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摘要
小早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01
最近,又一家网红老字号被骂上了热搜,引起了一众吐槽。

起因是这样的,几个粉丝百万的大V,聚会时去吃北京有名的“厉家菜”。

3000元一桌的菜品,按道理说应该是色香味俱全,才能对得起网红老字号的招牌。

然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在无滤镜的实拍图里,这桌菜长这样。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如果不说,你能看得出来,这堆黑暗无比的火山堆一样的东西,是麻豆腐?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这毫无摆盘可言、颜色糟糕得难以言喻的东西,是炸茄盒?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最强大脑》的水哥王昱珩直言:“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体验,如果这个也能评上米其林一星,那学校的食堂应该都是二星起步了。这样又贵又一般的饭馆真的不能代表北京美食。”

评论区中,许多人现身说法,吐槽了这家老字号:

“菜品完全没办法吃,没几个菜人均460,可能在清朝这个就算好吃的,然后菜就一直没改进。”

“终于有人说实话了,之前一位有钱人在这家店请客,请客的满脸尴尬,被请的不知道怎么夸才好。”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这卖相,我还以为是99块报的旅游团的团餐。”

事件发酵后,“厉家菜”的工作人员出来回应:“他们吃的是最低标准,要是觉得不值我们也没办法。”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这傲慢的态度,似乎在说,3000元一桌已经是最便宜的了,点不起贵的就别瞎评价。

让人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另一家网红老字号“狗不理”包子店,同样态度傲慢得令人咂舌。

一位知名博主去王府井店探店时给出很客观的差评,坦言包子里都是肥肉,特别腻,而且100块钱才两屉包子,不值。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没想到,视频发布后店家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报警要抓人,称对方“诋毁”。

央视对这件事给出了批评:老字号不应该一听到赞美就笑,一听到批评就跳脚。

老字号有情怀,沉淀着情感,积攒着口碑,但不能摆老资格。随着时代变迁,根据顾客反馈,及时调整经营,才是明智之举。

根据商务部统计,现存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仅10%的企业蓬勃发展,40%的老字号勉强盈亏平衡,而近一半都是持续亏损状态。

拖垮他们的,其实就是自身的傲慢:吃老本,倚老卖老,不考虑转型,不顺应时代变化,不听取顾客的声音,最后让百年美名被消耗殆尽。

02
听老同学说过他们家那条街上开的两家饺子店的故事。

一家饺子店已经开了很多年了,味道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之处,生意勉强够一家人过日子。

有一天,街对面突然开了一家新的饺子店,店主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没过多久,这家新饺子店生意开始爆火,到了饭点总是门庭若市,甚至要在外面等号排队。

而那位大学生店主受欢迎的秘诀,就在于永远不安于现状,喜欢推出新活动。

比如说,刚开业就推出了“幸运饺子”活动,在饺子里随机放入核桃、腰果和红枣。

吃到核桃馅的饺子,这一餐直接打8折;

吃到腰果馅的饺子,免费送两瓶价值5元的豆奶;

吃到红枣馅的饺子,这一餐可以免单,不用付钱。

就这样,一大批想要试试运气的客人,每隔几天就会来光顾一次,看看今天会吃出什么馅的饺子。

比如说,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好奇心,推出了许多新口味:火鸡面饺子、炸鸡饺子、螺蛳粉饺子……

再比如说,将店面装修成八十年代怀旧大排档的风格,让客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拍照打卡,发到社交平台上,等于免费帮忙做了宣传。

就这样,这家新饺子店渐渐吸引了几乎所有的客流量,让那家平庸至极的老饺子店陷入了关店倒闭的境遇。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正如达尔文所说:“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而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不会因任何人的消极怠慢而停下脚步。

那些自大傲慢不肯改变、死守着舒适区幻想一劳永逸的人,迟早会将被时代所抛弃。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更改航向、不断更新自己持续迭代升级的人,才能把路越走越宽。

03
英国作家毛姆,写过一篇短篇小说《食莲者》,主人公威尔逊就是一个沉溺于舒适的人。

他计划着在34岁辞去伦敦银行经理的工作,卖掉房子,购买一份可以发放到他60岁的年金。

之后就搬到他此前非常向往的一个小岛上生活,享受无忧无虑的美好,肆意浪费人生。

如果到60岁后他还活着,那在看过了风景之后,他觉得自己那时候会心满意足地自我了结。

然而,计划很完美,现实却很残忍。60岁时,威尔逊还活着,却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他早已用光了年金保险,负债累累,被房东驱赶,最后甚至不得不偷东西来维持生命。

他无法只靠着大海、礁石、月光过余生,丧失了生存技能的他,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浑浑噩噩的他,意志力早已被消磨殆尽,只能毫无意义地在人世间游荡着,最终狼狈地死在了礁石旁。

正如毛姆在书中写道:“人的意志只有遭遇重重阻力才能磨砺出锐气。

一旦全无障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偿所愿,个人欲求皆触手可及,人的意志就会疲软乏力。

犹如平日里只在平地上行走,用以攀缘的肌肉就会萎缩退化。”

对于那些以混日子为荣、呆在温水里不愿出来的人来说,混日子到最后混的只会是自己。

只顾着吃老本,贪图享乐没有居安思危意识,都将为自己的傲慢付出惨痛的代价。

04
两条建议,送给想要跳出舒适区、精进自己的你。

①戒掉傲慢。

之前,唐山撤销了所有的路桥收费站,一位被裁的大姐理直气壮地说:

“我把青春都交在收费站了,我现在36了,啥也不会,学东西也学不了。

我们的优势都放在收费站了,我只会收费,现在你把我辞了,我怎么办?”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就像《能力陷阱》一书中提到:人做擅长的事情,越擅长越做。

当方便思维成了习惯,你就不会去花大量时间去搜索一个新信息,或者探索新领域,别说做,你连想一下都觉得麻烦。

到了四五十岁,人到中年,你就会知道,习惯方便的人有多悲哀。

他们活在舒适区里,不敢改变,不敢尝试新事物,又被焦虑捆绑,却只能停留在原地逃避问题。

那些沉溺于舒适区里不肯学习的人,当黑天鹅事件来临时,往往会招架不住,犹如天塌。

戒掉傲慢,保持空杯心态,才能让你拥抱这个时代,走得更长远。

②探索新领域。

你会看到,那些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新领域的老字号,都冲出了一条新道路,令人眼前一亮。

比如童年回忆大白兔奶糖,曾跨界推出了一款大白兔润唇膏,首发日当天5秒内被迅速抢光;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与气味图书馆联名推出了大白兔香水、大白兔沐浴乳、大白兔护手霜,成功承包了微博热搜;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与乐町联名推出印有大白兔Logo的服饰,国潮元素引来了网友的竞相种草;

老字号,除了老还剩什么?

还有大白兔奶茶、大白兔周边,今年60岁的大白兔品牌还做起了城市巡展……

这些新尝试,都让原本沉寂于大众视线的老字号品牌,又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时代在变,抓住机遇曲折前进的人,才有资格乘风破浪。

还是《三体》里的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共勉。

葛剑雄:警惕“历史热”后的史学民粹

对于现在大家讨论较多的公共史学(有的称其为公众史学),如果将其解释为历史科学、历史学科怎样面向公众、引领公众、为公众服务,以及怎样加强历史学的应用功能,在这一点上,我是赞成的,而且我认为也是很必要的。

   但是,这种“公共史学”对传统史学、对史学界产生了什么冲击?我感到,“公共史学”或者说“公众史学”,已经被有些人和媒体误解了。

   对于我们现在所讲的“公共史学”概念,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分歧,有人主张就用“公共史学”,有人认为是有区别的,要翻译成“公众史学”,其实这主要是翻译问题,本质没什么区别。最早是美国学者提出了这个概念,目的是要解决他们的一个问题:当时他们培养了很多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但学校里没有足够的专业岗位,没有教职可以安排,所以就要引导这些研究生面向社会,去做一些应用性的工作,走出象牙塔、走下讲台,利用已经掌握的历史学的研究能力,已经掌握的那些历史知识、方法,去服务社会、增强应用性。最早的“公共史学”就是这样产生的。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开发出了公共史学的课程,形成这样一个系列。

   而在中国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的历史专业,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哪怕是在现在这样大量招生的情况下,培养目标都是很清楚的,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是作为未来的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对研究生而言,只有一部分从事研究、在高校教学,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专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所以对中国来讲,“公共史学”一直是我们史学教育的一个方向,并非是美国提出“公共史学”的概念后才这样做的。而美国却是在遇到困境后,才作为应对的办法而不自觉形成的。

   有些人认为“公共史学”/“公众史学”造成了历史学界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这是误解。中国的历史研究方法,如果早一点的话,从司马迁的时代开始,一向重视文献以外的资料,重视口碑资料;一向重视到社会实际中去调查、去总结,这个传统是一直存在的。对于历史学的应用功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历来都十分重视。正史、官方史书自不必说,地方史、地方志修撰从未断绝。个人修家谱、传记、乡土史志等,都已形成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史学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编写各类史书,收集了大量史料,记录了大量口述历史,编写了各种专门史、乡史、村史、厂史、校史、家史。这些都发生于“公共史学”在美国出现之前。像历史地理学,一向重视实地调查,讲究经世致用,与公共史学毫无关系,近年来的发展与公共史学也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我们不应该否定公共史学的积极意义,至少它将历史学的公共性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并且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相关的教材。对国内外这一方面的努力,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但现在的社会上,包括一些媒体,甚至在史学界内部,有些人有意无意地把公共史学扩大化,将其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与历史学的民粹化现象混淆起来了。所以我们必须明确,是公众引领史学,还是史学引领公众?

   有人指责说:历史学界关在象牙塔里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公众给解决了。曾经有媒体问我,公共史学对你们有什么冲击,你们准备如何应对公共史学的冲击。我回答说没感到任何冲击,至少对我们历史地理学没有。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一个例子证明有历史学家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是靠公众解决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媒体的自娱自乐或是网络上的炒作。正像自然科学界一直都有一批所谓的“民科”,不时提出一些惊人的观点或成果,然后强调我们广大群众比你们科学家还厉害。历史学方面也是如此。比如,有人说经过多年研究找到了明朝建文帝的下落。还有一段时间有人讨论一些历史人物,实际上都是依靠民间提供的那些“史料”,或者是出于狭隘的地方利益制造的“证据”,却声称解决了千古难题,推翻了史学界的权威结论。媒体上不时见到这样的报道,将根本不懂历史为何物的人吹捧为民间历史学家或某方面的专家。有人声称自己有新的发现,收集了很多专家不知道的史料,而他所谓的“史料”出处,包括《辞海》、某某报纸、新修的某县志等。《辞海》是工具书,不能算史料出处,他连这一点都不清楚。

   可见,现在的确出现了一种史学民粹化的现象或倾向。其实这并非中国所特有,外国包括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有这种倾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一倾向首先表现为,一些人认为真正能够研究历史、能够解决大问题的,不是历史学专家,不是象牙塔里的学者,而是民间的非专业人士。他们往往曲解“高手在民间”这一说法。其实,“高手在民间”的意思,是民间也有高手,而非只有民间才有高手。要是高手都在民间,还要专家干什么?如果民间真有水平高于专家的高手,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肯定会被及时转化为专业人士。即使因特殊原因留在民间或保持业余状态,那么衡量他的水平和研究成果也得使用专业标准,而不会存在另外的“民间标准”。何况这毕竟是个别现象。

   史学民粹化的倾向,还表现为随意泛化历史,将所有涉及过去的内容都当成历史,自以为了解过去就有资格谈历史,甚至评论、研究历史。如一位著名作家曾经用《水浒传》中的内容批判宋朝的腐败,一位非专业人士以自己的采访和“考察”为基础重构秦朝历史等。

   这种倾向的危险性,不仅体现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实际上它最终指向的问题是:历史学和历史研究靠谁引领?是靠“民间高手”,靠所谓“公众”,还是靠历史学界?

   从政治上讲,中国的传统,就是主流的历史都由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引领,由正统政治来解释。而从学术上讲,当然应该由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经过专业训练,通过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来得出结论并进行普及传播。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后人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对已经存在的人,对过去有意识的、有选择性的记录和研究。根据什么意识、由谁来选择呢?应该是在历史价值观的引领下由历史学家来记录和研究,而从来不是由什么“公共史学”来引领,我们专业历史工作者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

   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公众对史学的冲击。所谓“冲击”的表面现象,无非是媒体或网络制造出来的“热点”或某些人的自娱自乐、自我炒作,而史学界对此其实波澜不惊甚至毫无兴趣。另一方面,史学界也不怕冲击,因为真正的历史记录和研究成果是经得起冲击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分析当前所谓的“历史热”,不要在“历史热”面前自作多情、盲目乐观。当前的“历史热”很复杂,一方面的确反映出公众对历史很感兴趣,但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并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贴着历史标签的故事、小说、段子、戏说,或者是某某人在媒体上的表演。甚至连报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有家长反映孩子喜欢历史,报考历史系的理由却是“金庸的书他全看过”。

   其中,一部分人感兴趣的只是历史知识,或者是猎奇。对此,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肯定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但下一步应该是积极引导。也许引导的结果是,有人发现你们所讲的原来不是我喜欢的历史,感兴趣的人减少了,热度消退了,其实这是好事。当初中央电视台开设《百家讲坛》栏目,早期我曾经帮他们筹划,也邀请我去主讲。他们根据市场调查对我说:“你不管怎么讲,你要明白,你面对的这些听众、观众,70%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所以我后来很奇怪,有人在《百家讲坛》一讲,就变成著名学者,难道70%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肯定你,你就非但成了学者而且是著名的了吗?在所谓“历史热”的情况下面,到底是要维持表面的“热”,维持自己那些粉丝或者吸引更多人来听你的课、买你的书?还是要坚持历史学本身的科学性、历史学本身的学术意义、历史学本身的价值观,从而对大众进行引领?

   还有很多人的“热”,是要求历史学家把历史演绎成故事,甚至要变成游戏,然后一并称之为历史。以前一些家长、教师批评电子游戏《王者荣耀》,说里面把荆轲变成女性,把华佗改为下毒师。这样的批评本来很正常,但有一句话却使我吃惊——“要是这样的话,今后我们的孩子还怎么学历史?”难道学历史只能通过游戏吗?难道玩游戏的目的就是学历史?这些家长和教师自己是怎么学习历史的呢?所以我在一篇评论文章最后写了一句话:“一个民族不重视历史是可悲的,但一个民族只能通过玩游戏来学历史,那不是更可悲吗?”

   还有一部分“热”,是利用历史为商业利益服务,甚至为不可告人的目的服务。比如现在网络上好多内容都打着讲历史的旗号,有的根本就是胡编乱造;有些表面看是很愉快或耸人听闻的内容,实际上是违背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违背我们的外交政策、违背我们的基本价值观念的。所以我们要对此警惕,有些人利用历史热,打着历史的旗号,其实表现出的是史学民粹化的倾向,是要把历史的解释权、历史学的教育职能,从我们专业学者、专业机构这边争夺过去,让它变成一种纯粹的商业利益,或者达到他们本身的政治目的。就像现在的美国,难道真的是公众在传播历史?其实完全是由政治势力操纵的,完全是为解释历史价值观的这批人所操控的。比如现在有人讲,华盛顿本人家里也有很多黑奴,美国的开国领袖都有不光彩的另一面。这些难道是今天才知道的吗?这在美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为什么以前不提,今天却成了政治口号,甚至要付诸激烈行动呢?显然这不是公众自然自发的结果,更不是什么公众史学的成果。

   所以,在任何社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对历史的解释权,对历史本身的研究,绝对不能因为存在像现在这样一种表面的“历史热”,就觉得应该让公众主导。公众可以参与进来,但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历史热”而去迎合公众,而是应该由我们专业史学工作者做引领工作。而从政治上讲,对历史的解释、应用,完全应该服从当前的政治。现在,我们一方面要把公众史学放在一个恰当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专业的历史研究机构、专业的人员,不能放弃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的立场。

怎么提升自我认知?

晨熙小太阳说
“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颇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你遇到一个问题,一定是由一种特定的、你自己不知道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这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到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只是表象,背后的思维方式才是根本,而这个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你的认知水平。

如何让自己提升认知呢?由浅入深,有三个步骤。说来简单,做起来需要时间。

首先是增加自己的知识,知识越多,你所能理解的也就越多。这是打好基础的第一步。

但光有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把你所学的知识能够相互联系和组合起来。也就是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第三就是不断有新的行动,在行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知真正落到实处。

1.增加自己的知识,学习前人的智慧

增加自己知识的方式很简单,看书、上课、看纪录片、看访谈等等。

在一期许知远和许倬云老先生的对话里,许倬云无奈感叹,当代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那在这种大环境下,该如何走出困局呢?许倬云的回答让我热泪盈眶。他说,“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要有一个远见,能超越你未见,设想我没见到的地方,那个世界还有可能什么样。”

“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

我们很多时候的痛苦、焦虑、迷茫、难过,都是因为懂得太少。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你遇到的问题早就被人遇到过也研究过。所以有问题时及时借助前人的智慧,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才有可能提高认知。

但是借智也有一些技巧。拿看书来说,要读那些经典的、经过时间认可的、关于人类世界基础知识和底层逻辑的书。比如关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的经典书籍,关于生物、地理、科学的书籍。看这些书,对人类文化历史、对物质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再结合现实来思考,受益无穷。

拿我自己来说,我真正进步最大的时候,往往是我阅读了经典书籍的时候。

比如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抗压能力可以强一点儿,但没想到,是《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一句话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书里,长老对前来教堂的女士说:“恐惧是一切作假的后果。” 恐惧来自作假。所以不要对自己说谎。因为对自己说谎,就会在内心美化和提升自己,不能诚实认识自己,继而产生许多不真实的期待,有了不真实的期待,就会害怕那些期待落空,因此有恐惧。可如果诚实的看待自己现有的能力,知道外在的结果就是现有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那恐惧就会一扫而空。

那天我与一个客户谈合作,原本我担心自己能否谈成功,但想到这句话后,意识到是我现有的综合水平决定我是否能谈成功,如果不成功,那也是由我目前的状况决定的。这么一想,也就不再担心了。一旦我能诚实地面对自己,不给自己加上那些“我很厉害”的人设,我也就能诚实地面对可能出现的结果。

所以,遇到问题时学会少一些“冥思苦想”,而是去学习,去吸收新知识。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的思考上限,既然现在这个问题让你痛苦,说明它超过了你的认知水平。因此,不如趁早寻求他处的智慧,而不是困在自己的层次打转。

2.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认知不是知识,认知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在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把它们相互联系和组合起来,也就是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这需要去刻意练习。

首先是要了解一些各个学科的基础思维模型,比如“第一性原理”的哲科思维方式,由复杂性科学而发展出的“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进化生物学里“物竞天择”的基本思维方式,等等。查理芒格曾这样建议:“如果你想成为理性的思想者,必须培养出跨越常规学科疆域的头脑。而这需要大量阅读数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等各学科中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著述,了解并熟悉书中介绍的核心理念,能够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并融会贯通。”

如果看那么多著述困难的话,看教科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它能最快帮你认识一个领域,并搭建该领域思维框架的书。张一鸣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教科书是人类知识最浓缩提炼的书。如果以浓度而言,最提纲挈领的肯定是教科书。”我记得我是在看了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后才搭建了关于市场营销的工作体系,在看了《社会心理学》后才对社会心理学有了一个入门的了解和认识。

有了基础的思维模型以后,跨学科的知识如何融会贯通呢?这就需要刻意练习自己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框架”。我们通常遇到问题就想要一个答案和解释,但其实问题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背后解决问题的那个思维框架才重要。

我们可以多与高手聊天,并有意识地思考他们话语背后的思维框架。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有次我和一位前辈聊天,十几年前他在深圳香港就有了十几套房,并且全球各地都有投资,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我请教他该如何选择工作的问题,他说,其实选择一份工作背后,首先你要看行业。也就是工作所依托的那个经济体。行业是在发展的,那就错不了。接着你要看行业内的公司,是不是前几名的公司,是的话那就是在这个面上。然后才是看你要做的岗位。他这么一分析我就豁然开朗,之前我考虑的点都在“薪资待遇、发展路径、团队规模、领导能力”这些方面,而他的思考方式却是直接对我降维打击了。前辈说的这点,其实也是曾鸣教授的“点线面体”的理论,只能说高手的逻辑都是相通的。

他又说到房价:“以前深圳的房价5000块钱一平,现在10万一平,涨了20倍。你说未来会不会涨到20万一平呢,这也有可能,但是它也就涨了2倍。”这个思维方式也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当我考虑要不要买房时,我考虑的都是它是不是还会再涨,却没有从时间维度来考虑房子增值的倍数问题。

所以,在这样的交流中,能明显地感知到人与人之间思考方式的差异如此巨大。而带着这份觉知去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自己肯定受益匪浅。

3.躬身入局,多闯多行动

知道和行动之间往往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要让行动和知识同步起来,唯有不断去行动,去做你没有做过的事情,接受新的挑战。躬身入局者,方能成事。

我曾经学过一门课,教员工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中的格局,不要总是执行视角,而是能站在老板和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本认为我都掌握了。没想到一实践起来根本理解不了。有次与人谈合作,对方的意思是希望我能将整个运营工作都包下来,做不了的可以找人做。我却一直无法理解这一点,和他强调因为我不会写代码,所以我无法全部承担,只能做一部分,谈来谈去谈不拢,最后这事儿也就黄了。事后我回想起来,才知道,“哦原来当时我应该提高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唯有行动才能破局。以前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发个朋友圈都很在意别人会怎么想我。直到有次参加一个社群活动,需要自己建一个群。一开始私信给人发邀请语时我很忐忑,担心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我的朋友们会怎么看我呀”,但是,当一条条信息发出去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别人是怎么想我的,全都是“如梦幻泡影”啊。

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发动起来,就是行。我们要让自己的念头不断动起来,在行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知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从了解知识,到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建立思维模型,再到躬身入局去行动,提升自我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它没有某个到达顶端的结果,我们一直都只是在路上。

iPhone 设置定时“自动飞行模式”的方法

 一般手机用户会有这样的需求,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让手机自动开启飞行模式,一来可以避免睡觉的时候被外来的电话或信息打扰,二来可以防止APP晚上偷跑流量自动运行,三来防止晚上收集被黑客攻击,四来可以节省手机电池电量。

  飞行模式是指关闭手机的通信模块,可以关闭SIM卡的信号收发装置,不能接打电话发短信,与基站没有信号联系。因此状态下于乘飞机手机仍然可以使用而得名。手机的通讯功能被暂停,与基站没有联系,从而避免因手机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干扰飞机上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Android收集来说,一般系统设置里即可设置,在特定时间自动打开/关闭飞行模式。但对iPhone手机来说没有直接设置的方法,这里就介绍一下怎么在iPhone手机上设置“自动飞行模式”的方法。

  打开系统自带的“快捷指令”APP,点击“自动化”,点击“创建个人自动化”,创建两个自动化。

iPhone设置定时“自动飞行模式”的方法

  第一个自动化:选择“勿扰模式”这一项,设置,当打开“勿扰模式”的时候,添加“操作”,选择“脚本”,选择“网络”-“设置飞行模式”,选择“开/关”飞行模式。

  第二个自动化:选择“勿扰模式”这一项,设置,当关闭“勿扰模式”的时候,添加“操作”,选择“脚本”,选择“网络”-“设置飞行模式”,选择“开/关”飞行模式。

iPhone设置定时“自动飞行模式”的方法

  最后,在“设置”-“勿扰模式”里,设置“勿扰模式”的时间,例如23:00-7:30,这样,iPhone手机就可以在23:00的时候自动开启飞行模式,而在7:30的时候自动关闭飞行模式了。

iPhone设置定时“自动飞行模式”的方法

  该时间段除了开飞行模式之外,还会开勿扰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么设置了以后,如果平时手动开启“勿扰模式”,也会自动开启“飞行模式”,那还需要手动关闭一下“飞行模式”,关闭“勿扰模式”的时候,还需要手动关闭一下“飞行模式”。

  手机开启飞行模式的主要好处有:

  一、避免信息干扰

  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一旦开启飞行模式,什么微信短信邮件电话都飞走了,瞬间清静~

  二、防止乱收费

  境外漫游流量容易瞬间跑光光。或者您也可以购买当地流量卡,或者办理国外漫游业务。

  三、减少辐射

  对于睡觉喜欢把手机放在旁边的朋友,安全感是有了,但是辐射也随之而来。要么就把手机放远一点,要么还是开启飞行模式。

  四、节省电量

  我们通常以为关机比待机省电,其实,关机更费电,因为重新开机数据又得激活一遍,自然耗费更多电量。相比之下,只是待机只会消耗一丁点电量。

逃离一线城市的年轻人

在抑郁症与职场失意的双重打击下,陈晨最终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但选择支教,并非出于别人所认为的高尚。他揣着难以言说的秘密,在农村生活发现了陌生的自己。

2

去心理医院前,我理头、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站在镜子前。眼前的自己陌生且毫无生气。如果把生命比作河流,那一刻,我的河流干枯了。

2018年5月,我被诊断为抑郁症。当时,我刚研究生毕业,初入社会,在上海求职困难,我几经碰壁,害怕被父母师友问起,害怕收到消息,后来干脆卸载了微信,除了应聘,整日待在房间。

几场面试都没有结果。最后一次,我看着其他求职者侃侃而谈,莫名生出疏离感,好像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我只是站在角落里的观众。轮到我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
前排面试官盯着我看,对照简历上我获得的荣誉,他忽然笑着问我:“你是怎么把自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赔着笑脸:“我也不懂。”

面试结束,汗水打湿了外套,带着股腥臭味,我回家躺了一天,像丢在下水道里的死鱼。由于失业,生活里多出大把时间。早上起床,我感到沮丧,盼望早点结束一天。两周之后,我预约了心理医院的门诊。
抑郁情绪困扰我多年,即使想拼尽全力挥出一拳,也像是打在空气中,无力且挫败。

拿到诊断结果,我迫切地想改变眼下的处境。长期生活在城市,我对农村生活一直有强烈的好奇。当我在网上看到招募支教的链接,便果断报了名。但对于改变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我并不太关心。

2018年7月,我通过支教组织的面试,和其他19名老师,前往广西,开始为期两年的支教。

我在书本里读到过“公益疗法”的说法。大致意思是,真诚地帮助别人,需要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进而看淡自身病症。助人本身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愉悦感,也是很有价值的体验。

image

我要去的村小,位于广西某国家级贫困县,四周环绕着大山,距南宁市区大约120公里。全校共有126名学生,分属六个年级,采取寄宿制,当地老师只有6名。

我和其他支教老师一齐入住学校,分宿舍时,教师汪明选了最偏僻的房间,窗户外就是大山。经询问,我才知道,汪明经历过失败的考研。她希望在支教之余,可以不受打扰,让她准备第二年的考试。“城市里太过喧闹,静不下来,看不了书。”她说。

image

继她之后,我陆续发现,选择支教的老师,除了关注农村教育,也有一些自己的原因。钟毅曾在国企工作,因为受不了繁琐的流程以及应付不完的检查,希望在农村寻得简单清静。

但他闲不下来:“我希望能改变这里,让这里变得更好。”他看向我,眼睛瞪得很大。我没有回答,看着他的眼神一点点黯淡下来,转身走了。

钟毅想做些事情,但总是不如意。开学不到两月,学校里迎来了几批检查。在村小,迎接检查是一件大事,检查的结果可能影响到第二年相关资源的分配。

为保证万无一失,校长增加了额外要求——干净,整洁,卫生。桌面上不能有灰尘,墙壁不能有蜘蛛网,校园里不能有落叶,学生只好一遍一遍打扫。

钟毅不喜欢校长的态度,如临大敌,像是领导比学生还重要。

因为书籍缺乏,图书馆里四个书架只摆满了前面两个,都是学生用的书籍。第三个书架勉强摆了些教科书和教参,第四个书架,干脆凑了些养鸡养鸭的农业用书。当地教师收入有限,大部分教师会养些家禽补贴家用。
检查人员只查看图书借阅记录和前两个书架上的书籍便走了。“怎么不去看那两个书架,也好给我们多运几批图书。”这些现状让他感到沮丧。钟毅和我讲述他的理想,但这一切似乎与我无关。我内心只剩下一个声音:“我不想再抑郁了。”

我见到顺子的时候,她已经支教一年。她没说自己来支教的原因,但我知道,来支教之前,她也被诊断为抑郁症。

顺子正在网上募捐,计划假期带她的学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在笔记本上列出计划行程:深圳科技馆、深圳博物馆、世界之窗、深圳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大约4天的行程。“他们很多人都没有出去过,我想在走之前,带他们去看看。”顺子说。

募捐的结果并不顺利,与预算相差很多,顺子托很多熟人,在交通与住宿的费用上,给了尽量低的价格。她还想带他们坐一次地铁,费用没法再缩减。

“你为什么要来支教。”在我第二次询问顺子的时候,她沉默许久,说:“之前搞砸了那么多事情,总希望能真正做成一件事情,我就知足了。”顺子的声音忽然变得尖锐。

image

那一瞬间,顺子的话将我带回抑郁发作期间。那时,我也做过各类计划,从学习、找工作,再到外出与人交谈,每次都不成功,像是被写在注定失败的剧本里,无处挣脱。我理解顺子的渴望。

渐渐的,学校工作占据我的大部分时间。由于教师资源缺乏,每两个老师,要负责一个年级的所有课程。我教授三年级数学、体育、音乐、科学、道德、心理等课程。

我不得不从对自我的观照中抽出身来,思考一些被习惯性忽略的事物。

数学涉及生活中各种概念,譬如时间,长度,面积及质量。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些颇为抽象的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里会加入学生熟悉的情境,比如,跑道一圈是400米。但我们小学没有标准跑道,甚至整个乡镇都没有,最近的操场,在40公里外的一中。

“多大才是标准操场?”学生们对着教材发问,我带着他们用皮尺丈量学校里不规整的运动场地,最长距离50米,我告诉他们:“跑4个来回,就是400米。”

image

困惑同样出现在大巴的长度、飞机的速度、广场面积、购物中心的打折促销中,在他们眼里,教材努力创设的情境和抽象概念同样陌生。

学生们住校,生活起居也需要老师帮忙照料。

山里的学生精力充沛,爱跑爱跳,只能备好碘伏酒精用于划伤消毒。山间多蚊虫,一位老师靠自身资源找来医疗物资,包括绷带和药物,以及止痒用的药膏、肥皂水和牙膏。

大家搜集来矿泉水瓶,装满水,冰冻在食堂冰箱里,方便为扭伤的学生冰敷。

忙碌的节奏让我应接不暇,失眠问题却没再出现。医生告诉我,或许是工作繁忙,解决了我内心模糊的焦虑。

image

记忆中,失眠始于16岁。最初只是前半夜惊醒,接着难以入睡,后来彻夜无眠。思维不受控制,白天睁着眼睛也像做梦,梦中情景交织眼前景象,真假难辨。

父母带我看过西医,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我很配合地吃了两个多月的中药汤,症状也难以缓解。助眠枕头、助眠被子,亦全无效果。有一次,母亲突然问我,是不是有心事?我赶紧接上话:“怎么会。”

那句话背后藏着我的不安。我的家庭还算幸福,父母从不争吵,对我一向宽容,极少措辞严厉。但另一方面,我像是必须要表现出幸福与快乐的演员,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只能掩藏自己的感受。

久而久之,我的心事变成秘密,在人际关系中被动退缩,直到患上抑郁症。

在遇到另一个孩子的秘密时,陷于封闭世界的我像被撬开小口,出现少有的情感波动。

这里有的孩⼦从记事起就没有⻅过⺟亲,譬如燕燕。她很活泼,喜欢在⼈群⾥唱歌、上课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尽力气做好学⽣;同时,她又⼗分脆弱,会因为⼀道难题放弃整场考试,会因为举⼿没被⽼师看⻅就伤⼼大哭。

美术课上,燕燕画过很多图画,但从没有涂过颜色。我⼀直好奇,是什么夺⾛了她画⾥的⾊彩。

image

第⼆学期,燕燕拿着一张泛黄的大头贴,上面是个穿淡蓝⾊⾐服的⼥⼦。燕燕问我,她和里面的⼥⼦是否相像。据说,燕燕的母亲在⽣下她之后就弃她而去,但燕燕想知道,⺟亲到底是谁。

“我猜她是我妈妈。”燕燕把它夹在笔记本⾥,本子是和照⽚是⼀起找到的,燕燕觉得,这些是妈妈的东⻄。笔记本⾥有⼏篇⾼中⽇记和学习计划。

“妈妈可能读了⾼中。”在村⾥,上⾼中是让⼈骄傲的事,燕燕很满意她的发现。

她不敢问爷爷奶奶,怕他们把东西拿走。

燕燕稚⽓未脱,和照⽚上的⼥⼦看不出有多少联系。燕燕⼩⼼将照⽚收好,和我说,她要去读⾼中,要像妈妈⼀样。

我开始理解燕燕,从⼩失去⺟亲的孩⼦惧怕失败,如果失败,就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都一样,在成长过程中守着自己的秘密。

我为她感到难过,那个周五,我特意⻅了燕燕的奶奶。放学之前,老人⼀直等在校⻔⼝,天热,她给燕燕准备了饮料。燕燕冲奶奶跑去,祖孙俩亲密地回家,燕燕又变得活泼,没⼈知晓她的心事。

9

村⾥⼟地资源有限,不少成年⼈外出务⼯。在我的班级⾥,留守⼉童与单亲家庭孩⼦人数占据三分之⼀。

孩子们大多孤单,喜欢寻求老师陪伴。汪明说,学生们一来,难以静下心看书,只好和他们约定,如果不紧急,尽量在第二天上课前再来敲门。

学生们认真地点头,但是关于紧急,学生们的定义和老师明显有区别。有一次,学生拼命敲门,只为了让汪明下楼去看彩虹,“马上就要消失了。”学生一脸焦急。汪明有些哭笑不得,和学生去了操场,雨后,山那边有一抹彩虹。

学生们也来敲我的门,送我课间画的画、做的手工。这是学生在向老师表达喜爱,起初,由于抑郁症,我常无动于衷,甚至觉得厌恶。

为了不让学生看出来,我钻进房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

敲门声还在继续,孩子们一次次接近我的心理边界。我慢慢学着打开门,回到老师的角色,把抑郁情绪暂时反锁在门内。

情绪尚可的时候,我喜欢坐在宿舍门口和学生聊天。有学生画了学校的广场,只有教学楼和水泥地。“没有树,我们就不用扫落叶了。”学生脸上透着一股得意,像是解决了世纪难题。

“长大之后,你想做什么?”我问。

“我想当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星星。”一个矮个子女生回答。村里的夜空很美,天气晴朗时,抬头就可以看见流动的银河。

10

“在城市,很少能看见这样的星星。”我回答。

“那我在这里长大,就更有可能去研究星星了。”孩子们一直保有特有的乐观。

根据2018年教育局的数据,广西高中的升学率只有57%,考虑到城乡差距,在这所村小,绝大多数学生上不了高中。这就是他们一生所能接受的全部学校教育。

“你呢?”

“我想当篮球运动员。”

“科学家。”

“厨师。”

“医生。”

“我想当老师,像你一样的老师。”

“我是什么样的老师?”我问。

“虽然很少和我们说话,经常待在房间里,但是你对我们都很好。”

这是我第一次从学生口中听到我的样子,更没想过有人会想成为我这样的老师。

“那老师以后经常下来和你们说话,好不好。”

“好!”学生们一阵欢呼。

2019年7月,顺子结束支教。离开前,她被选为教师师德代表,同时募集到资金,带着14名学生去了深圳。

孩子们排着队坐地铁,又站成一排,在世界之窗的大门口合影,每个人都笑得很灿烂。

顺子给我留了封长信,回答两年前我问过的问题。顺子说,最初来支教,其实是想找个远离父母的地方结束生命。但现在,她写道:“我想活着,想继续做些事情。”

钟毅靠自己给学校争取到一批捐赠,包含图书和电扇。图书室重新布置,四个书架上摆满了学生喜欢的书,又装了电扇,夏天也不觉得热。钟毅说,之前只是期待别人来改善,都快忘了自己也可以做些事情。

2020年新年,因疫情爆发,我和学⽣们迎来了⼀个漫⻓的寒假。

离校前,燕燕送给我⼀幅画。左边画着⾼楼⼤厦,戴眼镜的⼈⼤概是我。右边是⼀⼤⽚草坪,穿蓝⾊⾐服的⼥⼦带着⼩孩在草地上玩耍,是她想象中的母亲。这幅画,她用彩笔填上了色彩。

燕燕在⼀⻆写下:“祝⽼师新年快乐,⼀路顺⻛,谢谢⽼师和我⼀起保守这个秘密。”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 微信号:zhenshigushi1

乔布斯去世九年,库克到底改变了什么?

文/贾沛霖

来源:贝克街探案官(bkjtag)

2020年9月16日,万众瞩目的苹果发布会如期举行。但是库克上来就讲到,本次发布会只会发布新款Apple Watch和iPad,不会有iPhone 12。

虽然iPhone 12的消息早已满天飞,该披露的已经殆尽,但是所有人依然在期待每年一度的手机盛会。最终却让果粉和围观者失望。

在后乔布斯时代,库克走出了不一样的苹果风。与偏执狂乔布斯相比,库克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实践主义者。在他的手上,一方面苹果市值飙升,营收额大涨,另一方面苹果创新性下滑,已经不再是科技时代的领头羊。

时光回溯到2011年8月11日,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的乔布斯给当时的COO库克打去了电话,让他到家中一谈。库克没有想到,这一番谈话是乔布斯决定将CEO的位置交给库克,让库克继续领导苹果这艘大船走下去。

乔布斯交代完后的第6周,10月6日早上6点,乔布斯停止了呼吸。库克接过了舵,如今又行驶了9年。

9年间,库克“打脸”乔布斯数次,大反其道而行之,几乎乔布斯生前宣称苹果绝对不会做的事情,库克都一一推翻。

3.5寸的分水岭

在乔布斯时代,所有人对苹果手机最为深刻的印象,莫过于那块3.5英寸的手机屏幕。

当乔布斯在2007的苹果发布会台上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台iPhone第一代后,他所推行的触摸屏就风靡了大江南北。

那时的乔布斯为自己所设计的3.5寸触摸屏感到十分骄傲,他认为3.5寸是最为适合智能机的屏幕尺寸,最为适合单手操作,从而降低使用者的疲劳感。并且在iPhone第一代推出之时,市场上龙头诺基亚的旗舰级N95显示屏仅仅2.6寸。

“没人想要大屏手机”,乔布斯当时信誓旦旦地说道。

乔布斯认为将屏幕超过3.5寸之后会大幅降低触摸屏使用体验,在竞争对手纷纷推出大屏手机后依然坚持己见。哪怕是在三星加入屏幕大战后频繁推出大尺寸屏幕手机,也没能让乔布斯改变自己的主见。相反的是,在2011年10月4日,乔布斯逝世的两天前,由他主导的iPhone 4S发布,依然是3.5寸屏幕。

但是没曾想,乔布斯在世时十分坚持的“3.5英寸最优解”,在他逝世后不到一年就被库克打破。

2012年,乔布斯逝世后不及一年期内,库克第一次登上了苹果的发布会台上,向世人带来了苹果的第一款突破3.5寸屏幕的手机iPhone 5。

iPhone 5和5S都采用了4寸触摸屏,代表着苹果向大屏迈出了第一步。此后,库克就彻底“放开了自我”。

从iPhone 6开始,苹果在库克的带领下再不不固守乔布斯的“3.5寸黄金法则”,而是“越来越大”。甚至从iPhone 11开始,还出现了“中杯”,“大杯”,“超大杯”。最大的手机屏幕甚至达到了6.5寸。

虽然库克“打脸”了乔布斯赖以自豪的单手操作屏幕,但是iPhone系列在增大屏幕尺寸后带来的实际销量增长却是不容忽视的。iPhone 6系列销量甚至冠绝整个iPhone系列,达到2.224亿部。

  iPad加了mini

当乔布斯从发布台的桌子上拿起那个轻薄的平板时,iPad毋庸置疑的是震撼了整个时代的产品。

为了填补iPhone和MacBook产品之间的空缺,乔布斯发布了iPad。也有传言道,乔布斯是为了秉持自己的3.5寸黄金法则而选择发布一款大屏产品以避免加大手机屏幕。

不管乔布斯的思虑如何,iPad着实是传统电子产品的重磅炸弹。但是iPad发布后乔布斯也有他自己的坚持:那就是iPad必须是大屏。

著名的砂纸理论也源自于此:10寸以下的平板毫无用处。乔布斯认为iPad就是为了能够起到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补充功效,如果小于10寸屏幕,将会带来一系列触摸的问题:无法准确触摸,使用面积更加狭窄。

但是这一点在乔布斯逝世后和iPhone一样,同样被打破。只是和iPhone走了相反的道路:变小。

2012年10月,7.9寸的iPad mini横空出世。可单手持握,相比较10寸iPad重量减轻了53%,乔布斯的“10寸一下平板无用处”论点被击破。

iPad mini的出现丰富了苹果平板的产品线,同时也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和游戏利器。

不仅如此,库克还让iPad变得“更大”。iPad Pro跟随其后出现,如今已经被库克定义为“下一台笔记本何必是电脑”,完全脱离了当初乔布斯对iPad的定义。

  那支笔又回来了

乔布斯很明显对于一切不能直观体验到触摸屏的产品都是深恶痛绝,这一点在当时发布iPhone第一代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很多智能手机包括龙头塞班都是需要搭配触控笔才能较好地体验触摸屏,但是那只小小的触控笔“惹到了”乔布斯。

于是在iPhone第一代发布会上,乔布斯问出了那句经典的“Who wants a stylus?”

谁会想要一只触控笔?在乔布斯看来,上帝给了人类十只最为灵活和便携的触控笔,何必再需单独配备一只触控笔。甚至乔布斯断言道:“触控笔是一种恶心的设备,没人要触控笔,我们不用。”

乔布斯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他引领了触摸屏手机摆脱触控笔的尴尬,带来了多点触控时代。并且为今天的手机屏幕越做越大奠定了基础。

但是乔布斯没想到的是,他费尽心思为触控设备去除了触控笔,引领了多点触控时代,但是没想到库克“复活”了触控笔。

Apple Pencil,搭配iPad Pro共同发布,库克宣称Apple Pencil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配合iPad Pro作为生产力设备而出,并且后来苹果也为了Apple Pencil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库克曾经说道:“如果乔布斯能看到用户现在可以用Apple Pencil做些什么,我想他一定是赞同的。”

乔布斯舍弃触控笔是因为触控笔只是为了在小屏幕上更加精确地点取;而库克迎合回了触控笔,则是为了在大屏幕上更加精确地点取。这不得不说,堪称一种轮回。

 不分红,不回购

乔布斯对于苹果的偏执不仅仅在于对产品的全面掌控,而且在于公司运营理念的体现。分红和回购,这两个在其他科技公司常见的操作,在乔布斯那里从未有过。

与触控笔一样,乔布斯对于分红也是深恶痛绝。他甚至认为“将现金返还给投资者,意味着公司已丧失了想像力”。

对于回购股票,乔布斯更是将它称之为“对投资者的行贿”,而不是更好地运用资本。

在他的坚持下,自从1995年之后,苹果没有进行过一次分红,更未有过股票回购。

最为明显的莫过于2010年,乔布斯逝世的一年前,苹果账面现金高达256亿美元。在10月份的电话财报会议上,乔布斯依然坚决地拒绝进行任何分红和股票回购,而是表示将会把现金用于战略收购。

但是库克算是彻头彻尾地反其道。

库克上台之时,苹果的市值不足4000亿美元。通过不断地股票回购,到2020年8月,苹果的市值突破了2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美股历史上首支突破2万亿美元的股票。苹果也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仅仅在2019年,库克就花费了671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支付了141亿美元的股息。库克上台后的2012年,就启动了苹果的新股票红利计划,每个季度都向股东派息。

回首看来,库克对于乔布斯的“打脸”还不止如此:苹果从一家引导消费者企业变成了迎合消费者企业,苹果产品逐渐在丧失创新性,乔布斯时代的多位高管设计师相继离任,背离了乔布斯的极简产品线……

但是这些并不是库克的“十宗罪”。

虽然库克打脸乔布斯频频,但是库克却将苹果带到了乔布斯生前并未带到的高度。在库克的麾下,苹果一路高歌猛进,丧失了乔布斯时代的精神,但是却更像一家盈利企业。

库克继承的,正是乔布斯的大业。

我们根本不知道过去

文/凡其

来源:卢泓言(ID:kuweidaoben)

我是77年生人,小时候吃过的猪肉的滋味还时时在嘴里、在心里飘香,因为现在市面上的猪肉根本味同嚼蜡。可能大家都知道,这是各种激素和药物催熟的结果,不过还有更多的有趣的细节。

1、中国的本土猪种渐渐灭绝了,霸占市场的是洋猪种。其实洋猪种只是一个表象,他们的本质是经过“科技育种”后的猪种,也就是“科技猪”。

2、本土猪吃得多,长得慢,自然就贵,只在边远山区的牧民自己吃,或者卖到极有钱人的餐桌上。科技猪吃得少,长得快,自然就便宜,然后占领了大众市场。而“科技育种”就是培养吃得少长得快的品种。

3、本土猪一胎生比如五六个,科技猪一胎生十几个,自然性价比更高,这也是科技育种的功劳。

4、可科技猪有一个缺点,他的二代三代的繁殖力急剧下降,就需要不断从国外买种猪,哪天国外断货了,也就没猪可养了。这个缺点在市场里却是优点,人家可以控制住源头,一直赚钱。科技是要为利益服务的。

5、为什么科技猪会味同嚼蜡?我不懂科学,但用基本的哲学来考察,物理学讲能量是守恒的,一头猪吃得少长得快,那他的肉含的能量自然就少。一头正常的猪生几胎,科技猪生十几胎,平均到每胎,能量自然就少,自然往下遗传的能量也少,繁殖力减弱就是必然。

6、说到底,科技猪就是“透支猪”,就是用科技来揠苗助长,对抗自然的生长过程,满足人只看表象不着本质的蠢。

7、猪是一个例子,所有的现代的工业化的科技养殖的农作物和肉类都是这个套路。有个朋友说,你知道为什么有疯牛病吗,人家本能是吃草的,你非给人家喂牛骨粉,非得把人家关在笼子里动弹不得,换成人疯得更狠,看看监狱里都有什么事发生。

请注意,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我们这些70年代的人还知道真正的猪肉是什么味道,而出生在2010年以后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就不知道了,他们会以为猪肉本就是味同嚼蜡的这个味道。

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过去。

2

前一段在王兴的饭否里看见一张照片,19世纪的伐木工人,我惊呆了,那时候的树的直径竟然有两匹大马那么长,可是19世纪这些树就被砍光了,如果不是这张照片,我根本想象不到地球上会有这样的大树。

就像2010年出生的孩子错过了猪肉的味道,我们错过了大树,每一代人都错过了什么。过去是什么?我们真的不太知道。

某些科技和商业精英总在说,社会在进步,真是被屁股扭瞎了脑袋。连过去究竟是什么样都体会不到,就敢说进步,进步是个鸟啊。

我想起《阿凡达》,地球人发现潘多拉星球上居然有那么大的树,他们惊呆了,其实他们不知道,地球上也曾经有那么大的树,只是被砍光了而已。现在地球人去了潘多拉星球,照样要把那样的大树都砍光。

3

我就想起了马斯克,他说地球要毁灭,去火星就行了,可是我们会把火星变成下一个地球,然后找下一个火星……马斯克说这是要让人类存活下去。人类如果这样活,那人类就是宇宙的癌症,这话一点都没错。

《阿凡达》不是最后,再后面是《星际穿越》,那时候的地球已经只剩下玉米这一种农作物可以生长,2010年的孩子还是幸运的,他们还能吃到味同嚼蜡的猪肉,几百年后的孩子连米和面的味道也尝不到了。

4

再然后就是《机器总动员》,那时候地球上连玉米都没了,绿叶也没了,人一出生就活在太空中的机器城堡里,那时候的孩子以为地球上一直就是荒漠和垃圾堆。他们根本想象不了走进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什么感觉。马斯克的梦想在那时就彻底实现了。

再然后就是《未来水世界》,那时候地球上连泥土都没有了,一片汪洋,人们把尸体储存起来,期望尸体能腐坏后变成泥土。那时候的孩子已经不知道泥土和土地会创造怎样的奇迹了。对了,好像不止一部经典上有预言,人类在过去和将来都会遭遇大洪水。那是人类的大劫难。

5

这一天很遥远吗,不用担心,我们正在科技和商业的助力下全速前进。

我是相信有前生和来世的,但我绝不愿意死后再回到这个人类世界来,绝不。这样的世界跟地狱有什么区别,也许地狱还好一点,直接受刀割油炸之苦,人会强烈的渴求出离,而这个人间世界就像温水煮青蛙,我们自以为在进步和幸福中沉沦,而不愿离开。

而最神奇的是,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不同的种族和国家之间在虎视眈眈的彼此竞争,谁不掌握最先进的科技和商业,谁就会被灭掉,所以这些科技和商业精英虽然是人类的罪人,却是真实的民族的英雄,魔幻吧。

雅虎:外企折戟中国的非典型故事

文/黄亚男

来源/锌财经(ID:xincaijing)

有人曾发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再到团购,几乎都是由模仿外国互联网公司而来,但当这些鼻祖们进入中国市场,总是节节败退。

在众多外企互联网公司进军中国的故事中,雅虎或许是那个最不典型的。

雅虎入华甚早,一开始就推行本土化团队,从收购中国创业公司,牵手中国重量级玩家,甚至一度将“雅虎中国”改名为“中国雅虎”,但中国雅虎却始终难占上风,最终随着全球雅虎的衰落也一同销声匿迹。

曾任雅虎中国区总裁的周鸿祎在其自传中回忆写道:很多跨国互联网公司初入中国,都面临一个选择市场还是选择血统的问题。当巨头来到中国市场,往往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惯常的手法来统治这个市场,不信任、不放权,最后通常都会遭遇惨痛。

中国雅虎的故事不够典型,但也最能彻底暴露外企公司每每折戟中国的原因。在雅虎中国的数次搏斗中,总部竟成为了牵制它向前的力量。资本席卷下,中国市场的战略模糊、理解错位,雅虎中国渐渐沦为了牺牲品。

雅虎初入华

  NO.1

在奇幻小说《格利佛游记》里,主人公云游到慧骃国,在这个国家,马是主人,而人则变成他们圈养的动物,表现野蛮粗俗。这种被倒置过来的“人形动物”被作者命名为“Yahoo”。

在1994年,杨致远和费罗就以这个小说里的角色 “Yahoo”为名在美国创立了他们的网站,网站提供索引服务,集合了不同搜索引擎的目录。

Yahoo在小说里虽然不受待见,但是在开天辟地的互联网时代,跑得极快。

成立不到两年时间,雅虎就登录纳斯达克。广告业务越做越大,同时其门户网站四面开花,从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到体育、游戏纷纷涉足。1999年,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接触到互联网,雅虎就拥有了1.2亿用户。

上市后的四年时间,雅虎股价涨了100倍。有人曾说过,那时雅虎就是整个互联网。

1998年前后,雅虎试水中国市场。最初通过与国富通合作,后者负责雅虎中英文广告业务在内地的独家代理。

但正式成立国内分部是在一年后了。一年间,新浪网、搜狐均已经造起声势,获得了一定的国民度。虽然,像国内的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在早期搭建均是仿照雅虎而来。

成立分部后,雅虎中国一切均仿照雅虎来:从新闻频道、邮箱到聊天室等等,几乎美国雅虎的汉化。而在做内容上,雅虎更多依赖人工编辑;对比之下,当时新浪、搜狐大多选择“填鸭式”的复制粘贴大面积曝光各路新闻。显然,后者的做法更能获得中国网民的喜好。

第一步并没有激起水花的雅虎开始调整策略。雅虎试图以收购中国公司的方式来打开市场,毕竟团队内部“汉化”,才真正可能懂得中国市场需要什么。

  “周鸿祎时代”

  NO.2

2003年,雅虎找到了周鸿祎和他的3721,彼时3721通过搜索业务已经实现了盈利。根据当时媒体报道,雅虎也曾找过百度,但是周鸿祎的要价略低,且上市欲望不如百度强烈。

同年,雅虎中国以1.2亿美元收购了3721,并入雅虎中国。

周鸿祎升为雅虎中国总裁,带领着雅虎中国准备大干一场。当时有个有趣的细节时,团队整合时,反而是雅虎中国的50名员工搬去了3721所在的办公楼。

周鸿祎上任后,试图用狼性的方式激活雅虎这种“不紧不慢”的跨国大公司作风。他倡导大步快跑、重新创业。雅虎中国开始从搜索、邮箱、通讯领域多方出击,而且不少是独立的产品品牌。譬如2006年上线的“一搜网”。

大刀阔斧下,周鸿祎将雅虎邮箱做到了中国第二的位置。而搜索引擎,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报告,2004年中国搜索引擎搜索流量市场份额中,百度为33.1%,“雅虎系”(雅虎中国、3721、一搜)为30.2%,Google为22.4%。

雅虎通,雅虎曾经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2018年停止服务。

显然,从周鸿祎当时肆意实行新打法的行为来看,彼时雅虎中国的权限还是比较开放的。但雅虎总部始终是矛盾的,譬如对中国分部的注资上的矛盾表现,就是周鸿祎日后与雅虎分裂的最大导火线。

首先,雅虎对3721的收购就存在赌注的意味。根据IT时代周刊报道,收购金额并没有一次性付清,剩余一半是要以周鸿祎和3721完成雅虎中国的任务指标为条件。这也意味着,雅虎总部对3721的投资收购成本考虑隐隐中牵制了中国雅虎的发展。

雅虎总部始终以试探性的策略在中国开展业务。当下一年周鸿祎希望开展更猛烈的进击,希望雅虎总部投入更多资金时,总部却始终不为所动。

周鸿祎曾经提到,当时所有“突进式的资源和动作全都依靠3721来进行”,而跨国公司的重重上报制度是阻碍其在华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5年8月,周鸿祎从雅虎中国正式离职。

“阿里时代”

  NO.3

2007年,刚履新中国雅虎总裁的曾鸣,一身白色唐装外套着西装,走进了ad:tech互动营销会议和展览现场。

唐装+西装,是曾鸣颇为有特色的服装搭配。就任雅虎总裁前,曾鸣在长江商学院任教,也为阿里提供企业战略上的咨询服务。

两年前,在软银孙正义的撮合下,杨致远找到了马云,雅虎也找到了一个更加重量级的玩家来继续它在中国的路。

2005年,雅虎用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全部资产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来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自此,淘宝网成为了阿里的全资子公司,雅虎成为了阿里巴巴的战略股东。

完全交由阿里的雅虎,做过一些彻底的改动。譬如,曾鸣在任期间,从改名开始,他将雅虎中国改为中国雅虎,并强调了中国雅虎的独立性。“中国人对中国雅虎负责。“

虽然一切都交由中国人来决定,但雅虎仍然没走好这一步。

中国雅虎当时的定位是明晰的:一个具备搜索功能的门户网站,集搜索、社区、邮箱、电子商务等于一身的门户网站。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雅虎并没有独立而长远的战略方针。

在用户眼里,当时雅虎中国的页面也被颠三倒四的更改,从门户网站到单一搜索框,再改为门户网站。

2008年,雅虎中国收购口碑网,开始主打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搜索。但随后一年,口碑从雅中国雅虎又脱离出来,重新专注门户搜索。中国雅虎的核心业务也被阿里内部不同部门吸收分化。有人评价,雅虎当时的打法就像是阿里子公司的配合战,需要什么做什么。

五年间,中国互联网格局斗转星移,而中国雅虎始终难以突破困境,以尴尬的角色夹缝生存。2010-2011年,随着阿里对支付宝的股权重组,阿里和雅虎开启了漫长而艰难的谈判。最终,中国雅虎的品牌按协议将于2016年底前重归于美国雅虎。

到2013年,中国雅虎宣布停止邮箱服务。此时,中国雅虎的业务仅剩邮箱和门户资讯,员工总数不到200人。

2015年,雅虎公司关闭北京研究中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大败局

  NO.4

雅虎战败中国,大背景下,是全球雅虎的江河日下。

早在2007年,雅虎就已经遭受到来自谷歌、Facebook的攻势。2007年,雅虎股价下跌了7%,而谷歌和微软则分别上涨了54%和22%。

而令人诟病的对Google、Facebook的收购之失,则让雅虎失去了一个个抢占新滩的机会。在因为最后时刻拉低压价而导致收购Facebook失败,雅虎就彻底错失社交媒体之机,也再没能补上。2009年,雅虎接连关闭雅虎关系、空间等社交产品。

2013年起,雅虎发生了数次数据泄露事故,但是知道2016年才对外公开。事后调查显示,仅2013年,雅虎就发生了30亿名账户数据泄露。

有人提出,雅虎失败,也因为资本吹高了雅虎的估值。

1996年上市时,雅虎营收仅9万美元,但是估值达到5亿美元,到2002年,雅虎估值就超过了千亿。

1995年,雅虎获得了红杉投资的200万美元;1998年,软银孙正义投入了1亿美元,一下拉升雅虎的估值。与此同时,雅虎的业务全线扩张,从搜索、新闻到电子邮箱,地域上从美国、日本到韩国、中国,像是一口想吞下整个盘子。

在全球雅虎对中国的定位中,始终没能有一个清晰的战略走向。虽然雅虎入华很早,也“汉化”得很彻底,在中国找来了几乎实力最强的互联网玩家,但仍然敌不过雅虎的跨国基因。在创始人杨致远辞职后,雅虎股东中则更急于出售亚洲资产以分红套现。

雅虎的历任总裁均是中国人,但是更换速度太快。在曾鸣教授之前,曾有一位仅任职仅仅40天的总裁谢文,他曾任和讯网CEO。

上任初期,谢文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表示,他有九成把握成功。一切都表明,雅虎中国当时拿着一手好棋。

谢文上任后,砍掉了雅虎上网助手,在业务上全力向社区靠拢,意图发展起真真对雅虎品牌认可的用户。但是这一战略定位并没有得到总部的支持。谢文发现,雅虎中国派系过多,从原雅虎中国员工、3721员工到田健派系、阿里巴巴员工,人事关系复杂,工作开展缓慢。

一位曾经在雅虎中国短暂供职的人士回忆,雅虎的品牌其实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个跨国互联网品牌,雅虎在国民认知上的积累其实远超过其它同行人。但十几年下来,运营最终辜负了品牌感。

雅虎历任中国区总裁与雅虎总部之间的倒戈也反映出一个事实:每当雅虎中国想要全力迸发,最终总是受到总部的牵制。在资本力量掣肘下,中国雅虎到底是要成为一个“钱包”还是战略市场,也始终悬而不决。无论是对周鸿祎3721的成本控制,还是与阿里的股权合作,中国雅虎在更多时候反而充当一个迁就的角色。

潮起潮落的互联网大军中,雅虎虽然辉煌,成为一代先驱,但是一旦错失风口,落于人后,就再难书写反转的剧情。在中国市场上,人们对雅虎的遗忘已经早早开始,最终,只有零星网民还记得曾经有一个“Yahoo”的标志存在过。

和心仪的异性约会需要注意什么?

久十二说
前段时间,周杰伦新歌里一句“麻烦给我的爱人来一杯mojito,我喜欢阅读她微醺时的眼眸”火遍全网。每当我听到这一句,总会幻想一双男女正坐在酒吧,手里各捧一杯美酒小酌的暧昧场景。

其实,男女关系的升温总是离不开一场见面的。文字的交流虽然也能让人感到如沐春风,但文字能产生的互动体验还是有限的。当两个人的关系到了某一个点,还是需要约会来继续升华。就像人们常说:网聊一个月不如见面一次一样。

即使你再努力地想通过话语来吸引对方,想用言语来传递情意,也比不上你真正在和对方见面时,你那双含满笑意的眼睛,或者你言语中某个撩人的音节,再或者你不小心触碰到了对方手臂,给对方带去的小鹿乱撞……

只不过,我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见面仍然感到不够自信。虽然自己平时在和对方聊天时也能放得很开,也能也聊得很好,但一想到要见面却又总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还是和自己不够自信,以及缺乏和异性约会的经验有关。所以今天,作为一位每天都在帮助别人谈情说爱的“情场老油条”,我就来教教大家,和异性约会都有哪些实用小技巧。

首先写给即将和“他”约会的女生:

1.0 着装

男人们作为典型的视觉系动物,约会时如果你给他的第一印象不错,那么你们的约会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首先在穿衣上,我建议女生们可以结合对方喜欢的风格打扮,不需要太过隆重也不能太过随意。颜色方面可以选择饱和度偏低的莫兰蒂色系,这样会让你整个人看上去更温柔一些。另外,你选择的衣服最好能够“扬长避短”,帮助你把自己最自信的一面展示出来。只不过你在展示的同时也要拿捏好尺度,尽量不要选择太紧或太暴露的衣服。因为这样会让一些本就比较腼腆的男生觉得不知所措,更会让一些可能是海王的男生生出不太好的想法。

温馨提示,第一次约会可以多照顾一下男生在身高方面的自尊。毕竟如果男生在见你之后发现自己比你还矮半个头,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感到自卑。所以在挑选鞋子上可以照顾一下对方的身高。

其次在妆容上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好,一定不能太浓太厚。因为过于浓厚的妆面不仅不能让对方觉得惊艳,反而会突出你的距离感。同样地,在香水的选择上,淡淡的柑橘调,果香调和馥奇调,也远比浓郁的花香,或是过于清冷的木质水生调来得有亲和力得多。

2.0 学会引导对方代入“男友”的角色

说完了着装方面,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其实想要在约会时快速提升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好感,看的无非就是你怎么去通过自己的表达和动作,带动对方的情绪,给对方制造出兴奋且开心的体验。

关于这方面,我第一个要交给大家的技巧就是:学会将对方代入“男友”的角色。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下意识”地拉拉对方的袖子;看到新奇的东西时“不经意地”拉一拉对方的胳膊、在人多的地方“紧张”地往对方身上靠一靠。

最撩人的地方往往就在于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当然,如果你感觉对方跟你互动非常好的话,你不妨还可以大胆一些。比如在吃饭时非常自然地说一句:“这个东西好好吃,要不你也尝尝。”或者在约会中途像体贴的女朋友一样,帮助对方理一理翻起的领口……

3.0 学会表达称赞

其实不管男生女生,大多数都喜欢嘴甜的人。所以啊,大胆地说出对方的优点是非常加分的。只不过关于怎么去夸也是有学问的。真正让人感到舒服的称赞不是粗浅地说一句你长得好看,或者你好优秀。而是在于你能以小见大,在细微之处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比如当对方聊到自己喜欢的电影时,你可以说:“哇,你很厉害诶,我身边都没有人从这个角度切入过,你真是个特别的人!”再或者,当对方讲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时,你可以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并不时地发问,这样也可以极大地满足对方内心的成就感。

4.0 学会在聊天中加一点小暧昧

虽然对于男人而言,暧昧的行动远比话语来得直接有效。但可能有些害羞的妹子更习惯用一些俏皮可爱的小套话来增进两人的关系。

比如像前面说到的,当对方在很投入地聊自己擅长的领域时,你可以突然穿插一句:“你知道什么样的男生最帅吗?”

“什么样的?”

“认真的男人最帅,就像你刚刚说话时的神态。”

通常就算是男生,被你这么猝不及防地撩一下也会感到开心和害羞。

再比如,一些男生跟你聊天时,可能会抱怨自己目前并不是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里。很多女生的做法都是去安慰或者共情,比如对对方说:没事啦,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或者:我懂你,换做是我也觉得很郁闷。

但其实,真正能击中男人心灵的话语,往往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有我陪你呀”就够了。这样既能让对方感觉到你们之间距离很近的暧昧,又能让他们感到暖心和被认可。

现在来说说那些即将和“她”约会的男生,你们约会时可以通过哪些技巧让对方产生好感呢?

1.0 着装

首先还是着装。其实女生并不会过度要求男生要多么会打扮,你们只要做到“干净整洁”即可。约会之前可以整理整理自己的头发,擦一擦自己的鞋,最后在选择一款清爽的香水就可以了。

2.0 学会像“绅士”一样对待女生

女生都是很在乎细节的动物。很多约会失败的男生往往就是输在了细节上的过于木讷,让女生觉得你不够细心、不够贴心,或者不够在乎她。

比如在行为上,你可以让“女士优先”。比如先让对方进电梯,或者看菜单的时候让女生先选。另外在互动上,你可以让女生感觉到你的“男友力”。比如过马路时让女生走在更安全的内侧,或者约会结束女生打车回家时,你对司机叮嘱几句开车路上注意安全。此外,在和女生接触时你也可以多留意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女生如果约会时穿的是高跟鞋,那么你可以在中途主动询问一句:“走那么多路累不累?前面刚好有一家好吃的甜品店,我们可以进去坐坐。”再或者逛街走路时,女生如果一直看着某一个商店,你也可以主动提出:“要不要我们进去逛逛?”

3.0 把握进退的尺度

合适的肢体互动可以快速地营造暧昧的气氛,但不合时宜的互动则会让双方陷入尴尬的窘境。男生在和女生第一次约会时要尤其注意互动的分寸。如果对方和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好感了,适当的牵手和拥抱可以增进双方的体验。但如果对方还跟你没有熟,最多把对方当作小妹妹拍一拍头就可以了。

4.0 表达喜欢

其实大部分女生都是害羞腼腆的,需要男生主动去升温关系。这里教男生一个能让女生对你非常动心的技巧,那就是:表达喜欢。

表达喜欢不是赤裸裸的表白,而是学会用语言表达欣赏和称赞。比如在对方聊到自己小时候的糗事时,你可以说一句:“我觉得你很可爱啊!”或者当对方聊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对对方表达出你的支持和欣赏。再或者你可以在约会结束时表达出你的不舍,比如“我觉得今天的时间过得好快,真希望能快点再见到你”。

其实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你们会发现这些约会技巧无一不在表达,我们需要给对方足够的欣赏、认同与尊重。

因为两颗心之所以能贴近,都是因为彼此之间感受到了“我愿意为你”的用心。

讲个都市风的三观炸裂轻喜剧故事,主角是小三儿

@李鲆:讲个都市风的#三观炸裂#轻喜剧故事,省得你们误会鲆叔是乡土作家。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北京,主角是小三儿,或者叫二奶。

照例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

十年前,鲆叔曾经混迹于一个北京的小三儿圈子。

鲆叔身为,一头钢铁直男,是怎样混进这个圈子的呢?

当时我在一家女性杂志,主持“婚姻读本”版块,内容无非婚姻、爱情、性,我的心理学和亲密关系底子,就是在这时候打下的基础。

哦对,我还忘了性,这个时期我看了大量A片,算是工作所需;当然看了很多严肃著作,以及八卦掌故,写了很多关于性的稿子,俨然成为(半个)专家。

当年我还差一点在《新京报》上开一个性八卦专栏。

十篇样文都交了,编辑通知我审稿通过,等有版面就发,让我继续准备稿子。

结果突然有老干部举报,该报正在连载的性教育漫画,《小老爷们儿那些事》,是色情内容,毒害人民,上面要求彻查。

我这个专栏也就泡汤了。

——————————————

扯得有点远,让我们进入主题。

简单说就是,我的某位读者是小三儿,向我咨询过情感问题。

你们可能知道,鲆叔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把人当人”。

无关阶层,无关性别,无关行业,无关贵贱,都给予尊重和平视,都把他当人看。

你们知道,鲆叔曾经走过很多地方,从事过很多职业,跳过很多次槽,混过很多圈子。

各个不同的圈子,大家的价值观、审美趣味、处事标准、做事方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互相之间可能完全无法沟通,无法理解,互相之间觉得对方是沙雕都很正常,撕得头破血流都很正常。

但鲆叔不是这样。

鲆叔从来接纳多元化,不对别人的私生活做任何道德批判。

鲆叔尊重任何人(除了喜欢设置别人生活、侵犯别人边界的)。

这是鲆叔最大的优点。

正是因为这个优点,这位读者朋友,后来就带我进了她们隐秘的圈子,和很多人成了不错的朋友。

鲆叔这个人,在社交上比较无趣,几乎滴酒不沾,也不会k歌跳舞。

所以所谓“混迹”,也就是偶尔有人约个饭,假期可能有人带车去农庄、度假村、洗浴城之类。

——————————————

很多人对小三儿有个刻板印象,好像都应该是年轻貌美、胸大无脑、以色事人啥的。

其实未必。

我认识的这些人,当然有年轻漂亮的,或者不那么年轻依然漂亮的,但年龄很大的有之,容貌平庸的有之,情商很低的有之,非常能干的女强人也有之……

有位姐姐堪称商业奇才,非常会做生意,在北京东二环边上,某著名地标建筑,是有整两层楼的……

另一位姐姐,容貌何止平庸,简直是丑陋,待人接物也很刻板,但她却是通过“大姐”iso认证的,“大姐”甚至会请她吃饭,送她礼物——她是“老公”公司的得力干将,陪“老公”白手创业,打下好大一片江山。

——没错,小三称呼原配,有时说“黄脸婆”,但更多时候说“大姐”,也说“老大”。

她们称呼“自己的”男人,也叫“老公”,也有人叫“老板”(这类人认为,做二奶其实就是打一份工)。

还有位姐姐,当时年近五旬,容貌一般,“老公”比他整小一轮;“老公”的老婆,又比他小十岁左右,而且容貌堪比电影明星。

就连圈子里的姐妹都无法理解,只好猜测她是不是身负异秉技艺高超;或者,她“老公”有恋母情节;或者,“老逼败火”。

大家就这样,给这姐姐起了个外号,叫“败火姐”,简称“火姐”。

————————————

我对她们,有什么用呢?

基本就是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灵按摩师。

比如那位在二环边有两整层楼的姐姐,曾经约我吃饭,非常不爽:

他家买新房装修,居然让我给方案、做监工,连卧室和厨房怎样装也要我来管,把我当什么了?

——没事没事,他只是单纯地信任你,觉得你的审美比“大姐”强。

男人嘛,总是头脑简单,缺根筋……

姐姐开心了,要送我一块表。

估计很贵,没敢要(其实要了也没关系,我当时收入低,觉得这是重礼,但人家,人家可是有两整层楼啊……)

做心灵按摩师不太容易,但熟了以后也不难。

有几句车轱辘话可以经常说,“他肯定是爱你的”,“没错,就应该多捞点钱”,“就把他当按摩棒用好了”,“经济独立最重要”,“多跟老公学,多用他资源”,“您这么想,老娘貌美如花,什么都不怕”,“是他蠢,男人都蠢”,“今天甩了他,明天万人夸”,“人生总是有遗憾,天地尚且无完体”,“只要你喜欢,一辈子这样有什么不好”,“自己开心就好,别人说什么都是浮云”,“别太动情,就当打一份工”……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都很有用。

——————————————

接下来,该讲讲让我三观都炸裂的故事了。

某位姐姐——比较像“标准二奶”那种,年轻漂亮,不用上班,靠男人养——对“老公”说,自己想给他生个孩子。

“老公”无可无不可:想生就生呗。

又不是养不起。

然后就提前给了一笔钱。

然后就生了。

是个儿子。

随母姓。

然后“老公”每个月就按时再多给一笔生活费——因为要养孩子嘛。

后来有一天,“老公”忽然又给了一大笔钱,真是挺大的一笔钱,大到这姐姐都觉得意外了:

——老公,你不是已经给过养儿子的钱了吗?又给这钱是干嘛用的?

没说出来的潜台词是:
——难道是分手费?准备分手?

你们猜“老公”说些什么?

——以前给你的钱是用来养儿子用的。

这笔钱是给你养小白脸用的。

——我一个月才来一两次,你肯定得养小白脸啊。

——养小白脸不得花钱啊?多给你点钱,你就不至于挪用养儿子的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