钱,4、5 年了都没涨价,我都担心老板因为赚不到钱关门,我到哪儿找这么好吃的米粉。”

和晓月有一样担忧的还有同为北漂的沈阳姑娘木木。还没到家,木木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自己曾经念书的高中,直奔校门外小巷的老式麻辣烫,点了一份加麻加辣的麻辣烫,满满一大碗才 8 元。

木木心心念念的麻辣烫店已经开了 20 多年,一碗麻辣烫 7、8 年没有涨过价。麻辣烫店老板王宇表示,来吃麻辣烫的大都是学校的学生,所以价格一直没涨,此前一年也能赚个 10 万元左右,但最近几年餐饮生意不好做,赚得少了。

即便是大年初三,王宇还是决定开业半天。“不少学生都是吃着我们家麻辣烫长大的,如今工作离开了沈阳,但他们只要回家都会来我这儿重温一下记忆中的味道,我不想让他们扑空。”

本期小酒馆,燃次元找到了几位年轻人,聊了聊他们心中的家乡味道,尤其是那些多年不涨价的平价美食。

他们中,有人特意跑到高中附近的小巷,只为吃一碗老式麻辣烫;有人跑步 3 公里到旁边的小镇,只为嗦一口正宗的长沙米粉;有人刚到家就奔向小吃街,排队买了一份猪肠碌;还有人一碗 2 元的羊汤,吃了 30 年……

对于返乡的年轻人而言,这些不涨价的小吃,不仅仅在于价格实惠,更在于这些他们引以为傲的美食,就是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历久弥新。

01

一碗 2 元的羊汤,我吃了 30 年

建安 | 34 岁 创业者

我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喝这家羊汤是几岁了,可能是 3 岁也可能是 4 岁。

那时候东北的冬天非常冷,我们一家子还住在沈阳的郊区,用的还是外挂的片式老暖气片。早晨起来,衣服得在暖气片上暖一会,才能穿在身上,但一走出屋子,这一点点热气也没了,所以我就很想喝上口热乎的东西暖一暖。

我妈妈每天早晨都会带我去这家羊汤馆喝羊汤、吃烧饼。这家羊汤馆的名字也很有趣,就叫羊汤烧饼。

很多羊汤喝起来有股膻味,但是这家小店的羊汤非常香,没有怪味,也有可能这是我第一次喝羊汤,所以以后其它的羊汤味道都跟这家店比不了。

总之,我从小就爱上了这碗羊汤的味道。小的时候羊汤 2 元钱一碗,烧饼 5 毛钱一个。到了现在,烧饼 1 元钱一个,羊汤 4 元钱一碗,不过因为我是元老级客户,老板还是收我 2 元钱。

来源 / 视觉中国

这家羊汤店虽小,但经历过很戏剧性的 “变革”。羊汤馆的原创始人在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都想争抢唯一的羊汤馆经营权,结果最后两兄弟不欢而散,进而分家,原本 60 多平方米大的羊汤店也缩小成了只能摆三四张桌子的小店铺。

一个兄弟带着父亲的配方去了沈阳回族一条街另起了炉灶,另一个则守着现在的小店铺。

我们家的家境改善后,从沈阳的郊区搬进了市中心,但我还时不时开车回到原来的地方,只为喝上一口羊汤。回族街道里的新店我也去过,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就总觉得不是那个味道。

这家羊汤馆每天只营业到下午两点,而且羊汤还经常早上一开就售罄了。每次馋这口的时候,夜猫子的我都得特意早起开车去排队。

羊汤馆的常客,也都是住在那里几十年的老居民,他们也不在馆子里堂食,经常一个人拎着个小铁碗,到了点菜那里,什么话都不说,把碗一撂,给服务员点个头,服务员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不一会,铁碗被递回来,里面盛着满满的羊汤,排队的人笑笑,端着铁碗边走边嗦上一两口。

而我因为住得太远,每次都会坐在店里,老板看到我都会过来招呼两句,这也是我为什么能知道羊汤馆这么多新鲜事的原因。

在我心里,这碗喝了 30 年的羊汤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若想起童年、家乡这样的关键词,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羊汤冒着热气的景象。

02

20 年过去了,“冷面热吃” 还是 2 元

杰仔 | 32 岁 游戏策划

大概在我初中的时候,“冷面 + 油条” 就成为了我早饭的标配。

虽然也是叫冷面,但我家这边的吃法,其实与大家熟知的 “烤冷面” 或者 “朝鲜冷面” 都不相同。事实上,它是一种 “热汤面”。即把冷面放在滚开的热水里,只需要 3-5 秒的时间,就可以烫熟。之后捞出,放到有虾皮、香菜等配料的碗里,再浇上一大勺面汤,以及一小勺秘制的卤汁,一碗好吃的冷面就完成了。所以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 “冷面热吃”。

记忆中,初中时吃冷面汤的价格就在 1.5 元左右,但当时一根油条才 5 毛,一屉小笼包大概是 3、4 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我就离开了县城,来到了市里上学,对于冷面的认知,也就慢慢变成了 “烤冷面” 和真正 “冷面汤”。

来源 / 视觉中国

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原因,我回县城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只要回去,就一定会来到家附近的早点摊,来上一碗 “冷面热吃”,今年春节放假也不例外。

我是腊月二十七就休了年假回家的,到家第二天,我早早就起床来到了楼下,点上一碗面条汤,再来一根油条,配一个卤蛋,年少时的回忆一下子就都涌现出来了。

只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早点的价格也都涨了不少,比如油条变成了 2 元一根,卤蛋 1.5 元一个,小笼包更是已经卖到了 8 元一屉,几乎都是成倍数地涨价。但唯独 “冷面热吃”,与 20 年前的 1.5 元一碗相比,如今的价格虽然也有提高,也只是涨到了 2 元一碗,可以说几乎维持着原价。

不仅价格几乎没有变化,受欢迎程度也是有增无减。尤其是在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 “冷面热吃”,可以给味蕾开启一天的温暖。

03

老街的鲜肉汤圆,10 年涨了 2 元

萌萌丨 27 岁 活动策划

每年春节回家,我都要到老街上吃一碗鲜肉汤圆。

这是一道 “罕见” 的小吃,在我走出家乡 —— 四川西南部这个县城,到广州求学、深圳工作,我都没再见到过它,甚至和别人提到 “我们那儿的汤圆是肉馅的” 时,都会收获一个疑惑的表情和 “黑暗料理” 的猜测。

但鲜肉汤圆并非如此 “黑暗”,它是糯米做的皮、鲜肉做的馅,可以想象糯米皮的饺子,一口咬下去 “糯叽叽” 的,汤和肉馅又极鲜美。除了我们家乡那个县城,四川还有部分区域,以及江浙一带似乎也有部分地方会吃这样的鲜肉汤圆。

而我最爱的那家汤圆,位于县城老街。高中时期,我妈常带我去老街逛街,每次逛街我们都会在这家店门口停下来,吃一碗汤圆。于是后来,无论是大学放假还是工作休息,回到家乡,我都会腾出时间专门去店里吃一碗汤圆。

今年 1 月 20 日,从广州回到家的第二天,我也去了店里,吃了一碗记忆里的汤圆。听说,这家店已经开了 40 年,如今也成了县城里的网红店铺,打车去店里时,网约车司机也跟我们说道,“这可是我们县城的特色食品。”

大众点评上,也有不少用户表示,“特意打卡”“特色”。我们当天傍晚到店里时,也有不少顾客挤在门口煮汤圆的锅旁边等着。

图 / 老家的鲜肉汤圆

来源 / 萌萌供图

关于价格,这次回来我发现店里的汤圆又涨了 1 元,现在是 8 元一两(5 个汤圆)。这些年来,伴随着物价上涨,这家店的汤圆价格也有所调整,2012 年我吃的时候,还是 6 元一两,2019 年似乎已经是 7 元了,如今又涨到了 8 元。

但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 10 年过去了,无论是材料、人工还是房租都有变动,上涨 2 元,也算是小幅调整。

遗憾的是,这次去店里还发现店门口贴上了拆迁和迁址的通知。店员告诉我,老街面临拆迁,他们也要迁到另外的地方去。但这一迁,就不再是我记忆中老街的汤圆了。迁址另开,我也许还会再去吃,但记忆中的味道怕是再难追寻。

04

6 元一碗的长沙米粉,十几年只涨了 3 元

晓月 | 28 岁 公司职员

春节回家,除了能看到我朝思暮想的父母,另一件让我开心的事情就是终于能吃上一碗心心念念的长沙米粉了。

对于大部分人长沙人而言,吃上一碗米粉,一天才算开始。对于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而言,吃到一碗正宗的长沙米粉,才算真的回家了。

我家附近的镇上有家开了 6、7 年的苍蝇小馆,因为味道正宗且价格便宜,吸引了不少食客,其中也包括我。

这家小店,听说开了十几年,在我印象中,以前是 3 元一碗,现在不加鸡蛋,也就 6 元一碗,与其他地方动辄 20 元一碗的价格相比,简直不要太 “接地气”。

图 / 6 元一碗的长沙米粉

来源 / 晓月供图

家乡的米粉讲究的是清汤盖码,成就一碗米粉的关键还在于汤的鲜美。米粉店的老板曾说过店里的原汤是由筒骨、牛骨、老母鸡和自家汤底秘方,小火熬煮 12 小时而成,绝对没有 “科技和狠活儿”。

米粉的 “码子” 也很丰富,包括辣椒炒肉、白辣椒鸡胗、酸豆角炒肉等六七种,一盆一盆的自制剁辣椒、霉豆腐、榨菜、酸豆角等小料也被放在自助调料台上,任由顾客自取。

我可以说是这家店的 “忠粉”,即便这家米粉店距离我家往返大概有 3 公里,每年回家,我都会第一时间去吃上一碗。今年回家的第 2 天,我甚至将晨跑的折返点定在了这家米粉店。早上空腹跑着过去,吃上一碗料足味正的长沙米粉,简直不要太满足。

对比长沙市区的米粉,这家店 6 元一碗的米粉简直是 “宝藏” 般地存在,而且 5、6 年都没有涨价。

我好奇地问老板能不能赚到钱,老板说他就是用这家米粉店供女儿上了大学。“镇上消费低,6 元才是镇上的人能接受的早餐价位。店里回头客多,算是薄利多销吧,一年也能有十几万元的赚头儿。”

“平时生意也还行,但春节期间更好,镇上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有些来照顾我生意。” 正跟老板说着话儿,又来了两拨儿年轻人,店里坐满后,有人开始等位。

05

10 元的早餐夜宵,只有在老家能吃到

邓白 | 24 岁 自由职业

北漂的我回到老家后,在饮食上 “放肆” 了许多。

一来,许久没回老家,老家的特色美食萦绕于心多日,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只想着全都尝一遍;二来,老家物价和北京相比低得多,平常十几元钱买一份小吃就能吃到饱。

我老家位于粤西,是一个滨海城市,美食自然少不了。因物流便捷,我在北京也收到家里寄过去的包裹,有时是海鲜干货,有时是夏天的荔枝。可以说,大部分家乡生鲜美食我在外也能吃到,但唯独老家的小吃我时常惦记,尤其是一款叫 “猪肠碌” 的小吃,供应时段只有早市和夜市。

别看这款小吃的名字一眼望去好似 “硬货”,但其实只是形似 “猪肠”,和实际的 “猪肠” 毫无关系。做法也很简单,就是用整张的河粉皮包裹着炒粉,而其中 “炒粉” 也没什么讲究,最基础的就是豆芽炒粉,高档一点可以在里放上蛋皮、虾皮、肉沫等,河粉皮卷起来后再在外层撒上一层芝麻。如果是大条猪肠碌就需要切段,如果是小的直接一口一条,美哉妙哉。

图 / 8 元 10 条的猪肠碌

来源 / 邓白供图

而且食用也很方便,卷好的猪肠碌直接就着辣酱吃就很好吃了,但如果有条件的话,淋上一层牛腩汁,那就更妙了。

这款小吃的价格,也没个定数。酒店早市时卖 10 元、20 元一碟也会有,居民区附近的快餐店也有卖 5 毛钱、1 元一条。在我上小学时候还有过 2 毛钱一条、5 毛钱三条的价位,但那都 10 年前的事情了。

我晚上才到老家,刚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奔着小吃街去了。排队买来了一份猪肠碌,8 元一盒,一盒有 10 条,我的饭量,一盒正好够一顿。要知道,在北京,夜宵叫个麦当劳肯德基,也得好几十元。

06

8 元麻辣烫,8 年没涨价

木木 | 26 岁 公司职员

我是一名北漂的沈阳人,在腊月二十八这天,自驾返乡。眼看着快到家门口了,我却一脚油门踩到了高中附近,只为吃一口心心念念的麻辣烫。

高中 3 年,我几乎每周都会跟同学去吃 2、3 次这家的麻辣烫,不同于现在的张亮和杨国福等自选称重麻辣烫,它 8 元管饱。虽然便宜,食材却极其丰富,豆腐丝、豆芽、木耳、豆泡、粉丝…… 即便是一个男生也能吃得饱,女生有时都吃不完。

图 / 8 元一碗的麻辣烫

来源 / 木木供图

老式麻辣烫是不加麻酱的,只靠麻辣等调料调味,听老板说他们家的汤底都是骨汤熬制,没有任何添加剂,这也是麻辣烫好吃的关键。我每次去都会吃上一碗,跟老板说 “多加豆皮,加麻加辣”。很快,一碗冒尖的麻辣烫被装在一个不锈钢小盆儿里端了上来,接着就是大快朵颐,直到辣到嘴里冒火,额头冒汗,才算过瘾。

麻辣烫的老板是一对夫妻,听说开店已经二十多年了,从小年轻步入了中年。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竟能记住几乎每个学生的口味。我去过两三次之后就不用再喊出那句 “多加豆皮,加麻加辣” 了,因为老板会直接端上来一碗我想要的麻辣烫。

如今,距离我高中毕业已经有 8 年时间了,每年过年返乡我都会来吃上一碗麻辣烫,味道没变,还是够麻够辣,价格也没涨,还是 8 元一碗,唯一的变化是店里新增了炸串。“这几年生意不好做,加个炸串平衡一下利润。” 当我问到老板为什么不考虑涨价,老板憨憨地说,“8 元钱已经有得赚了,现在疫情放开了,生意如果恢复到以前,一年是能赚到十几万元的。”

临走时问了老板年后开业的时间,老板说 “还是初三下午,你跟同学一起过来呗”。“好嘞”,我一边答应着,一边给高中最好的闺蜜发信息约饭。我们都知道,老板之所以在过节走亲访友的间隙开店,只是为了我们这些返乡的孩子能吃上这口记忆中的味道。

来源:燃次元 微信号:chaintruth

是本人不知天高地厚

@猪打转

昨天跟钱姐在小地摊买烤鱿鱼,买一半城管来了,老板骑着电动车就溜了,我们跟后面追,一边追一边感叹生活不易。
追到旁边巷子里终于安全了,老板继续烤鱿鱼,我就跟老板唠,问老板被城管逮到了罚多少钱,老板说一般150到200。
旁边另一个买鱿鱼小妹说那也没多少啊。
老板半天没接话,空气安静了,我感觉是不是小妹妹这话说得有点不知人间疾苦了,就说:也得卖好多串鱿鱼才有200呢。
老板听完开口了:主要是万一把我电瓶车扣了的话很麻烦,扣个半个月我就少赚十来万。昨天我进货都进了一万五。
Fine.原来不是人家不知人间疾苦,是本人不知天高地厚。回头问钱姐她买那三四串多少钱,她说50。
有点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