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拼多多给淘宝以很大危机,倒不如说是“曾经的淘宝”在进攻“现在的淘宝”
@北京塞冬:与其说是拼多多给淘宝以很大危机,倒不如说是“曾经的淘宝”在进攻“现在的淘宝”。拼多多在更好的贯彻马老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客户第一,股东第三”的理想。
今天是618后第一个交易日,阿里股票横盘,拼多多涨了6%到87块。而12年前,阿里3号员工,创业元老,淘宝第一任总裁,孙彤宇,被通知下课。
导致这一人事变动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是C2C和B2C的路线问题。孙倾向于两块业务有更多区隔,而最后敲定的结果是混在一起,由C2C给B2C带量,并逐渐演化为天猫(当时还叫“商城”)商家获得更多流量,而淘宝商家吃瘪。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就是:
我们随便问一个普通消费者:“如果让你把淘宝app卸载了,只用天猫app,你愿意么?”,得到的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但事实是——如今的淘宝app,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已经很难见到淘宝商家的商品,无论是搜索还是推荐,大部分好排名、好位置,大部分流量,只能见到天猫商家。
也就是说,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淘宝app在一定程度上退化为了天猫app。
如今的拼多多 打 淘宝,我认为,从本质上,就是淘宝 打 天猫,价格高低只是表现形式之一。
而从淘宝首任总裁卸任的孙彤宇,就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淘宝和天猫的区别,我个人认为,其核心并不是是否经过认证,是否有更好的品牌保障和物流体验。
在2020年的今天,技术手段、物流进步足以消化C2C早期的弊端,天猫替代淘宝的大部分理由已不复存在。
两者的根本区别还是——是选择做一个流量相对公平、鼓励充分竞争、获利有限的平台,还是选择做一个流量强管控、强运营、获利优先的平台。
当然,纯粹的C2C,同一个标准品万店其发、眼花缭乱也不全对。
如果说淘宝选择以“店”为粒度来作为区隔,天猫店 vs 淘宝店,那么拼多多则选择了以“品”为粒度,甚至是以“品 乘以 时间段”为粒度。
“百亿补贴”,被很多人认为是拼多多的天猫——保真、价廉。一个店的某个商品,在某个时间段内,被打上”百亿补贴“标签,获得流量倾斜。
这种做法让拼多多的流量被“百亿补贴”很轻量、小比例的所占据,搜索也好、推荐也罢,普通商家只要努力冲销量,还是有露头之日,类似于早期的淘宝。
据说,孙当时提出的B2C、C2C区隔方案有3种:
1、完全不同的站点(淘宝不出天猫商品,想买天猫请到独立站点/app)
2、同一站点,不同频道(类似于拼多多搜索后“筛选百亿补贴”的按钮)
3、混合(如今的淘宝)
竞价排名 + 以C2C给B2C带量 + 交了佣金的优先(B2C优先),让淘宝在2010-2015这段时间取得了经济效益上的巨大飞跃。
在阿里上市前几年,其营收、净利润、估值增速,很像这几年的字节,300亿->500亿->1000亿->1600亿上市。
电商市场的极高市占率 配合上极其成功的变现方法,让阿里迅速攀升到top2甚至top1霸主地位。
在孙彤宇下台后的10年时间里,他时常被认为是——“下得对”,“公司快速发展就得狠心让思路跟不上的人下车“的典型案例。
而到了这两三年,技术进步带来了新变化:
流量去中心化,让“品”为粒度可以在社交网络快速分发,砍一刀。
物流快速进步,小商家的邮寄速度也很有保障,C2C也很及时。
卖货生意虚拟化,淘宝/微商/拼多多/直播等,都是流量入口,“获取流量/订单” 和“生产仓储发货”这两个过程的分工更加明确和专业化。这让“下单”动作越来越容易脱离单一的、垄断的电商平台,也让各式各样的流量都更容易转化为电商流量。
智能手机全民化,让”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传统巨头变为”只覆盖了一部分用户”,腾出巨大新增空间。
在这些新变化下,经过螺旋上升后的“原教旨主义淘宝2.0”对“修正主义淘宝”展开了猛烈进攻。
而正好经过一个轮回12年后的孙彤宇,作为天使投资人,看到拼多多站上千亿美元市值,而自己亲手孵化的淘宝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会是什么心情。
老粉丝们应该会记得,去年此时我做了两件事:1、去了趟义乌,感受到货源端流量格局的巨大变化 2、鼓励一位好友在拼多多20块时入职。而我自己也开始增持拼多多股票,最大的一次加仓是一次季报后跌20%的深夜。这些故事都在微博上聊过,一年后回头来看做得蛮对。
当然,阿里的财报还会持续漂亮,主要靠“GMV变营收”,通过流量倾斜给自营业务,同样是卖100块的东西,营收从几块钱变为100。
1万亿刀GMV vs 不到1000亿刀营收,在这个切换过程中,营收还会持续增长,但这更像是数字游戏。
3年前,2017年Q1,阿里核心电商业务中的“others”(主要是自营),只占总营收的3%,云计算占5%,二者合计占8%
3年后,2020年Q1,这两个比例分别变为22%和11%,合计已占1/3。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两者相加会超过阿里营收的一半,乃至大半——越来越像亚马逊?
但不知市场是否会认这个逻辑,毕竟在中国市场,重资产、低利润的互联网业务似乎很难获得高估值。
而更重要的还是市场份额,如果pdd在2020年达到淘宝(除天猫)一半甚至更高的gmv,2021年看齐淘宝(除天猫),那阿里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