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拥有的物品数量非常多,在对收纳用品这件事的研究上,我可以自封十级研究员。例如我在学生时代的迷你衣柜里就开始使用日式抽屉柜,用大大小小的箱子进行嵌套对抽屉内部进行分类,在搬家时会熟练地用不易留印的纸胶带给抽屉柜封口,并且一直对收纳这件事颇为自豪——虽然我东西多,但我的收纳也多啊。
当然我也发现,许多对收纳没有丁点兴趣的朋友,家中却自然地比我家整洁许多(例如路中南)。而我即便使用了许多收纳工具、收纳方法,压榨了家中理论上可压榨的收纳空间,平地起高楼地制造了五倍于落地面积的垂直空间,在拥有的物品上心动了再心动、精简了再精简,还是无法避免在朋友初次上门时先打一剂预防针:
我家东西有点多……你看了就知道了。
而这状况本身并不让我挂心,置身于这些物品中本身是让我开心的事,直到随着换工作、更换居住城市而来的大项目——跨省搬家到来。上一次搬家时我用了八个搬家纸箱,而这一次是四个(不过丢掉的物品倒没有四个纸箱那么多啦,因为其中至少有一个半纸箱是我丢掉的「收纳空间」)。
借此机会,我又再再再次整理了自己和物品、和收纳之间的关系,作为最近五年的一个小总结。
我不需要再制造空间了
最近五年是离开学校宿舍的五年,回想起自己对收纳空间的焦虑,其实来自于大学时的小柜子。那个大约80cm×50cm×50cm的小柜子,是宿舍中唯一可以支配的完整空间。为了让桌面还能发挥学习的作用,我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把物品放进这个光秃秃没有任何分隔的铁皮柜子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然后买下了两个日式抽屉柜。
日式抽屉柜
有了抽屉柜的加入,框死的铁皮柜子一下子变得灵活起来,空间可以从柜子深处被伸展到眼前,拿取物品一下子方便多了,那也是我第一次尝到收纳的甜头。
而我对于日式抽屉柜使用的登峰造极是在租住的第一个小卧室中。条件所限,那个房间的占地面积仅有四平方,除了床几乎无法容纳家具。50cm×40cm左右的占地空间,按20几厘米的层高垒上五六层,放下了当时我的所有衣物、文具、文具、化妆品护肤品。而且层层堆叠之后,高度就达到了可以站立阅读、化妆、视频等等的高度,那是我与抽屉柜相处最融洽的一段时间。
不得不说,如果现在再丢给我那样一个小房间,我还是会立刻打开手机下单六个可堆叠抽屉柜。
天马株式会社透明塑料抽屉式收纳箱衣服衣物抽屉柜桌面收纳盒_阿里巴巴找货神器
就是这种抽屉柜了
可是随着我换到了房租正常的城市地段,收入也随着工作年限慢慢增长,我逐渐租得起宽裕的房子。宽裕的房子里有宽裕的收纳空间,但我对制造空间的焦虑依然没有结束。
尽管我没有继续带着六七个日式抽屉柜,截至这次搬家前,我为了制造空间而使用的收纳物品还有:
1 个宜家四层搁架:实体书、杂物、文具、路由器和投影仪
1 块书桌搁板:显示器和一众徽章
2 个大号抽屉柜:衣物
1 个宜家大号带提手收纳盒:药品、工具箱
2 个小号抽屉柜:文具
2 个带盖收纳盒:运动用品和衣物
8 个收纳篮:茶包、蜡烛、化妆品,它们散落在家中的各个角落发挥着收纳职能
2 个鞋盒:杂物
1 套 MUJI 桌面收纳:大多数时间空置
2 个天猫超市纸箱:易耗品、纸质文件
1 个宜家吸盘收纳篮:浴室用
牙线棒盒、小蛋糕托盘、好看的产品包装盒等小件收纳:首饰、文具等
我曾经拥有的 MUJI 桌面收纳
我近乎执着地把每一个平面空间变成垂直空间,让每一个平面都像立体家居那样可以被抽出来,不放过每一个可利用的小包装盒当作收纳产品。
我的空间早就足够了,可它却被我的收纳产品装满了。
这种对空间的焦虑不仅施加在物品身上,也施加在自己身上。在其中一间占地面积其实非常宽裕的有阁楼设计的房间中,我把自己装到了阁楼上面。然而空间压抑、热空气堆积在房子上端、睡在床上时楼上卫生间的水流声扑面而来、睡前上厕所还要打起精神爬楼梯,让那段时间成为了我近年来睡眠质量最差的一段时间。
在前几次搬家中,为了免去拆装家具的麻烦,我租用厢货搬家,将收纳装进收纳中带走(直接把收纳篮和收纳箱装进纸箱),并不清楚自己拥有多少立方米的物品。
而这次需要按体积计费的跨省搬家来到,我意识到自己不得不放弃带这些收纳产品走的念头——它们曾经有多能制造空间,如今就有多占用空间。我一直非常自信地认为抽屉柜这种好东西非常轻易就会卖掉,但三羊二手商店直到歇业为止也没能找到收留它们的人。
被收纳产品遮住的物品
而将物品从那些收纳产品中倒出来重新挑选的时刻,我发现我的大量物品被收纳「遮住」了。即便处在有透明视窗的收纳之中,放在更深处的物品也再度藏起来并逃出了我的注意力范围:上一次点已经是一年前的小蜡烛、洗过了头的运动T恤、接盘之后几乎没用到过的贴纸……都是你想得到的那些物件。
而戏剧化的巅峰,在于搬完家要关门的最后一刻,我从挂在门把手上的一个原本设想用于「随手摆放出门才用得到的小物」的 SunnyHills 亚麻小布袋里倒出了自己寻觅数月的 in-charge 六合一数据线。
我再也不买收纳了。
我在聊天软件里向朋友哀嚎。
够了。
旅途的,也是日常的
而我这次能够爽快地舍弃我曾经的物品重灾区——小物,原因在于从年初开始我有三个月没回到租住的房子中。一开始离开时以为只是短暂出行半个月,于是匆忙地带了相当少数量的物品。结果我就带着这些物品参加了朋友的婚礼、度过了新春佳节、多地往返找工作、在不同的房子中迁徙。于是到最后,除了放在我的登机箱和双肩包内的物品,我几乎都忘了自己还需要其他那么多物品。
可以说我用了三个月锉磨了自己的感官,于是再回到曾经的物品中的时候,只有一种过载的感觉——真的够了。
在最后一个月的密集出行中,陪在我身边的物品是以下几件(由于三月的温度不高,因此带的衣物数量偏少,体积偏大):
MacBookPro
Boox Note3
闪极65W快充头
2整套换洗的外衣,3组贴身衣物
一组薇诺娜的洁面和面霜
国誉 Line Field 笔袋,内容身份证、银行卡、数据线、钢笔
化妆包
1包卸妆湿巾
雷治便携牙刷、硅胶折叠杯
除了卸妆湿巾是完完全全的旅途用品,以上物品每一件都属于日常。专为旅行设计的一体式雷治牙刷,平时放在办公室午餐后使用,要出行之前记得揣进包里带走就行。而灌装雷治牙刷专用的泵式液体牙膏补充装,由于味道好闻、自己可以站立,也已经在我用完其他牙膏之后成为了我唯一的牙膏。
化妆包中的物品是适合旅途的精简数量,也是每天会用到的那一些。心血来潮的色号、只有晚宴才用得到的夸张产品,终于躬身退出了我的日常。
还有,我终于不再保有分装瓶这种产品了。
分装瓶
分装瓶也是我曾经的一项重要收纳产品。曾经拥有的护肤品种类很多,化妆水等等产品容量又大,到了出行时这个不带不行,那个不带也不是,总有分装这一步。
于是我长期拥有一组分装瓶,以及分装液体产品的针筒、分装膏状产品的小勺子。
img
配图来自我两年前的文章:短期出行行李整理
但事情怪异的地方在于,日常的生活节奏下,我出行的频率绝对不算高,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小产品只是在柜子身处吃灰,在使用时经常面临封口不严导致漏液的情况,使用后的残余也让人头疼。。
精简护肤用品、使用体积更小(一般来说质地浓稠的精华、霜类产品很难超过100ml)的产品,只要每一件产品的体积都不超过100ml,在出行时就无需再考虑「分装」这件麻烦事,而且产品的原装包装根本无需担心漏液。
意识到100ml以下的护肤品才是主流尺寸的时刻,也是一个让我怀疑自己曾经都在做些什么蠢事的时刻。
从一个笔袋开始的开放式收纳
看不见就当作不存在的原则在我这里非常适用,我拥有过很多可爱美丽的笔袋和收纳袋,它们似乎也很难分出胜负。
而在之前多地转场的过程中,有一天回过神来我才发现,Nick 在几个月前于办公室赞助我的一个透明笔袋竟然成为包里的唯一常驻收纳。
Line Field:我需要看得见自己的物品
这个笔袋是国誉的 Line Field系列,设计非常简单,透明 PVC 封皮上有几条彩色线条。Nick 送我的是长方形尺寸的笔袋,横向能容纳一支多钢笔的长度,纵向能装下一个小尺寸计算器。日常如润唇膏、护手霜、信用卡之类的小物件都能不拥挤地丢进去且保持秩序,出差时还可以多塞一个 GaN 充电头和数据线。由于两面都用柔软的 PVC 做成,它既能保持形状,又能维持物品在其中的秩序。
笔袋的另一面是磨砂的,在盛放证件照、银行卡、身份证等有一定私密性的物品时,把敏感信息的一侧放在磨砂一面,私密和开放就平衡得恰到好处。
同时它也能同时满足日常和旅途的要求,因为看得到内容物,所以我在里面装好东西后不再有「打开确认装没装」这一步,不管是上班还是出行,它都是我唯一的包中包。
五一回家旅途中的它
日常陪我办公通勤的它
通过这个笔袋回顾曾经拥有的收纳产品,回想起来,唯一不会让我忘掉内容物的收纳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透明。
透明的喜茶PVC袋、透明的衣物包装袋、大剌剌开放收纳的物品,只有出现在眼前,我才会想起它存在。于是我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看得见的收纳才是适合我的收纳。
于是在新家中,我把日常要用的物品透明地摆放在外,让衣服卷叠在衣服卷上,书躺在书桌上,杂物直接放在柜子本身的层板上,休息日出门才会用到的鸭舌帽和移动电源,就一起放在衣柜最上层。
当然我还是会用到一些收纳工具,例如被子压缩袋、二次利用的透明衣物拉链袋、从保存高汤到带水果万用的站立式拉链密封袋。有了透明属性加持,它们终于不让我的物品再玩捉迷藏了。
双肩包:还是自己定义实用比较好
非常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使用的双肩包似乎是一个代工厂的货品,根据商品页面的宣传图,我没有查到它的源头品牌。最初买它是看上它的防盗设计,以供某一年春节回家使用,但又发现每日乘坐公共交通也需要防盗,于是除了旅行平时也在用,工作日周末都在用,当我想用一个双肩包的时候,它是我 99% 的时候会拿起来的那只包。
它的防盗其实非常朴素,只是把拉链设计在了靠近背部的位置,整个包主要的收纳空间就是从背部挖进去的一整个立体空间,内部还有两个小的拉链袋,此外不再有任何分层、缓冲层,这使得它的自重只有 480g,非常满足我的要求。
虽然没有缓冲层,但笔记本电脑和电纸书我都会直接往里塞,唯一需要挂心的是纸张需要文件袋的保护。包中的杂物可以给电子产品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目前电子产品并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虽然有很多为电子产品专门作出设计的背包,但我想重要的还是为我服务的背包。经过多年对自己的了解,我知道自重太重的包会让我在出门不久就感到疲倦,设计巧妙的侧边袋和暗袋中会把我随手放进去的物品藏到数年之后……
什么是真正实用的产品,还是自己定义比较好。
不过,地面这个开放式收纳场所还是不用了
在过去几年中,我一直在租住的房子里铺设泡沫地垫,这样可以在家赤脚/席地而坐/随时躺下。
这样的生活固然惬意,但上次搬家时,我发现自己把大量物品放在了原不存在的收纳场所——地上,而我原本对这一点根本无知无觉。以至于在我清空了收纳柜、衣柜等场所后,从地上又清理出了相近数量的物品。回想起来,每一次打扫都会觉得累,和要把这些物品在地上不断搬动来给自己清理出打扫空间也不无关系。
在入住新房后,我眼看着快递纸箱、风扇、垃圾桶、鞋盒又一点点占据了地面空间,被搬家支配的恐惧涌上心头,于是我想起家中洁净的朋友家扫地机器人来去自如,只要能为扫地机器人清理出空间,我就不会再在地面上摆放物品——用消费主义解决问题的时刻来了!
于是现在,为了让机器人顺利工作,我每天都会把放在地上的风扇拎到椅子上。适合机器人工作的场所,也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
小结:人和物品的关系一定会时时变化
深圳是一个身边见不到老年人的城市,而离开深圳并入住老小区后,身边充斥着大量死亡。对面楼的老人去世后,物品被拉下楼,丧礼持续到夜里十二点,火光映亮窗帘,第二天清晨醒来,楼下只剩一张烧黑烧空的木床。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很难不去思考与生活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当然目前「再也不想装东西」的感想依然只限于当下时时可能「破产清算」的假设之下,如果有一日能有一间房子处于持续经营假设之中,我应该还是会增加物品和收纳的数量,例如装着美丽衣物的衣帽间,可以在落地灯下看书的铺着榻榻米的角落。
但彼处落地灯下读松本清张幸福,此刻在暖黄的的屏幕挂灯下写这篇征文也同样幸福。
虽然标题赌气说再也不想装东西了,但当目的地来到的时候,我还是乐意装上东西,奔赴下一个又下一个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