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周末年,周幽王因为 “废嫡立庶” 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直接造成犬戎攻破镐京,随后旧贵族们拥立周平王继位,迁都洛邑。
而西垂大夫秦襄公带兵营救周王室,并一路护送周平王抵达洛邑,周平王为了回报秦襄公的功劳,便封秦襄公为诸侯,以岐山以西的土地立国。
从此以后,曾做为商纣王宠臣的嬴姓赵氏家族,正式成为周朝的一方诸侯,参与到春秋战国的乱世争霸行列。
谁都没有想到,坐落在西陲偏僻之地的秦国,竟然能在五百年后一统华夏,混一宇内。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 13 年后,底层庶民们便揭竿而起,以烈火燎原之势埋葬了这个伟大的国家。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秦始皇做错了什么,历史的深层次逻辑又是什么?
最近我又翻了一遍《资治通鉴》、《史记》和现代研究资料,有了一些和以往不同的体会,总结起来有几个关键词 ——
秦制的历史惯性、秦始皇的历史包袱、统一战线失败、人口危机、气温下降、经济危机等等。
接下来,我们用一篇长文来聊吧。
2
说秦国离不开商鞅变法,我们就从这里说起吧。
公元前 362 年,秦献公薨逝,21 岁的秦孝公继位。那时的中国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也写入史书,有雄心的国家都开始变法图强,准备在越演越烈的乱世大展拳脚。
但秦国经过数十年的内乱,国力急剧衰退,秦献公付出毕生的努力,也只能阻止秦国衰落的趋势,始终不能重振秦国,以至于关东诸国都把秦国视为夷狄。
秦孝公回想起先祖的烈烈雄风,再看看现实中落拓的秦国,不禁发下宏愿 —— 以毕生之力,再造秦国。
第二年,秦孝公便发布诏书说: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狄,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说的很明白,只要能重振秦国,秦国就会给与高官厚禄,并裂土分封传给子孙。
魏国相府的中庶子卫鞅,听闻秦孝公的诏令,便跑到秦国,通过宠臣景监的关系,以法家的富国强兵之术说服秦孝公,一举成为秦国的显赫人物。
公元前 359 年,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正式开始变法,卫鞅刚上任便颁布了几条法令 ——
把人民群众都组织起来,成为国家管理的编户齐民,并要求人民群众互相检举揭发,挑动群众斗群众,降低国家的治理成本。【令民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
为国征战且立功的,封官拜爵,为私利而作奸犯科的,按律严惩。【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努力种田提高粮食布帛产量的,免除赋税和徭役,偷奸耍滑不努力种田和经商的,没收家产,老婆孩子贬为奴婢。【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嬴姓宗室子孙没有军功的话,要开除族籍。【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秦国很快就从散乱的部族国家,转型成整齐划一的军事国家,全国人民只需种田和打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
于是短短十年时间,秦国便道不拾遗,山中无盗贼,国家大治。
公元前 350 年,卫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具体法令是设立 31 个县、统一斗尺等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并且更改税法,让秦国人民依照田地的亩数纳税。
如果说第一次变法是整个社会层面的,整顿了社会秩序和生产力,那么第二次变法就是经济层面的,让秦国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经过这两次变法,秦国人民就被彻底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而完成这两次变法,卫鞅又亲自统兵和魏国作战,一战而胜,逼魏惠王迁都大梁,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
卫鞅凭借巨大的战功,得到商於十五座城池的封邑,号称 “商君”,兑现了秦孝公诏令中的承诺。
由于秦国起点很低,所以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秦国境内始终是 “人少地多” 的状态,而三晋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则是 “人多地少”,在秦国鼓励生产的政策下,大量的三晋人口离开故土,跑到秦国寻求出路。
这就给秦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力和生产力、经济总量是强相关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到了秦始皇继位以后,秦国境内已经是遍地粮仓,达到 “积粟如丘山” 的地步。
再加上郑国渠的开凿,秦国的 4 万顷盐碱田地得到灌溉,变成亩产一钟(6.4 石)的肥田。
至此,秦国正式成为 “沃野千里,无凶年” 的超级强国。
而在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同时,秦国也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数次抓住有利战机,四处征讨,开拓国家的生存空间。
我们在前面说,秦孝公时期,商鞅就统兵东征击败魏国,收复河西失地,把秦国的势力范围辐射到晋西南,初步形成 “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 的优势。
秦惠文王继位后,秦国的经略重心放到南方,他派司马错讨伐蜀国,占领四川盆地,完全占领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上游,并夺取楚国的汉中郡,将秦国的影响力辐射到江汉地区。
关于这一时期的秦国,史书上写到:“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厚富,轻诸侯。”
秦武王在位仅仅 5 年,但也占领韩国的宜阳,打通进取中原的通道。
从此以后,秦国的经略重心开始放到东方。
秦昭襄王在位 56 年,任用白起等将领破韩魏联军、江汉伐楚、长平击赵、洛阳灭周,几乎完全占据中国第二级地理阶梯,对山东六国有泰山压顶之势,当时的人就说:
“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搏楚之鄢郢,鹰击韩魏,垂头中国。”
2.jpg
经过百余年的军事开拓,以及百余年的经济积累,秦始皇终于奋六世之余烈,用十年时间便横扫六国,一统华夏。
秦国能建立空前绝后的功业,离不开历代秦王的接力,也离不开变法政策和老秦人的合力,但归根到底,是商鞅变法给秦国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3
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一个必须要面临的抉择是,分封还是郡县?
其实在当时的人看来,分封和郡县是不冲突的。
秦国主要是郡县制,但山东六国也有郡县,例如赵武灵王就设置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
山东六国给宗室和贵族分封食邑,但秦国也给宗室功臣们分封食邑,例如秦孝公封商鞅十五座城池做食邑,秦惠文王封张仪为武信君,食邑六城。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文信侯,食邑是洛阳十万户,器大活好的嫪毐都被封为长信侯,封国为太原。
整个战国时代,这些都是有先例可循的。
所以在公元前 221 年,刚灭了齐国,丞相王绾就和秦始皇说,燕、齐、楚国太偏远了,朝廷不方便直接治理,不如封您的儿子为王,镇守这些偏远地区。
丞相王绾的意见,其实代表了秦国朝野的意见。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认为,秦国的咸阳朝廷不可能直接治理边境地区,需要藩王做皇权的代理人,在那些地方现场办公,遇到问题就地处理。
但是廷尉李斯不同意,说周朝也是分封宗室的,后来不也打成一锅粥么?好不容易统一了,咱别折腾了。
听完李斯的话,秦始皇表态了:“李斯说得对,秦国以后不搞分封了,只用郡县。”
七年后,博士淳于越又提了一次分封的建议,结果李斯又站出来反驳,坚持主张用郡县制,绝对不能分封子弟为王,而秦始皇再次站在李斯一边,反驳了分封的建议。
那不封到边地做藩王,总要给儿子们食邑,做官做事吧?
毕竟秦惠文王的弟弟樗里疾,就被封为严君,做过秦国右丞相,给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秦昭襄王把宛城封给公子芾,邓城封给公子悝,他们两人后来跻身秦国 “四贵” 之列。
但到了秦始皇这里,非但二十多个儿子没有食邑和工作,连嬴姓宗室都见不到名字了,整个始皇一朝,你看不到一个嬴姓宗室在史书上露脸。
此外给秦始皇打江山的功臣们,也几乎没有封地食邑,王翦在伐楚前就吐槽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意思是在您手下打工啊,封侯就不指望了,趁着您宠信我的时候,赶紧捞点钱吧。
如果说坚持不分封藩王,是秦始皇的制度信仰,但藩王、宗室、功臣都不封,这就不是单纯的制度信仰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
秦始皇在政治上对分封制不满意,在情感上对嬴姓宗室不满意,在权力上对大臣不信任,三者都受到秦始皇的严酷打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秦始皇有沉重的历史包袱。
周朝分封的弊端,秦始皇是亲眼见到的,各诸侯国的始祖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结果世袭几百年后,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生灵涂炭。
而嬴姓宗室的反噬,前有秦武王薨逝后,严君樗里疾和宣太后拥立公子芾争王位,后有公子芾和公子悝位列 “四贵”,和穰侯魏冉一起专擅朝政,导致政出私门。即便秦始皇亲身经历的,就有长安君成蟜谋反,差点把他拉下马来。
至于功臣,独掌朝政的文信侯吕不韦,带领门客刺王杀驾的长信侯嫪毐,这不都是前车之鉴吗?
秦始皇天生就是多疑敏感的人,亲身经历过这些事以后,基本不可能对藩王、宗室、功臣产生一丝信任感。
他担心这些人颠覆秦国的政权,也担心他们颠覆自己的地位。
秦始皇的历史包袱非常沉重,他根本甩不掉。
所以秦始皇才废除分封、打压宗室、贬抑功臣,把朝野事务都揽到自己身上,把天下大权也集中到自己手里,实行了史无前例的独裁政治。
这意味着,嬴姓宗室、功臣乃至亲儿子,都在统一华夏这件事上,没有得到丰厚的利益,统一华夏对他们来说,除了精神荣耀以外,很难再找到其他方面的认同感。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
藩王、宗室、功臣能威胁皇权甚至颠覆政权,但他们做为秦国的天然股东,和秦国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
大多数时候,他们在内部争权夺利,可一旦遇到想颠覆秦国政权的人,那就是掀他们吃饭的桌子,出于自保的目的,他们也会团结起来保护秦国。
可以说,他们也是秦始皇的天然盟友。
秦始皇因为自己的历史包袱,主动把他们排除到政权之外,虽然暂时集大权于一身,却也放弃了大量的潜在盟友,天然的政权基石。
唯独李斯,因为迎合了秦始皇的心意,成为秦始皇的宠臣,最终进位丞相,取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从这方面来看,秦始皇和极力削藩的朱允炆有相同之处,李斯和明朝后期的阁老们差不多。
那个威风赫赫的秦始皇,权力根基其实是很虚弱的。
这个问题,可能秦始皇也意识到了,于是他想了两个解决办法。
其一是在李斯的建议下,焚烧诗书,以吏为师。
这两道命令是同时发布的,目的便是统一思想,并且把民间知识分子吸收到政府里,逐渐培养认同郡县制的新生代官员,然后在他们中间选拔根正苗红的人,组成接班梯队。
这是指向二十年后的官员培养计划。
其二是和六国旧贵族结成统一战线。
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其实没有刻意清洗六国旧贵族,统一之后,也只是把十二万户豪富迁徙到咸阳,放到眼皮子底下监管。
六国存在了数百年,各国的宗室、公卿、大夫、将军何止十二万户?所以迁徙到咸阳的十二万户豪富,可能只是最顶尖的六国旧贵族,那些中层官吏和基层地主,大概率都留在了六国故地。
例如王贲灭魏国后,秦始皇派人问魏国的安陵君:“能不能用五百里地和你交换安陵?” 安陵君说:“我的土地是魏国先王封的,想终生守护,行不行?”
秦始皇的反应是 “义而许之。”
注意一个细节,秦始皇的态度是交换,而不是剥夺,安陵君说不愿交换,秦始皇也没有强制要求。
可以想见,这绝对不是个例,应该是当时的政治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六国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很大程度上保留下来,贵族依然是贵族,地主依然是地主,平民依然是平民。
秦始皇觉得,这样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六国,并和六国旧贵族结成统一战线,获得他们最大限度的支持,让六国旧贵族成为秦国政权的一部分基石,填补藩王、宗室、功臣缺位造成的权力真空。
实事求是的说,秦始皇的这两个办法都有可操作性,但必须要稳定的过渡二十年,等到战国时代的人都死去,新一代人成长起来,秦国的统一大业就彻底完成了。
然而,秦始皇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迫使他必须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正是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秦始皇的布局彻底崩盘了。
因为那个新问题叫做历史周期律。
4
从公元前 219 年起,秦始皇开始东巡郡县,在此后的十年间,东巡成为常态,秦始皇几乎常年在各地视察,在马车上处理公务。
那种硬轱辘马车,我们坐几天都得散架,更别说秦始皇长年累月的坐了,很辛苦的。
秦始皇之所以这么做,除了在六国故地炫耀兵威以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以皇帝之尊组建流动的中央政府,暂时替代藩王守边的职能,等待二十年过渡期结束。
但在巡游的过程中,秦始皇可能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 天下的人口太多了。
秦国统一华夏只用了十年时间,相比春秋战国常年累月的战争来说,实在太快了。战争的时间短,意味着因战争死亡的人也少,结果就是秦国和关东六国的人口大部分都保留下来。
据现代学者们推算,统一之后,秦国人口在三千万左右。
这些人口看起来不多,但问题是,当时江南没有开发,北方边境的人口不多,三千万人口几乎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而且秦始皇没有大规模清洗六国旧贵族,之前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都保留下来,那么必然是旧贵族、旧官吏、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少地甚至无地。
这意味着统一不到十年,秦国便出现 “人多地少” 这种历史周期律的晚期症状。
秦始皇灭六国,可以说是跑步进入 ICU。
但秦始皇毕竟是千古一帝,他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和历史周期律这个首次出现的客观规律战斗。
公元前 216 年,秦始皇发布诏书 ——“使黔首自实田。”
黔首是人民群众的统称,自实田是自己申报田地数量,这道诏书的意思是,所有人都自行申报田地数量,再由郡县审查核实,以此作为征收田赋的标准。
这么做有利于秦国的财政。
但反过来看,由于六国故地没有改变旧的经济关系,那么秦始皇的 “使黔首自实田” 其实是土地确权,他放弃了重新分配土地的历史任务,正式承认了旧的经济关系,保护了所有旧贵族、旧地主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
那没有土地的老百姓怎么办呢?
秦始皇的办法很简单,开疆拓土,我打下新土地分配给你们。
于是在公元前 215,秦始皇派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却匈奴七百余里,夺取水草丰茂的河套地区,设立 44 个县,从人口繁盛的黄河流域迁徙大量移民过去居住。
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征发赘婿、商人为兵征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并迁徙 50 万人到岭南地区,镇守这块新征服的土地。
公元前 213 年,“治狱吏不直者及覆狱故失者,筑长城及处南越”,征发作奸犯科的官吏和罪犯,迁徙到南北边疆。
公元前 211 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向榆林、河套一线迁徙了三万家人口,每个人的爵位升一级。
不断大规模移民的同时,秦始皇还征发数十万人修长城,征发 70 万人到咸阳附近修建阿房宫、骊山陵等大工程,再加上采石料的、砍木材的、运输的,秦始皇动用的青壮劳动力何止百万。
这几年时间,秦始皇以 “暴君” 的面目出现,和前半生 “精明强干” 的形象完全不同,原本原因就在于,他要抽调黄河流域的青壮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试图解决已经出现的历史周期律。
可能秦始皇觉得,这么做既能为国戍边,也能满足个人享受,还能缓解人地矛盾,要是死掉太多的人,正好减少多余的人口。
简直是一举多得。
熟读历史的你肯定看出来了,秦始皇解决历史周期律的办法,不是在上层分配方面动刀子,而是走了一条军国主义道路,用输出战争和肉体消灭的方式,来解决秦国的底层矛盾。
在两千年前刚统一华夏的时候,秦始皇就认识到历史周期律,并做出相关的尝试,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秦始皇的水平都是千古一流帝王。
但秦始皇的尝试注定要失败。
在生产力落后的两千年前,输出战争就要大量消耗国家财政,搞大工程就要耽误农业,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国家财政消耗巨大要征税填补,农村没有青壮劳动力导致田地荒芜交不上税,国家在经济压力下继续征税,农民为了避税和保命便逃离农村啸聚山林……
而在这个时候,天灾也来凑热闹。
从公元前 212 年开始,秦国气温急剧下降了 1.5 度。
3.png
当时仍处于历史上的暖期,正常情况下 1.5 度的降温问题不大,但问题是,当时的秦国偏偏处于大动荡时期。
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农业和降温结合起来,结果就是农业继续减产,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农民为了果腹,甚至把种子都给吃了,秦国大地上出现 “死者相望” 的惨烈局面。
至此,秦国的经济彻底崩溃,有条不紊的郡县也走向混乱。
5
秦国历史走到这里,已经很清晰了。
商鞅变法给秦国打造了强悍的国家机器,把人民组织起来,实现了指哪打哪的火力输出能力,凭借这种超前的国家机器,秦国六代君王跑了接力赛,终于一统华夏。
但商鞅打造的国家机器,遇到秦始皇这种心比天高的千古一帝,也为他尝试解决历史周期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两者结合的结果,只能说是一场灾难。
而秦始皇因为个人因素废分封、压宗室、抑功臣,彻底走向极端化,遇到事关国家走向的大事,除了李斯之外,他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更不用说有个稳定的统治班底了。
至于秦始皇寄予厚望的郡县官吏,由于缺乏监察机制,也缺乏郡县制的素质教育,导致他们在执行政策时经常层层加码。秦始皇想建立的统一战线,也在六国旧贵族心怀故国的情怀下,始终建立不起来。
张良在博浪沙的惊天一击,儒生们在泰山脚下的议论,就证明了秦始皇统战路线的失败。
执掌混乱江山的孤家寡人,这就是秦始皇。
4.jpg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沙丘驾崩。
这个时间实在巧的很。
如果早死五年,没有和历史周期律战斗,秦始皇的评价绝对是商汤、周文一样的圣人,如果晚死三年,秦始皇可能会和刘邦打个照面。
偏偏在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带着毁誉参半的名声去了,既没有进位神格,也没有沦为赵武灵王、唐玄宗的结局,实在巧的很。
他亲手推向极端化的秦国,他亲手造成的孤家寡人地位,他亲手酿成的经济危机和沸腾民怨,都将留给那个年少无知的秦二世。
秦二世:“最终还是我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而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所作所为,却在冥冥之中,为真正的天命真人刘邦铺平道路,他以黑马的姿态强势崛起,在一片废墟的华夏大地上,建立起绵延四百年的大汉王朝。
来源:温伯陵 微信号:wenboling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