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伴我闯荡:怀念黄家驹

大概1990年吧,我在一本内地娱乐杂志的封底上看到四个坐在草地上的年轻人,穿着衬衫仔裤,留着典型的港台男青年的发型,不算帅,但非常清新亲切,好像四个规规矩矩的大学生。要不是怀中的吉他,几乎没法把他们跟乐队和娱乐圈联系起来。不认识。看看下面小字:“香港B安乐队”。
不久,这个已出道十年、堪称最为成功的香港摇滚乐队便开始“后发制人”地在大陆流行起来,而且名字纠正为正确的BEYOND。虽然流行程度肯定不如谭张,也不如克勤,但稳稳地让一部分七零后成为死忠歌迷。
图片
Beyond 乐队成员(左起:黄家驹、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

再不久,各地报纸的文艺板块登出了一条新闻,BEYOND灵魂成员黄家驹在日本意外身亡。
转眼,家驹离世快三十年了。今天回想,这件悲剧之后,他们被七零后甚至八零后集体封神;这三十年来,他们的歌在大江南北无数KTV里被反复传唱,连九零后和零零后也竞相点播,但几乎全是家驹的歌。就好像家驹在离世之前存了一笔款,数目巨大,大得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喜爱BEYOND,尽管我们已不再听他们的新歌,尽管我们已不再关心他们后来的聚散和近况。在我们心中,有关BEYOND的一切都封存在了1993年之前。那之后的事情,好像都不存在。
2005年,BEYOND举办世界巡演,其中有沈阳站,场地在中国足球打进世界杯的福地五里河体育场。我去了。乐队唱的也都是家驹离世前的歌,这个我记着,因为我都会,全场都会,都在跟着唱。在那混合了伤感和迷醉的气氛里,我猜,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很自然地觉得家驹就在台上。
那一年的巡演之后,BEYOND就正式解散了。关于他们的新闻逐渐消失了。只有每年的六月,歌迷会想起他们。毕竟,六月是家驹的生日和忌日。
图片

我呢,KTV去的越来越少了,但每去必唱BEYOND。而且我留意到,我比以前更加喜爱BEYOND了。寻常生活中,不经意间会听到或者想起BEYOND的某一首老歌,然后忽然觉得它的词怎么那么准,它的曲调怎么那么合,它营造的气氛怎么那么对。我当然知道是我变了,歌曲才会焕然一新。但我不免去想,怎么家驹30岁之前就能写出这样的歌呢?于是家驹和BEYOND就愈发的高大和升华了。
可能这就是七零后集体膜拜BEYOND的原因吧。BEYOND在90年代“滞后”传入大陆,正是七零后追求流行文化的青春期,于是赶上了。其实更大原因,是我们自己逐渐人到中年了,于是听懂了。
这个道理和过程适用于一批歌曲,即所谓的经典。它们具备跨越时代、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家驹的那些好歌就是如此。而且,他是创作型歌手,不靠别人“喂歌”。他用他独特的原创性把歌和人紧紧绑在一起,所以,对家驹和BEYOND,我们不但喜欢歌,还喜欢人。他们的歌,谁都爱唱,但没人可以翻唱。因为实在太过独特。
从一开始,BEYOND的歌就给我一种强烈的感受。辨识度极高,一听就是,就在那里,在曲调里、在歌词里、在配器里、在演奏里、在嗓音里、在台风里、在整体风格的每一点每一线每一面里。但我说不清楚那是啥,只知道唱K的时候把嗓音压扁压低,再抖动喉咙,就像一边开拖拉机一边唱。
图片
尤其是那些“哦哦哦哦哦”。家驹好像特别喜欢在歌曲中加入一段“哦哦哦”或者“喔喔喔”,然后“抖唱”出来。这种独特的“抖唱”简直是整个乐队的商标,而我们在KTV唱BEYOND时,也一定要抖起来,仿佛这是唱好BEYOND的法宝。
这么说,家驹堪称抖音鼻祖,而七零后也早就跟着BEYOND玩儿起抖音了。
但“抖”只是作品风格和演唱风格的外在特征,并不是我寻觅的那个最能代表BEYOND内核的词。后来什么时候我忘了,但反正我找到了——苍凉。
BEYOND的前奏一响起,我会立刻感到置身于旷远天地之间,风霜凛冽,四顾茫然,心底升起一股无能为力的颓丧,但逐渐会激昂起来,变成挣扎和不忿,变成一股原始荒蛮的力量,准备跟同样原始荒蛮的外部环境相抗争。前奏继续,渺小的个人和莽苍的天地对峙着,各自积蓄并散发出强大的气场,然后歌声响起,决斗开始。
BEYOND的歌,或快或慢、或喜或悲、或现实或浪漫、或摇滚或流行,虽然曲风和主题各异,但都有一以贯之的苍凉底色。以情歌为例,BEYOND有非常优美的情歌,《喜欢你》《冷雨夜》《天真的创伤》《情人》《早班火车》《是错也再不分》……旋律优美却不甜腻,并且都有一股厚实、滞重的独特质感。而那些立意高远的歌曲就更是如此了,《大地》的乡愁、《真的爱你》的亲情、《再见理想》的颓废、《相依的心》的纯真、《谁伴我闯荡》的友情、《Amani》的温情、《光辉岁月》的博大、直到最后那首充满离愁别绪的《海阔天空》,都在苍凉底色的衬托下显出了只属于BEYOND的那一份质感。
图片
Beyond成员一同荡秋千是难得的轻松时刻

歌如其人。只有家驹能写出这样的歌,这些歌也只有家驹才能唱出味道。观察家驹的相貌和舞台表现,不难感到他是个心事重的人,颇为严肃和拘谨,唱歌时总是思考问题的表情。BEYOND作为摇滚乐队,舞台表演当然是很放得开的。但其他三人是舒展开,家驹则是把自己扯开,很用力的那种。前文提到他标志性的“喔喔喔”和“哦哦哦”,那种独特的抖音唱出来,给人的感觉总是很无奈和憋闷,牵肠挂肚的,而不是摇滚乐队呐喊时那种惯常的抒发和宣泄。
这是家驹的气质,很苍凉,很有思想,甚至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的侠气。他把这个气质注入给了整个乐队,影响大得直到他去世多年,BEYOND还是他的BEYOND。如此一想,家驹在巅峰期的离世当然是一场悲剧,但却意外的“完美谢幕”,而活着的三个人则陷入了另一场特殊的悲剧。
说来也怪,有三件事让我对家驹的离世有一种宿命感。这当然是事后诸葛亮,但实在有其莫名其妙的地方。
第一,是家驹死于自己非常痛恨的综艺节目。这方面的报道歌迷都不陌生。BEYOND一直是“适度摇滚”,甚至摇滚只是面子,骨子里其实是流行。歌如此,人也如此。他们的形象从来都很亲切、阳光,叛逆的元素很少,从来没有“不良”过。唯一刺儿头的一次,就是抨击香港娱乐圈强迫艺人们参加大量无聊的娱乐节目。为此BEYOND特意创作了《俾面派对》,家驹更是说出“香港只有娱乐,没有乐坛”,结果招致一片骂声。他们出走日本,除了开拓市场和追求更好的商业回报,还有个原因就是想在日本那个更成熟的行业内专心做出更好的音乐。结果没想到日本原来是一个变本加厉的香港。他越想远离,却偏偏一头扎了进去。最终,在一场典型的他所痛恨的、小丑一般的俾面派对里,家驹莫名其妙地从三米高的戏台上摔下来,死了。过程滑稽而离奇。
第二,是电影《莫欺少年穷》里家驹的角色有诸多“不祥”。这是一部典型的港产青春片,剧情超级扁平,追求的是励志和热闹。演的就是BEYOND自己——四个热爱音乐的劳工阶层的青年,冲破种种社会的阻碍和束缚,坚持理想做音乐的故事。其中家驹(电影里也叫家驹)为了移民美国疯狂打工,结果搞得半死不活、一脸活不长的样子,惹得世荣惊呼“小心只剩骨灰去移民啊!”。
第三,就是家驹最后的经典《海阔天空》。这首歌,真的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离别意味儿,曲风依旧苍凉,但透出豁达和和解,好像是一切终于可以放下。是一段总结,一场告别,甚至永诀。歌词更是暗合了后来的悲剧——“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哪会怕有一天会跌倒”。1993年的5月,《海阔天空》发行。6月,家驹真的跌倒了。一次残酷的巧合,一首意外的绝唱,一段悲怆的宿命。
谨以此文,怀念家驹,怀念BEYOND。
图片
END
本文作者:布克

李嘉欣:惹怒赌王的日子

李嘉欣一心想嫁入豪门。她多次插足别人的婚姻,被骂拜金小三,终于在 38 岁那年嫁给了香港船王之孙许晋亨。

2018 年,许晋亨的父亲许世勋去世,留下 420 亿巨额遗产。但他把财产全部变成家族信托基金和巨额保单,儿子许晋亨和儿媳李嘉欣每月只能领到 200 万生活费。

很多人说:“努力了半生,李嘉欣的豪门贵妇梦还是碎了。”

image

甩倪震

1970 年,李嘉欣出生于中国香港。父亲是葡萄牙人,母亲是上海人。她从小被夸好看,3 岁时被星探发现,拍了一个婴儿广告。

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李嘉欣知道父亲出轨后,心想:“爸爸好可恶,妈妈好可怜。” 李嘉欣十多岁时,父亲抛弃她们母女,和别人重组家庭。

母亲带着李嘉欣和姐姐艰难为生,努力赚钱供她们念书。母女仨住在棚户区。下雨天,尤其是刮台风,她们晚上不能睡觉,要接屋里的漏雨。

那时街上很多星探相中李嘉欣,问她:“你想不想拍电影,想不想拍电视剧?” 她都拒绝了。那时她成绩不错,想继续念书,将来成为一名空姐。

贫困的生活很快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她知道依靠美貌才能快速改善现状,开始半工半读,到广告公司当模特。拍广告时,她认识了倪震。

倪震出身于名人世家,父亲倪匡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姑姑亦舒是知名作家。倪震在黄霑的公司供稿,偶然遇到拍广告的李嘉欣,对她一见钟情。

为了追求李嘉欣,倪震写了一百多封情书。李嘉欣觉得他有才华,又很浪漫,答应和他在一起。顺着倪震的人脉,李嘉欣开始广泛地接触名人。

参加港姐选举时,倪震是评委之一,他说:“出于人最直接的本能,我想说你好靓,我很看好你。” 李嘉欣的呼声很高,媒体说她可以拿最佳上镜小姐奖。

李嘉欣压力很大,怕自己没拿奖会令全世界失望。她哭着和母亲说:“我好想放弃。” 母亲说:“这是你的选择,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它。就算最后输了比赛也没关系。但不要中途退出,做半途而废的事情。”

她听了母亲的话:“我要尽力去比。如果我输了,就当是做了一场梦。”

3

在最佳上镜小姐的比赛中,李嘉欣输给了别人。赛后,李嘉欣在车上抱着倪震大哭,倪震安慰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决赛时李嘉欣放松了,反而表现出更好的状态,拿了香港小姐冠军。

之前港姐大多与无线签约,拿基础工资演港剧。李嘉欣野心大,她只拍了一部无线电视剧《花月佳期》,就签约了大都会公司拍电影。

连续拍了《倩女幽魂 2》、《笑傲江湖 2》和《赌城大亨 2》等续集电影,她被称为木头美人:“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同时,她也赚了很多钱。基础月工资三万多,还有每部电影八万片酬。她把钱分了一部分给母亲和姐姐。

某天父亲打电话给她,简单问侯完,向她要一笔钱。李嘉欣说:“为什么会这样?你应该关心我们三个女人的生活,为什么之前不打电话,为什么不在乎我们?看到报纸上说我们很富有你才打来,我好受伤!”

挂了电话,李嘉欣没有给父亲钱。后来父亲患病快要离世,李嘉欣依然不肯出钱,她母亲只好悄悄接济父亲。李嘉欣说:“他想要的数目,我没有。就算我有,我也会把钱存起来,我干嘛要给他?”

4

李嘉欣因为拍戏繁忙,经常推掉和倪震的约会。倪震不理解,希望李嘉欣变回原来的样子。李嘉欣觉得他大男子主义,经常和他争吵。

不久后两人分开。李嘉欣把分手的问题推给倪震:” 刚认识的时候我还是学生,什么都听他的。现在我是明星了,可能他有压力。“

后来亦舒写小说《印度墨》帮倪震撑腰。这本书以李嘉欣和倪震为原型,讲述出身底层的刘印子(李嘉欣),在未成名时爱上书香世家的陈裕进(倪震)。后来刘印子进入演艺圈,与影视巨头洪钜坤相爱,甩了陈裕进。

洪钜坤影射的是香港富豪刘銮雄。

5
image

离开刘銮雄

李嘉欣和刘銮雄在一起时,刘銮雄还没有和原配宝咏琴离婚。

当年宝咏琴抵押娘家财产帮刘銮雄创业,两年赚了一个亿。但刘銮雄成功后变得很花心,和关之琳、洪欣和蔡少芬等人传出绯闻。

和李嘉欣在一起时,刘銮雄出手大方。李嘉欣说衣柜太小,没空间放衣服,他立刻豪掷 2000 万港币,买下香港半山的顶级别墅送给她。不久后,又送了一栋跑马地超级别墅给她。

一回李嘉欣想吃肠粉,但她住的大厦停电了。刘銮雄知道后,爬了二十多层楼梯,亲自把一碗肠粉送到她面前。还有一回李嘉欣扭伤了脚,刘銮雄背着她,满大街找跌打药。

当年李嘉欣因为竞选港姐没能继续读书,觉得很遗憾:“我钟意读书,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天份。但那时候想快一点挣钱养家,所以进了娱乐圈。” 刘銮雄专门请教授辅导她学习,李嘉欣学会了英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日语等多国语言。

虽然李嘉欣背上小三的骂名,但她不在意:“我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刘銮雄讲,我信任他,知道他会待我好。我有任何困难,他一定会帮我。我不快乐,他会开解我。”

7

李嘉欣得到刘銮雄的宠爱,但她不满足,想要上位。

她半夜打电话给宝咏琴,骂 “操你老母”,还说刘銮雄在自己身边,爱的人是自己。别人问宝咏琴为什么不挂电话,宝咏琴说:“我想继续听她说,看她有什么创意啊。”

看刘銮雄对洪欣好,李嘉欣又打电话跟刘銮雄:“听说你看上了洪欣那个蠢女人?” 刘銮雄怕李嘉欣不高兴,没有继续捧洪欣。

为了扳倒李嘉欣,宝咏琴开始拉拢刘銮雄其他情人。她请人给蔡少芬补习英文,教她社交礼仪,希望她陪刘銮雄出席公众场合时表现得体。她约关之琳吃饭,专门请媒体拍照,称这是 “请姨太太进门”。关之琳说:“宝咏琴对我真好。”

结果还是李嘉欣赢了。刘銮雄跟宝咏琴离婚,宝咏琴说:“姓李的会让我一辈子耿耿于怀。” 不久后宝咏琴被查出乳腺癌,她觉得这病是李嘉欣气出来的。

2003 年,宝咏琴去世前留下遗言:“我不希望刘銮雄娶了伤害我的人。” 或许是出于对前妻的愧疚,刘銮雄一直没有把李嘉欣娶进门。

8

<宝咏琴和刘銮雄>

之后刘銮雄依然和多个女星来往。李嘉欣希望他对自己专一,但他怎么也做不到。她似乎感受到宝咏琴当年的心情,说:“我慢慢才学习到,原来感情是不可以跟其他人分享的。”

李嘉欣受不了刘銮雄花心,跟他提出分手。她觉得在情感问题上,公众的评判很不公平。人们骂她小三,却很少骂刘銮雄。如果不是刘銮雄承诺对她专一,她当初也不会跟原配叫板。

“我负一半责任,另一半算他的。我伤害了很多人,我想跟他们道歉。我也被人伤害,一切让我成长,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样了。”

和刘銮雄分手后,李嘉欣又谈了几任男友,都不能使她满意。她和股神罗兆辉在一起,但罗兆辉和刘銮雄一样花心。李嘉欣离开他,说:“罗兆辉是一个空心大佬,既无才又无财,算个过路朋友吧。”

之后,李嘉欣和丰裕兴业国际主席庞维仁传出绯闻,但庞维仁和前妻复合,没有和李嘉欣发展下去。

那时李嘉欣和黎明拍了好几部电影,又在同一个经济公司。李嘉欣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找黎明聊,媒体大炒他们的绯闻。但李嘉欣觉得黎明不是她钟意的类型,没有正式恋爱。

“我交往的大多是中年男人,年轻人处不长久。如果他年纪比我小,思想上有差距,他也不会有安全感,他也很辛苦。”

9
10

嫁给许晋亨

2006 年,李嘉欣遇到香港船王许爱舟的孙子许晋亨。

这时李嘉欣已经三十六岁,她可选择的富豪不多了。许晋亨是李嘉欣妥协的结果,他不是富一代,没有事业心,是个花花公子。

但他不在意李嘉欣的过去,从不过问李嘉欣一句她的情史:“过去的就是过去的,我选择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

李嘉欣决定牢牢抓住这个嫁入豪门的机会。

别人问李嘉欣:“你不觉得许晋亨的情史过于丰富吗?” 李嘉欣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过去,到我这个年龄,一个没有人生经历的人跟我谈恋爱,我是不会接受的。我们都有很多经历,才会理解彼此。”

别人又问:“他很喜欢漂亮女明星,你不担心吗?” 李嘉欣说:“喜欢靓也不是错啊。” 她反对 “花花公子不能嫁,有经历的女人不纯洁” 这种观念。

11

许晋亨的情史和李嘉欣一样丰富。

他年轻时和刘嘉玲恋爱,但许家看不上刘嘉玲。许晋亨搬出来与刘嘉玲同住,安慰她两人迟早会结婚。有一次媒体问刘嘉玲:“你什么时候和许先生结婚?” 刘嘉玲说:“我和他已经商量过,我们即将举行婚礼。”

第二天婚期将至的新闻登报,许家很生气。媒体向许晋亨核实消息,许晋亨怕惹怒父亲,跟记者说:“我们确实谈过,但没定好时间。” 不久后传出许晋亨和刘嘉玲分手的消息。

几年后,许晋亨和赌王之女何超琼政治联姻。婚礼酒席连续摆三天,每桌费用超过一万。何超琼的进口婚服一天一换,每套价值 60 万。婚礼一共耗资 2000 万,赌王送出高达 10 个亿的嫁妆。

那时何超琼和陈百强热恋,却被父亲拆散。陈百强因为抑郁症自杀,何超琼恨透了父亲。婚后何超琼和许晋亨没有感情。结婚九年,其中七年是分居状态,一直没有孩子。

何超琼在英皇集团老板杨受成女儿的婚礼上,和杨受成儿子杨其龙拥抱。媒体报道赌王之女婚内出轨,赌王很生气,说:“如果你不和杨其龙分手,就别想继承我的财产。”

许晋亨流连于各个女明星之中,先和陈法蓉传绯闻,又追求李嘉欣。某天媒体拍到李嘉欣和许晋亨单独庆祝生日的亲吻照,许何婚变的传闻更热了,赌王的面子越来越挂不住。

有人骂李嘉欣靠美貌勾引许晋亨,李嘉欣说:“当了那么长时间的花瓶,到现在这个年纪,还有人因为我漂亮说我还是花瓶,那我也算独一无二了。有谁在这个年纪还有资本被说是花瓶呢?”

媒体称何超琼不肯离婚,阻碍李嘉欣转正。何超琼回应:“我已经签了离婚同意书,等法庭颁令而已,我做了我该的事情,不要再说我阻碍人家!”2007 年,在赌王的同意下他们终于结束了婚姻。

12

<许晋亨和何超琼>

李嘉欣 36 岁生日那天,刘銮雄斥巨资在报纸上给她登了整版庆生广告,落款是 “The One”。

李嘉欣以为是许晋亨准备的惊喜,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是刘銮雄送的。刘銮雄又开发了一处楼盘,也命名 “The One”。李嘉欣没有和刘銮雄复合,而是让他和媒体说清楚,不要让许晋亨误会。

后来许晋亨向李嘉欣求婚,李嘉欣同意了。她觉得他们相遇的时机刚刚好:“我如果早一点遇到他,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有各种经历,现在都可以成熟地面对感情。”

李嘉欣结婚的消息传出,所有香港豪门太太都松了口气。

别人问赌王会不会参加婚礼,他说:” 没有收到喜帖,也不希望收到喜帖。我希望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没欣赏过许晋亨!他有个人好,漂亮,有学问的老婆还不满足!明明我女儿(比李嘉欣)更靓啊!”

别人又问赌王觉得许晋亨会不会再结婚,赌王说:“他再结十次八次婚都说不定。” 李嘉欣回应:“祝福赌王活得长寿一点,给大家多贡献娱乐新闻。”

结婚那天,李嘉欣穿着 500 万天价婚纱,戴着 5000 万的钻戒,婚礼花费超过一亿港币。许晋亨父亲送出价值两亿的房子给夫妻俩。但许家害怕惹怒赌王,婚礼办得很低调,请了很少人,几乎没有媒体拍到现场照片。

13

14

豪门梦碎

嫁入豪门后,李嘉欣被称为人生赢家。

但她知道想要更好地生存,美貌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和妥协。

她原本不想太快要孩子,但公婆很着急。结婚不满三年,李嘉欣为许家生下第一个男孙,公婆奖励她一亿港币。

许家比较老派,李嘉欣打消让儿子念贵族学校的念头,让他上公公曾经就读的小学。婆婆希望李嘉欣提升品味,她就学习品酒、滑雪和绘画。婆婆看她这么用心,夸她画得好。

她还学习了心理学:“我想了解盗窃者的心态,因为家里发生菲佣盗窃案,那个佣人的戏演得真好。”

旁人以为李嘉欣坐稳了豪门富太太的位置,这辈子会有花不完的财富。没想到意外发生了。

2018 年,李嘉欣公公许世勋离世。许晋亨是独子,李嘉欣生下他的独孙。但许世勋觉得许晋亨不是做生意的料,担心他和李嘉欣败光家产,把 420 亿遗产变成家族信托基金和巨额保单。许晋亨和李嘉欣夫每个月可以领 200 万的生活费。

有人说:“许世勋对他们太狠了。一个月 200 万,一年 2400 万,1750 年才能领完!“

两百万对普通人来说很多,但对于过惯奢侈生活的李嘉欣来说,连买包都不够。人们不再说李嘉欣是人生赢家,而是说这个豪门贵妇当得不值。

另一边,刘銮雄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他身边不再围绕很多女人,只留下甘比。甘比原来是娱乐记者,利用职务之便经常接触刘銮雄,后来成为刘銮雄的贴身助理,常伴他左右,继而成为正牌女友。

刘銮雄把价值 180 亿元港币的 “The One” 商城过户给甘比,将华人置业 50.02% 的股份(市值约 113.4 亿元港币)分给甘比。他害怕自己去世后,儿子会和甘比抢遗产,一次性拨出 50 亿给甘比当打官司的备用资金。

李嘉欣以为没有人能成为刘銮雄唯一的女人,但甘比做到了。如今甘比身价 420 亿,成为香港女首富。这个数字与许家遗产的数目一模一样。

有人说:“甘比现在拥有的一切,原本可以属于李嘉欣。”

image

尾声

一直以来,李嘉欣把美貌当作她最大的武器,借此走人生的捷径。没想到努力了几十年,还是嫁入 “伪” 豪门。

李嘉欣不像别的豪门富太有享不尽的财富,过悠闲自在的生活,而是出来接访问、拍广告赚钱。

因为她的美貌与风流史,知名度仍不减当年。她赚的钱比豪门老公许晋亨多得多,她自己倒成了养家的那个人。

有人问李嘉欣,如果时间逆转,她还会和倪震分手,和刘銮雄在一起吗?如果她和刘銮雄还在一起,现在会不会过得更好?

李嘉欣说:“谁在爱情里没有错过,当年的我那么傻。”

来源:往事叉烧 微信号:wschashao

中国私募大佬的激荡 “造神史”!

1987 年 5 月,还没有拿到中央的 “准生证”,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市政府依然决定,让深圳发展银行(深发展)以每股 20 元的价格,向社会公开募集 793 万元,作为股本金。

当时没有多少人懂股票到底是什么东西,作为新中国的第一只股票,深发展根本卖不出去。

深圳市政府为了支持深发展发行股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买股票。

有一家单位,为了完成认购指标,要求党员最少认购 2000 股,非党员 1000 股;认购人每出 1 元,单位补贴 1 元,相当于半买半送。

后来,这些被强行摊派认购股票的人,都赚到了大钱。

1988 年 4 月 11 日,深发展首次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由此拉开了深圳股票交易的序幕。

那个时候深圳证券公司的交易条件非常简陋,只有一个简单的黑板,上面写上要出售的股票价格和数量。

由于没有多少人懂股票,证券公司经常也就两三个人。那个时候,有一个 25 岁的年轻小伙,经常骑着单车,跑来证券公司看热闹。

这一看,小伙就与股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并不会想到,日后他将成为中国的民间股神。

一、

这个小伙子,就是林园。

林园是陕西汉中人,父母都是医生。1984 年,林园从陕西一所卫生技术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工作。

那一年,林园一家人都来到深圳,没几年,林园又调去深圳博物馆上班。

清水衙门的工作异常平淡,林园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经常上班摸鱼,偷偷跑出来去深圳证券公司围观别人买卖股票。

1989 年 6 月,看股市能赚钱,家境优渥的林园异常兴奋,立马问他的老妈,要了 8000 元。

那个时候,林园没有太多选择,所有的资金都买了深发展。

当时,深圳共有 4 个交易点,每个地方的交易价格还不一样。林园整天没事,就骑着自行车 4 个交易点来回转。

往往在这个交易点 86 元买进,然后马上又跑到另外一个交易点 88 元卖出,一天下来,居然也能赚 100 多元。

那一年年底,万科也上市了,林园也买了万科的股票。有一个庄家坐庄万科,庄家挂 7 块 8 卖出,林园却挂 7 块 6 卖,很多人都与林园成交。

看到林园来回倒腾,庄家很生气地对他说:

“你小子跑得比兔子还快,你干脆把我的股票拿去倒!”

林园乐享其成,赚庄家的差价。

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嗅觉灵敏的林园,住到上海百乐门酒店,每天就从上海人手里收购股票,押一段时间后就倒卖出去。

短短两年时间,林园手上的 8000 元,变成了 12 万元。

1992 年,林园就更厉害了,资产迅速膨胀到了 1000 万元。

1993 年,林园明显感觉股市扩容加快,不断有新股上市。当年 2 月,林园清空了手头上所有的股票,在一波熊市到来前,成功全身而退。

逃顶之后,林园感觉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悄悄启动,于是回到西安,成立了房地产公司,一头扎进了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身其中的 2 年之中,林园并没有获得太高的回报,据说只有区区几百万元。

1994 年 7 月底,A 股上证指数跌出了一个世纪大底,只有 325 点。

1995 年,林园从西安撤出,重返股市,精准抄底。

林园先是 12 元买了深发展,后在 40 元左右全部出清,大赚了一笔。

1997 年,林园 20 多元大手笔买入四川长虹,紧接而来的是四川长虹暴涨到 60 多元;随后,林园分多次卖出,资产再翻三倍。

2001 年,林园的资产已经翻了九倍,成了亿万富翁。正是在这个时候,林园全部撤离 A 股,再一次精准逃顶。

image

那一年,贵州茅台刚好上市,但当时并没有引起林园的注意。

空仓的这两年,林园并没有闲着,他着手调研一些上市公司。也就是那个时候,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进入了林园的视线。

他跑去贵州,清点茅台的库存,惊奇地发现,茅台窖存的老酒,价值高达 300 亿元。而当时茅台的市值,还没到 90 亿。

调研完,林园暗自心想:

“用 90 亿,去买 300 亿的产品,这个价格不低吗?”

林园再也憋不住了,熊市还没走完,2003 年,林园再次杀回股市抄底。

林园从 26 元开始买茅台,谁知越买越跌,一直买到 22 元。林园再也不敢买了,茅台最低还跌到 19 元,一度让他每股深套 7 元钱。

这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间,但林园坚信茅台是一只好股票,他坚信茅台的价值;每当快要动摇的时候,他就会去回想茅台的库存价值,给自己对茅台的信仰充值。

一直熬到 2005 年,A 股开启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贵州茅台股价拔地而起,一路上涨到。

林园的财富,跟着茅台的股价腾飞,一度攀升到 4 亿,林园一战封神,成为了民间第一牛散。

2006 年,林园成立了林园投资,成为了国内最早的一批阳光私募基金。

凭借着茅台股价一飞冲天,2006 年底,林园的股票市值达到了惊人的 20 亿。

茅台得道,鸡犬升天。不仅林园一战成名,小他 4 岁的但斌,也因茅台赚得盆满钵满。

二、

林园在深圳证券公司倒卖深发展股票的时候,但斌还在河南大学读体育专业,学的是体育理论。

读大学的时候,但斌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以后将会走上投资之路。

1990 年,23 岁的但斌大学毕业,找不到体育相关的工作,就去了开封化肥厂供水车间当了一名钳工。

但斌每天的工作,得像消防员一样,穿着防护装置,下到几十米深的地方,去修理进出水泵。

工作环境不好,还很辛苦。每次工作累了之后,但斌躺在出水泵房外面的草地上想:

“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要在这里度过吗?”

第二年,但斌南下来到广州,投靠到广州军区附近一个北大朋友。找了三个月的工作,一无所获。

北京有个曾经共患难的朋友打来电话,叫他过去帮忙打理公司。但斌只好随遇而安,去北京工作了一年。

朋友安排但斌去深圳打理一家电脑公司,1991 年 8 月,但斌来到深圳,住在这个朋友位于桑达新村的房子里。

那个时候,林园通过倒买倒卖股票,已经赚到了 1000 万元。但斌只是从朋友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什么原始股和股票。

似乎上天早有安排,一步一步将但斌推向投资。

image

另外一个曾与但斌共患难的朋友陶永谊博士,也在这个时候来到深圳,他们没地方落脚,就挤在但斌住的地方。

陶永谊在深圳新兰德投资咨询公司搞股票培训,闲来无事的但斌就在一边旁听,学习到了股票投资的知识,还开了账户来买卖股票。

1993 年 2 月,北京的朋友公司要撤离深圳,刚好陶永谊承包了新兰德投资,但斌顺其自然就进入了新兰德投资,半路出家成了一名证券分析师。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考场。那一年,林园带着 1000 万元撤离股票市场,但斌却刚刚入行。

北京的朋友撤回深圳公司的时候,给了但斌 50 万元,让他帮忙炒股。

从 1993 年 2 月到 9 月,股票市场进入牛市最后的疯狂,加上其他一些朋友的资金,但斌手上的本金加盈利做到了 250 万元。

然而,就在牛市最高点,但斌听到一个著名股评专家,说深深房有重大机会。

但斌头脑一热,满仓买入深深房。和很多新手一样,但斌被听信专家的话,满仓迎来暴跌。

还好,他只被套了 1 年。1994 年 10 月,但斌回本了,还略有盈余。

那个时候,他有个朋友贷款炒股,100 万炒得只剩下 10 万了。为了回本,朋友和但斌商量一起来做国债期货。

获得营业部老总同意之后,但斌和朋友跟着庄家,一路做多,赚了 1000 多万。

1995 年 3 月 23 日,但斌原想退出市场,但第二天头脑一热,决定再做一把多头。

这一次,但斌没有那么幸运了。万国证券的管金生大肆做空,但斌被爆仓,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就是著名的 “327 国债” 事件,即使后来多头战胜了空头,但被强行平仓之后,一切都与但斌无关。

但斌不得不重头再来,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听专家,也不听消息,而是转身看 K 线做技术分析。

精于 K 线分析,但斌手头上的钱越来越多。有一次,他注意到华工科技,K 线图走势非常好,基本面也不错。

于是但斌重仓买入,但他对这个行业根本都不了解,结果华工科技股价连连下跌,让他亏损 2000 万元,本金还损失了一半。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似乎所有的炒股方法都用过了,但却无法成为股市的常胜将军,但斌于是思考如何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000 年,但斌加入了大鹏证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在那里,经历了从以技术分析为主的散兵游勇,转变成为企业基本面分析的股票组合投资,让他逐渐发现了价值投资的妙处。

2001 年,美国纳斯达克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跌出了一个世纪大底。

但斌意识到未来互联网将有一个大的机会,于是建议一个客户拿 100 万美元去抄底网易、新浪、搜狐这些公司,但去到香港美林证券开户的时候,美林证券的投资顾问建议他们不要买,他认为这些公司都会破产。

为此,但斌和客户,都错过了一个天大的机会。

但斌只好去香港投资中国的企业,通过分析,他们只选择业绩最好的公司。那个时候,但斌投资了同仁堂科技、宁沪高速和深高速,都给他带来了四五倍的收益。

这次,但斌终于能够安全地赚到钱了,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只投资最好的企业!”

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但斌和林园几乎在同一时间,都是在 2003 年,买入了贵州茅台。

但斌买茅台的时候是 23 元,此外,他那个时候还买入了招商银行,也是与林园不谋而合。

2004 年 3 月,但斌成立了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阳光私募基金之路。

在紧接而来的 2006 年那一波大牛市里,茅台价格暴涨,但斌和林园,都为自己的眼光,得到了最高的回报。

两个人成为了价值投资的践行者,而价值投资的鼻祖,则是美国人巴菲特。两人都视巴菲特为偶像,可谓是师出同门。

但视巴菲特为偶像的人,却并不最终都走上林园和但斌这条路,比如另一个投资天才 —— 徐翔。

三、

徐翔比但斌整整小了 11 岁,他是 1978 年出生的,但他的股龄,却和但斌一样长。

1993 年,17 岁的徐翔高中毕业,与表哥马信琪合开一辆夏利出租车。

车是马信琪家里的,徐翔给他打工。没事的时候,两表兄弟就去宁波市解放南路的证券公司看人炒股。

看到别人在股市里赚到快钱,两人再也没有心思开出租车。马信琪说服家里人,把夏利车卖了,换了一笔资金入市。

徐翔家里穷,就问马信琪借了 3 万元。很快,两个人就赔了个精光。

不服输的徐翔,又从马信琪家里借了 10 万元,再次投入到股市当中。

当时宁波解放南路高手如云,为了学习高手的炒股技巧,徐翔总是厚着脸皮,盯着高手的电脑屏幕看。

这很招人烦,高手给他白眼、赶他走,但他总是陪着笑脸,像苍蝇一样,赶也赶不走。

徐翔几乎将全部时间投入股市,白天盯盘,晚上复盘,日复一日。

天才是 1% 的汗水,加上 99% 的天赋。

徐翔是最勤奋的一个人,他曾在三个月内,手画 3000 多张 K 线图,对股票进行分析。

最终,徐翔总结出了 “涨停板八大原则”,这成了他的炒股秘诀。

起初几年,徐翔并没有赚到太多钱,一些让他帮忙炒股的,还亏了不少。

1999 年,“519” 行情启动,在网络股带领下,A 股迎来一波凌厉上涨。

徐翔的封涨停板绝技大行其道,当他复盘发现上涨凶猛的股票,就用五到十倍的配资,迅速将该股封住涨停板。等第二天开盘,迅速将该股卖出,不论盈亏。

这种方法,就是对赌第二天股票还会保持强势上涨,别人十赌九输,但徐翔却是十赌九赢。

在这波行情中,徐翔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2003 年 2 月,《中国证券报》刊发了《涨停板敢死队》,把潜伏在宁波解放南路的徐翔,以及一群用涨停板打法的同伙,公之于众。

徐翔成为带头大哥,是宁汉涨停板敢死队的总舵主。一时间,坊间关于徐翔的传说四起,徐翔声名鹊起,成了民间股神。

然而股神异常低调,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开豪车,每天都盯着电脑屏幕红红绿绿的 K 线,唯一的放松,就是收盘后去洗浴中心泡泡澡。

徐翔平静的生活,在接下来长达三年的熊市中被打破。

天一证券自营盘资金亏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或多或少使用过这部分资金,2005 年该案被查,此宁波解放南路的游资被重点监控,徐翔不得不收敛起来。

image

也正是这一年,28 岁的徐翔准备转战上海。离开宁波之前,生性木讷的徐翔,拐跑了银河证券营业部的出纳应莹,两人结为了夫妻。

来到上海的前几年,徐翔潜伏在上海东方证券肇嘉浜路营业部,闷声发着大财。

他一如既往地勤奋,就连应莹要生小孩,他也没回去,依然坐在电脑前操盘。应莹生了个儿子,当喜讯从宁波传来时,徐翔高兴地对着电脑手舞足蹈。

作为父亲,徐翔会更加详尽地记录自己的操盘心得,以期日后将炒股真经传给儿子。

2009 年底,徐翔终于进入阳光私募基金行业,因为他非常崇拜毛泽东和康熙,于是将公司取名为上海泽熙投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徐翔的偶像是巴菲特,徐翔却也是别人的偶像。

四、

第一个公开视徐翔为超级偶像的私募大佬,是叶飞。

叶飞 1979 年出生,比徐翔小 1 岁。

叶飞的父亲是最早一批股民,但天资不够,一直没有赚到钱。

1993 年,14 岁的叶飞,在父亲的影响下,就已经进入了股市。

叶飞一边炒股,一边读书,炒股没炒好,书也没读好,只在南京读了中专。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叶飞去南京邮电学院读了大专,最后通过专升本,拿到了南京大学的学位。

叶飞入市的前十年,投资并无任何亮点。

2003 年,叶飞看到宁波敢死队徐翔的报道,如获至宝,拿着 2 万元,潜心实践涨停板战法。

受徐翔影响,叶飞形成了快进快出短线操作的手法,抢趋势、炒热点,是他的风格。

2007 年,A 股进入牛市最后的疯狂,上证指数一度攀升到历史高点 6124 点。叶飞在金融界网站主办的 “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 中,以激进的操盘手法获得了巨额的回报,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了年度冠军。
这让叶飞名声大噪,身边的朋友,还有大大小小的老板,都找上门来,让叶飞来操盘炒股票。

image

2010 年,羽翼丰满的叶飞,成立了淮北市倚天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阳光私募基金之路。

叶飞爱好武侠,江湖气息很重,他的私募基金名称,大部分都是用武侠小说的名词来命名。

他曾经操盘过倚天 2 号、倚天雅莉 3 号对冲基金,还管理过倚天鸳鸯刀、倚天神雕侠侣和倚天七剑下天山等基金。

叶飞在短短几年时间,在牛市里完成造神计划,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可谓是屌丝逆袭。

牛市多股神,熊市多惨案。真股神、假股神,只要一波惨烈的熊市,牛鬼蛇神纷纷都会现形。

五、

2015 年的那场股灾,就是一场现形记。

在此之前,所有的大佬都被封神。

在上海耕耘多年的徐翔,已经是私募一哥,他在上海最贵的汤臣一品,以 15 万元每平的价格,买了大平层;他还斥资 7000 万元,在老家宁波买入 4 套联排别墅。

2014 年,徐翔管理的基金规模高达 200 亿元,不少上海大人物,都让徐翔帮忙炒股。为了靠近权力中心,徐翔还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

2015 年上半年,徐翔的粉丝叶飞,管理的倚天雅莉 3 号基金,收益率高达 351%,成为了阳光私募基金半年度冠军,收益率碾压徐翔、但斌和林园。

风光无限的叶飞,被浙江一大学的 EMBA 总裁班,聘请为讲师。2015 年 6 月,叶飞带着 23 名学员,每个学员都交了 20 多万元的培训费,杀进了股市。

所有人都以为牛市还会继续,林园在 2014 年 12 月,就开始为牛市摇旗呐喊:

“A 股狂牛刚开始,明年沪指可破 6000 点!”

5

私募大佬但斌也毫不示弱,2015 年 5 月,他在微博上信誓旦旦地说:

“此轮牛市 2022 年才会结束!”

6

2015 年 6 月 12 日,上证指数摸高到 5178 点之后,随后开启暴跌模式,千股跌停的奇观频频出现。

2015 年 6 月 30 日,但斌、王亚伟等 13 位私募大佬联合发布倡议书,全面唱多抄底行情,号召为国接盘。

唯有徐翔拒绝参与救市,几乎所有专业机构的基金净值雪崩的时候,徐翔的泽熙一期却逆势大涨 31%,上演了熊市不败的神话。

2015 年 7 月,国家队进场救市,徐翔被动套牢的美邦服饰,成为 ZX 证券使用救市资金,重点买入的股票。

其实,早在股灾之前,泽熙已经全部清仓美邦服饰,半年获利 4.5 亿元。

只不过,有大人物家属追随徐翔,买入了美邦服饰。股灾来临,他们都被套住,不得不找到徐翔想办法。

徐翔只能动用个人控制的账户,帮助他们解套,但自己却被套住了。

恰逢国家队入场,徐翔与 ZX 证券提前建立了联系,ZX 证券将美邦服饰拉高,帮助徐翔出逃。

然而,这一连串的骚操作,被证监会的大数据监控到了。

在股票市场一向不惧法律的徐翔,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常规操作,他不知道的,前方已经是万丈深渊。

2015 年 9 月,ZX 证券事发,10 多位高管被带走。

2015 年 11 月,穿着阿玛尼西装的徐翔,在跨海大桥上被警方抓捕。终于,徐翔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我原以为我是站在监管之上的人,没人可以打败我,但你们却彻底打败了我,更是征服了我!”

叶飞同样损失惨重,他旗下的基金,满仓迎接暴跌。或许也是跌傻了,叶飞响应号召,为国接盘。

损失 15 亿之后,叶飞的基金被清盘。更为要命的是,他曾与一位房地产老板签下保底理财协议,股灾过后,叶飞欠下了 2 个多亿的债务。

但斌的投资神话也同时泡沫,旗下的 21 只基金,有 15 只浮亏。

7

林园在这声股灾中销声匿迹,旗下的基金也大幅缩水。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股灾,所有的投资神话立马破灭,所有大佬的豪言壮语被啪啪打脸,所有的股神立马现出原形。

六、

潮水褪去之后,虽然大家都在裸泳,但有的人在漫长的熊市中出局了,有的人却能活下去。

现如今,徐翔被关青岛郊区的监狱,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释放日期。

叶飞成为了被执行人,生活所迫拉了一次皮条被坑,一怒之下,实名举报。

借此机会,叶飞一夜翻红,拉着美女夜夜笙歌搞直播,他还在为逆风翻盘在挣扎。

在微博爆料中,叶飞还拉上了但斌:

“那些其他的私募经理比如但斌老师,王亚伟老师!明明啥都知道,就装着不知道!不干得罪人的活!但斌哥,亚伟哥,林园出来表个态?”

多年前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曾与叶飞合过影的但斌回应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做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人,工作和生活中,不会也不和 ‘ 搞名堂 ‘ 的人打交道。”

与叶飞划清界限之后,但斌和好基友林园,一起参加了贵州茅台 2021 年股东大会。

目前每股已经 2100 多元的贵州茅台,让两人再度封神,可嘉可贺的是,但斌和林园的基金规模,已经双双破了百亿规模。

在贵州茅台的股东大会上,但斌建议茅台在适当的时候拆股,从而让更多人与公司一起,享受到公司成长和发展带来的喜悦。

有网友质疑说:

“基金抱团没有接盘侠了,想拉散户来接盘。”

林园借着买不到茅台的话题,狠狠地凡尔赛了一把:

“我持有茅台 2% 股份,现在占我总资产的 40%。今年的分红还没到账,我就透支买入茅台,等分红到账后再还。”

现在贵州茅台的市值 27548 亿元,林园持有 2%,则为 550 亿元;这只占他总资产的 40%,说明林园总资产 1375 亿元。

贵州茅台的前十大股东中,并没有林园的身影;财富过千亿的富豪榜上,也没有林园的名字。

然而,这并不影响林园自我造神,他曾说:

“我的司机和保姆跟着我投资股票都已经赚了 2 亿和 8 亿!”

疫情过后的,为了刺激经济,全球货币大放水,A 股也迎来了一波不大不小的牛市。牛市嘛,又是股神崛起的时代。

事实上,股市里从来就没有不败的股神。所有的投资大佬,不过是赶上了中国经济总体增长的大趋势。在经济螺旋式增长的过程中,牛市来了就会有熊市,熊市来了还能等来牛市,只要在熊市中活下来,总能分享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

有一个段子:一部电梯里有三个人,一个人做俯卧撑,一个人头撞墙,一个人躺平;到了 24 楼,有记者采访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有的人说,我是做俯卧撑上来的;有的人说,我是头撞墙上来的;有的人说,我是躺平上来的。

借用这个段子,散户和股神的区别:散户,在电梯里做俯卧撑和头撞墙,结果从电梯里掉下来了;股神,躺平就上来了。

无论是散户,还是股神,想要成功和赚钱,都要感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历史大进程。

来源:大江湖解局 微信号:ZhiChangDJH

炒股从 2 万赚到 2000 万,中国散户第一人的传奇人生

“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

—— 杨怀定 《要做股市赢家》

他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凭借着对政策、市场的敏锐嗅觉和把握机会的超强能力,他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资本市场的标志性人物。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他从炒国库券开始转入股市,赶上了 A 股诞生初期的那轮大牛市,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 100 万,第二个 100 万……

他本名叫杨怀定,但是股民们称他为 “杨百万”,乃至于杨百万的大名比本名还更加广为人知。他的投资故事,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等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成为世界舆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话题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之一的 “著名散户”,已成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和证券市场发展历史时绕不过去的 “象征性人物”。1998 年,杨百万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评选为 “改革开放 20 年 20 人” 之一。

01 从国库券赚到人生第一个百万

杨怀定 1950 年生,祖籍江苏镇江。三十多岁之前,杨怀定在上海一家工厂做仓库管理员,虽然薪水不高,但还算有一个铁饭碗。

1988 年春,国库券转让从 7 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 61 座城市放开,还出现了异地差价。在那个 “摸着石头过河” 的年代,只要敢于尝试,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某个领域的 “第一人”,杨怀定就是如此。

杨怀定自称,“开始我并没想到要做国库券买卖。我看到《新民晚报》上一篇报道,说温州实行利率开放,利息可以高到 13%。” 确认消息属实后,就想去温州存钱。但是,到温州去的船票刚买好,他又看到上海报纸登消息称,上海要开放国债交易。

在 1988 年 4 月 21 日,上海国债市场开市交易,杨怀定一早到场,他以 108 元的价格一下子买入 2 万元国库券,等到当天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 112 元,杨百万在此时选择抛售。仅仅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数个月的工资,800 元。

初尝胜果的杨怀定大受鼓舞。他发现不同试点城市之间,国库券差价很大,而金融机构之间的国库券禁止流通。于是,杨怀定开始做国库券异地交易。

image

他东拼西凑了 10 万元直奔安徽合肥,在合肥某银行买进了价值 10 万元的国库券,随后便返回上海进行卖出,前后几天内就挣了 2000 多块钱,而当时上海一些工厂一名技术工人的月薪仅有 200 到 300 元,也就是说杨百万凭借异地买卖国库券在短短几天内就能赚到一名技术工人将近 10 个月的工资。

光是合肥,杨怀定去了接近八十次。当时个人异地取款十分困难,他只好用箱子装着几十公斤的现金或者国库券往返两地。考虑到安全问题,杨怀定专门请警察荷枪实弹来保护自己,当时《解放日报》刊登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例私人聘请公安人员当保安事件。

倒卖国库券赚了这么多钱,杨怀定内心不踏实。他主动跑到税务局咨询买卖国库券是否要交税。根据相关条例,国库券是免税的,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据此认为不需要为买卖国库券的收入交税,杨怀定的心中再无顾虑。

从 1988 年 4 月到 1989 年,杨怀定赚了 100 多万元,“杨百万” 从此声名在外。

02 散户工会小组长

1989 年,杨怀定留意一些新闻报道,判断利率即将下调,而且政策的重点会倾向于支持资本市场,于是他决定抛掉国库券,买进股票。

在 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当时上海的股票市场非常低迷,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新兴的概念,但是杨百万以 90 元的价格买进了面值 100 元的电真空,转手就赚了十倍。

上个世纪,自证券市场建立以来,A 股经历多次大幅波动,多轮牛熊,杨怀定幸运的躲过几次危机,不少股民奉之为 “神”,但实际上,他也曾不止一次走到绝望边缘。

1993 年下半年开始,A 股经历开市以来第一次最大熊市。上证指数一路从 1400 多点跌至 400 多点。然后,杨怀定判断,股市已经跌得差不多了,于是进场抄底,但没想到,股市继续下跌,杨怀定日渐开始 “绝望”。

1994 年 7 月 29 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 325.89 点,, 那时,很多人经历了这样一个惨烈的年代,上海石化下跌至 1.20 元,马钢股份下跌至 1.21 元。50/60 多元买的股票,悲壮地在 5 元左右砍仓出局…….。杨怀定后来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就在我最绝望的那一天,我跟我太太讲,我还有 20 万现金,不买股票了,你放着,不知道哪一天会涨了。”

然而,1994 年 7 月 30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 “救市”,并出台三大 “救市” 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随后,A 股市场出现 “8 月狂潮”。仅用了两周时间,杨怀定手中股票的市值就翻了四倍。这让杨怀定在股票市场再次声名大振。

多年以来,杨怀定都是一个非常勤劳,非常专业化的 “职业股民”。据报道,他每天早上 8 点起床,听电台财经新闻,9 点 15 打开电脑看行情,11 点半到 1 点午饭休息,1 点到 3 点看行情,3 点以后看电脑资讯,5 点看晚报,5 点 50 看中央台财经报道,8 点看书,10 点复盘,每天花在股市的时间不少于 8 小时,这是杨怀定做股票之后的每日例行安排。

image

杨怀定的一生几乎都生活在股票的世界里。

他的家和他的证券工作室,都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的一所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里,工作室里都是跟着杨百万学炒股的股民。在他的办公桌上,同时摆放着三台笔记本电脑,一台记录着股市大盘的走势,两台监控着他所关注的股票行情,时时地提醒学员要注意的情况。每天早上股市开市之前到达工作室上班,3 点股市闭市后下班,这就是老杨一天的生活。

双休日的时候,杨百万又会接受到全国很多地方的邀请,飞到各地去做讲座,学历不高的他还先后出版了《要做股市赢家》等 5 本专著,并和儿子一起开发出了 “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 软件。

杨怀定自称是散户工会小组长。他说 “我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散户站岗放哨”。

杨怀定坚定地认为,作为散户,想要从股市中赚钱,第一不能太贪,第二要有专业性。他的经典语录说:“炒股要有平常心,知足方能常乐,不能太贪;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

03 谨慎合规

2013 年,杨百万曾接受四川经济日报的采访,他说,“比起当年的 2 万块本钱,今天我股市的 2000 万,资产增加了 1 千倍,钱够用就好,养老也可以不靠国家、靠自己了,除了抽根烟、喝个茶,没有什么奢侈的爱好。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你的机会;我老了,我特别想告诉年轻人,一定要捕捉到属于你们这代人的机会。”

“我最多不会持有超过 3 只股票。每个时期都是这样,选择 3 只股,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有的散户持有十几只,结果一跌,跑都来不及。”

在资本市场从草莽走向规范的进程中,“神人” 跌下神坛的故事比比皆是。作为多个市场创新领域的 “第一人”,杨怀定能够一路走到最后,与他从一开始就主动寻求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密切相关。

早在做国库券交易时期,杨怀定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且合法性存在一定争议。

“后来我(国库券交易)进出都是上百万元了,银行开始注意我了,内部有争论。” 杨怀定后来回忆称,当时争议有两个,一是他的行为是否属于经营金融,二是算不算投机倒把。

为了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杨怀定就主动到中国人民银行去做 “人民来访”。“接待人问我啥事。我说我有些金融法规‘搞不清爽’,想主动接受党和政府的教育。” 杨怀定称。

此次去 “人民来访” 并没有完全打消他交易国库券的疑虑。一方面害怕政策有变,另一方面,也害怕大笔资金随身携带不安全,他又做了一件空前的创举 —— 跑到公安局去,说 “现在改革开放了,我要从事国库券交易,能否请保安人员”。最后,杨怀定开创了上海第一例私人聘任公安任保安人员的先例。

凭借早年的声名累积和几十年的股市交易,杨怀定生前追随者众多。

image

上了年纪之后,杨怀定越发地低调,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吃到时代红利、政策红利的一个股市散户而已,他很少在报刊上写文章指点江山,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但在每次股市大起大落中,他总是选择在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上向散户发出提醒和警告。

他说,他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散户站岗放哨,这是他回馈市场的一种方式。他多次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市场上宣传、培养成熟理性的投资理念,为支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他说,经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自己已经完成了从一个投机者到理性的投资者的蜕变。

04 机构的时代

杨百万具有江浙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与金融意识,从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到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个人物。

杨百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股市上始终活跃着一批短线投资者,有人认为,A 股的股民是 7 年一个轮回,曾经的投资策略慢慢被淘汰,也就是短线投资者慢慢被市场消灭。

随着这两年机构收益普遍跑赢多数散户、大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们倾向于投资基金、间接入市,尤其新一代的 85 后、90 后。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杨怀定那样辞职专业炒股,每天研究宏观、技术、经济等。

近年来,随着 A 股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渐渐深入人心,由于散户研究能力有限,机构投资更加专业。杨怀定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近十年以来,股市投资成功的光环更多地加身于知名的公募私募等投资机构,这是时代的必然。

杨百万座位中国第一代资深股民,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知名度不亚于当下的顶级基金经理。他的出现唤醒了新中国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热情。

今天的投资界人士认为,杨百万的那个时代,那是让散户热血沸腾的时代,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资本市场,和那个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主角,不再是散户,机构已主导 A 股行情,主流资金越来越具话语权,而广大散户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流动性差、低成交量的个股正大批涌现。

中国证券市场前三十年走完了美国二百多年的道路,过去散户为主,散户聪明、勤奋点就可能成功。但现在机构为主,机构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并且这批人经过市场淘汰证明投资能力后留了下来,散户想战胜他们,成功可能性极低。

机构主导市场,必须告别投机,长期价值投资才能像巴菲特一样成功,杨百万在鼎盛的时候,没有与时俱进,成立自己的专业投资机构,有点遗憾。杨百万自始至终都是散户投资者里的极少数幸存者,他的退场,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05 散户精神

6 月 14 日,杨怀定家属公告,杨怀定于 2021 年 6 月 13 日凌晨去世,享年 71 岁。杨怀定去世之后,有不少人士公开悼念。有人缅怀杨怀定个人早年的股海沉浮,更有人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浪淘沙。

杨怀定曾经的成功,今天的万千散户已经无法复制。但是他很多关于散户的炒股理念和精神,值得借鉴学习:

“不倒” 秘诀:信奉 “落袋为安”,不把钱全投进股市。”、“炒股,最好不要定什么不现实的目标,脚踏实地才是取胜之道。”、“股市中,不要惧怕被石头绊倒,但一定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也均达到全球第二,市场基础制度也已经走过了多个阶段,进入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新时代。

时代不能出现第二个杨百万,机构在资本市场的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壮大,但中国证券市场独有的散户投资文化短期并不会消失。传奇人物已逝,散户精神不息。

参考资料
1、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第一股民” 杨百万的 “K 线” 人生:曾靠 2 万炒到 2000 万,要做股市的赢家》,2021 年 6 月 15 日
2、第一财经,《传奇 “杨百万” 逝世,散户进取精神不息》,2021 年 6 月 15 日
3、21 世纪经济报道,《痛惜!“中国第一股民” 杨百万逝世,享年 71 岁!2 万炒到 2000 万,他的股市诀窍就 4 字》,2021 年 6 月 14 日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微信号:CHReview

詹姆斯老了,他的时代落幕了吗

征战 NBA 联盟 18 个年头,15 次杀入季后赛,勒布朗・詹姆斯终究在 36 岁的年纪第一次尝到了 “一轮游” 的苦涩。

当终场哨响,湖人和太阳的第六场季后赛比分定格在了 113 比 100,詹姆斯在球场上没有和对手做过多寒暄,低着头走回了更衣室。

出场 41 分钟,得到 29 分、9 个篮板和 7 次助攻,还有 2 个抢断和 2 次封盖,詹姆斯在最后一战中交出的数据并不难看,但依旧无力将湖人从失利的泥潭中拖出来。

2

詹姆斯在比赛最后几个回合仿佛就是他一整个赛季的缩影 —— 先是尝试背打比他小 12 岁的卡梅隆・约翰逊,结果被抢断;然后篮下试图抢攻却被克劳德封盖;将球交给队友,但只能眼看着一次次无功而返。

他又一次次向裁判抱怨,却只能将自己身上的无奈和挣扎刻画得更加明显……

36 岁的詹姆斯确实再难以靠一己之力带队杀入总决赛了,就像美国媒体《体育画报》写得那样,“必须承认,詹姆斯已经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最强球员了。”

3

詹姆斯在赛后将自己的球衣送给了年轻的布克,后者砍下 47 分。

里程碑的赛季,“里程悲” 收尾

如果不是职业生涯第一次在季后赛首轮遭遇淘汰,詹姆斯的第 18 个赛季算是相当完美了。在 36 岁的年纪,这位 “三旬老汉” 在球场上还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纪录。

今年 2 月中旬,在对阵篮网的焦点之战中,詹姆斯虽然输掉了比赛,却立起了一座里程碑 —— 他生涯总得分达到 35000 分大关,超越 “天勾” 贾巴尔成为 NBA 历史上最年轻的 35000 分先生。36 岁 51 天的詹姆斯将这个纪录整整提前了 2 年多。

更重要的是,根据 StatMuse 统计,詹姆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达成 35000 分、9000 个篮板和 9000 次助攻的球员。

其实在这座伟大的里程碑之前,詹姆斯这个赛季每出战几场比赛,就能够改写一项 NBA 历史纪录:

2 月初对阵掘金的比赛,詹姆斯命中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 12691 个运动战进球,超越传奇球星张伯伦,成为 NBA 历史上运动战进球数第三多的球员;也是那场比赛,他的 27 分帮助他在职业生涯里 800 场单场得分超过 25 分,同样是联盟的一个新纪录。

4

没过多久,詹姆斯又在全明星球迷投票中得到 5922554 张选票,连续第五年成为 “票王”,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第 8 次获得这份荣耀,仅次于乔丹的 9 次。

当常规赛结束,詹姆斯的场均 25 分、5 个篮板和 5 次助攻的数据,让他连续 17 个赛季保持这样惊人的表现,又一次成为 NBA 历史 “第一人”。

彼时,美国媒体已经开始讨论詹姆斯 “时隔八年重夺常规赛 MVP” 的可能性,他们甚至拿出了詹姆斯曾经说过的那句 “我想要那该死的尊重”,暗指 NBA 联盟在评选中对詹姆斯缺乏最起码的公平和尊重。

遗憾的是,詹姆斯一整个赛季的闪耀却最终以 “里程悲” 告终 —— 过去 10 年,詹姆斯 9 次杀入总决赛,但这一次,他却第一次倒在了首轮。

6 场季后赛,詹姆斯场均 23.3 分,出战场次和场均得分都是他的季后赛历史新低。

5

詹姆斯和布克拥抱,联盟已经是年轻人的了。

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年龄和伤病

“此时此刻,考虑到詹姆斯的脚踝和年纪,必须承认,詹姆斯已经不是赛场上最好的那个球员了。” 这是《体育画报》资深评论员罗宾・伦德伯格的一番话。

其实,伦德伯格并不是一个 “詹黑”,就在 “詹库 5.0” 那场大战之后,他还特意写了一条评论赞扬詹姆斯的强大。

但就如他现在所说,“詹姆斯已经 36 岁了,他曾经是联盟最好的球员,但伤病和年龄让他无法回到 100% 的状态。”

确实,伤病正在拖垮詹姆斯的身体 —— 就算他每年花费百万美元训练和保护自己的身体,但依旧顶不住伤病的袭击。

今年 3 月对阵老鹰的那场比赛,成了詹姆斯和湖人赛季命运的转折点。他在第二节比赛的一次持球进攻中,被老鹰的小前锋所罗门・希尔从侧面撞到了脚踝,就是这个严重的高位脚踝扭伤,让詹姆斯长时间缺阵。

而当他再次回到球场,詹姆斯也表示,“我的伤势整个赛季都无法痊愈”。

6

要知道,詹姆斯曾经是联盟里出了名的铁人。ESPN 曾给出了一份詹姆斯职业生涯 18 个赛季里的缺阵报告:

从 2003 年到 2010 年,詹姆斯在 7 年里只缺阵了 26 场,那时的骑士打出 10 胜 16 负的战绩;从 2010 年到 2014 年,詹姆斯在热火只缺阵了 18 场,球队胜率刚好 50%;随后重回克利夫兰的詹姆斯,在之后的 4 年缺阵了 27 场比赛,球队战绩 4 胜 23 负;而来到湖人的 3 个赛季,詹姆斯就已经缺阵了 52 场比赛,这个赛季就缺阵了 27 场。

即使回到了比赛,詹姆斯的身体也并不在最佳状态,何况浓眉也因为腹股沟伤势倒下……

当 “天王山” 决战还有 5 分钟结束时,詹姆斯就起身离开了球场,这一举动在当时也引发了热议,而湖人主帅沃格尔给出的解释则是,“勒布朗必须开始治疗,那会有助于他为第六战做好准备。”

沃格尔的这番话并不是一个搪塞记者的借口,36 岁的詹姆斯确实需要更长时间去调整自己的身体和管理身体上的负荷,一整个赛季的伤病已经让他身心俱疲。

7

“詹姆斯时代” 落幕了吗?

于是乎,斯台普斯中心球馆的湖人球迷见证了一个 “被球队拖垮” 的詹姆斯。

第六场比赛的前两节,湖人一度落后了 22 分,而当第三节分差被逐渐迫近之后,詹姆斯开始了 “最后一搏”,他内突外投帮助湖人把分差迫近到接近 10 分。然而,当他下场休息之后,太阳又乘势拉开了分差。
眼看着自己的队友屡投不中,詹姆斯自己一个人带球过了半场,然后干拔投进了一个无关痛痒的三分球。

“每个赛季的挑战都不同,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让这支球队恢复健康,让我自己恢复全力。” 结束这个赛季之后,詹姆斯留下了这样一番总结,“我在这轮系列赛中并没有完全恢复。”

不管球迷是否责备詹姆斯在这轮季后赛里提前离场或者消极进攻,但带着伤病一路坚持的詹姆斯确实尽力了,而且在自己的第 18 个赛季,36 岁的詹姆斯还在做着改变,试图在球场上打出属于 36 岁球员的一种 “进化”。

据 ESPN 数据统计,在赛季前半段,詹姆斯的场均三分线出手曾经一度达到 6.7 次,命中数达到 2.7 次,命中率甚至一度高达 41%。当时的这三项数据,都是他职业生涯新高。

要知道,中远距离投射一直都是詹姆斯的 “软肋” 之一,而他却在自己职业生涯的中后期补上了这块短板。

8

“一位球员在职业生涯的第 18 个年头里,还在努力进步,还能有这种程度的进化,真的是让人感觉到吃惊。” 就连湖人主帅沃格尔都惊叹詹姆斯的付出和改变,“击败那些积分榜上排名前列的球队,靠的也是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基本功。”

而在常规赛里,詹姆斯还在尝试提高更多,“运球、罚球、三分球、低位背打、背筐进攻、面筐进攻、中距离、长距离运球突破等,我就是想要练出一些会让对手防线失衡的招数。我一直都觉得,如果我自己可以尽可能地提升个人的竞争力,那我们球队也会更有实力。”

只不过,在冲击总冠军的路上,常规赛只是第一步,攻防强度更高的季后赛才是真正的考验,而无法恢复到 100% 的詹姆斯,显然已经无法展现出统治力了 ——6 场比赛场均 23.3 分,是他在 15 次季后赛之旅中最低的一次。

在季后赛得分榜上,他如今只能排在第 19 位,像东契奇、约基奇和塔图姆这样的年轻球员,场均可以比詹姆斯多接近 10 分,而杜兰特和伦纳德这样的 “超巨” 也同样能够保持在 30 分左右。

职业生涯首次止步季后赛第一轮,并不能掩盖詹姆斯的伟大,但这次折戟或许是一个信号 —— 当詹姆斯进入职业生涯末期,NBA 或许也要走出 “詹姆斯时代” 了。

来源:澎湃新闻

苏芒在圈内到底什么地位?

作者 / 毒眸
2018 年 3 月,在苏芒入行的第 24 年,她向时尚集团递交了辞呈,决定辞去总裁的职务。

这则消息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震荡——或是有关时尚集团内部斗争的猜测,或是对纸媒黄金时代消亡的感慨。

时隔三年后,苏芒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短短一个月之内,她已经就自己在两档综艺中的发言,接连向公众发布了两次道歉。

苏芒在时尚圈有数不尽的光环。卸任时,她已经做到时尚集团总裁,直接汇报人是董事长刘江。她和《ELLE》中国版主编晓雪、《VOGUE》中国版编辑总监张宇并称时尚圈三大女魔头,而在这三者之中,她是名气最大、花边新闻最多的那位。她还是“芭莎慈善夜”的创始人,以及现在庞大的“芭莎系”的开创者。她在浮华的时尚圈,浮华得非常突出。

2008 年时的苏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但在她离开时尚集团、决计向娱乐圈扩充新的版图时,事情好像显得没有当初那么顺利了——一方面,她持续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和舆论发生着激烈的冲撞。

而另一方面,她在娱乐圈的尝试似乎都半温不火,再掀不起曾经的滔天巨浪。这位曾在时尚圈叱咤风云的一号女主角,在离开时尚集团后,在娱乐圈找不到自己的新锚点。

在娱乐圈“水土不服”
从 2018 年 5 月正式离职之后,苏芒买了一张飞往美国洛杉矶的机票,单程,她并没有何时回来的打算,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是想要“回到一个真空时代”——而就在两年前,苏芒出版的作品集《为热爱而活》里,她的向往还是“更高浓度的人生”。

旅行、上课、看展的悠闲时光没有过太久。在同年 11 月举办的中美电影节上,苏芒遇到了爱奇艺的 CMO 王湘君。对方向她抛出橄榄枝,邀请她做一档时尚节目。于是就有了《潮流合伙人》。

2019 年出现在爱奇艺世界大会的苏芒

在这档节目的百度百科里,苏芒的身份是“联合出品人”。而她曾在采访中提及,她负责了这档节目的方案、策划甚至嘉宾邀约。

前时尚主编做时尚节目,听起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从节目呈现上来看,《潮流合伙人》的“含芒量”并不高。在网页上搜索相关词汇,权重第一的是一则知乎问题:“苏芒在潮流合伙人买的背带裙是什么牌子?”不仅如此,这档节目跟时尚的关系也不太密切,总制片人车澈解释,这是因为潮流跟普通大众之间的关联和通感太弱了。

于是,虽然是“中国第一档潮流综艺”,但《潮流合伙人》融合了许多其他的时下热门标签,包括经营、国潮、吃播和直播带货。最终,该节目的豆瓣评分只有 6.4,舆论场上的大部分讨论度来自刚在《中国新说唱》成为 bro 的吴亦凡与潘玮柏,以及所到之处皆不缺话题的 Angelababy。苏芒在时尚圈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她本人是否足够时尚,一直是她身上众多的争议点之一。

有人将苏芒比喻为“中国的安娜·温图尔”,后者是《穿 Prada 的女魔头》中的原型,《Vogue》杂志美国版的主编。但在《纽约时报》里,安娜·温图尔被评价为是引领流行趋势的人——她不需要捕捉流行,因为她就是流行本身(原文:She does not put a finger in the wind to judge trends: she is the wind.)。而在苏芒这里,时尚是由“时尚圈最顶尖的人制造和决定的”、转瞬即逝的流行。

2012 年的苏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这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概念,一如“时尚”这个词汇在大众心中的认知那样模糊。

相比于引领流行、几乎拥有全球一线奢侈品指导权的安娜·温图尔而言,苏芒仍然处在追逐和推崇世界潮流趋势的阶段。也正因如此,国潮这个概念看起来与苏芒同样有些距离。

这也是洪晃对苏芒及包括《时尚芭莎》在内的时尚杂志不满的原因。洪晃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当她在燕莎百货商店门前的报刊摊上,看到第一本《时尚 COSMO》的封面时,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整个中国女性的审美要完全西洋化了,而且是那种积极暴露、我美我霸道的西洋式审美。”在洪晃看来,海外时尚媒体的大举进入,影响和把控的是大众的审美,挤压的是本土化品牌的生存空间。

观点反映在选择上:在苏芒、晓雪、张宇等人纷纷接过国际时尚杂志的版权时,洪晃在做着一本名为《世界都市 iLook》的本土时尚杂志——晓雪曾是洪晃的员工,而后跳槽到《ELLE》就任主编。随后,苏芒又接连给《北京女子图鉴》《爱的理想生活》等都市剧担任时装顾问,但也都不温不火,不仅造型方面并没有被人关注到,甚至还因为剧集宣传的用词不当翻了车——宋轶(所扮演的角色)在剧中温柔甜美的穿搭风格被贴上“好嫁风”的标签,并引起了观众的不满,最后以宋轶本人出来道歉而收场。

宋轶本人的道歉

在 2016 年的一期《锵锵三人行》中,窦文涛曾多次通过表达自己对时尚的不了解,向苏芒抛出问题。而苏芒则按照她的想法逐一解读,用很多听起来很厉害的术语。

不难看出她的逻辑是缜密的——她将女人爱珠宝类比为男人爱车,窦文涛说,自己就并非爱车的男人时,她迅速做出回击:“也不是所有女人都爱珠宝啊!”

但除此之外,她对时尚的理解似乎并不成系统。谈起“什么是时尚”的话题时,她认为只有当下的和最新的才是时尚,这与洪晃说的那种“我美我霸道”的时尚观有些类似。

此外,她反复使用“流行”“美”“成功”这类词汇来填充自己的答案,在面对窦文涛持续的发问时,她给不出一个关于“时尚”的专业化概念。苏芒对时尚的理解,直观地反映在她对美的追求上。在鲁豫的眼里,苏芒永远打扮得光鲜亮丽。

有一次她与苏芒、刘江三人约了午饭,苏芒穿了一件桃红色的晚礼服,头发盘起来,侧耳别了一朵花。苏芒则表示,这是她的常态。苏芒对自己外在的把控到了近乎严苛的地步。鲁豫说,她是唯一节目前会给她打电话的嘉宾,目的是询问她“录制当天会穿什么”。

后来,鲁豫在节目中穿了一件米白色的吊带裙,和她平时的风格不同。而这件衣服也是苏芒借给她的。

《鲁豫有约》截图苏芒穿的衣服是“提前在衣橱里翻了很久”才决定的,另外还配有五条手链,两条项链和三只戒指。她在节目里说,自己从不穿平底鞋,平均的鞋跟高度是 8 公分。苏芒的员工鲍芳曾提到,即使苏芒穿着 12 公分的高跟鞋,还是能够健步如飞。

在这种时尚观念的引导下,物欲在苏芒的身上展示得淋漓尽致,而她对此也从不遮掩。她会评价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有虚荣心的孩子”,在自己的书里写“我一向是赞美时装的,正如我一直赞赏物欲”。苏芒还在节目中大方地向观众介绍自己在 1997 年时,月薪 800 元却买了一个 5700 块 LV 包包的故事——这只包她考察了一年,而选择 LV 的原因是“所有她羡慕的人都拥有一只 LV”。

在她看来,追求名牌的梦想,本质是人对自我价值的期盼。或许现在的苏芒,在拥有不计其数的名牌之后,开始以其它方式寻找新的自我价值了。

活出“漂亮人生”的苦恼
苏芒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因为去年 8 月上线的一档知识付费课程,叫做《活出漂亮人生》。这个总共 50 期的音频课程被定位成“给女性的全方位成长大课”,宣传标语则是“活出漂亮的人生,女人不苦不累的聪明活法。”节目的介绍语写道,这将是“50 个让你跨越背景、情商和际遇的,不苦不累的方法论”,是“1000 分钟不苦不累的人生锦囊”。

《活出漂亮人生》海报

苏芒的人生当然是漂亮的,甚至于活得漂亮已经成为了她的人生追求之一。

但课程中反复强调的“不苦不累”,看起来就多少有些鸡汤文学了。从 1994 年踏进时尚杂志社大门,到做编辑,再到做总裁,她应该没有一天不辛苦。最多的时候,苏芒一天能飞三个城市,见超过十位不同领域的客户,或者在一个晚上赶三场活动。

她的“漂亮人生”,是靠这些换来的,而这些,显然无法被浓缩成课程目录里提到的那些金句,比如“学会为自己估值,努力才有价值”,又或者“独立决策,才能找准对策”。

去年 10 月,苏芒带着她的新节目《了不起的姐姐》,再次进入综艺领域。这次,她不再是只藏在幕后的“联合出品人”,而是在编剧之外,还拥有了“探访人”的身份,行至台前,与嘉宾们展开对谈。第一季,她邀请了刘涛、秦岚、张靓颖、王佩瑜、徐帆和谭卓六位嘉宾。这些人大多都是她的朋友。

苏芒在娱乐圈的人脉资源很广,这是不争的事实。每年的芭莎慈善夜,她都能邀请到数百位明星前来为她捧场。她在接受《人物》采访时反复提醒记者,这些人脉大多来自她个人,因为她有与人建立友情的天赋和信心。“我那些明星可不是假的。”

苏芒在《时尚芭莎》时的最后一届“芭莎慈善夜”

关于《了不起的姐姐》,苏芒有个目标,是 100 期。她认为,这档节目能够提供一些当代女性的生活样本,进而呈现女性群体的精神世界。

在苏芒的定义里,这应该是一档轻松而柔和的真人秀类访谈。她不把自己定义为记者,而是“探访者”,因此,在访谈方式上,她也选择了更温柔的方式。

一个较为直观的对比样本是易立竞:同样是访谈“姐姐”,在《定义》中,易立竞展现的是犀利、辛辣的不断反问——很难说某种方式是对或错,但似乎舆论场更接受戳破“鸡汤语录”的真实回答。

在豆瓣上,《了不起的姐姐》没有评分。为数不多的短评中,最高赞的是一位网友对刘涛那期的赞美,“刘涛真是让人敬佩又喜欢!”然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句吐槽:“不过这个叫苏宁的访谈人不怎么招人待见,一副俗不可耐的样子,本来节目就很短,还要插入她的评语,还都是一些没什么营养的俗套话术。姐姐你都三四十了,还把成功和成功的秘密作为追求吗?”——她甚至打错了苏芒的名字。

苏芒在节目里谈起为什么要约刘涛(图片来源:@了不起的姐姐官微)

事实上,苏芒的确具有某种独立女性的特点。

比方说,早在 2007 年那期《鲁豫有约》中,她就表达过“在穿着方面,女孩子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男士们还需要进步”的观点。但在当下的语境,这又意味着另一层意思:她认为女孩子去海边度假应当至少带三四套泳衣,只带一套泳衣的女生被她们调侃为“度假处女”。

她与公众发生的第一次碰撞也发生在这期节目里,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秋裤门”事件——当时,她与刘江等人一同去国外参加培训,她发现刘江的行李箱里有一条毛裤,在她看来,外国人的礼仪是不穿毛裤,而她们作为国内当时被认为办的最好的时尚杂志,应该“入乡随俗”。她为了阻止老板穿毛裤,就用“外国人都歧视穿毛裤的人”的理由来吓唬刘江。

《鲁豫有约》截图

这件事情后来被流传为“苏芒不让别人穿秋裤,并且看不起穿秋裤的人”。2009 年,苏芒和鲁豫在一班飞机上相遇。从业以来第一次面临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这让她觉得有些懊恼。

她向鲁豫倾诉了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的状态,很少接触互联网,想看网友的讨论需要“鼓足勇气”,再由助理帮忙打开电脑。当看到那些辱骂她的留言时,会从脖子一直红到脑门。

她问,该怎么办呢?鲁豫回答她,Life is a Package。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苏芒那段时间的焦虑感。它背后的含义是:生活就像一个包裹,你不能在其中挑挑拣拣,只选择自己想要的部分,只能把好的和坏的都照单全收。

此后,苏芒也曾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起这种无法再被澄清的误解,包括在数年之后第二次登上《鲁豫有约》时,鲁豫询问了她当时的感受,而她回答,“我现在说话非常谨慎。”

不待见的“权威女士”
不过目前看起来,苏芒还是不够“谨慎”,或者说还没有找到“何时应该谨慎”的标准。今年 5 月以来,她在微博接连两次就自己的言论向公众道歉。

第一次是因为“内卷”。在一档职场综艺里,众人提到当下的流行词汇“内卷”时,同场的另一位嘉宾董明珠表示了不解,而苏芒则向她解释,内卷是一种竞争的压力,来自于欲望和惰性的差距,所有压力都来自欲望太高同时惰性很强,如果目标明确,又能做到没有惰性,就不会有那么多困惑。该言论遭致大量网友的反驳。

随后,苏芒发微博表示,自己对于内卷的理解有误,本意是想鼓励大家积极,而不是制造焦虑。“我也是在职场奋斗拼搏了一辈子的人。”苏芒说,“也许我和大家有了代沟,没能真正对你们的困扰感同身受,但我只是想加油呐喊,给大家鼓劲。”

该道歉微博下方的评论苏芒的职业生涯的确称得上一段典型的“奋斗史”:1994 年,苏芒入职时尚杂志社。当时还没有“时尚集团”的叫法,办公地点也不在高楼林立的国贸 CBD,而是在北京东城区西裱褙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员工只有七个人。就在这座四合院里,诞生了未来那个辉煌的时尚集团,而这条胡同的建筑已经在 2004 年被几乎全部拆除。

面试当天,当时的老板、刘江的合伙人吴泓问苏芒,你看过我们的杂志吗?她回答没有。随后,她马上花 10 元钱在报刊亭买了一本《时尚》,并在看完之后,写了十几页对杂志的想法。在那个大家都对时尚一知半解的年代,从小就对时尚感兴趣、较早开始接触港台地区时尚杂志的苏芒从中脱颖而出。

当吴泓问她能做什么时,她跟吴泓说,“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于是此后,她负责了包括拉广告、烧炉子、搬东西、催款等各种杂志社的大小事情。

早早开始打扮“洋气”的苏芒

《时尚》杂志直到 1995 年底才正式开始盈利。

苏芒骑着单车,穿越北京的大街小巷,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广告单子奔波。

“我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有天赋的,我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她基本每天都是杂志社来得最早的人。

2014 年,她从时尚集团出版副总裁升职为集团总裁,这个机会也是“争取了两三次”得来的。而在她成为总裁之后,她的这种乐于竞争和好胜的性格,开始影响她的员工们。《芭莎艺术》的主编在接受《人物》采访时提到,2012 年 5 月,她们在香港举办艺术之夜,由于苏芒在另一个晚宴上看到了圆桌,并认为比她们原定的“长桌方案”更加完美,于是立即要求团队改变方案,当时距离活动开幕仅剩几天时间。

这种故事放在当时,大概不会有任何舆论风险。但现在讲起来,就很容易和张萌前段时间引发公众不忿的那段故事有些像:张萌会在凌晨三点给员工发消息,并在清晨 7 点起床后马上追问对方为什么四个小时都没有回复。或许当利路修开始成为年轻人的新偶像时,这种积极向上的、不顾一切的、渴望成功和追求完美的标杆,早已不在他们的接纳范围之内了——因为大家不再渴望成为“苏芒”,而是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了“苏芒的员工”这个位置上。

同样不被接纳的另一种人是“权威者”。在最新播出的一档慢综艺中,苏芒因为说“一人一天 650 元的餐标不够吃”再次登上热搜。虽然节目组马上解释,这 650 元是每个人第一次先交的费用,用于 15 个人 21 天的生活费。苏芒也转发这条微博表示,“让大家误会了。”

但大多数人对这一解释并不买账。

由这件事引发的蝴蝶效应是,众多明星的餐标被曝光和被讨论,并感慨“不要和明星与资本家共情”。此事还延续了“郑爽 1.6 亿”的议题,并因此引发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舆论反弹。

另外,在大众眼里,出现在综艺节目里的苏芒还有很多槽点,比如在共同讨论阶段,她会习惯性地随意打断嘉宾发言;做饭的时候,她不自觉地安排好了在场所有人,包括宋丹丹。就连苏芒惯用的打招呼方式,也被拉出来调侃,即便这可能是出自本心:她在见到舒淇和张萌时,第一句话都是“你好美啊”。她问董明珠如何维持身材,董明珠回答她,“我没有,我就上班,干活。”这被观众解读为“来自真企业家的嘲讽”。

在离开时尚集团之前,苏芒管理着一支庞大的团队。在每年编辑部的合照里,她都站在最中间、最高的位置。她对员工很好。有时尚从业者给毒眸讲了一个圈内流传很广的故事,发生在《时尚芭莎》刚创刊的时候。有位编辑因为加班到很晚,女朋友等得不耐烦了于是找上楼去,并提出要分手。苏芒在得知此事后,将女孩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送了化妆品、香水之类的礼物,以表达自己的歉意。

但在“好”的同时,她也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并要求员工跟上她的步伐。她的助理赵婷婷向《人物》回忆起她刚入职的时候,苏芒对她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要求”,就是要记录她在会议上的所有发言。

后来,赵婷婷说,自己的潜能被激发,她真的记下来了。在综艺中,她对着一位已经向她做过三次自我介绍的实习生问,“你叫什么名字?”——或许这也是她的日常,毕竟她曾经习惯面对太多员工了,而她不是总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在离开时尚集团之后,苏芒的身上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她开始拥有了独自生活的体验——这么多年以来,苏芒已经习惯了有人随时记录她的想法,帮她处理生活中一切“浪费工作时间”的琐事。而在美国那段时间内,自己办电话卡、交学费这些事情对她来说都显得比出一期杂志还要复杂。客观上讲,她的生活中心也发生了转移,从时尚集团的业务到她自己的事业。

每一行都有自己的日期计算方法,较为普世的是那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我不在乎愚人节,我只在乎 Q2 要开始了”,而对于时尚圈来说,这个计算方法更为独特:流行趋势的发布日、各大时装周的走秀日、奢侈品的上新日、杂志的出刊日和排版日……对苏芒这样总裁级别的人来说,这些节点构成了她的人生日历。

离开时尚舞台后,苏芒的时间观开始恢复正常,“只穿高跟鞋”的标准也不再存在了,在那档慢综艺里,苏芒穿了一双平底小白鞋搭配休闲裤,这成为她的日常穿着。她开始在和团队聚餐之后,坐在路边喝酒。这对于以前的“时尚女王”而言,是不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或许苏芒开始变了,只是被公众感知到的那个节点还没有到来。大家更乐意讨论的变化还是她和明星的关系。2016 年,她将邓文迪晚宴的合照中站在最左侧的洪晃和张欣裁掉后发布,洪晃则发布原图并回复网友说,苏芒裁掉她的原因是“颜值不达标”。而在今年的迪奥大秀上,苏芒成为了被裁掉的那个。被裁掉的原因尚未可知,但应该不会是因为颜值。

互联网科技博主@闫跃龙 发博

但另一方面,网友又热衷于将苏芒离开前后的芭莎慈善夜明星名单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没有苏芒在的芭莎慈善夜,星光黯淡了许多。

今年已经是苏芒离开时尚集团的第四年,而她的微博简介仍然是“前时尚集团总裁,《时尚芭莎》创始人”——目前看来,这依旧是她最骄傲的履历。

[一种声音]悼梁晶

@板凳崽_

“登山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登山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两年前写了个小说《打电话》,里面大多数情节是以严冬冬、周鹏、孙斌等登山大咖为蓝本的,为了涉足方兴未艾的越野跑、速攀环节,在“赏金猎人”中用了很多梁晶的人设,这个当时我在后记里就说明了。

在小说里,我就写出了梁晶的弱点和死穴,但想不到2021年,居然就成真了,他在身体状况、竞技状态几近巅峰的31岁就这么失温而死了。

梁晶是安徽人,平原上的孩子,他怕冷,失温不是一次两次,他容易高反,高海拔比赛身体反应总是很强烈,他还怕热,广东这样的亚热带地区赛事还会中暑,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大学是工科专业,刚毕业出来是进厂的,跑步是进大学后的爱好,参加了好些比赛成绩优异奖金丰厚后才选择辞职当赏金猎人的,他就是这么一个怕冷,怕热,怕高反的普通人体质的热爱奔跑的普通人。独树一帜的赏金猎人。

跟普通人不一样的,是钢铁的意志,忍受一切难忍之忍艰难困苦,令人生畏,这让他一次又一次战胜许多田径运动员出身的强手。但他又很怕死,主动退赛按自己的说法一共有10次,某次退赛有跑友留言可惜奖金旁落(虽然名次暂时落后,但第2,3,4名奖金也不少哇),他答:“命要紧。”

这矛盾吗?矛盾,统一吗?统一,这就是他奔跑到现在,生存到现在,自己的逻辑自洽。

无论是深聊,还是详查参赛履历,都不免吃惊的,他参赛密度令人发指,一周三赛、背靠背异地参赛(周六周日在不同城市参加不同比赛)一周两次百公里都家常便饭,符合客观运动规律吗?理论上是不符合。但2012-2021,9年时间,他自己运转了这套密集的参赛时间轴,运行顺利,成绩耀眼,偶尔停摆(退赛),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而是那么多年,他觉得可以,那就是可以,符合他的规律,至少符合现阶段他的规律。

很早就知道梁晶这个名字,但真正认识还是18年春节刚过,那时他还在因港百“抢水事件”取消成绩陷入舆论漩涡,我们很坦诚的聊了港百的事,不可否认他错了,他也道歉了,也许很多人还耿耿于怀,但山上的事,竞技场上火光电石,不能用平地上,城市里,马路边的逻辑来衡量,山有山的逻辑,那是另外一种道德体系衡量标准。一直平地上的人,不要随便来评价山上的事。

后来一起撸山拍赛事宣传照,他除了穿主办方提供的上衣,就随便穿了个运动长裤,快磨平的城市路跑鞋子,拍照摆pose用的还是我的所罗门越野背包(我等跑渣逻辑:能力不够,装备来凑,所以装备更专业),拍照很是轻松,我们都是在闲聊和撸山,向他请教越野秘籍,一切完事下到江上一条船吹着江风吃大餐,那一桌河鲜可满足了大胃王的胃口?

所罗门背包,我的所罗门背包,我的

昔日江上泛舟,不亦乐乎昔日江上泛舟,不亦乐乎

再后来,他来广东参赛,都会有一些接洽,例如对接媒体采访的时间地点等,有时比赛快鸣枪了,他忙着应付记者采访,我会帮他把换下的衣物拿去存包处存包。比赛开始了,我也会频频接到他的电话“我快到CPx了,我有点失温,让CP点给我提前准备热的饮料!”“我很冷,失温了,让CP点给我准备个保暖的帽子吧,我快到CPx了”我都尽最大力量去协调,争取满足。也许有卫道士说这是特权是对普通选手不公,但如果没有电话,他能得到什么?

他总是跑得太快了,常常比组委会的预案更快,有时当他跑到CP点,CP点的志愿者也才刚到,还没来得及完全做好补给品的准备,比如把大包的面包点心拆封摆成小包装,把香蕉水果切块,把大罐的饮料倒到小杯子里,把热水烧开,把粥煮熟,他一时之间吃不上喝不上,但如果坐等,就会耽误时间影响比赛成绩,所以他总是喝口凉水叼块水果就忍饥挨饿地飞速出站,当许多跑渣选手一路慢悠悠吃吃喝喝热食小吃,如同享受自助餐跑一趟胖三斤赞美组委会的丰厚补给时,他也许一路上只吃了点香蕉喝了点运动饮料。

然后,他忍受着难忍的饥饿、失温,痛苦地奔跑着,第一个冲过终点,收割奖金换成女儿奶粉钱,接受跑友高呼“大神”的顶礼膜拜。然后是下一周,下一场比赛,下一次奔跑……这样的奔跑人生,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似乎可以维持很久很久很久——只有偶尔因为退赛暂停几天——直到很多年后跑不动为止。但就在毫无预兆的某一天,这一切戛然而止了。

他赛前在白银的一餐饭,这点对于大胃王小case他赛前在白银的一餐饭,这点对于大胃王小case

我不敢想,但禁不住不停地想,他连在海拔几百米的粤北的就在景区旁边的安全成熟赛道上,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给我打电话,告急失温,请求热饮、保暖物。他那么怕死那么想活,对于失温的感觉那么敏感,在黄河石林的狂风暴雨冰雹浓雾里,他不可能不求救,他打了多少个电话!打给谁!打通了没有!如果打通了,他说了什么,对面又说了什么!

其他赛事我曾经看着他检查准备参赛装备,他比赛带充电宝的,距离鸣枪只剩10分钟发现充电宝忘记拿了还会跑回酒店去取!

比赛当天10点正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均遇难)比赛当天10点正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均遇难)

他的运动轨迹!他的通话记录!他第一个电话的时间地点!他最后一个电话的时间地点!

这次他也穿冲锋衣了!(有跑友指出是皮肤衣,这点不清楚,探路者团队和调查组说了算)戴帽子了!有照片为证,他对高海拔比赛是重视敬畏的,多年来他在张掖、亚丁、梅里等赛事吃够苦头了。

按当时排名第四的张小涛的说法,张小涛已经通过了山顶的CP3(工作人员居然逃了!这是杀人),梁晶在他前面,也许下降得更低,但没有用。他最后眼镜没有了,大概看不清路,他膝盖全磨烂了,他是在往山下爬!他不想死!他要活着回家,然后活着参加下一周的比赛!

也许将来中国一定会有ITRA(国际越野联合会)总积分更高,跑得更快,成绩更好,身体素质更出色,更职业,更光辉耀眼的越野选手,但这样又怕冷又怕热又怕高反最大优点是特别能吃喝的大胃王赏金猎人,大概再也不会有了。

跑得最快的人,遇到了最强烈的风雨。

徒弟严颜见到了梁晶的遗体。他的膝盖磨损非常严重,几乎没了皮,能直接看到肉。他们猜测,这是因为去世之前,他跪着爬行了很久。他们分析,也许是因为他失温严重且没有补给,风雨中上坡不可能,下坡又可能被吹到附近的沟里,实在进退两难,只能靠强烈的求生欲,在地上爬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文|林松果 朝恭卓

编辑|姚璐

1

就是这里了。

无人区绵延的山峦之间,一处稍陡的山坡,离位于山顶的黄河石林越野赛的打卡点CP3,仅一公里之遥,选手梁晶的GPS信号停止在了这里。整整五个小时后,他的遗体被一位过路的运动员发现,报了警,接着被救援队伍放进了窑洞,夜里,被直升机运送下山。

两天后,他最好的朋友们从全国各地赶到这里,包括队友赵家驹和向付召,他们都参加过这个比赛,去年比赛前,他们还一起做过饭。现在梁晶不在了,他们站在信号消失的地方,想搞清楚,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次比赛,对31岁的梁晶来说不算特别。作为一名职业选手,经过2020年疫情导致的赛事停摆,他正处在恢复期,三月时还自己对状态不满意,但后来一次比一次好,这个春天,他去了浙江、广东和江西,拿了好几个冠军,还破了两个比赛的纪录。

更何况,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赛道,他也已经非常熟悉了,前三年,他都是冠军。有时候梁晶参加比赛,教练魏普龙会陪他去,有时候队友赵家驹也会和他一起。还有时候,两岁多的女儿和他一起。但这次,他是一个人。

按照白银五月通常的天气,他应该会很享受这一段旅程——气温不高,做好防晒即可。我们重走了这一条路线,那一天,梁晶本应跑过高耸的、投下巨大阴影的黄河石林,进入有浓密枣树的沙地,然后经过峡谷和冲击河滩,村庄、牧羊人和坟地,进入连绵的山脉和戈壁,最后再回到起点,也许,还会第四次捧起奖杯,拿到一万五千元奖金。

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赛道 林松果 摄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赛道 林松果 摄

现场的摄影师留下了他最后的影像。上午九点五十九分,梁晶通过CP1,打卡,喝了一杯水,没有停顿,继续前进。十点四十四分,梁晶从CP2离开,又喝了一瓶水。这时风已经很大了,他黑色薄外套的帽子被风吹得飘了起来,跑出了镜头。

参赛者「流落南方」记录下了情况是如何变糟的——

「过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临。

首先是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的,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原本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段,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再到亲友们发现情况不对劲,时间已经很晚。当天下午五点,他的徒弟严颜听到消息,说梁晶失联了,得赶快给他打电话,但她没打——她认为这个赛道简单,难度不大,危险系数甚至可以说很小。

后来的事实证明,包括梁晶在内的很多人都出现了失温。失温,是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这时人体核心区的温度会降低,随之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在户外,雨水、湿气和风都是最大的「潜在杀手」。梁晶的教练魏普龙说,救援重度失温人员的黄金时间不长,只有十几分钟。

但当时严颜认为,梁晶肯定会自救——她知道这次有几个很厉害的参赛者,包括梁晶、黄印斌和曹朋飞,他们都是第一集团的选手,「就凭他们的实力,一点问题没有。」

很快,有人输入梁晶的个人信息,查询了当时赛制组委会还开放的GPS轨迹,发现下午的一点四十八分,梁晶的GPS轨迹就已经停了。从下午到晚上,许多人给他打电话,最初是打通了没人接,再后来就打不通了。赛事组委会的官方电话同样没人接。各种混乱的消息传来,有人说他被救到了窑洞里,还有人说他被救到了村民家。

实际上,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梁晶跑得太快了,跑过了牧羊人救人的窑洞,继续往前,倒在了距离CP3一公里的地方。

通过各种线索,亲友们还原了梁晶逝世前的一些细节。

徒弟严颜见到了他的遗体,他的膝盖磨损非常严重,几乎没了皮,能直接看到肉。他们猜测,这是因为去世之前,他跪着爬行了很久。他们分析,也许是因为他失温严重且没有补给,风雨中上坡不可能,下坡又可能被吹到附近的沟里,实在进退两难,只能靠强烈的求生欲,在地上爬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根据最后公布的信息,与他一起倒下的,还有20名跑者。其中有曹朋飞和黄印斌,他们都是超跑界的顶尖选手。曹朋飞和梁晶都生活在合肥,赛前住在一间房,比赛当天,他们的GPS轨迹高度重合,被发现时,三个人的遗体也离得很近。跑得最快的人,遇到了最强烈的风雨。在山顶,CP3的两名志愿者站在大风中,那里没有救援队,也没有补给。

比赛当天10点整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三人均遇难 图源网络比赛当天10点整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三人均遇难 图源网络

2

5月23号夜里,65岁的魏普龙度过了难熬的一夜,他是梁晶的教练,也是他的义父。他对梁晶失联的消息将信将疑,跑步这些年,梁晶只要遇到困难,就会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

2017年,梁晶在江苏连云港连跑12个小时,也是遇到失温,魏普龙在现场,梁晶跑到他跟前告诉他,自己失温了。魏普龙叫组委会赶快冲好红糖水,开了一辆车去追他,还找了很多人帮他挡风,很快失温就缓解了。去年在浙江奉化,梁晶去跑「江南百英里」,没带手机,结果迷了路,借了路边村民的手机给他打电话,魏普龙跑了几十年马拉松,知道该怎么办,马上打电话给组委会,梁晶被带回了赛道,最后还是拿了第一。

梁晶视力不好,魏普龙担心,有空就陪着,但这一次他没来,比赛时也没有接到梁晶的电话。赛前,梁晶说跑完这场比赛,要去他家吃鸡。在飞往兰州前,魏普龙下单了四十只鸡,他怀着某种笃信,认为梁晶一定能回来。

2012年,合肥跑马拉松的人不多,就七八个,魏普龙和22岁的梁晶在赛场上相识。当时22岁的梁晶,除了跑步,几乎一无所有,他是安徽池州东至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大学读的是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是一个三本学院,学校不太好,人也内向木讷,最初跑外卖为生,后来在一家奶制品公司做技工,辛苦地三班倒。而魏普龙已经在合肥的马拉松界很有威望,在一群年轻人中看中了梁晶,收他做了徒弟。

他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单纯,智商和情商都停留在十七八岁,工作之外的时间,完全沉浸在跑的世界里。梁晶身高169厘米,体重约65KG,身体条件并不优越。从技术上来说,那时梁晶跑步各方面都欠缺,靠的是本能。但魏普龙觉得他不一样,「他肯吃苦,在操场上有人跑30圈已经累了,梁晶一跑就是50圈,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韧劲。」

梁晶(中)和师父魏普龙(右) 图源网络梁晶(中)和师父魏普龙(右) 图源网络

马拉松在那时也还没商业化,少有经济回报,就是喜欢。有时候夜里睡不着,他和魏普龙会一起去「刷圈」,在合肥二中的操场,一跑就是七八十圈,跑到筋疲力尽就直接回家睡觉。有时去别的城市跑马拉松,常常是跑了一整天,跑完不休息,马上跳上高铁,赶回厂里继续上夜班。

他有天生的好脾气,同时也缺少与世界打交道的经验。有一次在安徽,要在体育馆跑一百公里,主办方让下午四点开跑,那时是夏天,操场里三四十度,魏普龙觉得太热了,要求延期到傍晚,结果对方说,领导来了,不能叫领导在这冷坐着。梁晶还是跑了,跑到六十多公里,已经中暑,脚步在晃,并且开始呕吐。魏普龙看不下去,追上他,说我们不跑了,这才停下来。

梁晶技术的精进,与国内马拉松的商业化进程,几乎是同步的。2015年开始,国内各地的马拉松比赛都冒了头,一次比赛的奖金,几乎可以抵他一年的工资。成为职业的马拉松选手,并因此活下去,逐渐成为一种可能。也就是这一年,梁晶辞掉了工作,成为马拉松行业的「赏金猎人」。

跑马的十年,是他从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到「梁神」的十年。2012年1月,厦门全程马拉松,那是梁晶的首马,过程并不顺利,最后十二公里脚抽筋,他是靠着意志力走完全程。

网友「莫名其」和梁晶在2018年认识,她是广东马拉松越野赛事公司工作人员,在纪念他的悼文中她写道:「梁晶是安徽人,平原上的孩子,他怕冷,失温不是一次两次,他容易高反,高海拔比赛身体反应总是很强烈,他还怕热,广东这样的亚热带地区赛事还会中暑,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刚毕业出来是进厂的,跑步是进大学后的爱好,参加了好些比赛成绩优异奖金丰厚后才选择辞职当赏金猎人的,他就是这么一个怕冷,怕热,怕高反的普通人体质的热爱奔跑的普通人。」

这样一个身体素质并非完美的选手,在去年年底公布的国际田联积分榜上,他已经是超马、越野积分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八。

去年公布的国际田联积分榜上,梁晶位居第一 图源网络去年公布的国际田联积分榜上,梁晶位居第一 图源网络

3

今年,梁晶31岁了。这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日子之一。几年前他结了婚,妻子是他跑马拉松认识的,也是魏普龙的大弟子,他们偷偷恋爱,魏普龙告诉他,要珍惜这份爱情,他们的婚礼,魏普龙是证婚人。两年多前,他的女儿出生,他带着女儿在全国各地跑,队友们都喜欢她,抱着肉墩墩的小团子,他拍下了许多照片。5月23日夜里,她的妻子在白银的酒店房间里放声大哭,站在走廊里的人都可以听得到。

这几年,他每个月至少跑四次比赛,挣的奖金足够家人生活,妻子因此辞了职。梁晶护家,挣了钱全部交给妻子。拿了奖,就回去交给师父魏普龙。魏普龙有个马拉松博物馆,里面一多半都是梁晶的奖牌。

在合肥,跑友们组织活动,梁晶还是会去。他的两位跑友回忆起他——在这种比赛里梁晶跑得很慢,通常是帮大家压阵,做后勤服务。比如长距离拉练,大家需要补给,全甩给他,最过分的一次,有人自行车坏了,让他扛着,他也不说啥,负重继续跑。大家知道,「他太老实,欺负他是零成本,怎么欺负他都不会生气。」

爱情,女儿,友谊,自我实现,稳定有爱的圈子,与相对体面的生活,跑步赐予了这个贫穷的年轻人一切。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好的事。

梁晶推着女儿冲过终点线 图源山东商报梁晶推着女儿冲过终点线 图源山东商报

但有时候,赢的本能,与再多跑一些的欲望,会越过理智去支配他。2018年9月,一个月里他跑了九次比赛,魏普龙听说了,很生气,狠狠骂了他一顿,问他是不是不要命了。他安慰师父,说有的是全马,意思是全马不辛苦,42公里只不过是热身,就算他不参赛,平常每天训练也不只跑这么多。但魏普龙跑了几十年马拉松,他比梁晶更清楚,这样跑下去很容易身体透支。「就跟汽车一样的,你不断地开,不断地开,它不是要停下来冷却一下。不然心肝五脏不被跑坏了吗?」

还有时候,梁晶不敢告诉他,悄悄瞒着他就走了。每次回去,他很骄傲地问师父:你看我气色怎么样?魏普龙觉得他灰头土脸,严重营养不良,就给他炖肉吃。两人都是大胃王,能吃下一大电饭煲的饭。不比赛的日子,梁晶日常去健身房训练,健身房老板见着他就头疼,他跑得快而久,遇上他,跑步机就有了性命之忧。

他也因为一些跑步之外的事情被关注过。2018年的香港100公里越野跑,他以9小时28分35秒的成绩第一个到达终点,并打破纪录,同时被举报在非补给点处抢夺游客水瓶,成绩因此取消。他后来在社交网络上发声,反思自己,「都是我太过于(专注)比赛了,觉得大家都要让着我、服务我,都是我的错」、「人的一辈子很长,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会注意的,接受大家以后的监督」。

一位业内人士说,梁晶是个求胜心非常强的人。他说,对于像梁晶这样特别优秀的选手来说,正常情况下参加比赛,一个月下来,可以拿四五万奖金,再加上赞助商每年给的几十万赞助费,是很好的收入。所以他们中有些人是带着我要拿冠军、拿奖金的目的来的,不是来享受比赛的。

但魏普龙了解梁晶,他不同意这种观点。他曾经跟梁晶谈起,想成立一个体育公司,让梁晶做马拉松教练,教教课,这十年他太疲惫,他该休息了。梁晶告诉他,自己还想再跑两年,直到跑不动为止。

魏普龙能做的,就是谨小慎微,为他规避任何风险。上个月在合肥有个接力赛,难度很低,大家讨论要不要准备救护车,主办方很犹豫,几十人的会议,魏普龙拍桌子:「梁晶跑一公里,我们都要把救护设施都要做好。安排救护车我们就做,不安排就不做了。」几年前,也是在甘肃,一次沙漠穿越,魏普龙告诉主办方,一定要安排一辆引导车,引导车里要带救护措施,这是最重要的东西。

他说,像失温这样的事情,任何运动员,包括梁晶,都是无力回天的。这主要依靠的是赛事组委会。行业有一句话,选手的一切命运,都掌握在他们手里。

梁晶和队友赵家驹、向付召,是国际越野跑协会积分榜的国内前三,同样也是亚洲前三。他们是这个领域最顶尖的选手。向付召告诉我们,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专业背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今年有个好消息,他们都被邀请参加十月底的环勃朗峰越野跑的泰国分赛,如果成绩好,他们可以去参加环勃朗峰越野跑,这是欧洲最难的越野跑比赛之一。

就在上个月,在三人小群里,三个人相互鼓劲,赵家驹说,咱们三个人要团结,做好一番大事业。梁晶回复他:「搞起来!」

现在队友三人,只剩两个了。赵家驹和向付召到了白银,他们要带他回家。

李子柒为什么不带货

作者 张睿

编辑 叶蓁

出品 | 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李子柒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 4 月 23 日,她作为东方美食视频创作者与 “甜野男孩” 丁真、“策马网红女副县长” 贺娇龙一起出现在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的现场。李子柒身着豆绿色茶服,安静的坐在前排,一如她短视频中的模样。

李子柒当下拥有 2756 万微博粉丝,并在 You Tube 有 1500 多万关注用户,目前已经是网红圈的顶流。她并未进入当下大热的直播带货潮中,她的生活与往昔并无二致,拍视频、剪片子、照顾奶奶。

经过了万物皆可播的 2020 年,进入到 2021 年,顶流大主播薇娅、李佳琦风头一时无二,财富和声誉还在不断地上升中;同为大主播顶流的李子柒,却走了另外一条路,不带货。究其根源,李子柒背后的操盘手显然选择了一条比较 “慢” 的商业化之路。

李子柒无法复制

“李子柒现在的状态还是安安静静的拍视频,与爆红之前没啥区别。除了奶奶外,她身边只有那位很能吃的‘民国’小助理,及需要时跑来帮忙的摄影师了。”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对《深网》阐述。

华映资本是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念)的 A 轮投资人。微念的创始人刘同明(大雄)是李子柒的伯乐,2016 年双方相识时李子柒微博粉丝不足 1 万。2017 年,微念为李子柒在四川设立文化传播公司,微念科技和李子柒(李佳佳)分别持股 51% 和 49%。

“大雄与很多媒体打过招呼了,不要去打扰李子柒和她家人的生活。之前有私生饭通过李子柒视频里面山的形状等找到了李子柒的村子,因为民风淳朴,村民们安保意识也不强,这些私生饭确实对村里造成了困扰”,季薇说。

在李子柒一个做豌豆凉粉的视频里,早晨袅袅炊烟升起,山岚氤氲之中,雾气笼罩着小山村。早起收豌豆、剥豌豆,洗净放入碾磨,筛豆浆、沉淀出豌豆粉…… 过着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人们在李子柒的镜头中,仿佛穿越了时光,吃穿变成了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人们很容易被轻易带入到李子柒镜头下的生活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但镜头外的人们也很容易忽略,豌豆种下,长出来从绿到黄,成熟收获,再到被制成豌豆粉,做成豌豆斗凉粉,浓缩在五分钟的视频中,乡村成为宛若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image

不是没人跟季薇质疑过李子柒视频里的美是演出来的,对此,季薇已经习惯了。

“这都正常,上个月我们一个投资人还问我,李子柒的视频都是在东阳拍的?这美的不真实啊?乡下哪有那么美的?还拍得那么专业?我说,你想多了,人家真的是自己拍,就在她的家里面拍的。” 季薇笑着说。

互联网进入短视频时代后,一夜成名变得如此容易。从 2015 年的 Papi 酱到代古拉 K,从后舍男孩到天佑…… 再到丁真,贺娇龙。诚如半个世纪前,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所说 ——“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 15 分钟。” 成名变得如此容易。

李子柒可以被复制吗?对此,季薇认为李子柒没法复制,“在投资时,我们就坚信李子柒会从 KOL 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最后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操盘手有足够的格局和勇气”。

不过,也有投资人对《深网》表示,他并不太看好这种网红品牌商业模式,名气响不一定商业价值同样好,成功概率太低。

显然,季薇并不认为这个观点,“我们其实会把李子柒品牌类比成可可・香奈儿,从 KOL 到一种文化符号,最后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可可・香奈儿在那个时代代表着自由、奔放,甚至是有点反叛的女性精神。但这是个很慢的事情。”

毋庸置疑,在当下,李子柒还是一家慢公司。

李子柒品牌化的商业棋局

4 月 7 日,位于成都春季糖酒会主展馆的李子柒展厅周围人头攒动,里里外外被围了好几层。几个人拿着李子柒牌的龙舟端午礼盒观摩及讨论着什么。离李子柒展厅不远处是被李子柒带出圈的柳州螺蛳粉的展台,好欢螺、螺霸王等品牌都在其中。

“来现场的大部分都是经销商或者渠道商,来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因为每年食品厂商的新品,流行的口味及趋势首先会在糖酒会上出现”,做小食品经销生意的李林(化名)对《深网》说。

“李子柒品牌的产品也在招经销商,李子柒牌产品的销售渠道已经不限于淘宝旗舰店了,在其他线下渠道,例如 24 小时便利店等都开始铺渠道了”,李林说。

但在季薇的认知里,无论是展台,还是供应链,亦或渠道中的李子柒都只是其自身 IP 的投射,是其背后的操盘手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对李子柒这个品牌塑造的颗粒之一,而非单纯的商业化变现。

2017 年,大雄出现在上海安泰大楼的写字楼里,那时候的李子柒刚 20 多万粉,在那一拨融资的 MCN 机构里,如何商业化是投资人必问的一个问题。

时至今日,季薇记得很清楚,瘦瘦的大雄在回答她的问题时非常坚定,也想得很清楚,会好好珍惜李子柒这个品牌,不想让商业化消耗掉她,也不想给她做植入广告,也不让她给别的品牌带货。他当时说得很坚定。

据《深网》观察,截至目前,李子柒变现的渠道有两个,一是李子柒天猫旗舰店,售卖李子柒牌的螺蛳粉、藕粉、黑芝麻糊等商品,卖得最火的是三袋装柳州螺蛳粉,定价 34.7 元,平均每袋 11.57 元。

二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广告收入。据海外网红营销服务平台 Noinfluencer 数据显示,李子柒单月在 YouTube 上的广告收入为 194.55 万元至 390.7 万元。对此,微念官方回复,“因为海外收入要给平台,而且我们之前各种维权,也有成本,李子柒的海外收入并没有那么高”。

在众多流量变现渠道里,李子柒缺席了顶流 IP “来钱最快” 的方式 —— 直播带货。直播带货是红人及顶流 IP 变现的通用方式之一,李佳琦、薇娅、罗永浩、辛巴皆是通过直播带货达到了财富的峰值。

“直播带货和做品牌,最直观的区别是,前者赚的是差价,后者赚的是品牌带来的无限量的附加值”,“蓝鲨有货” 创始人卢旭成对《深网》分析。

赚差价和做品牌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卢旭成举了个例子,去年罗永浩直播带货 30 亿元,按照 20% 的佣金,收入 6 亿元。锐刻电子烟的母公司雾芯科技去年同样营收 30 多亿元,甚至还亏损(雾芯科技 2020 财年净营收为 38.2 亿元,净亏损 1.3 亿元),但公司的市值近 200 亿美元,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大雄会特意降低对李子柒本人的传播热度,甚至要‘藏起来’”,季薇说。但与降低李子柒本人的热度不同,李子柒这个品牌却一直是微念要推广的重点。也就是说,李子柒不直播带货,甚至微念做的是打造李子柒品牌的商业大棋局。

不仅微念,李佳琦、薇娅、罗永浩、辛巴等背后的 MCN 机构都在谋划推出自己的品牌。有接近罗永浩和辛选的业内人士对《深网》透露,“辛选在推自有品牌方面动作很快,去年底,辛选就推出了彩妆护肤品牌 MRSIMBA(辛巴先生)。罗永浩团队也在布局和孵化自有品牌”。

拿螺蛳粉 “打了个样”

“李子柒可遇不可求,微念要做自主品牌、IP 品牌。根据李子柒的品牌调性,最终的切入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可能受现代年轻女性喜欢的时尚食品”,大雄说。

在打造李子柒食品品牌方面,微念先拿柳州螺蛳粉打了个样。

image

李子柒正式杀入螺蛳粉是在 2019 年 7 月。当月,经团队比对测评和谈判,微念最终选择中柳(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螺蛳粉的代工厂。

中柳的创始人是罗金波。在 2016 年 4 月创办中柳之前,其就职于另外一个螺蛳粉品牌螺霸王,而且是螺霸王的联合创始人。

据接近罗金波的业内人士透露,在合作之前,罗金波并没有预料到李子柒这个品牌会迸发如此大的势能。与嘻螺会、螺霸王等老牌螺蛳粉品牌每月只有几十万袋的销量相比,初试牛刀的李子柒牌螺蛳粉销量很快超 100 万袋 / 月。

卢旭成观察,“此时李子柒牌螺蛳粉销量飙升,得益于李子柒在 2019 年下半年的频频出圈。当时,李子柒在 You Tube 上的粉丝数直线飙升,接近 1000 万。此外,李子柒还被 “人民日报”、“央视” 等国家级媒体点赞,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 “2019 年度文化人物”。

随着李子柒品牌力的释放,柳州给李子柒代工的工厂越来越多。卢旭成曾于 2020 年中深入柳州对当地的螺蛳粉厂商调研。卢旭成介绍,柳州农民工创业园里的一家螺蛳粉厂商也是李子柒的代工厂,每天能给李子柒品牌代工螺蛳粉 100 万袋,最少 60 万袋。

代工厂每天生产 60 万 – 100 万袋螺蛳粉什么概念?有数据统计, 2020 年 5 月,柳州螺蛳粉的日产量达 300 万袋,而李子柒牌螺蛳粉能占到柳州螺蛳粉约 1/4-1/3 的产量。

“找代工厂合作生产李子柒牌产品只是微念团队之前的商业模式,现在他们的模式升级了,他们开始自建厂房,将供应链及品控等往更上游延伸”,有接近微念的业内人士对《深网》表示。对此,季薇在与《深网》的对话中也表示认同。

2020 年 8 月 18 日,李子柒宣布在柳州投资建厂,并持续推进螺蛳粉口味研发、品质溯源、原料品控、助农扶贫等事项。“先代工,再合作办厂,最后独立拿地建厂,这是微念团队在立志做李子柒这个品牌时,就想好的商业闭环”,上述接近微念的业内人士表示。

从李子柒天猫旗舰店出售的商品看,除螺蛳粉外,藕粉、牛肉酱、芝麻糊等商品品类都在售卖的范围内。对于李子柒选品的标准,季薇对《深网》总结,大雄他们选的食品品类主要集中在一些没有品牌但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

做品牌是细工慢活,究竟有多慢?虽然季薇并没有对《深网》透露微念做李子柒品牌以来的具体营收,但她做了个对比,美 ONE 一年净利润就有四五十亿,李子柒这边一年的销售额还都做不到四五十亿。

以下为华映资本创始人季薇谈李子柒现象的部分速记,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有删节:

image

《深网》:现在看起来,2017 年就开始投 MCN 那一波资本,李子柒算硕果仅存吗?

季薇:不是,美 ONE 也是那个时候出来的,他们也孵化了一系列的红人及 KOL,最知名的是李佳琦。

《深网》:感觉美 ONE 和微念是两个路径,李佳琦靠直播带货出名,李子柒一直还在生产内容,但李子柒不带货,不做广告,她很慢,你们有在特意保护李子柒吗?

季薇:2017 年 5 月,我第一次见大雄时,他就跟我说的很清楚,会好好珍惜李子柒这个品牌,不想让商业化消耗掉她,也不想给她做植入广告,也不让她给别的品牌带货。他当时说得很坚定,现在大雄也是朝这个方向和初心去的。

《深网》:李子柒只需要专心做视频内容?

季薇:你也可以说李子柒是一家内容公司,但是我们对她的期待真的不是用传统的内容公司去变现。

《深网》:但是,她真的挺慢的。

季薇:段永平曾说,慢即是快。我不能说段永平讲的跟我所理解的是一回事,但我理解的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坑,如果你认准了一个方向,即使这个方向比较难,但天花板足够高,就自己把那些坑趟过去,而不是把坑绕过去,去尝试新方向。我看到不少创始人很会绕坑,碰到问题就绕过去,绕几次后,既定的方向就变了,与早期定的目标就不是一个目标了。其实,真正的创始人,是需要去撞一下南墙的。

《深网》:就像本来你想做一个品牌,最后就做了一个网红带货?

季薇:对,做广告收益等短期变现了。

《深网》:李子柒现在的品牌主要集中在美食?

季薇:微念科技给李子柒的定位是 “东方美食生活家”,她选的品主要有个特点,都是一些没有品牌,但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例如螺蛳粉、藕粉、鲜花饼、参蜜等。例如,螺蛳粉,在李子柒带货螺蛳粉前,用户知道螺蛳粉好吃,但说不出喜欢的品牌。去年,李子柒品牌已经在柳州建厂,合作生产螺蛳粉了。

《深网》:大家都开玩笑的,说李子柒升级成李厂长了。

季薇:我记得有组数据说, 袋装柳州螺蛳粉从 2014 年第一家,迅速发展到现在的 113 家,产销量由 2015 年的 5 亿元到目前已突破 100 亿元。

《深网》:这么大的量是否需要上游品控?

季薇:对的,不止是酸笋,连螺蛳的产地都要品控了,供应链越来越朝上走了。这都是精细活。例如,去年春节期间,柳州的米粉厂全都关了,螺蛳粉的预购时间都是 30 至 45 天了。当时我被滞留在日本,非常着急,我就江西一个县、一个县的打电话咨询他们的县长,县里有米粉厂吗,米粉厂的产量是多少?他们的配比是什么?几百号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帮忙解决。

《深网》:我们的生产基本没停?

季薇:对,主要是我们的供应链很完整,我们讲内循环,内循环的基础就是完整的供应链以及完整的消费者。而且我们在长三角、珠三角都有非常完整的消费供应链,上下游都有。比如说长三角主要是纺织鞋服之类的产业带,科技产品、电子产品等产业带在珠三角。此外是是柔性供应链的发展,能够满足 C 端消费者的小单快返等及时需求,数字化促进了柔性供应链的发展。这些都是完整的,充分必要的条件。

去年年会的时候我特意讲了一下我们供应链的优势。会有人质疑华映资本跟供应链有啥关系?其实这是个必要条件。我们看过亚马逊上面 top 1 万的卖家,49% 是中国卖家。亚马上一半是中国卖家,就意味着全球非常快的数字化。当所有人都在线上购物,且一半的东西是由中国人提供时,中国消费品的出海就是个大机会。

我认为第一波可能是供应链的出海,因为我们的供应链组织高效,所以义乌的东西能卖出去。等中国本土品牌真的跑出来了,到时就会是中国品牌出海的机会。

《深网》:食品出海第一是好吃,尤其像李子柒?

季薇:李子柒出海其实挺难的,因为中国食品出海需要得到国际标准的认可。老干妈能卖到外国去是当网红产品卖的。但李子柒在 You Tube 有 1500 多万粉丝,海外用户多是反向代购李子柒的螺蛳粉等产品。其实,李子柒目前自己并没有做到出海,因为内部还供不应求,很多商品都是预售。

《深网》:微念中专门负责李子柒货的这一端的人就有 400 人了?

季薇:2017 年我们投资 MCN 机构时,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和质疑。但后来接触发现,大雄除了比较擅长孵化红人外,本身还有极强的供应链的能力,大雄大本营在杭州,这是我们从第一天跟微念接触时比较看重的点,所以他们供应链的人确实不少。

《深网》:李子柒现在的生活就是安安静静地拍一些内容,做一些好吃的东西?

季薇:她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个喜欢中国文化的姑娘,把她喜欢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她花了好多时间去学蜀绣、扎染等这些,只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她都愿意花时间去学习。

来源:腾讯深网

佟丽娅陈思诚背后的 “瓜中瓜”

江湖传言佟丽娅和陈思诚离婚,不是一天两天了,没想到今天 “520 表白日”,俩人却挑这样一个日子,给吃瓜群众送上一份 “大礼”:官宣离婚了!

1

佟丽娅首先发表离婚感言,马上陈思诚也 @了佟丽娅,告别语中却暗藏机锋,“2011-2020” 曝光了两人离婚的时间不是今年,而是去年!

2

佟丽娅和陈思诚的结合,表面看郎才女貌十分相配,实际上却一直饱受诟病,很多网友都一反常态地 “劝离不劝和”,这到底是为什么?一切都早有预兆!

一、

早在 2020 年 1 月,就有媒体爆料,说 42 岁的陈思诚,与 37 岁的佟丽娅,已经签署离婚协议,只差去民政局领一张离婚证。
爆料称,两人仍住同一小区,但已互不见面。

image

屈指算来,2020 年,正是两人结婚第 7 年,莫非他们的爱情,也逃不过七年之痒?
很快,佟丽娅一如既往地辟谣!

image

然而辟谣背后,江湖上关于陈思诚爱玩花心俄罗斯方块的传言,一直就没有断过。

image

婚前不说了,只说 2014 年结婚以来,陈思诚就多次被曝出轨嫩模、外围女,有名有姓者如张 X、李 C、王 TC、齐 Q、叶 ZX,等等,还有双飞神秘女神马的……

image

这些都是谣言吗?
反正佟丽娅每一次都选择了 “相信他”“原谅他”。至于是不是真的相信和原谅,估计里面水分也很大…… 否则也不会走到离婚收场这一步。
两人从一开始结合就不被看好,这是有原因的。
不问来路,何以归途?
一定意义上,每个人曾经走过的路,都会决定他(她)将来要走的路。就像一句实话后面未必紧跟着另一句实话,但一句谎言的后面,大概率会用另一句谎言来圆。

二、

1997 年,14 岁的锡伯族女孩佟丽娅,参加新疆自治区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演出时,19 岁的沈阳干部子弟陈思诚因为打架,被上海戏剧学院开除,禁考两年。
后来,陈思诚看自己在谢晋恒通明星学校的同学赵薇火了,就没听家里安排出国,熬过两年禁考期,于 1999 年跑去考北京电影学院,但学校因他有 “前科”,婉拒。
21 岁的陈思诚怒而转考中戏,这次成功了,和靳东、陈数、李光洁等成为同学。

image

在中戏,陈思诚如鱼得水,专业课汇报经常压轴,编剧、舞美、导演都有涉足,还发挥特长,写了一首班歌,叫《久久的辉煌》,谐音 “99 级”。

image

2001 年,23 岁的陈思诚又参加了一个全国大学生歌手选拔赛,成功签约华纳唱片,汪峰为他写了一首广告主题曲,叫《让年轻更闪亮》。
次年,读大三的陈思诚,与导演康洪雷首次合作,拍摄电视剧《民工》,为以后出演《士兵突击》积累了重要人脉。
他还与奚美娟搭档,主演了电影处女作《法官妈妈》,获得多个奖项提名和最佳新人奖。

image

到了 2006 年,华谊投拍《士兵突击》,康洪雷导演又把陈思诚、段奕宏、王宝强聚在一起,三人继《红旗渠的儿女们》之后,再次相遇。
在选角色时,陈思诚想演许三多,康洪雷却让他演成才,让王宝强演了许三多。2006 年底,《士兵突击》首播,越播越火,最后成了 “现象级” 经典电视剧。

image

电视剧大火,陈思诚也水涨船高,名气越来越大,此时春风得意的他,哪里能想到那个锡伯族女孩佟丽娅过的什么日子,未来又会和他产生多么深入的交集。

三、

佟丽娅在伊犁长大,跟着大人骑马打猎,喝鹿血吃鹿肉,天生能歌善舞。她父母都是搞音乐的,从小培养她,佟丽娅 16 岁时去北京参加过国庆阅兵的新疆彩车表演。

image

此后,佟丽娅回到家乡,成了新疆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后来她参加了几次新疆电视台的春晚,还跟香港卫视中文台一起拍摄了申奥宣传片。
2002 年,佟丽娅参加了首届新疆小姐选美比赛,获得亚军,后来中国歌舞团要从新疆借调演员。佟丽娅就进京,成了中国歌舞团的编外演员。

image

2003 年,“非典” 爆发,北京成为重灾区,几乎所有演出都被叫停。佟丽娅只好跟一帮新疆小姐妹偷偷去餐厅跳新疆舞,跳三四支舞能赚 200 块钱……

image

时间一长,佟丽娅觉得再这么下去毫无前途,多番了解之后,就决定要考中戏。她辞了中国歌舞团的工作,一心备考,没钱时就去餐厅、商场、婚礼上跳舞赚钱。
2004 年,20 岁的佟丽娅从 10000 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中戏表演系本科生。此时的陈思诚已经毕业,两人完美错过。
此后,佟丽娅就像大部分学表演的学生一样,一个个跑剧组,当时大部分北京的副导演手里,都有她递上去试戏的照片,但是所得实在无多。
有一次,有个导演对佟丽娅说:“你是怎么想的?你长成这样,怎么当演员啊?” 原来导演的意思不是说她长得丑,而是说她的异域长相,有违和感,不好当主角……

14

这件事让佟丽娅消沉了好一阵子,但她仍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跑剧组,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也等来了和陈思诚一言难尽的缘分。

四、

2007 年,陈思诚顺利签约华谊时,佟丽娅的好运也姗姗来迟,她得到邀请,去广州演尔冬升导演的新剧《新不了情》。

image

这是佟丽娅第一次演戏,她演了《新不了情》里的 “李再爱”,只是个小配角,却因长得好看受到热捧。有人将她和泽尻绘里香比,有人说她是 “720 度无死角美女”。

image

同一时期,陈思诚也先后出演了电视剧《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狭路相逢》《王昭君》等,并获得第 24 届金鹰奖 “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演员奖” 提名。
在主演《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时,陈思诚与中戏学妹沈佳妮相识,两人相恋。

image

后来传说,因为陈思成花心,沈佳妮屡劝不改,愤而分手,最终和朱亚文结婚。
陈思诚后来也没闲着,先后出演《命运》《春风沉醉的夜晚》《霓虹灯下新哨兵》《大丫鬟》《新一剪梅》《七小罗汉》…… 但都反响平平。
他还顺便,和一起出演《命运》的中戏学妹曹曦文,谈了个恋爱。
两人颇为高调,曹曦文曾在博客上晒出激吻照,引发网友围观。

image

后来,曹曦文想结婚,但陈思诚不想这么早就 “吊死在一棵树上”,于是分手。
在此期间,陈思诚获得第 28 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第 62 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入围等多项殊荣。
志得意满的他,还在 2010 年时灵光一闪,拉来刚成立 3 年的新丽传媒、刚上市的乐视网,一起投资其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
冥冥之中,这就为他和佟丽娅的相遇创造了条件。

五、

拍《北京爱情故事》时,陈思诚拉上了《士兵突击》老搭档李晨、张译,还邀请了杨幂、张歆艺,并启用 “朴素” 的中戏学妹佟丽娅。
2011 年 9 月,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制作期间,创建两年的万达影视,强势入股新丽传媒,成为第 11 大股东。
2012 年,《北京爱情故事》在各大卫视播出后,大获成功,投资 3000 万,收获上亿人民币。
陈思诚获得多个奖项,佟丽娅亦凭剧中沈冰一角,开始走红。就连电视剧的主题曲《滴答》,都成了大街小巷流传的热门歌曲。
更有意思的是,戏假情真,陈思诚因为这部电视剧,真的爱上了佟丽娅。
然而,比他小 5 岁的新疆美女佟丽娅,对陈思诚的花心早有耳闻,又觉得对方很优秀,而自己还只是演艺圈一朵 “新花”,反应并不积极。

image

最后杨幂出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说 “处得来就处,处不来就分呗”,再三劝导之下,佟丽娅终于接受了陈思诚。

image

两人相恋后,陈思诚挟电视剧《北爱》成功之威,筹备《北爱》电影版。
嗅觉敏锐的万达影视,绕过新丽传媒,直接投资,将陈思诚工作室升级为上海骋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骋亚” 这个名字,怎么看都像是 “陈” 和 “娅” 的谐音。
“骋亚” 初建时陈思诚任董事兼总经理,占股 30%,签约艺人是他和佟丽娅、刘昊然、戴墨。这种深度绑定,注定有无数利益纠缠,直接决定了日后的 “离婚时间”。
2014 年,万达和骋亚影视首次合作。
陈思诚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邀请梁家辉、刘嘉玲、刘昊然,以及他自己和佟丽娅等主演,投入 4000 多万,票房四、五个亿,投资回报率,高达十几倍!
这为万达和骋亚进一步合作 “唐探”,开了个好头。

image

为了庆祝这个好头,这一年,陈思诚送了佟丽娅一枚象征她 8 月 8 日生日的 8.8 克拉大钻戒,两人在南太平洋大溪地岛举行婚礼,花费高达 1500 万!
婚礼当天,陈思诚的妈妈特地找到曾和佟丽娅传绯闻的婚礼司仪雷佳音说:“我以前最讨厌你了,老跟我们家儿媳妇搞不清楚……”

22

那么,雷佳音和佟丽娅的绯闻是怎么回事?两人真的有瓜吗?

六、

其实雷佳音和佟丽娅的绯闻,主要都是一起合作多部影视作品传的瓜,并无实锤。
倒是陈思诚,2014 年 6 月,被拍到和一位长发女孩在高档餐厅用餐 4 小时,之后驱车前往陈思诚婚前的一处高级公寓,两人逗留近 2 小时,凌晨又一同亲密出门……
这时,距离佟丽娅和陈思诚举办完盛大的婚礼,还不到半年…… 面对绯闻,佟丽娅选择不相信。
2015 年,万达和骋亚再次联手,陈思诚编剧兼导演,王宝强领衔主演,刘昊然、佟丽娅、陈赫、小沈阳、肖央等参演的《唐人街探案》,于 12 月 31 日跨年公映。

image

2016 年 1 月,33 岁的佟丽娅,为 38 岁的陈思诚诞下一名男婴,取名 “朵朵”。
同时,电影亦大受欢迎,内地票房超 8 亿,豆瓣近 52 万人参与打分,评分 7.6。在第 23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唐人街探案》还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王宝强一看,陈思诚演戏不如自己,导演还能干这么好,自己也做导演拍了部《大闹天竺》,结果,关键时刻,她 30 岁的老婆马蓉和经纪人宋喆出轨了……
后来《大闹天竺》上映口碑不尽人意,当年 8 月,他又和好基友陈思诚搞到了一起,继续主演《唐人街探案 2》,与刘昊然、肖央再战悬疑喜剧。
2017 年初,佟丽娅的儿子朵朵刚过完周岁生日,又有媒体曝出 “陈思诚出轨门”:
剧组收工后,陈思诚一人来到某 KTV,带一名白衣女子返回酒店房间。两个半小时后,又一名女孩到陈思诚房间……
但佟丽娅仍然选择相信老公。

24

2018 年大年初一,《唐人街探案 2》上映,豆瓣打分不如首部,只有 60 多万人打出的 6.6 分,但是票房一飞冲天,直接逼近了惊人的 34 亿元。

image

这一年,陈思诚才 40 岁,才气、财气,和运气一样爆棚。
此后,《唐探 2》获得第 25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奖,第 34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提名、最佳编剧提名、最佳男主角提名……
2020 年春节前,陈思诚和王宝强再次强强联手,合作的 “唐探 IP” 系列之《唐人街探案 3》,故事转战日本东京,预售票房最快破亿,遥遥领先于 “春节档”。

image

然而,急剧蔓延的 “新冠肺炎”,却使得《唐探 3》,和其他电影一齐撤档,后来上映后票房依然不错,但口碑崩塌,再也没有往日辉煌。
曾在《士兵突击》里饰演狙击手成才的陈思诚,在事业上遭遇了一次狙击。
而在此之前,他在婚姻上也遭遇了多次狙击。

七、

2019 年 7 月,一组雷佳音与佟丽娅在片场同喝一瓶饮料的动图,引爆了社交网络。
据报道,两人候场时,佟丽娅喊助理拿来一瓶可乐,雷佳音让那个助理把可乐递给自己,用牙把瓶盖咬开,biu 地一下弹飞,然后递给了佟丽娅。

27

佟丽娅没急着喝,示意雷佳音先喝,雷佳音对瓶嘴喝了一大口,佟丽娅也不擦瓶嘴,直接对瓶吹……

28

这条 2017 年《超时空同居》拍摄期间就被曝光的旧闻,忽然被网友考古发掘,引发轩然大波,吃瓜群众纷纷怀疑,这两人关系没那么简单!
各种细节也被陆续挖出:
拍摄间隙,雷佳音担心佟丽娅着凉,贴心地为她披上大衣……

image

两人参加上海电影节开幕式,雷佳音在签名之后,还俏皮地画了个小爱心,指向佟丽娅的名字。

image

绯闻发酵后,一向低调的雷佳音正牌夫人翟煦飞发了一条微博,晒出女儿、老公和狗狗的合照,并配文 “一个没少”,力证夫妻感情坚固,吃瓜网友也就四散而去……

image

然而令人迷惑的是,半年后,佟丽娅的昔日伴娘童瑶,竟然亲自下场围观了一则佟丽娅与雷佳音的八卦,随后秒删,这篇文章的热度也被炒到了巅峰。

image

2020 年 8 月 8 日,佟丽娅 37 岁生日。人们发现,连续 3 年不回应陈思诚生日祝福之后,这一天,她回应了 —— 虽然只是一个表情。

image

陈思诚的生日祝福也耐人寻味,称呼只是 “朵朵妈”,而非 “老婆”“亲爱的” 之类的亲昵称呼,昭示着此时,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也印证了今天的 “2011-2020”。

34

当然,也印证了佟丽娅此前广为传播的这条朋友圈截图。
那么,除了家境、成长环境不同、性格迥异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两人最终走到了离婚这一步的呢?

八、

早在佟丽娅当年出嫁时,思想很传统的父亲就曾对女儿说:“希望到了陈家以后,多干一些活,给老陈做做饭,到老以后伺候伺候他。”

image

也就是说,佟丽娅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导致她的价值观、婚姻观,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一个相夫教子、孝顺公婆的好女人。
但陈思诚不一样。他曾在节目中说:“一夜情比比皆是对吗,而且有很多的一夜情或者是什么,更不堪,或者更性福,每一个人都会有背叛,或者游移。”

image

更令人吃惊的是,陈思诚的婚姻观。
他说:“我也产生过怀疑,对婚姻这件事。到底是我们现在的婚姻,是正确的一夫一妻制呢,还是古时候的一夫多妻制,好色也好或者什么,其实是自然的。”

image

“我们其实应该尊崇所有自然的东西。你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女人,漂亮的女人,这是欲望,我觉得欲望是不可回避的。”

image

对于陈思诚 “谁都会出轨” 的论断,以及以此为核心的婚姻观,认为离婚很不光彩的锡伯族姑娘佟丽娅,是这样回答的:“能回家就好。”
不知说什么好。你可以说陈思诚真实、耿直,可以说佟丽娅大度、隐忍。

image

然而,为毛总感觉哪里不对?

image

大度、隐忍的背后,难道不是一触即发的委屈吗?真实、耿直的底下,难道不是花心滥情的萝卜吗?
娱乐圈中无新事,“传婚变 – 辟谣 – 传婚变 – 辟谣 – 传婚变 – 实锤”,杨幂刘恺威是这样,赵丽颖冯绍峰是这样,佟丽娅陈思诚现在,仍是这样。
然而,当看到佟丽娅陈思诚终于真的离婚时,不知当时力劝佟丽娅接受陈思诚的杨幂作何感想?
也许她从开始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不过,在她看来,只要利益均沾,分配到位,离婚这样的 “小事”,也许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吧!

来源:万小刀 微信号:wanxiaod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