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家国”

@唐不闻:受邀给学生做的半小时命题分享,因为是口述,所以口语化了一点:

很荣幸今天受邀,来和大朋友、小朋友们聊一些关于历史的话题。今天的话题很高大上,叫“家国”,但是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些小的切口去大致了解一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民族,什么东西都体现语言文字里。所以我们能从语言里看出很多中国人的特点来。比如有句话:“食色,性也。”这是孟子说的。另外还有一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解决温饱问题,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头等大事,是大家最关注、最关心的基本问题。对吃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这两句话上,其实它还改变了我们很多的语言习惯。比如: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喜欢称之“铁饭碗”,你看它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吧。感情上面的嫉妒,我们称之为“吃醋”,占了异性的便宜,我们称之为“吃豆腐”,被人起诉了,我们称之为“吃官司”,拿人好处了,叫“吃回扣”,受不了了,叫“吃不消”,人缘好,我们说这个人“吃得开”,一个人做事两面派,叫“吃里扒外”,做事情轻而易举,我们叫“小菜一碟”,我们宜兴话,揍人叫“吃生活”;打篮球手戳到了叫“吃萝卜干”。你看,“吃”这个概念,体现在我们语言的方方面面。再举一个例子,量词也是中文特有的东西,比如我们会说一头牛、一匹马、一条狗、一只老虎,一个村、一支队伍,但是我们问到别人家里人数时,却会用一个很特别的量词,什么呢?是“口”。您家里有几口人啊?五口人!当我们说出“五口”的意思,其实意味着,真的就有五张嘴在这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组织里,嗷嗷待哺,都要吃饭呢。所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对“吃”有很深的情结。

同样,中国人对“家”的情结也很深重。古代读书人立志,首先要修身,然后要干嘛呢,要齐家,再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成年以后呢,要结婚,结婚我们又通常称之为“成家”。好像成了家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当然现代人越来越独立了,有人选择与另一半共度一生,有人选择一辈子独善其身,这都很好,是很正当的权利。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成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并且,中国文化里,人对家庭的依赖,要比欧美文化更多。历史上,中国人喜欢过大家族生活,我们把四世同堂当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天伦之乐。这样的大家族,通常会有一个大家长作为权威,整个家族俨然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在运作。我们读过《红楼梦》,或者看过电视剧《大宅门》,应该都会对此有一些感性认识。

我再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唐朝的时候,有个叫陈伯宣的人,路过江西九江,也就是今天庐山脚下的永清村的时候,一看,山明水秀,风光无限,于是决定全家老少几个都搬来在当地居住。谁也没想到,这一住,住出了一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家族。

他们刚刚搬去的时候,一共不超过10个人,然后通过和周边居民结婚繁衍,到宋朝初年,这个家族有了多少人呢,740人。再到宋仁宗时,也就是搬到此地200年左右,这个家族总共有3700多人住在一块儿。

为什么说这个家族独特,因为他们从不分家。3700多人,每天所有男性一起出去干活,所有女性在家里洗衣做饭织布带孩子。到吃饭的时间,一开300多桌,同时进餐。不仅人如此,这个家族养的狗也全部住在同一个圈里,同一时间吃饭,叫做“百犬同槽”、“百犬同牢”。这个家族没有私产,所有东西都是公共的,很像是共产主义社会,而且互相之间客气礼让,非常符合传统文化里的“仁义”理念,所以被称作“义门陈氏”。

宋仁宗的时候,这个家族已经过于庞大。对于宋仁宗来说,就陷入了矛盾。一方面,这个家族很讲道德,具有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一旦发生点变故,就是潜在的强大的不稳定因素啊。所以由宋仁宗亲自出面,下令,陈氏你们必须分家了。一旦要分家,就必然涉及到财产的分割,就必须由比较公道的、有公信力的人来主持。最后,谁来主持的呢,包拯。由包拯牵头,把陈氏家族分成了291宗,分散到江西、河南、浙江、江苏、广东等16个省、291个村。这些人虽然分开了,但还是对原来的家族念念不忘,有情结。所以这个家族的人,一到目的地后,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挂上灯笼,灯笼上写着“义门”两个字,这种灯笼一直到解放后还能在义门陈氏后人的家门口看见。大家可以到网上搜一搜相关资料,有古代皇帝亲自为义门陈氏牌楼题的匾额,有很多陈氏后人的陈述,包括我们的开国元勋里也有义门陈氏的后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有一种非常深厚的“家”的情结。

从“家”推而及之,中国人对“乡”也有一种特殊感情。因为“家”是附着在“乡”这片土地上的。所以“背井离乡”是古代形容悲惨境遇的词汇,而“落叶归根”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眷恋。我们讲人皆有一死,但是中国古代有个讲究叫做“寿终正寝”,认为这是一种福气。那什么叫“寿终正寝”呢?活到期望的年龄无疾而终叫做“寿终”,临终了是躺在家里正屋的床上闭眼的,叫做“正寝”,也就是说,中国人无论是身体还是感情的归宿里面,始终有家、有家乡的存在。

中国人对家乡的情结,实际是和历史上,我们的先民是从发达的农耕文化发展而来分不开的。农耕文化有什么特点呢,你的财富,和你的土地是捆绑的。你必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着季节和时令,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收割的时候收割,只要收成好,能解决温饱,大部分古代百姓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家太远。所以农耕文化里的人,对家、对土地都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我们都知道,在秦汉时期,中原的百姓和北方的匈奴有长期的战争和融合,为什么会有战争,因为匈奴就不是农耕文化,而是游牧文明。游牧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生活在草原和荒漠之间放牧牛羊,饿了吃牛羊肉,渴了喝羊奶。北方的草原不像中原的耕地一样固定,会随着气候变化,有时这里水草多,有时那里多。于是匈奴人就居无定所,骑着马四处迁徙,为什么他们要住穹庐呢,因为方便随时拔营而起,赶到下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去。所以你看,农耕文化的人喜欢盖牢固安稳的房子,方便守着耕地定居。而游牧文明的匈奴则跑到东跑到西,如果气候实在寒冷,水草不足,牛羊就会大批死亡。匈奴没有足够的食物,就会跑到边境来对中原百姓进行劫掠。这就是历史上汉匈两族人民发生矛盾的一大原因。究其根本是安居和移动的两种习性导致的。所以中原百姓对家对乡土的留恋和依赖,相比匈奴等周边民族要更多。

再从“乡”推而及之,就是中国人民对“国”的情结了,如果说乡是家的附着,那国就是乡的附着。那么,“中国”这个概念又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还是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1963年的时候,陕西省宝鸡县一个村民陈某,在家里后院刨出了一个青铜器,因为缺钱花,就卖给了废品收购站。恰好一位宝鸡市博物馆的同志,在收购站看见了这一个东西,凭着职业敏感和专业辨识,他意识到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于是用三十元买回馆内。这个青铜器,就是鼎鼎有名的“何尊”,何尊为什么有名,不仅仅因为它是西周早年的器物,距今有三千多年,还因为在它底部的铭文里,有“中国”两字,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早提到“中国”概念的实物。

这个铭文是怎么写的呢,它说:“宅兹中国”。这四个字什么意思?这就要引出一段历史了。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叫殷商,它的末代帝王叫做纣王。在商朝西部有个部落,叫做周。这个周部落,它和西羌民族姜姓部落一直通过婚姻的形势进行联盟,姜姓部落的首领我们都知道,就是《封神演义》里面的姜子牙。但是实际上他叫姜尚。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带领其他一些小部落,一起向东攻打了商纣王,将其杀死并攻占了殷商的首都。于是周部落的首领周武王,就进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仪式之上要念一段文辞,其中就有这句“宅兹中国”,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已经占领商朝的首都,并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啦。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中国”两个字,实际上指的是:商朝的首都,具体位置在今天河南的淇县。它还远远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中国”的意思。

殷商这个朝代,实际上,还处在部落联盟的时代,当时据说有“万国”,这个数字是虚的,但是上千是有的,也就是说,有上千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一个都城叫做“国”。商纣王对于其他部落的控制力其实有限。所以商朝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国家。

周武王推翻殷商,建立周朝之后,把同姓子弟、姻亲联盟统统派到各地去进行建立国家,加强控制。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统一的进程。但是随着时间迁徙,周王朝和各个国家的血缘关系在逐渐淡化,号召力也在逐渐减弱。所以就演变成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纷纷引领时代、互相争斗不休的局面。

在战国七雄之中,秦国本来是一个文化非常落后的边缘国家,始终被中原的赵国、魏国、韩国、齐国等瞧不起。我们都知道,后来是通过商鞅变法才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实际上,商鞅变法也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脚步,比如比起魏国的李悝变法,晚了足有七八十年,相比楚国的吴起变法,也晚了有二十年。但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商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秦国实行了非常彻底的军事化改革。所以到嬴政(严格来说他不能叫嬴政,涉及到先秦姓氏的不同,在这里不做赘述)即位的时候,秦国在实力上已经遥遥领先关东六国,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然,秦国也吃过一些败仗。比如有一次蒙骜率军攻打魏国,蒙家是秦国著名的将军家族。但这一次,很不幸他输给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信陵君是四公子里最有侠义精神、最具号召力的一位,他率领五国联军,痛击蒙骜。一时,这个英雄事迹传遍了中原大地,甚至传到了现在我们江苏徐州境内的一个乡村,这个乡村里有一名男孩,那年十岁。他觉得信陵君实在是太英雄、太威风了,他长大一定要去跟随信陵君做一名门客、做一名游侠。其实他崇拜信陵君不是一天两天了,因为信陵君还有一件特别神勇的事,我们很多人在课本里也学过:《信陵君窃符救赵》,具体我就不展开说了。总之,那个时期,信陵君是关东少年们心中最崇拜的偶像。这个少年,他的名字叫做刘邦。

所以刘邦在成年之后,毅然离开了家乡楚国,跑去投靠信陵君。但是很不幸,他去的时候,信陵君已经死了。所以他就在魏国跟了信陵君的门客张耳,也是一名大英雄,当他的小弟,这个张耳后来还成了刘邦的亲家公。又过了一段时间,魏国被嬴政灭掉,张耳开始逃亡。刘邦回到楚国家乡,又不久,楚国也被秦始皇吞并。刘邦做游侠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因为秦始皇统治下,是不允许游侠存在的。秦始皇喜欢韩非子的治国理念,韩非子就说了:侠以武犯禁。这些当游侠的人啊,总是仗着武力违犯法律。刘邦在这时,凭着还过得去的家产,以及学过一些字,在沛县当了一名最基层的公务员:亭长,相当于是县级城市里某片区派出所所长、以及接待办主任。因为亭长负责捉拿、押送盗贼刑徒,以及公务接待。

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在这个时候,两人还地位悬殊,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一个是最基层的小人物。但即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却是翻天覆地的命运转换。

在秦始皇手中,第一次形成了真正统一的国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概念已经接近于现代了。但是我们不妨再等一等。为什么呢,因为秦帝国的国土面积,离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面积相比,只有五分之二。另一个原因是,“大一统”的思想还远没有形成。毕竟,在秦始皇之前,战国割据战争了数百年,而秦的统一,只维持了不到二十年。

真正让中华民族形成“大一统”思想,让“家国”情结根深蒂固在每个人心中的使命,还要交给那个基层公务员刘邦,和他的子孙建立的汉朝去完成。

我们现在的家国情怀,如前所说,有一个原因是对家、对乡土依赖的推而及之,另一个原因则是享受了国家发展的红利。我们普通百姓,最喜欢最迫切的期望,就是生活安定、一切安好。

有一句唐诗,叫做“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在哪里呢,在今天的甘肃敦煌。这句诗的意思是,玉门关外是遥远的、苦寒的地方,连春风都吹不了那么远。在唐朝的时候,玉门关外,就是河西走廊、西域十三州,自汉朝以来,就一直受中原王朝的保护。但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因为自身难保,无力顾及,十三州被吐蕃占领了几十年。其中一个州叫做沙州,这几十年里,每次有大唐使者路过此处,沙州人都会老泪纵横地拉住使者,问:大唐皇帝还记得我们这些陷落的百姓吗?

这些百姓并没有离乡背井,但仍然心系大唐,或许,这就是中国普通民众的归属感和家国情怀。

时间有限,今天的分享就在这个小故事里结束。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