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 Temu,抖音的 IfYooou

@兔撕鸡大老爷:拼多多的 Temu,抖音的 IfYooou,这两个电商出海项目都在迅猛扩张。

Temu 才做没多久,目前日均 GMV150 万美刀,双十一期间也许达到了四五百万美刀。

抖音做 IfYooou 之前,有出海失败过一个 Fanno,于是把 IfYooou 定位成专门卖女装的,就有点像当年的聚美优品,或许会以这个为支点慢慢扩张,或者对照 Temu 来调整出海业务的打法。

抖音的 TikTok Shop 全球站虽然还在搭建初期,谁都知道它未来的规模会很大…

阿里也推了一个新的出海电商 Miravia,来为全球速卖通护盘。菜鸟因为 sop 和服务体验做的太好了,在国外非常的火热。

这些可能是应届生、互联网人、语言类教培人员最后的一个跳板和上岸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海信电视自从连投了几界世界杯 / 欧洲杯广告后,40% 的业务量来自海外,类似的情况也在发生,中国产品出海气势已经起来了。

国内各种模式都验证过可行性了,规模已经见顶,坑位只会少,不会再多了。出海还是有很多想象空间的,所以就有一些萝卜坑了。

会点语言着急找工作的网友们可以去试试,一不小心就助力了中国产品的全球化事业~

“喷射之王” 华莱士,凭啥狂开 2 万家店

有几家餐饮连锁品牌,总能开遍中国各个角落。

无论是你在城里当 Lily,还是回村做翠花,都少不了和这几家店打交道 —— 蜜雪冰城,华莱士,正新鸡排和绝味鸭脖。

在中国,能把餐饮做到万家门店规模的不多,这四位就在其中 [1]。

但只有华莱士,会让你从炸鸡联想到马桶,无数网友戏称它为 “喷射战士”,短视频博主们冒着下星期住厕所的风险,前赴后继试验 “喷射战士” 是否浪得虚名。

华莱士,是怎么做到扩张迅速的?为何总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翻车?

华莱士,也太能开店了

在中国西式快餐界,华莱士上演了一出草根逆袭王者的好戏。

截至 2022 年 10 月份,华莱士以 20091 家门店的斐然战绩名列第一,是中国本土的快餐之王。紧随其后的肯德基仅有 9028 家门店,还不到它的一半。

1

如果只看在营门店,华莱士的覆盖面约为 301 个城市,相当于每座城市都存在 54 家门店 [2]。

别看它现在的门店总数,比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三家的总和还要多,但它诞生时间要比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的时间都要晚很多。

2001 年,当肯德基和麦当劳分别进入中国市场已经 14 和 11 年时,第一家华莱士才在福建师范大学门口诞生 。

2

不过,彼时的 K 记和 M 记绝不会想到,一个本土、带有山寨争议的品牌,扩张速度竟然如此迅猛。

2005 年,站稳了脚跟的华莱士开始向其他省市进军,八年后拥有超过 3000 家门店 [6][7]。根据 Ibis World 市场研究机构 2013 年出具的报告,华莱士平均每天以新开三家门店的速度迅速扩张 [8]。

近三年,华莱士也依然保持如此猛烈的增长速度,一共新增 12932 家门店,每年新增的规模大约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的 4 – 5 倍。

虽然肯德基、麦当劳也在疯狂开店,但和华莱士的扩张速度相比,还是慢了亿点点 。

3

为什么华莱士这么能开店?

其实,它不靠门店收入赚钱,而是靠向门店卖原材料赚钱。大至餐厅的座椅和机器,小到鸡块和番茄酱包,门店都需要向华莱士采购。

光是向线下门店出售白条鸡、鸡翅这类冷冻食品,华莱士就能获得三十多个亿的收入 [9]。2021 年,华莱士通过提供西餐餐饮原料、经营附属设备而获得的收入比总营业收入的 99.8%。

4

也就是说,店开得越多,原材料供应的单子就越多,华莱士能赚到的钱也越多。

于是,华莱士铆足了劲扩张。至于扩张路径,它和蜜雪冰城类似,先占领低线城市,然后再向一、二线城市进行扩张。

如今,华莱士的门店有 53.7% 位于三四五线城市,而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比例只有 39.6% 和 33.3% [1]。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1 年中国餐饮大数据白皮书》显示,近几年一二线城市餐饮市场门店规模增幅较小,市场趋于饱和,而下沉市场年均增幅超 20% [10]。

下沉市场已成为各大品牌的必争之地。2020 年,肯德基在河南封丘开了第一家小镇模式门店 [11]。麦当劳也表示,新开门店中超过 50% 的店都是在三线等低线城市,希望可以加快下沉的速度和布局 [12]。

当肯德基 “下乡”、麦当劳在绞尽脑汁 “下沉” 时,华莱士早就依靠 “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占了低线城市市场。

华莱士,如何快速扩张

不过,山寨炸鸡汉堡店如此之多,为什么不是啃德起、不是麦肯基,偏偏是华莱士成了做大的那个?

秘诀有两个 —— 一是建立让店铺能快速复制扩张的能力,二是做极致性价比的产品。

在微博上,它不止一次摇旗呐喊 “公司并不对外开展加盟业务”,而是通过 “门店众筹 + 员工合伙 + 直营管理” 模式,将员工或合作者变成门店合伙人 [13]。

简单地说,就是大家一起出钱出力、众筹开店,股份也共持。

这种商业策略被称为 “福建模式”—— 店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 [14]。打工人翻身做起了老板,上班是为了给自己挣法拉利,干劲噌噌噌地往上涨。

如果和肯德基对比,你会发现华莱士的开店门槛并不高。76.42% 的华莱士开在社区、街边,像车站、学校这种人流量密集的场所也是首选。

而肯德基门店选址更多是在寸土寸金的购物场所,另外目前肯德基官方只允许加盟商在大学校园、高速服务区、景区、机场等地开店。

5

如果你是华莱士的员工,入股合伙后,华莱士会收取 1 万元的咨询服务费,这份费用里包含了公司收取的使用 “华莱士” 品牌的统一设计费,以及华莱士提供的装修标准化设计、管理方式等 [15]。

而肯德基,初始加盟费是 36 万元,这其实是 10 年的品牌使用费,加上培训费、购买经营设备等成本,整个初期投入预计 300 万元。开门营业后,加盟商每年还得向肯德基上缴 6% 的门店系统销售额,接下来的 2-3 年内还必须开满 10 家门店。

6

华莱士不仅在搞定 “合伙人” 方面有一套,在搞定消费者方面也颇有心得。

早期的华莱士在福州开店时,定价和肯德基、麦当劳差不多,5、6 块的可乐和 10 块的汉堡,结果门可罗雀,毕竟当年福州城镇居民每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 723 元 [16]。而且开在高校附近,学生群体还要靠爸妈接济过日子,难免囊中羞涩。

为了活下去,创始人华氏兄弟推出 “价格杀手”—— 特价 123 低配版洋快餐,可乐卖 1 元、鸡腿 2 元、汉堡 3 元,终于迎来了人山人海 [17]。

7

直到现在,华莱士的便宜依然简单粗暴:美团点评两个汉堡一个鸡肉卷 16.8 元,汉堡加可乐是 7.9 元,周五会员日还经常搞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

华莱士的人均消费是 18.92 元,而其他汉堡薯条品类店,都得 20 元起步,比如肯德基和德克士都超过了 30 元。

8

依靠低价的打法,华莱士的外卖单量也久居各大外卖平台榜首。2020 年美团发布的报告显示,华莱士总订单量排名第一 [18]。

不过,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实惠的低价也是有代价的,消费者享受到的每一分低价,最终都通过屁股偿还了。

华莱士,面临内忧外患

不得不说,凭借不到 10 块钱的可乐汉堡,华莱士俘获了不少社畜的心。过去三年,华士食品的营业收入翻了一番,净利润也从 0.55 亿涨到 1.40 亿元 [9][19]。

但华莱士,正陷入 “大而不强” 的发展瓶颈。华莱士的毛利率从 2019 年的 6.8% 下降到 2021 年的 4.4%,净利率也保持在 2% 左右的低水平。

9

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2020 年餐饮企业的毛利率均值为 50.08%,像麦当劳今年就超过了 50% [20][21]。如果毛利率太低,那么在刨除租金、人工等成本后,盈利的空间就更小了。

这也意味着,它的抗风险能力并不高,一旦餐饮行业遇到 “黑天鹅事件”,这些微薄的利润都可能消失。

同时,门店为了追求高周转、增加利润,难免会放松品控,出现门店把掉在地上的炸鸡捡起来继续炸、每天过滤老油继续使用的情况 [22]。虽然华莱士每月都会对门店进行自查,但是本部 496 名员工很难管完两万家店的后厨 [9]。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华莱士跌倒的次数都数不清了。

中消协去年发布的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点名华莱士的汉堡里能吃出蟑螂 [23]。在某一线城市,它还有 3 个半月被通报 24 次的记录…… 每一次出现问题,华莱士官方都表示会 “落实产品操作及生产流程” [24],但不久后,同样的问题又故态复萌。

食品安全问题是老生常谈,外部也面临着重重危机。点开任何一家外卖平台,并不是只有华莱士一家贩卖炸鸡汉堡的平价连锁品牌。

均价 20.5 元的塔斯汀和人均 18.64 元的派乐汉堡正在追赶,它们在三四五线城市已经拥有一千多家门店,在门店总数的占比超过一半 [1]。在去年年底,塔斯汀还完成了 A 轮融资 [25]。

10

作为平价快餐品牌的新星,塔斯汀低价和频繁促销的营销法宝和华莱士一样,被认为 “想做下一个华莱士”。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倒是一件 “喜闻乐见” 的事情,毕竟它们越卷,我们能吃到更多平价又好吃的炸鸡、汉堡。

在一份外卖动辄三四十块的今天,能够花上十多块钱就能在家附近买一个味道还过得去的汉堡填肚子,比穷鬼套餐还照顾大家的钱包,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前提是,吃了不会再让人成为 “喷射战士”。

来源:36kr

硅谷华人被裁后:5 年工龄拿走 100 多万元赔偿金

作者:张小珺

01

“You are impacted” 还是

“You are not impacted”

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周后,Andrew Chen 接通了我的电话。这是美国西部时间 2022 年 11 月 11 日,Meta 刚刚结束史上最大规模裁员后的周五晚。

就在几个月前,他从一波三折终至覆灭的中国在线教育业撤离,回到美国加入巨型科技舰队 Meta。本想着在硅谷最难跻身其中的 Meta 和 Google,可以兼具拥有聪明的同事和工作的稳定性,但没想到,裁员浪潮等在前方。

在 “黑色星期三” 到来前的周末,Meta 员工已从媒体上了解到公司即将启动裁员的动态,焦虑情绪在内蔓延。他们在匿名职场社交网站 blind.com 不时查看水面下的爆料信息。“整个这一周大部分的同事都是人心惶惶的。直到说我们周三要宣布,很多人都在微信群和内网比较活跃,” 他说,“很焦虑。”

直到周三凌晨 6 点,很多人还在睡眼惺忪中,一封邮件悄然滑入邮箱。

一句加粗的话决定了员工去留:“You are impacted.” 或者 “You are not impacted.” 最终,左右命运、决定去留的只有一个单词 —— 有没有 not。

“就跟中彩票一样,” 即使加入很短暂的 Andrew Chen 也感受到了弥漫着的悲伤,“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大多数同事都比较伤感。这是 Meta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裁员。”Meta 本次裁员比例为 13%,受影响员工达到 11000 人。

公司不建议员工周三、周四到岗,也建议在这个低迷笼罩下的两天,员工取消所有工作会议。“你也知道,整个北美的科技界工作环境是比较惨烈的,不只是 Meta 惨烈,是所有公司都在裁员 ——Lyft、Stripe 也好,甚至传言马上亚马逊接下来也要裁员,Google 已经开始 freeze(冻结),微软也刚裁过一波。所以,裁掉以后很多人暂时短时间都找不到工作。尤其马上我们的节假日要开始了。明年的招聘应该是 1 月底、2 月放出来。现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于是,这两天留出来给员工消化情绪。“大家都是有朋友的,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交流和互相安慰一下。” 直到周五,他们才重启了一部分不能取消的会议。扎克伯格在这周召开了两次全员会(all-hands meeting)。

据内部人士观察,是否受到裁员影响综合了几个因素 —— 你所在的业务是不是公司接下来的重点业务?(四大重点业务是短视频、AI 和推荐、广告、元宇宙;四大重点业务重组、非重点业务裁员。)你在这个业务上是不是时间最短的?以及你的能力如何?他们不认为裁员和国籍、肤色挂钩。

Andrew Chen 在那天清晨收到的邮件是:You are not impacted。他很幸运。但他觉得,即使被裁,也没什么。

02

赔偿金给到位了吗

Andrew Chen 把自己称作 “职业打工人”。这种心态在硅谷科技公司中相对典型。他对自己是不是被裁态度淡然。“我看得很开,” 他说,“我经历过多次公司的裁员变动,自己也裁过人,我认为只要补偿给到位了,都无所谓。”

那么,从 Meta 离职,补偿金给到位了吗?

Meta 的现金裁员方案是 4+N/2。拆开来看,固定补偿是 4 个月离职金;弹性部分是 N/2,也就是员工每给公司工作 1 年,可以额外多获得半个月工资。除此之外,公司会给离职员工继续发放 11 月 15 日即将兑现的股票,并延长 6 个月医疗保险。

Meta 员工 Anna Zhu 根据她所了解的薪酬体系,给我算了一笔账。我们以一名大约处于 Meta 职业阶梯为 5 级的员工为例。据她了解和估算,从学校毕业工作 5 年左右可抵达 Meta 的 5 级,年薪总包大约在 50 万美金左右。

假设这 50 万美金,一半是股票(25 万美金),一半是现金(25 万美金),那么他的月薪大约为 25 万美金除以 12 个月,也就是 2 万多美金。再假设他在 Meta 工作年限是 2 年。按照上述公式推算,现金部分的补偿是 4+N/2,也就是 2 万美金月薪乘以 5(4+2/2),能得到 10 万美金补偿。再来看股票部分,假设两年兑现 1/4 股票,那么 25 美金除以 4,大概可以拿 6 万多美金。

综上计算,一名 5 级员工大概能拿 16 万美金左右赔偿(相当于 114 万人民币)。

往上看一级,6 级员工比 5 级资深,同时达到该级别后部分人会转向经理岗做基础管理工作,年薪总包约 60 万美金。再以一半现金、一半股票、在 Meta 工作 2 年为例计算,现金赔偿是 30 万美金除以 12 再乘以 5(4+2/2),为 12.5 万美金。而股票股份约 7.5 万美金。总计,一名 6 级员工大约能拿 20 万美金补偿(相当于 142 万人民币)。

不过,具体数字基于工作年限和工资细节有所不同,在公司年限越长也越多,另外在此基础上要扣税。Anna Zhu 估算称,20 美金扣税后大约最终能到账 12 万美金。“你想想付你 12 万美元,在家待 4 个月,过一两个月,1 月份就去新公司上班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据了解,在硅谷,华人在职业金字塔的阶梯上攀爬,刨除掉职场新兵,成熟的职场人在 5 级和 6 级的人最多。7 级相当于业务骨干,已经很少(这个级别有 30 岁的人,也有 50 岁的人)。而 8 级类似于总监。

华人在 Meta 走到最高级别的是该公司 CFO Susan Li,不过她是 ABC(American-born Chinese)。而通过留学到美国、再加入科技公司的华人,在该公司有一些 VP 级别的,没有 C-level。

这次裁员和要继续弥漫下去的萧条,受挫最严重的将是两个群体。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缺乏职场经验,在求职中会备受坎坷;二是卡在 H1B 签证上的人。

按 Meta 政策,要离开的员工在系统上会保留到 2023 年 1 月 15 日,他可以告知移民局是 1 月 15 日失去工作,此后有 60 天找工作时间。也就是说,他要在 2023 年 3 月 15 日之前找到工作,否则将被迫离开美国。“这个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一个节假日,要在 4 个月之内找到工作。” 上述人士说。

他们觉得在这波裁员中,80 后和 90 后特别是 95 后会有不同体感,80 后基本已经有财富积累甚至财务自由,也已获得绿卡,随时可以退下来。但 90 后不同 —— 一般在硅谷,22 岁大学毕业后还要读 2 到 5 年硕士或者博士,也就是 24 岁至 27 岁进入职场,工作 5 年左右可以拿到绿卡,工作 7 至 10 年能够房产自由。于是,对于有绿卡且有财富积累的人来说,“被裁掉甚至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幸福,尤其是对能力强的人更是一种幸福。” 他们甚至见到有同事无缝衔接 ——“这个礼拜被裁,下个礼拜开始上班。” 而受影响更大的是年轻人。

不管是在硅谷还是新加坡,大家都在互相帮忙找工作。“倒不是说被裁了就 end of the world。” 一位 Meta 员工说。

一位在 Meta 新加坡办公室遭遇裁员的员工告诉我:“大家都还蛮平静的,即便受到影响的。”

她刚入职十来天就迎面撞上了这次裁员风波。消息公布后,大家反而从容了许多。“当地甚至创建 Excel 汇总所有的工作机会,哪个人谁受到影响了,把你的名字、title 和擅长的岗位写在里面,会有招聘方集中来看,来联系,” 她说,“我觉得 so far 找一个工作问题不大,只是不知啊都这个工作究竟是不是够稳定?机会本身是不是未来也会面临未知数?”

一位硅谷资深猎头人士告诉我,正常大企业人力规划都是依据次年的收入预测来制定,裁员意味着公司对未来 6 至 12 个月收入预期不乐观。而大企业裁员比例一般是 10%-15%,所以除了 Twitter,此次硅谷科技公司裁员比例都算不上惊人。普遍而言,创业公司的裁员比例会更高,达到 20%-40% 甚至以上。

追溯 Meta 裁员根源,从业者分析了四点原因。第一,Meta 人数近几年大幅膨胀、成本降不下来,同时收入又不再增长。第二,扎克伯格明年可能会加大元宇宙的投入力度。第三,他们对 P&L 报表此前可能做出了错误预估,超额地雇了很多人。最后,从宏观环境看,Web 2 的红利已尽、新的生产要素又没有出现,由于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叠加,全球对经济环境预期也相对悲观。不只是 Meta 在裁员,硅谷在裁员,全球高科技产业都在裁员。

上述猎头认为,中美裁员潮不是独立进行,而是交互发生。中国裁员潮开始时,中国很多科技公司都关停了他们的美国办公室。而随着美国企业裁员,这股浪潮也会延伸至中国,那些给他们卖广告的代理公司或者给他们做代工的工厂,也会受到波及和裁员。这些都会是连锁反应。

03

“我特别能卷,这个钱赚得就很轻松”

在经历了裁员飓风后,华人还愿意留在硅谷吗?

对于 80 后的 Andy Wong,去往硅谷之路相当不易。在上世纪 90 年代到 2008 年之间,中国人到美国要跨越重重困难。出国的标准人才画像是,一个不错的学历背景、理科专业、拿到对方高校的全额奖学金。

现阶段他想继续呆在硅谷。吸引他的一方面是高薪酬。

硅谷薪资对比中国科技行业,在同等级别上普遍高出一截。他以自己和周围人找工作的直观体验看,以同一级职场阶梯 —— 字节跳动的 3.2,大致能挂钩 Meta 的 6 级、微软的 66 级、谷歌的 6 级、亚马逊的 7 级。在这个级别上,硅谷科技公司年薪大概是在 55 万到 65 万美元之间,约 420 万元人民币;而国内约 240 万到 250 万元人民币。当然,在硅谷的生活成本要高,而且基础医疗不如国内。“美国我看一个胃溃疡的话要 3 个月。”

不过,能挂钩的级别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节。一般而言,从硅谷科技公司跳槽到中国互联网企业,普遍会升职级。比如,一个 Meta 6 级员工跳槽到阿里,会起码给 P9;跳槽到字节会是 3.2 起步,“否则 cover 不住”。“如果 3 年前,Meta 的人去 TikTok,6、7 级都能拿到字节的 4.1、4.2。现在没有那么高,说白了就是贬值了。”

美国科技公司薪酬透明。有海外网站详细记录了其级别及薪酬对比(如下图所示)。美国硅谷公司员工跳槽很多会参考这个网站的数据。

image

据该网站,一名应届生进入 Meta 是 3 级,他的起薪总包约 17.2 万美金(约合 122 万人民币);晋升到 4 级后,总包约 23.7 万美金(约合 169 万人民币);一旦跨越 5 级、6 级,7 级的总包会升至 80.8 万美金(约合 575 万人民币);8 级是 181.8 万美金(约合 1294 万人民币) ;9 级公开信息未予披露,一人一议。

(上述数据均不是准确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具体情况会根据员工个人情况、和公司之间的谈判而有所浮动。不仅总数有不同,现金和股票之间的配比也会有所不同。且上述数据是税前收入。)

上述猎头对中美科技企业的薪酬体系都很熟悉。他定居硅谷,他说,他的朋友圈里 “每年 50 万美金以上 package 的人是大把大把的”。“这个数字在中国其实很少,中国一两百万的很多,但是超过四百万的很少。”

而吸引很多人留在硅谷的另一点是文化 —— 在硅谷公司,人与人之间相对平等,不用像中国科技公司这样称 leader 为 “老板”,而是直呼其名;即使过了 35 岁,也没有年龄歧视的困扰;更重要的是,硅谷科技公司非但没有 996,工作节奏异常轻松 —— 周围人从早上 10 点开始回复消息,中间 1 小时吃饭,下午五六点就消失了,周末也不回信息。而 Meta 已经是硅谷最 “卷” 的公司了。对于曾经在中国科技公司里体验过真正的 “卷” 的 Andy Wong,这一切反而是需要重新适应、调整的。

“我对我工作很有激情,特别能卷。所以我觉得这个钱赚得就很轻松。”

相对于到底在哪家公司 “打工”,他更看重正在做的事情自己是不是喜欢。他每天记在心里的人生座右铭是:be optimistic and happy,be healthy and strong,and stay with family。(要乐观和快乐,要健康和强大,要和家庭永远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之上,我赚的额外 1 美金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恩赐。”

不过,职业生涯再往后走,Andy Wong 认为自己还是会选择回国。他希望在国内科技公司或者外企在中国的办公室找一份喜欢的工作,这样可以陪伴父母度过晚年。他也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在国内度过。毕竟,和伴侣在海外过退休生活,显得太过冷清。

一位 90 后硅谷科技公司员工对我说,他想一直留在硅谷。“就感觉好像没有一个特别 strong 的理由,为什么一定要回国。” 他毕业于美国 top 10 高校,喜欢自己手头上的事,也有一份丰厚薪酬。“我没有特别想卷的动力,不升(职级)也有不升的好处。不升对你的期待值就没那么高,升了会更累。对我来说,做自己喜欢的产品是最重要的。”

另外,硅谷的房价在可接受范围内。“硅谷一个 house,现在 200 万美金,一个 apartment 最贵也就 100 万美金。” 上述员工说,他目前没买房,一个月生活成本大概 5000-6000 美金(包含房租两三千美金、吃饭两三千美金)。生活节奏慢于中国互联网行业,周末不加班,可以爬山、打桌游、唱 K。“整体来说比较宜居,适合 set up 一个 family。” 他没有受到这轮大裁员的影响。

有人因为高薪和简单的生活留下,但也有人选择离开。一位从 Amazon 离职、回国发展的人士告诉我,在 2014 至 2019 年间很多硅谷科技人才回流,刨除掉回国创业的人,另一波加入中国科技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这么选的原因是为了 scope(能发挥才能的空间和范围)。

“国外的话,华人很难去做 design making(做决策)。很多人讲美国简单什么的,那是因为你很难进到他们那个圈子,很难上牌桌。”

这种简单甚至让他感到无聊。“北京是一个特别 diversified 的地方,你撸一把串,今天这个人是做 PE、VC 的,那个人是央企的,还有人是做 IT 的、演艺的。什么人都能碰到。在硅谷大家基本上都是码农,一聊都是期权、房子、娃、创业。大家趋同。”

回国后,他先是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降薪,而后随着跳槽才让他的薪水和此前在美国拉齐。“我的决定权要高一些,管的事多一点,好玩一点,” 他说,但反之也更累、更 “卷”,办公室政治更频繁发生,“在国外你的职级低一点,你又是一个外国人,没有人找你麻烦。”

不过,全球疫情爆发后,选择回流的人开始减少。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互联网也陷入增长停滞。在两边机会都减少的前提下,硅谷的高薪、生活和工作所展现的高度平衡性,更加呈现出了一种 “性价比”。更何况,只需要拿一部分中国公司的 “卷” 去美国公司,就能展现出劳模潜质。

硅谷的裁员浪潮还在继续,业内人士预计还要持续两个季度。由于科技巨头收缩,很多被优化的员工也考虑创业公司的机会,在硅谷,这些机会包括 Web 3、无人驾驶、AI 等新兴领域。

两位在硅谷的投资人说,他们为失去工作的人感到难过,但这也算是经济的正常循环和周期。理性来看,经历这样的回调后,大公司得以业务聚焦,未来 18 个月有机会诞生伟大的创业公司。因为人才在失去丰厚而易得的待遇后,也随之失去了一部分 “枷锁”。他们能突破曾经的光环和禁锢,有些流向创业公司。而在此萧条光景下,创业公司也更能聚拢优质人才。

从另一面来看,大公司的萧条正是在为小公司创造机会。

(为了保护信源,Andrew Chen、Anna Zhu、Andy Wong 是化名。)

来源:腾讯科技

中国电商出海,四大门派拼了

文 / 黎明

来源 / 深燃(ID:shenrancaijing)

国内的电商巨头们,已经很长时间不 “打仗” 了。曾经风靡一时的价格战熄火,下沉市场的争夺偃旗息鼓,社区团购的硝烟散去,就连双 11 大促也不再公布销售额。

所有能看到的高增长领域,似乎都已经见顶了。巨头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创始人退居幕后、休养生息,互联网的残酷竞争告一段落。

直到一个叫做 SHEIN 的平台崛起。

SHEIN 是一个跨境电商平台,中国最神秘、估值最高的电商独角兽。它将中国工厂生产的女装,源源不断地卖往海外,便宜是它最大的标签。

过去几年,阿里、京东、拼多多在国内疯狂内卷,SHEIN 则悄悄在海外闯出了一片天地,公司估值超过 1000 亿美元。

SHEIN 的逆袭,只是中国庞大出海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国内的互联网红利消耗殆尽,出海成为巨头们盯上的下一个目标。

拼多多、阿里、京东,包括字节跳动,都已将电商出海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业务。拼多多在两个月前上线跨境业务 Temu,首站面向北美市场开售,目标客群跟 SHEIN 类似;阿里内部曾因个人问题被降级的蒋凡,再度出山得到重用,掌管阿里出海业务;字节跳动全方位探索海外电商,TikTok 直播电商还在烧钱阶段。

中国电商出海十余年,直到巨头集体进场才风云再起。

按照背景不同,深燃将电商出海的头部玩家分成四个大类:

电商巨头:拼多多、阿里、京东
隐形独角兽:SHEIN
巨头代理人:Shopee、Lazada
短视频电商:TikTok
这四派势力风格不同,打法也不同。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电商出海的大规模战争,已经打响了。

  四派势力,激战跨境电商

中国的电商巨头中,对海外业务布局最深的是阿里。

阿里做外贸起家,B2B 外贸批发业务甚至比淘宝还早,后来又做了 B2C 模式的速卖通,在俄罗斯、巴西市场很受欢迎。

不过直到去年底,海外业务才被阿里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去年双 11 之后,阿里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沿用多年的 2C(面向消费者)业务和 2B(面向企业)业务架构被打散,重组为国内和海外两大业务板块。

这是十多年来首次,海外业务被阿里提升至和国内零售、云计算同等的地位。

曾带队狙击拼多多的原天猫淘宝总裁蒋凡,再次被重用,成为阿里海外业务负责人。他身上承担的使命是,要让阿里完成全球 20 亿用户的目标,其中接近一半要来自海外,而现在还有大约 7 亿的缺口。

拼多多的海外业务起步晚。

虽然在创办拼多多之前,黄峥也做过跨境电商项目,还跟 SHEIN 的创始人许仰天短暂交过手,但因为国内市场实在太大,黄峥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国内,于是成就了拼多多。

现在国内电商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稳固,拼多多腾出手来布局海外,就有了 Temu。

Temu 是拼多多刚推出的跨境电商平台,首站面向北美市场,9 月 16 日刚开放售卖。跟拼多多当年的玩法类似,以低价切入市场,目前还在烧钱补贴阶段。

这是继多多买菜之后,拼多多最新的战略级项目。过去两年凭借着无上限的资金投入、超强的执行力,多多买菜从残酷的社区团购大战中杀出重围。如今拼多多调转兵力,要去海外再打一场攻坚战。

相比之下,京东出海的步伐要小一些,虽然在东南亚等地有业务落地,但目前主要优势集中在物流仓配和售后服务上。目前京东在全球拥有近 100 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今年在美国启用了第一个海外维修中心。

这三大电商巨头已经在国内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去海外竞争,不缺钱,也不缺经验,是出海江湖里的重磅玩家。

第二类势力是 SHEIN 这样的隐形独角兽。SHEIN 成立于 2008 年,跟曾经的跨境电商龙头兰亭集势是同一个时代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当年有很多,大多依靠服装品类起家,抓住了外贸红利期赚到了第一桶金。

但这个领域一直没有大公司,行业极其分散,更新洗牌很快。兰亭集势现在的市值只有 1.2 亿美元。只有 SHEIN,用 14 年时间,默默长成了超级独角兽。

SHEIN 的模式不复杂,胜在规模。它在中国搞定一批核心供应商,拿到极其低廉的价格,进行精心的策划包装,通过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供应链,紧跟潮流,飞速出新,快速迭代。

过去三年,SHEIN 的业绩呈爆发式增长,2021 年的 GMV 超过 200 亿美元,成为最大的非标品自营电商,开始跟快时尚巨头 ZARA 分庭抗礼。而拼多多 Temu 出海的第一刀,直接砍向了 SHEIN。

第三类玩家比较特殊,主要涉及到两家公司 ——Shopee、Lazada,它们是东南亚最大的两个电商平台。

虽然不是中国公司,但这两个平台跟中国联系紧密。

Shopee 的创始人李小冬在中国天津出生,本科毕业于上海交大,去新加坡之前在上海工作过几年。Shopee 的母公司就是靠拿到腾讯《英雄联盟》在东南亚的代理权发展起来的。而腾讯通过投资成为了 Shopee 的最大股东。

Lazada 成立于新加坡,从印度尼西亚市场起步,在 2015 年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2016 年阿里耗资 20 亿美元控股了 Lazada,随后阿里派出高管直接管理,Lazada 彻底阿里化。

东南亚距离中国很近,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中国的商品、资金、人才进入东南亚很方便。资本、业务、人员上的紧密连接,让这两家公司成为了中国电商出海版图中的一环。

最后一类玩家是 TikTok 直播电商。TikTok 相当于海外版抖音,抖音有的,它也可以有。抖音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TikTok 电商也在持续发力,目前正在进攻印尼和英国市场。

不过,由于商业环境差异巨大,TikTok 直播电商在海外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但直播电商是商业高地,巨头们都在布局。TikTok 是其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选手。

  同一个江湖,不同的玩法

目前,这四类玩家还没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但已经有火药味了。

首先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是 Temu 和 SHEIN。

欧美是 SHEIN 最重要的市场,而拼多多出海第一站,就选在了美国。美国是成熟市场,巨头林立,电商出海通常都会避其锋芒,绕道东南亚。而拼多多选择跟 SHEIN 正面对决,可见其决心之大。

两个平台售卖的商品,基本都来自中国工厂,相当于是绑着无数工厂出海。只不过 SHEIN 打造的是自有品牌,而 Temu 是平台模式。

另外二者都是以低价为标签,商品集中在女装、日用百货等品类,通过极低的价格对海外市场进行降维打击。这个 SHEIN 一直在用的剧本,拼多多三年前在国内用过,现在也要搬到海外。

阿里和拼多多之间,目前还没有到正面竞争的地步,不过这其中的关系很微妙。

阿里的基础不错,速卖通已经成立 12 年了,供应商、商品、物流都已经很成熟,阿里内部也积累了成熟的打法。再加上阿里还有 Lazada 这样一颗棋子,起步就比拼多多高了一大截。

并且阿里已经从海外赚到钱了。2022 财年,阿里的海外零售业务收入 427 亿元,为集团贡献了约 5% 的收入。如果算上海外批发业务,其海外总收入规模达到 611 亿元。

不过有对比才有差别。这个成绩放在阿里体系内并不突出,另外 Lazada 的表现其实是差强人意。2018 年阿里对 Lazada 高层进行大换血,原来的创始团队和职业经理人大批离职,在被阿里全面同化的过程中,Lazada 丢掉了东南亚电商第一的位置。

来源 / 视觉中国来源 / 视觉中国

阿里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在海外业务如此强势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 SHEIN 坐大。这就像是当年在夹缝中跑出来个拼多多,而且现在拼多多还转过身来再砍一刀,让海外电商内卷升级。

阿里在加速排兵布阵。蒋凡掌管阿里海外板块后,一批淘系和天猫的高管陆续转去速卖通。速卖通的定位也在调整,从扶持海外商家到更多向中国商家倾斜,而海外的当地电商业务则更多由 Lazada 团队接管。

从淘宝调任速卖通总经理的张凯夫说,速卖通会更旗帜鲜明地回归到跨境本源上,帮助中国企业做好出海。

从发展路径来看,Shopee 跟 Lazada 截然不同。虽然腾讯是 Shopee 的最大股东,但对业务的干涉很少。而上文提到的挤掉 Lazada 东南亚电商第一位置的玩家,正是 Shopee。

Shopee 跟拼多多有很多相似点。同属于腾讯系公司,同样成立于 2015 年,同样市值最高超过 2000 亿美元,只不过一个在中国,一个在东南亚。

Shopee 的野心不局限于东南亚。2019 年 Shopee 攻打巴西市场,凭借铺天盖地的营销、长达半年的免邮补贴,快速积累了一大波用户。在站稳脚跟后,Shopee 迅速本地化,用当地工厂和商家补充品类,从而拿下了巴西市场。

不过这套打法并非总是奏效。去年开始,Shopee 在半年时间内一口气进入了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印度,以及波兰、西班牙、法国等七个国家,然后又因水土不服而快速裁撤部分站点,并开启了大规模裁员。

在更多的新兴市场,Shopee 要交的学费还有很多。

跟前面提到的三类玩家相比,直播电商出海是最另类,也是最尴尬的一个。

根据测算,去年抖音电商卖掉了价值 8000 多亿元的商品,发展速度超过所有电商平台,但在海外,TikTok 的电商业务还在起步阶段。TikTok 的海外用户数量已经逼近抖音,然而大部分用户习惯刷短视频,不理解直播电商。

TikTok 手握巨大流量,把货卖出去很难;明明国内有成功经验,在海外复制很难;另外,选品、物流、支付都非它的强项。

至于另一个短视频巨头快手,海外业务不够理想,电商业务还没落地。

背景不同、资源不同、阶段不同,它们在开展海外电商业务时的打法也不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它们都有自己的路。

绕不开的超级巨头

一个共同点是,所有玩家出海,都无法绕开海外巨头。

最直接的对手是亚马逊。亚马逊是全球最大、覆盖国家最多的电商平台。它在 2019 年退出了中国市场,如今在海外以另一种方式跟中国玩家相逢。

在美国,亚马逊在中产阶级的线上购物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保证配送时效,亚马逊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建设仓储物流,并为此雇佣了上百万工人。这形成了亚马逊的核心壁垒。

在这一点上,任何一个来自中国的电商巨头,都没法与亚马逊硬碰硬。不过,亚马逊的软肋也正是在这里 —— 价格不会太便宜。

SHEIN 和 Temu 攻打美国市场,很聪明地选择了低价路线,避开了亚马逊的锋芒。SHEIN 的崛起证明,“五环外人群”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

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市场格局尚未定型,对于初来者相对友好。这意味着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但新的巨头正在快速成长中,东南亚的 Shopee 想要成为跨国巨头的野心已暴露无遗,Lazada 在阿里新的战略指引下会更强调对本地市场的占领。

对于 SHEIN 这样的独角兽而言,来自巨头的威胁是无处不在的。过去它绕开了亚马逊的地雷阵,如今正面撞上拼多多的枪口,阿里也不会放过它。过去两年发生在社区团购独角兽兴盛优选身上的故事,是最好的例证。

当这些电商玩家走出国门,四处去寻找流量时,它们会发现,学会和海外巨头做生意是一项基本功。

没有谁可以忽略 Google 和 Meta,这两家公司掌握着全球最大的流量和营销平台 ——Google 的关键词搜索,Meta 旗下的各大社交媒体。互联网公司在网上做投放,标配是 Google 搜索 + Meta 的社交媒体矩阵。

Google 通过搜索引擎,精准记录用户的网络轨迹和偏好,形成用户画像,然后去推送千人千面的付费广告。海外很多用户习惯用搜索去购物,这让 Google 成为绝佳的流量入口。

Meta 拥有四大超级 APP(Facebook Instagram Messenger WhatsApp),全球用户数超过 35 亿,其中尤以 Facebook 最为强势,全球月活接近 30 亿。这意味着,中国电商出海去任何一个市场,几乎都没法绕开它。

就连最擅长玩流量、靠卖流量为生的 TikTok,每年也不得不到竞争对手 Facebook 那里去 “拜码头”,以推广自己的应用。

SHEIN 的快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这些超级 APP 早期的流量红利。在 SHEIN 还很早期时,就非常激进地在这些流量平台砸钱推广,跟一批 KOL 和网红达成合作。

如今拼多多的 Temu 要推广,最难搞定的就是流量从哪来的问题。在国内,拼多多还能 “仰仗” 微信,但在海外,拼多多只能花钱从巨头那里买。

过去这几年流量的价格水涨船高,Temu 或许可以复制 SHEIN 的模式和供应链,但在流量营销上,只能花费更高的成本。

中国电商出海玩家中具备流量优势的是 TikTok。TikTok 已经成长为全球用户最多的短视频产品之一,但它很快就面临来自海外巨头的围剿。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通过 YouTube 推出 Shorts 短视频,声称月活超过 15 亿,而且 YouTube 去年就开始直播带货了;Instagram 推出了 Reels 短视频;Facebook 也在主站尝试了直播电商。

只不过,它们现在都没跑通直播电商的模型,距离赚钱还很远。

参照中国电商市场的演进历程,电商平台跟直播电商之间总有一天会发生直接竞争,就像淘宝和抖音现在正发生的那样。这意味着 TikTok 的敌人不只有 Google 和 Meta,还有拼多多和阿里,甚至 Shopee 和 Lazada。

不论背景如何,以哪种方式切入市场,在电商这条赛道上,所有的电商出海玩家都会正面相遇。竞争的强度是空前的。

为什么一定要出海?

电商出海,过去十多年其实一直在进行,只是不像现在这样紧迫和彻底。

阿里 1999 年通过 B2B 外贸出海,SHEIN 在 2008 年依靠婚纱品类出海,字节跳动 2015 年组建了第一支全球化团队,Shopee 在同年成立,2016 年阿里控股 Lazada。黄峥早年就做过跨境电商,而在 2018 年成立、去年被关停的跨境项目 VOVA,在外界看来跟拼多多管理团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过去大家各自为战,创业公司摸着石头过河,巨头们边走边看,还有一些在观望。但今天,情况早已今非昔比。

国内的电商市场到达天花板,疯狂内卷过后是残酷的存量竞争,高增长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从几大巨头今年的财务业绩可见一斑。

阿里的淘宝天猫线上实物商品 GMV,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现下滑,二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集团整体收入的增速,则在一季度创下历史新低,二季度首次出现同比下滑。京东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收入增速,一直在创造历史最低水平。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突破 8 亿,再增长很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HEIN 在过去三年里爆发式增长,营收规模和公司估值翻了数倍。在中国互联网圈,已经很久没见到 SHEIN 这样让人惊艳的故事了。

中国公司走出国门的驱动力变了,海外业务提供了资本市场需要的故事。

中国电商出海有很多优势。专注出海投资的天际线创投管理合伙人梁杰对深燃说,中国是全世界制造中心,中国电商的制造商和消费者是在一起的,可以认为基本是无成本的。这样一个接近理想状态的无摩擦的电商产业,在效率上能甩开全球其他国家很远。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工程师红利和产业链红利,这两点就像硬件和软件。而电商是中国供应链(硬件)和数字化(软件)应用融合,发生指数级化学反应的完美代表。” 他说。

在出海的方式上,过去的投资出海、商品出海,已经发展到现在的模式、团队、经验全方位出海。拼多多在开辟美国市场的同时,快递独角兽极兔也跟着一块打配合,在美国起网布点。字节跳动有足够的决心,也有充足的资源,在海外再复制一个抖音电商。

在低垂果实基本被摘掉的今天,电商出海机会很多,当然挑战也不小。地缘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冲突、监管政策,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出海造成冲击。

今年上半年阿里的国际零售业务出现下滑,不是因为自身原因,而是因为欧盟增值税税规修改、欧元对美元贬值、俄乌冲突导致供应链和物流中断。

去年 7 月,印尼政府为了保护本土纺织业,指控 Shopee、Lazada 等平台倾销中国商品,要对很多类别的商品加征关税,导致 Shopee 被迫下架了大量店铺。SHEIN 在印尼市场也遭受了损失。

TikTok 在美国和印度市场的遭遇,充分展示了出海背后的政策风险。在英国市场,TikTok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电商闭环,业绩也尚未达到预期,而且还面临随时可能爆发的劳工纠纷。

这都是出海路上必须要交的学费。

好在电商是一个长坡厚雪的大赛道,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千亿美金的大机会。拼多多的逆袭让很多人发现,国内铁板一块的电商格局也可以被撬开一条裂缝;SHEIN 的故事告诉人们,再复杂的时局下,再普通的生意,也可以弯道超车。

全新一轮电商出海,序章开启。

年轻人理财全面沦陷

年轻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生活被 “愚弄” 的心情:理财一天的亏损,能赶上之前一个月的收益。原本已经降低预期,甚至不期待收益,但现在,居然到了为本金担惊受怕的程度。

文 | 常芳菲 饶桐语

编辑 | 金匝

运营 | 栗子

“愚弄”

几天前的下午,深漂女孩李一冬还在上着班,突然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

电话的另一头,对方自称是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看到她买了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到了赎回期,建议她撤回。李一冬感觉到莫名其妙,她印象里,理财经理都会劝买,怎么会劝卖。她甚至一度怀疑对方是骗子,直到客户经理委婉地说,近期利率不太理想,建议她重视。

尽管如此,李一冬还是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 和很多人一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她总是很放心。虽然她也看财经新闻,知道银行理财永远正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还是想着,亏钱的概率应该非常小。

直到 11 月 17 日上午,李一冬刷到了稳健理财暴跌的新闻,点开自己的账户一看,已经绿了一片,她震惊得说不出话,“以为是缓跌,没想到跌得这么多!” 她的理财不多,才 8 万块,但这两天居然已经亏了好几百,这是她之前一个月的收益,每天几块、几十块攒起来的。

▲ 一名小红书用户吐槽银行理财暴跌。 / 网络

同样被收益明细吓到的还有在北京工作的林慧。股票腰斩之后,她一心一意把自己的大部分存款都放进了银行的理财产品里,想着总归不亏本就行。每天晚上睡前,林慧都像过冬前的小动物盘点食物一样,打开 App 里的理财收益,看看收成。

11 月 15 号这天,账户显示,这一天她亏了近 1000 元。她粗粗算了一下,5 天时间,她的本金亏了近 3000 元。甚至有朋友想拉她一起向银监会投诉,加入维权群,告诉她只有投诉才能引起银行重视。但她不想浪费时间,只是立刻打给理财专员,预约第一时间赎回这笔理财。林慧就此戒掉了每晚看理财收益的习惯,反正 “股基、债基,最后都是暴击”。

同一天,是成都人雷姗发工资的日子。打开收支明细,她突然发现总金额不对。这张卡也绑定着 20 万的银行基金,但数额显示,最近的一周时间,亏了 3000 多块。雷姗的理财产品的赎回期要到明年三月,即便现在盈利全无,已经开始亏起本金了,她也只能看着账户,干着急。

这是雷姗从来没有预料到的事儿。她之所以会选择银行理财,就是图它收益稳定,之前也确实是这样的 —— 她所购买的广发银行的产品,一年利率并不算高,大概在 3% 左右,每年都能给她带来几千块的收益。她一买就是好几年,和理财经理都已经成了老熟人,这一回,是她第一次看到产品亏钱。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雷姗有些难过,就连生活里 “小小的快乐都没有了”。

这些愤怒、无奈的理财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购买的都是 R2 级理财产品。一直以来,理财产品被按照风险等级分为 R1-R5 不同类型,风险逐层增加。R1、R2 普遍被理财者认为是风险较低的产品,起码本金不会出现亏损。

现在,情况显然已经不大一样。在理财产品不再刚性兑付之后,任何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都随时可能出现跌破本金的风险,而理财者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打开社交平台,到处都是稳健理财下跌的吐槽,“理财地震”“避雷理财”。一部分人甚至在理财里投入全部身家,比如一位理财者在建行投入超过 200 万本金,单日亏损超过 5000 元,再这样下去,“一个月白干”。投资老手也难逃亏损,这样总结自己的命运:“前年死于基金,去年死于信托,今年竟然死于理财。” 而根据 choice 数据初步统计,从 11 月 10 日至 11 月 15 日,4 个交易日内,发生净值回撤的 R2、R1 等级风险理财产品有近 6000 只。

年轻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生活被 “愚弄” 的心情:理财一天的亏损,能赶上之前一个月的收益。原本已经降低预期,甚至不期待收益,但现在,居然到了为本金担惊受怕的程度。这种愤怒,也直接涌向了各大银行的理财经理。

▲ 11 月 18 日,微博 “理财” 实时动态。图 / 网络

从保本到不保本

“你等着我去分行揍你!”

一大早,已经连续失眠两天的孙雯打开手机,就看到客户凌晨 5 点发来的消息。这不是她第一次收到威胁,但看到的一刻,心里还是担忧。辞职的念头在她脑子里短暂地闪现了一下,想到下个月的房贷还在等着还,她立刻完成了出门上班的心理建设。

孙雯是北京某家银行的理财专员,客户的资金一旦有了风吹草动,她的手机就会被长达 60 秒的留言刷屏。最近几天,她每天都要同时联络近一百位理财客户。尽管她已经在朋友圈里贴出了银行官方解释 ——“疫情政策放松引发债市急跌,理财产品配置了约 30% 的债券资产,因此下跌。” 但客户并不满意,嫌弃她 “只会转发话术”。

曾担任过银行理财经理的古风也给出了类似的观点。疫情政策放松让资本市场提高了股市、宏观经济的整体预期,所以才会抛售国债。

而另一个因素和人性有关。2018 年 4 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净值化并且不再刚兑保本。只要当天净值下跌,客户第二天就能看到账面亏损,很多客户急于立刻赎回也加剧了跌势。

孙雯来不及关心理财大跌的原因,只当遇见了 “黑天鹅”,她有更要紧的事。她所在的理财专员吐槽群里,没有人闲聊,几乎每个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应对客户质询?”“应该劝客户尽快赎回,还是长期持有?”

孙雯拿定主意,要给提醒客户尽快赎回,她手里的客户大半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和拥有一点积蓄的老人,一进门的诉求就是 “利率高点。” 但一个好的理财专员,能听出客户没有说出来的话 —— 本金安全。

说要来分行揍她的就是一个老人。因为对方工龄短,退休金每个月只有 3000 元,这点存款,是他一辈子的积蓄。孙雯特意在销售产品时着重强调了 “不保本”,同事听了嫌弃她傻,聪明的理财经理懂得怎么通过聊菜价、孙子的学习和国际局势,把这一点岔开。

她也把这段经历发到了社交媒体,原本想寻求谅解,但没想到更多人留言,要她把偷走别人本金得到的提成还回来。但实际上,孙雯能获得的提成极少,R2 级别的理财产品,“100 万存入,最后能提 100 块就不错”。

听到老人赔本之后的威胁,孙雯固然难过,但她很快理解了对方。“这么多年来,银行理财都不承诺保本,但理财收益也从没真的亏过。很多客户就当不保本这句话走个形式。”

还有一些理财经理,自己也陷入了这次理财暴跌的泥潭。

云蕙是西安一家银行的职员,一年的收入在 12 万左右,入职之后,她就买了不少自己公司的理财产品,也入手了招商银行的理财。一开始,她并不是很上心,“算法推荐什么,就买什么”。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比银行(活期)存款高一些就可以了”。直到这次自家银行理财暴跌,让她再一次感受到未来的不确定性。

▲ 图 / 视觉中国

不确定的丧失

这拨理财出现亏损的年轻人们,有一个共同点:她们此前也曾尝试过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回到了银行的稳健理财。

最开始的时候,李一冬的理财风格更 “猛” 一些,更青睐高回报。那时她在一家旅游公司做产品,疫情一来,旅游行业成为最直接受到冲击的行业。她薪资减少了 30%,一周上两天班,已经算是幸运。还有很多同行,整整一年没有任何收入。

为了多赚点钱,李一冬选择了风险大、收益也更大的股市。她有接近 30 万的存款,那个时候,她稳健型的资金配比只有 20%,其余全部都重仓了中概股,超过 20 万。

疫情初期,中概股上升势头一直很好。李一冬看好互联网,纳斯达克指数也一直在涨,“跟着买,好像就不会亏”。直到年初,中概股开始急跌,李一冬也没有想过撤出来,而是选择了 “抄底”,不断加仓,一直持续到狂跌 50%,她终于不敢加仓了。

到今天,李一冬再也没有点开过手机里的股票软件,彻底放弃了在股市的挣扎,通通撤了出来,把重心放在 R2 级别理财。如今,她的稳健型资金配比能达到 60%,剩下的也都买了指数型基金。

▲ 图 / 《华尔街》

云蕙在几年前也都会买点股票。虽然不擅长,但 “还愿意去尝试一下”。但初学者们往往 “追涨杀跌”,结果就是后来一天跌几百,“工都白打了”。朋友总调侃她是跟风的韭菜,那之后,她也不再碰股市。

对于云蕙来说,自己的改变是在职业受阻之后开始的。大学毕业的时候,云蕙选择了当时最热闹的教培行业,在新东方当一名语文老师。结果,还没干两年,就赶上了双减,短短几个月时间,她换了三份工作,被三家教培公司轮番裁了一回,领了两回赔偿金。最后一回被裁是在 2021 年 8 月,她甚至还没有等来转正。

才 25 岁的云蕙,感受到了生活的不确定性。找第四份工作时,她没有选择私企,而是在经过五轮笔试和面试之后,进入了一家银行,钱少了,但总归稳定了。连买稳健理财,也是买自家银行的,把风险降到最低。

大家对待理财的心态变化,本质上是安全感的缺失。钟宁也是如此。几年前,她读完研究生,心心念念想找一份互联网公司用户研究的工作,挣得多、待遇好。但这一切,因为一次裁员风波改变了。

那是 2021 年冬天,钟宁正在一家二线互联网公司的出海部门实习。只是下楼吃个午饭的时间,她海外的同事就发现自己登陆不了钉钉、无法发送邮件,钟宁也没办法在办公软件里给他们发任何信息。后来钟宁才知道,整个裁员范围波及部门 50% 的成员,没有任何人提前得到通知,“真挺吓人的”。这是她第一次见识到互联网公司的 “风险”。

从那之后,她选择了加入一家稳定、收入相对低的外企。这家公司同样有面向员工的全员持股计划,但钟宁从没想过参加。比起大起大落的股票,她也更相信,稳健理财,才是真正的 “落袋为安”。

这些年,雷姗的生活里出现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她的理财思路越来越趋于保守,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她一概不考虑。

她今年 49 岁了,马上要到退休的年纪,已经在私企待了二十多年,在成都一家实体服装企业做财务。好的时候,公司一个月入账几千万,都不是问题。2020 年年初,正是过年赚钱的时候,疫情来了。原本在最该赚钱的时候,公司连续关了 200 多家店。

工资没有按时到账,不少员工都来催问身为财务的雷姗,但总监却悄悄告诉她,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给员工们发工资,让雷姗照顾好大家的情绪,要求她向大家传达一些并不实在的托辞,“要和公司共患难,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同事们的拷问,雷姗感觉到痛苦,也第一次感觉到,生活里最确定的不变就是变化。也是从这之后,她才投入稳健理财的怀抱,想抓住最后一点确定。

▲ 亚洲股市 11 月 10 日跟随美国股市走低。图 / 视觉中国

震荡

就像蝴蝶扇动翅膀,稳健理财亏损后,也引发了大家生活里后续的震荡,比如,再一次消费降级。

雷姗的工资不低,从前只在京东上买东西,图快,连淘宝都很少打开。她也喜欢低奢品牌包,一年会买好几个。最近,包包肯定是不买了,手机里常用的软件变成了 1688 和拼多多,她学会了在上面买发卡、纸巾和拖布。

云蕙也在想办法省钱。银行有食堂,每天中午吃了午饭,云蕙会再多打一份,偷偷存放进食堂柜子里,下班的点儿到了,再上楼去食堂,把打好的饭拿出来。带回家热一热,一顿晚餐钱省出来了。

云蕙观察过,除了自己和保安,单位里没人这么干。她感觉到尴尬,下班了,只好晚几分钟起身,等同事们都走了,再往楼上走。碰到熟人,对方纳闷,“你去楼上干嘛?” 云蕙讪讪一笑,说要去上厕所。

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这样能节约好几十块钱。外卖越来越贵,前两天,云蕙没赶上食堂饭点儿,在周边商圈吃了一顿,一份汤包、一份辣椒炒肉,加起来就是 48 块,付钱的时候,云蕙觉得肉痛。

不止节省饭钱,她也节省房租和一切。她现在租的房子,是一个即将拆迁的老校区,向同事租的,一个月只需要 600 块,需要忍受没有电梯、早晨 6 点就开始喧闹的街市,以及还有人用大喇叭在街头唱歌。

▲ 36 元的小炒肉和 12 元的汤包。图 / 受访者提供

和雷姗一样,她也爱上了省钱软件,在新东方的时候,她的收入不错,常常去逛屈臣氏,随便拿几样东西,就是一千多块。今年,为了创收,云蕙干脆拾起了老本行,晚上 7 点下班回家后,帮忙给邻居小孩辅导家庭作业,每个月又能有小几千的收入。

之所以这样开源节流,就是为了求稳。云蕙想再节约点、多赚点,抓紧给自己攒一套房子的首付出来,让她更有在大城市里的安全感。

今年,北京的林敏就终于摆脱了租房 7 年的 “临时感”,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带着一种补偿心理,她给自己买了 8000 元的沙发,一万多的桌椅,畅想着给自己的次卧装修成书房或者婴儿房,定制一个整体的衣柜。她甚至想过,手头稍微松快了,那要不要提前还房贷?

这种安全感来自于她银行卡里数额的变动。每年,她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看到理财产品里的收益慢慢增加,总资产的数额真的达到了目标,她就觉得内心无比满足。

但这波亏损之后,她的想法又松动了,开始怀疑,现金,是不是还是应该留在手里,而不是全都花出去。直到现在,林敏只是给次卧买了一个升降桌和一把椅子。婴儿房或者衣柜,她暂时不去想。

她开始想尽办法,四处寻找大额存单,20 万起存,时间是一两年,不到 4% 的利率,但百分百保本。因为保本保息的产品非常抢手,排队就要 2~3 个月。她想起自己从前嘲笑妈妈热爱存款,“就为一点点利息,把钱锁定在银行那里”。但现在,她理解了 “上一辈人的选择和智慧”。

▲ 图 / 《华尔街》

(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每日人物

去世之后,他们年收入过亿

1. 抢回 “李小龙”

真功夫就快失去 “功夫” 了。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真功夫有 20 件商标无效,这些商标均酷似功夫巨星李小龙的肖像及经典动作,2004 年启用 “真功夫” 品牌、打开一线城市市场时,这些商标是该企业奠定品牌基调的重要工具,几乎每个看过这些商标的人都能第一时间想起李小龙。

给真功夫当头一棒的是李香凝,李小龙之女。

2019 年 12 月 25 日,她向上海二中院起诉真功夫,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在媒体版面上连续 90 日澄清该公司与李小龙无关,并赔偿经济损失 2.1 亿元及维权合理开支 8.8 万元。时间过去近三年,官司还未宣判,但总算有了阶段性进展。

李小龙逝世于 1973 年 7 月 20 日,距今已有 49 年。作为功夫片的开创者、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李小龙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他被《时代周刊》评为 “20 世纪英雄与偶像人物” 名单,影响了几代人,其中也包括他的子女。

李小龙有一儿一女,儿子李国豪,子承父业进入好莱坞,在拍摄影片《乌鸦》时被道具枪射出的真子弹击中身亡,年仅 28 岁;女儿李香凝,其父去世时不过 4 岁,早年也曾在好莱坞闯荡,后来渐渐转入幕后,管理李小龙基金会,维护李小龙形象,推广李小龙及中国功夫文化。

李香凝这些年花大力气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 “李小龙” 从陌生人手中抢回来。

发家于广东东莞的真功夫只是一例。经查询,在李小龙的故乡广东顺德,“李小龙” 三个字有上百条商标申请记录,其中一家名为佛山市顺德区李小龙纪念馆的主体曾拥有数十个相关商标,2012 年,还曾将商标授权给当地知名代工企业生产 “李小龙” 品牌服装。然而这一切,均未曾得到过李小龙后人的授权。

“李小龙” 商标的抢手,是李小龙影响力的最佳象征,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他去世之后的收入上。

据福布斯统计,2013 年,也就是李小龙逝世 40 周年之际,他以 7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333 万元)名列当年《已故名人收入榜》第 12 位。2014 年,他又以 9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526 万元)排名第 10 位。此后几年,虽然李小龙再未上榜,但总会被撰稿者提一嘴 “收入颇丰”。

中国有句老话,“人死万事空。” 但还有句话这么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对于影响力可兑换为真金白银的名人来说,尤其如此。

2. 生命易逝,作品永存

福布斯《已故名人收入榜》自 2001 年开始统计,今年是第 22 年。与常见的富豪榜不同,在这份榜单上几乎没有企业家,他们大多是作家、音乐人、运动员、艺术家或者娱乐圈人士。就像李小龙那样,他们去世后的每一分收入,都是人们在为他们生前的作品买单。

这份榜单的佼佼者有两个人: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

2001 年到 2008 年,8 年榜单,猫王独占 7 年榜首。

猫王原名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美国摇滚男歌手、演员,他出身贫寒,长着一张白人的脸,却有着一把黑人的嗓子,凭借独特的嗓音,他把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福音歌融入山地摇滚乐,独树一帜。其实 “猫王” 是华语世界对他的称呼,他刚火时,被美国城里人叫做 “hillbilly cat”,cat 指的不是猫,而是小伙子,意思是 “来自乡下的小伙子”,当他火到华语世界,才成了 “猫王”。

猫王的音乐成就毋庸置疑,2004 年,《滚石》杂志评选 “史上最伟大的 50 位流行音乐家”,猫王排名第三。

1977 年 8 月 16 日,猫王死于心脏病发,年仅 42 岁。虽已去世四十多年,但他的魅力有增无减。

从福布斯开始统计《已故名人收入榜》开始,猫王从未掉下过榜单,以榜单数据计算,2001~2022 年间,他的收入总额为 10.3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4.32 亿元)。猫王逝世后的主要收入来自雅园豪宅(Graceland)和度假村门票、演出以及其它衍生产品,例如迪士尼的史迪奇毛绒公仔,当它获得授权,穿上猫王标志性的连体裤后,销量也会比之前有所上升。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是榜单上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

他 5 岁登台,50 岁去世,一生获得 13 个格莱美奖和 26 个全美音乐奖,他的标志性舞步 “太空舞”“机械舞” 至今仍被全球粉丝模仿。因为在音乐作品中倾注自己对于种族平等的思考,他被认为在打破种族障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曾在 1998 年、2003 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迈克尔・杰克逊生前争议缠身。因为患有白癜风,他的肤色和一般非裔美国人不同,有人指责他漂白皮肤,是个虚伪的种族和平斗士。1993 年、2002 年,他两次面临恋童指控,第一次以 2200 万美元庭外和解结束,第二次经法庭审判,宣告指控罪名不成立。

2009 年 6 月 25 日,他因药物中毒不幸身亡。此后不久,1993 年恋童指控的主人公发表声明称,当初的指控纯属捏造,父亲为了摆脱贫困才制造了这个骗局,而他只是帮父亲圆谎。

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一切争议都随他远去,但他的作品仍在发光发亮。

2010 年到 2020 年,11 年《已故名人收入榜》,他有 10 年居于榜首,自上榜以来,他的累计收入达到 26.5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90.71 亿元)。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于拉斯维加斯太阳马戏团以他为主题的演出、重现他生平故事的百老汇音乐剧《MJ:the Musical》,以及他的 Mijac 音乐曲库。

生前他留有遗嘱,财产 40% 归母亲所有,40% 由三个孩子平分,剩下 20% 捐给多家慈善机构。因为这份遗嘱,时至今日,他仍是多家慈善机构的最大捐赠人。

在这份作家、艺术家、明星扎堆的榜单里,还有两个不一样的人物,他们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医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相对论创立者,光电效应的发现者。他的理论为核能、量子理论的开发和建立奠定了基础,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因此被公认为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逝世于 1955 年 4 月 18 日,距今已有 67 年,但在 2006 年~2017 年间,他还登上了福布斯《已故名人收入榜》,按照榜单数据,仅这 12 年间他便收入 1.495 亿美元。支撑起这个庞大数额的是爱因斯坦的狂热粉丝,爱因斯坦的书籍作品、联名商品等都卖得非常火爆,用现在的话说,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中的顶流。

榜单之上唯一一位医生,是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心脏病医生和营养学家,著名的 “生酮饮食减肥法” 的创始人。

阿特金斯曾经是个胖子,有次办理身份证照相时,他发现自己胖得不像样,终于下定决心减肥,但试过许多办法都没成功。偶然间,他在医学文献中发现一篇文章,倡导人们放弃碳水化合物,只吃高蛋白食品,从而减少身体的脂肪储存。受此启发,阿特金斯给自己制定了全新食谱,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甚至连水果和蔬菜也不吃,但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吃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神奇的是,他成功减肥了。

1972 年,他把自己的减肥方法写成一本书,《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此书出版后火遍全美,时隔 20 年再版,竟然每年还能卖出 1500 万册。

2002 年,他招揽人才,开始售卖减肥食品,生意火爆。然而好景不长,2003 年 4 月 8 日,他在冰面上滑倒,最终因脑出血死亡,终年 72 岁。也是这一年,这位改变了美国几代胖子的传奇医生登上《已故名人收入榜》,收入总额 600 万美元。

3. 真正的成功

今年 11 月 1 日,福布斯发布 2022 年《已故名人收入榜》,榜单前 5 名年收入都超过了 1 亿美元,这是建立榜单 21 年以来的第一次。今年榜单总计收录 13 位已故名人,总收入达 16.22 亿美元,其中 6.66 亿美元来自歌手。

作家托尔金以 5 亿美元收入稳居榜首,第二名是 NBA 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收入 4 亿美元。猫王、迈克尔・杰克逊仍然榜上有名,前者收入 1.1 亿美元,后者收入 7500 万美元。

在这份榜单上,有 81 岁死于肺炎的作家、77 岁死于癌症的画家、42 岁死于心脏病的歌星、41 岁死于坠机的运动员…… 他们去世的时间从 1970 年代跨越到 2020 年,他们的生平各有各的传奇,但他们都走向了同一个终点,死亡。

2001 年,福布斯《已故名人收入榜》刚开始发布时,有国外媒体嘲讽道,福布斯做榜单上瘾了,连死人都不放过。时至今日,榜单已连续追踪 21 年,较之每年最受关注的亿万富豪榜,这份榜单的金额并不显眼,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用自己的作品真正影响了一个国家甚至是全世界,可以预见,他们的作品还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国外某问答网站上,曾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有网友引经据典,康德黑格尔一通表达,有网友贴上了当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并把首富的净财富换算成了购买力,也有个网友把当年的《已故名人收入榜》搬了上去,认为真正的成功是死后还在挣钱,并且年入百万美元。还有条回答很简单,说真正的成功是哪怕今天死去,也没有任何遗憾。

就在福布斯 2022 年《已故名人收入榜》发布的同一时期,还有两位逝者的故事在网上流传。

一位是 90 后模型网店老板王任飞,他 5 岁时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从此生命开启倒计时,活一天少一天。去世之前,他经营着一家模型网店,因为手工精湛,顾客遍及五湖四海。2022 年 5 月 21 日,王任飞因心衰去世,年仅 25 岁。他走之后,母亲接手了他的模型店,发现店里有一款王任飞亲手制作的 Relic 芯片模型,源自游戏《赛博朋克 2077》,在游戏里,这款芯片的功能是和已故的亲人交流。

还有一位是坠崖去世的北大考古博士刘拓。2021 年 10 月 27 日,因在四川马尔康市甲扎尔甲山考察洞窟壁画过程中意外身亡,刘拓永远停留在了 31 岁。一年后,他的家人和朋友更新了他的公众号,发表了一份他在过去十多年拍摄的访古照片目录,总计 1.5 万多个文件夹、百万张照片,这些照片涉及中国以外的国家 31 个,中国境内 226 个地级市和 705 个县级行政区。在他生前,但凡有人找他想看看哪里的照片,他就直接把原片发给人家,不问缘由,在他离开后,他的家人和朋友正秉承着这种无私的态度,将这些宝贵的资料持续整理发表。

不管是榜单上身家不菲的已故名人,还是这两名不幸早逝的青年,或者更多认真活过的人,他们生前各有各的精彩,去世后仍然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个世界。他们的影响力,可以折现为财富,也可以是一份抚慰人心的事业,或者一些激励同行的资料。

他们或许从未亲口回答过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但他们存在过的痕迹,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来源: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兽爷丨融创这一年

滇池湖畔,景色秀丽的融创文旅城内,有栋用于接待贵宾的会所,名叫国宾府。规格最高的包厢,家具陈设都是意大利品牌,并装配了六七个麦克风。

2020年末,心情低落的乡村教师马老师重回云南。这间包厢内,他和好朋友、融创老板孙宏斌喝酒唱歌到深夜,老泪纵横:

悔不当初。

除了两位老板,包厢当时还有位陪酒人,融创西南区域副总裁、昆明城市总经理王志刚。

王志刚出生在辽宁,顺驰时代就在天津跟着老孙打天下了。2016年,升任重庆嘉德庄园项目总经理的老王,空降春城,担任融创昆明一把手。

融创昆明公司当时刚成立,一穷二白。四年后,王志刚创造了奇迹,融创以241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云南第二大房企。

2020年也是融创西南区域的巅峰,卖掉1000多亿的房子,超越华北,成为融创集团第二大区域。西南区域总裁商羽甚至为接下来的2021年,设下一个雄心勃勃的销售目标:

3000亿。

当时,中国只有8家房企销售额超过了3000亿。

1

今年年初,融创集团第二大区域西南被分为三部分。川渝、云贵单独成立区域,王志刚升任云贵区首。

但他没能像过去那样,再次创造奇迹。

10月25日,融创集团高级副总裁时宇跟随执行总裁马志霞前往昆明。在那里,他接过了云贵区域头把交椅。王志刚随后会调任北京,协助马志霞在集团工作。

今年前九个月,融创整个集团的销售额是1433亿,同比下降了8成多。这其中,曾经要冲3000亿的西南区域,川渝区域销售额60来亿,云贵区域的销售额是30来亿。

云贵山沟里的文旅项目太难卖了。员工们的工资发不出来,且这些项目大都是合作项目,王志刚背负巨大压力。

集团这时派来了时宇,稳定军心,处理问题。

许多人认为,融创的滑铁卢是百亿收购彰泰。但我之前就写过,收购彰泰的资金大头来自境外财团华平,对融创自身现金流伤害很小。

融创真正的隐患,在2019年底,从云南城投手中接手环球时,就埋下了。

2019年创造了百亿销售额的昆明融创文旅城,是老孙从王健林那里摘来的果实。吃到了文旅甜头的老孙,开始往文旅行业大踏步地前进了。收购的成都环球世纪和成都环球会展2390万方的可售货值,都分布在西南区域。

百亿交易之外,融创也在加强和当地民企合作。这里有在大理、昆明有大量土地的云南实力集团;有云南最有名的土地一级开发商云安,仅双方在普洱合作开发的国际健康城项目,就占地八千多亩;还有红河州的项目合作方,公司老板号称:

红河半山。

很多人都好奇过,为什么老孙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当地最好的资源。这离不开孙宏斌的个人魅力。

融创员工说,董事长每到一地见领导,不管职位大小都是亲自出面接见。随后才是商羽、王志刚等高管负责签订协议。

西安朋友讲过一个更典型的故事。孙宏斌去西安考察项目时,曾亲自陪当地村长喝酒。手下有点看不过去,提醒他只需要见这位村长一次,以后应该都见不到了,没必要那么给面子。孙宏斌回答:

正因为只见一次,才要这样。

2

2020年上海外滩金融论坛之前的几个月,王志刚陪着马老师、老孙以及邓鸿在云南见了很多村长,看了很多项目。

在滇池西岸,融创打算用湖畔大学勾下近两万亩的小镇土地。在弥勒市,融创签约了太平湖和甸溪河两个文旅项目……

原本这份投资计划规模高达数百亿,如果最后成功,融创增加土储的计量单位,要从平方米换成平方公里。

孙宏斌在西南倾注了很多心血。整个2020年,老孙在西南区域:

待了91天,去了70多次。

随着马老师一场“醉话”,这些都变成负担。老马重回云南后,在昆明大醉三天。

现在回看融创并购环球那份价值152亿的收购方案,除了近2400万方的可售面积,还有大约3600万方已签订协议,还未履行正式土地出让手续的潜在货值。

这些土地加起来,大概相当于72个故宫。

邓鸿拿地秘诀简单。就是对当地城府承诺大规模配建:博物馆、商业、产业园等等。融创接手后发现,很多项目住宅已经卖光了,就剩下这些不计成本的承诺了。

市场上行时,这些问题或许不太大。但一旦下行,文旅游戏基本玩不下去了。

2021年4月,云南置地公司总经理吕锋在昆明召开了一次季度营销会。会上他拿出了一堆困难项目,让大家做头脑风暴。

打开名单一看,基本都是合作的文旅项目。很多土地稀里糊涂,甚至连规划都有问题。

更直接的成本,是规划问题带来的环保风暴。云南城投的领导评价,邓鸿的项目都在风景很好的地方,容易出问题。

后来的滇池南湾五渔邨小镇、黑龙滩项目、三岔湖项目,都出了一些问题。融创地方大员们,怨声载道很久。孙宏斌去和当地官员沟通,甚至在酒桌上跟对方吵起来了。

后来,云南一位融创高管给我描述过手中的项目:

拆了一个,剩下的都可以扔进垃圾桶。

据说西南区域拆分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个区域已经管不了那么多文旅项目。

坑总要一步步填下去。最近两三个月,融创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梳理邓鸿的项目,将其剥离出融创西南,挪进邓鸿担任董事长的环球融创。

3

融创暴雷后,这半年很少听到孙宏斌的消息了。

连在东直门集团总部工作的员工,也极少能见到他。每个月只有个把次见到一楼有一台电梯不开了,保安从两个变成三个。大家才知道,老板来了。

这个月12号,很久未现踪迹的孙宏斌出现集团总部。他和华融、中信信托、上海浦发银行签订框架协议,要拯救融创箱底最好资产之一:

上海董家渡项目。

董家渡在外滩最好的位置,还有几乎三分之二没有资金开发,项目二手房已涨到25万一平了。

一旦外滩壹号院能开发,融创肯定能获得一大笔资金。不过协议过后,进展一般。融创的几家合作方,正就利益分配问题扯皮。

融创另一个箱底资产,就是东四环的泛海国际一号地了。大概有10万方的住宅,传说开盘单价不会超过13万。

现在泛海国际最差的二手房源,都能卖到12万。项目一旦开盘,应该会秒光。

但项目开盘的消息,已经传了很久。售楼处和样板间都建好了。北京的房地产项目现在有施工许可就能很快拿到预售许可。但泛海的问题,就卡在项目签约的施工方身上。

据说融创在其他项目还拖欠这家央企施工方数十亿款项,对方要求融创直接用泛海项目的房子抵债。急于获取现金流的融创,不同意。

虽然中央不断有楼市的利好政策出来,保交付不保房企的方针,让融创和其他暴雷房企一样,自救举步维艰。

现在,融创账上一堆烂尾项目。只有有后续土地或货值可以抵押,才能得到国开行的低息贷款,且只能各地政府向上申报。

放款后,也要受项目、银行、政府平台、施工单位等五方监督,每一分钱都不可能被挪用。

其他质地比较差的项目,只能慢慢等待。

最近,中融信托发现,自己和融创共同保管,存放武汉塔子湖项目章证照等物品的保险柜打不开了。芯锁被换,监管账户11.4亿资金被划走。

中融信托是项目资金方,拥有项目公司9成股份。他们马上报警,查封了融创10%的股权和项目剩余的一千多套房子。

其实11.4亿监管资金,有11.2亿多都划转进了武汉政府设立的项目专户,融创只转给了自己1343万。

为了这1000多万,曾经“不知道钱从哪来”的融创,亲自动手换锁芯了。

国产商战剧中常用的情节是窃听、争夺股权、官商勾结。实际上商战到最后只有一种:

抢公章。

4

2021年初,融创集团总部向孙宏斌提交了一份市场预期研判,整体基调谨慎且悲观。

看完研判后,孙宏斌要求将2021年的年度目标定到7000亿,并将这一点写进内部报告。

内部都知道,7000亿是老孙的保守数字,内部最激进的目标是一万亿。而之前一年,融创销售额是5753亿。

所以孙宏斌当时前往上海区域开会时,直接告诉下属:

拿地、拿地、拿地……

所以后来才有了西南、华北在去年首批次集中供地时的疯狂。

融创危机爆发后,老孙将责任归咎于西南区首商羽和华北区域的迟迅。俩人一位被老孙当众指责,一位离开了西南区首的职位。

商羽后来在集团的头衔是负责投资工作的执行总裁,只不过他一天也没有去过。

这位跟了孙宏斌20多年的老兄弟,去了美国。本来融创内部认为,只有43岁的他,是有可能要当接班人的。

这一年,融创的多元化板块也陷入停滞。

去年,融创集团人力负责人薛雯被调往康养板块,当时康养板块大概有44个项目,其中30个是政府要求或项目配套,真正的产业布局很少,基本都是为拿地而存在的。

薛雯去年招了七八个手下。但今年这些人很多都离开了,现在融创内部通讯录已经查不到康养部门了。

文化板块投资的《四海》、《长空之王》先后亏损和撤档,融创文化集团不得不从原先的办公地点融科望京中心退租,搬到了融创总部工作。老孙的儿子孙喆一基本每天都去上班。

经历了暴雷前一年多的冲突、质疑和决裂,在这忽然销匿的半年里,孙宏斌修行到了什么,可能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以前闲下来的时候,这位传奇商人喜欢跟大家一块追热播剧,夜宵,喝酒到天明。

暴雷后,老孙也努力过,他基本绕开汪孟德领导的投发部门,自己在谈引进战投。

很多国央企开发商和融创谈过,都没什么后续。上一次季度会,老孙告诉大家会有一家非地产主业的国企要进来:

用大约200亿资金收购融创部分股权。

这只是一种可能。因为直到今天,地产股还没有跌到底。半年前四块的旭辉,现在每股五毛。上个月股价还接近三十块的龙湖,今天只值13块。

2020年的前四十强房企,今年已经有23家违约,32家失去了融资能力。27家民企只剩两家还能正常融资,连金地、绿地这种半国企都负面缠身了。

孙宏斌能做的就是通过这点希望,把大家团结起来,人心不能散。调高层的时宇去云贵,也有给员工打打气的意思。

这半年,他似乎和手下和解,和自己和解,就像顺驰的后期。

融创正打算从东南区域开始,尝试做代建业务。目的不是为赚多少钱,而是要给还留下的老人们找点事情做。团队不能散了。

前段时间,沉寂很久的迟迅突然活跃起来,号召华北的手下们管管事。

商羽也出现在了国庆节前重庆一场美术展览上。他跟在邓鸿身边,头衔是四川壹号坊公司总裁。

这家公司属于融创西南公司,负责卖老孙喜欢的衡昌烧坊酒。

来源:@兽爷

现在谁持有腾讯?

文 / 林夏淅

来源 / 市界(ID:ishijie2018)

“又买了一点,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10 月 25 日凌晨,腾讯超级 “铁粉” 段永平再次发文,这是他年内第六次公开表示加仓腾讯。

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年,10 月 24 日 11.43% 的大跌后,腾讯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 53.28%(截至 10 月 25 日),当前 206 港元 / 股左右的价格,已经回到 2017 年的水平了。

“以为是 985,结果已经 211 了”,可以视为近期网友对腾讯股价 5 年来创新低的经典评论,揶揄中饱含投资者的心酸和腾讯的无奈。

然而,作为港股中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即便是今日大跌之后,腾讯控股总市值依然达到 1.98 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1.8 万亿港元),放眼 A 股也是仅次于茅台。

腾讯股价连续下挫的原因错综复杂,这迫使它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只是这一次更为被动。

在这个关键节点,腾讯几位重要股东如何博弈,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以及当下腾讯呈现出的状态,都值得再次审视。

大股东卖卖卖,腾讯自己买买买

翻开腾讯的年报,其第一大股东 MIH TC 是由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 全资子公司 Prosus 所控制,而 Naspers 和 Prosus 之间既是母子公司关系,也互相持股,可以简单理解为 MIH TC 背后就是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

自 2022 年 6 月 27 日宣布减持以来,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 陆续减持腾讯股份,成为腾讯近几个月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位来自南非的大股东和腾讯之间其实有着一段颇为长远的渊源。

1998 年,马化腾和他的四位合伙人一起凑了 50 万元创立腾讯,1999 年腾讯的 QQ 用户达到 100 万,但账上却只剩下 1 万多元现金,腾讯急需找到新的投资人注资。

这时候的马化腾托关系联系到李嘉诚,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旗下的盈科,和当时一起考察项目的 IDG 分别投了 110 万美元,各占腾讯 20% 的股份。

随着 QQ 用户数迅速增长至 2000 年的千万级别,腾讯的资金也在添置服务器过程中快速消耗,盈利似乎更加遥远,于是腾讯再次开始寻求资金,但先后被搜狐、新浪、雅虎中国、金蝶和联想等公司拒绝。

此时,一位中文名为 “网大为”(寓意互联网大有可为)的外国人,作为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 在中国的唯一员工,来到了腾讯的办公室,在此之前,他已惊叹于中国每个城市的网吧桌面都挂着 QQ 图标,接触的几位中国公司总经理名片上也都印着 QQ 号码。

就这样,看好腾讯的 Naspers 陆续从李泽楷的盈科、IDG 及马化腾创业团队手中,以合计 3200 万美元获得了腾讯控股 46% 的股权,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创业团队,则通过投票权和分红权分离,保住了自己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漫长的岁月里,Naspers 始终扮演着一位善意投资人的角色,和腾讯控股之间各自安好。不过,Naspers 和子公司 Prosus 两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其实并不理想。

目前 Naspers 的主营业务还包括电子媒体、印刷媒体和企业服务,Prosus 的主要业务则是投资国际互联网资产,二者分别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股市和荷兰阿姆斯特丹上市,其中 Naspers 因为庞大体量还是南非股市上非常重要的一支成分股。

2022 财年,Naspers 和 Prosus 两家公司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是依靠腾讯的派息,最核心的资产也是持有的腾讯股票。

也正是因为这样,两家公司的市值相比于公司资产价值均出现了严重的 “净资产倒挂”,简单理解就是市值远低于净资产,有股东认为既然股价无法真实反映腾讯持仓价值,就应该卖掉腾讯股票变现或者回购自身股票。

于是 2018 年和 2021 年,Naspers 对腾讯进行过两次减持,分别按大约 405 港元 / 股和 595 港元 / 股的价格,减持了 1.9 亿股和 1.92 亿股,合计套现 1910 亿港元,且 Naspers 在这两次减持后均表示,至少未来三年内不会进一步出售股份。

在 2018 年中国 (深圳)IT 领袖峰会上,马化腾还公开表示,“大股东 Naspers 坚守了十多年,前几天才卖了一点点”。当时显然没人料到,善意的大股东第三次减持来得如此仓促。

除了减持套现,Naspers 还从腾讯每年的派息分红中获得不菲的收入 ——2007 年至 2021 年,Naspers 从腾讯获得的股息从 1 亿港元增至 44 亿港元,近 15 年合计获得 252 亿港元。

与此同时,腾讯还在 2021 年末以京东股份向股东派发特别中期股息,之后 Naspers 公告称,获得 1.32 亿股京东股份,约占京东 4% 股权,且已在 2022 年 6 月 24 日完成出售,实现收益约 36.7 亿美元。

经过上市摊薄以及 2018 年、2021 年和近期减持,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 对腾讯持股比例从最初的 46% 逐步降至当前的 27.99%,按照 10 月 24 日最新股价 206 港元 / 股计算,对应市值仍高达 5551 亿港元。

加上早期陆续套现的 1910 亿港元和分红的 252 亿港元,以及出售京东获得的 36.7 亿美元(约合港币 288 亿元),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 在腾讯控股身上合计拥有约 8000 亿港元的财富。

值得一问的是,在南非报业 Naspers 背后,谁又是最终受益者?

Naspers 的股份有两种,分别是 N 股和 A 股,N 股上市流通,每股对应一票投票权和一份分红权,A 股则不上市,每股对应 1000 票投票权和 0.2 份分红权。

截至 2018 年,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 第一大股东是南非政府全资所有的专门投资公共领域投资基金 PIC(Public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td),持有 13.72% 的 N 股。从国别分类来看,南非投资者、北美投资者和英国投资者分别持有 Naspers N 股的 41.54%、30.07% 和 12.94%,亚洲和欧洲投资者只分别占 N 股的 6.36% 和 5.71%。

除此之外,由于投票权和分红权的分离,对 Naspers 拥有最大投票权的其实是 Koos Bekker(简称 Koos)和 Jacobus D. T. Stofberg(简称 Stofberg)两位自然人,二者均参与了 1985 年那一次重要的公司转型。

Koos 和 Stofberg 现在已经分别 70 岁和 67 岁了,前者早在 2005 年就出售了持有的 Naspers N 股股票,并在 2007 年买下了南非开普敦一个 600 公顷的酒庄,后者曾经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前身 Cppers&Lybrand 的合伙人,应该可以称得上是金字塔尖的注册会计师了。

除了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 Naspers,腾讯目前公开可查的股东还包括持股 8.36% 的马化腾(通过全资子公司 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 持有)和持股 0.58% 的刘炽平(现任腾讯总裁)。

其中,马化腾在 2020 年 1 至 6 月累计减持了腾讯控股 1464.78 万股股票,合计套现 62.66 亿元,同期刘炽平累计减持 340 万股股票,合计套现 16.33 亿元。

与 “急流勇退” 的 Naspers 形成反差的,是年内 6 次公开表示加仓腾讯的段永平,最后一次公开加仓在 2022 年 10 月 25 日凌晨,段永平在雪球上表示 “又买了一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其此前也曾表示,腾讯股票只占其 1% 仓位。

除此之外就是不断加仓的腾讯自己。市界统计,2005 年以来,腾讯在 14 个年份都有回购记录,其中大多年份的回购金额都控制在 13 亿元以下,但 2021 年和 2022 年回购金额分别达到 21.58 亿元和 211.63 亿元,后者相当于腾讯控股 2022 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规模。

显然,在当前的博弈中,腾讯已然拿出了相当的诚意。

腾讯的底色

被大股东减持的腾讯,如今赚钱能力如何呢?

从业绩来看,近 10 年腾讯控股的收入和净利润基本保持波动上涨,但增幅有所下降,直到 2022 年上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1 至 6 月腾讯控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了 1.94% 和 53.48%,均是 10 年来首次下降的中报数据。

拆分来看,2022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收入分别为 1354.71 亿元和 1340.34 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 0.01% 和 – 3.83%;净利润下跌更为明显,分别为 234.13 亿元和 186.19 亿元,同比减少了 50.98% 和 56.28%,上半年的净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 33.48% 降至 15.94%。

对于即将发布的三季报,包括中信证券、天风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均在研报中预计收入和净利将同比下滑 1% 至 3% 左右。

放眼港股,腾讯上半年净利润排名从去年的第 6 名跌至第 17 名,在 A 股则相当于从第 5 名跌至第 16 名,但日均收入和净利润也依然高达 14.77 亿元和 2.3 亿元。

具体来说,业绩下滑的原因无非是当前多个业务板块遇到的增长瓶颈。

当前腾讯收入主要来自增值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网络广告三个部分,2022 年上半年,三个业务板块分别带来收入 1444.21 亿元、849.76 亿元和 366.26 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 – 0.02%、5.01% 和 – 17.98%。

具体来说,占比最高的增值服务包括游戏、视频号、腾讯视频、QQ 音乐几个业务板块的付费项目(其中游戏收入占六成);占比第二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包括支付、理财等服务的佣金,以及针对企业客户的云服务;广告业务则包括出现在微信、QQ 和腾讯视频、QQ 音乐上的所有投放广告。

虽然近 10 年来腾讯收入净利润整体呈现出增长放缓、盈利能力下滑的情况,但对于当前万亿级体量的腾讯控股而言,这种趋势属于预期内的正常走向。

意外的是,疫情以来一系列因素导致其游戏、广告、支付等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 2018 年开始的以腾讯云为代表的 To B 业务又还未能撑起整体的增长大任,这才使腾讯突然陷入 “青黄不接” 的尴尬处境。

整体来说,腾讯短期内业绩下滑,外因多于内因,但其根本优势依然突出。

最重要的王牌始终未变,就是腾讯旗下包括微信、QQ 在内的社交软件所拥有的大量用户,这为其后续开展各类业务提供了一个天然流量池。

2022 年 6 月末,腾讯旗下微信(及 WeChat)和 QQ 的月活用户数分别达到 12.99 亿和 5.69 亿,相比之下,2022 年一季度阿里在中国零售市场的移动月活用户为 9.39 亿,拼多多则为 7.51 亿。

我们可能不一定每天都会购物,但大部分人确实每天都会打开微信很多次。

以此为基础,腾讯依然是游戏界的 “王者”—— 旗下《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是业内使用时长最高的两款游戏;微信支付是网络支付两大巨头之一;腾讯视频在 2022 年 6 月份的日活用户数比第二名领先 20% 以上;QQ 音乐则有周杰伦作为加持,付费会员同比实现 8300 万的增长。

未来不论是发力短视频还是元宇宙,腾讯依然可以此为 “护城河”,利用流量和资金优势迅速构筑竞争力。

回顾腾讯控股 2018 年那一次大跌 —— 在游戏业务发展不顺的背景下,其全年收入净利润出现明显的放缓,股价更是历时 9 个月,从 456 港元跌至 241 港元,接近腰斩。

之后腾讯发力 To B 业务,开始调整组织架构,同时走上降本增效之路,净利润重回高增长路径,股价也在 2021 年 2 月创下 747.1 港元 / 股的新高,对应市值几乎站上 7.2 万亿港元。

当下腾讯似乎面临更为被动的一个局面 —— 收入净利润不止放缓,而是在外部压力下出现下跌,股价历时 8 月有余从 747 港元跌至当前 206 港元,跌幅超过 70%,年内用于回购的 212 亿港元更是上市以来累计回购金额的 3 倍左右。背后既是腾讯的实力,也是它的压力。

这显然是腾讯的又一个十字路口。

对腾讯而言,既要面临短期内市场对其的严峻考验,也要解决新旧业务长期生命力的存续问题;对投资者而言,或许就是对价值投资所需定力和耐力的终极考验。

扫地机器人「退潮」:内卷、降价、裁员

“每逢业绩不好,最悲催的就是职业经理人,被推出来顶包然后辞退走人。”

家用扫地机公司电商运营高管文凯摇着头,愁眉苦脸地告诉雷峰网,在他之前,已有多名电商平台负责人被离职,他自觉非常危险,指不定哪天就被踢掉饭碗,因此不得不为提桶跑路做准备。

一切的根源在于,经历过两年暴涨的家用扫地机,今年的增长骤然放缓。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扫地机零售额同比增长了 9%,但销量却下滑了 28.3%。

文凯告诉雷峰网,实际数据更糟,大家原本指望着 618 能够冲一波量,但都以惨淡收场:以天猫平台为例,相较去年 618,科沃斯、石头只有差不多十个点的增长,云鲸几乎零增长,有厂商宣称增长好几倍,但其实是做的数据。

扫地机销量惨淡的同时,曾被誉为 “扫地茅” 的石头,股价从去年每股千元直降至如今的 200 多元,市值跌去近 700 多亿 ;另外,家用扫地机一哥,科沃斯的市值较上年高位也折损近千亿。

文凯认为,扫地机市场萎靡不振固然与宏观环境相关,但行业本身也缺乏更大的想象空间,正在面临一次结构化调整。

“2019-2021 年的盛况已经没了,砸钱搞营销带来的转化很难起量,数据反馈到公司,各大电商平台负责人首当其冲要担责,但即便换人,也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双十一估计也悬。”

实际上,今年家用扫地机市场不景气大家有目共睹,不少业者对雷峰网表示,根本原因是家用扫地机已经到了瓶颈期,前几年靠着品类创新和技术红利带来的高速增长,无法再持续。

与之对应的是,占据扫地机行业近九成份额的 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四小龙:科沃斯、石头、云鲸、追觅(为小米代工),都开始进行经营计划调整,比如科沃斯调整了商用清洁机器人团队,石头开始触及造车业务,云鲸则进行了一次结构调整,追觅也优化掉了商用团队。

同时,每一次经营调整都伴随着人事变动。

雷峰网获悉,科沃斯商用清洁机器人负责人高倩、CTO 邵长东、天猫平台负责人均已离职;追觅两位联合创始人吴鹏、王生乐、CFO 孙景也已离开团队;并且,CR4 都开启秘密裁员,规模从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

从前两年的风口,一度诞生过 “扫地茅” 的扫地机行业,到如今 CR4 先后调整经营计划、裁员,显然,家用扫地机行业已不再岁月静好,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疲软、内卷与价格厮杀。

内卷的扫地机:四小龙

堆料拔上限,白牌机恶性拉下限国内家用扫地机器人阵营可分为两个圈子,一类以 CR4 科沃斯、石头、云鲸、追觅为代表的扫地机四小龙,市占率接近 90%。
剩下的归为另一类,争夺余下 10% 左右的市场。

这两大圈子层级分明,各有不同的目标受众。

CR4 的主要受众是城市中产,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这些人对扫地清洁需求大,消费能力较强,喜欢新事物,愿意为极客技术买单,花几千块尝鲜很正常;而 CR4 之外的品牌受众,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属于价格敏感型用户。

如果以价格来划分,大致可以将扫地机分为三类:低端(<1500 元),中端(1500-3000 元),高端(>3000 元)。低端扫地机功能单一,采用类似陀螺仪的导航方式,清洁效率并不高;中端机基本上涵盖全功能,但在产品力、细节方面还有欠缺;高端机不只是全功能,还加入了 AI 能力、语音交互、手势识别等等智能化设计。

目前,CR4 的主力机型为中高端,基本不碰低端;中端存在类似像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品牌与一些腰部企业如银星、甲壳虫、由利等等;低端则大部分是白牌产品。

价格分明的背后 ,是消费分级的缩影,因消费能力导致的市场差异,造成当下的扫地机行业非常内卷。并且,这种内卷也呈现出不同特征。

圈内卷

CR4 是一个圈子,剩下的是另一个圈子,这两大圈子很少会 “跨界”。

CR4 不会大规模降价去降维打击低端市场;其余的扫地机企业也很难进军高端市场,二者都只会在各自的圈子里竞争。即便有企业想要出圈,但现阶段几乎不太可能,归根到底,各有各的难处。

其一,就目前来看,扫地机并非刚需,属于锦上添花、增加生活小确幸的一种消费品。

扫地机从业者林文告诉雷峰网,扫地机最早的一批忠实用户,是一线白领、技术发烧友,可以统称城市中产。这部分人还没有高产的经济实力,没有数百平的大 house,也请不起专业清洁工打扫卫生,但又觉得搞清洁浪费时间,远远不如工作的价值,因此买一个扫地机,既能解决生活麻烦,又能尝鲜给生活增加科技感。

以科沃斯地宝 D9 为例,2013 年下半年上市,采用 LDS 将扫地机从随机清扫带入规划清扫,可以说是划时代产品。

但 D930 的上市首发价为 5980 元,而 iPhone5 只需要 5288 元,在当时,花 6000 元去买一个扫地机,是一件既需要勇气,也需要实力的事情。

城市中产人群对于品牌、技术、服务、功能迭代等要求很高,市场需求反馈到生产端,倒逼这些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功能。这些研发成本、渠道成本、营销成本、人力成本等都算上去,扫地机价格很难有大幅下调的空间。

林文表示,现阶段高端全功能家用扫地机的整机成本已经可以做到 1500 元以内,但企业至少需要保持 40~50% 的毛利率,才能 cover 掉前期的研发投入、营销等各项开支。所以像科沃斯、石头等头部大厂的高端机型,价格基本 3500+,很难下沉至二三线市场。

“科沃斯、石头根本不会去做千元机,那不是他们的基本盘,消费能力不强,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实际上,CR4 的真正战场是高端机,例如石头,在脱离小米之后,只做中高端。今年各厂商发布的产品,如石头 G10S/PRO、科沃斯 T10 TURBO、追觅 S10/X10、云鲸 J3 等等全是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在功能上非常拼,比如自清洁、AI 摄像头、语音通话等等,只要一家推出新功能,其余三家便立马跟进,只是算法、精度等有差异。

林文直言,追觅是 CR4 中最卷的一家,“别人一年发一款,他就发两款。”

其二,CR4 难下沉,但二三线市场也有品牌,然而这些牌子也无法进军高端,也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卷。

用家用扫地机创业者陈勇的话形容就是 “账上没有 1 个亿的资金,就别在这个市场玩儿了”。

原因有二:

一,扫地机从 demo 到产品上市,研发、管理、人力、供应链等固定成本,产品上市,销售、渠道等各种费用,开支较大,单单企业的正常经营流转,每年保守也需要数千万的开支。

此外,即便产品上市,还要与其他品牌竞争,整个扫地机市场内卷严重,小品牌更难跑量,没有一定的资金储备,企业很难存活下去。

二,家用扫地机属于 To C 产品,重营销,通过签约代言人、广告投放等方式进行转化,是基本手段。

比如科沃斯能快速起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行业尚未重视线广告营销时,率先在天猫做了广告推广,并且在 2016 年就签约当时红得发紫的钟汉良,而在接下来的代言人中,像吴磊、玄彬,无一不是明星大腕。

不止科沃斯,CR4 的其他三家,石头签了肖战,云鲸签了刘涛,追觅则聘请苏炳添、张若昀作为代言人。

这些明星的代言费自然不菲,动辄千万。

根据科沃斯 2021 年年报,其市场营销推广及广告费用为 18.68 亿元,对应的,石头为 6.4 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约 14% 和 11%。

云鲸追觅虽然没有公开数据,但据业内人士透露,云鲸在广告投放上投入重金,曾在包括分众传媒在内的平台投了近 5000 万,且不保证转化,其在小红书等种草平台也花费不赀;而追觅则花了数亿元做广告营销,还签约多特蒙德做联名。

比起 CR4 的大手大脚,二三线品牌本身就缺乏资金,更不可能花费千万甚至上亿打广告,自然也不会形成品牌效应,加之技术弱,产品力很难满足城市中产的需求,这些牌子几乎无法在一线立足。

这就造成了当前扫地机的内卷现象:接近 90% 的市场,只有 CR4 卷;而剩下的 10%,却有数十家企业在卷。

“人家签的都是明星大腕,花钱做投放,建设品牌,你做了一款扫地机,别人听都没听说过,怎么可能下单?”

陈勇语气颇为郁闷,也非常无奈,完全无法和 CR4 竞争,只得去卷那 10% 左右的市场。

而这百分之十,还有不少是传统家电玩家,如美的、海尔等家电大厂。

但据从业者透露,美的、海尔等品牌的扫地机,实际上是做贴牌,整机由类似银星、华芯等供应商做代工,自身负责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

不过,即便是找人代工,这些厂商也可凭借既有的品牌优势和渠道,占据一定的市场,虽然比上(CR4)不足,但比下有余。

总而言之,在陈勇看来,家用扫地机行业突出一个字:卷。

价格战

虽然两个圈子分属不同的企业在卷,但卷的形式却别无二致:同样的功能,价格比友商低;同样的价格,产品力比友商更强。

对于 CR4 来说,中高端机型基本上都是全功能,很难再玩出新花样,在极度内卷的市场里,降价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以天猫平台为例,科沃斯地宝 T10 Omni 从 4699 元降价至 3999 元,石头 G10 则从 3999 元降至 3499 元,追觅 S10 也从 4599 元降至 3799 元,整体降价幅度在 500-800 元,加上双十一预定、平台优惠等,实际降价幅度更大。

“几乎这些高端机型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另一位从业者张军告诉雷峰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上半年扫地机市场增长缓慢,已现疲态,下半年如不降价,生意会愈发惨淡。

降价之外,在线下市场,CR4 都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比如买追觅 S10 或 W10 pro,还会送雨伞、水杯以及配件之类的赠品。

张军认为,由于宏观因素影响,高端市场的消费群体显然比低端市场更具购买力,而高端机本身的降价空间也足,通过降价来拉动高端市场销量,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而 CR4 之外的品牌,价格战更猛烈,除了数十家中低端品牌内卷外,还存在大量白牌机。

在某电商平台上,随处可见的大量白牌机,价格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有的销量看起来还不错。

640

张军表示,这些白牌机纯粹是把 “底盘 + 清扫模块” 放在一起,凑成一个整机,能跑能动能转即可,不讲究清洁效率和质量,更别提语音交互、手势识别等 AI 功能,连玩具都算不上。

然而这些白牌机的存在,却实实在在是中低端品牌的心病。

所谓中低端品牌,虽然产品力比不上 CR4,但也基本上往全功能走,只是选用的零部件,如传感器、导航模块更便宜,整体成本更低,即便精度差一点,却能满足扫地需求。

白牌机的出现,让中低端品牌显得非常尴尬: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

能买得起千元机的,多花点钱可以买科沃斯的丐版,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有保障;千元以下的机型,有美的、海尔这类家电品牌,更低端的可以买白牌机,价格非常便宜。

因此,对于这些品牌力弱的中低端扫地机,最致命的或许不是 CR4 下沉进行降维打击,反而是这些白牌机凭借价格优势自下而上革他们的命。

从整个扫地机行业来看,虽有两个不同的圈子,其面临的问题却都一样:增长乏力加剧内卷,各品牌都在自己圈子里跑马圈地,互相缠斗。

表面上,扫地机市场增长缓慢与宏观环境相关,然而这并非主要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家用扫地机器人已经脱离机器人的范畴,成了新时期的 “大家电”,家电本身具备周期性。因此不难理解,在经历 2019-2021 年的繁荣之后,扫地机走入了低谷期。

机器人的设定,已沦为 “非刚需大家电”

在家用扫地机还在使用陀螺仪导航的时代,其最大的特性不是扫地,而是机器人。

人们头一次发现,扫地这个简单枯燥的活儿,可以由机器人来替代。

也正是贴了机器人的标签,为家用扫地机积累了最早的客户,他们是对技术感冒的工程师,对新技术好奇的极客,以及喜欢尝鲜的城市中产。

但随着 SLAM 技术、激光雷达,甚至 dToF 的成熟,家用扫地机行业也从最早的极客圈,拓展至更广阔的消费圈,成为新家电,同时也褪去了 “机器人” 的标签。

投资人方云认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 “去标签”,而是意味着家用扫地机的身份退位:从象征高科技的机器人,转变为一种寻常的、可替代人力的家用电器。

这种变化反应到消费端的特征是,人们可以容忍机器人出各种故障,哪怕磕磕碰碰、清扫不干净,但却无法忍受一件成熟的工具竟然不称手,消费者并不愿为扫地机的高溢价买单。

类似的消费心理还有:扫地机作为家电,理应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而不是一年一换。

“消费者不可能全是为爱发电,家用电器怎么也得用个几年吧?”

方云表示,这种角色上的变化,意味着扫地机正经历 “祛魅” 过程,不论是前沿的技术极客还是普通消费者,都不再把扫地机当成机器人,而是智能化家电。

但凡家电,都存在周期性调节。

过去几年,家用扫地机经历了技术周期(科沃斯、石头先后崛起)、产品周期(2019 年云鲸凭借扫拖一体、自清洁抹布功能杀出重围)、消费周期(扫地机行业成熟,市场爆发);已完成一次 “技术 – 产品 – 消费” 的完整发展周期。

因此,家用扫地机增长缓慢,也恰好处于下行周期之内。

另一位投资人王涛认为,即便作为新家电,与传统白电相比,家用扫地机的地位也很尴尬。

“传统三大件,冰箱空调洗衣机,冰箱空调可以制冷,具备不可替代性;洗衣机可以解放人的双手,节约大量时间,脱水、烘干等功能非常实用;但扫地机解决的是简单劳动,非刚需。”

王涛表示,扫地机与白电的差异还表现在另一方面:白电走的是前装路线,现阶段的扫地机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房地产公司设计户型时,会给冰箱预留插座,给空调外机预留空间,给洗衣机留出水口,但没见过给扫地机专门预留基座空间和出水口的。”

这意味着用户在购买扫地机之后,并非即插即用,而需要单独为扫地机寻找空间,布置充电插口、水管等,很多户型要加装管道非常麻烦,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虽然有部分扫地机品牌开始做前装,但王涛认为,短期内并不现实,因为扫地机的市场接受度还没有像三大白电一样普及,渗透率非常低,扫地机品牌很难逾越房地产这座大山。

目前的家用扫地机,属于改善型消费 —— 即便没有,对工作生活影响也不大。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扫地机只是工具,清洁效果及效率是真正核心,而当前 CR4 在扫地机上面加载各种传感器、集成 AI 功能,无疑增添了许多成本,一些消费者并不愿意为此买单。

不过,渗透率低意味着发展空间大,扫地机从机器人 “退化” 为新家电,也会走上传统白电的道路,即经历周期性波动,伴随着消费升级而逐渐走进家庭,在未来成为新的 “几大件之一”。

四小龙求变:造车、To B、调组织

高处不胜寒。

这是已经上市的科沃斯和石头的真实写照,市值从千亿到百亿,股价从 “扫地茅” 到 “韭菜茅”,两家头部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

而扫地机市场近两年来最大的新闻,便是石头造车。

2022 年初,媒体曝出洛轲汽车于去年底获得 1 亿美金融资,随后不久又传来洛轲汽车获得 2 亿美金 D 轮融资。

前有小米,后有石头,都选择在几乎处于造车红海时进入并不擅长的领域。

不少人对石头能否造车持怀疑态度,毕竟造车成本远高于扫地机,前期完全是 “烧钱”,石头一无技术基因,二无小米的资本实力,三无造车经验,要入局汽车行业,非常困难。

但在张军看来,石头造车已是铁板钉钉,昌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这类人懂产品,懂成本控制;而在技术侧,石头挖来了威马汽车的 CTO 闫枫,补齐技术短板,因此把车造出来不成问题,但能否起量,还不得而知。

张军认为,不管成功与否,造车一事本身就释放出石头想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信号,甚至在未来会重新调整经营重心。

原因无它:扫地机足够卷,市场很难短时间内再有一次大爆发。即便从长期来看,扫地机市场会伴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探以及消费升级而进一步扩张,但眼下石头需要另一座 “发动机”。

事实上,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这条路上,石头还尝试过做商用清洁机器人,2021 年 6 月曾上线首个商用清洁机器人,主打商超、医院等场景。无独有偶,科沃斯也曾组建团队进军商用清洁机器人,并于 2021 年 5 月发布商用清洁产品 “程犀”。

640

左:石头;右:科沃斯 “程犀”

不过有巨头的商用清洁事业才刚起步,就已被扼杀于襁褓之中。

据业内人士透露,石头等企业商用清洁业务已经被砍掉,相关团队要么被裁,要么被打散。有企业商用清洁团队也已被撤,相关负责人离职。

商用清洁从业者雷海告诉雷峰网,同样是清洁领域,科沃斯、石头长于 to C,但商用清洁是 to B,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to C 扫地机可以通过营销、打广告触及消费者,从而快速起量;但商用清洁并不适合走营销模式,因为客户是企业,要算明细账;并且 B 端客户的决策链条很长,就连很多做商用清洁的企业,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客户是谁,需要花很长时间去了解市场,更别提做 to C 的企业突然做 to B。

雷海认为,石头做商用清洁,目的是通过做 to B 的产品,积累技术经验,进一步反哺到 C 端产品上,并非真的要做 to B 市场。况且当前的商用清洁并不盈利,对于石头而言,只能浅尝辄止。

两巨头之外,追觅也传出做商用清洁的消息,但据从业者爆料,其商用团队负责人王亮已经离职,团队被裁,也没有推出产品。

而云鲸,虽然没有传出业务调整的消息,但在组织架构方面却做了许多调整。

雷海认为,云鲸当前的困局在于,曾经的天才发明,首创扫拖一体的产品功能,窗口期已过,其余几家都已跟上脚步,从 J1 到 J3,产品迭代速度较慢,并且没有更多的新花样。另外,云鲸的产品矩阵很单一,只有 J 系列,并且都是高端机,并没有做中端市场,因此今年增长非常乏力。

从 CR4 的各种 “变阵” 不难看出,当前家用扫地机确乎已经进入瓶颈期,各品牌都在寻求破局之道,一部分效果不佳,另一部分还需时间验证。

结语

“当前中高端家用扫地机价格仍然很贵,倘若 CR4 的全功能系产品能够降至 2000 元以内,市场将全被激发,但基本不可能。”

陈勇表示,CR4 前期投入很多研发,各种成本叠加起来,还要保持一定的利润,最终要通过产品消化,现阶段还无法做到,这或许要依赖整个供应链、技术成本的下探。

就像手机一样,早期有无数个品牌竞争,到最后只剩下几家,而全功能手机,也可以做到千元以内,从而形成低中高的产品价格矩阵,每个价位都有对应的品牌。

但这个过程必将非常惨烈,也许有的企业,已经等不到那天了。

来源:雷峰网 微信号:leiphone-sz

苹果的核心竞争力,是便宜?

来源:半佛仙人

  1

看到这个标题,你一定会很疑惑。

苹果的东西溢价高的很,利润率也高,无论如何都和便宜说不上关系。

你没看错,苹果的东西,核心竞争力是便宜。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而且大概率能接触到一种新的逻辑与估值体系。

今天主要讲【比较优势】和【价格锚定】。

先给你看一张图,简单理解下上面那俩词。

一瓶依云,超市里并不贵,国外超市更是烂大街,但为什么,在星巴克卖那么贵?

答案就是,衬托的隔壁几十块的咖啡,不贵。

几十块的咖啡,贵吗?

要看,跟谁比。

跟瑞幸比,跟全家罗森 711 肯德基麦当劳比,跟蜜雪冰城比,贵,贵,贵。

但如果旁边的是几十块的矿泉水呢?

这时候反而,你会觉得咖啡便宜了,或者说,价格是可以接受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苹果的核心竞争力是便宜。

你觉得苹果贵的时候,说明你的【锚定物】,选错了。

在真正的对标中,苹果永远是便宜的那一方。

苹果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

便宜,便宜,还是便宜。

  2

苹果为什么可以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一方面是硬件牛 X,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软件以及生态收租生意。

苹果如果不 “便宜”,就直接把大量用户给挡在外面了,那整个生意链路都串不起来。

苹果真正牛 X 的地方在于,虽然看【价格】很贵,但当你认真对比的时候,你会发现苹果全身上都是性价比。

当我们说一个物件 “便宜”,不完全是说绝对价格,而是指性价比高。

想一下朋友,

要是一架大飞机卖你几千万,你即使买不起,也不会觉得贵,只会觉得便宜。

但要是一把小葱卖 18 块钱,你即使买得起,你都会觉得贵。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

因为【便宜】是指同一品类里同样性能同样品牌档次的东西里,它价格更低。

要看性能,要看配置,要看堆料,要看性价比。

论证便宜不便宜,一定要找好锚定物。

比如你要买一台配备 M1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 16,顶配(64G 内存 + 8T 固态)下来,4W 上下,贵不贵?

相信大多数人,都觉得贵,一台普通笔记本才几个钱,你果子能贵好几倍,这还贵?

但这时候,你比错了东西,因为你根本就不该跟普通笔记本比,因为这个 4W 多的本子,用途和普通笔记本就不一样。

你应该比的是,和傻大黑粗没法移动的剪辑工作站外加一块高亮度广色域高分辨率高刷的专业显示器来比价格。

而上面那一套下来,达成和 MacBook pro 顶配一样的效率,要花几倍的钱。

并且,还不能移动。

这时候,你是一个从业者,你觉得,哪个有性价比?

果子的性价比,简直爆棚,并且还能移动,方便自己 24 小时被甲方抓着打工。

哎,键盘上怎么有泪?

 3

为什么你觉得 4W 的电脑贵?

是因为你压根儿就用不着配置那么高的东西。

大部分人每天就只用到 office 三件套,打开浏览器上个网,自然会觉得花 2W3W 买个 MacBook pro(非顶配)是个大冤种。

但这是苹果的问题嘛?

这是你花钱买了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的问题, 你觉得贵,是你买了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这东西并不能给你创造价值,你就不该买。

不是贵还是便宜,而是你就不该买。

当然这里也要强调一下,逼格价值,也是价值。

很多白领其实对笔记本的配置要求不高,苹果或者 win 的本子都能满足需求,但对电脑的核心需求是颜值,续航,轻便,那其实苹果完美满足了他们的诉求。

并且当你的核心诉求不是性能和系统,而是续航,颜值,轻便的时候,你横向比较,你同样会发现,苹果并不是最贵的。

以上需求,对标的是 M1 or M2 芯片的 MacBook air 。

跟他对标的 win 电脑产品是什么?

Lg gram,Thinkpad X1 carbon,Dell xps,华为 MateBook X Pro。

这四个本子大家可以去搜搜价格,都不比苹果的 MacBook air 便宜,而且除了 Lg gram,续航没有一个能和苹果打的。

这时候,苹果反而是有性价比的选择。

同样的逻辑,再看平板电脑。

Ipad 以及 ipad pro,贵不贵?

贵。

但能跟他对标的平板,是什么?

严格来说,没有一个能和他们比。

勉强从设计上能比的,是三星。

价格在同一个区间,并且生态远远不如果子能打。

至于一众国产平板还有那种专门坑学生的几千块的学习平板,说出来都丢人,而且卖的价格并不比 ipad 便宜。

Ipad pro 就更不用说,里面装的是真正的笔记本级的 CPU,真的可以做生产力,再配上 120hz 的高刷屏,平板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配上妙控键盘,如果需求只是简单的打字和文档,连笔记本都可以替代,而那个感应装置,在国外已经用在专业医疗领域了。

Ipad mini6 甚至爆杀了所有游戏手机,成了最强的手游神器,但他的价格比一系列专门玩游戏的手机便宜很多。

这时候,你再看,苹果贵吗?

是不是又便宜了?

再说一遍,贵不贵,要看【跟谁比】,要看【锚定物】。

 4

我们再继续比下去。

苹果还有一个极为牛 X 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是所有装逼品类里门槛最低的。

这同样是极致的性价比。

什么叫装逼品类呢?

就是你拿出来,别人都认识,辨识度高,都会夸你人傻钱多。

皮具里的爱马仕,手表里的百达翡丽,跑车里的宾利。

额,稍微贵了点,讲便宜点的。

LV 古驰劳力士保时捷吧。

这些东西的特点是什么?

它们不一定是最贵的,但却是最有知名度的,同时价格不菲。

但这时候,苹果牛 X 的地方来了,苹果又便宜,又是科技品牌中最能装的。

你思考一下哈。

戴个表。

你买个劳力士欧米茄之类的入门款,多少要花个几万块,还要被人嘲讽不够逼格。

但你戴个 Apple Watch 顶配,谁都觉得是科技极客的感觉。

一款最新的 Watch ultra 万把块不到,就连浪琴稍微高一点的型号都比它贵。

这么点钱,装一个科技 X,跟一堆百达翡丽面前放一起都不掉价,因为二者虽然都是手表,但其实是两个赛道,代表的是前卫先锋科技的感觉。

但价格天差地别。

跟机械表比,果子的表才几个钱?

而且,你戴各种表,会有人暗自打量你,会按照表的价格型号给你排位置。

但你带果子的,谁也摸不准你的身价。

因为它就是这个品类里最拿得出手的东西。

千亿富豪你选科技范儿你也得戴这个。

科技手表装 X 的天顶星,就是这不到一万块。

现在我问你,便宜不便宜?

再说耳机。

当你戴个 AirPods Max 耳机,谁不夸你一句前卫科技,又或者人傻钱多?

但它不到 4000 块啊。

你换上真正专业的耳机,不用特别烧的,就森海塞尔 HD820+HDV820,加起来 2W 多 3W,不懂的以为你傻大黑粗。

懂一点的还要过来给阴阳怪气一下,你用的呼伦贝尔的风电还是山西大同的火电啊?

更贵的耳机就不说了,但果子和他们放一起,虽然便宜,但根本不掉价。

因为就是代表了,科技先锋的感觉,谁来了也是戴这个。

再说小型蓝牙耳机(TWS),你带个 AirPods Pro,跟多少钱的设备比,也都不掉价。

至于果子的蓝牙音箱跟专业设备更不能比了,价格一个地板一个天,但你家里放一堆果子音箱,谁来了也不能说掉价。

现在问你,便宜不便宜?

现在,苹果,便宜不便宜?

还是句话,你要看怎么锚定。

 5

基于前面的比对,还可以究极延伸。

送礼场景,苹果是最能拿得出手的礼品之一。

想要被拿得出手,就需要品牌要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制造一种【不廉价感】。

请问,谁敢说苹果有廉价感?谁?谁?谁?

很多人最新款的果子手机,果子耳机,果子平板,都不是自己买,而是别人送的。

苹果,不仅仅是一个装逼品类,也是一个送礼品类。

如果你给客户送礼,你给追求的异性送礼,你会送啥?

让对方觉得你有诚意的东西。

有心了。

怎么证明你有心?

我认得这东西,而且这东西价格还不菲,拿出去还有面子。

收礼的人也想再往出送啊。

不光得是收礼人认可的东西,还得是大部分人都认可的东西。

那么一定是在你的预算范围内,最有面儿的东西。

比如你有 1000 多块钱的预算,你送 800 块的萝卜丁口红,对方很开心。

但你试试送一台红米手机,你看看会不会开心。

没诚意啊,哥哥。

虽然手机确实比那个口红贵,但那个口红是这个品类的 top,那个手机是这个品类的性价比,确实感觉是不一样的。

送礼的原则是,要送就送这个品类最好或者最不廉价的,如果预算不够,就换便宜一点的品类。

但一定要送这个品类的 TOP。

在中国,最适合的送礼产品,刨除投其所好的场景(这个因人而异),通用产品,我能想到的就两个。

带电的就是苹果(有些人是华为),不带电的就是飞天茅台。

因为大家都认识,而且不但认识,还立马就可以换算成等价货币。

因为流通性好,属于硬通货。

而且,关键是,不廉价,不廉价,不廉价。

 6

好了,总结一下。

比苹果性能更好的产品,比它贵的多。

性能和它差不多的产品,价格同样,但品牌可能有廉价感。

性能和它差不多的产品,价格同样,品牌也没有廉价感,但别人不认识。

当你选择苹果的时候,就代表,你能以极小的代价,拉满【科技】这个概念。

千亿人家的人,要玩儿这个概念,也是这一套。

你装满了 X,但只花了很少的钱。

这时候,你再看。

苹果,是不是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