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挑选指南

@纵横 – 邪月:疫情期间囤物资的呼声大了起来,我看都已经有人开始推荐压缩饼干和军工罐头了。

在不会断水断电的情况下,我个人不太建议囤压缩饼干之类的东西,不怎么好吃。但是作为下饭菜或者应急用的过渡期食物,我支持囤一些好吃的罐头在家里。当然一分钱一分货,性价比不会很高。

首先不建议买北戴河军工红烧肉罐头,应急的确可以,但如果想好吃,除非说你要求不太高。这是经验之谈,毕竟北戴河的产品我全买了个遍。说实话,咸淡普通,肉味略腥。其次也不太建议买各种金枪鱼罐头,除非说你真的超爱金枪鱼,不然对很多普通人家而言,那小小一罐真没多值得囤。

下面就是一个吃货的推荐啦。

一:午餐肉

毫无疑问,网上很多推荐就是梅林、长城、德和牌的等等。但请允许崇洋媚外一下,如果很喜欢吃午餐肉的同学,可以买世棒的全系列午餐肉。

作为午餐肉的世界第一品牌,它在各类盲测里几乎都是排名第一的存在。我尝试过几乎大部分午餐肉罐头,个人认可各类盲测的评价,好吃的。同时午餐肉也很适合搭配 N 多菜系,在你想吃猪肉的时候可以解馋。

曾经它是我常年保存的罐头之一,直到我发现了某个牌子的烤肉肠。

二:鸡肉罐头

吴太婆鸡汤罐头,实至名归的网上你能买到的最好的鸡肉罐头。缺点有两个,一个是保质期不够长,二个是不适合痛风病人。

无辣不欢的可以自己蘸辣椒酱之类的。它们家还有老鸭汤和肚片汤,也很无敌。

三:牛羊肉罐头

我本身不太爱吃,但是网上评价较高的是老马牌卤牛杂罐头,至于羊肉,淘宝上有不少卖羊蝎子罐头的,没有大品牌,但应该不差。

四:甘竹牌豆豉鲮鱼

北方比较常见是做豆豉鲮鱼油麦菜,南方基本上选择直接开吃的多。这是国内最有名的鲮鱼罐头牌子了,喜欢这个口味的买它的精装是绝对不会亏的。此外还有黄标和白标两种,前者偏甜口,后者偏咸口。

五:尊乐牌烤肠

让我抛弃世棒的存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品牌烤肠我都试过,真正能感觉口口是肉还爆汁,放冷冻可以放 N 久还不会变味道的,就这一款。

这个牌子有多款烤肠可选,喜欢传统的可以买烤肠,喜欢芝士啥的可以买别的。绝不会失望。

六:远洋牌蒲烧秋刀鱼罐头

偏甜口,大连一个主要做外销的牌子。不过几乎各个吃了的人评价都不错。喜欢日式口味的可以试试。

七:大连竹岛蒜香扇贝

也是主要做外销的牌子,但喜欢吃扇贝的留几个在家里,想吃的时候开一罐,的确很下饭。海鲜类的比较适合南北方口味的牌子。

八:古龙香菇肉酱罐头和丁香鱼罐头和香菜心罐头

香菇肉酱适合南方口味,油大偏甜,北方人不一定吃得惯。但是南方人只要不排斥香菇的,那评价都很不错。

丁香鱼罐头在国内算是首屈一指,我记得也有香辣口味的。一般用来搭配白粥喝。

香菜心其实就是莴笋心,脆咸口感。说实话由于蔬菜罐头可以选择性不多,这个就当是值得配饭的蔬菜罐头囤吧。

九:祥宇橄榄菜

开始推荐素菜类的了。祥宇是甘肃一个橄榄油牌子,我知道是因为它拿了橄榄油的世界金奖无数。结果去 jd 看的时候才发现居然还有卖橄榄菜。我猜是因为这是副产品?

相比起蓬盛之类的大众牌子而言,这个牌子的橄榄菜更加清单,咸淡适中,油有很香的橄榄味。可以说这是我心目中国内最好的橄榄菜了。

十:德和鸡枞油平菇罐头

按照各种评测的说法,如果你喜欢吃菌菇,那你就拒绝不了这一款罐头。

鲜香是吃过的人一致的评价。

十一:蓝天果蔬虾仁菜脯和香辣萝卜干

这个不是罐头,保质期够长,估计不到 1 年,当然开罐后一般也撑不住那么久。但是这个小众牌子的虾仁菜脯搭配泡面或者白粥是一绝。后者适合喜欢吃辣的人。

而且蔬菜类的美味的真不多,香辣萝卜干这算是素食了。

十二:宁波产的油焖笋罐头

宁波油焖笋罐头好像有好几个牌子,但是几乎评价都比梅林的高。只要是奉化产的,随便买吧。不会亏的。

十三:宝食牌梅菜笋丝

这个很香,很下饭。就是不辣。但是搭配辣椒油,可能北方人也会喜欢?

十四:美宁猪肉蛋卷罐头

这个我刚刚下单,还没吃。不过猪肉蛋卷这四个字,我觉得肯定就不会差了。

这 14 个是我觉得值得推荐的,其他的比如灯影牛肉之类的或者梅林这种大牌子的罐头,我就不提了,前者可能喜欢吃的不多,后者我没觉得有多惊艳。

如果困在家中,想吃点好的,我认为上面这 14 个罐头足够了。

罐头挑选指南

@纵横 – 邪月:疫情期间囤物资的呼声大了起来,我看都已经有人开始推荐压缩饼干和军工罐头了。

在不会断水断电的情况下,我个人不太建议囤压缩饼干之类的东西,不怎么好吃。但是作为下饭菜或者应急用的过渡期食物,我支持囤一些好吃的罐头在家里。当然一分钱一分货,性价比不会很高。

首先不建议买北戴河军工红烧肉罐头,应急的确可以,但如果想好吃,除非说你要求不太高。这是经验之谈,毕竟北戴河的产品我全买了个遍。说实话,咸淡普通,肉味略腥。其次也不太建议买各种金枪鱼罐头,除非说你真的超爱金枪鱼,不然对很多普通人家而言,那小小一罐真没多值得囤。

下面就是一个吃货的推荐啦。

一:午餐肉

毫无疑问,网上很多推荐就是梅林、长城、德和牌的等等。但请允许崇洋媚外一下,如果很喜欢吃午餐肉的同学,可以买世棒的全系列午餐肉。

作为午餐肉的世界第一品牌,它在各类盲测里几乎都是排名第一的存在。我尝试过几乎大部分午餐肉罐头,个人认可各类盲测的评价,好吃的。同时午餐肉也很适合搭配 N 多菜系,在你想吃猪肉的时候可以解馋。

曾经它是我常年保存的罐头之一,直到我发现了某个牌子的烤肉肠。

二:鸡肉罐头

吴太婆鸡汤罐头,实至名归的网上你能买到的最好的鸡肉罐头。缺点有两个,一个是保质期不够长,二个是不适合痛风病人。

无辣不欢的可以自己蘸辣椒酱之类的。它们家还有老鸭汤和肚片汤,也很无敌。

三:牛羊肉罐头

我本身不太爱吃,但是网上评价较高的是老马牌卤牛杂罐头,至于羊肉,淘宝上有不少卖羊蝎子罐头的,没有大品牌,但应该不差。

四:甘竹牌豆豉鲮鱼

北方比较常见是做豆豉鲮鱼油麦菜,南方基本上选择直接开吃的多。这是国内最有名的鲮鱼罐头牌子了,喜欢这个口味的买它的精装是绝对不会亏的。此外还有黄标和白标两种,前者偏甜口,后者偏咸口。

五:尊乐牌烤肠

让我抛弃世棒的存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品牌烤肠我都试过,真正能感觉口口是肉还爆汁,放冷冻可以放 N 久还不会变味道的,就这一款。

这个牌子有多款烤肠可选,喜欢传统的可以买烤肠,喜欢芝士啥的可以买别的。绝不会失望。

六:远洋牌蒲烧秋刀鱼罐头

偏甜口,大连一个主要做外销的牌子。不过几乎各个吃了的人评价都不错。喜欢日式口味的可以试试。

七:大连竹岛蒜香扇贝

也是主要做外销的牌子,但喜欢吃扇贝的留几个在家里,想吃的时候开一罐,的确很下饭。海鲜类的比较适合南北方口味的牌子。

八:古龙香菇肉酱罐头和丁香鱼罐头和香菜心罐头

香菇肉酱适合南方口味,油大偏甜,北方人不一定吃得惯。但是南方人只要不排斥香菇的,那评价都很不错。

丁香鱼罐头在国内算是首屈一指,我记得也有香辣口味的。一般用来搭配白粥喝。

香菜心其实就是莴笋心,脆咸口感。说实话由于蔬菜罐头可以选择性不多,这个就当是值得配饭的蔬菜罐头囤吧。

九:祥宇橄榄菜

开始推荐素菜类的了。祥宇是甘肃一个橄榄油牌子,我知道是因为它拿了橄榄油的世界金奖无数。结果去 jd 看的时候才发现居然还有卖橄榄菜。我猜是因为这是副产品?

相比起蓬盛之类的大众牌子而言,这个牌子的橄榄菜更加清单,咸淡适中,油有很香的橄榄味。可以说这是我心目中国内最好的橄榄菜了。

十:德和鸡枞油平菇罐头

按照各种评测的说法,如果你喜欢吃菌菇,那你就拒绝不了这一款罐头。

鲜香是吃过的人一致的评价。

十一:蓝天果蔬虾仁菜脯和香辣萝卜干

这个不是罐头,保质期够长,估计不到 1 年,当然开罐后一般也撑不住那么久。但是这个小众牌子的虾仁菜脯搭配泡面或者白粥是一绝。后者适合喜欢吃辣的人。

而且蔬菜类的美味的真不多,香辣萝卜干这算是素食了。

十二:宁波产的油焖笋罐头

宁波油焖笋罐头好像有好几个牌子,但是几乎评价都比梅林的高。只要是奉化产的,随便买吧。不会亏的。

十三:宝食牌梅菜笋丝

这个很香,很下饭。就是不辣。但是搭配辣椒油,可能北方人也会喜欢?

十四:美宁猪肉蛋卷罐头

这个我刚刚下单,还没吃。不过猪肉蛋卷这四个字,我觉得肯定就不会差了。

这 14 个是我觉得值得推荐的,其他的比如灯影牛肉之类的或者梅林这种大牌子的罐头,我就不提了,前者可能喜欢吃的不多,后者我没觉得有多惊艳。

如果困在家中,想吃点好的,我认为上面这 14 个罐头足够了。

我在县城月入过万:生活无忧,也有遗憾

作者 | 王敏 唐亚华 李秋涵 邹帅 宛其

编辑 | 李秋涵

在县城,月入过万的生活是怎样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月入过万是什么收入水平。近期,一则统计结果引发关注。根据 DT 财经的报道,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 CHIP 在 2018 年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外可用于实际使用的可支配收入)在 10000 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 0.61%。由此,“每月可支配收入 1 万元已超过 99% 的人” 的观点广泛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四年前的统计结果。不过根据今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 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1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5128 元,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 19629 元。月入过万,似乎比想象中难。

留在县城,要想实现月入过万,机会或许更少。如果真的实现了,生活是怎样的?是没有一线城市的房租压力,不用挤地铁赶早高峰,有高收入能存下钱,家人都在身边的安逸幸福,还是困于忙碌的工作,纠结于小县城的人情世故,迷茫和遗憾也时常来敲门?

深燃找到了五位在小县城月入过万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生活。

他们中,有的是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主业副业通宵连轴转,为养家糊口不敢停下来;有的将所学知识利用起来,做艺术培训月入三万,幸福于接到妈妈的电话就能回家吃饭;有的做过洗碗工、传菜员,通过一次次争取机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成为小城市高薪专业人才;有的在家长的邀请下,开始做一对一家教,靠口碑吸引来学生,课排得满满当当没有自己的时间;有的主业当老师,副业做导游,靠自己还清了房贷,生活多姿多彩。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主业铲车、副业货车,赚的都是辛苦钱
章新 | 29 岁 司机

我 2011 年高中毕业后,直接进了社会找工作。一开始朋友带我去了广州一家餐厅打工,一个月赚两千多元。那是我最艰难的时候,有时想买包 5 块钱的烟都拿不出钱来。赚不到钱,我回了老家,尝试各种职业,但收入一直不高。

直到 2016 年,我听说开铲车收入高,要么去当地煤矿企业上班,要么跟着工程队,一个月都能赚六千多。我就专门找了驾校学习,花了六七千元,学了三个多月。

从驾校学出来后,我顺利进了当地一家煤矿企业当铲车司机,主要负责把煤装进客户的大货车中,基本薪资四千元,要是一天需要装的车多,会有提成,平均每个月有两千元左右。

2019 年初,我们煤矿和另一家煤矿合并,吞吐量增大,我们每天要装的车更多了,与之相应的是提成增多。算下来我每个月工资就有七八千元。

2019 年,我结婚了,要赚钱养家。于是,我找了一份兼职,当送货员,把当地大型供货商的货,一家一家送到县城及各乡镇的小零售店里。

我的主业工作时间是 8 点半到 20 点半两班倒,半个月白班、半个月夜班。我的兼职通常都是上夜班的时候做,早上 8 点半主业下班后回家休息,下午 1 点半到 5 点半就去送货,平均每个月也能赚 4000 元 – 5000 元。

加起来,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月入过万。

不过,这两份工作还是挺累的。每天开铲车会腰酸背疼,一直待在铲车上也很煎熬。当送货员,满满当当一小货车的货,都得自己搬上搬下,靠的都是体力。

但我也不敢轻易辞职,这两份工作,在我们当地都还蛮吃香的,一旦我说辞职不干,一定会有很多人来争抢。

虽然工作累,但我觉得日子还是很有奔头的,我身边很多人在小县城打零工一个月只能赚两三千元,但我每个月能赚一万二三,至少能存六七千元。我们家去年买了辆新车,接下来是好好存钱,争取五年内在县城买一套七十万以内的新房。

虽然有时候我也会想,是不是当初上了大学,也能在大城市多看看世界,长长见识,但世上没有后悔药,而且,在广州那段时间,我也体会到大城市确实节奏快,可能不太适合我。我对我现在的状态还是挺满意的。

做培训月入三万,最大满足是家人在身边
江水 | 31 岁 教师

我于 2013 年大学毕业,学过钢琴,后来又学了两年唱歌。我之前有一个在上海的老年大学做老师的工作机会,最终因为妈妈年纪大了,我想把家人放在第一位,就选择了回老家。我当时在我们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找到了一份工作,最初每个月只有 1300 元工资,但是很稳定,算是 “铁饭碗”。

收入太低,我就开展副业了。我在乡镇里租了一层楼房,开了一个艺术学校,投入近 10 万元。第一年有 27 个学生,每人每年学费 2300 元。

后来我被调到县城工作。三年后我把乡镇的学校停了,在县城开了培训学校。

前四年我过得比较艰难。房贷每个月 3500 元,我的工资远远不够,后来还有车贷,我只能拼命上课挣钱,但每个月依然所剩无几。

后来我的副业越做越好,学校有 100 来个学生,学钢琴每年收费 5600 元,声乐收费 3800 元 – 5200 元不等。很多学生都是冲着我来的,我都亲自带。

这导致了我现在几乎没什么自己的时间,本职工作每天早上 8 点半上班,下午 6 点下班。下班后要从晚上 6 点上课到 9 点,周六日从早上 8 点上到晚上 9 点。

最近两年,我月平均收入能达到 3 万元。收入上来之后,能给家里人带来安全感。我经常回村里,给我父母和兄弟姐妹钱,给他们买吃的穿的。最开心的是家人都在我身边,我妈很爱做饭,她一个电话我们就都能回去吃饭。

还有,在这里,我的人脉圈子越扎越深,生活起来很容易,看病、去银行,遍地都是熟人,很有归属感。

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在这里我不太容易找到在精神上有共鸣的人,我之前谈的几个女朋友也都难真正契合。我的同事们经常会说,“你怎么还不结婚”,类似这种好奇别人隐私、没有分寸感的人很多。

我很满意现在的状态,但我内心也有小遗憾。我偶尔在想,要不要去其他地方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把没有完成的梦想完成。我还很想组建一个乐团,改编一些歌曲,但在这儿找不到这样的人。没办法,我只能做些其他努力。我经常给单位或我的老师写歌、谱曲、做伴奏等,需要花钱的都是我来出。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去大城市,人一辈子就这么短,也得自私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过,遗憾只是一小部分,我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回到县城,为县城增添活力。

干过洗碗工、传菜员,拼命工作实现人生大转折
志强 | 24 岁 直播电商运营

我在北方某小城工作,这里有很多人做直播电商,我在一家公司做运营负责人,月入 1.5 万元。

来到这里很偶然。我高中毕业后就没有上学了,去电子厂打过工,当过洗碗工、传菜员,送过快递和外卖。我不觉得这些职业算是底层,但它的确让我不快乐,没有理想和奔头。

2018 年,我还在老家送快递,当时短视频平台还没有开始做电商,我在上面刷直播,看到有人在卖货,觉得挺有意思,就在公屏下留言,问招不招人,对方说招,我就带了几件衣服,来到了这个小城。

我进了那家小公司,在仓库搬货,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工资 5000 元。后来这家公司要裁员,没来多久的我被裁掉了。

我当时很失落,但没想过离开,就继续找工作,希望能跟着大直播电商团队学习。做过的每份工作都很忙,最忙的是仓库管理员,一天工作 20 个小时,从早上 7 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后来一天只要工作 12 小时的时候,我还找了份打包员的兼职,一直干到凌晨 12 点,觉得很充实。

当时,我看准了一位主播,虽然她那会儿还不算是出挑的大主播,但我能感觉到,她很有潜力。就主动找到他们公司打听,等到他们要招人就立刻来面试了。

在这里,我先是在仓库干了半个月,后被调到了直播间,上架产品,配合主播活跃气氛。我性格内向,觉得不适合自己,就主动找到主播,问她,我能去试试做运营吗?

当时公司还没有运营部。他们考虑了一两天说,你去试试吧。

简单来说,我的工作,就是要运用平台投流工具,给直播间带来流量和转化。我发现自己很适合这块,刚做半个月,就通过投流突破了我们的历史销售额。后来我晋升为部门负责人,月薪 1.5 万元,还获得了老板 6 位数的资金奖励。

我其实对吃住都没有太大的追求。现在有两套房的月供要还,加起来有 1 万多。月入过万后,我最大的变化是,之前不舍得点外卖,现在几十块钱的外卖,想吃会毫不犹豫的点。

平时有假期,我一般都不休,工作让我很开心,有目的的去工作,自己就会感到很快乐。

从之前的体力劳动,变成脑力劳动,我学到了很多,这比我一个月拿三万、五万都更重要。我们老板对我影响很大,他总说成功没有捷径,脚踏实地,就是最好的捷径。这其中有很多不如意的时候,幸好我坚持了下来。

做一对一家教收入过万,课太满就没有自己的时间
西西 | 25 岁 家教

在我们小城市,月入过万的方式有限,要么帮着家里做生意,要么是当医生、律师等等,但这种也需要熬个十几年,所以年轻人里月入过万的也不太多。我毕业三年,大概是在半年前实现了月入过万。

我大学专业是英语,毕业后在公立学校当过老师,后来离职去了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到县级市老家做一对一英语家教。当时选择做家教也很偶然,正好遇到了比较信任我的家长,他们不在机构学了,把我请到家里去上课,我就干脆继续做下去了。

我正式做家教,已经有两年了。最开始时只有一个学生,后来那位家长又向其他人推荐我,我就这样慢慢靠信任获客。去年年底,我一对一辅导七八个学生,月收入就过万了,现在我共辅导 10 个学生。

10 个学生,对于我来说基本饱和,最多还能再收一两个。假如到了寒暑假,我一天把 10 个学生的课都排满,一人一小时,我不算通勤时间就要工作 10 小时,再加上路上的时间,我一天就没法休息了,所以我一天最多只能上 8 节课。

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平时我都是把课安排在学生放学后,能上 1-2 节,周末稍微排得多一些。平均一个学生每月的学费在 1500 元左右。

小城市月入过万生活确实可以很滋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负担房租。不过,进入 “万元户时代” 对我来说也没什么质的飞跃,因为我以前在机构工作,月收入也在 7000 元左右,过了万元没有实感,就还是像以前一样生活。而且,当家教的话,五险一金也需要我自己承担,我辗转在各个学生的家之间,每天打车费也要花个四五十。

时间自由,也有两面性。好的是工作日我可以趁没课的时候休息,想出去玩就跟家长请几天假。坏的是一到周末我就忙起来了,和朋友的休息日全都错开。我也在准备考编,进学校当老师,想拥有规律的作息,虽然工资比起我现在的水平而言是腰斩的,但毕竟五险一金这些福利不错,我可以接受。

小城生活安逸,但我也不是没有动过出去闯闯的念头。2019 年底,我计划去杭州发展,准备去试试电商、新媒体相关行业。后来疫情爆发,现在,我在家里的生活基本稳定,不太可能再出去了。有点遗憾,但是人的机遇和选择往往就是这么神奇。

主业教旅游、副业当导游,靠收入还清了房贷
杨平 | 30 岁 教师

我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毕业后在某省会城市的一家旅行社做导游,一个月只要带 3 个团以上,月收入就能过万了。

在工作四年后,我决定回老家所在的县城稳定下来。回去考过公务员,但当时内心不坚定,也不喜欢这类工作,考了一次没考上就放弃了。刚好,那段时间县城有一家职业技术学校需要老师,我赶紧考了教师资格证,面试学校旅游管理类的教师岗,很顺利就被录取了。

职校给的薪水,在老家并不算差。我第一年,底薪是三千五百元,加上各种绩效考核奖金,平均下来每月能有六千多。

我运气还比较好,回去后碰上县里旅游大开发,老家有一个全省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很多省外游客来旅游。

我就在县里找了一家旅行社挂靠做兼职导游,在周末和节假日接团。每次带团,旅行社会给导游一千元服务费,导游如果和景点搞好关系,拿到门票、货品折扣,带一次团能赚两千多。这样加起来,我每个月收入上万没问题,要是碰上旅游旺季,就更多了。

现在受疫情影响,省外的游客减少了很多。但只要旅行社给到带团机会,我就不会拒绝,加上主业收入,也能保持在一万左右。

回到县城最开心的事,应该是我能自己买房了。县城的房价便宜,刚回来爸妈就给了我买房的首付,现在自己已经还清贷款了。

能这么快还清贷款,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县城生活真的可以很节约。在我的房子还没装修好时,就和爸妈住一起,每个月给他们一千元生活费。现在我一个人搬出来住,工作日就在学校食堂吃饭,周末带团才在外面吃,也基本不要我买单,一个月实际消费也就只有 1 千元左右。

要说不满意,就只有我目前还没有对象,父母很着急,身边的亲戚也一个劲在催,而身边的好朋友,都组建家庭了。但我自己倒不着急,现在在准备考驾照,再攒钱买辆车,周末没有接团可以自己开车出去玩。

我曾经想过去北京一家国际旅行社工作,去很多国家,带团的费用也高,但因为英语的导游证很难考,考了两次,没考过也就放弃了。我是那类对去不去一线城市不纠结的人,到和自己能力匹配的地方工作生活更重要。

来源:深燃(shenrancaijing)

最新版中国癌症报告

不久前,2022 年 2 月 27 日,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癌症报告:《2016 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 由于癌症数据统计通常会延迟 3 到 5 年,因此,这份记录了 2016 年癌症相关数据的报告,也是我国当下最新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份癌症报告。

这份报告共纳入了 487 个癌症登记处的数据,覆盖了约 3.8 亿人,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 27.6%。通过这份报告,一个事实得到了确认 —— 在中国,每分钟有超过 8 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分钟有超过 5 个人因癌症逝世。无论你有多么不愿面对,癌症确实潜伏在每个人身边。

而与癌症对抗的第一步,就是去认识它,了解它,不打无准备之仗。

李治中是一位癌症科普作家,他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了癌症生物学的博士,在研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的诺华制药待了 8 年,2013 年开始,他以「菠萝」为笔名进行各种癌症科普。

关于这份最新版的中国癌症报告,有哪些信息是每一个普通人极有必要了解的, 以下,是来自「菠萝」李治中的解读 ——

口述|李治中

整理|枕木

编辑|金石

图|视觉中国(除特殊标注外)

肺癌依旧是第一杀手

根据报告,2016 年,中国新发的癌症约 406 万例,相当于每分钟有 8 个人会得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什么癌?肺癌。

无论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肺癌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癌症里的第一杀手。仅 2016 年就有超过 80 万人诊断肺癌,其中,近 66 万患者去世,分别占所有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的 20% 和 27% 以上。

但这些年,面对肺癌,也不全都是坏消息。一个很重要的好消息是,过去十年,肺癌有很多新药上市,包括靶向药和免疫药。即使晚期患者,也有越来越多能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有的亚型甚至能临床治愈。但不可否认的是,晚期肺癌患者的整体 5 年生存率依然不到 20%。

所以面对肺癌,最好的选择还是预防。其中包括一级预防(规避风险因素)和二级预防(筛查)。

一级预防最重要的就是:控烟!控烟!控烟!

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相关统计,有超过 3 亿吸烟者和超过 7 亿吸二手烟的人。而吸烟是肺癌的直接风险因素,因为烟里的微小颗粒会导致肺部细胞死亡,反复损伤肺部组织,肺癌就因此产生。

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尼古丁是极强的成瘾物质,很难戒掉,所以很多吸烟者喜欢自我洗脑,用很多个例来证明抽烟也不会得肺癌。但过去几十年,全世界无数统计数据不会说谎:戒烟,能大幅降低肺癌死亡率。

以美国为例,肺癌在美国也是癌症第一杀手,但从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开始控烟运动,公共场合全面禁烟。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得到了显著回报 —— 吸烟人数持续降低,有统计显示,从 1990 年到 2014 年,美国男性的肺癌死亡率下降了 43%。

关于控烟,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绝大多数抽烟的人都是学生时代开始的,我几乎没见过 30 岁才开始抽烟的人。所以控烟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青少年的吸烟率。最近我们对电子烟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很可能增加青少年尼古丁成瘾的风险,最后反而导致更多人吸烟。

肺癌的有效二级预防是筛查,也就是通过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有最新数据发现,每年即使不做规律体检,只做一次低剂量 CT 筛查,也能显著提高早期肺癌发现率,降低死亡风险。

但也有很多人反馈,自己去医院或者去体检中心,好像并没有低剂量螺旋 CT 这个选项,通常用的还是普通 CT。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状况是,做低剂量螺旋 CT 的筛查,需要单独调 CT 仪,在我国很多基层的医疗机构,CT 仪的数量本来就不足,一台 CT 仪更主要的功能还是其他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你说你调过来做一个低剂量的筛查,再调回去做一个正常 CT,那他调来调去的这个过程中,可能都够再做一个普通 CT 了,所以他可能就会觉得犯不着调来调去,会觉得麻烦。但如果你去正常三甲医院的体检科,表示自己只是想做一个低剂量的筛查,医生也都会给你开这个检查。

总之,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想要预防肺癌,特别是你长期抽烟或者曾经长期抽烟(每年吸烟超过 30 包),或者经常接触室内外空气污染(包括二手烟、厨房油烟、雾霾等),那至少要做一次筛查,这或许就能救你一命。

尹夕远 摄

尹夕远 摄

「穷癌」和「富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癌症类型和欧美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特别高发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而欧美则是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皮肤癌这些。

这些肿瘤都和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像食管癌、胃癌、肝癌这种,常常会被通俗地称为「穷人癌」,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越低的地区会越高发,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高盐饮食、吃霉变的食物,还有环境、水质等造成的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是这类肿瘤的致病因素。

结直肠癌、乳腺癌这些则被称为「富人癌」,因为这和高脂肪的摄入、缺乏运动、肥胖有关,一般会在生活水平较好的地区高发。

比较 2000-2016 年期间中国的各种癌症发病率,我们清晰地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越来越像发达国家,曾经中国特有高发的癌症开始减少,而以往中国少、欧美发达国家很多的癌症类型开始多了起来。

比如,刨去年龄因素后,中国男性的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病率都在下降,但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发病率在上升。

而中国女性的食管癌、胃癌和肝癌也在减少,但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则越来越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乳腺癌已经是中国女性的第一大癌症类型,每年发病人数超过 30 万。而且我国乳腺癌的发生,的确有一个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这份最新的报告,在女性的癌症中,乳腺癌的死亡人数排在第五位,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乳腺癌患者发现时晚期的比较多。其实早期乳腺癌的生存率是非常高的,0 期或 1 期,可能整体生存率都在 95% 以上,所以预防和筛查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要定期自检或者去做相关的检查。

关于乳腺癌,还有一个观念要转变,不要觉得切得越多越好,这是不对的。在现在的乳腺癌诊疗中,中国的保乳率还是比较低的,但对于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患者来说,保乳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方法,因为它会直接提高你日后的生活质量。但现实中,很多女性她确实比较恐惧,觉得切完比较放心,但其实国外有大量的数据,包括中国也有一些临床数据显示,保乳加上放疗和全切的效果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名即将接受乳房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坐在病床上。图源人民视觉

一名即将接受乳房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坐在病床上。图源人民视觉

至于报告中发病率逐渐降低的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它们会从中国慢慢消失么?

我并不乐观。

因为在很长时间内,中国都会是个二元社会,既有非常发达的大城市,也有依然落后的农村地区。因此,中国的癌症类型在很长时期内,也会是一个混合型。

未来,在很多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这些,也会越来越像欧美发达国家,会有更多的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这其中,结直肠癌是可以通过筛查直接降低发病率的。例如,在过去十年的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 3% 的速度下降,这主要得益于筛查,尤其是肠镜检查的普及。

通常,结直肠肿瘤从良性发展到恶性,大概需要 10-15 年的时间,如果能早期发现,治愈率甚至可以达到 90% 以上,而以肠镜为代表的筛查手段能有效地发现早期肿瘤。所以,如果想很好地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 50 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 —— 以 2015 年的数据为例,美国 50 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可以达到 60%,而我国只有 15%,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内镜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肠镜检查

内镜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肠镜检查

应该消失却没有消失的癌症

这次报告中,有个数据让我特别关注,那就是中国有 12 万宫颈癌患者。

宫颈癌也是一类典型的「穷人癌」,整体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这类癌症的发病率就会越低。在全球最发达的一批国家中,每 10 万女性中平均有 9.6 个宫颈癌患者,而最落后的国家中,这个数字是 26.7 个。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都不算最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患者占了全球 1/3 以上。

我之所以特别关注宫颈癌,不仅是因为中国患者多,更重要的是因为从 2000 到 2016 年,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在增长。这一点很不正常。

从理论上来讲,宫颈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类型之一,因为它既有很好的一级预防手段(HPV 疫苗),又有有效的筛查手段(细胞学检查)。如果这两点都能做好,宫颈癌甚至有可能基本消失。我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哪一种常见癌症,可能最先从地球上消失?答案就是宫颈癌。

但现实却并不理想。从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中国无论是 HPV 疫苗接种率,还是宫颈癌筛查率都很低。这导致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

这其中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我国很多宫颈癌患者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缺乏健康意识,她们既不知道可以接种疫苗,也不会主动去进行筛查,再加上很多家庭中女性地位不高,导致经常拖延很久才来看病。即使到医院后,也不一定能接受规范治疗。

曾经,在西部的一家三甲医院,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 一位不到 60 岁的农村妇女刚诊断晚期宫颈癌,她丈夫甚至没问医生怎么治,需要多少钱,就直接跟患者说:「走吧,癌症,不治了。」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妇女真的就这样跟着走了。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

当然,也有人说,这份报告反映的是 2016 年的情况,当时,HPV 疫苗还没有普及,等下一份报告出现的时候,这个状况可能会大大改善。但这种想法可能会过于乐观,因为现在很多接种疫苗的都是在大城市的年轻女性,而对于那些四五十岁的女性,还有农村女性,还是属于发病的高危人群。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在更下沉的地区,推广筛查可能是更有意义的。

总之,我们需要更努力,让各个阶层的女性都能得到足够的保护,无论是通过疫苗、筛查还是支付体系。

2022年,石家庄市为14周岁女孩免费接种国产2价HPV疫苗。

2022 年,石家庄市为 14 周岁女孩免费接种国产 2 价 HPV 疫苗。

过度诊断的肿瘤

从 2000 年到 2016 年,去除年龄因素后,中国男性的癌症发病率整体变化不大(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总数稳定),但女性每年增加了 2.3%。

这其中,除了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发病率都有上升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肿瘤在女性中数量暴涨。大家仔细看下面这张图,这是中国各癌种发病率的历史曲线图,你会发现女性那边有一条蓝色的线呈现指数型上升,短短 10 多年,就冲到了最高,已经超越肺癌,非常逼近乳腺癌了 —— 这条线代表的就是甲状腺癌。

图源菠萝因子公众号

图源菠萝因子公众号

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美国、韩国等国家,甲状腺癌都在大幅增加,背后最大的原因是,检测仪器显著进步了 —— 随着高分辨率 B 超的出现,我们找到了很多以前绝对发现不了的微小结节或肿瘤,以现在的超声技术,能找到只有 1 到 2 毫米的肿块。

这些微小肿瘤到底有多危险?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它们的发病率和危险程度各不相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比较危险,需要积极治疗,但乳头状癌,整体是比较惰性的,除非有高危指征,绝大多数并不会致命。而目前的高分辨率 B 超,检出的很多都是微小乳头状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 2020 年的研究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甲状腺癌中多达 60%-90% 都属于过度诊断。

去年《柳叶刀 – 糖尿病及内分泌学》也发表了来自中国团队的评论,说明在中国,尤其是大城市中,这种过度诊断也广泛存在。

癌症的筛查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很有帮助,用得不好反而有害。

目前,被过度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会接受不必要的治疗,并面临相应的疾病负担和生活质量损害,比如甲状腺切除术和终生激素替代疗法。

要如何避免这种过度诊断呢?一方面,我们要开发更好的技术(比如基因检测或蛋白检测)来区分「危险的 / 需要积极处理的甲状腺癌」和「惰性的 / 只需要观察的甲状腺癌」。有不少公司正在做这件事儿。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科普教育,让更多人正确认知筛查出来的微小甲状腺癌。

我曾遇到一个很无奈的外科医生,说他经常劝低危的患者观察,避免过度治疗,但很多患者听不进去,说知道自己有了肿瘤,不切就睡不着。最后他没办法,明知是过度治疗,也只能做手术。他说:「我治的不是肿瘤,是心病。」

总之,消除过度诊断和治疗,需要医生、患者和科学家一起努力。

医生在手术中

医生在手术中

一位癌症科普作家的欣慰与无奈

如果想要减轻一个国家的癌症负担,除了更合理完善的医疗体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减少晚期癌症的比例 —— 这也是我一直在做癌症科普的原因,希望能有更多人正视这种疾病,并有意识地去做好预防。

做了这几年科普,变化也是有一些的,比如,年轻一代中对这件事关注的人可能多了一些,尤其是大城市。还有,目前社会上做癌症科普的人也变多了,很多医生因为自己的兴趣也好,或者科室有要求,大家都过来做一些常识的普及。但这也导致了另外几个问题,伪科学比以前也更多了,信息爆炸导致鱼龙混杂,大家要找到靠谱的信息其实并没有更容易。所以,还是很多的谣言,很多的迷惑,尤其是癌症高发人群 ——60 岁以上的人,他们的普遍认知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以,对于科普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我其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我也尝试过用一些短视频来做科普,但发现效果并不好。因为我发现大家去看短视频,就是想放松,而不是去学习。你如果说得太严肃他会不爱看,但那些伪科学啊什么的,都说得特别惊悚,又特别绝对,吃这个就不得癌,吃那个就要得癌,都是那种特别斩钉截铁、但不靠谱的东西。但科普是不可能说成那样的,科普得非常警惕、谨慎,一不小心说个五六分钟的话就没人看,所以我觉得是挺难的。

因此,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科普要前移,要从学校就开始做这种教育,所以我到中学开课,大学开课,给中学生做分享,要在他还没有那么固化,脑袋还可以收集一点新信息的时候去科普,如果等你岁数已经比较大、不愿意学习的时候,其实挺晚的了。

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有令我很欣慰的部分,比如从我的公众号「菠萝因子」的反馈来看,很多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都越来越强,但令人无奈的是,这部分人要么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精英人群,要么是已经罹患癌症的人群。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我们的文化里,癌症还是一个忌讳。这也导致了很多中国的癌症患者浪费了很多钱,钱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

很多人没生病的时候拒绝去了解癌症,觉得不吉利,我经常开玩笑说我的书都卖不掉,因为看到封面有「癌症」两个字,也没法送领导,也没法送朋友,好像看了以后就觉得不太好。但另一方面一旦遇到了以后,又特别恐慌,啥都看,你平时没有知识储备,在你真正遇到的时候就完全是瞎看,你根本没法判断到底哪个说法稍微靠谱点,哪个不靠谱,所以很容易最开始就走歪了。我觉得,在中国,癌症患者命运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你最开始走不走歪,而走不走歪,某种程度上除了运气以外,取决于你平时有没有储备,或者你身边的人,你的亲人、孩子有没有储备,这个太重要了。

在公众号的后台,很多人生病以后,尤其是年轻人生病之后,回来给我留言说,以前打死也不相信自己和这个有关系。但其实你从统计数据上来说,中国有 1/3 的人都是要得癌症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你要不就是患者,要不就是家属,这件事你是避不开的,所以该做的事还得做,该学的还得学,讳疾忌医是没用的。

来源:人物 微信号:renwumag1980

华清嘉园往事

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正如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不能没有华清嘉园。

华清嘉园是一个位于北京海淀的居民小区,占地 190 亩,拥有 23 栋居民楼、97 个单元、1776 个停车位、2475 套房子 —— 既有 37 平的开间,也有 177 平的四房,周边更是配套有 19 家发廊、8 家咖啡馆、5 家按摩和 3 家保定驴肉火烧。

这块地最早的主人是京圈房企的老大哥 —— 首创集团的刘晓光。首创于 1994 年拿地,但到了 96 年因为经营困难转手给了另一家京圈楼企,楼面价 4000 元一平,在当时可谓狮子开口级的天价,圈内人都嘲讽: 接盘者是傻子吗?

新东家接手后马上动工,项目前两期叫「东升公寓」,第三期改叫洋气的「华清嘉园」,跟斜对面的清华隔街呼应。小区 2000 年开盘,首批售价 5000 元 / 平,群众直骂太贵,不过后来表明:有的事儿你以为是巅峰,其实只是开始。

位于五道口地铁站附近的华清嘉园

开盘第二年,华清嘉园单价突破 7000 元,2005 年破万,2006 年破 2 万,2010 年破 4 万,2012 年破 6 万,2013 年小户型单价一度逼近 10 万,震惊了整个楼市,14 年短暂回调到了 7 万左右,之后又是一路飙涨,2020 单价已有报价突破 16 万。

华清嘉园之所以凶猛,离不开其「上风上水」的位置:西临中关村、东靠五道口、南连知春路、北接清华园,撒泡尿能溅到三个博士,扔块砖能砸中五个码农,更有宇宙名校中关村二小等作为学区配套,其 20 年涨 30 倍便不算离大谱。

但全国涨几十倍的楼盘千千万,凭什么华清嘉园能在历史上拥有姓名?

原因自然是那些这里走出去的互联网新贵们:王兴的校内网曾租在 13 号楼 805,吴世春的酷讯曾经租在 11 号楼 1706,宿华和程一笑曾经租在 7 号楼 305…… 穿过小区的格子衫海洋,你还能找到张一鸣、徐易容、陈安妮等人的影子。

靠着「大佬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个标签,华清嘉园成了互联网人的革命老区,而沿着小区东门的 13 号线往北,穿过清华园便是上地、后厂村和西二旗,这些曾经是一片农田和墓地的地方现在则挤满了互联网公司,鳞次栉比,密集如麻。

在华清嘉园房价飙涨的日子里,学生们背熟《程序员面试宝典》涌进大厂,美元基金拿着一叠叠 TS 撒胡椒面式投资,西二旗地铁站人潮汹涌,沙丁鱼罐头车厢里总有人一边着吃韭菜盒子,一边焦虑地思考未来上市主体到底是放开曼还是放维尔京。

那可是黄金时代啊,敲钟此起彼伏,融资蜂拥而至,美元滚滚而来,未来的《互联网词典》上一定有一句:张华在后厂村当程序员,期权量足;李萍在 vc 投互联网,carry 丰厚;我在五道口链家卖学区房,月佣十万: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莎士比亚说: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01 盖茨比的世界

2019 年短视频大战的时候,北京互联网圈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段子:

微博的一个初级算法工程师,先是被内推到了抖音,薪酬涨了一倍;3 个月后从抖音被挖到了百度,package 涨了 50%;半年后从百度跳到快手,又涨了 30%,还给了不少期权。等于一年里绕后厂村兜了一圈,什么也没干,但薪酬是之前的 3 倍。

这种荒诞情节,是发生在中国过去二十年里诸多「互联网大战」的一个不常见的注脚,但毫无疑问,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寒门子弟阶层跃迁的黄金通道 —— 改革开放后,高考、下海、炒房等都短暂地引领过这个通道,显然,现在轮到互联网了。

中国高校最早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年份是 1956 年,学生们需要学习枯燥的程序语言,跟塞满电路板的冰冷主机打交道。90 年代互联网和带图形界面的 PC 机逐渐普及,计算机专业热度开始提升,而 2000 年后国内 web1.0 公司崛起,待遇开始明显拉开跟其他专业间的距离。

2010 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大厂薪资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北大青鸟的 Java 培训超越了蓝翔的挖掘机和新东方的湘菜专修,清华姚班和交大 ACM 则在知乎和微博封神,甚至连几岁的小孩子,都在各种少儿编程班里写下人生的第一行”hello world “。

早高峰的西二旗地铁站

程序员成了少数几个能入丈母娘法眼的职业。在深圳,相亲市场上的姑娘们优选鹅厂男,次选华为男;在杭州,小康家庭的美女要托人才能在阿里内网上发征婚帖;而在江西上饶,有家长打出” 恭喜 xxx 月薪 18000 入职京东” 的红色横幅,场面堪比喜提高考状元。

一首民谣这样传唱: 50 年代嫁英雄,60 年代嫁贫农,70 年代嫁军营,80 年代嫁文凭,90 年代嫁富翁,2000 年代嫁码农。

互联网大厂的 HR 显然比媒婆和红娘们更焦虑,2015 年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关闭,其办公地点清华同方大厦门口便上演了抢人的「名场面」:

上百名 HR 和猎头聚在一起,试图拉拢那 350 名刚拿到 N+4 的雅虎员工,不少美女高举着广告牌,有的写着” 入职就送 iPhone”,有的写着”B 轮独角兽急寻 CTO”,有的则写着” 雅虎的哥哥,我们帮你继续牛逼”。

各行各业的人都涌向互联网,搞地产的,开会所的,卖情趣用品的,甚至有山西煤老板也在华清嘉园租个房子做起了 App。他们踌躇满志,拥有张一鸣的野心和 100 遍《社交网络》观影经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万事俱备,就 TM 差一个程序员了。

热潮似乎也映射进了国产影视剧中:早年 IT 技术男是《蜗居》里的小贝 —— 一个女朋友因为房子而跟领导偷情的苦主。而现在,国产剧中的程序员形象虽然还没能像《黑客帝国》里的那样酷,但起码能在《我的经济适用男》里跟佟丽亚搭 CP 了。

高管们则更是财源滚滚。2005 年百度上市造就了 8 位亿万富翁,9 年后阿里上市把这个数字几乎加了两个零,甚至连千万富翁都有 1000 多名,而京东、 拼多多、美团、小米、映客、虎牙、贝壳、快手等公司的上市都让一大批人获得了财务自由。

当然,这些滚烫的钱最终还是会像洄游的大马哈鱼一样精准找到它们的故乡:房子。

一个精通时事的海淀房产中介这样跟笔者回忆:字节、快手和腾讯的人偏爱 200 平米左右的大户型,年终奖前出手比较多;百度和网易的员工买两房三房占多数,不过动不动就全款;小户型主要是新浪和小米的人在买;似乎没怎么见过搜狐的人。

海淀学区房只是内卷打工人门的选项,互联网资本家显然有更高追求。在上海,套现成功的创始人们喜欢收藏一套翠湖天地;在深圳,毗邻口岸的深圳湾一号成为南山新贵们的标配;在北京,华清嘉园只是刚需入门款,new money 们扎堆的顺义别墅区,才是纳斯达克敲完钟后的下一站。

互联网富豪们的画风或许跟煤老板们完全不同:他们通常穿着朴素,带苹果手表而非百达翡丽,坐商业航班而非私人飞机,加班熬夜 996,不会搞 36 辆悍马的娶亲车队,也不会在晚饭前去望京买下两个单元,但他们的财富积累速度和在舆论场中的号召力,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

因此,当顺义妈妈们聚在一起讨论自家老公的跟投项目时,当乌镇的饭局觥筹交错畅谈下个万亿风口时,当杭州的保时捷销售在朋友圈预祝蚂蚁顺利上市、开曼和新加坡的新注册 Family Office 如雨后春笋涌现时,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盖茨比起来了。

多少年后,人们会怎样回忆这些浮华和躁动?

02 流动性的故事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都来自货币喷射和流动性泛滥而带来的幻觉。

互联网 VC 圈教父级大佬约翰・多尔(John Doerr)在评价《硅谷之火》里的 new money 时,给出了这样一句评语:本世纪惟一而数额最大的合法积累的财富。很显然,在垄断的标签被贴上前,中国互联网的滚滚财富也被认为是「最干净的一代」。

但互联网的崛起太快了,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沃尔玛雇佣了 220 万人花了 50 年,而美团骑手数量超过 500 万只用了 10 年不到;华为花了 23 年,才构建出一个 10 万人的全球高科技人才队伍,而字节跳动做到同样数字的时间是 8 年。它们为什么?

技术红利和模式创新是教科书里的答案,但支撑这些技术和创新的钱来自何方?

是靠本土的创投机构吗?翻开深创投等人民币基金的 portfolio,明星互联网公司寥寥无几。是靠财政补贴政府扶持吗?这些年听说过补贴光伏、风电、芯片,但从来没听说过补贴互联网;是靠房地产土豪们的钱吗?做到这一点的似乎只有贾跃亭。

是靠自己造血吗?翻开财报,阿里成立以来大概赚了 6300 亿人民币,腾讯同期赚了 5500 亿人民币,百度赚了 1700 亿,网易赚了 1000 亿,除此之外其他的互联网公司,还在追求现金流转正和盈亏平衡,盈利总和还不如上面四家的零头的零头。

直接融资才是最大的水龙头,形式无非两种,一种是一级市场融资,一种是二级市场 IPO。在这两种场景里,互联网公司们可以不用在乎利润,直接把 PV、UV、DAU、MAU、GMV、ARPU 等字母和数字,神奇地转化成源源不断的 Dollar。

什么是 Dollar?《让子弹飞》师爷给出定义: 美元,US 刀乐。

把大洋彼岸的绿纸从这头运到那头,互联网公司的直接融资本质上是一根持续运转了 20 年的粗大管道,一头是汪洋恣肆的全球最大货币水库,一头是壁垒森严的中国大陆金融市场,在过去的 20 年累计搬运 3000 亿美元。这才是真正的大钱。

管道的阀门,是站在时代风口上的美元基金,而阀门旁的管道工,则是一众 VC/PE 投资人们。跟二级市场基金经理略显不同的是,VC/PE 投资人是一份天然需要曝光的职业,一是为了募资,二是为了在所投赛道上营造声势。因此,在媒体和自身塑造下,相当一部分投资人成了「时代英雄」式的明星。

在传播场中,熊晓鸽是戴着眼镜的教父,沈南鹏是穿着西装的鲨鱼,张颖是最酷的资本家,林欣禾是带 8 倍镜的狙击手,而徐小平则是藤校精英的伯乐,像一架摆在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的机关枪,每一个乘坐航班归国的名校青年都会被他扫射到。

投资人们八仙过海,各种流派百花齐放,选手派、捕鲸派、赛道派、垂直派、研究派、趋势派、撒胡椒面派、会所摇人派、局子捞人派、骨面相人派…… 山头比国民党反动派还多。不过大家除了抢 case 时会互生龃龉,平时基本井水不犯河水。

连中介机构都自己做成了巨头,典型如华兴的包凡,一个光头的中年上海人,喜欢健身,衣品不凡,媒体照片带着浓郁的《GQ》或《时尚》味儿,但他的真实能量远超他包装出的模样 —— 在美元基金的草莽早期,只要你认识包凡,就认识半个互联网圈。

美元基金的成功,一方面有踏准历史进程的幸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大洋两岸监管对灰色地带的默许,比如其「两头在外」的模式 —— 募资在外,LP 都是美元;退出也在海外,大多数公司都搭 VIE 架构赴海外上市,套现美元。这种模式避开了大量的税收。

美元直接融资,跟轻资产、模式新、风险高的互联网行业是绝配,它可以让后者独立于抵押文化盛行的本土金融市场,让它们不惧银根紧张,不怕宏观调控,更能让那些程序员出身的创始人免于在酒桌和高尔夫球场上笨拙地应付当地银行行长。

从 2008 年金融危机后,QE 放水此起彼伏,美元利率一路走低,流动性的泛滥直接让全球一级市场水涨船高。显然,在摆烂的世界里,中美两国的高科技行业属于废墟中的应许之地。管道这头的中国互联网,自然能第一时间获得喷涌而出的水流。

天量的美元带来的结果,是一场持续二十年的、耗费资金无数、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割据战争。

03 代理人的战争

一个从互联网的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企业家,大概率会在回顾自己经历时引用曾国荃的那句话: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曾国荃擅长结硬寨,打呆仗,但互联网企业家们信奉的是第三帝国的闪电战。Reid Hoffman 在《闪电式扩张》一书中写道:Speed(速度)是关键,Efficiency(效率)以后再说 —— 如果你赢了,效率就不重要了,如果你输了,效率就更不重要了。

从 2010 年的「千团大战」开始,闪电战的硝烟就从来没有熄灭过。电商大战、外卖大战、直播大战、网约车大战、短视频大战、共享单车大战、社区团购大战、在线教育大战…… 据说美国建国 244 年只有 18 年没打仗,互联网的这个比例只会更低。

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巨头相互攻伐,但结果通常都不怎么友好。比如腾讯下场做电商,赢得了刘强东那句著名的评价 ——” 底下一帮兄弟你都打不过”;再比如阿里下场做社交,催着全体员工上阵推广「来往」,豆瓣上甚至出现了下载来往拯救阿里员工的帖子,结果仍然铩羽而归。

实际上,在腾讯转变理念、阿里折戟来往、百度卖掉外卖之后,坐在金山上的老一代互联网公司们就很难调动年薪几百万的总监们去下场肉搏了,它们更喜欢用投资(给钱)和生态(给流量)的方式来打 proxy war,也就是「代理人战争」。

所谓代理人战争,是指互联网巨头放弃过去自己做” 全家桶” 的老路,转向用流量和投资来形成各种「牢不可破的联盟」。

巨头们拿着流量扶持要求站队,美元基金则在其中左右逢源,前者拥有似乎用不完的现金流,后者则有厚厚的支票簿,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给战场输送军火,至于创业者,十年前他们担心” 狗日的 BAT 会不会抄我”,十年后他们关心” 尊敬的 BAT 会不会投我”。

美元基金由于投资协议中「竞对限制」的存在,也经常要主动选边站。典型如在线教育,新巨头猿辅导和作业帮在 K12 领域短兵相接,两者的股东名单基本囊括了一多半的一线美元基金,前者背后是高瓴、IDG 和经纬,后者背后则是红杉和软银。

一个垂直细分的互联网领域,本来竞争烈度相对一般,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美元砸中了。摸到双色球的玩家们要靠快速增长来证明自己,拿到钱之后第一时间抢人抢流量抢资源,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绕着后厂村跳槽一周然后薪酬涨 2 倍的原因。

有投资人露骨地指出:历史会惩罚那些不敢烧钱的人。典型如最早做网约车的易到和它的老板周航。2014 年,周航手上的 Termsheet 至少有 6 份,意向资金有 3 亿美金,他却出于谨慎只拿了 1 亿美金的 C 轮,但不出几个月,他就意识到不对劲了。

2014 年年底,背后是腾讯的滴滴拿到了 7 亿美元融资;2015 年 1 月,背后是软银和阿里的快的拿到了 6 亿美元。双方弹药充足,开始对着战场中心倾泻弹药:” 热战” 打了 5 个月,光补贴就投入了 20 亿元,滴滴凭此得到了 7800 万新用户。

随着 Uber 中国的入场,” 火拼” 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纬度。2016 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给 Uber 带来了 35 亿美元,明确表明将用于中国市场。而在此之前,Uber 的 CEO 卡兰尼克就当着全球投资人的面,宣布要在中国至少送出 10 亿美金的打车补贴。

至于手握 1 亿美金的易到,只能瑟瑟发抖 —— 马上要输滴滴了,滴滴输完输快的,输完快的输 Uber,接下来就没人输了。

网约车战火最激烈的 2014-2016 年,滴滴公开披露的各种融资共有 13 笔,总金额加起来超过了 100 亿美元,而对手方也至少手握 50 亿美金。在这种背景下,势单力薄的易到只能被迫委身乐视,但蜜月期没多久就被乐视掏空,最终黯然退下牌桌。

网约车的故事最终以滴滴和快的合并告终,这是一个各方皆大欢喜的结局,快的管理层则套现 6 亿美元,离场相当体面(尤其对比现在的滴滴,不胜唏嘘)。与之类似,大众点评、摩拜、饿了么等创始团队都实现了并购退出,逃离了这个修罗场。

当” 亿” 成为一个稀松平常、触手可及的数字,代理人难免会有一种身为棋手的错觉。事实上,被互联网巨头抛弃的风险一直如影随形:即便走对了 99 步,1 步坏棋就会前功尽弃,远的例子有飞凡电商,近的例子是十荟团,不远不近的有 ofo。

2010 年至 2020 年这 10 年里,来自互联网巨头与海外 VC 的资金以” 亿” 为基本单位涌入各个战场,造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空前繁荣。这些战争的结局通常有两种:

一是滴滴式结局。合并快的后滴滴长期以来保持着近乎垄断的市场份额,并借此由棋子变成了棋手。二是 ofo 式结局。美团、滴滴及阿里推出各自的” 代理人”,彼此无法消灭对方又合并无望,只能鸣金罢兵,从棋子变成了弃子。

从表面上看,ofo 犯的是「闪电式扩张」里的经典错误 —— 为了追求增长而忽略了内部管理。但实际上,ofo 大败局的负外部性非常高,共享单车大战给社会舆论层面造成的冲击,远不止一家公司的兴衰这么简单。

在共享单车大战白热化的 2018 年,55 岁的摄影师吴国勇跑遍了 20 多个省,寻访 45 处共享单车废弃点,拍摄了一组名为《无处安放》的摄影作品:废弃单车如五颜六色的蚂蚁一般密布在空地的每一个角落,宛如坟场。这组照片在历来提倡勤俭节约的中国人心里投下了一枚震撼的炸弹。

《无处安放》之一,上海浦东的 “共享单车坟场”

在巨大的浪费被展现在国人的面前时,互联网高薪的虹吸效应则在隐秘的角落里进行着。在芯片公司,HR 发现微电子毕业生都转行计算机了;在航天口,人事处大姐眼睁睁地看着小年轻们拿到户口后第一时间辞职去当社区运营;在老牌媒体,骨干记者们私下里讨论要不要去大厂做 PR,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领导已经先跳了。

事实上,互联网对社会资源的虹吸效应,跟单车坟场的照片、外滩金融大会上的讲话、滴滴的闯关式 IPO、在线教育公司的春晚广告、困在系统里的骑手、社区团购” 跟小商贩夺利” 一样,都成了时代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 没人能搞清每一件事情的具体影响是什么,但它们叠加起来的 lollapalooza 效应,所有人都看到了。

在上世纪 30 年代的「代理人战争」—— 西班牙内战时期,海明威写了《丧钟为谁而鸣》。结尾是这么一句话:别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为你而鸣。

04 尾声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寒风呼啸,国内互联网公司也一片萧索。在当年的 12 月 12 日,一场名为「资本市场发育十周年」的会议在上海举行,国家信息中心一名姓刘的副主任,发表了题为「新经济与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演讲。

在演讲中,他明确指出尽管近期纳斯达克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但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仍然不断地渗透,不断地扩张,成为影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国际分工和国家竞争力核心的因素。”

他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数字经济政策,然后又总结了中国政府” 十五” 信息化规划的框架,最后旗帜鲜明的给出了结论 [5]: “大的趋势十分明确,我不认为周期性的因素会干扰结构性的变化,因此对大的方向不应该产生困惑。”

20 年后重读这篇演讲稿,依然觉得内中观点极具前瞻性,令人醍醐灌顶。

一年之后,他又发表了一篇名为「把发展新经济与改革目标统一起来」的论文。论文指出了美国互联网崛起的条件在中国有所欠缺,但中国同样有美国所不具备的潜力:比如庞大的潜在市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的中小企业、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和雄厚的人才储备,以及在政府和基层企业的推动下,有利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论文指出中国很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的全新道路 [8]: “以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来带动产业规模的形成,再通过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形成标准,中国在新经济发展的定制化能力可能是通过内需拉动的。”

20 年过去了,一切几乎正如论文所预言那般。

互联网经济引领了本世纪头 20 年,在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的同时,给中国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效率提升 —— 超过 1000 万的直接从业、几千万的间接从业、全球靠前排的数字化能力…… 在疫情的每时每刻里,谁又能否认互联网对社会巨大的正面作用?

但狂飙了 20 年,这个行业也越来越步履沉重,证据之一便是接近见顶的互联网渗透率,截止到 2021 年 6 月,我国已有 71.6% 的互联网普及率和 10.11 亿网民,五环内外的用户们都实现了” 抖音自由”,该下沉的地方几乎都已经下沉了。

证据之二,是创新模式正在枯竭。过去 20 年大多数的互联网创新本质是下游模式创新,但如今,包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域,巨头们都用剑和犁翻了无数次,在上游技术创新停滞的当下,留给大厂想象力的仅剩下个别战场。

一个时代到了告别的时候,它不会简单地跟你说一句再见,而是会充满仪式感地跟你倾诉 100 句蜜语甜言,拼命地暗示「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而那些仍然执着于旧范式的人们,只有在经历过无数次受伤后,才会最终迎来自己的梦醒时分。

接棒华清嘉园的,会是浦东张江的中芯花园小区吗?这个问题正如 “硬科技会接棒互联网吗” 一样,谁也猜不准。但用一个楼盘来表征一个行业,其实暗含了一层隐喻:互联网和房地产是过去 20 年经济的两大范式,它们几乎同时遇到了落幕时刻。

过去四十年里,我们目睹和亲身经历了无数黄金时代的结束:乡镇企业黄金时代的结束,三来一补黄金时代的结束,煤老板们黄金时代的结束,基建工程黄金时代的结束,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结束…… 很多时候体面的告别,就是最好的告别。

时代一路走来,时代一路远去,沉浸在旧时光影的人们,到了需要翻到下一页的时候了。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caijingyanjiu

如果疫情继续,普通人应该如何生活

疫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我仔细想了想这三年来的心路历程,发现不仅病毒变异了,我的心态也跟着变异了。

最早的时候觉得这玩意顶多三个月吧,等到了夏天就能结束,因为非典差不多就是三个月。后来发现不但结束不了,看样子可能得一年,一年就一年吧,忍着呗,不然还能咋样。然后到今年,很多人包括我,严重怀疑是不是病毒会一直存在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有件事对我冲击很大。

之前西安封城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由于太过 “热爱” 工作,把公司当家,吃住都在公司,家里啥都没,封小区之后家里啥吃的都没,那真叫一个完全彻底的崩溃,硬是饿了好几天。

不过搞笑的是,饿到第三天他竟然有了一种身体变轻、脑子变清晰的感觉,并且不饿了,感觉还挺爽,有种从没体验过的全新状态。拿到社区送过来的吃的后,他竟然一度非常纠结到底吃还是不吃,觉得吃了之后又变回之前的状态了。

后来查了下,说是这叫 “轻断食”,支持者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反对者觉得有百害无一利,反正他果断点了 “断食” 的技能点,从那以后乐此不疲地每隔几天断一天。

尽管学习到了新技巧,他还是成了一个狂热的准备狂,并且去国外网站自学了相关课程。

小伙伴们你们可能不知道,国外末日准备狂们已经发展到了严肃的硬科学状态,有那种巨有钱的 “大神”,在地下埋了几个集装箱,留好通风管道,用水泥浇死,然后在里边准备了游戏电影燃油发电机咖啡饮水过滤器,甚至在栅栏周围挖好了坑,如果发生什么事,就在坑埋好反步兵雷,全家藏进地库。

此外美国已经把之前废弃的冷战民兵指挥中心和地下弹药库都当成末日掩体卖给了群众,因为美国已经挖好了更先进的地堡。

咱们普通人自然用不着这么严肃,他经过严肃的学习,搞了个计划,我觉得挺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下,如果觉得用得着可以参考下。

他在家里常备三个月的物资。

比如方便面,盐,油,腊肉,大米等基础资源,最坏情况下,泡面和炒饭可以抗两个月。

牛排猪肉塞满冰箱,尤其牛排,反正是冻肉;

还有不少紫菜蛋花汤,各种干菜,黄花菜,干豆角,梅干菜,木耳,粉丝,腐竹,反正干货区备一下,还有部分蔬菜可以冷冻,比如西红柿,不要完全解冻可以切一下做汤炒鸡蛋、做意面。

还有各种能抗三个月的必需的药物,维生素,防止缺乏蔬菜得什么奇怪病。还要准备几千块钱现金。

以前不在家做饭,现在强迫自己做,一方面把家里库存循环起来,保持持续买菜习惯,另一方面防止下次出现这事不至于啥都不会,至少要挺到这次疫情结束。

并且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做饭技巧,类似:

放蚝油永远不会错;

全世界通用公式,茄子配蒜,洋葱配肉;

想让肉类嫩滑,得学会上浆,也就是提前搁点蛋清或者淀粉;

热锅凉油,就是先把锅烧热,再把油放进去;

还买了一个汽车电池那么大的充电宝,如果停电了,就可以用它来给手机充电,给热水器烧水,给笔记本充电,还有几大桶水。最重要的是,如果家里用燃气,一定要备好电池,小心打不着火。

此外,备足了卫生纸,这几天有长春网友反馈终于明白了美国人为啥抢卫生纸,咱们国家老百姓这些年有点被政府保护得太好了,没像美国人一样经历过飓风后很长时间物资上不来,所以广大市民没太明白他们为啥那么热爱卫生纸,这玩意一旦短缺,生活的困难程度远超大家想象,而且社区会送菜送肉但是几乎不可能送卫生纸,望周知。

他的朋友按照这么来搞,在长春挺了二十多天毫无压力。

我们领导听说这事,让那小子写一封总结邮件,全员转发,建议大家都有所准备,毕竟一旦发生疫情,哪个城市都是人手奇缺,大家要有提前准备的自救意识。当然了,领导还有个意思没法直说,千万不要因为封城影响了工作和学习,尤其前者。

不过这次上海封城后,还是有同事啥都没做,他的想法是,上海作为中国最先进的城市,不至于连自己的饮食都供应不上,然后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这段时间混得那是相当惨。谁能想到都 2022 年,上海群里还在讨论怎么吃饱的问题。

好在每次觉得要抗不下去了,总能继续混下去,比如社区的菜到了,比如社区联系到了快递小哥,还有那个一万块团购,这两天依旧很煎熬。

不只他艰难,某风投女王,几百亿的身价,收购永辉超市的大佬,在魔都上海住着上亿豪宅(单价 20 万每平米,而且是 800 平的超大户型),这几天也在群里求购面包牛奶上了热搜。这事还要后续,她说他们家有十来个小孩,所以吃的不够了,大家怀疑有钱人在集中补课,差点二次冲热搜。

其实慢慢想想,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里,基本上很难维持三十年以上的太平盛世,哪怕康乾盛世,也是战火不断地盛世,用张宏杰的话说,叫饥饿的盛世。

只是我们这代人足够幸运,出生在了和平的国家和时代,享受了漫长的和平,我倒是相信和平会继续下去,但是今后可能不会像之前那样平静了,大家还是要学会自我保护。大家看美国,美国本土都多少年没打仗了,不过照样被冰雪暴和飓风狂虐,所以他们的老百姓忧患意识比我们多一些,动不动就去抢卫生纸。

食物准备讲到这里,最重要的事,还是好好上班,这两天看到一个不是段子的段子。

有个网友做销售年前效益还不错,于是定了个特斯拉代步,现在马上要提车了(特斯拉 1000 定金,剩下的提车时候交),可是工作快要黄了,所以求助大家到底提不提车。

下边高票答复是必须提啊,提了电动车正好去跑滴滴。

也有人说,不如把车转出去,现在特斯拉已经涨价了,有三万块差价,正好买个电驴送外卖。

不少人说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事说明一件事,现在是大疫时期,大家最重要的事,还是要保住工作,保持稳健现金流,并且尽量发展一些省钱并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

比如这段时间上海封城,有人已经学习了 PR,有人在 B 站跟着大佬学画画有了新进展,还有小伙伴迷上了练字这个古老技能,哪怕坐在车里听歌呢,以前不懂这事咋回事,最近彻底迷上了。

此外说到身心健康,我自己有个体悟,这段时间尽量压低自己上网接受负面的、碎片化消息的时间,尤其不要跟别人去做无意义的争论,我前段时间把微博戒了,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现在的网络情绪很差,充满了一种暴躁情绪,这几天看到一件事特别闹心,一个上海 32 岁的女性给孩子做好饭后跳楼自尽了,这事说起来也非常难以理解。

她家住虹口彩虹湾,患有听障的父亲独居在西郊的青浦,在封城后她无法给父亲送菜,也无人接单,4 月 3 日晚,她情急中找到一直为她送菜的小哥。

那位骑手听到她焦急、带着哭腔的声音,立刻心软了,当晚 7 点就出发,行程 27 公里,最后 2 公里还是不得不步行的,终于在半夜 11 点将这一单送达。

事后,她非常感谢,要给骑手报酬,但旗手坚持不收,她实在过意不去,就给他的手机充值了 200 元答谢。

4 月 4 日晚,微博大 V 披露了这事后,原本是作为一个 “暖心” 的故事,但谁也没想到,事件的发展在此之后急转直下:一大堆人指责谩骂她 “小家败气”、“尖酸刻薄精明”,人家如此历尽千难万险,才给 200 打发人,至少要给 500。后续就失控了,各种难听的话喷涌而出,她俨然就是不知报恩的无德之人,承受千夫所指,终于被压垮跳楼了。

这不是孤例,已经有不少人经历了或轻或重的网暴,包括我自己,当然了,我在网上混了这么多年,脸皮早就混出来了,再说我也不会去刻意看那些骂我的言论,反正看了也改变不了啥,只能让自己心里不爽,干脆不理会就是了。如果上海的那位女士能做到不去看微博,估计也没啥事,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很多人的情绪很容易被影响,如果知道自己容易被影响,就干脆不看就是了,也不要跟别人去争论,这段时间生活已经很艰苦了,没必要刻意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且网络情绪现在也非常不稳定,屁大点的事,很容易闹得不可收拾。前段时间还有一个妹子,本来就有抑郁症,由于在一个大 V 博主下边评论了一句,被骂了几千次,差点没缓过来。

道德洁癖也好,匿名施暴也罢,每个群众都义正严词谴责网络暴力,但是一旦组成一个群体就变得莫名狂躁,成了暴力的一部分。这一点不只是咱们国家,全世界都差不多,我们改变不了啥,只能避免自己卷进去。如果卷进去,就选择不去看,眼不见为净。

此外类似 “中医和西医”,“清零还是共存”,“支持俄国还是乌克兰”,这些话题基本上已经发生了 “观念固化”,也就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大家早就已经形成了逻辑闭环,互相争辩的时候往往说得都不是一件事,争一个礼拜啥也争不出啥来,所以根本没必要去争,有那时间去研究下做菜不香吗?

我算是明白一个道理,你是说服不了别人的,你只能和那些跟你观念一样的人玩。尤其算法时代,你的观念稍微有点定型,算法立刻就给你灌输大量同质化内容,让你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发现谁跟自己想法不一样,那就是异端,恨不得用文火烧死对方,没法搞宗教审判,那就骂死你。

前段时间某数字研究院研究算法的时候,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惊讶且在意料中的,发现支持乌克兰的人看到的信息都是乌克兰必胜的,支持俄罗斯的人看到的消息都是俄罗斯赢麻了,一方面算法帮你过滤一次,另一方面脑子再过滤一次,几乎一点反面信息也听不进去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脑子缺了一个固件,也就是 “被说服的能力”,正常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听了道理,觉得对方逻辑比较严密,可能就被说服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他的脑子已经固化了,根本没法被说服,一旦逼急了,就质问你立场是不是有问题,或者干脆质疑你的说法是不是违背祖宗,都到这地步了,还聊啥聊。

所以关键还是找能聊得来的小伙伴玩,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学习点新东西,如果实在不想学就去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干啥都比沉迷于充满焦虑的碎片化信息里强。

情绪既能量,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多去做有用的事。相信大家都有个体会,本来状态不错,刷一堆短信息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而且反而对这类信息有种成瘾,想停也停不下来,这种症状在快要睡觉的时候尤其明显。

大家要区分清楚,有些信息是有积累效应的,也就是你每次阅读,都会增加一些你的知识储备。

但是现在很多碎片化的东西,那些文字里信息量极低,本质都是 “情绪”,通过不断刺激你情绪,让你愤怒、兴奋、抑郁,当大脑被情绪主导,人就容易停不了,过后非常疲劳。

做算法的产品经理们,就是通过点击率、点赞率、留言分析(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通过语义和关键词对帖子进行归类),来确认这条信息是不是可以不断给流量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算法可以对信息分类,顺便推给相应标签的人。为啥大家经常刷起来就停不下来,因为你看到的内容都是从无数内容里被筛选出来的,把你情绪拿捏得死死的。

不准备多写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文末用三句话来结束本文。

1、有底线思维,这段时间要做好可能面对的坏局面。老百姓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出了事政府肯定会竭力去帮大家,但是毕竟我国城市里人实在是太多,大家还是要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2、放下焦虑放下猎奇,不要在没啥用的事情上消耗时间和情绪。有些事我们能改变,就去改变,但是还有很多事,根本啥都改变不了,干脆不要去理会和争辩,徒增烦恼。

3、现在尤其要多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就是可积累的事,等疫情结束了,不断见证历史之余,自己也有所提升。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选择自由职业的年轻人:先放飞自我,后打工还债

文 / 苏琦 吴娇颖 金玙璠

来源 / 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

2022 年春天,一批自由职业者,开始回归职场。

过去两年,自由职业一度成为许多打工人和应届生心中的 “桃花源”。根据人社部 2020 年的数据,中国有超过 2 亿人在 “灵活就业”。有招聘网站的调查显示,2021 届大学生中,自由职业者占比攀升至 15.8%,几乎翻了一倍。

这些人试图将自由职业,当作职场倦怠、人生迷茫、行业内卷的出路。但当许多人真正辞职转向自由职业后才发现,自己误解了自由职业 —— 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自由职业本质上还是一个职业。

“自由职业并不自由,梦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六位来自不同行业的自由职业者,不约而同地向开菠萝财表示。他们曾期待着能够自由分配时间,一边赚着钞票,一边规划人生,还能探索无限可能。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却被更焦虑的情绪、更难缠的甲方左右,近两年的大环境下,还随时面临着入不敷出、社交减少的风险。

你或许想不到,压倒自由职业者的一根稻草竟是,工作太自由、作息不规律。他们中有的通过强行规划工作时间,逼自己回到正轨;有的却没那么自律,开始放飞自我,昼夜颠倒地刷小说、打游戏;更有人的身体已经发出警报,失眠、胃病、尿酸高的毛病都找上了门。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求稳的自由职业者做出了一个共同的选择,重回职场。可等待他们的,是不适应、不合拍、状态差…… 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言,“我需要时间恢复工作状态,但不知道职场还愿不愿意给我这个时间。”

“做个自由人还是打工人?” 这或许是每个职场人时常会纠结的话题。看完他们的讲述,你或许会有新的答案。

— 入不敷出,顿顿吃土 —

做 3 份兼职还负债,我发现还是上班更简单

孟良 | 27 岁 公益机构策划 时间:7 个月

上一份工作离职前,我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都很糟糕。明明工作和老板都不错,自己却总有一种被困住的感觉,对未来非常迷茫。

那时,之前认识的一家公益机构的负责人找到我,邀请我以兼职的方式,帮忙一起筹备公益日活动,并为机构进行策划工作,每个月有 4500 元左右的报酬。

正好我想找这么一段时间,慢慢把自己的生活捋清楚,便答应下来。我在去年 8 月正式辞职,搬去了广州,开启自由职业。

要靠自由职业赚到跟全职一样的收入还是非常困难的。除去房租和社保,4500 元并不够用,我还得兼职剪辑一档播客节目,并为一个研究项目工作。每份兼职,都不比正式工作轻松,想做好也很有挑战性。

这半年多,几项工作做下来,我的收入只有之前全职的 1/3 左右。由于我此前存款不多,也没有很好的财务规划能力,加上还有看牙等长期支出,自由职业之后的我,负债了,这也直接影响了我的心态稳定。

一方面,收入不稳定后,我开始每天担心现有的工作能不能继续下去,这个项目做完后还能做什么。另一方面,我不在职场里的时间越长,就越不确定以后还想不想回职场、能不能回职场,这种焦虑情绪持续困扰着我。

事后反思,我觉得自己一开始并没有做好 “自由职业” 的准备。我一直把这段时间当成一个 “非正常” 的临时状态,所以可以接受不买新衣服、低生活成本的方式,但这种状态不容易持久。同时因为有负债,我也开始给自己暗示,认为只要找到工作,肯定能很快把负债还上。自由职业半年多后,权衡之下我决定重返职场。

不过,自由职业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变化。我之前在北京工作时,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追求一个并不清晰、距离遥远的目标,但也没法停下来。这半年多强迫自己停下来之后,我发现生活或者工作不是只有原来那一种,也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如果只是靠卖时间赚钱,自由职业只是换个地方打工

王恩 | 30 岁 翻译 + 运营 时间:2 年

因为疫情在家办公了一段时间,没有通勤、没有开会,做完工作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摸鱼。那段时间,我看了一本叫《一周工作 4 小时》的书,里面 “数字游民” 的概念对我影响比较大,在总结了自己的接单渠道后,我成了一名自由译员,同时帮一家机构运营新媒体账号。

起初,一下子脱离了外界的掌控,我放纵了一段时间,结果作息颠倒,工作也是想做就做、不干拉倒。后来我强迫自己规划工作节奏,像上班一样每天安排固定的工作时间,还增加了固定的运动时间、做饭时间,开始享受这份自由。

除此以外,因为回家不必再等假期,我可以买便宜的机票。在自由职业的第一年里,我花了更多时间回去陪伴家人,还专门抽了一段时间完成了在老家看房买房的计划。

不过,有了房贷支出后,我的固定成本开始上升。没有了年终奖和补贴,我全年的收入要比在职时期少六七万,收支勉强打平,基本上赚多少用多少。

这会对我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比如我不甘心就此离开北京,为了节省成本,把家搬到了离市中心两小时车程的地方;再比如,自由职业后,只要外出吃饭,我都会下意识地关注价格,点菜的时候都会在内心计算总价,还会注意要在地铁结束前回家,因为打车太贵了。

受疫情影响,我接到的订单量开始不稳定,后期还只剩下一些性价比不太高的订单,工作时间变长不说,一旦拒绝某个单子,下次有机会对方就不找我了。

原本我做自由职业是想有更多可以自由分配的时间,但后来发现,以前我一天读书一个小时,自由职业之后,读书时间并没有变长。

理想中的情况是,我自己当老板,做一个账号、树立自己的 IP,但我又下不定决心去做。今年 3 月,我决定回公司上班,同时积累资源,为自己创业做好准备。

如果想长期做自由职业,我建议打造一个现金流业务,或者创造一个能够重复销售的产品,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靠贩卖自己的时间赚钱。后者只是换个地方打工,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 自由创业,比打工难多了 —

收入低、失去社会身份,自由职业很焦虑

南风织 | 32 岁 创业 + 博主 时间:半年

去年生完孩子后,我离开了工作 5 年的职场,举家从一线大城市搬到了某新一线省会城市,准备当 “全职妈妈 + 自由职业者”。

我是学环保专业出身,一开始准备创立一个家用净水设备品牌,做好了人力和资金的准备,并同步学习会计知识,注册了公司。但随着项目的推进,我发现,女性单打独斗地创业,面临的困难比想象的多得多,创业还会影响到我在家庭中投入的精力和情绪,疫情的反复也增加了创业风险,最终,我终止了这次尝试。

此外,我一直有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分享的习惯,辞职后,我也开始学习视频剪辑,正式开始博主生涯。但我也逐渐认识到,想要打造个人 IP,就需要树立人设,还需要直面负面评论,并承担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事实上,所谓的 “自由职业”,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它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比如,你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没有产出变现,自然就会拉低自己乃至家庭的生活质量。而且,离开职场,意味着你失去了一种社会身份,连带着失去了在很多场合的发言权。

半年后,我决定重回职场、干回老本行,进入当地一家国企就职。这两年受大环境影响,我所在的行业收入普遍严重缩水,我也跟着降薪,但此时工作对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意味着收入,而是一种成就感、荣誉感和社会身份的载体。

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岗位,希望在这个岗位上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同时我也会坚持创作和分享,这也算是证明自己人生意义的一种方式。相比于自由职业,我更愿意称呼这半年为 GAP YEAR。这半年里,我读了很多书,有大量的时间思考,这些思考让我更加豁达。

这段经历也让我认识到,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当一项收入渠道作为副业尚不能覆盖生活成本,要谨慎选择将其作为自由职业的主要支柱。当然,也不要因为放不下面子硬扛,及时放弃、承认自己的普通,这都没什么。

开店 6 年欠款十几万,我决定 “打工还债”

Cindy | 29 岁 餐饮店店主 时间:6 年

大学毕业前,身边大部分同学都在为考研、出国和找工作做准备,我却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小餐厅,进入自由职业时间。

因为我对这家店有非常详细的规划,以高校学生为主要目标客群,并围绕这一群体进行选址、产品、价格以及门店设计。因此疫情前,平均年盈利能到 30 万多万元,最多的一年有 50 多万元。

但 2020 年以来,因为疫情反复,周边学校经常进行封闭式管理,导致我们失去主要客源。最严重的时候,店铺停业长达 9 个月,租金却要按时交付。在长期入不敷出的状态下,我最终在 2021 年 5 月选择了及时止损,关掉了这家小餐厅。

2020 年 9 月,我还在邻近的省会城市与人合伙开了一家轻食店,投入约 10 万元。但一年后,因为我和合伙人理念不合,选择了退出。

自由职业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收入。生意好的时候,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是 “有多少花多少”。这就导致店铺开始亏损时,我根本没有足够的存款去应对,陷入极度焦虑。

但我不愿意向父母或者朋友开口借钱,加上当时也在筹备第二家店,就只能通过借网贷来周转。等到第二次开店失败、不得不进入职场上班的时候,我已经负债 13 万左右。

事实上,自由职业者并不像大多数博主展示地那样自由,开店创业更是艰辛。过去几年,我的生活和工作几乎没有界限,时刻都要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社交聊天的内容也都围绕着店铺发展、品牌规划和产品迭代。总之,所谓的自由,都是等价交换来的。

两次关店之后,我决定去过一段 “到点吃饭、好好睡觉、准时上下班” 的生活,消化掉之前积累的负面情绪,同时 “打工还债”。

但作为一枚 “职场菜鸟”,“打工” 并没有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入职了当地一家比较有名的连锁餐饮品牌,负责品牌运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空降” 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的工作风格和现有团队有一定差异;其次,老板对我的期望、工作内容和职权范围都不明确;最后,我会不自觉把一些原有观念带入公司,在很多方面容易与同事产生冲突,让项目推进困难。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决定暂时先在职场 “熬一熬”,等无债一身轻的时候,或许就可以重新考虑自由职业。

— 自律性差,重回职场接受 “毒打”—

通宵刷小说长达半年,自控力差的我尝尽自由的 “苦果”

徐凯 | 29 岁 撰稿人 时间:约 2 年

为了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我 2020 年 4 月左右离职,自由撰稿至今年年初。不过,真正有效工作的时间,可能也就只有刚开始的一年,其他时间我基本在无序中度过。

除去吃喝花费和房租,我基本没有其他消费,一个月的生存开支就 4000 多元。但因为没有固定的供稿频率,收入起伏很大,好的话月入一万多,最差的时候,一两个月的收入为零。

其间我有过几次求职的想法,但都没有真正付出行动。直到去年年末交完房租、还完花呗,发现自己快要 “身无分文” 的时候,我慌了。

在前前后后面试了六七家单位后,我在年后正式入职。回到职场,我明显有些不适应,进入工作的状态偏慢,很难与同事同频。这或许是因为我现在的职业和过去有所差别,而更大的原因则是,自由职业这两年带来了很多后遗症。

我的自控力比较差,而自由职业把它的负面影响放大了数倍。成为自由撰稿人一年后,一次游戏时,我点开了某网络小说的广告链接,从此开始了昏天黑地刷小说的生活。

最夸张的时候我会通宵看到天亮,白天窗帘一拉再睡到傍晚,一天只吃一顿饭。每次晚饭后,我都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早点睡”,结果又刷小说到第二天凌晨。

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之久,不仅把原计划的撰稿项目搞烂尾了,也拖黄过一次面试,我相当于是 “彻底摆烂” 了。社交的频率越来越低、作息越来越紊乱,整个人已经快要 “废” 掉了,现在想来都觉得后怕。

后期,我逼着自己戒掉了小说,但注意力变得极差。工作一会后,我就会控制不住地去刷 B 站和豆瓣,我告诉自己 “只看一个视频休息一下”,就继续工作,但结果通常是刷好几条视频才能继续工作,但也无法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又会摸鱼,工作习惯开始变坏。

那段时间我的注意力差到一部电影都不能完整看完,看一会就想刷手机。这时,我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份工作的约束,再不结束这种状态,恐怕很难回到正常状态了。我也深刻理解了那句话 —— 自律带给人自由,只是我这自由的后果,很苦涩。

没有重大变化的话,我接下来不会再碰自由职业了,打算在现在这份职业上长久地做下去。只是我需要时间恢复工作状态,不知道职场还愿不愿意给我这个时间。

当自由咨询师两年,身体报警了:失眠、胃病、肥胖

秦子卿 | 32 岁 咨询服务 时长:约 2 年

当初选择做自由职业,完全就是觉得 “打工这么多年,太累了”,想让自己 “自由” 一些。“自由” 两年后重回职场是因为觉得,“还是打工更适合我”。

我之前在几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公司做过产品经理,在产品运营方面比较专业,就从四年前起当起了咨询师,为个人和机构提供服务。

一类是求职者、或是想 “进阶” 的运营者,我为他们提供职业规划、心态辅导、技能提升方面的咨询。小到优化简历,大到从初级产品助理到产品总监的职业升级,都会覆盖。客源以社交平台上的粉丝或是口碑推荐为主。

另一类是向咨询公司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或以线上直播、线下讲座的形式,向教育机构、政府单位,教授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技能。前几天,我还帮一家公司设计了产品的商业模式、制定产品在不同地区的市场策略。

我给个人的报价是 300 元 – 500 元 / 小时,给咨询公司的价格为 1500 元 – 3000 元 / 小时。

提供咨询的对象多样、定价也不低,即便如此,我的收入依然不稳定,每月多的时候能赚几万,少的时候可能一万,因为咨询是非常低频的服务。

给个人提供咨询服务,就很难有 “回头客”。职业咨询不像心理咨询,需要一个 “疗程”,就算是我的粉丝,一般也只付费一次,一次咨询 1-3 个小时。对方后续如果还有一些小问题,我也会在微信上提供 “友情指导”,不好意思再收费。

其实这份工作能实实在在地帮人解决问题,让人获得成就感。但以前在大公司,大量繁琐的工作可以由同事或下属协助完成,一个包揽所有大事小情,很容易乏力。

不过,我最终放弃自由咨询师的工作,不是因为收入问题,而是它太自由了。

不到两年时间,过于散漫的自由职业让我的作息彻底混乱,变得完全没有时间观念,还和社会脱节。更夸张的是,我的身体已经发出警告信号,各种 “毛病” 都找上门来,胃痛、失眠、尿酸高,进而导致身体肥胖、心态焦虑。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得回归职场,强迫自己的作息回到正常轨道。

恰好一年多前,一个创业的朋友找到我,邀请我到他的公司当职业经理人,帮他打理一个新消费品牌,我负责战略、产品设计和商务。

近几年,我会踏踏实实当一个打工人,未来的理想状态是当一个不坐班的投资人,一边持续挣钱,一边到处旅游。

* 题图来源于《30 岁魔法师》,文中配图来源于 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孟良、王恩、Cindy、南风织、徐凯、秦子卿为化名。

电商三国杀时代画上了句号

「接下来几年,看拼多多的黄峥和淘宝 / 天猫的蒋凡这两个非常聪明的人如何较量,应该会很精彩……」2019 年 4 月 3 日,美团创始人王兴一条耐人寻味的朋友圈,似乎为「互联网下半场」精彩的电商江湖纷争揭开了序幕。

不过,以聪明和擅观大局著称的王兴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人们期待三国混战的澎湃叙事并没有发生,旧有的秩序则在一连串颇具戏剧化的转折中悄然瓦解。

黄峥在拼多多「创业三年上市奇迹」后激流勇退,先后辞任 CEO 和董事长,选择追寻他自小以来的「科学家梦想」。值得一提的是,卸任拼多多 CEO 之时,黄峥仅 40 岁;

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聪明人」蒋凡,因深陷花边丑闻的泥潭里逐步远离阿里的权力中心 ——4 月 6 日,阿里巴巴确认蒋凡不再担任淘宝、天猫董事长,仅保留今年 1 月份就已正式对外公布的阿里海外业务总裁职位;

而短短一天后,电商江湖的另一极,京东掌舵人刘强东也在兜兜转转中正式宣布不再兼任集团 CEO 一职,由总裁徐雷接棒。根据公告,徐雷后续将负责京东集团各日常运营,继续向刘强东汇报,而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据悉,卸任 CEO 后的刘强东仍会参与京东每月 SEC(战略执行委员会)会议、经营分析会等,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

江湖已经没有大佬,却依然有他们的传说。回望过去五年电商战场,上述三人无疑是搅动风云的最重要操盘手。

01

三个学霸,两代创业者

刘强东毕业于人民大学、黄峥毕业于浙江大学,蒋凡师出复旦。学霸是他们一致的标签,但毕业后,三人的命运却又各不相同。

相比蒋凡、黄铮两个「后辈」,刘强东经历过两个完整的电商行业周期,在他身上,烙印着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的深刻印记: 过程充满苦楚与艰辛,主旨则是励志与奋斗。

刘强东亲自送快递

比如其贫寒的出身。1974 年,刘强东出生在江苏省最贫困的城市 —— 宿迁一户农村家庭,父母靠在外跑船为生。关于童年的穷困刘强东多有描述,他在接受 FT 中文网采访时说,18 岁进大学前每年只能吃到一两次肉。他最大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村长,因为那样就可以过上经常吃肉的生活。

比如要改变命运的强大信念。读书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学而优则仕」则是多数中国人对这条路的最主要想象,「当官」的愿望很早便被耳濡目染的声音种在了刘强东心里,即便长于数理,刘强东还是选择了人民大学读社会学。

再比如充满传奇色彩的第一桶金,刘强东在大学就开始尝试各种方式赚钱,倒卖图书,帮人誊写,帮人编程,第一次创业是大四时在人大西门开餐厅,之后从中关村的一间小摊位开始建构自己的商业版图。

刘强东早期创业时的店铺

相比之下,黄峥和蒋凡的第二代互联网创业者, 奋斗依然是主线,故事里却少了些喜剧色彩和「苦大仇深」。

生于杭州市郊的黄峥,小学六年级时,因为参加数学奥赛得了奖,被老师推荐报考了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之后保送去了著名的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大一时黄峥便入选了 Melton Foundation(梅尔顿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从德国、印度、美国、智利和中国五所大学,各挑选 5 名学生,给这些学生提供免费的电脑和上网条件,并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组织为期十多天的年会。

当时互联网才刚刚兴起,大学时的黄峥在技术圈内小有名气,也因此结识了无光无两的丁磊。2002 年,黄峥从浙大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硕士,丁磊顺势给他介绍了另一个重要人物:段永平。

此后,段永平成为黄峥事业上的重要领路人,不论是他毕业后选择进入谷歌拒绝微软,还是辞职后创立的电商公司欧酷、乐其(Leqee)等,背后都少不了大佬支持。值得一提的是 2006 年,段永平用 62 万美元的价格拍下巴菲特午餐,按约定他可以带同行者,他在众多人选中带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黄峥。

2015 年,黄峥开始在内部孵化一个新的项目: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拼团。新项目的名字叫拼好货(拼多多的前身),正式开启了他搅动传统电商格局的生涯。

相较于刘强东的激情澎湃,黄峥很少有「惊人之举」,回忆自己的故事时更多的是平淡,他甚至会用用「狗屎运」形容自己的境遇。

黄峥

而黄峥的谷歌「前同事」蒋凡的经历,则被更多人称为「爽文男主」的范本:18 岁奥赛省级一等奖保送复旦大学计算机系,21 岁在李开复的慧眼识珠下进入谷歌,2010 年 25 岁的蒋凡创办友盟,3 年后公司被阿里 8000 万美元收购,28 岁实现财务自由…… 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风口之上,甚至在媒体的报道里,蒋凡的大学信条都带着「凡尔赛」的味道 —— 能考 60 分,就绝不考 65 分,多一分都觉得浪费。

蒋凡原本仅打算待到合同期满就走人,时任阿里 COO 的张勇抛来了橄榄枝:「想不想咱们一起折腾点事情?以后你可以讲故事给孙子听;想不想一起在阿里这个舞台上表演一下?留下一点记忆?」如此,蒋凡又在阿里 ALL-IN 无线战略的转折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02

大势交叠,人生起伏

2015 年,当黄铮带领拼多多以进军下沉市场的姿态出现在电商巨头面前时,无论是阿里的张勇还是京东的刘强东,都未曾引起足够多的重视。

张勇提及拼多多,曾多次评价其只不过是一家为淘宝培养用户习惯的公司,刘强东则表示:「我不在意商业模式是什么,重要的是顾客体验,购物超过三次就会有答案,拼多多还很年轻。」

彼时阿里还在消化快速增长带来的甜蜜蛋糕:「双十一」活动不断刷新着销售纪录,前一分钟还是庞大的数字,后一秒则成为历史;蒋凡把「踩风口」的能力再次复制到了阿里,手淘也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吞吐流量,2015 年手淘日活以接近 100% 的增速达到 1.1 亿规模,蒋凡一战成名;2016 年,蒋凡及时入局直播电商,推动淘宝后来居上…… 智研咨询的报告显示,2016 年阿里占网购市场份额的 76.4%,淘宝垄断 C2C 市场,天猫在 B2C 市场份额达 56.6%。当年阿里年营收从 2014 年的 700 亿元,涨到了 1438 亿元,两年时间翻了一番。

蒋凡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阿里,再一次巩固了自己在电商领域的帝国位置。蒋凡也在 32 岁那年,成为执掌万亿生意的淘宝总裁。

即便早在 2016 年就上线了拼购业务,作为腾讯发力电商抗衡阿里的「天选之子」的京东,并没有多少心力研究社交电商,京东内部也并不看好「拼多多模式」,认为其简单粗暴,低价策略吸引的都是价格敏感性客户。最重要的敌人永远是第一名,京东和刘强东的眼里,只有阿里;不论是「双十一」和「618」上的二选一,还是在垂直赛道的生鲜、母婴的一系列角逐,抑或是启动无界零售战略,京东始终在顽强追赶阿里的脚步,身后则有腾讯纵横捭阖的操盘。

接下来的一年属于黄峥,2018 年拼多多成功赴美上市,全年实现营收 131.2 亿元,同比增长 652.26%,平台 GMV 达 4716 亿元,同比增长 234%。失意者则成了是刘强东,遭遇明尼苏达大学性侵疑案、年度活跃买家被拼多多超过。蛰伏一段时间后的刘强东在 2019 年发表新春贺词时候吐露心声:2018 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要将自满情绪清零。

2019 年,刘强东启动了京东集团大刀阔斧的人事「优化」,铁腕裁员,布局「京喜」发力下沉市场。蒋凡则在这一年风光兼任天猫总裁,眼看成为张勇的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此后阿里旗下淘宝特价版上线,旗帜鲜明指向拼多多。

正当大家要围观一场对拼多多的围剿之时,蒋凡 2020 年 4 月被卷入私生活相关的负面新闻,之后一步步滑向权力边缘。黄峥则在 2020 年先后卸任拼多多 CEO 和董事长,交棒陈磊,远离战场。

03

新人物,新故事

随着最后一个大佬刘强东的「离场」,电商江湖三国杀的故事也告一段落,留给继任者们的,却是另一种棘手的局面。

戴珊、陈磊、徐雷(从左到右)

今天的电商行业,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线上交易增速也开始放缓,再加上监管力度加强,全行业都在学习与低速共舞。

不久前,三家电商相继发布了 2021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低增速」已经成为一致关键词。

2021 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达到 272.31 亿元,但同比增速仅为 3%,首次降至个位数。而 2020 年同期的增速还保持在 146% 的高水平。实际上, 2021 年前三季的营收同比增速已呈逐季下降,意味着以速度见长的拼多多也告别高速增长期。

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同比营收仅增长 10%,是过去几年中增长最为缓慢的一个季度,从 2018 年的 60% 左右,下降到 2020 年的 30% 左右,再到 2021 第四季度下降到 10%,阿里逐渐触达自己的天花板。

相较而言,京东增速放缓并不严重。财报显示,2021 年第四季度,京东营收实现同比 23.0% 的增长,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 39.0%、26.2%、25.5%。不过,针对下沉市场大力打造的京喜依然归在「新业务」中,2021 年第四季度和京东产发、京东国际一起,贡献了 82 亿元营收,占当季总营收不足 3%。

增速放缓之后,阿里、京东、拼多多开始把更多资源投入对方的核心「腹地」,越来越像曾经的「敌人」。

除了继续加码下沉市场外,戴珊接棒阿里电商体系后迅速宣布开设天猫自营旗舰店,模式直指京东,选品也从京东核心的 3C 品类开始推进;拼多多从重高性价比到重优质产品、重卖货到重产业和品牌构建;而在「二选一」局面被破除后,京东将更多服饰类品牌纳入了商城入驻,瞄准天猫最大的蛋糕。

除了阿里、京东、拼多多自身的变化,内容电商的兴起是另一大挑战。近两年抖音快手加速布局电商,再加上小红书、得物等新平台崛起,不断冲击旧有格局,群雄割据的态势将会更为焦灼。根据各电商平台公布的 GMV 及公开数据,2021 年,淘系市场份额为 52%,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20%、15%、5%、4%,剩下 4% 的市场份额则由苏宁易购、唯品会、得物等平台瓜分。

再加上今年以来疫情反复,消费普遍疲软,内忧外患之下,传统的电商三强都需要找到自己新的增长逻辑,对于接替三人的戴珊、徐雷和陈磊,守天下不比打天下轻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ID:geekpark)

大厂财报里的薪资秘密

即使裁员风波迭起,大厂员工却没有外界想的那么惨,在最新的财报里,各家互联网大厂的员工薪资实际上依然远高于同行,他们一个月的薪资能抵得上无数普通人一年的薪资。其中,还有一些人早早就靠股票实现了财富自由,只不过在中概股暴跌的背景下,他们的 “纸面财富” 在缩水。

撰文 /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周享玥
编辑 / 陈芳

中概股暴跌、阿里裁员、腾讯裁员、京东裁员…… 整个三月,各大互联网公司动荡不断,一片风声鹤唳。

这波互联网大厂的 “寒冬” 情绪从 2021 年下半年就开始蔓延,到 2021 年三季度,各家财报已经开始集体失速,“哭起了穷”。此后,多家互联网公司更是接二连三曝出裁员,将打工人的焦虑情绪推到了顶点。随之出现的,还有 “互联网没了钱景”“互联网的日子不好过了” 等各种论调。

但如果从几家互联网大厂最新公布的 2021 年成绩单来看,过去一年间,除了真正被裁掉的那少部分人,大多数互联网大厂员工的日子过得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惨。2021 年,包括腾讯、华为等在内的多家公司的员工人均薪酬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然而,这种 “不错的日子” 能否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

2

人均薪资又涨了,大厂员工没你想的那么惨

高薪和高福利向来是互联网大厂对外的标志性吸引力之一,有关其人均薪资的话题更是几乎每年都会登上好几次微博热搜,引发外界一阵阵羡慕。

今年也不例外。3 月 24 日,腾讯 2021 年业绩发布后的第二天,“腾讯员工人均年薪增至 84.7 万元” 的话题就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财报显示,腾讯 2021 年全年雇员福利开支为 955.23 亿元,按照其截至 2021 年底约 11.28 万员工数计算,腾讯员工 2021 年人均薪酬高达 84.71 万元,同比上涨了 4.43%,人均月薪为 7.05 万元。

无独有偶,2021 年华为人均薪资也出现了上涨,从 2020 年的 84.29 万元上涨至 2021 年的 84.38 万元。另一家手机大厂 —— 小米的人均薪资虽然较 2020 年略有下滑,但依旧达到了 41.35 万元。更何况,2021 年,雷军还向小米员工狂撒了多次 “红包”,其中 2021 年 7 月,更是在 5 天内连送了价值 43 亿元的股票。

当然,平均薪资并不能完全代表大厂打工人的真实薪资水平,毕竟参与 “平均薪资” 的还有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厂高管们。要知道,单看腾讯在 2018 年到 2020 年年报中列示的前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总和,就分别达到了 13.74 亿元、20.32 亿元和 25.15 亿元,占总雇员开支的比重分别高达 3.26%、3.82% 和 3.61%。

此外,各家公司的雇员开支里包含了培训、体检、班车、医疗等各项职工福利支出,这也决定了真正落到打工人手里的薪资远远达不到人均薪资的水平。尽管如此,人均薪资依然能说明一些趋势和问题。

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腾讯扣除掉高管、福利、津贴等雇员开支,仅涉及工资和奖金的部分,算下来人均变化趋势和人均薪资是一致的。如 2019 年和 2020 年,腾讯人均薪资同比变动为 8.84% 和 – 3.99%,同期对应的仅涉及工资和奖金的开支增速是 9.56% 和 – 1.26%,走势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没有其他更多因素的影响,如急剧增加的股份酬金开支,2021 年,腾讯员工的 “人均工资和奖金” 大概率也会和 “人均薪资” 一样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长。

虽然 2021 年是互联网大厂疯狂扩张的黄金时代的转折点,甚至在年末时就已经带了点 “寒冬” 的意味,但在这年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段里,各家大厂实际上仍然在拿高薪大幅招人和留住人才。如京东就曾在 2021 年 7 月宣布,自 2021 年 7 月 1 日开始,将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 14 薪逐步涨至 16 薪。

而从校招层面来看,各家互联网大厂在 2021 年下半年也都开出了不错的薪资。

2021 年 10 月中旬,腾讯率先开出 2022 校招薪资,白菜价总包近 40 万元,与上一年相比上浮 10 万元,迅速引起了广泛热议,这一话题也在当天登上了知乎热搜。实际上,腾讯开出的薪资并非最高,之后包括京东、美团、阿里、字节跳动、百度等向 2022 届应届生开出的薪酬也都让一众 “打工人” 艳羡不已。

即使是到现在,裁员风波迭起,各家互联网大厂的员工薪资实际上依然远高于同行,要知道 2021 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75002 元,人均工资性收入为 45675 元,大厂员工一个月的薪资就能抵得上无数普通人一年的薪资。

看准网数据显示,腾讯 5.67 万条用户薪资数据中,月收入在 4.6 万元到 5.6 万元范围内的最多,占比 21%,中位数为 3.76 万元,月均收入 3.79 万元,远高于 2 万多的行业平均值。无独有偶,阿里 5.69 万条用户薪资数据中的中位数为 3.42 万元,月均收入 3.34 万元,字节 6.47 万条数据中的中位数为 3.42 万元,月均收入 3.39 万元,同样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从看准网截至 2022 年 3 月的数据来看,腾讯、阿里、百度、字节、京东、小米、华为、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大厂的月平均薪资和中位数薪资实际上较 2021 年都有一定增长。

3

裁员下,大厂员工数依然在增加

3 月 23 日晚的腾讯财报电话会议上,在被分析师问到最近的 “裁员” 问题时,腾讯总裁刘帜平很巧妙地用 “控制员工数” 一词替代 “裁员”,率先对腾讯过去几年间员工数的快速增长状态做了一个解释。

大意是说,前几年,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属于大量投入、野蛮增长的竞争驱动型发展模式,腾讯也不可避免地因为行业竞争的加剧,对某些领域的战略投资和业务的拓展,进行了大量人员上的扩张。

事实也的确如此,最近几年间,各个互联网大厂都在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疯狂开拓新业务,砸钱砸人,力求快速跑马圈地,以至于不少大厂的员工数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阿里在 2019 年 3 月底时,员工数刚过 10 万人,仅一年半后便迅速扩张至 12.24 万人,而后又因合并高鑫零售,暴增 13 万名员工,至 2021 年底,其员工数已经高达 25.3 万人。

京东则由于本身物流体系足够庞大,在 2018 年 12 月底时,已经凭借着 17.89 万人的员工数,成为员工数仅次于华为的互联网大厂。之后更是在一年后实现反超,自此稳坐 “员工数最多的互联网大厂” 这一宝座,到 2021 年 6 月底,京东拥有员工数超 32 万人。

字节跳动、美团更是一度宣布 2021 年要在人员上实现更大 “跃进”。

2021 年 3 月,字节旗下大力教育宣布将在未来 4 个月内招聘 1 万人,而在此前的 2020 年,整个字节已经迅速将员工总数从 6 万人提升到 10 万人。2021 年 6 月,字节宣布员工数破 11 万,其中大力教育员工数超 2 万人,提前完成此前设定的 1 万人目标。不过,字节在这一年招来的许多员工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留存下来,而是在下半年 “双减” 的影响下再次流出。

美团为了押注社区团购等新业务,也在 2021 年 6 月对外喊出了 “一年新招 6 万员工” 的口号。这一目标最后实现程度如何,在美团最新公布的年度数据中,并没有具体的员工数量可以加以验证。但据美团 2021 年半年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其员工数已经达到 9 万多人,仅半年时间就让员工数实现了超 2.13 万人的增长。

同样在 2021 年招揽来大量员工的还有腾讯。财报数据显示,2021 年,腾讯员工数全年新增 2.69 万人,同比大涨 31%。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其总员工数达到 11.28 万人,仅三年时间,就在 2018 年底 5.4 万人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

具体来看,2021 年前三季度,腾讯的员工增速一直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其员工三季度净增加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1.32 万人,平均每天净增加 143 人,堪称腾讯有史以来员工数量增长最多的一个季度。

气氛遇冷的第四季度,腾讯员工数依旧实现 5423 人的净增长,仍旧高于 2021 年第一、二季度 3370 人、4954 人的净增长。

尽管 2021 年以来,互联网大厂的裁员传得沸沸扬扬,但目前已经公布年度数据的互联网大厂中,除了华为的员工人数减少了 2000 人,从 2020 年的 19.7 万人缩减至了 19.5 万人,腾讯、阿里、美团、小米、京东、百度几家大厂的员工数相较 2020 年,都有一定提升。

但当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逐渐走向尾声,大厂们必须要从过去野蛮式增长和无序扩张的状态,开始转向更加理性、健康的发展方向时,保持核心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增长,同时 “优化掉” 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员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互联网大厂的优先选择。

一些迹象已经开始显现。2021 年底那波裁员风波后,更大的一波裁员潮正在今年 3 月陆续席卷整个互联网。

3 月 13 日,“阿里裁员”“腾讯裁员” 的话题双双登上微博热搜榜,有传言称,阿里预计裁员 30%,涉及 MMC(社区电商)、飞猪等业务,腾讯的裁员重灾区则集中在 PCG(平台及内容业务事业群)和 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裁员比例为 10% 到 30%。尽管后续有消息称,两家公司的裁员比例并没有网传的这么多,但裁员也的确是事实。

半个月后,京东同样被传出大比例裁员,涉及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相关话题更是一度在微博热搜上躺了好几天。

对于这波裁员,腾讯总裁刘帜平在腾讯财报电话会上,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每年都会有员工离职,有时候我们也会控制员工离职的数量,但总体而言,2022 年腾讯的员工数还是会出现增长。”

只不过,“继续增长” 并不代表一定不裁员了,而是会在继续引入科技人员以及优秀毕业生等新鲜血液的同时,通过裁员等手段优化掉 “某些非核心业务的员工”。

2022 年互联网大厂的员工总数究竟是继续增加还是减少,这要到大厂们发布下一份年报时才能知晓。

4

纸面财富大幅缩水,股权激励可能没那么香了

2021 年 2 月,绝对算得上最近几年间,互联网大厂和拥有他们股票的投资者们最难以忘怀的一个月份之一。

这个月,先是快手顶着 “短视频第一股” 的称号,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股价就暴涨 160.9%,以超 1.2 万亿港元的市值,超越京东、小米,挤进中国前五大互联网公司之列。

紧接着,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百度、京东等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都在这个月迎来了喜人涨势,股价不断攀升。仅仅十余天后,几乎是除阿里以外的所有上市互联网大厂,都已经触及了自己有史以来的股价最高点。

但很少人能预想到,这个月已经是最好的时光,此后局面将急转而下。多家互联网大厂的股价在 2021 年 2 月迅速触顶,又快速回落,自此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下跌之路。至 2021 年底时,阿里、百度、美团等多家企业的股价跌幅就已经达到了 50% 以上,拼多多、快手等的股价更是缩水了七八成。

当然,这对于一些没有大厂股票的员工来说,大概只会觉得有些唏嘘,毕竟,从表面来看,大厂在 2021 年向员工开出的薪资并没有太大降幅,甚至还普遍出现了增长。但对于拿了大厂股权激励的员工来说,情况或许就远不如表面那么乐观。

在过去十几年间,股权激励一直是互联网公司将员工与公司长期绑定、共同努力将公司做大的最为有效的激励手段。也因此,在大厂的财报中,占据员工酬金成本最多的两个细分类目,往往是 “工资、薪金及花红” 和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后者即为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开支,包括现股分配的薪酬和期权分配的薪酬等多种形式,员工只要满足一定条件或等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将其兑现。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股票、期权都是让无数大厂员工趋之若鹜的存在,是他们实现财富自由的捷径。以至于股票和期权一度成为大厂 HR 们和员工谈薪酬时的主要拉锯项目之一,现金多一些,股票和期权就会少一些;反之,现金少一些,股票和期权就必须要多一些。

毕竟, 过往几年间互联网的造富故事,已经一次次证明股票和期权的巨大价值。最早是在 2014 年,阿里上市,一万多名拥有期权的员工瞬间暴富,成为千万富翁。之后,小米上市、快手上市、京东旗下京东物流上市…… 互联网巨头们的每一轮上市都会上演一出 “员工一夜暴富” 的神话。而对于已经上市的大厂员工来说,只要公司股价不跌,靠股票期权买房买车,赶超一大波同龄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在双方都满意的共同追求下,互联网大厂们几乎每年都会在年报中确认一大笔股份薪酬开支,并时不时抛出一份新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如腾讯就曾在 2020 年 7 月宣布发行价值 142 亿港元的 2664 万股新股份,用来激励 2.97 万名员工。按当时的股价计算,每人平均能拿到 44 万元。2021 年 7 月,腾讯又再次宣布向 3300 名员工授予价值 11.21 亿港元的 240.32 万股股份。

阿里也不例外,据财报显示,其股权激励费用在 2019 财年、2020 财年、2021 财年分别达到了 374.91 亿元、317.42 亿元、501.20 亿元,占当期收入比例分别为 10%、6% 及 7%。

但股票同样意味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旦公司股价出现波动,大厂员工们的 “纸面财富” 也将受到影响。

谁也没想到,过去一年间,多个大厂的股价都出现了大幅缩水,并在今年 3 月初的中概股暴跌大背景下,再次急剧下跌,让一众大厂员工体会了一把 “身家腰斩” 的滋味儿。即使几天后,多家大厂的股价又开始陆续出现了缓慢回升,但对比起一年前的股价水平,依旧相差甚远。

以腾讯 2020 年 7 月授予 2.97 万名员工的 26664 万股为例,彼时的认购标准为 532.81 港元 / 股,而腾讯截至 2022 年 4 月 1 日的最新股价却仅为 378.8 港元 / 股,一股直接缩水了超 150 港元。无独有偶,小米在 2021 年 7 月,向技术专家、新十年创业者计划首批入选者、中高层管理者等 122 人奖励的 1.1965 亿股股票,至今同样已经缩水不少,以小米当初 26.2 港元 / 股的股价和最新 13.78 港元 / 股的股价计算,人均股权价值缩水了超 1200 万港元。

更重要的是,每个行业实际都有自己的周期,而曾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进入下半场,意味着很难再重新回到当初那种快速而疯狂的造富状态,而是要更多进入理性、健康的发展。而经历过 “纸面财富” 持续缩水的大劫后,股票和期权在大厂员工们眼中的地位或许再也不会像过去那么重要了。

来源:AI 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

没有自建楼,不配叫大厂

文 / 于前

来源 / 有数 DataVision(ID:ycsypl)

东亚人有一个共同爱好:盖楼。

1985 年 9 月,韩国首尔的 63 大厦全面竣工,国内叫得上名的名流高层云集竣工仪式。坐落于汉江南岸的 63 大厦,每一片玻璃都涂有 24 克拉的金色薄膜,无论晴天还是下雨,通体都能呈现出一种金黄光泽。

时值韩国第五个五年计划收官阶段,25 秒即可到达顶部的超速电梯,映衬着韩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贸易逆差。这座象征着 “汉江奇迹” 的精神图腾,也是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 —— 一年后,被新加坡的华联银行大厦取代。

1990 年,日本第一高楼横滨地标大厦在毗邻东京的横滨破土动工,一方面是压一压关西大阪的风头,另一方面也是展现出二战后发展最快新锐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地标塔的带动下,横滨房价一路狂飙。

1993 年,四天一层楼的双子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工,彼时马来西亚 GDP 增速高达 9.9%,一举跻身全球前 20 大出口国。为了彰显建设质量,马来政府分别将左右两座子塔分别交由韩国和日本建造。

经济繁荣,买地盖楼,似乎是整个东亚的民族特色。繁荣的经济成果,自然需要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地标建筑的承载。这一点,与我们这些奋斗者买房落户的思想高度重合,毕竟大家都想有成家立业的归属感嘛。

2019 年,小米在北京海淀的小米科技园投入使用,雷军在微博上兴奋的向宣告:“北漂,奋斗九年多,终于买房了!”

看来,纵使是大佬,也很难免俗。

与租用的大楼、买的物业相比,自建楼显然有着本质不同。对于大厂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栋楼,也是公司理念、品牌价值的一种落地。可以说,没有自建楼的互联网公司,不配叫大厂。

买地,买地,快买地!

2020 年 11 月 2 日,互联网炒股软件三巨头之一的同花顺拍下了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一块新地。此时的同花顺刚经历了一波因疫情恢复带来的主升浪,从底部迅速窜上历史高位。这样的同花顺,显然是很有底气拿地的。

尽管同在科技城内已经有了总部大楼和云软件大厦两栋大楼,但毗邻总部拿地,目的也是十分明显 —— 借由杭州对科技公司的扶持力度,以此为家落叶归根。

同花顺总部同花顺总部
自建物业一方面是装下自家员工,另一方面,也是公司业绩、文化等等综合实力的凝聚。2014 年,历经多年的协商设计,Apple Park 终于动工建设,3 年后苹果在新园区发布了第一款全面屏的 iphone x。搬新家,发新品,创新高,可谓是志得意满大丰收。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公司都有苹果的命。同花顺的新大楼还没等开工建设,公司在二级市场就率先步入下跌通道,回撤近 40%。而买地盖楼恰好在市值最高点 —— 而且,这种巧合不仅仅在同花顺身上发生。

2021 年 1 月 22 日,哔哩哔哩在上海杨浦黄浦江畔以 81.18 亿元成功拍下了超过 12 万平米的四个地块,用于自建总部大楼。在买地建楼的快乐气氛中,小破站的股价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就在 B 站买地前两个月,美团也在隔壁斥资 65 亿买了块地,也是用于 “兴建总部基地”。在买地之前,美团已经有了恒基伟业、望京研发园等多处超过 30 万平米的办公区。但是贵为大厂的一员,却一直没有自建楼,这次买地也算是一次破冰行动了。

哔哩哔哩毗邻美团新拿的地哔哩哔哩毗邻美团新拿的地
彼时的美团,同样经历一轮激情上涨,市值站上 1.79 万亿的高地,公司蒸蒸日上,在黄埔江畔豪掷千金买房自然可以理解。毕竟王兴创业 10 年了,还没有自己独立办公室,只能坐普通工位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网传王兴工位,图源网络网传王兴工位,图源网络
再来看看老牌大厂 BATJ,每家都在一线城市有自己的自建总部大楼,无论是北京海淀的百度大厦、杭州西溪的阿里园区、深圳南山的腾讯大厦,还是北京亦庄的京东新总部大楼,设计中都蕴含着企业的特色。

对照大厂们自建楼的购地建房时间,几乎都是各自发展历程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可以说是股价最高点,买地正当时。

但正如同花顺的情况一样,这些互联网大厂们在买完地后便跟着整个中概互联网板块齐跌,尤其是哔哩哔哩,市值更是一度蒸发了超过 85%。

对于大厂来说,股价高,我只管拿钱买地。

自建楼的盘算

2010 年,随着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逐步落地,全国经济也迅速从危机影响中走了出来,北京楼市也展现出了无可匹敌的上涨动力。而在多月以前,北京的办公楼租金便已经开始回暖。

眼看着一边是公司越做越好的业务、越招越多的员工,另一边是越租越大的办公楼、越付越多的租金,搜狐一马当先,豪掷 1.1 亿美金在中关村购入一块地,自建了搜狐媒体大厦。如今,搜狐市值仅有 6 亿多,但仅这栋楼的价值预估就已超 20 亿。也难怪张朝阳天天上物理课,活成了互联网行业最通透的人。

不过,纵使都是拿地建楼,各家的小算盘也是不一样的。

世纪初,BAT 都刚刚成立不久,中国的互联网尚处于门户时代,时值互联网泡沫崩盘,破产的上市公司不胜枚举。而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的资产是技术与人才,在当时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下,既不能当作抵押物,在破产重组时更是一文不值。

1996 年,国家科委和北京市经贸委给四通利方(新浪前身)批了 2000 万的授信额度,但银行只认抵押物,新浪只有软件。银行问王志东用什么抵押,王志东说了句,“用这帮人的脑袋”。银行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

因而对当年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看着家大业大,哪天被市场锤的时候,市值说不定就要大计减了。所以手中握有大量现金时候,就需要把虚值的 “资本” 变成实值的 “资产”,房地产这样的硬通货就非常契合大厂们的需求。

毕竟,市值腰斩很常见,房价腰斩几乎闻所未闻。

而且当公司资金周遇到困难,还可以将大楼抵押融资换取现金流度过难关,再不济也能把地、房卖了换钱谋求后路。最经典的案例便是曾经视频四巨头之一的乐视了。

2021 年 7 月 29 日,原属于乐视的世贸工三以 16.45 亿拍卖成功,这座花费 30 亿才购得的大楼竟成为乐观视频最值钱的资产。

另一方面,房地产创造了中国过去二十年最大的单一品类资产价格牛市,其投资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大厂落户,除了价格和融资费率上的政策倾斜,在大厂落户的区域,往往会有配套的中长期规划。

如今,腾讯在深圳的多座自建大楼市值预估已超五百亿;而阿里在杭州西溪的总部,自园区的建设拉动周边的 “P9 宿舍” 一路飙升,还未等落地使用投入,成本就几乎已经被市值差抹平了。

苦一苦打工人

大厂在一线城市繁华地段买地盖楼,唯一遭罪的可能是大厂打工人 —— 要么在公司附近租房,一大半收入进贡给房东;要么咬咬牙上杠杆,在远郊买套上车盘,享受通勤两小时起步的酸爽。

这种情况并非臆测,而是很多一线城市社畜的现状,毕竟公司边上动辄 7、8 万的高房价,高管抛点股票就能上车,刚入职场的新人们就只能拼爹了。在上海上班,房子买在太仓、昆山甚至苏州的比比皆是,一趟通勤下来,公交车、地铁、高铁和共享单车一个都没拉下,基本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

在热播的《我们的婚姻》中,盛江川点出从通勤时间看职级让众多打工人大呼真实。“通勤俩小时,肯定是实习生;走路上班五分钟,那才是真牛”。

每日的通勤就已经让员工耗尽了精气神,还谈什么奋斗呢?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59% 的科技工作者都认为硅谷房价太高”,一度是推特和 reddit 上的热门话题。面对大城市的高房价,美国人民选择用脚投票。《SeattleTimes》报道,休斯顿每年有大约 10 万人流出,洛杉矶有大约 11 万人流出,纽约则是 20 万。

而 “美国大厂” 同样也会遇到高房价导致的人才流失问题,昔日汽车吧主通用汽车,就曾因高房价把 IT 中心搬到了沃伦、奥斯汀和亚特兰大。作为 “南方硅谷”,亚特兰大的房价大约只有纽约的三分之一。而美国近几年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西雅图,房价中位数也只有纽约的 41%,聚集了波音、微软、亚马逊的总部。

在美国,60% 的企业总部分布在六大都市圈以外的地区。欧洲的格局就更加分散:光刻机霸主阿斯麦(ASML),诞生于仅有四万多人的荷兰小镇费尔德霍芬;大众总部在沃尔夫斯堡扎根时,这座城市人口才刚刚突破十万。

相比之下,国内大厂里能早早就有这种意识的,恐怕只有华为。90 年代,华为早早把总部搬到了远离深圳市中心的龙岗坂田,2018 年又搬到了深圳和东莞之间的松山湖。而除开华为,中国广大教育资源和产业基础并不弱的二线城市,却长期徘徊在 “大厂版图” 之外。

在 2020 年的《财富》世界 500 强中,大陆地区共计 117 家企业入选,其中三分之二都位于北上深。西安与武汉这两个二线城市中的老牌列强,上榜的企业总数只有三个。

因此,相比一线城市的繁华光鲜、豪掷百亿时的意气风发,在买地盖楼的时候多为广大一线员工考虑考虑,也许是更负责任的做法。唯一的坏处,可能就是住在江边大平层里的高管,通勤距离远了一点。

尾声

2021 年 12 月 3 日,象征韩国经济腾飞的首尔 63 大厦举行了一场高规格会议,主题是 “振兴和救济韩国经济”。

无独有偶,横滨地标大厦完工当年,狂飙的地价在经济衰退背景中大跳水。而马来西亚双子塔的建造还未落成,便迎来了亚洲金融危机。1998 年台北 101 大厦的动工,本以为是台湾地区走向崭新未来的开始,没想到却成为一道分水岭,见证了日后经济的衰退。

可见,象征繁荣与里程碑大楼往往并没有神功护体的法力,反而容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