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口中「最亮眼的」视频号

你最在意什么,你就去表现什么。

这在微信公开课 PRO 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往总能成为开场话题的小程序小游戏输给了视频号,更适合讲商业活力的企业微信也得往后挪,甚至以往连接内部生态具有战略地位的搜一搜也被放到了中午。

现在,微信公开课 PRO 最想展示的成绩单变成了视频号。

那个马化腾口中「WXG 最亮眼的业务」且「基本全场(腾讯)希望」的视频号。

视频号接近朋友圈,这是微信的短视频

视频号的内容生态和作者成长变成了这次微信公开课 PRO 的开篇话题。起跑的时间比别人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都是视频号和同类产品相比的不同,这两个不同让视频号交出了这样一张成绩单:

视频号用户的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 80%;视频创作者活跃提升 100%;推荐播放量增长了 400%。

靠着微信的流量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创作者们更习惯在微信发视频,用户也更习惯在微信刷视频了。在这之中,企业微信、订阅号、小程序的诸多组件功能都可以变成视频号的流量入口,而视频号也可以将用户重新引回生态内完成变现。

2022 年,微信视频号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涨幅均超过了 100%。这个成绩单也说明视频号内容从泛资讯内容开始变得更丰富了 —— 泛娱乐内容播放量超过 185%,泛生活内容同比增长 291%,泛知识内容同比增长 109%;泛资讯内容也同比增长了 237%。

和订阅号的原创保护机制相似,视频号也上线了原创声明功能。对原创内容的保护让 2022 年视频号原创内容的播放量提升了 350%。

2022 年年中发起的北极星计划也被再做了一波宣传,这就像电商平台的拉人助力一样,视频号让你来拉人创作。

拉来新的创作者,视频号也会给出对应的流量扶持和奖金激励。同时创作者的生命周期服务工具也更完善了,创作者们可以在创作者中心看到专属成长任务、作者周报、成长任务,跨过视频号「新手关」。

而对于视频号创作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怎么赚钱和怎么保护内容原创,视频号也秀了「肌肉」。

0-100,100-1000,1000-10000,10000+,这是目前视频号划分出的粉丝量,平台也针对不同的粉丝量提供了不同的变现计划和变现功能:

0-100 的创作者,开放直播打赏和直播带货权限就是最重要的;

100-1000 的创作者,则可以开启视频变现任务权限,不仅仅靠自己摸索;

1000-10000 的创作者,开启商品分享权限,怎么赚钱更自由,这些创作者可以多尝试;

10000+ 的创作者拥有了更大的议价权,他们也能开启互选广告权限,双方达成一致才能更好赚钱。

而和订阅号的原创保护机制相似,视频号也上线了原创声明功能。对原创内容的保护让 2022 年视频号原创内容的播放量提升了 350%。在原创内容保护这方面,微信的经验丰富,这些经验现在被用在了遏制搬运视频内容上也同样有用。

直播:让旁观者也能在场

群聊天、朋友圈、公众号,演唱会、发布会、线上课。视频号直播团队表示,过去的 2022 年,视频号看播规模增长 300%,视频号投入运营流量 40 亿,有收入的主播增加了 101%,主播总收入上涨了 447%。未来将投入 50 亿流量,通过不断完善变现工具和激励政策,持续助力个体创作者成长。

不知不觉中,在视频号看直播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微信直播团队来说,直播间不仅要创作内容、展示个体,还要服务观众、增加体验。主播和观众,都是微信的用户。如今的视频号直播承载着两大功能:工具与生活。

工具方面,各地在微信视频号累积上千场疫情发布会,钟南山院士的权威解读也有超过 1400 万的观看,通过点视频号直播,在第一时间获得热点事件的最新资讯,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日常。

微信公开课上,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位老师通过群直播的形式,为学生讲解课堂上没有听明白的内容,疫情期间,通过群直播居家上课的开播峰值达到 10 万场。

虽然每一位「主播」的「观众」可能只有几十人,但视频号直播作为一个工具,已经成为了大家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让曾经的内容接收者,变成了内容创作者。

日常生活中,视频号直播同样有着不错的成绩,其中最亮眼的,大概就是视频号演唱会直播了。但 2022 年的视频号直播关键词,是「大众与小众」。

2021 年,西城男孩与五月天的演唱会成功破圈,到了 2022 年,跑通流程的视频号直播,让线上演唱会成为了视频号直播的日常。崔健、罗大佑、李健轮番上场,吸引来千万人观看,但同时,像声音玩具这样的小众乐队也来到视频号直播 Live,虽然比不上大牌明星,但每个人都值得依然「在场」。

2022 年,微信直播团队开设了舞蹈、音乐等专栏,同时将剧场、迪士尼嘉年华等新内容带到视频号中,2023 年,视频号直播将更支持多元内容与精品内容,全新形式和老形式的创新直播,都会是 2023 年的亮点。

视频号直播在知识领域的积累也一直没有停止,八点一刻开播 1500 场,万物皆可课场均直播破 10 万,新职人、专栏等形式,也吸引来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进驻,数万场直播同样干货满满。

刚刚过去的跨年,雷军、刘润、任泽平等名家在微信视频号进行了跨年演讲,那些现场才能看到的内容,如今在微信就可以得到。

对观众来说,可以看到点赞喝采,可以讨论演讲内容,这种陪伴的真实感,让旁观者也能有在场的视角。

对于演讲者来说,他们面对的也不只是台下的观众,而是全网观众的关注与讨论。演讲者可以从后台数据中看到有多少人喝采、发表评论,有多少人在演讲中表达了认可与共鸣。这种来自观众的即时反馈,是传统线下演讲无法做到的。

除了演讲,我们也能在视频号直播看到跨年的更多难忘瞬间,新年倒计时、跨年烟花、新年追光日出、迎新领读…… 在不同地点、不同距离,每个人都能看到同样内容、同样感动。

在微信公开课 RPO 的分享中,我看到了视频号直播另一个特点:朋友间的交流。

当一个演唱会上线,我们会在朋友圈看到粉丝的转发,和好友间「你也是 XX 粉丝呀」的讨论;当一次重要发布会开启,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看到群里的直播链接,并快速加入其中,视频号直播,让每个人都有了在场的机会。

记录生活、观看演唱会、关注热点新闻,直播与微信、公众号的密切关联,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发布到朋友圈的直播链接,也能引起同好的热烈讨论,微信直播本身,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交流的话题。

直播带货,GMV 增长 800%

2022 年视频号直播带货 GMV 增长 800%+,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了。

但一切还不仅于此,视频号直播的用户客单价超过了 200 元;服饰、食品、美妆是视频号销售前三类目;女性用户和一二三线在视频号直播中购买力更强。

这都是用户过去一年在直播间消费的特点。而平台为了让用户未来能更好地在直播买买买,也出手了。

在用户侧,视频号统一了 C 端用户的购买流程,统一的商品详情和商品橱窗页,让用户更放心,也让商家的经营更统一。平台的治理能力也在提升,它们优化商品品质,驱逐劣质商品,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还有优化推荐效率,你会更喜欢哪个直播间,微信就给你推哪个直播间。这种更精准的推荐,让过去一年平台公域购买转化率提升了 100%

而在品牌侧,视频号也在激励品牌商家入驻。

微信生态过去几年的协同工作也让直播间间接受益了,统一的用户身份体系,让商家能够确认用户在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小店的用户身份,自此更精准推送优惠券或完成服务都成了可能,GMV 占比超过 90% 的视频号小店不容小觑。

而平台提供的开放工具和接口,服务商应用市场也在帮助商家更好经营。流量冷启、品牌标识和专享服务在内的各项权益则是微信的「剧透」,近期视频号将会发布品牌商家激励计划,用不同的扶持政策将品牌引到直播间。

微信生态内可以离用户更近始终是吸引商家的重要元素,因此视频号也在鼓励商家公私域联动完成转化,投放工具的支持帮助商家提升效率。

最后的服务商也得到了支持,新的一年视频号会继续提升服务商的支持力度,在身份认证、流量激励、运营工具等方面持续重点投入,在流量激励上做到翻番。目前超过 1000 家服务商为大盘贡献了超过 30% 的 GMV,这可能也只是一个「刚开始」的数据。

视频号可能是微信乃至腾讯过去一年最亮眼的业务,它保持着极高的增速,展现了商业化的潜力。

而在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 PRO 上,视频号告诉所有人,今年的我又强了。

不管是无聊开刷的短视频,还是定闹钟观看的演唱会直播,今天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都开始打开视频号了。

来源:爱范儿

从小作坊到上市公司,深扒卫龙发家史

学校门口五毛钱一包的辣条,一直是学生们的心头好,家长们的眼中钉。酸、甜、辣、咸,只要一根就能挑动你所有的味蕾。它足够好吃,又足够便宜。

任谁也想不到,卫龙居然靠着一包包辣条卖出了名头,还在 2022 年 12 月冲上了港股 IPO,成了辣条第一股,市值超过 200 亿人民币 [1]。

但是卫龙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在上市第一天股票直接破发, 2022 年上半年净亏了 2.6 亿 [2][3]。旗下的产品不断涨价,更让消费者吐槽 “比猪肉还贵”,口碑也有所下滑。

卫龙是如何建立起这个庞大的辣条帝国的?它风光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危机?

湖南人,在河南打造辣条王国

2001 年,卫龙的创始人刘卫平从湖南老家奔赴河南。刘卫平在河南购买当地小作坊生产的 “人造肉” 和豆皮,再让工人在锅盆里拌上湖南的辣椒面,开始了自己的辣条生意 [4]。当时的卫龙,与其说是手工生产,不如说是 “辣椒面的搬运工”。

彼时做辣条的企业也很多,而卫龙之所以能突出重围离不开刘卫平的 “工业化思维”。

人力手工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品控难,于是卫龙在 2004 年就开始设立工厂,进驻了漯河的工业园区 [4]。2014 年,在家长们还怒斥辣条是用纸巾、鞋底、皮带做成的时候,卫龙已经用上了全自动化的无菌生产车间 [5]。

现如今的卫龙已经坐拥 5 家自有工厂,产能也在逐年稳步上升。

1.jpg

在工业化转型的同时,卫龙还一直在尝试更改自己的品牌形象。毕竟作为典型的 “妈见打” 零食,辣条如果不能摆脱 “垃圾零食” 的头衔就很难走得更远。

2019 年至 2021 年,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飞速增长,分别约为 0.31 亿元、 0.47 亿元和 0.79 亿元 [3]。当央视都在播 “卫龙放心吃” 的广告时,卫龙成功把形象立住了。在消费者心里,它和外面那些脏了吧唧的小作坊可完全不是一路辣条。

卫龙的销量也对得起它的产能和形象。2021 年全年,卫龙卖出将近 20 万吨的辣条,相当于一艘豪华邮轮的重量 [3]。

2.jpg

现在的卫龙靠卖辣条一年营收近 30 亿元,公司年营收高达 48 亿元 [3]。在辣味休闲食品公司当中,卫龙的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到第五名市场份额的总和 [3]。

3.jpg

卫龙,被高估了

2021 年,作为行业老大的卫龙顺理成章地开始筹备上市。当时的卫龙投后估值超过 600 亿人民币,还上榜了胡润《2021 全球独角兽榜》[6][7]。

但是卫龙的上市之路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2022 年 11 月已经卫龙是第三次冲击 IPO [1]。也许应了那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俗语,卫龙虽然终于上市,但是它登陆港交所的第一天开盘即跌超 3%,收跌 5.11%,首日市值为 236 亿港元 [2]。

2022 年上半年卫龙的净利润更是直接由盈转亏,只用六个月就亏了整整 2.6 亿元 [3]。

4.jpg

有分析指出,卫龙之所以亏损是由于估值大幅缩水,卫龙近乎无偿地将控股股东的股权转给了前期投资者,进行了一笔 6.29 亿元的一次性的股权支出 [3][8]。

换句话说,被 “高估” 的卫龙用亏损付出了代价。

除此之外,卫龙也还面临着其他问题。比如 2022 年的上半年,卫龙辣条销量相比于去年同期下跌了 13.7% [3]。这也是 2019 年以来,卫龙辣条销量首次下滑。

5.jpg

至于销量下滑的原因,官方说法是客户需要一定时间应对价格调整。说人话就是辣条涨价了,顾客不买账了。

从 2019 年开始,卫龙的辣条越来越贵了 [3]。明明味道没怎么变,却硬生生变成了人们吃不起的样子,有的人甚至开始找起卫龙的 “平替”。

6.jpg

同时,卫龙的线下渠道比较下沉,77.1% 的经销商都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3]。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们对于价格也更加敏感,对卫龙的涨价接受度也更低。

在过去那个每个人只攥着五毛钱的时代,便宜好吃的辣条自然是每个学生心里的白月光。但是现如今,麦当劳的双吉汉堡都已经降到 12.9 还送杯可乐了,五块钱一包的辣条自然也丧失了竞争力。

年轻人,真的离不开卫龙吗

不过,卫龙的涨价也是事出有因。近年来卫龙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原材料成本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在升高 [3]。

7.jpg

同行 “麻辣王子” 公布过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辣条的主要原材料菜籽油、面粉、辣椒花椒、香辛料,分别较 2021 年平均水平上涨了 22%、13%、20%、23% [9]。

同时不断上升的还有卫龙的包装成本费。2021 年,卫龙仅仅用在包装上的花费就有 6.7 个亿 [3]。大多数人记忆里面卫龙廉价的透明包装现如今已很难找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略显高级的白色塑料包装。

除了成本上涨之外,卫龙还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它的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很容易受到线下消费情况和经销商的影响 [3]。

8.jpg

在讨论 2022 年卫龙销量下降的原因时,就有人一针见血地点出:因为学校停课了 [10]。这个推测并没有听起来那么不靠谱,当学校停课,校门口的超市再也等不到偷吃垃圾食品的学生,辣条的线下销路也有些受阻。

卫龙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在尝试扩宽线上销售渠道。只是在诸多努力下,如今卫龙线上销售的占比仍然极低。2022 年卫龙上半年线上销售额仅为 2.4 亿元,相比之下,三只松鼠 2022 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就有 2.06 亿了 [3][11]。

9.jpg

而且它面对着的不仅是内忧,还有外患。从辣条品牌翻天娃、麻辣王子,到传统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不少竞争对手都开始做 “调味面制品” 了。

这些企业之所以盯上辣条赛道,主要是看上了辣条的 “高毛利”。2021 年,卫龙的毛利率高达 37.4% [3],而良品铺子、三只松鼠 2021 年度的毛利率可都还没到三字头 [12][13]。

10.jpg

竞争激烈的市场给卫龙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虽然卫龙在辣味休闲食品市场份额第一,但也只有 6.2% [3]。做辣条的商家太多了,既然味道都大差不差,为什么不选便宜点的那个?

卫龙此前的成功,证明了当年的刘卫平确实把握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在卫龙的困境,也证明了卫龙这几年确实有一些止步不前。

卫龙已经创立 20 多年,它不再是当年那个小作坊,也自然有了从未有过的烦恼。卫龙在过去只需要抓紧小学生们的心,现在它还需要靠着已经长大了的年轻人创造增量市场。

这些消费者比小时候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他们想要的没有变 —— 一份安全的、好吃的、容易买到的,即使是小学生也买得起的零食。

以前的卫龙,在大家印象里还算比较符合。但是这几年卫龙急于摆脱过去 “廉价” 的影子,却也再没法找到以前的那种发展节奏。

来源:网易数读

改造出一个适合老人生活的家

老年人群体有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让老年人舒适的生活环境,从家庭、机构、社区、城市都要协力做出改变。

主笔 | 丘濂

75岁前,完成一次家居改造

周燕珉的父亲要比母亲年长5岁,身体状况略逊色一些。周燕珉曾为父母的房子做过一次适老化的重新装修:她将厨房和客厅之间的隔墙变为透明的玻璃,这样在里面做饭的母亲就能随时关注外面父亲的情况,哪怕开着抽油烟机非常吵的情况下;同时她在客厅沙发对着的地方增添了镜子,镜面就能反射到入户门的情景,父母不用慌慌张张听见门响就要起身过去查看情况,对着镜子就能打招呼。

周燕珉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长期从事适老化建筑的研究。她平时就住在父母的隔壁,在父母处吃饭。她注意到,有时候她回来吃饭时父母正在看电视,他们会专门坐到餐桌旁来和她聊天。于是她在2005年给父母改造房子时,将电视放在了一个餐厅和客厅都能看到的位置,借助这样的布置,双方就能聊天、看电视和吃饭几件事同时进行。

图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长期从事适老化建筑的研究(蔡小川 摄)
这次系统的设计和重装,既体现了周燕珉对父母个性化需求的观察,也包含了老年人的普遍需求。视线和听觉的改善,就是周燕珉格外注重去做的。视线方面比如她将厨房和客厅的隔墙变得透明,而相比视线,声音交流是十分必要但经常被忽略的。周燕珉听过清华另外一对老教授的故事,十分受触动:两人各住一个卧室,每天晚上临睡前双方要各自打一下电话。——今天怎么样?——挺好的。——行,安心睡觉吧。“老年人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后,才能获得安心。”周燕珉的父母也各自居住在不同卧室。因此她将其中一个卧室的墙壁改成一段玻璃隔断,并在靠近卫生间的地方开启窗扇,两位老人各自休息,或者其中一位老人在使用卫生间时,两人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这就增强了相互的安全感。
老人通常舍不得丢东西。“老人家里这几样东西特别多。一个是医院拿的各种药,一个是逢年过节别人给的营养品和礼品,还有家里孩子用过的东西。清华的一位老教授,也是在家里摔了跤,就是因为手上抱着个花盆,脚下被堆着的东西绊倒了。”周燕珉认为家里堆积杂物是非常不好的。“因此重新装修时,一定要增多储物空间。再考虑到老人的记忆力有所衰退,储物空间要透明或者半透明化,有的地方贴上标签,这样里面有什么就一目了然。”周燕珉为父母家的走廊里全部安排了顶柜。“就是放以前的那些老东西,什么孩子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旧的小彩电等等。放顶柜意味着平时基本用不到,但需要的时候子女可以帮着拿,给老人家留个怀旧的念想。”
疫情期间居家时间会很多,周燕珉就建议无论是基于这一点,又抑或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会减少出门频率,都应该在家里保留阳台的功能,而不是将阳台扩充为房间功能的一部分。“阳台可以供老年人晒太阳、锻炼身体和侍弄花草。空间允许的时候,还宜将洗衣机安放在阳台,省去搬衣服的步骤。而许多老人都有晒被子的习惯,可在阳台设置结实的专门晾晒被褥的横杆,方便老人操作。”
结合现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和身体状况,周燕珉认为,一个人在75岁之前,完成一次家居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是完全必要的。“你会看到很多老人70多岁还是活力老人的状态,但过了80岁身体就会有点发软,仔细分辨他的走路状态就不一样了。这时在家庭里发生危险的概率就特别高,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周燕珉是在母亲70岁、父亲75岁的时候完成的这次全屋改造。
“9073”是我国正在推行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是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进入专业机构养老。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享受社区提供的日间托管或是上门服务,其实都离不开居家的环境。让老年人有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家庭生活氛围,就成为适老化环境营造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图片
2017年10月12日,北京东城区鼓楼苑社区养老驿站开业,周边街坊从此有了一站式养老服务(乔万万 摄/ 人民视觉 供图)
家庭当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就是跌倒。根据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的数据,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75岁以上老人,因为跌倒导致髋骨骨折后,约50%在一年内死亡。跌倒和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感觉系统衰退等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源自神经系统疾病或者眼部疾病等病理因素,但家庭中潜在的环境危险却是主动可以去规避的。所以如果说家庭改造中要有一件最基础的问题去解决,那就是围绕“防止摔倒”去做的改变。
“举例来说,家里所有带有门槛的地方,要尽量降低和改平。尤其是阳台和卫生间这两个区域,和家里其他空间的衔接如有高差去不掉可以用斜坡来过渡。”卫生间是极易发生滑倒的地方。“坐便器和淋浴区就要增加L形扶手,方便老人在如厕时起坐,或者洗浴过程中把扶。淋浴区也不要用独立、封闭的‘淋浴房’形式,要用浴帘等软质隔断来区分,方便家人照顾,也避免空间太小出现问题家人无法帮助。”还有一些会被忽视的、导致卫生间摔倒的原因。“像是淋浴花洒不能采用固定在天花板顶端的款式,必须是能转到一边的,否则冷热水出来一刺激,老人躲闪就很容易摔;铺设的地砖不仅要防滑,最好还是深色的,有水滴在地上都能看得很清楚。”
图片
洗手间中配备洗澡椅和扶手,能够有效防止老年人跌倒(视觉中国 供图)
有一些社区在得到资金支持后也在推进家庭的适老化改造。而无论自己装修改造,还是外部支持推行,加扶手都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周燕珉就强调,扶手的设置不能流于形式。“很多情况下,住宅的空间有限,大量扶手的安装会影响其他家具的摆放。所以扶手的功能可以由一些家具或者设施替代完成。高度合适的鞋柜可以成为老人换鞋时候的撑扶,卧室床头的书桌、坐便器旁边的洗手台都可以成为老人起身时借力的对象。”在另一个案例中,周燕珉帮助自己的老师家来改善卫生间的环境。卫生间里有个浴缸,但老人迈进浴缸并在浴缸里站着洗澡的过程并不安全,就算加装扶手也不合适,而老师觉得浴缸又没有损坏,也舍不得拆除。最后的办法是,把浴缸上带的喷头降低,方便老师能够坐在旁边马桶上拿着手持喷头完成洗浴。“关键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让老人完成一个个想要完成的动作,而不是一定要增加多少个扶手。”
周燕珉还考虑到,“将来老人慢慢进入全护理状态,必然还会造成房间功能的变化,所以也要给未来的岁月留出一些可以随时改变的余地。怎么让老人能在身体状态尚好时,就接受一些适老化设计,也需要做一些变通”。比如在卫生间里,为了让父母并不会因为被提醒衰老而感到不适,她实际上在淋浴的花洒旁装的是毛巾架,“这样就隐藏一些,可以搭毛巾,也可以当扶手”。而未来有可能老人需要再请保姆陪护,周燕珉也将本来家中的杂物储藏间做了尺寸上的处理,既能适用于目前的储物需要,又保证日后将其改造成一个保姆间时,能够放下一张单人床和必需的家具。营造一个让老人惬意安定的家庭环境,是综合老人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双重结果。
图片
在“大家的家·北京朝阳城心社区”,老人们正在读书看报(袁全胜 摄)
当老人走出家门

家庭之外,家门口的社区是老人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周燕珉的家位于北京海淀区一处2005年建成的小区内,这里也成为了她最直接的观察对象。它并未经历过专门的适老化改造,足以成为一个代表一般小区所能达到的老年友好程度的样本。
如同家庭中的扶手一样,坡道是小区内最显而易见的服务老年人的设施。然而这些坡道真正能发挥出作用吗?周燕珉带我看了几种典型的问题:一种是坡道下面被胡乱停放的自行车和电动车挡得严严实实,原因就是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安排在地下,但因推车下地下室比较困难,大家并不会使用,地下室基本处于废弃状态。“这就涉及是否能在小区里设置更合理的非机动车停放区,改变乱停乱放的情况”;还有一种是坡道上有一道道横线,或者深浅不一的花纹,轮椅在上面会上下颠簸不舒适,或是造成一种视觉上的误差;另外有的单元门口虽然做了无障碍坡道,但坡道时间久了,表面破损有裂缝,反倒造成绊倒的风险,“因此坡道的形式、坡度、材质、扶手配置、夜间照明、标识系统等多方面都需要纳入考虑,以及时时维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难以实现真正的无障碍”。
老人从家庭步入社区,往往怀有社交的期待,希望自己的社交愿望在这里能够得到满足。社会情感选择理论的相关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选择缩小社会关系网络,偏向于选择他们熟悉的、能够让他们感到愉悦的社交伙伴。同住一个小区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坊邻里就是合适的社交对象。那么从空间环境的角度,小区可以促进社交行为的发生吗?周燕珉提醒我注意这里儿童游戏区和老人健身区的分布——恰好彼此相邻。“这就是很好的设计。因为中国家庭普遍有着隔代抚养的特点,老年人经常会通过看护孙辈来实现社交生活。这样的设计就让老年人能够一边看护孩子,一边锻炼身体和他人交谈聊天。”但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儿童游戏区里沙坑旁的座椅设置,恰好是背对沙坑。“这就导致了老人为了保持孩子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就要反身坐在椅子上。这提醒我们在社区中将老幼活动空间相结合布置时,一定要优先重视人与人之间互动活跃的位置方向,创造彼此面对面的条件。”
社区中应该配置有适老化的活动场地,供老年人休闲和健身(黄金崑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周燕珉让我环顾四周,看看小区中的老年人还喜欢在哪里聚集活动。如此就可以看到很有趣的现象:人们并未按照设计师规划的初衷来进行活动。比如小区里有专门棋盘桌,上面绘有棋盘并提供棋子,但其实老人们更爱在小区中自主开发的空间来下棋。“因为设置棋盘的地方没有树木遮阴,更重要的是老人下棋被围观才会有一种成就感,但这周围根本没有供围观群众停歇的区域。因此要避免这种将装置固定用途的做法,配备一些能够有创造性、多用途的装置会更好。”
小区中还有一片地带,有着曲折的水系和凉亭,但鲜有人去。“如果是空中观看的‘鹰眼’视角,就会觉得水系形成的图案很美,但实际上老人靠近和行走多有不便,容易发生危险。”与此相对的,凉亭前面有一块地带,尤其是冬天上午10点到11点的时间,阳光正好会照射到那里,老人会带着孩子们轮流在那里排队晒太阳,“那里才真正需要设立休憩的座椅。所以设计师应该做一个日照分析,并且就是上午某一段时间的日照,中午大家就回去吃饭了”。
下象棋是老年人喜爱的活动,一些可以灵活使用的户外桌椅就提供了这样的空间(ICphoto 供图)
相比起周燕珉所生活工作的小区,年代更久远的“老旧小区”要面临更为基础的适老化问题。老旧小区一般指建于千禧年之前的小区。近两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都在持续推进全国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2011年和2022年全国的改造数量超过5万个。同样位于海淀区的畅春园社区就包含了这样的老旧小区。这里的住房建于1985年,和北京大学仅一条马路之隔。东区居民以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主,平均年龄在39.74岁;西区则多为北大退休教职工,平均年龄52.85岁,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60人,占比14.93%,65周岁以上267人,占比24.91%,远超全国和北京的平均水平,是一个严重老龄化的老旧小区。从2016年到2021年,畅春园社区都在进行适老化改造工程。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李迪华教授参与到畅春园社区环境的改造设计中。李迪华告诉我,由于老旧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不足,所以他要帮助改善的一个状况就是从人车混行到人车分离,让老人有一个安全的步行环境。如何在一个拥挤的小区里创造出步行空间呢?李迪华说,这类小区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过度追求绿化率,一味地去种树,而不论居民,还是园林部门,都对动树或者缩减绿地非常介意。“但树如果杂乱无章,它首先会遮挡室内的阳光,影响老人在家里晒到太阳;另外就是阻碍邻里之间的守望,小区的居民之间、居民和居委会之间,是要通过看对面窗户有没有亮灯,有没有人影晃动,来判断对方是不是正常开启新一天的生活;并且树木还有可能带来危险。我第一次提出要砍树,有一位老先生就很赞同。他家住在三层,之前窗外的树就在一次下雨的时候传导了雷电,把窗户击碎了,所以这也成为一种不安全因素。”
最后小区通过去掉绿篱的方式,在路边形成了大概一米宽的空间,半米重新修了植草沟,半米则铺设了贯穿全小区的彩色沥青步道。在步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栏杆与挡车桩,便于行为能力较弱的人搀扶与拦阻车辆。这些改变都反复征求过居民的意见。好比步道边上有的地方开阔一些可以增加座椅,但一层居民担心邻居们在此聚众聊天影响自己休息。折中的结果就是安装了一种没有靠背的座椅,只能歇脚,不便久坐。畅春园社区在2021年结束了适老化改造,一共包括了地下管线更换、电梯加建、单元门禁改造、路面改造、园林绿化改造等诸多部分。全方位的改造呈现和透明化的决策过程也让这里入选了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不少老旧小区都对是否加建电梯难以达成共识。目前不同小区都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是高楼层住户按比例分摊,低楼层住户从中可获得对应的挡光和噪声方面的补偿;另外还有居民申请第三方来安装,居民按照使用次数来缴费等等。《城市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的编者、中建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薛峰就告诉我,推动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关键是能够一体化和系统化来进行全盘设计,从老人顺利下楼到安全出行,至少能涵盖他们15分钟生活圈的范围,而不只是某一个点位的问题来解决,只是单加一部电梯、一段坡道或者几个座椅。“这样就有利于化解矛盾,因为经过整体适老化改造的小区房价都会提高,这是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受益的。”
有的老旧小区安装了轨道爬楼机,方便老年人上下楼(邓寅明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在未来,更为理想的状态是经过适老化改造的社区和无障碍的城市相互衔接,让老人的活动范围能够不断扩大。“像是公共汽车站是否能有休息候车的区域,地铁里是否建立了安全导视系统,步行道是否都有上下的缓坡,非机动车的慢行系统是否能够很好地连接起来,并且沿途设有一定数量的充电桩,方便代步车上路。”无障碍城市的完善由残疾人联合会在主导,同样会惠及有出行困难的老年人。伴随无障碍城市的建设,老年人也将有机会更畅通无阻地活动于整个市区,而不仅局限在家附近的区域。
养老机构的适老化

尽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主流形式,还是有一部分老人或主动或被动地会进入养老机构度过晚年。养老机构的空间,也就成为他们日常最主要的活动场所。那么在这里,他们是否能享受到更为优越与恰当的适老化设施和服务呢?
85岁的李春来(化名)和老伴儿今年1月选择搬进了大家保险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的养老社区。他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平时并不与他们一起住,他们牵扯孩子的精力。他家住在一个老小区的四层,小区尚未加装电梯,上下楼一直是个麻烦。在把家里另一套一居室的房子卖掉之后,他们有了资金,终于决定要搬进养老机构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大家的家·北京朝阳城心社区”属于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设施和服务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虽然整体面积不算大,但拥有中心花园,又位于核心市区之中,距离李春来的家也只有几站距离,来往方便。
在“大家的家·北京朝阳城心社区”,老人们正在参与健身康复(袁全胜 摄)
李春来夫妇第一次前来考察的时候对于餐厅的饭菜很满意,楼里还有随时可以询问的管家。并且他原来在国家机关负责党群工作,擅长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尤其爱好书画,来到这里后每天都有丰富的课程可以加入体验。他当时还注意到了房间卫生间里的细节:淋浴区摆放着带有不存水、能上下调节高度的老人适用洗澡椅——他之前从未见过这种东西。另外还有紧急呼叫器,“看起来就很放心”。他对我说,在4月份的一个夜晚,床头的紧急呼叫器就发挥了作用:深夜两点,他被一阵心绞痛给痛醒了,马上按下了床头的呼叫按钮。接着养老社区医务室的医生和护士就推着心电图仪和制氧机赶过来了,然后安排他服用了药物。他不敢想象,如果是在家里会怎样。“这里对口的医院是朝阳医院,如果他们不具备处理条件,也会立即转诊的。”
像李春来夫妇这样的高龄但生活能够自理的“活力老人”是这间养老社区的主要居住者。曾经在大家保险的养老社区和另一家养老社区恭和苑都担任过院长的谭疆宜告诉我,养老机构对于适老化环境的考虑,因为是全盘整体规划的结果,一般都要比家庭来得细致。这里的安排,有的是显性的,好比洗澡椅和紧急呼叫器;有的是隐性的,只会让老年人觉得非常舒适,比如不会刺激到神经的暖色调的灯光,材质偏硬一些、能在老年人起身时起到支撑作用的沙发,以及稍矮一些的写字台——老花眼的缘故,他们阅读和写作时更倾向离桌子远一些;还有的需要投入成本,并且也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比如在针对失能老人的区域,卫生间采用了一种从日本养老机构学来的L形推拉门,相当于长方形的两条邻边可以同时推动,这样开门时的空间增大,就方便护理人员推着轮椅上的老人进出。
在“大家的家·北京朝阳城心社区”,老人们有机会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无论是乐器演奏、读书看报,还是健身康复(袁全胜 摄)
谭疆宜说,作为养老机构,他们还会在环境营造和硬件安排上尽量“去机构化”,从而让老人有种居家的温馨感。比如在恭和苑,一进门的接待处和大厅区域被设计成家庭客厅的模样,“有沙发,有壁炉,还有小吧台,你常能看见老人们在那里喝茶、喝咖啡和聊天”;而在大家保险的养老社区,为了让老人们在社区里长期生活也不会感到脱离社会,特别引进了咖啡馆、面包店、寿司店等商业,这和周边朝阳区国际化的氛围十分相符合。老人们和前来探望的亲属都可以在里面消费,同时这部分业态也是对外开放的;他们还鼓励搬进来的老人能够从家里带几件喜欢的小家具和装饰品,去除住在养老院里的那种陌生感和临时感;房间里床的挑选也有学问——护理型老人所使用的护理床既可以上下平移,又能抬起,还能辅助老人屈腿活动,“但表面看上去它就是一张家庭用床,不会觉得是医院的一张病床”。
即使做到这些的养老机构,也依然还有提升的空间。同时也在为养老机构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周燕珉就告诉我,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养老机构会暴露出一些共通的问题,比如缺乏单独设置的隔离观察室,这样的房间当流感等一般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很有必要;还有就是现在一些养老机构通常把包含居室、起居厅和护理站的照料单元做得过大,老人的人数多,不利于传染病期间的临时封闭管理,平时的照护质量也会打折;另外电梯的设置也很关键,目前很多养老机构的几部电梯是并排设置的,没有洁污分开。对于日常患病的老人,需要电梯进行转运的时候也要走单独的通道,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一是不会对更多的公共区域造成污染,二来也避免其他老人看到后心理产生不愉快的感受。
养老社区这样的养老机构因为收费较贵,注定只是少数老人的选择。在熟悉环境中的原地居家养老依然会是主流,机构养老的服务对象范围会逐步收窄,聚焦高龄、重度失能和有认知障碍的老人。
寸草春晖是另一家专注于来做社区养老的机构。社区养老和养老社区两个词看上去只是字词顺序的颠倒,却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寸草春晖在北京的几家养老院都选址在老龄化比较严重、同时医疗资源也相对较好的社区附近,他们既可以进行周边社区上门的护理服务,也能将那些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老人收住在院内。
在寸草春晖即将开业的马家堡院区,董事长王小龙正在给参观者介绍单人间的配置(黄宇 摄)
寸草春晖的董事长王小龙和我介绍,民众对这种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很大,他们的养老院都是满员的状态,后面还有老人在排队。“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能找到一栋位置合适的建筑来做改造就比较难。”他们即将开业的新院位于丰台区的马家堡,旁边有几个大型居住社区,又临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由一栋酒店改造而成,就是一个难得的选址。
我在这里看到,100张床,三分之二都位于单间当中。虽然每间面积都不大,仅在十几平方米左右,但护理床、写字台、座椅、洗漱台以及设置了安全防护的卫生间等等都一应俱全,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即便是进入全护理状态的老人,不太能享用到屋里的设施,我们也认为单人间能保证最精细的看护状态,老人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因为就算是夫妻,你都会发现两位老人在生活作息、护理需求上不尽相同。所以牺牲掉了床位数量,我们也要保证尽可能多的单人间。”关系到民生福祉,他们既需要保持一个亲民的价格,又要为老人带来周到的呵护,他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能保持两者的平衡。

新旧京圈少爷公主,兜转在舞台中央

社交媒体在迭代,文字和中长视频内容,已经不再是时代的宠儿。新宠是现在走红和爆火的,多是抖音、快手和小红书上,做短视频的各色网红。

上个时代,明星艺人中的微博之王,是“女王”姚晨。

姚晨成为女王的契机是,她走红于2006年,因为电视剧《武林外传》,爆红于2009年的电视剧《潜伏》。

一个艺人一部主演的作品爆红,足够吃一辈子。她在短短三年内有两部。

王兴做的社交媒体、微博鼻祖“饭否”在2009年7月被雪藏,新浪微博在8月上线内测获得了崛起良机。新浪需要流量,姚晨需要曝光,二者是天赐的姻缘。

姚晨是最早一批玩微博的艺人,在微博上一度成为头面人物,最早突破几百万,上千万的艺人,都是她。

姚晨红透之后,干了两件大事儿。一是离婚,踹掉了早年她自认高攀的前夫,第四代导演凌子风的孙子,凌潇肃。二是成为公共领域知识分子。

当年微博上最红火的意见领袖很多都是公知向,一大帮人站在时代浪头,以为自己有了指点江山,粪土万户侯的能量,习惯叩问体制之痛。

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的例外是,“社交之王”,以“少爷”身份走红的代表人物,首富家的撕葱公子。

撕葱走红时,年仅20岁出头,说是意气风发,毫不夸张。他老爹的财富,也伴随着次贷危机后的大放水,跟着地产盛世财富暴涨,身家持续上扬。

撕葱在海外学的是哲学。刚归国,他老爹就给钱,让他在北京搞了家投资公司,叫做普思投资。希腊语中,“普思”二字有先知的意思。

先知不先知的,不好说,按照现在抖音上粗糙的划分方法,“住在北京就算京圈”,说籍贯四川苍溪的撕葱,也曾获评老一代的京圈少爷。

美其名曰“新京城四少”。

另外三位少爷,是潘石屹公子潘瑞、商业巨富之子王烁、富力公子张量。

和“新京城四少”隔空呼应的是,一位上海少爷,秦奋,号称是“沪上皇”。

彼时的撕葱,活得很自在,也很张狂。作为首富家的公子,撕葱比当时的意见领袖们都毒舌,他反手还会讽刺这些大V们。

李开复、罗永浩、潘石屹等这一帮人,都被他点名讽刺过。

微博大V云集,没有他王撕葱不敢骂的人,甭管是H二代三代还是富二代,站在何种位置。

当年,被他骂得最惨的是,张兰和汪小菲母子。因为张兰为了吹嘘儿子和儿媳大S的婚礼,蹭了万达的名头。

王思聪就追着这家人,讥讽嘲笑了很多年,说张家兜里只剩下两个钢镚儿。

为此,撕葱甚至给富二代下过一个定义,“如果这个人从父母那里拿到的钱可以随便改变别人的命运,这基本就算富二代了”。

旧时代走过的人,看到世事变迁,不免有些过去的记忆。关于撕葱公子当年给不少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可能是,居然有很多人真会去他微博下留言,老公X我,也有人在不断地践行着。

甚至知乎崛起之后,不断有人在上面设置问题,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社交媒体的迭代,连带着国内很多事情,短短十年,就彻底换了一个天地。

十年过去,姚晨早已经不是社交女王。作为演员,前几年,她主演的还有爆剧,《都挺好》。只不过她不再高调,也没再宣传难民署代言人的身份,没再想做超出演员本分的事情。

当年她口中的朋友,老媒体人柴静,也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前段时间,甚至有没有被证实的传言说,姚晨想过为早年的某些言论致歉。

十年的时间,足够成长起来新的一代人。这几年,社交媒体上风头正劲的是,一批新时代的意见领袖们,相比过去的唯体问,变成了唯赢论,不论什么样的论题,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只有一个——我们又赢麻了。

崛起于微博时代的撕葱公子,巅峰期曾被财经圈吹捧是投资天才。天才随着时代快速坠落,前几年,他一度登上过被列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登上老赖榜单,连带前首富老爹成为过笑话。

他曾经尝试过直播、影视公司等各种创业项目,多是无疾而终。

至于“社交之王”的身份,也早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因为涉嫌妄议,他各平台数千万粉丝的账号,已从互联网上消失。

唯一坚持下来不断攀升高峰的是,他身边不断变换的网红女友,数量越来越多。反正比创业开销小多了。

至于老一代的意见领袖们。李开复早就在网上销声匿迹,韩寒转身成为了大导演,方舟子去了美国,在推上继续向内指点江山,留下的任某某进去了,潘石屹去年想甩掉SOHO中国,还被查了偷税漏税,连补带罚需要缴纳7个小目标。

潘总的微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一共发了25603条微博,他只对外显示出了8条。

其中一条是,转发青蛙公主谷爱凌的微博,因为爱凌专门给潘总老家的幼儿园录视频,送上一段祝福。

谷爱凌,是冉冉升起的新公主。这一代的公主自信满满,但没有像老一代那般张狂,从不谈及国内公共敏感话题。

按说潘家的三位公子,也算是京城里数得上的少爷。只不过三位公子,并不是撕葱或者汪小菲的打开方式。潘总前些年没少往哈佛、耶鲁等海外名校捐款,都是千万美元的级别。

潘家的三位公子中两位是哈佛、耶鲁的学生。

和王思聪齐名过“新京城四少”的潘家大公子潘瑞,去年因为在微博上涉嫌诋毁烈士,被海淀警方发布了海外追逃公告。

商人家的公子,成不了京圈少爷。雨打风吹去,撕葱成为结局最好的商人公子。

撕葱和他老爹的幸运是,挨锤比较早,早早收手,在这波地产行业危机到来前,降低了杠杆和负债率,得以顺利度过危机。

“新京城四少”中的另外两位,富力公子张量,曾是95后新晋流量花赵露思的幕后老板之一。

而张公子家近一年多的新闻,除了地产去泡沫化,集团市值大缩水外,就是前段时间刚发生的父亲张量,在英国被捕,因为涉嫌在加州行贿。

至于王烁家?除了父亲王志才过去几年一直在被追债的财经新闻里打转,炫耀多年的、临近故宫的房子,先是被抵押,后抵押的产权又被折价拍卖,继母王艳开始出来拍短视频了。

还有一个苏宁家的公子张康阳,最近一次大新闻,同样也是被追债。

高调十余年的“沪上皇”秦奋,带着父亲秦嗣新掉了皮。皇不皇的,秦奋估计再也不敢说了,社交网站已经停更。秦嗣新的商业版图,指向的是澳门赌坛。

澳门赌坛风云骤变,哪里还有“沪上皇”,都是马仔。

真少爷隐匿在红尘之中,没有敢谈及。富商巨贾家的公子,以为自己会是京圈少爷,在上一代社交媒体中,自信了十年,也渐渐退出舞台中央。

老一代的少爷和公主们,逐步退场,后浪推前浪。新一波的少爷和公主们,在抖音等平台上跃跃欲试。

这几天,社交网站新晋走红的三位,是被称为京圈少爷和公主的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三个人的共同点:住在北京海淀区的万柳书院。

最近爆红出圈是因为,其中一个男生,发布的一条短短10秒的短视频,镜头扫过挂在墙上的一幅画,疑似是齐白石的作品,抖音直接涨粉一百多万。

齐白石的画,是真是假很难通过一个远镜头进行判断。他家这幅被猜测是齐白石的真迹,只是因为他发布抖音时,标记了地址定位“万柳书院”。

画的价格,甚至被吹说是4.2亿。(后有人打假说价值只是数百万级)

所有视频作品的热度支线拉升,底下全是“少爷”和“老奴来了”之类的评论。俨然有了种,早年撕葱在微博走红后,一大群人在微博下叫喊“老公X我”的盛况。

他的短视频,连带着同小区的数个博主,在抖音上走红。

当年追捧王思聪的有凡凡、韩寒、林更新、杨幂等人,现在所谓的万柳少爷只剩下一个打着北京大学学长标签的,网红羊毛月,追着捧着叫少爷,开玩笑说想去他家做阿姨。

万柳书院中的“万柳”二字,源自典故《游万柳堂记》,说的是清朝初年冯溥极尽奢华的私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

冯家是真少爷之家,上有数代传承。冯溥本人是顺治年间的进士,后历任吏部侍郎、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下有家族兴盛数代而不倒。

现如今的万柳书院,里面住着的多是,互联网鼎盛时代发了家的科技精英。

万柳书院在某二手房交易网站上的情况,房屋总套300余户,单价近20万,在售二手房房源114套,最近成交11套,法拍房25套。

不是每一位少爷家,都能扛过这波寒冬。

也不是每个住在万柳书院的人,都敢高调。

万柳书院里,最为知名的住户,应该是柳传志的柳家。鼎盛期,柳传志号称是商圈带头大哥,和杭州杰克马,南北并立。

这几年,大船航线转向,杰克马陷入长时间沉寂。柳家的生活也不太平,不论是柳传志,还是在滴滴做总裁的女儿柳青,阵阵铁拳轰隆声中,活得都很低调,步步小心。

瞅了一眼最新的状况,最先走红的万柳少爷,已经删除了他那个带有疑似齐白石画作的视频,作品仅剩下3个。还说让人把热点下了,一直在灭火。

只剩下一个不知道谁家儿子的男生,还在直播,对着抖音网友们的打赏喜笑颜开,他说想超越父母的成就,为此偷偷开了一个某宝店铺。

被灭之前的撕葱,曾在抖音直播说一次,有人给他打赏,他觉得自己被羞辱到了,随及下播。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少爷还是公主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再挺十年。

来源:深度八卦 微信号:shendubagua001

一块卫生巾的残酷物语

2019 年,德国一家女性用品公司出版了一本《棉条书》,书里一个字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十几个卫生棉条。这本书上市后,一时洛阳纸贵,两天便被抢购一空,最终卖出近万本 [1]。

当时,德国对棉条、卫生巾等生理用品收取高达 19% 的增值税,与奢侈品相当;但《棉条书》属于出版物,在德国税法中,书籍、食品等被认定为日常生活必需品,享受税率优惠,只用缴纳 7% 的税。

无独有偶,中国对避孕套免税,粮油、出版物等的增值税为 9%,卫生巾则是 13%。

这种对生理用品征收更高消费税 / 增值税的行为,被反对者们称为 “月经税(或棉条税,Tampon Tax)”。由于原材料短缺、运输成本激增,卫生巾的平均成本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 8.3%,棉条则上涨了近 10%[2],加之高额的赋税,卫生巾对很多女性来说,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

“月经税” 在全球各地都存在已久。在韩国,卫生巾比发达国家要贵 50% 以上,而且还越卖越贵,一口气涨价 20%[3];贫穷人家只能用鞋垫或纸巾替代,被称为 “鞋垫女孩”。

2016 年 7 月 3 日,韩国首尔街头,一道贴满红色卫生巾与标语的幕墙吸引了行人的目光。这面墙上写满了韩国女性积压在心的愤怒 —— 月经很恶心?我们从 13 岁开始就要面对它。

“月经很恶心?我们从 13 岁就要开始面对它。”

疫情三年里,这种困顿露出了锋利的獠牙。美国的超市和商店里的货架空荡荡 [2],英国一家慈善机构发放的免费生理用品数量是疫情前的六倍 [4];在中国,网友们为了 2 毛钱的散装卫生巾和高铁能否售卖卫生巾吵翻了天。

一元一片的卫生巾,是一种难以启齿的隐痛,也是一种对社会进步含蓄又剧烈的拷问。

天要下大钱

现代卫生巾的历史是由男性书写的。

1914 年,美国造纸公司金佰利的两位高管发现并引进了一种名为 “纤维棉” 的新材料,吸水性比棉花强五倍,却只用一半的价格。

一战期间,金佰利便为美国陆军生产手术棉与绷带。战后,受到美军护士启发,金佰利在 1921 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抛弃式卫生巾品牌 “高洁丝”。

语焉不详的广告语:“不用高洁丝,枉为现代女性”

诞生于 1929 年的卫生棉条,也是由一名美国男医生为妻子而发明的。

中国女性用上卫生巾远在改革开放之后。1984 年,福建商人许连捷偶然接触到来自香港的卫生巾生产设备,彼时卫生巾已在海外普及,但他的妻子却连见都没见过。

“天要下大钱了 [5]。” 许连捷押上全部身家,创立恒安国际与卫生巾品牌 “安乐”。

诚如许老板所想,卫生巾集大规模、高频次与强刚需于一体, 是个诱人的零售机会。

论规模,一半人口都是卫生巾的潜在用户,此刻全球就有 8 亿人要用到它;论频次,卫生巾是女性日常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她们一生中有 7 年时间都在不受控制地流血,需要按月复购、持续长达 40 年。

短短三十年,卫生巾的在我国的渗透率就实现了从 0 到 100% 的跃迁。2018 年,国人消费了 1200 亿片卫生巾,销量是避孕套的 7.5 倍,市场规模接近后者的 5 倍。

恒安国际则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卫生巾厂商,市占率超过尤妮佳、宝洁等外资巨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

“护垫侠”

印度纪录片《护垫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年少辍学,发现妻子买不起卫生巾只能用破布后,顶着周遭异样的眼光自搞科研,最终发明了平价的卫生巾生产线。

卫生巾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护垫侠” 的平价卫生巾与宝洁等大品牌的产品,差距主要在原材料上 —— 尤其是依赖进口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绒毛浆等。

美国是全球唯一的绒毛浆净出口国 [6],女性的卫生巾、婴儿的纸尿裤,都离不开美国南部老铁的支持。当地林业资源丰富,巨头国际纸业从造纸改行做绒毛浆,是卫生巾和纸尿裤厂家的主要供应商。

卫生巾这个行业的特点也非常鲜明:毛利很高,净利很低。

单从生产环节看,行业平均毛利水平约为 45%。恒安国际 2021 年的卫生巾业务毛利率高达 70.5%,是其纸尿裤业务的两倍。2017 年,重庆百亚冲击 IPO 时,曾公布旗下 “自由点” 卫生巾的出厂价:每片 0.44 元。护舒宝的棉质日用款也低至 0.45 元 / 片。

但行业的净利率水平却不高,包括恒安国际在内,头部厂商的净利率在 8%-20% 之间。消失的利润里,大半都被渠道商瓜分干净,每层经销商加价率高达 20%-30%,终端零售价是出厂价的三倍多。

另一个吞噬利润的地方是广告,卫生巾行业普遍销售费用高企,行业平均销售费用占到销售额的约 23%。换句话说,即便卫生巾成为免税品,可能也便宜不了多少钱。

种种迹象表明,卫生巾可能还会变得更贵。

首先,卫生巾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头部品牌有足够的实力抬升市场价格。美国与日本前五大厂家的市占率分别达到 72% 和 97%[x];而在中国,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都为前十大品牌所有。

其次,卫生巾市场渗透率见顶、增速放缓,倒逼头部品牌变着花样求增长。

最近五年,美国的生理用品市场规模始终维持在 30 亿美元左右,增长率一度低于 1%,日本也是如此。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育龄女性不够用了 ——2021 年,美国和日本的人口增长率分别是 0.1% 和 – 0.5%。

结果就是,品牌商们主动消费升级,让女性在卫生巾上花更多钱。裤型卫生巾、液体卫生巾,以及有机棉卫生巾、工业大麻棉条、智能月经杯等新品层出不穷,越来越贵。

2018 年,国内单片卫生巾价格同比上涨 4.7%,同期市场规模增长了 5.7%。

房间里的红色大象

“第一次体会到做女人真好”—— 你可能以为这句广告语来自卫生巾品牌,但实际上它来自丰胸产品。

人们对卫生巾广告的困惑由来已久:为什么经血总是蓝色的;为什么月经不叫月经,而是 “每个月总有那几天”;为什么广告主角永远俏皮、快乐、爱运动,仿佛下一秒就要称霸铁人三项。

曾有人在 Reddit 论坛向卫生巾从业者提问:到底谁的月经是蓝色的?

答:“毕加索吧。”

月经羞耻是这一切谜语的根源。传统社会里,女性因为月经被赶出寺庙与厨房,甚至要到野外的小屋里 “封控”;现代社会,羞耻是无法安心、大声地讨论月经,是讳莫如深的广告语,是 Instagram 能容忍女菩萨发裸照、却不让染上经血的长裤过审 [7]。

导致的结果是,只有在中国游戏和卫生巾广告里,人类的血不是红色的。

自诞生之初,卫生巾厂家就在与月经羞耻做斗争。高洁丝上市后曾收到一堆投诉信,后来采用投币自取的销售方式,让羞于启齿的北美妇女免于和售货员交谈,才成功打开市场 [8]。许连捷的 “安乐” 卫生巾,一开始由于找不到愿意推销卫生巾的女性,只能雇男业务员。

在美国,生理用品直到 1972 年才被允许投放电视广告;1985 年,《老友记》Monica 的演员成了第一个在电视广告中说出 “月经” 一词的人。

2011 年,卫生巾广告中第一次隐晦地出现红色血滴;近几年,高洁丝与一些初创品牌尝试使用红色液体,结局大多是引起监管机构注意,或被平台重拳出击 [9]。

2011 年,“里程碑” 式的小红点

英国卫生巾品牌 Bodyform 拍过一条广告,里面的女性角色一反主流广告中小仙女的形象,而以拳击运动员、芭蕾舞演员、攀岩爱好者取而代之。几乎每一帧画面都有鲜血,以及他们的广告语:No blood should hold us back。

后来华为做了一个类似的

这种被迫的隐晦无声加重了人们对月经的误解。1983 年,美国第一位女性宇航员萨丽・莱德进入太空前,NASA 工程师还搞不明白 “100 根棉条够不够用七天”[10]。

直到今天,一些人还认为月经可以用毅力控制,或是常常忘记卫生巾是关乎健康与尊严的基本必需品。疫情期间,女性生理用品荣膺 “非必要” 物资 [11];上海封控期间,卫生巾的团购成功率不足 10%,低于电子烟和鲍鱼 [12]。

贫穷有张女性的脸

2015 年,一个研究小组在肯尼亚发现,当地一些年仅 15 岁的女孩在通过性交易赚钱买卫生巾,“这是她们仅有的选择 [13]。”

在肯尼亚,一包平价卫生巾的价格不到 3 元人民币。这笔每月不足 10 元的开销,却让卫生巾成为 65% 肯尼亚女性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14]。

全球有 5 亿女性因贫穷而无法负担最基本的生理用品。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美国每十个女大学生里,就有一个买不起卫生巾 [15];在日本,这个数字是 1/5 [16]。在中国,有 400 万女童处于月经贫困,这些窘迫隐藏在 2 毛钱一片的散装卫生巾,与那句 “我有难处” 里。

2020 年 6 月,“散装卫生巾” 登上热搜

月经贫困不只是 “买不起” 那么简单。由于使用碎布片、树叶、报纸等不卫生的替代品,女性有更高的概率患上尿路感染等问题。

“贫困” 也许是一个相对概念,但仅仅因为生理构造差异,女性生来就背了一笔债务 —— 她们在一生中要用掉 12000 片卫生巾,按每片 1.5 元估算,总计 18000 元。

正如文章开头描述,“月经税” 既是一个概念,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税收项目。美国曾有 80% 的州都对生理用品征收堪比奢侈品的税率,但壮阳药和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却能免税。连奥巴马都摸不着头脑:“也许因为法律是由男性制定的 [17]。”

消除月经税的呼声与行动近年来愈发强烈,《棉条书》出版的第二年,德国便将生理用品的税率从 19% 降至 7%;在今天,美国对卫生巾免税的州已经增加至 23 个。美国人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统计还有哪些州依然对卫生巾征税。

一个有些让人意外的事实是,激进推动卫生巾免税的反而是第三世界。早在 2004 年,肯尼亚就成为全球第一个废除生理用品附加税的国家;在 2015 年以前,牙买加、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黎巴嫩等国也都已经消除了月经税 [18]。

遗憾的是,免税的作用似乎有限。2021 年,英国取消 5% 增值税后,生理用品的价格只下降不到 1%[19];而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卫生巾和棉条在废税一年后反而涨价了 [20]。

它可以免费吗?

当我们为高铁上能否售卖卫生巾吵得不可开交时,生活在他处的人们已经开始探索免费提供卫生巾的可能性。

肯尼亚、南非还有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实现校园内的免费供应 [21]。苏格兰是全球第一个真正实现 “卫生巾自由” 的国家 —— 在公共场所免费提供生理用品,包括学校、电影院、图书馆、公共健身房等;供应产品则包括卫生巾、棉条和可循环使用的月经裤。

他们甚至做了一个名为 “Pickup My Period” 的 APP,帮用户找到距离最近的供应点 [22]。截至今年 8 月法案正式生效,苏格兰人为此努力了整整六年,并已投资超过 2700 万英镑 [23]。

电视剧《破产姐妹》

有批评者认为,女性又不是弱势群体,为什么要滥用纳税人的钱?在一份公开文件中,苏格兰政府自豪地表示,这项法案是保障平等与尊严的基石 [23]。

免费提供卫生巾也只是消除月经贫困的第一步,女性面临的问题远比想象中要更加复杂。

在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中,当地女孩成功生产出便宜耐用的卫生巾,却对另一件事无能为力 —— 由于学校和家里没有干净的水源、安全的厕所,她们只能躲避着男人们的目光,步行前往遥远的公厕。

维系一个人的健康与尊严是那么困难,要摧毁它却如此简单。

进步的细节

历史课本里,文明的进步总是剧烈又迅速的,以至于我们常常因为粗线条的笔墨忽略了那些漫长的博弈和反复。

比如免税卫生巾就会牵扯很多问题,在肯尼亚,人们发现虽然卫生巾成品免税了,但生产材料在交易过程中依然会被征税。而一旦将原材料免税,有可能导致偷税漏税问题。又比如一次性的卫生用品大多被当作塑料垃圾,最后进了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很可能又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大到社会兜底体系、全民医疗保险覆盖,小到导盲犬能不能上公交、卫生巾要不要征税,一个社会的进步往往是在一个又一个轻微的脚步声中不断推敲不断反复的。进步的力量并非全都来自威不可测的文件和拔地而起的工程,反而是那些零星的微弱的呐喊声。

进步的源头总是隐藏在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里 —— 也许是一句 “我有难处”,也许是一本棉条书,又或是用红色卫生巾贴在墙上的愤怒。

纵然面临百般困难,但我们不该忽视这些渺小的呐喊。

它们应该成为动力,而不是借口。

来源:远川研究所

悬念是另一位马总何时回归

从马化腾的降本增效大会,早一点的刘强东降薪换人内部三小时座谈,再到雷军冬至日官宣给小米集团换帅,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纷纷回归,亮出快准狠、求真务实的风格。大众对这些大厂以及平台在 2023 年的表现普遍期待。

在中国经济全力追求复苏的档口,人们期待这些互联网大佬能带领平台企业走出谷底。马化腾、刘强东回归的同时,一些人也在疑问马云会在何时回归。

#01

撂狠话,来真的

“腾讯新闻整个砍掉都可以”、“你都活不下去了,周末还休闲地打球”、“内部贪腐触目惊心、吓死人”、“我不相信买量,买量都是坑”。

12 月 15 日,腾讯在线上召开内部员工大会,马化腾一改外部世界对他的 “温和” 印象,狠话频出。这些颠覆互联网职场八股文的大白话,给大众耳目刮来了一阵久违的新风。

人们印象中,马化腾没有退居过幕后,但此次被认为他将自己前置到了一线,拨乱反正。

1.png

与马化腾一样,对虚假造作开炮的还有刘强东。

近日,在京东内部管理培训会上,刘强东痛批部分高管醉心于 PPT 和奇妙词汇, “吹得天花乱坠但执行得一塌糊涂”,直言搞这些事的人 “就是骗子”,认为全集团讲真话的只有 1.5 个人。

一个月前,刘强东的一封全员内部信,率先点燃了京东内部变革的火焰。在这封信中,刘强东连发四支箭。

一是 2000 多名高管降薪 10%-20%;二是为十几万德邦员工(含外包岗)缴纳五险一金;三是拿出 100 亿元设立 “住房保障基金”;四是捐出一个亿扩充 “员工子女救助基金” 规模。

劫富济贫、共同富裕。被认为心系兄弟的强哥,似乎一扫美国明州事件的阴霾,“杨过” 之后每一个基于主流价值观的精准踩点,都在当下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回响。

从马化腾与刘强东的讲话中,大众不难嗅出两种信号 —— 强烈的紧迫感、追求真理的务实感。

紧迫感或来自于公司基本面。今年来,腾讯和京东都交上了表现相对稳定的业务答卷,但仍有不少挑战。

腾讯在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营收同比下滑 2% 至人民币 1400.93 亿,略不及市场预期,而放在前 9 个月来看,收入同比下降 1.5%,显示出公司整体发展动能还有待激发。虽然利润实现了超预期发展,但腾讯也很清楚,其主要得益于销售费用和员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京东上半年净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 11%,这是 2018 年以来最低的增速;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也降至 9.2%,跌破 10%。

虽然京东三季度表现令市场相对乐观,但京东首席执行官徐雷很清晰地指出,今年利润主要体现在降本,“不确定未来反弹的速度和力度究竟有多大,经济改变对消费数据产生积极影响还需要一些时间。”

大佬们的务实感则来自马化腾与刘强东都强调,要摈弃各种花架子、专注核心业务,以赚钱变现为最优先。

马化腾强调腾讯 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要放弃对规模和市场排名的执念,把精力放在提高利润上;游戏上要专注精品,不浪费版号;视频号是全公司的希望,大有可为。

刘强东强调,京东搞业务要回归商业五要素 —— 产品、价格、服务、成本、效率。在曾为京东带来成功的低价策略上,他认为要守护好京东在用户间的 “低价心智”。

有分析声音指,无论是腾讯还是京东,降本增效的实质是反对虚胖,希望通过强身健体来迎接新的发展周期。

#02

十字路口需要掌舵人

曾几何时,互联网创业大佬退居幕后一度成为风潮,大佬们的理由多是想要腾出时间、擘画新的蓝图。这当中也包括刘强东、雷军等。

早从 2019 年开始,刘强东就开始尝试放权,卸任京东集团董事长,数十次减持京东股份,今年 4 月又让徐雷接替自己成为京东首席执行官。

雷军则从去年 3 月以来,陆续从小米关联公司卸任,今年 9 月又卸任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一系列动作被指想要专心造车。

但到了近期,互联网大佬又开始不约而同,重回一线。

今年 11 月 9 日,我们曾刊发《创始人正在重回一线》一文。过去几个月,B 站的陈睿重新抓起了游戏业务;陌陌的唐岩接替因健康原因辞任 CEO 的王力,重回董事长岗位;巨人网络的史玉柱又重新化身产品经理,对游戏大提修改意见。

刘强东近期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他从未离开,反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对京东的战略把控。马化腾的狠话戳心,实际上也句句离不开他对一线业务的精准把握和宏观审视。

2.png

雷军在冬至日官宣山东日照人卢伟冰接任退休的王翔,也让外界知道,劳模雷军哪怕近两年个人工作重心发生了一点转移,但仍是小米方向的掌舵人。

从这些大佬的动作中,有两点值得观察。

一是时机的选择上,多集中在了 2022 下半年。

或是偶然或是提前有预判,当下被市场认为确实是一个辞旧换新的时机点。三年疫情防控迎来调整期,各行各业的复苏被寄予期待。

政策上,围绕互联网行业的相关规范与调整被认为已经释出,10 月国家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风向,增强了行业对未来的确定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二是此次大佬们重回一线,集中踩在行业周期转折的路口上。

过去 10 年,移动互联网借着资本支持、宽松政策、市场潜力,实现了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极。

但同时,各互联网公司也出现了追求规模不求效益、非理性利用企业优势、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等诸多弊端。在行业加强双反,反垄断、反资本无限扩张的政策调控之下,互联网行业收缩战线,进入新的周期。

曾经躺着就能挣钱的市场,构成了互联网大佬退居幕后的安逸环境。但形势变得太快。

与过去大铺摊子、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同,新的周期给企业带来生死挑战,需要企业聚焦主营业务、精耕细作,追求盈利(活下来)去发展。

确定新的发展方式,这或许是创始人不得不出山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他们不得不扛起的责任所在。

#03

都在等另一位马总回归

在刘强东等之外,市场的一部分声音也在关心远居日本的马云何时回归。

据媒体报道,马云已经在日本小住半年,随行有保安和厨师。本人活跃在东京丸之内和银座的私人俱乐部,也会去曾属孙正义的箱根温泉别墅小住。

不少网友评价,马云的前半生学着赚钱,后半生在学着如何花钱。

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上,马云创造了行业记忆。基于其所创立的公司合伙人制度设计,马云被认为仍对公司决策保持着影响力。

在宏观环境变化的当下,阿里所在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

从黄峥的拼多多,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力电商,再叠加中国年轻人日趋理性的消费理念,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头部的互联网电商,还能有哪些创新和发展,行业一直在管窥窥豹,幕后的人还能有怎样的作为和空间。

时下,深圳、温州等多地举办 “企业家节”,呼吁尊重企业家,发挥企业家创造力。

经济学家张维迎日前在公开活动上也表示,整个人类的经济增长故事就是由一个个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故事组成,当下最重要的是先让企业家有信心,企业家真正需要的是稳定的预期,而不是政策性扶持,而稳定预期依赖于法治。

2023 年中国经济要复苏,还是得在企业家这门课进行再思考、再出发。

来源:真故研究室 微信号:zhengulab

地方风景的记录人

在文学史家对沈从文的各种评价和定位中,也许他本人最为认同和乐见的是叶圣陶所谓的“美妙的故事家”;而沈从文一生中也有几个著名的自我定位,其中之一就是想做一个“地方风景的记录人”。

“美妙的故事家”

沈从文是一个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会讲故事的人。现代女作家苏雪林在1934年创作的《沈从文论》中即称沈从文“原是个‘说故事的人’”。叶圣陶在给沈从文的作品集《春灯集》《黑凤集》所写的广告词中也称“作者被称为美妙的故事家”。沈从文从此以“说故事的人”的形象在1930年代的中国文坛独领风骚。而这个说故事的人的形象集中反映在他大量的关于湘西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因此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沈从文1923年离开湘西来到北京,按照他在西南联大的弟子汪曾祺的说法,“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他的幻想居然实现了。他写了四十几本书,比很多人写得都好”(《沈从文传》汪序)。而沈从文早期的小说创作,以近乎竭泽而渔的方式利用自己的湘西经验和记忆,大都具有一个回溯性的叙事结构,也反映了一个独孤的“北漂”对故乡和亲友的追忆和眷恋。小说多采用速写体,有原生态的意味,但是小说技术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到了1929年前后,沈从文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在小说中讲湘西传奇和猎奇故事的写作方式,他的一系列更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迅速走红文坛,在几年中创作了如《柏子》《丈夫》《龙朱》《黔小景》《三三》《静》《月下小景》《扇陀》《爱欲》《慷慨的王子》《媚金·豹子与那羊》等,也奠定了沈从文作为“短篇小说之王”的历史地位。而中篇小说《边城》则标志着一个大作家沈从文的诞生。

《边城》在1934年的问世,也使沈从文继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写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经典。上世纪末千禧年即将来临之际,《亚洲周刊》组织全球华人知名学者评选二十世纪华语小说百部经典,《边城》赫然被排在第二位,沈从文的地位也因此得到确认和确证。而《边城》也使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一隅成为乡土中国的一个象征。汪曾祺认为: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一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烂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在汪曾祺的理解中,“边城”世界已经超越了地理概念,在与大城市以及现代物质文明的对峙之中获得的是时间和文化意义上的自足性。作家林斤澜也曾经这样言说沈从文及其《边城》:“沈从文是个什么样的作家呢?他拜美为生命,供奉人性,追求和谐。他投奔自然,《边城》的翠翠就是水光山色,爷爷纯朴如太古,渡船联系此岸和彼岸,连跟进跟出的黄狗也不另外取名,只叫做狗。”在林斤澜看来,边城世界是太古一般充满和谐之美与自然人性的田园世界。

关于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核心动机和作品主题的阐释,文学史家和研究者历来众说纷纭,客观上也说明了《边城》作为一部经典所内涵的意蕴的丰富性。而研究界一个基本共识是:沈从文在湘西书写中延续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母题,《边城》堪称是现代中国所能生成的一个世外桃源,是沈从文向源远流长的牧歌文化传统致敬的产物。刘洪涛在《〈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一书中认为,如果把“边城”看成一个文化隐喻,背后就喻指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而“边城”也就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也由此与五四启蒙主义话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大相径庭。如果说,鲁迅的《阿Q正传》塑造了一个落后的需要改造国民性的乡土中国,那么沈从文则企图以其一己之力在《边城》中为读者和世界呈现一个正面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形象。

《边城》也是一部让人感到怅惘和悲伤的小说,善良的读者很少不被《边城》的悲剧结局打动,进而体悟到笼罩在整部小说之上的一种无奈的命运感。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淳朴、善良、美好的天性,但都难以逃脱某种“天命”的掌控。而沈从文似乎更愿意把悲剧的起因归于小说人物之间的种种误解,把根源归为一种人事无法左右的天意,由此也体现出作者所受到的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沈从文自己就称《边城》是一座希腊小庙,其底座由“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构成。而翠翠和爷爷都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塑造的理想人物,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既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同时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情怀。由此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沈从文自称是“最后一个浪漫派”。

这种浪漫气质在沈从文的笔下还表现为对神话故事的追寻。他热衷的神话题材一方面富含边民的原始生命力,尤其积淀了楚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渊源,另一方面也氤氲着浓郁的浪漫气息,构成了沈从文所追求的神性的主要载体。如《月下小景》诸篇就直接改写自佛经,《龙朱》写的是苗族的传说故事,《媚金、豹子与那羊》则直接以民族神话为题材。这也使沈从文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少有的书写神话的作家,而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的笔下也有一种神话的品质。沈从文的现代意识体现在他一方面试图挽留这个神话,另一方面又预见到了湘西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边城》结尾作为小城标志的白塔在暴风雨之夜倒掉了,它的倒塌预示了田园牧歌的必然终结,这就是现代神话在本质上的虚构的属性。作家李锐说:

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强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随着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进的喧嚣声的远去,随着众声喧哗的“后殖民”时代的来临,沈从文沉静深远的无言之美正越来越显示出超拔的价值和魅力,正越来越显示出一种难以被淹没被同化的对人类的贡献。(李锐:《另一种纪念》,《读书》1998年第二期)

与《边城》同时期直至1937年前后,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也迎来了高峰期,他创作了大量书写湘西的经典。对都市读者来说,沈从文这些讲述湘西偏远一隅陌生和新奇的故事,给他们造成一种遥远感,这种遥远感一方面来自湘西偏僻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一方面来自沈从文陌生化的讲故事的方式。这个时期沈从文的讲故事本领也印证了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一文中所引用德国的谚语“远行者必会讲故事”,这句著名谚语强调的正是遥远本身带给故事的距离感和传奇性。

成熟期沈从文的小说大都借助于作为讲故事人的叙事者的形象,去精心营造一个疏离和封闭的环境,比如在《月下小景》系列故事中,沈从文就营造了一个《十日谈》式的故事语境,地点在偏僻的西藏金狼旅店,来自远方的各种各样的旅客讲述自己遭遇的或者听来的千奇百怪的故事。另一篇小说《夜》中描述的几个士兵围着火堆,在漫漫长夜轮流讲故事的具体环境也构成了这种故事创生语境的范例。沈从文的小说精心营造的一个个原生态的故事创生语境,都与都市读者拉开了审美距离。这使得沈从文的小说气氛中携带着一种神奇的诗意效果,而其诗意正生成于说故事人所生成的陌生化和距离感。

沈从文是少有的“文体家”,他对小说形式鲜明的自觉意识,也正体现在于故事中寄寓着诗意的冲动。沈从文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研究者们或概括为诗化小说,或称为抒情小说,前者强调小说文体的诗意特征,后者则注重小说中涵容的情感意绪。他的成熟时期的小说尤其善于造境,比如《边城》中写翠翠梦里听到傩送在山崖上为她唱歌一段:

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揉情感、幻境、想象、联想于一体,字里行间则灌注着流动的意绪,是沈从文的抒情韵致的典范。

小说《黔小景》《黄昏》《三三》《静》《新与旧》等都显示出沈从文融汇诗意与叙述于一炉的高超技巧,标志了沈从文卓然大家的素质。譬如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突出强调的,即是沈从文所自创的一种“牧歌式文体”,认为“沈从文的文体和他的‘田园视景’是整体的,不可划分的,因为这两者同是一种高度智慧的表现,一种‘静候天机,物我同心’式创造力(negative capability)之产品。能把一棵树的独特形态写好、能把一个舟子和一个少女朴实无华的语言、忠厚的人格和心态历历勾画出来,这种才华,就是写实的才华”。上述分析,把文体风格与沈从文的“田园视景”勾连在一起,并挖掘背后的东方式智慧,最后落实到沈从文写实的才华,短短的一段叙述中蕴含着多层次的视角,堪称完美地概括了沈从文的“牧歌式文体”的丰富意蕴。《新与旧》也是沈从文短篇小说技艺巅峰期的代表作,它叙述的是一个刽子手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段价值错位的故事。小说上下两部分的开头都有“编年史”式的时间标示(“光绪某年”与“民国十八年”),两个时间标示暗示着“传统”和“现代”的界分。尤其是后一个时间直接表征着小说题旨中所谓“新”的一维。然而当沈从文把这两个时间所统领的叙事桥段并置在同一个文本中之后,所生成的意图却发生了偏转,新与旧的对垒被打破了,两者间价值内涵的对立也趋于消解。这使《新与旧》如同《边城》一样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寓言,它揭示的是一个新旧错杂的时代,对于打破决定论的线性历史观,瓦解现代性的有关“进步”的整一性图景,是一个难得的文本。

沈从文也同时是“说故事”传统之消亡的见证者。他的小说《说故事人的故事》中“说故事人”的“死”因此象征着说故事时代的终结,也可以看做是沈从文借此思考故事范畴以及故事之消亡的作品。当沈从文的故事理念到了《新与旧》时期达到了一个顶点之后,这类讲故事的小说逐渐难以为继,沈从文自己也抵达了本雅明描绘的现代文明中“孤独的个人”的生存境地。到了四十年代,沈从文着迷于对孤独生命个体的抽象之境的探索,小说和散文多可以看成是作者孤独生命的呓想,一个讲故事的人也就逐渐寿终正寝。

如果继续追踪沈从文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如《看虹录》《摘星录》《雪晴》等,就可以捕捉到一个藏有许多故事的乡下人是怎样从偏僻的乡土一隅闯到现代都市,逐渐在大学的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中变成一个孤独的都市现代人,最后作为一个曾经的“美妙的故事家”走向“死亡”的象征性过程。

“地方风景的记录人”

除了自认为“乡下人”和“最后一个浪漫派”之外,沈从文另一个著名的自我定位,就是想做一个“地方风景的记录人”。他也的确在一系列散文书写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尤其是《湘行散记》《湘西》以及作为《湘行散记》创作素材的《湘行书简》,都可以纳入沈从文缔造湘西世界的整体规划中。

《湘行散记》可以说是沈从文最优美的散文创作,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可以与《湘行书简》对读。《湘行散记》的抒情性和个人性也可以在《湘行书简》中找到源头。

1934年年初,因母亲病危,离开湘西已十几年的沈从文第一次踏上回乡的旅程。从北平经长沙到桃源后,由于1935年2月才开始修建的湘黔公路还没有开工,沈从文只能雇一只小船沿着沅水逆流而上,六天后抵沅陵,又在船上度过五天才抵达老家凤凰。一路上,沈从文在观照山水风景的同时,也给新婚夫人张兆和写下大量书信,是为《湘行书简》。而《湘行散记》即以书信为基础整理加工增补而成。

《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或许是作者对故乡河流的倾情书写:

三三,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我轻轻的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湘行书简·历史是一条河》)

对“水”的长久凝视使沈从文忽然发现心灵被爱充满,这种大爱进而泛化到世界和人类上面。故乡的河水因此启发了沈从文的博爱,而心中充盈博大之爱的人往往如沈从文所说,是“软弱得很”的。读者可能还会联想到孔夫子那句著名的“智者乐水”,河水也的确使沈从文“彻悟”,从中获得的是“智慧”。

而“水”带给沈从文最多的,无疑是创作灵感。在《我的写作和水的关系》一文中,沈从文这样谈到故乡的河流:

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对作家而言,有一条影响自己一生的河流无异于上天最好的馈赠,读者从《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中会真切地感受到,“河水”构成的不仅是写作背景和环境,也决定了作家的灵感来源甚至作品的美学风格。

故乡的水既带给了沈从文博爱、智慧和文学灵感,也给他的创作带来地域色彩。正是通过这条沅水,沈从文把自己的创作与屈原所代表的楚文化联系在一起。两千年前,屈原曾在这条河边写下神奇瑰丽的《九歌》,沅水流域也是楚文化保留得最多的一个地区。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以及此后的《湘西》,同样生动再现了楚地的民俗、民风,写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风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当我们试图回眸寻找具有中国本土特性的现代叙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这个最富有地域色彩的文学世界。在沈从文成长的年代,湘西作为苗族和土家族世代聚居的地区,尚是一块尚未被儒家文化和现代文明等外来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衡量这片土地上生民的生存方式,也自有另一套价值规范和准则。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的独特处正在于力图以湘西本真和原初的眼光去呈现乡土世界和“地方风景”,在外人眼里,就不免是陌生而新鲜的,而在沈从文的笔下,却保留了它的自在性和自足性。沈从文以带有几分固执的“乡下人”的姿态在文学中缔造独属于自己的湘西世界,就像美国学者、沈从文研究专家金介甫在《沈从文传》中所说:“不管将来发展成什么局面,湘西旧社会的面貌与声音,恐惧和希望,总算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保存了下来。别的地区却很少有这种福气。”因此,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构成了乡土地域文化的一个范本,“帮助我们懂得,地区特征是中国历史中的一股社会力量”。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世界文学一体化进程的时候,正是沈从文以乡下人的执著,在《湘行散记》一类关于湘西的书写中,为我们保留了本土文化最后的背影。

如果说此前沈从文在大批量的小说创作中对湘西的书写,靠的是他对故乡的记忆和印象,那么1934年回乡,既是对故乡充满感情的忆恋回眸,同时也是清明而理性的现实之旅。《湘行散记》中的贯穿话题之一是“常”与“变”。沈从文在对湘西的“常”进行观照的同时,也发现了“变”的一面。一方面,湘西世界的田园诗情、淳朴民风、自然人性依旧存在于湘西的自然与人事之中,似乎与历史的进程毫无关联,这即是沈从文从故乡感受到的“常态”的一面;另一方面,却是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堕落,传统道德的丧失。诚如沈从文在《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所说:

这个民族,在这一堆日子里,为内战,毒物,饥馑,水灾,如何向堕落与灭亡大路走去,一切人生活习惯,又如何在巨大压力下失去了它原来的纯朴型范。

《湘行散记》中的《桃源与沅州》《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等篇也同样隐含着对纯朴的文明日渐“堕落”的隐忧。《箱子岩》《虎雏再遇记》等篇传达的则是对故乡人原始生命力终将失落的预感。而当沈从文真正深入到湘西生活的内部,直面故乡人生存处境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湘西更本真的一面,看到生存世界的悲哀与残酷,由此便“触摸到沈从文内心的沉忧隐痛”,以及朱光潜所概括的“那处于现代文明包围中的少数民族的孤独感”。

《湘行散记》因此展现了变动中的历史忧虑,也促使沈从文产生了一种生命的冲动,想如当年屈原那样,重新做一个地方的“风景记录人”,并重造民族灵魂与乡土文化。这些追求,都贯穿在作者回乡之旅的体验和观察之中,使《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中作者的思绪在记忆和现实的双重时空中不断闪回的同时,也生成了一种思考湘西远景的未来性。这种“未来性”的维度将在此后的《湘西》中得以进一步生成。

《湘行书简》虽然是即时创作的书信,但也体现出一个成名作家的文学自觉,也堪称是最纯粹的文学创作,融记叙与抒情于一体,连同《湘行散记》,进一步实践着沈从文在小说里就大量运用的夹叙夹议的笔法,而在议论的部分则更进退裕如地思考关于历史和生命的哲理命题,同时缔造了一种《湘行散记》中特有的抒情性诗化文体,具有一种动人的品质:

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时,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以及是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叫嚷。甚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此后固执而又柔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我觉得忧郁起来了。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鸭窠围的夜》)

流淌在文字中的是忧郁的诗情,这是沈从文把一己体验投入到大千世界之中的结果,构成其底蕴的,是作家的深切的同情和悲悯。

沈从文1934年的这次归乡只在凤凰待了几天的时间,却留下了《湘行散记》这部现代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再次回到湘西老家,并有一段与故乡和故乡人零距离接触的时光,也催生了连载于1938年下半年香港《大公报》的散文集《湘西》。

《湘西》虽然有不少篇幅取材于《湘行散记》,或者是对《湘行散记》的改写,但身处抗战时空的沈从文也淡化了《湘行散记》中的抒情气氛,增强了地方志和民族志的成分,更是乡土写实,也因此可能给读者呈现的是更逼真的湘西世界。从篇目就可以看出,《湘行散记》中大半篇目是以人为标题,到了《湘西》则基本上以地名为题,更加凸显了对地理环境和民俗民风的状写。

与《湘行散记》比照,《湘西》进一步触及了“现代”对湘西一隅的冲击。在创作于同一时期的长篇小说《长河》题记中,沈从文也表达了对“现代”冲击下的湘西相似的忧虑:“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灭了。‘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上等纸烟和各样罐头在各阶层间作广泛的消费。抽象的东西,竟只有流行政治中的公文八股和交际世故。”这是对现代冲击下乡土生存方式的隐忧,也是对“现代”本身的反思。因此,反思现代性也构成了《湘西》的一个内在主题。

另一方面,《湘西》也透露出沈从文战时的国家民族意识,表现出的是对国家认同的一面。即使从湘西社会的现实层面考虑,对“国家”的认同也是保证自身安全乃至生存的一种策略。到了1981年沈从文仍在说:“必须把湘西当成中国的湘西,才不至于出问题。”(《〈沈从文散文选〉题记》)这种“国家”意识与写作《湘西》的抗战历史背景直接相关。回乡不久,沈从文就将“同乡文武大老”(湘西沅陵行署第一届主任、号称湘西王的陈渠珍和苗民领袖龙云飞)请到家中恳谈,“结论就是‘家乡人责任重大艰巨,务必要识大体,顾大局,尽全力支持这个有关国家存亡的战事,内部绝对不宜再乱’”(《〈散文选译〉序》)。1938年冬,沈从文还致信给“湘西几个在乡军人”,提醒他们“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湘西》的书写一方面在延续对地方风景的传达和再现的同时,也渗透了战争年代的国家视角,《湘西》也因此呈现出地方书写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湘西》的这种多重面向,在沈从文1947年为李震一创作的报告文学《湖南的西北角》所写的序中也得到了印证:

我还应当为地方为国家作点事,所以到云南后又写了一本小书,名叫《湘西》,对地方各方面略加说明,希望家乡人的自尊自信心,和外来者的同情与理解,能作成一种新的调和或混和。一派祥和气氛的形成,在当时,实比任何事情还重要。

作为地方风景的记录人的沈从文,在《湘西》中试图“调和”的是地方、民族与国家三位一体的历史图景,而“一派祥和气氛”,既是政治感觉,也是作品风格,进而标志着沈从文的湘西书写迈上一个新的历史台阶。

在沈从文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回顾他的一生,作为“美妙的故事家”与“地方风景的记录人”的两种形象越发清晰可辨,进而有望穿越遥远的岁月,在未来读者那里积淀成更具经典性的历史定位。

徐庆全:话说高华

2011年12月26日,高华老师西归。接到电话时,我正在主持一个座谈会,猝不及防,竟然一时有些恍惚!无论怎样凝神,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

会议结束后,有朋友问我,怎么如此不着调。我说,我有个好朋友去世了。谁?他问。“高华,说了你也不知道,不是你们财经圈的人。”我有些不耐烦的说。“写‘红TY’的那个高华?真的吗?”朋友的惋惜之情立刻溢于言表。

接着,手机里就接到好几个短信,都是表示对高华去世的哀思之情。回到家看到邮件,远在美国的李大兴兄来信说:“惊闻高华先生逝世,不禁叹息。虽素昧平生,然拜读其著作,实为WG后史学界翘楚。知兄是高华先生好友,谨草一挽联,略表哀思。公独射日,九州几人传董狐笔;天不永年,四海万众悲太史才。”

给我发送手机短信的朋友,包括那位财经圈的朋友,同大兴兄一样,都是和高华素昧平生的,且大多并不是历史学界的学者,但他们都因为读过高华的书而成为他的“粉丝”。当今学界,能得此殊荣者几何?高华老师当之无愧!

关于《一本书的高华》

我与高华的初次“相识”,也是因为读到他的“红TY”一书感到震撼才与他联系的。其后,在与他数年交往中,尽管不论在交谈中还是在邮件中他常说我和他是“好朋友”,但我从来不敢往这方面靠——就年龄来说,他是我的兄长;就学问来说,他是我“须仰视”才能看得见的导师,称呼他为“高华老师”已成为习惯。

高华去世后,微博和朋友电话都说,我这么快就写出来一篇悼念他的文章,真是太应该了。我知道他们说的《一本书的高华》。其实,这篇文章是2011年初发表的,高华还在世,不是我在他去世后写的,只不过是因为高华的猝然去世而被一些网站置顶转载或被微博上转发的。

事实上,自接到高华去世的消息,我几次坐在电脑面前,几次都是写不下一个字。有报纸记者电话采访我,我也谢绝说,我的心情实在太沉重,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去看一下《一本书的高华》吧。

高华病后,我一直不知道该为他做点什么,只有在邮件中表达自己的关切之情。可是,现在把往来邮件再看一遍,发现我的问候也少得可怜,高华谈自己的病情次数也不多,多数是谈学术方面的事情,或者他给我的书单我给他找书;或者他在北京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办——轻松得好像他不是一个病人。但是,我想为他做点什么的念头一直有。我知道,对于这样乐观的人来说,常人之间的问候,实在不适用,关注他的学术研究倒可以给他在病中带来一点慰藉。

高华在上海治疗期间,我的朋友金大陆兄数次去看他,每次回来都打电话给我。有一次,大陆兄对我说,他要带人对高华进行学术访谈。我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好,一方面可以把高华深邃的学术思考整理发表,另一方面可以给病中的他一点关怀。在给高华的邮件中我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高华在回信中允诺接受访谈。

高华的《革命年代》出版以后,我写过两篇书评予以推荐介绍,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书评传给他并写信说:“好久没有和您联系了。但你的一切情况基本都了解。前次大陆兄来电话,说在对你进行学术访谈。我很赞赏,并热切地说 ,一旦访谈稿出来,交给我,我立刻发表。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我不是催,而是想为你能做点什么的心情。”我还说:“花了10天 的时间,读了你的《革命年代》,有些当然理解不透,但感慨是很多的。写了一篇书评,刊于今天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书评’栏。呈上,若有暇可一阅。想前年你来京时种种,心情倍感黯然。保重!”

我所言的“想前年你来京时种种,心情倍感黯然”,也是一种心情的表达。

2007年11月30日,高华和夫人一起到北京来,我和他交谈甚多。尽管从精神状态来看,他看上去不错,但言谈之间,我能体会到一丝丝沉重。我问他到北京有什么安排,他说想见见老朋友。我当即说,要见谁我通知,当司机,安排饭局。我当时心里就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这次给他邮件说到这句话,是在得知他病情几次反复之后。我当然乞求上苍眷顾,他能病愈,但他的病几次反复的情况的确让我“倍感黯然”。不论是赞成大陆对他进行访谈,还是我自己写书评,都是为了让他不“黯然”,是一种表达方式。

高华这次来,我还是建议他能否通过肝移植治疗。我的好朋友李乔兄(著名学者、时任《北京日报》理论部主任),也是肝癌患者。他做手术前曾一个一个约好朋友到家里来,有些告别的意味在里面。我受邀前去时,特意查阅了与这种病有关的医学知识,才知道这种病特可怕。李乔肝移植手术很成功后,如今七八年过去了,安然无恙。有李乔的先例在,我曾几次给高华电话,劝他做手术;李乔虽然和高华素不相识,也通过我给高华电话,表达同样的意思,并允诺为高华来京做手术提供可能的方便。这次我们见面后,我又提出了这个建议,但高华还是说,看情况再说。现在想想,高华的确对自己的病情太乐观了。

具体到2011年初写《一本书的高华》一文,初衷也是如此。2010年12月中旬,《看历史》杂志在四川大邑举行一个大型活动。曾多次采访高华的杜兴兄邀我参加,我就问他,高华是这次活动的评委,他能来吗?他说,他想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会来的。可是,到了大邑后才知道,高华还是来不了。他病情反复,正在住院,无法赴会。

我和熊景明还专门谈到高华的病情。会议开始之前,景明在主持会议时建议,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不能到现场的高华教授表达敬意,表达希望他康复的愿望。景明还补充了两点:1、高华病情稳定;2、“红TY”一书即将出版简体字。

回到北京后,我给大陆通电话,得知高华的病情不能说是稳定,至少是时好时坏,心情就更加不好。为他做点什么吧,我对自己说。《一本书的高华》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文章发表后,我本想等到见到纸版后给高华寄送两本,然后给萧功秦教授打个电话——里面引用了他的一封信,总要表示谢意,但我还未见到纸版杂志,网络上已在快速传播。功秦兄看到后随手转给了高华。因为文中我把景明说的“红TY”一书将出简体字版,误认为是要在大陆出版了,高华即给景明邮件,询问缘由。景明将邮件转给我,我才知道,高华已经通过萧功秦的转发看到了这篇文章,也知道自己是搞错了。我马上先给萧功秦发邮件,说明引用他这封信还未来得及向他报告一声,他回复说:

庆全兄:我很高兴我的这封信能通过你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三年前写的这封信自己差不多也忘了,再看之后觉得很亲切,也许是不经意地直抒意襟,反而更为自然真实地表达了我们对这位当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的敬意。让高华看到了你的文章,对他也是一个相当及时的慰惜,真的太好了,这还要谢谢你呢。以后有机会到北京我们再好好聊。

见到邮件后,我又给功秦兄电话,他说:“你为高华兄作了件好事,对于病中的他是一个很大的安慰,我支持”。他还说:“我当时写这封信也是被感情所激动,能由你的文章予以传播,我很高兴,也很感谢。”大家心情是一致的。

接着,我给高华邮件,说明差错的出现是我的误解。高华回复说:“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谢谢您的关心和支持!前几天香港一电视工作者打电话告诉我说您写了这篇文章,也夸你写得好。我的看法和景明一样,为避免误会,还烦您以适当的方式更证或说明一下,是中大出版社计划要出简体字版,而不是在大陆出版。”高华重视这一差错,一方面是他的严谨,另一方面,微博上也的确引起了热议——朋友们都希望这是个真实的消息。

从高华的邮件中看,他颇理解我写作的初衷。高华去世后,我与他的夫人刘大姐通电话,刘大姐还特意跟我说到这篇文章,说给病中的高华很大的安慰。她还说:“即将出版的高华历史笔记的附录中也收了这篇文章。”我听到这一点,竟然忍不住哽咽!

高华的“边缘人生”

我和高华交往,始于2006年4月。那一年我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访学,高华在此客座。在一本书笼罩下的高华,让学界的人敬佩,更让我这样在学界晃荡的人敬畏及好奇。敬畏不用说,好奇是,这样一位温而文雅的人,怎么能那样洞穿历史?

对于这个问题,高华并没有正面作答。他说: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历史当中。托尔斯泰说三代造就一个贵族,是讲只有到第三代才能摆脱一代的贫穷、二代的奢华,真正有不贫困、不奢华而有学养的生活。历史印记的延续也大致如此。我们父辈是活在革命的语境下,至我们这一辈算是第二代,带着革命的印记走入学术语境,对历史的研究不免有这种印记带来的价值取向。换句话说,父辈的革命语境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是我们二代的困惑。到我们下一代,或许既可摆脱一代人的革命印记,又可扬弃我们二代对历史的困惑,可以在真正的学术语境下进行研究。你可以设想一下,若那时有“红TY”这样一本书,还会有你所说的敬畏吗?我还会因为一本书而这样生活吗?

一本书让高华陷入到什么样的生活?高华没有说,但我的总结是,高华陷入到是一种“边缘人”的生活。

其实,“生活在历史当中”的高华,第一代的印记,已经开启了他“边缘人生”的序幕。

1957年,高华咿呀学语时,父亲被打成“右派”,他懵懂无知时已经带上了“右派”的烙印。在革命的政治语境下,“右派子女”的身份使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主流社会的“边缘人”。殆至“文^革”,“右派”被归之于“黑五类”,政治印记更加浓厚。而高华承受得更多。父亲被通缉,为了逃避杀身之祸,只好逃亡。高华的记忆中,仍然内存着当时父亲逃亡后的境遇;门口贴满了通缉父亲的大字报——“野蛮而恐惧”,这是高华给我讲述的语言。

在这种阴影下,高华的生活与当时轰轰烈烈的革命不敢搭界,只好躲在小屋“成一统”——读书。那时,一切是革命的,连能看到的书都是如此,没有书可读,大字报和揭发材料也读得津津有味。这种读书的方式,也加深了高华“活在历史当中”的氛围。我在香港访学期间,修订《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一书时,曾向高华请教。高华给我讲述他对丁玲的认识就是从“文^革”前后批判材料开始的,因为读了太多的批判材料,倒引起他后来追溯丁玲历史命运的思考。他为我在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所写的序言,凝聚了这种思考。

1978年,高华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高华选择的研究方向是现代史。这一研究方向的确定,注定他要成为学界的“边缘人”。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为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需要,对党史进行拨乱反正,中共党史和现当代史热了一阵子。但是,这种热,大多仅限于官方的政治需要。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阐述过这一现象,并称之为是“国家话语体系”下的研究,而“民间话语体系”下的研究,则充满了“雷区”。

对现当代史或中共党史的事件和人物的研究,牵涉的面大,涉及到的人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而导致政治上的干预。我熟悉的人中,唐宝林先生对陈独秀的研究就是如此,就因为他的锲而不舍力图从学理上还原陈独秀,但多年来“伤痕累累”。

高华也是这么做的。他与唐宝林一样,一头扎进书堆里去,真正遵循“板凳要做十年冷”训言,从1978年至1991年,皓首穷经13年,使他成为现当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百事通”,也形成了他从学理而不是从政治需要梳理历史的思维逻辑。从1991年开始写作“红TY”一书,到2000年书出版,这期间又是10年。

1999年,高华完成“红”一书后,他就遭遇了学界“边缘人”的处境。书无法正常出版;书中的主要学术论述分拆开来,也多半在学术刊物遭到冷遇。他的教授职称无法解决,还要在那一间半带公用厨房的简陋住处“蜗居”。后来,虽然“红”一书在海外影响很大,高华的学术地位也不断上升,但他倒越来越成为所在学校的“边缘人”,要不是得到著名学者董健老师的帮助,他的“边缘人”地位一时很难改变。

我和董健前辈有很深的交往,这交往,也始于高华的推荐。2006年6月3日,董健老师邀我到南京大学文学院做过一次讲座。董老师厚待我这个小字辈,安排饭局,我们深谈过关于高华的一些事情。

董健曾担任过南京大学的副校长,主管南京大学的学术教学工作时,非常开明,力主学术自由,尤其反对以学术观点不同打压异己,因此南大的小环境不错。高华的书在海外声名鹊起时,恰逢杨振宁受邀到南京大学演讲。中文大学陈方正教授特意对杨谈到高华的学术研究成果,谈到“红”这本书,意在希望杨能在南大校领导面前赞扬这本书的价值,希望学校善待高华这位青年才俊。杨振宁受托专门向校领导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董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给高华一些善待,一些鼓励,使他的处境还算好,至少没感受到什么压力。高华评教授职称时,拿这本书作为学术成果,也没遭到刁难。

但是,大环境如此,高华“边缘人”的地位很难彻底改变,他从来没有主动申报过任何一项国家课题,因为他知道,国家任何课题经费不是给他这样做研究的人来用,不必自讨没趣。

像董健一样,也有一些人想改变高华学界“边缘人”的处境。我的老朋友杨奎松兄在为华东师大引进人才时,第一个引进沈志华兄,第二个引进的就是高华,但引进高华却遇到了种种麻烦。

我的《一本书的高华》发表后,华东师大思勉学院的李蓓蓓老师在电话中对我说:“其实你可以补充一段高华调华东师大搁浅的一段,那一段也是起起伏伏的。”我和奎松也聊过这个事情。尽管从华东师大的领导张济顺先生到奎松及李蓓蓓等人都一直努力,但高华调动还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被搁浅。什么是“不可抗拒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高华的研究不被主流接受而被“边缘化”。

一直到高华去世,他这种“边缘人”的生活都没有什么根本改变。他在世时,萧功秦等评论他的著作的书评不能在内地发表,就连我的那篇《一本书的高华》,在网上也经常被删帖。他去世第二天,应上海一家报纸的约请,我“急就章”的写了一篇小文悼念他,后来编辑告知,如何如何而不能发表。北京有朋友约请我写,我把这篇小文又转给他,但到大样时也遭遇撤稿。

其实,高华只不过是本着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原则进行学理性的研究,这个社会让这样的纯粹、高尚的人走过“边缘人生”,肯定是社会出了问题。奎松在追思高华的文章中说:“高华‘红’一书无论有多少可以或值得商榷之处,它都是一本严肃的学术研究著作。我们可以同意,甚或称赞他的叙述与观点;也可以不同 意,甚或批评他的叙述与观点;同样也可以部分欣赏、部分否定他书中的研究,但是,这都不应该妨碍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把他的观点和他的书放在学术研究的范围里评价和看待,不应该把这样一种学术研究上的分歧简单地和所谓左右问题扯在一起。”就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感叹之言。

站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高华说自己一直是“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中,并试图引导读者与其一起游走。在高华的视野中,河流水面如镜时,那是蒙太奇般纠结着的历史与现实的幕布;水面波涛汹涌时,那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鉴往知今。

能对历史洞穿如此的高华,其实倒真的并不在意自己的“边缘人生”。当我和他谈起所谓的“边缘人”话题时,他曾开玩笑的说:“主体和边缘,只是当下历史与政治困境下的划分而已,若干年后,当这种困境消失后,还有这样的划分吗?我们研究历史的人应该看得更高一些嘛。”

是啊!青史充栋,掩卷后,齿留苍苔者几何?何为主体,何为边缘,不是当下就下得了结论的。高华老师,你西行路上倒真不必挂怀了。

张仲民|七十老翁何所求?缪荃孙的失足

文人长处在于舞文弄墨,一旦遇到军国大事发生,一些触景生情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字难免会被生产出来,只是这些即兴表达很多时候可能仅符合或适应历史案发现场的需要,未必符合常理或事后的惯习,所以时过境迁之后,此类文字难免会被作者加以粉饰或否认,甚或主动销毁——这就给后世的研究者寻求历史真相和重建历史记忆造成了障碍。近代著名学者缪荃孙失足参与洪宪帝制的旧事就是这样一个例证,即时人所叹“七十老翁何所求”也。

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很多文人曾主动为其背书。在这些落水者中,有一位颇让人出乎意料,他就是当时所谓的七十老翁缪荃孙(1844-1919)。辛亥后,成名已久的缪荃孙定居上海,身为学者兼藏书家的他交游颇广,以清遗民自居,号艺风老人,颇受民初遗老文人和后学尊敬。但1914年8月16日,他却接受了清史馆馆长赵尔巽托吴士鉴送来的聘书,出任袁世凯政府设立的清史馆分门总纂,等于变相担任民国官职,接受民国俸禄。

按照惯例,新朝为前代修史是在旧朝已灭亡情况下。民初时溥仪小朝廷仍据紫禁城,在一帮忠清遗民看来,清朝并未灭亡,皇帝仍在,故仍尊奉之为正朔,反视民国为“敌国”,故袁世凯开设清史馆一事,为很多遗民敌视。不过因其系利源所在,也为像赵尔巽等诸多不甘寂寞希望出山的遗民提供了机会。于是这批人以遗民身份自我标榜之外,也声言为清朝修史可以防范民国对清朝历史的窜改,借以为其接受清史馆聘用的借口。如孟森后来所谓:“多以元遗山自况,用修史以报故君。”缪荃孙的理由也是如此,接受聘请之后,他大概觉得此举同其之前标榜和在遗民群里所具有之声望、地位不符,应该同其后辈陈庆年就此事有过交流,辩解说是因为自己年老穷困才不得已入馆。了解缪荃孙为人和收入情况的陈庆年讽刺其虚伪和矫情道:“得缪艺风师书,于修清史事,自谓年老受苦,乞食无门,不得已而应聘。其语亦何可怜也。身处膏腴,好说穷话,七十后尚如此,殆不能改矣。”(陈庆年1914年9月4日日记)

1915年8月中旬开始,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开始鼓噪袁世凯规复帝制,并连番发动各界向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请愿要求废除共和、恢复帝制。一直对共和体制和国民党不满的缪荃孙担心政体改变会引发问题,但又希望当前形势有所改变,他这种矛盾心理在致后学密友吴士鉴的信中即有所揭示:“政体改变,恐不能无事,然政体不变,如何能治安?”(缪荃孙:《致吴士鉴(二十六)》,转见陈东辉、程惠新:《缪荃孙致吴士鉴信札考释》,《文献》2017年第1期,123页。校者考订该函撰写时间为1915年8月23日)但之后面对筹安会掀起的风波,特别是帝制派新在上海开设的机关报《上海亚细亚日报》出版两天,其报馆即被投掷炸弹,缪荃孙有点忧心忡忡,在致吴士鉴信中忍不住表达了这种忧虑:“筹安不安,商界摇动。昨日炸弹炸《亚细亚报》馆,人心更惶惑矣。诸君何太急也!”(缪荃孙:《致吴士鉴(三十)》)信中缪荃孙还表示请吴转告清史馆馆长赵尔巽,他想暂缓入京,还对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到访清史馆动机感到好奇。吴士鉴收到信后遂在复信中讲述了筹安会影响下的北京与清史馆诸人近况,也劝缪荃孙暂缓入京(参看吴士鉴:《致缪荃孙(十九)》,钱伯城、郭道一整理:《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上册,570页。此信原署写作日期为“廿二日”,当为1915年9月30日)。缪荃孙当听从了吴士鉴的劝告,暂时取消入京计划,但他在上海难免会受到帝制派势力日益坐大的影响——这时很多军政两界要人都开始请愿发电要求恢复帝制,连之前一些著名的筹安会反对者如贺振雄等也转身加入筹安会,为复辟帝制呐喊。

但欲扬先抑的袁世凯希望借助和鼓动“民意”,通过公开的法律手段实现复辟帝制的目标,以显示其恢复帝制乃是被民意裹挟之故,“乃为被动者而非主动者,乃为追随者而非倡导者”(《劝告与中国》,《顺天时报》1915年11月9日,第2版),并可藉此试探手下支持与效忠度,亦可观察日、英、法、俄等列强对其规复帝制之举的反应。因此,在法律上通过选举各县民意代表组成国民会议暨国民代表大会以决定国体的方式成为帝制复辟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便于指导和操纵国民代表选举,袁政府专设办理国民会议事务局以指导国民会议选举事宜,并发布命令表示国体投票与拥戴皇帝两个步骤宜分别实行、分别投票,“以昭慎重”。各省遂仓促规定其国民会议代表选举投票时间和决定国体暨拥戴皇帝投票时间,两个时间相距非常之近,大多数省份相隔时间仅为两三日,多者也不过相隔五六日。

命令发布后,国民会议议员选举变得炙手可热,引发了各地一些热衷名利者奔走钻营,上下运动。饶是有如此激烈的竞逐,身为耆宿的缪荃孙还是在家乡江阴选区顺利出线,同曾朴、孙雄等文人一起居首批六十名江苏国民会议代表之列。成为国民代表后,诸人自然就要依照指示全体记名投票赞成规复帝制和选举袁世凯为皇帝。1915年10月30日午后1点开始,国体投票开始在江苏将军冯国璋军署举行。在冯国璋和江苏巡按使齐耀琳的严密监控之下,包括缪荃孙在内的江苏六十县代表一百零七人,“一致投票赞成帝制,同时拥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然后由冯国璋、齐耀琳具名致电通报中央及各省江苏选举详情,并由各代表署名向参政院代行立法院上拥戴书。此拥戴书齐耀琳本另有嘱意人选撰写,没有想到参加现场投票的缪荃孙早有准备,已写好劝进之文等待进呈,让全体在场者大感惊讶。

缪荃孙所撰写的此推戴书原文颇为难找,多亏当日的报刊报道记录:

中华民国之主权本诸国民全体,故国体如何改革,壹以民意为归。代表等受国民之委托,经监督之召集,投票决定国体,一致赞成君主立宪。自应速定大计,以安人心。溯自清廷逊位以来,我大总统力搘危局,于今四载,丰功伟绩,无与比伦。代表等来自田间,父老昆季咸愿我大总统永建皇图,立万世无疆之业。讴歌朝觐,出自至诚,实历史上无上之光荣,亦环球罕有之盛典。代表等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并议定委托贵院为国民总代表,伏望贵院本全国之民意,合辞吁请大总统早登帝位,以奠邦基,全国幸甚!谨致代行立法院。中华民国四年十月三十日。(《江苏国民代表缪荃孙等正式推戴书》,《政府公报》1915年第1305号)

需要注意的是,此推戴书中“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这四十五字,系袁政府秘密下发的拥戴书统一格式,表明万众一致拥戴之意,各地不能改动,其余内容则可能出自七十老翁缪荃孙之手。

第二天,冯、齐又在南京第一春大菜馆设宴招待各代表,“典仪极盛”,然后为各人返乡提供路费,“程仪颇厚”,还饬各属严密保护返乡代表,“各代表亦得自侪于拥戴之一人而炫耀于里圉矣。独可异者,则各代表之人物,此中有遗老焉,有醉心共和之达官焉,有醉心共和之国民党焉。江阴代表缪荃孙,遗老也;前内务司长马士杰,终日侈口共和醉心民主者……一旦忽焉冶为一炉,而投票赞成帝制焉,而大呼皇帝万岁焉!皇帝之尊严可畏哉!”(《江苏国民代表会议纪事》,《时报》1915年11月5日,第5页)

缪荃孙参与帝制的热情及其上此拥戴书时的情景,《时报》稍后曾有描述,挖苦缪荃孙之流为袁世凯复辟帝制进行鼓吹的文人缺乏“气骨”,远不能与古人相比,是晚清以来中国进入叔世的徵象,“可为浩叹”,并讽刺严复、缪荃孙等人皆是“老健不死”的为帝制“弹冠相庆”者:

独江苏某耆宿以翰院之资,为东南少微,一题一跋必存先朝之正朔。虽任清史纂修,而书局自随,时与遗老通声气,盖犹在仕隐之间。乃不意国体投票之日,垂辫以往。齐巡按使提议劝进电文属稿之人,方推某公。某公之字甫脱诸口,而此东南少微已自袖中出一折,端楷敬书劝进之文。全场吁叹,以为此老无异于陶谷之于宋太祖也。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大雄:《说气骨》,《时报》1915年11月17日)

徐兆玮看到《时报》这个评论后特意进行了抄录,并加按语:“所谓某公,盖江阴缪筱珊也。白首老翁,有何希冀而觍颜为此?我真不解。”(徐兆玮1915年11月19日日记)

反观此段时间缪荃孙的日记记载,他对参与投票事讳言,但有意无意也透露了一些有关信息。如他九月十八日日记中(10月26日)记载从上海家中收到江阴来电,此电很可能是江阴地方人士推举他为国民代表的通知。二十日(10月28日)他即从上海赴南京,二十一日,即到处拜会江苏政要,并会见了其他一些国民代表如孙师郑、曾朴等。在关键的投票日廿二日(10月30日),缪荃孙只记载了他“发信”给陈庆年(善馀)的事,以及“夏蔚如住京城五斗斋”,完全不提当日投票选举情况。

正在帝制派紧锣密鼓准备袁世凯的正式登基的大典之时,1915年12月23日,云南方面蔡锷、唐继尧等人率先发动反袁护国起义,袁世凯的帝制大业遭遇到挑战。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朝野上下起初均认为袁世凯可以依靠军事优势轻松解决云南,各省政要于是纷纷表态拥护袁世凯马上登基,声称要主动带兵讨伐云南。缪荃孙也不甘人后,领衔江苏各国民代表于12月29日致电袁世凯表达支持,其原电如下:

皇帝陛下圣鉴:顷阅报载滇省反对帝制,立言狂悖,骇愕万分。查《约法》主权在民,我国民鉴于共和之不适国情,始图变更国体,决非现政府之势力所得而主张。且当时各省区依法选举代表组织大会,手续繁重倍于寻常,而卒无一票之反对者,实缘共和四载,痛苦备尝,故能万众一心推戴圣主。此时国是大定,敢有持异议者即为国民之公敌。乃唐继尧等以首先赞成之人,竟敢蔑视滇省代表,违背全国舆论,昌言反对,欲颠覆我新邦,实为覆载所不容、神人所共愤,代表等断难认为滇民公意。伏愿皇上早登大宝,慰我群黎,命将出师,速伸天讨,拯滇民于水深火热,以解倒悬。不胜迫切待命之至。缪荃孙、夏仁虎……同叩。艳。(《江苏国民代表缪荃孙等电奏(12月30日)》,《政府公报》1916年第15号)

可惜缪荃孙们对袁世凯的实力太过高估,他们希望借助袁世凯尽快登基剿灭反对派的幻想很快破灭,根本没有想到袁世凯会由此遭遇统治危机乃至不得不撤销帝制。

缪荃孙这次的政治投机为其之后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缪荃孙因此不断受到媒体时论的攻讦,乃至被污名化。据缪荃孙这段时间日记可知,他此时段并未到京,其日记中所记在上海与人往来相见的事情都很具体,此时间他写给吴士鉴的多封信也表明他虽有进京计划,却未能实施。况且在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缪荃孙不可能离开上海多日仍能记载上海事情如此详细。只是媒体却传言缪荃孙已经作为江苏民意代表应诏入京劝进,敦促袁世凯早日完成登基手续,结果败兴而归:“苏绅缪荃孙官兴发热,运动得充御用代表入京劝进,现因皇帝梦中途停止,缪已于昨日索然返宁。”(《南京快信》,《民国日报》1916年2月4日)

面对报刊上发表的对自己的批评和歪曲报道,缪荃孙很是在意,曾在致吴士鉴信中诉苦和解释:“弟为报馆混造谣言,全属子虚。”(缪荃孙:《致吴士鉴(三十三)》)吴士鉴在杭州回信安慰缪荃孙:“至于报纸谰言,听之而已。”(吴士鉴:《致缪荃孙(二十九)》)

经常与缪荃孙联络的友人罗振玉也一直很关心袁世凯复辟动向。当他从报纸上读到曾加入筹安会业但因称帝大业受阻已向袁世凯辞去参政院参政职务的严复近况,遂致信新回上海的密友王国维打听缪荃孙近况:“缪老见否?其议论必有奇特可喜者,其门首ム寓字已刮去,可鄙亦可笑也。报纸记严又陵近至塘沽,下场如此,何苦乃耳!”(罗振玉:《致王国维(1916年4月14日)》)收到罗振玉此封来信的王国维恰好又读到报上新发表的一篇讥讽缪荃孙参与袁世凯帝制大业的文章,于是复信罗振玉道:“报又载艺风事,可笑之至,世有此人,真读书者之羞也。”(王国维:《致罗振玉(1916年4月29日)》)

王国维这里读到的报纸文章其实是1916年4月28日上海《时事新报》发表的《缪荃孙与江阴护国军》一文。文中说及江阴炮台守军在民党运动下宣告起义独立,保境安民之余,也请求地方资助军饷,并请帮忙游说冯国璋带领之“北军”不要进攻此地。地方人士认为能承担此重任者只有“请愿帝制之国民代表领袖缪小珊太史荃孙是也”。接下来,该文开始回顾缪荃孙的民初活动特别是他参与帝制运动的历史,极尽挖苦之能事,讽刺缪荃孙为了金钱劝进,结果目的落空,又继续讲述了他同本籍绅商为了安抚江阴起义守军互动的情形,非常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进一步表现缪荃孙狡猾和贪财的面相。文章最后以缪荃孙与江阴绅商合作致信冯国璋寻求帮助,然后在冯国璋支持下花费七万元“买收”义军成功之事,又连带讽刺了冯国璋从中中饱私囊的作为(《缪荃孙与江阴护国军》,《时事新报》1916年4月28日)。由于此报道有太多刻意丑化缪荃孙的描述,且细节过于生动,恐怕虚构成分居多,故王国维认为这些叙述“未必尽实,然空穴来风,亦有以致之也”(王国维:《致罗振玉(1916年4月29日)》)。

不过江阴兵变的确让缪荃孙颇为紧张,其日记里有不少相关的记载。如据缪荃孙三月十五日(即1916年4月28日)日记记载,他在上海该日得知了“江阴兵变”的消息,系一自常州来的“殷先生”告诉他的;次日,缪荃孙又得到自江阴来的“子林”消息,“言可危之状”;再次日,“子林来谈,并无眉目,借卅元去”。十九日,缪荃孙记载他曾致江阴王寄生信。二十二日,缪荃孙日记里又记载道:“江阴消息甚恶,子林夫妇逃来沪。”二十三日,“接王寄生信”。二十四日,缪荃孙记载他复王寄生信。二十七、二十八日,缪荃孙又分别收到王寄生信。二十九日,缪荃孙由上海坐船经南京乘坐津浦线火车去北京清史馆,四月一日到南京即过江乘火车,次日到济南暂住,三日寄王寄生信。五日(即5月6日)到北京。这些材料显示缪荃孙并未为江阴兵变改变日程或特意去南京游说冯国璋,此次进京已经是袁世凯统治处于危机之中,缪荃孙这时当不至于不识趣到再去劝进讨赏的程度,其日记中此后一个月行止记载也很清楚——并无当面劝进事,《政府公报》中也无袁世凯召见和赏赐缪荃孙的记载。

最后值得详细说的是缪荃孙参与洪宪帝制之举,一度让忠清遗民内部很多人对其不满,认为等于背叛清朝,成为贰臣。像罗振玉、王国维本将缪荃孙视为学术前辈,尊敬有加,然而自缪荃孙参与洪宪帝制活动后,以清朝忠臣自居的罗王二人开始在往来书信中屡屡讽刺挖苦缪荃孙,由鄙视其行延伸到鄙视其学。如面对王国维来信中对缪荃孙的鄙视,罗振玉复信安慰王国维说:“此老真不值一钱,亦不足污笔墨也。”(罗振玉:《致王国维(1916年5月30日)》)其后,王国维在和罗振玉讨论为哈同所编《学术丛编》时,涉及王国维为其所讨厌的哈同总管姬觉弥代笔问题,以及哈同所雇用的六旬文人“古杭孙壬”为哈同、哈同夫人罗迦陵、管家姬觉弥分别写赞称颂三人品行事,王国维这里也顺便带及为袁世凯撰写“美新之文”的樊增祥、缪荃孙,认为他们两人赞美袁世凯与孙壬赞美哈同夫妇的行为皆符合其身份,“彼樊山、艺风作美新之文,亦皆称其身分也”(王国维:《致罗振玉(1916年7月17、18日)》)。之后,王国维又在信中告诉罗振玉,吴士鉴与缪荃孙为同一类人,“毋怪其为艺风所称道”(王国维:《致罗振玉(1916年7月26、27日)》)。

之后王国维、缪荃孙在上海仍有一些交往,但讲求气节的王国维内心对缪荃孙为学为人愈加鄙视。如其1916年年底在致罗振玉信中说及缪荃孙新致其信内容,嗤笑缪荃孙在学问上不懂装懂和急迫想同罗振玉通信求助的情况:“艺风书可一噱,其言《敦煌新录》尚存,即其门人吴中某君之说,其屡欲通问之意亦殊可悯。前对维言,言在乙老处见《取经记》写真本,何以公寄乙而不寄渠?维告以此本乙老欲钞之书,渠乃唯唯。此意与欲通书之意相同。”(王国维:《致罗振玉(1916年12月24日)》)1917年8月5日,王国维特意在信中向罗振玉讲述了缪荃孙谈论章学诚及其父出错的事情,“缪种近益悖”。此后王国维又详细向罗振玉解释缪荃孙此次出错由来,实系讹误,为其不察之失。王国维这里还向罗振玉讲述了缪荃孙等人即将赴北京清史馆的动向,暗示缪荃孙人不吸取教训,张勋复辟失败后仍厚颜赴京为清史馆效力:“缪种又将北行,清史馆诸人亦联翩而去。”(王国维:《致罗振玉(1917年9月9日)》)

1917年8月23日,王国维在致罗振玉信中讲述上海遗民间发生的近事时,又嘲笑缪荃孙所撰诸诗,他这里直接借用了另一遗民友人孙德谦对缪荃孙的鄙视语“缪种”,认为缪荃孙未来的命运无异于为袁世凯卖命而最后被赶下台的湖南将军汤芗铭(即“中将汤”,汤曾被袁世凯封为中将,而当时日本一女性用药为中将汤,在清末民初的报刊上常年登广告,影响很大,时人遂谑称汤芗铭为中将汤):“缪种(此名系孙益庵所加,与公不谋而合)近作数诗,桀犬之吠(其如桀不承认何)其仿李义山《重有感》诗,中有一句云浑如梦呓,然又有数句似有稷黍之感者,此人末路,乃不异于中将汤,阅者人人捧腹。”(王国维:《致罗振玉(1917年8月23日)》)

王国维这时一直将缪荃孙视为负面标靶,在对罗振玉臧否人物时往往将他与其他人作对比,这种看法连带影响了原来对缪荃孙观感尚可的罗振玉。如王国维说另一遗民况周颐在上海“颇不理人口”,“然其人尚有志节,议论亦平……文彩亦远在缪种诸人之上”(王国维:《致罗振玉(1917年8月27日)》)。后又对罗振玉说,自己不愿意应蔡元培等人邀请任职北京大学,意在不愿食民国俸禄、保留遗臣气节,但像陈松山(松老)等遗老因为家乡湖南战乱,不得已接受柯劭忞(凤老)邀请加入清史馆,乃是无奈,不能强求:“如大学之事,我辈固不愿就,然如凤老、松老,绝不因其入史馆而减其敬爱;若如缪种,则诚不足齿耳。”(王国维:《致罗振玉(1918年6月27日)》)王国维此处言外之意是原谅柯劭忞等人加入清史馆,却不谅解缪荃孙,他对缪荃孙的鄙视程度可以想见。之后王国维甚至不愿意再同缪荃孙交往,哪怕是因为必须从缪那里借读其所藏宋本《尔雅》,以与自己所校《尔雅》对勘,他也不愿再主动同缪荃孙打交道。为此罗振玉致信王国维劝说道:“此老虽公不愿与交往,然为借书一往还,无伤也。”(罗振玉:《致王国维(1918年9月26日)》)而对于此前王国维视缪荃孙人品为周围朋友中最烂者的观点,罗振玉也有同感,认为徐乃昌(积余)人品有可议之处,缪荃孙则尤不足观,相比起来,即便人品有大问题的董康(广川)也远超缪荃孙,他也认同王国维将缪荃孙和臭名昭著的汤芗铭等量齐观的看法:

积余亦为人所啖,缪种则不足言。弟年来甚薄广川,以为全无心肝。然此人不过无心肝而止,缪种则远在广川之下矣。公以拟中将,殆其伦乎?为之浩叹。(罗振玉:《致王国维(1917年8月30日)》)

1917年10月,人尚在日本的罗振玉鉴于中国内地水灾严重,发起书画赈灾活动,以自己所作书画寄到北京出售助赈,拜托人在北京但一直为自己鄙视的董康(授经)帮忙,为后者支持,故罗振玉感谢之余,在致王国维信中又将董、缪两人做了比较,认为“此人究贤于缪种,以尚有恻隐之心也”(罗振玉:《致王国维(1917年10月26日)》)。

类似王国维、罗振玉这样对缪荃孙的看法和采取的做法,在遗民中当不乏其人。像海上遗老公祭瞿鸿機时,居然未通知与瞿颇有交情的缪荃孙,这让缪荃孙很是不满,误以为是主持其事的沈曾植(子培)(实际是另一遗老张篁楼负责其事)在排挤他,“子培承办不知会,可恨”(缪荃孙戊午年四月十七、十八日日记)。对此众遗老有意疏远缪荃孙的情况,刘承幹也很清楚:

此次艺风作古,在承幹忘年交契,叹悼良深,而海上诸公多有不满意者,辄反唇而相稽,凶终隙末,儒者不为,惟为扼腕长太息而已。(刘承幹:《求恕斋函稿·致罗振玉·己未年信稿(五)》,收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1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99页。此信日期标注为己未年十一月初二日)

再如遗民刘声木对缪荃孙的定位和批评:

综计太史生平,劬学嗜古,在我朝末造,洵属难得之人材。惜乎乙卯、丙辰之间,夫己氏立筹安会,欲使其后人为石重归、刘承佑之流。太史遂为人所利用,自甘为景延广、李业、阎晋卿、聂文进等而不悔,真西江之水,不能洗此耻辱。陆放翁以作《南园记》、《阅古泉记》蒙羞,太史较之,加千百倍也。(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117-118页)

其实缪荃孙晚年已经意识到自己为袁背书之举有悖儒家伦理和为士之道,招致朋好不满在所难免,故他对自己参与撰写的美新之举绝口不提,只是曾在致友人的信中对筹安会和时局表达过不满——也算是变相反对袁世凯的统治:“金陵久不能归,欧战未已,筹安不安。征敛重叠,盗贼四起。苍苍者天,乱未有艾。”(缪荃孙:《致冒广生(七)》)并自我标榜道:“生平立身,总在谨慎一边,仕宦不达,不肯趋附之故。”故在后世学者为其所编文集中,我们找不到他参与鼓吹帝制的文字。难怪过去虽不断有人提及缪荃孙失足一事,但均语焉不详,或充满史实错误——如刘成禺即说缪荃孙应诏入京(如前所论,缪氏此时期并未入京),袁世凯曾手赠三千金,缪荃孙入谢,连呼万岁两声,与此前入觐的王式通一小时内称臣六十次的表现正好相互辉映。故时人以其两人入对:“三千金呼二万岁,一小时称六十臣。”(刘成禺、张伯驹:《洪宪纪事诗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2页)此类传言虽然不实,但影响颇大,很好体现了时人、时论对于缪荃孙参与洪宪帝制事的关注热度和讽刺情况。

所幸今天我们还有罗振玉与王国维、缪荃孙和吴士鉴的互相通信资料可用,还可以方便检索到当时报刊的一些记载报道或蛛丝马迹,辅之以有关的日记、书信、笔记等材料,让我们有可能在考辨中重建这段史实,努力去揭示这段几乎为人遗忘的学人旧事。

本文蒙王思雨、钟淇名两位同学纠正提醒,特此致谢。

买不起房的北漂,在燕郊搭建起熟人社会

“没有人是燕郊人,大家都在北京上班,买不起房,不得已选择了燕郊。因为这份不得已,一群人才有了凝聚力,我们又都是燕郊人。”

文 | 安妮

从“拼车群”开始

工作日19:00,打开地图软件,选择从望京出发前往燕郊,匹配到的最快线路是地铁转公交,1小时50分钟。倘若切换到打车APP,55分钟,车费约150元。“燕郊人不这么通勤,我们都拼车,20块钱,公司楼下直达家门口。”小青说,“疫情这几年涨价了,以前15(元)。”
2018年12月,小青退掉北京的出租屋,搬到燕郊的新居,成为在北京上班的环京居民。“通勤最棘手,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他都不是事儿。”在此一年多前,小青受邀到大学师姐君兰家暖房,那是她第一次去燕郊。从大望路出发,一辆公交车坐到底,再转乘一趟车,算不上近,但挺方便,没有想象中周折。那晚她们聊到很晚,君兰送她出门,两个人在小区里慢慢地走。“我哪怕在这里有个小单间,自己的窝,就挺幸福的。”小青抬头看看无数亮着灯的窗口,心里想。
安家的愿望强烈,在北京买房几乎不可能,小青从“北三县”(指河北廊坊环京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入手,开启看房之旅。转了一大圈,她还是回到隶属三河的燕郊,最终选择君兰的小区,跟师姐做了邻居。君兰分析,在“北三县”其他地区或者天津武清买房的人大多出于投资或养老的考虑,如果要通勤,燕郊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图片《后来的我们》剧照
刚搬到燕郊的时候,君兰通常在路边拦车进北京,20元单程。返程搭“黑车”。“你在大望路见过有人喊‘燕郊燕郊,50(元)一位’吗?那就是黑车。”讲求生活秩序的燕郊居民更偏好充月费的大巴车,定时定点,有固定座位。这样略显疲惫的生活没持续几天,君兰就被小区业主大群里热心的邻居拉进了“拼车群”,手机噼啪一通响,用她的话说,“那一刻才觉得自己真是个燕郊人了”。
起初加入的拼车群是500人大群,以目的地命名,“望京拼车1群”“国贸拼车2群”……拼友们心照不宣的晚高峰是21:00。第二天在哪里接人、几点出发、能载几人、尾号多少、车主电话,几条基础信息,干净利落,有合适的就自己匹配,车主再宣布满员。“相当于顺风车,反正都要上班,邻居们不图这个赚钱。”君兰告诉我,15~20元的拼车定价是基于过路费和油费制定的,公开透明。车主行个方便,乘客分担消耗,本质是燕郊人的邻里互助。
在大群拼过几次车后,相似路线的车友把君兰拉到具体的小区拼车群。过一阵子,她又加入了更小范围的单元楼群。定居燕郊不到一个月,君兰就找到了固定的拼车车主,隔壁单元楼的一对韩国夫妻。
图片通勤是燕郊居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居民们自发组织拼车,建起一个个“拼车群”,又由此制造更深更广的联结,形成了具有温度感的熟人社会(翟羽佳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君兰居住的小区位于燕郊北部,是距离望京路程最短的几个小区之一,居住者中有大量韩国人。拼车固定下来后,韩国夫妻、君兰两口子、一个韩国年轻女孩儿组了个小群。“明天走不走?”“走。”像发电报似的。君兰记得,韩国大哥车技了得,那时京平高速到六环的路还没有通车,在堵得水泄不通的机场高速上,他总能钻出一条看不见的路,40分钟,5个人准能到公司楼下。
有师姐君兰开路,小青的燕郊生活启动得很容易,早早就固定了车。不过,通勤问题解决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让她颇花了些时间适应。
刚到燕郊时,小青的生活很闭塞,几十分钟的车程把北京变成异地,人际圈子似乎也被隔开了。“好奇怪,就算在北京,城南到城北不也要一小时吗?”小青首先失去的是丰富的夜生活。下班后从容地听场音乐会、跟朋友约顿夜宵的权利仿佛再也没有了,因为玩得太晚就拼不到回家的车。周末极少有人愿意进京,拼车又是大问题。况且日常通勤给燕郊人造成了客观的精神内耗,休息日只想躺在家里,懒得去追求“城里人”的爱好。
图片(IC photo 供图)

自我封闭的生活过了一年多,2020年初,疫情袭来,小青的情绪到达冰点。“检查站老是卡我们,师姐被迫搬回北京租房,真就剩我一个人了。”那段时间小青总用一整天时间刷武汉的新闻,一边刷一边哭。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不是为工作买了张床,而是为将来安了个家。
那天之后,有点儿社恐的小青取消了手机里几十个群的“消息免打扰”。她终于真正做好准备,去成为一个燕郊人了。

从1到100

如果将环京生活视作一款开放世界游戏,拼车群就是“新手村”,居民在那里学会基本生存法则,再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解锁更大的地图并沉浸其中。
“今年微博上有很多上海居民疫情期间互助的帖子,大家都在点赞,其实燕郊人一直是这样生活的。”去年,小青居住的小区经历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封控。拼车建立的联系让居民迅速拉起楼栋群,邻居们报出自家物资,把能共享的放在单元楼门口,供彼此拿取。小青回忆,有位邻居想吃金针菇,怎么都弄不到,她正好有一袋,就从冰箱里翻出来送给他。“一包金针菇才几块钱,但他回馈了我一袋阳光玫瑰啊,那时候这个葡萄还非常贵呢!”
像这样由于临时特殊需求拉起来的群,小青的手机里有好几个。比如近期药品不好买,邻居们就拉个群共享药。小区非工作时段施工,打扰附近单元居民休息,大家就拉个群商讨维权对策。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人辞掉北京的工作回老家,离开燕郊前,他们会把相熟的邻居拉进一个群,出售自己的二手家电。“燕郊近似一个以微信群为基本单位构建的小社会,但更灵活,居民自治,有求必应。”小青说。
图片《二十不惑》剧照

灵活性首先体现在日常生活物品的采购上。小青的手指划过手机屏幕,“这些都是生活群,能买一切”。蔬菜水果团购、大厂回族自治县新鲜牛羊肉、某家特定店铺的拌鸡架等,应有尽有,看到合适的就团几单,专人送到楼下,物美价廉。生活群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相互通报进京检查站的实时动态,当天最早过站的人会在群里发公告:某天只刷身份证,没查核酸;另一天某项检查变严了……早晨的生活群像个新闻播报站。“环京动态,尽在掌握。”君兰开玩笑说,物业生活群的功能称得上是个地面频道,“八点档”也不会缺席。“如果一直留意群消息,你会知道谁的老公在搞外遇,哪个邻居酒驾被罚款了,谁家孩子要上学在托关系,等等。群里一天到晚都在聊天,家长里短的,非常活跃。”
据小青观察,在燕郊买房的大体是两类人。一类是已婚夫妇,如果一直在北京租房,有了孩子,到学龄阶段就可能面临返乡。在工作和孩子教育之间作权衡,居燕郊这是最优解。另一类是像她这样的单身男女青年,比较确定未来会在北京发展,不想跟人合租,至少是不愿频繁搬家。小青算过一笔账,燕郊的房贷跟北京的房租基本持平,但居住条件好得多;生活起居成本略低于北京,可每个月800元左右的通勤费用是雷打不动的。“其实选择在燕郊买房,本身就选择了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小青告诉我,去年她报名了整理收纳课,跟物件“断舍离”,同时也整理思绪,不断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不可避免的退而求其次之下,尽量维持住自己的生活品质。
图片(翟羽佳 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小区的登山群是最先让小青觉得“还不太糟”的群。在那里,她发现燕郊也能有“生活”。
小青是个户外爱好者,租住在北京时,她每周末固定跟朋友去爬山。搬到燕郊后,她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北京早晨7:00的爬山活动了。某天刷生活群,小青留意到周末的登山小队正在接受报名,她试探性地回了一句,邻居立刻响应,把她拉进登山群。“北京爬山128元一个人,燕郊这边100(元),都会组织车,但油钱实际上是燕郊更贵。我觉得燕郊爬山更有趣,基本都是群主带着去爬野山。”
图片小青在京郊爬山(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小青在燕郊买房首付款的三分之二是借出来的。后悔吗?在她心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跟刚搬去时很不同了,特别是面对腰斩的房价,内心的安定感从何而来?
图片京秦高速潮白河边的日落(受访者供图)
“你能想象吗?让我产生归属感,能踏踏实实在这里生活的,是我的邻居们。”小青和我提起2020年初,她确定自己“燕郊人”身份的那天。当晚大约8:00,天气很冷,临近除夕,小区里没什么人。那会儿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也没有口罩,正是人心惶惶的阶段。晚饭后,她到楼下的韩国小超市买东西,整个人看起来有些萎靡。“你看,外面的月亮好漂亮。你也要开心一点啊!”老板娘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让小青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暖。她想起小时候,发小每天赖在他们家,大人们互相送东西,趁机到家里坐着聊几句。“在北京住久了,我都忘了还有这样的人际关系。就像生活在韩剧《请回答1988》里一样。”小青说。
图片《请回答1988》剧照

异乡的熟人社会

今年上半年,我们做了一期有关电视剧《人世间》的封面故事。在我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所副所长孙承健研究员的采访中,他认为,该作能收获当代“互联网原住民”的喜爱是因为它难得地寻回了熟人社会的温度感,为观众提供了人际关系的替代性满足。而在本次采访环京居民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温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构建起一个熟人社会,将彼此作为异乡的依靠。
小青有一只白猫,是个话痨,采访时,猫猫一直在旁边叫,好像也想讲几句。这只猫是小青从小区的宠物医院领养的,被她看作“跟燕郊根深蒂固的联结”。某天晚上,宠物医生突然回复她的朋友圈,说想去她家喝酒。“如果是在北京,我根本不可能加上宠物医生的个人微信。我们其实算是陌生人,我也不喝酒。但我就说‘你来吧’。”之后两人关系逐渐熟络,常去彼此家吃饭。小青甚至在医生的协助下救助过流浪猫,把它们领养去了很好的人家。这是她曾经无法想象自己能做到的事。
《宠物医院》剧照
类似的邻里关系建立,小青经历过太多次。“最神奇的是留钥匙。”她说,生活在北京时,“留钥匙”是个符号化的行为。拥有别人家的钥匙是某种身份的象征,代表你们关系非同一般,至少是城市里最好的朋友。但在燕郊,从陌生人到好朋友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一回,小青半夜失眠,同层的邻居看到她的朋友圈,顺手分享了个歌单给她。她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天,最终干脆相约去小区里散步。两个女生,之前几乎没说过话,绕着小区溜达到了5点,一起看了个特别漂亮的日出才回家睡觉。这位邻居现在有小青家的钥匙,出差在外,邻居替她照看猫。
图片小青和邻居们在燕郊搭篝火,一起烧烤(受访者供图)
小青和君兰跟我讲了很多故事,包括邻居住院去陪床、几家人相约在小区里烧烤、一起吃年夜饭……她们的讲述令我觉得失真,难道燕郊才是完美生活的代名词?“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小青觉得,问题到处都有,亲密的邻里关系却是燕郊的特色。“没有人是燕郊人,大家都在北京上班,买不起房,不得已选择了燕郊。因为这份不得已,一群人才有了凝聚力,我们又都是燕郊人。”
图片《欢乐颂》剧照

小青提起小区里的一家小餐馆,店主是一对韩国老夫妻,她每次去吃饭,奶奶都笑眯眯地多舀一勺米饭给她。朝鲜族爱吃一种叫马蹄叶的野菜,小青吃不惯,但她去爬野山时总采一大包带到店里,爷爷奶奶就咧嘴笑,顺势又多盛些饭给她。有一次,奶奶问她为什么不在家吃,听说她一个人不想做饭,就说:“不想做的时候就来店里装一碗走嘛,不要钱。”小青知道奶奶的中文水平不足以理解“不想做饭”和“不想做米饭”的差别,笑着点头,又说刚采了马蹄叶,回头送到店里去。
(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22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