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要遇到一个广西老乡很不容易,要找到一家地道的家乡菜馆更难。慢慢地,老蒋的“牛八宝桂林米粉”就成了老乡碰面的“据点”,以及一些熟客的食堂。不知道吃什么时,走进来,点一碗最经典的卤菜米粉,总是不会出错。』
记者 / 吴淑斌
“非典型”网红店
“牛八宝桂林米粉”的位置有些特殊。它好找,就在繁华的青年路地铁站出口50米处,但走完这50米,还要拐入一个小型综合市场内部。这不算完,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多半会迈进那个挂着招牌的小门,误入后厨,而真正的餐馆其实在斜对面一间没有招牌的屋子里。
这种前后台的分隔是无奈之举。“牛八宝桂林米粉”营业了14年,2016年搬到了现在的位置。起初,后厨和用餐区都挤在不到50平方米的店面。客人越来越多,等位的人把小凳子摆满了屋外的空地。不得已,老板又租下对面另一个屋子作后厨。即便如此,如今的用餐区还是只能摆得下六七张桌子。
这家躲在综合市场里、不太起眼的广西餐馆,其实是一家“网红店”。早上11点开门,店里还没什么客人,五十出头的老板娘唐阿姨一个人坐着择菜。一听我说采访,她马上摇头,“我最怕宣传,一发出来,就来好多人。上次几个人来拍视频,让我这样那样配合,整个店里乱糟糟的,别人没法吃饭啦。”
其实,她是很愿意和人说话的,聊广西菜的做法,聊自己开店的经历,还拿出手机,给我看里头的视频。只是一样——她怕店铺惹人瞩目,客人太多,“忙得晕头转向”。
这个理由,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炫耀成分在,怎么会有老板害怕客人多?
图片
▲收工后,老蒋总是和老乡们一起吃饭。这里已经成了熟客们默认的聚会地点(于楚众 摄)
仔细看店内的照片,也就明白了一些。墙上挂着八九个相框,除了几张桂林风景画之外,还有一张合照。照片里和唐阿姨站在一起的,是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据说,陈晓卿以前常常来店里吃饭,还曾发微博推荐过,彻底带火了它。这位导演的微博里现在还能搜到这么一条:“从前在北京吃卤菜粉,也就是传统桂林米粉,一直去牛八宝。”
小店有些“藏龙卧虎”的味道了。深夜12点,我从店里离开时,门口还有一桌客人在喝酒聊天。唐阿姨告诉我,他们隔三差五就来,其中一位是有名的粤菜厨师,她也是在网上搜过才知道,是“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
食客从北京各个角落赶来。在社交平台上随便一搜,就会跳出许多“探店”视频。“探店”“小红书”“打卡”这些词,都是一拨拨客人提起后,唐阿姨才记住的。每过一阵子,店里忽然爆满,门口坐满等位置的客人,唐阿姨就知道,又有“网红推荐了”。人多了,陈晓卿也不来了,改成让助理打包带走。
不过,这是一家“非典型”网红店。餐馆名字没有任何花哨,“牛八宝桂林米粉”,就是简单把两种广西特色菜的名称拼接在了一起。桂林米粉自不用说,“牛八宝”则是广西当地的特色火锅,用牛身上的八个部位——牛肉、牛肝、牛肺、牛脑、牛肚、牛筋、牛肠、牛百叶——涮入汤底中,捞出来后,再蘸上桂林辣椒酱。若是消(宵)夜时间,客人往往还会再点几瓶桂林特有的漓泉啤酒。
图片
▲餐馆名字没有任何花哨,“牛八宝桂林米粉”,就是简单把两种广西特色菜的名称拼接在了一起(于楚众 摄)
餐馆的风格朴素,像是自家饭厅。大多数餐具是纯色,少数印着有年代感的图案、花纹。店里原是没有任何装饰的,只有头顶的几管白炽灯。后来,一位常来吃饭的老乡觉得白墙一片,实在单调,才帮忙找了些广西山水的风景图,做了几幅一米高的装饰画挂上去。整个餐馆只有4个人,唐阿姨是用餐区的服务员,丈夫老蒋是老板兼店里唯一的厨师,还有两个四十几岁的助手帮着洗碗、配菜。每天晚上10点过后,客人少了,老蒋炒个菜,和唐阿姨一起坐下来吃晚饭。如果这时候有熟客到店,他都会喊一嗓子:“一起来喝一杯啊!”
“地道”
老蒋长得精瘦,因为每天早上泡在菜市场里采购,脸和胳膊晒得黝黑,像个实干的庄稼人,一头扎进厨房里忙活。相熟的食客只喊他“蒋哥”。老蒋的全名叫“蒋小菊”,53岁的男人,说出这个名字时有些害羞,总得强调一遍,是当年登记姓名的人给写错了,原本自己应该叫“蒋菊生”的。
食客们常常夸“牛八宝”的广西菜地道。老蒋说,所谓“地道”,无外乎两项:按照当地的做法、用当地的食材。
图片
▲卤菜米粉。其中的配菜锅烧是老蒋的拿手菜(于楚众 摄)
招牌的卤菜米粉是进店必点的。一碗桂林米粉里最要紧的,就是拌米粉用的卤水。卤水讲究慢熬,用八角、桂皮、陈皮、甘草等30几种材料,熬7个小时才能出锅。卤水的配方是每家人各自的秘密,增了、减了哪种原料,或者配比稍微调整,熬出来的卤水都是不同滋味。老蒋熬出来的卤水是淡淡的酱油色,卤香味浓厚,往碗底舀一勺卤水,混合着米粉、酸豆角、酸笋搅拌,汤汁和粉完美融合后,滋溜一口,圆润顺滑的米粉就进入了你的嘴巴里。
卤菜米粉里,有一道精华配菜——锅烧。这是老蒋最得意的拿手菜,“整个桂林市,几百万人,没有多少个人能做得正宗”。锅烧,其实就是脆皮猪颈肉,炸得外面酥脆,内里的肉嫩而多汁。老蒋说,做这道菜麻烦,去菜市场挑回新鲜的猪颈肉后,清洗、修毛,入锅里水煮。煮的分寸最难把握——煮烂了不行,没煮透也不行。捞出来晾干后,第一次入油锅,炸得微黄,等着第二天在皮肉相连处扎几个小洞,再入油锅,才能把香味彻底激发出来。在桂林当地,有一句开玩笑的话:“老板,来二两锅烧,不要粉。”
▲酸笋禾花鱼(然宁 摄)
我去的那天晚上,老蒋的晚餐是店里另一道招牌菜:禾花鱼。这道菜不是随时能吃上的,难就难在食材本身。禾花鱼是鲤鱼的一种,但长不大,一般只有一至三两,靠着吃掉落田里的禾花生长,更显鲜美。
禾花鱼不好得。每年稻谷刚要出穗时,把鱼苗放进稻田里,等30到45天,稻谷成熟时,就要把鱼捕捞出来。庄稼不能打太多农药,否则农药沉淀到田里,毒死了鱼苗;田里的水蛇、鸭子、田鸡,有时还会吃掉小鱼苗。当地人说,往田里放500只鱼苗,最后大概能收回来200多条鱼。
店里的禾花鱼只能从老家空运过来。中午,两个50厘米宽的方形泡沫箱寄到店里,箱子底下是一层还没融化的冰,上面铺开放着不到20条禾花鱼,已经煎得两面金黄。一位食客凑上来仔细瞧着,老蒋解释,很多人以为要把活鱼寄过来才新鲜,其实不然。“2000公里路程,人坐长途汽车或者飞机都累得够呛,鱼也得晕了。”这样40条禾花鱼,运费就要180块钱。
虽然被许多老乡夸奖“地道”,老蒋自己却不十分满意。他觉得,比不上在老家时做出的味道。其实,米粉、酸笋、豆角都是从老家发货过来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水”。老蒋年轻时曾经在自来水厂工作过5年,对水很敏感。北京的水太“硬”,总是在壶底结一层水垢,而在桂林,老蒋用山泉水直接腌制配料、烫米粉。在北京做菜时间久了,老蒋下手的口味也有些不大一样了,“北方人口味重,客人常喊味道淡了,我改啊改,就越来越重口”。
在北京,做家乡菜
不过,他已经挺满足了。能在北京做家乡菜,一直是老蒋的“执念”。
老蒋是个胆子大、敢做事的人,很多事情留着“想起来后怕”。他不是专业厨师出身。90年代,他是自来水厂的员工,一个月工资四五十块钱。一天出外勤时,几个同事一起在饭馆里吃饭,饭馆的厨师闲下手,和他聊天。“他说:‘厨师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你们干活这么辛苦,还不如来跟我炒菜,好吧?’”老蒋想,反正还年轻,就去试一下。跟着学了3个月,老蒋自己的小餐馆就在老家开起来了。
▲老蒋熬出来的卤水是淡淡的酱油色,卤香味浓厚,往碗底舀一勺卤水,混合着米粉、酸豆角、酸笋搅拌,汤汁和粉完美融合后,滋溜一口,圆润顺滑的米粉就进入了你的嘴巴里(然宁 摄)
来北京做生意,也是个很突然的决定。2008年,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近亲提起,北京的人流量大,不如把餐馆挪到北京来开。“在老家,大家挣得少,把10块钱当100块钱花;在北京,100块钱就相当于10块啊。”老蒋觉得“这主意能行”,就和妻子带着10万块钱的积蓄来北京,还把儿子女儿也带到北京上学。只花一周时间,他们就在丰台的一个写字楼附近租下100平方米的店面,雇了八九个人。一开始,店里卖的是盖饭。周边上班族多,一到饭点,人人想快点把午餐糊弄完,挤出时间午休。店里挤满了客人,炒一份宫保鸡丁饭拿出来,问“是谁的”,能有10个人举手。
周末人少了,老蒋一个人坐着,“想想还是愿意做老家的菜”。他知道,改做家乡菜,风险不小,“那时候大家还不讲究吃特色菜,广西菜酸辣口,也不是八大菜系之一。广西那么远,老乡也不多”。不仅客户基础薄弱,好多食材也是北京没有的,从老家运过来,成本又高出一大截。做盖饭的生意好,不亏本,对第一次在北京做餐饮的老蒋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北京初秋。晚上9点多,新到店的两位顾客想坐在门口用餐,更凉爽(于楚众 摄)
老蒋不会说场面话,只是觉得,“每天一直炒那几样快餐,总不是回事儿”。
他们还是打算试一下,“那时候才四十几岁,年轻,不怕的”。2010年,女儿快到初三了,没法在北京考试,老蒋和唐阿姨就把整个店面盘出去,全家人回了老家。2012年再来北京时,他如愿开始做广西菜,店名就是“牛八宝桂林米粉”。
麻烦都是预先想过的。做广西菜比炒盖饭复杂得多,每天早上5点多,老蒋就要跑到燕郊的菜市场去采购,只有那里才能买到新鲜的“牛八宝”、现杀的鸭;10点多赶回店里,他开始钻进厨房里忙活,处理那些大老远送过来的货品。唐阿姨在店里点单、上菜,每次来客人,她都要事先说明:“店里只有炒菜,都要现做的,得等。”
做家乡菜的土壤似乎越来越肥沃。老蒋发现,爱吃特色风味的人越来越多了。食客不再像以前一样着急地催促,还有人特地驱车来吃饭。他和妻子都不会在网上做宣传,店铺最早能打出名气,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方法:口口相传。那时候,微信开始火热起来,大家在老乡群里奔走相告,一个带一个,慢慢地把客源从广西人拓展到了全国各地的食客。
熟客“食堂”
老蒋的店就在朝阳大悦城对面。天黑下来,青年路两侧的景观很不一样。大悦城华灯初上,高楼墙体上挂着各个餐厅闪耀的招牌,门前广场还竖着一个巨大的摆件。这是北京东边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地铁一到青年路站,乌泱泱地下去一大群人,车厢瞬间空了许多。人们总是行色匆匆,一个在路口维持秩序的保安大叔说,自己在这儿干了四五年,从来记不清一张熟悉的脸。
但老蒋的店里总是有熟面孔。我去店里3次,有两次遇到了蒋建华。他三十几岁,在北京上班,和老蒋是桂林全州县老乡。蒋建华住得近,离这里只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晚上得空时溜达过来,陪老蒋一起吃晚饭,“像自己家一样”。店里的装饰画,就是他帮着张罗的。
最早,蒋建华也是在微信群里被人推荐了这家店。他来北京十几年,能当面碰上的老乡寥寥无几。“广西人在广东相遇,那很正常。要是隔了2000公里,北京遇上,可就珍惜了。”能遇上好吃的家乡菜,也不容易。这里俨然像蒋建华的食堂,不知道吃什么时,过来点上一碗卤菜米粉,总不会出错。来往五六年,他和老蒋一家已经成了自己人。忙时,他帮着搭把手端个盘子;坐下来后,他能给老蒋的孩子上学、工作的事情出出主意。蒋建华也带过好几拨朋友来吃饭,“不是有一句话说嘛,最高规格的宴请是家宴”。
▲在北京,能把餐馆经营得像“食堂”的地方不多,偏偏老蒋夫妻就做到了(于楚众 摄)
在北京,能把餐馆经营得像“食堂”的地方不多,偏偏老蒋夫妻就做到了。这离不开两人十几年如一日地守着小店。老蒋也想过,请个厨师来帮忙,但熟客认的就是他的手艺,“哪个菜出锅时间快一分钟,客人都吃出来了,就要嚷嚷‘是不是换厨师了’”。
我在店里的一天中午,一对年轻情侣特地开车,从西四环到东四环来“打卡”。在他们商量着吃点什么时,一位中年男人独自走进店。没有寒暄和招呼,男人直接和唐阿姨说起,周六晚上的球赛结束后,他们十几个人要来店里聚餐,还在菜市场定了几斤新鲜的活虾,中午时分送到店里,请唐阿姨先养着,晚上再白灼。还有两个女孩子,似乎早就吃完了饭,把插着羽毛球拍的书包放在一旁,坐着聊天许久。唐阿姨过去,问要不要吃点西瓜,其中一人亲昵地拉着她的胳膊,“我都要走了,你才说有西瓜呢!”后来才知道,唐阿姨的儿子今年大二,学的是体育专业,每年放假来北京时,常常和这两名女生切磋羽毛球。
▲老板娘手上端着的卤菜米粉,是店里的招牌菜之一,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于楚众 摄)
唐阿姨的手机里加了上千个熟客,她会在朋友圈里告知,“今日恢复堂食”“禾花鱼寄到”,还会分享刚出生的外孙女的照片,告知大家“好消息”。他们喜欢这种家庭式的经营,不打算再扩大规模,怕人多了,“油茶都打不过来”。
晚上人少时,唐阿姨会打油茶款待客人。油茶是桂林北部地区的特色,以恭城油茶最有名——这在北京很少见,唐阿姨的茶锅,还是从老家带过来的。打油茶,要把茶叶、大蒜、生姜、葱花、油等,倒进专门的茶锅里,用一个“7”字形的木槌捣烂后再加入猪油,加水煮沸,出锅后,撒上炒米、花生,最能驱寒。唐阿姨说,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喝油茶,每天清晨,一阵“咚咚咚”的锤打声开始在村庄响起。
曾经有一家电视台请唐阿姨去录制“打油茶”,车接车送,一天能给几千块钱。她没有去,“你要是想喝,来店里,我能免费打给你喝”。
还有一次,唐阿姨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她,有一位大明星想来店里吃饭,但需要“包场”,要求唐阿姨把店铺关起来,只留明星一个人吃。唐阿姨没有犹豫就拒绝了,“你来吃饭可以,但是我把门关了,让我那些老乡去哪里吃饭啊?”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