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框架里待久了,要想跳出去是很难的

@徐佳杰 Pierre:俺以前是学外语滴。
上学的时候,我就很不明白,我们研究法国文化,怎么能研究得过法国人?
同理,汉学家研究汉文化,凭什么能研究得过我们中国人?
后来我发现,研究文化,深度和角度,其实同样重要。
有时候,只需一点点角度不同,我们就能发现新东西。

比如说,汉武帝杀淮南王,朱棣夺位朱允炆。
一般俺们中国人自己看历史,确实很少会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看吧?
但有一次,我和一位法国人聊,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说,他凭直觉认为,淮南王的 “鸡犬升天” 传说,和朱允炆的 “失踪” 传说,可能都是皇家的舆论工程罢了。
或者更严谨地说,朱允炆的失踪传说,可能是朱棣 “学习” 了淮南王的鸡犬升天传说而发明的。

啥意思呢?
淮南王不是因为造反而被逼自尽吗?
侄子逼死叔叔,毕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情。
但众所周知,民间舆论场,特别喜欢猎奇。
我们给刘安之死,披上神秘色彩,编一个,他带着鸡犬一起飞升的传说。
老百姓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他是怎么飞升的,炼的什么丹。
而不是,侄子和叔叔,究竟谁对谁错。

朱棣很可能就是从这件事里,得到了灵感。
或许朱棣攻进南京的时候,就已经把朱允炆宰了。
但是叔叔杀侄子啊,造反啊,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朱棣不能让舆论发酵,要想个办法,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刚才说了,公众热爱猎奇。
所以他编了个朱允炆从密道逃走的故事出来。
老百姓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朱允炆去哪儿了?
难道在海上吗?真的做了和尚吗?密道在哪儿呀?
焦点就被分散了。

姑且不问他的观点对不对,有没有证据吧。
(我读书也比较少,不知道他这个观点,前人有没有讲过。)
但这个角度,确实有点意思,是不?
一个侄子杀叔叔,一个叔叔杀侄子。
咋就从来没人想到放在一起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