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黄光裕,再战江湖

江湖已经很久没有黄光裕的身影,但依然处处有他的传说。

这个曾三度登顶中国富豪榜、建立中国最大家电连锁帝国,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的潮汕人,于2008年事业巅峰时刻,突然身陷囹圄,至今已在里面待了11年半。

按照他的刑期和减刑情况,他最迟将于2021年2月出狱,但在此之前,也许他还有减刑或保外的机会。

所以,黄光裕的出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接下来的8个月,我们随时可能看到他再现江湖的新闻。

实际上,这些年来,“黄光裕即将出狱”的消息,已经传过好几次,每次都引起国美系上市公司的股价暴涨和新闻的热议,显示着这位商界奇才哪怕深处铁窗之中,对外界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没有任何人会怀疑,黄光裕出来后,又将很快在商海掀起一股滔天巨浪,就像他曾经做过的那样。

这个出身于极度贫寒、16岁就辍学跟着哥哥出去做生意的少年,究竟是怎么做到20多岁就成为亿万富翁,35岁就成为中国首富的?

他是怎么改变了中国电器零售业的格局,又是怎么创造中国市场罕见的资本运作奇迹的?

他的入狱,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隐情?

他的未来,能否再续写新的传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黄光裕的奇幻人生。

1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

小时候,他既不姓黄,也不叫光裕。

他的名字,是曾俊烈。

之所以姓曾,是因为他父亲黄昌义是入赘到曾家的。所以,孩子们要随母姓,

黄昌义出身于地主之家,祖上也曾富甲一方。但在火红的革命年代,他父亲被镇压,土地被收走,他也成为“黑五类”。12岁的黄昌义在其出生的西胪镇波美村待不下去,便流浪到20公里以外铜盂镇凤壶村的曾厝生产队,被一户姓曾的人家收留。

曾家其实也不宽裕,虽然祖上去泰国做生意发了大财,但解放后,两边音讯不通,不仅不能帮衬儿孙,反而带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海外关系。加上曾家从清末以来祖传信仰天主教,在革命狂热年代更是被冲击的对象。

不过,曾家好歹有一门制油的手艺(有报道说是榨“柿子油”,但我问了很多潮汕人,都说没听说过这东西。潮汕地区主要食用花生油,手工业者使用桐油,此外还有椰油、麻油等。记者说“柿子油”,疑为“豉油”之误)。黄昌义就在曾家学习做油、卖油。成年后,他被曾家的女儿曾婵贞正式“娶”进门,成为一名入赘的女婿。

由于赘婿不能分田土,所以他们家只有不到两亩地。为了补贴家用,黄昌义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做点小生意。曾婵贞辛苦操持家务,一家人艰难度日。

他们生了四个孩子,分别叫做曾俊钦、曾俊烈、曾秀虹、曾燕虹——根据入赘家庭的习俗,孩子们自然都是随母姓。一直到1991年,他们已经长大了,才自己去改为父姓。

其中第二个孩子曾俊烈,出生于1969年,22岁改名为黄俊烈。后因高人指点,在办理香港身份证时,再次改名为黄光裕,并最终以此名而著称于世。

黄光裕的出生,正值文革时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家当时的处境:

父亲是被镇压的大地主留下的“黑五类”,并且是“倒插门”女婿,在宗族观念浓厚的潮汕地区,他是村子里势力单薄的异姓。母亲家里有海外关系的拖累,几代都信仰天主教,孩子们也是一出生就偷偷摸摸受洗。

以这样的家庭背景,在那个年代,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日子显然不会好过,一家六口人挤住在一个与猪圈相邻的14平米小房子里,经常吃不饱饭,连生病了都看不起病,宗教生活更是完全处于地下状态。

不过,作为大地主和海外富商的后代,黄光裕兄妹四人,从小就听惯了父母讲述祖辈经营土地或者从商的经历,早早就拥有了不同于一般农民家庭的商业意识和眼界。

尤其是母亲经常给他们讲述《圣经·马太福音》的经典故事:一位主人要远行,给三个仆人每人分了一些钱。等他回来后,其中两个仆人用分到的钱做生意赚了钱,第三位仆人把钱埋起来,没有增值。主人就把第三个仆人大骂一通,然后把原来分给他的钱收回来,一并给了赚钱最多的那个仆人。

这个被后人总结为“马太效应”的故事,经过曾婵贞一次又一次的讲述,把赚钱的念头,深深地刻到了黄光裕和哥哥黄俊钦的脑海里,成为日后他们不断追求更快、更多地赚钱的深层次动因。

黄光裕10岁那年,中国发生了巨变。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4个圈,汕头即是其中一个。

成为经济特区、并拥有广泛海外联系的汕头,成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的一个窗口。其中,走私二手电器,成为了当时很多汕头人翻身致富的普遍法门。

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才华。当时流入汕头的电器,有一些是外国淘汰的废品,而黄俊钦能自学成才地把他们组装起来,正常使用。后来,他甚至连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编程都学到很深的程度。

而黄光裕则走街串巷,收购各家各户从海外流入来的废旧电器,由哥哥组装好之后,再卖出去。他的做生意才华显露无疑,虽然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初中生,却能够很快把收来的货全部卖掉。

1985年,黄俊钦19岁,刚刚高中毕业,他决定像很多潮汕前辈一样,背井离乡去做生意。黄光裕16岁,还在读初中,也决定辍学跟着哥哥一起干。

他们用蛇皮袋装着收来的电器,坐上火车一路北行,一直走到了内蒙古。

2

那个年代做生意,面临的艰辛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想象。交通十分不便,治安状况也不好,而更大的风险在于,他们的货品很多来自国外,疑似走私品,而且当时对商品经济的接受程度不高,“投机倒把罪”是高悬于他们头顶的天雷。

黄氏兄弟的电器在内蒙古受到了热烈欢迎,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就赚到第一笔钱。

但是,他们也用最快的速度就触动了“天雷”。在呼和浩特没多久,黄俊钦就被警察抓走,货品没收,人也关了81天才放出来。

在老家那边,父母赶紧四处疏通关系,结果不仅没能把儿子救出,反而让黄昌义也被抓了进去,也关了81天。

这是黄家人(当时还是曾家人)第一次遭遇牢狱之灾,日后他们家人又将多次重复这样的历史。黄光裕虽然这一次侥幸逃脱,但若干年后,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宿命。

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事,黄家兄弟却并没有因害怕而回到潮汕。相反,他们仍然坚持做这门生意。而黄光裕觉得呼和浩特市场太小,希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他问哥哥,哪些城市比较大?

黄俊钦回答:太原、上海、北京。

黄光裕找来地图一看:北京果然够大!

于是,他立马买了火车票,只身前往北京。

北京给了黄光裕那个年代特有的一次“热情”欢迎。当时黄光裕打了一个三轮车,让师傅带他到一家旅店,师傅吭哧吭哧骑了老半天才到,收了一块钱——要知道,黄光裕住的旅店,一晚上的费用才五毛钱。

第二天早上,黄光裕从旅店钻出来,赫然看到北京站就在眼前——他被三轮师傅给骗了。

在北京转悠了几天后,黄光裕觉得卖服装是个不错的生意,于是就从南方进了一大批服装,在北京走街串巷贩卖。

但是,服装生意并不像黄光裕想象的那么好做,布料、季节等因素,把黄光裕搞得一个头两个大。而且做流动摊贩,是被城市管理打击的对象,也特别辛苦。搞了几个月后,他决定不能做“行商”了,要做“坐商”。

他在珠市口东大街看中了一家国营服装店,让店里帮他代销服装。由于店里不用出钱,还能从他这里分成,所以也乐得与他合作。

1986年10月,黄光裕和服装店负责人说,想把店子承包下来。正好这家店位置一般,生意比较惨淡,现在有人来承包,负责人求之不得。

于是,黄光裕把哥哥从内蒙古叫来,谈判了承包的细节,签下3年的合同。到年底,这家店就成为黄氏兄弟的了。

店的位置虽然一般,面积也只有100平米,但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日后将被黄光裕继续使用,并将闻名于全国。它的名字是:国美。

1987年1月1日,国美服装店在黄氏兄弟的主持下重新开张,一半的地方继续卖衣服,另一半地方摆上了黄俊钦从内蒙和南方运过来的电器。

两个月后,由于服装卖来卖去卖不掉,而电器却越销越红火,两兄弟干脆关闭了服装业务,把店名改成了“国美电器店”,专营电器。那批没卖掉的服装,最后成了国美员工的工作服。

日后名满天下,成为中国电器连锁业霸主的国美电器,就是这样起步的。

3

黄氏兄弟赶上了一个绝佳的时机。

当时的中国人,经历了改革开放10年,生活条件从赤贫变成了有一点积蓄,多年来被压抑的消费欲望开始猛烈释放,家用电器成为最热门的抢手货。当时,只要手里有家电,就没有卖不掉的。很多人甚至只要拿到家用电器的批文,就能大赚特赚。

而黄氏兄弟拥有的,恰好是来源于广东的源源不断的货源。

与那时卖家电的主流渠道国营商城相比,国美电器店价格低廉,服务周到,深受周边居民欢迎。很快,黄氏兄弟就在北京各处又开起了亚华电器、银河电器、国豪电器、恒基电器等新的门店。

1988年的“物价闯关”和抢购风潮,让黄氏兄弟狠狠地发了一笔大财。但随着经济过热,中央开始大力调控,加上一些其他原因,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短暂的“倒春寒”时期。

国美也遭遇了重大危机。除了货品销售困难以外,国家大力整顿偷税漏税、走私等方面的问题,也让黄家再次遇到大麻烦。不仅几家门店被关、货物被没收,倒霉的黄俊钦还再次被拘查。

黄光裕又一次侥幸逃脱,在外地躲藏了许久,等风声过去了才敢回北京。

黄俊钦放出来后,两兄弟依然没有放弃这条路子。他们和国美服装店的负责人再次续签了合同,并且继续在其他地方开出新店。

不过,此时,他们已经摆脱了原来那种疑似走私的方式,而是从各种渠道拿手续合规的产品。1990年,随着国美销售的货品越来越多,黄氏兄弟开始采用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摆脱经销商,直接和厂家合作。

当时,中国的电器基本上是由贸易公司作为中间渠道,经销的层级可能有很多级,每一级层层加价,消费者最终购买的价格比出厂价要高很多。国美首创直接从厂家进货的“包销”方式,省下了大量的中间费用,因此货品售价比其他商店低很多。

1991年,黄光裕开始在《北京晚报》的“中缝”打广告,这被认为是开中国报纸中缝广告的先河,后来中缝广告一度成为报纸的标配。而第一个吃螃蟹的黄光裕,让“买电器,到国美”这句话轻易地走进千家万户。在他的带动下,90年代中期,北京晚报的中缝广告几乎成为中国家电业的“道琼斯指数”。

到1992年,黄氏兄弟一年就新开了十几家店,全年销售额接近两个亿,成为北京家电市场上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除了家电生意红红火火以外,他们还介入了当时刚刚兴起的房地产市场。黄俊钦拿下了三元桥东北方位霄云路的一个地块,1991年就开始兴建新恒基国际大厦,后来又建起了鹏润大厦。

进入房地产行业后,黄俊钦的心思起了变化。年幼时母亲在他心里种下的“马太福音”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要做第一个仆人,用最快的速度,赚最多的钱。

从“赚快钱”和“赚大钱”的角度,房地产是一个比卖电器好得多的行业,所以黄俊钦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房地产上面,对于电器渐渐地就无暇顾及。

1992年底,两兄弟正式分家。黄俊钦分走了房地产业务和六家门店。黄光裕此时还没有找到比卖电器最好的道路,只能老老实实当第二个仆人。他分走了国美招牌、其他门店、几十万现金和一辆夏利车。

有人认为,兄弟分家是因为利益上产生了冲突。但黄光裕的解释是:并没有权和利的争夺,主要还是从管理上考虑,避免双头决策的弊端。

但后来,俩兄弟还是差点反目。主要问题出在鹏润大厦。鹏润大厦原是新恒基大厦二期,黄光裕从哥哥手里买下一半的产权,但是后来没钱付款,而黄俊钦也资金链紧张,便发生了激烈争吵。严重时,新恒基的保安和鹏润的保安两军对峙,差点大打出手。

不过好在最终没有成仇,后来两兄弟还是在很多地方都有亲密无间的合作,甚至坐牢也是双双进去,此是后话。

4

哥哥另起炉灶后,黄光裕继续在电器销售行业深耕,1993年初,他把自己管辖下的所有门店,由各个不同的名字都改为国美电器,开始统一的品牌运作。

为了扩大经营,黄光裕到银行去贷款,认识了中行某分行的信贷员、一位叫“杜鹃”的女孩,后来两人陷入爱河。

杜鹃出生于教师家庭,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在中国银行工作,长得又漂亮,不管是出身的家境、气质、学识还是长相,都远超黄光裕。

图:黄光裕妻子杜鹃

图:黄光裕妻子杜鹃

但黄光裕24岁,就已经是亿万富翁,旗下多家门店,事业一片辉煌,是不折不扣的钻石王老五;而且事业成功带来的自信,以及其中隐含的非同寻常的能力和韧性,让长相一般、个头不高、一口烟熏大黄牙的黄光裕,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3年后,黄光裕和杜鹃结婚。

杜鹃从一个银行信贷员,成为日后中国首富背后的女人,得到了绝大多数女人永远都不可想象的财富;但若干年后,她也将苦守家宅十多年,在尔虞我诈的险恶商海中独力支撑一家超大公司,独自一个人带大两个小孩,承受了绝大多数女人永远都不可想象的苦楚。

1993年,除了认识了杜鹃以外,黄光裕还认识了另一个对他事业和家庭都非常重要的人——张志铭。

张志铭是北京人,比黄光裕小1岁,长得跟当时流行的香港电影明星一样帅气。

他学习成绩一般,毕业于一所中专,在木器厂工作几年后,又当起了出租车司机,后被黄光裕招进国美,当他的专职司机。

当了专职司机的张志铭,迎来了命运的重要转折。一是他有了大量时间和黄光裕接触,让老板能充分领略到他的踏实和能干;二是他认识了黄光裕的妹妹黄燕虹,俩人很快开始谈恋爱。

黄光裕认识到张志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不让他开车了,把他调到门店基层去干活,然后一步步把他升到高层职位。

图:黄光裕重要助手、妹夫张志铭

图:黄光裕重要助手、妹夫张志铭

1996年,黄光裕27岁,和哥哥分家做房地产时一样大的年纪,“马太福音”的种子也在他心里开枝散叶。

他觉得,做零售太苦太累,还是像哥哥那样来钱快。于是也成立了“国美地产”(后更名为“鹏润地产”),开始运作他的第一个地产项目:鹏润家园。

为了潜心做好房地产项目,黄光裕把张志铭推到前台,负责管理国美电器的业务,自己主要精力都放在房地产上面。在张志铭和黄燕虹结婚后,黄光裕干脆让张志铭担任了国美电器的总经理。

当时的市场号称“三张”(国美张志铭、苏宁张近东、三联张继升),人们只知国美有张志铭,不知有黄光裕。

退居幕后的黄光裕,比哥哥更进一步。他提出“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理念,认为从商不要给自己设限,只要能赚到钱,能和现有产业互补的行业,都可以做。

在这种理念下,他除了做房地产以外,也开始学习金融运作,并且在1996年认识了两个重要的帮手:张玉栋、詹培忠。

张玉栋是北大法律系高材生,曾就职于外经贸部下属的长城律师事务所,后来下海成立思峰律师事务所,在政商两界有非同寻常的关系,对资本运作非常娴熟。黄光裕与他过从甚密,每隔两周就要见面或者电话聊一次。

詹培忠是出生于潮州的香港投资人,特别擅长于在股市买壳卖壳,人称“金牌壳王”。黄光裕1996年专程赴香港拜访他。

日后,黄光裕将借张玉栋的脑袋和詹培忠的手,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5

在黄光裕投身于房地产并且开始研究资本运作时,张志铭带领下的国美电器开始高歌猛进。

1996年,国美一改过往只销售进口电器的做法,也开始兼售合资和国产电器,并逐渐过渡到后者为主,成为很多中国电器生产厂家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到1999年,国美已经成为北京市场上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单一城市的市场已经无法满足这只快速增长的怪兽的雄心,它开始向外地进军。

由于国美长期奉行低价战略,其走到哪个城市,就在哪个城市引起震动。消费者翘首以盼,蜂拥而来,国美在各地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但是对于电器厂家而言,国美的低价却是建立在对他们压价的基础上。而且国美价格低,别的商家也卖不起高价,对生产商来说,价格战把利润越压越低,打得苦不堪言。

2000年中,国内九家彩电生产厂家召开了“彩电峰会”,试图形成价格同盟,抵制降价。

当时彩电是国美最主要的销售品类,受到彩电联盟的联合抵制,对国美是巨大打击。如果彩电联盟不允许国美低价卖货,那国美的全国扩张之路就没法走下去;如果彩电联盟联合不向国美供货,国美就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

但国美的做法是:寸土不让。

其一边向外界高调宣扬“国美彩电不降价”,一边策反彩电联盟的成员。很快,彩电联盟中的熊猫彩电偷偷反水,在其他彩电不降价的情况下,直接跳水式降价,引起了疯狂采购,一下子从濒临倒闭的状态满血复活。

其他厂家也坐不住了,纷纷降价,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的介入,彩电联盟土崩瓦解,国美电器名声大振。那一年的上海,国美新开六家门店,其中三家店大门都被疯狂的消费者挤坏。

经此一役,国美电器成为全国著名的家电连锁店。而国美的品牌宣传部门和运营部门也趁热打铁,把每进入一家城市和每开一家新店,都炒作成当地的大新闻,提前一个月进行各种舆论狂轰滥炸,吊足了当地消费者的胃口。每次开张,火爆的人群甚至都会引来警察维持秩序,以至于后来国美认为,没能把警察招来的开张就是失败的开张。

但是,对于各城市原来的电器商场而言,国美的到来就是一场灾难,总会引来他们的价格剧降、销量大跌。所以国美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引起当地商场的激烈抵制。其中尤以沈阳攻防战最为典型。

2001年8月,国美强势杀入沈阳市场。开业当天的凌晨,门口就已经排起了千人队伍。开业后,商场里比春运的火车站还要挤,交钱的队伍从一楼蜿蜒到了二楼,全天销售额达到惊人的420万。

当时占有沈阳家电市场80%份额的四大国营商场坐不住了,他们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国美阻击战”。其攻势异常猛烈:一是自己大降价争抢客户;二是强迫厂家不得向国美派货和派促销员;三是禁止当地媒体对国美做正面报道,凡是涉及国美的新闻必须是负面的;四是派人到国美的商场捣乱。

当时的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厂家想进入国美卖货,得乔装打扮才能进去;而顾客在商场,会受到不明身份人员恐吓:“敢在这买东西,小心挨揍!”。

国美的销售额由420万剧降到几十万。其一方面向有关部门举报,一方面邀请重要媒体的记者到沈阳明察暗访。由于情况紧急,记者甚至连入东北的厚衣服都来不及收拾,是国美临时在商场采购了羽绒服送去的。

在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和当地消费者的三方压力之下,反国美联盟终于支撑不下去,只好放弃抵抗,任由国美发展。结果,一年之内,国美在沈阳连开四家店,市场份额占到了1/3。

到2004年,国美在全国60多个城市开了200多家店,销售额达到239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器连锁企业。

6

国美电器突飞猛进的发展,还只是黄光裕事业成就的一部分而已。

在房地产行业,除了西二环的鹏润家园以外,黄光裕还开发了朝阳北路的国美第一城,并把鹏润大厦的另一半也从哥哥那里买下来。后来进入全国房地产百强之列。

更厉害的是投资领域。2000-2004年,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最终借壳上市成功,一举成为胡润榜中国首富。

黄光裕对资本市场的兴趣始于90年代中期,张玉栋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事实上,张玉栋下海早期,一直都是在鹏润大厦办公,两人过从甚密。

通过张玉栋,黄光裕了解了资本市场的诸多造富奥秘,只是一直没有等到好的出手机会。

90年代后期,他在A股市场考察了诸多公司,但是都不满意。进入新世纪,他开始在港股寻找壳资源。

从2000年开始,黄光裕通过詹培忠,悄悄注资了港交所一只“仙股”——“京华自动化”,成为第二大股东。这次入股,他没有花一分钱,只是以鹏润大厦的三间办公室,作价2568万港元进入。

2002年2月,黄光裕花费了1.35亿港元,占有了京华自动化85.6%的股份,成为绝对大股东,并接连释放系列利好消息,把公司股价拉高了4倍。

由于黄光裕占股超过3/4,触发港交所的“无条件收购”规则,后来又卖掉部分股权,套现7650万港元现金,把持股比例降为74.5%。

2002年4月,京华自动化花费1.2亿港元现金和0.75亿港元股票,收购了黄光裕控制的一家百慕大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资产是黄光裕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处物业。

经过两次操作,黄光裕共计拿出了1.35亿港元现金,但是套现了7650万,又得到1.2亿现金的购置款。等于钱从左手倒到右手,得到了一个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干干净净的上市壳公司,还从资本市场白赚6150万港币。

2002年7月,黄光裕把鹏润地产的部分资产装入京华自动化,并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其第一次资本操作到此完成。

而这,仅仅是开始。

2004年,国美在全国攻城略地之际,公司股权被重组,其中18家子公司、94家门店,被装入“国美电器”(另有“北京国美”和37家门店没有装进来),黄光裕拥有“国美电器”35%的股权,另外65%由一家名为“鹏润亿福”的公司占有。而鹏润亿福实际上也是黄光裕完全控制的公司。

当年6月,中国鹏润宣布以85亿港元的价格(主要是代价股份和可转换票据),通过海外BVI公司操作,买下鹏润亿福全部股权,也就是说,“国美电器”65%的股权,被装进了上市公司的壳里。

其后,中国鹏润改名为“国美电器”,黄光裕完成了借壳上市的最后一步。

尽管黄光裕玩的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但是由于国美电器的门店仍在不断扩张,业务蒸蒸日上,所以公司股价不仅没有跌,反而不断上涨。

而黄光裕通过几次配售,顺利套现了40亿港元。加上上市公司股份,其个人总资产达到了105亿元之巨,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这一年,黄光裕35岁。

7

2005年,国美的业务继续高歌猛进,黄光裕的资产也水涨船高,达到140亿元,继续蝉联中国第一。

他哥哥黄俊钦也以55亿元资产排名第13。不过,黄光裕认为他哥哥比他更有钱,只不过是因为公司不上市,所以外界不知道而已。

有人说,黄光裕是花钱买排名,黄光裕对此嗤之以鼻,他哈哈一笑,说道:”我烦死胡润了,还给他钱?他的这个榜是个’通缉令’,谁上谁倒霉!”

果然,2006年,这份倒霉轮到了黄氏兄弟身上。

这年10月底,《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标题赫然是《黄俊钦、黄光裕受查》。

据该文报道,由于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曾在该行办过巨额贷款的黄氏兄弟也被纳入调查范围,至少有13亿元的问题贷款在鹏润和新恒基之间密切流动,最终流向境外,形迹可疑。

黄俊钦的“新恒基系”全部资产被查封,黄光裕本人及旗下公司也被纳入摸查名单。

文章在网络广为流传,引起舆论剧震。而国美和鹏润第二天发表紧急声明,否认黄光裕被查。

但有关部门还是把黄光裕请进去,调查了一段时间。这也是黄光裕第一次没能逃脱抓捕。

其后,不知道是因为黄氏兄弟确实没被查出问题,还是背后有其他运作的原因,黄光裕很快被释放,调查不了了之。

不同于哥哥的“三进宫”,黄光裕是第一次切身感受无产阶级专政铁拳的滋味,内心受到了巨大震动。

此后,他一方面改变了此前的强悍作风,开始讲究“和谐”,企图和媒体、合作厂商、竞争对手等营造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开始想方设法寻找保护伞,先后搭上了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相怀珠等一批官员。

有惊无险地过关后,黄光裕继续指挥着国美电器在全国各地疯狂扩张。

到2008年,国美已经把除了苏宁以外的中国市场其他电器连锁巨头永乐、三联、大中都收入囊中,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其全年销售达到惊人的1200亿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这年奥运会,黄光裕和母亲都成为奥运火炬手;而10月公布的胡润2008年度富豪榜,黄光裕再次以450亿元身家,名列榜首。

在39岁这年,黄光裕把家族带到荣耀的巅峰,个人也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图:曾婵贞母子传递奥运火炬

图:曾婵贞母子传递奥运火炬

而就在奥运会过去3个月、登顶富豪榜40天之后,黄光裕突然被警察抓走。

2008年11月18日晚,众多媒体记者都收到一条匿名爆料短信,声称黄光裕被抓,其妻杜鹃潜逃。

接下来几天,消息在网上迅速发酵,引起了公众热议。9天后,有关部门正式公布了“黄光裕因涉嫌经济案件接受警方调查”的消息。在公布消息的前两天,他哥哥黄俊钦也已经被带走。

这次被抓,伏线正是2006年那次被查。

2006年为了过关,黄光裕千方百计找了一批人保驾护航,但2008年,随着这些人陆续倒台,黄光裕的众多涉嫌违法事件也浮出水面。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审理,2010年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判决结果。根据判决书认定,黄光裕犯有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其中:

非法经营罪主要涉及到绕开外汇管制,通过地下钱庄向香港转移8亿人民币现金,用于偿还赌债。

内幕交易罪主要涉及在其控制的“中关村”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股权重组等重大事项时,用自己控制的他人账号进行内幕交易,或者向其他人员提前泄露信息,供其牟利。

单位行贿罪主要涉及向公安、国税等部门人员的巨额行贿。

三罪并罚之下,黄光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亿元,没收个人部分财产人民币二亿元。

其妻子杜鹃(出逃后被抓回)也因内幕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亿元。

在后来不公开审理的二审中,黄光裕维持原判,杜鹃被改判为缓刑三年,当庭释放。

在另案中,他哥哥黄俊钦因内幕交易、偷越边境、单位行贿三项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半,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

关于黄光裕及其家人的入狱,还有很多其他各种猜测,从商战到政治的因素都有,但大多没有证据证实,只能当做坊间传闻。至于有没有其他的内幕,那就不是外人可以知道的了。

8

黄光裕入狱后,国美此前良好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

公司内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权力争夺。刚开始由原永乐电器的董事长陈晓担任了国美的董事局主席,但后来杜鹃联合原大中电器董事长张大中和黄光裕的妹妹黄燕虹,并在外部投资人贝恩资本和战略设计人麦肯锡等的支持下,夺回了控制权。

据说,在争夺控制权的过程中,黄光裕全程在狱中遥控。

而另一方面,市场的剧烈变化,也让失去了主心骨的国美措手不及。随着电商企业异军突起,京东成了电器连锁企业的主要对手,后来淘宝和天猫在电器销售方面也迅速崛起,互联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电器的主要渠道。而移动互联网兴起后,未能及时转型的国美更是远远落后。

国美的竞争对手苏宁,则仍然保持飞速发展的态势,并积极拥抱电商和移动互联网。2019年,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2692亿,而国美零售的营业收入还不到600亿。

与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京东相比,国美更是只有其1/10——京东2019年营收是5769亿元。

在中国电器零售行业格局上,京东和腾讯是战略同盟关系,苏宁和阿里是战略同盟关系,只有国美孤零零地无依无靠。

最近的消息是,拼多多以两亿美元入股国美。虽然这笔钱对于这么大体量的企业而言,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这表明国美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如果能和电商新贵拼多多深度合作,国美或许还能再翻身。

目前,黄光裕和家庭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以16亿美元的财产排名全球第1613名。但对于他这样的人而言,还有多少隐形财产没有露出来,谁知道呢?

9

黄光裕出身于赤贫之家,从小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备受生活之苦。但是16岁辍学从商以来,快速崛起,直至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登顶首富之位,其经历不可谓不传奇。

但是,他们却总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以至于两次三番进去,最终搞得一关十几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他和哥哥身上那种要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快的速度赚最多钱的强烈意愿,可能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这种意愿既来自于潮汕地区悠久的从商传统,也来自父母两边家族的遗传,更来自于虔信天主教的母亲不断的灌输。

这既是他们能够攀上财富之巅的关键原因,也是让他们受尽磨难的关键原因。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1985年第一次走出家门做生意开始,兄弟二人屡次被抓,却依然不改其心,不坠其志,依然挺立在富豪榜单。这也是中国现代经商历史上极其罕见的案例。

不可否认,他们兄弟的起家,充满着这一代企业家无可避免的原罪。这一点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哀,也许怪不到他们身上。

但后来公司做大以后种种灰色甚至黑色的操作,大部分却可以归因于他们希望走捷径、“要搞就搞大的”的性格。屡次被抓,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和他同时崛起的企业家里面:同样也做过零售和地产的王石,后来专营地产,顺利退休;同样做家电零售的张近东,专心致志搞家电,平安地成就了苏宁帝国。

可惜的是,这些人的耐心和专注,黄光裕学不会,可能也不屑于学。

他在公海赌钱,一输就是几亿元,并不是偶然。实际上他做公司的很多路数,和赌博很相似。只不过,他是在跟有关部门以及自己的命运赌博。赢了,走上人生巅峰;输了,把自己也赔进去。

他曾经赢过,也曾经输过。赢得很风光,也输得很惨。

但是,对一个赌徒而言,只要不下牌桌,他就永远都会认为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

也许,对黄光裕而言,12年的狱中生活,只不过是暂时的蛰伏而已。

价值百亿的鹏润大厦还是他的;年营收近600亿的国美公司还是他的;苦苦支撑12年的杜鹃还是他的……

从每次他出狱的传闻引起的市场和舆论反应来看,市场依然对他怀有很大的期待。

未来几个月,黄光裕随时有可能再上“牌桌”。

赢了,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输了,继续领受他的罪与罚。

不管如何,他都会再战江湖,掀起新的波澜。

主要参考资料:

【1】105亿传奇,吴阿仑,中信出版社,

【2】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张小平,浙江人民出版社

【3】证券风暴中的“黄光裕迷雾”,孟凡红 勾新雨 魏子丹,投资者报

【4】黄光裕受查,龙雪晴 季敏华,《财经》杂志,2006

【5】国美黄光裕与他的汕头老家,王恺 黄宇 ,三联生活周刊,2009

【6】多面黄光裕,黄婷,第一财经日报,2008

【7】回忆在黄光裕身边的日子,孙家勋,天涯论坛

【8】首富黄光裕传:对话黄光裕,吴阿仑,新浪博客“报大人”

【9】黄光裕:顺水推舟的先行者,《中国经营者》,上海第一财经,主持人方宏进

【10】对话黄光裕,《对话》,央视财经,主持人陈伟鸿

有些人是怎么从赌场赚到钱的?

何鸿燊去世,很多自媒体开始追逐热点,那么有个词最近火了,叫做凯利公式,赌徒永远赢不了赌场。因为赌场背后是数不清的数学家,风控专家,你怎么可能赢。这个说法很正确,毕竟,劝人戒赌总是正确的。

我就想说点不同的,当然,我也劝人戒赌,但同时,我也希望读者更好的认识世界的真相。

首先,赌场是什么?赌场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一套令人沉迷而又不断吞噬赌徒希望的场所。确实,沉迷赌博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但回到商业逻辑,赌场其实是希望有人赢钱的,因为赢钱就是活广告,有人赚走了钱,就会有更多的人来送钱,没人赚钱的赌场是开不下去的,那么赌场要做的,是控制其中的分寸,实现自身的可控性,这也是就是赌场请各路数学家在背后做的事情。

凭运气赚钱的人总会有,赌场不会介意,但有些人,就会试图从赌场手里偷偷抢过控制权,这是赌场非常介意的。你说,怎么可能,你当那些数学家都不存在么?

回过头来,赌场是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有数量繁多的赌博游戏,还有各种拉新手段,刺激性的奖励活动,忠诚会员制度,以及一些分销管理的平台,当然还有数不清的荷官在赌场工作养家。记住我这里加粗的部分,后面我会逐渐告诉你为什么要加粗。

我做个对比,微软视窗是个巨大又复杂的操作系统,你说微软有没有安全专家,微软的程序员水平高不高,但你说微软的视窗系统有没有安全漏洞,黑客是不是会发现并入侵系统,获得系统的控制权。

其实逻辑是一样的。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在所有的信息链路中,几乎肯定存在一些不严谨的地方,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精通此道的高手发现并利用,这就跟信息安全高手入侵操作系统一样,你一定要通过用户身份验证进入系统么?不一定的。有规则的地方,就有规则的漏洞,这是世界真相的一部分。

比如电影《决战21点》,描述的就是真实的历史,数学家挑战21点的故事,当然,很多人会说,那是以前,这个漏洞早就弥补了,早就没有机会了。

嗯,微软公布升级方案的时候,会告诉你它修补了什么漏洞,但你认为它没公布地时候,就没有漏洞了么。也许若干年后,一些新的赌场漏洞被曝光,被修补,你还会说这句话,但今天,那些漏洞就真的没人知道么?信息安全领域有个名词叫做0day,你以为赌场里不存在么?而且,如果有人掌握了一条赌场0day,会到处去宣扬么?

那我再告诉你一个真相,这个世界有多少赌场你们知道么?数不胜数。我现在只说合规的,所谓合规的,就是你可以赢钱,而且赢钱后可以带着钱离开地,不合规的就不说了。有巨大的赌博集团如云顶,金沙,也有很多小作坊赌场,有陆地上的,网上的,还有飘在公海上的。

很多人知道新加坡有金沙酒店赌场,有圣淘沙的云顶赌场,但很少人知道,新加坡人还有一个赌博的去处,叫做欢乐假期,从丹娜美拉码头坐接驳船去公海上的一艘叫做欢乐假期的游轮。游轮哪也不去,就停在公海上,其实就是传说中的赌船。

香港其实也有,就在维多利亚港就有,半夜起锚,第二天早上回港的,一个晚上价格很便宜,比市区住酒店都便宜还含自助餐,其实人家不靠船票吃饭。全球的游轮,其实大部分都有赌博业务,而也不乏一些专职就是靠赌谋生的。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一些大的赌博集团,见多识广,应对过数不清的高手,交过无数学费,总结了一整套的风控体系,非常强大。但是,很多小的赌场,一些经验匮乏的赌船,作为普通人,我们看上去,可能也是非常难以战胜的,但是在那些大的赌博集团的风控专家眼里,就是千疮百孔。

这就像什么,比如一些巨头防范羊毛党的风控专家,他去看一个创业公司的在线促销活动,可能就是千疮百孔,各种可以去薅地手段。比如,我混过几年信息安全的饭,不敢说自己特别懂信息安全,但我每每看到币圈的某些声势浩大的活动,总会开个脑洞,基于这群韭菜的认知,要是去钓个鱼,财务自由岂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某些币圈的人还真敢说自己的项目绝对安全。

赌场也一样,因为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在澳门做赌场风控的业内人士,来新加坡就能看到很多可以搞的地方。如果新加坡搞不动了,他上某些新开的赌船还是可以看到。当然,无论怎样,这种人也不会去柬埔寨看的,毕竟要去可以把赢的钱拿回来的地方。

说了这些,都是逻辑,下面说具体的场景和机会。

1. 记牌及纪律

正如《决战21点》所描述的,这个以前解读过很多。按照完全随机的情况,庄家会掌握较大概率,但在记牌地前提下,如果已发牌存在某些特殊规律(对,四副牌,六副牌也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会存在赌客机率超过庄家的可能。

但这有两个前提,第一必须严格记录之前的已发牌,我知道有很多切牌,专业人士算概率的时候会考虑切牌的不确定性。第二,在确定概率优势的时候,也必须严格按照纪律进行要牌选择,才能获得那一点点概率优势。而这个纪律是与已发牌密切相关的, 所以这是非常考验记忆力的事情。

有人说这个玩法早就行不通,没关系,想要战胜赌场的概率,好像按照现在的赌场规则,是没机会了,但我们往下迭代一下。

是不是只有概率胜过赌场才能赢钱?我告诉你,并不是。

2. 泥码和洗码

为了吸引豪客,很多赌场会有一些特殊的政策,豪客可以以一定优惠价格购买筹码,比如100万的筹码,只需要98万,这是一个假设,我们后续的计算是基于这个假设。那么基于这个假设,你可以有2万块的小便宜,不要小看这2万块。

这100万筹码,被称为泥码,可以在赌桌上下注,不能提现。

你说不能提现有什么用?哎,你在赌桌上赢的钱可都是可以提现的。所以让泥码通过赌桌走一圈,变成可以提现的筹码,就是洗码。

如果你洗码的成本,低于2万块,那就赚到了。

比如说,最简单的,押大小。概率只要超过49%,你就可以放心玩。顺便说一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赌场的押大小,概率也是不到50%的,因为存在庄家通杀的概率。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超过49%,其实,也不一定。

豪客除了泥码的优惠,还可能有一些购物券,以及免费酒店房间。

新加坡金沙酒店网上有很多房间代订,其实是赌客的免费房。你说豪客会在乎这点钱?你错了,人家赚的就是这点钱。洗码只要洗回成本,比如100万泥码洗回98万,那么赚的就是你订房的钱。

现在,如果赌场觉得押大小赌客概率太高,禁止泥码下注,那么刚才提到的,21点记牌和纪律押注,也许就是最大概率的机会,哪怕到不了50%,整体算下来,你也是赚的。

3. 分销套利

如果概率到不了49%,是不是就没机会了呢,不一定,还有一个隐藏机会,在分销系统那里,澳门叫叠码仔,新加坡可能叫客户经理吧。

澳门赌场的利润大体上是三三分,所谓三三分,政府差不多是1/3,赌场差不多是1/3,那剩下的1/3呢,在叠码仔手里,这块利润极为丰厚,所以当年澳门黑社会崩牙驹和水房赖兄弟反目,大打出手。这个故事今天不展开了,旧文提过。

当一个客户经理发展了一个大客户,换了100万的筹码,不管大客户输赢,客户经理也是有佣金拿的,具体是多少呢,我还是继续假设吧,假设1%,后面的计算继续以假设为基准。

那么,现在机会就来了,如果客户经理和客人是联合起来的,实际上如果100万洗码的成本低于3万,就变得有利可图。所以这时候,你追求的获胜概率底线降到了48.5%。

那你说不合理啊,客户经理发展一个客户能白赚1%,凭啥要联合起来降低自己的收益率啊。问题是哪来的那么多金主送钱啊对不对,但是如果能找到稳健的收益模式,就可以不断循环,不断放大对不对。

所以,在有些赌场,客户经理可以用自己的朋友联合做局,通过洗码获利。当然,赌场肯定也有针对性的风控,但这样的空间,一直是有的。

4. 活动激励

赌场会不定期有一些活动激励,活动激励会释放一些额外奖金。

在一些擅长计算分析的赌客眼里,所谓额外奖金,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短期为赌客提供了一些概率提升。

此外,赌场里很多赌博项目存在奖金池,当奖金池被击穿的时候会有比较大额的奖励,如果某些项目的奖金池一直没有被击穿,当积累的规模超过常规的若干倍时,那么赌客去博奖金池,就会获得一定的概率优势。

我几年前以前听说在澳洲有一批中国高材生,也是团伙搞这个,专门挑未被击穿的超概率奖金池下手。

那么请记住,1、2、3、4是可以叠加的。你可以通过数学功底获得牌桌上的最优概率玩法,通过泥码及与分销经理的合作获得额外的概率加成,然后再去寻找存在超概率奖金池优势的牌桌。通过这些综合叠加,你就有机会让自己的获胜概率超过赌场。

5. 专业杀鱼

赌场大部分游戏都是赌客和赌场对赌,但也存在极少数赌客彼此对赌的游戏,比如多人德扑,而这种游戏赌场通常并不十分热衷,虽然有抽水收入,但单台收益率实在不高,但有时候这个也是赌场人气所在。

这里说明一下,赌场也有赌客和庄家对赌的德扑,高手不会碰的,那种没有技巧可言,从概率上你赢不了赌场。

一些德扑高手,最赚钱的方式不是打比赛,打比赛都是德扑高手,想赢到最后其实挺难的,最赚钱的其实是所谓杀鱼,牌桌上不太会玩的会被称为鱼,特别是又有钱又不会玩的。

国内投资圈创业圈有些大佬其实德扑水平是相当高的,有些人去澳门赢钱是很容易的。

有些私局是这样,名人坐阵,邀请各种土豪去玩,发现玩得好的以后就不邀请了,发现玩得不行的会经常约出来当鱼宰。

6. 收买荷官

很多人对荷官有误解,以为荷官赌技高超,我告诉你们,荷官不需要任何经验和能力,只要会洗牌,会发牌就行。

所有赌客与赌场对赌的场景,荷官都是严格遵守赌场的纪律,而这个纪律是非常简单直接的,不需要你背复杂的公式,通常就一行字可以覆盖,你就按照这一行字操作即可。荷官的纪律都是公开的,赌客都知道,如果荷官不遵守纪律,比如21点,该要牌的时候不要牌,不要牌的时候去要牌,赌客随时可以跟赌场控告荷官。数学家计算赌博赔率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荷官的水平能力。

从某种意义来说,荷官是人还是机器没有区别,但对于很多韭菜赌客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人,比如觉得面向好,觉得和自己有眼缘。更不用说所谓的“性感荷官,在线发牌”。

但其实很多很多案例,荷官和赌客串通薅赌场的钱。

你说荷官都是严守纪律的,怎么串通?再说,赌场到处都是摄像头,保安随时走动,怎么串通。

如果一个牌桌,所有赌客都是荷官自己人,没有外人的情况下,那么在一定情况下,荷官是可以偷偷改变结果,把钱分配给赌客的,这样的案例,新加坡几乎每年都有被赌场起诉的荷官。但说实话,被抓住的仍然是少数。很多时候,赌场只是怀疑荷官有鬼,最多是开除,但找不到完整的证据。

我再多嘴说一个真实案例,某合规的巨型赌博集团,去年花了折合过亿人民币的代价购买了某技术公司的商业服务,其目标就是帮助追查和抓获内鬼荷官。为什么肯花如此大的代价,因为内鬼荷官给赌场所带来的损失是远大于这个数的。

7. 说说在线赌场

在线赌场也存在套利空间,当然这里说的是某些持牌合规的在线赌场,而不是东南亚的性感荷官在线发牌的杀猪盘赌场。

在线赌场也有新手激励,比如你入金多少,会赠送多少资金,但这个资金也是不能提现的,类似于泥码。

这时候也就存在所谓的在线洗码,比如,自己开一堆小号,然后开局把自己的小号堆到一个房间,让其中一个号赢走所有人筹码,这不就可以套现了么。

当然,在线赌场也有严格的风控,会严查这样的行为,因此被封号的案例数不胜数,但你说会不会有人绕过风控?

如果你是A集团的风控负责人,你每天对付数不清这样的尝试行为,大量封堵,交了大量学费,建立了业内顶级的防控措施,经验教训数不胜数,现在你发现同行B集团学你们开始搞新会员激励,而他们还没交过学费,只做了一些简单防护……

8. 忠诚会员制度

很多赌场有忠诚会员制度,你累计花的钱越多,你级别越高,福利越好,各种奖励越多。当然,这些奖励很多都是可以各种变现的。

那你说,如果你经常薅赌场羊毛,人家不会注意到你么,你的赌场记录总是赢钱,赌场难道不会额外关注你么?

故事是这样的,团伙协作,最后忠诚会员算下来,是赔钱的,赌场都觉得不好意思的那种,那么,这些钱哪里去了?

操盘手自己账户的赌场记录是赔钱的,但团队是盈利的,老铁,没毛病。

这篇文章,我本来拟了这样一个结尾,“想要深入学习赌场套利手段么,只需要8888元,顶级赌场风控主讲,小班私教培训,游轮赌厅现场实战演练。后台回复8888获取报名方式。”

然后后台设置一个关键词自动留言,“韭菜,你就这么迫不及待的伸头让我割一刀么。?

后来想想算了,不调戏读者了,很多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任何商业领域风控都是门大学问,积极发展业务与对抗不当获利的攻防之战,永远都在进行。

来源: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ID:caozsay),作者:caozsay

王朔聊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他的眼镜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之一,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一定”、“总是”、“应该”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辍,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说白岩松“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我们都知道他们台的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诌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么?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游戏行业黑话

@乔治王:
游戏行业黑话:
1.对标 xxx = 照着它抄,但目前还没抄好
2.xxx – like 游戏 = 抄完了,和它抄的一样
3.反推 = 不知道怎么抄,先拆出来看一下
4.差异化 = 抄的一样不行,再缝合点别的
5.数值深度不够 = 这个功能计划玩家可以充2000千,结果玩家只充了200
6.单人体验 = 玩家太少没法一起玩,让玩家和NPC玩
7.开放世界 = 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做一样的任务
8.全球首款 = 在某个细分再细分领域里我是唯一,比如全球首款古风赛博朋克
9.玩家舆情 = 看下有没有玩家骂我
10.买量 = 游戏没人玩,花点钱打广告
11.数值碾压 = 玩家冲的钱不够,让他输
12.日式游戏 = 我们有十连抽
13.重制版 = 十年前卖得不错,重做再卖一遍
14.重置版 = 十年前卖的不错,把美术外包出去,收回来再卖一遍
15.重铸版 = 告诉大家我们要完全重制,并且打开预购,放点视频,其实啥也没做,只是把美术外包出去收回来再卖一遍
16.养成体验 = 让玩家每天在体力→ 战斗 → 资源的流水线系统里开心的打工
17.裂变 = 让玩家每天发朋友圈
18.验证过 = 想抄一个功能,但是大家都不看好,直到我说出这个功能所属成功游戏的大名,大家鼓掌

远嫁是部血泪史

作为一个远嫁的姑娘,回婆家过年这真的是一场痛苦的修行。虽然我家也是农村的,但是从中国的中部农村嫁到中国的大西南农村,横跨2000多公里的距离,单从饮食这方面就让我受尽折磨。年轻的时候还是太高估爱情的力量,后来才知道爱情是吃不饱的。

第一次去云南的时候,我正怀着宝宝,晕车什么也吃不下,看着外面云贵川的风景,但是心里还是很期待云南是什么样子的?下了火车,就闻道高原地区清冷的空气,总体来说还是蛮新鲜的。待我坐上婆家来接我们的车时,我记得车子开了很久很久还是没到,我忍者难受问老公还要多久?他说快到镇上了。到了镇上后,车子一直在爬山,爬上山然后一直沿着盘山公里在绕行。绕的我吐得稀里哗啦的,好不容易到了,我迈着战巍巍的步伐下车,才发现他们家院子鸡呀牛呀猪啊羊啊样样都有,但是要走到他家的门前需穿过牛羊圈,牛羊圈门口是厚厚的牛屎,上面铺着厚厚的佶杆供人走路。我还是保持了一个外地人的礼貌,没有表现的很惊讶,随着他们默默的走过去了。

到了之后,婆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两天没有吃东西,肚子饿的稀里哗啦的。但是吃的是什么呢?一大盆鸡汤,一大盆火腿肉,一大盆白菜(水煮的,不放油不放盐),鸡肉太油,火腿肉超级咸,白菜是淡的。这吃的是什么呀?我简直吃的要哭了,但是还是保持一个新媳妇的礼貌,啥也不说,还不能跟老公抱怨,旁边坐着这么多亲戚,默默的吃了几口,先走了。农村的老人边吃边喝要吃2小时。接下来几天,我一个人默默的适应大云南的风土人情,早上九十点也没有早饭吃,人家不流行吃早饭,一天就2顿饭,火腿肉我吃不进嘴,淡菜我吃的想吐。婆婆看我几天没正经吃东西,一天用白菜煮了一碗面给我吃,那是我来了一个多礼拜吃的唯一一顿饱饭,感动的我稀里哗啦的,大猪蹄子老公根本管不了我,我家就这些东西,你不吃我也没办法,我们都觉得挺好吃的,你为啥就不吃呢?你让一个长期生活在中部地区吃咸淡适宜的炒菜,吃菜籽油的人,忽然来到一个吃咸菜吃煮菜吃猪油的地方如何吃的下去。我在那里呆了十几天,除了那顿面条,我没有哪顿饭吃的顺畅……远嫁是一步血泪史,诉说着吃不饱饭的艰难过程……

说完吃,说住。为啥农村人这么不讲卫生,鸡猪牛羊同一个院子,就不能分个院子,难道就闻不到牛屎猪屎的臭味吗?每次出去出去都要踩着铺着厚厚佶杆的牛粪上过,这是什么感觉?老公说,牲口就是农村人的命根子。农村人早上一大早起来,不给自己做饭吃,先给猪煮一锅食,猪有专门的灶房,有专门给猪切菜的工具,有给玉米脱粒的机子,有撵玉米粉的机子,这些都是给猪准备的。这里还是落后的农村,大山里的人家,靠着地里一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想增加一点收入,只能靠养一点牲口,所以这里的牲口比人金贵。

这里过年哪里也不去,就坐在家里,跟院子里的同宗亲聊聊天,也不走亲戚,老公家有4个姨妈,2个舅舅,姨妈家从来不走动的,只有红白喜事才走动下,老公有一二十个表亲一个也不认识,舅舅家到在附近一年过去拜个年。让我觉得这里不免人情也太淡薄了。

我就在那里每天晒太阳,每天在期待这着吃饭又吃不饱饭的过程中煎熬着。手机上网还得找个信号好的地方,看电视吧,也没几个台。关键公公把我们家的客厅改的30多个平米,空荡荡的,从沙发到电视二三十米的距离,我近视眼压根看不清。房间确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两个箱子,这到底是什么审美?我和老公没有提那么多要求,老人也不容易,送了老公读书,准备了结婚的房子,虽然不是高楼大厦,但也是一套农村的房子,将就住吧!就当隔一年回来住几天的地方。

结婚这么多年了,我依然不习惯婆家的生活,虽然隔一年回一次,每次回去不是脸上蜕皮(高原紫外线强),就是嘴巴肿的老高,吃咸菜吃的,便秘,天气干燥。我横跨2个省穿着羽绒服到那边的,那边根本穿不着羽绒服,只要穿个厚点的春装就好了,关键是那边人还不抗冷,早上十几度的温度就在那里滋滋的,要烧炭火烤火,我心想你们真是没见过冷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总之,远嫁是部血泪史,你要适应那里的风土人情,要适应那里的天气,要适应那里的饮食,哪怕是回家过年的那几天,也够你脱层皮的。

孩子应该随谁的姓

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注意啊,法律规定是很严谨的。一般行文,往往会顺手写为“也可以随母姓”。婚姻法特意把“也”字去掉,就是要强调父母-男女平等。

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这两条法律加起来的意思就是:对于公民的姓名,法律规定就是“随便”。你爱姓什么就姓什么,爱叫什么就叫什么,法律不干涉。

法律上随便,那么道德舆论呢?好像现在大家对此也不怎么关心。就算有人背后议论,你只要当作没听见,也没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在城市里,大家都很忙。你想让别人关心议论你家的事,可能都找不到人。

法律上、舆论上,都是随便,那么就有个问题需要解释了:没有外在的强制约束,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让孩子随父姓呢?

随母姓的,当然有,但肯定是少数。父姓母姓都不用,随心所欲起名,比如叫机器猫的,更是非常少见。为什么会有这种自我约束呢?大家在起名字上为什么不来个自由自在呢?

我觉得,为人父母者最好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再决定孩子随谁的姓。起名字的时候,孩子还小。他/她什么都不懂,完全由父母决定。父母可要为孩子将来的生活负责啊。

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选择让孩子随父姓,一定有一番道理在其中。这其实是社会意义上的自然选择。把其中的道理想清楚了,确定自己和孩子都无所谓扛得住,再特立独行,这比较稳妥。如果不知深浅,轻率冒然地玩另类,多年以后意识到,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靠谱,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个道理。

首先,就是姓氏作为家庭纽带的作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孩子是母亲生出来的,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天然而可靠,无需另外的办法来加固。

但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有变数了——在DNA技术发明以前,到底孩子是哪个男性的后代,有时会不确定;而且,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男性的最佳策略是广撒网,而不是滞留一地。这样一来,让男性留在家庭中,甘心情愿地供养妻儿老小,就需要其他的补充措施。

让孩子随父姓,就是这种补充措施之一。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母亲之间,靠婚姻制度联结。母亲和孩子之间,有天然的生育联系。父亲和孩子之间呢,姓氏的传承是个重要的纽带。这个结构很合理,很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延续。

可见,随父姓是历经社会选择而筛选出来的维持家庭的最优策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策略,超越了种族、文化、宗教的差别。放弃这个最优策略,采取次优或者劣等策略,很可能是不明智的。

不过,仅仅是这个理由,还不够。孩子随父姓,还有其他更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武则天了。

武则天不是吕后、慈禧那种虽然手握大权,但正式身份仍然是皇太后的“女主”。武则天是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既然是皇帝,就有继承问题,而继承问题就和子女姓氏有关。以武则天之强,竟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武则天遇到了什么不能解决的难题?

武则天的丈夫先后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父子。这其中的故事和本文无关,就不讲了,总之,武则天的丈夫姓李。

丈夫姓李,武则天的孩子也就姓李。后来武则天成了皇帝,结束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王朝。这样一来,就有了难题。她老人家百年之后,谁来继承皇位呢?

如果让她那些姓李的孩子中的一位继承皇位,等于是武周王朝一代而终,皇帝的宝座又还给人家李家了,武则天白辛苦一场。所以,武则天就有意从自己娘家侄子里找一个姓武的来继承皇位。

姓武的侄子们听说了,都乐坏了,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就等着变成真龙天子了。

大臣们听说了,却很不安,劝武则天说:那么干可不行啊。您的侄子虽然姓武,但人家有自己的亲爹亲妈,将来祭祖时,必定会祭祀自己的父母。没听说侄子给姑姑祭祀的。到那时,您在天上可就凄凉了。

武则天一听,对啊,是这么回事啊。人家热热乎乎一家子。我这姑姑算什么啊。还是得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这样吧,让儿子们改姓,不姓李了,改姓武,随母姓,这不就解决了吗?

说改就改。武则天下令儿子们从姓李改成姓武。可是,姓好改,归属难改。儿子们改姓武了,但他们算是李家人还是武家人呢?

说他们是李家人吧,可改成了姓武。说他们是武家人吧,武则天娘家那些想继承皇位的侄子们可不傻,才不会认这些人为武家人呢。两方势同水火,看来早晚要大打出手。

武则天一看,且慢,别打,我给你们来个亲上加亲。她下令让自己的孙女们嫁给武家的孙子们,来个“武武联婚”,想要两家合成一家。可是,不管武则天怎么弄,这两个武就是弄不成一家人,彼此争斗不休。

大臣们眼看局面越来越乱,只好壮着胆子豁出命去劝说武则天:宗室就是宗室,外戚就是外戚。大家各自安分守己,天下才能太平。现在这样乱七八糟的,不像话啊。

武则天叹口气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像话,但我也是没办法啊。

到了武则天晚年,这事简直就成了心病,根本无解。最后眼看大多数人还是支持李唐王朝,加上自己年老体衰招架不住,无奈之下,武则天只好把皇位让给了儿子,恢复了大唐国号。武周王朝最终还是一代而终。

武则天遇到的难题,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姓氏决定了一个人属于哪个家族。随父姓,就归属父亲这一系;随母姓,就归属母亲这一系。武则天可以让她的儿子们改姓,但却没办法改变他们的家族归属。这就造成了麻烦和混乱。

有人可能会想到,有办法啊,武则天不让儿子继位,让改成姓武的女儿继位,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但这样其实没有解决问题,无非是把武则天面临的难题推到她女儿那里去继续犯难。

问题的核心在于:绝大部分家庭都是随父姓,并因此认定谁是一家人。在这种环境中,少数随母姓的人就会面临尴尬。他不算是父亲家族的人了,自认是母亲家族的人吧,可由于大家都随父姓,实际上并无所谓母亲家族。想想就知道,母亲的姐妹,也就是姨母们的孩子,都随姨夫的姓,属于姨夫的家族。

举个例子。宋氏三姐妹,夫家姓分别是孔、孙、蒋。她们如果有孩子,当然要分别姓孔、孙和蒋。虽然大家都是亲戚,但三个姓氏的人怎么可能组成一个家族呢?蒋宋孔,彼此之间都是亲戚,却要算作四大家族中的三家。如果是三兄弟,就没这问题了,他们的孩子是同一个姓氏的,自然而然就能组成一个家族。

有人会说,这好办,随母姓的人不找姨母,找舅舅,跟着舅舅过。这总行了吧,这总是同一姓氏的一家人了吧。

但这也有问题。舅舅家的孩子,随谁的姓呢?如果随舅母的姓,那又成别人家了。只能随舅舅的姓,才能和你是一家子。可你不是主张要随母姓吗?

看出问题在哪里了吧。姓氏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家族的一个线索。这个线索,要么是父系的,也就是大家随父姓;要么是母系的,也就是大家随母姓。两种方式都能组成可追溯可延续的家族谱系。

由于前面说过的姓氏作为家庭纽带的作用,所以,在母系氏族,就没有现在这种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形式,只有以老祖母为核心的家族。更有生产力、战斗力的男性,游离于家族之外。

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个人愿望,而是残酷的生存竞争,决定了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取而代之。这是现实,至少是你个人难以改变的现实。

所以,绝大多数家庭都选择让孩子随父姓,也就是绝大多数人都用父系姓氏组织家族谱系,这种情况下,极少数随母姓的人,就会胳膊拗不过大腿,丧失家族层面的归属感。我到底是谁啊?谁是我的祖先啊?谁是我的同宗家人啊?

为人父母者,让孩子的人生处于这种境地,好吗?

有人可能会说,呵呵呵,瞧把你能的,你家有皇位要继承啊。你一个草民一根韭菜,却操皇上的心,你可有多累啊。

说得对。我们普通百姓,随父姓也好,随母姓也好,都不牵扯那么大的权力或者利益。但也正因为我们是普通百姓,家庭的作用对我们来说就尤为重要,家人是我们在茫茫人世间最可信赖、最可依赖的人。

有的人有两个孩子,让两个孩子分别随父姓和母姓。看上去生活毫无问题,但不知他们想过没有,一奶同胞的两人当然会记得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但他们的下一代呢?再下一代呢?很可能就成了路人了吧。

也就是说,姓氏问题其实是个家庭组织问题,是个是否愿意投入资源维系和保持家庭关系的问题。这是个重大的、严肃的问题。时间越久,重大性、严肃性越明显。

现代社会中,大家族基本不复存在,家庭以夫妇带一两个孩子的形式为主,加之承平日久,人们会有一种错觉——家庭根本不重要,凡事靠自己就够了。这种感觉,我称之为“个人主义错觉”。

实际上,只要社会稍有动荡,或者个人命运遇到坎坷,家庭的作用立刻就会显露出来。家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很好的生存策略。到了那时,一个人姓什么,就很重要了。

家庭重要的另一个方面在于,社会制度在税务、福利、养老等各个方面,都会越来越强调家庭的作用,比如,相比未婚者,已婚者按家庭报税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我怀疑这是西方女性虽然倡导女权,但婚后仍然随夫姓的重要原因。

在这些方面,我国还没有深入开展,但这是未来的趋势。福利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国家福利保障,在财政上是不可持续的。家庭在保障个体生活和安全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国家今后必然通过各项制度鼓励完整的家庭结构,并通过家庭发放各种福利补贴。

可见,任何和健全家庭结构相矛盾的观点和做法,都会显得越来越不明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姓氏的选择上,为人父母者,不应该随心所欲任意而为。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在生活方式上,大多数人的选择,基本上就是正确的。

@胡说不道:姓氏问题太重要了,我哥随母姓,我随父姓,而我爸因为历史原因并没有随爷爷姓(亲生的),而是随了奶奶的前夫姓。虽然一大家族很和谐,关系和睦。但总是找不到别人家的那种“咱这个大家族”的感觉……

假如世界末日真的来了,这四类食物一定要准备好

新鲜的苹果放上几周,从里面烂到外面。肉在冰箱里放上两天,味道就会不对。就连“动森”里买的大头菜,如果放上一周还不卖掉,就会毫不留情地烂掉。

如果末日灾难真的来了,有哪些可以储存到天荒地老的食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食物会被放坏?

之所以会放坏,大多数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引起了食物腐败。微生物的繁殖是有条件的,如果能控制这些条件的话,那不就可以长期保存了吗?——食品工业其实就是这么做的。

1. 巧克力、蜂蜜、肉干

——微生物被“干死”

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存活下来。如果食物里水分含量太少,微生物会被“干死”。换句话说,环境达不到微生物最低生存条件。这样的食物当然能放很长时间不坏。

晒干和风干是最古老的食物加工处理方式之一。现在的食品工业中,则有滚筒干燥、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等各种干燥方式。这些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通过降低食物中水分来延长保质期。

食品用干燥剂 | 图虫创意
有些食物看起来不是很干,但水分含量也相对比较少。比如巧克力、蜂蜜等,巧克力中绝大部分物质是脂肪和糖类,而蜂蜜中绝大部分物质都是糖类。在这样的环境下,微生物很难生存。

2. 食醋、可乐、蛋黄酱

——微生物被“酸死”

微生物生存有适合的酸碱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也会很难生存。

日常生活中,强碱性的食物非常少见,常见到的是高酸的食物。最容易想到的是醋,因为醋的酸性很强,微生物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因此一般可以放很久不坏。

高酸性的食物吃起来并不总是酸的。比如,肥宅快乐水是高酸性食物,pH(酸碱度)与食醋不相上下,但喝起来一点也不酸,而且简直让人停不下来。蛋黄酱为了长期保存,通常会刻意加入酸性物质来“调酸”,吃起来还是香甜可口。

3. 火腿、咸鱼、酒类

——微生物被“毒死”

腌制也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方式。盐很可能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抑菌物质。自从我们的祖先发现了食盐之后,腌制就成了一种方便易行的延长食物保存期的办法。

当食品中的盐浓度达到 10%~15% 时,大部分微生物的活动都会受到抑制。平时吃的火腿、咸鱼等,放很久都不会坏,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把酒算作一种“食物”的话,那它应该是所有食物中最耐放的之一了。之所以能长期保存,是因为酒精对于微生物有强烈抑制作用,微生物接触到充满酒精的环境,就会被“毒死”。

腌制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方式 | 图虫创意
有些食品为了放得更久一点,会添加防腐剂。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延长保存期。

合法合规按限量添加的防腐剂是安全的,不用担心“防腐剂危害健康”。但是,防腐剂通常只能抑制微生物繁殖而不能杀死微生物,因此还需要配合其他手段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让食物长久储存的目的。

4. 罐头,盒装牛奶,真空料理包

——微生物已经“死过一轮”了

有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要经过灭菌的工序,杀死食品包装内部的微生物。而且这些食品包装很严密,外面的微生物也进不来。这样一来,就能保存很长时间了。比如说,罐头食品、盒装超高温即时杀菌牛奶(盒装 UHT 牛奶)、高端方便面中的真空料理包等,就是因为经过了灭菌,才得以长期保存。

但这些食物只是在密封前,被人把内部的微生物杀死了,食物本身还是非常适合微生物生存的。一旦开封,外界的微生物就会重新进入食物中,在短时间内引起食物腐败。所以,一定要开封后尽快食用,不然就会很快坏掉。

5. 没有微生物,食物就不会坏了吗?

虽然食物放坏最主要的原因是微生物,但就算把微生物控制好,食物内部的化学反应仍然不会停止。这个时候,这些化学反应就成为了食物变坏的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化学反应是氧化。油脂、坚果、花生等放时间长了就会有“哈喇味”或者“哈败味”,就是食物和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的气味。

不饱和脂肪含量越高的食品,氧化起来就越快。豆制品中的豆腥味,冻肉中的不新鲜的味道,都跟氧化有很大关系。

因为氧化反应所以坚果放时间长了就会有“哈喇味” | pixabay
为了抑制氧化过程,有很多食品会采取添加抗氧化剂、采用吸氧包、真空包装等手段,这些手段只能减缓氧化反应的速度,不能完全停止这个过程。因为氧气无处不在,很难完全消除。

除了氧化,食物储存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水解、酶促反应等其他的化学反应,同样会引起食物状态和风味的改变。

6. 这四类食物要准备好

虽然有了成熟的食品工业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但也只能尽量“控制”食物中微生物的活动和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很难完全阻止腐坏的过程。

因此,几乎任何食品的储存时间都是有限的,想获得真正“可以储存到天荒地老”的食物,并不是很现实。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面临末日危机,哪些吃的适合在常温环境下长期储存呢?根据上面提到的食物腐坏规律,可以按照几个方向准备:

1.水分含量少的食物:米、面等主粮,肉干、鱼干、水果干、蔬菜干、方便面等方便食品,巧克力、糖果、蜂蜜、膨化食品、饼干等小零食;大部分粉状 / 干制调味料。
2. 高酸性食物:食醋、番茄酱、可乐等。
3. 含有抑菌物质的食物:咸菜、咸鱼、火腿等含盐量高的食物;酒类;加工肉制品。
4. 经过灭菌的食物:UHT 牛奶,各种罐头食品,真空料理包等。
最后,希望大家都不用经历为了末日提前囤粮的恐慌。

健康码颜色“渐变”,更要当心个人权利“渐丢”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健康码”逐渐为国人熟悉与接受,其应用场景和互联互通性也逐步扩展。随着疫情防控趋于常态,部分地区提出,为满足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不如重新设计健康码这一仓促推行的应用,使之包含更多健康信息,成为一项长期存在的大数据应用模式。

杭州的设想是,改变目前健康码仅有“绿、黄、红”三色的简单区分,将用户的健康状况评分设置在0-100之间,对应出一种全新的“渐变色健康码”。这种新形式的健康码“可集成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生活方式管理的相关数据”,甚至还能“通过大数据对楼道、社区、企业等健康群体进行评价”。

▌“渐变”的健康码还是“变质”的健康码?

从渐变色健康码的初步介绍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它与原有的健康码几乎完全不同。

原有的健康码似乎是一个功能尚不全面的应急之作,主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渐变色健康码似乎与原有的单一传染病防控无甚关系,或者说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考量因素,而更多地进入到日常健康管理的领域。应该说,经过改造的“健康码”的功能已经由应急防控走向日常管理,从针对单一病种转为评估综合健康状态。

渐变色健康码沿用“健康码”之名,但实质功能和应用场景与早前完全不同。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发扩张。

原有的健康码主要关注使用者近期的行动轨迹及人员接触史,而渐变色健康码还涉及到用户的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等其他与医疗相关的个人数据,甚至在流出的两张“个人健康评价”和“群体健康评价”示意图中,诸如运动、睡眠、吸烟、饮酒等日常生活方式也成为了健康码评分的依据。

先不论这些数据是否可被准确收集,用户为何要提供这些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隐私性质的数据用于渐变色健康码的评分?这种健康码是否也会强制性地收集数据?不回答这些问题,渐变色健康码功能转变的合理性就值得怀疑。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尽管有公众对渐变色健康码表现出了忧虑,但仍不乏赞成健康码功能转变,认为它能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的声音出现。或许,这种需要收集个人信息的应用泛滥出现,已经让更多人无感。这些无感或支持的声音,可能反过来成为“健康码”得以改头换面,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更多个人隐私的底气所在。

这种数据收集的扩张,似乎也看不到有效限制的措施,毕竟“健康码”的背后有公权力的支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将原有健康码转化为渐变色健康码似乎也有了充分的理由。

▌疫情防控中,隐私权去哪了?

进入信息化时代,公共管理措施逐步向线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似乎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隐私受到的挑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在疫情严峻时期,公众让渡一部分的个人隐私和行动自由,确实有助于疫情防控,有利于公共利益。但是,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并常态化发展,这种收集数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就值得重新检视。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要求,对个人隐私的收集也不是无限制的,必须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此即所谓“比例原则”的控制。相关隐私数据的收集必须有利于疫情防控这一公共利益,且只能在必要的范围内被收集,对隐私的侵犯也不能显著高于防控疫情所能获得的公共利益。而疫情暴发期已经过去,社会需要有序恢复活动,继续收集诸如行动轨迹、接触人群等数据,可能就不能取得“天然的正当性”了。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这些被收集的个人数据,如何保证其储存、传输的安全性,且不在其他领域被滥用?如果收集行动轨迹乃至个人的运动、睡眠等健康数据,仅是为了防控传染病、评估个人健康状况的话,那么这些数据也至少要被限定在特定用途中,而非任何组织在办理任何事务时都可随意获取。

个人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唯一识别性,一旦泄露,给个人带来的损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生物识别信息尤其如此。由行政机关收集并存储这些个人数据,尽管看上去非常“权威”,但数据的安全并不能因此得到保证。

事实上,无论是不同规模的网络技术公司,还是世界各地的政府部门,发生数据库被攻击、其中储存的个人数据被泄露的例子并不少见,信息安全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攻防战。

相较于依赖用户黏性而营利的网络技术公司,行政部门似乎更缺乏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的动力,毕竟其本身也非专业从事信息安全领域工作。如果健康码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那么相关部门能否保证这些庞大的数据不被泄露,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数据化的个人与人的客体化

更深层次地考量渐变色健康码的推出背景,恐怕其反映的还是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即在应用场景中剥离个人的人格特性,将其化约为一个有统一标准的数字,从而实现所谓的“智能化”,实则是“自动化”的管理。这种模式借助技术手段,似乎能够有效地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摆脱“人情”的影响,达到某种程度上“客观”的评估。

当一个个“具体的人”成为信息系统中的一组数据,每个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也就被消磨殆尽,人性尊严也将被工具化、客体化、数量化的“自然人信息”取代。在这种有些“赛博朋克”式的设想中,人类社会基于主体性而产生的伦理道德,不说被完全推翻,至少也是被彻底地重构了。

在数据的触角越来越广泛地伸入到个人生活,社会管理者收集和掌握个人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的当下,思考人的主体性是否会越来越受到侵蚀,也许不是一个纯粹杞人忧天的问题。在具体的人可能异化为数据的时代,我们必须更强烈地警惕到人类创造的技术反过来威胁人类自身的可能性,因而也必须更深入地反思技术伦理的问题。

有了技术,是不是必须要做?是不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高,社会就越进步?至少在数据收集与个人隐私的冲突中,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永远为“是”。

而在形形色色诸如“渐变色健康码”的数据应用中,无论是作为直接受影响的公众、提供技术基础的科技专业、还是使用这种技术作为管理或营利模式的政府与公司,或许都需要将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考虑对于具体的人而言,这些应用是否真正是一种“进步”。

香港是怎么走到如今这一步的?

从两百年的大格局来看香港的兴衰,看完大家就自然知道香港的命运了。

1

香港的开始

首先得说说贸易的变迁,这才是决定城市生死的关键因素。

相比于城市,国家的崛起因素往往很多,而且一般时间跨度较大,我们以前讲过,一百年前的八国联军和现在的G8成员基本没变化,强国俱乐部的会员卡发放难度之高可见一斑。

不过城市的崛起却很容易,比如家里有矿,例如迪拜,拿钱砸出来的国际城市;

或者地处贸易通道,比如纽约和伊斯坦布尔;

再或者本身是军事重镇,比如北京。

而香港的崛起,本身就是贸易通道变迁的结果,如果没有近两百年来的国运纵横,香港顶多算一个宁波(此处并没有歧视宁波的意思,大家可以看看,宁波和香港位置差不多,都在超级港口外边,人口也差不多)。

我们现在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其实这么说不完全对,中国从汉朝开始就是世界工厂,把生产出来的东西从丝绸之路卖到西方,货物向西方流动,金银向东方流动,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820年,现在只是又回归了一直以来的地位。

像上图这样,物资从中国出发,每隔几百公里倒一次手,加一次价,然后一点一点跟接力似的就跑西方去了,顺便养活了中亚的买买提们,敦煌和君士坦丁堡那种贸易中转站繁华的不得了。此外还有我们熟知的热那亚和威尼斯,都是贸易节点,赚差价的中间商,想不繁华都难。

但是1453年之后,这条线断了,因为穆斯林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把索菲亚大教堂装修成了清真寺,而且占领了叙利亚,埃及等等,彻底堵死了陆上贸易路线。

这个背景下,西方人开始搞地理大发现,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开拓了东印度航线,是这样的:

大家看到了吧,一开始贸易路线是走甘肃的河西走廊,现在调整了,开始从海上跟中国做买卖,大家熟知的明末南方贸易繁荣,其实就是在和葡萄牙人做买卖,不过也有中间商,郑成功他们一家子就是中间商。

鸦片战争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写了,《开门!自由贸易!再不开门就开枪了!》,修正了不少教科书上比较含糊的东西。鸦片战争之后,香港就被割让了。

这里有个问题,英国人怎么一眼就看上了香港了呢?难道香港天生丽质人见人爱?

事实上英国人根本没看上香港。

英国人对香港很熟,很早就在香港囤货,鸦片战争前英国人不是走私鸦片嘛,当时就是把部分鸦片藏在香港,然后广州那边的走私犯用小船把鸦片接到广州城里。看下图就能看出来,那时候的香港在英国人眼里,就是个存放毒品的仓库。

英国人知道香港那地方山多平地少,对香港没啥好感,一眼看去就知道不靠谱,将来发展非常困难,现在香港房价高企,也跟香港确实山多地少有关,英国人的眼光没啥问题。

鸦片战争后期英国人选了一堆地方准备租借,包括但不仅限于台湾、海南、福州、厦门、舟山等等。英国人最想要的是舟山,舟山在长三角嘛,英国人看出来长三角将会前途无量。所以英国人第一时间把舟山给占了,但是大清一个都不给,而且舟山那地方气候不太好,传染病流行,英国军队病死一大堆印度人,干脆撤出了。

后来英国舰队指挥官急眼了,随手占领了一个离英国舰队最近的一个岛屿,也就是香港,说是就要这个了,大清官员一看香港是个破渔村,就直接签约割让了。

不过占领香港并没有给当时的英军指挥官带来好运,当他上报英国政府,觉得自己拿下了香港岛,英国朝廷能够嘉奖的时候,英国国内很快就传来了免职令,免掉了这个指挥官,免职令上写着“让你去占舟山,你竟然占了个香港,鸟不生蛋之地,一间房屋也建不成的破荒岛”,不过后来也就这样了,毕竟想要舟山大清无论如何也不给。

英国占了香港后,一度也比较苦恼香港的气候太不适合人类居住,大家去过英国就知道,英国那地方比较阴冷,跟香港差别极大。好在英国人带了不少阿三过来管理,也就凑合着过了。香港一直也不温不火,大家看地图就知道了:

当时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最大的口岸,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除了广州之外,这种口岸还有四个,包括上海,当时“五口通商”嘛。广州这么大的港口开着,香港除了当仓库没啥用。

海外的大轮船到达广州的时候,广州海关仓库放不下,物资就先搁香港去,类似于一个buff,香港就这样一直混了一百来年,上边最多的东西就是各种货物和苦力。

2

机会来了

香港的崛起过程非常漫长,持续了一百多年依旧不问不火,不过正好摊了上中国最艰难的150年,它才有了机会。

香港第一轮大发展,从一个破渔村变成了城市,就跟太平天国和西北回乱有关。

我们说,太平天国,西北回乱,下南洋,其实都是一回事,中国在清末掉到马尔萨斯陷阱里这件事的几个表象。

人口太多,资源不足,技术又没突破,所以社会自发地通过天灾人祸来降低人口,活不下去的农民到处流窜。

如果向内流窜,那就是太平天国;如果流民从广州福建跑到南洋去了,比如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等,这就是下南洋。

据史学家估计,第一次逃港发生在1850年左右,刚才说的那几个地方有将近50万华裔,此后不断增加,这支孤悬海外的力量一直在对中国施加影响,比如孙中山先生最早就是他们资助的。

第二次大规模流民进入香港,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张爱玲他们都跑香港去了嘛,还写本一个书,好像叫《倾城之恋》。当然了,不止张爱玲,内地当时一大堆人都跑香港去了,准备看看形势,如果形势不对继续跑。

第三次,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次,是在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国军精锐中央军全部被埋在了淮河以北,国共内战的形势已经明了,除了少数资本家觉得长江防线能守得住,其他人都已经猜到了结局,引发了百万级别的大逃港,大量的地主,商人,国军军官,黑社会老大等等,向香港澳门台湾逃窜。

比如军统少将向前,流窜香港回不了内地,就在香港搞起了黑社会生意,我们知道的“新义安”,就是这人的组织。

此外还有“14K”,一说就是由14个国军将军逃到香港后再接再厉搞起来的,里边的那个“K”就是国民党的英文“Kuomintang”的首字母。

还有杜月笙,也跑香港去了,不过跑的太仓促,啥也没带过去,在那边只能安安静静做个有钱的“前浪”了。

当然了,黑社会有助于增进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但并不能让一个城市崛起,香港的崛起关键依赖三件事:

一是从内地带来的天量资金;

二是内地被封锁了;

三是赶上了西方转移落后产能的机遇。

这三条缺一不可。

天量资金这事好理解,逃港肯定得带钱逃嘛,裸逃风险可想而知。

关键的问题是“封锁”,这又咋回事呢?

因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中国一方面为了防止美军踏上东北,另一方面也防止苏联来东北,果断跃境出击,把联军从清川江撵到了三八线,好处是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新中国,这也为多年以后美国“联华制苏”打下了基础,毛病是西方国家联合制裁了中国,要封锁死中国。

所以解放军打到香港边上的时候,毛主席果断叫停了进攻,因为要留一个口子跟西方打交道。从那以后,香港就成了个走私口岸,间谍口岸,技术口岸等等。比如我们熟知的霍家,就是走私起家并做大。

这里有个问题,大家在香港肆无忌惮的走私?没人管了?

也不是,按理说香港归英国管,可是英国人自己贱兮兮地一直在试探,比如九兵团准备跨海作战进攻TW需要军舰,英国人第一时间上门,表示皇家海军卖的军舰质量可靠信誉上乘,而且包教包会,卖军舰送战斗机等等。后来通过巴基也没少往新中国倒腾物资,比如那个三叉戟(如果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可以百度搜索“三叉戟 913”,就知道了),这架飞机就是通过巴基从英国给弄来的。

也就是说,当时美国要封锁社会主义阵营,但是美国的盟友们一刻也没停止过走私。英国政府自己一直就在参与走私(法国德国日本都在参与走私),英国要是抓的话,得先抓他自己,在二十多年的封锁中,英国人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一般不会管。

而且大家就算没看过香港史的书,如果长期看港剧也知道,香港以前基本无法无天,英国对香港的态度一直都是“凑合着过得了,又不是不能过,要啥自行车?”,香港的崛起跟什么民主法制没啥关系,60年代甚至一度说“警察管黑社会,黑社会管治安”,黑社会发起彪来敢去围警察局,我记得成龙说起过李连杰的经纪人被打死的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下。总之,香港一直都是乱哄哄的,混乱而野蛮地生长,政府大部分时候不太管事,只有实在不像话,阿三们上街狠狠用棍子修理不听话的人。

现在主流经济学界认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那些年主要是吃这种“封锁红利”,一边搞走私贸易,一边又通过走私形成的资本来做合法贸易,只不过中国香港是个自由主义的堡垒,新加坡又是国家专治主义的楷模,他俩的做法基本是相反的,但是成绩却差不多。

不过那些年主要财富集中到了几个超级富豪手里,全港的变化并不大,真正的起飞是西方向第三世界转移低端制造业,亚洲四小龙接到了这一波行情。

香港现在给人的感觉是从事高端金融业,但是回到上世界60年代,香港一度跟中国台湾、韩国似的,大力发展那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家看看这张图:

从上图大家也可以看出,香港的两个大发展期,一是60年代,二是80年代中后期。

那时候逃港的人太多,劳动力不值钱嘛,而且香港富豪们前期在封锁期间积累了大批的财富,可以自己对自己投资。那种感觉就好像猪肉价要上涨,如果你之前攒了些钱,就可以花钱去买猪崽子搞投资。如果你没钱,就只能等着别人投资你。所以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都是攒了一点钱,然后买了缝纫机搞纺织,开始搞那些西方不想搞的东西。

等自己做出一些成绩,别人就会追加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四小龙当中除了中国香港,其他三个都是专制体制下发展起来的。韩国当时还是军政府,中国台湾就不说了,两蒋父子,新加坡大家懂的,李家坡。

所以大家不要听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举香港的例子,就觉得获得了真理,香港这种模式再全世界几乎仅此一例。全世界绝大部分小政府地区都乱的一批,就跟索马里似的。

而且亚洲其实最像美国的,是菲律宾,它就是美国的干儿子,为啥现在还那个鸟样呢?主要就是前期没有攒到钱,后来有红利也没沾到,有点像有些人手里没钱,眼瞅着房价上涨也买不起错过了机会一样。每次大家说美国的盟友都很发达,菲律宾就很惭愧地说,你们先聊,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到了1978年,香港迎来了最大的一波红利,也就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了。

改革开放的这个时机特别好,因为到了70年代末,香港那边也出现了员工工资太高,以至于继续生产衣服等低端产业也不再赚钱,正在纠结之际,内地开放了,于是香港资本家开始把大批厂子都搬到了珠三角。

当时有人去找党内大佬,说要在广东附近搞个工业园,给香港生产袜子什么的,然后把袜子卖回给香港,相当于给香港代工,大佬李先念大笔一挥,蛇口工业园就是这么来的。

我看网上很多人带着一群人强烈要求感谢香港人,说是香港投资内地,才改变了内地,进而把香港投资人说成了天使一样的人物。这个吧,是应该感谢,不过也不要太夸张了,有部分爱国企业家,但是绝大部分是为了赚钱才来的,就跟那时候香港货车司机喜欢去深圳包二奶一样,just good business,谈不上高尚的道德情操什么的,有些人吧,总是用力过猛,不走极端就难受。

而且刚刚开放那时候,天量的产品进出口都走的是香港,涉及海量的订单结算业务和金融业务,香港顺利从制造业转到了服务业。这个过程就是对应上图的那个1985年之后的大发展。

但是这种状态持续到中国加入WTO之后,整体形式慢慢起了变化。

因为中国不再只依靠一个香港了,我们刚才说到了,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要求大清搞“五口通商”,这“五口”里,就有上海。从那个时代起,上海就是远东最具潜力的核心城市,大家可以拿上海和纽约去对比,非常非常像。在“二战”前,上海就是远东最大的城市,远远超过东京。

中国加入WTO之后,上海这只巨兽终于加入到了舞池,整个格局立刻就变了。而且其他沿海城市也都加入了进来,随便一个都是巨型城市。

3

竞争者来了

在中国加入WTO后,香港的制造业已经转移的差不多了,还剩最大的两项业务,一是金融,二是港口贸易。从此都遭受到了内地的激烈竞争。

金融不多说,主要是上海,上海重回远东最大的金融和商业中心这一趋势现在已经变得势不可挡,跟香港形成了激烈竞争,香港现在主要依赖的是一些上海没法操作的业务,也就是说,依旧在吃“内地金融封锁”的红利,随着人民币的逐渐国际化,这部分红利也越来越少,现在大量的香港交易员也跑上海去了。

港口贸易直接遭到了内地的一堆口岸的竞争,比如深圳,广州,上海等等。大家看看这个图,可以看出这种比重在逐年下降:

这里就有个问题,其他三小龙是怎么面对这种冲击的?

事实上中国的崛起对大家冲击都很大,四小龙当时都在向中国转移落后产能,但是不一样的是,香港是自由港,直接转移完了。90年代时期还有一些香港品牌,是仅次于欧美货的玩意,到了这几年完全想不起来还有啥是香港做的。

中国台湾和韩国都学习的是日本模式,他们对这方面有严格的控制,转移可以,但是只能转移落后产能,而且必须得同步升级,所以在1990年之后,大家都在转,中国香港转的只剩下港口和金融了,中国台湾和韩国走了产业升级路线,去搞电子和半导体。比如韩国三星和中国台湾的那个台积电。

新加坡不多说了,一直都是政府主导,看着那么个小国家,却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以及制造业占比25%以上。

制造业一直都是稳定器,尽管不如金融赚钱,但是衰退起来也很慢。而且新加坡地处要道,只要克拉地峡一天没打通,新加坡就可以吃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到天荒地老。

这也是为啥自从2000年之后香港经济一直低迷状态,内地的封锁红利没了,又大幅去工业化,转型做金融和服务业之后,社会又迅速被撕裂。

而且香港除了商道的变化,最大的问题还是他们的内因。

首先是那个饱受争议的房地产。

香港我去过好几次,说实话,我个人感觉香港普通人的居住环境连巴基斯坦都不如,我的一个朋友说,有点品位的人这辈子都不会去香港。究其原因,大家知道的,产业家族化。

我们刚才就提到了,英国人当初不愿意要香港,就是一眼就看出来了香港这地方平地太少,将来发展会受限。

不过英国人的想象力远远被他们所处的时代给限制了,他们哪能想得到,香港不仅平地少,而且有平地都不开发,原因在网上已经写得太多了,不外乎财阀们指使环保组织搞事,故意压低供给,抬高房价。

此外你别看香港老百姓住的跟个猪窝似的,内心是很平静的。他们那个畸形的房地产绑架了太多的人,大家竟然很适应。以至于政府说像新加坡那样,搞点“组屋”降降房价,首先得接受来自有房阶级的第一波攻击。

我之前问过一个香港小伙伴,我说你们是怎么树立起这么歪的三观才会接受这么畸形的东西?

他说这个得深入到生活去体验,语言在这方面非常苍白,描述能力有限。他年轻时候痛恨高房价,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恶心的玩意。但是等到有一天买了一套三十几平米的房(香港用“呎”,也就是英尺,一平米大概是10平方英尺,他买的房子一尺两万多,也就是一平方二十多万),背上了巨大的房贷,内心深处竟然有了一丝的窃喜,还很欢乐。

从那以后觉得房子就应该这么贵,“香港居,不容易”,而且就在买房那一瞬间,他也一样开始反感那些让房价下跌的政策,自己买了这么贵的房子,如果跌了,内心可不就跟日了吉娃娃似的。但是前几年卖了香港的房子,到深圳来住,住上了90多平的房子,又觉得前些年内心真变态,被虐待出来精神病了。

在这种模式下,香港普通老百姓一辈子基本就是给房地产商打工了,房地产商能不有钱嘛,香港四大家族,李嘉诚,郭德胜,李兆基,郑裕彤,都是地产商,奇怪吗?

而且香港说是一个自由城邦,其实是一个寡头结构,英国人统治殖民地一向的思路就是以当地精英来治理当地,他们好无风险套利。香港也一样,香港的政治决策一直以来都受本地经济大佬们的左右。

而且香港的自由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样,我们还是举一个房地产方面的例子。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便卖一块地都是10亿美元以上的成交价,所以能做成买卖的,全是跟英国大银行有关系的大佬们,小房地产商完全没法参与这个游戏。

香港战后有两个超级大亨,一个是包玉刚,另一个是李嘉诚,他俩都是“汇丰银行下的蛋”,也就是说,跟汇丰银行的深厚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让他俩有充沛的资金,去拿下那些基本稳赚的行业,比如电力,自来水什么的。

所以有外国经济观察家说,香港到处都是卡特尔,香港的教父们都会优先控制房地产,港口,能源,水泥等等的准入门槛极高,但是会产生巨大现金流的行业,通过控制这些行业,就可以变成超级大亨,继而让别人没法参加游戏。此外香港的立法委和行政局也跟超级富豪们勾勾搭搭,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跟中国香港差不多的新加坡却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香港如果说是原教旨资本主义标本,那新加坡有点像个大国企,政府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日常,大家见过国企分宿舍吧,新加坡知道如果土地供应不足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企业做大,最后整个新加坡给房地产打工,很早推出了组屋,缓解需求,大家有地方住,自然就没有那么离谱的买房需求,新加坡房地产一直是业界标杆。

不过新加坡的那些正常的商品房也贵的离谱,我去看过,我当时住酒店的那地方一百平米的房子基本没有700万人民币以下的,不过新加坡人不像香港人那样只有一个选择,买不起房也没必要硬去买。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恶性高房价,导致绝大部分行业都没法生存,只剩下一些超高利润行业,而这些行业吸收劳动力又有限,尤其是金融,大家一说起金融就会说香港金融业比较繁华,问题是金融业本身对劳动人数需求并没有那么高,总不能整个香港都去做金融吧?

而且正是因为大家不能都去做金融,所以香港的行业收入差距不断被拉大。甚至金融行业内部,炒外汇的和卖保险的都是做金融,但是他们的收入差距天生地下,这也是为啥香港呈现出明显两种态势,中环的商业人士直接对标纽约华尔街,但是边缘地带很多老百姓住在棺材房里。

而且香港又和内地不一样,内地你在北京混不下去可以去天津,天津混不下去可以驻马店,香港的话,你去哪?

现在的香港,压力巨大,撕裂严重,年轻人看不到出路,内心充满愤怒,又没处发泄,全倾泻到政府身上了,有点像这两年一直在闹的法国黄马甲。

4

尾声

说到这里也该收尾了,大家肯定有个疑问,香港接下来会咋样?

其实这个是不言自明的,香港本来应该跟其他沿海城市是差不多的,只是吃了封锁的红利变成了那么的巨无霸,现在的趋势,就是随着内地的不断开放,变回本来那个状态,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无论是心态,还是财富,都面临巨大的失衡,心情不好,稍微有人煽动,不可避免就要闹。

而且我的香港那个小伙伴说的一件事,他说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他们香港人从小印象中内地老百姓都是穷亲戚啊,怎么突然间穷亲戚赶上来了,而且还要一部分超过香港了,这就痛苦了,世界上还有比你穷亲戚发了财更让你难受的事吗?

我说相比内地,香港依旧是高收入地区,他说问题是以前你们的有钱人跟我们相比也是穷人啊,现在你们一线高收入群体已经超过香港了,这在香港人眼里都觉得不能接受。我说好吧,原来是这样。

感觉他们需要一代人来接受“香港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香港了”的现实。

而且我建议大家平时不要关注香港的破事,除非你恨你自己,或者觉得生活太开心,需要找点气受,那你关注香港新闻绝对错不了,否则能把你憋屈死。现在这种状态弄不好会常态化,干脆别理他们了,爱咋咋地去吧。

口罩生意风光不再:从月赚3000万到卖不动,有人入局半月就遇订单荒

从手持千万投资金额入局口罩行业,3个月以后,口罩厂家却说,千万不能投资了。曾经一罩难求,成本飞升,大量资本和商人涌入口罩行业,如今真的萧条了吗?

一、暴富终结
从2月份入局口罩行业,陈优幸运的成为了第一批挣到口罩快钱的人,三个月内,陈优已经往口罩厂投了上千万元。最赚钱的时候,陈优工厂一条生产线一个月就能挣500万,6条生产线一个月赚3000万。陈优用“全民运动”来描述他在过去三个月内经历的口罩行业,“有钱的人来投资,没钱的人贷款借高利贷都做,就是挣快钱,最好的时候基本上10天就能回本。”

2020年春节前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曾出现因口罩奇缺导致的一罩难求、价格飙升的困境,口罩市场需求的猛增带来了短暂的市场红利,也吸引着大批投机者趋之若鹜。
自媒体“Tech星球”曾经报道过一个月入千万,靠生产口罩一夜暴富的故事:“一台口罩机每天生产口罩10万个到16万个不等,按每个至少纯赚一块来算,保守估计一天能赚10万块。早期口罩机价格也就在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样子,算上原材料,两三天就回本,后面都是净赚。”

巨大的需求导致了口罩材料成本被抬到“天价”,平时只卖2万/吨的熔喷布,最贵的时候炒到了80万元/吨,整整翻了40倍。原价1-2万元/吨的无纺布,都要卖到13-14万元/吨。

进军口罩生产的不仅是各地的小商家,大厂们也纷纷入局。1月31日,比亚迪决定转产口罩,2月10日启动搬迁,2月17日,比亚迪把深圳宝龙工业园的手机生产线,改造成了口罩生产线,开始量产,3月12日,日产量达到500万只,12天后增至1000万只,4月下旬攀升至2000万只,稳居全球产能第一。

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口罩供应转好后,这些口罩玩家们又把目光瞄准了海外。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1日至4月4日,中国出口口罩达38.6亿只;4月5日至4月30日,达239.4亿只。仅两个月,中国验放出口的口罩就达278亿只,约为去年全球口罩总产量的3倍。

单单就销往美国的防疫物资来说,3月1日至5月5日,中国已向美国提供逾66亿只口罩、3.44亿双外科手套、4409万套防护服、675万副护目镜,以及近7500台呼吸机。

只是,类似的疯狂不可能长期持续。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封”,75个离汉通道打开。五一假期前,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这些疫情好转的信号让口罩的需求大大变低,再加上国内每天2亿只口罩的产量,市场愈加饱和,小口罩厂被步步紧逼。

据界面新闻报道,纳入政府统计的、有报备的口罩产能已趋于饱和,每天产量已超过3亿只。这意味着,国内口罩市场已经严重供大于求。口罩供应矛盾缓解背后,是中国制造逐渐复苏的产能。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仅截止到3月17日,跨界转产口罩的生产企业已经达到15528家。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医疗器械”等业务。

5月初,陈优明显感觉到口罩卖不出去了。他说,20天以前,KN95口罩还能卖到7.5—8元/只,销量最大时,不需要包装就有人来收,收货方自己重新挂靠包装。而现在KN95已经跌到了4元/只。“口罩厂千万不能投了,没有好的客户资源和特别牛的资质,接不到单子的”。

口罩卖家周金深感赞同,“现在在国内投资口罩一点意义都没有,还不如投头盔,这种挣快钱主要是看运气,你没有运气等你再弄的时候人家已经把钱挣走了”。

5月24日,《财经天下》周刊随机查阅部分电商网站发现,一次性防护口罩的零售价格已经低至0.36-0.49元。若以当前熔喷布约30万元/吨和无纺布约5万元/吨的价格计算,一只一次性口罩仅在三层布的成本就需要花到约0.3-0.4元,利润已经所剩无几,倘若卖家此前的进货价格还要更高的话,亏本销售几乎已成定局。

二、质量乱象
数量饱和的同时,质量的隐忧也随之而来,3月起,欧美多个国家对中国口罩的质量产生信任危机。一批中国防疫物资卖家被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拉入“黑名单”。

5月8日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公布了最新调整的获得美国FDA授权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名单,我国获得美国FDA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UA(紧急使用授权)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数量大幅缩减,仅剩8家。

随后,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全国海关查发的出口防疫物资质量安全不合格企业及相关产品清单,涉及口罩总量达186余万个,并点名了16家出口企业和与其相关的生产企业。

陈优说,“当时出口管控不严格,工厂以为做出来就有人要,就哗哗哗的往出做,现在跟刹车一样全停掉,还有客户看国外行情不好了,扔了100万订金也不要了。”陈优听朋友说,还有工厂积压800万个白板口罩卖不出去的情况。

《财经天下》周刊以买家的身份接触到了一位白名单企业的卖家吴军,吴军称,“现在只要跟防疫物资挂钩的,像手套,防护服还有口罩,都需要资质,没有资质的一律查封。除非有正规的手续的厂家才能出口防疫物资,像那些三无产品都已经出不去了”。

浙江的口罩卖家李石坦言自己的工厂没有资质,但他说,“有资质的公司会专门来我们这里收货,然后发到国外,所以我们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另一位与《财经天下》周刊对话的KN95口罩卖家则十分直接地抛出了“要达标的还是不达标的口罩。”

从2月到4月,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口罩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活动,约谈、停业整顿多家口罩厂商。

5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称,要整顿和规范重点地区熔喷布生产企业秩序,保障疫情防疫用品质量安全;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以及非法回收销售口罩等防疫用品及原材料行为;严厉打击“黑作坊”, 坚决防止不合格防疫用品流入市场。

吴军说,在口罩最短缺的时候,对熔喷率极低,基本只有防尘功能的白板口罩也不愁销量,经过整顿和媒体曝光口罩问题后,消费者更注重品牌和质量。山寨口罩厂、中小口罩厂在线下失去了市场,而像比亚迪等大品牌的口罩,在线下市场却供不应求。

三、优胜者的未来
与中小厂的窘境相反,有资质的白名单企业生产的口罩已经卖到了“天价”。在口罩交流的QQ群里,在FDA白名单中的口罩厂生产的防护级别高的口罩卖出了近百元的价格。三奇的N95现货要价115元/只,大胜3X N95口罩卖到34.5元/只。

陈优把白名单生产的口罩比作LV和爱马仕的包,“一个包成本不到一千块但是卖几十万,你想买你就认账。”

福建的口罩厂家苏运说,疫情刚爆发时,倒卖口罩很容易被骗。“有时骗子会让你交一个诚意金,基本在5万左右。把诚意金打过去后,他就会说没有货或者需要等,就这样一直拖下去,我们现在知道这些案例已经不下十几个了。”

而说到三奇口罩,苏运把它称为“暴利中的暴利”。“三奇工厂每天蹲的人很多的,就蹲在那里等货。”

苏运说,现在三奇工厂出生产一只KN95,成本顶多到二三十块钱,让倒卖口罩的人炒到一百多,等于一只口罩能赚70块钱。“现在好多人在都想往国外倒卖KN95, 但是好多人都为这个东西上当受骗了。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去蹚浑水,真的是比较深的。”

已经有企业倒在了这个春天。在五一假期期间,安徽省安庆市就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口罩厂倒闭了。在网上广泛传播的一段视频显示,口罩一箱一箱堆积在院子里,卖不出去,被工作人员打开搬走。

江苏张家港的一位口罩电焊机卖家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4月底,他原本做服装生意的公司以每台1万多元的价格买了200多台电焊机,接到了千万量级的口罩订单,生产了半个月后,遇到了订单荒。害怕赔本的他现在以3000元/台的价格甩卖机器,二十分钟后,卖家把价格降到了2650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