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神童」长大后反而不那么优秀?

作者 / 小青呢
因为神童其实是可以量产的,有公式。

古往今来,神童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热门话题。我们普罗大众对神童的心态是很微妙的,或者换句话说,主要是因为像我这样的咸鱼也还是有梦想的——

说不定自己本来可以是神童只不过被耽误了呢,

说不定自己的子女可以培养成神童呢。

翻翻中国历史,神童多,是很多很多的那种多,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我发现,其实概括来看,也就那么几个套路。而假如我们父母都是产品经理,把孩子当作一个神童产品来运营的话,神童的卖点没别的,就那么四个。

来聊聊呗,包教包会。

第一个卖点:超强记忆力

操作神童最简单的一个卖点就是记忆力。

小孩子短时记忆力好,经常比成年人好,更有的小孩子记忆力尤其好,尤其让成年人惊诧,一番运作之下,就可以成为神童。

比如汉代的贾逵,五岁了还不开口说话,他家邻居家经常有读书声,他姐姐就抱着他隔着篱笆去听。贾逵居然都默记了下来,后来一能说话,就背诵如流,长到十岁的时候,能暗诵六经,成了神童。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是这个原理。路边立了一块碑,他和别人一起看那个碑文,之后别人问他,能背下来不,他说能,果然就背得一字不差。

南朝的顾野王七岁读五经,南宋的张九成八岁颂六经,他们被称作神童出名,也都得力于出众的识字能力和记忆力。

到民国,出了个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也是记忆力不凡,两岁开始认字背诗,三岁能识 800 多汉字,背诵 100 多首唐诗,到了四岁时已能熟练地吟诗作对,据说差点成了溥仪的伴读。

这一类神童运作起来是最便捷的一类,因为一目了然嘛,能背书就神。至于能打造得多神,一个是看这位小朋友的天赋记忆力到底有多高、记忆力高峰到底能持续几年,另一个就是看运营,能不能尽可能多地让小朋友背,尽可能多地展示,这些就靠产品经理的运营能力了。

甚至这一类神童的运作还可以更取巧。比如把背诵的内容创个新,人家背唐诗三百首,咱们背成功学,这样,一下子就可以打造出四岁的成功学大师,就可以点化像我这样的咸鱼,老厉害了。

还有一个巧妙是出书。这个巧妙古往今来,人们都变着法儿地用。

出的书可以由父母写,就写怎么生出和教出这么厉害的小孩子。

也可以由神童自己写。神童自己写的话,可以很有诚意,比如我小时候学校统一订购过一本书叫《作文起步》,作者是一个六七岁的神童,那本书就是汇编她日常写的作文。

也可以不必那么有诚意,比如刚才讲过的那个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6 周岁就出书了,书名叫《四书白话解说》,书名看着就不明觉厉——用白话解说四书。至于内容,神童自己写了一点,然后他爸爸找人拼凑,全书署名只有这位神童。

这个办法很多人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的同学还在花版面费买论文刊发,有个同学已经跟她的研究室爸爸联合出专著了。

不过,话说回来,以记忆力取胜的这一类神童,其后续发展其实是最不稳定的。至于后续发展问题,咱们后面再专门聊。

第二个卖点:奇葩,奇葩,你说的最奇葩

儿童天生没有刻板印象,没有因循守旧的陋习,所以经常能语出惊人。从这一个特点出发,也可以打造神童。

这类神童在《世说新语》里记载最多。比如那个让梨的孔融就很典型。除了让梨以外,这位仁兄流传下来的神童事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有一次孔融在发表神童演说,在座众人都赞叹个不停,可其中却有一个像小青这样不识相的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小朋友马上给予暴击驳斥:“那你肯定是小时了了的那种人了”,怼得那个二愣子哑口无言。

还有一次,孔融去拜访当时的大 V 名人李膺,李膺因为名气很大,求见的人太多,所以交代了门房——除了当世名人和亲戚以外,一概不见。孔融小朋友淡淡定地跟守门人说自己是亲戚,从而见到了李膺。见面后,李膺问孔融,你是我哪门子亲戚?孔融说,我的祖先是孔子,你的祖先是老子,所以咱们是“累世通家”。这话出自一个十岁孩童之口,好像很少见的样子,据说使李膺及在座宾客大为惊奇,引为神童。

孔融的儿子也被赞为神童,最出名的事迹就是那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说孔融得罪了曹操,想着能不能让曹操就只收拾自己,别祸及家人,但这个妄想被他儿子一句话给打破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后来果然应验。

跟孔融同时代还个神童叫黄琬。黄琬的祖父是个太守,去找太后汇报工作,讲到刚发生不久的日食,一时词穷,不知道如何形容日食,这时 7 岁的黄琬就在旁边出主意:“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然后太后和众人就夸赞这个小孩是神童。

其实,小孩子的奇思妙语真的不少见。我闺蜜的儿子就经常爆金句。但为什么闺蜜儿子没有被当作神童,而孔融、孔融的儿子、黄琬他们就以神童出名呢?

所以,读者应该也看出来,打造这一类神童的关键是舆论,是包装。包装的思路一般是从小孩子的这些妙语金句出发,渲染出他未来必然了不得的结论。这样一来,人们就觉得,既然以后肯定了不得,现在好像也很厉害。既然现在很厉害,以后必然了不得。如此往复论证,渐渐渲染成为一种定论。

同理,很多后来做官或做生意很厉害的人,就会传扬出他小时候就是神童的故事。

比如狄仁杰的神童故事。史书上说,狄仁杰小时候,有一次,狄家门人被害,县吏来调查,众人都去接受查问,只有他始终在屋内读书,不去回话。县吏来责问他,他就回答说:“书卷之中,圣人备在。我尚不能与之接对,怎么会有空去理会你们这些俗吏?你们又怎么能责备我?”登时把县吏噎得说不出话来。

书上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狄仁杰从小就很有气魄。但这事儿要换做是我闺蜜儿子,这样回答派出所民警,估计要被他妈妈打一顿。

当然,这一类神童一般确实是思维敏捷的,如果不仅仅把这种思维敏捷用在耍嘴皮子上,就更让人信服。比如曹冲称象,就真得服。

第三个卖点:时代弄潮儿

刚才讲的那两类神童,在历史上经常都有好出身,平头老百姓很少。但现在要讲的这一类,对普通老百姓的机会就大一点,这跟接下来后面要讲的那类专业路线神童也不同,那一类一般就要具备专业家庭背景条件。

这一类神童的特点就是,符合了一时的社会风尚。

曾经有学者研究了各个朝代的神童,然后将神童分为五大时代类型:

夏商时代:君王型神童
西周、春秋时代:礼仪型神童
战国时代:谋略性神童
汉代:尚德型神童
唐以后:尚文型神童
可以看出,不同时代判定神童的标准是不同的。当掌握话语权的统治阶层需要时,总有些许光能打到普通儿童身上,将他们捧上时代的浪尖。

这,就是平民儿童的机会。

比如汉代,汉代神童普遍属于“尚德型”,这个时代的神童大多敦行孝悌,黄香就是被捧上时代浪尖的其中一个。《后汉书》里说,黄香九岁时母亲离世,黄香对母亲异常思念,整日十分憔悴,周围邻里都说他至孝;黄家家境贫寒,黄香辛勤工作,尽心奉养父亲,夏天酷热时,就用扇扇凉父亲的枕席,冬天寒冷时,就以身体暖和被席。他的故事成了个典故,叫做“黄香扇枕”。有了他的故事,人们就感到那个时代的社会当真讲求至孝。

到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起,社会上时兴玄谈,这一时期的神童就妙语连珠。才几岁大的晋明帝说出“日近长安远”这样的妙语,寄托了一代人的愁绪。

到了唐代,国家设置了“神童举”,专门以儒家经典来考察儿童,从而出了一大批不满十岁就当官的神童。

成为神童,具有肉眼可见的实际利益,这驱使着天下父母按童子科的要求来训练自家孩子,于是,从三四岁,甚至更早便开始训练儿童,向他们灌输大量的儒家典籍,强迫他们念经书、背古诗、作对子。国家的考试内容决定了,选出的神童只能是这些在文学语言方面相对突出的孩子,比如骆宾王等,而其他方面有突出天赋的孩子丝毫不彰。

甚至到了宋朝,出了一个三岁就当官的神童蔡伯俙,宋真宗亲自面试,让他诵诗作对,然后给了他一个“秘书省正字”的官职,还为他写了句诗叫做“三岁奇童出圣时”,就是说,自己治理天下治理得太好了,是圣人的时代,所以出了三岁的神童。也堪称社会风尚造神童的典范了。

而这个三岁就当官的神童后来如何呢?书上说:食禄七十余年,寂无所传。

这一类神童的造就逻辑,是在很多领域都适用的逻辑,说白了就是,在风口上,佩奇也能飞起来。而飞起来的关键在于——故事性。

是的,归根到底,这是一类讲故事的神童。故事性,是这类神童的关键。

前些年大家乐于报道的“五道杠少年”,其中就包含了巨大的故事性。我小时候学习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救火英雄赖宁,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丝毫不尊敬、不尊重和批评的意思,只是陈述这个现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如果有家长想要专门打造这一类神童,要么要深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领悟社会风尚;要么,就是看运气,也许风会吹到你家孩子脸上。

汉代熟读《孝经》的儿童,在汉代可以受封神童,在今天则多半不行,为什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风尚亦如此。

而如何理解当下的经济基础呢?有家长认真思考过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逻辑吗?我们这些老母亲天天追逐育儿经,但或许,也该停下来,想一想。

我认为,几年前我们还在追捧的神童,甚至当下我们仍在追捧的育儿价值观念,很快就会被颠覆。

从右到左,中间阶层的家长最容易动摇,这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就讲明白的道理。

第四个卖点:专业路线的杰出少年

除了刚才提到的三类神童,说到神童,还必然被点名的就是莫扎特、陶哲轩。在我看来,他们其实是同一类,小青概括为:专业路线的杰出少年。

这一类神童必然背靠一项专业,比较常见的有音乐类、美术类、数学类、竞技体育类。

这一类神童往往具有家学渊源。

这不奇怪,早在西周,专门技艺就已经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内部传承的了。

封建时代的仕宦之家,更是大都有世代家传的家学教育,如精通某一经术,或者在文学、史学、天文、历算、医学等某一方面有绝艺,就视作“传家宝”,世代相传。甚至为官也有为官之道,能够上升为一门不外传的“学问”,对于在官场上如何做人、如何避祸、如何夤缘、如何与同僚和上司处好关系等为官要术,都有专门传承。

只不过,近百年来中国时局激荡,我们今天的人儿往往忘了,抑或是直觉下以为没有这回事。但我们直觉下以为如何,都不妨碍这一类神童不断涌现。

外国的莫扎特,虽然 36 岁就死于贫困,但其音乐天才跟家世的关系已经太多人论证过。

数学神童陶哲轩,父母均毕业于香港大学,父亲是儿科医生,母亲是物理和数学专业的,曾做过中学数学教师,父母于他两岁时发现他的数学天赋。

还有有一段时间网上炒得很火的一个 ins 上的小女孩,才四岁,其色感、颜料的运用,就已经极美,她有一个插画师妈妈。

因为家长有专业认知,因此懂得发现孩子那些可贵的闪光点,并给予赞赏和激发。

这些都是国外的孩子。我们国内也有这样的情况,家庭氛围对于培养这一类神童至关重要。

不过,除此以外,中国家长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是中国家长愿意付出巨大的牺牲,以自我的牺牲来替代“懂得”。中国家长可以不懂芭蕾,但是愿意陪着不满十岁的孩子去北京求教,去异国他乡受聘芭蕾舞团;可以不懂网球,但是愿意辞了工作、夫妻分离只陪着孩子一路打到国际赛事。或者,把小小年纪的孩子送到部队、体校等等。

这样,也曾经培养出了大量这类别的杰出儿童。但是,这种方式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个是,孩子的心理成长问题,看过电影《她比烟花寂寞》的读者、或者了解过郎朗跟父母的纠缠八卦的读者,应该会明白我的意思。

还有一个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或许已经可以开始考虑,这个方式是不是一个有效率的方式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神童,究竟神在哪里

以上四种神童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神童就交叠了几种类别,用了好几种路线。但不管怎样,其实都脱离不了一个关键点——

神童,归根结底,其实是话语权的问题。

记忆力出众的孩子发推文、出畅销书,标新立异的童言童语包装为警世恒言,时代弄潮儿开宣讲大会,专业家庭出身的小小孩童导演严肃的歌剧大作,都是一样的逻辑——当孩子处于话语权的体系中心,他就可以成为神童。

就是这么简单。

而神童到底可以神多久,能不能一直神下去,也跟话语权体系息息相关,有的孩子一时因缘际会,被举为神童,接下来如何,还要看自身的素质与下一次的话语权中心、下下次的话语权中心是不是匹配。

这种话语权体系很多,比如一时的社会潮流,比如学生时代最直观的考试分数,比如公务员的官阶、做生意的财产、体育赛事的成绩、芭蕾舞演员的身体条件和素质。这些,还属于较为直观的,而很多封闭圈子里的话语权规则,就更有其圈子本身的潜规则,圈外父母看不懂的。

所以,作为父母,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别人家的神童、牛娃;到底应该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家的孩子呢。

《道德经》里有句话叫做: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