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老了没

作者:于可心、任小酒

支持:远川研究所消费组

董明珠和陶华碧都曾说过一句相同的话:“如果不是丈夫去世,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苦难是人生的分水岭,这两个女人却在丈夫死后白手起家,走上人生巅峰。与董明珠不同的是,陶华碧既没有读过书,甚至从小也未享过福。陶华碧在贵州湄潭县一个农场里,是家里第八个女孩,父母原本盼望添个男孩的愿望落空。于是20岁那年,陶碧华就嫁给了地质队的会计,生了两个儿子。

丈夫因肝病去世后,陶华碧开始在摆摊卖菜供两个儿子上学。42岁的时候,陶华碧开了家破棚子下的小饭店。此时的她只想挣钱供儿子上学,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有一辆A8888牌照的劳斯莱斯,更不会想到几十亿辣椒酱产业 。

陶华碧的小饭店挨着一个学校,学生放学常来吃两口。有个名叫欧阳梓刚的孩子,逃学打架。陶华碧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得知梓刚家里贫穷,陶就不再收他饭钱,还帮他缝补衣裳。梓刚感动之余好好学习,喊陶华碧为“干妈”。学生们跟着叫多了,便成了“老干妈”。

这个喊“干妈”的欧阳梓刚奋发图强,一路做到贵州省长顺县的政协委员;而被喊的“老干妈”则开启了自己的时代。

01.老干妈时代

1996年8月,“老干妈”陶华碧在贵阳南明成立了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1997年时公司市值仅1400万,历经20多年发展,2019年公司销售额达到50.23亿元,国内市场覆盖率超过96%。

调味酱市场同质性强、替代品众多,也不存在技术壁垒,为何老干妈能独占鳌头,市占率行业领先?

这首先要从老干妈独特的口感说起。“老干妈”陶华碧起初以出售米豆腐和凉粉为生,自制的辣酱只是她用来佐餐的调味品。但因为辣酱口感太好,许多人开始特意前来买酱,于是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辣酱却总是很快售空。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陶华碧索性调整产品结构,以卖辣酱为主。1994年11月,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成立。凭借独特的口味,老干妈迅速在贵州站稳脚跟,并开始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延伸,印着陶华碧头像的老干妈辣酱迅速席卷华人市场。

调味酱市场口感为王,而老干妈独特的油制辣椒配方将“香、辣、咸”三种最受国人喜爱的口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香味为主、微辣和适咸为辅的口感。“香、辣、咸”口味铁三角成为老干妈打天下的秘密武器。

许多消费者和餐饮企业也基于老干妈辣酱展开DIY,推出各式各样的菜品。老干妈独一无二的口感成了烹饪过程中难以取代的一环。

保证了产品的口感,品牌的扩张还需找准定位。辣椒酱本身价格较为低廉,于是老干妈将目标人群确定为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中低端消费者,通过实惠的价格迅速渗透市场。

老干妈系列产品牢牢卡在7-10元这一区间,捕获了更多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同时,亲民的定价也挤压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若售价低于老干妈则没有利润,高于老干妈则没有市场。

截屏2020-07-07 下午10.21.38

老干妈的品牌扩张乘上了我国城镇化的东风。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不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攀升。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也随之上升,2015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达到2.78亿人。

截屏2020-07-07 下午10.21.45

与白领群体相比,进城务工者对饮食结构的要求不高,用餐时间也更为紧张,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老干妈完美地契合了他们的需求。老干妈借助走南闯北到处打工的农民工打开了全国市场,开始“野蛮生长”。

占领全国市场需要强大的经销渠道的支持。老干妈精选大区域经销商,并充分放权,由大商自主开发各级分销商,而公司只负责经销商管理维护和运输、物流等基础性工作。老干妈打破了“区域垄断”,各经销商为了尽可能抢占市场先机,有充足的动力去搭建分销网络。

如今老干妈的身影在商超、菜市场等渠道随处可见,经销渠道星罗棋布,进一步传播了老干妈的品牌形象。

以国内市场为根基,老干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00年老干妈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以36箱老干妈打开了国门,到2017年底老干妈已经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华碧在接受专访时曾表示:“你问我老干妈卖到了多少个国家?我也不晓得,我只能告诉你,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截屏2020-07-07 下午10.21.51

海外华人将老干妈的影响力带出了国门,老干妈优秀的品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消费者。2015年,美国《洛杉矶时报》邀请了两位名厨和一名美食评论家盲选全球最美味辣椒酱,老干妈一举夺冠,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也曾将老干妈奉为“全球最顶级的尊贵调味品”。

老干妈的品牌影响力在海外不断发酵,老干妈顺势在海外采取差异化定价,打造品牌的高端形象。外国电商网站上两瓶老干妈的定价达到79.1元人民币,成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截屏2020-07-07 下午10.22.00

老干妈在海外的成功,既依赖于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海外华人的思乡情绪,也依赖于灵活的市场营销方案。老干妈出海早期靠外贸公司将产品销往海外,形势被动;2007年后公司转变策略,直接在海外市场设授权代理商,加强了根据市场环境调整营销方案的能力,提高了销售的效率。

“执拗”的陶华碧坚持不打广告、不请明星代言,但老干妈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品牌认知度极高。这一反常的营销奇迹是如何炼成的呢?

首先,老干妈的所有产品均坚持使用陶华碧的照片作为标签,亲民、接地气,具有极高的识别度和记忆度,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稳定的形象。

截屏2020-07-07 下午10.22.27

老干妈各个系列的产品均采用相同的商标和外观包装,醒目的红色不仅能抓人眼球,也形成了一致的产品形象,发挥品牌协同作用,强化品牌认知。

此外,老干妈为维护品牌形象投入了大量金钱和精力。一方面,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和口味稳定。过去30年陶华碧都会亲自把关产品生产,以制作辣椒油的工序为例,陶华碧会亲自闻辣椒油的味道,把油倒在锅里高温加热,如果辣椒油的质量有问题,就会散发难闻的异味,一经发现全部销毁。

另一方面,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陶华碧曾在谈及维权时表态,凡是带“干”字的辣椒酱都要打假。老干妈言出必行,注册了“老于妈”、“老千妈”等100多个相关商标,并每年投入3000万专项资金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

老干妈曾与湖南华越公司的“刘湘球老干妈”打了3年官司,从北京二中院一直打到北京市高院,还数次斗法于国家商标局。

对打假的高度重视有效维护了老干妈的品牌形象,防止其他公司打“擦边球”,利用老干妈的名气牟利,伤害消费者身体的同时侵蚀品牌形象。

02.家族产业的传承困境

2016年,陶华碧以75亿元财富排在胡润百富榜的473位。

一年后,陶华碧的名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两位儿子李贵山和李妙行。

与很多家族企业一样,老干妈面临着财富传承的难题。2014年,陶华碧将自己1%股权转让给了次子李妙行,正式退出公司股东行列。此后,李妙行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李贵山则持有另外49%的股份。

进入“后陶华碧时代”后,老干妈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陷入业绩下滑、口碑滑坡的困境。

兄弟二人接管老干妈后,因成本压力放弃了口感更好的贵州辣椒,而转向了更加便宜的河南辣椒。这一决定与陶华碧产品为王的原则背道而驰,原材料的转变影响了老干妈一向稳定的口感,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反映在业绩上,就是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的不断下降。

2016年到2018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是45.49亿、44.47亿、43.89亿元,连续三年下降,公司的零售市占率也下降到了3.6%。

业绩承压的同时,公司管理问题频出。

2016年,老干妈发现本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款产品与老干妈同款产品相似度极高。报案侦查后发现,是公司的离职工程师泄露了老干妈配方,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超过千万元。

2019年8月6日,老干妈厂区失火,失火厂房产能占到老干妈总产能的近1/3。仅仅12天后,老干妈辣椒厂又一仓库发生火灾,起因是高温天气引起的仓库顶棚自燃。

企业内部管理问题频出,外部环境也不平静,一大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涌入市场。饭爷、虎邦、李子柒辣酱等新式辣椒品牌强势出击,依托明星效应、互联网营销,分割市场份额;老品牌海天也通过冠名“吐槽大会”提升了在年轻人中的辨识度。

内忧外患之下,已经73岁的陶华碧被迫回归战场。她回归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老干妈的原材料换回贵州辣椒,并将老干妈的制作配方重新调配。

从不打广告的老干妈,在新时代的冲击下也打破了传统。老干妈在媒体采访会上表示,将加强品牌文化的建设及推广。于是,曾经“坐等经销商上门”的老干妈开始主动出击,在线上新媒体和时尚圈“C位出道”。

2019年9月,老干妈的一则广告登上微博热搜。广告中老干妈变身少女,加上魔性的舞步和“拧开干妈,看穿一切”的洗脑歌词,都刷新了老干妈原有的传统形象。

老干妈也凭借与Opening Ceremony联名推出的卫衣登上2019春夏纽约时装周,强势攻入时尚圈。老干妈与时装周的碰撞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款印着陶华碧头像和“国民女神”、“sauce queen”字眼的卫衣成功吸引了新一代的消费者。

老干妈天猫旗舰店乘势推出促销活动,包括售价1288元的“99瓶老干妈+定制卫衣”套餐。一位来自山东菏泽的女士一次性下单600瓶老干妈辣酱,花费近8000元,只为和办公室的姐妹一起穿同款的卫衣。

截屏2020-07-07 下午10.23.14

品牌“年轻化”后的老干妈销售额陡增,2019年老干妈完成销售收入50.23亿元,同比增长14.43%,创历史新高,在国内的市场覆盖率达到96%以上。更重要的是,老干妈如今的线上营销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接受了老干妈,顺应了消费环境的改变。

03.中国“亲情式管理”企业通病

老干妈坚持“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不欠账、不赊账”,并且从不打广告,这些管理经验在外界看来是反直觉的,在企业间也难以复刻。这样的商业模式在老干妈能取得成功,与企业领袖陶华碧是不可分割的。

陶华碧的个人魅力为老干妈注入了灵魂。在贵州卖凉粉时,陶华碧就会把穷学生欠的饭钱全部销账。其中一位贫困生对陶华碧很感激,亲切地叫她“干妈”,久而久之附近的店主和学生都称她为“老干妈”,这正是这一享誉全国的品牌名的来历。

即使在老干妈发展成拥有上千员工的大型企业时,陶华碧仍能叫出60%的工作人员姓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有员工反映吃住难,陶华碧当即拍板所有员工食宿全包。

陶华碧在经营中将亲情基因注入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极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种精神进一步形成了公司的文化,成为老干妈品牌形象的一部分。

但这种亲情式管理存在内生的缺陷,即组织过于依赖灵魂人物的主导。老干妈的奇迹依赖陶华碧的个人魅力得以生存和发展,但这种魅力难以复制,无法照搬照抄。

在现代企业的传承中,最优解就是将企业交给子女,其次是交给职业经理人,最末是成立基金会。但不论采取何种传承制度,企业接班人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市场的急剧变化,让家族企业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困境。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

接班子女的业绩不善问题普遍存在。不仅是陶华碧,娃哈哈的宗庆后至今没能放心把企业交给宗馥莉,而王健林甚至一直没有让王思聪参与集团的管理。

随着消费主体的更替、消费环境的更新,老干妈等企业一成不变的管理也成了公司保持市占率的阻碍。

老干妈“二十年如一日”的包装过去曾是品牌传统、专注的代名词,但随着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和各式网红调味酱的冲击,老干妈的包装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同样,过去老干妈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模式,至今仍采取签合约、走团队或者促销等传统经营手段,在当下注重个性化的消费环境中很难做到针对性的产品营销和创新。

04.尾声

2020年中国两大公章难题:代理商替老干妈宣传就图QQ游戏币?李国庆抢公章如何不被抓?

就在“东方不败”腾讯,默默咽下老干妈喂的一口苦黄连。笔者怎么也想不通,你说这老干妈造假的代理商图啥?难道伪造个老干妈公章,为了成为慕容云海给楚雨荨冲Q币?

而就困惑不解之时,李国庆又率二十名壮汉,御驾亲征当当总部,撬保险柜抢公章。笔者又诞生一个诺贝尔级迷思:李国庆现在要是非找腾讯合作,1600万现金甩在企鹅脸上,盖公章求冠名,你说是接呢还是接呢。

眼见他抢公章,眼见他被抓了。李国庆这公章手段,这回放出来该多吃两瓶辣椒酱,跟老干妈讨教讨教。毕竟你李国庆就是抢到一百个公章,也没人信。

老干妈要放到乘风破浪的姑奶奶里,还能再活五百年。而李国庆,第一集就能领盒饭。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caijingyanjiu

“国民女神”老干妈的家族式成长难题

作者/极点商业评论

来源/极点商业评论(ID:jdsy2020)

“国民女神”老干妈与腾讯的广告欠款纠纷,“神反转”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因为老干妈投放千多万元,但长期拖欠没有支付的广告费,腾讯近日被迫向深圳南山区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请求查封、冻结老干妈旗下两公司名下价值人民币1624万元的财产。

法院认为,原告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查封、冻结被告名下价值1624万元的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等值的其他财产。

6月30日,腾讯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2019年3月,腾讯与老干妈签订了一份《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腾讯侧投放资源用于老干妈油辣椒系列推广,腾讯已依约履行相关义务、但老干妈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腾讯多次催办无果,因此不得不依法进行起诉。

不过,到了6月30日晚间,老干妈却发表公告,表示从未与腾讯公司或授权他人与腾讯公司就“老干妈”品牌签署《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且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于2020年6月20日决定对此案予以立案侦查。

这个“神反转”瞬间在各大微信群和朋友圈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甚至评论称:难道腾讯把“老千妈”看成了“老干妈”?

显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不过截至6月30日晚,腾讯官方并未有最新回应。

如此跌宕起伏的剧情,也让老干妈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实际上,对外界而言,过去几年来一再重申“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的老干妈,在为节约成本改用河南辣椒、市场份额减缩、配方泄露、厂房识货等等新闻之后,疑惑在于:老干妈,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老干妈吗?

01 “国民女神”老干妈,一个时代的成功?

“我明明纳税第一,怎么给我弄到第二,30万税款你们给我弄哪里去了?”激动的陶华碧愤怒起身,直拍桌子。

这源于贵阳南明区一次纳税大户评选大会上,税务部门少算30万元,将第一纳税大户老干妈排到了第二。陶华碧怒了:“必须在大会上公开给我个说法,这是你们的工作,也是你们的职责!”

陶华碧,被网友奉为“国民最热辣女神”,海外留学生更戏谑式地称为“亲妈”。她出身贫寒,自1996年推出“老干妈”风味豆豉,创办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专注炒辣椒,生意越做越大,一步步从家庭小作坊变成了中国知名品牌。

2014年,8块钱一瓶的“老干妈”,在每天卖出130万瓶后,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以160.59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151位。同年,老干妈集团获得政府奖励的“A8888”车牌,原因是其创下了3年缴税18亿、产值68亿的成绩,直接间接带动了800万农民致富。

彼时,被成为“国民女神”的老干妈在业内几无敌手,永丰辣酱、老干爹等都不堪一击,这让贵州当地有说法:贵州有两瓶,一瓶茅台、一瓶老干妈辣椒酱。

同时,老干妈还出口至美国、日本、韩国等海外。在大多数国外购物网站上老干妈都直接译成”LaoGanMa“,也有译成”Thegodmother“。2012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人民币86.3元),绝对算的上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

对于老干妈的成功,中国家族企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周锡冰,在《老干妈的香辣传奇——中国第一风味美食品牌成长内幕》一书中认为,老干妈的成长,同时也是“中国民营企业30多年来发轫、起伏、壮大的成长历程”。简单来说,是一个时代的成功。

从商业模式来看,2016年华泰证券出具题为《“老干妈”的品牌塑造之路:注重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形象》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老干妈采取“不欠账、不赊账”的现销模式,一方面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期为0天,公司现金流充裕;另一方面,应付账款周转期亦为0天,而同行业主要公司应付账款周转期均在30天以上。

老干妈对融资上市态度异常坚决,也被外界看成起成功原因之一。很早以前,VC/PE圈内流传着一段顺口溜,“永不上市老四家,顺丰华为老干妈,还有一个哇哈哈。”陶华碧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老干妈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上市那是骗钱的行为。”

2015年和2016年,陶华碧分别以70亿元和75亿元财富,排在胡润百富榜的487位和473位。2017年和2018年,陶华碧不再上榜,取而代之的是两位儿子李贵山和李妙行。2019年,李贵山、李妙行分别以45亿元个人财富入围胡润百富榜,排名912位。

和很多家族企业一样,老干妈股东结构也异常简单:只有陶华碧和两个儿子。2014年之前,大儿子持49%股份,主管市场;小儿子50%,主管生产。陶华碧本人,仅占1%。但2014年6月之后,年近70的陶华碧退出公司股东行列,长子李妙行、次子李贵山分别持有公司51%和49%股权。

02 业绩下滑后,用潮流变得年轻化

也正是从两个儿子执掌进入“后陶华碧时代”开始,老干妈销量和业绩开始下滑:2014年到2018年销售收入分别为40亿、45.49亿、44.47亿、43.89亿元(2015年未披露)。排除2015年未披露数据,其连续3年业绩下滑。

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占比降低,在一份Euromonitor(欧睿)的调查数据中,2018年老干妈调味品零售市占率只剩下了3.6%,低于海天以及李锦记。

老干妈业绩下滑,有人把它归根于老干妈内部原因,是因为陶华碧儿子不懂经营,随意改变品质改变口味,让网上一片抱怨之声。

2015年,老干妈在人力成本、原料成本压力之下,放弃偏贵但口感较好的贵州辣椒,转而选择更为便宜的河南辣椒,导致老干妈口味变化,遭到部分消费者抵制。“消费者不可能每个人都清楚老板是不是换人了,人力原料成本上涨了,消费者只关心味道好不好。”一位已经好几年没买过老干妈的消费者说。

此外,由于员工离职带走老干妈的配方,导致老干妈损失1000多万元。

如果说业绩是压在老干妈心里的那块大石头,那么内部管理问题则增加更多阴云。2019年8月6日,老干妈厂区失火,失火厂房产能占老干妈总产能的近1/3。祸不单行,12天后,老干妈辣椒厂仓库顶棚着火,浓烟滚滚。半个月内两场大火,老干妈元气大伤。

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辣酱市场规模达320亿元,预计2020年底将达400亿元,行业如此巨大的发展前景自然引来了诸多竞逐者。

除了李锦记、饭扫光、利民等老牌企业,最典型的是众多依托于社交电商,以网红为主的互联网新式辣酱品牌的涌现。林依轮的饭爷、张嵩的“嵩二”、岳云鹏的“嗨嗨皮皮”、虎邦辣酱、李子柒辣酱等等,辣酱行业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新面孔”。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明星林依轮跨界创办的个人辣酱品牌“饭爷”,2年内融资3轮,累计金额超9400万人民币,估值达3.6亿。

无奈之下,退居幕后的陶华碧于2019年被迫回归,她将老干妈的调料改为重新使用原来的材料,而且还将老干妈的制作配方重新调配。

更重要的变化是,面对新时代的冲击,老干妈一改不做广告宣传的传统,玩起了潮流,试图将品牌年轻化。它从2018年9月开始频频通过微博视频进行营销,并成为微博热议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就包括在腾讯QQ飞车投放的广告。

2018年9月,老干妈和Opening Ceremony跨界合作的卫衣,作为潮流单品登上2019春夏纽约时装周的舞台。首次跨界反响不错后,老干妈与男人装合作推出联名款商品,一改以往的专业形象,走起了潮流路线。

2019年9月,一则“拧开干妈”的广告视频在网络中流传。视频中的老干妈由一年轻女子饰演,夸张的舞蹈和音乐,配上“拧拧拧拧拧拧”的台词,引起了广泛关注。

老干妈天猫旗舰店乘势推出促销活动,包括售价1288元的“99瓶老干妈+定制卫衣”套餐,以及满1999送定制卫衣,满999送定制围裙等活动。

努力让品牌更加年轻化,与新生代对接收到了奇效。有媒体就报道称,一位来自山东菏泽的女士一次性下单600瓶老干妈辣酱,花费近8000元,只为和办公室的姐妹一起穿同款的卫衣。天猫数据统计则显示,上述活动后老干妈天猫旗舰店的年轻消费者陡增,销售额增长了超过20%,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双十一。

这些最终让老干妈在陶华碧的回归之年业绩创新高:1月21日,老干妈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9年老干妈完成销售收入50.23亿元,同比增长14.43%,再创历史新高;上缴税收6.36亿元,同比增长16.82%。

03 家族企业桎梏,难对接班人放心

不贷款、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一直是贴在老干妈身上最大的标签。作为一款辣椒酱,陶华碧用一双农妇的手拿下了全球市场,这点足以让所有人敬佩。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老干妈的商业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和持续增长性,“不欠账、不赊账”的销售闭环是其他任何一家品牌都无法比拟的。所以才以一家未上市公司的地位,得到了被券商研究的特殊“待遇”。

但问题是,老干妈原来的“坐等经销商上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模式已过时。调查显示,老干妈企业仍旧采取签合约、走团队或者促销等传统经营手段。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顾客的购买量,很难做针对性的产品营销和创新。

另外必须看到,老干妈目前的管理方式还是典型的家族式和作坊式。对于家族企业,陶华碧曾豪言:“谈到家族企业,外界不看好,我不那样看,没有家族企业,企业是赚不到的。不是一家人,就容易各是各的心,同是一条心,企业才能做大。”

不过,作为一个“不上市”的家族企业,从古至今,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上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

这是因为,相比完善的现代企业,家族企业缺乏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而且还面临家长制的决策制度,以及接班人问题。

众所周知,老干妈的奇迹,更多的是依靠陶华碧的个人魅力。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陶华碧能叫出老干妈60%的工作人员姓名,每个员工结婚陶华碧都要亲自当证婚人,员工反映吃住难,陶华碧当即拍板所有员工食宿全包。

有观察人士就对此表示,这种管理模式凸显了陶华碧的个人魅力。但这不是规章制度,没法照搬照抄,更不能持续——比如在互联网、全球化的驱使下,二代往往更钟情于互联网与虚拟经济,老干妈从2018年混进时尚圈、大搞线上营销就是一个例子。

在一位互联网营销分析师看来,利用微博等手段突破自身广告营销局限性,让品牌变得线上化或年轻化,对业绩的短暂提升来说不失为一条捷径,但并不是适合老干妈的长期模式。

这是因为,老干妈随着消费主体、消费分层的不断变化,老干妈想要守住“国民女神”地位,还必须在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除需要做好稳健产品质量,在保持原有风味品质基础上,进行局部产品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模式、管理理念的创新。

马云建立了合伙人制度,通过文化传承与建立接班人体系,解决企业传承问题。联想采取“赛马制”,通过PK选拔选出接班人。华为采取轮值制度,提拔以及放权高层管理人员,让其轮值COO、CEO、董事长,最终从中挑选接班人。

但无论是什么企业,采取何种传承制度,企业接班人必须有足够的能力以应对企业文化、价值观、市场竞争的急剧变化——从这一点来看,70多岁无奈回归的陶碧华,其接班人还远远不能让自己放心。

一个阿里P8,一年到底能挣多少钱?

2020年的互联网业内,阿里P8无疑是最闪亮的那颗星,开年的P8征婚,中间的P8招聘“个人助理”包养女孩,还是昨天的P8“财务自由”裸辞环游世界,都刺激了众多互联网从(qiong)业(guang)者(dan)的神经。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集团有多少个P8,P8需要什么样的能力,P8收入到底有多高,能实现财务自由了么,他们在招聘市场上的行情如何,笔者用不到2年的猎头公司老板经历和14年的互联网包打听经历为你娓娓道来。

一、阿里总共有多少P8?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截止2019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数量为116519,现在2020年已经过去一半,阿里集团,尤其是阿里云,钉钉,菜鸟等业务还在疯狂招人,按照最保守估算,整个阿里的员工数量,至少在12万人以上。

阿里现在的职级基本从P5(中级工程师)开始(P4以下已经基本消失),到P14(M10董事长结束),其中P5的工程师基本都是校招生,员工主力是P6-P8,按照一个简单的金字塔模型估算,阿里的12万人中,P5大概约1-2万人左右,P6/P7各三四万人,P9及以上5000-1万左右人,那么阿里P8人数粗略估算也在1-2万人左右。

当然,这个2万人是我无责任估(瞎)算(猜)的,各位阿里大佬有准确数据的可以随时跟我PK。

按地域来分,目前,阿里的主要员工集中在杭州(总部),上海,北京以及成都、重庆、深圳以及各种国内外的小办公区。由于北京都是各种收购的业务,UC,优酷,高德,阿里健康之类,这些“边缘”业务的高P相对比较少,可能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才有一个P8,而且阿里健康,阿里影业以及之前的饿了么的P8还比集团低一级,也就是说,这些业务的P8其实等于集团的P7。而位于杭州总部的集团中台部门,阿里云,达摩院,淘宝天猫,蚂蚁金服以及重点开拓的国际业务速贷通,P8比例就比较高了。平均下来,10个员工中,有一两个P8,不算多。

二、阿里P8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根据阿里内部职级的划分,阿里P8是高级XX专家,比如高级技术专家,高级产品专家,高级运营专家等等(P7是XX专家,而P9则变成资深XX专家)。根据网上流传的能力模型:

阿里P8要求:

1.本职级员工对公司内外业务及业界的相关资源及水平比较了解;

2.参与公司相关战略制定,可影响部门管理层的对某个领域的判断;通过自己的分析对公司复杂问题解决产生影响;

3.P8是高级专家,是行业的创新者,能自主创新;

4.P8与P7的区别体现在对行业理解的深度不同;

在我做猎头的这2年时间内,接触了大概几十个P8,他们既有70后的尾巴,也有80后的尾巴,其中,出生在85年前后的P8数量最多。

如果给阿里P8这个群体整体做一个人群画像:他们是一群年龄在35岁上下,有8-13年工作经验(其中大部分有国内互联网大厂或者海外大厂经验,或者相对比较成功的创业背景,或者是某些名牌大学取得过不错成绩和论文的博士,比如前几天招助理被开除的那个毕业三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历一般在统招本科(大多数都是985/211等名牌大学)以上。

他们在阿里内部一般是某个子业务或者创新项目的负责人,带一个小的团队,人数在2-30人(一般很难超过这个数了,否则就该升P9了)不等,是整个大阿里体系的基层leader(阿里P7一般不带人)。

三、那么,阿里P8一年究竟能挣多少钱?
阿里的薪水package总共分两部分,现金+期权,其中,期权部分是P7以上才会有,到P8以上,期权就成了薪水的大头。

具体的P8,我们先看现金部分,其实这部分是比较透明的,也是比较简单的,我接触的阿里P8中,现金部分月薪45K到65K的都有。跟入职时间,当P8年限,绩效等都有一定关系,但大部分人集中在50-60K之间(虽然阿里的技术,产品,运营各个工种之间的薪水差距比百度头条等公司小很多了,但整体来看,还是技术>产品>运营,市场以及闲杂人等),取中位数55K,乘以阿里体系标准的16薪(当然如果绩效好,一年20薪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不幸被打了3.25,没有年终奖也正常),一年现金在88万左右。

但对阿里P8来说,股票(期权)才是薪水的大头,尤其最近一段时间,阿里的股票一直在上涨,从去年同期最低的150到今年最高点的230美元,阿里的股票价值已经上涨了50%左右。就算按照一年800股股票计算,800×7×225(目前价格)=126万人民币,再加上一年88万的现金,一个阿里P8的薪水包轻松超过200万(这是算的薪水,都税前,请用白云(宋丹丹)的语气来朗诵 )。

当然,如果你现在刚刚拿到阿里P8的offer,你的股票数量可能达不到4年3200股,可能只有2400股,但如果你在三年前就是阿里P8,那你入职授予的期权和之后绩效奖励的期权数量相加,肯定不止一年800这个数量,由于叠加效应。

到入职的第三第四年,很多P8手里的期权数量已经远远超过800股,这样一来,如果一个P8绩效好,在他入职的第三年,他很有可能拿到1500甚至更多的期权,他期权部分的价值就能达到200万以上,所以他的薪水总包就能轻松超过300万(阿里给期权好像特别喜欢被400整除,比如2400股,2800股,3200股啥的)。

总体来看,一个新入职的阿里P8,他的薪水包应该在150-200万左右,但如果是多年阿里老P8,或者绩效好一直有绩效期权的P8,一年拿个3/400万的薪水,也不足为怪。

人家一年的收入够我全家四口花10年的,现在,你知道昨天发文的那个阿里P8哥哥为啥可以辞职去环游世界了么。

四、阿里P8在招聘市场的行情
由于阿里这几年业务的蒸蒸日上,而且业务范围广泛,从电商(淘宝,天猫,考拉),新零售(口碑,饿了么),互联网金融(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物流快递(菜鸟),TOB(阿里云,钉钉),国际化(天猫国际,速贷通),泛娱乐(UC,优酷),人工智能(达摩院,阿里云)以及各种技术中台,产品中台等等,而且阿里又是一家强运营(包含地推,营销)和强公关的公司,在人员配置上基本上无可挑剔。

因此,阿里员工离职后可选择的公司范围非常多,而且,由于阿里的强势,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采用了java作为服务端的主要语言,让阿里背景的工程师有了更多的可选项。

一般来说,阿里P8跳槽出来后,级别上都会有一定的提升(一般是半级),但在现在这个职级相对固定以及疫情的招聘大环境下,想通过跳槽实现升一个大职级。

尤其阿里P8升9这种世纪大难题,但由于有些P8期权部分太高,同时有些P8管理能力相对较弱(阿里一般是业务管理各占一半),可能在跳槽时已经选择同类型的公司升半级或者去稍小一点的公司担任总监,或者到B轮前后的公司担任某个方向的合伙人,但他们的薪水水平其实超过了相应职位的薪水区间,所以,导致这些P8由于跳槽的同时不能带来职级和薪水的双重提升到放弃机会。

由于阿里的期权是满2年才会成熟50%,所以,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忍到满2年,如果绩效好,有升职机会,一般也会争取到P9。

如果满4年后,还到不了P9,那时候,由于入职的期权已经全部行权完毕,即便之后有绩效的期权,这个数量相对也是比较少的,薪水包就会达到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区间,再出去看机会时,竞争力也会有一定的增加。(毕竟阿里P8升P9已经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人品和运气更加重要,如果你不在一个业务发展很好的业务线,如果你的领导一直是P9升不上去,那P8的P9梦就得一直做了)。

来源:申妈的妹子圈。

网商路往事

一座城市的往事可以从地名里找。

比如,武林门虽以“武林”为名,却与江湖无关。此地从前是杭州最北面的城门,门的南面有一座虎林山,吴语讹作武林山。武林门因此得名,从明朝沿用至今。只是,昔日的城市尽头,如今已成了最繁华的所在。

又比如,杭州最不像路名的“直大方伯”原先叫作“直大方伯里”。在明代,“方伯”指的是布政使。明仁宗时,布政使应朝玉在巷内建大宅邸,一横一直两条巷子也因此有了名字,一用就是500多年。

再比如,网商路。

“网商”,顾名思义是“在网上做生意的人”。网商路位于杭州滨江区,北起江南大道,南至南环路,短短2.8公里,却容纳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举足轻重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网易。

隔着一条秋溢路,网易和阿里巴巴已经做了十几年邻居。它们的园区是脚前脚后开工的,网易是2006年4月,阿里是2007年10月。

截屏2020-07-01 下午1.32.26

这两家公司的气质迥异,从建筑上就能看出来。两家地块一样大,但阿里的房子比网易的多。阿里的大楼颇具现代感,色调显眼;网易则灰蒙蒙的,藏在树丛之后。

阿里请的设计师都是大手笔,建筑外形是悉尼奥运村的设计方Hassell做的,白色网格外立面是鸟巢团队设计施工的。

网易大楼的设计师,则是非常接地气的一家公司:

辽宁丹东金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但这不并意味着网易园区偷工减料,相反,社长认为丁磊找这家相对弱势的国内设计公司,就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多的设计话语权。

据说盖房子那几年,丁磊最爱说的话是:

花一百万就让大家工作起来很开心,这钱要花。

所以,网易办公楼的层高是罕见的4.5米,用的是圣戈班的双层Low-E玻璃,小到垃圾桶和吧台台面,也都满满是丁磊的小心思,就连办公楼大门上的LOGO怎么弄,丁磊就纠结了两年。

所有墙体外立面都用了陶板干挂,成本比一般的条砖外墙贵10倍,10年都不会变色。据说,丁老板有一次盯着对面阿里的楼,开心地说过两年白色鸟巢楼就会很难看了:

不耐脏。

气质的差别又何止于建筑风格。阿里大开大合,又有平台,又有虎狼之师,向来以江湖正统自居;网易不喜欢讲战略,也不太提生态,像是一个不怎么爱说的产品经理。

2019年2月,东京大学教授吉见俊哉编撰的《平成史讲义》出版,明仁天皇还要两个月才宣布退位,史学家们就急着给平成时代盖棺定论。

在这本书里,知识分子们为国家的现状捶胸顿足,将平成三十年的历史称为:第二次战败。

从昭和男儿到平成废柴,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发生了变化。而对于日本新的令和一代的年轻人,南京大学研究员蒋丰对他们的定义是:“令和电玩”。

从2017年到现在,“令和电玩一代”最爱的游戏排行榜上,都出现了一款名为《荒野行动》的游戏,它让吃鸡风靡日本,在此之前,日本玩家是出了名的不爱射击游戏。

这个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日本人的游戏,是网易开发的。

当日本通过《旅行青蛙》向我们输出平成废柴气质时,网易向日本输出了火爆的《荒野行动》,在这个游戏里有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比如8座的面包车可以坐进12个人,日本年轻人们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超载。

两个国家的玩家靠着仅有的几个互通的汉字,通过游戏,走到了一起。有人评论说,要说最懂平成废物和令和电玩这两帮人的,非网易莫属。

网易在日本的文化输出,甚至让日本年轻人发出了怒其不争的疑问:

荒野是中国的、LINE是韩国的、其他是美国的,日本是干什么吃的?

《荒野行动》的成功已经有人总结了很多,比如日系动漫风画面,比如和日本很多动漫大IP做了联合策划,网易甚至发挥了自家一贯的群众动员能力,搞了个几百人参与的线下活动。

总而言之,网易做产品的调调,很符合以挑剔著称的日本人的口味。

网易的这种气质,一直就没怎么变过。

丁磊在乌镇请了四年客,每年都勤勤恳恳背着猪肉过去,从来没有人说他要拉帮结派;刘强东和王兴只请了一次客,就有了“东兴局”,就有了腾讯帮共谋天下的说法。

但在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内,游戏、教育、音乐,网易其实都眼光狠毒、出手迅速。

云音乐、有道、公开课这些产品不用说了。当别人都在嘲笑“非洲机皇”传音的四卡四待手机、低端山寨时,只有丁磊意识到了非洲的价值,传音的手机,是进军非洲音影娱乐市场的最好载体。

2017年,网易和传音成立了合资公司。三年过去了,这家名为传易的公司,现在手里握着非洲最大的音乐播放软件Boomplay和最大的短视频软件Vskit:

非洲网易云音乐、非洲抖音。

尤其是有6200万激活用户的非洲网易云音乐,不仅沿袭了网易云音乐的调调,更重要的是握着750万首非洲音乐的版权,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非洲音乐曲库。

非洲人民的精神生活交给网易,祖国人民是放心的。

社长看了一下,Boomplay的会员是按日、周和月付费:

没有按年付费。

什么是本地化运营?这就是本地化运营。

上个月,网易回到香港二次上市,股票被抢疯了。社长特意去看了下网易的股价,才意识到一个被人忽视了很久的事实——上市20年来,网易股价涨幅超过90倍,年复合增长率在25%以上。

最近,网商路又添了两个新园区。一个属于阿里,一个属于网易。风格还跟以前差不多,一眼就能认出谁是谁。不同的是,阿里的新园区引入了不少“阿里经济体”的关联企业,继续“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网易则把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等部门挪到了新园区,让它们有更大的空间施展拳脚。

这就是命运吧,有些人活成了数字,有些人活成了历史,有些人则活成了:

最会过日子的互联网巨头、身价最高的带货主播、唯一懂得快乐的百亿富豪、可以影响CPI指数的男人……

但无论哪条路,只要心怀赤忱,总会抵达好风景。

来源:铁头功社 微信号:onehangzhou

论雕爷牛腩的倒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

听说,朝阳大悦城的雕爷牛腩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雕爷牛腩,破破烂烂的掩映于商场百货之间,愤怒的雕爷喷着这些四近的食客,就是“味蕾全开”,网红餐饮十景之一。“味蕾全开”的牛腩我也吃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你们大概以为我要魔改雷峰塔原文、把雕爷挖苦一顿,但我其实是想聊聊做生意和做网红的关系。

难以复制的成功

王朔放过不少狠话,其中有句比较出名的: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x们知道吗?

没错,普通人就是这么现实。一个人挣了大钱,就是有了成功案例,他说话别人就愿意听,因为觉得学成功人士的经验,比较容易成功。

一部分人抓住这个心理,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成功人士,信他的人多了,他自然就挣钱了,然后去忽悠更多的信众,赚更多的钱,这就是“赚想赚钱的人的钱”,我几年前写过,现在这个套路大家都很熟悉了。

今天谈的是那些真的赚到过钱的成功人士。有了案例就有人信也有人捧,而且这些成功人士之间也会抱团互吹互推,搞价值交换也算是商人的特质。

然而问题在于,成功人士的经验,别人学了就能成功吗?遗憾的是,他自己都未必能复制他的成功。

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套用这个句式,脱离时运谈成功都是耍流氓。靠时运赚来的钱,不靠实力亏掉的话,没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之前只是运气好。

所以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功人士暴露在大众视野中时,通常也意味着他的运气用完了。如果这人不是你的身边人,不能给你带来直接的资源和帮助,建议不要太拿这种成功当回事,因为成功未必代表能力使然、经验成立。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酸。成功人士的经验不是不能听,两种人的经验可以听。一种是他长期维持了事业的稳中有进,还有一种是他持续复制了自己的成功。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功,才是真的成功,说明了这人是有所谓的干货的。可惜的是,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不太公开分享他的心得,即使公开分享,也很难听到他的核心经验。

雕爷搞餐饮之前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在美容行业。雕爷的第一桶金来自美容设备和美容院管理软件,后来通过“纳兰美容”美容连锁加盟和“阿芙精油”,赚到了大钱也留下不少黑历史。连续踩中美容行业连锁加盟与淘宝两个风口,从这个意义上说,雕爷的成功也算是自我复制了。

然而有了精油这个优质的现金流生意后,雕爷开始玩跨界,一口气开出雕爷牛腩、薛蟠烤串、皮娜鲍什下午茶、切克闹小丑煎饼等几个餐饮品牌,以及三体空气净化和河狸家美甲。除了美甲属于美业的相关业务,其他就可以说是严重跨界了。最终,雕爷于2019年将旗下餐饮业务主体——“一宗(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转让,退出了餐饮领域。

投资人都喜欢借德州扑克的场景形容做生意,即:不下桌就还有机会。回归了美业领域的雕爷,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他如果继续分享自己在美业和营销方面的经验,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但这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还有多少人,愿意听雕爷的分享?

容易过气的网红

生意人有两种,一种是闷声大发财,行业外甚至都不知道这人是谁。还有一种是抛头露面演讲写文章出书,即网红型生意人。

受益于出书营销、成名于天涯骂战的雕爷,显然对做网红这件事非常受用。输出内容本来也是营销的手段,而雕爷在进军餐饮业的早期,也是通过密集的内容输出和营销炒作,成功让自己的影响力和雕爷牛腩品牌双双破圈。

做网红的好处很明显,比如自带流量和关注度,节省大量营销和品牌投入。从为自己代言的陈欧,到把肖像放到广告上到处贴的董明珠,创始人将自己与品牌绑定然后网红化这种打法,从互联网行业到传统行业,几乎成了To C市场的标配。

但做网红的缺点也很明显。

当企业经营不善,成功无法复制的时候,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成功人士”人设很容易随之破灭,会把创始人的形象带到沟里去。而企业经营崩盘最常见的套路,就是盲目跨界,四处开战。从这个意义上,罗永浩跨界科技行业失败却热度依旧,非常难得,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顶流网红。

雕爷跨界餐饮行业折戟,一部分原因在于餐饮行业不同于美业,利润薄而经营风险大。另一部分原因是产品和口碑没跟上营销。说雷峰塔下压着白蛇娘娘,是文化;说雕爷牛腩下压着食神戴龙的五百万秘方,是笑话——五千万秘方也挡不住东西不好吃。

因此,雕爷做砸的不只是餐饮,更是自己的人设。尽管他的美业项目经营状况可能还行,但输出经验和价值观这件事,不再适合他了。做网红最怕的不是出来嘚瑟有人骂,而是出来嘚瑟的时候,别人无视你的存在。

当下不同于十年前,是一个内容和网红供给远超过消费的时代。互联网和科技行业造富的效率大大超过传统行业,28岁的码农也可以宣布退休去开民宿了。真假难辨的成功经验满天飞,去抖音可以刷一个小时不重样,加上吃瓜群众发现成功无望,兴趣点由围观成功人士分享,转移到了围观成功人士仆街。新一代的生意人,名气和事业一样,难逃出道即巅峰的命运。

当然,具体到雕爷本人,早已不在乎这些事了。钱也赚够了,社会名流也结交了,想跨界玩的餐饮和戏剧也玩过了。最近一次更新公众号是四月份,他在《动森》里静静地捡树枝,看上去很快乐。

写到最后,可能有人说你扯了半天到底想表达什么?我想说的是,任何时代,产品比营销重要,生意比炒作重要。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用于放大前者的,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

做事之前把话说出来可能是一种策略,但话说的太满,事做的太差的话,正如游泳太快,裤衩都追不上了。

大佬们是怎么赚钱的

来源:功夫财经
前几年,赵(某)薇想用30.6亿元收购万家传媒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其中本金只有6000万,杠杆达到了51倍,一时间火遍各大媒体。

最终,这次收购被叫停,该资本大鳄也被禁市。当初的还珠格格,如今竟然成了资本大鳄,这个转身真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其实吃瓜之余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大佬才能玩儿的游戏。

普通人买房贷款,首付一般是30%,也就是3倍多杠杆,这可能已经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能用到的最高的杠杆率了,如果通过信用卡套现,倒是也可以凑到十倍以上杠杆,但是大部分人并不敢这么玩,因为啥我们一会说。这也是大佬和普通人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差别。

1

低成本资金

现在各国的利率都很低,欧盟的利率接近于0,日本的利率也是0,而且各国都会增发货币,保持通货膨胀。因为,一定的通胀率有助于经济发展。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事整体没啥影响,主要的问题是存在银行里的钱没啥利息了。

利率高的时候还可以把钱放在银行里赚利息、买一些保险来抵消通胀,现在储蓄和保险等于交税,手里拿着现金更不行。

而且普通人的资金成本很高,如果你想开一家超市或者饭店,或者有个不错的想法想要创业,几乎是没有可能从银行贷到钱的,只能靠自己的积蓄、或者从亲戚那儿借钱、或者厉害点的靠风投。

但对大佬来说,低利率却是一件爽的不得了的事,这意味着市场上有很多资金、而且成本极低。当你是大佬、有很多优质资产可以抵押的时候,会发现从银行贷款、从市场筹集资金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而且优质资产越多、违约几率越小,议价能力就越强,利率还会比别人更低。

拿到大笔资金以后,大佬们可以投资股市、搞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投资房地产,把价格炒高以后再转手卖掉,赚差价;可以动辄几十亿、几百亿收购竞争对手;也可以控股一家经营不错的公司、炒高股价,然后卖掉,依旧是赚差价,等等。

巴菲特可能是这些年被大家分析最透彻的一个人了吧,但是分析透了大家依旧没法像他那样玩,为啥?资金成本。你懂得再多,也没法用巴菲特那种套路玩。

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不需要是股神也能知道股市差不多已经触底,之后就等反弹了,如果是散户,要不已经血本无归、要不不敢赌上自己的血汗钱,也就股神这样的人可以抄底吧。

问题是没有超额、低成本的资金,怎么抄底?

巴菲特的小窍门就是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公司能拿到巨量的廉价资金,然后用这些廉价资金去做各种投资。

整体而言,赚小钱有无数的门路,却没啥固定套路,赚大钱却有明显的套路:

1、核心城市核心区的地产,只要城市发展,这类型的地产就会一直升值,这件事这些年大家也都感觉到了;
2、前沿技术公司股票,这一点大家如果关注美股感受会非常深,而且巴菲特也长期持股微软和苹果。

中国人经历自由市场经济时间较短,体会不深,不过大家看财富榜的时候已经能看到了,当前靠前的那些人基本都是地产大亨和科技新贵。

而欧美人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思路非常成熟,对这些事都得心应手。如果有海量廉价资金,他们基本想也不想就会去走这种路线。

而且不止大富豪玩这个,普通老百姓也有玩的特别好发了财的。2008年时候我认识不少北京人狂买房。大家现在谈起了都很感慨,那时候北京房价低,可以随便买。但其实回到当时,你就不这么想了。

那时候房价倒是不高,但是老百姓手里也没什么钱,想买房就得借钱。我见过两口子在过户大厅过户的时候那个女的哭的就跟那啥了似的,一打听,他们家买了望京的房子,一个月六千房贷,两口子月收入加起来五千,2008年那会儿收入跟现在没法比,一说起来买房她就哭,说是没法活了,但她老公坚持要买。

当时那些买房的人咋想的呢,哪来的钱?

他们很多人去过美国和香港什么的,知道大陆房价在当时低的离谱,到处借钱买房,承担巨大的杠杆和债务,然后一战定终生。

但是,如果能重回2008年,很多人其实还是没法玩。一方面对未来不确定,另一方面普通人也借不到那么多钱。

这个世界上最郁闷的事,就是重来一次还是输家。这倒也不丢人,大部分游戏的结果都跟初始条件有关。

2

超高杠杆

有了大量、低息的资金,大佬就可以加杠杆干很多事情,赚钱效率大大的提升,这个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你在北京全款买了一套200万的小房子,涨到300万的时候,把它卖了,那么你就赚了100万,收益50%。

如果还是那套房,你没有全款买,而是付了30%首付也就是你只拿出了60万的本金、剩余的用贷款,相当于加了3倍杠杆。当涨到300万的时候卖掉,收益就是150%。这就是杠杆的威力。

可大佬是怎么用杠杆的呢?

对股市稍微有点了解,就知道有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其实金融衍生品就是杠杆。

当前金融大佬们用金融衍生工具创造出了705万亿欧元的市场,不对比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啥感觉。

全世界的实体经济价值是多少呢?75万亿。

比尔盖茨市值是多少呢?650亿。

美国那个KKR基金,就是“门口的野蛮人”本人,之前用了66倍杠杆、6.6亿欧元收购一家德国公司,4年后以当初价格的2.5倍卖掉,用这些钱来还了之前杠杆的利息和本金,还本付息后回报达到了800%。看完这个套利的效率,你可能也就明白了文章开头为啥赵某的交易被叫停了。

此外大家熟知的某嘉诚,也是这个流程:他们的巨额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垄断性资产,通过垄断来操纵市场,而且还搞内幕交易,这一点也不是什么秘密。

香港最大的两个大佬,某嘉诚和包某刚,都是汇丰银行的两个蛋,汇丰很多事不方便自己去做,一般会搞代理和合作对象,从大清咸丰年间就开始玩这套了。

你们想想,汇丰是那种能支持大清打一场对外战争的银行,这样级别的财富去支持一个人做买卖,那效果有多惊喜。

你们去仔细分析下老李最关键的那几次交易,背后都是汇丰的财力在做后盾。而且不止出钱,汇丰大佬亲自上阵用他们自己的关系促成低价收购,那些大财阀之间有普遍的姻亲,结拜兄弟,养父子的关系。

也就是说,他们有很多手段能拿到低成本的资金,然后用高杠杆去盈利。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关系,大家好好体会下这句话,大佬们开挂的人生的关键就是关系,廉价资金,内部信息这三元素在循环起作用,并且相互促进形成正反馈。

有点像你认识一个牛逼人,他能借给你钱,给你内部消息,让你发财,你发了财又可以反哺他,把这个双人关系扩展下,扩展成一个圈,他们就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机会。

而且有件事非常关键,大家都喜欢说一个词,叫“放水”,也就是货币超发,其实货币超发主要就是银行通过借贷向民间增发货币,也就是说,钱是借出来的,不是发出来的。

这里又出现“借”这个概念了,只要一提到借钱或者贷款,大家第一反应一定要调整成“大佬优先”,大佬先拿到钱,去购买那些有升值潜力的东西,等到其他人拿到钱要购买的时候,那些东西已经涨上了天。不多说了,再说又该违禁了。

当然了,我们聊这个话题并不是想鼓吹杠杆,那玩意收益多多的时候,风险也同时爆了棚,弄不好本金就全没了,大佬们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是咱们没法想象的,事实上近代经济学认为承担风险能力也是企业家能力的一部分,大佬们收益多,也是因为人家承担风险多,当然了,也可能是人家人脉广,消息灵通,你觉得是风险,人间不那么认为呢。所以吧,杠杆这玩意是大佬们的工具,其他人的问题。

此外,大佬们有大量的其他工具可以对风险进行隔离,防止把自己给爆了,其中就有“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我们天天在说的东西是什么玩意呢?简单来讲,就是说,你拿出十万块搞公司,将来这个公司破产了,你最多付出十万块本钱,影响不到你其他本钱。所以大家经常听说某大佬破产N多次,以为他完蛋了,其实是他名下的一堆公司里某个公司破产了,并不影响其他的,比如我们下图这位:

此外说到大金毛,还得补充一句,这货赚了那么多钱,却基本不纳税,让真富豪纳税一直是个世界难题,巴菲特就很困惑,表示自己是希望多纳税的,但是公司的律师和会计总能依法不纳税,他自己也狠无奈,太难了。

所以美国那边成天哔哔川川纳税这事,吵成一团。当然了,我们倒也不是要做道德批评,这就没必要了。

3

全球布局

你可能会说,大佬们把这么多钱投向房地产、股市,这么高的杠杆,肯定会产生大量泡沫,他们难道不怕泡沫破裂吗?

他们真不担心。大佬们可以在全球分散资产配置。伦敦的金融业发达、房价高、有利可图,大佬们就跑去伦敦投资房产,涨价后转手卖掉,整个过程都可以保持匿名。

伦敦有条街,就是典型的这类型资产,房子贵到让人怀疑人生,那条街里基本没人住,全是俄罗斯大亨,俄罗斯人在东欧剧变后就喜欢上了英国,俄罗斯大亨恨不得全搬伦敦和曼彻斯特去。

即使哪天伦敦的房产泡沫破裂,房价一落千丈,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自己投资组合中的一小块受损了,伦敦下跌了,还有日本、里约。房地产下跌,还有股票投资,再找下一个投资目标就可以了。

如果这些都下跌,还有黄金嘛,如果这些资产都出了问题,说明已经有了系统性风险,这时候“避险天堂”黄金就发挥效用了。

反观普通人,我就不多说了,你们都懂。

这就是不对称风险。如果成功就是一本万利、失败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损失一小部分投资,高杠杆投机的诱惑就在于收益要远远大过失败的损失。

一个叫Thomas piketty的法国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过去50年里,最穷的50%的美国人的收入没有哪怕1%的增加,而最富有的1%,收入增长了300% 。至于赚钱套路,无非就是我们说的,杠杆赚钱,全球避险。

而且还是这个经济学家,他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发现发达国家的资本投资回报率高于GDP增速,啥意思呢?也就是说,社会赚的钱大部分被资本赚走了,劳动获得的收益要低一些。他这个推算结果也正好证实了大佬们越来越富这个假设。

4

说在最后

前面说的通货膨胀、低利率、高杠杆,债务加速了财富向上层聚集,但是这些工具本身并不全是坏事,我们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金融工具本身有利于资源的跨地域跨空间的调配。

美国的经历更是说明了这一点,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和南方都疯狂消耗储备资金,北方通过华尔街向老百姓发国债,尽管欠了一屁股钱,但物价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比较稳定,海量战争物资投向战场。尽管败多胜少,但越打越精神。

南方没有金融市场,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是发纸币解决,后来通货膨胀高达1000%,最后彻底打不下去了,投降认输。我们经常说,那场战争是美国的国运之战,如果北方打输了,那美国毫无疑问就会变拉美,世界历史也就全部改写了。

由此可见,华尔街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是美国金融强大的根源。强大的金融让美国市场能充分利用每一分钱的价值,让美国企业的融资难度变得很低,在美国创业,中小企业不仅融资难度比较低,融资利率也比较低。

美剧《硅谷》说的就是一群nerds拿着自己的创意到处找风投,这都是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的功劳。给中小企业降低融资难度和融资利率对经济好的作用,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是,金融衍生品越丰富,金融市场越发达,财富也会快速向上层流去,我们上文一直在说这事。可能国家能做的,只能是加强监管,防止洗劫发生。

或者发生2008年那些事,精英阶层把烂苹果和好苹果一起做成了果汁,卖给大家,导致全世界跟着拉肚子。

次贷危机复盘的时候,很明显能看出来2008年的事如果加强监管是能够避免的。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人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们正在酝酿新的危机。

说这些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下我知道的东西,并不是想批判谁,而是跟大家说说他们到底是怎么玩的,万一你们有所启发用得着呢。当然了,文中不可能都说到,今后我们可以慢慢补充。

国内“互不联网公司”的迷惑行为

1,残废的移动web端。中国互不联网公司的移动web端经常不显示完整内容,疯狂弹窗逼用户下载app。视频内容只能试看6分钟,文字内容默认折叠。这里根据网站的不要脸程度又分成几类。较克制的网站,比如正经新闻网站,会在“展开全文”按钮下面再放一个“打开XXX app阅读,体验更佳”,但你点击“展开全文”就会直接展开全文,没有其他废话。

国内“互不联网公司”的迷惑行为 互联网 好文分享 第1张

不那么克制的网站,比如豆瓣,点击“展开全文”按钮并不会直接展开,而是弹窗提示“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再点“取消”才会展开。我想这里“体验更佳”的意思大概是“你装个app我就不再拿弹窗来烦你了”。

最不要脸的网站,比如百度,压根儿没有“展开全文”按钮,只有一个“打开app阅读”,点击之后,会显示进度条,假装正在帮你打开你并没有安装百度app,打开失败后还会提示你“打开失败,要不要帮你下载”云云,你再点击“不用了”,才终于帮你展开全文。

不想下载app的话,就只能打开浏览器的“要求桌面版网站”选项,在手机那屁大点的屏幕上观看针对PC web端排版的网页,堪称近视加速器。

2,app不提供“使用系统默认浏览器打开链接”这个选项,所有链接默认均在app内打开。比如豆瓣,别人分享网页,其他用户无法直接看到网址,也无法复制网址,只能在豆瓣app里打开,打开之后还是无法第一时间复制网址,要一直等到网页加载完成,才终于在右上角显示一个菜单按钮,点击之后终于能看到“在浏览器中打开”和“复制网址”了。如果分享的网址在蔷外,那当然不可能完成加载,也就无法复制网址,你无法知道别人到底分享了啥。微信的操作类似。

3,为什么非得在浏览器里打开链接呢?因为中国互不联网公司的移动web端不止残废,还有很多垃圾广告。光展示广告也就罢了,这些网页还会不停地尝试打开手机上的app。用安卓手机浏览器打开芒果tv的移动web页面,乘风破浪的姐姐 第2期:随堂测 ,该页面会通过javascript依次尝试打开京东、手机淘宝、唯品会、手机天猫、支付宝,等等等。对此,我只想说,日里麻。如果你此时正用安卓版豆瓣app浏览此文,不妨打开刚才说的链接,等几秒钟,数数一共会弹出几个app。

安卓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本是为了让各个app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儿,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app。比如某app想让用户拍一张照片,它就应该调用系统相机,而非自己处理拍照。某app想让用户上传一个文件,他就应该调用系统的文件管理器,而非自己实现实现文件选择功能。现在这样的机制被你国互不联网公司的移动web拿来弹广告。

对付这些广告,可以用Firefox加ublock origin,还可以打开Firefox about:config,将 network.protocol-handler.external-default 改为 false。但是如果你只能在豆瓣app里打开链接,对网页的行为就很难控制了,你还没来得及点右上角的菜单按钮再选“复制链接”再关闭当前页面,网页已经开始弹各种app了。

4,中国互不联网公司不止移动web端是残废的,连PC web端也是残废的。他们会突然砍掉PC web端的功能,逼你去用app。好好的大屏幕、电脑键盘不让用,非得逼人去用手机,对此,我还是想说,日里麻。典型的例子是闲鱼。另一个例子是, 2017年瓣我同行可在web端查看,2018、2019年只能app查看。

5,中国互不联网公司还有个迷惑行为:回复可见。这种莫名其妙的规则将双向通信的论坛变成了单向通信。正常情况下,不论是发布资源还是发表观点,跟帖回复都是主动行为,是针对帖子主题的讨论,后来者可以看到双方的讨论。回复可见的帖子回复行为是被动的,下面只有复读机式回复和滚键盘式回复,论坛变成了屎的海洋,你想针对帖子本身发表点看法或者给资源发布者什么反馈是不可能的,因为都淹在屎的海洋里了。

作者:qwertydvorak(豆瓣)

大佬买什么 | 十年20倍,东方红的伊利方法论

作者:徐梦玲、储松竹

支持:远川研究所投资组

今年5月,44岁的林鹏决定离开服务了22年的东方红基金,踏上奔私之路,业内哗然。

林鹏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17年,那一年大蓝筹行情爆发,他管理的东方红睿华以68%的收益成为混合型基金的年度冠军,这直接导致东方红影响力出圈,多只基金日募百亿。为林鹏立下汗马功劳的,是东方红那年的重仓股:伊利股份。

东方红的三代基金经理,都非常钟爱这只股票。东方红创始人王国斌,在伊利上市之初就买了很多,伊利可能是唯一一只贯穿他整个投资经历的公司。从2009年开始,公募一哥陈光明的东方红4号重仓伊利超过10年。王国斌当年买伊利的逻辑非常朴素,一杯牛奶强健一个民族。

消费品投资有三个重点:产品、品牌、渠道,理解产品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巴菲特发现可口可乐入口没有残留,可以替代水,这是可口可乐最重要的产品逻辑之一。对于牛奶而言,我们日常喝的牛奶虽然看起来都是乳白色的液体,但其实本质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

一种是常温奶,采用的是“超高温灭菌”消毒,虽也能杀死有害细菌,但对牛奶的营养有一定破坏;另一种是低温奶,采用的是“巴氏杀菌”消毒,既能杀死牛奶中的有害细菌,又能保持牛奶的天然风味及全部营养价值。这就是为啥有的牛奶像白开水一样,而有的牛奶则奶香浓郁。

常温奶不用冷藏,也可以保持几个月甚至更长。低温奶则通常需要在2-6℃条件下全程冷藏,保质期也仅有5-7天,包装上会有“巴氏鲜牛奶”字样,一般每日配送到家,或是在商超冷柜区销售。常温奶更方便储存运输,低温奶有更好的消费品质,中国奶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低温奶和常温奶的路线斗争史。

90年代前,中国奶业的主要形态是地方乳企用及时配送的方式直接入户消费者,行业呈现出散乱小的特征。伴随着常温奶的核心技术利乐无菌包装技术传入中国,中国奶业从低温鲜奶进入常温时代。常温奶克服了低温奶不易储存、难以运输的局限性,开始走向全国。中国奶业黄金十年开启,奶制品市场群雄逐鹿。

惨烈的竞争意味着利润的绞杀,1997年到2003年,伊利的ROE从23%降到了12%。伊利的股价在这一阶段也长期处于横盘中,直到迎来了撼动行业格局的那一年。

2008年,中国奶业走过了最初的草莽年代,行业开始进入第一轮整合期,双寡头格局形成,东方红再一次登上伊利的舞台。随后中国乳业经历了四轮惊心动魄的资本周期、两轮波澜壮阔的行业整合,但东方红始终伴随着这家企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案例,而是一杯中国奶和一家中国顶级投资机构的故事。

本文将分以下四部分:

1、反弹:黑天鹅下的趁势抄底(2009年-2013年)

2、质疑:常低温奶的伊利之辩(2014年-2015年)

3、收割:织网计划的全面胜利(2016年-2018年)

4、升级:低温鲜奶的再次回归(2018年-至今)

01 反弹:黑天鹅下的趁势抄底(2009年-2013年)

2008年前后,中国发生了两件影响乳业投资的事情,四万亿和三聚氰胺。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高善文提出资产价格重估,A股迎来一轮周期股大牛市。这轮牛市背后是中国的基建狂澜,随着四万亿的推出,中国基建达到高潮,周期品行情也随之走到了顶点。以东方红为代表的顶级投资机构,意识到了市场的微妙变化,开始从周期品投资转向寻找内需成长股。

“在2009年中,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当时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已处于转型期,周期品的投资已经基本到顶了,发展潜力不大,中国未来会向内需型、创新型社会发展。”

2018年,陈光明回忆当时的情景如是说。在东方红转型之时,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带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被爆出,震惊全球。尽管出事的是三鹿,但伊利却成为受损最严重的企业。伊利奶粉遭遇大量退货,当年巨亏16.87亿元,成为伊利28年中的唯一一次亏损。伊利的股价从32元跌到了6.4元,跌掉80%。然而,在林鹏看来,这场空前危机对伊利和蒙牛是绝对的利好。

林鹏认为,黑天鹅事件往往会带来行业格局的改善,三聚氰胺事件是最好买入时点。三聚氰胺事件后,奶源为王,上游奶源成本上升。中国奶业产业链重构,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乳制品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乳业双寡头格局越来越清晰。行业趋势也在变好,利润率不断升高。

从伊利的ROE观察则尤为明显,从10%增加到了20%。

2009年,东方红全面调整仓位,从周期性品种为主,调整到内需成长板块,加大了对家电和食品饮料等行业的投资。2009年三季度,陈光明管理的东方红4号清仓第一大重仓股万科,将伊利一举买成第一大重仓股,占净值比9.7%。同时,伊利也是东方红2号的第一大重仓股,东方红3号的第三大重仓股。

当年东方红敢于重仓的原因,是坚信乳制品行业在中国不会消失,龙头企业一定还会再起来。东方红的判断很快得到验证。消费者信心不久便恢复,2009年一季度,伊利的利润恢复正常,股价2008年底开始反弹。2010年三季度,伊利股价已从19元涨到了42元。这种增长不单单是反弹,也是对伊利成长和业绩的认可。

早在2006年,伊利就开始了织网计划,上游布局奶源,下游深耕渠道。常温奶的广泛推行使得伊利突破地域壁垒,迅速扩张。2010年以后,伊利已经超越光明和蒙牛,坐上了中国奶业的第一把交椅,伊利股价也走出了5年翻6倍的大行情。

然而2013年三季度陈光明所管理的产品将伊利调出了前十大持仓,常温奶成就了伊利,也很快便成为伊利的制约。

02 质疑:常低温奶的伊利之辩(2014年-2015年)

陈光明从伊利撤退的背后,是整个资本市场对乳业有了新的思辨。常温奶攻城掠地的逻辑不再性感后,高品质低温奶悄然逆袭的故事开始赢得人心。

2014年整个中国资本市场暗流涌动,人心思涨之下分析师们各种极端乐观的研报频出。一篇横空出世看空伊利的研报,震撼市场。6月3日光大食品饮料分析师发布了一篇长达62页的研报《伊利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的全面冲击》,剑指伊利聚焦常温奶的战略落后时代。

研报提出了三大逻辑:“低温奶对常温奶的替代性愈发强烈”、“常温酸奶将大幅替代高端常温奶”、“进口液奶将逐步替代国产常温奶成为增量的绝对主力”。概括起来就是常温牛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消费升级的浪潮来临,聚焦常温奶的伊利将会被甩下行业的火车。

杀人诛心啊,伊利股价当天低开低走,跌近8%。A股历史上的看空研报屈指可数,这篇可谓是影响力空前绝后。彼时伊利依然是公募基金的重仓股,手握派点和新财富选票的机构们可谓是震怒,光大研究所的善后工作一直是众说纷纭。

总之这篇研报引起了所谓“伊利之辩”,聚焦乳业的投资机构和券商分析师们围绕着伊利的常温奶战略展开了激变。竞争对手光明乳业推出的爆款产品常温酸奶“莫斯利安”增速惊人,2014年实现销售额翻番。盘踞上海市场低温奶的光明一下子成为市场焦点,2014年2季度从伊利上撤出的陈光明大幅买入光明乳业。

在那个“大国牛”的舆论渐起的环境中,低温奶代表的消费升级确实比常温奶更吸睛,但投资往往就是在预期和落地之间还有着漫长的道路。陷入舆论低估的伊利股价却在悄然间见底了,6月3日的大跌从事后看,其实就是那轮调整的低点,此后伊利股价摇摇摆摆的,居然一步一个台阶的走出了底部。

低温奶的生产半径覆盖为250-300公里为佳,超过500公里冷链的成本就很高,低温奶最大的瓶颈在于冷链运输和销售。而中国原料主要在北方,消费市场却主要在南方,种种制约之下,聚焦低温奶的区域性乳企,其实很难迈开全国扩张的步伐。

在消费行业投资三要素“品牌、渠道、产品”中,区域性乳企面对全国性乳企,天然的在“品牌”和“渠道”上处于劣势。在市场认知和股价的几番动荡之中,陈光明从2015年开始又逐渐重新重仓伊利。

03 收割:织网计划的全面胜利(2016年-2018年)

经过一年的论战和观察,投资圈逐渐认识到,常温奶在中国才是主流。2015年,陈光明重新买入伊利,此后4年一直持股300万股以上。上一轮论战中的焦点光明乳业,与伊利的差距越来越大。

2002年以前,光明曾是中国乳业第一,年销售额50亿元。现在伊利营收近千亿,光明只有200多亿。光明与伊利的差距看起来是产品、品牌和渠道,但最本质是战略决策问题。

光明以低温奶为主营业务,冷链技术的局限性和运输的高成本,决定了它难以全国扩张,只能是一家区域性乳企。全国性乳企的市场是千亿规模,而区域性乳企的市场只有百亿规模。选择了低温市场,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很低的天花板。常温酸奶莫斯利安的出现本来是光明翻盘的机会,但战略决策的失误让光明错失了这次机会。

2014年,莫斯利安的营收40亿元,占光明总营收的34%。常温酸奶产品高度同质化,渠道优势才是差别所在。光明没有趁势扩张,蒙牛的纯甄和伊利的安慕希很快推出,并且通过渠道优势占领了全国市场。在纯甄和安慕希的夹击下,莫斯利安一度出现负增长。光明失去了宝贵的窗口期。

除了战略定位,在品牌营销上,光明也过于保守。2010年,伊利20亿冠名上海世博会。王国斌问光明,家门口的盛会为什么不参与呢?对方答复,网点数还不足以覆盖20亿广告成本。当年光明有60万个网点,而伊利只有6万个。现在伊利有500万个网点。

伊利靠战略和营销打败了光明,领先蒙牛靠的则是深度分销体系。

深耕消费行业的大佬董广阳曾将消费行业的分销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深度分销模式,扁平化体系,在一个省份设置多个分销商,厂家深度参与销售体系建设。另一种是大经销商模式,层级化体系,在一个省设置两三个大经销商,由大经销商向下分销。

深度分销模式以伊利、茅台、张裕和三全为代表,需要大量的人力,管理成本高,但企业对渠道的把控能力很强。大经销商模式以蒙牛、五粮液、长城和思念为代表,优点是成本低,进入市场快;缺点则是被大经销商绑架,企业对渠道掌控力较弱。经过十来年的竞争,伊利、茅台、张裕和三全的胜出,证明了深度分销的优势。

然而,深度分销优势的根本不在于模式的优劣,而在企业背后的能力。深度分销比大经销商模式更难,能把更难的事情做好,是伊利在管理和执行力上的比较优势。

光明与蒙牛还能在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更多的中小企业直接被清理出市场。2016年,乳业供给侧改革,大批中小企业倒闭。2016年成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业最艰难的一年。2016年与2008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乳业和资本市场同时走到低潮。

乳业陷入困境,开始新一轮的行业整合。股市由牛转熊,上证指数跌到阶段性的最低点,机构抱团消费。行业的艰难总是利好巨头,伊利成为第二轮格局改善中的获利者。

2017年,A股出现了十年一遇的蓝筹普涨行情,伊利当年暴涨89%,东方红业绩爆发。林鹏管理的东方红睿华重仓伊利,成为2017年业绩冠军。然而,好景不长。经历了一年的普涨后,蓝筹从2018年一季度开始快速下跌。2018年底,伊利已经跌掉超过20%。市场混乱时,潘刚被捕的传闻流传开来。更严重的,是2019年的股权激励。

2019年,伊利公布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公布的次日,伊利股价几近跌停。市场质疑伊利股权激励的价格太低,8.8%的净利润增长率太容易达成,有向管理层输送利益之嫌。打半折的行权价格,如果5年后以30元的价格卖出,潘刚可获利8.8亿元。伊利再次遇冷。

因为管理层风险,在2019年至今的抱团消费行情中,伊利的股价长期横盘。林鹏曾经管理的东方红睿丰,持有伊利占基金净值的比重却连续两个季度上升,达到了2017年1月的水平。伊利管理层的道德风险过去20年一直在市场内被质疑,但不妨碍它十年增长20倍。

04 升级:低温鲜奶的再次回归(2018年-至今)

近几年,中国乳业的整体增速已经下降到个位数,常温奶停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市场将中国奶制品消耗与日本对比,认为中国乳制品还有1倍成长空间的声音渐渐小了,市场转而开始关注乳业的结构性机会。

乳业的结构性增长很快,奶酪和酸奶增速仍然超过两位数。低温奶再一次进入投资者的视线范围,区域性小市值乳企开始受到关注。

过去20年,从低温奶到常温奶,从地方性到全国性,中国奶业走的是一条内需成长的道路。让每一个中国人喝上自己产的牛奶,是过去二十年奶业发展的目标。但未来的十年,中国奶业将走上消费升级的道路,让每一个中国人喝上更好的奶,将成为整个乳业的目标。

常温奶的增长故事几近结束,低温奶正在接过下一棒。谁能让中国人喝上更好的奶,谁就能在未来十年以超过10%的增速持续成长。到底是每个区域市场都诞生一个市值百亿的低温奶巨头,还是全国性乳企掀起新一轮的整合大潮,还有待于市场的验证。

东方红的投资历程,伴随着伊利乃至中国奶业二十年波澜壮阔的成长史。王国斌曾说,不同的时期,投资人对事情的认识都有一个进步的过程。行业格局的演变,往往与投资人认知的改变相互交织,东方红对伊利的投资就是这样一段长达十几年的进化历程。

从投资行业的快速整合到投资渠道和品牌的溢价,东方红长期和专注带来了超额的回报。但消费品投资的回报终究要依赖产品,这是伊利的未来,也是中国乳业的未来。

中国还有更多的消费品复制伊利的成长,从十亿到百亿再到千亿。消费品的故事还远远没有讲完,顶级投资机构的故事也将继续上演。

利益披露:本文作者未持有伊利股份的股票,与伊利股份与东方红基金不存在利益相关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caijingyanjiu

李国庆和俞渝的夫妻感情,为啥没有破裂?

文/ 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

作者/ 林默

1

李国庆和俞渝离婚的最新进展是,在最近法庭审判中,俞渝认为他们的感情并没有破裂,她还拿出了证据,在分居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起旅过游,她过生日李国庆送过玫瑰花,以及朋友送的土特产蘑菇,李国庆分给了她一半。

俞渝的行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活的幸不幸福,全看你看待生活的角度。

想把李国庆扫地出门,让对方成为婚姻中有过错的一方时,俞渝看待生活的角度,是她发在朋友圈的长文,“梅毒、同性恋、全家人渣”一键三连。

如今想在法庭上想证明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也能在生活里扒拉出“旅行、玫瑰花和蘑菇”这些物料。

俞渝为啥就忽然觉得跟李国庆的婚姻没有破裂呢?

2

镜头还要切回两个月前,李国庆跑到当当办公室抢到公章的那一幕。

在迈开腿去抢公章前,李国庆其实是组织召开过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

俞渝和他分别持有当当科文的股权64.2%、27.51%的股权,这91.71%的股权被视为他们的夫妻共同财产。

他作为持有公司91.71%的股东出席了临时股东大会,持有公司另外8%股权的小股东,在这次会议上选择了支持他。

在这次胜利的大会上,李国庆被选举为董事长与总经理,全面接管公司的经营管理。

按照这次大会的决议,李国庆并没有抢别人的公章,只是拿回了自己的公章。

俞渝当然不会这么理解,她选择了报警。

然而在这次离婚开庭几天前,警察蜀黍对李国庆抢公章事件做了个认定,“李国庆抢章并无违法行为”。

在那次临时股东大会后,虽然李国庆在公众舆论中,成为了一个抢夺传国玉玺的笑话,但处境真的变的岌岌可危的,却是俞渝。

如果此时在法庭上,俞渝继续坚称自己已经和绝世大渣男李国庆感情破裂,那么作为婚内财产的91.71%的当当股权,很可能会被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一分两半。

彼时独立掌握一半股权的李国庆,再加上持股8%小股东的支持,是可以名正言顺合理合法地接管当当的。

只有把李国庆留在这个家里,她才能保留91.71%股权共同决策者的身份,在这个僵局中以拖待变。

这段残破的婚姻,虽然不能保住他们的爱情,保不住人类基本的尊严,却可以保住她对当当的控制权。

为了利益关系不破裂,她必须选择夫妻感情没有破裂。

3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俞渝是可以拿走豪门婚姻届的,奥斯卡小金人的。

不,你还没有看其他参赛选手。

5月29日晚,国内乙肝疫苗龙头康泰生物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杜伟民与袁莉萍,解除婚姻关系并进行财产分割。

老板和老板娘分手了,但是在利益分配上没有撕扯,老板杜伟民把持有的约1.61亿股公司股份给了老板娘,俩人还签署了《一致行动人与表决权委托协议》。

这笔按照当日股价市值计算,老板娘拿到的这笔股权,高达235亿的股权。

这是什么概念?这不仅刷新了2016年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离婚时约76亿元的分手费纪录,也一举将袁莉萍送上了富豪榜——按照2019年福布斯的女性富豪榜,她不仅妥妥地进入TOP 10,且力压百度马东敏。

这一切,听起来特别爽文。不过A股的韭菜们被割得年头久了,多少还是长了点智慧和警惕性,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

杜伟民与袁莉萍选择离婚的2020年,是康泰生物上市满三年的日子。三年,是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他们,持有的股票解禁的日子。

通俗一点说,他们终于可以卖股票了!

但是,股票解禁了,人还不自由。因为除了大股东的身份,杜伟民还是公司的董事长。

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公司的董监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数额不得超过其持股数的25%。

如果是寻常岁月,卖25%也就25%了。但是,今年对于唐康生物是何等特殊的时点?

疫情之下,生物医药股全线突飞猛涨。到5月董事长夫妻俩离婚前,康泰生物股价突破每股150元,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六成;而相对于公司上市时,2.54元/股的股价,公司股价已经上涨了超过58倍。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一辈子能赶上几次疫情,一家公司的股票,能有多少个上涨58倍的机会?

还能等待吗?

4

有股民怀疑杜伟民和袁莉萍在搞“技术性离婚”,以实现更顺滑地减持套现——

此前杜伟民持有康泰生物51.26%的股权,通过离婚分割,康泰生物23.99%的股权被转移至袁莉萍手中。

袁莉萍不是上市公司的董监高,离婚后卖股票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谁能阻拦一个失去了婚姻,就是想卖股票的女人?

在康泰生物公告董事长夫妻离婚的同时,袁莉萍也坦诚地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或减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的可能。

有时候,你以为这是一场爱情的分崩离析,但也可能只是对游戏规则的精心算计。

当然,这一切也只是猜测。

5

我看到有人在股吧说,她无法理解,这对夫妻对彼此是有深恶痛绝,坚决不能忍受自己的名字和对方待在同一个户口本上,花235亿也要离!

这就像有人无法理解,为啥俞渝发了那么长的文章骂遍李国庆全家的每一个死角,此刻依然能坚称夫妻感情没有破裂。

穷人是想象不了,富人们为了婚姻,都可以付出什么的。普通人常常以为自己武装了一身求生欲,就是为婚姻凹的最努力的造型。

可是,麻烦大家仔细看看豪门婚姻,你会发现,他们需要付出的是更精湛的演技,更坚实的台词功底,更丰富的剧情反转能力,更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更审时度势的运筹能力。

比如利益没有安排好咋破裂,感情坚决不能破裂。比如为了利益不破裂,感情可以“完美破裂”。

国美系最高暴涨69%,黄光裕已出狱?

文| 浅夏

头图 | 东方IC

黄光裕又出狱了?!

6月24日午间,来自北京商报的消息显示,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已于近日出狱。国美官方将于近日通过公告说明具体情况,或于今晚对外公布。

@深蓝财经记者获悉,黄光裕已经出狱,目前人在北京。

另据@新浪财经

国美高层:尚未内部宣布。

北京监狱局的回应是:不清楚此事。

真?假?江湖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个消息,媒体和大众矣然习惯。

但股市不会沉默,“出狱概念股”——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国美系”公司的股价瞬时一顿躁动上涨。

港股国美零售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近25%。截至发稿,国美零售涨20.29%,报1.66港元/股,总市值357.86亿港元。

此外,其余国美系的股票也“沸腾”起来。中关村、*ST美讯涨停,港股国美金融科技更是一度涨近69%。

人在狱中坐,江湖从来不缺黄光裕的传说。

01

黄光裕为何许人也?三度登上胡润百富榜首富

搜狗百科显示,黄光裕,企业家,出生于广东汕头,国美电器创始人。1987年成立“国美电器店”,个人曾三次问鼎中国内地首富。2010年,其因经济犯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后减刑至2021年2月16日。

照常到2021年2月16日,他便会被正式刑满释放,距今只剩8个多月。但也有消息认为,黄光裕已经满50岁,可以申请保外就医,提前出狱。

黄光裕为何许人也?这位曾经叱咤商界的商业大佬,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都还有些陌生。

黄光裕的本名为曾俊烈,有一兄长、两个妹妹,由于黄光裕的父亲与曾家的女儿曾婵贞结婚,成为“倒插门”女婿。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租下一间100平方米的门市,并取名“国美”。

1993年,两兄弟分家,黄光裕分得了“国美”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他当时仅有24岁。

接着,黄光裕的野心开始扩大。通过激进的资本运作,先后收购了永乐电器和大中电器,打造了国美零售帝国。

并通过鹏润(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布局地产、入主中关村科技,开始无界扩张,快速实现资产积累。

在2004、2005、2008年,黄光裕三度登上胡润百富榜首富,其个人财富最高时达到450亿元。

2008年,黄光裕东窗事发,因商业犯罪致牢狱之灾。

事实上,早在发展阶段中的2006年,黄光裕便曾发生商业运作上的违规情况,他掌控的“鹏润系”及其兄黄俊钦执掌的“新恒基系”因涉嫌违规贷款被相关部门调查,所涉及资金近十亿,最后不了了之。

2010年,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同时被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共获2次减刑,其应执行刑期至2021年2月16日。

01

黄光裕在监狱中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从2010年至今,黄光裕正式入狱已经十年。

据消息人士透露,黄光裕在狱中表现积极,他做过勤杂工、通讯员、参加过食堂劳动,而且兴趣广泛,积极写作、投稿、参加歌咏比赛,甚至参加了中级花卉园艺工、中级烹调师的培训,并考取了北京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中级职业证书。

这就理解为什么老是有他提前出狱的消息放出来了。

除去入狱的表现和生活,黄光裕对国美的神秘远程掌控,是外界最好奇的一大谜局。

黄光裕入狱后,妻子杜鹃出面替他掌管国美控股。杜鹃每个月都会与黄光裕见一次面,公司重大事件,杜鹃都会与黄光裕沟通,征求他的意见。

一个广为流的说法是:黄光裕入狱后,杜鹃探狱时对他说:“等你出狱时,我还你一个更好的国美。”

虽然经历了与陈晓的控制人之争,黄光裕依然是五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

他和妻子杜鹃仍持有港交所上市的国美零售49.12%的股份、国美金融科技(0628.HK) 61.2%的股份、拉近网娱(8172.HK) 47.1%的股份,以及在国内A股上市的ST美讯(600898)19.99%股份、中关村科技(000931)22.94%的股份。

这五家上市公司都在国美控股集团旗下。

03

黄光裕归来,能否再掀血雨腥风?

即便黄光裕归来,国美零售有多大的机会可以与苏宁、京东、阿里一争高下,夺回王冠?

在等待黄光裕回归的这12年,黄光裕的妻子杜娟掌舵国美没有停止过探索,涉足过电商、互联网金融、智能手机、文娱等领域。

但结果都不太理想。

拿智能手机举例,2016年国美进军智能手机业务之时,正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但第二年2017年开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便迅速下滑,到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共计出货14.05亿台,同比下滑4.1%。只能说国美命不好。

现在国美控股官网显示的主要业务包括零售、地产、金融、互联网和投资板块,控股25家企业。控股的25家企业中除了5家上市公司。

百度百科显示,国美控股集团现共有员工30余万人,业务涵盖:零售、电商、物流、地产、投资、文化传媒、医药健康、金融和高端俱乐部等九大领域,旗下拥有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三联商社等多家上市公司。

零售方面,黄光裕入狱后,国美此前良好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在黄光裕缺位的12年里,中国零售业的业态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光裕出狱后,还能赶上时代的变化吗?

国美为自己找了两个盟友。

媒体报道显示,今年4月,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

一个多月之后,京东集团宣布战略投资国美零售,以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

国美通过这两起合作获得3亿美元的输血,股价也随之而涨。

按照国美的说法,与拼多多合作之后,国美零售全量商品将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电将接入拼多多“百亿补贴”计划。国美旗下的安迅物流、国美管家两大服务平台,将成为拼多多物流和家电售后服务供应商。

而与京东的合作,双方所有商品互通,国美通过京东弥补标品的短板,京东的自营非家电产品也引入国美,双方在物流方面也会进行合作。

不难看出,左手京东,右手拼多多,国美零售正在以全新的开放模式拥抱互联网,拥抱新零售。

而阿里与老搭档苏宁,外加阿里投资版图上的盟友;京东、拼多多与国美,外加前两者背后投资方腾讯,至此,电商江湖的新阵营已经清晰形成——阿里系和非阿里系。

04

写在最后

黄光裕的国美,文化图腾一是鹰,二是狼。黄光裕一度被称为“价格屠夫”,他的性格决定了国美的文化,在国美,中层以上的口头禅是“打仗”,开店、促销,都叫“打仗”。

在黄光裕的对手名单上,只有张大中、陈晓、张近东、张继升等人,2005年之后的两三年时间内,他开动并购战车、按图索骥,将这些对手的公司几乎全部收归囊中,博得“屠夫”之名。

如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家电电商战争不断,狱中“屠夫”黄光裕并未被人遗忘。

国美人等待朝阳区鹏润大厦办公室掌权人归来,这位掌权人,也给电商江湖埋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文章整理自:新浪财经、中国经营报、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