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作者 / 玫瑶老师
曾经听过一句话,说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因此如果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需要学习修炼做一个越来越好的父母。因为我们就是孩子的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反应的是我们的所思所想。

1.让孩子参与进来,循序渐进学习独立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任何有效的行为必须能够帮助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这说的就是独立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独立并不是在孩子 18 岁的时候突然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从出生到老去,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里程碑所集合而来的过程。

比方说孩子呱呱坠地,他断了和妈妈连接在一起的脐带,学习用自己的呼吸和消化系统去独立呼吸、开始学习独立的爬行、走路、奔跑,学习自己吃饭、学习自己穿衣脱裤、学习自己去上厕所、学习自己去上幼儿园、学习自己思考、学习自己去做一个决定、学习跟他人交流、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等等,这是一个个里程碑里独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支持孩子独立地去做,那么就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面对人生未来的每一个挑战和下一个里程碑,他都愿意用挑战的心去积极面对。

独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耐心的陪伴和协助。很多时候我们也想让孩子独立做事,但是你会发现,孩子生理上准备好了,心理上却还没有准备好。

独立,是一个过程。

比如说,在我的孩子两岁半学习如厕的时候,其实他会自己穿裤子,但是他每次上完厕所后,就嘟囔着要我们给他穿。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先生就很郁闷:宝宝,你自己都会穿了呀,你之前也做得挺好的呢!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做,你自己把裤子拉上就好了。

但是孩子不愿意,如果你坚持不帮孩子穿,他可以在洗手间在马桶上面坐上半个小时。我们陷入了一个「父母不停地要求孩子自己做,孩子不停地说不要」的死循环里。

然后我就意识到,这样的拉锯,变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权力和立场的争斗,其实它并不能帮助孩子学习独立。后来我就开始调整方式,我选择循序渐进地邀请他共同完成。我说:

— 让我们把裤子穿起来吧!我提着裤子,问:你想先穿左边的裤腿,还是穿右边的裤腿?(给予一个选择)

— 嗯,你现在把左边的腿穿进去了,接下来是右边的裤腿。(描述客观的动作,让孩子关注过程)

— 如果孩子眼神飘了,手上去玩其他的东西,我会和孩子说:你看到你的腿了吗?它穿过你裤子上的洞洞了没有?(引导孩子的心智和动作一起参与)

— 让我们把裤子提起来。你要拉前面的裤头还是后面?这时孩子说,你来做!(给予选择不管用了,小屁孩)嗯嗯,我想你站起来的话提裤子会更快更方便。来,数到三我们一起向上提。1、2、3、提~(虽然孩子手没有放在裤子上,但是我还是让他一起参与了心理上的一个预备和提示)
这就是一个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学习独立穿裤子的过程。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自自然然就自己提裤子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发现当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专注地看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其实也在有效帮助孩子学习独立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参与进来,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2.友好的对待错误,孩子有自我修正错误的能力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一样,这是人生中最常见的事情了。就比如说做父母这件事情吧,我们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父母,而是通过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做更好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对待错误的态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当我们自己可以承认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件事,我们的认识也就会前进了一大步,这也是给孩子一个示范。因为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尝试友好的去看待错误,把它当作我们人生当中不可分离的伙伴。

如果我们自己在育儿的过程当中,也有这样一种态度和习惯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会自我修正错误。

就像一个小孩在学步期的时候,走路摇摇晃晃总是容易摔倒,但是他到最后和所有的成年人一样,成为一个能够正常走路的人。孩子犯的错误,就是随着自己不断地跌倒、不断地吸取经验的过程中自我纠正了,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了自我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总希望事情再完美一点,当孩子能做好的时候我们很快乐满足,但更多的时候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可能忍不住想帮上孩子一把,有些父母甚至可能会讥讽孩子。

当我们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不断地退却,这些批评会让孩子变得羞愧缺乏自信心,甚至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恐惧,孩子会认为:我肯定做不好,那么还是你来做吧。

比如,当孩子叠被子,并没有叠地很好。如果我们马上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可能下次都不会想再做。如果我们可以接纳,在下一次的时候找适当的机会向孩子示范正确的方式,那么这样就可以真正的帮助孩子们学习,同时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

孩子总会慢慢学习,他们需要的只是不断地去练习。就好像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也没有办法在第一次学会做,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3.将艺术融入生活里

孩子天生就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音乐、涂鸦、艺术、舞蹈、创作、阅读等等… 而这些元素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会喜欢听的就是清脆悦耳的妈妈的声音。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经验,面对一个新生儿的宝宝,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提高我们说话的音调,变得更有热情的去回应孩子。这种有韵律、节奏的声音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音乐的享受。

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我们真的非常有必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让他们能够吸收音乐的环境。

音乐并不是电视里的背景音乐,不是手机里播放的动画视频,而是我们围绕着桌子吃饭前说的感恩的话,唱的“谢饭歌”,是我们在旅途当中给孩子唱的一首歌,是我们跟孩子在睡读的一本故事书。

如果有可能的话家里有一位成员能够学习一门乐器或者舞蹈,或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即兴的创作,在动物园游玩的时候编出一首关于动物的歌曲,这对孩子来说是将会是非常棒的一种体验。

在孩子三岁之前我最喜欢带孩子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场,而是博物馆。我发现博物馆里形象各异的雕塑、色彩缤纷的艺术作品给孩子视觉上非常大的冲击。现在很多的艺术展也是推崇多感官的一种体验,这对孩子来说无形,当中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艺术熏陶。这种熏陶是无形的,但是 6 岁前的孩子会毫无过滤的通盘吸收,变成他的骨头和肉。

通过融入生活当中的艺术,孩子会理解艺术和音乐都是一种可以让人学习和理解的语言。这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用来观察的眼睛,创作的双手和用来感受的灵魂。

4.给予孩子有限制的自由

自由和限制从来不是割裂或者对立的关系,相反,他们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就像我们有开车的自由,但是伴随的限制是我们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外表的行为越自律,我们的内心就能越自由。

而对于孩子来说,太多的自由令人困惑, 孩子们无法处理。我常常觉得,孩子如同风筝,放风筝的技巧,需要一点点的放线,一点点的增加自由度,如果放的太快会失去风筝。

一个孩子,可以有选择吃什么、不吃什么的自由,但是伴随的限制是饭前需要洗手,吃饭的过程不能离开餐桌;

一个孩子,可以有选择看什么书的自由,但是伴随的限制是不能撕书、毁坏书;

一个孩子,可以有言论的自由,但是伴随的限制是不能打断别人的话、也不能说伤害别人的语言;

一个孩子,可以自由玩所有自己的玩具,但是伴随的限制是物归原位;

一个孩子,有自己行动的自由,但是伴随的限制是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

这些限制,看起来像是对孩子的束缚,而深层次想想,是对孩子自由的守护,一定必要的限制有助于发展孩子自律和习惯。就像我们开车,一个人如果不尊重交通规则,行为上没有任何约束,那么他很快就会被吊销驾驶执照,永远都开不了车了,这个时候他的自由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只有越自律,才能越自由。这是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的习惯和道理。

给予孩子自由,同时伴随相应的限制,如果孩子打破了限制,就需要承担相对应的后果,那么孩子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

5.学会观察孩子

我们总说家长要理解孩子、少去责怪孩子,但做起来很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了解孩子太少相处太少看到的太少,所以我们经常基于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去判断,最终做出了误判、焦虑。

就像孩子,有时候会在玩游戏的时候扭扭捏捏,我会觉得孩子不专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之前在托班的时候观察过一个孩子。他就是在上体能课的时候扭扭捏捏,甚至其他孩子过来的时候还推人。因为当时上课的老师,他要照顾整个班级,所以他可能没有观察到这个推人的孩子前面发生了什么。

其实是因为这个孩子之前做体能游戏,做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她有点害怕但是又很想继续尝试,才会待不住然后又不想其他小孩来玩。

所以教育孩子其实可以很简单,从一言一行开始,从眼睛看开始,习惯先看,少说、少插手,可能孩子奇怪的行为过阵子你就会找到原因,而且可能你发脾气焦虑的机会会很少。

6.让孩子贴近大自然

曾经我听过一个八岁孩子和我说过一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愿意用我所有的东西去换一个可以看星星的晚上。」

因为生活在城市里,他听说过很多人讲星星,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真正看过。而且父母也不允许孩子太晚睡觉,认为晚睡会影响孩子的作息习惯以及第二天的工作。

虽然我很理解父母的内心想法,但是对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亲近大自然了解宇宙的秘密对他们来说是有极大的热情和意义的。

大自然不是一个参观的地方,而是我们的家,探索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远离了自然,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自然的价值在钢筋水泥的牢笼当中埋没了。

如果我们只让孩子去观赏笼中的鸟或者动物作为乐趣,孩子的社会远离了风、雨、山、大海,甚至是草地,其实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孩子他渴求知识、渴求了解我们的大自然,因为在这种 3 岁前的无意识当中,他会记下展现在面前的大自然的点点滴滴。他会积极的探索,去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含了人类世界还包含了整一个自然界。

以上,篇幅有点长,希望可以给父母们一些参考。

周大伟:艾伦 · 德肖维茨的人生启示录

在这本自传中,他诙谐地写道:

   当然,我们都会想办法规避这些禁忌 —— 半数犹太律法似乎就是技术性禁忌,而另一半就是规避这些禁忌的方法······。难怪如此多的犹太人成了律师和会计师,这和我们的DNA没有关系,而是我们的宗教训练所致。

   他在书中几乎信手拈来地引用一句来自中国的谚语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离人”。德肖维茨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急剧变化中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上也时常充斥着矛盾和冲突,但终归还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

   德肖维茨的这部自传是对他自己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记录,这本书出自一位有幸参与我们这个时代最有趣、最富有争议和最重要案件的律师之手。同时,这本自传也记录了在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历史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其个人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了德肖维茨个人生活以及他遭遇到的各色人等台前幕后的逸闻趣事。因此,德肖维茨的这部自传 注定会使读者们感到趣味横生。

   德肖维茨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理。他有幸在美国司法史上最动荡的时代,参与了沃伦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时期的一些最重要的宪法案件。他曾经亲耳聆听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亲历了古巴导弹危机以及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的若干重要事件。

   作为一位年轻的律师,德肖维茨介入了五角大楼文件案、尼克松下野风波、芝加哥七君子案、驱逐约翰. 列农事件以及“拳王阿里”拒服兵役案。他协助设计了旨在确认死刑违宪的策略,还代理了涉及宪法第一修正案扩大表达自由和涉及第六修正案导致狂热辩护权利的各类案件。

   在德肖维茨职业生涯的后期,他担任过克林顿弹劾案以及小布什诉戈尔案的律师;为曼德拉等政治犯重获自由提供法律援助;为以色列免遭国际战争罪的指控辩护;参与了对“维基解密”和朱利安.阿桑奇的调查;为轰动全球的O. J. 辛普森杀妻案提供了辩护;代理了克劳斯·冯·布劳蓄意杀妻案 被告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指挥家汉斯·冯·彪罗的血亲。德肖维茨将案件成功辩护过程写成书并亲自改编成电影“Reversal of Fortune”,1990,另译「豪门孽债」 ;代理了“拳王”泰森 的强奸案以及伍迪.艾伦 和米亚.法罗 的子女监护权诉讼等高曝光率案件。

   德肖维茨曾经赢得了一百多个案件的胜诉,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史上胜诉最多的上诉刑事辩护律师”。这个说法或许略显夸张,不过在他代理的三十多起蓄意谋杀案件中,只有屈指可数的案件败诉。

   除了在法庭里建功立业之外,德肖维茨在大学校园里开设的课程也赢得了不小的名气。德肖维茨1962年毕业于耶鲁法学院,26岁获聘成为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助理教授,28岁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学教授。

   从第一天讲课开始,他就喜欢上和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即便他发现教室里有的学生比他的年龄还要大。

   他自以为:

   我办理的案件之所以如此有趣,是因为我将法学院的课堂搬进了法庭;同理,我的课堂之所以受人欢迎,也是因为我把法庭搬进了教室。

   对于法律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德肖维茨一生都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区别心怀疑惑。他认为,理论帮助他赢得诉讼,实践帮助他指导学生,这两者都是他著书立说的源泉。他曾经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执教一百个学期,给成千上万个学生上过课。其中一大批人毕业后成为政治家、法官、企业家、律师和教授等各行各业的翘楚。

   在德肖维茨本人耀眼的人生光环周围,也充满了来自社会舆论的疑问和争议。他为O.J.辛普森杀妻案提供的成功辩护就是最明显的一例。然而,德肖维茨则自信地认为,很多人之所以对他的工作成果持不信任和批评的态度,往往与一种偏执的传统观念有关。因为这些人始终不能理解一个正常的司法抗辩制度中律师的基本职能。

   他认为,作为一个辩护律师的职责并不是去判定自己的客户是否有罪或无罪。通常情况下,律师其实也并不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而“我的任务是在规则内积极地辩护。这就是我在辛普森案件中所做的事情,我对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德肖维茨一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经历,怎能不写出来和读者们分享一番呢!他始终记得美国知名大法官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曾经训斥他的年轻同事时所说的一句名言:“即使冒着不被人们相信的风险,也要将你所处时代的激情和行为记录下来。”

   纵览全书,读者们会发现,德肖维茨始终像是个不知疲倦的斗士;他不仅仅是一名律师和教授,而是代表了一股拼搏不息的力量——他孜孜追求的是不断对公民自由和法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他拒绝在自己坚持的原则问题上妥协让步,同时对那些“不合理的人身攻击”从不保持沉默。在他八十岁时,欣喜地得知自己被一家知名“政治”网站列入“对政治最具有影响力的五十人”名单中。对此殊荣,德肖维茨自己感觉当之无愧。

   德肖维茨除了因为代理诸多名人的案件而日进斗金以外,他还为很多普通人免费代理了大量棘手的案件。他给自己定下的从业规矩是:“从业时间至少有一半用于非收费案件和其他事业”。

   德肖维茨的非凡经历,也令人同时意识到:律师可以是一名斗士,但不也仅仅是个斗士。一个感受到自己社会使命并愿意为之尽心竭力的律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律师或许并不难—— 自视为法律行业的“熟练工”即可。然而,如果你不甘平庸地尝试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则必须具备一种综合素质——充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法律技能。

   律师的活动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紧密相连,乃至成为与民主和法治共存共荣的一种特殊职业。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近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示,律师这种职业群体不仅成为政治家的摇篮,也成为培养社会精英的舞台。

   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或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人会期待律师是与生俱来的天使,律师囿于其职业特点也显然不能成为司法正义的化身。“只辩是非,不论输赢”的说法,从来就不是一个成功律师的信条。

   一个做了一辈子律师的人,难免会对有些个案心怀难言之隐。当步入鹤发老年的时刻,回首如烟的往事,德肖维茨回顾自己精彩纷呈、争议不断的一生,其实内心是难以安宁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说法,其实对很多大师级名人而言,属于知易而行难。

   在这部自传的结尾部分,德肖维茨开始思考一个人离开尘世后的种种“终极问题”。因为在他的晚年 ——尤其是75岁到80岁这五年间,有关他本人的种种争议甚嚣尘上,有些争议甚至使他“招致了之前从未经历过的人品攻击”。

   他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坦率地写道:

   人们不应为了确保死后获得后人积极正面的评价而活···但否认公众人物在行将就木时不考虑后人的评价,也遮蔽了现实。他们担忧的是后人仅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记起他们,或者他们曾涉足的重要大事完全被人遗忘。

   德肖维茨强调,自己并不是不在乎去世后人们对他会有什么溢美之词。但他“毕生都遵循一个重要原则:确保关于我的任何文字描述都符合事实。而且我驾鹤西去绝不能成为改变这一原则的理由。”

   或许,人们不会怀疑德肖维茨在这本自传文字中流露出的真诚,假如不是猎奇窥探的话,那些难以启齿的诸多隐秘还都存储在德肖维茨心底的密室之中。人们不一定非要撬开来看个究竟;因为,撬开他人的心底密室,其实比今天在文明社会里搞强制拆迁还要难上加难。

   德肖维茨曾经多次来中国访问。1980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或许是个偶然的巧合,就在这一年,艾伦·德肖维茨第一次来到北京。

   在和中国同行的座谈中,他不可思议地听到一个提问:“为什么政府要花钱为破坏社会主义法治的人辩护?”

   惊讶之余,他还是耐心而镇定地回答说:

   司法正义,不管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或者其他种类的,都不仅仅是目地,而且是一种程序;为了使这一程序公正地实行,所有被指控的罪犯都必须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决定一个被告是否应被认定有罪并受到惩罚,政府必须提供证据,而被告应享有公平的辩护机会。

   在中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中,我们没有寻找到律师这个独特群体的记录。在中国古代的典籍和传说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些时隐时现的讼师的背影。同全世界各国相比较,中国律师制度的时间从清末起算,也只有100多年的时间。确切地说,如果把1949年后律师制度遭遇取缔的时间做出扣除的话,中国实施律师制度的时间,其实还根本不足百年。

   改革开放初期,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今天,中国律师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00人发展到40多万人,他们已经成为活跃在法治建设第一线并对法治环境的发展变化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的职业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德肖维茨个人法律生涯中的经验和教训,足以给中国法律职业人带来厚重悠长的种种启示。

Alan Dershowitz 是美国法律界的传奇人物。最近,他的一本最新自传“TAKING THE STAND——MY LIFE IN THE LAW”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艾伦. 德肖维茨这个名字,再次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
   两百年前,法国人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考察了美国社会制度后,颇具慧眼地发现,法律不仅仅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几乎在这个社会已经发生或者即将方式的所有重大问题上,并不像世界上某些国家那样需要依靠武装力量来解决纠纷,而是依靠由法学家组成的“军队”来加以解决的。

   在历史上,就法律对社会支配的程度来说,任何其他的国家都无法与美国比拟。这只“军队”中有两个活跃的主要角色:一个是律师,另一个是法学教授。艾伦. 德肖维茨就是幸运地同时身兼这两个身份的世界级名人。

   艾伦·德肖维茨1938年9月1日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附近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母都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来自波兰的正统犹太移民。从小他就受到严格的犹太教会技术性禁忌的约束。

  

在这本自传中,他诙谐地写道:

   当然,我们都会想办法规避这些禁忌 —— 半数犹太律法似乎就是技术性禁忌,而另一半就是规避这些禁忌的方法······。难怪如此多的犹太人成了律师和会计师,这和我们的DNA没有关系,而是我们的宗教训练所致。

   他在书中几乎信手拈来地引用一句来自中国的谚语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离人”。德肖维茨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急剧变化中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上也时常充斥着矛盾和冲突,但终归还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

德肖维茨的这部自传是对他自己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记录,这本书出自一位有幸参与我们这个时代最有趣、最富有争议和最重要案件的律师之手。同时,这本自传也记录了在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历史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其个人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了德肖维茨个人生活以及他遭遇到的各色人等台前幕后的逸闻趣事。因此,德肖维茨的这部自传 注定会使读者们感到趣味横生。
   德肖维茨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理。他有幸在美国司法史上最动荡的时代,参与了沃伦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时期的一些最重要的宪法案件。他曾经亲耳聆听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亲历了古巴导弹危机以及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的若干重要事件。

   作为一位年轻的律师,德肖维茨介入了五角大楼文件案、尼克松下野风波、芝加哥七君子案、驱逐约翰. 列农事件以及“拳王阿里”拒服兵役案。他协助设计了旨在确认死刑违宪的策略,还代理了涉及宪法第一修正案扩大表达自由和涉及第六修正案导致狂热辩护权利的各类案件。

   在德肖维茨职业生涯的后期,他担任过克林顿弹劾案以及小布什诉戈尔案的律师;为曼德拉等政治犯重获自由提供法律援助;为以色列免遭国际战争罪的指控辩护;参与了对“维基解密”和朱利安.阿桑奇的调查;为轰动全球的O. J. 辛普森杀妻案提供了辩护;代理了克劳斯·冯·布劳蓄意杀妻案 被告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指挥家汉斯·冯·彪罗的血亲。德肖维茨将案件成功辩护过程写成书并亲自改编成电影“Reversal of Fortune”,1990,另译「豪门孽债」 ;代理了“拳王”泰森 的强奸案以及伍迪.艾伦 和米亚.法罗 的子女监护权诉讼等高曝光率案件。

   德肖维茨曾经赢得了一百多个案件的胜诉,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史上胜诉最多的上诉刑事辩护律师”。这个说法或许略显夸张,不过在他代理的三十多起蓄意谋杀案件中,只有屈指可数的案件败诉。

   除了在法庭里建功立业之外,德肖维茨在大学校园里开设的课程也赢得了不小的名气。德肖维茨1962年毕业于耶鲁法学院,26岁获聘成为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助理教授,28岁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学教授。

   从第一天讲课开始,他就喜欢上和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即便他发现教室里有的学生比他的年龄还要大。

   他自以为:

   我办理的案件之所以如此有趣,是因为我将法学院的课堂搬进了法庭;同理,我的课堂之所以受人欢迎,也是因为我把法庭搬进了教室。

   对于法律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德肖维茨一生都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区别心怀疑惑。他认为,理论帮助他赢得诉讼,实践帮助他指导学生,这两者都是他著书立说的源泉。他曾经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执教一百个学期,给成千上万个学生上过课。其中一大批人毕业后成为政治家、法官、企业家、律师和教授等各行各业的翘楚。

   在德肖维茨本人耀眼的人生光环周围,也充满了来自社会舆论的疑问和争议。他为O.J.辛普森杀妻案提供的成功辩护就是最明显的一例。然而,德肖维茨则自信地认为,很多人之所以对他的工作成果持不信任和批评的态度,往往与一种偏执的传统观念有关。因为这些人始终不能理解一个正常的司法抗辩制度中律师的基本职能。

   他认为,作为一个辩护律师的职责并不是去判定自己的客户是否有罪或无罪。通常情况下,律师其实也并不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而“我的任务是在规则内积极地辩护。这就是我在辛普森案件中所做的事情,我对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德肖维茨一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经历,怎能不写出来和读者们分享一番呢!他始终记得美国知名大法官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曾经训斥他的年轻同事时所说的一句名言:“即使冒着不被人们相信的风险,也要将你所处时代的激情和行为记录下来。”

   纵览全书,读者们会发现,德肖维茨始终像是个不知疲倦的斗士;他不仅仅是一名律师和教授,而是代表了一股拼搏不息的力量——他孜孜追求的是不断对公民自由和法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他拒绝在自己坚持的原则问题上妥协让步,同时对那些“不合理的人身攻击”从不保持沉默。在他八十岁时,欣喜地得知自己被一家知名“政治”网站列入“对政治最具有影响力的五十人”名单中。对此殊荣,德肖维茨自己感觉当之无愧。

   德肖维茨除了因为代理诸多名人的案件而日进斗金以外,他还为很多普通人免费代理了大量棘手的案件。他给自己定下的从业规矩是:“从业时间至少有一半用于非收费案件和其他事业”。

   德肖维茨的非凡经历,也令人同时意识到:律师可以是一名斗士,但不也仅仅是个斗士。一个感受到自己社会使命并愿意为之尽心竭力的律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律师或许并不难—— 自视为法律行业的“熟练工”即可。然而,如果你不甘平庸地尝试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则必须具备一种综合素质——充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法律技能。

   律师的活动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紧密相连,乃至成为与民主和法治共存共荣的一种特殊职业。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近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规律显示,律师这种职业群体不仅成为政治家的摇篮,也成为培养社会精英的舞台。

   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或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人会期待律师是与生俱来的天使,律师囿于其职业特点也显然不能成为司法正义的化身。“只辩是非,不论输赢”的说法,从来就不是一个成功律师的信条。

   一个做了一辈子律师的人,难免会对有些个案心怀难言之隐。当步入鹤发老年的时刻,回首如烟的往事,德肖维茨回顾自己精彩纷呈、争议不断的一生,其实内心是难以安宁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说法,其实对很多大师级名人而言,属于知易而行难。

   在这部自传的结尾部分,德肖维茨开始思考一个人离开尘世后的种种“终极问题”。因为在他的晚年 ——尤其是75岁到80岁这五年间,有关他本人的种种争议甚嚣尘上,有些争议甚至使他“招致了之前从未经历过的人品攻击”。

   他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坦率地写道:

   人们不应为了确保死后获得后人积极正面的评价而活···但否认公众人物在行将就木时不考虑后人的评价,也遮蔽了现实。他们担忧的是后人仅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记起他们,或者他们曾涉足的重要大事完全被人遗忘。

   德肖维茨强调,自己并不是不在乎去世后人们对他会有什么溢美之词。但他“毕生都遵循一个重要原则:确保关于我的任何文字描述都符合事实。而且我驾鹤西去绝不能成为改变这一原则的理由。”

   或许,人们不会怀疑德肖维茨在这本自传文字中流露出的真诚,假如不是猎奇窥探的话,那些难以启齿的诸多隐秘还都存储在德肖维茨心底的密室之中。人们不一定非要撬开来看个究竟;因为,撬开他人的心底密室,其实比今天在文明社会里搞强制拆迁还要难上加难。

   德肖维茨曾经多次来中国访问。1980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或许是个偶然的巧合,就在这一年,艾伦·德肖维茨第一次来到北京。

   在和中国同行的座谈中,他不可思议地听到一个提问:“为什么政府要花钱为破坏社会主义法治的人辩护?”

   惊讶之余,他还是耐心而镇定地回答说:

   司法正义,不管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或者其他种类的,都不仅仅是目地,而且是一种程序;为了使这一程序公正地实行,所有被指控的罪犯都必须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决定一个被告是否应被认定有罪并受到惩罚,政府必须提供证据,而被告应享有公平的辩护机会。

   在中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中,我们没有寻找到律师这个独特群体的记录。在中国古代的典籍和传说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些时隐时现的讼师的背影。同全世界各国相比较,中国律师制度的时间从清末起算,也只有100多年的时间。确切地说,如果把1949年后律师制度遭遇取缔的时间做出扣除的话,中国实施律师制度的时间,其实还根本不足百年。

   改革开放初期,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今天,中国律师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00人发展到40多万人,他们已经成为活跃在法治建设第一线并对法治环境的发展变化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的职业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德肖维茨个人法律生涯中的经验和教训,足以给中国法律职业人带来厚重悠长的种种启示。

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好复利?

文/丁忆坤

复利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到了很多领域。除了投资,还有个人成长等等。怎样让复利发挥最大的威力?NEVER NEVER STOP.

01

当然不能无缘无故得出这一个结论,它是从一个最基础的复利公式Y = a×(1+b)^t开始的。

复利公式里,有三个变量,一个是初始条件a,一个是增长率b,t是时间。

代入不同的初始值、增长率、时间,能得到不同的增长曲线。

我们最熟悉的是这两个等式:

1.01^365=37.78343

0.99^365=0.025518

它经常出现在各种励志鸡汤文里。

这两个等式的初始值都是1,一个的增长率是1%,另一个是-1%,一个人每天进步或者退步一点点,一年后的收获就完全不同,不论是学习、健身、还是理财。

初始值很重要,这一点也和我们的直观感受相同,本金的大小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收益。而增长率是有上限的,一个人再厉害能厉害过巴菲特吗,但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不过20%左右,这让本金少的人怎么去竞争?所以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很多年前,网上有篇很火的文章,标题是《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它讲了一个励志但是略悲伤的故事,一个人要持续努力很多年才能获得别人生来就有的东西。

有的人一出生就站在其他人梦想的终点。

但增长率也很有意思,虽然一开始似乎没初始值那般起眼,但时间赋予了它力量,只要坚持下去,后面它的势能就会越来越大。

遗憾的是很多人在努力一段时间后看不到明显进步就会放弃,而停止会让前期的积累全部作废。

进步一开始比较快,慢慢会有平台期,停滞不前,需要熬,需要耐心去取得新的突破;退步却有势能,石头不会从山顶滚到山腰,它会一直滚到山脚,还会越滚越快。

努力健身一个月,能看到体型的变化,一旦停止体重就会反弹,甚至比过去更胖。你又开始新一轮的健身减肥,永远在健身的路上,不断地开始又不断地放弃。

办健身卡的人数远远多于大街上身姿妙曼的女人,或者体格强健的男人的人数。

所以对那些娱乐明星,我决定要更宽容一些,长得美是一种天赋的资源,能长久地保持则需要自律。不谈人品和作风,至少他们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情。

我们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又比如学外语,这两个月很努力,背单词,练听力,感觉有了一些进步,时间一长又被别的事情吸引了眼球,就把英语学习这件事放下了。过了几个月,又从a开头的单词开始背……

你以为停止是停在最后背完的那个m开头的单词,其实不是,再开始你已经把前面背的内容忘光了,又得从头开始。

学过一项乐器和外语,但停留在最开始的阶段,又中断了好几年,和没学过又有什么区别?

在真正掌握一门技能前,一旦停止,一切就要归零,过去的种种努力看起来都是无意义的挣扎。

02

不必否认,我也是这样的人。

我反反复复放弃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英语学习、健身、练字…这是小的事情,彻底放弃的事物包括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也不能说是完全放弃,只是没有完全发挥专长。

刚毕业时,我不断更换新的工作,新的城市,新的行业。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起点低,刚开始进步快,慢慢开始有平台期,通常人没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急急忙忙就变换跑道,一直在低层次徘徊。

这种事情发生多了,人在各个领域都没取得长足的进展,学习、工作、理财,甚至包括婚恋。

对婚恋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说明。一见钟情是小概率事件,成年人的爱情总是从相识、相知、相恋这样慢慢发展的,但太多人轻易地放弃,不论是在恋爱阶段还是在婚姻关系里。

还是前面那句话,人们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换个人重新发展,前期是不是也要投入很多时间成本?

现在大龄单身的人那么多,我相信他们真的是没时间。

学习、工作,谈恋爱,一个人最多只能同时做好两件事。

二十多岁的男人,总是有这个年龄段的缺点,他们不成熟、做事欠考虑,经济基础也不好,就被排斥在婚恋市场外了。

一个聪明的女孩子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她会看到他们的优点,愿意和他们共同成长,最后也能收获不错的结果。

任何选择都有风险,年轻人可能一直没有找到好的事业发展机会。

但是一个聪明、有智慧的女孩子,单身也好,结婚也好都会过得不错。你是得益于婚姻还是被婚姻拖累,更多的取决于你个人。

媒体上不论是支持婚恋的,还是劝女性不要走进婚姻的,都是为了换取流量,一个走极端的观点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婚姻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对与错,它只是一项制度安排,涉及两性关系、子嗣繁衍、财产分配等等,而它稳定实施了这么久,一定是多种因素博弈后的结果,这不是某个当权者的个人愿望所能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文化、传统。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论是友情、爱情、亲情都需要长久、持续地投入,初始值很重要,增长率也重要。

除了亲情由不得你我选择,友情、爱情都应该理性选择,用心经营。

你的大多数朋友,是不是也是年轻读书时或者第一份工作认识的人居多?此后认识的人都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因为年岁渐长时间有限,连去了解一个人的时间也没有,又怎么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有微信,吃过一顿饭这种,更多只能说是认识。

好在大城市里有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果你有价值,不需投入太多感情,也能获得新朋友,互惠互利的朋友关系也很常见,久而久之,有些人也能成长为真正的朋友。

复盘我的人生,坚持做下来的事情都让我受益良多。

现在看来婚姻让我的收获最大。

从单身到结婚生子,生活可以称得上是发生了巨变,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各种关系,考验人也锻炼人。

我们都有缺点,只要有一颗想变好的心,多反思总结,总能取得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给了自己机会也给了对方机会,如此才看到了更好的我们。

有了稳定的两性关系,人可以尝试去做更多的事情,不论是事业的探索还是爱好的培养,因为你有了一个最忠实的队友。

不可否认,我写作这件事也是受到了队友的鼓励,他是我最忠实的读者,任何时候都说我的文章写得好。

而孩子则给了一个人前行最大的动力,要做一个更好的人,成为孩子的榜样,毕竟养育孩子没有放弃这一个选项。

此外便是阅读,在我最困难的阶段书籍给了我最大的力量,解答了我人生很多的疑惑。

图片

03

一开始是谈健身、学习、理财,最后谈到了婚恋。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复利公式告诉我们的。

数学比语言更能反映人生的真相。

对普通人而言,事业上选一个自己的优势领域,去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慢一点没问题,但一定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可以,永远永远不要停下来。

对婚恋的态度则是理性选择,用心经营。

而兴趣爱好的培养,专注于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好过永远都在体验新的东西,但最后什么都拿不出手,什么东西都是浅尝辄止。

人生过了三十,时间愈加宝贵,就更要重视复利的作用。

不要轻易开始,更不要轻易放弃。

如果可以,永远都不要停止。

左岸记:复利思维用在鼓励持之以恒是可以的,但要实现真正的复利效果,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随机性,你今天进步一点,明天可能就退一步,这就意味着连续性是很难实现的。一个人的成长更是不均匀的,我们学东西一开始会很快,但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技能难度加大,我们会学得越来越慢,突破会越来越困难,这时候付出和回报就不可能是线性向上,甚至实现几何倍增长。也就是复利的实现是不可能只通过单方面的努力而实现的。

怎么提高自制力?

背景: 想养成早起跑步的习惯,但是天气冷了不愿起。 往往闹钟响后,关掉后又回被窝再睡个回笼觉。尽管睡不着,但还是想躺在被窝里。可等起床后,又开始后悔,早起不成,步也没跑。 感觉自己的自制力不够,克服不了自己的懒惰。 问:怎么提高自己的自制力?

夜行的灯笼说
(一)一个原因

为什么自制力不够?

以上案例,其实表达了我们现代人都会面临的困境,明知道自己要早起运动、要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让自己变得自律,但就是做不到。

通常的解释是因为你懒,而且不愿意吃苦,自制力不够强。通常的建议是你需要克服自己懒惰,敢于吃苦,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你的自制力。

如果你的上进心稍微强一点,这么一分析你会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需要锻炼需要变强,于是每天坚持早起跑步,但是没过多久,三天、一周,或者半个月,由于下雨了或者别的什么契机,你起不来了,几天过后又回到了从前。

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

1.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首先,我们的行动是受我们大脑中的想法控制的,问题在于你的大脑通常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一个声音会告诉你:要早起锻炼身体;另一个声音则会告诉你:再多睡会儿,你现在好困。

你的大脑不仅明白一些正确的道理,也明白一些正确的“歪理”,比如不早起还可以多睡一会儿,不锻炼躺在床上会让我感觉更舒服。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那些“歪理”会更容易说服你,你也更听得进去。

但是你又会发现,为什么又有那么一些人能够做到每天早起锻炼,而且还能做到非常自律呢?难道他们就天生异于常人,善于吃苦且不知享受?

事实上,那些人和我们差不了多少,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那么自律,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让自己感到舒适和愉悦,他们就天生就善于吃苦耐劳,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吃苦,并且也同样贪于享受。

先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

2.人的三重大脑

想要分析清楚,这里就不得不引用到《认知觉醒》中一个模型——三重大脑。

人的大脑可以分为三部分,他们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本能脑,它是我们大脑里最原始的部分,在生物演化中可以追溯到爬行动物时代。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环境快速做出本能反应,本质上就是一个反射模块。在触碰到滚烫的热水时,你会迅速把手缩回来,这就是本能脑在发挥作用。

情绪脑,主管我们的情绪,诸如悲伤、恐惧、愉悦等等,它出现在哺乳动物时期。当我们的原始祖先在夜晚看到黑漆漆的树丛时,感到害怕而不敢再往前走下去的时候,就是情绪脑在发挥作用。

理智脑,它出现在灵长动物时期,位于我们的前额区域的新皮层,也就是前额叶。它主管着我们的认知,当你在学习和列计划做分析的时候,就是理智脑在发挥作用。

总之,这三重大脑共同管理着我们的生命系统。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自己的自制力不够,是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本能脑和情绪脑是直接参与者。前者管控我们的呼吸、心跳等各种身体机能,后者则管控我们的感觉和情绪,它们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快速反应。其主要特点就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用更现代化的语言来说,即:避难趋易,急于求成。

而理智脑,它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它懂很多大道理,但它在做事时一般不直接参与,而是在幕后指挥。

当理智脑说要早起跑步锻炼身体的时候,本能脑是第一个不答应的,因为这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然后情绪脑便会进一步加持本能脑,产生痛苦和挣扎的感受。结果就是,本能脑让你的身体舒舒服服地躺在被窝里,你的理智脑站在一边给你讲大道理说你懒惰,而情绪脑则一面感到舒适和安逸,一面又自责和愧疚。

3.为什么自制力不够?

可以看到,我们所说的自制力不够,其实说的是我们的理智脑不够强。

首先在进化史上,本能脑和情绪脑(下面统称为感性脑)的根基更久远,早在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时代就已经出现,而理智脑则要晚得多。

其次,在生长发育史上,感性脑早在青少儿时期就已经发育成熟,而理智脑则是在成年后才逐渐趋于成熟。

最后在神经细胞的数量和运算速度上,感性脑也占极大的优势。

言而总之,感性脑反应迅速且强悍有力,理智脑虽聪慧过人,但反应慢且身单力薄。

用《认知觉醒》中打的一个比喻来说,理智脑就像是公司里年轻的CEO,富有远见但是资历尚浅,在公司里没有权威,而本能脑和情绪脑就是CEO手下的两位老员工,年富力强、资历深厚但却鼠目寸光。

我们的CEO由于身体瘦弱无法直接取代员工(你无法想象时刻用自己的理智去控制心跳和血液循环)。所以,你的理智脑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挥它的优势,利用自己智慧去说服和引导我们的本能脑和情绪脑,让它们不但不会对你的“吃力不讨好的”计策反感,而且还能开开心心地替你把活给干了。

那些沉迷于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并非就比你更能吃苦耐劳,事实上他们也同样贪图享乐,之所以他们能够坚持,是因为这项工作本身就能够给他带来快乐。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自制力提高变强,不是去傻愣愣地利用自己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去做某些事,而是想办法设计方案并利用工具让自己的感性脑沉迷在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

(二)一个策略

用理智脑设计方案诱导感性脑[1]

1.环境刺激——设计上进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你是听过的,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能够学好三次搬家,为的就是让他受到好的环境的熏陶。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而思想又决定一个人的选择,选择又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和格局是完全不同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重点中学,上985、211,走出大山去大城市,为的就是进入一个更优越的环境,能够接触到更优秀的人。

究其底层原理,环境的直接刺激是符合感性脑的感知特性的,它目光短浅、只重苟且,外部环境的直接刺激会以一种快速且简洁的方式告诉它,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和他们一样积极上进、努力学习。当然如果你处在一个劣质的环境里,它也会以一种快速且简洁的方式告诉你,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和他们一样吃吃喝喝、及时行乐。你几乎不需要理智脑站出来做理性分析,去思考自己现在要干吗。

所以第一步你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处在一个上进且自律的环境里。

具体到问题背景,你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早起跑步的社群,当然也可以自己自发组织一个社群,最好是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因为这样你可以更充分地接受环境的刺激。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可能处在一个下降趋势的环境里,所以这里有两个思考工具供你参考使用,用于衡量你所处的环境是否足够好。

①傻瓜指数:

问自己觉得多长时间之前的自己是一个傻瓜?

比如说十年前的自己挺傻的,你的傻瓜指数十年;比如说一年前的自己挺傻的,我的傻瓜指数是一年,这个指数越小越好。指数越小,就证明你的环境越好,你就处在一个上升的环境里。

②朋友指数:

问自己我身边有多少优秀的新朋友?

这两个词你都可以自己定义,一是你觉得他优秀;二是你觉得这是新朋友。只要你的生命中优秀的新朋友越多,那你的朋友指数就越高,这在某一个角度也在反映你身处的环境不错。

2.外部监督——让自己“被绑架”

寻求外部监督是让你保持自制强有力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让你自己“被绑架”。

其实它的底层原理和环境刺激是相通的,也是利用了感性脑的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特性。

我给自己的在one里设置的简介是一个点灯上路的人,其实这也是一个我绑架自己的方式,这个简介就意味着我告诉了所有用户,我要做的是一个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人,想要通过写作分享我所看到的世界,发现的路径。

目前已经有91位用户关注了我,第一篇文也收到两千多个喜欢和一百多条评论。在这些用户的加持和激励下,我很难再让自己退下台来了,而是需要继续向前探索。一旦退下,就要费更多的力气获得外界的关注,而继续则会让我抓住已有的优势,这很好地满足了我的感性脑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需求。

可以想到,无论是公司的KPI还是学校的期末考核,还是ONE一个向所有用户做出的日更的隐性承诺,还是各种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广告。

其实都是一种寻求外部监督的方式,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置身于众目睽睽和严格的考验之下,很难承受一次出错和失败所要付出的惨重代价,所以也就没有理由不去保证和优化自身的形象和产品的质量。

具体到问题背景,你可以选择在朋友圈向全世界宣布,每天做到6点钟起床,并且跑步三公里。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你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你是一个早起运动者,这时候你就成功“绑架”了自己,很难再让自己退缩了,因为你的感性脑丢不起这个脸。

3.不确定性反馈——让自己上瘾

所有的人都是被反馈喂养出来的。

感性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行动立马就能获得反馈,吃好吃的食物立马获得味觉上的享受,看帅哥美女立马能获得视觉上的愉悦。

这里想说的是,训练人最有效也最有魅力的反馈是不确定的反馈,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惊喜。

什么意思?就是你做了一件事,得到什么结果当他不确定的时候,他的魅力最大。

举个例子,你拍了一张自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之后你会反复打开微信,去看看谁点赞了,谁评论了,又评论了些什么。你为什么心中有那种痒痒的期待?因为你的朋友给你点赞和评论是不确定的,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勾引着你去不断地回去查看。

每天打开ONE一个,心中也会有那种痒痒的期待,今天又会看到哪些不一样的故事?又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金句和图片?如果每天看到的东西千篇一律,相信你很快也会对ONE一个失去兴趣,所以不确定性有时候是人生向上的根本动力。

具体到第一个问题背景,你就可以想办法制造不确定的反馈,比如每天记录自己的早起和运动分享到朋友圈,说说自己的感想,或者分享到社群,或者拉着你的爱人或朋友一起早起跑步等。不管是何种形式,只要抓住一点,就是通过增加与外界的互动来获得不确定性的反馈。

4.目标分解——激励感性脑

瓦解人的自制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标太宏大,而感性脑本来就急于求成而且需要即时满足,一旦目标过于宏大,我们的感性脑就会觉得这件事异常困难,根本没有动力去做。

所以为了满足感性脑急于求成的需要,第四步要做的就是目标分解。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觉得早起很困难,你可以把早起分成这几个步骤:

第一,把眼睛睁开,好的恭喜你完成起床的第一步。

第二,把被子掀开,立马坐起来。恭喜你完成起床的第二步。

第三,把你的衣服穿起来,先穿上衣。恭喜你完成起床的第三步。

第四,穿裤子。恭喜你完成起床的第四步。

第五,穿袜子。恭喜你完成起床的第五步。

第六,穿鞋子。恭喜你完成起床的第六步。

第七,走进卫生间。恭喜你完成起床的第七步。

第八,拿起牙刷和牙膏,刷牙。恭喜你成功早起。

你看,这么一分解,早起是不是显得没有那么难了?

总之目标分解的一个诀窍就是让一件事的步骤变得更加细致和清晰,因为难成事可能不是因为你自制力不够,而是因为你没有将它看得足够清晰,任由感性脑把它变得模糊而困难。

(三)一个总结

你会发现,其实“自制力”这个词,是一个伪概念,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克制欲望、死磕自己的能力。事实上,这里可以赋予其更通人性的定义:自制力是一种用理智脑设计策略去引导感性脑去行动的能力。

所以到底怎么提高自制力?

上面的四个方案,其实只是参考。

抓住这三个方向,可以自己去设计一些方案。

①认识你的感性脑——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等等,推荐一本相关书籍《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将人脑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前者即感性脑、后者为理智脑,该书对这两种大脑的运作模式和规律有深入且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分析总结,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②强化你的理智脑——学习知识,让我们的理智脑更聪明、更强大,对你的感性脑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控。另外很多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和冥想能够帮助你的大脑变得更清晰更聪颖。

③引导你的感性脑——用的你的理性思维去找工具、找方法来满足它的需要,让它既能觉得开心和舒服,又能把事情给你做好。

※注意: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仗着理智脑的聪明和智慧进而去打击你的感性脑,骂它好吃懒做,当然也不要放纵它让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像教育你自己的孩子一样,先无条件地接纳它,然后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姿态,想出策略去引导它去做那些真正对你有价值的事。

希望你能在看完本篇问答后遇见一个更好且更有自制力的自己。

注[1]:该策略参考了罗振宇《知识就是力量》中怎么逼迫自己成为一个上进的人。

许纪霖:王元化:一位中国文化托命之人

过去的我,有一个习惯,每年的十一月三十日都会从日程中留出来,留给王元化(一九二〇—二〇〇八年)先生。这天是先生的生日,这天晚上,与先生最亲近的学生、朋友都会相聚一堂,为老人家祝寿。起先是轮流做东,後来先生年岁大了,走动不便,便固定在他常住的庆余别墅小餐厅里。

   先生是一九二〇年生人,与我父亲同岁。家父走得太早,一次意外的脑溢血,就离开了人世。我是一个遗腹子,父亲只在照片上,在家人的描述中,习惯成自然,也因此形成了我特立独行的性格。直至在我四十岁的时候,遇见了先生。因为心灵的相契,渐渐走得很近,我感觉自己似乎有了一个父亲,一个精神意义上的父亲——虽然在先生生前,我从来没有向他坦露过内心的这一秘密。

   我不想用慈祥来形容先生,那是先生给外人的形象。先生的晚年,庆余别墅那个名为「清园」的小小客厅,每天先生被各路访客包围簇拥,若众星拱月。先生有人格的巨大魅力,大家崇敬他,喜欢听他谈学问,论思想。他也来者不拒,有教无类,越到晚年,越喜欢热闹,对陌生客有求必应,从签名题词到介绍关系,给人以如浴春风之感。

   不过,对身边熟悉的人,先生却有另外的一面,他很严格,严格到有时不近人情。我与先生来往多了以後,他对我的要求逐渐变得严厉,记得一九九〇年代末,我曾经一度迷恋文化评论,报纸副刊上经常出现我的名字。先生每次见到我,都疾言厉色地批评我:「你少写报屁股文章!好好做你的知识分子研究!」我知道他对我有所期待,但又有点失望。但以我自以为是的个性,很难听进先生的话。倒是有一次在闲谈中,先生讲自己的心得体会,说:「做学问要能够沉得住气,善养大气。如果一有点感觉,迫不及待就放掉了,最後是成不了大气的」。我心头一惊,恍然有悟,从此收敛了许多。

   与先生走得比较近的学生、晚辈,大都可能被先生骂过。有一天上海某出版社老总,突然很沮丧地打电话给我,说先生为了一本书的排版和装帧问题,对他大发雷霆。我知道先生眼界很高,有完美主义的癖好,容不得一丝瑕疵。我对这位朋友说:「恭喜你,先生已经不把你当外人了!不过他不会放在心里,说过就过了,老兄千万不要生气啊。」

   到了晚年,由於治病打针有副作用,身体里的激素失衡,先生的脾气变得急躁,时有爆发的时候。但先生的难得在於,事後意识到自己过分了,会自我反思,有所补救。有一次我在他的房间里打了几个电话,声音干扰了他写信,他对我发了一通火,让我立即走人。那个时候我已经非常了解先生,觉得是自己的不妥,没有放在心里。没有想到,第二天先生专门打电话给我,对我说:「对不起,我昨天脾气大了一点,向你道歉。」我蓦然惊呆,不知说什麽好,为先生的诚恳感动。人常常会犯错,亦会失态,圣人亦是如此。然而,德性高尚之人,乃是能够直面自己,承认错失,尤其在晚辈面前,更是难得的德性。试问天下诸君,又有几人能够企及?

   先生是圣人,亦是凡人,亦圣亦凡。圣人可尊而不可学,凡人则不值得学也。但亦圣亦凡的先生之於我,则是一个令我敬畏又可亲近的精神父亲。西谚云:「仆人眼中无英雄」,这话不错。但我更喜欢俄国的一句谚语:「鹰有时候比鸡飞得低,但鸡永远不可能像鹰飞得那样高」。

   先生离开我们七年了,他在世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他对於我与这个世界有多麽重要。但在先生告别仪式结束的瞬间,当我看到平时非常熟悉的身影被推走送去另一个世界,永远不再回来的时候,我突然泣不成声,无法自己,感觉内心崩塌了很大一块。我终於意识到自己失去了精神上的父亲,那是我人格上的引路人。有时候当自己无法在两难困境中做选择的时候,我常常会这样想:假如先生在的话,他又会如何做呢?以我对先生的了解,我知道他会如何做,於是我也就豁然开朗,知道自己该选择什麽了。

   先生走了之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寂寞了许多。这种感觉,不仅属个人,也属先生生前所在的这所城市。上海的知识界,从此再无精神领袖,中国的知识界,也少了一位旗帜性的人物。先生离开我们越久,越加感觉他存在的意义。我常常在想,王元化先生,对於中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麽?

   我曾经将他与李慎之一起,视为中国「最後一代士大夫」。所谓的「士大夫」,乃是有着家国天下情怀,有深刻的忧患意识,视天下为己任。但他所担当的,究竟是什麽?是自由主义吗?在世纪之交,有「南王北李」之说,有人认为王元化与李慎之是一南一北自由主义的精神领袖,但将先生定位於自由主义者,宽泛地说,也不错,在他的身上,的确具有蔡元培、胡适式的自由、宽容和多元,对民主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倘若简单地将先生定位为某某主义,似乎很违背他的初衷与原意。他的生前,非常不满自己被划为某个主义的符号,反对打大旗、抢山头。他说:「我不想参加什麽互助组、合作社,我一直是单干户!」这个单干户,乃是在各种对立的思想与潮流面前,不轻信,不盲从,不相信任何版本的「某某主义才能救中国」。他奉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信条,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麽,不喜欢简单地归队为某个类。虽然经过痛苦的反思,先生从崇拜鲁迅转向佩服胡适,但假如只是将他解读为某种形态的自由主义,显然又将他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遮蔽了,将他超越各种主义的开放胸怀说小了。

   这几年,我一直形容自己是「思想界的蝙蝠」。其实,这个说法最早来自於先生。他生前对我说过:蝙蝠是哺乳性鸟类,但它一直很尴尬,不受欢迎。去鸟类那里开会,鸟儿们对它说:你是哺乳动物,不属我们。它去参加哺乳动物大会,又被赶了出去,视它为异类。先生讲完这个故事,异常坚决地说:「我就是蝙蝠,我愿意做到处不受欢迎的蝙蝠!」我知道,先生自称蝙蝠,是有点悲凉的,因为晚年的他,多少受到各方面的不待见。原教旨派因为他是思想解放运动和新启蒙运动的旗手,而视之为「自由化思潮」的头面人物,而启蒙阵营那边又因为先生在一九九〇年代以後的反思,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又以为他发生了「转向」,成为章太炎式「屁股向後转」的保守主义者,时有冷嘲热讽。在激进与保守的二元思维之中,先生成为无法归类之人。但无法归类、不愿站队,正是先生的本意所在,当众人纷纷挑边站队、抱团取暖的时候,孤身群外,侧身而立,「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很需要一点勇气的。

   先生在「一二·九」运动中加入革命,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提着脑袋干地下工作,在仕途最得意的时候被打成胡风分子,文革後复出位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未满一届又提前下野,长期丰富的党内经历、半个世纪的坎坷人生,令先生的政治阅读能力远远超乎於一般自以为「懂政治」人之上,每每听他解读错综复杂的党内历史,都有一种庖丁解牛、老吏断狱般的快感。先生不仅是帷幕中人,而且对历史、哲学与人性有深邃的理解,因此他的观察和思考有高度,也有深度。那一代人的政治情结本来是很浓厚的,他们的一生都与政治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他们热烈地投身於政治之中,政治又内化为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代「政治人」,比如李慎之先生就是这样,晚年他有强烈的文化关怀,但毋宁说,对文化的关怀是从属政治目标的。

   然而,元化先生在那代革命家之中,似乎有点另类。他的父亲是清华外文系教授,他从小在清华园长大,耳濡目染,打下了书生的底色,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其实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有文化关怀的「游士」,但充满了政治意识与热情,另一种是有革命情怀的知识人,虽然投身政治,但骨子里还是一个文化人。先生属後一类,他年轻的时候是个文青、乃至愤青,对鲁迅顶礼膜拜,北平沦陷後逃难南下,怀里藏着的是,是一张鲁迅的画像。来到上海之後,在江苏文委做地下工作,以青年理论家在党内小有名气。新中国建国之初,三十岁出头就出任上海文艺工作委员会文学处处长,用先生的好朋友、夏衍的秘书李子云的话说:王元化当年飈得很!但突如其来的反胡风运动,将他打到十八层地狱之下,也打回了书生的原点。先生读书最多的时期,是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六年那十年。有郭绍虞这样的学术大家保护他,又有熊十力等多位大师指导他,他精读黑格尔,专研《文心雕龙》,翻译西书,学术基础因此打得非常厚实。有一次先生与我闲聊这段经历,我对他说,您是因祸得福!假如当时您没有成为「胡风分子」,到文革才被打倒,多做十年的官,您在学术上大概就被毁了。先生点点头,颇同意我的看法。他说:「人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只要不自暴自弃,是自我完善的最好时光。」

   先生的性格里面,有政治人和文化人的两面,但究其底色,政治是用,文化是体,是他的终极关怀。到了生命的晚年,特别是二〇〇四年之後,他似乎已经看破一朝时政。每次去看先生,告诉他一些传闻,先生似乎都心不在焉,兴趣索然。反而每每抓住我,与我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大问题。先生之忧虑,乃是感到这个世界出了大问题,问题不在政治,也不在经济,而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当代人沉湎於物质、沉湎於世俗而不自知,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世界陷落了,世界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无人关心了,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先生常常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为此而心焦,忧虑两三千年的世界轴心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是不是会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当我追随先生的忧思,思考中国与世界大问题的时候,我逐渐明白了,先生对於中国来说,乃为「文化托命之人」。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世界文化,在抽象的精神背後,都有其肉身的寄托,从而显现出文化的主体性,这个文化主体,就是自觉担当和传承文化的那些人,故曰「文化托命之人」。文化就是通过一代代托命之人薪火相传、旧邦新命,得以创造性传承的。

   余英时先生在《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一书中,分析了「文化托命之人」的远古源头。在先秦轴心文明诞生之前,文化主要保存在巫师那里,巫师知晓天命,唯有他才能与天沟通。但巫师缺乏文化的自觉与人的自觉,既匍匐於天命,又从属政治权力,没有从宇宙、王权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知识人。公元前五百年的轴心文明大突破,诞生了孔子、老子,最早的「文化托命之人」出现了。这些文化先知与巫师们不一样,已经独立担当了文化,文化系统与宇宙系统、权力系统发生了分离,成为了独立的道统。孔子说:「士志於道」,这个「道」,既是天道,又是人道,道不再神秘,在天命面前人也不再被动,而具有了能动性。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心已经相通,文化来自於天命,又独立於天命,知识人成为了「文化托命之人」。

   张灏先生强调,中国古代有双重权威,天子代表政统,士大夫代表道统,双重权威皆来自天命,究竟孰高孰低?儒家认为道统高於政统,文化高於政治,一代代中国士大夫虽然承担着「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人间使命,但是比政治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

   这种将自身与文化融为一体、担当文化天职的精神自觉,到了近代中国,为王国维、陈寅恪、梁漱溟等知识人所继承。一九二七年,当北伐军兵临城下,王国维投湖自尽,一时猜测纷纷,许多人认为王国维是殉清而死。但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的同事陈寅恪敏锐地指出,王国维并非殉清、乃是殉中国文化。他在悼念王国维的致词中如此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俞宏,则必受苦痛亦愈甚」。陈寅恪与其说是解王国维,不如说是夫子自道,表明心迹,自己立志以中国文化为己任,成为「文化托命之人」。

   先生对清华有挥之不去的感情,先生所认同的清华,不是那种校友或子弟式的母校崇拜,而是纯粹精神性的,陈寅恪提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正是他所理解的清华灵魂所在。从王国维、陈寅恪,到王元化,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传统:为文化之忧而忧,自觉地担当文化复兴的使命。

凡是「文化托命之人」,内心都有一些狂气:熊十力、梁漱溟狂在脸上,王国维、陈寅恪与先生狂在心里。但他们都狂而不妄。抗战时期的梁漱溟,香港沦陷之後步行逃亡回内地,一时没有消息,舆论惊呼:梁先生失踪了!几个月以後在桂林出现了,大家对梁漱溟说,我们都在为你担心。梁漱溟颇不以为然,说我怎麽可能会死?我如果死了,天地将为我变色、历史将为我改辙,那是不可能的!梁漱溟自认担当天命,天命担於一身,天理在我心中,故无所畏惧,敢於向领袖诤言。假如没有一点担当天命的狂气,一般凡夫俗子是扛不住的。
   陈寅恪与先生在「有所为」上不及梁漱溟,但他们一生都做到了「有所不为」,哪怕泰山压顶,也不肯随声附和,不说一句敷衍的假话。先生因为胡风案件被隔离审查的时候,组织对他说,你只要承认胡风是反革命,你就解脱了。但先生偏偏认死理,不肯说违心话。他回答:「说胡风有思想上的错误,我承认,但说他是反革命,我想不通,没法认。」因为不肯说违心话,本来不是胡风小圈子的王元化,被认为态度最恶劣,而列为「胡风分子」,被打入另册。

   孔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进取」之狂者固然可敬,但一生守住「有所不为」的狷者,岂非与一时之「有所为」同样难得,甚至更难?先生很喜欢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我家客厅一直挂着先生为我书写的这三句话。三个「不能」,皆是狷者之道,但唯有自觉意识到「文化托命之人」,背後有一个超越的信念支撑,才能守得住人格的尊严。

   说到以文化复兴为己任,不要以为这些「文化托命之人」念念在兹的文化,只有中国,而无世界。陈寅恪有言:「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句话乃是文化自觉之最准确表达。是的,陈寅恪、王元化这些「文化托命之人」,固然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化,不是封闭的,与世界文化相对抗;而是开放的,尽量「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他们是文化民族主义者,同时也是天下主义者,关怀整个人类的命运,思考整个世界的文化。

   与陈寅恪先生一样,元化先生对中国古典学术有很深的造诣,义理、考据、词章皆有所通,同时对西方学问也下过苦功,黑格尔、莎士比亚、俄国十九世纪文学,都是他精通的领域。我记得,先生对研究中国古典的学生,时时叮嘱他们英语一定要学好,多读西方的经典;而对他欣赏的从事西学的有为学者,又常常感叹:他要是能懂一点中国的历史与思想,就不得了!像先生这样从民国过来的一代学者,绝无中学、西学的门户之见,他们的视野是超越中西、打通古今。古今中西,皆在法眼之内、掌握之中。在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在《读书》杂志发表过追忆先生的文章,篇名用的是先生的一句话:「我是十九世纪之子。」十九世纪是博大的、开放的、多元的,东海西海,心同此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西方压倒东风,而是古今中西,八面来风。先生所心仪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是如此,晚清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这些大师们,关怀的也是超越古今中西的人类共通的文化命运,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在二十世纪末,思想界流传「南王北李」的同时,在学术界还有一个「南王北钱」的说法,这两种说法的同时并存,表明先生跨越了思想与学术两界,大概很少有谁能够像他那样,在学术上与钱锺书比肩,思想上与李慎之各领风骚,虽然先生对这两个说法都不以为然。一九九〇年代以後,思想与学术断裂,中国的知识分子一部分遁入学院,甘为某细微领域的专家,孜孜於学科内部的雕虫小技,不再有超越碎片化的大关怀;另一部分则活跃於媒体,成为职业型的「知道分子」,但常常「公共太多、知识太少」,游谈背後,无学理支撑。针对这两种极端的分化与弊端,先生提出了「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意思说,学问者要有思想的关怀,思想者须有学理的背景。学术与思想本来就不该两分,合者共美,分则两伤。先生自己所追求的境界,正是「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他一生写了不少学术文章,这些文章绝对不是纯粹的谈玄理、玩考据,弄词章,背後都有很深刻的关怀和思考。只是有些明显,有些隐晦,一般读者看不出来而已。他晚年也喜欢用访谈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中国与世界、文化与社会的看法,但这些谈论的背後都有他平时积累的学理背景,有历史的深度和跨文化的广度。

   二十世纪末的上海,是一个大家如云的文化大都会。我当时就特别注意到,不少学问大家,见到先生时都非常尊敬,可以发现,那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由衷敬佩。假如按照专业成就,冯契先生的哲学,章培恒、钱谷融先生的文学,陈旭麓、朱维铮先生的史学,可能都在先生之上,为什麽他们还是在学问上那样真诚地佩服先生呢?一开始我不太明白,後来慢慢清楚了,因为先生是跨学科、打通文史哲的大师。他就像一个体操全能冠军,在单项成就上可能不及冯契、章培恒、朱维铮等先生,但他的研究是将义理、考据和词章贯通了的。

   中国的学术传统,虽然有经史子集之分,但四部之学从来都是分类不分家,学问上都是打通了来研习的,然而到近代之後从西方借来的学科分际,使得文史哲之间,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壁垒森严,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也是互为沟壑。有些名气很响的专家,只要一出本学科,便天下无人识此君,而大部分学者的活动空间,仅仅限於二级学科乃至三级学科的狭隘领地。先生生前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艺批评专业的博士生导师,还是国务院第一、二届中文学科的评议组成员,但我听到他讲过好几次:「我又不是搞文学的,我是一个杂家!」

   我的理解,这个「杂家」,并非学无所本的文人之学,乃是贯通文史哲的大家。这乃是五四一代的精神遗传,与他所崇敬的鲁迅与胡适在风格上有相通之处。如果说鲁迅是文学家,鲁迅先生听到以後必定不屑一顾,他给儿子留下的最後遗嘱就是「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胡适先生是什麽家?也很难定位,「中国哲学史大纲」写了半部,「水经注」做了一半,「红楼梦考证」开了一个风气,如果按照专业的成就,都比不上他的学生辈冯友兰、顾颉刚和俞平伯。不过胡适是一个「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跨学科人物,一九五三年大陆为了批判胡适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思想,在几乎所有的学科里面都对他发动了围剿: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几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顶尖学者都被迫站出来批胡适,肃清其在自己专业上的流毒,在学术上与他划清界限,足见胡适在民国学术界巨大的跨学科影响。对於元化先生在中国学术地图上的定位,似乎也可作相应的理解。是的,在今天这个专业化时代,要找一个学有专攻、成就斐然的专家不算难,但要找到一位像先生那样的学贯中西、打通古今、纵横文史哲、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有所涉猎的大家,太稀罕了。

   先生不仅学问好,最重要的是有智慧。智慧像一把撒在汤里面的盐,看不见,找不到,却融化在知识里面。许多专家徒有专业知识,但缺乏大智慧,就像一锅缺盐的原汤,淡而无味。先生健谈,纵横天下,上下千年,思想在各个领域自由奔驰。记忆之好,知识之渊博,在我认识的前辈学者之中,几乎无人可比。但最难得的是先生的谈吐中有大智慧、大见识。他的客厅经常高朋满座,很多人慕名前来享受智慧的沐浴。有一次我陪一个企业家去见先生。这位企业家也算结交广泛,出门後对我感叹说:「我见了不少省部级领导,许多老干部退下来之後,世态炎凉,过去围着他转的人都不见了。王先生从部长的位置退下来以後,还是门庭若市,还更热闹了,王先生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智者啊!」我很有同感,权力是有保鲜期,过期就作废,但一个人拥有了智慧,即使肉身化为泥土,文字背後的智慧,却与日月同在。知识也会过时,但智慧将超越岁月,化为人类永恒的文明遗产。

   先生倘若不死,今天(二〇一五年)是九十五诞辰,我们将再次聚会在一起为先生祝寿。如今白云苍狗,先生驾鹤远去,我们只能在先生的墓前相会了!人间再无大智者,世界也因此荒凉许多。然而,先生不仅留下了不朽的文字、永恒的智慧,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精神,一种担当了文化传承的精神。在今天这个不再有英雄的时代,却依然需要先生那样的「文化托命之人」。只要这一精神还在,中国文化就不会亡,人类命运就有希望。

  
   来源:许纪霖著《一个民族的精神史》

李丹婕|求学问道师友间——《从学与追念》读后

2002年,我读本科三年级,在荣新江老师指导下做学年论文,从那时算起,我认识荣老师已近二十年了。那时中古史中心已搬到朗润园附近的小院里,中心图书馆也成为我常去的地方。当时距离中古史中心不远,有个叫北招的小饭馆,如果有读书课,下课后荣老师有时会带他的研究生过去吃点简餐,我若正好在图书馆看书,偶尔也能蹭上一两顿,从那时起,就时或听老师讲起自己念书时的经历。我后来想,他讲这些自然不是饭间消遣,而是用自己的一些经验,引领学生入门。2006年我硕士毕业后,因为出版张广达先生文集的机缘,跟张先生有过一些接触,又从张先生那听得不少他亲历的学林往事,其中也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大中古史中心建立之初的一些情形,正是荣老师念书的那段时间。
这些往事听得多了,我慢慢意识到,一个学者的养成,固然与自己的勤奋密不可分,但同时也受惠于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我想这正是荣老师在自己学术道路上,始终不忘思旧感恩的原因。近日,他结成的《从学与追念》一书,就是对一些已故师友的回忆。除了记录交往片段,他更看重从学术成就的角度,阐明和表彰师友的生平贡献。透过这份回想与追记,我们固然能获知一些学术掌故,但对于如我般后生来说,其意义不止于此,因为这些事很多始于荣老师的本科阶段,并纵贯其数十年的学术生涯,我们其实借此能从若干侧面了解一个学者自起步到成熟的发展轨迹,进而从学缘流转和学脉传承中,了解影响其学术追求的多重因素。
一、偶入于阗史
荣新江老师是1978级北大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的本科生,到1980年时,王永兴、张广达两位先生开始在历史学系开设“敦煌文书研究”课,参与者主要是当时古代史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这门课上,王先生给每位学生指定一件文书,进行释读、录文和研究的训练。荣老师被分到P.3016号文书,这件文书背面抄有多件牒状,其中两件写有“天兴”某年。此前日本那波利贞教授认为这是北魏的年号,荣老师后来发现其实应该是古代于阗王国的年号,时间约相当于敦煌归义军时代的唐末五代宋初。当时正关心经济史的他,对于阗并没有什么兴趣,加之他了解到相关研究多散在西文日文刊物上,本科生无法进外文期刊室,也存在客观的困难,便去寻王先生换一件文书,但王先生认为这只是课程训练,与个人兴趣无关,不同意改换,并建议他去向张广达先生寻指导(117页)。P.3016号文书(局部)
P.3016号文书(局部)

1931年出生的张广达先生,直到1978年四十七岁时,才生平第一次正式登上讲台,当时在系主任邓广铭先生安排下,讲授中国通史的隋唐至两宋一段。在此前二十多年风波不断的年月里,张先生借助仅有的一点零碎时间,和父亲张锡彤一道,翻译了巴托尔德(V. V. Bartold,1869—1930)的巨著《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同时也想方设法收集了西方学界关于西域史的研究成果,因此,虽然当时于阗史研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有点无从下手,但对张先生而言,其实是有所准备的。从七十年代末张先生写的《近十几年国外研究新疆、中亚的若干情况》一文来看,他对当时欧美诸国和日本的相关学者、研究机构和学会乃至出版物的情况尽在掌握,英、法、俄、日等文字发表的文章,也都有所收集。因此,我们看到荣老师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与其业师张广达先生合撰的《关于唐末宋初于阗国的国号年号及其王家世系问题》,发表在1982年出版的《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一辑上。这篇文章发表后即受到海内外中亚学、伊朗学研究者的重视,很快被译成法文,发表在了1984年巴黎出版的《敦煌研究论文集》(Contributions aux études de Touen-houang)第三集。杨联陞先生在给《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所撰书评中特别说到,“荣新江君是北大历史系本科生,与广达先生师生合作,不但可为佳话,也希望可为佳例”,两人没有辜负这一期许,此后数年内持续合作,几乎每年都有于阗史研究的专论发表,并最终结集成为《于阗史丛考》(上海书店,1993年)。《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书影
《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书影

《于阗史丛考》书影
《于阗史丛考》书影

这些关于中古于阗史的系列研究,一开始就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并与欧美、日本的学者保持密切对话,甚至是争论,收获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肯定,日本敦煌学大家池田温先生曾说,张广达、荣新江两位“纵横活用于阗领内和敦煌发现的于阗、汉两种语言文献,更参照吐蕃、回纥等资料,提出不少新见而寄与了学界”(《麻扎塔格出土盛唐寺院支出簿小考》,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207页)。此后无论是前往欧洲访学,还是参与季羡林先生主持的“西域研究读书班”,其实都是受到张广达先生的引领。
荣老师是有心人,他还记得第一次拜见季羡林先生时,季先生除了分享自己所藏有关于阗史研究的论著,还特别提到“伊朗学对西域研究的重要性”(19页),同时他又受到张广达先生《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一文(《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的启发,比较早就开始关注中古时期粟特移民的问题,于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原地区接连出现中古入华粟特人的重大考古发现时,他能够从容参与国际学界的相关讨论。可以说,偶然进入中古于阗史研究,他却没有囿于于阗一隅,而是在西域历史和中西交通史领域不断开疆拓土。
二、结缘敦煌学
荣新江老师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是198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集体编辑、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学术刊物。众所周知,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为世人所知后,欧洲和日本的探险家先后从敦煌劫得无数写本文书,还在吐鲁番以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有过多次发掘,携走大批文物。在最初,借助藏经洞出土文书等西域考古出土物研究古代历史的工作,中国学者其实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但是,这些文书和文物的重要价值,很早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1930年陈寅恪先生《敦煌劫余录序》中的话广为人知,“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还有一句更有名,那就是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藏经洞陈列馆的院子里,至今竖着镌有这句话的巨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学术秩序逐步恢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这句话,激发了很多学者和学子在敦煌学领域奋起作为的志气。《敦煌劫余录序》稿本两种
《敦煌劫余录序》稿本两种

敦煌藏经洞陈列馆刻石
敦煌藏经洞陈列馆刻石

1980年,北京图书馆通过交换的方式,得到法国国立图书馆藏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获敦煌汉文写本的缩微胶卷,北大图书馆随即复制一套,又将此前北图所有的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Marc A. Stein,1862-1943)获汉文文书和北图藏陈垣《敦煌劫余录》著录部分的缩微胶卷一并购入,成为当时历史学系“敦煌文书课”的基本资料。围绕这批珍贵的材料和历史学系的敦煌课,北大形成了一个以敦煌研究为核心的圈子,这其中除了王永兴和张广达两位任课老师,还包括本书多次写到的东语系季羡林先生、历史学系周一良先生和宿白先生等人。
北大图书馆非常给力,特辟一专门研究室,不仅放入所有缩微胶卷,而且还将相关的数百本书归拢到其中。著名的敦煌学前辈向达(1900-1966),生前曾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因此该馆敦煌学方面的藏书在国内来说是比较系统的,加之建国后北大图书馆藏书底子由老北大、燕京、中法大学三校合并而来,藏书之丰沛在国内大学中可说首屈一指,比如目前检索可得的唯一一套原版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 1914-1924),即为中法大学图书馆旧藏。此外,周一良先生还无私分享了自己的藏书,比如1970年版《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敦煌汉文写本目录》第一册(Catalogue des manuscripts chinois de Touen-houang I),这些都成为当时师生共同耕耘敦煌学的重要资源。《敦煌石窟图录》书影
《敦煌石窟图录》书影

邓广铭先生是“文革”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首任系主任,王永兴先生调入北大,张广达先生登上讲台,都离不开邓先生的运筹。1982年,在邓先生倡议下,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心集体编辑出版的第一本论著,就是《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书名由邓先生题写,序文则出自周一良先生之手。周先生开宗明义:“在敦煌石室里封闭千年之久的近三万件各种文字写本的发现,震惊了世纪初年的学术界,八十年来,东西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料,研究了中国历史、文学、思想、宗教、艺术等各个学术部门。由于这些资料的发现,有的学科填补了空白,有的改变了面貌,有的甚至推翻了某些长期公认的定论,敦煌石室的资料,成为今天研究古代中国‘西域’以至中西交通有关问题时不容忽视、不可缺少的宝库。”这部论文集除了当时敦煌小组成员的论文,开篇还收录了敦煌学先驱王重民先生遗稿四篇,和当时正在北大历史学系讲学的左景权先生的《敦煌文书学(汉文篇)发凡》等文。出版后,宿白先生将这部论文集寄与美国哈佛大学的杨联陞教授,“书评可以媲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周一良语)的杨先生很快撰写书评,刊发在了《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书影(1982年)
《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书影(1982年)

1983年,中古史中心又编辑出版了《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邓广铭先生在序言中,不仅阐发了中古史中心成立的旨趣,还提及这一机构计划致力四项课题之一,便是“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也是最先出了成果的一项。邓先生说到创办这一学刊的初衷:“敦煌吐鲁番的遗书和遗物,所涉及的方面均极广泛:历史的、地理的、宗教的、法律的、政治制度的、社会风习的、学术思想的,语言文字的、文学艺术的,等等。这绝非少数专家学者(即使是博学多能的)所能全部精通得了的,因而就有赖于斯道同行们群策群力,各攻一面或几面,以期各自有其突破点,我们则乐于为此类论著提供一个刊布园地。众擎易举,踵事增华,正是我们攻克这一学术阵地的最有效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在敦煌学研究主客观条件稍微具备之时,北大历史学系的前辈便敏锐抓住时机,果断展开团队作业,投注极大的热情和心力,《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连续出版五辑,离开众人的艰辛努力,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回头看,荣老师结缘敦煌学实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他也没有辜负这份恩赐,抓住机会通检敦煌卷子,本着“六经皆史、四库皆史”的精神,抄录各种文书和史籍,最终1985年在张广达先生指导下,以“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为题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正式走上敦煌学之路。
三、治学心法的授受
这本书在讲述师友之间的交往时,不免会谈起前辈学人治学经验的口传心授,其中几点在晚学念来,尤其有益。
其一是治学的严谨与彻底。以本书所及季羡林先生对德国人文学术彻底性的推崇为典型,谈到这种治学精神,季先生曾说,“德国学者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首先就是努力掌握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文献,包括古代的与近代的,包括德国的和外国的。德国学者都广通声气,同世界各国的同行几乎都有联系,因此,全世界的研究动态,他们基本上都能掌握。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的各种学说,都有成竹在胸。在这个基础上,或者与此同时就大量搜集资料,不厌其详,不惧其远,只要能搜集到的,全都搜集。这两件工作做完以后,才努力分析资料,然后做出恰如其分的结论”(23页)。其实,如果再往前追溯,季先生对彻底性的服膺,似乎并非源于德国,而是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国立清华大学期间陈寅恪先生的课上。当时陈先生讲授的是“佛经翻译文学”,据季先生晚年回忆,陈先生讲课时对材料的分析,总是“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陈先生这种治学的彻底与严谨的追求并不止于早年的佛经文献研究,直到晚年授学于中山大学,讲《元白诗证史》时仍是如此,这其实是将乾嘉尤其是道咸以来的考据学、西北史地学和德国史学、德国文化学融会贯通的结果(参姜伯勤《陈寅恪先生与敦煌学》,《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正是受到陈寅恪学术风格和态度的吸引,季羡林从西洋文学转向了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的学习,后来也正是在陈先生力荐下,季先生在留德十年后回到北大,继续传递这种严谨而彻底的治学态度。张广达、荣新江师生关于中古于阗史的系列文章,之所以能够征服国际学界,就源于对这一态度的贯彻。
其二是博与专之间的平衡。诚然,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人文学术界尚属于新材料,但时人却并不迷信于此,如周一良《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序》所言,“只靠罕见的新鲜材料,而缺乏这一领域内系统而渊博的知识,很难取得成就,也很难充分利用新材料”,受这一学术理念熏陶,荣老师以于阗史为入口、以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为基础,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版图。不止如此,他还时刻记得历史学系前辈田余庆先生的提醒,“一脚要跨出去、一脚要立足中原”(186页),即在探研西域时,不脱离中原本土的典籍、制度与文化。近来中晚唐藩镇研究俨然中古史的一大热点,但似乎对敦煌文书相关材料的利用并不充分,事实上,荣新江老师很早就在归义军职官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从晚唐到宋初,归义军虽僻居河西,但节度使的军政体制与内地藩镇大同小异,比如以军将兼文职,特别是以押衙为代表的武职军将阶官化的倾向,与唐宋之际官僚体制的变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很显然,他不是就归义军论归义军,而是始终将同时段的历史大势作为参照背景,也一直试图借助出土文书讨论更具普遍意义的史学议题。
其三是读书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关于这一点,书中也有不少令我难忘的例子。1990-1991年荣老师在日本龙谷大学访学半年,曾在西域文化研究会研究室看到1978年京都大学藤枝晃教授所编《高昌残影——出口常顺藏吐鲁番出土佛典断片图录》一书,这批文书原是德国吐鲁番探险队所得,二战前流失,被日本学僧出口常顺在柏林买到,入藏大阪四天王寺,此书编成后精印一百部,未公开发行,难得一见。荣老师在其中看到一件带有题记的《弥勒下生经》刻本残片,发现是此前雕版印刷史未曾提及的新材料,便撰成札记《五代洛阳民间印刷业一瞥》,不过千把字,发表在《文物天地》1997年第5期,但宿白先生很快就注意到了这篇札记,随即联络荣老师取得这件材料,将之纳入《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一书。宿先生治考古学,又以善用文献令人称叹,显然不光是文献,任何一则相关的学术动向,也逃不过他的法眼。1991年荣老师访学回来后,还写了一篇调查静嘉堂文库所藏吐鲁番出土写经的文章,这组过去不为人知的写经残片,都已经装裱成册,每函封面上均有“素文珍藏”的题识。素文其人,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是Sven Hedin(斯文·赫定)的缩写,经过史籍爬索,荣老师发现,素文名玉书,因清末监理新疆财政,得手不少出土写经,而周一良先生则在读到这篇文章后,随即提供了蒋芷侪《都门识小录》(宣统三年/1911年)中一条关于梁素文的史料,彻底解决了“素文”之疑,尽显周先生治学之博洽。荣老师曾半开玩笑说起,书读到一定程度,运气就来了,我觉得这句玩笑话,其实蕴涵着某种道理,当一个人内在的知识网编织得足够密实时,自然任何一星半点的碎片都漏不过去。《弥勒下生经》刻本残片
《弥勒下生经》刻本残片

四、学术使命的接续
上述种种之外,《从学与追念》一书读后更令我深有感触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里,一代敦煌学和中古史学者以各自的努力、不同的方式传承陈寅恪、向达等先辈在上世纪前半叶开创的学术传统。
周一良先生第一篇关于敦煌学的文字是《读〈唐代俗讲考〉》,发表在天津《大公报·图书周刊》第六期(1947年2月8日),后来他又在《大公报·图书周刊》第二十一期(1947年6月11日)发表了《关于俗讲考再说几句话》,都是沿着向达先生《唐代俗讲考》继续推进。此外,哈佛学成归国后的周先生,既讲授过佛经文学翻译的课程,也撰写过多篇相关文章,显然也是有意接续陈寅恪先生早年开创的梵汉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脉。荣新江老师曾翻阅过陈寅恪先生卖给北大东语系的一批西文书,他说从其眉批来看,陈先生的功夫是在梵、藏、汉文佛典和敦煌讲经文的对证上。此外,北大历史学系资料室有一册罗振玉《敦煌零拾》的陈寅恪眉批本,其上密密麻麻的批语,也反映了他回国后早期的治学兴趣和功力(关于其内容可参荣新江《陈寅恪撰〈敦煌零拾〉札记整理后记》,《敦煌吐鲁番研究》第5卷,2001年)。改革开放后重启的中古史和敦煌学研究,显然有意接续这一学术薪火,因此,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在主编出版《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之外,另一部集体编撰的重要论著,就是《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向达《唐代俗讲考》作者签赠抽印本扉页
向达《唐代俗讲考》作者签赠抽印本扉页

《敦煌零拾》陈寅恪眉批本封面
《敦煌零拾》陈寅恪眉批本封面

《敦煌零拾》陈寅恪眉批本内文一页
《敦煌零拾》陈寅恪眉批本内文一页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书影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书影

向达先生晚年,曾着手整理《大唐西域记》,1964年还专门自费南下广州征询陈寅恪先生的意见,据在场的胡守为先生后来回忆,向达同陈先生请教了梵文对音的问题(刘勇《读书不肯为人忙——胡守为教授学术访谈》,《中山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陈先生当时赠向达诗三首中也有“梵语还原久费工,金神宝枕梦难通”之语,就在这一年,陈先生捡起1930年12月发表在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论丛》(第二卷第二号)上的《敦煌本唐梵翻对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一文做了再校补。广州期间,向达还在中山大学做了题为《敦煌学六十年》的学术讲座,对敦煌学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虽然向先生在辑成《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中华书局,1981年)后没能完成校注工作,但后来在季羡林先生主持下,最终于1985年出版了《大唐西域记校注》。此外,向达先生曾翻译勒寇克(Albert von Le Coq,1860-1930)参与的德国“吐鲁番探险队”第二、三次的考察记,题作《勒寇克高昌考古记》,显然是想作为向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的姊妹篇,但未得出版,在1999年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由季羡林、饶宗颐、周一良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推出了“重聚高昌宝藏”专号,据荣新江老师的回忆可知,这部书的顺利出版还离不开冯其庸先生的慷慨解囊(142页)。陈寅恪《敦煌本唐梵翻对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助手黄萱抄本,右下有“1964年校补”字样
陈寅恪《敦煌本唐梵翻对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助手黄萱抄本,右下有“1964年校补”字样

1962年宿白先生在敦煌研究院讲授《敦煌七讲》时,也曾特别提及陈寅恪、向达等人对于提升敦煌学研究视野的重要作用,1983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独立后创办的《考古学研究》第1期(文物出版社,1992年),就是纪念向达和夏鼐两位先生的专号,其中收入向达《安西榆林窟记录》一文,是向先生1943年5月18—20日榆林窟东崖诸窟的笔记,经王永兴、宿白等先生校对整理后刊布,内容之详、记录之细,令人惊叹,据整理后记可知,向达先生1943年5月在榆林窟考察历时一周,当时记录近十万字,“文革”期间毁佚过半,不过,现残存三日的内容已足够震撼。至2010年,荣新江老师终历十年之功,不负周绍良先生的托付,编成《向达先生敦煌遗墨》(中华书局)一书,我们借此重新领略向达先生在敦煌学领域的多重贡献之余,更充分地了解到这些无价的成就是在何等艰辛困苦中取得的。众所周知,在莫高窟保护史上,向达先生有过重要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方回为笔名,撰写《论敦煌千佛洞管理研究以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一文,在傅斯年先生推荐下,于《大公报》1942年12月27、28、30日三期连载。今人谈及这篇文章,多是说到向达对张大千剥离壁画之举的抨击,而我在这里想引述这篇文中并不起眼却十分动人的一句话,“两千年、一千年的历史,像电光火石般一转眼过去了,这些人固然长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弃了,荒废了;我仍然清醒地立在废墟上面,西边的太阳还有一半在地平线上,但是这些废毁的烽墩城堡,照旧很英勇地迎着落日,放出黄色的光辉,西北风呼呼地怒吼,而他们依然静默无言,屹立不动。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那时抵不住下泪了”。就是在这种情感的支撑下,哪怕是“笔墨俱冻”,向达也一丝不苟地向曾昭燏、傅斯年等人写信报告,即便是零下八度,他也将天复二年(902)翟奉达写本《逆刺占》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向达先生敦煌遗墨》书影
《向达先生敦煌遗墨》书影

《逆刺占》内文一页
《逆刺占》内文一页

《逆刺占》卷末向达题跋,佛陀耶舍是其笔名
《逆刺占》卷末向达题跋,佛陀耶舍是其笔名

《从学与追念》所及人事有限,但我们仍然能窥斑见豹地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文学术事业重回正轨后,一代学人慷慨互助、勉力共进的画面,他们“不仅承续先哲将坠之业”, 又“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进而实现了“移一时之风气,以示来者以轨则”(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1934年)。1930年陈寅恪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还提到,“今后斯录(陈垣《敦煌劫余录》)既出,国人获兹凭藉,宜益能取用材料以研求问题,勉作敦煌学之预流。庶几内可以不负此历劫仅存之国宝,外有以襄进世界之学术于将来”,回头看,在改革开放后学术工作重启的因缘际会中,一代学人孜孜以求的,就在于不让这一期待落空。这不由让人想到何兆武先生关于向达先生的一段回忆,1941年本科三年级时,他选修向达先生的印度通史课,曾问向先生,如果没有印度的影响,中国文化将是什么样子呢?向达答道,历史当其成为过去以后,再回过头去看,就是命定的了。何先生说,“多年来,每当读史书而发奇想时,总不免记起向先生这一非常之巧妙的答案,那巧妙得宛如一件完美无瑕的艺术品”。当时向达先生大概还不知道,自己不久以后将前往敦煌,天寒地冻中一待就是数月,开启敦煌学史上的重要一幕,而这一令何先生久久回味的妙答,似乎也刚好可以回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荣新江老师在燕园经历的一段学术岁月。

王水照谈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侯体健

2020-11-29 10:48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王水照(章静绘)
王水照(章静绘)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王水照著,中华书局2020年11月出版,314页,58.00元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王水照著,中华书局2020年11月出版,314页,58.00元

王水照先生晚年学术的几个面向中,牵挂最多的是钱锺书学术研究。王先生与钱锺书先生交往密切,对钱先生的学术风格与其所达到的学术高度、深度、广度,多有体味,一直热切地关注着钱锺书研究。近来《钱锺书的学术人生》出版,算是先生多年来“钱学”研究的成果集合。书中不但回忆了钱先生的言谈风度,揭秘了不少珍贵文献,更着重研讨了钱先生著作尤其是《钱锺书手稿集》里包蕴的学术命题。“钱学”广博高深,里面藏有不少“未解之谜”,先生这本书正可指引我们探秘宝藏。
王先生,今年是钱锺书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我们都知道您的《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一书就是为此而出。在这本书中,我们已经读到了不少您关于钱先生其人、其事、其学的精辟论述,今天的访谈,我仍然想从钱先生其人开始。您能不能再谈一谈这么多年来,您对钱先生的认识?
王水照:我和钱锺书先生交往近四十年,钱先生当然有多重身份,但是我认为钱先生首先是一位博古通今、融汇中西的大学者。除了学者身份以外,他还是小说家、诗人等等,但我想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学者。评定一个学者,我们主要就是看他的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对于当代、后世有些什么影响力,将来在学术史上是什么地位、有什么特点、对后世学术的发展有什么贡献,我想主要应该着重于这个角度。在民国的学术宗师里,钱先生又是卓尔不群、个性鲜明的一位。他在给我们贡献了丰富、精深的学术成果的同时,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因为他的性格特点非常丰富,活泼,有魅力,所以各种轶事也比较多。但是,我们研究他,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学问,学问的见地,学问的内涵。
先说钱先生其人。有人评价钱先生是个明白人、干净人、城府极深的人,前两点我很认同,但最后一点,我要替他改一改。钱先生是一个明白人,他是个书生,但是他洞悉世事,有人文关怀,也有终极关怀,对人生的意义有很深刻的思考,对现实的问题有个人的见解;虽然他有时穿鞋子分不出左右,写阿拉伯数字写得不好,但是他对于人情世故是非常了解、非常明白的。他又是一个干净人,在敌伪上海“孤岛”时期、蒋介石政权统治时期,他还是干干净净的,虽然他的朋友圈中有一些人陷入纠葛,但钱先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污点。解放后的历次运动中,他也从不揭发他人,更不糟践自己、违心地“批判”自己,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第三点,我要改一下,我觉得钱先生是一个笔带风霜、口含斧钺的人。他许多时候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尤其是他觉得这样说很能显示中文奥妙时,更是忍不住要说。由于这个特点,也就很容易得罪人,使得有些人对钱先生的性格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对钱先生性格中尖刻的一面,还是要做多面的了解,不能简单地认定为一般意义上的刻薄。举个例子,比如说钱先生给黄裳有副对联,叫“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这件事情,是1950年春,黄裳作为记者去北京采访,然后与钱先生见了面,说到他在琉璃厂购得一册旧钞《痴婆子》,回到上海以后,钱先生给黄裳写了一封信,信里就告诉黄裳他得到这么一联,并且说:“幸赏其贴切浑成,而恕其唐突也。如有报道,于弟乞稍留余地。”这里《痴婆子》就是一本情色小说,而“甜姐儿”是指当时著名的女明星黄宗英,把“痴婆子”跟“甜姐儿”对仗,非常工稳,黄裳自己也说“此联实在是妙手天成,不愧佳制”。而从内容上来说,这联在外人看来不免有打趣黄裳的意思。有一次,我跟杨绛先生谈起这个事情,杨先生说当时得到这一联的时候她劝了钱先生,劝他不要告诉黄裳,让人家说出去不好,钱先生回答说“他敢”。你看,钱先生就是觉得这副对联很巧妙,所以也不顾会引起别人什么看法,他就寄给黄裳了。哲学上有句话,大意是“不是我掌握真理,而是真理掌握我”。我也可以说不是钱锺书掌握文字之妙,是中国语文的妙处掌握了钱锺书。他想到了这副对子以后,就要让人知道,觉得好玩,很巧妙,而且当时的环境、深交的朋友也允许他这样玩,他就忍不住要告诉黄裳。黄裳居然把它公布了,也不以为冒犯,这就是文人之间的雅谑,所以就有了这个故事。这种故事对于了解钱锺书是不能少的,因为钱先生的好多学术,也是把这种幽默、讽谑、打趣融合在一起,当然是有意义的。钱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但是,如果研究钱锺书,大家都把兴趣集中到这些逸闻趣事上来,那么我觉得就走偏了,钱锺书研究的主要方向应该还是他的学术。因为他的个性毕竟是过去式了,钱先生走了,这样的个性也就被带走了,只是留下这些故事。但是他的学术、他的小说、他的诗歌还要流传,还在发挥作用,产生影响,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书籍内页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书籍内页

《故人书简》,黄裳著,海豚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故人书简》,黄裳著,海豚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钱先生的学术真是海涵地负,博无涯涘,不说七十多册的《钱锺书手稿集》,就是《谈艺录》《管锥编》我们读起来也还是很有难度。您曾经组织队伍辑录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劳动,现在虽然网上也公布了网友整理的本子,但是学术界对此仍然没有充分利用,其实是比较可惜的。
王水照:是这样。我觉得对钱先生的了解,要读懂,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这里面涉及经典化的问题,经典都是不断地被发现、再发现、被阐释、被解读的过程。2010年,在北京召开了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到今年已经十年了,这十年以来钱锺书的研究,应该还是很有发展的。首先是钱先生的研究材料基本上具备了,特别是手稿集《中文笔记》《外文笔记》出齐,给了我们很多的研究资料,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钱锺书选唐诗》,也是一部很珍贵的材料,可以了解钱先生对唐诗的一些看法,他的选目是很有个性的。另外,对于钱锺书生平事迹、一些基本史实,讲得也比较清楚了,有一些新的发现,对我都很有启发。不过呢,在我看来这样也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生平事迹上再花太多研究力量去挖掘,多挖掘的学术意义也不大。这话可能搞资料的人会有不同意见,但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当务之急还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要跟上。当前,钱锺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还是他的手稿集,现在手稿集基本上没有人全面地、系统地去挖掘其学术价值,学术界对手稿集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我以前也讲过,钱先生的这批手稿集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像《盛宣怀档案》当然篇幅巨大,但它是档案,而且许多都不是他自己写的。现在留下笔记比较多的是顾颉刚,据说有两百多册笔记,但是我估算篇幅上仍然赶不上钱先生的笔记。钱锺书手稿集,影印出来后包括《容安馆札记》三卷、《中文笔记》二十卷(七十九个笔记本)、《外文笔记》四十八卷(二百一十一个笔记本),不但篇幅很大,而且内涵丰富,真可谓是学术的海洋。从手稿里面,我们就能体会到一个学者如何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资料的海洋里,如何把各种不同来源的资料融合打通,可以说已经到了痴绝的程度。手稿集的世界,就是真正的钱锺书自己的世界。他平时是经常拿着这些笔记去复习的,他的学问都在笔记里面。这个笔记的世界,就是他现实世界以外的个人世界。虽然呈现的形式看似是碎片化的、零散的,没有系统,没有大的概括、大的判断,但这些东西其实都已经在里面了。我原来提出三个结构,一个是体系,就是明体系,比如黑格尔这些哲学家的体系,这是明显给出的体系;一个是潜体系,潜藏在著作中的思想体系。还有一个,就是这两个体系如果一时都没找到的话,我们读者还有一个阅读的体系。很多人对《钱锺书论学文选》(全六册,舒展编,花城出版社出版)不是很重视,后来我接触一些材料知道,《论学文选》的编目,钱先生是花了很大力气去指导舒展编的。原来我看这部《论学文选》,很多都跟现实有联系,不免心存疑虑,后来才知道这是钱先生同意的、认可的一个编目,读者可以利用这个目录进入他的学术世界,这个很多人还不太重视。我想,阅读的结构也是了解钱先生学术思想的一个途径,钱锺书的研究也可以尝试从这条路走。《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中的一页
《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中的一页

钱锺书先生在家中
钱锺书先生在家中

您在11月21日召开的钱先生纪念座谈会上,也就是您这部《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新书发布会上,谈到了三个遗憾,其中一个就是遗憾未能完成一部《钱锺书学术评传》。这部书您原本打算的写作结构,是不是也与这里提到的阅读体系相关联?
王水照:钱先生的传记已经很多了,我觉得对钱先生这样的学者,应该有一部学术评传。当时我的想法,就是以钱先生的主要著作为纲,一部一部地写下去,比如先是清华时期他的学术发轫期,再到《谈艺录》,到《宋诗选注》,到《宋诗纪事补订》,到《管锥编》。可惜的是,我只写了第一章就没写下去了。现在连这一章的稿子,也没找到,本来这一章也是打算收入我这本新书中的。内容倒是在几所大学做过讲座的,材料、观点、结构都已经比较完整了,但是都不知道丢到哪个角落里去了,一时找不出来,也就只好作罢。这第一章的标题我就拟作“作为大学生的钱锺书”,就是讲他读书十年的历史,由入清华开始,到他归国,十年的学术成果已经非常可观了。他们这群民国时期杰出的学者,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大量发表文章。钱锺书在清华读大学时一共发表了十九篇文章,大多数发表在《清华周刊》《新月》《大公报》这些刊物上面。最近正好季羡林、夏鼐的日记也出版了,他们三个人都在清华读书,前后相差不久。有人统计,季羡林大学期间在这些刊物发表了二十七篇文章,比钱先生还要多,夏鼐也有十五篇。当然,他们这些文章也显现出一个不同,季羡林、夏鼐的文章许多都是翻译文章,而钱先生大部分是书评。比如他评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评《一种哲学的纲要》等等,有些西洋著作是刚刚出版不久的。也有一些考证文章,比如《小说琐征》,也是读大学时在《清华周刊》发表的。清华时期,钱先生的学问已经显示出两个结合:一个是家学或者说乡邦之学(常州学派)与清华新式大学的学术相结合,这是他一个重要的学术源头。另一个,从学术门类来说,主要是将文学跟哲学、心理学以及其它学术的结合。钱先生在大学时已经显示出这个格局了,我在这一章里就想讨论、研究这个格局后来是怎么发展演化的。此外,清华时期的钱先生还表现出两种精神,一是发愤著书的精神,当时他计划写两部书,一部是《中国文学小史》,现在还留下单篇《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一部是《周易钱氏学》,他关于“道可道,非常道”有条批语,大意是“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的《周易钱氏学》”。现在《中国文学小史》我们知道他确实动笔写了,《周易钱氏学》究竟有没有动笔写还没有资料证实,但是这至少显示出他非常旺盛的著书精神和强烈的意愿,他要写书的。另一个精神,就是向他人特别是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比如他向周作人挑战,向父亲挑战,向好朋友挑战,批评性的文章比较多。作为钱先生学术的发轫期,清华时期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后来钱先生的学术发展是有参考价值的。他许多学术观点在清华时期其实已经定型了,其基本观念后来没怎么变,比如对文学的定义,那就是《中国文学小史序论》里说的“五色无定,随人见性”,又比如对历史的看法,在清华时期也已经比较稳定了。如果我们能够理清楚,哪些是变了的,哪些是一直没有变的,清理出钱先生的学术发展脉络,再从“照着说”到“接着说”,那就能有力推动我们的研究。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一步步写下去,比方你有文章论《谈艺录》,是从“宋调”一脉的艺术展开论着眼的,郑朝宗先生编过讨论《管锥编》的论文集,等等。这样写一部学术评传,我觉得是能够呈现不一样的钱先生的学术世界的。王水照先生在纪念钱锺书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上
王水照先生在纪念钱锺书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上

这样的思路确实不同于现在绝大多数的钱锺书传,学术含量很高。另外,您还跟我提过钱锺书研究中的一些“未解之谜”,是不是也是您曾经打算专门写文章的?
王水照:所谓的“未解之谜”,是社会上一些人的说法,其实有些“谜”我就能解。比如说《宋诗选注》初版于1958年,引用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革”结束后再版,有人疑惑,钱锺书为什么没有删除这段,当时政治空气已经变化了,为什么不删?非但不删,反而还加了一段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1965年,1977年才发表出来。这个问题,我觉得也不难解释,就是钱先生认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的观点,他觉得毛主席对文学源和流的剖析是正确的,甚至认为那是“常识”,当然就用不着删。加入《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那段内容,就更是如此了。这封信主要是谈“形象思维”问题,你得了解一个背景,“形象思维”在“文革”前是作为“反动大毒草”被拿来批判的。1966年,《红旗》杂志发表了郑季翘的文章《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这位郑季翘当过东北一个省的宣传部副部长,文章就是把“形象思维”作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加以否定的。“文革”中搞批斗,那时候经常会挂个牌子“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某某”,当时李泽厚是“形象思维”论的肯定者,但他年纪还很轻,“反动学术权威”的牌子好像还不够资格挂,就给他扣上“反动的形象思维论的鼓吹者”这么一个帽子。“文革”结束后,周扬他们就想搞清楚这个“形象思维”在科学上到底成立不成立?就委托文学所编了本书《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的资料汇编,这个工作就是钱锺书、杨绛负责的。《人生边上的边上》收了这部分内容,并且注明了这次工作的情况。钱先生对“形象思维”是完全肯定的。毛主席这封信一公布,我们都很欢欣鼓舞啊,当时文学所的同事感觉都很好,毛主席这么一说,这个问题不就有定论了嘛!因为文学所大部分人还是主张文学要有形象思维的。这样回头看钱先生在《宋诗选注序》里面特意加上这一段,就很容易理解了,他就是认同这个观点。
原来有这么一个背景,这样来看确实就很容易理解钱先生为什么要引毛主席的那封信了。关于《宋诗选注》里面还有不少谜,像您的书里面又再次提到了不选《正气歌》的问题。另外,大家对《宋诗选注》的选目,好像也总是不太满意,虽然钱先生在《模糊的铜镜》里已经解释过了。
王水照:《宋诗选注》选目的问题,因为这部书编成出版时,我还没有到所里工作,所以具体的经过我不是特别清楚。据我了解,钱先生是有个最初的选目的,所里开会集体讨论的时候被否掉了。我个人感觉,他现在这个选目可能是听了会上的批评意见后,有点负气,所以题材上国计民生的诗选得多,唐诗风格的选得多,体裁上律诗、绝句选得多,这些都不是特别能反映宋诗的特点。宋诗里古体诗应该算是很有特色、很有成就、很能体现宋诗特点的一种诗体,但钱先生选得少。黄庭坚的诗也选得太少。我估计那次会上的批评意见起了作用,钱先生可能就负气按照你们要求的口径来选。譬如要烧一条鱼,你最好有桂花鱼,我烧出来的味道会比较好。你现在给我弄些低档次的“猫鱼”,那我就做这类鱼,不过我照样能够烧出好味道来。这当然就靠他的评注了。这是我的一个猜想,没有把握。总之,我个人觉得钱先生是有点负气的,这个选目并不能真实反映钱先生的主张。所以,也就不能够以《宋诗选注》的选目与其他的选本比较,进而得出钱先生持有什么样宋诗观念的结论。如果真要从选目来看钱先生的宋诗观念的话,那得去看手稿集,他在手稿集里是一家一家摘抄过去的,你可以看看他究竟抄了哪些诗,这个就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了。当然,他摘录诗句,也有各种不同的目的,有的不一定是那首诗艺术水平多么高,而更可能是他觉得里面有些问题可以讨论,引起了他的兴趣。钱锺书先生赠予王水照先生的《宋诗选注》
钱锺书先生赠予王水照先生的《宋诗选注》

《宋诗选注》的选目问题,如果要说是个“谜”的话,那还真是“不解之谜”了,因为我们确实无法真正确定哪些是钱先生自己特别想选的,哪些是受到外部影响要选的,即使和手稿集去做详细比较,也很难得出结论,这首他一定选,那首他一定不会选。另外,我们整理辑录《容安馆札记》论宋诗资料时发现,它的体例就是先总评,后摘抄分评,但在手稿集中,我们还没发现他对苏轼诗歌概括式的总评,这一点也很特别,也可以说是一个谜。
王水照:确实。《容安馆札记》里面没有,《中文笔记》我粗粗翻了一下也没找到。现在我们了解钱先生对苏轼诗的看法就是《宋诗选注》的小传。这个情况,好像总显得不寻常,与苏轼地位不相称,苏轼无论如何是宋诗里面的第一大家,为什么《容安馆札记》里没有?这样的“谜”我还可以提几个出来,比如黄庭坚,《宋诗选注》为什么选得那么少?《谈艺录》《容安馆札记》里是比较多的。我是听说,也不太确定,钱先生晚年卧病在床的时候,背诗就是背黄庭坚的诗,他对黄诗肯定是非常熟悉的。黄宝华做的《黄庭坚选集》让他题签,他就答应了。这是不太容易的,黄宝华只不过是考过钱先生的研究生,并没有考取,而钱先生愿意给他这部书题签,也许就是因为他对黄庭坚有一种偏爱。又比如关于用典的问题。钱先生在文章里、书里对用典的艺术手法批评得很厉害,但是为什么自己写诗照样那么喜欢用典,而且实际上在鉴赏分析作品的时候也很欣赏用典。最大的问题是,钱先生究竟对宋诗在整体上评价怎么样?《宋诗选注序》里面,他说:“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那么潜台词到底是不如唐诗,还是可以和唐诗并肩?他没提。随后是一个比喻,“小数点后多除几位”,这个比喻,他在给我的信里面也用过,那是为了说明新材料有时用处不大,虽然多了但并不对整体起作用,这显然是从负面的意义上用的。而在《宋诗选注序》中,他用这个比喻是肯定宋诗取得的成就,宋诗有它的创造性。这有点类似钱先生所讲的“喻有二柄”,正面反面都可以说。但是,钱先生的兴趣是宋诗,这在《容安馆札记》里很明显。《容安馆札记》遍论宋诗三百六十多家,占全书的篇幅比例非常大,对宋代诗人一个一个细论过去,有那么大的兴趣。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再研究的。
我们再回头谈谈您这部书吧。这部书里最早的一篇应该是写于1989年的《关于〈宋诗选注〉的对话》,最晚的则是您今年新写的《自序》《读〈容安馆札记〉拾零四则》和两篇附记。先生以八十六岁高龄而在短短几个月中写出两篇万字长文,真是让我们后辈既佩服又惭愧。虽然书中许多文章都是我录入电脑的,编目分辑我也都参与了,但是当我拿到书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很多新东西,特别是附录的钱先生、杨绛先生给您的信,里面提供不少新的信息。
王水照:我这部书总结起来也就是钱先生其人、其事、其学,在新书发布会的致辞中我也已经谈过不少了,这里就不谈了。我想重申一下的是留下的三个遗憾:一是我和同学们合作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钱锺书与宋诗研究”虽已结项,但未成书;二是《钱锺书学术评传》未能撰成;三是奉命整理《容安馆札记》因故中停。所以我说,“钱学”的发扬光大,寄希望于新生代,希望他们能够找准方向,加强对《手稿集》的整理研究。钱锺书先生的审稿意见
钱锺书先生的审稿意见

杨绛先生与王水照先生(2006年4月)
杨绛先生与王水照先生(2006年4月)

最后,我想问一个无关宏旨的问题,书里附的杨先生的信特别提到一句“烧饭人还记得我吗?”这个“烧饭人”是指谁?
王水照:哈哈。“烧饭人”在杨先生给我的信里经常被提起,信中总要问问“烧饭人”最近如何。那时我一个人带着儿子在北京,当时他也就四五岁吧,小孩在大院里面玩,杨先生呢是“反动学术权威”,组织上派给她的任务就是抄大院里的大字报。两个人在大院里碰上了,杨先生听到小孩讲上海话,觉得很亲切,两个人就经常一起聊天。问他长大了做什么,小孩就很委屈地说“他们让我做烧饭人”,就这么一件事,杨先生一直记着。

中国网文20年: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1999年,互联网刚刚在中国普及,但家里有电脑的人还不多。当时大家上网最多也就是聊天、刷论坛,电脑里附带的扫雷都可以让人玩很久。

谁也没想到在网上,一种新的文化产业正在诞生。更没想到的是,日后全中国有上亿人都成为中间的一份子。

新世界

1999年的最后一天,今何在骑着自行车走在沿河大道上,看着远处即将落下的夕阳,想着未来的自己会干什么。同学问他想找什么工作,他说月薪1000就很好。

一年后,他写出了中国网络奇书《悟空传》。

< 今何在 >

整本书结构混乱,满篇对话,但情感浓烈,角色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句怒吼:

我要听到天的痛哭

我要听到神的乞求

我知道天会愤怒,但你知道天也会颤抖吗?

以前从没人这么写小说。

2001年,萧鼎上网打游戏时,无意间闯入一个武侠网络小说论坛,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他在这里敲出一行字“这世间本没有神仙。”

萧鼎为这个故事取名《诛仙》。

海的那一边,中国台湾有个叫罗森的人在网上写了本书《风姿物语》,主角兰斯洛说:“这冷酷的世间,没有神的存在,但天在呼唤,地在呼唤,人在呼唤。”

沉睡已久的意识苏醒,中国网络文学的时代拉开帷幕,无数星辰闪烁,带来无穷的想象,壮阔的冒险。

2002年,起点中文网创立。

这个起初不知名的网站日后将造神无数,坐拥中国网文半壁江山。

一个名为“烟雨江南”的ID,在起点中文网发表了他小说中第一个章节《死灵法师》。小说全名为《亵渎》,主角罗格是一个落魄贵族之子,梦想的生活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亵渎”意为冒犯,冒犯的对象为天界诸神。在这部小说中,人们为了心爱之人,可以与众神为敌。

网络小说的故事令人振奋:人不再甘当被随意摆弄的棋子,他们勇往直前,决定自己的命运。

人民网评论“从《亵渎》开始,玄幻小说不再是虚无和另类的代名词。”

2003年,起点中文网付费VIP模式开启。无数优秀作品开始井喷。

说不得大师的《佣兵天下》,以三个小佣兵的角度,描述了一场跨越诸个大陆、十多个国家的旷世大战,探讨核心宏伟庞大:“是英雄造就了历史,还是历史造就了英雄?”

老猪的《紫川》,讲述异界大陆古老家族紫川家族200多年的兴衰,主角紫川秀信奉一句名言:高贵与卑贱,全在一念之间。

这一时期开始连载的作品日后都成为了网文界开山立派之作,比如《飘邈之旅》、《搜神记》、《小兵传奇》。《小兵传奇》还成为了首款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成的游戏。

2004年,起点中文网流量登顶同业网站,成为中国访问量前 50 的个人网站。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出现,但当红的网络小说阅读覆盖率,在网民中最高可达70%,男孩女孩们都知道罗格、紫川秀、张小凡。

写小说也不再有门槛。每个人都可以在起点注册作者账号,上传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评论。如果这篇小说受到欢迎,能够上架,起点还会发放稿费。

2005年,起点中文网率先推出作家福利制度,为网络文学创作持续化、职业化提供制度保障,最终这一制度成为行业标准。

第一个靠写网文年入百万的作者是血红,让他一书封神的小说为《升龙道》。

<血红 >

商业写作时代的来临,将彻底改变现有的文学格局。写小说不再是精英们的专属,而是大众的狂欢。想象力是翅膀,故事就是武器,话语权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文学的代际在交替,很快,也引来了一些人的不满。

新旧交替

2006年3月10日,广东顺德海关的一个公务员在天涯社区打下他小说的第一行字:“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公务员名叫石悦,笔名“当年明月”。这本小说当年明月构思了6个月,故事横跨三百多年,从朱元璋出生,到崇祯死亡。日后这部名为《明朝那些事儿》的小说将风靡全中国,成为畅销千万的现象级作品。

但在这之前,它差一点被腰斩。

5月19日,在当年明月的帖子点击率过百万前夕,各种质疑声越来越大。其中两个打头的为“赫连勃勃大王”和“歌痕”。赫连勃勃为天涯煮酒版块的版主,是天涯2005年百大名人之一,而歌痕为煮酒版块小有名气的写手,也有自己的铁杆Fans。

两人质疑《明朝那些事儿》内容不严谨,行文松散,论点陈旧。找出了总共“四个硬伤”。其次,还质疑帖子点击率作假。

两人的粉丝和当年明月的粉丝在论坛交战,交战到激烈处,粉丝在论坛上传尸体照片,用来诅咒和辱骂对方。当年的网络监管不健全,论坛更是由版主一家为大,一片混乱之中,当年明月离开天涯,《明朝那些事儿》全文被删。

当年明月与天涯论坛之间的争斗,是小白写手和精英大V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只能以一方退让收场。退让的是普通人,固执的是“精英”。

网络小说必须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阵地,作者的利益,作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这一年,天涯另一板块“莲蓬鬼话”的高人气写手天下霸唱离开。他来到起点中文网,创作了一本改变网文格局的作品——《鬼吹灯》。刚开始连载,起点中文网就给了重磅推荐。

1

< 天下霸唱 >

《鬼吹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发丘中郎将······主角胡八一继承16字阴阳风水秘术,往来东西南北,追寻古老宝藏。

《鬼吹灯》世界观直接影响了起点中文网另一部畅销作品《盗墓笔记》。

2006年为盗墓元年,《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堪称“破圈之作”,吸收了大量原本不关注网文的读者。起点中文网成为行业第一家浏览量过亿的网站。

这一年,还有一本名为《琅琊榜》的小说悄悄完结。光阅读数据,海晏的这本作品无法和《鬼吹灯》、《盗墓笔记》抗衡,但9年后,它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在豆瓣评分高达9.4分,仅次于四大名著和《走向共和》。

2

< 《琅琊榜》>

这一年,起点中文网率先推出“白金作家”制度,作家品牌化运作开始成型,白金作家成为当前网络文学顶级作家的标志。这也意味着“网络作家”职业化道路的开启。

过去,没人把网络作家当成职业,不管写多少字也不能赚到钱,还要随时面临被“封杀”、“删帖”的风险。而成熟的网络小说网站运营机制,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

2007年,猫腻的《庆余年》开始连载;zhttty的《无限恐怖》开创无限流;唐家三少的《善良的死神》位列“十大网络小说”第八名。

BBS论坛成为过往,网络文学的时代迎来百花齐放。

为了鼓励普通人创作,起点中文网与上海社科院联合举办“网络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成为首个网络文学与研究机构合作培训项目。为了让在起点中文网写作的“小白写手”利益得到保障,起点中文网发布作家保障、支持、奖励计划。

很快,更多“大神”逐一涌现。2008年,我吃西红柿《星辰变》完结,跳舞《恶魔法则》开始连载,辰东《神墓》出版,徐公子胜治《人欲》收官。

还有一本书,也将开启网文新潮流,这就是忘语的《凡人修仙传》。

“凡人流”的故事和草根网文作者们的经历十分相似,都是讲述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人,如何从强者手中拿回尊严,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

写这个故事前,忘语是一个在徐州某企业上班的小职员,小说发表后,忘语成了起点中文网第一个“百书盟”盟主,稿费年入百万。

在网文时代,草根写手完成了一次逆袭,故事里主角的生活和写手真实的人生都迎来了高光时刻。

但光亮背后总有阴影。

2008年,网络文学逃离了论坛时代精英们的指指点点,却迎来了另一个困难——网络盗版。

挑战

一个名叫“云霄阁”的网站未经著作人许可,擅自复制传播“起点中文网”拥有版权的1339部作品,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起点中文网的十年反盗版之路正式拉开帷幕。

2009年,起点中文网背后的盛大文学起诉百度时说“贴吧成了网络文学盗版重灾区”。

作者“愤怒的香蕉”的作品《赘婿》,在更新后,贴吧“赘婿dt”则会出现盗版。最初盗版还靠人工手打,后来有了抓取软件后,几乎不给作者留活路。前脚刚写完付费章节,后脚盗版就已经被免费发放至网上。

为了打击盗版,很多作者申请成为自己作品的贴吧吧主,但有人不仅没有成功当上吧主,个人账号还被管理员无情拉入黑名单。

为此,“愤怒的香蕉”特意在小说更新时发文表达不满。网络作家“流浪的蛤蟆”、“断刃天涯”、“那年拖把”等在微博中声援。

“流浪的蛤蟆”说:“身为一个作者,实在没法接受这样的无底线,这绝非所谓的网友自发行为,面对赤裸裸的抢劫,谁能帮帮我们这些网文作者?”

网络作家“啪啪桑”、“zhttty”也曾被赶出自己作品的同名贴吧。为对抗贴吧的疯狂盗版行为,某知名网络作家在自己的作品qq群里苦苦哀求:“我们作者很不容易,麻烦你们能否不秒盗,要盗的话能不能在我更新的24小时后?”

制作盗版的人可能也被感动了,作品由被“秒盗”变为“日盗”。留给了作者12小时收费时间,该作者无奈表示已感到满足。作者在盗版面前,是弱势群体。

为了打击盗版,起点中文网配合公安部门的调查,让“小说520”等一系列盗版网站的操作者“武汉久趣网络公司”关停,其负责人金某某在内的 8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2013年,起点中文网拿出20万元作为反盗版的前期基金。

好在此时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网络小说阅读覆盖率直线上升,起点读书客户端上线。虽然盗版每年让网文作者损失了几个亿,但网络文学依靠庞大的受众支持以及网站强大运营依然迎来了春天。

唐家三少《斗罗大陆》、天蚕土豆《斗破苍穹》、蝴蝶蓝《全职高手》陆续完结,成为现象级作品。

2014年,猫腻的《择天记》发布会举行,网络文学第一部开启明星IP泛娱乐作品诞生。

2015年,腾讯文学和起点背后的盛大文学整合,阅文集团正式成立。

网络文学到这一天,已经蓬勃发展15年,走过了精英掌控的论坛时代,走过了盗版现象严重的PC端时代,依然坚挺。网络文学在整个文化产业里已经有了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一年,阅文集团还创立了“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成为作家明星化、IP价值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的年轻人很快冒头。

写《全职法师》的“乱”,是2014年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首位上榜的90后作家和唯一新人,他创造了首部十万订阅的作品。

新生代作者“会说话的肘子”作品成为《2018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潜力价值榜》榜首。

90后新人作者“卖报小郎君”最近连载作品《大奉打更人》成为仙侠榜单订阅第一。连载三个月收藏就达到30万。

同样是90后的作者“老鹰吃小鸡”,创作《万族之劫》,以40万月票打破起点历史纪录,成网络文学第一人。

但新人作者也在面临比前辈更大的挑战。

改革

4月阅文历史合同被引起巨大争议。

为了解决矛盾,阅文对引起争议的合同,进行了十二项的修改和删除,其中作品“付费模式”还是“免费模式”,将由作者自己确认。同时原本引起争议的版权归属问题,将分为甲版、乙版让作者自行选择。并且明确作家拥有IP改编版权收益,无论是阅文自用还是授权他用。

合同修改后,争议逐渐平息。但新人们面临的挑战还未结束。

网文20年,新一代内容消费者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随着网文长大,同质化套路化的作品越来越难吸引眼球。

阅文集团内容运营总经理杨晨以前当过编辑,也写过网文,成绩还很不错。

他那本书叫《梦回97》。书写了两三天,就已经登上新书榜第一,一周以后,就成为了总榜第一。

但现在几乎没人记得他这本书。杨晨觉得自己虽然偶然抓到了一个创意,但就写作水平,他只能算是中等。

杨晨说:“想要让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更红,只能真刀真枪地去比拼硬实力,借助更强的讲故事能力,对细节更好的把控,才能胜人一筹。”

2020年9月23日,阅文集团发布“职业作家星计划”,其中有一条就是培训作者。

11月20日,阅文在海口举办阅文起点大学发布会,天下霸唱、辰东、忘语、蝴蝶蓝、会说话的肘子、国王陛下等知名网文大神出席活动。

发布会宣布起点大学的作家培训将为作家提供体系化、实战性的培训,根据实际写作目标贴身指导,帮助作家提高成绩。

另外还有面对有更高需求的品牌作家的跨行业文创交流平台,搭建从文学到影视、动漫、游戏等IP宇宙的桥梁。

此外,为了保障作者权益,阅文一直以来,对网文作者最大的敌人盗版打击也不遗余力。

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仅阅文一个平台即投诉下架侵权盗版链2644万条,处置侵权盗版App 4364款。

这一举动,为网文作者们挽回了上亿的稿费收入。

梦想

十八年前,网文付费时代还未开启时,就算是“血红”这样大神级的作家,写了300万字也没有赚到一分钱。《诛仙》这样的网文界一代传奇,也曾面临大陆无法出版的困境。

那时网文作者们孤军奋战,在封闭的角落里靠着热爱,创作出一个个精彩、感人、又热血沸腾的故事,即使一无所获也依然坚持。

而走到今天,这个产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拥有成熟、健全的职业保障体系。

如果你想加入这个行业,只需要注册账号发表作品。编辑会第一时间审核,如果通过,很快会有编辑主动联系你。他们会给出资源推荐,让作品第一时间得到读者反馈。同时他们也会给出专业的建议,帮助作者成长。优秀的作品很快会备受欢迎,作者会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体。

过去网文曾有一段“只看数据”的日子,充斥着同质化、套路化的作品。

但今天,非主流小众作品也开始有自己的读者。国王陛下的《从前有座灵剑山》充满了二次元气息,看一页就能和其他仙侠文区分开来,而爱潜水的乌贼的《诡秘之主》,曾被一些读者断言阅读门槛太高,但今天,他吸引了大量克苏鲁、蒸汽朋克爱好者,在竞争激烈的网文领域重新开辟出一方天地。

20年过去,阅读进入新时代,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只要作者依然对故事保有热爱,愿意钻研,总能找到和自己喜好一致的读者,成为年入百万、让人敬仰的“白金大神”。

一代又一代的小说爱好者在不断完善这个产业,当年看书的少年也许已经逐渐老去,但新一代的年轻人依旧选择在故事里造梦、冒险、一路前行。

来源:往事叉烧 微信号:wschashao

又见识大神了

最近从@故事FM那又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下:

主人公叫「红姐」,39岁的老互联网人了,是一名设计师。

她身上有两个非常难得的品质,而且很早就被加上了buff:

一是目标感极强,二是特别擅长延迟享受。

红姐是贵州的农村娃娃,父母都是文盲。小时候深深迷上了美术,是真的痴迷,就把念美院当成了人生目标。

父母不可能理解,也没条件支持,于是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疯狂攒钱,为此基本没吃过早饭。

最后真的如愿去了四川美院学动画,02年毕业后开始沪漂,进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盛大网络做美术设计师。

一个年轻妹纸,在摩登的魔都上海,工作顺风顺水,收入水平也蛮高,再加上动漫圈的工作圈子,很自然地一头扎进了声色犬马的消费主义里。

红姐的头发被染成了各种颜色,各种买买买,衣服夸张,造型百变,这样的生活持续了6年。

但是消费带来了麻木,偏乙方类型的工作让她不断伺候金主爸爸,对画画的热爱也几乎被消磨殆尽,甚至别人不提要求都画不出来。

她开始严重抑郁,又赶上分手,搬家时自己的东西几乎把一辆小货车塞爆,红姐觉得这些东西完全没意义。

可能也是受的刺激太大,一下子就变得断舍离了,而且是我见过的最极端的断舍离。

红姐再次搬家时只背了个包,里面装了15公斤的家当。

她先去欧洲gap year,然后去了北京,在雷老板的金山做游戏美术。

刚说了,红姐的断舍离非常极端——

她直接住在了公司,没有房租没有水电费,公司还包三餐。周一进办公楼,周五出楼,周末狂玩,去朋友家洗衣服。

因为不租房,红姐从不买任何会增加行李重量的东西,因为她的全部家当就放在工位下面。

虽然基本没有需要开销的地方,但不意味着不花钱,她用一段时间吃遍了京城,看了各种演唱会。

直到看到一个有关Freegan不消费主义者生活方式的纪录片,红姐心血来潮,把极端的断舍离用到了消费上,彻底不花钱了。

极端到什么程度呢?

她跟同事和朋友说,如果你们去外面吃饭,买单时有不想要的剩菜,就打包给我。有不要的衣服也可以给我。

宣言放出去后,红姐再也没缺过吃穿。

就这样,衣食靠捡剩,住都在公司,行就靠4毛一次的北京公交。红姐成了彻头彻尾的不消费主义者。

因为基本不需要花钱,连发工资的事都给忘了,后来才发现自己的钱越来越多,就想着怎么用「高人生性价比」的方式把钱花掉。

她又想起了心爱的动画,就用这笔钱去了动画方面很强的新西兰留学,又顺理成章地留在那边工作生活。

image

■ 红姐与新西兰毛利工作室的朋友

红姐在新西兰依然过着彻底的不消费生活——她靠翻垃圾桶、采摘野菜、赶海捡海货解决吃饭问题,有时候还会通过给旅馆打工解决居住问题。

红姐觉得不消费生活是一条单行道,过上就回不去了,因为一旦试过,就会觉得自己以前错过了太多好东西。

越来越多体会到不用钱解决问题的好处,就越会避免用花钱来解决事情。

这需要自己亲自花时间去搞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和认识的人比解决问题本身更有价值。

反倒是消费主义,实际上是用钱断绝了和世界的其它联系。

好吧… 必须承认和理财没啥关系,但我真的好喜欢这个故事。

包括我身边也有一些人很有这方面的倾向,比如孟岩,我和他认识三年多,见过很多次面,印象中除了一件格子衬衫没看他穿过别的衣服。

还有远哥,也过得特别极简,上次帮他搬家我们俩就打了辆出租车。

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好几个有意思的人,他们的经历和生活方式多少都和理财息息相关,比如:

带着252万租房退休的虎扑小哥

全部家当不到64样东西的断舍离程序员

15年怒攒三栋房的收租小姐姐

持仓600支股票的退休日本大爷

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单身!

其实也蛮好理解,正因为没有对他人的责任,少了很多束缚,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广泛流行断舍离的日本——

经历过大泡沫的癫狂和失落的三十年,长期微通缩的收入水平,极小的人均居住面积,繁琐的垃圾分类等等…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不极简才怪。

来源:老钱说钱 微信号:tobeoldmoney

被淘汰的物品应该去哪里?

双十一过去了,大家在昨晚又购入了什么新产品呢?购物节除了带来崭崭新的产品,还会产生许多被淘汰下来的旧产品。虽然并不是什么真正的「节日」,但产生的「节后垃圾」一点不比正经节日少。

在鼓励垃圾分类、减塑生活的今年,大家都开始注重环保了,但一件物品在变成垃圾之前还有怎样的可能性,最后垃圾要怎样处理更环保呢?

↔️️ 卖不出去的闲置物,还可以试试这些平台
二手交易几乎是现代青年必备的生存技能了,品相良好的服装鞋帽、电子产品、二手书籍、家具家电等都可以进入二手市场再度流通,除了闲鱼、转转等用户之间的交易平台,还有收购固定品类并翻新再度出售的第三方平台,虽然收购品类有限、收购价格也会偏低,但胜在方便省心。

例如收购大多数电子产品的爱回收、收购家具家电的国美管家、收购书籍的多抓鱼、收购品牌衣物和奢侈品的红布林及只二、收购普通衣物的飞蚂蚁和小黄狗等。

总之,如果你有在二手平台上处理不掉的产品,在愤而丢弃之前可以在上述二手收购平台试试,虽然换不到很多钱,但可以让物品有更妥善的去处。

关联阅读:生活方法论:让「二手」成为生活状态

? 品牌回收
随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很多品牌都以身作则,除了在包装和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之外,还会提供以旧换新、回收产品的服务,对一些仍有利用价值的旧商品进行回收处理或翻新再造。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这些产品,在丢弃产品本身或空瓶包装前都可以搜搜厂商有没有提供类似的服务~

?数码电子厂商
数码产品的回收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领域了,例如官方提供的 Apple Trade In 换购计划 —— 可以用手中的旧设备换购新产品,Apple 会给予折抵优惠,回收对象不限品牌,可以通过上门取货或者自行送往门店的方式处理。除了 Apple 之外,华为、小米、魅族、一加、联想、索尼、惠普、联想、戴尔等电子数码产品厂商也都提供类似的服务(一加只接受手机产品回收)。

在回收抵扣优惠列表中的机型,可以直接在购买新机时抵扣成现金,不能参与回收抵扣的机型也可以交由官方免费回收处理。在处理旧设备前可以先查询附近的品牌门店或者问问官方客服,电子垃圾就交给专业的电子设备厂商去处理吧~如果对应的品牌不提供回收服务,大不了就交给 Apple 嘛? !

注意:回收前记得恢复出场设置~

⚡️ 快消品牌
除了电子数码产品的厂商,不少快消品牌也致力于环境保护,提供回收服务。虽然快消品牌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很大,因此对于快消品牌做环保这件事不乏「伪善」的指责,但这样的选项总归是越多越好。

例如 H&M 在世界各地所有门店内都设有回收箱,但回收的范围仅限纺织品,不限制品牌和产品状态,回收后会得到一张 H&M 的折扣券。

ZARA 除了支持门店回收外,还支持上门回收,不过仅限于在上门送货时接收旧衣物。除了可以接受任何品质和品牌的衣物外,ZARA 还支持鞋类、饰品甚至珠宝的回收,但整个回收服务不会给客户任何回报。ZARA 的上门回收业务并没有对全部城市开放,可以上 ZARA 官网 进行查询支持的城市。

​优衣库和 GU 也在店内提供衣物回收,被回收的衣物除了用于再生之外,还有可能变成二手产品或者捐赠给非营利组织,让被回收衣物的生命得以延续。

除了衣物类厂商外,快消类家居品牌宜家也开展了回收家具的服务,以 99 元 / 件的价格回收旧床垫和沙发,尽可能对旧家具进行回收,保证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但确实很贵,供大家参考。

注意:不要捐赠状况太差的衣物。澳大利亚慈善回收组织协会数据显示,每年都有 6 万多吨捐赠物被填埋,因为这些捐赠物状况太差,已经没有再被他人使用的可能,捐赠此类衣物非但不能像想象中那样帮到需要的人,还会增加机构的处理压力。该协会的首席执行官索克建议,如果一件衣服不够你赠送给朋友的标准,也请不要把它交给慈善机构。

? 美妆护肤品牌
除了衣物回收,很多美妆护肤品牌也纷纷开设回收空瓶的服务,这些品牌的回收方式一般分为投递给门店回收点和寄回两种,一般回收的品类限于塑料瓶和玻璃瓶装的护肤品,而压缩喷雾、彩妆、染发剂等包装则不在回收之列。至于品牌给你的回收奖励,兰蔻、innisfree 会向提供空瓶的会员赠送积分,科颜氏会附赠客户肌肤咨询服务和积分,其他品牌还有集空瓶换正装产品、得小样等活动,此类空瓶回收项目很多品牌都有,只是平时宣传较少,具体可以咨询店员或善用搜索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回收的空瓶并不是完全用于回炉重造,例如科颜氏的空瓶会被用于制作成桌椅和跑道并捐给偏远地区的学校。

​但要注意:尽量只参加品牌官方提供的空瓶回收服务,避免正品空瓶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灌装造假。即便不想参与空瓶回收,出于同样的考量,丢弃大牌护肤品包装时最好将组件拆散或将玻璃瓶砸碎后再丢弃。

如果你对品牌提供的积分不感兴趣,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回收平台,例如 泰瑞环保 与许多美妆品牌有合作,除了上面提过的欧舒丹、科颜氏,还有丝芙兰、欧莱雅(包括欧莱雅沙龙专属染膏)、碧欧泉、修丽可、羽西等等,甚至连高露洁的牙膏皮、牙线盒、牙刷、漱口水瓶都可以回收。

详细回收流程参考:泰瑞环保收集、存放及寄送指南

一部分参与回收的品牌项目
? 保健品、食品品牌
空瓶回收不仅是美妆护肤品的专属,一些保健品和食品品牌也推出了同样的计划,例如雀巢的咖啡胶囊回收项目;另外还有一些有地域限制的回收计划,例如三顿半的返航计划、GNC 在香港地区的门店提供空瓶换购,Milkshop 迷客夏奶茶店在台湾地区的门店提供 回收奶茶空杯 的活动,大家也可以留意身边店铺提供的地域性回收活动。

​? 正确丢弃垃圾
经过上面的层层筛选,可能还是有一些垃圾只能丢进垃圾桶,虽然从去年开始全国都在推广垃圾分类,但各地的分类标准不同,在实际丢垃圾的过程中也会对一些品类产生困惑。但我们丢垃圾的目标并不只是通过居委会阿姨的审核,让垃圾真正去到该去的地方也是重要的事。

? 电池和移动电源
含有汞、镍、镉等有毒有害元素的物品都是有害垃圾,需要注意的是 5 号、7 号电池由于已经不再含汞而属于干垃圾,不过在上海的投放指引里未明确它的分类归属。另外,有些品牌也在为回收电池出力,为鼓励大家正确回收废旧电池,组织运营活动,比如 ebeecake 推出的 用废旧电池抵扣现金买蛋糕 的活动。

至于另一个逐渐得到关心的品类——移动电源,更不能随手丢弃。报废的移动电源一般存在电路老化、电池鼓包等问题,随意投进垃圾桶中可能由于夏日高温、电芯老化等引起爆燃,存在一定危险,因此在处理旧充电宝前,最好将电量放尽,用绝缘胶封住接口。

爱回收平台可以 回收充电宝,可得到两元回收金,由于企业也是亏本回收,就不要计较回收价格过于低廉了,总比直接得到垃圾桶能得到更妥善的处理。

? 药品
过期药品如果随意丢弃,也容易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重复销售,或导致儿童和动物误食引起中毒等恶性后果。由于丢弃的药物会污染水源,因此最好也不要丢到马桶或洗碗、洗脸的水槽,比较适当的做法是毁形后密封好,再丢弃(最后焚毁处理)。

如果你所居住的社区或附近的药店有药品回收箱自然是理想情况,但我在现实中鲜少看到此类设置,常用的药品有以下三种形态,根据北京市药监局的建议,可以这样分别处理:

口服片剂、胶囊、颗粒剂、滴丸剂等过期药,不要整瓶或整盒扔掉,应该将剩余药丸从铝箔、药袋等包装取出,全部药丸集中在密封袋里捣碎,然后混着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眼药水、口服液、注射液等液体药物、眼药膏等膏状药物,挤出来收集在拉链袋内,再加入茶水、咖啡液等中和,衬垫废纸巾,封好后丢弃。
喷雾剂药品在户外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避免接触明火,将气体(从喷嘴中)彻底排空丢掉。为防止药瓶重新流通,可以用记号笔涂抹条码,但为了防止压缩气体引起爆炸,不要试图毁坏外包装。(杀虫剂、化妆品等压缩气体瓶罐都可能有爆炸风险,可参考此处的处理)
? 易碎物品
玻璃制品

按照玻璃的回收工艺,大部分玻璃是可以再利用的,在各地的分类标准中也都属于可回收垃圾。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垃圾清洁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破碎的玻璃制品建议用废旧报纸或者纸盒进行包裹、用胶带捆扎后再用签字笔标注内有利器后丢弃。另外,上文提到的小黄狗提供对玻璃制品的公益回收。

​灯泡灯管

废弃的灯管灯泡属于有害垃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危害,在已经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可以丢到有害垃圾桶。如果废弃灯泡灯管还是整体完整的情况下,注意小心放置,避免破碎引起后续污染问题,已经破碎的灯管灯泡,可以用新换灯泡的包装包裹住,再投放丢弃,避免二次污染和伤害。

? 化妆品
化妆品品类很多,基本原则是把包装和内容拆开处理。特殊包装的化妆品比如压力喷雾类,可以参考喷雾剂药品的处理方式,不要自行拆解包装。

护肤品、彩妆产品

化妆品的内容物属于化学物质,尽量不要直接倒进马桶,比较恰当的做法是把化妆品内容物倒入生活垃圾中,包装再单独另作处理。

普通包装比如塑料瓶、塑胶管、陶瓷玻璃瓶,为了防止流入假货市场可以打碎后丢弃。不过前面也提到了,目前很多品牌也提供空瓶回收服务,可以优先考虑;至于压缩气体瓶则千万不要试图割破,参照药品的处理方式,在空旷处排空瓶内气体、涂抹条码后再丢弃即可。

染发剂

毫不意外,染发剂也属于有害垃圾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 1 剂和 2 剂(着色剂和显色剂)的染发剂,混合后应在几小时内用完,否则不仅失去染发效果,混合后还会在密闭容器内产生气体压力、有可能导致容器爆炸。基于同样的原因,丢弃染发剂前应将残留的染发剂倒入下水道中,尽量冲洗瓶子内壁,再将瓶子敞口丢入有害垃圾桶中。

喷雾型和软管型的产品则可以保存后使用,在包装上标明的使用期限内用完,用完后也应丢入有害垃圾桶中。

? 腐蚀性液体
家庭日常可以接触到的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主要是清洁类产品,以酸性为主,洁厕灵或者下水道疏通剂等。本着产品的功能初心,能用在下水道或者马桶里的产品,基本都可以通过马桶冲掉,被清空的空瓶,要丢入有害垃圾桶中(但其实这类产品完全可以用小苏打、白醋等更温和的产品替代)。

? 源头减量
处理完上一批垃圾,难免又要进入下一个生活循环。兴致勃勃地采购时别忘了从源头减量,所谓的「环保产品」也未必更环保,毕竟从源头减量才是减少产生垃圾的根本方式。

你可以考虑使用更省体积也更实惠的日化产品补充装,以及选购比礼盒装、限定款、精装豪华版能节省更多纸张、塑料和胶水的普通装产品;另外,超浓缩洗碗液、可多用的清洁剂(同时可用于碗碟和蔬果)也能在运输途中和家中节省更多空间。

除了买简单包装的商品,只要选择电商平台快递运输的方式,多一层包装就变得必不可少,所以去实体店内逛逛,选择包装简化的产品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小结
最后再强调一下,并不是捐赠 / 回收的物品就能得到 100% 充分利用,例如大量购买快消品牌造成的污染并不是回收几件旧衣能够解决的,「可以捐赠」并不是我们心安理得地超量消费的借口。

在消费前慎重思考,在消费中仔细挑选,在消费后小心使用,在分手后认真丢弃,我们的地球才有可能变得更好。

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