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则 “中国智能手机 4 月份出货量同比下降 34.4%” 的数据,将眼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惨淡放到了大众面前,年轻人对手机的消费热情下降最让手机厂商们头疼,换机周期从过去的一年半拉长到三年,甚至更久。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了,是他们不想吗?
作者 | 秦海清
编辑 | 邢昀
“90 后” 李大宇在国内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游戏发行部门工作。大厂打工人们多走在电子产品消费最前沿,消费能力强,对新潮流敏感。不过,李大宇表示自己已将近 3 年半没换新手机了,还在用着 2018 年 9 月发布的 iPhone XR。
“其实电池健康程度、存储都不太够用,手机流畅度也下降了,但想等一等 iPhone 14。”
不止 iPhone 用户,安卓用户的换机周期也在拉长。vivo 执行副总裁、COO 胡柏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记得最早(手机更换周期)是 16-18 个月,之后是 20-24 个月,最近是 36 个月了。”
今年 4 月,一则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的话题冲上热搜,“穷”“太麻烦”“手机都差不多”,年轻人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理由。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疯狂起量的草莽时代,消费者的换机热情是厂商们的动力之一,各种手机品牌层出不穷,热门机型一机难求,一些换机心切的消费者痛斥手机厂商 “饥饿营销”。
2016 年中国手机市场见顶后,出货量连续四年下降。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都不好做了,年轻人对手机的消费热情下降最让手机厂商们头疼,这些问题也直接反映到数据上。
Canalys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持续落后于全球市场,仅出货 7560 万台,同比下滑 18%。中国信通院的报告称,中国智能手机 4 月份出货量 1769 万部,同比下降 34.4%。
一位来自武汉、从业 11 年的手机卖家告诉《豹变》,今年以来的销量跟往年同期相比,至少降低了 50%。手机消费市场不旺,让大家不得不重视一个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了?
2
从类快消品回到耐用品
2021 年 9 月,iPhone 13 刚发布,张牧就想入手,但终究没舍得。
张牧手中的 iPhone X “服役” 了四年,最近他才终于下决心换成 iPhone 13。张牧说,他身边有很多相似情况的朋友。
手机对于年轻人来说,突然从 “类快消品” 再度回归到 “耐用品”。有网友表示,“我只要换个手机壳,感觉和换了个新手机差不多的样子”“手机在不断变贵,但是我的需求没有增加”。
2010 年,iPhone 4 横空出世,到之后的 iPhone4s 称霸整个智能手机界,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智能手机潮流。新闻中甚至爆出高中生为了购买一部苹果手机去 “卖肾”,这也让苹果手机有了 “肾机” 的称号。
此后国内厂商纷纷追赶,在苹果、三星之外,形成 “中(兴)华(为)酷(派)联(想)” 的四强格局。在智能手机们厮杀激烈的年代,各家厂商们从价格战、手机配置战,到传播、用户粉丝经营战,都打得不亦乐乎。
3
对于年轻人来说,手机是最私密、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设备,不管是出于社交需求,还是拍照、存储等功能所需,年轻人们都愿意为手机尝鲜。德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5 年,在 14 个发达国家市场中,大约 70% 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一年半就换一次手机。
到 2022 年,手机消费出现明显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 月,多种商品零售额同比大跌,其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 21.8%,而粮油、食品类、饮料类、中医药品类等零售额却同比上涨。
其中年轻人的购买预期下降最让手机厂家头大。4 月初,“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 的话题冲上热搜,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趁机在微博上做了个小调查,问粉丝有多久没有换手机。评论区里出现最多的是 2019 年一加发布的旗舰手机 7Pro,这也意味着这批粉丝手里的机型还是三年前的。
OPPO 旗下子品牌 Realme 中国区总裁徐起直言,整个市场下行比较明显的原因,就在于疫情反复给换机周期和消费能力带来很大挑战。
今年以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因为疫情而暂时停工停产,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预期,尤其是年轻群体。“囤货” 等日常生活消费成为主流消费的同时,手机回归耐用品本质。
深圳一位 15 年从业经历的手机卖家老马向《豹变》分析称,很多年轻消费者购物是基于信用消费,例如信用卡或者支付宝花呗消费。对未来信心不足,自然会缩减信用消费,“整体经济大环境下,有的客户减少消费,有的客户选择更便宜的品牌或者型号。”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他的最新调查中指出,已经有一些证据显示,消费者信心下降和通胀因素破坏了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更为致命的是,“需求正在消失,而不是递延”。
疫情一方面削弱了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迫使年轻人的储蓄意识增强。
去年 10 月,富达国际发布的 2021 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每月储蓄比例正在上升,月储蓄金额均值为 1624 元,储蓄率创 3 年来新高。同时,年轻人开始热衷购买保值产品,而手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价值。
疫情改变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预期,还直接影响了年轻人的社交频率。由于长时间居家公办和上网课,“手机” 在社交里所展现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年轻人的换机热情。
4
手机厂商 “难辞其咎”
年轻人不愿意换手机,除了受到疫情引发连锁反应的影响,手机厂商自身也存在突出问题。
首先,手机厂商为了讨好用户在设计产品时疯狂 “堆料”,特别是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手机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讲,一部手机的性能已经冗余,日常使用两三年不在话下,高端旗舰机 “服役” 三五年也并不稀奇。
当然,“手机性能冗余” 不能称之为一个问题,这对消费者来说算是一个积极影响,但确实让更加务实的消费者认为没有必要更新换代。
虽然性能冗余了,但是新机创新明显乏力。
自从 iPhone X 之后,主流智能手机的外观再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进。iPhone 仍在沿用刘海屏之外,安卓厂商都在用屏占比更高的挖孔屏、曲面屏,而真正的全面屏设计 “屏下摄像头” 目前还远非主流。
当屏占比没的讲了,手机厂商们又开始忙着发明 “颜色”,比如 iPhone 的远峰蓝,小米的原野绿,vivo 的百里丹霞,荣耀的墨玉青,OPPO 的逍遥青等等,快赶上口红色号的复杂程度了。结果呢,颜色对于经常更换手机壳的用户来说毫无用处。
此外在配置上,各家手机厂商动辄拼快充,你 100 瓦我就 120 瓦;摄像头越来越多,像素越来越高,甚至上亿。却都是一些无效 “内卷”,大多数用户感知并不强烈。
而在消费者能够感知到的软件上,却没有什么进步,比如 5G 手机虽然已经成为主流,但至今没有出现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应用,甚至不少用户为了降低功耗而关闭 5G 功能。
总之,现在的智能手机愈发平庸,挤牙膏式的升级换代令消费者缺乏新鲜感,遑论让人惊叹的 “黑科技” 了。
另一个劝退让年轻人换机的问题,是手机的价格不断走高。
一位在深圳、从业 14 年的手机卖家告诉《豹变》,他今年的销量跟往年差不多,就是因为他调低了手机价格。
2017 年以来,也就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开始走下坡路时,手机厂商们眼看 “薄利多销” 行不通了,开始打起了 “溢价” 的主意,纷纷进军高端化。特别是华为受制裁以后,小米、OPPO、vivo 抢占高端手机市场的野心一个比一个大。
对消费者来说,手机厂商进军高端市场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旗舰机的零售价格提高了。再加上近年来手机供应链的紧张,芯片等零部件涨价,导致手机成本上升,手机厂商不得不加价销售。
根据《Canalys 2021 年度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2021 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上涨 10%;而 Counterpoint 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过去的 1500 元至 2000 元增长至 2700 元至 3000 元的价位段。
小米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机平均手机为 1188.5 元,创历史新高,比 2018 年同期高出了 45%,部分原因就是高端手机销量增加拉高平均手机价格。
5
手机的价格不断走高,性能更迭已没有更多空间,与年轻人需求更加实际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让手机厂商们很难做到 “两手抓”。
6
如何破解?
怎么才能缩短消费者,特别年轻人的换机周期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预期,无疑很重要,但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
眼下,为了促进居民消费,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
5 月 23 日,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其中就提出 “开展消费电子产品促销活动”,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电脑等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 15% 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 2000 元。
此外,东莞市政府 6 月 1 日也发布通告称,将拿出 6000 万元专款,对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促消费购置补贴。
当然,地方政府的消费补贴只能一时 “治标”,要想 “治本” 还需要手机厂商推出有真正吸引力的、创新性的产品,比如折叠屏手机就被视为一个探索方向。
自从 2019 年三星、华为相继发布折叠屏手机以来,除了苹果,小米、OPPO、荣耀和 vivo 等全球主流手机厂商皆已推出折叠屏产品。
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2021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约 710 万部,在全球智能手机中占比约 0.5%。其中,中国市场的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 150 万部,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比不到 0.5%,其中华为拿下近 “半壁江山”,三星占据 28.8% 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折叠屏手机看上去是一个巨大的蓝海。vivo 执行副总裁胡柏山认为,折叠屏是未来 2-3 年智能机手机市场细分的增量市场,且增速会非常快,预计未来几年将有 10 倍量级的增长。荣耀 CEO 赵明的预测更加乐观,他认为今年折叠屏手机市场便能实现 10 倍量级的增长。
尽管手机厂商们信心满满,但折叠屏市场的潜力尚不明朗,况且高昂的价格仍是折叠屏手机走量的一座大山。如果折叠屏手机实在拉不动年轻人消费,进军海外市场则是手机厂商们应对中国手机市场不景气的另一手准备。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 5G 手机渗透率达 77.7%,而 IDC 数据称全球 5G 手机渗透率仅有五成左右。这意味着,海外市场还有更大的争夺空间。
小米不满足常年制霸印度市场,早已经在欧洲和拉美市场发力,目前成绩不俗。因此,今年一季度,虽然小米出货量在中国市场只能排第五,但在全球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刚在中国市场刚站稳脚跟的荣耀,5 月初宣布全面启动海外市场销售。荣耀方面此前向《豹变》表示,会聚焦 20 个左右的核心国家,覆盖欧洲、中东、亚太和拉美等地区。
今年年初,vivo 创始人沈炜在看到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低迷、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用户需求与时俱进,称 “2022 年将是智能手机行业最具挑战的一年”,其实未必,如果疫情影响持续存在且手机厂商依然缺乏革命性的创新,2022 年可能只是行业滑坡的一个片段而已。
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
来源: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