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说秦国

看了几眼《大秦赋》,想说说秦国。

01 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首先说最重要的问题: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大秦赋》里的秦国,似乎仁义正派、广受爱戴。这真的是胡扯。在真实历史里,秦就是“暴秦”,比其他六国都要残暴。

战国时代的人,一说秦国就是“虎狼之国”,特别凶残。其他国家也打仗,也杀人,但很少像秦国这么过分。“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计功赏至万数”。完全是灭绝式的新式打法,其他国家看了都触目惊心,觉得这就是虎狼啊。

而且秦国对内也很残暴,这一点在当时也是共识。其他六个国家可能也不咋地,但没有一个像秦这么恐怖的。荀子就说了,“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史记》里的说法则是:秦国“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能胜。”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看法,而是普遍的共识。一个持反对意见的也找不到。我不知道导演怎么找到的,更也不知道导演怎么会异想天开,觉得楚国人想投奔秦国的。

1

史上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楚虽三户,投秦必楚”的?

事实上,《战国策》留下了相反的记载:在被征服的上党地区,人们都不愿意当秦民,而愿意当赵民。

02 秦国为什么能战胜六国?

秦国为什么能战胜六国?

这跟民心向背没有任何关系,那就是赤裸裸的军事征服。你翻遍史书,也找不到六国人“壶浆箪食,以迎秦师”的情节。

秦国能获胜,就是因为军事力量强大,能够摧毁其他六国的战争机器。那秦国军事为什么如此强大?

这也并不是因为它的军事技巧如何高明,而是因为它组织能力超级强大。

秦国的权力机构能渗透到社会最基层,把全国老百姓都被死死地控制起来。翻翻考古学家挖出来的秦简就知道,秦国管的真是太多太细了。黄仁宇一直在吵吵中国没有数字化管理,其实秦国就是数字化管理。就连犯人都要规定出来26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口粮都有极其细微的差别。

这就是秦国厉害的地方:对臣民进行细密的管控,从而最大程度地动员人力、物力。它对民间的汲取程度是最高的,所以才能组织这么庞大的军队,进行如此远程的作战。

荀子总结得非常到位:生民也陿阸,使民也酷烈。这就是它的成功之道。

《大秦赋》里有一段情节倒是对的,那就是秦国粮仓里的粮食多得快装不下了。秦国确实有很多粮仓,小的装一万石,大的装十万石,到处都是。

这些粮食哪儿来的?

当然是从老百姓那儿弄来的。

2

秦国搞粮食的手段很多,收税当然是一方面,但还不光是收税。它有非常厉害的一招,那就是粮食管控。

在秦国,私人是不许买卖粮食的,“商无得籴,农无得粜”。那老百姓手里的余粮怎么办?只能卖给国家。自己拿到市场上卖是犯法的,马上就可以抓你。国家收购价由官方制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以在秦国,民间是没有粮食的。所有的剩余粮食全在国家仓库里。谁不听话,国家就可以切断你的粮草,饿死你。秦国对臣民能有超强的管控力,基础就在粮食管控。

秦国为什么特别强调重农抑商?因为商人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交易意味着大家能够选择。商业繁荣之地,自由程度往往也比较高。秦国就要消灭这种自由。

你们只能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

说到这儿,还要说说秦国的严刑峻法。秦国为什么要严刑峻法?当然是为了让大家老老实实,但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产生大量的囚犯。

这些囚犯就是国家的免费奴工,可以任意使用,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基本口粮就可以。累死就累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为什么要“连坐”?因为有利益啊。一个人犯罪,一大群人就马上变成了免费劳动力。所以秦律的严苛是出了名的,“刑人如不胜”,恨不得把满大街的人都法办了。从挖出来的秦简看,其中大量篇幅都跟管理囚犯有关。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的奴工规模是何等庞大。

为什么秦国能获胜?这就是答案。在战国七雄里,秦国对臣民的控制最严密,制定的法律最严苛,对资源的汲取程度也最高。

03 秦国是不是结束了战乱?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战国时期,各国不断打仗,人民生活非常痛苦。秦国统一天下,结束战乱,让大家过上了和平的生活。所以,秦国不管怎么残酷,至少给人们带来了和平。

可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

首先一点,到了战国以后,战争为什么变得如此残酷,动不动几万、几十万的杀人?

这当然跟人口增长、武器进步有关,但还有一个直接原因,那就是秦国的崛起。

在秦国崛起之前,战争规模还不算特别大。整个战国前期,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就是齐国、魏国的马陵之战,也就是孙膑射死庞涓那次。当时双方倾国而出,也不过十万人。这已经是当时的极限。

可是到了战国中期,随着秦国的崛起,情况发生了变化。秦国挑起了军事竞赛,所有的国家不得不拼命跟进。发展到了后期,情况已经完全失控,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死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长平之战那样的骇人屠杀。

3

从《史记六国年表》的记载看,其他六国加在一起,发动了36场战役,而秦国一个国家就发动了93次战役。光是根据有数字记录的战役看,秦国就斩首了差不多180万人。

这个数字不一定完全可靠,但是大趋势是明显的:

谁制造了最多的战乱?秦国。

谁带来了最多的死亡?秦国。

谁给六国人民制造了最多的痛苦?秦国。

如果没有秦国,战争也不会走到这么惨烈的一步。这个时候,你说大家拥护秦国,是因为秦国结束战乱?

它本身就是最大的战乱源啊。

当然,我们可以辩解说:不管以前怎么打,统一以后就好了嘛,我们就不要翻老账了。

可问题是情况变好了么?

按照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的说法,战国中期人口达到巅峰,接近4500万,经过秦国的一系列战争,到了六国被灭的时候,人口差不多是4000万。几百万人口被秦干掉了。

而且秦朝建立以后,人口继续下降。为什么?因为秦始皇把老百姓用得太狠了。

但这还算,很快就发生了更恐怖的大灾难。

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221年。12年后秦朝崩溃,社会解体,这个过程中葛剑雄说,按照“相当保守的估计”,人口减少了至少50%,变成了1500-1800万左右。(关于葛剑雄给出的人口数字还有争议,但是秦汉之际人口减少一半基本是共识)

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秦国简直就是《启示录》里的死亡骑士。它不光把战争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杀了几百万人。而且它还导致了大动乱。4000万人看到了秦始皇称帝,而只有1800万人撑过了秦朝的灭亡。

一大半人都死了啊。

这叫哪门子的结束战乱?

对于当时人来说,秦本身就是战乱,就是灾难。

04 秦国为什么失败?

为什么战国时期,大家打来打去也没死那么多人,秦朝灭亡一下,人就死了一半?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国推行的政策。

六国有自己的社会组织,有自己的地方精英。可是秦始皇把这些社会组织全给铲平了。他前后搞过几次大迁徙,涉及到人口超过一百万,六国精英几乎是被连根拔。

比如说卓氏,也就是卓文君的祖先,他本来是赵国的富商,靠炼铁发了大财,结果秦始皇灭掉赵国以后,就把他全家迁到四川。卓氏财产荡尽,夫妻俩推着独轮车到了四川。这是大迁徙的一个缩影。

精英们不是被杀掉,就是被迁徙,或者就是流落民间,成了不满分子。社会组织就这样被瓦解掉了。六国原来就像六座堡垒工事,秦始皇把它们碾成了一盘散沙。结果动乱一来,这些散沙毫无自组织能力,陷入彻底的无政府状态。

社会精英是非常重要的。灾难降临的时候,他们就像是一个个核心,大家围绕他们能够迅速形成结晶体,进行自我保护。把这个阶层抽掉,形势就完全不可控了。社会就成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原始丛林。

两个国家之间打仗,再死人也是有数的,可是社会组织一旦崩溃掉,那死人就是无数的。所以,秦朝灭亡后,短短几年混乱,死掉的人就超过战国七雄两百多年战死的全部人数。

那么这里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秦朝为什么会灭亡?

历史学家赵鼎新有过一段总结:

秦国有强大的组织能力,而且它在战争中发展出一套严酷的统治手段。秦朝对这些东西过于自信,而其他社会力量对它也没有制衡能力,所以它不知道自己力量的极限,很自信地走向了悲剧。

秦国是一台战争机器,整个就是为打仗设计出来的,运转了一两百年了。那么现在仗打完了,这台机器怎么办?它松弛不下来。就算和平时期,它也必须把日子过的像打仗一样。原来六国是敌人,现在没有六国了,所有臣民就都是潜在的敌人。

而且秦国这台机器缺乏负反馈。机器运转的时候,某个参数超标了,就得有一种力量把它调低,这叫负反馈。秦国没有负反馈机制,因为所有异己力量都被它铲平了。没有制衡,秦始皇也无从知道这台机器的真实运转状况。机器出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力量自动把机器往回调一调。

灭掉六国之后,秦这台机器需要转型,需要调试。可是秦始皇没有这么做,他接着让机器高速运转。原来机器运转到多少转,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大致不会爆掉。可现在机器变大了,这个时候它应该运行在什么转速?没人知道。

秦始皇对自己非常自信,大模大样地把机器拧在每分钟1200转上。在秦朝的环境里,1200转就是1200转,除了皇帝谁也没权利把它降下来,就算机器摩出火花了,就算有焦糊的味道了,也没人敢往下降转速。机器自己也不敢偷懒,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完成1200转的任务。

最后,机器就爆掉了。

原来六国的人对秦朝是什么态度呢?

就是赤裸裸的仇恨。

秦朝崩溃的时候,六国几乎是狂欢式样的报复,见不到一丝一毫的惋惜。从来没有人把秦国当成自己的解放者。从头到尾,大家都把它当成一只虎狼。现在谢天谢地,这个虎狼死了。

备受爱戴的秦国只存在于电视剧里。

05 法家又是什么?

说到这里,顺便说说法家。大家都知道秦国搞得是法家那一套,那么到底什么是法家?

首先,法家虽然带个法字,但是跟我们现在说的法治没有什么关系。

法治是说整个社会遵循一套规则,这个规则赋予每个人准确的权利和义务。而在法家的理念里,你是没有什么权利的。我就是单纯地收拾你,不过收拾的时候有套固定的方法。

这就像一个流氓,每天早上都堵在你家门口,打你六个嘴巴。周一到周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而且每天就是六个,不是五个,也不是七个,就是准确无误的六个。

你会不会感慨说:这个流氓真是有法治精神!

在诸子百家里,法家非常独特。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墨家也好,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多少还有点吸引力。可是法家的理想社会,现代人听了只有恐惧。

在这个社会里,人们之间不应该有情义,因为有了情义,人们就不会互相检举、互相告密了。这样国家没就没法治理。

在这个社会里,人们不应该有娱乐,甚至不应该有多余的粮食,因为“民富而不用”、“民有余粮,则薄岁于燕”,有了余粮就会偷懒,就应该让他们刚刚够吃。

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甚至也不应该有道德,因为有了自己的道德判断,就会妨碍他们的服从。按照韩非子的说法,人就应该贪财怕死,趋利避害,这样的人才好管理。

人就应该像机器人一样地活着:没有财富,没有知识,没有亲情,没有道德,只有恐惧。他们活在世界上只应该知道两件事:种地和打仗。

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个上帝,那就是王。

我不知道有谁会希望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

法家当然也有它的优点,但这些优点也掩盖不了它的恐怖。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它是最黑暗最极端的一朵恶之花。

06 刺秦怎么就成了颂秦?

关于秦,有两个最重要的事实。

第一,它是一个残暴的国家。

第二,它也确实为后来的大一统开辟了道路。

大一统的帝国好不好?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你可以认为好,也可以认为不好,都没有问题。如果认为好,那么秦当然就有它的历史贡献。但是你不能用这种贡献来抹杀它的残暴,否认它给当时人民带来的可怕灾难。

拉长时间段看,一个残暴的事物也可以产生正面影响。如果你是历史学家,分析这种影响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谁有权利美化这种残暴?

谁有权利无视那些死亡?

在漫长的历史中,“暴秦”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它象征着对生命的屠戮,对个体的压制,对自由的摧残,而“刺秦”则象征着个体对暴虐的反抗。

导演把这个文化符号颠倒过来,“刺秦”变成了“颂秦”,就是在拿普通人的道德观在开玩笑。

4

如果说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牺牲千百万人的生命也是值得的,可谁能看透几百年后的变化?秦始皇自己都看不透啊,他自己千秋王朝的目标就落空了啊。

只有那些死尸是真实的,只有那些鲜血是真实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没有人颂秦。只是他们没有料到:两千多年后,会有一些导演替他们颂秦,替他们安排从楚国逃到秦国的路线。

来源:财新网

哈登,职业体育史上最大球霸?

前天晚上睡觉之前,我当初在《体坛周报》的前同事段旭老师发来条微信,一言未发,嘎嘎乐半天,说您瞅瞅这个,ESPN刚上了一篇长文,好家伙!太猛了!

我打开链接一看,哎哟妈呀,可不么!这是ESPN的记者蒂姆麦克马洪写的一篇哈登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哈登,但没采访哈登,采访的都是前火箭的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用他们之口来讲述哈登在火箭的这8年。我最近特别爱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正看《延安颂》呢。我看麦克马洪这文章,就跟看检举揭发大会揭发批斗张国焘似的,这篇文章可以叫前火箭工作者揭发批斗大胡子。

昨天一天时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知道各位朋友看没看啊。没看的话,我把他这长文的内容给大伙儿简单叙述一下,里面的细节内容太多了。

image

这篇文章一开始,麦克马洪就定了个性,给火箭的哈登时代戴了个帽子。麦克马洪写道:8年以来,火箭队历经两位老板,四位主教练,定下的球队文化其实就三个字:Whatever James Wants——就是说,哈登要什么给什么。然后咱们一个一个讲故事。

1. 赛季期间,除非是背靠背比赛的第一场过后,会连夜飞走赶到下一个比赛地,否则在哈登喜欢的那些城市,比如洛杉矶、菲尼克斯等等,火箭队都要在当地过夜,第二天再走,就是为了方便哈登出去玩。

2. 如果赛季期间有两三天休息,期间没有比赛,哈登就会要求休息一天,坐着私人飞机,就上拉斯维加斯或者其他地方玩去了(哈登昨天回应了,说上拉斯维加斯是为了特训……)。每年全明星周末完了以后,回来第一次训练,哈登是永远不参加,因为他还没回来。

3. 赛季期间,火箭的旅行和训练日程表,教练组定完了以后,得给哈登看,由哈登最后定。一切以哈登的时间为准。

image

4. 教练组和运动员最终的名单,也得哈登定。包括麦克海尔和霍华德,都是哈登说必须让他们走人,所以只能送走。哈登在俱乐部里从来没有听到过“不”字。一位前火箭助理教练说:“整个俱乐部都有共识,大家都明白。我们都知道谁是老板。无论运动员,教练员,经理,还是出钱的老板,在来到休斯敦的时候,就都知道谁是老板。你接受你就来,你不接受你就别来。”他还说:“我不是批评哈登,我是批评这个球会。这不是他的错,他只是做了他们允许他做的。”

5. 因为缺乏纪律性和专注度,让哈登和保罗,威斯布鲁克之间的关系都迅速破裂了。保罗最生气的,是球如果不在哈登手里,他就不参与进攻了。有时候保罗拿球,哈登都不过半场。本来哈登和保罗合作的不错,但保罗一说他,哈登迅速烦了,不愿意继续跟保罗一起打球了。

6. 哈登说,如果火箭没法换来威少,他就要求交易。迫使火箭最后用很大代价得到了威少。

image

7. 但是威少来了之后经常表达,我没法打我自己风格的比赛。德安东尼做了很多沟通,让大家多转移球,收效甚微。火箭最后只能换走卡佩拉,打极端小球,给威少创造更多空间。做完交易之后,威少两个月32分8篮板7助攻,终于好受点儿了,但没有任何内线的火箭也因此失去了季后赛的竞争力。

8. 球队所有的日程都是哈登定,但定完以后,没有任何事能准时开始。飞机的时间,大巴的时间,都要等哈登,就像一个AAU球队一样(美国少年业余球队)。

9. 复赛期间有一次,在奥兰多园区里面,火箭队要一块儿看比赛录像。但哈登去做每日新冠检测了,做完了还要等结果,大伙儿只能等着他。威少等急了,就大喊:“我们开始吧!”教练组没反应,威少又大喊:“没他咱们就不能开始吗?”德安东尼只能安抚威少,说还是得等哈登,威少急眼了。

10.训练营开始之前,NBA下发了一系列疫情下的生活规范。但哈登不管那套,去给歌手Lil Baby庆祝生日去了。送了人家Prada的包,还送了一块儿理查德米勒的表,价值六位数。哈登去了夜店,也不戴口罩,回来得隔离一周,无法及时参加训练营。

image

恐怖吧?文章最后又援引一位火箭队前助理教练的话:你不能批评你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每晚都给他糖吃,突然有一天不给了,他就得发脾气。这个习惯都是你球队造成的。

我不知道啊,是不是有哈登球迷质疑文章的真实性。但ESPN这种级别的媒体,美国的传统媒体,职业操守还是很严格的。而且,他们不像咱们国内的环境,那么在乎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他们还是比较敢写。反正这篇文章一发,哈登的球霸形象确实是跃然纸上。我一看啊,我干这行20年,所见所闻,就我知道的职业体育史上,好像还没听说过有谁在一支球队里有这么大权利。乔丹科比詹姆斯,也没这么夸张,主教练也不归你定,球队里的时间和纪律你也得遵守;魔术师约翰逊赶走过一位主教练,也没听说他能定球队的二当家,那儿还有“天勾”贾巴尔和詹姆斯·沃西呢。这篇文章,等于是回溯了哈登在火箭统治的回路——火箭给了哈登想要的一切,最后哈登却说照这么弄,我在这儿拿不了冠军,我要走人,指名道姓说要去篮网,后来又加了费城等等。麦克马洪写道:“这是8年以来火箭第一次拒绝他。”这回不能你想上哪儿上哪儿了。哈登还挺诧异:哟,这回怎么不听我的了?

image

您听听,这是不是一反面典型?

我给您一讲这些故事,估计很多朋友听完,可能也觉得哈登太过分了。其实说实话,为什么在这个时间会出现这么一篇文章,为什么您觉得他过分,核心还是他没赢。我表达过很多次了,竞技体育,成王败寇,最后就是成绩说话。哈登要是拿了冠军,就算换教练换队友了,大家又是另外一种观点。要说球霸这种做派,我还真没听说过其他人有这么大权利。但要说过分的事儿,比如训练营开始前上夜店,那肯定有比哈登过分的。

乔丹在1993年东部决赛大战纽约尼克斯期间去大西洋城赌钱,玩到半夜,被人发现和报道,一时成为轩然大波。那可是东决期间,而且公牛上来0比2落后,你作为球队领袖,干嘛呢?最后怎么样——乔老爷赢了,逆转纽约,总决赛力斩太阳,达成三连冠,风向立刻变了。好像出去赌钱,也成为人物魅力了。打得太阳和巴克利没有还手之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您可以想想,如果乔丹输了的话,媒体和公众怎么说。竞技体育的评论导向,都是根据结果倒推逻辑,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哈登没赢。

image

再退一步说,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哈登有多厉害。哈登不厉害吗?你不能因为他每年最后两场掉链子,就说他不厉害。在这些故事里,哈登好像一天到晚没正事儿,但显然不是。在火箭这8年,哈登从一个最佳第六人,变成联盟MVP,当今天下进攻头牌,能力和信心的进步有目共睹。火箭给了哈登机会和舞台,哈登光芒四射。他的上肢力量,造犯规技术,迫使联盟因为他修改规则。他突破到中近距离的抛投,过去几年练出来的后撤步投篮,成为了NBA历史上能上谱的神兵利器,这些技术都是一步步练出来的。他出去玩,回来就砍五六十分,火箭也就忍了。所以再说一遍,咱们听完这些故事,别忘了竞技体育的核心,都是实力说了算,唯结果论。哈登真有实力,所以火箭才能对他这么无所不容。但是哈登也确实没赢,所以才有这么一篇文章,秋后算账。咱们得把这逻辑说清楚。

当然,讲完哈登的故事,多说两句,还是挺感慨。

image

感慨的是,第一,这个时代是巨星的时代。以前球星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那时候,如果有个球星要说想被交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哈登在火箭拥有的这些权利,可以说是巨星时代的最集中展现,也是篮球这项运动的特征。毕竟场上只有五个人,一人就可以包打天下。在足球、橄榄球、棒球这些多人集体项目里,无论如何不会出现还是一个人统治一切的场面,也不会有那么大能量。其他集体项目,都不太可能。所以要论一个人在球队里的权利,哈登在火箭应该是史上第一。没有了,没有之一了。

第二,我还想起来那样一句网络名言: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我这个年龄,多少还是信奉传统。我仍然觉得,老板,经理,教练员——一个团队里的每个阶层和人员,都应有自己的尊严。菲尔·杰克逊敢挑战乔丹,也敢挑战科比,卢指导也敢挑战詹姆斯。教练员和管理层对运动员应该传达一种态度。

image

麦克马洪文中的那位助理教练举例说,这就好像家长管孩子。其实这和家长管孩子还是不一样。家长管孩子是从小就管,建立孩子的习惯,毕竟有血脉之亲。管理层、教练组和运动员更接近合作,运动员都是成年人。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早就建立了。但一支球队里的规矩,一个企业里的规矩,该有还是要有。

当然了,咱们一说一乐,品评时事,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咱们终究是局外人,不承担关系厉害。一旦和自己有利害关系,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比如我们公司来了一个业务尖子,有了他,保证一年几千万利润,同行业里面肯定排前四。这人性格特差,要求特多。你说我怎么对他?那我肯定是:只要您不让我走人,您怎么都行啊。

所以各位真不用担心,这篇文章出来,会不会影响其他球队对哈登的态度。哈登的能力就在这儿,别看这两天胖了点儿,练几天就能减下去。想要哈登的球队,在NBA那个圈子里,早就知道哈登是怎样的角色。人家想要哈登,还是会千方百计拿各种筹码去换。

最后,我来设计一句其他球队总经理的台词:

你们舔够了,请给我一个舔的机会。

来源:杨毅侃球 微信号:yangyitalk

姜文民国三部曲背后的神秘配乐史

文 / 摇滚死兔子

姜文耗时 8 年的民国三部曲终于完结,然而《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却都没有官方发行的电影原声带(OST),这为姜文电影的配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如果仔细观察电影的片尾参演字幕,我们甚至还会发现,姜文这次《邪不压正》并不会像其他商业电影一样在片尾采用音乐作品为单位的介绍,而是采用区分乐器和场景为单元,令人眼前一亮,在电影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做法。

《让子弹飞》中的参演字幕也可以看到亚洲爱乐乐团的成员名单
当然这种做法对于姜文来说并不罕见,比如在电影《让子弹飞》的片尾参演人员的字幕中,我们可以看到配乐的团队,更甚的是,我们竟然可以看到在鹅城门口欢迎马邦德一行人进城那一幕进行表演的鼓女们的演员名单。偷偷说一句,其实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北野武喜爱在自己的电影中展现的民乐桥段,比如《座头市》中的日式乡村踢踏舞。

《让子弹飞》中的舞女演员名单
姜文这次在《邪不压正》中用到的配乐,是邀请了中国爱乐乐团参与的录制,参演字幕中,每个参与了配乐录制的乐手名字都和自己的乐器出现在了上面。中国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余隆和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夏小汤也在其中,他们是导演姜文多年的好友。

在编剧团队的考虑上,每一部电影作品,姜文都会选择一些新人编剧合作。而音乐人和作曲家合作则是更多的尝试新的资深老手,比如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原声音乐,他邀请了久石让。

不过最刺激的是,姜文导演要求久石让创作超越莫扎特《安魂曲》水准的配乐,起初连久石让本人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但最终,久石让还是在姜文的笑嘻嘻的请求下做出了像《太阳照常升起》这样的经典配乐。

姜文中意久石让创作的配乐《太阳照常升起》,达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以至于用了这首歌来搭配两部电影作品,在两部电影中重复使用主旋律《太阳照常升起》。

对于其他导演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后续的《让子弹飞》中,这首配乐依旧占有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而且一用就是两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姜文认为在这两部电影中都承载了某种联系。

姜文在《一步之遥》上映后与焦雄屏的对谈中就透露过他对电影的大量思考,看过《邪不压正》之后回头再看他的主张,我们会发现姜文对电影的态度和讲究一直没有变。

配乐与场景的真实感

姜文在访谈中强调了真实感的概念,布景不一定非得是真的,但只要有真实感,就可以帮助观众产生浸入式的体验。

比如在十三邀的访谈中,姜文坦言《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实很多场户外戏是在冬天拍的,但人物额头豆大的汗珠却给了观众一种身处炎热夏天的真实感,从而忽略远处冬天枯萎的树枝。

配乐的意义很多时候也在于帮助电影营造真实感。但这种真实感来自音乐对情绪的调动,配乐的真实感是很好听的一种说法了,其实很多时候一支配乐用在哪部作品里都有各自的适应性和欺骗性。

By the Sleeping Lagoon

比如《邪不压正》中《 在宁静的湖泊(By the Sleepy Lagoon) 》这首颇具「东方叙事」的西方弦乐在全片中多次出现。

更重要的是,王菲的那首古典乐配器的《偶遇》主旋律部分也正是来自于这首华尔兹,这就是为什么姜文说只有王菲才能驾驭这首歌——毕竟《在宁静的湖泊》这首歌本来没有歌词就已经很美了。

原曲的主旋律是由提琴唱出,虽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但除了王菲的独特嗓音,恐怕无人可以再驾驭这种叠加于词曲之上的情感了。

大多数人知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句话还是因为看了《一代宗师》
李天然在屋顶上骑着自行车跳跃转向;点燃了鸦片仓库,然后回到巧红身边。在《邪不压正》中《在宁静的湖泊》这支配乐是属于屋顶的,也属于李天然的理想世界和爱情世界。

在「天上」有巧红也有自由快乐。屋顶的形象和婉转的乐曲作为理想和梦想的承载,也给予了观众更加深刻的印象。

London Suite and More

《在宁静的湖泊》其实是是英国作曲家 Eric Coates 在 1930 年创作的一首轻音乐作品。当年据说此曲是为他的一位亲密女友而写。

但经过重新编排和剪辑,还会有谁能想到,这首来自西方的音乐,最终却成为了东方电影的配乐和宣传曲呢?姜文对于影片配乐的把控力,实在是可怕。

前一部电影《一步之遥》中也有姜文把控音乐的实力案例。电影一开场百老汇般的莺歌燕舞,配乐选择了 Louis Prima 于 1935 年创作的《 Sing Sing Sing 》。

Sing, Sing, Sing-Benny Goodman

这首歌本身是在二战期间大乐队时代最受欢迎的一支摇摆爵士。但片中选用的并不是 Louis Prima 本人演奏的黑胶版本,而是 Benny Goodman 穷极奢华的近代演奏版本。

Benny Goodman 的版本其实也有多个,但电影中使用的是录音最清晰也是最恢弘的一个版本,辅以大型的舞美和巨大的舞台效果,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催眠」下,随着影片进入了民国最奢华也最空虚的时代,这种真实感带入的无缝体验可以说在音乐和画面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大乐队时代特指流行于美国 30 年代初到 50 年代末的摇摆年代(Swing Era),当时所演奏的爵士乐即兴成分很少,乐团还有使用小提琴的弦乐部,不过 1935 年之后摇摆乐盛行时,弦乐部分被拿掉。

在《Sing, Sing, Sing》中就是小号取代了弦乐,成为了主旋律乐器。选用这首歌的这个版本搭配电影的画面,说明姜文的配乐团队中有对爵士乐摇摆年代十分熟悉的人物存在。

更加巧妙的运用是在《让子弹飞》中,剿匪前四位主角登上演讲台时,使用了波基上校进行曲的口哨版。波基上校进行曲又称作布基上校进行曲是英国作曲家奥尔福德作于 1914 年。

Colonel Bogey March (布基上校进行曲)

奥尔福德擅长写作进行曲,他一生作有大量进行曲,但唯有本曲最为流行,曾被获 1957 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桂河大桥》用为插曲,因而广为流传,故又名《桂河进行曲》。

进行曲主要是为了满足军队中统一行进步伐一致的要求,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具有强烈的行进感和一致性,在《让子弹飞》演讲前的出场时,各怀鬼胎的恶霸、土匪和老骗子,踏着一致的步伐,在诙谐的口哨中行进,这场景本就是一出活喜剧。

热衷于古典乐的姜文导演

《乡村骑士 – 间奏曲》,有着淡淡的哀愁和逐渐远去的惆怅,漂泊的旋律自然而然的带来了一种对未来的焦虑。

《邪不压正》中的人物也正是在这部曲子中在我们脑海中逐渐远去。据说《让光灿烂的日子》的剧本就是姜文在这首歌中完成构思的。

Cavalleria rusticana – Intermezzo (乡村骑士 – 间奏曲)

《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和小六子对话时在唱机中播放的那首歌,是莫扎特的 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板),单簧管曾被形容拥有「可以再现彩虹」的音色,在这首协奏曲中。优美的旋律,明亮的调子,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 II. Adagio (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 622 – 第二乐章 柔板)

在这个简短的对话场景中,没有恶霸黄四郎,也没有老骗子汤师爷,只有一对父子规划着随时度可能破灭的未来。

可万万没想到这段舒缓的协奏曲竟然还被用在《邪不压正》上,桥段却换成了一次密谈,但同样和这支协奏曲一样不可预测的,是人物的命运。

惊喜就是姜文导演把最爱的配乐在两部电影里用了又用
关于莫扎特的 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板),罗宾斯·兰登曾写道:「莫扎特的作品中没有哪一部比这部作品带有更多最终的、静静的认命色彩。」但这种宿命感,却萦绕在片中每一个人物的身上。

配乐的一致性

例如 Edvard Grieg 《Solveig’s Song》这主旋律,就贯穿了《一步之遥》整部电影。

Solveig’S Song (索尔维格之歌)-Stefan Soltesz

从片头单簧管版的《Solveig’s Song》吹唱缓缓进入一直到黑屏时马走日的自白,一气呵成;到了中段,《Solveig’s Song》在马走日的自白中再次响起,这次他成了杀人犯,被他刚救下的项飞田追捕。

临近结尾《Solveig’s Song》第三次响起,马走日走上风车,自白了他的一生,被乱枪打死;片尾参演字幕出现《Solveig’s Song》最后一次再现,直到出现导演姜文的字幕,配乐缓缓结束。

《邪不压正》中彭于晏穿着一件薄衫光着屁股在四合院儿的屋顶裸奔的时候,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演唱的《L’Elisir d’Amore: Una Furtiva Lagrima(偷洒一滴泪)》出现,这首歌是意大利歌剧《爱的甘醇》(L’elisir d’amore)选段,是一支著名的歌剧咏叹调。

L’elisir D’amore – “Una Furtiva Lagrima” (爱情灵药 – “”偷偷流泪””)

这支咏叹调本身是一首少年恋上少女,讲述为了追求爱情宁愿付出生命饮下危险「灵药」,《偷洒一滴泪》以配乐形式出现的桥段都是在属于李天然理想世界的「天上」,在这首歌的陪衬下李天然穿着凤仪的薄衫跳上屋顶,光着屁股奔向巧红的天台,也充满了恋爱中少年的奋不顾身和勇敢。

偷洒一滴泪的直译是「不露声色」,却和彭于晏光着臀裸奔时张扬的画面形成了有趣的碰撞。这种碰撞巧妙地附和了咏叹调歌词中蕴含的年轻气盛,也藏住了李天然穿梭于天台奔向心爱恋人时内心的雀跃,还隐藏了姜文夸彭于晏的臀型好看一定要用在电影中的承诺。

Loch Lomond (Arr. J. Quick for Choir)

苏格兰民谣《loch lomond》的主旋律在《一步之遥》中代表武六这个人物对于马走日的情感线。

马走日将项飞田营救送到警局之后,武六与马走日有了一番对话,竖琴版的《loch lomond》缓缓进入,武六知道马走日需要帮助,马走日却因为面子和「自己配不上武六」的想法,而没有选择向武六求救;

直到片尾,马走日从风车一跃而下,Jennifer White 演唱的《LOCH LOMOND》响起,画面上是武六送别马走日的那段回忆。

Sheebeg & Sheemor

配乐中的隐喻与贴合

《邪不压正》片头李天然来到雪中北平的配乐是《Dmitri Shostakovich: Jazz Suite No.2 – Waltz No.2 (Arr. André Rieu)》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 。

肖斯塔科维奇是前苏联作曲家,《第二圆舞曲》也是他最得意的管弦乐代表作。《第二圆舞曲》创作完成于 1938 年,正值二战爆发前夕。而姜文在采访中曾经透露,《邪不压正》的历史背景正是 1937 年,这一年是北平乃至全中国开始全民抗外的年份。

日军正进入正阳门
《第二圆舞曲》本身的俄罗斯元素其实相当明显,由于兼顾了交响和舞蹈,所以在当时的前苏联,这首歌和中国春节时候放的音乐其实是类似的。

但实际上《邪不压正》电影发生地北平在当时是否真如看起来那样平静、祥和,其实就仁者见仁了,此时我们看到出门打醋的蓝先生并不是真的蓝先生,开车接儿子回家的小亨德勒大夫也不是真正的亨德勒。

Joshua Fit the Battle of Jericho

六国饭店里,老亨德勒、蓝先生、根本、朱潜龙和唐凤仪,这五个人就是在《约书亚出征杰里科之战(Joshua Fit The Battle Of Jericho )》伴奏下巧妙的完成了各自的博弈,这首摇摆乐是当时典型的靡靡之音,也是一首轻快的黑人摇摆舞曲。

约书亚出征杰里科之战配图
杰里科之役本身是基督故事中的一场战斗,据说约书亚带领以斯列人围攻迦南,第七天城墙轰然倒塌,以色列人冲进城中杀光了所有人作为献给上帝的祭品,之后将迦南付之一炬。在这里使用这首歌也有暗喻北平城看起来夜夜笙歌,实际上不日即将被轻易攻陷。

人物与台词

姜文曾说,他电影的关注点是人和台词,所以他的电影中,我们总可以看到一些给人特定印象的交谈。比如李天然在钟楼上告诉巧红白兰地是他爸爸的爷爷传下来的,那一段就像极了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和师爷被黄老爷认出委任状上的照片是假的而瞎编一堆故事的桥段。

这两个桥段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叙事方式和特点,都假装有底气,同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但其实他们都早就意识到了自己说的并不是真的,相同的还有他们言语中透露出的荒诞,照相馆的人、太爷爷的酒、曹雪芹写书,这些并不存在的东西却都从主角们的嘴中说了出来,可以说将电影荒诞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

而最重要的台词,是帮助塑造人物内心的重要工具。《邪不压正》中廖凡饰演的朱潜龙,就有大量的台词展现一个被日本人洗脑的汉奸的内心世界。在所有提及根本一郎的台词中,朱潜龙都站在根本一方,哪怕自己头上可能都绿了,他还是天真的相信日本人。

在和李天然最后一场决斗中,他的诸多台词则凸显了他的奸诈、软弱和面对危险时退缩的本能。比如空手对决几回合之后,他就抱怨「同门师兄弟,拆不了招啊。」试图逃脱对决。

在屋顶上被李天然质疑地上 5 把枪为什么还要上房找枪,他大喊了一声「我忘了!」,虽然引得满场哄笑,但其实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还侧写了朱潜龙的恐惧已经冲昏了头脑,明明想逃,却说要捡枪。

在《一步之遥》中,马走日说:「to be or not to be,这么着或者那么着。」

「to be or not to be」是一句来自《哈姆雷特》的台词,「这么着或者那么着」则是贴近马走日人物背景的土味翻译。莎士比亚一直被姜文视为欧洲现代戏剧文化的重要根源,所以在《一步之遥》中他也引用了这个哲学台词梗。

「什么是喜欢?喜欢,不就是荷尔蒙一分钟的荡漾么?」这句话是洪晃饰演的大帅大老婆说的,她蔑视爱情,崇尚功利主义,所以在她看来,嫁个有社会优势的男人,比找一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男人重要得多。

「我们两上辈子就是两颗眼珠子,一对儿,长在一个人的脸上,但是谁也没见过谁。」马走日为了拒绝完颜英对他热烈的爱意,即使在抽了大烟之后,还扯出了这种歪理出来逃避。也印证了他和武六最终也无法走到一起的未来。

「我就想帮他,就看不得他受委屈。」这是武六小姐在剧中一切活动的动机,她就是受不了马走日受委屈,她爱他,但是他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军统家庭的武六。这种「配不上」让武六更加心疼马走日。

「我这一辈子可以用两句话总结,一是阅尽人间春色,二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句话带出了一个落魄灵魂,这种台词说出来,总让人有一种过完一辈子的感觉。

《让子弹飞》的台词设计可以说是民国系列的开山怪,也坐拥着大量的名言警句。

「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师爷这么说看起来十分有道理,但其实呢?背后只是一个贪心却又怕事的老骗子。

第一次见到张麻子汤师爷就下意识的撒了第一个谎
「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说这句话的黄四郎,深谙谋略,可见他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豪绅。

「其实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张麻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早就把目标设定在了向黄四郎复仇,所以张麻子也不是一个只关注权利或者金钱的池中之物。

民国三部曲结束了,但三部曲配乐蕴含的作品及其与姜文电影作品中的结合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读三部曲的剧本也罢,重新聆听《当太阳再次升起》和《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原声也好,我们总能在姜文的电影中,找到那些特有的音乐调性和属于姜文的台词风格。这些线索犹如散落满地的面包屑,吸引着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的回味和一次又一次的会心一笑。

至少五个“范冰冰”在直播间卖货

文 | 郝继
编辑 | 向荣
出品 | 腾讯新闻×贵圈

她有一张让人过目难忘的脸。宽颧骨,下颌线条急速收拢于锥形下巴,粗眉,欧式平行双眼皮,高鼻,嘴角向上的红唇……每一个部位, 每一个线条,都在靠近女星范冰冰的脸。

她的真名不为人知,艺名也几度更迭。2016年,她借一个男主播的ID,在直播间里卖手串珠宝;后来,她叫“珐菲尔范范”;再后来,她成为美妆主播“范爷冰”;今年11月,她换名为“冰宝icebaby”,现在她叫诸葛怡。

▲ 淘宝美妆主播“范爷冰”
这也是一张让人难以区分的脸。在不同平台的直播频道,每晚,至少有五张类似的脸在卖货、推销。她们的昵称是“冰冰范”“冰范冰”“冰冰不是范爷”“金锁不是范冰冰”。

一位“冰冰”直播时卖美容线,9.8元一根,搓在脸上瞬间吸收,据说面部肌肉能随之提升紧致。一位“冰冰”在推荐189元的美容霜,号称护肤元素是从胎盘脐带里提取的。一位“冰冰”在举办“美食节”,刚嘬了两只龙虾,又煮上一碗自热火锅。一位“冰冰”顶着唐朝才人的头饰,一口气上架103个商品,其中之一正是她本人,链接页里写着“金锁+招商信息”。一位“冰冰”为彰显粉底液的遮瑕力,拿黑色中性笔往脸蛋上疯狂画圈……

“冰冰”们分布在重庆、沈阳、太原,更多的在杭州。但在直播间里,她们的存在方式非常相似——同样的美颜滤镜,同样在直播时自称“冰冰”。顶着范冰冰的脸,这些高仿冰冰们,在直播中获得流量,也建立了一个和美貌、消费、财富、奋斗、欲望有关的网络奇观。

01
真还是假
双十二凌晨一点,薇娅、李佳琦已经下线,范爷冰和冰冰范还在直播。

当夜,范爷冰梳了一个丸子头,那是范冰冰经典的造型之一。直播间里不断有人刷着疑惑:“是真的范冰冰吗?”

这是范爷冰直播间最常见的评论。在这里,人们很少讨论待拍的货品,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主播的脸上。

有人会友善地招呼:“冰冰你好!”有人将信将疑:“是冰冰吗?”有人很笃定:“不是。假冰冰。”还有人分析,鼻子像,眼睛最像。

诸多模仿范冰冰的主播里,范爷冰外形最为接近。她的直播数据也最好。范爷冰目前有83万粉丝,是“假冰冰”里最多的,略少于范冰冰本人在淘宝直播间99.9万的粉丝数。2020年双十一,范爷冰在朋友圈宣传自己成为淘宝“金牌主播”,被官方平台推送了200万的流量支持,相当于薇娅的八分之一。与此同时,女明星范冰冰自有美妆品牌发布的战报上,只有“成交突破1亿”“同比增长150%”两个数据,范冰冰的脸出现在海报左下角。

刚刚过去的双十二,范冰冰在微博发布一组杂志照片。她的美妆品牌有促销活动,但她并未出现在直播里。活跃的都是“高仿冰冰”。有网友用“假的,都是假的,不是范冰冰”在范爷冰的直播间刷屏。范爷冰盯着手机,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刷屏持续半分钟后,她问镜头外的工作人员:“屏蔽了吗?”

范爷冰鲜少回应真假范冰冰的问题,但对评论区的不友善保持敏感。有人评价:“这个鼻子有点吓人。”她秒回:“吓人赶快去买保险。”有网友留言“我是李晨”,她回复:“你是哪个李晨?”

另一位范冰冰的模仿者夏冰对这种事的态度是,“你骂我一句,我骂你十句”。夏冰是“假冰冰”里少见的男性。他告诉《贵圈》,早年的直播观众,“不光在直播间骂,还要私信骂。不光骂你,还要举报你。”夏冰在直播间一一回击:“你打字,我语音,你语速跟不上我,脑子反应也没我快。你在我这儿得不到一丝快感,何必呢?”

▲ 范冰冰的男性模仿者夏冰
夏冰看过范爷冰的直播,他肯定了这位同行通过整容,向范冰冰的形象靠近,但是“头太大了”。他认为范爷冰的为难,在于“公司给她定位定错了”。“好多人问你是范冰冰吗,她都不敢吭声。其实你可以说不是,我是崇拜者,喜欢她,就OK了。越是不说,下面黑她的人越多。”

在“冰冰范”的直播间里,真假似乎没那么重要。这位女主播带着东北口音,常常哑着嗓子,举着红色扩音器,亲切地喊着老铁。她说自己是沈阳人,39岁,当过16年演员,现在在整形医院做微整形医生。她时常提起13岁的女儿,曾让她出现在直播间里,跟网友打招呼。

▲ 沈阳女主播“冰冰范”
12月11日,冰冰范从19点20开始直播。她的战袍是一件银色亮片外套,内搭同样材质的吊带,配着上翘的眼线和鲜艳的红唇。

过了零点,冰冰范脱掉外套,只穿着银色细吊带。为了推荐一款洗面奶,她擦掉眼线、唇膏,把脸没入水盆里。和其他高仿冰冰比起来,冰冰范的特色之一就是常常在直播里卸妆,或是一键关掉美颜,把脸凑近镜头,让观众检阅自己的素颜。

如果说范爷冰直播主题总是带着商业气息,如“嫩肤行动”“尖叫专场”,那么冰冰范的直播主题则有点社会新闻的味道。比如“9年演员替身的心酸泪”“补税后的心酸之路”“冰冰说做人别太林有有”。

互联网时代,荒诞更能激发受众的猎奇心。在“假冰冰”们的直播间,人们被默许、被欢迎、被邀请,来观看这种荒诞。猎奇日复一日,铺天盖地在直播间里重复,化为流量和数据。

12月12日凌晨1点13分,范爷冰结束了直播,1点40分,冰冰范也下线了。但直播间里的冰冰永不眠。不到一小时,又有一位“冰冰”接力上线——错峰直播,也是一种积累粉丝的运营技巧。这位身材高挑纤细的女主播,正在试穿一件收腰的连衣裙,同时卖力地吆喝:“记住,这是冰冰上身图哦!”

02
数字劳动

范爷冰连续12个晚上不间断直播5小时。这是她常规的工作节奏。她找出三年前直播的视频,感叹发量对比残酷。她决定调整作息:直播从19点15开始,24点下播,0点30准时睡觉。早上9点起床,健身至11点。下午4点开始准备直播内容。

但双十二这天,范爷冰直到凌晨1点15才退出直播间。这不是她近来最晚的下播时间。几天前,在一次“主播排位赛”里,她坚持了5小时18分钟。

“主播排位赛”也叫“粉丝福利日”,主播们在这一天设置低价,派送赠品。运营术语里,这叫“造节”,“打造粉丝心智”,作用是刺激网友定好闹钟,准时出现。

2020年,万亿级的电商直播正值风口。据直播数据分析平台知瓜、飞瓜统计,10月21日双十一预售开启,淘宝平均每天有超过6万名开播主播在线;快手单日开播主播突破7万。

李佳琦、薇娅的成功肉眼可见。风口之下,数以万计的腰部商家和小主播们挤入赛道。为了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曝光,平台的规则不断升级,“排位赛”“小时榜”给主播创造弯道超车的机会。

同样的规则之下,谁能抢到更多的流量,就要靠主播各显神通了。假冰冰们依仗着范冰冰的脸,从信息流中脱颖而出,获得直播江湖的第一张通行证。

排位赛当天,范爷冰一条大黑麻花辫垂在胸前,左侧头顶盖了一片假发——范冰冰以海藻发量著称,大麻花辫也是经典造型。她有颗牙坏了,还没来得及去补,被眼尖的网友指出,只能偶尔抿一抿嘴。

▲ 主播排位赛当天“范爷冰”麻花辫造型

范爷冰敷着眼膜,搅动面前一碗缺水的螺蛳粉。她是浙江人,第一次吃这种气味浓郁的食物。加水,继续搅拌三分钟后,范爷冰吞下第一口,用没有起伏的音调说了两个字:“好吃”。

食品不是她的主场,美妆才是。每一个因为范冰冰进入直播间的网友,都不会关心一碗螺蛳粉与女明星的关系。他们关心的是这张脸如何保养,怎样修饰,经过哪些技术手段的调整。

无论喜不喜欢范冰冰的样貌,在许多人看来,范冰冰的脸都承担着一种符号意义,它传达出整容与美貌之间存在着可转化的张力。

在假冰冰们的直播室里,最常见的是护肤品、化妆品、医美用品、身体保养品。主播们从不吝啬对观众分享美丽心得。范爷冰说,“每月都会去打水光针和M22”,冰冰范揉着自己的苹果肌,说里面有玻尿酸。夏冰分享自己打针、整形的经历,“你想赚哪方面人的钱,就要做哪方面的直播,这叫垂直。女孩的钱好赚,那你就要卖这些东西。”

没有接触过直播间带货的人,很容易被充斥其间的廉价商品震惊。范爷冰举着一款标注128元的眼霜,说它对标大牌莱珀妮——购物网站上,这个瑞士品牌20毫升装的眼霜,售价接近3000元。据范爷冰解释,大牌成分好,但没有效果,不吸收;而她卖的这款眼霜,蕴含“GPS微能”黑科技,“如导航仪一般,能成功感应到皮肤的自由基”。

直播期间,范爷冰打了许多电话,联系不同的商家,说服他们低价、再低价。最成功的砍价发生在一款标价390元的面霜上。范爷冰致电商家,说自己是冰宝,要求降价。商家很快同意将面霜价格降为190元一瓶。范爷冰不太满意:“能不能198两瓶?”商家表现出一两分钟的犹豫,但还是同意了。范爷冰接着要求:再送一瓶作为赠品。电话里传来崩溃的声音,“不行。这是卖大白菜的价格。”此时,范爷冰展现出一位女主播为观众争取低价时的决心:“我不管,赔死了也要做嘛……那我不秒了”。

有观众留下评论:“都是套路。”范爷冰被激怒了:“不相信就出去,去买你相信的,不要在这里说有的没的。”

最终,面霜以198元三瓶成交。

同样是连线砍价,东北主播冰冰范的风格更有江湖气和喜剧感。她在电话里对着商家大喊:你咋走这么快呢?你要没走,我要打你一顿,翻脸就不认人。

夏冰对《贵圈》总结:“选秀有剧本,直播卖货也是一样的,都有剧本。”

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卖货。成交额、成交件数、成交人数、加购、收藏、UV、在线人数、停留时长、点赞、评论、转粉、点击商品……每一个数据都量化着主播的工作,每一个数据的涨落都决定主播的排位。

每个直播间都是一个“数字劳动”的现场。主播昼夜颠倒,生产着数据产品。

时间转换为数据,数据带来收益。范爷冰签约的直播运营公司,将她视为受到市场认可的招牌,对其公开招商。公司晒出的战绩海报中,2019年4月,淘宝直播美妆kol红人榜里,她位列第四,比李佳琦落后两名;2020年7月,她卖得最好的一款贵妇膏,单周销售额26648元。

坊间流传着假冰冰们日入10万的传言,范爷冰用沉默回应了《贵圈》关于收入的提问。可供参考的,是她给直播助理开出的薪水:年薪30万以上,外加提成。今年双十一,女明星范冰冰自有品牌美妆成交额破亿,被自媒体称为“山东女企业家”。范爷冰不屑:“卖一个亿就能成女企业家,呵呵……”

03
欲望

整个11月,范爷冰一共休息了5天。她听说贾乃亮、黄宥明、宋晓峰要来杭州直播,申请休假,去看一看真正的明星,被公司拒绝了。

人被嵌入严丝合缝的生产链条里,范爷冰发现,“直播好比卖身契”。

夏冰做直播4年,没有签公司,这意味着上不上直播,可以由他自己决定。2016年,他在一家叫咸蛋家的平台做直播。那时,初代直播平台YY已经垮掉,几个明星投资入股,创建了咸蛋家。干了半年,夏冰被拖欠了7万多的直播费用。他不想吃哑巴亏,就花钱买了个热搜,讨债成功后转投快手。

2016年的快手还没人带货。夏冰模仿着范冰冰,每天直播。一开始直播间不过两三个人,他练就了不停说话的技能,无论是整形、医疗、药材、投资理财、股票、五行八卦、占卜看相。“再低端的人,你跟我聊,我也能跟你聊。再高端的人,我还能跟你聊,因为我是主播,房间有什么人,就要聊。”2017年8月,直播间在线人数稳定在两三千人,他开始带货。一开始卖国产微商产品,一个唇釉进价23,直播间卖68;一个品牌6个单品,每天晚上卖两三百单。“那个时候利润很大,卖1万,我的利润有7000块钱。”

但直播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人都被那些挂榜卖货的给弄走了。”

按照夏冰的说法,直播挂榜是一种很“野”的玩法。商家按快手原生主播的最低收费标准,给主播刷“快币”(10快币=1元)。主播收了钱,会在直播过程中与商家连麦,号召其粉丝关注商家或直接引导粉丝购买产品。快手流行一句话:“刷最贵的榜,卖最便宜的货。

夏冰的直播间如今只有七八十粉丝,大牌商品价格空间也不大,“现在卖1万块钱,利润有2000块钱都算不错了。”今年,夏冰给自己放了四个月的假。

成为“范冰冰”之前,夏冰在传媒大学读播音主持专业,人生理想是做明星、当艺人。但他很快意识到,如果没有足够拔尖的样貌,没有足够雄厚的资本,青春将在横店群演里蹉跎殆尽。他曾报名参加2008年青歌赛,闯入50强后,有人告诉他,想要往前走,需要请专业老师上课,45分钟的课程收费8800~15800元。

“我当时一听,说那没必要,玩它干嘛?往前进的话,还有更高的课时费。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赚钱成为夏冰的第一目标。“如果将来有一天有钱了,可以拿钱来给自己拍电影。现在没有钱,那就老老实实做网红得了。”夏冰说,这不是认命,只是时机未到。

在成为“范冰冰”之前,范爷冰有着与范冰冰毫无关联的样貌与人生。那时候她在杭州经营一个小门脸,卖手串、古玩。她每天在朋友圈里发上十来条商品图片,偶尔会感慨创业的艰辛。

三四年间,范爷冰的直播阵地从映客迁移到淘宝,推销的商品从手串、字画,过渡到珠宝手表,再到美妆。随之变化的,还有她眼睛、鼻翼的形态,以及脸部的线条。

今年2月24日,看到李佳琦发的一篇长微博,范爷冰深有共鸣。李佳琦说,翻了两小时评论,发现“有些言语没有声音,但也会让人有心痛的感觉。”就在头一天,范爷冰被评论骂到想放弃。让她决定继续的,是韩国电影《寄生虫》里那句台词:“钱就像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

成功,机遇,这些虚无的词汇,在这群主播的人生里,被具象成一张像范冰冰的脸。高仿冰冰们,复制这张代表了美貌、财富、野心、勇气、欲望的长相符号,似乎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04
职业需要

夏冰的快手个人信息里,职业介绍写的是歌剧院演员,后面才是一长串因模仿范冰冰留下的履历。最后,他强调:“模仿只是职业需要”。

他第一次扮演范冰冰是为长沙一家整形医院站台。那天,他穿着范冰冰在戛纳的那身刺绣瓷娃娃礼服——礼服是他跑去苏州婚纱街定制的,一般的山寨礼服上是玻璃钻、亮片,夏冰要求礼服也要像范冰冰那身原版的一样,刺绣。

▲ 夏冰模仿范冰冰戛纳刺绣瓷娃娃造型

他的衣橱里挂着二十几套高仿礼服,都是在苏州花三四千元定制的。他每次亮相,从发型到配饰、服装,都努力还原范冰冰的样子,“所有我给商家的宣传资料,强调的就是 ‘原版复刻’。”

除了发型和服饰,更关键的是脸:“美图秀秀嘛。然后看自己的照片,一键对比,看哪里不像。哪里不对就动刀子。”

2009年之后,锥子脸流行,他开始打瘦脸针,让下巴越来越尖。他的眉目越来越立体鲜明,适合模仿市面上许多浓颜系女星。但他只模仿范冰冰,原因很简单:“去模仿话题最多的人,才能赚到钱。够招黑的话,那就好了。”

夏冰的收入,除了直播,如今大部分来自商演和商业投资。他台风很稳,走台步、唱歌都没有问题,常被邀请演唱的曲目是“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声音是男性的,造型是大波浪长发,美艳的脸,拖曳的礼服,一出场就让人群争相围观。有人在离他不到20厘米的地方举着手机拍,有人以他为背景自拍。他纹丝不动,心中默念“潮,嘲,钞,炒,吵……”

为了模仿,他看范冰冰的影视作品,研究她的高低眉,微笑唇,研究她拍硬照时合不上的嘴。他的头像,他的艺名,他的微博内容,全部和这位女明星有关。范冰冰主演的《赢天下》被网友举报下架那年,夏冰在微博里和网友争辩影视化改变和真实历史的界线在哪里。他感慨范冰冰近两年的境遇,但绝不会在直播间里谈涉及法律法规的问题。

夏冰不承认自己喜欢范冰冰,强调与范冰冰的绑定是“为了挣钱”。他也不觉得范冰冰事业受挫,对他有负面影响。“人出事越大,热点是最高的。只要任何一个人或者媒体,说你有一手范冰冰的新闻,那你就是爆点。”

参加商演时,夏冰的礼服裙摆有时会被人踩住。“踩我的裙子,我就踢你。”他穿上高跟鞋身高1米9,不怕和人动手。今年7月,夏冰去厦门参加电商大会,穿了一套女士西装——那也是范冰冰的经典造型之一。在路边一家沙县小吃里,有年轻人掏出手机对着他拍照,边拍边喊:“变态,快看!”夏冰想动手,被人拦下了。

▲ 夏冰身穿女士西装重现范冰冰经典造型

和无数观众对范冰冰的分裂评价一样,范冰冰的模仿者们对自己模仿的对象,也保持着游移的态度。不直播的时候,范爷冰也化着范冰冰的妆容。她的电脑桌面是范冰冰,微信头像是模仿范冰冰的造型。但听说范冰冰和李晨分手的消息,她抛出一句荡妇羞辱,仿佛这个女明星的人生,与她毫无关系。

对范冰冰的敌意也会蔓延到高仿冰冰们的直播间。有人评论“像谁不好像这个”,甚至有人要举报。双十二的最后几个小时,范爷冰在两个商品的推销间隙,说起自己已经半个月没有休息。有网友在评论区留下一句,“像个假人”。范爷冰看到,少见地念了出来。

直播间人来人往,主播彻夜不眠。人们把这里当成互联网奇观。没有人在意,一个“假人”的回复和她此刻的心情。

来源:贵圈

从赵本山到李雪琴,“大城市”铁岭20年出圈记

编者按:从咫尺到远方、从个体到群像,这是一个万物皆可网红的时代,如今,轮到城市了。

或是新经济下的产业变迁、或是舆论场内的文化重塑、亦或仅仅是时代洪流里普通人的肆意嬉笑,在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外表下,每座网红城市,都必定拥有属于自己的鲜活面孔。

2020年末,我们走到那些东南西北、大大小小的新网红城市,试图感受他们各自不同的城市脉搏、发现他们本同末离的网红基因。

是为《网红“进城”》系列第一篇。

在东北笑星的语言体系里,铁岭这座小城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扩容。

1999年的春晚,赵本山让全国人民首次知道了这座城市。那是赵本山登上的第9次春晚,也是他与宋丹丹、崔永元第一次合作,带来的小品是《昨天 今天 明天》。在节目最后,赵本山计划带着老伴出去旅旅游,走一走大城市,然后有了那句著名的本山语录:“去趟铁岭,度度蜜月。”

那一年,赵本山的铁岭小老乡李雪琴刚刚4岁。

随后多年,“大城市铁岭”成了全国人民调侃回味的经典梗,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以外的人们都开始寻思:这个铁岭是哪里?到底有多大?时至今日,当人们提起“铁岭”二字,第一反应还是“大城市”。

20年后,脱口秀取代小品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源泉,紧接着,25岁的李雪琴在今年脱口秀大会上又为铁岭这座城市赋予了新的定义——“宇宙的尽头”。

在那期堪称李雪琴巅峰之作中,李雪琴吐槽如今仍住在铁岭的妈妈,凡是自己遇到不顺心事情的时候,妈妈都会让自己回铁岭:失恋了要回铁岭,工作黄了要回铁岭,甚至微博掉粉了也要回铁岭。

“爱因斯坦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是在我妈眼里,宇宙的尽头就是铁岭。”

此句一出,一战成名。于是,从赵本山到李雪琴,这两个相差38岁的开原老乡,各自凭借着一己之力,让铁岭不断出圈。

“大城市”铁岭究竟有多大?

在铁岭,有一种名为“倒骑驴”的交通工具,它的形状像极了三轮车,但不同的是,这种车子要倒着骑,载物的车斗在人的前面。

“倒骑驴”曾在上世纪90年代的北方城市非常流行,是当时重要的拉货工具。但在2020年11月的铁岭街头,依然可以看到这些“倒骑驴”的身影。

一位五十多岁的大爷告诉作者,他的那辆倒骑驴已经有十多年的车龄了,那是他最重要的赚钱工具。每天,他会早起骑着倒骑驴出门揽活,帮人搬家、拉货,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每个月会有两千块钱左右的收入。

进入冬季的铁岭,时常会顶着一个灰蒙蒙的天空,由于气温低,街上没有南方城市的喧嚣繁忙,楼房、商场也显得有些陈旧。

image

从铁岭旧城区到铁岭新城,要经过一大片已经收割完成的田地。图片为作者拍摄。

无论之前对铁岭抱有什么样的想象,踏上这片土地后就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就是一座普通的、甚至有些落后的北方小城。

铁岭是一个地级市,位于沈阳市的东北部,两城相距仅80公里。铁岭下辖两区五县,主城位于银州区,南北狭长,面积不大,约203平方千米,从南到北,开车只需20分钟。

根据2016年的《铁岭年鉴》,银州区人口约33.95万,按照国务院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铁岭是一座实打实的“小城市”。

同时,铁岭并没有从靠近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上获得太多便利,它的GDP常年位列辽宁省倒数第二。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真正能够在名字面前加上“大”字的只有上海和武汉——大上海、大武汉自现代以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大都市。赵本山用“大城市”来定义铁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东北农民对外部世界的个体想象,同时也浓缩了赵氏幽默的精华。

“赵本山是开原人,开原是铁岭下辖的县级市,位于铁岭的北部,铁岭就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大城市了。”知乎网名叫“李有才”的一位博主向作者介绍。

李有才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铁岭人,也是一个“斜杠青年”,其中一个身份是美食博主,对铁岭文化、故事、八卦都有了解。21年前,当赵本山在春晚上说出那句“大城市铁岭”时,李有才还是一个在上中学的少年,他觉得赵本山的这句话既真实又搞笑。

那个年代,交通、信息都还不太发达,对于很多当地的农民来说,能去一趟铁岭就是去了一趟城市。赵本山把铁岭说成是大城市,本身没有毛病。但是放眼全国,铁岭显然不是一座大城市,更不是一座可以让情侣们度蜜月的浪漫之都。

很多时候,赵本山在小品中的形象就是一个现实、爱耍小聪明、爱忽悠的东北农民,那一次他也抖了下机灵,用了一句很现实的话把全国人民都给“忽悠”了。

“当时听说真有两个女孩从北京过来,想看看铁岭到底有多大。这两个女孩挺傻的,这么容易就被忽悠了,铁岭真的不大。”李有才一脸尴尬地告诉作者。

从赵本山到李雪琴的欢乐迭代

如今,21年过去了,在铁岭,尤其是在开原,到处仍可见打造喜剧文化的努力。

作为赵本山的老家,《马大帅》、《乡村爱情》的拍摄地,开原市刻意塑造着自己的幽默形象。从铁岭出发,下了高速之后不久,就能看到一个写着“开心之原 欢乐之城 幽默之都”的牌子闪闪发光。

image

开原高速路口的城市宣传牌。图片为作者拍摄。

多年来,开原大剧院几乎每天都会有节目上演,最经典的节目就是二人转。11月5日那天,本山剧团团长张小伟来到开原大剧院表演。半个小时的演出中,他边唱边跳,不忘与台下的观众互动、合影。不过,台下的观众不过百人,还有不少买的是30、60元的低价票。

前两年,直播行业火起来时,东北人占据了半壁江山,外界曾对天生幽默的铁岭人寄予厚望,但遗憾的是,铁岭并未出现全国知名的主播、大V。今年,受疫情影响,铁岭多家直播公司都已经大门紧闭。

一位直播公司老板告诉作者,去年行情还比较好,公司雇佣着七八个主播,但今年年初疫情开始后,主播们都回到了农村老家过年。疫情期间,虽然直播行业比较火,但是主播们的老家不具备直播条件,没设备、没无线网络,农村管控又出不来,公司就做不下去了。

“四五月份主播们回来后,发现流量已经续不上了,现在只有两个主播了。”这位老板现在也打算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去本地的一些剧团里工作。

虽然目前的直播行业不景气,但在铁岭的直播界里也诞生了一个亿万富翁,并成为了铁岭的新首富。他就是快手的联合创始人程一笑。根据《2020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程一笑拥有的财富高达150亿元人民币。

这一两年,脱口秀又火了起来,为了跟上形势,开原大剧院也推出了脱口秀节目。目前的代表节目是《小航说事》,表演者正是当地的“转坛老将”马小航。

image

在开原大剧院上演的《小航说事》。图片为作者拍摄。

与李诞、李雪琴等人的脱口秀相比,有着二人转深厚功力的马小航在表演脱口秀时会融合很多二人转的特色,唱歌、跳舞、声乐表演,无所不能。但他的名气也仅限于当地,以前二人转时代的老粉丝。

最终将铁岭风格脱口秀带火的,还是那个叫做“李雪琴”、完全没有任何二人转经验的年轻姑娘。

“李雪琴?没听说过。”在开原大剧院,一位工作人员向作者诧异地表示,直到身边的一位年轻人提醒,他才恍然大悟:“哦,你说的是那个说脱口秀的年轻人啊。”

目前,在微博上,李雪琴的粉丝达到367万,超过了铁岭市的总人口——根据公开信息,2018年,铁岭的人口总数是271.77万人。今年,在脱口秀领域,李雪琴成为了粉丝数量仅次于李诞的红人。

她从一开始就以一个小城青年的形象示人,在脱口秀大火之前,她的主业是拍摄小视频,很多人之前都不会想到这个胖乎乎甚至有点不修边幅的女孩,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不过,自成体系的李雪琴也与其他脱口秀演员有着明显的不同,她的脱口秀作品中,不是廉价的段子堆砌,往往会带着一些当代年轻人的焦虑和苦涩。

当她在《脱口秀大会》第三期上,吐槽妈妈总是让她回铁岭老家时,应该引发的是所有年轻人的共鸣:大城市打拼这么难,是不是真的可以考虑回老家发展了?

宇宙的尽头是乡愁

于是,到了李雪琴,“大城市”铁岭,摇身一变成了“宇宙的尽头”。

然而,在一位当地人看来,李雪琴的这句名梗,绝不只是信手拈来的一句。与“欢乐之城”的招牌相比,在历史上,铁岭有过一段厚重的记忆。

清朝初年,铁岭曾是被贬官员重要的流放之地,尤其是位于铁岭下辖清河区的尚阳堡,至今都是研究“北方流人文化”的重要基地。康熙前期诗人丁介在《出塞诗》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

位于铁岭博物馆旁边有一座银冈书院,被称为“东北第一书院”,它的缔造者就是顺治、康熙时代的一位“流人”郝浴。郝浴26岁中进士,后授刑部主事、四川巡抚等职,顺治十一年,因弹劾吴三桂被贬流放,在沈阳、铁岭度过了22年的流人生活。

如今,“宇宙的尽头”还有现实的支撑。前述当地人告诉作者,很多年轻人可能只是认为这句话很搞笑,很幽默,但是却说出了很多当地父母的心声。

他介绍说,铁岭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孩子们想去外面闯,但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平安、开心,回到铁岭就能满足这些期望。这座城市虽然不大,经济也不发达,但是如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上班下班,晚上撸串喝酒,也是一种惬意人生。

撸串是铁岭人重要的娱乐活动,他们也和很多东北人一样,将烧烤形象地称之为“重工业”。

“上炕撸串”是当地的一家知名烧烤店,在2019年还被拍进了纪录片《人生一串2》。这家烧烤店的一大特点就是将餐桌搬到了炕上,顾客需要脱掉鞋子盘着腿在炕上撸串。烤串的香味、脚的臭味,再加上铁岭人吹牛时的大嗓门,融合起来就是当地人调侃的“铁岭的味道”。

image

上炕撸串店面其貌不扬,里面人声鼎沸。图片为作者拍摄。

“铁岭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李有才大学毕业后,曾当过一年“北漂”,他想证明自己可以在外面活下来。他在北京住过隔断、睡过地下室,但是挺了一年之后,还是回老家了。

如今,他在铁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有事干,业余时间还搞一点副业,认识本地各行各业的朋友,他觉得生活很满足。

快手网名“来姐”的女孩也是一位“回巢”的年轻人。2010年大学毕业后,她在沈阳的铁西服装城开了一家服装店。2018年初的时候,她开始玩快手,上传一些服装的视频,如今粉丝量已经超过了57万,专门做大码女装这个品类。

“有粉丝经常问,主播是哪里人,我说是铁岭的,粉丝们就说,哦,大城市啊。”来姐告诉作者,她觉得在知名度上,铁岭不比沈阳差。后来,她干脆就把沈阳的店给关了,回到了铁岭,并把直播间和门店放到了铁岭。

如今,她和老公在铁岭新区生活,依靠快手带来的生意,每年都有不少的收入,她觉得内心很平静,没有了在外的漂泊感。

image

铁岭新城,曾因人少而备受争议,如今这里的人气已经旺盛起来。图片为作者拍摄。

不过,一位当地政府官员告诉作者,作为一座靠近省会城市的东北小城,铁岭仍旧很难留住年轻人,即便这些年轻人不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也会去沈阳待上几年。

根据官方资料,2019年铁岭的GDP达到640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分别为24.1%、28%和47.9%。去年年底,铁岭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曾评出几个铁岭的知名企业,如铁岭阀门厂、铁岭橡胶厂、铁岭化工机械厂等,这些企业所在的行业构成了铁岭的工业基础。

于是,被妈妈多次呼唤回老家的李雪琴,最终还是止步于沈阳。企查查显示,她持股90%的北京十斤文化,100%控制着四家位于沈阳的文化传媒公司,其中有三家都是今年刚刚成立。

最近几年,铁岭也在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希望吸引优秀企业前来建厂投资,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留住年轻人。此前,铁岭市营商局围绕窗口服务质量不高、企业群众“办事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到位等5个方面问题,确定了17项具体推进措施。

“在铁岭办事还是很讲关系的,这一点不好,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人们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改善营商环境是整个东北的大命题。”上述政府官员向作者表示。

来源:棱镜 微信号:lengjing_qqfinance

马伯庸:探索与邂逅—我的2020阅读书单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这是我在今年值得聊聊的十本书
我相信在所有2020年的年终总结开头,作者都会不能免俗地先提一句:“今年是特殊的一年。”

它确实太特殊了,特殊到连一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会发生微妙变化。在疫情期间,我居家的时间大幅增加,所以外出的欲望空前强烈。尤其是思维,经常迫不及待地跳跃而起,试图越过某种看不见的藩篱。没办法,肉与灵之间,也要遵循基本的能量守恒,此消必然彼长。我经常在清晨站在阳台上,凭台远眺,望远山的轮廓,数飞鸟的影子,渴望背起行囊一步迈过地平线去。于是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我的身体被牢牢禁锢在家中,灵魂却鲁莽地离家出走。

这种渴望突破某种边界的心态,同样映射到了阅读的选择上去。

从前因为惰性和惯性而画地自牢的阅读习惯,籍着身体的束缚,反而有所拓展。这一年我读的书,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探索的性质。这里的“探索”是文学意味上的,要么是前所未见的题材,要么是前所未见的文体,要么是推翻旧有认知的新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至少在某一个维度上,让我体验到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邂逅。

照例说明一下。这十本书有新有旧,不只是在2020年新出版的,只是我和它在这一年恰好邂逅。这也不是什么2020最佳十本,而是十本我认为值得聊聊的书。

1《日本侦探小说与大连关系之研究》

这本书是我在中图网的涿州库房里看到的。当时它孤零零地蜷缩在书架最下层的角落里,朴素到几乎不存在似的。我有个习惯,逛书架喜欢弯下腰扫视最下一层,这一层往往堆放的都是不为人知的冷门书,往往藏有遗珠。我家里很多本小书,就是这么被发现的。

我瞥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忍不住大笑,招呼同伴过来看西洋景。什么玩意?日本侦探小说和大连的关系?作者这是生拉硬拽、没话找话吧?出于猎奇的目的,我把这本书扔进了购物车。在返程路上的垃圾时间,我想闲着也是闲着,看看这书有多奇葩吧,结果一翻开就停不下来,内容简直可以用精彩绝伦来形容。

在这本书里,作者锁定了一个极其独特的文学细分领域:日据时期大连的殖民地推理文学。

1904年日俄战争之后,整个关东州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大量移民从日本来到大连。他们的后代自幼便在这里成长,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推理小说作家。比如鲇川哲也、大庭武年、石泽英太郎、楠木诚一郎等。这些作家对大连有着特别的感情,创作了很多以此为背景的殖民地推理小说。

这些推理小说作家,在日本文坛并不算特别知名。这些侦探小说,在推理小说史上也不算特别经典。不过这本书的研究重点,并不在文学价值,而在文本中展现出的大连殖民地时期风貌,以及日本人看待大连的复杂心态。

众所周知,文学是最能表达时代人心的方式。读《乱世佳人》,可以感受到美国南方人对失去的旧时光的不甘与眷恋;读《儒林外史》,可以感受到读书人对科举功名的痴迷。哪怕是追网文,从早几年流行的杀伐果断到最近盛行的苟且偷生,也能嗅到年轻人的一丝微妙心态。

从这些侦探小说,我们同样可以读出日本人对大连的观感。首先,他们把大连视为东方的巴黎,有一种近乎膜拜的情绪,觉得跟逼仄的国内相比,大连实在太美好了。书中引用了一个日本诗人的诗句:“眼睛瞪得溜圆/啊,深舒一口气/微笑浮上脸庞/怎么会有这么美的都市?/抛弃家乡而来太好了/初次踏上大连土地的日本人/谁都这么想。”

但与此同时,他们内心深处对于中国人的鄙夷,却是挥之不去。大连在日本人眼里,分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光鲜亮丽的市区,一个是中国人聚居的满人街。在日本住民眼里,满人街简直就是光怪陆离的魔窟,是附于大连身上的病菌。

这种两元心态,在大连背景的侦探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大庭武年的代表作《小盗儿市场杀人》,讲“我”在日本谋杀了自己的妻子,为了逃避一个目击者无休止的讹诈,申请移民到了大连。可目击者追踪而来,我被迫无奈将其骗到小盗儿市场,哄他换上中国人的衣服,将其杀死在暗娼胡同里。因为那是魔窟,不会有人关心一个中国人的死亡。当然,最后因为一个巧妙的破绽,警察把我绳之以法。

“小盗儿市场”是大连的一个中国人市场,最早这名字来源于赤间骑风的《满洲马贼》,说“马贼和小盗儿是满洲的名物,小偷市场无论在奉天还是长春、大连,大体都有”。大庭武年一方面描写大连的繁华与摩登,一方面把小盗儿市场描摹成一个类似九龙城寨的犯罪盛地,凸显其恐怖与神秘。日本人对大连的心态,从这篇作品里可见一斑。

当然,除了这种追求刺激的推理小说之外,也有很多视野更为广泛的大连题材作品。比如石泽英太郎写过一篇《烟囱》,背景是45年日本战败苏军进占大连。讲的是大连电力公司发生一起神秘的密室杀人事件,牵扯出了灰心丧气即将返国的日本人、意气风发的苏联人以及压抑多年不再隐忍的中国人之间的一段复杂纠葛。里面的诡计,紧紧贴合着那个时间点上不同国民的心态变化,相当有意思。还有楠木诚一郎的《满洲侦探大连之柩》,是以大连的名侦探草壁新生为主角的系列小说,从一桩谋杀案开始,牵扯到了张作霖刺杀事件的历史大阴谋。

限于时代,这些充满问题的侦探小说不可能在国内出版。本书的作者花了三年时间,自己去日本书库里爬梳资料,通读并翻译了小说片段,汇总结成这么一篇论文,实在令人钦佩。

借助作者的努力,我们能从一系列日式殖民地推理小说里,看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大连形象。在日本人眼里,大连这个新殖民都市充满了最美好的幻想,同时又叠加了中日文化冲突的偏见与歧见。这种文学对于历史的补充,填上了我对那个时代认知所缺失的一环。

2《大河尽头》《猴杯》

说来惭愧,我对马华文学了解得非常少,基本没读过这一分类的任何作品。所以我一直疑心,我在阅读李永平的《大河尽头》与张贵兴的《猴杯》时的震撼,是否源自于一种刘姥姥逛大观园式的大惊小怪。我必须诚实地表示,他们展现出的中文写作方式让我大开眼界。

任何文学都可以简单地分成“根”与“叶”。“叶”是作家自己的天赋,而“根”则是他们生长的文化背景。这是一种很难给出定义的感觉。读者总能从枝繁叶茂嗅到根系的味道,并准确为作者打上一个标签。阅读《骆驼祥子》和《百年孤独》,无须评析或考辨,我们仅凭文字就能追溯到根系的不同源头。再比如赛珍珠的《大地》与高罗佩的《狄仁杰探案》,即使写的是个百分之百的中国故事,读者仍能觉察到作者的根系来自西方。没办法,这是血缘,这是传承,这是无可隐藏的文化基因。

而我在阅读李永平的《大河尽头》与张贵兴的《猴杯》时,却短暂地陷入了一种认知混乱。两个人的故事与文风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地道的中文,可呈现出的文化根系却不太一样。

《大河尽头》写的是一个华人少年跟随父亲的情人沿着婆罗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的探索;《猴杯》则是讲一个砂拉越的华人老师寻妹途中与达雅克人之间的故事。两部作品都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充满乡愁与灵幻的世界,可这个世界是在中文传统视野之外的东南亚。它们的文笔都带着自然生长出来的浓烈情感,饱浸着南洋特有的味道,带着咸腥,带着热带的炽热与粘腻,文字繁复密集,内中鼓荡着一种蓬勃狂野而未经修剪的生机,一如南洋无处不在、疯狂蔓延的植被,蔚为壮观。意象和气势别具特色,超出经验之外的妙喻巧思随处可见。

不妨摘录两段文字来看:“

“办公桌玻璃垫下有一幅婆罗洲地图,苦梨状地形占据整个桌面。四周沿海的绿色区域是平原,中间几只黄褐色蜈蚣是山脉。雉一声不响趴在桌上,头枕着山脉胸贴着平原,两手深入爪哇海和苏禄海,闭上眼晴小憩。嘟嘟嘟、嘟嘟嘟,上课钟声打呼般地响了,学生涌人教室,吵闹的杂草长得快,死得也快,校园变成一座大陵墓,偶尔传出台上老鬼啾啾教海和台下小鬼尿滴般的朗读。沉静的脆芽又慢慢滋长。雉听见平原上野猪群的蹄响,亚口鱼在浅滩啄水藻,山丘上长臂猿的吼叫,河水哗啦啦流过人胆猪心状石块。那小河在婆罗洲东北角,流经他的太阳穴。”——《猴杯》

“桑高,卡江大沼泽尽头丛林边缘一个镇甸,白天乍看虽不怎么起眼,甚至有点荒凉,毒日头下昏昏欲睡,街上冷清清,连那几条彪悍的婆罗洲黄狗也都趴在日影里,窝蜷成一团,伸出猩红的舌芯子只顾恹恹喘息,可向晚赤道的日头才沉落,天刚入黑,就像长屋的巫师念咒作法也似,整座城镇登时变了样。你看这位“达勇”多威风,头戴黑鸡毛冠,满脸擦着血污,赤条条伫立长屋露台祭坛上,口中喃喃念着,手里煞有其事地比划一番,忽地将手一挥,往空中泼洒出一滩热乎乎的公鸡血,看哪,落红漫天淅淅沥沥,夕阳下整个桑高镇蓦地迸冒出千颗万颗无数颗人头,男女老少汹涌翻滚,拥塞一街。各色各样五花八门的头颅:黧黑的,铜棕色的,大花脸满腮刺青的,长长的两只耳朵悬吊着一对大铜环的……月下街上,满坑满谷的人头攒动中,你看见东一根西一双,甩啊甩,飘荡着普南姑娘们那乌溜溜油光水亮的麻花大辫子,蔓街烟雾中忽隐忽现。灯火弦月,人潮鬼影。这阴历七月上旬的夜晚,陆达雅克人、怕生的普南人、骁勇的加央猎人和伊班战士全都走出丛林。”——《大河尽头》

不需要细细分辨每一句,而是从整体去感受那种扑面而来的澎湃芜杂。这就是我认知错乱的根源,明明是以中文写就的作品,但沿着文字的根系探索,最终的落点却深深植在那一片陌生的炽热土地上。看来中文的边疆,比我想象要宽广得多。

不过作者毕竟是华人,所以他与源头之间,终究还是有一条隐隐约约的丝线连接。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下李永平在简体版写的序言,上来第一句就是:“祖国!这一声可叫得好艰苦,好心酸。终于可以在神州大陆——我母亲的土地,我的homeland——堂堂正正地出版我的小说,透过我的作品,跟久违了的、可以说素昧平生的姐妹兄妹们见面。别来无恙,祖国。这一声,固然叫得很艰苦,心酸,但在内心深处那个旮旯角落,压抑了长长的六十个念头,现在,终于可以大声地、光明正大地喊出来,感觉可真好。”

3 《被统治的艺术-明代卫所与生存之道》

自从写了《显微镜下的大明》之后,我对于切入历史底层的琐碎研究充满兴趣。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设若几百年后,历史学家想要了解这个时代,那么该如何搞清楚“打工人”、“校园贷”、“车牌摇号”和“健康码”这些词的正确涵义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个体入手,探究普通人面对这些词的反应、挖掘他们的举动和应对措施,才能准确构建起这些词汇的动态场景——说得简单点,就是搞明白普通人的生存之道。

这本书,讲的就是老百姓活下去的办法。

这是一本讲明代军户的书。军户制度我很熟悉,也读过很多相关的论文,但无可避免地,是从大量朝廷的档案文献中去理解,都是宏观概念。而这本书反其道而行之,在简单介绍了军户的大框架之后,直接下沉到了一个个地方上的小家族。作者很有巧思,也极有田野考察精神,他从许多件军户家谱、文艺作品、案牍等材料里寻找蛛丝马迹,利用有限的材料拼凑出普通军户的生活图景。

注意,这个图景不是衣食住行的日常,而是这些升斗小民怎么去对抗体制的政治日常。军户家族们怎么应对政策压力,如何消解与转移经济负担,又要承担哪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和责任。比如说,当一个家族面临勾军时,必须要推举一户倒霉分家来承担,那么其他分家该怎么补偿他们?如果这家绝后,又该如何重新推举?官府对这种方式是什么态度,下面是怎么糊弄篡改的……从一件件散碎不全的记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军户们和国家体制之间的种种场景与互动。

当然,这些材料相对散碎不成篇章,所以故事性稍弱,但在作者巧妙的调度下,可读性还是很强,让读者能领略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明代活生生的生活实例。

4 《鸳鸯六七四》

马家辉老师五十之后突然觉醒,开始写作,一出手就是令人惊叹的两部绝作:《龙头凤尾》、《鸳鸯六七四》。

两部作品其实讲的是同一个故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同一个故事里不同角色的延伸,着墨点在二战之后香港黑帮几十年的江湖纷争。我们从小看惯了古惑仔电影,熟悉的是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黑帮格局,而这两部书展现出的,却是更早之前,那个一切都还未有定数的大时代。

那个世界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看到的是一个江湖正在凝成的过程。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带着一身乱世尘土,怀着一腔玲珑心思,在命运的潮水里各自沉浮。恰好大部分读者——比如我——对那个时代的香港全然不熟,正好与书中从天南地北投奔香港的角色有了共鸣,一起鲁莽地拓展着生存之道,一起在漩涡中挣扎,一起把手里的烂牌打到底。

马老师的文笔润而有余味,淡淡几笔举重若轻。虽是写江湖血腥事,描摹的是黑帮腌臜,文字却清爽通达不带腻气。他惯在细处使出千钧之力,一触即离,读者往往待力消之后,才惊觉扑面而来的劲风。如陆北才发觉哨牙炳偷藏大哥钱财的过程,洞见人心幽微,极有巧思。

据说第三部正在创作中,很是期待。

5《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

讨论一个王朝的得失,不了解其经济基础,等于缘木求鱼。但经济考据实在太枯燥了,我实在读不下去原始文献。我电脑里至今搁着一本《宝泉新牍》,讲明代关于铸钱的一次大争论,直觉告诉我,故事一定很精彩。但这本是竖排繁体没点校,大部分篇幅又是罗列数字,我真的每看必睡,睡得还很香,结果到现在也没看完。

我每次睡着前都在想,谁要是能帮我梳理清楚脉络、统计好数字、列成清晰表格,那就好了。

“维正之供”出自《尚书》,但在清代已早超出其本意,大率可以视为田赋的代称。本书开宗明义即说:“田赋是清朝的“维正之供”,关系国计民生甚巨:它长期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也是民众最主要的赋税负担。田赋联系着皇帝、官僚、绅衿与小民,以其为切入点,可以观察到国家、社会的运转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维正之供》这本书,讲的就是田赋制度在清代的诸多成规、变化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作者依靠大量的清代档案、政书、文集与方志,把有清一代的田赋财政事件捋了一遍。从著名的雍正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到不那么著名的道光河海并运、光宣平余提解,还有听都没听过的自封投柜、三联串票等专业术语,勾勒出了清代田赋制度的一个清晰轮廓。作者功力深厚,眼光独到,文笔亦以叙事清晰缜密而见长。

坦率来说,这本书并不好读,虽然比爬梳原始文献要简单许多,可读起来还是很枯燥。我的办法是,开个与之相关的新坑,给自己制造一点啃书的动力。这是运用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的原理,效果很好。当你带着目的去读,眼中的干货就会变成一条条素材,充实到你的文章中去。

比如这本书我读到第十章,作者引了冯桂芬的一句评论:“州县公事,无不乐于糊涂而恶于清澈者,于田赋为尤甚”,随后还摘录了历史学家陈登原讲述自己童年家里缴纳税赋的一段往事。光这一段,就能脑补出好大一篇故事,再读下去的动力就强劲多了。

本书还有个特别好的优点,表格特别多,足有四十多个,随便抄几个名字:《各省筹措庚子赔款加征田赋、提解盈余余额数统计》、《1865-1900年江苏地丁征价、银钱比价》、《1837-1846年有漕八省漕粮起运额数统计》,足见诚意。

人家饭都给你喂到嘴边了,再不吃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6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刘勃老师的作品,我是本本不落的。他应该是目前国内通俗谈史最好的几个作者之一了,之前的《失败者的春秋》、《战国歧途》、《传奇中的大唐》都是叙事佳作。语气不疾不徐,不做惊人之语,亦不落艰涩窠臼。读之如啜温粥,口感柔顺,落胃熨帖。平淡中各种典故信手拈来,于细微处别出机柕,阅读体验上佳。

如果说之前的作品展现出的是他的博学和才气,那么这一本《司马迁的记忆之野》,可以说是将诸般优点锻为一体,圆融无漏,境界又上了一层台阶。

这本书谈的是历史,但又比历史多了一层维度。从书名也能看得出来,不是司马迁的传记,而是他的记忆之野。揣测古人之心是一件很危险的工作,史料文献是有限而残缺,稍有不慎,便会堕入脑补的陷阱,甚至会跨越到文学创作的领域来。但刘勃老师在这方面分寸掌握得很好,究其原因,除了扎实的史学功底与眼光之外,还得益于他的一个小技巧。

很多人都提到,《司马迁的记忆之野》是借助司马迁的一双眼睛,去观察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个说法,其实不够准确。读者不光借助司马迁的眼睛在观察世界,同时还退后了一步,也在观察司马迁本身的变化——为什么他会这么想?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的评价、那样的感慨?他对史料何以剪裁如是?

一个人的主观视角,不可避免地存在偏见与好恶,但当读者连这种主观一并纳入视野,那便会显现出王国维那两句诗的味道:“偶开天眼觑红尘,方知身是眼中人”。所以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不仅在跟随司马迁一路去体验他的感受,同时也在坦率地探讨这种感受的成因。这样一来,读者既看到了司马迁的世界,也看到了他的软弱与激情,见证了他的摇摆与坚定。

7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

周王朝是一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存在。它留下来的记录却很少,我们只能从青铜器铭文的只言片语中,去揣测它的动向。但同时它又充满了新鲜感,因为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青铜器出土,让专家解读出更多的东西,给久远幽深的上古史多点亮一点坐标。所以在今人眼中,周王朝是动态的,持续进化,经常有旧认知被新发现推翻。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这本书概括来说,就是用青铜器铭文结合地理考察的方式,还原了西周灭亡的过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后世传说当然是杜撰的,可真实历史线上,西周到底是怎么灭亡的?犬戎怎么会打到镐京?为什么周师会败得那么惨?赶来救援的诸侯到底揣着什么心思,处于什么立场?平王东迁洛邑又是出于什么考虑?种种疑问,不可能被一本书讲清楚。但本书作者选择了一把重要的钥匙——地理。

山河虽不说是永固,但跟变化多端的人类社会相比,几可以算作静态。两者变化的时间尺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古人所见到的山川大势,今人同样可以见到。而限于科技水平,古人不得不受制于地表形态,其所作所为,必有地理作为关键因素。

第三章第二节我认为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在这一节里,作者详尽地调研了周王室与宿敌玁狁之间的恩恩怨怨。尤其是还原多友鼎铭文里记载的一场战役,作者打开地图,把一个一个地名标记其上,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铭文,探讨其在地理上存在的可能性。工作做完,一条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共同造就的文明冲突路线浮现而出。这条路线的存在证明,犬戎入京不是一个突然的悲剧,而是周与北方长期对抗的一个结果。作者既没有陷入地理决定论的窠臼,也没有无视地貌在文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另外一个精彩部分是第四章的第二节《西周灭亡的新发现》。作者从周幽王掌权之后开始深入剖析梳理,考证出一位叫做“皇父”的重要人物,牵扯出幽王时代的派系之争,派系又引出了各路诸侯——尤其是申国——的动态,最终落实到那一场导致西周灭亡的战争,与第三章第二节遥相呼应。其中论证精妙之处,宛如推理小说一般好看。

此书在学术上的价值,我没资格评断。不过从文学美感上,这本书构建出了一个与经典叙事不尽相同的西周灭亡脉络,不拍部电视剧实在可惜了。

8 《仙症》

2018年张悦然搞了一次匿名作家比赛,所有参赛者隐去姓名,纯以作品比拼——类似蒙面唱将这种。里面有文坛新秀,也有资深老将,还有名不见传的新手,统统以编号示人。这次比赛很刺激,因为当一个作家的名气被剥离之后,ta面临的考验将是巨大的,但一旦获胜,获得的成就感同样也是巨大的。当时我出于好奇也参加了,侥幸进了前五。终审评判是苏童、毕飞宇、格非三位大家,坐在隔离间里讨论打分,摄像机对着他们,对所有观众直播。最终的评选结果,头奖是郑执的《仙症》。

坦率来说,当时我并没觉得这篇作品有着无可争辩的优势,前三名之间的水平差距很小,哪一篇得奖都不奇怪。在今年我特意买了一本他的短篇作品集《仙症》,读完以后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想法。《仙症》虽然冠名了这本短篇集,但却是里面最不重要的一篇。集子里的其他几篇扔出来,都要比它更加惊艳与叹服,可以说是才气四溢之作。

国家不幸诗家幸,文章憎命达,各种箴言警句都告诉我们,时势与文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别扭的关系。当东北从九十年代开始进入衰落期之后,却陆续涌现出了双雪涛、班宇、贾行家等极为出色的作家,郑执显然也属于其中一员。(其实我很想加上王建国和李雪琴。以及,李诞是内蒙的,我们那儿经济一直不发达,所以早早跟人间和解了,值不值得无所谓。)

郑执对于动态的观察力与描摹能力精准得令人吃惊,但你很难用锤炼或凝练去形容他的风格。一句话一句话单拉出来都直白得很,甚至连东北式的俏皮都很敛着。可当它们连缀在一块,却仿佛有一双大手在捋着脊背上的筋节,喀吧喀吧顺着劲儿捋下来,血脉霎时通畅而汹涌。你按完以后浑身通畅,但没法讲明白哪一下按得最好。同样道理,郑执的文章,不太能摘出金句。他的感染力是整体性的,力道蓄在无数个小动作里。

非要举例子的话,《他心通》的开头部分描写父亲搓背,可以勉强作为代表,不过这里不摘录了,因为一定要先通读完全文,回过头去再读才能体会到个中悲悯与苍凉。如果非要比喻的话,读这本书就像目击一根冰锥落入澡堂子的水里。冰锥犀利、敏锐、冰冷,似有刺破万物的决心,落入水中以后却迅速消散开来,跟浮着一层灰沫的澡堂子水融为一体,不留痕迹。每一篇小说都是如此,他以冷漠而客观的视角进入着这个世界,可终究还是忍不住被这世界的温度所融化。

9 《堂斗》

先摘录一段正式介绍:

“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唐人街各堂口为争夺赌场、鸦片馆、妓院的控制权而爆发的厮杀混战,时间长达30余年。作者苏思纲充分利用新闻报道、官方统计数据、庭审记录等一手资料,精彩再现了纽约四次大规模堂斗的全过程。他生动描述了早期纽约华人移民艰难求生的痛苦经历,客观分析了堂斗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社会遭受的不公、屈辱和歧视。”

黑帮的种种故事中国读者是非常熟稔的,当这个耳熟能详的江湖出现在二十年代的美国纽约,便多刷上了一层身份认同与文化冲突的悲情色彩,苏思纲忠实地扮演着一个搜集者和记录者的职责,从无数散碎的文本中,串联出一幕幕堂口恩怨大戏。我先前单知道一个艾尔卡彭,看过《教父》三部曲、《纽约黑帮》以及《爱尔兰人》,没想到在遥远的二十年代的纽约,竟然还有过这么一个有别于意大利黑帮和爱尔兰黑帮的地下社会。别误会,我没有为此而自豪,只是有些欣喜,终于有人能够关注到这个领域,记得这些本不该被遗忘的异国同胞。

作者并没有加入太多的个人情感,也没有放太多精力在叙事剪裁上,这固然是个短板,但也不是什么必需的。真实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震撼力量。书里的人和故事都充满张力,只要稍微脑补一下,便可以是一部大片——事实上,大家可以去看HBO有部剧叫《战士》,出到第二季了,是李小龙当年的遗作剧本,很好看。虽然它的背景设置在1878年的旧金山中国城,但里面所表达的东西与《堂斗》并无二致。将此书与此剧对读,会有意想不到的共鸣效果。

顺便说一句,苏思纲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对史料的处理很谨慎,对于那个时期的记载不会照单全收,因为西方人往往充满偏见与歧视,而中国人的记录也未必符合事实,需要仔细分辨。不过他偶尔也会放下专家矜持,拎出一些特别荒谬的记载使劲吐槽。比如他曾经看到过1904年《纽约电报》对堂口宿怨的一则解释:

“公元前6000年左右,孔子的曾祖父发明了炒面,双方的梁子可能正是在那时结下的。协胜堂想要将炒面定为国菜,而保守派乾胜堂坚持炒杂碎是国肴,于是战起。全副武装的堂口门生将上海和广州化为焦土,连北京都被这一无情的战争撼动。”

可见后世互联网上的甜咸豆腐脑之争,只不过是小儿科……

10 《曾志回忆录》

这一段介绍也许会触发屏蔽,所以曾志的生平,大家可以自己去搜。搜完以后,我强烈推荐大家再去看她的回忆录,比官方履历要精彩得多。

曾老本人参与革命非常早,一生经历了我党发展的全过程,这本身就足够跌宕起伏。革命的残酷性与艰苦,在她身上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曾老是个至诚至性的人,她写出来的回忆录也和本人一样,真实、真诚、毫不造作,无论是谈起自己、亲人还是同志,有优点就褒美,有错误就批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绝不矫饰。原来有部电视剧叫《延安颂》,里面有一个直闯主席窑洞拍桌子的女干部,就是曾志。

她的回忆录里没有什么官样文章,全是鲜活的真实经历,细节丰沛,情感真挚,往往几句话下来,便把读者带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去。篇幅所限,还是来讲个书中的故事吧。

曾老一生结婚三次。第一次是与夏明翰的兄弟夏明震,不过他牺牲很早,第三次是和陶铸。她的第二次婚姻,是跟蔡协民。

蔡协民是广州农民讲习所的第一期学生,参加过南昌起义。他在郴州当第七师党代表的时候,与曾志相识,并迅速相爱。那时候夏明震刚去世,有人非议说不念旧情。曾老在回忆录里直言不讳地说:“革命者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夫妻关系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哪还讲什么三从四德。夫妻生活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政治生命。人既然牺牲不能复生,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留在心中。”

她和蔡协民结婚之后,一起调去了福建从事革命工作。白区工作艰苦而危险,蔡协民在参加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时候,不小心摔伤了脑袋,从此变得感情脆弱,对曾志极度依赖,几个钟头不见就会特别难过,情感不稳定,有点孩子气。闽南苏区在漳州遭受了一次惨败,夫妻俩受到新组建的厦门市委的严厉批判。蔡协民决心去上海请组织另外安排工,曾志却决定去福州,当时陶铸是市委书记,他是可以信任的。

结果夫妻俩就……分手了。曾老这一辈子,感情生活非常干脆利落,合就过,不合就不过,事业婚姻有了矛盾,那就顾事业。于是两人出发前正式提出离婚,然后分别上路。其实那时曾志已经有了身孕。

曾志去了福州,与陶铸假装以夫妻名义潜伏,日久生情,姑且不表。单说蔡协民到了上海,第一天还能跟党组织接上头,接下来组织却突然失联了。原来之前闽西苏区正在肃反,抓了一个叫游民生的红三团指导员,说他是社会民主党。蔡协民一问,是井冈山下来的老革命,认为不是社会民主党,给放了。结果漳州惨败之后,厦门市委觉得蔡协民一定也是社会民主党,一纸通知发到中央,说此人不可靠,很快包括上海、福州在内的各处党组织都知道了。

上海党组织警惕性极高,立刻切断了和他的联系。最讽刺的是,连在福州的曾志都听说蔡协民被打成社会民主党了,唯独蔡协民自己不知道,还在客栈里苦苦等待,不敢离开。他等了很久,直到盘缠花光走投无路,才意识到可能被党切断联系了。

蔡协民痛苦万分,却不肯放弃。加上他没钱了,吃不上饭没地方住,几乎沦到要乞讨的地步,天天在马路上徘徊,希望能碰到同志,给个准话。他濒临绝望时,碰到一个老同学,老同学赠了他十块大洋,他才买到去福州的船票。

到了福州之后,党组织还是不跟他联系,只有陶铸去见了一面。曾志也想去见,陶铸说你去见可以,但注意保密纪律,不许告诉蔡协民他被打成社会民主党的事。曾志答应了。

这对前夫妻一见面,曾志惊呆了,曾经意气风发的蔡协民竟落魄成了一个小老头。蔡协民讲完自己在上海的经历,从怀里颤巍巍地掏出一块布料:“买了船票以后,还剩了点钱,我给你买了身衣料,做身旗袍吧。”

曾志抱着布料,一下子泪如雨下。她决定宁愿违背纪律,也要说出实情,不能让蔡协民平白遭受冤屈。她把真相说出来以后,蔡协民自然是一阵无语。但事实摆在这里,各级组织都不会接纳他了。蔡协民在曾志的劝说下做了一个决定:不去做徒劳的辩护,而是再次从头干起,以实际行动和业绩向组织证明自己的心志。

曾志跟蔡协民说出真相之后,回去向组织主动承认错误,挨了陶铸严厉批评和处分,但两人感情反而更贴近。曾志与蔡协民的孩子出生时,还是陶铸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

蔡协民回到厦门,挽起袖子从最辛苦的建筑工人干起,白天干活,晚上就在工棚里给工友们讲革命道理,单枪匹马搞起工人运动,凭借自己努力终于重归组织。可惜在1934年他被叛徒出卖,牺牲在刑场上,死时三十三岁。

这里只是简略讲讲故事梗概,大家可以去看回忆录里的细节讲述,那段真是虐得一脸血,又耀出一室光。

当然,简单以虐或爽来评价,未免轻佻。事实上,我看完那一段,掩卷陷入沉思。这真是一个好故事,但它好在哪儿呢?好就好在它的故事逻辑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人物关系和剧情,你把它放在唐代,放在宋代,放在架空的奇幻世界,放在外星,甚至放在同一时代不同身份的人身上,都是解释不通的。

就拿蔡协民来说,他与组织失去联系时的失魂落魄,在遭受冤屈时的矢志不改,在重新奋斗时的奋发沉毅,以及临死前的坚贞不屈,唯有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唯有这些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人,这些行为才说得通。它的底层逻辑,与他的党性信仰密切相连。不理解那一次革命事业的意义,就无法理解这个故事真正的悲情和伟大之处。

不独蔡协民,回忆录中的曾志、陶铸和其他许多人物都是这样,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可在这个精神层次都熠熠生辉。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一个片段。曾志在闽东苏区失败之后,与党组织一度失联,38年的时候还因为这件事扣上了逃跑主义的帽子,这个污点跟了她一辈子。

到了一九五四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曾志见到了当年的领导叶飞,提到这段往事,要求澄清。叶飞当即叫来邮电部党组书记、曾任闽东特委委员的范式人。曾志心直口快,直接质问说:“你为什么在1938年给长江局发电报,说我是从闽东逃跑的?” 范式人回答:“我不清楚你们的情况,看到你们没了音信,因此猜测是逃跑了。” 曾志说:“好家伙,你这一猜想,差点害我被开除党籍!”

叶飞看了看他们俩,叹了口气,说:“当年参与建立闽东苏区的干部,除了我们三个,全部都牺牲了。” 于是他和范式人一起,代表当年的闽东特委,当场宣布之前对曾志的处分是错误的,予以撤销,以后登记表不用再写这条了。看到这段,一种“劫波度尽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苍凉感,扑面而来。

类似的故事,在这本回忆录里比比皆是。唯因其真,而见其心,唯敬其志,而感其情。如果能多读读曾老这样的回忆录,大概也就不会有亮剑雷霆战将这样的东西出现了吧。

长视频战争:十年 1000 亿人民币

我们采访了这个行业数十位从业者、投资人,几乎没人能总结出这场战争的意义,唯一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它们砸了超过 1000 亿人民币。

文 | 高洪浩
编辑 | 宋玮
制图 | 马可欣

2019 年底,腾讯视频开始酝酿一个向「Netflix + YouTube」转型的宏大计划,它们都是美国领先的视频网站。

按照这个计划,两年后腾讯视频将成为集影视、综艺、个人用户生产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从目前不足 1 亿上升到 4 亿。同时,要在 2022 年实现接近 700 亿的收入规模,届时利润将达到 60-70 亿。

2020 年 4 月,这份雄心勃勃的振兴计划被送到了腾讯 COO 任宇昕手上,却意外遭到了批驳。“大概意思是,看起来只是在功能上换了一层皮而已。”一位腾讯人士说。

任宇昕在内部多次表达过对长视频业务的鞭策。“他总让团队多想想未来该怎么办,可以做什么转变。” 一位腾讯人士说。上线九年的腾讯视频至今让腾讯承受大额亏损。

几乎同一时间,在腾讯视频办公室 17 公里外的阿里中心,优酷也进行着一场向短视频与社区转型的改革。

一位接近阿里集团高层的人士告诉记者,集团对大文娱的构想是,每年可以实现 1000 亿元的营收规模。但直到 2019 年,阿里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全年营收 240.77 亿元,亏损 157.96 亿元。

“肉眼可见的焦虑。” 一位阿里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老樊(阿里大文娱总裁)直接让大家每个月先去 YouTube 扒 100 条视频放到优酷上。”“所有人都懵了。”

“三国杀” 中,爱奇艺的处境最为尴尬。2020 年 6 月,消息传出阿里和腾讯先后接洽百度,希望收购受其控股的爱奇艺,而爱奇艺股价在盘前暴涨了 40%。

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像今天的视频之战一样,跨度超过十年、砸下资金无数,到头来却仍然是一地鸡毛——看不到任何可盈利的预期,无边际的投入也牵制住了他们做出大的创新。

如今,它们还要面对更加凶猛的新势力,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已经超过长视频与即时通讯,成为中国人均单日使用时间最长的应用。

我们采访了这个行业数十位从业者、投资人、合作伙伴与用户,几乎没有人能够总结出这场战争的意义,唯一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它们砸了超过 1000 亿人民币。

没有人期待这场战争的终点。“终点也不会改变什么。” 易凯资本创始人兼 CEO 王冉说。易凯曾经是优酷土豆合并时,土豆网的财务顾问。

回溯这场战争,它更多的意义是一场警示:在金钱是唯一壁垒的竞争里,没有什么游戏是只有单一玩家的。如果等了十年还没有人来,那么第十一年它一定会出现。

“以前我们觉得电视台很无聊,但是现在发现自己也变成电视台了。” 一位爱奇艺的资深制片人说。

截止发稿,芒果超媒市值 1222 亿人民币(185 亿美元),超过爱奇艺的 164 亿美元。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十年烧掉 1000 亿人民币打造的三大视频网站,竞争力和一家国资电视台相当。

image

背靠巨头

优酷土豆的多数员工得知公司要被卖给阿里巴巴的那天,已是 2015 年 10 月官宣之日前后,创始人古永锵操盘这个中国第一大视频网站将近 10 年。

曾经勇猛好战的主帅将 “收缩业务”、“控制成本” 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面对竞争对手疯狂砸钱,优酷却推掉了找上门的热门版权,开始做自制便宜的微电影、文化类的轻综艺。

一位老优酷高层对《晚点 LatePost》回忆,古否决了几位高管提出的拿网剧来做会员付费的建议,理由是 “这动了网剧负责人的蛋糕。”

“优酷早年的气魄是团队直接从南京、东莞拉一条电路来北京,自己搭一个「云」,直接将带宽费用压低至土豆网的 1/3。” 上述高层说。

但现在老板追求安定、崇尚养生:每天过了中午就不再进食;开始研究风水,位于北京北三环的优酷公司进门处被摆上了几座大鼎,越来越多的风水器皿成为摆件出现在公司。

“事后细想,老板或许早就决定把公司卖掉了。” 一位古永锵时代的优酷员工说。

时间回溯到 2012 年,优酷合并土豆网后独占超过 40% 的市场份额,那时多数人认为长视频行业大概率不会有战争了。

但百度在关键时刻出手收购了 PPS,并推动它与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合并,这打破了均势,新平台迅速向第一名靠拢。

“百度原来对爱奇艺的期望是尽量缩小跟优酷的差距,现在这变成了最低要求。” 一位原爱奇艺的中层人士说。

一位长视频行业投资人回忆,优酷曾为了成为百度在视频内容上的独家合作方,向其支付了 300 万元现金和 1% 的股份。但最终酷 6 网以 600 万元的现金和 3.4% 的股份夺得百度的支持。

巨头的入局改变了长视频行业原本由创业公司建立起的生态,把行业拉进了一场难以为继的消耗战。

火爆的网剧《盗墓笔记》最早敲开的就是优酷的大门。“它们开价 1 亿元,但优酷的上限是 200 万元。” 一位优酷人士说,最终,这部剧被爱奇艺用 500 万元一集的成本拿下。

2013 年初,就在百度和 PPS 接触之际,消息在媒体上被曝光。始作俑者是 PPTV,这个排名靠前的视频平台正意图出售却不顺利。它的成败在此一举,为扰乱 PPS 和百度的谈判,更为了刺激其它玩家们的神经。

阿里巴巴在此时入局,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资人告诉记者,阿里提出以接近 5 亿美元的估值和全股票的方式收购公司。但 PPTV 非常犹豫,因为它被要求进入阿里体系并重组团队,“好像从平台变成了一个导流入口”。上述人士说。

他们更青睐苏宁的方案,虽然价格更低且只收购 70% 的股份,但苏宁对团队承诺:“你们是苏宁互联网的一面旗帜,我们不懂,以后靠你们了。” 这直接打动了 PPTV。最终,PPTV 卖身苏宁。

这场交易并未改变行业的格局,但促使阿里把视线转向了此时已有退意的古永锵,间接促成了今天三强格局确立。

中国互联网 20 年,市场形成了 BAT 巨头三足鼎立之势。为了保住垄断性地位,它们在不断扩大着自己的业务边界。

“实际就是一场以 BAT 为中心的世界大战。” 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这样描述这场博弈,核心战场有两个:一个是以 O2O 为主的应用场景之争,另一个就是流量入口之争。长视频是流量入口之争的焦点。

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资人告诉《晚点 LatePost》,阿里直接给优酷的出价开到了每股 26.6 美元,这超出了视频行业以往任何一起交易的价格。但这位投资人让古永锵别急着答应,“你们在这个基础上多加 1 美元,以 27.6 美元每股的价格同步去和别人再谈谈。”

这里的 “别人” 正是阿里的老对手腾讯。此时,它正计划推动自己的腾讯视频与其中一家头部视频网站合并,并换取一定比例的股权。

2011 年成立的腾讯视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防御性产品。“我们发现用户有看视频的需求,那就先做做看。” 一位原腾讯视频产研线的中层员工说。相比当时优酷超过 4000 万的日活用户,腾讯视频直到 2014 年初才刚刚够到 1000 万。

在优酷之前,腾讯已经和爱奇艺接触过了。龚宇(爱奇艺 CEO)是有意愿的,他想得很清楚,前提是必须获得一个微信的流量入口和社交功能权益。“但腾讯不同意。” 一位原长视频平台高层告诉《晚点 LatePost》。

对于要不要交出视频业务,腾讯内部也在博弈。在和优酷谈判的时候,腾讯视频总经理孙忠怀带了一整个团队飞到香港请缨。一位投资部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他当场立了一个军令状,概括而言就是在限期内,会让腾讯的市场份额稳定在前二的位置。

对腾讯而言,视频是出口。孙忠怀团队花了一整个晚上和腾讯总办的高层们讨论腾讯视频未来可以怎么走。最终腾讯放弃了出售。

对优酷而言,此时腾讯愿不愿意已经不重要了。它看到了阿里巴巴的急迫,转身和这个巨头说:“如果你再加 1 块钱那肯定稳了。” 它们如愿了。“腾讯的实际出价其实比阿里低了 20%。” 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资人说。

至此,爱奇艺、优酷与腾讯视频分别背靠了百度、阿里与腾讯。

“这一笔钱,你想怎么发挥都可以”

2015 年,腾讯的彻底苏醒点燃了战争。

“超过优酷成为行业第一。” 此时的腾讯视频有了清晰的目标。一位腾讯视频中层回忆,此前腾讯视频第一任负责人刘春宁喊的口号是 “弯道超车”。“怎么超?超过谁?从来没有讨论过。”

放弃出售后,腾讯视频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战术:1 打磨产品;2 拿多元版权从各个方面满足用户需求;3 拿集团流量资源。

时任公司副总裁黄海的加盟起了关键作用,他曾经负责腾讯移动端产品、网络媒体产品与广告平台。因为一手做起了腾讯新闻移动端,所以黄海很快为腾讯视频争取到了腾讯新闻的支持,后者在当时是一个日活跃用户过亿的超级应用。

随着高层的决心进一步明确,腾讯视频逐渐摆脱弱势业务的标签,QQ 和微信两个超级 App 也加入了为其导流的序列。在外部,腾讯视频也开始大肆买量。

一个时代背景加速了腾讯视频的崛起:国内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正在持续下降,直到 2015 年资费降费达到了 40%,流量进入爆发时代,宽带网络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

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腾讯视频的 DAU(日活跃用户)从 2014 年初的刚刚 1000 万被拉升至 2015 年初的 5000 万,跃升行业第一。相比之下,优酷的 DAU 在这一年只增长了 500 万左右。

腾讯不怕花钱。此前它就以 80 万元一集的成本买下了电视剧《宫 2》的版权。随后,又趁优酷的版权负责人休假之际,通过抬价抢下了新版《笑傲江湖》的版权。

腾讯重点引进 HBO 美剧在内的海外版权作品。在体育内容上,腾讯以每年 1 亿美元拿下 5 年 NBA 版权。“相当划算的价格,腾讯第二年就把这 5 亿赚了回来。” 一位头部视频平台中层人士说。

各家都自制了监控 “报警器”,只要竞争对手拿到了新的内容或者抢先上线了某个内容,“警报” 会立即报警。

“为了不落后别家上新内容,当时实行 24 小时三班倒的工作制。” 一位腾讯负责版权业务的员工告诉记者,比如一台卫视的直播晚会,老板最低要求是每个节目演完后最多 5 分钟要可以在网站上看到。

2016 年腾讯在与优酷争夺《如懿传》时,双方平静而友好,面对这部制作费超 3 亿的古装剧,它们同意各出 6 亿元拿下这部剧的双平台播放权。

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折。一位参与采购的人士说,腾讯回去后便有了悔意,因为团队笃定《如懿传》会成为第二个《甄嬛传》,后者在 2011 年播出后掀起了全民收视热潮。腾讯旋即拍板,喊出 13 亿元的天价抢下了独播权。

根据记者获得的内部数据,两部大剧《扶摇》、《如懿传》就为腾讯视频在 2018 年带来了接近 2000 万的会员。

优酷一直认为视频网站是关于技术的生意,它曾经凭借此登上过巅峰。“但龚宇很早意识到这关于娱乐的生意。” 一位爱奇艺原中层人士说。为了补课,龚宇在 3 年的时间里看将近 400 部小说和剧本。

一位优酷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2014 年爱奇艺就曾开出了上千万的价格撬走了优酷当时的头号 IP 高晓松及其节目《晓说》的自制班底。就在前一年,优酷与高晓松商谈的出场费还只是 500 万元。

巨头大量虹吸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仅是央视就有知名的制片人和导演如马东、郑蔚、葛亚、王险峰、姜滨,以及如今的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加入。后来还有 “央视最年轻总导演” 牟頔加入,她带来了自己的团队和一个全新的节目概念,后来这个节目被命名为《奇葩说》。

“爱奇艺大量剧播放量惨淡,其实成本都在亿级水平,但高层觉得没有太大问题。” 一位爱奇艺负责版权业务的员工说,“在他们眼里只要剧的品质达标就可以。”

爱奇艺是三个平台最早重点发力做自制综艺和自制剧的平台,最早定的战略是购买综艺版权模式,然后进行本土化改造。一位原爱奇艺执行制作人告诉记者,广告主一开始对于互联网平台根本不买账。

一个例子是达尔文工作室做的第一档节目《流行之王》,在所有的录制环节准备就绪后,无论如何也没有广告投放。“节目敲定了六个艺人,总成本就接近八千万。”

很长一段时间爱奇艺的自制团队都处于停摆的状态。“大家就是一直研发、一直找新模式、一直本土化改造,说白了就是一直画 PPT,但片子就是卖不出去。”

龚宇没有给自制团队设立任何 KPI。他给当时的自制团队承诺:第一年是研发期不一定要出内容,头两个项目即便赔本也没关系。从第三个项目起,抛出所有成本赚的钱按比例作为工作室的激励。

“很多决策和预算不一定要通过龚宇,工作室通过了基本都能干。” 一位爱奇艺高级制片人说,除非是需要公司先期垫钱需要龚宇来做决策,其它时候他基本不会干预内容。

“不过龚宇喜欢参与节目团队的研发会,每次都像个安静的旁听生。” 他说。

与爱奇艺合作的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告诉《晚点 LatePost》,爱奇艺可以把所有的流程都交给制作公司,这里面包括营销、制作成本、演员片酬、后期特效的成本,然后按照比如一个剧 1.5 亿元的预算也一同交给制作公司。

“这一笔钱,你想怎么发挥都可以。” 这是他收到的指令。

image

2018 年,优酷把最大的热情留给了争取世界杯的网络播放权上。阿里史无前例用了三天的时间便通过了接近 16 亿的预算,“偷袭” 了开价 10 亿的腾讯,火速与央视签订了一个框架协议锁定合作。

世界杯一个月的热闹和喧哗过去后,一位前优酷中层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世界杯为优酷带来了超过 3000 万的纯内容用户,世界杯结束后,这波用户很快就流光了。

“事实证明,钱是这场战争里几乎唯一的壁垒。” 爱优腾在 BAT 的恶性竞争下,变得日益 “管道化”——用户的忠诚度变得极低,平台必须不断砸钱拿下头部内容才能维持用户的停留,巨头们认为自己可以快速结束战争的希望落空了。

image

意志

2018 年 3 月 29 日,爱奇艺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大股东百度的总部大厦在当晚用灯光拼出了 “AI ♡ QIYI” 的形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挑选了偏绿色系的领带现身纳斯达克交易所,这是爱奇艺的标志色,也是美股中代表 “涨” 的颜色。

八年前,百度创立爱奇艺的时候希望它可以成为一家独立创业公司:自己租办公室、自己成立业务团队、网站的独立域名,即便在早期也少有员工是从百度而来。时任百度副总裁任旭阳为爱奇艺寻觅创始人时,标准也是 “创业型”CEO。

这并不意味着百度完全放手。“百度的模式是所有分拆的业务自己都要占 40% 以上的股份,团队只占 10%-20%。” 一位接近百度人士说。

李彦宏在多数情况下都能与龚宇保持一致,但龚宇只有爱奇艺 5.4% 的股份。

“阿里希望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来改造在线视频业,但同时又无法回避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这些裹挟着优酷走向了一条拧巴的道路。”一位原优酷中层人士说。

在优酷被阿里收购后,因为强压而不断引发的人员离职被部分人理解为阿里的换血行动。很快,一批来自电商业务的阿里人被安排进入了优酷的技术团队、数据团队、会员团队。

老优酷更注重用户的停留时长,新优酷强调会员售卖的 GMV。“大家被教育要思考怎么去提高付费人数和提高每个会员的客单价。” 他说。但即便是对于流量的考核,也变得比过去更加严格。比如综艺《这!就是街舞》,团队被要求按一期节目每小时达到多少流量来衡量是否达标。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庄卓然(南天)在 2017 年被调至优酷 COO 与阿里大文娱 CTO。

“优酷甚至大文娱的所有业务和动作,南天先砍第一刀。” 一位阿里巴巴人士向《晚点 LatePost》透露。

南天在大文娱的时候是三线汇报,除了杨伟东,他还要直接向张勇和张建锋(时任阿里 CTO )汇报。“杭州北京两边跑,一周就要开三个周会。”

他的第一把火烧向了优酷的技术,主导优酷技术架构与阿里中台的强行融合。漫长且复杂的底层技术升级严重影响了优酷的用户体验,最突出的表现是起播速度慢、拖拉进度条的卡顿。

一位优酷产品线的中干对《晚点 LatePost》回忆,当时团队强烈申请要增加服务器以解决这些问题,不然用户体验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提议被一一驳回,因为这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

时任优酷总裁的杨伟东是优酷被阿里收购后,极少数进入阿里体系并担任要职的高管。“阿里的意志是不大烧钱,用互联网的模式改造大文娱。” 一位阿里大文娱人士说,“改造” 这个词很模糊,“不烧钱” 执行起来就很清晰多了。

此后,杨伟东将更多权力集中——所有内容与采购业务需要他的亲自拍板;内容采购需要提前交给财务部门审核,分析广告收入是否可以收回成本;内容制作人手上的宣发预算全部上交由市场部统一管理、审批、放行。

一位业内人士说,在一个内容公司,做内容的人突然间没钱也没权了。“集权的人根本不懂内容。”

“很长一段时间,优酷团队更多的精力是在帮集团做每年的双十一晚会。” 一位优酷 P8 的人士告诉记《晚点 LatePost》。

从 2016 年开始,优酷的头部内容持续缩水,原本的制作人、内容人成批出走,还有他们手中大量影视行业的导演、编剧资源。优酷自己的制作团队从六个被压缩至三个。

2019 年底,优酷会员不到 3000 万,当时另外两家的会员数已经大步跨过 8000 万。

2018 年底腾讯 930 改革后,腾讯视频被划入任宇昕所执掌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他面对的是,当平台长期亏损、抖音 b 站的崛起时,“腾讯视频的员工为什么都没有危机感?” 一位腾讯视频中层员工说。

在腾讯视频,多数员工依然充满信心。腾讯视频曾经从落后到第一的经历告诉他们,“现在只是需要做一些小小的转型,哪怕是时间久一点但最终一定会胜利的。”

“大家不知道高层的想法是什么,上面制定的 OKR、目标数据几乎不会传导到总监以下。” 一位腾讯员工说。

2020 年初,身处美国的腾讯副总裁、腾讯视频负责人孙忠怀因为疫情封锁而无法回国。在一次会议上,视频里忽然传出了他女儿嬉闹的声音。“老大好像还挺轻松。” 一位在场的腾讯视频人士对《晚点 LatePost》形容多数人的感受。

2020 初,来自 Uber 的物理学博士蒋锡茸空降至腾讯视频担任副总经理,负责数据科学和数据决策相关的业务。

一位腾讯视频中层员工说,“在我们看来她承担了任宇昕对腾讯视频技术改革的一个期望。”

在内部视角,蒋更像是 “一条鲶鱼。” 她专攻的方向是数据决策,解决数据决策和数据分析的事情,但实际上在原本的产品线里,腾讯视频总经理舒军、负责商业和战略分析的副总经理王伟都在做相似的业务。

“她会主动抢人、要业务。” 一位腾讯视频中层员工说。《晚点 LatePost》了解到,知乎技术副总裁李大任也已于近期加入腾讯视频。

另一个微妙的关系是,腾讯视频的核心资源是影视圈人脉和内容制作能力。一位腾讯视频人士说,但你会同时看到,腾讯影业也在动作不断,对腾讯视频而言是强竞争的关系。

腾讯影业董事长程武是备受任宇昕信任的老部下,因此在腾讯内部员工的调侃里,影业与高层的更亲近一些。程武还同时兼任了腾讯动漫董事长、阅文集团 CEO。2020 年 10 月,腾讯影业发布了多部影视剧制作的计划,其中多部与爱奇艺和优酷独家合作。

在一次架构改革后的月度 VP 联席会上,信息流产品腾讯看点的内容生态负责人向腾讯视频开口,想获得腾讯视频的综艺、影视剧版权内容,这个提议被孙忠怀直接否决,理由是,“这是腾讯视频的核心资产。”

双方争执了一下午,但任宇昕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

“做错了谁来担责任”

早年微信在做公众号的时候想过做视频内容,团队在第一时间找到腾讯视频。

“腾讯视频提了自己的要求:如果要我们承担带宽费就必须允许在公众号视频前加贴片广告。” 一位微信的资深产品经理对《晚点 LatePost》回忆。

公众号有优质的创作者、粉丝粘性高,缺点是公众号里视频的用户体验差。“如果双方联手在腾讯视频里开个专区,聚合优质的自媒体视频内容,或许有潜力做出一个 B 站。”

“但 UGC、PUGC 在腾讯视频从来就不是一个首选项。” 一位原腾讯视频中干告诉《晚点 LatePost》,“无论在资源调配、利益分配还是团队认知上都不是。”

爱优腾缠斗 10 年,鼎盛的时候,它们将创业公司几乎完全挤出了这场游戏。这些都是用无边际的投入换来的,也大大牵制住了他们的创新。

2018 年以后,抖音、快手和 B 站快速崛起。根据 Quest mobile 数据,2018 年短视频月总使用时长同比上涨 1.7 倍,全面超越了在线视频,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行业。这些新势力不仅抢走了他们的用户,更逐渐深入了他们的腹地。

“长视频平台是那么努力,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也必须得把平台上内容的盘子给撑住,但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变天了。” 易凯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冉说。

认知的转变是最难的。

直到 2020 年初,一位腾讯视频的核心高管仍有质疑,“我们的用户真的喜欢看抖音、快手那些搞笑的内容吗?” 此前这位高管一直负责着腾讯视频一款独立的短视频产品。

一位腾讯视频产品技术线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Thirty (孙忠怀)就在内部表达过,‘这个(产品技术)我不太懂,你们能给我实现我的需求就可以了’。”

“在长视频平台的眼里,短视频就不是一个决定生死的东西。” 一位优酷来疯的原中层对记者说。

来疯是优酷的直播团队,它们很早就看到了短视频产品 Musical.ly,认为这是一个大机会。当时的负责人一狠心,决定停下手中的直播综艺工作,带着团队用半年的时间将资源投入短视频的开发。但最后团队将研究报告上交后,项目直接被俞永福和杨伟东否决。

内部固有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而难以打破,这同样阻碍创新的诞生。

“流量和资源如何分配?谁来做决策?谁来承担风险?如果因为做新创新导致现在的 KPI 完成不了,谁负责?” 一位优酷短视频业务的员工说,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人敢做决策。

2020 年 4 月,当腾讯视频的团队将那份 “Netflix+YouTube” 的转型方案交给 COO 任宇昕后,随即遭到了批驳。在他看来,这个方案并没有对腾讯视频进行更彻底的改革——背后的技术机制、团队协同机制的调整。

团队最终只能找一个折中的方法,另起一个独立的、不影响大局的方案。《晚点 LatePost》了解到,腾讯视频产品技术部总经理何毅进将主导一个新的 “特区” 改革项目。在这个 “特区” 中,算法、产品、技术等所有的权限都归于一人调配,他要从机制上去探索腾讯视频转型的可能性。

相比起优酷与腾讯背靠大山,随着百度的式微,爱奇艺最为焦虑。

爱奇艺 CEO 龚宇很早就意识到了投入高额版权成本是难以为继的,所以爱奇艺也是三家中对创新探索最为频繁的。但这也决定了爱奇艺倾向于做那些能够尽快变现的创新,比如最早尝试自制、会员,后来做了游戏、动漫。

2014 年,爱奇艺将收购的视频网站 PPS 团队重新整合,基于其位于上海的游戏团队成立了爱奇艺游戏。

管理层很看重,一度希望于游戏业务可以达到爱奇艺 20%-30% 的收入来源。一位爱奇艺游戏的中层管理者说,不过爱奇艺忽视了建立游戏研发能力是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

“当年听到前阿里游戏总裁史仓健说,他们要花十个亿,三年把握整个游戏体系搭起来挣未来的钱,大家都很羡慕。” 上述爱奇艺游戏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爱奇艺的资金压力导致在非主航道的业务上给不了这么多的耐心。

一位爱奇艺游戏业务的中层员工说,爱奇艺的策略是 “影游联动”,这意味着每一款游戏的研发和上线都必须配合影视剧的进度,这显然违背了正常的产品逻辑。

从 2017 年开始,寒流越来越多地吹到了爱优腾身上。即便如爱奇艺的自制团队,他们也很难像从前那么轻松。他们接到了一个指令:以后如果不能提前确定下客户和赞助,再好的项目也不能启动。

“当时有工作室整整一年都没有项目开机。” 一位爱奇艺的执行制作人说。

“当你已经陷在长视频战争里的时候,你的收入来自于广告、来自于会员,而它们都是靠大内容拉动,只有继续投入这个故事才能继续维持下去。”一位观察者说,对大公司而言,游戏开始就难停下来了。”

没有终点

2020 年 6 月,据路透社报道,腾讯正商讨成为爱奇艺的最大股东,随即爱奇艺股价盘前暴涨 40%。市场乐观地认为,交易一旦成行,中国最大的两个视频网站将实现对行业的绝对控制。

《晚点 LatePost 》了解到,就在腾讯与爱奇艺接洽之前,阿里巴巴已抢先一步找上了爱奇艺。过去一年时间里,几个竞争对手之间的谈判开始变得频繁。

截止至 2020 年,围绕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之间的这场视频战争已经进入第十年。

“没有任何一个股东会允许一个业务赔 1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因为有了 BAT 的存在这个事情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王冉说。

视频网站有两层意义,一是重要的流量入口;二是内容经济、影响力经济。一位阿里巴巴高层人士说,文娱是慢活儿,要有定力和坚持,所以只有巨头能玩。

没有人想往后退一步,即便是离娱乐业最远的阿里巴巴。

“毕竟如果哪天娱乐变现的环节大爆发,而这块阵地完全没有布局,谁来担责任?” 一位优酷的中层员工说告诉《晚点 LatePost》,优酷现在更多在卡位,等有一天卡到爱奇艺的钱和故事都讲不下去了,自然就变成老二了。

在 16-17 年优酷刚进入阿里的两年动荡整合期里,优酷用户时长不断下跌,DAU 则始终保持在 5000 万上下。“即使我做这么烂,但始终也没掉,从 ROI(投资回报率)来看已经很好了。”

腾讯视频的经理们今天要每个月甚至每半个月要接受来自腾讯 COO、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任宇昕的询问。

《晚点 LatePost》了解到,腾讯视频在最新的转型改革中,重点有三个:腾讯视频将不再按频道划分,而是将 PGC、PUGC、UGC 内容按个性化推荐;建立一个创作者账号生态体系,短视频用户渗透率超过 80%;在核心长视频领域慢慢积累超级 IP。

“Mark(任宇昕)现在的重点是,一是将腾讯的内容业务打造成 ‘迪士尼’;二是让 PCG 的中台化、技术改造见到成效。” 一位腾讯人士说。

但改革无法一蹴而就。

一位腾讯视频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团队此前汇报时声称要扶持 1000 个左右的万粉账号。任宇昕看到后直接把这个量化指标给否决掉了。“他认为腾讯视频现在不需要去追求 KPI,而是要先把基础的事情做好。”

2019 年开始,樊路远在优酷也开启了新一轮人员盘点。他上任后第一天早晨来到优酷,发现办公室空荡荡的,极为生气。第二天,他将全员的上班时间调整至 9 点半。

P9 职级以上的管理层陆续展开了述职的工作。2019 年 6 月,伴随着这轮人员盘点结束,不少部门出现比例高于 30% 的人员裁撤——当中很多为 30 岁以上的 P6、35 岁以上的 P7。

“老樊来了以后优酷把更多整体性的数据性指标做了更高等级的保密。” 一位优酷产品经理说,他的一个考虑是避免优酷萎靡的数据表现影响士气。

爱奇艺是三家中最早对变局作出应对的。2020 年,爱奇艺推出了随刻短视频并将其上升为当前的重要战略;第二季度,爱奇艺上线了以悬疑短剧为主的迷雾剧场;推出 “星钻会员”,进一步在增加会员费用上探索。

“龚宇以前还会在内部预测何时可以盈利,现在基本不提这事儿了。” 一位爱奇艺人士说。

2020 年 5 月,媒体曝光爱奇艺要裁员 20%,非主赛道的 VR、泡泡等是重灾区。随后,爱奇艺回应,消息不实。但上述人士称,今年公司确实比往年的优化力度更大。

“腾讯视频与爱奇艺合并,行业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腾讯实现一家独大,内容成本也可以快速下降。” 一位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人说,

但靠合并是永远无法消除竞争的。今天大家看到的是,B 站会继续壮大、字节跳动也可能拿着钱冲入战场,战火会被重新点燃。

2020 年初,阿里巴巴曾与 Bilibili 创始人陈睿讨论过可行的股权交易方案。B 站被市场认为是中国最接近 YouTube 的新兴互联网社区。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讨论方案中针对 B 站的交易估值在 100 亿美元左右,而 B 站当时的实际市值为 65 亿美元上下。一年后,B 站市值已经越过 220 亿美元,超越了爱奇艺的 166 亿美元。

“悲观一点,即便是腾讯和爱奇艺合并,视频战争仍然结束不了。” 一位投资人说,毕竟,大家都太有钱了。

来源:晚点

荧幕上再无范冰冰

今天,郭敬明执导的爵迹系列第二部《冷血狂宴》已经可以在视频平台上看了。号称投资了好几个小目标的这部电影,线上观看要24块。

刚刚在节目里被尔冬升怼哭的郭导,肯定已经忘记当初第一部是怎么翻车的了。没关系,网友们帮他追忆了当年情。莫愁觉得最精彩的评论是:

浪费了我人生中宝贵的两小时。

上一部爵迹里,担当C位女一号的是范冰冰。原本定档2018年7月的《冷血狂宴》,冰冰姐也一直是C位,宣发海报第一幅就是她的单人特写。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因为“阴阳合同”事件,范冰冰消失了很久,间接导致郭导大作因为“技术原因”撤档。

今天的《冷血狂宴》里,制作方用技术手段换掉了所有原本属于冰冰姐的脸。现在,电影惨烈的口碑至少证明了一件事:

不怪金锁。

冰冰姐最近的新闻不少。

上个月23号,广电总局的官网上,悄然挂出了一份10天前就下发的通知,强调了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

通知一出,大家伙一拥而上说这就是在说冰冰姐。叫骂声里,莫愁看到了一些文章说冰冰姐不受新规影响,因为她不但低调,而且:

未达到劣迹艺人标准。

要莫愁说也是,低调的冰冰姐最近出差被拍到在机场老老实实戴着口罩:

不能因为口罩上镶了一圈珍珠就说人家炫富是吧。

缴纳了8个多亿罚款,“自己的最后一个男友”李晨转身离开,好像都没影响冰冰姐重回名利场的心气。

无论是曹保平的《她杀》,郭敬明的《冷血狂宴》,还是环球影业的《355》,冰冰姐一直在小心试探着。

去年4月爱奇艺9周年晚宴上,冰冰姐盛装出席,并在社交平台上发了美照,引发了大量负面评论。

冰冰姐放弃了吗?没有。

那段时间,韩国版《红秀》杂志封面、马来西亚版《嘉人》、俄罗斯版《时装》杂志封面、越南版《芭莎》杂志封面……冰冰姐围着中国画了一个圈,希望用各种语言对国内喊话:

已经为下一幕做好了准备。

别谈下一幕了,连做公益的情况都很复杂。今年5月,官媒赤裸裸地告诉她,切莫试图将此作为拯救自己事业星途的洗白器。

也难怪网友们觉得广电总局是在针对冰冰姐。今年9月27日,范冰冰参加了红旗轿车活动,但在红旗的通稿中,一次也没提范冰冰。

10月,范冰冰走了第27届华鼎奖红毯。媒体们说,原本是安排了范冰冰颁奖的,结果颁奖时,大会临时调整,现场诸位一脸懵逼。11月,“电影英雄”盛典上,范冰冰又来颁奖。优酷直播时,她却没有任何镜头。

广电总局通知公布的第二天,范冰冰旗下的美丽宫文化公司被注销。范冰冰工作室的解释是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有意转变商业合作模式,故退出相关公司的股权。

今年双十一,范爷的美丽秘诀成交额突破一个亿。这么大的买卖,她说不要就不要了。

上月底,金鸡奖典礼,当年范爷不拿正眼瞧的张馨予当了主持人,前男友李晨与佟丽娅携手合唱。

3年前拿过金鸡奖影后的她,这次连门票都没拿到。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微信号:xqnews

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的传奇一生

作者 / 卡卡之佳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有人说,足球是现代的微型战争:技术的比拼、战术的角逐、体能的对抗、心智的较量,时空争夺,攻守博弈……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足球就是人们了解战争最好的窗口。

战争造就英雄,足球同样如此。如果将世界足球的荣誉殿堂比作一顶王冠,那么贝利和马拉多纳的名字,就是这顶王冠上最闪耀的明珠。足球是 22 个人的运动,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一支球队凭借着一个人的力量扭转整个战局。

【巅峰:世纪之战】

1986 年 6 月 22 日,墨西哥阿兹台克球场,阿根廷与英格兰的世界杯 1/4 决赛进行到第 51 分钟,场上比分 0-0。

16 年前,这座球场见证了贝利第三次捧起世界杯。16 年后,另一位球王在这里完成了加冕。

马拉多纳中场拿球长驱直入,突破英格兰 4 名球员封锁将球交给了弧顶的巴尔达诺,后者停球失误被对手抢先一脚解围,皮球不偏不倚飞向了英格兰大门。

千钧一发之际,1 米 68 的马拉多纳冲进禁区高高跃起,抢在 1 米 84 的守门员希尔顿之前,将球碰进了球门。1-0!

所有人都看见了,马拉多纳是用左手将球打进了球门!但场上的三名裁判却一个都没看到。英格兰球员愤怒地围住了主裁判抗议。这一刻,马拉多纳就是所有英格兰人眼中的魔鬼。

「那个进球,一半是马拉多纳的头,一半是上帝之手。」

仅仅三分钟后,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幕来临!又是马拉多纳中线拿球,转身闪开两名球员的夹抢带球突进。

面对英格兰的层层防线,阿根廷人一个变向晃过了补防上来的布彻,接着左脚一扣闪过芬威克杀入禁区。

在过掉弃门出击的希尔顿后,马拉多纳抢在布彻放铲之前将球送进了英格兰队的大门!这一次不会再有任何争议了。

世界杯,淘汰赛,历史积怨,国仇家恨,传奇的阿兹台克球场,对手是足球鼻祖英格兰,上帝之手,连过五人,世纪进球……

在最重要比赛用最传奇的方式主宰战局,Half Devil,Half Angel,马拉多纳的足球人生,全都浓缩在了这短短 240 秒中。

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个人表演,没有之一!这一刻,马拉多纳就是所有阿根廷人眼里的神!

【绝技:马踏联营】

有人说,贝利代表了足球史上最全面的技术宽度,马拉多纳则代表着足球史上最完美的技术精度。

不需要复杂的动作,不需要绝对的速度,马拉多纳能在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靠的便是他冠绝古今的人球结合。

狭小空间下闪展腾挪,极短时间内连续变向,急停急起带走防守者重心,马拉多纳步频之快、盘带精度之高无人可出其右。一己之力单挑对手整条防线,众人围堵之中强行杀出一条血路,这些对老马来说都如同家常便饭一般。

重心低,下盘稳,高速运动中无视一切身体接触保持平衡,在那个允许背后飞铲的年代,除了凶狠犯规再没有任何方法能让马拉多纳倒下。那些年老马面对的防守强度,远非现在可比。

马拉多纳最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让一支本不具备争冠实力的队伍,瞬间变成冠军级别的劲旅。他能让队友变得更好,并且相信只要跟随他的脚步,就能赢得整个世界!在阿根廷如此,那不勒斯同样如此。

【少年】

1960 年 10 月 30 日,马拉多纳降临人世,他与贝利的生日仅仅相差 7 天。7 天,正是圣经里上帝创世所用的时间。

15 岁登上顶级赛场,16 岁入选国家队,17 岁夺得阿甲金靴,如火箭般蹿升的马拉多纳开始被球迷叫做「小贝利」,过掉一个又一个对手将球打进成了他标志性的进球方式。阿根廷人期待着他能像 20 年前的贝利一样横空出世,带领阿根廷登上世界之巅。鉴于巴西阿根廷百年宿敌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肯定。

然而 1978 年,马拉多纳却在最后时刻落选了阿根廷出征本土世界杯的大名单。那届赛事,独揽金球金靴的肯佩斯成为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一位伟大 ⑩ 号,潘帕斯雄鹰终于在家门口捧起了向往已久的大力神杯。

就这样,马拉多纳错过了自己的第一届世界杯,也错过了阿根廷的第一座世界冠军。

4 年后的西班牙,22 岁的马拉多纳终于登上了世界杯的舞台,那时的他已经是阿根廷的领军人物。

小组赛,马拉多纳在对匈牙利的比赛中收获了自己的第 1、第 2 个世界杯进球。第二轮对阵当届冠军意大利,年轻的他却在蓝衣军团混凝土式的防守中迷失了方向——詹蒂莱全场像牛皮糖般对马拉多纳寸步不离,并留下了一句「作为球员马拉多纳很牛,作为男人马拉多纳很怂」。

生死战巴西,「白贝利」济科 vs「小贝利」马拉多纳,踢着艺术足球的桑巴军团给阿根廷人好好上了一课。

1-3,阿根廷完败出局!情绪失控的马拉多纳甚至因为蹬踏巴西球员巴蒂斯塔,而被主裁判直接红牌罚下!这是马拉多纳第一次展现出自己魔鬼的一面。

与此同时,阿根廷与英格兰争夺领土主权的马岛海战,以前者在家门口的惨败而告终。这也为四年后那场神话般的英阿大战埋下了伏笔。

【红蓝】

1982 年夏天,马拉多纳以创纪录的 500 万英镑转会巴塞罗那,正式登陆欧洲。加泰罗尼亚人将他视为带领巴萨打破皇马霸权的救世主。

一年后的西班牙国家德比,马拉多纳在过掉了皇马整条防线后将球送入空门,这粒精彩绝伦的单骑闯关,让他成为了史上第一位在伯纳乌赢得掌声的巴萨球员!

谁曾想仅仅三个月后,马拉多纳就被毕尔巴鄂「屠夫」戈伊科切亚铲断了脚踝,这一伤,就是四个月的时间。

这是马拉多纳生涯第一次重伤,也是最严重的一次。也正是在养伤期间,马拉多纳沾染上了毒品。

1984 年国王杯,伤愈复出的马拉多纳再一次遇上了毕尔巴鄂。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全场一次又一次被对手踢翻在地后,阿根廷人一脚踹向了毕尔巴鄂球员索萨,一场多达 30 人的大规模群殴就此引爆——就在西班牙国王卡洛斯面前。

马拉多纳的红蓝生涯结束了,世人再一次看到了他魔鬼的一面,当整个欧洲都对他避之不及时,一份来自意大利的邀约摆在了他的面前。

【天蓝】

1984 年 7 月 5 日,那不勒斯圣保罗球场,7 万 5 千名球迷涌进这里,只为亲眼目睹马拉多纳的驾临。

690 万英镑,足球史上第一位两次打破转会纪录的球员。马拉多纳桀骜不驯的个性与这座城市的气质一拍即合。在那不勒斯,阿根廷人享受到了国王般的礼遇。

那时的意甲已经有了小世界杯的称号——普拉蒂尼的尤文图斯、三剑客的 AC 米兰、三驾马车的国际米兰分庭抗礼,当然还有马拉多纳的那不勒斯。

1987 年,那不勒斯终于打破了北方三强的垄断,赢得了队史第一座意甲冠军。马拉多纳几乎凭着一己之力,将这支常年混迹中游的平民球队带到了意甲强队之列,带上了联赛冠军的王座。

从第 11 到第 1,阿根廷人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两座意甲冠军,两座意大利杯冠军,一座联盟杯冠军,这几乎是那不勒斯 94 年队史所有的荣耀。马拉多纳的肖像被刻画在了这座城市的古建筑上,无数的新生儿以他的名字「迭戈」命名,那时的他,早已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人,而墨西哥世界杯,就是他登基成王的加冕礼。

【蓝白】

「一个人的世界杯」——这就是国际足联对 1986 年世界杯的定义。「其他人做好防守,进攻交给马拉多纳!」这就是那年阿根廷队的全部战术。

首战 3-1 韩国,全场被对手像「伐树」一般无数次砍倒的马拉多纳三度助攻。次战 1-1 卫冕冠军意大利,浸淫意甲多年的阿根廷 10 号凌空垫射扳平比分,报了四年前的一箭之仇。

八强战,阿根廷与英格兰狭路相逢。四年来,马岛战争的阴霾一直笼罩在阿根廷人头顶无法散去,如今他们终于等来了一个在足球场上复仇的机会。马拉多纳的赛前演讲慷慨激昂!

The Hand of God,The Goal of the Century,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此役过后,马拉多纳成了所有阿根廷人眼里的民族英雄!他从人,变成了神。

半决赛 2-0 比利时,马拉多纳留下了足球史上一个永恒的经典瞬间。

任你千军万马,我自一骑绝尘。球王之所以是球王,便是因为这与众不同的一秒。一记外脚背弹射,一次连过四人破门,马拉多纳只手将阿根廷送进了决赛。

决赛,站在马拉多纳面前的是上届亚军西德,那时,全世界都将他们视为「阻止那个男人最后的希望」。

最强个体 vs 最强团队,早早 2-0 领先的阿根廷几乎已经将大力神杯揣进了兜里,但顽强的西德却在下半场 7 分钟内扳平了比分。德国人对马拉多纳的限制比此前任何一个对手都要出色,他们差一点就成功了。

终场前 5 分钟,马拉多纳灵光一现般抓住西德后防的一瞬缝隙,为布鲁查加送上了锁定胜局的助攻,3-2!冠军终归阿根廷!

5 粒进球,5 次助攻,独造全队 77% 的进球!53 次被侵犯,第二名三倍还多的 90 次过人,从没有一届世界杯像 1986 年这样,被打上了如此鲜明的个人烙印。

没有人再去争论谁才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球员。济科、普拉蒂尼、鲁梅尼格,他们都是伟大的球员。马拉多纳?他是神!

【深蓝】

1990 年,带着意甲冠军的荣耀,29 岁的马拉多纳迎来了自己的第三届世界杯。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 4 年前那个无所不能的神,脚踝的伤势让他只能发挥出巅峰一半的功力。

意大利之夏,作为卫冕冠军的阿根廷磕磕绊绊,小组赛就险些打道回府。淘汰赛再战死敌巴西,若不是门框 4 次帮忙,全场被动的阿根廷早已经提前出局。

终场前 10 分钟,马拉多纳中圈拿球衔枚疾走,连续过掉 3 名巴西球员将球分给了无人盯防的卡尼吉亚,后者轻松盘过门将打破僵局!1-0,阿根廷绝杀晋级!

这不是我们见过最好的马拉多纳,但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们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即使状态不佳,也能靠着自己的天赋、决心和经验,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主宰比赛胜负。

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阿根廷与意大利的半决赛主办地,正是马拉多纳的第二故乡——那不勒斯。

回到熟悉的圣保罗球场,马拉多纳几乎把这里变成了阿根廷队的主场。对老马顶礼膜拜的那不勒斯人集体倒戈,在他们眼里,马拉多纳就是他们心中唯一的神!

点球淘汰意大利后,马拉多纳再一次来到了距离冠军最近的地方,横亘在他面前的,又是四年前决赛的老对手——西德。

这是一场乏味的决赛,布雷默终场前 5 分钟的点球帮助西德成功复仇。贝利 4 届世界杯 3 次夺冠的纪录,马拉多纳终究无法追上——78 年阿根廷夺冠他没去,90 年决赛他却输了。

回到那不勒斯,已过而立之年的马拉多纳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1991 年,他在一场比赛后被查出服用了可卡因,一纸禁赛 15 个月的罚单随之而来。

直到这一天全世界才知道,这个神一般的男人是如何被毒品慢慢侵蚀了身心。毒品不仅毁掉了他本该完美的足球生涯,更险些毁掉了他的生命。

1993 年,马拉多纳回来了。在阿根廷预选赛危难之际,已经消失在国家队两年时间的老马重新披上了蓝白战袍,在他身后,是风华正茂的巴蒂、雷东多、卡尼吉亚。

有的人孤傲了半生,在被年龄和伤病钉上铜柱后,依然能挣扎着眼,对世界露出一点威仪。一年后的世界杯,首战 4-0 希腊,球王、战神、风之子禁区前连续 6 脚一脚传递轻松拆解了对手的防线,由马拉多纳完成了致命一击。

第二场 2-1 尼日利亚,又是马拉多纳经典的快发任意球助攻卡尼吉亚反超比分。此役过后,尿检呈阳性的老马被国际足联逐出了世界杯,失了灵魂的阿根廷随后连败两场悲情出局。

看台上,马拉多纳躲在妻子怀里痛哭的画面让无数人为之落泪。如果你知道他曾经多么骄纵恣肆不可一世,你就会明白,这一刻的他有多么痛苦与神伤。

当《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旋律再一次响起,阿根廷的马拉多纳时代,结束了。

【传奇】

当马拉多纳再一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舞台中央,时钟已经指向了 2010 年。

和 16 年前一样,老马是在阿根廷预选赛危急时刻回到了国家队,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身份从球员变成了教练。

南非世界杯,阿根廷两代球王联手出征,接过马拉多纳蓝白 10 号的梅西第一次带上了国家队的队长袖标。在一波浮华的四连胜过后,阿根廷又一次倒在了通往冠军的征途中。最强个人再一次输给了最强整体,送给马拉多纳和梅西四球惨败的,正是他最熟悉的老对手——德国。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对阿根廷人来说,马拉多纳的名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球员,而是一种情结、一种信仰。

老马之后,阿根廷的每一位天才都会被冠以「马拉多纳接班人」之名:奥特加、艾马尔、梅西、特维斯、阿圭罗……他是后辈永远只能仰望的现世图腾、不朽丰碑。

自从马拉多纳脱下蓝白间条衫后,阿根廷就再也没能赢得一座国际大赛的冠军。

这一别,已有 27 年。

【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作者「卡卡之佳」。】

张卫健为什么没有成为周星驰的接班人?

作者 / 关之檀
齐白石当年告诉自己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那么是谁创造了周星驰的风格?

表演作为艺术的一种,一个最显著的特性,模仿者以及跟风者,在名气上永远不会超越前者。

周星驰在成长的路上,是自己开始一点点摸索,逐渐成长为自己的无厘头风格,这期间是周星驰通过一部部作品,去试探观众反应,然后一点点改进自己的表演风格。

同时也是和资本与导演的磨合,以及共同成长过程,这个过程了面,只有周星驰自己最懂电影里的无厘头风格和商业的契合点。

周星驰人生第一部扛大梁的戏 1988 年的《霹雳先锋》担任男二,并获得人生第一个奖杯。

在这之前周星驰出演了一些单元剧,表演风格逐渐成熟。等到霹雳先锋时,已经打磨成熟,但这时周星驰无厘头风格并没有显现。

周星驰真正喜剧风格露头的是和张学友、莫少聪的《最佳女婿》,这部电影里周星驰的表演中稍微带了一点无厘头风格,但是没有大放光彩。

紧接着 TVB 让周星驰挑大梁的《盖世豪侠》里,周星驰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融到剧里,导演李力持同时也支持周星驰的想法,在这部三十集的电视剧里,周星驰第一次可以把自己想法大胆放到电视剧里。

这部电视剧里,其他人的表演风格均四平八稳,唯独周星驰与吴孟达二人表演开始无厘头化。

然后从 1989 年到 1990 年之间,周星驰和李连杰主演了《龙在天涯》,客串《义胆群英》,主演了《流氓差婆》,《望夫成龙》《一本漫画闯天涯》《龙凤茶楼》《风雨同路》这几部电影没有一部是以无厘头风格演出的,只是偶尔部分桥段有无厘头演出。

直到遇到柯受良,特技演员出身的柯受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带着台湾资金入港。周星驰在这部《咖喱辣椒》里开始展现无厘头风头,并且受到市场认可,票房表现稳定。

周星驰受到鼓舞,同时片商与导演们也开始认可周星驰这种表演风格。

《咖喱辣椒》里面周星驰不是全程无厘头,而是根据部分清节,在部分桥段开展自己的无厘头风格,这时候周星驰还是要对片商以及市场试探,从票房来看,结果还是不错的。

1990 年是周星驰表演风格快速成型,也是市场对于周星驰慢慢的认可。

紧接着楚原导演的《小偷阿星》一部传统喜剧,反而约束了周星驰的发挥。

接下来的《师兄撞鬼》周星驰无厘头风格也没有太大突破,直到遇到刘镇伟,刘镇伟在之前已经拍过大量无厘头搞笑风格电影。

尤其 1988 年执导《金装大酒店》里,穿插了,很多无厘头桥段,但是那时候没有人认可这种风格,只是把他当成一种穿插花絮。

两人在《流氓差婆》里有个一次合作,那一次合作并没有火花,但是两人之间对于喜剧的探讨,让刘镇伟记住了周星驰,刘镇伟同时拒绝了制片方一开始的提议梁朝伟。

两个人一起打造出了香港影坛的新开端。《赌圣》票房大爆,成了香港票房第一个破四千万的电影。周星驰被市场认可,无厘头彻底成了香港电影的新爆点。

电影公司和导演迅速跟进,紧接着就是王晶执导的《赌侠》《整蛊专家》,市场被引爆,电影公司专门开始专门去写无厘头剧本,周星驰电影开始一部又一部引爆市场。

周星驰成了票房保障,片商们拿着钱排队,等周星驰空档,可是周星驰只有一个,而且分身乏术。

于是大家想到了接班人,那时候一大堆演员被捧出来,一起来分无厘头这块蛋糕。

张卫健成名比周星驰早,但是因为个性,反而找到封杀,1992 年张卫健出演了台湾烂片之王朱延平的《逃学外传》,这部电影就是周星驰电影《逃学威龙》的跟风之作。

但是张卫健饰演的反派,因为喜剧部分出彩,开始被观众认可。

1993 年张卫健出演《一本漫画闯天涯 2》,这部电影是周星驰未成名时的电影,当年票房尚可,其实是烧周星驰热灶。

接下来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饰演牙擦苏,在这部正剧里面,担当了喜剧部分大梁,这部电影当年也是大卖,张卫健喜剧风格开始受到大家关注。

同年《一九四九劫后英雄传》里继续饰演男二,但是没有亮眼表现。

同年的《武侠七公主》张卫健开始尽情模仿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但这和《逃学外传》里的喜剧风格却相差太远,而且没有突破。

但是片商需要这种风格,紧接着无厘头跟风之作《韦小宝奉旨沟女》,张卫健和梁朝伟尽情模仿周星驰,这也是片方和导演的要求,大家都想跟着无厘头大潮赚钱,可是这部电影里大家没有周星驰之前表演路程,没有周星驰对于电影观众试探后的经验。

没有人能明白周星驰对于清洁中无厘头部分的把握,梁朝伟和张卫健都是优秀演员,但是对于这种表演风格的把握是没有经验的。

无厘头和喜剧表演的关系,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张弛有度,时而过火,时而平缓。这是个节奏,这个表演节奏需要表演者根据电影与观众反应去调整,周星驰用了十多部作品才摸索出来。

而张卫健和梁朝伟没有相关经验,于是《韦小宝奉旨沟女》票房一般。

但是王晶看到了张卫健的喜剧表演潜力,和市场的潜力。于是准备打造周星驰第二。这也是给以后周星驰给王晶电影开出高价的起因,王晶捧人去砸周星驰。

可惜王晶用自己号召力叫来刘德华、张学友、任达华等人来捧张卫健的《超级学校霸王》,全片每个人表现都十分亮眼,把张卫健的完全掩盖,电影票房表现一般。

商人王晶快速放手,张卫健只能去接《咖喱辣椒 3 之芝士火腿》,还是周星驰电影续集,还是柯受良导演,但是票房一般。

之后的《黑豹天下》《欲霸天下》票房一般,时间来到 1994 年,张卫健最后的挣扎《论文叙老点柳先开》,和郭富城搭档,但是无奈票房还是一般。

香港市场彻底放弃张卫健,他回头去接朱延平的《笑林小子 2 之新乌龙院》后开始沉寂。

张卫健从一开始的喜剧风格和中期的无厘头喜剧风格是有巨大反差的,他没有延续自己喜剧风格,反而却跟风了无厘头风格,导致自己对于观众与市场没有自己的思考,跟着导演与片商要求去跑,最后因为在喜剧上没有自己的创新,被观众抛弃。

直到 1996 年,张卫健接拍台湾电视剧《江湖小子》才开始把自己喜剧风格沉淀下来。

然后张卫健利用自己的电影经验,降维到台湾电视剧,并且沉淀这三年,不知道张卫健经历了什么,喜剧表演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受到电视剧观众的喜欢。

尤其是同年《西游记》更是让观众喜欢不已。但是这一切都离电影很远了,因为 1997 年之后台湾李登辉开始有意破掉香港电影在台湾的影响力,破坏了香港电影在台湾的市场。香港电影开始衰落,电影产量急剧下降,给张卫健去拍电影的机会变少了,反而电视剧却越来越多。

那时候开始,香港电影演员非一线的演员,能有戏拍就是难得好事了。而且专攻内地张卫健没有票房号召力,但是收视率尚可。而且 2000 年到 2012 年 12 年里,内地电影市场还在低潮期,张卫健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