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一个“家里蹲”7年男生的自白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26岁的尼这是一名标准的“家里蹲”和啃老族,大一时因对学校教育不满,选择主动退学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幽居生活。他终日宅在家里独自看书、上网、睡觉,迄今已经度过了7年的“茧居”青春,希望通过阅读和思考寻找到另一条人生出路。在此期间,他曾几次试过融入社会,但都以回家告终。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家里蹲”,尼这尝试以其中一员的身份进行反思,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此与人讨论“蹲啃”这一社会现象。尼这的很多言论都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政治正确”,但他的坦诚不设防同样超乎常人。理解他,或许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脱离轨道,自寻人生道路。

文 | 唐梦婷

编辑|王海燕
退学和成为家里蹲

我现在每天睡到中午起床,吃外卖或者母亲做好的饭。每天主要就是看书看影视和上网。看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偏好文史哲,最近在看近现代史,希望理解当代中国如何演变至今。上网主要是浏览社会新闻、刷刷豆瓣。我喜欢在豆瓣和朋友圈发表自己对于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评论,期待和网友交流,不过有时收不到什么回复,随缘吧。
图片

《婆婆和妈妈》剧照

我晚上常常会出门去附近公园转一圈。我不会和路上的行人交流,也不同阿猫阿狗玩,就是纯粹地散步。待在家里是很轻松,但久了会出现精神上的烦闷和肉体上的松弛,需要出去散散心并且适当地锻炼,然后再回来继续舒服地蹲几天。有时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会觉得我不想再看了,这种孤独感可能类似于你们和朋友社交聚会,结束了分手回家时的感受吧。
这样的日子,我已经过了7年。
8年前,我被外省的一所大专录取。因为对德国哲学感兴趣,我选了应用德语专业,这个选择是比较盲目的。最初的新鲜感褪去后,我对学校死记硬背的语言教学方式感到不满,每日只是待在宿舍与图书馆中,指望从课外书中找寻到人生真谛。
我也不适应宿舍的集体生活。室友们喜欢熬夜打游戏,他们一起打,我在一旁看书。我们的作息也有冲突,熄灯之后他们往往还在说话,等他们终于睡去后,我却睡不着了。睡不好又影响到我的学习和精神状态,看谁都不顺眼。我没想过和他们沟通睡眠问题,毕竟我是少数。
图片
《一起同过窗》剧照
这样的状态直接作用在考试结果上,我挂科了。第一学期期末,校方通知我补考,但我不想为了补考而学习,也不想混下去浪费时间精力,就直接退学了。
我怀着“反抗成功了”的胜者喜悦之情开启了家里蹲的生活,宛如回到七岁之前,每天都是周末。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逃兵,但在某种程度上我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获得了时间、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期待调和出一种平静从容的内心来抵御现实社会中的急功近利;期待博览古今经典,然后自己写书,超过那些做题家。
这样的想法不是从大学才有的,从高中就在我心中开始萌芽了,到大学才得以实现。
高二分入文科重点班,文史哲类的课外书为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我喜欢周国平和尼采,他们填补了我青春期的内心。我一开始是在写作业之余看这些书,后来作业也不写了,就在自习的时候畅快地看。当时我最喜欢尼采的《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译林),这本书成了一剂催化剂,我开始有意识地反抗应试教育:迟到、早退,考试交白卷。
图片

《快把我哥带走》剧照
在高中我也没有什么朋友,总感觉别人关系更亲密,连上个厕所都要结伴,我搞不清楚是为什么,也不会过多去想这种问题。看书弥补了我在交流上的需求,我觉得看书也是在结交良师益友。
到了高三,随着高考迫近,我却发展出一套珍视兴趣、自由散漫的自学生活模式:常常独自逃课去图书馆看课外书。我随意又认真地翻阅着,似乎已与班集体分道扬镳。
从小学开始,学校里都是集体行动。如果我和别人不一样,比如排队时嬉皮笑脸,好像我比别人要快乐,就会被当众批评、被记名,即便如此,我的个性并未被彻底扼杀。
比起高分和名校,金钱与面子,我更珍重自由和兴趣。而我身上还剩多少创造力?以及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当时的我而言,追问这些问题比任何考试都重要。我在社会化上的失败,似乎也就此注定了。
原生家庭

我大一退学后和家人的关系很僵,母亲喜欢通过歇斯底里发泄情绪。他们无法理解我的退学和自学理论,我曾试图向他们解释,但后来放弃了这种努力。再后来,因为疫情,“家里蹲”似乎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因为看不惯我成天在家,以前父母三天两头同我吵一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完全不吵了,他们妥协了。
图片《人生重启》剧照
我觉得自己这种安逸懒散的习性,跟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有关。我在苏北的县城长大,儿时父母都供职于体制内,生活比较优渥。小时候父母送我去学各种兴趣班,我总是半途而废,比如我喜欢画画,常常边看奥特曼,边画怪兽。我喜欢自由地画,不想去绘画班学技法,他们也没有强迫我去学到底。
8岁时,父亲失业,母亲和他离了婚,父亲之后外出打工,他曾对我说想去做生意,但十几年过去了,这只是句空头话——他习惯于体制内的优越和安逸,虽不满当下的处境,但是缺乏主动突破的勇气和才干。
母亲前几年退休了,但不满足于退休金,所以又找了份工作。小时候我曾对她说,长大后要给她买大大的房子住,她十分欢喜,似乎当了真。现在她不时还会生动地回忆我幼时的样子,提起我说过的童言。
图片

《妈妈的神奇小子》剧照
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父母始终对我有着深厚的溺爱,我在生活上也就一直依赖着他们。我并非要将自己为人所不齿的“蹲啃”行为完全归责于家庭,但这无疑是我的起点。从小没有为了掌握某些特长而下苦功的经历,长大后我也成了一个笨拙的人,不擅长技巧性和团队性活动,同时也热爱自由散漫。
因为不满自己的现状,父母曾将改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期待我能够像亲友同事家的子女一样,考上大学,在大城市工作、安家,然后将他们接过去带孙儿……可他们从未料到,我连基本的进入社会、自食其力都拒绝承担。
我也没有统计过我现在每月要花多少钱,反正有什么开销,最终都是由母亲支付的。父亲偶尔抱怨我不懂事,说不指望我给他养老。但总的来说,我们算是和解了,可以平静地同桌用餐。这里的和解,不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而是因为爱和宽容(这在很多人看来却是纵容)。他们对于我的将来是担忧的,目前只好以我健康平安地活着这一现状,来获得基本的安慰。
图片

《我的事说来话长》剧照

作为家里蹲,可以睡饱觉,不用看见可憎的面孔,可以不去做我不想做的事——这是一种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存在局限性,毕竟家里的钱并不多,所以我在开销上比较克制,之前母亲试过不给我钱,让我出去找工作;我就去父亲那里住了一段时间。
过了几年,逐渐地,蹲的日子变了味。终日只是泛滥无所归地读读写写,自学也缺少切实的目标,我渐渐变得颓丧,意识到书籍不该是人生的全部,它们能答疑解惑,但是解决不了现实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在这些年的茧居青春中,并没有做出傲人的实绩,只能算是度过了一种“心理社会性延缓期”。
我对这种自由开始感到乏闷,对孤独由享受转为忍受,对于外界的渴望又觉醒了。我终于发现并且承认,原来我同样需要正常的社会生活,仍然不得不面对前途的难题。变化在我心中默默发生,效果远超任何过来人的说教,这算是我的收获之一,所以我并未感到后悔。
图片

《我的事说来话长》剧照
“脱蹲”

每当了解到我的同龄人读研了、工作好几年了、结婚了,我内心也会升起一阵烦躁——一种对于自我身份和处境不够明确和稳定的焦虑,这是极其普遍的时代性焦虑。直到今天,我仍然感受到出世与入世的两种倾向在内里撕扯着。
过去两年,我有出去尝试过三份工作。第一份是我自己在招聘平台上找的劳务派遣,工作内容比较机械,我还专门为之拍了证件照。但作为临时工,我没有门卡,出门上个厕所都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我感到领导并不尊重我,最终只做了两周。
隔了蛮长一段时间我才找第二份工作,做电话销售。别人一天能打六七百个骚扰电话,我只能打三四百个,达不到指标。周围同事可以一个接一个不停地打,而且毫无负罪感。我知道他们有经济压力,需要赚钱,比如说有一个是宝妈。还有人正打算结婚,得买房买车,而我作为蹲啃族,没有这些压力。最后人家叫我回家了。
图片

《欢乐颂》剧照
第三份工作是经人推荐的,而且我花了大半年时间考了一个职业资格证。但干了几天后,我和同事起了矛盾。于是我发现,自己难以适应工作纪律、也难以处理好职场的人际关系,更受不了成天坐对电脑屏幕,感到自己也没有坐姿自由。这份工作也没长久,我又想起家里蹲时的内心平静和安逸,那是在固定时间被人支配的工作中被剥夺掉的。
如今,我依然没什么线下的朋友。因为好奇,我去年参加过一次书友的聚餐,结果发现都是些普通人,基本都是有工作的。我介绍自己是个家里蹲,但没有说自己大一就退学了。我怕别人会把退学和违规违纪联系到一起;如果我解释说退学是为了回家看书,那对方可能会更加困惑。而说自己啃老,别人很可能误以为我是家里好多房的富二代。由此可见,人们既缺乏对于另类生活的想象力,又对于社会充满了刻板印象。那次参加活动的收获,不如我自己读书来得多。
对于退学与家里蹲,我其实并不感到羞耻。但因为这种身份和经历,社会中根本没人真正理解我、尊重我,我便对自己的过去与现状难以启齿。这种将我与外界对立起来的处境,同时妨碍了我在社交上寻求突破。
图片

《我的事说来话长》剧照

最近我又面试了一份文案工作。从自我中心的角度,我以前觉得工作毫无意义;但现在,我开始从社会的角度来发现工作的意义:我是社会的一分子,而社会要维持运转,就需要大家的工作,假使别人不上班,发电厂不发电,又哪里来的灯光给我看书呢?
换作以前,我最多同你文字聊天,但此刻我却在与你语音交流,这也是我的变化之一。不管最后有没有达成共识,交流对我而言都是有价值的:我可以多一种思路或者视角,帮助自己做更多的反思。
回想我的过往人生,高三时的一场演讲算是比较戏剧性的事件。当时的语文老师比较开明,每节课会在开头10分钟让同学轮流上台讲课,锻炼大家的表达能力。大多数同学都选择讲解课文,轮到我时,我问能不能讲点自己想讲的东西,老师也同意了。
我摘抄了《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里周国平写的一段导读,请老师复印出来发给全班同学,我原本打算根据收上来的读后感准备演讲,谈谈对于教育和人生的想法。结果回收来的反馈里,有人什么也没写,还有人只简单写了几句话。
图片

《青春派》剧照
那天我讲完后,老师当场说我“幼稚”,接着就开始讲试卷了。此前我和老师有过一些私下交流,我对他说,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文修养。他诚恳又直白地告诉我,人文修养对于高考是无益的、不必要的。我能体会到老师对我这个问题学生付出的耐心,但在我眼里,他就是体制内庸师的一个典型:既想做个灵魂工程师,又得为分数负责,落得两头都平庸。
现在想来,高三的那场演讲有点太特立独行了,任性成分居多。一方面,我想和他们讨论交流、共同反思这令人痛苦的教育;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想表达自我、展示个性。我排斥集体活动,却又自我中心心理作祟,享受被关注。很多年来,我心里都想着老师说的“幼稚”,一直在想该怎么去反驳他,我最终得出了结论:没有幼稚,何来成熟?
图片

《无问西东》剧照
按照如今的结果来看,别人尽可以说我是瞎折腾、自作自受。可我只能活在一个当下,起码在这个当下,我还是感到满足的。我已经把真实的自我表达清楚了,至于别人理不理解,有多少人理解,那是另一回事,甚至没那么重要。另外,据我了解,近年因为疫情冲击和经济不景气,很多人都做了家里蹲和啃老族。我也想以这样的身份进行反思,展示出另一种生活方式吧,希望人们可以宽容看待类似人群。

从乡村少年到西湖大学校长

撰文| 施一公

编者按

2023年4月,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围》出版。

这本书集结了施一公的50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他的成长、求学、科研经历,也讲述了他对教育、人才、科学体制问题的思考。从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一位顶尖科学家的心路历程。

施一公少年时,高考恢复改变了一家人对未来的规划。大学时期赶上了80年代的经商热和留学热。出国后,施一公也体验了在华人餐馆打工的辛苦。而这些经历,不仅是施一公的生命历程,也多少是一代科学家的缩影。

书的后记中说,出版作品集的主要动力之一,是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施一公”。留学时对亚裔不公平待遇的气愤,中年后对掉发、皱纹的在意与无奈,还有数十年如一日对大白兔奶糖的痴迷,这些细节都展示给我们一位科学家普通人的一面,一位离光环似很远,却更人性化的学者。

施一公受到公众的关注,不仅因为他是顶尖科学家,也不只是因为个人魅力,还因为他经常做出大跨度的选择,一次次突破自己给科学界、给公众留下的固有印象。

1998至2002的5年间,施一公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科学界三大顶级期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在其研究领域内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声誉,之后却深刻反省自己的“成功之路”,一改过去选择稳定但回报丰厚的课题的习惯,追求前途不明的、高风险的学术课题;在美国已经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就,生活安定幸福,他却放弃美国终身教职,选择回到母校清华任教;在清华大学奋斗十年,升任副校长后,他又辞去职务,从零起步创办西湖大学。

这本书记录了施一公这些抉择背后的心路历程,如何从对应试教育的反思中,决定不再重复循规蹈矩的科研课题,又是如何面对高风险课题多年没有进展的难关,如何在争议中选择回国建设,又为什么要从清华离开……

今天我们摘取了书中部分内容,施一公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初入科研道路的青年人讲解他对学术道德、学术道路、学术品位的看法。

●  ●  ●

刚刚开启科学研究之路的青年人,一定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也同时有一点点恐慌和不安,因为他们无法预测未来的科学研究是否会一帆风顺。

因此,作为一个曾经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已经培养了几十位博士生、博士后的相对资深的科研工作者,我想和大家谈谈自己对学术品位、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看法。我的观点都来自我的切身经历和感悟,但也请大家记住:我的观点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人的观点一样,都是主观的,也都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未必绝对正确,更未必适用于任何一个具有不同成长经历、来自不同培养环境的人。所以我讲的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更多的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由此激发大家的独立思考。

一、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

所有成功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实际上,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力。有时,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不是苦干,这种客气的回答避重就轻,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一些幼稚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开始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是等待所谓的运气。说极端一点儿,如果真有这样主要凭运气而非时间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学家,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是窃取别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备真正在其领域内领先的学术水平。

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在多个神经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几年前,身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蒲先生曾经有一封电子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一段翻译过来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个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2个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图书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这封邮件写得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无论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还是在清华大学,我都把这封邮件的内容转告给了实验室的所有学生和工作人员,让他们反思体会。

我从小就特别贪玩儿,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导迫使我尽量刻苦读书,于是我被保送进了清华。尝到甜头以后,我在大学阶段机械地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提前一年毕业。当然,这种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我很少能真正独立思考,对专业也提不起兴趣。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美国留学。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因为对科研和专业没有兴趣,我内心浮躁而迷茫,无法继续刻苦,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我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对科学研究有了一点儿兴趣,并开始有了一点儿自己的体会,有时领会了一些精妙之处后会得意地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儿自信。这时,攻读博士学位要求的课程,我已经全部修完,每周五天从上午9点做实验到晚上七八点,周末也会做半天实验。到了第三年,我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和奥妙,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又让我对做研究有了更多兴趣,晚上常常干到11点多。1993年,我在实验记录本的日期旁标注“这是我连续第21天在实验室工作”,以激励自己。到第四年,我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再也不会感到枯燥,时间安排则完全服从实验的需要。其实,我在这段时期的工作时间远多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但并未感觉辛苦。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出了名。

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刻苦的两年,每天做实验到凌晨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凌晨4点以后。但我每天早晨8点都会被窗外街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9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这样的生活节奏会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周的周五,周五晚上乘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的摩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场11天的奋斗。虽然很苦,但我心里很骄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动创造未来、艰苦创业。有时我还会在日记里鼓励自己。我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的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心公园很近,那里常常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我从未迈进中心公园一步。

我常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我实验室的学生,新生常常问我:“老师,您觉得自己苦吗?”我回答:“只有自己没有兴趣的时候才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儿也不觉得苦。”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我仍感觉很骄傲、很振奋!我在攻读博士和博士后阶段那七年半的努力进取,为我独立科研生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

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学习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研究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的知识,而探索新知识必须依靠批判性的思维逻辑。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培养批判性分析的能力,掌握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举几个让我难忘的例子。

1.正确分析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地得到预期结果,除个别研究领域,可能一般只需要6~24个月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然而,在美国,生命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PhD(哲学博士)学位。这一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期不符,或者是负面结果。很多低年级的博士生一看到负面结果就很沮丧,甚至不愿意仔细分析原因。

其实,对负面结果的分析是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只要有合适的对照实验,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研究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取得进展的过程就是排除不正确方向、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靠的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

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负面实验结果并不可靠,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这一点往往是阻碍科研课题进展的最大障碍。比如,对照实验没有预期结果,或者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或者是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从而得出“负面结果”或“不确定”的结论,这种结论对整个课题进展的伤害非常大,常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知所措、苦恼不堪。

因此,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可靠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很快就会走上正轨;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你所练就的强大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会使你很快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我对一帆风顺、很少取得负面结果的学生总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科研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我的实验室里,偶尔会有一些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两年以内,有时甚至一年)就获得了撰写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结果。对这些学生,我一定会让他们继续承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让他们经受负面结果的磨炼。没有这些磨炼,他们不仅很难真正具备批判性思维,将来也很难成为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实验室的优秀科学家。

2.耗费大量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

尼古拉·帕瓦拉蒂奇是我的博士后导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他做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誉世界结构生物学界,31岁时即升任正教授。1996年4月,我刚到尼古拉的实验室不久,纯化一个表达量相当高的蛋白Smad4,两天下来,蛋白虽然被纯化了,但结果很不理想,得到的产量只有预期的20%左右。见到尼古拉,我不好意思地说:“产率很低,我计划继续优化蛋白的纯化方法,提高产率。”他反问我:“你为什么想提高产率?已有的蛋白不够你做初步的结晶实验吗?”我回答道:“虽然我已有足够的蛋白做结晶筛选,但我需要优化产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他毫不客气地打断我:“不对。产率够高了,你的时间比产率重要。请尽快开始做结晶筛选。”实践证明了尼古拉建议的价值。我用仅有的几毫克蛋白进行结晶实验,很快意识到这个蛋白的溶液生化性质并不理想,不适合结晶。我通过遗传工程除去其N端较柔性的几十个氨基酸之后,蛋白不仅表达量高,而且生化性质稳定,很快得到了有衍射能力的晶体。

在大刀阔斧进行创新实验的初期,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当然要尽量仔细,但一旦按计划开始,对中间步骤的实验结果就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看看可否得到大致与假设相符的总体结果。如果大体上相符,你才应该回过头去仔细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大体不符,而总体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误,那你的假设很可能是有大问题的。这样一个来自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在每一天的实验中都会用到。

过去20年,我一直告诉实验室的所有学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我把这个方法论推到极限: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就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之后需要回头看时,再逐一解决中间遇到的问题。

3.科研文献(literature)与学术讲座(seminar)的取舍

在我的博士生阶段,导师杰里米·伯格非常重视相关科研文献的阅读,会安排每周一次的实验室组会,讨论重要的科研进展及研究方法。作为学生,我受益匪浅,也一直以为所有的科学家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博学多闻。

进入博士后阶段,刚到尼古拉的实验室,我试图表现自己读文献的功底,也想与尼古拉讨论以得到他的真传。1996年春天,有一天我精读了一篇《自然》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午饭前遇到尼古拉,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同时期待着他的评述。尼古拉面露尴尬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篇文章。”我想也许这篇文章太新,他还没来得及读。过了几天,我精读了一篇几个月前发表于《科学》周刊的文章,便又去找尼古拉讨论,没想到他又说没看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不解地问他:“你知识如此渊博,一定是广泛阅读了大量文献。为什么没有读我提到的这几篇论文呢?”尼古拉看着我说:“我阅读不广泛。”我反问:“如果你不广泛阅读,你的科研怎么会做得这么好?你怎么能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么多文献?”他的回答让我非常意外,大意是他只读与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写论文时才会大量阅读。

我做博士后的单位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有一个精彩的系列学术讲座,常常会邀请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来演讲。有一次,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来此做客,并且点名要与尼古拉交谈。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是一个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的宝贵机会。然而,尼古拉却告诉他的秘书:“请替我转达歉意,讲座那天我已有安排。”我们都为尼古拉感到遗憾。让我更加想不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举办讲座的那天,尼古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从早晨来了以后直到傍晚都没有出门,当然也没有去听讲座。以我们对他的了解,他十有八九是在写论文或者解析结构。后来我意识到,尼古拉常常如此。

在我离开尼古拉的实验室前,我带着始终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问他:“如果你不怎么读文献,又不怎么去听讲座,你怎么还能成为一位如此出色的科学家?”他回答说:“我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10个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只能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结构、分析结构、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尼古拉的回答表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有所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阅读科研文献还是听学术讲座,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博士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种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打好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的选择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

4.挑战传统思维

我从懂事开始,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但凡失败都有其隐藏的道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再重新开始尝试。直到1996年,我在实验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但在尼古拉的实验室,这一基本原则也受到有理有据的挑战。

有一次,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失败了。我很沮丧,准备花几天时间多做一些对照实验以找到问题所在。没想到,尼古拉阻止了我,他皱着眉头问我:“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搞明白实验为何失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没道理,便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得分析明白哪里错了才能保证下一次可以成功。”尼古拉马上评论道:“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实验重复一遍,但愿下次可以做成。与其花大把时间搞清楚一个实验为何失败,不如先重复一遍。面对一个失败了的复杂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重新做一次。”后来,尼古拉又把他的观点升华:是否需要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哲学决定。找到每一个不完美的实验结果的原因,未必是最佳做法。仔细想想,这些话很有道理。并不是所有失败的实验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实验,过程烦琐复杂,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是由简单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比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忘记加某种成分了,可以仔细地重新做一遍,这样往往可以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关键的、不找到失败原因就无法前行的实验,才需要刨根问底。

我选择的这些例子多少有点儿“极端”,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震荡大家思维的作用。其实,在我自己的实验室里,我早已给所有学生反复多次讲过这几个例子了,而且每次讲完之后,我都会告诉大家打破迷信、怀疑成规,而关键的关键是:跟着逻辑走(follow the logic)!这句话,我每天在实验室里会对不同的学生重复讲上几遍。严密的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根本。

三、科学家往往需要独立人格和一点点脾气

对社会人而言,科学研究是件苦差事;对真正的科学家而言,科学研究令人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实在是妙不可言。靠别人的劝说和宣讲来从事科学研究不太可行,真正自己从心里感兴趣直至着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探奇解惑,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在这个过程中,独立人格和脾气显得格外重要。所谓独立人格,就是对世界上的事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恰恰是一些有脾气的人,才不会轻易随波逐流,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本文摘自《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施一公著,中信出版集团、大象出版社,2023年4月

丁立人的夺冠经历简直可以拍电影

-先是因为疫情错过了各种资格赛,差点连候选人赛都进不去,结果靠等级分才递补进了候选人赛。
-去年的世界冠军候选人赛,他上来就1负7和,接着一路狂追,在最后一轮他和中村光谁赢谁就能拿亚军,虽然只有冠军有挑战权,亚军看起来只是安慰,但丁立人咬住这块鸡肋。
-接着世界棋王卡尔森放弃卫冕机会,亚军丁立人递补进了国象世界冠军赛,中国男子选手第一次获得了挑战世界冠军的机会,创造中国男子国象的历史。鸡肋瞬间变成黄金全家桶。
-和涅波的世界冠军赛,两人打满14局,7比7,最后一局丁也是差点翻车,最终惊险战和。
-快棋加赛,前三盘和了,第四盘再和就会进入超快棋加赛,丁在超快棋对涅波是1比4。在被拖入大劣势局面前的最后一盘快棋,他赢了……
一句话总结,很久没见过层次那么丰富的逆袭夺冠之旅了。
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

86岁,独居,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是朱锦沁,86 岁,独居。

她在抖音开了个账号,记录自己独居的晚年生活。

图片
图片来源:抖音@多肉不老松

独居的日子如何度过?如何和子女交代后事?怎么看待疾病和死亡?她把这些思考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

这是一份 86 岁老人的生活 vlog,也是我们每个人终会抵达的未来。

下面是朱锦沁奶奶的自述。

86 岁,独居的一天是怎样的?

我独居是自己的选择。

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很孝顺。在我老伴儿去世后,他们怕我在老房子里想东想西,都主动要接我去他们那里住。但我盘算了一下,儿子女儿都有自己的生活。去儿子家住,要占用孙女的空间,去女儿家住,要打扰女儿的作息。我一住过去,大家的生活习惯都要被打乱,不如还是我自己过自己的清静日子。

一个人住,说不孤独也是不可能的,但怎么办呢,我还是尽量想一些办法,把生活安排地满一点。

早上六点多我就醒了,醒之后我也不起床,我懒,就在床上玩手机。

第一件事是打开微信,给我手机里的三百多个联系人发早安图片。手机里的人基本都是我的老同学,老朋友,我给他们发我花园里的花 + 一些问好的字,早上我就用手机 p 图,花个几十分钟。

图片
图注:朱奶奶的早安微信

有的人回,有的人不回,我也不怕别人嫌我烦。不过有段时间我发漏掉了几个人,老同学立马一个电话打过来了,问我好不好,怕我出了事。

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懂,要是同学群里活跃的人突然好几天不说话,过个几天可能就会收到讣告。这种微信也算是老年人互相关照的方式吧,每天报个平安。

起来吃早饭吃完药,第二件重要的事是视察花园。

我最早喜欢养多肉,多的时候养过 100 多盆,现在有个小花园,养的就更多了。月季、牡丹、美人蕉、绣球、橘子树、茶花、仙人掌、三角梅……可能有二三十种吧。我都自己提着水自己浇花,来来回回得跑个十几趟。

然后就是买买菜,我现在走的慢,买完菜回到家,怎么都得十点多了。

图片

回来之后休息休息,给我在青海的老同事打电话,彼此互通一下消息,聊聊身体的情况。年纪大了大家都有些病,互相交流交流也就不那么担心了。聊完天就自己做个简单的午饭,有时候做多点,把晚饭也做了。

图片

接下来的时间我是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身体的,一个是脑子的。身体上呢,如果天气好,我就出去散步,慢慢走,走个 4000 步。要是下雨天,我就自己对着墙打乒乓球,锻炼一下臂力,达到 500 拍左右结束。

图片

脑子上呢,我是有做数独的习惯。十几年以前我就开始,以前在书上做,现在在平板电脑上做,已经通关到大师级了。人老了,脑子一定要多动才不会僵硬。

空下来的时间,我就是看手机,和你们年轻人一样了。

主要是两件事:一个是给老同学帮忙,教他们用手机。我算是老同学里手机电脑比较懂的,我会在网上买东西,聊天,发帖子,也会做电子相册。大家的子女都忙,他们就来找我解决,我还给他们说,要防止电信诈骗,不要信网上那种乱七八糟的视频。

图片

还有一个吧,我还挺喜欢在网上发评论的。我是个四十多年的女排迷,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那个时候我就看,那时候郎平还是球员呢,女排这么多年,新老球员我都叫得出名字,我就是看不惯现在微博啊,头条上的人老是对女排瞎评论,动不动给人家起外号。我看见那种人身攻击,我就回复,叫他们不要一天到晚发人身攻击。

现在虽然我是八十多岁,对女排的爱还是在的,夜里头的比赛,不管多晚直播,只要是我们国家的我都要守着看。反正啊,人有个兴趣还是很重要的,不看女排的时候我就看看乒乓球,羽毛球。

图片

其实独居大概就是这样,一天天也蛮开心的。每天呢我也会和儿子女儿打电话,女儿怕我一个人住出意外,在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装了监控,有什么事他们也都能知道。

我想应该也有不少同龄的人,可能是和孩子一起住,孩子上班了也是一个人。如果我的生活能给大家一点启发,也是蛮好的事情。

我这个年纪,长肿瘤也无所谓了

很多人看我视频,以为我的身体特别好。其实,我身上早就一堆的毛病。以前得过肺结核,39 岁就发现了高血压,再后来又有高血脂,糖尿病,肾功能也不是特别好,每天都要吃很多药。

现在我对这些病有个基本的看法,慢性病我好好吃药,认真管理。肿瘤我就不管了,都这个年纪了,我就假装没有。

2020 年,检查扫出我胰腺上有实性病灶。医生建议我做穿刺,确诊一下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一开始我很慌的,胰腺癌是癌症之王啊,如果是恶性的基本就是不治之症了,要是查出来结果不好,那我到时候是治还是不治?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我心里反而是清爽了。我和医生说,我就不做这个确诊了,就当做不知道这个肿瘤。我都活了八十多岁了,也差不多够了,能潇洒地过一天是一天。如果确诊了是恶性的,家里人和自己思想负担都会很重,如果是良性,也会时不时担心,考虑手术的事情。索性就不想了,八十多就这个好,有些不好做的决定,就交给老天爷吧。

这么想明白之后,我的心态就平稳了很多。医院开的慢性病的药我都认真吃,每天也坚持锻炼,注意生活质量。控制得了的病我好好控制,控制不了的这个病灶我就当没发生过。

人啊,愁眉苦脸地生活也是一天,开开心心生活也是一天,我还是选择开心点过。

我和子女坦诚交代了身后事

老伴儿走了之后,我就开始想安排身后事的问题。他临走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没能交代下来什么,但他单位上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我都知道啊。可要是我走了,我的孩子们又不认识我的同事,也不清楚我各种各样的安排,我不愿意他们到时候茫然无措。

当时我就决定,要和他们当面谈一谈这个事情。主要就是三点,不要抢救,用最便宜的骨灰盒,不要追悼会。一方面,我不想在病榻上拖累儿女;另一方面,我也不愿意在临终之际受罪。一切从简,不要麻烦别人。

一开始他俩都是不能接受的。我一开口他们就是说妈妈你不要说这个,拒绝面对。后来我也慢慢说服,每次见到他们就讲,女儿就逐步能接受一点。

财产上的事情我做了安排,房子卖掉,钱子女平分,我就靠自己的养老金,医保,该花花该用用,我也不去特地节约什么钱了。

我把女儿和原来单位的同事拉了个群,让他们彼此认识一下。群里面的人有还在职的,有退了休的,我这些老朋友都是知道流程怎么走的,也能帮忙跑跑腿。我走以后,抚恤金啊,手续啊,他们还能互相帮忙。交代好这些事后,我也怕他们以后忘掉细节,我又把这些都在纸上写了一遍收好。

儿子至今没法接受安排后事的事情,他不能听到我嘴里说「死」,就不想面对这个事。后来我也不说服他了,他照常来和我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我呢就在家里的抽屉里放了个信封,里面是交代儿子的事情。一张给他的银行卡,我的存款儿子女儿一人一半,所以是一人一张卡。然后一些需要处理的文件。

我把这些事发到网上后,很多人都说我豁达看得开什么的,要我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见到的死亡太少了。

到我这个年龄就知道,死是很近的事情。微信上的老同学真是一个个变少,有人就是跌了个跟头,过两天就没了。我还有个同学,就是突然说头痛头痛,过两天就猝死了,一句话也没留下来。

我不愿意这样,人世无常,到老都是要走这一步的。逃避也不能让这个终局消失掉,这么想的话你何必老是害怕死,逃避死啊?

我也是个学医的人。之前在青海做鼠疫研究,见过的生老病死比较多,所以说对死这个事看得也很淡。

人啊,真的就走这么一趟,与其忌讳这个结局,不如想得直白点,未雨绸缪,安排妥当,才能自己过个潇洒的晚年。

秦始皇灭六国,跑步进入 ICU

1

西周末年,周幽王因为 “废嫡立庶”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直接造成犬戎攻破镐京,随后旧贵族们拥立周平王继位,迁都洛邑。

而西垂大夫秦襄公带兵营救周王室,并一路护送周平王抵达洛邑,周平王为了回报秦襄公的功劳,便封秦襄公为诸侯,以岐山以西的土地立国。

从此以后,曾做为商纣王宠臣的嬴姓赵氏家族,正式成为周朝的一方诸侯,参与到春秋战国的乱世争霸行列。

谁都没有想到,坐落在西陲偏僻之地的秦国,竟然能在五百年后一统华夏,混一宇内。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 13 年后,底层庶民们便揭竿而起,以烈火燎原之势埋葬了这个伟大的国家。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秦始皇做错了什么,历史的深层次逻辑又是什么?

最近我又翻了一遍《资治通鉴》、《史记》和现代研究资料,有了一些和以往不同的体会,总结起来有几个关键词 ——

秦制的历史惯性、秦始皇的历史包袱、统一战线失败、人口危机、气温下降、经济危机等等。

接下来,我们用一篇长文来聊吧。

2

说秦国离不开商鞅变法,我们就从这里说起吧。

公元前 362 年,秦献公薨逝,21 岁的秦孝公继位。那时的中国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也写入史书,有雄心的国家都开始变法图强,准备在越演越烈的乱世大展拳脚。

但秦国经过数十年的内乱,国力急剧衰退,秦献公付出毕生的努力,也只能阻止秦国衰落的趋势,始终不能重振秦国,以至于关东诸国都把秦国视为夷狄。

秦孝公回想起先祖的烈烈雄风,再看看现实中落拓的秦国,不禁发下宏愿 —— 以毕生之力,再造秦国。

第二年,秦孝公便发布诏书说: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狄,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说的很明白,只要能重振秦国,秦国就会给与高官厚禄,并裂土分封传给子孙。

魏国相府的中庶子卫鞅,听闻秦孝公的诏令,便跑到秦国,通过宠臣景监的关系,以法家的富国强兵之术说服秦孝公,一举成为秦国的显赫人物。

公元前 359 年,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正式开始变法,卫鞅刚上任便颁布了几条法令 ——

把人民群众都组织起来,成为国家管理的编户齐民,并要求人民群众互相检举揭发,挑动群众斗群众,降低国家的治理成本。【令民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

为国征战且立功的,封官拜爵,为私利而作奸犯科的,按律严惩。【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努力种田提高粮食布帛产量的,免除赋税和徭役,偷奸耍滑不努力种田和经商的,没收家产,老婆孩子贬为奴婢。【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嬴姓宗室子孙没有军功的话,要开除族籍。【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秦国很快就从散乱的部族国家,转型成整齐划一的军事国家,全国人民只需种田和打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

于是短短十年时间,秦国便道不拾遗,山中无盗贼,国家大治。

公元前 350 年,卫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具体法令是设立 31 个县、统一斗尺等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并且更改税法,让秦国人民依照田地的亩数纳税。

如果说第一次变法是整个社会层面的,整顿了社会秩序和生产力,那么第二次变法就是经济层面的,让秦国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经过这两次变法,秦国人民就被彻底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而完成这两次变法,卫鞅又亲自统兵和魏国作战,一战而胜,逼魏惠王迁都大梁,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

卫鞅凭借巨大的战功,得到商於十五座城池的封邑,号称 “商君”,兑现了秦孝公诏令中的承诺。

由于秦国起点很低,所以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秦国境内始终是 “人少地多” 的状态,而三晋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则是 “人多地少”,在秦国鼓励生产的政策下,大量的三晋人口离开故土,跑到秦国寻求出路。

这就给秦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力和生产力、经济总量是强相关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到了秦始皇继位以后,秦国境内已经是遍地粮仓,达到 “积粟如丘山” 的地步。

再加上郑国渠的开凿,秦国的 4 万顷盐碱田地得到灌溉,变成亩产一钟(6.4 石)的肥田。

至此,秦国正式成为 “沃野千里,无凶年” 的超级强国。

而在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同时,秦国也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数次抓住有利战机,四处征讨,开拓国家的生存空间。

我们在前面说,秦孝公时期,商鞅就统兵东征击败魏国,收复河西失地,把秦国的势力范围辐射到晋西南,初步形成 “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 的优势。

秦惠文王继位后,秦国的经略重心放到南方,他派司马错讨伐蜀国,占领四川盆地,完全占领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上游,并夺取楚国的汉中郡,将秦国的影响力辐射到江汉地区。

关于这一时期的秦国,史书上写到:“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厚富,轻诸侯。”

秦武王在位仅仅 5 年,但也占领韩国的宜阳,打通进取中原的通道。

从此以后,秦国的经略重心开始放到东方。

秦昭襄王在位 56 年,任用白起等将领破韩魏联军、江汉伐楚、长平击赵、洛阳灭周,几乎完全占据中国第二级地理阶梯,对山东六国有泰山压顶之势,当时的人就说:

“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搏楚之鄢郢,鹰击韩魏,垂头中国。”

2.jpg

经过百余年的军事开拓,以及百余年的经济积累,秦始皇终于奋六世之余烈,用十年时间便横扫六国,一统华夏。

秦国能建立空前绝后的功业,离不开历代秦王的接力,也离不开变法政策和老秦人的合力,但归根到底,是商鞅变法给秦国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3

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一个必须要面临的抉择是,分封还是郡县?

其实在当时的人看来,分封和郡县是不冲突的。

秦国主要是郡县制,但山东六国也有郡县,例如赵武灵王就设置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

山东六国给宗室和贵族分封食邑,但秦国也给宗室功臣们分封食邑,例如秦孝公封商鞅十五座城池做食邑,秦惠文王封张仪为武信君,食邑六城。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文信侯,食邑是洛阳十万户,器大活好的嫪毐都被封为长信侯,封国为太原。

整个战国时代,这些都是有先例可循的。

所以在公元前 221 年,刚灭了齐国,丞相王绾就和秦始皇说,燕、齐、楚国太偏远了,朝廷不方便直接治理,不如封您的儿子为王,镇守这些偏远地区。

丞相王绾的意见,其实代表了秦国朝野的意见。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认为,秦国的咸阳朝廷不可能直接治理边境地区,需要藩王做皇权的代理人,在那些地方现场办公,遇到问题就地处理。

但是廷尉李斯不同意,说周朝也是分封宗室的,后来不也打成一锅粥么?好不容易统一了,咱别折腾了。

听完李斯的话,秦始皇表态了:“李斯说得对,秦国以后不搞分封了,只用郡县。”

七年后,博士淳于越又提了一次分封的建议,结果李斯又站出来反驳,坚持主张用郡县制,绝对不能分封子弟为王,而秦始皇再次站在李斯一边,反驳了分封的建议。

那不封到边地做藩王,总要给儿子们食邑,做官做事吧?

毕竟秦惠文王的弟弟樗里疾,就被封为严君,做过秦国右丞相,给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秦昭襄王把宛城封给公子芾,邓城封给公子悝,他们两人后来跻身秦国 “四贵” 之列。

但到了秦始皇这里,非但二十多个儿子没有食邑和工作,连嬴姓宗室都见不到名字了,整个始皇一朝,你看不到一个嬴姓宗室在史书上露脸。

此外给秦始皇打江山的功臣们,也几乎没有封地食邑,王翦在伐楚前就吐槽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意思是在您手下打工啊,封侯就不指望了,趁着您宠信我的时候,赶紧捞点钱吧。

如果说坚持不分封藩王,是秦始皇的制度信仰,但藩王、宗室、功臣都不封,这就不是单纯的制度信仰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

秦始皇在政治上对分封制不满意,在情感上对嬴姓宗室不满意,在权力上对大臣不信任,三者都受到秦始皇的严酷打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秦始皇有沉重的历史包袱。

周朝分封的弊端,秦始皇是亲眼见到的,各诸侯国的始祖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结果世袭几百年后,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生灵涂炭。

而嬴姓宗室的反噬,前有秦武王薨逝后,严君樗里疾和宣太后拥立公子芾争王位,后有公子芾和公子悝位列 “四贵”,和穰侯魏冉一起专擅朝政,导致政出私门。即便秦始皇亲身经历的,就有长安君成蟜谋反,差点把他拉下马来。

至于功臣,独掌朝政的文信侯吕不韦,带领门客刺王杀驾的长信侯嫪毐,这不都是前车之鉴吗?

秦始皇天生就是多疑敏感的人,亲身经历过这些事以后,基本不可能对藩王、宗室、功臣产生一丝信任感。

他担心这些人颠覆秦国的政权,也担心他们颠覆自己的地位。

秦始皇的历史包袱非常沉重,他根本甩不掉。

所以秦始皇才废除分封、打压宗室、贬抑功臣,把朝野事务都揽到自己身上,把天下大权也集中到自己手里,实行了史无前例的独裁政治。

这意味着,嬴姓宗室、功臣乃至亲儿子,都在统一华夏这件事上,没有得到丰厚的利益,统一华夏对他们来说,除了精神荣耀以外,很难再找到其他方面的认同感。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

藩王、宗室、功臣能威胁皇权甚至颠覆政权,但他们做为秦国的天然股东,和秦国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

大多数时候,他们在内部争权夺利,可一旦遇到想颠覆秦国政权的人,那就是掀他们吃饭的桌子,出于自保的目的,他们也会团结起来保护秦国。

可以说,他们也是秦始皇的天然盟友。

秦始皇因为自己的历史包袱,主动把他们排除到政权之外,虽然暂时集大权于一身,却也放弃了大量的潜在盟友,天然的政权基石。

唯独李斯,因为迎合了秦始皇的心意,成为秦始皇的宠臣,最终进位丞相,取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从这方面来看,秦始皇和极力削藩的朱允炆有相同之处,李斯和明朝后期的阁老们差不多。

那个威风赫赫的秦始皇,权力根基其实是很虚弱的。

这个问题,可能秦始皇也意识到了,于是他想了两个解决办法。

其一是在李斯的建议下,焚烧诗书,以吏为师。

这两道命令是同时发布的,目的便是统一思想,并且把民间知识分子吸收到政府里,逐渐培养认同郡县制的新生代官员,然后在他们中间选拔根正苗红的人,组成接班梯队。

这是指向二十年后的官员培养计划。

其二是和六国旧贵族结成统一战线。

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其实没有刻意清洗六国旧贵族,统一之后,也只是把十二万户豪富迁徙到咸阳,放到眼皮子底下监管。

六国存在了数百年,各国的宗室、公卿、大夫、将军何止十二万户?所以迁徙到咸阳的十二万户豪富,可能只是最顶尖的六国旧贵族,那些中层官吏和基层地主,大概率都留在了六国故地。

例如王贲灭魏国后,秦始皇派人问魏国的安陵君:“能不能用五百里地和你交换安陵?” 安陵君说:“我的土地是魏国先王封的,想终生守护,行不行?”

秦始皇的反应是 “义而许之。”

注意一个细节,秦始皇的态度是交换,而不是剥夺,安陵君说不愿交换,秦始皇也没有强制要求。

可以想见,这绝对不是个例,应该是当时的政治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六国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很大程度上保留下来,贵族依然是贵族,地主依然是地主,平民依然是平民。

秦始皇觉得,这样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六国,并和六国旧贵族结成统一战线,获得他们最大限度的支持,让六国旧贵族成为秦国政权的一部分基石,填补藩王、宗室、功臣缺位造成的权力真空。

实事求是的说,秦始皇的这两个办法都有可操作性,但必须要稳定的过渡二十年,等到战国时代的人都死去,新一代人成长起来,秦国的统一大业就彻底完成了。

然而,秦始皇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迫使他必须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正是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秦始皇的布局彻底崩盘了。

因为那个新问题叫做历史周期律。

4

从公元前 219 年起,秦始皇开始东巡郡县,在此后的十年间,东巡成为常态,秦始皇几乎常年在各地视察,在马车上处理公务。

那种硬轱辘马车,我们坐几天都得散架,更别说秦始皇长年累月的坐了,很辛苦的。

秦始皇之所以这么做,除了在六国故地炫耀兵威以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以皇帝之尊组建流动的中央政府,暂时替代藩王守边的职能,等待二十年过渡期结束。

但在巡游的过程中,秦始皇可能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 天下的人口太多了。

秦国统一华夏只用了十年时间,相比春秋战国常年累月的战争来说,实在太快了。战争的时间短,意味着因战争死亡的人也少,结果就是秦国和关东六国的人口大部分都保留下来。

据现代学者们推算,统一之后,秦国人口在三千万左右。

这些人口看起来不多,但问题是,当时江南没有开发,北方边境的人口不多,三千万人口几乎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而且秦始皇没有大规模清洗六国旧贵族,之前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都保留下来,那么必然是旧贵族、旧官吏、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少地甚至无地。

这意味着统一不到十年,秦国便出现 “人多地少” 这种历史周期律的晚期症状。

秦始皇灭六国,可以说是跑步进入 ICU。

但秦始皇毕竟是千古一帝,他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和历史周期律这个首次出现的客观规律战斗。

公元前 216 年,秦始皇发布诏书 ——“使黔首自实田。”

黔首是人民群众的统称,自实田是自己申报田地数量,这道诏书的意思是,所有人都自行申报田地数量,再由郡县审查核实,以此作为征收田赋的标准。

这么做有利于秦国的财政。

但反过来看,由于六国故地没有改变旧的经济关系,那么秦始皇的 “使黔首自实田” 其实是土地确权,他放弃了重新分配土地的历史任务,正式承认了旧的经济关系,保护了所有旧贵族、旧地主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

那没有土地的老百姓怎么办呢?

秦始皇的办法很简单,开疆拓土,我打下新土地分配给你们。

于是在公元前 215,秦始皇派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却匈奴七百余里,夺取水草丰茂的河套地区,设立 44 个县,从人口繁盛的黄河流域迁徙大量移民过去居住。

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征发赘婿、商人为兵征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并迁徙 50 万人到岭南地区,镇守这块新征服的土地。

公元前 213 年,“治狱吏不直者及覆狱故失者,筑长城及处南越”,征发作奸犯科的官吏和罪犯,迁徙到南北边疆。

公元前 211 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向榆林、河套一线迁徙了三万家人口,每个人的爵位升一级。

不断大规模移民的同时,秦始皇还征发数十万人修长城,征发 70 万人到咸阳附近修建阿房宫、骊山陵等大工程,再加上采石料的、砍木材的、运输的,秦始皇动用的青壮劳动力何止百万。

这几年时间,秦始皇以 “暴君” 的面目出现,和前半生 “精明强干” 的形象完全不同,原本原因就在于,他要抽调黄河流域的青壮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试图解决已经出现的历史周期律。

可能秦始皇觉得,这么做既能为国戍边,也能满足个人享受,还能缓解人地矛盾,要是死掉太多的人,正好减少多余的人口。

简直是一举多得。

熟读历史的你肯定看出来了,秦始皇解决历史周期律的办法,不是在上层分配方面动刀子,而是走了一条军国主义道路,用输出战争和肉体消灭的方式,来解决秦国的底层矛盾。

在两千年前刚统一华夏的时候,秦始皇就认识到历史周期律,并做出相关的尝试,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秦始皇的水平都是千古一流帝王。

但秦始皇的尝试注定要失败。

在生产力落后的两千年前,输出战争就要大量消耗国家财政,搞大工程就要耽误农业,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国家财政消耗巨大要征税填补,农村没有青壮劳动力导致田地荒芜交不上税,国家在经济压力下继续征税,农民为了避税和保命便逃离农村啸聚山林……

而在这个时候,天灾也来凑热闹。

从公元前 212 年开始,秦国气温急剧下降了 1.5 度。

3.png

当时仍处于历史上的暖期,正常情况下 1.5 度的降温问题不大,但问题是,当时的秦国偏偏处于大动荡时期。

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农业和降温结合起来,结果就是农业继续减产,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农民为了果腹,甚至把种子都给吃了,秦国大地上出现 “死者相望” 的惨烈局面。

至此,秦国的经济彻底崩溃,有条不紊的郡县也走向混乱。

5

秦国历史走到这里,已经很清晰了。

商鞅变法给秦国打造了强悍的国家机器,把人民组织起来,实现了指哪打哪的火力输出能力,凭借这种超前的国家机器,秦国六代君王跑了接力赛,终于一统华夏。

但商鞅打造的国家机器,遇到秦始皇这种心比天高的千古一帝,也为他尝试解决历史周期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两者结合的结果,只能说是一场灾难。

而秦始皇因为个人因素废分封、压宗室、抑功臣,彻底走向极端化,遇到事关国家走向的大事,除了李斯之外,他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更不用说有个稳定的统治班底了。

至于秦始皇寄予厚望的郡县官吏,由于缺乏监察机制,也缺乏郡县制的素质教育,导致他们在执行政策时经常层层加码。秦始皇想建立的统一战线,也在六国旧贵族心怀故国的情怀下,始终建立不起来。

张良在博浪沙的惊天一击,儒生们在泰山脚下的议论,就证明了秦始皇统战路线的失败。

执掌混乱江山的孤家寡人,这就是秦始皇。

4.jpg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沙丘驾崩。

这个时间实在巧的很。

如果早死五年,没有和历史周期律战斗,秦始皇的评价绝对是商汤、周文一样的圣人,如果晚死三年,秦始皇可能会和刘邦打个照面。

偏偏在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带着毁誉参半的名声去了,既没有进位神格,也没有沦为赵武灵王、唐玄宗的结局,实在巧的很。

他亲手推向极端化的秦国,他亲手造成的孤家寡人地位,他亲手酿成的经济危机和沸腾民怨,都将留给那个年少无知的秦二世。

秦二世:“最终还是我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而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所作所为,却在冥冥之中,为真正的天命真人刘邦铺平道路,他以黑马的姿态强势崛起,在一片废墟的华夏大地上,建立起绵延四百年的大汉王朝。

来源:温伯陵 微信号:wenboling2020

AI 出现之后,美国程序员的感受

今天又是属于 AI 的一天,不过大部分票也涨得不错,中位数涨幅 1.72%,节前又给诸位回血了。

关于 AI 为啥这么涨,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东西已经开始影响世界了,虽然大部分人还没有很明确的感觉。

但程序员应该是有感觉的,特别是美国程序员。

近期美概巨佬们涨得都很好,脸书从低点反弹已经接近三倍,亚马逊大涨,连被 GPT 揍到脸肿的谷歌都反弹了不少。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发现巨佬们大量减人后工作效率并没有下降,这里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都在鼓励使用 GitHub Copilot 来工作,这货是 GitHub 和 OpenAI 联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代码助手。

很多程序员把写代码叫做搬砖,因为大部分代码就像乐高里面的那种零部件,只要你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稍微改改就能用在自己代码里。

我自己已经大概十年没写代码了,也没力气去折腾这个 GitHub Copilot,于是去咨询了一些用过的哥们。

结论就是,这玩意儿真的好用。

如果是简单的搬砖,稍加提示以后这货基本能自己完成。

如果是复杂的搬砖,程序员几乎只需要完成最核心的那部分就可以,剩下都可以让这货来补足。

当然这货并不完美,也会犯错,但已经很不错。类似于帮程序员请了一个水平还过得去的搬砖助手,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事都丢过去,你只要负责检查和反馈即可。

至于到底能提升多少效率,目前还无法量化,但至少 20-30% 是有的。

请一个最便宜写代码助手,月薪几千要的吧,但这货每月现在只收 10 美元。未来当然可能会涨价,但再贵也贵不到哪里去。

这几乎相当于所有需要写代码的部门,生产效率一下子就能提升几十个百分点。所以 A 股炒作 TMT 相关的公司,并不能算错,至少从理论上说这些公司都存在鸟枪换炮的可能性。类似于原来手工作业的工厂,现在用上了各种先进工具。

因为时间还太短,相关财务数据肯定还来不及体现在财报上,但迟早会体现出来。

未来类似的变化肯定会在各行各业产生。但截至目前我还没觉得 AI 可以取代人,只不过的确可以大大可以将人类从繁琐重复不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至于这货给就业带来的影响,我个人是偏乐观的。

举例来说,各种机器出现后,一台机器能顶几十、上百人,但人类世界的就业岗位依然不断增多。

原理就在于需求无止境,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温饱就是绝大部分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随着生产力水平进步,汽车、各种电器产品都普及了,需求增大了。

未来基于人工智能,肯定还会有各种新的产品和应用诞生。

比如家务机器人、会带娃和照料宠物的机器人、自动翻译机、各种学习机、自动驾驶等等。而且每过几年都会推出新的版本,需要不断购买,就和现在的手机一样。

包括程序员需求也是如此,以前很多地方用不起程序员的,现在性价比高了就可以考虑,整体需求会变大。

另外人类也会耗费很多资本和人力来探索新的世界,比方说马首富一直呼吁的火星移民。真要做这件事的话,至少可以提供一亿个就业岗位吧。

就像古人无法想象现代人的生活,我们也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但人类社会总体变得更富裕和发达这个规律不会改变。

归根到底,分蛋糕的前提是做蛋糕,而只有生产力发展才能把这个蛋糕做大。

来源:刘备教授 微信号:LiuBeiJiaoShou

“跟风” 开淄博烧烤,赚了还是赔了?

今年五一,淄博烧烤依旧热得发烫。全国各地想去淄博吃烧烤的年轻人,早早抢空了车票和酒店房间,一些买不到票甚至被民宿毁约的年轻人,转而开始在自己的城市搜索 “淄博烧烤” 店。

除了淄博当地,这两年,很多淄博人将烧烤店开到了外地。今年 3 月以来的 “淄博烧烤” 热,也让这些老板迎来了开店以来的忙碌高峰。

开菠萝财经和多位店主聊了聊发现,他们有的人已经开店近一年,有的开在淄博烧烤爆火前夕,有的则是在今年 3 月,凑巧将开了 2 年的淄博烧烤店搬迁到了网红菜市场 “八大局” 里。

无一例外,他们都低估了食客们的热情,在与开菠萝财经对谈的过程中,多位老板的手机还源源不断地有预订电话接入,忙成了一颗停不下来的陀螺:有的老板一天接 200 多个电话,接电话接到耳膜都疼;有的一边招小时工,一边担心被偷学烧烤技术;有的白天上班晚上开店,家属也被拉来帮忙。

他们的门店也在经历考验。实际上,这些老板们此前大多都是餐饮小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蜂拥而来的流量,放大了种种难点 —— 选址、成本核算、顾客评价、等位处理、上餐效率等。

在关注与考验面前,他们有的手忙脚乱,有的积极复盘。淄博烧烤热,给他们的门店带来了空前的热度,还有不得不面对的 “地狱级别” 的运营难度。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又惊又喜:新店踩上风口,加钱急招小时工

孙卫强 | 山东淄博商家

曾经创业失败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机缘巧合下开的淄博烧烤店,能踩上风口。

我是餐饮 “新兵”,之所以转行开烧烤店,是因为疫情期间,装饰工程项目被应收账款压得喘不过来气,最难的时候,把车卖了,把房子也抵押了。我不得不换一个现金流比较健康的创业项目。

在我们山东淄博当地,大伙儿都喜欢吃烧烤,消费频次非常高。正好有一个朋友是做烧烤的,我就跟着他学习。开烧烤店,属于低成本、低投入、低风险的餐饮创业。

2021 年,我投入十多万元成本开店,开了一家自创品牌的淄博烧烤店 “鲁小串”。但受疫情影响,门店经常歇业。

好不容易熬过了艰难的前两年,到今年 3 月,又因为老店的店面问题,不得不搬家。我把新店搬到一个停车场里,室内、室外的面积加起来有将近一千平米,一年房租十多万,4 月初开始试营业。

没想到,新店搬迁正好踩上了风口,我的店面恰好开在网红菜市场 “八大局” 里。从 4 月 10 日到现在,门店天天客流爆满,一天到晚都有顾客排队,经常是从早上 7 点多开始排队,排到晚上还有一两百号。

有数据统计,今年 3 月、4 月,淄博新增的烧烤店有三百多家。这其中,少数是老店开分店,多数是跟风开店,有的是烤腌制肉,有的是像我们一样,只烤鲜肉。

从外地专程赶来吃烧烤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小饼、小葱加蘸酱的淄博烧烤三件套供不应求。因此,就算市场上涌现了这么多烧烤店,不论是资深还是外行,老店还是新店,每一家都不愁客人。

我们店因为位置好,客人更是多到接不过来,原本为新店开业准备的大促都不得不下架了。近二十天,店里全员上下都是一刻不停地忙碌,后厨每天切肉要切 200 斤,还得串肉,准备蔬菜、小葱等;两位烧烤师傅从早上 10 点一直烤到晚上 10 点;我也不轻松,每天早上 9 点半到店,一直待到凌晨 1 点。

全城烧烤热,商家还没到彼此竞争的地步,但因为这是一门重人力的生意,很多老板现在最发愁的是招人太难。

我们店原来有七八位员工,但因为现在的客流量和用餐量太大,每天至少需要十来位员工。我只能临时加小时工,只要来应聘的基本都留下了。小时工的工资已经涨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虽然赚的是时薪,但折算下来,一个月也有六七千元收入。

还有很多老板担心被偷学烧烤技术。我就遇到过一个来应聘的店员,在后厨偷学技术。但其实他能看到的、学到的只是皮毛,真正核心的技术是表面看不到的。

最近十多天,我们门店的流水平均每天有两到三万元。我判断这波淄博烧烤热能持续到下半年的十一黄金周,有些商家搭上这趟车、赚几个月的快钱不成问题。不过,我暂时不考虑扩店,我想把这当作长久的事业,现在只想着怎么把这一家店经营好。

餐饮小白兼职开店,从日入五百到日入八千

慧慧|北京商家

我在去年就有开店做副业的想法,直到今年春节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当时,我们约在淄博吃烧烤,这顿饭给了我灵感 —— 好吃、有特色、北京没有同类型的店。就这样,我和我的 “死党”(淄博人)开启了合伙创业之旅。

现在复盘来看,作为餐饮小白,我们的创业,带着一点莽撞冲动和一点幸运加成。

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位曾走南闯北学习各派烧烤技艺的年轻师傅。之前有过创业经历的他,带着我们在附近菜场买食材,以及家具、店内装饰、餐具、厨具等,更重要的是帮我们解决了腌肉口味的难题。

我们原本已经订好了车票,准备带着他到淄博学习技术,没想到,他只是品尝了采购来的淄博当地的腌制肉,很快就复刻了出来。

这位师傅还在成本核算方面,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在选猪肉供应商的时候,从零售价砍到批发价,最后因为一毛钱 / 斤的差价磨了许久。他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这一毛钱,一天至少消耗 20-30 斤肉,一天差价就好几元,这还只是一个品类,做餐饮就得从一毛一分里省出来,等你做成大饭店,一年能省一辆车”。

因为门店开在北京,我们在烤法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原本的淄博烧烤需要在桌上放一个炭烤小炉子,但考虑到北京对烧烤经营的相关规章,以及换成电炉的整体改电难度和成本,我们只保留了小饼、小葱、蘸酱的 “淄博烧烤” 三件套,去掉了小炉子。

今年 3 月 26 日,“鲁 C 小烧烤” 门店试营业。我们邀请了三桌客人,结果当天 11 张桌子全部坐满,开业还算顺利。但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小店经营惨淡,有一次下雨天,只有三桌客人,流水只有 500 多元。为了吸引客流,我每天下班就到地铁口、小区发传单,直到 4 月 14 日,终于迎来了转机。

我们一般下午 6 点开门,那天,还不到 5 点,就有人前来就餐,6 点时楼上已经坐满,楼下等位 20 桌,一直到凌晨一点才送走最后一桌客人。第二天是周六,下午 4 点多就开始来客人,最火爆时等位 40 多桌。

和客人沟通后,我才知道,他们都是被淄博烧烤的短视频种草后,在大众点评搜相关关键词找来的。

目前,日营业额最高能达到 8000 多元,虽然整体还在亏钱,但是因为网红探店、客流增加,我们突然有了一种被关注到的成就感。

但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遇到这波热度,我们发现,小店面临的挑战刚刚开始。

因为厨房面积不够大,导致上菜过慢。我们需要马上扩大厨房,同时增加烤炉和烧烤师傅。

这也暴露出我们的运营和管理问题。目前店里一共有 4 位店员,我和合伙人及我们的家属也在店里帮忙,但是管理依然比较混乱。最开始,我们是手写等位号码牌,后来接入了线上排队系统,但由于我们没注意到系统自动开放了线上取号排队,一些线下等位的客人觉得不公平,还给了我们一个差评。

我和合伙人都有自己的主业,最近,两个人每天忙到连睡觉都觉得奢侈。五一期间,我们准备重新调整店内的各项细节,尽快做出改变。

如果要把它做成一份长远的事业,还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思考。淄博烧烤的风口还会持续多久?等风口过去,我们的真正的特色又在哪里?

开门半小时排队 40 桌,预约电话接到耳膜疼

大璐哥 | 厦门商家

淄博烧烤的突然火爆,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作为淄博人,我一直有把淄博本地烧烤推广到南方城市的想法,加上疫情期间主业收入大幅降低,我就和一个好哥们合伙开了一家淄博烧烤店。

和其他地方的烧烤相比,淄博烧烤有自己的特色。淄博烧烤一般是后厨将肉串烤到 6 分熟,食客将食材放在烤炉上加热,再卷上小饼加热十几秒一起吃。

为此,我在开店前,专门托熟人找了淄博本地烧烤店的老板买配方、学技术,学完回到厦门,我们又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选址和装修,最后把店开在厦门老城区的居民区附近。

去年 4 月正式开业后,因为淄博烧烤好吃又出片,我们的店积累了一批回头客。

去年年底,我预感到年后餐饮生意会迎来复苏,但没想到淄博烧烤突然火得一塌糊涂,而且在淄博人集体的努力下,热度持续上升,我们这些在外地做生意的也跟着 “沾了光”。

我们这家 “淄博肉串” 是厦门岛内的第一家淄博烧烤店,也是目前厦门烧烤排行榜的第一。因此,“淄博烧烤” 的流量迅速转化成客流,涌进了我们店里。

但我店里只有 11 张桌子,能接待的顾客数量有限。目前店里加上我有 10 个工作人员,实在忙不过来。最多的一天接了 200 多个预定电话,嗓子冒烟、耳膜生疼,现在打电话只能按免提。

现在连工作日也和周末一样忙碌,很多人都是拖着行李箱来吃烧烤。上周一,我们下午 6 点开门,半小时后就已经等位 40 桌。前两天因为超负荷运作太久,不得不歇业休整了一天。

进入 4 月以来,如何接待好客人、安抚长时间等位的客人,成了我最焦虑的事。我希望保证客人的就餐体验,在厦门运营好我的小店,把真正喜欢淄博烧烤味道的客人留下来。

为此,我们门店取消了线上取号,只能线下取号排队,如果翻桌比较慢,到晚上 11 点以后就不再放号。我会跟店门口等位的客人强调,与其等两三个小时饿着肚子,不如先换一家,下次早点过来。

“淄博烧烤热” 从 3 月中旬一直延续到现在,开淄博烧烤店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我的第二家店正在装修中,争取五一期间开门迎客,也有一些外地朋友联系我寻求加盟。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慧慧为化名

天涯死后,社区怎么赚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杨知潮,编辑:原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除了死去,天涯已经很难唤起大众的关注了。

在没有一则明确的官方声明的情况下,天涯社区悄悄地关闭了。虽然官方自媒体半开玩笑地表示“我会回来的”,但其糟糕的财务状况表明,天涯的死去已成定式,有消息称,天涯社区已拖欠海南电信十几年的服务器费用,金额高达一千万多。

第三方数据显示,去年10月,天涯APP还有约50万日活,加上PC端的流量还会更多。听起来不少,但对变现能力较差的天涯来说,这一用户体量已经不足以活下去。

事实上,就算在巅峰期,天涯的赚钱能力也不怎么样。坐拥着巨大的用户量,他们甚至从来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变现模式,直到2007年前后,天涯才基本实现盈亏平衡,有一两百万的盈利,而这已经算是天涯在业绩层面的巅峰。衰落后的天涯更是资不抵债,2013年,天涯陷入3000多万的高额亏损,收入也才刚过1亿元。

如今,天涯的生态位早已被一些更先进的内容模式所取代。但这些天涯的后继者们,在变现能力上,真的比天涯强多少吗?

好内容换不回高收入

社区难赚钱,这是一个跨世纪的问题。从1999年成立开始,天涯就不被资本看好,彼时最风靡的是搜索和门户网站,BBS这种模式的商业变现显得充满未知。

相比于早早拿到融资、早早上市的百度和四大门户,天涯的商业化进程十分缓慢。在成立的前五年,天涯都还在为实现盈利而努力,没有自己成熟的变现模式。

但或许也是这种远离资本的环境造就了天涯独特的生态氛围。彼时的天涯论坛是单纯的,用户会纯粹为了分享而创作。版主们没有任何工资,只因对社区的热爱管理版块,而在今天,北京字节跳动一位内容审核最少也要6000的工资,还不怎么好招。

天涯还是创作者的摇篮,2002年,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在天涯上连载了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这部作品红极一时,还被影视化改编。此后天涯上还出现了《明朝那些事》《黑道风云二十年》《鬼吹灯》等影响力更大的作品。

优质的内容和生态吸引着用户,按照第三方统计,到2005年,天涯已经是全国第一的社区类网站,在所有网站中也能排到第30名。

有内容,有用户,天涯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

2003年前后,就陆续有投资机构和大企业上门,商讨投资和并购事宜。但或许是价格不合适,也或许是天涯对商业化有自己的看法,投资始终没有谈拢。

直到2005年,天涯正式接受大资本的入驻,连续获联想、谷歌等大企业的投资,但股权出让的比例并不大。

那两年,天涯的收入增长率高达200%~300%。但这样的数字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成立5年多,天涯此前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收入。

有了资本的注入,天涯的商业化才进入快车道。与现在平台们所做的类似,天涯需要自己的广告投放工具。2007年,天涯做了两款工具,分别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投放广告,那几年天涯吸引到了大量广告主,包括京东、7天连锁酒店、Maso等知名企业。

2007年时天涯创始人邢明透露,天涯已经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但规模大约只有一两百万人民币,这对于全国第一的社区网站来说远远不够。

不够就得找变现模式。社区最常用的模式当然是广告变现,但天涯的广告却遭遇用户的大批抵制广告,天涯必须想出变现的新方法。2008年筹备上市前,天涯内部有人建议做电子商务,有人想做游戏,有人要走媒体方向。天涯的想法相当超前,今天的电商和游戏就是快手和B站的重要收入来源。

但在当时,分辨哪些靠谱并不容易。邢明后来说:“社区发展方向上难达成共识,这是天涯在08年遭遇最困难的事情”。

那几年,天涯几乎尝试过所有可能的商业模式:SNS、聊天软件、与网店联合运营……天涯还非常超前地提出了转型成“虚拟社会的生活商务综合平台”,有点像现在抖音的发展方向。

天涯在各种模式中摇摆不定,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真正定位,这也没办法,内容社区的变现问题实在是难以解决。

解决不了,那拖着吧。

邢明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互联网行业的名言是‘剩’者为王,在互联网行业,只要坚持下来,就有盈利空间。”他还用腾讯的故事作为案例,马化腾曾经也困于变现模式,但后来几乎做什么都能赚钱。

遗憾的是,天涯不是腾讯,也并没有成为剩下来的那一个。

没赚过钱的天涯出局了

天涯的崛起用了许多年,但陨落只用了一两年。

2008年,天涯在社区网站中仍然如日中天,产出了火爆全网的网络小说《黑道风云二十年》。邢明对天涯的商业化充满信心,他自己预计,2009年天涯的利润有望达到8000万。

但还没赚钱,天涯就被时代抛弃了。

2008年,校内外和开心网风靡全国,开启了SNS时代。相比于BBS,这种模式有了熟人社交作为基础,可玩性更多,逼得天涯自己都向SNS模式转型,但没等天涯转型SNS成功,这一模式又被更先进的模式取代了。

一年后的2009年,新浪微博内测版正式发布,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微博时代。

2010年底,周源与两位合伙人联合成立了知乎,三个月后,他们拿到了李开复的投资。虽然产品模式不同,但早期知乎相当一部分用户都是来自天涯,双方的社区氛围也十分接近。

普通用户找到了更好玩的社区,创作者也因收入问题而出走。

在天涯刚刚崛起的年代,互联网的创作纯粹出于分享,但分享毕竟不养人,大米白面才养人。几乎每一个在天涯崛起的作者都会被起点这样的付费小说平台签走,在那里他们能拿到几十万甚至百万的大合同。发展好的,甚至能上任CEO投资影视作品。

而他们走后留给天涯的,只有书籍出版或者电影上映后末尾的一句“鸣谢天涯社区”。

在众多新平台的挤压下,仅仅到2009年,天涯已经肉眼可见的衰落了,一些爆款帖子的阅读量明显不比以往。上市计划也放缓,天涯自己说是资本市场形式不好,但外界普遍猜测,真实原因是天涯的财务数据太差没有通过审核。

此后的天涯还活着,也有着一定体量的用户,但已经淡出了主流大众的视野。天涯巅峰期都赚不到钱,衰落后的财务状况更是没法看,不仅遭遇严重的负债问题,甚至创始人邢明的股权都被质押出去。

2015年,没机会在创业板上市的天涯转而投向要求更低的新三板,终于圆了多年的上市梦。但也因此暴露了自己惨淡的财务状况。

据招股书披露:2013年和2014年,天涯分别净亏损3116万元、4465万元,两年的收入1.07和1.04亿,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净资产从2013年的2906万下滑到2014年的494万,每股净资产还不到1毛钱。

已经到了2015年,天涯想的招和七八年前还是一样的:“建设移动兴趣社交平台建设,围绕“社区游戏化”“社区型电子商务”进行转型升级布局。”但如果好用,这些办法早就应该奏效了,谁都明白,天涯已经走投无路了。

由于未公布2015年的财务数据,天涯上市仅仅6天后就被暂停转让。宁可被处罚也不敢发财报,天涯经营状况的严峻可见一斑,倒闭的命运几乎已经注定。

与此同时,新的社区形式已经逐渐成熟。那些从天涯成长起来的作者几乎全部被起点收编。爆款文章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至于聊天吵架,微博代替BBS成为最主流的文字社区。长文字也没死,知乎成为新时代的天涯。

他们曾经亲手为天涯掘坟,但在夺走天涯们的用户后,却也陷入了和天涯一样的赚钱难题。

淘汰天涯的他们,自己赚到钱了吗?

内容化是互联网产品的共识,在今天,无论淘宝、京东还是美团、支付宝,甚至是BOSS直聘和携程,都将内容化作为重点布局。

但在所有平台都做内容的同时,内容社区自己却不赚钱,尤其是和天涯一样的图文社区们。除了背靠阿里的微博和盈利状况尚不明确的抖音,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不亏损的主流内容社区。

上市公司里,日活超过8000万的知乎2022年全年营收只有36亿,成立近13年仍在亏损。想上市的虎扑已经多次IPO失败。视频平台的商业化情况比图文平台好了太多,但最大的两家上市公司B站和快手去年净利润也都为负。

归根结底,内容离用户很近,但离钱太远了。

天涯之后,历代社区也都绞尽脑汁的思考变现方式,但遗憾的是,十几年后的后辈们仍然没什么有新意的变现手段,甚至他们做的都是一些天涯尝试过的手段。

首先是电商,几乎每一代内容社区都想通过把交易转化搬到自家平台的方式来直接变现流量。早在十几年前,天涯掌门人邢明就提出:“社区植入商务将是对淘宝这些现有交易平台具有颠覆性的新商务应用。”

十几年后,社区植入商务颠覆淘宝了吗?

即使是有电商基因的小红书,电商交易量至今还不足以让淘宝、拼多多和京东过于紧张。知乎这样的用户难以转化的平台更不必说,电商收入在其财务数据里几乎没有体现。

视频平台那边的情况好了许多,快手算是电商做得非常成功的一家内容社区,去年GMV超过9000亿元,但在2022年的财务数据里,包括电商的其他服务收入占比也只有10.3%,仍然比不上广告收入的五分之一。

2023年的今天,虽然抖音和快手在电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还没有内容社区真能像天涯掌门人邢明期望的那样颠覆淘宝。

除了电商,还有平台想搞内容付费,这也是天涯曾经尝试的模式。最像天涯的知乎在2019年推出了盐选会员体系,此后这一模式不断演化,目前成为了一种付费内容模式,简而言之就是花钱看故事会。2022年,这部分收入在知乎总收入中占比已经约为35%,算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尝试。

不过盐选会员与知乎原有生态极为不符,许多老用户都十分抵制这一模式,如果进一步发展,很可能伤害知乎原有的形态。在经历2022年翻倍式的增长后,这一业务创造的收入与广告和营销收入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除了付费内容, 知乎还在尝试职业培训,但这些都还在探索阶段,能不能赚钱谁都不知道。

图:知乎的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本质就是广告

目前在内容社区中唯一被验证可行的创新变现方式是直播,特别是秀场直播,这是真正能撑起一家上市公司的模式。但其和文字平台不契合。视频平台虽然能做,但这一行业已经过了风口期,各大直播平台的收入都在下滑。

绕来绕去,社区最靠谱的变现方式还是古老的广告。

从天涯成立的1999年到2023年,涌现过多轮内容社区的风口,兴起过多种社区形式。但不变的是,内容社区的钱永远难赚。20多年来,内容社区商业变现手段上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仍然逃不过广告和电商这两个最主要的手段,且几乎没有平台能够跑出一条真正能取代广告的支柱业务。

毕竟,只要内容本身是免费的,内容离钱本身就太远,想赚钱就不可能轻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杨知潮,编辑:原野

天涯往事

昨天听说天涯社区打不开了,一试,果然。

图片

于是想写写我的天涯往事,本来计划明天,算了,不等了,就今晚吧。

都是流水账,我随便写,诸位随便看。

一、缘起

我大概是2000年注册天涯的(没办法,打不开了,没法查证,我记性又差),印象中好像是在《南方周末》看到一篇关于天涯的报道。上网是在东莞虎门南栅工业区的一个网吧,那个时候我在那里打工,可参见我的文具厂往事。

前几天我还写了一篇谈读书分享的,说“看书是为了找答案,或者是为了跟人吵架”,此处的“吵架”就是在天涯吵架。天涯对我的意义,就是在工厂之外打开了一扇窗户,想想看,在厂里,谁跟你谈自由民主、国家命运啊。我记得当时给《南方周末》写了一封信,说我“很寂寞”,所幸,后面找到了天涯,一点不寂寞,热闹得不得了。

那时候,我每个月跑一次广州深圳,就为了买书(东莞没有像样的书店),买回来看了马上去跟人吵架。回头看,那段时间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要说读书、理解并写出来,一定没有比吵架更有效的方式——所谓如饥似渴,就是这个意思。

从一个没文化的高中生,成长为一个谈论世事还算言之有物的人,这都得拜天涯所赐。我曾经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一份报纸两个人:《南方周末》、胡适之和王小波。其实天涯对我的影响,还要大很多。

二、朋友

除了个人成长,另外一个收获是朋友。我成年后最好的朋友,大部分是在天涯认识熟悉的。而且在我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环节,都是他们帮助了我。

一个是阿登。从工厂出来,是阿登帮我渡过了最艰难的转型期。那时候我一门心思想要进入文化行业,再也不想开机床,然后就失业了一年:半年住在堂姐家,半年住在阿登家。那时候他刚毕业,自身难保,还是收留了我。后来我在一家书店找到工作,也是跟他一起租房,他付大头,住小房间,对了,那是程益中的房子。

然后是老莫,把我从广州叫到了北京。到现在,我在北京已经快20年了。老莫也是我思想上的指路者,记得有一次我看不懂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老莫说,你就当他是在传教好了(大意,不准确)。这么一说,豁然开朗。那时候不少人被称为老莫的门徒,包括前不久电影《不止不休》男主角的原型韩福东,也是被老莫叫到北京的。

还有石扉客,我进入传媒行业就是他介绍的,而且一下子让我这个学历低没有任何媒体经验的人进了央视新闻评论部。我的第一次采访也是石扉客带着去的,做一个卖淫女被杀的案子,至今犹记,在收容管教所采访她的同监,我汗如雨下。然后我跟石扉客也一起租房了一两年,半夜熬稿子的时候,经常窜到他房间的哀号。

在天涯,我还结拜了三个兄弟:黄阿狗、小闲和如风。我记得好像是跟阿狗打电话,聊着聊着觉得不如结拜兄弟吧……好啊……对了,小闲如风人不错,不如把他们一起结拜了……可以啊,要征求他们意见吗?……不用吧,回头跟他们说一声就行了。于是就都结拜了。那时候小闲在天涯连载他的《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如风是天涯的管理员。

三、那些人那些事

说到天涯的人,绕不过去的是王怡,关天茶舍的斑竹。我送过他一张贾樟柯《任逍遥》的木刻海报。他写过一篇《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写了同题。他辞去关天斑竹之后,我去了海外网站海纳百川,使劲吹捧他。无论学识、文笔、勇气、智慧,他都是第一流的,我一直认为,他是中国70后中最杰出的人物,没有之一。

还有一件事,是教师李尚平被枪杀事件。石扉客去了当地调查(那时候应该还没做记者),介入甚深,我跟他商量在网上给李尚平老师做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后来过了许多年,还一直有人去悼念。石扉客那个帖子,也时不时被人喊起来。对了,那时候我没钱,建纪念馆要交钱,还是问石扉客要的。后来他跟我说,那时候他也穷得要命。

后来天涯开了一个新闻众评的板块,我、阿登和石扉客是斑竹,这也是我唯一一次在天涯做斑竹。五岳散人当时经常写时评,是众评的常客。还又一位是四川曾颖,文如其人,温和坚定且悲悯,后来我回成都,专门找他一起喝过茶。

在天涯,我的最高成就是当选了关天仲裁委员会委员。当时关天茶舍经常发生与斑竹的争议,为了限制斑竹的权力,民选了一个第三方仲裁机构,大家都很积极,参加的人都郑重其事的写了参选宣言。最后选出了9名委员,我得票最多(不是因为我见识有多高,大概是大家觉得我为人比较厚道,谁能想到我今天变得这么刻薄有攻击性)。9人当中,还有一位唯一的左派,就是马前卒,现在人称马督工。

四、从线上到线下

大家并不满足于只在线上说话,总会延伸到线下。

2003年3月发生了孙志刚事件,除了线上谴责抗议,很多人去了线下。阿狗去了世界之窗,我和一些网友去了海珠广场。认识了一个广东的朋友,叫钟颖川。我很奇怪,问他:你一广东人,来凑什么热闹?他说,我可能不会被收容遣送,但谁能保证我其他时候不会被搞?我至今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等我们到了四五十岁,如果社会不如我们的意,千万不要抱怨,因为这就是我们不负责任造成的。”

这件事之后,还有一位叫温克坚的网友做了文化衫分发,我记得我选的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头像是孙志刚。这件T恤后来弄丢了,很可惜。

那时候我已经在广州学而优书店做店员,以书店的名义,组织了一次线下讲座,请的是中大的袁伟时老师。现场来了很多天涯的网友,声势很大。第二次线下讲座请的是杨支柱,支柱兄从北京赶过来,预定的宾馆被临时取消,于是大家都去了附近的一个公园,边走边讨论。

03年底到了北京,这样的线下论坛搞得热火朝天,三味书屋的论坛持续了很多,秦晖、贺卫方、陈志武等自由派公知都来讲过。还有一次是王怡,那也是我第一次做主持人,幸好不用我说什么,大家自然会讨论得很热烈。论坛结束,意犹未尽,大家一般还会在附近找个地儿聚餐,继续讨论。

多年后我还去过一次三味书屋,书店还在,店主也还在。

五、尾声

06、07年左右,我基本就不怎么上天涯了。很多网友也都离开了天涯,去了其他地方。

这里面最有勇气的人进了监狱;很多人去了媒体,当时媒体人中有过天涯经历不在少数;还有人去了国外,最近的一个是慕容,他出版了一本关于武汉疫情的书……更多人在苟延残喘,但仍不死心。

十年砍柴,是我们当中最勤奋的表达者,最近公号写得少了,书法写得多了。

我的兄弟如风,去了成都,人称风哥,这两年组织了无数的线下活动,创造了所谓的“成都生态”。

我很讨厌煽情,但如果不惮于煽情,那么,可以这么说:天涯,我们永难忘怀的青春岁月,永不消逝的精神家园。

如今最火的户外运动,为什么是自行车?

北京长安街从建国门到复兴门这一段,总共13公里长,不仅路面平坦宽阔,还区分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并禁止摩托车和电动车通行,因此非常适合骑行。近两年,每当夜幕降临,就会在长安街上看到大量骑行爱好者,公路车、山地车、旅行车、折叠车、共享单车,“各行其是”。
曾经长安街是很多新手刷成绩的地方,大家会在专门的骑行软件上设置长安街赛段,所有通过这一路段的骑友都会将成绩自动上传至软件,根据平均时速实时更新排名。但现在他们已经不鼓励大家再“刷长安街”了,因为近两年长安街上的骑行者已经多到提不起来速度了,人多提速也危险。
图片
西长安街上的骑行者。长安街曾经是新手刷成绩的路段(视觉中国 供图)
实际上不仅在北京,近两年,从上海的浦东滨江,到成都的天府绿道、广州的阅江路碧道,对中国人来说再日常不过的自行车运动好像正重新成为一股热潮。只是自行车的样式变得越来越丰富,骑行者的装备变得越来越专业,骑行也不再是简单的通勤方式的复兴,背后包含了运动健康、社交、环保等一系列议题。
骑意俱乐部负责人何冬东从2001年开始在北京经营自行车店。他从业20多年,见证了自行车市场的起落。以他的观察,自行车第一次火爆是2003年。“非典”来了之后,当时他在新街口的老店卖的都是300元一辆的通勤车,一天营业额能达到一两万。第二次热潮是禽流感后,持续了几年,之后市场在2015年进入下滑期,他将北京的店面从8家砍到4家。第三次就是2020年以来了,在新冠疫情期间,骑行成了为数不多的不会与他人产生太多接触的户外有氧运动,自行车市场供需倒挂,甚至一度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现象,由于受制于供应链产能,很多人要等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收到车。不仅中国如此,欧美自行车市场同样在这两年迎来了大爆发,很多店面一天之间就卖光了全部库存。何冬东还发现,这两年,年轻人取代中年人成了买车主力。
图片
自行车回归城市生活,打开了“中速前进”的生活视野
根据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的数据,中国参与骑行运动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从2019年的0.3%增长到了2022年的1.4%,在小红书用户调查中,骑行力压徒步和露营,成为2022年度最受欢迎户外运动。法国经济学家、城市规划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兰在《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一书中总结说,在自行车200年的历史中,汽车取代自行车成为现代化交通工具后,几乎每当人们以为骑行可能就此消失时,它总会奇迹般地留存下来,甚至,不久便迎来一波新的繁荣。每一次,骑行的发展转折都超乎时人的预期,就如人们很难料到,自行车会在近两年意外地再次火热。
当然,前两年的疫情,催生出了很多户外运动的普及,从陆冲到路亚,从露营到自驾,甚至有一种说法,如今的自行车骑行,被认为是与飞盘、露营齐名的户外三大件,堪比上世纪70年代由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组成的结婚三大件。那么,和徒步、露营、自驾相比,同样是流行的户外活动,骑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吸引力?
图片

环太湖沿路多数路段修有骑行绿道,实现真正的贴水而行(于楚众 摄)
实际上科学家们很早就对骑行进行了一系列测量、比较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行人的体能消耗是骑行者的3.5倍,自行车的覆盖距离是步行的12倍,每次停车再起步消耗的体能大约等于前进80米的体能消耗,骑行向上爬升1米的消耗相当于水平前进50米。美国生物学家万斯·塔克曾比较过多种动物和各类交通工具的前进效能,结果显示,自行车在所有比较的事物中效能最高,排在鲑鱼、飞机和溜冰之前。
至于骑行有别于徒步、自驾、露营的独特之处,我将这个问题向我所有的采访对象提出,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都给了我几乎相同的回答: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刚刚好。这种可以掌控速度的感觉,让人获得一种自由;骑行者可以在快慢之间转换,并能在由此营造出的“中速风景带”中,足够从容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长短随心的里程、挣脱都市藩篱的快乐与自由、破风而行的速度感、沿途的风景,都只能部分描述这项运动的魅力。因此我们决定,几个同事分头去体验不同的路线,与热爱骑行却目的各不相同的人们聊一聊,他们从骑行中获得何种乐趣。
图片
偶遇的一支从贵州来的重装骑行队伍。在海南岛,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骑行方式(黄宇 摄)
我的同事肖楚舟去了最有骑行社群氛围的城市上海。作为骑行小白,她骑辆近两年爆火的折叠车“小布”,跟着大家一起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中。她发现,很多拥有“小布”的人,也还拥有一辆公路车,骑行者可以在休闲与竞速之间相互切换。她还发现,过去开在街角路边的自行车行,现在开进了商场,店里除了自行车,还出现了咖啡吧、啤酒吧,售卖漂亮的骑行裤、骑行鞋、头盔等周边产品。像她这种骑行小白和全年龄段家庭成员的加入,让骑行运动的受众扩大了许多。“无论是骑行通勤的上班族、骑行社群的发起人,还是关注城市慢行系统的建筑师,都体会到城市骑行的热情高涨⋯⋯背后是城市道路规划理念的转变,还有在‘中速前进’中被重新启发的生活主张。”
杨聃采访了北京“狂魔车队”女队队长茶壶。与休闲骑社群氛围浓郁的上海不同,北京郊区多是起伏山路,从戒台寺到妙峰山,从灵山到109国道,京郊的上下坡是竞速爱好者的天堂。杨聃跟着有“爬坡女王”称誉的茶壶去了京郊,试图从旁观中理解竞速骑行的魅力。但是最终茶壶告诉她,曾几何时,她把骑车环游世界当作梦想,而今她却更享受跟亲人或是三五好友随意去到一个地方,以骑行感受生活。
图片
茶壶在许多路段有“爬坡女王”的称号(赵嘉珩 摄)

在城市之外,我们还想回到那些骑行爱好者的经典路线上,回到真正的“中速风景带”中。我们也好奇,这两年城市骑行的再次火热,是否会影响这些经典路线?骑行者在日常骑市区、骑郊区、练爬坡、练下坡时,都在为哪些路线做准备呢?有多少人会真正地上路?
同事艾江涛因此去做了环太湖骑行。全长300公里的路程需要3天骑完,由于靠近城市,这条经典线路与都市、与城市骑行者的关系更加紧密。艾江涛在这条路上深深感受到城市骑行者带来的“内卷”压力,人们骑着公路车,以每小时三四十公里的配速从他身边掠过。
陈璐去了冬季骑行圣地海南岛,环岛全程900公里,通常骑一圈需要一周时间。海南岛的线路选择非常丰富,既有领略热带风光、村庄错落的沿海骑行,也有原生态的五指山爬坡路段,且沿途服务完善。陈璐与几位初级女骑手组成一队,每天观察骑行带给她们的变化。最后她发现,休闲的慢骑或许是体验地道海南味的最佳方式。骑行途中,“有人加入就有人离开,就算没有先约好,注定会相遇的人,无论如何一定会再见面的”。
图片

海南岛东线骑行穿过的椰林乡道,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宇 摄)
我在出发前,一直在选环青海湖还是318国道川藏线之间犹豫。环青海湖是大部分骑行者走出城市的第一站,也是前往至高荣誉318国道川藏线前的拉练站,作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骑行路线,据说旺季时每天有几万人在这条路上骑行。此外这里每年还举办中国最高级别的骑行洲际比赛,赛事级别仅次于环法、环西、环意。但就在我找到青海湖的联系人之后才得知,4月份因为天气寒冷,还没有人环骑青海湖,要等到5月中旬才有骑行者陆续来到这里。
但318国道川藏线,一年四季都有人骑上路。很长时间以来,318是骑行者的终极目标之一。这里以沿线各类骑行配套服务成熟完善著称,从食宿,到驮包、修车、救援,都无需担心。随着近两年骑行的再次火热,以及318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新手也敢于踏上这条路。年轻的骑行者们,能在这条传奇的路线上收获什么呢?
图片
318川藏线是很多骑行者的终极目标(蔡小川 摄)

然而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很实际:通常骑一次318川藏线需要25天左右的时间,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见识、感受、体会这条路呢?我的一位采访对象,8天川藏挑战赛的组织者、有着十几年川藏线骑行经验的豪客建议,如果时间匆忙,可以重点从两个点感受:第一个是成都起始点,在这里能听到很多人出发之前的豪言壮语;第二个点是在相格宗,接近全程三分之一处,是318最长连续陡坡之后的驿站,到了这里再听听骑行者们怎么说。两个点一对比,就能看到骑行318给这些人带来的变化了。
在成都起始点服务站每天送往迎来无数骑行者的笨叔否定了我认为318是骑行者至高梦想的判断。他说,318实际上是骑行者最初级的长距离骑行路线,是长距离骑行的起点,是登堂入室的门槛,因为318实在太完善了,什么都有。“只有在完成了318之后,他们才有可能骑行317、青藏、滇藏、香格里拉环线等路线,因为这些路线没有那么多服务和保障。”
图片
即使过往一直是独行侠的骑行者,在川藏线上也想搭伴骑行(蔡小川 摄)
在所有这些路线上,我和同事们都会问骑行者,骑行的魅力到底是什么?也许回答不尽然一致,也许同一个人,在起点的回答,与半路上的回答,再到终点的回答都不一样。我们也希望,通过阅读这期杂志,会有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前往这些路线,在这些景点路线上真正感受骑行的快乐。那种,清风拂面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