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说新语(八十六)丨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马德《允许自己虚度时光》

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生物学冷知识:牛是牛科动物,羊也是牛科动物。所以,人类养殖的牛羊本是同类,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人和大部分猴子更接近。

职场上,越卑微越被人欺负。 只要业务能力强,没有哪个老板会因为你不加班就赶你走的。 而业务能力跟加班真不是强相关。

@派空的匣:想起一次和长辈吃饭,长辈说:香得一。。。一。。。”我伶俐接嘴:“香得一逼!”还好长辈没听见,终于想起了他想说的成语:“相得益彰。”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瓣花代表一个梦想,每根刺昭示一种现实。

让我真正对书开始着迷的应该是《鲁滨逊漂流记》,因为我似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共鸣。故事的主角流落的是荒岛,而我流落的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山和田野,和他一样,都没有玩伴。

老板的逻辑是,你业务能力不强所以更要加班,不然怎么对得起我付出的工资。你业务不强,还不加班,那我付出的工资就没有利益最大化。所以,加班是必然的。

自2021年1月1日开始,30天的“离婚冷静期”将正式实施。12月30日,湖南长沙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开福区的民政局挤满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工作人员称平时每天办理离婚的夫妻10对左右,这两天平均30对。

只要你敢联系我,我就敢再勇敢一次,重蹈覆辙也无妨。你不联系我,那就顺其自然。实不相瞒我想你,但能克制!

《岛上书店》里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痛苦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让一部分人1个人拿2份工资干3个人的工作,让一部分人失业找不到工作。 围城外的人盯着2份工资流哈喇子,围城内的人被失业吓阻甘愿做牛做马。 这听起来是有点像针对资本家的阴谋论。但,大城市高级白领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

更深层次,短视频作为内容输出的一种形式,会长期影响用户的思维意识和价值取向。举个例子,当你刷抖音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语言、动作)、去改变(思维、风格)、去反思(事件、观点)。

2021年第一天,特斯拉国产 Model Y 开售,价格最低定在了 33.99 万人民币。这个消息公布后,一方面传出国产 Model Y 一天订单十万,官网爆了,一方面传出蔚来遭遇大规模退订,官网也爆了。

普通人的选择并不多。#拼多多员工猝死#之后,你认为明年选择互联网大厂的毕业生会变少吗?他们还是会拼了命的去争取996的“福报”。因为这是很多普通人多赚钱唯一的路啊。

互联网公司有两种,一种做的产品你可以天天骂,但是就是离不开它,另外一种,真香,成瘾,但是离开了它,你过得更好了。 ​​​​

这些房子和工薪阶层已经没有关系了。能入到他们眼里,觉得能居住的房子,才是有价值的。那些老房子,拆迁现在已经不可能了,还要面临后续因为养老政策而不得不做的其实有风险的电梯改造。

没有人能抗拒涮羊肉,尽管人们总言之凿凿地说,“秋风起,涮羊肉”,但是跟涮羊肉真正的热恋期,还是冬天,尤其是深冬。

阅读滋养心灵,爱看书是一个值得培养的长期习惯。在早期教育阶段,很多父母都愿意拿出时间来陪孩子看书,公共图书馆里人最多、最热闹的区域一般都是儿童馆和亲子阅读区。

在家里找东西,费了好大劲找到了,用完之后不要把它放回原位。把它放到你最初找它的地方。

我举一个很常见的婚恋要求,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男青年标准。 1、身高172以上。 2、学历专科以上。 3、月收入5000以上。 4、颜值中等以上,不丑不油腻。 5、无车无房但有上进心。

“明州事件”后隐退的刘强东也坐不住了。 11月30日,大强子在高管会上正式宣布:成立京东优选,亲自带队下场,打好社区团购这一仗。 去年,生鲜电商进入寒冬,大批大批玩家倒闭。 谁也没想到,一场疫情让资本卷土重来。

字节早期最主要的 HR 是张一鸣本人,他在 QQ、微博建了 “可招对象” 分组,早期连前台都亲自面试。张一鸣曾在内部强调,招聘是字节跳动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决定了战略能否成功。

因特斯拉在本周四的股价上涨,特斯拉创始人 Elon Musk 超越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 成为新的世界首富,后者自 2017 年以来一直是世界首富。目前,Elon Musk 的净资产超过 1850 亿美元。

我也从来不指望北京会给我什么,我不要户口,更无意去抢夺所谓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更是打心眼不想有抢的需要,仅仅是合作关系,我不想说爱不爱,也不想北京非要给所有人画一个三六九等的标准线。

中国人信仰家庭,准确地说,信仰得体的家庭。美好生活必有妥帖的节奏,适龄结婚、按时生育,爸爸妈妈和孩子,这是宇宙正常运行的前提,一切人类活动的大型布景板。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事值得写进小说,那一定是溢出了布景板的意外。

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罗老师还是年纪大。现在我女同学和女同事讲给我的笑话,我都不敢讲给我妈妈和我女儿听。

中美科技巨头里,最短的京东也用了 17 年才完成 1 到 100000。微软、苹果等先驱则用了近 40 年。Facebook 和腾讯至今也没到过字节跳动的规模。

Apple Store 推出了 AirPods Pro 牛年限量款,限量款 AirPods Pro 的售价和普通款同为 1,999 元。耳机外包装和充电盒上均印有特殊牛年印记。

“凡尔赛三要素”: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举例:老公竟然送了我一辆粉红的兰博基尼,这颜色选的也太直男了吧,哎,怎么跟他说我不喜欢这个颜色呢?

人之所以常常感到不幸,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现实无法满足我们对生活的期望,而不幸正来源于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

突然心慌、气喘,恶心想吐,背后肩部出现放射性疼痛,记得赶紧挂急诊,清楚明白地告诉医生所有相关症状,并尽量要求做个心电图心彩超,尤其是冬天。 这些症状“可能”是心梗前兆,并且心梗的发病正在迅速年轻化,最低发病年龄已降至20岁。 ​​​​

女性长得漂亮这件事,很类似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突然获得了1000万,但规定必须每年花出去100万以上,十年后一分不剩。 把这笔钱交给40岁以上的人,可以各种投资,十年以后可以靠投资过得不错。 把这笔钱交给25-30岁的年轻人,至少知道按揭买套房子,也算是搞定了人生大事。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习惯与自己相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他们对这个世界,总是有一种很强的疏离感,他们不像是这个世界的参与者,倒像是这个世界的边缘人。

当然,台阶效率还是太低。现在国内景区,能修公路的,绝对直接修到拍照点。而且,还给你配上电瓶车!滚动发车,直达景点,下车就拍,而且 WIFI 全覆盖,拍完就能发圈!不仅能多收一次电瓶车钱,还能加快游览速度。一天的景区,2 小时就能逛完。

朱光潜:在年轻时培养读书的兴趣 凡人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静待花开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丰富实践的过程,而不是你浇灌了一次,就搁置了,等过一月再来灌溉一次,发现苗早蔫了。什么也不做,不叫静待花开。枯燥乏味地做,也等不到花开。

犹豫该不该做的时候,做。犹豫该不该买的时候,别买。犹豫该不该说的时候,不说。

由 210 节 C80 车辆和两台和谐 1 型电力机车组成的重载列车,总长度约 2614.3 米! 没错!它就是大秦铁路上的重载列车。今天介绍一下这趟神奇的列车。

郭敬明和于正的道歉,让我把很多事情串了起来 http://f.winature.com/?p=2245」

怎么区分开玩笑和嘴贱?作家王路说:一看对方感受,对方没不舒服,就是开玩笑;对方不舒服,就是嘴贱;二看是否凸显自己,不凸显自己,就是开玩笑;凸显自己,就是嘴贱。

承诺这东西,听的人记住了,说的人早忘了。

MBA这东西是让你学了之后懂得如何被管理,而不是管理。你能不能管人,取决于两点,要么你是老板,这是你不可逃避的责任,要么你已经被老板任命了,他需要给你补一个学历,或者说补一个认证,所以掏钱让你去培训下,就这回事。

东非和南非国家,你会发现那里遍布着TECNO、itel和Infinix三个品牌的手机门店,就像遍布中国的vivo和OPPO。 这三个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的手机品牌,占领了非洲智能手机44%的份额和功能手机76.6%的份额。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中国老板——传音控股实控人竺兆江。

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平庸。

我娘一个七八十年代国企工人,对工作辛苦的想象力极限就是三班倒。 8*3=24,三班倒说明你们严格贯彻8小时工作制啊,羡慕了羡慕了」

网易云音乐于近期发布了歌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网易云音乐目前的歌单总数已超 21 亿,超过 75% 的用户听过治愈歌单,睡眠相关歌单播放量全年增长超 100%。歌单高频词分别为「治愈」、「写作业」、「思念」、「睡眠」、「蹦迪」和「健身」。

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马德《允许自己虚度时光》

嗅觉丧失是感染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2021年1月6日,巴黎萨克雷大学发表在《内科医学杂志》(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针对来自欧洲18家医院的2581名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考察他们的嗅觉功能障碍患病率和恢复情况。

冷知识:「掌中宝」不是鸡爪爪中间的那坨肉,而是鸡身上的软骨。

据韩媒,《素媛》案原型罪犯赵斗顺出狱后申领基础养老金和基础生活补助的消息传开后,引起愤怒,目前已有超3万网友在青瓦台网站请愿,要求禁止给赵斗顺发放补助。

郭敬明,于正,湖南台,何炅,蒋凡,蚂蚁,反垄断,社区团购,本质上,这些看似毫无干系的新闻,背后可能是一件事。 那就是时代主流价值观从“效率”转向了“公平” 时代在沉默中转向了。

很多人不知道,使用法语最多的地区不在法国,而是在非洲。

经过长达三年的过渡后,Adobe 终于在 2020 年的最后一天正式结束了对 Flash 技术的支持。此番 Adobe 还联合了多个浏览器开发商以及操作系统巨头,誓要从技术手段和使用环境上彻底让 Flash 从大家的世界里消失。

全球第一的雇佣商是Uber,它平台上的司机人数早在2018年就已经超过了390万人; 全球第二的雇佣商是美团,它平台上的骑手人数在2020年中已经逼近400万人。

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风险恰恰就在这里,门槛太低意味着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也能申请贷款。

豆瓣小组「负债者联盟」中随处可见的帖子,帖子里动辄金额上十万的负债,是发帖者焦虑与压力的来源。从发帖内容上看,” 超前消费 “” 遭遇诈骗 “” 购车购房 “” 投资失败 ” 等是他们背负债务的常见原因。

乳头上通常遍布非常密集的神经,如果这一种神经受到一定刺激起,就会跟头发附近的小肌肉牵连到一起,让人产生头皮发麻的感觉,从而起到激发欲望的作用。这一点不限性别,无论男女,只要有乳头就能做到。

我们联络了非洲的农场主

策划:尼古拉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大多数行业的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疫情之下,钱太难赚了。

尤其是大批年轻人,一边被“福报”损耗着幸福指数,一边又试图通过加倍“福报”期待有朝一日收获幸福生活,别提多拧巴了。

但是我们X博士编辑部却发现,有些聪明、胆儿大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被一个个概念框定,他们早已撸起袖子,投身到另一片充满机遇的大陆——非洲。

我们X博士的好朋友邵小姐就是这样一个real cool girl,她在非洲开了一家农场。

于是我们直接派出了非洲的线人采访了她。

1

邵小姐是个正牌外语系毕业生,而她学的是一门不算小的小语种——法语。

而很多人不知道,使用法语最多的地区不在法国,而是在非洲。

邵小姐在毕业后,选择去了非洲当翻译,能拿几倍于国内的薪水,她加入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并且外派去了一个在非洲都不算太平的国家:刚果。

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第二大国家。

今天的刚果归纳起来就两个字,穷和乱。

它资源丰富,但依然是全世界最穷的几个国家之一;东部大湖地区的各种武装冲突也从来没消停过。

在刚果工作过的人对这种场景早就习以为常了。

这种环境就像一块试金石,很多刚从学校出来的小年轻直接就sui了,每天龟缩在办公室,门都不敢出,更不用说开展业务了。

但是邵小姐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复杂的环境,上到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下到街面上的各种牛鬼蛇神,依靠着语言优势,邵小姐和这些人打起交道来可谓游刃有余。

但是大国企“体制”之下,有能力的人有时也只能做个低三下四、看领导脸色的小职员。

邵小姐厌倦了这种跪着赚钱的生活,于是她拿出了工作几年积攒的全部薪水,搞了一块接近10公顷的土地,正式开始了她的“农场主”生活。

选择开农场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的“种地天赋”,但是邵小姐敢在非洲开农场,是经过缜密思考的。

第一,在非洲开农场成本很低。

相较于国内的土地价格,刚果简直太便宜了,万把块钱一亩地,还是永久产权。而且这里很多是未经开垦的肥沃土地,一脚能踩出油来。

第二,这是个刚需。

刚果人虽然自己种菜,但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只能勉强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邵小姐农场的主要客户是在那里生活工作的中国人。

刚果虽然经济依然落后,但是近几年随着政治局势稳定下来,发展的速度在加快,而且因为资源丰富、机会众多,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当地搞起了大型项目。

一个项目,成百上千中国人,是要吃饭的。

主粮 或许还能勉强在当地采购,但是蔬菜可就不那么好找了,除非你能和当地人一样每天把木薯、香蕉和芒果当菜吃。

木薯是当地的一种主食。

香蕉和芒果都算正经饭菜。

第三,行业竞争弱。

你可能会问,难道当地人不会种菜吗?

规模农业也是个技术活,即使不考虑中国人的胃口,要满足众多项目上成千上万中国人,一日三餐规模的菜,以当地人的水平还真就种不出来。

看准了这三点的邵小姐,拉上了技术合伙人,从附近村子里找来几十名农民,如同当年的西部拓荒者一般,开始了她的事业。

而邵小姐最初的全部家当,只有从万里之外的中国空运而来的几箱萝卜、白菜种子。而这些都是中国人最常吃的品种。

开荒与烧荒。

干事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刚果这块曾经让切·格瓦拉吃瘪的地方,似乎喜欢给不属于这块土地的外来者以严峻的考验。

邵小姐的拓荒之路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未开垦的土地同时也意味着不会有任何基础设施。建立农场初期,邵小姐和她的伙伴们经历了一段近乎原始人的生活。

不仅没水没电,连住的地方都是用集装箱临时改装的,烈日之下铁皮屋如同蒸笼。

当地卫生状况本就不佳,新开垦区域的蚊虫数量更是惊人,一不小心就会染上疟疾。

当地人的“撤硕”。

既然是种地,因地制宜就很重要,要在刚果种好地,生搬硬套中国经验是不够的。当地的水热条件和病虫害情况和国内都很不一样,邵小姐为此着实吃了几次亏。

招了虫灾的西瓜。这瓜,不保熟。

一场冰雹过后,青菜都被打成了麻子。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开农场的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你不仅要与天斗、与地斗,还要“和人斗“。

邵小姐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一个人种100亩地,如何从无到有,建立一支高效的农民队伍是决定农场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

附近村里招募的农民,对农业的理解还几乎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毕竟刚果的自然条件实在太好,靠着老天的恩赐,庄稼不用刻意打理,也能勉强果腹。

而且刚果人的命运长期以来根本就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曾经的比利时殖民者除了让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带着镣铐在丛林中采橡胶,并没有教给这些倒霉的黑人更多农业技术。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对刚果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砍掉一只手是比利时人在种植园的重要“管理手段”。

虽然黑叔叔们体力一流,但是距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还差着老大一截。

邵小姐在团队和管理上确实下了功夫。

首先,门槛要高。招人的时候,不会种地不要紧,但是要踏实肯干体力好。招来之后马上进行培训。从犁地、播种、育苗到除草、施肥、灌溉,邵小姐的团队手把手把这些技术毫无保留的教给工人们。

其次,待遇给够。在邵小姐的农场工作不仅能拿到一份相当不错的薪水,定期还能收到一些农产品作为福利。

最后,中国人和当地人一律平等。人手紧张的时候,中国工人也要身先士卒和黑叔叔们一起在田间劳作。

从开荒到耕种,有时候成事儿靠的就是“日拱一卒”的精神。

度过了初期的种种难关,邵小姐的农场很快就走上了正轨。产出的蔬菜物美价廉、品种繁多,迅速在当地打开了市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争取到了几个大客户(华人超市,大国企)。

这个瓜,保熟,黑人姐姐都说好。

虽然凭着对客户良好的服务与优质产品站稳了脚跟,但是邵小姐也向我们坦言,农场生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蓝海不可能永远是蓝海,种菜毕竟是个低门槛的生意,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非洲淘金,不少人也想在农业生意上扎一笔钱。

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公司。他们在当地搞出了相当现代化的农场,甚至一度想用价格战的方法打垮其他“个体户”农场。邵小姐曾眼见他们用巨大的货车将一车车蔬菜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到市场上。

好在“个体户”体量轻,成本够低、运作灵活,没那么容易被打死,搞价格战的大公司除了“补贴”了客户,也没捞到什么便宜。

商业之外,农场还给这片古老的红土地带了新的转机。在这个失业率高达40%的国家(数据来源刚果(金)计划部国家促进投资办公室),邵小姐的农场为周围的村庄提供了就业机会,对这些农民来说,或许这将成为改变他们命运的起点。

你们肯定都想知道邵小姐经营农场一年能赚多少钱,虽然她不想说,但是超过“知乎人均水平”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邵小姐看来,非洲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更像世界的B面。

人们对于它印象总是两极化的。要么把它想象成充满异域风情的大草原;要么就把非洲视作充满战乱、瘟疫的荒漠。

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的《走出非洲》是典型的坐在大庄园中的西方人对非洲的单方面憶想。

但真实的非洲是复杂的,远非一两句话所能概括。他们可能住着全世界最差的房子,但是用着和你我一样的5G手机。

还没吃上外卖的非洲小哥,已经先穿上了外卖小哥的衣服。

但其实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也并不比认识遥远的非洲更容易。

在大风大浪的时代下,想要抓住浪潮就需要勇气与眼光。

有人一边拼命在国内抢蛋糕一边拼命抱怨蛋糕不好抢时,有人已经选择去另一片市场做蛋糕了。

还是那句老话,If you want the truth, follow the money.

黑叔叔们距离真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意味着这个巨大的市场还充满着潜力。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走在农耕文明的道路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如同粮食一般,是从这些黄的、黑的、红的土地中长出来的,安土重迁似乎是一种宿命。

但中国人也从不缺少走出去的勇气。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无论何种原因,都有大批国人走向海外,去寻找生的机会,寻找财富与尊严。

在这个增速放缓,压力增大的社会中,不少自认为是天选之子的boy们,稍微被时代的小小浪头拍了几下,呛了几口水,就开始哭爹喊妈,甚至还怀念起 good old days 来。

呼唤教员的时候,别忘了教员还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其实很多抱怨自己没赶上好时代的人的人生,就是那种需要活两遍才好意思承认活过的无聊人生。

对于富有勇气的人来说,投身时代的潮流才是正确的选择。

而其实我们每个人本就身在时代潮流之中,而时代永远在召唤。

我们联络了非洲的农场主,知道了发财的奥秘

策划:尼古拉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大多数行业的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疫情之下,钱太难赚了。

尤其是大批年轻人,一边被“福报”损耗着幸福指数,一边又试图通过加倍“福报”期待有朝一日收获幸福生活,别提多拧巴了。

但是我们X博士编辑部却发现,有些聪明、胆儿大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被一个个概念框定,他们早已撸起袖子,投身到另一片充满机遇的大陆——非洲。

我们X博士的好朋友邵小姐就是这样一个real cool girl,她在非洲开了一家农场。

于是我们直接派出了非洲的线人采访了她。

1

邵小姐是个正牌外语系毕业生,而她学的是一门不算小的小语种——法语。

而很多人不知道,使用法语最多的地区不在法国,而是在非洲。

邵小姐在毕业后,选择去了非洲当翻译,能拿几倍于国内的薪水,她加入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并且外派去了一个在非洲都不算太平的国家:刚果。

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第二大国家。

今天的刚果归纳起来就两个字,穷和乱。

它资源丰富,但依然是全世界最穷的几个国家之一;东部大湖地区的各种武装冲突也从来没消停过。

在刚果工作过的人对这种场景早就习以为常了。

这种环境就像一块试金石,很多刚从学校出来的小年轻直接就sui了,每天龟缩在办公室,门都不敢出,更不用说开展业务了。

但是邵小姐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复杂的环境,上到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下到街面上的各种牛鬼蛇神,依靠着语言优势,邵小姐和这些人打起交道来可谓游刃有余。

但是大国企“体制”之下,有能力的人有时也只能做个低三下四、看领导脸色的小职员。

邵小姐厌倦了这种跪着赚钱的生活,于是她拿出了工作几年积攒的全部薪水,搞了一块接近10公顷的土地,正式开始了她的“农场主”生活。

选择开农场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的“种地天赋”,但是邵小姐敢在非洲开农场,是经过缜密思考的。

第一,在非洲开农场成本很低。

相较于国内的土地价格,刚果简直太便宜了,万把块钱一亩地,还是永久产权。而且这里很多是未经开垦的肥沃土地,一脚能踩出油来。

第二,这是个刚需。

刚果人虽然自己种菜,但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只能勉强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邵小姐农场的主要客户是在那里生活工作的中国人。

刚果虽然经济依然落后,但是近几年随着政治局势稳定下来,发展的速度在加快,而且因为资源丰富、机会众多,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当地搞起了大型项目。

一个项目,成百上千中国人,是要吃饭的。

主粮 或许还能勉强在当地采购,但是蔬菜可就不那么好找了,除非你能和当地人一样每天把木薯、香蕉和芒果当菜吃。

木薯是当地的一种主食。

香蕉和芒果都算正经饭菜。

第三,行业竞争弱。

你可能会问,难道当地人不会种菜吗?

规模农业也是个技术活,即使不考虑中国人的胃口,要满足众多项目上成千上万中国人,一日三餐规模的菜,以当地人的水平还真就种不出来。

看准了这三点的邵小姐,拉上了技术合伙人,从附近村子里找来几十名农民,如同当年的西部拓荒者一般,开始了她的事业。

而邵小姐最初的全部家当,只有从万里之外的中国空运而来的几箱萝卜、白菜种子。而这些都是中国人最常吃的品种。

开荒与烧荒。

干事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刚果这块曾经让切·格瓦拉吃瘪的地方,似乎喜欢给不属于这块土地的外来者以严峻的考验。

邵小姐的拓荒之路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未开垦的土地同时也意味着不会有任何基础设施。建立农场初期,邵小姐和她的伙伴们经历了一段近乎原始人的生活。

不仅没水没电,连住的地方都是用集装箱临时改装的,烈日之下铁皮屋如同蒸笼。

当地卫生状况本就不佳,新开垦区域的蚊虫数量更是惊人,一不小心就会染上疟疾。

当地人的“撤硕”。

既然是种地,因地制宜就很重要,要在刚果种好地,生搬硬套中国经验是不够的。当地的水热条件和病虫害情况和国内都很不一样,邵小姐为此着实吃了几次亏。

招了虫灾的西瓜。这瓜,不保熟。

一场冰雹过后,青菜都被打成了麻子。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开农场的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你不仅要与天斗、与地斗,还要“和人斗“。

邵小姐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一个人种100亩地,如何从无到有,建立一支高效的农民队伍是决定农场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

附近村里招募的农民,对农业的理解还几乎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毕竟刚果的自然条件实在太好,靠着老天的恩赐,庄稼不用刻意打理,也能勉强果腹。

而且刚果人的命运长期以来根本就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曾经的比利时殖民者除了让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带着镣铐在丛林中采橡胶,并没有教给这些倒霉的黑人更多农业技术。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对刚果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砍掉一只手是比利时人在种植园的重要“管理手段”。

虽然黑叔叔们体力一流,但是距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还差着老大一截。

邵小姐在团队和管理上确实下了功夫。

首先,门槛要高。招人的时候,不会种地不要紧,但是要踏实肯干体力好。招来之后马上进行培训。从犁地、播种、育苗到除草、施肥、灌溉,邵小姐的团队手把手把这些技术毫无保留的教给工人们。

其次,待遇给够。在邵小姐的农场工作不仅能拿到一份相当不错的薪水,定期还能收到一些农产品作为福利。

最后,中国人和当地人一律平等。人手紧张的时候,中国工人也要身先士卒和黑叔叔们一起在田间劳作。

从开荒到耕种,有时候成事儿靠的就是“日拱一卒”的精神。

度过了初期的种种难关,邵小姐的农场很快就走上了正轨。产出的蔬菜物美价廉、品种繁多,迅速在当地打开了市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争取到了几个大客户(华人超市,大国企)。

这个瓜,保熟,黑人姐姐都说好。

虽然凭着对客户良好的服务与优质产品站稳了脚跟,但是邵小姐也向我们坦言,农场生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蓝海不可能永远是蓝海,种菜毕竟是个低门槛的生意,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非洲淘金,不少人也想在农业生意上扎一笔钱。

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公司。他们在当地搞出了相当现代化的农场,甚至一度想用价格战的方法打垮其他“个体户”农场。邵小姐曾眼见他们用巨大的货车将一车车蔬菜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到市场上。

好在“个体户”体量轻,成本够低、运作灵活,没那么容易被打死,搞价格战的大公司除了“补贴”了客户,也没捞到什么便宜。

商业之外,农场还给这片古老的红土地带了新的转机。在这个失业率高达40%的国家(数据来源刚果(金)计划部国家促进投资办公室),邵小姐的农场为周围的村庄提供了就业机会,对这些农民来说,或许这将成为改变他们命运的起点。

你们肯定都想知道邵小姐经营农场一年能赚多少钱,虽然她不想说,但是超过“知乎人均水平”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邵小姐看来,非洲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更像世界的B面。

人们对于它印象总是两极化的。要么把它想象成充满异域风情的大草原;要么就把非洲视作充满战乱、瘟疫的荒漠。

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的《走出非洲》是典型的坐在大庄园中的西方人对非洲的单方面憶想。

但真实的非洲是复杂的,远非一两句话所能概括。他们可能住着全世界最差的房子,但是用着和你我一样的5G手机。

还没吃上外卖的非洲小哥,已经先穿上了外卖小哥的衣服。

但其实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也并不比认识遥远的非洲更容易。

在大风大浪的时代下,想要抓住浪潮就需要勇气与眼光。

有人一边拼命在国内抢蛋糕一边拼命抱怨蛋糕不好抢时,有人已经选择去另一片市场做蛋糕了。

还是那句老话,If you want the truth, follow the money.

黑叔叔们距离真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意味着这个巨大的市场还充满着潜力。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走在农耕文明的道路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如同粮食一般,是从这些黄的、黑的、红的土地中长出来的,安土重迁似乎是一种宿命。

但中国人也从不缺少走出去的勇气。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无论何种原因,都有大批国人走向海外,去寻找生的机会,寻找财富与尊严。

在这个增速放缓,压力增大的社会中,不少自认为是天选之子的boy们,稍微被时代的小小浪头拍了几下,呛了几口水,就开始哭爹喊妈,甚至还怀念起 good old days 来。

呼唤教员的时候,别忘了教员还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其实很多抱怨自己没赶上好时代的人的人生,就是那种需要活两遍才好意思承认活过的无聊人生。

对于富有勇气的人来说,投身时代的潮流才是正确的选择。

而其实我们每个人本就身在时代潮流之中,而时代永远在召唤。

如何选购取暖器?

作者 / 魅惑蓝心
今年踢脚线取暖器比去年更火了,但是踢脚线取暖器还是快热炉的变形,主要还是看发热材质,和散热片面积,当然所有的取暖器效率都不会超过 100%,热不热主要看功率。热得快就暖风机,强制对流。

文末有各个国家取暖方式,很有意思,建议看看。

其实最省电的是热泵制热,采用能量搬运的形式,1 份电可以搬运 3 份热。换句话就是一个用一节 5 号电池的小车,从室外把三节电池搬运到你的屋里,他自己的一节电池刚好用完,但是你得到了 3 个新电池。

常见的取暖设备种类

我数了数常见的取暖设备大约有以下五类:红外辐射式取暖器(如适应取暖器、小太阳等)、强制通风式取暖器(暖风机)、对流式取暖器、电热油汀取暖器和电热膜取暖器,下面来依次介绍下。

❶ 红外辐射式取暖器:局部加热的取暖利器

推荐指数:★★★

红外辐射式取暖器常用于局部加热,是办公室取暖的利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红外辐射式取暖器主要包括石英管取暖器、卤素管取暖器、红外灯取暖器(浴霸)、陶瓷反射式取暖器(又称小太阳)及板状远红外电暖器等。

红外辐射式取暖器的原理,是靠电热辐射元件及反射装置向空间特定方向发射红外辐射来实现传热功能,红外辐射(即红外线)传递速度快,热效应明显。(其实说这么多也不如上面的图来得直接~~)

优点:工作无声,即开即热,照射方向温升快。产品价格低廉,通常在几十到一两百元间。

缺点:仅能向局部供暖,对室内温度调节效果不明显。不可震动,石英管 / 卤素管易碎,跌落碰撞易损坏。

通常能耗:700W~1000W

选购要点:尽量选择具有暗光技术的产品,反射罩较大的相对效果更好。

重要提示:

因此类型取暖器发热较为集中,切勿过于靠近人体,避免造成低温烫伤。
红外线虽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长期照射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务必小心使用。
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
❷ 强制通风式取暖器:快速升温小能手

推荐指数:★★★★

强制通风式取暖器也叫【电暖风】,通常体积小巧,是房间快速升温能手。

目前强制通风式取暖器的产品形式有壁挂式、台式、立式等,所使用的电热元件主要有普通电热丝和 PTC 元件两种。相比普通电热丝,PTC 元件具有功率可以自动调节、温度自限等特点。

强制通风式取暖器利用取暖器内的风机将室内的冷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流经电热元件加热升温后再由排气口送出热风,从而达到加热目的。

优点:升温快,在电热暖气中,暖风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因为强制空气循环,一会就能使房间内温度提升上来。而且体积小巧,便于移动,现在推出的不少产品,还具有 IPX24 级防泼溅作用,即使沐浴时也能使用。

缺点:有噪音,无论采用轴流风机(后面进风前面出风)还是离心风机(侧面进风正面出风)都会有电机运转产生噪音,对噪音敏感的人群及卧室需谨慎选择。

通常能耗:1500W~2200W

选购要点:

暖风机有 PTC 陶瓷暖风机与普通电热丝式,建议选择 PTC 陶瓷暖风机,效率高、温度衰减低。
要注意进风口是否有过滤棉,如果没有,请尽量不要购买,因为一旦过多灰尘绒毛进入机器内部,一段时间后轻则发热效率降低,重则过热停机,甚至引发危险。
重要提示:

由于暖风机采用高发热原件,切勿阻挡进出风口,并且定期清理过滤棉。
暖风机功率较高,请尽量避免使用插线板,同一插座上请勿使用其它电器。

dyson/ 戴森

Dyson AM09 可算是强制通风取暖器中的国行最强机,2000W 的功率,有 10 档可调节,不仅冬夏均可使用,更独有个人与多人模式,通过内部气阀切换,喷射强劲温暖气流,即使远距离使用也能暖意洋洋,参考使用面积为 10~17㎡。

其内部配备了多项电子监控技术,能够智能监测室温,并保持设定温度,不仅不会像传统温度开关存在过冷过热的问题,同时更加节能易用。

这个比较适合房间近似正方形的环境,送风宽,但是贯流风扇送风距离近。带有过滤网保证出风效果,同时更加安全。

艾美特(Airmate)取暖器家用 / 电暖器 / 暖风机 电暖气 浴室防水 台式可壁挂 HP20152-W 售价 249

这个比较适合房间狭长的,离心风机送风距离远,但送风窄,进风口没有过滤网,如果家中灰尘较大,空气较为干燥,每个月用吹风机,从出风口位置,向内吹风,将灰尘吹出。

艾美特可能不是特别有名,有点像洗衣液中的开米,但是买过他家的风扇,和取暖器,也都拆过,质量在同价位中还是靠谱的。以上这两款产品均为 PTC 陶瓷暖风机,2000w 功率。都带有温度控制,就是到达设定温度断电,温度降了在自动通电工作。这东西也没有必要买太贵的,电线够粗,发热体衰减低就 ok 了,反而我觉得各种电脑控制,放在一个会发热的装置里,始终不是很安全(可能我有偏见)

缺点:都是罩极电机,工作时有风声,也有电机声,对声音敏感的需要注意。

❸ 对流式取暖器:通吃所有房间的百搭取暖器

推荐指数:★★★★☆

对流式取暖器也叫欧式快热炉,采用自然对流的方式,工作时十分安静,放在哪里都合适,是屋内百搭的取暖器。

对流式取暖器的原理是,取暖器外壳上方为排气口,下方为进气口,通电后电热元件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上升,从排气口流出,而取暖器外部的冷空气则自然地从进气口流入补充。如此反复循环,使室内温度得以提高。

优点:超薄省空间,外形美观,发热快,无噪音,利用自然对流方式使室内温度提高。大部分产品还配备水盒 / 晾衣架,取暖同时还能加湿晾衣。

缺点:空气对流范围小,室内整体加热速度稍慢。不同品牌、型号发热元件差距较大。

通常能耗:1500W~2400W

选购要点:

欧式快热炉采用的加热元件主要有两类:价格低的使用电热丝(电阻丝),效率稍低,热衰减高,无辅助散热部件;价格高的使用【干烧电热管】,配合金属散热部件,效率高寿命长。
对于金属外壳的产品购买时一定注意是否采用三相插头,保证使用安全。
重要提示:

切勿阻挡进出风口,欧式快热炉出风口多在顶部,避免杂物进入,带来安全隐患。
由于功率较高,请尽量避免使用插线板,同一插座上也请勿使用其它电器。
【从防水性能上也能分辨出来,由于镍铬丝表面带电,防水一般是 ipx2,而干烧管工作时表面不带电,测出口的防水一般都可以达到 ipx4.】

白色的比较好看些,这款大家反映不错

奥克斯(AUX)取暖器家用欧式快热炉居浴两用电暖气即开即热浴室防水电暖器 NDL200-B39

最低 89-99 元。

这个就是最便宜的镍铬丝发热的,好在价格便宜,还有三档功率调节,当然了,还有比这个还便宜的,不过这个电线还比较靠谱,毕竟 2000w,功率还是比较大的,起码用着安全点,注意这货别指望用太多年。

美的(Midea)取暖器 / 电暖器 / 电暖气家用 时尚浴室防水 电热炉 欧式快热炉 NDK20-16H1W

最低 199 元

这个是采用“速晶”发热丝的,就是改良版镍铬丝,变成片。

起了个新名字。当然了衰减和热效率还是会好一些的,这款也是 2000w,和三四百的区别主要是没有温控,但是也是三档调节,我认为多花一二百买个温控是不值得的。其实美的以前也是有干烧管的,还有配贯流风扇的,但是现在基本找不到了。。。。

米家取暖器,1500w

智米取暖器智能版 1600w

敲黑板!!

这两款应该都是干烧管的,但一个 1500w,一个只有 1600w,就注定了大一点的面基热的会很慢,稍大的卧室肯定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小卧室可以)

而智米一代的是 2000w,但是智米一代是电阻丝啊!!

❹ 电热油汀取暖器:卧室可选

推荐指数:★★★★

电热油汀取暖器通常个头比较大,保温效果好。

它的工作原理是,取暖器腔体内充有导热油,外表有大面积的散热片,接通电源后,内置电热元件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然后通过散热片向空间散发热量,达到取暖目的。

优点:内部采用高沸点的油状物作为导热媒体,配合大片散热片,达到良好的升温效果,保温效果好且无噪音,使用舒适。

缺点:升温慢,加热管加热油,油再把热能传递给散热片;而且体积大,重量也沉,2000W 的 11 片产品重量接近 30 斤,虽然底部带有脚轮,但仍不方便搬运;如果受到外力或者使用质量不佳的产品还有漏油的风险。

通常能耗:1000W~3000W

Delonghi/ 德龙

KD830820E 火龙 4 取暖器

¥1690.00

意大利德龙推出的商品,质量、设计都属于中上等,使用整卷进口钢板冲压而成,一体化散热片质量稳定、寿命长,消除了漏油的风险;外观简洁大方,整体采用复杂电泳喷漆,即使多年以后也不易生锈、掉漆。

新型散热表面同体积增加了 25%, 并且散热更加均匀迅速,经典外观结合最新科技,电脑智能控温,定时 / 定温自动加热,手动三档温度可调,还有节能模式,将电热油汀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该款取暖器功率为 2000W,参考使用面积 10~17㎡。

❺ 电热膜取暖器:新一代的取暖器

推荐指数:★★★

电热膜取暖器是取暖气一族的新产品,包括高温电热膜取暖器和低温电热膜取暖器两种,属于辐射型取暖器,均采用电热膜为发热材料。

电热膜取暖器通过为电热膜通电产生热量,并通过自然对流辐射的方式散热,达到升温的效果。

优点:造型多变,重量轻,方便移动,是新一代的产品。

缺点:国内一线品牌少见电热膜产品,占领这部分市场的主要是一些国产小厂,产品质量寿命参差不齐,就本人使用过两款电热膜产品,觉得发热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近热远凉。

以前市面上推广的韩国电热膜地热也是类似原理,寿命都不是很理想,大家三思后购买

通常能耗:2000W

GREE/ 格力

NDYC-25C-WG 硅晶电热膜取暖器

¥508.00

电热膜属于新兴取暖器类型,知名品牌较少,格力该款电热膜产品采用了更长寿命的硅晶体,超大功率 2500W(需要 16A 插头,不建议使用转换头)并可 4 档调节,通过 45 度热浪夹角设计使相同体积容纳更多散热面积。

当然我国地大物博,湖南就有本地专属取暖神器【烤火箱】看起来挺神奇就是感觉挺占地方,有点类似日本的暖桌。

不同功率的选购建议

看完上面的部分,是否有选到你中意的取暖器类型呢?

除辐射型取暖器效率偏低以外,其它类型效率相差不大。而同一种类型的取暖器也有不同功率之分,应该如何根据室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功率呢?

可以根据所处环境、预期的升温速度和房屋面积参考下表:

需要说明的是,上表层高按照 2.8 米计算,高出部分按照实际比例增加,实际生活形态、南北朝向、房屋相邻情况、地域、取暖器品牌型号等都会导致实际使用效果有所差异,表格内容仅供参考。

选择提示:

由于北方冬季空气湿度低,使用取暖器时会使房间变得更加干燥,建议配合加湿器使用,以保证人体呼吸道健康。
体感温度会由于空气湿度导致与测量温度有差异,同样 24℃,空气湿度 70% 时人体就感觉温暖,而湿度 30% 人就感觉到冷,这是与人体非显性出汗所带走的热量等有关,湿度越低汗水蒸发越快,所以保持良好湿度还有节能效果。
目前家用插座多为 10A,实际可承受最大功率为 2200W,超过 2200W 的电器通常需要 16A 插头,在购买时请注意。超过 1500W 的取暖器切勿使用移动插座,同一插座上也不要使用其它电器,对于金属外壳的取暖器选购时一定注意要选带地线的插头,一旦发生漏电,也可将危害降至最低。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受冷空气影响,日前,我国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和华北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局地降温达 10~12℃。今天起,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到来,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都将下滑,降温幅度普遍有 6~10℃,局地可达 10℃以上。多地将开启“冰冻”、“湿冷”的一周。】

我这里天气凉凉的,那你呢? 哈尔滨已经打破 18 年来最低温了

目前的室外温度,是 -32 度,明天将达到【-36 度】的极低温

是时候要考虑一下哈尔滨是否适合居住的问题了

当然了我黑龙江省内最冷小镇已经超过【-40 度】

要知道利勃海尔冰箱最低也只能到 -32 度,一般的对开门风冷冰箱只能到 -24 度,所以冰箱在我们这是保温用的。

你们一定会吐槽,东北有暖气!

其实为了向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我国也在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方式,提倡自己供暖,目前东北的沈阳今年就已经开始鼓励和改造,集中供暖家中无论有人无人都是这个温度,而且为了照顾官网距离远的,通常室内温度都比较高。

也让我们再次温故一下,其他国家取暖方式,和取暖气的选购

取暖器选购部分主要是抛砖引玉,目前市面产品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但也无非这几种类型,效率也相差不大,制热效果与功率挂钩

简单总结下我的选购经验:

1 热得快不怕吵,买【ptc】陶瓷暖风机。

2 安静相对速度快,买欧式快热炉,但要记住要【干烧电热管】,不要发热丝的。

3 踢脚线取暖器只是欧式快热炉的改版,仍然采用干烧管,没有什么黑科技,不必要入坑花那么多银子,还有什么固化铜的,我们听听就好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全球其他国家都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吧。

俄罗斯(前苏联):

提起俄罗斯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影里光着大腿穿着貂皮的美女,

号称带盖地方温度都会超过 20 度。俄罗斯是城市供热的鼻祖。从 1924 年就开始集中供热至今,是世界上集中供热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中莫斯科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网,最大直径的供热管道,最大功率的热电厂,集中供热满足了大部分供热需求,最主要的是,他们还免费

欧洲代表 / 意大利:

能源吃紧,大家自己想办法。上个世纪 60 年代以前,他们也使用集中供暖的方式,然而到了 70 年代,欧洲爆发了能源危机,

为了节约能源,意大利政府出台政策,让每个家庭共同承担节约能源的责任,取消了集中供暖设备,促使各住户自行解决采暖问题。

事实证明,家庭自行解决采暖问题之后,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也减少了环境污染。(不知道中国若干年之后北方会不会也采用新形态供暖方式)

目前大部分意大利与欧洲国家家庭都在使用天然气壁挂炉。来解决室内供暖和热水问题,也是欧洲主要的供暖方向。

冰岛:

供暖时间最长,冰岛地处北极圈的边缘,全年平均气温 -3 度到 2 度,气候那是相当的寒冷,基本整年都是供暖期,然而冰岛缺煤少油,常规能源机器匮乏,好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下热水,整个冰岛有 85%居民使用该种方式采暖。赞叹人民的智慧和大自然的帮助。

日本:

非常节约,方式多种多样,还记得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中,冬天都会把腿伸进一个带被子的小桌子里面,那个就是暖桌。以前是用炉子放到下面,类似东北的一个小炕,

现在使用电加热。作为对能源消耗颇为严格的日本,除了北海道,大部分家庭也是需要自己解决供暖问题,在日本有个词叫暖房,中国空调厂商也经常使用该词,意思就是普通日本家庭,有多个房间,但是只有一间屋子的取暖设备是打开的,家人都聚在一起,等到睡觉的时候在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估计现在应该都是有取暖了)

目前日本主要采用空调及煤油汀采暖。煤油汀热量高,使用费用低,新型的煤油汀,还会运用触媒的方法去掉恼人的气味,但是使用时会消耗氧气。但是我更看好的是日本的 r32 冷媒热泵空调,利用搬运热量的方式,效率超过 5 倍(一千瓦电能,产生五千瓦以上热能)是目前最节能的取暖方式之一。

韩国:

节能要求严格,专人检查。韩国主要依靠电力取暖,为了缓解冬季用电高峰,从 2014 年 1 月 2 日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实施冬季能源限制使用措施,包括禁止商家敞开大门,公共场所温度不可过高,还配有专人定期检查,如果违反规定,将实施相应的罚款。前年各个办公单位(公务员)在中午及下午 5-6 点已经开始强制限制取暖设备使用。而国民节能全凭自觉,还记得前年领导人带头穿秋裤的事情不。

(据说韩国只有中老年人穿秋裤

我们发现世界各国取暖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使用燃气炉,有的使用电采暖等,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向着更节能经济环保的方向发展。

中国

好了看过了国外我们也来看看中国,不过在探讨我们如何取暖之前,不如先借鉴一下古代先进的取暖方式,要说到古代取暖,最具代表的就是古代的宫廷,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使用了更多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皇室取暖问题,具体做法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类似于农村的火墙,在中间添柴燃烧,产生热能,火墙与皇上的和宫殿内其他人的床下相通,变成为炕,使得整个宫殿都暖意融融,想想就甚是舒坦。

中国地域广泛,南北有着很大的温度差异,中国建国初期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在节约经济成本和受苏联气候方法规定下,室外五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只有年平均气温小于等于 5 度天数大于 90 天才能享受集中供

不过,南方有包邮,北方有暖气。

其实北方在供暖前后那一个月也是挺难熬的,我这种塑料体格,基本每年都要这个时候感冒一次。

所以辅助取暖设备,不是南方的专利,北方也需要。

2021 年了,你还愿意买 Kindle 吗?

作者 / Derrick Zhang
今天的科技产品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鲜面孔”出现,令人应接不暇。从手机、相机,再到电动汽车,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仅仅几个月,你的手机就可能是新品牌、新型号。但也不是所有产品都是如此,也有极少例外。

比如 Kindle。

我现在使用的是 Kindle Oasis ,这是 Kindle 的最新款,也是最好的一款。虽然叫做最新款,但你还是能一眼看出 Kindle 经典的家族设计语言,过往的每次更新也更多是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来思考的。这在科技产品「以新为荣」的今天,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可就是这样一款产品,成为了我仅次于手机、使用最为高频的产品,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它,睡觉之前阅读的习惯自从上大学开始到今天还没有变过。

我其实一直很想写关于 Kindle 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使用后,我和它已经有了情感,更是因为在如此多变的 2020 年,它越发地呈现出一种其它电子产品不具备的独特气质。但因为工作的原因,迟迟未能下笔。

而现在已经是 2021 年,我想在这一年的开始,写一些关于读书和 Kindle 的故事。

漫长时光的挚友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什么品味的人,尤其是在读书方面。

我能记起来主动阅读的书应该是在小学读的《昆虫记》,彼时,学校可以借阅一些经典名著,我就被分配到了这一本。其实我对这本书没什么兴趣,但是因为我童年时光基本都是住在家里的农场,所以一到了晚上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这样一本《昆虫记》就催眠了我的整个暑假。

让我真正对书开始着迷的应该是《鲁滨逊漂流记》,因为我似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共鸣。故事的主角流落的是荒岛,而我流落的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山和田野,和他一样,都没有玩伴。

上了初中以后,我对语文课本毫无兴趣,但是却对语文课本的推荐读物如痴如醉。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从周树人到托尔斯泰,别人眼里的无聊,我竟然悉数读过。

但你不要以为我是本性好学,实际上是因为中学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独自念完,每天一个人回到父母给买的房子里,读书成了最好的消遣。也正是此时,我开始接触更多类型的书籍。

第一次接触 Kindle 是在学校图书馆,邻座的姑娘当时在用 Kindle 3,这款产品今天的 00 后肯定是不会知道。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电子计算器,如果我没记错,当时 Kindle 刚刚推出经典机器 Kindle Paperwhite,今天这款机器已经出到了第四代,一晃已经这么久了。

但是当时作为穷学生的我,买不起 Paperwhite。

攒了好久的钱,才买了一台二手的 Kindle 入门版。但就是这台二手,完全贯穿了我整个大学生活,《三体》就是我在这本 Kindle 上看完的。

当时我看得根本停不下来,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整个系列。因为连续看、不停顿,这是我第一次把 Kindle 从满电看到了自动关机。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社团里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很喜欢 Kindle ,还特意做了一个「自制的 Kindle Paperwhite」,在上面写满了祝福的话。现在想起来,心里还会觉得很暖,虽然在当时,我好希望那是一台真的。

毕业以后,我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但好在我运气不错,很快有了一些收入,于是我给自己买了一台 Kindle Voyage。其实在当时已经有 Kindle Oasis,但是 Voyage 刚推出时,是设计最前卫的 Kindle,所以也算是实现自己当时的一个梦想。

走着走着,就到了今天。这几年随着生活慢慢变好,我已经可以实现「Kindle」自由,一次在徐家汇逛街,在线下店里买了现在这台 Oasis。

很少有电子产品,可以和人真正地产生情感维系,Kindle 就是少见的一类。现在我枕头底下一定压着一本 Kindle,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担心失眠,因为我知道我可以看书入眠。就算出差也是如此,只要我的枕头下压着一本 Kindle ,就可以睡得安稳。

仔细算来,我和 Kindle 一起阅读的日子也已经有 8 年,时间倏尔,现在只要我拿起 Kindle ,时间的碎片就像被一张织网串连着,多年以前,看不完的《三体》和用不完的上学时光。

承载慰藉的力量

2020 年,我和 Kindle 的关系似乎又亲密了一些。没有什么比「多事之秋」这个词更能总结这一年的林林总总,这总能让我想起《鼠疫》里作者的开场白:

「要了解一座城市,简便的办法就是探索居民如何劳动,如何爱并如何死亡。」

既然说到《鼠疫》,因为新冠病毒的出现,让这本经典之作再次回归到大众视野。在亚马逊 2020 年度阅读榜单中,《鼠疫》和《血疫》一起冲上了畅销书的第七位和第八位。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当现实生活中出现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习惯性地想要寻找一种解释,或者说是一种描述。

阅读就像是一次脑海中的修行之旅,我们很迫切地想要在这场修行中寻求一种答案。

其实这已经不是亚马逊第一次推出类似的榜单,连续八年,亚马逊每年年末都会以一系列榜单来盘点读者在这一年的阅读特点和趋势。我一直认为一个群体是否尊重科学、尊重知识,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对于读书的态度,或者是对于读书的认知。而这个榜单,恰好就是一个衡量国民读书现状的晴雨表。

在 Kindle 付费阅读畅销榜中,除了第一名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以外,其它 9 本我都或早或晚地看过。其实无论是《鼠疫》还是《血疫》,都并不是新书,只是因为疫情,让老树开了新花。但这份榜单有意思的地方并不仅仅在于疫情的出现,让一些经典再次流行。而是在这个榜单上,有着很多经典一直在流行,比如《百年孤独》、《三体》。

谈起流行和经典,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哈姆雷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书籍,正是这些书籍保留了前人的经验,才得以让我们能够通过世代繁衍推进文明的发展。但书籍传递的不仅仅是经验,更有情感和思想。判断一本书籍是否是经典,时间就是唯一的试金石。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再次面临瘟疫,《霍乱时期的爱情》会被人们记起的原因。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情感和思想是共同的。

但流行不是坏事。随着我们内容消费形式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而这些出色的影视剧改编,又反过来促进了原著书籍的阅读。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种相互影响的流行。

《坏小孩》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原著虽然具有一定的口碑,但没有现象级爆发,而随着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大热,也让这本小说竟然成为了年度付费的第二名。

回头想想,我竟然发现这也成了我现在很常见的阅读方式。从《琅琊榜》、《鬼吹灯》,再到《人民的名义》,我竟然最后都是在书中看到了故事的结局。

我其实一直很清楚,有些书是用来成长,而有些书就是用来开心。经典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流行让我徜徉虚构的幻想里。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隔离的几个月里,虽然我的身体困在家中,可我的心早就和 Kindle 一起神游太虚。

读书有什么用,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似乎是我们亘古不变的哲思。但在我这里,答案非常清晰:

在现实世界中,那些无法满足的欲望,你都可以在书籍中寻找到一种慰藉,但这并非醉生梦死,恰恰是灵丹妙药。

当我们谈 Kindle 时,到底在谈什么

其实在我心里,从来没有把 Kindle 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来使用。仔细想来,今天的 Kindle 很多设计在其它产品上看来都是一种「反常识」,比如电子墨水屏的经典弊端:

响应慢。

电子墨水屏这项技术在 Kindle 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适用的场景,从原理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屏幕中由可以上下移动的电子组成,电子在上和在下分别对应了黑和白。这项技术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可以不发光显示内容,同时非常节能。

但是因为是电子的移动,所以就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作为一块常规的屏幕,它的响应实在是太慢了。可没想到,Kindle 的出现让这项技术找到了最完美的适用场景。

不发光可以显示内容,就有了纸张的特性,通过电子移动改变内容又有了数字阅读的基础,再加上关键的节能,保证了长时间的续航使用。

于是,今天我们就有了电子阅读器。

而我之所以没有把 Kindle 作为数码产品,是因为它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比较对象。无论是今天的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它们本质上都是以触摸屏幕交互为主的电子设备。

但是对于 Kindle 来说,屏幕并不是交互核心,它仅仅是一种显示核心。甚至是,它并不需要触摸,因为在这台设备上,最常见的高频操作就是下一页,犹如在真实的纸质书上:

翻一页。

所以,Kindle 更像是一种更先进的纸,这种纸不会像传统纸张一样,一次只能印一个内容,而是可以出现任意你想要看到的内容。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手机也可以看书,iPad 也可以看书。但这样的观点,大部分情况下真的对于自己的专注度来说过于自信。现代智能设备的另一个核心是「互联网」,在线是关键。

尤其是这几年随着流媒体内容越来越丰富,游戏也好,看剧也好,选择可太多了。就算你有着非常好的自制力,手机和 iPad 上的各种通知,也绝对时不时的就可以让你走神。

但是 Kindle 本身是一种离线设备。它的互联网模块完全可以删去,它的 Wifi 最大的作用就是下载书籍,所以此时功能单一反而成为了 Kindle 的优势。

用 Kindle 「只能」看书,看似是一种批评,但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于 Kindle 最大的赞扬。

其实这几年,随着电子书的普及,市面上也出现了其它品牌的电子书阅读器。从 Kindle 一家独大,到今天的多样选择,也说明了大家对于这种阅读形式的认可。其实坦率地说,这种技术本身没有任何的壁垒。而选择一款电子阅读器,真正的壁垒在于:

「海量的内容。」

如果你是 Kindle 的老用户可能会知道,其实在一开始 Kindle 背后印制的字母并不是亚马逊,而是 Kindle。

但是这几年,我们发现 Kindle 背面印制的不再是 Kindle 而是亚马逊。看似仅仅是一个名字,但这代表了硬件不再是核心,而亚马逊的服务才是。

其实国内的用户对于亚马逊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电商层面,但是亚马逊本身也是巨大的内容供应商。

这一点也体现在书籍上,这让 Kindle 有着极为丰富的电子书阅读资源。无论是新书还是老书,中文还是外文,Kindle 的在线电子书商城几乎可以满足你所有的口味。

而且 Kindle 很早就已经推出了现在刚刚流行的订阅制服务,Kindle Unlimited。每个月只要 12 块钱,你可以任意阅读 15 万本好书。这真的我见过最划算的订阅服务,尤其是对那些爱读书和偏爱英文原版书的读者更是如此。

如果说几年以前,Kindle 的优势是在于硬件本身,那么现在当硬件不再是门槛时,优秀的书籍内容就成为了关键。从这几年的阅读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版权,愿意为电子书付费。一个最为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意识到正版书籍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好的阅读体验。

现在买书可真的太方便了,Kindle 本地化到可以直接支付宝和微信扫码买书,从想看一本书到看上,你甚至是只需要几十秒。

所以,这才是 2020 年的 Kindle ,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产品,更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在线书海。

我用 Kindle 的一点经验

一直以来,其实对于 Kindle 的使用总是会陷入一种怪圈。喜欢的人,疯狂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欢,比如我自己。但是不喜欢的人,却是一丁点都不感冒,「盖泡面」神器的标签一直贴到现在。而造成这一切的关键因素,其实在于:

Kindle 并不适合所有书。

虽然我对 Kindle 可以用偏爱来形容,但是我依然要告诉你这一点。而正是因为 Kindle 不适合所有的书籍,也就意味着 Kindle 并不适合所有人。其实 Kindle 对于书籍的阅读最大帮助有几个方面:

1.提高书籍的便携性。一款 Kindle 可以装下一屋子的书,这并不是多么夸张的说法。感谢科技,学富五车,在今天可以学富一 Kindle 。这让很多大部头的书籍,降低了阅读难度。去年我读《巨人的陨落》,几乎是我阅读过最长的系列书籍了。如果是实体书,你就要好好想想这么多书要放在哪里了。

2.提供更多的阅读场景。Kindle 是最不挑地方的阅读方式。这个地方只要容得下你,就能容得下 Kindle。而且自从整个产品线的 Kindle 都已经开始标配阅读灯以后,光线也不再是束缚,也就是真正做到了想看就看。

3.减轻阅读压力。我真的很佩服很多用手机看书的人,因为我只要盯着手机屏幕看书十分钟保证头晕脑胀,Kindle 却可以一天不累。

有合适的,自然也有不合适的:

1.包含大量图片的书籍。由于目前电子墨水屏的限制,图片显示在 Kindle 上仍与纸书存在差距。

2.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籍。如果是一些教材,或者是学术巨著,需要反复查阅、比对阅读,那么显然 Kindle 也不合适。

所以,是不是需要一个 Kindle 只要将上面这些条件一一比对。不过,大部分经典或者流行书籍都是纯文字为主,所以有一个 Kindle 总是会有阅读场景。

虽然说,Kindle 是功能简单的电子产品,但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它有的功能是多么的有用。我自己很喜欢划备注的功能。看纸质书时,我总是习惯了用笔划重点。后面想要总结时,如果你不摘抄下来,那这些重点需要挨个翻阅。

但是 Kindle 的备注可以汇总。当你读完一本书,你可以一次性看到一本书里所有的备注,这就是整本书的精华部分。

所以使用 Kindle 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勤划备注。

有意思的是,Kindle 还会在一些读者经常备注的地方给予提示。这也会让我在阅读到相关内容时会更加仔细并思考,这种大家一起读书琢磨的感觉非常奇妙。

而第二个建议就是,善于使用 X-Ray 和 Word Wise 的功能,尤其是在外文阅读方面。

虽然今天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电子书阅读器,但是我一直选择 Kindle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Kindle 有着非常丰富的英文原版阅读资源。

我其实英文水平一直很差,所以一直想要通过阅读英文原版书籍锻炼自己。但是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一方面英文名太多记不住,看着看着人就对不上号了。另一方面,会遇到大量生词汇,需要翻查。

而这两个最大的问题,Kindle 都给出了解决方案,X-Ray 可以帮助我们透视整本书,汇总信息,而 Word Wise 可以让我们随时查询词汇,而且查询过的词汇还可以汇总练习。

至于买哪一款 Kindle ,其实也很好选择。

Kindle 目前一共三款,分别对应高中低端。最便宜的入门是 Kindle 青春版,核心是便宜,仅仅需要 658 元。在通货膨胀的今天,658 元也就是两顿火锅钱。这款 Kindle 整体上来说,处于一个够用的水平。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友好的价格,尤其是入门版本配了阅读灯,我上大学时入门版可是要配合着台灯看的。

最常见的是 Kindle Paperwhite,这也是最为经典的 Kindle。功能齐全,分辨率也提升到 300ppi,并且具备了 IPX8 级防水设计,可以全天候使用。一般来说,这也是我最为推荐的机型。而且颜色的选择也非常的多元,我手里这一台就是玉青色,非常的耐看有质感。

当然,如果你财力雄厚,想要最好的阅读体验,就可以购买 Kindle Oasis ,目前为止最好的 Kindle。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人体工学设计,这是目前单手握持最好的 Kindle ,基本上就是举着看一天也不会有特别劳累的感觉。而且,这也是目前唯一拥有实体按键的 Kindle,用起来更加稳定。

你可能在网络上,看到很多 Kindle 的小技巧,比如用 Kindle 看公众号之类的。但是说实话,不要想那么多。它就是用来老老实实看书的,只要看好书,就够了。这就是用好 Kindle 的关键。有的时候,花样太多,注意力反而不集中。

Kindle 就是一本书,仅此而已。

与书同行

诚然,有一句话依然要在文章的最后和各位交个底:

「很遗憾,并不是有了 Kindle 就会让你爱上读书。」

其实这和 Kindle 本身并没有关系,生活中很多的选择都是如此。这就像,不是买了健身卡就拥有了好身材,不是买了相机就可以拍好照片。最为核心的本质在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

今天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漫长的公交车上最多就是听一个 MP3。但是今天,你可以玩手机刷抖音,iPad 看剧,甚至是用 Switch 玩着 3A 游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爱好是读书这几个字竟然开始变得难以启齿。

但殊不知,人生的许多困惑,书中早有答案。人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那是在说,一个人可以在实现财富自由之书中获得答案。人们说,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是在说,一个人可以在爱情之书中读懂答案。

我今年 27 岁,身边的人总会告诉我还年轻,但我能感受到时间在指尖流逝的摩挲之感。我们总想标榜着新新人类的未来,总是自以为可以逃脱数千年的人类经验,但经验、思想、情感是人类的本质,不会因为你用了最新的科技产品,就可以摆脱的人之本性。

每每对自我产生怀疑时,我都会再看《富兰克林传》。你会恍然发现,诚如伟人,遇到好看的姑娘,依然想要和她共度春宵。伟大的人生和平凡的一生对人性、对欲望没什么不同。而此时看待磨难,你便会更加坦然。

总有困难的时候,就像 2020 年一样。

2021 年开始了,我的 Kindle 里还有很书在等着我去看,我的人生还有很多事去经历。如果你问我,时至今日是否有任何读书经验可以分享。

我深知自己与学海泛舟相差甚远,但依然想说:

「劝君,好读书,读好书。」

什么东西是时间的朋友?

罗胖今年的跨年演讲,开篇就讲到了一个故事,是一个投资人王益和扶助四川农民种金丝楠木的故事。这个事,其实是我跟罗胖讲的,当时何帆老师也在,何帆老师表示要采访这个朋友。

他的方式很简单,他们买了几十万棵金丝楠木的树苗,免费送给四川大深山里的农民,让他们种在房前屋后、山上路边。

金丝楠木是中国的原生树种,也是极珍贵的木材。过去只能用于皇家宫殿,民间不能用。其实金丝楠木在过去有很多,但民间不能用,谁也不想种,所以从公元前200多年到今天,只砍伐不种植。即便是在金丝楠木的故乡中国四川,野生的金丝楠木已经非常罕见。

他把树苗免费送给村民,就一个条件,种下去后,5年内不准卖。这些树苗每年长一公分。20-30年后,就可以长到35-40公分。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上100棵,就是30万。这就是村民的“绿色银行”了。

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你付出的成本并不高,将来收益却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慢,要靠时间慢慢等,只要你等20年,这个回报就来了。

这个东西,就是时间的朋友。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时间的朋友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阅读、学习与知识

作为时间的朋友,它有两个维度。

当我们学会一门技术或者手艺,或者一种知识,我们将在日后漫长的岁月中受益,就像是在银行中存了钱,不断地有利息产生出来。那它当然就是时间的朋友。

不过一门技术或者手艺,也有不同的性质。有些技能是对数型技术,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打字,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随时交流,掌握它我们就能终身受益。但这个技术本身,它是一个对数型技能,练习的前一个月可能提升速度非常快,但是一个月之后,它几乎再也不能提升了。

但有的技术不是这样,比如营销。营销不仅仅知识内容浩繁,需要特别长的时间来积累,又需要与实践不断印证,随着时间推移,它会呈指数型增长。

就是你初期学营销的几年,技能增长会特别慢,甚至感觉不到进步,但是越往后,进步越快。这种就是指数型技能。

学习中有一个叫费曼技巧的东西,它说人的学习就是不断的在原有知识中进行联系,一个人储存的知识点越多,他就越容易对新知识进行联系,他学习和掌握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学习本身,就是时间的朋友。因为你学得越多,你的学习能力就越强。我个人也是这样一种感觉,随着懂得越多,学习理解的能力就越强,甚至我觉得40岁以后这几年,进步量等于过去40年。

二、信用与口碑

短期来看,似乎很多偷奸耍滑的人会占便宜,尤其是在经商的领域。但是长期来看,那些正直友善的经商者,反倒获得更多。

因为信用和口碑是一个人、一个企业重要的资产,而且这个资产可以持续带来收益。

一个不断欺骗、失信、人品不好的人,他身边的朋友会逐渐远离他,再也不跟他玩了。我个人就有一个原则,我选择相信每个人,但是如果他在某件事情上骗了我或者做事不地道,我只跟他打一次交道,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交往了。

2020年的最后一天,郭敬明和于正同时发出了对原来抄袭的道歉声明。这说明了什么呢?报应不爽,虽然迟来了一段时间,但大家都不愿意跟这样的人玩了,他们没有信用。

过去为什么会有人跟他们合作?因为毕竟还是有票房效应,但那种合作存在的基础在于双方都有利益,而不是基于信任。一旦利益消失,大家就各自离散两相忘了。

建立在信任和信用的基础上的合作,才是更长久的。

我跟同事们反复讲过这个道理。所以有些客户,我们确实会主动解除合同,因为我们觉得没有给客户带来帮助。但是即使是解除合同的客户,后来也在帮我们推荐客户,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信任和信用。

三、朋友

我本来想写同学,其实同学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铁的朋友。但同学仅仅是一种关系,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是好朋友。尤其是当一个人去读EMBA或者别的培训营的时候,很多人就是冲着“扩大人脉”去的,那这里的“同学”就仅仅是同学了,他们不是朋友。

朋友是什么?我这几天恰好读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他说朋友就是那些希望我们获得好的东西,但这个希望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他和你交往,不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真心希望你好的人。

我们平时常常说,我有个朋友,我认识一个朋友,其实这个朋友大部分时间是个泛指,“朋友”已经泛化成一个“认识的人”的概念了。

其实如果微信朋友圈里有1000个好友,每个人真正的朋友应该不会超过10个的。

但是真正的朋友,就是时间的朋友。就像罗胖说的,你们各自发展,互相守望,却能在时间中成就彼此。在困难的时候有人帮扶,在发展的时候有人助力。

四、被动收入(睡后收入)

被动收入,又叫做睡后收入,简单点说就是睡觉后都会有的收入。

如果你要购买一件东西,最好购入资产,而不是购入负债。

这是《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中讲的一个概念。比如你花30万买了一辆车(尤其是非必须的车,比如买了一辆轿车后又买了一辆越野车),那这个车可不是资产,它其实是负债。因为你每年要为这辆车做保养,花汽油的钱,买保险,买车位等等。比如我在北京养一辆车,大概一年5万左右的费用。

但是,这辆车不能给你带来收入,它只会持续让你花费,而且价值还逐年降低。十年后,这辆车只能卖3万块了。

如果你十年前在北京买入一所房产,你一个月可以收到一万左右的租金,它还会逐年增值。这就是一项资产。

资产就可以为你带来睡后收入。

比如我在得到讲了几堂课,一年也有大几十万的收入,这就是睡后收入(而且还是交个人所得税后),因为讲课是一次性劳动,收入却能持续许多年。写书也是一样的,版税会持续很多年,这个我会专门讲。

能创造睡后收入的行为,就是时间的朋友。

五、写作

中国古人所谓立功立德立言。

我们做咨询公司,帮助客户成长,做出一个一个案例,这叫做立功。

如果著书立说,写一本能长期销售的书,不仅可以靠版税获得睡后收入,还是立言。立言,功利一点讲,它能建立你的影响力。

当然日常写文章也能建立影响力,不过我认为写书更好,因为书这种媒体自带权威性,自带庄严感,自带正式性,写书比写文章更容易建立长久的影响力。

除了文学作家,当今国内靠立言最成功的是吴晓波老师,他现在地位、影响力以及收入,其实是靠过去几十年不断地写作获得的。

说到我身边的朋友,像李叫兽、刘润、剽悍一只猫、成甲、黄有璨,都是靠立言获得第一步的成功。

李笑来说过,写作是普通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最低成本路径。写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也是相对来看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

写作是成本最低的个人创业路径之一,当然我个人的成长,同样是写作带来的。

写作是时间的朋友。

关于时间的朋友,你还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跟我聊一聊。

来源:小马宋 微信号:xiaomasong999

为什么现在听到一句真话这么难?

我曾经有个女朋友,人长得漂亮赚得也多,但她有个非常糟糕的毛病,就是磨唧,或者说完全没有时间观念。

我记得有一天休息出去玩,我下楼丢了垃圾在车上等她,出门时她说十分钟左右就下来,自己的女朋友自己知道,一般她说十分钟我就按半个小时的标准等,女孩子化妆打扮要费点工夫,这些我都能理解。结果等了四十来分钟她还没下楼,我就打电话问她什么情况,她在电话那边说再给她一首歌的时间。

我耐着性子只好接着等,谁知道他妈一首专辑的时间都过去了,她还是没有动静,我是八点半下来的,一看表都十点多,我把车开回车库怒气冲冲地上楼,一开门我就傻眼了,那姑娘居然妆都没化完,正看着手机里的肥皂剧傻笑。

我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说:你怎么回事,说好了半小时下去,怎么到现在还在看电视剧?

她一副后知后觉的表情:哎呀我看剧忘记时间了,你再等等我马上就好。

我说:这不是等不等的问题,你要是说你还需要一个小时,我就不在下面等你了,我可以上楼加会班,或者做点自己的事情,你不觉得你太自私了吗?

她皱着眉说:不就让你多等了会吗,至于摆个臭脸么?

我的耐心到达极限,分贝加大:我靠,浪费别人时间等于谋杀,我在下面等得像个傻逼你在上面优哉悠哉混点儿,你能不能站在别人角度想想问题?

我没能想到,她的脾气比我还大,她一把把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全掀了:你嚷什么嚷,我看你对我越来越没耐心了,你话说得好听怎么不站在我的角度想想问题?

我瞠目结舌:你什么角度?

她唾沫星子喷我一脸:我一边化妆一边看剧容易吗,本来时间就要花得多几倍。

我差点晕倒,摆摆手摔门而去,难得的休息约会就这样泡汤,此后我们又为类似的事情吵过几次,我劝她不要总是活在自己的想法里,多在乎一点别人的感受,她就哭诉是我不爱她了所以对她失去耐心,过了几个月终究分手。

我很难理解她的偏执,无论我是温言相劝,还是潜移默化帮她定闹钟,抑或是很严肃的攀谈,她都不改这个臭毛病,只是咄咄逼人得说着爱一个人就要连她的缺点一起爱。如果她足够聪明,就应该明白真的爱一个人就会希望那个人变得更好,因为我的本意是和她长远地走下去,至于她口中那群百依百顺花言巧语能让她开心的前男友,那些都是玩玩而已,等他走后哪管洪水滔天。

后来听说她结了婚,她的老公在婚后经常家暴她,最夸张的一次把她打住院躺了半个月,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朋友说她结婚时那男人在台上说了三千多字的情话,没料到是这样的人,我听后一声叹息。

让我接着讲,做自媒体的难免会接软文,赚点辛苦钱养活自己,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曾经有个奇葩客户,要我写个服饰类的广告,我抱着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原则,尽心尽力地去帮他想点子。怎么写一个有趣的故事,怎么把他产品的优势展现在读者面前,怎么植入得不太突兀,我自认为足够用心,结果稿子一发过去就被他—通臭骂。

他说:你他妈写的什么玩意儿,这么长的文章植入就两段话,老子花钱请你干吗来了?

我解释道:植入需要简短有力,不需要太长的篇幅,突出核心点就行,免得读者反感,效果就不会太好。

他说:去你妈的,我是甲方还是你是甲方,你按照我说的写,把我们衣服的销量供货渠道还有十几件主打服饰的材质全部加进去,对了对了还要加购买链接,模特的照片也多传几张。

我说:这样就太像硬广了,根本不会有人看的。

隔着电话我都能感受到他的嚣张跋扈:那是你的事,不然老子出钱找你干嘛,你能做就做做不了趁早滚蛋。

那几天我又陆陆续续和他沟通,能不能用推品的方式,推荐一些很好的商品,把他的衣服夹在里面,他说不行必须全是他的东西,我又说能不能不加那些背书类的专业词汇,真的没有人会看,他骂我不加那些东西别人怎么知道他家衣服材质好,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那时我刚辞职手上见了底,只能一次次妥协。

最后文章发了几天,点赞不超过二十,倒是一堆人在评论里骂我恰烂钱,后来索性被删除,因为官方认定是恶意营销,那客户把怨气发在我身上,说我一点都不专业,本来不多的供稿费也扣了大半。

我问同行的哥们:我做错了什么?

那哥们笑着说:你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这广告太当回事了,全程都在说一些他不爱听的建议,你就把他当傻逼哄着,他开心你把钱赚到手不就行了?

我说:可是我收了钱,理所当然就要把事情做好,这是对人对己的负责呀。

那哥们说:这个世界,谁跟谁交心啊,自己顾自己吧。

那个客户现在破产了,线下门店卖不动,线上生意又不在行,又被一群做自媒体的老油子忽悠花大价钱做广告,效果却微乎其微,连续亏损后还找银行贷款,现在落魄得在南方某个小城市里打工,听说经常有人找他逼债。

我记得他,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找我写软文的客户,至于他记不记得我,就不得而知了。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非常火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遮羞布。

但凡有点文理常识的人都该明白,这句话抨击的是流氓,而不是爱国主义。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如果你真爱你的国家,那你应该做点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尽力地发散自己的光和热,对自己的同胞多点友善,而不是一言不合就给别人扣帽子,什么事情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看不顺眼的人都是政治不正确。

没想到一天之内收到数百条谩骂私信,骂我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是狗汉奸,各种脏话问候我的父母,阴阳怪气地说我是老公知,有个最夸张的哥们说要查我的黑料,让我等着被封号吧。

他们的癫狂让我想起一个苏联笑话,我骂了几句流氓,他们就气势汹汹地围攻我,我还在纳闷我怎么招惹他们了,他们就冲我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说的是谁。

真应了我文中的那句话:霸占的道德高地,滑稽的小丑把戏。

若批评不自由,那赞美就毫无意义。

若全是溢美之词,那沉默就变得像另一种轻蔑。

喜欢一个人或物,不一定非要用夸赞来表达,有时候指出问题或表达想法,在我看来是更真诚的方式。

无奈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渐渐的,真话就越来越难听到!

押沙龙:说说丁真和小镇做题家

01

我就是个小镇做题家。
当然,严格来说不是小镇,但是河南的三线城市,跟小镇也差不了太多。
从小到大,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做题。那是我最大的特长。靠着做题,我才考上了大学,然后按部就班地毕业、上班、调电路板、编程序、当社畜。
做题很辛苦的啊。
我这么多年做过的卷子,摞起来都能压死一头壮汉。

结果又怎么样?还不如丁真在摄像头前头笑一笑。丁真连元素周期表都背不下来,却大红大紫,拥有惊人的流量,上亿的点击,还吃上了皇粮。
那我对丁真有啥想法没有?
真没啥想法。
因为我觉得自己做题和丁真微笑,那是两个平行世界,没有什么交集。

网上有一位跟我类似的“做题家”,说过这样一段话:
十年寒窗不如人家一张投胎脸。我熟练掌握两国语言,其中包括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我甚至还熟悉化工原理、生物化学、有机无机,甚至基础物理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初步了解高等数字、线性代数、统计学等人类文明的光辉结晶。语言上我熟悉掌握了英语、汉语,能够熟练运用大量古诗词和数以千计的单词。为了一张文凭,我每周实验室从12点呆到了晚上九点。为了我能进一步深造,我每天坚持背英语单词,每周熟读一篇英文文献,偶尔还做一张六级卷子的阅读理解和翻译写作。然而,这些都不如人家一张脸。
在我看来这就属于瞎比较。

我们这些做题家,应该明白一件事:我们是在和谁竞争?
我们是在和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竞争。
我们彼此之间有太大的特异性。所以努力就显得很重要。你玩游戏的时候,我多背两个单词,结果你就考不过我,我的前途就比你好,对吧?
但有些人根本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比如有的人天生就超级聪明,智商160,你累死累活做不出的题,人家看一眼就会。这种人就不是你的竞争对手。
还有人天生就是艺术家,四岁就能弹巴赫,六岁就写钢琴曲。我大学里吉他弹了四年也没弹下来《爱的罗曼斯》,找谁说理去?
咱们的努力原则,对他们是失效的。

才华是这样,脸其实也一样。
有的人就是惊世大帅哥,大美女,不背单词不背公式,往那儿一站,举手投足风华绝代。在正常社会里,这种人就该一辈子众星捧月,吃喝不愁。
不光漂亮是这样,可爱也是这样。秀兰邓波儿六岁就演戏,一演就火透好莱坞。凭什么?凭她刻苦努力,磨炼演技?六岁的孩子再努力又能努力到哪儿去?其实就是天生可爱,有眼缘儿。

运气也是一样。
有的人啥才华也没有,脸长得跟麻将牌里的九饼似的,结果人家买彩票中奖了,六千万。买个豪车在你面前招摇过市,怎么办?
能怎么办?
看着呗。

一个社会就应该是这样啊。
在任何一个领域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就应该冒尖。
不然的话,这个世界该多无聊啊。

02

有人把这件事上升到插队的高度,说丁真“插队”了。

1

问题是这个世界的资源不是排队领取的,不是“按努力分配”的。
也不应该是。
大家排着队,等着一个资源中心按照某种固定原则,分配资源,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

就像那位网友抱怨:十年寒窗,不如一张投胎脸。
可是我们看电视、看视频的时候,就是会关注漂亮的脸,有魅力的脸,而不关心这张脸熟悉不熟悉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这是人类的生物本性,看见美丽悦目的事物就分泌多巴胺。那怎么办?
在我看来,只有两个解决办法:
第一个是通过强制手段,不许我们这么选择,得有人管着啊。
第二个是通过经济手段,让我们的关注变得不值钱。大家都看你的视频,照样让你是个穷光蛋!
在我看来,这两个手段都很可怕。

我虽然也十年寒窗,但还是宁肯活在一个“没背过元素周期表的丁真比研究生押沙龙混的强”的世界,也不愿意活在那样的世界里。
我尊重努力的价值,我这么多年就一直很努力,但我更尊重自由选择的价值。

03

我说的这些道理,有些网友其实也明白。但他们有两个愤怒点,导致他们不愿意听这种解释。

第一个愤怒点是公务员的问题。
丁真被招编为公务员,“有了铁饭碗”,这件事很多人就不高兴,觉得这对辛辛苦苦考公务员的人不公平。
我一开始对这种指责很奇怪。我觉得丁真拥有这么大流量资源,能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理塘能招他为公务员,是占了他的便宜,怎么现在好像成了丁真占便宜呢?
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想法会不同。
关键是对公务员的认知。

在我脑子里,公务员是个职业岗位,招公务员就跟大公司的HR招聘差不多。
但是在这些网友脑子里,公务员属于“国之公器”。它不像一种岗位,而更像一种神圣的公共资源。让丁真这种网红当公务员,是一种不伦之举。
网友的这种认知让我有点不安。当然,他们这种认知也许更符合社会现实,但要是这样,我就更不安了。

网友还有一个愤怒点,就是中青报的一篇文章《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

2

这篇文章确实有点语涉轻佻,但是逻辑上并无太大问题。我也是小镇做题家,读的时候丝毫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就连“语涉轻佻”这一条,也是大家纷纷指责以后,我重读的时候才留意到的。
为什么我的感受和很多网友的感受不同呢?
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对报纸的身份认知问题。

在我脑子里,那就是一篇文章。多元的世界,当然会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做题家没什么问题,丁真也没什么问题,双方完全可以共存。有些做题家看不惯丁真,那么某个报纸写篇文章帮丁真怼回去,在我看来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在很多网友眼里,这是一种官方的“定性”。这种媒体有引导舆论、弘扬价值观的责任,换句话说,它有教化之责。所以它发表的言论就不光是本身逻辑对错的问题了,也不是针对某一人某一事的问题了,而是要引领群众往哪里走?是不是要否定“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是不是要鼓励大家“投机取巧”的心理?是不是要腐蚀大家的道德?

3

你看,居然扯到前辈先烈上了,有人甚至还“忍不住担忧这样的现象也许会动摇了我们的国本”,真是我完全没想到的高度。
他们的敏感,映衬出我的迟钝。

别看这些网友痛骂中青报,其实它在他们心目中,远远比在我心目中要重要得多。
我能说的还是那句话:网友的这种认知让我有点不安。如果他们这种认知更符合现实,那就让我更不安了。

04

我写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源于一种不安。

我发现很多人并不真正喜欢多元,并不真正喜欢自由选择。你要是问他们,他们会说喜欢,但实际上并不真喜欢。一旦别人选择的结果不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可能就希望限制这种选择。他们其实更偏好排队和分配。他们更喜欢单一的道德观。他们更喜欢规范性的东西。

这种倾向真的让我有惶恐之感。

来源:财新网

从资本的角度聊聊,私立医院为何都集中在了产科&儿科、医美整形、眼科、牙科、体检

@徐佳杰plus:

你们有没有发现:
这些年私立医院发展的大方向几乎都集中在了:产科&儿科、医美整形、眼科、牙科、体检这五块?
我们从资本的角度聊聊,为啥是这五块。

这五块里面,眼科牙科是属于一类的。
他们属于专科医院,特点是占地面积小,设备便宜,住院需求小。
牙科主要依赖的是医生个人的手艺,眼科也差不多,但对设备更加依赖一些。
用不着花很多的钱拿很大的地,固定资产比例也不是很高,再加上良好的服务与适当贵一点的收费,投资回报率当然很高。
投资回报率变高,医院就能从三甲医院挖人,形成良性循环。

体检科嘛,你们都懂的。
首先,他能99%撇清医患矛盾,因为不负责治疗呀。
其次,不需要病房床位,用地面积小了,租金也回便宜一些。
然后,设备上来讲,检查设备相对于治疗设备,都比较便宜,而且国产化率很高。
这里所说的检测设备呢,大多数都是影像学设备,譬如CT啊,B超啊啥的。
更高端的譬如血液检测啊,癌症早筛啊,基因测序啊都是外包的,把你的血液送到指定机构检测,成本就下来了对吧?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主要”做的是To B的生意。(个人体检现在很多人首选仍然是医院嘛。)
体检机构呢,门店开的足够多,和企业绑定的足够多,客源每年就几乎是固定的了,稳稳的收入啊,“规模效应”很明显。
最后,虽然体检科也需要专家吧,但比例低得多,人力成本也比传统医院低一大截。

重点讨论一下医美和产科这块。
那种连医院执照都没有的野鸡机构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现在主流人群比较信任的,还是综合性医院开设的整形专科。
产科也类似呀,综合性私立医院,以产科&儿科为特色的,比较受欢迎。

为啥呢?还是回报率上考量的。
综合性私立医院,占地面积都是很大的,1.5万~6万平左右吧,针对的客户主要是对公立医院“拥挤”感到些许不满的中产阶级。
你感个冒啊,接个骨头啊,服务态度再好,收个千把块上万块是了不得的事情,人多人少靠天吃饭,回报率肯定不够。
但产科和医美,它切中了中产们“焦虑”的需求,又是短期的一次性支出,十几万二十万咬咬牙就出了。
而且焦虑随着社会内卷的加重是与日俱增的,所以需求会越来越旺盛的,回报率会越来越高。
说到这儿,肯定很多人会说,不就是割韭菜吗。我不认同。
焦虑是社会造成的,医院只是发现了这个需求,而城市里富起来的中产又刚好承担得起。
别人乐意,你管得着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算不上是割韭菜,更何况你们自己摸摸良心,如果家里有条件,谁愿意孕妇们拿热脸贴公立的冷屁股。
我不是说公立不好哦,公立非常好,医生非常好,设备非常好,学术非常好,只是他们“太忙了”,他们要应付的事情太多了,顾不上你。

了解到上面这些后,我们可以扯远一点。
为啥前些年炒得火热的“高端养老地产”突然没了声响。还是回报率的问题呀。
养老地产和综合性私立医院非常相似,想要够高端,环境足够好,1.5万~6万平米的占地少不了,必要的医疗救护检测设备也少不了,对吧?
支出和私立医院相同,而每个月的收入却是固定的,老人住进来了,你就不能随便涨价,价格还不能定高了。
全国有6亿人收入不足1000元,城市养老院你定个万把块已经顶了天了,再贵谁来啊?
老人住20个月,才20万。
孕妇从生产到月子住14天~31天,20万。
你自己想想,哪门生意最合算?

更要命的是,高端的养老机构,你还不能离城市远了。
想要住进养老院的,身体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了对吧?
万一出了啥紧急情况,第一时间你得往三甲送吧?否则你算什么高端?
好的医疗资源都在市中心,你去山水之间鸟不拉屎的地方建个养老中心不合适吧?到时候救护车堵高速上,责任谁担当得起?
成本又升高了,这还玩儿个屁。

以上。

情侣之间需要多大程度的“自由”?

说到自由这个词,难免有点思维定式。很多人说享受自由就是不爱,因为不够爱才会不愿意把所有时间都给予恋人,甚至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毒鸡汤。譬如我经常看见类似的题目——“他连给你挑一支口红都不愿意,真的爱你吗”。

在感情里,有些人会处于一个相当理性的状态,有长短期规划,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做到什么。他们不是那种对爱情感到新鲜的年纪,可以自己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可以井然有序地安排生活,不会在意对方有没有送自己一束鲜花,也不需要对方必须牢记每一个纪念日,甚至不太喜欢惊喜。这些形式主义固然浪漫,但是对他们来讲意义实在不大。

在很多人问起情侣之间需要多大程度地自由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更应该问自己更想要什么,以及对方更想要什么。如果自己想要的是两个人每时每刻都腻歪在一起,而对方想要的是在爱情之余还能保持自己正常的社交往来,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矛盾。

所以我们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是爱情和自由可以共存吗,第二是什么叫做自由。

1.爱情与自由可以共存

自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然也没有标准答案。

很多人在谈恋爱时候会问出相应的问题,对方不接电话怎么办,对方和朋友出去玩到很晚怎么办,对方打游戏不回消息怎么办。实际上,好像每个人都会有相关的疑惑,甚至猜忌,也不乏情侣因为此类事情上升到爱与不爱的三观论点。

一个人可以独立潇洒自由,同时爱你。

只是在他的生命里,对爱情的投入占比小。他的生活很充实,有自己愿意投入的事业、生活、娱乐,爱情只是他会花费时间的一个部分,但不是全部。打个比方说,他一天时间分为十个等分,他支出给爱情的时间是一个等分,其他时间会分配给工作、朋友、家人。

我很反对爱情投入占比小就等于不爱的理论,甚至于我很乐意与这种有自己生活的人在一起。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里面只有爱情,将爱人当成自己的全部,多么无聊啊。将爱人当成自己的所有物,在各种场合抢夺份额,想要自己也成为对方生活的全部。就像那些影视剧里占有欲很强的母亲,唯恐别人会分走儿子对自己的关注。

任何一种亲密关系都不会是全然对等的,放在天平上衡量自己的投入和对方的投入,本质上还是缺乏自己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本质有趣的,喜欢乐器、游戏、舞蹈或者其他任何事情。他的工作非常充实,有自己的项目和引以为豪的成就与事业,下班之后自己做饭或者与同事下馆子,有时候与恋人去尝一尝新开的店。回家后侍弄一下自己养的小猫咪,洗漱之后和恋人聊聊天,顺便说一下自己的周末计划。睡前互道一声晚安,然后去享受一下没有任何人打扰的宁静。

他的恋人会觉得自己不爱他,或者对方不爱自己吗?

我有一个朋友谈恋爱之后也没有脱离社交圈,每天下班后花一个半小时跳舞,周日的下午照常约我们出去逛街,偶尔约饭时候会拉上她的男朋友撒一波狗粮。男方则固定时间打篮球,有空闲时间报个考证班提升自我。等到休年假时候,两人一同出去旅游,没有很刻意地腻歪,也不需要作秀给外人看。

这是一种很舒适的相处模式,愿意花费时间给恋人,同时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好。

2.自由是有度的

有人会说出轨或者开放性关系也是一种恋爱自由。

但感情里的自由与专一是两个维度的事情,向往自由不意味着不专一,对感情缺乏责任感也不应当拿所谓自由当借口。

大学时候某任室友是个占有欲很强的女生,换句话来讲是个“小作精”和“醋精”,她对男朋友的要求在我等单身狗眼中,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每天三个电话起步,消息五分钟之内必须回复,去任何地方必须提前报备,且每隔半小时必须拍照说明。

她曾经半夜两点给男朋友打电话,只是因为对方睡觉时候没有说晚安。她总是担心,害怕欺骗和背叛,当然这并没有问题,但是她的要求水涨船高,对方达不到或者实现不了她的期待,她便会拉着我们诉苦。她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不由自主地忍让奉献,害怕对方不够爱自己,每天神神叨叨地说对方可能和某个女生暧昧。

这些行为都让我们很烦她,毕竟也没有人喜欢每天成为别人情感宣泄的垃圾桶。说实话,我们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了,但是她分手的时候,我们的确松了口气。

我理解很多人在感情里缺乏安全感,那种感觉其实有点像溺水的人抱紧一根浮木,生怕自己松手了会跌下去。爱情不止会产生多巴胺,也会产生别的情绪,诸如痛苦、彷徨失措。

可人不是浮木,抱得太紧终究会窒息。并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爱到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琼瑶式才叫爱情。维系好感情与生活,平平淡淡同样是爱情,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

没有人有义务成为另一个人的全世界,也没有人就应当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全世界。

恋爱可以当做一种共生关系,那些悲剧的爱情故事总有一方显得很是惨烈,看似为爱抛弃一切什么也没有得到,可实际上只是为了给自己的空虚找借口。看似悲剧的人才是这段感情中的索取者,他们擅长用眼泪、歇斯底里和“都是因为我爱你”这句话来绑架自己和对方,想要从对方的关注中认可和接纳自己。

两性关系中的自由确实是有度的,因为选择谈恋爱必然会减少个人独处的时间。所谓拿自由当借口去出轨或者用其他方式伤害对方,都是纯粹的自私与缺乏道德,他们想要的不是自由,而是为所欲为。

3.维持自由的程度

这一点当然离不开与恋人的沟通。

爱情的自由并非不联系、不撒娇、不在乎,而是在相爱的同时保留自己此前的爱好。

有些人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吃饭,有些人喜欢万家灯火恋人相伴,每个成年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为人处世都说三观要合拍,在恋爱关系中更是如此。如果感情中的一方占有欲很强,需要恋人时时刻刻的关怀和包容,而另一方则更加看重工作生活,难免显得不够合适。

我曾经看过一种说法,谈恋爱就像放风筝,不管对方飘得多远,线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实这不无道理,风筝线可以看做两人的情感维系。

与其在一起之后歇斯底里,不如最初就开诚布公,明明白白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摸清彼此的底牌,两人一拍即合再好不过,如果在这一点上产生分歧,也总能磨合出相处的那个度,保持步调一致。互相体贴迁就,感情不是拔河,非要你来我往,毕竟沟通总要比争吵来的轻松舒适。当然,如果三观不合,也不肯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还是及时止损为好。

爱情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在互相尊重关怀的前提下,选择最舒服的相处之道。

请用自己和对方都愿意接受的方式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