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游击战争是粟裕的炼狱。
1
1934年7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已经持续一年,中央苏区的高层都明白,这次反围剿战争已经没有胜利的希望。
再打下去,所有人都要折在这里。
为了争取一线生机,苏区高层准备战略转移,带着红军和机关部门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后来我们把这件事叫做长征。
但是有个问题很重要,苏区整体转移撤退,国军肯定从四面八方围上来,和狗皮膏药一样咬住不放,红军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最好的办法是派出一支部队深入敌后,除了替主力红军吸引火力,还能给苏区转移争取时间,而历史经验证明,这种部队的结局基本不会太好,有少数人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什么都别说了,这是一支炮灰部队。
被选中的部队是红七军团。
7月6日,李德等高层领导接见了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宣布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用一个半月时间赶到皖南,建立抗日根据地。
粟裕以为真的要北上抗日,根本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多年以后地位高了,看到两份绝密文件,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
寻淮洲是秋收起义培养起来的骨干成员,1912年生于湖南浏阳,1933年就成长为军团长,虽然比林彪晚一年做军团长,却比林彪年轻的多。
要是没有后来的事,以寻淮洲的根正苗红,前途无可限量。
而乐少华则是留苏学生,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工作,正好赶上王明和博古等留苏学生夺权,所以乐少华也神经兮兮的,成天骂这个整那个,想在红七军团树立权威。
粟裕和寻淮洲的关系好,有次在前线打了胜仗,跑过来问寻淮洲要不要追击,寻淮洲说必须追啊,旁边的乐少华没说话,粟裕以为乐少华也同意,就准备去追击了。
结果乐少华不乐了。
他大骂粟裕:“他妈的,政治委员制度不要啦,问过我的意思没有?”为了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权威,便反其道而行之,不让粟裕追击敌人。
说这些的意思是红七军团内部不齐,这样的部队顺风仗都不一定能打赢,更别说孤军深入敌后了,从一开始,这次作战行动就有隐患。
而且红七军团的人员装备也不行。
全军团只有6000人,其中2000是新补充的战士,基本没什么战斗力。于是战斗力强的4000人编成3个师,其余的人挑着几百担宣传品,准备沿路宣传红军的政策。
最坑爹的是,6000人的红七军团只有不到1300支枪,其他人的武器是梭镖、大刀等冷兵器。
还真是一支炮灰部队,简直了。
他们出发以后,接到的第一个新命令是攻击福州……用脚后跟想想也不可能嘛,这么一支装备简陋的部队,怎么可能攻下大城市福州?
战斗失败了,损失不少,寻淮洲和粟裕等人发电报,请示能不能在福建休整一下。指挥军事的博古和李德说不行,你们休整下来还怎么完成任务,继续向北方前进吧,到江西东北部找方志敏。
总之行军过程很乱,和西路军差不多。
而有“最后决定权”的政委乐少华,王八吃秤砣似的,不管寻淮洲和粟裕怎么说,都要坚决执行错误命令。
所以11月初和方志敏会师的时候,红七军团只剩下3000人,和方志敏的部队合编为红十军团。
方志敏是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是军团长、乐少华是政委、粟裕是参谋长,只有寻淮洲被降职为师长。
红十军团的作战任务,依然是北上创建根据地,然而部队走到安徽黄山的谭家桥附近,遇到国军补充第一旅,大败。
寻淮洲也在战斗中重伤牺牲。
随后便是红十军团的残兵败将四处转战,希望摆脱追兵找到一条生路,当部队走到南华山附近的时候,参谋长粟裕说赶紧过山再休息,军团长刘畴西说部队太累了,休整一夜再走。
么的办法,粟裕和方志敏带着800多人先走,第二天早上,刘畴西和军团主力想走的时候,已经被堵死了。
经过一番血战,军团主力绕过封锁线,到了方志敏的老根据地附近。已经走在前边的粟裕和方志敏说,快点行军别特么拖了。
刘畴西传话过来,休整一晚上再走。
粟裕和方志敏要气死了,作战的时候分秒必争,休息你老妹……方志敏让粟裕带着部队先走,自己回去带主力快点过来。
结果方志敏、刘畴西和2000名红十军团战士,被敌军包围在怀玉山,再也没能出来。
此时已经是1935年1月16日。
千里之外的贵州遵义正在开会,毛泽东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崛起之势不可阻挡。
而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至今,两支红军部队转战6个月,失败接着失败,炮灰倒是做了,却没有完成吸引火力的任务。
只有粟裕带着500残兵走到浙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和刘英出任军政首长。
自此,粟裕开始一场凤凰涅槃的血火磨砺,他也记住了那个击败红十军团的敌人:
补充第一旅的旅长王耀武。
image
王耀武
2
我们之前说过一个话题:书生为什么玩不过社会人。
倒不是宣传知识无用论,而是说书生的普遍成长路径,往往是在既有秩序里按部就班的上升,做好自己的事,再有点小机遇就差不多了。
但是在秩序崩溃的乱世,书生的这套东西完全用不上了,因为秩序都没有了,你按部就班什么劲?
社会人是在秩序外野蛮生长的,没有任何规矩束缚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摸索,赢了万事大吉,输了人头落地,所以他们特别适合乱世的环境。
而且这种环境特别锻炼人的能力,虽然淘汰率很高,可一旦成功出线,基本是人中龙凤的能力。
现在创业成功的人,往往比朝九晚五上班的员工有气场,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当然,如果书生做了社会人,并且成功闯出一条道路,那才是逆天了。
说回粟裕。
粟裕以前在红军作战,相当于按部就班晋升的员工,能不能捞到锻炼和升迁的机会,基本靠运气。虽然他积累了8年军事经验,职位晋升也只能说正常。
但是带着500残兵进入浙江以后,粟裕便成为没人管的孤魂野鬼,能不能活下去,并且保存革命战争的火种,全靠自己的本事。
粟裕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冲。
解放战争的历次战役也证明,粟裕喜欢冒险却一击必杀的指挥风格,正是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磨砺出来的。
这三年的游击战争对粟裕太重要了,以至于在《粟裕战争回忆录》里,他一句话都没有说淮海战役,反而对三年游击战争情有独钟,足足写了12篇。
那粟裕到底在三年游击战争里学会什么?
我以粟裕的回忆录为准,简单找出三条主线,明白这三条主线,也就明白粟裕的成长历程了。
第一是独立创建根据地。
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打游击,没有根据地是不行的,古代农民起义很难成功,最重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地。
所以毛教员反复说,打仗只是红军的军事任务,战争结束以后,红军还有建设根据地的政治任务,也就是军队党必须帮助地方党。
在井冈山工作8年的粟裕,也学到这个知识点。
他带着几百人刚到浙江南部,便开始打土豪分田地,让经历血战的残兵有了休整的地方。
但浙江是国府的核心地区,经过多年宣传,农民不太信任红军,听说红军来了,都跑到山上去躲避,导致粟裕的部队出门找不到向导。
于是粟裕想了一个办法。
他让侦查员化装成农民,混进当地人躲藏的地方,边跑边喊“红军来啦”,跑出来之后侦查员拦住他们,让他们给带路,并且每十里路给一块银元。
浙江农民挺开心,只是带带路而已,就有银元赚,不拿白不拿。
这么几次下来,浙江农民也发现了,红军并没有政府宣传的邪恶嘛……软硬两种手段一起上,军民感情逐渐升温。
到1935年9月,粟裕已经在5个县之间,建立起方圆百里的根据地,挺进师扩张到2000人。再过一年,根据地扩张到30几个县境内,挺进师和地方部队加起来,足足有数千人。
而且在大根据地之外,粟裕还有零散的小根据地,以及“白皮红心”根据地,也就是表面上是国民政府,实际上政府人员都在给粟裕做事。
那时的粟裕不到30岁,我只能说一句佩服。
小型根据地的战术,只能是游击战。
原本挺进师的500人不懂游击战,粟裕就把他们分成无数小股部队,以3天为期限出去打游击,等游击队能适应3天的游击战强度后,再以5天、10天、15天为期限,让游击队出去练兵。
经过几轮练兵,粟裕的挺进师能在30几个县游击,生存空间就大多了。
第二是战术锻炼。
粟裕在国府的核心地区作战,国军的实力特别强,相比之下挺进师就有点寒碜,粟裕感觉游击作战不能硬拼,只能快速找到敌人的七寸,用最强的火力攻击,给敌人造成最大伤害之后迅速撤退。
而且在作战的过程中,必须用谋略,只要可以赢,什么谋略都能用。毕竟脑袋都别在裤腰带上了,还管什么仁义道德。
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脑子快不快。
所以粟裕总结了几条作战方法:
以最小的牺牲换最大的胜利。
不在消灭敌人而在消磨敌人。
支配敌人,掌握主动。
积极进攻,绝少防御。
反敌人之道而行,竭尽欺诈之能事。
一切作战行动必须迅速,犹豫就是等死。
看到这几条作战方法,你就知道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粟裕的游击战争经验,无限倍放大而已。
林彪用兵谨慎,是常年保卫中央机关,必须谨慎。粟裕用兵奇谲,是常年在敌后作战,不能不耍诈。
如果粟裕和林彪一样用兵谨慎,在电视剧里活不过第一集。
第三是政治水平飙升。
刚到浙江“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粟裕就发现一个问题,继续和以前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土豪,虽然可以缓解暂时的困难,但不利于和其他阶层合作。
挺进师是一支孤军,想在浙江生存下去,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敌对力量,想方设法壮大自己的力量。
粟裕的想法,恰恰是中央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到1937年9月的时候,国共两党基本谈妥合作意向,粟裕在浙江南部的游击根据地,消息很封闭,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
但是根据地附近也有消息,说共产党投降红军被收编了。粟裕一听就明白了,共产党不可能投降的,肯定是战争结束国共合作了。
于是他派部队化装成国军,到龙游县溪口镇问镇长:“我们在山区剿匪,现在奉命开赴抗日前线,要给县长打电话了解情况。”
电话打通,县长告诉他们:“国共已经合作了,不用剿匪了,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开拔抗日了……”
粟裕在山沟沟里,凭几句传言就判断出世界的变化,你说是不是实践出真知吧。
三年游击战争,粟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在敌后战场活下来,还把自己打磨成一柄杀人的利剑。
如果说长征是毛泽东的炼狱之路,那么三年游击战争就是粟裕的长征。
image
3
1938年春,新四军总部迁至皖南,粟裕奉命带部队到皖南集中,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的一个营,而粟裕出任第二支队副司令。
其他领导是谁呢?
叶挺是军长、项英是政委,四个支队长是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这些人的分量我们都知道,除了离开军队和犯错误的,建国后不是元帅就是大将。
而副司令是罗炳辉/傅秋涛、粟裕、谭震林、戴季英,其他几人的级别明显比司令差一点。建国后傅秋涛是上将,戴季英是河南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
如果粟裕和他们混在一起,显然不可能成为“第一大将”,甚至毛教员都有授粟裕元帅的意思。
数年后,粟裕能和陈毅并肩指挥军队,只能是政治上进步了,而且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进步的。
我们暂时离开战争,说一下这个话题。
早在红军时期,粟裕的短板就是没人大力提拔,导致不能在更高的岗位上锻炼,一直做师长或者参谋长之类的职位。
这种职位不能说不重要,而是在能力差不多的时候,谁做都可以。但是从刚到浙江的表现来看,红军时期的粟裕能力不差,做一个军团长也没什么问题。
可就是没人照顾啊。
南昌起义之后的林彪是连长,粟裕也是连长,然而短短两年时间,林彪成为军长,再过两年做到军团长,部队是朱毛红军的班底。
秋收起义之后的寻淮洲是战士,3年后成为师长,到1932年连续跳级,从师长到军长再到军团长。
大家的起点一样,能力也差不多,为啥差距这么大呢?
当然朱毛也很欣赏粟裕,只是欣赏的级别较低,不如林彪和寻淮洲而已。
而就在新四军时期,粟裕也遇到非他不可的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的番号,不久后我党重建新四军,陈毅做军长,刘少奇做政委。
新四军被重新整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共计9万人。粟裕被提拔为第一师的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兼政委。
提拔他的人当然不是陈毅,而是刘……他处于上升速度较快的时候,估计是发现人才难得,想培养成自己人。
一年后刘回延安,饶漱石接任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根据原则,饶才是最后说了算的人。
饶到新四军任职以前,做过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总工会宣传部长等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军事工作,甚至没有建设过根据地,也就是说,饶是空降到新四军的干部。
他怎么就能空降呢?
刘推荐的。
饶不懂军事,不能和项英似的包揽军政,所以他就尽量做一些后勤组织工作,然后选拔优秀军事干部,负责前线作战。
于是,刘提拔起来的粟,也成为饶的得力干将。
当然了,有人欣赏是一回事,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的磨砺,粟裕的作战能力也配得上别人的欣赏,他用一系列优秀战绩证明:你们没有看错人。
尤其是1943年陈毅回延安参加整风,粟裕进步飞快。
到抗战结束的时候,我党组建华东局,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根据地,饶是华东局书记,陈毅是副书记兼山东野战军司令,而粟裕已经是华中分局常委,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后来解放东南半壁江山的华野,就是山东和华中两支野战军合并起来的,至此陈粟才可以并肩作战。
1946年10月,毛教员给华野发电报:
“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复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具体什么意思,你自己品。
image
左一饶、左二陈、右一粟
4
时间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已经完全成长起来,那个让红十军团全军覆没的王耀武,也没有闲着。
谭家桥战斗结束后,王耀武就在蒋介石那里挂上号,以后有什么事,蒋介石都会想起王耀武。
1936年补充第一旅改编成51师,王耀武做少将师长。后来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合并成74军,俞济时做了几年军长升官走了,王耀武便是军长。
升官也没耽误王耀武打仗。
他带着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张古山战役、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抗战期间有名的大会战,王耀武基本都参加了,而且战绩非常好,得到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跟随王耀武南征北战的74军,也被锤炼成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战斗力非常强悍。
到抗战结束的时候,已经凭战功升为第二绥靖区司令的王耀武,移驻山东济南,负责全省的军政事务。
他带出来的74军,番号改成整编74师,师长是张灵甫。
这支部队用的是纯美械装备,除了山炮和迫击炮以外,还有美式冲锋枪、卡宾枪,无线电话机装备到连,实力和抗战时期一样强悍。
现在74军的战绩都被记在张灵甫名下了,感觉王耀武是打酱油的。
其实吹捧张灵甫的目的,无非是说张灵甫是抗日英雄,却被解放军击毙在孟良崮,然后引出八路军游而不击,专门杀抗日英雄。
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不必理会。
实际上王耀武是74军的灵魂人物,张灵甫才是打酱油的。
此时的王耀武和粟裕,都不是曾经的小军官了,而是位高权重的军队大员,一句话就能决定几十万人的生死。
解放战争的进程,又让他们在山东碰头,那好吧,14年前的血海深仇,也到了结的时候了。
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带兵北上,在山东灭了李仙洲兵团,王耀武气的大骂:“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让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啊。”
蒋介石也发现全面进攻解放区不行,便改成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陕北是彭德怀的战场,而山东是粟裕的舞台。
随后便是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0日,汤恩伯指挥第七军和48师向北推进,陈毅和粟裕决定吃掉这两支部队,然而第二天传来一份情报:“那两支部队都是吸引华野的炮灰,真正的主力是张灵甫的74师,他们准备直捣华野指挥部。”
大家都知道74师的战斗力,决定撤退,负责战役指挥的粟裕不同意:“不撤不退,改变计划打74师。”
不是主力么,老子打的就是主力。
粟裕把华野9个纵队分成两半,5个纵队主攻,4个纵队阻援,哪怕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打掉张灵甫的74师。
只要这支部队没了,国军的其他部队就好说了。
明白张灵甫的方位,粟裕派出叶飞和许世友,分别从左右两侧包围74师,张灵甫慌了。
原本74师两侧是有掩护部队的,也就是黄百韬的25师和李天霞的83师。黄百韬是老实人,只落后张灵甫30里,问题就出在李天霞。
李天霞是黄埔3期,和老长官王耀武是同学,而张灵甫是黄埔4期,属于小字辈。在国军的黄埔同学里,年级高代表地位高,那些黄埔一期是公认的老大哥,没人敢不服气。
黄埔4期的张灵甫,居然比李天霞的官职高,李天霞心里很不服气。
类似于现在工作20年的中年人,能服气一个只有20岁的年轻领导?工作的时候肯定不积极嘛。
所以李天霞应该在旁边掩护张灵甫,却走的特别慢,足足拉开100里路,为了交差,李天霞派一个连在前边占坑,意思是别管人数多少,反正我也到了。
张灵甫就这样被包围了。
他在绝境下想了一个办法,既然华野想吃掉74师,那74师就做诱饵拖住华野主力,其他部队再从外边反包围,反过来吃掉华野。
哪里做诱饵好呢?
张灵甫选中了孟良崮。
image
但是张灵甫失算了,国军是封建军阀部队,军官们有兵才有权,谁愿意为了救不相干的人,消耗自己的本钱呢?那才是脑子有泡。
就在张灵甫上孟良崮的时候,李天霞还给前线部队打电话,意思是千万别犯傻,有事赶紧跑。
而粟裕在三面包围孟良崮之后,又让王必成的6纵插入孟良崮南部的垛庄,占领74师的后勤补给点。
自此,包围圈已成。
阻援部队也很给力,黄百韬离孟良崮最近的时候只有几公里,却怎么都攻不进来。
战役到最后,从军近20年的陈毅都发怵,说永远不让儿子当兵,粟裕则是几天没睡觉,血压飙到220。
到5月16日,持续4天的孟良崮战役结束。
华野以12000人牺牲的代价,剿灭国军战斗力最强悍的74师,山东的战局彻底反转。
因为没有战斗力强悍的主力部队,整个军团是没有战斗力的,如果杂牌军能用人数凑出战斗力来,蒋介石也不用转进台湾了。
对于粟裕来说,则是报了14年前的血仇。
当年就是74师的前身部队,让红十军团死伤惨重,一万人的部队,只有粟裕带着500人逃出来。
如今世道变了,粟裕指挥十几万大军,把74师灭的干干净净。
而国府把山东分割成4个绥靖区,王耀武的第二绥靖区只有24个县……果然是没有兵就没有地盘,这波操作很国府。
1948年9月,粟裕再次围点打援,指挥32万华野部队包围孤城济南,并且亲自拟定作战口号:“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王耀武只有11万杂牌部队,好不容易飞到南京向蒋介石诉苦求援,也只要到一个团。
嗯,国军的老毛病了,谁都见死不救。
而且发现打不过解放军,负责济南西部防御的吴化文直接起义了。
9月24日,解放军进入济南城,王耀武化妆出逃,在寿光县被俘虏。
那时的粟裕,可能会想起寻淮洲和方志敏,然后在心里说一声:
“终于给你们报仇了。”
image
5
1898年“戊戌变法”的时候,维新派在湖南办了一所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谭嗣同任中文分教习。
这所学校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有个学生叫蔡锷,说起来,蔡锷是梁启超和谭嗣同的学生。
名满天下的谭嗣同还有一个学生——杨昌济。
正是1898年,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随后谭嗣同被捕入狱,遇害前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死了。
但是十几年之后,蔡锷已经成为云南都督,朱德也在滇军服役,跟着蔡锷作战的时候,朱德逐渐学会打仗,他自己说:“指挥3、4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
杨昌济在湖南,费尽心血培养出毛泽东。
image
1928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保留下革命的火种,而朱德和毛泽东的麾下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在井冈山跟着朱毛学习成长。
后来,朱德和毛泽东培养出林彪、寻淮洲,寻淮洲牺牲后,参谋长粟裕又继续向前冲。
正是林彪和粟裕,指挥两支战斗力最强的野战军,完成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至此不禁想到四个字:
薪火相传。
来源:温乎 微信号:wenboling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