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一门供需两旺的生意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主笔|徐菁菁

自我提升:现代人逃不出去的魔咒

在微信群里看到那个线上禅修班的广告时,严彦(化名)很快报了名,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她只在心里掂量了一下课程的性价比:1000块钱左右,不过分便宜——那些9块9毛钱、99块钱的课程多少有些滥竽充数的嫌疑;也不算贵——不过一个包的价格。她愿意拿出这笔钱买一份期待。那是2020年底,疫情影响了一整年,最后一个季度,老板和团队都铆足了劲想把上半年亏掉的钱挣回来,这让严彦感到特别累。工作以外,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也让她疲于招架,她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内心规整规整。
严彦参加的班里有200多名学员。一开始,微信群里很平静,大家都不说话。有一次,一个学员情绪崩了,突然在群里大段大段倾诉自己的焦虑。她是小学老师,总觉得自己无法应付班里3、4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这些倾诉让大家炸开了锅。严彦发现原来不少人都是带着特定的困扰来的。她估摸大家报名的心态:禅修班的老师也曾经是个追求功名的职场人,人生后半场转身学佛。“投射到学员身上,大概会让大家觉得普通人也都可以借此通路做到气定神闲。”
图片
《平凡的荣耀》剧照

在严彦看来,上禅修课是向传统文化取经,求得内心的平静,最后的帮助是有限的,更像是多了一种独处的方式。她有朋友会选择一些目的性更强的,“真正的成长课程”。她在朋友圈里最新看到的一个课程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集中上课两天一晚,目标都很诱人:超越恐惧、超越自我、超越被爱、心智提升与自我实现。
在今天,“自我成长”是一门供需两旺的生意。书籍、研修班、线上课程,只要愿意,你可以找到各种资源,许诺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某音频APP专门设有“个人提升”分类,里面包含大约200万个节目,分成成功励志、沟通、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情商、心理教育和疏导几大类。某知识付费APP的22个内容分类中,“自我提升”有近6000个内容,仅次于“历史”和“文学”类别。
打开某图书销售网站,新书热卖七日榜单第五位的图书教你如何超越同龄人,推荐语写道:“如果你想变得优秀,你只需要比别人努力;如果你想变得卓越,你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排在第十二位的书籍的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专家,教人如何面对痛苦和丧失。第十九位的书受众明确,专讲如何做一个好妈妈。
图片
《老友记》剧照
“让自己变得更好”似乎是一种全球性的期待。美国一数据公司基于对美国、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调查,估算2019年全球“个人发展市场”的规模大概是382亿美元,2020年到2027年,这个市场将以5.1%的年增长速度扩大。这种势头在亚太地区表现得格外明显。
因为感受到了这样一股时代潮流,2016年,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副教授卡尔·赛德斯多罗姆(Carl Cederstr?m)和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安德烈·史派瑟(André Spicer)花了一整年时间,体验了市场提供的自我提升,包含了12个方面课程、书籍、设备,包含效率提升、脑力提升、健身、亲密关系、创造力提升、理财等。两人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孤注一掷地追求自我提升——在乐观主义运动中的一年》。
两位作者发现,自我提升似乎是现代人逃不出去的魔咒。
导师在变,但承诺不变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人们苦苦寻求现实困境出路,最早的现代成功学大师和励志书籍就此诞生。1936年,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他最畅销的著作中总结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另外85%归结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这本书在中国也曾经红极一时,书名被翻译为《人性的弱点》,其实,它的英文原名更直白地说明了人们读它的原因:“如何赢得朋友、影响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
1937年,另一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写了《思考致富》。希尔说,大萧条不过是人们恐惧心理和观念的结果,激励人们通过纠正意识、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缺点,来获得人生的财富。截至2011年,这本书全球销量突破6000万册。
图片《阿甘正传》剧照

然而,经济的繁荣也并没有消弭人们对“变得更好”的渴望。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自由和财富。相对于改造社会,人们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把自己打造得更完美上。1976年,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在《纽约杂志》上发表一篇著名文章,将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称为“自我一代”(The Me Decade),说他们有一种“炼金术式的迷梦”。
1971年到1984年间,美国有多达70万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艾哈德研究训练(Erhard Seminar Training,EST)。EST的创始人维尔纳·艾哈德(Werner Erhard)原本是个销售员。他通过这门课程告诉他的信众,他们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心灵掌控命运。EST风靡一时,也风波不断。有人参加过之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引起多起诉讼。
1983年,心理学家珍妮斯·哈克恩(Janice Haaken)和社会学家理查德·亚当斯(Richard Adams)在《精神病学》(Psychiatry)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个人成长”的病理学分析》,明确指出EST课程“在心理上获得持久进步的机会十分微少,甚至可能引来心理伤害”。1984年,EST在美国停办,但这种课程形式很快升级换代,并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图片《穿普拉达的女王》剧照

卡尔·赛德斯多罗姆和安德烈·史派瑟发现,在今天,鱼龙混杂的“自我提升”方式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瑜伽进入了一些小学课程;监狱开始教授犯人做正念练习;“人生导师”(Life-coaching)被引入了扶贫项目。书店里有无数本书籍告诉人们如何变得更聪明、如何更有肌肉、如何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和性生活⋯⋯而这一切统统会在两个星期或者24小时内实现。
“自我提升的潮流随时代而变化,旧导师们被新一代导师取代⋯⋯”赛德斯多罗姆和史派瑟写道,“唯一保持不变的是一种承诺:你能够改变你的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社会里,我们不会因为购买了一条牛仔裤而感到彻底的满足。同样,在自我提升的领域里,我们不会只期望提升我们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我们被鼓励立竿见影地全方位地升级我们的生活。我们理所应当变得更苗条、更健康、更幸福、更聪明、更平静、更有效率——迅速地、全天候地。一种压力产生了:人人都能通向完美生活。”
图片《黑天鹅》剧照

“自我提升”市场的持续和迅速膨胀,很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追求完美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状态。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库兰(Thomas Curran)和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分析了来自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164所大学中41641名大学生的数据。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6年间分别使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进行代际变化的测试。他们测量了三种完美主义维度:(a)自我导向型,即不合理的自我完美主义愿望;(b)社会导向型,即对他人有过高期待;(c)其他导向型,即对人/事设置不现实的标准。结果发现,与前几代人相比,当代大学生中,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得分增加了10%,社会导向的得分增加了33%,其他导向的得分增加了16%。
残缺比完美更有价值

人们常常把追求完美视作美德。然而,一个悖论是,对完美的渴望却未必会让人们变得更好。上世纪70年代末,完美主义开始逐渐成为心理学一个独立的领域。心理学家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并不是出于对卓越的渴望,而是出于对“不够好”“不完美”的焦虑。这种消极的完美主义不仅与进食障碍、自杀念头、抑郁、焦虑、拖延行为存在关系,会导致精力衰竭、疲劳、慢性和严重头痛等身体症状,还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个诊断标准。
图片《垫底辣妹》剧照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过高期待的时代。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也在世界各地讲“幸福课”。他发现,人们经常会说他们过得不幸福,但当他们更详细地叙述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之后,本—沙哈尔才明白过来,人们真正的意思是他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幸福。
有时候,本-沙哈尔谈论自己的失败和恐惧,很多人会惊讶地问他: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经历,你怎么还能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这两个反应之下所隐含的假设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对于悲伤、恐惧、焦虑以及生命中的失败和挫折都应该是免疫的才对。“这种假设在各个时代、各个地方和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本-沙哈尔意识到,他“被完美主义者团团包围了”。
图片《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訾非认为,完美主义往往会塑造典型的人生理想,这就是“人生神话(life myth)”。人生神话具有诱导性、符号性,它们设定的目标和规范很迷人,但它们反映的并非真实的世界。
少年华盛顿砍掉了父亲钟爱的樱桃树,后来他主动向父亲认错,得到父亲的原谅和赞赏。这个故事的源头是牧师梅森·维姆斯(Mason Weems)在华盛顿去世之后不久创作的总统传记。维姆斯杜撰了少年华盛顿的事迹,以期望教导人们恪守诚实的品行。訾非说,这个故事包含了人生神话的产生所必需的条件:神话所附会的对象本身具有欲望符号的功能——“把‘谦虚诚实’这个美德附会在一位伟人身上,一定比附会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更能激起一种隐秘的愿望:如果我也具有这样的品质,那么我将来也能成为大人物”。
不论童话、教科书还是卡通故事里,诚实者总是得到了品德之外的好处——财富、地位、声望,甚至因此逃脱了死亡的考验。而假如一个道德家开诚布公地宣扬诚实:诚实并不总能得到好报,甚至诚实的人往往比不诚实的人吃亏,但我们仍然应该诚实,因为诚实是一种比获得好报更可贵的美德。很显然,这样的故事并不会有太多听众。200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热衷于用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教育孩子,因为孩子无法抗拒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但事实上,訾非说,就多数成年人来说,平凡的现实真相也绝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东西。“神话尽管不真,但却是一种精神动力,为生活带来了某种意义。”
图片《布鲁克林》剧照

今天,价值观的多元、信息来源的爆炸、传播渠道的丰富使各种层次、各种内容的“神话”层出不穷。我们有白手起家的创业神话;有“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分数神话;有亲子、情感、事业、个人样样出众的辣妈神话⋯⋯这些神话同样以世俗成功为诱惑,它们可能并不附会在一个伟人身上,但可能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它们暗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并且应当完美。
传统社会,阶层和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天花板,但现代社会,个体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这既是自由与机遇,也是沉重和痛苦的负担。“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神话。这句话既对人产生深刻的激励,也潜藏了巨大的否定:如果你没有能够达到某种期待和目标,一定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你对自己负有全权责任,你理应掌控一切。
图片
《心灵捕手》剧照

但在短篇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讲述了一个艺术大师弗朗霍费的故事。他花了10年时间,想画一幅以《美丽的诺瓦塞女人》为题的杰作。来拜访他的青年画家很想看这幅画,但弗朗霍费拒绝展示,认为它还不够完美,他想使这幅画达到完美的至境。老画家有时觉得大功告成了,但很快又发现了新的毛病,他似乎永远无法达到“光荣的最后一步”。最后,青年画家以让自己的女朋友做弗朗霍费的模特为交换条件,终于走进了老艺术家的画室。弗朗霍费满怀骄傲地把青年画家领到他的《美丽的诺瓦塞女人》前面,说它是如何完美,无与伦比。然而青年画家在画布上只看到层层堆积的颜料,根本没有“美丽的诺瓦塞女人”。
弗朗霍费十年的修改,把所有的缺点都消除了,画面中的形象也随之消失了。还好,青年在画布的一角看到一只优美的、栩栩如生的脚。这只脚有如从“难以想象的、徐徐逼近的毁灭”中幸存下来。青年坦白地告诉弗朗霍费:画布上什么也没有。弗朗霍费当天夜里就死了,死前把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
在訾非看来,这是一则完美主义的寓言:追求完美和回避不完美是相互强化的。“如果我们不能哪怕只是在生活的部分时间里安于现状,或者在内心的某个角落里安于平凡,生活就一定是不平衡的。认识到残缺比完美更有价值,残缺比完美更美,这是很难得的智慧。”
(本文节选自三联数字刊 2021年41期《如何避免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