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雕爷牛腩的倒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

听说,朝阳大悦城的雕爷牛腩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雕爷牛腩,破破烂烂的掩映于商场百货之间,愤怒的雕爷喷着这些四近的食客,就是“味蕾全开”,网红餐饮十景之一。“味蕾全开”的牛腩我也吃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你们大概以为我要魔改雷峰塔原文、把雕爷挖苦一顿,但我其实是想聊聊做生意和做网红的关系。

难以复制的成功

王朔放过不少狠话,其中有句比较出名的: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x们知道吗?

没错,普通人就是这么现实。一个人挣了大钱,就是有了成功案例,他说话别人就愿意听,因为觉得学成功人士的经验,比较容易成功。

一部分人抓住这个心理,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成功人士,信他的人多了,他自然就挣钱了,然后去忽悠更多的信众,赚更多的钱,这就是“赚想赚钱的人的钱”,我几年前写过,现在这个套路大家都很熟悉了。

今天谈的是那些真的赚到过钱的成功人士。有了案例就有人信也有人捧,而且这些成功人士之间也会抱团互吹互推,搞价值交换也算是商人的特质。

然而问题在于,成功人士的经验,别人学了就能成功吗?遗憾的是,他自己都未必能复制他的成功。

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套用这个句式,脱离时运谈成功都是耍流氓。靠时运赚来的钱,不靠实力亏掉的话,没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之前只是运气好。

所以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功人士暴露在大众视野中时,通常也意味着他的运气用完了。如果这人不是你的身边人,不能给你带来直接的资源和帮助,建议不要太拿这种成功当回事,因为成功未必代表能力使然、经验成立。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酸。成功人士的经验不是不能听,两种人的经验可以听。一种是他长期维持了事业的稳中有进,还有一种是他持续复制了自己的成功。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功,才是真的成功,说明了这人是有所谓的干货的。可惜的是,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不太公开分享他的心得,即使公开分享,也很难听到他的核心经验。

雕爷搞餐饮之前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在美容行业。雕爷的第一桶金来自美容设备和美容院管理软件,后来通过“纳兰美容”美容连锁加盟和“阿芙精油”,赚到了大钱也留下不少黑历史。连续踩中美容行业连锁加盟与淘宝两个风口,从这个意义上说,雕爷的成功也算是自我复制了。

然而有了精油这个优质的现金流生意后,雕爷开始玩跨界,一口气开出雕爷牛腩、薛蟠烤串、皮娜鲍什下午茶、切克闹小丑煎饼等几个餐饮品牌,以及三体空气净化和河狸家美甲。除了美甲属于美业的相关业务,其他就可以说是严重跨界了。最终,雕爷于2019年将旗下餐饮业务主体——“一宗(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转让,退出了餐饮领域。

投资人都喜欢借德州扑克的场景形容做生意,即:不下桌就还有机会。回归了美业领域的雕爷,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他如果继续分享自己在美业和营销方面的经验,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但这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还有多少人,愿意听雕爷的分享?

容易过气的网红

生意人有两种,一种是闷声大发财,行业外甚至都不知道这人是谁。还有一种是抛头露面演讲写文章出书,即网红型生意人。

受益于出书营销、成名于天涯骂战的雕爷,显然对做网红这件事非常受用。输出内容本来也是营销的手段,而雕爷在进军餐饮业的早期,也是通过密集的内容输出和营销炒作,成功让自己的影响力和雕爷牛腩品牌双双破圈。

做网红的好处很明显,比如自带流量和关注度,节省大量营销和品牌投入。从为自己代言的陈欧,到把肖像放到广告上到处贴的董明珠,创始人将自己与品牌绑定然后网红化这种打法,从互联网行业到传统行业,几乎成了To C市场的标配。

但做网红的缺点也很明显。

当企业经营不善,成功无法复制的时候,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成功人士”人设很容易随之破灭,会把创始人的形象带到沟里去。而企业经营崩盘最常见的套路,就是盲目跨界,四处开战。从这个意义上,罗永浩跨界科技行业失败却热度依旧,非常难得,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顶流网红。

雕爷跨界餐饮行业折戟,一部分原因在于餐饮行业不同于美业,利润薄而经营风险大。另一部分原因是产品和口碑没跟上营销。说雷峰塔下压着白蛇娘娘,是文化;说雕爷牛腩下压着食神戴龙的五百万秘方,是笑话——五千万秘方也挡不住东西不好吃。

因此,雕爷做砸的不只是餐饮,更是自己的人设。尽管他的美业项目经营状况可能还行,但输出经验和价值观这件事,不再适合他了。做网红最怕的不是出来嘚瑟有人骂,而是出来嘚瑟的时候,别人无视你的存在。

当下不同于十年前,是一个内容和网红供给远超过消费的时代。互联网和科技行业造富的效率大大超过传统行业,28岁的码农也可以宣布退休去开民宿了。真假难辨的成功经验满天飞,去抖音可以刷一个小时不重样,加上吃瓜群众发现成功无望,兴趣点由围观成功人士分享,转移到了围观成功人士仆街。新一代的生意人,名气和事业一样,难逃出道即巅峰的命运。

当然,具体到雕爷本人,早已不在乎这些事了。钱也赚够了,社会名流也结交了,想跨界玩的餐饮和戏剧也玩过了。最近一次更新公众号是四月份,他在《动森》里静静地捡树枝,看上去很快乐。

写到最后,可能有人说你扯了半天到底想表达什么?我想说的是,任何时代,产品比营销重要,生意比炒作重要。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用于放大前者的,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

做事之前把话说出来可能是一种策略,但话说的太满,事做的太差的话,正如游泳太快,裤衩都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