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是没有正确理解中国工业崛起的意义

@青扑落:很多人,还是没有正确理解中国工业崛起的意义。

我说的正确理解,是指从 “规模” 理解中国。不能从规模上理解中国的区别,并不能真正理解中国工业化。

譬如,前几天又在知乎看到一个论述,作者是好心,想提示制造光刻机的难度。大意还是老一套:光刻机是很多国家、很多公司合力的结果,中国一个国家自己搞是不行的。

他的结论不一定错,高端光刻机确实很难,中国能否成功肯定是不确定的。我是半导体行业出身,当然明白这一点。(当然了,我认为中国可以成功。这是另一个话题)

但我想说的是,即使他的结论合理,但论据和论证就明显不合理了:因为现有光刻机是很多国家搞出来的,所以中国一个国家搞不出来。这类论证,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一类情况,没有从规模上理解中国工业化的区别。

就说光刻机这件事。很早就有人扒过 ASML 的核心供应商,重要供应主要就来自七八个国家(美日德荷英法以瑞等。其中也有个别少数来自中国的,就不算了)。

其实仔细算一下这些国家就会发现,他们的人口之和还不到中国 50%,工程师可能也就中国 30% 多。

中国那些工业强省 + 北上广深,规模上都足够看成一个个国家,放到欧洲都是大国。广东 1.2 亿人口,放到欧洲是压倒性的最大国家。浙江 7000 万人口,和德国相当。上海 2000 多万人口,抵得上三个的以色列。北京,抵得上瑞典 + 瑞士再多 50%,更遑论北京顶级高校和研究所云集。还有江苏、山东、安徽、福建、天津、西安….

所以,如果说 ASML 的光刻机是联合了很多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那大可以说中国现在联合了更多的人口、更多的 “国家” 在努力。中国当然不一定成功,主要是因为缺乏积累和 know-how,但并不是因为规模上我们吃亏了。我们的合作规模其实更大。

甚至,中国内部这些 “国家” 之间的合作,比美日欧的合作更高效。因为中国联合起来的 “国家”,处于同一市场,同一法律架构,讲同一语言,没有时差,地理相近,交通便利…… 这样的合作联合显然效率更高。(一个 02 专项的人不久前曾说,从没看过全国各地这么多国企、民企、研究所上下游的人,趴在一条产线上一起干活)

谈中国,很多时候就是吃亏在一个 “国” 字上。人们即使知道规模有差异,但往往还是喜欢把凡是带 “国” 的都等量思考。从政治法律主权上,不同国家当然是平等的。但搞工业化搞研发搞市场,国家是完全不平等的。就像同为平等法人,沃尔玛和小卖部在资源上是不平等的。

整个 20 世纪,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包括日本)影响力统治世界的时期。但说穿去,他们的规模是多少呢?20 世纪初,美欧日合计 5 亿人口(不算俄国)。20 世纪末,不超过 10 亿人口。平均来看,整个 20 世纪大部分时间,全球的工业化人口就是七八亿。这七八亿人口之间还有内耗折损(两次世界大战、冷战)。那现在中国没有内战、14 亿工业化人口,又会怎么影响世界呢?

在中国的工业化现状、当下发展阶段、智力财力的基础上,还要理解中国的规模(当然不能脱离这些只谈规模)。从规模上,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工业化的意义,才能理解 “百年大变局”。

都骂特斯拉,都想成为特斯拉

汽车行业,又打响了一轮价格战。

进入 8 月,上汽大众、零跑汽车、奇瑞新能源、长城欧拉等相继宣布部分车型降价促销,最高降幅达到 6 万元。

7 月、8 月一般是汽车销售的淡季,此时推出优惠促销活动,是常规操作。

不过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已经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降价,参与其中的既有燃油车也有新能源汽车,覆盖了超过 40 个品牌、上百款车型,价格带从 5 万到 50 万。降价幅度也非常可观,燃油车里,东风雪铁龙 C6 这种 20 万级别的中级车近乎腰斩,比亚迪的纯电 SUV 降到了 10 万以内。

7 月初,16 家车企签订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会无端降价扰乱市场,让 “止战” 有了曙光。

现在看来,“价格战” 要贯穿 2023 了。

什么因素导致了价格战?为什么今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幅度大、范围广、降了又降?价格战会给不同的车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回答这些问题。

特斯拉是不是罪魁祸首?

1 月 6 日,特斯拉官宣将降价,Model 3 和 Model Y 的起步价分别下调到了 22.99 万元和 25.99 万元,按照不同的配置,降幅在 6%—13.5%,创下了历史新低价。

一周之后,AITO 问界跟上了降价的步伐,再往后,小鹏汽车也宣布除了 G9 以外全系车型降价,再到比亚迪、零跑等其他自主新能源汽车,后来,“降价潮” 传导至燃油车,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 “价格战”。

看起来,汽车降价潮的 “始作俑者” 是特斯拉,实际上,特斯拉更像一个导火索。

那么,火是什么?是燃油车。

燃油车的折扣率一直高于新能源汽车,华西证券研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燃油车的终端价格折扣率最高超过了 12%,处于高位。

2022 年下半年,燃油车方面出了部分车型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再加上车企端补贴另一半购置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需求,到了今年,政策退出,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叠加国六 A 切换为国六 B 的过渡窗口期快要关闭,燃油车有强烈的清库存动机。

汽车属于耐用消费品,长期来看,推迟购买的人还是会购买,降价换来的销量增长后面会被平抑,但短期来看,由于存量大于流量,短期价格波动会引起需求量大幅的变化,所以,特斯拉一点烟,汽车市场价格战就烧得旺起来了。

燃油车降价幅度看起来激进,实际上,有很多车型本身就不畅销,即使不是在新能源掀起价格战的当前,也会被 “降价处理”。

燃油车更加成熟,盈利能力比较稳定,降价也降得起,对他们来说,这一波降价介于 “价格战” 与 “价格惠” 之间。

不管真实降价幅度如何,降价的氛围一旦形成,其他车企就必须迅速做出 “跟” 还是 “不跟” 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从来就不是相互独立的,消费者对动力来源以及产品是前沿的、过时的还是过渡的并不是很在意,否则插混和增程式也就不会卖爆了。它们之间的替代效应,又刺激新能源汽车做出降价的决策。

或者说,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产生了类似啸叫的效应。

当话筒和音箱同时使用时,话筒的声音经过音箱被放大,音箱重放的声音再次传到话筒,就出现了啸叫。在这个回路系统中,信号被反复增强,整个系统会出现不稳定。

降价促销的背景下,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 4 月 —6 月持续走低,这意味着库存压力的下降。正常来说,是时候结束价格战了,恰逢《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推出,“止战” 顺理成章。

《承诺书》如同一个没有约束力的卡特尔联盟。

最典型卡特尔联盟的是石油组织 opec,石油属于无差异化且需求刚性的商品,组织成员能够通过限制产量影响价格,因此他们会达成有关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的协定。

即便如此,从经济利益上讲,opec 成员国的最优决策也是偷偷多卖点。

汽车属于非标准品,难以统一定价,16 个企业也很难达到垄断的程度,所以从一开始,承诺书就构不成一个利益联盟。

都骂特斯拉,都想成为特斯拉

承诺书签订的初衷就是为了遏制特斯拉这样一再降价的行为,承诺书的第一个背叛者还是特斯拉,签订承诺书第二天就变相调价,相信不少同行对特斯拉的行为感到不满。

特斯拉的出发点也很单纯:利益。

一直以来,特斯拉采用的就是进击型的打法,官话是特斯拉的愿景是让更多人用上更便宜好用的汽车,实际上还是有降价的底气。

从 2018 年,特斯拉裁撤掉 4000 多名拥有传统汽车生产经验的员工开始,特斯来就抛弃了汽车的旧生产体系,以一体化压铸的方式,将原本通过冲压等工艺生产的 80 个零件集成为 1 个铸造零件,制造成本直接降了 40%。

规模化生产,在特斯拉这里发挥了更大的降本作用,车卖得越好,生产得越多,就越有利于毛利率的提升。

今年,特斯拉投资者活动日,马斯克又提出将从 9 个方面达到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本,未来的销售目标是 2000 万辆。有研报称,特斯拉的下一代平台生产成本有望再降 50%。

生产方式的重构,于特斯拉而言,是率先实现盈利,能够通过价格下调获取更多市场的重要原因。

特斯拉的定价体系是成本加成 + 订单导向,也就是既考虑利润空间,也顾及在手订单量。降价,让特斯拉的毛利率从去年的 25.6%,降至今年上半年的 18.7%,但特斯拉仍然保持了 10% 以上的净利润率。

除了有降价空间以外,特斯拉发动价格战也有实际的压力。

特斯拉与上海方面签订过协议,上海超级工厂从 2023 年底,需要纳税达到一定的金额,达不到的话需要归还相应土地,同时,对特斯拉未来 5 年内资本支出的要求,也决定了特斯拉必须走 “冲量” 的路子。

从近期来看,特斯拉的在手订单量不高,上半年存货周转速度较 2022 年下降了 14% 左右,也就是说车卖得慢了。

生产方式的重构,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带来了生产成本以及价格体系的重构,让新能源汽车真正有替代燃油车的能力。

在这个总需求难以扩张的现在,寄希望于环境的改善,不如寄希望于把一个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趁你病要你命” 成了新能源汽车发起加速渗透率提升的冲锋号角。

当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像特斯拉、比亚迪一样有成本优势,有利润可供打仗。他们敢 “跟”,也是因为上游锂矿的价格下降,带来动力电池价格下降。

比如,宁德时代第二季度电池出货量环比增长了 27%,收入环比增长只有 12.5%,这意味着单价的下降,这还是宁德时代在通过降低产能利用率来保毛利率的策略之下。

电解液和电芯成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所以,不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只要把握好降价幅度,也不会招致更高的单车亏损,甚至有可能因为规模化生产降一些成本。

各有各的利益出发点,价格战也就难以停歇了。

竞争,只能打价格战吗?

从彩电、空调,到日化这些传统行业,再到电商平台、智能手机这些相对新兴的行业,包括燃油车,价格战从来就不是新鲜事。

价格战,是通过卷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市场。

汽车行业 2017 年和 2019 年的价格战,两轮降价潮带来了行业洗牌。相较 2016 年,到 2019 年末,德系、日系份额提升 10%,韩系法系份额下降 4%,美系份额下降 1%,自主为合资让出了 5% 的份额。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提到,去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有 5.7%,在下游行业处于低利润水平。今年的价格战必定会侵蚀整个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

规模小的车企、技术水平差的或者血不够厚资金链快断裂的车企,很容易在价格战中成为被挤出的对象。就算是蔚来这样的新能源车企也又开始了融资。

目前新能源汽车低端产能也的确处于过剩中。

市场有声音认为,“不要让价格战毁了中国汽车行业”“要避免价格降维,应该性能升维”。

性能升维属于另一种竞争方式,卷的是差异化能力,通过差异化带来更高的溢价能力。

有预测称,10 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市场,市场总量将会是负增长;10 万 —30 万元的中档车,市场总量最大,是几乎所有汽车厂商的主要销量,市场份额接近 60%,基本没有增长性。

目前大部分的价格战发生在 10 万元 —30 万元之间,因为最适合大众的东西,就越应该注重性价比。

小鹏汽车就处于这一价格带中,一直以智能化为卖点,实际上,这个价格带的用户对价格、性价比的敏感度要远高于智能化程度,所以当竞争更加激烈时,小鹏汽车的优势就不明显了,今年上半年交付量降了接近 40%。

预测还显示,30 万 —50 万的高端汽车以及 50 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市场份额都将快速提升。

换句话说,上面的空气更新鲜,越向上越好走,产品的价值属性变了,附加值高了,在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之外,还有传播价值、精神价值,竞争就少了,传播和销售也更加容易,定价逻辑也就变了。

比如,车中奢侈品保时捷,人们总是能一眼认出来。除了驾乘体验,面子需求、保值需求都成了购买动因。

不过,在这一轮竞争中,高端市场也不是风平浪静,相对高端的高合、蔚来也都无法置身事外,选择加入战争。

如果能轻松赚钱,谁愿意赔钱赚吆喝呢?

正如一篇报道中,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所提到的,大部分国产新能源厂商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定价能力,这是他们的市场短板。

说到底,汽车行业的竞争,要么有成本优势,打得起进攻性的圈地战,要么就有品牌优势,守得住自己的城池。

而现在的新能源车企,谁都不敢说品牌站稳了或者说 “高端” 定位站稳了。

炼丹炉加马驹桥天坑专业

@西城大妈:这次张雪峰的出圈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天坑专业,但是因为他的视频基本都是咨询,他没那么长时间去说天坑专业具体怎么个坑法,这导致了很多对天坑完全不了解的人一头雾水甚至去攻击他。今天大妈来给大家详细描述一种看起来是搞研究做学术的,特别高大上,但是你学了 99% 会后悔到想上吊的专业。

这种专业我称之为:炼丹炉 + 马驹桥专业

这种专业的特点是,研究结论并不难得出,前提是你有巨量数据支撑。这个数据有多巨量呢?就是一个人不停的做实验,996 007 的做实验,累积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的数据,差不多刚好够一两篇好一些的 paper,勉强支撑博士毕业。

说白了,全用人力支撑,有了这个支撑,不说谁都能得出结论,反正难度没你想得那么大。

这些实验具体做啥呢?这就涉及到我说的炼丹炉问题。炼丹大家在电视上都见过吧?是不是一个老道把各种乱七八糟的材料往炉子里面按照各种排列组合前后顺序扔,扔到差不多炉子就爆炸了?这些学科就是这个特点。做之前,没人知道会发生些啥,也许有个模糊的预测,但是也不一定对,做出来是啥样也不知道,全看天意,和炼丹差不多,炼出来的是红丸还是黑丸,甚至搞到锅炉爆炸,没人能说得好。

另外,不要以为做实验这件事有多难,可以看看大妈之前写的这篇。也就是虽然做实验这件事占用了你 99% 的时间和精力,让你没法逛街谈恋爱看电影,但是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只是耗人而已。

扯回来,这个炼丹模式就导致了,有些人发文章发的好,并不是他比别人勤奋,而是他运气好,恰好炼出了红丸,发文章特别好看。那个炼到爆炸的,就没办法了,你总不能发一篇文章说我如何失败了是吧?至于你发不了文章咋办?也许导师会帮你毕业,也许不会,但是无论如何,你基本上就告别教职了。

当然了,科研探索的是未知,越是不可预测,越是需要研究。但是这同时意味着,这些东西也越不可能商业化,也就是没有一家公司在做这个阶段的研究。这就导致了,这些领域的硕士博士,压根在就业市场是没人需要,因为没有公司在做这些,必须一股脑挤到学校和研究所。但是一个老师带 10 个博士,学校和研究所的教职编制又不可能每年扩十倍,剩下的咋办?不知道。

有人说,博士可以转行做别的啊!首先,这些人 99% 的时候做的,都是一些拆迁大妈也能干的实验,这就导致了他想要毕业,就没法有时间去学其他专业知识,更不要说其他专业也不是你自己学学就能学会的。其次,这类学科因为实验没法压缩,所以毕业时间都贼拉长,你作为公司老板,你喜欢要一个三十几岁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吗?这个学生的研究和你们公司还不相关?

那么这么剩下的学生干啥呢?这就要回到开头说的,马驹桥模式。

北京马驹桥最近火了。其实这地方就是北京的三和市场,属于三个区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因此各种人都来这里找日结工。所谓日结工就是做一天结一天账,有的是做三天,但是反正都不是长期工,连一周的都不多。这些做临工的人,自然是没什么保障,生活条件一般也艰苦,有今天没明天,好一点的趁着年轻还能打打工攒点钱回乡,差一点的我也不知道咋办,估计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那么学术界的马驹桥模式是啥呢?在美国读过 PHD 的应该都听说过一个词,叫千老。

所谓千老就是千年老博后的意思。这里要给非学术圈的粉丝解释下,博士后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学位,所以不存在 “读博士后”,而是类似一种博士毕业后到教职的过渡岗位,一期博士后大概是 3 年以内。理想情况下,博士后期间是要研究一个课题,把这个研究明白了再出站,博士后期间的科研成果也可以佐证自己的科研实力,作为申请教职的资本。所以一般的学科,一个人读完博士以后,会做 1-2 期博士后,也就是 5 年左右,做出一些成果再去申请教职,更有竞争力。

然而前面说了,一个老师肯定不止带一个学生,但是教职和正式的研究性岗位却不会每年多好几倍。如果这些学生都无法在社会上找到工作,那么还要来卷这些教职和研究性岗位。僧多粥少,咋办呢?那就开始卷了。你做一期,我做两期,你十篇论文我十五篇… 反正就是一个卷字。

但是再怎么卷,职位也就那些,而且标准水涨船高,大部分人依然是上不了岸的。除了转行,这些找到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就是不停地做博士后。比如一期博士后是 9 个月到 3 年,他们就不停的续约做博士后,比如两年一续约。这中间有机会,就可以上岸做教职,没机会就继续续约。

很显然,能这么一直续的前提,是老板或者机构乐意不停地雇佣他。那么为啥会乐意呢?主要是两个原因:

1 有经验,能干,干活效率和工作时间都远好过一般的博士生

2 便宜,远比雇佣一个正式研究人员便宜

大家品品,这是不是和马驹桥日结工差不多了?只不过学术界没法日结,改成年结或者双年结了。但是意思都一样,反正不是正式工,也打不到退休。

这样玩的后果就是,这种大家心知肚明上不了岸的千年博士后的待遇被一再打压,反正你老了也找不到别的出路了。而在这个模式里的千老们,也越来越穷越来越忙…

所以不要听到博士后,就觉得高大上,做了三期以上博士后的,都有很大可能性是这种千老,也就是一辈子都是在学术界的马驹桥晃荡。他们没法上岸,因为名额就那么多,标准越来越高,永远都爬不过上涨速度。

不过以上情况,主要都是大妈在美国看到的。国内因为当年机会太多了,而且有广泛的学历崇拜,所以哪怕进入了炼丹炉专业,也很少有人会进入马驹桥模式,至少不会一直停留在这种倒霉状态里。但是以后,这两个前提可能就不存在了,美国这些学科的现状是不是我们的未来?

很难评。

无奈的复兴:日本半导体这十年

2022 年 8 月,丰田、索尼、铠侠、NEC 等 8 家日本公司共同成立了日本新一代半导体国家队 Rapidus。日本政府慷慨解囊,提供 700 亿日元补贴。

“Rapidus” 的拉丁语含义为 “快”,这家公司的目标是和台积电并驾齐驱,在 2027 年实现 2nm 工艺的国产化。

上一个肩负重振日本半导体产业使命的公司是 2002 年成立的尔必达,与三星酣战 10 年后,被韩国人打到破产,最后一点家当也被美光打包收走。

在那个移动终端市场爆发的前夜,整个日本半导体产业陷入了巨大的迷茫。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尔必达的破产也成为产业界反复咀嚼的对象,随之诞生了一系列以《失去的制造业》为代表半导体伤痕文学。

同一时期,日本官方组织了多个追赶与复兴计划,但收效甚微。

2010 年后的新一轮半导体行业增长期中,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芯片公司几乎集体缺席,优势领域被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悉数瓜分。

除开已经被贝恩资本收入囊中的存储芯片公司铠侠,日本芯片产业最后的底牌,就只剩下了索尼和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

过去三年,全球大流行叠加消费电子需求萎缩,原本应该是芯片产业的下行期。2023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仍在周期下行探底,日本却在 2 月领先所有其他地区,率先实现销售额回涨,很可能成为今年欧洲以外唯一实现增长的地区。

也许是日本芯片公司的回暖,加之对供应链安全的诉求,推动了尔必达之后最大的复兴计划 Rapidus 的诞生,其与 IBM 合作也被认为是 “日本重返尖端半导体制造业的最后机会,也是最好的机会。”

从尔必达破产的 2012 年算起,日本电子产业在这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灾后重建

尔必达在 2012 年的破产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与之并行的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全线崩溃,松下、索尼、夏普三大巨头制造了创纪录的亏损,瑞萨走向破产边缘。这场破产引发的剧震,也给日本产业界带来了影响深远的次生灾害:

其一是终端品牌的衰落:夏普的电视、东芝的空调、松下的洗衣机和索尼的手机关的关卖的卖,消费电子巨头几乎都收缩成了零部件供应商。最惨的是索尼,照相机、walkman、音响影视这些优势项目,一个接一个撞在了 iPhone 的枪口上。

其二是上游产业链的坍塌:从面板、内存,到芯片制造,能输给韩国人的仗基本都输了。曾经大杀四方的日本存储芯片,只剩下东芝闪存一颗独苗,结果由于东芝转型核电受阻加之财务造假影响,闪存业务改名铠侠,挥泪甩卖给了贝恩资本。

学术界集体反思的同时,日本官方和产业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灾后重建工作,第一个重建对象是尔必达的难兄难弟:瑞萨电子。

和尔必达类似,瑞萨电子整合了 NEC、日立、三菱除 DRAM 之外的半导体业务,2010 年 4 月完成整合工作,出道即为全球第四大半导体公司。

在日本错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遗憾声中,瑞萨重金收购诺基亚的半导体部门,计划将其与自身处理器产品线结合,上一波智能手机的末班车。

但重金补票的代价是每月 20 亿日元的亏损,到了 2011 年,日本爆发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叠加生产重心泰国的洪涝灾害,瑞萨亏损达到 626 亿日元,半只脚踏进破产清算。

第二个重建对象,是一度被乔布斯视作电子产业典范的索尼。

索尼的阵痛可以归结为对软件能力的轻视,这也是日本电子产业的通病之一。无论是其与爱立信合资品牌还是索尼的智能手机,都被吐槽是用最好的硬件做出了用户体验最差的手机。

2017 年,重达半斤的 Xperia XZ2P 便是这种 “硬件迷信” 的集大成者。

2002 年,索尼的支柱业务电视就开始持续亏损,Walkman 直接被 iPod 绞杀,接着是数码相机、智能手机陆续跌落神坛。2012 年,索尼亏损达到了历年最高的 4566 亿日元,市值从 2000 年巅峰的 1250 亿美元缩水到 100 亿美元,卖大楼的梗也诞生于此。

虽然两家公司都弊病缠身,但放在 2012 年,这已经是日本电子产业无数不多的底牌。

2012 年 4 月,浑身是梗的平井一夫就任索尼 CEO,同月发布 “一个索尼(One Sony)” 全集团整合方案。年底,瑞萨获得日本半官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和丰田、日产、佳能等八大客户注资的 1500 亿日元,宣布业务重组。

平井一夫和他的前任 Howard Stringer

日本半导体走出泥潭的步履,无可奈何地开始了。

蛰伏的十年

2013 年,瑞萨董事会焕然一新,车企巨头丰田、日产高层纷纷入驻,拥有丰富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经验的作田久男称为新任 CEO,预示大变革在即。

为了轻装上阵,作田久男决定先给瑞萨 “瘦身”。2000 人规模的裁员不过是前菜,不赚钱的业务挨个感受到了寒气:

用于 4G 手机的 LTE 调制解调器业务卖给博通,用于手机摄像头的 CMOS 传感器工厂卖给索尼,用于显示屏的显示驱动 IC 业务卖给 Synaptics。

一系列抛售意味着瑞萨彻底退出了智能手机市场,重新聚焦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MCU。

MCU 是俗称单片机,最大的应用场景是汽车。一直以来,汽车 MCU 都是瑞萨最赚钱也最有优势的业务,占据全球近四成市场。

重新聚焦 MCU 的瑞萨在 2014 年就迅速重整旗鼓,实现成立后盈利。但刷完无用的脂肪,如何增肌又成了新的难题。

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 MCU 来说,强大的产品组合是立身之本。2015 年,完成历史使命的作田久男功成身退,瑞萨迎来了既没干过半导体,也没干过汽车供应链的吴文精,他只擅长一件事:并购。

在吴文精掌舵期间,瑞萨接连收购美国公司英特矽尔(Intersil)、IDT,英国公司 Dialog,补齐了电源管理芯片、无线网络和数据存储用芯片、无线通讯上的短板。

在稳坐汽车 MCU 老大的同时,瑞萨还渗透进工控、智能驾驶、智能手机领域,甲方从特斯拉到苹果,全是明星龙头。

相比瑞萨,索尼的复兴之路更加波折,但思路大同小异。

平井一夫 “One Sony” 改革方案的核心,是 Playstation 之外的终端产品,比如电视、手机、笔记本,做到挂名参战即可,输给韩国人也不丢人。

同时,将有限的研发资源,投入到以 CIS 芯片为代表的数码影像业务,以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参与移动终端浪潮。

CIS 芯片(CMOS image sensor)是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电子器件,是智能手机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也就是俗称的 “底”。2011 年,iPhone 4s 首次采用索尼 IMX145,CIS 概念开始炙手可热。

可以参考雷军的技术贴

有苹果的示范效应,从三星的 S7 系列到华为的 P8、P9 系列,索尼的 CIS 芯片几乎成为旗舰机型标配。

等到 2017 年,索尼携三层堆叠 CMOS 图像传感器亮相 ISSCC 会议,霸主地位已无可撼动。

2018 年 4 月,索尼年报以有史以来最高的营业利润,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亏损。不久前宣布卸任 CEO 的平井一夫,露出了久违的姨夫的微笑。

与 CPU、GPU 这类依靠集成度提高计算能力的芯片不同,MCU 和 CIS 作为 “功能型芯片”,对先进制程要求不高,但对可靠性、耐用性的要求更高,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非常依赖工程师的经验积累和大量的隐性知识(know-how)。

换句话说,就是非常依赖工匠精神。

比起索尼的高端 CIS 还需要台积电代工,瑞萨的 MCU 产品工艺制程大多停留在 90nm 甚至 110nm,技术门槛不高、更新换代缓慢,但生命周期长,而且客户一旦选用不会轻易更换。

所以,虽然日本的存储芯片被韩国打得满地找牙,但在以模拟芯片为代表的产业话语权,日本几乎从未旁落。

另外,在蛰伏的十年中,瑞萨和索尼都抱上了一条足够粗的大腿。

日本汽车工业本身就有 “肉烂锅里也不给老外吃” 的传统,丰田近千万的汽车销量,为瑞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索尼的手机业务虽然常年在 others 摆烂,但由于 CIS 芯片难以替代的地位,让索尼依然能在移动终端的末班车补了张站票。

2020 年下半年起,前所未有的缺芯荒笼罩全球,多个行业因芯片停摆。作为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半导体产业的孤岛,日本又一次站上了台前。

日本式的胜利

2021 年 3 月,汽车芯片供应最紧张的时期,瑞萨位于茨城县的核心产线那珂工厂发生了一次耐人寻味的火灾,本就紧绷的芯片供应链再遭重创。

产业界惊讶的发现,时至今日,日本芯片公司仍然掌握着整个产业链的命脉。

汽车 MCU 和 CIS 芯片,都是这次缺芯荒的绝对主角,而掌握两者最高产能的,恰恰是瑞萨和索尼。

不同于存储芯片 “越亏越投”,在行业低谷顶住亏损、靠价格战挤压竞争对手的反周期打法,CIS 和 MCU 依靠产品组合确立优势,且定制化程度和客户粘性高,反而对价格敏感度不高,越是全行业缺货的时候,越是有意控制产量,人为加剧供应紧张。

瑞萨产线失火的同一时期,恰好是美国西南部遭遇寒潮,同为 MCU 生产商的恩智浦半导体 (NXP Semiconductors) 和英飞凌(Infineon)顺势宣布停工躺平,进一步加剧缺芯。

这也导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为缺芯困扰的逻辑芯片(比如 GPU),供应早已恢复,甚至老黄的新显卡都没人买。但以汽车 MCU 为代表的模拟芯片,虽然度过了最紧张的挤兑阶段,但芯片供应依然吃紧。

汽车业缺芯的另一个受益者是索尼,CIS 芯片在自动驾驶中负责对环境信息的捕捉,也就是汽车的眼睛,重要性不言而喻。从 2016 年开始,索尼逐渐将 CIS 的战略重心转向车载领域,为了推销自家的激光雷达,索尼还专门做了两款概念电动车。

学者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中,曾总结过日本优势产业的特点:

日本公司的强项是在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做持续的创新,在产线上逐渐积累隐藏的 know-how,比如电池和半导体材料这类 “干中学、学中干” 色彩强烈的产业,却对 “技术延续性” 比较弱的领域难以适应。

内存和面板的特点是标准化程度高、技术迭代快,需要依靠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压低成本。日本面板的衰退是个很好的例子:

1994 年,日本液晶面板产量占到全球的 95%,但这些产能大部分都是 1、2 代线。但由于经济衰退和亚洲金融危机,日本企业没有投资意愿,两年后就被猛砸 3 代线的韩国超越。

而 CIS、MCU 这类芯片反而看重稳定性和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三星的内存做到 80% 的良率就可以大赚特赚,但车企对 MCU 芯片的稳定性要求无限逼近 100%。因此同样信仰技术第一,瑞萨可以重整旗鼓,尔必达的结局却是破产。

日本芯片产业得以保存下来的火种,从 MCU、CIS、半导体材料再到半导体设备,其特点都是需要依靠工匠精神深耕细作。加上有汽车工业这张底牌,给产业转型留下了足够的腾挪空间。

因此,与其说日本半导体迎来了复兴,倒不如说日本公司逐渐收缩到了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守住了工匠精神最后的壁垒。

最后的壁垒

在 2000 年后的消费电子市场大爆发中,曾经风靡世界的日本品牌遭到了全方位的打击,八大金刚只剩下了索尼还有些存在感。

这种放弃下游向上游收缩的过程,在《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里被概括为:日本电子产业越来越具有零部件供应商的色彩。

这也是让日本官方和产业界难以介怀的地方:相比失去的传统优势项目,他们得到的实在太少了。无论是材料还是设备,合计不过一千多亿美元的市场,和面板、存储相比并不算大。

因此,日本官方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目标,这也是瞄准 2nm 工艺的 Rapidus 成立的重要背景。另一方面,即便是 MCU、CIS 等最后的壁垒,也面临东亚邻居的挑战。

汽车 MCU 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核心问题在于 MCU 车规认证标准严苛、条目繁多、流程漫长,因此产业格局非常稳定。

但即便如此,不少国内厂商已经进入车企供应链,虽然大部分是二供三供,但当年京东方和舜宇光学,也是靠着安卓手机的二供一步步打入了苹果产业链。

另一方面,瑞萨能够度过危机重新崛起,多少要仰仗丰田没怎么受到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影响,但考虑到丰田在纯电路线上的欠账,这条大腿还能抱多久,也存在疑问。

索尼的 CIS 业务也面临类似的情况:老对手 OmniVision 被中资收购后,慢慢挤进了手机辅摄和三摄的供应链。三星在几年前祭出了 “小像素” 的技术路线,结合自家芯片制造的一体化能力,蚕食了很多主打性价比的非旗舰手机市场。

对索尼来说,曾经和它并驾齐驱的前辈们用高昂的学费换来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小看韩国人。

芯片产业的一大特点是既需要高昂的投资购买设备建设产线,又需要充足的技术储备应对技术路线的变化。

从 2002 年尔必达成立算起,日本官方领导的产业复兴已经持续了 20 年,但无论是投资能力还是投资意愿,日本都难以和中韩相比。同时,引领技术创新的终端品牌与中小企业,日本也难与中美抗衡。

过去 20 年,日本的方法是不断将大公司的业务剥离重组,以谋求集中力量。尔必达就由日立、NEC 和三菱的 DRAM 组合而来,瑞萨则由三家公司的其他业务组成。

日立和三菱一度想把两家的芯片制造业务剥离,组成 “日本版台积电”,但未能成行。

由八家公司共同组合而来的新一代国家队 Rapidus,似乎又在重复这样的轮回。

在《失去的制造业》中,汤之上隆将这种规划比喻为把洋葱的表皮从外到内一层一层剥下,最终,“剥光了皮的洋葱,究竟还能剩下些什么?”

来源:远川科技评论 微信号:kechuangych

电车,怎么越活越像油车?

出品|虎嗅汽车组

作者|李文博

编辑|周到

头图|《疯狂外星人》

“年轻时嘲笑油车, 懂事时理解油车,成熟时变为油车。”

这是每一家能在中国市场攫取丰腴利润的新能源车企,都要经历的灵魂必修课。

具体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一个走向:

初来乍到贵宝地,先想尽各种奇招邪数,在高高竖起的“油电对立”大旗最显眼的位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旗帜插得到底正不正另说,先混个眼熟,总不亏。

然后,敲锣打鼓好一阵,声势是上去了,但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的,屈指可数。眼瞅着电池包一个比一个大,账上的钱却一天比一天少。想活命,只好忘却初心、违背祖训:向“为纯电车打造的专属架构”上,加一个烧“增程剂”(汽油)的“发电机”。

增程剂一加,销量上去了,口袋不空了,说话嗓门也大了。

不过,增程剂虽好,可不能贪杯。

毕竟这是一条全行业公认的“过渡型路线”,也是全世界人民眼里,当之无愧的备胎。

一家真正成熟的车企,势必不会在过渡技术上,浪费太多时间。如此一来,他们手里剩且只剩下一个选项:make 油车 great again.

那,怎样才能让已经伟大了一百多年的油车,再次伟大起来呢?

升级发动机,收效甚微。内燃机几乎已经被各大车企研究透了,再怎么砸钱投人,也很难在热效率——这一发动机核心指标上,实现突破性进展。

加强底盘,意义不大。平铺在座椅下方的电池包,让电动车天生就比“头重脚轻”的燃油车,拥有更好的调校潜力,不费什么劲,就能做到“超跑”级体验。

唯一能下手的,就只有变速箱。

燃油车时代,车企在变速箱上,拼的是挡位数量,从 4 挡到 6 挡,再到 8 挡、9 挡,最终 10 挡出现,终结了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挡位战争”。

一种固有认知在车企的高强度缠斗中,被灌输到了中国人脑海里:挡位越多,这台车的动力总成就越“先进”。

现在,这股来自燃油车时代的“前朝遗风”,吹到了新能源车。说得更具体些,插混车上。从比亚迪的 1 挡,到长城的 2 挡,吉利、奇瑞的 3 挡,再到东风刚发布的 4 挡。

那么问题来了,燃油车时代“4>3 >2 >1”的取胜逻辑,在电动车新世界,还行得通吗?

如果某一天,插混车发展到开始搭载拥有无数个挡位的无级变速箱,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米上雕花?

解答这些疑问,我们先来复习下插混系统的基础知识——电机位置布局。

以发动机为起始端,距离最近的是 P( P = Position)0 电机,它是 48V 轻混车型实现动力混合的关键部件,输出功率小,加装成本低,实际功效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集成在发动机曲轴上、位于离合器之前的是 P1 电机,功率比 P0 电机大,既能为电池充电,也能为发动机提供小部分额外动力支持,但无法直接驱动车辆。

位置在发动机之后,变速箱之前的是 P2 电机,本体功率更大,可以通过离合器的连接和断开,直驱车辆。

位置在变速箱末端的,和发动机输出轴耦合的是 P3 电机。因为和发动机硬连接,所以在零件上相比 P2 电机省去一组离合器,动力传输更直给。

P2 和 P3 电机之间,还有整合在变速箱内的 P2.5 电机,这是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但结构复杂的装置。

位置在后桥上,专为后轮服务的是 P4 电机,因为距离发动机最远,动力传输损耗过大,工程师索性让它不与发动机发生任何机械连接,只通过地面耦合。

一台插混车上,可以在多个位置配载电机,根据动力构型不同,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

串联式构型最好理解:发动机工作带动 P1 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输送到驱动电机,驱动汽车。发动机不直接参与车辆驱动,只负责发电。

这种构型的优点是发动机可始终被限定在热效率最高的区间工作,不受外界工况变化影响。缺点是:先用油发电,再用电驱汽车,总有种强烈的“脱裤子放屁”既视感;

并联式构型是整合发动机和 P2 电机,它们既能合力输出,也能单打独斗。优点是系统总功率大,纯电模式省钱,合力模式性能强。缺点是一旦电能耗尽进入馈电模式,它就会变成一台拖着“废物”电池跑的纯油车,油耗感人;

混联式构型是取串联式之长,补并联式之短,最终实现“低速串联,高速并联”的理想动力控制状态。缺点是整套系统的组件数量成倍增加,工作逻辑极其复杂,对软件控制策略要求非常高。

中国市场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混动车型,大多采用混联式构型。比如有着国产混动技术爹之称的“本田 i-MMD ”,就是 P1 + P3 双电机架构,支持纯电、混动和发动机直驱三种模式。

在动力丝滑度、油耗表现和整车静音性上,本田 i-MMD 几乎无懈可击。整套系统唯二的缺憾是:第一,进入并联模式的车速过高( 70 公里/时 ),低速时发动机只能在一旁干瞪眼;第二,高速状态下,需要发动机出力时,又受限于要将转速控制在最经济区域,导致车辆的再加速能力不足。

让 i-MMD 无法完美的“罪魁祸首”是,本田为它配备的单挡固定齿比变速箱,0.803 的传动比相当于传统 AMT 变速箱里的 6 挡。

试想下,一台车 6 挡起步,不能升也不能降,是种什么体验,老司机看了也得往后稍稍。

全无必要,乱增实体?

从用户全生命周期用车体验角度出发,像本田 i-MMD 和比亚迪 DM-i 这样结构扼要、踏实可靠、久经考验的单挡插混,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出行场景,除非你是“高速超车”的死忠粉。

但,总有一些车企,想整出一套“完美无瑕”的插混系统,让并联模式更早介入,让再加速能力更强悍,让用户体验再上一层楼。

这时,多挡位 DHT ( 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 混动专用变速箱)应运而生。

相比单挡混动系统,多挡位 DHT 混动系统的优势是可以让车辆以更低的车速进入并联模式,既让车辆在较低车速工况下的急加速,不会出现“干踩不走”的尴尬状况,也能保证发动机一直处于高效经济工作区间。

同时,当车辆处于中高车速满负荷工况下,有二次加速需求时,系统可以切换至高挡位(2 挡),以发动机直驱车辆的方式,响应用户动力诉求。

长城柠檬混动 DHT 就是两挡混动系统的代表,车辆进入并联模式的最低车速大约是 40 公里 / 时,远低于本田 i-MMD 的70 公里 / 时。

既然有挡位切换,那势必会面临不可避免的冲击、顿挫和噪音,长城的做法是加入由同步环、拨叉、固定齿轮组组成的同步器来控制挡位切换。在接到系统换挡需求时,电机暂时接管整套动力,同步器调节完成后,发动机再登场出力。

另一种挡位调节方式,是采用行星齿轮组、离合器、制动器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进行换挡,吉利的 3 挡雷神混动 8848 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相比 2 挡,吉利让车辆进入并联模式的车速低到 20 公里 / 时,出了地库、小区就能达到车速阈值。多出来的 1 挡做了大速比,深踩油门时 P1 电机辅助驱动,实现弹射起步。

按照笔者的理解,三个挡位已经是混动系统的终极展现形式了,1 挡负责起步加速,2 挡负责中低速,3 挡负责中高速,再加个发动机直连,无死角覆盖。

可谁能想到,中国品牌又搞出了个 4 挡混动。

这是一套来自东风汽车的 P1 + P3 混动系统。从工作模式上看,城区低速行驶时,采用纯电或串联模式,动力经过P1、P3电机串联给到后轮,或由电池直接供电给 P3 电机,再传递给车轮。与绝大多数中国品牌的混动逻辑相同。

中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直驱,配合 P3 电机,以并联模式驱动车辆,与吉利 3 挡混动思路类似。在高速 120 公里的限速内,4 挡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它的存在是为应对超过限速的车速。

既然无用,为何要多增实体?这种“只卷挡位数量,不卷用户体验”的做法多少让人费解。

从构型角度看,东风汽车的混动比常见的混联构型,多出了一个“功率分流”系统,等于一套系统,两套班子,抛开对电控逻辑的考验,4 个挡位需要 4 套同步器、2 对齿轮,零件数量肉眼可见的增加。

从维修角度看,由于是两套系统叠加集成,内部任何一个同步器、行星排,甚至是齿轮的故障,都要拆卸整个壳体,才能维修。

从耐久角度看,4 挡位随着驾驶工况变化,不停切换,对每个零件的耐用性要求都很高。一旦某个零件质量不够稳定出现问题,就会陷入维修难的困境。

从用户接受度上看,目前中国市场卖的最好的比亚迪,是单挡;其它多挡混动加起来,还不如 0 挡的增程卖得多。更别提刚上市的 4 挡混动,用户认知根本都还没建立。

最关键的是,普通用户几乎无法感受到,挡位数量多寡间的体验差别。对买混动车型的用户来说,他们关心省油、安静、平顺,只要能做到这三点,谁还在意这车到底有几个挡。

写在最后

从比亚迪的单挡,到长城的 2 挡,吉利的 3 挡,再到最新发布的东风 4 挡,中国品牌在插混技术上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值得称赞。

只是,新技术的出发点,应该是用合理的价格,为用户带来可感知的体验提升。一味地在某个单一维度钻牛角尖,盲目堆砌技术,最终将成本和风险转嫁到用户身上。

毕竟花十几万买车的人,图的可就是一个省心。而多挡位变速箱多出的这么多零件,显然修起来不会很便宜。

如何过上「数字极简生活」?

你的手机里安装了多少款应用?你每天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的时间是多少?

年轻人最常见的回答是,安装了一百款以上,每天工作以外面对屏幕的时间超过5小时。可以说,不是在看屏幕,就是在看屏幕的路上。

如今,各大APP都在抢占用户的注意力,剥夺了我们原来的生活。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浏览时事热点、观看娱乐性的视频、玩电子游戏,以及和素不相识的人聊天。然而,不少人在这样的生活中,并没有感到生活充实,而是感到空虚、内疚,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尽管如此,却还是难以下决心放下手机。

“数字极简主义”,是卡尔·纽波特提出的概念,它是一门有关科技使用的哲学,你要把网络在线时间聚焦在少量经过精心挑选和优化的活动上,这些活动将有力地帮助你去完成你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事,然后愉快地错过其他所有的事。

因为,科技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而不是替代掉原来的生活。

过上数字极简生活,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腾出三十天的时间,暂时停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无的科技。

(2)利用三十天的暂停期,探索及重新发现让你有成就和意义感的活动。

(3)重新把那些利技导入生活中。每项科技都要精挑细选,判断它为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价值。

一、暂停期。

在最初的暂停期,你要痛下决心剔除掉所有可有可无的科技,仅仅留下那些“少了它,就会让生活寸步难行”的产品。

以手机上的APP为例,那些有着“注意力杀手”称号的应用,例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微博,都是需要暂停使用的。

这类APP有着共同的特点——根据算法自动推送内容,以及频繁的正反馈。你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而只需要滑动和点击屏幕,就可以观看大量精彩有趣的内容,它们高度贴合你的喜好,就算不喜欢,你也可以快速划走,观看下一个内容。

当你想要稍事休息,或者是想搜索某个内容,一打开APP就不自觉地被它们吸引,一不留神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疲惫感也没有减退,或者是忘了最初想要搜索的东西。

当然,除了注意力杀手以外,其他应用也应当停用,直到你的手机里只剩下必要的几个软件,比如微信、支付、地图、记账和读书软件。

在为时三十天的暂停期里,你可能感到强烈的不适,这很正常,不适感越强,说明你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深,也就是越需要进行“电子排毒”。

二、探索期

暂停期和探索期是并行的,在最大程度离开电子科技的三十天里,你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恢复最真实的生活体验。

每个人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所在都不同,这里给出几个参考性的选择。

第一是发展线下爱好,比如绘画、音乐、摄影、下厨和阅读,你还可以成为这些领域的创造者。充实感与算法的精准投喂无关,而在于你对一件事情的投入和创造,当你在精进自我,那种感受和刷手机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和你的好友面对面。互联网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触手可及,然而感情连接的深度却在降低。我们误以为在朋友圈上浏览好友的动态,就等于是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误以为在上面点赞,就是维持了彼此的感情,然而这只是让大家深入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妨让微信变成仅仅是沟通要事和邀约的工具,多和朋友见面,面对面地分享彼此的生活、诉说烦恼,增进感情,让人际交往变回本来的模样。

回归生活,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我们之所以迷上手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当人没有想要追求和精进的事物,自然就会被各大厂商精心准备的“美味甜点”所吸引。

毕竟,人生中真正美好、重要的事物,大多与互联网无关。

三、回归期

经过了三十天的暂停及探索之后,现在可以慢慢地恢复对电子科技的使用了,只是,每新增一项,都必须慎之又慎,仔细地思考它对你现实生活的意义。

比如,音乐在你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你需要通过音乐来放松身心,或者自己也会进行音乐创作,那么就可以把音乐软件加回来。再如,你喜欢做料理,你乐衷于探究各种不同食材的不同做法,而只有在网上才能方便地购买它们,那么就可以增加这一项。总之,对电子科技的使用,都要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

另外,为了防止回到以往那种对电子科技的无节制的使用状态,还有一些注意要点。

第一,让数码产品变得非“触手可得”。当你需要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避免手机和你待在同一个房间里。看不见,就能最大程度避免干扰,如果你需要看时间,可以用手表来代替。

第二,合理使用免打扰功能。现在的APP都会自作主张地给你推送许多信息,分散你的注意力,各种群聊、私信也会打扰你的状态。可以将这些消息统一设置成非自动弹出,你可以每隔几个小时,再去主动查看它们。

第三,合理使用电脑和网页。使用电脑网页,是一个能避开干扰的好办法,用一款干净的浏览器,去实现所有的搜索功能。你可以用网页代替掉手机购物、信息查找、车票预订等等功能,让手机保持最简状态,而电脑与人的距离感,也能帮助你减少对这些线上功能的依赖。其次,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尽量不去登录网站的账号,这样你就不会有意识地去点赞收藏视频了,网站也不会形成对你的个性化推荐,尽量让自己主动搜索信息,而不是让信息来找你。

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保持清醒,如何不在众多选择面前迷失自我,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而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人最核心的需要,一直没有变化,例如充实感、价值感、与人的情感连接等,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不需要依赖科技来实现的。

希望科技只是帮助我们去满足这些需要,而不是将它们屏蔽掉。

Google 悄悄更新:你发布的内容都将被用于 AI 训练

世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在数字原住民的 Z 世代的口口相传中,「互联网时代 99% 的公开信息都是垃圾」的粗略定义早已见怪不怪了,而有趣的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以 Google 为代表的 AI 巨头却开始盯上了这些互联网上公开的信息。

近日,搜索引擎巨头 Google 更新了其隐私政策,将使用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训练 AI 模型。隐私政策中写到,Google 现可通过收集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或来自其他公共来源的信息,以帮助训练 Google 的 AI 模型并打造实用功能,如 Google 翻译、Bard 和 Google 云 AI,此外,Google 将还原本的「语言模型」更改为「AI 模型」。

据媒体 OSCHINA 分析指出,这项政策更新表明, Google 现在正在向公众及其用户明确表示,他们在网上公开发布的任何内容都可以用 Bard 和其未来版本,以及 Google 开发的任何其他生成人工智能产品。

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 系统通常会根据互联网上的海量通用数据进行预先训练,从而大幅提升 AI 的泛化性、通用性、实用性,而这难免会陷入版权、隐私的纠纷。

对于这个困境,可能暂时没有谁比 OpenAI 更理解了。

就在不久前,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 母公司 OpenAI 被两名美国作家在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声称 OpenAI 没有获得版权授权,就滥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人工智能。

被曝光的起诉书显示,OpenAI 的训练数据超过 30 万本书,其中就包括本就饱受争议,版权归属不清晰的「影子图书馆」(大多是以侵犯版权的方式向公众免费提供书籍文献内容的线上网站)。

此外就在昨天,OpenAI 宣布,将暂时禁用 ChatGPT 的官方网页浏览模式,而这或许与 ChatGPT 被曝能够翻阅付费墙,获取隐藏的付费内容有关。继美国作家版权诉讼事件之后,舆论之下,OpenAI 再次深陷版权风波。

因此,在 OpenAI 被诉讼的前车之鉴下,Google 未雨绸缪地更新隐私政策,提前给自己套上一个盾倒也合情合理。

虽然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 Google「吃官司」的风险,却也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海量网络数据进行训练的事实赤裸裸地摆在明面上,因此难免引发大众对于隐私权的担忧。外媒 Gizmodo 对此也评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有趣的隐私问题。

事实上,即使人们普遍理解网上公开发布的数据信息是开放自由的,对数据信息有可能被他人访问是有一个心理预期的,但是如果网络上海量数据信息被互联网 AI 巨头当做自家后花园,肆意使用以训练人工智能,相信不少人会凭空产生被侵犯个人领域的「别扭感」,从而对此持着一种较为谨慎的态度。

被这个问题困扰的不止普通用户,埃隆・马斯克近日宣布 Twitter 将「临时限制」用户每日阅读推文数量:未验证的账户每天只能看到 600 条推文,对于新的未验证账户,一天只能看到 300 条。经过验证的账户每天只能阅读 6000 条帖子。

马斯克表示,这是因为有几百个组织(包括一些 AI 公司)正在抓取 Twitter 数据,以至于影响了真实用户的体验。

只不过,时代列车前行的轰隆声,有时足以淹没乘客充满异议的嘈杂。

如果 Google 这一举措合法合规,且得到 AI 巨头们的纷纷效仿,或许有一天,我们都会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找到自己存在的痕迹。

来源:爱范儿

视频号傍上“享寿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子星球(ID:TMTweb),作者:何芙蓉,编辑:吴先之,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互联网最后一块流量洼地。”

“视频号”这一远扬在外的标签,远比其电商目前实际的转化效果更具吸引力。在抖、快电商逐渐走向饱和的当下,视频号电商的初期红利似乎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一位视频号服务商人士直言:“不管是什么类目,视频号电商整体都没有抖音的竞争激烈。抖音越来越卷,商品的价格被一个劲儿地往下压,不少商家现在也会考虑视频号。”

“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的品牌或商家,找一个新的平台入驻与平台同步成长,是有一定优势的。成熟平台的流量大都是在向成熟品牌倾斜。”

商家入驻时,无一例外地会将视频号与抖快电商相提并论,而流量红利、竞争小、不卷等成为视频号现阶段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如同曾经的内容布局,“先占一个坑”也成为很多商家在日渐饱和的电商环境下纷纷涌入视频号的真实写照。

2022年,视频号全面加速商业化。如今还并没有像曾经的抖、快那样跑出一些头部的达人并创造GMV神话,这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视频号的内容生态以及流量逻辑。

但随着电商基建的逐步完善,视频号电商也开始在小步慢跑中释放出一些差异化竞争优势。

视频号电商“抓住”中老年

“喜欢的姐姐秒拍秒付” “姐姐们,记得点个关注”……刷看视频号电商直播,主播们一口一个“姐姐”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的称呼与其他平台形成了直接的反差。

与抖音、淘宝直播等年轻人占主导的平台属性不同,视频号已然成为中老年人的内容天地。

视频号内嵌于微信,这为大多数并不能熟练使用互联网的中老年用户提供了便利,在微信内便可以直接刷到短视频与直播,而不需要跨平台。

QuestMobile《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2022年视频号60后、70后占比28.2%,也就是说,50岁以上人群超四成。

中老年用户在视频号的集结也直接决定了视频号的电商生态。

“不管是投流还是做免费流量,在视频号主要针对老年客户群体布局电商,基本上都不会亏。”一位电商运营人士表示。

平台的用户生态影响着电商的转化效果。基于用户基础,茶叶、珠宝、农副产品、中式滋补等品类的商家都在积极布局视频号。

上述运营人士直言,今年以来,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就是不少品牌以及直播间正在针对视频号做差异化运营,此前从其他平台“复制粘贴”的做法正在被扭转。

在视频号初涉短视频内容与电商初期,视频号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加之市场上已经有抖音、快手等成熟平台,很多内容创作者以及此后的电商玩家都经历了以既有经验布局视频号的尝试阶段。

譬如将抖快的视频内容搬运至视频号,以运营抖音电商的方式运营视频号等,这无疑也都让一些商家或主播感受到了水土不服。

如今,随着视频号用户画像逐渐清晰,商家们在入驻后已经在主动迎合视频号的风格,具有针对性的布局。

以周大生为例,其在视频号主打产品偏向国风、复古等风格,如意戒指、牡丹花吊坠经常出现在直播间。而对比抖音等平台,他们则更倾向于推更具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时尚的首饰。

除了在产品风格上迎合中老年群体,公开消息称,周大生还针对这种用户画像,调整了在视频号直播的货盘,将高客单价的产品和大克重的黄金饰品的比重加大。比如在手镯方面,周大生将传统电商平台主打的单价为2000元~3000元的货品调整为5000元~10000元。

京润珍珠集团董事总经理周朔也曾分享过:“我们在其他平台的客单价是600~800元,但在视频号,客单价能到1000~1200元甚至更高,有一些偏孤品的东西都会销售。”

沉浸在视频号中的大部分中老年群体有钱有闲,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也相应比很多年轻用户更低,这便推高了视频号电商的整体客单价。

今年1月,微信官方也公开披露,视频号直播带货用户群体中,女性用户占比高达80%,年龄分布较为成熟。而女性用户的购买力显然要高出大盘一截,当时微信视频号直播带货的客单价已超过200元。

此前,很多人常常会问视频号直播带货跟抖快、淘宝有什么不一样?如今就以各平台热门的服饰品类来看,抖音淘宝充斥着年轻人喜爱的快时尚单品,快手则以白牌为主,而越来越多的专柜、高奢品牌正在涌入视频号直播间。

左为视频号直播服饰页面截图;右为抖音直播女装页面截图

视频号电商的价格上限与直播电商曾经以“低价”攻陷用户的打法不一样,这也为视频号电商的发展预留了更多想象力。

私域流量的捷径与壁垒

说到微信,常常为人称道的必然是它的私域流量。

对于视频号商家而言,私域流量也直接影响着其在视频号的电商布局。对于那些已经有私域流量积累的商家来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启动视频号直播带货,脚下显然已经有了一块垫脚石;而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新商家,则可能被淹没于视频号仍不太精准的公域流量池中。

上述电商运营人士告诉我们,视频号直播在目前比较成功的一些案例中,不少都是有原始私域流量积累的商家。

“直播前,品牌可以通过各种私域运营的手段将用户导流进直播间,例如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社群,甚至私信的方式吸引私域用户提前预约直播,直接跳过冷启动期。”

将私域流量激活,进一步实现转化,这对于长期将微信作为品牌经验阵地的老商家来说已经具备先发优势。

海马体内部人士就曾公开表示,海马体微信公众号有1200万粉丝,企业微信有近1000万用户,而激活这些用户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直播。

618期间,海马体制定了视频号直播间销售额达到600万,重点推广的系列产品能售出千套的销售目标。结果则是远超预期,首场直播销量超预期200%,收官之夜销量直接突破千万。

同时,对于海马体这类拥有大量线下店的商家而言,这也是一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好时机,将线上流量直接转化为订单,为线下引流。

除此之外,像高端服饰品牌朗姿、珠宝品牌周大生等在视频号表现较好的品牌,都已经将私域运营视作重要手段。

私域流量除了能激活存量、稳定转化,同时也是推高复购率、降低退货率的砝码。私域用户基于对品牌的信任而集结,对品牌的信赖度更高,这不同于兴趣电商所驱动的冲动购物模式。

朗姿、周大生等品牌均有公开表示视频号拥有更乐观的复购以及更低的退货率。

同时,种种迹象表明,视频号直播间随着私域流量导入的量越大,平台给予的公域流量的用户精准度也会更高。“公私域联动”对于视频号商家来说往往是一门必修课,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不少缺乏私域运营能力的商家铩羽而归。

上线之初,张小龙就曾表示,视频号不搞“强运营”,直接用系统和规则比组建运营团队要高效得多。

视频号电商并不像其他平台那样依靠重度人力运营,深入涉入商家经营,这也加剧了商家的迷茫。

上述电商运营人士表示,此前,若是没有品牌效应的商家通过视频号直播冷启动,直播间流量忽大忽小很不稳定。但是到了今年,平台公域流量的精准度在提高。

“直播冷启动建议长时间播,平台隔一会儿就会推流量,就看商家能不能承接住。”

比如在618前夕,ADQ(腾讯广告平台)开始支持商家“投短视频引流直播间”,这相比于此前只能“直投直播间”,投短视频引流直播间的流量更精准。

不过,基建不够完善、流量不够精准对于目前的商家来说有一定的接受度,毕竟视频号电商仍处在发展初期。

等待视频号走向“大众”

在现有视频号头部商家中,不少是基于微信流量红利跑出来的一些案例。对于其他的大众商家以及白牌产品来说,他们仍然在等待视频号的不断发展完善。

一位带货达人告诉我们,在视频号中,商家想要达成成交只有通过视频吸引用户前往主页橱窗才能形成交易。“相比于抖音短视频带货,视频号的交易链路更长。”

但即便如此,他目前并没有选择直播带货。“这是由中老年人群体的使用偏好决定的,他们喜欢在视频号刷视频,但直接点开‘直播’购物的频次并不高。”

这则体现了内容的重要性。

“目前我主要是通过搬运混剪的方式做视频号内容,带货赚佣金,作为副业。”

内容搬运似乎成了视频号久久挥之不去的一个包袱。长期以来,没有爆款内容出圈、没有头部达人跑出来或与之有关。

618期间,视频号头部达人@宝哥宝嫂夫妇的整体交易额超过3500万,@郭亿易夫妇单场破了2000万,两者都是视频号目前重点扶持的达人。不过,这相比于抖音、快手的头部达人,其体量还差距较大。

除了上述所说的自带品牌效应以及有私域流量积累的商家,达人生态直接影响着平台大众商品的分销。包括白牌商品、文玩等非标品同样是视频号比较重要的品类,这类商品则更需要达人背书扩大销量。

据Quest 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抖音日均使用时长118分钟,快手为119分钟,视频号仅有35分钟。

视频号凭借微信私域流量等属性已经凸显出一些差异化的优势,但若要与电商玩家们同台竞技,仍需不断完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子星球(ID:TMTweb),作者:何芙蓉,编辑:吴先之

我看财报:这是日薄西山的诺基亚?

之前看各家 2022 年的财报,有一家,让我格外惊讶。

2012 年净利润 -237.6 亿元,2014 年净利润 264.8 亿元,刚过去的疫情 2022 年,净利润创下近 10 年新高,325.79 亿元。

这业务干的,搁谁看都得问一句小伙子股票代号几何。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公司是诺基亚呢?

挺难以置信的。流行的叙事是,诺基亚公司早已经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衰落,步入暮年,颓废不已。没想到居然不仅活着,还活得挺滋润。拿 2022 年来说,营收和利润都有不错的增长率。

诺基亚放弃消费市场 ,压根不是我们常讲的这套惨淡收场的故事。

过去,一提诺基亚,我们最常说的就是 “时代的眼泪”,躲不过,当然还有难兄难弟柯达。2010 年,诺基亚风光无限,巅峰市值 2500 亿美元,结果 2 年后缩水超过 90%,市场份额直接从 50% 跌到不足 4%,在破产边缘试探。

为什么诺基亚会落入如此境地?有站历史派的,认为诺基亚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苹果作为后起之秀,理念更先进,“用户第一,工程第二”,而诺基亚不是。

诺基亚一直在做的是功能机,本质上是嵌入式设备,由硬件主导软件,这也导致了决策层全是看硬件的,上到企业文化,下至产品设计,没有把软件太当回事。没想到,iPhone 横空出世,宣告手机成了由软件定义的智能设备。

也有技术革新派,认为诺基亚死于创新,而不是落后。诺基亚作为当年的老大,其实跑得比谁都快。

诺基亚发布智能机的时候,还是 2002 年,彩屏,装载在 Symbian 操作系统上,但卖得最好的,始终是我们记忆里的能砸核桃的功能机。后来,老板听下层说智能部门总是不盈利,就动摇了,裁掉智能手机部门。结果苹果进场,诺基亚也永远失去了先机。

有人认为是领导层被昔日的辉煌功绩一叶障目,接连决策失误。

诺基亚作为最早的无线手机领导者,销量一骑绝尘。记得 2008 年那会人手一部,走在街上,每次铃声响起,都得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手机。所以,2007 年谷歌推出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时候,诺基亚说我们没有把这当成威胁,我们用的是真正的手机,真正的手机操作系统。网评 “他们傲慢地认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手机”。

后来有人站出来说,不要把管理者当傻子。只是组织老了,英雄迟暮。当组织日渐固化,江山已定,必然没有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勇气。

就像现在的 AI 浪潮一样,移动浪潮来临,人人都能看清,负责观察市场风吹草动的上层管理者自然也能看清。只是诺基亚的组织老到没法变革了,困在了旧时代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里。没有人能拯救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就像没有人能拯救 2010 年的诺基亚。

以上解读,我们都很熟悉。

诺基亚的主要利润来源,根本不是手机。

功能机利润很薄,放在运营商的营业厅里卖。手机厂商是设备商的附属,没有自己的销售宣传渠道,不像现在手机专营店遍地都是。后来甚至是去营业厅办业务,直接送你一部。

诺基亚手机巅峰的时候,虽然占一半市场份额,但是全年利润也才 72 亿欧元,远不如自己做运营商赚的 260 亿欧元高。而且卖得多的,都是给运营商开发的合约机。自己花心思做的,销量很差。跟我写公众号一样,花大量时间认真写的经常很一般,随手写成的反而效果非常好。确实比较尴尬。

所以,放弃手机部门,专注于通讯领域,对诺基亚来说,其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历年年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2010 年,并购了摩托罗拉的大部分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资产,2015 年,整合了阿尔卡特朗讯,2016 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2017 年通讯业务贡献了诺基亚 88% 的收入。利润可观。跟杨过似的,断臂后反而实力突飞猛进。

比起跟各大手机厂商卷硬件卷价格,诺基亚现在靠着 5G 设备、云计算和几万件关键专利的专利费,简直不要太滋润。运营商业务收入,对比几大设备商,去年诺基亚的销售收入,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 1838 亿,同比增长 12.2%,净利润 314.3 亿,同比增长 159%。

2.png

所以,实际远没有过去解读的那么戏剧性:既然手机不那么赚钱,也做不赢别人,那就不要了,我干通讯网络,干每一个国家都需要的支柱型产业。扎实做,稳赚。

常见的叙事,文化,战略,总是容易被过分高估。怎么论证都对,都有道理。但也总有例外。

比如前面说的理念。哪个理念哪个文化更先进,对企业管理和经营来说,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乔布斯说微软制造是三流产品,但比尔・盖茨非常成功。阿里员工习惯干大事前立军令状,在硅谷那群崇尚极客文化的科技公司看来,这种打鸡血式做事风格应该是天方夜谭。

比如组织。僵化是必然,但因组织僵化而死,也不是所有企业必然的结局。

确实,企业不可避免会变得越来越臃肿,内部因为资源竞争势同水火,甚至互相掣肘。屁大点的项目,只要涉及跨部门协作,协同会都得开个两天两夜。积年累月地,当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创新劲儿早已磨灭,当年的屠龙少年也最终成为恶龙。

但有些 “老” 企业照样能提前踩准时代风向。一度被吐槽穷得只剩钱的微软,就在这波 AI 浪潮面前,一扫过去的颓势,重新站到了 “科技创新” 领导者的角色上,引领技术创新的 Google,反而棋差一招,成了跟随者。怎么解释。

再比如坚定。这是最正确的废话。

时刻身在漩涡之中,我们唯一坚定可能是想改变世界并以此致富,面对每天经营的具体问题,到底该坚定选什么,没有人知道。

Google、Deepmind 坚定投入 AI,Transformer 论文让业界虎躯一震,领跑多年。结果,隔壁 OpenAI 跑通了,给业界探索 AGI 的思路写下阶段性定论。Meta、Microsoft 坚定投入 AR,产品一个接一个发布,结果苹果第一手 Vision Pro,让无数人开始畅想 “空间计算” 的未来。

划时代的产品,没有先例。创新,关键的一步,就是改变衡量的标准。但人总是依靠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所以我们天生不擅长预测。

最近看到一篇投资圈的报道,统计了高盛从 1987 年到 2023 年预测利率的准确性。搞预测,高盛是专业的,毕竟只要能准 10%,高盛就能赚十几亿美元。收益是第一驱动力。结果,看这张图。

3.png

他们错了 25 年,而且经常是方向全错。

公司经营,本质上跟人生经营一样,成功后的坚定才叫坚定,成功前,坚定经常被嘲笑是痴人说梦。马斯克是典型案例。凯文凯利之前说,当事物是新事物时,通常不容易测量、不易检测,也不易优化。引入蒸汽和铁路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引入了关于所有权、身份、隐私和识字的新观念。但这些想法,起初并不 “富有成效”。

至于怎么经营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到底哪个思路更合适?没有正确答案。所有人都是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看某个选择的影响。面临抉择的当下,A 方案和 B 方案,可能都是对的,也可能都是错的。

之前做企业经常被比喻成爬山,王石也这么讲过,创业跟爬山一样,明确目标,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来王石登了一次珠峰,改口了,说做企业比登珠峰难,难太多。登珠峰路径非常清晰,前面有 1 号营地、2 号营地、3 号营地,冲锋,最后登顶。还能花钱让人带你上去。拼就行了。

但做企业,拼有用,谁都可以创业成功。

无论创业、做事、打工,是由无数具体的选择和执行构成的,倒垃圾、给笔记本电脑充电、定今天代办的优先级、清洗茶杯、买沙发、开空调、选午餐吃什么、洗手、拉上背包的拉链、看文章、跟同事唠两句嗑、写代码、喝咖啡、开周会、慢跑、看书。做很多很多事情,然后许愿自己成功。做具体的事情,就是全部意义。

唠了不少,有些机灵的脑瓜估计也开始怀疑柯达是不是另有一番故事了。这么说吧,柯达公司全称伊斯曼 – 柯达,母公司伊斯曼现在是搞化工的,生产香烟滤嘴材料。

来源:MacTalk 微信号:MacTalkPro

GPT 取代人工的例子

@纽太普同学:Chatgpt 确实厉害。今天接了个紧急的工作,老板明天要在某个为期两天的论坛上发言,想了解一下今天的嘉宾们说了啥。

因为今天的议程老板去不了,只能请去了的同事把现场录音发回来,而我要做的就是在一个小时里把六小时的英文录音听一遍,然后用中文把要点整理出来 —— 那个录音还是手机在后排位置录的,很难听清。

结果花了几十块钱让讯飞自动整理成英语文本,再输入 chatgpt 略微调教了一下,出来的内容至少就有八成 ok 了。

最后人工要做的无非也就是调整下语句,以及上网核查一下这些发言者以往的观点,不要矛盾就行(主要是录音实在太不清晰了,有时候连 not 都分不清)。
半小时就全部搞完了,效果嘎嘎好。

PS 我觉得大家可能没有抓到重点,翻译这部分其实不是最难的,就像评论区所说的,能快速生成翻译的 app 所在多有(当然也很厉害啦),但是说实话面对这种低质量的录音,光靠翻译出来的内容是非常支离破碎的,很难快速看明白。

或者说,如果要完成这个工作,啥都不用的话我可能得花 12 小时自己听录音 + 总结,用翻译软件的话可能也要用个六小时来读内容 + 回听 + 总结,加上 gpt🐶半小时就搞定了。

而且最恐怖的地方是,gpt 甚至会帮你补全录音的缺陷。我因为第一次这么操作,为了避免有错误,特地抽查回听了一些段落,结果发现 gpt 的准确率非常高。高也就算了,其中有一段录音是说疫情期间公司如何开发新产品的,但因为录音质量差,翻译软件出来的内容非常凌乱,连 “covid” 这个词都没出现过。光看文字没人能看懂。

结果 gpt 硬是给总结出来了……

@同声翻译樱桃羊: 这个功能我们翻译圈和学术圈已用了一阵了,确实效果拔群,在取代我们之前,先帮我们提高工作效率,AI 很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