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永远不要做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

  
   我从来没有机会来北大做学术讲座,或是跟同学们在一块聊聊天,因此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借这个机会我想把我的经历分享一下,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分享。

   我之所以愿意把我的一些经历讲出来,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我产生这些想法和作出各种选择的缘由。我不奢望我这些想法能够影响所有人,但我确信这些想法一定能够影响一部分人,当然影响大家并不是希望大家走我走过的路。

   我认为,在中国,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够有大志,去做一些事,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一定是有前途的。所以,像我们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全国学子的翘楚。大家要有大的志向,担负起中国的未来。如果你们毕业后,仅仅为自己的柴米油盐担心,仅仅关注自己的房子、车子,那是很不应该的,至少我会很伤心,很失望。

   1、少年壮志

   “在哪出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以前不太明白,直到2003年还是2002年回国时,看到国内有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叫《河南人惹谁了》。虽然书名让我义愤填膺,但也没想得很多、很深,只是觉得说河南人“不知道羞辱”,很不痛快。

   有一次,我去中山大学演讲,讲完以后,校领导请我吃饭,挺有意思。吃饭的时候其中有一位同事就问我,说:“一公,你是哪里人?”我说我是河南郑州的。他低低头挠了半天脑袋,说:“你老家是哪儿的?”我想了想说,我父亲那一支是云南大理的,云南人吧。他说:“哦,这还差不多。”

   听完那番话,我才恍然大悟,河南人看来在外面惹了很多人。但是我还是挺以河南郑州出生为荣的。

   我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我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他们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了河南焦作煤矿工作,于是我就出生在了河南。我是1967年在郑州市出生的。

   听父母讲,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搞得最热火的时候,郑州的武斗刚刚开始。母亲生我时找不到医院,最后在一家“保皇派”医院里战战兢兢地生下了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母给我取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一心为公。

   由于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我两岁的时候,我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驻马店镇的一个小村庄里。农村的生活是平淡的,也是很清苦的,不过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我就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到地里去吃水果、玉米之类的。那段经历让我觉得一个人不能因为别人穷就看不起人家,否则这个人就缺乏教养,会被更多人看不起。

   后来,我就在那个村子里读完了小学。那时候我学习很好,老师们都很看重我。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曾拍着我的肩膀说:“一公,你将来一定要为我们驻马店争光啊!”

   另外,我觉得上小学时,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

   父亲很聪明、很爽朗。在我的记忆中,他干什么都行,但就是不太得志。他在最能做事的时候被下放带来农村。在农村,他学会了裁缝和盖房子。后来在机械厂作合金刀具,他也很快就成为了业务骨干。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帮助哥哥、姐姐和表哥、表姐复习功课,那时他觉得自己的知识终于有用了。他给他们讲解XYZ,讲解方程式的解法——虽然我听不懂,但在当时我觉得这真酷。

   小学毕业后,我就进入驻马店镇中心中学就读。高中时,转入河南省实验中学。当时,我成绩很好,想申请入团。可是老师说我发展不够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恰好那时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班上没人愿意报5000米和10000米长跑。为了好好表现,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但是那次比赛,我跑了倒数第一,让我羞愧难当。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就天天练习长跑,希望有一天能够一雪前耻。到了第二年,我又报名参加比赛,拿到了比赛的冠军。这无意中锻炼了我的体魄,磨炼了我的意志。

   后来,到了清华,我还想继续跑长跑。可是,学校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所以我改练竞走。那时,我还曾夺得清华万米竞走的冠军,并创造了全校竞走的记录。万米竞走要绕操场走25圈,每走一圈就打一次铃来提醒你。这种体育项目特别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这让我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获益匪浅。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2、负笈清华

   1984年,我作为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的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那时候我觉得学物理的人是最聪明的。

   但是,在和北京大学签订保送意向书后,清华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又找到我。当时,那位老师对我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尽管当时我对生命科学知之甚少,但是我最终选择了清华,选择了生物学。

   1985年,作为清华生物系复建后的第一批本科生,我开始了在清华求学的生活。进入大学之后,我才发现我其实不喜欢生物。由于对生物系的课程趣味索然,同时还觉得生物系课程没有太多挑战性。所以,我就学习了数学系的一些课程。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我不喜欢生物系的课程,但是我依然把生物系的课程学得很好,所以我在清华的成绩一直都是本专业的第一名。毕业的时候,我也是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清华大学生物学和数学双学位。

   在大学求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无疑就是父亲的突然去世。

   那是1987年,父亲不幸遭遇车祸。出车祸后,父亲被送到了医院。到医院时,他的血压是130/80 mmHg,心跳为62次/分钟,他完完全全是一个活人,不过就是昏迷了而已。可是医院要求送父亲到急诊室的司机先交上500元押金后才给予以抢救。结果,当闯祸司机在4小时后把钱凑齐时,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父亲是在未经任何抢救的条件下去世的。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太大了,使我对社会的看法产生了很多变化,觉得非常不公平。当时我的心里有很多怨气,以致后来我毕业出国时,对祖国没有太多留恋,也没有很强的回国的意愿。当时,我觉得国内最值得我留恋的就是母亲和家庭。

   父亲去了,虽然我还在上大学,但是我觉得我得靠自己来养活自己了,而且还得慢慢负担起抚养母亲的责任。所以在紧张的学业之余,我开始想法子赚钱。

   我资金、精力都有限,所以只能做些倒买倒卖的小生意,那时候差不多只要是能倒的东西我都倒过,甚至连导游都做过。靠自己的努力,我还小有成就,不仅养活了自己,还积攒下了一万多元钱,成了“万元户”大学生。

   不过,我不希望大家效仿我,在求学时就去做小生意。我当时一方面是为生活所迫,另一方面就是我虽然做小生意,可是课程一点都没落下,照样考第一。如果你们当中谁能做到这一点,我也不反对你们去赚外快。

   3、留学海外

   1989年,我提前一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并申请自费赴美留学。

   1990年,我离开祖国,到美国继续我的学习生涯。

   但是,到美国不久我就受到了一系列刺激。

   当时,我去参加聚会时,大家会问彼此从哪里来,有些中国人就支支吾吾不愿说自己是中国人,好像做中国人是一件丢脸的事。我就难以容忍,我是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我们有五千年光辉而灿烂的文明,值得我们自豪。我们不就是临时穷一点吗?为什么看不起自己。

   当时中国正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那时美国的媒体对中国进行连编累牍地负面报道,而且还有一些民族败类在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作证等形式肆无忌惮地反对中国“最惠国待遇”……..

   1991年夏天,我准备回国看望母亲。可就在临行前,我的汽车被盗,随后我又被抢。当时,我心情很不好,所以就决定去欧洲散散心。这次散心之旅最终成了一次闹心之旅,使我终生难忘。

   当我到华盛顿签证时,发现每一个使馆,来自中国、非洲、古巴、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的人都被单独列为一类。签证时,不仅收取的签证费用最高,而且还像查户口似地盘问你。这让我感觉很不好。

   我拿到了前往英国、瑞士和法国的签证。

   英国是我旅行的第一站。

   但是,当我在伦敦机场入境时,我就受到了特别关照。

   当时大家排着队,前面的人都是拿着护照晃一晃,移民官看看就过去了。轮到我时,我也拿着护照晃了一下,原以为这样就可以通过了。但是我错了。他们看到我的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就把我留下来,对我进行盘问,还把我的包打开,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检查。

   排在我后面的人等得不耐烦了,移民官就让他们绕着我过去。当时我就觉得自己遭受了奇耻大辱。我心里想:我有什么对不起你?难道就因为我是中国人,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随后在瑞士日内瓦入境时,我同样受到了和伦敦一样的“特别礼遇”。当时,我深受刺激。我们不就是穷了点吗?因为中国穷就看不起中国人,这与西方国家鼓吹的人权、人人平等的理念格格不入。

   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后,我的思想就一点点地开始变化。

   到了1992年,我就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去的打算了。

   所以,现在我回来了,回到了清华。

   外面有些人说施一公回来如何如何。我告诉大家,其实我回到清华最想做的事就是育人,培养一批年轻人,在他们可塑性还很高时去影响他们。

   有时候,我觉得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重要。我希望将来在清华给本科生开一门爱国主义教育课,我相信一定会爆满。我不需要给他们空洞地谈爱国主义和辩证法,我有很丰富的实例,我觉得我会运用这些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引起他们的共鸣。

   上面扯得有些远了点,我们回到留学话题上来。

   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师从杰里米·伯格(Jeremy Berg)教授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一开始,我自己觉得英语有点跟不上,就规定自己每天背25个单词,时间长了,也就慢慢过来语言关。

   我的导师是当时的系主任,他很忙,所以也就很难能顾及我们,我当时自信心还不够强,也不是很活跃,不怎么受瞩目。加之我先是跟随课题组内的另外一个老师做实验,跟导师的直接接触就更少了,以致读研究生三年了都没有跟导师好好谈过话。

   我受到伯格教授的注意,是我到了研究生三年级末的事。有一天,伯格教授突然向我们宣布他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重大破绽。随后,伯格教授就在实验室的一块黑板上推演起来,我一看他的推算有一个明显的失误,就鼓足勇气给他指了出来。

   我的话音刚落,整个实验室里就鸦雀无声,静得可怕,伯格教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心想坏了,可能惹教授不高兴了。

   结果,第二天他问我是哪里毕业的,在哪里学的热力学,我说在清华大学学的,他听完就夸奖我学得扎实,还说你们清华的教育做得真好。加之当时我的实验有了一些成果出来,所以从那以后教授就对我刮目相看。在我毕业时,伯格教授还说我是他最出色的学生,他为我感到骄傲。

   4、上下求索

   1995年,我拿到博士学位后,还没有真正想清楚自己将来到底干什么,对未来感到迷茫。坦承地讲,那时我对做研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虽然我那时工作做得也很优秀。

   这一点,我跟饶毅、王晓东不一样,他们是一直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做得很优秀。这方面,我倒是挺羡慕饶毅和晓东他们。

   博士毕业了,我觉得自己还有些经商的天赋,所以就和另外两个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公司。那时候天天忙活到大半夜,很辛苦。结果忙了半年,业务也做得不错,最终却分文未获。经过这些事后,我就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经商了,随后就果断放弃了经商的打算,重新开始去做科学研究。

   1996年1月,我到了纽约的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师从尼克拉·帕乌利奇(Nicola Pavletich)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那一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最拼命的时间段之一。当时我的课题是TGF-B信号通路中重要蛋白及蛋白复合体研究。

   为了尽快出成绩,我那时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两周休息一天。其实,休息就是睡觉,因为我当时睡眠严重不足。幸好我以前坚持锻炼,有一个好身体,否则那两年根本撑不住。

   功夫不负苦心人,那两年我出东西很快。不到两年,我就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这样,我就比较容易在美国一流的大学里找到教职。所以,在1998年我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聘为助理教授。

   5、名成普林

   1998年2月,我到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当时学校为我提供了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当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迅速。所以,我就打算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这一系列工作都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为我们实验室树立了很好的名声。我个人也得到了普利斯顿大学的认可,2001年被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03年,又晋升为终身正教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后来又成为最年轻的讲席教授。

   同年,我还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The Irving Signal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成了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裔学者。

   随着我们研究成果的不断发表,越来越多的美国名校开始注意我们实验室、注意我个人。像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开始与我联系,希望我去他们学校任职。

   2004年,哈佛大学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希望我能去他们学校任职。为了留住我,普林斯顿大学开出了慷慨的续聘条件,大幅度提高了我的工资,资助我购买房屋,提供占据一个楼层500平方米的实验室。

   直至今天,我还是对普林斯顿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我始终认为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

   普林斯顿大学很幽静,有一个美丽如画的校园,校内每一栋楼都很漂亮,校内有个卡内基湖,夏天可以划船,冬天可供滑冰,一条专门用于慢跑和骑自行车的小路绕湖一周,绵延几十公里——除了自然环境外,那里的科研环境也十分优越。所以,我觉得普林斯顿就是一个完美的学术殿堂。

   后来,我放弃这一切,回到了清华,并不是因为清华的科研条件比普林斯顿大学好,而是因为我认为我回清华后产生的影响比在普林斯顿大,成就感比在普林斯顿强,对我而言,这一点很重要。

   6、追梦回国

   我回归的打算其实早已有之,在我读博士、做博士后时都有学成回国的念头。我还记得我做博士后时跟妻子讨论学成回国的想法。那时她担心我回国后不受重用,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我的当时就说没关系,至少我可以回到中学当英文或数学老师。

   当时她和一些朋友就对我说那多浪费啊!我自己却没觉得是一种浪费,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活着不在于位置有多高,甚至不在于作出多少物质贡献,贵在有一些精神思想,能够影响他人、改变社会。孔子一生不就是传播思想嘛,他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太大了。培养教育学生就是影响社会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很向往。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很爱说,尤其是爱跟学生说。我到一个地方做讲座,不是很在乎老师或者是其他人的多少,但是如果研究生很多的话,我会很高兴。前几天,我去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做学术讲座。我很高兴,因为都是研究生。

   我觉得研究生也好,本科生也好,大家的观念可能还没有完全定型。很多东西可能看不太清楚,就像我本人一样,我博士毕业都没看清楚。因此,我觉得跟大家多多交流一下,推心置腹谈一谈,大家可能对有些东西会再多想一点。但我绝不是希望你们步我后尘,走我走过的路,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每个人的条件和情况完全不一样。

   通过今天下午的聊天,我觉得你们最大的收获可能是,你们会觉得,很多事情也不过如此,你们也可以做到,然后找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意识到的。

   说到这儿,刚才饶毅讲到了我以前的一个博士后柴继杰。我举个例子,其实我在多个场合也说过,我对柴继杰非常满意,柴继杰的训练非常好,将来必定也能做得更好。

   举个什么例子呢?就是我前年在清华讲课,柴继杰有几个学生来听我讲课。讲完课以后我就跟几个学生聊天。其中有一个学生聊天的时候就评价我讲课的风格和我说话的方式等等。

   我说我带学生的话包括带博士后,我就希望把我的这种风格传授给我的学生、传授给我的博士后。我说,我觉得柴继杰就已经把我的一些风格基本学到了。

   这个学生马上加了一句:“施老师。我们柴老师说了,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听这话,我心里很高兴,这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我觉得如果柴继杰不说这番话,我反而觉得他窝囊。我觉得他有这样的心气儿,我为他自豪!

   所以,我觉得,你们当中一部分人因为听了我今天下午的漫谈,人生的方向发生了一些改变,将来取得的成就比我大,我就很满足、很高兴。

   上面又扯远了些,我们回来继续谈我回国的问题。

   其实,早在2006年5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开始跟我接触,希望我回国,当时我没敢直接答应,说跟妻子商量之后再给他答复。当晚,我给妻子打电话时,她就说支持我,这是我没想到的。所以第二天,我就对陈希说我答应全职回到清华,但是需要一个过渡期。

   随后,我才发现,在回国问题上,我和妻子有点误会。妻子支持我回国工作,但是没想到我还要把家也搬回来。为此,我们讨论了一年,最终妻子还是决定全力支持我回国。

   就这样,我回来了。

   虽然清华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比普林斯顿大学差一些,但是我不觉得我的研究会比以前差,因为科研始终还是人做出来的。

   我回来后,妻子和孩子也一起回来。我觉得他们在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上会有一些损失,而妻子则更是为了我完全付出。但我觉得回国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处,虽然美国的教育条件比中国好些。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存在一个身份认同问题,我希望我的两个孩子在中国接受早期教育,有民族认同感。

   我回国前,也有一些朋友对我说:“一公,你现在豪情万丈,回去后不到两年就会被国内的大染缸染得看不见颜色了。”但是,我觉得我不会改变,我个人意志很坚定,几十年来形成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我觉得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两年不会改,20年后也不会改。

   如果真的改了,我会觉得很悲哀!

   我会叩问自己:到底回来干什么?

   最近外面有人说施一公已经学会敬酒了。其实这话不对,我出国前就会敬酒,这有什么关系吗?我有自己的做事原则,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我不会与目前的体制格格不入,能接受的东西我会接受,不能接受的东西我是不会做的。

   我觉得我在美国有些一流大学请我做系主任或是院长,似乎有很光明的前途。但我觉得美国是一个发展得很稳定的国家,有没有我关系不大。我在科学上或是其他职位上做得好一些,对美国的贡献也就是从100提升到100.1。

   但是,回国后就不一样了,中国在快速发展中,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东西,从科研体制、基金评审到大学的教育、科研,与美国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我回来后能够有更大的作为,也会相应地有更强的成就感。

   还有就是,回到清华,我能够影响一大批年轻人,10年、20年后他们会对我们国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到那时,我从清华退休后就会很满足。

   7、尾声

   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我不像多数清华人那样深沉,我始终充满激情,做什么事都干劲十足。我也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有理想的人,至少在我们北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应该保留一块理想的圣地。

   年轻人面对一些困惑时,往往会发一些牢骚。我当年就曾发过不少牢骚。现在回头想想以前的事,觉得当时年少对很多问题看不清楚,说白了就是年轻时好多看法是不正确的,至少也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大家都是年轻人,在面对很多问题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至少不要因为现实的不调和而丧失信心。中国的未来属于在座各位,希望各位踏踏实实做事,将来挑起国家的重担,成为祖国的栋梁。

怎么提高读书的效率呢?

作者 / 韩叙
总有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

我的职业生涯遇到瓶颈了怎么办?感觉这几年一直在原地踏步。
你的文章里总在说看本质,怎么做系统化思考,分析事情的本质呢?
刚晋升为管理者,该怎么带团队呢,不知道从哪下手。
工作越忙,压力越大,自己也越焦虑。怎么做好时间管理?怎么调整情绪呢?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持续和高效的阅读。

没错,阅读确实没有直接去解决上述的具体问题,也很难有某一本书,可以给出完全适合自己的答案。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所描述的问题本身」。

比如职业生涯瓶颈是因为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已经耗尽了,没办法把你带到更高的高度,需要补充更多的弹药。

而现有的人脉和工作环境已经很固定,也没有像上学时那样系统学习的机会了。

再比如,长期处于忙碌且焦虑的状态,工作填满了全部时间,没有个人生活,进入恶性循环。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方式,强迫调整个人时间安排,重构生活节奏,这样才能让自己慢下来、专注起来。

还有很多类似问题,都可以被阅读化解。困难点在于,人对阅读收益的感知是相对后置的,属于偏长期价值。所以要从阅读中获得收获,首先要培养阅读的习惯。

习惯的从无到有,是有过程的,操之过急只能会带来更大挫败。所以要接受这个过程,当然也有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培养阅读习惯,有两个关键点:马上去做和减少阻力。

关键点一:马上去做

我相信没人会否定阅读的价值,哪怕几乎不阅读的人。但为什么从心动到行动会有如此大的折损呢,从互联网思维角度来讲,就要提升这一步的转化。

因为人们往往把这一步转化的周期拉得很长。

比如当下看了我这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深受启发,而且也拿到了一些方法。心中已经跃跃欲试,但身体却很诚实的纹丝未动。心中暗下决心,这个周末一定要读起来。

然后又想到,既然读书,肯定就要先买书,这就好像决定去健身,要先买装备是一样的。

于是研究各种 kol 和榜单的书单,花了 2 个小时列了一堆,然后下单等到货。

等到采购的书到货,自己读书的热情早已经没了。

这一点想说的很简单,马上去做,不需要任何前置条件。不需要先下单买书,不需要先制定计划,不需要先整理书架,不需要先泡杯茶,现在马上就开始。

拿起一本哪怕不是特别好的书,先读起来,因为需要进入这个状态,先迈出这一步,提升从心动到行动的转化率。

马上去做,适合很多场景,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

– 有朋友问我:在抖快做短视频怎么涨粉和变现,想转行做自媒体。

– 我问:你开始做了吗?

– 对方认真的回答说:已经调研了三周了,想规划清晰之后再开始做,否则半路换方向不好。

对这个朋友,我只有一个建议:今天就拍一条视频发出来!随便发在哪都可以!

很难想象,对拍摄方法和平台功能都不熟悉的人,调研有什么意义。最简单直接的秘技,就是拿出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拍一段发上去。

在这个过程里会感受到太多东西了。比如拍摄工具、画面质量、剪辑、封面标题、内容节奏、时间长短、发布时间等等,这些只有去做了,才有手感,才能形成认识,去指导自己做下一步。

不要总想跳过现阶段的必经路径,去获得下一个阶段的收益。

阅读也是一样。在习惯还没形成的时候,马上拿起一本书,试着感受那种阅读的状态,就是必经路径。

如果已经做了以上这些,但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没有找到阅读的感觉,尤其是无法沉浸。也别着急,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减少阅读阻力。

第二个关键点:减少阻力

持续阅读,才能养成习惯。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就需要克服各种阻力。我总结出了 6 个方法,都是很具体可以指导实操的。

方法一:先选自己看得懂、能看进去的书

阅读中的巨大挫败,来自于那些「自己看不懂但别人评价又很好的书」。

首先,「别人评价很好」这个事,不用太在意。因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每个人的喜好和所处的知识阶段都不同,甚至人生阶段和阅历不同,对书的感知也不一样。

所以别人评价好,只能代表对方自己的感受,不用要求自己感受也好。

其次,对于朋友或者 kol 推荐书这个事,也得擦亮眼睛,因为他们这些行为的大部分场景不是为了荐书,目的不纯。

在朋友圈发读书感言再配上书的照片,甚至有时候只发书的照片,写感言太麻烦。这个行为就像出去旅游,发一张在海边晒太阳的照片,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要看书了!

很容易推测到,这种看书都要发朋友圈的人,肯定是觉得这是一件很特别很稀有的事。这样的朋友一年也看不完三本书,没办法对书有鉴赏能力,可以无视他们的推荐。

对于荐书的自媒体 kol,也要带着批判视角去看,不能完全信任。

我严重怀疑有些公众号给出的书单,作者根本就没读过,只是找来几本流行书,把书名封面粘贴过来,凑够 10 本就行了。

做内容的人都知道,这类书单的文章流量都不错,尤其是收藏的人很多,可内容制作成本很低,30 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所以说,如果自己看不懂别人推荐的书,完全没必要有挫败感,自己的感受无需去迎合别人,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这时候要做的就很简单,放下这本看不懂的书,换一本去读。

千万不要有强迫症,逼着自己读完手里的。因为在逼自己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阅读阻力,对于一个在培养阅读习惯的人来说,这种阻力很可能会击退阅读欲望和快感,得不偿失。

这时候不用在意手里这本书好不好,也不用特别刻意去攻读某个领域的书。对于一个阅读量还不太够的新手来说,还没有能力判断书的好坏,选择品类阅读的风险也偏大,培养习惯更重要。

举个例子,就好像学龄前小朋友学踢球。一上来就学传接球,肯定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没有了兴趣,太枯燥,挫败感太强,从入门到放弃也就在一节课之内。

读书和小朋友踢球的道理一样。不用想太多,先读起来就好。不管是小说还是心理学,这些不是当下要关注的。

我比较反对在培养兴趣阶段,就做一些比较重的事,比如做笔记。这会让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复杂,更容易分心而中断。做笔记虽重要,但可以往后放放。

方法二:多储备几本书,不用等到都看完再买

供给对于消费的带动作用,没想到在这里也用得上。试想我们在点外卖的时候,肯定是希望商家以及 sku 越多越好,这样选择的机会就越多,我们也就更有可能在这个平台上消费。

读书也有类似的场景。

在想读书的时候,如果有比较多的书可以被选择,就可以减少从心动到行动的阻力,让读书行为更容易发生。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选书的场景是存在的:

场景 1)在手里这本书读不懂、读不下去的时候,换一本读,就是上文提到的情况。比如我自己尝试过几次《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枪炮、病菌与钢铁》,都读不下去,于是暂时放弃。

场景 2)在读完一本硬核书之后,就想换换脑子,读一本其他类型或领域的书。比如前一本读了相对枯燥的《第五项修炼》,下一本如果不想再看《系统之美》,就可以换一套李翔的《详谈》或者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寻路中国》,感受完全不同。

在我视频号或直播里,身后背景有一摞书,有朋友就感叹说书真多啊!我就解释说,身后这些都是我没看但有可能看的书,这么多都是备选。不是为了多长时间内看完,而是都要摆出来,给自己更多选择。

方法三:可以同时看两本或者更多的书

本质上和方法二类似,就是为自己的不同阅读场景,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阅读的阻力。

这个方法带来的更重要价值是:在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更高。

对于一个阅读新手来说,很可能遇到的这样的情况。专攻一本书时,阅读效率会越来越低,因为时间一长大脑思维就会疲劳,难以持续。哪怕是一周内分几次去阅读,也会觉得每次都是读一会就累了。

这就好比,学校安排课程表的时候,都是几节课穿插着的,第一节课是数学,第二节英语,第三节语文。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学科都不会持续一个小时,效率会更高。

阅读也一样,同时去读 A 和 B 两本类型不同的书。在读 A 比较久或者疲劳之后,可以切换 B,提升阅读效率。

因为每个人在一周内能投入在阅读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比如 7 个小时。如何分配这 7 个小时,就决定了阅读效率。我的观点是:在这 7 个小时里穿插 A 和 B 两本书,比只读 A 效率更高。

讲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当时在读《社会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入门类书籍,特别泛而浅。几乎领域里所有内容都涉及了,但都是蜻蜓点水。

看的时候总是带着很多不解的问题,被迫推进到下一个新主题里,时间久了就很累。而且这两本书都很厚,大概 600 页,以至于感知上的进度很慢。

于是我就增加了一本书,与这本书差别很大的《生生不息》,讲雷军和金山的故事。也就是把 A 和 B 并行,来回切换的阅读,果然效率就提升了很多,亲测有效。

方法四:在阅读之前,先快速翻阅整本书

拿到一本书之后,不要马上从第一个字就开始读,而是要先整体了解这本书,对于提升阅读效率有很大帮助。

了解一本书的方法,就是先读完目录和序言,然后再用大概 3 分钟的时间,快速的翻阅整本书。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就像了解人体的五脏六腑在哪里一样。

翻阅之后,就会知道这本书是用什么方式,去讲什么观点;哪个章节是核心,哪些有凑字数的嫌疑。

每本书都有讲述观点的方法,我自己总结出这几个套路:

套路 1)总分模式

整本书围绕这一个核心观点来展开,比如「媒介即讯息」。

第一章先把核心观点总体描述出来,媒介即讯息的概念、包括哪些元素、有哪些相关案例,这就是总分模式中的总。

然后书中接下来的各个章节,就是把这个核心观点拆解了,分几部分来讲述。

《领导梯队》目录,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领导梯队》目录,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比如《领导梯队》这本书,第一章先讲了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并且逐一简单介绍。然后从第二章到第七章,又分别详尽的讲了每个阶段,这就是典型的总分模式。

套路 2)列举模式

整本书由几个观点拼凑而成,表达方式就是逐一列举。但这几个观点并不系统,也就是说,不是由某一个核心观点拆解出来的,以及无法拼凑在一起。

《影响力》目录,列举模式
比如《影响力》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前者是讲了 6 个影响力武器,后者是讲了 7 个习惯,用的都是逐一列举的模式。

在和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交流的时候,他提到说这种写书的模式,大概只适合已经是行业权威的作者。因为名气和影响力足够大,所以用这样不 mece(不重不漏)的方式去表达,才不会被质疑和挑战。

换言之,如果我用这种方式去写书,大概率就站不住脚。读者会想问:为什么是 7 个习惯,不是 6 个或 8 个?

套路 3)讲故事模式

整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书挺多的,比如被划分在心理学分类里的高分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及被称为读完就会去辞职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读性强,就像看一本小说一样,但却有其他方面的收获。这个收获,就是作者希望传达的观点。

缺点就是不系统。我自己很难梳理出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理论体系,只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当然,也有可能这就是作者本意。

可能还有其他的模式,是我没总结出来的,但这三种能覆盖一部分书籍了。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模式的研究范围是「非虚构类」,不包括文学诗歌等。

掌握了书的模式,也翻阅了整本书,就知道哪些章节是要详读的,比如第三章到第五章这种;以及哪些章节是凑数的,比如开头和结尾,一般都是铺垫和延伸收尾,是可以快速读过的。

方法五:不要读书中的每一个字

和方法四类似的是,要知道书中哪些内容是可以略读甚至跳过的,就可以极大提升效率。

一本书里的内容密度并不是平均的,有些地方内容密度高,且重要;有些低,也不重要。而且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市面上很多书都有反复阐述同一个观点的情况,俗称就是「啰嗦」。

所以网友会评价有些书:用 3 页纸可以讲完的东西,非要写本书。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了,但不必要的反复甚至重复描述、论证,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附上两个案例,方便读者去理解,是对的。但有些书非要附上五个案例,而且案例描述的很详尽。

导致一个尴尬的结果,就是观点能看懂,但案例看不懂。可案例是用来解释观点的,反而本末倒置了。

我的建议就是,只要观点完全理解了,案例甚至延伸的描述完全可以跳过。

方法六:读完之后再通读一遍,并写读书笔记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方法适合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朋友,基本走出了新手村,可以提出更高要求了。

阅读时总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完一本书后,没过多久就忘掉了,就像没读一样。这就是狗熊掰棒子,读了一年下来,到最后也不剩啥了。

根本原因是没有把书里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个道理很简单,上学的时候,不仅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还要在课下反复的练习。能解决变形后的各种问题,才算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阅读也是一样的。在阅读的时候,是顺着作者的逻辑走了一遍,但跳出这个逻辑,能不能再讲述出来,哪怕只是核心观点就好。

我的经验,如果只是通读一遍,阅读新人是没办法讲出核心观点的。

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读完之后,再通读一遍,提炼出书里的核心观点和脉络。

一本再厚的书,核心的内容或者主线都并不复杂。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述一遍,最好可以延伸到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套用在身边的案例里,最后作为读书笔记写下来。

也就是说,一次有效的阅读全过程是:

初步翻阅→首次阅读→再次通读→提炼延伸→笔记落实

如果认为这个过程过于繁琐,也可以根据书籍的优先级来对待。对于很重要的书,强烈建议按照这个流程来阅读;如果没那么重要,也要保证两次阅读,否则是什么也记不住的。

在写读书笔记这件事上,可以用一些激励自己的方式。

比如可以给同事家人朋友讲书。可以尝试用 30 分钟的时间,脱稿把这本书的内容讲述一遍。如果有能力讲出来了,就说明已经掌握了。

比如可以写在某个工具里,做归档。以后再用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翻阅。我自己的习惯是把读书笔记写在 Evernote 里,大概已经有几十篇了,翻阅笔记比翻书更方便。

比如可以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一般我不只是发布梳理的要点,还会做很多的延伸。

盘点马斯克喷过的大佬

今天,马斯克又管不住自己的 “暴脾气”,怒喷 “苹果税” 称,苹果应用商店的收费政策,就等于对整个互联网行业征收 30% 税,这肯定是不行的。

三言财经此前文章《关于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八个疑问》中,曾提到马斯克是 “人狠话不多” 的那种人,说要收购推特,那就不磨叽,必须收购。不过另一面,马斯克 “话也多”,不是那种话唠,而是敢说话。

马斯克经常性 “因言获罪”,例如 2018 年马斯克发推称将会把特斯拉私有化,甚至还声称已经找到了可以支付他美股 420 美元的买主。

这番言论导致马斯克直接被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处罚 2000 万美元,并对其启动调查;马斯克当然不甘于被罚,更是不断发推吐槽监管机构。

所以,连监管机构都 “不放在眼里” 的狠人马斯克,无论是谁,只要惹的老马不爽,那必须要狠狠吐槽。除了喷 “苹果税”,马斯克还怼过比尔盖茨、贝索斯、甚至还有中国车企、小鹏汽车等。

今天,我们不妨简单盘点下马斯克曾喷过的大佬和品牌。

苹果公司

既然说到了马斯克喷 “苹果税” 这件事,就先聊一下他与苹果公司的渊源吧。

2021 年出版的一本名为《权力游戏:特斯拉、埃隆・马斯克和世纪赌约》的书中爆料称,2016 年马斯克与苹果 CEO 曾通电话,谈到了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

在电话中,马斯克表示,如果想让这笔交易完成,必须让自己担任苹果 CEO。而书中描述称,马斯克此番言论一出,库克当即发火,甚至用脏话回应了马斯克。

不过,有关这本书的这段描述,无论是库克还是马斯克都否认了其真实性。库克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从未与马斯克交谈过,但对特斯拉非常尊重;马斯克也发推否认,称这本书虚假又无聊。不过,马斯克透露自己的确曾想就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问题要求与库克见面,但是库克拒绝了会面。

马斯克回应中还提到,当时特斯拉的市值仅为现在的 6%。

马斯克或许认为库克有些 “缺乏远见”,抑或库克拒绝与马斯克见面让马斯克难堪,无论什么原因,之后马斯克多次喷苹果公司。

2021 年 7 月,特斯拉发布 2021 年第二季度财报后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曾两度批评苹果公司。当时,苹果被传正研发制造一款电动汽车,还挖走了许多特斯拉员工。

马斯克谈到供应链问题时称,自己认为苹果在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使用了几乎 100% 的钴,但特斯拉几乎不使用。当时,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地开采的一些钴或涉嫌雇用童工等侵犯人权行为。2019 年,苹果公司被列为人权诉讼的被告。

马斯克对苹果严格限制应用安装途径进行了批评。当时苹果与 Epic Game 就 App Store 费用和政策产生诉讼,马斯克指责苹果是建立 “围墙花园” 打击竞争对手。

2021 年 10 月,苹果开始销售售价为 19 美元,国内售价 145 元的抛光布,这也让马斯克忍不住调侃苹果。

1

当时,正值苹果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家新零售店开业,库克发推庆祝此事;而马斯克则评论库克推文称:“快来看苹果抛光布”。

调侃归调侃,没想到马斯克很快就学会了苹果的 “套路”。

2021 年 12 月,特斯拉开售一款 CyberTruck 皮卡造型的哨子,售价 50 美元,约合人民币 318 元。马斯克发推称:“不要浪费钱买愚蠢的苹果抛光布,快来买特斯拉哨子吧”。

虽然一个哨子卖到 300 多元,但这款哨子仍然被抢购一空。

比尔盖茨

相比与苹果公司之间的 “纠纷”,马斯克和比尔盖茨之间的 “爱恨情仇” 就更复杂。

近日,盖茨与马斯克频频 “斗嘴”,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引发大量吃瓜群众旁观。二人之间的瓜葛,还要追溯到 7 年前。

2015 年 3 月,马斯克和盖茨受邀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这也是二人首次同框。在会上,马斯克谈到人工智能表示,发展人工智能的方向是对的,但不能操之过急,安全是最重要的。而盖茨对马斯克这番观点也表示赞同。之后无论是创新还是无人驾驶话题,二人的看法也都别无二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马斯克一向不看好人工智能,发表过一些 “AI 威胁论”;而盖茨则是坚定的 “支持派”。

也许出于礼貌,两人在博鳌论坛中没有发生争议,但随后不久盖茨和马斯克之间矛盾便凸显出来了。

2016 年,盖茨在 Code 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人工智能的梦想即将实现。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未来 AI 甚至能在某些领域中令人类更加优秀。

而马斯克同样预测 AI 发展称,人类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机器人的宠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智商将会止步不前,最为严重的后果是机器人反超人类成为运营世界的主题,人类在机器人心中可能是宠物般的存在。

此时,盖茨与马斯克观点出现鲜明分歧,但这种观点分歧,久而久之演变成有点 “互相看不上” 的意思。

2018 年,比尔盖茨在一次活动中公开质疑了马斯克的 “超级高铁” 项目,他表示:“我不确定超级高铁概念是否有意义,让它安全是很难的。” 不过,当时盖茨并没有全盘否定马斯克,他强调自己很看好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出乎意料的是,马斯克并没有对盖茨这次评论予以回应。于是,盖茨逐渐开始 “得寸进尺”。

2019 年 2 月,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特斯拉称,特斯拉是一家令人惊叹的公司,很受欢迎。本以为他会狠夸一番,但没想到盖茨话锋一转,直言特斯拉仍然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而且在没有了政府税收抵免优惠后,特斯拉的处境将更加艰难。盖茨表示,随着更多电动汽车制造商加入,未来将会有很棒的电动汽车可以选择。

同样,马斯克并没有回应盖茨此番言论。

2020 年,盖茨再一次用 “令人迷惑” 的方式评价特斯拉。他先是在采访中大力称赞特斯拉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领头羊,还强调称,“特斯拉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有很棒的产品,而且流行度非常高”。

然而, 夸赞完特斯拉后,盖茨突然又说道:“我刚买了辆保时捷电动车 Taycan”,还透露这是自己第一辆电动汽车,“虽然保时捷 Taycan 溢价很高,但它非常酷,自己很喜欢它”。

盖茨这一番言论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不过马斯克这一次没有保持沉默,马斯克在推特上回应粉丝称,“我曾与比尔盖茨交谈过,但是非常无聊”。

此后,比尔盖茨和马斯克开始变得更加针锋相对。

2020 年五月,新冠疫情开始在欧美大规模爆发,当时马斯克曾发推称 “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是愚蠢的”。马斯克这一 “迷惑” 言论自然引发了大量争议。

而在医疗领域一直投入较大的盖茨,这次毫不留情面的抨击了马斯克。2020 年 7 月,盖茨在 CNBC 的节目上表示,马斯克在电动汽车和火箭上做的很好,但是他没有参与疫苗研发,并不了解这一领域,所以不要随便评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

对于盖茨此次评价,马斯克突然连续发两条推文:“Billy G(比尔盖茨)不是我的恋人” 和 “我和比尔盖茨是恋人的谣言完全是假的”。

马斯克这话一说迅速走红,网友们干脆开始磕起了他两人的 “CP”。紧接着马斯克又再发推称,“我…… 我今晚死在了你怀里”。这下更是将自己与盖茨推上舆论顶流。

不过,对马斯克这种骚操作,比尔盖茨没有再回应。“磕二人 CP” 一事逐渐告一段落,但二人拌嘴还远没结束。

2020 年 9 月,盖茨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电动汽车会是未来主流,但是即使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卡车、货船以及客机等产品也无法使用电池作为实际解决方案。盖茨甚至直接点名特斯拉的电动卡车 Semi “很可能不会成为现实”。

对此,马斯克毫不客气地回应称,“他丝毫不懂电动卡车”。

马斯克与盖茨针尖对麦芒,发展至今,马斯克甚至开始 “人身攻击” 盖茨。

上个月,有网友曝光了马斯克与盖茨的一段聊天记录,内容显示马斯克质疑盖茨是否持有 5 亿美元的特斯拉空头头寸,得到肯定答复后,马斯克拒绝了盖茨想要讨论慈善事业的邀请。

这段记录曝光后不久,马斯克发推确认内容属实,并且还发了一张 emoji 表情图嘲讽盖茨的身材。

5 月 5 日,比尔盖茨又对马斯克收购推特一事评价称,“这并不是他最擅长的东西,他在特斯拉和 SpaceX 上的成就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他组建了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团队,并把那些在这些领域工作的人带了出来,让他们真正看到了希望。但是在收购 Twitter 之后,他能否再一次做到这一点,我有些怀疑。”

目前,马斯克尚未回应,但二人梁子显然已结下,他们之间的纠纷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扎克伯格

和比尔盖茨一样,扎克伯格也是人工智能的支持派,这也导致扎克伯格和马斯克也吵过架。不过,一切的始作俑者可能是源于 2016 年 SpaceX 火箭发射失败导致。

2016 年,Facebook 的一颗卫星由 SpaceX 负责发射,但这次发射最终失败。当时扎克伯格发声明称,“对我们的卫星因 SpaceX 火箭发射失败而损毁深感失望,其原本可以为非洲大陆很多人提供上网服务。”

或许是马斯克搞砸了脸书的卫星计划,扎克伯克心有不爽,跟马斯克也就不对付了。

2017 年,针对马斯克的 “AI 威胁论”,扎克伯格曾回应称 “人工智能会让未来我们生活更美好,末日论非常不负责任。我觉得有些老是唱反调的人在试图煽动末日论。我真是不太明白,这太负面了,有时候我觉得这事非常不负责任的。”

马斯克立刻反击道,“我和扎克伯格讨论了此事,他对 AI 懂得太少。”

马斯克甚至直接将 SpaceX 和特斯拉两个粉丝总量超过 500 万的脸书账号注销了。

2018 年,当时脸书被指涉嫌私下窃取用户信息,用于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

在此期间,马斯克发推称 “脸书是什么?” 随后有网友激将马斯克称,“如果你是个男人,你应该删了 SpaceX 和特斯拉的脸书账号”。

结果,特斯拉和 SpaceX 的官方脸书账号还真被注销了,两个号加一起粉丝量超过 500 万。

果然,马斯克早就证明自己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狠人了。

贝索斯

要说马斯克怼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多少有双方立场、观点不同等原因,但他与亚马逊贝索斯之间,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同行是冤家。

亚马逊和马斯克公司的经营方向目前属于竞争关系,这也使得贝索斯和马斯克之间火药味更浓厚。

贝索斯在 19 年 4 月公布组建太空互联网计划后,马斯克发推称其是 “剽窃者(copycat)”。

这一方面是因为 SpaceX 在 2018 年 2 月启动了类似计划,也就是星链项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特斯拉曾与亚马逊收购的一家自动驾驶公司 ZOOX 就盗窃商业机密等纠纷产生过诉讼,最终以 ZOOX 道歉赔偿达成和解。

当然,贝索斯也批评马斯克的 “登陆火星” 计划是错误的,贝索斯认为无法跳过月球直接登陆火星。

随后,SpaceX 和蓝色起源在火箭回收、海上回收等业务上开展竞赛,互不相让。

各大车企

除了怼各种科技行业大佬外,马斯克照样不放过各大车企,甚至包括中国车企蔚来、小鹏以及比亚迪等。

2017 年,马斯克曾嘲讽传统车企丰田:“不可思议的笨”,而当时丰田回应称 “可能是吧”。到了 2020 年 11 月,丰田财报会议中,丰田章男评价特斯拉:“特斯拉就像是一家推广、兜售新颖菜谱的餐厅…… 实际上却没有创造出什么真正的业务。”

盖茨买过的保时捷 Taycan,马斯克评价称,“如果交通拥挤,前面的汽车会喷出有害气体,直接进入你的空调进气口,幸好内燃机厂家没有在排放上作弊,要不就麻烦了。”

对于福特汽车,马斯克形容其生产车间像停尸房。而福特回应称福特 Rouge 工厂生产线,每 53 秒就有一辆高科技、高质量的 F-150 下线,埃隆应该去查查自己工厂出了什么问题。

马斯克还批评过通用汽车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是急功近利,“一些拿着自动驾驶软件演示的程序员组成的团队竟然卖出 10 亿美元”;而通用汽车前副总裁回怼,特斯拉正在走向倒闭。

大众汽车遭遇 “排放门” 事件时,马斯克调侃道,“如果我接管大众,将会带领大众成为 0 排放汽车的领导者”。大众前 CEO 穆勒表示,特斯拉在吹牛方面简直是世界冠军。

国内几家车企也没能幸免。

2020 年末,当时蔚来汽车股价为 42 美元 / 股,而特斯拉股价则为 420 美元 / 美股。马斯克直截了当的评论称:“420 是 42 的十倍”。

同年,小鹏汽车展示其最新的自动驾驶系统后,马斯克评价称 “小鹏汽车拥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但没有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何小鹏当时则回应道:“准备好明年被我们打的找不到东”。

近日,比亚迪公布了 4 月新能源汽车销售 10.6 万辆,同比增长 387.94%。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销量数据是第一次国产车企销售量超过合资品牌。

虽然比亚迪斩获如此佳绩,曾经也被马斯克狠狠鄙视过。

根据此前一段马斯克接受采访的视频显示,当被问道比亚迪相关问题时,马斯克竟然直接哈哈大笑,表示不屑,直言道 “我不认为比亚迪有什么好产品”。

不过,对于马斯克这种评价,比亚迪如今的成绩是最硬气的回应吧。

有句话叫 “脾气与实力并存,没有实力衬托的脾气只是无能狂怒”,马斯克固然性子直,也可能并不招所有人喜欢,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他的确有实力在多个领域做到出人头地。

你喜欢马斯克这样性子的人么?欢迎留言。

来源:三言财经

杭州特色的抗疫路线 成本有多高?

过去 48 小时里,你在杭州公共场所看到的每个人,都至少完成了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

常态化的意思就是,就像出门要带手机,坐高铁要亮绿码一样,核酸检测,也将成为杭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之后,核酸检测每 48 小时就要完成一轮。这意味着,面对疫情,之前的精准防控、健康码、行程码等体系已经彻底被全民核酸所替代。

可以说,这是杭州采用的抗疫新路线。

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杭州不是第一个。今年 2 月份,深圳就设置了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至今,深圳全市设立的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也没有超过 2500 个。杭州就不一样了:

一出手就是一万个打底。

根据官方介绍,杭州将至少设立 10000 个免费核酸采样点,在政府、公司、小区、地铁站、菜市场等人口密切的场所,采样点属于增设,并不在这 10000 个的范围里。另外还要再加上移动采样车、独立采样亭等流动的采样点。

一轮全民核酸的成本,也不难算出来。

杭州的常态化检测,采用的是 20 个人混一管。混采用到的医用耗材有拭子(棉签)、一次性病毒采样管和样本保存液。

社长参考了公开的采购公告,一支 20 混 1 的病毒采样管(包含保存液和 20 只采样拭子),价格最低也要 6 元。

根据杭州疫情防控发布会的数据,光 4 月 28 日这一天,杭州就采样了 743 万人次。一轮下来,1000 万人次的采样量是很保守的数据。

1000 万人次,也就是 50 万管样本。采购价为 1.6 元的新冠提取纯化试剂,需要用上 50 万份。

这样算下来,一轮新冠检测的耗材成本,就至少有:

400 万。

在余杭仓前的科技园区里,一些外观橙色的核酸采集数字服务站已经开始使用。这些由余杭本土上市企业申昊科技自产自销的岗亭,一台零售价是 68000 元。

在生产这个工作站之前,申昊科技一直做的都是工业巡检机器人的生意。服务对象也是电力公司、地铁这样的客户。

社长了解到,68000 元能买到的除了亭子,还包括亭子里的新风系统、监控视频、LED 灯、气溶胶消毒设备、对讲机和手套。

一位申昊的销售人员告诉社长,这一次余杭采购了 600 台的移动采集服务站,在 5 月 10 日之前都要全部交付了。价格是按照批发价来的,大约 4 万元。

按照这个成本,新增的一万个核酸检测点,花费差不多要:

四亿。

核酸采样会被送市属的医院检测基地,市卫健委的气膜移动实验室,还有第三方检测机构。

整个四月,杭州的各个疾控中心都在买买买。

临平疾控中心在四月中旬紧急采购的荧光定量 PCR 仪,一批就是 200 万。几乎同时,富阳疾控中心采购了一批检测仪器设备,花了 1100 多万。这还只是 5 万管的检测规模。

为了常态化核酸检测,杭州把 6 个市级核酸检测基地全部用上了。加上各医疗机构的 PCR 实验室和第三方实验检测,整个城市的检测能力:

每 24 小时超过了 80 万管。

也就是说,杭州最大检测荷载,为每天 1600 万人。

按照国家卫健委颁布的第二版《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杭州全市至少需配置 610 台 96 孔 PCR 仪、240 台 96 孔核酸提取仪。

就算这些仪器的单价都在 20 万左右,总价也要接近 2 亿。

此外,按照国家规定,杭州还要配备 1500 人左右的专职核酸检测队伍,以及千名上下的辅助人员。

也就是说,杭州要配备 2500 名核酸检测人员。

社长看到,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PCR 实验室里在招临时检验员。没有证书会操作 PCR 仪器也行。白班 60 元,晚班多 5 块,一天 12 小时下来也有七八百。

即便按照日薪 500 元来算,2500 人,每天也需要 125 万支出。

而采样人员的需求量更是庞大,一名信息录入员和一名核酸采样员,是一个采样点最基础的人员配置。10000 个突然冒出来的采样点,意味着至少 20000 人的需求。

西湖区的留下街道、转塘街道、北山街道,已经发出了待遇 10000 元 / 月的核酸采样人员招募令。转塘街道一招就是 100 个人。西溪街道开出了兼职采样员 500 元 / 天的工资。

当然不是所有社区都这么有钱。社长注意到,杭州的劳务派遣市场里,已经涌现了大量兼职采样员和信息录入员的岗位。

一位劳务派遣专员告诉社长,自己手上就有一些滨江、余杭、拱墅的街道社区临时岗位,这些岗位的要求很简单。

信息录入员只需要自备一台安卓手机和 48 小时核酸报告。5 个小时有 100 元的收入。

核酸采样员也是一样,培训后就可以上岗,每天工作 8-10 个小时,320-400 元 / 天,月薪在 8000-10000 元。

这些岗位都很走俏,几乎是一发出就被抢完了。

社长算了算,取 200 元 / 天的中间值,这些采样协助人员人力成本就需要 400 万 / 天,48 小时就是 800 万。

再加上核酸检测人员的 250 万元,杭州每做一轮全民核酸,光人工费用就至少要花掉:

1050 万。

再加上 400 万元的耗材,每一轮核酸检测的人工和材料费,差不多是 1450 万。6 亿元的取样岗亭和检测仪器支出,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如果常态化检测持续到年底,杭州人至少还需要做上 120 轮核酸。按照每轮 1000 万人次来算,光是设备、人工和医用耗材,杭州就可以用掉:

25 亿。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杭州卫健委的全部公共预算支出也就 25 亿。而社长的算法,是把所有成本都按最低标准算的。杭州今年的公共预算,要增加很多了。

这样的庞大支出,其实就是为了一件事:

只要有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三区之外所有餐馆、酒吧这样的公共场所,都可以对外开放。

即便如此,与上海全城静止相比,这个代价已经算是非常小了。

来源:铁头功社 微信号:onehangzhou

“暂停”在上海的农民工:怕自己“成为麻烦” 不敢轻易求助

原创 北青深一度 北青深一度

记者/佟晓宇

困在上海浦东一处工地的农民工,日常活动只能在工棚内

随着封控,上海数以百万计农民工的打工生活被按下暂停键。他们是摩天大楼和机械零件背后的人,因疫情静止在工地、厂区和租住的城郊出租屋中。收入暂停,物资告急,但外界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有些农民工已经过了60岁,不会使用智能机,也不清楚身处的地点,被隔绝在信息之外。有人也怕自己“成为麻烦”,不敢轻易求助。

除了等待,他们能做的不多。但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担忧着自己的“暂停”会给家里带来问题。

4月22日,上海市人社局出台《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人社部门将加强与方舱医院、各类保供企业、复工复产企业的对接,协调各方力量帮助农民工就近就地用工。全力维护农民工工作报酬、职业保护等权益,还将进一步畅通农民工维权投诉渠道,及时发布政策信息。

桑树叶不知被谁吃了

无事可做,李向伦决定写疫情日志。他喜欢文学,爱写文章,坚持写了好几年,打字不方便,就在智能机上手写。写第一篇时,封控已经进入第19天,他回忆起封控之初的日子。自3月31日起,他所在的嘉定区马陆镇大宏村开始封控。最初李向伦甚至有点窃喜,他不知道自己要被封控多久,只是忙碌半生,这是难得一次能够理所当然休息的日子,除了没有工资。

连续几天,他关掉闹钟,睡到自然醒。然后开始重复的一天:洗漱,做抗原自测,填表单,向公司上报核酸和抗原结果,然后盘算自己剩余的食物,给自己做两餐饭。

今年61岁的他在一家厂里做质检员,在8小时或12小时的班上,他要全程站着对三十几张机床上的零件进行抽检,每个月收入五六千块。早在2004年他就只身来到上海打工,那时小儿子还在读初中,妻子留在老家照顾老人孩子。现在大女儿和小儿子都已成家生子,但李向伦还想在上海继续漂着,他没有医保,想给自己和妻子攒点养老钱,“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多年来,他一直租住在距工厂不到1公里的大宏村。这里距外滩30多公里,除了为数不多的本地老人,有差不多600位在附近工厂打工的人租住在这儿。除了新建的三层别墅,村里基本上都是八十年代建成的两层老式民房,房顶盖着黑瓦。李向伦住的那栋房子有四间房,改造后,租给了五家。

李向伦的房租每个月600块。10平米的房间内没有卫生间,要出门去村里的公厕。厨房也没有,他在门口的架子上放了一个煤气灶。他想把日子过得讲究点,上一户走后留下了些旧柜子,他添置了电视,还有洗衣机。

封控后的第10天,李向伦的前后邻居和住在二楼的原同事核酸检测呈阳性。他的门口就是楼梯,邻居上楼必须要经过他家。李向伦一直把门关得紧紧的,直到第二天下午6点半,120救护车将邻居接走。李向伦记录下那时的感受,“一夜之间……我真的恐惧了。”

食物不是他最紧要的问题。前半个月,村里发放了两次物资,第一次,一个胡萝卜一根莴笋,笫二次,一个紫卷心菜,两个小土豆,两个小苹果。村子里有个好心人为每戶捐赠了一公斤面条,三个鸡蛋,一斤盐,如果省着吃,可以吃上三天。半月后,他又收到一公斤面粉,一公斤面条,五公斤大米,以及一桶1.8升的油,只是没有蔬菜。

同在上海,在李向伦收到物资的时候,20公里外的吴子良和自己的16名施工队员,正在面临食物紧缺。

这是38岁的吴子良在上海工地上做工的第四年。他的施工队员来自全国各地,最小的二十岁,年龄大的五十几岁。封控前,他们的工作是给嘉定区江桥镇某工地十几栋楼安装消防设施。

今年2月底来上海后,17个人分住在工地上的四间临时宿舍,吃住都在里面。距工地20分钟路程有家农贸市场,平时大家就去那买菜,自己在宿舍做饭。3月底开始,由于疫情封控,施工材料运不进来,工地不得不停工。往日嘈杂的工地,一时大门紧闭。

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封控后的前14天里,他们的全部存货是8个发芽的土豆,3颗蔫了的包菜,3根逐渐变黑的莴笋。没什么人能求助。“我们老板也被封控在里面,他也一样没得吃。”吴子良说。有天吴子良发现,工地边上两棵长出嫩叶的桑树,叶子全被撸光了,“不知道被谁摘了吃了”。

他开始尝试在网上向社会求助。有志愿者联系上他,给每个人送去一箱方便面。他跟志愿者讲,其实也可以去工地的大食堂买饭,但“一顿饭要20多元,一直在涨价,快一个月没活干了,没有工资,大家吃不上几顿就没钱了。”

封控到了第14天,吴子良和工友的所有存货仅剩下包菜、莴笋和发芽的土豆

去哪里领物资?

不得不向外界求助的还有梁向琴。3月1日,她从老家江西来上海找工作,一直和丈夫住在浦东新区张江镇的工地宿舍里。多年来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她在家里陪读,兼职做营业员,每个月能收入一千来块钱。今年小女儿也考上了大学,梁向琴决定来上海找个工作,陪着丈夫。

年轻时,她曾在上海的电子厂里工作。可是这次再来,一直碰壁,她年龄超过了很多工厂要求的45岁上限。丈夫和工友正在建的路桥项目,再有一个月就完工了,疫情的暴发终止了进度。梁向琴和丈夫以及60个工友被封控在工地的工棚里,两人一个房间。工友里没有年轻人,大部分人都在60岁以上。

处在疫情较重的区域,工地周边村镇的阳性病例每天都在增长。刚开始他们要到最近的韩荡村跟村民一起做核酸,后来村里确诊人数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梁向琴和工友多次跟负责核酸采集的人争取,希望让工作人员进入工地给农民工测核酸。争取有了成果,工友不用再去村里排队。

梁向琴成了这些农民工的临时“管家”。有人防护意识不强,她就每天多次叮嘱大家要勤洗手,带好口罩。很多农民工用的都是老年机,只能接打电话,发短信。每次抗原检测完成,她得一个个帮他们上传抗原结果。

韩荡村是距离工地最近的村庄,这轮疫情开始前,大家的快递都会寄到村里。做核酸时,梁向琴和工友了解到村里已经发了好几批物资,有牛奶、面包、盐,但工友们一直没有收到这些物资。工头曾代表工友联系上村里的负责人,但是几次沟通下来,被对方拉黑了。

距离稍远一点的钱堂村,在为村民分发完物资后,曾给工地送来过一些蔬菜。但工地究竟属于哪个村管辖,又该去哪里领取物资,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很快,没吃的了。4月14号,梁向琴在短视频平台上向外求助。第二天,志愿者给每人送来一箱方便面。那天早上,他们已经断了粮,没吃早饭。工地旁的河边,野草发了嫩芽。有工友说,去挖野菜来吃吧,梁向琴拦下,“万一有毒可怎么办,我们也分辨不了”。

接到志愿者的电话时,梁向琴想,起码不用挨饿了。她把消息告诉工友,“他们都不相信,说哪有这么好的人”。但是方便面运到,分到每个人手上时, “一个个看起来就像过年了一样”,梁向琴一阵心酸。

向外求助的决定是她一个人做的,她知道这些农民工不想麻烦任何人,“他们虽说挣的是辛苦钱,但是他们也是很要面子的,不愿找别人要”。

李向伦讲起,同住在村里那些独居的打工人,“平时就不做饭,家里肯定也没啥吃的”。但大家都不轻易求助,他很少在群里看到有人说缺什么。有天群里有人憋不住了,说想喝酒。他家里存了家乡自酿的高粱酒,就装了一矿泉水瓶,放在外面的围栏边让工友自取。他自己很久没吃青菜,有邻居想给他送点自己存的莴笋,他拒绝了。

3月28号,浦东地区进入封控状态,早在24号,工地因为周边疫情严重,已经开始严格管控。梁向琴所在工地在封控前采购时,只简单采买了几天的食材,“以为最早4月1号就会解封”。封控迟迟没有结束,买来的物资都尽量节省着吃,但最后的10个萝卜全烂了。食堂师傅把烂的部分削掉,用盐腌起来,早上给大家配米汤吃。

4月5号开始,米已经快见底,米饭慢慢变成粥,再变成稀饭米汤,一天两餐也变成了一天一顿稀饭。“每天中午12点半吃一顿”,大家这么坚持了四天。梁向琴觉得自己喝水还能坚持,但那些年龄大的工友,“已经饿得没有什么力气了,情绪也不高”。

求助志愿者之前她给政府热线打电话,有人给送来了一些面粉和几个蔬菜包,里面有青辣椒、茄子,还有黄瓜。但对60个人来说,这些物资坚持不了几顿。那天中午,食堂师傅炒了茄子,但“谁也不敢多夹”。方便面大家也舍不得吃,梁向琴和丈夫饿了就煮一包半,两个人吃,一天最多吃两顿。

帮助吴子良和梁向琴的志愿者团队也同样被封困在上海。他们的团队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40人。在4月23日和24日两天的总结中,他们从快手、微博、公众号留言、合作伙伴介绍等途径导入358个求助信息,为335人送去390箱方便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李凌云撰文谈到,在沪农民工作为特殊群体,因散落在城市各处,面临着防疫难、物资少、住宿难、收入少等问题。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需要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做好重点群体困难状况的摸排,动员整合各方资源,加强防控和医疗救治,落实生活物资保障以及加强收入保障和社会救助。

李向伦所在的村子正在进行核酸检测,封控后这成为村里的日常

“顶梁柱”被按下暂停键

闲下来,每个人都开始担忧。停工切断了收入,这是他们最大的心病。不同于厂里月结工资,很多工地上的农民工都是工程结束才结款。梁向琴丈夫的工程因为这次疫情暂停,现在两人花着从家里带来的钱。

梁向琴的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供两个孩子读书。去年过年前,丈夫还没回家,梁向琴发现婆婆日渐消瘦,多次检查后,确诊了肺癌。现在,婆婆每个月的靶向药加上营养费要五千块钱。丈夫的弟弟也帮着承担药费,但是“他还年轻,婚还没有结”,梁向琴也心疼嫁过来后看着长大的弟弟。

丈夫的忧愁她一眼就能看出来。封控之初,大家都把前几天当成了难得的假期,几个人坐一块打小牌,赌几支烟。梁向琴也跟着手机跳跳广场舞,听听歌。她还把手机放在桌子上,播放视频,大家围成一圈一起看。后来解封迟迟没有动静,牌也没人打了,都安静地躺着,有的给家里打电话,还有闹脾气说晚上要偷偷溜走的。

一向开朗的丈夫也不爱说话了,人也变得愈发暴躁。提起母亲的病,梁向琴都会多说几句宽慰他的话,但说多了丈夫语气就变得凶。多年来,丈夫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原本孩子都上了大学,生活应该是翻到下一页了,可“老人苦了一辈子,还没过上一天安生日子,就得了这个病,我老公心里愧疚”。两人给老人打去电话,不敢说工地上的情况,只报喜不报忧,“婆婆还叫我们暂时不要回家,老家都是老人小孩,让我们要对他们负责,等疫情平复了再回去”。

这段时间丈夫吃不下、睡不着,“只要疫情早点过去,我们能够正常工作,我觉得这个也是能负担得过来的。我们心里的压力非常大,很迷茫,现在家也是回不去的。”

在封控期间还能保证收入,是难得而幸运的。3月31号,李向伦的前同事刘胜收到公司的消息,厂里需要安排一部分人赶几天工。疫情前,厂里有意识地储备了一部分生产材料,他这一去,就被封控在了厂里,原本以为只要几天,“但现在一封就快一个月了”。

刘胜已经来上海超过20年了,原本妻子跟他一起在上海工作。去年,妻子回老家照顾老人。两个孩子都读了大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他跟李向伦租住在同一个村里,一间带卫生间的屋子,每个月八百多块钱。

眼下,在厂里的工作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厂里没有宿舍,刘胜住在临时腾空的办公室里,地上铺上纸板,上面放着睡袋。租的房子没住,但是房租还要交。好在三餐能在厂里解决,不过食堂储备的菜也都是萝卜、洋葱、土豆这些易储存的菜,他已经很久没吃过绿叶菜了。

刘胜说,村里工友的微信群里,疫情后总有陌生人进来,声称能帮大家低价团购到蔬菜。但收了钱,人就不见了,后来被证明是骗子。能上班,刘胜的心里负担小了很多,跟家人提起上海疫情,还安慰家人,“我在上班,没事”。

虽庆幸还能保住收入,但刘胜厂里备的材料也支撑不了几天了,“差不多也就到月底”。这也意味着,如果生产材料用完还没等到复工,刘胜的工作和收入也要暂停。

4月26日,工作人员在车站等道口进行相关查验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人员输出,防止疫情外溢

“不知道老家割麦子时能不能解封”

丁勇的遭遇跟他们都不同。今年2月从河南来到上海,这是他第一次来上海。在这之前他都在老家务农、在工地打零工。

3月以来,他在嘉定的一处工地上工作。具体位置,他也说不清。这座城市对丁勇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疫情里的遭遇也一样,很多时候他的回应都是,“俺也不清楚”。对他来说,工作地点在哪儿、在哪儿住都不是紧要的事。他没上过学,只想着不要停工,保住收入,能够按时给家里寄钱。

用丁勇的话说,到上海“只干了10多天活,歇了20多天了”。丁勇说,随着疫情封控,平时一两块钱的泡面,涨到了八块,几毛钱一枚的变蛋,涨到两块五……他来上海时,身上带的两千多块钱早已经花光了。后来,工友们一起跟老板争取到了一顿饭10块钱的餐补。

工地停工20多天后,工友里有人核酸阳性,丁勇和工友在一天夜里被旅游大巴车转运到宾馆隔离。他不知道这个宾馆在哪儿,唯一能确定的是,一栋楼有六层,里面住满了工地上的人。因为手机流量不够用,他只在早上打开网络,看一下消息,然后断网。

丁勇妻子的外甥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讲述了姨夫丁勇来上海前的生活。

前几年,丁勇和妻子一直在浙江宁波的工厂工作。两人经常加班,他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直到妻子病倒,无法继续工作。去年,他在老家的工地上干活,到年底结算工资时,包工头扣着钱不给,大年二十九丁勇还在包工头家要钱。后来,钱要回来,但比当初商定的少了将近一半。今年,他一人来到大城市,想着在这里挣钱能比老家容易些、多些。

家里人还不知道丁勇被隔离了,怕家里担心,他不敢交代太多。隔离宾馆供应一日三餐,不需要自费,丁勇说,这很好了。前些天,丁勇和外甥通了电话,挂电话前丁勇说,“不知道老家收麦子的时候,能不能解封,等解封了,我可能不会再来了……”

“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并不是转为阳性,而是生活上是否能坚持到那一天。” 李向伦说。时间久了,他忽然觉得,与其这样提心吊胆地捱日子,倒不如转阳算了,进了方舱医院,起码就不会为生存而发愁了。想了想,他又觉得羞愧。

吴子良的方便面也支持不了几天了。大多数时候队里的人都坐着一言不发,坐不住了就睡觉。怕家人担心,工友们也都不太跟家里联系。“大家都看电视,其实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吴子良说。

每天都会有工友问他:什么时候复工?吴子良总答“快了”。他只能敷衍,“我也不知道,我也搞不清楚,我比他们更着急。”

在4月24日上午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从近阶段的疫情数据情况来看,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还是比较多,处于高位波动状态,主要是在部分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有所抬头。

针对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情况,市、区两级防控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四方责任”,加强健康监测和人员筛查,做好有关区域内的环境消毒,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封控近一个月,4月27日,李向伦所在的村庄已经从封控区转为管控区了。他说,沉寂了许久的村庄,恢复了一些生气。早上能看见村庄里有三三两两的人在一起聊天说笑,河边也有人垂钓。他在日志中写下,“我感觉离解封的日子,应该不远了。这种心情,仿佛是在漫长的黑暗中,看见了一线曙光。”

前一天,梁向琴和丈夫打工的工地也由封控区转为管控区。虽然还不能走远,但工友可以走出房门在工地大门口转悠了。她也终于联系上一个供货商,帮大家买了些胡萝卜、土豆和卷心菜。

(文中除李向伦、吴子良,其他人均为化名)

一个 SHEIN 约等于三个小米

文 / 喀戎

来源 / 价值星球 Planet(ID:ValuePlanet)

SHEIN,这家神秘公司最近成了创投圈顶流。

据外媒报道称,这家全球快时尚电商品牌平台已经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泛大西洋资本、老虎环球基金和红杉基金,募集资金规模在 10 亿 – 20 亿美元。在这轮融资后,SHEIN 估值可能将高达 1000 亿美元。

100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这一数字已经超过欧美快时尚品牌 H&M 和 Zara 的总和。仅次于字节跳动和估值缩水后的蚂蚁集团,和大洋彼岸马斯克的 SpaceX 几乎相当。如果用上市企业作对比,SHEIN 估值差不多等于一个美团,或者两个拼多多、三个小米集团。

根据公开报道,近两年 SHEIN 的估值一直在以火箭般的速度增长。2020 年 SHEIN 完成 E 轮融资时,估值约 150 亿美元;2021 年 6 月,《福布斯》杂志称 SHEIN 的最新估值增长到 470 亿美元。

问题来了,创立仅 14 年的 SHEIN 为什么那么值钱?

瞄准全球 “小镇青年”

2008 年,SHEIN 在南京成立,早期主要做婚纱外贸生意。

直到 2015 年前后,SHEIN 将总部从南京迁到番禹,开始快速发展。之后的两年里,SHEIN 不断扩展供应网络,在总部 “2 小时圈” 内,发展了 300 多家核心服装厂供应商,

对于这些供应商伙伴,SHEIN 也从不吝啬。据媒体报道,为保证供应链安全,SHEIN 经常主动为工厂补贴资金,从不拖欠供应商款项。对于所需要的服装产品,SHEIN 的信息系统可以接入浏览器,探查各地的流行趋势,再发送给供应商参考,保证紧跟潮流,够多也够 “时尚”。

据报道,2021 年 10-12 月 SHEIN 每天会上新 5000-6000 款 SKU,存货周转天数为 30 多天,这在服装零售业是个极低的数字。作为对比,H&M 和 ZARA 周转天数分别为 138 天(截至去年 11 月底的财年)和 92 天,效率只有 SHEIN 的数分之一。

与此同时,“实时供应链体系” 也是 SHEIN 的核心。按官方披露,一件服装从打样到送到消费者手里只需要短短的 20 天,远远超过同行。

对于快时尚来说,与速度同样重要的还有价格。举例来说,ZARA 平均价格 35.9 欧元,H&M 的平均价格 26.2 欧元,对欧洲人来说已足够亲民。但 SHEIN 服装的售价只有个位数,加之活动不断,让一场 “消费降级” 狂欢席卷国外。

2013 年至 2020 年,SHEIN 连续 8 年实现营收超过 100% 增长。国金证券研预测,SHEIN 2021 年规模可超 160 亿美元,其中服饰为主,女装占比超六成。同类快时尚企业 ZARA 和 H&M 2020 年营收分别为 316 亿美元和 202 亿美元。若能保持之前的高增速,SHEIN 赶上两位 “老前辈” 只是时间问题。

究竟是谁支撑起 SHEIN 百亿美金的销售规模呢?

按 SHEIN 的计划,1995 年到 2009 年期间出生的 Z 世代是它的主要目标用户。为了吸引这部分消费者,SHEIN 也将 “低价 & 潮流” 作为主要卖点。

前期 SHEIN 在 Google 和 Facebook 上投放了大量广告,并由此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关注。而随着 “网红经济” 的崛起,SHEIN 也快速合作了一波海外网红,凭借较低的和合作成本和极佳的效果全面收割用户流量。

如今,SHEIN 在 Facebook 上有近 2500 万粉丝,在 Instagram 也有超 2200 万粉丝。据最新统计,2022Q1 SHEIN 的 Instagram 全球页共发帖 900 + 次,互动数达到了 1700 万 +;#SHEIN# 标签视频在 TikTok 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 200 亿次。

营销方式上,SHEIN 采取 Affiliate Marketing 联盟营销,根据销售额的比例给 KOC/KOL 返佣,返佣比例约 10%~20%。充足的返佣也让更多网红愿意加入到 SHEIN 品牌的宣传中。

同时,SHEIN 又极其注重网红及粉丝的反馈,根据反馈进行规划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除了外部流量,SHEIN 自有 App 也是公司直达用户的渠道之一。App Annie 数据显示 2021 年 5 月,SHEIN App 的下载量超过亚马逊;2021 年全年,SHEIN App 下载数为 3200 万次,仅次于亚马逊的 4000 万次。

而且 SHEIN 的 PC 端十分让人 “上瘾,中泰证券数据显示,在 ZARA、H&M、GAP 等一众对手中,SHEIN 的 PC 端用户访问深度最强,访问时长达 8:37 分。

甚至有美国用户在 Twitter、Quora、Facebook 上吐槽称,自己患上了 “SHEIN 上瘾症”( SHEIN Addiction),“我买了一大堆,停不下来”,“我明明不缺衣服,但又忍不住买了” 等等。

拥挤的服饰赛道

事实上,不仅是 SHEIN,在中国 “大且全” 的供应链基础上、在跨境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跨境电商正在迎来一波新的发展热潮。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 年中国跨境 B2C 约 2.3 万亿元规模,平台卖家和自营网站规模比例约 3:1。平台卖家 2016-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 32.9%,自营网站在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速 42.8%。

2020 年,中国跨境出口 B2C 电商品类占比中,消费电子占 23.5%,服饰类占 20.2%,家居产品类占 20.7%。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跨境服饰这块蛋糕觊觎者也不少。

IT 桔子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跨境电商领域融资共 55 笔,总金额接近 57 亿元,成为投资热点。此外,包括子不语、致欧科技、华宝新能源等跨境电商企业均积极寻求登陆资本市场,争先恐后递交招股书。

除此之外,不少大型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布局这一领域。字节跳动在 2021 年推出女装跨境电商独立站 Dmonstudio,以及依附 tiktok 的电商 TikTok Shopping;阿里拥有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速卖通、Lazada 等多家成熟跨境电商,并最新推出电商平台 Allylikes。

其中字节旗下的 Dmonstudio 曾被视为 SHEIN 最直接的挑战者。但注册域名仅 3 个月,Dmonstudio 就突然关停。在此之前,Dmonstudio 已狂撒数亿,覆盖到 100 多个国家及地区,并在全球布局了海外仓。来去匆匆的字节跳动海外战略,让人摸不着头脑。

阿里去年底在欧美市场上线的 Allylikes 专注女性服饰购买,业内普遍认为其是对标 SHEIN 的产物,且用户群同样瞄准 Z 世代,但价格区间在 20-40 美元之间,略高于 SHEIN。

据业内人士透露,Allylikes 瞄准中端人群,未来能否脱颖而出还要看阿里愿意烧多少钱。据了解,阿里此前还在美国推出过电商平台 11 Main,专注于时尚与风格、家庭与户外、母婴与儿童等多个品类,不过 11 Main 也在不久后草草收场。

除了上述巨头,不少创业公司也将海外市场作为崛起的大本营。根据 Vogue Business 统计,目前市面上至少有 12 家在运营模式、目标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和 SHEIN 类似的,由国内公司运营的电商平台。

典型的如创立于 2012 年的 Jolly Chic,以时尚服饰品类为主,主要瞄准中东市场 25-40 岁女性客户,目前已完成六轮融资,最新融资金额为 6500 万美元。创立于 2020 年的 Cider,主打 Ins 风、走原创路线,也已经获得四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金额为 1.3 亿美元。

国内公司打得火热,国外巨头也没有缺席。外媒报道,微软正在内测首个跨境电商平台 ——Buy with Microsoft,最快将于 4 月或 5 月推出。主要销售家居日用、电子配件、3C、服装鞋帽、园艺工具等。报道还显示,该平台免佣金,入驻商家需线上或线下销售额大于 100 万美元。

百花齐放之下,跨境电商已接近红海,这也倒逼 SHEIN 进化。国金证券研报认为,未来 SHEIN “破圈” 路径将依靠 “高端化” 和 “拓品类” 两条线开展。

2020 年 SHEIN 推出高端品牌 SHEIN Premium 后更名为 MOTF,价位维持在 5 至 75 美元之间,SHEIN 官网对 MOTF 的描述是:“顾客无需支付高价位,就能享受到高端服饰”。

今年 3 月,SHEIN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设了首家快闪店,展出包括衣服、鞋子、配饰和包袋在内的约 3000 件商品,以便购物者可以感受面料和质地,并尝试在线销售的产品。相关人士透露,SHEIN 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快闪店,主要目的是改变消费者对于它产品低端的刻板印象。

与此同时,SHEIN 还将 SKU 延伸到美妆、家居、服装等多个品类。其中,家居品类涵盖了宠物用品、装饰、办公用品等在内的 5 万多种产品,服装类目则涵盖了男装、女装、童装等。最新消息还显示,SHEIN 低调上线了自己的内衣品牌独立站 Luvlette。

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代表之一,SHEIN 正受到越来越多全球消费者的欢迎,但在供应链规模越来越庞大的过程中,SHEIN 仍需严把质量关,减少因此产生的负面争议,进一步提高中国品牌在国外的认可度。

1000 亿美元的估值不是个小数目,全球资本的引入也验证了中国企业的投资价值。日前,有媒体传出 SHEIN 寻求赴美 IPO 的消息,不过 SHEIN 随即予以否认。

年轻人为什么焦虑

假期和以前的同事聊了下,以前我是业务线的,他是 HR 的,就叫他老张吧,后来跳槽出去,把几个大公司都转了一圈。

前些年干脆辞职去做猎头,一开始单干,后来业务越来越多,拉了几个人一起做,现在名下有个猎头公司,他在各个公司的前同事这几年有的当上领导了,有的继续跳槽,反正关系网遍布整个互联网圈。他有社牛症,天天找大家吃饭聊合作,慢慢就做了起来。

刚下海那几年主要是给那些技术大佬服务,疫情爆发后,以前频繁流动的大佬不愿意动了,可能是担心现在大环境变差,各个公司越来越苛刻,自己从一个公司离职,在下一个公司不好混,所以大家能不动都不动。

他只好搞业务下沉,也就是帮那些刚毕业两年想找工作的年轻人联系工作。

疫情发生前他的业务已经步入正轨,甚至都不用他管了,每天看看手底下的人成了几单就行了,其实也不用看,手底下四五十人,90% 的单都被几个骨干成了,他自己都很纳闷这几个人怎么那么厉害,每天跟这几个人聊聊就行了,顺便想办法防着这几个人带着资源出去创业。

疫情开始后按理说该变难,基本盘没了嘛。

不过好在有个业内都知道的事,叫 “换挡”,也就是说,一个大公司,养着一群老员工,这些老员工工资比较高,正常年景业务好的时候无所谓,但是等到业务不行了,项目变少,公司盈利较少,领导就得想办法,怎么办呢?

就跟嫌车速太快费油似的,把车开慢点,具体的操作就是把年龄大工资高的开掉一部分,能不招就不招,如果实在必须要招,就换成年纪轻要价低的。每次寒冬的时候,市场上人力资源是过剩的,就可以低价回购年轻员工,整体操作也不难。

那如果年轻人经验不足怎么办?也没事,又不是都开了,让剩下的老员工带。

而且在公司领导的眼里,刚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有了基础的工作经验,却没有职场老油条的恶习,也不拖家带口,更重要的是拼劲十足。

这样就实现了一次 “节能转换”,从高耗能状态转变到了低功耗状态,公司开支降下来一大截,这几乎是中国大公司的常规操作,每隔一些年就来这么一次。

唯一的压力是这几年这个操作越来越费钱,因为遣散费是很高的,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好糊弄。每到这个时候,各个公司的 HR 压力是很大的,部分 HR 直接辞职了,干这种事良心会痛,除非给加钱。

所以这段时间大家如果看到有公司一边宣布大规模裁员,一边又狂招人,不要奇怪,常规操作。

尽管这么干说缺德也缺德,不过 “公司” 这种组织本身没啥感情,看着是一群人组织起来的,但是里边的人都制度化了,除非由你去当面裁员,否则里边每个人都没啥心理负担。为了度过寒冬,啥事也干得出来。

多说一句,有小伙伴说,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公司为啥裁员而不大家一起降薪共度时艰呢?

在普通员工眼里,大家都对公司有贡献,那一起降薪不挺好嘛。

但是在管理层眼里,公司 80% 的业绩是前 20% 的人做出来的,靠后的 20% 贡献非常少,甚至应该每年干掉那 20%,吸收新人进来,事实上国内很多企业也是这么做的,包括很多大家赞誉有加的大公司,他们能壮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司里保持了高淘汰率,不断清理掉能力不行或者状态不好的员工。

公司在任何时候的策略都是 “尽量保住前 20%,只要这些人在,出了事也可以东山再起”。

这个听起来比较黑暗,不过基本所有企业都是这么做的,甚至出现过更极端的,大规模裁员后,继续对前 10% 搞激励计划,也就是这些人反而涨工资了。这样有助于凝固组织核心的凝聚力。

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位置不一样,想问题的角度和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更暗黑的一个逻辑是,大公司想稳定运行,必须把每个员工,都打造成一个螺丝钉,只有彻底 “螺丝化” 了,才会避免出现因为某个骨干离职导致业务中断,而保持流动性,正是 “螺丝化” 和稳定性的前提,每次员工离职都是一次对业务稳定性的考验。

反正老张的业务风生水起,在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下,公司业务一天比一天多,由于人手不足,他又不想多招人,自己也每天开着两个微信天天聊,顺便询问面试码农那帮人里口才不错的人有没有兴趣来自己公司做拉皮条,因为做技术相关猎头,也需要技术根基,不然没法对接需求,最起码得听懂面试者擅长啥技能吧。

他跟我说他每天保持聊五十人左右,今年人才市场人力充沛,他这种小公司收费低,新客户都是老客户 “人传人” 获得的,宣传费用极地,疫情以来,钱是赚到了,不过人也抑郁了,因为越聊越发现那些人的情绪某种程度上传染给自己了。

首先是愤怒,当然大家聊天的时候不会说,只是这种情绪一直跟背景音乐似的弥漫在周围,大家都很郁闷,当初上大学的时候读这个专业就是为了好找工作,怎么能想到如今卷成这样。

而且大家最不爽的是,当初学长们跟他们说,屌丝逆袭最关键的是拿到初创公司股权,等公司上市,就可以在帝都买房,除此之外几乎不可能,靠工资想也别想。怎么到自己开始上班了,这种传说中的好事一下子没了?

问题是红利没了,房价可是被当初的红利给推上去了,稳在那里下不来,怎么看怎么气人。

然后就是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现在自己的收入根本没法在一线扎根,将来何去何从,今天自己凭借年轻把公司里的老员工卷掉了,过几年再被更年轻的人卷自己?

这个时候老张只好先安慰对方,一般也是两件套,类似:

也别太担心,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从职员到创业者,将来的路说不准的。

这时候可能发现对方不为所动,因为年轻技术人员一般鄙视 HR,并不想做他这个工作,觉得如果哪天自己做了 HR,基本是 “逼良为娼”。这老张是知道的,只是多年混迹江湖,再加上自己这种小老板收入是正常码农的十几倍,早就无所谓了。

然后祭出第二招:不错啦,最起码有工作,工资还不错,总比土木老哥强吧?想想你们学校的四大天坑专业,说不定还在纠结读博还是出国呢。

每次说到土木老哥和四大天坑,就能感觉到对方的情绪有了缓和,然后也可以继续聊了,幸福果然是比出来的。

而且他还发现一个问题,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给相同工资,其中一个可能很快就答应了,他有时候甚至希望对方讨价还价一下,因为 HR 里都有一个潜规则,不会直接给心理价位,比如这个职位一万,我出价八千,希望你能回一价,最终落在一万附近,这样你觉得自己占了一点便宜,能保持个好心态。

老张惊奇地发现很多年轻人根本不还价,后来旁敲侧击几句,瞬间明白了,这些孩子家境不太好,等不起,有机会就着急抓住,生怕讨价还价错过机会。

跟这些娃对应的,就是那些家境好的,他们父母能给支援,价钱要不到心理价位不上班,有的一直拖好几个月,不过这类人最终往往能达成目的,因为总有那么几次机会,尽管他要价太高,但是正好公司急需人,又没有其他候选,可能他就混过去了,大城市最大的好处就是总有这种机会。

老张后来感慨,穷人的娃最大的问题是等不起。

更让他有感触的是另一个群体,比如几年前有个小伙,这哥们本来是计算机毕业,但是在计算机领域做得一塌糊涂,他第一次询问就知道这货不是干码农的料,太文艺,对技术没有丝毫的敏感度,关键是心思不在这上边,迟早改行。

果然,后来留意这哥们的朋友圈,他干了一段时间干不下去了,后来出去旅游,开了一段时间奶茶店,果然关了,又搞咖啡店,果然也黄了,再后来在家拍他对象画画视频,放抖音,一直没掌握到诀窍,怎么都不火,折腾了半年多,换了好几种风格,最后也没做成。不过今年发现他开着奥迪跟着什么亲戚做买卖去了。

他看过那小子的家,尽管不知道哪里人,不过看着好像有三百平,就知道他确实可以把各种能折腾的都折腾一遍。

后来这类人看得多了,也发现了,三四线城市的有产阶层的孩子都差不多,往往都是出来绕一圈,最后回去干他爹或者他们家的生意了。

而且几年下来,老张聊几句,大概就知道哪个人将来大概率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对技术极度热爱并且学历高的,将来极大可能会成为行业技术大牛,因为你能否成为技术大牛,关键不是技术,是公司给不给你那种相关高级职位,跟着大佬混,那种职位都是要学历的。

如果学历不太好,对技术极度热忱,会成为技术小牛,也就是团队中坚,每次裁员都不裁你,领导还指望你来带新人,碰上复杂问题全指望你这样的人给扛着。但是你很难进入大公司的预研项目,也就没法在行业里打出招牌。只能吃 “线性收益”,这又是个啥东西呢?

比如一个正常劳动者,是 “计件收入”,也就是干多少赚多少。一个行业大牛,他可能工资能开到百万以上,这当中可能只有 50 万奖励他的技术能力,剩下 50 万是奖励他之前的重点项目,通过行业认可的大型项目打出来了招牌,这个招牌提升了声望,将来可以让他进入更有光环的公司和项目,效果不断加强,这部分收入显然不是线性的。

至于其他大部分人,既不热爱,也没天赋,也不想别的,只能是互相卷,这也是绝大部分人的状态。

还有一部分人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迟早改行。这种人当中,有些人资源充沛,会一直尝试各种新东西,直到碰上干着顺手的,或者回家接受父母的援手。还有一部分人既不想干手里的事,也没法跳出这个圈,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对于年轻人比较焦虑的事,老张说了个事。

他说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个 “机会收缩” 的过程,对于 HR 来讲,最明显的就是年龄越大工作岗位匹配越少。

更广义一些来看,小时候觉得将来有无限可能,要做科学家,军人,医生什么的。

到了中考第一次发现似乎好像很多事跟自己无缘了。

最后的高考更是让太多人觉得好像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但是机会急剧收缩,还是毕业之后的十年,过得非常快,整体而言,路是越走越窄的。

此外再加上整个社会舆论疯狂宣扬一种 “变种宿命论”,类似 “社会红利耗尽”、“新产业遥遥无期” 之类的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一种 “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的压抑感。

不过他也说,这些都是扯淡,职场更像养蛊,啥都说不准。

他身边混得最好的那批,十几年前没一个能看出来的,大组织内部干得好的那些人,恰恰说明他大概率只适合打工,而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当员工,天生融入不了大组织,在大组织内部一塌糊涂,一旦离开单干却干得风生水起。当时的很多大牛还在大公司拿工资,所以也说不准。

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凯文凯利之前说的一段话:

跟 30 年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们就是一无所知,必须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们尚处于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 —— 开始的开始。

关于未来,我们都有点太过焦虑,尤其很多人喜欢说,“技术已经到头”,有点那种 “我已经知道未来啥样” 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悲观和失落。

其实回过头来能发现,在 20、30 年这个长度上,咱们确实一无所知,这也是为啥我经常说,要尊重市场,因为市场和一座超级森林有点像,它孕育数不尽的不确定性,现在的一个小苗头,将来可能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对于大环境,也改变不了啥,如果能做选择,还是选择不去凝视深渊吧。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精致露营,年轻人的中产幻觉

受疫情常态化影响,与去年五一假期相比,人们的出行意愿大大降低。与之相反的是露营市场的火爆,在无法远行的日子里,一顶帐篷便能寄托人们对春日的热情。
帐篷之下,承载的愿望太多,于是精致的野奢开始卷起来了。为了追求更舒适的户外体验,从帐篷、投影仪到天幕、卡式炉,热衷露营的年轻人不断升级装备,甚至是把整个” 家” 都搬到了野外。

#01
露营卷成野奢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你是否也在朋友圈刷到过以下场景:和风煦日下,偌大的草坪上,各色帐篷依次排开,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烧烤或打牌,享受难得的惬意。

社交媒体上的露营活动也争奇斗艳,露营照片从构图、颜值、装备上来看更像是修罗场。相较于以往步履蹒跚的负重徒步,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时尚大片,画面中的每个角落都能彰显出浪漫轻奢、惬意舒适的氛围。

1

这种露营氛围的流行,当然离不开露营行业的内卷厮杀,而内卷的开始还是在于露营活动本身。

相较于硬核的传统露营,精致露营更追求装备、情调和舒适的体验感。嗅准商机的营地,不仅会将装备改进得更趋轻奢化,还会以方便游客拎包入住为准则。在专业的服务和丰富的活动下,露营早已悄然完成消费升级。

不仅如此,有些露营基地为了营造” 服务到家” 的体验,还会提供” 全配套” 的露营设施和场地,用户不用搬家就能体验到精致生活。其价格人均 500-1000 元不等,专车接送,包吃包住,帐篷、天幕、捞鱼、篝火、火锅小烧烤,一切的安排都会称心如意。

2

但这些还只是精致露营的最低标准,算是” 豪华版的农家体验”,要想让顾客心甘情愿买单,商家的竞争根本停不下来。

木屋、星空、房车、音乐节等元素构成的文艺范精致露营,价格一般是在 3000-5000 不等,抬头就能让你在半透明的圆顶帐篷中看到璀璨星河,周围就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闭目聆听还有潺潺溪水的叮咚声,试问谁能拒绝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呢?

还有一些只开在香格里拉、新疆西藏等风景壮美的野奢酒店,价格更是翻了近一倍。在这里,商家为你准备的不仅是露营感受,更是一种在天庭生活的全新体验。乳白色的美式复古帐篷,Marshall 的怀旧音响,摩洛哥风情的地毯,你可以边品红酒边在浴缸泡澡,边欣赏远处的蓝天白云边享受蒂凡尼的早餐。

3

在商家掀起的大战之外,原本只是为了享受野趣的游客也越走越远,在精致露营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为露营搭配的着装,是精致露营的门面,身穿工装风钓鱼马甲,头戴深蓝色的渔夫帽,再配上点睛的墨镜,这一身行头算是精致露营男人的标配。女人则会穿上或性感或文艺的露背装,扎上看似随意又不失美感的丸子头,似有似无地裹上 LV 的披肩。

相比于着装上的细致考究,昂贵的装备也是彰显自身实力的武器。据天猫 2021 年 4 月 1 日发布的数据,连续两年帐篷、户外家具等露营用品的规模都以 2 倍的速度在增长,户外手冲壶、复古煤气灯等成为今年天猫 618 最受欢迎的新品。去年端午期间,飞猪上帐篷露营类相关旅游产品的预订量较 2019 年上涨 72%,平均消费金额也在持续提升。

4

图|小红书博主分享的露营装备

试想一下,人们置身大自然中,撘上精致的帐篷,撑起洁白的天幕,展开木质折叠椅,铺上 ins 风的网格桌布。烧水,做饭,直到夜幕降临,燃起篝火,和三两好友促膝长谈,看着投影幕布上的电影,是多么惬意的享受。

支撑这一切美好体验的当然是金钱。就硬件帐篷来说,大白熊 Nordisk 站在露营之旅的顶端。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户外时尚品牌之一,大白熊的科技材料防水防风,有浓郁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价格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被称为” 露营界的 LV”。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还有一套钛制的 Snow Peak 的杯具,其极简的工业风圈粉无数,号称” 户外的 Apple”,高贵的金属材质满足了野外使用的易磨损风险。在大白熊的背景墙下,手持 Snow Peak 杯具,杯里装上手磨咖啡,大片一出,精英中产的人设就立住了。

5

这还不够,全套的装备还需备有 Petromax 的户外复古手工气氛煤油灯,价格在几百到几千不等;SOTO 的一体式便携折叠卡式炉、Chums 的户外折叠椅和折叠拉货推车以及 Naturehike 的防雨防晒天幕;便携式户外电源根据锂离子电池容量不同,价格一般是在 3000-10000 元不等。拥有了这些,就算是半只脚踏进了精致露营的大门了,要想真正地来一场精致露营,先得有几万块的启动资金。

最后照片视频拍完,再经过七七四十九道工艺才能发表在社交网站上,滤镜和风格是奠定整个精致露营基调的关键。通常需要动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手法,尽可能地展现露营的精致全貌,再用 videoleap 或是 ps、pr 等软件给照片加上一层雾蒙蒙的田园风滤镜,最后添加一句积极生活的文案来升华这次露营的精神。

至此,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精致露营才算完美收官。

#02

全国露营热

疫情三年,被憋坏了的都市人,想尽办法去亲近大自然,露营因此大热。随着北京疫情回流,防控政策收紧,到近郊休假几乎成了人们宅家之外的唯一选择,海坨山、金海湖、六渡河等露营地均人满为患,就连位于市内的各大公园都随处可见安营扎寨的帐篷,几乎是有空地处皆可露营。与此同时,杭州、重庆、西安、广州等地均出现了 “露营热”,这个五一,露营承载了全国人对春天的热情。

6

图|金海湖露营一角

疫情影响下,露营从发烧友走进大众的生活,精致露营 Glamping 也应运而生。Glamping 是 Glamorous + Camping 的合成词,直译是 “迷人的露营”,后经口口相传被叫作” 精致露营”。

上海是中国精致露营的发源地之一,对于新业态的快速反应,一定程度上引领了露营潮流。“拎包入住” 的营地体验已经不足为奇,有些商家更是在上海中心的花园露台上,看一场露天电影,或是直接在已打烊的大型购物商场,来一场过夜体验。

精致露营成了拉动假期消费的的引擎。据携程数据显示,2022 年清明节,露营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 3 倍;其中广东和北京露营最火爆,广东露营产品订单量相比春节期间增长 2 倍。露营和户外徒步成为除赏花之外最受关注的春游关键词。

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 “露营” 的搜索量环比上涨 98%。一些游客会前往户外的山林或公园里扎营过夜,也有部分游客带上帐篷在周边露营,在夜间返家或住酒店。既能赏花又能搭帐篷的城市公园是首选的露营地,不少城市周边的城郊露营公园还能提供水、电、做饭烧烤、儿童玩乐等一条龙服务。

在小红书 App 上随意搜索 “精致、露营、野奢” 等关键词,就可以得到数千篇相关介绍,从其主打精致露营的营地可以看出,乳白色的三角天幕下,有配色考究的家具和地毯,上等的 M12 牛排在烤盘上滋滋冒油,再配上一杯法国干红,可谓精致生活妙不可言。

7

图|露营烤肉

所谓的 “精致露营”,与传统露营相比,十分注重装备齐全和整体氛围感。潜移默化中,人们从社交网站上看到的露营,早已不是蓬头垢面、风餐露宿的野营,而是逐渐升级为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

不难想象,耗时耗力又耗钱的精致露营,买单人群还是以年轻人居多。这也让” 精致露营” 这一活动形式,通过年轻群体的多级传播,更广泛地走近了大众视野,催生了更多的入局者。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 4.5 万家露营相关企业,其中,近半数的企业成立在 1 年以内,2022 年前 3 个月,新成立的与露营相关企业高达 5000 家。

露营的东风已来,极速崛起的赛道下,是人们急不可耐的出游梦。

#03

光鲜大片的背后

其实,Glamping 一词从日本传过来时,本意是 “有风格的、特别的露营”。日本人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这种特质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露营也是其中一个方面。但如今,露营在仓促跟风中似乎还来不及展现它的个性,冒险、探索、追寻的露营精神也无从谈起。面对露营行业的野蛮生长,不少消费者表示对露营是 “又爱又恨”。

被各类大片种草的游客,首先需要面对 “图文不符”、同质化严重的网红营地,毕竟商家的一半功底体现在他们的宣传能力上,游客只需要处理好面对实物时的心理落差。

8

图 | 露营区人满为患

而花钱堆出来的仪式感,未必能换来等价的体验。南京奥帆营地帐篷酒店一度达到 2388 元 / 顶 / 天;汤山 “矿山乐野” 营地,周末两天一夜的露营活动套餐最高也达 2398 / 组,露营价格逼近五星级酒店。但在社交媒体上,却有不少网友表示,蚊虫、潮湿、低气温让 “人生中的第一次露营” 并不完美。

光鲜的露营大片背后,往往有一个不能示人的 “后院”。虽说是精致露营,但毕竟是在野外,很难像家中一样舒适。为了保护环境,一些精致主义者会带上野外专用的” 便携式马桶”,但最终都得自己处理排泄物,并不是所有露营者都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而对那些没有准备便携式马桶的人来说,一把工兵铲便是就地解决的神器,找个没人的地方留住最后的体面。

9

图 | 露营专用的简易厕所

等到节假日一过,风光无限的露营设备又将面临被闲置的命运,对大多数尝鲜的游客来说,一年两三次露营已是最高的频率。一位知乎网友分享道:” 当初冬天出去露营,怕太冷受不了,花了 5000 元买了一款阿拉丁暖炉,还买了一顶售价一万多的 Springbar 帐篷,但买完之后就去过两次,就在地下室积灰了,感觉很不值,当时太冲动了。”

但无论如何,在无法远行的日子里,露营还是带给了我们很多无可取代的快乐。当风潮过去,露营能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延续下去?

来源:真故研究室 微信号:zhengulab

谁还在靠《甄嬛传》赚钱?

在抖音、B 站等平台上,活跃着一群以《甄嬛传》为主体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作者,也正是在这些作者的多方位解构下,《甄嬛传》被盘出了 “电子包浆”,诞生出了许多网络流行的爆款梗。而他们的生活也因为《甄嬛传》而产生了不小的改变。

撰文 /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张继康
编辑 / 董雨晴

五一假期,你又重看《甄嬛传》了吗?

这部由导演郑晓龙在 2011 年拍摄的电视剧,至今在互联网上仍旧有着不小的热度。不止正片被许多人反复观看,其也是众多短视频创作者的重要素材来源,二次创作来的短视频内容也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毫无疑问,制片方成了最大赢家。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这部剧平均每年能为花儿影视带来一千多万元的收益,而花儿影视正是《甄嬛传》的出品方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共 76 集的《甄嬛传》总制作成本约 8000 万元,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花儿影视、尚世影业、星格拉四家公司共同投资。2012 年 3 月,《甄嬛传》正式登陆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随后,乐视购买了这部剧的独家网络播映权,耗资 2000 万元。

由于该版权价格高到开创纪录,行业内无人愿意为分销买单,以至于乐视最后只卖出两家。但意外的是,直到该剧播出到大结局,收视率与网络点击双破新高,电视台和乐视全部赚翻了。

就该部剧集至今仍在为花儿影视赚钱一事,乐视视频方面则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甄嬛传》每年给乐视视频带来的收益,其实不止千万。” 后台数据显示,2021 年,《甄嬛传》仅在乐视视频的播放次数就超过了 1 亿,总播放量已经达到了 127.1 亿次。

距离《甄嬛传》播出已经过去了十年,在《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口碑不错的宫廷剧接连上映后,观众们却仍然孜孜不倦、一遍又一遍地 “过情关”(《甄嬛传》主题曲最后一句为 “谁能过情关”)。

在行业内外,这部已经存活十年的老剧,已经成为一种特别的存在。

2
3

一部甄嬛传,火了十年

“要我说,《甄嬛传》只看零遍和看无数遍。” 数不清是第几遍重温的丁灵在朋友圈里感慨道。

让她意外的是,这条随心而发的朋友圈却在一瞬间收到了许多条评论。有人说自己正在刷,也有人称自己已经达成 10 刷成就,其中最让她惊讶的是,有位男性同事给她留言,说自己看《甄嬛传》已经看了 n 遍。

“《甄嬛传》有男性受众是让我很意外的,后来问了问单位里的其他人,发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男性同事也看过《甄嬛传》。”

无关性别,无关题材,《甄嬛传》变成了观众剧荒下的一个标准答案。电视剧《甄嬛传》官方微博最后一次更新还是在 2016 年,不过直到今天,仍有观众在该微博下面留言打卡,并喊话让导演郑晓龙把传闻中删减的 14 集片段放出来。

在豆瓣,《甄嬛传》以 9.3 的分数居于 “高分经典大陆剧榜” 的第三位,有 61.2 万人标记了看过,短评数量超过了 17 万条,比第二名的《武林外传》还多出了整整 5 万条。

事实上,只要每天在社交网络上冲浪,就会发现《甄嬛传》和 “甄学家们” 无处不在。

新裤子乐队主唱庞宽开启的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里,凌晨一两点他看的电视剧是《甄嬛传》;正在封校的同济大学学生用宿舍楼投屏看 “巨幕”,“巨幕” 上演的也是《甄嬛传》;冬奥会吉祥物之一雪容融的形象公布,网友纷纷评论这是安陵容(《甄嬛传》主演之一)来了。

《甄嬛传》也渗透进了大众的生活。有网友发现自己的大学物理课本上放了一张《甄嬛传》的剧照,课本上放的图是甄嬛和皇上在御花园荡秋千的名场面;很多人用甄嬛在倚梅园中祈福的剧照当头像,称这是心想事成的好兆头;更有人用《甄嬛传》的经典剧情当成八卦和朋友讲述,引发了社交平台的一次集体模仿。

不过,十年前第一次开播的《甄嬛传》,在当时却并没有引起现象级的讨论,其首次开播的频道甚至不是上星卫视,而是地方台绍兴新闻综合频道。直到 2012 年,《甄嬛传》才得以在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正式上星。

在上星卫视开播的《甄嬛传》成绩也不是最出众的,其在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的平均收视率分别在 1.48 和 1.34,直到大结局才勉强破了 2,而当年的收视冠军《宫锁珠帘》,平均收视率就已经到了 2.43。

此后发生的现象让《甄嬛传》像是一杯佳酿,时间越久才变得愈发醇厚。根据云合数据统计,2022 年一季度,老剧有效播放量在整个剧集大盘中的播放占比达 54%,同比上涨 4.3%。其中《甄嬛传》以 3.45 亿的播放量成为了老剧有效播放 TOP10 中的第二位。2011 年出产的它也是这 10 部老剧中年份最长的一部,堪称是 “老剧中的老剧”。

如同《甄嬛传》的大结局里,主人公钮钴禄甄嬛正式走上权力巅峰一样,《甄嬛传》的这把火也从它播出大结局后才绵延不断地燃烧了起来。

“《甄嬛传》近几年的热度主要是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二创、真人 cos 视频爆梗反哺了长视频。” 乐视视频方面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4
5

被《甄嬛传》养活的短视频创作者

在抖音、B 站等平台上,活跃着一群以《甄嬛传》为主体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作者,也正是在这些作者的多方位解构下,《甄嬛传》被盘出了 “电子包浆”,诞生出了许多网络流行的爆款梗。而他们的生活也因为《甄嬛传》而产生了不小的改变。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 “@S 同学甄不错”,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 “甄学家” 了。

今年 1 月初她发布了第一个有关《甄嬛传》的名为 “中译中” 的视频,后来这个视频的播放量超过了 100 万。这在她看来有些意外,因为做视频的初衷仅仅是因为自己想跟朋友吐槽《甄嬛传》,但没想到后来能吸引这么多人观看,甚至这种 “中译中” 的视角(指深度解读剧中情节、人物关系、台词等)还吸引了一大批效仿者。目前她在 B 站投稿的视频总播放量已经突破了 4000 万,总获赞数也达到了 196 万。

S 同学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找到她的商业推广合作已经有二十多个,而目前为止她接到的推广品牌数量仅在个位数。据她称,在她的这个行业内,商业合作的报价浮动比较大,往往在几千块到几万元不等。

此外,S 同学还有来自 B 站的流量扶持以及其他协议。对于仅把账号作为副业运营的她来说,这笔收入足以维持她日常的生活和开销。

和 S 同学一样,把二创账号当作副业的还有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让让。2021 年的元旦,28 岁的让让从互联网公司辞职了,从节奏紧凑的通勤工作,乍然回到无事可做的独自生活,再加上裸辞后没有固定收入,让让在北京的生活成本骤然拔高。

为了填补空闲,作为职业剪辑师的让让决定自己做点什么。她在热搜上看到喜爱的《甄嬛传》开播十周年的消息,于是她决定,剪一期关于《甄嬛传》服装造型的视频。

2 月 19 日,让让创建了自己的 B 站账号 “让让悠哉大王”,上传了自己的第一个视频。出乎她意料的是,这条视频并没有石沉大海,慢慢的有了弹幕和评论。半个月后,她在 B 站的粉丝数就涨到了 2 万。目前,让让一共在 B 站发布了 6 条关于《甄嬛传》的服装造型盘点视频,平均播放量都能达到 30 万。

视频的播放量上来了,与之相关的商业合作也迅速找上了门。让让表示,在自己发布第二个视频后,就有商业合作找到了她,她都以不想过早接广告婉拒了。到第四个视频才接了第一个合作,直到现在,来找她谈合作的品牌已经不下 10 个,报价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目前,让让已经离开工作了几年的北京,在老家保定的郊区租了一套房子开始了新的安静生活。老家的生活节奏慢,生活成本也低了很多,依靠她之前的工作积累足够她脱离上班的状态,休息调整一段时间,UP 主的工作也会带来收益,不过在她看来,自己并不算是全职的 UP 主,只不过是 “在休息的期间做了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儿”。

二创《甄嬛传》内容的全职博主也有很多。比如 31 岁的 “@光头读书” 就是其中一位。

目前他在抖音、微信、B 站等平台累积的粉丝数已经超过了一百多万。在他 80 万粉丝的抖音账号里,他写的自我介绍是:我的主业是读甄嬛,读红楼。

从传统出版行业离职的他,本来想做一个和读书有关的博主,但没想到的是,自己偶尔发了几期《甄嬛传》的解读视频,流量效果竟然意外地好。

随后,“光头” 便专攻以电视剧《甄嬛传》为主题的解说型视频,在最近更新的一期视频中,他把开头出场仅有几秒镜头的剧中人物孙妙青,通过层层解码、抽丝剥茧,分析出了她的出现是为后来皇上与华妃相斗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从事了将近 4 年自媒体行业的 “光头”,却存在高流量无法变现的难题。据他称,自己目前的变现渠道比较单一,基本上依赖于抖音平台为鼓励创作者推出的中视频计划。

他表示,自己也想过如何靠解读《甄嬛传》的高流量来实现商业变现,但由于版权保护问题,他一直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尽管乐视视频表示对于《甄嬛传》的二创作者秉持着开放和拥抱的态度,但也有不少二创作者表示,自己无法通过高流量来变现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心版权方的举报导致视频下架。

B 站某知名《甄嬛传》二创作者曾拒绝采访,原因是害怕版权问题会对自己的视频造成影响。小红书博主 “@钮钴禄氏培盛” 也表示,自己的账号发《甄嬛传》有关的流量很高,不到一个月就累积了将近一万粉丝,但她却无法通过这些高流量完成变现,原因就是担心版权方会让其下架。

S 同学认为,在整个影视行业,二创和原创其实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只有原创作者们给观众留出想象的空间让其他作者去进行二次创作,才能在作品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过度保护也是一种伤害。”S 同学说道。

不过多位二创作者仍然表达出了他们对《甄嬛传》的喜爱。S 同学认为,《甄嬛传》的经典之处在于,每一个观众都能在这部剧的角色中找到自己。比如权倾天下的皇帝内心也有幼稚的一面,就像每个成年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6
7

优质内容的价值

在 “甄嬛传每年播出收益仍有上千万” 的新闻传播开来后,最高兴的乐视视频,一连串发了 5 条官方微博,配图《甄嬛传》,并写道 “有你,是我的服气”。其还表示,“如果 2018 年版权不被花儿卖出,乐视现在回的血会更多,乐视视频可以安心养老。”

《甄嬛传》这种优质内容的价值,乐视早就看到了。

早在 2005 年,花儿影视投资的第一部作品《幸福像花儿一样》,其版权就被乐视购买。后来几年,花儿影视出品的《金婚》、《新编辑部故事》等作品均被乐视买下纳入其影视库中。

2013 年 10 月,乐视网宣布用 9 亿元全资收购花儿影视,花儿影视正式成为乐视网旗下的子公司。收购花儿影视后,乐视还与花儿影视签署了一份 “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提到,花儿影视在 2013 年、2014 年和 2015 年的净利润分别需要达到 6300 万元、8100 万元以及 10320 万元。在郑晓龙的帮助下,花儿影视不仅完成了这份对赌,还超额完成了约 1.7 亿元。

当然,让乐视下定决心入股花儿影视的,还是《甄嬛传》这个最值钱的项目。2011 年,在买下《甄嬛传》独家网络版权后,乐视网副总裁高飞就在发布会上预言,“《甄嬛传》将会是明年网络点击率最高的一部剧。”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这部剧上线 38 天后,乐视就打破了网络视频行业单部电视剧最快破 10 亿点击的纪录。时隔三年后,高飞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仅仅是《甄嬛传》的独播,就让乐视网至少得到了上亿元回报。

不过,在乐视爆发危机一年半后,乐视对于《甄嬛传》的独播权在 2018 年被优酷打破。2018 年,有消息称,由于经营困难,《甄嬛传》的出品方花儿影视将《甄嬛传》的版权分销给了优酷。仅上线一周,优酷的播放量就突破了 1.5 亿,超过了同时段上映的其他新剧。

目前,据优酷官网信息显示,在电视剧分类最多播放的榜单中,《甄嬛传》的播放量仅次于两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

《甄嬛传》的长尾效应有目共睹,但人们依旧不得不深思的是,为什么时至今天,观众与播出平台们仍在怀念《甄嬛传》这样的老剧?一个显著的原因是,古装剧在倒退。

就在《甄嬛传》诞生四年后,整个影视行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入侵,IP 改编潮袭来,天价片酬、阴阳合同事件频发。有着《甄嬛传》续作之称的《如懿传》更是卖出了 900 万元一集的版权天价,是《甄嬛传》的整整 30 倍之多。当行业对资本趋之若鹜,许多人已经失去了潜心研究作品的能力。这既是行业的损失,也是观众们的损失。

8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个假期,有不少人又一次打开了《甄嬛传》。

用 “光头” 的话说,看《甄嬛传》不仅仅是宫斗,更有一种映射现实、让我们反观自身、看见和认识自己的力量。

有人从剧中甄嬛和安陵容的友情里看到了亲密关系里痴迷型依恋的焦虑与惶恐,从甄嬛和皇上的爱情里看到了人生经历和感情经历不对等对于恋人关系的影响,从皇上和太后的母子关系中看到了家庭成长环境对人性格的养成,从整部《甄嬛传》里看到了这个世界与你 “嬛嬛” 相扣。

“光头” 曾经因为账号的商业变现难题陷入过焦虑,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和自己和解,和解的原因之一就来源于《甄嬛传》中的一句台词。

剧中人物甄嬛给曹琴默送礼物假装讨好,甄嬛走后曹贵人把东西全部扔掉,唯独留下了珍贵的香料。崔槿汐在这时对甄嬛说:“放不下荣华富贵的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听完这句话的 “光头” 醍醐灌顶,他笑着说,“我还是想去成为一个担当大气候的人。”

来源:AI 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

坤坤兰兰们亏 1.33 万亿背后

“一买基金就想亏,银华内需找刘辉;要想基金跌得快,诺安成长找老蔡;要想基金跌得深,景顺长城找彦春……” 这是近期网络上对基金经理业绩调侃的段子,内容虽不足采信,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 “基民” 投资收益惨淡的心情。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1.33 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超过 1.3 万亿元。因此,也有媒体戏称,是坤坤、兰兰们 “帮” 基民亏掉了这 1.33 万亿元。

坤坤(张坤)、兰兰(葛兰)、大师兄(侯昊)、二郎神(杨瑨),都是基金收益高涨时期基民们为明星基金经理起的昵称。而现在,坤坤又回到了张坤,兰兰则变成了葛大妈。随着收益不再,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快速缩水,除去货币、固收(含固收 +)以外,市场上已经没有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

“坤坤” 封神

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在很多国家都是令人羡慕的工作,在中国也不例外。众多基金经理中,总有一些人因为出色的业绩渐渐被公众、媒体所追捧,例如前些年的王亚伟、任泽松等,都戴上过 “公募一哥” 的称号。但基金行业也是风云变幻,每隔几年甚至是一两年,都会呈现出 “城头变幻大王旗” 的景象。

近几年,公募基金的规模快速壮大,另一些业绩出众的基金经理开始在管理规模上超越他们的前辈,并走向 “封神” 之路。广发基金的刘格菘是近两年市场上的 “顶流”,曾问鼎过 “2019 年度公募业绩冠军基金经理”,其管理规模在 2020 年一季度大幅增长,到 2020 年二季度末达到 821.32 亿元,是管理偏股型基金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

根据媒体当时统计,截至 2020 年二季度末,市场上主动偏股类的百亿级基金经理达到了 104 位(个别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中含有偏债混合型基金、QDII 基金或被动指数基金),较以往大大扩容;管理规模超过 300 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也达到 14 位。

不过,在公募规模扩容的时代,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从 2020 年第二季度开始,此前管理规模维持在 300 亿元级别的易方达张坤开始发力,规模从一季度末的 313.72 亿元增长到二季度末的 522.51 亿元,跃居行业第 4 位。又经历了 2020 年第三、四季度的快速增长后,张坤旗下 5 只基金的总管理规模达到 1255.09 亿元,超越刘格菘,成为公募基金史上第一位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不算重复计算,这 5 只基金当时共计有近 530 万户的持有人,较 2019 年底增长两倍多。

作为新任 “公募一哥”,张坤的赚钱能力也毫不含糊。据 Wind 数据显示,2020 年,张坤管理的 5 只基金 —— 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新丝路、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合计为持有人赚了 399.04 亿元。

2021 年初,张坤实现 “出圈”,他如同娱乐明星一般被投资者所追捧,“坤坤” 的爱称也流传开来,甚至有粉丝为其成立了后援会。据 Wind 数据显示,在 2021 年上半年,张坤管理的基金规模仍有增长,截至当年二季度末,规模达到约 1344.78 亿元。

在 2020 年,头部基金公司和基金公司里的头部基金经理,吸金效应都十分明显。除了张坤, 刘格菘、刘彦春等为数不少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都超过了 500 亿元。

缩水 2000 亿

如果说 2020 年的公募基金市场是高歌猛进的话,那 2021 年则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2021 年首个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权益类基金经理是刘彦春。其管理的 6 只基金的总规模从 2020 年四季度末的 783.23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一季度末的 1015.80 亿元。

刘彦春管理的基金产品,整体收益较为靠前。截至 2021 年一季度末,在其任职期间,景顺长城鼎益的回报达到近 350%,景顺长城新兴成长的回报达到近 270%。

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中,业绩突出的 “医药基金女神”—— 中欧基金葛兰,在 2021 年赚足了眼球。葛兰旗下 5 只基金的管理规模大幅增加,每季度都有超 100 亿元的提升,最终在 2021 年四季度末,管理规模突破千亿,达到 1103.39 亿元。

但与葛兰的管理规模快速增长不同的是,大致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公募基金的收益情况开始显现疲态,头部基金经理的吸金能力乏力。2021 年三季度,张坤的管理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到四季度末,其管理规模降至 1019.35 亿元,低于葛兰同期的规模。与张坤的走势类似,刘彦春的管理规模也从 2021 年第三季度开始回落,截至四季度末,规模跌破千亿关口,降至 978.50 亿元。

张坤、刘彦春基金管理规模不增反降,虽让葛兰 “公募一姐” 的称号实至名归,但她也同样面临着收益下降带来的压力。据 Wind 数据,截至 2021 年四季度末,葛兰旗下 5 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均为负增长,规模达 775 亿元的中欧医疗健康 A 的单位净值增长率为 – 16.14%,规模超 130 亿的中欧医疗创新 A 的净值增长率为 – 16.03%。

1

这种颓势并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 2022 年一季度,整个基金行业都在承受收益下行带来的冲击,明星基金经理们的管理规模大幅缩水。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葛兰的管理规模降至 961.49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41.90 亿元;张坤管理规模降至 849.27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70.08 亿元,较历史最高点下降 495.51 亿元;刘彦春的管理规模降至 748.35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230.15 亿元。

除此以外,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谢治宇的管理规模降至 763.37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200.08 亿元;中欧基金周蔚文的管理规模降至 695.46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229.07 亿元;刘格菘的管理规模降至 616.31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57.04 亿元;汇添富胡昕炜的管理规模降至 522.29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71.47 亿元。

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超过 500 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也仅剩以上 7 位,按规模排序的话,由高到低依次是葛兰、张坤、谢治宇、刘彦春、周蔚文、刘格菘、胡昕炜。按管理规模降幅看,这 7 位的降幅均超百亿。其中,刘彦春(230.15 亿元)、周蔚文(229.07 亿元)、谢治宇(200.08 亿元)的降幅超 200 亿。

另外,当前管理规模超过 300 亿的基金经理有 11 位,除汇丰晋信基金陆彬的规模有小幅增长外,其余 10 位都出现下降,其中,易方达基金萧楠下降 112.01 亿元,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下降 124.7 亿元。总体看,以上 18 位基金经理目前的管理规模,较 2021 年四季度末合计下降 2199.93 亿元。

2

从短期收益看,管理规模超过 500 亿元的 7 位基金经理收益全部为负。据 Wind 数据,截至 4 月 29 日,葛兰、张坤、谢治宇、刘彦春、周蔚文、刘格菘、胡昕炜旗下基金近三个月的回报分别为 – 9.64%、-13.09%、-18.64%、-8.05%、-18.78%、-22.04%、-11.17%,近一年的回报分别为 – 31.78%、-29.70%、-30.56%、-29.67%、-27.69%、-31.38%、-28.91%。但从长期看,他们的总回报仍然相当不错。

边界在哪?
过去两年,明星基金经理们管理规模的大幅增长,正是伴随着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快速扩容以及头部基金公司大力扩张而来的。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公募基金的规模约为 14.77 万亿元,而到 2021 年底已增至约 25.56 万亿元,增超 10 万亿元。据中信证券数据,截至 2021 年底,剔除货基、短期理财基金后,近三年头部基金公司份额相对稳定,前十大基金公司规模占比约 40%。此外,已有 39 家基金公司规模迈入千亿元级,8 家公司管理规模超过五千亿元,头部效应明显。

一位长期从事基金行业研究的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增长,既与 2019 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做大有关,也与基金公司此前进行的事业部改制有很重要的关系。 “简单来讲,基金公司的事业部改制就像‘包产到户’,基金经理的话语权加大。基金经理的收入与其管理规模有关,这让他们有动力去营造自身的明星效应,加快资金流入。只要考核、收入与规模相关,基金经理就会去扩大规模,这也是目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远高于前几年的重要原因。”

明星基金经理的规模扩张,可谓有利有弊。上述人士称,一方面,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更大规模的资金、去服务更多投资人,这是很正常且合理的;但另一方面,基金经理是否适合管理这么大规模的资金,其能力是否匹配,又是否存在为了规模而牺牲掉客户收益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探讨。

“如果管理规模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边界,影响到策略的有效实施,那肯定是不合理的。从行业角度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需要有节制地发展规模。” 但上述人士也进一步指出,多大规模称得上是合理,是难以定义的,也很难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

在市场上,明星基金经理虽然在规模与收益都处于行业前列,但若单论收益的话,也并非规模越靠前收益率就越高,反而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基金的收益率较为出色。不过,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产品收益不好,是否就与规模过大有关呢?显然,这很难确定。

业内人士认为,参照外国经验,中国的公募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要中国经济向好,未来的市场规模还会壮大,出现管理巨量资金的基金经理的概率依旧很大。只是,谁会是下一个呢?

如何止损?
翻看头部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季报会发现,基金规模下降的主因还是产品单位净值的回撤,持有人净赎回的规模并不大。例如,张坤仅有一只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净赎回,占比不到 0.3%。另外有一些基金出现净申购,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 A 的净申购额达到 6.55 亿份。

基金收益下降成为今年一季度的普遍现象。根据中金公司统计,一季度各类主动权益产品普遍呈现明显下跌趋势,其中普通股票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亏损最多,收益中位数分别为 – 17.24% 和 – 17.27%,弱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对于 “基民” 们的叫苦不迭,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不断向市场喊话,安抚情绪。在一季度报中,张坤说:“基金净值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这让不少持有人感到了焦虑,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市场面临不少的困难,但这也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我们相信,企业每天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其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企业价值终将投射到其市值增长中。” 他还说。

投资策略上,据中金公司数据,今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公募产品仓位中位数为 86.5%,相较上季度末降低 2.3%,但仍处于 2010 年以来的较高分位(81.6%)。同时,权益类基金的抱团效应明显减弱,重仓个股的集中度下降,并选择重仓电新、医药和食品饮料,主动加仓新能源、周期、医药和银行业。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认为,基金经理仍然是最专业的投资者,其 “代客理财” 的能力值得信赖,个人投资者不应只看短期市场的波动,要着眼于长期收益。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薛宇飞 编辑:雷宗润 审校:李中元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薛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