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段永平那样“枯燥地赚钱”

1

身份就是桎梏

如果把段永平划到中国一流企业家,大概没人有异议。但如今更为人所知的,是他在投资上的本事。

总有些人天生就有能摸准市场脉络的本事和运势,比如段永平,第一次出手就赚到数百倍回报。2002年,段永平“抄底”网易,两百多万美元投进去,一年多时间就涨到1亿多美元。

但是“抄底”,并非段永平投资理念的底色。尤其得考虑到,一次得手通常是运势,长期赢下去必须有理念。

段永平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忠实信徒,用他的话说,“我的逻辑就是巴菲特的逻辑,原则上没有什么差异”。若说特别之处,大概有二点:一是只投看得懂的,不懂不投,这一点他强调了多次;第二,绝对的集中。

段之所以投资网易,定是看懂了网易的价值低估。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刚刚美股上市的网易,股价跌到不足1美元,濒临退市。当时的丁磊决心进军网游,找到懂游戏也懂营销的段永平请教。段对丁讲了什么不甚清楚,但他研究了网易的财务报表,也请了律师评估摘牌风险,第二年,段永平以0.8美元的价格买进,一度成为网易第二大股东。“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动用的钱全部用了,去买网易的股票”。

这投资出手的魄力,跟当年砸钱打广告差不多。咱们《底片》的读者肯定更眼熟,这不就是“超配”么?风险投资人里,我们研究过刘芹的“超配”,但那是职业投资人,基金框架下的超配。段永平做为个人投资者,没有基金组织结构的束缚,没有LP审视的眼光,没有企业运营组织的压力,没有基金存续期的限制,他打的是更加极致的超配。

所以,段永平有一点优势,是职业投资人永远所不能及的,就是自由:投资周期的自由,出手次数的自由,不出手的自由。

网传的段永平持仓,数量“惊人的少”。除了网易,还有苹果、茅台、UHAL、万科、创维、腾讯等。段永平曾经表示,“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只投看得懂的,还以“超配”的形式投资,这不是系统地赢,而是绝招制胜。绝招赢人的概率更高,上限更高,但出手不会太多,所以不会频繁现身,但每当你看见他的时候,就是他赚走大钱的时候。

拼多多也是一样。通常来说,基金投资要有节奏,出手方法要固定有序,那么,套上了框架的职业投资人,在能力发挥上势必有制约。但段永平的投资是自由的,随机的,比如拼多多,只因为“信任黄峥”,把早期投资的“投人”精髓玩了个极致。当段永平以超越投资人身份的自由人投了拼多多这个case,那就是降维打击。

极致的自由,才是段永平的投资绝招。

之后总有人冠名“段菲特”来捧他,还问他要不要做一个自己的伯克希尔,他也没接招。“其实我也管一些别人的钱,但我不希望把这个作为一个职业,职业意味着很多责任……这几年的回报成长,总体来讲也不会比巴菲特做得差,但也不意味着可一直做得到”。

这句话简直是段永平投资理念的核心了。不肯用职业定义投资,就是要摆脱职业带来的束缚,只要绝招出手,就敢说”不输巴菲特“这种话,但如果以投资做职业,就意味着要”一直做得到”绝招的成绩。对段永平来说,既无意愿,也没必要。

于是,段永平后来“不管新的钱了”。

这背后都是人生观在起作用:段永平绝对是个对身份没有诉求、欲念的人。

而身份就是桎梏!

2

Anti-social social Club

段永平说,他是个anti-social的人。

“我是anti-social的,社交很累,很费时间。泛泛的社交里朋友太少,看起来认识很多人,其实很难深入了解。有时间我更喜欢去打打球。”

说实话,这话挺“凡尔赛”的,这种级别的企业家,时间本来就很值钱,“广义上的social”就是时间最廉价的去处。与其说他有“anti-social”的底气,倒不如说,他选择anti-social的状态。

2001年,40岁的段永平宣称退居二线,定居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年回国两三次,加起来不超一个月,就和门徒们聊聊天、打打球。

但段是anti-social,并不是避世,事实上,他反而把“段永平show up”拿捏得非常巧妙。

比如令他暴得大名的那次巴菲特午餐: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价格拍下,带上黄峥吃了这顿饭。事后有人问段,花这么多钱和巴菲特吃个饭值不值,段表示非常值。“其实我并没有把这顿午餐当成生意,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

凡尔赛内个味是不是更重了?巴菲特午餐是个多大的流量入口,段永平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数?出那么高的价格竞拍,拍下来就是要给人关注、给人看戏的。

所以他不是接受不了媒体和曝光,而是不需要,需要的时候也不避讳。巴菲特午餐越轰动,价格越贵,他偏就越要用轻描淡写的理由——不求指点,道谢而已,“Just for fun”。话里的分寸很细致,翻译一下:竞拍午餐是表达尊敬,不是崇敬。

除了和巴菲特吃饭,与段永平有明确较多交集的人,只有丁磊和“四大门徒”(OPPO陈永明,vivo沈炜,步步高教育金志江,拼多多黄峥)了,即便亲近的门徒,段永平的态度也略显“疏离”。

比如,四大门徒名气最大的黄峥,曾经公开盖章段永平“人生导师”的地位。但网友提到黄峥是段永平“弟子”时,段却试图撇清“师徒关系”,“黄峥和我确实是很熟的朋友,以前他在Google上班时也确实经常在一起聊天,但总觉得弟子的说法不合适”。

还有一段“隔空对话”同样值得玩味。有网友向段永平发问:vivo为什么做电视?段回答:我也看不懂。事后,vivo掌门、四大门徒的沈炜在采访中表示,“他的意见很重要,但已经好几年不参与公司经营,看不懂也正常”。

师徒互动的画风十分清奇,总给人一种不太熟的感觉。这种表面“疏离”的关系养成,是段永平“anti-social”人传人的结果。

看看四大门徒,常年整齐划一保持低调不世出的姿态。黄峥,拼多多上市了也不去现场敲钟,年满40立马卸任CEO,生怕被人叫首富,几乎复刻了段永平的路子;OPPO掌门陈明永,步步高现任掌门金志江,很多人恐怕都说不出名字;vivo掌门人沈炜,百度词条上连毕业院校和出生年月都查不到……

换句话说,段永平的四大门徒,都不是善于活在媒体里的企业家。他们鲜少接受媒体采访,画风大都“朴实无华”,找不出一两个像样的“金句”。有网友精准概括:有马云的能力,没有马云的口才。

说回段永平。段永平嘴上说着“anti-social”,实际是在用这个概念构建自己的social club,比如他在雪球上活跃得超出你我想象。

几年前,段永平从网易博客转战雪球,自诩“大道无形我有型”,粉丝已超三十万。离开网易之前,段曾发出通知,让老粉留下ID,他会关注。目前,“大道无形我有型”关注200来个人,其中恐怕不乏粉丝乃至散户。

更有意思的是,段永平开通了付费提问,只要199.99元,就可以向段永平发问。段的“接地气”程度也不寻常,互动话题广泛,更新也十分频繁,上至价值投资、企业经营,下至婚恋育儿、运动养生,段永平几乎“日更”的节奏,每天回答网友问题十数个。

段永平不是“anti-social”吗,为什么在雪球这么活跃?

段永平这么有钱,为什么为了区区199.99元的红包回答奇奇怪怪的问题?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段永平是个没有“思维洁癖”的人,他享受这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交小圈子,聊得开,也不觉得掉价,愿意与各式网友长期互动,虽然不差钱,也不排斥体验一下“知识付费”。

更重要的是,真正聪明的人,是没有必要从别人那里拿洞察的。没说出来的潜台词大概是:我交朋友从来不在乎聪不聪明,反正都没有我聪明。

段永平移居美国之后,开始做二级市场投资。与一级投资不一样,二级投资主要依靠案头研究解决问题,常规的social相对没那么重要。某种程度上,雪球上获得的信息交流,就是段永平anti-social的基础。这样的信息交换,本身具有价值,也不需要通过人的阶层做筛选,而不同层次的人,也能带来不同层次的信息。

3

被王兴学去的绝招?

绝顶聪明的段永平大概也没想到,二十年前他赖以发家的绝招,除了传给四大门徒,大概还被王兴学去了。

这话可以从三十年前说起。段永平的事业是从接盘“烂摊子”起步的。1989年,刚刚工作的段永平出任日华电子厂厂长——背着200万亏损的烂摊子。

27岁的段永平洞察到了商机——日本任天堂FC游戏机风靡全球,但价格昂贵,国内没有渠道,也没有同类产品。于是,段永平带着公司做出了山寨红白机——小霸王游戏机,借此扭亏为盈,次年产值猛增到1亿。之后拉着成龙拍出“望子成龙小霸王”广告。

1995年,小霸王产值超过10亿。段永平辞职,创办步步高。

这一次,段永平转向VCD行业。当时这行竞争激烈,已经有200多家品牌,妥妥的“红海”。段永平再次采用巨星+金句的套路,找来李连杰,花光账上8000多万块钱,买下《天气预报》的五秒广告,杀出血路。

段永平的绝招是什么?

肯定有人说“营销天才、洗脑广告、占领认知”;肯定也有人会说,段永平“敢为天下后”,一次次杀入红海,凭本事后中争先;想必还也有人说,段永平懂得“利他”,对员工分钱大方,对合作伙伴诚信。

话都没错,但都太显性。

段永平不追求创新,不当先驱,总在某个市场或者商业模式成熟的时候,稳稳当当地把钱赚到。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这也是王兴和美团的成功之道啊!美团在团购、外卖、本地生活乃至出行酒旅,每一个商业模式都是后发制人,但偏偏就能在恰当的时间点进场,还能做得比别人好。

四大门徒也一样。1999年,步步高按照业务分拆为三家独立公司,黄一禾负责学习教育电子业务(后由金志江接任),陈明永负责视听电子业务,沈炜负责通讯科技业务。之后,金志江镇守步步高,还做出了小天才电话手表,陈明永、沈炜分别创办了“蓝绿大厂”OPPO、vivo手机,“第四代”门徒黄峥创办了电商巨头拼多多。

他们的公司和产品,都带着肉眼可见的“段永平色”。

但是有一点非常,非常,非常奇怪。这么一群有钱、有本事,能力达到top级的人,为什么要一直重复同一种商业模式?正常来说,一个人做完一家不错的企业,不都会去寻求更高层次的商业成绩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吗?李斌做完易车网又搞蔚来汽车,李想等汽车之家上市完了又搞一个理想汽车,人不就是应该这样追求更高难度、更高层次的人生目标吗?

而段永平和四大门徒,在产品可行、营销可实现的基础上,他们做了一家又一家,钱赚了一遍又一遍,如此枯燥的方式,反复地做,难道不无趣吗?

答案恰恰就是其他人无法成为“段永平”的原因。

如果你对他多少有所了解,就一定听过“本分”二字,那是段口中的成功秘诀,后来你肯定也在黄峥乃至高榕的张震嘴里听到过对不对?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你去看看四大门徒的采访,他们也都复读机似的道出”本分”二字,甚至把“本分”写进了企业文化。

这个“本分”,到底是个啥?

2007年,段永平上了一档栏目《波士堂》。栏目最后,现场嘉宾向段永平发起提问,那阵仗简直一场“群殴”,刀刀见肉。总结起来大概是,你段永平能力这么强,又在美国赚了大钱,但一没把步步高做上市,二也不砸钱加大技术投入,把步步高做成“中国的苹果”,没有企业家该有的前瞻性,实在“替段总可惜”。

段永平的一番回答,口才不算出彩,但境界“高下立判”。总结一下:敲钟上市,这种点有“好大喜功”色彩的东西,不是我的目标,步步高已经比很多上市企业做得好,也不缺上市融资那点小钱,哥“有的是”。至于那些激动人心的事情,看上去很美,但我们“能力就这么一点”,要知道自己是谁,要面对现实。最后,small is beautiful(小而美)没什么不好,生存下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还敢说段永平没有前瞻性吗?太有前瞻性了,只不过他的前瞻性,并不是层次高,而是活得久。

来源:投中网

傅雷父子 赤子的世界

“你的将来,你的发展,我永远看不见了,你十年二十年后的情形,对于我将永远是个谜,正如世界的一切,人生的一切,到我脱离尘世之时都将成为一个谜——一个人消灭了,茫茫宇宙照样进行,个人算得什么呢?”

全文约18599字,细读大约需要47分钟

“既然有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完美文本,对它以后的翻译还有何意义?”2008年春,北京图书馆纪念“傅雷百年诞辰”,我第一次见到傅敏。他神情酷似他父亲。

5年后,10月27日,浦东海港陵园福寿园。他站在墓前,一字一顿:“爸爸妈妈,今天你们回来了。47年前,你们无可奈何地、悲壮地、痛苦地、无限悲愤地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我们,离开了你们无限热爱的这块土地,离开了由这块土地呈现的你们无限眷恋的文化。但是,你们的心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永远怀念你们。你们一生的所作所为,你们那颗纯净的赤子之心,永远在激励着我们,一定要努力,要把产生这个悲剧的根源铲除掉。”

持花人群中,哥哥傅聪眉头紧蹙,似乎满腹心事。一个月来,这位钢琴大师心情彻底沦陷。他说自己“什么都不想说”。青白色的墓碑上镌刻着父亲当年写给他的信中的一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2013年10月27日,上海滨海古园墓地,傅聪(左)、傅敏两兄弟捧着父母的骨灰盒前往安葬 图 / 黄欢

你是我的一面镜子

“回想30年前你初出世的一刹那,在医院的产妇科外听见你妈妈呻吟,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然的感觉,仿佛从那时起才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艰苦与伟大,同时感到自己在人生中又迈了一大步。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不自觉的,但你母亲生你的时节,我对自己的长成却是清清楚楚意识到的,至今忘不了。”1964年3月1日,距离傅聪满30岁还差9天。一想到他将为人父,傅雷感慨万千。

“他长了一双音乐的耳朵。”傅聪7岁时,数学家雷垣摸着他的小脑袋说。他房中的钢琴,傅聪时常去碰。一天,他随意按响琴键,傅聪不看即知是何音符。“这叫作‘绝对音高’。一般人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具备这种分辨能力,”雷垣成为傅聪在音乐上的启蒙老师。

傅雷本想让儿子学画,但他对丹青没有兴趣。“傅聪3岁至4岁之间,站在小凳上,头刚好伸到和我的书桌一样高的时候,就爱听古典音乐。只要收音机或唱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是声乐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一乐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闹或是打瞌睡。我看了心里想,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能有一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受用不尽。我是存了这种心,才在他7岁半,进小学四年级的秋天,让他开始学钢琴的。”

上世纪40年代初,楼适夷(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于上海初识傅雷。他对老友教子方法不以为然:

正如他在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他对待幼小的孩子也是十分严格的。我很少看到他同孩子嬉戏逗乐,也不见他对孩子的调皮淘气行为表示过欣赏。孩子在父亲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

“爸爸打得我真痛啊。”1979年,傅聪从英国首次回国,与父母好友钱锺书夫妇追忆往事时说。儿时练琴,他边弹奏边偷看《水浒》。父亲在三楼从琴声察觉出异样,下楼一声暴吼,“像李逵大喝一样,吓得人魂飞魄散。”5岁时,他在客厅写字,父亲在吃花生。不知何事父亲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击中他的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父亲说儿子是一面镜子。我倒觉得父亲是我的镜子。”90年代,他对“傅译”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金圣华如此感叹。1954年初,他赴京准备留学波兰。父亲在信里忏悔:“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

镜中,映出父亲的《自述》:“我于1908年3月生于浦东南汇县渔潭乡,家庭是地主成分。4岁丧父,父在辛亥革命时为土豪劣绅所害,入狱3月,出狱后以含冤未得昭雪,抑郁而死,年仅24。我的二弟一妹,均以母亲出外奔走,家中无人照顾而死。母氏早年守寡(亦24岁),常以报仇为训。因她常年悲愤,以泪洗面;对我又督教极严,16岁尚夏楚不离身,故我童年只见愁容,不闻笑声。

1939年,母亲朱梅馥与5岁的傅聪和两岁的傅敏

为什么对创作望而却步

傅聪跟随雷垣学琴3年,已能自己谱曲,雷垣便觉无法再教他。一次,他在家中弹了一段自己的曲子。傅雷侧耳倾听,悄然来到他身后,他慌忙回到琴谱上。父亲却让他重奏一遍,用五线谱记下,取名《春天》。

“孩子学习进度快速,不能不减轻他的负担,我便把他从小学撤回。”傅雷请人专授傅聪英文与数学,自己从孔孟、先秦诸子等旧籍中取材。年近七十,傅聪念念不忘开蒙第一课:“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传统倡导“立德立言立功”,他不假思索,“我最恨这个。我爸爸从不讲那些。他是非常儒家的,可他是儒家的另一面。”

父亲15岁前叫“傅怒安”,因顽劣被南洋附小逐出,又因反宗教被天主教的徐汇公学开除。热衷篆刻的远亲张愚石回忆,他拟改一单名,“我两人共认‘怒安’二字,取义《孟子》‘文王一怒而天下安’之句,俗谓大发雷霆为之怒。我提议以雷为名,如是名与字可相得益彰,君欣然从之。”

“江浙战争后考入大同大学附中,参加五卅运动,在街头演讲游行。北伐那年,参与驱逐学阀胡敦复运动,写大字报与护校派对抗。后闻吴稚晖(大同校董之一)说我是共产党,要抓我,母亲又从乡间赶来抓回。秋后考入持志大学(现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年级,觉学风不好,即于是年(1927)冬季自费赴法。”

来法半年,傅雷考入巴黎大学,终未获一纸文凭,自称读书并不用功。那时,除主修大学文科,他常去卢浮美术史学校与梭旁恩艺术讲座旁听,流连忘返于收藏丰富的卢浮宫博物馆。40年代,他与画家黄宾虹通信中称,“晚蚤岁治西欧文学,流巴黎时旁及美术史,平生不能捉笔,而爱美之情与日俱增。”

什么使父亲对创作望而却步?金圣华问傅聪。他思忖道,因为性格,他既热情洋溢,又长于冷静的分析。

“不要在创作上再花功夫,还是研究美术理论、美术史吧,一样可以成为出色的学者。”画家刘海粟曾向傅雷建言。晚年,他对弟子简繁慨叹,这样的人现在没有了,“我去德国演讲,随便跟他谈了一些我的思想,他一蹴写成《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1953年,傅敏

“从不直接讲解,叫孩子事前准备,自己先讲;不了解的文义,只用旁敲侧击的言语指引,让他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改正,而是向他发许多问题,使他自己主动发觉矛盾。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与基本逻辑。”为人师后,傅敏对学生沿用父亲这种启发式教育。过去,父亲在周末为他讲解古典名著与英文原著,一个个问题抛出,逼他层层剥丝。他一旦接不上,哭了,父亲就会怒斥“滚出去”。过会儿,再唤他进屋。

1979年,他在英国整理父亲写给哥哥的家书,一封信里提到自己:“初期因他天资差,开窍迟,我自己脾气又不好;后期完全放任,听任学校单独负责;他入大学后我也没写长信(除了一次以外)与他。像五四至五七、五九至现在我写给你的那样的信,一封也不曾给敏写过。无论在学业方面,做人方面,我都未尽教导之责。当然他十年来思想演变与你大异,使我没法开口;但总觉得对你给的很多,对他给的太少,良心上对不起他。”

“我还是开悟太晚,”傅敏遗憾父母在世时,与他们少有深层交谈。

我的父亲母亲

当初,父亲想出国,祖母不答应。父亲素来敬重姑母傅仪,表兄顾仑布曾在法勤工俭学,在他俩劝说下,祖母终于同意,但有一条,留学前,儿子要和朱梅馥订婚。

朱梅馥毕业于晏摩氏女中,家住南汇县城西门,与傅母娘家毗邻,其祖姑母又与傅家是远亲。她与傅雷从小认识。因生于阴历正月十五,这位“几乎中国一切标准美德集结一身”的女子原名“梅福”。婚后,傅雷嫌名偏俗,改为“梅馥”,又取歌德名著《浮士德》里心仪女子之名,在家唤她“玛格丽特”,她则称他“老傅”。杨绛打趣道,“那是‘老傅’还是‘老虎’,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有点老虎似的。”

“她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惊人的温柔,成天忙于烧饭、洗衣、带孩子;还替他查字典、翻书、抄稿、写信,忍受着他有时极不近情理又没有来由的愠怒。傅雷偶然同几个朋友打两圈小牌,打一两次回力球,夫人静观,不敢多口。他输了却怪夫人不替他当好参谋,大叫一通,吓得孩子们不敢吭声。但等怒火一过,他又向夫人反复道歉,表现得格外真诚。于是梅馥一笑置之。”刘海粟回忆。

刘海粟说,有位巴黎小姐玛德琳,一头金发,皮肤白皙,眼珠像地中海的海水一样蔚蓝。她很会画几笔,也能弹钢琴,思想不是太深刻,却酷爱探讨艺术,和傅雷一谈话,就像赛纳河中的流水声一样喁喁不绝。傅雷给母亲写下辞婚长信,“看完信后,我一夜不能入睡。第一,巴黎的恋爱并没有经过什么考验;第二,照傅雷的做法,对老太太和梅馥姑娘都是沉重的打击,我最后决定:把信揣在怀中不寄。”一天,傅雷手握一支枪,气冲冲走了进来。他面色苍灰,“玛德琳好像有了男朋友,她变了!”

“他一再努力都失败之后,对我说,我是自找苦吃,谁也不怨,扪心自问,没有对不起玛德琳的地方,我之所以想自杀,是因为上次的信给母亲的打击太重了。当时太糊涂,如果表妹寻死,老人家活得成么?如果你死了,你母亲不是更痛苦么?我把揣在怀中未寄的信退还给他,他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1932年1月,傅雷与朱梅馥结婚照

1931年秋,他们乘香楠沙号回国,抵沪时适逢“九·一八”事变。次年1月,傅雷与朱梅馥在上海完婚。

“我阿姨过世多年。她年轻时长得好美,到老都很美。听我母亲说,那时候,傅伯伯非要阿姨坐在他的身旁,他才能安心翻译。如果没有她,他就关在书房大发脾气。傅妈妈在外怎样劝他都不行。他甚至宣称,要用钢笔戳自己的喉咙,把傅妈妈吓得不轻。为这事,我舅舅还找他理论过。阿姨活着时,不好意思说上一代人的感情。但每次谈到傅伯伯,她的表情就很甜蜜,脸上挂满阳光,手捂在心口,一副陶醉的模样。傅聪来香港演出,与我阿姨也特别亲昵。我想他很爱这位长辈,大概也是因为她是他父亲爱过的人吧。”66岁的香港影星萧芳芳回忆。

她的母亲成家和,是傅雷在上海美专时的学生、刘海粟的第三任妻子,后改嫁她的父亲。她的阿姨成家榴,曾是一名女高音。“成家和开朗泼辣,在美专是学生会主席。”傅敏微笑着说,小时候家中来客,他躺在地上赖皮,她厉声喝道:滚起来,小赤佬。她是他和哥哥的“好姆妈”,而成家榴是他俩的“好爹爹”。

傅敏的妻子回忆,“以前我还对傅敏说,没想到你父亲挺浪漫。见到她才明白,她的气质做派,让人不由自主爱慕。她极具才情意趣,与母亲是两种类型的女性,一个外放,一个内向。我相信父亲和她之间,一定是品味高雅的交流。而母亲——不单单是温柔的妻子、孩子们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她有菩萨心肠。”

傅敏形容母亲的爱“包容浩荡”。当年,成家榴不在,父亲找不到灵感与激情。每当这时,母亲便暗地打电话:家榴,你快来吧,老傅需要你。她还对丈夫给对方写情书克制隐忍,这些信成家榴珍藏至死。她向傅聪坦言,你父亲是爱我的,可你妈妈人太好了,我不得不离开。

“那时你5岁,弟弟2岁,我内心的斗争是剧烈的,为了怨恨,不能忍受,我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我再三考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我走了孩子要吃苦,我不应该那么忍心、自私,为了一个‘我’而牺牲了你们的幸福。我终于委曲求全地忍受了下来。反过来想一想,要是你爸爸当时也只为了眼前的幸福而不顾一切,那么,今天还有你们吗?还有我们这个美满的家庭吗?”

“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为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你有没有注意,到后期,她的字迹都与傅雷相像?”望着朱梅馥的书信,金圣华问我。

1964年,傅雷在卧室外的阳台上

哥哥继承了父亲的刚烈感性

傅聪9岁时,傅雷的好友,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将他介绍给自己的老师,前上海交响乐队创办人、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他是19世纪大钢琴家李斯特的再传弟子。

“百器一听我弹琴就说,这孩子是个可造之材,不过第一要先学技术。然后把一枚铜板放到我手背上,练琴时铜板不准掉下来。”“他的严厉,减少我对音乐的自然反应。”在外多年,傅聪感觉仍没将放在手背、练习平衡的铜板放下——“有时他问我放松了没有,为了避免严厉的责备,我就说放松了,其实一点也没放松,相反,紧张极了,手很僵硬,这就养成了一种很坏的习惯。”

1946年8月,梅百器逝世。此后,“傅聪换了几个教师,没遇到合适的;教师们也觉得他是个问题儿童。……我便要他改受正规教育,让他以同等学历考入高中。”

彼时傅聪极叛逆,他不愿练琴,愤懑反抗父亲,“甚至于要出人命”。他还想跑去苏北革命,“学费交给别人作盘缠。人家走了,他没走”。傅敏说,相对性格沉稳的自己,哥哥更多继承父亲的刚烈感性。

1931年10月中旬,刘海粟邀傅雷在上海美专担任校长办公室秘书主任,兼授美术史和法文。

有位美专老同事,刚到学校,为树立威信,便将自己的画挂在长廊上。傅雷一见,蹙着眉头说:这些画不行,收掉!弄得别人很尴尬。我又介绍他们相识,傅雷点点头,一言未发便走开了,弄得我更难堪。事后我问傅雷:你怎么这样傲慢?“此公没有本领,只会抄书。”“你太狂妄!”我生气地说。“没有闲工夫!”傅雷扬长而去。

他曾跟简繁讲:“九一八”事变后,美专学生参加抗日游行。教学认真的傅雷坚持,学生每天游行完后,回校补课。一晚,他讲授西方美术史,学生们听得入迷。学生会却临时召集全校学生开会。他对通报者大叫,等课上完不行吗?对方坚称紧急,“他冲过去,咚——把门关上了。来人也怒了,破门而入,抓住他就打……”最后,学生们在礼堂审问他阻碍抗日。这批“盲目者”中,即有成家和。眼见势态逼人,她冲上去拨开人群,救出傅雷。

2000年,简繁出版《沧海》一书。书中记载,刘海粟秘书柯文辉对他说,为刘立传查阅资料时,“读到一段小故事,说有一次老先生约张弦去家里,打开一本宋朝画马名家李公麟的画册,请张弦临摹一幅给他看。张弦把画临好了,老先生很满意,就留他下来吃饭。第二天又约张弦临了一幅,留他吃了一顿饭。完了,他在张弦临的两幅画上题了‘海粟拟李龙眠’,算是他的作品了。张弦工作了两天,就是吃了两顿饭,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拿到。张弦和傅雷是莫逆之交,傅雷自然知道这件事。”

张弦收入微薄,傅雷几次向刘海粟要求为其加薪,未果。“刘海粟对我个人极好,但待别人刻薄,办学纯是商店作风,我非常看不惯,故母一死即辞职。”

1936年8月19日,傅雷夫妇在乡下收到画家刘抗来信,方知与张弦告别不到两月,张“遽尔身染沉疴”。第二天噩耗传来,“悲恸之情,难以言喻”。他致信刘海粟,“把张弦的死讯在报上登一新闻,让他数年来的桃李得悉;筹备一个遗作展览会;设法替他卖掉些作品,所得的款作为他遗孤的教育费;设法叫博物馆购藏他的一张作品。”“但信去后亦迄无回音,甚为诧怪!”1937年,他在张弦老同学筹办展会上,大骂刘海粟,公开与他决裂。

1936年冬,应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兼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滕固之约,傅雷来到洛阳考察龙门石刻。与其共事的荆梅丞回忆,当地连年灾荒,军队横行不法,土匪四处抢劫,社会秩序异常混乱。“不要说方圆几百里外的文物我们鞭长莫及,就是眼皮底下的庙宇和龙门的石佛也不断被破坏,出土文物成批地被盗走,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束手无策,找当地政府,政府不管;找驻军,驻军不理,我们只能给南京政府写些汇报,傅雷不时写些牢骚文章,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最终又拂袖而去,傅雷致信广州中山图书馆馆长罗香林:“又以内政部会计挑剔报销,愤而辞职,虎头蛇尾。一事无成,良滋愧恧,实缘弟赋性憨直,不惯作吏,重负各方厚望。”

1939年2月,滕固任国立艺专校长,“时北京与杭州二校合并,迁在昆明”,两派明争暗斗不休,相当多的学生冲着学校免收学费而来。他电召傅雷担任教务主任,傅雷到后向他建议,若要办好学校,一要测试学生,二甄别教师,不合格者一律淘汰。他没有接受。作家施蛰存回忆,在雕塑家江小鹣新居中,“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

1940年秋,傅雷与刘海粟夫妇及张弦在阿尔培裴那画室

据滕固说,一次校内讲话,傅雷尊称刘海粟为“大师”,招致一些学生不满,他们认为刘是“海派”,“专业水准不高”。双方不欢而散。其实早些年,刘海粟的个展在巴黎克莱蒙画堂举办,法国汉学家路易·赖鲁阿作序《中国文艺复兴大师》,便是由傅雷译为中文。在给刘抗的信中,他辩解道:“以私交而论,他平生待人,从无像待我这样真诚热心,始终如一的;可提到学术、艺术,我只认识真理,心目中从来没有朋友或家人亲属的地位。”

杨绛对此十分明了,“1954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到会,只提了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

“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是极繁琐的工作。译得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锺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回复书信往来。”

1979年,傅聪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傅聪、傅敏兄弟继1958年分开后重逢“东不至黄浦江,北不至白渡桥,避免向日本宪兵行礼,亦是鸵鸟办法。”抗战8年,傅雷索性闭门不出。卖地成为一家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

1947年4月,他翻译美国记者斯诺的报道:《为什么我们不了解俄国》、《俄国人怎样看法》、《斯大林必须和平》,附录斯科特所著《俄国三度空间的外交政策》,结集为《美苏关系检讨》。他在译者代序中指出,“战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不但有目共睹,而且大家已经交相指摘。但是苏俄对我们的行为也不见得全部友好,完全平等。红军在东三省搬走日本人的工厂,进步的刊物噤若寒蝉,不赞一词。《中苏条约》公布,国内所有的报纸,不分派别,一律颂扬。这些现象怎么解释呢?难道我们的独立的人格还没建立?难道我们不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想?”

“斯诺揭示苏联的二重人格,解释现实主义政治的原则,狡兔三窟式的苏联外交,用历史与事实,证明国家主义在苏联外交政策不但存在,而且居于第一位。”

文章登出,立遭批判。周建人批评道,“那篇对美苏关系的态度的文章,直白地说,含有‘亲帝反苏’的色彩,对于苏联用心指摘,并指斥别人为什么不反对苏联。对于美国则事事曲谅,对于美国帝国主义的行为认为只由于一些‘误解’,还责备别人的‘口诛笔伐’的不当。”

傅雷撰文反驳:“近代思想界自以为摆脱了宗教,却另创了一个新宗教。其迷人处与可怕处正与一切宗教无异。与任何虔诚的教徒辩宇宙问题人生问题都是白费,对他们都是大不敬。可是受任何教徒诅咒亦未必真入地狱。当此大局日趋恶化,国共两党作殊死战之际,个人被戴帽子,不论为赤为白,都是意料中事。敢于道破真相,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的人,一向是国民公敌。”

文末仿佛谶语:“左派也罢,右派也罢,死抱住正统也罢,死抱住主义与教条也罢,不容忍决不会带来和平,天下苍生也不见得会沾光。一个民族到了思想统一,异端邪说诛尽灭绝的时候,即是它的文化枯萎以死的时候,或者是把人当作物,叫他到世界能够去闯大祸的时候。”

傅敏说父亲有很多左派朋友,比如楼适夷,父亲很早知道他是地下党员,还让他住在家中,“但周建人文章出来后,他对左派失望了。”1948年,傅雷好友宋奇帮出主意,让他借口开办进出口行,动身离沪。

妻舅朱人秀是老地下党,在其引导下,家中两兄弟相继入党。他们的子女说,傅雷死后,他们曾问长辈,伯父会不会有事?得到的答复是:没关系,是上面派他接近傅雷的。朱人秀告诉传记作家叶永烈,当年傅雷“受右翼朋友影响”,不懂党的政策,一听到苏区搞土改,斗地主分田地,便卖掉家乡剩余土地,典当私宅,携全家去往昆明。他本想借西南一隅观察局势,可还是去了香港。在香港,很多人游说傅雷就此安顿下来。但他作出决择,“我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1949年12月,一家人走海路到天津,回沪前,他们赴京看望了钱锺书夫妇。作为军代表接管清华大学的吴晗想请傅雷教法语,让钱氏夫妇做说客。杨绛回忆,“傅雷对教学并不热心……决计仍回上海,干他的翻译工作。”

你们的意志终于抬头了

全家迁居昆明时,傅聪考入当地的粤秀中学。因父子频发冲突,去香港时,父母只带走傅敏,将他托付给朋友照管。15岁,他自行考入云南大学外文系,琴艺停滞不前,偶尔为合唱队担任伴奏。朋友们可惜他浪子般虚度光阴,1951年夏,帮他在教堂里开办个演,他照着《101首世界名曲集》逐一弹奏。傅雷跟楼适夷说,“你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把帽子脱下翻过来,大家帮帮忙,这孩子就是这样回上海来了。”

1953年,傅聪

1953年正月,父子再起争执。傅聪根据自身音乐感受,认为贝多芬《第十小提琴奏鸣典》要比父亲肯定的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重要。儿子的顶撞,让傅雷勃然大怒:“狂妄,你才看过多少书?”傅聪倔强地离家出走,住进小提琴家毛楚恩家中。在毛家,没有父亲的监督,他依旧每天早起练琴,未曾松懈。一个月后,傅雷因姑父去世,感喟人生无常,让家人接回已在想家的傅聪。

“傅聪17岁,我才肯定他可以专攻音乐;因为他能刻苦用功,在琴上每天工作七八小时,就是酷暑天气,衣裤尽湿,也不稍休;而他对音乐的理解也显出有独到之处。除了琴,那个时期他还另跟老师念英国文学,自己阅读不少政治理论的书籍。”傅雷洞悉,儿子的艺术心灵已步入成熟期,“自幼培养的独立思考与注重逻辑的习惯,终于起了作用,使他后来虽无良师指导,也能够很有自信的单独摸索,而居然不曾误入歧途——这一点直到他在罗马尼亚比赛有了成绩,我才得到证实,放了心。”

傅聪凝视着1959年2月8日于欧洲首次登台的海报

1952年底至1953年1月,纪念贝多芬逝世125周年,傅聪首次登台,在兰心剧院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不久,北京派员来到上海,为罗马尼亚“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赛”选拔琴手,有人举荐了傅聪。闻知儿子要与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竞争赴赛名额,傅雷致信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夏衍。

“大意是,听说音乐学院不太服气,不能怪他们。学生们因参与政治运动,致使练琴不够。可傅聪待在家中,时间要比他们充裕。如果只有一个参赛名额,不用考虑傅聪。”傅敏回忆。结果,傅聪与电影导演史东山之子、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史大正入选。

1953年夏,在中国青年代表团四百多人中,傅聪、周广仁、史大正分在独奏组。“学院很多人崇拜史大正,他人又好。起初,认为他比傅聪弹得好。”中央乐团老宿舍楼里,曾任大提琴首席的马育弟说。青年文工团团长、时任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曾向他透露,傅聪参赛以及调入中央乐团,让自己与中央乐团团长李凌背负压力。学院中人议论,这个“上海小开”是社会中人,不具学历资格。“好在他拿奖,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1953年8月16日,新华社发布电讯,傅聪荣获钢琴独奏三等奖。他将铜牌忿忿摔在地上。一位评委预言,他虽未拿金牌,但将会了不起,此人对肖邦理解非同一般。联欢节后,他作为中国艺术代表团成员去东欧访问演出。在波兰,他弹奏了大量肖邦作品,引起轰动。

“波兰文化部一个老太太非常喜欢傅聪,她是他留学的关键人物。”梅百器另一个弟子、钢琴家周广仁说,当年波兰总统贝鲁特向团长周巍峙正式提出,邀请傅聪留学波兰,并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在波兰,傅聪得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创始人杰维茨基的指导。“杰老师”被誉为肖邦权威,也是“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之一。74岁的他精力旺盛,喜欢站着授课,遇上音乐慷慨激昂,会吼叫高唱。但在艺术表现上,他却反对丝毫的夸张。傅聪记得刚到波兰,老师从他琴声中听出,“聪啊,你的心里有一头猛虎,你得好好控制住。”

1955年2月22日,“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揭幕。场外傅雷密切关注名单上每个选手。“除非洲来的以外,没有一人的学历像你这样可怜的——换句话说,跟到名师只有六七个月的竞选人,你是独一无二的例外!”

第一场比赛,他因练琴时用力过猛,手指受伤,排到最后一天。“那是最吃亏的:因为评判员听了10天从早到晚的肖邦;那一天轮到我,原定中午12点。在我前面还有3人上台,从10点开始的。我10点半去,不料前面3人不是手痛就是病,都不能弹。我一到,催场的人就说马上得出台,我手也冷,心理准备毫无,但我并没有慌。”

进入第二轮,他明显得心应手。到第三局,选手们从74名淘汰得只剩下20名……3月20日获奖名单宣布,傅聪名列第三,还荣获惟一的“玛祖卡”最佳奖。当晚5点多,傅雷夫妇接到马思聪夫人从北京打来的报喜电话。

“东方升起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我做父亲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错误用你的才具与苦功给点破了,我真高兴,我真骄傲,能够有这么一个儿子把我错误的估计全部推翻!”傅雷的兴奋溢于言表,此前他曾写信给周巍峙,不愿傅聪参赛。

“从录音中清清楚楚感觉到你一切都成熟多了,尤其是我盼望了多少年的——你的意志,终于抬头了。我真高兴,这一点我看得比什么都重。”傅雷欣慰地说。

不经意间,傅敏的意志也在抬头。从香港回来,傅家租住宋奇家在江苏路的宅府。他偶然发现以前的犹太租客遗留下的一把小提琴。宋母将琴转送给他,他也去请雷垣教琴,还向中央乐团小提琴家韦贤章求教,又跟随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陈又新苦学两三年。听到他想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断然摇头:“不行!”

直升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中部,傅敏依然心结难平。傅聪来信鼓励他停学。父亲傅雷则自有一番道理:“第一,在家不能单学小提琴,他的语文根底太差。我自己太忙,不能兼顾;第二,他至此为止在提琴方面的表现只能说中等,在家专学二三年后是否有发展可能毫无把握;第三,敏的看谱能力不强,夜长梦多,对钢琴,更渺茫;第四,截至目前为止,敏根底最好的还是自然科学与教学,至少这是在学校里有系统的训练的;不比语文、文史的教学毫无方法。倘等高中毕业以后再酌量情形决定,则进退自如。倘目前即辍学,假如过了两年,提琴无甚希望,再要回头重读正规学校,困难就多了。”

“你是块教书的料。”傅敏哭闹时,父亲平静地说。他现在心服口服:“教师的起码素质是,认真仔细。生活、学习井井有条。他对我平日观察,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1956年7月,傅敏高中毕业。他的第一志愿是北大外国文学系,如果不能成为小提琴家,就要做父亲那样的翻译家。校方见他家庭教育素质全面,力劝他报考外交学院。傅雷并无异议,毕竟这所学院不是谁都能进的。

3年后,外交学院却将傅敏以“预备师资”之名,送往北京外国语学院,只是档案关系还属于学院。他心知肚明,外交家之梦破碎,因为父亲划右,哥哥出走。

没有廉价的检讨

“蛰伏沪渎忽忽又已半载,苟全生命,乏善足陈,方今诸子百家皆遭罢黜,笔墨生涯更易致祸,懔懔危悚,不知何以自处。”早在1950年6月,傅雷便向画家黄宾虹发出危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邀请他,他在昆明未出席。第二次又请他,“在沪,未出席”。

楼适夷自朝鲜战场归来探访他,“不少已担负了新职务的旧知识分子都爱找他来发牢骚”,他将“所谓新社会的阴暗面”倾盆大雨似地泼来。“我听他谈这些话,跟过去同我谈旧社会时根本不同,以前他表现出仇恨与愤怒,这回所表现出的却是焦急与不安。”“等我从浙江回到上海,我发现他已成了一位政治活动的忙人。”

傅聪称父亲走出书斋是1954年、1955年,“他到社会上去,看到整个国家轰轰烈烈的建设景象,深受感动,又说看了许多解放战争、革命战争时的小说,补了课,他感到以前‘不能够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的认识是书生之见。”

1955年,傅雷出席上海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委员扩大会议,作为文学、新闻、出版小组副组长与政协代表,递交7份意见书共18万字。傅敏记得很清楚,为作好会议发言,父亲写好讲稿,让母亲卡住时间,掌握时限练习。“他还特意请人上家中,纠正不标准的普通话。”

当年民主促进会马叙伦、徐伯昕等领导人邀请他回到民进,他却坚决回绝:“党派工作必须内方外圆的人才能胜任;像我这种脾气急躁、责备求全、处处绝对、毫无涵养功夫的人,加入任何党派都不能起什么好作用;还不如简简单单做个‘人民’,有时倒反能发挥一些力量。”

1956年9月,傅雷与傅聪在切磋琴艺

1957年3月,傅雷以特邀代表身份,赴京参加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会后,他来到中央乐团看望团长李凌。在那里,他高赞毛主席讲话深得人心,“一定要将会议精神好好传达国外的傅聪。”

傅雷为儿子手抄《毛主席对<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大会讲话》,他显得兴致勃勃:“此次会议,是党内会议,党外人士一起参加是破天荒第一次。毛主席每天分别召见各专业小组的部分代表谈话,每晚召各小组召集人向他汇报,性质重要可想而知。……我们党外人士大都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倒是党内人还有些胆小。”

5月1日,报纸发出整风运动指示,鼓励“大鸣大放”。一周后,傅雷便发表文章《大家砌的墙大家拆》:“一肚子理学,仿佛普天下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全在我心手中;一面孔道学,仿佛一举一动,片言只语,无不正确;道貌岸然,令人望而却步:少数党员的政治优越感就有点这种气派。一味情虚胆怯,诚惶诚恐,觉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太多的谦逊也不容易叫人放胆亲近:某些党外人士的政治自卑感就给人这种印象。这种印象和那种气派碰上了,久而久之便在党群之间糊起一层纸,——相敬如宾;纸变成板,——相安无事;最后变为一堵墙,——相对无言。”

没过多久,风云突变。一时间,“右派”之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人惶惶不可终日。一批人先后被点名,里面就有报社总编、傅雷的好友徐铸成。

7月6日,作为报社社外编委,傅雷在《文汇报》发文《识别右派分子之不易》:“从解放起到去年8月为止,5年半中间,徐只在1950年与我见过两次面;直到《文汇报》复刊前才又来看过我二次,复刊后又看过我二三次(一次是专谈访苏观感)。一向我只感觉到他佩服罗隆基章伯钧(因为有一次他说民盟中央只此二人能独立思考),可没想到他完全受他们指挥,更没注意他平时问‘文汇报该怎么办’,其实是真主意,假商量;……直到近十天来报上陆续揭发,我才知道他是有阴谋的,有集团的,以民间报纸花色繁多为名,遂行他办成一张反社会主义报纸的策略,为资产阶级复辟打先锋。”

我问傅敏,怎么看待父亲这篇文章。他说这恰好说明父亲的天真,“按他的话说,我没想到新中国成立那么久,还会有右派?1950年以后,他看到国家蒸蒸日上,从疑虑变为信任。徐铸成找他商量整风,他提出怎样做才有理有利有节。不想徐却写什么‘与傅雷密谋’。”他指的是1957年8月22日,《文汇报》第三版刊载徐铸成《我的反党罪行》。文中一节是,“和傅雷密商许多问题”。1960年,统战部委派徐铸成再做傅雷“思想工作”。一踏入傅家门,就被朱梅馥推了出去。

“可悲。”傅敏又说到父亲的表姐夫裘柱常,也是黄宾虹弟子顾飞之夫。“他翻译科技性文章,曾让我父亲改得一塌糊涂。批判我父亲的头天晚上,他上家中貌似安慰,我父亲这人直筒倒豆。第二天会上,他搞歪曲揭发。两家再无往来,我父亲叹恨,没想到几十年都瞎了眼。”

1957年8月24日,《文汇报》和《解放日报》联合声讨,《傅聪的成就靠谁?傅雷的鞭子,还是党的培养》。接着,《文汇报》刊登《市政协大辩论进入高潮,傅雷中间路线思想……受到批判》。8月26日,在《批判错误思想准备反击右派 谈话旁听侧写》一文中,傅雷违心检讨“自认为是一个有糊涂思想的普通人民,属于中间分子”。

“双百”期间,他就知识分子、整风、文艺界、出版界领域,发文12篇。“反右”中,却重点批判他,说他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反对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

1958年初,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周而复及作协其他党组成员与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想保傅雷“过关”,为此他们已和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疏通。石西民素爱阅读“傅译”,他暗示傅雷,检讨不妨将调子再定高点。傅雷斩钉截铁,没有廉价的检讨,人格比什么都重要。

见他不肯低头,他们让他的好友柯灵前去说服。柯灵向傅雷剖白众人苦心,不久便收到傅雷来信,“说开会的结果,他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他强作达观,说处在这样的大风浪中,牺牲一个区区傅雷算不了什么。我像猛然坠入冰窖,从头顶一直凉到脚心。使我特别难受的是,好像是我把他诱进了陷阱。……我回到上海,找到那位同志,探听对傅雷问题的处理,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那位同志向来作风明快,此时却沉吟半晌,只说他也没有料到是这么个结果。我意识到他本人大概碰到了一些麻烦,不好多问,这很像是一个谜。”

“文革”后,周而复向傅敏揭穿谜底。当年节骨眼上,一位中央主要负责“反右”的领导来沪,示意上海右派太少。为填充名额,柯庆施将傅雷加了进去。

4月30日下午的批判会上,傅雷被宣告为右派分子。深夜,朱梅馥不见他的身影,忧心忡忡。最后他还是回来了。书斋里,夫妇俩无言对坐。许久,他才开口,如果不是阿敏还太小,还在念书,今天我就……

出走前后

“亲爱的敏弟:首先让我对你道歉,隔了这么久才给你写信,我前不久是给你写了信的,可是我没有寄,因为我的心情非常坏……我实在需要安心下来,要是老这样思想斗争下去,我可受不了,我的艺术更受不了。”1957年11月5日,傅聪在信中向弟弟诉苦。

这年9月,他与留苏作曲家吴祖强应召回国,在京参加整风运动。因为父亲与吴的大哥、戏剧家吴祖光“身份特殊”,他俩被限制在沙滩红楼文化部招待所内“集中学习”,被命令与亲人划清界限、勇于揭发、虚心接受小组成员的“批评帮助”。中秋节冷冷清清,两人手捧吴祖强六妹送来的月饼,忐忑惶惑。

“我哥在整风鸣放期间,在波兰极为踊跃。他给李德伦(知名指挥家)写信,李德伦热心将信四处宣扬。北京音乐界原定挨批的学生对象中有他、吴祖强、严良堃。等我哥一回,便取代了严。”三人写检查,上面表示傅聪写得最好。“他是中文底子好,这儿不见得好。”傅敏指了指脑门。一个月后,周恩来下令,留学生不用反右,让他们回去吧。傅聪险些不能继续留学,多亏夏衍保住他。

在京时,傅聪住在马思聪家,楼适夷代他父母前来探望。闲谈中,他高谈苏联问题、波兰问题。这位忠诚的老党员告诫他,作为留学生,不宜谈论这些事情。随后,楼适夷向周巍峙反映他思想活跃,周巍峙又向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转述。钱俊瑞批评傅聪:“再这样下去,就把你调回来,叫你下乡劳动去!”

10月底,傅聪临走前见傅敏。“饭桌上,我哥向我透露,钱俊瑞跟他谈了两小时。还说周总理特别关照要同他谈谈,他们已经对他摸过底,说他是一块大材,要他抱着超过世界水平的雄心,多接触群众,将来至少要下去劳动5年。”傅敏说,这话把傅聪吓坏了。

“我无法理解钢琴家去劳动以后怎么办?难道改行?”回到波兰,傅聪为此苦恼,他已从母亲来信中获知,“作协批判爸爸的会,一共开了十次,前后作了三次检讨,最后说是进步了,是否算是结束,还不知道。爸爸经过这次考验,总算有些收获,就是人家的意见太尖锐了或与事实不符,多少有些难受,神经也紧张,人也瘦了许多,常常失眠,掉了七磅。工作停顿,这对他最是痛苦,因为心不定。……爸爸这一年来似乎衰老了许多,白发更多了。”

“我心里更难过,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我能说什么呢?”1958年2月,高教部长杨秀峰去波兰,单独找傅聪谈话,批评他骄傲,脱离政治。中国同学中有人反映,他出名后,常被邀请出外演出,所以他有收入租房,进出乘坐出租车,过着“资产阶级生活”。

这年6月,使馆突来指示,要他立刻回国。“杰老师很伤心,他和校长给使馆写了信,希望至少考了毕业再回去,希望到明年2月,使馆又找我谈,我说我争取11月以前毕业,使馆才同意了。”父亲划右后,傅敏几次想写信,都被母亲拦住。虽不明就里,可国内一个劲催促,让傅聪预感不妙。1958年12月,煎熬中,他决定离开波兰,去英国。

“傅聪出走,得到一位英国籍音乐教师的帮助。他看到傅聪护照时,说了句至关重要的话,你的护照全欧洲通用。原来,傅聪与我们一般的留学生不同,因为他有时要到波兰以外的国家演出,所以发给他这样的护照——这一点,连傅聪自己也未曾注意到。在那位教师帮助下,傅聪悄悄买到了从华沙飞往伦敦的机票,决定出走英国。由于单独在外居住,他的行动避开了中国留学生的注意。傅聪坐在飞往英国的班机上时,正遇伦敦有雾,班机推迟起飞。这时,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已察觉他的动向,正要采取措施,伦敦上空的雾散了,班机起飞了。他还在空中,外国通讯社便已发出了关于他出走的电讯。他刚刚抵达伦敦机场,外国记者们便包围了他。他一句话也没说,钻进轿车,飞驰而去。”一起留学的史大正回忆。

“他没想过不回来。只是形势一天天变化,让人没法回来。”艾方惠吁叹,她是朱梅馥高中同学张原我的女儿。傅聪曾引荐史大正做她的钢琴教师,她不知道,如果傅聪那时回国,下场会不会与史相似——1955年,史大正的父亲史东山自尽。“文革中不让他弹钢琴,折磨他每天楼上楼下搬钢琴。”文革后史大正定居英国,至死未再演奏。

1959年初,好友周煦良来到傅家,说上海作协负责人之一叶以群拿着印有“傅聪出走”的简报找他,告知一位中央领导明示,各人做事各人当,请傅雷放心。尽管他打好腹稿,尽量婉述,傅雷听了,还是“顿如霜打雷击”。

“陈毅同志对夏衍说,应该争取他回来。只要回来了,没事。夏衍把我找去,要我把这层意思转告傅雷。我如实告诉了傅雷,他表示要做好傅聪的工作。”柯灵说。

同时,朱人秀也经常来傅家,“组织要我多关心他。我把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外国的形势讲给他听。”傅雷向他流露,想与长子通信。傅聪到英国后,曾写回一封长信。半年后,傅雷夫妇才收到此信。他们将信交给朱人秀,由他请示党组机关。获批后,1959年国庆,他们写信给日思夜想的儿子,“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

此时,傅家经济困窘。1949年以后,和巴金一样,傅雷纯以稿费维生。但划右后,他已不能出书。“我们请示过中央宣传部,据指示可以让傅雷继续译书,但新出的必须改名。于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室主任郑效洵去函,跟傅雷商量改名一事,傅雷回信坚决拒绝改名。”楼适夷告诉叶永烈,那时人文社内部商定,一面请傅雷译书,支付稿酬。一面把译稿压下,待他“摘帽”后出版。

朱梅馥实在忍不住,向傅聪道出隐情:“这两年来营养之缺乏,非你所能想象,因此百病丛生,神经衰弱,视神经衰退、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各种慢性病接踵而来。他虽然一向体弱,可也不至于此伏彼起地受这么多折磨。……于是我不得不在1月6日给你的信上明明白白告诉你:像我们这样的父母,向儿子开口要东西是出于不得已,这一点你应该理解到。爸爸说不是非寄不可,只要回报一声就行,免得人伸着脖子等。2月9日我又写道,我看他思想和心理活动都很复杂,每次要你寄食物的单子,他都一再踌躇,仿佛向儿子开口要东西也顾虑重重,并且也怕增加你的负担。的确,他自己也承认这一方面有复杂的心理,有疙瘩存在,因为他觉得有求于人,即使在骨肉之间也有屈辱之感。”

她还告诉傅聪,即使身心俱损,父亲还在为他抄写6万字的《希腊的雕塑》。“他知道你对希腊精神的向往,但认为你对希腊精神还不明确,他就不厌其烦地想满足你。因为丹纳的《艺术哲学》不知何时出版,他最近竟重理旧稿,把其中讲希腊的一个chapter(章),约五万余字,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抄录,预备寄你。爸爸虽是腰酸背痛,眼花流泪(多写还要头痛),但是为了你,他什么都不顾了。前几天我把旧稿替他整理出来,他自己也吓了一跳,原来的稿子,字写得像蚂蚁一样小,不得不用了放大镜来抄,而且还要仔仔细细地抄,否则就要出错……”

傅雷则对儿子吐露知识分子的艰辛:电影、戏剧、史学、哲学方面有些错误的有毒的作品和理论,陆续受到严正的批判。文艺界、音乐家都以本国的、现代的为主;“介绍外国文学当然更要着重批判,不能单单因为是古典名著,就无原则地照搬,对青年发生坏影响。”“巴尔扎克和别的古典作家一样,他的作品跟我们眼前的情况和要求相距太远了,考虑了好几个月,挑不出合适的东西可译。至于批判,既要对原作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又要相当的马列主义修养,两相结合,才能写出一篇不犯大错的译序:真是谈何容易!”

身体禁锢,精神踯躅,令他安慰的是儿子成了朋友。“孩子,你说过我们的信对你有如一面镜子;其实你的信对我们也是一面镜子。有些地方你我二人太相像了,有些话就像是我自己说的。平时盼望你的信即因为‘薰莸同臭’,也因为对人生、艺术,周围可谈之人太少。”

1961年9月30日,报上登出“右派”摘帽名单,傅雷也在其中。相对妻子“满腔愉快的心情”,他认为“本来戴帽子与摘帽子都是他们的事,与他无关”。

诀别

1962年夏,傅敏大学毕业,在家晃悠半年,工作毫无着落。“文革“中,他从大字报上得知,是档案上的家庭背景令人不敢要他。挖掘他的人是北京女一中女校长杨滨。该中学教导主任读过傅敏档案后,回去与杨滨商量,她果断拍板:这么好的英语人才,他们不要我要。

“我们知道班里要来个英文老师,他父亲是傅雷。我知道傅雷,我家有本《高老头》就是他翻译的。傅老师初到班上,文质彬彬,单纯极了。政治讨论中我问他,老师,如果敌人把你抓起来,你会不会叛变?他大义凛然地站起身:我坚贞不屈!听到空军某位要人去世了,他当场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从没拿自己当黑五类子女,也就是说,他对别人的歧视毫无感觉。班上无论多么蠢笨的孩子,他一视同仁,想方设法诱导他们动脑子。这些笨孩子今天不是当了英语教授,就是出国。当年比我们学校拔尖的女附中与男附中学生,知道有他教英语,都上我们这儿听课。”傅敏在女一中时的一位女学生向我讲述。

爱才的杨滨将两个俄语班改成英语班,让傅敏授课。1963年到1966年,学校创办英语实验班,又让他负责。《世界文学》主编陈冰夷曾想将他招入社里,傅雷婉拒:还是让他安心教书吧。“假期回家,我跟父亲讲怎样教学生,他听得津津有味。还跟过去一样,他一个接一个问题启发我,替我谋划,我们谈到深夜。”傅敏眼里泛着暖意。

傅聪出走后,曾对媒体立下“三不”原则:不入英国籍,不去台湾,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1964年,因全世界演出需要签证,他加入英国籍。傅雷夫妇为此郁悒很久。偏在此时,傅聪与妻子、小提琴大师梅纽因之女弥拉,有了孩子凌霄。接信后,他们内心五味杂陈。“父亲没多说。他想不通也无能为力。”傅敏说。

1965年10月25日,为境况所逼,傅雷不得不向文化部副部长石西民求援。由于白内障,信由他口授,妻子执笔。收到信后,石西民致信上海市委照顾傅雷生活和工作。第二年“文革“爆发,石西民自身难保。

傅雷不止一次向钱氏夫妇自比“墙洞里的小老鼠”。他知道自己不善周旋,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有书斋。翻译是他透望世相、传递心声的途径,“1949年以后,成为他惟一表达思想的方式”,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许钧说。那时,他已译完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精神上的幻灭也日益加重,“终日为前途渺茫,忧心忡忡,焦灼不堪”。越是如此,越思念远方的儿子。夫妇俩常常半夜惊醒,百感交集,忧心如焚。

1966年8月12日,凌霄两岁生日还剩两天,傅雷不无辛酸,“想象着我们的孙儿在你们的客厅及厨房里望着我们的照片,从而认识了远方的爷爷奶奶,这情景,又是多么叫人感动!尽管如此,对于能否有一天亲眼看见他,拥抱他,把他搂在怀里,我可一点都不抱希望。”

反右时,傅雷曾遭姚文元攻击。当1965年11月文汇报刊出姚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深感在劫难逃。

“1966年6月初,我就直觉,父亲要出事。”傅敏说,七八月间,有人登门命他交出与父亲的通信。他说都烧了。为避免书信被人查出,他全部投进马思聪家的大铁炉。“那些信里,父亲对我谈的还是做人,”他握着纸杯的手不停地颤抖。惟有父亲为他翻译的《英语史》作修改的11页长信,他舍不得,私托朋友保管,最终还是失去了。

8月23日,里弄突击读报回来,傅雷与妻子在书房清理旧画古董。保姆菊娣在屋外听他说,音乐学院可能要来砸,要砸就让他们来砸,最多大不了两条命。

3天后,北京开始大抄家。傅敏忙往家中打电话,电话那边母亲宽慰他,我们都好,你放心。傅聪也从海外艰难打进电话。“姆妈”,“阿聪”,电话两端,母子刚唤出声,便哽咽难语。勉强说上话时,电话已挂断。

“8月27日晚上7点多钟,我母亲、朱人秀、丁济南医生等6人来到他家。他把母亲存放在他那儿的首饰还给她,其他人事情也处理妥当。大家简单吃下一点东西,当作告别。他坦荡地说,这次,他无论如何也不愿人格再受侮辱,他要带着梅馥一起走。我母亲深知,他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可挽回。但还是力劝,老傅,如果要走,你能不能将梅馥留下?他说,他不能让她一人活下去受苦。”艾方惠回忆,她父亲1949年前曾是外国领事馆法律顾问,50年代初被打为反革命,投入监狱。傅雷为之申冤,数次写信给领导。“‘包庇反革命’也是右派罪名之一。到了文革,打倒‘地富反坏右’,你说他逃得过吗?”

8月30日深夜,好友周朝桢纳闷傅家灯火通明。走近门口,里面声音嘈杂。为探究竟,他按响门铃。大门打开,朱梅馥站在门里,与他对视片刻,默默地将门关上。

8月31日下午,朱人秀打电话到傅家。朱梅馥柔和的声音,换成陌生人的质问。

艾方惠的母亲没有对她隐瞒。此后,她每天骑车在傅家门前溜达。9月3日,傅宅大门贴上了法院封条。母亲听说后告诉她,你不要再去了,他们“走”了。

(参考资料:《傅雷文集.文艺卷》,《傅雷文集.书信卷》,傅敏编,当代世界出版社;《傅聪版.傅雷家书》,傅敏编,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文艺出版社;《浦东傅雷研究》,浦东新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等编,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傅雷画卷》,叶永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铁骨傅雷》,叶永烈著,文汇出版社;《傅雷与傅聪——解读<傅雷家书>》,叶永烈著,广西出版社;《译道行》,金圣华著,湖北教育出版社;《江声浩荡话傅雷》,金圣华著,当代世界出版社;《傅聪,望七了》,傅敏编,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傅雷译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傅雷传》,金梅著,北航大学出版社;《傅雷别传》,苏立群著,作家出版社;《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沧海》三部曲,简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傅雷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理想——从傅雷与黄宾虹交往的角度》、《傅雷对刘海粟艺术的批评》、《傅雷留法期间的艺术活动探析》、《傅雷与艺术哲学》、《傅雷与上海美专》,吕作用著;《傅雷二三事》,刘海粟著;《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林林著,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文艺出版社。感谢浦东傅雷文化研究中心的帮助。)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丁小明︱木、石藏缘与知识生产:叶灵凤的鉴赏世界

作为现代文坛多面手的叶灵凤早年跻身创造社、以“新感觉派”小说家身份鸣世。中年客居香港,为港岛各报刊频繁写稿的同时,又游戈于翻译、藏书、绘画等领域,其文化随笔笼挫今古,博雅中不乏情思,堪称现代散文中的“逸品”。兴趣广泛且精力过人的叶灵凤在作家形象外,又身兼学者、编辑、藏书家、艺术鉴赏家甚至画家的多重角色,其艺文世界可谓精彩丰富。近来香港三联书店推出《叶灵凤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则为我们进入叶灵凤的这一艺文世界提供了最直接的入口。笔者在拜读后以为,整理者在《编后记》所指出的“这部《叶灵凤日记》所载记的是‘一个很执著、很敏感、很自我的文化人’”“伟大而冒险的一生”的结论可称中肯。《日记》不仅记录了“上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叶灵凤在香港的生活情状”,更为研究者提供“足够的讯息可以从中探索作者各方面的意义”。正是在《日记》的阅读中,笔者发现,在叶灵凤的艺文世界中尚有一处无人问津的“幻洲”,那就是他对木刻、石刻的鉴藏与研究,此处就以《日记》所记载的木刻、石刻的鉴藏及相关的知识生产为导引,去探索叶灵凤的鉴赏与研究系列活动之于他个人及时代的多重意义。
“我很喜欢搜集石刻拓本,以画像为主”
在叶灵凤的鉴赏世界里,他对武梁祠画像石为代表的石刻画像拓本尤为痴迷。他在《石刻画像趣味》一文中道出心声:“我很喜欢搜集石刻拓本,以画像为主。觉得它比画在纸绢上的绘画作品,更具有一种古拙朴素的美感。我一向喜欢木刻,对于我国石刻拓片的爱好,可说正是这种趣味的伸延。”原来,叶灵凤痴迷于画像石既有“一向喜欢木刻”的趣味所在,也为画像石所蕴含的“古拙朴素”的美所吸引。他品鉴画像石的记载在《日记》中俯拾皆是,其中围绕《武梁祠画像》拓本所展开的品鉴活动尤为频繁。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他收藏《武梁祠画像》及品鉴的记载。《日记》1945年4月1日记载叶灵凤收藏武梁祠画像拓片一事:“买得武梁祠石刻拓片,裱成两巨册,为乾隆以后所拓,虽多涣漫,然已不易得。此种拓片,今终能买得,实近来一大快事。价四百元。”尽管乾隆以后所拓的武梁祠石刻拓片“多涣漫”,其传拓效果已不属精好,但如果考虑到1945年4月的香港尚在“连日空袭极为剧烈”(《日记》1945年4月5日)的硝烟中,叶灵凤为“求之已久”的武梁祠拓片而不惜掷下“四百元”的购藏行为中所包裹的痴迷就显露无疑,自然也能从中体会到他所说的“今终能买得,实近来一大快事”的那份激动心情。
《日记》在此后也曾多次提及他对这一拓片的品赏,最有代表性的记载莫过于1947年1月19日他与张光宇夫妇同赏的记载:“光宇夫妇来晚饭,出示武梁祠画象拓本。赞叹再三。汉画象至今尚没有好的复制本,若加以整理,作一篇考证及介绍,精印出版,该是一件颇值得干的工作。”(按:“画象”“画像”的称谓在《日记》中凡两见,本文遵从原文,不作改动。)张光宇本人亦是知名版画家,精通木刻,对武梁祠画像石所呈现的“古拙朴素”之美自能心体神会,所以才能在叶灵凤出示拓本之后“赞叹再三”。也正是张光宇夫妇大加赞赏的态度,激起叶灵凤对这一武梁祠画像拓片“加以整理,作一篇考证及介绍,精印出版”的兴趣。
此事进展如何,最终有无精印出版,在《日记》中并未提及。但是《日记》1970年12月14日提到的这一拓本的最终命运,倒是有些出人意料:“所藏武梁祠拓本一套,置大胶袋内,不知几时跌落柜,被狗所抓烂,甚不快。此是一套甚好的拓本,已托裱过。”这显然是一次意外事故,看来叶灵凤家的小狗既不风雅,也不惧怕一般文人不敢碰的“黑老虎”,而是勇敢地抓烂了主人为之痴迷的拓片。这一“虎头狗尾”的结局不免有些焚琴煮鹤,叶灵凤不但当时“甚不快”,就是在三年后再回忆起此事来,《日记》中所记的“我本有武梁祠画象拓本一套,不慎堕地为狗所撕烂,可惜之至”(1973年9月1日)这一节,依然还是那样耿耿于怀。
叶灵凤除了自已购藏武梁祠拓片,也非常关注公私收藏的这一拓本,只要是友朋所有或展览展出的武梁祠拓片,无不尽力借观或往观。如1949年11月29日他听说廖冰兄有武梁祠拓片一套,就在日记写下了“拟借来一看”的愿望,在一月后的12月30日的《日记》中则出现他这次“借来一看”的经历:
向廖冰兄借来原属苗子之武梁画像拓片,系原张未裱者。亦不完全,墨色较我藏者稍淡,略欠精神,但因系未裱者,故容易得见原来金石气势。有暇拟与我所藏者逐幅作一比较。将武梁祠堂拓片,按其四室之石刻位置,使其逐一恢复原位,此工作颇值得一做。一部分武梁祠拓片已见《隶释》,据传有唐拓本,后为黄小松所得,现已不知在何处。
这是一次富有启发意义的借观,相较于叶灵凤所藏武梁画像拓片,廖冰兄这套武梁画像拓片因“墨色稍淡”而“略欠精神”,但叶灵凤在品鉴中还是感受到这一套武梁祠画像拓片“因系未裱者,故容易得见原来金石气势”的特质,也正是这一特质,促发叶灵凤产生“将武梁祠堂拓片,按其四室之石刻位置,使其逐一恢复原位”的想法。应当说,叶灵凤以画像拓片来还原武梁祠现场的想法堪称奇妙新颖,这其实已超出传统金石学范围,而具备某种现代考古学甚至当代艺术的趣味。这条《日记》中他还提到,在宋人著作《隶释》中已有部分武梁祠拓片的著录,并言及这一拓本有可能是唐拓本,且在清中期曾为黄小松所得等信息,这又说明他对相关金石著录及掌故亦了然胸中。所以,在叶灵凤对武梁画像石的鉴赏中既有“古拙朴素”的审美眼光,也不乏金石文献的爬梳之功。
《日记》中关于武梁祠画像鉴赏也有过一次往观不遇的经历,其中得失更可见叶灵凤痴迷画像石的程度。1951年2月16日,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举办了收藏家罗原觉所藏古书画石刻拓片展览,尽管展览当天因下雨叶灵凤未能参加,他还是记得之前曾见过罗原觉收藏的“初拓武梁祠画象”,以为“甚精好”,所以在16日的《日记》中写下“今日陈列,因天雨未去。明日当去一看”,而“明日”的2月17日的《日记》中则记下他去参观展览的内容:
饭后往冯平山图书馆参观罗氏敦复书室所藏石刻碑帖字画展览会,有唐张萱《仕女按乐图》,甚精好,但不会是唐画,又有李龙眠《罗汉轴》,似是日本人临本。拓片中,大幅武梁画像未见陈列。有汉砖美人像拓片四小幅甚精致,系以前未见过者。今日因赶着赴胡好追悼会,未及细看,明天当再去。
尽管罗氏展览中包括石刻碑帖字画等几个门类,事实上,叶灵凤最感兴趣当是那批“甚精好”的“初拓武梁祠画象”, 不过稍有遗憾的是“初拓武梁祠画象”未见陈列。所以,叶灵凤在展厅中流览一番,信笔记下的观感似乎有些不着边际:“唐张萱《仕女图》,甚精好,但不会是唐画。又有李龙眠《罗汉轴》,似是日本人临本。”可仔细一想,仕女图也好,罗汉像也好,其实也还是离不开他感兴趣的画像这一核心内容。当然,尽管心仪的武梁祠画像寻访不见,叶灵凤倒也并非全无所得。《日记》所记“有汉砖美人像拓片四小幅甚精致,系以前未见过者”,叶灵凤因“赶赴胡好追悼会,未及细看”,并希望“明天当再去”参观。欲往观“初拓武梁祠画象”而不得,却意外见到“甚精致”的“汉砖美人像拓片”,这一画像拓片让他如对武梁祠画像一样倾倒。这一“买王得羊”的往观经历似乎告诉我们,只要画像石拓本足够精彩,叶灵凤都会有反复欣赏的兴趣,并非独独钟情于武梁祠一家一姓而已。叶灵凤1940年代在香港家中书桌前所摄照片,及照片背面文字
叶灵凤1940年代在香港家中书桌前所摄照片,及照片背面文字

作为画家的叶灵凤为“古拙朴素”的武梁祠画像石所倾倒,作为学者的叶灵凤则对武梁祠画像的研究成果多有关注,这一点在《日记》中不乏载记:
1945年2月,“读了一些关于武梁祠、孝山堂等石刻的资料”。
1947年2月28日,“读关于武梁祠论文数篇,冯平山图书馆有法国沙畹氏专集数种,皆系关于汉画者,前曾由君葆抄一目录见示,決最近每天上午抽暇去借读一遍”。
1947年3月1日,“读《石庐金石书志》……择有关武梁祠等汉画象,元祐党籍碑,及附有碑额缩形之目名数种录出”。
1970年2月19日,“读《隶释》所录之《水经注》有关古碑注文,又读所载武荣、武班、武梁碑文,此皆与武梁祠画像石有关者。梁碑有关石室记载,并载刻石为‘良匠卫改’,此款资料,今始细读之,以前都忽略了”。
从上可见,叶灵凤对武梁祠画像的关注有“古”“今”两个维度。就“古”这一维度而言,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所用的材料,尚在传统金石学的范围之内。如叶灵凤借观廖冰兄所藏武梁祠画像石时,就曾在《日记》中引《隶释》的著录为佐证,并提及黄小松与武梁祠画像的掌故,可见他对此书的熟稔程度。《日记》所记这次借观的时间是1949年11月29日。而上列第四条《日记》记载的时间为1970年2月19日,时隔二十年,叶灵凤对武梁祠画像研究依然还是乐此不疲,除了兴趣使然,别无他解。同时,二十年后的关注,已从当初《隶释》中武梁祠画像直接著录的关注,转变成从《隶释》所著录《水经注》有关古碑注文中寻找与武梁祠画像石有关的内容,其前后浅深之别自是不言而喻的。
至于“今”这一维度则告诉我们,叶灵凤时代的汉画像石鉴赏与研究已跨出金石学的范围,而进入了考古学的新世界。《日记》中有几处最具代表性的记载,如1949年12月16日所记:
听郑德坤讲发掘成都永陵经过,附有影片。永陵为五代前蜀王建之御陵,一九四二年发现,为中国正式以科学方法发掘古代皇陵之第一次。据郑氏所报告,棺木已朽,但哀册、御宝等皆完整,后宫并有王建之石雕坐像。棺木置于石座之上,两旁有十二武士石像捧之。石座四周皆有乐队之浮雕。遗物现由成都博物馆保管,准备将陵墓开放供人参观。正式报告书尚未出版。影片曾映出各石像之拓本,颇能代表晚唐风格。
《日记》所记其实是有关郑德坤“发掘成都前蜀王建永陵”的讲座一事,尽管叶灵凤最感兴趣的是郑氏讲座中“颇能代表晚唐风格”的“各石像之拓本”。不过,《日记》中更多记载的则是这一陵墓的考古发掘过程及结果,从中也可看出,叶灵凤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石像拓本本身,他对陵墓发掘过程、石像与陵墓的关系及石像周围的环境亦给予相当关注,据笔者理解,这一复合的视角,已非金石学所能譬之了,显然,这已是一种文化考古学的视角。
再者,叶灵凤对海外学者关于汉画像石的研究也特别留意,如他曾细读过法国学者沙畹的相关研究。据上录1947年2月28日条所载,叶灵凤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阅读沙畹关于汉画像的研究专著,尽管日记中没有列出他读过沙畹的哪些著作,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出,可能包括《中国两汉石刻》(La sculpture surpierre en Chine au 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 Paris: Ernest Leroux, 1893)、《华北考古记》(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中的《汉代雕刻》(La sculpture à l’époque des Han)卷等,其中所体现的治学方法,荣新江教授在《华北考古记序》中曾有所言及:“一直把实地的田野考察和书房里的潜心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做一件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到实地进行调查。与同时代的中国金石学家的‘访碑录’专注于文本收集不同,沙畹的实地调查,依托于现代学术的考古学方法,不仅对碑刻本身做详细的测量和记录,还对碑刻或古物所在的祠堂、墓地、周边环境等,做仔细的考察和分析。”荣教授对沙畹依托于现代考古学的治学方法分析,特别是他不仅对碑刻本身做详细的测量和记录,还对碑刻或所在环境做考察,不由让人联想起叶灵凤在听完郑德坤“发掘成都前蜀王建永陵”后在《日记》中对考古现场细节的记载。当然,也正是在听完郑德坤讲座半月后,叶灵凤在品赏廖冰兄所藏武梁祠画像拓片时产生了“以画像拓片来还原武梁祠现场”的想法,笔者前已指出,这一想法已越出金石学的范围而进入现代考古学的领地,而叶灵凤之所以能有这一想法,极有可能是在沙畹的著作以及郑德坤讲座等现代考古学著作及思想的复合启示下悄然产生的。
“一向喜欢木刻”的趣味的伸延
叶灵凤曾说他对画像石拓本的爱好,是他“一向喜欢木刻”的趣味的伸延(见《石刻画像趣味》一文)。也就是说,以画像石拓本为主的石刻只是叶灵凤鉴赏世界中的“新欢”,木刻才是他的“旧爱”。换言之,在叶灵凤的鉴赏世界里,也正是有木刻这一“旧爱”的存在,才推动叶灵凤的审美趣味向石刻伸延,并让他在品鉴石刻时不自觉地联想到木刻审美体验,进而打通石刻与木刻的疆界,最终使得他的鉴赏世界中包容更多的审美元素。再者,在叶灵凤的交游中有一批与他志趣相投的木刻艺术家,他们都对石刻持欣赏态度,石刻特别是画像石给予他们创作上的灵感,从而推动他们的木刻版画创作。
叶灵凤早年曾创作大量的木刻版画作品,只是中年后淡出艺坛,并转身成为木刻版画艺术的研究者,在他的《日记》中随处可见的是对木刻版画资料的蒐集、鉴赏、研究及与版画家交往的内容,此处稍作分类,将部分材料罗列如下:
1946年1月1日元旦, “逛嚤囉街。有相识之旧书贾招呼,谓有书若干,颇合我所好,邀往一看。检视之下,乃郑振铎所印之《中国版画史》等,皆购求多时而未得之书,不禁大喜,价钱亦不贵,遂尽量购下。计有《版画史》第一辑,第二辑,《版画史》外辑,《顾氏画谱》、北平荣宝斋所刊《笺谱》。光绪三十一年印校《钦定书经图说》,有图五百馀幅,系写本石印,颇精致”。
1947年6月21日,“购英国人比韦克木刻小册子一本,又在新开幕之生活书店购《苏联木刻》一册”。
1949年11月16日,“购《新年画选集》一部,共十八幅,价十元,很贵,这都是套色的木版,系近年来北方解放区的改良民间年画成绩”。
1950年2月4日,“购新出之《英国木刻集》,一比韦克,一现代木刻家吉宾斯,每册仅六元,有一百馀幅,甚廉也”。
1951年7月24日,“见前订之《英国木刻集》已到,但他们竟忘记留起来给我,若不是今天恰巧去,也许要错过机会了,此书内容甚好,有一幅彩色派克女士木刻极佳”。
1951年8月10日,“在别发书店见又有《英国木刻选集》一册,遂购归赠予黄永玉”。
从叶灵凤所购木刻版画文献来看,他对这一领域具有广泛兴趣。从中国古代版画文献《顾氏画谱》及石印《钦定书经图说》,到现代郑振铎的版画名著《中国版画史》,再到解放区的版画作品集《新年画选集》,他都会尽量购下。同时,他对世界各国的版画文献,不论苏联、英国还是德国的木刻出版物,都有着密切关注,并加以选购。叶灵凤山吞海吐般收集古今中外的木刻文献,颇有几分痴狂气概。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研究木刻文献,并经常以此为素材撰文及翻译发表相关文章,则完全是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当然,在他木刻文献的集藏过程中也交织着当时寓居港岛的木刻版画家的身影,此处摘取他与黄永玉的交往以为例举:
1949年12月9日,“黄永玉来,赠彩色木刻复制品一幅,谓在写一部给中学生看的木刻教程。翻阅英国派克女士的《木刻集》,爱不释手”。
1950年2月23日,“黄永玉以新作年画见赠,系由郑可以丝网油漆彩印,颇洵烂可观”。
1951年8月31日,“晚间黄永玉送来木记《血钱》一帧,系以老妓卖肉所挣来的血汗钱为题材者”。
1951年11月1日,“晚间黄永玉见访,他们将在月中赴北京,说将任于中央美术学院。以木刻一幅见赠。又还来所借去的《罗丹雕刻集》等”。
1952年6月10日,“黄永玉以汉砖‘千秋万岁’及六朝造像的拓片四幅,来交换我剪存的毕加索素描”。
此处只是选录《日记》中1949年至1952年叶灵凤与黄永玉的交往记载,从《日记》所载内容来看,黄永玉一方面源源不断地赠送木刻版画作品给叶灵凤,另一方面又在叶灵凤处借阅相关的木刻版画文献,如英国版画家派克女士的《木刻集》、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雕刻集》等等。更有甚者,叶灵凤在选购木刻版画文献时,碰到难得的好材料,也会多购一份赠送黄永玉(见上文叶灵凤购卖木刻文献部分最后一条)。可以说,作为“版画家之友”的叶灵凤除了接受黄永玉作品,并发表品鉴意见之外,还会提供最新的木刻文献供黄永玉参考研习,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不仅是丰富的,也是有深度的,更是互惠的。两人交往中最有意味的记载莫过于黄永玉以汉砖及造像拓片交换叶灵凤的毕加索绘画文献这件事。欣赏毕加索绘画并注意收集毕加索绘画文献是叶灵凤艺术品鉴世界里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因与本文关联不大,可暂置不论。而黄永玉以汉砖及造像拓本与叶灵凤交换文献一事则引出另一话题,就是当时的木刻版画家对金石拓本特别是画像石的兴趣。
神游于古今中外的木刻、石刻间的“好之者”
如前所述,叶灵凤曾说过,他对石刻画像的兴趣是对木刻兴趣的延伸,检视《日记》不难发现,由木刻向石刻画像石的这一兴趣延伸并非叶灵凤所独有,而是存在于当时木刻版画家中的普遍现象。上文提及他收藏武梁祠画像拓本后,曾与张光宇夫妇同赏,张光宇“赞叹再三”,张光宇回北京任教时,叶灵凤则请他代为购买相关拓片。显然,在叶灵凤是引张光宇为汉画像欣赏的同道中人。《日记》中还有一则他向版画家廖冰兄借来武梁画像拓片欣赏的记载,廖冰兄的这一拓片则是另一版画家黄苗子所赠。有趣的是,作为叶灵凤好友的黄苗子出现在《日记》中最多的内容也与画像石拓片有关,如1968年10月1日,“翻阅苗子所赠《萃珍阁蜀砖拓本集》皆是原拓,在此时此地,已是十分难得之物了”,又如1968年10月21日,“清理所藏石刻拓本,多数皆苗子历年所赠,颇多珍贵难得者”。原来,叶灵凤所藏的大多数的石刻拓本是黄苗子所赠,这当然是因为叶灵凤精于此道,而黄苗子又不仅是赠送石刻拓本给叶灵凤,也赠送石刻拓本给同为版画家的廖冰兄。这些信息无不说明,他们对石刻拓本的欣赏有着志趣相投之处。叶灵凤1966年参观西安碑林拓片展览,照片摄于昭陵六骏拓本前
叶灵凤1966年参观西安碑林拓片展览,照片摄于昭陵六骏拓本前

至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版画界的一批画家关注中国古代石刻特别是画像石这一现象,其实反映了中国古代画像石与现代木刻版画在构图、章法以至刻制方法多有相通之处,木刻版画家可从中国古代画像石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与灵感。事实上,这一要求版画创作向中国古代石刻画像学习的企盼,最早由鲁迅在致李桦的信中提出:“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从鲁迅这一开风气的识见,到《叶灵凤日记》中这批木刻家乐此不疲地收集、欣赏、学习石刻画像的趋势,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木刻在借鉴世界木刻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借鉴汉代画像石而以古开新的一面。对黄永玉、张光宇、廖冰兄、黄苗子等木刻版画家而言,他们流连忘返于石刻画像旁,就不仅仅是木刻兴趣在审美上的伸延,更是在寻找激发创作灵感的图式与方法。当然,叶灵凤并没有这种创作需要的驱动,他品鉴木刻、石刻作品只是自己的审美与研究的需要,《日记》中随处可见的是那个神游于古今中外的木刻、石刻间的“好之者”的身影,试看这则所记:
1968年10月22日,“检阅所得石刻拓片,有一幅系造象背面图案,分作若干大小不一的方格,每一格内有人物屋宇,风格极特殊,构图美丽,原件在西安博物馆石刻陈列室,年前曾参观过。但这造像隶属朝代是那朝,没有资料,仿佛曾在什么书上见过,遍寻有关书刊都不见。花费了许多时间仍无结果,心上仿佛打了一个结”。
叶灵凤在品赏所藏石刻拓本时,发现一幅“风格特殊,构图美丽”的造象背面图案,甚为心醉,他想知道这张图案的更多信息,可是遍查不得,所以闷闷不乐,“心上仿佛打了一个结”,恰是当时的心态的形象写照。庆幸的是,在第二天的《日记》中他记下:“偶阅《文物》月刊,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号上:《介绍陕西博物馆石刻陈列室的几件作品》一文中,发现昨天要找出处的那幅拓本原物,是北魏皇兴某年的造像背面,所述虽很简单,但已能知道其原物,心中为之畅快。”石刻拓本这看似团团黑墨的纸本,却有着别样的魔力,让叶灵凤为之愁闷、为之欢喜。更为有趣的是,叶灵凤品赏的视野常常游走在木刻与石刻之间,看到雕版时,会想起刻石:
1968年10月11日,“从书橱内整理出版画图籍多种,其中如《吴郡五百名贤图像》,现在已很难得,此是木刻图像。十年前曾见石拓五百名贤图像,价不贵。当时不屑买下,现在想来,要再找一部,戛戛难矣。当时曾见两部,一部人面系用淡墨所拓,又有五百罗汉像石刻拓本,亦见而未买”。
看来叶灵凤是比较钟爱《吴郡五百名贤图像》这一刻本的,他在《日记》中数次记下此书的品赏过程,上录记载中他提到《吴郡五百名贤图像》木刻、石刻各有一部,只是他当时没能将石刻本收入囊中,每念至此,不免会发一通“现在想来,要再找一部,戛戛难矣”的感慨。又如《日记》1967年4月4日所记,叶灵凤到琳瑯阁书店去看日本出版的《西安碑林》一书,其中“有一幅永泰公主石棺画的拓本,将仕女面部原大由阴文翻印成阳文,甚有木刻风味”。叶灵凤能从拓本中能看出木刻风味,这一迁想妙得的认识,既是他长期浸淫于各类石刻、木刻文献中而练就的眼学,更是他已然打破石刻、木刻间的疆界所产生的体认。在叶灵凤眼中,木刻与石刻的载体已无关至要,真正打动他的是古往今来的雕刻艺术家游刃于木石之间的那份激情与创造力。
其实,叶灵凤又岂止倾心于中国古今木刻、石刻,《日记》中可见他频繁购入各国版画画集及理论书籍,并时时翻阅研究。如1968年11月9日所记:“阅《德国表现主义的版画艺术》,系以前所购者,分为木刻、蚀刻、石版三个部分,美国出版在德国印刷者,材料甚丰富。我国新木刻初期的作品,受德国表现派影响很深。”叶灵凤在木刻上有如此阔大视野,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鲁迅在致李桦信中所说:“所以我的意思,是以为倘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画,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许能够创出一种更好的版画。”鲁迅为“创出更好版画”而提出的广采汉石刻、明清书籍插画、民间年画与欧洲新式版画的众家之长的建议可谓卓识,这一见识就是放置在当下也不为过时。而在《鲁迅日记》中有他收集古今木刻及石刻拓本的诸多记载,这些记载又能说明他的卓识并非向壁虚构,实来自于他对古今木刻作品的广泛收集与审美体验。今天检视叶灵凤的《日记》时亦能发现,他与鲁迅不仅对木刻版画创作的见识如出一辙,就是在木刻、石刻拓本收藏及鉴赏上的品味也是何其相似。当然,叶灵凤原本就有版画家的身份,转型成为鉴赏家与理论家后,更有着“从实践中来”的感性体会与“知行合一”的指导意义。言之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国版画创作及理论界有着这样一股海纳百川式的趋势,无论古今中西,甚至跨越木刻的形制、门类等界限,都可以去广泛地师法、受容与接纳,从而为中国现代艺术界 “创出更好版画”呢?
“连日闭门写稿,换稿费也”
有趣的是,作为小说家的叶灵凤让读者最难忘怀的却是他对书斋生活娓娓道来的书话随笔,如他在《书斋趣味》中所写:
对于我,书的钟爱,与其说由于知识的渴慕,不如说由于精神上的安慰。因为摊开了每一册书,我不仅能忘去了我自己,而且更能获得了我自己。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叶灵凤《读书随笔》一二三集,三联书店版
叶灵凤《读书随笔》一二三集,三联书店版

当我们捧读这样超然物外的文字时,很难不对叶灵凤的书斋生活充满神往。而叶灵凤在书斋达到的那种“忘去了我自己,而且更能获得了我自己”的痴迷境界,除了包含对“书的钟爱”,自然也包含着他对古今木刻及石刻画像的钟爱。只是,在叶灵凤神游书斋的同时,《日记》中也能看到凡俗世界的一面。《叶灵凤日记》的整理者张咏女士在书后的访谈中曾提及,叶灵凤除长期为《星岛日报》编辑和写稿,还为同时为《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成报》《新生晚报》《新中华画报》等不同刊物写过大量稿件,不妨看看1968年11月26日至30日叶灵凤在《星岛日报星座》栏目发表的文章:
26日,《印度古经〈优波尼沙〉故事抄:那基吉达与阎魔》,笔名“伊万”。27日,《印度古经〈优波尼沙〉故事抄:那基吉达与阎魔》,笔名“伊万”。28日,《李龙眠的〈圣贤图〉石刻》,笔名“临风”。29日,《临安剧盗我来也》,笔名“敏如”。30日,《辛克莱的小说屠场》,笔名“藏园”。30日,《印度古经〈优波尼沙〉故事抄:爱情的性格》,笔名“伊万”。30日,《牛津出版部出版〈新派插图本圣经〉》,笔名“临风”。
尽管叶灵凤是这一栏目的主理者,发稿可自主决定,可要在短短五天内天天连续发文,30日这一天竟然连发三篇,如此密集的写稿、发表可能与当时稿源有限有关,叶灵凤因负累甚重而要努力写稿养家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我们在《日记》中会不断地读到他疲于应付各种稿约的记载,有时甚至是满纸牢骚:
1947年7月2日,“白昼整日在家写《香港史地》稿,苦极”。
1947年7月3日,“编校第五期《史地》周刊,至一时始回。又为《新生晚报》写续稿,因明日须赶早送去。睡时已两点钟了。连日苦干,颇感疲劳”。
1949年9月29日,“连日闭门写稿,换稿费也”。
1967年4月25日,“整日写稿,除写稿外完全未能做其他事,看书或是整理书案,皆成为空想。日日如是,可发一叹也”。
正如《日记》所记,连日闭门写稿,其目的无非就是“换稿费”了。这一煮字疗饥的写稿差事不但“苦极”,有时连看书与欣赏木刻都成为空想。而食指繁多的压力也会迁移到叶灵凤的木刻、石刻拓片鉴赏活动中,从而使他将品鉴活动与以赚取稿费为目的知识生产相关联。事实上,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诸多这样的关联案例,如1968年10月29日所记:
整理过去出版之各期《文物》月刊,自一九六六年发动文革后停刊,先后已出过一百馀期,今日检出五十馀期,随手翻阅,有许多材料很难得。石刻拓片难得者,留意访求:①宋游师雄摹刻昭陵阎立本画《凌烟阁功臣图赞》。②吴道子画《鬼伯》拓本。③杭州府学所藏李公麟画《圣贤图》石刻拓本(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④西安碑林吴道子《观音像》石刻拓本。⑤《昭陵六骏》,有宋游师雄摹写缩小石刻,有拓本。(此处为节录)
由《日记》可见,叶灵凤这一天对《文物》杂志上兴趣甚浓,随手翻阅,并将其中比较难得的阎立本《凌烟阁功臣图赞》、吴道子画《鬼伯》《观音像》、李公麟画《圣贤图》等画像类拓本做了详细笔录,以便今后留意访求。时隔半月后,《日记》中开始出现他对李龙眠《圣贤图》的持续关注:
1968年11月14日,“读关于李龙眠的小册子,又查阅《西湖游览志》,找有关杭州府学所藏李氏《圣贤图》石刻资料,只有一则,数句而已,拟介绍这种石刻”。
1968年11月15日,“阅有关李龙眠资料,如《历代名画记》、《画继》等书”。
1968年11月26日,“写介李龙眠《圣贤图》石刻的短文,约二千馀字,此类谈文物的文章,若是有计划经常写下去,将来也可以集印成书”。
也就是说,在翻阅《文物》杂志上所刊李龙眠《圣贤图》拓本后,叶灵凤以一番查阅文献的准备,终于11月26日撰写了题为《李龙眠的〈圣贤图〉石刻》的介绍文章,这篇文章刊在《星岛日报·星座》,时间为11月28日,叶灵凤所用的笔名为“临风”。在写完此文后,叶灵凤以为“此类谈文物的文章,若是有计划经常写下去,将来也可以集印成书”。至于他有没有写下去,因《日记》年月有缺,无从全面考证。但在《日记》及他的文集中还可以看到相当可观的木刻及画像石的介绍文章,如《日记》1969年6月28日所记:“参考《文物》上的材料,写成有关阎立本《凌烟阁功臣图》刻石短文一篇”,这篇题为《阎立本画〈凌烟阁功臣像〉刻石》的文章也以“临风”的笔名,发表在两天后(1969年6月30日)的《星岛日报·星座》栏目上。而就是在发表的同一天,叶灵凤又撰写了《阎立本的故事》一文,又以“临风”之名发表在7月2日的《星岛日报·星座》栏目上,他在《日记》中记下写文原因:“又用有关阎立本剩馀资料再写短文一,作《星座》用。”显然,这是上次介绍阎立本画像所多馀的材料,叶氏觉得弃之可惜,故再写一文。而翻检叶灵凤的文集,类似的木刻、石刻介绍文字尚有不少,现略陈如下:
《记唐代雕刻艺术杰作〈昭陵六骏〉》《拓本——我国独有的艺术品》《石刻画像趣味》《〈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吾哥窟浮雕拓片和中国拓印技术》《朱氏〈金陵古迹图考〉》《关于〈喜咏轩丛书〉》《张维屏的〈花甲闲谈〉》《张仙槎的〈泛槎图〉》《改七芗的〈红楼梦人物图〉》《顾恺之画的〈列女传〉》《关于麦绥莱勒的木刻故事集》《中国雕板始源》。
结合叶灵凤《日记》与他所写的文章,大体可知叶灵凤撰写的石刻、木刻类文章的流程是:先从他对石刻拓片或木刻版画或相关的考古图册的品鉴开始,品鉴的过程会培植起他对某件藏品的特别兴趣,然后开始着手搜集这件藏品的相关文献材料,最后成文而刊行于各类报刊上。当然,叶灵凤的知识生产绝非“文抄公”式,他会在这类文章中投射品鉴时的感受、体认或经历,如《朱氏〈金陵古迹图考〉》一文中,他回忆起在旧书店中偶然购到这批考古图录的经历,作为南京人的他,更不由自主地谈到他的故乡与挥之不去的乡愁。再如《〈元祐党籍碑〉的刻工故事》中,他申明收集碑帖所关心的只是其中的史料,风趣地将《元祐党籍碑》比作“黑名单”,随后更是谈到几位刻工因崇敬苏轼、黄庭坚、司马光而拒绝镌刻这一碑文的 “最动人的小故事”, 其中的安姓刻工还因此被刻入流芳后世的《无双谱》,叶灵凤说他在郑振铎的《中国版画史画录》中就见过安氏画像。叶灵凤能以轻灵笔调,将碑刻、木刻雕板知识及历史掌故熔于一炉,游艺品鉴中又蕴含着“扬善惩恶”的微言,实在是高妙的写法。当然,《日记》的存在还有一好处,就是使得这些品鉴文章的背后故事与更多细节得以具见,如他在1949年3月1日曾记:“《元祐党籍碑》广西柳州融县有刻本,有便当写信托黄表华觅购。”该文中提到他最近收藏了这一拓本,想来可能就是《日记》所说托黄表华所觅到的。
数十年晨译晚写、持之不倦
在叶灵凤以换取稿费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活动中,除大量撰稿外,译稿也是常见方式,如他在1949年11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拟将毛姆的札记选译出来给《新生晚报》,换取若干稿费。”又如他曾以题名为《〈高尔基日记〉抄》的译稿在《星岛日报星座》上连载,从1949年8月22日至1950年2月15日。他在1949年11月1日的《日记》中云:“译《高尔基日记》,在《星座》连载,此书之译,开始于一九四一年,时译时辍。今乘可以连载的机会,决意完成之。今已译好五分之四了。”就在他翻译《高尔基日记》将要竣业时,又开始了《世界木刻史》的翻译工作,这自然与他品鉴木刻、石刻的过程中参阅外文资料相关,有关此书的翻译进度与刊发日期在《日记》中都有清晰记录,现选录部分如下:
1949年11月8日至13日,“译《世界木刻史》关于法国近代木刻者一章,编为《艺苑》又周刊第四十六期,本月十三日刊出”。
1949年11月26日,“译《果庚与近代法国木刻》续稿,编入《艺苑》第四十七期”。
1949年12月1日,“《世界木刻史》亦陆续译过数章,此书实应正式着手译下去。这是一件工作,亦可以了一笔心事。只是外国名词太多,译起来极费事,拉丁文、德文的书名,尤感棘手”。
1949年12月23日,“译《木刻史》一章,关于近代法国木刻者,编入后日出版之《星岛·艺苑》。布利斯之《世界木刻史》全书约十七八万,现零星译好者已有四万字,能将全部译好出版,亦一件值得的工作也”。
从1949年11月8到12月23日,除了翻译《世界木刻史》一书,叶灵凤还面临《高尔基日记》翻译工作的羁绊及购书、观展、聚会等各项活动对他工作时间的挤压,即便如此,他还能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拿出四万字的译稿,面对如此高效的知识产出,我们除了惊叹叶灵凤的译笔迅疾与精力过人外,还要看到,高速的翻译进程并不意味着翻译难度不高或叶灵凤对内容不求甚解。相反,从《日记》中能看到他在翻译此书时常常“尤感棘手”,有时甚至为某个人名而遍觅词典不能解。所以,在翻译时字斟句酌,厘清其中的人与事,并最终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难度并不在撰写文章之下。显然,这一知识生产的过程充塞着枯燥与困惑,而叶灵凤能数十年晨译晚写、持之不倦,换取稿费的动力固不可少,翻译内容能给他知识上的充实与精神上的愉悦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比之《日记》中连连叫苦的那些写稿生涯,与木刻、石刻鉴赏相关联的写稿、译稿则推动着叶灵凤,将一次次乏味的伏案劳形转变成饶有趣味的精神探索。尽管木刻、石刻类的鉴赏文章在叶灵凤繁重的知识生产活动中并不算最重要的内容,但却是他苦闷的写稿生活中的一种调节,与木刻、石刻鉴赏活动一起,给予他心灵的滋补与慰藉。此处,我们不妨再征引一则《日记》所记的石刻品鉴活动,时间是1974年3月8日:
查阅《辞海》关于韩寿“偷香”的典故,因苗子曾赠我《韩氏墓神道残碑》拓本一纸,系画家陈师曾旧藏,有藏印及题字,提及韩寿与贾充女儿的故事。按李义山诗云“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即指此事。有暇想以此拓本为题材写一短文。
这应当是我们所知的叶灵凤最晚的石刻品鉴活动,此时的叶灵凤已从报馆退休,眼疾的困扰也让他很少再执笔写稿,但是品鉴石刻的爱好至老不倦,摩挲着黄苗子所赠《韩氏墓神道残碑》拓本,又不由自主地查阅起与韩氏有关的文献,并自然升起“想以此拓本为题材写一短文”的念想,此时知识生产已全无煮字疗饥的必要,完完全全是一种自娱,当然,这样的自娱之举也足以说明木刻、石刻的品鉴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生产在叶灵凤的鉴赏世界里曾经有过如何亲密的关系。
结语
可以说,当我们漫步于叶灵凤《日记》的世界时,就如陪同叶灵凤进行了一次文化旅行,我们游走在中华古典、现代香港及西方艺文的多维文化空间中,文化、文学、艺术、鉴藏等异质却相关的内容同台竞演、精彩纷呈。本文原只是不经意地打开一扇尚不被人所关注的鉴赏之门,门内有着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界,其中弥漫着叶灵凤作为中国文人的思古幽情,也缠绕着现代考古学与版画界的种种新变与风气,还有着苦闷逼仄的尘世俗务,即便超逸如叶灵凤辈,也摆脱不了为治生而劳形的繁重知识生产。所以,打开这扇鉴赏之门,我们固然会与叶灵凤一道品鉴艺术、神游物外,也能很真切地感受到,无论你如何逍遥尘外,其实是很难离开这个铢锱必较的世界的。所幸的是,木刻、石刻的鉴赏及相关知识生产除了给予他精神上的安慰,让他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消磨时日,还能让他获得不菲的经济回报。也许,这就是笔者阅读《叶灵凤日记》这一有意思的人生文献的体会与收获吧。
本文为小绿天楼中国古代书画文献整理工作室(2020年上海市文教结合紧缺艺术人才创新工作室)阶段性成果。

叶灵凤的鉴赏世界

作为现代文坛多面手的叶灵凤早年跻身创造社、以“新感觉派”小说家身份鸣世。中年客居香港,为港岛各报刊频繁写稿的同时,又游戈于翻译、藏书、绘画等领域,其文化随笔笼挫今古,博雅中不乏情思,堪称现代散文中的“逸品”。兴趣广泛且精力过人的叶灵凤在作家形象外,又身兼学者、编辑、藏书家、艺术鉴赏家甚至画家的多重角色,其艺文世界可谓精彩丰富。近来香港三联书店推出《叶灵凤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则为我们进入叶灵凤的这一艺文世界提供了最直接的入口。笔者在拜读后以为,整理者在《编后记》所指出的“这部《叶灵凤日记》所载记的是‘一个很执著、很敏感、很自我的文化人’”“伟大而冒险的一生”的结论可称中肯。《日记》不仅记录了“上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叶灵凤在香港的生活情状”,更为研究者提供“足够的讯息可以从中探索作者各方面的意义”。正是在《日记》的阅读中,笔者发现,在叶灵凤的艺文世界中尚有一处无人问津的“幻洲”,那就是他对木刻、石刻的鉴藏与研究,此处就以《日记》所记载的木刻、石刻的鉴藏及相关的知识生产为导引,去探索叶灵凤的鉴赏与研究系列活动之于他个人及时代的多重意义。
“我很喜欢搜集石刻拓本,以画像为主”
在叶灵凤的鉴赏世界里,他对武梁祠画像石为代表的石刻画像拓本尤为痴迷。他在《石刻画像趣味》一文中道出心声:“我很喜欢搜集石刻拓本,以画像为主。觉得它比画在纸绢上的绘画作品,更具有一种古拙朴素的美感。我一向喜欢木刻,对于我国石刻拓片的爱好,可说正是这种趣味的伸延。”原来,叶灵凤痴迷于画像石既有“一向喜欢木刻”的趣味所在,也为画像石所蕴含的“古拙朴素”的美所吸引。他品鉴画像石的记载在《日记》中俯拾皆是,其中围绕《武梁祠画像》拓本所展开的品鉴活动尤为频繁。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他收藏《武梁祠画像》及品鉴的记载。《日记》1945年4月1日记载叶灵凤收藏武梁祠画像拓片一事:“买得武梁祠石刻拓片,裱成两巨册,为乾隆以后所拓,虽多涣漫,然已不易得。此种拓片,今终能买得,实近来一大快事。价四百元。”尽管乾隆以后所拓的武梁祠石刻拓片“多涣漫”,其传拓效果已不属精好,但如果考虑到1945年4月的香港尚在“连日空袭极为剧烈”(《日记》1945年4月5日)的硝烟中,叶灵凤为“求之已久”的武梁祠拓片而不惜掷下“四百元”的购藏行为中所包裹的痴迷就显露无疑,自然也能从中体会到他所说的“今终能买得,实近来一大快事”的那份激动心情。
《日记》在此后也曾多次提及他对这一拓片的品赏,最有代表性的记载莫过于1947年1月19日他与张光宇夫妇同赏的记载:“光宇夫妇来晚饭,出示武梁祠画象拓本。赞叹再三。汉画象至今尚没有好的复制本,若加以整理,作一篇考证及介绍,精印出版,该是一件颇值得干的工作。”(按:“画象”“画像”的称谓在《日记》中凡两见,本文遵从原文,不作改动。)张光宇本人亦是知名版画家,精通木刻,对武梁祠画像石所呈现的“古拙朴素”之美自能心体神会,所以才能在叶灵凤出示拓本之后“赞叹再三”。也正是张光宇夫妇大加赞赏的态度,激起叶灵凤对这一武梁祠画像拓片“加以整理,作一篇考证及介绍,精印出版”的兴趣。
此事进展如何,最终有无精印出版,在《日记》中并未提及。但是《日记》1970年12月14日提到的这一拓本的最终命运,倒是有些出人意料:“所藏武梁祠拓本一套,置大胶袋内,不知几时跌落柜,被狗所抓烂,甚不快。此是一套甚好的拓本,已托裱过。”这显然是一次意外事故,看来叶灵凤家的小狗既不风雅,也不惧怕一般文人不敢碰的“黑老虎”,而是勇敢地抓烂了主人为之痴迷的拓片。这一“虎头狗尾”的结局不免有些焚琴煮鹤,叶灵凤不但当时“甚不快”,就是在三年后再回忆起此事来,《日记》中所记的“我本有武梁祠画象拓本一套,不慎堕地为狗所撕烂,可惜之至”(1973年9月1日)这一节,依然还是那样耿耿于怀。
叶灵凤除了自已购藏武梁祠拓片,也非常关注公私收藏的这一拓本,只要是友朋所有或展览展出的武梁祠拓片,无不尽力借观或往观。如1949年11月29日他听说廖冰兄有武梁祠拓片一套,就在日记写下了“拟借来一看”的愿望,在一月后的12月30日的《日记》中则出现他这次“借来一看”的经历:
向廖冰兄借来原属苗子之武梁画像拓片,系原张未裱者。亦不完全,墨色较我藏者稍淡,略欠精神,但因系未裱者,故容易得见原来金石气势。有暇拟与我所藏者逐幅作一比较。将武梁祠堂拓片,按其四室之石刻位置,使其逐一恢复原位,此工作颇值得一做。一部分武梁祠拓片已见《隶释》,据传有唐拓本,后为黄小松所得,现已不知在何处。
这是一次富有启发意义的借观,相较于叶灵凤所藏武梁画像拓片,廖冰兄这套武梁画像拓片因“墨色稍淡”而“略欠精神”,但叶灵凤在品鉴中还是感受到这一套武梁祠画像拓片“因系未裱者,故容易得见原来金石气势”的特质,也正是这一特质,促发叶灵凤产生“将武梁祠堂拓片,按其四室之石刻位置,使其逐一恢复原位”的想法。应当说,叶灵凤以画像拓片来还原武梁祠现场的想法堪称奇妙新颖,这其实已超出传统金石学范围,而具备某种现代考古学甚至当代艺术的趣味。这条《日记》中他还提到,在宋人著作《隶释》中已有部分武梁祠拓片的著录,并言及这一拓本有可能是唐拓本,且在清中期曾为黄小松所得等信息,这又说明他对相关金石著录及掌故亦了然胸中。所以,在叶灵凤对武梁画像石的鉴赏中既有“古拙朴素”的审美眼光,也不乏金石文献的爬梳之功。
《日记》中关于武梁祠画像鉴赏也有过一次往观不遇的经历,其中得失更可见叶灵凤痴迷画像石的程度。1951年2月16日,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举办了收藏家罗原觉所藏古书画石刻拓片展览,尽管展览当天因下雨叶灵凤未能参加,他还是记得之前曾见过罗原觉收藏的“初拓武梁祠画象”,以为“甚精好”,所以在16日的《日记》中写下“今日陈列,因天雨未去。明日当去一看”,而“明日”的2月17日的《日记》中则记下他去参观展览的内容:
饭后往冯平山图书馆参观罗氏敦复书室所藏石刻碑帖字画展览会,有唐张萱《仕女按乐图》,甚精好,但不会是唐画,又有李龙眠《罗汉轴》,似是日本人临本。拓片中,大幅武梁画像未见陈列。有汉砖美人像拓片四小幅甚精致,系以前未见过者。今日因赶着赴胡好追悼会,未及细看,明天当再去。
尽管罗氏展览中包括石刻碑帖字画等几个门类,事实上,叶灵凤最感兴趣当是那批“甚精好”的“初拓武梁祠画象”, 不过稍有遗憾的是“初拓武梁祠画象”未见陈列。所以,叶灵凤在展厅中流览一番,信笔记下的观感似乎有些不着边际:“唐张萱《仕女图》,甚精好,但不会是唐画。又有李龙眠《罗汉轴》,似是日本人临本。”可仔细一想,仕女图也好,罗汉像也好,其实也还是离不开他感兴趣的画像这一核心内容。当然,尽管心仪的武梁祠画像寻访不见,叶灵凤倒也并非全无所得。《日记》所记“有汉砖美人像拓片四小幅甚精致,系以前未见过者”,叶灵凤因“赶赴胡好追悼会,未及细看”,并希望“明天当再去”参观。欲往观“初拓武梁祠画象”而不得,却意外见到“甚精致”的“汉砖美人像拓片”,这一画像拓片让他如对武梁祠画像一样倾倒。这一“买王得羊”的往观经历似乎告诉我们,只要画像石拓本足够精彩,叶灵凤都会有反复欣赏的兴趣,并非独独钟情于武梁祠一家一姓而已。叶灵凤1940年代在香港家中书桌前所摄照片,及照片背面文字
叶灵凤1940年代在香港家中书桌前所摄照片,及照片背面文字

作为画家的叶灵凤为“古拙朴素”的武梁祠画像石所倾倒,作为学者的叶灵凤则对武梁祠画像的研究成果多有关注,这一点在《日记》中不乏载记:
1945年2月,“读了一些关于武梁祠、孝山堂等石刻的资料”。
1947年2月28日,“读关于武梁祠论文数篇,冯平山图书馆有法国沙畹氏专集数种,皆系关于汉画者,前曾由君葆抄一目录见示,決最近每天上午抽暇去借读一遍”。
1947年3月1日,“读《石庐金石书志》……择有关武梁祠等汉画象,元祐党籍碑,及附有碑额缩形之目名数种录出”。
1970年2月19日,“读《隶释》所录之《水经注》有关古碑注文,又读所载武荣、武班、武梁碑文,此皆与武梁祠画像石有关者。梁碑有关石室记载,并载刻石为‘良匠卫改’,此款资料,今始细读之,以前都忽略了”。
从上可见,叶灵凤对武梁祠画像的关注有“古”“今”两个维度。就“古”这一维度而言,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所用的材料,尚在传统金石学的范围之内。如叶灵凤借观廖冰兄所藏武梁祠画像石时,就曾在《日记》中引《隶释》的著录为佐证,并提及黄小松与武梁祠画像的掌故,可见他对此书的熟稔程度。《日记》所记这次借观的时间是1949年11月29日。而上列第四条《日记》记载的时间为1970年2月19日,时隔二十年,叶灵凤对武梁祠画像研究依然还是乐此不疲,除了兴趣使然,别无他解。同时,二十年后的关注,已从当初《隶释》中武梁祠画像直接著录的关注,转变成从《隶释》所著录《水经注》有关古碑注文中寻找与武梁祠画像石有关的内容,其前后浅深之别自是不言而喻的。
至于“今”这一维度则告诉我们,叶灵凤时代的汉画像石鉴赏与研究已跨出金石学的范围,而进入了考古学的新世界。《日记》中有几处最具代表性的记载,如1949年12月16日所记:
听郑德坤讲发掘成都永陵经过,附有影片。永陵为五代前蜀王建之御陵,一九四二年发现,为中国正式以科学方法发掘古代皇陵之第一次。据郑氏所报告,棺木已朽,但哀册、御宝等皆完整,后宫并有王建之石雕坐像。棺木置于石座之上,两旁有十二武士石像捧之。石座四周皆有乐队之浮雕。遗物现由成都博物馆保管,准备将陵墓开放供人参观。正式报告书尚未出版。影片曾映出各石像之拓本,颇能代表晚唐风格。
《日记》所记其实是有关郑德坤“发掘成都前蜀王建永陵”的讲座一事,尽管叶灵凤最感兴趣的是郑氏讲座中“颇能代表晚唐风格”的“各石像之拓本”。不过,《日记》中更多记载的则是这一陵墓的考古发掘过程及结果,从中也可看出,叶灵凤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石像拓本本身,他对陵墓发掘过程、石像与陵墓的关系及石像周围的环境亦给予相当关注,据笔者理解,这一复合的视角,已非金石学所能譬之了,显然,这已是一种文化考古学的视角。
再者,叶灵凤对海外学者关于汉画像石的研究也特别留意,如他曾细读过法国学者沙畹的相关研究。据上录1947年2月28日条所载,叶灵凤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阅读沙畹关于汉画像的研究专著,尽管日记中没有列出他读过沙畹的哪些著作,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出,可能包括《中国两汉石刻》(La sculpture surpierre en Chine au 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 Paris: Ernest Leroux, 1893)、《华北考古记》(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中的《汉代雕刻》(La sculpture à l’époque des Han)卷等,其中所体现的治学方法,荣新江教授在《华北考古记序》中曾有所言及:“一直把实地的田野考察和书房里的潜心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做一件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到实地进行调查。与同时代的中国金石学家的‘访碑录’专注于文本收集不同,沙畹的实地调查,依托于现代学术的考古学方法,不仅对碑刻本身做详细的测量和记录,还对碑刻或古物所在的祠堂、墓地、周边环境等,做仔细的考察和分析。”荣教授对沙畹依托于现代考古学的治学方法分析,特别是他不仅对碑刻本身做详细的测量和记录,还对碑刻或所在环境做考察,不由让人联想起叶灵凤在听完郑德坤“发掘成都前蜀王建永陵”后在《日记》中对考古现场细节的记载。当然,也正是在听完郑德坤讲座半月后,叶灵凤在品赏廖冰兄所藏武梁祠画像拓片时产生了“以画像拓片来还原武梁祠现场”的想法,笔者前已指出,这一想法已越出金石学的范围而进入现代考古学的领地,而叶灵凤之所以能有这一想法,极有可能是在沙畹的著作以及郑德坤讲座等现代考古学著作及思想的复合启示下悄然产生的。
“一向喜欢木刻”的趣味的伸延
叶灵凤曾说他对画像石拓本的爱好,是他“一向喜欢木刻”的趣味的伸延(见《石刻画像趣味》一文)。也就是说,以画像石拓本为主的石刻只是叶灵凤鉴赏世界中的“新欢”,木刻才是他的“旧爱”。换言之,在叶灵凤的鉴赏世界里,也正是有木刻这一“旧爱”的存在,才推动叶灵凤的审美趣味向石刻伸延,并让他在品鉴石刻时不自觉地联想到木刻审美体验,进而打通石刻与木刻的疆界,最终使得他的鉴赏世界中包容更多的审美元素。再者,在叶灵凤的交游中有一批与他志趣相投的木刻艺术家,他们都对石刻持欣赏态度,石刻特别是画像石给予他们创作上的灵感,从而推动他们的木刻版画创作。
叶灵凤早年曾创作大量的木刻版画作品,只是中年后淡出艺坛,并转身成为木刻版画艺术的研究者,在他的《日记》中随处可见的是对木刻版画资料的蒐集、鉴赏、研究及与版画家交往的内容,此处稍作分类,将部分材料罗列如下:
1946年1月1日元旦, “逛嚤囉街。有相识之旧书贾招呼,谓有书若干,颇合我所好,邀往一看。检视之下,乃郑振铎所印之《中国版画史》等,皆购求多时而未得之书,不禁大喜,价钱亦不贵,遂尽量购下。计有《版画史》第一辑,第二辑,《版画史》外辑,《顾氏画谱》、北平荣宝斋所刊《笺谱》。光绪三十一年印校《钦定书经图说》,有图五百馀幅,系写本石印,颇精致”。
1947年6月21日,“购英国人比韦克木刻小册子一本,又在新开幕之生活书店购《苏联木刻》一册”。
1949年11月16日,“购《新年画选集》一部,共十八幅,价十元,很贵,这都是套色的木版,系近年来北方解放区的改良民间年画成绩”。
1950年2月4日,“购新出之《英国木刻集》,一比韦克,一现代木刻家吉宾斯,每册仅六元,有一百馀幅,甚廉也”。
1951年7月24日,“见前订之《英国木刻集》已到,但他们竟忘记留起来给我,若不是今天恰巧去,也许要错过机会了,此书内容甚好,有一幅彩色派克女士木刻极佳”。
1951年8月10日,“在别发书店见又有《英国木刻选集》一册,遂购归赠予黄永玉”。
从叶灵凤所购木刻版画文献来看,他对这一领域具有广泛兴趣。从中国古代版画文献《顾氏画谱》及石印《钦定书经图说》,到现代郑振铎的版画名著《中国版画史》,再到解放区的版画作品集《新年画选集》,他都会尽量购下。同时,他对世界各国的版画文献,不论苏联、英国还是德国的木刻出版物,都有着密切关注,并加以选购。叶灵凤山吞海吐般收集古今中外的木刻文献,颇有几分痴狂气概。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研究木刻文献,并经常以此为素材撰文及翻译发表相关文章,则完全是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当然,在他木刻文献的集藏过程中也交织着当时寓居港岛的木刻版画家的身影,此处摘取他与黄永玉的交往以为例举:
1949年12月9日,“黄永玉来,赠彩色木刻复制品一幅,谓在写一部给中学生看的木刻教程。翻阅英国派克女士的《木刻集》,爱不释手”。
1950年2月23日,“黄永玉以新作年画见赠,系由郑可以丝网油漆彩印,颇洵烂可观”。
1951年8月31日,“晚间黄永玉送来木记《血钱》一帧,系以老妓卖肉所挣来的血汗钱为题材者”。
1951年11月1日,“晚间黄永玉见访,他们将在月中赴北京,说将任于中央美术学院。以木刻一幅见赠。又还来所借去的《罗丹雕刻集》等”。
1952年6月10日,“黄永玉以汉砖‘千秋万岁’及六朝造像的拓片四幅,来交换我剪存的毕加索素描”。
此处只是选录《日记》中1949年至1952年叶灵凤与黄永玉的交往记载,从《日记》所载内容来看,黄永玉一方面源源不断地赠送木刻版画作品给叶灵凤,另一方面又在叶灵凤处借阅相关的木刻版画文献,如英国版画家派克女士的《木刻集》、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雕刻集》等等。更有甚者,叶灵凤在选购木刻版画文献时,碰到难得的好材料,也会多购一份赠送黄永玉(见上文叶灵凤购卖木刻文献部分最后一条)。可以说,作为“版画家之友”的叶灵凤除了接受黄永玉作品,并发表品鉴意见之外,还会提供最新的木刻文献供黄永玉参考研习,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不仅是丰富的,也是有深度的,更是互惠的。两人交往中最有意味的记载莫过于黄永玉以汉砖及造像拓片交换叶灵凤的毕加索绘画文献这件事。欣赏毕加索绘画并注意收集毕加索绘画文献是叶灵凤艺术品鉴世界里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因与本文关联不大,可暂置不论。而黄永玉以汉砖及造像拓本与叶灵凤交换文献一事则引出另一话题,就是当时的木刻版画家对金石拓本特别是画像石的兴趣。

复出不了的范冰冰,学不来的本领

2003年10月中旬,刘晓庆出狱2个月整的时间节点上,她选择了凤凰卫视,向公众和社会首次发声。

一场看似普通的专访,背后确是步步精心。

访问她的记者是凤凰卫视的副台长吴小莉,时政口的老新闻人,以采访国家领导著称,多位受访对象都是能够改变国家走向的最顶级人物。

与其说这是一场专访,不如说是一场向上和向社会的表态。

她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说自身的成功是改革开放时代赋予的,从自主选择做艺人到下海走穴做穴头,再到转型做商人。

她也坦诚回顾了自己的争议往事,出书《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所谓“亿万富姐”,不是自身有这么多财富,而是地产生意背负的银行贷款数目巨大。

更重要的是,她的态度非常鲜明,认错悔错,说错在埋头做中国文化产业,没有认清楚市场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说的最多的是欠了国家的钱,还债是第一要务。

出狱后的两年里,她一步一台阶,不仅还完了欠债,而且逐步解禁拿了奖,重返了舞台中央。

时间兜兜转转,一直视刘晓庆为老师和精神偶像的范冰冰,走到了前辈的老路。从2018年10月初被国家公布连交带补罚款近9个亿,范冰冰的时间流过了两年。

刘晓庆式的反思,范冰冰也有过。和刘晓庆长达数年屡次透过官媒忏悔不同,范冰冰只致歉过一次,在微博上。

范冰冰的忏悔和发言,在2018年10月3日,国家通告她连补带罚需要缴款近9亿的当天,她发了条长微博道歉。

她道歉的格式,和刘晓庆的相似,道歉反思,承认自己是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受益人,不该带头触法,以后会传播正能量。

1

不光偷税漏税和道歉相似,很长时间里,范冰冰更像一个刘晓庆的轨迹跟随者。

刘晓庆是国内第一个公开表示对流言不屑一顾的明星,在漫天争议黑与红的大讨论中成为巨星,她是第一个,范冰冰是第二个。

刘晓庆喊出我就是豪门,精神、经济和事业上全然不依靠男人,范冰冰也有类似的口号。

刘晓庆商业运作的最关键一步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成立商业化公司运作个人IP。范冰冰是内地第一个成立明星工作室的艺人。刘晓庆的商业帝国崩塌前,她是自己最大且唯一的老板;范冰冰做工作室,博纳、英皇、成龙、地产圈的
许老板等都是她的股东。

刘晓庆曾推着时任男友姜文转型,从演员转型做导演,两人一起选剧本拉资本选班底。2017年初,范冰冰也推过前男友李晨转型,从演员转型做导演,从资金到班底再到宣发排片,每一步都有范冰冰的资源在。

两个爱读书的青年姜文和刘晓庆,做出了牛逼无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票房和口碑齐飞。两个爱秀恩爱的后生李晨和范冰冰,做出了垃圾满屏的《空天猎》,唾沫和板砖齐鸣。

刘晓庆演过四次武则天和慈禧,范冰冰也有《武媚娘传奇》。

就连刘晓庆早年筹划过的秦朝女首富寡妇清的故事,也被范冰冰拍成了《赢天下》。

早年刘晓庆是演艺圈身兼女明星和商人角色的第一人,她崇拜寡妇清,想还原她的真面目,做部大女主的戏,因为史料太少又不愿意添加过多秦始皇的戏份而放弃。

而在范冰冰版的《赢天下》里,2018年闹出巨大争议遭到秦粉抵制,原因是剧组为女主加戏,杜撰了寡妇清被嬴政强暴的戏份,不尊重历史。

《赢天下》的主创们集体陷入魔咒,先是男主高云翔在澳洲涉嫌性侵被抓,官司轰动海内外,再是范冰冰的偷税漏税事件,马苏卷入李小璐和PG One的夜宿门口碑崩盘,还有投资人吴秀波翻车、制作公司唐德影视股价暴跌。

image

2

刘晓庆出狱后的两年里,每每都是低姿态,说当务之急是还债,她欠着银行的钱,朋友的钱,以及国家的钱。

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打醒了刘晓庆。那个狂放不羁傲视天下的刘晓庆消失了,她说自己一直在反思,反思自己的人生不该如此高调张扬轻狂,夜郎自大害死了自己。

她收到了检方不起诉的通知,有律师朋友和同行公开替她叫屈过,说不起诉,却关了422天,可以向国家索赔。她本人回应从不觉得委屈,唯有挣钱还钱给国家最重要。

国家确是她最大的债主。她的公司逃税1458万元,滞纳金573万元。家最值钱的是19处每处现价千万的房产,她本以为轻松补税和滞纳金。法院给出的拍卖结果是:总金额661万元,倒欠国家1000多万。

而范冰冰拿出9亿不艰难,没有入狱,更没有倾家荡产。

范冰冰经历的事情,刘晓庆大多都经历过。商业代言消失,作品被禁。《原野》、《无情的情人》、《芙蓉镇》等被封杀过。《神秘大佛》、《潜网》、《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一代妖后》、《大太监李莲英》等也曾被
要求不能参加评奖。

刘的自传《我的路》和主持的电视节目《世界电影之林》也被批过。

面对相似的处境,她们做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刘晓庆和男友阿峰结婚又离婚,以及她出狱后,众人为她办的晚宴等等事情,都是低调进行的。生怕世界还记得她。

刘晓庆是演员出身,每一步都是靠着作品硬顶出来的,生生杀出的路子。她选择的是停掉了演员主业以外的所有业务,那个不可一世,横跨房地产、化妆品、服装、家用电器、饮料等各个领域的刘晓庆集团统统关掉,安静拍片,停
掉几乎所有戏外出镜的机会。

对她而言,作品是1,其他的是后面的0。演戏和作品解禁,其他的问题迎刃而解。她是力求保住1,抓住主要矛盾。

出狱当年的11月底,刘晓庆接到了国资背景的中国文联投资筹拍的《永乐英雄儿女》,伏低做小为年轻的刘涛和保剑锋做配。

后来她是什么角色都接,从一天50元,没台词的群众演员,演到两三句台词的龙套,再到主要配角。兢兢业业地为新人演员配戏,每天在横店候场等待机会,挣钱还钱给国家。

因为性价比超高,用她虽有风险,但收益惊人,她再次在演艺圈重生。

image

3

而范冰冰不同,作品说服力不够,炒作热度不能断。金锁、毯星的称呼伴随着她的演艺生涯,炒作成名的争议从来都在。连冯小刚在金马颁奖礼上都说,她是明星不是演员。

2018年10月偷税漏税门爆发至今的两年多,路径依赖的她,除了没拍戏,其他的事情倒是没有停下来,生怕众人遗忘,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新的动静出来,试水复出。

她去做过公益,去西藏给孩童送温暖;出席了几场商业活动,获得了搜狐颁发的年度公益人物奖项。

也忙着从时尚杂志方面合围突破,拍了韩国版《红秀》、马来西亚版《嘉人》、俄罗斯版《时装》、越南版《时尚芭莎》、意大利版《时装L’OFFICIEL》等等杂志封面……

顺便状告了一些阅读不高文章的作者,涉及说她怀孕的,说她戏子当道的,说她陪睡细节曝光的,说她存在过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没有得到授权就商业使用她形象的,统统被她拿起法律的手段,惩治了一个遍,收了一圈的赔偿金。

疑似还开了家价码不菲的美容院,带着弟弟范丞丞、好友张钧甯和马苏等人去剪彩。她还做出了一个面膜品牌,今年双十一那天订单额突破了一个亿。

范冰冰的公益活动,换来的是作秀炒作洗白的骂声,还有官媒评论,切莫试图将公益作为挽救自己事业星途的洗白器,公众和法治社会的贡献者、牺牲者经不起这样的伤害。

刚上映的《爵迹2》里,郭敬明导演抹掉了范冰冰的痕迹,《赢天下》被老东家唐德影视公示换角重拍,《她杀》没有上映的迹象。

今年9月出席红旗轿车的活动,传出代言红旗轿车,被员工微博爆料没有邀请她,质疑她是纯粹蹭热度。红旗官方的通稿中一次也没有艾特她出现。

10月,她压轴走了华鼎奖的红毯,可原本设定的颁奖环节,并没有给她机会。

11月初,还被曝出带着妈妈,去拜了普陀山拜观音。11月23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社交媒体上,众人都在拿通知艾特她。

反观低调下来的刘晓庆,退出了舞台中央,悄无声息地获得官方逐步解禁。

出狱一年后,已经参演了21集电视剧《281封信》和62集的《日月凌空》,还有《永乐英雄儿女》、《宝莲灯》、《京城四少》、《江山美人》、《我的兄弟姐妹》等电视剧。还接下了谢晋导演的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出狱两年后,也恢复了评奖资格。获得资格的当年,就拿到了广电总局表彰的“国家电影百年五十位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宝莲灯》等片还登上了央视。

刘晓庆不断向外传递的信号是,她丝毫不委屈,即便是在监狱里,她还在读名著,学英文,锻炼身体。说劫后重生,愈加珍惜机会,能给机会挣钱已经感激涕零。她放弃高调和商业炒作,重心放回演员本行,摔碎自己从零开始。

同样是偷税漏税门两年后,范冰冰屡屡想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屡战屡败。

前段时间,范冰冰姗姗来迟接受了第一次专访,选的是家时尚杂志。她谈了很多,谈到了前男友李晨和弟弟范丞丞因为她受到委屈,文章用了很大篇幅讲了她的苦难和她几个月前的发的微博,

“努力坚强地活着。”

来源:深度八卦 微信号:shendubagua001

哈登,职业体育史上最大球霸?

前天晚上睡觉之前,我当初在《体坛周报》的前同事段旭老师发来条微信,一言未发,嘎嘎乐半天,说您瞅瞅这个,ESPN刚上了一篇长文,好家伙!太猛了!

我打开链接一看,哎哟妈呀,可不么!这是ESPN的记者蒂姆麦克马洪写的一篇哈登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哈登,但没采访哈登,采访的都是前火箭的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用他们之口来讲述哈登在火箭的这8年。我最近特别爱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正看《延安颂》呢。我看麦克马洪这文章,就跟看检举揭发大会揭发批斗张国焘似的,这篇文章可以叫前火箭工作者揭发批斗大胡子。

昨天一天时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知道各位朋友看没看啊。没看的话,我把他这长文的内容给大伙儿简单叙述一下,里面的细节内容太多了。

image

这篇文章一开始,麦克马洪就定了个性,给火箭的哈登时代戴了个帽子。麦克马洪写道:8年以来,火箭队历经两位老板,四位主教练,定下的球队文化其实就三个字:Whatever James Wants——就是说,哈登要什么给什么。然后咱们一个一个讲故事。

1. 赛季期间,除非是背靠背比赛的第一场过后,会连夜飞走赶到下一个比赛地,否则在哈登喜欢的那些城市,比如洛杉矶、菲尼克斯等等,火箭队都要在当地过夜,第二天再走,就是为了方便哈登出去玩。

2. 如果赛季期间有两三天休息,期间没有比赛,哈登就会要求休息一天,坐着私人飞机,就上拉斯维加斯或者其他地方玩去了(哈登昨天回应了,说上拉斯维加斯是为了特训……)。每年全明星周末完了以后,回来第一次训练,哈登是永远不参加,因为他还没回来。

3. 赛季期间,火箭的旅行和训练日程表,教练组定完了以后,得给哈登看,由哈登最后定。一切以哈登的时间为准。

image

4. 教练组和运动员最终的名单,也得哈登定。包括麦克海尔和霍华德,都是哈登说必须让他们走人,所以只能送走。哈登在俱乐部里从来没有听到过“不”字。一位前火箭助理教练说:“整个俱乐部都有共识,大家都明白。我们都知道谁是老板。无论运动员,教练员,经理,还是出钱的老板,在来到休斯敦的时候,就都知道谁是老板。你接受你就来,你不接受你就别来。”他还说:“我不是批评哈登,我是批评这个球会。这不是他的错,他只是做了他们允许他做的。”

5. 因为缺乏纪律性和专注度,让哈登和保罗,威斯布鲁克之间的关系都迅速破裂了。保罗最生气的,是球如果不在哈登手里,他就不参与进攻了。有时候保罗拿球,哈登都不过半场。本来哈登和保罗合作的不错,但保罗一说他,哈登迅速烦了,不愿意继续跟保罗一起打球了。

6. 哈登说,如果火箭没法换来威少,他就要求交易。迫使火箭最后用很大代价得到了威少。

image

7. 但是威少来了之后经常表达,我没法打我自己风格的比赛。德安东尼做了很多沟通,让大家多转移球,收效甚微。火箭最后只能换走卡佩拉,打极端小球,给威少创造更多空间。做完交易之后,威少两个月32分8篮板7助攻,终于好受点儿了,但没有任何内线的火箭也因此失去了季后赛的竞争力。

8. 球队所有的日程都是哈登定,但定完以后,没有任何事能准时开始。飞机的时间,大巴的时间,都要等哈登,就像一个AAU球队一样(美国少年业余球队)。

9. 复赛期间有一次,在奥兰多园区里面,火箭队要一块儿看比赛录像。但哈登去做每日新冠检测了,做完了还要等结果,大伙儿只能等着他。威少等急了,就大喊:“我们开始吧!”教练组没反应,威少又大喊:“没他咱们就不能开始吗?”德安东尼只能安抚威少,说还是得等哈登,威少急眼了。

10.训练营开始之前,NBA下发了一系列疫情下的生活规范。但哈登不管那套,去给歌手Lil Baby庆祝生日去了。送了人家Prada的包,还送了一块儿理查德米勒的表,价值六位数。哈登去了夜店,也不戴口罩,回来得隔离一周,无法及时参加训练营。

image

恐怖吧?文章最后又援引一位火箭队前助理教练的话:你不能批评你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每晚都给他糖吃,突然有一天不给了,他就得发脾气。这个习惯都是你球队造成的。

我不知道啊,是不是有哈登球迷质疑文章的真实性。但ESPN这种级别的媒体,美国的传统媒体,职业操守还是很严格的。而且,他们不像咱们国内的环境,那么在乎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他们还是比较敢写。反正这篇文章一发,哈登的球霸形象确实是跃然纸上。我一看啊,我干这行20年,所见所闻,就我知道的职业体育史上,好像还没听说过有谁在一支球队里有这么大权利。乔丹科比詹姆斯,也没这么夸张,主教练也不归你定,球队里的时间和纪律你也得遵守;魔术师约翰逊赶走过一位主教练,也没听说他能定球队的二当家,那儿还有“天勾”贾巴尔和詹姆斯·沃西呢。这篇文章,等于是回溯了哈登在火箭统治的回路——火箭给了哈登想要的一切,最后哈登却说照这么弄,我在这儿拿不了冠军,我要走人,指名道姓说要去篮网,后来又加了费城等等。麦克马洪写道:“这是8年以来火箭第一次拒绝他。”这回不能你想上哪儿上哪儿了。哈登还挺诧异:哟,这回怎么不听我的了?

image

您听听,这是不是一反面典型?

我给您一讲这些故事,估计很多朋友听完,可能也觉得哈登太过分了。其实说实话,为什么在这个时间会出现这么一篇文章,为什么您觉得他过分,核心还是他没赢。我表达过很多次了,竞技体育,成王败寇,最后就是成绩说话。哈登要是拿了冠军,就算换教练换队友了,大家又是另外一种观点。要说球霸这种做派,我还真没听说过其他人有这么大权利。但要说过分的事儿,比如训练营开始前上夜店,那肯定有比哈登过分的。

乔丹在1993年东部决赛大战纽约尼克斯期间去大西洋城赌钱,玩到半夜,被人发现和报道,一时成为轩然大波。那可是东决期间,而且公牛上来0比2落后,你作为球队领袖,干嘛呢?最后怎么样——乔老爷赢了,逆转纽约,总决赛力斩太阳,达成三连冠,风向立刻变了。好像出去赌钱,也成为人物魅力了。打得太阳和巴克利没有还手之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您可以想想,如果乔丹输了的话,媒体和公众怎么说。竞技体育的评论导向,都是根据结果倒推逻辑,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哈登没赢。

image

再退一步说,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哈登有多厉害。哈登不厉害吗?你不能因为他每年最后两场掉链子,就说他不厉害。在这些故事里,哈登好像一天到晚没正事儿,但显然不是。在火箭这8年,哈登从一个最佳第六人,变成联盟MVP,当今天下进攻头牌,能力和信心的进步有目共睹。火箭给了哈登机会和舞台,哈登光芒四射。他的上肢力量,造犯规技术,迫使联盟因为他修改规则。他突破到中近距离的抛投,过去几年练出来的后撤步投篮,成为了NBA历史上能上谱的神兵利器,这些技术都是一步步练出来的。他出去玩,回来就砍五六十分,火箭也就忍了。所以再说一遍,咱们听完这些故事,别忘了竞技体育的核心,都是实力说了算,唯结果论。哈登真有实力,所以火箭才能对他这么无所不容。但是哈登也确实没赢,所以才有这么一篇文章,秋后算账。咱们得把这逻辑说清楚。

当然,讲完哈登的故事,多说两句,还是挺感慨。

image

感慨的是,第一,这个时代是巨星的时代。以前球星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那时候,如果有个球星要说想被交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哈登在火箭拥有的这些权利,可以说是巨星时代的最集中展现,也是篮球这项运动的特征。毕竟场上只有五个人,一人就可以包打天下。在足球、橄榄球、棒球这些多人集体项目里,无论如何不会出现还是一个人统治一切的场面,也不会有那么大能量。其他集体项目,都不太可能。所以要论一个人在球队里的权利,哈登在火箭应该是史上第一。没有了,没有之一了。

第二,我还想起来那样一句网络名言: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我这个年龄,多少还是信奉传统。我仍然觉得,老板,经理,教练员——一个团队里的每个阶层和人员,都应有自己的尊严。菲尔·杰克逊敢挑战乔丹,也敢挑战科比,卢指导也敢挑战詹姆斯。教练员和管理层对运动员应该传达一种态度。

image

麦克马洪文中的那位助理教练举例说,这就好像家长管孩子。其实这和家长管孩子还是不一样。家长管孩子是从小就管,建立孩子的习惯,毕竟有血脉之亲。管理层、教练组和运动员更接近合作,运动员都是成年人。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早就建立了。但一支球队里的规矩,一个企业里的规矩,该有还是要有。

当然了,咱们一说一乐,品评时事,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咱们终究是局外人,不承担关系厉害。一旦和自己有利害关系,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比如我们公司来了一个业务尖子,有了他,保证一年几千万利润,同行业里面肯定排前四。这人性格特差,要求特多。你说我怎么对他?那我肯定是:只要您不让我走人,您怎么都行啊。

所以各位真不用担心,这篇文章出来,会不会影响其他球队对哈登的态度。哈登的能力就在这儿,别看这两天胖了点儿,练几天就能减下去。想要哈登的球队,在NBA那个圈子里,早就知道哈登是怎样的角色。人家想要哈登,还是会千方百计拿各种筹码去换。

最后,我来设计一句其他球队总经理的台词:

你们舔够了,请给我一个舔的机会。

来源:杨毅侃球 微信号:yangyitalk

14 年了,iPhone 做对了什么

iPhone 是 Apple 公司前 CEO 史蒂夫 · 乔布斯(Steve Jobs)在 2007 年 1 月 9 日的 Macworld 大会上首次发布的,当时他的一句「今天 Apple 要重新发明电话了」带着极度的自信。那个小小的设备确有魔力之处 —— 当他用两根手指演示缩放图片时,台下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轰动(如今这是所有智能手机的标配)。随之开启整个百花齐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当然不能是 Apple 一家包揽的 KPI,但无人能否定,让百花破土的那一声惊雷。

乔布斯开启 iPhone 时代,图 / GETTY IMAGES
2020 年 10 月 13 日(北京时间 14 日凌晨一时),Apple 今年的第三场线上发布会,作为前菜的 HomePod mini 过后,精致的过场动画里,iPhone 12 系列的主菜终于施施然端上。同期而来的有基于 iPhone 12 延伸的 Pro 版本(相机更好)和 Pro Max 版本(屏幕更大),第一次加入了一个 mini 版本(体积更小)。

14 年后的 iPhone 还在风华正茂,或是回光返照 —— 不同观点之碰撞仍然与 14 年之前并无二致。虽然今非昔比,发布会的产品大体被剧透得差不多了,但 Apple 的保密文化仍在保持张力到最后一刻,人们仍饶有兴趣地观察 Apple 如何揭晓他们的猜想或愿望的实现与否,仍满怀期待那句「one more thing」(虽然通常是一场空,这次也不例外)。

按照流量经济的基本逻辑,被关注本身就是一种褒奖,管它是红还是黑红。时至今日,为什么口嫌体正的我们还在关注着 iPhone 迭代的动向,为什么被戏称为科技春晚(一来捧其地位、二来讽其套路)的发布会在熟悉的凌晨一时鬼使神差地让你又一次坐在屏幕前 —— 即便不是这样,你也将会在未来数天铺天盖地的报导、分析和争论中自愿或被迫感受这一年一度的吐槽与真香盛况,直到尘埃落定后进入下一年的猜谜周期。

这里面离不开老调长谈的供应链管理、产品的工业设计、iOS 生态系统的完善、广告营销策略的成功、本土化……诸如此类。但我们今天一起试着从一个不多见的「产品路线图设计」角度来分析:在注意力变得从未有过地珍贵之时,自带流量的 Apple 做对了什么?当我们谈论 Apple 的「设计」时,设计指的是什么?14 年后,为什么还是 iPhone 站在聚光灯的正中央?

10 月 14 日凌晨发布的 iPhone 12 系列,图 / APPLE
长板的胜利
在 iPhone 问世后的数年间,仓促应战的传统手机厂商们缓过神来,开始围剿 iPhone。新的顶配机型一度被冠以「iPhone 杀手」之名作宣传,然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渐渐从一句调侃,变成让众人笑不出来的诅咒。

不是 Apple 真的拥有从未来剧透的黑科技 —— 事实上,这些年间 iPhone 真的能惊艳全场的硬件迭代,几乎也就是视网膜屏 Retina Display、指纹识别 Touch ID、64 位元 A7 处理器、结构光人脸识别系统 Face ID 那么寥寥几回;而竞争对手推陈出新的各种眼花缭乱的功能何止千百种?

某厂商推出的可折叠屏手机,图 / HYPEBEAST
近年来听到更多的批评是「Apple 成为了市场的跟随者而不是创新者」:看看,现在广泛应用的 NFC 近场通讯技术、VR 虚拟现实技术、IP68 级别防水、无线充电、夜景拍摄、双卡双待、5G……哪一个都不是 Apple 首先用上的,甚至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论相机,单纯看像素,在 iPhone 7 的年代进化到 1200 万后再没动过;论续航,iPhone 捉急的电量名声在外,祖传的 5V1A 慢充头更是贻笑大方,最亲的果粉也洗不了。

怎么看待这种现象?iPhone 是不是真的没落了?

其一,和许多人印象里的「引领者」标签不同,Apple 并不对抢占未普及技术的「首发」太感兴趣,技术未普及究其内外因,不是成本过高就是良品率过低,不然就是业界趋势不明朗。待一众竞品身先士卒教育了市场淬炼了真金,再伺机而动,一举提出低调打磨已久的解决方案,甚至不需要领先太多,只需要那么一点独特的边界优势,加上得法的营销策略,市场份额轻松收割,怎不比一个有名无实的首发来得美滋滋!

其二,「水桶原理」一度被用于解读包括 iPhone 在内的许多现象:水桶的装载量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iPhone 的成功正是因为它的平衡。曾经市场上涌现许多比 iPhone 续航久的、拍照强的、速度快的、甚至工业设计不遑多让的竞品,但在所有方面被作为审视和 PK 对象的,不是别人,正是 iPhone。它可能不是任一指标上永远最拔尖的选手,但它一直是最均衡全面的选手。更何况它在(缓慢但是逐步地)提高自己的短板。怕就怕,学霸还比你更努力。

其三,在真正具有致命性吸引力的关键功能,Apple 的产品和营销团队精准地抓住了市场的长远趋势和用户心理,比如 ID 信息储存在本地以保护隐私、比如基于结构光的拟我表情 Memoji、比如 Apple 全家桶连动的「接力」(Continuity)功能等,都是无法在短期内被超越的差异化功能。因此 iPhone 这只水桶,没有明显的短板,还有这样的明显「长板」。长板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或许不是决定性的购买动机,但对于帮助 Apple 维持领导地位、引导业界趋势发展、以及最基本地,展现研发实力和优雅解法背后的品位,是一种最直接的示威。

其四,Apple 这间公司确有另类之处:它的产品、广告、服务具有高出业界平均水准的美感、它喜欢设立一些特立独行的业界标准、它对系统的全面控制欲、它搞保密文化吊人胃口。特别是在产品的开发节奏上,得益于品牌的强势和现任 CEO 库克(Tim Cook)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它极其自我。近年来的 Apple 已经改善了许多被诟病之处,显得更亲和、更善于变通,然而在包括上述提到的种种方面,骄傲的 Apple 仍然我行我素。

我们接下来会更深入地谈到一些细节,来观察,作为全球市值最高(2020 年 8 月 31 日,超过 2.2 万亿美元)的公司,是愚蠢、守旧、自大,还是有一套自洽的设计逻辑。

Apple 现任 CEO 库克,图 / GETTY IMAGES
得其形不得其神
近年来随着用户量的快速增长和 Apple 本身态度的改善,批评 Apple 的声音变得更常见。平心而论,Apple 的工业设计和传播设计,仍然是业界标竿,乃至于一个爆款配件生出无数山寨高仿、或一个广告过不了多久就在各种屏幕上看到模仿痕迹浓烈的副本、音乐 app 社区里 Apple 的广告选曲下方一片评论「Apple 是被卖电子产品耽误的音乐公司」、它用户最多的核心产品 iPhone,14 年来被无数竞品对标、多少 PPT 发布会照着 Apple 的套路走一遭。如果说为什么总「差了点意思」,恐怕差就差在意识上,差在于对设计的理解上。模仿外型容易,知其所以然却不是一朝一夕。

由于前 CEO,Apple 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乔布斯对于设计的狂热和尊重,这一间打着他深远烙印的公司也消化并深刻理解了「设计是个系统工程」这一洞察。前设计长乔纳森 · 艾维(Jonathan Ive)在扁平化设计的 iOS 7 问世后的宣传片里有过一句总结「It’s about bringing order to complexity.(这是化繁复为秩序)」彼时他谈论的是拟物设计到扁平设计的内在动因,其实这也是设计的终极追求。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简化版表述,但对于要建立秩序、设定长期的发展路线图,以及打磨愉悦的用户体验,要做的不仅是少与多这两个维度上的取舍,而要均衡考察更多要素 —— 对于一间拥有全球 137,000 名员工(2019)和年营业额 2601.74 亿美元(2019)的庞大企业,这不是一件能用一句话概括的易事。

iOS 14 的升级重点介绍,图 / APPLE
Apple 的产品线凌乱了吗?
上世纪 90 年代乔布斯「王者归来」怒砍产品线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每每在人们怀念其决断力和删繁就简的产品美学追求时就要祭出膜拜一番。国内不少公司的 CEO 和产品经理都是他的精神学生。库克虽然更为人熟知的刀法用在去库存和产品差异化上,其实在产品的取舍上,库克(或其治下的产品团队)的决断力并不比乔布斯差。

试举几例库克时代雷厉风行之大变局:3.5 mm 耳机口说砍就砍,AirPods 横空出世填补空白,一举成为最赚钱的配件;设计典范 MagSafe(磁吸式充电接口)也为 Type-c 接口让路,毅然自废武功退出江湖;说好的 AirPower 因为达不到公司的出货标准,就算官宣打脸也要砍掉重练;今年借环保之辞取消了自带充电器,既赚得了面子又省下了里子,精简了包装还能卖一波无线快充配件……

MagSafe 的名字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图 / APPLE
现在 Apple 的产品线看似变得臃肿了起来,实则不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更新的周期被拉长了,一项关键的创新功能从头部产品下放到所有产品线的时间拉长了(比如 ProMotion 高刷屏在 iPhone 上千呼万唤不出来,比如 Face ID 出了三年了仍然是 Pro 系 iPad 独享),新款暂且没有更能打的大创新,而旧款还有剩余价值,为了放大锚定效应,保持新旧款差异化,这样自然就使得同时在售的产品线变得不那么清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选择困难症,但同时是 Apple 细分市场切割得精准、且市场竞争不充分的体现(因为竞争对手也疲态尽显)。

「发布会刚开完明年的传闻就开始了」固然是事实,坊间也有不少中外消息人士以爆料 iPhone 为职业。其实 iPhone 更新的策略还是比较容易预测的。可预测性源自 Apple 对某种文字规整的洁癖、有规律的更新周期、较透明的全球供应链动向,和审慎的命名体系。这些特征也体现在 iPad 或 Apple Watch 上,但在拥有年度更新压力的 iPhone 上显得更为明显(Apple 无法像 iPad 和 Watch 那样完全自主控制 iPhone 的发布节奏,原因是在前二者的品类上几乎没有像样的对手)。

Apple 的更新节奏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梅花间竹式(Tick-Tock)更新,即一年大更新、一年小更新,这种规律在 iPhone X 出现以后周期拉长为三年,但基本模式不变。将 Plus 看作大屏版本不作为独立机型,每年的 iPhone 发布从原来长期稳定在「每年一新款、前两年退居次新款和入门款」的策略,改为「每年两新款、保留去年次新款、用 SE 入门款长期扫尾」的策略。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7 年的 iPhone 官方产品线(不等同于在售产品)因为 8 和 X 的同时推出而出现了为期三年的转型阵痛期,2018-2020 年都是产品线调整时期。许多媒体说今年一口气推出 4 款新 iPhone,消费者挑选很凌乱。但我们仔细分析参数可以发现:2017 年的 X 在 2018 年拆分出了 XR 和 XS,2019 年在 XR 和 XS 中间过渡产生出一个 11,目的是推高 Pro 版本的空间。今年的 12 和 12 Pro 分别继承了 11 和 11 Pro,Max 机型作为 Pro 的大屏版,类似 Plus 时期,不作为独立机型考虑。所谓的 12 mini,仔细一看,原来是沿袭 8 Plus 屏幕尺寸的后代,也就是和去年推出的 SE2 分别消化 8 和 8 Plus 的剩余需求。

2014-2016 这三年消灭了小屏,小屏的剩余需求交给 SE 来扫尾;接下来 2017-2019 这三年消灭了非全面屏,剩余需求交给 SE2 来扫尾;喜欢小屏又要全面屏的就交棒给 12 mini,而 12 mini 就是坊间传闻的 SE2 Plus 或者 SE3 —— 其实是非常整齐有节奏的,并无自乱阵脚的迹象。

明年的策略如果延续,可想而知将会是按部就班地升级 12 和 12 Pro(Max),推出全新 13 + 13 Pro(Max),不再会有其他机型,调整期结束,回归「3 档」逻辑。

因此,当我们觉得某一个产品线出现了臃肿或混乱迹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新旧世代交替」的阶段,过 1-2 年就会回归清晰,并不一定代表 Apple 对这条线的扩张失去了理智。

在没有明显年度周期的产品线,性能的设定也沿这样的路径前行:

Apple 开发的许多接口和标准的迭代也是同理:

这样的「毛虫型前进」或「大周期更新」,导致了产品路线图令人又爱又恨的一个特质:很多的时间产品都处在「半成熟期」,或者说始终没有一段「稳定红利期」或者很短。特征是在一半周期里被市场追赶,另一半周期里超越了时代。

「大周期更新」,这是理解 Apple 拥趸和唱衰者同样重要的一个因素。

Apple 的生态系统,图 / APPLE
iPhone 越来越妥协?
持有量和新增用户逐年上涨,被放在显微镜下苛刻检视的 iPhone,似乎越来越面对众口难调的窘境。许多人认为以前那个事事龟毛却可以引发惊叹的神奇 Apple 随着乔布斯逝去了,现在的 Apple 光环不再,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妥协,或者减法技能点在了阉割功能上 —— 后者当然包括了有意为之的部分,否则细分市场要如何打,如何降低尝新门槛,又如何利用锚定效应来提升客单价呢?

无论是在乔布斯 + 艾维时代声称「从不做市场调查」的作派,还是惊喜不足、稳定迭代的现在,在产品开发周期上 Apple 自己说了算、不被市场带节奏的基本调性没有改变。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这种不紧不慢的风格持续多年,是谁给的 Apple 勇气?最核心的无疑还是对供应链的掌控度和品牌黏性。更重要的是,在另一些情况下,「是否要向市场妥协」可能是个伪命题! ——

早在 iPod 时期就令果粉怨念直到 iPod 时代落幕都没有等到的 FM 收音机 —— 因为它的兴趣在未来的数字流媒体上(后来有了 Podcast 和 Apple Music);每年必炒的 Lightning 接口改换 Type-c 传闻很可能永远不会成真 —— 因为在 iCloud、AirPods 和 MagSafe 无线充电联合布局多年的绞杀之下,当数据传输、音频传输和充电三大核心问题搞定,无接口 iPhone(「一块玻璃」)的未来已经隐约可见,再像 iPhone 5 那样兴师动众地改一次接口、再续命一波配件市场已意义不大;第一代 Apple Pencil 令人尴尬的充电方式其实到了 iPad Pro 重新开模为直角边、为二代 Pencil 吸附无线充电扫清了障碍之后,也变成了一个自行解决的问题。

第一代 Pencil 的充电姿势已成往事,图 / MACEXPERTGUIDE
看,这里有个重要洞察:我们发现 Apple「不做一件事」或者「不好好做一件事」,并不一定是它不够走心,也可能是因为它在权衡以后,选择在「大周期」里忍受暂时的不趁手(以及市场恶评),这个成本在它适时推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以后就会迅速化解,而不是产生新的向下兼容的长尾负担。

另一种「妥协」来自近期无法突破的物理限制和技术天花板,即使是 Apple 也不得不正视现实,与不完美的设计长期共存:iPhone 背后刺眼的白色天线基带,在 6 和 6s 两代上受尽批评,7 系列天线减少了一半,再到 8 系列更换到玻璃背板才彻底解决;为了保证镜头成像质量,凸起的摄像头硬是快十年了没有拍平;集成了 Face ID 的「浏海」区也在年年风传取消 / 缩小,却年年跳票。

三年前的浏海还能再战一年,图 / APPLE
对全面屏时代的用户来说,这块「浏海屏」是个心结。其实从 Apple 为 X 系列以后的 iPhone 设置了带浏海的缩略图,完全不避讳(甚至将计就计当作 iPhone 的识别度符号),就不难想见这一设计语言将持续数年 —— 果然浏海屏在 Xs、11、12 三代上继续被完整继承下来;倒有较为可靠的消息透露在 2021 年 iPhone 设计上这个浏海会在高度上缩短,多少退出一点对屏幕的侵占。

Apple 的神话仍然在继续,但是它也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用乔布斯的逝世作为标志点是可行的理解方式之一。库克对 Apple 有极深的理解和极准确的判断,但他有一套不一样的哲学。这就使得产品的逻辑从乔布斯时期「一出世就风华正茂」变成现在的「和用户共同成长」。

前者以严厉的研发,孤注一掷的投入和不近人情的苛刻打磨出高出市场预期好几代的、具有所谓「现实扭曲力场」的产品,后者用务实的刀法牺牲一部分功能或美学,打造不完美但具有持续性的产品,只需比市场高出一定水准即可(甚至高出太多是一种不经济,一种对品牌溢价的挥霍),这可被称为 Apple 的「新常态」。

低烈度纵火
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该有的「尾大不掉」在 Apple 这里不明显,动不动颠覆行业的气质和不间断的危机意识倒让它更像是一间初创企业。

如果将要被动应战危机,不如先主动引爆危机。至少这样的危机是可控的。体现在产品上,Apple 总能在标志性产品被市场彻底抛弃之前,已然找到下一款标志性产品。先有 iPhone 让 iPod 退场,后有各种 iPad 左右手互搏。继而大号的 iPhone 打败了 iPad mini。曾经是乔布斯让两个团队内部斗狠竞争,现在是几手准备,谁能打谁上 C 位。这种「狠起来连自己人都打的精神」使得 Apple 一直处于「革命者」先发制人、以攻为守的优势地位。革命可以,但也只有自己革自己的命。

Apple Pencil 问世的时候,许多人戏言嫌弃「手写笔」的乔布斯棺材板要压不住了。这么说来,库克的「忤逆」之举还少吗?他违背了乔布斯单手操作的初衷,将 iPhone 从 4 英寸一路做到 6.5 英寸,同时,又坚持推出小号的 iPad mini。手写笔不好用,那就用 Apple Pencil 重新定义它(拥有压感和无线充电、低延时高颜值的 Pencil 和当年的电容手写笔是一回事吗?);中国市场不是对双卡双待耿耿于怀吗?特供给你。市场于是热烈地拥抱了它们,让 Apple 的市值一路上涨。

「不惜发动核战争夷平 Android 系统!」是乔布斯未竟的遗愿怒吼。而「把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一起赚钱不香吗?」是他实用主义的继任者之哲学。如果自打脸是对的,那么就自打脸,别跟市场(钱)过不去。(其实乔布斯也有大量食言前科,比如推出了带视频播放的 iPod,比如在推出 iBooks 之前宣称对电子书市场不感兴趣。)

此处应有乔布斯死忠粉的感慨:当初老乔对库克的临终托付:「做你觉得对的事,别管我怎么想」终究也在他神一般的意料之中。连证明自己错了,都有先见之明。没毛病。

库克和乔布斯于 2010 年出席总部发布会,图 / REUTERS
说句题外话,被讥讽为智商税的黄金版 Apple Watch Edition 是打脸吗?从巴宝莉(Burberry)挖来的前零售主管安吉拉 · 阿伦茨(Angela Ahrendts)在 Apple 那五年的时尚奢侈品路线是一段弯路吗?许多评论认为 Apple 在迈向奢侈品化的过程中受挫,其实并不然。她只是协助 Apple 在适当的阶段完成了适当的历史使命。Apple Watch Edition 树立了高端品牌、高溢价的标竿,帮助 Apple Watch 在一个全新的品类中立足,拥有了足够的议价权;同时赚足了眼球,全程热议的话题流量,怎么算也不亏。现在 Apple Watch 成功转型主打健身和健康,安吉拉的前哨战功不可没。

在智能手机市场遇到增量瓶颈的当下,Apple 葫芦里卖的下一个搅局产品会是什么?近的有可折叠手持设备,布局物联网的 AirTag,远的有 Apple Car 和 Apple Glass 等市场多年的憧憬……依然充满想像空间。

Apple Car 概念图,图 / Aristomenis Tsirbas
Wallet 为例看 Apple 布局思路
再严厉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 iPhone 的成功秘诀在于 iOS 生态圈,以及和所谓「Apple 全家桶」之间更大生态圈的连动效应。前面我们探讨了 Apple 将「设计」贯彻在产品路线图系统里的种种作为,我们还遗漏了一点,或许有些玄学:是耐心。

无论是从丑态百出到逐渐独当一面的自有地图服务 Apple Map,还是从惊艳出场到逐渐落后再到重新赋能的智能助手 Siri,再到每一次屏幕分辨率调整的同时审慎控制碎片化,还有近年风头正劲的 Apple Pay 移动支付……Apple 现如今引以为荣的成就,无不经过了漫长的深谋远虑,绝非一蹴而就。我们姑且以「钱包」(Wallet)这个 iOS 系统自带 app 为例,看看 Apple 是怎样在群雄逐鹿的移动支付市场上步步为营实现布局的。

对于许多新用户来说,Apple Pay( Apple 支付)这个品牌远比 Wallet 来得知名。这并不是他们的错或 Apple 宣传不力的结果,恰恰相反,这是 Apple「无感设计」的典型证明。依靠系统层面的深度绑定,NFC 芯片硬件,结合便利的唤起方式,成为即用即走的典范。许多用户并不需要打开 Wallet,却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以及手势,使用 Wallet 集成的功能。这也是 Wallet(作为一个 app)的存在感弱化的原因,却正是全力开发机器学习(尤其体现在 Siri 和最近推出的智能堆叠小组件上)的 Apple 想看到的结果。

而 Wallet,在前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教育市场和筹备支付服务的角色。在后期,又成为 Apple Pay 的集成中心。

2012 年 6 月 11 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 Apple 发布了一款叫 Passbook 的 app,并预告跟随 9 月 19 日 iOS 6 更新,用户可添加登机卡、优惠券、门票和各种电子票据。而通过配套的 PassKit API,票证可实现实时更新。当时被市场看到的是,更多是一众第三方票证聚合 app 备受打击的情景,并未意识到这对 Apple 来说仅仅是个前哨战。

iOS 6 上的 Passbook,图 / THEVERGE
2014 年 Apple Pay 在发布一个多月后的 10 月 20 日于美国首先启用,随即从当年的 iOS 8.1 更新开始,Passbook 开始支持添加银行卡、信用卡和商家预付卡及会员卡。

次年,随着 iOS 9 在 9 月 16 日释出,「卧底」了三年多的 Passbook 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并被正名为「Wallet」(钱包),正式宣告由不起眼的「卡包」过渡为移动支付平台,并为用户习惯培养成熟和安全支付被验证的数年后、Apple 发行信用卡正式涉足金融业,埋下了另一个伏笔。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Apple 表现出了无比的耐心,手上可没歇着。Apple Pay 启用时可支持的设备其实只有当年刚刚发布的 iPhone 6 和 6 Plus(以及当年发布的 iPad Air 2 和 mini 3),支持国家也只有美国孑然一身。不意外地从英联邦国家开始发力,2015 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者加入,产品线则加入 iPhone 6s 和 6s Plus。2016 年成功加入中国大陆这块移动支付大蛋糕的争夺,并在年底覆盖到了 13 个新国家和地区,产品线增加了 iPhone SE 和 7 系列;2017 再增加 12 个国家和地区,2018 年拿下 7 个国家和地区,2019 年则爆发式拿下 24 个,2020 年疫情的背景下截至本文成文(10 月中)也有增加两个国家。

至此,Apple Pay 已经悄悄拓展到在 62 个国家地区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务。数年间,宣传广告和贴着「支持 Apple Pay」的商户贴纸,几乎每一次特别活动(Apple Special Event)上对其持续的背书,以及一系列基于 Apple Pay 的新服务逐年更新上线(对各地交通卡的适配、网页端支付 Apple Pay on the Web、自有信用卡服务 Apple Card,等等),凭藉顺滑的体验和隐私性,即便是有市占率的先天不利,Apple Pay 也逐渐成长为移动支付大战硝烟里一支瞩目的势力。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 2014 年底,市场不看好 Apple Pay 有足够的理由:区区一个国家、两款手机和两款平板设备支持,以及 iOS 系统「封闭」的原罪;但在仅仅 17 个月以后,情况有了决定性的逆转:2016 年初的 iPhone 产品线已经全线支持 Apple Pay;次年初以后所有 iPad 已全部支持。更何况,当年 iPhone 6 系列本身已经相当能打,除了美国是 Apple 的大本营之外,得利于 6 系列第一次将机身屏幕面积大幅增加,因此成为史上销量爆发的一代 iPhone(支援 Apple Pay 反过来成为一个卖点),奠定了足够的设备基础。另一项重要支援来自 2015 年开售并至今继续蓬勃发展的 Apple Watch 系列,同样全部支持 Apple Pay。

到了 2019 年 3 月,Apple Pay 又获得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加持,与高盛和万事达结算系统合作推出的 Apple Card。同时 Apple 加大了对在 iOS 系统下「隐私」和「安全」两大痛点的宣传以作为对其封闭系统批评的重要回应。这么一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用 Apple Pay 直接入闸对扫码 app 造成竞争,图 / APPLE
让我们把目光再回溯到 2012 年 Passbook 出世的时候。如果说 Passbook 在软件上为之后的一系列蜕变埋下了伏笔,2012 年的另一条不那么起眼的新闻则显示 Apple 在硬件上铺平了道路:Apple 在 7 月作价 3.56 亿美元静静收购了指纹感应器制造商 AuthenTec。

这笔在 Apple 抠门的收购史上不算便宜的交易被证明是物超所值的:iPhone 在 2013 年的 5s 系列开始在主键(Home)集成指纹触控(Touch ID),当时在业界引领了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是的,在距今区区 7 年前的 2013 年,美国《纽约》杂志还刊登了认为指纹识别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的文章)。经过一年的用户教育与全球范围的大面积应用测试(当时最多的使用场景是解锁手机),方才审慎地赋予它更高级的权限 —— 支付。配合 iPhone 6 系列推出的 Apple Pay 变得水到渠成。

尽管从 iPhone X 开始 Apple 的安全策略开始转向为人脸识别(Face ID),今年新推出的 iPad Air 4 上还魂的侧键 Touch ID 还在利用着 AuthenTec 的遗产。

Touch ID 在 iPad Air 4 上焕发第二春,图 / APPLE
Apple Pay 之所以会和 iPhone 6 一起推出,还有一项硬件上的重要配合,就是机型重新开模。

与 6 系列开启的「超级周期」不同,对于 iOS 生态系统来说,iPhone 5 才是革命性的一代,源自它一口气改变了四项重要的设计语言:屏幕尺寸和长宽比第一次改变(软件开发者的阵痛)、引入 Lightning 接口取代 30-pin(配件商的阵痛)、引入 Nano SIM 卡取代 Micro SIM 卡(电信运营商的阵痛),除此还有 —— 耳机开孔从顶部移到底部(用户习惯的阵痛)。这种种不近人情,Apple 似乎一口气把所有人都得罪了,这里列举的每一项都曾经面对了大量的质疑、讨论甚至讥讽(数年后再看,这些就像取消光驱和停止 Flash 支持一样,又成了某种前瞻性)。

iPhone 5 移动了耳机孔位置并更换了接口,图 / SLASHGEAR
5 系将耳机开孔从顶部移除,而随着机身的放大,6 系顺理成章地将最后占据顶部的关机键移到了侧边,这两代变更为 NFC 近场通讯芯片腾挪了机身顶部的空间。机身顶部终于成为 NFC 的御用位置直至今日。我们见到过其他厂商使用机身其他部位放置 NFC 感应区域,但市场验证,利用顶部进行是符合直觉的。

我们如今看到 Apple Pay 市场这块蛋糕不是一夜之间切下来的。Visa 公司几百位工程师开发了数年的「令牌」(Token)系统;Visa 和 MasterCard 共同改造了全美的 POS 机支付系统;Apple 持续数年收购了数间初创企业;NFC 芯片和集成其中的安全验证硬件 Secure Element 准备就绪;人机交互介面(AuthenTec 技术让标志性 Home 键升级为 Touch ID)和软件界面 Passbook 全都各就各位,才一击成功。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Apple Pay 每年为 Apple 带来超过十亿美元收入(伯恩斯坦报告),而预计到 2022 年,Apple Pay 的交易额将达到 1900 亿美元(摩根士丹利报告)。

结语
iPhone 的故事,之所以常被冠以「传奇」之名,这称呼里蕴藏的除了褒扬,恐怕也有几分将过程归功为命运和造化的意思。确实,天时地利人和的节奏是被 Apple 踩到了点上。但公允地说一句,更多地应该归结在这家公司的上下,对「设计」作为商业、「设计」作为系统工程的理解。这种认识,就像乔布斯有名的「艺术和商业的十字路口」发言一样,在一间如此庞大公司里渗透着,非一日之功,也非首席设计长艾维退休与否所能左右,更非只按「高刷屏有无、浏海屏大小」论英雄。当所有公司言必称生态,谁愿意为十年之后的树荫播种,谁在黑暗里屏息凝神等待着振臂一呼?

iPhone 的故事,图 / YOUTUBE
有句话说,你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谨将此文献给伟大的设计者们。

It’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Steve Jobs

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外形和观感。设计是设计它的运作之道。- 史蒂夫 · 乔布斯

棋圣刘立荣,输掉金立的棋局

文/半佛仙人

来源:半佛仙人(ID:banfoSB)

1

建安四年,故事开始于北方。

手握河北的袁绍,统一北方的最后一个对手,是老朋友曹操。

文有许攸沮授,武有颜良文丑,精兵十万,粮秣无数,而对面的老朋友四处火起,疲于奔命。

袁绍面对两个选择,要么趁敌虚弱,迅速平推过去,要么稳扎稳打,派士兵侵扰曹操的侧翼,三年后,不战自胜。

问鼎天下的策略,是急是缓,二选一,难住了袁绍。

同样的选择,在人类历史中无数次重演,命运像是个顽童,特别喜欢让人在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中选一条走下去,随机领他们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千年后,爱读史书的棋手刘立荣肯定看过这一段,或许他脸上会浮起微笑,然后对着袁绍的选择摇摇头。

不过命运自有答案。

2

2009年,金立总部。

创始人刘立荣表示,功能机时代野蛮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就要精细发展。

为了走智能机这条路,一年后,创始人刘立荣在东莞划了一片地,投资十亿打造产业园,金立要打造的,可是亚洲最大单体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环顾四海,慢性子的刘立荣面带微笑。

金立依旧领先国产手机。

从06年到09年,金立连续三年斩获线下销量第一名,2008年,更是勇夺国产机品牌中销量冠军,行业前五,光出货就出了1000万台,从亚洲的越南新加坡,到欧洲的法国意大利,都能见到金立手机的身影。

国货之光。

而金立从零做到国产机扛把子,刘立荣功不可没。

1998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要求企业生产手机获得牌照许可,取得牌照,是金立征讨天下的第一关。

无他,那时黑手机泛滥的厉害,甚至能挤兑死正规品牌。

霸主波导一款千元手机刚一上市,电视上广告轰炸过一轮后,华强北就能够迅速仿制出山寨机,只卖六百,抢占正品的市场,这些泛滥在田间地头,让波导这只快鸟彻底陨落。

这些田间地头的黑手机,是国产手机要面对的最大敌人。

国家只能加强监管,手机领域,有证的,便是诸侯,没证的,便是贼寇。

金立02年成立时,刘立荣迅速的发现了问题所在。

重点是牌照吗?不,是技术壁垒。

那些急匆匆上市,没有技术壁垒的正品手机,只会被蜂拥而上的盗版撕咬致死,想要征讨天下,要先沉稳的打熬筋骨。

刘立荣沉稳,看事物精准,发动攻势时,狠。

2005年金立得到生产批准后,金立便迅速来了一套雷霆手段,剿贼起势。

首先,金立将质量做到了极致。

传统国产机核心技术多为中外合作,少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金立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这些投入为金立带来了两样东西:

大电池和中文输入。

功能机时代,续航顶级的品牌,就是强;

老外研发的手机,输入法对国人太不友好,金立的中文手写技术让用户觉得体贴,语音输入则是爽。

两项技术,不但用户喜欢,山寨机还没那么轻易复制,就凭这两点,金立迅速站住了市场一角。

随后,金立广告做得铺天盖地。

刘立荣懂人心,毕竟是在小霸王工作过,见识过段永平的神之一手,他懂广告的重要性。

宋丹丹在春晚上说出了“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让波导手机成一个时代的符号,金立又怎能放过电视广告

刘立荣斥重金拍下由刘德华主演的广告,喊出了“金品质、立天下”的口号,及时投在了央视一套,长期轰炸,这波营销迅速成了转化;

随后刘立荣趁胜追击,在那一年大胆地推出了万元的鳄鱼皮手机,世人诧异,怎么真会有人买,刘立荣微笑着答道。

“你不了解一部分人,他们都有这个心理,我们要去满足他们。"

拿住人心,就能赚钱。

最重要的是,金立模式颠扑不破。

刘立荣总结了诸多品牌的败亡经验,是他们内部出了问题,外部销售的路,就要尽可能缩短。

刘立荣跟代理商谈好,我们不是报销或代理,而是完全代理。

即,金立手机性价比高,好卖,为了不用在同一个区域自相残杀,金立每个地区只设置一个代理商,卖出后跟金立平分利润;

大家又先前认识,甚至许多代理商还是从金立出来的,对金立的内情足够了解。

对无数代理商来说,这就是一个肥水流向自家田的买卖,刘立荣相当于给了代理商一个挣钱的机会。

实打实的利益让代理商们对这个儒商感激不尽,大家接连称赞,刘总正义,善良,有人情味。

他就是代理商们的盟主,好大哥。

从品牌塑造到销售渠道,刘立荣一通百通。

那几年,金立无坚不摧,波导,天语等品牌都成了手下败将,夏新更是三年巨额亏损,刘立荣意气风发,他打下了铁桶一般的江山。

虽然iphone进入国内,但对他来说,掀不起什么风浪。

刘立荣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退居二线,品牌继续稳扎稳打,相信金立模式。

第二条路,砍掉功能机,苦一把,搞搞智能机。

该怎么选,对刘立荣来说,并不难。

他是棋圣,他相信自己。

他相信金立模式。

3

如果仔细类比这些草根英雄,他们都有一项共同的属性。

极强的个人魅力,足够让你自愿为其卖命。

刘邦是这样,朱元璋是这样,刘立荣是这样,就连袁绍,一开始拿的也是主角剧本。

他相貌英俊,身材高大,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君王气质,清廉能干,而且仗义。

你犯事了,宦官们想要弄你,走投无路时,袁绍伸出一双厚实的大手,用磁性的声音说,兄弟,来这里避避。

等他有难时,你就该为他摇旗呐喊了。

袁绍身在大家,但起点没那么高,只是抓住了过继成功这一线生机,迅速获得了叔伯的喜欢,然后迅速感染了一片死士,凭借一张嘴,撺掇着何进与宦官决裂。

两方不死不休,留下权力真空,这时袁绍得到了机会,想要扶持皇帝,以令天下。

可惜被董卓截了胡,不然袁绍早就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什么十八路反董诸侯的盟主,对他来说,根本不够。

千年后的刘立荣,也一样。

斯斯文文的,成熟稳重,脸上永远挂着一丝微笑,带有白面书生特有的亲和力。

他并不是生来便是天之骄子,他拿的也是普通人剧本。

按部就班的读书,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初中是第一,高中是第一,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工业大学,然后顺风顺水的分配进了天津有色金属研究所工作。

就像是你从小就认识的那位别人家的孩子,什么评选都有他,他也从来不会红脸,也从不犯错,精细认真,四平八稳,在你出去疯玩的时候,他在台灯下做作业,或者练起围棋。

他,就代表着安全感。

但与他下过棋的人都知道,他韧性极强。

一局棋局,中盘时便已见败势,但他依然稳扎稳打,最后绝地反击,生生将已输的结局扳了回来。

这是隐藏在他心底的狠戾。

当年进了所,收入足足有500元,比市面上高出不少,但他一看顶头的所长五十岁了,居然还是最年轻的所长,于是离职都没办,马上跳槽。

别人觉得他抛弃铁饭碗太傻,但他知道,自己不止于此。

他随后辗转至日本公司YKK,但这里更糟糕,高层是日本人,中层是香港人,自己一辈子也只是基层管理者。

那就去小霸王。

这时段永平已走,自己虽然错过了股份制时期,但正好需要人才弥补空白,他上升的机会,来了。

高学历,又细心稳重,半年便升为管理部长,随后被接手段永平的杨明贵带走,成为金正集团的常务副总裁,24岁。

传闻那时的刘立荣心思缜密,甚至后续有鸡汤文《他怎么就能身价15亿》吹捧他,说他具有着吊打同龄人的缜密心理,以至于台湾客户到金正考察,副总裁刘立荣嘱咐手下人道:

“客户喜欢坐火车欣赏沿路的风景,那你给他买从东莞到广州的票时,要买右边车票,因为凤凰山在右边;去深圳时,要买左边的票,因为凤凰山在左边。”

是否真如此严谨,不知道。

他的细心并没有帮助他摆脱零部件商叶小凡走私案的牵连,反复审查半年,刘立荣才洗脱了干系,走出金正。

而立之年,一路顺风顺水高歌猛进,突然停了,反而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手下的渠道商纷纷劝他,刘总,现在是手机的时代了,有搞头,波导的代理商只要得到了货,就跟印钞机一样印钱,你要不要做一下。

刘立荣摇了摇头。

那段时间,传闻他天天泡在棋摊子上,看围棋看到痴迷,以至于成功以后赞助了多年围棋甲级联赛,还签约了柯洁做代言人。

只是后续劝他的人越来越多,他才最终决定注册成立金立集团,取前东家金正中的金字,和自己的立字,成立金立集团,搞好产品,慢慢来,围剿手机江湖。

这段时间,让他顿悟,天下再大,世事冗杂,也不过一盘棋。

得想把围棋的办法融入进管理体系中。

稳扎稳打,毫不冒进,放眼棋局,他就是不败的王者。

无冕的棋圣。

日后有记者采访他,金立有没有成功的经验分享。他带着湖南口音,和温文尔雅的气质,说道:

“我觉得第一要保持激情,第二要具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效率,第三要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那你觉得金立目前哪里有问题呢?

金立内部,没有问题。

但棋圣有所不知,现实里的棋局和围棋不同。

围棋中,令行禁止,落子必达。

现实中,即使你想对了,也不代表你做得对。

黑白无双的定式,在现实中或许会雪崩。

4

稳扎稳打的金立怎么会有问题?

冒进才会有问题。

你看当初袁绍那么激进,手下武将颜良刚愎自用,被关羽砍了头,文丑死在乱军中;

文臣派系对立,甚至留守的审配把许攸的家人关了,培养出了战役中最大的反骨仔。

天下的诸侯更是帮不上忙,袁绍实际上因为冒进一点一点丢了优势,只要金立选择稳扎稳打,就不会陷入这种局面。

但不知道刘立荣听没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袁绍与曹操少年任侠时,挟持一位新娘而逃,袁绍失足落在荆棘丛,居然因为怕疼而不敢挣脱,还靠曹操叫喊抓贼,才急的钻了出来。

史书评价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什么意思?

问题不在于你做了什么选择,是冒进,还是求稳。

想成功,就得不要命。

市场搏杀跟棋局拥有本质上的不同,你并不能像下棋一样,决定未来,因为你本身就是一枚棋子。

停下来,退缩,就是个死。

市场会给你一些甜头,麻痹你,然后借机拖住你的脚步,你只有拼命的自戕,才能够保持前进的速度。

功能机时代,金立靠稳扎稳打赢得了前半局,金立是没有内部问题,但这是智能机时代。

袁绍的对手是曹操一个人。

但金立的对手,是诸多新型豪强们。

随着2009年3G时代的到来,中华酷联四大品牌在随后几年相继推出智能手机。

此外,魅族、小米、oppo、vivo等品牌也在逐渐发育,日后这些都成了自己的对手。

在2010年,自己投资下金立产业园计划生产智能机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世界的棋局,就变在那款小小的iphone上。

苹果和三星两款外来品牌在国内逐渐势大,带来了顶级智能手机,而国产手机的交椅位次,开始变化。

在2011年9月,金立功能机还能卖的好好的,渠道商手中堆满了货,沉浸在山河永固的美梦里,突然10月时销量骤跌。

在11月,金立匆忙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GN205,采用联发科芯片,500万像素,而同年的小米1则采用了高通芯片,800万像素,盖了金立智能机的风头。

那一年,金立手机全球出货量2000万台,依然是领头羊;

可那年,也同样是智能手机起飞之年。

第二年刘立荣在博鳌论坛上,还放话未来金立出货量目标一定是亿级的,但在2012年第四季度,中华酷联联手占据了40%的出货量市场份额。

世界的打脸,来的很快的。

5

就在他退居二线的时间,卢伟冰担任金立总裁的时间里,山寨机被彻底剿灭,功能机时代,彻底终结。

卢伟冰背负着Make Gionee Great Again的使命,想把金立这个品牌年轻化,以追上第一梯队。

在海外市场上,金立放弃ODM订单,开始以甲方的名头进入印度市场。

而在国内市场,互联网思维的小米杀得痛快,国产手机品牌相继推出子品牌对抗小米,OPPO推出了一加,华为推出了荣耀,中兴推出努比亚,金立也推出了子品牌ELIFE和IUNI, 甚至IUNI宣称以小米模式来“反”小米。

并且金立放弃了千元机市场,转向2000-3500元市场。

这些决定,让金立彻底掉队。

金立开始面向高端机市场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豪强们的恐怖。

论线下,OV一对兄弟继承老东家步步高的真传营销本领,善用韩流明星代言及拍广告,利用形象海战术,在三四五线城市疯狂吃换机潮的甜头。

金立别说抢地盘,能留下几个地区就不错了。

论线上,小米主打高性价比,定位精准,获得一批年轻人的喜爱,随后铺量求生存。

2011年,小米开发网络预订,仅半天,线上预订便达到30万台,年轻人怎么会拒绝肯堆料的小米?

大家没钱,但不是傻。

论技术和战略,那华为更是有话说。

华为从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提供终端设备做起,不断研发处理器和芯片,一步一个脚印,凭实力做到了民族品牌的top,这谁遭得住?

金立自己都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定位模糊,子品牌IUNI连续换了三任CEO,目标人群从年轻人,到女性,到白领,最终还是反响不佳。

线下做不过OV,线上做不过小米,产品设计更是走错了路。

14年华为打造了mate 7,大火,而金立在13年就做了一款全金属的手机,和另一款指纹识别的机器,明明两者相结合就将诞生了金立自己的mate 7,但就是错过了。

市场不买账,年轻人不喜欢,定位模糊,也没转型线上转型,销量自然跌入低谷。

退居二线的刘立荣看着金立的流水,脊背发凉。

“功能机时代金立盈利能力是比较好的,2007年利润有5个多亿,到2011年利润在3亿到5亿之间。反而做智能手机时,从2013年到2015年,平均下来每个月亏损都不低于1个亿,持续负现金流过银行输血。”

2015年,他看到下班时工厂走出的无数员工,如果金立倒下,他们不知何去何从,自己居然拥的社会责任,太大了。

下棋时,他喜欢绝地反击。

那么现在,是他出山的时候了。

6

官渡之战的尾声,是火烧乌巢;

金立的尾声,是刘立荣出山。

袁绍和曹操的部队都不剩多少粮食,相持许久,每日互相射箭,曹军上厕所都要扛着盾牌。

偷袭,挖沟,都不起作用,就剩了一个选择。

烧粮。

曹操得知袁绍新来的粮食运到了乌巢,果断亲自率军偷袭,这一举风险极大,要么成功,要么死于乱军中。

但曹操知道,绝佳的赌注,是自己的命。

你都自己浑不吝了,先弄死自己,谁还能弄死你呢。

袁绍大将淳于琼将粮食守卫的很严密,曹操居然没有杀进去,一群人偷袭不成,被硬耗在了这里。而袁绍的轻骑兵已经在路上了,手下人说,主公,咱们分兵挡一下吧。

曹操勃然大怒,这全力尚且攻不下,你让我分兵?

贼冲到了老子背后了,再他妈跟我讲!

全力干死守军,火烧袁绍粮仓!

而袁绍也不是绝对失败,谋臣建议他也亲自出征,攻击曹军大营,这样纵使曹操偷袭成功,也无家可归。

他犹豫了许久,还是选择派遣张郃、高览替自己出征。

为什么要亲征?

因为自己亲历险境,才会全力以赴,攻破敌营,派手下将领去,他们一旦投降,自己就万劫不复。

命得攥在自己手里,可他没有。

果不其然,听闻满身浴血的曹操火烧乌巢,当即投降。

袁绍一方旋即崩盘,败北,只带着七百骑兵逃回北方,郁郁而终。

金立落后了太多,能做的不是夺回王座,而是别让金立死。

2015年,金立M5 plus发布会上,刘立荣请来了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演唱了一首《海阔天空》。

他已经43岁了,如今再次站在金立的一线。

所有人看着他,代理商,员工,高管,股东,记者,有人仰仗他的鼻息,有人靠他发的财,有人靠他养家糊口。

他们相信他,因为刘立荣是他们的好大哥,好领导,好盟主。

他说:

金立不会跟别人比风头,比光鲜,我们比谁活得长。只要金立不死,就是中国手机行业中,活得最长的。

台下拼命鼓掌,金立的魂,回来了,他们觉得有救了。

刘立荣抢救金立的办法,是熟悉的几招。

1.疯狂营销。

据他所说,在16、17两年共花费了60亿,前后签约了冯小刚,薛之谦,刘涛,柯洁等当红明星做代言人,赞助《笑傲江湖》、《最强大脑》等热门综艺,以营销,换销量

这是功能机年代的终极解题思路。

2.梳理卖点。

他整合诸多产品线,金立手机M系列是商务打法,S系列是青春打法,金立手机主打续航和安全,专做安全手机。

他回忆了当初自己成功的经历,然后依旧推出了一款价值16999元的M2017鳄鱼皮私人定制版。

3.裁撤与聚焦。

ELIFE和IUNI砍掉,卢伟冰专心负责海外市场。

他的三连招似乎有效,那一年金立手机销量突破3600万台,在印度市场突破400万台。

金立似乎渡劫成功了。

那天刘立荣举办了家宴,冯小刚两口子出席,他无限感叹的问刘立荣,诺基亚怎么就没了呢?

明明临死前,还是好好的。

7

在智能机时代,一个品牌的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

拿十年前成功的套路,在十年后再次重复,这不仅仅是不了解时代,更是对时代格外傲慢。

2017年11月26日,刘立荣同时推出了八款全面屏手机,过分激进,就像自杀了。

这意味着传统智能手机时代的听筒,前置摄像头,返回键等需要全面设计,考核着金立的整合能力,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的承载能力。

金立的员工,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全部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想到,全面屏会来的这么早,生产,渠道,研发哪哪都缺人,老人却不让位,金立怎么可能整合成功。

这更像是刘立荣的孤注一掷。

市场根本不买账。

去年卖得好,根本不是自己决策正确,更像是命运开的玩笑。

让你麻痹,然后去死。

那几年智能机市场正在疯狂扩张,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是1.94亿台,2013年是3.64亿,到了2016年,是4.78亿,随后一路暴跌,2017年是4.59亿,2018年时,不足四亿。

金立只是吃了些市场的增量红利。

在16年出货4000万台,利润13.3亿元,2017年,金立手机出货1494万台,利润只有7.6亿,排名第7,份额仅为3%。

采访中,刘立荣自己总结,以后手机品牌只会剩下几个,销量向爆款靠拢。

他其实看到了未来。

决赛圈到来了,大家要刺刀见红,挣钱就只剩两条路。

手机要么差异化,赚硬件利润,要么份额大,获得软件预装和互联网服务费用。

在这个华为有麒麟芯片,oppo有闪充,小米率先推出全面屏MIX,vivo也有屏下光学指纹的时代,金立的电池和加密芯片,根本不够看。

这怎么能赚到硬件利润?

更别提份额,市场已经被华为、ov封了顶,这可都是出货量超过8000万台的大佬,一款爆款手机的出货量要求是700万台,金立根本做不到。

印度市场上,OV与小米虽迟但到,将金立的市场撕扯了个干净。

17年小米在国内靠全面屏拉升口碑,在印度用低端机冲量,金立不但保不住市场,还被传音反超。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冯小刚,还是余文乐,薛之谦,吴刚,这些代言人的粉丝年龄、消费观价值观截然不同,凭什么选择均价1864元的金立手机?

再多花一点,就能够买到均价2226元的华为;

省一点钱,是均价1577元的小米。

哪怕是在同一个区间段,有当红偶像炸穿下沉市场认知的OV,磨刀霍霍。

金立有活下来的理由吗?

刘立荣也陷入了困扰。

明明都看到了。

怎么就是棋差一招。

8

2017年年底,股东们齐聚一堂,他们拍着桌子质问刘立荣这位金立的神明。

钱都去哪儿了!

金立最大的摄像头供应商欧菲科技打上门来,欠自己的6亿元的贷款到年底仍未归还,只能通过申请财产保全来讨债。

股东们这才意识到,金立账面上的钱,没了。

明明去年还盈利,今年,钱就凭空蒸发了。

他们质问刚从商界棋王赛夺冠归来的刘立荣,可他低头不说话。

股东们有人选择了报警,没想到他随即直接飞向香港,遥控指挥金立事物,甚至在中环买了套房,还胖了不少。

他不要脸了,耍起了赖,股东们气的牙根痒。

有记者采访他,他的回答是,金立两年营销花了60亿,其余投资还有30亿,平均下来2016年和2017年每个月亏损不低于2个亿,资金链断裂是正常的事情。

但市面上,有另一个传闻。

在金立毁灭前,刘立荣走的最后一条路,是赌博。

他的一位朋友,名叫纪晓波,在塞班岛开了赌场,那里赌的比较大。

听闻他前前后后去了两次,抱着拿钱赢回资金链的想法,但输了一百二十亿,光一把牌就输了7亿美元。

他赶忙撇清,没那么多,是从金立“借的”,也就十几亿。但股东们马上拍桌子,什么十几亿?是60%左右,60亿!

他们说刘立荣在撒谎!

金立2016年广告投入费用大概10个亿左右,2017年只有7-8亿的预算,下半年都没花完就出事了,怎么会破坏资金链?

更何况,营销费用可以打折,有些甚至还欠着没还,又何谈营销害死金立?

刘立荣是真的赌输了,还是挪用几十亿,以赌博之名洗钱跑路?

这堪称当代罗生门。

9

刘立荣稳扎稳打,看着员工振臂高呼时,他是盟主,代理商是诸侯。

但现在金立要死了,大难临头,谁认他做大哥?

刘立荣如果照照镜子,会发现自己他早就失去了狠戾,年轻的时候他为一个不甘心而活,不甘心做基层领导,不甘心平庸一辈子,现在创立了金立,他金贵了,他不敢搏命了。

那就注定会输。

输了,又不想认,那就掀翻棋盘。

这点他懂。

自此,刘立荣下落不明。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诸侯们疯狂撕扯着金立的血肉。

11月28日,金立发行的10亿元债券到期,欠债211亿的金立无钱可还,34家银行,614个上下游生意伙伴,全都倒了霉。

公司欠款8000万以上的债主,前前后后来了十几波,显示屏的供应商,芯片的,电芯电极的,电池的,疯狂催款,空手而回。

公司从16年起,就没发过年终奖,现在房产,银行股份,手机,乃至储存的材料全部被卖掉,唯独功能机时代成立的研发室研发的3356份专利,破产拍卖时无人争抢,作价172万,被一人买走。

还不如两年前卖的一辆210万的奔驰车值钱。

与OV这种渠道与公司互相参股,厂商一体的情况不同,金立的子公司们自负盈亏,就算是有心,也反哺不到公司,那就只能大难临头各自飞。

更何况金立的牌子也被刘立荣赌博的事情搞臭了,无人接盘。

2018年,已经代理10多年金立产品的一名子公司销售经理,计划与别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汇报到总公司,总公司甚至连个会都没有开就默许了。

树倒猢狲散。

今年,更暴露出金立子公司涉嫌暗中给手机植入木马,让金立手机变肉鸡“拉活“赚钱,两千多部手机遭殃,金立公司在今年中旬时偷偷上市了一部手机,也没掀起水花。

不是金品质的金立,还怎么立天下。

10

选择急的袁绍死了,选择缓的刘立荣消失了。

我们都说时势造英雄。

各类传记中,也描述的像是英雄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获得了成功。

赢下了二分之一球,押中了必赢的盘口,抓住了通往花花世界,地上流淌着蜂蜜的那扇门把手。

但这都是放屁,时势造英雄,时势更毁英雄。

我们都知道命运的脾气,如果让命运这个狗东西做选择,它只会让两个选择都通往地狱,让每一个做选择的人,都永世不得翻身。

从没有什么命运选择人,而是人选择命运。

袁绍应该率众亲自杀向曹营,刘立荣应该在iphone出现的第一时间斩断功能机的产线,制造智能机。

但他们都死在了自己的手里。

还没有彻底将成功攥到手里,就自大自满的参赛者,注定成为头号输家。

命运只是将他们引到了该有的结果。

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他们一开始就将自己绑在了时势的桅杆上,不成功,就与时势一起死。

因为都死了,所以少数活下来的,才成了英雄。

你说你渴望成功,却只会小声呢喃,成功只会选择装聋作哑;

而当你掏出炸药,决定跟成功同归于尽时,成功才会学会乖巧地向你跑来。

英雄背后,从来都是累累白骨。

所有人的对手,是时势,更是过去的那个自己,把自己所有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色厉内荏从骨头上剔除下去,才有机会接近终点。

命运从没有饶过谁,哪怕你是棋圣,新一代的阿尔法狗也会把你打到浮肿。

刘立荣,或许早就懂。

或许,他输在自己太懂。

粟裕的战神之路:两次机遇、一个仇敌

三年游击战争是粟裕的炼狱。

1

1934年7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已经持续一年,中央苏区的高层都明白,这次反围剿战争已经没有胜利的希望。

再打下去,所有人都要折在这里。

为了争取一线生机,苏区高层准备战略转移,带着红军和机关部门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后来我们把这件事叫做长征。

但是有个问题很重要,苏区整体转移撤退,国军肯定从四面八方围上来,和狗皮膏药一样咬住不放,红军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最好的办法是派出一支部队深入敌后,除了替主力红军吸引火力,还能给苏区转移争取时间,而历史经验证明,这种部队的结局基本不会太好,有少数人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什么都别说了,这是一支炮灰部队。

被选中的部队是红七军团。

7月6日,李德等高层领导接见了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宣布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用一个半月时间赶到皖南,建立抗日根据地。

粟裕以为真的要北上抗日,根本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多年以后地位高了,看到两份绝密文件,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

寻淮洲是秋收起义培养起来的骨干成员,1912年生于湖南浏阳,1933年就成长为军团长,虽然比林彪晚一年做军团长,却比林彪年轻的多。

要是没有后来的事,以寻淮洲的根正苗红,前途无可限量。

而乐少华则是留苏学生,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工作,正好赶上王明和博古等留苏学生夺权,所以乐少华也神经兮兮的,成天骂这个整那个,想在红七军团树立权威。

粟裕和寻淮洲的关系好,有次在前线打了胜仗,跑过来问寻淮洲要不要追击,寻淮洲说必须追啊,旁边的乐少华没说话,粟裕以为乐少华也同意,就准备去追击了。

结果乐少华不乐了。

他大骂粟裕:“他妈的,政治委员制度不要啦,问过我的意思没有?”为了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权威,便反其道而行之,不让粟裕追击敌人。

说这些的意思是红七军团内部不齐,这样的部队顺风仗都不一定能打赢,更别说孤军深入敌后了,从一开始,这次作战行动就有隐患。

而且红七军团的人员装备也不行。

全军团只有6000人,其中2000是新补充的战士,基本没什么战斗力。于是战斗力强的4000人编成3个师,其余的人挑着几百担宣传品,准备沿路宣传红军的政策。

最坑爹的是,6000人的红七军团只有不到1300支枪,其他人的武器是梭镖、大刀等冷兵器。

还真是一支炮灰部队,简直了。

他们出发以后,接到的第一个新命令是攻击福州……用脚后跟想想也不可能嘛,这么一支装备简陋的部队,怎么可能攻下大城市福州?

战斗失败了,损失不少,寻淮洲和粟裕等人发电报,请示能不能在福建休整一下。指挥军事的博古和李德说不行,你们休整下来还怎么完成任务,继续向北方前进吧,到江西东北部找方志敏。

总之行军过程很乱,和西路军差不多。

而有“最后决定权”的政委乐少华,王八吃秤砣似的,不管寻淮洲和粟裕怎么说,都要坚决执行错误命令。

所以11月初和方志敏会师的时候,红七军团只剩下3000人,和方志敏的部队合编为红十军团。

方志敏是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是军团长、乐少华是政委、粟裕是参谋长,只有寻淮洲被降职为师长。

红十军团的作战任务,依然是北上创建根据地,然而部队走到安徽黄山的谭家桥附近,遇到国军补充第一旅,大败。

寻淮洲也在战斗中重伤牺牲。

随后便是红十军团的残兵败将四处转战,希望摆脱追兵找到一条生路,当部队走到南华山附近的时候,参谋长粟裕说赶紧过山再休息,军团长刘畴西说部队太累了,休整一夜再走。

么的办法,粟裕和方志敏带着800多人先走,第二天早上,刘畴西和军团主力想走的时候,已经被堵死了。

经过一番血战,军团主力绕过封锁线,到了方志敏的老根据地附近。已经走在前边的粟裕和方志敏说,快点行军别特么拖了。

刘畴西传话过来,休整一晚上再走。

粟裕和方志敏要气死了,作战的时候分秒必争,休息你老妹……方志敏让粟裕带着部队先走,自己回去带主力快点过来。

结果方志敏、刘畴西和2000名红十军团战士,被敌军包围在怀玉山,再也没能出来。

此时已经是1935年1月16日。

千里之外的贵州遵义正在开会,毛泽东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崛起之势不可阻挡。

而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至今,两支红军部队转战6个月,失败接着失败,炮灰倒是做了,却没有完成吸引火力的任务。

只有粟裕带着500残兵走到浙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和刘英出任军政首长。

自此,粟裕开始一场凤凰涅槃的血火磨砺,他也记住了那个击败红十军团的敌人:

补充第一旅的旅长王耀武。

image

王耀武

2

我们之前说过一个话题:书生为什么玩不过社会人。

倒不是宣传知识无用论,而是说书生的普遍成长路径,往往是在既有秩序里按部就班的上升,做好自己的事,再有点小机遇就差不多了。

但是在秩序崩溃的乱世,书生的这套东西完全用不上了,因为秩序都没有了,你按部就班什么劲?

社会人是在秩序外野蛮生长的,没有任何规矩束缚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摸索,赢了万事大吉,输了人头落地,所以他们特别适合乱世的环境。

而且这种环境特别锻炼人的能力,虽然淘汰率很高,可一旦成功出线,基本是人中龙凤的能力。

现在创业成功的人,往往比朝九晚五上班的员工有气场,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当然,如果书生做了社会人,并且成功闯出一条道路,那才是逆天了。

说回粟裕。

粟裕以前在红军作战,相当于按部就班晋升的员工,能不能捞到锻炼和升迁的机会,基本靠运气。虽然他积累了8年军事经验,职位晋升也只能说正常。

但是带着500残兵进入浙江以后,粟裕便成为没人管的孤魂野鬼,能不能活下去,并且保存革命战争的火种,全靠自己的本事。

粟裕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冲。

解放战争的历次战役也证明,粟裕喜欢冒险却一击必杀的指挥风格,正是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磨砺出来的。

这三年的游击战争对粟裕太重要了,以至于在《粟裕战争回忆录》里,他一句话都没有说淮海战役,反而对三年游击战争情有独钟,足足写了12篇。

那粟裕到底在三年游击战争里学会什么?

我以粟裕的回忆录为准,简单找出三条主线,明白这三条主线,也就明白粟裕的成长历程了。

第一是独立创建根据地。

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打游击,没有根据地是不行的,古代农民起义很难成功,最重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地。

所以毛教员反复说,打仗只是红军的军事任务,战争结束以后,红军还有建设根据地的政治任务,也就是军队党必须帮助地方党。

在井冈山工作8年的粟裕,也学到这个知识点。

他带着几百人刚到浙江南部,便开始打土豪分田地,让经历血战的残兵有了休整的地方。

但浙江是国府的核心地区,经过多年宣传,农民不太信任红军,听说红军来了,都跑到山上去躲避,导致粟裕的部队出门找不到向导。

于是粟裕想了一个办法。

他让侦查员化装成农民,混进当地人躲藏的地方,边跑边喊“红军来啦”,跑出来之后侦查员拦住他们,让他们给带路,并且每十里路给一块银元。

浙江农民挺开心,只是带带路而已,就有银元赚,不拿白不拿。

这么几次下来,浙江农民也发现了,红军并没有政府宣传的邪恶嘛……软硬两种手段一起上,军民感情逐渐升温。

到1935年9月,粟裕已经在5个县之间,建立起方圆百里的根据地,挺进师扩张到2000人。再过一年,根据地扩张到30几个县境内,挺进师和地方部队加起来,足足有数千人。

而且在大根据地之外,粟裕还有零散的小根据地,以及“白皮红心”根据地,也就是表面上是国民政府,实际上政府人员都在给粟裕做事。

那时的粟裕不到30岁,我只能说一句佩服。

小型根据地的战术,只能是游击战。

原本挺进师的500人不懂游击战,粟裕就把他们分成无数小股部队,以3天为期限出去打游击,等游击队能适应3天的游击战强度后,再以5天、10天、15天为期限,让游击队出去练兵。

经过几轮练兵,粟裕的挺进师能在30几个县游击,生存空间就大多了。

第二是战术锻炼。

粟裕在国府的核心地区作战,国军的实力特别强,相比之下挺进师就有点寒碜,粟裕感觉游击作战不能硬拼,只能快速找到敌人的七寸,用最强的火力攻击,给敌人造成最大伤害之后迅速撤退。

而且在作战的过程中,必须用谋略,只要可以赢,什么谋略都能用。毕竟脑袋都别在裤腰带上了,还管什么仁义道德。

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脑子快不快。

所以粟裕总结了几条作战方法:

以最小的牺牲换最大的胜利。
不在消灭敌人而在消磨敌人。
支配敌人,掌握主动。
积极进攻,绝少防御。
反敌人之道而行,竭尽欺诈之能事。
一切作战行动必须迅速,犹豫就是等死。

看到这几条作战方法,你就知道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粟裕的游击战争经验,无限倍放大而已。

林彪用兵谨慎,是常年保卫中央机关,必须谨慎。粟裕用兵奇谲,是常年在敌后作战,不能不耍诈。

如果粟裕和林彪一样用兵谨慎,在电视剧里活不过第一集。

第三是政治水平飙升。

刚到浙江“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粟裕就发现一个问题,继续和以前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土豪,虽然可以缓解暂时的困难,但不利于和其他阶层合作。

挺进师是一支孤军,想在浙江生存下去,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敌对力量,想方设法壮大自己的力量。

粟裕的想法,恰恰是中央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到1937年9月的时候,国共两党基本谈妥合作意向,粟裕在浙江南部的游击根据地,消息很封闭,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

但是根据地附近也有消息,说共产党投降红军被收编了。粟裕一听就明白了,共产党不可能投降的,肯定是战争结束国共合作了。

于是他派部队化装成国军,到龙游县溪口镇问镇长:“我们在山区剿匪,现在奉命开赴抗日前线,要给县长打电话了解情况。”

电话打通,县长告诉他们:“国共已经合作了,不用剿匪了,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开拔抗日了……”

粟裕在山沟沟里,凭几句传言就判断出世界的变化,你说是不是实践出真知吧。

三年游击战争,粟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在敌后战场活下来,还把自己打磨成一柄杀人的利剑。

如果说长征是毛泽东的炼狱之路,那么三年游击战争就是粟裕的长征。

image

3

1938年春,新四军总部迁至皖南,粟裕奉命带部队到皖南集中,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的一个营,而粟裕出任第二支队副司令。

其他领导是谁呢?

叶挺是军长、项英是政委,四个支队长是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这些人的分量我们都知道,除了离开军队和犯错误的,建国后不是元帅就是大将。

而副司令是罗炳辉/傅秋涛、粟裕、谭震林、戴季英,其他几人的级别明显比司令差一点。建国后傅秋涛是上将,戴季英是河南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

如果粟裕和他们混在一起,显然不可能成为“第一大将”,甚至毛教员都有授粟裕元帅的意思。

数年后,粟裕能和陈毅并肩指挥军队,只能是政治上进步了,而且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进步的。

我们暂时离开战争,说一下这个话题。

早在红军时期,粟裕的短板就是没人大力提拔,导致不能在更高的岗位上锻炼,一直做师长或者参谋长之类的职位。

这种职位不能说不重要,而是在能力差不多的时候,谁做都可以。但是从刚到浙江的表现来看,红军时期的粟裕能力不差,做一个军团长也没什么问题。

可就是没人照顾啊。

南昌起义之后的林彪是连长,粟裕也是连长,然而短短两年时间,林彪成为军长,再过两年做到军团长,部队是朱毛红军的班底。

秋收起义之后的寻淮洲是战士,3年后成为师长,到1932年连续跳级,从师长到军长再到军团长。

大家的起点一样,能力也差不多,为啥差距这么大呢?

当然朱毛也很欣赏粟裕,只是欣赏的级别较低,不如林彪和寻淮洲而已。

而就在新四军时期,粟裕也遇到非他不可的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的番号,不久后我党重建新四军,陈毅做军长,刘少奇做政委。

新四军被重新整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共计9万人。粟裕被提拔为第一师的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兼政委。

提拔他的人当然不是陈毅,而是刘……他处于上升速度较快的时候,估计是发现人才难得,想培养成自己人。

一年后刘回延安,饶漱石接任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根据原则,饶才是最后说了算的人。

饶到新四军任职以前,做过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总工会宣传部长等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军事工作,甚至没有建设过根据地,也就是说,饶是空降到新四军的干部。

他怎么就能空降呢?

刘推荐的。

饶不懂军事,不能和项英似的包揽军政,所以他就尽量做一些后勤组织工作,然后选拔优秀军事干部,负责前线作战。

于是,刘提拔起来的粟,也成为饶的得力干将。

当然了,有人欣赏是一回事,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的磨砺,粟裕的作战能力也配得上别人的欣赏,他用一系列优秀战绩证明:你们没有看错人。

尤其是1943年陈毅回延安参加整风,粟裕进步飞快。

到抗战结束的时候,我党组建华东局,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根据地,饶是华东局书记,陈毅是副书记兼山东野战军司令,而粟裕已经是华中分局常委,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后来解放东南半壁江山的华野,就是山东和华中两支野战军合并起来的,至此陈粟才可以并肩作战。

1946年10月,毛教员给华野发电报:

“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复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具体什么意思,你自己品。

image

左一饶、左二陈、右一粟

4

时间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已经完全成长起来,那个让红十军团全军覆没的王耀武,也没有闲着。

谭家桥战斗结束后,王耀武就在蒋介石那里挂上号,以后有什么事,蒋介石都会想起王耀武。

1936年补充第一旅改编成51师,王耀武做少将师长。后来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合并成74军,俞济时做了几年军长升官走了,王耀武便是军长。

升官也没耽误王耀武打仗。

他带着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张古山战役、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抗战期间有名的大会战,王耀武基本都参加了,而且战绩非常好,得到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跟随王耀武南征北战的74军,也被锤炼成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战斗力非常强悍。

到抗战结束的时候,已经凭战功升为第二绥靖区司令的王耀武,移驻山东济南,负责全省的军政事务。

他带出来的74军,番号改成整编74师,师长是张灵甫。

这支部队用的是纯美械装备,除了山炮和迫击炮以外,还有美式冲锋枪、卡宾枪,无线电话机装备到连,实力和抗战时期一样强悍。

现在74军的战绩都被记在张灵甫名下了,感觉王耀武是打酱油的。

其实吹捧张灵甫的目的,无非是说张灵甫是抗日英雄,却被解放军击毙在孟良崮,然后引出八路军游而不击,专门杀抗日英雄。

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不必理会。

实际上王耀武是74军的灵魂人物,张灵甫才是打酱油的。

此时的王耀武和粟裕,都不是曾经的小军官了,而是位高权重的军队大员,一句话就能决定几十万人的生死。

解放战争的进程,又让他们在山东碰头,那好吧,14年前的血海深仇,也到了结的时候了。

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带兵北上,在山东灭了李仙洲兵团,王耀武气的大骂:“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让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啊。”

蒋介石也发现全面进攻解放区不行,便改成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陕北是彭德怀的战场,而山东是粟裕的舞台。

随后便是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0日,汤恩伯指挥第七军和48师向北推进,陈毅和粟裕决定吃掉这两支部队,然而第二天传来一份情报:“那两支部队都是吸引华野的炮灰,真正的主力是张灵甫的74师,他们准备直捣华野指挥部。”

大家都知道74师的战斗力,决定撤退,负责战役指挥的粟裕不同意:“不撤不退,改变计划打74师。”

不是主力么,老子打的就是主力。

粟裕把华野9个纵队分成两半,5个纵队主攻,4个纵队阻援,哪怕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打掉张灵甫的74师。

只要这支部队没了,国军的其他部队就好说了。

明白张灵甫的方位,粟裕派出叶飞和许世友,分别从左右两侧包围74师,张灵甫慌了。

原本74师两侧是有掩护部队的,也就是黄百韬的25师和李天霞的83师。黄百韬是老实人,只落后张灵甫30里,问题就出在李天霞。

李天霞是黄埔3期,和老长官王耀武是同学,而张灵甫是黄埔4期,属于小字辈。在国军的黄埔同学里,年级高代表地位高,那些黄埔一期是公认的老大哥,没人敢不服气。

黄埔4期的张灵甫,居然比李天霞的官职高,李天霞心里很不服气。

类似于现在工作20年的中年人,能服气一个只有20岁的年轻领导?工作的时候肯定不积极嘛。

所以李天霞应该在旁边掩护张灵甫,却走的特别慢,足足拉开100里路,为了交差,李天霞派一个连在前边占坑,意思是别管人数多少,反正我也到了。

张灵甫就这样被包围了。

他在绝境下想了一个办法,既然华野想吃掉74师,那74师就做诱饵拖住华野主力,其他部队再从外边反包围,反过来吃掉华野。

哪里做诱饵好呢?

张灵甫选中了孟良崮。

image

但是张灵甫失算了,国军是封建军阀部队,军官们有兵才有权,谁愿意为了救不相干的人,消耗自己的本钱呢?那才是脑子有泡。

就在张灵甫上孟良崮的时候,李天霞还给前线部队打电话,意思是千万别犯傻,有事赶紧跑。

而粟裕在三面包围孟良崮之后,又让王必成的6纵插入孟良崮南部的垛庄,占领74师的后勤补给点。

自此,包围圈已成。

阻援部队也很给力,黄百韬离孟良崮最近的时候只有几公里,却怎么都攻不进来。

战役到最后,从军近20年的陈毅都发怵,说永远不让儿子当兵,粟裕则是几天没睡觉,血压飙到220。

到5月16日,持续4天的孟良崮战役结束。

华野以12000人牺牲的代价,剿灭国军战斗力最强悍的74师,山东的战局彻底反转。

因为没有战斗力强悍的主力部队,整个军团是没有战斗力的,如果杂牌军能用人数凑出战斗力来,蒋介石也不用转进台湾了。

对于粟裕来说,则是报了14年前的血仇。

当年就是74师的前身部队,让红十军团死伤惨重,一万人的部队,只有粟裕带着500人逃出来。

如今世道变了,粟裕指挥十几万大军,把74师灭的干干净净。

而国府把山东分割成4个绥靖区,王耀武的第二绥靖区只有24个县……果然是没有兵就没有地盘,这波操作很国府。

1948年9月,粟裕再次围点打援,指挥32万华野部队包围孤城济南,并且亲自拟定作战口号:“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王耀武只有11万杂牌部队,好不容易飞到南京向蒋介石诉苦求援,也只要到一个团。

嗯,国军的老毛病了,谁都见死不救。

而且发现打不过解放军,负责济南西部防御的吴化文直接起义了。

9月24日,解放军进入济南城,王耀武化妆出逃,在寿光县被俘虏。

那时的粟裕,可能会想起寻淮洲和方志敏,然后在心里说一声:

“终于给你们报仇了。”

image

5

1898年“戊戌变法”的时候,维新派在湖南办了一所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谭嗣同任中文分教习。

这所学校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有个学生叫蔡锷,说起来,蔡锷是梁启超和谭嗣同的学生。

名满天下的谭嗣同还有一个学生——杨昌济。

正是1898年,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随后谭嗣同被捕入狱,遇害前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死了。

但是十几年之后,蔡锷已经成为云南都督,朱德也在滇军服役,跟着蔡锷作战的时候,朱德逐渐学会打仗,他自己说:“指挥3、4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

杨昌济在湖南,费尽心血培养出毛泽东。

image

1928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保留下革命的火种,而朱德和毛泽东的麾下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在井冈山跟着朱毛学习成长。

后来,朱德和毛泽东培养出林彪、寻淮洲,寻淮洲牺牲后,参谋长粟裕又继续向前冲。

正是林彪和粟裕,指挥两支战斗力最强的野战军,完成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至此不禁想到四个字:

薪火相传。

来源:温乎 微信号:wenboling2020

荧幕上再无范冰冰

今天,郭敬明执导的爵迹系列第二部《冷血狂宴》已经可以在视频平台上看了。号称投资了好几个小目标的这部电影,线上观看要24块。

刚刚在节目里被尔冬升怼哭的郭导,肯定已经忘记当初第一部是怎么翻车的了。没关系,网友们帮他追忆了当年情。莫愁觉得最精彩的评论是:

浪费了我人生中宝贵的两小时。

上一部爵迹里,担当C位女一号的是范冰冰。原本定档2018年7月的《冷血狂宴》,冰冰姐也一直是C位,宣发海报第一幅就是她的单人特写。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因为“阴阳合同”事件,范冰冰消失了很久,间接导致郭导大作因为“技术原因”撤档。

今天的《冷血狂宴》里,制作方用技术手段换掉了所有原本属于冰冰姐的脸。现在,电影惨烈的口碑至少证明了一件事:

不怪金锁。

冰冰姐最近的新闻不少。

上个月23号,广电总局的官网上,悄然挂出了一份10天前就下发的通知,强调了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

通知一出,大家伙一拥而上说这就是在说冰冰姐。叫骂声里,莫愁看到了一些文章说冰冰姐不受新规影响,因为她不但低调,而且:

未达到劣迹艺人标准。

要莫愁说也是,低调的冰冰姐最近出差被拍到在机场老老实实戴着口罩:

不能因为口罩上镶了一圈珍珠就说人家炫富是吧。

缴纳了8个多亿罚款,“自己的最后一个男友”李晨转身离开,好像都没影响冰冰姐重回名利场的心气。

无论是曹保平的《她杀》,郭敬明的《冷血狂宴》,还是环球影业的《355》,冰冰姐一直在小心试探着。

去年4月爱奇艺9周年晚宴上,冰冰姐盛装出席,并在社交平台上发了美照,引发了大量负面评论。

冰冰姐放弃了吗?没有。

那段时间,韩国版《红秀》杂志封面、马来西亚版《嘉人》、俄罗斯版《时装》杂志封面、越南版《芭莎》杂志封面……冰冰姐围着中国画了一个圈,希望用各种语言对国内喊话:

已经为下一幕做好了准备。

别谈下一幕了,连做公益的情况都很复杂。今年5月,官媒赤裸裸地告诉她,切莫试图将此作为拯救自己事业星途的洗白器。

也难怪网友们觉得广电总局是在针对冰冰姐。今年9月27日,范冰冰参加了红旗轿车活动,但在红旗的通稿中,一次也没提范冰冰。

10月,范冰冰走了第27届华鼎奖红毯。媒体们说,原本是安排了范冰冰颁奖的,结果颁奖时,大会临时调整,现场诸位一脸懵逼。11月,“电影英雄”盛典上,范冰冰又来颁奖。优酷直播时,她却没有任何镜头。

广电总局通知公布的第二天,范冰冰旗下的美丽宫文化公司被注销。范冰冰工作室的解释是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有意转变商业合作模式,故退出相关公司的股权。

今年双十一,范爷的美丽秘诀成交额突破一个亿。这么大的买卖,她说不要就不要了。

上月底,金鸡奖典礼,当年范爷不拿正眼瞧的张馨予当了主持人,前男友李晨与佟丽娅携手合唱。

3年前拿过金鸡奖影后的她,这次连门票都没拿到。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微信号:xq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