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调研能力

旧文中其实提过很多次,调研能力一直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那么新人入职,如果暂时没有什么任务安排,做调研肯定是没错的。当然,调研不止是新人的事情。

其实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都是随时随地在调研,比如有的人出去买个奶茶也会问问奶茶小哥或小妹,最近生意好不好做,点评的优惠券转化行不行,外卖比例是多少,哪家平台外卖的订单多。

常见的调研分需求调研,竞品调研,技术调研。

需求调研,最常见的是调查问卷,或者访谈,类似前面你买个奶茶搭个讪问几句话也是访谈的一种。那么除此之外,互联网也是很好的调研平台。

1. 搜索引擎

搜索指数=需求强度。

用户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调研内容,不同用户提出的问题越集中,需求强度越高。

2. 百度知道,知乎,微博,贴吧等内容社区平台

搜索 某某品牌+垃圾,总能看到大量的吐槽声音,归纳整理,即为有价值的用户反馈调研。

搜索 某某品牌+竞品品牌,很多人做对比,归纳整理,即为有价值竞品调研。

3. 榜单

做跨境电商的,天天盯着各种榜单看的。什么东西有爆款潜力,什么产品有强烈需求并且竞争不充分,成本售价差高,当然榜单不能给你所有信息,但至少是很重要的资源。

4. 各种目标用户的群

以前我做统计的时候,很多需求是站长群里采集的。

当年李兴平每天都是在小游戏的玩家群里潜水,看玩家的各种吐槽。

我们做海外游戏发行,客服也是要经常泡在当地玩家的whatsapp群里的。

其实类似情况很多,从QQ群到微信群,各种群其实都是很好的信息反馈采集通道。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用户的吐槽呢,有个产品大佬说过,用户的意见要认真听,用户的建议不用理。

我希望从事产品运营的人,认真体会一下。

有些产品人员对用户提出的每个问题,每个建议都认真整理,认真采纳,其实最后发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你是专业的产品设计者,用户不是,用户拍脑袋的建议99%是不靠谱的,绝大部分逻辑上是存在缺陷的,更不用说用户不懂风控的概念。

然后有些产品人员就陷入另一个极端,觉得反正用户提出来的点子都不靠谱,干脆一概不理,这就不对了,你要知道用户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这个你要理解的,然后用你的逻辑来梳理,寻求解决方案。这才能体现你的专业能力。

要理解用户,并去帮助他们,但不能被他们带着走。

那么技术调研单独说一下。

1. 公开的技术资料

很多公司的技术大牛会参与一些架构师大会或者其他行业峰会,技术人员的分享比较实在,一般都是实战相关的东西,很多网上也有资料,看看巨头怎么做的。

2. 优秀的开源代码

某个问题,别人开源代码怎么解决的,怎么处理的,很多地方都是值得学习的。我说我以前通过discuz代码学过很多东西,当然我也是当年给他们提出优化建议最多的人之一(嗯,肯定不如高春辉多。)

3. 别人的技术手册和接口文档

比如做开发者平台,有些接口处理怎么实现比较好,看看淘宝的开发者平台文档,看看微信的开发者平台文档,人家是怎么约定接口的,想想为什么这么约定,意义在哪里。这些官方资料其实就很有价值了。

4. 操作中的细节体会

我以前总举的大翻页,淘宝翻页测试,就是一个调研案例,看看巨头怎么做的。

以前谷歌统计免费后,我跑去熟人站长那里测试一些牛逼的功能,也是想体会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谷歌的处理效率和相应方式。

这话说出来有些虚,有经验的程序员,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为了优化或风控做了哪些处理,以及原则是什么。

再说一个具体的,某些平台输入密码错几次后,会出现验证码。再错几次后会锁账号,这个原则就是典型的兼顾操作友好型和风控策略。

还有,如果一个社区,翻页只有上页,下页,末页,首页,而没有跳转到多少页的选择,如果你对效率优化有概念,大概能猜出来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什么。

5. 通过前端代码分析窥探服务端

通过对前端代码的分析,去猜测后端处理的原则,比如我做广告平台,我的javascript 可能只需要向服务端传递a,b,c三个参数,我去看别人的前端js,发现还传递了其他参数,琢磨一下,可能就会理解,嗯,人家传递那些参数,是为了跟踪,或者是为了风控。

从前端参数的生成和传递,可以部分理解服务端的一些策略和原则。

说个应该已经过时的信息,百度搜索框的那些参数,目的是什么,隐藏的机会是什么,这个我不展开讲了,毕竟不想教人学坏,外面早些年就有聪明的人利用这个做了一些混淆百度服务端判断的事情获利。 为什么有人会注意到这个,为什么会利用这个,为什么能获利?

我上面说的还不是归因劫持,如果说归因劫持,那类似淘宝联盟这样的每年为归因劫持付出多少钱?光一个参数传递的分析,其实衍生的灰产就很大了。

6. 技术社群

多认识一些高手真的没坏处,想当年我还做架构和运维管理的时候,很多时候,我搞不定的问题,就到朋友圈里请教大牛,还好很多高手给我面子。

别人的举手之劳,对你来说可能就是非常大的价值。老板用你是解决问题的,你自己解决问题,还是你找了一个高手解决问题,对老板来说其实是一样的。

你苦思冥想不得的问题,也许别人一句话点拨就解决了。

但这里有个问题,你必须有足够的基础,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你对方案设计已经思考了足够多,有了充分的调研和认知,然后卡在某个关键环节上,你精确地描述问题逻辑因果和你的思考过程,然后别人给你点拨一下,你豁然开朗,这是你请教高手的正确姿势。

你说反正你不会,让人手把手从头教你,对不起,你给人家开工资么。

还有,不要轻易请教比你境界高太多的高手,因为他们所有建议方案的基本认知前提你是不具备的,这就尴尬了,人家也不可能从头给你讲,循序渐进,请教比自己厉害一个档次的,这样有共同交流基础,然后一点点提升自己。

最后,调研能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对自身成长也好,对提升职场中的成就也好,乃至于创业或者发展新项目也好,其实都很重要很有价值的。

此外,优秀的调研能力,也有助于你生活中的重要决策,比如你投资决策,购房决策,购车决策,充分细致的调研,可以少踩坑,少被骗,以及有更好的投资回报机会。

这真的不只是职场而已。

我以前说过,很多业内大佬,创业新贵,真的是随时随地在调研,在机场贵宾厅上网都要看看人家默认导航网站是什么,上面有没有自己公司产品的链接。以前有个上市公司老板天天蹲在工厂门口和那些厂工厂妹们聊天搭讪,就是为了了解这些阶层的上网诉求。至于跨境电商创业者,分析各种分类销售榜单,分析竞品是日常工作。还有广告投手,那是天天盯着竞品投放做拆解分析的。

调研的核心思想就是,了解别人怎么想的,了解别人怎么做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ID:caozsay),作者:caozsay

房产中介日薪5千?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了这个热搜:

2019年北京农民工市民化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为5850元,平均每周工作5.8天,每天工作8.9小时。如果有相应的技术资格证和一定的工作年限,收入会更高。

相比之下,新榜发布的2019年新媒体人生存现状显示,40%新媒体人月收入在5千以下,32%新媒体人月收入在5千~1万。

也就是说,72%全年无休、不知下班为何物的新媒体白领月收入不过万。

数据对比告诉我们,手里捧着星巴克咖啡杯的上班族,未必比鞋底沾泥的农民工的收入高。

有些看上去其貌不扬的人,其实是深藏不露的高手;有些看上去不太体面的工作,其实相当高薪。

有人通过回收废品撑起了一个家,有人凭借开早点铺月入过万……那些你看不上的行业,往往最挣钱。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视或鄙夷、但实际上特别挣钱的行业吧,希望看到文章后的我们,也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一、房产中介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工作?这要从我最近的一次购房经历开始说起。

身处某经济特区的我,因为买不起半年内涨幅达14%的房价,只能到隔壁城市去买房。于是在两位同事的推荐下认识了一位房产中介。

这位房产中介简称A吧,他相当专业,根据我的需求和价格预算,一上午带我看了3套房,然后按照房屋单价、物业服务、投资空间、交通便利、装修预估费用、周围服务设施等一一详细介绍,最后按照性价比进行排序,方便我做出选择。

就这样,在他详细穷尽无遗漏的专业介绍下,我从三套房中选择了一套,顺利买到了人生第一套房。

从看房到买房,整个过程相当快速,只用了半天时间。

A不但专业,而且相当热情,他体贴地承包了城市之间的来回接送、餐饮招待,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正当我对A的表现深感欣慰并把他推荐给其他同事时,我得知了一个惊人的八卦:

在2年时间内,A在我们单位已经卖出了近300套房产,而且都是通过同事口耳相传的推荐方式,一如我,一如推荐我看房的同事,都是他的客户。

咱们来算算,一套房产的中介费用按照2%的佣金比例,差不多相当于2万块(取平均值),300套房产,就是6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天挣1万块。

按照中介公司50%的提成比例来算,A每天,到手5千块。

这样的收入,算是妥妥的中产了吧,秒杀大部分职场人应该是不成问题。

当然,我举的是个例,但也有这么一组数据:安居客发布的《2020年百万房地产经纪人生存报告》指出,有47%的房地产经纪人拥有自有住房,超过九成的经纪人有每天学习的习惯。

截屏2020-08-08 下午12.21.58
截屏2020-08-08 下午12.22.03

最近几年房产成交量迅速增加,甚至达到供不应求的程度。80后想着换房,90后想着买房。对于对房子有特殊感情的中国人来说,房产中介的收入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二、月嫂

想知道中国现在的母婴市场有多火爆?我建议你这么做:

去三甲医院妇产科瞧一瞧,你会发现一床难求。

去当地的月嫂市场转一转,你会发现想预约有经验的月嫂需要提前半年。

去月子中心问一问,你会发现收费涨幅越来越大,简直是一月一个价。

……

在全面二孩时代,大家对一种职业的需求迅速增加——月嫂。她越来越火,也越来越贵。

央视财经曾经对月嫂这一行业进行报道,发现家政公司的报价一点都不低:

初级月嫂是8800元开始,中级月嫂是11800~15800元,高级月嫂是15800~19800元,特级月嫂就是19800~25800元,金牌月嫂就是25800元以上了,而且是很快被预定、一人难求的火爆场面。

有的家政公司会直接明码标价:多一年经验,工资涨1000元。想想看,有多少职场白领或者体制员工年复一年领着同样的薪水,别提涨薪了,不降薪就谢天谢地了。

我从《中国家政市场就业及消费报告》看到这么一个数据:2019年8月,月嫂月均薪资达9795元。

截屏2020-08-08 下午12.22.18

拿着这个价格咨询了在珠三角三甲医院工作多年的医护朋友,我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价位的工资,跟他们的工资水平持平。甚至某些名校毕业的医护人员,毕业两年内也绝对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

当然,月薪2万+也不是白拿的,一个金牌月嫂,不仅要懂得科学育儿,还懂得心理、营养、康复等等学科的知识。

不仅要做得一手精致的月子餐,还要熟知产妇饮食禁忌,更要必备疏奶技能,还要精通胎儿早教。

她们每天睡不到4个小时,遵照雇主的要求,学习最近进展的医学和营养知识。她们的能力和价值,内化为行业标杆,外显为天价薪酬。但这一切,都是她们赢得的。

有时候不是雇主给你多少工资,而是自身的价值决定了你拿多少工资。能力到位了,收入自然会到位。

三、殡葬行业

中国人忌讳死亡是真的,殡葬行业很挣钱,也是真的。

《2020-2025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指出,2018年我国平均殡葬费用(包含墓地)每具遗体约为2万元,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

专家预测,到2024年,人均殡葬价格将为31700元,殡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70亿元。

截屏2020-08-08 下午12.22.32
截屏2020-08-08 下午12.22.40

每年死亡人口近千万,人均超过3万的殡葬费,养活了从事殡葬行业的一大批人,甚至养活了一个村的村民。

中国殡葬第一村河北雄县米北庄,是全国最大的殡葬用品批发集市。这里的村民大多通过电商和线下零售的方式,售卖花圈的、纸活纸花的、孝服等等,应有尽有。

一个骨灰盒成本不到300块,卖3千块没啥问题。

几个纸扎的花篮,成本最多2~3元钱,卖10元已经是良心价了。

一件寿衣批发的利润有20~100元,零售利润高达600~1000元。

无数人的暴富,靠的就是不起眼的殡葬行业。

“正常来讲一个家庭有四个老人,做了一个就可以做另外三个。”虽然我们很不愿意听到这句话,但不得不承认,业内人士说的是对的。

我自己也有亲身体会:去年回老家参加朋友婚礼,发现我们县一位很有名的婚庆司仪居然转行办白事了,仅凭肉眼都可以感受他的财富在日益增长。

如果用数据说话,国内最大殡葬的服务供应商——福寿园也很有话语权。

公司股票和旗下墓地的价格逐年增长,2017年墓地单价由8.74万元提升到10.24万元,涨幅达到17.16%,甚至超过了同年广州的房价涨幅。

这些都只说明了一个现象:殡葬行业,仍然是一片蓝海。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么明显的蓝海,都没有人看到?

不是没人看到,而是大家看到了却假装看不到。亲友异样的眼光、他人下意识的远离,都足以让一大批人放弃唾手可得的蓝海,心甘情愿加入指责和嫌弃的“大部队”中。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和死亡已经是被摆到台面上、越来越被人重视的话题。虽然听上去比较“晦气”,但是只有试过,才知道它真香。

四、美甲师、健身教练等服务业

得到专栏作者、著名的经济学者香帅在《钱从哪里来》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红洪的女孩,是一个典型沪漂,她的工作是平台上门服务的美甲师。

虽然学历不高,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通勤时间超过4小时,但是红洪的收入比很多坐在写字楼里的白领还高出一大截,也比很多服务的客户还高。

月收入4~5万的她,可以把孩子送进每月7千多元的私立幼儿园,也有实力在上海购买两套房产。

除了红洪,还有很多穷人家的女孩通过美甲服务改变了命运,香帅老师认为不是励志传奇,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三重因素的推动。

随着中国开始步入人均收入万元美金的时代,颜值经济开始兴起,怕死、爱美、孤独都成为青年人的代名词,消费能力强、追求自身舒适和魅力的服务业逐渐成为刚需。

美容师、美甲师、化妆师、健身教练等服务业,都成为都市职业的新风向,说他们是手艺人,真的名不虚传。再加上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平台的普及,手艺人和消费者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那些“卑微地”催着你办卡的健身教练,其实也比你高薪。

《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全国私人教练的收入集中在每月1万~1.5万元,其中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私人教练的收入普遍在1万~3万元,远超普通白领的收入。

一个零经验的健身教练工作5年后,工资可以增长40%以上。这样的涨幅,也让很多冻薪或者降薪的白领们酸了。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次美甲/健身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次。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我想起曾经看过的电影《亲爱的新年好》中的一个片段,出版社编辑出身的白树瑾(白百何饰演)为了攒母亲的医药费,转行做了房产经纪人。

明明自己的业绩最差,却看不惯身为销售达人的同事对客户百般讨好。

她觉得同事抱大腿的行为很low,直接说:“我看不惯。”

领导皱着眉头说:“很多事情不是你看不惯,而是做不到。”

再高薪的行业,都不是混进去就有高收入;在“不体面”的行业中脱颖而出,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牺牲;发现时代洪流下的机会和趋势,也一定需要你始终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

所有高薪职业的背后,折射的,都是对趋势的把握和对人性需求的掌握。努力很重要,态度和选择亦如此。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富人都在做三件事:赶趋势、找平台、抓机会。

那些被人看不上的行业,往往最挣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别人的嫌弃中,寻找机会,发现致富的无限可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五块钱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经济增速放缓、银根紧缩、新冠肺炎疫情等让行业内不断有人唱衰——“创业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与四五年前群情激昂的“双创”大军相比,如今的创业者更多了一些思虑和警惕。

当然了,这些思虑和警惕,无外乎格局、心胸、视野,也即认知力。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创业也是如此。认知力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别,一家企业也只能在企业家的认知空间里成长。如果由此来审视现实世界,就会发现,谁拥有高水平的认知力,谁就能脱颖而出。

古往今来,关于认知力有很多说法,但是偏重的方向大多都与创业没有强关系。不过,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知名天使投资人吴世春却喜欢从创业的角度给认知力下定义:认知力即解决自己不知道的问题的能力。

01
正确地认知自我和世界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力。一般而言,我们的学识、经历和经验会形成一个隧道,人对事物的所有认知和判断都会局限在这个隧道内,并且还会想当然地认定真相就是如此。

但是,一旦有新事物出现时,我们的认知就会被顷刻颠覆。

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欧洲人认为世界上只有白天鹅,没有其他颜色的天鹅,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是存在了1000多年的“常识”,就是真理。但是,在踏上澳大利亚看到第一只黑天鹅的那一刻,欧洲人的认知崩塌了。

由此,“黑天鹅”成了欧洲人相互交流和往来信件中的常用语,喻指非常难以预料的、不同寻常的事物。

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不是世界本身。没有人能绕过自身的感知形式去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在人的脑海中所呈现的样子必然受到其主观认知形式的塑造,这就是著名的“黑天鹅理论”。

创业,就是创业者带领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情。自始至终,创业都在与不确定性为伍。

对创业者来说,只有练就“躲刀”“避炮”“防止掉坑”以及“掉坑后爬出坑”的能力,才有可能赢得未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正确地认知自我和世界。

认知自我

认知自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几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不了解自己,但其实人很难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光彩和晦暗。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会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远见卓识;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会将自己的败绩归罪于运气和环境。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倡导,修身正心,知行合一。如果人的心不正,认知就不准确,就会出现偏差,进而导致错误判断。

通常我们会认为,朋友圈是一个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创业者认知力水平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在朋友圈中的表现得极为自负,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最好谨慎地看待他,弱小和无知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不过,自负≠吹牛。从某种角度看,“吹牛”是一个褒义词,它是年轻人的标签,我们年轻时都吹过“牛”,而且还为吹过的“牛”拼搏过,这样的“吹牛”,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梦想。

总的来说,认知自我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在创业中,认知自我就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拥有哪些可以对创业活动产生帮助的能力和资源,知道自家产品的优点和缺点、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自己能创造什么、能为社会带来什么等。

我认识一位创业者,他从2005年开始做网络地图生意,但做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是百度、腾讯、阿里等大公司的“菜”,他根本竞争不过它们——

这些大公司可以投入1000人专门做研发,而且不看重短期利润,把它当作一个基础设施、一个用户流量入口;但是创业公司肯定不能如此,创业公司重视短期利润,所以,当别人在不盈利的情况下还能投入1000人,且比我们做得更好时,这个生意就没办法做了,或者没有做下去的必要了。

认知自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标世界,找准自己的位置。

认识世界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创业者认知世界的渠道有很多,大到国际形势,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想知道,各种认知渠道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

既然我们都有很多认知渠道,都能获得想要知道的信息,那么为什么创业者在对世界、市场、竞争对手的认知上会存在明显的偏差?

答案是,他们认知世界的方法有问题:

1. 过于相信行业报告

2019年年中,“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Meeker)发布了最新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长达333页,阐述了当年互联网行业发生的所有重要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在来年将会产生的影响。

这份报告的内容覆盖了很多领域,涉及美国市场互联网广告开销的增长情况、拉丁美洲数字服务的增长形势等。但令人疑惑的是,在如此翔实的报告中,却看不到多少关于抖音、今日头条等大热App的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字节跳动”)的信息。

要知道,当时字节跳动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影响,以及抖音、今日头条这些现象级产品给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变化,早已不容小觑。而玛丽·米克尔发布的这份立足于行业趋势,且长达333页的行业报告,缺少了这部分数据,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完整。

当然,这份报告可能自带立场,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在互联网上花费30分钟能找到的所有行业报告,基本上都是公开信息。在此基础上,无论如何演化,也很难形成任何竞争优势。

所以说,在获取客户需求和市场规模的信息时,千万不要通过研究机构做好的行业报告得出结论。

受预算、时间的限制,研究机构通常只对市场做少量的抽样调查,然后再用得到的资料去推测行业总体的情况,这样得出的报告只能看出行业的模糊概况;要想判断和决策少出现甚至不出现偏差,我们必须亲自去做市场研究,得到关键信息,从而做出理性的市场决策。

2. 片面的看问题

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四位盲人摸象,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说大象就像一堵墙;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牙,说大象又圆又滑,长得和棍子一样;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觉得前两个人都不对,他认为大象长得像柱子;第四个人不小心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前边三个人都不对,大象是和粗绳子一模一样……

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做出判断,这种做法是非常可怕的。如果用于做商业判断,就很容易将企业推向“深渊”。

要想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最详实、最可靠、最接地气的一手信息,还需要与大量的市场参与者交流,从他们口中获得真实的信息,这是最基本的认知态度。

因为每个市场观察者都会有自己的视觉偏差,只有广泛吸纳各方观点,才能逐渐得到整只大象的样貌。

3. 说多问少

如果经常和市场参与者交流,我们会发现,重点不是与他们交流,而是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但可惜的是,在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中,做题能力的训练往往多于提问能力的训练。

所以,我觉得创业者们有必要持续与市场参与者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多去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提问能力。

4. 没有提炼有效信息

当我们的付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对世界、市场的认知力水平会比很多人都高。但要注意的是,世界是一个庞大、复杂且又不断变化的体系,我们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掌握它。

所以,当我们的认知力达到一定水平,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假设时,还需要用实际的产品去验证这个假设,只有这样才能较为稳步的前进。

市场无时不在变化,今天得到的信息,明天就很有可能过时,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培养自己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去尝试了解那些最新市场信息的拥有者。

5. 没有及时总结和复盘

对创业者而言,复盘无疑是头等大事。创业之初,可能没有方向,只有热情;没有战略,只有战术。创业期间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挫折,甚至创业失败,而这些大小不同的挫败是创业历程中的养分,更是市场送给创业者的礼物。越大的失败,往往能激起越大的成功。但前提是,创业者拥有克服挫败的决心与提升认知力的勇气。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大步向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及时总结复盘,越大体量的公司,越需要在前进中不时地“后头看”,从而发现细微之处的问题。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复盘更应该融入“血液”之中,从而帮助创业者适时地调整方向,使他在迷茫中逐渐看清前路,提升认知力。

复盘的过程不仅仅是记录的过程,还是总结自己犯过的错误、提升自己认知的过程。如果创业者、创业公司,或者发展企业没有及时总结和复盘,轻则不断掉“坑”,重则创业失败或者公司破产。

6. 缺乏与行业顶尖人物的交流

和拥有最新认知的人进行思想碰撞,不仅能够打开我们认知新世界的通道,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从而提高我们认知力,而且当我们感觉自己不是被“碾压”时,会得到一种反馈——我的认知力基本上已经可以支撑自己和他们在同一个层次、同一个水平上去交流了。

这个时候再去投资,我们的态度会相对比较笃定。就好像围棋选手,只有和棋坛中的顶级高手过过招,大家有输有赢,他才会真的觉得自己“上战场”是没有问题的。

人的认知力水平较低时,很难看到更高维度的世界,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的真相。要想打破这个魔咒,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行业内拥有顶尖认知或最新认知的人去交流,用外力打破,全力破解。

只有对自我和世界拥有清晰而准确的认知,创业者才有可能掌握真正的价值链条和行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是否要走上创业之路?创“什么”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办?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的内心就会给出答案。

02
认知的四大层次
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认知世界中,我们能看到多少、视角有多广,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力和认知边界。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认知偏差、认知局限,才有了认知力自下而上的4个不同层次,也就是下图“认知力的漏斗模型”: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自己视角内世界的一部分,对于视角外或者更高层次认知,我们几乎看不到。可怕的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和经营管理中,明明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仍然认为“自己已然知道”。在与很多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我经常听到以下3句话:

第一句:“我们的产品或技术是当前最好的。” 不管产品怎么样,都会这么说。很少有人说自己的产品是排行第二或者其他什么的。

第二句:“我们的产品或技术没有竞争对手。”或者“相比其他企业,我们更有技术优势。”遗憾的是,当我们的团队在进行调查时,总会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比比皆是,他们在技术上也没有绝对优势。

第三句:“我们的产品或技术是市场上最缺乏、最需要的。”每当听到这句话,我总会追问一句:“用户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或购买你的产品?你的产品有什么具体的差异化表现?”但是我得到的回应,大多是模棱两可的说法或干脆沉默不语。

在我看来,这些创业者或许是因为沉浸在自己的领域太久,尤其是技术导向的创业者,他们偶尔也会读一些市场报道或专业演讲的相关信息,但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也未曾和客户直接接触,聆听客户的反馈,所以他们总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产品必然会解决用户的问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心外无物、认知不足的人,必受困于自己的见识和经验。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没意识到的问题,往往才有可能是最大的问题。

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

创业需要持续前进,只有知道自己在认知上的不足,才能去做弥补,从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认知力很容易向下兼容,却很难向上兼容。要想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达到“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层次并完成跃迁,很不容易。

首先,需要一定的认知力做支撑,我们必须知道得更多,视角才会更宽广,接触到的边界才会更大;其次,需要对外界足够敏感;最后,需要一种“空杯心态”,知道自己在认知上的不足,始终对未知领域保持敬畏和好奇。

“空杯心态”非常重要,一个人只有拥有“空杯心态”,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小成就。这是学习的起点。

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越会觉得所知、所学有限,自己不知道得更多。最后他会发现,已知的永远是一小部分,未知的才是海平面下看不见的冰山。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所谓成长和精进,就是保持高度敏感,知道自己还不知道的部分,完成认知升级,不断地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

第三层:知道自己知道

归根结底,认知力就是我们基于种种复杂情况,综合做出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的判断。认知力水平越高,我们的判断就越接近事实。

投资和选择创业者的一个方向就是,看能不能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对与此相关的世界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在我接触到的众多创业公司中,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比特航空”)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因为他们对自我和世界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并且能够完成逻辑自洽。

科比特航空的创始人卢致辉,原来是大疆无人机公司的创业团队成员之一。从这一点来讲,他做无人机就比别人更有机会。此外,虽然在无人机的赛道上,早已有大疆和其他无人机公司阵列在前,但卢致辉对公司的定位和瞄准的市场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同,他做的是应急指挥、森林防火、公安消防、城市规划等差异化市场,这是一块有巨大需求但是尚未被占领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他做的这个事情可以提升社会运转效率、为建设智慧城市做出贡献。同时,这也体现了阳明心学中强调的“致良知”,对社会有价值,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当我们在一个领域钻研得足够深、足够久时,就进入了“专家”的层次,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更宽广的视角看待自己,笃信自己知道什么,并且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自己的能力能覆盖到哪里。这就是认知的第三个层次——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层:不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本能反应”。也就是说,当我们进入这个层次后,所学的知识、技能都会内化成本能反应,不需要刻意地对事物做理性衡量、对比,我们也能做出很好的选择。

就像打太极拳。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就是“忘形”,做到物我两忘、心中没有招式的束缚。只有做到这样,在切磋时才能随心所欲,应物自然,达到一种空明虚无的境界。

当然,达到这种层次之后,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自己知道,而是一种心到意到、如入化境的无意识状态。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环境和机缘的刺激和激发,只有这样对事物的认知才能从懵懂到清晰。

不过,我们不一定非得追求这种高深的境界,其实也可以选择从输入到输出。比如,随时把自己的想法、感悟通过文件传输助手记录在微信里,包括出去讲课、做内部分享等,这些都是理清思路的一些办法,对哲学思维、认知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以上认知力的4个层次,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认知力其实就像那个巨大的漏斗。空间越小,机会越少,越容易受制于固有的下沉路线;越往上,空间越大,机会越多,越容易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知道自己知道”,最后到“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是认知力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无论创业者还是普通人,在自我否定与肯定之间艰难前行、螺旋上升,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但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它已经与外部更高维度的世界发生了强烈而迷人的共鸣。

03
构建思维框架,提升自我认知力
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曾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

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人与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基因差异是恒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则会大到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乃至无法预测。

现实也确实如此。人只有将自己的认知力从低水平提升到较高水平时,才能够打破天花板,获得进步。

该怎么做才能提高我们的认知力呢?

要想提升自己的认知力,除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积累,首先还要从思维上有所转变,尤其是创业者,一定要构建以下四大思维框架。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就是逆向思维,从当下推演到未来,然后站在未来看现在,其核心是“以终为始”。

就是说,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或者决定一件事前,要想一下这件事情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然后反推现在的行事路径,从而落实相应的行为和战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没有终局思维的人买股票,会习惯性地看当下市场行情的涨跌,会考虑明天会有什么小道消息,这样很容易被迷惑;而拥有终局思维的人买股票,会思考大家10年后的消费情况是怎样的,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公司还会继续发展壮大。然后进行反推,这样就很容易做出决定了。

很多创业者都喜欢问:现在做的事情有没有价值,继续做下去有没有盈利空间……我想说的是,创业者如果不去思考企业的终局只关注当下格局,企业的发展将永远是在跟风,永远都在找方向,没有一个稳定的发展,永远都在赶下一个机会,即便企业现在艰难地活过3年,也很难再活3年了。

按照终局思维的逻辑,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在当下看起来合情合理,但从长远来看,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反之,创业者如果去思考企业的终局,大概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未来是什么样的,就会有很多非常清晰的路径,如此也就有了更强的战略驱动能力和解决长远问题的能力。

虽然战略未必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但它却能够解决未来的问题。

第一性原理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庞杂的信息。但是,如果所有信息都关注,就不能看到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性原理,是决定事物最本质的法则,其思维方式是要抽丝剥茧地找到一件事情最本质、第一重要的因素,并且始终把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位去处理。

对于创业者来说,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聚焦问题的核心,帮助创业者看到事物最本质的东西,让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不受现状和思维定式的约束,忽略细枝末节,不满足于简单解释,聚焦于问题的本质,快速找到破局点,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认知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量思维

很多业内人士知道,趣学车和萌萌学车曾经是竞争对手。但由于萌萌学车的创始人张泽涛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最后公司破产清算。

互为竞争对手,如果是一般人看到对手破产,少不了调侃一番甚至落井下石,但令我意外的是,趣学车创始人刘老木并没有这样做,反而给张泽涛发了这样的微信消息:

“泽涛,看到你发出的破产公告,我很有感触,也很替你惋惜。上次见你,你给我的印象是踏实靠谱、非常勤奋的一个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产品型创业者。创业维艰,无所谓成败,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在互联网驾校这个创业方向上,萌萌学车是我们的战友!我们为了改善驾驶培训行业,改变现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所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能体会你肩上的这份责任感。”

一番话,英雄相惜的情意展露无遗。

或许也正是这种格局和情义,让张泽涛很快从创业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来,并加入趣学车和刘老木一同打磨产品。

张泽涛在加入趣学车之后,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于是请来业界非常出名的产品经理赵攀做自己的上级。“既然你比我强,那么你就来领导我。”这种合作的格局令人敬佩。

在我看来,优秀的创业者一定是有格局的人,不仅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认识和挖掘行业里的顶尖人物,通过人格魅力、公司机制吸引这些顶尖人物加入团队,还能创造让顶尖人物发挥最大价值的舞台。

蜜芽是中国最大的跨境母婴电商,其创始人刘楠曾说:“人最难的就是突破自己。之前我的心胸比较狭隘,认为‘我的是我的,最好你的也是我的’,这样是不对的。在突破认知边界时,你只有抱着‘我的是大家的,你的也是大家的’这样的心态,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变成一种赋能式合作,才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你突破你的认知边界。”

为了不断地突破认知边界,刘楠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团队组建上,一番努力下,她几乎把乐淘、京东、好乐买等公司原来在跨境商务业务方面的牛人都挖了一遍。

对于创业者来说,与谁同行远比目的地更重要。只有拥有一群愿意与自己同行的伙伴,才有机会获得在黑暗中前进的勇气;只有懂得与他人分享创业蛋糕,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与自己同行,这块蛋糕才会越做越大。

模型思维

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遇到的困难不一样,经营重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如,刚开始最重要的是产品,要试错、要快速迭代;接下来是数据,考验运营能力;接下来是营收,产品要变现;再接下来是抵抗“巨头”,因为“巨头”可能会来打压我们,与我们一起抢夺市场份额,等等。当然,企业也会遇到一些贯穿始终的困难,比如团队建设。

因此,我觉得创业者必须具有模型思维,在创业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困难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创业团队的股权结构一定要合理设置;合伙人之间要相对互补;公众号和微博,创业第一天就要有,因为我们离不开“粉丝”的支持……

对创业者和企业来说,如何经营、管理,招式固然重要,但内在的思维模式更重要,只有搭建起模型思维的框架,才有可能突破现实的困境。

04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不知道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为什么从创业角度给认知力定义为“解决自己不知道的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不知道。

要想做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其实方法有很多,但我想强调的一种方法是,搭建人际关系网。因为与认知力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接触,和那些处于各行业的顶尖人物打交道,我们会发现,与他们的每一次对话都是提升自我认知力的难得机会。

“春江水暖鸭先知”,关于某个行业的趋势和机会,久居行业一线的顶尖人物往往能够比常人先感知到,他们可以从一些微小的细节中做出较为精准的方向性判断,并将那些无益于思考的噪声意义过滤。

换句话说,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的信息几乎都是精华,通过聆听他们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我们会了解到一些新的机会和趋势,从而彻底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拥抱创业的无限可能。

那么创业者该如何搭建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呢?

学会欣赏

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学会欣赏他人。

世界上有很多比我们优秀的人,以欣赏的姿态与这些人交流,以师待之,我们会获得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如果不是以欣赏的角度建立人际关系,就不太可能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

当然,这种欣赏绝不是盲目崇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他可能在某个领域和行业确实比我们优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每个领域的认知和洞察都是正确的,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最后重点要提醒的是,我说的行业顶尖人物,并不是指那些所谓的“专家”。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如果碰见那种号称观察行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却从未做出过正确的预测,也未能对行业的进步起到任何推动作用的“专家”,千万不要与他们过多交流,经常与他们沟通,反而容易让创业走向败局。

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彼此信任,只有让别人信任我们,觉得我这个人很靠谱,才可能编织出牢不可破的人际关系网。

我在创办酷讯网时,经常和员工们进行交流、分享,输出我自己对创业的一些观点与看法。这种输出会让人觉得我拥有高水平的认知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也正是这个原因,玩蟹科技创始人叶凯曾在两次面临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的危机时刻来找我投资,帮助他度过创业中的至暗时刻。除了叶凯,几乎所有从酷讯网出来、后来走上创业道路的人,需要天使投资时想到的第一个人都会是我。

所以说,要想花花轿子人人抬,首先就要让别人觉得我们办事靠谱,有能力帮助他们成功,彼此成就。

学会让利

搭建持久的人际关系网,仅仅让别人觉得我们可靠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让利。

在和别人做生意时,如果能拿到七分甚至八分的利润,那么就拿六分好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为自己赢得好声誉,吸引更多的人来合作。

如果能拿七分利润,却偏要拿八分利润,甚至过河拆桥要拿九分利润,那么谁还会与我们合作?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把利益、名誉等与他人分享。分享并不是说自己就少了,我们常说“舍得”,有“舍”才有“得”。例如,我们用个人品牌给靠谱的人背书,在背书结束之后,我们的个人品牌并不一定会因此受损,反倒是我们越愿意为其他人背书,个人品牌就越有价值。

人际关系网的搭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可能就像是在骑自行车,每一次前进,都需要拼尽全力往前蹬。慢慢地,在别人的助力下,就可以驾驶摩托车,此时只需要控制好方向、踩下油门便能一往无前。

当我们为别人做了很多事情之后,会获得别人的“回报”,可以自然而然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当我们的能力足够强、人际关系网也足够大时,不是自己推着事情走,反而是事情推着我们往前走。这便是足以改变每一位创业者命运的人际关系法则。

未来的商战注定发生在企业管理者认知力的战场上。想象力驱动认知力的升级,唯一能够限制公司体量的就是企业创始人的认知力水平。企业创始人只有提升自己的认知力,不断挑战自己,刷新自己对人、对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在商业竞争里,有一点可能是争议最少的:人是企业竞争力、生命力最核心、最根本的要素。你认为应该如何激活“人”的力量?

本文为混沌大学书摘,摘编自《心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学校能学到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

文长长说
我大三开始在网上写作,写作五年,经历了毕业、工作后,最终还是决定先回学校继续读书。作为一个即将入学的“新生”,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在我的大学时代,我到底学到了哪些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以及重新扎进学校,我需要特别注意在哪些方面汲取成长所需的营养。所思所得总结如下:

1.面对一件事,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始终觉得,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让我们掌握一个知识,更多是让我们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人与人之间拉大差距的,归根结底就是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即逻辑思维能力。

何为思维能力,简单通俗点来讲就是,十来岁的时候,我们用简单粗暴的好坏去对一件事定性,这件事要么好,要么坏;但在不断学习,以及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在大学阶段,我们能用swot去简单分析问题,我们清楚大多事是利弊相间的,有些时候我们能化危机为转机,也能让优势变为劣势,一切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问题,怎么处理问题;等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们能以一个专业者的身份,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并且在我们一系列分析判断后,我们能得出一个可行且可靠的结论,而这也就是很多人眼中的钦佩且羡慕的“专业性”。

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成为一个考虑周到、全面,能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可行有效决策的人,会成为我们职场的一个加分项;

在生活中,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明智的人,不会随便跟风,不会被轻易游说,不会被网络上的一些极化情绪轻易带动,不会被随便割韭菜,而是会让我们结合一些事实,进行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理性的判断。

至于这一能力在学校如何掌握:

第一,老老实实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虽枯燥,但真的有用;

第二,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老师们讲课是有自己的逻辑线在里面的,甚至老师们的课件前后之间都是存在逻辑的,所以别小瞧老师们的每一堂课,认真听老师们讲解或分析每个知识点,去学习老师们分析问题的逻辑;

第三,平时看待一件事,不要头脑一热就下结论,凡事多思考,试着多去分析一下“这件事具体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客观环境还是人为导致的)—继续下去的危害是什么—尽可能减少自己损失的方法是什么”,去培养锻炼自己更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一句话,看书是有用的,上课是有用的,学习专业知识也是有助于提升我们逻辑思维能力的。

2.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能力

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残酷的地方是,你得对你的行为负责。

简单点来讲,中学阶段若学习不努力,可能会考差,会难过,会让父母失望,会辜负相信你的人,但说到底,你中学时的人生,还有你的父母、你的老师帮你承担,他们都会鞭策着你、激励着你,会想着办法让你走得再远点;

但大学的学习就不是这样了,你学习不认真,考试不努力,就面临着挂科,面临着没法拿到学位证;你不努力看书,不努力写paper,就面临着没办法毕业;你不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没人会拉着你往前走,影响的是你的人生。以上都不是危言耸听,每年答辩不通过、挂科太多,没法按时毕业的大有人在。

大学教给我们的最现实的一节课就是:没人能一直帮你,你的人生还得你自己负责。你可以不努力,也可以懒惰,也可以不积极向上,反正所有的后果都是你自己承担,糟糕的人生也是你自己的。反正,以后想要什么样的人生,都取决于你此刻的行为。

3.认识了一群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一起进步

首先,申明一点:我不提倡混圈子。

我眼中所谓优秀的人,就是积极、正面,且在自己的人生里也一直在努力的人,最好是在关键时候能拉你一把,或者把你往前推一把,包括良师,也包括益友。

回想我的大学时代,我收获到的最大的财富就是认识了几个特别好的老师,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

虽然毕业两三年,但我一直跟大学老师保持着联系,包括前不久,遇到一件特别为难的事,我凌晨十二点编辑了一千多字的微信小作文发给我大学老师,想听她的建议,早上六点她醒来看到消息就马上跟我打电话,她跟我分析着利弊,鼓励我再往前冲一冲,虽然挑战也挺大的,感觉到我内心有些许胆怯,她直接跟我说“向上的路,都是艰难的”,不要怕曲折。而我最后听了她的建议,选择了那条曲折但最后也看到丰硕果实的路。

还有我的学长学姐们,他们都是不同领域很优秀的人,会很真诚很无私地跟我分享着她们的经验,会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帮助,有他们在身边,内心真的会特别踏实。

所以,如果可以,读书阶段一定要尽可能去认识一些优秀的人。

但,在这里,如何认识优秀的人,我没有也不会提什么人际技巧或者情商,学生时代大家都很单纯,没必要学太多复杂的套路,待人真诚就好。除此之外,唯一且特别重要一点是:你得让自己同样优秀,有拿得出手的技能,有特长,有自己的能力所在。

毕竟,想要维持一段长久且有价值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互益。你能推我一把,在某些时候,我也会在你的人生中起到我的作用。我们一起进步,而不是你拉着我进步。

4.保持学习、热爱阅读的能力

我的第一本书、第二本书都是在我大学图书馆写完的。

虽然我后来在很多地方写过稿子,在咖啡厅写过稿子,在环境很好、空调开得冷暖刚好的办公室写过稿子,在省级图书馆里写过稿子,也在很高级很文艺的书店,点一杯果茶写过稿子,但毕业好几年了,我心中最适合写稿子最适合看书的地方就是学校的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它的环境(毕竟夏热冬凉,空调还不一定及时开,忍不住要吐槽一番),而是图书馆里的氛围。看着身边的同龄人,放弃无效的社交,丢掉玩手机的时间,一头扎进书中,静谧而美好,任何人看到这幅画面多少是能被影响的,会有那么一秒迟疑:“我是不是也要看看书,我努力的样子是否也这么美”。

总有人浪费青春,但也总有人的青春是充满奋斗且充实的,而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看到青春不同样子的窗口。

而且图书馆里真的有特别特别多的书和刊物,随便看,还不用花钱,是特别好的福利,也是特别好的学习机会。

所以,如果能回到大学时代,给大学时代的小文一个建议,那一定是:在学校,一定要去看书,每天挪俩小时出来看书,一周看一本,一个月就看四本,一年就能看四十八本。

一年能看完四十八本书,人生肯定能得到很大一个升华。四年下来,真的能成为一个很渊博的人。读书,也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的自我提升方法。

5.学会独处

无论是学生党,还是已经从学生阶段走过的社会成年人,在学生阶段,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人际关系的困扰。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也属正常。

尤记大一那会,我会为人际困扰,会搞不懂明明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在别人眼中会变味。有段时间内心也非常孤独,一度难过地想着“为什么我就不能碰到志同道合的人”。

到现在才明白,这世上哪有真正且完全志同道合的人,所谓志同道合的关系里,也有一个人在包容另一个人,或是两个人在互相包容。

后来,就在图书馆看到周国平先生的那句“尊重他人,亲疏随缘”,当时就被击中。我读大一时,是第一次看到这句话。

再后来在跟别人相处,就有意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后发现,当你抱着没有一定跟谁交朋友的心态去跟别人相处,会轻松很多,也会顺畅很多。

也是从大学时候开始,尝到了孤独,但也开始明白,人生终究是一条孤独的旅程,谁都没办法陪你全程,你得习惯孤独,得享受孤独,得学会独处。

写到最后,继续来讲讲心里话吧。

其实,若我现在是一个在校大学生的身份,我是没办法这么清晰理性地写出这些观点的。我们都是这样的,当身处学校的时候,看到的全是学校的不好,会觉得四年的时间那么长,长到每天玩都觉得腻,而且还总觉得啥真正有用的都没学到,而且读书时代还拼命想逃离学校,过早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社会人。

其中的原理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怪,就怪我们身在学校。但话说回来,这一点,终归也怪不了我们。

得等,等到毕业了,再也享受不到1000块钱住一年这么便宜的宿舍,再也吃不到八块钱就能买到健康且有营养的饭了,再也没有大把的时间去熬夜、去无聊、去发呆的时候。

等到每天睁开眼,想着我今天不吃不喝也还要欠房东一百块,在为房租水电、为吃饭交通、为工作为kpi奔波的时候,我们才会后悔当初在学校有大把的时间,为什么不好好看本书,为什么不好好学点技能,为什么不好好提升一下自己。

大多数人是这样过来的。我也这样过来的。

也曾后悔过,遗憾过,甚至刚毕业一年,久久不能接受自己社会人的身份,特别希望睁开眼原来是一场梦,我还躺在大学宿舍的床上,没有这么多的压力,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有些东西,真的失去过,才能学会珍惜;得经历过,才更知道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们要怎么走。

但很多时候,人生并没下一次机会。

所以,在祝年轻的你们人生得意要尽欢,活得尽兴恣意的同时,也祝你们克制且努力,自律且谦卑。

祝你不必过早体验,但一定要再早一点明白成年人的艰辛。

记得,入江湖之前,一定要多汲取点可以傍身的能量。

阿司匹林的一生

作者 / 老爸评测

阿司匹林。

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阿司匹林的数量高达 1500 亿片。

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等于你我一年要吃近 20 片。

作为这样一枚利用率极高的药片,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它和现在被严禁的海洛因出自同一人之手。

更戏剧性的是,阿司匹林还曾经因为海洛因的问世,而被遗忘在角落。

其实在阿司匹林的一生里,这样戏剧性的时刻并不少。

专利之争、商业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等等,都有它的身影。

今天,我们想来说说这个奇特药物的传奇一生。

一、发现

古时候的人们面对疼痛,没什么药可以吃,他们最常用的止痛剂是酒精。

比如犹太人给婴儿割包皮之前,就会灌一茶匙加了糖的酒。

在古老文明里,也有一些柳树能止疼的传说。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给一名村妇接生时,村妇痛得哭天喊地,旁边有人拿了一把柳树皮放到她嘴里,不久她就不疼了。

希波克拉底记录下了这个发现,这一功效慢慢传遍世界,柳树皮成为了整个文明世界常用的药物之一。

毁掉文明只需要一个拳头。

那时候的世界不稳定,充斥着强力、残暴。很多医学财富都被切断了。

柳树能重新回到人们视野里,源自于一场苹果砸到牛顿这样的“偶像剧情节”。

大约在 1757 年,爱德华·斯通牧师在自己买下的田地闲逛,欣赏被自己承包的鱼塘。也不知道为啥,他忽然就剥了一块柳树皮放进嘴里。

这一尝,尝到了熟悉的味道——这种苦味不就和医生开的治寒热病的药一样一样的吗!

他把柳树皮制作成粉末,找寒热病人测试,效果非常好。

通过 5 年的实验,他写信给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自然科学会报》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英国开始用柳树皮替代昂贵药材。

总啃树皮也不是回事儿,19 世纪的科学家们开始思考柳树皮里到底是什么。

在初期的提取过程中,就有不下 7 位科学家做出贡献。他们不仅提取出了水杨酸,还摆脱了一直扒树皮的窘境,找到了同样含有水杨酸的绣线菊。

后来给阿司匹林取名字的时候,就用了绣线菊名字的一部分。

可惜这样的成果并没有让当时的人们重视,因为服用水杨酸,会让病人感觉到嘴巴、喉咙和胃部难受,没有人愿意碰它。

1853 年,法国化学家夏尔·热拉尔发现了水杨酸让人难受的原理,并提取出纯度很低的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原型)。

他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发现此物的人,但因为过程太复杂,放弃了,止步于成功之前。

二、诞生

镜头摇到德国, 19 世纪的德国拥有全欧洲受到最好培养的科学家队伍,化学是重点学科。

和阿司匹林纠缠最深的拜耳公司就诞生在这里,只不过刚开始它是个染料公司,前几十年发展平平。

直到卡尔·杜伊斯贝格接手公司,他们才离阿司匹林近了一步。

小卡是个有点意思的人。

青年时期,他的父亲希望他早日接手家里安稳的作坊,可是他对化学十分感兴趣。这种争执通常只有两个结果,全看妈妈的反应。

所以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全力支持他的母亲。

在激烈争执后,小卡得到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以惊人的速度在 20 岁得到博士学位。

但是他始终找不到工作,服役了 1 年后回来,还是找不到。

想必这时候他的父亲会对他说,看吧,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回来接手生意。

小青年回了家,但没放弃写求职信,终于得到了拜耳公司的回复。

1884 年小卡 23 岁生日那天,他拥有了正式工作,还交了个女朋友,老总外甥女,没过几年就结婚了。

1890 年小卡接手公司,他立即花大价钱成立制药部,配备实验楼,火力全开搞制药。

制药部有药研处,处长是阿图尔·艾亨格伦(艾艾);药理处,处长是海因里希·德雷泽(德德)。这两者再加上药研处的研究员费利克斯·霍夫曼(霍霍),阿司匹林的问世就齐活儿了。

很多记载、包括拜耳公司的说法,都认定阿司匹林是霍霍一个人的成果,起因还是个很感人的故事:

为了减轻父亲的严重风湿症痛苦,免受服用水杨酸钠造成的胃不适。

有才华 + 好品质,这样的故事太适合流传到各处了。

但是阿司匹林的出生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还有另一个版本。

艾艾作为药研处处长,决定寻找一种有水杨酸疗效、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把任务分配给了霍霍。

霍霍在实验室反复做了多次实验,终于得到了纯净的乙酰水杨酸,艾艾很满意。

然而德德反对。

他认为水杨酸会造成心脏衰弱,乙酰水杨酸也会有同样的缺陷。不过这事倒是启发了他,可以让霍霍做另一个任务。

两个星期后,魔丸海洛因问世。

海洛因的名字叫 heroin ,因为所有试验者吃了这样东西后都有力拔山河气盖世的感觉,就和 hero (英雄)挂了勾。

德德对这个成果非常满意,把它作为强力止咳药推出,认为它能治疗新生儿啼闹、受凉、流行性感冒、关节疼痛,甚至还要做成日常提神饮料。

魔丸太耀眼,灵珠的成果显然被忽视了,只有艾艾还惦记着。

他通过自己试验,又找了许多医生朋友帮忙,得到很不错的反馈,让全公司都知道了灵珠的存在。

相应的,乙酰水杨酸也有了自己的名字, Aspirin (阿司匹林)。

选用“乙酰”的首字母 A 和绣线菊的前几个字母 spir ,加上后缀 in ,在 1899 年 7 月投产。

魔丸灵珠各自长大,秘密终究会暴露。

1913 年海洛因的成瘾性暴露无遗, 5 年后被世界多地列为禁用毒品。

阿司匹林则走到了今天。

艾艾是灵珠的伯乐。

他脾气好、对人慷慨、聪明、长得还帅,是拜耳的发明冠军,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花心(他的第 3 任妻子就是给他照顾 6 个孩子的保姆)。

可惜他的后半生很惨,差点死在毒气室,后面会再提到。

三、出道

小卡没有忘记商人必做的一件事,申请专利。

先占为己有,才能坐着赚钱不腰疼。

在德国以及大多数国家,乙酰水杨酸被认为是若干年前由他人发现的,所以不能申请专利,只有美国和英国能批准。

恰好这也是两大块肥肉,拜耳公司就高高兴兴去了。

1898 年和 1900 年,拜耳公司分别在英国和美国获得了乙酰水杨酸制备的受保护专利权。这两份专利申请的批复文都认可拜耳公司有着与前人发现的不同的制备过程。

正是这句“与前人发现的不同的”,为拜耳的专利之路埋下祸根,随时可能爆发。

神药问世,理应先敲锣打鼓吹起来,但阿司匹林的亮相很低调。

拜耳公司把它寄往各个医院,拜托收到药物的医生、医院可以全面试用它。

这么低调是有原因的,当时大打广告推销的都是一些假药,为医学界所不齿。

承载着很多期望的新人阿司匹林,可不能扎进去毁人设,低调入场才是好选择。

不出所望,在寄出阿司匹林后的 3 年中,正面赞扬阿司匹林的科学论文出现了约 160 篇,人们狂热 pick 它:

我家爱豆无所不能,它真的很努力!

这种认可远超过生产、推销阿司匹林的人。

小卡很清楚,要让人们只识阿司匹林,不识乙酰水杨酸,才是真的成功。

在此时,很多生产、销售乙酰水杨酸的公司,已经在没有专利权的国家疯狂啃大饼了,拜耳必须加快步伐。

1905 年 5 月 2 日,医学立法史上一次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最激烈的争辩开始了。

原告是拜耳公司,被告是海登化工公司,一家欧洲水杨酸类物质生产大户。

起因是被告把乙酰水杨酸出口到了英国,原告感受到了冒犯。

现场汇集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新兴制药化学领域的顶尖专家,还有众多律师界大腕,由大法官法院(英国三大高等法院之一)经验最丰富的法官来主持。

大法官特意带着一本化学基本教程来作为参考,以防自己在现场蒙圈。

被告很直白,直接承认了:对,我们是向英国出口了,但乙酰水杨酸不是你们首个发现的,你们的专利是用谎言骗来的。

原告的回应则是:之前确实很多人都制得了乙酰水杨酸,但是只有我家霍霍得到了纯品。

这场争论进行了 8 天才结束。

缓了 2 个月,大法官宣判,拜耳公司的专利申请是“形成于事故、错误,或者是以别有用心的意图构筑起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最大可能地造成混乱”。

原告败诉,从此在英国,所有厂商都可以生产销售乙酰水杨酸。

评论家们这样评论这起官司: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其实这个判决,还有另一个意味,映射了当时人们对德国化工界的担心。

在趋于恶化的国际关系中,德国这个工业优等生尤其刺眼,它的一切成就超出了商业范围。

被泼了冷水的小卡才不会轻言放弃,他要带着“阿司匹林”这个名字霸占市场。

虽然在英国败诉,但他开设了子公司,保住阿司匹林的品牌所有权,大打广告。

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医生给病人开药时,总是习惯将复杂的“乙酰水杨酸”写成“阿司匹林”。

在美国的步伐也不能停。

拜耳公司的推销员跑遍美国,敲医生的门,塞给他们赠品药和赞许阿司匹林的重头文章。

因为实在赚钱,大量走私贩开始介入,导致非法生产的销量占据了将近一半。

拜耳公司开始自己制作药片,打上“拜耳十字”字样。

阿司匹林本来可能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一生了,但老天觉得它的历练还不够。

四、纠葛

1914 年,一战爆发。

当时的德国工业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战争就意味着贸易中止。

英国失去了许多药物的进口支撑,包括阿司匹林,于是干脆破罐破摔,“阿司匹林”不过就是个名字,拿来就是了。

1915 年《柳叶刀》杂志发表说明,鼓励英国厂商生产。

可惜英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掌握好工艺,这一决定导致英国市面上充斥了品质参差不齐的阿司匹林。

有英国军医给同事写道:(这些阿司匹林)像是碎粉笔渣子,非常难以下咽。大兵们死活都不肯吃。

另一边,虽然美国只想做个旁观者,但英国不答应,把手伸到了大西洋,刺啦一声切断了美国和德国之间的贸易。

凡事见面好商量,美国和德国见不着面,情分就淡了。

1917 年 4 月 6 日,美国对德宣战。

正是这一年,拜耳公司在美国的专利权到期,美国几家磨刀霍霍的化学公司早就准备好了,其中就有著名的孟山都农业化学公司。

(插播:2018 年 6 月,拜耳公司收购孟山都,成为唯一股东。)

一战德国大败,阿司匹林也似乎从拜耳公司的手里滑落。

恰逢此时,流感袭来。

1918 年,历史上著名的“西班牙大流感”爆发,死亡人数超过整个一战期间的五倍。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发布了一系列建议,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公众聚会,学校停课、军营封闭,股票市场、银行、店铺一律停业,火车、电车和公共汽车停驶。

一些城市规定人们上街必须戴口罩。

医学界到头来还是用了所有办法里最有效的阿司匹林。

在这场流感中染病、存活下来的人,就包括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 32 任总统)。

在许多幸存者的眼里,阿司匹林是神药,是黑暗中的光芒。

从 1918 年到 1920 年期间,阿司匹林的生产量和销售量翻了不止一番。众多厂商已经盯上了它,打算大赚一笔了。

进入和平时代的世界,就是消费的世界,而英雄,是最好的广告。

一战后,不同国家制定了不同的商标法和贸易法规,形成十分复杂的体系,这个世界上出现了很多“阿司匹林”。

光是在美国大大小小的药店里,就有上百种不同的牌子,造成了现代史上空前激烈的商业大战。

还有件趣事儿:有一伙自称“阿司匹林帮”的团伙,居然闯入库房,偷走了价值 9.2 万美元的拜耳阿司匹林(超过 100 万片)。

人们开始相信,它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

1930 年,有人说这是“阿司匹林时代”。

多么风光的时刻啊。

拜耳公司在自己的厂房前立起了一个阿司匹林药片模型,直径 236 英尺,有灯光照明,上面有“拜耳十字”标志。

灯光点亮时,莱茵河一带几公里远近的人都能看到。

对于小卡来说,阿司匹林是他珍视的宝藏,成就了他的一生,但他还有个心愿,就是实现德国工业一体化。

一战对德国造成的创伤,足以让大家伙儿意识到,团结在一起才能更强,不受欺负。

德国六大化工企业和股东们决定联手,结合成了一个强大的组织——法本公司。

如小卡所愿,法本公司成了全球化学工业界从未出现过的大腕。

强者要么贡献世界,要么破坏世界。就在拜耳的灯牌亮起来没多久,法本公司被德国纳粹党盯上,拉上了贼船,成为暴行背后强大的资金支柱,总援助达到了 8000 万马克上下。

1935 年 3 月 19 日,小卡逝世。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悼文说“……他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效率最高、成果最重大的企业家。”

他的愿望都在逝世前实现了,此时的闭眼,也许是上天给他最后的礼物。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在南美洲所有的阿司匹林广告上,都出现了纳粹的黑十字标志卐。

灵珠被一股暗黑气息裹挟,传输到各地。

更讽刺的是,曾经为阿司匹林做出贡献的艾艾,被关进了集中营。在博物馆里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标牌上,只有霍霍和德德的姓名。

犹太人不被允许在德国的任何经济活动中起作用。

当俄军攻破艾艾所在的集中营时,距离毒气室建好只剩下几周,生死只在一瞬间。

阿司匹林问世 50 周年,苦于找回自己姓名的艾艾去世,直到那天他也没能得到世界给他的回应。

二战结束后,法本公司解体,拜耳公司重新回到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上。

阿司匹林仍是他们最成功的、利润最高的产品。

五、延续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阿司匹林,这回大概可以尘埃落定了。

但这个世界不存在独霸,国家如此,人如此,药也是。

易溶阿司匹林的出现以及泰诺、扑热息痛、布洛芬等新药物的出现狠狠冲击了阿司匹林,夺下了它的销售宝座。

风光不再的阿司匹林遭受到了被埋没的危机,要想翻身,只能不断地问自己,我是谁?

半个多世纪,人们在它的药效上绕来绕去,只关心它能治什么病,却没有人关心它为什么能治病。

科学家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当阿司匹林在人体内的作用被揭示后,人们意外发现,它好像不只能止痛、退烧,还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良药。

这种随着新世纪到来而逐渐严重的疾病,正深深困扰着人们。

1985 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举着一瓶阿司匹林告诉全世界的媒体代表: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患者的福音。

到如今,它的潜能更是被挖掘,脚癣、老年性痴呆、癌症等等疾病,都有它的用武之地,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来证明。

在农业上,它也有让作物增产、给鲜花保鲜的作用。

这个小药片坎坎坷坷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 》概要推算出我国的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 2.9 亿,占总人口的 20 %,死亡率位居所有疾病的第一。

阿司匹林作为有效药物之一,经受了种种神话或质疑,如今需要被更正确地认识和使用。

阿司匹林的故事还在继续,今年它已经 123 岁了。

科研的过程大多枯燥,关于它的故事还是想讲给大家听听。

删减了很多人名和研发过程,想对这些割舍的部分道个歉,每一步前进都值得被我们尊敬。

正如《阿司匹林传奇》结尾所说,它的发明,应当感激的人多得数不清,这样的人还会继续增多。

它不只是阿司匹林,它还是每个不应该被忘记的人的名字。

这片小小的药丸,是上百年跌宕起伏历史的见证者,战争、流感、世界的分分合合,在历史的洪流中它渺小也强大,正如身处历史中的每一个我们。

每一个见证,都是给未来的礼物。

注:

2019 年,美国心脏协会( AHA )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表明,不推荐 70 岁以上、没有心脏病和中风症状的人群常规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 81 毫克)。

本身患有会增加出血风险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出血)的任何年龄人群,也同样不推荐。

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陈允皓说
自律者自由,长期自律生活后我发现,保持自律不会因为学习感到劳累,反而会开始享受高效学习带来的充实感,曾经无所事事的生活显得枯燥空虚。保持自律最好不要在中间停歇太久,一旦停止就给了惰性可乘之机。因为大学时的努力,毕业后我选择了通往北京,进入了行业内顶尖的公司工作,可见一个二流大学的普通人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过观察学霸们的作息规律和研究心理学知识,我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现在,我依旧利用这些学习方法提升自己,效果出乎意料的满意。

1. 整理学习动机

人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学习,是因为具有强烈的动机,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就是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感兴趣,不需要逼迫自己也能享受其中,比如张三对网络小说十分痴迷,不仅喜欢看还喜欢写,对网络小说进行深入钻研,并可以保持日更6000字,成为了一名知名网络写手。

内部学习动机具有强大驱动力,想要发挥它的力量你需要明白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内心热衷于什么,三百六十行总有一行是你喜欢的,将一项工作重复10000小时,你就是这一行的大牛专家。好比日本的匠人精神,90岁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将一份小小寿司做到了极致,对食材、温度、配料以及每一寸力度都有严苛的讲究,为了让捏寿司的手保持细腻,他常年佩戴手套,那双握寿司70多年的手依旧温润细软。

同时,外部学习动机也同样重要,比如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让周围人投来羡慕的眼光;为了自己的父母或者孩子能过得更舒坦一些;为了提高自己的性吸引力,获得心仪的对象……

总之,学习之前,你得搞清楚自己学习为了什么?学了有什么用?如何去学?把这些写下了时刻提醒自己。

比如你学习室内设计,每天面对电脑画图建模的确非常枯燥,这时你需要的内部驱动力是,室内设计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它能够带你领略艺术的美学,看着一套房子从毛坯到极具现代风格的设计,是一件极为有成就感的事。而你的外部动机可能是,室内设计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能够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艺术家,通过努力成为设计大师,赢得社会地位和财富。

2. 专注与时间管理

人的自制力是反人性的,懒惰才是人的本性,一旦你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干扰项,专注力就会不集中,因此你需要管理好自己的专注度,选一个好的环境极为重要,大学时我会去图书馆学习,放假时会到当地的共享自习室,工作后会在图书馆和安静的咖啡馆学习办公。总之,家里或者宿舍不是个学习的地方,没有学习氛围,还充满了诸多诱惑。

学习时应该收拾干净桌面,冲一个热水澡,给自己准备好水杯和小食,营造一种具有仪式感的环境,杂乱会带给人烦躁,内心不安时很难静下心学习。

仔细观察,学霸的作息是十分规律的,他们往往不是学习到了深夜,而是早起早睡,熬夜学习并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早睡可以使身体休养生息,保证了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如果每天坚持朝6晚10进行学习,你会不会觉得困难,也许让你坚持三天你可能会觉得度日如年,但一旦你能够坚持21天,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

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新习惯的养成并得到巩固至少需要21天,被称作21天效应。21天后你会从一开始的刻意、不自然的状态变成不经意、自然的学习状态,不再需要意志力不断告诫自己。

给自己列出一份计划表,越详细越好,最好具体到每一个小时,我的建议是,大方向的计划表可以提前准备,精细的计划表不要预先准备,而是在这一小时开始时利用一分钟时间写下自己未来一小时需要完成什么,因为事先做的详细计划往往得不到实现。

一天如果学习8个小时,就将它分成8份,写下8个完成目标,这样每一个小时就能不被荒废。

3.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创造者是查理德·费曼,他被称为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本人是费曼学习法最大的受益者,这种学习方法一度风靡全球,成为史上最牛的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分为四个步骤:确定目标-回顾-提炼-传授。

确定目标: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你想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过程中不要使用太过简练概括性的语句,太过复杂的概念其实是在糊弄自己的大脑,想象一下,你要将自己学习的内容告诉一个8岁的孩子,用简单的语言描绘自己需要学的概念,简化学习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清楚地告诉自己,我今天所学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回顾:当你大概完成了基础的学习内容,合上课本进行复述,用自己的话将所学内容流利地复述出来,中间遇到卡壳是正常的,这时不要急躁,你已经在掌握知识的边缘了,这时你需要将卡壳的地方重新学习,反复回顾,直到能够流利地讲出来。

提炼:现在可以拿出你的笔记本,对你所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条理化概括,不要使用原材料中晦涩的句子,你要用自己平时的语言写下你的理解,做到可以清晰地讲给一个从未学过该知识的人,使他也能够完全听得懂,这时你对这个知识才算得上完全掌握了。

传授:费曼学习法之所以能够行之有效,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完全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加工方式,在美国缅甸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表示,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记忆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差异。

被动学习诸如听讲、阅读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留存率只有5%——10%,而主动学习诸如讨论、实践学习内容留存率可达50%——75%,而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把学到的知识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留存率高达90%。

费曼学习法的最后一步,就是将之前所提炼好的内容传授给他人(当然如果没有人愿意听,可以讲给你的宠物),当你给别人讲解遇到了卡顿、结巴等现象时,恭喜你,那就是你的薄弱点了,再去巩固一遍,直到它刻在脑海。

4. 艾宾浩斯记忆法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绘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通过大脑对事物遗忘的规律,可以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从学习后立刻开始的,遗忘进程并不均匀,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时间间隔
记忆量
刚记完
100%
20分钟后
58.2%
1小时后
44.2%
8小时后
35.8%
1天后
33.7%
2天后
27.8%
1周后
25.4%
1月后
22.1%
根据遗忘规律表,我们可以看出,新学的知识点在一小时后就忘记一半,一天后就只能记住30%,在这种高速遗忘下,学习效率会变得很低,遗忘是必然趋势,但在遗忘的临界点,复习可以保持记忆,所以我们需要在大量遗忘前阻止它,学习后5分钟就需要复述,尽量在一小时内进行复习巩固,做练习题,每天进行复盘,每周进行总结回顾……

尽可能在一小时内多去巩固,就是我们常说的趁热打铁,并且长期保持复习,这样效率远远比你将一本书从头到尾学一遍,然后再回过头复习高效得多。

5.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法的精髓在于提炼关键词和搭建逻辑框架。文字的描述非常繁长不容易理解,思维导图能够用可视化的方式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联系,直观并且简化地表述了学习内容,利用形象记忆在脑海中搭建出知识体系。

诺贝尔生理性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左右脑的不同分工理论,左脑从事逻辑记忆,右脑从事形象记忆,右脑的储存量是左脑的100万倍,而思维导图就是将逻辑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对知识进行双重编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维导图法可以分为四步:提炼关键词-搭建知识网-记忆导图-代入内容

精准概要地将书中内容简化成一个词或者一句短语,对知识进行压缩整理,找寻这些词汇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相关思维导图APP或者笔记本搭建知识体系,利用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像表示关键词,用来刺激你的右脑,然后将思维导图印入脑海,达到会默写的程度,在搞清楚知识的关系的情况下,再去代入详细内容,看着思维导图,复述词汇背后的知识点。

6. 加工记忆法

你最喜欢用到的记忆方法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在没了解过高效学习法前,都会用机械记忆法进行学习,不断重复书本上的原文,直到将原文背会,这种记忆方法不仅缓慢,而且记得不牢固。

《普通心理学》一书中讲到:精细进行复述是储存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指把要记住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在记忆大量陌生的知识时,将知识点进行加工,用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语言对知识点改良加工,加工得越详细,记忆效果就越好。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将美学的概念进行加工:

原文: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加工:所谓美学就是研究人的审美活动,什么叫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就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生活体验、对美的认识,它这不是物质活动,而是精神活动,表达了人的精神世界。

当然,这只是我对这段话的加工,每个人的版本都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原有经验来复述自己的理解,当然你也可以举一些自己身边的例子加深印象,比如自己对服装、建筑、雕塑、绘画的美感认知。

加工过后,合上书本,试着用你自己的话将这一概念复述出来,不要担心表达得不够准确,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即可。

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将陌生、复杂的概念转化成自己熟识的语言系统,大脑会对自己的理解印象更加深刻,相对于传统机械式复述学习,加工学习法所用时间更短,记忆时效更长。

7. 番茄学习法

番茄学习法是由番茄时间管理工作法演化而来,是1992年由弗朗西斯科西里创立。

人的专注时长具有不稳定性,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在25分钟内效果最佳。番茄学习法利用这一点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

我们将一个番茄时间设定为30分钟,包括了注意力集中25分钟,加上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在完成四个番茄时间(即120分钟)时可以休息30分钟。

在休息时间,不要思考上一个番茄或者下一个番茄的学习内容,放空你的大脑,充分利用好5分钟消除疲劳,我的建议是可以采取冥想的方式实现精神放松,准备好5分钟的白噪音音乐,如海浪、下雨、鸟鸣等音乐,帮助自己进入冥想状态。

当完成四个番茄时,可以做出规划总结,回顾复习。当你坚持一周时,可以总结一下番茄学习法的时间管理对你是否起到帮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表,比如有的人可以一次专注40分钟,那么就可以将一个番茄定为50分钟,注意力集中40分钟,休息10分钟。但不要频繁更改这个长度,至少使用一周时间,你才能体会出到底什么样的时间段适合你。

如何把皮肤养好?

作者 / 青雀
看不下去了…智商税大舞台,谁敢吹谁就来。

皮肤出油暗沉爆痘,那都是湿气太重,每天一杯薏米水,色斑痘印都淡了呢。
以后医院不用卖消炎药了,护肤品也不用做控油的了,什么问题都是湿气导致的,医美行业纷纷倒闭,直接再就业去做拔火罐技师。

维生素不够怎么办?喝大麦青汁啊!排毒降脂清肠。
海蓝之谜、赫莲娜、莱珀妮、兰蔻、雅诗兰黛、娇兰纷纷表示自家的实验室都不用开了,还研究什么护肤成分啊,工厂全投放去做大麦青汁 + 薏米水,个个都养成贵妇脸。

珍珠粉加在身体乳里,用完一次就白到令人发指。
用不着珍珠粉这么昂贵的成本,用痱子粉也能白到发指,只是不能断,一弃用就反黑。

护肤是基于科学不是基于玄学,这几句话单拎出来细看,就发现夸大其词逻辑不通,但是配上几张图,特别是那种身体乳擦完了一只手黑一只手白,或者爆照五连拍再加上一杯薏米水的照片,更会编的来一句“我爷爷是老中医。”就骗得你们就点赞收藏下单三连了。

人家卖保健品的还要进小区搭台子送爱心,哄得大爷大妈高高兴兴掏钱,你看了两张图就把理化生都放下了,直勾勾被牵着鼻子走。

卖薏米水的去美食区卖不好吗?非要来护肤的题目里说薏米水养肤?

我皮肤好那也不是靠你一碗薏米水养出来的,我皮肤不好你更养不好我。

你知道会点开这道题的都是什么女孩吗?是跟自己的皮肤问题斗争了好久,到处找法子试,想解决问题的人。

那些广子就跟医院门口卖假药的没什么两样,吃不死人,但耽误人救命。

天生底子就好,平时也爱喝喝茶泡泡脚的养生派妹子,先谢过你们跑来分享生活的热情。

但你们要知道,你们的皮肤不是“养”出来的,是基因的优势,是老天的眷顾,是爸妈的礼物,喝露水也一样皮肤好。

我们这种先天不足要靠后天努力才能把皮肤养好的人,照搬你们的经验,这辈子也养不好这张脸。

给油皮妹子指条活路,这是大油皮能达到的最好状态,我前几天还跟我大学室友面基,我第一句话:“你瘦了”,她第一句话:“你皮肤比大学还好!”

一个 26 岁天天熬夜搬砖的社畜能养到皮肤比 20 岁的时候还好,请问哪家薏米水能做到?

不靠食疗,不靠泡脚,我一个常年湿热 + 重油重辣的湖南人,唯一靠医美改善的就是我的色斑,生活习惯尽量少吃甜食,剩下的就都是靠护肤,控油消炎抗氧化为主。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老师诚不我欺。

ballball 你今天多读进去一点知识,明天就少花一点钱交智商税,我也不用再冒着被软广们踩下去的风险来磨嘴皮子。

书单推荐
可读性和实操性来说,最推荐新手从《美丽圣经》开始读,宝拉珍选的创始人宝拉培冈写的,简单易懂读完就能拿来用,如果这本书你都读不下去,那你只能看小红书了。

回归正题,讲一下三个最常见的皮肤问题怎么养好,不求你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但至少别那么容易就被骗。

黑头(角栓)

想玩茶艺妆怎么能长黑头,精心伪装的素颜脸,有黑头一秒破功。

黑头是油性肌肤的常见问题,它的成因跟皮脂分泌分不开。

从毛孔中探出头的皮脂是白头,不止鼻子会长白头,鼻翼和下巴能挤出来的白色小油脂都是白头,白头人人都有,属于自然的油脂分泌现象。

白头
探出头的白头,氧化后变黑变硬就成了黑头。

黑头
部分探不出头的皮脂被堵住出不来,就成了痘痘。

痘痘
其实更准确来说,黑头、闭口、包括痘痘消了之后挤出的黄色颗粒都是角栓。

角栓就跟树根一样,上面枝繁叶茂长着各种皮肤问题,光修剪枝丫依然会长出来,斩草除根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现在大多网络上的那种去黑头的办法,不管是黑头贴还是小气泡、黑头导出液这些,它都不能叫“去黑头”,它顶多叫“黑头收割者”,跟割韭菜一样,割完这一茬,还有下一茬,只要你不解决源头的成因,它总会卷土重来。

源头的成因上面讲了:旺盛的油脂 + 清洁不彻底 + 毛孔粗大 + 死皮堆积 = 角栓

所以彻底的去黑头:疏通毛孔祛除角栓 + 控油消炎 + 收缩毛孔

长了白头不必过度紧张,油脂分泌的正常现象,做好清洁就够啦。

但是黑头不能放着不管,它就跟一个又硬又丑的塞子一样堵住了你的毛孔,容易诱发其他问题。

对于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黑头反复发作的人;

皮肤有炎症,容易诱发粉刺和痤疮的人;

以及角质层厚油又多的男生,

不管是以油溶油按摩大法,还是黑头贴连根拔起,都只是去黑头的第一步,清洁完了还是会卷土重来,你们需要靠更厉害的外援来杜绝顽固的黑头——水杨酸。

水杨酸是对付黑头最好的克星。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宝拉培冈女士说的,水杨酸在医学领域的治痘已经应用了数十年。

相比于水溶性的果酸只能去除皮肤表面的角质,脂溶性的水杨酸不仅能在皮肤表面去角质,还能深入毛孔带走堆积的死皮细胞,疏通毛孔祛除角栓,让皮脂能够顺利排出,抄家式去黑头。

所以油痘肌刚用完水杨酸会有爆痘的情况,并不是水杨酸增加了你的痘痘,是它的疏通了你堵塞的毛孔,提前引爆了角质层下隐藏的小炸弹们,让闷着的痘在恶化之前就长了出来。

水杨酸的优越性不止体现在清洁毛孔上,它的结构和阿司匹林相似,抗炎杀菌的特性又能减少油脂的分泌、加速发炎的皮肤修复,从源头减少黑头闭口和痘痘。

不管是预防阶段还是治疗阶段,水杨酸都是油皮的好伙伴。

不用担心刷酸会导致皮肤脆弱、变薄的问题,别自己瞎胡闹去用一些高浓度的水杨酸。

市面上像 ice gina 这种专门用于治疗黑头和痘痘的水杨酸产品,浓度和成分配比都已经调至敏感肌能用的范围,红没药醇作为辅助增加有效成分的渗透性,增强抗炎效果,温和高效。

涂抹式的水杨酸面膜,晚上洗完澡或者热毛巾敷脸后,避开眼周涂抹全脸,黑头闭口痘痘可厚涂。

停留 10~20 分钟后洗掉,敏感肌使用时间减半,之后正常护肤即可,可隔天使用。

初次记得先做小范围涂抹测试。

疏通毛孔之后也要记得收敛毛孔,刷酸过后,搭配使用金盏花水舒缓水,缓解水杨酸带来的干燥,清清爽爽的质地持续巩固控油效果,收缩毛孔。

水杨酸 + 金盏花是一组黄金搭档,水杨酸兼顾了清洁和抗炎,源头抑制黑头产生,金盏花负责清理战场,收缩毛孔预防黑头再次产生。

角栓无时不刻都在生成,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别等到它撑大了毛孔才想起要收拾。

其他的一些去黑头手段,各有各的渣法。

撕拉式面膜或者黑头贴看起来是很爽,它们只能带走最硬的陈年黑头,还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地伤害皮肤屏障,像那种分手时恩断义绝,还不忘捅你两刀的男人,让你以为从此一刀两断,结果他后面还会找你复合。

主打清洁黑头的洗面奶,黑头洗干净之前你已经洗成敏感皮了,是那种知道迟早有一天都要分手,每多一天都只是耽误的感情。

脂肪粒

以后看到谁跟你说,长脂肪粒是因为眼霜营养过剩,基本就知道说话这人什么水平了。

医学上并没有脂肪粒这个概念,倒是因为它这个名字,容易让一些没有专业知识就来充老师的人露馅,想当然地以为脂肪粒跟皮肤吃多了有关。

我们常说的脂肪粒,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粟丘疹,另一个是角化症(鸡皮肤)。

也有把汗管瘤和扁平疣当成脂肪粒来讲的,但这两种的形状更像蚊子叮过后的小肿包小肉团,跟一粒粒的脂肪粒还是有明显区分的,我主要还是讲讲粟丘疹跟角化症。

粟丘疹很好认,薄薄的皮肤下面包裹着一个硬硬的小白点,成因分原发性跟继发性两种。

粟丘疹
原发性是自身去角质功能不足,常出现在婴儿期间,皮肤还没有学会如何去角质,就堆积成了一些小疙瘩,皮肤成熟后会自行消失。

另一种继发性的则是由于皮肤受伤,微小的伤口引发了炎症,产生了角质化的残留物,这些伤口通常来源于粗暴的卸妆手法、用摩擦的方式去角质、感染、晒伤。

粟丘疹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护肤品能够应对,但它有更快的方法可以根除——去医院让医生给你把里面的小白点挑出来,伤口非常小,后续做好消毒很快就能愈合。

一定不要自己动手去挑!!!

角化症的成因主要是遗传,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轮不到你,它主要出现在青春期,成年后会消退。

角化症
角化症是角蛋白堆积的结果,角蛋白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皮肤免受侵害跟感染,当皮肤下面有微小的伤口,它就会出马,多了就把毛囊给堵了,形成一个个的小疙瘩。

角化症是一种发炎性皮肤病,同样可以用水杨酸治疗,原理还是跟治黑头一样:疏通毛孔 + 抗菌消炎。

所以如果你是个油皮,水杨酸的产品你得有一支。

不管是出于预防还是治疗,它就跟无所不能的消防队员一样,灭得了油脂,通得了毛孔,去得了角质,镇得住发炎。

用物理摩擦的方法,不管你是磨砂膏、带磨砂的洗面奶、还是洁面仪来去除脂肪粒,就跟用珍珠粉美白一样,蠢得一根筋。

不好意思我说话比较直,有情绪才有印象,你能看一遍就记住最好,如果用物理方法来去除脂肪粒,只会加重。

粟丘疹跟角化症的成因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皮肤受伤。

这些小疙瘩并不是皮肤表面的毛病,它是皮肤下面有微小的伤口产生了炎症,里面受伤了,外面才肿起来,这个时候摩擦无异于让它里里外外全线崩溃。

那眼霜对于脂肪粒到底有什么影响。

请先解释一下什么叫【营养丰富】的眼霜?

是成分过多?还是当中具有某些功效特别强的成分?是质地特别油腻?还是质地过于厚重?

既然连营养丰富是个什么都没有定义,又怎么能断言脂肪粒是眼霜营养丰富导致?

但有一点是对的,粟丘疹跟角化症,都应当减少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护肤品,比如含酒精的产品,以及平时一定要坚持防晒,晒伤也会加重炎症反应。

色斑

如果你要祛除色斑的话,先存钱。

买护肤品祛斑纯粹是浪费钱,对付色斑最有效的还是医美。

这是我自己做了一年激光祛斑的效果,疫情拖了半年没去做,没复发,反倒代谢得更干净了。

攻略在这里,不推荐产品不推荐医生,只讲一下原理跟要准备的工作,放心食用。

做医美真的能把皮肤做好吗?

不管是什么斑,它本质都是黑色素沉着,只是深度和成因不同。

的确有成分能够淡化黑色素以及加速黑色素的代谢,但是斑是聚集成团的黑色素,如果这个护肤品强到连你的斑都能淡化没,那你整张脸的黑色素呢?

如果你的斑都能变没,你的脸会白成什么样?那么你见过这么强的产品吗?

激光祛斑是利用光致爆破的原理,用特定波长的激光通过表皮和真皮层,到达色素沉积区,只对色素颗粒起作用,隔山打牛,精准打击不伤无辜,伤不到皮肤表皮,自然也没有疤。

刚打完激光
接下来只要等自身的新陈代谢把打散的黑色素运出去就好了,所以祛斑的疗程要反复做几次才能去除干净,就是一个把黑色素重复打散跟运出的过程。

所以不要浪费钱去买护肤品祛斑了,收效甚微,我是一万二买的两年包干套餐,两年内每隔两三个月去一次,也有按次数收费的,具体情况要看你的斑需要做多少次,再看哪种收费方式更划算,跟医生面诊聊一聊就知道了。

应该会有同学问为什么不讲美白,美白也很重要。

因为美白是一个 super 大大大大的议题,长得黑只是一个结果,它上游的因素有黑色素的生成、黑色素的传递、黑色素的聚集、氧化反应、糖化反应、炎症后反黑等等超多原因,总之不可能存在一瓶万能美白产品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哪些成分能对应哪些问题、哪些美白产品又采取了作弊的欺骗手段造成假白效果,值得花一篇毕业论文的长度来探讨美白,先挖个坑,看心情更。

吃肉不长胖、早睡能减肥……50 个关于减肥的「真相」

1

不运动的时候,脂肪供能占比最多,早睡早起更有利于减脂

2

最简单的减肥方式:不熬夜

3

吃肉不长胖,让你变胖的真凶是吃太多精制碳水

4

出汗越多,不代表消耗的脂肪越多

5

跑完步拉伸腿,是不能瘦腿的

拉伸只能放松肌肉,不能把肌肉变小或者变修长。

6

跑步不会让腿变粗,久坐才会

7

久坐比跑步伤膝盖的多得多得多多多多多多

8

想减肥,靠吃就可以了;运动的目的是让你有线条

9

所有号称「无副作用」的减肥药全都可以扔掉

10

我国唯一批准的减肥药是奥利司他,会让你屁股流油

11

增加肌肉量来提升基础代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2

牛奶没必要喝低脂的,除非你拿牛奶当水喝

13

「有氧真的不怎么掉肌肉」,一般说这话的人都没啥肌肉

14

低碳饮食比低脂饮食更利于减肚子

15

慢跑是一种极其低效的减肥方式

16

对于 80% 的健身爱好者来说,一日三餐正常吃肉的话,没必要吃蛋白粉

17

只要一天的摄入的热量在合理范围内,晚上吃宵夜也不会胖

18

蛋黄中的蛋白质比蛋清中还要高,吃一个鸡蛋的话,没必要丢掉蛋黄

19

0 脂酸奶不如无糖酸奶,0 脂酸奶反而可能增加糖的量来提升口感

20

体型比体重秤上的数字更重要

21

果蔬汁,即便是纯的不加糖的,也不如直接吃蔬菜水果来得健康

22

和你说排毒的网红,水平都不咋样

23

大部分健身的人其实都有会点小肚腩,只不过拍照的时候用了点小心机罢了

24

对于大部分初学者来说,减脂增肌可以同时进行

25

黑巧不能帮助减肥,吃多了一样胖,醒醒,这可是巧克力啊

26

真正有效的减肥,是再也不减肥

27

相比勺子,用筷子吃饭,可以让你吃得慢从而吃得更少

28

饭前喝一杯水,能让你少吃很多

29

先吃蔬菜,再吃肉和主食,能让你少摄入很多热量

30

喝酒不掉肌肉,但不是鼓励大家喝酒,如果第二天力量训练,会被压

31

波比跳是公认的锻炼效果最全面、最高效的减肥运动

32

一天的进食时间最好限制在 8~9 个小时内。比如早上 8 点吃了早饭,那么晚饭最迟在 17 点吃比较合适。这样做可以减掉更多的脂肪,保存更多的肌肉

33

肥胖真的和基因有关,有一种简称 FTO 的基因,专门管理人的食欲

34

运动的第 0.01 秒,脂肪就开始燃烧了

35

相同质量的脂肪体积是肌肉的 1.42 倍,没有网上流传的相差 3~4 倍那么夸张

36

零度可乐真不错,科学让生活变的更美好

37

无氧有氧主要看运动时候的状态,不是指某一项运动

38

减脂期间,碳水和脂肪的摄入需要减少,但蛋白质的摄入需要增加

39

腰臀比=腰围/臀围,可以反映内脏脂肪的多少,腰臀比越大,内脏脂肪越多

40

不要再问跳绳、跑步、呼啦圈、踢毽子、打篮球哪个更减肥,都减,前提是你动起来

41

健康的腰臀比,男性需要低于 0.9,而女性需要低于 0.8

42

节食减肥,减掉最多的是水分,绝对会反弹

43

水果当正餐,不仅不减肥,还催肥

44

你不是喝水就胖,你就是吃得太多

45

酵素,是「垃圾」两个字的另一种写法

46

停止锻炼后肌肉并不会变成脂肪,肌肉就是肌肉,就像萝卜变不成青菜

47

凡是和你说「速成」,「几天练成 XXX」之类的都是骗子

48

喝茶 or 喝咖啡能减肥的前提是,用茶 or 咖啡替代含糖饮料

49

脂肪不是坏东西,脂肪太多和脂肪太少才是坏事情

50

久坐少动,即使定期健身也于事无补

小编提示: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请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谨慎尝试~

来源:知乎日报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十几年间由成长环境,出身阶级,教育资源等因素潜移默化形成的「习惯霸权」。

我知道,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在他们看来,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最后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是天赋高,苦思冥想也一头雾水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天赋完全是基因决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天赋是勤奋的功率。

在 @张英锋的这篇文章你也是这样理解智商和天赋吗? – 教育成本 – 知乎专栏中,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

总而言之,很多人的学习观就是

成绩=天赋×努力;

天赋=成绩÷努力;

努力=成绩÷天赋,这套简单的公式。

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学习观。

首先亮明,这篇文章将要论证的观点是:

1. 天赋的差距是存在的,并且这种差距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重要的话说三遍!

2. 但是,大多数人高估了这种纯天赋的作用的重要性。人们对学习现象下意识的肤浅认知,会导致我们把很多其实源于后天习惯,但比较隐蔽的因素归因于天赋。

(我知道很多人会举出一堆自己身边的听说的天才例子来反驳,然后说“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请注意,我这里论证的不是“差距不存在”,而是“这个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其中被高估的部分多源于习惯的贡献”。)

3. 如果我们把学习效率看成一个以天赋,努力,习惯,方法,环境等诸多因素为变量的多元函数,那么只取天赋与习惯两者的偏导数,它们的对比应该如下图所示:

(当然,许多能力即有天赋的贡献,也有习惯的贡献,比如体力。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示意图。并且这个因素画在这里也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事实上贡献谁比谁大有待考证,这并不是我论证的重点)

我们对学习规律的洞察力越强,认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隐蔽的习惯来源,在我们的认知中天赋和习惯的分界线也就越靠左;

反之,你的认知越肤浅,能够解释的就越少,然后把那堆自己解释不了的因素笼统地归因为“天赋”,这条分界线也就越靠右,这无非是另一种神秘主义。甚至在这个问题的很多回答下,有人居然认为“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荒谬论点,已经趋于反智了。

现在开始论证。

===================================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天赋”,其实应该叫“伪天赋”才对。那些让“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

这两者的作用是如此广泛,如此隐蔽,以至于渗透到了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就是一种“天赋”的错觉。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刷书遇到枯燥的章节,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推完了这个坎;

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二十分钟就能推完。并且两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别;

同样是上课接受信息,刺激阈值更高的前者,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随时「滑落」至其记忆中高刺激的事物,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游戏或和女神的约会;

而阈值更低的后者,则更容易适应低刺激信息流,从而进入状态。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

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刚,当下解决问题。

结果前者不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还要以加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其实这也是答主大学学习效率低的主因);

而后者则能在一马平川的课后时间自由地平推进度刷熟练,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学习时间。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会在早期缺乏挑战困难的教育,于是更习惯于放弃;

而学习习惯好的人则在一件件坚持后完成的难题中得到成就感,从而更习惯于坚持。

——于是,同样是学习中遇到难题,前者可能畏难而放弃,认为没必要研究那么难的问题;而后者则会仔细钻研,然后干掉大 BOSS,暴涨一波经验值,在滚雪球的挑战与成就感中达到越来越高的等级。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路程,大错特错。学习也能积累学习的速度——换言之,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在“放纵 / 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所以,我一向认为,那些说什么“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的,不是思维过于简单,就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当然,更不用说学习本身还能让你积累试错经验,改进学习方式了。

===================================

以上的论证,仅能证明“后天养成的学习习惯能为学习效率产生巨大贡献”,并不意味着“学习效率高的人一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

我知道很多人会举 XXX 天天上课吊儿郎当回宿舍就打游戏照样年级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来就要说到另一种因素——思维习惯。这种因素更重要,也同时更隐蔽。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

我们在接受一个新的经验或新的理论时,对其的认知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经验或理论进行的比较与联系。

许多关于学习原理的书都会讲到这一点,并由此强调体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这是怎么回事。

举个经验的例子,我们见到一个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会马上判定这是一张“桌子”,因为我们在后天见到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分类为“桌子”了,于是这一类物品就和“桌子”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即便我们没见过面前这种桌子,但凭借其与这一类事物极其相似的特征,我们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模式识别,认为其也将和这个类别下所有的事物一样,被公认为具备“桌子”的分类。
再举理论的例子,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章节,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价值定律的人可能可以秒懂,一个听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学习物理,听说过“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做过智商测试题的人,往往可以瞬间理解三阶行列式的沙路计算法。
比如一个积累少的人:

一个新的东西进来,他可能很难找到相通的东西:

但如果积累多了:

能够找到链接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体现出来就是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对于这种思维习惯的获取,后天教育中一个作用相当大的途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

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法,书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

比如一部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通俗的理论。

一个热爱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经验丰富度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

这个过程好比核裂变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经验越丰富,平时突发灵感从经验归纳出理论 / 联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个热爱阅读科普杂志或者浅显理论的孩子,则更容易养成锻炼出自己接受外来理论与整理既有经验的习惯。同时一个个由以往经验整理出理论的成功案例很可能会在价值观上激励他们思考,并养成强烈的思考倾向。

你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会发现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何种阅读,都有产生精神愉悦的可能。而这种愉悦将成为宝贵的早期正向激励,使其爱上吸收外界经验 / 接受外界理论,或者开始看到一道难题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

细分起来,他们可能也因此爱上数学 / 物理 / 天文 / 历史等等具体的领域。所谓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后天的。而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后,你可能会说,许多天才长于逻辑推理或数学计算这些比较先验的东西,这又如何解释?

这里引用 @张英锋 的答案智商高低是因为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吗? – 张英锋的回答(同时建议阅读):

成年后的高斯说,在他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有这样一个有数学应用背景的父亲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亲有个缺点就是目光短浅。
……
通过长期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不仅计算能力极强,而且非常善于发明数学工具,来简化自己的计算过程。刚才说到高斯 9 岁时就掌握了等差数列的速算方法,他
在 18 岁时又发明了最小二乘法,极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后来,勒让德在 54 岁时也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并早于高斯发表,获得了优先权,但这个工具高斯已经用了
十几年。
但是没有公开!

有人曾估算,如果高斯当时能及时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整个高等数学可以向前推进 50 年!但高斯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拒绝发布不完整和有瑕疵的作品。他的很多成果都来自内在视觉洞察力,是直觉形式的结论,虽然他自己长期使用,已被验证没有问题,但并没有经过逻辑严密的证明。而高斯跑的太快,完全不想停下来,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到琐碎无比的严密证明上。如果高等数学真的因此被推迟了 50 年,这可真是整个科学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我前面说道,数学家可以不借助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这其实来源于他们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可能很多人会好奇,高斯的计算强度究竟有多大?我们以 1818 年高斯担任丹麦的测地工作为例,整个工作持续了 8 年,高斯白天测绘,晚上计算,他曾估计测绘所画的图就有 100 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全部计算工作由高斯负责,随便两个点都是用最小二乘法通过冗长的计算获得,一般需要一个计算能力中等的人计算 2~3 天才能算完,共有 3000 多个坐标点,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一天不休的计算 10 年!
也就是说,即使是逻辑推理与数学直觉这种东西,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思维训练锻炼的。

比如说,同样解决一道难题 / 理解一个难的概念,需要经过至少七层嵌套的逻辑。

——于是一个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前三层逻辑早已烂熟于心,第四五层逻辑又在他以前做过的题目 / 看过的书中熟悉过,剩下的工作只不过是推出剩下的两层逻辑而已;

——而一个没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两层的逻辑,于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可能就要占用极大的工作记忆空间,经历无数次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 HOLD 住那高达五层的逻辑树。于是解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做不出来题目,事后发现原因都是「想不到」。

我们每做一道题目,每理解一个概念,每尝试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断地熟悉其内容底下的一个个逻辑通路,对其的神经链接不断地变得畅通。

而对这种逻辑通路的熟悉,会迁移到我们未来遇到具有类似底层逻辑的问题中去,从而举一反三。换言之,做题好处的本质,就是熟悉逻辑范式,缩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间”,从而让自己的逻辑习惯能更好地拟合实际问题的路径。

然而,事后,仍然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当然,你的确可以举例来反驳我说某神思维习惯并不突出 / 某神阅读量其实稀少 / 某神拖延癌 / 某神天天追求刺激等等。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都只是包括了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经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会有二三短板。但总的来说,最根本性决定学习效率的,仍是后天习惯。

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由大量独立因素影响的变量将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学生的成绩也应如此(虽然这些因素并非绝对独立,但也可以近似为高斯分布)——无数的学生依据其从小到大的一个个习惯,积累下的一点点经验,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人尽不同的个人经历,高低不平的天赋和主观能动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而那些排在前 1% 的学生,或是在天赋上突出,或是在习惯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错。而在这个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都至少做到了“优秀”这个层次。

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说,你到最好的学校去观察那些学霸,一定能发现他们的天赋都很高,所以到了最顶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赋。换句话说,就是流传得很广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但是你要明白,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极端靠近,短板效应就越严重。不仅仅是天赋,那些最厉害的学霸,你观察他们的习惯,同样也会发现他们的习惯都很好;观察他们的努力,同样也会发现他们都付出了很多。在最顶尖的位置,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是缺一不可。此时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在其间并无什么不同之处。

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状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顶尖的天赋,强大的规划能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才艺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精确 6 小时整睡眠的作息等优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顶尖的成绩。(ps:评论推荐区可以找到哦)

所以说,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上下限。其实,真的单讲天赋决定上限也没错,但没有意义,因为决定上限的远不止天赋。

一个因素要「决定上限」,有两种可能:

1.这种因素无法改变;

2.这种因素的上升空间极大,没有人能摸到顶。

而天赋就是第一种,习惯就是第二种。很有可能,满分 100 分,你见过习惯最好的人,可能能打 40 分就不错了。

习惯能到极致,到 100 分,是何等恐怖的存在呢?

习惯到 100 分,就意味着,这个人有极端专注的注意力,极端科学的时间规划,极端冷静的心理素质,极端坚韧的意志力,极端开阔的眼界,以及对这个学科极端狂热的热爱。

这位仁兄从启蒙时期,就接触到了这个学科,从小接受最科学的训练和引导,一天到晚想到这个领域的问题就跟嗑药一样 high;

他对这个领域底层逻辑的积累,已经密密麻麻,触角遍布他的整个认知空间,所以他会对这个领域极端敏感,遇到任何事情都能给这个领域的问题以启发,遇到任何新的思路都能为他在此领域的思考做出贡献。

我相信,这样的人,无论天赋,努力,方法如何,放在哪里,都会是这个领域上神一级的人物。但是,很有可能能摸到习惯上限的这种学习机器,在历史上一个都没有出过。

天赋唯一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变,但一来我们讨论的是“谁权重更高”而不是“谁更难改变”,二来以大多数人的习惯之差,习惯的上升空间不知有多大,让习惯产生边际效应递减是极为困难的事。

=============================

所以,智商带来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吗?

不是的。

前面大约提到,我们学习的途径本质上分两种,一是从外界表象获取新的经验,二是从既有的经验与理论中整理归纳出新的规律与理论,或者外界协助你完成这个过程。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张形象介绍 DIKW 体系的图,搬运一下:

而我们最最普通的智商测试一般长这样:

(别问了,答案就是 D)

也就是说,这些网上流传的智力测验,是在测试你从给定有限的经验中归纳出规律与理论的能力(所以智力测验声称跨文化,是因为其剥离了既有经验的因素),对应的是第二种。

这种能力的确重要,比如数学上有一个段子:

数学家能找到定理之间的相似之处;
优秀的数学家能看到证明之间的相似之处;
卓越的数学家能察觉到数学分支之间的相似之处;
最后,究级的数学家能俯瞰这些相似之处之间的相似之处。
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归纳能力的强弱。

另外更专业的测试,可以测出工作记忆,反应速度等等。

所以说,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

但是,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

但是,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如果你告诉我一个清北的学霸在天赋,对学习的理解与勤奋度上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一本的学渣,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这两个人之间差距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环境带来的习惯。

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要告诉你的是:

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

无数的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

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网络爽文无脑漫画之间,

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

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

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

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

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起起落落的吊儿郎当之间,

在竞赛班的灯火通明与普通班的嘻哈玩乐之间,悄然建立。

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名为「习惯霸权」的壁垒,自上而下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

尔后,他们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引导,最优秀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渗入了他们的骨髓,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七岁的某个教训中养成的专注学习心无旁骛的习惯,九岁的某次接触中种下的对某学科兴趣的种子,十二岁的某次引导中建立的超前自学的技巧,十五岁的竞赛训练中积累的无数精微的底层思维方法——开始隐蔽地化入了他们学习的每一个底层细节中,变得行云流水一般自然。

这时,完成了习惯的原始积累的他们,便可以顶着「天赋异禀」「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潜心钻研」「博览群书」等等的光环,获得不用花费多大努力也能轻松学好的特权,成为又优秀又会玩的“后浪”。

而习惯糟糕的你,今天就算竭力地想学好一门科目,也不得不跨过这样的难关——习惯中对高刺激的适应让你在枯燥的内容面前永远无法集中精力,习惯中对难题的回避让你对一切复杂的概念本能地排斥,习惯中对任务的拖延让你在 ddl 到来之前永远心存侥幸。

你开始拼命地给自己喊口号,开始用网上的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开始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天天发朋友圈打卡,然后效率仍然不及别人的十分之一。

而这时,就会有无数诸如——「你不过是感动自己的努力婊而已」「用那些方法都是虚的去干不就行了吗」「承认吧这就是智商的差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样的声音,落到你的头上。

没有人,没有人能看到这些表象背后的,通过习惯霸权建立起来的「阶级固化」的本质。

很多天赋论者以为,我反对天赋决定论,就是在说“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过他们”。

错了。

普通人和”学神”的差距有多大,这道阶级壁垒就有多难击穿。击穿这个壁垒,是相当于小说中「逆天改命」这个级别的事情。

习惯的作用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弥散渗透在了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控制着你绝大部分的学习行为,而又隐蔽得让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将其归因为“天赋”这个笼统的概念。而“天赋神话”又是这样一种舒适的逃避:与其留下那一点点可以改变的希望,不如躺在地上,晒着太阳,然后嘲笑那些试图努力改变的人来得舒服。

毕竟,最让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相当反感当下流行的一种“鄙视链”的风气:我们不谈对知识的热爱,不谈对学习的坚持——却偏偏要攀比成绩除以努力的那个商数是高还是低,然后拿来排出一二三四,论出甲乙丙丁。

一个人好好学习而成绩一般,那便最该鄙视;倘若成绩不错,那倒正常,位列次席;万一这人成绩不错时还能坚持天天打游戏,那就更要奉为至高无上的大神了。

这是一种何其病态的风气。

而真正可怕的是,当下天赋崇拜的舆论氛围,就像变种的宿命论和君权神授一样,正在将这种「种姓制度」式的阶级秩序无限地合理化甚至美化下去。于是很多习惯上的无产阶级者,不仅看不到这种习惯壁垒的真相,还要像种姓制下的首陀罗 / 达利特一样,觉得自己真的生来注定低人一等,反而要转过身来,为这条压迫自己的鄙视链加油叫好了。

这就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声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我知道,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对学习的认知,长期来看都是一种“震荡”的路线——

我们小的时候,被鸡汤和学校灌输了努力决定论的观念,长大之后发现一些天赋起作用的现象,就会想当然地一转到底,认为天赋决定一切。

然后你开始觉得,自己看到了”真相’,成功地批判了“鸡汤”。甚至还有人极端到了认为“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荒谬观点的地步。

我们许多人的观念,都走过了这两个阶段。

但是,正题反题合题的规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这两个极端都是错的,真正正确的解释,应该更为曲折和复杂,是对正反两方的扬弃。

正题:努力无法改变的因素不如努力重要或者不存在,努力就能成功。

反题:努力无法改变的因素比努力重要,这种因素是天赋。

其中反题的可取之处在于,努力无法改变的因素的确比努力重要,而正题的可取之处在于,这种因素并不是天赋,而是由后天决定的。

所以,真正符合实际的合题应该是:的确存在决定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天赋,也不是无法改变,而是改变有难度。这种因素是由习惯,方法,环境,资源等复杂因素交叉影响的结果。例如学习环境——在一个进入冲刺状态的重点高中的晚自习课的学习效率,当然比离期末考还有大半个学期的本科日常要强得多。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许多习惯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补偿。这也是环境 / 出身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然而这还不是最残酷的。

最残酷的是: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事实上又是一种各种约束因素逐步释放的过程。在小学时,连坐姿不端正都可能都要挨老师家长的批评,中学阶段时便大多只有上课考试的约束;上了大学,甚至连上不上课都没有人管你了,许多人只需期末时复习上一两个星期;读了研究生博士,有时甚至可见范围内的 deadline 都将不复存在,学习要全凭自觉了。

这就成为了未能完成原始习惯积累的“无产者”们的悲哀:在前期,他们尚可能依靠升学大考 / 发愤打鸡血的压力来在短期内代偿掉习惯上的差距,甚至一部分人还能借此机会通过真正的天赋暂时实现反超;然而一旦进入到新的环境(例如高考完升入大学),在这种外来压力被瞬间剥离出去后,他们受到的冲击又将会远远大于拥有好习惯的学生,犹如浪潮褪去,才知谁在裸泳了——答主自己便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顺带说一件事情。

其实这篇文章里举的所有坏习惯的例子,所有习惯糟糕的人设,说的都是答主自己。

我以前接受过专业的智力测验,也有比较高的得分(当然不专业的智力测验也做过,结果也一样)。我也的确有很多高智商带来的学习体验——比如一旦专注于某个问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极快的思维速度,在状态最好的时候,我试过发课本的那天一天看完一本理工科教材。

甚至,有时会有类似这样的事情:班里的某学霸问我一道想了很久的超前几个章节的难题,然后我当场预习完那一章,然后把答案做出来给他。和老师讨论问题,我也几乎可以一直用最高效的交流路径最快地缩小可能性空间,然后很快解决问题。

但是,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点小聪明的作用,在深层渗透得无孔不入的种种习惯面前,真的是杯水车薪。

你明明专注起来可以一天看完一本书,但你就是专注不起来,你明明稍微集中一下精力就能摧枯拉朽地理解面前所有难懂的概念,但你在那些枯燥的文字面前,就是集中不了精力——最后落得一个不上不下的成绩。

觉得无法理解对不对?我也觉得无法理解。

甚至,我在观念上还算是非常重视学习的,甚至我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都在用所有的意志和自己的坏习惯搏斗。但在最后,也只是勉强进入 1%,勉强符合这道题的区间。我也算是一个习惯极差的样本吧。

=================================

最后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上内容也仅仅来源于一个普通的大二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反思,抛砖引玉,只作一个参考。

如果想学到专业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关注相关专业人士。如有不当之处,也还请专业人士指出,诚惶诚恐,不胜感激。

高考完了,怎样选专业才能月薪八万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大学选专业,很多小伙伴后台让博主赶紧写一个帖子,说说选专业的事,一小部分小伙伴是因为自己要上大学了,更多的是侄子要上大学,或者小姨子要上大学,作为一个四有青年不甘心坐在旁边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比如“学计算机挺好,隔壁老王他儿子才三十岁就秃了”,再比如“金融听起来还不错,楼上大妈她闺女卖保险赚翻了”等等。

以及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在哪搞到一个梗,多次问倒报考哪个专业毕业后能月薪八万,博主倒是确实见过这么高的工资,一会儿文中会提到。不过现实中很少开那么高工资,税高的受不了,一般公司都有别的玩法,把工资均摊到其他选项里,帮忙避税。

前年的这个帖子反响非常不错,我以前呆的航天院的老院士也转他们群里边去了,经过两年多的修改,问题不大了。

今天博主把自己知道的关于选专业的事跟大家分享下,大家可以参考下,万一有用呢。当然了,你们肯定不会只看我一个人的嘛,就当我说的是一个侧面,而且文中有一些我对职业的思考,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首先我们得强调几个基本常识:

1、除了部分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比如医生和律师,绝大部分人在毕业五年内就开始折腾跟自己专业无关的事,尤其是这年代,对未来的确定性越来越低,而且有些专业在人才市场上根本没有匹配的工作,比如我的一个小伙伴都毕业多年了,尽管继承了他爹的洗车店现在还不错,不过他依旧长期关注人才市场的招聘启事,查看有招哲学系毕业的没。每次看到没人招哲学毕业生,就感慨家里有钱真是好,可以去读一些没卵用的专业。

说这事的意思是,如果上不了想去的专业,也别太担心,影响不大。

2、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原因一会儿讲。

3、除非那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一定要先选学校,再选专业,你毕业两年后,基本没人问你哪个专业的,因为很多专业你说了别人也不懂,但是你说你大学名字,别人永远都可以再第一时间给你的大学找个位置放进去,比如“牛逼,名校啊”,或者“嗯,还不错,应该不是985就是211”,再或者“没咋听说过,应该和驻马店职业技术学校差不多吧”。等到工作五年之后,后续几乎不会有人关心你专业了,你的标签是由你之前工作的厂子和你的毕业学校共同组成的。

4、大学其实教不了你多少东西,基本全靠毕业后自己学,这也是为啥博主一直在说保持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这事有两重意思,一是不惧怕学习新东西,二是知道学习曲线,能够顺利抗过学习新知识初期的挫折感。

接下来我们讲几个博主了解的比较多的,因为这些问题博主几乎天天接触,了解不多的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我不知道别人应该也可以解答。

1

金融

首先,咱们一定要说金融。

金融领域我了解一些,大家首先要抛弃“学金融就可以赚钱”这一荒谬理论,相比其他领域,金融领域更像是“明星圈”,我们说,世界上有两种职业,一种是呈现出明显“头部效应”,也就是这个行业里1%的人拿走了99%的钱,金融就是这么一个领域,此外还有直播行业,头部主播一晚上可以赚一辆法拉利,头部以下的主播只能是喝汤;另一种是金字塔形的,头部用户赚的是不错,但是不会拿走太多,比如码农领域,我们公司最顶尖的码农跟普通码农的收入也超不过三倍。

一方面好像是搞金融的人很多都爱历史,所以共同爱好让我认识一堆搞金融的;另一方面我哥当初就是仰慕金融领域的金领气质,名校物理专业毕业,数学牛逼的一塌糊涂,去金融领域,准备用数学搞个模型什么的,就跟华尔街那些精英似的玩交易,后来就去了国内知名的一个基金公司,然后变成了一个拉皮条的,嗯,生活就是这么惨无人道。

上两张图吧,方便大家理解:

你以为的金融从业者:

现实里绝大部分金融从业者:

当然了,我哥去拉皮条不代表他赚的不多,他的主要工作是忽悠一些有钱人去买他们公司的一些理财产品,他从中抽成,旱涝保收,合同里写的很清楚,盈亏由客户自负,他们拉皮条的要收固定的管理费。通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他成功取得了一群有钱人的信任,嗯,每年都会投,他每年就算不去线下拉皮条,收入也比那些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版本经理赚的多的多。

我问过他金融行业的事,他表示绝大部分都是拉皮条的,因为这个领域最难的事情不是怎么交易怎么赚钱,那玩意比较玄学,绝大部分交易员的交易盈利情况都赶不上大盘涨幅,剩下的交易员业绩还不如只猴,既然这样,往往基金公司会买一个组合,也就是一堆以往业绩不错的股票,放在那里慢慢涨,跟着大盘自由摇摆,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拉钱,有了钱,啥都好说,实在不行可以去做配资放高利贷嘛。所以正如微博上某金融大V说的,那种金融领域的妹子们绝大部分长得跟高端会所小姐姐似的,我也是后来才明白了他在暗示啥,虾仁诛心啊,大家不要学习他。

而且大部分银行或者金融公司招聘,招过去之后经常是在前台什么的,痛苦至极,每年都有一堆人找我说这事,当然了,博主作为社区的“知心姐夫”,也只能是听听,给不出什么合理建议。

而且这个行业是严重过剩的,我最近五年每年都会去一线招聘,因为现在国内的大厂,比如腾讯阿里巴巴华为什么的,都开始让项目Leader或者项目负责人自己去招聘,HR只负责把关,看看应聘的人有没有精神病或者会不会高压跳楼什么的,所以博主这样的技术相关领域的就得去招聘,招聘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海龟”太特么多了。软件行业海龟都多,金融行业那简直是乌央乌央。

可能是拜前些年对海龟的无底线崇拜,大批在国内都考不上大学的孩子被送到了海外去深造,这些人严重拉低了海归含金量,学成归国要建设祖国的时候,发现有些过量了。而且早期的企业家大部分都是农民企业家,看不懂留学生的学历含金量,搞盲目崇拜。

最近几年HR基本都是专业化了,小公司我不知道,你去大厂的HR部门看看,到处都是一堆留学归来的Linda和Abby,事实上留学生回国干HR已经是行业惯例了。

这些人最了解留学生,而且娓娓道来,有次吃饭,一个叫Jade的小姐姐跟我们普及了哪些大学是可以直接花钱上,哪些大学每年不咋招人,只收有钱人,哪些大学普通人无论如何也上不起等等,把我们几个土鳖听的一愣一愣,毕竟我们这些土鳖十万以内就可以把大学读完,有人甚至跟刘某东一样,没带钱就去上大学,人家留学生要花几百万,你们感受下。

一句话总结,英联邦的毕业生整体优势非常低,北美的相对较高。英联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大家去的时候仔细考虑下。这个趋势现在已经很明显,再过五六年,会更加明显。

为啥扯留学生那里去了呢?因为这些年去海外留学的10个里有7个学的是金融,而金融行业整体需求量并不高,而且跟周期有关,你们感受下。

金融说到这里,如果你家里条件好,并且对这个职业心里有数,再去报考,如果家境一般,以为学了金融就可以赚钱,我劝你啊,尽快放弃幻想轻装上阵,有助于身心健康。

2

大城市

说说为啥我经常说年轻人争取去大城市呢,结合这两天的新闻大家也都感觉到了,那些小地方,盘根错节,很有可能校长和公安局长都是一家子,相互提携,相互包庇,不管做啥事都得找人。

当然了,博主这样的成年人不会无聊到感慨社会怎么这么黑暗,我是说,小地方本质还是前现代社会,人情社会,不像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相互之间遵守简单规则,反而相处容易的多。不过也有个问题,如果在大城市将来混不下去,回到小地方,会过得略痛苦。

之前总有神经病感慨大城市里邻居之间比较冷漠,拜托,这样才是正常社会好不好,村里那种互相都认识,天天互相打探流言蜚语,每走几步就得跟人打招呼才特么烦人。

这时候肯定有小伙伴要问了,大城市房价高怎么办?

其实吧,不要太在意,大城市房价高主要是有人抬,繁荣赋予了一堆砖头以价值,偏远山区,索马里,委内瑞拉的房价并不高,你也不会去买,所以房价并不是实体的,它是繁荣本身。

你如果竞争力能跟得上大城市,自然能买得起,这个不是鸡汤,懂的人自然懂。而且收入曲线不是线性的,干着干着会有一个跳跃,如果没有,也保持平常心吧,咱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试试不行就算了。

美国人经常说“give a shoot”,也就是“打了一枪”,或者“尝试过”,一枪没开是遗憾,开了没打中就拉倒了,纠结也没用。我们尽量避免自己成了那种一辈子没做过艰难决定,没冒过险的人,就可以了。

而且我们总说,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思考问题,少用“平均”这个说法,多用“二八定律”,比如中国人平均收入xxx,脑子不好的第一反应是还不如非洲,接受过教育的人第一反应是卧槽,前三亿人接近欧美了啊。

如果三亿没有接近欧美,那三亿再来一次“二八定律”,这六千万妥妥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标准了,正好欧美大国人口也就是这个级别,六七千万人,正好是一线城市人口,嗯,去一线就是出国。

而且吧,我这些年海外没少跑,个人感觉北京上海比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强太多,要活力有活力,要创新有创新,只是严重被低估了。

3

咱们再说码农

先说一句,码农里有将近一半不是计算机或者软件出身的,很多都是自动化机械什么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大学没读计算机,将来去做计算机相关的,也不别扭。

事实上你学啥的去做计算机都不别扭,我见过最奇葩的一个,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业余编码很厉害,比专业的都厉害(大部分专业学计算机的学生也非常矬,大家不要以为计算机专业的读了四年级就很厉害,其实绝大部分四年都没写一万行代码),后来公司去招聘,他非要试试,后来面试官打了个电话,领导给批了他就进来了。

说这事还是要强调,不要自我设限,你可以做成很多事,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时间投入不足。

其次再说下工资。工资高主要是集中在互联网大厂中,这些厂子都财大气粗,所以工资高,此外还有一些刚融到资的,这类企业现在不明显了,2017年的时候工资高到离谱,我招聘过一个货,转眼就被一家新公司以月薪八万抢去做区块链了,后来市场上突然没钱了,倒闭了一堆企业,刚才说的那小子也失业了,年初还在联系我有别的职位没,不知道现在咋样了,刚才给他发消息没鸟我,估计是觉得我要嘲笑他。

估计今后很多年都不会出现这种大井喷了。

但是高工资没了,不代表工资不高,码农这种智力密集而且有一定门槛的行业,注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太低。而且大家肯定有个纳闷地方,那么多人去学码农,会不会饱和?

饱和倒是也够呛,而且码农里也区分三六九等,饱和之后可能会拉低整体的工资,不过优秀的程序员依旧可以去好的厂子里继续卖。

而且每年写那么多代码,代码这玩意就跟中午吃剩下的剩饭一样,放久了就发霉,如果没人维护,产品很快就没法用了,这也是为啥我说将来代码会越来越多,需要的码农也越来越多。至于人工智能,听听得了,如果你现在就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你,所以干啥都虚,那你趁早别干了,不等人工智能取代你,你周围的人就把你给取代了。

此外很多小伙伴问我将来去做网络工程师,加入华某为,“黄沙百战穿金甲”,怎么样?

菊厂我恰好了解一些,就现在的情况,说实话不是特别好,这些年华某为通过“黑寡妇”策略,也就是通过极端压低通信设备和服务的价格,让友商混不下去,基本上干翻了所有对手,并且在技术和储备上遥遥领先,啥意思呢?你如果通信行业毕业,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某为,但是某为现在路由器领域正在把研发内部转到手机那边去,内部路由器研发其实是过剩的。我说这个,大家参考下。

我们继续放几张图,大家感受下:

你以为的通信工程师:

真实的通信工程师:

而且这个第二张照片并没有瞎说,国家级通信网络复杂极了,每台设备都有上亿行代码,而且包括几十个厂商的,出现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混沌性和随机性,经常出现不知道它为啥坏了,不知道为啥又自己好了,所以各国都经常想一些办法,来增加网络稳定性,很多国家都有给服务器开光的习惯。

再说下经济历史。

很多小伙伴说看博主写历史经济很有意思,将来去读这专业好不好?

经济先放下,历史非常不建议,喜欢历史的话跟博主一样业余研究就可以了,不然大概率一毕业就失业,而且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没有自夸的意思,喜欢历史的人大概率显得挺博学,但是学历史的人都非常拧巴,一开口满嘴大词,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至于经济学,参考金融学。从我接触的人来看,经济金融知识真起作用的地方,主要是写财经类文章那伙人,因为那些复杂的金融用语只有在吹牛逼时候才有用,真实世界金融业主要是谈项目,谈分红,忽悠别人入股,你扯那些术语,你的客户也就是那些有钱人或者企业家,他们又不懂经济学更不懂金融。想学金融赚钱你还不如去学会计。

再说下医生和律师,律师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也不知道,身边律师不少,不过一直没弄清楚他们在忙啥,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好不好混。

医生的话,我在微博做过调查,几乎所有学了医的小伙伴都反应自己忙的离谱还不赚钱,不建议其他小伙伴加入,甚至有类似“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等过激言论。不过我这些年在海外没少呆,明显感觉到一件事,就是我国是政府通过压迫医生行业来给老百姓发福利,我国医疗比较便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医生待遇低,如果像美国那样玩,医生高门槛高收入,贵到你怀疑人生。

其实大家去过美国就有感觉,那边的医生都是金领,爽的不得了,我之前提到过,认识一个美国牙医,家里竟然有个小飞机,着实吓了一跳,后来才知道美国牙医能赚这么多的有很多。医生在美国是卖高端服务的,我有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走上这条路,反正我会建议我的娃去学医学法律。不过只是猜想,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吧。

而且医生和律师跟码农有个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工资一样,但是前边那俩更有社会地位一些,地位这东西大家得慢慢体会。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要说了,博主你能不能不拐弯抹角,能不能一句话概括下?

其实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家有钱,选啥都没问题,你甚至可以去学经济学,如果希望人生更有挑战一些,可以去学哲学嘛。

但是如果跟博主一样,出身比较普通,建议往技术层面靠,这样有这么几个好处:

首先,技术是相通的,而且心里也不惧,学了自动化分分钟转计算机,计算机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去链家卖房,但是如果不是技术出身,想去做技术,心里就有点虚。这也是为啥他们学数学的人转行比较容易,尽管我经常说月薪两三万的码农只用得着初中数学,主要是他们心里不惧。而且转行也容易,某些文章的大佬是妇科医生出身。

其次,学习技术可以有效治疗精神病,别笑,没瞎说,一般长期不干技术,就会产生一种怀才不遇的错觉,学了技术,知道随便一个小问题都可以让人折腾好几个通宵,人多多少少会谦恭一些,开始意识到社会比较复杂,而不是天天批评社会这不正常那又不对,一切都是体制问题,等等,毕竟大家基本都讨厌屁也不会还目空一切的精神病。博主自己就是通过技术治好了这个病。

最后,学了技术容易找工作,骑驴找马嘛,玩过《绝地求生》的小伙伴都知道,有时候着急找辆车,跑断腿都找不到,但是一旦先找辆车,哪怕是个破摩托,很快就可以找到别的车,有了车之后就能发现到处是车。把握住一个大机会之后,人生到处是机会。

文末,今天正好看到一个帖子,说2017年大学生毕业后的薪酬,呃,是不是没有大家想象的高?

而且可能有小伙伴纳闷,这是2017年的,现在是不是好很多,事实上2017年正好是烈火烹油那一年,去年就出现明显的降温,今年估计更明显。

当然了,放这个图的意思是大家不要被社会上各种猎奇的新闻给迷惑了双眼,现在远远没到“月薪一万活不下去”那种地步,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抬头随时关注趋势,毕竟,坐在潮头,奋斗一年顶十年。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