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价所见所想

我本人和老公都是上海郊区人,都是 08 年本科毕业工作,银行里上班,我现在的工作是审房贷。买过两套房,12 年一手一百零几平三房,16 年五十平老房子。都在我们从小长大的郊区。我讲一下我的见闻。

12 年我们买房,家里都不支持,我们本地的,婚房是老公家的拆迁房。我们要买的最大动因是银行工作公积金缴的高,想用掉。首付没要父母的钱,一百零几平的新房两百多万,首付八十多万是我俩工作四年的积蓄,有炒股所得,但若没有,也够钱可以买一套八十平的小户型。2008 年两个大学毕业生,找个寻常的工作,四年后 26 岁,可以不靠父母置业的,而且房子品质还不错。

2015 年,我俩撮合了一对新人,分别是我们的大学同学。都是研究生,当时也工作了四年。看中的房子离我们家步行十分钟的新盘,九十平的三房就要将近四百万了。他俩薪水比我们夫妻高一些,但首付也高了不少,存不够。小康之家,父母给了大概五十万上车。2011 年毕业的硕士,需要父母的储蓄支持才能在 29 岁时上车。他们十分感激我俩做媒,因为还有下面这位。

2015 年想撮合的另一个人,我老公的同学,没成。房也没买。他也是硕士毕业,现在薪水是我们夫妻俩之和,但是工作特别累的。没有家底。今年 35 岁,三年前租着房结婚的,他老婆一年也能挣十几万。今年花光了两人积蓄,首付加税费三百几十万,买了个郊区的二手房,九十平左右。他比我俩和刚刚那对夫妻努力的多,但现在过的不如我们。他过的很累,要维持收入得去市区,通勤时间很长,想辞职却又不敢。

我老公交大,我华师大,我俩是混子,但是,我们本科同学里能读研的,称他们一句精英不为过的。可对他们而言,买房都很勉强。多年的努力,抵不过命运的捉弄。我俩过的比他们富裕且闲适,主要得益于我们懒,不肯继续深造,还有就是大学时候就顾着谈恋爱,所以毕业一年就订婚了,很可笑吧。

16 年我们入手一套五十平的老公房,总价比 12 年的那套新房还高。同年进入我们单位的柜员,薪水比我刚工作时每月多两千块。一多半人是研究生。我当时觉得他们很惨啊,攒四五年钱到结婚的年纪只能买这么个房子。到现在正好五年,如果没靠家里早点下手,我觉得还得攒五年。就这么吓人,我要是 16 年参加工作,工作不变,夫妻俩十年未必搞定五十平老公房的首付。想想就绝望。

工作上我经常遇到的事。父母辈卖掉市区的老破小,给小夫妻的婚房做首付。小两口收入一个月合计到手两三万,张口就来吹成五六万。好背上五百万贷款,月还两万七。房子是外环附近不到一百平,房龄二十年左右的或者郊区一百三十平的新房。老两口大概率得一起住。客户经理苦口婆心地给我解释:去掉公积金,也就月还两万出头,这还能剩几千呢,再加上老夫妻的工资或退休金,合计就一万多块了,可以维持生活的。听上去挺惨吧。不但要父母出首付,还得补贴生活。其实这个条件啊,在上海本地人里也算不错的了,家境、小两口的工作收入都算是中上了。90 后里,能超过这样的,我认真说,不到三成。对 90 后而言,要在上海买一套合适的房子。已经不止需要父母储蓄的支持。是需要他们卖一套房子支持的。

八零末九零初的人,要靠自己在上海买个不错的房子。大概得做到如下几件事,毕业的时候不要扯什么梦想啊专业啊未来啊,找一份大公司,起薪高的工作,一人或两人合计,前三年至少年均税前五六十万,还得比较节俭。赶在 15 年,不考虑居住需求随便买一套老破小上车。现在出掉老破小,可以入一套千万左右的房子。可能在知乎上也就勉强底层。现实里,同龄人里前 1% 的佼佼者才能做到。还得考虑一点,普通人家提供的教育和见识水平,本身就限制发展,对于普通青年要挤进这个行列,1% 的机会都不到。而且我个人觉得,上海一千万价值的房子,居住质量,配不上这么优秀的人。房住不炒说了多年了,我今天突然想到,这里最重要的一步是 16 年前不顾居住需求上车保值。要真是完全以自住为目的买房的,其实会被耽误呢。

今年出了些新政策,一手房要算积分,二手房要考虑核税价。影响嘛,郊区不太偏的新盘十年工龄以下就算了,市里好点的新盘,二十年工龄的都够呛。二手房,首套的,平均六成首付吧。双管齐下,在我看来专门限制的就是年轻人首次置业。有了这两个政策,年轻人在上海买房,已经跳脱了越来越困难的规律。基本成了一个玄学问题了。

一对新人要在结婚的年纪,在上海有一套还行的婚房,85 后,一般人努力点可以的,有人会对社会失望,但不绝望。90 后,必须非常努力且家里还得给力,对绝大多数而言,是绝望的。95 后,其实我觉得没啥关系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吧。

绝望?绝望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超越了绝望的坦然。我看身边刚工作的年轻人,过的都挺潇洒的。

我再写几个事情吧,上海的房市啊,邪门

我的上司,工作二十年,夫妻加双方父母名下房产两位数。一顿操作猛如虎,居然整成了无房户,手握 83 分去认购,似乎被刷了。这积分政策的效果啊,我横看竖看都离谱,没花多少税她能整成 83 分就离谱,都这个分了还不行也离谱。

前些天的一个客户,小我两岁,单身,清华博士,工作似乎是研究航空航天什么的,当下的年入有五十万税前。刚刚上车,新房八十多平,比我家更偏外十公里,市价是我家的一半。这个人,我称他一句人中龙凤,国之栋梁,不为过吧?这套房,真配不上他的努力和付出。

单位最近新来的小姑娘,985 硕士,在做柜员,我也搞不懂我们单位哪来的排面招到这样学历的人来做柜台。一个月到手几千块,每天下午点个星巴克要六十块,房租父母帮着给。天天缠着我们这样的本地阿姨介绍村上的拆迁户男生给她。书没白读啊,有见识。

一家三口,老夫妻外来务工二三十年,打工的积蓄在老家买过一个小房子。儿子争气啊,读了研,考上了本地的公务员,年纪也 28 了。买房子,三个人上产证,卖了老家的房子做首付,买了个跟我第二套差不多的老公房,还比我那会儿贵了不少呢。

我本科的同学,男的,市区人,家里一套老破小和父母住一起,至今未婚。薪水也就跟我差不多,市区房子贵,家里当年也没能力支持,郊区么不想来。当年我买房的时候带他一起看过房的,他没买,耽误到现在。这两年我看他是想开了呀,同学聚会他最拉风了,开保时捷啊,房子啊,是不是买了就赚?还是抛了落袋才算赚?亦或是他这样的,不买即是赢啊

我自己家的事,我和老公也不算努力的人,只是靠早生几年买到了房子。我有个亲妹妹小我九岁。她是个老师,按说也是不错的工作了。现在也是大学毕业工作四年,她住着我那个老房子不用交租,开着父母给买的车,不刻意节俭,但也不算奢侈的,四年积蓄不到二十万。靠自己买房对她来说,已经是天方夜谭了。我们家有三套拆迁房,父母计划是姐妹俩一人一套,另一套卖了让我们对半分钱的。我跟父母商量别卖了,这套也给妹妹吧。差不多的出身学业收入水平,就差个十来岁,可能一辈子都差一套房子呢。赶紧把手续办了,万一她突然带个妹夫回来,我怕便宜外人的心理作祟,可能会后悔,哈哈。

工作上我见了太多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为了套房子,倾尽所有,还得苦熬二三十年还贷款。可能跟知乎上的氛围不同吧,我经手的购房家庭也有好几千或者上万了,三十岁上下夫妻俩一共能挣税前一年五六十万的就已经跑赢九成人了。可家里要没底子的话,通勤一小时以上的郊区地铁口九十平新房,或者外环里六七十平的老房子就是他们的归宿了。这个城市,对九零后真是挺苛刻的。

有时候我觉得吧,上海这个地方,像一个扩大版的香港。至少中心那一片吧,无论房价物价都和甚至城建风格都和港岛类似。上海整个看起来,像一堆二线城市围着一个香港。香港房价高置业难是世界闻名了。上海呢,我个人感觉,更甚。

香港房子单价比上海高一些,但房屋总价未必高呢。香港哪怕两三百尺的小户型,房龄三四十年。起码做到了有独立厨卫,有电梯,有保安,水电管线稳定,经历过整修。总价折成人民三四百万,首付比例还低。虽然狭小逼仄,但功能齐备啊。上海呢,三四十年以上,建面四十平以下的房子。有相当部分是合用厨卫,有些是简易公房,不大修我觉得连七十年都扛不住的。上海最破的那一成房子,我认为不适合现代人生活了。在上海以居住为目的买房,至少要建面五十平左右,市区里总价少说四五百万。首付门槛新政前是 150 万左右,现在可能是 250 万。首付这一项上起步价是香港的两到三倍。而上海哪怕只算市区,99% 行业收入不足香港一半。房租和交通比香港便宜,符合收入差,但是吃穿费用已经相差无几了。要是肯置业在远郊,倒还有两三百万住着还行的房子。那就得承受一两个小时的单程通勤去市里上班。就近工作的话,月薪破万都不容易,还是买不起。

再讲一个事吧。是特例,但是真挺让我难过的。

也是我本科的同学。一个非常努力要强的姑娘。硕士毕业工作整十年了。不是本地人,家里一般,父母健康有工作,但是存款支持对于上海的房子而言可以忽略不计。找了个类似出身、性格、学历、工作的老公,两人跟镜像似的。当下两人年收入合计有一百五十万以上。但是非常辛苦,加班之外还得不停充电学习。

全靠自己,前两年买了套房,八百多万房价,现在可能值千万了,首付和费用合计出掉了五百万。为了上班上学方便,房子地段选的好,所以面积和居住环境还是一般,勉强够小家庭居住。他们赚得很多了,但是双方父母要都来上海的话,每月租房和生活合计要近四万块,连他们也负担不起。他们有两个孩子,一家一个姓。公婆来上海,租着房带大了第一个,生了二胎跟娘家姓,公婆就要回老家了。现在俩人在闹离婚,争论谁家帮忙带孩子、争论谁该牺牲事业转行当咸鱼顾家、争论这些年来被工作和经济压力摧垮的家庭生活该由谁负责。

我那个同学,小城市里高考第一名。她老公比她学历还强点。他们不可谓不聪明,不可谓不努力。他们是很成功的人,他们也应该是很幸福的人吧。结果把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像他们这样优秀的夫妻,是不是应该住上个漂亮房子,还能为双方父母在上海安家,才比较合适呢?你们觉得谁该为他们苍白的生活负责呢?

说点开心的吧,生活啊,看开点,房子不买可以租啊。上海楼价虽然邪门,但是租金还挺良心的。

我们单位这两年新来的小伙伴,两三个同事,或者一对小情侣合租一套房。五六千块钱每月,也可以租一个九十平的,大概跟我撮合那对夫妻家差不多的房子。抛去房租,每人每月也有个好几千块生活费。毕业家里给买个车,发了年终奖买个包买个表犒劳自己。我觉得他们过的比我好一点,比我在他们这个年纪时好很多。看着他们就觉得生活真美好,可这种快乐,我错过了,也回不去了呀。有时候想想,这样也挺好的,人苦不知足,名下有没有房子,重要吗?做人,最紧要的是开心呐。

我个人呐还有一个浅薄的看法。控制房价合理的事,政府一直在努力。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房子的内在价值,包括简化户籍、淡化学区、推进租售同权。二是增加供给,包括多盖楼、旧区改造装电梯修管线、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和建立城市副中心减少通勤时间。等办的七七八八了,再大放水推高社会工资性收入,房价看上去就美好多了。

可惜啊,要办成这些事情,财政压力太大,这些年经济形势也不大好。卖地放水这些事反而做在前,那就事与愿违啦。也许是我想的太好了,其实走到楼市现在这一步,有一定的必然性吧。再这么下去,我觉得,香港的今日就是上海的明天。相当数量的中间阶层,得接受一辈子租房居住,生活会过的不错的。现在的年轻人呐,也许正在经历这种转变吧,绝望与否,可能就取决于是否接受吧。

要仅以当下而论呢,我不知道我的标准对不对,只是推己及人。我觉得吧,上海一个小家庭住的还行的话,对应的房价大概是内环里过千万,外环内八百多万,近郊和几个新城六七百万,远郊地铁尽头四五百万吧。当下政策下,二手房的话,首付加税费至少房价六成以上。

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是我工作期间对上海收入的认知

上海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

买房,尤其是限定年轻人买一套住着还行的房子啊,要拿收入房价来衡量吧,我觉得并不科学的。这是一个命理,玄学方面的问题。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