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股民需要补课的 “老八股” 故事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周,上交所一口气决定终止六家公司的股票上市。

退市,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退市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行,最近一段时间退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经营不善的公司将资本市场的位置让给更好的企业,理所应当。

但在退市公告发出后,几乎所有的相关新闻都会单独把 * ST 游久拎出来说一句。原因无他,只因这只股票有一个显赫的前身 —— 上交所 “老八股” 之一,爱使电子。

退市本不是新闻,但曾经叱咤风云的股票退市就是新闻了,这就好比曾经的武状元沦落成了苏乞儿 —— 反差,总是惹人唏嘘。

老八股的威风岁月

所谓老八股,指的是 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率先挂牌上市的 8 家公司。除了爱使电子外,还有申华电工、飞乐股份、飞乐音响、豫园商城、真空电子、延中实业和浙江凤凰。

1

在今天,已经没多少人听过这八个名字,但在 30 年前,这八只股票可都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1992 年 1 月 10 日,飞乐股份股价达到 1007.4 元,成为 A 股史上首只千元股,而当年全国国有单位职工的平均月薪才 240 元。

在飞乐成为千元股之后 3 个月,真空电子的股价也突破了千元。又过了一个月,真空电子涨至 2587.5 元,飞乐股份则涨至 3550 元,这两个价格即使放到今天,连贵州茅台都要往后稍稍,但这仍然不是当年老八股的股价天花板。

1992 年 5 月,老八股之一的豫园商城股价突破万元,以至于上交所当时只有四位数的显示屏无法正确显示。很显然,这个价格才是中国股市至今无法突破的纪录。

当年,随着老八股的股价不断创新高,第一批抢先进入股市的股民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比如在老股民中颇有名气的 “杨百万”,就是从投资 “老八股” 开始打响的名气。

在刚开始的那几年里,老八股几乎就等于摇钱树。每当有其他公司对老八股进行举牌收购时,股价就会狂飙突进;每逢公司发股或者配股,都会引发广大股民通宵达旦地排队,连公安局都不得不派出人手维持秩序……

1994 年上映的电影《股疯》,生动展示了当时上海人民炒股的热情:连公交车售票员都会跟乘客聊起自己是 “电真空的股东,买了他们好多股票”。

《股疯》公映时,沪语版场次一票难求,而剧情里提到的 “电真空公司”,便是老八股之一的真空电子。

老八股的混乱年代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八家公司最先吃到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红利,照常理推断,后续发展应该不会差吧?八家企业中有几家成为后来 A 股的中流砥柱了呢?

答案是 0。

老八股中,目前有两只已经退市 —— 浙江凤凰(退市博元)、爱使电子(退市游久),两只在退市边缘挣扎 —— 飞乐股份(*ST 中安)、延中实业(*ST 方科),其余的几只,市值和业绩也大多表现平平,只有豫园商城(豫园股份)稍强一点。

如果继续细究其 30 年来的业务变迁,老八股更可称得上是面目全非。

◎ 生产复印机起家的延中实业,在 1998 年被方正集团控股,变成了 “方正科技”;

◎ 生产漆包线为主的申华电工,在 2003 年被华晨汽车集团收购,简称变为 “申华控股”;

◎ 生产电子元件的飞乐股份,在 2014 年正式重组,变成了从事安防产品制造的 “中安消”;

◎ 生产音响的飞乐音响倒是没改名,但多次转型,先从生产音响转为销售 IC 卡,后来又辗转进入了照明行业。

至于两位 “电子”,经历更是坎坷:

◎ 真空电子,历史上经过多次重组,先后变更为 “广电电子”“仪电电子”“云赛智联”;

◎ 爱使电子,则先后从事过电器元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煤炭开采、游戏研发等,最终退市。

老八股中唯一不在上海的浙江凤凰,则堪称老八股各类症结的集大成者,经营不善、股权分散、地方政府筹划混乱等问题在它身上一览无遗,名字先后换了七八个,但是大多数时候总绕不开 ST 这两个字母。

老八股中,唯一称得上稳定的只有豫园商城。在 1992 年短暂退市后,豫园商城的股票代码由其母公司豫园股份承袭,并一直经营下来。在 2017 年和复星集团重组后,实力更获得提升,从而成为老八股中业绩和股价表现最好的一个。

跌宕的 30 年,背后还是周期

平心而论,企业经营并非易事,能屹立 30 年的企业本就少之又少,老八股没能基业长青也不足为奇。

不过,如果仔细推敲,就会知道,老八股的威风和颓唐,其实早已注定。

老八股的威风,并不基于企业本身的价值,而是受益于当时独特的股市制度设计。

1990 年,就在上海交易所草创的关口,有匿名群众来信寄到中央,信中认为,“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关得越早越好”。

这种舆论压力一直持续到 1992 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南巡讲话,认为证券市场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才算是完成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心理 “破冰”。

这个基调,决定了最先上市的老八股不可能是什么 “大国重器”,也无法具有很完善的股权架构。它们清一色是地方的中小公司,好几家是注册资本在 50 万元左右的区属企业 —— 作为试验的小白鼠,这个体量很合适。

那么,上市以后,这些股本小、流通股多的投资标的,便一下子暴露在大量的资金面前,必然引发哄抢。就好比一个小池塘突然引入了长江水,水位怎能不高?

老八股的颓唐,也不全是自身经营的问题,时代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

正是由于当年的股市制度各种不健全,很多决策都是在 “坚决地试”,比如,1992 年 5 月,上交所贸然决定取消涨跌幅限制,当天几只股票就一飞冲天,被爆炒到突破千元。

很显然,中国的股市制度不会一直不健全。随着时代的发展,问题逐渐被修正,老八股也就失去了爆炒的基础。

回顾老八股的兴衰始末,贯穿其中的其实是周期的力量。

国家在危急存亡时刻,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战略上有所突破,老八股们站了出来,或者说,时代选中了老八股,让它们得以享受追捧、掌声和财富。这是一段周期的开始。

但是,命运即使对它最喜爱的宠儿也不是永远慷慨无度。A 股现在正加速新陈代谢,淘汰跟不上时代的上市企业,曾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先行者的老八股自然也不能豁免。这是一段周期的结束。

在周期的浪潮面前,没有辉煌可以永恒,我们只能尽力跟上时代。

互联网巨头下南洋:破冰、冲突与代价

文 / 王玲

来源: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

公元 1405 年,强盛的大明王朝号令郑和带着 240 多艘海船和 27000 多名官兵从长江口岸向那浩瀚大西洋扬长而去。接下来的二十八年里,郑和再六次出海,帮助明王朝构建了规模庞大的朝贡贸易体系。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600 多年后,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的互联网巨头们,也将眼光瞄准了海外。他们凭借积攒多年的在技术、人才、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向海外市场开疆拓土。

套用孙正义的时光机理论,过去多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尝试,是一个寻找非平衡地带,以及通过发展的不平衡实现规模扩张的过程。

以东南亚、非洲、南美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了中国企业出海的几个重要目的地。

其中,东南亚是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三个区域之一,有超 6 亿人口,这个地区的年龄中位数是 29 岁,且适龄劳动人口至今还在增长,在重要的几大市场 —— 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经济增长和中产阶级消费崛起的趋势明显。

这个地区还有着全世界最活跃的网民,谷歌与淡马锡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东南亚的互联网用户每天要在移动终端上平均花费 3.6 个小时。

有人口红利、有消费升级、有用户粘性,也就意味着有市场潜力,因此东南亚一度被称为 “十年前中国的市场热土”,也有人称其为 “下沉版” 中国。

本篇文章,市值榜聚焦东南亚电商市场,试图从互联网巨头们 “如何做、如何竞争、做得怎么样” 这三个表象,讨论他们的得与失。

复制与粘贴:阿里和腾讯扳手腕

在东南亚,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最成功的领域是电子商务,最成功的企业是阿里巴巴和腾讯。

以 GMV 计,东南亚市场前两大电商平台是 Shopee 和 Lazada,2021 财年他们的 GMV 分别是 625 亿美元、210 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的背后,分别站着腾讯和阿里巴巴。现在腾讯是 Shopee 母公司 Sea 除创始人李小冬之外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 18.7%,Lazada 则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阿里和腾讯入驻东南亚市场,选择的是同样的路线:找到合适的标的进行投资,再通过不断增持获得控制权。

2012 年,素有抄袭公司之称的 Rocket Internet 看中了东南亚的人口红利,复刻淘宝模式创建了 Lazada。凭借着在东南亚最大市场印尼大做广告,到 2015 年底,Lazada 的 GMV 突破 13 亿美元,超过当地电商平台 Tokopedia,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

Lazada 的异军突起吸引了阿里的注意。成为行业第一几个月后,阿里约定两年分两次、投入 20 亿美元达成控股。

稍早一些,2014 年的双十一,马云提出了 “10 年内一半收入来自海外客户” 的目标,Lazada 成了实现这个目标的一条捷径。

一家靠 “抄袭” 阿里做大做强的公司,最后被阿里买下,这个故事到这里无比顺利:

创始团队获得财富自由、阿里获得东南亚市场入口,照这么发展下去,在中国电商市场大获成功的阿里,吃下东南亚市场只会是时间问题。

“这可是阿里巴巴,有钱有技术。” 当时,Lazada 的管理层一致认为,阿里的到来对公司未来发展是重大利好,Lazada 各方面仿佛都要更上一层楼。

可现实的剧本偏偏没有这么写。

几乎在阿里入股 Lazada 同期,一家叫 Shopee 的电商平台先是在中国台湾推出,很快通过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等市场进入东南亚。

Shopee 的创始人是出生于天津的李小冬,他在 2009 年创立了游戏公司 Garena(Shopee 母公司 Sea Ltd 的前身)。核心人物则是 Lazada 跨境业务曾经的负责人冯陟昱,他在 2014 年因在 Lazada “工作不顺” 加入 Garena。

早在 Sea 切入电商领域之前,腾讯就已经是它的重要股东了,2010 年腾讯开始投资 Sea 并不断增持,最高时曾持有 39.8% 的股份。

后来,正是背后站着腾讯的、更晚入场的、在一开始就不被 Lazada 列在威胁名单里的 Shopee,成了 Lazada 最大的对手。

从 2017 年开始,Lazada 开始在和 Shopee 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东南亚电商聚合平台 Iprice 此前数据显示,Shopee 在当年第三季度超越 Lazada,成为越南流量最大的电商平台。再到 2018 年左右,Shopee 开始在 GMV 上全面反超 Lazada。

阿里和腾讯大打出手之际,另一家中国电商巨头京东也悄然进入了这一市场,不过,京东并没有完全采取阿里和腾讯的投资路线,它先是自己做,接着才是小规模投资。

2015 年 10 月,京东在印尼设立电商平台 JD.ID、2018 年 8 月,京东与泰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尚泰集团推出合资企业 ID CENTRAL。

京东另一个看重的东南亚市场是越南,从 2017 年至今,京东多次投资一家名为 TIKI 的越南本土 B2C 电商平台,后者是越南访问量第二的电商平台,现在京东是 TIKI 的最大股东。

只不过,巨头想出海,还要做好,这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复制粘贴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在东南亚电商市场最成功的,是在国内没做起来的腾讯,而在国内一往无前的阿里和京东,却没那么顺利。

鏖战与冲突

对 Lazada 来说,阿里的投资如久旱逢甘霖,带来了急需的技术、资源与资金。

2013 财年到 2015 财年,虽然 Lazada 的净收入一路高歌猛进,分别为 7550 万美元、1.54 亿美元、2.75 亿美元,但其营业利润却持续亏损,分别为 – 6790 万美元、-1.5 亿美元、-3.29 亿美元。

阿里同样带来了习惯性的强硬风格。与饿了么、UC 浏览器等被收购的公司相同,阿里在投资企业后,立刻派驻高管入驻,淘汰掉原有的业务底层系统,进行组织架构的重新定位和整合。

比如,2018 年以后,一批了解东南亚市场并在 Lazada 早期崛起的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本土人才和高管纷纷出走。他们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职位立即被连英语都说不流利、无法与当地人打交道的阿里巴巴职业经理填补了。

一方是认为自己经验更丰富的老阿里人,另一方是认为自己更懂本土市场的老 Lazada 人,这种矛盾几乎无法调和,因为双方都有看似正确的理由。

与阿里全权控制所不同,Shopee 身上体现的是腾讯式的放养文化,决策相对自由。

早期 Shopee 崛起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规模的重金投入,也就是烧钱换增长,具体的做法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采用免佣的方式争取长尾卖家,补足平台 SKU 丰富度。

2015-2016 年 Shopee 采用 0 佣金策略,直到 2017 年后开始对除印尼地区收取 3% 佣金(之后持续提升),低于其他竞争对手普遍的 5%-7%。

这也是为什么,公司 2016 年电商业务没有收入而 non-gaap EBITDA 亏损 1.7 亿美元,直至 2018 年收入才有显著提升,说明早期 Shopee 采取少量货币化措施来保障品类的拓展。

第二,采用包邮的方式对买家进行补贴。

还是在 2016 年,Shopee 与东南亚第三方物流商展开 “包邮合作项目”,电商物流费用由卖家和买家共同承担,其中卖家承担头程的转运和跨境物流费用,买家承担末端配送费用,Shopee 再对买家的末端配送费用进行补贴。

第三,大打广告战。

2017 年年末开始,Shopee 开始在东南亚大面积铺设广告,第二年,Shopee 以更大的力度在各国和地区邀请代言人,包括菲律宾的国宝级拳击手帕奎奥、马来西亚国民歌手茜蒂・诺哈丽莎。

偏偏在这段时间里,Lazada 慢了下来。

晚点 LatePost 在一则报道中指出,2018 年 3 月原蚂蚁金服 CEO 彭蕾接任 Lazada CEO 后,并没有立刻迎击新对手,而是开始账目清理、暂停推广。

一名 Lazada 的广告供应商表示:“都快全资控股了,总得把这么多国家的账目梳理清楚吧?在理清楚之前,花钱的事情都暂停掉。”

再加上当时近乎像素级复制淘宝进行 Lazada 产品升级,以及人事调整,Lazada 的工作一度陷入停顿达半年之久,甚至招商工作都暂缓。

等到它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是 Shopee 的对手了。

Tik Tok 入局,直播电商风起

Lazada 和 Shopee 还不得不防范另一个来势汹汹的对手:Tik Tok。

2021 年 2 月以来,Tik Tok Shop(抖音小店)陆续上线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师承抖音,向直播电商方向靠近。

在玩法上,Tik Tok Shop 复制了 2019 年抖音初入直播电商领域时的布局,组成了短视频、电商直播、品牌官号、商品橱窗的内容矩阵。产品、物流、支付都由 Shopify、Square、Ecwid 等第三方合作伙伴负责。

依托平台自身的流量优势,Tik Tok 无需像 Lazada 和 Shopee 那样辛苦买量,而是直接以短视频和直播形式获取流量,吸引客户下单。

和 Shopee 相同,Tik Tok 电商在东南亚的第一步也是低价引流。通过销售平价的 3C、日用品吸引消费者,这部分货不仅来自平台商家,也来自 Tik Tok 自身筹备的货盘。

同样地,Tik Tok 对消费者提供了免运费补贴,给主播倾斜流量。

这复刻了抖音电商在国内的打法,但由于直播电商在中国是模式首创,到了东南亚市场,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盛,Tik Tok 很轻易就能够在短期内凭借先发优势获取规模,同时实现本土化。

看起来 Tik Tok 也并不急于为其东南亚商业版图植入太多中国元素。现在东南亚市场的 Tik Tok Shops 都是对当地商家开放,跨境电商并不在考虑范围内,Tik Tok 目前还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招募当地的电商和管理团队。

现在没有人可以忽略 Tik Tok 这个竞争对手。

2022 年 2 月,苹果手机代理商 Agus 在雅加达办公室开启了直播带货,每个月的稳定收入在 40 万美元左右。

几乎所有做电商的中国商人都会尝试去 Tik Tok 上开店。“没想到 Tik Tok 起来会这么快,” 开始成为大多数人对 Tik Tok 电商的反应。

偏偏 Tik Tok 还具有 Lazada 和 Shopee 都没有的流量优势,它在东南亚有 2.4 亿的月活用户。

有数据显示,Tik Tok 电商 2021 年 GMV 最高近 60 亿,其中,70% 都来自东南亚人口大国印尼。数据确实微不足道,但谁能知道 Tik Tok 这头巨鳄究竟,能给东南亚海浪带来多少风波。

毕竟在中国,同样的故事抖音已经上演过一次了。

不确定的未来:胜负难料

无论 Lazada 还是 Shopee,都没能像阿里和腾讯那样在中国风光。

Lazada 没有帮助阿里完成海外一半收入的目标。根据阿里巴巴披露的财报,2018 财年到 2021 财年,其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营收分别为 142.16 亿元、195.58 亿元、243.43 亿元、344.55 亿元,均占总收入的 5% 左右,与马云的豪言壮语差之甚远。

目前看起来是龙头的 Shopee,也还没有赚到钱。

一直被称为 “虾多多” 的 Shopee 为了维持低价策略,投入了大手笔营销费用,这也导致 Shopee 陷入亏损境地。

Shopee 的 GMV 从 2017 年的 41.12 亿美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625 亿美元,但在这段期间,它经调整后的 EBITDA 分别为 – 4.44 亿美元、-8.60 亿美元、-10.43 亿美元、-13 亿美元、-26 亿美元。

2021 年,Shopee 的销售及营销费用是 26.3 亿美元,相当于它在这一年亏掉的钱。

一直以来,靠营销驱动增长,用亏损换取规模,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再常规不过的打法,这也是大多数互联网巨头的制胜之道,但这种打法在东南亚市场可能没那么容易奏效。

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机构 SCI 创始人刘剑南就曾表示,东南亚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平台,正在激烈的竞争,盘子越大经商环境也就越复杂。

虽然 Lazada 与 Shopee 目前是当之无愧的东南亚电商王者,但在这片蓝海中,除了可能构成威胁的 Tik Tok ,还有 PG Mall、Blibli、Flipakart 等本土电商盘踞一方。

《The Ken》数据显示,仅 2021 年东南亚社交电商初创企业就至少完成了 10 轮融资,远高于 2020 年的 4 轮。金门投资公司合伙人 Michael Lints 也评论道:“在 2020 年,东南亚的社交电商产业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在 2021 年更是吸引了数量可观的投资。”

也就是说,在东南亚市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早入场,也获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现在他们将共同面对来自本土市场玩家的挑战。

他们过去彼此之间的竞争、他们在中国曾遇到过的竞争,很可能会在东南亚市场重演一次,而且是以更激烈的姿态 —— 除新加坡外,目前东南亚零售电商渗透率均低于 5%,相比之下,中国是 24.9%。

从市场渗透率来看,现在的东南亚,好比 2012、2013 年的中国市场。

同一时期里,中国电商市场发生了最激烈的价格战,这场最先由京东挑起的战争从 2012 年 4 月打到了年底,参战方由京东、苏宁蔓延至当当、国美、亚马逊、凡客等几乎所有电商平台。

伴随着价格战发生的,同样是一场淘汰赛,一轮座次重排。

结语

当下,Shopee 和 Lazada 已经赢下了第一阶段的胜利,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某种程度上,这代表着中国互联网早已摆脱了早期模仿甚至抄袭硅谷的印象。

当中国的商业模式、技术、经验开始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被不断复制、验证,中国互联网的出海征程,只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但接下来的竞争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多年,全球范围内,一家巨头企业想要在本土之外的市场站稳脚跟,但终因水土不服被本土玩家超越的故事不胜枚举。

在中国,谷歌、eBay、微软 MSN 的落败,无一不是如此。

无论是 Shopee、Lazada 还是 Tik Tok,他们需要警惕这样的憾事在东南亚发生。

盘点马斯克喷过的大佬

今天,马斯克又管不住自己的 “暴脾气”,怒喷 “苹果税” 称,苹果应用商店的收费政策,就等于对整个互联网行业征收 30% 税,这肯定是不行的。

三言财经此前文章《关于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八个疑问》中,曾提到马斯克是 “人狠话不多” 的那种人,说要收购推特,那就不磨叽,必须收购。不过另一面,马斯克 “话也多”,不是那种话唠,而是敢说话。

马斯克经常性 “因言获罪”,例如 2018 年马斯克发推称将会把特斯拉私有化,甚至还声称已经找到了可以支付他美股 420 美元的买主。

这番言论导致马斯克直接被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处罚 2000 万美元,并对其启动调查;马斯克当然不甘于被罚,更是不断发推吐槽监管机构。

所以,连监管机构都 “不放在眼里” 的狠人马斯克,无论是谁,只要惹的老马不爽,那必须要狠狠吐槽。除了喷 “苹果税”,马斯克还怼过比尔盖茨、贝索斯、甚至还有中国车企、小鹏汽车等。

今天,我们不妨简单盘点下马斯克曾喷过的大佬和品牌。

苹果公司

既然说到了马斯克喷 “苹果税” 这件事,就先聊一下他与苹果公司的渊源吧。

2021 年出版的一本名为《权力游戏:特斯拉、埃隆・马斯克和世纪赌约》的书中爆料称,2016 年马斯克与苹果 CEO 曾通电话,谈到了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

在电话中,马斯克表示,如果想让这笔交易完成,必须让自己担任苹果 CEO。而书中描述称,马斯克此番言论一出,库克当即发火,甚至用脏话回应了马斯克。

不过,有关这本书的这段描述,无论是库克还是马斯克都否认了其真实性。库克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从未与马斯克交谈过,但对特斯拉非常尊重;马斯克也发推否认,称这本书虚假又无聊。不过,马斯克透露自己的确曾想就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问题要求与库克见面,但是库克拒绝了会面。

马斯克回应中还提到,当时特斯拉的市值仅为现在的 6%。

马斯克或许认为库克有些 “缺乏远见”,抑或库克拒绝与马斯克见面让马斯克难堪,无论什么原因,之后马斯克多次喷苹果公司。

2021 年 7 月,特斯拉发布 2021 年第二季度财报后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曾两度批评苹果公司。当时,苹果被传正研发制造一款电动汽车,还挖走了许多特斯拉员工。

马斯克谈到供应链问题时称,自己认为苹果在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使用了几乎 100% 的钴,但特斯拉几乎不使用。当时,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地开采的一些钴或涉嫌雇用童工等侵犯人权行为。2019 年,苹果公司被列为人权诉讼的被告。

马斯克对苹果严格限制应用安装途径进行了批评。当时苹果与 Epic Game 就 App Store 费用和政策产生诉讼,马斯克指责苹果是建立 “围墙花园” 打击竞争对手。

2021 年 10 月,苹果开始销售售价为 19 美元,国内售价 145 元的抛光布,这也让马斯克忍不住调侃苹果。

1

当时,正值苹果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家新零售店开业,库克发推庆祝此事;而马斯克则评论库克推文称:“快来看苹果抛光布”。

调侃归调侃,没想到马斯克很快就学会了苹果的 “套路”。

2021 年 12 月,特斯拉开售一款 CyberTruck 皮卡造型的哨子,售价 50 美元,约合人民币 318 元。马斯克发推称:“不要浪费钱买愚蠢的苹果抛光布,快来买特斯拉哨子吧”。

虽然一个哨子卖到 300 多元,但这款哨子仍然被抢购一空。

比尔盖茨

相比与苹果公司之间的 “纠纷”,马斯克和比尔盖茨之间的 “爱恨情仇” 就更复杂。

近日,盖茨与马斯克频频 “斗嘴”,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引发大量吃瓜群众旁观。二人之间的瓜葛,还要追溯到 7 年前。

2015 年 3 月,马斯克和盖茨受邀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这也是二人首次同框。在会上,马斯克谈到人工智能表示,发展人工智能的方向是对的,但不能操之过急,安全是最重要的。而盖茨对马斯克这番观点也表示赞同。之后无论是创新还是无人驾驶话题,二人的看法也都别无二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马斯克一向不看好人工智能,发表过一些 “AI 威胁论”;而盖茨则是坚定的 “支持派”。

也许出于礼貌,两人在博鳌论坛中没有发生争议,但随后不久盖茨和马斯克之间矛盾便凸显出来了。

2016 年,盖茨在 Code 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人工智能的梦想即将实现。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未来 AI 甚至能在某些领域中令人类更加优秀。

而马斯克同样预测 AI 发展称,人类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机器人的宠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智商将会止步不前,最为严重的后果是机器人反超人类成为运营世界的主题,人类在机器人心中可能是宠物般的存在。

此时,盖茨与马斯克观点出现鲜明分歧,但这种观点分歧,久而久之演变成有点 “互相看不上” 的意思。

2018 年,比尔盖茨在一次活动中公开质疑了马斯克的 “超级高铁” 项目,他表示:“我不确定超级高铁概念是否有意义,让它安全是很难的。” 不过,当时盖茨并没有全盘否定马斯克,他强调自己很看好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出乎意料的是,马斯克并没有对盖茨这次评论予以回应。于是,盖茨逐渐开始 “得寸进尺”。

2019 年 2 月,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特斯拉称,特斯拉是一家令人惊叹的公司,很受欢迎。本以为他会狠夸一番,但没想到盖茨话锋一转,直言特斯拉仍然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而且在没有了政府税收抵免优惠后,特斯拉的处境将更加艰难。盖茨表示,随着更多电动汽车制造商加入,未来将会有很棒的电动汽车可以选择。

同样,马斯克并没有回应盖茨此番言论。

2020 年,盖茨再一次用 “令人迷惑” 的方式评价特斯拉。他先是在采访中大力称赞特斯拉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领头羊,还强调称,“特斯拉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有很棒的产品,而且流行度非常高”。

然而, 夸赞完特斯拉后,盖茨突然又说道:“我刚买了辆保时捷电动车 Taycan”,还透露这是自己第一辆电动汽车,“虽然保时捷 Taycan 溢价很高,但它非常酷,自己很喜欢它”。

盖茨这一番言论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不过马斯克这一次没有保持沉默,马斯克在推特上回应粉丝称,“我曾与比尔盖茨交谈过,但是非常无聊”。

此后,比尔盖茨和马斯克开始变得更加针锋相对。

2020 年五月,新冠疫情开始在欧美大规模爆发,当时马斯克曾发推称 “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是愚蠢的”。马斯克这一 “迷惑” 言论自然引发了大量争议。

而在医疗领域一直投入较大的盖茨,这次毫不留情面的抨击了马斯克。2020 年 7 月,盖茨在 CNBC 的节目上表示,马斯克在电动汽车和火箭上做的很好,但是他没有参与疫苗研发,并不了解这一领域,所以不要随便评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

对于盖茨此次评价,马斯克突然连续发两条推文:“Billy G(比尔盖茨)不是我的恋人” 和 “我和比尔盖茨是恋人的谣言完全是假的”。

马斯克这话一说迅速走红,网友们干脆开始磕起了他两人的 “CP”。紧接着马斯克又再发推称,“我…… 我今晚死在了你怀里”。这下更是将自己与盖茨推上舆论顶流。

不过,对马斯克这种骚操作,比尔盖茨没有再回应。“磕二人 CP” 一事逐渐告一段落,但二人拌嘴还远没结束。

2020 年 9 月,盖茨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电动汽车会是未来主流,但是即使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卡车、货船以及客机等产品也无法使用电池作为实际解决方案。盖茨甚至直接点名特斯拉的电动卡车 Semi “很可能不会成为现实”。

对此,马斯克毫不客气地回应称,“他丝毫不懂电动卡车”。

马斯克与盖茨针尖对麦芒,发展至今,马斯克甚至开始 “人身攻击” 盖茨。

上个月,有网友曝光了马斯克与盖茨的一段聊天记录,内容显示马斯克质疑盖茨是否持有 5 亿美元的特斯拉空头头寸,得到肯定答复后,马斯克拒绝了盖茨想要讨论慈善事业的邀请。

这段记录曝光后不久,马斯克发推确认内容属实,并且还发了一张 emoji 表情图嘲讽盖茨的身材。

5 月 5 日,比尔盖茨又对马斯克收购推特一事评价称,“这并不是他最擅长的东西,他在特斯拉和 SpaceX 上的成就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他组建了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团队,并把那些在这些领域工作的人带了出来,让他们真正看到了希望。但是在收购 Twitter 之后,他能否再一次做到这一点,我有些怀疑。”

目前,马斯克尚未回应,但二人梁子显然已结下,他们之间的纠纷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扎克伯格

和比尔盖茨一样,扎克伯格也是人工智能的支持派,这也导致扎克伯格和马斯克也吵过架。不过,一切的始作俑者可能是源于 2016 年 SpaceX 火箭发射失败导致。

2016 年,Facebook 的一颗卫星由 SpaceX 负责发射,但这次发射最终失败。当时扎克伯格发声明称,“对我们的卫星因 SpaceX 火箭发射失败而损毁深感失望,其原本可以为非洲大陆很多人提供上网服务。”

或许是马斯克搞砸了脸书的卫星计划,扎克伯克心有不爽,跟马斯克也就不对付了。

2017 年,针对马斯克的 “AI 威胁论”,扎克伯格曾回应称 “人工智能会让未来我们生活更美好,末日论非常不负责任。我觉得有些老是唱反调的人在试图煽动末日论。我真是不太明白,这太负面了,有时候我觉得这事非常不负责任的。”

马斯克立刻反击道,“我和扎克伯格讨论了此事,他对 AI 懂得太少。”

马斯克甚至直接将 SpaceX 和特斯拉两个粉丝总量超过 500 万的脸书账号注销了。

2018 年,当时脸书被指涉嫌私下窃取用户信息,用于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

在此期间,马斯克发推称 “脸书是什么?” 随后有网友激将马斯克称,“如果你是个男人,你应该删了 SpaceX 和特斯拉的脸书账号”。

结果,特斯拉和 SpaceX 的官方脸书账号还真被注销了,两个号加一起粉丝量超过 500 万。

果然,马斯克早就证明自己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狠人了。

贝索斯

要说马斯克怼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多少有双方立场、观点不同等原因,但他与亚马逊贝索斯之间,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同行是冤家。

亚马逊和马斯克公司的经营方向目前属于竞争关系,这也使得贝索斯和马斯克之间火药味更浓厚。

贝索斯在 19 年 4 月公布组建太空互联网计划后,马斯克发推称其是 “剽窃者(copycat)”。

这一方面是因为 SpaceX 在 2018 年 2 月启动了类似计划,也就是星链项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特斯拉曾与亚马逊收购的一家自动驾驶公司 ZOOX 就盗窃商业机密等纠纷产生过诉讼,最终以 ZOOX 道歉赔偿达成和解。

当然,贝索斯也批评马斯克的 “登陆火星” 计划是错误的,贝索斯认为无法跳过月球直接登陆火星。

随后,SpaceX 和蓝色起源在火箭回收、海上回收等业务上开展竞赛,互不相让。

各大车企

除了怼各种科技行业大佬外,马斯克照样不放过各大车企,甚至包括中国车企蔚来、小鹏以及比亚迪等。

2017 年,马斯克曾嘲讽传统车企丰田:“不可思议的笨”,而当时丰田回应称 “可能是吧”。到了 2020 年 11 月,丰田财报会议中,丰田章男评价特斯拉:“特斯拉就像是一家推广、兜售新颖菜谱的餐厅…… 实际上却没有创造出什么真正的业务。”

盖茨买过的保时捷 Taycan,马斯克评价称,“如果交通拥挤,前面的汽车会喷出有害气体,直接进入你的空调进气口,幸好内燃机厂家没有在排放上作弊,要不就麻烦了。”

对于福特汽车,马斯克形容其生产车间像停尸房。而福特回应称福特 Rouge 工厂生产线,每 53 秒就有一辆高科技、高质量的 F-150 下线,埃隆应该去查查自己工厂出了什么问题。

马斯克还批评过通用汽车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是急功近利,“一些拿着自动驾驶软件演示的程序员组成的团队竟然卖出 10 亿美元”;而通用汽车前副总裁回怼,特斯拉正在走向倒闭。

大众汽车遭遇 “排放门” 事件时,马斯克调侃道,“如果我接管大众,将会带领大众成为 0 排放汽车的领导者”。大众前 CEO 穆勒表示,特斯拉在吹牛方面简直是世界冠军。

国内几家车企也没能幸免。

2020 年末,当时蔚来汽车股价为 42 美元 / 股,而特斯拉股价则为 420 美元 / 美股。马斯克直截了当的评论称:“420 是 42 的十倍”。

同年,小鹏汽车展示其最新的自动驾驶系统后,马斯克评价称 “小鹏汽车拥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但没有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何小鹏当时则回应道:“准备好明年被我们打的找不到东”。

近日,比亚迪公布了 4 月新能源汽车销售 10.6 万辆,同比增长 387.94%。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销量数据是第一次国产车企销售量超过合资品牌。

虽然比亚迪斩获如此佳绩,曾经也被马斯克狠狠鄙视过。

根据此前一段马斯克接受采访的视频显示,当被问道比亚迪相关问题时,马斯克竟然直接哈哈大笑,表示不屑,直言道 “我不认为比亚迪有什么好产品”。

不过,对于马斯克这种评价,比亚迪如今的成绩是最硬气的回应吧。

有句话叫 “脾气与实力并存,没有实力衬托的脾气只是无能狂怒”,马斯克固然性子直,也可能并不招所有人喜欢,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他的确有实力在多个领域做到出人头地。

你喜欢马斯克这样性子的人么?欢迎留言。

来源:三言财经

一个 SHEIN 约等于三个小米

文 / 喀戎

来源 / 价值星球 Planet(ID:ValuePlanet)

SHEIN,这家神秘公司最近成了创投圈顶流。

据外媒报道称,这家全球快时尚电商品牌平台已经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泛大西洋资本、老虎环球基金和红杉基金,募集资金规模在 10 亿 – 20 亿美元。在这轮融资后,SHEIN 估值可能将高达 1000 亿美元。

100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这一数字已经超过欧美快时尚品牌 H&M 和 Zara 的总和。仅次于字节跳动和估值缩水后的蚂蚁集团,和大洋彼岸马斯克的 SpaceX 几乎相当。如果用上市企业作对比,SHEIN 估值差不多等于一个美团,或者两个拼多多、三个小米集团。

根据公开报道,近两年 SHEIN 的估值一直在以火箭般的速度增长。2020 年 SHEIN 完成 E 轮融资时,估值约 150 亿美元;2021 年 6 月,《福布斯》杂志称 SHEIN 的最新估值增长到 470 亿美元。

问题来了,创立仅 14 年的 SHEIN 为什么那么值钱?

瞄准全球 “小镇青年”

2008 年,SHEIN 在南京成立,早期主要做婚纱外贸生意。

直到 2015 年前后,SHEIN 将总部从南京迁到番禹,开始快速发展。之后的两年里,SHEIN 不断扩展供应网络,在总部 “2 小时圈” 内,发展了 300 多家核心服装厂供应商,

对于这些供应商伙伴,SHEIN 也从不吝啬。据媒体报道,为保证供应链安全,SHEIN 经常主动为工厂补贴资金,从不拖欠供应商款项。对于所需要的服装产品,SHEIN 的信息系统可以接入浏览器,探查各地的流行趋势,再发送给供应商参考,保证紧跟潮流,够多也够 “时尚”。

据报道,2021 年 10-12 月 SHEIN 每天会上新 5000-6000 款 SKU,存货周转天数为 30 多天,这在服装零售业是个极低的数字。作为对比,H&M 和 ZARA 周转天数分别为 138 天(截至去年 11 月底的财年)和 92 天,效率只有 SHEIN 的数分之一。

与此同时,“实时供应链体系” 也是 SHEIN 的核心。按官方披露,一件服装从打样到送到消费者手里只需要短短的 20 天,远远超过同行。

对于快时尚来说,与速度同样重要的还有价格。举例来说,ZARA 平均价格 35.9 欧元,H&M 的平均价格 26.2 欧元,对欧洲人来说已足够亲民。但 SHEIN 服装的售价只有个位数,加之活动不断,让一场 “消费降级” 狂欢席卷国外。

2013 年至 2020 年,SHEIN 连续 8 年实现营收超过 100% 增长。国金证券研预测,SHEIN 2021 年规模可超 160 亿美元,其中服饰为主,女装占比超六成。同类快时尚企业 ZARA 和 H&M 2020 年营收分别为 316 亿美元和 202 亿美元。若能保持之前的高增速,SHEIN 赶上两位 “老前辈” 只是时间问题。

究竟是谁支撑起 SHEIN 百亿美金的销售规模呢?

按 SHEIN 的计划,1995 年到 2009 年期间出生的 Z 世代是它的主要目标用户。为了吸引这部分消费者,SHEIN 也将 “低价 & 潮流” 作为主要卖点。

前期 SHEIN 在 Google 和 Facebook 上投放了大量广告,并由此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关注。而随着 “网红经济” 的崛起,SHEIN 也快速合作了一波海外网红,凭借较低的和合作成本和极佳的效果全面收割用户流量。

如今,SHEIN 在 Facebook 上有近 2500 万粉丝,在 Instagram 也有超 2200 万粉丝。据最新统计,2022Q1 SHEIN 的 Instagram 全球页共发帖 900 + 次,互动数达到了 1700 万 +;#SHEIN# 标签视频在 TikTok 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 200 亿次。

营销方式上,SHEIN 采取 Affiliate Marketing 联盟营销,根据销售额的比例给 KOC/KOL 返佣,返佣比例约 10%~20%。充足的返佣也让更多网红愿意加入到 SHEIN 品牌的宣传中。

同时,SHEIN 又极其注重网红及粉丝的反馈,根据反馈进行规划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除了外部流量,SHEIN 自有 App 也是公司直达用户的渠道之一。App Annie 数据显示 2021 年 5 月,SHEIN App 的下载量超过亚马逊;2021 年全年,SHEIN App 下载数为 3200 万次,仅次于亚马逊的 4000 万次。

而且 SHEIN 的 PC 端十分让人 “上瘾,中泰证券数据显示,在 ZARA、H&M、GAP 等一众对手中,SHEIN 的 PC 端用户访问深度最强,访问时长达 8:37 分。

甚至有美国用户在 Twitter、Quora、Facebook 上吐槽称,自己患上了 “SHEIN 上瘾症”( SHEIN Addiction),“我买了一大堆,停不下来”,“我明明不缺衣服,但又忍不住买了” 等等。

拥挤的服饰赛道

事实上,不仅是 SHEIN,在中国 “大且全” 的供应链基础上、在跨境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跨境电商正在迎来一波新的发展热潮。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 年中国跨境 B2C 约 2.3 万亿元规模,平台卖家和自营网站规模比例约 3:1。平台卖家 2016-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 32.9%,自营网站在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速 42.8%。

2020 年,中国跨境出口 B2C 电商品类占比中,消费电子占 23.5%,服饰类占 20.2%,家居产品类占 20.7%。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跨境服饰这块蛋糕觊觎者也不少。

IT 桔子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跨境电商领域融资共 55 笔,总金额接近 57 亿元,成为投资热点。此外,包括子不语、致欧科技、华宝新能源等跨境电商企业均积极寻求登陆资本市场,争先恐后递交招股书。

除此之外,不少大型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布局这一领域。字节跳动在 2021 年推出女装跨境电商独立站 Dmonstudio,以及依附 tiktok 的电商 TikTok Shopping;阿里拥有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速卖通、Lazada 等多家成熟跨境电商,并最新推出电商平台 Allylikes。

其中字节旗下的 Dmonstudio 曾被视为 SHEIN 最直接的挑战者。但注册域名仅 3 个月,Dmonstudio 就突然关停。在此之前,Dmonstudio 已狂撒数亿,覆盖到 100 多个国家及地区,并在全球布局了海外仓。来去匆匆的字节跳动海外战略,让人摸不着头脑。

阿里去年底在欧美市场上线的 Allylikes 专注女性服饰购买,业内普遍认为其是对标 SHEIN 的产物,且用户群同样瞄准 Z 世代,但价格区间在 20-40 美元之间,略高于 SHEIN。

据业内人士透露,Allylikes 瞄准中端人群,未来能否脱颖而出还要看阿里愿意烧多少钱。据了解,阿里此前还在美国推出过电商平台 11 Main,专注于时尚与风格、家庭与户外、母婴与儿童等多个品类,不过 11 Main 也在不久后草草收场。

除了上述巨头,不少创业公司也将海外市场作为崛起的大本营。根据 Vogue Business 统计,目前市面上至少有 12 家在运营模式、目标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和 SHEIN 类似的,由国内公司运营的电商平台。

典型的如创立于 2012 年的 Jolly Chic,以时尚服饰品类为主,主要瞄准中东市场 25-40 岁女性客户,目前已完成六轮融资,最新融资金额为 6500 万美元。创立于 2020 年的 Cider,主打 Ins 风、走原创路线,也已经获得四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金额为 1.3 亿美元。

国内公司打得火热,国外巨头也没有缺席。外媒报道,微软正在内测首个跨境电商平台 ——Buy with Microsoft,最快将于 4 月或 5 月推出。主要销售家居日用、电子配件、3C、服装鞋帽、园艺工具等。报道还显示,该平台免佣金,入驻商家需线上或线下销售额大于 100 万美元。

百花齐放之下,跨境电商已接近红海,这也倒逼 SHEIN 进化。国金证券研报认为,未来 SHEIN “破圈” 路径将依靠 “高端化” 和 “拓品类” 两条线开展。

2020 年 SHEIN 推出高端品牌 SHEIN Premium 后更名为 MOTF,价位维持在 5 至 75 美元之间,SHEIN 官网对 MOTF 的描述是:“顾客无需支付高价位,就能享受到高端服饰”。

今年 3 月,SHEIN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设了首家快闪店,展出包括衣服、鞋子、配饰和包袋在内的约 3000 件商品,以便购物者可以感受面料和质地,并尝试在线销售的产品。相关人士透露,SHEIN 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快闪店,主要目的是改变消费者对于它产品低端的刻板印象。

与此同时,SHEIN 还将 SKU 延伸到美妆、家居、服装等多个品类。其中,家居品类涵盖了宠物用品、装饰、办公用品等在内的 5 万多种产品,服装类目则涵盖了男装、女装、童装等。最新消息还显示,SHEIN 低调上线了自己的内衣品牌独立站 Luvlette。

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代表之一,SHEIN 正受到越来越多全球消费者的欢迎,但在供应链规模越来越庞大的过程中,SHEIN 仍需严把质量关,减少因此产生的负面争议,进一步提高中国品牌在国外的认可度。

1000 亿美元的估值不是个小数目,全球资本的引入也验证了中国企业的投资价值。日前,有媒体传出 SHEIN 寻求赴美 IPO 的消息,不过 SHEIN 随即予以否认。

坤坤兰兰们亏 1.33 万亿背后

“一买基金就想亏,银华内需找刘辉;要想基金跌得快,诺安成长找老蔡;要想基金跌得深,景顺长城找彦春……” 这是近期网络上对基金经理业绩调侃的段子,内容虽不足采信,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 “基民” 投资收益惨淡的心情。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1.33 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超过 1.3 万亿元。因此,也有媒体戏称,是坤坤、兰兰们 “帮” 基民亏掉了这 1.33 万亿元。

坤坤(张坤)、兰兰(葛兰)、大师兄(侯昊)、二郎神(杨瑨),都是基金收益高涨时期基民们为明星基金经理起的昵称。而现在,坤坤又回到了张坤,兰兰则变成了葛大妈。随着收益不再,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快速缩水,除去货币、固收(含固收 +)以外,市场上已经没有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

“坤坤” 封神

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在很多国家都是令人羡慕的工作,在中国也不例外。众多基金经理中,总有一些人因为出色的业绩渐渐被公众、媒体所追捧,例如前些年的王亚伟、任泽松等,都戴上过 “公募一哥” 的称号。但基金行业也是风云变幻,每隔几年甚至是一两年,都会呈现出 “城头变幻大王旗” 的景象。

近几年,公募基金的规模快速壮大,另一些业绩出众的基金经理开始在管理规模上超越他们的前辈,并走向 “封神” 之路。广发基金的刘格菘是近两年市场上的 “顶流”,曾问鼎过 “2019 年度公募业绩冠军基金经理”,其管理规模在 2020 年一季度大幅增长,到 2020 年二季度末达到 821.32 亿元,是管理偏股型基金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

根据媒体当时统计,截至 2020 年二季度末,市场上主动偏股类的百亿级基金经理达到了 104 位(个别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中含有偏债混合型基金、QDII 基金或被动指数基金),较以往大大扩容;管理规模超过 300 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也达到 14 位。

不过,在公募规模扩容的时代,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从 2020 年第二季度开始,此前管理规模维持在 300 亿元级别的易方达张坤开始发力,规模从一季度末的 313.72 亿元增长到二季度末的 522.51 亿元,跃居行业第 4 位。又经历了 2020 年第三、四季度的快速增长后,张坤旗下 5 只基金的总管理规模达到 1255.09 亿元,超越刘格菘,成为公募基金史上第一位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不算重复计算,这 5 只基金当时共计有近 530 万户的持有人,较 2019 年底增长两倍多。

作为新任 “公募一哥”,张坤的赚钱能力也毫不含糊。据 Wind 数据显示,2020 年,张坤管理的 5 只基金 —— 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新丝路、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合计为持有人赚了 399.04 亿元。

2021 年初,张坤实现 “出圈”,他如同娱乐明星一般被投资者所追捧,“坤坤” 的爱称也流传开来,甚至有粉丝为其成立了后援会。据 Wind 数据显示,在 2021 年上半年,张坤管理的基金规模仍有增长,截至当年二季度末,规模达到约 1344.78 亿元。

在 2020 年,头部基金公司和基金公司里的头部基金经理,吸金效应都十分明显。除了张坤, 刘格菘、刘彦春等为数不少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都超过了 500 亿元。

缩水 2000 亿

如果说 2020 年的公募基金市场是高歌猛进的话,那 2021 年则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2021 年首个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权益类基金经理是刘彦春。其管理的 6 只基金的总规模从 2020 年四季度末的 783.23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一季度末的 1015.80 亿元。

刘彦春管理的基金产品,整体收益较为靠前。截至 2021 年一季度末,在其任职期间,景顺长城鼎益的回报达到近 350%,景顺长城新兴成长的回报达到近 270%。

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中,业绩突出的 “医药基金女神”—— 中欧基金葛兰,在 2021 年赚足了眼球。葛兰旗下 5 只基金的管理规模大幅增加,每季度都有超 100 亿元的提升,最终在 2021 年四季度末,管理规模突破千亿,达到 1103.39 亿元。

但与葛兰的管理规模快速增长不同的是,大致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公募基金的收益情况开始显现疲态,头部基金经理的吸金能力乏力。2021 年三季度,张坤的管理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到四季度末,其管理规模降至 1019.35 亿元,低于葛兰同期的规模。与张坤的走势类似,刘彦春的管理规模也从 2021 年第三季度开始回落,截至四季度末,规模跌破千亿关口,降至 978.50 亿元。

张坤、刘彦春基金管理规模不增反降,虽让葛兰 “公募一姐” 的称号实至名归,但她也同样面临着收益下降带来的压力。据 Wind 数据,截至 2021 年四季度末,葛兰旗下 5 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均为负增长,规模达 775 亿元的中欧医疗健康 A 的单位净值增长率为 – 16.14%,规模超 130 亿的中欧医疗创新 A 的净值增长率为 – 16.03%。

1

这种颓势并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 2022 年一季度,整个基金行业都在承受收益下行带来的冲击,明星基金经理们的管理规模大幅缩水。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葛兰的管理规模降至 961.49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41.90 亿元;张坤管理规模降至 849.27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70.08 亿元,较历史最高点下降 495.51 亿元;刘彦春的管理规模降至 748.35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230.15 亿元。

除此以外,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谢治宇的管理规模降至 763.37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200.08 亿元;中欧基金周蔚文的管理规模降至 695.46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229.07 亿元;刘格菘的管理规模降至 616.31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57.04 亿元;汇添富胡昕炜的管理规模降至 522.29 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171.47 亿元。

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超过 500 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也仅剩以上 7 位,按规模排序的话,由高到低依次是葛兰、张坤、谢治宇、刘彦春、周蔚文、刘格菘、胡昕炜。按管理规模降幅看,这 7 位的降幅均超百亿。其中,刘彦春(230.15 亿元)、周蔚文(229.07 亿元)、谢治宇(200.08 亿元)的降幅超 200 亿。

另外,当前管理规模超过 300 亿的基金经理有 11 位,除汇丰晋信基金陆彬的规模有小幅增长外,其余 10 位都出现下降,其中,易方达基金萧楠下降 112.01 亿元,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下降 124.7 亿元。总体看,以上 18 位基金经理目前的管理规模,较 2021 年四季度末合计下降 2199.93 亿元。

2

从短期收益看,管理规模超过 500 亿元的 7 位基金经理收益全部为负。据 Wind 数据,截至 4 月 29 日,葛兰、张坤、谢治宇、刘彦春、周蔚文、刘格菘、胡昕炜旗下基金近三个月的回报分别为 – 9.64%、-13.09%、-18.64%、-8.05%、-18.78%、-22.04%、-11.17%,近一年的回报分别为 – 31.78%、-29.70%、-30.56%、-29.67%、-27.69%、-31.38%、-28.91%。但从长期看,他们的总回报仍然相当不错。

边界在哪?
过去两年,明星基金经理们管理规模的大幅增长,正是伴随着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快速扩容以及头部基金公司大力扩张而来的。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公募基金的规模约为 14.77 万亿元,而到 2021 年底已增至约 25.56 万亿元,增超 10 万亿元。据中信证券数据,截至 2021 年底,剔除货基、短期理财基金后,近三年头部基金公司份额相对稳定,前十大基金公司规模占比约 40%。此外,已有 39 家基金公司规模迈入千亿元级,8 家公司管理规模超过五千亿元,头部效应明显。

一位长期从事基金行业研究的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增长,既与 2019 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做大有关,也与基金公司此前进行的事业部改制有很重要的关系。 “简单来讲,基金公司的事业部改制就像‘包产到户’,基金经理的话语权加大。基金经理的收入与其管理规模有关,这让他们有动力去营造自身的明星效应,加快资金流入。只要考核、收入与规模相关,基金经理就会去扩大规模,这也是目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远高于前几年的重要原因。”

明星基金经理的规模扩张,可谓有利有弊。上述人士称,一方面,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更大规模的资金、去服务更多投资人,这是很正常且合理的;但另一方面,基金经理是否适合管理这么大规模的资金,其能力是否匹配,又是否存在为了规模而牺牲掉客户收益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探讨。

“如果管理规模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边界,影响到策略的有效实施,那肯定是不合理的。从行业角度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需要有节制地发展规模。” 但上述人士也进一步指出,多大规模称得上是合理,是难以定义的,也很难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

在市场上,明星基金经理虽然在规模与收益都处于行业前列,但若单论收益的话,也并非规模越靠前收益率就越高,反而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基金的收益率较为出色。不过,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产品收益不好,是否就与规模过大有关呢?显然,这很难确定。

业内人士认为,参照外国经验,中国的公募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要中国经济向好,未来的市场规模还会壮大,出现管理巨量资金的基金经理的概率依旧很大。只是,谁会是下一个呢?

如何止损?
翻看头部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季报会发现,基金规模下降的主因还是产品单位净值的回撤,持有人净赎回的规模并不大。例如,张坤仅有一只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净赎回,占比不到 0.3%。另外有一些基金出现净申购,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 A 的净申购额达到 6.55 亿份。

基金收益下降成为今年一季度的普遍现象。根据中金公司统计,一季度各类主动权益产品普遍呈现明显下跌趋势,其中普通股票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亏损最多,收益中位数分别为 – 17.24% 和 – 17.27%,弱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对于 “基民” 们的叫苦不迭,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不断向市场喊话,安抚情绪。在一季度报中,张坤说:“基金净值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这让不少持有人感到了焦虑,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市场面临不少的困难,但这也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我们相信,企业每天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其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企业价值终将投射到其市值增长中。” 他还说。

投资策略上,据中金公司数据,今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公募产品仓位中位数为 86.5%,相较上季度末降低 2.3%,但仍处于 2010 年以来的较高分位(81.6%)。同时,权益类基金的抱团效应明显减弱,重仓个股的集中度下降,并选择重仓电新、医药和食品饮料,主动加仓新能源、周期、医药和银行业。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认为,基金经理仍然是最专业的投资者,其 “代客理财” 的能力值得信赖,个人投资者不应只看短期市场的波动,要着眼于长期收益。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薛宇飞 编辑:雷宗润 审校:李中元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薛宇飞

银行理财也亏本, 年轻人搞钱更难了?

“为什么下跌?”“什么时候能够赎回?” 是小陈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政策变了、算法变了。

文 | 高越
编辑 | 楚明
运营 | 绘萤

1995 年出生的邱蓝,最近有点丧。近 1 个月以来,她养成了习惯,每天下班五六点登录银行 App,查看所购买理财产品的当日盈亏情况。但连续很多天一直飘绿,很少见红。只要一看到绿色,她就知道,“今天也是为银行打工的一天”。

搞钱,是当代年轻人心中的头等大事,邱蓝像许多人一样,担心玩炒股 “水太深”,买基金 “做韭菜”,因此选择了被誉为 “稳健理财代名词” 的银行理财产品。去年 10 月份,邱蓝拿出了 7 万元小金库作为本金,跟着表姐一起购买了中国银行某 R2 级 1 年期理财产品。

但她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了,没赚到钱不说,还亏损了将近 1000 元。

这并不是个例,从今年 3 月开始,银行理财已经纷纷 “破功”,净值型产品 “破净” 不断。(注:指的是单位净值跌至 1 元以下)Wind 数据统计,截至 3 月 18 日,剔除近 6 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后,理财市场存续产品 28754 只。破净的理财产品已达 2198 只,占比为 7.64%。涉及的机构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合资理财公司等各类银行金融机构。

面对满眼绿的银行理财,邱蓝们不明白,为什么最稳健的银行理财还会亏钱?

飘绿众生相

沈浩文越想越郁闷,“本以为把钱放银行里风险最小,结果赔得最多”。从年初到现在,他的银行理财是一连串的绿色,晃得人眼睛疼,最多的时候,亏损达到了 7900 元,后来略有回升,目前还亏 4000 多元左右。

他是有经验的理财老手了。毕业后,他一直在学校高中部做招生工作,存了些积蓄,他觉得 “钱放着也没用”,决定拿出来理财。

沈浩文有个准则 —— 可以少赚,尽量别亏,所以一开始他就把银行理财列为首选。但在 2014 年,银行理财的利率普遍不高,“差不多的利率,银行需要 5 年,其他的 1 年就行”。

几年来,沈浩文的收益一直很稳定,从未出现过亏损,短短几年赚了 6 万多元。有了经验之后,沈浩文更是提出可以帮爷爷奶奶理财。去年年中,他先投了 20 多万元,购买了交通银行某利率喜人的理财产品,2 个月后,再次追加 10 多万元,继续加购。

沈浩文对银行的稳定性很信任,不太盯着收益情况,三四个月才上线瞄一眼,一开始的确稳步获利,半年赚了 4000 元,他也越来越放心。但等他今年 3 月再登录一看,却早已变了天地,不仅把去年在基金里赚的钱一赔而空,还亏了本金。

2

▲ 沈浩文的银行理财累计收益持续为负数。图 / 受访者提供

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鲍宁从未碰过其他理财方式,一上来就瞄准了银行理财。她希望 “家庭财产不贬值”,但又经不起风险,只想走最安心的路,“大多数家庭应该都这样想,稳健是第一位的”。

她一共购买了 3 家不同银行的产品,基本都难逃亏损,但最让她 “愤怒” 的还是建设银行。她是金卡用户,有自己熟悉的理财经理,即使利率不如其他银行,她也仍然基于信任选择了对方推荐的产品 —— 某 3 年期产品,但没想到,却跌得最惨。

虽然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不好,但也算起起伏伏,只有这个产品几个月来只跌不涨,一路跌破净值。如今,不到 5 个月,她的账面已经亏损将近 5000 元。

这些无奈的理财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购买的都是被称为 “入门级” 的 R2 级理财产品。一直以来,理财产品被按照风险等级分为 R1-R5 不同类型,由低到高,风险逐层增加。R2 级,是风险等级较低的一种稳健型产品,被认为几乎跟存款类似,只有利息多少的差别,很少出现亏本。

现在,情况显然已经不大一样。打开社交平台,随处可见 “XX 银行一生黑”“避雷 XX 产品” 的吐槽帖,许多人的亏损要比沈浩文等人的多:一位广发银行理财者,投了 80 多万元本金,已经亏损上万元,想要找理财经理要说法,却发现对方已经辞职;一位投入超过 100 万元的理财者,前天亏 3 千元、今天亏 4 千元,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

最让小白们放心的 “保本” 理财,突然不香了。

为何回撤

“又是不敢上班的一天。”

一大早,小陈在朋友圈里更新这样一句话。她是成都某分行的理财经理,客户一旦出现亏损,第一个找的往往就是他们。小陈所在的银行零售客户众多,近段时间,她的手机几乎没有停过,每天都能收到几百条客户的消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应对询问、安抚情绪,稍有延迟,就会收到语音轰炸。

“为什么下跌?”“什么时候能够赎回?” 是小陈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政策变了、算法变了。

2018 年 4 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新规指出,银行理财产品不应该也不能保本。从前之所以保本,是因为被异化成了 “银行存款”。也就是说,类似存款的银行理财将被叫停。

只不过新规并没有 “硬着陆” 立马实施,而是采取了 3 年缓冲期。原定于 2021 年 4 月的实施期,又因疫情影响,被延长至年底。因此,直到 2022 年 1 月 1 日,“保本” 的银行理财产品才正式成为过去式。

小陈想要向客户解释,“以前其实也不保本,只是客户看不到,全由银行兜着”。至于为什么 “看不到”,是由于 “刚兑” 算法的缘故。

过去,是定时定点兑收益,客户对到期日和收益全部一清二楚。时间一到,本金、收益自动打到卡里,不出现亏损,也拿不到额外的更多收益。但现在,“真净值” 算法时代到了。客户能看到当下真实的盈亏状况,到期后需要按照实时净值购买和赎回,赚与亏都源于自己的选择。

政策与算法的变动,说起来不复杂,听进去不容易。小陈在实际沟通中,“客户往往无法理解,也不愿意接受”。她在朋友圈分享标题为 “为什么 R2 级产品也会出现亏损” 的文章,又私发给客户写着 “专家提示阶段性回撤不代表实际亏损” 的截图,但都收效甚微。

一名没有办法的客户经理选择自爆亏损情况,希望给客户一点安慰。小陈打算之后也这样效仿。

除了客户,小陈还收到许多家里亲戚的询问,甚至是埋怨,“说是不是我推荐了不好的产品,才让他们亏了这么多钱”。面对这些质问,小陈很委屈,毕竟之前赚了钱的时候没有人说是她的功劳。

之前,小陈在某红书上有一个账号,她有时会分享一些理财心得,也常常有人通过评论、私信向她咨询。她一直觉得这是一种 “业内人” 的小光环,但现在只要随便一刷,关于银行理财的吐槽铺天盖地:“被 XX 套牢的小白!”“XX 银行在偷我的收益!”…… 她已经不敢再发声了。

如今,小陈每天都在期待着收益回升,也在担心着会不会收到新的客户投诉。

换上新玩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搞钱分两步,第一步是护好本金,第二步才是创造收益,并且第一步的重要性要永远大于第二步。

身为理财小白,邱蓝更是如此。她胆子小,也没有经验,刚刚工作 2 年,积蓄并不多,选择理财只为帮助自己实现保值增值。但她不敢尝试风险高的股票,“我身边的朋友,炒股的全都赔了,动不动就三五万,一眨眼就没了”。她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付诸东流。

后来,一位好朋友告诉她,基金一点都不难,可以带着她一起玩。但去年,基金市场一片绿,她和朋友也难逃成为韭菜的命运,搭进去了几千元。谈到这里,邱蓝形容自己的理财路是 “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

这一次,是由于家里人的推荐,加上对银行天生的 “信任滤镜”,才让她重拾信心。一开始她认为,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时至今日她才明白,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银行理财已经换了新玩法。

新玩法下,银行理财产品的盈亏波动将成为常态。

不少投资人士都曾在媒体报道中提出并解释这一说法,以稳健著称的 R2 级理财产品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或混合类产品,并且可能持有部分权益类资产。也就是说,一旦股票、债券市场出现波动,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理财产品和以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为主的理财产品势必会受到影响,收益下跌。

上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亏损,就与 “股债双杀” 的市场波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说是常态,也因为这是未来的变化趋势。从前,在理财产品中,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往往较低,所以浮亏比较少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开始发行新产品,加码权益类的投资,出现短时间内的浮亏波动是可以预见的。

从此,银行理财产品也要像基金一样,进入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时代。

3

▲ 多个银行理财产品持续下跌。图 / 网络截图

成为理性玩家

从前,银行理财产品是一个被蒙着黑布的箱子。如今,黑布被揭开了,箱子变得透明,理财者看得见真实盈亏,只是无法操作,决定赚与赔的是最初的选择。这就意味着理财者要转变原有的 “一定不能亏” 的心态,也意味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银行理财。

时至今日,沈浩文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心理预期,“之前觉得只能亏一点儿,但现在只要亏损在 1 万元之内,我都可以接受”。但他觉得家里老人不太容易转变心态,也不理解政策,决定先不告诉他们实际情况,只说总体是赚的,让他们放心。

但变化之后,沈浩文却不太喜欢这种 “看得见、动不了” 的感觉,“银行还是定期的,一旦跌了,你就只能看着,感觉自己的钱像被锁住了一样”。因此,他还是更喜欢基金,一次不用买很多,涨势好就接着投,不对劲就随时赎出来,手续费也不高,让他的心里更踏实。

不少理财者都有着相似的想法,他们不想眼看着亏损,只能一边心痛、一边撕日历。

但不少投资人士都认为,理财者应该理性看待短期浮亏,长远来看,固收类产品仍然相对安全,是追求稳健收益的合理工具。

更多理财者正在劝说自己适应变化,邱蓝也决定从 “小白” 向上进阶。这段时间,她看了很多分析文章,明白了银行理财的浮亏原因,每天有所回涨的收益更是安抚了她的情绪,让她不再过度焦虑。

邱蓝把每天看盈亏的行为比喻成抽盲盒,“打开之前,你完全不知道今天是赚是赔”。前些天,她的运气一直不好,抽中的都是 “瑕疵品”。现在,她只希望能在到期之前把亏损持平,不亏本金。

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后,邱蓝决定跳出漩涡,做个理性玩家,她卸载了购买理财的 App,“我打算 3 个月都不看了,最后直通大结局吧”。

来源:每日人物 微信号:meirirenwu

“毕业” 浪潮下,互联网人的自救指南

文 / 吴依涵 何芙蓉

来源:光子星球(ID:TMTweb)

撰文 | 吴依涵 何芙蓉

编辑 | 吴先之

当下的大环境,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其他行业,都在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很多企业只能通过缩减人员进行过冬。深陷 “裁员浪潮” 旋涡中的员工,有些人是无措的,因为他们已将公司视作自己的职业归宿,为其奋斗至退休;有些人居安思危,早已谋划出另一条道路;也有一些人阴差阳错地发展起自己的第二事业,成功地避开了这场危机。

近日,一些刚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人员与光子星球分享了他们的近况,也有从大厂出走的二次创业者诉说了他们创业的心路历程。

 吴帅:字节离职走上餐饮创业路

“双减之后,失业、欠债、转行、投资失败、再就业便成了为个行业的真实写照,每个人都只是时代沉浮中的一粒沙子。”

2021 年 7 月 24 日下午,朋友为吴帅提前庆祝生日,两人正在中关村的一家餐厅吃饭,觥筹交错间,相谈甚欢。然而,当晚手机里新闻 App 弹窗的一个消息,打破了酒局的欢乐。

吴帅是一个在在线教育行业深耕了多年的老人,从达内教育到 VIP KID,再到字节教育,而后自己创业做课外培训,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在线教育。此时的他似乎没有给人生设置第二选择,不出意外的话会在教育行业一条路走到黑。

“看到消息说真的要‘双减‘了,虽说是庆祝生日,但当时我是坐立难安。” 吴帅表示。不安之下,他在用餐期间联系了尚德教育的创始人欧蓬求证自己当日看到的有关 “双减” 政策文件的真假,对方简单的回应了他四个字 “这是定稿”。

“当时我真的慌了,立马又联系了以前 51 Talk 联合创始人张礼明,他让我打开《新闻联播》。正巧不巧,当时正在播关于 “双减” 政策的内容,我整个人就懵了。” 吴帅回忆道。

“当晚两个人喝了三瓶白酒,整个人就开始变得麻木。” 晚饭结束后,吴帅在中关村外的天桥上吹了很久的风,冷风催酒醒。此时,他也真正意识到,是真的干不下去了,整个事业构想在这一晚彻底崩塌。

回忆这一路的坚持,除了拥有不错的薪资,还有便是所谓的成就感。“从开始一个月几十万,到一年几个亿的增长,动辄操盘几千万上亿的生意,还是很自豪的。”

不过,在得到这一切的同时,吴帅也付出了代价,忽视了对家人以及爱人的陪伴,令一段爱情走向了尽头。

“最后你会发现,离开这个平台你啥也不是,很多东西都是公司、平台赋予你的,这一点是双减之后我才意识到的。你曾经所谓的事业,都随着平台的倒闭变成一地鸡毛。” 曾经的一切如海市蜃楼,直到双减落地,他似乎才慢慢地从中抽离出来。

多年为之奋斗的事业也在这一刻归零。

在经历了极其痛苦的一个月,他萌生了做餐饮的想法,只想尽早远离教培这个行业。

从教育到餐饮,要说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唯一的关联性或许都可以被视为国民生活所需。但具体到实际的运营,无疑天差地别。

吴帅是湖北武汉人,他同很多北漂一样,在外多年总会对家乡的事物有着特别的执念。转型做餐饮,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武汉热干面。

去年 8 月开始他着手准备自己的二次创业,这段时间在北京武汉往返无数次。从最初的招厨受阻到无奈走上自学之路,其中的艰苦只多不少。

之后他在武汉当地找了一个老字号的店,跟着店里的老师傅学习做热干面等特色美食,持续学习了 20 多天。至到 11 月,他带着最终招来的 3 位地厨师来到了北京。

由于店铺还在筹备中,他们到夜市摆了两月地摊以维持生计。

今年 1 月,吴帅在北京大望路开的武汉特色餐饮 —— 拾楚记终于如期开业,好在如今店里的菜品品质、卫生问题、以及运营等都在逐步优化中走向稳定。

“在你没有做过这个行业之前,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敬畏。做线下餐饮之前,我自以为社会经验已足够丰富,但现实是该踩的坑一个都没有避过去。从招人、选址、装修、到各种审查报备,我们都交了不少学费。” 吴帅感叹道。

如今吴帅白天在店里帮忙,晚上有空甚至会去做代驾,同时还在筹划去望京开一家分店。在新创业项目如期进行的同时,吴帅仍在为教育公司的收尾工作而烦恼。

如他所说:“一切都是为了还债。”

李聪:京东工作 5 年 “毕业”,当务之急是找新工作

“当前环境创业等于自杀,而我想去的几家公司全部停招。”

刚从京东 “毕业” 的李聪陷入了困境。从第一天的领导约谈,到十几天以后的无奈妥协,他每天都在经受煎熬。

家中有怀着孕的妻子需要照顾,而在公司每天都会被领导或 HRBP 约谈,从最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到最后的施压、暗示,他感觉自己心脏被烙铁了一般难受。

而此次谈判双方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公司只想 “毕业” 的人安静地走;而李聪的诉求就是一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补偿。然而,谈判内容一旦涉及到 “裁员流程是否合法” 时,就会被弱化。

谈判无果,他也想过走仲裁这条路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一切就能只能以公司的标准来补偿。而协议里全部都是公司的负责声明,就连离职证明里的 “协商解决” 最后也会被换成 “个人原因”。

经历了十几天的拉锯战,李聪又考虑到自己的现状,养家重担都压在了身上,不能这么长时间和公司耗下去,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找到一份新工作。最终他放弃了仲裁,接受了公司的协商。

此次被裁事件,让李聪最终看清了个人的力量在资本面前是如此地脆弱不堪,“一个没有共识的群体只是乌合之众,没有信任的群体只会自我消逝。在利益至上的社会,多学学法律是最好的修炼。”

如果企业裁员方式不合法,为什么大部分都放弃去仲裁?

据一位资深 HR 表示,裁员解约合不合法不是公司与个人说了算,是仲裁结果说了算。对个人而言,仲裁赢的概率很大。但是在这期间,个人会面对未知的仲裁周期 —— 几月到一年不等;还要花钱请律师;有的还急于去寻求下一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耗时费力,令人疲惫不堪,对个人的身心都是极大考验。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仲裁多少会影响到下一份工作的背调,所以,就算员工赢了,最终也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而对部分企业而言,首先考虑以最少的损失完成裁员工作,一部分员工迫于各种压力选择妥协,而对于一些态度强硬的员工,即便是最终双方协商失败,走上仲裁这条路,对公司来说也没多大损失。如果企业输了那就按照法律进行赔偿即可,反正也没有额外的惩罚。基于现状,员工仲裁的案例极少。所以,对企业来说,有一个议价空间的方案 —— 可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为什么不用?

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公司都会速战速决,杜绝集体商议闹事的状况发生。

 陈成:10 年互联网曲折路,最终决定回老东家

“兜兜转转折腾了一圈,不仅没能跳出互联网这个围城,反而倒回了原点。”

“其实我们提前也有些感知的,只不过领导没发话,我们也就没有做下一步的打算。” 这突如其来的通知,让陈成以及他的领导有些措手不及。

“公司通知得过于突然,未按法律条款来,他们不想按正常赔偿流程走。而且今年年终奖都没发,现在只答应给 N。” 换言之,这个 N 就相当于年终奖,这部分钱本就是他们应得的,现在换个形式冠以赔偿之名来糊弄人。这谁能接受?

“我们现在只要求 N+1。” 陈成告诉光子星球,对于员工的诉求,公司却给出了这样一句回复:“你们的要求很合理,也符合法律依据,但是公司给不了。”

这些天陈成和同事们也在商量怎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考虑过去集体仲裁。“我最近在网上看到过一些相关讨论,有些人害怕与公司对峙,有些人觉得钱不是很多就忍耐下去了,最终都是因各种原因妥协了。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违法的是公司,该感到歉疚的是他们,而我们不应背上这些所谓的心理枷锁。”

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然而,当一群人凝聚起来,也许会扭转这场博弈的局面。

“如果最后真走上集体仲裁这条路了,我们的诉求就不是 N+1 了。” 陈成表示,到时候我们要解决的不只是裁员的问题,还有平时加班和法定节假日不休息等问题。当然,这是一条鱼死网破的绝路,不是廹不得已谁也不想去给自己再添麻烦。

陈成有过十余年互联网大厂工作经历,曾入职阿里,3 年之后离职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干了不到两个年头又选择跟随着自己的直属领导一起跳槽去了另一家互联网大厂。

当年的机缘巧合之下,让陈成得来一个阿里面试的机会。经过 2 月 4 轮的面试之后,他终于闯关成功了。正试入职时,他感觉自己仿佛是拿了清华录取通知书那般兴奋。

入职第一天,陈成就加班到凌晨 1 点。无论多晚,他从未见过熄灯的的阿里大厦。长期紧凑的工作节奏冲淡了最初的兴奋,更多的是疲惫。

“离开阿里,一方面是因为太累了,那段时间我每周都去医院打针,身体有些吃不消;另一方面是当时的京东正好有相关岗位在招聘,并且薪资提升 30%。” 陈成回忆道。

但好景不长,来到京东不到 2 年他遭遇了人员优化,“我有机会调岗,但当时正准备结婚,分不出时间和精力去和 HR 聊。” 最后陈成选择离职专心准备婚礼,之后就在家闲置了 3 个多月。

当长时间无事可做的时候,人就容易催生出消极情绪,这令陈成渐生一股自我怀疑之感。

“闲在家里久了,我就开始迷茫,胡思乱想。” 陈成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真的要抑郁了,随后便开始更新简历投了一些中意的企业。由于自己之前有过丰富的大厂工作经历,陈成很快便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上一家公司氛围挺好的,不管是人际相处,还是在工作方面。” 但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出现,部门调整,陈成的直系领导已找好了下家,他最终选择跟随一起离开,来到了现在的公司。

然而,今年的 “裁员潮” 并未放过他们。就在前几日,部门宣布优化 40% 员工。陈成的领导就在这个优化名单里,公告一出,他的领导就被叫去谈话了,估计下一批就轮到自己了。

几经思考,陈成决定回到老东家,“现在入职条件十分苛刻,不仅卡学历和年龄,还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2 年内有升职。” 不过这些在他看来问题都不太大,而且自己与那人的关系也维持得挺不差的,有相当大的把握可以再回到原来的公司。

 陈杨科:十年游戏研发,想去字节发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很多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被自己的领域抛弃了。”

准备月底返乡的杨科,回忆自己在广州的十年光景,感觉有些恍惚又很充实。恍惚的是这转眼即逝的光阴。毕业后自己进行游戏公司做游戏研发,从小跟班干到管理层,这一路走来又是那么的充实。

“上学时期经常逃课去玩游戏,逃着玩着,后来就萌生出要自己做游戏的念头。” 后来杨科在大学期间通过自学拿到了一家游戏公司的实习机会,在毕业后成功进入了 forgame 集团。几年之后跳槽去了现在的游戏公司直至现在,一待就是 5 个年头。

“现在团队解散了,我也不打算在沿海城市折腾了。” 杨科的离职经历和其他的裁员情况有些不一样,他们的公司是直接倒闭了,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失业了。

有朋友给杨科推荐字节跳动在广州和深圳的游戏团队,他原本兴致冲冲,但一打听才知道,字节跳动的游戏也不好做,由于很难拿到版号,字节招的很多游戏员工目前都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很少有部门扩招。

“原来地主家也快没有余粮了。” 基于这样的情况,他并没有过多的纠结,花了几天思考并规划好接下来的路。而后迅速地办理了相关手续,准备月底回家。“在外漂泊十载,家里父母年纪也大了,是时候回去了。”

各人有各人的际遇,离职再就业的事情杨科见过太多了,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大厂人士。“我认识一些从大出来的人,能力强的一些人,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去小公司当管理;能力弱的转行跑外卖;没到 35 岁的部分人就努力考公;也有的混不下去直接回家继承家业,结婚生子去了。”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刷到关于外卖小哥的视频,这个队伍中囊括了各业行的专业人士,被网友戏称为‘神秘组织’。人们看到感觉新奇,也就图个一乐。抛开炒作成分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人不好好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去施展才能,而跑去送外卖了?这在人们看来很不理解的事,却又反映出一个残酷现实。这群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被自己的领域抛弃了。”

看尽人生百态的杨科,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工作,都惯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当人们目光都汇聚在事件的表面时,他却在观察与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失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天都有人失业,太阳东升西落,生活也依旧要继续。” 在杨科看来,这些都人生中的一个过程,一种经历,无需过度质疑。

得益于这些年在行业内攒下的人脉,杨科很快就谈妥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只待回家入职。与些同时,他还报名去进修学习新的东西,拓宽自己专业。

从始至终杨科都没有想过离开游戏行业,这是他的兴趣,也是他热爱的事业。在这些天的闲暇时光中,慢下来的生活节奏,给了杨科更多的思想时间。在事业上要有所突破,新知识的输入是基础步骤。所以这次回去他首要任务就是吸纳新养分,并将目光聚焦到了影视类,如《黑神话》这类的游戏。

当然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自己做了十年的国产,现在打算接触一些国外的游戏。“在游戏方面,国内和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并不是技术水平上的问题,而是资本。举例来说吧,同一款游戏,国内能拿 1000 万的预算来研发,但国外直接是上亿美金预算往里投。”

而且国内对游戏行业的管控也是十分严格,对于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去年因为游戏版号的停发,导致大小公司注销的有上万家,很多公司直接停业倒闭,大批人被迫下岗。虽然前不久开放了部分游戏版号,缓和了一些市场气氛,但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太大的扭转。

而无论这个行业未来会往怎样的方面发展,一根筋的杨科只会在这条道上走到底。

结语

李聪的无奈也许是近日一部分被裁人员的一个缩影 —— 无助、妥协、迷茫;吴帅和陈成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面对意外你也只能背负着一切继续前行,因为生活仍然要继续;杨科在经历十年职场风云之后,还能保留一颗坚持梦想的初心,这是难能可贵的。

互联网 “裁员潮” 背景下造就出了千百种故事,谁也不能与他们完全地感同深受,谁也不知道这未来的路会走向何方。

注:被访者皆为化名

我所经历过的 4 次熊市

今天一同事,出去吃中饭。说饭店里,后面谈打战,左边谈疫情发假货,右边谈五一去哪里露营,唯独没人谈股票了。

最近老南和不少朋友聊下来,大家都一个共同的感觉,已经没有胆量,打开 APP,看自己的股票、基金亏多少钱了。

我们还是维持 3 月份以来文章的观点,不要急着抄底,定投没事。

老南今天继续给大家按摩按摩,聊聊自己经历过的几次大熊市。

1

老南是 2004 年 6 月,大学毕业,去海通证券工作的。但实际上,2003 年下半年就去实习了,那时候,老南也是一颗绿油油的嫩韭菜。

04 年 3 月,海通旗下的基金公司海富通,有一个新基金发行,叫 “海富通收益”。那年头,基金还是个稀罕物,懂的人不多。

但因为 03 年,海富通的另一个基金 “海富通股票”,收益还不错,记得是 20% 多,满大街的分析师都在说,大盘要冲击 2000 高点去了。

所以这只新发基金,被抢购了,成了国内第一只过百亿的基金。

当然,这里面也有当时还是韭菜的老南,贡献的几万块。

注意下这个绿色的箭头,中国第一只百亿基金,2004 年 3 月 12 日成立,大盘 4 月 7 日见顶。

1

韭菜就是这样,每次抱团都在高点。

然后,熊市来了。

老南在券商工作的头一年,就是在熊市中度过的。因为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炒股,也就几万块买的基金,所以心态倒也还好。

仅仅 10 个月,指数回撤了 44%,看到了传说中的 998,也就是历史大底。

但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无论是散户大厅里的大爷大妈,还是大户室里的 “职业” 股民,就两个字 —— 麻木。

券商那时候也惨到极致,老南一个月到手就 1000 多的工资,国庆发 1000 块钱奖金,能开心几个月。不少券商,也倒在了这一波,纷纷被托管。

之后,06 年、07 年,就迎来了一波超级大牛市,股改 + 人民币升值,指数从 996 到 6124,老南看到无数股神就此诞生。

还记得老南当年买的那只基金不?赚一点老南就赎回蹿了。

写这篇文章时,老南看了下,当年买的海富收益,04 年以来,历经风风雨雨,即使最近大熊市,也累计涨了 6.8 倍,年化收益 12%。

也算是国内公募的平均水平。

2

07 年 10 月,整个市场极度亢奋,毕竟指数 2 年涨了 5 倍,喊的是 “黄金十年”,喊的是上证要冲到 10000 点。

但有些不寻常的事,已经在发生。

如一些贷款几百万,在老南这买基金的银行高管(06 年银行员工有低息贷款福利),在 7、8 月份,因为监管开始严查信贷资金非法入市,纷纷赎回基金。

隔壁美国,次贷危机已有苗头,但国内还是歌舞升平,谁都没想到,一场浩劫即将来到。

那时候,同样的不断冒出百亿基金,股票开户开的柜台天天加班。

之后,一年多的时间,上证暴跌了 72%。

2

这轮里最惨的,还不仅是高位冲进去的,而是不死心,不断抄底的,尤其是熊市后半段。

当大盘从 6000 多跌到 3000 多点,很多人一算,已经跌 50% 了,腰斩了,还能跌哪里去,就杀进去了。

然后 3000 杀到 1600,差不多又腰斩。

回头看,很多如今非常牛逼的公募,在 08 年,也都回撤了 50% 以上。

可回头看看,6124 时,中证 500 的 TTM-PE 是 80 多倍(今天是 17 倍),沪深 300 是 50 多倍(今天是 12 倍),的确太贵了。

08 年底,4 万亿来了,指数半年时间,从底部翻倍。

但上一轮套牢的,大部分都错过了这个反弹,因为不相信了,不敢抄底了。

结果看涨了一倍,反而在 3000 多,这轮反弹快结束时,又相信了,然后又一次买在了高点。

3

再之后,就是 15、16 年,当时老南已离开体制,创业过程中。

如我们之前文章写过,15 年的牛市和前几次都不一样,当时经济并不好,但流动性特别好,而且当时互联网金融特别火,随随便便一个 app,就可以给你 10 倍融资炒股。

所以,15 年的行情,是典型的 “水牛” 行情。

这次行情的破灭,从监管严查非法融资入市开始,第一个挨打的,是杭州恒生的 HOMES 配资系统,以及各家配资 P2P。

之所以这轮熊市,杀伤力比前几次都大,因为很多人上了杠杆,散户通过配资 P2P,大户通过融资融券,上市公司大股东直接股权融资,全市场杠杆都上到了极致。

以至于下跌起来,太快了。

融资盘被动平仓,到处踩踏。仅仅 2 个多月,就 44% 的回撤,基本跌完了。

3

老南记得 15 年底,去苏中某城市,前同事开车带着老南,一路开一路说:

这个工厂的老板,亏了几千万,那个工厂的老板,亏了几千万。

全是杠杆强平爆仓。

然后当时又出了个奇葩的熔断政策,16 年执行,然后又是一波 28% 的回撤。

这轮熊市,死的都是上杠杆的,不仅仅是散户,一堆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因此直接被灭。

4

再之后,就是 2018 年。

这轮熊市,其实回撤和前几次比,并不大,也就 31%。

但难受在 16、17 年,市场赚钱效应一般,也就 17 年的蓝筹行情。所以,大家都还没吃饱,就遇到了冬天。

4

这轮熊市也就持续了一年,但如果不是 20 年的疫情,放水导致的行情,这轮熊市持续多久,并不好说。

包括今年这波,和前几次又不一样,本身经济不好,但流动性宽裕,本也不至于跌这么多。

但 2、3 月份接连两只黑天鹅:俄乌冲突带来的通胀,国内疫情引发的衰退担忧,让本就颤巍巍的市场,连下两个台阶。

回头看这 20 年来的 A 股,给大家几个数据:

上证指数创设以来(1990.12.19),年化收益 11.99%,最大回撤 79.10%;

“中证 500″创设以来(2004.12.31),年化收益 10.97%,最大回撤 72.91%;

“沪深 300″创设以来(2002.1.4),年化收益 5.8%,最大回撤 72.73%;

“股票型基金指数” 创设以来(2003.12.31),年化收益 15.46%,最大回撤 58.76%;

再比较下:

“标普 500″创设以来(1927.12.30),年化收益 6.01%,最大回撤 86.19%。

其实,这些收益,长期看,就是上市公司的 ROE(净资产回报率),价格的涨跌,无非是业绩的波动,资金的松紧,和人心的聚散。

所以,淡定下来,市场差的时候,反而是播种的时候,安心定投就好,长期看,能拿到平均收益,就不差了。

市场低迷时候多买些,百亿基金到处成立时候卖一些,你就很容易超过平均值了。

如果说经历过这么多次熊市,有什么心得,只要远离垃圾股,远离特别贵的股票行业,那你遇到的熊市,只是个一年多的回撤。

来源:石榴询财 微信号:shiliuxuncai-2015

我在泰国开礼品店

前阵子,我们在泰国开民宿的老板 ——YY,分享了她在泰国打拼赚钱的经历,大伙儿看完都夸她有头脑。

她 22 岁大学毕业后,拿着二本传媒学历,敲进了梦想的 “纸媒大厂”,成了一名旅行编辑。23 岁,她跑去北漂,拿着过万的工资兢兢业业,却几次因为公司的架构调整 “被辞职”。

24 岁,她痛定思痛,不愿再进大厂当 “螺丝”,和朋友合伙创业,做小团旅行定制。

25 岁,她带着 2000 块和孤注一掷的决心,跑去了泰国清迈,一年连开三家民宿,实现了从月入 1000 到月入 5 万的跃升,还在泰国谈了 “地主三代” 男朋友。

你是不是以为她拿到了偶像剧女主的剧本,小日子过得一帆风顺?NO NO NO,咱们当然不能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事业爱情双丰收的 YY,也在泰国栽过跟头。

她开伴手礼店、买手店的时候,亏掉了 20 万,一夜回到解放前。

那么,她是怎么亏掉 20 万的?她都踩了哪些坑?在泰国创业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下面,就让失败大赛第二季 3 号选手 YY 展开讲讲。

01 趁着泰国旅游热,小试牛刀来创业,居然赚了不少钱

2017 年初,我刚到泰国清迈,那是泰国旅游业正旺的时候。据官方统计,那年共有 3540 万游客涌入泰国,其中 30% 是中国游客。

作为泰国第三大城市的清迈,游客数量虽比不上曼谷、普吉,但低廉的物价和小清新的城市面貌也吸引了不少人到此一游。

也因如此,当地越来越多的小商贩都能说上一口特溜的普通话,甚至还有儿化音。

那时,我开的民宿让我每个月能躺赚三五万,具体怎么赚的我就不赘述了,之前的文章写过。(《在泰国开民宿,我是如何月入 3 万,还撑过疫情的?》)

我不仅开民宿,还和清迈大学语言学院合作了儿童英语游学营,让国内的孩子来泰国学英语。

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要办儿童英语游学营?

因为,清迈作为著名的旅游度假城市,很多西方人来了便长住下来,久而久之,大量西方人长居于此。旅居清迈的西方人,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开餐馆或教英语。

由于人多竞争大,在清迈教英语的西方人都是母语英语、持证且有丰富经验的老师。

同时,清迈的英语氛围也浓厚,走在路上总能遇到老外,泰国人的英语水平也普遍较高,不会泰语也能靠英语走遍清迈。

另外,相比欧美,清迈物价低廉。去一趟欧美夏令营,动不动就八天收你两万。而在清迈,家长和孩子同游,我才收 1 万,这价格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就这样,我背着个帆布包、踏着人字拖,走进了清迈大学语言学院办公室。拿着名片,操着蹩脚的英语对工作人员说:我有 50 多个中国小孩客户想来学英语,我想和你们大学合作……

可能是客户人数多,又或是我穿着人字拖谈生意,这无比 “泰” 的形象让泰国人以为我是 “老中介” 了,所以整个过程谈得十分融洽,直接定下了开营时间和价格。

之后,我又以同样的穿着,到一间间酒店、餐厅、项目合作商踩点、会谈,确认了产品的每一个细节。

2017 年的暑假,我的第一个清迈旅行产品 “清迈大学儿童游学营” 正式上线。

△清迈大学的语言学校

整个游学营,不走传统景点,不去无教育意义的动物项目,向导一对一地推荐中泰日意法路边摊各国料理,除了常规英语课,还有泰拳课、泰菜课、瑜伽课等大小同乐课程……

有了清迈大学做背书,再加上几年来我做小团旅行定制累积的忠实受众,售价五位数的产品一上线,当天便收到过百名家长咨询。开营的第一个暑假,两个月就有 300 位家长和小朋友参加。

之后,我更是不断吸取经验,不断优化产品,总想做得不一样。

住宿上从泳池民宿到黄金地段五星级酒店,再到包下只有 16 间房的轻奢酒店。内容上针对家长设置更舒适放松的体验项目。

服务上考虑素食家庭和小朋友过敏戒口优化餐厅推荐,优化二宝家庭行程。人数上,为控制服务品质,每期只接受 16 位小朋友……

△当时举办 “清迈大学儿童游学营” 的儿童成员合照

从 2017 年到 2019 年,短短两年里,游学营每逢寒暑假就开展,每周一期,累积开展了 20 + 期。最多的那个暑假,我们一共接待了 500 多名中国家长和小朋友来清迈大学学习。

除了寒暑假,平常我也闲不下来。设计并接待了泼水节、天灯节、清迈马拉松等主题特色小团旅行、各大公司的清迈团建……

生意虽忙,但钱包自然也鼓了起来,游学营 + 旅行团 + 民宿每个月能让我赚上大几万。

也就在这时,我野心膨胀,想在清迈建立自己的 “商业帝国”,打造商业闭环。由此,便开始了我的踩坑之路。

02 野心勃勃,从民宿到伴手礼店,想实现商业闭环,却摔个狗吃屎

你有统计过,出国旅游一趟在哪儿钱花的最多吗?

是机票,是酒店,还是门票游玩项目?

通通都不是!能让你花钱如流水,还乐此不疲的,当然是旅途中的买买买。

很多人带了游客心理,觉得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又或者有着给七大姑八大姨带伴手礼的任务,自然免不了在购物上大花一笔。

想到这儿,我这颗赚钱的小马达,自然而然地想跑到伴手礼零售业了。

△泰国伴手礼

一来,我一直在清迈经营民宿,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批新客人,除了单间还有别墅整租的客人,一批就 6~8 人。三家民宿加起来,每两三天至少有 15 个新客人,这等于一个小型旅游团的流量。

二来,每个月的旅游团客人都有购物的需求,与其我给泰国商家推荐客人,倒不如自己开一家店,给自己带流量,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再加上 2017 年时,泰妆开始流行,大家来泰国旅行都会带几盒某品牌金色银色面膜、几罐青草膏、一堆鼻通……

△去过泰国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两样东西

所以,我便开始盘算:将民宿客人、旅行团客人发展成伴手礼店的客人,打造住、玩、买、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这不就是个商业闭环了吗?

我开始寻找合适的店面。刚开始,在脸书群组上看到一个泰国人分租的贴子。虽说店面简陋但胜在价格便宜(才 6000 泰铢每月)。

同时,店主一直经营着旅行社,碰上女儿上小学,分身乏术,希望分租店面,分担成本也有人可以帮忙顾店。

由于我有语言优势,便和他一拍即合。

签约第二天,我将店面上下打扫一番,买上 7 个货架,再联系灯箱制作,做个简易招牌。和民宿一样,这个分租小店,投入不多,我是以试验的心态运营的。

△当时在分租店铺里开的伴手礼店

带着满满的行动力,这段期间,我跑通了产品供应商,拿了一堆游客来泰国必买的化妆品、药品,放满整个店。

我还做了一个《清迈旅游必买伴手礼》电子目录,给每一位订房的客人推荐,并标上我店的房客优惠价,希望先将自有流量变现。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说,你为什么一定要有实体店面啊?先给目录,或开一个淘宝店,让民宿客人看中下单,你送货上门不就好了吗?

的确,刚开始我也是这样考虑的,也付诸实施了一个月。回头算账时我发现,30% 的客人会接受这种方式,但至少有 60% 的民宿客人会流失。

流失的原因并不是我的价格不够优惠、商品不够齐全,而是给电子目录,总少了点购物气氛。

入住时,为了抢占先机,我都会先给客人商品目录。可能是刚到,大家都想留到最后几天再买。而到了最后那几天,她们可能走到某个商店,觉得店内买的人多,或者优惠更多,一时兴起就完成购物任务了。

这期间,我遇到好几位客人的购物分享。她们本来没打算买香薰,但经过一加香薰店,门面很是吸引,推门走进,扑面而来的迷人的香气让人沉醉。

再看了看,店员卖力推销,打开一个又一个让你试闻,她们也觉得包装质感不错,又有限时优惠,就直接买了。

听完客人的分享,我明白了,旅行购物是一时兴起、冲动性、很受现场气氛影响的一种购物行为。

而有了这个分租店面后,我的销售额就有了小幅上升,特别是带动民宿客人变现。

但很快,我又发现新的问题:一是店面简陋、位置在街巷,除了民宿客人,没什么进店客人。二是距离民宿有 15 分钟路程,很难再提高自有流量变现。

△门面现在看来完全没设计感

这时,整个清迈伴手礼行业在肉眼可见地增长,清迈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装修考究的伴手礼店。

此时,好强的我更心急了,开始琢磨着找一家位置比分租店更好、硬件更优秀、面积更大的店面。我期望着新店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收入和更大的名气。

2017 年 8 月,我找到了一栋清迈古城主路上,新建的三层日式商住一体建筑。

第一次看房时,房东连店门都还没安装好,地板还包着保护膜,现场沙尘滚滚,但我却一眼相中这栋闹市区小楼,觉得它有网红店的潜质。

△我第一次见到这幢小楼时它连门都没修好

整栋楼一共三层,占地约 120 平方米。一楼是店面 + 一储藏室,二楼是小客厅 + 一个含卫浴房间,三楼一层是一个房间。

带着运营民宿的经验,我琢磨着二三楼可作为民宿出租,一楼是伴手礼店,民宿客人下楼就可以购物。

同时,店在旅游热门区,周六日夜市,店门口总有三三两两的游客经过。

外加店内 12 米中空设计、一整片裸露的红砖内墙、友善的房东…… 虽然房租一下子从每月 6000 泰铢涨到了 40000 泰铢(从 1200 元人民币涨到 8000 元人民币),但我想着民宿能很好地分担房租成本,装修初投入不多,开张后我在网上多宣传一下,绝对能让伴手礼店一炮而红。

我信心满满地决定签约,一签就是三年。

有了房租压力,我更是不能偷懒。

我先是跑遍了清迈各大家居行,将二楼三楼的房间家具家电买齐,布置好内饰,上架民宿平台。还好房子争气,一开业就订单滚滚来,扣除房租水电煤,还有盈余。

之后,我开始装修一楼店面,但没想到,就是这个店面让我开始心酸血亏。

先说店面装修,我亏掉了将近 3 万元人民币。

那时我一门心思想要打造一个网红店,要一炮而红。所以初步构想,门头必须吸睛,让每一个经过的人都想进来看一看。

室内装修要明亮欢快,要刺激每个客人的购物欲望,一进来就想买买买。

△小楼第一次装修的买手店 – 民宿一体店设计图

我想了想,这样的装修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在男朋友的介绍下,我请了当地的设计工作室负责设计落地。

由于我在设计装修上完全 0 经验,也不了解泰国市场价,单是店面货架柜台定制,就花了两万块人民币。

那时我也顾不了那么多,心里只有一个字 “急”,急着尽快装修完,尽快开门赚钱。所以我和设计师确定了一稿后,马上就下了定金。

没承想,我急,泰国人却不急。

那时刚好碰上了泰国天灯节假期,原本货架工厂答应的 10 天定制工期,一下子拖到了 20 天。好不容易到了交货当日,定了 10 件货架才运来 4 件,剩下的 6 件还要再等 10 天。

单是等货架就用了一个月,白白损失一个月租金。但最让我生气的不是等,而是货架出品色差严重、做工粗糙、边角掉漆,还摇晃不平。

而设计师更是拖拉,自从我否决了他的两稿门头设计后,他就迟迟不做新的改动了。好几次我找上门堵他,但只有助理接待,给我的还是大同小异的设计,他直接摆烂了。

我彻底失望了,拒绝支付他设计费,设计师也没追究。后来我才知道,定制货架时他们已经吃足了回扣。

△这就是我等了 20 天的定制货架

除了装修缴了不少学费,店面大了,要想填满这家店,还需要进更多的货。所以,我又加注了大概 5 万元人民币用于进货。还请了一个懂中文的店员顾店。

这段时间,生意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更多是民宿客人光顾。最大的原因是,我的完美主义和拖延症发作了,和设计师闹掰后,整个店面一直是半成品状态,没有吸睛的招牌,店内也没有很好的购物氛围。

△伴手礼店第一次装修上架一直没完成装修

经历一次失败的设计装修后,我的完美主义加重了,我觉得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再加上民宿和旅行团杂事繁多,利润也足够支撑生活,这让我找到一拖再拖的借口。

时间就这样流逝,到了 2018 年 1 月,短短的 3 个月,清迈伴手礼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除了伴手礼店越来越多,711 便利店等零售巨头也来分一杯羹,大家都在卖同样的东西,产品的价格战就开打了。

比如当时正火的某品牌金色银色面膜,一开始卖 500 泰铢一盒,慢慢的降到 450、400、350 一盒,680 两盒,1000 买四送一,甚至 200 一盒的都有,最后市场价比我的入货价还低。

而我的资金储备不算强大,本钱不多,进货量不大,只能和二级供应商拿货,自然就拿不到很低的进货价,竞争力被削了一半。

△我当时卖的伴手礼大概就是这些

另外,当时的市场混乱,同一个产品,市面上流通的版本太多,A 说 B 是假的,B 说 A 是假的,最后才发现大家都是假的,都是广州生产,运到泰国再自称泰货卖给中国游客。

我脸皮比较薄,不愿意将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卖给客人,做坏名声,所以慢慢地就放弃了伴手礼生意。

△清仓库清出来的存货

当时仓库还剩不少存货,即便我骨折价卖给民宿客人,销量也一般。2019 年后,泰妆热潮退去,更没人买了。

直到疫情后,店面合约期满,我清算仓库,剩下的商品估值一万元人民币,很多还过期了……

03 关了伴手礼店,改开买手店,还是不赚钱

到了 2018 年 5 月,一年之中的旅游淡季来了,我终于能在旅游团和民宿事务上闲下来。

好几次夜深人静,站在马路对面看着店面,我的好胜心又作祟,不断地提醒自己 “这么好的店,不要浪费了”。但是,我又无能为力。

直到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国内的规划设计师,和她几番交谈后,我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希望她能拯救我颓废的店面。

她在清迈待了 1 个月,综合了市场、我的个人特色和愿景,给出建议:不要做千篇一律的伴手礼店,要做就做一个有清迈当地特色的设计师产品买手店。

当然,邀请她,我又花了两万五千元人民币的学费。我终于明白,开店的最大阻碍不是没有好的设计、概念,而是没有好的人帮忙执行落地,再好好地运营。

既然要做当地特色,那就要找当地人。

过了半年,我想起混清迈艺术圈的泰国朋友 Tong 和 Than,3 个人花了 3 个月的时间不断讨论店内设计、门头装潢,约见手工产品设计师,谈产品进店。

最后,在 2018 年 10 月,我们利用有限的预算,将原本是卖伴手礼店改头换面。2018 年 12 月,买手店一开张,便成为清迈设计周其中一个展示地。

而这次,我学聪明了!

首先,我不压货!和每一个产品设计师谈好卖出再分成的模式:设计师有定价权,货成功售出后,我们再支付设计师商品定价的 6 成,店内利润 4 成。

没有囤货的压力,如果商品反响一般也可联系设计师换货。

其次,不再砸钱装修!

我将之前的货架、柜台改造利用。在 Tong 和 Than 两个地头蛇的帮忙下,找到便宜的工程队装修。也和他们一起跑材料市场,自己买材料控制成本。

△墙上布置了一块白布,让客人写评价,让他们有到此一游的参与感

最后,让 Tong 和 Than 参与店铺运营:同是摄影师的 Tong 负责店内网上宣传、设计,招聘和培训店员,Than 负责选品和谈商品进场。每月收入,扣除水电人工,我和他们七三分成。

△Tong(左一)当时在店里给顾客们讲解产品

老实说,店铺投入不多,没有想象中那么完善,也因为和设计师使用分成制,每月的利润也没有预想中高。不亏,也没赚多少。

但看着它,我总有一种满足感,因为这让我跟泰国建立了更多的联系,也认识了不少独立小众设计师。

到了 2020 年 9 月,店铺三年合约到期,加上疫情暴发,我也无法再支撑高额房租了,便一个人将多余的家具转卖,将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一边打扫,一边和这栋房子说再见。

在泰语中,清迈是 Chiang Mai,“Chiang” 是 “土地”,“Mai” 是 “新”,代表着 “新的土地” 的意思。在这块 “新的土地” 商,每个人来到这里,虽不富有但都可自给自足,有新的生活。

而我 25 岁那年,一个人惴惴不安又摩拳擦掌地来到这块 “新的土地”,连续数月因为法律问题、资金周转压力、四处沟通碰壁,情绪崩溃夜夜落泪。我毫无准备地冲进陌生的零售业,交了不少学费。

熬了大半年,还好没饿死。

虽然为了开店亏了不少钱,但运营民宿和旅行团的利润却让我不愁衣食,甚至还有剩余和男票合作投资 40 万人民币,在 2019 年将一栋自家旧宅改成日式民宿。

这栋房子还误打误撞地得到泰国人追捧,成为网红民宿,这让我更有耐心和底气,等待疫情消失。

△民宿图片被泰国朋友上传到 Facebook 上的设计群组里,被一个设计大 V 转发

我也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几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1. 零售业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做支撑。如和我一样是小本玩家,入货切记不能全面铺开。倒不如选几个有潜力商品,集中投入,能拿到更低底价,也能降低囤货风险。

2. 任何商品能成功售出,在于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当自己已无法对该件商品优化出自我优势时,适时取舍很重要。

3. 心急毁一切。心一急,人就乱,乱就下错决定,一步错,步步错。

4. 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5. 如钟情到泰国创业,请尽可能地了解泰国法律。遵守泰国对外国人创业的各种限制,合法申请工作证和工作签证,依法缴税。

6. 学好语言,能避坑,能省钱。

疫情来袭,让 30 岁的我仍然是没房没车没存款,如同 5 年前刚来泰国时一样。

不同的是,现在的我不再着急,能静下心来只做一件事,也如同泰国人一般,可以从容又 “载奄奄”(慢慢来)地面对未来的一切变化。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微信号:xrich666

中国人造钻石如何掀翻国际钻石巨头?

1953 年,玛丽莲・梦露主演了一部音乐舞蹈片《绅士爱美人》。在影片中,女神讲了一句著名台词:“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但是,这句台词中并没有说明,人造钻石算不算钻石。

也许,在不少人看来,“假的永远真不了”。但对于钻石来说,情况确实有所不同,人造的和天然的几乎一模一样。2018 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决定将 “自然” 一词从钻石的定义里删除,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其实,人造钻石还是天然钻石,并不仅仅是个人偏好的不同,还是两种产业逻辑的区别,接下来,让我们从三个故事说起。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天然钻石的。

天然钻石今天的尊贵地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至少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属于一家很有远见的企业 —— 戴比尔斯联合矿业有限公司。

戴比尔斯用上百年的时间塑造了钻石的市场地位,当然,也塑造了它自己在钻石市场上的地位。戴比尔斯的塑造手段主要有二:一是靠垄断矿产来控制供给,二是靠营销宣传来限制需求和流通。

早在 1902 年,戴比尔斯就通过并购、收购存货等手段,掌控了全球 80% 的钻石产出(主要在南非),从而轻松控制了每年的钻石供给量。只要维持钻石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戴比尔斯手上的钻矿就是摇钱树。

1900 年,南非,戴比尔斯钻石矿的洗矿厂

后来,戴比尔斯又通过巨额且持续的广告投入,几乎将钻戒塑造成了求婚的必备施法材料,并推出了一句闪耀整个商业史的广告语 ——“A diamond is forever.”(中文译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钻石 = 爱情,意味着很少有人会卖掉钻戒 —— 难道你的爱情是可以买卖的吗?就算真的有人卖,谁会买呢 —— 难道你的爱情是二手的吗?

二手钻石被极大抑制,钻石市场的供不应求便能长期保持。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人造钻石的。

人造钻石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技术,早在 1953 年,瑞典电气公司就率先合成出了 40 颗小粒钻石,但没有对外公布。

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人造钻石技术。因为钻石除了是夺目的珠宝外,还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在打磨之前的钻石,别名金刚石,是重要的工业材料,在矿产、航天、原子能、计算机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中国的金刚石都要依赖苏联进口。在 1959 年,中苏交恶。进口没了,老师也没了,脖子被卡,只能自力更生。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国人造金刚石行业的奠基者之一王光祖说:“我们的战斗是十万分火急的,研发进程越短越好,一万年太久,我们要只争朝夕。”

经过 4 年的艰苦奋斗,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简称三磨所)攻克技术难关,制造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2 年后,三磨所又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制金刚石的设备 —— 六面顶压机。

中国首次成功合成人造金刚石

图源:三磨所

三磨所为祖国工业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也为河南打下了超硬材料产业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工人、技术人员从三磨所离职,将相关技术经验带到了河南各地,并在后续发展中实现了宝石级人造钻石技术的突破。如今 A 股几个重要的人造钻石企业,如黄河旋风、力量钻石等,全都来自河南省,而且其技术渊源大多可以追溯到三磨所。

据统计,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最高时占世界总产量的 80% 以上,连续 10 多年高居第一,而产能的绝对主力便是河南省,柘城县甚至打出了 “人造钻石之都” 的称号。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约有 10000 台六面顶压机,在生产人造钻石的约有 3000 台 —— 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自动化钻石加工设备六面顶压机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戴比尔斯如何对抗竞争对手的。

1959 年是钻石历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不只是因为中国,那一年,戴比尔斯公司自己也成功合成了人造钻石,不过他们显然不会拆自己的台,便选择将这项技术暂时束之高阁。

同年,苏联发现了巨型的米尔内钻石矿,产量大到戴比尔斯根本不可能将其产出的钻石买完。

米尔内钻石矿场

控制供给不成,戴比尔斯转而寻求同苏联人合作。苏联人口头答应了细水长流、有钱一起赚,但无产阶级政权对资本家的承诺嘛,遵不遵守全看心情。

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钻石矿,戴比尔斯想出了新招 —— 当裁判。他们主导推动制定了非常复杂的 “4C 标准”,规定只有在克拉、颜色、净度、切工四个方面都符合标准的钻石,才是高级货。翻译一下就是:我产的才叫钻石,你产的只是石头。

事实证明,这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苏联人。但几十年后,这招倒成为中国人获胜的关键。

由于人造钻石在成分、硬度、颜色等各个方面与天然钻石一模一样,4C 标准一下子成了人造钻石的最佳广告。而且,人造钻石的培育速度更是快得惊人:1 克拉的钻石,培育只需要一周。再加上低得多的生产成本,天然钻石的市场颓势尽显。

图源:中泰证券

作为纵横市场百年的巨头,戴比尔斯不是没想过招。比如,他们曾将广告语改成:“Real is Rare,Real is Diamond”(真实的才是稀有的,真实的才是钻石),以宣扬 “人造钻石不是真钻石” 的观念,甚至还斥巨资造了一台能够鉴定人造钻石的机器。

但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这都不太管用:大家花巨款买的是闪闪亮亮的钻石,而不是认证证书,谁会把证书戴手上呢?

回顾中国人造钻石产业的崛起,感觉有点无心插柳的意味,但仔细分析产业思维的不同,方知偶然中有必然。

1960 年代,国内一克拉金刚石的价格是 32 元,一台六面顶压机一天的产能是 300 多克拉,折合 1 万多元,是不折不扣的摇钱树。

照戴比尔斯的逻辑,三磨所应该守好这棵摇钱树。但三磨所的做法是:热情地帮助各地来的技术人员,甚至成立小分队,主动把这项技术带到全国各地。尽管这样做会让中国金刚石的价格下降,影响三磨所的效益,但却让全中国的工厂都能用得上金刚石。

戴比尔斯从珠宝产业起家,秉承的是奢侈品逻辑,天然地关注稀缺和垄断;而河南人造钻石产业担负国家重任踏上征途,秉承的是工业品逻辑,其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

可以说,两种逻辑的差异根源,是从起点就决定好了的。在双方执行力都一样强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当然也可以预见。

目前,人工合成金刚石主要还是用于工业领域,只有少部分被用作了珠宝。但是,人造钻石的产品竞争力已经有目共睹,加上世界钻石矿源日渐枯竭,大势已经显现。

重达 12.75 克拉的培育钻石

根据 Bain 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 年 —2020 年,人造钻石的市场渗透率从 4.3% 提升到了 6%,预计未来将保持 15%—20% 的年均增速。

人造钻石将逐步取代天然钻石已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中国的各大人造钻石企业也都已经开始向珠宝领域发力。

可是,戴比尔斯输了吗?未必。

还记得前面说过戴比尔斯在 1959 年合成出了钻石吗?多年以来,他们虽然不用,但对这项技术却一直保持着关注与准备。60 年后,他们掏出了这只备胎。

2018 年,戴比尔斯推出了自己的人造钻石品牌 “Light Box”。

当然了,作为天然钻石的带头大哥,戴比尔斯也没真的彻底 “投敌”。他们仍然保持了天然钻石对人造钻石的优越感,宣布人造钻石 “只做饰品,不做婚戒”,并且告诉客户:人造钻石不适合在重要场合佩戴。意思很明确:比技术,我也有;比营销,我底子更厚。

更激烈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来源:吴晓波频道 微信号:wuxiaob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