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VS王健林

文/你兽爷

来源:兽楼处(ID:ishoulc)

原标题:牛羊下山

2012年央视举办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礼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展示出一统江湖的气势,房地产还是吾辈楷模。

九个年度经济人物,只有一个半算得上互联网公司,杨元庆算半个,马云算一个。而宁高宁、王健林、郁亮和宋志平等,都和房地产相关。

央企领导和地产老板都不擅长演讲。现场直播的颁奖典礼气氛沉闷,轮到马云和王健林上台前,导演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前半段太沉闷了,你们都是民营企业家。

能不能调侃一下,活跃气氛?

两大富豪就这样登台,成了央视的工具人。

气氛是从国民公公调侃马爸爸的衣品活跃起来的。王健林说,没想到马云穿这个就出来了。马云争辩说,我们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我穿西装不像自己,但穿这个像自己。

马爸爸的衣品一直是互联网业的泥石流。那天他穿着天蓝色毛衣,白色休闲裤,再搭配一条黑黄竖条的拼接围巾,精神小伙马上有了村口杀马特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的名场面,发生在电商辩论上。马云挑头说未来电商会基本取代传统商业,这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旗下几百个万达广场的老王翻了个白眼。他说要不咱俩打赌,如果十年后电商市场份额占50%,他给马云1个亿。反之亦然。

亿万观众面前,马爸爸和国民公公的这梁子,算是公开结上了。

第二年的双十一,淘宝卖了350亿,创造了当时的记录。马云当晚对记者说了狠话,如果2020年商业地产仍占中国商业零售大半江山,说明我们经济转型没有做好,说明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不如他们上一代人。

他说,大家记住,2020年如果王健林赢的话:

我们这个社会就输了,我们这代年轻人就输了。

不知马云的数学是谁教的,“十年之约”本该是2022年到期的。他还拉大旗,冠上了“我们这个社会”和“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名义,就像多年后他在外滩金融峰会上抛出来的话术,动辄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改革”。

一个月后的双十二,当上了2013年胡润中国首富的老王,解释赌局只是活跃气氛的玩笑。他说被问烦了,亿元赌局作废吧。老王心里应该也憋着气,他后来挖了很多人,并拉上BAT里另外两个巨头,大家一起搞电商。

很快,2020年来了。腾百万早没了,上半年疫情严重,线下哀鸿遍野。就算如此,中国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不到三成,商业地产仍占大半江山。

但马爸爸说的“我们这个社会”,输了吗?

1

上周,今年的胡润中国富豪榜公布了。

疫情冲击了全球经济,但中国富豪累积的财富却又创新高。财富超过20亿的企业家,比去年多了500来人,总财富比去年增加了近1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点也不像6亿人月收入两千元以下的国家。

看了下,榜单平均年龄是55.9岁,财富仍牢牢掌握在上一代人手中。马云说的对,这代年轻人的确输了。

但“这代年轻人”里,并不包括马云。

“悔创阿里”、“对钱没有兴趣”的他,今年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去年他身家还是两千七百亿,今年增长到四千亿了。这意味着过去一年,每天一觉醒来,马首富财富就又增加了三个多小目标。

放水游戏,还是5%人赚其余95%人钱的游戏。经济好,富豪能赚钱。经济不好,他们更能赚钱。看看最近的圈钱大跃进,批量产生无数亿万富翁;而芸芸打工人能谋求的,只是一份996的福报。

房地产过去是中国最盛产富豪的行业,长期霸占富豪榜和年度经济人物前几名。十年前的深圳特区三十周年庆祝会上,四个上台发言的企业家里,两个跟地产有关——傅育宁和李超人。中央领导甚至特意抽出时间单独会见李超人。

到了半个月前举行的深圳特区四十周年庆祝仪式,最重头的40年40人名单里,已经没有一个地产商。建筑设计院的待遇,都要比干房地产的要好。上台发言的,有个是中建集团旗下的中建科工华南大区总工程师。

今年的胡润榜上,地产业上榜人数占比也出现历年最大降幅。连中介老板左晖身家都超过了房企老板孙宏斌、卢志强、郭广昌等人。

这是房地产业正转向存量市场的一个信号。

财富缩水最严重的开发商,是王健林。他跌出前十,下滑到第30名,财富缩水8%,是缩水程度最大的企业家之一。

2

上周,万达出售了芝加哥的物业项目。这是他们在海外的最后一处资产。

2012年,响应国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召,老王也开始了海外买买买的步伐。他差点买出了一个中国最成功的民营国际化公司。

但2017年6月22日那天之后,他又用了三年多时间,亲手拆掉自己搭建的海外帝国。

上周,有消息说万达花了35亿美元买的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已濒临破产。

这笔买卖,老王应该没有亏太多。它的交易实际总价是26亿美元,这其中包含AMC原有的19亿美元债务,万达实际出资6亿美元及1亿美元设备改造费。从2012年至今,万达已经通过股票和股份转让收回了8亿多美元。

还是上周,有传言说万达将出售武汉万达汉街项目给北京华联集团,用以打造华中首座SKP商城。

我问了下,目前双方确有接触。不过可能并非媒体说的整体转让,形式双方在商议中。

从万达城、万达酒店到万达海外资产,天知道老王这几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到此次兜售万达压箱底的资产武汉汉街,老王已经退无可退了。

一场疫情,对线下实体的打击,是难以描述的。疫情期间,万达集团对外宣布,免除全国323个万达广场内的所有商户一个月的租金及物业费,这笔费用超过40亿。

所以,地产集团在万达内部重新获得了重视。但几个月前,地产集团的总裁吕正韬也离职了。他的离去,非常突然。

没人能说得清老王心底的无奈。这几年,我们只看得到这个以前一口一个小目标、自己的钱爱怎么投就怎么投的他,疲于奔命,一点点解构掉自己。

上周四,许久没在公开场合露面的老王,参加了首届川渝民营企业家合作峰会。论坛上他不再是那个口无遮拦的王首富,他说赚慢钱、辛苦钱的时代到来了。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活下来才是王道。

微博底下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老王瘦了,没以前富态了。

他原计划2020年把万达做成一家国际化公司后,光荣退休。但连退休,马首富都比他早。

3

前几天,马首富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做了一场演讲,引起了极大影响。他说的一些观点,其实人尽皆知。

人们唯一好奇的是,为什么是他敢说这样的话?

不到四千字的演讲,马首富批评了传统银行的当铺思想,喜欢给不需要钱的企业贷款;批评了巴塞尔协议是老人俱乐部,批评了政府的监管逻辑;他说要依靠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为未来、为年轻人建立一个全新的金融体系。

羽扇纶巾,一竿子就把全世界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金融体系打死了。差点就说没有人比他更懂金融了。

马首富一直在讲船新的金融体系,但蚂蚁金服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是放贷。花呗算不算消费贷,借呗算不算现金贷,大家吵了很久,股市监管层现在说不算,银行监管层就一直不说话。

放贷是人类最久远的生意,别管是易经,还是金瓶梅,放贷的模式无非是便宜资金拿进来,加上利息放出去。唯一船新的,可能是指用户8成以上都是“我们这代年轻人”:

八零后和九零后。

所以马首富最关心的还是年轻人。年轻人这个词汇,在他的演讲里,出现了5次。听完演讲,包叔觉得备受重视。他说自从认识马云之后,他获得四大成功:

登录成功,支付成功,借款成功,还款成功!

最有意思的话题,是他说到赤壁之战。他说曹操把船连起来的思考,就是最早的航母思考。但是一把火让中国一千年再也没有人敢去想航母这个事。

这是一个错误消灭一个创新。

台上的人真敢吹,台下的人真敢听。

在演讲最后,马首富还很骄傲地提到,蚂蚁金服这个有史以来全人类最大的上市,是在纽约城以外的地方定价的。

记得阿里上市第二年,马首富就说如果能有第二次人生,他会让他的公司保持私有化:

当你IPO后,人生就会变得艰难。

真希望明年秋天,马首富别又悔上蚂蚁了。还有几天时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马云的演讲是在上午,下午还有一场演讲,嘉宾是财政部副部长邹佳怡。

她说要防止金融科技诱导过度金融消费,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长“赢者通吃”的垄断。她说:

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依靠信用、使用杠杆的金融本质。

奈何本人没文化,听不懂领导在讲谁。

2012年的央视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礼上,主持人感慨马云跟员工谈愿景时很像忽悠。王健林说马云忽悠的功夫,比赵本山厉害多了。马云争辩说,忽悠是自己不相信,让别人相信,他是自己都相信,希望人家也相信。

马首富还说过,我不在乎钱,我对钱没有兴趣。昨天我看到蚂蚁金服的股票代码和发行价,我相信了他说的话。

听完马云的演讲后,一直申购不到蚂蚁股票的包叔打算叫杯奶茶外卖,消化一下刚才吃的饼。“饿了么”建议他开通超级吃货卡,可以领好几张五块钱红包。

包叔狠心开通了吃货卡,然后“饿了么”就恭喜他获得了花呗“吃货卡专享额度”:

1500元。

这1500元只能在饿了么使用。

做了三十年吃货,包叔第一次感觉到了社会的温暖,“我们这代年轻人”终于连吃饭也要借款了。

教父段永平与四大门徒的江湖往事

1

1977年8月4日,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在时任中科院院长方毅的推荐下,此时只是中科大一位普通助教的温元凯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进行到第3天,眼看着讨论陷入沉寂,31岁的温元凯坐不住了,主动提出恢复高考的16字方案:“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

邓小平听完之后眼前一亮,当即赞同:“温元凯,讲得很好嘛,中央至少要采纳你四分之三的意见。”

image

现场的代表们面面相觑,不理解这“采纳四分之三”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补充道:“领导批准这一条可以拿掉,考大学是每个人的权利,我看不需要领导批准。”

这句话说完,现场的掌声足足响了5分钟。

于是,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就此恢复,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在这一年的冬天,570万考生迈进了考场。其中,就包括16岁的“江西老表”段永平。

不过,怀揣着大学梦的段永平并没有高兴多久,四门科目只到80分的总成绩让他很是抬不起头。段永平咬咬牙,决定明年再考一次。

也是在这一年,同在江西的沈炜刚满5岁,而比他年长3岁的陈明永正窝在四川的大山里,日日看着父亲在门前做木工活。

历史的伏笔已经在此埋下,即将崛起的帝国已经动土。

2

出生在江西一户普通家庭的段永平打小就“危”与“机”并随。

虽然赶上了三年饥荒期,但也是在他出生的这年,父母进入了江西水利电力学院做老师,生活一夜之间丰裕了起来。

不过好景不长,在他5岁的时候,父母被下放到农村,段永平也就跟着来到了井冈山脚下。

除了上学,小小年纪的他还要跟着大人插秧、割稻谷。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走十几里路到深山里砍柴,再伴着夜路挑着柴火回家。

虽然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但从小心气高的段永平最希望的便是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段永平明白,他的机会来了。

不过,底子并不好的段永平很快便被这80分浇了一盆凉水,但他并不服输。

在接下来的5个月里,段永平凭着一股狠劲儿,5个月学完了所有中学课程,最终凭着第二次高考的超400分顺利考入了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

1982年,毕业之后的段永平被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端起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2

但也是在这里,段永平看着身边的人天天抱怨报酬低,却又根本不用心干活,瞬间觉得这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意思。

1986年,眼看着生活无望,倍感挣扎的段永平毅然决然地跳出了国企,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计量经济系的研究生。

读书期间,心灵眼活的段永平开始做些小生意,靠着攒下来的生活费,到市场上批发生发剂来赚些零花钱。

也是在同一年,一位名叫刘昕的清秀姑娘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读本科的她成了段永平的小师妹。不过,此时的两人并不相识。

3

临近毕业,段永平收到了不少单位的邀约,不仅待遇不错,而且还能立即解决北京户口。

但段永平看着自己这普通家世,心想在北京也闯不出什么名堂,所以一概拒绝了。

此时的他已经看中了祖国的南端,那里才是新贵崛起的机遇之地。

3

1989年,经朋友介绍,28岁的段永平来到了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日华电子厂。

由于学历高而且能力出众,段永平很得老总陈建仁的欣赏,让他担任日华电子厂的厂长。

但摆在段永平眼前的无疑是个巨大的烂摊子,不仅人员涣散,而且资金也不足,年亏损额到200万元。

不过,段永平很快就找到了翻身的机会。

此时,日本任天堂公司的游戏机正火爆紧俏,日华电子厂的主要业务就是为其做游戏机贴牌代工,但实际利润被压得很低。

看到市场潜力巨大,段永平决定自己做,他先是租借了一个台湾品牌“创造者”,但很快发现这个厂家“一鱼多吃”,经常把牌子也给别的厂家使用。

一怒之下的段永平决定开创自己的品牌,思来想去,最终定下了“小霸王”这个朗朗上口的名字。

4

1991年,就在厂子刚刚扭亏为盈之际,30岁的段永平力排众议,拿出40万元请成龙代言,在央视砸下了第一个广告。

一时间,小霸王名声大噪,销量大增,最火的时候厂外排队取货的车子要等好几天。

尝到甜头的段永平在一年之后又砸入400万重金,当年,小霸王的产值顺利超过了一个亿。

5

也是在这一年,23岁的陈明永从浙江大学毕业,在四川无缝钢管厂干了10天之后,就辞职南下,担任师兄段永平的助理。

1994年,一路狂飙猛进的小霸王产值已经达到了4亿元。

此时的小霸王人才济济,计调部长是后来创立读书郎的秦曙光,市场部经理是深爱手机的创始人胡海,而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则后来创立劲牛牌充电器的张雨南。

当然,还有生产部员工名单上两个不起眼的名字:沈炜和金志江。

不过,段永平很快便遇到了危机。

怡华集团与段永平有约定:由段永平全权负责小霸王公司的运营,但每年需要将80%的利润上交总部。

随着小霸王利润的迅速增长,集团从小霸王抽调的资金越来越多,用来填补其它子公司的亏损。

而此时的段永平也毫不低调,将剩下的20%全部分给员工,到年底每位员工都揣着几摞报纸包起来的现金回家,这让集团上层非常不满,经常“提点”段永平。

段永平很郁闷,他的目标是想把企业做成中国的松下,那这种分成模式显然长久不了。

他向集团提出对小霸王进行股份改制,但作为国企的怡华集团并不是陈建仁能拍板的,最终市政府以国家没有提倡股份制为由拒绝了段永平的提议。

于是,心灰意冷的段永平决定离开,并和陈建仁定下君子之约:段永平从小霸王带走6个人,但一年内不能和小霸王竞争国内市场。

4

1995年,34岁的段永平正式宣布从小霸王离职。

按照约定,他带着大徒弟陈明永、二徒弟沈炜和三徒弟金志江等六人来到东莞,创立了力高电子。

企业刚刚成立,原来的老部下和经销商纷纷前来投奔,不少人劝段永平趁着兵强马壮向国内市场进军,但段永平一一婉拒,只在国外市场推销。

直到一年之后,期约已满的段永平开始在国内布局,产品依然是小霸王时期的核心—学习机。

为了能找到一个喊得响亮的品牌名,段永平专门组织了一场全国征名活动,如果被采用,将会拿到5000元的奖励。

在一万多个提案中,段永平最终拍板“步步高”。有意思的是,虽然提议这个名字的有8个人,但段永平还是按照约定,每个人都兑现了承诺。

这一年,段永平以8123万的天价拍下了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位,步步高学习机一炮打响。

6

不久,步步高开始向VCD市场进军,而头号对手正是胡志标的爱多。

这一年,稳坐头把交椅的胡志标掏出公司的全部利润,请成龙拍摄了“爱多VCD,好功夫”的广告,并筹措了8千万,击败步步高拿到了当年央视的广告标王。

段永平思索再三,决定迎风而上,请来了同样声名显赫的李连杰,连“步步高,真功夫”的广告也如出一辙。

凭借着李连杰的人气和“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的广告歌,作为新秀的步步高也拿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在业绩步步高涨的同时,段永平主动让利,从最开始保留的70%的股份,到最后自留的25%的股权,段永平将大头全部分给了员工。

对段永平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5

1998年,在美国5年换了7个城市的刘昕,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在回国探亲期间,段永平终于认识了这位师妹。

两个月的时间,段永平便与刘昕完成了从谈恋爱到结婚的全过程。两人约定:段永平将步步高的事业安顿好之后,就到美国与刘昕会合。

也是在这一年,后来创立了一加手机的刘作虎,从浙江大学毕业之后也背着行囊来到了步步高投奔师兄。

1999年,眼看着三个徒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38岁的段永平索性将步步高分拆成三家互相独立的公司:黄一禾负责教育业务,沈炜负责通讯业务,陈明永负责视听业务。其中,黄一禾退休后,由金志江接手负责。

7

一年之后,为了更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段永平掏出250万美元请来施瓦辛格代言。

按照他的设想,用施瓦辛格代言的DVD来看施瓦辛格演的电影,一定会足够吸引观众。

不过,就在央视投放之后,央视接到大量投诉,许多观众反映黄金时间都是外国人的广告。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央视只能终止和步步高的合作。

8

这样一来,施瓦辛格与步步高的合作就夭折了。由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为减轻企业的负担,步步高提出减免部分费用。经过多轮的谈判,施瓦辛格最终同意免去40万美元。

不过,当重新拟定的合同交给段永平签字时,段永平思索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全款付给施瓦辛格。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人家又没有做错什么,承担风险是自己的本分。

6

2001年,步步高已经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三个公司在嫡系门徒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刚过完40岁生日的段永平,宣布退休,远赴美国与刘昕团聚。

9

许多人劝他留下,但段永平拒绝了:“太太在美国,我在中国,那还要这个家干什么?”

段永平退隐山林后,徒弟们开始出山猛进。

这一年,步步高旗下的三家公司共同出资3000万,注册了OPPO作为步步高的国际品牌。由于沈炜与黄一禾都无意扩张业务,于是大徒弟陈明永买断了这个品牌。

一年之后,由于外国DVD公司要求支付专利费,国内视听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久,陈明永手下的视听公司解散,员工全部加入OPPO。

在初期,OPPO的主要产品还是与视听业务紧密相关的MP3。直到2006年,在深圳华强北买手机的陈明永看到手机行业的巨大市场,于是开始转型手机业务。

10

不过,此时步步高已经布局手机市场,由沈炜统筹负责。

拿不定主意的陈明永就去询问段永平的意见,段永平回复说:你问问沈炜那边,他没意见的话,你就去做吧。

同出一门,沈炜自然没反对,于是陈明永带领OPPO正式进军手机行业。

不过,段永平想完全退出江湖,谈何容易。在这年的年底,网易的掌门人丁磊就找上门了。

此时的丁磊正是落魄,就在一年前,网易刚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转瞬便遭遇了网络股泡沫破灭的洪水,股价跌到了史上最低的0.64美元。不久之后,网易又因为涉嫌会计造假被暂停交易。

走投无路的丁磊甚至一度想卖掉网易,但苦于找不到买家,直到遇到了段永平。

当茫然的丁磊向段永平询问“要不要卖掉网易,重新再做一家”时,段永平只回复了他一句话:“你现在就有公司,为什么不做好?”

在详细研究了网易的财报之后,段永平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了一个决定:以每股不到1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超过200万股的网易股票。

11

拿到资金的丁磊,开始向游戏产业大胆进军,并迅速开发出风靡一时的《大话西游》。

2003年,网易的股票涨到了每股70美元,丁磊也一举登上了中国首富。

段永平不仅仅是丁磊的贵人。

7

段永平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第四个徒弟黄峥。

2002年,从浙大毕业的黄峥在拒绝掉丁磊加盟网易的邀约后,来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

而此时,段永平正好住在麦迪逊。

在丁磊的穿针引线下,黄峥与段永平在异国相识,并开始帮助段永平处理一些投资事务,两人一见如故,合作非常顺利。

两年之后,硕士毕业的黄峥听从段永平的建议,拒掉了如日中天的微软,加入了当时还未上市的谷歌。

对于这段经历,黄峥非常感激:“在那样一个时间点进那样一家公司,是多么的难得。从概率上讲,人一生能碰上一次也算是很幸运的了。”

段永平对黄峥的提携几乎无处不在,甚至连拍下巴菲特午餐也要带上黄峥。

12

2007年,在段永平的建议下,在谷歌认认真真干满3年的黄峥正式辞职创业。

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黄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找项目或者拉投资,而是跑到中关村去卖手机。

此时已经完全财富自由的黄峥,自然不是为了赚这点钱。他想做电商,于是就亲自去体验卖东西的感觉。

没多久,黄峥成立了欧酷网。段永平自然大力支持,不仅出资入股,还直接将步步高的产品交给欧酷代理。

13

对于段永平的四位门徒而言,2008年是他们真正在江湖上立足的一年。

2008年对段氏四门徒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个时候,他们在江湖上,都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在这一年,大师兄陈明永的OPPO推出了第一款手机。

留守步步高的金志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10年前段永平求而不得的“小天才”品牌。

专注通讯的沈炜也不落下风,顺利推出步步高手机。

段永平很欣慰。

8

发力欧酷网的黄峥,对标的是刘强东的京东。

但在与刘强东会面并看到其物流体系之后,黄峥有些心灰意冷,自觉很难成逐鹿之势,于是转手将欧酷卖给了前谷歌同事郭去疾。

2009年4月,黄峥带着欧酷的核心团队成立 乐 其。段永平依然是一路扶持,给黄峥介绍了不少重量级客户。

一年之后,沈炜趁热推出了VIVO品牌,顺利跻身一线手机厂商行列。

14

2015年,在资本市场步步为营的段永平“中国巴菲特”的名声愈发响亮,而黄峥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这一年的4月10日,拼好货正式上线,依靠社交拼团的模式,主打农产品的拼好货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把日产出做到了20万单。

不过,随机而来的订单积压、假货等问题又打了黄峥个措手不及,为了能够更加持续地发展,黄峥决定成立拼多多平台,并进一步改善了供应链和物流。

2018年,拼多多在美国上市,38岁的黄峥凭借着950亿的身家超过刘强东。

15

现在的段永平,每年只回国两三次,而且并不过问生意,只是跟徒弟们打打球,喝喝茶,讲讲“本分”。

但在步步高,段永平的办公室依然保留着,员工们见到他,依然会热情地叫上一声董事长。

16

而他的四大弟子早已经在江湖扬名立万。

沈炜的Vivo和陈明永的OPPO,一道组成了手机市场的蓝绿阵营。

而继续在教育领域深耕的金志江也已经将小天才系列儿童穿戴设备,做到了全国前三。

黄峥更不用多说。

三千大道,段永平和弟子们趟出了一条最无愧于心的正道。

段永平成就了黄峥们,黄峥们也成就了段永平。

在江湖之中,贵人是相互成全的:感谢贵人,也应该努力成为贵人的贵人。

来源:守捉使 微信号:dtszs2020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

最近,有个年轻人做口罩两个月巨亏1700万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

他是广东东莞一个叫罗卫的年轻人,本来是做新能源电池的,年初的时候看到做口罩有钱赚,便联合几个朋友,投入了1700万的生产设备,准备大干一场。

他设想着:最大产能100万只一天,按照原有的利润,5天就能回本,哪怕把利润砍一半,也能在10天到15天内回本。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然而,市场崩盘突如其来,国家提高对口罩出口的检验检疫,订单量大减。

他们的几百万只口罩积压在库房里,84万一吨买来的熔喷布价值缩水十倍,崭新的生产设备只能拆除了当垃圾卖掉。

投入的1700多万,全赔了进去。

“基本上像我们亏损得渣都没有的还有很多,因为整个市场的崩盘没有预兆,所以导致市场崩盘之后反映不及时。还有的朋友已经走了极端……”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20201018早读课

罗卫总结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际上这也是给自己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

其实,越是着急的事情,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需要静下心来慎重考虑,如果我们抱着赚快钱,心浮气躁的心态,就很容易迎来一个失控的局面。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看到别人赚了钱,自己也跟风去做,而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这是典型的“赚快钱”的心态,可是最后往往都是,快钱没赚到,还把老本给蚀进去了。

为什么不要赚“快钱”?

因为这些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你一直盲目跟风去做,永远无法赶上风口红利,而那些风口下面的风险、危机全部被你赶上了。

“赚快钱”,真的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大家听多了一夜暴富的故事就变得很浮躁,谁谁谁炒股票赚了一套房子,谁谁谁买比特币实现了财务自由,于是就变得跃跃欲试。

殊不知,你听到的只是那极少数成功的人,还有绝大部分的人,跳入了一个又一个的火坑。

我对这个话题真的很有共鸣,我的许多亲戚朋友,都栽在了这上面。

在这里,我想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供大家思考和反省,希望大家不要走他们的“老路”。

01
前人赚得盆满钵满
后人沦为市场炮灰

先说我一个表哥的故事。

他和前面罗卫的故事很像,但是也有点不同,前面的人是生产口罩,而他是生产口罩机。

原本他是和别人合伙开了家生产磨具的工厂,一年有十万的盈利,他见卖口罩机赚钱,他便开始和朋友合伙搞口罩机。

当时疫情还没有控制,他就要去外省出差,当时全家人都反对,因为当时武汉还没有解封,太危险,但是他义无反顾。

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这样的机会以后肯定没有了,为了赚钱,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他信心满满,因为还没有开始生产,就有很多企业找他预定口罩机,于是他开始计算自己生产一台口罩机,可以赚多少钱,幻想着“一夜暴富”。

可是当他把口罩机生产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次性口罩的价格从五六块一片降到一两块甚至几毛钱一片。

价格降了,可是生产口罩的成本却水涨船高。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于是,口罩机也急剧缩水,原本的“印钞机”变成了烫手山芋,之前预定口罩机的企业,纷纷取消订单。

生产出来的口罩机却没人要,表哥在朋友圈里发了大量出售口罩机的信息却无人问津。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最后,表哥一共亏了十几万,抵得上他一年的收入,但这还算是少的,据他所知,亏几十几百万的不在少数。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表哥感慨地说,一开始就从事这行的,和极少数很早就开始布局的,那真是赚到大钱了,后来进场的,基本都是亏的。

和我表哥有类似经历的人还有很多,过去几个月,关于口罩厂倒闭的消息层出不穷。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任何生意,当所有人都知道有钱可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赚不到钱了。

最先发现商机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看到别人赚了钱就盲目跟风的人,最终只会沦为市场的炮灰。

他们对环境、对自己都没有清醒的判断,往往低估了风险,高估了自己,觉得别人的钱来得那么容易,自己也一定能赚一波快钱。

这种试图“走偏门”的思维,是非常危险的,即使一开始获得了一点蝇头小利,长线来看,其实未必是好事。

02
妄想一夜暴富
往往是韭菜的命运

我一个堂弟也落进了赚快钱的陷阱里。

他听人说投资虚拟币收益很高,就试着买了几千块钱的币,赚了点小钱后,堂弟放松了警惕,于是继续追加投资。

他妄想着手里的钱可以迅速升值,自己拥有一笔可观的“睡后收入”,就不用辛辛苦苦打工挣那点小钱了。

可是,追加到一万多块钱之后,堂弟突然发现手里的币卖不出去了,问商家,得到的回答是他投得太少了,得再多投点钱才能卖。

堂弟知道遇上了骗子,没再继续追投,他算运气极好,前面返利的钱都拿到了,算起来只赔了1万多。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这笔钱堂弟攒了很久,原本打算用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在短短几天内,蒸发殆尽。

网络世界里,像这样打着“投资”旗号,实际上却是骗局的案例,真的太多太多了。

前段时间,湖北荆州破获了一起利用自制炒币平台诈骗巨额资金的案件,受害者遍及广东、湖北、湖南、重庆、山东等省市,最少的损失都在七万元以上,有的多达几十、上百万元。

一位吴女士,她在一个数字货币交流群中结识了自称专业操盘手的“杨老师”,“杨老师”声称炒虚拟货币可以一夜暴富。

“杨老师”发给她一些单子,上面显示每单能赚几千甚至几万元,吴女士看到后,忍不住心动了。

她在接连投入两个7万元之后,却发现自己的钱不翼而飞。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这时的吴女士才猛然醒悟,自己成为了被收割的韭菜。

还有湖南湘西的刘女士,上网时看到彩票投资的弹窗广告,便点了进去,在客服指引下跟单买彩票,一年时间内亏损了60万。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20201018早读课

河南信阳的张女士,在朋友推荐下下载了一个名叫“喵喵”的软件,里面可以投资“虚拟猫”,6天的收益率高达11.5%。

张女士前后共投入15万元,买了40多只“猫”,显示的收益额一直在上涨,但她根本不能提现。

直到有一天,张女士发现软件登不上去了,所有的钱都被锁在了里面。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和张女士一样受骗的有6000多人,被骗金额少的有两三千元,多的有十几万元。

与投资猫类似的,还有投资老鼠、兔子、龙等骗局,都是换汤不换药,用同样的套路,来骗取投资者手中的钱。

为什么这样拙劣的骗局,能够骗到全国各地那么多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钱转账到一个陌生平台呢?

其实,骗局的设计者,就是精准地洞悉了人们想赚快钱的心理,用高收益、高回报作为诱饵,引人入套。

这些被一点小甜头冲昏头脑的人根本无暇思考,如果一个东西真的那么赚钱,别人早就闷声发财了,为什么要分你一杯羹呢?

最容易受骗的人,就是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人,传销、加盟等骗局,最容易盯上这一类人。

他们怀着“空手套白狼”的赌徒心态,注定会自尝苦果。

03
风口,也是埋葬外行的火坑

前两年的时候,随着抖音、快手和B站的崛起,似乎人人都知道短视频是一个风口。

我一个做公众号的朋友,因为遇到瓶颈,业绩下滑,看到别人做短视频挺赚钱,于是卖掉了公司,将所有的钱全部砸到了短视频里面。

可是,短视频的运营逻辑和公众号完全不一样,短短一年时间,朋友就把做公众号赚到的300多万全赔掉了,还卖了一套房还债。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之前看过一篇爆文《我是如何在短视频里亏掉1000万的?》,作者的经历和我这位朋友如出一辙。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19年上半年,作者把做公众号的大部分账号都卖掉了,换回400多万现金,轰轰烈烈地投身做短视频MCN的行列。

为什么选择做这个领域呢?因为他当时看到青岛有一家MCN公司,每个月的广告收入超过3000万,非常可观。

他想着自己随便弄弄,每个月赚几十万应该不成问题吧。

但事实证明他想得太简单,短视频领域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少数的行家赚走了,而那些不懂行的,都在亏损。

他吭哧吭哧搞了大半年,最大的一个号也只有不到200万粉丝,根本无法盈利。

疫情到来后,他不得不将团队解散,宣告短视频创业失败,总共亏掉了500多万。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的马太效应,每个“风口”里90%的钱,都被10%懂行的人赚走了,剩下90%的人,争抢那剩下的10%。

而赚快钱的人,不懂行的人,就是那90%的人,风口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火坑而已。

其实,短视频的确是一个风口,李子柒、李佳琦、薇娅还有很多网红,都是抓住了这个风口才发展起来的。

但前提是,他们是这个领域的懂行的人,在成名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只是不为我们不知道而已。

李佳琦在红之前,站了5年的化妆品柜台,做了3年的主播,薇娅在给服装产品带货之前,自己曾经开了几家连锁服装品牌店,在这个行业摸索了10年,李子柒在出圈之前,整整准备了6年……

这个世界不存在一夜成名的故事,你所以为的一夜成名,不过是你没看到他之前的积累而已。

04
都有赚一个亿的理想
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高赞答案是:快钱。

快钱最大的危害,是它打破了“付出—收获”“努力—进步”“投资—回报”这样朴素直观的社会法则,让年轻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钱就应该是好赚的。

一旦有了这种思维,再面对那些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努力才能赚到的钱,就会嗤之以鼻,不屑于去赚。

久而久之,人就失去了在某个领域深耕的能力,无法积累核心竞争力,最终心浮气躁,一事无成。

许多人都变得很浮躁,总妄想一夜暴富,总想着怎么捞块钱,在网上输入快钱两个字,全都是想走捷径的人在问。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20201018早读课

可人一旦变得心浮气躁,就会盲目,最后“被骗”、“被坑”的局面一定会发生。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觉得特别有道理:现在的人都有赚一个亿的理想,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年轻人拥有赚钱的欲望是好事,但要警惕不切实际的速成心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财务自由也不是一天能实现的。

我们看到的惊艳登场,背后都是十年如一日的深厚积累。

财经作家吴晓波30岁开始写书,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

2017年,“吴晓波频道”的运营主体——上海巴九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得挚信、浙商创投、头头是道和普华资本的1.6亿元融资,估值达20亿元,为自媒体创业公司中估值最高者之一。

在取得这样的成绩之前,吴晓波曾在新华社当了13年的商业记者。

他在《开讲啦》中说:“我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我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后利用职业积累换取财富。”

《铁臂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虫,痴迷画漫画,每天睡不到4小时,画了15万页后,终成一代大师。

岳云鹏每天站在德云社的门外大声朗诵《法制晚报》,读了十年,终成舞台上闪亮的一颗新星。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个荷塘,塘内的荷花开满整个荷塘需要30天,请问第几天,塘内荷花能开到一半?

很多人都觉得是第15天,实际上,正确答案却是第29天。

前29天开完的一半儿,到第30天只需要一天就能完成。

这听起来很荒唐,却是真实的生活。

其实,很多事,你不是不行,而是太急于求成。

想走捷径抵达的,反而更慢。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20201018早读课

收获太大了,而你只用了很少的力气和付出去拔它。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20201018早读课

你所认为的毫无希望,也只是需要再咬牙坚持一会儿而已。

东莞小伙两个月巨亏1700万:有赚一亿的欲望,却只有一天的耐心 -20201018早读课

请戒掉浮躁的心态,忘掉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沉下心来,“笨拙”在一个领域内锻炼技能,厚积薄发。

《菜根谭》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燥急之念。

意思是说:长久地潜伏,必然会一发冲天,最先展露锋芒的,反而会很快地结束,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用再焦虑了。

在你的能力还不足以匹配你的野心的时候,你要做的,是默默地努力,静静地蛰伏,等到时机成熟,终会有属于你的舞台。

那时我们握住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未来,而不是水中月、镜中花。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留给永辉mini试错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核心观点:

1. 盲目扩张和不合理的运营逻辑是永辉mini闭店调整的主要原因。

2. 如果不继续布局mini店,永辉超市的生鲜生意会被稀释。

3. 在社区门店的激烈竞争中,永辉mini还需要尽快提升线上业务能力。

闭店88家,亏损1.3亿。永辉的上半年财报,展示了永辉mini败下阵来的这个事实。

“作为永辉超市的创新业态,mini业态模式仍处在摸索阶段。但mini店仍是永辉2020年发展的重点领域。”永辉对外回应道。

但在行业内的人看来,永辉mini显然没有吸取永辉生活的失败教训。在模式未跑通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大规模扩店。

对于想要扩张全国的永辉mini来说,除了要面对更多社区业态和对手的竞争,还要面临选址、租金成本、经营逻辑等问题。如果仅以复制大店的模式来运营小店,不顺利的局面在所难免。

入局mini

永辉是最早入局社区mini店的线下零售商之一。早在2018年底,永辉提出做mini店试点,选在福州开出首店。

进入2019年第二季度,永辉mini进入大规模扩店期,除去并入永辉系统转为mini店的17家百佳超市,共新开364家。按财报,截至2019年年末,全年共计开出573家mini店。

在永辉布局mini店前,大卖场小型化、小业态下沉社区的趋势已经凸显,社区承载的商业价值正在被重视。

“小区是连接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驿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社区商业的市场需求将迎来攀升。”零售行业分析师宋勇对此分析。

《中国社区商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30年城市化率将达67%,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200万~1400万人口进入城市,中国将形成2万个以上的新社区,社区商业所占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可达60%。

在此背景下,便利店、精品超市、社区型购物中心等社区商业将成为零售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除市场环境外,有行业人士分析,大卖场业态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

根据Euromonitor,2018年超市行业(包含大卖场、综超、便利店)总规模3.1万亿元,未来五年无明显增长变化;其中,大卖场行业总规模约6500亿元,同比-2.8%。

2

“电商、专业连锁、便利店等业态都在抢夺大卖场的流量,像大润发、永辉、华润万家这些大型商超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对于他们而言,小业态将是一个机会。”宋勇对此分析。

小业态店投资成本低、成熟周期短,打法多样、且可以占领街头巷尾、商业区和居民社区,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更符合新形势下消费市场的客观需求。

但如果从永辉自身的角度出发,布局mini业态其实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决定。以生鲜经营起家的永辉超市,其优势正在被削弱。

一方面,以谊品生鲜、钱大妈等为代表的社区生鲜超市作为一种新业态模式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以高鑫零售、华润万家为代表的超市龙头企业纷纷开启mini店拓展,完善多业态布局。

更难缠的对手则来自线上。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对永辉的生鲜生意带来不小挑战。

“永辉做mini店,其实就是在打防守战,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入口将它的大卖场相连接,未来大卖场的生鲜生意会被稀释掉一大部分。”零售行业专家林睿解释道。

从开头提到的门店扩展数量来看,永辉为了抢占市场,几乎是在飞奔。

为了走好社区生鲜超市模式,mini店定位“做家庭”,经营品类上也可以说是永辉超市的缩小版,生鲜占比超过50%,供应品项种类不亚于大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相比永辉生活,永辉mini的“接地气”,可以帮助永辉更好下沉社区,争夺线下流量。

可以说,永辉mini战略大方向正确,但激进求快,盲目开店,门店管理问题也很快暴露了出来。

激进布局

在2019年的股东交流会上,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定下了全年开出1000家mini店的目标。

但豪言很快因为亏损闭店化为泡影。

截至2019年年末,永辉全年仅开出共573家mini门店,仅部分实现盈利。

林睿对亿欧表示,实际上,从2019年底,永辉就已经意识到大规模扩店带来的经营问题,从四季度开始减缓开店速度。

“门店拓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物业资源,调查项目周边人口密集度、消费半径内竞争对手情况,匹配项目周边的消费力和客群特征,并评估其未来发展潜力等。”有行业人士对此分析,但只顾着扩店的永辉忽略了这些。

在财报会议上,永辉超市曾经承认,永辉mini店正在极力跑通模式。

“在模式还未跑通前就大规模扩店是有问题的。”林睿认为,永辉一开始做mini,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追求速度却没有质量,经营数据和坪效都不理想,和谊品生鲜3万多的坪效上相比,几乎差了一半。

在门店运营逻辑上,永辉mini几乎是照搬。

开店之初,永辉将当时已经做出市场的谊品生鲜作为案例,学习其门店面积、商品组合及人员编制;配货上,通过原有的大卖场供应链给小店配置商品;管理上,仍由原来大店的团队负责,照搬大店管理方式。

不管是从运营思维,还是从操作环节、流程及习惯上,大店和小店都有很大差异。可以借鉴此前经验,可一旦照搬,问题就会出现。

最新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永辉mini店实现销售14.51亿元,亏损1.3亿元,新开门店仅有16家,闭店达88家,截止到报告期内,mini店仅剩458家,相比2019年末少了115家。

“将店铺面积小型化只是基础,紧凑型超市的选品比大超更加重要。永辉mini除了生鲜的优势外,其它分类产品线并无亮点,不在产品优选方面或者在自有品牌下大功夫的话,是很难从竞争中走出来的。”零售行业从业者陈翊告诉亿欧。

下一阶段,永辉对mini店的选址模型、运营逻辑、产品选择的考量,都需要更加精细。

调整期的永辉,称mini业态仍然是2020年发展的重点领域,mini店将与Bravo店形成业态互补、填补现有区域空白的业务模式。

据永辉内部消息,mini二代店正处于打磨调整中,尚未完全成型。相比永辉mini第一代店,二代店在陈列及经营形态上有所变化。此外,一代店的生鲜果蔬则多以散售为主,二代店将增加更多预包装生鲜,强化线上到家业务。

永辉mini此次的改版升级,多是基于对毛利和效率的考量。

小店要面对高房租和高人力成本。社区生鲜店如果不能做到高毛利,要盈利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补贴烧流量了。

这也是生鲜传奇等企业大力发展盒装菜、半成品、自有品牌的原因之一,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安心的服务,获取更高毛利回报来覆盖小店成本,进而支撑盈利模型。

永辉mini的改版,看起来也是基于此。

关键决战

和前几年相比,今年的社区店竞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大型超企方面,沃尔玛社区店正在从深圳向外加速进军;国美首家社区生鲜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已经在北京开业;大润发在江苏南通试点首家小润发MART-mini。

新零售势力和社区生鲜电商同样主动出击。

今年3月,盒马宣布mini店将大规模加速开店,进军社区服务和下沉市场;京东七鲜生活社区店今年也将大规模铺开;苏宁小店则全面开放加盟,计划3年达到1万家。

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也在跑马圈地,叮咚买菜计划未来2年内在长三角要开出1000个仓。

永辉在此时放慢节奏进入调整期,无异于是将占领市场的机会拱手相让。

后期若想追上,永辉mini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在线上。

有投资人对亿欧表示,线下起家的超市行业,对在线化的反应都相对缓慢,若想做出突破,本质还在于利用大数据、物流配送等新基础设施,提升产品与服务(到家业务)的优势,通过数字化改造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近两年,永辉逐渐向新零售转型,借助电商平台赋能线下门店。但由于内部电商基因弱,在APP订单量和用户数上被每日优鲜,盒马、叮咚等甩在身后。

《2019年1~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生鲜电商在一线城市已呈现“631”格局。在2019年Q3,一线城市生鲜用户占比中每日优鲜占总人数60%左右,盒马APP占比30%左右,永辉生活APP甚至没有跻身前十。

3

另一方面,核心壁垒的缺乏,也让永辉mini在一个云集了菜市场、夫妻小店、杂牌社区生鲜店、肉类水产专营店、水果店、标超等供给过剩的社区生鲜红海中,难以凸显盈利能力。

“社区商业不仅是卖菜,还能通过延伸服务来增加长尾效益,比如做快餐、熟食、烘培等。这些是建立差异化和提升毛利的重要品类,但显然,永辉在这方面是缺失的。”宋勇说道。

当下很多超市都将自营熟食、现制鲜售生鲜加工作为毛利提升的主要抓手。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也曾表示,自制即食是能让消费者吃完后记得,攻到顾客心智、让顾客尖叫、回头的东西。

除了盒马菜市、盒马mini在着力突出熟食和鲜制现售,很多深耕一地一城的区域零售商,也在通过打造差异化、本地化的熟食,成全国性连锁超市竞争不过的“护城河”。

同质化则意味着只能做价格竞争。

永辉mini的口号是“家门口的菜市场”,代表其发展空间在于希望往“替代”菜市场方向做,和菜市场、夫妻店及其他杂牌生活超市做竞争。与之相比,永辉在价格上并不具备优势。

不可否认,永辉自身较为完善的供应链或许可以让其转型后快速融入,但现在的社区生鲜更需要经营上的精细化。

据透露,永辉mini转型后将依然沿用之前的超市模式,代际变化幅度并不大。有业内人士表示,仍对其运营逻辑表示担忧。

结尾

今年7月,7部委联合发布《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要赋能服务企业100家,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在政府及市场的双驱动下,围绕社区的小业态打造成了零售商们的必争之地。

面对亏损关店的困境,永辉对过去一段时间策略的反思复盘势在必行。

面对高强度的竞争和越发挑剔的客户,永辉急需找到一条更加正确的道路。留给永辉mini试错的时间,不多了。

零售行业专家林睿、零售行业分析师宋勇、生鲜零售行业从业者陈翊、永辉内部员工。应采访者要求,以上名字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超市行业:两把利剑,提效突破》中金公司

2. 《私域零售轻风起,消费复苏正当时》开源证券

3. 《2019年1-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Trustdat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五月,编辑:乔小亮

996就是反人性的

最近听闻一些政策和政策解读,之前大家也都听过看过一些大老板说的话。

诸如“996是福报”或者“狼性精神就是勇于加班”之类的。

开始觉得没啥,但最近有个学弟在找工作,说他一家心仪的公司,HR明确告诉他可能会大量加班,问他能不能接受“996工作制”。所以他跑来问我,说996是不是真的让人痛苦,我这才觉得势头有点不对。

先说答案,996真的让人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并不是一天两天造就的。

写一篇文章,简单说说我的996经历。

一、
刚毕业那会儿,我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那家公司不大,给的工资没有特别高,加上那会儿还没什么大佬为996站台,所以无论HR也好、领导也罢,没有人明确和我说要加班,要996。

所以我就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7点半正常下班,一周工作五天——虽然除去午休,每天上班时间还是有9个半小时,但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但没过多久,大领导就来找我谈话了,说我没有拼劲。小领导也过来悄悄和我说,就算事情都做完了,也最好在公司坐到8点半再走,不然会被人说闲话。说完就给我安排了更多工作。

我接受了。

然后就发展到,无论事情做没做完,每天都要在公司坐到9点才能走的状态。

再后来,我们又实行了大小周策略,也就是周末单休和双休跳着来,每两周才能有一个双休。

加上我住得离公司不近,要走10分钟到公交车站,先挤6站公交,再换4站地铁。算上走路时间,每趟要花40分钟。

而且我住的那地方是浦东一个很大的居民区,每天附近的人都要挤公交上班,所以常常会出现来了公交几十人挤,挤不过别人就上不去的情况。早高峰的二号线挤,但我那时候坐的公交,人贴着人,转身都难,比二号线还要挤三倍。

我要坐的公交5分钟一班,如果挤不上公交,通勤时间还要再增加。

这也就意味着,我每天要7点半起床,8点钟出门去公司以防迟到。然后晚上快9点下班,9点半才到家,回到家身心俱疲,得先躺半个小时才有精力做别的。

也就是说,一整天的时间里,真正属于我的,就只剩下每天半夜10点到早上7点半的这9个半小时。

也幸亏我是一个精力旺盛且不怎么需要睡眠的人,可以在这个时间里做点自己的事情,对于需要充足睡眠的人来说,这样工作,就等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公司了。

说实话,人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这样的生活虽然刚开始觉得不舒服,但因为那时候同事都这样,所以做着做着,我竟然也习惯了。

每天很早起床去公司上班,中午和公司同事一起去对面吃个小炒,晚上公司会给大家发味道还不错的高级盒饭吃,晚上加班过程中也不是那么痛苦,大家也都有说有笑的。

这样的生活,如果说完全不能接受吧,其实也夸张了,所以我也不想把它写得有多苦。

但这样的生活过多了,你渐渐会发现,你除了工作没有别的爱好了;除了同事,没有别的朋友了。而且因为没时间锻炼加上暴饮暴食,你会发胖且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

除了工作,你没了自己的生活,但其实这个世界上美好且不那么需要花钱的东西还有很多。电影、文学、艺术、体育以及认识新朋友,都是能够让人愉悦的事物,从此和你无缘。

这才是996工作最让我痛苦的地方。

因为这样的公司,希望工作成为你的全部,希望公司能成为你的家——但这是不可能的,等你老了做不动以后,公司也不会把你当成它的家人的。

所以在想明白这一点以后,我还是毅然辞职了。

二、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时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活着。”。

小时候觉得活着是要对社会有用。

中学的时候我有中二病喜欢装社会人,觉得活着就是要赚更多钱。

但如果你现在问我,我会回答你,我活着是为了让自己体验更多不同的东西。没那么高尚,就是想让自己的一生更快乐一点。

对我来说,996的生活和我的人生目标是相悖的。

在工作之余,还有相对完整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很重要。

这时间,可以用来提升自己,可以用来体验人生,可以用来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能让你更快乐。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答案的,有很多生活方式你从没体验过,又怎么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呢?

三、
我知道,很多网友,在毕业以后就进入公司,开始996生活,觉得996生活没啥不能接受的,然后就开始觉得网上那些抱怨996的太矫情,没拼劲。

比如知乎有一位网友,觉得996生活还挺好的,他挺能适应的。

确实,正如我上面所说,996并不会让人直接感觉到痛苦,它让人痛苦的,是以“机会成本“的方式展现在你面前的。

你要思考的是,为了996生活,你到底失去了什么。

整个行业,因为一个一个愿意996的人,到底失去了什么。

一个事实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996,但有了孩子和家庭之后就不一定了。

另一个事实是,如果996成为大家默认的常态,那等你老了,996不动了,多的是愿意996的人。

那到时候,你又该何去何从呢?

996的环境,当然不能怪愿意996的打工人们,但我还是希望打工人们能意识到,996是不对的,996就是反人性的。

就算现在正在996,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状态,是在忍辱负重,不要为之辩护。

现在实行8小时工作制,你认为996是拼搏的表现,996可以赚更多。

那如果未来996变成常态,肯定会有新一批人觉得997才是拼搏的表现,997才能赚更多。

这样内卷到最后,可能不得不24小时住在公司才算是好员工,才能拿到奖金。

等真到了那天,你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蚂蚁上市的最核心矛盾

文/密探阿波罗

来源:密探阿波罗(ID:gh_de6424661304)

买到最优质股票并一直持有,一直是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吃到最大红利的那些公司,都跑去港股乃至远赴美股上市。

腾讯、阿里这种巨佬自不必多说,二三线梯队里,除了瑞幸反杀了老美以外,京东、拼多多、网易、bilibili,乃至最近风头最甚的蔚来、理想、小鹏,都为持有它们的美股投资者带来最大的回报。

问题是,这些股票A股股民买不到啊。

A股真不缺钱,但天下苦没有好股久矣。所以你会看到,一家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A股股价总是相对港股有很高的溢价。

2

谈到港股,其实也不是一直都好。不过港交所、李小加是锐意进取的,前几年的改革,也颇显成效:

自从2018年港交所发布IPO新规,允许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上市以来,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数量从137家增至163家;市值占比从14.6%增至33.2%;总成交额占比从16.3%提升至27.6%。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带领之下,网易京东们也都回港二次上市,截至目前都为港股投资者带了巨大的回报。

A股股民已经眼红他们发这种财很久了,所以大家偶尔也觉得,嗯,A股也是得把改革搞起来。

不过改革总是伤筋动骨的,所以当上交所真的也锐意进取,加大力度,搞科创板、搞注册制,终于钓到一头超级独角兽的时候,A股股民突然慌了。

原来啊,是怕这头怪兽,吸走本该属于自己的持仓股的流动性。这很正常,毕竟血淋淋的历史历历在目:

1999年高盛上市,投行见顶;

2007年黑石上市,PE见顶;

2011年Glencore上市,大宗商品见顶;

美股好歹能爬起来,A股则更夸张了:

2007年11月15日,中石油上市,直接画出6124点的山峰,这是A股再难企及的梦;

2020年7月16日,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牛市被精准冻结。

这些记忆带给了A股股民一种病——新股PTSD,所以每周跑去证监会发新股的微博下面的骂两句,也就成了保留项目。

所以我说了,蚂蚁上市是有一个核心矛盾的,那就是:

人民群众「渴望买到中国最优质的股票的愿望」和「害怕巨无霸股票抽自己的血」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这个事儿,懂得自然懂,蚂蚁自己更懂,蚂蚁也不愿意一场IPO把自己搞成历史罪人,毕竟全国人民都在用支付宝,它自然不愿意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总之一定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于是,5只战略配售基金出来了,啥意思呢?发船票了,快上船吧朋友们,交了钱,咱就在一条船上了。

虽然我是直接财务自由,你是蚂蚁腿、蚊子肉,但是都是自己人了,以后别的股票跌了也别怨声载道了,想想自己还间接持有蚂蚁,也要挤出微笑,笑对人生呢。

据说,9月25号开售以来,每秒钟就有8个投资者,购买蚂蚁战配基金,人均6000元。果然,最后1000多万人交钱上船了,这一招,违不违规都另说,真是天才的想法。

3

说起来,很多人就这个事儿还在骂蚂蚁呢,觉得这是自己给自己承销,不要脸了。

我说这就扯远了,5只战配总共才卖600亿,其中10%的蚂蚁也就占60亿。要知道,蚂蚁此次A+H募资总额超过2300亿人民币,A股会超过1000亿元。

为这60亿耽误2300亿,蚂蚁真做不出此等傻事儿,归根结底还是个想让大伙儿能雨露均沾的问题。

所以说,这是蚂蚁的另类百亿补贴,做慈善的。拿手上闲钱买点儿,凑个热闹,完全可以。

退一万步讲,就算蚂蚁18个月封闭期后真就跌破发行价了,这五只基金都是各家最顶级的基金经理坐镇,也不是吃干饭的。拿着剩下90%的仓位,相信业绩也不会太难看的,看到没,方寸之间,尽显稳重。

对了,要是有人为了买这个,还特意学会了如何上支付宝买基金,那就是创造了支付宝新的DAU、新的潜在用户了,从银行老渠道抢到用户,那蚂蚁也赚大了,皆大欢喜的事情,好像只有银行吃了哑巴亏。

故事讲罢,说回我自己,这次配售,我一丁点儿也没有买。无他,锁定18个月太长,资金被关18个月,心里难受。

但是我是真的支持A股接纳蚂蚁,乃至后面更多的大独角兽、更多的科技、互联网、医药等板块的优质公司。

因为我一直坚信,优质的稀缺股权,才是穿越未来股市的保障。A股正在逐步跨开步子模仿成熟市场的走法,学美股、学港股,迈入成熟市场的门,这个过程中,改善A股旧结构成了必然。

前段时间一直说的一个事儿是,近年来美股标普500指数的上涨,几乎全部由苹果、亚马逊等五大科技股推动,剩余495只股票几乎没有贡献。

4

同样的,科技权重股才有可能是未来拉动A股指数上扬的希望,如果权重股一直都是石油、银行、地产这些股价表现堪忧的旧经济股,A股的指数几乎不可能拉得动。

如图上所展示的,A股迈向成熟市场的这个趋势之下,在A股赌博炒小炒差,怕是也越来越没有前途的了。

所以,我最后一个建议自然也就清晰了,蚂蚁上市大抽血,该卖掉手中的股票躲一下吗?

答:不妨把这当作又一次审视自己持仓股质量的时刻,如果持有足够优秀的公司,自然不用轻易的交出筹码;如果本就是买来博一博的票,怪兽来之前,先卖了洗洗睡吧。

商铺,怎么就成了“有毒资产”

从一铺养三代,到三代养一铺

1

这两年,咨询我们的客户中,关于商铺的,往往只有两类:

一类,手上有钱,看到商铺广告就想买,被我们全力拦下;

一类,之前买的,要不租金回报率不如存款;要不压根租不出去,卖也卖不掉。

很多人不信这是真的,还以为一铺养三代。
国庆期间,有一条新闻,算是典型案例。

1

一个面积4000平的饭店,在购物中心经营近10年,却未交一分钱租金。虽然购物中心把饭店告了,但法院最终判餐饮店胜诉。

为什么?根据这篇新闻报道,因为饭店和购物中心合同中,明确“免租期,取店铺正式营业之日,与购物中心全面正式营业时间上的后者之日起,6个月。”

但这家购物中心,因经营存在问题,导致人流罕至,一直没全面开业。所以饭店以此举证,拒付租金。

要知道,这个购物中心,可是坐落南京河西CBD核心区,妥妥的南京高房价区域,理应火到暴。为何如此冷清?

一方面,整个购物中心运营不善,这是个专业问题。

另一方面,10年前,购物中心将商铺分割,出售给220户小业主,并承诺5年包租,每年8%的收益。

2015年租约到期后,想降低收益,但业主不同意,导致谈判破裂,其他商铺陆续停业。

这无疑是三输的局面,各自都觉得委屈,问题是找不到解决方案。

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2

一般意义上的商铺,分住宅底层商铺、商业综合体商铺等等,不是谁都能玩得转。

商铺和传统住宅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住宅就一个字,卖。

而商铺销售难度往往较大,如开发商自行运营,资金压力很高,尤其是刚开发完,尚未形成人气的新商铺。

为此,有些开发商,会通过两个套路来解决。

一方面,通过减租,甚至免租的方式,补贴商户,把商业氛围搞热起来。尤其遇到星巴克、肯德基这样的,只要能引进,这个区域也就算活了。

差不多10几年前,温州一帮地产开发商,就开始这么玩了。

另一方面,将商铺分割成小块,卖给中小投资者。因为分割后单铺总价低,更容易快速回笼资金。同时,还会承诺前几年包租,每年8%甚至更多的收益。

说白了,你把这行为,理解为8%对外融资,就想得通了。成本其实并不高,而且商铺也卖出去了。

但问题是,商业需要专业的运营,很多开发商根本搞不定。而且一旦几年后,商铺人气没起来,给商户的优惠也没了,那就直接翻船了。

image

反正房子、铺子都卖了,包租协议也是开发商下面项目公司签的。最后承诺兑现不了,开发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最后是买商铺的倒霉。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真的是,只管坑,不管埋。

实际上,如果你能买到,稳稳3-5%年回报率的商铺,算是运气好的了,5%以上,那真是相当少见。

问题是,现在商铺要想好卖,对外宣传起码年化要喊到8%以上,更有喊到13%。

我就反问了一下,真的8-13%的回报率,开发商拿出来卖,能轮到你吗?还用得着满世界推销吗?

当然了,开发商也有办法,把这个故事圆过去。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投资者要求商铺高回报,那就自行补差,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按照8%的回报率,包租5年。5年后,谁管你呀。
这也就是很多包租商铺,包租公寓酒店,前几年固定收益期过后,后期实际租金,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
甚至有更离谱的,商铺这几年并未实际经营,有些连水电都未接通。给个一年租金,就消失的。

3

毕竟有些承诺包租回购的,大部分都是项目公司,商铺卖完,基本也就是个皮包公司了,压根没有回购能力。

3

可能有的人很不理解,商铺还是那个商铺,为什么这几年不行了呢?

因为这几年,商铺供应量太大了。

如大多数的住宅小区,允许配建不超过8%的配套商业,而这些商业,也都存在于住宅下部的底商。
所以现阶段,别说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商业,也是严重过剩的,很多商铺能不能养熟非常不确定。

image
image
image

上图是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商圈,随处可见“旺铺招租”的告示

这两年商业业态的变化很大,消费者不仅对价格敏感,还对体验的要求变高。

同时,互联网电商,对线下业态冲击,也越来也大。

互联网使地段,不再具备排他性,商业再也不需要靠着商铺存在。

买蔬菜水果根本不需要到市场,京东生鲜、盒马、美团一小时到家。哪怕做餐饮,不创新也会死,所以投资开店开始变得谨慎。另外,城市建设太快,地段优势不再是永久的。

加上今年的疫情,你会发现,最近大量的商铺,换了人,在重新装修。

投资商铺一定不赚钱吗?并不是。但真正赚钱的优质商铺,太难买到。

更关键的是,商铺的价格(及流动性),来自于商铺租金的现金流,越租不上好价格,甚至租不出去,商铺价格跌的越快。

别忘了,商铺二手交易时,税是极高的,很多购房者正是少算了税,吃了大亏。

不夸张的说,商铺已经成为最危险投资品,买错的几率极大。

来源:石榴询财 微信号:shiliuxuncai-2015

男人的衣柜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作者:董小薇/姚书恒
支持:远川研究所消费组

脾气火爆、敢在股东会上直接怼中小股东的不只有格力的董明珠,还有海澜之家的周建平。

2019年4月,海澜之家召开年度股东大会,有投资者对公司长年存货超过80亿以及未来经营模式提出疑问,当天嗓子不适的周建平按捺不住直接开喷,“对于持续的存货质疑,我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海澜营收持续增长,就表明海澜的模式没有问题。”

还有一位投资者对海澜设计能力提出了质疑,周建平回怼,“没有做足功课就别来提问,最高级别的设计师都在海澜之家,从销售额就可以看出问题,没有人超过海澜之家,就说明我们现在是最好的”。

大会临末,周老板还对投资者“补刀”:如果你水平足够,就是你来当董事长了。

跟董明珠有格力霸占国内空调龙头位置撑腰一样,周建平也有海澜之家的业绩撑腰,一句广告语“男人的衣柜”深入人心。2019年,海澜之家收入219.7亿,净利润32.11亿,稳坐国产男装公司龙头。

即使是在疫情冲击下,海澜在上半年也保持了9.47亿的净利润。不仅如此,与Zara、H&M、真维斯等今年大批关店的同行不一样,海澜甚至还新增了36家直营店,整体门店数量超过7200家,逆势扩张。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其他企业在关门歇业、高额库存带来的资金压力面前苦苦支撑的时候,海澜之家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居然还能同比大幅增长77%。

在服装行业的灾难之年,为什么海澜之家能逆势飞扬?中年男人的消费能力在女人小孩和狗的面前翻身了吗?

2

1988年年底,28岁的周建平拿着自己赚来的30万现金存款,带着18位工人就在江阴办起了“第三毛纺厂”。2002年推出主打性价比的男装品牌海澜之家,2014年借壳上市后登顶男装龙头。目前,海澜之家的主打品牌依然是“海澜之家”,此外还有职业装团体定制的“圣凯诺”,价格更低的“百衣百顺”等等。

3

在传统印象里,做服装生意一定是承担着压货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在海澜之家却很小。前面提到,对投资者提出的存货高企问题,周老板不以为然,其底气就是海澜之家采用的“可退货为主,不可退货为辅”的模式。

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海澜之家的产品可分为两大类:可向供应商退货的产品、不可向供应商退货的产品。

4

可向供应商退货的产品,主要就是“海澜之家”主品牌。公司主要负责开发提案和最终选型,打样、制造等工作则由供应商负责。

当供应商把衣服制造出来之后,海澜之家会以1.6倍的价格采购,让供应商有30-40%的毛利率。随后,海澜会跟供应商签一份“滞销商品可退货”的采购合同,除不合格品和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可退货外,还约定了一定期限后(一般为两个适销季节)依然滞销的商品可以退货。

卖不出的衣服在退回给供应商后,供应商需要自己找办法卖掉。例如海澜旗下,定价更低的“百衣百顺”品牌,就有部分产品就是来自于对滞销产品的二次采购。

退货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降低了制造、仓储成本,还把滞销的风险转嫁到供应商。在海澜之家的收入结构中,这种可退货的商品大约贡献了70%的收入。

另外的30%收入,则来自不可退货的自营产品,主要是T恤和羽绒服。

以“可退货为主、不可退货为辅”,让海澜之家在服装产业链上更像是品牌商和渠道。较强的品牌力、庞大的采购规模、7000多家门店的渠道,使得海澜之家对位于产业上游、产能过剩的服装供应商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可以这么转嫁风险。

而这还只是海澜之家利用自己规模、产业链优势位置的第一步。

5

海澜之家的7000多家门店遍布全国,其中600多家直营店主要在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负责树立品牌形象。而6000多家加盟店则隐藏着海澜之家快速扩张的秘密。

海澜之家对加盟店的管理政策非常简单:交钱就行,其他我搞定——

(1)管理:门店由海澜之家管理,海澜之家全盘把控人员任用与薪酬、铺货、补货、换货。

(2)产品所有权:店里的衣服都属于海澜之家。

(3)不设置代理:海澜之家没有设置各级代理,加盟店老板直接跟公司签《特许经营合同》。

(4)资金投入:加盟店自己出钱。

(5)销售分成:从直营店毛利率60%、加盟店毛利率40%来反推,加盟店的销售分成大约在20%。

如此一来,加盟商其实担当的是“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哪怕你不懂服装行业,你也可以开一家海澜之家,运营店铺等劳心劳力的活儿总部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属于傻瓜式开店模式,可谓“圆你一个开店梦”。

6

这种加盟模式,对海澜之家的“轻资产”运营、快速扩张非常有利。

第一,海澜之家掌握定价权。

对消费品公司来说,掌握产品定价权尤其重要。既可以避免了终端销售环节“乱打折”对品牌形象的伤害,也更有利于消费者形成稳定价格预期。

早年董明珠为了打赢跟春兰的空调战争,就曾经不惜代价向擅自降价的大经销商断货,重建销售团队。而海澜之家的加盟模式从一开始就防患于未然,加盟商不具有货品所有权,也没有对产品打折的权力。

第二,“交钱就行”的模式,使得海澜之家应收款占比低,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只有5%左右。

这对服装公司来说意义重大。服装业销售模式的痛点在于,品牌商依靠淘宝、拼多多、亚马逊等渠道商将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淘宝、拼多多、亚马逊的议价能力显然强于单个品牌,品牌商有可能给渠道商较长的信用账期,导致应收款金额大,影响了资金周转。海澜之家自己做渠道,就不存在这一难题。

第三,现金弹药充足。

海澜之家向加盟商收的保证金,70%是放银行的,不能用于日常经营。但30%可以,相当于小老板们为了圆自己的开店梦,给海澜之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弹药。

因此,加盟商承担了海澜之家门店的租金等支出,使得海澜之家实现了“轻资产”模式,非常有利于海澜之家规模扩张,营收规模和ROE 水平都明显领先同行对手。

但有利也有弊,独特的加盟商模式让海澜之家包揽加盟商的衣服所有权,让自己的存货水平一直都高得吓人。

2015年,受到“暖冬”影响,库存极为庞大的海澜之家进入了痛苦的“去库存”阶段。2016、2017年,连续两年的营收增速出现下滑,说明“去库存”并不容易。与此同时,库存在这两年连续出现负增长,也说明海澜之家为了消化存货而谨慎进货。

“高库存”也是资本市场的担忧。2015年,海澜之家的市盈率在20-30倍之间。到了2017年只有12倍。而在2018年,海澜之家收入、库存同时再次增加,库存接近90亿元,占总资产的约三分之一,市场再次担心库存问题,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投资者问高库存怎么办,老板说你行你上。

面对业绩压力,海澜之家虽然可以坚守现有阵地,但男人的钱毕竟没有女人、小孩的好赚,海澜也在近年推出了面向女性、青少年的品牌,尝试抓住潮流、快速运转。

7

曾经海澜之家给人的印象就是土潮,因为浓浓的城乡结合部气息,被广大群众称为“中年男人的衣柜”。正剧小生印小天也因为代言海澜之家被牢牢的印上土味气息。

image

2017年,周老板把权杖给了清华经管毕业的儿子周立宸,海澜之家开始推进年轻时尚化战略。首先就请了林更新代言,不少人看到广告片后惊呼“上了不只一个level!”。

image

除了让小鲜肉代言,海澜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来开疆拓土。

(1)拓宽产品矩阵。海澜创立了女装品牌OVV,在今年夏季借助对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独家服装赞助一炮而红,8月份线上日均销售增长超过10倍。还收购了高端婴童服装品牌“英氏”,请了Papi酱来代言,上线了大众童装品牌“男生女生”。

(2)搞IP联名款蹭流量。从喜茶到优衣库,联名款向来蹭流量、“出圈”的利器。2019以来,海澜之家陆续推出了“大闹天宫”、“李小龙”、“黑猫警长”、“三国演义”等IP系列单品,通过大众熟知的经典形象,激活潜在粉丝。

(3)新渠道。海澜之家加大了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上的广告投放,例如在新春贺岁片《囧妈》中,就投了前贴广告。

三板斧之下,海澜之家新业务的增长很快。2020年上半年,女装、童装及生活家居类品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贡献了海澜之家总营收的20%。

但女装、童装赛道虽然看上去比男装更赚钱,但坑也更多。

10

2019年9月,海澜之家宣布以3.82亿元卖掉旗下女装品牌爱居兔100%股权。爱居兔曾经是海澜之家三大主要品牌之一,定位为20-39岁的女性休闲服装。即使逛海澜之家的人,有接近一半是女性,但她们通常是给家里的男人买衣服,而不是在海澜之家给自己买衣服。因此,爱居兔在短期的增长后,也没逃过收入、毛利下降的命运。

总的来说,服装生命周期短、市场极其细分,规模的天花板很明显,而且人们对于品牌容易有刻板印象,因此打造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营销资源。对海澜之家来说,如何打破人们的固有印象,成为真正的国民大众品牌,成为中国的“优衣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caijingyanjiu

打开越南互联网,我觉得自己是个假中国人

打开世界地图,世面上很难找到一个和中国如此相像的国家了。

从反侵略、开始内战、开始土改、遭遇饥荒、改革开放、经济起飞……直到一头撞上互联网的巨大风口,中国和越南的近现代史,就好比两拨演员拿了同一个剧本。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由共产党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行政区域来看,越南划分了 58 个省和 5 个直辖市,每个省下辖市与县;教育方面,越南实行 5 年小学、4 年初中、3 年高中的义务教育制度,《阿Q正传》和《药》也曾出现在中学教科书中;越南新年同中国的农历新年一致,逢年过节也舞龙舞狮……行走在越南的马路上,莫名熟悉的街头,仿佛让人梦回 20 年前。

越南农历春晚

在文化上,越南和中国更是一脉相承,细细品来,都是儒家文化混合着实用主义的熟悉配方,区别是加上一些热带风情:

越南的国名是清仁宗嘉庆皇帝决定的,越南的顺化皇宫就是一座缩小的紫禁城。

1919 年,越南才废除科举考试。越南科举效仿唐宋,考试范围就是四书五经。越南国语字中,学士学位写作 cử nhân,本意是举人,博士学位写作 tiến sỹ,本意是进士。

越南古代使用汉字两千年之久,越南古代典籍《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大南实录》及家喻户晓的《南国山河》、《平吴大诰》等作品都是用汉字写成的。越南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金云翘月》,其故事蓝本出自中国清代同名小说。

越南语中有庞大的汉字词汇,发音类似古汉语的中古音,与唐代的语音很接近。也就是说,用越南语念李白杜甫,反而会比汉语普通话更正宗。

越南也有十二生肖,只是猫代替了兔子,因此有些越南人是属猫的。

越南南部很多人信仰一种本土宗教,全称是“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标志类似共济会的”全能之眼“,教旨集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稣(圣道)、老子(仙道)、释迦(佛道)于一身,同时尊孙中山、雨果和越南诗人阮秉谦为教中圣贤。信一门宗教相当于拜 N+1 种信仰,性价比极高。

这个国家有点像 20 年前的中国,却是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神奇混合体:同一座城市中,既有北上广深式的高楼,也杂糅着十八线小城的落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刚超过 1000 元,但一线城市的房价与上海看齐;外资名单中,既有价值 150 亿美金的三星基地,也有来自中国沿海地区的配套小厂;越南外汇管制宽松,各种资本疯狂进入,中美贸易战打响前的一个月,美国从越南的进口突然飙升,随后欧盟和越南商定将取消 99% 以上的双向货品关税,大有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之势。

让人不禁怀疑,或许取代中国的,只能是下一个中国——越南?

当代越南人有一句话:天堂太远,中国很近。中国在越南人心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相当值得玩味。

一、
当一位中国互联网冲浪健儿打开越南的社交网站,一定会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越南人民要对简体中文世界的内容进行像素级别的 cosplay ?难不成越南网友都是”精神中国人“?

Facebook 上有个叫 Weibo Vietnam 的小组,专门翻译微博和知乎的内容,每一条内容都有大量的评论和转发,粉丝数已经突破了 120 万。

最新内容是紫禁城里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往上翻是湖北警察帮助独居老奶奶,上一条是山东某医院附近被丢弃的玩偶被好心人穿上衣服,再上一条是介绍中国历史悠久的小吃(周黑鸭)……一些事无巨细的小事,评论量和转发量却都还不错。受互联网壁垒的影响,这样搬运国外优质内容的账号在我们这儿被称为资讯大 V ,没想到墙外居然还有自己的翻版——就差起名叫“中国那些事儿”或“中国报姐”。

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文学也在越南加速扩散,仅 2009 至 2013 年的 5 年间,越南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品种 841 种,其中网络文学 617 种。进入河内的书店,双眼立刻会被一排气势磅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所震慑。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到越南交流时,发现大量中国网文小说都被翻译成越南语出版销售。

“晋江文学城”、“榕树下”这些中国原创文学网站一直是越南文学爱好者的心头肉,言情爱好者们随时紧盯中国网络小说的更新情况,用翻译器在第一时间了解大概内容,然后等待翻译好的越南语版本仔细阅读。

越南书店中的中国网文小说
根据越南《青年报》介绍,通常网文翻译者大都是性格内向的年轻女孩,不拿一分钱报酬,但即使是篇幅动辄数百万字的超长篇小说,她们也不会望而却步。

一些曾经在 AO3 网站上发表原创小说的中文作者,也收到过越南粉丝的请求授权翻译的私信。和中国腐女一样,越南读者对东亚耽美文化同样热衷,甚至更加渴求:

根据中国媒体的行业观察,“在国内网文行业不一定能进前百、内容部门就十几人的小公司,在越南一年都能营收几千万。”

再打开视频网站,越南字幕的综艺选秀应有尽有,抖音神曲一应俱全:

国内叫得上名的明星在越南都有自己的个站,从章子怡到虞书欣,大小流量都配置好了相应的饭圈。

中国动画在越南的粉丝也不少,搜索 hoat hinh(越南语“动画”),社交网络上有一大堆中国动画的小组。《斗罗大陆》一更新,Youtube 上的越南字幕组就快马加鞭地放出熟肉,每集不到 24 小时就能达到几十万的播放量。

Facebook 里搜索 han phuc(越南语“汉服”),一大群来自越南的汉服爱好者浮出认知水面。

越南歌手阮陈忠君的歌曲 《自心》《泪色》,由于精致娴熟地融合了腐女热爱的一切古风耽美虐恋元素,作品已经反向输出回中国。

中国文化输出的典型——李子柒,越南也已出产多个高仿版本,从构图到氛围都如出一辙。不得不感叹,东亚的文化认同程度就是高,终极乌托邦大概都是“一个人,一亩地,一箪食,一瓢饮”,女耕女织,其乐融融,岂不快哉。

知识储备丰富、冲浪水平优异的越南网友,甚至可以精准理解“剩女”“渣男”“绿茶婊”这些中文词汇,越南抖音用户也喜欢《学猫叫》,或者玩瞬间“变脸”。我国互联网土特产——表情包——他们也应用得恰如其分,文化壁垒什么的,不存在吧?

甚至中国人在越南抖音上说一句“我爱越南文化 / 美食 / 姑娘”,也会蜂拥而至一堆越南迷妹,和国内的网红外国人如出一辙。

中文互联网的段子,越南互联网大概率也要去追随。但如果碰上涉及政治的内容,也不乏这样的评论:“某国政府邪恶,但人民是无辜的”“我非常喜欢某国文化,但不喜欢某国政府”……诸如此类,和中国网友评论别国的态度如出一辙,他们羡慕的、吐槽的、向往的、鄙夷的……竟会让人有感同身受的错觉。

二、
越南媒体关注中国的一切,从政治、社会历史、经济、养生健康等都有报道。越南的影视剧领域,几乎可以称为“内地娱乐圈越南分圈”。

由于越南影视行业不甚发达,每年出品的本土电视剧数量有限,观看海外剧几乎是所有越南观众的日常。陪伴我们长大的金庸剧、琼瑶剧、名著剧,也是越南同龄人的童年回忆。

上世纪 90 年代起,《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还珠格格》、《渴望》、《宰相刘罗锅》等一批剧集登陆越南,中国电视剧便在越南观众心中埋下了种子,一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的电视剧,例如《警察局长》播出时,也受到了越南公务员的喜爱。当年万人空巷的火爆场面在越南也同步上演,连越南副总理阮功丹都说:

“只要哪天晚上播放中国电视剧,政府机关便很难再召开会议,即使是高级干部,也都希望按时回家,为的是不耽误观看。”

为了讨观众欢心,越南中央电视台和河内电视台一度互抢收视率,越南中央电视台头一天晚上播放了《宰相刘罗锅》,河内电视台在第二天早上还要播放,由于每集要到 8 点 15 分才能播完,以至于不少人都会上班迟到。

随着电视剧的大爆,也带火了越南的地下盗版市场(多么亲切的回忆),但关键是,劣质盗版碟匹配的都是粗制滥造的“通译”版配音,观看体验十分糟糕。

所谓“通译”就是没有越南语字幕,原音播放几秒后配上越南语旁白,粗糙到连角色区分都没有,旁白一个人分饰小燕子、五阿哥、皇阿玛和容嬷嬷等所有角色。在情节转折的关键,旁白还会开启评论解说功能,喋喋不休地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因为越南早年引进的中国电视剧大多都是这样处理,所以实质上,那些让越南观众魂牵梦萦、津津乐道的童年回忆,一张嘴都是同一个声音,魅力大打折扣,就这,大家也都习惯了。直到今天,Youtube 上随手拎出一个国产电视剧怀旧视频,在越南也有 200 万的点击量。

下面那些含着热泪的评论,是许多 90 后内心共同的咆哮,这大概就是作品与时代共同造就的魅力:

这是童年的记忆啊,是心中扎根深藏难忘的感情!当年我多想要一个小燕子的头饰却无法说出口啊!这些画面会一路陪着我长大!我这辈子都爱还珠格格!我爱我的童年!

西游记真是永恒的经典,从童年一直到现在都很喜欢,孙悟空已经成为了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每一次都是在这一幕看哭的,一个失去自由的英雄。

1986 年的西游记真是一部经典之作,是其他版本无法替代的,这一版已经成为每一个观众的回忆了。

当时赵薇在越南有多火,韩三平曾经给黄建新讲过一个故事:

“2001 年中国有个很高级别的电影代表团到越南访问,赵薇是越南总理特邀代表之一。结果到了越南,副总理、部长都在机场捧着鲜花接机,先跟赵薇合影,把官员们放在旁边,冷落了很久才过来。”

因为中国电视剧太受欢迎,2007 年,越南国家电影局局长还亲自考察横店,对中国影视剧的拍摄大加赞赏。

在此后的 30 年间,《雍正王朝》、《甄嬛传》、《琅琊榜》陆续传入,让中国影视剧不断地生根发芽。根据不完全统计,2000 年到 2006 年间,越南每年引进的境外电视剧中有 40% 来自中国,越南国家电视台更将 57% 的引进剧份额划给了中国。现在,这种盛况因政治因素以及韩剧、泰剧等竞争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据国家旅游局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越南访华旅游人数在东南亚国家中增速最快。而且,在热爱中国电视剧的越南年轻人看来,长城、故宫都比不上横店影视城、西北影视城、少林寺有意思,片场才是他们心中的打卡圣地。

中国留学生曾经用“看疯了”形容越南观众的狂热,“我和越南朋友一起看《报告老板》、《屌丝男士》时,我听中文配音,他们看越南语字幕,但是遇到搞笑的点大家都能一起 get 到。我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是我越南的朋友推荐的。我一登陆脸书,发现他们都已经看疯了。”

那一年,打开越南本土最大的视频网站 ZingTV,《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因为遇见你》、《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巨幅海报铺天盖地。电视剧排行榜 TOP10 中,国剧占了 4 席,《微微一笑很倾城》评分 9.8 ,播放量突破 3700 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评分 9.6 ,播放量也超过了 3000 万。相比当时最受欢迎的韩剧,《美女的诞生》和《匹诺曹》的点击也不过 347 万和 261 万。《三生三世》火爆的时候,他们甚至做到在中国更新后一个小时之内就出来越南字幕版。

越南媒体介绍中国 2020 年即将播出的 24 部电视剧

难以想象,在这个只有 9000 多万人口、3000 多万网民的国家内,仅一家视频平台就能贡献超过 3000 万的点击。

2018 年《延禧攻略》当红时,越南的播出进度比中国快,所以中国观众索性集体出海,在越南网站收看了大快人心的一场重头戏,促成了“中越网友痛打尔晴,南海之内皆大欢喜”的友好局面,十分过瘾。 打开越

越南观众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所以中国古装剧在那里最受追捧,甚至有时候,越南观众对国剧的认知水平可能比本土观众还要高。《延禧攻略》、《如懿传》、《陈情令》在越南播出后,文化效应空前:当地女性纷纷仿妆,剧中的经典台词广为流传,有特色的服饰带动了全民 cosplay ,还有越南粉丝因此喜爱上了中国历史文化,学习中文火速提上日程。

由于近年中国产出的电视剧太多,很多无法在国内上星播出的电视剧,片方都会选择在东南亚发行。也就是说,越南观众甚至能看到国内没有播出的中国电视剧。

有趣的是,他们表达喜爱的方式之一,就是民间自发的花式恶搞和翻拍。每当国内某部电视剧大火,越南网友总能分分钟端出小成本的“致敬”之作给予回馈,制作之粗糙、造型之辣眼,甚至吸引了央视报道。

或许这就是爱得深沉,所以黑得漂亮吧。

根据资料,目前唯一一部中越合拍电视剧名叫《李公蕴:到升龙城之路》,斥资 530 万美元,是越南首部 10集 以上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这部剧讲述了越南李太祖李公蕴的故事,也是一部纪念河内建都 1000 周年的历史献礼剧。该剧 2010 年初在浙江横店开机,同年 4 月杀青,当时中越两国媒体都进行了广泛报道。但讽刺的是,因为“过于中国化”,这部电视剧没有通过越南的影视审查。

三、
我们都知道,中越关系的复杂和微妙远远超越许多邻国。自秦朝后一千年间,越南长久以来都是中国封建王朝直接统治下的郡县。两千多年来,越南从中国引入了农历、科举、中医、文官制度和酷似故宫的紫禁城。在这里,孔子同样被膜拜,城隍庙也香火兴旺,春节也是最重要的节日,道路两旁立着进士碑林,文物古迹上的汉字楹联,古代文献全部用文言文写成……

越南的进士碑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越南和中国文化是同根同源呢?

这可能是越南最尴尬的问题。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前所长阮辉贵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时,表达了“中越文化同源”的观点,结果遭到口诛笔伐。反对者认为这等于承认越南文化出自中国文化,“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对民族的冒犯”。

一直以来,“北方威胁论”在越南源远流长,在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可不是以什么友善的面目出现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认为,越南对于中国文化输出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觉得两国的交流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对于文化上这种单向传播,仍然留有余地。”

一个多世纪前,越南还是一个典型的华文国家,法国殖民者到来后设计了一套拉丁化的拼音文字,在 1945 年左右基本取代了汉字。随着中越关系转折和民族主义抬头,越南教科书淡化了两国历史和文化渊源,搁置中文名著,还一度取消了中小学的汉语课。

“但只要对越南历史追问得足够彻底,总绕不开中国。”河内国家大学历史专业的学生说,“没有能单独剥离于主干的枝条。”在越南学习中医专业,精髓都在那些珍贵的中文古籍里,学习越南教育史,也绕不开供奉在文庙的 2313 位进士。前些年,十多位知名的越南专家联名向教育部上书,要求恢复中小学阶段的汉语必修制度。

来自北方的影视剧长久霸占着电视机,中国的网络神曲则动次打次地震动年轻人的耳膜。越南政客与媒体经常表达这样的忧虑:中国对越南的文化力量太强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很不寻常。

“对中国,越南人始终心存芥蒂。”一位华裔越南学者说。

2019 年 11 月,成龙原定参与的“越南微笑行动”慈善活动遭到抵制。

在越南中资企业眼中,中国人帮助了当地增加就业、改善乡村面貌,并以独特的方式融入当地社会,管理者们制定符合当地工人习惯的管理制度,还增加福利和娱乐设施,获得迥异于其他地方的中国人形象。

在越南媒体笔下,这正是让越南人不安的现实—— 3.5 万名中国劳工在越南。宿舍区是他们的王国,他们建立村舍,用家乡的名字给街道命名,大声喝酒和随地吐痰。“他们抢走了我们的饭碗,还毫无顾忌地复制中国的生活模式。”

媒体报道,2009 年,越南海防市一个中国工人喝醉后和一个越南店主的摩擦,竟引发了两百多人的群殴。

放眼东南亚,越南的发展速度其实相当惊人,与中国相似,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与积极入世,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成果。可总被忽视的事实是:越南从来就不是什么小国。它的国土面积与日本相当,人口接近一亿。2019 年初,越南总理定下越南 2045 年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早了 5 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需求放缓,越南的制造业 PMI 从 50% 降到 30.7% ,手机、服装鞋类等出口也大幅受挫,也侧面说明了越南在全球化中的融入程度,和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潜力。

越南互联网上,一篇名为《爱国日记》的匿名网帖的流量惊人,作者忧愤地表达了越南青年的心声:敌人正在用你买牙膏和收音机的钱来造子弹,有血性的越南人都应联合起来——抵制中国货。说来容易,可中越贸易的磅礴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巨量的中国货品源源不断,在两国 1347 公里漫长的边境线上,12 个口岸和 25 个贸易互市点繁荣异常。想用电脑,电是向中国买的;想开摩托车,油是中国制造的;打电话给朋友,信号基站是中国承建的。

对面满大街的 oppo、vivo、CoCo,“中国人生产了我们需要的一切。”谅山新清口岸服装商人黎文辉感慨。”如今汉语已经成为越南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学做中国菜是个不错的出路,连风水先生、老中医等都水涨船高地提升了身价。”

今天的中国在越南冰火两重天。“在防范与亲近中寻找平衡”,这是西方对当下越南对华心态的定义。一方面,官方努力切除与中国的文化脐带,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形成吸引力的螺旋。10 万名越南学生正在中国的一百多所大学里学习,是赴美越南学生的 10 倍;规模更庞大的越南务工者分布在中国每个角落,赚取数倍于国内的薪水;而更多无法统计的越南人通过非法渠道来到北方大陆,其中一部分女性留了下来,成为了世间传说中的“越南新娘”。

回到越南人的那句话:天堂太远,中国很近。这话里大概有互相矛盾的两层意思——中国是通向天堂的障碍;中国本身就是天堂。对于这两层意思,越南人同样相信,并将两者奇迹般地统一在了一起。

莆田,不只有民营医院和假鞋

十一特辑:被改变的城市名片

每年的十一假期,除了是一场仅次于春节的人口大迁徙,更是一年一度的商业练兵时刻。在中秋、国庆双节叠加的效应下,今年的十一承载了更多振奋社会与经济的责任。

疫情过后,世界的一部分永远缺失了,还有一部分却悄然改变了。事实上,在那些我们或曾熟悉的城市里,产业互联网的洗礼与新常态下的消费迭代已然完成。

“世界工厂”东莞在疫情过后率先重振的居然是奶茶店,网剧与直播的兴起让曹县的汉服热席卷全国,没落的电子市场却迎来美妆“第二春”,辣条从这座中原小城走出成为新国潮……一些城市褪下显著的标签,焕发出新的产业活力。这个长假,我们选取了8个城市,望你能在短暂的抽离中,看到这些城市在新常态下迸发的生机。

夜晚降临,窗外霓虹灯亮起,店家的小喇叭和川流不息的车流人声混杂,屋内却一派宁静,扎小辫子的男青年大林站在画板前端详着“兔先生”。十分钟车程外的一间画室里,中年男人郭跃东正在调试湄洲岛沙滩上的莫兰迪色系。

image

图/郭跃东

他们都是福建莆田的作画人。如果驱车在市区转悠,从眼前闪过的国际油画城、18层高的油画交易中心等建筑,会提醒你油画与这座福建地级市的特殊关联。

不同于大家认知里的假鞋之都、莆田系民营医院等负面标签,人口不到300万的莆田,还汇聚了珠宝银饰、木材、红木家具、油画等多个产业。尤其是油画产业,萌芽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世纪之交达到巅峰,画师一度达到五六万人,产量一度占到全球的30%,并为全国各地输送油画人才,可谓名副其实的“油画之都”。

最近两年,当地以临摹为主导的创作风格正向原创转变。对于莆田的年轻人而言,在声名不佳的民营医院、制鞋等传统生意之外,当下还有一条艺术产业路径可供选择。

鼎盛期,画师半年买一套房

每天早上九点,郭跃东就会来到位于莆田油画城B座三楼的工作室。这里很安静,距离楼梯口有一百多米的长廊,窗户对面是粉红墙面的居民楼,室内散发着油画特有的亚麻仁油味。

四十平米的画室里,陈列着18幅油画,有喜庆的公鸡叫早、暗夜下的深蓝海浪,以及低眉沉默的裸女。其中最大的一幅是正在赶工的湄洲岛图,画卷约有两米长。湄洲岛是莆田第二大海岛,也是妈祖的成神地,客户想对湄洲岛留个念想,便订了这幅画。

郭跃东把妈祖庙设为远景,近景则表现海边的岩石和沙滩。他设想站在海边,海水、岩石上都镀上了一层阳光的金边,因此在调色上需要格外下功夫。同行刘文桂指着画板上的莫兰迪色的黄蓝绿说,“他调的色很高级,我们一般都调不好。”

郭跃东1990年进入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油画,至今作画30年,是莆田油画发展的亲历者。同时期的作画人还有莆田市油画艺术产业协会会长林剑平。

image

图/画室展区

林剑平告诉AI财经社,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香港的几个莆田籍油画贸易商将油画带回家乡,他们鼓动乡人作画,对接国外的名画临摹订单。这一产业到上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莆田市的油画产量一度占到全球的30%,并带动了镜框加工、装裱、颜料等产业的发展。“那时从业人员有五六万人,一个月赚一万多元都不在话下,半年就能买一套房。要知道,那时候大学生的月工资才三四百。”

2003年后,莆田画师开始向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地涌动,开画廊或工作室,在莆田之外,深圳大芬村、厦门乌石浦也成为世界知名的油画产业基地。有意思的是,在大芬村、乌石浦,莆田话至今仍可以畅通无阻,尤其大芬村,一度靠莆田人撑起半壁江山。

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海外市场逐渐萎缩,不少人开始转向国内市场,用油画形式展现国人喜爱的山水、聚宝盆、牡丹、鸿运当头等国画题材。随着人们家居软装意识的觉醒,国内市场开始占据油画消费的半壁江山。

林剑平也有忧心的地方,莆田的油画多为“行画”,也就是接国外订单临摹他人作品,没有自己的独立创作,加上莆田的装裱、画框等配套产业链不如浙江、深圳等地成熟,莆田更像是一个油画生产基地,油画作为半成品被包装成完整商品出口,自身拿不到定价权。

当上莆田油画艺术产业协会会长后,他决定聚集莆田的画师力量,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莆田国际油画城,分布有商贸区、装饰油画制作区、原创油画区,并配套一栋18层的油画交易中心大楼。

在林剑平看来,油画市场的又一次革命是原创,“画出来后,我可以授权IP卖版权,做服装、鞋子、马克杯等各种衍生品,附加值更高。”

订单排到明年六月

做不做原创让两代人纠结

郭跃东很早就开始思考原创的问题,他在2003年后开始舍弃临摹本,照着图片做原创画。当时做行画的一帮人一直在耳边唠叨,“干嘛费心思搞创作?做行画多好,简单、赚钱也容易。”

但科班出身的郭跃东很执拗,“不做行画有时候是个人追求,我还是听自己的。”说罢,他深叹了一口气。有几年时间他很痛苦,不算构思时间,一周能画一幅,而行画临摹两三天一幅,性价比很低。“有时候一个人确实孤独,很烦躁,就想抽烟。”

image

图/郭跃东画室

林剑平对市场洞察很深,他认为老客户喜欢山水和牡丹,但这种市场会随着时间逐渐萎缩,莆田作为重要的生产基地,应该首先关注消费群体的偏好变化,更对准年轻人的口味,“希望让原创画达到20%-30%的占比,但目前只有4%-5%。”

聪明的人总是很早感知市场危机。到2016年左右,当莆田多数从业者还沉浸在行画临摹中时,郭跃东发现年轻人普遍愿意为现代简约艺术买单,比如卡通画、有未来科技感的绘画风格,而非一味的写实油画。

他有两年时间一度找不到方向。“如果是技术性的画画,遇到瓶颈,看一些好画就有灵感了,但做现代简约画,非常抽象,可能构思都要几个月,那怎么养家?”

后来他想明白了,还是不要艺术生命了,有艺术生活就够了,“艺术生活会带来幸福感,但艺术生命超越了我的认知能力,即使重建知识面,也没法达到那么开阔的眼界。”

郭跃东还在坚持原创,有时完成一幅画就要几个月。如果对财富没有特殊渴求,像郭跃东这种,自认为日子还过得去。现在他差不多每个月能有一万多元收入,最新的订单排期已经排到明年六月,这其中也有临摹的行画订单,也算一种对“生活”的妥协。

被林剑平视为“莆田原创画希望”的是大林,虽然大林自己并不喜欢这个称号。大林36岁,脸型瘦削,扎着小辫子,2007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两年后回到家乡莆田,一度迷茫沉沦,直到2016年11月,他才重新拾起画笔。

image

图/兔先生系列

在回家乡后失去的七年里,大林除了周末“带班儿”外,用他的话来说一直在“玩”,比如搓麻将、打游戏、打牌、打台球、打篮球、喝酒……他想跳出画画的圈子,但心里似乎一直有声音在说:赶紧调整。

他很快创作了兔先生系列,这个卡通人物人身兔头,面部一股淡淡的忧郁。“我希望表达最真实的情感,高兴在哪里,不高兴在哪里,以及我与环境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其中一幅兔先生画作名为《年华》,大林想纪念毕业后的十年。兔先生翻着白眼,身着白衬衫泡在蓝色的大海里。“这种泡在水里的感觉让我窒息,想挣扎但又逃脱不开。”

莆田两代人的表达方式在这里融合,郭跃东一路吃苦走上来,内心向往美好的事物,因而画作是“甜”的;而80后大林代表年轻一代的“丧”文化,不介意画作是“苦”的。

两个人在莆田都是孤独的,鲜少有人像大林那样做现代抽象原创画,但像郭跃东那样做写实原创画的也不多。郭跃东估摸着,莆田的原创画家只有30位左右,但大林坚持认为,这个数字更少,只有10多个。“莆田的原创油画有希望,但如果是5%希望的话,你觉得那是希望吗?”

“我有时候觉得这个城市就像太平洋一样,我在当中一个小岛上,一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但你不能老有这种感觉,你要把它想象成一个独善其身的幸福岛,不然会不舒服。”于是,莆田给予的复杂感情也化作大林创作的素材,各种情绪混杂一起形成灵感。

莆田为何有如此多的产业带?

类似混杂的情绪,构成了莆田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莆田内部有多个细分商帮,除了魏则西事件后被千夫所指的东庄医疗帮,近年来兴起的安福假鞋帮外,还有忠门木材帮、北高珠宝帮、仙游家具帮、油画帮等帮派,这些产业多依赖家族力量做大做强。

为什么小小的莆田能有这么多产业?林剑平认为这与地方人的性格有关,“莆田人很能干,也吃苦耐劳,但喜欢各自为战,自己把自己的做大,不要重复你的,所以每个镇的产业都不同,都有独特的东西。”

image

图/莆田油画城

小镇产业离不开家族力量。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教授吴重庆,把家乡这种经济结构归因为“同乡同业”,也就是同一区域内的人群依托乡土社会网络,会通过非正规经济活动的方式,在乡土社会外从事相同行业或同一产业链的经济活动。

莆田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当地人敢闯的特点:沿海多山,41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均耕地面积却低于平均线,男儿自然走四方,也正因为福建的地理环境多山,相对封闭,导致儒家和乡土文化的保存超过江南和中原地区,大家更看重乡土社会的关系维护。

此外,莆田的早期产业多为低门槛类型,归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或服务业,在碰到技术、资金、信息、劳动力等各种问题时,同乡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飞黄腾达的人尤其在意乡土社会的评价,他们多半会扶持乡邻,自然带动起整个镇的经济。

“莆田人的观念里觉得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不会动不动就归责外因,也不愿意进厂打工,一般就是整个家庭出去做生意,所以也很少听说有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这与中原地带很多劳务大省的文化很不一样。”在吴重庆看来,不光是莆田,从浙江温州,到福建宁德、泉州、漳州,再到广东潮汕,一直延伸到雷州半岛,东南沿海狭长地带的人都有这个特性。

但回过头来,相比温州等贸易重地,莆田的产业很难在当地扎根。以制鞋业为例,当大家都是国际大牌的代工厂时,旁边的晋江能暗自发展出自己品牌,走出了安踏、特步、361°等一批运动品牌;但莆田却坐拥造假鞋的便利,以至于错过品牌塑造期,如今显得过于被动。

2019年,莆田位列福建省GDP排名第七位,比不上泉州、福州、厦门、漳州情有可原,但就连内陆多山的龙岩和三明也超越了莆田。

这也是莆田作为“油画之都”的尴尬之处,由于缺乏足够的配套产业,外面的人才进不来,本土人才也在不断流失。这让林剑平感到忧心,“莆田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未来需要更多的创业者,这样一个城市才会包容,才有新的市场活力。”

来源:AI财经社 微信号:aicj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