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飞将军”的魔幻一生

老习惯,博主只谈史实,不做评价,大家看完,自然也就明白了。顺便通过故事看人物,通过人物看组织,毕竟到最后,所有的对决都是组织形式的对决。

孙元良是国军中著名的“飞将军”。有这么个浮夸外号,不是说孙将军勇敢善战,像龙城飞将那样一夫当关阻挡日军,而是说这货是个逃跑专业户,不管多难,总能跑出来。他前后从日本人重兵围堵下逃脱升天,后来又在淮海战役中突破层层防线,成为整个徐州战场逃出来唯二的两个将军之一。(另一个是李弥,后来去金三角贩毒了,我在这篇文章《罪恶土地上的罪恶之花 国军金三角贩毒往事》里说的就是李弥。)

孙元良战场表现这么好,而且寿命奇长,活到2007年才病逝——我天,从大清宣统一直活到阿扁时代,简直活标本,所以说:

如果我跑得足够快,日军追不上,共军也追不上,最后死神勉强追上。

这里就有个问题,孙元良是怎么做到的?他又和四行仓库有什么关系?我从头开始讲。

故事开始的时候是一片金色,因为孙元良跨入黄埔那天开始,老天已经在垂青他,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幸运的一生即将开始。

孙元良老家浙江绍兴,黄埔一期。

很多小伙伴可能对这个没感觉,事实上这两样是后续大发展的基础。蒋委员长的队伍中骨干是他们江浙同乡会,所以你想进入高层,除非像冯玉祥、李宗仁他们那样带着队伍过来——相当于带着团队入股。如果草根一枚,希望蒋委员长提拔,首先你得是江浙同乡,我讲陈诚时提到了,陈诚发迹,也是老乡关系,不是老乡不信任你。

其次是“黄埔一期”。这里也有个潜规则,黄埔缔造了后来中央军的中下级军官,但是国军班底形成于黄埔前六期,也就是说,你如果穿越回去,投黄埔得趁早;如果太晚了,坑都被占满了,你也就很难出人头地了。

小孙当年正是凭借这两样,即是浙江人,又是黄埔一期,再加上一些勇气,再加上叔叔本来就是川军中的大佬,属于上边有人,迅速上升。

蒋介石东征打惠州时,小孙头缠红布条,手持党旗,带着敢死队攻上惠州城头,立了功,当上了营长。当然了,这个操作风险大极了,惠州之战是黄埔学生军正儿八经的第一仗。惠州地势险要,号称宋朝以来就没被攻陷过。这次黄埔学生军硬攻惠州城,学生军的尸体塞满了护城河,大家如果穿越回去,打惠州一定要小心点。

不过这些年又有人说,惠州之战中,上城头的肯定有猛将陈明仁;至于有没有孙元良,非常难说,因为看到的人没几个,怀疑是孙元良自己编的。这个我们就不去管了,姑且认为“破惠州”这事是真的吧。

大家也看出来了,屌丝第一桶金往往靠的是赌。

然后就现了大眼。惠州之战之后就是北伐,北伐的事我在这篇文章《帝国政界往事,从炮兵连长到上将》里讲了,当时中国四分五裂,北方是北洋政府,南方是一堆不服管教的军头们,有湖南军阀、广西军阀、粤军等等。南方军头们准备团结起来北伐,不过各自心怀鬼胎,蒋委员长带领的黄埔军还没出广州城,来自广西的桂军和湖南湘军就已经拿下湖南准备收复武汉了。

蒋委员长非常着急,因为大家都议论纷纷,觉得你这北伐军司令也不行啊,看看人家桂军和湘军,再看看你,还一枪没放呢,你到底能不能行。

所以蒋委员长准备干一票大的,直接去进攻西南要塞南昌城。

南昌倒是迅速拿下了,不过随后就倒了血霉。因为南昌被黄埔第一师攻陷后,第一师进城后就跟闯王进京似的,各种欢乐,师长王柏龄当晚就去逛窑子,而军阀孙传芳的队伍乘着夜色一个反攻,黄埔第一师基本当晚就报销了,全军覆没。

当时孙元良是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听说队伍被夜袭,第一反应是来了个“土遁”。他自己跑得无影无踪,把队伍丢给敌人屠杀了,这时候就表现出了在“逃跑”方面满配的技能点,孙元良从次得了一个外号,飞将军。

出了这么大的事,蒋委员长能忍?

当然不能忍,一顿“娘希匹”,说要枪毙孙元良,然后就没然后了,很多人从那以后没看到孙元良,以为孙元良被枪毙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等大家忘了这事了,孙元良又笑呵呵回来了。

原来当时一堆浙江老乡求情,而且考虑到孙元良一直都是蒋的铁杆支持者,直接枪毙了让人寒心,蒋介石干脆让他去日本留学避风头,回来后官复原职。

其实这种行为吧,有个好处是蒋在兄弟们里边名声很好,大家都觉得老大能替自己担事情。但毛病也很明显,赏罚不明严重腐蚀队伍。如果做错事没被惩罚,大家就会觉得“和尚摸得为啥我摸不得”?队伍会越来越烂。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比如后来著名的韩复榘事件。韩复榘本人是西北军的人,抗战爆发前驻守山东,日本人进攻山东前,韩复榘跟手底下的人一顿商量,大家仔细权衡,觉得如果跟日本人硬拼,结局肯定是他们山东兵团全军覆没,山东沦陷。但如果不放一枪,退出山东,山东没了,但兵团保住了。兵团在,将来就可以收复山东。

但他们这么干,有两方面问题:

首先,一枪不放,把山东让给日本,日本会从山东拿到补给,然后以战养战,继续入侵其它地方。

其次,会大涨日军信心。信心这玩意是军队的灵魂,一支部队百战百胜,自然会产生一种“武运昌盛”的感觉,进而会在进攻时虎虎生威,防守时死战不退。而东北、热河、河北和山东这样一个个基本没咋打就陷落,对日军鼓舞非常大。

后来蒋委员长经过多方协调,说这不行啊,地方大员守土有责,从大清开始就形成了惯例,“失土者斩”,封疆大吏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将来还怎么教育全军?

大佬们都点头决定枪毙韩复榘,于是就把韩复榘骗到郑州给枪毙了。但老韩临死还在破口大骂说,丢了山东要枪毙,那为啥丢了南京没人被枪毙。而且不止韩复榘不服,几乎所有的大佬都不服。觉得蒋自己的嫡系打了败仗没人管,杂牌部队丢了防区就要枪毙。后来离心离德各自为战。比如衡阳保卫战中,国军中央军嫡系精锐第十军在成了苦战47天最终全军覆没,衡阳城周围的国军杂牌嫡系强势围观,就跟被围的是印度人似的。大家一致的感觉是你们第十军不是牛逼么,蒋委员长不是所有物资优先第十军么,你们自己打出来啊。在共军这边,这种事没法想象。

我们继续说孙元良。孙元良从日本回来后,傍上了顾祝同,很快成了旅长,随后成了88师的师长。

这个88师可能很多小伙伴不了解,但如果对中国近代军史熟悉的话,就知道这支部队不得了,这是德国人帮忙援建的三个德械师之一,我在以前文章也说过,蒋委员长有段时间跟德国人打得火热,卖给德国人钨矿、桐油、猪鬃。钨矿用来造穿甲弹,桐油用来给子弹和枪械防锈,猪鬃可以撸炮管刷军舰,都是关键战略物资。德国人帮国军搞国防军,委员长还派戴笠去德国学习德国人的最新特务小技巧,把儿子蒋纬国也派去德国学坦克。蒋委员长两个儿子,一个去苏联,一个去德国,媳妇是半个美国人,你看这搭配,服不服?

然后在1937年中日终于打起来了,我们知道,起因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跟大家以往理解不一样的是,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几乎没人觉得这事会引发全面抗战。因为在那之前,日本经常干这种事,挑起个小矛盾,然后谈条件,然后从民国那里占点便宜。

这次也一样,大家都觉得跟以往没啥差别。

当时蒋有两个选择,可以地方解决。就跟之前一样,签个协议,割让点领土,把事态平息下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党内绝大部分人建议他这么干。尤其是胡适,说打起来三月亡国,所以和谈比较稳妥,等再过几年训练了部队再跟日本打。

但是蒋自己已经认识到,中国老百姓受够了一让再让,如果这次再让步一次,可能自己就失去了合法性,所以果断准备跟日本人开一战。

关于战场为啥选在上海,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一方面是为了让国际上的大佬们看看中国人多英勇,也让列强看看日本在欺负中国,认为日本也会有所忌惮,我在这篇文章《侵华日军为什么想不开去找美帝了》里写清楚了,日军进攻中国,他们的石油和钢铁供应主要依赖美国,橡胶依赖英国,所以国府觉得如果美国人出手,日本人会听美英的。后来也正是日本外汇耗尽,美国不卖给它石油和钢铁,日本发动了珍珠港。

另一方面让日本人从东往西打,看地图就知道,南方山多,水网纵横,日本的相对现代化那么一点的部队在南方山地行走不便。

但是这几年解密材料发现日本人在做同样准备。日本人已经做了预案,如果爆发全面战争,他们也要直接进攻上海,拿下上海后直击南京。日本人当时估计攻陷南京后中国就投降了。

因为1870年普鲁士跟法国打起来了,日本人全程围观,当时就发现德国人先打了一个“色当战役”,全歼法军主力,然后攻入巴黎,法国投降。日本当时帝国大本营几乎所有参谋共同的梦想,就是在中国打出一个“色当战役”。日本高级将领们,比如松井石根一伙,极其盲目崇拜普鲁士军官团,走路都在学老毛奇他们普鲁士军官团的造型。

就这样,中日双方在上海打了起来。这场仗我就不细说了,因为过程非常少儿不宜,太惨了。因为1914年大家目睹了“一战”中重炮轰击重兵集结地会造成恐怖杀伤,各国军官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不能让大集团军太过密集地集中在狭小区域,那样一发炮弹可能会干掉一个排。而中国军官没见过“一战”战场,没经验,所以大家想想就知道了,60万人,那么小的一块地,面对日军空军和大口径炮舰的轰击,效果确实惨不忍睹。

所以仗打了三个月,国际上所有列强全部安静如鸡,决定不干预中国和日本的纷争。而国军所有主力部队全部被打残,失去战斗力,然后全线崩溃。

所以蒋下令国军撤出上海,但撤出之前希望孙元良的88师能驻守在闸北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旁边就是苏州河嘛,苏州河那边就是美英租界,蒋不希望让列强说中国丢下远东最大的城市跑路了,所以就让孙元良死守四行仓库,让列强看看国军的决心和意志,电影《八百》,说的正是这一段。

但孙元良有不同意见,认为这是个自杀任务,没必要把整个88师都搭进去,放一个团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所以就跟战区长官顾祝同沟通。顾祝同在国军里有“软耳朵老佛爷”的称号,人缘好,听啥是啥。他一开始觉得蒋委员长说得对,现在又觉得孙元良说得对,既然这样就留一个团吧。然后孙元良留了谢晋元的一个加强营,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而88师主力回南京了。

孙元良回南京后蒋委员长大吃一惊,纳闷说小孙你怎么回来了?我不是让你留上海吗?小孙说那啥,我跟顾长官沟通了,他没跟你说吗?蒋无话可说,这事也就过去了。

孙元良留在四行仓库的那四百人,现在众说纷纭。因为国府随后对四行仓库的事大加报道,宣传力度之大,把四行仓库描写成了斯大林格勒,上校军衔的谢晋元成了台湾历史书中的民国四大名将之一。

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传出,因为这些年一些研究者(而且是台湾研究员)发现,四行仓库在美英租界边上,日本人也不敢用重炮轰击,用步兵小队冲了几下,效果不佳,所以日本人留了几百人在边上围观;双方偶尔互相打冷枪,五天后四行仓库四百人撤入租界。国军死了十几个人,也有说死了25个;日本人一开始说是被打死两百人,后来日本人说自己死了一个人,伤了十来个。

博主把各种说法都给大家排列出来,大家自己选择信哪个吧。

随后就是南京保卫战。南京肯定是守不住的,这个不用想。当时高级幕僚会议上,国军上层形成三个看法:

以国防部为代表,他们的说法是不抵抗不行,抵抗又不是对手,干脆,象征性抵抗下赶紧跑。

另有一派说,干脆学习法国人;巴黎是不设防城市,南京也是,城里都是和平居民,日本人也不好意思动手;如果日本动手屠杀城里老百姓,美国人英国人会指责日本人。大家看出来了吧,国府一直有个指望外国人的毛病,然后外国人几乎每次都让他们失望了。

最后是非主流的唐生智。他说必须打啊,南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先总理灵寝所在,国家的脸面,不打是人吗?不仅要打,而且要抗战到底,blablabla……

蒋委员长说好主意,那你来指挥。唐生智本来是习惯性吹牛逼唱高调,没想到这次掉坑里了;想拒绝,可是大家已经纷纷表示老唐果然是党国栋梁,有你这样的人果然是国家之幸。

就这样,猪一样的唐生智担任了南京城防司令。这哥们战斗力还不如个哈士奇,战前没准备,战争过程中瞎指挥,也没留后路。后来的事大家知道,发生了南京大屠杀。

南京保卫战中,孙元良又犯了病,准备带队跑路。日本就是从孙元良的88军驻地攻陷了雨花台,随后炸开中华门,南京城陷。

当时孙元良故技重施,准备再跑一次来着,没想到被后卫部队用机枪给拦下了。拦下也没影响老孙施展绝技,随后孙元良脱离部队,谁都找不到了。

脱离部队后接下来这段时间他干嘛去了,众说纷纭。不过说的最多的一个说法是,孙元良通过金条买通妓院老鸨,藏在妓院里了。后来写日记的那个拉贝出手相救,从而躲过了南京大屠杀,而他的88师残部几千人,基本全部被日军给屠杀了,德械88师彻底完了。

南京保卫战之后,孙元良又被处分了一次,不过没过多久又偷摸启用了。原因嘛,一堆大佬一起保孙元良,这也是国府内部一直以来的毛病,互相包庇,防止下次自己出事了没人管。而孙元良不知道怎么做到的,蒋非常信任他,尽管一开始准备枪毙他,后来又不了了之,而且迅速又安排了工作,回去打仗去了。

孙元良在战场上最后一次表演,是在淮海战役。这个时候的孙元良已经干到了军团司令一职,考虑到这人能力不行,逃跑技能超常、贪污腐败的一个货色,竟然能干到军团司令,简直匪夷所思。不过考虑到他这样的人能当上军团司令,后来60万解放军把80万国军围杀在了徐州那一带,这事听起来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淮海战役的过程说复杂也复杂,可以写几本书;说简单也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

到了1948年济南被攻陷,国军已经没法跟共军正面打野战,白崇禧他们准备退到淮河一带去防守。当时国军中央军加上桂系,还有一百多万能打仗的老兵们,如果他们真跑淮河防守去了,1949年想解放还是挺费劲的。国军这个大撤退的计划,就叫“徐蚌作战计划”。

不过这个计划很快就被识破了,倒也不是因为间谍有多厉害。间谍这玩意被这几年电视给玩坏了,真实情况没那么玄乎。

当时国军在北方节节败退,肯定会像东晋南宋南明一样退守江南嘛,当时连北方窑子里的窑姐们都在打听消息国军啥时候跑,大家稍微有点觉悟的都看出来了。突然有一天国军政府高级官员的家属开始跑路了,大家知道时候到了。

淮海战役的过程,就是共军围住了国军一个正在南撤的军团,国军其它军团过来救,没救出来,也被围了。其中就包括孙元良的16兵团。

被围了怎么办?跑呗,随后蒋委员长让杜聿明回去组织大撤退。杜聿明把作战计划安排下去之后,大家都心里有数。比如十三军团的军团长李弥,后来金三角贩毒那个,他就安排砸掉电台,担心逃跑过程中收到新命令不让跑。

李弥自以为自己思考已经足够周全,谁能想得到,蒋委员长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让他们别跑了,回去继续作战。但是给他们发电报发现没人理,然后机灵一动,给他们空投了一堆指令。指令装在一个红箱子里,后边挂个小降落伞,军人们看见这玩意如果不去捡会被军法处决——就在淮海战役发生过国军用了好几条人命捡回来空投箱,发现里边装的是南京孩子们写给前线军人叔叔的感谢信。

所以突围兵团收到指令都停下了,唯独孙元良的队伍还在乱跑。一打听,大家暗暗感慨还是飞将军牛逼,因为找不到人了。原来孙元良跟随蒋委员长多年,早就知道蒋这个毛病,听到突围命令,就让把电台砸了,并且下令不准捡空投。不过飞将军逃跑经验丰富,很快意识到还有一个风险,就算不捡空投,万一杜聿明长官派人过来直接联系怎么办?

所以干脆乔装改扮,脱离队伍,一路向南,躲过了国军自己人的盘查;然后化妆成农民,穿越无人区,躲过了解放军的军事封锁线,以及民兵的盘查线,最后跑南京去了。

等他到了南京,听说大家正准备给他开追悼会,老孙笑呵呵地出现的时吓了大家一跳,到此彻底逃出生天,而他的其他兄弟们,从军长到师长,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这让我们不得不说,孙元良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随后就是大陆山河变色。淮海战役绝不仅仅是埋葬了国军的60万精锐。而是最后的精锐,国府很快就败退大陆。

到了台湾后,孙元良他们一伙基本都遭到问责,很快都被赶下了台,换上了小蒋的人。不过孙和其它人不一样,其它人由于经验不足,逃台的时候带的东西严重不足,或者带的东西有点错位,比如有些大佬带了一堆占地方又值钱的古董,到了台湾才发现一文不值,孙元良带了不少美元和黄金,而且还有投资眼光,开了个厂子,续了一房姨太太,过得有声有色,后来家里出来秦汉这个儿子——家境好才能培养出明星来嘛。

孙元良的最后一次上场,是80年代日本人鼓吹没有南京大屠杀。孙元良作为爱国将军,毫不犹豫站出来指责日本人的拙劣谎言,并且表示南京大屠杀时孙本人就在南京城中妓院内,亲眼目睹了大屠杀,这一举戳穿了日本人的无耻谎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

死后一直风平浪静,直到最近突然在微博上又火起来,并且事迹变得广为人知。关于孙元良的整体评价,微博上的一个博主的说法非常有代表性:

“这几天大家怎么都在黑孙元良?”

“怎么黑了?”

“他们竟然把孙元良做过的事说了出来。”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