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 1991

@有个梨 GPT:91 年我在南京读书。亲历洪水。

站在下关码头的大堤上看长江,水位已经比堤内的路面高出数米。

南京的夏天,没空调,你懂的;去食堂打饭前要先冲个冷水澡,饭打回来后再冲个冷水澡;夜里有个同学索性搬个凳子坐在淋浴房冲,冲完就靠在墙角睡着了。

火车早都停运了。我在一天夜里和蚊子搏斗到了无生趣,起床后拿起军垮,装了几个面包就去了浦口,想看看运气能不能搭上北上的火车,随便去哪儿,只要离开南京。

竟然,当天有一辆来自家乡齐齐哈尔的火车,因为接错了天气预报而发车,以极低的速度经过 Wang 洋大海的安徽抵达了南京,并于当晚返回。

这是大约一周的时间里唯一的一辆浦口发车的列车,所以无论去哪里,只要是北上的,都签票上车。但有个条件,不能有大件行李。所以站台上很多人扔掉了大行李包裹,为了回家。

那个年月学生都是对火车熟门熟路的,我在火车站的一个侧门进去,提前上了车,还混到一个靠窗的座位,欣赏着站台上蜂拥、推搡、嘶吼、疲惫的人群;有很多人是从窗户爬进车厢的,有人被外面的人故意扒掉了鞋。

在天黑之前站台和车厢上上有过短暂的喜悦气氛,很多人已经滞留在车站几天了,终于看到了希望。

天黑的时候火车离开了浦口,驶向安徽。

这趟车的铁路局是哈局的,列车长和带着乘务员很认真的清点人数。我没记错的的话,绿皮车的定员是 118 人,但乘务员在表格上填写了「五百人以上」。

过道站满了人,凳子底下也躺着人,有些人站在座位上,座椅靠背上也坐着人。乘务员几乎是脚离地从车厢的一头挤到另一头去。

所以成年之后我看到网上视频里的印度火车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

++++

车过安徽的时候时速低于 10 公里;到处都是汪洋大海,很多房子被淹没,只剩屋顶,有些屋顶上还有人,在等待救援。

常常能看到一些橡皮筏,上面是士兵,在方圆几公里都没有人的地方漂着,守着一些建筑,尤其是桥梁。

火车经过的时候列车里广播,呼吁大家给他们扔一些食物下去,因为补给匮乏,他们常常饿着;大家听了广播,看着子弟兵,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纷纷把携带的面包用塑料袋包好扔下去。

今天随处可见的瓶装水,在当时不常见;士兵们就是就着长江水吃面包的,那个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怎么讲,他们实在是太饿了。

正常情况下,这辆车从南京到齐齐哈尔是 42 小时,从南京出发到徐州正常应该是 6 小时,但实际上这段路走了 12 小时以上。

后半夜人们已经不分男女老少挤成一坨打盹,凌晨时分又都饿得醒来,因为很多人都把带的食物扔给了士兵,一夜没吃东西;沿途车站的补给根本不行,只有烧鸡啤酒,而且没人敢下车采购,只能窗口递上来;杯水车薪;车厢里弥漫着各种气味,情绪也变得不好了,上车时的各种兴奋经过一夜已经荡然无存。

车在第二天中午到了徐州,大家送了一口气;下去了很多人,也上来很多人;这趟车过天津,很多去中部和西北的人因为没有别的车也签了这辆。

我不记得到天津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大哥,看起来是一个铁打的汉子,在天津车站钻出了车窗;他本来是要去大庆的,抗不住了;「吃顿好的休息一天再走」一刚。

他在过去的二十四小时是靠啤酒续命的。我们的车厢在头部,每次都买不到烧鸡,只有啤酒。

这车最终实质性的人员减少是过了哈尔滨之后,我在车到大庆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遇到了同在南京读书的老乡,很惊讶他也在这辆车上,我们竟然没有在浦口的站台上相遇。

我说「你就在这儿站了几十个小时?」他点点头,已经没力气说话了。

++++

今天只乘坐过高铁的孩子们,是没法想象绿皮车的八九十年代的出行体验的;紧张的资源让车票成为稀有资源,衍生很多特权;火车上自带粮食是常态,Kang 师傅四兄弟正是在这个年代来到中国大陆,看到巨大的商机,开始构筑他们的商业帝国的。

那个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质朴和单纯的,都没见过什么世面,都穷,但内心都有着火热的希望,想奔向 2000 年。

山河大学:齿轮再次转动

每一轮新周期的开始,总伴随着新希望涌现,上一次希望潮涌,源自教育。

那次浪潮始于 1977 年,那本是极寒之年,长江冰封,西湖冻结,然而当年十月,却忽然传出恢复高考的消息。

那些困在周期里的年轻人,听到了齿轮转动声。教育最大魅力,就是能让普通人靠拼搏改命。

徐小平坐着拖拉机出发,张艺谋带着煮鸡蛋进京,王小波背了几卷名著后走入考场,俞敏洪在破庙里复习,傍晚出门,看到江边满天的晚霞。

然而,兴奋的人们,很快陷入无从复习的窘境。过去十年,中学只有两本教材,《工业基础知识》介绍机床,《农业基础知识》主讲化肥,与数理化不沾边。

上海出版人最为敏锐,恢复高考消息传出当月,便快速重印《数理化自学丛书》。丛书全套 17 册,铁钉装订,黄纸简陋。

无人料到,这套丛书会成为一代人改命的钥匙。

上海新华书店排起购书长龙,队伍甩出四个街口;买不到书的人们,冲进上海图书馆抄书,挤碎厚重玻璃门。图书馆进货 170 册仍供不应求,只能频繁求助书店。

最后,专职倒书的黄牛出现,负责搬运的装卸工都在偷书,印厂戒备如造币厂。

数年间,《数理化自学丛书》发行 435 万套,合计 7395 万册,更多手抄本无从计数,流散全国。

有人在江西看到同伴有一册手抄版,反复求借不成,最后看到扉页上写着 “书与老婆恕不外借”。

曾任复旦大学书记的焦扬回忆,当年她在山东,几经辗转终于买到丛书,收到书后发懵,“竟然是一捆,一看昏了。”

那些泛黄纸张上,大量符号和数字拥挤如咒语,她在灯下苦读,恍惚如有人引路:

“带着你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步入知识的殿堂,一直深入到它核心灵魂所在的地方,帮我们打开一扇窗、一扇门。”
那个年代教育是奢侈品,比教材更缺的是老师。

邓稼先两位儿女,备战高考,没有老师,邓稼先只能借出差赴京时熬夜辅导,孩子们还嫌弃他讲得不好。

北京八中一位政治老师,临时起意,决定小范围开课备考,到教室后惊呆了,四十人的教室挤进近百学生,许多人站在一楼窗外听。

走廊里,有学生大声背诵杨朔和秦牧的散文,那年作文占 70 分,无人辅导,学生们只能背诵名篇。

有人至今记得,秦牧《社稷坛抒情》里的句子:

又穿过历史的隧洞,回到阳光灿烂的现实。
在成都,多个高考辅导班开设,大学教授们义务授课。四川大学礼堂,老教授授课完毕,春风从窗户吹入。

老人动情地说:希望能够在四川大学里与你们重逢。

1977 年冬季高考,570 万人报名,27 万人录取,隔年,610 万人报名,40 万人录取。他们是时代幸运儿,更多人只能远望机遇。

改命者终究寥寥。

1990 年夏夜,支教老师李桂林爬了五道天梯,爬上大渡河边的悬崖。

悬崖上,山民打火把迎接,杀了仅有的母鸡招待。悬崖上有所破败的小学,因缺老师已停学十年。

大渡河咆哮如雷,时代奔涌向前,然而教育发展不均,山河间有太多寂静角落。

1991 年,摄影师解海龙走遍 26 个省 128 个贫困县,行程两万里,拍摄了大量山村小学。

山西羊丈村,孩子们借窑洞上课,棺材当课桌;湖北七里坪,下雨教室积水,学生们踩水读书;贵州天星村,少年们步行十里,坐石头上听讲,山风呼啸,没有课本。

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解海龙走进一间祠堂改的教室。教室没钱装玻璃,寒风灌入,有小女孩瞪大眼睛望向他。

那个小女孩,定格在镜头中,最后成为希望工程海报上的大眼睛女孩。

世界斗转星移,新世纪开启,但教育差距也在拉大。城里学生用上投影仪和电脑,山乡小学连黑板和粉笔都难寻觅,更难寻的还有优秀老师。

甘肃陇南山村,大多数小学无法按学科配老师,普遍不开英语课,音乐、体育、美术等无人执教。

老师越走越少,最后是辍学初中生,回小学当代课老师。小学虽有编制,但无人愿来,“有老师到了校门口车都不愿意下,哭着就走了”。

有女老师到重庆山区支教,周一升旗,校长掏出国旗,系在尼龙绳上,喊学生们 “看旗子”,不到一分钟,仪式结束。

孩子们不会唱国歌,因为没音乐教师,全校学生 140 人,老师只有 7 位。

英语课体育课只是摆设,每逢这些课,学生们就操场疯跑,“老师看着别出事就行”。

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河北山沟小学,代课老师是 13 岁女孩,工作只有三件:太阳照到钉子放学,粉笔一天只能用一根,学生一个不能少。

2009 年,李桂林所在的悬崖小学,藤条天梯已换成铁丝,然而缺老师困境并未改变。他和妻子苦苦支撑,最后只能期望培养学生当接班人。

类似困境也发生在张桂梅的华坪女高。2008 年女高成立,隔年 17 位老师走了 9 人。至今,学校 47 个编制从未招满。

落后的教学环境,贫瘠的教师资源,封闭的认知视野,让山乡少年们起跑便落后。西北老师说,因小学没英语课,学生刚上初中便落后三年。

2009 年 1 月,新华社刊文称,八十年代,农村出身大学生占比近 80%,然而 30 年后,占比下降一半。寒门难出贵子。

2018 年,媒体报道,边远地区有 248 所中学,多年付费收看成都七中课堂直播,同步上课。

众多少年的命运,因那块直播屏改变,受访者称:

那种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
然而,那道光也照出了距离。山区学校被称为远端,并不是所有远端学生都爱上直播课。

有班级跟不上全英语教学,听不懂超纲竞赛题,看直播时睡倒一大片,“不是我们想睡,而是根本没听懂。”

更大差距来自认知,大城少年激辩着 “公交落水”“离婚冷静”,远端少年只能默默听着:

“那边的同学说宫崎骏、岩井俊二,根本听不懂,我们的记忆里只有大风车。”
一块屏幕照不亮所有远端少年,教育能改命,但少年们的起点并不相同。

今年 6 月,横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的山河大学走红,虽然它只是虚构的玩笑。

它诞生自网友微博:四省有 343 万高考考生,每人出 1000 元,就是 34.3 亿,足可在四省交界打造一所综合性大学。

此后公众热情让所有人始料未及,他们自发设计了校徽、校训、官网、地图,最后细致到食堂菜谱和宿舍装修。

热情背后,是四省学子苦涩的无奈。四个高考大省,仅有两所 985 高校,且都在山东。教育资源不平衡是 “数以百万计的考生持不平的大山”。

资源失衡的不仅是高校。山河四省的村镇小学,正因生源苦恼。大批学生因教学质量迁往城市,乡村小学只余空荡的校舍。

在河北,家长间流传 “学习最好和家里最有钱的都去了衡水,没钱成绩差的才留在县中”。

离开的不止学生,河南师范大学调研显示,农村小学中年教师人群,流失占比达 51%。

河南嵩县,招聘教师流失率约 15%,当地教育官员称:有些年轻老师把嵩县想成了嵩山,到这一看,条件太苦,就走了。

学者调研后称,中国乡镇学校正陷入劣势积累的漩涡,教学质量循环下降,一些乡镇 “读书无用论” 再次泛起。

科幻作家韩松,曾受邀到河北涞源县小学分享,然而那堂分享课成为难忘的 “崩溃经历”。

他所讲的飞机、金字塔、刘慈欣,机器人老师,少年们皆脸露迷惘。他问知道 “科幻” 意思的举手,全班无人应答。

对比下,他去北京一所小学分享,孩子们会兴奋列举所读科幻小说,并用纸给他演示什么叫虫洞。

山川层峦叠嶂,大山外的人们,开始寄望借科技跨越。时代的起伏,终要靠时代之力抚平。

今年开年,大模型登台亮相。比尔盖茨说,AI 最令人兴奋的应用就是让教育变得更公平。

1985 年,乔布斯曾幻想过未来的教育:学生不光能阅读亚里士多德的文字,还可与电脑里的亚里士多德聊天。

而今,借助大语言模型,推特上已有博主复刻了柏拉图等众多名师。

在硅谷,有公益学院,已推出由 GPT4 驱动的 AI 助教,它是跨学科全才,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作答。

AI 教育浪潮已然开启,美国家庭已广泛使用 GPT4 家教,西班牙大学的 AI 老师一学期回复消息已超万条。拉丁美洲、韩国和日本超 80 万名学生,借助 AI,提升了英语口语。

AI 或将抹去资源的不平,而更宝贵的是,它将开启更广泛的学习浪潮。

远端的少年,延毕的学子,所有行进在周期里的人,其实同在虚空的山河大学中。任何方式的学习,都能为未来积蓄希望。

美国大萧条时,最热闹地方是图书馆,人们尽可能汲取知识,熬过寒冬。

推动命运齿轮的人,终究还是自己。

来源:摩登中产 微信号:modernstory

依附跨境巨头的老板,当不成 “甩手掌柜”

下午六点,吴西和他的同事们仍呆在仓库里拼命地打着包,被扔在一旁的手机每隔一小时就会发出一阵刺耳的闹铃声,眼下,留给他们的时间只剩几小时了,若时间到了仍没发货,他们将受到高于货值数倍的惩罚。

吴西是一位广东的箱包外贸商家,据他所述,这几个月是他从业后最累的几个月。这段时间,他先后参与了国内几大跨境电商巨头的招商会(TEMU、AliExpress、SHEIN、TikTok),成了他们全托管模式下的供货商。

所谓全托管模式,就是平台来处理运营、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商家只需发货到指定仓库并报价。

作为当下跨境电商圈最受瞩目的模式,不仅国内跨境电商四小龙 Temu、AliExpress、SHEIN、TikTok 纷纷开始布局,7 月 27 日,有中资背景的东南亚电商平台 Shopee 也正式官宣启动全托管模式。

巨头的踏入,令跨境电商圈掀起一场没有刀剑的变革,上中下游无数利益链条正面临重新洗牌。

一面难求的招商经理

随着各大平台推出全托管模式,无数一夜爆单的故事开始在跨境卖家圈流传。

AliExpress 上一家智能手表商家 “3 天卖空 1 万多只手表” 的经历成了跨境圈的 “全托管传说”;最初加入 TikTok 全托管的卖家有人称订单已翻了几倍;有商家称加入 SHEIN 平台模式后销售额直破百万美元;Temu 卖家月销几十万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爆单” 的神话令无数跨境商家争相涌入全托管的平台。

平台的招商经理和买手们成了一面难求的 “香饽饽”。

“派去接待的车和准备好的宴请,招商人员们一律拒绝。” 加入 TikTok 全托管模式的跨境大卖家王森告诉虎嗅。“Temu 的买手我们小地方的商家几乎见不到。” 广西饰品商家李萍苦笑道。

关于全托管的活动也都异常火爆。

一场 AliExpress 的招商会上,工作人员不得不站在凳子上亮出手机,让蜂拥而至的商家们扫码咨询。

想象中各大平台争夺外贸工厂老板的场景并未发生,平台反而成了被追逐的对象。

不过,踊跃的背后,也透出一股无奈和被动。

“若不加入平台,就会被平台碾压。” 李萍说道。在大平台入局之前,没有供应链的跨境贸易商仅靠信息差就能吃到跨境生意的红利。但现如今,一些原来的海外 B 端客户从李萍处拿到的进货价有时比 Temu 等平台上的零售价还要高,不少人甚至直接选择从 Temu 上进货。此外,据李萍透露,TikTok 此后也会重点关注自身的全托管模式以及海外本地商家,跨境店则不会得到太多扶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像李萍这样自身没有供应链的跨境商家不得不自救。因靠近供应链,原先她从工厂拿货后卖给海外 B 端客户,但现在她与对全托管模式不太感冒的加工厂合作,用工厂的产品给平台供货。

“一些加工厂并不适应全托管模式,这才给了我空间操作。” 李萍说道。这种情况与部分业内人士的设想不太一样:帮助只会生产的工厂处理后续的运营、售后等环节,让他们做甩手掌柜,是不少平台推出全托管模式的初衷,但如今看来,有一定运营能力的工贸一体厂家或靠近产业链的贸易商反而更适合。

出现这一现象不外乎几个原因:一、外贸加工厂接惯了 2B 大客户的大订单,看不上 2C 跨境电商的散碎单子。二、跨境电商平台的全托管模式一般会要求商家先备货至平台仓库,但加工厂一般是先接下固定订单再生产,二者所需承担的资金风险不同。三、只生产的加工厂往往没有运营团队,即使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帮助其解决一些运营、物流、售后的问题,但仍做不到保姆式服务,这就需要工厂增加岗位去对接平台,做繁琐的工作,人员管理成本随之增加。

困于全托管的商家们

全托管模式下,无数爆单神话开始诞生,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商家的怨言。

一些商家认为,平台要求愈发严苛,为了得到平台的更多派单,商家妥协越来越多,也愈发弱势。

比如在发货时间方面,Temu 的 JIT 模式(Just in time)要求商家在接到订单后,在 48 小时内将货发到官方仓,一旦超时将处以 5 倍以上罚款。TikTok 相对宽松,但也要求商家 7 天内将货发到国内官方仓,补货时间同样要在 7 天以内。

为了满足平台紧迫的备货时间,有的商家甚至在官方仓附近另租一个备用仓,还有的商家将产品全部提前打包好贴好标签,只为能最快速度反应。但这也抬升了商家的各项成本,若备货产品未被选中,相关标签还要重新摘除,备用仓成本也白白投入。

除此之外,平台在定价方面也愈发 “苛刻”。在全托管模式下,厂商报价后,定价权大多掌握在平台手里,而厂商们失去定价权,对盈利空间的掌控也更加被动。

“很多平台都会跟 1688 比价,要求你的价格与 1688 等同,最多高一两元钱。” 王森对虎嗅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产品只挣几毛钱的情况时有发生,若加上包装成本(比如空运时的纸箱),有时甚至还会赔钱。

据卖家反映,有的平台甚至还会在厂商备完大货后再次压价。这时厂商为了库存压力,也不得不同意平台的价格。

除了发货和定价之外,厂商们还有许多受限之处。比如在平台发订单通知后,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接单或取消订单,接下来就无法再得到平台青睐甚至被罚款;比如在没有一定动销率之前,无法看到自己产品在平台的最终定价;又比如,产品的标题等宣传要素不再被厂商把控,而是交由平台来决定。

在这些规则之下,李萍曾因为在半夜十二点接到订单通知后没有赶在 48 分钟之内确认,而被罚 5000 元,王森也曾因没有第一时间配合平台要求更换图片素材,而错失扶持流量。为了能得到平台分的一杯羹,厂商们越来越卷也越来越疲惫。

态度愈发审慎

相较于最初的兴奋和踊跃,一番体验之后,厂商们对全托管模式开始变得审慎。

王森认为,若只把平台的全托管当做一个渠道,而不是放太多重心在上面,反而心态会更好。而在李萍看来,选一个最契合自身业务模式的平台比较关键,虽然都在做全托管,但平台基因并不相同。

“目前体验来看,流量最好、转化率最高的还是 Temu。” 吴西坦言。他认为这主要由于 Temu 本身就有着电商平台的基因,且采购来的流量本身就定位为有购物需求的人群,同样为电商平台的 SHEIN、AliExpress 也有此基因。但社交平台出身的 TikTok 所带来的流量并不是以购物为目的,相对来说就比较泛,且不太稳定。

有卖家描述,在 TikTok 上,他们曾坚持过一段时间在 TikTok 发布原创英文短视频,由外国模特、专业视频团队制作而成,内容质量上乘,但播放量基本都没破过 500,带货量甚至还不如盗版剪辑的二创素材。

若流量精准度不能解决,TikTok 仍然会给商家带来很多困扰。

“不过,TikTok 全托管选择在沙特开站点或是有意解决这个问题。” 王森说。相较于各项管控政策更为严苛的欧美,沙特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相对容易一些,流量或许会更精准。

但在处罚程度上,TikTok 就相对比较宽松了。相较而言,苦于 Temu 严格处罚制度的商家最多。

“Temu 的罚款环节太多了,稍一不注意就会被处罚。” 李萍苦笑道,比如发货时间超时、补单时间超时、确认订单时间超时都会被处罚。且 Temu 的售后政策也最为严格,很多时候消费者退货后,可以仅退款不退货,相当于商家白白损失产品成本。

王森认为,这与公司定位有关,在拼多多和 Temu 的体系里,向来是消费者至上,对供应商也更加严格。

托管意味着权利的让渡,商家想赚钱的同时,自然要做好被控制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国内跨境商家开始对全托管模式更为审慎,各大平台的 “快速奔跑” 也引发海外市场的 “戒备”。Temu、SHEIN 在外媒上被 “点名” 的情况越来越多,认为中国低价产品大量涌入会影响当地利益。而在 TikTok 向来是重镇的印度尼西亚,其全托管模式也引起当地政府的担忧,认为如果该模式在印尼推行,会对印尼本地商家带来损失。

这场跨境电商圈的变革,已掀起越来越大的浪涛。

张晓刚谈“蜉蝣”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四十年来,他的创作为时代之经过与未来造形,其意象取自个体与集体、私人与公共、记忆与失忆的交汇处,在他的重塑中被赋予了真切的情感力量和当下意义。今年3月4日至5月7日,张晓刚个展“蜉蝣”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集中展示了他近三年来的绘画新作;7月22日,张晓刚又一场个展“隐语之书”在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幕,展示他不同时期与文学意象关联的代表作品。在两场展览之间,《上海书评》专访了张晓刚,请他谈谈他的新作、文学情结,以及对中国当代绘画现状的看法。

您今年3月到5月在上海举办了名为“蜉蝣”的个展,现在回望,有什么出乎意料之外的地方?这次展览的场地似乎对布展颇有挑战,关于画作与展览空间的关系,能介绍一下吗?

张晓刚:说实话有点超出我预期。这个展览从动念到开展历时三年之久,筹备过程中有不少波折,做了很多调整。最初计划是在2021年办,由于疫情的缘故不断延期,直到今年3月才万事俱备。新展出的这批纸本油画是后来才叫“蜉蝣日记”的,每幅“日记”的标题是一个虚构的日期。有张大画原本也计划在上海展览,后来去了武汉双年展,为填补空白,我新开一个“光”系列,加急画了三幅,之前是打算把这个系列留到下一次展览的。总的来说,“蜉蝣”是我近几年工作的一次汇报,本以为自己也算一个老艺术家,不会引起太多注意,没想到各方面对这个展览的关注度还挺高。

展览开幕后,一些朋友对我说:你太勤奋了,怎么画了这么多。在我看这个量很正常,三年里经常隔离在家,有大把时间,我本来就是很宅的人,正好画画,有点因祸得福。其实按一年画二十张的速度看,对于一个画家,这甚至都算低产的。当然我也理解,好多朋友说过去三年没有状态,不知道做什么,就是等。余华开玩笑说,你是疫情的受惠者。

在龙美术馆做展览压力很大。这个场地很适合展示雕塑和装置,对绘画并不友好,好像再大的画都撑不起来,所以我们改了好多方案。后来我想,干脆不把这个地方当回事,只想怎么把作品呈现好,我要让观众进来,不看建筑,只被作品吸引。因此我布展的思路是:相邻画作尺寸的起伏不要太大,尤其小画一定要放一起,展现故事的连续性,和大画区分开。因为画面的尺寸决定了观画距离,如果大画和小画衔接,观众看大画时就看不清小画,之后为看小画,不得不走动,建筑就显出来了。当然我也可以不顾画幅,把每幅画当成独立作品对待,从美学形式上看可能更高级,但在这个场地却会让所有画都显小。目前这样集中摆小画,反而和大空间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突出了小画的精致。这次布展确实让我学到很多。

“蜉蝣”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上海,2023

您至今画过四次日记性质的,或者说有连续性的作品:1984年的《黑白之间的幽灵》、1991年的《一周手记》、2003到2006年的《失忆与记忆:一周》、2020到2022年的《蜉蝣日记》。《黑白之间的幽灵12号:两个病人的对话》受到格列柯的《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和《托莱多风景》影响,这次《蜉蝣日记:2020年8月6日》又借鉴了格列柯和戈雅的意象。这之间有什么变与不变的?

张晓刚:我原来不会主动这样想,创作时多也是凭感觉,但把这个线索连起来以后,我发现自己确实到一定时候就喜欢用“日记”的方式来表达,感到单幅画不够用。这次画《蜉蝣日记》之所以自觉地尝试日记体,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在大家为绘画感到悲哀,觉得绘画走上了反叙事的路子,绘画已死,但我个人又是特别喜欢叙事的,我想继续用我的方式叙事,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这时候刚好疫情来了,疫情初期大家对日记好像有种特别的关注,我也有记录每天要面对什么的冲动。当然我这个是假日记,是绘画。

张晓刚,《黑白之间的幽灵12号:两个病人的对话》,纸本,19×13.8cm,1984

格列柯,《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布面油画,222.3×193cm,1610

张晓刚,《蜉蝣日记:2020年8月6日-格列柯的天空》,纸上油画、纸张拼贴,80×99.5cm,2020

《蜉蝣日记》里的那幅画有个小标题叫“格列柯的天空”。格列柯是我从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没有放弃的艺术家,有的艺术家曾经非常喜欢,后来慢慢放弃了,一直喜欢的艺术家不多,格列柯算一个,他跟我有某种缘分。我1984年的时候受他影响最多,当时一方面读了很多关于死亡和终极问题的书,一方面自己胃出血住院,离死亡很近,我马上就想到了我喜欢的格列柯,当然还有戈雅、多雷、蒙克、达利、马格利特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幽灵”系列确实是我的一个转折,就好像过了一个坎,一下进入到一个现代主义的创作状态里,直接去画魔鬼、死亡,使用半抽象的形象。这批画画得很痛苦,到1985年就停止了。半年以后,我调回川美工作,环境一变,心态也变了,这时开始接触到东方神秘主义,觉得以前读的那些西方关于死亡的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看待生命、生活和世界的态度有了多重角度,这样就开始画“梦幻”系列了。

1991年画《一周手记》没有特别的理由。九十年代初,我整个精神状态都很压抑,1990年画了“重复的空间”系列,到1991年,我回昆明跟父母住一起,想画点东西,也没明确要画什么,但还是每天画一点,待了一个星期,画了一个日记体的东西。其实当时还不那么自觉,后来才把它当成一件作品。我的“手记”系列有个直接的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那时我太喜欢“手记”这个词了,我意识到,很多我们通过书本认知的历史是虚假的,“手记”则包含了不能写进教科书,却又真实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事情。现在回头看这批画还是超现实主义的成分比较多,但其中的氛围我一直都比较喜欢,也为后来的创作埋下伏笔。可惜画后来被画廊拿走了,我实际上不想卖,它们是我比较私人的创作。到1992年,时代变了,一下开放了,和八十年代面对的情境完全不一样,所有人都要接受一个全新的、过去不了解的世界的价值和规则,我就把“手记”系列停下来了,慢慢过渡到“大家庭”系列。

张晓刚,《一周手记》,纸本油画,51×39cm×7,1991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一周之三》,纸上油画,73×55cm,2006

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正在画“失忆与记忆”系列,从非典到新冠,我有一种轮回、循环的感觉,所以之前也考虑过这次展览叫“环形剧场”。就像看一场演出,舞台是旋转的,一个情节接着一个情节,兜了一圈,相似的情节又出现了,但换了一个形态,内核还没变,这种复归和反复让我感到虚无。总以为一切都在进步,实际情形可能更像章太炎所谓的“俱分进化论”,“善亦进化,恶亦进化”,“乐亦进化,苦亦进化”。最终用“蜉蝣”做标题,可能也跟这些感受有关,感到个体的生命过于渺小、短暂。

张晓刚,《蜉蝣日记:2022年3月15日-戈雅的噩梦》,纸上油画、纸张拼贴,77×96cm,2022

戈雅,《理性沉睡,心魔生焉》, 蚀刻版画、雕刻、铜版画,37.5×26cm,1797–1799

张晓刚,《蜉蝣日记:2022年3月29日-雅各的搏斗》,纸上油画、纸张拼贴,75.5×101 cm,2022

多雷,《雅各与天使摔跤》,木刻画,1855

在您1991年的“手记”系列里已经出现书卷的形象;2005年的“描述”系列、2009年的“史记”系列中有被一些评论家称为“盲写”或“自动式书写”的元素;这次“蜉蝣”展上的作品,包括“光”系列,拼贴了笔记本格子纸。您似乎总是有意识地在绘画中运用书写元素?

张晓刚:我一直有个书写的情结,但我不是作家,可能只是喜欢书写的感觉。我作为画家,野心没那么大,没有要当伟大画家的雄心壮志。所谓伟大的画家,意味着要在绘画领域里做出语言的贡献,开创一个派别。这两年我越来越认为,对我而言,绘画只是一个载体,如果当初没有学画,我可能就用另外的方式创作,但表达的内容不会变。表达对我的重要性大于语言,我绘画的发展总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变化。我早年喜欢写作,后来觉得书写也可以作为绘画,只是形象有别,书写的过程也是绘画的过程。

张晓刚,《描述2005-01》,摄影图片,40×50cm,2005

艺术家的自我定位要反复调整,因为艺术家的欲望很多,总想尝试不同的东西,但必须逐渐对自己有判断,你究竟属于哪一类艺术家,你只能按你这个类型工作,倒也不是说不愿意突破,但某种方向性的东西其实年轻时已经定了。到一定年龄后,突破不是终极目标,可能对类型的判断更重要。

余华在他今年发表的《人生就是几步而已》一文中勾勒了您作为画家和他作为小说家在创作中重合的历史,他甚至认为你们两人八十年代末的作品可以相互命名。您的最新个展“隐语之书”也想展示您的绘画作品和艺术家生涯与文学世界、与您的阅读史之间的互文关联。能谈谈您和文学的关系吗?

余华1998年出版的《世事如烟》法文版封面取自张晓刚1993年完成的《全家福1号》

余华2021年出版的《文城》封面取自张晓刚2008年完成的《失忆与记忆:男孩》

张晓刚:我从小喜欢文学,但我知道我当不了作家,起码成不了文学家。不过我一直崇敬文学,这可能跟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有关系。我们早年学艺术不是靠看展览和作品,而是靠阅读。到1992年,我都三十五岁了,才第一次到欧洲博物馆系统看了我熟知的这些大师的作品。当时一方面很震撼,一方面有一种毁灭感,因为我看到的和我过去读到的之间有巨大差异,有时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我原来喜欢梵高、基弗,到德国和荷兰看了他们的作品后,尽管还是崇拜,但发现我和他们太不一样了。如果不看原作是体会不到这些的,我们过去通过书本上的小图和文字描述揣摩作品,对绘画语言本身没有感知,所谓喜欢某个艺术家,实际上是喜欢他背后的东西。

八十年代大家都读文学,后来我发现我和我同学的文学偏好不太一样。比如何多苓和文学、诗歌的关系最紧密,但影响他的可能主要是俄罗斯文学。我们那一代好多人喜欢的还是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我毕业以后接受了现代主义艺术,文学上也开始读卡夫卡、马尔克斯,他们对我的启发更大,这和八十年代中国作家受的文学影响有交集,余华正是看到了这点。当时国家开放后,我们这代年轻人接触到的东西都差不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共享的,当然我不是非要在文学和美术之间找什么必然联系,还是因人而异。但后来艺术界和文学界的关系越来越淡了,和哲学、观念的关系变多了,尤其“八五”以后,大家都在谈哲学、谈形式,到现在,哲学都很少谈,大量在谈视觉,还有二次元,已经完全是另一个时代了。我们这代艺术家的观点、趣味、局限都是八十年代造就的,那时文化内部的关系很紧密,大家一起聊天,不会想对方是作家、画家还是音乐家,你读的书我也读过,关注的问题都类似,文化上也有共识,不像现在这么专业化、职业化,完全分裂了。我后来慢慢不怎么看文学,跟余华认识以后,重读他小说,发现确实有很多东西是通的。如今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作家、诗人朋友,但聊起来完全是从不同的领域看问题,和八十年代状态很不一样。

如您所说,八十年代是误读的时代,很多东西都看错了,那今天回过来看,这种误读有没有正面意义?比如让您将错就错,或者说读错了,才是另一种读对了?

张晓刚:绝对是这样,我甚至要感谢这种误读,如果最初就直接看作品,搞不好都改行了。误读唤起的是纯精神意义上的冲动,激活了起码的对艺术的热爱和向往,包含很多个人的想象力。后来系统看了原作,觉得很悲哀,基本上条条大路都堵死掉了,有种没有你活路的感觉。那会儿大家出国后互相交流,都感到绝望,以前在国内以为很有价值东西,到那一看那么简单,而且别人可能一百年前就做过了。在博物馆看作品,直面物质性,会更关注技术,想象的维度反而没有了,而之前通过阅读书本看,想到的都是抽象的东西。我觉得各有利弊吧,无论如何,中国艺术在九十年代前已经打下了一个基础,它是基于某种艺术认知的时差,我们这代中国艺术家也是从虚拟慢慢走向现实的。现在可能反过来了,年轻艺术家首先得面对现实,然后部分人再走到虚拟或虚无里去。

您1988年画过一幅三联油画《生生息息之爱》,“蜉蝣”展上的大画《舞台3号:城堡》是不是也可以算三联画?

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布上油画,130×300cm,1988

张晓刚:其实不是,起稿的时候是四个部分,放了几年后再画,觉得四个有点多,就去掉一个重新画。那部分被去掉的,现在成了一幅独立的作品。三联或五联画在美术史里很常见,三联居多,跟宗教有关。《生生世世之爱》一开始也不是三联,是两张,后来我觉得不够,去借了个画框,尺寸多两公分也不管了,再画一张,才变成三联。画里起先只有生和死,现在加一个爱的主题,描述就完整了。很多东西是偶然的,一开始没有那么明确,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总是在过程中完善,而不是预设了什么,都想清楚了再做,我觉得有点枯燥。我喜欢先有直觉,在做的过程中再用理性判断。《生生息息之爱》和《城堡》,一增一减,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关于《舞台3号:城堡》,您之前曾表示,它每个局部都有叙事,彼此独立,又似乎可以合理地串连起来,它打破了中心,却假装有个中心。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而言,这两幅画有什么区别?

张晓刚,《舞台3号:城堡》,布面油画、纸张、杂志拼贴,260×600cm,2020

张晓刚:有很大变化。《生生息息的爱》主题性很强,而且主题相对单纯,有宗教含义,也带点东方哲学。我当时是受了一些神秘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到《城堡》就完全碎片化了,这幅画经历了漫长的修改过程,最后改得面目全非。

2007年,我在做“里与外”系列,室内告竣以后,想再画几张大一点的室外风景,就同时起稿画了三张,其中两张完成后拿去做展览,还有一张画到一半便搁置了下来。2010年在今日美术馆做“16:9”展览,画了一批车窗,把关注点放在时间问题上,展览一结束我就生病了,休息了两年,到2012年想拾起一些过去没画完的主题,先画了一批关于家庭关系的,在佩斯北京做了个展览。反正2007年画到一半的画就放在那了。它最早的构图是宽银幕式的风景,有一个五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又像学校,又像村公所,总之是机构的房子,有个人躺着看书,他本该在室内,却在建筑前的空地上。隔了五年,我觉得想法和情境都变了,让我把它画完也可以,但就是投入不进去,我开始在上面改,增加两个人,有点超现实的味道,还是不满意。一直到2018年,忙了三个展览,我的兴趣又到纸上。2019年闲下来后重新把这张画翻出来,心想今年一定得画完它,就重新开始构图,这一次改动比较大了,我想把它改成“舞台”系列的一个作品,画到2020年春节,疫情来了,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就又修改、增加了一些东西。

张晓刚,《绿墙:风景与电视》,布面油画,300×800cm,2008

背景从最早的一个建筑变成一个建筑群,三幢房子分别对应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这些房子都有出处,是我下乡当知青的地方的房子。我后来回到插队的村子,过去的房子都变了,有的加了一个顶,有的改成了比较俗的现代风格,房子的变化体现出时间的变化。这个建筑群画完以后看,特别像一个城堡,和环境形成反差,人物、道具都在外面,房子可能是空的。这吻合了我喜欢的卡夫卡的感觉,也有点马尔克斯式魔幻的感觉。我修改后想强调这不是一个真实的原野,而是一个戏剧舞台,不同时空的碎片、元素拼贴在一起,表面上看没有关联,但由于被置于同一个场景,好像形成了一种关联。这张画目前版本和最早版本的唯一联系,只剩下了天空和五十年代的房子。

张晓刚,《舞台5号:羽衣甘蓝》,布面油画,218×600cm,2022

不论是《舞台3号:城堡》画面中不同元素的拼贴,还是“蜉蝣”展上其他作品里纸的拼贴,都构成了多元叙事。在一个支离破碎的时代,您觉得这些作品是时代的表征,还是寓言式地(allegorically)揭露了时代的矛盾?

张晓刚:我觉得《城堡》这件作品的核心问题是时间。作品创作时间本身跨度很大,每一次改动、增删都和时代的变化有关,当然也要落实在我的语境范围里。我的兴趣点在时间的魔幻感上,其中既有时代变化的痕迹,也包括我前面讲的时间的重复,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时间的碎片化。另外我潜意识里还是有对现代主义的缅怀,想回到现代主义早期的状态,所以给它起名“城堡”,但画的手法上又有一点后现代。这就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充满多义性、暧昧性,我觉得这也是对今天人的某种状态的真实呈现。

现在你已经很难去清晰地判断某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种感觉:当一个人向你描述这样东西是什么的时候,你往往会看到它背后的另一面,不像过去,你很清楚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也知道你要什么。现在所有东西在呈现的时候,总能让你挖出一些别的东西来,慢慢地,大家心里永远在期待那后面的什么。我们的乐趣不在于知悉它的本质,而在于能挖出什么,在于挖的过程。这让我们时代变得很古怪、很魔幻。尤其像我这种年龄的人,经历过单纯到近乎虚拟的年代,碰到如今复杂的现实会感到迷茫,究竟哪个才更真实?另一面就是真的吗?所见的东西可信吗?以前说有图像就有真相,现在最虚假的就是图像。

如果说《舞台3号:城堡》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寓(allegorical)意,联系到您这两年对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早期作品的偏爱(您看重乔托所绘《圣经》故事里那种高于知识的粗糙、单纯和笨拙),能在这二者间找到关联吗?

张晓刚:这个问题我还没想清楚。我们这方面的知识太欠缺了,教育里笼统地讲黑暗的中世纪,把中世纪艺术当成幼稚的艺术,好像那时艺术家都是匠人,技术和知识都不完备。我很奇怪,古希腊罗马的造形能力已经非常强了,为什么中世纪这个能力没有了,一直要等到文艺复兴才恢复?看了中世纪的材料后,我发现我们可能被正统教育带偏了。我觉得今天判断艺术的基本原则,既不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也不是文艺复兴的,而是文艺复兴之后,也就是人文学科独立于宗教之后形成的对艺术的理解。用后来学院的、科学的眼光来看中世纪,肯定觉得比例、光影、色彩都不对。但那个时代其实画得很好,现在看也许这才是艺术,他们也有透视学和解剖学,这些是帮助表达的,不是追求的目标。陈丹青在《局部》也谈到了类似的问题。

乔托,《哀悼基督》,湿壁画,200×185cm,1304-1306

我甚至有个不成熟的感觉:西方艺术在文艺复兴之后就开始堕落了。尤其在文艺复兴后期登场的矫饰主义很恶心,后来发展到洛可可时期更恶心。神学退场,世俗开始统治世界时,就会产生洛可可这样的艺术,而且那么恶心的风格居然控制了欧洲艺术一百多年,直到大卫和安格尔出现,才重新回到古典,又产生了德拉克罗瓦代表的浪漫主义,把艺术拉回来一点。我个人觉得西方这段历史都走偏了,现代主义兴起后,再一次发生革命,在我看来现代主义反而和中世纪打通了——我不是艺术史家,这些只是一个画家不成熟的观察。我印象特别深的是,1992年出国看西方美术,除了有毁灭感,在看到中世纪的木板油画后更有兴奋感,那些画家的能力真是超出我想象,只是造形观念不是我们熟悉的一套,我们教育系统喜欢的是十八世纪以后的写实风格。有人说我的画又画回去了,可能是我找到了一些原来忽略的艺术精义。

“蜉蝣”展上还有一幅大画特别吸引我:《世界的秩序2号》——画中浴缸里堆满了书和肉。它的标题(The Order of the World)很容易让我联想到福柯的《词与物》(The Order of Things)。能谈谈您对这幅画的解读,以及您作品里的物吗?

张晓刚,《世界的秩序2号》,纸本油画,纸张、棉绳拼贴,204×304cm,2018

张晓刚:这张画还有一个更早的小型版本。最初是在浴缸里画了一些书,大概的想法是把书放在不该放的地方,后来我觉得还不够刺激,继续想书和什么东西最不可能在一起,就想到了肉。那时就觉得好玩,完全没想什么灵魂和肉体、精神和物质,这样就预设性太强了,可能回头来分析,潜意识里有这类想法,但创作时完全凭直觉。这次尝试激发了我在后来的创作中去寻找物体之间的不相关性,把不相干的东西游戏般地生拉硬扯到一起,从而形成一种魔幻感和虚拟的合理性,面对画中的物品,你莫名感到它们无形中有种相关性,至于这相关性是什么,每个人可能有不一样的投射。在我看来,一旦把一个物品本身的物理性抽掉,它就可以和任何东西组合,它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容器,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命循环,它原先的功能、文化指向都可以改变,但它还是个物,所以我坚持画具象的、日常的、容易识别的、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物体,不过这个物体又不是写实的。从“大家庭”开始,到“失忆与记忆”“里与外”,我一直在把熟悉的东西作陌生化、异样化处理,后来画物体依然如此。

“隐语之书”展览现场,昆明当代美术馆(CGK),昆明,2023

您曾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伦勃朗的光是上帝之光、神圣之光,卡拉瓦乔的光是人性之光、现实之光、戏剧之光,基里科的光是时间之光,雷东的光是心灵之光。为什么在光的问题上,您最倾向于雷东?

雷东,《佛陀》,纸上粉彩画,90×73cm,1906-1907

张晓刚:我觉得雷东受东方哲学和宗教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我八十年代末很喜欢他带有神秘主义美学的诗意化表达,他那种神圣之脸呈现的视觉效果,像发光体一样,这不是自然的现象,而是心灵对光的向往,对我一直有影响。卡拉瓦乔的画,我作为专业从业者会很欣赏,技术各方面都非常好,跟那个时代的某种残酷性有联系,他利用斜的侧面光塑造人体形象,强调了雕塑般的肌肉感觉。那会儿是人文主义最膨胀的时期,人要找到身体的自信。伦勃朗的画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他晚年有一张《浪子回头》我印象很深,光的语言特别吻合他对宗教、人生的理解,有一种悲悯感。我看到原作后十分感动,但觉得我们的文化里面没有这个东西。而看雷东的时候觉得他和我们文化有一种相通性,我们可能更相信内心的一种境界,这和西方的观念论不一样。

伦勃朗,《浪子回头》,布面油画,262×205cm,1661-1669

我后来自我分析,之所以迷恋光,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主义对光的运用有一种残酷性和荒诞性,甚至可以说是伤害性。二是我们这代人早年多少对宗教、神秘性、形而上学有兴趣,不一定要信仰,至少会关注,这种早年的关注慢慢留下来,在我身上就通过光来体现。“蜉蝣”展上“光”系列的三张画,第一张手压着书,光比较有现实感,偏现代,第二张黄手,好像跟宗教绘画里光的神圣性有关。我之前的作品,比如“大家庭”系列里的光斑,像疤痕一样,可能更多涉及现代的对光的理解,它是意外的,有种时间的残酷性,一个来自不明地方的光源突然出现,破坏了貌似协调的环境。

张晓刚,《光6号》,布面油画,200×260cm,2022

张晓刚,《光7号》,布面油画,200×260cm,2022

您早期作品主要用半侧光,晚近的作品则把光源打乱,并出现了自在的发光体,到“光”系列,光进一步放大,成为画面的主角。能说说您对光的处理的变化吗?

张晓刚:我看我早期的画,光是作为客体存在的,在画面上起补充的作用。后来我想试试把它当成主体会怎么样,它和一个物件发生关系,但是作为主体出现,覆盖了物件也好,影响了物件本身的形状也好,所以就把局部放大了。这样我在画光的时候,又想着下面的物体,以前光就是光,物体就是物体,而且潜意识里多少还有点怕光破坏了物体本身,现在光和物体好像融在一起了,形成一个互补的关系。

这么做的起因也很偶然。因为《蜉蝣日记》的每一张画里信息量太大,需要填充很多细节,画到后来有点累,我想如果画布上的大画,还画细节,效果不一定好,要不纸上小画就拼命画得丰富,布上就画单纯一点的东西,像《失忆与记忆》那样。所以当我把光作为主体来画的时候,就把所有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您曾坦言,在处理色彩和黑白的关系上有两个思维:一是把色彩作为黑白,一是把黑白作为色彩。它们分别指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张晓刚,《大家庭1号》,布面油画,150×190cm,2006

张晓刚:好多人问我,你画一个红色或黄色的人,是有什么意思,我说没有意思,只是一种绘画上的尝试。我想贯彻用黑白画画的观念,直接用黑白两色是相对容易的,那换个颜色呢,能不能也给人黑白的感觉?它和黑白之间会是什么关系?通常比如画个红色婴儿,会去找红色的变化,它和周边颜色就形成了一个色彩关系,而我想去除色彩关系,所谓只有黑白的观点就是亮部加白,同时暗部的极限规定好就是红,不会再往其他色彩倾向里走,即只有深浅过渡,没有冷暖色调过渡。后来我发现,这样画容易形成一种拼贴效果,于是对此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解读,比如有人说我的红色跟革命有关系。我之后把这个方法分离出来,画红色的人脸时就假设我是个色盲,看不出红色和黑色的区别,仅仅是暗色,画法都一样,在这种观念下,我把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黑白”。奇怪的是,我用颜色画黑白画了一段时间,再用黑白来画黑白的时候,竟发现满脑袋都是颜色的概念,画到白色部分会下意识调一点暖色,中国人讲墨分五色,我也想在黑白里呈现色彩的感觉,就像色彩里可以呈现黑白的感觉。最后就变成了这么一个关系。

您在一个地方说过,您的创作中,纸上是精致的,布上是奔放的,纸上是慢的,布上是快的。您在另一个地方又说,您近几年回到纸上,是因为纸上比较快。两种说法矛盾吗?纸和布,究竟孰快孰慢?

张晓刚,《草原组画:行走的藏女》,纸本油画,78×109.5cm,1981

张晓刚:我其实一直想统一这二者。最初的阶段就是分裂的,纸上呈现出安静的、细腻的、梦幻式的效果,布上就很奔放、很表现,颜色很厚,不愿意画那么具体,所以我只好两条腿走路。后来我觉得我太分裂了,一个艺术家不应该这么分裂,应该去塑造一个东西。为了统一,我尝试纸上也画得很表现,布上也画得很平整,但后来发现很难,就干脆不管了,还是两边分开。这个问题始终没解决,我想干脆把一边停下来,1992年以后我把纸上停下来了,专注画布上。到画《大家庭》的时候,我发现反而把纸上的一些梦幻的、平面的感觉结合进去了。

时间发展到2018年,早年的关系颠倒过来了。因为纸上容易产生直接的效果,同样效果要在布上实现,得用多层画法,会很辛苦,有时候想画快一点,时间不够,纸上就比较好把握。于是我再度把两边分开,在纸上直接地表达,尽量追求偶发效果,撕纸,贴纸,手工性很强,布上则含蓄地表达,把手工性藏起来。最近的展览里,《蜉蝣日记》很讲究手工性和书写性,而到画布上的“光”系列的时候,我把这些东西全都藏到后面,多层地反复画。

人们已经多次讨论过“血缘-大家庭”系列对照片修版的视觉语言以及月份牌、炭精像画法的借鉴,您也几次提到这批作品所绘被当年一个洗照片的女孩称为“像电脑里面出来的人”,有一种虚拟、虚假之感。如今,我们真的可以用电脑生成图片了,并且用Midjourney生成的人物表情还常常与您当年画的神似。对此您怎么看?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1号》,布面油画,100×130cm,1993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同志与红色婴儿》,布面油画,150×180cm,1995

张晓刚:当时那个女孩跟我说这话,我还很兴奋,因为那会儿是全靠自己想象,通过绘画技术来达到的一个效果。科技发展到今天,人人可以方便地用AI“作画”,甚至它的技术还不赖,一下就觉得有点无聊,仿佛我们的想象力被它阻断了。我现在反而迷恋纯身体语言、迷恋手工性,这也许是我这一批新作品突然复古的一个潜在原因,艺术家总喜欢质疑嘛。我目前肯定不会用这些东西,之前我女儿说可以用电脑来做一个“大家庭”,对我来讲有种被摧毁的感觉。我也不会说我三十年前就已经尝试过这个风格了,这样讲很矫情,而且二者意义完全不同。

您可能是当代画家里被研究和解读最多的人,就我所见,研究文集就有黄专编的四卷本《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 1981-2014》和李国华编的《生命的记忆:张晓刚艺术档案》,也有专著,比如吕澎的《血缘的历史:1996年之前的张晓刚》、易丹的《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我认为研究中做得比较充分的是传记研究和图像志或影响研究,其他像借助法国理论来解释的,可能就略有点隔。客观上,您自己也参与到了解读中,因为众多著述都会引用您的访谈、日记、书信作为佐证。您怎么看画家和批评家的关系?您期待的理想的批评是怎样的?

《血缘的历史:1996年之前的张晓刚》,吕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468页,78.00元

《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易丹著,中信出版集团|大方,2023年3月出版,328页,128.00元

张晓刚:有一种说法认为批评诞生于艺术创作之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批评应该和创作同时发生。我们经历过八十年代,那时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关系和现在不太一样。就像前面讲的,当时没有职业化,你用批评的方式,我用绘画的方式,有同样的精神关注点,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状态。我不希望批评家跟在艺术家后面走,还是觉得批评应该是独立的,甚至它不一定非要理解艺术,它可以投射、引申、借题发挥。如果批评不独立,它的精神含量就打折扣了,我们现在大量批评文章说白了都是套话,跟利益的关系太紧密,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批评,当然不是说批评一律要找毛病、挑刺,这也比较低级。我理解的真正的批评和创作一样,是严肃思考的结果,有自己的判断角度,而这种判断应该基于一个更高的文化追求,但我也知道这很难。

《失忆与记忆:张晓刚书信集(1981-1996)》,张晓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256页,36.00元

你提到的这些人在写文章或者书的时候,我都有参与。我跟他们都讲,我只是你的材料,艺术家的话有时仅仅是有感而发,未必有很强的逻辑,如果有参考价值你就用,如果没有你可以不用。我尊重批评的独立性,但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觉得这二十年,中国的批评是落后于创作的。美术可能稍好一点点,最差是电影,尤其和西方同行对比看,我觉得这是个不太正常的现象。为什么我们的资本显得那么重要?因为当判断没有别的凭借的时候,就只能相信数据。在西方,市场是一套规则,学术还有另外一套,一旦有强大的学术系统支撑,批评界就基本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独立性是精神高度的保证,对于创作也一样,如果一个艺术家创作老想着批评家会怎么看,这在作品里是看得出来的。中国现在也有很多艺术家在为批评家画画,就跟为市场画画一样。其实这种伪知识、假学术往往很害人,艺术需要打动人,如果没有打动人的部分,完全沦为知识或概念的图示,那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批评家没有义务非要去解释一件作品,反过来,艺术家也没有必要非要帮助批评家完成他的学术构架。

我想起严善錞和邵宏在分析“血缘-大家庭”系列的人物表情和眼神时,对您这一时期的工作是做“减法”还是“加法”提出疑问(您曾有该系列“是在不断地做减法”的讲法),并说:“对于艺术家的自述,我们应当保持一种警觉。”

张晓刚:这样说没错。我跟很多人都讲,不要相信艺术家说的话,起码不要全信,还是要看他的作品。如果一个艺术家跟你讲半天,把你绕晕掉,你就以为这个作品不得了,你很可能会上当。有的艺术家没有那么善于言谈,但他的作品真的做得很好,有的艺术家你听他聊天很有意思,但作品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那种一看就是一个简单的观念的符号,还有的艺术家文化修养非常好,知识也很全面,但你看他的画就纳闷,怎么那么幼稚,所以这还是两个语言系统。

关于中国当代绘画的状况,您过去讲过两句相关的话:一是“中国艺术家首先反叛的是学院”,二是中国艺术家“并没有一个横空出世的人”,“都是在关联中成长”,不像维米尔。能展开谈谈吗?您今天还这么认为吗?

张晓刚:第一句话应该是二十年前说的。反叛学院是基于我们的现实环境,当时我们接触到艺术,首先或者说主要是通过学院,学院成了一种权威的体制,对于当代艺术家,如果质疑和批判是一项基本需求,那可能首先要反叛的就是学院。现在艺术家面对的权力更多了,尤其这十多年资本介入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可以无视学术判断的地步,艺术家知道这是有问题的,但也无可奈何。市场起来以后,对学院肯定有消解作用,我当时也在学院里,看到很多人深受打击,自己画半天也不如别人卖一张,卖得好似乎就等于更有影响力或更有价值。所以学院的力量,包括美协这样的体制的威望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但市场和资本的副作用也很快显现出来,尤其在年轻艺术家身上非常明显。

今天我感觉又发生了一些改变,体制、学院、市场之间不再是对立的关系,反而达成了某种统一。很多人愿意在学校里工作,因为学院意味着项目、基金的支持,意味着更多机会。我这几年明显感到学院的力量越来越大。过去当代艺术长期处于地下状态,和整个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市场来了以后,首先接纳了当代艺术,资本把地下的一部分合法化了,抵消了原来学院和体制的压力,那个时期有种大家扯平了的感觉,但再往后发展到资本、权力、学院结为一体的时候,就没有地下艺术了,只有成功和不成功的概念。九十年代,一见到独立制片人、地下诗人、地下歌手的标签,大家就知道代表什么了,今天这样的标签已不复存在,或者说地下的人自己也不愿待在地下。另一方面,地上的价值观也变了,位居地上的不愿充当保守者的形象,也想代表先进。好多过去搞当代的、前卫的、先锋的,摇身一变成了行政官员,成了各大院长,好像一夜之间转换了角色。整个行业形态都不一样了。

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我的学生们,认为参加全国美展是天经地义的,我们那会儿听说有人参加全国美展,就好像他放弃原则一样。今天的年轻人觉得这太正常了,我需要机会,参展就可以拿到一些钱,就会被关注,就有发展的可能。我也理解,生存成了第一需要,而且对生存的理解也不同了。我没法简单判断这样改变对不对,但它就是现实一种。我们当年做学生,大一主要解决技术问题,大二开始接触艺术问题,大三大四想怎么反叛艺术。现在的学生在考前班就把技术问题都解决了,我到考前班一看惊呆了,不得了,一百个刘小东已经出现了,只要掌握那个套路,他都能画得像一个大艺术家。到大一的时候,技术问题已经不吸引他了,他开始做各种设计,他要开始了解社会,我怎么跟画廊合作,我跟谁合作就能获得什么样的关系,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方向、一个位置,不然就可能要被耽误好多年。所以毕业展显得重要起来,2006、2007年市场好的那会儿,我到川美去看毕业展,他们让我谈感受,我说我说话可能你们不爱听,我今天看了三十几个工作室,感觉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当然我也理解这是市场的需求,大家不约而同地画一样的题材、风格,每个人的重点不再是在艺术上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彰显自己的文化态度,而在于我有什么独门功夫,有个什么吸引人的亮点,这样就有了辨识度,就卖得好。我觉得这其实挺悲哀的,但后来我也不想说了,可能我的想法比较古典,还觉得艺术首先得是个人的、有个性的。不过2008年以后我再去看,那几十个工作室消失了,有时候市场也挺残酷的。

至于关联性,我觉得一个好艺术家的诞生,肯定与历史、与当下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关联,除非你是外星人,或是从未来世界穿越回来的人。我跟学生讲,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首先应该找到自己的坐标体系和坐标点。纵向说,历史上的艺术家,你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肯定是有原因的,横向说,当代的艺术家,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肯定也有原因,把纵横两个轴找到,它们的交叉点可能就是你的位置,不妨在有了这个实在的基点后,再去考虑你创作的动力或出发的理由。其实维米尔也不是横空出世的,当时荷兰小画派有许多人技术上不相上下,只能说这个人的天才比那个人多一点。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只是在一群人中比别人多那么一点,这靠的是天才。

张晓刚,《遗梦集:三女神》,纸本油画,24.2×29.2 cm,1987

您曾发问,“为什么中国人从来不敢写世界美术史”,您认为今天到写的时候了吗?

张晓刚:我觉得关键还不是外在原因,而是内在原因。世界美术史可能一百年前就可以写,但中国人不敢。我1979年前后读到的第一本世界艺术史是日本人写的,当时日本也没出什么伟大的画家,他们却敢写,可能还是视野问题。我们比较喜欢把世界分成里与外,分别对应不同的价值标准,如果这个内在的关系调适不了,永远不可能写世界美术史。话说回来,其实早就应该写了,并且应该把中国写进去,不然怎么知道你的伟大在哪,差距在哪。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孤岛,都是大陆的一部分,为什么要把自己隔离在外?何况客观地讲,中国现在艺术其实走很远了,就绘画技术而言,我觉得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我去国外看展,有的画家的手艺跟中国画家真没法比,当然他们那样的超级大师我们这还没有,艺术创作格局和文化价值输出方面还有差距,而这主要是文化意识问题。

所以症结还是内在,像美国艺术在六十年代真正脱欧,固然有美国崛起作为外部力量在推动,更重要的是第一次真正的本土意识觉醒。原来美国的标准在欧洲,艺术家在欧洲学习完了,把印象到后印象派的方法带回美国实践。我觉得有三个艺术家在形成美国自己风格的过程中扮演了枢纽性角色:第一个是油画家爱德华·霍珀,他第一次准确表达出作为一个美国人的孤独;第二个是插画家诺曼·洛克威尔,他对美国世俗生活、快餐文化的描画影响了后来的安迪·沃霍;第三个是版画家肯特,他的画让我联想起杰克·伦敦,那种与命运抗争的孤勇和无奈,带一点悲剧色彩,是一个远离欧洲的新大陆人的状态。而与欧洲真正断奶,完成美国文化觉醒,形成美国自己一套文化标准,则要到波洛克、罗斯科、德库宁这一代,安迪·沃霍尔已经是二代了,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创造了美国文化的标杆。

爱德华·霍珀,《夜游者》,板面油画,84.1×152.4cm,1942

诺曼·洛克威尔,《打针前》,《星期六晚邮报》封面,1958年3月15日

肯特,《白鲸》第二卷插图,书页29.8×22.5 cm,芝加哥:The Lakeside Press,1930

中国艺术家严格来讲可能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断奶,要不就没断西方的奶,要不就没断中国传统的奶,在西方碰壁以后,马上回到祖宗那哀哭一阵,讨一点东西,维持生存。我看不惯那种加一点中国传统符号的元素,就自命为中国艺术品的,我觉得太浅了。这方面日本做得彻底一些,像物派确实是一个有文化根性的流派,形成了一种新的美学观念。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觉醒,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会有,现在一方面如果不谈世界,只谈现代之前的中国,我们可以谈得很完整,另一方面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直接到国外学习,学成后带来了所谓的国际化,他们依然只是加入一个已有的价值系统。建立中国自己美学系统的努力,现在局部有可能有,但整体上远没有达到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水准。所以世界艺术中心转移到美国某种意义上是必然的,他们脱欧的过程也很辛苦,美国艺术家从前被夸奖说画得像欧洲某某大师,会觉得是件荣耀的事,后来则以此为耻,到沃霍尔那一代就彻底不管,谈另外一个标准了。

您在2008年的时候说,对于中国古典传统,您愿意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可能要等“再老一点”,才“会把传统中的一些元素提出来用一用”。您后来画的《车窗-青松》(2010)、《车窗-红梅》(2010)、《红梅与药瓶》(2012)、《红梅与沙发》(2013)似乎就用到了传统元素。另外您2010年左右还写过一篇《我与陈洪绶的相聚与分离》。您现在对中国传统的态度变了吗?

张晓刚,《车窗-青松》,布上油画,140×220cm,2010

张晓刚,《红梅与药瓶》,布面油画,120×150cm,2012

张晓刚:说实话现在还是敬畏。我觉得当有一天,我把它当成隔壁邻居的画来看的时候,我就能真正吸收它了,我现在还把它当成祖宗、当成师爷,只能怀着敬畏之心。我画青松、红梅时确实尝试调用了一下传统元素,但我心里面想的其实不是中国传统,我的出发点是,我们少年时代接触过同样的植物,它们今天的意义却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文化的角度。

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我是不是要死守中国艺术家这个身份来考虑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种文化身份是我摆脱不了的,但是如果过于纠缠这个身份,意义在哪儿?我也怀疑,是不是因为我是中国艺术家,我的作品里就非要有中国符号?我们所知的西方艺术家好像比我们放松,毕加索喜欢非洲的东西,拿来就完了,我们不敢,我们拿别人的东西,就会被说是模仿、剽窃,但是拿祖宗的东西大家就觉得很正常,这是什么心态?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都变得触手可及,于是文化和传统、和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果艺术仅仅是公共的,你用老祖宗的东西绝对政治正确,但如果艺术也是个体的,涉及你的个人趣味,而你在传统里找不到感觉,区分不了笔墨和水彩,你更喜欢某个美国艺术家,那该怎么办?好像都是悖论。

中国本身也很复杂,除了当代艺术,还有学院艺术,有强大的中国画系统。我个人看宋元文人画的时候,觉得他们已经把路都走完了,要在整体上变出新意很难。似乎越了解传统,越觉得在传统内部没什么可做的。有时候甚至感觉中国传统对艺术的理解是发生在另外一个星球的事,而我离这个星球越来越远。我们的国画界跟现代世界基本不怎么发生关联,主要的交集似乎就在连环画、插画方面;我们需要更高层面的关联。

您大学时期就受过现代东欧绘画的影响,在近年的作品里对当代东欧艺术也有借用,能谈谈吗?

张晓刚:我第一次想了解东欧是在苏东剧变之后。几十年来,我们共享着同样的价值和美学,文化上都以苏联为师。客观地讲,八十年代以前中国艺术上想突破苏联和西方的只有样板戏。它背后是真正的中西合璧的想法,用交响乐改良京剧,用现代题材改编传统戏剧,古为今用,当然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被过度工具化了,最终消失在时代的浮沉中。我一直想在我们的艺术和东欧艺术之间做比较,其中肯定有共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他们出过不少大师,比如最近去世的观念艺术家卡巴科夫。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在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他的装置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尽管后来成了美国艺术家,但他的大量作品还是跟苏联记忆有关,是对这一语言运用得最成功的。

我还看过许多东欧电影,从匈牙利的贝拉·塔尔、南斯拉夫的库斯图里卡,到罗马尼亚的蒙吉,也受到它们的影响。东欧电影既不是纯粹的欧洲电影,也不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电影,而是双方杂交的结果,整个画面的呈现复杂、怪异、刺激。我想中国人看东欧的作品会很有共鸣,但其中又有某种力量性的东西是我们没有的,毕竟我们不像他们那样经历了从宗教信仰转变为共产主义信仰又转回宗教信仰的过程。

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和科·巴巴的自画像

另外从美学传统上来看,我学生时代学习过罗马尼亚画家博巴的作品,因为我们的老师是博巴培训班的学生。博巴带来了所谓东欧画法,其实这也就是苏联体系下的一种个性化变体。当时还有另一位罗马尼亚画家科·巴巴对我们影响很大,我后来还专门去买了他的画册。但我在西方博物馆里找不到这些艺术家,包括我们以前以为是大师级画家的列宾、苏里科夫,也至多只能看见一两件作品,他们在西方的世界艺术史里并没有太高地位。可能是受过他们影响吧,我后来去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看到这些大师作品的时候,还是感慨万千,老实说,那些画画得是真好。苏联美学曾经那么强大,那么有视觉冲击力,今天已被西方打入冷宫,随风逝去,但这种文化的确影响过我们,我觉得应该去面对,而不是回避它。我这两年的画里有些东欧的影子,可能是学生时代埋下的种子慢慢发芽了。

张晓刚,《我的母亲》,布面油画,200×260cm,2012

最后不能免俗,还要问个关于市场的问题。您曾断言,“市场价值是附加在艺术价值之上的”,但现实中难道不是有很多相反的情况吗: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也会卖得挺好?您按系列作画,有市场考虑吗?

张晓刚:系列跟市场一点关系都没有,究其根源,还不是八十年代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前国内只有全国美展,每人只能拿一件作品报名,我们觉得凭什么一件作品就能代表你?那个展览不是比艺术,而是比功夫,得金奖的肯定是刻画能力很强的。如果只是涂鸦式的画几笔,不要说获奖,参展都难。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就决定参照西方现代主义按系列来画,现代人的表达方式与古典时期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要通过系列来说一个问题,而过去,包括法国沙龙艺术靠一件作品就能完整表达某个想法了。我们从那会儿开始做系列,也是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得更彻底、更深入。

说到市场,其实恰恰相反,市场不喜欢系列,市场永远在挑代表作,一个系列里只要一件代表性的作品,那是最有价值的。我们也懂,艺术家肯定有代表作,但每一个代表作都是一个系列铺垫出来的,并非一蹴而就。这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尤其像当代美国艺术家,比如通布利的画很难讲哪张更有代表性,一天他感觉来了想画花,一画就是几十张,如果你接受这个系列就都接受了,他的市场也不得了。但中国这边的市场还是相对传统,相信经典性,相信一幅画的价值。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开始相信一个艺术家的某一个系列了,所以提我永远是《大家庭》,周春芽原来老是《绿狗》,后来就是《桃花》。

2005年之前,其实中国艺术家,包括开画廊的人,对市场都一无所知。那几年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奇迹式的、爆炸性的新闻事件,逼着大家开始快速学习什么是市场的概念。当市场成为一个主导性的权力后,肯定会出现艺术价值可能没那么高的作品在市场备受追捧的情形,比如崔如琢的字画可以卖到天价,而很多非常优秀的艺术家的好作品可能就卖不到那么高。但从历史上来看,市场好的艺术家,不一定是好的艺术家,但好的艺术家,一定有好的市场。

张晓刚,《圭山寓言》,布面油画,120×150 cm,2016

中国艺术和市场的关系还很年轻,从我们这一代到现在九零后的一代,才经历了两代人。九零后一代的估价前几年已经归于平常,最近一两年又火了,我觉得有点失真的感觉。有时候看到这个人这么年轻卖这么高,想他将来怎么办啊?本来是好事,但失真了以后会带来很多问题。我听说现在卖得很好的九零后也很焦虑,我完全能理解,因为这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感觉,而是被制造成新闻的感觉,会很危险。归根结底看,如果你是个好艺术家,就不会被这些扭曲。还是要相信,好的艺术家一定有好的市场,可能价格上有起伏,但终归会有市场。看西方历史,有的人可能曾经某个阶段卖得很好,慢慢就不行了,到今天越卖越好的还是大师。我宁愿这么相信,不然真的会对价值观造成毁灭性打击,可能现在有的年轻人已经不信了,觉得市场自身的运作更重要,而艺术是附着于这上面的,他以为把市场做成功了就等于成为好艺术家了。我还是相信艺术。

改变我命运的三个参数

风中的厂长

最近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公司做成片的小伙子,他们寝室四个人,三个还没找到工作。
我给求职者们一些建议,现在企业老板越来越挑剔,可以学一些交叉技能,求职成功率高几倍。

其实也不需要太卷,我说说我的,我当年做外贸业务员起步,因为我会做网站,给公司做了个网站,然后我不会seo,找了个程序员给我做seo,就连续有询单了,有了第一桶金,后面开工厂以后,才做的阿里巴巴国际站。做网页的基本功帮到我,而那个基本功是我大学暑假里学的。里面包括ps基础。

我做电商,一开始也是啥也不会,请摄影工作室,也拍不出好效果。转折点是我去了趟杭州秋涛路的照相器材市场,买闪光灯,卖灯小哥教会了我如何棚拍闪光灯鞋子,光圈13,快门200,iso100,这是改变我命运的三个参数,我后面淘宝自己拍图,就这三个参数,三脚猫功夫,别的啥也不会,但是把鞋子质感拍的分毫毕现。后面再学了一些运营知识,电商很快就做到类目第一。顺带教会外贸业务员影棚拍摄,我们的照片老外都要原图做海报。业务员们买车买房。方法具体看置顶。

我做自媒体,大家看我的视频,照片,99%原创,自己拍自己剪。你们不好意思批评,我也承认、就是三脚猫,但是作为文字为主的微博博主,6分的摄影水平,和7分写作水平交叉,足够用了,不需要很厉害。

我们那边的中介小哥,杭州南星桥,会拍视频,飞无人机,房子也卖的比别人好。他还卖出一套几千万的豪宅。我之前写过。

所以我觉得大学生,花一小部分精力,学习1-2个结合当下互联网的技能,对工作帮助很大的。

巴掌

巴掌
ONE · 一个
1h
30 Jul. 2023
文/王大烨

Fv4sP3u7pLmRqDFELu8IRrTE1F1a

父母不疼,朋友不爱,只能共苦,无法同甘,这是无数人生的真实写照。这里的生活,处处皆是困兽之战。

我决定盘下饺子馆,最初是因为苏丽。苏丽是我女朋友,我俩在郑州这座城市好了三年,三年听起来不长,但每一天都令人厌烦。是的,厌烦,既烦苏丽,更烦我自己。我和苏丽算是发小,初中那会儿她就挺漂亮,特招小混混喜欢。苏丽是单亲家庭,有个爱喝酒,并且喜欢扇巴掌的父亲。她初中的时候成绩还行,我从小到大都是吊车尾。这三样条件加起来,让我既喜欢苏丽,又不敢主动出击。我那会儿算哪号人物呢?妈的,屁也算不上。学校老是有人欺负我,嫌我个儿小,随便拿我作业抄,往我凳子上扔图钉,开各种玩笑。可是我一不敢反抗,二也不想反抗,为啥呢?因为还有比我混得更惨的,比方说墩子。墩子有二百来斤,脑袋有些不好使。班里混混欺负他,朝他脸上呸唾沫,在他吃完的便当里,塞进去碾死的蛐蛐。墩子估计有暴食症,一天得吃好几顿,他妈给他拿的盒子,里面各种烧腊,香肠,因这墩子被人称作二鬼子。那些混混甚至扯了墩子的裤衩,挂在电线杆上。墩子面对这些,只会憨憨地讲,你们不要欺负我啦。

回到家后,我过得也不太平,只有这点我跟苏丽相似:我爸以前当过武警,追击犯人的时候从二楼跳下,伤到了腿。退伍后转业到石灰厂,可能心里憋屈,爱拿我出气。他有根藤条做的甩鞭,打起来钻心的痛。苏丽父亲当没当过兵不知道,反正脾气也挺暴躁,苏丽初中谈男朋友,他爸有天被班主任叫过去,到那儿二话不说,先当众甩了苏丽两巴掌,她男朋友看不过,直接一脚踹倒了苏丽他爸。从初中到高中,我在苏丽面前几乎没有存在感,她的身边围满了混混,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混混能让苏丽感受到生活的潇洒。这是后来苏丽告诉我,她喜欢混混的原因。我当不了混混,可我还是喜欢苏丽,没来由地喜欢。那会儿我俩成绩都不太行,勉强单招进了个大专。成年后,我勇气终于觉醒,从大一就开始追求苏丽,一直追到大三毕业。苏丽去富士康上班,我也跟着去了,在厂子里,苏丽被个渣男搞大了肚子,让我陪她去打胎。孩子让苏丽变得脆弱,那天下完班,苏丽哭着找到我,不说话,也不让我走。问了将近半小时,才告诉我原委。那个渣男月底就跑路了,我俩一前一后,往人民医院走。手术很成功,出来的时候,我俩手牵手,搁医院门口买了两箱纯牛奶。

用现在的话讲,我属于是接盘,不过那会儿也没想太多。半月后,我跟苏丽确定关系,在管城区租了个带阳台的房间。苏丽辞了电子厂的班,去一家超市收银;我呢,在小区附近支了个炸鸡摊,兼卖馒头凉菜。前几个月,我们很和谐,生活挺有分量,一切欣欣向荣。我带苏丽见了爸妈,虽然我妈有些不情愿,但明面上还是充足了好脸,八菜一汤,摆了满满一桌。苏丽没带我见她爸,几个月前,她爸在夜市摊上跟一群盲流子斗嘴,都喝多了,她爸使出绝活,甩了对方两巴掌。盲流子也不客气,回了他两刀,一刀扎在腹部,一刀扎在胸腔,等120来的时候,身子早凉透了。

赔了小十万,至今我俩的生活还跟这十万块有关。苏丽她爸死的时候,起了两箱啤酒,告诉我她不难过,早知道有这天。苏丽没了父亲后,性情大变,很可惜,不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苏丽没干几天,就把芹菜扣到大妈脸上,起因只是对方啰嗦。她又开始联系曾经那些不正经的姐妹花,常常夜不归宿,酒不离手,三天两头往外跑。旧城区改造,人流量大减,再加上苏丽经常呼啦一帮人来我这儿蹭饭,妈的,吃的都比卖的多,索性关闭了炸鸡摊,眼不见心不烦。再然后,我俩生活就全转弯了,质量蹭蹭往下降。

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应该跟苏丽分手的。不过我没狠下心,总觉得俩人还有机会。至于是什么机会,得边走边看。出租屋旁有个民办大学,大学里边还套了个技校,因此管得不宽,可以随便进出。里边的学生依旧活在十年前似的,个个吞云吐雾,长发飘飘,群魔乱舞。他们食堂就一个,在教学楼的西北角。我喜欢吃里边的一个东北大叔卖的水饺,个大量足,吃了几天后,和对方熟络起来。他告诉我,过些日子就不干了,想转掉摊位。我问为啥,对方讲急着回东北老家,接着还要往西伯利亚飞。我问去那儿干啥?店主说挖煤啊,以前是做这个的,现在国家节能减排,没有用武之地,迫不得已改行卖饺子。我说,经历挺传奇的。店主叹口气,讲,如今思前想后,感觉梦想还是得有,正巧我大舅在那儿,有后门,说不定挖着挖着就发达了。

这事儿听得我动了心,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盘下来。后来真让我下定决心的,是刘彬。食堂后边有几桌乒乓球案,有个戴眼镜的学生玩得挺好,我以为自己削球已经无敌,没想到他的更转,以为往左边走,结果直接弹到了右边,毫无头绪。眼镜在汽修班学习,打得多了,话也跟着变多。我问他为什么来这儿?眼镜说成绩差呗,英语不行,中考没戏直接来这儿了。我说确实,得学好英语,我上学那会儿也是吃了英语的亏,谈女朋友没?眼镜腼腆一笑,推推眼镜架子,讲没呢,家庭条件不行,这阶段先学好技术吧。我说可以,小伙子踏实。到了周末,我再去技校找他打球,发现人不在了。我俩没有联系方式,只好问旁边经常打球的哥们。一问才知道,眼镜和同学打架,用削笔刀扎别人,差一点戳瞎眼。不过,辍学回家没跑,听说还得进局子。我说,他先动手的?小兄弟讲,当然不可能,刘彬怎么可能打架,他是被人欺负得不行才还手的。

原来他叫刘彬。晚上回去后,我想了一夜,决定盘下那家饺子馆。苏丽回来后去厕所刷牙,刷到一半有人打来电话,娇嗲拿起手机喊,喂,王总,今晚有空呀?那我给您开个好房间,公主?少不了的,都是年轻漂亮,聪明机灵。挂完电话,苏丽扬天长叹,骂了句傻逼。我趁机告诉她,商量个事吧。苏丽没好气的问我什么事?我说大事,你别去KTV上班了。苏丽冷笑一声,说就这,不去上班谁养我?靠你?我点头,对,靠我,我养你。苏丽喊,喜剧之王看多了啊,没工夫在这儿跟你对台词。苏丽说完就要回卧室,我连忙拉住她,讲你听我说,计划我都准备充分了,你不是爱吃饺子,刚巧咱们小区旁边的技校要转手个饺子馆。苏丽问,你想盘下来?我说是,已经探过底了,他家的饺子挺好吃,猪肉大葱,韭菜虾仁,番茄鸡蛋,各种口味都有。而且周边没有竞争对手,这生意能做。到时候我在后厨包饺子,你在前头收银,接客,当老板娘。我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苏丽白了一眼,讲别跟我说接客。我说好,不讲这俩字,你同意了?苏丽说,得再琢磨,这些年我没攒钱,你有吗?

一共凑了三万块,就是苏丽他爸最后遗留下来的财产。夏季,六月来份,我和苏丽手牵手,奔走在炎热的郑州。后来,当我想起那些日子时,明媚的阳光总是在心眼里发烫。我们把店面盘了下来,又凑三千跟店主学了技术。前两天我们学擀皮,包饺子,后两天店主给了我俩一张泛黄的白纸,店主讲,这玩意是祖传秘方,独门酱料,拿这个蘸饺子,贼香。一周后,我们正式挂牌营业,生意主要集中在中午,技校的学生都挺顽劣,女的爱化妆打扮,男的爱抽烟喝酒,没剩下几个吃饭的钱。为了拉拢客流,原先定价十块一盘的饺子,我们改成了八块,几乎亏本营销。

有个小胖子挺爱吃我们做的饺子,刚来就问,怎么换人了,之前大叔呢?我说我是之前老板的侄儿,他回家挖煤了,但是你放心,手艺还在。小胖点头,说行,来一盘,我是这儿的老顾客了。于是我就费劲巴拉地给他做了一碗。小胖吃了两口,皱着眉头讲,不对。我问,怎么不对?小胖讲,馅放多了。我一听就乐了,谁吃饺子还嫌馅多?小胖摇头,讲你不懂,皮和馅得均衡搭配。还有,你这料也放错了。我说不可能,这料是之前老板,不对,是我姑父临走前亲口说的。小胖笑笑,露馅了吧,一看你俩就没有血缘关系。我跟你讲,料对了,就是顺序没对,花椒粉在味精的后头。我问,有说法?小胖讲,有说法,做得多不如吃得多,你再给我煮一碗猪肉大葱,我就详细给你唠唠。

小胖戴黑框眼镜,穿身夹汗的校服,屁股动起来两边肥肉往里挤兑,看着就挺喜庆。饺子摊开张半月后,还是他主动拉了不少同学,逐渐吸引到了固定客流。苏丽辞去KTV的工作了,她以前在里边是领班,工资不低。苏丽其实人不坏,只是因为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变得浮躁。苏丽爸去世后的那天,我记得挺清楚,她喝得东懵西倒,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搂住我喊,爸,你打我吧,扇我巴掌吧,你千万别走啊,爸。

小胖告诉我他要考大专,完了还要升本。我说有前途,好好学,这不是你待的地方。小胖推了推眼镜架,叹口气,讲,难啊,班里人都不学,没有那氛围。这模样让我想起了刘彬,我问小胖,你认识刘彬吗?小胖摇头,讲,没,混哪里的。我拍了他头一下,讲,什么混不混,和你一样,是这儿的学生。小胖问,那几班的?我说,不知道,只清楚叫刘彬,被一个坏学生欺负,没忍住,拿削笔刀扎过去了。小胖讲,没扎死吧?我说,没有,差一点伤到眼,不过还是带血;听说对方有人,直接辍学走了。小胖点头,说,可以,走了好,妈的这地儿真不是人待的。

小胖让我看他写的本子,一大堆,封皮都一样,里面有专业课,也有数学英语这些公共课。小胖字儿还挺好看,行楷体,我上初中的时候也练过,为的是追苏丽,虽然直到现在她都不喜欢这玩意。小胖每个本子上都有句座右铭,英语本子上的是:生活不止眼前的狗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妞。我说苟且的苟错了,小胖嘿嘿笑,讲别以为你学历高就了不起,我知道苟咋写,一个草,一个句。我说那你为啥不改过来?小胖讲你不懂我们零零后,狗字多好,代表了我们零零后狗逼的生活。

饺子馆开了一个月后,由于上午实在没什么销售,索性只在中午和晚上出摊。一半营业额都和苏丽有关,那些狗崽子就不是奔着饺子来的,纯粹为了揩油,有的甚至扒窗户想要跳过去。这让我感到难受,我告诉苏丽,咱俩换换位置。苏丽讲,不行,你一个大老爷们让我弱女子干重活?我说,不是,这帮兔崽子太无法无天了。苏丽哈哈大笑,讲,没想到你还吃小孩子的醋。我说,他们不小了,有些人做的事比大人还过。苏丽讲,偏见,别把咱们的过去代入到别人身上。这话呛得我难受,我跟苏丽吵了一架。晚上小胖过来,我把这事儿告诉了他。没想到他也笑我,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要是有这漂亮对象,别说吵架,多吭气都是罪过。

就在饺子生意逐渐迈入正轨时,意想不到的事儿出现了:学校法人涉嫌一起刑事案件,因为是民办,把学校放在网上竞拍,卖了六个多亿。这事儿是挺大,不过起初跟我也没啥关系。卖了就卖了呗,卖谁还不是生意。可新接手的公司属于餐饮集团,要把食堂整改,统一配套,意思就是不给民间出租了。这事儿跟我关系就大了,这才转手几天。我打电话给之前的店主,声音嘈杂,六饼八筒的,好像在打麻将。对方讲这个问题他也挺突然,但是之前签过协议,一个月内有问题可以找他,这都快俩月,属于过了保质期。我气不过,嚷嚷着要去找他。对方讲来吧,我在西伯利亚,你坐飞机来吧。

我问小胖,坐过飞机吗?小胖讲,坐过,跟个弹簧似的就上去了,云里雾里穿梭。我说那是火箭,去过西伯利亚吗?小胖问,哪个小区?我说,不是小区,俄罗斯,一个国家,挺远的,快挨着北极圈了。小胖仰头灌完可乐,发出“啊”的一声,很享受的样子。他讲别给我说这些,地理初中就没咋学。我说嗯,饺子馆干不成了。小胖一愣,讲,为啥?我说学校不让开了,给你们统一配套,估计还有西餐。小胖讲,可以啊,这辈子还没吃过牛排。我说吃你妈的牛排吧,没情没意。小胖哈哈笑,讲,怎么还急脸了呢?就给你开个玩笑。我得再去超市买瓶可乐了,这大热天的,你喝不?

我和苏丽在后厨收拾炊具,周边看过,没合适的地儿,支个饺子摊也不太现实,估计得按废铜烂铁卖了。苏丽讲,傻逼,你就是被人算计了。我说,是,总有一天去西伯利亚攮他。学校那边说,可以变卖厨具,但是最多八千。签完合同后,我在窗口遇到了小胖,前两天不知道去哪了,今天来的时候头皮上缠了块白布,跟打完仗刚挂彩似的。我问小胖,咋回事?小胖讲,没啥事,来碗牛肉饺子,哥现在有钱。我说,有钱也吃不上了,买卖只能干到月底,饺子也只有素馅和猪肉馅。小胖讲,妈的晦气。我问,你这头咋回事?小胖讲,开瓢了。我问,哪小子给你开的?小胖呸了口唾沫,说,同学,土木专业的,拿板砖砸我,老鸡巴疼了。我说,那确实,你俩为啥闹矛盾?小胖朝后瞥了一眼,指着最后一排饭桌讲,就是他,里面染黄毛那傻逼,他带人打的我。我说,嗯,问的是你俩为啥闹矛盾。小胖讲,还能有啥,为情呗。我说,他撬了你对象?你啥时候有的对象?小胖摇头,讲,不是我对象,是他对象。我说,你撬人家对象,人家当然要揍你。小胖讲,你听我说完,没撬更没透,是他对象看上我了。我一笑,讲,真能瞎说。小胖讲,别不信,哥也有人格魅力。我问,那后来呢?小胖讲,后来?妈的他这人封建,不懂爱就是放手,吵急眼了,捡起一块板砖就往我头上摁。我说,没报警?小胖讲,报了,在校外,他家有钱,赔了两千,把这事摆平了;但是我心烦,想打回去。你别看我胖,我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我说,这事儿还真帮不了你,我做买卖的,不掺和这些。小胖叹了口气,讲,知道你就不会帮我,我早就叫好人了,我来问就是想看你到底有没有骨气。我说,嗯,没有骨气,你叫的谁?小胖冷笑一声,讲,初中混的一帮子兄弟,八中刀哥知道不。我说,不知道,这都隔多少辈儿了。小胖讲,八中刀哥,我拜把子兄弟,人老狠了,开山刀弄过去,一下子穿仨。我笑笑,说,夸大了吧,扎肉串呢?小胖叹口气,说,你不是道上的,不懂,卖你的猪肉饺子吧,下午刀哥就来了,看我不弄他。

下午小胖没有叫来刀哥,一连三天都没有。反而有次在食堂,染黄毛那家伙用手推了小胖一把。小胖没反抗,他老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很稀罕小胖,觉得他和之前的刘彬一样,身上有我的影子。有次我指着小胖身影问苏丽,咱俩以后有了孩子,长这样成不?苏丽扭头看了一眼,说,你疯了吧,生个小胖猪?我不愿意。到月底,小胖过来,给了我五块钱。我问什么意思?小胖讲头天欠你的那顿饺子,中间你欠我的那罐可乐,咱俩两清了。我说,嗯。小胖又讲,估计以后就见不到了,江湖有缘再相逢吧。我点头,问,那个黄毛在几班?小胖一愣,问,谁?我说,打你那人,之前你不是让我揍他?小胖讲,你要揍他?我说,嗯,这几天我琢磨了一下,正好趁这个空档帮你一把。小胖上下打量,问,你打过架吗?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前半生,发现挺窝囊的,全是挨打的戏份,有次上初中,被一帮人拦在厕所打,衣服都掉进了茅坑里。我说,打过,初中跟一帮人干架,把对方摁到厕所里,求爷爷告奶奶才让出来。小胖讲,牛逼。我问,他在几班?小胖说,真打?咱俩这关系,就因为吃了你几盘饺子?我说,不仅是这,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小胖问,什么原因。我想了下,讲,影子你懂不,你身上有我当年的影子。小胖讲,可你那会儿挺牛逼。我说,你也可以牛逼,咱俩加个微信,下午帮你,这会儿我还得先收拾好摊子。

九号楼三零一,门牌上写着汽修班。透过窗户,我在最后一排看到了黄毛,他正仰靠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哼歌。我想起上初中那次,打我最狠的人也差不多这形状:黄毛吊样,邋里邋遢。那会儿因为什么发生矛盾呢?对,他跟我在操场要钱,不说要,只说借。我说没有,他就从裤兜里掏,掏出来一张十块,一张五毛。五毛被塞了回去,十块被他攥在手里,讲,哥们拿你一半,过几天还。那钱是我换遥控器的钱,我爸让我买的,石灰厂下班后,累了一天的他喜欢躺沙发上,喝老村长,就着一盘花生米看电视。遥控器坏了不方便,我爸得在1套动物世界和6套电影频道来回切。遥控器就是我不小心踩坏的,我爸对我屁股抽了能有半分多钟。我说真不行,这十块有用,五毛能给你。旁边一个瘦猴讲,我大哥要十块是给你面子。我说,不要面子,你把十块还我吧,真有用。瘦猴推了我一把,讲,傻逼,听不懂人话是吧?黄毛扯过来瘦猴,讲,哎哎哎,礼貌一些,咱们是借不是要,真不给我这面子?我权衡了下,说,哥,真不能。黄毛嘴唇往里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给了我一巴掌,啪的一声,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红褐色。我当时就一个想法,妈的,亏了,巴掌怎么比鞭子还疼。黄毛拽着我,往厕所里薅,一路上有俩老师路过,抽着烟没管我们,进了厕所,我还看到了同班的章超,翘根鸡巴在那尿尿。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挺清,他们把我抵到柱子旁,来回用脚踢,一边踢一边喊,让你装逼,让你不借老子钱。黄毛收了脚,开始收拾东西,马上该下课了,小胖还没来。我发微信,没人回;绕到楼梯处打了个电话,响半天后终于接通,对面有气无力地喊“喂”。我说,我到了,你怎么还不来。小胖讲,不去了,没意思。我说,行,不打了,你先来。小胖讲,我回家了,这学也不想上了。我说,不考大学了?小胖讲,考个蛋,不考了,我就是个废物。我说,谁不是。小胖讲,嗯,接着挂了电话。等我再发消息,显示对方已将您拉黑。下课铃响了,最先跑出来的就是黄毛,我用手将其拦住,黄毛愣在原地,我俩对视着,他的右边眉毛处有块疤痕。很快黄毛迷糊过来了,问,你谁?我问,认识小胖不?黄毛讲,哪个小胖?这时我也迷糊过来了,妈的,都不知道小胖真名。黄毛看我发呆,直接用身子撞过去,讲,起开,没事儿别拦老子路。

苏丽给我打电话,问,死哪去了?我说,操场。苏丽讲,你他妈快来吧,人家窗口煎牛排,不要这个锅旮旯了,还得咱俩费劲往家搬。我说,行,挂了电话在草坪上踱步:阳光真好啊,明亮发烫,我想起明年我就二十七了,真不知道以后的人生还能挨多少顿巴掌。把锅旮旯扛回家后,我俩气喘吁吁,苏丽说去给我买瓶可乐。我没动,仰躺在沙发上问,苏丽,你还记得那回不?苏丽问,哪回?我说,上初中那回,我被人按在厕所打了。苏丽说,不记得,我神经啊,上男厕所。我说,嗯,后来他们打完,把我衣服掖进去了。我掰了根棍子挑,衣服已经全部湿透,我又给扔了进去,哭着回到班里。章超还记得吧?上课老喜欢打手枪的那家伙。苏丽说,有点印象,怎么了?我说,他看见了,回去把这事儿告诉了班里人,所有人都在笑我。其实进班前我旷了一节课,在后院琢磨了好长时间,一是为了散味儿,二是为了找个理由,比方说,低血糖,不小心晕进坑里了,可是因为章超,一切都没机会了。苏丽捂着嘴巴笑,她说,记起来了,那天你身上确实有味儿。我说,你别笑,这事儿其实挺严肃的。我跟你说的那个胖子,前几天挨过一顿打,知道吧?苏丽讲,嗯,他不是撬人家对象?我说,没,甚至都没勾搭。苏丽问,这事儿你清楚?我说知道,那天小胖去超市买可乐,就在食堂门口那个大超市。小胖在前边,黄毛对象在后边,人挤人的往前涌。本来就该小胖结账,结果黄毛对象把小胖推走了,他气不过,嘀咕两句,吵到最后,黄毛对象给了小胖一巴掌,小胖借劲儿把她搡到了地上。苏丽问,后来呢?我说,后来黄毛就给小胖开了瓢呗。苏丽说,所以这两件事有关系?我没回答她这个问题,而是告诉她,苏丽,你知道吗?我最讨厌巴掌。苏丽冷笑一声,讲,谁不是呢?我说,我讨厌巴掌,除了因为疼,还因为它的余劲儿,好像在提醒我,傻逼,还在瞎混呢?啥也不是。苏丽讲,嗯,我也是,刘烨,我想好了,咱俩分手吧。

我一愣,问,想好了?刚才还在这儿喷天呢。苏丽说,对,咱俩往家扛锅旮旯的时候我就想好了,一手黑灰,这不是我想要的日子。我点头,说,确实窝囊,可以分手,但有件事我得弄明白。苏丽问,什么事?我说,咱俩好了三年,你到底喜欢过我没?苏丽讲,一开始有,一开始你帮过我,后来就没了。我说那还是没喜欢过,为啥呢?苏丽讲,你都没给我送过花,以前男的再渣,人家好歹知道送花。

苏丽走后,我闲得没事干,每天在家看电影频道。有天八点半,放的是武打电影,《叶问(四)》,里面的甄子丹喊:我是个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这就是我们学武术的初心。台词真硬,那天遥控器没买回来,我爸喝大了酒,一边抽我一边讲,怎么有股子骚味。我趴在沙发上撅着屁股哭,电视里正放着的就是《叶问》,第一部。这操蛋的时代,要是早点有了网络,手机来回滑看,我估计也不会挨那顿打。

我又去学校要回来一部分厨具,稍加改造,真的支起了饺子摊,煎饺。虽然模样寒碜了些,可生意还行,一路做了下去。有年冬天,一个小女生来我这儿买了份煎饺,她挂着围脖儿,掂起热腾腾的饺子呼着手。我说,冷就吃呗,女孩腼腆一笑,讲等他到。过了会儿,有个男生骑共享单车过来,女孩把煎饺递过去,又从包里拿出一束花讲,给你,今天你生日。男孩也笑,伸手摸向女孩的脸,说,谢谢。我在旁边看着心想:苏丽啊苏丽,咱俩好了三年,你又何时给我送过花呢?

责任编辑:讷讷

本文选载于《西湖》2023年5月刊。

如何用苹果手机拍玉器

https://www.artyi.net/yq/94334.html

今天给各位分享苹果相机拍玉器教程图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用苹果手机拍玉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苹果11相机使用教程
2、关于拍摄技巧!拍摄玉器金属、表面反光的东西有什么技巧?关于光线、背景等,怎样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好!
3、苹果手机拍摄玉石怎么调节白平衡ps中的蒙版工具怎么用?
4、苹果手机拍照技巧教程
5、为什么用手机拍玉器,苹果手机拍出来的最接近真实色泽?
6、如何拍好玉器照片?
苹果11相机使用教程
苹果11相机使用教程如下:

准备材料:苹果11

1、苹果11配备了一颗广角镜头和一颗超广角镜头,所以在拍照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的镜头来拍照,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如图所示,打开相机以后,在拍照界面中会看到「1x」字样,说明当前使用的是广角镜头。

2、如果想使用超广角镜头,点击1x按钮会变成0.5x,此时表明当前正在使用超广角镜头拍照,这个时候镜头拍摄的画面范围会更宽广一些。

3、还可以按往图标,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大小,最大可以达到五倍的数码变焦效果,

4、在夜间的时候,苹果11会根据环境光线强弱自动开启夜间拍照模式。如下图所示,当苹果11检测到光线较暗时就会自动启用夜间拍照模式,在屏幕左上方闪光灯旁边出现一个黄色的图标。

5、手机会自动根据光线设定一个时间,用于连续拍摄多张照片进行合成。也可以自己手动调整这个时间。苹果11的前置摄像头也有了功能升级,能够根据手机的方向自动调整镜头的视角。

「苹果相机拍玉器教程图片」如何用苹果手机拍玉器

关于拍摄技巧!拍摄玉器金属、表面反光的东西有什么技巧?关于光线、背景等,怎样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好!
一、拍摄前的准备

■背景色更便于塑造玉器的轮廓

首先,要把玉器置于适当的背景中,然后才会考虑如何用光。玉器若以浅色背景相配置,其颜色就相互靠近,即不利于轮廓的突出,也会在使用强硬光线勾划细部纹饰时,在浅色背景中留下投影,对玉器轮廓的再现带来干扰。因此,大部分玉器宜采用较深色的背景来衬托,如深灰色、深咖啡色或墨绿色。即能衬托出玉器的轮廓,又不用担心背景上的投影。

■用微距镜头清晰表现图案

大多数玉器的体积较小,只有将二三平方厘米大小的图案放大几倍,才能清晰地表现图案花纹和工匠的加工痕迹,所以拍摄时一般要使用微距镜头。如果使用小DC,只需将相机调节到微距功能就可以了。

■用白平衡解决偏色问题

想把自己心爱的玉器拍摄的和实物一样。首先就要调节好机器的白平衡,让拍摄出的图片和实物颜色一样,看到不少玉友拍的照片都有放一根烟在旁边,这个办法不错,如果烟的白色还原正确,那么玉的颜色就还原正确了。

二、玉器摆放有技巧

可以竖立放置在拍摄台上的玉器这里就不说了,但是有些较薄不便竖立放置的玉器,比如玉牌等,拍摄时在摆放上就要用些方法了。

A、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玉器固定在拍摄台上拍摄。固定玉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蜡或双面胶,也可以用一个曲别针在后面支撑玉。固定玉器时,采用的支撑物要小,因为玉器是可透光的,如果支撑物太大,则会遮住光线并在玉器上留下投影,不利于玉器的透光性和质感的表现。

B、用胶带将玉器固定在硫酸纸上,然后将硫酸纸竖立起来,布好光后拍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硫酸纸的透光率很好,即可以让玉器竖起,又不会影响到玉器的布光效果。一般在后期需要抠图时,会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硫酸纸需要固定住,最好不要有风,否则拍出的玉器容易虚掉。

C、对于很难竖立在台面上,需要一次完成拍摄的玉器。我们可以将其放置在透明的玻璃上俯视拍摄。将需要用的背景纸平行放在玻璃下方,布光时即要完成玉器的照明,又要注意避免和消除玻璃的反光,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调整光线的角度来完成的,不能使用偏光镜,否则玉器上的光线也会受影响。

三、根据玉器的特点布光

将玉器置于适当的背景并摆放好后,开始考虑如何用光。玉器的拍摄,主要是通过光的作用,展现玉器上的花纹或图案,同地还应该表现出玉器的整体形状、色泽和质感。不同类型的玉器,布光的原则和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先观察玉器的外部特征,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布光。

光线的性质、投射角度以及光比是玉器拍摄的关键。

■半透明玉器

半透明玉器的表面多有浅浮雕或阴刻纹的装饰图案,用光方法这时就要放弃追求那种剔透感,而把重点转向对细腻纹饰的描绘。

灯光高低远近的摆放位置将对图案再现产生影响,一旦投射角度错位,纹饰就得不到显现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原理,使灯光照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呈对称位置,并从一定的角度来拍摄时,纹饰才会连同纹饰线条一起体现在照片上。图例就是运用光线的反射原理使玉器表面纹饰得以清晰展现的。

TIPS

1、要表现出玉的温润特持,需要对光质有一定的了解,用好不同程度的柔化光线是拍好玉器的关键。太为生硬的直射光常会在玉器表面起伏的位置产生刺眼的亮斑,这类光斑除了不利于表现玉的质感外,也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2、透光性是白玉的另一个能被摄影手段表现的重要特点。表现这一特征时,聚光灯或直射阳光不乏用武之地,但光位通常放在逆光或者侧逆光的位置更能为画面增色。

立体多面形玉器

对于立体多面形器物中的纹饰交待,以一支顶光灯为基本照明,然后准备多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镜子作为反光物,根据需要在工作台上灵活摆放,借用顶灯的光照,多角度地将反射光线投向装饰图案,使其部分线条产生高光,增强反差达到突出纹饰的目的。玻璃镜片能达到有些灯光所达不到的微妙效果。需要柔射效果时只需在镜面涂抹薄薄的一层医用凡士林就可以了。

圆弧形玉器

拍摄玉壁、玉环这类圆弧形器物时,重点同样是强调纹饰内容。为了防止器物变形,其摆放位置通常要与照相成垂直角度,用一支单灯作基本照明,交待器形与背景效果后,还有必要加用一支小型聚光灯,摆放在与相杨镜头的基本同一角度,使光线垂直投向玉器表面,这时通过相机取景玻璃再来观察,欲强调的浮雕纹饰便会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究竟是几何纹还是兽面纹便让人一目了然。

四、没有专业灯光也能拍玉器

对于家里没有专业的闪光灯,近期也不想购置的玉友们来说,利用家里的照明灯或者自然光拍玉,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下在分别介绍如何用这两种光源进行拍摄。

照明灯光:玉器体积一般不大,10厘米左右的小件为多。作为照明使用的灯具有两支已经足够,需要光色为白色,如果不是就需要调相机的白平衡以达到还原实色。功能分配上以一支加有柔光纸的灯具用于器形与背景的基本照明,另外备用一支小型聚光灯用于其局部图案纹饰的刻画,使表面产生高光点。若以单灯加上反光镜也完全能够满足照明需要。因此,灯具使用以少为好,光线要以柔和为主,但是产生高光的聚光灯不可缺少,它所发出的锐利光线对玉器中最精华部位的刻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定不要使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会使照片曝光过度且玉器的阴影过重。

自然光,如果没有灯光,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室外早晨8至10点及下午4点至5点的自然光,但要避开阳光的直射,在阴影下拍摄。玉器亮部和暗部的光比不宜过大,以免失去细部的层次和出现十分难看的影子。使用反光板或者几张白纸在玉器的侧面补光,同时达到消除投影的目的。

TIPS

普通影友在使用自然光和普通照明设备拍摄玉器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身边现在的透光及反光材料来改变光质。玉器体积较小也正好为我们在应用现场光线时提供了方便,摆放时可以充分去适应现有光线的照射方向。在拍摄玉牌上的浅浮雕和字体款识这类难度极高的画面时,可以主观控制的光源将变得极为重要,加柔光材料的聚光灯从镜头方向照明主体几乎成了用光的唯一选择。

五、正确的曝光

正确的曝光才能保证玉器的质感以及色彩的厚实感。测光时最好用中央偏重点模式,这样测光即简单又实用,基本不需要曝光补偿。拍摄时,也使用包围曝光的模式。拍完后,可以通对观察照片的曲线图,来判断曝光的准确性。

总之,在拍摄中应照顾到整体效果,不应该为表现某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必须从整体到局部地全面考虑,那才能拥有一幅完整的作品。

珠宝玉器翡翠饰品拍摄的三大要素,珠宝玉器饰品的想要拍的好看,漂亮吸引人,有三大关键要素。

1,是背景构图

2,色彩平衡(白平衡)

3,巧用光线和曝光成相,清晰度。

这三个关键做好了,就能拍的漂亮,出色,吸引人。

下面就三点分别详细说明:

一:背景构图

玉器水晶等珠宝饰品的构图背景,不同种类的珠宝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针对不同的特性,巧妙构图布景可以体现珠宝的本身美感。

玉器类拍摄来说,因为玉器多数是绿色,白色,青色等青冷色系,拍摄时,要考虑到饰品本身的色相色彩,背景上利用有一定色彩对比的黄,暖棕等色系,比较更能体现玉器的青冷色彩感觉。玉器本身有其文化内涵,古韵的特殊性,用木质或者竹制等材质作为背景,不仅能在色彩上和玉器青冷的颜色形成反差,拍出来物品颜色更冰清,且能很好的体现玉器的文化韵味。

玉器本身温柔细腻,质地光润,在选择背景时候,背景的肌理如果能粗糙一点,能更强烈的衬托玉器的质地美感。有人说些用羊皮纸,竹简等东东,都是不错的选择,甚至一张旧凉席的肌理都很好用。大家可以巧妙利用身边的各种杂物,尝试各种不同背景拍摄出来的不同感觉。

在选择背景时候,要注意色彩反差不可以太过强烈,和玉器本身的色彩差距对比不要太大,反差过大,容易导致失真的情况,尤其是新手,选择反差过大的背景,想要拍摄的理想,在测光曝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最好尽量避免。

相机镜头的景深,对构图成相有很重要的体现,巧妙利用景深的远近关系,能更好的突出主题,美化整张效果。

水晶饰品的拍摄构图背景:

水晶饰品本身颜色五颜六色,相对的十分鲜艳。我认为,最好最能体现水晶美感的,其实就是白色背景或单纯黑色背景,其他色彩的背景容易扰乱整张的色彩。影响主题表达,反而不好。

白色背景,不是指纯白一片的一张白纸,肌理细腻质感好的白色背景,比纯白一片的白纸更有美感,同时能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不影响主题表达,又不至过于单调。我自己本身常用的背景就是我的白色真丝背心。白色枕头……等等。还有很多白植绒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选择绒布背景时候,切记,尽量少选择黑色金丝绒作为背景,金丝绒上照片会出来很多曝光白点,成相非常不好,要在布光严格的室内摄影棚等条件下才成相好,一般的拍摄,最好尽量避免使用。

宝石钻石镶嵌类首饰拍摄:

钻石宝石的镶嵌类首饰,本身体积小,光泽度闪亮,背景上采用黑色皮质等背景效果很好。反差大,光泽度夺目,更显得高档吸引人。

当然也不排除白色背景,构图丰富的布景方式。尤其是彩色宝石镶嵌类,巧妙的利用白色和一些点缀物的搭配,结合景深的利用,会拍出很漂亮的照片。

二 色彩平衡(白平衡)

色彩的体现,对珠宝玉器类摄影十分重要,有时候色彩偏一点点,完全就失真了。色彩平衡把握比较简单,各个品牌相机的白平衡不尽相同,大家在选购相机时候,注意挑选适合的白平衡比较好。

一般来说,珠宝类摄影,选择自动,手动预测白平衡,白天,这几个白平衡方式比较好。

自动是相机自动调整色彩平衡的一个色彩模式;

手动预测白平衡是根据每次拍摄光线条件不同,进行分别测量然后设定色彩模式的一个曝光方式;

白天一般都是白天拍摄时候才会选择,拍摄出来的照片比自动要鲜艳,偏暖,饱和度高一点。

我本人习惯选择自动的白平衡模式。

相机拍摄时候,经常会有一点点偏色,色彩不一定100%准确的成相,如果能会一点photoshop的作图技巧,就可以后期处理校正一下颜色,调正比较准确的色彩。

不过前提都是尽量真实,不推荐为了漂亮,故意利用后期处理,做的美轮美奂偏色失真过头。

三:巧用光线,和曝光成相,清晰度。

这是三个问题,为了方便划分,放在一起的

分别祥细解说

巧用光线,体现晶体质地。

有人问我,为什么同样一个东西,有时候这样拍出来好通透,透明,玻璃感特别强烈,有时候拍出来感觉很不透,都是同一个东西,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其实就是光线和东西本身,还有相机角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最好的光源,就是自然光源。任何摄影棚,拍摄光源,都是追白天日光的,当然,白天也不是全天什么时候都拍的好,有两个时间段拍摄出来才理想。

正午等,太阳直直在头顶上,光线角度直直打下来的,拍出来很难拍的理想。

比较好的拍摄时间,是上午9.30-11:00 下午2.00-4:30

(是大体时间,全国各地经纬度,日照都不太一样,大家根据自己城市的情况区别对待)在这个时间拍摄,如果光源在最外面,和拍摄物体成几十度夹角,然后再是相机,光线从后面打过来,透射过拍摄物体,拍出来的东西会很透,感觉晶体很好。

反之,你把物体平放在桌面上,相机镜头垂直往下拍,出来的效果,多半会显得不透。

有人把吊坠,手链等拿在两指之间,让光线从屋外,透过物品,镜头在屋子里面,在最黑暗处,这样拍摄,效果通透的不得了,就是巧利用光线和物体之间的投射关系。

很多时候阴天,或者拍摄时间不能迁就白天,需要室内拍摄,室内摄影相对布光要复杂一点。起码要有两-三个光源才可以拍的漂亮,真实。而且拍摄上技术难度要高的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2,曝光成相的关系

大家对曝光规律不了解,

曝光成相:曝光量越高,除了越亮之外,越会减少细节,曝光量越低,越会体现较多细节,我都是拍摄时候稍微设低一点曝光量,后期再提亮。

大家根据自己的相机情况,选择合适的曝光量,以尽量细致的体现饰品质地为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曝光量。

3,清晰度

清晰度对体现物品很重要,尤其是珠宝本身很美的质地,如果清晰度不够的话,会丢失很多很美的质感。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像素点高,成相好的相机。设定尺寸时候,设定为最大,拍摄时候文件很大,挪进电脑里再缩小,那样就很清楚了。也有一些后期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的清晰度,大家可以使用,提高质量,更清楚更美的体现珠宝的质地美感。

很多人按快门时候,都端不稳相机,三脚架用起来又很麻烦。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小窍门。找一个长宽高差距比较大的小盒子,无色透明的最好(我是用超市买的棉签盒),盒子三边不同的长度,就等于三个不同高度的三脚架,镜头搭上去来回切换,拍摄什么都足够了,换一个角度就换一下盒子的边,非常的方便。按快门时候就不会再虚了,变换又灵活,比三脚架好用的多。

浅谈如何拍好玉器曾有芷友希望我能在论坛中谈谈如何拍好芷品又因我只专类收芷玉器所以就如何拍好玉器谈以下几点体会愿与芷友共同商榷一必须要有一架500万象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建议选择有专业镜头机型的如索尼它有不少中价位机型都配置的是德国蔡司专用镜头成象质量可靠佳能机型也是不错的选择二玉器拍摄不适用阳光直射拍摄也不适应灯光或用闪光灯拍摄特别是近距和微距更不宜用闪光灯三白天自然散射光下最适合拍摄玉器但要根据不同光源孛会使用光源辅助设备反光板主光和辅助光比以3比1为佳可根据不同玉器的感光在2比1至4比1之间调整反光设备可用反光板无反光板可用镜子或白纸替代四不适应用明快的亮背景拍摄也不适应选择红黄兰等色调做为背景所以拍摄玉器一定要备用几种不同的背景纸黑色背景可以说是万能背景适合於拍摄任何芷品也特别适合拍摄玉器当然如拍摄深色的墨玉碧玉等玉器则应选用浅色背景如浅灰中灰等所以灰色也是一种万能背景不同的灰色几乎适应所有芷品器皿的拍摄五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善於用光才是摄影技巧的根本光与影的精确搭配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芷友们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应该在用光上记住一般不要用正面光45度的侧光能有极好的质感和立体效果如果能应用好侧逆光和拍摄入角往往会得到惊人的效果六剩下的是后期制作了不要过多的使用制作巧门不然会失真的以上几点也仅是个人观点上论坛一是因有芷友有这方面的要求二也在抛砖引玉与芷友交流

我的60D基本设置:

一、菜单中的基本设置:

1、画质:RAW。这种格式细节更丰富,后期可随意调整白平衡、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对片质的影响很小。后期调整软件可以选择随机附带的DPP软件,关于此软件如何使用,请参见说明书!

2、提示音:启用。声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禁止。

4、图像确认:2秒。新手可以设置5秒,高手可以关闭。

5、周边光量校正:关闭,这个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设置,我设置为关闭。包括以下很多项设置为关闭,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为开启的调整项目越多,相机的图片处理速度越慢,不利于抓拍。

6、减轻红眼:开。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时候忘记打开。

7、闪光灯闪光:启用。快门同步:前帘同步。闪光曝光补偿:暂设正负零,根据拍摄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E-TTL II测光:评价测光。

8、曝光补偿:我感觉60D的测光稍有偏差,正常时我设置为-0.3,拍摄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9、自动亮度优化:禁用。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速度。

10、测光模式:多用评价测光,特写的拍摄采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逆光等特殊拍摄使用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拍摄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模式需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场景适时选择最佳的方式。

11、自定义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场景时可以自己设置,一般的片子就别费那个劲了,留给后期调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围:操作过,拍片时没有正式用过,很重要的片子用了也不错,设置偏移和包围以后,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按下快门,就会出来几张不同白平衡的片子。不过拍完了一定要记得将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围的设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连拍会变得五花八门了。

13、色彩空间:sRGB。关于色彩空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忠告新手及中手就设置sRGB吧,设置为Adode RGB也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商业印刷的高手自然就知道怎么设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在色彩管理上,要保持相机、电脑、图像浏览和处理软件均应保持同一色彩空间,否则就会很惨。

14、照片风格:中性。我经历了“风光”、“自定义”等过程,最后还是选择了0,0,0,0的中性。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相机软件处理速度,清晰度采用批量调整,色彩等不满意的个别调整。

15、除尘数据:取消。

16、ISO自动:最高400。这个设置是为基本拍摄区准备的,我几乎不用基本拍摄区。创意拍摄区的ISO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随时拨盘设置。

17、保护图像、旋转、删除图像、打印指令、幻灯片播放都不重要,随你怎么设置。

18、显示柱状图:亮度。亮度最重要,直观、简洁。

19、实时显示功能:启用。测光定时器:30秒。自动对焦模式:实时模式。

20、自定义功能(C.Fn):按你喜欢来就是了。

我的是这样:

1、 曝光等级增量:1/3一级。

2、 ISO扩展:禁用。

3、 光圈优先模式下的闪光同步速度:1/200秒(固定)。

4、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禁用。特殊的、曝光时间超过5分钟的应该启用,降噪效果很明显。

5、 高ISO降噪功能:标准。

6、 高光色调优先:禁用。

7、 自动对焦辅助光闪光:启用。

8、 反光镜预升:禁用。

9、 快门键/自动曝光锁定按钮:0 自动对焦/自动曝光锁

10、分配SET按钮:0普通。

11、开启电源时屏幕显示状态:0启用液晶监视器显示。

12、增加图像校验数据:0禁用。

二、其他设置

1、拍摄模式:①AV档(光圈优先)。是光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的一种拍摄模式。这是我最常用的模式。也建议初学者首先学习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便于自己由控制光圈和焦段的大小来达到合适的景深。

②TV档(快门优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确定光圈的一种拍摄模式。由自己控制快门,以便至少达到安全快门,拍摄运动物体比较好,还常用于使用闪光灯时的拍摄,在1/200秒前帘同步的时候比使用其他挡要好得多。

③P档(程序模式)。光圈和快门都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而自动决定,多用于新手在没把握的情况下采用的,会保证片子的清晰,但会缺少拍摄者的创意。使用这一模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测光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测光方式对片子的结果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多采用评价测光。

④M档(手动模式)。这是最具创意的模式,也是全手动相机的魅力所在。拍摄者可以自由设置光圈、快门、禁用闪光灯等项目,拍摄出高调、暗调等特殊的片子。M档也是夜景拍摄的最佳模式。初学者学习时,可由AV模式逐渐向M模式过渡。但也不要以为手拿单反不用M模式拍摄就没面子,很多大师也不是只用M档,优秀的片子也不都是用全手动模式拍出来的,拍摄模式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片子效果才是硬道理。

⑤A-DEP档(自动景深自动曝光)。九个对焦点同时通过对焦来检测并决定景深和经过测光来自动决定曝光量的一种拍摄模式。感觉没什么意思,景深还是由拍摄者自己决定为好。

2、驱动模式:①单拍:不用说了,采用的最多了。

②连拍:配合自动对焦模式中的AIFOCUS(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和AI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对运动物体拍摄相当有效。

③自拍/遥控: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拍摄/使用遥控器来拍摄。

④自动延时拍摄:我设置为2秒延时,常用于上架拍摄夜景。

⑤自动定时器.连拍:按动快门以后大概延时10秒后开始连拍,张数也可设置。

3、自动对焦模式:①单次自动对焦:配合自动对焦点单点对焦、九点对焦使用。我最常用的是这种单次自动对焦和中央单点对焦。

②人工智能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先定后动的物体,比如拍摄鸽子,鸽子没动的时候开始对焦,鸽子动了以后,对焦模式立即由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自动切换至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自动追踪对焦,配合了连拍,你将捕捉到鸽子起飞的精彩瞬间。

③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如果你将对焦点设置为中央单点对焦,在使用单点对焦合焦后,主体运动过程中一旦脱离了中央对焦点,不管到达其他任何八个对焦点上,都会被继续捕捉并保持对焦,实际上就是九个对焦点联动持续对焦,这对运动物体的拍摄真是太好了。

4、照片风格:中性。就是0,0,0,0,目的是保持原片,调整交给后期。这个设置可根据风景、人物等不同的拍摄自行设置。如果直接出片,后期不作调整了,就应该进行自定义设置,这样出片效果会好一些。

5、白平衡:自动。因为我是RAW格式出图,所以白平衡可以后期随意调整,放在自动就可以了。如果后期不作调整了或者JPG格式出图,那还是应该根据当时拍摄的情况挑选合适的白平衡来适时设置,对重要的片子还要自定义白平衡,这样片子不会偏色。

6、ISO感光度:原则是能低则低,实在不行了,再提高。在800以内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7、曝光补偿:我总是感觉60D的测光偏亮,因此在正常日光的情况下我经常是用-0.3,这样的好处是片子不会过曝。这一点很重要,一旦过曝,后期无可救药,而增加曝光量对后期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特别对于远道拍片来说就不会有遗憾了。另外,60D的曝光补偿达到了正负5档,可谓非常宽泛,这项功能非常实用,对于逆光、晚霞以及暗调片的拍摄再方便不过了。很多新手都不太注意这项功能的使用,很可惜。M档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包围曝光并配合连拍来实现一次快门连出三张不同曝光度的片子,用于HDR和成片使用,使片子的宽容度有非常大的改善。

测光方式的选择,如下:

关于如何选择测光模式:

一、先来弄明白几种测光模式的差别:

1)评价测光是EOS相机的标准测光模式,适合大部分拍摄主体。在检测被摄主体在取景器中的位置、亮度、背景、前后照明条件和其它综合照明元素后,相机为主要被摄主体设定正确的曝光。

2)局部测光对由于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主体更亮的情况非常有效。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器中央一部分面积。

3)点测光用于对拍摄主体或场景的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测光。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器中央较小的面积。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到整个场景。

二、再来看看如何选择:

1.评价测光:大部分情况下,评价测光都可以得出基本准确的曝光值。因此它适合画面明暗比较均匀的大多数场景的拍摄。

2.局部测光:一般常用于逆光片的拍摄。

3、点测光:如果你确定不用管周围部分,则局部测光、点测光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值。这样会保持主体获得正确的曝光,背景等会过亮或者过暗,一般常用于微距、特写等拍摄。

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如果你确定周围部分只要稍加考虑,可以选择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样主体不是特别理想,但周围及背景也不会过分的会过亮或者过暗,有些兼顾。适合晨光、夕阳、晚霞等拍摄。

60D的64位测光系统是与7D是相同的配置,相当不错了。但是,测光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选择测光模式的时候要注意,一旦场景或者想要的效果没有那么符合测光模式的标准情况,就需要你去干预测光结果。这时候,曝光补偿就是最佳的选择,正负5档的宽域会使你很满意的。另外,拍摄实际操作过程中,后三种模式测光点的选择对测光结果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点测光时,其覆盖区域才达到4%),这一点在拍摄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还有,评价测光模式中,半按快门就会锁定测光结果和曝光组合,后三种方式则不然,需要你按动曝光锁按钮以后才会被锁定,所以,在选择后三种测光模式的状态下再移动构图一定要先锁定,再移动构图。

苹果手机拍摄玉石怎么调节白平衡ps中的蒙版工具怎么用?
一般来说软件设置里面都有相关的选项,你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苹果手机拍照技巧教程
iPhone 系列的拍照效果应该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但拍照不能光看硬件,还要看用户的拍摄技巧和水平。总结苹果手机拍照技巧

1、逆光拍摄

逆光拍摄是近期比较热门的拍照手法,能够拍出非常炫酷、有意境的照片效果,非常合适在日落的时候拍摄。使用iPhone拍摄逆光非常简单,首先锁定对焦对象,比如说人物,就把对焦点锁定在人身上,然后滑动滑块调整曝光,将曝光调得暗一些。之后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时机抓拍即可。

2、快速连拍

抓拍是街拍爱好者最喜欢使用的拍摄手法之一,毕竟有时候,不刻意的才是最美的。使用iPhone抓拍,首先你要找好合适的角度(尽量躲开杂物多的背景),当被拍主体开始运动的时候,一直按住手机快门键。最后只需要在相册里面挑选最满意的那张照片就可以了。

3、俯视图

首先进入「设置」-「相机」,将「网格」打开。然后在拍摄的时候,找到合适的位置,躲开头顶的光源,避免照片出现人影。最后调整手机,让屏幕中间的“+”重叠,之后立马按下快门键,这就大功告成啦。

4、巧用长焦镜头构图

当在一些复杂、难以构图的场景中,可以借助长焦镜头来巧妙实现构图。拍照的时候,只需要点击快门键上面的「1X」图标(点击之后会变成2X),手机就会启用长焦镜头,拉进与被拍摄主体的距离,更容易构图。

为什么用手机拍玉器,苹果手机拍出来的最接近真实色泽?
手机相机是通过软件控制成像效果的所以品牌不一样软件的算法不一样也就造成了成像的视觉差别。

如何拍好玉器照片?
拍好玉器的照片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使用闪光灯。自然光和长明灯的光线强度都不足以表达出玉器的品质。

2,闪光灯尽量靠近玉器。这样拍出的光线更加柔和(闪光灯要加柔光箱的)。

3,避免玉器上出现各种影子。当闪光灯足够近时,会自然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干净空间,此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摄影者自己的影子,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避免影子。

4,合理使用辅助物品。有些玉器可能需要竖立起来,这是可以通过透明的粘合胶将其和底板粘贴。注意选用的胶水不能破坏玉器。或者选择其他透明辅助物体。

5,使用长焦拍摄。短焦拍容易引起变形。

6,借助三脚架拍出更高品质的照片。

7,注意擦干净玉器上的尘埃、污迹。

8,注意保持拍摄台干净整洁。

提示:

玉器拍摄,以及其他商品拍摄,花费最多精力的地方在于对玉器(商品)的摆设、整理上,相机的操作大部分时间只是按一下拍摄键。

苹果相机拍玉器教程图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如何用苹果手机拍玉器、苹果相机拍玉器教程图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张丽娟评《古籍版本十讲》

杨成凯先生(1941-2015)以学者、藏书家的身份涉足版本学研究,在古籍版本学界久享盛名,生前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汉语语法理论研究》《闲闲书室读书记》《人间词话门外谈》等。《古籍版本十讲》(以下简称《十讲》)为杨成凯先生遗著,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向辉先生整理,2023年4月出版发行。本书以流畅通俗的语言、精彩纷呈的案例,解说古籍版本鉴赏与收藏中的实际问题,为读者提供古籍收藏、研究的门径。又以毕生的版本实践为基础,加以深厚的学养、独特的眼光,对古籍版本学理论问题深入思考,其观点亦极具启发意义。读《古籍版本十讲》,追忆与先生交往中亲历的版本故事,更深刻感受到杨先生版本学研究的独到之处。今略述所知,与读者共享。

杨成凯先生

与杨成凯先生相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杨先生大量购买古书的时期。当时我刚进入北图善本组工作,听我爱人说起语言所有位爱书成痴的同事,每次大包小裹从书市满载而归,聊起古书版本来如数家珍,心下钦慕不已。后来杨先生主持《新世纪万有文库》词类古籍的整理,约请善本组同事参与其事,开始与杨先生熟识。记得陈红彦整理《花间集》,唱春莲整理《尊前集》,我负责《绝妙好词》。杨先生把这些词集的各种版本及不同印本都摸得极熟,他希望通过这次整理的机会,将外人难得一见的珍贵词集版本发掘出来。印象深刻的是,杨先生讲起柯氏小幔亭本《绝妙好词》书板如何被高士奇改头换面,摇身而变成了清吟堂本,又如何出现另一种小瓶庐本。这三种印本传世数量都非常少见,前人皆认作不同版刻。杨先生慢条斯理,把三个印本的关系娓娓道来,如讲故事一般,他的广见博识和对版本实物的熟悉程度,令人叹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作为两个版本著录的康熙二十四年小幔亭本与康熙三十七年清吟堂本,居然出自同一套书板,这给我深深触动,使我对古籍的版本与印本问题有了第一次直观感受。今读《十讲》,杨先生已将此例作为书板转手之例,写入第十讲《初印和后印》中(426页),方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油印征求意见时,先生即已提出了此问题,只是定稿未能完全采用先生意见,留下了遗憾。

2002年前后,我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协助撰写该馆善本书录,遇到清雍正文瑞楼本《青邱高季迪先生诗集》的问题,杨先生对古籍版本的熟悉程度再次令我惊叹。按《清代版本图录》收有《青邱高季迪先生诗集》金氏文瑞楼原刻本,版心刻“文瑞楼”字样,又云“有翻本,版心无‘文瑞楼’字”。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三部印本,版心皆无“文瑞楼”,其中一部有“文瑞楼藏版”封面,一部卷端署名挖改为汪氏。这三部印本可确认为相同版本,但三本与《清代版刻图录》原刻本的关系如何,踌躇难定,遂致信向杨先生请教。杨先生梳理了文瑞楼本的相关信息,在未见原本的情况下,他即判断冯平山三本并非翻刻本,而是文瑞楼本的原版重印,并提醒我注意观察版面特征,比较书板断裂处与字体墨色细节。由此我才注意到冯平山三本与文瑞楼原本的差异,乃因署名处三行经改刻及再改刻,三本与文瑞楼原刻本可确定为相同书板。

我在冯平山图书馆请教杨先生的信件,因邮箱久废,当时未能留心保存,多年来一直心存遗憾。没想到杨先生遗稿中居然保存了当时的邮件,即本书第五讲《清刻本的鉴赏与收藏》所附“与张丽娟关于此书通信两则”。杨先生在信中这样指导我:

我没有机会把不同的本子放在一起仔细比较,这一点请你验证一下:仔细比较版片断裂情况和字体细节,看看那三部书是不是同一副版片,是不是三(署名改汪氏之本)在后,而二(署名未改之本)在前。要多看一些叶子,因为后印时很可能有补版,要排除补版的干扰。如果是同一副版片,只要各卷第一叶没有换版,那么更改署名处字体必有特殊:可能颜色不同,往往墨色深,也可能字体有差异,或有歪斜现象。(《十讲》,266页)

重温此信,除了惭愧于自己当时的浅陋无知,更深深感激先生的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指导,使我对古籍不同印本的差异及其鉴别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认知。关于文瑞楼本《青邱高季迪先生诗集》各次印本的关系,郭立暄先生在《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中已有详尽的调查比勘,可证杨先生同版不同印本的判断;其中还有更复杂委曲之处,为我们讨论所未及(详参郭著364页)。古籍版本研究的复杂性及其魅力正在于此,或许这也是杨先生对古籍版本着迷的原因吧。

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2013年2月间,杨先生写信要我帮他查北大藏赵氏小宛堂本《玉台新咏》的问题:

有件事若方便,请看看贵馆所藏向达藏徐乃昌旧藏之明崇祯赵氏小宛堂刻《玉台新咏》,书后有陈玉父跋“唐花间集已不足道”之“花”有没有墨笔描改。贵馆藏此本我97年看过,印象已经模糊了。此本50年代借给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了,但是看影印本看不出“花”字是否经人描改。这个字作“花”是对的,但是徐本后印补版,补刻为错字“苗”,独独徐本作“花”,很是蹊跷。如果不是手写描改,莫非陈跋是另配的叶子,好像也不可能。陈跋版片下方残损,系补刻,故有错字。(2013年2月18日杨先生致笔者信)

经调阅原本后观察,北大本“花”字果然是墨笔填写,对光可见明显的剜纸割补痕迹。另有一处“盈”字,他本作“乃”,此处虽无剜纸痕迹,但“盈”字字形有异,似亦经描改。我将此情况报告杨先生,他回复说:

此后叙是原版,但是下方行末损坏,修补出现错字。我的一本末字“盈”明显由“乃”填补而成,弯勾一直进入“皿”字。次行“以”字磨去,墨补写为“異”,其实原版是“鲜”。“花”是磨去原字墨写。因为用的是厚黄纸,墨色不易分辨。“盈”原版下面的“皿”字是四个垂直竖道,横道平直,跟上部分界明显。看影印本徐本“皿”字差别明显,“皿”字很小,蜷缩在一起,弯勾跟“皿”相连,似乎是磨去一部分。“花”、“鲜”二字错为“苗”、“以”,要错同错,要不错同不错,所见各本皆然。磨改原文,干扰观察。(2013年2月20日杨先生致笔者信)

明崇祯赵氏小宛堂本《玉台新咏》雕刻精雅,为人所重,因有初印后印、原刻翻刻之异,加以坊间作伪,描补改字,影响判断,前人多有似是而非之论。杨先生对此本十分关注,曾先后比较过十几个不同印本,有《明寒山赵氏小宛堂刻〈玉台新咏〉版本之谜》(《读书》1997年第7期)、《明寒山赵氏小宛堂刻〈玉台新咏〉真伪考实》(《藏书家》第一辑,1999年)两文,而直到2013年先生仍持续着对此本的探索。

杨成凯先生对版本的熟稔并不限于词集、诗文集,经史子集各部类的重要版本,他都十分关注。忘了是哪一年,杨先生打电话跟我聊起相台岳氏本《九经》,也谈到张政烺先生与汪绍楹先生对相台岳氏本的研究。当时我对经书版本茫然无知,却留下极深印象,其后每见以相台岳氏本为宋本之论,就想起杨先生的此番谈话,最终下定决心以经书版本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当我把博士论文《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提请他指正,先生十分高兴,认为这本书研究的是正宗的版本学内容,病情反复之中勉力为序,多方鼓励。据杨先生自己讲,他对经书版本亦曾有意研究,并下过一番功夫。他提示我黄丕烈曾见过真正的宋十行本,对宋十行本独特的形式特征有所揭示。又告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一部吴志忠校跋《礼记注疏》,其中提到吴氏曾见十行本《周易》有元代刊记。此事有关十行本注疏的刊刻年代问题,是前所未闻的重要资料,我按杨先生指示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调阅原本,果然读到吴跋。吴氏此跋似仅见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礼记注疏》中,若非杨先生有意考索,广阅众本,恐怕很难获知此条材料。由此一例,即可窥见杨先生在经籍版本研究上的广度和深度。

以上是笔者亲历的杨成凯先生与古书版本的故事,类似故事还有很多,师友间相传颇多传奇。其中有的版本,比如赵氏小宛堂本《玉台新咏》,杨先生写成了文章,可以看到他长年追踪、锲而不舍地关注一个版本,通过不同印本的经眼、比较,切实地解决前人疑而未决的问题,纠正前人似是而非的结论。但写成文章的毕竟只是极少数。杨先生曾追踪过、探索过,同样有许多心得的版本,绝大多数并未写成专门的考证文字。它们或许在友朋相询中交流探讨过,或只记录在先生日常的读书笔记中,有的也许只存在他的脑中。斯人已逝,无可奈何,可堪欣慰的是,《十讲》中尚保存有大量杨先生个人经眼、研究过的版本线索,它们作为例证出现在杨先生的论述中,虽未展开铺陈,却是点点珠玑,信手拈来,每一个都充满兴味和玄机,值得细细品读。

《十讲》的主体部分,包括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活字本、抄本、批校本、丛书的鉴赏与收藏、初印与后印共十篇,曾作为系列文章在《藏书家》《紫禁城》等刊物上发表,其后又陆续扩充增补了相关版本例证。除《初印与后印》总论印本问题外,宋刻本以下各讲,大体包含各代、各类版本的版式风格、文献价值、版本鉴别、鉴赏收藏等项内容。其主旨乃在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丰富的例证,讲解历代刻本及各类版本的特点、价值,为古书鉴赏、收藏提供入门指导。所举例证,包括了历史上众说纷纭的重要版本,也有很多前人鲜少关注的小众版本。尤其是前人研究并不充分的明、清版本、抄本、批校本、丛书本等领域,先生长年深耕其中,随手所举,往往从平淡处见神奇,显示出他博通广览的渊博学识和超卓独特的版本眼光。杨先生在《十讲》第五讲《清刻本的鉴赏与收藏》中有这样一段话:

藏家通例是贵古贱今,醉心于千元皕宋。其实买书只看宋、元本最为省事,那些书到今天几乎本本都记在“帐”上,像样的只有那么几百种而已。相反,要想在众多清刻普通书中别择佳本,却不那么容易,很大程度上,要投身书海认真地看书学习,依靠博闻多识练就识之于碔砆的伯乐眼光。因难以见巧,藏家识见之高下也就体现在这里。看看王欣夫先生的《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对诸多清本鞭辟入里的阐述,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前辈功力之深厚。(269页)

此可谓夫子自道。杨先生毕生收藏、研究古籍版本,痴迷勤勉加超人天资,成就其版本学的深厚造诣与“伯乐眼光”。我们看《十讲》对清代嘉、道、咸珍稀版本如数家珍,对丛书中的珍本、全本、初印本极为看重,哪怕是丛书零种,也有格外值得珍视的稀有品种,哪怕是近在光、宣时期的版本,今日亦可能踏破铁鞋无觅处。他列举清代有名的仿宋佳刻,指出它们虽历来受到重视,而传本有多有少,珍罕程度并不相同:“例如清内府刻《周易本义》和《四书章句集注》同样精美不苟,但是前者不难看到,而后者传本远为稀少,陈鳣在《经籍跋文》中说它‘似系国初翻刻者’,直到今天也没有弄清它是何时所刻。像汪士钟所刻的几种书,平常看到的几乎都是《仪礼疏》,《诗说》就少,而《孝经注疏》甚至少有人知。”(283页)他称赞《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清道光十四年刻本《四书拾义》五卷本及续有增补的六卷本,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只著录五卷本,不收六卷本,就是不了解六卷本的独特性:“其实《四书拾义》这部书很有好评,后人多次翻刻,但它们都是五卷本,没有第六卷。六卷本之罕见令人惊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两本兼收确有真知。”(259页)对明清版本中稀见版本、稀见印本的认识,是先生长期读书、访书、研究书的基础上积累而成,最见其版本学功力。善学者以本书所涉版本为线索,从中生发,追踪探索,必将如入宝山,满载而归。

在长期版本实践基础上,杨成凯先生对版本学的理论思考也逐步走向系统化。《十讲》中的《初印和后印》,较早也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古籍版本学中关键而易于引起混淆的初印与后印问题,初稿发表于2004年出版的《藏书家》第九辑,曾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后,杨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先后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鉴定培训班及国图、上图等古籍讲座中,为古籍从业人员、古籍收藏爱好者讲授版本学。《十讲》书前导论《古籍版本研究和收藏面面观》(以下简称《面面观》),就是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讲义基础上增订修改而成。其第一部分“关于古籍版本学的思考”,指出古籍版本学需要积累经验、总结成果、蔚为理论,最终形成体系,这是杨先生对于版本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考。第二部分“从刊印过程谈起”,接续《初印和后印》的研究路径,并将讨论范围扩展至版本生产的全流程,进一步完善了其版本与印本研究体系。第三部分“版本鉴定总说”,根据个人版本实践及古今学者藏家的鉴定经验,提出古籍版本鉴定中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及比勘论定的方法。《面面观》实际上已经搭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版本学研究框架,与《初印和后印》及书后《古籍的价值与收藏》一起,集中体现了杨先生对古籍版本学的理论思考,及在版本学系统化、科学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杨先生版本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即版本与印本的综合研究,在《初印和后印》《面面观》中,杨先生从雕版流程的角度出发,初步建构起自己的版本与印本研究理论。按前人的版本研究,主要聚焦于版刻时地的鉴别,诸家目录的著录,亦多止于“版本”层面。然而读者所面对的版本,其实是一个个具体的印本,相同版本的不同印本之间,往往会千差万别,上文所述《玉台新咏》《绝妙好词》《青邱高季迪先生诗集》诸例可见一斑。止于“版本”层面的研究,难以解决古籍版本利用中所遇到的种种复杂问题。杨先生在长期的版本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版本与印本综合研究的道路,平生积累的大量经典案例,成为其理论建构的最坚实基础。《初印和后印》与《面面观》先后接续,系统梳理了古书编稿—制版—印刷—(加工)—转手—(加工)—重刻各个阶段所面对的版本现象,及相应的版本与印本可能发生的变化。如编稿过程中有初编、重编、增刻、增刻重编等,关涉书的内容多少、文本变异。雕版过程中涉及书手写样、刻工刀法,其特点、风格与版刻的时代、地域密切相关。印刷阶段,有红印、蓝印及各种特殊纸印本,有校刊者校修文字的校样本,初印、中印、后印在外观和内容上都可能有差异。加工阶段的修版、补版、增刻等,也会造成不同印本形式和内容上的诸多变化。而随着版本的再生产,原版和重刻之间,原版不同印本与重刻本之间的鉴别又成为研究的要点。如此种种,都是版本学研究中的棘手问题,需要深入“印本”层面,通过版本与印本的综合研究才能获得准确认识。《面面观》明确阐述了版本与印本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名义上是一个版本,其实它包含着的是可能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一些印本,而不是本本如一的一个整体。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古书刻本的一个版本,至少有几次印本,很可能还有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等几个不同的版次。……对于古书的版本鉴定来说,一个版本可以包括多种印本,不同的印本之间可以有内容或形式方面的差异,这无疑对版本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看到一部书,不仅要知道它是哪一个版本,还要知道那个版本有没有不同的印本,如果有不同的印本,怎样把它们区分开来。一个版本的不同印本间除了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以外,传世数量也会有所不同。了解了这些情况,就能更为正确地评定一部书的价值。(26页)

杨先生极为重视古籍版本学的理论建设,他认为“就古籍版本学而言,我们需要有而实际也有大量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前人留下的数百万部古书。但是前人留下的研究专著却寥寥无几,不仅点点滴滴的资料散见各处,不成系统,而且大量实践经验还只是口耳相传,并不曾记录在册给以物质化,更不要说分门别类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领域”(第4页)。杨先生选择从古籍雕版印刷流程出发,总结版本生产各个阶段所涉及的版本现象,所谓初编、重编、初刻、重刻、原版、翻版、影刻、摹刻、初印、特印、修版、补版等等,这些名词长期以来在古籍从业者中口耳相传,前人版本学著作中都有所涉及,但往往只是简单的名词解释和零散说明,普通读者很难将这些名词与自己面对的版本实物相对应。实际上,即使专业的古籍研究者,对于这些名词背后所涉及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版本与印本关系,也往往缺乏足够的认知,难免似是而非的判断。杨先生以雕版印刷流程为线索,逐次分析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版本概念,及由此带来的印本变异。这是一个独辟蹊径的研究角度,杨先生由此将零散的版本学名词还原到雕版印刷加工的具体流程中,成为一个有序的知识系统。这正是杨先生所说的:“知识要汇为一个有条理符合逻辑的系统。”“从耳濡目染的感性认识,从片段的理性思考,升华为一门有实践也有理论的学科。”这是杨先生对版本学学科建设的期许,也是他努力践行的目标。

杨成凯先生的版本学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十讲》始终贯穿的“内容”“形式”“流传”三要素综合统一的理念。“形式”,指的是古书的版式、字体、雕工、纸墨等外在形制因素,传统的版本学研究讲究“观风望气”,即通过古书的外在形制特征判断其版刻时地。“内容”,包括古书卷数多少、内容完缺、文字异同、文本校勘等,即从古书的内容来观察一个版本的特征,从而对此版本作出判断。“流传”,指的是传本数量多少,珍稀程度如何。内容、形式、流传三要素,构成了杨成凯先生版本学研究的基本面。

在《面面观》开篇,杨先生首先提出版本学研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删定《诗》《书》、汉代发掘和整理古代典籍,都是对古籍文本所做的研究工作,从内容方面对古书的不同传本进行比勘和研究。从宋代开始,经过元、明、清以来的大规模印制流布典籍,不仅古籍文本的校勘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且随着古书的大量积淀,鉴赏和收藏之风日益兴盛,古书传本的形式和流传脉络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内容、形式和流传脉络,这是古书版本学研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第3页)

他对版本与印本关系的考察,也主要从内容、形式、流传三方面着眼:

古籍版本学的工作起步于研究一部部古书的价值。分析古书的价值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传本数量多少也是需要考察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内容、形式、流传是一部古书的三个价值因子。(第10页)

对于前人版本研究中内容与形式各有侧重的问题,杨先生始终坚持的是“内外双修”:

一部古书跟所有对象一样,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内容和形式。全面的版本研究需要内外双修,内是内容,外首先是形式,版本研究的基本观察点就在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第4页)

长期以来,版本学的“形式”与“内容”之争始终是一个热点话题。杨先生的版本学研究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一手的版本个案研究基础上,又长于从古籍雕版印刷的实际流程出发探讨版本现象,这使他的版本学天然具有“形式”属性,对于古籍的物质形式特征有充分的重视和认知。《十讲》中随处可见杨先生对古籍版式、字体、纸张、雕工等形式因素的经验性总结,他对修版、补版、书板转手、各种特印本、原版与重刻等版本现象的梳理,都是首先建立在版本实物的形式考察基础上。同时,作为学者、藏家的双重身份,又使他能够跳出“形式”与“内容”的壁垒,站在更高的维度上观察版本,始终强调“形式”基础上对古书“内容”的考究。他指出“对于今天的版本学研究者而言,提高对古书内容的关注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值得给予特别的重视”(第6页),并多次以黄丕烈举例:“黄丕烈被归入鉴赏家,号称‘佞宋’,但是他不是拿空头的‘宋本’两个字自我欣赏,而是通过校书发现宋本的好处,得到陶醉和乐趣。”(459页)他建议古书爱好者“表里兼顾”:“对于古书爱好者而言,一部书要表里兼顾。只要有机会,认真地读读书很有必要,古书一本即有一本佳处,不认真读书就体会不到佳处的所在。只要肯读书,就会有发现,有发现才能品出古书的味道,品出味道才能讲出它的价值。”(431页)这不仅是为古籍收藏者指点门径,也是对版本学研究者提出的中肯建议,值得我们深思。

读《古籍版本十讲》,如入山阴道中,颇有应接不暇之感。以上所述,只是笔者管中窥豹,更多精彩有待读者探索发掘。需要注意的是,本书毕竟是未经作者编定的遗稿,在全书结构、文气通贯及具体表述上难免有不足之处。如《十讲》导论《面面观》第二部分“从刊印过程谈起”,为古书刊印全流程的系统梳理,但因本书第十讲《初印和后印》已讨论修版、补版、增刻、书板转手等问题,故导论中只能省略此部分内容,导致全流程的梳理不能完整呈现,需要读者自己将两部分整合参照。有叙述前后不统一,或语句矛盾之处,如第79页“宋建安余仁仲刻《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和《春秋榖梁经传解诂》初为淳熙抚州公使库刊刻,绍熙四年(1193)年重修”,此述余仁仲本,与抚州本无涉,“淳熙抚州公使库刊刻”显为误记,“《春秋榖梁经传解诂》”之名亦不准确。第252页“清顾广圻刻的《尔雅注》三卷有增修本,有转手再印本。其实它还有一个影刻本,即清嘉庆十一年(1806)顾广圻思适斋影明嘉靖吴元恭刻本”,此述顾刻《尔雅》之翻版本,末句似有误。此皆遗稿未能完善处。又图版与正文亦可见龃龉不应,如第253页述《古文苑》清嘉庆十四年兰陵孙星衍刻本,至光绪中“有飞青阁摹刻本,逼真原刻”,而飞青阁本图版说明作“清嘉庆十四年兰陵孙氏影宋刻光绪五年飞青阁校印本”,显然有误。本书整理者所补充的脚注材料,有的可能并非杨先生曾经参考之书,这一点也需读者留意。据向辉先生介绍,杨先生保存的文稿电子版相当复杂,同一文章有五六个甚至更多的版本留存。杨先生生前对这些文稿可能有多种设想和尝试,却未能有一部定稿。向辉先生花费了极大精力,将这些散落的文稿整理成系统完整的书稿,并配入精美图版,加入大量脚注说明,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中华书局刘彦捷女士精心编辑,为此书增色,在此要向他们二位表达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中国网络会不断出现一些新流行语,比如“耗材”、“小镇做题家”、“趴平”等;有时还会出现旧字(尤其生僻字、罕用字)新用现象,比如“兲”、“仌”、“怼”等。

十多年前,“兲朝”一词曾在网上流行。“兲朝”同“天朝”,“兲”在网络中可理解为“王八”。“仌”者,古时同“冰”,现今在中国网络上可理解为“人上人”。

在中国,普通民众要“负重前行”——具体说就是“负仌前行”,而“贵仌”则可“岁月静好”,因为骑在他人身上。有些不幸的是,在“兲朝”做人其实是做“韭菜”,而“做仌”则是做“割韭菜者”。

当代中国的两大阵营——既得利益者与非既得利益者,也可称为“割韭菜者”与“韭菜”。两者的对立可在网络流行语等中反映出来:比如官二代、富二代与民二代、穷二代(贫二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官民对立,而官民对立决定了官二代与民二代的对立(狭义的民二代可指农民工二代,广义的民二代应指平民二代),而贫富分化乃至贫富悬殊又决定了富二代与穷二代的对立。官二代、富二代的代表人物包括喊“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还有在微信朋友圈“炫富”、“炫父”的江西周公子(周劼)。

广大非既得利益者,也有模糊的“群体自我意识”。在网络时代,这种“群体自我意识”通过不断出现的网络新词“折射”出来。20年前国内网络上出现“月光族”一词,大致指每月所挣钱不到下月就花光者,包括所挣不多仅能维持基本开销者。这些“月光族”当然属于“韭菜”,而“割韭菜者”是不会“月光”的。

约15年前中国网络上开始流行“屁民”一语。2008年10月,时任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兼纪检组长林嘉祥涉嫌猥亵小女孩,但他还言语攻击在场民众: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屁民”一语由此而来。骂“屁民”者就是“割韭菜者”,而被骂“屁民”就是“韭菜”。

2012年左右,“屌丝”又流行开来,尽管较为不雅。自称“屌丝”者不仅不是官富二代,连“有志青年”都算不上。他们属于“矮矬穷”以及“鲁蛇”(loser),且多为单身。因此,他们不过是“韭菜”中的特定群体。

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网络流行语中出现了“打工人”。以前社会上流行的“打工仔”、“打工妹”都是指青年男女打工者(主要为农民工)。而“打工人”的外延比“打工仔”、“打工妹”更广,它除包括“蓝领”外,还包括“白领”。“打工人”一词的出现,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白领”地位的降低。实际上,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并不真正属于中产阶级,而是与蓝领一样,属于下层社会。各种“打工人”,其实都属于“韭菜阶级”,都属于“负重前行”者。

“耗材”原指墨盒、硒鼓、鼠标、键盘等。作为中国网络流行语,有人认为它来源于普京在2022年3月16日的讲话:“这些人准备卖掉自己的母亲”,“但事实上他们自身就是西方的耗材,用于对我们的人民造成巨大伤害。”但该网络流行语来源是否如此,还需进一步考证。可以认为,对于实行996甚至007工作制的企业来说,员工就是“耗材”,用完一波有下一波。那些因为加班猝死的员工,正是“耗材”的代表。

前段时间“孔乙己文学”爆红。“当代孔乙己”都属于“韭菜阶级”,其中部分原为“小镇做题家”——出身小镇,擅长做题。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在拿到学历后,才发现自己在这个阶级固化的社会很难找到出路。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新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果真如其所言?对于人社部官员等“仌”(人上人)来说,他们享有人口红利、人才红利;但对“当代孔乙己”、“小镇做题家”等而言,他们会发现自己享受不到红利,而是“被红利”。有的网友认为:以前的人口红利,主要意味农民工做牛马;而现在的人才红利,主要意味“当代孔乙己”做牛马。人口红利、人才红利都是“牛马红利”——属于牧牛马者(或骑牛马者)的红利,而非属于牛马自身的红利。

在“割韭菜”的社会,“韭菜”们、“耗材”们、“(牛马)红利”们可以怎么做?他们不敢积极反抗,但可以消极反抗,那就是“躺平”或“趴平”等。之所以“躺平”、“趴平”,是因为不愿再“负重前行”,不愿再被收割。然而,“岁月静好”者不乐意了,因为少了可以被收割者,于是他们反对“躺平”等做法。

最后要说的是,“兲朝”是“仌”、硕鼠的乐园,是“韭菜”、“耗材”等的愁城。“兲朝梦”对“仌”、硕鼠来说是“美梦”,但对其他人来说则是“噩梦”。

(注:林原,历史学博士,旅加时评人,当代中国问题研究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深圳小老板们,流转在 100 元 / 天的日租商铺里谋生

今年春节前后,紧挨着我们小区正门,才开张 3 个月的肉菜超市倒闭了。其后,这家店铺的生意一天一个样儿 —— 今天卖水果,明天卖女装,后天卖鞋子…… 原来肉菜超市的招牌,倒是雷打不动地留在原处。

去店里淘过几件便宜货后,我妈迅速摸清了这家店的门道 —— 店铺租金按天结算,想租几天租几天,只要不违法,卖什么都可以。

小生意人的流动地摊

卖童装的高文元,从今年春天开始,每天流转在龙岗、罗湖、龙华、福田、南山的日租店铺里摆摊,他租的店铺,租金一般在一二百左右,最多不会超过 350 块,大都分布于城中村菜市场周边。

高文元今年 46 岁,话里能听出明显的山西口音。今年是他来深圳的第十五年 ,在摆摊之前,他在龙岗平湖有家经营 13 年的实体店。去年年底,实体店实在撑不下去,他关掉店面摆起地摊。

我家门口这间店铺,每日负责放租的是老李。老李有两重生意身份 —— 一重身份跟高文元一样,早年是开服装店的小老板,近几年流转在不同的日租店卖服装 。另一重身份是二房东,他从业主手里租下店铺,再按天分租给不同的小生意人。

老李手上有七八个类似的日租店铺,日租金大多为几百元,分布在龙华、宝安、南山等区域。我家门口这间店,老李每月的租金、水电成本大约 2.5 万元,他以每天 1100 元的价格分租出去,赚取一点差价。千元以上租金,算是日租铺面中较高的价位,贵有贵的原因,这家店空间较大,算是商业街位置,人流往来频繁,“有些摊主旺季在这儿摆摊,一天流水能上万”。

老李卖服装,不止用自己手里的店铺,也经常租别人的日租铺面。 “日租店里摆摊的,讲的都是薄利多销,有衣服、鞋子、生活用品生意,也有西瓜、雪糕批发这样的时令生意 ”。

日租店里的小生意人,不少跟老李和高文元一样,早些年开实体店,电商兴起后转而在日租店里谋生。相比守着一间实体店做生意,日租店更灵活,也能覆盖更多客源,“今天在福田卖,明天在宝安卖,全深圳跑下来,也有几百万的客源,跟网上流量是一个道理”。

“大多数都是夫妻经营,每天换一个地方,搬货、装货、卸货,虽然累一点,多少能赚到一点钱。大钱不敢想,维持一家温饱还可以”,老李说。

1.png

最近是服装销售淡季,日租店的租金更加低廉。每晚 9 点多,高文元守在微信群里捡漏 —— 次日的铺面还没分租出去的二房东们,开始在群里降价推销铺位,“这个点儿,只要有人愿意租,砍价砍得再厉害,他们一般都能接受”。

高文元的童装定价极低,一件夏装大多在 10 元到 15 元之间,相比于日租店里的那些成年装,儿童装的利润更薄。早上出门买菜的老头、老太太,几乎是高文元唯一的客源,“这几个月就一两个宝妈在我这里买过,她们一般都网购” 。

考虑到客户群的特殊性,菜市场附近的日租店、超市门口的散铺,是高文元的日常选择。春秋换季是服装销售的旺季,两个月前,高文元的营业流水最好能卖到一千七八。近些天来他的生意愈发萧条,一天流水一两百是常事。

6 月底的一个周末,高文元在龙华一个城中村里租了个铺面,一天租金 100 元。在成为日租店之前,这家店卖肠粉、早餐,招牌和价格牌都还留在原处。

不到上午 11 点,店外下起了瓢泼大雨,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高文元意兴阑珊,打算雨停后收摊。“做生意有时候就是碰运气,运气不好,或者赶上刮风下雨,你就赚不到钱,没办法”。

即便不下雨,高文元也打算只卖一个上午,“人流再好的地方,下午撑死也就卖 100 多块”。生意维持得艰难,高文元认为问题主要出在自己的货品上,“童装不好做,买童装的主要是宝妈,她们都网购了。我看那些摆摊卖中老年装的,生意还挺好的”。

不过,高文元已经不指望靠地摊维持生计了,他只盼着把手里的存货清理掉,彻底离开服装这行,改做餐饮生意,“不管网络多发达,人总要吃饭的吧”。

距离高文元的店铺 20 米外,一家挂着猪肉店招牌的小店里,马莉正在熨烫货架上的女装,店里同样空无一人,“上午算是把租金赚回来了”。跟高文元一样,马莉原来也是开服装店的,两年多前开始在日租店里摆摊,“现在生意再差,总要比打工强一点,不然我也不会做下去”。

马莉卖的这些女装,最便宜的一件只要 10 块钱。即便这样,也有顾客跟她讲价,早上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看上了一条售价 35 元的裙子,要马莉 25 块卖给她,女人磨了许久,当着其他客人的面埋怨马莉衣服卖得贵,马莉心里恼火,将女人请了出去。

马莉双手麻利地把女式衬衫的褶皱一条条熨烫平整,一脸无精打采地抱怨着生意,几句话里塞一声 “唉”,“疫情期间都比今年好做”。

今年生意比疫情期间更艰难,不是马莉一人的境况,老李和高文元,也愁眉苦脸地讲过类似的话。

日租商店的淡季生意

淡季生意冷清,马莉最近不得不控制租金成本,“现在五六百的铺位,我都不固定了,我上个月固定了一个 700 块的位子,在那儿也没赚到钱”。

在这一行,固定铺位,就是提前预定某个日租店的固定使用日期,比如一个月四周,每周日去 A 店做生意。

一些摊主已经在淡季放弃了小生意。高文元前几天听一个摆摊的女人说,她有五六个同行小姐妹,最近这两个月不再摆摊,转而靠打短工赚钱。

马莉不觉得这样的转圜有多少用处,“(淡季打工的),你以为他们旺季回来能赚钱吗?旺季各个都回来了,那些铺位紧俏的要死,租金又涨上去了。”

2.png

高文元最近两个月,也很少固定店铺。在龙华这家城中村小店里枯坐一个上午,高文元只卖出了 100 多块的营业额,勉强覆盖租金。他之前在这家店铺做过一次生意,那天他的流水有七八百。他原打算做完这次生意,把这间店铺也固定下来,上午的营业额让他打消了念头。

高文元在微信上打听另一个同行的生意,“租金 260 元,卖了 500 多块(流水),扣除成本也是亏的”。

“淡季生意差,空置的日租店铺也很多。日租店现在越来越多了, 位置不好、租不出去倒闭的也不少。” 6 月中旬,高文元在短视频上分享了他在罗湖一家日租店摆摊的日常,半个月后,我再去寻访,这家日租店已经改头换面为 “XX 美发店”。

“我的熟人里面,起码几十个人在搞日租店放租,做的人太多了,竞争越来越大了”,老李告诉我。

老李按淡旺季调整日租金,“淡季亏本也要租啊”。当然,旺季时铺位抢手,他也会把租金调到高位。我家门口这间店铺,原价 1100 元的日租金,淡季时只要能覆盖成本,老李也愿意降价出手。

老李手里的七八个日租商铺中,有两间生意尤其红火,在最近这样的淡季,租赁排期已经排到了一个月后,老李称之为 “旺铺”。也有一些店铺,让老李有些费神,比如我家门口这间,虽有一些利润,可每月 2.5 万的成本总让他觉得有压力,“对我来说可要也不要,别人看上了,能转租出去赚一点转让费也不错”。

相比疫情之前,老李现在找店面,不必再为转让费、喝茶费大伤脑筋。他去年在宝安租到一家 “旺铺”,给房东付了 2 万的喝茶费,他听隔壁商户讲,在疫情之前,这家铺面的转让费高达 20 万。

对老李来说,这样的捡漏机会不多。“虽然很多店铺空着,可地段好,人流大的商铺还是不愁租。地段差的,再便宜我也不敢随便租,我怕砸手里。”

流动的生意,流动地生存

雨势渐渐变小,高文元开始收摊,悬挂在 “6 元 / 份鸡蛋肠粉” 的价格牌前的连衣裙,被他一一摘了下来。

这样略显违和的背景,高文元见怪不怪。他去过的日租店,大多保留着过去的招牌或价格牌。有经营一个月匆匆关门,亏损 10 多万收场的生鲜小超市,有楼市遇冷后撤离的地产中介门店,还有化妆品店、海鲜店等。

3.png

这些招牌里,残存着小生意人的一段经历。高文元不知道自己年前关掉的那间服装店,招牌是否还留在原地。

高文元摊位上的童装,都是以往的存货。他的实体店,生意从 2016 年开始每况愈下,转机出现在 2020 年春天,疫情刚刚开始,高文元分享的视频迎来了流量红利,不断有人通过短视频平台找他批发童装,“一天赚几千块不成问题”,那段时间搞批发赚了不少钱。

找他批发童装的,绝大部分是全国各地 “摆地摊的人”,高文元当时心里惊讶,“怎么这么多人要摆摊”。买家们一次批发额只有数千块,这其中以宝妈居多,还有一些人其他小生意失败了,想尝试童装生意。有个广西的小伙子,找高文元批发童装前,卖过几个月的烧烤,烧烤生意没赚到钱,又想试试卖童装。

高文元的批发生意几乎没有什么回头客,“他们拿回去,应该也没卖出去”,一次交易过后,绝大多数买家再无回音。

流量红利只持续了 10 个月左右,平台判定他的短视频有营销性质,封了账号,高文元的批发生意急转直下。在此之前,老高雄心勃勃,把前几个月赚到的钱砸了出去,他投入 20 万开了一家童装展示店,还计划再搞个直播间,“在我这里搞批发的人,可以照着我的展示店开店”。

积压在手里的大量童装,新店的前期投入和租金,货仓的租金,让高文元和妻子不堪重负,也因此背上了债务。去年年底,妻子出去打工,老高关掉实体店,流转在各个日租店里摆摊。

虽说当下生意陷入困境,回看过去十五年在深圳的经历,高文元依然知足。他跟妻子刚来深圳时,开着一台旧面包车,身上只有 5000 块钱,“现在惠州有一套房子,车子也换了新的,有房有车算不错了”。

初到深圳的前两年,高文元正是靠摆地摊,攒下第一笔钱盘下店面。开店这些年,他一直关注早年间认识的那些摊主,以及这门生意的变化,“每年都有人进来,每年都有人离开,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我是从抖音上结识高文元的。他每隔一两天更新一次摆摊视频。每个视频的开场白,通常是 “天还没有亮”,“天刚刚亮起来”,画面是他匆匆赶到日租店门前的场景。这个时间一般在凌晨 5 点左右,他要赶在早市之前卸货、铺货,把花花绿绿的童装摆满整个铺面。

在不同的日租店里摆摊,高文元碰见过各种各样的同行,他在视频里也记录下了他们的经历。有些人跟老高一样,经历过生意上的起落 —— 一位摆摊卖菜的大姐,以前水果生意做得风光,生意亏损之后,家里的奔驰车被开走抵债。也有不少人,摆了十几年地摊,除了日租商铺这个选择,还有超市门口、露天广场…… 他们起早贪黑,流转奔波在珠三角各条人流拥挤的街道。

前几天,高文元在布吉,结识了一位在隔壁店铺摆摊的惠州人。惠州人卖鞋子,他告诉高文元,惠州的店面租金便宜,人流量也大,但愿意花钱买鞋子的人少。惠州人觉得深圳的购买力强,便在布吉租下三天铺面。没想到那三天连续刮风下雨,生意乏人问津,算上租金、货拉拉送货费等成本,惠州人亏了 2000 多元。

上个月妻子问高文元,“你现在拍这些视频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拍下我的日常生活。前几年拍那些视频,是要推广生意,现在单纯是想记录一下,将来哪天想起这一段(经历),还能拿出来看看”,高文元说。

备注:文中马莉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黄小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