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气质

作者:柴静

1

小时候,我想过一个问题“什么叫气质?”

有个同学很严肃地回答我,听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有气质,我找了个磁带,听了半天,没听见什么叫气质。

当时《读者》上有个台湾的“傻大姐信箱”,经常回答各种人生困惑,有一次有人也问“什么叫气质?”

大姐回答得很抒情,“气质就是春雨的沛润,夏风的迤逦,秋日的甜美,冬云的飘逸”

我盯着这几个排比句琢磨了一会儿,就放弃了这事。

2

前阵子吃饭的时候,有位男同志中途来了,一见刘瑜,握手寒暄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么说,您是一个新保守主义者了?”

刘老师刚从剑桥回清华教政治学,这位同志可能认为总算找着了一个能用术语对话的人。

整个一晚上,他都雄崌一角,说着各种洋气的哲学和政治派别,说到外国人名就上英文,弄得本来八卦的饭局气氛全无。

我想起刘瑜前不久一篇文章,意思是爱说教的人不爱直视人生经验,特别爱翻山越岭,比如明明是推销专制思想,但不说“董仲舒说”或者‘张春桥说’,非要说“施密特说”。

她写,“你可能会问,施密特是谁?——这就对了,如果你也知道了施密特是谁,好些人还怎么用它装神弄鬼?”

3

伯林是个有名的哲学家,有人敬畏地问他“您认为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老头子说“根本没这玩意儿,什么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都是任意武断的概念”

那人又问,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他说了个故事,有个教哲学的老师给学生上第一课,说“你们当中有人要当律师,有人当官员,有人当士兵,我说的东西,对于你们要训练的技能,不管在哪方面都没有丝毫用处。但有一点可以向你们保证,上完这个课,你们总能看清人们什么时候在胡说八道。”

人生是场马拉松,重要的是坚持跑下去

?‍♀️人为什么要奔跑?

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在《天生就会跑》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奔跑是人类能够生存下来,分布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基础。奔跑可以带来食物,也可以避免自己成为食物,可以找到心仪的伴侣,一起追寻新的生活。你必须爱上奔跑,否则就不可能活下来,更不可能有机会去爱别的东西。奔跑时我们所爱与所渴求的,是藏于血脉最深处的遗传。”

图片

是的,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当人们不必再为生存奔跑,便会渐渐忘记奔跑的初衷和必要。但越是不想跑、不必跑,就越是要跑、并且跑得更久,因为奔跑与生命息息相关——奔跑让人活成更好的自己。

01

每提高0.01秒,都是生命在燃烧

2018年6月23日凌晨,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马德里站,在顺风0.2米/秒的前提下,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1夺得男子100米冠军,刷新了黄种人百米跑纪录,追平了由来自卡塔尔的选手费米·奥古诺德保持的亚洲纪录。

数字是冰冷的,数字背后的付出是滚烫的。在知乎,有人援引这条新闻提问,“100米短跑想提高0.1秒到底有多难”。苏炳添本人亲自下场回答,“那太难了。0.1秒可厉害啦,提高0.01秒都有点难。我从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时间吧”。

图片
图片来自微博@苏炳添

真正的较量都是纤毫之争。普通人眼中已经足够短促的0.1秒,对世界冠军来说是顶级难题,需要花费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成。而苏炳添只是千千万万的跑步运动员之一,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运动员,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只为能有0.01秒的提升。

赢得顶级荣誉是需要天赋加努力再加运气的。或许99.99%的运动员永远不能刷新世界纪录,也没有机会站在最高领奖台接受万众欢呼,但他们在赛场之下的汗水证明着,提升0.01秒的价值绝不只是为了赛场上的荣耀,更重要的是,提升0.01秒的过程见证着人类坚持奔跑的意义——超越体能乃至人种的极限,刷新世人关于肤色乃至性别的刻板印象,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02

生活的动力,源于每一次前行

除了专业运动员,选择奔跑的还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而且每个人奔跑的缘由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不得不跑。工作性质的要求,生活压力的推动,让很多人不得不在工作上和生活中成为一个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跑者”,虽然辛苦,却也甘甜。比如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他们总是拿着货物、提着外卖,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跑快一点就省点时间,省点时间不但能少点差评,还能多送一单,日积月累下来,才能多挣点钱让家人生活的更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自《前行不止 跑出不凡》主题短片

再换到我们自己身上其实也一样,作为打工人,我们仍然会在早高峰时边吃早餐边赶路,在不同办公室奔忙,联络同事拜访客户,就算在电脑前坐一天,十根手指和大脑也闲不下来。甚至有时躺在床上,大脑和内心依然在奔跑,尽管有时疲惫不已,但人生短短几十载,也唯有奔跑才能拥有更多体验,才能在时间长河中刻下属于自己的生命印记。

图片

图片

图片来自《前行不止 跑出不凡》主题短片

在奔跑的人当中,有单纯热爱跑步的人,也有遭遇意外后想与命运一搏的人。出生于60年代的李庆明,从部队退伍后成为一名电工,在工作过程中意外失去双臂。失去双臂的痛击,会毫不留情打破一个人全部生活的平衡,也会令一个人的身体难以像健全人那样保持平衡。但“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的这句话,大概是李庆明失臂人生的最好注脚。

从2016年开始,李庆明选择奔跑,20多场马拉松赛场上都有他的身影,那是凡人之躯所蕴藏的不凡能量。其实旁观者很难想象,到底拥有怎样巨大的勇气,才能像李庆明这样主动选择以奔跑的方式直面人生困境。但罗翔曾在《十三邀》中说过,他觉得勇敢是最高级的词汇,也是人类最稀缺的美德。而李庆明就是在一次次淬炼痛苦的勇敢之路上步步向前,直至打开人生另一扇门。

03

只有坚持向前,才能抵达不凡

近些年来,跑步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虽然跑步不能完全等同于跑马,但马拉松赛事愈发火热,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跑步之于人们的重要性。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自2017年开始,我国的WA标牌赛事数量连续三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跟其它赛事类型相比,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占据主导位置。也就是说,人们不但越来越爱奔跑,并且想要越跑越长久。尤其经历疫情之后,人们无论从身体到内心,都需要在奔跑中得到释放与慰藉。

图片
图片来自《前行不止 跑出不凡》主题短片

4月18日早上7点,在上海浦东新区丰和路,2021年浦发银行上海半程马拉松将正式鸣枪开跑。据悉,这次参加比赛的跑者共有6000位,他们将跑过21.0975公里,抵达比赛终点东方体育中心。

为此,浦发银行专门拍摄了一支主题为“前行不止 跑出不凡”短片,记录24小时各行各业的人们从脚步所传达出的“奋力向前、坚持到底、成就不凡”的跑者态度,向每一位城市建设的奋斗者致敬。

点击观看《前行不止 跑出不凡》主题短片

正如前文提到的,无论是外卖小哥、公司职员、医护人员,还是专业运动员,他们每个人都在各自领域坚守岗位,在遇到挫折时选择坚持。我们或许无法谋面,更无法预知彼此的方向,但我们相信的是,那些主动选择奔跑,想要在磨砺中体验生命的人们,才有机会迎来更为开阔的前路,才有可能抵达一种不凡境界。

图片
图片来自《前行不止 跑出不凡》主题短片

而浦发银行在短片中传递出的面向所有跑者致敬的姿态,以及鼓励所有人坚持向前的跑者精神,与品牌长期秉持的“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看,浦发银行全面助力上海半程马拉松赛事的举动,也一定程度赋能上海城市发展,为疫情后时代拉动城市内需、唤醒城市活力起到推动作用。这或许正是浦发银行想要参与马拉松赛事的初衷——借助奔跑的力量,让生活重回轨道,让经济有序复苏。

的确之于当下,奔跑自带一种出发与重启的意味。这一行为看似寻常,但却连接着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形形色色的生命。尤其在某些亟待振兴的关键时刻,奔跑代表着生机伊始,蕴藏着无限能量。所以对人类来说,最终跑向何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跑下去。就像《天生就会跑》一书中曾提到过的超长距离耐力跑的重要秘诀:

“面对疲劳,你不能退缩,

而是要全身心地拥抱它,

甚至不放它离开,

等到你熟悉了它,就再也不会害怕它了。”

艺心朗照千江月:嘉德背后的岁月

图片
1994年的3月27日,长城饭店的会议大厅被围得人山人海,中国嘉德举办的中国第一次拍卖会在此举行。尽管门票很贵,100元一张——当年北京市平均月薪仅为545元,仍然没有阻挡住人们参与和见证历史的热情,场内挤进了近千人。公安局的民警被请来维持秩序,场面的热闹是空前的,以至于嘉德的工作人员从会场出去后,都挤不进去了。身为中国嘉德董事长的陈东升在场内,既兴奋,又紧张。

人们只是在电视上看到国外的拍卖画面,但没人知道拍卖是怎么回事,大家对藏品充满期待。1 号拍品是吴镜汀的《渔乐图》,起拍价是8000 元,“1号先生”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率先出价:“我出一万八,一拍就发!”全场立即活跃起来,陈东升的紧张感一扫而空。一个台湾买家举到2.8 万,张宗宪马上举3.8 万,别人再举,张宗宪干脆站了起来:“今天嘉德开张,祝他们兴旺发达,八万八,发发发!”啪地一声,落槌,全场一片掌声。

图片
△ 张宗宪先生在1994年中国嘉德

第一次拍卖会上举起的一号拍卖牌

这一槌被称为“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第一槌”。这次春拍成为“中国拍卖业开始进入现代拍卖市场的标志”,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并余波荡漾。

28年过去了,中国拍卖市场从嘉德独领风骚到四处开花;从文物流到海外到大规模回流;收藏也从高不可攀,转而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拍卖行业出现的这些变化,嘉德一直是有力的推动者。

1

东方风来满眼春:

创立中国嘉德

1992年早春邓小平南方讲话,私营经济真正迎来了春天,大规模的下海开始了,这批企业家被称为“92派”。时任《管理世界》副总编辑的陈东升,相信非公有制经济同样有广阔的未来,辞职成为“92派”的一员。陈东升先后创立了中国嘉德、泰康人寿、宅急送等三个不同领域的知名企业,颇具传奇色彩,而传奇的起点就是嘉德。

图片
△ 专家(汪庆正)为早期的嘉德员工讲授瓷器知识

90年代初期,很多行业中的代表性企业都成为政府的行业试点和试验田,嘉德就是一块文物及艺术品拍卖行业的改革试验田,与文物拍卖有关的很多法律法规,都是当年的嘉德人跟文物局的官员们坐在一起讨论出来的,嘉德对行业做出了诸多开拓性的贡献。

闯过重重关口,1993年5月18日,在这个吉利的日子里,新中国第一家拍卖行中国嘉德在长城饭店举办了盛大的开业仪式。创始团队共有7人,其中,寇勤是陈东升的武汉大学校友,在跟政府公关打交道、处理复杂的法律和人际纠纷方面,寇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拍卖行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经营,嘉德的创始团队一开始也没有头绪,他们到处请教专家,同时去成熟的市场借力。创始团队跑去香港,到苏富比拍卖的现场取经。在拍卖现场,陈东升扛着在日本留学的弟弟送给他的摄像机,偷偷摸摸地拍摄拍卖现场的一切:牌子、记分牌的样子、拍卖师。连预展时用的玻璃罩子是几厘米厚等细节,都仔仔细细抄在小本子上。还向香港拍卖行的老板、大收藏家们请教各种窍门和细节。

图片
△ 1994年春拍记者招待会

嘉德经过了近一年的紧张筹备,1994年3月27日终于迎来了那场著名的春拍。当时拍卖是新生事物,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包括很多领导干部,如田纪云、王丙乾、赵朴初、四川省省长肖秧,还有家在北京城里的部长局长,如徐文伯、张德勤、陆宇澄、王金鲁等。陈东升还请了很多文化界的名人,可谓高朋满座。

那场春拍推出书画和油画拍卖品245 件,齐白石《松鹰图》以17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打破其单幅作品的纪录,张大千《石梁飞瀑》以209万元创造当时中国书画拍卖的最高纪录,成交额高达1423万元。嘉德的第一场拍卖更是昭示着当时国家直管专营的文物交易的重大变革。

2

摸着石头过河:

缔造众多首创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买卖一直是国家专营,不允许民间或私人经营文物。一开始人们对拍卖、对经营文物还有很多偏见。直到1995年中拍协诞生,1996年拍卖法颁布,破除了中国文物市场最大的阻碍,市场发展立刻就繁荣起来了。

1995年嘉德秋拍,古籍和油画都创了新纪录。刘春华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再次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图片
△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而后嘉德开创了中国拍卖行众多首次记录,第一个拍油画、第一个拍古籍、第一个拍珠宝、第一个拍邮票。邮品钱币门类的多项珍品也创造了各项目的历史最高价。通过拍卖,艺术珍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进而促进了文化价值的传播,这些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收藏家马未都总结道:“拍卖行业出现后,高昂的市场成交价让公众一下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引起了整个社会对文物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很多文物最开始都是海外藏家购买的,但根据当时国家相关的文物保护政策,一级文物是不能出境的。嘉德在与文物局官员的不间断沟通中创造了拍卖业的“星号制度”:文物管理部门在对“标的”进行审检时,对认为应该禁止出境的“标的”加标星号;拍卖公司在印制拍卖图录时,将禁止出境的“标的”加标上星号,杜绝了一级文物的流失,也保障了卖家的利益。这是这个行业第一个成文的制度。

图片
△嘉德的拍卖现场

之后,又推出了文物复出境制度、国家优先购买权制度等,拍卖前由文物部门决定成交后,由国家文物收藏单位按照拍卖的成交价优先购买。嘉德古籍拍卖中的几次国家级文物的拍卖过程,不仅推动了《文物保护法》中“国家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建立出台,也让它彻底完善。

3

海外文物终回流:

推动国宝回家

拍卖刚刚兴起之时,国人还不富裕,都是国内的东西拿出来卖,国外的人来买,帮国家赚外汇。也有人因此诟病拍卖行造成文物外流,说“拍卖的文物都被海外的有钱人买走了”。

但事实上,文物拍卖也有利于国家文物的保护,嘉德深知只有起到这个作用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发展早期,嘉德就举办了“杨永德藏齐白石书画专场”。还做了大导演李翰祥的“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场”,这是嘉德第一次做专场。那次秋拍促成文物大面积回流,也让国内从此有了“专场” 的概念。

图片
△ 杨永德先生(左)

杨永德先生是香港的大收藏家(当时香港尚未回归),收藏了很多齐白石作品,他给了嘉德165件,拍了将近1300万元。这是第一次因为拍卖促成流失文物艺术品大量回流,媒体有很多的报道。拍卖可以让文物大量回流,一下子把拍卖从“卖国”变成了“爱国”,行业形象得以扭转。

2003年“非典”后民营企业经济崛起,中国的买家开始进入艺术品市场。市场成长的速度太快,价格暴涨。中国艺术品市场赢得全世界的瞩目,好的艺术品和全世界的好文物都流到中国来了。

在嘉德促成大量艺术品回流中,尤值一提的是国宝“翁氏藏书”的回归。

图片
图片
△ 翁氏藏书(部分)

“翁氏藏书”是清末的九大藏书之一。第六代传人翁万戈,在新中国成立前为躲避战火带着家藏转移到美国。全套藏书包括古籍版本80种(542册),其中宋代刻本11种(150册),是目前保存的最重要、最完整的中国古籍善本。对于这批藏书,翁先生要求不公开拍卖,让嘉德代为寻找买家,并且只允许卖给国家。

图片
△ 翁万戈夫妇

为了给这批藏书找到最好的归宿,嘉德联合了十几位老专家,寇勤挨个跑去找十几位老专家们签名。找季羡林先生那天下大雪,见面时季先生跟寇勤说:“你们嘉德做了一个好事。”季先生签完,寇勤起身告辞,老爷子居然要去拿大衣、帽子亲自送出去,只因季先生对嘉德做这件事觉得很感动。北大的周一良先生,当时患中风右手已经不能动了,手哆嗦着签了一个名。

经过前后三年的努力,失散海外半个多世纪的“翁氏藏书”最后以450万美元的高价购回,任继愈、季羡林等十几位著名学者在联名信中对这批藏书有极高的评价:“其珍稀程度和价值超过美国所有图书馆所藏中国古籍之和。”

图片
△ 傅熹年、杨新、章津才、冀淑英、王世襄、朱家溍等专家鉴赏翁氏藏书

回顾嘉德的崛起,发掘好的拍品是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好东西都是在嘉德过的第一手,光古代珍品就有隋代贤人书《出师颂》、唐代怀素的《食鱼帖》、王羲之的《平安帖》、赵孟頫的《致郭右之二帖卷》、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宋高宗书法《养生论》、南宋朱熹的《春雨帖》、明代仇英的《赤壁赋》、清初石涛的《高呼与可》。近现代的珍宝更加丰富。

这其中,胡妍妍功不可没。她是科班出身,南开大学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和众多专家学者一起,撑起了嘉德的书画拍卖。2014年,胡妍妍接任嘉德拍卖总裁,开始执掌嘉德拍卖。而嘉德的投资业务以及嘉德艺术中心的展览、出版、教育等活动,则由寇勤执掌。

4

艺心朗照千江月:

不断回馈社会

在为国家级的收藏机构增添珍贵文物方面,嘉德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宫博物院三次从中国嘉德购得珍贵文物:《高呼与可》《出师颂》,以及《春雨帖》《佳雪帖》《新祺帖》等书法五卷。《出师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孤品隋人书,是首屈一指的传世珍品,于2003年回归故宫。但令人遗憾的是,《出师颂》的题跋一直缺失。《出师颂》题跋后来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中国嘉德斥巨资购买这件珍贵文物捐给故宫博物院,成就了文物艺术拍卖史上一段佳话。

图片
△ 《出师颂》

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本土拍卖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北京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支撑,一跃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版图上的重镇。艺术品市场经过培育和发展,不断成熟,同时市场也经常动荡,在此过程中,嘉德始终坚持以学术引领市场、引领收藏。

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自然会得到回馈。到2019年年底,《2018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公布,嘉德在2018年全国文物拍卖企业中夺得五项第一:实收拍品款第一,实收佣金第一,主营业务盈利第一,人均创税第一,企业各类纳税第一。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深耕,中国嘉德也从一个单一的艺术品拍卖行转变成一个以拍卖为核心,在艺术品领域多方延伸的综合机构,开始从不同角度,不断回馈社会:

图片
△ 嘉德艺术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产业基地,作为嘉德的新总部大楼,不仅举办每年的拍卖会,还开展了密集而多样的展览;

推出嘉德典亚艺术周,拓展了拍卖之外的另一种艺术品交易方式,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综合艺术服务平台;

嘉德文库将嘉德多年来经手的无数艺术珍品,以研究出版的形式实现文化上的留存;

嘉德教育邀请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组成国际讲师团,为藏家、艺术市场从业者、艺术爱好者提供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与藏家、从业者、爱好者一道探究艺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共同体验艺术之美。

图片
△嘉德艺术中心为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去远方”公益研学项目的孩子们提供别开生面的展览互动、课程和艺术体验活动

嘉德“嘉宴”“雅集”等活动,让藏家在谈文论艺、品茗赏乐的过程中,在融合生活与美学的氛围中,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品收藏的魅力。

艺术中心书店还定期推出新书发布会、读书沙龙和作者分享会,邀请作者和嘉宾分享观点,与书友们共读好书。

图片
△ 2018 年春季嘉德“雅集”活动现场

回首中国嘉德的28年,作为中国拍卖行业的拓荒者和中国最早一批建立的股份制企业,嘉德的创立与成长,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和中国拍卖行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多精彩故事。

去年年底,陈东升和嘉德的创业历程被定名为《一槌定音:我与嘉德的故事》,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书中回顾了陈东升创建嘉德28年的风雨历程,公开分享“92派”企业家的创业思维与管理智慧,从中既可读到作者的商业操守、文化艺术的理念,做人做事的准则;也可领悟嘉德成功之道及作者的成功心法。

图片
△《一槌定音》

陈东升曾说:“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转眼就是中国嘉德成立28周年的日子,时间已给出了答案,时间也将继续奖励那些聪慧、踏实并传递美好的人。

新中产家长圈风险对冲:先垄断亲家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 (GSSW13)

最近看了一个特有喜感的帖子,讲的是关于 “科学早恋”。

说在海淀某非常著名的中学里,有个老师吐槽:早恋的俩孩子,家长互相之间很看得顺眼,两家人干脆像亲家一样交往了,还跟老师说 “你不要干涉”,顶多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比如考试名次下降就把他俩的座位安排到教室两端……

其实家长的心态也挺好理解啊!你想啊,现在婚恋市场其实很萧条,走上社会后找对象真的很难。如果两家人能从小就知根知底,这岂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么?

对有前瞻性的父母来说,这件事值得高兴的点挺多的:

第一,孩子居然愿意恋爱。

第二,恋爱对象是异性。

第三,眼光也不差。

第四,在学业压力这么大的地段和时段居然还能恋爱,说明学有余力,精力充沛,至少没有抑郁。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其中有几个前提性关键词很重要:“海淀”,“非常著名的中学”。

我们都知道,中国教育看海淀,海淀牛校连成片。

海淀牛校的俩娃谈恋爱了,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早恋界的鄙视链顶端么 ——win-win 对冲。

我要是这孩子的父母,我也不拦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1、孩子都比较优秀;

2、家长教育理念差不多;

3、家庭对子女投入成本基本也相似。

这就是眼下最与时俱进的门当户对。

再往深里琢磨,还意味着什么?

1、都是北京人,没有地域差异。

2、都是相似家庭,亲家无较大高低差。

3、家庭条件相当,实力肉眼可分辨,不存在什么猫腻。

一个成熟的亲家,优秀的亲家,高瞻远瞩的亲家,看的不是眼下,看的是未来十年,甚至是下一代。

两个学霸能相爱,至少以后孙子不用我来带。

学神组合多傲娇,未来孙子学习不用我来教。

image

据老师说:“两家的家长已经互相认可,逢年过节像亲戚一样走动,压岁钱都会多封一份。”

这叫什么,天使投资,A 轮。

现在就看好这个媳妇/女婿,时不时地进行一点投资,看似是一种付出,实则收获很多。这都是聪明的亲家啊!

等两个孩子都考上不错的高中,开始 B 轮投资。

进了大学,C 轮投资。

从小自己亲眼看着栽培大的,和孩子长大后冷不丁不知道从哪弄回来的,能一样吗?这波投资,不亏。

有人要质疑了:万一孩子们以后分手了,不就亏了么?

那你这格局就不够了。你想啊,这一波投资,让孩子从现在开始体验啥叫 “门当户对的爱情”,体验 “共同携手进步的艰辛”,体验两口子共患难的感觉。

以后他俩成了最好,万一不成,分手了,他们下一次找对象也不会眼光下跌,找个不如现在的吧?

那就意味着他们会找个教育背景更好、家庭栽培更好、学历和能力都更好的对象。

这么一来,下一次婚恋的风险就降低了。

image

更关键的一点是,“准亲家” 可以预定未来媳妇/女婿的成长目标,或多或少可以参与到自己孩子未来配偶的成长过程中,不动声色地往自己喜欢的方向培养。

比如我就经常劝我的准亲家们:“让你女儿学学跳舞啊!会跳舞的女孩子多可爱啊!”

除此之外,我还会劝她们送女儿学画画,学音乐,学朗诵,学写作…… 因为我感觉我儿子这个大直男在这些领域将会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必须找个有文艺细胞的女孩对冲一下。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准亲家们好像也有这类心思,比如有一次听说我儿子学了棒球,她们都很愉快,甚至为了让我坚持,不惜要给我儿子付学费。

爱情是纯洁的,尤其是早恋。人家谈恋爱逛街看电影买衣服包包,早恋的亲家可以带娃学习运动买《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其乐融融。

真的,一个深谋远虑的父母,不光投资自己娃,还投资未来亲家的娃,如今想想,这是大智慧啊。

image

走上社会以后找对象,风险就不可控了。只有当孩子还在上学的时候,圈子相对小和稳定,才能很容易看出各自的家庭是否势均力敌。

婚姻是经济结合体,两个企业的战略重组,每一场婚姻本质上都是投资。

我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婚姻投资学” 这门技术。

结婚,对条件相对好的一方来说,是风险投资。对于条件略低的那一方来说,就是风险对冲了。

当两个条件都不咋地的人在一起,那叫联合经营,摊薄成本,混口饭吃。

当两个条件好的人在一起时,那叫资产并购重组,有利于做大做强,当然,也可能在分崩离析时扭盈为亏。

像海淀著名学校的学生早恋这种事情,相当于两个高净值人群捆绑。

一旦结婚,那就相当于上市,财报是要公之于众的。而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报都得做两份,自己留一份,冷暖自知;朋友圈一份,天天大红花。

生娃后,就是开了个子公司。

子公司经营得好的话,还是可以给财报锦上添花的。但也有很多母公司挺不错的,子公司却常年亏损。

要是给子公司投入过高成本,也无力回天,那就要谨慎投入,及时止损,但要想办法找个投资人,平摊成本。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父母,一看孩子不是学习的料,立马转身去了体制外,各种高大上活动参加起来,通过孩子认识了同学的父母,结识了一众非富即贵。

这孩子只要提高情商,从同学圈子里找个对象,这投资回报率就非常可观了。

image

当然,我们可不是支持这样割投资人韭菜的方式啊。我们还是提倡自我投资。

我一个朋友,非要把孩子送进一个著名的童声合唱团,她有两大理由:

1、弥补自己小时候没有参加合唱团的遗憾;

2、认识合唱团里的小朋友。

我问她为啥这么想认识合唱团的小朋友?

她说:很难跟你解释清楚,大致意思就是,愿意把孩子送进合唱团、而不是送去一些更功利的学习班的,多数是有点情怀的家长,或者说,能舍得把孩子往文艺方面培养,而不是往军备竞赛培养的,家境和家教都挺好的。

她也不是指望在这个团体里给孩子物色对象。

用她的话说:让孩子多接触这样的人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后她的眼光不会低,慢慢人生路多认识一些优质的人,兴许会走得更豁达些。

就像那篇 “科学早恋” 的帖子里提到的情况差不多,以前怕早恋耽误学习,现在怕的是婚恋变成扶贫。

所以大家对早一点理清婚恋对象的圈子看得挺重的,这实质上是一种 “中产保全自己阶层地位的又一种努力”。

来源:格十三 微信号:GSSW13

怎么找到你心目中 “最合适的” 那个人

上周又在叶三的会员聊天室里当陪聊嘉宾。有个男生年近 30 却未曾有过一段恋爱经历。也追求过女生,但并未成功。很苦恼哈。

另一个女生则问,是不是要等到最合适的那个人出现才考虑结婚。

如果你不可能喜欢所有人,就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你。

是不是很简单的,甚至是初级到尘埃里一样的常识。

但,在现实中你会发现,人经常会忘记这个道理。尤其是在追求异性的时候。

一个男生费尽心思,做了很多回想起来有些令人尴尬的浪漫,忍不住就表白,但失败了。滋味肯定不好受。然后一定会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真的很不受欢迎啊,不够帅?不够有钱?不够风趣?是啊,好像都不够,很沮丧,就陷入了自我否定。再严重的大概也会仇恨社会。毕竟这世界似乎并不喜欢自己,那我为什么要喜欢他们。

我们都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出门前洗漱打扮,照照镜子,差不多都是一个思路。至少不会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人际关系到底是什么,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行动范围。陌生人之间自然会保持更宽的距离,否则人会很没安全感。彼此之间保持着距离,指望别人都喜欢自己是不现实的。

如果真的想清楚这一点,那么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被拒绝是非常正常的,无论自己觉得付出了多少。没有人有义务去回报你的付出。

有些人,我猜男人居多吧,可能误解了 “我喜欢你,跟你没关系” 这句话了。这句说的是尽管去付出,因为付出的过程就能带来满足感。并且它不局限于男女之爱。但这话有个副作用,导致一些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感动。当然其中可能还抱有 “对方或许会被我的执著打动” 的侥幸心理。还可能夹杂了一些不甘心,不愿意面对现实。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某件东西,那么就得努力让自己配得上。

配不配得上,谁说了算。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当然是对方说了算。外人怎么说都没有意义。别人的不喜欢如同你的不喜欢。都是自由选择。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照样可以一往情深。只不过伤心完了就继续寻找,找到那个觉得你配得上的。一边努力提升自己,一边广撒网,提高效率。

那么人只要足够努力,是否一定能找到 “最合适的” 那个人呢?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多听两遍就入戏,文艺作品害死人。什么有些人,任何人一旦错过就不在了。隔壁老王搬家之后不也没联系了吗。

择偶的重大误解源于不同程度的浪漫化。择偶跟交朋友没什么本质区别。每个人都孤零零地来到这个世界,不同运气投胎在不同的家庭和国家,然后因为各种说不清的缘分而相识,其中会跟某个人长久生活在一起组成家庭。

哪儿来的对上眼了就是最合适的那个人呢?从来就没有。完全没有。

是因为两个在一起久了,历经酸甜苦辣,相处磨合成了那个 “最合适的” 人。最合适的对象并非天然存在。所以的确存在最合适的人,那是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在人群中确认眼神得来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变化的。学生时代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毕业多年变得很陌生了。因为彼此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发生变化,渐行渐远了,两个人在一起也没什么可聊的。朋友、恋人也躲不过变化。

不必耿耿于怀于别人的拒绝,一定要反复接受必定有人不喜欢自己,正如你自己也在选,而不是闭着眼睛随机碰。然后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适配更广,其实也就是有更多选择的资本。

做到以上这些,找个对象不难吧。但都才刚刚开始,还得花很多的时间和努力以及相当的运气,让彼此变成对方眼里最合适的那个人。

来源:吴主任 微信号:lixingleguanpai

家长该如何去激发孩子学习的斗志?

作者:常爸-黄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6431067/answer/18332886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它会选择在初中“at risk”(高风险)的学生,就是那些喜欢打架,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给小学“at risk”的孩子补课。结果意外地发现,这两拨被主流教育嫌弃甚至放弃的孩子们,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互相照顾的非常好!并且很多“学渣”也从这个项目中重新找到了自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学习的,找回了学习的自驱力,进入到了“正循环”。让孩子自主学习是每个老师和家长的梦想,为此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效果呢?大概率是适得其反,越管成绩越差。可是你看可口可乐项目,当你彻底放弃不管学渣了,他反而又因为某个契机开始自我管理了。所以这让我不禁开始怀疑:学校老师和家长每一天的耳提面命、监督指导,到底是给孩子的帮助更多,还是摧毁孩子更多?到底该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斗志呢?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有两点重要的发现跟大家分享一下:【1】内驱力是人人生下来就有的能力,它在“呵护”中发展,在“逼迫”“唠叨”中被破坏抑制。【2】只要让孩子自己“觉得”他自己能学好,他就真的可以学得好。有个概念叫“学习能力的自我感知”(Perceived Scholastic Competence),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是否“觉得”自己能学好。 和以往的“你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骄傲使人落后”的观念不同,研究发现:只有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他才能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Xinyin Chen教授与北京大学的Li Wang教授在今年联合发表了一篇对于北京小学生的追踪性研究,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研究团队对北京一所小学的1100多名孩子做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决定一个孩子3-6年级成绩好坏很关键的因素,是这个孩子是否自己“觉得”能学好。在“我觉得”和学习成就之间,有着螺旋式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然后得到了一个好成绩,他就会更加“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强,有了正向的心理暗示之后,成绩就更好了;反之,如果一开始,一个孩子“不觉得”自己能学好,然后得到了一个坏成绩,就加强了他对于自己能力弱的判断,这只会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内在驱动力”是本能,不破坏就很好这种“我觉得我行”的背后,其实是有内在驱动力的体现,这样的孩子内心喜欢挑战,好奇心强,愿意尝试新知识,愿意去验证自己的自信,如果会做作业,又会反过来增强他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判断,产生更多正面积极的感受,从而让他更有内在驱动力去学习和写作业。好消息是,内在驱动力,其实是人的本能。(坏消息是,它毁在了家长的逼迫中。)即使是看起来调皮的孩子、坐不住的孩子、看起来不是“学习的料”的孩子,都是有内在驱动力的。只要你愿意引导,孩子的内驱力会养成得越来越好,对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去年我看了相关权威专家Susan Harter的学术著作《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自我的建构)》,Harter提到,无论是作业还是学习内容,我们需要迎合孩子们的“内在驱动力”,这样孩子会更容易“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强,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就。怎么做才叫“迎合”呢?说白了,别搞大跃进,别一下让孩子做太超出自己能力的题,否则给孩子太强的挫败感,就难以形成“我觉得我可以”和“我真的做到了”之间的良性循环。每次都给孩子一个“我跳一跳好像就能够着”的小挑战,让孩子可以自己验证这种感受,这更容易把TA带入一个正向的循环发展中,从长期来看,增加他的学习成就。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呵护”出来的,不是靠“逼着”和“唠叨”出来的。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但在学校就是受挫跟不上怎么办?目前大部分学校不会细致到可以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情况来教学,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学得慢的孩子一有些跟不上,就难免受挫。国外也是如此。Harter就认为,美国的公立基础教育体制摧毁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从“自己想学”变成“靠老师家长逼着学”的现象在小升初,和初升高的阶段,最为突出。随着年级上升,学校的竞争性变强,公开性的排名,学生之间的各种比赛等,都在迫使学生把学习能力的判断从淡定的内在归因,向外在归因转移:从“我觉得我自己能学好”,到依靠排名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完全搞反了。在“唯名次论”的价值观引导下,每个孩子都担心学习下滑,跟不上大部队,他们焦虑、敏感、脆弱,很容易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在调查中,Harter遗憾地发现,年级越高,孩子的这种判断价值体系就越固化,很难再被改变了。所以,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呢?1甘心让孩子做快乐的“鸡头”,而不是抑郁的“凤尾”大部分家长都有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入好学校的执念,希望优质教学资源和身边勤奋的同学,能带动孩子跟着学习。这件事情上,小马君的爸妈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从小他们就不太在乎小马君的学习成绩,并且在亲戚有机会通过关系让他进入升学率更高的学校时,他们毅然拒绝这种机会,认为孩子在一个一般的学校当“鸡头”比去好学校当“凤尾”重要。现在回头来看,可能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如果孩子在一个所谓的“好”学校里,被打压的连自己都丢了,那学校再好有什么用呢?不是砸锅卖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孩子就一定能受环境影响,好好学习的。如果孩子无法在学习上找到自信,身边人越优秀,他压力越大,这所学校对于他来说只会“雪上加霜”。(当然,如果孩子本身就学习很好,能力很强,那办法把孩子送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好学校”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学习的节奏、接收程度,能不能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远比他的同桌是不是学霸更重要。毕竟自驱力是一个长期正向的循环,急不来。2用你的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外在驱动力和内在驱动是可以协作的,也就生出来了一个新词叫做“内化驱动”。家长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进行鼓励、表扬,让他重新相信自己的能力,便可以转化为内在驱动。比如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此时你不能和学校一样“结果导向”,你需要肯定孩子努力的价值,强调他的付出,而不是总要横向攀比,这会帮助孩子重新认识到:“我也是可以的。”大道理都懂,可平心而论,有几个家长真正做到了?考99分还被打击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几年前“儿子考7分爸爸放烟花庆祝”的故事才成了“新闻”。那样的爸爸太少了,所以到现在还印象深刻。孩子以前成绩不好,经常考零分,得知孩子这次考了7分,周爸爸非但没生气,还开车带孩子买了1000多元的烟花,庆祝儿子有进步。根据周爸爸介绍,受激励的孩子后来学习劲头可大了,自己激励自己,再考试能考到57分了。当然,Harter同时也指出,让孩子“觉得”能学好,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是让孩子追求本身能力就能达到的最高极限。这并不是要让他们对不切实际的目标也充满自信,否则就成了“盲目自信”了。3出成绩的时候,“情绪氛围”搞起来除了“内化”动机,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以外,每一次对于结果反馈时候的情绪氛围,也能影响他对自己能力的判断。Harter的研究发现,在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情后,如果情绪氛围是骄傲、高兴、兴奋、感激、释然的话,孩子就会更加积极地判断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失败后,周遭的情绪氛围是侮辱感、委屈、自责的,就会大幅度打击孩子对于自己能力的判断。所以,在这里也想提醒各位家长,希望在面对孩子的分数时,即使不理想,也不要过多指责甚至辱骂,学习7分爸爸的态度,我们一起呵护孩子“我觉得我可以”的自信心。参考资料:Fu,R., Lee, J., Chen, X., & Wang, L. (2020). AcademicSelf‐Perception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AMultiwave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Development.Harter,S. (2015). The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Developmental and socioculturalfoundations.Guilford Publications.

没有人给你指路

文/张拉灯

1
毕业第三年,叶好龙在落灰的三人群发了条消息:你们都干嘛呢?

我想了半天要怎么回,这时头像已经换成自己西装照的任波切在群里说:准备交接工作呢。

我回,要回家考公了,老叶你呢。

叶好龙说,没想到吧,我还在搞艺术。有空聚聚。

在回完一个ok的表情以后,我看了眼聊天记录,上次有人在群里说话还是在一年前。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我们在南京见面了,那是我们相遇又分别的地方。

老叶带了位女生,是之前他教过画的学妹。小姑娘满脸进取心,对艺术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充满天真的好奇,一直问东问西。

她问我:娜多姐,我有时候既紧张又焦虑,未来会怎样,我还没想好,但因为没想好干什么而考研的话,是不是也有点蒙事?

任波切笑而不语,老叶也笑,一时间饭桌上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我掏出细荷花,磕了下桌面,没抽,抬头看窗外,嘴里说出了那句陌生又熟悉的话:“没有人给你指路。”

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女生又问。此时我的思绪飘向窗外。

2
那时我刚进美院,大一军训中午,到图书馆乘凉趴桌上午睡。

由于位置紧缺,到处都是呼呼大睡的迷彩服新生,唯独角落里的桌子还空着。我找了个座位休息,当时他俩和我一桌。结果这角落实在太安静偏僻,我们仨都睡过了。

等我们脸上带着红印飞奔到操场的时候,已经迟到整整半小时,于是被教官叫到旁边罚站了一个下午。

叶好龙是福建厦门人,油画专业,醉心健身,算账和教人画画。他总说,如果自己不是因为搞艺术容易被女孩子喜欢早就选经济学了。我说你这观念太老套了现在又不是八十年代,他就说你不懂,逆时代潮流的人更有吸引力。

以前叶好龙为了保持身材,从来不喝酒抽烟,后来都沾上了,这都是我教会的。我不提倡大家学习,但当时我们都觉得很有腔调(真不知道腔调在哪里)。

特别是在南京的春秋两季,阴雨绵绵,树叶墨绿,坐在咖啡馆的木桌前,望着玻璃窗上的冷雨滴滴滑落。桌上的白色的凯撒和阿波罗半身石膏雕塑静默不语,屋内音箱里放着莱昂纳多科恩或鲍勃迪伦。这时不把烟斗拿出来点燃烟丝嘬一口配上美酒加咖啡,真觉得对不起良辰美景。

叶好龙显然认可我当时的理念,然后义无反顾和我走上一条不归路。

但任波切坚持没有在这一点上和我们同流合污。

他烟酒不沾,每天醉心雕塑和各种专业书籍。他对艺术史的热爱比我这个理论专业的都强,所以我从不和他理论。他和叶好龙是两个反例,这家伙对金钱和女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张口闭口都是xxx完蛋了。

任波切的日常抱怨,除了对当代美术的批判,还会说学院派受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毒害太深,天天速写素描人体老一套早就落后时代了。他认为搞艺术,一定要从西方古典大师起步,达芬奇拉斐尔就算了,最好是乔托迪邦多内或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浮雕开始往下顺,然后才有资格搞搞新意思。他向往佛罗伦萨以及那不勒斯或者西西里,实在不行巴黎或阿尔勒也可以。

我和叶好龙对他这些想法从来不置可否,因为这些都情有可原。他家大业大,爸妈都是成功人士虽然也不知道到底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他从来不提,总之特有钱就对了。

当时高中毕业他没直接去国外是因为爸妈觉得在身边比较安全,执拗不过的任波切只好认命,从此沦为深沉文艺男青年,长发飘飘内向寡言身体微胖,总不说话但是人很理想化。

想当初,我超常发挥考上美院的理论专业,本来我不知道要干嘛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但在艺术氛围里耳濡目染居然也成了一位文艺女青年,经常出入咖啡馆和书店,在人文关怀和艺术素养的缝隙间徘徊。

后来逐渐对一切文艺事物感到某种若即若离的牵引——这导致我一直觉得从事写作或者拍电影之类的工作似乎是我命中注定。在我看来,爱扯闲篇儿的人最好的去处就是搞创作。但说现实点就是,除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主观输出以外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我们那几年做过好多堪称行为艺术的事,有的甚至都不能当众说出来(当然都是合法的)。这些记忆一直在时间里刻着,我常以为我忘了但时常能想起来。

前几天我还想到大二有一阵子,叶好龙见到女生就想追,向我求恋爱指导,我就瞎指挥,拿着我高中时候和同桌从言情小说看来的经验加上大学在艺术理论书查到的小众外文单词对他一番指点迷津思想改造,居然有奇效。不知是我指导有方还是他命犯桃花,总之那个下学期他真的春风得意。至于后面两年干旱无雨则是他人生的未解之谜,我推测,人一辈子遇到的爱情是有限度的,他提前透支了桃花运,叶好龙却坚持认为是由于我嫉妒他所以不认真指导而造成的。当时我白眼翻到天际。

而任波切在我脑袋里一直留存的一个细节就是,他一直醉心艺术创作和哲学研究,然而一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从大一看到大四毕业,他还是只会说一句Gott ist tot(上帝死了)。

3
美好的时光不仅是短暂的,更是奢侈的。

四年很快过去,我们都摊上大事了:毕业了。未来咋办?谁知道啊,每个人都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慌不择路。

毕业答辩后我请论文导师韩霄吃饭,任波切和叶好龙也来蹭饭。我问老师未来怎么办,他扶了扶黑框眼镜,狡黠地对我说,你想怎么办?我说还没想好。他拍拍我的肩膀,像哥们一样说,没有人给你指路。我说我想坚持创作做热爱的事。他笑笑,还是说,没人给你指路。

叶好龙没过多久就找到了之前一起做过私活的学长,对方告诉他自己开了个校外绘画培训班你来教保证你月入两万,叶好龙撸起袖子二话没讲,只说了一句加油干。至于任波切则和我们都不一样,他和家里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告别,独自去了巴黎搞艺术。

我们看起来都有美好的未来。

4
然而幻想永远是幻象,现实是,我们都被生活教育了一顿。

我在鼓楼区租了个小房间靠写稿和文艺评论维持生计,但各种甲方的接连不靠谱让我生活捉襟见肘。我突然发现,原来钱那么重要,衣食住行都要钱,再没有比宿舍还要实惠的地方了。后来走投无路,我只好找了个班上。

但上过班的人都知道,除非你是精力异于常人,否则每天那点破事会让你身心俱疲。我又是那种有一点事悬着我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浑身难受满面愁容类型的人,每天都想着我该怎么办自己就这样认命了吗?在看到其他写作朋友蒸蒸日上的生活的时候,浑身不自在又埋怨自己无能,又困扰于为什么找茬的甲方们就能活得好好的,而我明明是被欠钱的一方还特别难受,搞得我好像是欠别人钱一样产生道德上的负罪感?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真的斗不过那些混社会脸皮巨厚的混不吝老油条。

所谓的江湖,远观就好,亲身接触以后真实的感受就是想离得有多远就有多远,再也不想打交道。

哦对了,我当时还交了个男朋友,比我大两岁,看起来高高大大,对什么都了如指掌举重若轻,很像那种会照顾人的暖男。但没想到他比我还脆弱,每天回家往沙发上床上一躺,和我要抱抱跟我撒娇,我当时内心的绝望感真的无比绝伦永生难忘。后来我提了分手,因为实在是没办法,我连自己还照顾不来,你一个奔三的男宝宝还要我来照顾,我是活该欠你的吗?回家找你妈去吧。

叶好龙和学长搞画室以后和我来往也变少了,偶尔聊天,都在代班,每天忙碌。他好像是总有计划,任何事情都能说出一个道理来。每天热火朝天的样子和他当初在校因为老师说了他一句,就跟辅导员和系主任据理力争表达他的观点如出一辙。尽管有时候他的想法非常单纯幼稚但是坚持下来总归不错。

然而一年过后,当初找他做培训班的学长和他说,因为经济环境不好等等一堆不可控原因总之就是我们没钱了,工作室还有半年到期,我没钱赔你,场地让给你了,再会。

叶好龙后来说,他当时整个人愣在这里,他从来没想过还有这一天。

任波切当初是我们当中最有骨气的人,他拿着自己从小到大的存款,仔细思考一番,觉得此地容不下自由艺术家,于是跑到巴黎去做独立艺术。

他以为巴黎生活会像波德莱尔写的《巴黎的忧郁》那样:人都倦了,萎靡不振,睡起了午觉。午觉是一种甜美的死,睡者在半醒的状态体味他的消亡的快乐。他想到的是海明威说的,无论走到哪里,巴黎永远在你身上。

然而半年后,任波切弹尽粮绝地回来了,他说那边开销太大,不为什么,隔三差五就被抢劫,每次准备力争的时候又想想为了活命还是算了,但回到家里又气得不行。

自己创作的画作觉得真的很不错,结果在欧洲根本石沉大海无人问津,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已经装得下整个欧亚大陆。于是在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任波切坐在莎士比亚书店门口喝下一口咖啡,抬眼见到路边一对老年夫妇衣着整洁颤颤巍巍扶着对方走路。

他一下子脑袋里涌现出这句话:

多年以后,面对空白的画框,独立艺术家任波切一定会想起爸妈带他去见识新买的别墅的那个寻常的下午。

第二天任波切买机票回家,父母大喜过望,往事不咎,让他到企业当起了副总经理。

这一年,我们都心照不宣,没好意思找对方相聚。

5
在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只是这样的时候,因为学籍问题,回学校办证明。在学校我碰到在办公室抽烟喝咖啡聊天的导师韩霄。

我说,韩老师,没有人给你指路,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他说,哎,嘿嘿,这个是传播学的原理。我说,啥原理,你别蒙我。他喝了口美式,盯着我像个神父一样说:一句不明所以含糊不清的话只要被不断传播出去,目的就达到了。我说老师,我请你吃饭吧,老师扶了下眼镜笑笑说,下次一定。

在我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对着校门口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说,再见母校。一分钟以后叶好龙评论我,你在啊,我也在。他私聊我见面寒暄。

最近怎么样?

你觉得我怎么样?

我们还是问问任波切最近怎么样吧。

我们决定找任波切,电话微信一顿轰炸,刚开完公司会议的任波切被我们叫出来聚餐。此时他的长发已经不见,胡须剃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浅灰色的西服套装和黑色皮鞋,内衬是淡蓝色,整个人干净利索仿佛和叶好龙与我之前有一层生殖隔离(原谅我的形容因为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词)。

聊到彼此,各自唏嘘。叶好龙说,张娜多,你还记得当时在大学一直暗恋你的那男生吗,毕业聚餐喝到断片当着所有人面躺在地上喊张娜多我喜欢你的那个。我说,你别提了,当时我尴尬死了。叶好龙说,那男生现在和你差不多也在搞写作。我说,那挺好的啊。叶好龙接着讲,前几天听朋友说他好像夜里去按摩被抓了。我嘴里刚喝进去的可乐差点喷出来。

任波切说你还记得当年毕业嘉年华的时候吗,我和室友在楼上,看到人群密集的楼下,有个校外的猥琐男趁机猥亵女生,被保安和路过的男生追击,摁在地上当场抓获。在保安努力维持秩序的同时,我们在楼上吹起了《太阳照常升起》,前奏一起,楼上楼下所有人一身鸡皮疙瘩,远远听到隔壁几栋宿舍楼敲着铁盆振臂高呼再来一个。

月光下的太阳照常升起,是任波切为数不多的人生高光时刻。尽管吹小号的是他室友,但他好像因为参与到了伟大的历史进程的中与有荣焉。

叶好龙问任波切最近感觉咋样,任波切说工作以后,自己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艺术啥也不是,很多人没有艺术也可以活得很好。

叶好龙说,你现在才知道啊,不仅没有艺术可以活得很好,鄙视艺术甚至还能让他们更快乐。

任波切沉默了一会,说,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的是个人的选择。

叶好龙掐灭烟头,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站起来说,我有个提议,其实早准备和你们讲了,我准备搞一个艺术工作室,场地就是那个学长留下来的,学生的作品可以来这里卖,我们的作品也可以卖,让张娜多来建公号和微博,任波切可以从家里拉点资金,你可以在这继续画画,我开班培训,这个模式一定能跑通。

我们当场一拍即合。一个礼拜以后,牌子挂起来,公众号和微博号都注册了,我搜罗了各种艺术家名言名句,对应起自己仅有的艺术史知识,每天发布推送,然后还搞抽奖活动,求校友转发,让学弟学妹兼职来写稿宣传。

任波切换上了一身工装开始创作,工作也辞掉了,他爸开车过来堵着我们的门让他回去,任波切直接报警。他爸说你个兔崽子当初就不应该让你学艺术,把人给学傻了,不过最后还是叹了口气独自驱车离开。

总之一切都看起来蒸蒸日上。

6
慢慢地,问题来了。

问题永远都会来,早晚问题。

任波切觉得我们卖的这些学生画作不行,叶好龙说这就是现实,你以为你以为的好就是好么?任波切回怼,你这种人教画画就是误人子弟。叶好龙说,你懂什么,这边就你的画卖不出去,都堆成山了。任波切说你懂个屁啊,整天花里胡哨的,任何时代的先行者都是不被理解的,我没必要和你废话。叶好龙当场把杯子摔了,指着任波切说,你瞧不起谁呢你,你家那么有钱,一分钱资金拉不过来,钱都是老子开班挣来的。

我在火上浇了一把柴油,说,你们都他妈是大尾巴狼,什么艺术不艺术,一个比一个自以为是。

那段时间我也很郁闷,和我一起写作的几个人都已经开始出书,当编剧甚至跟组拍电影,有的版权已经卖了几十万开始自由创作了,我呢,我焦头烂额在这里发公众号和微博,在这卖我根本不感兴趣的学生画作一眼望不到头。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他们生这么大气,可能人对熟悉的人就容易这样。从那天以后,我们都知道这事坚持不下去了。

一个月以后,三人协商散伙,各奔东西。

7
我自己收拾东西去了北京,去投靠之前写稿认识的一位姐姐。

她每天朋友圈都是奋斗努力一片向上的感觉,时不时说自己和哪个导演合作,又晒出照片。我准备好了简历,她给我内推应聘公司编剧,我以为我的才华足够但是错觉很快就被打破。

我仿佛永远都没办法满足需求,在连续不断的打击下开始怀疑自己,北京的空气干燥得我嘴唇开裂鼻血直流满脸起皮。凌晨醒来望着漆黑的天花板我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我好像本来就没有梦想我只是在追求一种感觉。

当那种文艺的感觉失去了扎实的基础成为虚无的幻想,我所从事的一切都成为让自己喘不过气的累赘。

从朋友圈看到叶好龙把场地给退了,回到福建老家,开始经销茶叶,继续和朋友合伙开画室。他特地要了在海边的位置,说海风能激发起他的灵感。他也开始学习八卦,梅花易数,塔罗牌,星座以及计算机算命。任波切重新回到老爸公司继续当他的副总经理,他爸差点和他绝交但是其实拿他根本没办法。

我们依然很自觉的在分离之后没有和对方联系。

8
这个春节我们相聚,我对那女生说出了那句:没有人给你指路。

女生若有所思但更多的是不理解,但还是尴尬地笑笑表示礼貌。这没关系,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做了就是对的。

我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但这不就是生活么?

吃完饭以后大家到楼下准备告别,叶好龙让女生先回去,然后转身对我们说:我有个计划,你们感兴趣吗?

我们急忙说没兴趣。

老叶哈哈大笑,说,我开玩笑的啦,对了老任,把工作交接给别人,你这副总经理好好的说不当就不当了,你准备干嘛啊?

任波切说,当总经理啊。

该为孩子选择大部头名著的「简易版」,还是等孩子长大直接阅读原著?

作者 / 陈大可
太长不看版:

1、不建议看简易版,缩水的不仅是字数还有阅读体验,会大大损害原著的魅力
2、给孩子选择适合年龄的名著,不用等到长大再看
3、如果是为了快速了解名著内容,看个导读手册就行
简易版删掉的不仅是字数,还有名著的文学性

自古以来,凡是知名的文字创作者,对遣词造句都有非常高的标准。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苏轼的「诗赋以一字见工拙」,更别提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炼字典故,这些诗句一旦翻译成白话,就会大大折损语言的魅力,更别提「简易版」了。当然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和诗词情况略有不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文学作品不仅讲究艺术性,每个作者的遣词造句功力也各不相同,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其实是阅读的快乐之一。比如张爱玲经常写着写着就冒出一两句看透世事的金句:

男子美不得,男人比女人还要禁不起惯。
没有爱情这东西,不过习惯一个男人就是了。
她很胖,可是胖得曲折紧张。
这种毒舌被亦舒学去了,就变成了刻薄的都市女郎:

建立一个家,总得十年八年。破坏一个家,三五天也就足够。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
这种小小的华彩段落,若是在「简易版」里,一定会被当成是「与全文主旨无关」删掉。

但如果你读《金锁记》,没看到「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但是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读《喜宝》,没看到「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你是不是读了一本假书?

想想给孩子阅读名著的初心,就不会选择「简易版」

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我们给孩子读名著,大多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提升文学素养,为通识教育打下基础;
陶冶情操,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助力今后的写作、学习。
哪块砖头对长城来说最重要?每一块都很重要。同样的,哪个段落对名著来说最重要?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读全文。但是一旦情节被压缩,成了「简易版」名著,那么故事的可读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牛家村密室一段相当精彩,金庸说他写这段的时候受到了西方独幕剧的影响,把冲突集中在一个地方上演:

写《射雕》时,我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 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
所以,在郭靖和黄蓉躲在密室疗伤的七天七夜间,外面城头变幻大王旗,各路人士依次登场,书中有头有脸的角色几乎到了一半以上:

黄药师、梅超风、全真七子、江南七怪、
欧阳克、完颜洪烈、杨康、彭连虎、沙通天、侯通海、
穆念慈、程瑶迦、陆冠英、尹志平……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对后面影响深远的情节:北斗七星大阵的首次亮相,梅超风和江南六怪混战,程瑶迦和陆冠英结为伉俪……牛家村既是《射雕》开始的地方,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如果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会怎样? ),也起到了推动全书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经过密室疗伤这段以后,牛家村成为了金庸宇宙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这么精彩的段落,如果在简易版里,会变成啥样呢?估计就是寥寥无几的描述吧:

郭靖受伤,黄蓉和他躲在牛家村酒馆中的密室中疗伤。疗伤期间,外面分别来了很多人,分别是黄药师、全真七子、陆冠英、欧阳克等人,但是郭靖和黄蓉始终没有露面,直到郭靖接近伤愈才出来。
情节缩水了,艺术感染力也被破坏了。简易版的名著不但不能够起到提升孩子文学素养的作用,还会破坏阅读乐趣,万一因此和名著擦肩而过,就非常可惜了。

另外,学习删改版的著作容易剑走偏锋,走火入魔,参见欧阳锋的案例。

所以,给孩子选择那些适合年龄的名著就好,不需要等到长大后再读。

如果是为了快速了解名著内容,看个导读手册就行

对于不同阶段的人来说,看书需求确实不一样。

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有时候文学作品完全是一种社交谈资,大概知道讲了啥就行了。比如我虽然至今没有通篇读过《百年孤独》,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充满感情的引用它那个旷世绝伦的开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万一大家在聊天的时候发现你们都是金庸迷,或者都对《哈利波特》倒背如流,那当然是很好的,可以迅速打成一片。但是如果不是,你们也可以说说小时候搜集小当家里水浒传卡片的事儿,一样可以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

对于孩子来说,也不一定各个大部头著作都要读。如果是作为一种知识储备,可以找一点名著导读,就是 1、2 百字概括一下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主人公的那种,感兴趣的话再仔细的看原著就行。

但是,千万莫信那些号称一天能读 20 本书的速读法。我记得最早掀起这个风潮的是 90 年代的一本《学习的革命》,说按照它的方法,一天读一百本书不是梦。工具书我觉得有可能一天看好几本,挑自己用得着的部分就好了。但是文学著作一天看十本肯定是骗人,会报菜名就能说出每道菜的滋味啦?不可能。估计读完以后的程度,就像我读《百年孤独》似的,对书的内容一知半解,对故事细节一无所知。看导读手册不丢人,明明没看过原著还装着自己博览群书才丢人。

最后,很多名著其实非常适合给孩子读,完全没必要看「简易版」。比如凡尔纳的科幻系列《神秘岛》、《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世界》,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等,何必等到孩子长大再读呢,挑个好的翻译版本就好。

小镇做题家的困局

“小镇做题家” 这个词火了,一般说的是那些出身小城,擅长应试,进而通过高考跻身知名大学。可是在此之后,不少人却发现人生的走向越来越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对生活越来越失望,于是聚集在豆瓣小组里互相慰藉,或者成立了 “985 废物引进计划”。

一般用来描述高分低能那些人,或者当初分数很高,越混越矬的人。

不过用 “高分低能” 来直接解释实在是太廉价了,就我个人所见,能力这玩意是流动的,太多人三十多岁也一文不名,然后突然间就牛逼的不行了;也有人毕业前几年甩同学好几条街,越往后越矬,到最后不能看了。

而且这些年也目睹太多身居高位的猪,能力和水平都非常差,既不高分,也不高能,但依旧混得很好,而且这类人还不少。

还有不少人性格内向,按理说是 “性格弱点” 了,可是现实世界里这类人当中的牛逼人越来越多,且不说科技行业里内向型的人才天生有优势,我还见过几个顶级销售和私募基金经理也是内向型的。

所以说吧,也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应该聊聊对人影响最大的因素。

我玩《文明》的时候,就有个感触,出生点位就决定了后续很多的发展方向和风格,我们看历史的时候也明显有这种感觉,资源禀赋,交通情况,粮食产能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你后续该怎么发展。

港口城市比如上海,沉寂千年但是一旦北美贸易兴起,他也就直接上位了;香港处在广州港的外延,天生差不到哪;处在红海和地中海中间的苏伊士,没修运河那会儿就已经很繁忙了。哪怕很多城市处在沙漠里,但是如果它正好位于交通要道上,照样能混得很不错,甩其他城市一大圈。

人也是一样的,出生家庭影响后续发展这事就不多说了,事实上每个人一生中有好几次重新选择点位。

差不多背景的人,处在不同的位置,完全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咱们这里说的不是那种生下来是富二代,所以前途一片光明,而是说,相同的一个人,处在小城市和大城市结果完全不一样,相同城市里,去私企和去当公务员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位置对人的影响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

“位置” 不仅影响前途,而且影响想法和观念,甚至生活态度也跟着变,我们经常说的 “富人思维” 和 “穷人思维”,有一部分确实是富人们的观念牛逼,还有一部分完全就是他成为富人后,自觉地那么思考。

如果把人分成以下四种:

S:最顶级高手;

A:正常高手;

B:普通人;

C:脑子不正常的人。

我有个感触,S 级只要环境相对公平竞争,就是牛逼人,比如李彦宏在美国已经过上了富裕生活,后来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回国创业,百度现在给人的感觉很尴尬,跟 BAT 当中另外两个没法比,不过我毕业那会儿百度绝对是非常牛逼的存在。如果他一直待在美国,当然没法跟现在比,但是在那边做社畜也能混得非常好。

再比如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清华姚班毕业生,他就算不去谷歌,也能通过业余搞点事轻松月入五万,他就是 S 级的,学啥都很快,基本干啥都能混得比正常人强。

但是绝大部分人属于 A 或者 B,而 A 和 B 是互相转换的。

因为这两种人之间差距并不大,一个正常人,被安排到一个高挑战高压力的环境中,不断被指派舒适区以外的工作,持续几个月不明显,如果持续几年,能顶得住的话,这个人会强悍到难以想象。有些人才智平庸,但是考上了 985,也是在高中阶段找对办法稍微 PUSH 一下,潜力爆发,B 变成了 A。

相反,如果一个人,本来很牛逼,名校毕业,各项成绩好的不得了,前途无量,毕业后被安排去天天填表格打扫卫生,如果他自己不想着改变,几年下来也只能算个 “填表达人”。

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大学英语八级,毕业后再也没咋用,不要怀疑,十来年后跟个高中生也差不多。

而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福建人,跑到国外十来年,如果他不是躲在唐人街或者法拉盛不出来,他的英语水平要完爆当初的八级高手,相比于大学,环境对人的塑造更持久更有决定性。

而且是环境改变人的思维,思维会进一步改变境遇,反过来再改变思维。

我当年入职我们公司的时候,碰到一个哥们,他北航毕业后回到老家,进入了当地的联通。当时这个选择还是很让人羡慕的,毕竟从此有编制了。不过此后的几年跟一场噩梦似的,公司利润在下降,部门里的人为了一丁点肉丝抢得死去活来,一个小部门五个人还分成三派,三年间工资不但没涨,还在降,最后忍无可忍,三十岁终于决定北漂,用他自己的话,反正生活不可能更糟糕了,为啥不冒一步险呢。

相比较而言,北上深的天花板直插天际,大家也没空窝里斗,每个人都活在极度焦虑中,就像每年都要高考一样不断往出榨自己的潜力。

但是这地方又是一个接一个的圈,“环境” 对人的影响也在这里,你自己单打独斗到最后也有个上限,你需要依赖别人提拔你、对你赋能,你也需要搭别人的快车,事实上我们一般说的 “环境”,就是周围的各种人对你的影响。

我看脉脉上不少人在那里抱怨自己的领导就是一头猪,不知道这头猪怎么混到百万年薪去的。

这种情况不排除这个员工没领会到自己领导的真正能力,不过也可能是他领导确实是头猪,只是加入得早,正好碰上公司大爆发,项目组变成部门,部门升级成产品线,当初那个项目组的人全成了产品线骨干,猪也被吹了起来。

而且这些猪一个个地位无比坚定,因为就算他们是猪,只要不犯错,他们当初的老领导也会护着他们,因为领导也需要多年追随自己的坚定支持者。

大家一定要有个常识,越下层越是自由竞争,讲的是规则,越往上,越是熟人社会。甚至打个王者荣耀,他们顶级段位那些人互相也都认识,因为段位越高人越少,越容易变成熟人社会。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同事或者生意伙伴,更是多次博弈后衍生出来的 “熟人关系”。

有点像你去办点什么事,需要先预约,写申请,等审批。但是如果你的段位很高,对方的领导跟你很熟,或者想跟你很熟,可能这些事都免掉了,直接把相关责任人推给你,一个礼拜的流程可能半个小时就解决了。由小及大,可能别人需要几年才能搞定的事,在一些大佬那里也就分分钟的事,只要他愿意出手。

“马太效应” 也是这样发挥效果的,你能力越强,帮你的人能力也越强,到最后是指数倍的强。

如果你不幸加入了一个倒霉的不断收缩下沉的部门,或者下沉的圈,整体而言,你最好的结局也不会更好。

总说这个社会是 “圈层结构”,却一直没人说清楚到底怎么个圈层。我大概画了下,下边这样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圈层中,高考可以帮你破第一个层,但是接下来的层却需要通过 “圈” 来破。圈又分成好几种,有的圈本身天花板就很低,它的上限都没法破层,更别说带着你破了。

image

上图就是典型的 “圈层结构”,每个人既在圈里,又在层里,有的圈是跨层的,有的圈上限却很低。

个人奋斗往往在这些圈层里才有意义,或者说这些圈层能放大你的努力。

很多小镇做题家其实就是通过高考破了第一层,接下来该怎么搞彻底懵逼了,如果你没进入 “破层圈”,上限也就定了。如果不调整,一辈子也就看到了头。

更重要的是,太多的人明知道自己的舒适区上升空间不大,想破局首先得思考破圈,但是因为舒适区问题,一直不敢去做。

我自己作为一个资深做题家,最懂那种感觉,最想通过 “做题” 这种熟悉的操作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如果不懂 “破局先破圈”,那最后也是耗子踩滚轮。

image

不仅如此,小镇做题家们最痛苦的事就是自己作为当初突出重围的那一批人,大家都充满狼性,自己选择出错,人生进入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恰好每个人身边都有几只狼成功突围,他们的存在就在天天不断虐剩下的人。

大部分人可以对马云的成功平常心对待,但是很少有人能对大学室友发家致富熟视无睹。

当然这些突围的狼倒也不是故意想虐其他人,只是有些人的存在就是对别人的虐待,如果其他人能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事,那也还好,最怕一直不服,自己又没上去,那人生简直掉坑了。

在《绝命毒师》最后一季设置了一个剧情,老白按理说可以赚 500 万光荣退休,从此安享晚年。但是他不甘心,因为他年轻时候退出了一个科技公司,那个公司如今市值几十亿,那个公司的存在就是对他的无限伤害,所以他想把制毒贩毒事业做大做强,恨不得去纳斯达克上市,最后的结果就是制毒遭反噬,家破人亡。

所以说小镇做题家的痛苦,其实主要是他们曾经也是狼,只是后来因缘际会,进入了一个静态通道,向上爬不动,陷入了无助和痛苦。

说到这里,大家也明白了,高考这个游戏跟参加工作后的游戏机制不太一样。

高考更加单元化一些,你只要凑齐那么几个装备,就可以打到一个大 BOSS,拿到奖品。

参加工作后,游戏规则变得越来越古怪,甚至并没有明确的关卡和 BOSS,你不可能像高中一样,通过看书这一个动作就取得最后的胜利。你需要摊上相对上升的行业,赏识你的领导,不错的运气,领导自己还得有能力,毕竟他能爬上去才能把你给带上去,而且你自己能力还得很强,有足够的积累,把这些凑齐了,才能每隔一段时间闯一次关。

如果凑不齐,甚至连闯关的机会都没。不少人的痛苦就在这里,毕业后闯关的标准似乎变得琢磨不定,莫名其妙几年过去了,当初远远不如自己的人已经风生水起,自己还在原地。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有感觉了。那些爬得动的,基本是这么几种:

1、有意无意加入了一个牛逼的圈,然后通过这个圈进入到下一个圈;

2、行业在暴涨,行业里的一部分人也跟着上去了;

3、运气特别好。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有些人有特殊的天赋,这里说的特殊天赋,不特指物理和数学,这里说的比较多元,包括当主播,哗众取宠,讲段子,事实上我这些年的一种感受,你通过上班往上爬,或者创业往上爬,发展得会非常缓慢,慢慢才能成为富人或者牛逼人,而那些具有哗众取宠特质的人可能就在短短一两年的事。

当然了,这不是 “时代的悲哀”,这只是成熟社会的特点,成熟社会里娱乐性质的职业爆发会非常快,只是想发达的人多,真能发达的人少。美国那边年轻人普遍的梦想也不是去 NASA 当科学家,他们普遍希望去当歌星或者橄榄球明星,因为那两样是爆发最快的。

也有一些人天赋其实一般,但是对某件事充满了独特的热爱,如果有机会,这种人也能向上突破一次。

热不热爱一件事非常明显,就看能不能不赚钱还全身心投入,如果可以,那就是热爱,如果喜欢的这件事正好能在市场上找到买家,你也很容易飞黄腾达。比如类似爱下象棋这类找不到观众和买家的爱好,就很难致富,因为用户群太小。但是如果你打游戏别人爱看,那你也可以成为月入百万的游戏主播。

这个意义上讲,大部分时候并没有 “高分低能” 这一回事,只是有人前期不错,不小心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赛道,或者整个赛道都是下行的,那里边的人也掉坑了。也可能赛道没问题,恰好碰上了差劲领导,没法把自己捞上去,甚至领导自己都没爬上去,一起悲剧了。

尾声

文章的最后,我也希望能给出每个人一个好的建议,不过并没有,每个人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入了自己编织的困局,也要自己想办法走出来。

面对不利处境,我们一反思就能明白,当初其实有过机会,只是当时被恐惧控制,选择了在舒适区待着,越选路越少。想清楚了这些不会让我们的现状立刻好起来,不过可以避免我们今后路越走越窄。

小镇做题家们脑子基本没有差的,但是普遍偏保守,渴望稳定,渴望确定性,这种选择方式没啥错,只是如果你目的是稳定和确定性,大概率会获得一个稳定而且确定的结果,也没啥好说的。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洋罪

作者:梁实秋

有些人,大概是觉得生活还不够丰富,于顽固的礼教、愚昧的陋俗、野蛮的禁忌之外,还介绍许多外国的风俗习惯,甘心情愿的受那份洋罪。

例如:宴集茶会之类偶然恰是十三人之数,原是稀松平常之事,但往往就有人把事态扩大,认为情形严重,好像人数一到十三,其中必将有谁虽欲“寿终正寝”而不可得的样子。在这种场合,必定有先知先觉者托故逃席,或临时加添一位,打破这个凶数,又好像只要破了十三,其中人人必然“寿终正寝”的样子。对于十三的恐怖,在某种人中间近已颇为流行。据说,它的来源是外国的。耶稣基督被他的使徒犹大所卖,最后晚餐时便是十三人同席。因此十三成为不吉利的数目。在外国,听说不但宴集之类要避免十三,就是旅馆的号数也常以十二A来代替十三。这种近于迷信而且无聊的风俗,移到中国来,则于迷信与无聊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个可嗤!

再例如:划火柴给人点纸烟,点到第三人的纸烟时,则必有热心者迫不及待的从旁嘘一口大气,把你的火柴吹熄。一根火柴不准点三支纸烟。据博闻者说,这风俗也是外国的。好像这风俗还不怎样古,就在上次大战的时候,夜晚战壕里的士兵抽烟,如果火柴的亮光延续到能点燃三支纸烟那么久,则敌人的枪弹炮弹必定一齐飞来。这风俗虽“与抗战有关”,但在敌人枪炮射程以外的地方,若不加解释,则仍容易被人目为近于庸人自扰。

又例如:朋辈对饮,常见有碰杯之举,把酒杯碰得口当一声响,然后同时仰着脖子往下灌,咕噜咕噜的灌下去,点头咂嘴,踌躇满志。

为什么要碰那一下子呢?这又是外国规矩。据说在相当古的时候,而人心即已不古,于揖让酬应之间,就许在酒杯里下毒药,所以主人为表明心迹起见,不得不与客人喝个“交杯酒”,交杯之际,口当的一声是难免的。到后来,去古日远,而人心反倒古起来了,酒杯里下毒药的事情渐不多见,主客对饮只须做交杯状,听那口当然一响,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喝酒了。碰杯之起源,大概如此。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之下,喝交杯酒是未可厚非的。如果碰一下杯,能令我们警惕戒惧,不致忘记了以酒肉相饷的人同时也有投毒的可能,而同时酒杯质料相当坚牢不致磕裂碰碎,那么,碰杯的风俗却也不能说是一定要不得。

大概风俗习惯,总是慢慢养成,所以能在社会通行。如果生吞活剥的把外国的风俗习惯移植到我们的社会里来,则必窒碍难行,其故在不服水土。讲到这里我也有一个具体的而且极端的例子:四月一日,打开报纸一看,皇皇启事一则如下:“某某某与某某某今得某某某与某某某先生之介绍及双方家长之同意,订于四月一日在某某处行结婚礼,国难期间一切从简,特此敬告诸亲友。”结婚只是男女两人的事,与别人无关,而别人偏偏最感兴趣。启事一出,好事者奔走相告,更好事者议论纷纷,尤好事者拍电致贺。

四月二日报纸上有更皇皇的启事一则如下:“某某某启事,昨为西俗万愚节,友人某某某先生遂假借名义,代登结婚启事一则以资戏弄,此事概属乌有,诚恐淆乱听闻,特此郑重声明。”好事者嗒然若丧,更好事者引为谈助,尤好事者则去翻查百科全书,寻找万愚节之源起。

四月一日为万愚节,西人相绐以为乐。其是否为陋俗,我们管不着,其是否把终身大事也划在相绐的范围以内,我们亦不得知。我只觉得这种风俗习惯,在我们这国度里,似嫌不合国情。我觉得我们几乎是天天在过万愚节。舞文弄墨之辈,专作欺人之谈,且按下不表,单说市井习见之事,即可见我们平日颇不缺乏相绐之乐。有些店铺高高悬起“言无二价”、“童叟无欺”的招牌,这就是反映着一般的诳价欺骗的现象。凡是约期取件的商店,如成衣店、洗衣店、照像馆之类,因爽约而使我们徒劳往返的事是很平常的,然对外国人则不然,与外国人约甚少爽约之事。我想这原因大概就是外国人只有在四月一日那一天才肯以相绐为乐,而在我们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随便那一天都无妨定为万愚节。万愚节的风俗,在我个人,并不觉得生疏,我不幸从小就进洋习甚深的学校,到四月一日总有人伪造文书诈欺取乐,而受愚者亦不以为忤。现在年事稍长,看破骗局甚多,更觉谑浪取笑无伤大雅。不过一定要仿西人所为,在四月一日这一天把说谎普遍化、合理化,而同时在其余的三百六十多天又并不仿西人所为,仍然随时随地的言而无信互相欺诈,我终觉得大可不必。

外国的风俗习惯永远是有趣的,因为异国情调总是新奇的居多。新奇就有趣。不过若把异国情调生吞活剥的搬到自己家里来,身体力行,则新奇往往变成为桎梏,有趣往往变成为肉麻。基于这种道理,很有些人至今喝茶并不加白糖与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