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自我厌恶?

如何停止自我厌恶?

自我厌恶,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不好,讨厌自己,甚至憎恨自己。它不仅是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而是一种较为深层的、指向自己整个人的厌恶。

自我厌恶可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工作中,自我厌恶者总是会注意到糟糕的部分,甚至坚定地认为:“如果硬要说自己擅长什么,大概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搞砸一切吧”。

而到了和别人的人际交往中,经常把“对不起”和“谢谢”挂在嘴边,生怕一不小心就给别人添了麻烦。遇到喜欢的人,恨不得离对方越远越好,而一旦对方对自己好一些,就害怕自己不值得。

对于自我厌恶的人来说,似乎“注孤生”是人生常态,而“我不配”变成了恋爱主旋律。

如果你也不喜欢现在的自己,那么试着回想一下,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很糟糕的呢?

自我厌恶是怎样炼成的?

1. “他们都觉得我不好,我也这么认为”

人们会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使用这些话语来形成对自己的判断。而当我们收到的大多数评价都是“差评”的时候,人们就会内化这些负面评价,认为自己就是在这些或那些方面不行、不好,从而逐步形成自我厌恶。

有时,这些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可能是针对个人的。比如从小受到高压教育,常常被指责,一遇到事情就被教育要“先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

以至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不顺利的情况,就会自动认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是自己不好。

2. “够格都很难,理想太遥远”

“自我偏差理论”中有三个自我:

实际自我:我们实际的身体及心理状态,也是我们的现状。

理想自我:我们希望拥有的特质、对自己抱有的愿景。

应实现的自我:我们认为自己必须拥有的、底线的、不可失去的特质。

理想自我是促使我们拼搏的动力,但当人们意识到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有差距太大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穷尽一生都变不成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那一刻,是我们最焦虑也最想放弃努力的时候,也很可能会对当下的自己产生厌恶之情。

而另一方面,如果实际自我与应实现的自我都有一定差距时,我们会容易怪罪自己,认为连对自己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实在太差劲了。

这种情况如果长时间持续,那么自我厌恶也就是个必然的结果了。

3. “用自我厌恶保护自己的脆弱”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脆弱的一面,而接纳这种脆弱是十分不易的。自我厌恶是一种应对自身脆弱的防御机制。

一方面,通过厌恶自己,我们可以对自己有更好的掌控感。

每个人都可能被讨厌,而当别人讨厌我们时,这种被讨厌的感觉就是不可控的、不确定的,在这样的感觉面前,我们也更加脆弱。而此时,如果我们自己已经在他人之前厌恶自己了,这种被讨厌的感觉就会变得可控而确定。甚至会有一种“我都这么讨厌自己了,别人讨厌我也很正常”的想法在。

另一方面,因为讨厌自己,因为不认为自己值得任何好的事,我们也规避了受到伤害、暴露自身脆弱的风险。

另外,自我厌恶的人,常常会进行自我批评,就像是脑子里有另外一个自己跑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对他们说着尖酸刻薄的话。

自我批评的背后,是人们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愤怒,以及对于自身过高的期待。

怎么办?

无法立刻喜欢自己,也没关系,既然无法喜欢自己、爱自己,那么不如先不要着急去改变现状。讨厌自己的感觉很痛苦,但逼着自己立刻从自我厌恶到“爱自己”可能会适得其反。

也许你能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到:现在的你不太喜欢自己、讨厌自己,这样是可以的。同时,对自己的讨厌,偶尔也可以动摇一下。

不妨问问自己:我眼中的自己,真的就是全部的我吗?

有没有可能,别人在说“你很可爱啊”、“你真的没有那么糟”的时候,可能是看到了你很可爱但你自己却没发现的那部分呢?

自我厌恶是我们对自己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用肯定自己的话语替代自我批评”这类方法,虽然看起来很有根治的效果,但其实就像是在让你一拳把一座大山砸碎一样,很难办到。

时不时在你讨厌自己的时候,问一句:我眼中的自己,真的就是全部的我吗?

每次一点点、一点点地摇晃一下自我厌恶的信念,这样所带来的改变可能没那么快,但它却更加可行。

乖乖,养鸽子都能出事啊

@李鸿政: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李医生讲病例#

39 岁男子,据说是个绘画师。

这两个星期来咳嗽厉害,后来一天还咳出血来了,这下不得了了

赶紧去了医院,看了急诊。

急诊科医师仔细一问,其实咳血也不多,就是有小几口,但也不能大意。这个年龄的男子,咳血最需要警惕是什么疾病,知道么。急诊科老马问身旁的规培医师。

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白血病、肺炎、心衰等等都可能导致咳血。规培医师迅速反应过来,把脑海中能想到的导致咳血的疾病都念了出来。

老马对这个回答还比较满意,基本上都说到点子上了。现在患者没有继续咳血了,生命体征也稳定,不着急处理,但是要密切观察。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检查,其中最关键的是胸部 CT。

做个胸部 CT,看看是什么情况,必要时候要住院。老马跟患者说。

可能是肺癌么?医生。患者有些担心,他刚刚都听到了规培医师说的。

有这个可能性,但不确定,所以要做检查。做个胸部 CT,就一清二楚了。

做 CT 过程很顺利。

报告很快也出来了。

老马一看这报告,眉头就皱起来了。

可能是个肺部肿瘤,还不确定,最好是住院进一步观察。报告上写着 “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肺内多发结节”,可能是个肺癌,但 CT 平扫是无法直接下结论的,所以只能说是个占位性病变。

患者听完后,整个人都傻了。

这其实是很客观的话。

患者失魂落魄地办理了住院手续,然后打电话让家里人过来了,是患者的老婆。他们都没想到,这次看病竟然看出了一个肺癌。

这肺部肿瘤是早期还是晚期啊,医生。

不是肺癌,现在还不能确定是肺癌。老马再次给患者和家属强调,你们先住院,进一步检查了再说。

老马自己口中这么说,但心里头还是隐隐担心的,这个年纪,又咳嗽又咳血,胸部 CT 还看到肺里面有占位,多数情况是肺癌了。

病人收入呼吸内科进一步治疗。

呼吸内科医师认为患者是个肺癌可能性高,毕竟胸部 CT 看起来像,肺癌跟普通肺炎、肺结核等等还是有区别的。但奇怪的是,所有肿瘤指标结果出来了,都不高,都是正常的。

这也是可以解释的,肿瘤指标不是 100% 会升高的,很多肿瘤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是正常的,不能因为肿瘤标志物正常就排除肺癌。

患者还有发热呢,血常规看到白细胞计数也是偏高的,说不定是个肺炎、肺脓肿等等,但典型的肺脓肿不是这样的,典型的肺脓肿会有高热、血白细胞计数很高、患者会咳嗽很多浓痰等等。

患者不像肺脓肿。

会不会是肺结核呢?管床医生问。

典型的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血,还有发热、乏力、盗汗等等,患者住院这几天都有低热,真不能轻易排除肺结核可能性。但是胸部 CT 看起来不像是肺结核啊。再说,我们反复留了很多次痰涂片都没有找到抗酸杆菌(可以理解为结核杆菌),不大像肺结核。上级医生分析说。上级医生分析的基本上也是管床医生所想的。大家观点差不多。

再复查一个胸部 CT 吧,这次要做胸部 CT 平扫 + 增强扫描,看清楚一些。上级医生说。
所谓的增强扫描,就是在做 CT 前往患者血管注射入一些造影剂,这些造影剂能被 CT 捕捉到,能从图像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之为造影剂。如果患者是肺癌,那么癌肿里面会有丰富的血管才对,因为肿瘤细胞往往是代谢旺盛的,这需要丰富的血运来支撑,所以癌肿的血管是很多的。有丰富的血运,那么造影剂也会聚集到这边来,CT 就能看到,并且据此判断是不是肺癌。而如果是肺脓肿或者其他,肿块里面血运没那么丰富,自然造影剂进入也没那么多,所以表现出来的图形跟肺癌是有所不同的。

这边是 CT 增强的功能所在。

解释完后,患者签字同意做胸部 CT 增强扫描。

结果当天下午就出来了。

放射科医师的报告写着,怀疑肺癌可能,建议进一步结合临床。

管床医生和上级医生找来片子,仔细瞧了又瞧,看起来的确像肺癌。但没有病理之前,谁也不敢夸下海口说这就是肺癌。

CT 毕竟仅仅是辅助检查,肺癌这个诊断是很慎重的。因为一旦认为是肺癌,接下来就要联系肿瘤科或者胸外科了。

怀疑肺癌,但还不能确定。

你要把实情告诉我,不要隐瞒,我虽然害怕,但是我能接受的。患者(绘画师)盯着管床医生的眼睛,用一种哀求的语气问他。

管床医生只好打开电脑报告系统,让患者直接看报告的结论,呶您看,这里明确写着,怀疑肺癌,没有说一定是。没有病理组织检查,是没办法确定肺癌的。

那要怎么样取得病理组织?患者问。

那就得做肺部穿刺活检术。管床医生说。因为你这个肺部的肿块比较靠近后背,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用一根针从后背刺入,刺到肿块里面,钳夹一部分组织出来拿去化验,如果是肿瘤,我们会在里面找到癌细胞的。

患者怔住了,喉头动了一下,铁青着脸。显然,他的确是很害怕。

能不能不穿刺,就能明确的?

我们有麻醉的,不会太痛。管床医生试图说服患者同意肺穿刺。

我听说有个很贵的检查,叫做什么 PET-CT 的,也能诊断是不是肿瘤,是么。

管床医生呃了一声,说 pet-ct 是无创的,能协助判断有没有肿瘤远处转移,也能帮助判断是不是肿瘤,但那个也不是 100% 准确的。而且是自费项目,差不多得一万块钱吧。

我能不能先做这个,做完这个如果觉得不像肿瘤,就不用穿刺了?患者问。

你做了这个 pet-ct 可能还是需要肺穿刺的。管床医生实话实说。

患者沉吟了一下,说还是决定做这个检查。

管床医生请示了上级医生,安排了患者到外院做了 PET-CT 检查。

期间患者还是在用抗生素治疗,但患者还是反复有低热,这更加坚定管床医生的想法了,患者大概率就是一个肺癌,这个发热应该是肿瘤相关发热,不是感染性发热,否则为什么用了这么长时间的抗生素都还在发热呢。

上级医生查房时又提了一句,还是得完善风湿免疫方面检查,患者这么长时间的发热,别搞不好是免疫系统方面疾病,果真如此,我们就被敌军绕晕了。

长时间发热的病人,最常见的三大病因是:感染、肿瘤、风湿免疫疾病。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这一点。上级医生说。此外,完善 HIV 检查吧。

HIV?管床医生疑惑了。

上级医生解释说,查 HIV 没有什么根据,只是我的一个直觉,我总感觉这个患者没那么简单,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再说,发热的病人什么情况都可能有,我们不要把思维固死在肿瘤这里了。万一患者是个艾滋病,那咱们就都瞎折腾了。

管床医生缓缓点头,按照上级医生查房意见执行了。

很快,PET-CT 结果回报了,结论是,不支持肿瘤病变。PET-CT 这个检查还是比较靠谱的,做检查时医生也会往患者静脉注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会被代谢旺盛的肿瘤细胞所摄取,如果片子看到某个地方有很高浓度的这个物质集聚,就要怀疑这里是肿瘤了。

但患者没有。

这个报告让患者兴奋了很久。他终于露出了笑脸,这是住院一个星期多时间以来的第一次笑容。

怎么回事呢,胸部 CT 提示是肺癌,但 PET-CT 又不支持肺癌,患者到底是不是肺癌呢。

最有价值的肺穿刺活检,患者偏不肯。那就要签字,记录清楚,别到时候惹官司了。

要想搞明白是不是肺癌,还是要拿到病理。

患者说还是暂时决定不做这个穿刺了。

签好字,管床医生准备转身离开时,患者老婆说,你在这里住院 10 天了,家里的鸽子也快饿地不成人样了,我管不了那几只小东西。

患者苦笑着说,我都这样了,还管的着它们,让它们自食其力吧。

平常无奇的两句对话,却让管床医生怔住了。

他回过头来,盯着患者老婆,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患者和他老婆面面相觑,我们在聊我们家的鸽子,不是说你们不好,您别误会。

你们家养了鸽子?管床医生瞪大了眼睛,似乎发现了新大陆。

患者和家属无比疑惑,轻轻点头,说是养了几只鸽子。这,有什么问题么?

管床医生一拍大腿,说这就对了。然后哈哈大笑,转身走了。

留下患者和家属一脸茫然。

管床医生把患者家里养鸽子这个情况告诉了上级医生,上级医生也如获至宝,眼睛发光,说现在就让护士给他抽血,查隐球菌抗原。

隐球菌是一种真菌,经常会在泥土、鸽子粪便里面存活,如果被人吸入呼吸道,是可能引起隐球菌感染的。

这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兴奋的原因。

患者如果真的是隐球菌肺炎,那么可以解释这一切,隐球菌可以在肺里面引起肿块,还可以导致患者咳血,还会有发热,经常会跟肿瘤混淆,这也是为什么胸部 CT 一直提示是肺癌,而 PET-CT 认为不是肿瘤的原因了。

患者极有可能是隐球菌肺炎啊。

就在医生们以为掌握关键信息时,另一名医生说,患者的 HIV 报告出来了,是阴性的。

HIV 阴性。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个好事情,但对于上级医生和管床医生来说,则是当头一棒。因为隐球菌肺炎通常是发生在免疫缺陷的病人身上,最常见的就是艾滋病患者。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是不大可能感染隐球菌的,否则那么多养鸽子的都遭殃了。

免疫正常的人,也可能发生隐球菌肺炎。上级医生缓缓说了一句,随后又加了一句,但概率差不多是十万分之一。

管床医生顿时也泄气了,看来患者养鸽子这个事情仅仅是个巧合。患者肺部肿块、发热、咳血的原因还是没找到,还是得进一步检查。

不管怎么样,先查了隐球菌抗原再说,万一我们中彩票了呢。上级医生打趣说。

患者听到医生怀疑自己是隐球菌肺炎,也开心了很多,最起码这不是肺癌。也很配合抽了血化验。

等待结果的过程是漫长的。

结果出来了。

阴性。

患者的隐球菌抗原是阴性的。

如果患者真的是隐球菌感染,那么血液里面应该会有这个真菌的抗原,如果阳性,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诊断。但现在结果是阴性的,这说明,患者可能压根就不是隐球菌肺炎。管床医生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单纯靠一个养鸽子的事实就想锁定一个疾病,那也太容易了吧。

患者知道不是隐球菌肺炎后,又失望了。

那会到底是什么疾病呢?

我们还是高度怀疑肺癌,我们建议不要耽误时间了,还是尽早拿到病理,搞清楚诊断,该化疗化疗,该手术手术。管床医生再一次建议患者。

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很成熟的技术,我们可以在 CT 的引导下穿刺,确保安全。只要拿到病理组织化验,到那时候是神是鬼就一目了然了,我们也不用猜来猜去了。管床医生说。

患者思前想后,最终终于决定,同意做经皮肺穿刺了。

第二天上午,就在 CT 室,在 CT 的引导下穿刺,成功取出了病理组织。

整个过程比较顺利。患者安然无恙。

穿刺后的第二天,患者都仍然有发热,时不时都还是有咳血。

第二天下午结果就出来了。

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病理组织中没有癌细胞。

没有结核杆菌。

但是,病理涂片中可见大量隐球菌孢子,而且 PAS 染色阳性。隐球菌常用的病理涂片染色方法就是这个 PAS 染色,现在这个染色是阳性的,意味着这些钳夹出来的病理组织里面有隐球菌生长,更何况,病理科医生都直接看到了又很多隐球菌孢子生长了。

这下终于能够盖棺定论了。

患者明确诊断为隐球菌肺炎。

转了一圈,患者家中的鸽子并不是无辜的。应该还是它们的粪便当中有这个隐球菌,患者是个绘画师,也是个爱好鸽子的人士,经常与鸽子接触,那就难免跟鸽子粪便打交道,一旦吸入这些隐球菌,就可能致病。

但患者没有艾滋病,也没有血液系统疾病,也没有糖尿病等等影响免疫力的基础啊,患者的免疫力是正常的。按理来说不容易感染隐球菌并且发病的啊。

没错,这就是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患者听到自己终于又是诊断隐球菌肺炎了,才真正放松了,幸亏不是肺癌。

上级医生指示,给用了氟康唑治疗。氟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对隐球菌效果不错。

给安排一个腰椎穿刺吧,还有头颅 MRI 都做了吧。上级医生说。

为什么?管床医生有些疑惑。

你看患者这几天来精神都不怎么好,时不时还说有头痛。而隐球菌除了感染肺部,更喜欢感染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患者必须排除有颅脑感染可能,所以腰椎穿刺把患者脑脊液抽出来化验,看看里面有没有隐球菌,如果没有就最好,如果有,那治疗就得更强了,而且预后也会更差一些。

虽然患者头痛、乏力可能是睡眠不好、担惊受怕所致,但我们也要警惕有颅脑感染可能。做吧,完善检查。

患者自从知道是真菌感染,并且得知这个是可以治疗的,心情已经好了很多,听说要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也都同意了。

还好,结果都是正常的。

经过 2 个星期的氟康唑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也没有再咳血了。复查胸部 CT 时看到患者肺部肿块有所缩小。

此时此刻,患者的病情才是真正的明朗了。

什么时候能够停药?患者问。

隐球菌感染治疗疗程较长,可能要几个月,要等到临床表现全部消失、复查胸部 CT 提示病灶完全吸收了,才能停药。以免复发。上级医生说。

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总比是肺癌好。

不是么?

至于那几只鸽子会作何处理,我们就不八卦了。我估计是炖了吃了。

完美是完成的敌人

文/阿正

前几天一位投资者说过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特来分享给大家。

他说,“完成比完美重要”。

 完成投资 VS 完美投资 

投资总想买到最低、卖到最高,因为这样肯定是利润最大化。但一般有这个想法的投资者,要么是错过了底部建仓的机会,要么就是错过好的卖出机会。

因为他在等那个绝佳的机会,但是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来可以完成平均收益的投资机会,因为苛求完美,最终却站在了市场外面,毫无收获,天上打雷的时候自己没在场。

市场虽然不可预测,但基本的低估、高估还是有指标可以参考的,进入低估区域就买入一部分,持续一段时间,还在低估区域就再买一部分,不低估了就不买了,高估了就卖出一部分,再高估就再卖出一部分。

不渴求买到最低,只是在低估的时候,稳步的分批加仓;不渴求卖到最高,只是在高估的时候,分批卖出。

渴求买到最低、卖到最高的完美交易,本身就是内心的贪念在作祟,越是贪多,越是不得。不如平和一些,尊重市场的规律,做好自己能做的那部分。

持续的完成投资,持续的获取收益,比屈指可数的完美交易来的更划算一些。投资收益就像吃鱼,吃到就好,吃到大部分就好,不必一条鱼从头吃到尾。

参天大树是一天天的持续吸收太阳能量长成的,阴天就少吸收一点,晴天就多吸收一点,贵在持续的吸收,而不是仅凭大晴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把事情完成 VS 把事情做完美 

我们做一件事,当然需要谋划,谋划的越详尽,没用的工作就做的越少,越是高效。

但是,我们也不能对计划渴求完美,这样我们会在计划阶段耗费大量的精力,等到把计划做完美了,做事情的时机可能就已经不在了。

就像我们要去旅行,我们可以把路线及中途停留点做规划,这样我们就不会绕路。可以把应急装备准备充分,在突发状况出现时有所应对。

但是如果我们把出行计划做到很精确,停留地点做到很精确,那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很可能就耽误了出发的时间,而且途中也会失去旅行的乐趣,本来自由旅行成了完成任务了。

旅行过程中天气、突发状况等因素都是人为无法控制的,把能计划的计划好了,就可以出发了,过于精确的出行计划显然就有些束手束脚了,还耽误启程时间。

 持 中 

做事情不计划,只凭情绪,那么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缺陷,就需要应急解决问题。比如出行,应急装备计划的不够,在突发状况出现时只能等待救援。

但是做事情把计划做的太详尽,就又缺乏自由度,也缺乏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比如连续大雨,那么行进计划就需要停止,而不是按照精确计划去严格执行,那样就危险了。

什么事情偏执两个极端了都不可取,还是持中比较好。

投资如是,生活亦如是。

我妈的经营智慧

从我懂事开始,我妈就开始做生意了。我问我妈是不是我出生的时候你就在做生意吖,我妈说不是的。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国营危爆厂上班,冬天的时候要把手指伸到结冰的胶水里面去粘产品,同事们都很羡慕一墙之隔坐办公室的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将来有朝一日可以坐进办公室接待客户,做管理者。但是我妈和我说,她从来都不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危爆厂经常出生产事故,办公室就在生产车间的隔壁,出了事一样的跑不了,可能因为传达的原因还会跑的慢一点。

隔壁车间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以后,我妈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国营单位。

我妈说她这辈子都很感谢我舅舅,因为在她走投无路之际,舅舅给她张罗了一个卖布的摊子。

我从小就是在我妈卖的布料上爬来爬去长大的,我妈起初在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卖布,后来有了点钱就从卖布变成了卖服装。

那个时候大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比谁是农贸市场服装销量第一,我妈话很少,人也瘦瘦的,都是在一旁听着。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大家比来比去的那个第一名,好像还没有她生意挣的多。

她和我说,在农贸市场做生意,主要是两点:
第一就是别人有的货要卖的便宜,别人没有的货可以卖的贵,然后推荐客人买贵的。大家天天比第一,她就盯着所谓的第一第二去学习,她们畅销款货她也要有,然后畅销款她就比别人便宜一点,营造出我们店物美价廉的形象。

她说当年在农贸市场大家都怕了她,我妈对外宣称她可以从家里带饭去吃 (我外公家当时挺有钱的),做生意就是为了找个事,不靠这个挣钱,气势上就压倒同行。但同时进一批款式差不多但是品质高一点点的货。那个年代大家特别看重面料,她就选稍微重一点点的,让别人上手一摸一提,果然不一样。这样别人有的我们便宜,宾客盈门,我们还有别人没有的品质更高的货,一相比较客户就心甘情愿付高价买贵货了。

第二就是做生意要勤奋虚心,她说有的人稍微生意好了几天就不可一世,动辄给自己放假看戏逛街打牌。她说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四天都在摊位上,每天早上她和我爸都是出了名的第一个到农贸市场,晚上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关门,平时的兴趣爱好就是到街上的大店子里面取经,所以我的感受就是从小我爸妈似乎只有过年那一天晚上,才能休息休息一起看个春晚吃个饭。

后来我妈做生意挣了钱以后,就一门心思想离开农贸市场出去做生意,她想去我们的主街上买个门面。因为只有中午的时候才有时间,所以她天天端着饭盒沿路挨个看,她说市委招待所门口的门面又大又宽又便宜,只要二十万。我爸不同意她买,她继续端着饭盒到处找,最后我爸妥协了,说给你买一个,你别得了想病,我妈这才如愿以偿的在街上开了自己的服装店。

我妈因为在农贸市场有了历练,出来就没有再做女装了,她打算做的是中老年服装店。她的第一个店子就开在新华书店旁边,自己当了自己的房东。她说这样就比较方便照顾我,她在服装店卖衣服,就把我放在新华书店去看书。

所以我的小学初中就是在新华书店长大的,我看书之余就在店子里面写作业,我觉得我的成长环境还是挺好的,有数不清的免费书籍可以看,而我的同学们都没有这个便利,我感觉很开心,然后我妈也能安心的做她的中老年服装生意。

我妈做了很多年中老年服装,我后来问她为什么要选择中老年服饰,她告诉我:

一,中老年服装和一般的服装不太一样,款式单一,没有流行元素,三年前的款和三年后的款基本变化不大,所以没有库存压力。

二,老人家都要个实惠,所以我们的店根本没有装修,十年如一日就是几个大衣架子,墙上都掉皮,然后我们的店子都是自持门面,所以对外宣称就是,反正自己的门面不要房租,就是挣点饭吃,老人家听起来很舒服,认为我们就是卖实惠的店,我们也从此没有了装修的折旧。

三,中老年服装店的核心买单人群根本不是老人,而是带着老人来尽孝心的儿女。要体现孝心的根本办法就是买好的衣服,而好衣服的特点就是要贵。

所以我们店的衣服,其实可以说是全城最贵,也就变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全城最好的中老年服装店。

怎么维持这种体系呢,她总结有几个要诀
1. 会定价的艺术
别人一件 30 块进的衬衫,卖 60 块左右是市场价。

我们一件 45 块进的衬衫,卖 160 块是我们的定价。

一开始我爸认为我妈疯了,怎么可以这样子卖,但是市场证明我妈是对的。

因为服装是个非标品,你定了这个价格以后,客户就觉得你这个果然好一些,他心里就有一个暗示,你卖的贵是因为它好,而且我们的成本确实也贵了 15 块钱嘛。假如过年过节想给父母买一件好衣服,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要带着父母来我们家的店子买,因为所有的老人都知道,去新华书店旁边那家店子买是有面子的,买了在老人间都是有聊资的,所以每逢大的过年过节,我妈就要很兴奋的和我说,今天又做了两万多块钱生意。

2. 对待供货商要大方干脆讲诚信
我妈和我说,别人去进货,都喜欢到处比价,放肆砍价,为了一件一两块钱就可以跑一整天。她不一样,她喜欢花时间去找畅销款式里质量较好的衣服,然后也不太和供应商讲价,只和对方提一个条件,我们县的货,你只能允许我一人做独家销售,而且承诺人家,一定会多销他们家的货,然后说到做到。

这样我家的货就变成县城独一无二的了,哪怕款式差不多,我们也能说这是杭州的品牌,上海的品牌,和本地的货不一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供应商就会愿意给我们免费铺货。还有一点就是绝对不能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不要人家催,你主动就把款打给人家,你讲诚信做生意干脆,人家就会同等的对待你。

如果你要开拓新店,一众供应商第一个支持你,也不会让县城第二个人出现他们的品牌,甚至新店铺货全部都可以免费供过来。因为你帮别人挣了钱,所以等到你要退货的时候,人家也会宽容一点,帮你多退一点,这样就又形成了一项新的核心竞争力。

3. 不要自己乱价
每到变季,服装行业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打折,满街的服装店都贴着各种黄色红色的大条子,仿佛不卖出去就会砸在自己手里。我妈最反对的就是打折了,我家基本上很少会洗货。我妈宁愿把没卖完的衣服存到家里的仓库,或者利用和供应商优质关系把货退掉。她说别人本来买我的货就是觉得我的货好,一旦打折别人就不觉得我的货好了,反正中老年服饰又不会过季,能退则退,不能退就来年再卖。

4. 对待客人要有耐心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一位老人拿着一件衣服说有质量问题,非要退钱。

那时候我妈去银行去了,我和店员在店子里守着。店员说我们没有退钱的规矩,你这一看就是穿旧了故意搞烂来换,我也和老人大吵一架,最后老人拿着衣服愤愤而去。等到我妈回来,我很高兴和我妈说起这个事,我妈就告诉我,有时候还是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们这件事看似是赢了,其实我们输掉了一个客户,可能她以后再也不会来了。当时在店的一众客户看着我们这样子搞,大家心里都会有杆秤。凡事不要意气用事争个输赢,而是要把问题处理的漂亮。

很多供应商都怂恿我妈去扩张,去多开店。因为他们觉得我妈会做生意,他们也愿意支持她。但是我妈挣了钱后,她更愿意买门面。她说她看到了许多扩张的人,后来连原有的生活都保不住。她觉得扩张的核心是要懂管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她没读多少书,不会管理人,既怕和别人起冲突,又无法对员工说出很严厉的话。但是门面听话,没有情绪,每年只需要拿着它去收租就好了。所以她挣了钱以后就买门面,实在要扩张,她就拉上她的兄弟姐妹。

后来果然就出了问题,最终我舅妈姨妈单干了,剩下我舅舅与她合伙。我舅舅平生酷爱炒股,不单单白天看行情,晚上也要看,进货要看手机,连做生意都心不在焉。挣钱的时候意气风发,心思根本就不在铺子里。15 年牛市,他说他挣满 500 万就收手,等 500 万够了,他又开始盼 600 万。

我妈说,她根本就不信他这种话。她认为投资本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为什么存在到了多少多少就收手这种道理呢?只有赌博才存在收手一说啊。但是我爸就对舅舅就颇有微词,每年分这么多钱给他,然而所有的经营决策都是我妈,他做的似乎更像是个店员的事。

我妈说,她当初从爆炸的危爆厂出来,就是舅舅给她张罗的摊位,后来发现低风险投资这条路,也是源于我舅舅炒股告诉她打新。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带着弟弟发财她认为理所当然,但是她也告诫我,做生意不要找亲戚。

直到我老婆开始了她的事业,我妈才真正的退休。因为她觉得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搞中老年服装行业了。临近歇业之前,她想把店子让给已经单干的舅妈的儿子,她还是觉得一家人不要有隔阂。有稳定的客源,有成熟的定价体系,有一众交情深厚的供应商,她认为对我表弟来说这是一个好差事。

她告诉他不用担心房租,反正随行就市就好,既然也不打算干了,我们仓库里的存货也一并送给他了。我妈没想到的是,我弟去经营了一个星期,从他的铺子里调来了一批货,从仓库里调来一批货,借势就是各种贴条子各种洗,一个星期后,存货出清完毕,关门,歇业。

我妈和我说,如果她带着他去认识一下供应商,把道理掰得更碎点和他讲就好了,不过似乎她也没有义务要这么做。说到底,无论多少钱多少财富,人,才是决定成事与否的决定性变量。

之前我妈做服装店的时候,特别喜欢和一些带父母来买衣服的厂矿老板聊天,她说那些大老板也觉得她和一般卖衣服的人不一样,而且因为也不存在什么同业竞争,就什么企业经营情况都和她说。她也喜欢和一些医生老师公务员聊天,她从他们身上又发现了另外一种生活。

她说她选择买门面选择低风险投资,本质上还是因为她认为她不懂管理。等到她领悟到了管理的真谛的时候,她却已经老了。她把她领悟了一辈子的所谓管理告诉了我。她认为的管理就是,风险要自己担,所以这块蛋糕才是属于你的。收益要分给别人,别人才会把帮你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人都是厌恶风险,渴望收益,你要做的事就是要会识人,德才兼备的人。当你带领别人去挣钱,别人终究会让你发财。她和我说,直到后来她才明白,在经营的世界里,钱不是最重要的,人心才是。管理的艺术,便是识人和平衡人心的艺术。

我问她,那这些经营的技巧,你是怎么想到的呢?她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和我说了一件往事。

她说她在危爆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收入一两百块,我外公家那时候在做生意,一年除去家庭开销结余七八万。我妈有一次替我外公去存钱,利息一年有三千多,这让她认识到了一个道理,钱比工作重要。

后来外公分家产,因为观念比较传统,传男不传女。我姨妈拉着我妈去要,我妈拒绝了她。她认为,父母带了自己这么大,就不应该去问父母要钱,人应该要靠自己。这么多年下来,事实也证实了她的说法,人比钱重要。

她一直强调的就是要靠自己。如果要想领悟一件事,就必须要亲力亲为,不能假手于人,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去思考问题,自己对自己每一个行为决策负责,时间才会让你领悟更多的事。

她和我说,做这么多年生意,她也不是没有遗憾,或者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当初没有选择。

一,择行很重要。

中老年服饰终究是个小行当,你做得再成功,也没有办法和做大了的厂矿企业比。而有的行当,你即使做的很一般,人云亦云不出彩,行业性质也决定了财源依旧滚滚。另外一个,县城生意你即使做的再好,市场容量决定了,和沿海城市根本没得比。

二,选择合作伙伴很重要。

只有大家共同奋斗,才会让你觉得付出值得,如果没有好的伙伴,就不如一言堂。她发现在县城里,帮派制管理模式的企业往往发展的比较好,就是一个老大,带领一众小弟们去挣钱。看似一言堂,实则老大在发展中锻炼了决策,小弟在发展中锻炼了执行,最终精兵强将,无往而不利。

这些年,我们过的平安顺遂,我妈也渐渐老了。她经常和我唠叨的,从十几年前的事变成二十年前的事,最近,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她说,她结婚的时候,我爸带着她去北京住地下室,看天安门,看故宫下雪
她做生意的时候,我爸就抱着我在布上爬卖老人衣服的时候,他们就让我在新华书店看书,她们去做生意。我们住在跑马楼的时候,床下藏满了西瓜,我们三个人一下可以吃好大一个。后来住在楼梯间的时候,一有风吹草动,我爸就起来护着她。每天晚上,别人店九点钟就关门回家了,我们三个人就坐在店子门口的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多做一两个生意,一直守到十点十一点。

她买了一些门面,如果我不会读书,大小还能当个老板。

哪怕后来条件变好了,我们租一个 2000 块的房子住在一块,开着顶棚掉下来的颐达到处跑。我们渐渐超越了身边的亲戚和朋友,我们住进了自己的大房子,娶了媳妇,有了孙女。每天都照顾奶奶和外婆。

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有两个梦想,第一她喜欢看书,所以她买了一家书店。

第二她喜欢买衣服,所以她买了几家服装店。

她说,只要朝着你的初衷不断努力,生活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美好的生活从来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一手一脚经营出来的。

来源:集思录 微信号:jisilu8

花卉市场的花买回来难养活?

作者 / 无我
对于一位经常买花,又躲避过无数次商家的坑,的我来说,这个问题我必须精心回答一下,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就会明白很多。

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1、你根本没有选好花卉。

2、买回来后没有换盆,养护不到位。

这两点要是避免了,几乎就不会存在买花回来后,容易养死的问题。

先从第一点说起吧。

大家选择花卉的时候,一定要看好根系,一定要看好根系,一定要看好根系,重要的话说三遍。

因为根系完全关乎到日后植物生长的好与坏。

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其实,在花卉生产商,批发商的圈子里,人家看花,只看植物的根系,几乎不看花卉的叶子有多么亮丽,花朵有多么鲜艳,因为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期用 “亮光剂” ,化学药剂来增艳的。但是根系却和难做假,一株植物的根系越好,说明植物的底子打得越牢靠,生命力,适应力都很强,总结一句话就是,综合素质强。

很多的养花小白,去买花的时候,看见漂亮的花就走不动了,眼睛一个劲地盯花朵上,商家绝对认为你是小白啊,很可能忽悠你~你也就容易买到次品的花卉。

所以,在花市,或者花店买花卉,请别被外表迷惑,特别是养花小白,请理性选花(淡定些,好吗?)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挑选到合适的花卉呢?

如下图,花店的营养杯一般都是这样的,出售的花卉也几乎是这样盆栽的。

那么我们在买花的时候,一手拿住花卉,靠近土壤的主杆部分,一手拿住营养杯,手指顶营养杯底部的小孔(一定要顶小孔,因为这样可以更轻易的将花拿出来,同时避免在拿出花时,对花造成伤害,毕竟花是人家老板的)然后仔细地端详一下根部,这个动作要对着商家做。这样他就会认为你是老司机,就不会蒙你了。

(动作的话,大家脑补一下)

根系的话,像第一张图一样,一棵植物的根系就能吃掉整个土球,根系较密,发白,土球边缘粗根多,死根少,就特别好。

像第二张图,根系成乳白色,向下生长趋势强,在光下显透亮就很好。

如果你看到那种根系发黑棕色,或者发红,建议你果断放弃吧,挑选下一盆。

无论大家买什么花都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挑选。

这样,花就算选好了。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可能会有以下疑问:老板能让我看吗?也不能每盆花都这么看吧?

我说一句:

别担心,这样看花,在花市中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像白掌、月季、茉莉花等等,这种小型盆栽花卉,都是用营养钵培育的,植株和营养钵很容易就可以分开,看起来也很方便。

(如果你看到那种老板重新盆栽过的,就不好拿出来看了,你换下一盆看就是,不过这种几率也小)

用了这招,你就算是小白,也能买到不错的花卉了。(不过,要想完全避免被商家坑,成为真正的老司机,还是要多积累些花卉知识)

如果说老板硬是不让你看,好吧,你就别看了呗~

这也说明老板心中有鬼~

到其他商家那看看去~

花卉买好了,说一下第二点:如何换盆?

花卉从花市买回来后,如果带花朵,请放几天,等到花凋落之后再换盆。

如果有花苞,没有花朵,或者花苞花朵都没有,你就可以直接换盆了。

写到这里,想说一句,有些小伙伴可能还会有以下疑问:有花苞不是不能换盆嘛?

解答:

花卉市场的花一般都是温室,用营养盆培育的,营养盆也就那么点大,植物的根系可以说已经把土球都吃了。不管有没有花苞,都应该尽快换盆,就算花苞枯萎,也还会长的,花开花落,别太伤感了。(这里说的不包括多肉类植物)

下面的盆栽方法由 坤哥 用栀子花演示:

ps:所有的土培植物都可以用下面这种方法换盆(不包括多肉类植物)

如果像铁线莲、金银花、凌霄花、紫藤等等这些爬藤类植物,根会长得很深,需要换高筒盆,因为这种花盆对于爬藤花卉来说特别合适,能让它们长得更好。其它盆栽步骤都是一样的。

高筒花盆如下样式:

首先,你得先准备一个透气,透水良好的花盆。

然后加入陶粒,目的是增加透水性透气性。

然后倒入整个盆子三分之一的土(这里用的是月季专用土),

大家也可以用自己配的土,用什么配?结尾说吧。

之后就是将你的花儿从原生盆里拿出来,将病叶,枯叶,摘除掉,一些老弱病残枝条也可以进行下修剪,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

然后下面这步很关键:用小耙子将底部的毛细根打散,尽量轻点。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根系和新的土壤接壤。(一般从花卉市场买回来的花,都是营养杯培育的,带有原生盆,原生土。植物的根系几乎将整个土球都吃了,如果任由它长下去,土壤严重板结,花卉离死亡就不远了,所以这一步很关键)

弄成下面这样就好了

然后就将植物种到盆子里,往里面填土,填满后,将土压实一些就好。

最后一步,浇定根水,往花盆四周都浇上,直到水从盆地流出来就好。

这里用水兑了硫酸亚铁,它的作用就是改善土壤的酸性度,尤其像北方,土壤大多碱性重,用这个就特别好。(硫酸液铁十元一瓶,淘宝就有卖)

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几乎所有的好看的花,都喜欢酸性土壤。(当然,不同的花卉对酸性度要求也是不同的,等下再细说)

所以,硫酸亚铁用来当作定根水,或者日常的浇水灌溉,非常合适,也是在家庭养花当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肥料。(这里注意一点,硫酸亚铁兑水后,请尽快尽快浇下去,如果加入柠檬酸,效果会更好)

一瓶浇完就好

做完这一步的时候注意:如果花上有花苞,及时剪掉吧(如果你真的舍不得,也可以留一两个)。

为什么我建议剪掉花苞呢?这样其实是为了保存花的能量,也是属于一种弃卒保车的做法,为了让花卉能尽快适应环境,在以后能开长得更好。

并且,有花苞说明花处在开花期,一般绝大所数的花卉品种,在您家缓过来之后,过几天还是会继续开花的,不用太担心了。

随后将花卉放到有散射光,通风好的地方就可以了,千万别暴晒。

因为刚换完盆,根系难免有一些损伤,花的整个吸水能力,会在短时间内有所下降,你需要做的是为花卉提供一个舒适的恢复环境。

大概十天后,就可以正常管理了。日后浇水只要做到见干见湿,二十到三十天施一次颗粒有机肥,勤于修剪枯枝就好了。

这里,再一次建议大家,对于所养的不同花卉,最好提前查一查百度,对花卉的习性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也便于日后的护养。

跨时空圆桌:伟大创作者们如何安排日常生活

2007 年 7 月一个周日下午,美国作家梅森·柯瑞正在办公室里,想赶出第二天截稿的稿子。他是个早起的人,每天五点半即起,早上十分专注,但下午就心不在焉了。因此,虽然 deadline 迫在眉睫,但梅森却在摸鱼:他看看新闻,泡泡咖啡,收拾收拾东西,完全无心工作。摸到鱼外焦里嫩之际,不禁开始反思,责怪自己五点半起床的习惯严重降低了下午的工作效率。于是他上网搜索其他作家的生活习惯,看看能否参考一下。这类资料并不难找,而且十分有趣,梅森觉得应该把它们收集起来。这天下午,他创立了博客「日常作息」。这个博客陆续收集了一百多位作家、作曲家、思想家、科学家等创作者的生活习性记录,受到各大媒体关注,后被集结成书,台湾和大陆俱有引进。至于那篇稿子,梅森拖到了次日早上最后一分钟压线交卷。

梅森·柯瑞和他的著作,图自 masoncurrey.com

「日常作息」博客,图源
梅森这份创作者名单不乏如雷贯耳之人:伏尔泰、康德、贝多芬、巴尔扎克、雨果、达尔文、马克思、福楼拜、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特斯拉、爱因斯坦、毕加索、卡夫卡、村上春树……他们当中很多人生活在距我们上百年的历史时期,与今人的生活习惯必有很多差异。但实际上,我们对于如何安排日常生活的困惑都是相通的:

有必要为自己设定时间表吗?
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工作时间越长越好吗?
设立工作目标有用吗?
怎样提高工作效率?
琐事干扰太多,如何保持专注不分心?
作为创作者,如何获取灵感?
摸鱼应该有负罪感吗?
不工作的时候怎么玩?
……
诸位将本文中看到各位伟大创作者们对如上问题给出的回答。将这些几百年前的回答和如今的番茄钟、GTD、健康监测等工具对照,有助于剥离数字时代的华丽外壳,思考自我管理的本质。不过,这些回答未必是「解决方案」,因为很多问题他们自己也没有解决;也不必因为作品伟大就推崇他们的一切习惯,世上并无完美无缺之人。这是一场跨时空圆桌会,诸位拣选有启发或有趣味的部分即可。

关于时间表
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无需上班,不用上学,自由地安排二十四小时,你会过上规律性的生活吗?其实不用想象——回忆自己假期的表现就知道答案了。本文涉及到的创作者们大部分就过着这样自由的生活:他们并没有一份今天意义上的「工作」。他们可以用创作养活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自由地支配时间,就像是自由职业者。那么,他们会有规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吗?他们的自制力会像传说中那样异于常人吗?

创作者们会有规律地安排日常生活吗?
回答是肯定的。大部分创作者会按照一定的范式安排日常生活:他们有相对固定的睡眠、创作、休闲时间段,这也使整理出一份他们的时间表成为可能。

下图便是 23 位著名创作者的简要时间表。补充说明:图中时间段只表示大概时间,并非都那么准时;也并未完全表示创作者一生的时间安排,只代表某个人生阶段;只展示了工作日,不代表休息日或假期。

特斯拉在图中的时间表是他为爱迪生公司做学徒时的作息。他总是从十点半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五点,著名资本家爱迪生称赞他是「卷王之王」:「我有许多工作勤奋的助理,但你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后来他离职创业,成立了「特斯拉电气公司」,工作时间改为中午十二点至午夜。

佛洛依德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接待患者,持续到晚上九点。晚上剩余时间他还要写作、阅读、为精神分析期刊做编辑工作,忙到凌晨一点或更晚,因此图中他显得十分忙碌。但是他有一个奢侈的调剂——每年长达三个月的假期,在山上疗养中心远足、钓鱼、采草莓或蘑菇、陪伴家人。

本文涉及的部分创作者的时间表,作者制图。版式部分参考了 creative routinues
去做「习惯的动物」
与我们类似,很多创作者的规律性依习惯和生活事务而自然形成。但一些创作者也会有意识地规划安排自己的时间。康德和史蒂芬·金为自己订立的时间表堪称苛刻:他们每天都在大约相同的时间行动,如同钟表般规律。

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如此描写哲学家康德的日常:「康德的一生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也没有历史。他在德国东北边陲老城柯尼斯堡偏远的静巷中,过着规律、机械、近乎抽象的单身汉生活。我相信当地天主教堂的那口大钟工作的规律性都不如其市民伊曼努尔·康德。他起床、喝咖啡、写作、上课、吃饭、散步,一切都有它固定的时间。当康德下午穿着灰外套,拄着西班牙手杖出门时,邻居就知道那一定是三点半。」

康德像,Johann Gottlieb Becker 绘。图源
画家培根被评价为「习惯的动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作画,直至中午。整个下午和漫长的夜晚,他有大把的时间作乐,喝酒、夜店、宵夜,夜夜笙歌、通宵达旦,靠安眠药睡几个钟头,再早起画画,一生如此。

作家史蒂芬·金:「必须要有日程表——每天大约同一时间进写作间,写完上千字才出来,让你能够养成习惯,就像你每天晚上大约都在同样的时间上床,依同样的规矩准备睡觉和做梦一样。不论是写作还是睡眠,我们都要学会保持身体的静止,而同时我们也鼓励心智从平凡庸碌的日常生活中解放。」

史蒂芬·金,图自 stephenking.com
俄国作家格拉宁作品《奇特的一生》记录了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方法:他 56 年如一日定量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每天以小于 15 分钟的精确度,记录自己做了什么事,花了多长时间;每月、每年分类统计各项花费的时间,并分析哪些不必要的事项用时过长,以持续改进。柳比歇夫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甚丰,生前发表了七十余部学术著作,但他的时间管理法比学术成就受关注得多。

像钟表一样生活?我做不到
虽然康德这些位「珠玉在前」,但人非机器,要求自己像钟表一般行事未免过分苛求。也许你也曾立下雄心壮志,为自己订立了完善的时间管理计划,只是不出几天就无疾而终。别自责,别内疚,下面这些创作者的「打脸」故事告诉你:其实我们都一样。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极为推崇规律作息:「我们越具有把生活琐事交给不费心力的自动行为照管的能力,就能解放出越高的智慧和能力,让他发挥适当的功能。再没有比毫无习惯,一切都优柔寡断更可悲的人。」但其实这可悲的人就是指他自己:他有严重的拖延症,做事犹犹豫豫,生活散漫无纪,永远不能坚持规律的作息。

威廉·詹姆斯,Notman Studios 摄。图源
小说家海勒写作慢如龟速,他的第一本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耗时八年才写完。「(下班后)我每天晚上写两三个小时。我曾经放弃过,停笔去和太太一起看电视,但电视却让我回头写作。我不能想象美国人如果不写小说,晚上有什么事可做。」辞去工作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第二本小说的写作,每天早上写两三个小时,然后去健身、吃午餐,回来再工作一阵。就算错过一天没写,他也不着急:「这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但我绝不会因为没做而感到歉疚。我并没有非写不可的感觉,而且从来就没有。」在这样的摆烂精神指引下,他的第二本小说《出了毛病》终于在《第二十二条军规》十三年之后完稿了。

约瑟夫·海勒。图源
富兰克林堪称自我管理的先驱。他为自己制定了精确的时间表,开列了养成十三项美德的清单,计划每周养成一项美德。先前 少数派文章 提到,他的清单还被用于证明 GTD 工具的历史。这样精致的自我管理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并非完美:他的印刷业务总是干扰时间表的执行;一周养成一样美德的计划落空了,后来改为一年养成一样,再后来改为几年养成一样,但「秩序」这项美德最终也未能养成。他天生难以保持物品的整齐,认为整理东西这事儿非常烦人。

富兰克林的时间表,引自他的自传
小结
柳比歇夫的日程管理法对时间的控制力堪称极致,很多日程管理软件以他的理论为宗。但当人们亲身实践这一方法时,就会被它的表象所迷惑,追求日程管理上的「完美」,认为日程管理在于充实生活,延长工作时间,并为由此产生的意义感而欣喜。最终,我们无奈发现,「完美」并不存在:实践时我们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在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但工作时还分心想着自己在管理时间,终于身心俱疲,难以为继。从前面的故事里我们能够得到一点慰藉:即使自我管理的推崇者威廉·詹姆斯和富兰克林都难以保证完美地落实日程安排。

失败的实践源于误解:日程管理的目的不应该是「延长工作时间」,或者说追求完美而充实的生活内容。大脑的生理条件决定了人一天中能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在此基础上片面延长工作时间,以至于超过了大脑的极限,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效率的下降。

图源
史蒂芬·金和威廉·詹姆斯有相似的观点:日程管理的目的在于「集中精力」:尽量无脑地、「自动化」地完成各类生活琐事,从而将宝贵的精力留在需要它的工作之中。换言之,要给琐事安排上固定的时间,或者事先解决掉,不要让大脑在工作时还要考虑它们。从这一点来说,任务管理的目的也是类似的:将日常琐事存储于清单中,忘掉它们,只在需要或它提醒时去读取内容。

集中精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工作的时间不应该过长。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工作时间并不由自己决定,甚至在休息时还不得不担心工作。此时日程管理尚有一点可怜的作用,就是给工作和生活一点界限感,欺骗大脑在安排好的时段就别想那些烦心事(此外,也可以换个环境来营造界限感)。如果你的大脑足够聪明,或者足够笨,它应该会上当的。

关于睡眠
睡眠是每天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关于伟大人物的睡眠,历来有很多煞有介事的传说。

我们常听说,早睡早起是很多伟大人物成功的秘诀,事实的确如此吗?

还有人说,只睡四个小时、甚至放弃长睡眠,有间隔地小睡有利于工作,这样不走寻常路的睡眠法会有神奇的效用吗?

我们还将看到创作者们如何面临失眠的困扰,或许你能和他们产生共鸣。

早起是创作者们成功的秘诀吗?
想必细心的读者已在上文「创作者们的时间表」中发现,创作者们大多起得很早。我们开头提到的作者梅森也有类似的发现,这估计让五点半起床的他欣慰不已:「在研究创作者们的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看到一位又一位的创作者在清晨完成他们一天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一段工作。这本书记录的 161 位创作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于早上七点或更早起床。如果问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那应该是:起床直接工作;如果你喜欢可以泡杯咖啡,但别做太多其他事;好好利用这段日常琐事找上门之前的时间。」

歌德:「我人生曾有一度可以每天轻轻松松写满满一张纸,但现在(说这话时他 79 岁)只能在早上。在我睡饱后,还没被日常生活的俗务烦扰前,觉得心旷神怡的时候,撰写《浮士德》的第二部。」

歌德像,Joseph Karl Stieler 绘。图源
很多创作者早起并非刻意为之,只是习惯而已:睡醒了,起床,就是这样的简单。他们所处的时代无需工作到深夜,也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早睡并非难事,早起也就顺理成章。

在权威们的先例下,我们也会想尝试养成早起的习惯,似乎依葫芦画瓢就能取得成功。早起是个好习惯,但「早起 = 成功」就是成功学逻辑了。如果很多成功者早起即能证明这一点,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也能够举例说明「晚起 = 成功」。于是便可知道,早起晚起和成功并无必然关系。

毛泽东习惯清晨入睡,下午三点起床。1949 年 10 月 1 日这天情况比较特殊,他特意叮嘱警卫「下午一点钟叫我起床。」下午一点,警卫走进卧室轻轻喊他。毛泽东听到叫声,立刻坐起来,揉揉眼睛说:「这么快呀!」1

笛卡尔习惯晚起。他每天睡十个小时,日上三竿时起床,还要赖在床上直到十一点多。「我的心灵在睡梦漫游过森林、花园和魔宫,体验过各种想象得到的愉悦之后,我醒来把夜里的梦境和白天的绮想融合在一起。」这一切于 1649 年后期突然终止,他接受了瑞典女王的授课邀请。这年冬天的瑞典极冷,他抵达时才得知,和女王的课程安排在清晨五点。采取新作息才一个月,笛卡尔就因不适应气候和作息病倒了,十天后溘然长逝。

笛卡尔像,Frans Franchoisz Hals 绘。图源
一天只睡四小时真的可能吗?
在睡眠时长这一话题上,人与人之间的体质差异尤为明显。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丁格斯认为,大多数人每天都需要 8 个小时的睡眠以确保发挥出应有的能力。 但他也承认,有不到 5% 的人天生短睡,他们确实可以每天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少。

牛顿很少在凌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候到清晨五六点了还没睡。但一到早上他就精力充沛,似乎睡了个长觉。

海明威每天五点半或六点就起床,即使前一晚烂醉如泥亦如此。他说:「当我在写书和故事时,我总是一见黎明,就立刻振笔疾书。」他的儿子说他似乎不受宿醉的影响:「我父亲总是神清气爽,仿佛刚在隔音室里戴上眼罩睡了一个好觉。」

达芬奇会按照「达芬奇睡眠法」睡觉吗?
「达芬奇睡眠法」据说是达芬奇提出的一种睡眠法,也称「多相睡眠法」。「达芬奇睡眠法」抛弃了睡一整个八小时(被称作「单相睡眠」)的观念,认为应该间隔式地小睡,例如每隔 4 小时睡 15 分钟,这样一天能睡一个半小时左右。

美国建筑师富勒亲身验证过这一方法,似乎效果还很不错。富勒乐于把自己当作实验对象。1932 和 1933 年的一系列实验让他认定,觉得疲惫或者困乏代表他的身心已经过度疲劳,亟需休息。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了一种最适合他的作息:每工作六小时,小睡三十分钟;如果走神,就更早些休息。这种作息制度对他很有效,他可以连续授课十小时依然神采奕奕,很多与他共事的年轻人的精力都比不上他。虽然高效率睡眠实验十分成功,但他没有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妻子抱怨他的作息太古怪了。

富勒设计的 1967 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被称作「富勒球」。图源
但是,并无确切证据证明达芬奇采用了这种睡眠法。他的助手如此描述他的工作状态,其中并未提到间隔式小睡的习惯:

达芬奇作画时总会早早到达,爬上脚手架,开始工作。有时他从黎明一直呆到日落,从不放下画笔,不吃不喝,不停地作画。也有时,他会连续两三四天不碰画笔,每天在作品前花上几个小时,抱着胳膊,自己检查这些画作。

关于睡眠的科学研究也并不支持这种睡眠方法。人类睡眠存在一个约 90 分钟的睡眠周期,粗略地说包含入睡、浅睡、深睡、做梦等阶段2,而 15~30 分钟的时长打断了这一周期,很难达到完全的休息效果。网上也有很多人亲身试验了「达芬奇睡眠法」,就像短睡四个小时一样,这并非是大多数人适合的睡眠方式。如果你习惯在睡觉前玩一个小时手机,达芬奇睡眠法下的时间表将会非常「精彩」。

失眠者的治愈沙龙
同是天涯失眠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里是失眠者的治愈沙龙,本次请来的失眠嘉宾有达尔文、马克吐温和卡夫卡。

达尔文大约晚上十点结束与家人的娱乐,半小时内上床。不过他睡不太着,往往过了几个小时还醒着,忙着思考白天没解决的问题。

马克吐温的好友记述他失眠的情况:起初他在临睡前喝香槟,我们就给他香槟。后来他从波士顿回来,腋下夹了几瓶窖藏啤酒,说现在这种啤酒才能让他睡得着,我们便提供窖藏啤酒。更后来,我去哈特福德拜访他,才得知他又认为热威士忌是唯一的助眠良方。又过了很久,我问他还喝不喝热威士忌助眠,他说他现在什么也不喝了。

马克吐温。图源
卡夫卡:「我挖空心思想入睡,但那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我们不可能一边睡觉,一边又惦记着自己的工作,并且还想解决明明就无法解决的问题。」

小结
睡眠是非常私人的话题,它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生活节奏、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当我们看到牛顿、海明威、富勒的「高效率睡眠」时,也该明白自己的身体绝大概率并不能适应这样的短睡。我们很难不付代价地从睡眠中省出时间:如果你的睡眠没有达到身体的要求,它终究会报复你的。

荣格(所谓荣格十六型人格就是用了他的名字,但它并不是荣格发明的)每天要花八九个小时接待病人。尽管他明白很多病人都非常依赖他,但他仍然毫不避讳地去度假。他说:「如果累了,需要休息了,还依旧去工作的人是傻瓜。」在推崇牺牲睡眠努力工作的论调之下,我们应该大大方方地睡足觉,没有什么比睡个好觉更重要,是它让我们精神抖擞地醒着。「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后来我就想了一个,今天做到 12 点就不做了,睡大觉,第二天重新来过。」

关于工作
伟大创作者的威名完全源于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历久弥新,传诵至今,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还难免好奇它们创作者的工作细节。他们的工作真如传说中那般勤奋吗?如果是,他们是如何保持这种勤奋的?他们会用目标管理的手段督促自己的创作吗?他们作品的灵感是从哪里找到的?他们会在工作累的时候摸鱼吗?他们的工作室是如何布置的?他们会面临如今这样信息轰炸的挑战吗?以下便是他们给出的回答。

工作的激情源于热爱
英国作家普里切特曾感叹:「这些伟大的人物迟早都会变成一个模样,他们从不停止工作,绝不浪费一分钟,这真让人沮丧。」而从他们自己的讲述来看,这一勤奋并非源于自我管理或 KPI,而是对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梵高:「今天我又从早上七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六点,除了走一两步之外的距离去取食物之外,一动也不动。我一点没感觉到疲惫,今天晚上我会再画一幅画,而且要把它完成。」「我们的日子都花在工作上,时时都在工作。到晚上我们已经筋疲力竭,于是就去咖啡馆,之后早早上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贝尔年轻时总是日以继夜地工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等他妻子怀孕之后,他的作息总算正常一些。妻子强迫他晚餐后休息,他还会在十点后回书房工作。当产生新点子时,他恳求妻子免去他的家务,连续工作 22 小时不眠不休。他自述,「当我的脑袋塞满了各种新想法,教我兴奋莫名,急于一试,无法自拔,这是我焦躁不安的时刻。」

贝尔和他的妻子,1903 年。图源
福楼拜:「有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手臂不会因为疲惫而由身体掉落,为什么我的脑袋不会溶化。我过的是苦行的生活,剥除了所有外在的娱乐,只靠一种永恒的狂热支撑,而这有时也让我流出无能的眼泪,但这种狂热却从不消退。我爱我的工作,那种爱痴狂而病态,就像苦行的人爱折磨他肚子的刚毛衬衣(一种旧时苦修者所穿的粗糙衣衫)。」

海明威:「当我在写书和故事时,我总是一见黎明,就立刻振笔疾书。那时没有任何人会打扰你,天气可能或凉或冷,而你开始工作,边写就边暖和起来。你读读自己写了些什么,而由于你在停笔时总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因此你就由那里接着写,写到你还有灵感,而且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之后停笔,然后去过你的日子,直到第二天你再拿起稿子来为止。你早上六点已经起身,可能一直写到中午,或者更早就结束。等你停笔时,你一方面是空虚的,但另一方面却又一点也不空虚,而是实在的,就仿佛你已经和你所爱的恋人行了鱼水之欢一样。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伤害你,没有任何事会发生,没有任何事有任何意义,直到第二天你再做一次。难以度过的是在来到第二天之前的等待。」

海明威在写作,Look Magazine 摄,约 1953 年。图源
为自己设立目标
热爱是对工作巨大的推动力,但创作者们也会采取自我管理的手段。最常见的是「目标管理」,方式也很简单粗暴,设定产量目标和工作时长目标。他们的工作时长目标都小于八个小时,有的甚至还不到四个小时。

诗人叶芝规定自己无论是否愿意,每天都必须至少写两个小时。这样的日常纪律对他非常重要,因为要是没有常规,他的注意力就会涣散——「每一点改变都会扰乱我原本就不太坚决的生活习惯」。叶芝写得非常慢,他一天内的产量从未超过五六行,写一首八十行以上的抒情诗估计要三个月。

叶芝像,其父绘。图源
海明威在图表上跟踪自己每天的产量,「这样才不会欺骗自己。」

毛姆每天早上写作三四个小时,规定自己每天要写一千至一千五百字。中午结束工作时,也往往会不耐烦,急着要再次开始。他说:「在你写作,在你创作一个角色的时候,他一直跟着你,你一心一意都想着他,他是活生生的。」毛姆的传记中如此评价他的写作:「这与其说是职业,不如说是上瘾。」

史蒂芬·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写作,从不休息。他为自己设立了每天两千字的目标,不写完不罢休。他早上大约八点或八点半开始写作,有时在十一点半就已经写完,但通常要到下午一点半才达到目标字数。接下来整个下午和晚上就可以自由支配:午睡、写信、看书、看电视、与家人娱乐。

灵感的诞生
创作者永远渴求灵感,而灵感的诞生需要灵感之神的眷顾。这一过程电光石火,充满神奇和兴奋。

法国小说家乔治·桑记录了肖邦的生活习惯:「他的创作自然而神奇,无需费心,不必预想,就这样自然而然涌现,由他的指尖流泻,突如其来、完整而崇高,或者在散步时,它会浮现在他的脑海,让他迫不及待要试行演奏。」

肖邦(铅笔画),George Sand 绘。图源
福楼拜:「有时,当我脑袋空空洞洞,文思枯竭之际,当我发现自己画了整页却没有写出一个句子之时,我倒在长榻上,躺在那里茫然若失,陷入绝望的深渊,动弹不得,痛恨我自己,并且为驱使我追求妄想的疯狂骄傲而责怪自己。十五分钟之后,一切都变了,我的心因欢喜而砰砰直跳。」

柴可夫斯基:「未来作品的种子往往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突如其来地出现。如果土壤够肥沃,也就是说,如果我有工作的情绪,这颗种子就会以难以想像的力量和速度生根,冒出土壤,伸出根、叶、枝,最后开花结果,我无法描绘这创造的过程,只能用这样的比喻说明。所有的困难都在于种子必须出现,必须处在有利的环境之下。其他的都是自动自发。我无法以言词向你说明在主要的想法出现、成形之后,笼罩你全身那无尽的喜悦感受。你忘怀一切,几乎丧失理智,你心中的一切都颤抖而翻腾,思绪奔腾,几乎无法用笔记下来。」

柴可夫斯基纪念碑。图源
上面的灵感来源颇有些玄学,教人完全无法模仿。当然,伟大的创作者必有一些天赋是我们学不来的。不过,也有一些创作者透露了他们获取灵感的方法,只是这些方法看上去都平平无奇,全无神秘可言。

下午两点左右,狄更斯准时离开书桌,在乡间或伦敦街头散步三小时,一边思索的故事,一边如他所描述的,「搜寻我想要编织故事的画面。」他的妹夫记得他「神采奕奕回到家,全身充满活力,仿佛来自某个看不见的蓄水池。」

伍迪·艾伦:「这些年来我发现,只要有短暂的改变,就能刺激心灵,提供新鲜的能量。因此如果我人在这个房间,然后走到另一个房间,就能帮助到我;如果我走到外面的街上,帮助更大。如果我在客厅觉得陷入死胡同,上楼淋个浴就能有所帮助,它使一切分解,让我松弛。」

「史努比之父」舒尔茨送完孩子上学后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坐在画板前,先用铅笔漫不经心地乱涂乱画,让自己的心思四处漫游。他最常用的方法是「就坐在那里,回想过去,有点像挖掘丑恶的记忆之类的东西。」不过,一旦有了点子,就会迅速工作,极其专注地把它画在纸上,以免灵感枯竭。

舒尔茨。图源
如果工作没进展,那就去摸鱼吧!
即使是伟大的创作者,灵感之神也并不会永远眷顾,灵感枯竭之际就是摸鱼开始之时。

歌德:「我们不该勉强,工作没有进展,宁可虚掷光阴,或者睡觉度过,而不要勉强自己去做让自己日后也得不到满足的事物。」

海明威如果写作得不顺利,就会放下书稿,先去回信,这让他能够休息一下,暂时摆脱「可怕的写作责任」。

威廉·詹姆斯:「我认识一个人,他每天早上搬动椅子、捡拾尘土、摆弄桌子、翻阅报纸书籍、剪指甲,反正就是浪费早上的时间,而且不假思索。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唯一该做的事是准备中午的形式逻辑课,而这偏偏正是他讨厌的。」这个人说的就是他自己。

创作者们的工作室
居家办公越发普及的今天,合适的工作间显得更加必要。创作者们大多也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条件各异,是他们性格的外化表现。

狄更斯对于写作环境有着苛刻的要求。首先,他需要绝对的安静。他家的书房要多装一扇门以阻隔噪音。另外,他的书房必须精心安排:书桌要放在窗户前,桌上需要备齐全套写作用具、鲜花、裁纸刀、两个铜制小塑像。

狄更斯,John & Charles Watkins 摄。图源
托尔斯泰在写作时把自己隔离起来,没有人可以进他的书房3,邻近房间的门都被锁上,以确保他不受干扰。

工作中的托尔斯泰。图源
史蒂芬·金把写小说比作「创意的睡眠」。「像卧室一样,你写作的房间也该隐密,是你可以做梦的地方。」

毛姆的书桌永远是面对光秃秃的墙壁,他认为如果眼前有美景可看,就不可能写作。

特斯拉在黑暗中效率最高,他的办公室即使是中午也拉着百叶窗。只有在电闪雷鸣时,他才会拉开百叶窗,坐在自己的沙发上,欣赏闪电打在城市上方的景象。

阿加莎·克里斯蒂没有自己的书房。她只需稳固的桌面和打字机,「大理石洗手台就是个写作的好地方,不是吃饭时间的饭桌也很合适。」

打字中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图源
画家培根的画室一片混乱,油彩乱七八糟地抹在墙上,地上堆着齐膝高的书本、画笔、纸、坏家具,以及其他破烂。他说如果屋里清爽宜人会扼杀他的创造力。

培根的工作室。图源
如何面对信息轰炸
今天的工作过程经常被消息打断,我们经常在各种设备间切来切去,大脑也为此疲于奔命。本文的创作者们大多在数字时代之前生活,但他们也有信息焦虑:信件、杂务、邀约,作为著名人物,这些信息经常堆积如山。

柴可夫斯基每天总是在处理完书信和校样后才开始在钢琴前作曲。他的弟弟写道:「在开始愉快的工作之前,彼得总是先忙着把不愉快的工作做完。」

午餐后是达尔文的写信时间。他通常自己写信,但如果有很多信要写,他会简单写个草稿后口述找人听写。达尔文非常坚持每一封收到的信都要回,即使是非常愚笨或古怪的人写来的亦然。要是有信没回,他就会觉得良心不安,甚至整晚辗转反侧。

村上春树的时间表一成不变:凌晨四点起床,工作五六个小时,下午跑步或游泳、处理杂务、阅读、听音乐,晚上九点上床。这样的作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没留多少社交的时间。他在 2008 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你一再拒绝别人的邀请,结果冒犯了他们。」但村上春树认为,与读者的关系比维系社交更为重要,他努力想让每一个新作品都比上一个有进步。

村上春树的工作台。图源
小结
伟大的创作者大多相似:他们怀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发自内心的狂热,并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极为专注地投入到每天的创作中去。这样的狂热对我们其实是一份奢求。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寻找它,对于现在的工作心生厌倦却没有勇气告别。库克曾说:「我以前的老板乔布斯曾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当你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你的心会告诉你。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应该继续寻找。』因为你期望感受到这份热情,找到工作的意义——你所做的对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能够让世界有所不同。如果你找到了,一切都会变得不同。你的心会告诉你,因为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每天早上起床,精神焕发、充满动力;否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所以如果大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我鼓励大家继续寻找,我相信会找到的。」只有少数有能力和条件的幸运儿能够寻得这处活力的源泉,如果你愿意寻找,那就趁早出发,即使没有找到也不虚此生。

除了这份理想的狂热,也有一些更实际的经验值得参考:

设立简明的目标并坚持执行;
为自己安排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散步、洗澡等休闲中获得新鲜感,促进思考;
不在失去工作动力时勉强自己;
集中处理消息杂务,或者全部屏蔽掉。
关于休闲
本文提到的很多创作者经常只在上午工作,整个下午和夜晚用于休息娱乐。他们的休闲方式与今天相比并不丰富:聊天、玩牌、看报、读书、健身、散步、洗澡、烟酒、与家人共度。对他们来说,休闲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且至为必要。

散步能给我提供创意
柴可夫斯基午餐后会去散个长步。他的弟弟吐槽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听来说,为了健康该散步两小时,因此非常古板、迷信地遵守这个规则,仿佛只要早五分钟回来,就会生病,难以相信的厄运会接踵而至一样。」但是,柴可夫斯基的迷信或许有他的理由:散步对他的创作力很有必要,而且他常在途中停步记下他的想法,日后再在钢琴上谱写成曲。

伍迪·艾伦认为出门散步能给他提供创意,只是他不可能在大街上散步而不被人认出来搭讪。这让他难以专心。作为替代,他经常在自己的公寓阳台上走来走去。

伍迪·艾伦于 2011 年戛纳电影节。图源
「我发现在冷空气中沐浴对我的身体更好」
据贝多芬的学生兼秘书说,贝多芬一天起码沐浴五次。他会穿着衣服站在盥洗台前,把大罐大罐的水倒在双手上,音调一阵高一阵低地吼叫,还有时对着自己大声哼唱。接着他一边瞪大眼睛东张西望,一边在屋子里大步流星,一下记东西,一下又恢复倒水和大声唱的仪式。房东抱怨他在地上洒了太多水,渗到楼下去了。

1851 年,雨果在根西岛安顿下来,买下了一块「闹鬼」的旧居,在屋顶上建设了全玻璃的「瞭望台」。他每天从清晨写到十一点,然后在全玻璃的瞭望台中洗冷水澡,并用马毛手套摩擦全身。凡是经过的居民都可以由街上看到这幅景象。

雨果在根西岛上的房子。图源
伍迪·艾伦认为淋浴能够给自己的创造力一点刺激。「我会站在那里,在热气弥漫中冲个三十分钟、三十五分钟,光是想想点子,揣摩情节,然后我出来,擦干、穿衣,扑通一声倒在床上继续想。」

富兰克林:「我发现在冷空气中沐浴对我的身体更好。为此,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早起,脱光衣服,坐在我的房间里,读书或写作半个或一个小时,时间长短视季节而定。这样做一点也不会痛苦,反而很舒服,而且有时候,如果我在穿衣之前再回到床上,可以补眠,再睡一两个小时你所能想象最舒服的觉。」

「吸烟是人生中最快乐也最便宜的享受」
佛洛依德酷爱雪茄,自二十几岁到去世,尽管医生再三警告和暮年身体问题愈发严重,他也坚持抽雪茄,每天可达二十支。他声称,「吸烟是人生中最快乐也最便宜的享受。」

佛洛依德最著名的照片中就在抽雪茄。图源
马克思每晚七点从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离开后,开始整夜的长时间工作,不停地抽烟。抽烟已经从奢侈的习惯变成了不可或缺的镇静剂,这对他的健康造成了永久损伤。他经常受肝病折磨,有时还有脓肿和眼睛发炎,这使他感到疲惫易怒。

康德给自己定的准则是一天只抽一管烟。但据说多年下来,他的烟斗尺寸大了不少。

巴尔扎克每天凌晨一点起身工作,一连写七个小时。早上八点,他小睡一个半小时,然后继续工作到下午四点。期间他灌下一杯又一杯的黑咖啡,据估计每天可以喝五十杯。

小结
正如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一样,每个人喜欢的休闲方式也不同。篇幅所限,我们只列举了散步、洗澡、烟酒三类,但创作者们的休闲方式其实多姿多彩:有的创作者喜欢夜夜笙歌;有的热衷于打牌,没人陪也要一个人打;有的人喜欢与家人聊天(福楼拜工作前都要找他老妈聊到尽兴为止)。以上种种,读者也不必照单全收,例如吸烟酗酒夜夜笙歌就不是什么好习惯。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大脑的休闲方式,让休闲能够充分地放松大脑,为工作助力。

创作者们的休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像睡眠一样,是大脑的必要调剂。有的创作者还把休闲作为自己创作的活力源泉。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伟大人物必定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进而限制甚至消灭他们自己(或者他们子女)的休闲时间。休闲和睡眠同样重要,我们应当正视大脑休闲娱乐的需求,劳逸结合方能更好工作。

结语:勿在浮沙筑高台
读者不难发现:本文的核心与其说是在讨论「创作者」,不如说是在讨论「大脑」。有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基因已经有约 5800 年没有升级了,它所适应的环境还在新石器时代。本质上,我们和创作者们的大脑没有区别,这是我们在如此巨大的时代差异下,仍能参考他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最大基础。

数字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爆炸的信息流而来,众多效率工具、高效方法论和工作流方案应运而生。我们用这些华丽的工具建起辉煌的效率大厦,却忽视了它的地基其实并不坚实。人类的大脑并非精准的机器,想让它专注地工作,发挥出最大效率,需要苛刻的条件:

对工作内容的热爱;
尽量少的干扰,它们可能来自电子设备、生活琐事或环境;
有一定规律性的安排;
足够的休息和玩耍。
在这样的浮沙之上,我们需要慎重地选择效率工具,而不是被它们的外表所迷惑。

它是核心事务必需的吗?
它能帮助大脑专注,还是使大脑分心?
我们必须承认:大脑每天能够专注和高效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可能保证这些时间的高质量,发挥其最大效用。至于其余的时间段,我们应当给予它充分的休息或娱乐。

当你困的时候,睡吧!

当你工作不下去的时候,摸吧!

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玩吧!

愿所有伟大的创作者保佑你,脑门!

关联阅读

博客「日常作息」
根据博客「日常作息」整理的著作:
原版:Mason Currey. 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M]. New York: Knopf, 2013.台版:[美]梅森·柯瑞.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M]. 台北: 聯經出版, 2014.
陆版:[美]梅森·柯里. 创作者的一天世界[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两岸版本的译者均为庄安祺。文中大部分引言以台版《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为本,考虑到两岸用语习惯的差异以及篇幅,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有少许删改。
格拉宁. 奇特的一生[M]. 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79.
陈也辰, 王钦双. 毛泽东的1949[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1毛泽东的作息比梅森博客里记述的所有欧美创作者们都特殊。据他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毛泽东的一天,与我们普通人过的一天不一样,他的一天是四十八小时。」篇幅所限,这里卖个关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了解。
2大脑的睡眠状态分为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两大类。快速眼动睡眠通常与做梦有关。非快速眼动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睡眠深度由浅入深,有入睡、浅睡、深睡之说。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交替进行,一个周期大约 90 分钟,正常睡眠经历 4~5 次交替,大约 8~9 小时。
3托尔斯泰的女儿对此说法有异议。据她回忆,她的母亲可以在父亲写作时进入书房,坐在沙发上安静地织毛衣。

斜杠青年是怎么养成的?

全方位,高效率的发展始终令人欣羡。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获取和学习成本的降低,斜杠青年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

无论是聊天,还是与人合作完成某个项目,或者准备一门考试时,我们总是能够发现平时自以为知根知底的某个朋友或在某方面公认的大神“原来你还做这件事也这么厉害”“他(她)怎么还会这个”。

必须承认,当今竞争激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下,“专精”固然重要,有时却也显得力不从心。

在那些熟练了解和掌握跨专业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竞争者面前难免落入下风,我也曾经在网络上无数次报道的各大高校文理兼修,多才多艺学霸的“碾压”中倍感自卑。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是什么使得他们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呢,将这些成就归功于天赋和身世是不负责任的答案。

合理的时间规划,高效的学习体系,以及纵向的深入理解都是更加核心的要素。

一、发现不同思维模式的差异,总结方法论

所谓思维模式,体现在看待事物的侧重角度,对关键点的判断,以及自己为人处世遵循的一套逻辑体系。

不同思维模式之间可能存在巨大鸿沟,并也会不可避免涉及价值观的差异。在面对一个宏观的社会命题时,政治家,商业从业者,科学界人士,工程师,文人学士,以及普通老百姓的看法是天差地别的,通常会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给出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学会换位思考,实地代入精英者的思考方式,主动把握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学会发现自己思维方式的缺陷,积极地修正和比较,常常是探索某个新领域和深入学习某件事情的第一步,可以帮我们在一开始就避免掉多数坏习惯,防止掉入众人的误区中。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正确而敏锐的思维往往决定了你的上限如何,以及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潜力。

例如著名的逆向思维,就是跳脱出常人思维的框架,通过差异化而得到更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

如若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那么符合这个领域特点的方法论是必不可少的。

积极借鉴吸收别人有益的经验并与自身实际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它们并形成自己在此方面的一套策略和计划,有助于游刃有余地应对接下来到来的风险和挑战。

二、积极进行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让泰勒威廉姆斯成为安打次数最多的球员,并在成为棒球MVP后入选垂钓名人堂。专注于某一特定细节并进行大量有效重复的刻意练习对某项事物的精进必不可少。

专家级水平都是不断练出来的。想要从普通人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至少要在此行业锻炼一万个小时,这就是有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然而一万小时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时间积累,而是不断精进,不断从失利中积累经验的过程。

(1)将目标拆分成小任务

容易完成的步骤和更为精确的目标不仅有助于增长自信心,更重要的是由于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因此能够确保完成的效果和质量,也为下个阶段的延续提供信心。

(2)劳逸结合是高效率专注练习的必要条件

时间长不等于高效率;

时间投入越多不等于收效越好;

不要为了新事物的学习而全部放弃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

适当的放松和充足的睡眠之于大脑,正如甜点和零食之于人,用来充分消解疲惫,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

三、举一反三,学会迁移

对某领域从零开始接触直到逐步深入往往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想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入门,掌握诀窍,乃至达到一个相对不错的水平,就需要学会把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进行有效迁移,举一反三。

(1)善于寻找不同领域之间的共通点,表面上如知识层面,接触人群,作息时间,所处行业类别之间的相似性,深层的如行业内部结构、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等,都有助于在小白时期快速找到切入点,进入自己得心应手的节奏。

(2)多进行经验的总结,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今日工作学习的复盘,积极寻找可改进可替换之处,有益于更深入地看待所正在从事的领域,学会多立场多角度看待问题。

(3)积极涉猎,熟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一定储备和丰富实践之后才能做到熟练快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四、合理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用兴趣爱好为自己加分

没有人是永不疲劳,持续运转的机器。深入了解一些履历光鲜的佼佼者后,不难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在自己主业之外的兴趣爱好,且同样能够达到不俗的水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在主力从事的领域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成本后,能否在兴趣爱好上精益求精,有一定的造诣,常常成为制约一个人能否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1)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长期的学习,投资和发展。

跬步致远,收集起点点滴滴的零碎时间,并在时间的跨度上积累,就是弯道超车的契机出现之处。

(2)侧重可以与自己主业相辅相成的爱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迁移,加上本身的兴趣激励,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拒绝自我PUA,忠实于个体体验。

兴趣才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发展不过是在自己的热忱中放飞心灵,解放潜能。

爱我所爱,想我所想。

永远不为发展而发展,不用痛苦去催熟成长。

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己心中最满意的模样。

共勉。

怎么提高读书的效率呢?

作者 / 韩叙
总有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

我的职业生涯遇到瓶颈了怎么办?感觉这几年一直在原地踏步。
你的文章里总在说看本质,怎么做系统化思考,分析事情的本质呢?
刚晋升为管理者,该怎么带团队呢,不知道从哪下手。
工作越忙,压力越大,自己也越焦虑。怎么做好时间管理?怎么调整情绪呢?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持续和高效的阅读。

没错,阅读确实没有直接去解决上述的具体问题,也很难有某一本书,可以给出完全适合自己的答案。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所描述的问题本身」。

比如职业生涯瓶颈是因为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已经耗尽了,没办法把你带到更高的高度,需要补充更多的弹药。

而现有的人脉和工作环境已经很固定,也没有像上学时那样系统学习的机会了。

再比如,长期处于忙碌且焦虑的状态,工作填满了全部时间,没有个人生活,进入恶性循环。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方式,强迫调整个人时间安排,重构生活节奏,这样才能让自己慢下来、专注起来。

还有很多类似问题,都可以被阅读化解。困难点在于,人对阅读收益的感知是相对后置的,属于偏长期价值。所以要从阅读中获得收获,首先要培养阅读的习惯。

习惯的从无到有,是有过程的,操之过急只能会带来更大挫败。所以要接受这个过程,当然也有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培养阅读习惯,有两个关键点:马上去做和减少阻力。

关键点一:马上去做

我相信没人会否定阅读的价值,哪怕几乎不阅读的人。但为什么从心动到行动会有如此大的折损呢,从互联网思维角度来讲,就要提升这一步的转化。

因为人们往往把这一步转化的周期拉得很长。

比如当下看了我这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深受启发,而且也拿到了一些方法。心中已经跃跃欲试,但身体却很诚实的纹丝未动。心中暗下决心,这个周末一定要读起来。

然后又想到,既然读书,肯定就要先买书,这就好像决定去健身,要先买装备是一样的。

于是研究各种 kol 和榜单的书单,花了 2 个小时列了一堆,然后下单等到货。

等到采购的书到货,自己读书的热情早已经没了。

这一点想说的很简单,马上去做,不需要任何前置条件。不需要先下单买书,不需要先制定计划,不需要先整理书架,不需要先泡杯茶,现在马上就开始。

拿起一本哪怕不是特别好的书,先读起来,因为需要进入这个状态,先迈出这一步,提升从心动到行动的转化率。

马上去做,适合很多场景,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

– 有朋友问我:在抖快做短视频怎么涨粉和变现,想转行做自媒体。

– 我问:你开始做了吗?

– 对方认真的回答说:已经调研了三周了,想规划清晰之后再开始做,否则半路换方向不好。

对这个朋友,我只有一个建议:今天就拍一条视频发出来!随便发在哪都可以!

很难想象,对拍摄方法和平台功能都不熟悉的人,调研有什么意义。最简单直接的秘技,就是拿出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拍一段发上去。

在这个过程里会感受到太多东西了。比如拍摄工具、画面质量、剪辑、封面标题、内容节奏、时间长短、发布时间等等,这些只有去做了,才有手感,才能形成认识,去指导自己做下一步。

不要总想跳过现阶段的必经路径,去获得下一个阶段的收益。

阅读也是一样。在习惯还没形成的时候,马上拿起一本书,试着感受那种阅读的状态,就是必经路径。

如果已经做了以上这些,但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没有找到阅读的感觉,尤其是无法沉浸。也别着急,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减少阅读阻力。

第二个关键点:减少阻力

持续阅读,才能养成习惯。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就需要克服各种阻力。我总结出了 6 个方法,都是很具体可以指导实操的。

方法一:先选自己看得懂、能看进去的书

阅读中的巨大挫败,来自于那些「自己看不懂但别人评价又很好的书」。

首先,「别人评价很好」这个事,不用太在意。因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每个人的喜好和所处的知识阶段都不同,甚至人生阶段和阅历不同,对书的感知也不一样。

所以别人评价好,只能代表对方自己的感受,不用要求自己感受也好。

其次,对于朋友或者 kol 推荐书这个事,也得擦亮眼睛,因为他们这些行为的大部分场景不是为了荐书,目的不纯。

在朋友圈发读书感言再配上书的照片,甚至有时候只发书的照片,写感言太麻烦。这个行为就像出去旅游,发一张在海边晒太阳的照片,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要看书了!

很容易推测到,这种看书都要发朋友圈的人,肯定是觉得这是一件很特别很稀有的事。这样的朋友一年也看不完三本书,没办法对书有鉴赏能力,可以无视他们的推荐。

对于荐书的自媒体 kol,也要带着批判视角去看,不能完全信任。

我严重怀疑有些公众号给出的书单,作者根本就没读过,只是找来几本流行书,把书名封面粘贴过来,凑够 10 本就行了。

做内容的人都知道,这类书单的文章流量都不错,尤其是收藏的人很多,可内容制作成本很低,30 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所以说,如果自己看不懂别人推荐的书,完全没必要有挫败感,自己的感受无需去迎合别人,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这时候要做的就很简单,放下这本看不懂的书,换一本去读。

千万不要有强迫症,逼着自己读完手里的。因为在逼自己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阅读阻力,对于一个在培养阅读习惯的人来说,这种阻力很可能会击退阅读欲望和快感,得不偿失。

这时候不用在意手里这本书好不好,也不用特别刻意去攻读某个领域的书。对于一个阅读量还不太够的新手来说,还没有能力判断书的好坏,选择品类阅读的风险也偏大,培养习惯更重要。

举个例子,就好像学龄前小朋友学踢球。一上来就学传接球,肯定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没有了兴趣,太枯燥,挫败感太强,从入门到放弃也就在一节课之内。

读书和小朋友踢球的道理一样。不用想太多,先读起来就好。不管是小说还是心理学,这些不是当下要关注的。

我比较反对在培养兴趣阶段,就做一些比较重的事,比如做笔记。这会让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复杂,更容易分心而中断。做笔记虽重要,但可以往后放放。

方法二:多储备几本书,不用等到都看完再买

供给对于消费的带动作用,没想到在这里也用得上。试想我们在点外卖的时候,肯定是希望商家以及 sku 越多越好,这样选择的机会就越多,我们也就更有可能在这个平台上消费。

读书也有类似的场景。

在想读书的时候,如果有比较多的书可以被选择,就可以减少从心动到行动的阻力,让读书行为更容易发生。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选书的场景是存在的:

场景 1)在手里这本书读不懂、读不下去的时候,换一本读,就是上文提到的情况。比如我自己尝试过几次《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枪炮、病菌与钢铁》,都读不下去,于是暂时放弃。

场景 2)在读完一本硬核书之后,就想换换脑子,读一本其他类型或领域的书。比如前一本读了相对枯燥的《第五项修炼》,下一本如果不想再看《系统之美》,就可以换一套李翔的《详谈》或者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寻路中国》,感受完全不同。

在我视频号或直播里,身后背景有一摞书,有朋友就感叹说书真多啊!我就解释说,身后这些都是我没看但有可能看的书,这么多都是备选。不是为了多长时间内看完,而是都要摆出来,给自己更多选择。

方法三:可以同时看两本或者更多的书

本质上和方法二类似,就是为自己的不同阅读场景,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阅读的阻力。

这个方法带来的更重要价值是:在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更高。

对于一个阅读新手来说,很可能遇到的这样的情况。专攻一本书时,阅读效率会越来越低,因为时间一长大脑思维就会疲劳,难以持续。哪怕是一周内分几次去阅读,也会觉得每次都是读一会就累了。

这就好比,学校安排课程表的时候,都是几节课穿插着的,第一节课是数学,第二节英语,第三节语文。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学科都不会持续一个小时,效率会更高。

阅读也一样,同时去读 A 和 B 两本类型不同的书。在读 A 比较久或者疲劳之后,可以切换 B,提升阅读效率。

因为每个人在一周内能投入在阅读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比如 7 个小时。如何分配这 7 个小时,就决定了阅读效率。我的观点是:在这 7 个小时里穿插 A 和 B 两本书,比只读 A 效率更高。

讲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当时在读《社会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入门类书籍,特别泛而浅。几乎领域里所有内容都涉及了,但都是蜻蜓点水。

看的时候总是带着很多不解的问题,被迫推进到下一个新主题里,时间久了就很累。而且这两本书都很厚,大概 600 页,以至于感知上的进度很慢。

于是我就增加了一本书,与这本书差别很大的《生生不息》,讲雷军和金山的故事。也就是把 A 和 B 并行,来回切换的阅读,果然效率就提升了很多,亲测有效。

方法四:在阅读之前,先快速翻阅整本书

拿到一本书之后,不要马上从第一个字就开始读,而是要先整体了解这本书,对于提升阅读效率有很大帮助。

了解一本书的方法,就是先读完目录和序言,然后再用大概 3 分钟的时间,快速的翻阅整本书。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就像了解人体的五脏六腑在哪里一样。

翻阅之后,就会知道这本书是用什么方式,去讲什么观点;哪个章节是核心,哪些有凑字数的嫌疑。

每本书都有讲述观点的方法,我自己总结出这几个套路:

套路 1)总分模式

整本书围绕这一个核心观点来展开,比如「媒介即讯息」。

第一章先把核心观点总体描述出来,媒介即讯息的概念、包括哪些元素、有哪些相关案例,这就是总分模式中的总。

然后书中接下来的各个章节,就是把这个核心观点拆解了,分几部分来讲述。

《领导梯队》目录,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领导梯队》目录,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比如《领导梯队》这本书,第一章先讲了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并且逐一简单介绍。然后从第二章到第七章,又分别详尽的讲了每个阶段,这就是典型的总分模式。

套路 2)列举模式

整本书由几个观点拼凑而成,表达方式就是逐一列举。但这几个观点并不系统,也就是说,不是由某一个核心观点拆解出来的,以及无法拼凑在一起。

《影响力》目录,列举模式
比如《影响力》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前者是讲了 6 个影响力武器,后者是讲了 7 个习惯,用的都是逐一列举的模式。

在和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交流的时候,他提到说这种写书的模式,大概只适合已经是行业权威的作者。因为名气和影响力足够大,所以用这样不 mece(不重不漏)的方式去表达,才不会被质疑和挑战。

换言之,如果我用这种方式去写书,大概率就站不住脚。读者会想问:为什么是 7 个习惯,不是 6 个或 8 个?

套路 3)讲故事模式

整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书挺多的,比如被划分在心理学分类里的高分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及被称为读完就会去辞职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读性强,就像看一本小说一样,但却有其他方面的收获。这个收获,就是作者希望传达的观点。

缺点就是不系统。我自己很难梳理出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理论体系,只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当然,也有可能这就是作者本意。

可能还有其他的模式,是我没总结出来的,但这三种能覆盖一部分书籍了。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模式的研究范围是「非虚构类」,不包括文学诗歌等。

掌握了书的模式,也翻阅了整本书,就知道哪些章节是要详读的,比如第三章到第五章这种;以及哪些章节是凑数的,比如开头和结尾,一般都是铺垫和延伸收尾,是可以快速读过的。

方法五:不要读书中的每一个字

和方法四类似的是,要知道书中哪些内容是可以略读甚至跳过的,就可以极大提升效率。

一本书里的内容密度并不是平均的,有些地方内容密度高,且重要;有些低,也不重要。而且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市面上很多书都有反复阐述同一个观点的情况,俗称就是「啰嗦」。

所以网友会评价有些书:用 3 页纸可以讲完的东西,非要写本书。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了,但不必要的反复甚至重复描述、论证,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附上两个案例,方便读者去理解,是对的。但有些书非要附上五个案例,而且案例描述的很详尽。

导致一个尴尬的结果,就是观点能看懂,但案例看不懂。可案例是用来解释观点的,反而本末倒置了。

我的建议就是,只要观点完全理解了,案例甚至延伸的描述完全可以跳过。

方法六:读完之后再通读一遍,并写读书笔记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方法适合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朋友,基本走出了新手村,可以提出更高要求了。

阅读时总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完一本书后,没过多久就忘掉了,就像没读一样。这就是狗熊掰棒子,读了一年下来,到最后也不剩啥了。

根本原因是没有把书里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个道理很简单,上学的时候,不仅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还要在课下反复的练习。能解决变形后的各种问题,才算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阅读也是一样的。在阅读的时候,是顺着作者的逻辑走了一遍,但跳出这个逻辑,能不能再讲述出来,哪怕只是核心观点就好。

我的经验,如果只是通读一遍,阅读新人是没办法讲出核心观点的。

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读完之后,再通读一遍,提炼出书里的核心观点和脉络。

一本再厚的书,核心的内容或者主线都并不复杂。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述一遍,最好可以延伸到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套用在身边的案例里,最后作为读书笔记写下来。

也就是说,一次有效的阅读全过程是:

初步翻阅→首次阅读→再次通读→提炼延伸→笔记落实

如果认为这个过程过于繁琐,也可以根据书籍的优先级来对待。对于很重要的书,强烈建议按照这个流程来阅读;如果没那么重要,也要保证两次阅读,否则是什么也记不住的。

在写读书笔记这件事上,可以用一些激励自己的方式。

比如可以给同事家人朋友讲书。可以尝试用 30 分钟的时间,脱稿把这本书的内容讲述一遍。如果有能力讲出来了,就说明已经掌握了。

比如可以写在某个工具里,做归档。以后再用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翻阅。我自己的习惯是把读书笔记写在 Evernote 里,大概已经有几十篇了,翻阅笔记比翻书更方便。

比如可以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一般我不只是发布梳理的要点,还会做很多的延伸。

可能毁掉生活的10个小习惯

文/雨令

你是否曾经告诉自己要做出某事,但最后却什么也没发生?

如果不过度考虑太多细节,其实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你没有好的习惯。

习惯可以定义一个人,生活中大多数的结果都来自于你的日常习惯,那些你每天做的小事情会累积叠加成你独一无二的人生。

如果你过于肥胖,那你的习惯与身材均称的人往往习惯不同。

身材匀称的人,会每天早起运动,然后准备健康丰富的早餐,与之相反,身材肥胖的人更喜欢晚睡,然后无节制地享用快捷简单的食物。

现在的你正是过去的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

在任何一个行业,你都不会一夜成功。只有随着时间流逝,你日复一日所完成的那些小事让你变得成功。失败也以同样的方式发生。

你没有检查清单的习惯
你没有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你没有去创新实践的习惯
你没有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的习惯
……

然后有一天,你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事业失败了。

它不是当下某件事情瞬间导致的失败,更本质的原因,是你一路上做过或没做过的一系列相关联的小事——也就是你的习惯,造成的。

最近我梳理自己过往的文章,总结出了10个很可能会摧毁我们生活,阻止我们成长的小习惯。

如果你有这些习惯,请警觉起来,不要让它们成为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1
什么都不想改变,
却期待生活有变化

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是疯子的逻辑。

如果你一直做自己在做的事情,那么你最多得到自己在做的事情,还很可能慢慢地会被淘汰掉。

通常,一个成功的人与一个进步很小的人之间的唯一区别,不是一个人的高超能力,而在于是否有走出舒适区,打破现状做出改变的勇气。

2
总是急切地回应生活

很多时候,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容易不经大脑地做出自动反应。

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思考和行动都处于「自动导航模式」,饿了该吃饭,困了要睡觉,受委屈了会哭,这种省力节能模式让我们的人生变得高效,所以并不是一件坏事。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我们处于「自动导航模式」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忘记了如何开启「自我觉察模式」。渐渐地,我们对日常的习惯,冲动和反应变得麻木,我们不再控制它们,反而被它们所控制。

只有当一个人懂得适时开启「自我觉察模式」,他才能够有意识地发现问题,纠正习惯,改变惯常的反应模式,进而让自己发生蜕变。

所以,在面对生活的时候,不要急切,不要焦躁,而是要懂得适时地停一停,看看自己脑子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看看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是不是合理。

大部分时候,冲动(不是第一点里的勇气)是魔鬼。

3
期望毫不费力地达成目标

大多数人都希望生活里有捷径,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唾手可得。

可是,在这个世界,大多数短期内的迅速获利,都自带坑人的属性。

因为想要满足口舌之欲,所以暴饮暴食大快朵颐,却从不把长远的健康放在眼里;

因为想要迅速致富,所以在股市里赌上自己全部的积蓄,却从不去考虑自己是否具有专业的投资知识;

因为想要赶早成名,所以投身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营销模式中,却不曾意识到虚有其表往往败絮其中。

而能够把艰难费力的事情,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前去做,那我们就拥有了一种长远的时间透视力,懂得了延迟满足,从而看得更远,也走得更远。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把眼下的工作做好,稳扎稳打地去磨砺自身,精通一个领域,你肯定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4
拒绝接受必要的风险变化

生活不是用来让你享受的,而是用来让你成长的。

生活是冒险的生意,每一次决定,每一次互动,每一个步骤, 你都承担着可能变化的风险。

如果你希望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风险没有变化,那说明你对这个世界的误解太深。

变化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世事无常就是生活的本质。

如果我们接受了世事无常,就会愿意接受可能的风险变化,就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每当变化来临的时候:
第一,你对变化不再那么恐惧,因为你知道不确定就是世界的本质,变化就是常态;
第二,当你不惧变化,从恐惧中解放出来,你内心反而会形成一种笃定的张力,淡定地去面对万物的无常。

当我们保持这样一种「接受世界不确定性」的思维模式,你就会生出超越确定性的,无论怎么改变都接受的坦然。

这份坦然会让你越来越接纳这份世界的变化,最后发展成一种了然,也就是佛语里说的「定」。

5
总是聚焦于过去的成败

很多时候,我们会后悔过去做过的事情,犯过的错误。

总是沉湎于对过去的懊恼和失望中,以至于我们无法聚焦于当下。

如果我们总是以过去发生的人事物来定义自己,那我们就会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生活将会让过去的惨痛场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当下中上演。

只有你真正地愿意与过去的一切和解,你才有可能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当下。

只有活在当下,你才能让人生翻开新的篇章。

6
拒绝承担责任

你无需为发生的所有事情负责,但是,如果这件事情和你有关,那你就要去为此负责,用更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应对。

我们无法控制外界的很多因素,但消极地指责别人推卸责任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积极地为你所遇到的所有境况承担全部责任,可以改变一切。

当你愿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100%的责任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把改变的力量握在了自己手里。

7
认为自己总是对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经验也越来越多,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根深蒂固的想法。

这时候,你必须提醒自己,我们的经验和想法不一定总是对的。

当前的正确做法,以后可能很容易出错。

因此,请记住,人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我永远是对的。

相反,为了取得真正的进步,你必须对自己已有的想法和观点保持审视谨慎的态度,并且要敢于推翻自己固有的认知。

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停止对自己的投资,要有敢于推翻自己观点的勇气。

这个世界只有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人,才能真正活得从容不焦虑。

8
按照别人想法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是你人生里独一无二的信条。

如果你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生活原则是什么,那你的大脑很容易被别人的想法所占据。

当然,无论你做什么或做得如何,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人评判你。

如果你说想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他们会嗤之以鼻,并告诫你没有那个天赋条件。

如果你说要自己开展一个新的事业计划,身边的人会给你很多可能失败的原因。

总是会有很多人,想要把他们的想法灌输到我们的大脑里。

与其倾听一些不靠谱的评论,不如花点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想法和声音,让自己更有觉知地做出判断和决定,

9
想要控制不可改变的事实

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是你终于有勇气放下对不可改变的现实的对抗。

当你不再能够改变现实的时候,你将面临着如何去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去面对这一切。

而当你愿意超越不可改变的现实,那你的境遇才会随之变化。

请提醒自己,并非所有事情都能如愿。

放手那些我们无法控制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才能有机会静下来,从内心找到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10
对生活有过度的执念和期待

当你期望过高时,简单的事情就会变得复杂。

期待是痛苦的根源之一。

每个艰难的生活状况,或者成为压倒你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成为你个人成长的机会,这取决于你如何应对。

因此,首先放弃对某件事情的过度期待,保持正念。

所谓正念,就是聚焦于你现在该做的事情,不去纠结于过去的失望,也不沉迷于未来的期待,只是安处于当下。

最后的话

没有完美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有一套好的思维习惯,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为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对于建立更好的习惯,你可以选择生活的某一个方面,尝试思考下这几个问题:

写下有关你当前情况的具体详细信息。(困扰你的是什么?怎么了?你想改变什么?)
写下你对以下问题的答案:造成您当前状况的日常习惯是什么?(对自己说实话。你在做什么会导致你所处的状况?)
写下有关你理想情况的具体细节。(什么会让你开心?你的理想情况是什么样的?)
写下你对以下问题的答案:什么日常习惯会让你从原地踏步到想要成为的地方?(考虑一下,每天有什么小小的步骤可以帮助你前进?)

中国童装真相

来源:商隐社(ID:shangyinshecj)

作者:灵竹
编辑:齐马

4 月 13 日,“童装第一股” 安奈儿披露 2021 年业绩,其营业收入为 11.86 亿元,同比下降 5.67%,亏损 302.95 万元。

从 2019 年开始,安奈儿持续多年的稳步增长就告一段落,规模增速降至个位数,业绩直接腰斩;2020 年陷入亏损,直到去年都未能走出泥潭。

也是在这一天,沃尔玛因销售劣质童装被罚款约 4.75 万元。

童装企业的亏损,童装质量问题,不是简单的个例,而是经常出现新闻中,让我们再次思考童装这个行业。

国内虽然有 46 万家童装相关企业,但真正的独立童装品牌并不多,巴拉巴拉、安踏儿童等市占率最高的国产童装品牌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也就 10% 左右,其余都是一些中低端品牌以及无牌产品,其中不乏劣质品。

就算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屡屡爆出各种问题,比如不久前江南布衣因质量问题被罚款,更早之前因 “暗黑黄暴” 的设计风格而引发众怒。

中国 46 万家童装相关企业,面临将近 2.5 亿儿童的大市场,为什么很难做起来几个高端品牌?

商隐社经过细致的研究,采访了多位童装行业从业者,从设计、面料、供应链、品牌等多个角度摸清了童装行业的真相。

这篇文章将会告诉你,为什么童装生意易做,但品牌难成,为什么小小的童装反而比成人装工艺复杂、利润低,为什么只有依托大企业的巴拉巴拉、安踏儿童等才能玩得转童装供应链。

01

46 万家童装企业

在很多人印象中,男装、女装都有一批实力强劲的品牌,但在童装领域,除去从成人装延伸过来的品牌,始终没见几个名气大、产品不错、有品牌影响力的独立童装品牌。

事实上,中国有相当多的童装相关企业。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童装相关企业总量持续上涨,目前有超 46 万家。

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还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童装产业集群。2019 年,福建石狮有童装企业 1000 多家,山东即墨有超 3000 家,广东佛山有 2300 多家,浙江织里有 5000 多家。

这些童装产区同样遍布童装批发市场,每年上亿件童装经批发商、买手、零售商之手散往全国各地。

但尽管童装企业这么多,市场那么大,看起来发展得蒸蒸日上,整个行业却存在一个大问题:市场集中度不高,低端市场占比太高。

2021 年中国童装品牌市占率最高的是森马旗下的巴拉巴拉,为 7.1%,后面三名分别为 2.0%、1.3%,1.3%,而其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均不到 1%,高端市场乏善可陈。

而中端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产品性价比高,覆盖的消费群体广,终端扩张速度快于品牌竞争程度,尚未形成具备领导力的品牌。

低端市场主要以批发为主,处于低价走量的价格竞争状态,大多是无品牌、弱品牌或区域小品牌,但却占据了当前童装市场将近一半的份额,产品主要流向下沉市场。

低端市场看似占据着最大一块市场份额,但显然,“以低价换市场” 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 ——90、95 后父母普遍对童装的设计、体验、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带动童装的消费升级和高端化,同时促进童装市场细分。

眼下让诸多消费者颇为头疼的是,46 万家童装相关企业,绝大多数生产的都是低端产品、无牌产品,甚至仿冒品、劣质品,很多连最基本的安全问题都难以保证,很容易就 “踩坑”。

用料只有成人服装三分之一的小小童装,怎么就这么难做?

02

面料是童装安全的命门

婴童产品的首要标准当然是安全。

想起 2008 年爆出的 “三聚氰胺奶粉养出大头娃娃” 事件,依然让人隐隐作痛,一袋奶粉让全国戒备,整个行业草木皆兵,也让宝爸宝妈们对 “内服” 产品打起十二分精神。

然而,孩童群体的脆弱性不只表现在内在,他们的肌肤比成人娇嫩,对外穿产品也不能有丝毫松懈。

据了解,每年的童装抽查检测,几乎都有二成左右被检查为不合格。去年 10 月份的国家童装督查结果中,检验的 159 批次产品,有 26 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 16.4%,不合格项目涉及纤维含量、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绳带要求、附件抗拉强力等。反映了安全和品质仍然是困扰童装发展的首要问题。

服装供应链的源头是面料,面料好坏直接决定服装的品质。

作为服装的一个分支,“童装并不是缩水的大人装” 如今已得到公认,童装也早已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独立成熟的产业链,上游面料厂在细分领域也发展成熟。

童装供应链和成装供应链在大体生产流程上并没有很大区别,一件衣服从原材料到面料,再到成衣制作,最终被摆上货架,中间需要进行漂泊、染色、颜色固定等多种化学程序,但考虑到儿童皮肤的特殊性,对面料辅料的生产标准及加工工艺流程都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童装面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印染环节,绝不能添加工业有害物质;二是水洗工艺,要求更细致。

央视曾多次曝光骇人听闻的 “毒童装” 事件,暗访一些童装原产地后,发现不合格厂家的比例竟高达 33.3%,很多产品的 pH 值超范围,游离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超标,容易引起儿童皮肤过敏、呕吐、咳嗽、哮喘、抵抗力下降等。

童装小作坊、散户很难有资金及技术实力去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也没有卫生和安全的概念。

童装需求量大,“染色”“固色” 需经多道工序,为了赶货量,压缩制作工艺,同时降低成本,在款式不断翻新的迫切需求下,黑心商家会不加控制地使用廉价染剂,“又快又好” 地交货。

而到了下游成衣厂,如果也为了降低成本而对原材料标准保持松懈,就会采购不合格的廉价面料。

市面上的产品往往鱼龙混杂,普通消费者无法通过肉眼和触感鉴别,只能通过看安全技术类别来识别:

A 类 婴幼儿童装要求

B 类 直接接触皮肤纺织品

C 类 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纺织品

这三类中,A 类符合儿童穿着,B 类可以贴身穿、C 类不可以贴身穿。

三者的色牢度、pH 值、甲醛要求完全不同,尤其是甲醛最大限量,C 类要比 A 类高出 15 倍。

所以,对于儿童服装来说,要认准 A 类安全技术要求去买。

然而,即便国家强制要求了,如果监管不那么能跟得上,很多企业的童装还是做不到 A 类制作,尤其是稍微大码的童装,因为 A 类童装的加工要求及成本非常高,许多企业会降低采购标准,导致 B 类、甚至 C 类的儿童纺织品在市面上大行其道。

03

更复杂的工艺

随着童装产业升级,童装高端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许多中高端品牌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质量上去了,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少网友吐槽 “品牌童装为何这么贵,比成人衣服还贵,孩子长得快,换得快,买太贵的真有点心疼”。

其实,撇开市场上的劣质货不讲,符合品质要求的童装某种程度上自有贵的道理。

一方面,童装面料的高标准要求品牌在采购上花费更多资金获取优质的供应;

另一方面,童装并非缩水的大人装,其生产流程更复杂精细,要求更高一截。

和成人服装相比,童装本身版型和大人不同,需要专业制版师设计专门贴合儿童生理特性的样板,无疑增加了用人成本。

其次,童装虽然是一件总面积不大的衣服,但其生产工艺更复杂、流程较长,为了美观有趣,在设计上采用绣花、贴花、印花、嵌线、镶拼等工艺,非常耗时、耗工,劳动成本上升。

比如同样是普通品牌的一件童装和成衣,童装面料克重高(针织面料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越高,面料越厚越重)、工艺复杂、含 50 道工序;而成衣面料克重低、工艺简单、含 25 道工序。这种情况下,童装的制作成本高于成衣。

另外,童装对做工严谨度要求更高。儿童活泼好动,如果纽扣、套环、洗标、蝴蝶结、花边等小部件缝制不牢固,儿童可能会将其放入耳鼻口,容易造成气管异物梗阻、窒息等危险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看,童装在面料、工艺上要求高,价格自然就比大人的衣服贵。

除此之外,一个优秀的童装生产企业要对衣服的品质进行严格把控,一般会有 3-4 道检验,生产完成后和检测机构合作,对童装的耐唾液度、甲醛、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比成装更严。

低端杂牌童装不仅在面料辅料、工艺制作上偷工减料,在安全检测上也抠抠搜搜,生产成本大为降低,然后再用低价俘获更多市场。

04

供应链困局

英国知名专家 Martin Christopher 曾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

“21 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一件衣服的面料从对棉花的处理,到筛选、染布、织法,再到后期的处理工艺,是个麻烦且繁重的过程。

童装企业如果要从源头开始拿捏,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和极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因此很少有品牌对这些程序都完全渗透或做到整合的,一些淘宝店和线下童装店,供应链管理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供应商寻源和 OEM 加工层面。

小企业各个环节的合作更像是供货商和采购商的合作关系,单纯通过供货赚取差价或者服务费,本质上还是贸易模式。

他们对掌握的供应链数据和信息也是分裂的,没有资本和能力维持一个稳定的供应链。

特别是没有资金和品牌背书的童装小品牌或无品牌产品,对上游面料生产的参与度不高,供应链把控能力不强,其供应链的源头基本从采购面料这一节点开始。

就面料供应而言,面料的种类数不胜数,各种棉麻丝毛、各类化纤,每种都对应着无数厂家,且产能供应处于过剩状态,只要肯掏钱,各种档次的原材料应有尽有。

就拿棉布来说,染色布、色织布,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家在江浙地区多如牛毛、好坏不一。

而布料市场的层次不齐往往决定了童装批发市场服装质量的鱼龙混杂。

小企业如何在有限的成本内采购到一批好面料,有一个识布的 “伯乐” 很重要,靠的就是采购部门的人脉是否广大,是否有一双辨别好坏的慧眼。

这里面不乏许多面料生产企业为了应对 “灰色市场” 的需求降低成本,不对使用者做任何指标方面的承诺或者卡线生产,辅料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原材料这一类的产品上就有安全隐患。

采购员小 A 表示,面料市场水太深,市场上的面料参差不齐,收到货后经常发现面料掉色,色差,起球,薄厚度、品质不一等各种问题,哪怕常年混迹于市场的 “老油条” 也难免会马失前蹄。

采购面料时遇到一些套路也见怪不怪,缺码少秤、纸筒灌水泥、货不对版、采用廉价染料、提供次货、缩水布…… 小规模的童装厂家和消费者一样面临着被坑的压力,在 “兵荒马乱” 的服装世道混口饭吃。

服装质量的 80% 是由供应商的好坏决定的,20% 才是由公司内部人员素质及运营决定的,一流的品牌往往对应着一流的供应商。

规模相对较大的童装企业,如巴拉巴拉、Adidas kid 等,依托强大的成人品牌提供资金支持,上游虽然采取与代工厂合作的模式进行生产,但会利用品牌自有资源与国内顶尖的面料商、加工厂合作,针对大部分产品为代工厂提供其自主采购与检验合格的面辅料、产品样衣与生产工艺图,进而根据生产计划交由合作加工厂进行缝制加工。

毫无疑问,头部企业依靠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整合行业最前端的资源,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之间环环相扣,信息流更加通畅,供应链更加透明。

相比起来,小品牌童装公司资源有限,仅将设计方案发给代工厂商,制作样衣的面料、辅料主要由代工厂商按照方案要求自行寻找,在生产过程中,依然难以在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等方面做到细致把控。

一家规模较小的成衣厂,资金、价值输出有限,对行业优质上游资源撬动有限,他们往往拿不到质优价廉的原料,拿不到趋势物料,也拿不到印绣花工厂的快速配合。

他们跟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之间只是简单的业务联系,这种弱关系导致数据和信息的割裂,彼此资源不共享,各环节之间就产生缝隙,效率就不高,只能由库存来填平。

虽然中国的整个服装产业,目前正致力于打造柔性供应链,但仍处于 “愿景” 阶段,柔性供应的前提往往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

05

国产童装 “无设计”

整个服装行业在电商起来后发展更为迅猛,成千上万的童装店也在线上混得如鱼得水。

然而,伴随着电商发展的不仅是高效便捷的交易,还有日渐泛滥的假货、抄袭等问题,“时尚,个性化,原创” 从电商行业发展之初就一直是童装企业绕不开的几座大山。

对此,Mija Design 的主理⼈吕青抛出了一个颇为震惊的观点:

“中国的服装工艺和设计,和二十年前的差别非常巨大。而这种差别,在设计水平上来讲,是退步了一大截。”

一方面,电商时代抄袭之风糜烂导致原创设计激情不高,中国整个低端童装行业基本处于 “无设计” 的状态。

服装外贸从业者袁小君认为,几十年间代工厂狂野式的发展促进了童装行业飞速成长,中国整个服装制造环节技艺炉火纯青,却也让抄袭之风屡禁难止。

“中国聚集了很多代工厂,国内外品牌的工厂应有尽有,最不缺的就是 “款式”,复制和拿来主义司空见惯。”

不管国内的原创童装品牌,还是海外的一些童装品牌,在设计好样板后,大部分要通过中国的代工厂生产出来。凭着 “近水楼台先得月” 的优势,童装厂家可以在任何款式发售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袭出来,而且成本可能更加低廉。

很多卖得火爆的衣服,在抖音或者淘宝上识图,都会发现长得差不多的衣服,更低廉的价格标签诱惑消费者掏钱。

而国内的童装集群,像浙江织里、山东即墨等,早年凭借代工厂的粗放增长打造了 “遍闻机杼声” 的童装小镇,但长期以批发生产为主,整体品牌化程度较低。有大批量的代工厂赚的是接单生产的快钱,或是大批量从外部购买设计样板,基本上没有设计,也不会做自己的品牌。

虽然童装款式的严重同质化给不少商人提供了一个差异竞争的机会,大量走韩式路线的原创网红淘品牌在电商平台占领半壁江山,但为了吸引追逐潮流的年轻宝妈的目光,这些童装的设计偏向于流行元素叠加的美观性而非功能性。

袁小君表示,以韩版和传统欧美版对比为例,韩版衣服通常袖子比较宽大,衣长比较短,整个衣服接近正方形。这类型衣服出来的效果比较休闲和呆萌,看着很可爱。但实际上,这种衣服不好穿,因为该短的地方不短,该长的地方不长,在合身这个功能上稍显积累。而欧美版的衣服是长方形,比较修长合身,更加贴合体型,比起外观来讲,更注重功能性。

宝妈小 S 对童装的功能性缺失深有体会。“孩子秋冬季的部分衣服设计很不合理,不是这里长就是那里短,比如身子穿的刚刚好袖子就长一大截。我怀疑好多版型设计都是按照成人比例做的,成人胳膊长,买个成人样板同比例缩小就是童装了。”

而功能和美观的偏好,在我国不同市场也有所体现。

在武汉开童装店的悦姐,做得是韩式风格的童装,设计风格很受家长们喜欢,美观是一个很重要的挑选因素;而在广西某县城的张姐则表示,身边的顾客对服装是否合身,是否耐穿等因素更加在意。

另外一点,快时尚的盛行导致设计和商业化的平衡问题很棘手。

就像童装时装周的设计款和正儿八经投入到商业生产的服装设计是两码事。吕青表示,现在很多年轻设计师对于制造工艺不一定都懂,不知道怎样去平衡工艺叠加和生产成本,因为多加一个工艺就得多加一分钱,产品的成本就增加了。

一般商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首先就要降低设计成本,其次会控制面料辅料质量、损耗等制作服装的基础成本。

为了最好地体现人体的美,设计师在设计上讲究天马行空,采用很多新奇的设计元素,往往工艺技术却达不到要求,也就造成了 “有作品,无法形成产品” 的尴尬境地。

知乎上有一个童装设计师吐槽,设计师设计好一个样板,面料辅料工艺之类都有设计规定,但由于成本过高,交付到生产的时候可能就会被更换为更低成本、档次的面料。

这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因为一件衣服的好与坏,工艺、面辅料匹配、版型都是至关重要的。

就算费劲周折搞出一个好款,同行轻而易举就能抄袭,服装行业版权保护比较复杂,维权也极其困难,且成本高昂,企业在设计上投入太多反而 “不值当”。

服装设计有很强的特殊性,一般来讲,其版权保护要求成衣要构成 “美术作品”,还必须要求作品本身具有可以与功能独立出来的美感,而服装设计很难脱离产品功能。在排除了服装设计中与功能有关的元素后,具有独创性的美感部分可谓所剩无几。

因此,一般的服装整体样式,并不具备构成美术作品的条件。

有不少观点认为可以通过外观设计专利方式予以保护。但外观设计专利的授予审查、授权周期相对较长,且一经授权,需要每年付费维持。

从服装行业自身特点讲,服装设计遵循时代流行趋势,服装样式的市场周期较短,一般以季度作为服装投放的时间,真正需要 10 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服装设计少之又少。

对财大气粗的集团化服装企业来说,大品牌每季推出约上百个单品,如果对所有服装款式都申请专利保护,前期的申请费用加上后期的维护费用也难以承担。

就算把一整套申请流程走下来了,市面上流行的可能又换成另外一个款式了。

因此,高成本的长效外观设计专利并不适合以季度潮流为主的服装设计。

不仅如此,商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并不完善。当前市场假冒伪劣横行,造假者为追求利益,用低廉的材料伪造、却卖出正品的高价。

童装产品正是造假重灾区,假劣服装中,超两成半为童装。

06

生意还是品牌?

品质的普遍低劣和设计的不成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童装生意易做,但品牌难成。

法纳贝尔深耕高端童装品牌领域 20 多年,其创始人陆炜娟认为,做生意和做品牌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在过去十几年,很多童装企业经营者以暴发户的心态入局,开工厂、做批发。本质上的经营目的很简单直接,就是我投入了多少,能不能赚回来,又能多赚多少?经营就是以赚钱为最高目的。

而下游,是来自大江南北的童装老板,在佛山、织里等童装小镇摩肩接踵,他们对哪条街的品质如何,哪个档口的童装物美价廉,如何合理组货才能减少成本等一清二楚,但对品牌不闻不问。

这样的产业链本质上还是做童装生意,而非品牌。

大家的经营思路相互模仿,市场竞争方式就是粗暴的价格战。虽使一些厂家得到了短期的销售份额,但实际上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产品研发、设计风格、品牌建设一塌糊涂。

所以,很多童装老板经营了十几年,还是老样子,没有成长。

如果中国童装企业长期如此,仅打价格战而忽视产品研发,必然迎来一个 “双输” 的结局,即便是胜者,也是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同质化的低价竞争业态下,“原创品牌” 这个标签成了新的香饽饽。

早些年许多淘品牌在淘宝起家,明面上打的是原创设计的旗号,实质上靠的还是在电商平台以低价走量的方式,渠道上降维打击对实体童装造成冲击。

而随着直播电商的普及,童装行业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电商平台、大大小小的直播间卖来卖去还是围绕着 “低价” 吸引眼球,实体店的童装更被这些低价童装挤兑得一地鸡毛。

当然,非让不懂品牌的人做品牌,简直是对夏虫语冰。市场上永远不缺有抱负的创业者,只是新生品牌想做 “小而美” 太难,开发成本居高不下还有库存风险,没有雄厚的资金,庞大的开发团队,只能被迫加入同质化的低价走量的竞争。

服装行业从业者陈先生透露,深圳有许多的童装原创设计工作室,以 “小而美” 的品牌理念起家,但难以摆脱供应链和渠道成本的双重压力,童装这个行业 “靠走量” 的盈利模式是人尽皆知,小众的服装在获客上难,而少量多批次的需求让压力转移到了供应链这边。

“市面上没有几个工厂会跟你合作量小的订单,对双方来讲单位固定成本太高,流水越大越便宜。”

吕青对此也有类似看法,设计师品牌无法降低大批量供应成本和渠道成本的时候,只能寻求其它方式突破。

吕青的设计品牌 Mija design 更擅长的是创意和设计部分,所以转向设计公司,和许多大众品牌联名合作一些高端系列设计,很大程度上转移了生产成本。

另外,一件童装的用料一般只有一件成人服装的三分之一,而价格却和成人服装差不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下意识认为童装行业会有很高的利润空间。

然而数据显示,现实的情况刚好相反,单件利润空间最高的是女装,其次是男装,最后才是童装。

作为分类复杂的非标产品,童装经营难度高,再加上如今的家长对童装的面料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压缩着童装的利润空间,导致目前童装的利润率还在下降,养活不了童装产业链,小品牌生存困难。

言而总之,童装行业做大品牌太难。传统童装企业综合素养不高、行业的毛利率不高,从资金、技术、能力上都难以支撑面料研发、精益生产、数字管理、品牌经营等。

可以说,高成本经营遏制住了中小品牌发展的喉咙。

反观在国内做得好的童装企业,大多都背靠大树,巴拉巴拉、Adidas Kid 等都有成人装已经为他们铺平了道路,资金雄厚、渠道全面、供应链成熟,童装作为副线可以踩着前人的经验存活下来。

07

中国童装高端难?

很早以前,Burberry、Dior、Armani、Fendi 等奢侈品牌就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童装产品,但叫座不叫好,价格 “高高在上” 的产品在接下来几年便受到了消费者的冷遇。

今时不同往日,消费升级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其中不乏很多人的质疑,但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童装行业的发展。这片 “高处不胜寒” 的市场开始被童装人所看到,一批优质的主打中高端童装品牌开始陆陆续续冒出头,但后续发展似乎并不乐观。

从当下中国的消费市场看,中国的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用于育儿支出的费用也在不断提高,但普遍消费距高端化还有一定距离。

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很快,童装更换频率高,性价比至上对于家长来说是更优解,特别是下沉市场,品牌消费意识不高,价格依然是消费动作的主导因素。

我们从淘宝上看到,可选择童装的价格区间在 0-40 元内的占比 30%,在 40-139 元内的占比 60%,在 139-299 元区间内的产品选择占比只有 9%,中低端童装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高于 200 元的童装占比相对较少。

这也说明虽然中国市场整体处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中,但是国民整体的升级速度要远低于产品升级的速度,侧面反应了高端童装品牌面临挖掘增量的困境。

对于这样的市场情况,执着于做高端的陆炜娟也很苦恼,“在现阶段,中高端童装依然会和童装‘快消’这一特性冲突,这是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点。”

虽然还有另一部分中高收入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在质量得到保证后愿意付一定的品牌溢价,偏向购买个性质优的高端服装,但这部分群体更偏向品质和设计都相对成熟的国外品牌。

对于童装高端市场来讲,抢夺市场的狼就在身边。很多国际品牌能卖出国内品牌卖不出的价格,去到国内品牌去不了的城市,同时,国内休闲、男装、女装等其他品类的企业也开始向童装渗透。

一方面是高端童装和消费习惯的冲突仍在,另一方面则是群狼环伺、虎视眈眈的竞争局面。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国童装行业从业者想打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更需要在产品的综合品质上稳扎稳打,也需要等来一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