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万家华为手机店,等待卖车救火

7 月 4 日,余承东在华为发布会上透露,问界 M5 上市 87 天销量破万,其中 6 月份单月交付了 7021 辆,大定超过 1 万个,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车品牌。M7 发布后,同样实现了 4 小时订单量 2 万台的成绩。问界汽车的销量火爆,与华为手机生意的惨淡形成了对比。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许多华为手机店老板都将卖车看作是新的希望。

华为造车,走到了风口浪尖。

不久前的新品发布会上,作为压轴环节 ——AITO 品牌旗下第二款产品问界 M7 发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直接用 “百万级” 来形容。早先上市的问界 M5 在销量上开始追赶,华为的带货实力可见一斑,也让更多车企开始重新审视与华为合作的可能性。有消息称,华为已敲定与奇瑞、江淮等车企以智选方式进行合作。不过这一消息尚未获得华为官方的确认。

和汽车业务的火热相比,华为手机店的老板们生意就要冷清了许多。

作为手机厂商的华为,有将近 6 万家华为手机店正在历经艰难时刻。一名华为经销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过去半年其旗下门店的手机销量下降了 30%,平板、手表等生态链产品降幅更是高达 70% 以上。

这名经销商共经营着十余家手机店,除了华为以外,也卖荣耀、OPPO 和 vivo,据他透露,今年以来所有手机品牌的销量都在全面下跌,华为的境况尤其艰难。因为芯片受限,华为手机仍只有 4G 芯片,还处于较缺货的状态,只能靠第三方的智选手机来冲量。但据多名华为经销商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华为智选手机 “并不好卖”,基本都是滞销机型。

从手机行业的大环境和芯片问题来看,华为手机的问题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众多的华为手机店,将目光瞄准了卖车,“现在只有卖车的店不亏钱,其他的店都亏”。

但对于华为在国内的将近 6 万家手机门店来说,“卖车”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华为卖车,走到台前

今年 4 月,准备换车的江莱放弃了原本打算购置的比亚迪汉,选择了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推出的 AITO 问界 M5。6 月中旬,在正式提车之后,他还特地在 B 站发布了一条问界 M5 的体验视频。

谈起这款车,江莱评价颇高,“驾驶体验非常棒,比起我以前开的思域有质的飞跃,车重很重,悬挂很好,开起来很有安全感。”

但江莱觉得,问界 M5 的缺点也是有点太重了,“油耗和电耗都不算低”,不过在这个价位,他觉得还算值得。

问界女车主思扬,则是在逛商场时无意发现的这款车,试驾以后就决定下订单,5 月底正式提车当天,她在小红书发了一条提车动态。

如今开了一个多月,她已经将这款车研究得头头是道,她自己总结道,优点是智能化、用料良心、内饰高级、车机优秀、音响效果很惊艳。缺点则是风噪偏大、自动泊车不够精准、智能语音有时候有点 “耳背”。

640

问界 M5. 图 / 视觉中国

从《财经天下》了解的情况来看,问界 M5 虽然存在一些瑕疵,但在车主群体中整体口碑较好。在江莱看来,这款车销量能够迅速爬升,很大程度上源于车主之间的口碑发酵,尤其是在 B 站、小红书,有大量与问界 M5 相关的 “提车日记”。

今年 3 月,问界 M5 开始交付,据余承东 7 月 4 日在华为发布会上透露,问界 M5 上市 87 天销量破万,其中 6 月份单月交付了 7021 辆,大订超过 1 万个,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车品牌。

这些车,基本都是通过华为手机店卖出去的。多名问界车主向《财经天下》透露,他们入手问界 M5,都是因为正好在华为手机店里看见展车,试驾和了解之后被吸引下定的。

和汽车行业传统的 4S 店模式相比,新能源汽车选择在商场里面卖车,而华为在国内拥有 5.6 万家门店和专柜,尤其是其中超过 5500 家体验店,成为华为卖车的一大优势。

作为对比,今年 4 月,据湾景投研统计,蔚小理门店数量分别为 387 家 / 357 家 / 206 家,特斯拉国内门店数 181 家,门店数最多的比亚迪目前也仅有 1792 家。

问界 M5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帮助问界 M7 积累了口碑。7 月 4 日,华为夏季发布会发布了 AITO 旗下的第二款车型,大型 6 座 SUV 问界 M7,同样是一款增程式混动车型,有消息称其发布后 48 小时预订破 6 万辆,72 小时预订破了 7 万辆。不过,有华为内部人士表示,“72 小时 M7 订单破 6 万” 是假消息,目前官方公布的准确数据是 4 小时订单量 2 万台。

除了可以直接卖车以外,问界车型的畅销,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华为手机销售。

一名 iPhone 车主提到,购买问界 M5 之后,其男朋友多次提到想要换一部华为手机,因为可以更好地 “车机联动”。江莱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所在的车主群,很多车主购车时,都会要求销售赠送华为手机。

7 月 4 日,华为除了发布问界 M7 以外,同时还发布了问界 M7 智能座舱新增的超级桌面功能。据余承东介绍,在超级桌面功能下,基于 HarmonyOS 的分布式能力,“手机上几千个 App 都可以无缝流转到车上”,支持手机和车机应用的无缝衔接。

江莱觉得,这个功能很吸引他,“如果真的能实现的话,以后出门就不用带电脑了,车机就可以当平板用来办公了。”

渠道等待问界救火

实际上,相比于卖车生意的火速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华为手机经销商们正在陷入困境。

今年上半年,可能是智能手机诞生以来国内手机市场最艰难的一年。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 1-5 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27.1%;Canalys 数据也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行业整体下滑了 18%。

由于历史原因,华为手机的处境确实更难一点。据 Canalys 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华为手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剩下 6.4%。

“现在前五家(荣耀、OPPO、苹果、vivo 和小米)市场份额比较接近,华为距离他们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再下跌也没有空间了。”canalys 分析师朱嘉弢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在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之下,华为依旧要维持将近 6 万家门店的生存,大量的华为手机店只能靠智选手机自救。据朱嘉弢透露,上述华为市场出货量数据并未包含华为智选手机。

华为智选手机,也就是所谓的华为 “贴牌手机”,类似于当年的运营商定制机,是华为和第三方品牌合作的机型,由华为负责设计并出样机,然后授权给华为智选品牌生产。在华为芯片供应受阻的情况下,第三方品牌可以自由采购元器件,因此华为智选手机基本都拥有 5G 模块。

《财经天下》周刊在走访中发现,目前许多华为授权店都在靠卖智选手机维持销量,入驻华为手机店的智选品牌包括了鼎桥通信出品的 TD Tech、中国移动推出的 NZONE、中国电信和腾讯合作的麦芒手机、中邮推出的 Hi Nova 等品牌。

图 / 视觉中国

在线下走访时,一家华为授权店的店员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智选手机虽然不是华为出品,但是拥有 “华为黑科技”,而且都是 “华为负责售后,有保障”。不过,据《财经天下》了解,智选手机的产品力实际难以与华为手机相提并论,甚至部分外型会有点刻意模仿华为手机。

“现在很多智选手机都是跳楼价,比如 NZONE S7,一开始价格快两千,现在掉到了九百多。” 一名华为手机经销商略显无奈的表示。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这款机型采用的是高通骁龙 480 Plus 处理器,是高通处理器产品线中最低端的一个系列。

据上述经销商透露,华为的畅销机型现在利润很低,为了应对房租和成本压力,目前其只能在线下主推这类配置低的智选手机,因为这类手机进价低,品牌都是在 “甩卖”。

智选手机在短期内帮助华为保住了渠道,这些渠道也成为华为卖车的触手。

华为年报显示,2020 年底,华为全球零售点数量将近 6 万家,其中包括 5000 多家体验店;2021 年底,华为在全球拥有超过 5.6 万家门店和专柜,其中包括 5500 多家体验店。和 2020 年相比,华为 2021 年的门店数整体减少了约 4000 家,但是体验店数量却略有上升,背后反映的主要是第三方授权店和综合柜台的收缩。

在手机行业冷清的情况下,卖车反倒成了一些华为手机门店提振收入的手段。

据多名经销商透露,目前华为的各类门店基本都可以预定 AITO 汽车,可以将消费者引流到试驾门店,有经销商透露,他们现在正打算升级部分店铺,转为试驾门店。

一位来自江浙地区的经销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种有试驾服务的门店有一定要求,面积至少要在 300 平方米以上。该名经销商有 20 余个华为店,能摆下车的也不过两三个。

《财经天下》周刊走访北京多家华为授权店 / 专卖店也发现,一般只有商场的大型华为门店会有问界车型入驻,大部分面积偏小的授权店并没有直接卖车的机会,多名华为经销商也透露,华为对卖车的门店有面积、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往往需要专门升级门店。

据余承东 7 月 4 日在问界 M7 的发布会上透露,目前问界的试驾门店已经有 600 多家,年底将超过 1000 家。但对于更多经销商来说,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

市场呼唤华为造车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问界 M5 的销量,很大程度上来自华为手机用户,其中又以 Mate 系列用户最多。在《财经天下》周刊的走访中,了解到的多名问界车主,基本全都是 Mate 系列用户。

江莱就是一名华为手机的十年老粉,从 2012 年华为推出 K3V2 处理器就开始关注华为,此前一直是华为 Mate 系列的用户,现在正在用的手机是华为 Mate40 系列。

问界车主阿文现在还在使用华为 Mate20pro 和 Mate30pro,这两部手机分别是 2018 年和 2019 年推出的,因为麒麟芯片无法继续生产,他已经三年没有换手机了。

另一名问界车主阿勇此前每年都会换一次华为的 Mate 系列新机,现在正在使用的是华为 Mate40 保时捷版本,自从华为 Mate 系列停止更新后,他也两年没有换手机了。

“我想等华为的麒麟芯片新机,如果暂时没有,就再等等。” 阿勇如此表示。

此外,多名问界 M5 车主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在他们加入的问界 M5 车主群中,基本也都是 “华为铁粉”,只有少部分 iPhone 或者其他手机品牌的用户。

实际上,即使是思扬这类使用 iPhone 手机的车主也表示,之所以购买问界 M5,很大程度也是因为 “华为背书”,她身边购买这款车的也基本都是华为用户。

“这款车提车大概花了三十多万,同价位都可以买 BBA 了,之所以买问界,除了产品给力以外,主要就是看在华为背书。” 江莱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尽管用户们买车都是冲华为,但华为却在各种场合中反复强调,自己不造车。

这种论调从 2021 年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甚至在业内引发了两派讨论:一派人认为华为会成为燃油车时代的博世,成为汽车厂商的强势供应商;另一派人则搬出了 “华为坚决不造手机” 而后反转的案例,认为华为始终会亲自下场造车。

无论哪个论调胜利,一个无需置疑的方向是,在电气化、智能化大趋势下,车企与科技、互联网巨头的联系只会越来越多。

现阶段,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商模式 —— 只提供车载 OS 等零部件售卖;Huawei Inside 模式 —— 做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全栈解决方案;智选车模式 —— 与智选品牌合作开发、设计和制造。

AITO 汽车目前是智选车模式唯一的品牌,与华为的合作也最为深入。除了可以直接进入华为门店销售以外,据塞力斯内部员工此前向媒体透露,华为还深度参与了 AITO 品牌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各个链条,赛力斯的智慧工厂也引入了华为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

图 / 视觉中国

在 AITO 品牌官网,显示 AITO 汽车为 “赛力斯华为联合设计”,AITO 品牌的介绍则是小康股份旗下的重庆金康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和华为合作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

但是就像智选手机一样,AITO 本质上还是一个赛力斯旗下品牌。据多名车主透露,问界 M5 的售后和客户服务都是赛力斯的,华为只是作为销售渠道。不过部分车主也提到,目前有问题找华为,基本都会帮助解决,尤其是一些软件类的问题,车商反应不积极的投诉也可以找华为沟通,“基本都是当天提交意见,当天反馈”。

就在本月初,江莱发现,家附近的一家小康汽车的用户中心通知将改造为 AITO 用户中心,不再承接东风小康、东风风光和瑞驰电车的维修服务。

“我们车主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说明问界交付量越来越大,开始忙不过来了。” 江莱表示。

但是问界 M7 发布以后,看着蹭蹭上涨的预订量,江莱也在开始为这家小厂感到担心,“好怕这个小厂扛不住,产量、良品率、售后的压力,要是扛不住,跟华为闹翻了,那我们车主就扑街了。”

尽管深度介入了 AITO 品牌的设计、研发、制造,但是从资本层面来看,赛力斯背后目前还没有出现任何华为身影,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其股权结构是小康股份占比 80.65%,重庆金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占比 19.35%。

早在今年 4 月,业界就传出华为和小康股份正在洽谈收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小康股份控股子公司)控股权的传言,但该传言未获证实。今年 5 月,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即为 AITO 品牌的运营方。

对于 AITO 品牌的未来,江莱表示,“在我们车主看来,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华为直接收购”。

可见,不管是用户与市场的强烈呼吁,还是为了保住渠道,汽车都似乎是华为必须要拿下的阵地。现在,其入局的边界正在变得愈发模糊,但剩下的答案依旧只有时间能解。

来源:AI 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

想破了脑袋

硬核体育

上海有个牛人,提出了十个逻辑学的问题,思考再三、居然导致思维混乱,想讨教哪位大神,从学术的角度,探讨逻辑的问题。字数比较多,很多字都不认识,请见谅!
1.如果病毒是美国人放的,然而美国却是目前感染人数最多、死亡最多的国家:
2、如果疫苗有用,世界上接种疫苗率最低的非洲、巴西、印度,死亡率最低:
3、既然这苗苗没什么用,还不如人体自身的免疫力,那到底接种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4、两三年来,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因为阳性,政府机关需要封控消杀,难道政府里面的都不是人是神吗?
5、门把手上都可以检测出病毒,为什么要伸到喉咙里或其他窟察眼里检测?
6、既然美国是抗疫的失败国,而中国是成功国,为什么还要进口什么美国的辉瑞,而且一般人还弄不到?
7,如果辉瑞有效果,美国为什么会是抗疫的失败国?
8,如果辉瑞没有效果,那么为什么还要进口?
9、既然要人人保持社交距离,甚至800米时空距离都可能会被感染,那么数万人挤在一起做核酸,就不会被感染吗?
10、既然敢让数万人挤在一起做核酸,是假定这样做不会被感染,都是健康的,既然是健康的,为什么要做核酸检测呢?
以上逻辑理不出头绪,如让人不适,随时删除

人到中年,失业后不敢告诉身边人

中年失业的情况各不一样,但相同的却是,同样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高难成低难就的重返职场困境。

我们找到了几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不同地域的中年人。失业后,他们有的不愿再出门;有的在清空积蓄后,后悔没有争取辞职补偿;还有的家里卖了房,丈夫戒了烟。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实习记者 | 赵越

编辑 | 王海燕

37 岁,女,失业三个月

能消化失恋,但难消化失业

我是今年 3 月 1 日失业的,至今还没有找到新工作。

说起来其实挺后悔,我的上上一份工作是 2021 年底自己主动辞掉的,当时我在一家国企,晋升不顺利,又被空降领导,就直接辞掉了。紧接着就入职了下一个公司,结果离转正还有一周,HR 告诉我,我在试用期内的表现不符合考核标准,被优化了,是这家单位当时唯一被优化的中层。我当时入职还不满三个月,被优化,单位付出的代价很小。

1

被优化后,因为不敢主动联系以前的同事或朋友询问内推机会,于是我决定投简历找工作。我大学毕业后,我先后进了几家公司,都是通过内推,工作第二年时还曾为了爱好,辞职创业开咖啡馆。因此,这其实是我第一次在招聘平台上找工作,我也才知道,原来找工作这么难。3 月份一整个月,我每天都刷招聘平台。我投简历的岗位,都是一些基础的,人员流动量大的岗位,因为知道核心岗位要么需要内推,要么能力要求极强。

我平时住在老家,就是广东省的一个小地方,但我投简历的范围并不局限在本地,而是广东全省的岗位,只要合适,都投了。即便如此,我一个月也只收到两个回复,地点都在深圳。即便这两个岗位,我也连面试都没完成,一个岗位是因为当时深圳疫情,我无法过去,一个则是那个公司项目后来也变了。

除了地域,后来我把投简历的行业也扩展了,我本来是做物业案场管理的,就是卖楼营销中心的管理,还做到了中层,但病急乱投医,我甚至投了新媒体的岗位。估计看到我简历的 HR 也会奇怪吧。

频频打击下,后来我直接不看招聘平台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原来的行业和岗位是比较局限的。我肯定一直想找一份薪资待遇比较好的工作,但实在找不到,只能向下兼容。三月下旬,我朋友的厨房招不到人,叫我先去帮一下忙,我还真去无偿帮了两周。一方面想分散自己不断内耗的情绪;一方面觉得厨房是店面核心,或许可以学点东西,为以后再创业做准备。当时,我的想法,一直在继续打工或者再次创业中不断拉扯。

到了 5 月底,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失业快三个月了,但依然没得到一个面试机会,于是又开始投简历。这次我变得更谨慎,投得也更有针对性,只投和我之前工作岗位类似的岗位。

6 月 1 日,我参加了一场面试,对方都不怎么看我的工作经历,上来就直接问我,这个年纪了要不要照顾家庭。我说没有家庭,对方又问我什么时候交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生小孩。那种时候你就觉得,结婚也不行,不结婚也不行,年龄小没经验不行,年龄大经验太多也不行,怎样都不行。

也有人叫我优化一下自己的简历,但我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识几个失业很久的,超过了一年,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撑过来的。我定了目标,一定要在六月找到工作,不能靠自己找到的话,哪怕拜托父母或者前同事,也一定要去尝试一下。

刚得知被优化的时候,我感觉心里还比较平静,但后来渐渐就变得迷茫。现在身边很多朋友和前同事会问我怎么了,我觉得如果说实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我很任性,为什么总是换工作。但我也不能说自己被优化了吧?那样大家首先会想,为什么不优化别人只优化你呢?不是我不信任朋友,但我之前情感上遭遇挫折,男友出轨,和朋友倾诉后,朋友第一反应是,“你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身上的问题”。

目前知道我失业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我弟弟,一个是我小姨,还有一个是我闺蜜。我弟弟跟我上份工作在同一个系统里,所以很早就知道了,但我嘱咐他不要告诉父母,一是怕父母担心,二是我母亲很擅长打击孩子,我父亲虽然好一点,但父亲知道了,母亲也会知道,所以干脆不说。如果我家是比较包容的,我应该会愿意告诉他们吧。

其实我跟父母住在一个城市里,不过我自己租了一套一居室独居,离父母家有两小时路程,我们全家的家庭观念又都不强,平时很少打电话,逢年过节也不一定非要要聚在一起,所以没什么穿帮的机会。失业后,我还没回过家呢。

我小姨和我年龄差不多,平时经常跟我联系,刚失业时,我微信不回,电话不接,她还以为我出事了,我没办法,只好告诉了她。还有个闺蜜,也是得不到我的信息,以为我要跟她断绝关系,所以我只好也告诉了她。除了他们三个,一些前同事和朋友知道我离开了上一家公司,但不知道我没找到新工作,有时候他们问我,我就说想休息一段时间。

其实谁想休息。以前在职场上,我虽然换过几份工作,但不会轻易裸辞,更何况,到了一定的年龄还频繁跳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肯定不好。算下来,这次失业经历的空窗期,是我工作以来经历的最长失业了。

我刚失业时候,经济压力倒不是很大,但一直只支出没收入,就会很焦虑。毕竟根据我以往的平均薪资,两三个月不工作,就算是少了好几万块的收入。3 月和 4 月我还没有控制支出,5 月份就开始控制了。我以前买东西,只要经济能力范围内,想买的都会买,现在则是用不到的东西尽量不买,即使生活必需品,也反复对比价格。

因为不愿意向家人朋友倾诉,我在网上约了一个疗愈师,做了两 个小时的咨询,花了好几千元。当时,我想通过咨询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缓解一下情绪,二是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种情况,三是想咨询一下未来如何怎么改变自己。结果疗愈师并没有给出什么特别的建议,反而送了我一项测塔罗牌的服务,还试图卖给我一堂很贵的课程,我一下就清醒了。我现在还在关注这个博主,但当时花的那笔钱,真是太不划算了。

我住在比较高的楼层,前段时间我经常坐在窗边发呆,甚至想到死。这个想法肯定不对劲,应该是情绪出了问题,但我没去看心理医生。我以前睡眠质量很好,任何事情都不影响我的睡眠,但失业之后就没法控制了,有时只能眼睁睁看着窗外看到天亮。天一亮,我就更焦虑更睡不着了。

以前听说,睡觉之前看书有助于入眠,可是我越看越精神。睡眠也影响到我白天的状态,有时候出门,跟人讲话时,感觉自己口齿不清,大脑停顿。也有人说,可以利用这时间学习,我也听一些课程,心灵疗愈类的,但没什么用。花钱做的那次疗愈,倒是让我更清醒了,但清醒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改变,而是因为心疼花掉的钱。我以前就蛮喜欢喝酒,聚会必喝,但是失业之后,发展成了酒精依赖,只有酒精能让我开心一点。

失业已经打破了我的自信。我现在每天除了下楼扔垃圾或者出门取快递,其余时间都待在家里。待在家的时间太多了,我会用做清洁来打发时间。以前我每天都会扫地拖地擦拭物品,但现在,我每天都会像过年大扫除一样,从里到外都清洁一遍,死角处的污垢也处理掉。我以前失恋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状态,但没那么严重。因为对我来说,感情本就是没法控制的,失去了也不能全怪我,这样的想法可以帮我屏蔽掉一些负面情绪。但工作不同,在我的观念里,工作应该是我可以处理可以把控的,所以失业对我来说更加难受。

听说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让人变得快乐,这段时间我就每天晚上七点出去跑步。我也强迫自己把生物钟调到正常情况。哦对了,现在出门我都选天黑的时候,而且会戴好口罩,因为楼下的物业小姐姐认得我,我一看她坐在那里就很焦虑,害怕她问我为什么不上班。

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人抒发情绪,现在我在网上认识了不少处在失业状态的女性朋友,她们有些面临家庭问题,有人得了抑郁症需要靠药物治疗,还有去找心理咨询的。我们面临的统一问题都是,作为有一定工作经历的职场中层,并不是能力不行,大环境下没办法匹配到想要的工作岗位。

现在好多公司招聘,就写招 35 岁以下的。这是有什么数据支撑吗?有什么科学研究表明,人过了 35 岁,脑子就不好使了吗?作为 80 后,我们还没享受到时代红利,就在事业冲刺阶段,就在大环境下,遭遇了年龄尴尬期,成了需要被淘汰的一代。

截至今天(7 月 1 日),我失业已经满 4 个月,半年内经历 2 次失业,在无数焦虑和自我抨击中,我已学会跟自己和解,与其说和解,倒不如说接受了自己当下的状态,接受了自己的 “无能”。在不断的内耗中,我算是渐渐认清了现实,不再追求过往人生的既定目标了。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己新的人生框架吧。我还是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38 岁,男,失业九个月

积蓄清空后,我靠借呗生活

我今年快 40 岁了,原先在一家挺大的公司做品牌营销,去年九月,公司空降了一位新的负责人,我的岗位被顶替了,我就主动提了辞职。当时没考虑那么多,我不是那种会为下一步做好计划的人,以前也裸辞过,有过几个月的空窗期,所以对辞职本身并不后悔,那个地方确实不适合我。不过我当时走得比较随性,该争取的权益都没争取,这一点现在想想,挺后悔的。

离职时我就知道,可能不会立刻找到工作,因为资历摆在那里,企业的用人成本高,不是对你很熟知的话,没人愿意冒险。

失业后,我一个月大概会投 15 份左右的简历,只投跟我很匹配的。过了一段时间,我确定自己其实不太想去找工作了,一方面是大环境不好,另一方面就是,很难找到匹配的。作为企业的中高层,我现在要找一个企业,首先要的就是归属感,会考虑未来几十年,它是不是可以解决我的生存问题,但当下的环境,大部分企业都很难满足我这个诉求。

不找工作,那就自己创业做工作室。我选的是做健康管理,一是我本来就感兴趣,二是我在这些方面有点优势,感觉行业前景也不错。工作室从去年 10 月就开始做了,从头到尾就是我一个人在搞,今年 5 月,我还考了健康管理类的证书。

去年 9 月我就完全没有收入了,10 月开工作室,买了很多东西,今年工作运转起来虽然有了一些收入,但一个月 1 万,甚至有时候更少,而我月支出却至少 2 万打底,毕竟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其实是入不敷出。我这个人理财又不怎么在行,加上其他变故,我的积蓄已经全没了,现在是靠借呗生活。

我对工作室有完整的规划,但一开始,我的商业思维比较弱,所以工作室并不会在短期产生特别大的收益。所以我现在也意识到了,需要做一些不同的布局,包括挣快钱的板块。

说实在的,前面说得很坚决,不会去找工作了,但真的要创业,还是让人有点恐惧的,所以现在简历还是会投一下,除了投本地城市,也投临近的一线城市。一方面是想找点存在感,如果有很多人来找我去工作,那么自己也舒服点,是不是?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兼顾其他事情,那当然最好了,相当于多一份收入。

但这样的机会不多。之前猎头给我推过一个一线城市的机会,一家外企,在业界非常知名,招的岗位跟我的履历也非常匹配,所以我想沟通看一下。但实际上,我去的可能不大。我以前在北京工作,2018 年来到现在的新一线城市,社交圈是重新建立的,再去另一座一线城市,虽然也有不少朋友同学,但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不是逼不得已,一般不会这么做。

我现在特别不想别人知道我失业这件事,一方面是怕家人担心,另一方面是考虑面子问题。我前三份工作都是在大公司,包括互联网大厂,都是让父母面子上有光的那种。现在我没有刻意制造假象,说我还在上班,这点倒没有。但别人问我的话,我会撒谎,说还在老单位正常上班。我父母也不知道,他们对这个不敏感,只会关心我别太累了,好好工作,简单说几句就过去了。

有几个朋友,是我主动跟他们说的,因为太知根知底了,我很信赖他们,他们也会替我着急,帮我出谋划策,时不时来问问我怎么样了,照顾一下我的生意。我离过婚,有一个儿子,在别的城市读书,我也告诉了他,但他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可能还没特别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刚离职的时候我还有点积蓄,所以不焦虑。后来积蓄逐渐变少,就只能节流,现在本来没法旅游,这一块算是被动节流了,然后就是聚餐少了,之前一周至少两三次,现在就很少,购物方面,除了给女朋友买点小礼物,基本没买什么东西了。不过按照我的性格,钱的方面除非我真的没法正常活下去了,我才会着急。

真正的压力来自于,你知道自己不会再直接去职场打拼了,但要说创业,又没把心力跟行动力拉得最好的状态。不像很多人,有了决心,就全部 focus 在一件事情上,开足马力去做。

生活方面,我反而更健康了,有点强迫性自律,每天早上起床很早,一周还要抽出三天锻炼两小时。我饮食也很健康,睡眠质量也和从前一样。包括周末,别人怎么过,我就怎么过,会和朋友聚餐,会参加一些露营、登山、玩飞盘之类的活动,有的单纯是为了情谊,也有的目的性比较强,希望带来合作。

我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事,失业虽然糟糕,但还没到因此怀疑人生的地步。前段时间我跟女朋友吵架,当时冒出了自杀的想法,但一闪而过。后来我反思,当时我的真实想法是,如果我死了,是不是别人就更关注我了,就知道我的存在了,是出于这种考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想自杀。

当然也有状态很糟糕的时候,失业状态下,很多事情都会给你带来压力,比如月初还信用卡,还花呗,或者大笔花费的时候,我都会很焦虑。在那个具体的场景下,你会深刻地感知到,压力有多大,折磨有多深。你会忍不住胡思乱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没钱了,是不是没有未来了。我之前会在微博上写一些东西,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主观臆造的,都掺和在一起。

还有一些事情也让我很难受,比如以前我送女朋友的礼物都是很好的, 现在 520 正常给她买件衣服,也抠手抠脚。因为这个事,520 那天我 emo 了很久。不过我很快很坦诚去跟女朋友聊,说自己挺对不住她,结果人家也能理解,所以 emo 其实也有自己的想象成分。当然如果她不能理解,还是要求你怎么办。那说明我们可能并不是同一路人,对吧?

我不想把自己搞得很抑郁,作为中年人,现在糟糕也是挺糟糕的,但我的朋友里,也有财富自由的,手里拿着几个亿,如果这样去对比,我早完蛋了。起码我现在还没有缺胳膊少腿,家人也没有出现重大问题。遇到情绪特别内耗的时候,我会想办法找些小确幸走出来,比如吃一个好吃的东西,去执行某个计划。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中年人的职场危机或失业后的焦虑,其实这些都太取决于个人了。如果非要谈一点感想,可能就是,如果我们将职业生涯当成整体资产去打理,应该在更早期,比如你工作三四年之后就做一个长期规划,预判你的主业能干到什么程度,要不要布局副业,让收入结构多元一点。布局副业这个事情,肯定还是根据你过往的资源跟兴趣爱好,如果这些都没有,也可以考虑放下面子去做做外卖什么的,短期内至少能获得一些收入。

37 岁,女,失业三个月

我失业后:家里卖了房,丈夫戒了烟

我原来在昆明开了个小公司,加上我一共十五个人,做房地产的。2020 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根据政府政策,所有店铺关闭。从那时候起,我就失业了。后来社会上的疫情管控逐渐放松,但我家两个小孩,小的还在上幼儿园,幼儿园一直没开,我家又没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所以我就一直不能出门去找工作。

后来孩子终于去上学后,我就开始找工作,有一个月我是全心投简历,每天投三家公司,结果并不理想。因为昆明的房地产市场这两年整体下滑很厉害,所以我就想换行业,我各行各业都应聘过,包括服务行业,但现在的招聘信息,大都有年龄设限,设在 35 岁,但当时我已经 36 了,刚好卡在那个点上。

加上我是跨行,每天还要接送小孩,时间特别受限制,就更不好找了。当时招聘市场给我的感觉,就是什么都不好做。很多行业都打着招合伙人的旗号,什么合伙人,其实就是没有底薪的销售。

我也了解过副业,结果发现,现在很多针对宝妈的兼职骗局,说是直销模式,层层返利,都是割韭菜。还有那种专门的客服平台,可以做在线客服,语音和打字的都有,都需要考试,过关之后,平台上会显示单子,你就可以接。但大部分人都通不过考试,即使通过了,接单率也很低,一个月能挣到三五百块就很牛了。

最靠谱的客服,只有京东、淘宝这两个平台,但他们都是是通过公众号,正儿八经招聘,而且有底薪。今年以来竞争特别大,我都报名三次了,每一次都是网络面试,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在宝妈群里,我了解到有成功应聘的宝妈,可以远程做客服,碰上购物高峰期,比如 618 和双 11,一个月能有 4000 元左右,平时就 2000~3000 元。

我身边也有不少人失业,我总结,在我们这里,35 岁以上的中年人,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就找网络兼职,剩下就只能去做地推发传单或者送外卖了。现在创业时机肯定不对,地推和美团外卖员我都尝试过。地推发传单,从早上 9 点干到下午 7 点,50 元,要是只干到下午 3 点,估计只有 20~30 块钱。

美团外卖,我们这里是 3~4 块钱一单,我试了一次,从上午干到晚上 9 点,一共 20 单,几乎半小时跑一单,好在没有退单和超时,挣了 100 元。外卖员和地推最长坚持过一个星期,做的时候就照顾不到小孩。我试过缩短时间跑,那一天就只有二三十块钱,菜钱都不够。昆明收入不高,但生活成本并不低。我们这里现在流行一句话,除了公务员,其他都不是工作。

我没了收入后,我丈夫收入本来就不够,所以除了小孩的学费和生活费,家里不必要的开支,现在全砍掉了。这两年里,我没买过一件衣服,我丈夫没买过一双袜子,烟也戒了。起初,我怕父母担心,没有把失业这件事告诉他们,但是我们原本每个月都会固定给父母钱,后来不能给了,只能告诉他们。现在父母偶尔接济我们。

疫情前,我跟丈夫靠自己贷款买了房子,每个月房贷 5000 多,根本承受不起,只能把房子卖了,不过房子卖了,也需要交房租。失业前,我家里积蓄本就不多,疫情后,2021 年,积蓄还有点余量,到 2022 年基本就没有了,非常拮据。

我身边失业的人不少,如果是女性,一般丈夫还能有点收入,节衣缩食,基本还能活着。男性失业了,就得努力找工作,也有跑外卖的。也有人尝试摆地摊,但摊位费高,人流量小,不是什么好选择。我认识有人在私家车的后备箱摆摊,卖提拉米苏,卖钵仔糕,遇到城管就跑。我家没有合适的工具,这条路对我来说不行。

之前我生小孩的时候,患上了抑郁症,一直在按时吃药,按时复查,2020 年初失业后复查,发现病情加重到了重度抑郁。我能观察到,之前我们公司解散后,压力最大的,就是我们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 80 后。其实我现在已经有点放弃找工作了,主要是想看看身边,有没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再做点什么,不过目前还没什么头绪。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压力面试,击垮打工人

文 / 宛其 王敏 李秋涵 邹帅

来源 / 深燃(ID:shenrancaijing)

7 月,求职旺季又到了。

应届生在这个时间段集体走向社会,在校的大学生准备开启实习生活,当然也有经历了消失的金三银四之后,重整旗鼓再战一回的职场老人们。就业环境不理想,好的机会没那么多,为得来不易的面试忧心之余,很多人还在担心一种叫做 “压力面试” 的东西。

压力面试,一般设置在多轮面试的后半程。从过来人的讲述中大概可以了解,压力面试基本上是由级别较高的部门领导或公司高层对求职者进行面试,这里有一个前提是,进入到此轮面试的求职者的基本情况,已经在前几轮的面试中被公司掌握,所以压力面试的设置,本身也不是为了简单地了解信息,而是施加压力,抛出难题。

公认的观点是,通过设置刁钻的问题、深挖简历、追问质疑等环节,压力面试能够考验求职者的临场反应能力和抗压能力,看似是一个高效的面试手段。但是,问题在于压力面试被不少公司玩坏了。

最近,深燃和 5 位经历过压力面试的求职者聊了聊。他们在所谓的压力面试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压力,还有不尊重、不舒适,甚至是情绪崩溃和自我怀疑。

有的人被当场质疑能力,后续才得知公司要降职录取她,压力面疑似一种 PUA 手段;有的人全程被讽刺、挖苦和冒犯,最后公司还说她 “脾气不错”;有的人被询问了几十个脱离实际工作内容的刁钻问题,差点当场崩溃大哭;有的人被压力面 “成功改造”,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情绪低谷;还有的人久经沙场,没被压力面影响,但提醒自己以后千万不要做咄咄逼人的面试官。

面试,本应建立在尊重、愉悦和等价的信息交换上。适度的难题,可以让面试更高效且有含金量,以冒犯为手段,打压求职者的积极性实在不应该。

以为 “十拿九稳” 后被疯狂否定,公司让我降级成实习生

孟佳 | 25 岁 策划 北京

上份工作工资低,也学不到新的东西,就想着把简历放到招聘网站上,看看新的机会。没多久,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总监私信我,说看了我的简历很不错,希望我第二天就来公司面试。这家广告公司的规模不大,但做过几次出圈的营销案例,算是一家网红公司。想着能去这样的公司面试,对于当时还是新人的我来说,诱惑不小。

来到这家公司,前台直接领我到了一间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一位领导,在翻看我的简历。看到我进来,还站起来跟我打招呼,说自己就是在招聘网站上联系我的人。一见到她,我感觉还挺亲切,放松了不少。接着,聊了我实习的公司,工作一年做了哪些业务,为什么想换工作。整个过程不像面试,像和认识很久的领导聊天,在一些专业的细节问题上,我没答完整,她也就笑笑,说不用紧张。聊到最后,她评价,我整体不错,甚至还提到,我要是进来,就在她手下做事。

这一度让我觉得,这次面试自己已经十拿九稳。没想到,接下来,面试风格和气氛大变。

到第二轮面试,换成了公司老板。她看起来很瘦,记得当时已经是 6 月份了,还拿着一个保温杯。她坐下之后,打开保温杯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就自顾自看起了我的简历。我面试经验少,看她在看简历,也不知道说什么,就干坐着等她说话。

过了好几分钟,看着她把简历合上,双手交叉,对我就说了一句话,“我和你实习公司的副总裁很熟。” 说实话,我在那家互联网公司才实习了三个多月,对于副总裁的信息,只在一些报道上了解过。我想着既不能说谎,但又得回个话,就蹦出一句,我没有见过他。她依然面无表情,嘴里哼出一个 “嗯”。之后,又是沉默。

后来她问了一些业务问题,我表现得没有多大亮点,但也没纰漏。她还问,你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吗?你能给公司提供什么价值?听完我的陈述,她直接说,“你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聊完这些,我已经预感到面试没希望了。

当她说,说说你的职业规划吧?我还比较有条理,说自己现在做的工作偏执行,日后想往商务方向转型等等。没等我说完,就被她打断,说现在聊这个太远了。

第二轮面试,我就是在懵逼、卡顿,以及两人的沉默中渡过的。

面试结果和我预感的一样。前台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还不能胜任策划助理的岗位。不过,可以让我来公司实习半年,看表现再考虑能不能试用。我当时已经工作一年了,如果只是实习,五险一金就要断交。我表面说,会考虑,但已经决定不会去这家公司了。经过这次面试,我对这家公司的好感也没了。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压力面,但这次面试,的确把我心态搞崩溃了,回去之后,还一度在想,自己真的这么差劲吗?

在我看来,面试官如果觉得面试者表现不好,大可以节约时间,快点结束面试。但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面试者紧张,在谈判时,甚至企图让对方降低薪资条件,手段非常低级。

面试官拿着简历从头批到尾,还说 “我不是在 PUA 你哦”

小卫 | 22 岁 HR 从业者 上海

我是今年初寒假找实习的时候,密集进行了一波面试,其中有两家的面试在我看来就是压力面。

一家是互联网大厂,让我觉得这是一场压力面试的原因,是这家公司的 HR 开场之后就一顿输出,一个又一个专业问题接踵而至,里面夹杂了很多我不太熟悉的专业名词简称。但是,我之前并没有做过相关领域的实习,所以并不是很清楚。

这家大厂对人才考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量化标准,我看到 HR 每问一个问题,都会在那张表上记录。一旦我表达出自己可能并不熟悉某个名词的时候,HR 就会冷哼一声,再记录下来。本来我就很紧张,HR 的反应更是加剧了我的紧张。最后,这场面试我没有通过。

还有一场面试,我觉得可能他们其实并不想招人,为了劝退我才设置了压力面试。当时是猎头行业一家头部公司的子公司 HR 在网上看到我的简历,觉得我适合他们的岗位,就邀请我前去面试,我了解后,认为母公司的实习证明可能会更有含金量,和 HR 沟通后得知母公司也有岗位在招人可以面试,所以我就去面试了。

面试那天,我一天面了四场,分别是子公司和母公司的 HR 面试和业务领导面试,其中三场都是愉快的沟通,但是,母公司的业务领导面试,给人感觉就是在刻意打压。

这位面试官进来后,低头转着笔看手里的文件,沉默了一会儿,头也没有抬,直接问 “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面试开场就这样直接,让我有点惊慌,而且我想到还没有自我介绍可能有点不太礼貌,就问 “需要我做个自我介绍吗?” 他直接说不需要。因为我之前想了解的已经跟 HR 聊过了,所以就说 “我想一下”。

但是,还没等我想出来,这位面试官就拿着我的简历,开始从学校经历到未来规划一条一条的攻击我,比如,我未来要出国读书,他就说 “你留学要去的这些学校不行啊”,看到我的雅思成绩口语分数不太高,他就说 “任何一个人坐到考官面前,都能拿这么多分”。

因为他一直在批判我,中间觉得我有一点抵触情绪,他还说 “我这不是在 PUA 你哦”,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扮上 “职业假笑”,被批判了大概 40 分钟,这场面试才结束,结束的时候,这个面试官还说 “这个小姑娘,脾气还蛮好的嘛”。

后来子公司的 HR 联系我,说母公司那边的岗位没有了,但是子公司的面试通过了,我才觉得,可能本来母公司就不缺人。不过,我找到了一家世界 500 强的实习,最后就没入职这家公司。

我实习后,也是做 HR 相关的工作,我们领导曾说,HR 是候选人接触到公司的第一个窗口,HR 的态度和形象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这家公司,所以和候选人沟通时,即便候选人能力可能和相关职位并不匹配,我也是友好地表达,而不是在面试时就以一种比较偏激的方式展现出来。

对于压力面试,我觉得可能一些狼性文化的公司会需要,这也是在向求职者展现真实工作状态。但是,我觉得压力面试也应该是设置比较难的专业问题或者情境,去考验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养,而不是从态度到言语上让人感觉不被尊重。

几十个极端问题 “轰炸”,让我感觉说什么都是错

小可 | 25 岁 HR 从业者 湖北

我毕业三年,去年 11 月到一家中日合资企业面试 HR 岗位的经历让我至今心有余悸。应聘过程中,我遇到了一次压力面试。

当时他们没有提前说是压力面试。我先是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讲 PPT 的面试环节。接着,就有两位面试官对我提问,一男一女,男士是单位负责人,女士是业务主管。

一进去,男的那位领导表情冷漠,提问的语气也咄咄逼人,让我一开始就有点没底。他一连问了几十个问题,一直假设一些情景,给出的条件都很极端,把我逼在两难的境地里回答,中途再顺着我的回答发问,有时会片面解读我的话。整个过程下来,我差点都要哭了。

比如,他问,两个月之内必须找到五个合格的商务部候选人,我会怎么做。我回答,除了网上招聘,有线下招聘会,可以让亲戚朋友介绍,去听其他公司的宣讲活动,观察有没有合适的候选人,或者让内部员工转岗推荐等。

他反驳,让你去招聘,就说明内部推荐这条路肯定走不通。这句话让我感觉,是在指责我没有认真听题。我解释,平常没有这个岗位需求时,可能就没有关注到员工有这方面的特长,如果要推荐候选人,这也会是一个渠道。

他马上从中又抓住了漏洞反驳我,你说没有关注到,那是不是说明你平常在工作中没有关注员工,让公司埋没了一个这样的人才。这一连串问题下来,让我感觉我说什么都是错的。

有的问题也让我感觉设置不合理。

比如他问我,当集团旗下五个子公司团结起来对抗母公司时,我应该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在现实生活里很少发生,而且我一个小小的 HR 能怎么办。

因为我之前从事教培行业的工作,没有 HR 相关的工作经验,当他发出质疑时,我感觉自己真的很没能力,只能强装镇定,想尽办法回答问题。

一直到男单位负责人问题问完,旁边的那位女业务主管才跟我说,这是压力面试,说我能进入复试已经很优秀了,不需要怀疑自己。当时我已经处在很消极的情绪里,这句话并没有安慰到我。

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很多问题都属于主管层级才会面对的问题,一个 HR 没必要达到那种压力测试的高度,整个过程都让我感到很不舒服。后来,我也没有通过面试,因为我没有相关工作经验。

在我看来,压力面试的问题,不脱离这个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才是有效的设置,才能考验出求职者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问类似于子公司联合起来对抗母公司这种问题,完全没必要。问题可以刁钻但不能故意刁难,空谈自己都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就过于咄咄逼人了,让求职者感受不好。

转正答辩被说哭,事后领导觉得我被成功改造

小鹿 | 25 岁 互联网行业 北京

我当时是实习了 3 个月,面临转正,按照流程,转正前要答辩。之前听说过这个答辩,以为会很轻松,因为又不是来到陌生的环境,是已经实习了那么长时间,而且我的能力和成绩也不错,大家都觉得我肯定会稳稳通过。

结果开始面试我就傻了,后来得知这就是传说中的压力面。我作为一个实习生,成绩可以用量化的数据去证明,我也可以详细述职,但领导没有问这些,他问我,你给公司带来了什么价值?

这个问题问我不合适,因为实习生的工作就是执行,我勉强答完之后他就马上问下一个。全程表情很不耐烦,很严肃,最后就黑着一张脸说:那我知道了,那我没什么可问的了。

整个过程中,领导一句正面的话都没有说。否定、质疑、不耐烦充斥了整个答辩,我一度觉得自己答辩肯定过不去了。回到工位我越想越委屈,掉了几滴眼泪,被同事看见了,大家就过来安慰我,我哭得更凶了。

不过也是在安慰我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刚刚那叫压力面,同事说那是那位领导一贯的风格。但我那时候根本不相信,只觉得是我做得不好,不被领导喜欢,肯定不能转正了。

后来那段时间,很多同事都去帮我跟领导说我的工作能力有多强,最后我也确实留下了。但大概有几个月的时间里,我都拼命地想表现自己,渴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包括领导说我性格太内向,我也拼命改变,和同事打好交道,左右逢源。

后来,其中一位同事跟我说,你等着看,过段时间他一定会当众表扬你。果不其然,一次大会上领导夸了我,我那时候甚至分不清这个人,是不是当初在压力面的时候全程否定我的那个人。

在他眼里,我已经因为压力面而被成功改造了。他还在公司宣扬自己压力面的理论,让大家都用这个办法,还拿我举例子。

这个压力面已经过去一年了,但我每次提到还是会很伤心很愤怒。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我没有能力分辨压力面里面的刁难究竟是因为什么,我只会觉得是我做得不好。而当我真的做得更好,有底气的时候,我也就明白了那个时候我其实没必要那么在乎,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好好成长。

经历了一次压力面,提醒自己不要变得咄咄逼人

Gin | 26 岁 电商 海南

我还在职的时候,想看看外面的机会,找了几家不错的公司投了简历。

压力面的这家公司,HR 在面试前就告知我,一会儿是压力面试,不要紧张。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但没有准备,毕竟我已经工作好几年了,也没太过担心这个事情。

那个面试是远程线上进行的。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对方脸很臭,好像还很赶时间。一直以很快的语速问我很刁钻的问题,问完一个问下一个,表情让人很不舒服。而且,对方还问我一些现在公司很内部的信息,我明确表示还没离职,不方便透露,他就换个方式继续问我。

我当时对这家公司也没什么期待了,就随便答一答,虽说是压力面,但我丝毫没感受到压力,只觉得很不舒服。当我随便答一答的时候,对方还更急迫了,追问得更紧了。

等到反问环节的时候,我就问他一些公司的基本业务情况,不管是作为求职者或者面试官,理应是要沟通当下公司的经营状态和未来方向的,作为求职者也应该了解。对方这个时候反倒含糊其辞了,说一些场面话。我当时心想,这场的面试官非常不真诚,你们这招就是职场打压,不知道有多少职场小白会上当。

我没有入职那家公司。面试完毕之后,HR 也没有跟进后续的沟通,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在公司也经常面试求职者,别说压力面了,我不认为在面试中故意给求职者施加压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面试,是考验求职者思考能力的过程,我作为面试官最看重的是求职者对于行业、工作的思考,他可以不给出漂亮完美的答案,也可以是错的答案,但他要有思考的过程。这个思考,是要在松弛、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完成的。

面试,要建立在尊重、高效的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对此我一直很在意求职者的面试体验,人事和面试官作为公司、品牌的第一门户,一定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经历过这么一场特殊的面试体验之后,更是告知自己,以后不要在自己身上出现类似不耐烦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我认为,在面试中可能会设置一些场景化的问题,也许听起来会比较难,但绝对不是以打压对方信心为目的的提问。

最后也想告诉正在求职的人,一旦面试过程让你不舒服,不要自我 PUA 觉得自己能力差,多尝试、多面试,一定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经历那次压力面之后,我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变成像他们那样的人。

*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 pexels。应受访者要求,孟佳、小卫、小可、小鹿、Gin 为化名。

腾讯裁员,内容人的大撤退

一段时间以来,大厂裁员成为标配。受内容行业不景气影响,那些在大厂就职的内容生产者也成为被裁的对象,他们大多是数年前从传统媒体中走出的媒体人,在内容平台兴起的时候成为互联网大厂的雇佣兵,为平台开疆拓土,构建了当下的内容生态。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迎来了退场时刻。过往,裁员事件是他们报道的事件和指点江山的素材,现在,他们成为了这股浪潮中的主角。

#01

6月28日,北京一夜暴雨。当天,腾讯新闻的好雨知时工作室的员工接到通知,因“业务调整”工作室整体撤销。这个打造出《十三邀》《和陌生人说话》《我的时代和我》等知名视频节目的工作室,在北京雨季来临时,倒在互联网裁员潮中。

一直以来,腾讯新闻能在众多资讯平台中脱颖而出,和它注重打造精品原创内容不无关系。这些内容的生产制作采取工作室模式,最初腾讯新闻旗下有四大内容工作室,分别以节气命名:好雨知时、谷雨、立春、小满,后又增加夏至和毛豆工作室。六大工作室各自深耕社会人文视频、纪实、文娱、财经、资讯等内容领域。

好雨知时工作室架构撤销后,并未通知员工去留问题。一位员工表示,大概率会被裁员,但不排除有转岗的活水机会。工作室的一些项目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胎死腹中,相对较为优质的项目则转到腾讯其它部门,例如由腾讯网副总编辑李伦主导的《十三邀》早已划到腾讯视频旗下。

受伤的不止好雨知时工作室,据内部员工透露,拥有“贵圈”等栏目的立春工作室虽然保留了架构,但整个组除了组长之外全部被裁。此外,其他几个工作室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裁员。

一位腾讯新闻内部员工告诉路姐,这些工作室生产的内容更注重口碑和影响力,因此投入较大,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从公司角度对于养内容原创团队这件事,越来越觉得奢侈。

在此之前,腾讯新闻已有无处安放这些内容工作室的迹象。最初这些内容工作室大多没有营收上的考核压力,但越往后越严格,对项目商业变现能力要求逐渐提高,收入和成本的比例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启动项目。部分项目从最开始要求盈亏平衡,到后来逐渐要求成本营收比例达到1:2/1:3/1:5。

但原创精品内容在市场上本就处于悲哀境地,大部分项目甚至自负盈亏都难以做到。

除了几大内容工作室,腾讯新闻其他部门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一位被裁员工告诉路姐,空置的工位明显多了起来,连食堂都比以往冷清。

此前,网上已经有关于腾讯新闻大裁员的传闻,一种说法是此轮优化会从1000人裁至800人,今年还将进行第二轮优化,人员将进一步降至500人。另一种说法则更为耸人听闻,若公司经营不理想,人员将会最低缩编至100人。

多名腾讯新闻的员工表示公司内确有此传闻,“已经被传闻裹挟着焦虑和担忧,怕做不好业务,下一个就是自己。”一位被裁的员工说,“在接到通知时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02

往前推15年,传统媒体的余晖尚在,媒体人身份大多还与编制挂钩。当时门户网站鼎盛,但由于没有采编权,平台上的内容大多还是从报刊、电视台、广播等传统媒体采买内容,虽说平台之间也是流量之争,但终归是以优质内容赛马。

变化发生在2014年前后,今日头条携算法攻城略地,成为实施降维打击的三体人,而此前微信推出的公众号也已经初具影响力。互联网迎来自媒体时代,信息总量倍数增长,传统媒体加速走向衰落。此消彼长,大批的媒体人从传统媒体中出走,投入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亦或是凭借多年的媒体资源,进入互联网大厂做公关。

这其中不乏有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关键人物的媒体人,如腾讯新闻前负责人陈菊红、腾讯网副总编辑杨瑞春等,她们都曾是在传统媒体中历练多年的资深媒体人。

腾讯新闻内容工作室架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建立,几大工作室几乎网罗了各领域最有经验的媒体人,也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群人的加入,让腾讯新闻在各大资讯平台中,一直以深度原创内容而著称。即便如今,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驱动平台对人性穷追猛打,腾讯新闻的内容优势依旧能帮助其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

今年5月,腾讯新闻管理层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在担任腾讯新闻负责人一年后,王诗沐被调整到其它业务线。在加入腾讯之前,王诗沐曾担任网易云音乐与网易美学负责人,加入腾讯后,在内部孵化了电商拼团平台小鹅拼拼和NFT平台幻核等项目。接手腾讯新闻后,王诗沐在内部推动数据化、算法推荐改革,将用户增长和用户时长作为平台首要目标。

而这一年的改变似乎没能挽回颓势。去年,腾讯媒体广告收入同比下降7%,今年第一季度,同比降幅来到了30%。当然,这个结果不能完全归结于腾讯新闻“改革失败”,更多的是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导致。

据腾讯新闻官方声明,此次负责人调整后,腾讯新闻将坚持精品新闻资讯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加大力度升级内容和产品,打破算法驱动、竞争用户时长的行业惯性。

看上去腾讯新闻在算法和内容徘徊后又回到了原点,但是在王诗沐转岗的同一天,腾讯网总编辑贺国帅,副总编辑马腾和杨瑞春也同步卸任转岗。而结合近日几大内容工作室的大幅裁员,腾讯新闻在声明将“以内容为王”后,又对这些媒体人完成了背刺。

#03

很难说互联网内容平台让媒体人生存的更好或更坏。从某种程度甚至要感谢它们,在传统媒体式微后,这些大厂让媒体人享受到近十年的欢愉时光,拿着远高于传统媒体行业的工资,不用完全靠搬砖码字为生。

内容人的生产很难带来直接的商业变现,且极容易沾染拖稿的毛病,这显然不是老板眼中“合格”的打工者。但在行业迅猛发展时期,大厂不在乎这些细节,愿意供养着这些媒体人。况且在早期中文网络一篇荒凉的时候,他们也确实为平台开疆拓土,构建了当下的内容生态。如今他们完成了历史使命,是时候领着“N+1+2”的佣金退场了。

目之所及,整个内容行业在向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些被大厂裁下的媒体人该去向哪里?哪些公司又能雇得起这些长时间被“高薪豢养”过的媒体人?

一位从大厂毕业的编辑告诉路姐,他已经找了半个多月的工作,联系上了不少公司,但没有一家有意愿的聘用。他曾经在南方某杂志工作多年,后进入大厂,从大厂毕业前综合各项福利薪资可接近30k。

在媒体行业,30k几乎可以算作一线员工的顶薪,但这在大厂却不算什么。路姐与一位自媒体老板聊了聊,他说最近几天确实接到多个大厂裁下的前媒体人投来简历,这些人无论从业务能力和资源都足够胜任所需岗位,但老板却一一婉拒了他们,原因很简单:

“我开不起他们工资。”

经历过传统媒体和大厂的历练,从年龄上看,这些媒体人已经步入中年。中年失业,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媒体人要开始学会过苦日子了。上个月媒体圈流传最广的故事是,某知名地产企业公关、前资深媒体人,为了删一篇企业负面的稿子,大晚上跑到某公众号负责人所在小区,在负责人门口守了一夜。又是下跪又是威胁,骂完脏话转头又道歉。据传是接到了领导的死命令,不删稿,工作就没了。

曾经的无冕之王,背上房贷车贷后也开始卑微了。

– END – 撰文 | 马路

历史进程中的杭州民办教师

杭州的教育史又一次被重写。主城区里一半的民办中小学,几乎同时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这意味着,国有民办的中小学,从此在杭州不复存在。现在留在杭州的,只剩下纯民办的学校。

在官宣前,民转公的学校们都忙着给家长们开说明会。会上介绍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保证学校转公后,除了免去的学费:

师资、管理、硬件,都不会改变。

杭州的国有民办学校,一年学费大多在 4-8 万之间。有家长说,为了孩子上文澜,早早地就准备了 20 万。但现在,很多家长们并没有因此觉得赚到了,反倒觉得心里不踏实。

在他们看来,选择真金白银地掏出学费,换来筛选后的优质教育,很合理。现在家长们最担心的,是来自老师的变数。

目前杭州民办学校老师们的工资,大多在 20 万以上。文澜中学的硕士学历新老师,薪水就能有 35 万。而公办编制老师的收入,则和所在行政区的财政直接相关,年轻老师参考的年均总收入在 18 万左右。

体制内外,收入最高差距有一倍。

有民办老师告诉社长,现在转制设置了 3 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薪资待遇还是会按照之前。但过渡期结束,收入产生落差是难免的了。

许颖是钱塘区养正小学的英语老师,2019 年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就进了这所学校,年收入 20 万左右。平时,许颖不仅要完成规定的课时,还要应付赛课和培训。

工作压力大,几乎是所有许颖这样的民办老师面对的问题。而现在,她又要开始担心起自己是否能顺利通过编制考试。

学校民转公是大势所趋,而民办教师除了考编,完全没有其他选择。

许颖说,学校三年的过渡期,也是留给老师们考编的时间。每一年的编制当然都是有限的,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直到第三年还是没考上,那就意味着,只能成为公办学校里的编外老师,变成鄙视链最底端的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不仅收入远远比不上编制,还得承担更多额外的工作。

谁都没想到,双减第二年,针对学生的培训机构倒下了:

针对老师的培训机构又站了起来。

再过不久,一个个民办老师就会在大大小小的考编培训班里相遇,其中不少还会是来自同一个学校的同事。

一位公益中学的老师说,自己当年是放弃了杭州十三中的编制,选择成为民办老师。现在,兜兜转转又绕回了起点。

弃公投民,在过去一直是很多优秀老师的选择。因为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信心,更愿意在凭实力晋升的民办学校里奋斗事业。而在公办学校里,表现自己能力就意味干更多的活。这一点,已经成了编制老师们心照不宣的办公室生存哲学。

当初选择民办学校的老师,除了收入更高,晋升更透明,更关键的原因是:

民办学校更容易出成绩。

成绩意味着被检验过的能力,有了成绩,名气和口碑自然而然就有了。对于中小学的老师而言,名气和口碑无疑相当于一笔隐形的,可变现的财富。

现在这场彻底的国有民办转公办,对这些有抱负有野心的老师而言,意味着失去了一片施展才华的纯粹场地。

不过,绝大部分选择成为老师的人,不管民办或公办,都是希望从事一份长期和稳定的工作。民转公,对于这些老师来说,相当于拿到了一张时代派发的彩票。在这段特殊的过渡阶段,释放出的编制岗位会是过去的数倍:

这是一次送上门的入编机会。

一位钱塘区的小学语文老师说,其实自己所在地区的公办学校收入和民办差不多,大多是 20 万上下。公办编制还更稳定,她求之不得。

杭州的教育年报上显示,去年全市的民办中小学老师有 1.1 万人。而中小学的公办编制岗位一年最多 3000 个。假设按照每年 3000 的编制岗位来消化民办老师:

三年之后,至少会有 2000 位老师面临无编。

如果不想成为代课老师,这些老师很可能会拿着一笔补偿金离开。不愿意冒着风险开小黑班,也没能成功招聘进入纯私立学校,也就意味着作为老师的职业生涯差不多到头了。毕竟,兜底的教培机构也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老师们也不会想到,继教培之后,双减的大刀最后也没放过自己。

来源:铁头功社 微信号:onehangzhou

谁把陈春花 “吹” 上了华为的神坛?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张子睿

来源:豹变

“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7 月 6 日,华为的一纸声明,与北大教授陈春花进行了切割,也引来各方热议。

过往,华为对外声明给人印象是客观理性、字字珠玑,但这次明显是有情绪的,让华为 “动气” 或许就在 “ 1 万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的解读、评论” 里。

在这些网文和短视频中,陈春花被称为 “华为幕后军师”、“华为的第二大脑”,甚至称 “任正非聘请陈春花当顾问,听得热泪盈眶,把每句话详细记录在册并奉为珍宝,按照陈春花的建议,大刀阔斧进行一系列整改”、“听了陈春花 3 点建议,任正非放下身段向离职员工道歉” 等。

在华为声明后,陈春花也发声明称,上述内容并非她所写,已联系律师进行维权。

《豹变》调查后发现,这些肉麻、夸张的网文其实都 “改编” 自 2017 年,陈春花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但原文表达的是陈春花对任正非的钦佩之情,改编后则完全颠倒,变成了任正非极力追捧陈春花。

其中的幕后黑手是谁??是谁在消费华为跟陈春花?

颠倒黑白的流量爽文

为了 “撇清” 跟一个人的关系,华为罕见发了声明。

7 月 6 日,华为在心声社区发帖称,近期网络上有 1 万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的解读、评论,反复炒作,基本为不实信息,我们收到不少问询,所以正式声明: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华为所说的文章包括《中国首富三顾茅庐,任正非亲自当司机,陈春花为什么能成为 50 多家企业的座上宾?》、《任正非亲自当司机接送,华为女军师陈春花的江湖传闻》、《任正非不顾高管反对,亲自开车接一位女教授,说:这是我的荣幸!》、《任正非给陈春花当司机,陈春花:任总,你的公司将面临巨大亏损》等。

陈春花是谁?为何能让华为如此 “大动干戈”?

北京大学官网显示,陈春花是北大王宽诚讲席教授、北大国发院 BiMBA 商学院院长,研究领域包括企业文化管理、组织行为学、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研究、中国领先企业的研究。与陈春花同在北大国发院教授名单上的,还有林毅夫、黄益平、易纲、姚洋等知名学者。

在华为声明后,陈春花随即发声表示,近期网络上有逾万篇夸大、演绎其对华为的解读、评论,基本为不实信息,这些文章并非她所写,华为仅为学术研究案例之一,已聘请律师就此类侵权行为追究责任。

《豹变》在检索梳理百度和短视频平台后发现,华为和陈春花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两个版本。

一是任正非称,自己常常半夜惊醒,出一身冷汗,想到公司每月都要发 5 个亿工资,就翻来覆去睡不着。研发一直没有结果的时候,抑郁的都想跳楼。后来想想,还好有一件事是做对了的,就是请北大女教授陈春花指点迷津。

12

二是 2016 年,任正非邀请陈春花到公司讲课,不顾华为高管反对亲自当司机去接陈春花。陈春花发现司机是任正非后觉得很惊讶,称 “任总,您大概是史上身价最贵的司机了,这我可担待不起!”。任正非笑了笑:“这是我的荣幸啊!” 本以为这会是一场愉快的交流,陈春花却直言:“华为公司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必然会面临很大亏损。” 一席话让任正非冷汗直冒。

截图来源于抖音
截图来源于抖音

《豹变》发现,上述与华为相关的内容改编自 2017 年 1 月 17 日陈春花在其微信公众号 “春暖花开” 上发表的文章《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原文为:

2016 年岁末,田涛、孟平、曹轶,还有姚洋教授,我们一起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见面交流,约好早上 9:30 时见,想不到到了见面地点,任先生已经早早在那里等,很感动。坐下,任先生看到我们穿得单薄,就问身边的同事,看看有壁炉的会议室是否空闲,如果空闲,我们转场去那里,得到确认可以过去,任先生就带着我们转场去另一个会议室了。

令我惊奇的是,任先生自己开车做司机带我们过去,我和姚老师都说,这该是史上最贵的 “司机”,坐在任先生亲自驾驶的汽车上,更深地钦佩任先生,刚一见面的两个环节,已经深深地折服,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领袖。

截图来源于陈春花“春暖花开”微信公众号
截图来源于陈春花 “春暖花开” 微信公众号

所以,真相来了!原文是陈春花的第一人称视角对任正非的钦佩,但经过各种加工、演绎后,上述内容就完全反转变味了。

谁在背后操作?

网络上,关于陈春花有两个舆论场。

一个舆论场是陈春花官方抖音号、微信公众号,以及传统纸媒、金融城、活动行等机构。陈春花官方抖音号 “春暖花开” 运营主体为上海知到知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 7 月 7 日共发布 1315 篇原创内容,主要为陈春花在各大场合发言视频、文章及企业管理类内容,其中搜索 “华为”,共出现 120 余篇文章,并未出现上述夸大性内容。

经济观察报、活动行、金融城等机构也多次发布与陈春花相关内容。金融城人士对《豹变》表示,业内对陈春花认可度高,属于行业大佬级别。

另一个舆论场则是各大网站内容号,以及短视频平台账号。此番与华为有关的内容基本通过这些渠道传播,这些渠道背后都隐藏着一条巨大利益链条。

《豹变》发现,多个与陈春花、华为及任正非相关的文章和视频结尾,均提及陈春花的一本书《价值共生》,并宣称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职场打工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升职加薪,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京东图书显示,该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于 2021 年 4 月出版,售价为 75.5 元。

相关内容从 2021 年 6 月起至今持续在发布,其中 2021 年 10-11 月发布最为密集。不少账号发的都是同一条视频。

上述内容无一例外都将华为、任正非、北大教授放在标题及开头显眼处。北京资深互联网营销人士陈浩对《豹变》表示,这些内容应该是图书推广的人在操作,否则不会在结尾提到书,人为操作的痕迹很明显。“有的作者签约出版社后,后续营销都由出版社做,作者一般不管这方面的事。有可能被外包出去,里面的利益也比较大。” 陈浩说。

不过,显然出版社也不愿背这个 “锅”。机械工业出版社与陈春花合作出版了多本书,目前陈春花抖音小店在售的书都由该出版社出版。

在华为声明后,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发表声明称:“近期,网络上有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解读、评论的文章和视频,这种用虚假信息吸引流量、售卖盗版图书的行为给陈春花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机械工业出版社造成精神上的困扰、名誉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 我社已于 2021 年 11 月对涉嫌制作与传播该文案的盗版书商(包括自媒体账号)提起诉讼,并将继续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江苏一家网络营销公司创始人刘清对《豹变》表示,发布相关内容的人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推广书,可能是图书经销商或书贩子。

“出版社一般不直接卖书,肯定不是品牌层面的。说白了就是搞流量带货。蹭华为、任正非,更容易导流。” 刘清说。

北京一接近出版社的人士杨迪表示,出版社有专门推荐新书的人,一般会在业内群发一些书评或者内容简介,通常来说都是 “就书论书,很少扯上不相关的人”。上述内容更像是外包的软文广告,可能在中间环节失控了,就出现这种情况。

经济学家马光远在微博发文称:“说‘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应该不符合事实。陈春花应该是受华为的邀请和任正非座谈过。而‘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这话更是武断了。” 他认为,这件事中,华为和陈都是受害者,双方应该追究这些炒作的人的责任。

盗版书贩的灰色链条

图书作为热门品类,在抖音、拼多多等平台获得了较高关注度。

2021 年底,受 “双减” 政策影响,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转战直播带货时,率先尝试的品类就是图书。时至今日,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图书仍是直播间 “老面孔”。

抖音电商工作人员对《豹变》表示,平台对图书类商家入驻要求相对宽松,除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基础资质外,非进口图书专营店需提供两家及以上出版社授予的经销授权书,店铺保证金为 2 万元,处于中游水平。

不过比起自己开店,更多人选择 “空手套白狼”,“无货源” 为书店带货。上述抖音电商工作人员表示,只要账号发布 10 条以上视频且有 1000 粉丝,就能在发布视频时挂第三方链接带货,成交了就可以抽佣,比例一般在 10%-30% 左右。

从实际情况看,发布华为与陈春花相关视频的账号多为读书、企业管理、商业人物与商场故事等垂类账号,与陈春花的人设相符,且商品橱窗里有多部经管类书籍在售。

刘清称,他身边就有人用这种 “无货源” 的方式卖过书,效果挺不错。华为话题性强,很容易吸引流量,更容易成为书贩子的目标。

此外,较低的门槛也让不少低价书甚至盗版书在直播间找到了出路。7 月 6 日晚间,《豹变》在抖音搜索 “图书” 直播,出现的多个直播间置顶显示 “清仓甩卖”、“1 元 1 本乱买”、“一本不留卖完下播”。

在这些直播间,书的售价相当低,排在购物车前四的书售价均为 3 元多一本;全套 10 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每册只要 2.38 元,一套仅需 23.8 元且包邮。

浙江互联网从业者王力表示,他曾在抖音、拼多多购买过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价值》、雷锋网创始人林军的《沸腾新十年》等书,售价仅需 4.68 元和 20.5 元,而京东上的售价分别要 70 多元、近 200 元。收到货后,虽然内容与正版一致,但是字体有时会有重影,纸张质感也较差,在阅读了一段时间后,书脊处便脱胶开裂了,明显就不是正版书籍。

浙江一抖音电商运营人员告诉《豹变》,短视频和直播卖书,需要刺激读者的冲动消费,常见套路就是低价,很多都是十几块钱打包十本一起卖。因为价格便宜,书的品质一般,不可避免会有盗版。

7 月 6 日晚间,主营图书的当当网在官方微博发布了致字节跳动和张一鸣的一封信。信中称:华为与陈春花互发声明一事源于盗版书商、个别自媒体,为销售盗版书籍做引流,将一两篇文章反复杜撰成不同版本,冠上抢眼球甚至庸俗标题。屡屡发现盗版书店在头条和抖音非常活跃。头条追逐流量的导向,成了盗版书商的魔指。并希望头条行动起来,保护正版、杜绝恶意炒作,让流量敞亮。

虽然当当网此举也有蹭热点的嫌疑,但各方指向目标都比较一致:盗版书商利用平台,通过标题党、杜撰内容,去吸引眼球,为销售盗版书籍引流。

一场因不良书商蹭流量、贩卖盗版书引起的 “误解”,让华为、陈春花成 “陌人”。随着真相逐渐清晰,也是到了各方斩断灰色利益链条的时候了。

华为之后,徕卡能将小米送上神坛吗?

2010 年,乔布斯在 WWDC 上掀开 iPhone 4 的神秘面纱,热情且自豪地赞叹自家这个划时代的产品在工业设计上如何凝聚了苹果的多年心血:

“你非得亲眼见到它,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完成的最精细,最漂亮的产品。”

随后,乔布斯风趣地打了个比方:

“就像一台经典的徕卡相机那样漂亮。”

徕卡不只是迷倒了乔布斯,也是英国女王和泰国皇室的心头好,更不用说一百多年来无数个摄影师用徕卡相机留下宝贵的瞬间:

从纽约时代广场的 “胜利之吻” 到阿尔贝托・柯达拍摄的 “切.格瓦拉”,从周恩来总理半身坐像到美联社的 “战火中的女孩”,徕卡相机始终忠实地记录着历史。

作为影像世界的 Top brand,人们痴迷可乐标,就像茨维格痴迷昨日世界里欧洲优雅知性的黄金时代,半是崇拜、半是怀恋。

这就是徕卡,一个承载着旧时代幻梦的相机厂商,即便在数码时代不再遥遥领先,但品牌留下的传奇故事依旧熠熠生辉。

手机最终颠覆了相机。尽管智能手机几乎消灭了相机作为一个大众消费品的可能性,但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徕卡和智能手机的故事,远不止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的遥遥一望,它选择同手机相生相长。

徕卡和手机结缘,是从华为开始的。

2016 年 2 月,徕卡同华为宣布结成光学工程长期技术伙伴,随后携手发布了华为 P9 系列,徕卡 CEO 亲赴发布会为新手机站台。7 个月后,双方共同设立创新实验室。在之后的每一台华为旗舰的摄像头旁边,都刻着徕卡的 logo,来自东方的年轻高科技企业和典型的德国百年老店捆绑日益密切,用华为副总裁李昌竹的话来说,这是 “良缘天注定 “。

但随着华为的手机业务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中逐渐走向沉寂,这段天造地设的甜蜜恋情也走向尾声。

在 P50 发布会之后,业内盛传这将是华为和徕卡合作的最后一款产品,双方未曾置评。到 2022 年 4 月,华为的全新折叠屏幕手机 Mate Xs 2 发布会上,徕卡已经不见了身影,产品介绍页中取而代之的,是华为影像的自有商标。

在一片暧昧的猜测声中,小米宣布,已在 5 月 23 日与徕卡相机公司达成独家移动影像战略合作,双方联合研制的第一款影像旗舰手机将于今年 7 月正式面世,“徕卡技术工程师在小米驻场办公,双方在技术层面进行了深度合作”。

两天之后,华为方面姗姗来迟地向媒体确认,双方合作已于 3 月 31 日结束。

华为手机的故事看起来不得不告一段落,但徕卡的旧爱新欢,在手机行业交替上演。

商业世界的联姻,各有各的算盘和道理。那么,同徕卡的这次 “闪婚”,小米到底在打着什么算盘,这次能够得偿所愿吗?

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华为同徕卡的合作历史,去解答徕卡到底在华为过去的商业成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更关键的是,小米牵手徕卡,能够再现这种成功吗?

01

徕卡的为与不为

尽管争议颇多,但华为和徕卡的合作真的是从影像技术开始的。虽说是合作,但从当时的角度来说,更像是徕卡在 “教” 华为怎么做拍照。

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之后,中德两方顶尖影像技术专家团队很快被拉了起来,徕卡的 Dr.Weiler 和华为终端的 Dr.Yi 分领双方的研发团队,目的在于实质性提升华为手机的影像质量。

技术团队主要的攻克方向是光学设计和图像质量,前者将改善华为手机的光学素质,而后者则让华为手机也能拍出富有 “德味” 的照片。

这里有个值得关注的点,熟悉手机行业的朋友都知道,手机的感光元件,也即 CMOS,通常被作为手机影像的营销重点,却并非同徕卡合作的最主要的领域,这也是华为这场联名所受到质疑的一点。华为在手机上使用的仍然是索尼的传感器,又何谈可以在几千块钱的手机上重现徕卡的图像呢?

但其实这是根据徕卡的技术禀赋而做出的选择,放在世界产业变更的视角来看,见怪不怪。

在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的浪潮中,影像世界被卷入到半导体化的滚滚洪流中。随着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制造中心转移到了东亚,日本的索尼、佳能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在这场革命当中,德国人保留至今的,是光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徕卡和他的老对手蔡司,仍然掌握着全世界最尖端的光学技术。如今打开徕卡官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官网的入口 ——“四个独立的公司分享着徕卡的商标”,其他三家公司分别是显微镜,地理测绘工具和医疗器械,都和光学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

言归正传,在这场华为向徕卡学习的旅程当中,华为像是一个勤奋但底子不太好的学生,遇见了一个优秀却极严苛的老师,显得底气不足。一个十分普遍的难题是,严谨的德国人根据徕卡相机多年以来的经验和标准,给华为提出了一系列极高的参数设计指标要求,远远超过了华为及其供应链当时的技术水平。

光学系统的困难很有代表性。

徕卡坚持将其镜头级的测试标准用在手机镜头测试。比如,在鬼影和炫光问题上,徕卡要求使用的测试光源强度是华为的几十倍,并认为只有手机通过这种相当于投影机直射的极端强光源的测试后,才符合徕卡的光学标准。

这种高标准给华为带来了很多实际的困难:手机空间天然的光学设计限制,塑料镜头在光学素质上的劣势,镜头模组加工难度更大等等,而这些困难投射到生产端,就变成了量产问题:成本和良率。在刚开始的时候,华为发现,每做出 100 组镜片,只能出品不超过 10 套符合要求的双镜头模组。

好在,P9 系列的双镜头最终获得了徕卡 SUMMARIT 系列的认证,徕卡的专家认为华为镜头的素质已经达到业界一流的水准。华为量产的问题最终也得到了解决。

重点是,徕卡对华为光学影像能力天翻地覆的重塑也可见一斑。

图像质量领域的标准很高。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徕卡使用的测试标准要高很多。比如,用来测试色彩还原的色卡,徕卡要求华为达到 140 个色块的准确还原,但华为之前的标准仅仅只需要还原几十个。

从华为和徕卡合作的种种细节中不难总结出这样的一个模式:

徕卡根据自己多年的影像积累和理解提出高标准,华为就运用自己的工程能力将其量产化。尽管徕卡的专家会亲赴生产研发前线做出指导,但在执行层面仍然是手机厂商和供应商提出解决方案。

一个更贴切的类比是,这群来自欧洲的 “光学硅谷” Wetzla 的技术专家,更像是 90 年代空降到华为深圳总部的那群来自蓝色巨人的顾问。恰如前文所说,徕卡更像是一个严格的好老师,一个富有经验的外部咨询专家。

徕卡对于如何造手机是陌生的,但对于什么是好的影像,如何拍出好的影像是熟悉的。这些审美和经验,帮助华为的工程师团队建立了一个好的技术标准体系。在这种合作当中,徕卡更像是一个为手机厂商指路的智者。

徕卡认证的华为也不能成为徕卡,双方对此心知肚明。

徕卡并不能亲自下场在德国为华为生产手机光学系统,也没有技术能够立竿见影地提升手机厂商的影像能力,甚至也没有太多能够直接复用在手机摄影当中的生产经验。

4000 块钱的手机,最终也无法像徕卡相机拍出的照片那样大气沉稳。手机的光学结构也决定了它没法拥有像徕卡镜头的高解析力,以及那种过渡层次丰富的、具有特殊的油润感的图像质感。

但这并不妨碍徕卡为华为打开了手机摄影光学 Know-how 的经验黑箱,帮助华为建立好的体系,好的标准和好的审美,帮助华为的工程团队把华为手机从差等生拉进业界一流,甚至能够比手机行业的同僚做的更好一点。

以上,是徕卡所能做的,和不能做到的。

02

华为与老欧洲之间的纽带

2016 年 2 月的某个周末,刚刚履新华为西欧地区终端业务主管的戢仁贵,约了几位同事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南方公园一同散步。说是散步,却并无闲适的味道。戢仁贵和同事的内心并不平静,一行人绕着公园走了整整十圈,步履匆忙,心事繁杂。

戢仁贵此时接手欧洲消费者业务,欧洲市场份额还不到 3%,相比于内地市场华为终端市场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冷冷清清。而在这场南方公园的快走,一行人心中所反复念想的事,是即将打响的第一场硬仗 ——P9 在两个月之后的欧洲市场上市。

一行人在快走中并没有理出头绪,找了一家餐馆吃饭,酒足饭饱之际,脑袋一热,下属向戢仁贵立下了 “P9 就是西欧的 Mate7,销量誓要过百万” 的军令状。

这种豪言壮语并非空穴来风。

在消费电子行业,产品领先造就市场成功,几乎是业界常识,但品牌建构仍然是产品领先到市场成功不可或缺的纽带。徕卡的联名,就是这个纽带。

前文中所提及的 Mate7,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华为在中国手机行业真正走向舞台中央的关键节点,前后超过 2000 人参与研发,历史最高峰值是一个月内有 500 个工程师投入到研发当中去。这款倾注华为研发心血的产品,在产品力上追上了业界的主流水平,加上产品精确的定位和洞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在 2015 年甫一发布迅速断货,2999 元的发布价甚至被炒上 4500 元,单月销量超过百万台。

但即便是这样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在欧洲的表现仍然乏善可陈。

同新兴市场不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多年且历史传统深厚的欧洲,是个古板且稍显傲慢的市场。想要征服这个市场,不仅需要好的产品,还需要本地化的市场沟通策略。

“让欧洲主流社会认知并接受一个品牌,与知道一个品牌,完全是两码事。” 戢仁贵的前任,当时已经升任欧洲地区部副总裁的彭博如此感慨。戢仁贵也深有同感,“在欧洲做生意不难,但是要做成高端品牌,形成主流社会接受的形象很难。”

于是,华为的西欧团队,除了仍在等待一个产品力更强的机型以外,如何通过本地化的营销,本地化的自我讲述,实现欧洲人对华为的品牌认同,已经迫在眉睫。

摆在华为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文化和价值观是在欧洲打响品牌的核心,而这的确并非一个中国企业所擅长的东西。在刚刚进入欧洲市场的时候,华为的形象更像是一个背包远行而来的工程师,面对的却是端着红酒杯的欧洲老钱。你不难说服对方合作,但想要达成认同,似乎又是另外的事情了。

更现实的问题是,华为在营销上的可选策略并不太多。在科技与人文十字路口的苹果,用艺术气息和文化认同打动了欧洲人,韩国的三星通过长久以来对体育赛事的赞助融入了欧洲人民的日常生活。

这些手段都很有用,华为也积极尝试和模仿过,但事实最终证明,作为后来者的华为,很难挑战苹果和三星在这些领域所建立的心智优势。

就像一个神秘的老钱俱乐部总是将新贵拒之门外,只有通过介绍人的层层推荐,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意外的,徕卡成为了这个介绍人。

这家企业具有这样稀缺的特质:既在手机行业的决胜中心 —— 摄影领域具有卓绝的声誉,同时又是一个具备传统欧洲贵族气质的百年企业,在欧洲公众面前建立了完美的品牌形象。

徕卡的认可,不仅是用自己的影像积累为华为的手机摄影背书,更重要的是,徕卡用德国人严谨的声誉,帮助华为赢得了欧洲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徕卡的 logo,让华为真正敲开了欧洲人闭锁的心门。

刚到欧洲的前七年,彭博每次在机场,都被海关询问,“华为是谁?” 彭博把手机翻过来,抠开电池盖板,向海关展示里面华为的小小 logo。

到了 2018 年二季度,华为以 670 万部的销量拿下欧洲市场 24.8% 的市场份额,成为欧洲第二大手机商。到了 2019 年,华为手机在西欧地区的销售收入中,有一半来自高端机。

此时,彭博已升任华为西欧地区部总裁。再到机场,海关人员改而向他打听华为手机的最新配置。

对于华为来说,欧洲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个 “本土市场”。

03

品牌高端化的拼图

除了征服欧洲市场,与徕卡联名还关系着一个雷总十分关切的议题:如何完成品牌的高端化。

欧洲市场和高端化之间有着若有似无的联系。比如,一个有趣的结论是,华为既是唯一一个西欧发达市场取得优势市场份额的中国玩家,也是除了苹果和三星之外,唯一一个以后来者身份完成品牌高端化的手机品牌。

逐渐被大家所淡忘的是,华为的国内市场团队,也曾为冲击高端化失利感到苦恼。

在 Mate7 获得巨大成功后,华为看见了商务群体巨大的支付潜力,既然大家愿意支付高昂的溢价去购买华为的产品,那么下一步做价格的上探似乎也理所应当。在此背景下,华为做了一款自己都不再愿意提及的产品,Mate S。

对华为来说,这是一个在产品层面和市场层面都是巨大灾难的痛苦记忆。在产品体验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Mate S 价格却从 Mate 7 的 2999 元上探到 3599,滞销严重,在很短的时间内价格跳水,对品牌和渠道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终演变成一场罕见的失败。华为不得不提前发布 Mate 8 系列,并将原计划上探的首发价继续维持在了 2999,才勉强稳住阵脚。

一成一败之间的天差地别,让华为开始真正意识到,高端化只能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在缺乏产品和品牌支撑的情况下贸然进入高价格区间,同强势的苹果和三星直接竞争,只会酿成失败,闹出笑话。

直到 P9 系列的发布,华为的高端化才算是有了起色。

也正是从这一代开始,P 系列开始以徕卡联名为契机,用摄影作为长板,开始了价格缓慢上探的过程。P 系列开始坚守其影像旗舰的定位,紧紧围绕着消费者心智中构建的移动影像领先的品牌形象,宣传语从 P9 的 “瞬间,定格视界的角度”、P10 “人像摄影大师”、P20 的 “眼界大开”,到 P30 的 “未来影像”,再到 P40 “超感知影像”。

与之相应的,起售价也从 P8 的 2888 一路走到 P40 的 4188,成功在 4000 的价格段站稳了脚跟。

怎么会是巧合呢?

华为认识到,要在西欧这样的高收入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高收入人群中获得认同与好感,必须要有 “商品的生活提案” 能力。因为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理由不再只有功能,还包括仪式感和自我时尚。因而,讲故事和心智锚定的能力,是高端化进程中相当重要的一块拼图。

而徕卡,让华为补上了这一块拼图。徕卡的影像经验,帮助华为在手机行业成为了移动影像的领先者,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徕卡作为欧洲百年老店的品牌声誉,在华为的品牌沟通和心智占领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单来说,在徕卡的帮助下,华为实现了两大跨越:实现产品优化和品牌认同,在这样的组合拳之下,华为完成了它的高端化。彭博如此总结华为手机的成功:

“是产品与品牌组合式的成功。”

04

小米再现成功的两大挑战

和雷军在宣传片中所描述的 “徕卡主动上门” 不同,徕卡和华为的合作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徕卡从 2013 年礼貌回绝华为的第一份邮件开始,前前后后两年迟疑,才逐渐放下戒备,直到 P9 系列成功,才笃定心思真正拥抱华为。戢仁贵认为,当时徕卡并不完全了解华为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并没有建立完全的信任感。

但徕卡却是主动的、联系了也不那么了解的、同为中国厂商的小米。

一冷一热,难免让人感慨。但小米想要继承华为的徕卡遗产,起码需要面临两重挑战,既有直接的挑战,也又潜在的挑战。

最首要的挑战在于,时机。

在小米面前有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营销层面,对于没有啖到头汤的小米而言,华为是否已经将徕卡的认知红利中最为肥美的部分吃尽,只给小米留下刺多而肉少的鱼尾?

在产品层面,在计算光学渐渐成为手机行业主流趋势的当下,徕卡的光学经验,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小米影像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这两个问题需要小米用时间去回答。

而潜在挑战要回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华为的手机业务为什么能够成功?

徕卡是整个答案中很重要的一块拼图,但绝不是全部。

以华为是如何在影像领域构建竞争优势为例,至少可以总结出三点:

第一,全球视野下的研发资源。从影像领域的研发来说,徕卡的指导虽然很关键,但也只是华为在图像研发领域全球版图的一角。华为在全球设立有多个研究所,分工明确:

美国研究所和欧洲研究所是前端口,紧盯各种前沿技术;日本图像所和芬兰研究所是中台,负责消纳先进技术,仿真验证,转化应用;国内的研究所则负责后端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可以调用几百名外籍专家投入到产品的研发攻关当中。

第二,高度可控的一体化研发。华为在 P9 之前,海思刚刚成功完成了第一款自研 ISP 在 Mate8 系列上的成功商用,没有海思团队在双通道 ISP 上的攻关,当年惊世骇俗的双镜头就也不具备技术上的可实现性。海思在手机 SoC 的设计能力进一步加强,最终转化为华为手机业务相对友商最重要的优势之一。

第三,全球本地化的营销思考。华为在内部提炼出 Glocal(全球本地化)的三角运营模型,即消费品市场规律、本地资源能力和本地需求相结合。这一模型强调品牌和产品的全球化,即利用全世界的研发资源和营销资源,同时要兼顾本地化的需求洞察和营销沟通。

在同徕卡联名之后,考虑到国内消费者对量化参数的敏感性,华为向消费者引入了法国公司 DXOMARK 的评分体系,对拍照能力进行量化。尽管 DXO 的客观性暂且不论,但这是典型的全球化的营销资源运营和本地需求相结合的案例。

功夫在诗外,这些在华为同徕卡合作水下不为人所注意的部分,也恰恰是很难被后来者所模仿的部分。

五年已然时过境迁,消费电子行业的故事已经被重新书写了。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在 16 年之后快速爆发,又在制裁的屈辱中极速坠落。5G 带来的换机周期潮起又潮落,一众厂商在抢芯片和清库存之间似乎只有一线之隔。唯一不变的,只有越来越具有统治力的苹果,以及想做下一个华为的中国厂商们。

徕卡也从一个传统行业小而美的奢侈品牌,变成了手机行业最为炙手可热的 IP,哈苏之于 OPPO,蔡司之于 vivo,不再有后来者复现徕卡降临在华为身上的奇迹。

而此时小米接棒徕卡,所期待的,恰如前文所述,正是徕卡助益华为之处,比如,做影像系统的好老师,敲开欧洲大门的介绍人,又比如,帮助小米真正走向高端。

君见前路光明却坎坷,小米牵手徕卡是契机,亦是挑战。

祝小米顺利。

来源:远川科技评论 微信号:kechuangych

“自我提升”:一门供需两旺的生意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主笔|徐菁菁

自我提升:现代人逃不出去的魔咒

在微信群里看到那个线上禅修班的广告时,严彦(化名)很快报了名,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她只在心里掂量了一下课程的性价比:1000块钱左右,不过分便宜——那些9块9毛钱、99块钱的课程多少有些滥竽充数的嫌疑;也不算贵——不过一个包的价格。她愿意拿出这笔钱买一份期待。那是2020年底,疫情影响了一整年,最后一个季度,老板和团队都铆足了劲想把上半年亏掉的钱挣回来,这让严彦感到特别累。工作以外,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也让她疲于招架,她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内心规整规整。
严彦参加的班里有200多名学员。一开始,微信群里很平静,大家都不说话。有一次,一个学员情绪崩了,突然在群里大段大段倾诉自己的焦虑。她是小学老师,总觉得自己无法应付班里3、4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这些倾诉让大家炸开了锅。严彦发现原来不少人都是带着特定的困扰来的。她估摸大家报名的心态:禅修班的老师也曾经是个追求功名的职场人,人生后半场转身学佛。“投射到学员身上,大概会让大家觉得普通人也都可以借此通路做到气定神闲。”
图片
《平凡的荣耀》剧照

在严彦看来,上禅修课是向传统文化取经,求得内心的平静,最后的帮助是有限的,更像是多了一种独处的方式。她有朋友会选择一些目的性更强的,“真正的成长课程”。她在朋友圈里最新看到的一个课程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集中上课两天一晚,目标都很诱人:超越恐惧、超越自我、超越被爱、心智提升与自我实现。
在今天,“自我成长”是一门供需两旺的生意。书籍、研修班、线上课程,只要愿意,你可以找到各种资源,许诺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某音频APP专门设有“个人提升”分类,里面包含大约200万个节目,分成成功励志、沟通、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情商、心理教育和疏导几大类。某知识付费APP的22个内容分类中,“自我提升”有近6000个内容,仅次于“历史”和“文学”类别。
打开某图书销售网站,新书热卖七日榜单第五位的图书教你如何超越同龄人,推荐语写道:“如果你想变得优秀,你只需要比别人努力;如果你想变得卓越,你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排在第十二位的书籍的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专家,教人如何面对痛苦和丧失。第十九位的书受众明确,专讲如何做一个好妈妈。
图片
《老友记》剧照
“让自己变得更好”似乎是一种全球性的期待。美国一数据公司基于对美国、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调查,估算2019年全球“个人发展市场”的规模大概是382亿美元,2020年到2027年,这个市场将以5.1%的年增长速度扩大。这种势头在亚太地区表现得格外明显。
因为感受到了这样一股时代潮流,2016年,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副教授卡尔·赛德斯多罗姆(Carl Cederstr?m)和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安德烈·史派瑟(André Spicer)花了一整年时间,体验了市场提供的自我提升,包含了12个方面课程、书籍、设备,包含效率提升、脑力提升、健身、亲密关系、创造力提升、理财等。两人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孤注一掷地追求自我提升——在乐观主义运动中的一年》。
两位作者发现,自我提升似乎是现代人逃不出去的魔咒。
导师在变,但承诺不变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人们苦苦寻求现实困境出路,最早的现代成功学大师和励志书籍就此诞生。1936年,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他最畅销的著作中总结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另外85%归结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这本书在中国也曾经红极一时,书名被翻译为《人性的弱点》,其实,它的英文原名更直白地说明了人们读它的原因:“如何赢得朋友、影响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
1937年,另一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写了《思考致富》。希尔说,大萧条不过是人们恐惧心理和观念的结果,激励人们通过纠正意识、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缺点,来获得人生的财富。截至2011年,这本书全球销量突破6000万册。
图片《阿甘正传》剧照

然而,经济的繁荣也并没有消弭人们对“变得更好”的渴望。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自由和财富。相对于改造社会,人们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把自己打造得更完美上。1976年,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在《纽约杂志》上发表一篇著名文章,将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称为“自我一代”(The Me Decade),说他们有一种“炼金术式的迷梦”。
1971年到1984年间,美国有多达70万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艾哈德研究训练(Erhard Seminar Training,EST)。EST的创始人维尔纳·艾哈德(Werner Erhard)原本是个销售员。他通过这门课程告诉他的信众,他们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心灵掌控命运。EST风靡一时,也风波不断。有人参加过之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引起多起诉讼。
1983年,心理学家珍妮斯·哈克恩(Janice Haaken)和社会学家理查德·亚当斯(Richard Adams)在《精神病学》(Psychiatry)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个人成长”的病理学分析》,明确指出EST课程“在心理上获得持久进步的机会十分微少,甚至可能引来心理伤害”。1984年,EST在美国停办,但这种课程形式很快升级换代,并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图片《穿普拉达的女王》剧照

卡尔·赛德斯多罗姆和安德烈·史派瑟发现,在今天,鱼龙混杂的“自我提升”方式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瑜伽进入了一些小学课程;监狱开始教授犯人做正念练习;“人生导师”(Life-coaching)被引入了扶贫项目。书店里有无数本书籍告诉人们如何变得更聪明、如何更有肌肉、如何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和性生活⋯⋯而这一切统统会在两个星期或者24小时内实现。
“自我提升的潮流随时代而变化,旧导师们被新一代导师取代⋯⋯”赛德斯多罗姆和史派瑟写道,“唯一保持不变的是一种承诺:你能够改变你的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社会里,我们不会因为购买了一条牛仔裤而感到彻底的满足。同样,在自我提升的领域里,我们不会只期望提升我们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我们被鼓励立竿见影地全方位地升级我们的生活。我们理所应当变得更苗条、更健康、更幸福、更聪明、更平静、更有效率——迅速地、全天候地。一种压力产生了:人人都能通向完美生活。”
图片《黑天鹅》剧照

“自我提升”市场的持续和迅速膨胀,很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追求完美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状态。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库兰(Thomas Curran)和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分析了来自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164所大学中41641名大学生的数据。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6年间分别使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进行代际变化的测试。他们测量了三种完美主义维度:(a)自我导向型,即不合理的自我完美主义愿望;(b)社会导向型,即对他人有过高期待;(c)其他导向型,即对人/事设置不现实的标准。结果发现,与前几代人相比,当代大学生中,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得分增加了10%,社会导向的得分增加了33%,其他导向的得分增加了16%。
残缺比完美更有价值

人们常常把追求完美视作美德。然而,一个悖论是,对完美的渴望却未必会让人们变得更好。上世纪70年代末,完美主义开始逐渐成为心理学一个独立的领域。心理学家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并不是出于对卓越的渴望,而是出于对“不够好”“不完美”的焦虑。这种消极的完美主义不仅与进食障碍、自杀念头、抑郁、焦虑、拖延行为存在关系,会导致精力衰竭、疲劳、慢性和严重头痛等身体症状,还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个诊断标准。
图片《垫底辣妹》剧照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过高期待的时代。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也在世界各地讲“幸福课”。他发现,人们经常会说他们过得不幸福,但当他们更详细地叙述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之后,本—沙哈尔才明白过来,人们真正的意思是他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幸福。
有时候,本-沙哈尔谈论自己的失败和恐惧,很多人会惊讶地问他: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经历,你怎么还能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这两个反应之下所隐含的假设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对于悲伤、恐惧、焦虑以及生命中的失败和挫折都应该是免疫的才对。“这种假设在各个时代、各个地方和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本-沙哈尔意识到,他“被完美主义者团团包围了”。
图片《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訾非认为,完美主义往往会塑造典型的人生理想,这就是“人生神话(life myth)”。人生神话具有诱导性、符号性,它们设定的目标和规范很迷人,但它们反映的并非真实的世界。
少年华盛顿砍掉了父亲钟爱的樱桃树,后来他主动向父亲认错,得到父亲的原谅和赞赏。这个故事的源头是牧师梅森·维姆斯(Mason Weems)在华盛顿去世之后不久创作的总统传记。维姆斯杜撰了少年华盛顿的事迹,以期望教导人们恪守诚实的品行。訾非说,这个故事包含了人生神话的产生所必需的条件:神话所附会的对象本身具有欲望符号的功能——“把‘谦虚诚实’这个美德附会在一位伟人身上,一定比附会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更能激起一种隐秘的愿望:如果我也具有这样的品质,那么我将来也能成为大人物”。
不论童话、教科书还是卡通故事里,诚实者总是得到了品德之外的好处——财富、地位、声望,甚至因此逃脱了死亡的考验。而假如一个道德家开诚布公地宣扬诚实:诚实并不总能得到好报,甚至诚实的人往往比不诚实的人吃亏,但我们仍然应该诚实,因为诚实是一种比获得好报更可贵的美德。很显然,这样的故事并不会有太多听众。200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热衷于用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教育孩子,因为孩子无法抗拒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但事实上,訾非说,就多数成年人来说,平凡的现实真相也绝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东西。“神话尽管不真,但却是一种精神动力,为生活带来了某种意义。”
图片《布鲁克林》剧照

今天,价值观的多元、信息来源的爆炸、传播渠道的丰富使各种层次、各种内容的“神话”层出不穷。我们有白手起家的创业神话;有“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分数神话;有亲子、情感、事业、个人样样出众的辣妈神话⋯⋯这些神话同样以世俗成功为诱惑,它们可能并不附会在一个伟人身上,但可能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它们暗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并且应当完美。
传统社会,阶层和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天花板,但现代社会,个体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这既是自由与机遇,也是沉重和痛苦的负担。“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神话。这句话既对人产生深刻的激励,也潜藏了巨大的否定:如果你没有能够达到某种期待和目标,一定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你对自己负有全权责任,你理应掌控一切。
图片
《心灵捕手》剧照

但在短篇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讲述了一个艺术大师弗朗霍费的故事。他花了10年时间,想画一幅以《美丽的诺瓦塞女人》为题的杰作。来拜访他的青年画家很想看这幅画,但弗朗霍费拒绝展示,认为它还不够完美,他想使这幅画达到完美的至境。老画家有时觉得大功告成了,但很快又发现了新的毛病,他似乎永远无法达到“光荣的最后一步”。最后,青年画家以让自己的女朋友做弗朗霍费的模特为交换条件,终于走进了老艺术家的画室。弗朗霍费满怀骄傲地把青年画家领到他的《美丽的诺瓦塞女人》前面,说它是如何完美,无与伦比。然而青年画家在画布上只看到层层堆积的颜料,根本没有“美丽的诺瓦塞女人”。
弗朗霍费十年的修改,把所有的缺点都消除了,画面中的形象也随之消失了。还好,青年在画布的一角看到一只优美的、栩栩如生的脚。这只脚有如从“难以想象的、徐徐逼近的毁灭”中幸存下来。青年坦白地告诉弗朗霍费:画布上什么也没有。弗朗霍费当天夜里就死了,死前把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
在訾非看来,这是一则完美主义的寓言:追求完美和回避不完美是相互强化的。“如果我们不能哪怕只是在生活的部分时间里安于现状,或者在内心的某个角落里安于平凡,生活就一定是不平衡的。认识到残缺比完美更有价值,残缺比完美更美,这是很难得的智慧。”
(本文节选自三联数字刊 2021年41期《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民科之神

@庄时利和:科研真的可以很快乐。

刚才那条霸总捐款无亿美元给老婆搞实验室的微博,让我想起了我六年前写的一个文章。带大家感受一下科研的快乐。

【民科之神】

让我们从一种鱼开始说起。

这种鱼叫做虾虎鱼(图 1),在动物学上属于虾虎鱼科,再上一级的话属于鲈形目,跟鲈鱼和金枪鱼都是一个目的,算是远房亲戚。

1

然而,跟体型庞大的金枪鱼相比,虾虎鱼体型要小得多,2000 种虾虎鱼中,绝大部分只有几厘米长,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广泛分布在除南北极以外的浅海区域,其中少数虾虎鱼还能在淡水中生活。

在 2016 月 6 月的期刊 Gene 上,有这么一篇论文,题目叫做【Speciation of two gobioid species, Pterogobius elapoides and Pterogobius zonoleucus revealed by multi-locus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es.】,讲的是两种虾虎鱼的细胞核与线粒体 DNA 分析。

这个论文有九位作者,分别是【Akihito, Akishinonomiya F, Ikeda Y, Aizawa M, Nakagawa S, Umehara Y, Yonezawa T, Mano S, Hasegawa M, Nakabo T, Gojobori T】,通过元音辅音的名字大家也许很容易看出来,这些都是日本科学家。举个栗子,工藤新一的名字(くどう しんいち,Kudou Shinichi),在期刊发表的时候就写作 Kudou S。

但有一点可能不少人不会留意,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叫 Akihito,只有名字,没有姓氏。

他叫明仁。他是日本天皇。

自古以来,历代日本天皇皆是有名无姓。

明仁天皇是虾虎鱼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和绝大多数皇室成员一样,明仁天皇毕业于东京著名的贵族私立大学 —— 学习院大学,然而他在大学里学的是经济学专业,并非生物学出身。明仁天皇研究起虾虎鱼,纯属对于海洋生物学的强烈兴趣。

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和一亿多人的君主,明仁天皇需要履行诸多礼仪性的职责,例如召集国会、正式任命首相和出访周边国家等等。然而一旦有空,他便会专心自己的研究工作。明仁天皇在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皇居内建立了海洋生物实验室。迄今为止,他已经在期刊上发表了将近 40 篇专业论文,所有论文都经过同行审议,并非由于他的天皇身份网开一面。

明仁天皇发表过这么多论文,最重要的是他在虾虎鱼研究领域确实有诸多突破性的发现。为了采集虾虎鱼标本,明仁天皇亲自到日本各地捕捉,北至北海道,南到冲绳岛。

在 2002 年出版的日本鱼类图鉴中,明仁天皇负责其中 350 页的内容,并且亲手绘制了很多鱼类插图。2010 年,东京海洋大学特地举行了一个展览,展示了多年来天皇在鱼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明仁天皇与中国的科研人员也保持了长期的良好合作,他与一位中国鱼类学专家 ——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伍汉霖保持了长达 40 多年的「虾虎鱼之谊」。

在 2006 年,明仁天皇还发现了一个虾虎鱼的新物种,后来学术界为了向他致敬,将这种虾虎鱼命名为明仁樱虾虎鱼(Exyrias akihito)(图 2)

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仁天皇并非生物学科班出身,也算是「民科」的一个。是否民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研究成果能否经得起同行评议。

说完水里的鱼,我们再说说天上的鸟。

1861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侏罗纪末期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块独特的化石,化石中的脊椎动物长着超长的尾椎骨,翅膀上长着爪子,这种动物后来被命名为「始祖鸟」,成为了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关键性证据。

然而,鸟类是由爬行纲中的哪一类动物进化过来,又是如何进化的,这几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古生物是证据科学,研究远远难于现代生物,因为它高度依赖于化石的发现,而某些动植物化石更是凤毛麟角。关键化石缺失,有的问题就很难获得解答,比如鲸的进化。鲸的祖先是陆生哺乳动物,DNA 实验表明鲸的祖先和食草的偶蹄哺乳动物相关,然而以往这个观点并没有获得化石证据。直至科学家在巴基斯坦发现了鲸祖先的完整化石,才对这个问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证据。巴基斯坦古鲸的中耳的折叠情况及臼齿上小齿的排列,都是与今天的鲸相似乃至独有的。

(图 3:巴基斯坦古鲸复原图。第一次听说这玩意还是我考托福的时候)

3

高度依赖化石,对于古生物研究来说既是困难,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能是幸运的 —— 因为存在很多未知,只要你发现了重要化石,你就有可能推翻以往的学说。对于鸟类起源这个问题来说,学术界主流看法是鸟类起源于手盗龙类恐龙。然而庞大的恐龙如何演化为灵巧的鸟类,尚且存在诸多未解之谜。

2013 年 3 月,Science 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对 11 件早期鸟类的研究标本,解释了早期鸟类的进化过程。今天的鸟类只有两个翅膀,而早期的鸟类四肢均有翅膀,后来后肢退化,仅保留了带羽毛的前翅膀。

Science 上的这篇论文发表之后三天,Nature 也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通过研究早期鸟类卵泡揭示乐鸟类的生殖演化。这个论文有几点重要发现,一是早期鸟类和恐龙一样,性成熟早于骨骼成熟;二是早期鸟类虽然和恐龙等爬行动物一样有着两副输卵管和卵巢,但只有一副生殖系统是有效的,这个变化可能与需要减轻体重适应飞行有关。

这两篇重要论文,作者都是来自中国的郑晓廷。三天之内,在 Science 和 Nature 两个顶级期刊上连续发表论文,这是极为罕见的。

4

然而更让很多行外人诧异的是,郑晓廷并非科班出身 —— 他是初中肄业。

郑晓廷对于自己的学历从不隐瞒,他是初中肄业,英语不会,原本是矿工出身,后来成为了金矿矿长。但和传统的土豪们不一样,郑晓廷对于古生物存在着极大的爱好,不仅虚心向专家教授系统学习古生物的知识,还倾尽全部财力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自然地址博物馆 —— 天宇自然博物馆,收藏将近 40 万件标本。原本辽西的化石走私猖獗,现在辽西化石已被天宇收藏了大半。

巨大的标本量对于古生物研究来说极其重要的,郑晓廷不仅仅建立了博物馆,还根据一些教授的建议,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以便更好地研究这个宝藏。郑晓廷团队中,拥有 5 名分子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博士,郑晓廷作为团队领导者,主要负责化石的采集和复原工作。

迄今为止,初中肄业的郑晓廷带领他的团队,通过与各个高校和研究所的合作,已经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为了感谢郑晓廷对于鸟类起源的突出贡献,古生物学界将一种与始祖鸟有关的恐龙命名为郑氏晓廷龙(Xiaotingia zhengi)。

(图 5:郑氏晓廷龙,本文题图为郑氏晓廷龙手绘复原图。)

5

从天皇到矿长,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这都无法阻挡他们为生物学研究做出重大的贡献。明仁天皇和郑晓廷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他们的经济情况都不错,可以心无旁骛地研究自己热爱的东西,生物其实是真正的高帅富专业,屌丝读博纯属那啥。

其次,他们会系统地学习研究方法,脚踏实地,不吹牛不空想,不瞎扯那些看似高深的专业名词来吸引眼球,这是他们区别于广大民科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都有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但梦想并非可以轻易实现。

脚踏实地,戒骄戒躁,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普通人也有可能在最顶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科学永远属于尊重并且热爱他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