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厂,我去国外做蓝领,依然躲不过 40 岁危机

去国外做蓝领,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选择。这意味着远离内卷,变得松弛,但同时,也丢掉了自己奋斗多年的履历,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找了几位出海打工的人,他们为什么愿意放下原有的积累?如何开启一段新生活?价值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文 | 徐晴 月弥

编辑 | 金匝

姓名:张彦斌

年龄:70 后

住址:塔斯马尼亚岛

职业:电工

“来了塔斯马尼亚岛,我也没有摆脱中年危机”

我是山西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先是在媒体工作了十几年,后来去了互联网大厂,成为一名中层。但现在,我在塔斯马尼亚岛,当一名电工。

有出去的想法,是在 2017 年。在那之前,我在北京东五环外住着一套大房子,孩子不到 3 岁,过上了曾经想象中的那种 “中产” 生活。直到孩子快上幼儿园 ——“中产” 幻想被打破。

考虑到孩子要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我们把大房子置换成一套老破小学区房。那个房子老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住在一层,白天不开灯的话,屋里漆黑,下水道也总是堵。我有时候在公司工作,会接到家人电话,说下水道又堵了,我就得回去处理。

房子的面积太小了,小到它得 “限额”,同时出现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不能大于 3 个。白天,我跟爱人分头上班,孩子的姥姥和保姆负责接送孩子去学校,晚上我跟爱人回来,姥姥和保姆各自回家。

生活在国内,想完全脱离鸡娃的氛围很难,一到周末,小区的孩子们集体消失,都去上各种课外班。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送他去上兴趣班,周六学游泳,周日学画画,我跟爱人的周末就是陪孩子上课。

换房子对我们一家的生活影响太大了,时间久了,大家都很难受。我本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同时,我不希望孩子长大后经历更剧烈的竞争,用更多的努力换来没那么舒适的生活。所以也会想,之后到底要去哪里。

其实如果想过得更舒服,回老家也是一个选择,但我没有想过这个方案。我父母的想法是,你到北京已经顶天了,人不能倒着走,好不容易从山西老家出来,上大学、读研究生,为什么要回去呢?而我,从 18 岁离开家到后来 40 多岁,一直生活在北京,故乡已变成了需要探亲时才回去、“陌生” 的地方。我甚至不太熟悉回家的路,每年春节回去,我爸都会站在小区门口给我指路,生怕我找不到从哪里进小区。

2016 年,我去美国采访,认识一个外来的家庭,他们向我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让我也动了走出去的念头。这对夫妇十年前带着孩子来了加拿大,我发现跟他们聊的话题和跟国内的朋友完全不一样,孩子不是中心,也不涉及课外班、择校什么的。他们夫妇俩热爱旅游,非洲、北欧、南美都去遍了,已是旅游圈内有名的博主。同行的几天,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对我影响很大。于是,从 2017 年起,我和妻子开始准备走出来,寻找生活原本该有的意义。

2019 年 4 月,我们真的搬到了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这个地方离悉尼很远,就像澳大利亚的 “海南岛”。第一次来,我们是以旅游者的心态,看什么都新鲜,真正居住之后,还是得面对更日常,也更现实的问题,比如孩子在什么地方上学,一家子在哪里住,这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房租怎么样,我们要靠什么赚钱。

当时我们也做了一些功课,澳大利亚的政策是,不管是租是买,只要有住房合同,就可以在那个学区上学。我们看了这里学校的排名,在排名靠前学校的学区里租了房子。

刚到这里的半年,房租是一个月 1.3 万人民币,家庭支出也不少,钱只出不进。父母还时不时催我,不能坐吃山空。我嘴上说不急,但内心其实很焦虑。

我爱人在国内是旅游行业的,我们在安顿下来后开了个旅游公司,做个性化定制游。但刚做成了几单后就发生疫情了。我们还买了一个小农场,种红树莓,但也没挣到什么钱。我开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我一直对电工很感兴趣,之前装修房子,电路是我跟装修师傅一起搞定的,在澳大利亚,这个工作强度也不算大,符合我的期望。

澳大利亚有很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通过技能培训拿到证书,就可以做相应的工作,规则划分得很细致,很专业。我报名了本地的一个电工课程,花了大概 1200 元人民币,拿到了一个证书,凭借这个证书,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连接设备、安装监控、烟雾报警器等等,如果想做更复杂的工作,就得找一个师傅,做 4 年电工学徒,拿到电工证。

▲ 为一位农场老人装过太阳能系统,诺大的农场里只有一个人、两条狗。老人享受孤独的办法是一边干活一边喝啤酒,整个屋子里一股酒味儿。图 / 受访者提供

选择电工这个工作,直接的原因是赚得多。在澳大利亚,时薪最高的职业可能是医生、律师,一小时 120 澳元左右(约 560 元人民币),电工的时薪可以达到一小时 80 澳元(约 370 元人民币)。从 2020 年 10 月到现在,我做了好几个工作,除草工、油漆工、浴室厨房翻新,还跟着一个水管工干了几个月。

在塔斯马尼亚岛生活,我感受到很多跟国内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这里的劳动真的不分贵贱,首先体现在它的报酬上,其次是其他人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每次做完零活,房东都会走出来说很感谢你帮助了我,会请我或者其他工人喝咖啡。

走在路上、坐在餐厅里,经常看见穿着工作服,满身是灰的工人,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的教育理念不像我们的父辈 —— 自己是工人,希望孩子努力读书,不要再做工人。澳大利亚的老电工如果有多个孩子,必定会有一个孩子会当电工,他要把他的技能传给下一代。

这里也并不内卷。租房的时候,我们想,既然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大家不是都跑到更好的学校附近居住了吗?实际上不是这样,家长并不太在意哪个学校最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可以到了高年级再努力学习,父母也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排在首位。我们认识一个邻居,因为工作变动,带着家人孩子从悉尼搬到塔斯马尼亚岛,就相当于从北京搬到了海南生活,他们也觉得十分正常。

相比工作,这里的人们更爱生活,工作日是工作日,节假日就彻底脱离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出游。他们不怎么喜欢即时沟通 App,有事用邮件联络,没人要求你立刻回复。人都很平和,在塔斯马尼亚,即便堵车时也没有人按喇叭。

但在这里生活,也有不适应的那一面。塔斯马尼亚岛的面积是海南的两倍,人不到海南的十分之一,华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久了,有一种荒凉的感觉。这里也没有国内那么方便,点个外卖 30 分钟能送到家里,网上买个东西,过几天自动出现在家门口,这在澳大利亚不现实。刚过来的时候,我们订了一些家具,之后分了好几批,用了两个月才全部送到。生活节奏慢,办事效率就低,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学校通知了我一个日期,我们那天到了,对方才说日期不对,还得过几天,我们只能把孩子带回家。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慢慢才接受。

工作上也会有一些落差。到了国外,从前的履历都清零,我不再是一个大公司的中层,也不再是去了哪里都有人知道我的公司,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四十岁男性。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我们的旅游公司也没什么业务,感觉一下子空闲时间多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后面学了电工,才逐渐充实起来。

再之后,我人生的 40 岁危机在塔斯马尼亚也出现了,我想做电工学徒,以后当持证电工,但没有人愿意雇我。二级电工证拿到后,两年时间里我投出去 50 多份简历,基本上是石沉大海。我大概知道原因,第一,我是华人,一看我的名字就知道不是本地人,另外,我还是一个 40 多岁的求职者。澳大利亚学徒制规定,付给年长工人的时薪要比年轻工人的时薪高。人家为什么要多付钱给一个外国人呢,直接找年轻人了。直到今年 8 月,一家墨尔本的华人电工公司来塔斯马尼亚发展业务,我才找到了师父。

在教育这个层面,我和爱人仍然在 “卷”。在澳洲,最卷的都是华人家庭。孩子周一、周六要学中文,还要学游泳、画画、足球,一周里,他的 free time 只有一到两次 —— 我们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因为换了环境而完全改变。

总体来说,移民做蓝领,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对我来说,我获得了想要的自由,更多属于自己和家庭的时间,足以支撑生活的收入,所以可以接受。

前些天,我带着孩子开车十分钟去海边玩,他在玩沙子、堆城堡,我在旁边钓鱼、看风景,那个时刻,我觉得自己没有目的,没有想要做任何功利的事情,只是在度过一段安心的时光。那样的时刻,让我觉得很放松、很自由。

▲ 塔斯马尼亚的小镇,一般十几分钟就能逛完,但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小镇的人比城里的更友善,走一路打一路招呼。图 / 受访者提供

姓名:苹果

年龄:26 岁

地点:德国

职业:建筑工人

“母亲倾尽所有,送我去德国做农民工”

4 年前,公司老总一句 “你们过来吧”,我就来了德国。当时我是参加我们公司的视频面试,没想到是 CEO 亲自来了,他见到我不到一分钟,就把这事定了。

我在国内是专科毕业,学的是建筑工程技术,家境也普通,母亲是公交司机,父亲在去世前是货车司机,所以我去德国打工,相当于也是做农民工吧。

出国前,我做过大半年的施工员,算是工地上的小管理层,要指挥工人施工、放样,测量这些工人不太懂的,也需要我们来做。当时刚毕业,什么都不懂,就觉得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遇到赶工期,我那一两个月几乎是 24 小时都在工地,只有早上交班的时候才能抽空眯一会儿。我觉得挣表现分很重要,不能让人看到我在偷懒。

后来到了德国,“卷” 的惯性还是被我带到了这里。刚去的时候我经常很惊讶:“啊?这样就下班了吗?我继续干,我是卷王。” 旁边的同事就提醒我,休息时间,我们不工作。当时我不是很理解,后来才慢慢明白,他们知道每个人能干多少活,不会要求你超负荷去完成。

在国内,我负责指挥工人,但是来德国之后,我也要负责实干,体力劳动还是挺累的,每天在户外风吹日晒。最开始,我也有些落差,但后来发现,这边所有人都要参与一线施工,我的领导也在和我一起干。

德国有规定,低于气温 5 度是不施工的,夏天高温也会停工,我是重庆人,欧洲的高温天气,对我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对德国人来说,他们根本就受不了。我的德国同事们只要超过了 38 度,就在那儿说要溜了,午饭还没吃,就全都回家了。

▲ 休息时间同事们会坐在一起聊天。图 / 受访者提供

这边的蓝领,都是干一辈子的,我的同事们,他们都互相认识了三四十年,还会拿以前的照片给我看:“你看他那个时候还有很多头发,现在已经成了光头。”

我认识几个开货车的老头,一把年纪了,也还在开大货车,那么高的车,他们三两下就爬上去了。我问他多大了,才知道老人家已经 73 岁了。他说没有办法,这边已经没有人来开这货车了,他本来 67 岁就要退休,公司又把他返聘回来。

德国同事们虽然不卷,但是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个人很讨厌极端通勤,一天来回的通勤时间一旦超过了一个半小时,我就会觉得过得很抑郁。但我的德国同事们很多住在乡下,甚至是另一个城市的乡下,每天上班需要开车 130 公里,来回就是两百多公里,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其实,家人把我送到德国挺不容易,我母亲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当时我只是提了一嘴想出去看看,她就拉着我说:“你要出去的话我支持你,一定把你送出去。”

我这份工作的语言要求是需要过德语 B1,所以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学习语言和准备签证,其他的都是中介负责解决。出国前的花费,不包括生活费的话,大概是十一二万,我的家庭条件不太好,虽然和亲戚们借了些钱,但还是不太够,我就找到中介说家里没这么多钱,问他们能不能通融一下,让我分期付款,最后是一点一点地还给他们的。

虽然自称是 “农民工”,不过我也转变了一些观念,蓝领的工资在德国算是中等偏上的,我的时薪是 25 欧元,每星期的工作时间是 40 小时,周一到周四工作 8.5 个小时,周五工作 6 个小时,算下来月薪差不多是 3 万元人民币左右。每年还有 30 天的假期,前阵子有国内朋友问我,30 天包括周末和法定假期吗,我还愣了一下,周末和法定假期不工作不是应该的吗?

后来这四年,我没有再花家里一分钱,哪怕是实习工资比较低的时候,也紧巴巴地过来了。2018 年冬天,我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奖金,150 欧,重庆的冬天基本上不下雪,所以我也没有太厚的冬装,在德国,我用这一百多块去买了几件衣服,就把那个冬天度过去了。虽然现在我的工资比做学徒时高了,但是生活成本也变高了,燃气上涨了 6 倍,前阵子我刚收到房租涨价到 700 欧的信,还补缴了 1000 欧的燃气费,存了一年的钱,全交出去了。

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去到完全陌生的国家重新开始人生,其实挺难的。和德国人接触时,我能从他们的表情和语气里看出来,他们尊重你,但只有掌握当地的方言和口音,和他们的思维模式同频,他们才会真正认同你是自己人。

我的语言天赋很一般,不熟悉他们的方言和词汇,在工地上待到第四个月,工作上的沟通我基本是能听懂了,但要说更进一步的理解或触及灵魂的交流,就比较难了,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只和中国人玩,女朋友也是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中国留学生。

德国是欧洲的时尚荒漠,也是美食荒漠。本地人饮食很单一,德国人常吃的主食面包大列巴一欧一个,便宜是便宜,但是中国人常年吃肯定不习惯。这里的中餐馆都是家族传承,我吃过一次,吃了一口我就眉头紧皱,赶紧扒两口饭吃饱了走人。我参加过厨师培训,都是自己做中餐,还学会了自己和面包饺子,以前不常做的烤鱼和麻辣香锅也变得很拿手了。

不过,因为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也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有次一个德国朋友结婚,把我们几个叫到超市去,他说 “我今天结婚了,我付钱”,我们一个人拿了一瓶啤酒,然后大家一起碰了个杯。一瓶啤酒一块钱不到,就算把婚结了。

还记得刚来德国的第一年,因为还是学徒,假期不能累计到下一年,不休的话就浪费了,我就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当时工地特别缺人,我工地上的领导说:“你请假了我从哪找人去?” 我当时立马认真地说,那我也可以不请假,这么缺人的话,我继续工作没问题的。结果没想到他让我回去好好休息,就算再缺人,休假也是我的正当权利。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领导应该只是在和我开玩笑,而我也终于过上了有上下班界线、不用想尽办法挣表现分的生活,我也慢慢意识到,没有必要那么那么地节省了,还趁着假期去了一趟意大利,从慕尼黑穿过阿尔卑斯山,到威尼斯玩了一圈。可以用自己挣来的钱享受生活,真好。

▲ 穿过阿尔卑斯山时,大雪封路,在路边一家餐厅望着壁炉里面燃烧的木头发呆了好久。图 / 受访者提供

姓名:羊迪

年龄:90 后

地点:澳大利亚

职业:打零工

“我在澳大利亚摘草莓,月入两万”

2015 年,我大学毕业,学的专业叫做动物医学,但是我很恐惧外科手术,做不了医生,只能跨专业,去了一家地产公司做管培生,实际上就是做销售,卖房子。

我在地产公司工作了一年,那时市场行情很好,很赚钱,也很累。一个月上 30 天班,休一天,晚上 10 点下班,有时候也会通宵。压力很大,大家都背着业绩,一到月初,一睁眼就有 2000 万的任务要完成。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领导们会对着我们喊:“同志们早上好。” 我们也喊:“好,很好,非常好。” 大家不断加班,天天去打电话,一天打几百个,即便下午 6 点就可以下班,但如果没有卖出去房子,也不敢走。

那份工作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工作和生活是不可能平衡的,工作会跨过它的边界渗透进生活。比如每次开盘之后要清盘的时候,我的微信和朋友圈就不属于我自己了,我要把头像换成公司的 logo,跟同事一起齐刷刷地发推广朋友圈。微信群里,领导说谁卖出了一套房,我们所有人都要发三个大拇指,三连击刷屏。

我的时间被工作占满,每天一睁眼就是工作,睡觉的时间也在工作,梦里都在想着工作的事情。我在北京那么长时间,没有跟我的朋友同学吃过一顿饭,因为他们总是找不到我。我永远都在工作的位置,偌大的北京城我从来没有逛过。

那份工作让我赚到了一些钱,但赚得越多越迷茫。我当时的领导是一个女强人,年入百万,大概 30 来岁,还没有结婚,常年加班,没有任何的生活。我并不想沿着她的轨迹,继续成为她。

我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就辞职了,然后给自己留了一段时间,去外面走走,看看,放松下心情,思考一下人生。2016 年年底的时候,我申请了打工度假签证,去了澳大利亚。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大家都管澳大利亚叫打工度假天堂,最低时薪差不多是 15 澳元,相当于 70 多元人民币,性价比非常高。

我在一个背包客网站上找到了两份零工。其中一个雇主是一个台湾女生和她爱人,他们做酒店开荒的工作,比如建好一个楼,她找人去做打扫,1 小时 15 澳元。另一份零工是在农场摘草莓,雇主也是个台湾人,摘一篮子草莓 5 澳元,合人民币 25 块钱,我一小时可以摘 3 篮子。

不管是做清洁工还是摘草莓,我都觉得很轻松,之前卖房子的时候,劳心劳力劳身体,做这些零活,完全只是单纯的重复的机械性,反而轻松了。

在这两份零工里,我感觉到国内和国外工作环境的不同。这里的人们对劳动者更尊重。在地产公司时,客户会把我当成一个工具,经常打断我说话,了解他们想要的。看完房之后跟我承诺要买,回去之后立即把我拉黑的事情经常发生。还有一对夫妻交了定金又反悔,不想买了,他们没有找我沟通,直接打投诉电话,让我把定金退回去。

但在澳大利亚,我的雇主都对我很好,摘草莓的时候,整个农场大概六七十人,只有我一个是从中国大陆来的,我很孤独,干活速度又慢,别人 10 分钟能摘一筐,我得 20 分钟。一个中国台湾人主动来跟我聊天,跟我讲他接下来的计划,有哪些梦想和想法,还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助,主动帮我摘草莓,摘完之后放到我的筐里。

我当时也在打工换宿,在一个家庭里住了大概两个月,帮忙做做家务就可以免费住。这家人的女主人叫卡洛琳,她会邀请我跟她的家人一起过圣诞节和感恩节。他们也很相信我,有段时间,他们一家要出去玩大概一周左右,直接把钥匙给我,让我一个人帮他们看家。

▲ 打工换宿的男主人的儿子从海里抓上来的野生龙虾,煮熟了大家一起吃。图 / 受访者提供

澳大利亚没有加班的习惯,时间运行地非常准确,说是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超出 5 分钟都必须要给加班费。工作和生活有很明确的界限,澳大利亚人常常一周里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工作。卡洛琳家族里有一个地质学家,一年出差工作两三个月,结束之后就回来陪伴家人,这种工作模式在澳大利亚很常见。新朋友在互相介绍时也不会说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而是说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去过哪个国家,以一个人的角度去介绍自己。

被这样的气息感染,我也放松下来,有很长的时间骑着自行车环岛,还去了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看一看,开始在不打零工的时间里享受生活。

离开澳大利亚之前,我的一个雇主邀请我正式留在那里工作,这样就可以拿到工作签证,持有 5 年工作签证,就可以申请永居。他给我抛了橄榄枝,但是我没有接受,因为心里还是不太平衡,我读了那么多年书,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在北京工作,你现在让跟着你做一辈子清洁工,我怎么会愿意呢?

在澳大利亚,初代移民都很苦,他们在国内的教育经历是不被认可的,985 毕业生,像我一样摘草莓或者是做清洁工的,也不少见。那些出去了过得还不错的,大多有国外的学历。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很难融入澳大利亚的文化。那里最大的节日是圣诞节,但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感恩节的第二天,卡洛琳家里举办家族聚会,吃盛大的晚餐,大家拿着一杯酒跟亲朋好友聊天,虽然是他们很愿意跟我聊天,但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融入不进去。

澳大利亚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好山好水好寂寞”。整个社会很扁平,很单纯,历史又非常短,千城一面,每个城市的样子都差不多,没有像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每个城市、村镇都很独特。

打工旅行了 4 个月,赚了大概几万块钱之后,我就回国了。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的思考,我很清楚,我不想做从前那样的工作,不想被同化成一个岗位上精致的一个螺丝钉,于是做了自由职业者。

最近一两年,好像很多人都想出去,我觉得可能要想好几个问题,比如家里人老了之后怎么办。我们的父母别说是出国了,连离开自己的城市都不愿意。我现在定居南宁,让他们来看看我的新房子,他们死活也不愿意,就觉得我老家 —— 大连旅顺口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

▲ 澳洲的路边随时都可能偶遇袋鼠。图 / 受访者提供

姓名:小智

年龄:90 后

地点:日本

职业:中介

“已经很少有中国人愿意来日本打工了”

我是 2008 年来日本留学的,毕业之后做了很多份工作,现在在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主要的工作是帮各个国家的人在日本寻找工作,然后我们抽成作为中介费。

根据我的观察,从国内来日本工作的人,主要分三个时间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 2012 年之前。日本对于技术非常严谨,像普通工厂里的机床工人这样的蓝领,收入非常高,地位不亚于公司管理层,这类工作不会让外国人去做。所以,那时候来日本的中国人主要是做体力工作,比如在农场摘菜,在水产公司卸货,给建筑公司刷墙、搬砖等等。

来日本留学的人也很难找工作。像我自己,我打的第一份工是在物流中心搬货卸货,650 日元一小时,去应聘的人很多,需要懂日语,体力也得好。但我那时刚来,不会说几句日语,每次打电话想预约去面试,人家都会质疑、拒绝我。但是我没办法,不打工就没钱吃饭,拒绝我了我也去,只要放学,我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到那里,连续去了一个星期,负责人实在没办法,就录用我了。可见,那时候找工作困难到这种程度。

不过以当年国内的收入水平来看,报酬还是很可观的。我们公司旗下的一个客户,主营业务是做房子的外墙涂装,需要登高,上脚手架,他们给工人的报酬可以达到 20 万日元一个月,差不多一万多人民币。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很高,那几年,从广西、四川来日本做这样工作的人比较多。

2012 年,安倍上台是个分水岭,他推行安倍经济,各个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得特别快,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日本,产生了非常多免税店导购的岗位,所以新来的留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到工作,来日本打工的人,也有非常多年轻人。有了这样的岗位,那些体力工作就没人愿意干了,我们公司的一个客户,经常满脸愁容过来找我们,说招不到工人。

到了 2018 年左右,日本的互联网行业非常需要人才,吸引了很多国内来的码农。我认识一个码农大哥,在国内的时候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骨干,但不属于管理层,一个月两三万工资。但他来日本之后,一个月薪酬接近二百万日元,大概 12 万人民币。他说基本上是同样的工作内容,同样的工作强度。我有个亲戚,在国内是一个月 6000 元人民币的码农,来了日本,收入也可以翻两倍。

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他们签的是短期合同,比如说开发项目,这个项目上架之后,这活就干完了,就像是雇了几个人来盖房子,房子盖完以后,工作就结束了。如果能找到下一个项目,还可以继续工作,找不到下一个,也得回国了。

2018 年,我自己也去做了码农,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但毕业太久了,全忘了,回国补习了半年,又来到东京,进了东软旗下的一家公司,每个月的薪水大概 4 万人民币。我其实是个 “假码农”,当时只做维护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翻译,因为国内有对应的项目组在干真正的技术工作。真码农都是从国内来的,如果语言又不好,他们被分配的就都是苦活、累活。在日本,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工作,纯粹是打工赚钱,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这股来日本打工的潮流,在疫情爆发之后基本停滞了。一是进出不方便,另外,日本的经济也没有像从前那么好了,汇率变低。2013 年,大概 1 万日元可以换 830 块钱人民币,到今年,1 万日元只能换 500 人民币。单纯的体力劳动,好一点的到手 20 万日元,只有大约一万人民币,更普遍的是到手 15 万日元,还不到一万人民币。这个薪资水平,在国内送外卖、跑滴滴也是可以的。

码农来得也少了,因为那些大公司也发觉经济形势不好,原本今年要开发的项目,可以往后推一推,过段时间再看一看。日本的生活成本也慢慢涨了上来,物价很高,每个日本家庭的基本生活成本,会比以前要多出 1000 元人民币左右。

现在来的比较多的,是越南、缅甸这些东南亚国家的人,来日本打工的中国人,已经很少见了。

▲ 图 / 日剧《铁之岛》剧照

来源:每日人物

光绪之死

哪怕放到整个中国古代

光绪帝也算是一个悲情皇帝

而由于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

他的悲情更显得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努力,他的挣扎,他的退让,

也包括他的死

1

1908 年 11 月 14 日,下午六点过。

内务府大臣增崇一家正准备吃晚饭,宫里忽然来了一个送通知的差人,送来了一个口信:

“万岁爷病重,请堂官即刻进里头预备差使。”

听到这话,增崇和他那几个同样在内务府当差的弟弟面面相觑,脸上的神色捉摸不定。

增崇当下问了差人,还通知了谁?差人回话:

“咱们宅是头一家。从这儿再到沙井胡同给奎大人送信,然后到马大人胡同景大人宅,继大人宅在西城麻花胡同,是由别人去送知会的。”

“奎大人”,指的是首席内务府大臣奎俊,“景大人”,指的是末席内务府大臣景丰,“继大人”,指的是次席内务府大臣继禄。

四位内务府大臣全部通知到齐,增崇一听就知道,万岁爷绝对不仅仅是 “病重” 的事了。

增崇马上中止了晚饭,吩咐备车马,就往宫里赶。在出发之前,他和首席内务府大臣奎俊已经通了个气:先穿常服去,但随身带着素服。

1

照片中间者为增崇,左为他的儿子察存耆,右为他的孙子察奎垣。当天的这些场景和对话,来自察存耆后来的口述回忆《光绪之死》。
到得宫中,四位内务府大臣迎面碰上了一群走出来的太监,领头的一位太监说:“大人们的差使我们都替当了。请大人们上去看看吧。” 增崇心下一沉 —— 万岁爷驾崩那么大的事,不让内务府大臣参与,而只是由太监打点,这事儿本来就不寻常。
等到进去一看,一具棺木已经停放安好。

大家都知道棺木里躺的是谁 —— 刚刚驾崩的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光绪皇帝。

这时太监又发话了:

“大人们请回宅歇息歇息吧,明天一早上来听旨,恭办大事吧。”

增崇知道,所谓的 “听旨”,听的就是慈禧太后的 “懿旨”。

回到宅中,增崇和他的两个弟弟合计,一位弟弟说:

“这简直太可怕啦!”

另一位弟弟说:

“这里面怕是有什么事儿吧?”

增崇叹了口气,摇摇头说:

“这咱可就说不清啦!”

增崇他没想到的是,“说不清” 的事还没结束:就在第二天的下午两点左右,要给他们发 “懿旨” 的慈禧太后在把三岁的溥仪立为皇帝之后,也一命呜呼了。

皇帝和皇太后相继去世,前后相差不到 20 个小时。

满朝大臣,在那几日满面悲戚,却又满腹狐疑,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用当时吏部考功司主事胡思敬后来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德宗(光绪)先孝钦(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

2 众人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慈禧和光绪之间的恩怨情仇,其实早就摊在桌面上了。
1875 年 1 月 12 日,年仅 19 岁的同治帝驾崩,无后。由于有 “太皇太后不能垂帘听政” 的规矩,身为同治帝母亲的慈禧千挑万选,选出了既是自己侄子又是自己外甥的载湉,立为皇帝,年号光绪。此举可谓是 “一石二鸟”—— 由于这算是为自己夫君咸丰立的嗣,就形成了母子关系,自己依旧可以以 “太后” 身份垂帘。而载湉当时年仅 4 岁,又便于控制。

慈禧对光绪的感情,确实是有些复杂的。

一方面,膝下已无子嗣的慈禧没有理由和一个孩子建立仇恨,更何况从理论上来说,光绪成年后终会亲政,两人建立真正的亲昵母子关系对她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并不能说慈禧对年幼的光绪是不爱护的,按照她自己对臣属的说法是:

“常卧我寝榻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

“我日书方纸课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惟恐不至”。

但另一方面,长期垂帘听政给慈禧带来的权力快感已如同一针上瘾的毒品,无法轻易摆脱。尽管光绪视己为母,恭敬从命,但慈禧依旧还是要千方百计维持和巩固自己的权力。更何况光绪并非是一个毫无主见贪图享乐的昏庸之人,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抱负 —— 一方想要权,一方不肯放,双方势必会渐渐产生矛盾。

2

所以,光绪实际掌握权力的那个日期不断被慈禧以各种理由推后:14 岁光绪应该亲政时,慈禧却在他背后 “训政”,说是等他大婚之后再彻底放权;16 岁大婚之后,慈禧不仅给光绪安排了大他三岁的自己内侄女隆裕皇后,更是把一干 “训政” 时期的重臣都留在了光绪帝身边作为监视。虽然自己宣称要去颐和园养老,但要求光绪每天都必须到颐和园向她请安,朝中的大事必须要向她 “禀白而后行”。自然而然地,围绕着权力中枢的博弈,朝中开始形成了 “后党” 和 “帝党” 两派。
两派的最初交锋起自甲午战争:光绪极力主战,慈禧先主战,后主和。这场堪称是中日近代 “国运之战” 的成败得失,自然不能用简单的 “主战” 或 “主和” 来判断是非,却由此埋下了之后光绪和慈禧的公然对决的导火索 —— 戊戌变法。

由这场 “百日维新” 引发的母子决裂,背后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尽管这场既不接天线也不踩地气的 “变法” 有诸多不足之处,但光绪帝痛定思痛后的顺应民心之举,是完全可以理解且顺应历史潮流的。及至变法步履维艰之际,退无可退,维新派只能铤而走险,但所谓的 “围园劫后” 计划被证明只是一场纸上谈兵,反而让慈禧太后彻底对光绪失去了最后一丝温存。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关进了只有一条通路对外的瀛台。对于慈禧而言,已与自己结怨的光绪肉身存在不仅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将成为一种威胁 —— 一旦自己百年之后,很可能就会被彻底亲政的光绪从上到下 “翻烧饼”。

为此,慈禧先是策划了 “己亥建储”,试图用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取代光绪,另立新帝。不料列强一点面子也不给,并不承认 “新储君”。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恼羞一时的慈禧向列强宣战,结果被一路攻破北京,最终只能带着光绪等人仓皇 “西狩”。

慈禧当时一定要带着光绪逃跑,并不是因为她怜惜光绪的生命,而是她知道一旦自己离开北京而光绪留下,列强毫无疑问会把实权交给他而废黜自己 —— 天真的珍妃临死前还试图让慈禧把光绪留下 “坐镇京师”,等待她的最终归宿只能是那口深不见底的井。

等到慈禧回到北京依旧掌权之后,朝中内外对光绪的最终命运已经捏了一把汗了。

1904 年,日本驻清国公使内田康哉在与当时的外务部右侍郎伍廷芳对话后,向国内报告:

“皇太后驾崩诚为皇上身上祸起之时。今围绕皇太后之宫廷大臣,及监官等俱知太后驾崩即其终时。”

而在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写的《崇陵传信录》中,慈禧的态度更是公开化了 —— 当她听到有人告诉她说,光绪听说自己连日腹泻时面露喜色,顿时怒道:

“我不能先尔死!”

3 那么,光绪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人谋害而死?
长期以来,大量学者为此争论不休。由于当时不可能有案卷记录,再加上涉及中国宫廷内部最高掌权者之间的暗斗,想获得确切的史料证据确实是非常难的。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光绪是 “自然病死” 的观点是颇有拥趸的。这种观点的主要证据支撑,就是大量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关于光绪的 “脉案”—— 当时各大中医为皇帝会诊的诊断记录。

从光绪早年的 “脉案” 可知,他自幼体弱多病,而光绪自己在 37 岁口述和记录的《病原》中也写到:自己有长期遗精史,多的时候每月有 20 多次,少的时候每月也有两三次,导致长年耳鸣,气虚。再加上变法失败后被慈禧长年软禁,心情郁结,身体状况更是一路下滑。

根据记载,光绪虽为名义上的皇帝,但其实待遇很差,尤其是被软禁在瀛台后,一度到了 “食不果腹” 和 “衣不暖身” 的地步:很多菜肴都是腐臭的,要加菜须征得慈禧同意;居所年久失修,四处漏风,让人糊个纸窗也会引来慈禧恼怒。

即便是请来的太医,从问诊到开方,也必须全程由慈禧控制,导致一些太医在给光绪会诊过程中也只是走过场完成任务。有一次,光绪亲自检查开给自己的药物,发现枸杞上生的都是蛀虫,为此大发雷霆,却又无可奈何。

3

一度流传甚广的光绪帝像,但此像来源存疑
当然,慈禧 “虐待” 光绪的记载虽然随处可见,但这并非是光绪最终被 “谋杀” 的证据。从诸多 “脉案” 来看,光绪身虚体弱是长年的,也并非是 “暴卒而亡”。根据当时军机大臣兼督政大臣鹿传霖的日记,光绪在身亡前九天就已经 “八日未大便”,三日前已 “圣躬欠安”,二十日是 “午后上病危”。所以后世不少专家学者根据 “脉案” 分析,光绪很可能是因为长期生活清苦,医疗条件受限,导致受肺结核、风湿病、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困扰,最终因合并性感染或心力衰竭死亡 —— 先慈禧一天而亡,只是一个巧合。但对于光绪的 “脉案”,不少学者也存疑,因为这些所谓的 “脉案” 背后,是慈禧的大量干预,甚至有些太医问诊时慈禧就在一旁,光绪的病症都是由慈禧口述的。从逻辑上推断,慈禧这么做也可以理解:因为皇帝的脉案肯定是要存档留给后世的。
所以,也有大量的观点认为:

光绪绝非自然死亡,就是死于谋杀。

4 其实自光绪驾崩那天起,关于他是被谋杀的这一观点,一直就没消失过。
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光绪死时只有 38 岁,就算体弱多病,也不会如此巧合恰好死在 74 岁的慈禧前一天 —— 结合两人之前多年的恩怨情仇来看,若说一切都是天数,确实很难让人相信。

持这种观点的并非全是街头巷尾关注八卦的平头老百姓,也有很多具有 “特殊身份” 的人。

作为陪侍慈禧多年的女官,徳龄在她的《瀛台泣血记》中有很多赞美慈禧的话语,但却指出李莲英是毒死光绪的 “幕后黑手”:

“万恶的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经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发生问题了,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等待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不如让自己先下手为好。经过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

徳龄虽然把 “锅” 甩到李莲英头上,但她自己知道,如果没有慈禧的首肯,借李莲英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而她也并不想避讳这点:

“我竭力袒护老佛爷,可是对于她之经常虐待光绪,以及她谋害光绪性命的事,我却无法替她找出丝毫籍口。”

与徳龄持相同 “谋杀论” 观点的,还有另一个 “圈内人”,那就是溥仪。只不过他所听说的 “凶手” 并非李莲英。在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他写到:

“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

认为光绪是吃下 “毒物” 而死的,还有书法大家启功。作为清朝宗室,启功的曾祖父当时是礼部尚书,在慈禧太后的住所外侍奉。在《启功口述历史》中,他记录了一个从曾祖父那里流传下来的说法:

“就在宣布西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出来,出于职责,就问这个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酸奶)。”

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是徳龄、溥仪还是启功,虽然他们都是 “圈内人”,但他们认为光绪是被毒死的观点,也都是出于 “听说” 和自己揣测。包括启功的说法,虽然来自他的近亲,但谁也无法证明那碗 “塌喇” 和光绪之死之间的必然联系。

所以,关于光绪 “死于谋杀” 的观点虽然在逻辑上有无数的合理之处,却一直缺乏直接强有力的证据,以至于 “谋杀论” 虽然流传于街头巷尾,却始终无法成为定论。

关于 “自然病死论” 和 “谋杀论” 的观点之争,一直持续了 100 年。

直到光绪逝世 100 年之后,真相,似乎水落石出了。

52008 年,一场特殊的检验工作开始了。
这场检验工作由四个单位联合进行,分别是: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检定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和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

检验的主要对象是:光绪帝遗体的头发。

早在 1980 年,有关专家就对光绪帝的发辫进行过科学检验,试图弄清光绪帝是否中毒而死以及是否感染上了肺结核,但受困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未能有明确答案。

到了 2008 年,在各项技术水平已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再一次通过头发检验光绪帝的死因,成了一个可行的操作,而依据的原理就是:人体头发不同截段所含的微量元素,可以反映出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变化情况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

研究组将光绪帝的两截头发截成 95 个小段,每段都长 1 厘米左右。在严格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并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参照样本之后,研究组得出结论:

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远高于现代人以及清同时期其他人。

4

图表显示,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是同时代某草料官头发砷含量的 132 倍,是隆裕皇后的 261 倍。
由于在 1930 年代,光绪墓曾被盗,光绪的遗体被拖出棺木暴露于外界环境之下,那么是否可能是因为周边环境影响导致光绪帝头发的砷含量过高?研究组同时提取了光绪帝棺木内的碎屑、香料、残渣,墓室内各个区域的泥土、陵区内的各种水源进行检测,发现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与周边环境无关。5
除此之外,检测组通过对光绪帝的头发碎屑、遗骨碎屑、身着衣物的各个部位残片等等几十个标本的检测,再辅以小白鼠样本的同情况检测,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

第一,光绪帝头发的超高砷含量,只来自于他的尸体;

第二,光绪帝的尸体中砷含量最高的区域,来自于他的胃部;

第三,光绪帝尸体中砷含量远超于标准,也远超致死剂量。

在光绪帝的头发、遗骨、衣物中发现的这种剧毒砷化合物,最终被证明是三氧化二砷 —— 也就是民间俗称的 “砒霜”。

在这份报告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研究组大胆但又果断地给出了结论:

“因此,研究结论为: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至此,在百年之后,光绪帝的死因之谜有了一个科学检验的结论:

并非自然死亡,而是中毒死亡。

6
光绪帝的死因虽然有了结论,但还有一个大疑团没有解开:究竟是谁毒死了他?从 “谁得利谁有作案动机” 的角度来看,慈禧自然嫌疑最大,她能动用的资源也是最强的。但你又真的能完全排除李莲英或者袁世凯,包括还有大家不知道的人?
慈禧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让光绪 “先她而死”,但她最终是立载沣的长子溥仪为帝 —— 载沣和载湉是关系很好的亲兄弟。她如果真要害死光绪,为何又立他的亲侄子为帝?就不怕也会被 “翻烧饼”?还是实在无人可选?

李莲英虽然在宫内一手遮天,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太监,看主子眼色行事。虽然光绪痛恨他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但他真有那么大胆子自己决定毒死光绪?

袁世凯在光绪去世前已被 “明升暗降” 削去军权(在光绪去世后更是被载沣打发回老家,但不久即复出),在朝中不少人眼里已经 “仕途堪忧”,他是否有如此大的能量可以谋杀掉一个皇帝?

是否还有第四股势力?

作为 “光绪之死” 的另一个悬念,这个答案,至今没有一个公论。

来源:馒头说 微信号:mantoutalk

没钱的北漂年轻人,直接住进公司里

爱哲按:

对于大多数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租房」是开始新生活的时候绕不开的一环。

很多人对于住房的选择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居住环境和我们的生活体验紧密相关,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底色,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人生选择。

今天的三位讲述者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租一个靠谱的房子,而是分别选择住进了酒店、房车以及办公室里。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特殊的居住环境呢?住在这些地方又有哪些不一样的生活体验?这些非传统意义上的「家」,又能否让他们安放自我?

一、在酒店中安「家」
-1-

便利的生活

我是 Michelle,今年 26 岁。

我之前一直在澳洲求学,毕业之前,为了省钱,我一直和其他人合租公寓。与陌生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让我觉得非常不便。毕业之后,我便决定体验一下独居生活。

由于在工作之余还要准备司法考试,我首选一个离公司比较近的住所。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公司附近可以独居的房子每月租金需要 17000 港币,而我当时的工资只有每月 18000 港币。重新评估了自己的收支后,发现只能负担起每月 15000 港币以下的住房开销。

经过一番研究调查,我发现公司附近的酒店租住价格在每月 11000 港币 到 15000 港币之间。所以我决定,在酒店中安家。

一开始住进去的时候,我对酒店生活还抱有一点小小的期待,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稍微落脚一点了。也因为这个酒店是离我公司最近的一个酒店 —— 大概走路 15 分钟左右,我打败了所有人,成为了离公司最近的员工。

我租住的酒店位于一条相对比较安静的街道,是一家三星级酒店,在我以往住过的酒店里算是条件还可以的。我的房间面积是 19 平方米,隔音效果什么都特别好,所以我睡得还是挺踏实的。

星期一和星期四是酒店的固定打扫日。上班一天后回到酒店,就能看到已经被打扫干净的房间 —— 床单铺整齐了,毛巾换好了,还会添两瓶水,看到这些心里就会很舒服。我工作基本上要到晚上八九点,累了一天回到家实在不想看到一个乱糟糟的地方。

酒店房间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出色的特点,就是它的层高比较高,有一扇明亮的大窗子。从窗户望出去,还可以从香港林立的写字楼缝隙中,看到对面的海景,我感到很满足。

1

-2-

这不是我的「家」

刚入住酒店的一段时间内,酒店生活跟我想象中的一样完美。除了定时的客房清洁外,还有收快递,房间维修等服务,日常琐事,完全不需要我费心处理。但那扇我最喜欢的大窗户却在不久后带来了我酒店生活的第一个阴影。

在香港大部分酒店的窗户都是打不开的,酒店的空调换气功能也远不及开窗通风的效果,所以住的时间长了,房间里的空气很不好,我会闻到一些刺鼻的气味。

比如,有一次我闻到了一股强烈的,不明来源的烟味,当酒店房间出现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换新房间往往是最容易的解决办法,所以当时,酒店就安排我入住了新的房间。

其实,出于各原因,我被迫换过很多次房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星期日,我突然接到酒店的电话,让我紧急搬离房间,原因是我楼上的房间漏水。星期日是难得的休息日,本想在这一天放松一下的我,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整理了 7 个小时的行李,再将沉重的行李搬上搬。等我把行李都搬到新房间后,天都已经黑了。

那一刻我突然有种强烈的,不安定的感觉。虽然不管是租房还是住酒店,房子都不是我自己的,但租房可能稳定性和给人的安定性会更高一些,不会时不时就让你搬上搬下。

除了这个问题,在我住的酒店里,洗衣服是需要排队的。洗一次衣服是 30 分钟,烘干要 40 分钟, 但大家就是这样,拿着袋子,站成一排,安静地等待。看到这个画面我觉得还挺不可思议的,大家的时间这么不宝贵吗?

因为衣服都是烘干出来的,所以多少会有些褶皱,但房间里是没有配备熨斗的,所以我每天都穿着皱巴巴的衣服上班。时间久了,同事会问我,「为什么你的衣服总是这么皱啊?」这让我有一种生活的很不体面的感觉。所以我希望可以买一个挂烫机或者熨斗。

但是酒店房间不仅没有地方放置或收纳这些小家电,也没有空间让我熨衣服。我的房间总共就三个抽屉,而且都很浅。所以我在买每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考虑,「如果我买回去了该放在哪里?」这个问题。

比如,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喝豆浆的人,其实在香港是挺难买到内地那种豆浆的,所以我当时很想买一个豆浆机,但又想了想,觉得太占地方,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个人生活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住在一个几乎没有自己印记的地方,「家」的感觉,似乎成为了奢侈。但这些我都还可以接受,毕竟一个人漂泊在外,想找到归属感本就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但是住的时间越来越长之后,我发现有的事情是无法让渡的,比如,一口自己做的热乎饭菜。

-3-

厕所中的小火锅

我在吃的方面非常被动,一吃外卖我就会长痘。来到香港之后,因为长期吃外卖,我的脸上痘痘大爆发。中医也劝诫我说,让我考虑自己做饭,因为外卖的油和盐太重了,而我的身体对此很敏感。

住在酒店对做饭的限制主要在两方面。第一,操作台空间受限。第二,很可能会烟雾延误警报装置。经过一番研究,我发现在厕所里做饭最可行,一来绝对不会触发警报,二来厕所是酒店房间内唯一有水的地方。

我记得那是一个大年夜,正好是香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决定在酒店房间里自己煮个小火锅,于是我把电火锅拖了两个拖线板,接到了厕所里。

厕所里的空间太小,而火锅所需食材有太多,所以有些食材我就放到了马桶盖上面。把牛肉丸、虾滑等食材放在马桶盖上的那一刻,我多少心里有点膈应,毕竟一盖之隔,上面是吃的,下面就是排泄的。再加上酒店里的垃圾桶也没有盖子,每次瞟到垃圾桶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想干呕。

但为了在大年夜吃到自己做的火锅,我忍着恶心把火锅在厕所的台面上煮开了,然后把电煮锅移到了厕所外面。但为了防止烟雾警报报警,每隔大概 20 分钟,我都会把锅再次移到厕所煮一会,这顿饭就一直就这样来回折腾。

其实看到自己支起来的小火锅,我是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但同时内心也涌起了一丝心酸的感觉。

香港的过年气氛浓厚非常浓,而酒店房间里就我自己一个人,费尽心思,只为吃一顿小火锅,那种孤独感更容易被放大。一个人漂泊在外,如果住宿上面有比较多的困难的话,想家的感觉的确会更加强烈。

2

-4-

算了,住公寓吧

我在酒店住了将近六个月的时候,我感觉已经到达忍耐的边缘了。

有一天早上上班之前,我想吃个牛奶麦片,于是我用一个小奶锅在卫生间煮奶。早上的时间比较宝贵,所以我比较着急,在我进进出出的时候,一不小心被拖线板的电线绊倒了,小奶锅一下子被打翻在地。一瞬间,整个卫生间包括我的裤子鞋袜全都被溅上了牛奶。

这本来是微波炉 30 秒钟就能解决的事,而我却需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去克服。

有时候,崩溃就是一瞬间的事,我下定决心搬离这个酒店。

我花了两周时间找公寓,因为价格和租住时间都有要求,可供我选择的房子很少。最终在同事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老公寓。

但拿到钥匙的第一天,我发现这个老公寓非常吵。在房间里,我能清晰地听到楼下卡车路过的声音,那个声音很大,连带着玻璃都在震动,吵得我不能入眠,我当时感觉我就睡在马路边。我一下有一种以后会失去安稳睡眠的失落感。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这个房子有马桶漏水等问题。我当时很纠结要不要换房子,我已经付了 4 万港币的押金,这笔钱是不会退回的,如果再换公寓,我已经没有钱再付押金了。

-5-

妥协

纠结了一天后,我决定不再去找新的房子,搬回原来的酒店里。

原本让我觉得最重要的做饭问题,在睡眠问题面前,变得不再重要了。我突然明白了,在自己目前的人生阶段里,我能达到的条件是有限的,我需要做出一些妥协来适应当下的环境,住酒店也许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当我再次回到酒店,房间看起来变得顺眼多了。那一晚,我睡得特别踏实。

3

前前后后,我一共在这个酒店住了九个月,回来就回内地备考司法考试了。住酒店确实有很多好的地方,它大大提高了灵活性。哪些东西适不适合自己,都是要自己去体会的。

我以前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主义的人,不管挣多挣少,我都觉得必须做自己热爱的工作。但这一次住酒店的经历就让我认识到钱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让你的生活更加容易。如果我住得起条件更好的、可以自己做饭的酒店式公寓,体验应该会比这次好很多。

但是我觉得,眼前的困难可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工资的增加或者各种人生的变化而改变。我觉得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更容易的,还是要对未来的生活抱有希望。

二、住进办公室的冒险
-1-

勇敢的决定

我是 Jack,今年 22 岁,来自山西。

当时我还是一个在校生,当我知道有机会来北京这家公司实习的时候非常激动,因为这是我很想做的行业,这家公司我也一直非常向往。

对于一个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公司周边的房租非常昂贵,实习工资完全负担不了这样的成本。而可以负担的起的房子又需要我每天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在通勤上,我更希望自己能把这些时间省下来精进自己的能力。

但当时很年轻,有一腔热血,我觉得如果能做我喜欢的工作,在生活上吃点苦不算什么。我很快想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直接住进公司里。

我实习的公司位置比较偏,公司的办公地点不是一个典型的办公楼,办公区域很大,将近三四百平。

办公室里除了桌子还有一个比较长的沙发和一张行军床可以供我睡觉。行军床大概 0.6 米宽、2 米长,我第一天就选择睡在了这张行军床上。我身高 1 米 8 左右,行军床虽然睡得下,但我一翻身就会掉到地上。

因为当时是夏天,我晚上就盖一些比较薄的毯子。对于一个男生来讲,我觉得没什么不太方便的地方。

办公楼一到晚上 10 点就会全部熄灯,而厕所距离办公室又有一段距离,一开始我对晚上上厕所这件事是有一点恐惧的。整个走廊超级黑,只有安全出口的标识灯会透出一点绿光,我需要打着手电,推开一个厚重的消防门,再走一段才能走到。在通往厕所的路上,我会感觉头皮发麻,总觉得背后有人,会下意识地回头看。

但这个公司对于长期居住者还是比较友好的,尤其在吃方面。办公室里配有微波炉、冰箱、咖啡机,我还买了一个小电煮锅,可以简单煮一些速冻食品,公司不远处有一条实惠的餐饮街,完全可以满足我的胃口。

-2-

深夜,无「家」可归

但是随着住在公司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一些租住在公寓内根本无须烦恼的事,变成了我的挑战。

比如,办公室所在的大楼跟一般写字楼一样,都有门禁时间。

有一个周五,我和同事出去吃饭,当我回来的时候超过了门禁时间,就被保安拦了下来。无论我如何请求保安就是不肯放我进来,他一直按着电梯不放手,我们僵持了很久,我还是被迫走出了大楼。

那晚,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周围一辆车都没有,我看了看时间,天可能一会就要亮了,突然觉得这件事很荒唐,我有一个暂且可以住的地方,我却在周末的晚上无「家」可归。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深夜审视北京的街道,这个城市突然给了我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还好,最后有位朋友收留了我。

公司的门禁时间其实经常会影响我休息日的娱乐,因为公司位置比较偏的,如果朋友在市中心约见,我可能连晚上在外面吃饭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我赶回公司就要一个半小时,所以我每晚八点多就要往回走了,而这个时间,很多人刚开始吃晚饭。

就连每次跟同事们在公司附近聚餐,我的手机都会设一个闹钟,到差不多该回去的时间,我手机的闹钟声就会打断大家的谈话。所以那段时间,同事们戏称我为「灰姑娘」。我自己觉得这个外号很有趣。

-3-

被迫变成工作狂

住在公司的确让我和同事们相处得更加密切了,我有了更多机会和同事们交流,对于想要在实习期学到更多东西的我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但是,也正因为我每天都住在公司,这份实习工作对于我变成了一个无形的牢笼,让我失去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和业余空间。

有天晚上,一位同事加班加到晚上十一点多,我就先去睡了。我刚刚有些困意,那个同事就来敲门,问我能不能帮她解决一些软件问题,那个同事看起来很抱歉,但是如果问题不解决,她今晚就无法完成工作,而我又是恰好很擅长软件,也是她能找到的唯一一位同事,于是我就起床去帮了她。

那段时间,我每天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和闭眼前的最后一件事都是工作。完全无法把生活和工作割裂开。虽然我很热爱我的工作,但这样还是很累的。我身边一直都有人在,他们都处于一个工作的状态,所以我自己自然也是放不下来那股劲儿。

-4-

办公室中的「荒野求生」

还有洗澡这件听起来非常日常的事,都变成了对我来说很有挑战的任务。

办公室的厕所是没有热水的,公司附近也没有比较平价的公共澡堂。最后我在购物软件上尝试搜索「便携式洗澡用品」之类的词,找到一种手动按压出水的洗澡装置。它由一个水桶和一个淋浴喷头组成,我把它拿进公共卫生间里的厕所隔间洗澡。

4

每次洗澡,我至少都需要 40 分钟。并不是单纯洗 40 分钟,而是洗澡之前需要有很多准备工作。

我需要拿洗澡装置、拖线板、换洗衣服、电热水壶等物品到厕所,而这些东西我是无法一次性拿完的,每次洗澡都需要搬两三趟,厕所又离办公室比较远,这个过程是很累的。

有时候同事加班,他们就会看着我穿着拖鞋,拿着这些物品还有神奇的洗澡装置一趟一趟走,他们都惊讶于我住在这样的地方还能洗澡。

当时还有一个同事觉得我太艰苦了,给我转了 2000 块钱,想让我拿这个钱去外边租房,我还是挺感动的。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可以持续下去的方法,所以最终还是拒绝了。

夏天其实还好,但到了冬天,挑战就升级了。

在卫生间洗澡变得很冷,于是我买了一个户外露营用的小帐篷,洗澡的时候放在卫生间隔间里保温,我当时都佩服自己的智慧。当然,洗澡这件事就变得更加麻烦了。

办公室本身的保温也不是太好,冬冷夏热。有一段时间我感冒了,后来也有一些发烧,整个人精神都不太好,吃饭也没胃口。一到晚上,想到还要去洗漱,还要一趟一趟搬东西,我突然觉得很动摇,突然有些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吃这些苦呢。

其实我每天状态最低的时候大概就是在晚上了,因为上了一天班,很累,还要去折腾很多趟洗漱。有时有就会问自己,我到底是图什么呢?但睡了一觉后,第二天早上疲惫感会短暂消失,就会觉得,我还可以坚持下去,毕竟是为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我找到了新的工作。离职后,同事们送了一幅锦旗给我,当我看到锦旗的时候笑出了声,锦旗上面有八个大字 ——「百万后期,XX 贝尔」。「XX」就是我们公司所在的地名,「贝尔」指的是贝爷,很多人都知道,他以荒野求生著称。

现在回想这段经历,我第一感觉是觉得有些尴尬的。我现已经可以自己租房住了,如果再让我住在公司,我觉得我不一定能承受。但我也还是会觉得这也是一个挺好的经历,虽然很辛苦,但我收获了很多想学到的东西,也收获了一段一般人没有过的体验。

三、住进房车,浪迹天涯
-1-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叫罗奇,今年将近 40 岁了,来自湖南。

我之前一直在大理租房,做自由职业。2017 年,我曾经想过要在大理扎根,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那一年,大理房价涨势凶猛,户型差一点的房子都要接近 200 万一套,买房意味着我要投入全部积蓄,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可怕。

买不起房带给我很大焦虑,之后的半年,我都在学习一些经济学的东西,想挣一笔快钱。我一天 24 小时都在房间里,盯着电脑看 K 线图,足不出户,吃饭全靠外卖。

那半年里,我是有机会可以全款买房的,但人性是贪婪的,我舍不得从股市里出来,那段时间,我好像被囚禁在了股市里,那其实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也是我人生最不自由的状态,所以我想从那种状态里摆脱出来。

当时大理落了一颗巨大的流星,我跟我的朋友突发奇想,想去看看这颗流星落在哪里。我们坐着他改造的房车一路向西去往香格里拉,我们看着月光下的雪山,感觉非常震撼。

在房车上看风景给我带来了非常好的感觉,当时我就觉得房车是个很不错的东西,很自由,它满足了我对这个世界很多浪漫的想象。

我决定买的这辆房车是一个设计师改造的,原本是辆中巴,将近 40 万。车内大部分是实木的内饰,看起来比较温馨。车内有会客区域,最多可以坐下八到九个人。中间的桌子可以升降,也可以变成一个床。车内还有几个吊柜和衣柜,柜下放了洗衣机。车的尾部是一个 1 平方米左右的厕所,可以容纳一个人洗澡。

提车的时候,我觉得终于有一个自己的小窝了,只要我不卖掉它,就没有人能把它从我身边抢走。从此可以过上一种想走就走的生活,过上所谓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生活。

第一次开房车上路的时,我就觉得自己最酷也最幸运,心里感到很安稳。

下高速后,我找到一个类似于城市郊野公园的地方停车,地方偏僻,周围杂草很多,又在水边,到了夜里,车里进了很多蚊子,我一直在打蚊子,打死几十只,满手都是血。这个问题直到后来也一直没有解决,虽然想过很多办法,比如说弄个纱窗门,但终究没法解决。除了蚊子,我还在车上见过老鼠。

但总得来说还是很开心的。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房车旅行。

5

-2-

游牧人生

一开始住上房车的时候,我觉得很幸福。无论开到哪里,我都可以下车欣赏沿途的风景,到了困了累了的时候,就把车开到附近的服务区睡上一觉。房车里的水电以及日用品,虽然很有限,却也足够支撑我一人的日常消耗。

我没有太明确的计划,只是知道我要去没去过的地方,每天都会期待下一站的风景。住房车的那段日子,让我感动的是一些生活碎片。

记得有一次我生日,在大理,我给自己买了一个小蛋糕插个蜡烛,把车停在路边。我开了很少的灯,一边看着外面的景色,一边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当时还能看到村庄里的灯光,和洱海的风景,感觉实在太惬意了。

这个时候有人敲了敲我的车门,我一看是我的朋友。他刚好路过,看到我的车停在路边,于是我邀请他上来分享我的生日蛋糕。这个朋友也是一位著名摄影师,平时请他拍照很贵,他还免费帮我拍了一张照片。如果这是在家里,就不会像这样,朋友恰好经过,上来陪我聊聊天。

还有一次难忘的体验。我开房车和朋友去一个叫喀什河的地方漂流。喀什河边没有什么民宿,我们停在河边,一些人在画画,我在看书,然后我们就一起在车上吃火锅,感觉很美妙。

我喜欢把车停在海边,我记得在阿那亚的海边上,我看到过成千上万只水母,目之所及都是那种白色的气泡状的透明生物,在那一刻你会忘记自己是在地球上,感觉自己像在太空一样。

住房车其实不会给我省下太多钱,房车花费的油费、过路费以及在大城市的停车费其实是不少的一笔钱。平均算下来,每个月在房车上的花销也要有三、五千元,和租房是差不多的。

但是,风景好的地方,一般都是没有住宿的,我觉得没办法单纯从经济上计算。

住在房车的这一年半里,我行驶了 25000 公里的路程,周游了将近 30 个城市。不仅去了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也去看了秦皇岛、乌鲁木齐、天山、敦煌等地方的风光。

6

-3-

房车的阴影

但是,住得时间长了我就会发现还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房车总会坏掉。

去新疆的路上,一直是盘山路,速度时快时慢,房车一般都很重,将近 4 吨,自动档的房车在这种过程中变速箱会过热,我排掉了车里全部的用水都不管用。最后我决定放弃,掉头回大理了。回到大理之后,房车的刹车就完全坏掉了,这种事情在路上是很常见。

之后我又去了海南,夏天的海南又闷又热,想要居住在房车内就必须要开空调。我车上有两个空调,一个车载空调,一个家用空调,但是当时我的两个空调都出了问题。在使用家用空调外接电源时,我还发现有漏电危险,我的手一摸到车门就会触电,最后我就都不敢再用了。

但是不开空调的话,车内的潮湿闷热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车内用水也支撑不了频繁的洗澡,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状态非常不好,第一次有了想放弃住房车的念头。

-4-

「消失」的世界

直到 2019 年年底出现疫情,发现很多人被封在高速公路上的情况。当时我在惠州,就决定不再折腾了,留在了惠州平海镇那个地方。

由于是外地车牌,本地很好的停车场也不让我进入,朋友的小区已经完全封闭。那段时间我一般都把房车开到山脚下一个寺庙里的停车场里,在那会比较有安全感。

疫情期间,在房车里的好处之一就是不需要受物业或者保安管制,我变成了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我感觉自己不属于任何小区或是组织机构,好像被整个世界遗忘掉了。

虽然确实比封控在小区内的人自由,但我的自由也是有限的。除了去超市买东西,我就见不到其他人了,就算有人经过,他们也是藏在口罩下面,我们没有任何交流。我感觉到整个世界好像突然从面前消失,这个世界只剩下我和寺庙的钟声一样。

面对疫情的危机,原本自由和开放的世界,一下子崩解了。即使每天与房车为伴,我也一样被「困」在了原地。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距离上的逐渐疏远,和他人的亲近似乎变成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向热爱交际的我,也变得不再愿意打开自己,接触其他人了。

那段时间,我开始重新思考住房车这件事,也开始思考我想要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开始觉得可能重要的并不是房车这个载体,而是接触和开放的意愿。房车可能也不是追求自由的唯一选择。

所以后来我就慢慢脱离了房车。

现在我居住在大理一个本地人的两室一厅的房子里,我买了一辆用于通勤的 SUV,生活变得很规律,这对于之前的我来说简直无法想象,我以前完全无法忍受固定的上班时间,也无法忍受不能拔腿就走的生活。但现在,我觉得花时间在我喜欢的工作上,也是很幸福的。

如今,我觉得「自由」其实是对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的掌控,在对世界怀抱着开放心态的同时,做能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

来源:故事 FM 微信号:story_fm

歌尔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文 / 刘芮

来源 / 有数 DataVision(ID:ycsypl)

11 月 9 日,果链龙头歌尔股份开盘一字跌停。

引发巨震的是 8 日晚间一则来自台湾地区的 “小道消息”:“苹果 ECN 发现歌尔不良率造假三年,歌尔正在挽回,但该行为踩到苹果红线。”

当天歌尔股份就迅速发布公告,称 “境外某大客户” 通知,暂停生产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预计影响 2022 年度营业收入 33 亿元,按 2021 年营收来看,仅占:4.2%。

翻译一下,大概实锤苹果不让歌尔产 AirPods 了。

个位数的营收减少,就将一个市值近千亿的龙头企业按在跌停板上,甚至直接暴出排队离职的消息,多少显得有些夸张。但事实却是,歌尔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歌尔到底怎么了?

先理解一下 4.2% 这个数字:指的是苹果发现良率造假后,今年剩余时间还未交付的 AirPods 大概能贡献 4.2% 的营收。

但资本市场讲的是长期主义价值投资,三年怎么办?五年怎么办?先跑为敬吧。

而歌尔是一家典型的苹果产业链上 OEM 企业。在消费电子产业中,苹果、华为、小米这类终端品牌并不直接生产手机等产品,而是选择将设计好的手机、耳机交给下游的富士康、立讯等企业进行生产,计件付费,这种生产关系被称为 OEM 模式。

歌尔生产的大部分产品是苹果的 AirPods,在 2021 年年报中,苹果正是那位代号 “客户一”,营收占比 42.49% 的大客户。

歌尔为这位 “客户一” 提供三类产品:扬声器和 MEMS 等精密零组件产品(电子产品零配件),HomePod 智能音箱产品,以及无线耳机 AirPods。由于后两者都是整机代工,相对来说利润总数更高一些。

其中,AirPods 是歌尔为苹果代工的各项业务中占比最高的一项。自 2018 年打入苹果 AirPods 组装产业链,歌尔的营收与股价一度坐上火箭,2018-2021 年间,歌尔的营业收入 CAGR 高达 48.78%,归母净利润 CAGR 更是高达 70.14%。

据光大证券分析,AirPods 在 2020 年以及 2021 年期间,大约为歌尔带来了 206 亿,以及 244 亿的营收,占歌尔营收总额的 35.7%,以及 31%。

那么以歌尔给出的官方回应,暂停后约两个月时间的订单影响营收 33 亿来倒推全年,那么这项被暂停业务的全年营收总额应在两百亿上下,和估测的 AirPods 带来的收入基本匹配。

最后则是来自天风国际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重锤称:歌尔股份暂停生产的产品可能为 AirPods Pro 2,并且不是需求不足导致的,而是生产问题。目前,苹果第一供应商立讯精密已扩产,并获得 AirPods Pro 2 的所有订单并成为该产品的独家组装商。

这才有了 “员工从歌尔离职直接坐车去立讯精密” 的传闻。

也就是说,如果这款暂停合作的产品真的是 AirPods,那么当 “客户一” 发现欺诈的时候,会只影响 4.2% 吗?

实际上,丢掉的是这位营收占比 42% 的超级大客户,以及营收占比 31% 的核心业务。

但这显然不是歌尔面临的唯一的麻烦。

不就是丢了一单吗?

对 OEM 企业来说,丢单是一件足以影响企业存亡的大事:

如果传言属实,必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另一个更直接的影响则是,花大价钱买来的设备和产线没用了。

OEM 往往是重资产企业,丢掉订单后,设备买来放在那积灰就足以拖垮一家企业。

1998 年乔布斯重回苹果时,苹果还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超级巨无霸企业,从美国到爱尔兰,从新加坡到日本,到处都有苹果的工厂,工厂背后的巨大资本开支一度让苹果濒临破产。

随后,乔布斯请来了供应链管理大师库克,并将产品的将生产代工交给了富士康、立讯、歌尔这样的 OEM 企业,自己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研发销售之上。

相应的,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的脏活累活重资产苦活,也就顺手交给中游的 OEM 企业身上。在 2019 年之前,这部分钱通常由 OEM 企业与苹果共同承担,OEM 出大头,苹果出小头。

但 2019 年后苹果改变了策略,表示苦一苦郭台铭,骂名我来担,对 OEM 的投入越来越吝啬。反映到财务数字上,2018-2022 年间,苹果的固定资产投入整体处于不断下滑状态。相应的,盖厂与设备投入的成本,也就越来越多的被 OEM 企业承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为苹果代工的 OEM,都具备相同的特性,高资本开支、高负债、高风险。前期投入的巨额固定资产开支,以及后续的折旧,共同拖垮一家 OEM 企业的财务。

从歌尔的现金流状况可以看出,自 2018 年,接下 AirPods 订单后,资本开支与研发费用连年暴涨。但与此同时,歌尔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常年低于资本开支与研发费用的总额。

可一旦订单没了呢?设备成了废铁,研发打了水漂。但开工厂建产线的成本还没摊完,这就尴尬了。

类似的苹果砍单事件在歌尔之前,曾发生过两次。

第一家叫极特先进,2013 年,为了用蓝宝石替代康宁的玻璃屏幕,在苹果支持下,美国一家叫做极特先进的企业一举花了 9 亿美金在在亚利桑那州盖蓝宝石工厂。按照合约,苹果会预付 5.78 亿美金的预购款给极特先进,用于扩产以及相关的设备投入。

相似的温情开头,却在仅仅一年后迎来残酷结局:苹果因为蓝宝石成本高且易碎,重回了康宁怀抱。而激进扩产的极特先进,为了偿还债务,甚至沦落到了以卖熔炉还债、裁员破产的结局收尾。

另一家叫欧菲光,仅仅因苹果终止采购,2021 年年中,欧菲光净利润暴跌逾九成。在这背后,2020 年,欧菲光因此计提资产减值 25.77 亿;2021 年减值 4.28 亿元,到了 2022 年前三季度,欧菲光已经没有苹果的业务,却还是得扛着 14.96 亿元的资产减值总额。

而对歌尔来说,2018 年才首次切入苹果 AirPods 产业链,2019 年才开始为此借钱在潍坊、越南等地建下近二十条产线,仅仅过了三年时间,就要因此废弃,这显然是一笔比丢失订单本身要更可怕的鬼故事。

那么苹果砍单了,空置的产线拿来生产小米或华为的耳机行不行?答案是不行。

消费电子产业链中,为苹果代工的设备通常属于定制化设备,并不能简单改造就用于同类型其他厂家产品代工。

同时歌尔 2022 年中报中,来自国内的营收占比仅为 7.84%,AirPods 所处的 TWS 耳机市场中。华强北出产的产品才是出货主力,基本和歌尔没太大关系。

还剩最后一条路,代工 AirPods 在当前的营收占比中虽然有 30% 左右,但 VR 为代表的智能硬件才是如今撑起歌尔营收的大头,毕竟歌尔代工了全球 80% VR 产品。

只是,VR 的梦真的靠谱吗?

VR 的梦靠谱吗?

从歌尔整体来看,其主营业务可以分为三大类:

(1)精密零组件,其核心产品为声学零组件。这是歌尔成立后的发家业务,并在 2010 年前后借此切入苹果,一举实现业绩飞跃。目前是歌尔三大业务中体量最小,营收最稳定,但毛利最高的业务。

(2)智能声学整机,核心产品为苹果的 AirPods 耳机代工。2018 年切入,2019 年良率提升,拿下更多份额,是 2019-2020 年间,歌尔营收、成本、利润占比最高的业务。

(3)智能硬件,核心产品主要是索尼的 PS,以及 meta 的 VR 代工业务。整体毛利不高,但却是这一波元宇宙浪潮中,三大业务里增长最为快,也是目前营收占比最高的一个,更是最性感的一个。

随着 AirPods 业务的暂停合作,歌尔的核心业务支柱和想象空间就只能寄托于代工 VR 的智能硬件业务之上。

但问题是,VR 代工有两大隐患摆在面前:

1. 来自 Facebook 的订单并不稳定。

Facebook 和歌尔早有矛盾。前些年歌尔自己孵化过一家知名 VR 创业企业,而作为代工厂的歌尔这就是直接正面和客户抢生意,这可是代工行业的大忌。虽然后来歌尔将其以 90 亿出售,但也为歌尔和 Facebook 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同时,关于消费电子产业链代工,一个默认的事实是出货量大的终端品牌一定会选择引入二供、三供,与原本的一供形成竞争,既可分散风险,又能内卷压低价格。

比如 iPhone 代工,被富士康、和硕、立讯三家分食,即使小米,在手机组装上,也会选择富士康、英华达、闻泰科技、比亚迪电子等多家企业竞争。

而对于歌尔来说,关系本就不稳定的 Facebook 引入新的竞争对手来代工,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2.Facebook 画的大饼,并不靠谱。

关于 VR 的发展,现在叫 Meta 的这位曾经画过一个非常美丽的大饼。2019 年,扎克伯格曾表示 “1000 万用户为 VR 可持续、可盈利的门槛,一旦达到并跨过这个阈值,内容和生态系统就会爆炸性增长。”

翻译一下,从前 VR 不行,是因为买的人不多,开发者赚不了钱,未来有超过一千万人购买,开发者就能赚钱,开发更好的软件,然后吸引更多的人群购买,形成 VR 设备销售增长的永动机。

于是,在 Meta 对其新品 Oculus quest 2 连续的骨折级大降价后,仅 2021 年一年,全球的 VR 产品出货量就飞速到达了扎克伯格梦想中的 1095 万台(当然,必须考虑疫情被困在家,催生了不少 VR 看片需求)。

可惜,历史上,无论是最早的任天堂游戏机市场,还是智能手机崛起,所谓的 1000 万部仅仅只是一个数字。预想中的生态大爆发并未到来。

症结出在哪里?

技术。

关于 VR 何时能够成为一个大众化产品,业内有几个共识性的关键指标:分辨率 24K 高清、刷新率 50-240Hz 视网膜清晰度、最终 150g 左右、并且在沉浸感 – 佩戴舒适度 – 性价比之间取得平衡之时。

再来看 Meta 的 Quest 2:分辨率不到 4K、刷新率平均 90Hz、重量 503g、起售价 299 美元。

显然,当前在沉浸感尚未达标的情况下,重量还超标了,基本与舒适感无缘。

也就是说,当前的 VR,依旧是一个靠补贴换销量的不可持续市场,看黄片的需求确实是被满足了,但想要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还早呢。

于是,意识到补贴换销量策略不可行的 Mata,在今年立刻转变了策略:8 月起,在性能并未有任何提升的情况下,meta 的 Quest 2 头显 256GB 型号价格上涨 25%,128GB 型号上涨 33%,几乎所有官方配件都提价 7-25%。

涨价后,Meta 不再亏钱了,但销量也随之下滑。苦了的是为,Meta 代工的歌尔,业内预测,随着 quest 2 涨价,整体销量预计下滑 20%-30%,总量预计在 900 万台左右。

随着第二大金主 Meta 的摆烂,歌尔的另一大核心支柱性业务也被蒙上阴云。

尾声:代工厂的宿命

关于歌尔与苹果 AirPods 合作的中止,业内人士其实并不惊讶。一直以来,苹果对于供应链的利润压迫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OEM 们过得都是刀尖舔血的日子。

为保住微薄的利润,一些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挪到印度、越南降低成本,一些企业选择自动化降低人力支出,同时也有不少 OEM 会选择虚报良率、谎报成本、偷偷挪用苹果设备的方式,来为自己换来一线生机。

作为最大的苹果产业链企业,富士康正是其中好手。The Information 曾刊发雄文《Inside Apple’s Eroding Partnership with Foxconn》,揭露富士康与苹果之间的斗智斗勇:

・2015 年,富士康悄悄搬走闲置的苹果射频设备,用来测试一家苹果竞品的产品,逼得苹果开始在自有设备上贴上追踪标签;

・2018 年,iPad Pro 试生产,富士康对苹果谎报了用工数量;

・生产 iPhone 时,遇到金属碎片或螺丝松动,本该按照苹果要求直接报废设备。但富士康为节省人力成本,悄悄把碎片取出,并以次充好虚报良率。

作为苹果最亲密的战友,富士康一边配合苹果一步步把工厂扩展到东南亚,一边眼睁睁看着苹果一点一点扶持起立讯精密与和硕参与竞争。一边背负血汗工厂的骂名,一边在苹果的严密监视下捞一点油水出来。在用尽了心思,保住了苹果产业链龙头地位之后:

2021 年,富士康净利润率高达 2.3%。

985毕业生回家乡县城当公务员:入职一年经历了几次情绪崩溃

一年前,22岁的张茗雨从国内名列前茅的985高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县城,进入体制内——这正是父母口中“离家近、工作又稳定”的理想状态。当挤过独木桥、考公上岸后,她能适应基层的工作吗?

张茗雨自述:当时最迫切想有一份工作。于是,我报考了东南沿海一个县城机关的综合管理岗。省考面试排名出来后,我知道自己基本能进录用名单了。我爸很高兴,因为他也在体制内工作。我妈心情复杂,她希望我考研深造。我自己并没有感到很开心,而是觉得,人生似乎一眼望到头了。

进体制前,我对这份家乡县城的基层工作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繁琐重复,但挺体面。但后来我很快发现,我的预期不够准确,在这里,个人的声音被压缩得很小。刚进单位的例会上,我觉得领导的某项安排不太合理,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身边的同事拍了拍我,提醒我别再说了。其实,我只是想要一个平等沟通的环境而已。

这一年我学到了什么?可能是写材料吧。我常写的内容有两种:本部门的领导发言稿和材料整合。写着写着就会知道,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结构格式,哪些内容是好看的,哪些内容是不要的,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另外,我的日常工作还包括复印材料,帮领导联系收发室,举办单位活动等等。

入职一年,我大概经历了几次情绪崩溃的瞬间。第一次是单位有个评选报名工作,我们领导负责发通知,我负责收集报名材料。当时材料提交时间已经过了,一位40多岁的男同事把材料拍到我办公桌上,用手指着我,对我大声吼,指责我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通知他。我当时很委屈,想和他解释(因为负责发通知的不是我),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第二次是领导记错了业务对接人,让完全不熟悉业务内容的我留下来加班。我和领导解释后,她还是给我分配了一些并不着急的活,并且让我当晚做完。当时是年底,我已经连续加班了好几天,但想起来都是排桌位、采买部门福利之类的琐碎工作。九点多回到出租屋后,我一边煮着两个水煮蛋当晚饭,一边给父母打电话,当时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父母就劝我:“用平常心去看,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还经历过一次尴尬的相亲经历。在没有和我沟通的情况下,同事把我的微信推给了一位同样在体制内、1990年出生的男生。相亲对象开场就把年龄、身高、体重、房车情况,及个人爱好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一通,高效却也程式化。在县城,人们的普遍看法:在体制内工作是很体面的,在相亲市场上也通常是个优势。

有时候我也会想,选择考公回到县城,是个正确的决定吗?如果从体制出来,我能去哪里呢?我并不是个大胆的人,从考上公务员开始,我就知道我不会轻易离职。就这样,我常常觉得自己困在了围城里,我害怕自己躺着躺着,就真的平了。最近,我常劝慰自己,开始的这一年总是煎熬的,以后总会慢慢好起来。我还打算去考个证,也并不是一定需要这个资格,只是想通过设立一个目标,让自己觉得有动力。(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张茗雨为化名)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潘璐

20 个减肥真相

@营养师顾中一:下面这 20 个减肥真相,能帮你在控制体重这个终生事业上,少走一点弯路。

1、 中年发福,不是因为代谢慢。我们的代谢率从 20 岁到 60 岁一直很稳定,并不存在 25 岁或 30 岁后明显降低的情况。动太少了才是重要原因 [1]!

2、对于 BMI 达不到医学上超重和肥胖标准的人来说,用隔日断食的方法减肥并不如传统减肥效果好,还会造成肌肉流失以及运动意愿下降 [4]。

3、快速减肥营其实不是啥新鲜事物,在过去的几十年,美国有大量的商业减肥营以及减肥真人秀,最终大多数人都反弹了。

4、咖啡因不是减肥药,但从多个方面来说对减肥有利,帮你在少吃、多动、多耗能方面轻松一点。前提是你选纯咖啡,而不是加了很多糖、脂肪的卡布奇诺什么的。

5、左旋肉碱减肥不靠谱,除非运动量极大的人都不需要吃。吃了感觉有用要小心其中添加了违禁药品。

6、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走路消耗热量大概是跑步的 70% ,但跑步等剧烈运动结束后还能消耗更多热量。追求减肥效率,跑步及其他高强度运动更好,但走路更容易坚持。

7、喝饮料的时候,空嚼几口再咽下去,就能增加「食物热效应 (DIT)」消耗,也就等于是摄入的净热量会变少一丁点儿。固体食物多嚼一嚼也有同样效果。细嚼慢咽还能让人感觉更饱,从而利于减肥 [2]。

8、「素 – 荤 – 主食」这个吃饭顺序能帮你降低餐后血糖,长期坚持还可能有助减肥。饭前 30 分钟吃点蛋白质或者纤维类零食也有类似效果 [3] 。

9、生酮饮食短期体重下降速度确实快,但长期减肥效果并不比别的饮食优越,还可能导致多种疾病风险上升。

10、长期不吃主食,或者主食吃得不够来减肥,可能导致低血糖、焦躁易怒、便秘、姨妈出走。

11、运动能降低对垃圾食品的渴望感,帮助养成「吃够就饱,不想再吃」的体质。

12、「白芸豆碳水阻断剂」里的核心成分是 α- 淀粉酶抑制剂(α-AI),它能阻止淀粉被吸收,降低你吃主食获得的热量。但它不能阻止单糖(葡萄糖、果糖)和脂肪被吸收,实际生活中还是别指望吃它减肥了。

13、一般人 BMI 应在 18.5~23.9 之间,BMI 的计算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体重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算出来的结果 18.5 以下算是消瘦,24 到 28 之间为超重,28 以上为肥胖。很多人其实不用减肥。

14、由于环境、饮食、活动等因素的变化,一天中不同时刻的体重在 2.5kg 范围内上下波动其实都很正常。对于减肥中的人,我个人鼓励每天早晨上完厕所空腹时称一下体重。

15、BMI 不适用于很多群体的肥胖评价,因为这个公式带入的重量没法区分究竟是脂肪还是肌肉。同样的体积,肌肉要比脂肪组织重 18%。

16、减肥食谱的关键,是在低热量、健康的同时,你能便捷地吃到、吃得下。从热量角度,当你试出一个能接受的食谱,里面的同类食物都可以互相替换。

17、对于一般人来说,每天能量摄入比原来减少 300~500 kcal,不运动也能瘦(当然能运动最好),每个月能够瘦 4 斤已经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速度。

18、运动对短期内体重下降的效果不如节食,但节食是脂肪和其他成分一起损失,但是运动却能更好地帮你减掉脂肪。

19、没有什么负卡路里食物。含有产能物质的食物,最多就是在你消化过程中消耗自身热量的 30%,比如纯蛋白质的食物。其他普通的食物大体上就是 10% 左右的能量会被用于消化和吸收这个过程。

20、吃不胖的人并不存在。

去世之后,他们年收入过亿

1. 抢回 “李小龙”

真功夫就快失去 “功夫” 了。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真功夫有 20 件商标无效,这些商标均酷似功夫巨星李小龙的肖像及经典动作,2004 年启用 “真功夫” 品牌、打开一线城市市场时,这些商标是该企业奠定品牌基调的重要工具,几乎每个看过这些商标的人都能第一时间想起李小龙。

给真功夫当头一棒的是李香凝,李小龙之女。

2019 年 12 月 25 日,她向上海二中院起诉真功夫,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在媒体版面上连续 90 日澄清该公司与李小龙无关,并赔偿经济损失 2.1 亿元及维权合理开支 8.8 万元。时间过去近三年,官司还未宣判,但总算有了阶段性进展。

李小龙逝世于 1973 年 7 月 20 日,距今已有 49 年。作为功夫片的开创者、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李小龙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他被《时代周刊》评为 “20 世纪英雄与偶像人物” 名单,影响了几代人,其中也包括他的子女。

李小龙有一儿一女,儿子李国豪,子承父业进入好莱坞,在拍摄影片《乌鸦》时被道具枪射出的真子弹击中身亡,年仅 28 岁;女儿李香凝,其父去世时不过 4 岁,早年也曾在好莱坞闯荡,后来渐渐转入幕后,管理李小龙基金会,维护李小龙形象,推广李小龙及中国功夫文化。

李香凝这些年花大力气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 “李小龙” 从陌生人手中抢回来。

发家于广东东莞的真功夫只是一例。经查询,在李小龙的故乡广东顺德,“李小龙” 三个字有上百条商标申请记录,其中一家名为佛山市顺德区李小龙纪念馆的主体曾拥有数十个相关商标,2012 年,还曾将商标授权给当地知名代工企业生产 “李小龙” 品牌服装。然而这一切,均未曾得到过李小龙后人的授权。

“李小龙” 商标的抢手,是李小龙影响力的最佳象征,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他去世之后的收入上。

据福布斯统计,2013 年,也就是李小龙逝世 40 周年之际,他以 7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333 万元)名列当年《已故名人收入榜》第 12 位。2014 年,他又以 9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526 万元)排名第 10 位。此后几年,虽然李小龙再未上榜,但总会被撰稿者提一嘴 “收入颇丰”。

中国有句老话,“人死万事空。” 但还有句话这么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对于影响力可兑换为真金白银的名人来说,尤其如此。

2. 生命易逝,作品永存

福布斯《已故名人收入榜》自 2001 年开始统计,今年是第 22 年。与常见的富豪榜不同,在这份榜单上几乎没有企业家,他们大多是作家、音乐人、运动员、艺术家或者娱乐圈人士。就像李小龙那样,他们去世后的每一分收入,都是人们在为他们生前的作品买单。

这份榜单的佼佼者有两个人: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

2001 年到 2008 年,8 年榜单,猫王独占 7 年榜首。

猫王原名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美国摇滚男歌手、演员,他出身贫寒,长着一张白人的脸,却有着一把黑人的嗓子,凭借独特的嗓音,他把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福音歌融入山地摇滚乐,独树一帜。其实 “猫王” 是华语世界对他的称呼,他刚火时,被美国城里人叫做 “hillbilly cat”,cat 指的不是猫,而是小伙子,意思是 “来自乡下的小伙子”,当他火到华语世界,才成了 “猫王”。

猫王的音乐成就毋庸置疑,2004 年,《滚石》杂志评选 “史上最伟大的 50 位流行音乐家”,猫王排名第三。

1977 年 8 月 16 日,猫王死于心脏病发,年仅 42 岁。虽已去世四十多年,但他的魅力有增无减。

从福布斯开始统计《已故名人收入榜》开始,猫王从未掉下过榜单,以榜单数据计算,2001~2022 年间,他的收入总额为 10.3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4.32 亿元)。猫王逝世后的主要收入来自雅园豪宅(Graceland)和度假村门票、演出以及其它衍生产品,例如迪士尼的史迪奇毛绒公仔,当它获得授权,穿上猫王标志性的连体裤后,销量也会比之前有所上升。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是榜单上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

他 5 岁登台,50 岁去世,一生获得 13 个格莱美奖和 26 个全美音乐奖,他的标志性舞步 “太空舞”“机械舞” 至今仍被全球粉丝模仿。因为在音乐作品中倾注自己对于种族平等的思考,他被认为在打破种族障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曾在 1998 年、2003 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迈克尔・杰克逊生前争议缠身。因为患有白癜风,他的肤色和一般非裔美国人不同,有人指责他漂白皮肤,是个虚伪的种族和平斗士。1993 年、2002 年,他两次面临恋童指控,第一次以 2200 万美元庭外和解结束,第二次经法庭审判,宣告指控罪名不成立。

2009 年 6 月 25 日,他因药物中毒不幸身亡。此后不久,1993 年恋童指控的主人公发表声明称,当初的指控纯属捏造,父亲为了摆脱贫困才制造了这个骗局,而他只是帮父亲圆谎。

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一切争议都随他远去,但他的作品仍在发光发亮。

2010 年到 2020 年,11 年《已故名人收入榜》,他有 10 年居于榜首,自上榜以来,他的累计收入达到 26.5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90.71 亿元)。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于拉斯维加斯太阳马戏团以他为主题的演出、重现他生平故事的百老汇音乐剧《MJ:the Musical》,以及他的 Mijac 音乐曲库。

生前他留有遗嘱,财产 40% 归母亲所有,40% 由三个孩子平分,剩下 20% 捐给多家慈善机构。因为这份遗嘱,时至今日,他仍是多家慈善机构的最大捐赠人。

在这份作家、艺术家、明星扎堆的榜单里,还有两个不一样的人物,他们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医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相对论创立者,光电效应的发现者。他的理论为核能、量子理论的开发和建立奠定了基础,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因此被公认为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逝世于 1955 年 4 月 18 日,距今已有 67 年,但在 2006 年~2017 年间,他还登上了福布斯《已故名人收入榜》,按照榜单数据,仅这 12 年间他便收入 1.495 亿美元。支撑起这个庞大数额的是爱因斯坦的狂热粉丝,爱因斯坦的书籍作品、联名商品等都卖得非常火爆,用现在的话说,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中的顶流。

榜单之上唯一一位医生,是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心脏病医生和营养学家,著名的 “生酮饮食减肥法” 的创始人。

阿特金斯曾经是个胖子,有次办理身份证照相时,他发现自己胖得不像样,终于下定决心减肥,但试过许多办法都没成功。偶然间,他在医学文献中发现一篇文章,倡导人们放弃碳水化合物,只吃高蛋白食品,从而减少身体的脂肪储存。受此启发,阿特金斯给自己制定了全新食谱,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甚至连水果和蔬菜也不吃,但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吃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神奇的是,他成功减肥了。

1972 年,他把自己的减肥方法写成一本书,《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此书出版后火遍全美,时隔 20 年再版,竟然每年还能卖出 1500 万册。

2002 年,他招揽人才,开始售卖减肥食品,生意火爆。然而好景不长,2003 年 4 月 8 日,他在冰面上滑倒,最终因脑出血死亡,终年 72 岁。也是这一年,这位改变了美国几代胖子的传奇医生登上《已故名人收入榜》,收入总额 600 万美元。

3. 真正的成功

今年 11 月 1 日,福布斯发布 2022 年《已故名人收入榜》,榜单前 5 名年收入都超过了 1 亿美元,这是建立榜单 21 年以来的第一次。今年榜单总计收录 13 位已故名人,总收入达 16.22 亿美元,其中 6.66 亿美元来自歌手。

作家托尔金以 5 亿美元收入稳居榜首,第二名是 NBA 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收入 4 亿美元。猫王、迈克尔・杰克逊仍然榜上有名,前者收入 1.1 亿美元,后者收入 7500 万美元。

在这份榜单上,有 81 岁死于肺炎的作家、77 岁死于癌症的画家、42 岁死于心脏病的歌星、41 岁死于坠机的运动员…… 他们去世的时间从 1970 年代跨越到 2020 年,他们的生平各有各的传奇,但他们都走向了同一个终点,死亡。

2001 年,福布斯《已故名人收入榜》刚开始发布时,有国外媒体嘲讽道,福布斯做榜单上瘾了,连死人都不放过。时至今日,榜单已连续追踪 21 年,较之每年最受关注的亿万富豪榜,这份榜单的金额并不显眼,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用自己的作品真正影响了一个国家甚至是全世界,可以预见,他们的作品还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国外某问答网站上,曾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有网友引经据典,康德黑格尔一通表达,有网友贴上了当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并把首富的净财富换算成了购买力,也有个网友把当年的《已故名人收入榜》搬了上去,认为真正的成功是死后还在挣钱,并且年入百万美元。还有条回答很简单,说真正的成功是哪怕今天死去,也没有任何遗憾。

就在福布斯 2022 年《已故名人收入榜》发布的同一时期,还有两位逝者的故事在网上流传。

一位是 90 后模型网店老板王任飞,他 5 岁时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从此生命开启倒计时,活一天少一天。去世之前,他经营着一家模型网店,因为手工精湛,顾客遍及五湖四海。2022 年 5 月 21 日,王任飞因心衰去世,年仅 25 岁。他走之后,母亲接手了他的模型店,发现店里有一款王任飞亲手制作的 Relic 芯片模型,源自游戏《赛博朋克 2077》,在游戏里,这款芯片的功能是和已故的亲人交流。

还有一位是坠崖去世的北大考古博士刘拓。2021 年 10 月 27 日,因在四川马尔康市甲扎尔甲山考察洞窟壁画过程中意外身亡,刘拓永远停留在了 31 岁。一年后,他的家人和朋友更新了他的公众号,发表了一份他在过去十多年拍摄的访古照片目录,总计 1.5 万多个文件夹、百万张照片,这些照片涉及中国以外的国家 31 个,中国境内 226 个地级市和 705 个县级行政区。在他生前,但凡有人找他想看看哪里的照片,他就直接把原片发给人家,不问缘由,在他离开后,他的家人和朋友正秉承着这种无私的态度,将这些宝贵的资料持续整理发表。

不管是榜单上身家不菲的已故名人,还是这两名不幸早逝的青年,或者更多认真活过的人,他们生前各有各的精彩,去世后仍然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个世界。他们的影响力,可以折现为财富,也可以是一份抚慰人心的事业,或者一些激励同行的资料。

他们或许从未亲口回答过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但他们存在过的痕迹,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来源: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开网约车的 BBA 车主们

冬天来临,一群车主依托曾经买下的豪华车,做起了网约车司机。随着网约车市场萎缩,收入减少,眼前的生计也艰辛起来。

2

豪华网约车

10 月 30 日这天中午,孟晨决定不出车,开着自己的奥迪 A6 来到通州月牙河连心公园,和几个朋友举行野外烧烤聚会。到了公园,发现周边还有其他人,为了不打扰别人,他们决定另选地方。

绕了一大圈,四辆奥迪 A6 和一辆保时捷帕拉梅拉,开进广渠路边一个露天停车场。几人在荒凉的停车场内,协力把烤炉、木炭、生肉串摆在石墩上,支好马扎,一边烧烤一边聊天。

3

这是一群开着豪华车的网约车司机,奥迪 A6 价值四五十万,帕拉梅拉超过百万,五辆车总价在三百万左右。这群豪华网约车司机,在北京都有车有房,家住延庆、亦庄、天通苑等五环外地区。

选择露天烧烤是考虑到性价比。身高一米八的孟晨坐在烤炉旁边,身穿一件路易斯威登毛衣,不断翻烤着羊肉串。大家吃了烤肉赞不绝口,孟晨有些得意:“这些肉都是新鲜的,量还大,总共才四百多块钱,在饭店起码得一千多。”

坐在孟晨旁边的李裴身材偏瘦,穿着一双阿迪达斯椰子鞋,他平时开奔驰跑网约车,今天开了一辆保时捷来参加聚会。他调侃孟晨:“还开什么网约车,咱们摆摊去卖烤串吧,去二手市场淘些小桌子、小板凳,必须有酒水,顾客喝多了,提供豪华车送人服务,又能赚一笔。” 众人听完大笑。

烧烤聚会持续到下午四点,带来的食物都吃光了。几人将掉落在地上的卫生纸、烟头装进垃圾袋,扔到两百米外的垃圾桶。这是开网约车形成的习惯,保持清洁卫生。

4

聚会当天,孟晨本不打算接单,特地将接单功能关闭。聚会快结束时,平台的人工客服突然给他派了一个单子。为了不影响服务分数,孟晨只好驱车前往首都机场接人。

几位车主年龄在 28 岁到 38 岁之间,有人开了五六年网约车,有人刚开半个月。如果听他们聊之前的故事,大多有一个职业轨迹跌落的过去,以致名下的车子成为最后谋生的工具。

30 岁的李裴,还在适应下跌的落差感。他开的奔驰 E300 是事业鼎盛期买的,到手价 51 万。买时他没想到,有一天这辆车会被用来为别人服务。

豪华车的服务一直遵守高标准。李裴每天早上 6 点出发,晚上 10 点左右收工。着装要清洁干净,最好是穿正装。后座放两瓶单价 5 块的矿泉水。出发和到达都要下车给乘客开门。中途不放任何音乐,以免打扰乘客休息,除非乘客要求。

开车豪华网约车的日常之一,是反复解答乘客的疑惑。一些乘客一上车就问:“你开这么好的车,是为了体验生活,还是为了勾搭姑娘?” 李裴回:“都不是,现在没工作,想开车赚个油钱。” 乘客往往不信,他也不再过多解释。还有乘客加他微信,邀请他去打高尔夫球,或是去酒吧玩。李裴从不拒绝好友申请,但加完从不聊天。

从不同领域涌入服务行业,豪华网约车的车主们在角色转变之间,体会着职业流动带来的不同视野。

没单的时候,孟晨会在三里屯、金融街、国贸等地守着,这些地方出入的人更可能打豪华网约车。他所在的网约车平台,早晚高峰豪华车起步价是 33 元,每跑一公里增加 7 元。

初涉服务行业,孟晨还在学习如何跟乘客打交道。前阵子他拉了一单,三名醉汉一上车就开始抽烟。孟晨提醒他们:“大哥,你们忍一忍,马上就到了,这烟头要是烫到座椅,也说不清楚。” 几人指着他骂:“不就是辆奥迪吗,值多少钱,你一个臭开网约车的,牛什么牛?”

孟晨对待乘客一向和和气气,这次却被激怒了。他故作硬气地反问:“我开网约车怎么了,一晚上挣一两千,你们行吗?” 下车后,其中两位乘客扬言要打他,幸而被另一位乘客拉住。

孟晨心有不甘,“我有手有脚,开网约车赚点钱,有什么丢人的。”

5

快速坠落

在孟晨组建的微信群里,有 52 位豪华网约车车主,车以奥迪 A6 和奔驰 E300 为主。他们中有人创业失败,正在寻觅新的创业项目。有人生意经营不下去,暂时靠开网约车谋生。有人处在失业阶段,边开网约车边找工作机会。

开网约车,让这些失意者集结成一个互助联盟。如果有乘客私下约单,自己不方便去接,就推到群里让大家帮忙。没活的时候,他们聚集在三里屯附近聊天,看去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接豪华单。

6

小武是群里最早开网约车的那批人,最初开他爸的宝马五系,去年他自己买了辆奥迪 A6。

跑车经验多了,小武对北京不同区域的乘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认识。三里屯的乘客,一般是喝完酒后带着女伴打豪华车,既有面子,又能安静地聊天。国贸附近打豪华车的多是白领精英,他们工作很累,打豪华车是为了不排队,上了车就睡觉。金融街的乘客比较商务范,西装革履,在车上还要打电话谈工作。除此之外,复兴门一带的领导也常打奥迪豪华车。

最近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是日渐下行的行情,豪华网约车的订单眼见日益萎缩。小武记得,2015 年到 2016 年,网约车平台补助很高,他每天流水能达到三千多,每月收入高达五六万,好光景持续了大半年。明显的衰退发生在 2019 年,但那时流水还有一千多。如今,已经缩水至五六百一天。

在孟晨看来,他们是一群落寞的人,进入到一个落寞的行业。在不知道该往何处去的困顿期,他们甚至不敢离开这个已经赚不了钱的行业。

孟晨今年 35 岁,两年前他还是北京一个副部级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拿着每月 7600 元的工资。单位许多四五十岁的人,仗着资历老,总以各种理由推脱工作,活儿都交给孟晨去干。他压力大到掉头发,整晚睡不着觉。

思索三个月后,孟晨决定离职,“这是个一眼望到头的工作,还领导不动别人。” 后来,他做过清理垃圾的生意,手下有 40 多个工人。一个电话打来,半夜也得开着压缩车出去清理垃圾,“比上班还累,两年下来也没挣到钱。”

站在 35 岁的关口,孟晨发现再找工作不易,只剩创业这一条路。考虑到马上迎来本命年,他决定先不做生意,靠开网约车过渡一段时间,来年开春以后再做打算。

相比孟晨,李裴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更加感慨。光景好时,站在风口人就飞起来,如今仿佛做什么都无效。

2017 至 2019 年,李裴赶上电商红利期,狂赚了一笔。他的经营模式很简单,与厂家洽谈货源供应,写文案投给公众号或视频平台,顾客购买后厂家直接发货,最后利润与号主分成。“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 李裴说,“那时电商还在野蛮生长阶段,流量也便宜,厂家货物价格对消费者不透明,只要进入这个赛道都能赚到钱。”

2019 年 10 月,李裴卖扫地机器人和净水器,每卖一台利润达到两三百,7 天活动下来,净赚 600 多万。那时他才二十七岁,从没想过赚钱会这么容易,“人都飘了”。出门只打豪华车,去夜总会一晚就消费两万多,还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和一辆奔驰。

到了 2020 年,直播带货火起来,厂家货物价格开始透明化,流量变得稀缺,大量竞争对手涌入。李裴的生意逐渐萎靡,公司只剩两名兼职人员,今年亏损了几十万。去年他转型做直播带货,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发现根本做不起来。

从风口坠落的李裴,明显感受到增速放缓的脚步。经济下行周期的职业变动,发生在越来越多人身上。

石头哥今年 38 岁,身材瘦高,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开了一年网约车。他家在延庆区,紧邻八达岭长城,2018 年他投资 200 多万,在长城边上开了一家火锅店,店面有上下两层楼,来光顾的多是游客。

那时候,火锅店一天的利润达到四五千,由于口碑不错,一些朋友还专门开车过来吃。疫情爆发后,游客越来越少,火锅店生意下滑,有时冷清到一天只有三桌顾客。为了扭转亏损,石头哥一边缩减店面开支,尽力维持运营,一边跑网约车赚点外快。

面对如今开网约车一天一百块的收入,石头哥很难消化内心巨大的落差感。这些钱仅够覆盖油费和伙食费,车的保险费和折旧费都没计算。一次朋友问他,“怎么沦落到开网约车了,能挣到钱吗?” 石头哥不想自灭威风:“我跑的是豪华网约车。”

7

面对更多人问他 “是否为了体验生活” 的疑惑,石头哥会诚实地回答, “开车有什么好玩的,耗油又损车,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当然是为了赚钱,无论多少,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今年 7 月,石头哥转让了火锅店。他与朋友在延庆合伙盖了几间房,打算做民宿生意。毕竟,疫情期间大家不好远游,近郊游是为数不多的商机。

8

生存至上

对这群 “不安分” 的人来说,开网约车只是短暂的蛰伏,他们依然寄希望于靠创业来实现逆风翻盘。

在孟晨等几人的副驾驶上,都挂有一个二维码的牌子,乘客扫码便可添加微信,这是他们积累客户资源的方式。孟晨计划跟这几个朋友成立一个豪车租赁公司,名字就叫 “众创名驰”,面向企业提供租车服务。

替平台开网约车,能为他们积攒不少经验。对服务行业来说,通晓人情世故是首先需要钻研的门道。

今年夏天,孟晨接了一个从国贸到蟹岛度假村的单子,全程 20 公里。乘客是位 30 岁左右的女性,穿着一身奢侈品。女乘客主动跟孟晨聊起来,她是一家金融公司的中层领导,经历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公司人情寡淡,身边没有可以信任的朋友。聊着聊着突然情绪崩溃,哭了起来。

到了度假村,女乘客下车蹲在昏暗的路灯下。当时已经晚上 9 点,周围一片漆黑,一个人也没有。孟晨有些不放心,车一直停着没开走。女乘客又上了车,两人一直聊到清晨五点,孟晨又开车把她送回公司。

孟晨很珍惜乘客对他的信任,“这或许是开豪华车带来的便利,乘客不会怀疑我们的素质。” 他试图接住这种信任,“北京的节奏太快了,一下车就要面对单位和家庭的糟心事,多烦。打豪华车的乘客,往往想在一个舒服的空间里放松下来。”

何时应该开口,何时应该沉默,怎么应对乘客的情绪,孟晨默默累积着经验,希望有朝一日能用在创业上。

这群从原有位置跌落的人攀爬艰难,他们没有时间消化失意。在日渐紧缩的生存空间里,不停搜寻有限的机会,维持基本的生活,才是眼前最紧迫的任务。

小武的爸妈都是公务员,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小武也和他们挤在一起。谈了女朋友后,小武计划结婚,希望能有稳定的收入维持婚后生活。

日益下滑的收益,让小武不再看好网约车这个行当。他明显感到网约车的单子越来越少,有次他跑了一天,只接到一张专车单子,收费 33 块。为了能多赚点,他一天要跑 10 小时以上,周末晚上经常跑到凌晨一两点。小武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他曾在望京亲眼见过一个猝死在车里的网约车司机,不知死了多久,被路人发现后报了警。

“疫情这几年大家都没什么钱了,也不敢花钱,有多少人愿意打豪华车呢?” 小武说。既然个人订单萎缩,加入孟晨等人组织的租车公司,挖掘企业客户群,或许是最后的希望。

9

生存的压力驱使每个人不敢停下脚步,李裴却卡在缓冲地带迷茫不前,他还需要时间调整自我定位。

曾经身价千万的李裴,见过太多乍富变赤贫的故事,这让他渐渐明白,人的境遇多大程度上要依赖大环境,人的命运可以在多快发生转变。

事业上升期时,李裴身边环绕的全是老板。一位上海的老板,靠手下三个人,在一年内做出一个亿的营收。那时他们都有些自我膨胀,“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以为躺着就能挣钱。” 最松懈的时候,李裴几乎不管公司的业务,常年待在国外。

生意受挫后,李裴开始反思自己,他发现以前的成功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更多是一种运气罢了,时代的风口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挣钱的时候胡作非为,落败的时候要接得住。”

结婚以后,考虑到做生意的风险,李裴没有在公司继续投入资金,想找工作又觉得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他想沉静一段时间,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老婆感受到他身上的变化,“不像以前那么心高气傲了。”

一天晚上,他拉了两位喝过酒的乘客,乘客一上车就欢呼,“竟然打到了奔驰。” 李裴有些不知所措,害怕他们又会开始猜测自己身份的游戏,紧张到把订单都结错了。

回家路上,他一直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最终没有得到答案。

* 文中部分人物信息有模糊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 微信号:zhenshigushi1

殷桃获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11月6日晚,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上,殷桃凭借《人世间》中的郑娟一角获得最佳女主角。发表获奖感言时,她感谢导演李路“把这么美好的一个角色”交给她来饰演。
在今年年初接受本刊专访时,殷桃曾表示,此前饰演的角色多少都有点自己的影子,而郑娟的生命底色特别不一样,“她身上有的品质是我非常向往的。”
以往殷桃会更多着力在情节上,这次她更多是在人物自身上去下功夫。在殷桃看来,“郑娟不仅仅是让人同情和有保护欲望的,我希望她那份善良、包容,和经历过那么多苦难和恶之后,依然用善的方式跟世界交流的这一份气度,被人尊重。”

记者 | 杨聃

图片

殷桃对《人世间》原著中一段关于郑娟和秉昆的描述印象深刻,“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是 1+1 等于 2, 而是 2-1 小于 1”。在殷桃的理解中,郑娟和秉昆两个人分开时,都是很有自我和精神力量的人,两个人在一起时则会十分依赖对方。殷桃最初接触到郑娟这个人物时就很有创作冲动,近年来少有作品真正从普通人视角切入,某种意义上,这也更难演。

郑娟和弟弟光明都是被信佛的养母捡来的,特殊的身世造就了她吃苦耐劳、隐忍善良的品性。作为那个时代贫家女的缩影,郑娟孝顺、有骨气,不食嗟来之食,但她也无力改变自己的人生。真实的城市底层生活即便有温情,也躲不开残酷。本来她也要上山下乡,但是放不下家里,只能东躲西藏打零工。未婚夫涂志强死后,怀孕的她靠着串糖葫芦、糊纸盒勉强维持生计。

拿到剧本时,殷桃就在想,把文字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要做哪些加减法。王海鸰曾在采访中透露过,拍摄过程中,殷桃不断地跟她阐述对角色的认识,说服她加减一些细节。王海鸰觉得殷桃说的都很对,“演员有一个长处,会全情投入地关注自己饰演的角色的人物线。而一个好演员全情投入后,是会对人物感同身受的”。

图片

所有细节的调整都基于一个基础。“郑娟不仅仅是让人同情和有保护欲望的,我希望她那份善良、包容,和经历过那么多苦难和恶之后,依然用善的方式跟世界交流的这一份气度,被人尊重。”殷桃对本刊说。

以往饰演的角色多少都有点殷桃自己的影子,比如《鸡毛飞上天》中的骆玉珠。骆玉珠的身世也极为坎坷,年少时母亲亡故,她被好赌的父亲卖给人贩子换取赌资。好在她机警,成功脱身。在四处流浪的生活里,骆玉珠的经商天赋逐步显现,经过白手起家和不懈努力,成为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但比起郑娟,骆玉珠仍然是大女主戏里最常见的成功逆袭的角色。“骆玉珠从个性到说话的方式离我更近,包括很多对事的态度,我都非常理解,甚至我会认为如果是曾经的我,我也会这样。”相较而言,郑娟是离她最远的一个。原著里对郑娟的出场描述说,“有张蛾眉凤目的脸,像小人书《红梦楼》中的小女子,目光里满是恓惶”。殷桃是典型的杏眼桃腮式美人,她和郑娟除了都生得好看,其他几乎没有半分相似的地方。

“生命的底色特别不一样,她身上有的品质是我非常尊重和向往的。”殷桃用了一种多年没有用过的方式走进郑娟,“有点像上表演课为了解放天性,模仿一只猫,扮演一棵树,用这种最基础的方式从外在找。”殷桃能理解郑娟的内心,也有想通过人物表达的东西,问题是要怎么通过声台形表,准确表达出来。从她说话的声音、节奏,再到她在外部形态上相对符合人物的状态,“我先让外在更接近她,再来刺激内心更接近她”。

剧中,秉昆替水自流给兄弟涂志强的遗孀送生活费,才与郑娟有了交集。水自流嘱咐秉昆,郑娟家不太好找,也尽量别问人。这个“不太好找”从侧面点出了郑娟家的居住状况。在《人世间》原著里,“阶级”是个避不开的词。周家居住的“光字片”属于相对贫穷的区域,而郑娟住在连“光字片”都不如的太平胡同。这条胡同没有砖房,都是黄土脱坯垒成的房,密密麻麻地一间紧挨着一间,各家各户的入口都是低矮而朽残的门。对郑娟来说,秉昆的出现就是奇迹。

剧中一段旁白,道出了郑娟的精神内核,“郑娟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女人,以前的忧郁只不过是由于她曾经几乎活在一种完全没有希望的日子里,而她后来的乐观才足以支撑着她和他们的家走过最艰难的岁月”。秉昆就是她生命里的阳光。

周家两兄弟都算情深意重,喜欢一个女孩就能为她对抗世俗,但也各有各的纠结。秉义爱上了“出身不好”的郝冬梅,可以为她放弃升迁的机会,也能毫无芥蒂地接受她因意外不能生育的事实。秉昆对郑娟一见钟情后就掏心掏肺地对她好,她未婚夫被枪决的名声问题,还有养育盲人弟弟和未出生孩子的负担,都不能阻止秉昆的爱。但即便是有情有义的大哥,也不能支持弟弟爱上“死刑犯的寡妇”,毕竟在那个年代的道德观里,“阶级成分”和“名声”都决定着人的分类和标签。

初见秉义时,郑娟对他说:“大哥,您劝劝秉昆,我不值得。”“不值得”三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听上去轻飘飘的,里面包含的心酸外人难以感同身受,也因为这三个字让秉义改变了对郑娟的看法。“她只有前期面对秉昆的时候有一些自卑,如果他们彼此相爱,相爱的人当然会期待婚姻,但是在那个年代她那样的经历,会觉得她配不上秉昆,甚至会给他带来非常多的麻烦。”殷桃说,“但是她又非常爱秉昆。在她前半生如此苦难的经历中,秉昆像她生命中照进来的一束光,她也不想撒手。”

郑娟的内心是强大的,“有难处的人多了,别人都能过去,我郑娟也能过去”。带着幼子和盲人弟弟,走过流言蜚语的人群时,她也都是昂首挺胸的。所以,戏里除了几个重要节点,郑娟的哭戏并没有那么多。周父认可她,允许她改口喊“爸爸”的那一段,是郑娟第一次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她原本以为周父会反对她跟秉昆结婚,之前没有得到周家人的认可,在她心里是个很难过去的坎儿。周父起初不了解郑娟的品行,在看到她为整个家的付出之后,责备儿子亏待了好女人。那场戏殷桃在门外站着,听到父子俩在里边的对话,心里五味杂陈,有委屈,也有感动,唯独没有台词,镜头就这么干净地对着她,看得出她想让郑娟克制,眼泪仍旧啪嗒啪嗒往下掉。

“郑娟本身就比较内敛,台词也少,所以我会希望对于她每一次的表达都能特别符合这个人物的状态。”这是殷桃处理角色的基调。

大部分家庭场景中,郑娟都在干活:和面、择菜、做饭、收拾屋子、洗衣服、晾衣服……阖家团聚时,一大家子人闲话家常,她也几乎没有台词。这种状况下,怎样去表现人物的状态和情绪反应,是殷桃需要花时间琢磨的。大家通常会用概念化的词去形容郑娟,比如贤惠、温柔,殷桃在想,背后是什么东西在支撑她有如此的温柔。温柔分很多种,一种是什么都不太明白,也不太有自己想法所表现出的无意识的温柔,相对的,另一种是什么都明白、有意识的温柔。两者呈现的状态可能差不多,但内在的支撑力有所不同。殷桃更多时候是在探讨这种概念化的描述之下,应该传达什么。

图片

郑娟看似是生活中一个普通的人物,一辈子没正式工作过,全心全力只为家人活着。“但你深挖她在周家近50年的过程中,对于家庭的凝聚力贡献非常大。”还是剧中一场过年的戏,郝冬梅发现,同样都是儿媳妇,周父眼里只有郑娟,秉义反问冬梅:“你还想跟郑娟比?”可见郑娟在周家的位置。“这是以前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饰演的角色,常常会忽略掉的方面。”殷桃认为,这样的角色在生活中很熟悉但又常常不被看到,要想让观众一眼觉得这就是我身边的“那个人”还挺难。“现在,身边的人见到我直接叫娟儿,没有人叫我名字,对我来讲是最大的褒奖。”

采访过程中,我总想从殷桃那里得出郑娟的普适性,或者说她人生中的偶然和必然,是不是改变一个“出厂设置”,就能改变她的一生,还是殊途同归,她必然是这个普通人郑娟?殷桃的所有回答都指向一个答案——郑娟平凡,但不妨碍她认真对待生活。

“那个年代也会有骆玉珠这样的女孩,被人贩子卖了,她就会想方设法把人贩子再卖回去,甚至对自己的父亲选择不容忍,不原谅,直到最后。”相比于泼辣伶俐的骆玉珠,温柔寡言的郑娟是平凡的,“我在饰演郑娟的时候希望她能更加真实,没有要把她塑造得让人觉得怎么样伟大。但看完她平凡的一生,那股面对生活的劲儿,倒是让人觉得这个姑娘不一般。”

郑娟很平凡,也很性感

三联生活周刊:剧中那个时代对爱情和婚姻的束缚比现在多得多,郑娟和周蓉对爱情都是比较勇敢和主动的那一方,你觉得她们两个人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吗?

殷桃:我觉得周蓉是比较浪漫和冲动的,她特别无畏,她的成长环境让她有这样的底气,从小被保护得很好,虽然说唯一的遗憾是爸爸常年不在身边,但是哥哥、弟弟、妈妈在,她又漂亮,学习成绩也好,街坊邻居都很喜欢她,她是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我觉得她会相对天真,尤其在我们都还比较年轻的时候。而郑娟不是的,她所有的主动都是在她完全想好了各种可能性的情况下,而且她认为结果是自己可以承受的,她才去做这样的事情。她们的生长环境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可能在作决定那一瞬间,周蓉是更感性的,郑娟是理性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曾说过虽然郑娟读书不多,但是她非常有生活智慧。生活智慧具体折射在哪些方面?

殷桃:她的世界非常简单,后来融入周家之后,就是家里的这些人。哪怕在这个家里边,她也特别知道什么时候她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回避,什么时候说话,我觉得她的分寸感非常好。某种意义上她比较谨小慎微,因为她太在意这个家了。只有单独跟秉昆在一起的时候,你会看到她稍微轻松一些。

三联生活周刊:跟秉昆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她比较自在也比较真实的一种状态?

殷桃:你说“自在”我觉得是非常准确的,其实跟爸爸、妈妈,包括姐夫、姐姐相处的时候,她也没有不真实。她觉得一家人其乐融融,而她是这家里的一分子,就非常满足了。她不是很想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期待别人认同。

相比其他人,郑娟和妈妈有很多底色很像,但郑娟比妈妈更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说在遇到变故的时候,郑娟还是会向外找力量去帮助自己,她不是毫无还击力的人,虽然她也没办法翻天覆地改变什么,而妈妈更单纯一些。

三联生活周刊:剧中郑娟的情绪和欲望都没有被太多展现,大多数时候她把自己放得低一些,把身边人看得重一些,所以观众用“贤妻良母”和“无私”来形容她。对于郑娟,这种美好的品质是不是有点被理想化了?

殷桃:她无私吗?我觉得她不是无私,是所求的已经在身边了。她做所有事都是因为她的欲望——秉昆给了她一个家,她的丈夫爱她,这个家里所有的人都在她的身边,她要的温暖,她要的安全感,她要的被尊重都有。这就是她的欲望,而且她是非常直接表达出来的,所以我不觉得她无私。

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会觉得她怎么有点委屈,其实她自己根本都没有这个感觉。她会觉得家里人对她都很好,尤其是妈妈,她所有的付出妈妈都看在眼里,她们俩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妈妈已经把她当女儿看,最依赖她。别人觉得她苦,她自己不觉得,那是别人对她的定义。

图片

三联生活周刊:编剧王海鸰说你在拍摄过程中,不断跟她阐述对郑娟的认识,还成功说服她调整了一些细节。能分享几个细节的调整吗?
殷桃:比如说在法庭上的那一场,她最后算是自揭伤疤,说出了她曾经被骆士宾强暴过,这本来是她一生想要守护的秘密,不光是为了自己,还为了这个家。但我认为,在那一刻对于郑娟来讲会竭尽全力为秉昆做点什么,因为秉昆是她的命,但她又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我觉得这一刻可能比原小说里更勇敢一点,原著里我觉得她更懵懂一些。

图片

在这些时候,我给她加了这些东西在里边,更想强调她是一个知世故的人。她的经历难免从小就要察言观色,在夹缝中生存,所以她应该非常会观察人,而且善于躲在一个角落里。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心里什么都知道。我觉得这是她的本能。我不会觉得她是那么不谙世事的一个人。

还有一场是她问哥哥秉义:“哥,为什么你不能当时替秉昆说一句话?”那时候秉昆已经出狱了,在此之前她完全没有流露过任何这方面的情绪,但我觉得再善良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情绪,这会是她心里的一个结。她不是天然对所有事情都能完全理解,只不过她不理解时,通常用隐忍的方式去自我消化,去接受。她理解哥哥,这么多年在这个家耳濡目染,知道他工作的特殊性,但这是他亲弟弟,秉昆对她如此重要,我觉得在合适的时候她要问出来。我希望她的情绪能更加丰富。

殷桃对原著中一段关于郑娟和秉昆的描述印象深刻,“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是 1+1 等于 2, 而是 2-1 小于 1”

三联生活周刊:儿子周楠知道自己的身世后称秉昆“他”而不是“爸”,原剧本写的是打周楠,后来在导演同意调整的情况下,你给了自己一巴掌。

殷桃:我觉得这个肢体动作有特别多的含义,观众都是能够感受到的。她有自责,有不知所措,又想尽快把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而且当下还不能让妈妈和秉昆知道,那个动作比说什么都要来得复杂得多。

孩子知道了真相突然对父亲有疏离感,这个不能全都怪他。长到15岁突然知道我那么爱的爸爸不是我亲爹,对孩子来说是很委屈的,他有些不一样的反应或者情绪很正常。郑娟更多是心疼楠楠,孩子这样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她造成的。再者,万一打他一巴掌,他一嚷嚷家里都知道了,所以我认为打他是不合适的。但确实又需要一个行为能够制止住他,甚至是震慑住他。我当时认为这样的方式相对全面,又能表达郑娟这种复杂的情绪。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部从普通人视角切入的年代剧,除了怀旧,你觉得我们还能从人物当中得到哪些启示?

殷桃:从郑娟到这个戏里的很多人物,我觉得都在传达这样一种东西:现代人都很忙,生活、工作都有压力,再加上各种电子产品,大家越来越“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一些感受力在慢慢变弱。我觉得这部剧唤醒了大家感受身边细小温暖的能力,以及愿意付出这些温暖的能力,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像郑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这辈子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也不是那种意义上的榜样,但她能持续提供给别人情绪价值,让人觉得很安心。在任何时候,不管自身境遇如何,她都很体面。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品质。

三联生活周刊:整个拍摄过程中你觉得最受益的是什么?

殷桃:我好像在表演或者寻找、塑造一个人物上有了更多元的方式。以前会更多着力在情节上,这次我更多是在人物自身上去下功夫,希望角色本身是有魅力的。我觉得郑娟不是常规上的贤惠,她是一个非常性感的女人。这个性感不是来自于她的外在——当然外在是基础,她还是一个漂亮的女人——但我觉得她从少妇阶段到中年,甚至老年都是性感的,有力量的,这源自她骨子里的那份宽容、善良和永远向上,不轻易被生活打倒的那股劲儿。

(文中部分图片由片方提供,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22年13期)

从足球开始,和中国一起成长的25年

“足球永远代表了两个极端,一方的狂喜衬托着另一方的悲伤。人类的极端情感在同一块绿茵场同时呈现,在这一刻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释放,这就是足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深爱着足球这项运动的原因。”贺炜在解说一场比赛时说过的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

我们清楚地记得,1986年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1998年铩羽而归的罗纳尔多,也记得2006年一头撞向马特拉齐的齐达内。每四年一个轮回,让世界杯成为一个属于全人类的节日。而这一个个让人铭记的经典瞬间,也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轨迹,赋予不同的含义。

还有十几天就要开幕的卡塔尔世界杯,是这项赛事的第二十二届。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领略过那些球星少年成名的惊艳一刻,也看到过英雄垂暮的慷慨悲歌。这项运动的无穷魅力便蕴含其中。而中国球迷的热情,也伴随着那颗不断变化的皮球,被不断点燃。从第一只拥有名字的世界杯用球Telstar“电视之星”,到世界杯首款彩色用球“三色球”,再到中国球迷尤为熟悉的“飞火流星”。足球飞进网窝的一刻,是每个人的期许与梦想,而中国与足球的悲欢亦会在此时如潮水一般,涌上每个球迷心头。

尽管时至今日,足球并不能成为我们每个国人为之骄傲的资本,但当我们回看时,中国体育如今的蓬勃发展仍与那些年足球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未来,我们也坚信足球会成为令我们为之骄傲的项目。

图片

从足球开始

图片

1994年,中国足球正式开始了职业化进程,甲A联赛正式开打。1996年,身穿阿迪达斯战袍的中国女足赢得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女足银牌,这支被称为“铿锵玫瑰”的球队,像是一点燎原星火,在当时中国球迷这堆干柴里,燃起了熊熊火焰,也点燃了每个中国人的体育热情。以此为契机,阿迪达斯于1997年正式进入中国,开始了它和中国体育共同成长的脚步。

2001年,中国男足世界杯出线,全国上下为之沸腾。电视机里,身穿红白球衣的李玮峰高高跃起,在门前8米处顶出一记关键的头球,拉平了中国队0:1落后卡塔尔队的战局。随后,沈阳五里河球场,在和阿曼的比赛中,于根伟打进的致胜一球,让中国足球提前两轮出线。对每个中国球迷来说,那一天就像是一个万人空巷的节日。阿迪达斯不断前进、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也与当时中国足球的精神不谋而合。

图片
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李玮峰

这些画面也让当时刚上中学的雨轩记忆犹新。从那时开始,国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开始持续高涨,世界杯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可以说,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是雨轩这一代人运动的契机,那双范志毅代言的,红黑配色的阿迪达斯猎鹰球鞋也正式开启了他对足球这项运动的探索。

在雨轩的印象里,足球鞋最早在设计和功能上有所突破,就是从猎鹰球鞋开始的。不管是鞋面隆起的橡胶摩擦条、还是折叠外翻的“大舌头”,对当时还习惯穿双星、大博文的孩子们来说,一双皮质足球鞋“实在太牛了”。

那时,几乎每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都幻想着成为一名体育巨星。大家在课间传阅的大多是《灌篮》《足球周刊》和《SIZE》,顶着“妈见打”的压力也要将杂志夹页的海报贴在房间,只为从成为科比和贝克汉姆队友的睡梦中醒来,更不要提拥有一双球星同款——这几乎可以说是每个男生的终极梦想。少年们既要为提高球技用尽体力,又要为如何拥有一双COPA或T-MAC战靴而绞尽脑汁。一旦谁穿上了一双“三道杠”,他立刻就会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而这恰好也成为了中国足球、篮球运动蓬勃发展的起点。

如今,人称“展览路本泽马”的雨轩仍在踢球

他最爱的也还是阿迪达斯的足球鞋

奥运点燃的全民运动热情

同样是在2001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JING”,让无数人心中开始怀揣一个共同的期盼。2008年8月8日晚,家家户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夜空中绽放的大脚印凌空而来,带有飞天寓意的点火仪式仿佛也在那一瞬间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体育梦想。那一年夏天,人们时常能在北京的街道上看到身穿一套阿迪达斯的奥运会志愿者,青花蓝的配色让炎热的夏天多了一丝清凉,也让人移不开羡慕的目光。与此同时,运动开始逐渐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无论是越来越多的足球、篮球场,还是常常被挤占的市民广场,运动不再仅仅是人们口中的谈资,而是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

到了2010年左右,跑步风潮成了城市人新的运动潮流之一。随着人群的不断壮大,少数人开始向着挑战自身极限而努力,于是,城市马拉松赛事,开始盛行起来。如今拥有400万粉丝的运动博主@法海来了 就亲身经历了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快速发展。“前些年的北京马拉松上,‘破三’(三个小时内)还是一个很拿得出手的事情,等到了2019年的时候,能取得这个成绩的人数已经从七八年前的两三百人,变成了970多,差一点就破千。”

北京马拉松

伴随着全民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跑步正从一种普通爱好向着更进阶的方向过渡,人们也更加看中跑步训练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法海曾连续两年参加阿迪达斯举办的北马训练营,那是他第一次从理论层面重新认识跑步,也让当时的他以每年PB(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一个小时的成绩不断进步。而今年的北京马拉松,也是阿迪达斯第十三次赞助这项赛事,象征着阿迪达斯与中国体育共同成长的决心。

在“全民健身”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不止是跑步,其他运动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大众体育赛事更是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在中国,一个全民运动的时代,正在到来。

更好玩的项目

更多的参与者

2022年北京冬奥会,00后单板小将苏翊鸣惊艳亮相,一举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和大跳台金牌,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留着一头卷曲中长发的小苏当过童星、演过戏、还很喜欢潮流文化。这样一个随性恣意的少年,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Z世代运动员的独特个性。

冬奥会结束之后,一直属于小众爱好的冰雪运动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讨论热度,在崇礼,雪场的热情直到雪季结束仍未完全消散。苏翊鸣成为阿迪达斯的品牌代言之一,也代表阿迪达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更多、更好玩的体育项目中来的愿景。

早在2020年,阿迪达斯就开始关注并签下了苏翊鸣

展现出阿迪达斯对Z世代青年运动员的选择极具前瞻性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重新掀起了一波新的运动热潮,徒步、陆冲、桨板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持续增长,飞盘更是成为了时下最热的户外运动之一。从滑雪到飞盘,小众运动的火爆并不是偶然,反而代表着孕育全民运动的土壤已经足够肥沃。

时刻关注中国消费者的阿迪达斯也在这股变化中不断向前奔跑,正如它所倡导的那样,运动是一种游戏,一种积极的释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自2002年,adidas Originals系列产品首次在中国市场发售以来,阿迪达斯始终在做的都是“让运动真正地进入生活”。而随着与中国市场更为紧密的合作,阿迪达斯同样推出了很多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的产品。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通过运动和潮流表达态度的今天,阿迪达斯正在从一个外来者不断蜕变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2009年,阿迪达斯携手李连杰推出的“武极”系列,可以算是运动品牌对“国潮”的最初探索。此后,阿迪达斯还携手艺术家易燃、张权打造了“燃谷子下山”系列和“木偶”系列,持续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兔年春节,阿迪达斯还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中国当代艺术家韩美林先生合作推出新春特别鞋款,为大家的春节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欢乐。

进入中国25年以来,阿迪达斯从未缺席中国消费者的每个重要时刻。

滑动查看更多

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阿迪达斯产品

用爱和可持续发展呼应时代

雨轩至今仍旧记得,2004年他拥有第一双阿迪达斯足球鞋时,那种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最逗的是其实那双鞋买小了,踢球的时候有点不合适,但我还是老穿,不踢球的时候也穿,因为是真的很喜欢。”两年前,雨轩还在一家中古店发现了一件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阿迪达斯球衣,他立刻买了下来,没有丝毫犹豫,“像圆了一个梦”。

在国人的心中,阿迪达斯最初就像一位体育巨星,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前来,创造了众多载入体育历史的名场面。但后来,它更多地成为了我们身边那个最可靠的运动伙伴,从不缺席你的每场球赛,陪你读秒冲刺,为你鼓掌呐喊,陪伴了一代中国人的成长,留下了无数美好又深刻的回忆。

如今,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进入中国的阿迪达斯已经成长为全领域、多维度的产业巨头,完成了在中国大体育产业的布局,也见证了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知名的运动品牌,它也在践行着一个企业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和担当。

2022年9月21日,阿迪达斯北京三里屯全球旗舰店正式重返主场。这一品牌店在2008北京奥运年开业,并在2014年和2018年世界杯年两次进行概念升级,如今迎来了它的4.0时代。

去年,阿迪达斯和ALLBIRDS发布了ADIZERO x ALLBIRDS 2.94 KG CO2E跑鞋。每双跑鞋的碳足迹仅为2.9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也是行业迄今为止碳排放量最低的一个鞋款。在阿迪达斯的目标里,到2025年前要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前,整个价值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较于2017年减少30%;到2050年前,进一步实现整个价值链的碳中和。

除此之外,阿迪达斯还发起了“跑出蔚蓝”(Run for the Oceans) 全球性主题活动。每个参与者都要在跑步过程中捡拾垃圾,阿迪达斯会根据参与者的跑步公里数清理相应数量的塑料废弃物。疫情后,阿迪达斯将方案调整为记录参与者的跑步时长,每十分钟兑换一个塑料瓶,并承诺与环保组织Parley共同清理对应数量的塑料废弃物——在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今天,阿迪达斯始终在用实际行动作出自己的表率。

阿迪达斯 × UCCA Lab环境可持续主题艺术展(上图)

阿迪达斯“跑出蔚蓝”主题活动(下图)

为了让更多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能接触并选择自己的热爱,阿迪达斯还和教育部签署了从2015年至今的合作备忘录——为学校常规体育课和全国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等提供足球课程支持以及必要的装备支持。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阿迪达斯培训了超过1.7万名体育教师,向全国3000多所学校捐赠了18万个足球,为湖南大山深处的凉亭坳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NBA球星米切尔的签名球鞋,也为贵州元宝小学的留守儿童们带来了有德国国家队全队签名的欧洲杯官方比赛用球……

滑动查看更多

阿迪达斯始终支持着中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从可持续领域的持续探索、到关注并改善偏远山区孩子的运动环境,再到疫情期间的资金援助,回忆阿迪达斯进入中国25年的历史,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如何去塑造崭新的未来。 正如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Adrian Siu)所说的那样,“到2025年‘掌控全场’战略结束的时候,我们不仅将强化阿迪达斯作为运动时尚标杆品牌的定位,还将通过我们的创意中心,调动全球资源,贴近中国文化,并最大限度地抓住机会,实现在中国,为中国。”

此次,阿迪达斯联合三联生活传媒推出了特别专题别册《二十五载 破风向前》,希望从更多元而有温度的视角,探索阿迪达斯25年来的成长,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并且爱上运动,开始运动。

点击图片查看或下载

特别专题别册《二十五载 破风向前》

阿迪达斯 x 三联生活传媒

二十五岁,是一个运动员最好的年华。对一家企业而言,同样如此。

尽管今年的发展势头遭遇了一些坎坷,但阿迪达斯已经进入了代表青春的黄金时刻,等待它的将是更广阔、更具挑战的中国市场,这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从来都不是短暂的冲刺。

相信未来,阿迪达斯还将与我们一道继续奔跑、追寻并突破着属于每一个人的“冠军时刻”。

#聊聊25年来你与阿迪达斯的故事#

截至11月11日,阿迪达斯将从精选留言中挑选一名幸运读者,送出《三联生活周刊》45期、专题别册《二十五载 破风向前》以及ADIZERO ADIOS PRO 3跑鞋一双。欢迎参与并分享你的故事~

图片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张弛

作者丨Benjamin、二水

设计排版丨韩冰

图片来源丨 阿迪达斯、视觉中国、受访者

《二十五载 破风向前》专题别册

出品:三联生活传媒

出品人:李伟

监制:沈艺超

商务统筹:张澜千

策划编辑:张弛、韩冰

内容编辑:张弛

撰稿:Benjamin、内德、陈药师、二水、青子

视觉设计:郑健男

校对:李佳艺

图片来源:阿迪达斯、视觉中国、受访者

(实习生熊清、李曼宁对此刊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