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成了“糊弄”爸妈的高手

据说,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真诚才是必杀技,能够破除人情世界里的任何铜墙铁壁。但,有时候和很亲密的人——比如说父母,如果你始终保持真诚、坦荡,那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
图片《小欢喜》剧照

比如,晚上八点多爹妈打视频过来,问你吃的啥?你说,准备吃了,刚点的外卖,牛肉盖浇饭加奶茶。
这个回答相当于你给爹妈空降到了TED的大舞台上,他们能立马给你即兴整一篇又一篇的演讲:《外卖是如何毁了你的身体》《奶茶,你健康的隐形“杀手”》《科学研究显示:晚上七点以后进食,你的寿命很可能缩减20%》(与科学无关,我瞎编的)。
可是,在工作了八九个小时+通勤两小时+和客户battle一小时+出演办公室“宫心计”N小时后,回到家的那一刻,你真的毫无勇气踏入厨房。你只希望有个田螺姑娘能把香喷喷的饭菜摆在眼前,那里有你想吃的牛肉喂饱肚子,有甜甜的饮品拯救情绪,好让自己这漫长、疲乏、意义空洞的一天画上一个句号。在真实世界里,外卖小哥就是你的田螺姑娘。
图片《瘦身男女》剧照
因为爹妈没有参与你这难熬的一天,他们不了解其中的细节和感受,所以当听闻你点外卖时,自然要化身成科普专家+养生大师。而你,也实在没有力气和他们解释清楚这十来个小时当中的点点滴滴是如何蚕食自己的精气神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糊弄一下他们吧:吃过了,自己做的番茄鸡蛋面+周末做的牛肉+一盘新鲜水果。
糊弄的意义在于:放过自己、慰藉爹妈。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父母是最常“糊弄”我们的人。在美剧里,爹妈糊弄孩子的惯用伎俩是甩出“It’s complicated”结束孩子的好奇和追问。在中国家庭里,爹妈糊弄孩子更直白,一句“你还小,不懂”,直接从生物学意义上把你踢出局。
长大后,当你在滚滚红尘中奋力厮杀时,理解了父母的糊弄,无论是“It’s complicated”还是“你还小,不懂”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容易一点的小智慧。一方面,一些问题解释起来确实复杂,比如“奶奶为什么和妈妈吵架”、“爸爸为什么总不回家”;另一方面,一些问题又实在没必要费力和一个孩子解释,“为什么我们今晚要吃面条”、“为什么我今天要练琴”。
成年人的世界里,要操心、周全的事情太多了,糊弄无非是卸掉一点不重要的冗余,好让自己能轻装上阵去奔赴。
所以,当我们长大后,也从长辈那里传承了糊弄这个小智慧。
图片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只要爹妈问起的目标对象是自己时,糊弄原则:报喜不报忧。
吃饭,按时吃的;
睡觉,早睡早起;
工作,没被裁、不累、加班少;
钱,够花;
身体,挺好,体检一切正常;
对象,有合适的会说、现阶段搞钱为重(如果爸妈还想给你继续“上课”,现在有点忙);
生娃,明年吧、等忙完这阵儿、在调理身体(如果爸妈还想给你继续“上课”,现在有点忙);

当然,有些超纲题目,在我们炉火纯青的糊弄技巧下也能轻松化解。
比如,有人在午夜十分还在玩手机时,此时妈妈来电话了,怎么办?你不能不接,大半夜打来万一有要紧事呢?但也不能马上接,万一妈妈只是失眠打发时间来“骚扰”一下你呢,你一秒接通这样她就知道你大晚上不睡觉在玩手机了,正好给她发挥的舞台。
正确的糊弄方法是:等十秒接起来,而且不要先开口,等对方先开口,你再迷迷糊糊应答。既不耽误要紧事、也能逃避被教育的“陷阱”,完美。
一旦爹妈问起的目标对象不是你而是东西、物品时,糊弄原则就成为:宇宙万物,统统白捡。

图片《都挺好》剧照

有位小姐妹想让父母去体检,就在体检中心买了两个套餐,花了2000元。她父母知道后,差点要和她断绝关系。在父母那一辈的世界里,体检这种东西就不该存在。小病靠挺、大病靠命。救急的方法是万能的盐水(漱口、饮用)和板蓝根。
所以,当她父母得知要跑去一个非医院的地方、花2000元、让“蒙古大夫”(在父母看来,只要不在医院就不是“正规”医生)在自己身上比比划划、下健康结论,纯属骗钱。
小姐妹实在拗不过父母,就把套餐延后了几个月,后来骗父母说是公司给职员的福利,不看白不看,为此还让关系好的同事冒充HR、用公司域名的邮箱给自己发了一封“正式”邮件交给父母看,最后,二老才肯“屈尊”。
所以,送给父母的东西,你必须要“糊弄”,报价要秉持低于100元/打对折/单位发的/朋友送的/清仓价这些原则,他们才肯接受。
图片
《父母爱情》剧照
不过,这种糊弄方法也不是万全之策。
有一次,我和老公给我爸妈买了一套某克的运动装,我妈问多少钱?我糊弄说打折200元(其实上千元了),我爸妈知道某克不便宜,遛弯的时候就去专卖店看了价钱。然后念叨了我们很久。
从那以后我长记性了,买稍贵一点的品牌做礼物时,我不报价了,只说“不贵”“还行”“你女儿发财了”,爹妈心里明白也就不问了。
图片
《二胎时代》剧照
100元也不全然好使,贵一点的礼物还是不说具体价钱、打哈哈糊弄过去吧。你知道,父母虽然嘴上怪你花钱,但接到儿女送来的礼物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他们又有了和隔壁王叔、李婶炫耀的“资本”啦。
其实,与其说我们“糊弄”爸妈,不如说我们是在用这种方法保持一种平衡——让他们安心的同时,也保留住我们自己生活的自主权。
有“阿勒泰的精灵”之称的作家李娟在《记一忘二三》里写道:“我觉得,只要付出努力,我就能洞悉世上的一切秘密,但除了我妈的心和她的记忆。她所记得的永远和我记得的不一样。她的心永远在我的追逐和猜测之外。她是这个世界上我最无能为力的人。”
几行字,将两代人之间的沟壑展现无余。
大概我们也是父母“最无能为力”的人吧。就像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那样:父母对二十岁出头的子女来说,就像一栋旧房子,老房子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温暖和安全,但是我们不会和房子去沟通、去体贴。也许要等20年以后,子女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深深地注视着它。而父母也只能做那个“不断对着子女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这就是最亲密的人之间的羁绊吧,我们会目光炙热地望向彼此,但中间始终隔着一段距离。而“糊弄”,就是这段距离当中的缓冲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