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同事发了一篇文章,叫《冬天了,请大家对开电动车的朋友好一点》,分享了下自己买了特斯拉 Model 3 后,在冬天充电的体验。文章评论区点赞最多的评论是:
我对早期电动爹用户充满敬意,有了这些这些电动爹用户当小白鼠,我在未来才有可能用到1000km续航的电动车。
这样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参加宝马纯电动 iX3 的试驾会时,宝马组织的一场辩论赛。
这场辩论赛的主题是:人生中第一辆车该买电动车还是燃油车。正方是电动车,反方是燃油车。
宝马还是个挺开放的厂商,这场辩论赛并没有因为试驾的主题是纯电动车就事先安排好结果与辩论文案。场下的观众就是 70 名媒体。
整场辩论会的结果就是,尽管从辩论逻辑和精彩程度上,正方是明显优于反方的,但最终现场观众的投票,还是投给了反方:人生第一辆车应该买燃油车。
你看,没有人能真正说服你买电动车,每个人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都已经有了预设,别人再怎么说,你基本上只不过是看看有没有支持你心中预设的观点。
当然,对于宝马来说,你的人生第一辆车究竟是选电动车还是选燃油车根本无所谓,因为本身宝马燃油车和电动车都有,本质上,从十几万的入门宝马车型到接近千万的劳斯莱斯,都是宝马集团的,也就是因为这样,宝马才能扔出尊重消费者“选择的权力”这类看起来相当“站着不腰疼”的传播话术。
而从我个人作为媒体的角度,这件事情倒是让我释怀了不少,告诉我如果再分享任意一款车型的体验,有什么说什么就完了,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对某一款车型相当满意,恨不得马上下单,给潜在观望的人一些实际体验后的感想,试图去帮助一些摇摆态度给点儿实质性建议就完了。
废话说完,下面准备分享下我对宝马 iX3 的体验。
在 iX3 刚上市的时候,我当时觉得 iX3 和价钱类似的蔚来 ES6 或者是 ES8 应该互为竞品,但等真正开上 iX3 后,发现自己错了:
两家企业在打造纯电动车的时候完全取向不同,宝马的原则是即使做纯电动车,这车依然得是辆宝马,得保持品牌基因。而蔚来打造电动车的逻辑是:特斯拉已经非常成功了,所以得找点儿别的创新点,用有差异性的产品点去让公司成功。
所以即使是定价区间相似,但宝马 iX3 和蔚来的车型还是各有优劣的。
iX3 的优势很明显,这车因为用上了电动的驱动形式,配合宝马的底盘调教,开起来的感觉,就像是一台高性能的 X3,驾驶味道非常宝马。这产品逻辑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你买 iX3,一定是因为你走进了宝马店,而走进宝马店的原因,一定是你对这个品牌是有预期的:这是一个豪华品牌,且是一个注重车辆操控的豪华品牌。
让我个人很惊喜的体验其实是两点,一点是续航足够长,这是个很基础的必需条件。试驾路线大概是 270 多公里,有大半路线是高速路,基本上是按照 120km/h 的时速开的,这是个对于电动车来说相当耗电的时速区间。试驾当天还挺冷,全程开了热风空调,最后车的续航里程还剩 150km 左右。也就是说,即使是这种大部分高速的场景,iX3 的续航能力也是 OK的,在温度比较合适的日常工况下,iX3 的续航里程基本上能到 500km 左右,这是完全够用的。而且在一路的试驾过程中,实际开车的的里程和车辆仪表上续航掉的里程是基本匹配的,很准。
第二点是 iX3 上的驾驶辅助功能。这套驾驶辅助功能一共有两种主要工作模式,一种是低于 60 公里时速时双手可以完全离开方向盘的堵车辅助驾驶,驾驶员只用视线注意力在道理上即可,一种是在 70 公里每小时速度以上时的车道保持和自动变道功能,驾驶员只用轻打转向灯,车辆就能实现自动变道。
从实际体验看,可以让方向盘离开双手的堵车辅助是非常符合驾驶员操作直觉的,车辆仪表上方会有摄像头来保证驾驶员的视线是在道路上的,方向盘上的灯光会显示绿色,告诉你功能正在开启,HUD 抬头显示器也会显示现在的驾驶状态。而宝马这套自动变道,毫不夸张,是目前业内公认做的很好的辅助功能,变道动作非常果断,但也不突兀,不会让驾驶员产生紧张感。
而这一点,其实是最容易被消费者低估的产品点,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像高级别驾驶辅助这样的科技功能,基本上只有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做的好,但实际上,只要有做这类功能的厂商,自己都心知肚明宝马这部分做的很优秀。
当然, iX3 也有相当明显的问题,比如宝马 iX3 的电池支持从0充至80%仅需45分钟的快充,但宝马自建的快充桩其实并不多,如果你家里没有充电桩,依然需要通过一些充电服务商的 app, 去体验目前参差不齐,大概率会糟心的充电体验。
另一方面是因为特斯拉把 Model 3 的价格降得太快了,会给人造成一种电动车可以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的印象,会显得 iX3 46万9 的起售价有点儿贵。这本质上还是看你是认为这是一辆电动车,还是一辆宝马。
燃油车有燃油车的好,电车有电车的好,完全看个人条件,不存在智商税的问题,毕竟摆在网络用户最喜欢探讨的“智商税”面前更实际的,还是想要给国家交车辆使用税都不给你机会的大城市号牌政策。
而因为电动车似乎评判标准比燃油车更简单,技术也更好理解,网络舆论很喜欢探讨电动车所谓的“性价比”时,也经常容易忽略一个问题:虽然自古以来,交通工具的驾驶都是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但私家车这个概念,从最早的马车到今天的电动车,除了交通工具的价值,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就是给车主提供一种身份标签。
你开电动车,我开燃油车,在手头这辆车的生命周期内,我们会都有光明的未来。
爱买啥买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