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沙龙:等我们变老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

01

不管专家怎么鼓励,咱们中国的生育率都是高不起来的。

不光中国生育率高不起来,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生育率也高不起来。就拿日本、韩国、新加坡来说,它们的生育率一个比一个低,。按照《2020 年世界人口状况》,韩国和新加坡的人口生育率(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孩子数量,2-2.1 左右为稳定值)一个是全球倒数第一,一个是倒数第二。有人说这是东亚文明圈的特殊性,现代化了以后都不爱生孩子。

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对,因为欧美也没好到哪儿去。就拿生育率来说,意大利、西班牙的生育率(均为 1.3)比日本(1.4)还低。就连美国也现了原形。以前大家说美国有 “清教保守主义” 加持,热衷于生孩子。可这些年美国的生育率也掉头直下,跌落到了 1.7,不靠移民的话恐怕也很难维持人口平衡了。

这是现代文明的通病,都市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对于这个问题,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有过一段非常有名的预言:

文明发展到尽头,就会进入 “世界都市” 阶段。这是文明死亡的预兆,是文明末路的界碑。而 “不育” 就是对它的诅咒。最终,文明只会剩下一座座辉煌的都市废墟,游荡着寥寥无几的遗民,缅怀着往日文明的落日。这就是 “世界都市” 的宿命。

1

斯宾格勒,神秘主义哲学家,刘阿姨的导师

哲学家说 high 的时候,总是有点耸人听闻。实际上没这么恐怖。我们习惯于用今天的数据来做线性扩展,推算未来。几十年前大家都在担心人口大爆炸,地球装不下;现在又担心人类不生育了。其实我们不能这么线性地去推算,因为世界有自我调整的能力,趋势总是在不断变化。

但问题是世界不怕,我们怕。世界的一次调整可能就是上百年。它的一个瞬间对我们来说就像永恒。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儿童越来越少的社会。在我们有生之年,这个趋势可能都不会变化。

02

对于个人来说,孩子少或者没孩子,到底会怎么样?

前一段微博上就有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议,有大 V 说:

2

还养老院?“没孩子的话,养老院都是拒收的!”

在当今中国,这话不能说没道理。但是它跟当年担心 “人口大爆炸地球装不下” 的观点一样,都是用现状来推测未来,事实上,这种推测是无法成立。

首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以后 4+2+1(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一个孩子)的模式下,我们还能不能靠子女养老?子女有没有这个能力?恐怕很难。这不是观念的问题,而是现实成本的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有积蓄而没有子女,确实会面临许多问题。有人担心养老院不收,有人担心无人帮忙就医跑腿,有人担心受护工虐待。这些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本质上是发展阶段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养老业还没有足够数量的有效需求(注意是有效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有经济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这个行业没有真正的产业化。没有庞大的利润就没法产业化。

但是在二三十年以后,情况一定会有巨大的变化。

这个不是我一厢情愿的推测,而是历史的经验。所有面临老龄化的工业国家,都经历过同样的过程。它们进入现代化的时间比咱们早,进入老龄化的时间也比咱们早。在这个问题上,它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欧美也好,东亚也好,它们的养老模式有很大差别,比如有的倾向于居家养老 + 上门护理;有的倾向于养老院 + 养老社区。但是不管什么模式,最终都是走向社会化,而社会化最终都会转变为钱的问题。那位大 V 担心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就是钱。而这笔钱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一个是自身的积蓄。

对于生活在工业化社会里的老人,他们有没有孩子,孩子是不是体贴,住的是远还是近,确实对老年生活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依旧是钱,因为它决定了一个社会能将多少资源投到老人身上。

03

在一个发达的老龄化国家里,传统的孝道对老人处境影响就很小。

我们看韩国的情况就知道了。在发达国家里,韩国的老人处境几乎是最糟糕的。人均收入的 50% 是 “相对贫困线”。韩国老人有将近 50% 生活在相对贫困线以下。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 23%,日本是 20%,法国只有 4%。而韩国老人的自杀率也是经合组织国家里最高的,差不多是美国的三倍。

3

对韩国老人自杀率超高的问题,有人做过专题节目

这就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在我们的印象里,韩国是个特别传统、特别敬老的国家。你看韩剧里,父母颐指气使,子女唯唯诺诺,那按理说韩国老人应该处境最好,要自杀也该是美国老人自杀才对。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到底就是钱的问题。

韩国政府犯过一个很大的错误。它过于相信自己敬老的文化传统了。就跟那位大 V 一样,它认为养老问题交给子女就行了,所以韩国对养老没有做经济上的准备。直到八十年代末,韩国才开始建立养老金制度。

比其他发达国家晚了很多年。积累时间不够,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够,所以韩国老人的收入往往非常低,所有才会有在发达国家中超高的自杀率。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说,我们要注意到三件事:

1、养老一定会走向社会化。

2、社会化养老最终就要归结为钱的问题。

3、任何传统,任何文化,都无法替代钱的问题。

所有老龄化的工业国家,都遵循这个规律。中国的未来也不可能例外。

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当然要未雨绸缪,有一套养老的经济规划,否则国民到了老年就会陷入困境。对于个体层面来说,也同样是如此。

但这种规划也是让人迷惑的。首先它的周期太漫长了,养老可能是我们人生中时间跨度最长的规划,时间一长,中间的变数就会增多。其次,我们处在一个养老行业不太规范的时期,二三十年后的情形和现在是不同的,那么我们怎么跨越这个漫长的周期,为自己理性地做规划呢?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资源不同,偏好不同,面临的具体困境也不同。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方案可以提供给所有人。

但大致方向上可以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强身健体,买好健康险。

2、存好养老钱,适当理财。

3、远离老年金钱骗局

以上三点是大方向上的建议,但具体实操的时候还是得专业人士的协助,千万不要自己贸贸然乱搞,否则只是霍霍口袋里本来就不多的钱。

来源:财新网

一个大彻大悟之人

五十八岁的表哥死了,昨天参加他的葬礼,听闻其对生死的刚烈态度,甚为少见。

表哥是某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医生,2020 年初,单位体检时查出肝癌,因工作关系,他耳闻目睹了太多的失败案例,便决定放弃治疗。

然后,他对所有人守口如瓶,包括妻子和儿子都蒙在鼓里。每天坚持正常上班。

2021 年元月五号,在单位值完班后,六号带老婆回乡下看母亲,连续开车往返达五个多小时,晚上回到家里,已感觉非常疲惫,并引发剧烈疼痛。

他心知病情肯定在恶化,但依然骗老婆可能是感冒了,老婆见他吃感冒药没有效果,三天后强拉着他去医院检查,终于发现严重肝腹水,这时,他才将自己的病情如实告诉老婆,但还是恳求老婆不要跟任何人透露。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他忍受剧痛,给每个亲人写了一封信。儿子春节期间要加班,他不许他回来。春节过后的初六,他让老婆约了正在补休的儿子、老婆的弟弟和自己的哥哥到家里交待后事并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初七,他趁老婆外出办事,一个人跑到车库,将早已准备好的几十粒安眠药吞了,然后,在一把旧躺椅上永远地睡着了。

他的遗言是不欠人情,因为老婆是外地人还不起;不死在家里,担心亲人住着不安心;不花冤枉钱买公墓,骨灰撒到大江里。

来源:知乎

中国县城现状,入骨三分般深刻!

文| 白靖平
来源| 白靖平(ID:hunzaixiancheng)

我出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在我小的时候,县城对于我来说那就是耳中听说的地方,县城有车、有楼、有电灯、有电视……,县城就是我梦想渴望生存的地方。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又自幼在农村长大,小时候让我眼花缭乱的地方也就是乡镇的集市了。

在我零星的记忆当中,我真正来到县城就是上中学了,那时我才 12 岁。我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初到原西县城上学一样,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这是从山乡圪崂里来到一个大世界。

我带着好奇的眼光把县城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周末时都要转悠几遍。当时县城给我的感觉就是大了很多的乡镇集市,满大街录像厅、游戏厅、歌舞厅,社会治安不好,污水横流,城市面貌乱糟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街道在新开,楼房在新起,县城框架在拉大。在县城上学时期对县城的认识也就停留在一碗刀削面 3 块钱的层次了。外出求学及工作几年后,又回到了县城,截止现在已在县城生活了十个年头。

在这十年里,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变迁等都在县城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让人感慨,让人深思。

我想,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应该对自己所处地域的人文社情等方面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为的是更好的继往开来,为的是实现我们伟大的梦想。当然,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批判也不是颂扬,只是站在我的角度上,以个人的眼光从社会氛围、文化习俗、休闲娱乐、消费、县城建设、人才及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出行、婚嫁等方面进行了浅薄的分析,见笑与人。

一,社会氛围方面

大城有大城的吃喝拉撒,小城有小城的喜怒哀乐,乡村有乡村的酸甜苦辣。熙熙攘攘,纷纷扰扰,都终究逃不过名利二字。县城卡在中间位置这个地方,进,可看到城市的繁华热闹和贫困潦倒;退,可看到农村的恬静幽美和困苦挣扎。生活在县城,少了些城市的冰冷,多了些乡土的热情。芸芸众生,众生百态铸就了县城的社会氛围。

县城是一个典型具有精英掌控的社会。一个县域社会有几十万人口,但是真正有权有势或许只是几百个人。这几百人里面有两三百个科级以上干部,然后有几十个较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的老板,再有就是几个有头有脸的江湖人士。

这几百人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相互之间即便不熟悉,也会通过其他渠道短时内了解各自的底细。身处网络中的一个人,如果碰到什么事情需要找网络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想一想办法,都会搭上线的。可以说,县城的一举一动、县城的孰轻孰重、县城的风云变幻都在这群人手里掌握着、捣鼓着。

县城是一个陌生环境下的熟人社会。走进县城,许多人你不认识,但是许多人你又认识。如果你在县城生活,走在街上,会有不同熟悉度的朋友或认识的人给你打招呼,面带微笑同时乐此不疲;两个陌生人见面扯东扯西的聊天也能引出一系列亲戚的连带关系。你打交道的圈子和人重合几率非常高,所以名声和口碑非常重要,它几乎代表了你所有的信息。而每个人的身后,早已贴满了各种被别人定义的标签。县城里稍微有头有脸的人,就被会大众认知。

县城是一个关系大于规则的社会。在县城,“有关系好办事” 的观念根深蒂固。路上车追尾了,事故双方下车首先打电话找人,亲戚朋友叫来一大群,好像要打架似的。然后各自通过关系找交警。以至于我到现在都不清楚只走正常渠道的话,究竟能办到什么事,维护到什么权益。

县城人讲的是关系,靠的是裙带和朋友。在县城人看来关系比规则更重要。关系到位,事情就不会荒废。人脉决定成败,至于规则、能力、才华、水平等一切都靠后。你的能力所体现的不在于收入相差几百块钱,而在于你认识多少人,有多少各行各业的渠道,能为多少事开方便之门,在灰色地带又能如何游刃有余。大城市的关系问题也许会让你望而却步,输的心服口服。但小地方的关系问题会让你哭笑不得、咬牙切齿却无能为力。

县城是一个有圈子、有场子的社会。在县城,有级别,就有区别。级别通过地位、财富以及权力来显现。级别不同的人很难混在一个圈子里,但是可以聚在一个场子上把酒言欢。不同级别的人组成了不同的圈子,朋友也很固定。圈子有高低之分,但是没有大城市那样泾渭分明。在县城,圈子很重要,你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有什么事情圈里人自然会照顾到你。有人很难融入圈子,有人想从一个圈子进入到另外一个圈子,但是难度系数和干部晋升一样,很大。

县城的场子也重要,特别是酒场。请谁吃饭、谁陪吃饭、陪谁吃饭都是一门学问。酒场上喝什么酒,怎么喝酒都要视参与场子的人员而定。一般坐在场子上的人都是给面子的人,也基本上是圈里的人。县城的许多事情都是在场子上办妥的。

县城是一个有领导感存在的社会。在县城,官往大当很难,但是要找到领导的感觉不难。无论你是派出所、税务所、土地所…… 只要是所长,在县城都算是 “高干”。一官半职在都市是职业,在县城就是领导。一个有实权部门正科级的局长出行都会有人提包端茶、前呼后拥,而且会目不斜视。在县城,有 “职位” 的人大都会被滋润的神清气爽、穿着讲究。为官的气场十足,让普通人望而敬畏。

县城是一个安逸稳定的社会。在县城生活,慢慢的就会温水煮青蛙。当你的才华配不上野心的时候,不知不觉你的理想抱负在脆弱的自制力下分崩离析。你想自律,你想斗志昂扬,那些糖衣炮弹、那些场子和烧酒不断在摧毁你毅力的最后堡垒。在县城有想法的人一旦失去了 “贞操”,大多数都最终 “嫁给” 了县城。接受这一切,要么幸福,要么甘于平庸。生活在县城的人普遍把安稳和踏实当作立身之本,追求的就是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可靠而衣食无忧。

县城是一个缺乏包容性的社会。在大城市,大龄青年怎么样,丁克怎么样,不买房怎么样,不要铁饭碗怎么样,穿着怪异又能怎么样…… 没有人在意你,没有人关注你,这就是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可是在县城,工作,必须得等前辈退位让贤;婚姻,必须门当户对;结婚后,必须立马生孩子…… 要随波逐流,不能特立独行。不按正常模式生活,很快会被打入另类。

县城是一个信仰及诚信缺失的社会。当前,信仰和诚信的严重缺失,不仅是在县城,而是全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信仰的缺失,导致缺乏底线,无所畏惧,有恃无恐。人们只相信权力和金钱,只跟着自己的欲望茫然前行,愈走愈远。

曾经在县城亲眼遇到过一件事情,门面房是父亲的,租赁费却儿子在收。父亲向儿子索要租赁费引起父子之间激烈争吵以致到谩骂。儿子给父亲称 “老子”,甚至要动手打父亲。父慈子孝,已经一去不复返,宛如仇敌。我们的教育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从来不重视行为规范的培育。我们从实用主义出发,指导自己的行为。我们没有真正的信仰,没有稳定的秩序,没有可以遵从的价值观念。我们貌似走出很远,可我们依然在原地逡巡。我们貌似方向目标明确,可我们始终很茫然,以至于常常不知所措。

诚信的缺失,导致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相互猜忌,尔虞我诈。在县城,历来闯红灯、不排队、乱秩序等不文明行为在大多数人们眼里是一种正常现象。可是在我看来,不守规则就是一种诚信缺乏的表现。人们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往往不按规则行事,甚至违反与破坏规则。在县城,一场民间借贷危机,哀嚎遍野,让许多普通人血本无归彻底回到解放前。

过去,人与人之间借钱只要有,几万几千都不成问题。现在,几百都是问题。民间借贷彻底摧毁了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个人都活在不信任当中。吃的怕有毒,穿的怕高仿,走路怕车撞。当官的怕纪检,做生意的怕赔钱,打疫苗的怕遇假,找对象的怕化妆,学生怕考不上好学校,农民工怕拿不到工钱……。在这茫茫的人海里,人们就像漂泊在海上的一叶孤舟,孤独、焦虑和恐惧时时笼罩在心头。

关于县城的社会话题还有很多。普通老百姓的锅碗瓢盆奏响了这个社会曲,人人都是弹奏者。谁在编曲谁在听,演绎着各自的人生,讲述着各自的故事。在繁华中落幕,在拥挤中独行。人生百态,冷暖自知。

二,文化习俗方面

作为乡村与大城市的一个连接点,县城是观察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县城有着自己独特的县域文化。只是,近年来,随着 “北上广” 等大城市虹吸效应的显现,所谓的社会精英们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些一、二线城市,包括书籍、影视等文艺作品,关注的要么是历史,要么是虚幻、要么是都市、要么是农村,唯一不关注的就是县城,甚至可以说县城的生活处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盲区里。

县城的主体构成人员,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在城镇一体化的感召下,随着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流动,成年后都涌入城里。有人存在的地方,才有文化。文化告诉我们两件事,我们应向往什么和我们应如何表现。在县城,我看不到人们向往的是什么,但是我看到了表现了什么,可以说,是一锅大杂烩。没有鲜明的县域文化特色,大多数是千律一篇的次生城市文化。

在崇尚金钱的迷惘中,夹杂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婚姻家庭文化、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等,洋不洋土不土。所谓的文化习俗在历次的改革浪潮当中,都被次生城市文化同化。

走在县城,能感受到和别的地方唯一不同的就是人们的口音和地方特色美食了。生活在县城的人们。其快乐和烦恼既肤浅又深刻,见识既平庸又广博。既会为看到一个外来马戏团露屁股的姑娘欣喜而羞怯,又会为生命的终极意义辗转反侧而无眠。既会被卖 “比牛皮还牛” 品牌皮带的人耍的团团转,又会来个诗书协会,谈谈丹青笔力及道德文章。

县城的发展就如生活在其域内的人们一样,在尴尬中前行,在徘徊中过渡。我们的县城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的社区、小区在一个一个的形成,但是适应县城的文化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有了生存的皮囊,却少了生存的灵魂。我们是继承乡村传统文化习俗而发扬光大,还是吸收外来文化而装作紧跟步伐?生活在县城的人们在迷惘,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也在迷惘。我想,管理者也在迷惘。我们缺乏的是文化自信,我们缺乏的是构建县域文化体系的大师。

我们县城的文化怎么表现?当闲来无事时,人们把打开手机 “快手” 观看 “网红” 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这是一种畸形的文化氛围,并不是文化的引领。“网红” 们搔首弄姿、说拉弹唱却能日获万元,有时靠以挑战传统道德底线而引起多人围观,且大伙送 “穿云箭”“棒棒糖” 而乐此不疲,这是 “乞讨” 文化。

我想,政府是时候出台相关的政策予以纠正了。当夜幕降临时,县城各个广场霓虹闪烁,音响震耳欲聋,大爷大妈们甚至年轻人尽情的扭动着身体,跳着 “鬼步” 等舞蹈,旁边围着一圈人拿着手机摄像充当忠实的粉丝。舞者迷失在音乐的节奏里,观者凌乱在错综的舞影中。这就是所谓的 “广场” 文化,你喜欢她或是厌恶她,就是制止不了她。

当春节来临时,政府会在主要街道的两边挂满灯笼,在主要广场装满灯饰,让小城的夜晚变的美丽。临近春节的前两天,县城的大多数街道都出现了堵车,在拥堵的车流里不乏外地车牌。一年一度的春节,成为回乡者和留守者的最大社交节日,各大饭店爆满。但是和大城市一样,县城的节日氛围也逐年变淡,除了车多人挤,你丝毫感受不到原来那种过年的感觉,这是 “春节” 文化。

你怀念她还是批判她,但是躲避不了她。当婚丧嫁娶时,县城的人们都会事先在饭店定好几十桌,基本上都要大操大办,生怕丢了脸面让人笑话。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每户随礼钱不少于二百。图个热闹,图个礼尚往来。但这种 “人情” 支出已成为不少人苦不堪言的沉重负担。现在人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每桌的饭菜基本都是怎么端上来怎么端下去,大都浪费掉了。这是 “随礼” 文化。你排斥她还是敷衍她,就是精简不了她。

公路当中倒下了一个人,一群人围了过去指指点点,有人打电话报警,有人打电话叫 120,但是就没有人去帮扶。和千里之外的网友聊得不亦乐乎,邻里之间一步之遥,老死却不相往来。这就是城市的 “冷漠” 文化。随着 4G 网络的推广,手机已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就如同衣服一样。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调剂品。

在街道上、在公交车上,在任何场合随处可见的都是低头族。遇到稀奇古怪感兴趣的事情,大家都在拍视频,并能迅速传播。机不离手,头可断,网速不能慢。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深入骨髓,结束一天最后的一件事情是看手机,开始一天的第一件事情也是看手机。手机让人了解了世界,手机也让人失去了自己。这就是 “手机” 文化……

也许,这种称不上文化的大杂烩文化就是独特的县域文化。但,这不是我脑海中的文化,这是弥漫金钱味道的文化,是没有信仰的文化。县城今日的种种,有时让我忧心忡忡。此时的热闹繁华却遮掩不住后继无力的苍白,对一二线城市的亦步亦趋让县城有了活力也透支了动力,但愿不是 “邯郸学步”。

有人说,北上广是中国的幻象,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

我想,一个县城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县域人们的追求。拾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失传统文化习俗,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一些 “出轨门”“艳照门” 的话题。明确县城主题文化,拥有区别于大城市的环境与氛围,保持县城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与自然状态;在不丧失传统遗产的前提下,融入工艺技术。为县城人提供一个纯净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并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是我们重建县城文化的愿景。

当前,县城文化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给一个合适的定位,是当下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有良知的文化人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休闲娱乐方面

有人把休闲看作是 “生命中一个绿色的后花园”。人生就像一场旅途,当你走的累的时候,总要找一个休憩的地方,用阳光、鲜花、绿地、微风来享受轻松快乐和生命中原本的质朴与精彩。所以休闲娱乐对于我们的生活极其重要。

在县城,人们有着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目前来看,喝酒、看电视、打麻将、KTV、广场舞占据了县城人们的休闲主流,其他诸如看电影、旅游、读书、运动等属于小众休闲方式。在县城,要是举办个大型活动,比如露天晚会、露天篮球赛等,人们是携老带幼,彻底全家总动员 “蜂拥而看” 了。

先说喝酒。酒是一种文化,在县城不喝酒基本就失去了社交。许多消息是在酒场上传播的,许多感情是在酒场上联络的,许多事情是在酒场上办妥的。酒是饭桌上的催化剂,酒是脸薄人的不臊药。遇到开心事要喝酒,遇到烦心事也会把酒倒上。红事喝酒,白事喝酒,求人办事要喝酒,朋友们维护感情更要喝酒。凡是能够称得上 “场合” 的饭局,都要喝酒。

在县城喝酒基本上分 “提、敬、耍、收” 四步曲。菜上齐后,酒都倒满,然后一般情况下会由请客的人说:“感谢各位的捧场,一切都在酒中。不说了,我提议,咱们共同喝上三杯,酒过三巡后,咱们开始好好喝”。说完,在座的都统一喝光杯里的酒,这是第一步曲 “提”。第二步曲就是挨着敬酒,说些客套辞令的话。一般被敬的人都得喝干一杯,否则就是不尊重人了,这是第二步曲 “敬”。通常每个人一圈敬完和被敬后,基本上都喝到半程了。第三步曲是 “耍”。喝酒的人如果少,那么就人人 “打关”。所谓 “打关”,就是要和桌上喝酒的每个人都要耍酒。“打关” 是酒量大的人玩的游戏。通常 “打关” 有玩色子、耍扑克、划拳等多种方式,一个关打下来,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打关者基本上到量了。

第三步结束后,能喝的到量了,酒量差一些的,就过量了。然后安排的上面食,面食一吃,最后把桌上所有启开的酒都倒满,然后由饭桌上的主要人物收怀,也就是第四步曲 “收”。一般都在说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我们都喝好了,就到这里,下次我们再聚” 之后,先干为敬,余下的人也都全部把杯里的酒喝光,结束此次饮酒进程。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糊涂;不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清醒。

一个人从不喜欢喝酒,到仅喜欢喝酒的氛围,再到真正喜欢喝酒,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岁月。只有经历过这段岁月的人,才知道酒到底好喝在哪里,才知道人为什么要喝酒。

再说看电视。县城是有电视台的,每天都有本地新闻,播音员说的是带有本地方言味道的普通话,鼻音还可以。现在每家每户都是有 N 个电视台的电视,遥控器拿在手,从中央到省上一直到地方,该了解的都在了解,该追的热门电视剧也在追,该娱乐的节目也都在娱乐。

第三说打麻将。麻将是国粹,闲来无事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搓两把,叫打发时光。久赌必输,小赌怡情。在县城,打麻将大致有三个地方,麻将馆、茶馆和家里。

许多人都是约在家里打麻将,大都是午饭后开始,酣战四五个小时至晚饭,要么散伙各自回家,要么一起吃饭,通常都是赢钱家埋单。爱打麻将的人会上瘾,麻友们随叫随到。因为在这种带着金钱的娱乐中,有一种刺激神经的快感,有一种对运气充满信心的憧憬。

第四说 KTV。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街头卡拉 OK 曾风靡县城,流行三四年后彻底消失,现在以 KTV 的形式重现,且正值火热状态,喝完酒后去 KTV 唱歌,成为县城政、商、民间各界人士的主流娱乐。这些 KTV 的名字,不少是山寨了大城市知名 KTV 的名字。灯红酒绿的夜晚,站在县城的 KTV 门口,会错以为依然身处 “北上广”。

最后说广场舞。广场舞已然成为县城傍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县城老百姓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首动感的舞曲从县城广场传来,一群人聚集了起来。踏着音乐的节奏,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时而趋步辗转,时而跨腿踏步,不断变换着舞姿,动作悠闲而熟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表演的忘情投入,观看的乐在其中。自从跳了广场舞,锻炼交友两不误。

随着社会的发展,县城的休闲娱乐正在加速向大城市靠拢,大城市的文化潮流抵达县城,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大城市关于小崔手撕冯裤子的话题,县城的人们也随时在茶余饭后谈论着。网络的发达,让现在的休闲方式就更多种多样了。

到电影院看电影、到 KTV 唱歌、到麻将馆找人打麻将,以往的娱乐活动搬上了网络,就变成了在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看电影,随时随地在家里唱歌,随时随地在家里玩网络游戏。一切,都变成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只要有网络,只要有设备,随时可以嗨起来。这样的改变,很难说它的好坏,确实更方便,也确实让更多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四,消费方面

生活在县城的人们总是会模仿大城市人的行为习惯,而消费是最容易被模仿的环节。消费作为社会地位的表现形式,其阶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生活在县城的人们基本满足饮食、穿着、住房、教育和出行,也就是 “吃穿住行”。很少有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对价格很敏感,要求物美价廉的商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在县城,基本工资水平并不高,但是消费水平在逐年拉升,不像大城市一样有高中低的层次感,基本是 “一哄而上”。你有钱一碗面 13 块,没钱一碗面还是 13 块。我主要谈谈吃和穿。在 “吃” 的方面,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就是餐饮店,有卖 1 份 7 元的凉皮店,也有卖 1 份 65 元的羊肉馆。有档次高装修好包间多的酒店四五家,也有卖川菜卖包子卖面条的小饭馆 N 多个。有 3 元 5 元 20 元的自助火锅店,也有骑龙挥汗堂等品牌来加盟。

在县城,有新开的小店,也有口碑很好的老店。在县城,流动人口少,下馆子吃饭的人,大都是固定的消费群体,基本是行政事业单位上班的、和政府打交道的老板们以及一群年轻人。普通老百姓除了家里人过生日等偶尔出去吃一次外,大体是不会在外大额消费的。所以,在县城有一种现象,这家饭店生意好了,另外一家就冷清了。在县城,大型超市有两三家,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其布局焉然和大城市无二,有卖场的感觉。在县城,网叫外卖也火的不得了,直至现在,我都弄不懂多大的县城,人怎么懒得一步不想走。

随着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在县城腆着肚子的男人也是越来越多,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在县城,有人不吃肉是因为减肥,有人不吃肉是因为没钱。网上河南农民工邢万强的一句 “没事,反正晚上不干活的时候,吃不吃饭都可以”,戳中多少人的泪点,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在 “穿” 的方面,在县城大众品牌诸如才子、海澜之家等都已入住,高端品牌诸如迪柯尼、鄂尔多斯也有几家。休闲品牌诸如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等应有尽有,运动品牌诸如阿迪、耐克、李宁、安踏等也是各显身手。没有牌子的 99 元裤店也在吸引着人们进去瞅一瞅。但是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实体店都不是很景气,也不像大城市那样狂甩卖狂打折。

我们应该感谢马云,有了淘宝,网上购物已成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因为网购,你能想到的快递公司在县城也是都有了。在县城,商场不大,但有好几家,大都卖的是不知名的品牌。有点名气的牌子,都在街边开着专卖店。在县城,普通人的衣服买在网上和县城,有时几年才买一次;有钱人的衣服买在网上和省城,却一年买 N 多次,这就是阶层。

有人说,高铁的开通拉近了城与城之间的距离。我觉得,这趟快速的列车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心理。以前在大城市能享受到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县城也可以拥有。比如说电影院、咖啡店、健身房、瑜伽馆、泳泳馆等,这种服务型的消费在县城也逐渐生根发芽。

这两年在县城,从经济方面来讲,没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企业或工厂,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缓慢,消费市场与其应有实际价值不符,导致高消费者不在县城消费,低消费者持续消费于低端市场,中间消费市场的可持续性低,也就是买卖难做。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交通工具的升级、人口流动速度和数量的加快、加大,家庭财力的提升等等,这些都在促进县城跟上大城市的发展步伐。

五,县城建设方面

县城是县域发展的核心载体,承载着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也是引入外部发展资源主要入口和县域发展形象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涌入县城,县城的框架也在不断的拉大。县城的建设看似是有规划的,却又是无规可依的。功能区块划分、建筑风貌、绿化设计、城市色彩、夜景灯光照明、公共服务配套等在规划中规划,在杂乱中乱抓。

人们关心的只是自己切身利益,谁去考虑宏观和大局?因为无指引,所以无秩序,无秩序的乱拆乱建造就了县城建设的风貌迥异、七拐八扭和宽窄不一。最终,人人拿起手指指责的都是别人,唯一的不是自己。

比如说县城没有自己的建筑风貌。

县城并不大,开车十分钟能从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但是就这十分钟的路程,你可以见到风格迥异的各类建筑。有复制大城市的高档楼盘在弥漫着现代化气息,有破烂的砖瓦房在卖着老味道羊杂碎,有三层贴着白色瓷砖的小楼房在开着蒙娜丽莎婚纱摄影,有二十一层的高楼在开着国际大酒店。比如说县城人有较严重的门面房意识。城里有门面房,一辈子都不慌。前几年,经济好的时候,新开拓一条街道,政府和当地居民因为拆迁问题进行的是耗时耗力耗财的拉锯战。

人们都想有门面房,恨不得把门面房修建在道路的中间,留给城市的公共区域少的可怜。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无地可停车的弊病凸显。比如说县城人有情有独钟的独院情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在县城拥有一套二层小独院,是众多人的追求。因为这种追求,在街道两侧 20 米以外大都是紧挨着的独院二层楼房或平房。高低不平,左右不一,巷道狭窄。这种居住环境因为停车的问题已逐渐撵不上生活的脚步了。

县城建设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我看来,就是理念问题。我们应从县城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科学谋划县域空间城镇化进程,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我们应充分研判城镇发展规律和区域布局规律,充分估计人口状况、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水平、现有城镇体系格局等方面的情况,建设有高质量生活品质的县城。
我们要划定县城扩建边界和不可建设区,摒弃无序建设。政府高瞻远瞩的科学规划、统一风貌、划定功能区块、有效管治,县城的居民积极配合、紧跟步调、提升服务水平,共同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县城。这种理念,不仅执政者要有,生活在县城的人们更要有。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家乡。生活在县城的人,县城就是家乡。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六,人才及就业方面

所有经济增长模型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这几个要素。其中人口的增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劳动力的增减,并且知识、技术及资本是会随着人(尤其是人才)流动而流动的。所以县城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足够多的年轻人。

我们这一代人(80 后、90 后),应该说赶上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最激烈的一个时代。这是时代的大背景,就像我们的父辈赶上了改革开放,我们祖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是一样的。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痛苦,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心酸,所以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

资源向城市集中,人口也自然向城市聚拢。县城的年轻人,特别是上大学的年轻人,回流率很低。回来的大部分是二本三本及专科,211 及 985 的基本不会回来。目前国内的现状是人才过于集中化,最有能力的一批人在 “北上广深” 等一线城市,差一点的二线,再差的三线,等到了四线五线城市或乡村人才就很少了。

如果不是高房价进行绊脚,许多大城市发生的抢人大战,会像吸血一样逐渐吸空县城。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来到县城或者县城的年轻人不愿意回来,一者是因为县城缺乏发展前景的产业,就业岗位匮乏以及单一,发展空间小;二者是因为相对于大城市较为公平的竞争机制,县城的人情社会氛围和乡土规则,让一些回到县城生活的人,立马产生逃离的冲动。能留下来的,大都是以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为主要群体了。

在县城,只有官场,没有职场。

在县城,你真正能体会到学非所用,你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在县城,工作大可分为行政、事业、国有企业、自由职业等四个类别。其中最体面的无非就是在行政单位上班了,别人问你在哪高就时,回答底气最十足的就是某办某局了。随着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的限制,行政事业单位招人 “逢进必考”。

在许多人眼里,大中专生毕业就意味着待业、失业。所以,在县城拥有一个 “铁饭碗” 是大多人的梦想和追求,即使是一个公益性岗位,也会有人托起关系花着大价钱挤破脑袋去争取。神木月薪 2500 元招聘研究生作为协管员引起的热议,不就着实反映了县城的这种就业取向么?神木招聘事件不是反映了县城的人才济济,而是反映了从事县城其他行业的人才匮乏。神木所要招的研究生,只是户籍和档案留在了神木,人未必现在留在神木做贡献。

在县城,体制内的人才多,体制外的人才少;传统型的人才多,高新技术的人才少,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少。在县城,当最优秀的人才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体制内,却因无背景晋升无望而弄得干劲和志气全无,每天对着电脑喝茶玩手机时,过着徐庶在曹营的生活。我想,这个县城是没有活力的。
在县城,当我们摒弃 “跳出农门就从政” 的思想时,当我们树立公务员就是一份职业时,当我们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勤奋刻苦能够在社会上创业养家糊口时,当我们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持续发力时,当我们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时,我想,会吸引一大批年轻人才。而人才的聚集又会促进这种产业的发展,良性循环。那么,县城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县城缺乏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只是依赖于资源,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的单一,无法吸引足够多的人才。那么,等待这个县城的就只有慢慢的衰败了。

七,住房方面

县城住房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县城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全社会住房增多,城区人口增长,城区规模扩大。但因历史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条件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讲,形成了 “毛线蛋” 式的水泥森林布局、见缝插针的邻里关系,难以改造到位的公共设施,这些都给城区品味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形成了障碍。

在县城,住房大致可以分为房地产开发的商品房、单位修建的家属楼、保障性住房、居民自建或购置的独院、祖上留下的老宅等几个类别。

先说房地产开发的商品房。近几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在加速城市扩张。尤其是县城,之前城市化水平低,在这一轮的发展中,一边进行旧城改造,一边兴建新城区。在过去几年来,大小房地产商在县城开发了大小好几个楼盘,好地段的房价拉升到接近 6000 元每平。和大城市的房市一样,有的人买房是出于刚性需求,有的人买房是出于投机需求。这俩年,随着经济的低迷运行和资金链的断裂,县城的人口处于净流失的状态,导致新房市场明显供过于求,甚至出现了烂尾楼情况。

再说单位修建的家属楼。家属楼由于建安成本低而受到县城人们的青睐,但修建家属楼那是过去的事情了。这两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再也没有单位领导带头弄这个事情了。

第三说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低收入购房困难家庭出台的一个政策,在县城,解决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挺好。

第四说居民自建独院。近十多年来,生活在县城的居民自建住房可以用 “疯狂” 二字来形容。谁想盖房谁盖房,谁有土地谁盖房,谁有钱谁盖房,有多大建多大,想建多大就建多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走进县城的深处给人乱七八糟的感觉。每家每户都地面高低不一,坐字斜顺不齐。居间矛盾突出,居间的通风、采光、行路困难。这其中既有管理者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也有居民思想理念的问题,原因诸多,不好评判。

最后说祖上留下的老宅。在县城,祖上留下的老宅大都是砖木结构房或者窑洞,随着旧城改造的进行,现在存在的也是凤毛麟角了,许多已被列为危房了。
在县城,有钱人至少有三套住房,一套在省城,一套是独院,一套是单元房。普通人(大都是进城的农民)受 “丈母娘经济” 的影响,相比于单元楼,独院性价比更高,买的都是二层小楼房或者平房。在县城,也有很多进城的农民买不起房,为供孩子读书打工租着房。在县城,我想作为管理者,应对县城的住房情况进行一次彻底调查和摸底,为编制住房建设规划、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供依据,为落实弱势群体的居住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县城,我觉得别玩房地产,有钱多搞些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我们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优势,多做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有前景的特色产业比如旅游业,才是正道。

关于住房,十九大明确提出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其实在我看来,房价居高不下都是出自于人性的贪婪和盲目的跟风。看到有人炒房赚钱之后就会陆陆续续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开发商看见有这么多人买房,就会提高房价,这就形成了一个圆环效应。有时,我们能管得住市场,却管不住人性。

八,教育方面

当前,子女教育、自身健康、父母养老是人们关心的三大问题。其中教育是改变阶层现状,唯一可靠的上升通道。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已不是口号,是子女教育的行动指南。教育的魅力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和启发。

在我看来,教育是培育人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树立一个坚忍不拔的志向。人真正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志向,就是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满足于完成别人分配的角色。

在县城,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政府在投入,民众也在投入。呆在县城的许多农村年轻人,主要任务就是供孩子。在县城,幼儿园有很多所,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从城东分布到城西,满足县城不同区域孩子的上学需求。

其中公办幼儿园收费大体都一致就是娃娃的伙食费,但是民办幼儿园就分出等次了。近几年,大城市的品牌幼儿园进驻县城,收费不低,人均每年一两万,但这是有钱人孩子的地方。上幼儿园并没有挑动起县城人们的神经,因为在县城人看来那就是哄孩子的地方,在哪上都一样。

在县城,上小学是每年秋季开学县城人们街头巷尾热门议论的话题。小学大体都是公办的,但是分出了区别。师资力量、教学氛围、生源质量的各不同,硬在县城逼出来一个择校难、大班热的问题。管理者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分片区、分户籍、分住所各种分,但是管住了大多数,却管不住有关系的少数。

开学一周以后,每个班的学生都比原计划超出了很多,达到七八十人。上小学,原来是孩子自己在读书,现在是家长在读书。车接车送,陪读陪睡,事事要操心。孩子一开学,上班的干部们也加入了接送的大军,如果把迟到早退作为违纪行为来处理干部的话,不知道能处理多少人,谁家没个孩子。

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是初中对小学毕业生的全盘接收。找一个好的学校,找一个好的代课老师,又是县城人们发动自己关系的关键时期。孩子学的好,家长不拖关系少操心;孩子学的差,家长找起关系还担心。有些家长的溺爱教育我现在都搞不明白,上中学的孩子又不是小学生,县城又不大,为什么上学放学还要车接车送?

对于孩子,不经受风雨的考验,怎么练就承担风雨的肩膀?走向社会怎么办?在县城,初中毕业就是一道小的人生分水岭。有的孩子上了高中,有的孩子进入了职业学校,有的孩子走向了社会。一个人在心智不成熟时期的一个选择,彻底铸就了一个不同的人生。

所以读书改变命运,在这个 “读书” 还能改变命运的时代。人活着就要有理想、有目的,就要不顾一切去奋斗。至于奋斗的结果是不是成功?是不是快乐?不要放在心上。

在县城,高中有两三所,职业中学有一所。师资资源、学生资源的不同,造就了县城几所学校的高下立判,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上高中的目标就是高考,不要谈素质,不要谈能力,高考就是看谁考试分数高。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粗暴。

在县城,每年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基本没有,最好的也就是人大、复旦这个类别了。在县城,不光清北,985 等品牌学校也越来越难了,这是优势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结果。在县城,生源流失很明显。过去大部分县城中学的尖子生会在县城上学,而现在大部分尖子生都去了地级市或省城,留下来的 “尖子生” 其实大多是以前的 “中等生”。这就叫做大城市对小县城的 “掐尖”。

在县城,家境殷实的人早已在省城买了房子。有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成了省城人了,有的孩子从上初中起,有的孩子是从上高中起。不问结果,只问过程。过程完美,家长也就问心无愧了。在县城,诸多培训机构遍地开花,诸如美术班、舞蹈班、口才班、书法班、钢琴班……。良莠不齐,但是还是吸引着大量焦虑的家长,因为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县城,能教育出什么样的人?在我看来,有很多影响因素。首先是家庭因素。如果家庭矛盾多,父母吵吵闹闹,对孩子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次是学校因素。学校硬件、整体学习氛围固然重要,但是适合孩子也很重要。如果孩子进入一个学校或者班级长期压抑自卑不快乐,那么就不是最优选择。再者就是补习因素。补习有两种,一种是特长和兴趣培养,比如跳舞、钢琴。一种是智商能力培养。补习肯定有好处,但现在乱象丛生和良莠不齐,选择很重要。
最后是社会活动部分。社会活动,现在大多数孩子整天埋在书本和手机里,缺少西方注重的社会实践经验。我觉得,县城的孩子多些 “红杆绿叶是荞麦” 的 “乡土” 实践教育,未必是一件坏事。值得教育者的思考。

在县城,无论教育质量的好坏,县城是大多数孩子通往成功捷径的地方,无法选择。引用卢森堡的一句话:“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的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九,医疗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需求越来越强烈,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是我们生活不可缺乏的一部分。但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机构重复、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问题依然是抹平医疗体系不平衡不充分沟壑的绊脚石。“看病难看病贵” 的问题既是老百姓头疼的问题,也是管理者一直着重解决的问题,但愿越来越好。

在县城,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三家大的医疗机构,民办专科医院和小诊所却有 N 多家。三家医院均位于县城旧城区中心地段,建筑均普遍老化,且各自被周边民用建筑包围,没有任何发展空间。各院建筑密集、空间狭小,无法解决其目前床位短缺、科室功能不全、超饱和运行等系列问题。目前来看,服务半径过于集中,资源配置不均衡,无法适应县城的快速发展。还好政府有有识之士,现在在扩张的新区选址新建。

在县城,人们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自己去药店买点药就解决了。县城的药店诸如 “仁心堂”“广济堂” 等遍地都是堂,没 “堂” 就不是高大上的药店。在过去,药店的门口对联是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现在是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卖药的人希望赚的盆钵满银,这个社会的确是病了。
在县城,小诊所大都是给儿童看病的,可见当前我们公共医疗机构里的儿科是多么的偏科。现在的孩子都娇贵,一有点头疼感冒,许多大人赶忙带在附近的诊所去看,不是打针就是输液,见效快但也是对孩子抵抗力的一种摧残。

在县城,药店花小钱解决不了的病情就去医院挂号做检查了,一系列下来不管你吃了吃不了,药开一大堆,许多人吃几次以后,药都束之高阁最后过期扔掉了。“以药养医” 这个顽疾不根除,即使有合作医疗等保障体系,老百姓还是负担不起。

在县城,许多人的身体检查都是在省城或者京都进行的。在县城,也有许多人小病扛着,大病看不起,更谈不上获得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了。即使现在有 “水滴筹” 等网络筹款,但对于真正需要的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在县城,90% 以上的疾病可以在县内就诊。但是制约我们县级医院服务水平的不是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而是地方的一些社会风气。比如说生孩子,给接生大夫、麻醉师等人都要送红包,好像不送红包孩子生不下来。最后形成了一种风气,在患者看来,不拿红包的大夫不用心诊治;在大夫看来,不送红包的患者不上路子。

在我看来,去县级医院看病就是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明确诊断,二是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这两点恰恰是我们自己在家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你去医院求医,找熟人,托关系最应该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这才是重中之重,这才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而不是什么比较特殊的药物,不是什么单间的病房。如果诊断明确,要么当地治疗,要么直接转院。如果诊断不明确,抓紧转院。

十,养老方面

当前在县城,老人大都是随子女进城的农村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老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独居或与配偶互相照料的自我养老方式。

在县城,家庭养老依然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虽然有一两所养老院,但是很多人是不愿意把老人送到那里去的,怕背上骂名。在过去,老人在家中非常有威严,谁不孝敬老人,将会被众人评说。可是现在,老人的尊严不再被推崇。伴随着他们的衰老,他们的创造力在一天天下降,随着创造力的下降,他们的发言权和社会权威也在一天天缩小,他们对这样的变化已经彻底无能为力。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各种影响,许多人把父母的养老当作一种负担来看待,造成了许多老人对待生活的孤寂和无奈。我觉得到我们这代人老的时候,选择的肯定是老年公寓了,我们看重的应该是身体检查和专业医护人员照顾及人员之间交流等情况了。

莫让 “黄昏” 无处安放。养老问题是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觉得根据老人的经济能力和知识文化水平的差异,政府机构和社会舆论应针对不同人群倡导不同的养老方式。围绕老龄人群,开发老年市场。引导养老观念,因地制宜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在全社会促进形成尊重、关心帮助和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十一,交通出行方面

城市就像生命体,一个城市的交通就像人身体里的血液流通,它不是单一的一个系统构成,而是由多个复杂系统彼此配合、协调,共同完成良性的运转。交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住在县城的人来说,就是出行的安全与便利。

在县城,大家的出行方式主要是私家车、出租车、公共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过去县城规模不大时,出行主要是摩托、自行车和步行。家里有辆摩托车,挺带面挺给力了。

其中步行是很好的方式,县城人民居住的地方离菜市场、超市、县城的核心地段基本都是半个小时的范围,又能锻炼身体还绿色环保。过去县城私家车少,在城里基本是随便开随便停的状态,交通不会拥堵,安全事故也很少发生。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逐渐向外扩张,私家车和电动车开始成为了必要的出行工具。

在县城,基本每家每户都有私家车,有钱人买新车,没钱人买二手车。价格档次主要集中在三四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国产车和合资车都有,诸如吉利、比亚迪、哈佛、丰田、大众等。家境殷实的私家车大都在二十万元以上,而且是夫妻双方各有一辆。

在县城,人们买车有跟风的毛病,比如说丰田霸道 2700 满大街都是,不管是老板还是普通老百姓,开着就是高大上的感觉。在县城,从五六十万至几百万的豪车也有不少,走在街上分分钟钟都会碰见,车主大都是老板和二代(官、富),开的是享受和炫耀。

在县城,最主要的干道大多是双向四车道,通行繁忙但是不会堵,只要在上下班时或者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会出现短暂的拥堵。主要道路上有非机动车道,要是交警不贴单子,停的都是车辆。和主干道相连的支路,在县城称为巷,大都是双向两车道。

因为在这些路上不限制停车于是经常满满当当停着两排车,瞬间变窄。总体上来说,县城内的机动车交通长期以来处在一个基本够用但好像下一秒就要不够用的状态。随着县内车辆增多,政府就开始在主要路段出台禁止停车,增加隔离栏杆等措施,继续使交通维持在一个基本够用的状态。

在县城,公共交通主要是公交车、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公交车是中巴车,公交线路有几条,覆盖了县城的东西和南北,票价基本都是一块钱,稍微远点的是两块钱。有公交站台,但是似乎不怎么管用,公交车对于县城人来说是随手招停,随时上下。

在县城,出租车不打表,起步价六块钱基本能到达所有的目的地,稍微远点是十块钱。另外,出租车只要是顺路,可以随便拼车,不像大城市专车专用。在县城,公共自行车也就是近两年的新事物,交两百元押金,一小时内免费使用。去年,摩拜共享单车也到达了县城,给县城人的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在县城,行人闯红灯和随意过马路是家常便饭的事情,私家车在没有摄像头的地方随便掉头和错道行驶,让人无可奈何。至于摩托、电驴、自行车等是借缝就插,让开车人是防不胜防的出冷汗。

人们缺乏安全和规则意识,在我看来,大多数的交通不守法不守规行为表现出来的都是急急忙忙。人如蝼蚁,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什么都忙不下,却时时处处表现的很忙。有时我们走的太快,灵魂就跟不上了。一辈子很长,长到你肩上还背负着很多的责任;一辈子也很短,短到你不能做完全不想做的事。

十二,婚嫁方面

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裂变,促使所有人向金钱、享乐、物欲看齐。婚姻不再以追求幸福的爱情为前提和归宿,女性为了享乐可以抛弃自己应该拥有的幸福爱情,转而追求华丽的、奢华的、虚无的生活,甘愿委身物欲。而男性只要有金钱基础,可以用金钱挥霍自己贪婪的欲望,不需要任何纯真的爱情来支配自己。
当今,很少再有陕北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里描述的情景了,感情在房子、车子、票子、工作和家庭地位等跟前被击打的支离破碎。

在县城,择偶标准切实的体现了当地的价值观。优先级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商人,最后是自由职业。在县城,男孩找女孩一般会问干什么工作的、长相如何、父母是干什么的等几个硬件问题。

一般女孩子如果工作在体制内,找对象的成功率是大大的提高,如果再长的漂亮,那就是香饽饽了。女孩找男孩一般会问干什么工作的、人怎么样、长相如何、个子高低、家庭情况等几个硬件问题。一般男孩子如果在体制内有工作,而且有房有车,那就好找的多了。

在县城,条件好的女孩比条件好的男孩难找对象很多。女孩有体制内工作而且貌美的,单着的也很多。也不能怪男孩没用,县城实在是机会太少,男的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大多优质男都去大城市发展了。反观女孩,只要有编,再打扮一下,就都能算条件好了。如果家里还行,那就是白富美了。在县城,对女孩年龄很在意。基本上除了特别貌美的,过了 28 周岁,介绍的就比较少了。

在县城,婚嫁也基本上体现了门当户对,官官联姻、官商联姻是县城上流社会的一个趋势和模式了。在县城,有王子找灰姑娘的事情,但是很少听说有公主找穷屌丝的先例。穷二代要实现屌丝逆袭,除非你的学历、才华、工作所散发出的光芒掩盖了你的家庭出身等所有问题。

在县城,结婚前,女方跟男方要房子、车子、彩礼钱、金银首饰钱、零花钱,基本上是一样不能少的。家境好的,准备的妥妥帖帖;家境一般的,要借钱贷款筹备,真是结一次婚,穷了老子富了儿。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老人辛辛苦苦攒一辈子钱就是为了儿女结婚,年轻人不去奋斗和拼搏,不去体验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坐享其成。

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悲哀,而且一代传一代,又是教育的悲哀。在我看来,年轻人结婚,自己有本事买辆奥迪,没本事就买辆雅迪,不要拿父母的辛苦钱去挥霍,不要拿借钱贷款炫耀自己的不成熟。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 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不知所云。

来源:剑桥评论 微信号:University_Cambridge

年轻时疯狂攒钱的人最后都怎样了?

我的爸妈,一辈子都在疯狂攒钱。

我的爸爸开着一家卤菜店,妈妈开一家理发店,都是街边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店。

我家就在我爸卤菜店的楼上,所以我家并不仅仅是我家,还是我家的厨房,我家的仓库。四个冰柜把我家客厅挤得只剩下一张吃饭的小茶几,原本成套的木沙发上堆满了大编织口袋装着的味精、花生、粉丝还有豆皮,留下中间的一小块儿位置勉强能坐下两个人,不浪费茶几的一边。

上高中前,我的衣服都有着淡淡的香料味和猪肉的油味,因为我的房间除了放我的床,还放着做卤菜要用的香料。还因为我爸妈洗小件的衣服不舍得用洗衣机,所以总是用洗烧过毛的猪头肉的水槽,洗着我家除了羽绒服和被单之外的所有衣服。

我妈舍不得用任何一块她觉得没必要的钱,当然,在她看来,很多东西都是没必要的。我的衣服都是地下商场里的杂牌子,鞋子是路边卖的那些带尖的耐克,四条杠的阿迪。上体育课撕烂裤子,立定跳远滑掉鞋底,都是我脑子里噩梦一样的回忆。初二春天街上做活动买一送一的两件 361° 羽绒服,一直陪伴我到去省外上大学。

买菜从来都是趁菜便宜的时候买一大堆放在家里。一份水煮肉片,中午是一顿,晚上煮点儿菜是一顿,第二天中午再煮点儿菜,又可以吃一顿,第二天晚上就着剩的汤再煮碗面才终于解决掉。

我从小到大基本没有我爸妈坐出租车的印象。就连地铁都很少坐,因为公交车只用花一块钱,只要不是太远的地方,我爸都会带着我走路去。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爸早上六点起床卤货,晚上九点关门,我妈早上九点开门,晚上九点关门。没有旅游,没有假期,697,997 全年无休的日子,我爸妈过了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他们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变化,直到我去外省上大学。

我考上了一所就业很强势的 211,初中学历的他们觉得我是他们的骄傲。

上大学之后,我的经济终于算比较自由了,每个月我爸妈给我一千五的生活费,吃吃穿穿,到毕业支付宝里还有两万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原来看着账户上的钱慢慢变多真的能很安心,真的很有成就感。很多花费确实也没什么必要,省省也就过去了。

我发现我慢慢能够理解我的爸妈了,以前那些痛苦的回忆也慢慢能够释怀了。

至于我爸妈省吃俭用疯狂攒了那么多年钱最后怎么样了。

我去年结婚,他们全款在我工作的某新一线城市买了套小三室给我做婚房。

他们自己还有三个商铺,两套商品房,每年收租加上银行理财有接近二十万,现在只盼着我有孩子之后退休带孙子。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才是我的骄傲。

来源:知乎

年轻人如何远离高血压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大家好,我是致力于让没有医学背景的小伙伴能听懂医生在说啥的心内科博士 Leslie Pan。

在某乎看到了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人回答,我想了想觉得是个不错的选题。今天就来和大家谈谈高血压的危害,希望让这个心内科最常见的病也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并且了解它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让认知成为改变的第一步,从而真正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没有高血压的能避免得上,有高血压的能少吃点药。

至于药物治疗,还是交给你的医生吧。

前言
先来组数据。

国家卫健委 2019 年 8 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 2018 」数据显示,2012—2015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 27.9%。这个患病粗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调查的这段时间,成年人中每 100 个人里就有接近 28 个人初次诊断发现得了高血压。

根据这个数据,统计模型估算,到 2019 年我国成年中高血压患者达到 3.58亿人。

而已经得了高血压的成年人中,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 51.5%、46.1% 和 16.9%,就是说患病人群中只有一半人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不到一半的人在接受治疗,而只有 1/6 的人血压控制得不错。放到 3.58 亿人的规模下,就是说有接近 3 亿人要么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要么没有去治,要么控制得不好。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在数值上的标准我相信大家都有数,就是 140/90 mmHg,专业的诊断标准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一日 3 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 可诊断为高血压。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家自测的时候怎么知道自己血压高不高呢?「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建议,家庭自测连续监测 5-7 天,平均血压 ≥135/85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具体操作上可注意:

推荐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电子的就可以。
时间上建议早晨起床后 1 小时内,或晚上睡前。早晨测量的话,要在吃早饭和降压药物前、排尿后,测量坐位血压。
测量血压时,至少测量 2 次,间隔 1-2 分钟,若差别 ≤5 mmHg,则取 2 次测量的平均值;若差别 >5 mmHg,应再次测量,取后 2 次测量的平均值。初诊高血压或以前发现血压高正在调整降压药物期间,建议连续自测家庭血压 7 天。如平时血压控制平稳,建议每周自测血压 1-2 天,也没有必要天天测,徒增焦虑。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高血压到底会有什么危害呢?在细说危害之前先简单讲一下引起危害的原理。

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内的流速会增快,相当于水管压力高了,水管里内液体的流速也更快,这会带来很多后果:

血管壁被冲刷受损,影响血管通透性,血管里的东西容易渗漏到管壁,例如血脂易在血管下沉积,形成斑块。原本弹性良好的血管在斑块逐渐蓄积后渐渐失去弹性,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长了斑块的后果之一就是在血管渐渐缩窄、堵塞,引起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需要通过内科植入支架、取栓或者外科进行内膜剥脱或搭桥来进行治疗。

如果压力太高,血管本身结构有些问题的话,高压血流会把管道冲破,如果破一半,就会形成夹层,比如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动脉瘤;如果完全冲破,就是出血,例如脑溢血。这些都很要命了。

由于全身所有器官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才能正常工作,很多器官都会受到高血压的影响,那些血流量大、血供丰富的器官首当其冲,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心脏、大脑、眼底和肾脏。

心脏与大血管
心力衰竭
由于血管里的压力高了,心脏这个发动机就需要用更大的马力来把血泵出去,那么心脏的马力是哪里来的?是一个一个心肌细胞收缩产生的,血压越高、高血压年头越久,这些心肌细胞就越要拼命收缩。注意了,这些细胞可不是 996 地工作,是 24/7!心肌细胞无时无刻不在工作,最后就会心肌细胞劳损体积增大,工作效率降低,导致心脏变得肥厚,泵血能力反而一天天下降,发展到最后就是心力衰竭。

有的患者反映高血压了 30 年,也没好好控制,后来渐渐血压自己不高了,他还挺高兴,觉得不用吃药了,其实,是心脏再也没有力气泵血了,这是心衰的前兆。

冠心病
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前面也说到了血液冲刷血管壁,导致管壁破破烂烂,原本不应该漏下去的东西漏下去了,血脂积聚逐渐长成斑块。斑块一天天长大,堵塞了血管,如果堵的是心脏自己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的话,就叫冠心病。

一开始堵得不厉害的时候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血压越高,心肌细胞工作得越辛苦,对于供血供氧的需要就越大,这时候偏偏冠脉堵了,心脏缺少血供氧气不足、喘不过气来了,就出现了胸痛胸闷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高血压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最为严重的冠心病就是血管一下子完全堵死了,导致堵塞部位以下的血管供应部分的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即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心内科最要命的病,也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

这里多唠叨两句,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早期是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急诊手术植入支架来开通血管的,越早手术越能保存心脏的功能,现在心内科比较强的大型三甲医院一般都有绿色通道,心梗发病 12 小时内的患者可以走绿色通道从急诊直接到导管室做手术,可在进入急诊后 1.5-2 小时内完成血管开通,能非常大程度地挽救生命,避免心衰。对心梗病人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过了时间窗,心肌细胞的坏死无法逆转,到时再开通血管能挽救的心肌也十分有限。

有机会的话我会再单独讲讲冠心病。

来源:https://sites.psu.edu/。图中圆圈部分:左冠状动脉的分支血管管腔堵塞;箭头部分:前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的收缩是有秩序的,上下游的心肌需要协调有序地跳动,如果长期血压过高,这些细胞也会过劳,有的跳完了恢复的很慢,有的却一言不合自己就跳了起来,后果就是心脏乱跳,即心律失常。高血压的病人有至少 20% 会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展到最严重的程度就可能会发生室速、室颤!要用电除颤才能救回来!但即使在一线城市,我国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设备的配置率也是非常低的,因此如果在院外发生了室速室颤,后果往往令人遗憾。

主动脉夹层
心内科急诊三大最要命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有 70%-80% 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是从心脏出来的唯一大动脉,负责把所有的血运出来,通过各个分支血管送到全身。左心室射血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力以升主动脉的近心端与主动脉峡部为最大,一旦冲出了破口,血液从内膜裂口不断进入主动脉夹层,形成血肿。高血压带来的冲击(主要与脉压陡度及血压幅度有关)还会使夹层蔓延扩大恶化,可促使夹层继续撕裂,血肿不断扩大,由于完整的血管被从中撕开,血管壁之间的容量有限,一旦超过血管弹性的极限,就可能发展到夹层破裂。一旦主动脉夹层破裂,全身 5 升血液一下涌出灌入胸腔,这时就是大罗金仙也很难把人救回来了。

来源:维基百科-主动脉夹层。Dissection:夹层。
脑卒中
说的这么文绉绉,其实卒中就是中风。大家对于这个病的常识性理解基本就是突然嘴歪眼斜、说不出话、半边身子不能动了,搞不好会瘫痪。这些都对,但卒中(中风)其实是好几个病的统称。医学上,卒中一般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先来组数据。

根据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报告,2017年我国约有 196 万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是农村居民死亡的首要病因。据推算,至 2016 年 40 岁以上居民脑卒中现患人数达到了 1242 万!

脑卒中与 10 项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而高血压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在高血压病人中,降压治疗可以减少 30%-40% 高危人群的卒中风险。

如果有突发头痛、呕吐、意识状态下降、肢体运动障碍、失语、昏迷等表现时,高度怀疑卒中。

注:下文加粗部分提供一个早期识别中风的简单方法,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如有发病尽早识别,提高救治成功率。

缺血性脑卒中
日常生活中,大家提到卒中的时候多半还是指缺血性的,即脑梗。脑梗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和/或脂肪沉积阻塞脑部动脉而导致的。讲危害原理的时候我们也说到了,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压血流损伤血管内壁,导致血脂沉积到血管壁内,这个过程发生在全身所有的血管中,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就是冠心病,发生在脑动脉,斑块引起了局部血栓形成,把某支主要的脑动脉堵塞了就引起血栓性脑梗塞。如果只是微小动脉远端堵了,反映在 CT 上就是腔隙性脑梗,很可能不引起明显症状。

典型脑梗的症状常常突然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一侧的肌无力、瘫痪、感觉异常或麻木、言语障碍、思维混乱、视物障碍、头晕、失去平衡或不协调。

由于普通人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够,脑梗的早期识别率不高,院前救治晚,导致其致残致死率较高。血栓性梗塞可以通过静脉溶栓或者介入取栓治疗,治疗及时、病变范围不是特别广的话有可能完全不留后遗症。但这两种治疗都是有时间窗的,一旦超过时间窗了操作风险会远远大于获益,只能保守支持治疗,疗效也天差地别。因此,院外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和心梗时一样,时间就是生命。下次可以专门和大家聊一聊脑卒中的预防和早期识别。

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大概每年 10 万人中就有 12-15 个人发病,占脑卒中的 18.8%-47.6%,并且发病很凶险,发病 30 天的病死率高达 35%-52%,并且只有 1/5 的患者能在半年以后恢复自理能力。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定义要求 3 点,首先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其次是有突然发生脑实质出血,第三是要排除外伤、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量有关。由于我们的头颅和大脑是个非常封闭的结构,只有枕骨大孔一个进出口,因此出血带来颅内压力的升高是非常致命的,如果出血不停、血肿扩大,进一步会加剧脑水肿、升高颅内压,最终由于压力过高引发脑疝。脑疝的意思就是颅骨内压力高到要把较软的脑组织从枕骨大孔挤出去,而最下方是脑干,负责最基本的呼吸、心跳的生命中枢,一旦脑组织被挤压到枕骨大孔,脑干被挤压,呼吸心跳立刻受到抑制,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血压越高,出血越快,这种常识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因此高血压与脑出血的发生、发生后血肿扩大、水肿加重和死亡都密切相关。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和脑出血是不同的概念,是指血压快速和显著升高,并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癫痫发作、嗜睡、昏迷和皮质盲(由血管痉挛性损害或毒素引起的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

这个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不同于脑梗和脑出血,听起来也过于专业了。写出来呢是希望大家对这个病有个印象,知道除了脑梗和脑出血外,高血压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搞坏人们的大脑,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引发癫痫、意识障碍、失明。每一个症状都非常影响生活。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会造成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损伤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视网膜出血和渗出、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视乳头水肿萎缩、黄斑变性等,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失明。

主要通过眼底镜检查进行评估,下图是典型的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损害眼底镜图片。

长期高血压的病人建议隔几年去眼科做个眼底检查,还能侧面提示一下自己的高血压有没有可能也引起脑血管和肾脏的损害。

来源:2019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高血压急症的管理
高血压性肾病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个长期慢性的过程。由于肾脏是全身的过滤系统,每天需要替身体过滤掉很多不需要的东西,血流量非常大,因此受血压影响比较大,并且反过来肾功能不好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血压。主要负责干活的两个微结构,一个叫肾小球,一个叫肾小管,可以认为一个是过滤器,一个是转接头,过滤出来的液体进入肾盂,连着输尿管,这就相当于排水管。

高血压主要影响肾小球,肾小球内压力高了自己就会受损,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反映到体检指标上,就是蛋白尿。因为蛋白质是个好东西,还是个大分子,体积比较大,肾小球在过滤的时候蛋白质一般过不去,就不会被释放到尿中排走。肾小球受损了就相当于这个过滤网变得破破烂烂的了,于是蛋白也就漏了下去,进入尿液中被检测出来就是尿蛋白+。此外高血压还会影响肾微小动脉,导致微小动脉硬化,造成肾脏本身缺少血液供应,导致其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这些损害如果不加以干预,最终将引起肾衰竭,即大家俗称的尿毒症。

如何预防高血压
根据前面提到的数据来看,高血压可以说是目前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了,我们身边几乎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即使我们自己没有高血压,也一定有个得高血压的亲戚。

对现在还算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哪些因素会增加得高血压的概率呢?

对那些我们关心的、已经得了高血压的亲朋来说,哪些因素会增加高血压的危险性呢?

答:目前得到公认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空气污染等。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血压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来为大家逐一解答。

年龄自不用多说。

遗传
遗传因素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于某些特定基因罕见突变引起的高血压,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发病,危害更大,但较为罕见。另一大类并非单个基因遗传决定,而是基于基因多态性的遗传因素,可以理解为高血压家族史带来易患高血压的倾向性,目前有研究指出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血压的个体中,高血压发病率大约是平均水平的 2 倍。

因此,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小伙伴们请务必注意下面提到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毕竟,比起不能选择的遗传基因(出厂设定)和无法逆转的年龄(经验条),我们手中握着的手柄尚可操控自己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多个方面:不合理的膳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精神压力与焦虑、睡眠障碍等。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聊,这个部分欢迎大家对号入座,自查自纠。

高钠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高钠摄入是公认的、证据最强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的原理可以解释为身体对于平衡渗透压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调节,当摄入钠盐过多,体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很多系统,引起口渴,喝水增多,同时上文提到的肾小管还会增加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双管齐下把渗透压降下来。喝多排少,整个身体的体液量就更多,在血管里循环的体液多了,血管壁受到的压力自然就大了。

我们美食大国的烹饪之法,盐乃五味之首,2012 年的数据提示我国成人居民的平均每日盐摄入量是 10.5g,而WHO推荐的量仅有 5.6g。这里还得提醒某些口味比较重的小伙伴,每日钠摄入量增加 2 g (相当于食盐 4.9g), 收缩压会升高 2mmHg,舒张压会升高 1.2 mmHg。亚洲人多数还是盐敏感型的高血压,也就是说血压的波动对盐吃得多少非常敏感。除了做菜的时候撒进去的食用盐之外,还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那些意想不到的钠摄入,比如超市买的火腿、饮料中,其实都可能会出于调味需要加入不少钠盐。

除了高钠,还有低钾,饮食中的钾摄入量低,患高血压以及中风,慢性肾脏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钾在膳食中主要来源于新鲜的水果蔬菜,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比例中,影响最大的是高钠摄入(占 17.3%),其次就是低水果摄入(<300.0 g/d)。有研究表明,与每天水果摄入量高于 320g 的人群相比,摄入量低于 120g 的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上升 21%。 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比例中,除高钠和低水果之外,低水产品 ω-3 脂肪酸摄入(<250.0 mg/d),低坚果摄入(<250.0 mg/d),低全谷物摄入(<125.0 g/d)和低蔬菜摄入(<400.0 g/d)均有一席之地。 因此,WHO 推荐的饮食是:以富含蔬菜、水果、 粗杂粮(全谷物食品)、豆类及其制品、奶类、禽类、 鱼类、瘦肉和坚果为主要食物来源,具有低盐、低饱和脂肪酸、高B族维生素、高矿物质、高膳食纤维的特征。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全球高血压指南推荐的 DASH 膳食。 顺便编个顺口溜: 蔬菜水果各一斤,坚果谷物来一点。 瘦肉鱼禽加蛋奶,膳食纤维配蛋白。 少吃外卖少花钱,自己做菜少撒盐。 过量饮酒 医学上过量饮酒的定义是:日均酒精摄入量男性 ≥25g(相当于 53° 白酒 60 mL),女性 ≥15 g(53° 36ml),有害饮酒的数据是 61g 和 41g。真正嗜酒、每天都喝的人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了。 如果男性每日饮酒摄入酒精量超过40g(53° 白酒 90 mL),女性超过 20g,他们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不喝酒的人的 1.5-2 倍。 好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少喝点有助于血管健康,但其实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长期少量饮酒有降低冠心病或脑卒中风险的作用,反而限制饮酒和血压下降显著相关。并且对于甘油三酯高的人来说,即使少量饮酒,也会进一步升高甘油三酯。 因此,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推荐减少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20g,女性 <15g,我都帮你们换算好了: 8° 的啤酒要少于:317ml(男)、238ml(女)。 12° 的葡萄酒要少于:211ml(男)、158ml(女)。 53 ° 的白酒要少于:48ml(男)、36ml(女)。 酱香型科技也一样,嘻嘻。 缺乏锻炼 心脏病发病风险均与身体活动不足有关。以每天身体活动 15min 者为基线, 身体活动增加至 1 h/d 者和 3 h/d 者, 心血管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下降 25%和 30%。 2014 年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经常锻炼率为 33.9%。 2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为 14.7%,20~39 岁人群最低(少数派的各位是不是膝盖中了一箭?),60~69 岁人群最高。(不得不说广场舞还是有其好处的)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缺乏锻炼呢? WHO 推荐的身体活动达标标准是:每周中等强度锻炼 150 min 或高强度锻炼 75 min。 那么,锻炼到什么程度属于中等强度、什么程度属于高等强度呢? 强度指身体活动的做功速率或进行某项活动或锻炼时所用力量的大小。可以认为是“完成活动的用力程度”。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强度因人而异。身体活动的强度取决于个人以往的锻炼情况及其相对健康程度。因此,以下实例仅作为指导,应因人而异。 中等强度锻炼需要中等程度的努力并可明显加快心律,举例的话包括:快走、跳舞、家务、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遛猫遛狗、一般的建筑工匠工作(例如,铺瓦、葺茅草屋顶、刷油漆)、搬运中等重量的物品。 高强度身体活动是指需要大量努力并造成呼吸急促和心律显著加快。包括:跑步、快速上坡行走/爬山、快速骑自行车、有氧运动、快速游泳、体育运动和游戏(例如,足球、排球、篮球等)、用力挖沟、搬运沉重物品(>20 公斤)等。
吸烟
根据 2018 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 ≥ 15 岁居民现在吸烟率为 26.6%, 平均吸烟量为 16.0 支 /d。45~64 岁年龄组现在吸烟率最高, 达 30.2%。

对吸烟会引起具体疾病的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癌(82.8%)、心脏病(50.8%)、脑卒中(41.4%)和阳痿 (26.0%,是的,烟民中只有 1/4 的人知道,吸烟还会引起阳痿哦)。

不想得肺癌、心脏病、脑卒中,也不想年纪轻轻就要靠蓝色小药丸的,赶紧戒烟!

精神压力与焦虑
精神压力可引起显著的一过性血压升高,其发生率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70%,严重焦虑是高血压形成的一项前瞻性强预测因子。长期的压力与晚年的高血压有关。虽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慢性压力对血压的影响,但现有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冥想可以降低血压。正念或冥想对于精力、专注力的正面作用广为人知,如果既能减轻精神压力,缓解焦虑,又能降低血压,还是非常值得一试的。

睡眠障碍
睡眠如何影响到血压呢?每周至少 3 天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白天困倦等失眠症状会增加 7%-13% 的心血管病风险。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能引起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睡觉打呼的人注意,如果出现睡觉打鼾特别严重伴随呼吸暂停,白天特别困,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焦虑等症状,需要怀疑这个哦。确诊的话需要去呼吸科,做一个多导睡眠监测。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点。

超重与肥胖
首先,注重外表的人可能经常觉得自己不够 fit,哪里都胖,但这里讨论的超重与肥胖是基于身体质量指数(BMI)的。

BMI 是身高别体重的简便指数,定义为$$BMI=体重/身高^2(单位:体重 kg,身高 m),理想的 BMI 范围是 18.5~23.9。

目前 WHO 对于成年人超重的定义为 BMI ≥ 25,肥胖为 BMI ≥ 30。随着BMI增加,超重者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 1.16 和 1.28 倍。

还有一个指标大家可以自检一下,就是腰围,腹型肥胖的定义为:男性腰围 ≥90 cm, 女性腰围 ≥85 cm。如果男性腰围 ≥ 85 cm,女性腰围 ≥ 80 cm,患高血压的概率是腰围正常者的 2.3 倍。腹型肥胖也是糖尿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腹型肥胖代表了内脏脂肪多,脂肪堆积在胸腔、腹腔内的心脏、肝、胃肠外的网膜附近,影响脏器功能。这比全身都胖还要危险,BMI 只有轻度升高而腰围较大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

反过来,保持正常的 BMI 可预防 5.8% 的主要冠心病事件、 4.5% 的脑梗, 预防 34.4% 的 2 型糖尿病哦。

不是所有的超重与肥胖都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但是,控制合理的体重确实是美好生活的努力方向哦。男士们不要认为减肥是女生的任务,算一算你们的 BMI,量一量腰围,也许会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顺便说一下腰围的正确测量方法:直立,两脚分开 30−40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 1mm的软尺放在腰部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 1mm。

高血脂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可预测冠心病发病危险,LDL-C 升高是我国 2017 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三大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和高钠饮食。

因此建议做定期体检要包含血脂分析这一项。一般通过大生化检查中的血脂分析来评估血脂水平,通常看最主要的 3 个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如果发现血脂高的话,建议门诊看看医生哦。

除了体检之外,给大家提供一张食物胆固醇含量表,里面是每 100g 该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火锅的时候猪脑什么的少吃点哦。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空气污染
基于我国 272 个城市 2013~2015 年大气污染和死因逐日数据开展的系列研究发现,PM2.5 、O3 、 SO2 、NO2 每升高 10 μg/m 3 及 CO 每升高 1 mg/m3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 0.27%、0.27%、0.7%、 0.9% 和 1.12%。也有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高血压存在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秋冬的时候关注一下天气 app 里的空气质量,如果是中重度污染的话建议戴上过滤 pm2.5的口罩哦。

总结
最后用自制的图表来总结一下,高血压有哪些危害,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希望没有高血压的避免患上,有高血压的辅助降压。

参考资料
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
2019-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中国急救医学 2020 年 9 月第 40 卷第 9 期
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2020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lobal Hypertension Practice Guideline》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概要
2020-ESC Council on hypertension position docu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ve emergencies.
2017-「Circulation」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687 Adults.
2019-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01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
2020-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
2020-ISH 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
WHO 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
2012-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

放弃大厂高薪的程序员,涌进体制内

2020 年 8 月 20 日下午 5 点半,何双准备下班,他特地朝窗外拍了张照片并发在朋友圈,配图文案仅仅只有 ——“太阳”。92 年出生的何双原先是一名程序员,去年年中离开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考进了广州的一家事业单位。拍下 “太阳” 照片的那天,是他进入新单位的第一天。

1

前阵子,GitHub 上一个名为 “程序员考公指南 coder2gwy” 的开源项目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已经有 14.3k Star、2.1k Fork。该项目介绍称,这是互联网首份程序员考公指南,3 位来自同一家大厂的程序员在职备考一年,最终全部成功上岸,一位考上了一线城市公务员,另一位进了离家车程 10 分钟的事业单位,作者则考到高校担任教师。

从全行业看,由于突发疫情,考公热正持续升温。据统计,2021 年国考计划招录 2.57 万人,报名阶段共有 157.6 万人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查,为三年中最高,平均竞争达到 61:1,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招录比高达 3334:1。

随着互联网公司 996 文化、“内卷” 等问题被广泛讨论和关注,不少程序员都开始考虑谋求更稳定的工作,其中,“体制内” 始终被视为最稳定的出路。

涌进体制内

研究生毕业就在深圳某互联网大厂实习的何双并没预料到,当自己变成正式员工后,加班强度会比实习期大这么多:每天晚上 10 点下班,周末有时要加班。这让工作不到半年的他开始产生 “考公” 的想法。

没多久,身上又多了丈夫和爸爸两个角色后,何双考公的念头更强烈了 —— 需要稳定下来,选择一个能买得起房的城市定居,结束跟家人异地的现状。

与何双同龄的李凡亦对无止境的加班生活感到疲倦。“让我觉得悲哀的是,我每天好像工具人一样,只知道完成领导给的任务,被推着往前走。等到了休息时间,我却已经什么都不想做,没有了想法和思考,感觉身心被掏空。” 毕业入职没多久,李凡被派去支援公司的其他业务,这与她原本的工作性质相悖,也进一步催化了她考公的想法。

“以前没有被社会毒打,就一心搞钱。现在只想找回自己的生活,好好地平静地生活。” 李凡已经在去年 9 月离职并全身心投入考公准备,试过 “在职考” 的她表示,实在没有精力同时兼顾工作和考公。

相比之下,何双的考公过程则显得稍微幸运些。在考上目标单位前的一年多时间内,他经历过国考、省考、事业编等等,大概考了五六次,只有一次进了面试,而就是这唯一一次,他以综合分数最后一名考进了心仪的事业单位。

由于不是脱产考,何双对考公的心态一直都相对轻松,并且渐渐地,考试对他来说反而变成了发泄压力的一个出口。“我在做烦躁的工作之余,还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其实是分担了一些工作压力。就像你工作很忙,但是只要能回趟家就能解压的那种感觉。有时候我去珠海参加一下(考试),有时候去广州,在坐车的中途或者去考试的过程中,别人看着好像都很紧张,但我自己内心其实是在解压。”

2

上岸≠无所事事的生活

何双身边也有不少同行考虑离开互联网行业转而进入体制内,不过跟他当初一样,不少人对此还心存犹豫和纠结,比如 “体制内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稳定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能不能接受薪酬待遇的下滑” 等等。

在刚得知进入面试环节时,何双也犹豫。因为当时他已经入职两年,工作开始得心应手,他觉得一旦离开互联网,进入体制后再出来就很难了。但同时他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博弈:如果不去,可能会后悔一辈子。以后每当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肯定会想 “如果的事”—— 早知道当初我就来这里了。

“我目前不知道这份工作会不会比之前好,所以现在还是保留意见。但是至少从身体健康、心态方面来说,我是很满意的。而且我也买了房,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小目标。” 上岸了近半年时间,何双表示新单位的工作比之前轻松,虽然偶有加班,但就算加班也是 8 点左右就能收工,平时大多数时候都是 6 点前下班。

同样已经离开互联网大厂并成功上岸的小槿亦对自己考入的杭州某高校单位感到比较满意:“我觉得当前这个职业还挺符合我的预期的,我自己本身也比较喜欢教育行业。”

在近大半年的考公过程里,小槿亦遇到过一些小坎坷。“当时考上过一家医院,但觉得跟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是特别对口,最后就没去,后面才决定往高校这块走。但是因为疫情,一直没有开考,中间等了比较长时间。”

小槿表示,可能在很多人的既有印象中,提到体制内,就是每天无所事事,喝茶聊天到点下班。但实际上,至少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或者行业里面,这样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甚至在项目忙的时候,加班也不可避免,但不是常态。“虽然工作并不少,但个人的可控率很高,大家都比较偏向在工作时间高效干活,下班后非紧急事情尽量减少打扰。大部分时候对于项目有一定的主导权,疫情期间会特殊一点,所以生活可以变得稍有计划,有时间投入到自我提升和兴趣里。”

从工作内容来看,上岸后基本都很少 “写代码”,更多是变成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的角色。由于在高校,小槿工作的核心围绕教育教学展开,权重由代码转变成业务设计或项目管理,真正接触项目源码的机会不多。“偶尔可能会为了提高效率自己写写小工具,但真的想在公司一样从 0 到 1 开发一个超大规模的工程基本不太可能。而且在公司内能用到中间件资源丰富,相对来讲对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会有一定的限制。”

在小槿看来,高校里面各类的培训交流会、科研工作非常多,可以听到不同学科的教授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教育方面,会对自己之前固有的教育模式形成非常大的冲击,比如教育环境的合理性,如何用多学科交叉来解决教育难题等等。

对于 “上岸后赚的肯定不比以前多” 这点变化,与 InfoQ 交流的几位考公人士均表示有做好心理准备。“在原来的大厂,我做四到五年,年薪可能可以翻倍(涨至四五十万),但在这事业单位做个四五年,可能也就涨几万块。体制内还是没法跟一线互联网比。” 何双说。

“我大概了解下来的平均情况,在互联网大厂里面,工作三四年有三四十万‘年包’挺常见的,但是事业单位的晋升体系和互联网不同,它有比较严格的职称和职级概念。” 小槿进一步指出,“不管你在外面工作多少年,进了事业单位,年龄再大你都是新人,职级都是最新的,职级最新就意味着国家统一的一档薪水。正常情况下,像江浙这一带,第一年到手可能就十多万这样。”

越早越好?

进入信息化时代,各个行政单位的办公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也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的维护人才。据粉笔教育统计,2021 年国考职位在专业要求方面,招录人数排名前十的专业为财政、经济、金融、会计、管理、审计、计算机、法学、统计以及语言类。

据小槿了解,现在各行各业,包括传统行业、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等,其实都非常希望能引进一些人才做数字化转型和改革,所以这些单位在招人的时候都会倾向有互联网行业工作经验的人。“我了解到,包括一些行政岗位,也会希望应聘者能有些信息化的背景,所以互联网公司出身的程序员还是有点优势的。”

对于进体制内,何双的建议是不要着急辞职然后脱产考,因为压力大风险也大。裸辞考的李凡亦表示没收入的确会焦虑,因为考试机会是时不时出现,所以战线会被拉得比较长,吃老本的压力也比较大。

小槿则建议尽量找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行业。有些人可能考编之后,发觉自己不是很喜欢这个方向,虽然很轻松,但是也找不到什么存在感。多去了解和寻找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行业,或许就能做点自己感到有意义的事情,能学到的东西会更多。

“刚开始对于行业的选择,可能会没有什么方向和头绪,因为我们跨行的跨度确实比较大,互联网的一些经验也不通用,最初的困难主要在于这些信息的获取。但克服也不难,因为事业单位机会很多,每年都会有很多场考试,可以一次一次去实践总结出来。”

另外,小槿表示,如果确定以后一定要进编制进事业单位,还是越早越好。众所周知,35 岁是公务员的一道年龄门槛,因为 35 岁以后会被限制参加相关考试,如果差不多这个年龄段才进去,发展会很受限。“我觉得人生不应该限定在 35 岁,35 岁之后包括到退休,这中间都还是会有发展的,没有人想 35 岁之后就真的做一条咸鱼,如果真的想进体制内,短期内薪资的落差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越早越好。”
让他们退缩的是什么

曾经,不少年轻人向往高薪且前卫的互联网行业,“代码改变世界” 的口号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

但随着 996 加班文化盛行,所谓 “内卷” 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年轻的程序员开始 “怀疑人生”。工作刚满一年半、从事后端大数据开发的周力原计划在北京至少待 3 年,再看看能否留下来,但如今他也开始观望起了进体制内这件事。

“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卷,我们这边算是没那么偏业务,允许技术做得比较深入的,但同样会发现,前辈们照样肝加班。比起业务部门,可能轻松在于周末一般不加班吧。日常是早上 10 点到晚上 9 点以后,如果有点紧急情况可能会干到 11 点。”

据周力介绍,他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班上有 48 个人,已经有十来个没有选择从事互联网行业。“因为是研究生嘛,不少走选调的,女生也都是尽可能走的体制内,银行、部队文职啥的。选调生,比起正常考公算是捷径。各省政府会来学校组织笔试和面试,几率大很多,之后晋升也会快一点,这两年尤其清北走选调的会更多。21 届还没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咨询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建议他们尝试报名选调。”

不知从何时开始,打工人梗火了起来。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纷纷自嘲 “打工人”,借此表达对生活重压的不满和无奈。

“工作之前还没有打工人这个说法,当时最多自嘲一下自己是码农嘛,在学校其实也挺忙的,感觉不会差到哪里去。上班之后刚开始也还好,挺适应的。然后部门的同事陆陆续续跳槽了,突然就发现自己待上两年可以说是部门老人了,这个时候也开始面临下一个五年该如何规划的问题。现在是单身无房无车,五年后也这样子么?”

周力进一步感慨道,“当回到家发现家里人年纪真的大了,我又似乎没法照看,这就成了一个问题。之后疫情期间‘不知岁月’,下半年因为颈椎出问题,难受了一周多,觉也睡不好,开始怀疑这样子能否持续下去。紧接着就是拼多多的事情了。有次和朋友吃饭,大家讨论工作情况,结论就是,我们都是劳动密集型打工人,和 19 世纪的英国劳工似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坐实了打工人标签。但这好像更多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不光是互联网行业,我们只是发声比较多而已。”

“其实从行业来说的话,我还是很喜欢现在做的事情的,虽然有诸多不足,但真的是经常会发现有趣的东西。毕竟这算是之前的初心吧,做热爱的事情。”

行业肯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但让周力感到难以持续发展的是人,“我们的前辈全都是站着办公,因为腰椎颈椎问题太严重了,没法坐久,胃病也很普遍。”

行业不缺新鲜血液来保持运转,但这届打工人的身体健康,又由谁来保障呢?

(应受访者要求,何双、李凡、小槿、周力均为化名)

来源:微信公众号:InfoQ(ID:infoqchina),作者:罗燕珊

所有动物在交配时都会有快感吗?

作者 / 微基因WeGene
飙车警告!

以啪啪为乐的各位智人,对性的热衷可能是超出一般动物想像(如果它们能)的。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libido)——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不一定为性的方面),属于人类心理现象的一种驱动力。

那么,驱使动物进行交配的动力,除了繁衍的本能以外,还有别的因素(比如快感)吗?

是有的。

动物行为学家 Jonathan Balcombe 认为,愉悦感会鼓励动物进行能带来这种感觉的行为,像是进食、交配等等。

而除了以交配和类似行为为乐,动物甚至可能进行跨物种の爱恋,只为了畅快地飙车;但也有疑似性冷淡的情况,关键词:肉搏、短小、秒 x、疼痛……

下面开始飙车,请系好安全带!!

灵长目伙伴的「飙车」日常

我们的一些灵长目伙伴,确实可能以交配为乐。

经过意大利研究者的观察,日本猕猴有类似高潮反应的现象——

就是这货 | By Daisuke tashiro from Japan – snow monkey, CC BY-SA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1901707
他们发现,在长达 200 多小时的观察当中,雌性日本猕猴在交配时有类似高潮的回应:回头看向伴侣、迎合并用手抓住对方等。而根据观察,这类行为有时还会伴随心率上升、阴部痉挛等等。

所以这类回应可能说明,日本猕猴在交配时是有快感的。

日本猕猴与梅花鹿:跨物种の爱恋

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的研究者——Noëlle Gunst-Leca 的团队发现,一些日本猕猴骑在梅花鹿的身上,并进行类似性行为的动作;而且这非单一个体行为,有几只雌性日本猕猴进行过。

它们成功完成的有十余起,大多是针对成年雄鹿的。

树下一只猴,鹿上骑只猴 | 图源 Noëlle Gunst-Leca
研究者 Noëlle Gunst-Leca 认为这当中可能有多种含义,有可能是一种成年前的性释放,有可能是吸引雄性日本猕猴的一种行为。

但也有可能由于日本猕猴同类间性行为较为激烈,而与梅花鹿进行相对比较安全,因此它们把梅花鹿当成某种更优的替代方案。

不过呢,日本猕猴与梅花鹿之间并不陌生,甚至还存在着一种类似共生的关系:当猕猴在树上活动时,一些果子会掉落在地上,这样就方便了梅花鹿觅食;而猕猴有时也会跳到梅花鹿背上移动。

所以,关于日本猕猴是否以交配为乐,可能还有待研究。

为什么强大的动物可能会性冷淡?

然鹅,对于另外一些动物来说,交配伴随的可能不是快感,而是痛苦。

这里要献上一首 BGM——《无敌是多么寂寞》,送给自然界的各位强者。

图源电影《美人鱼》
这些动物很多喜欢独自行动,社会性相对群居动物较弱,甚至近乎「社恐」。而当它们「不可描述」的时候,还可能会表现得有点性冷淡。

像老虎就是其中的代表选手:经常用尿之类具有自身气味的液体,标记好自己的专属领地。在通常情况下,一旦有别的老虎闯入,它们就会用咆哮驱赶外来者。

……像不像青春期的你(大雾)?

图源动画《瑞克和莫蒂》
然鹅,跟你青春期喜欢在房间里锁门看「不可描述」不太一样,交配对老虎来说,乐趣的成分并不是很多,甚至是一种痛苦。

本猫咪只想吃吃喝喝睡睡觉
猫科动物间的交配,就是一场战争。

如果公虎在母虎非发情期进入对方地盘,会被赶跑。而就算公虎得以获得交配机会,在前戏也要受到母虎的各种撕咬暴打。

同样作为猫科动物,猫咪的交配也和老虎类似。

不管是老虎,还是猫咪,短小的丁丁都长着倒刺,主要成分为角质层,跟你指甲的成分是差不多的。

猫咪丁丁配图警告——

猫咪丁丁结构,分布着 100 多根角质倒刺
这种结构的作用有 2 个,第一是刮除可能残留的其它雄性的精液,第二是刺激雌性的排卵。

而这无疑对母猫是一种折磨。

为了防止母猫因为痛苦而反抗,甚至把自己甩下来,公猫通常在交配时会咬住母猫的后颈皮。而实际的授精时间可能只有短短的几秒。

所以对于老虎和猫咪来说,交配更多可能是繁衍后代的生理本能,通常还会伴随痛苦和紧张。

它们耗费这么多工夫,只为了那几秒,真的能有快感吗?很难说(因为听不懂)。

所以呢,一些动物在交配时是有快感的,并可能以此为乐;但也会有一些例外情况。

当然啦,由于动物不会说话,交配中的快乐和痛苦到底哪种更多,也许只有它们自己才知道。

参考资料:

·Why Monkeys Humping Deer Shouldn’t Surprise You | https://www.inverse.com/article/39437-japanese-snow-monkey-macaque-humping-sika-deer-video

·Deer Mates: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Heterospecific Sexual Behaviors Performed by Japanese Macaques Toward Sika Deer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508-017-1129-8

·Research ties established through Japanese macaques | https://www.uleth.ca/unews/article/research-ties-established-through-japanese-macaques#.XVZrJZMzZdg

小家电的套路:人能有多懒,地有多大产

作者:董小薇
编辑:姚书恒
出品:远川研究所消费组

似乎每隔几年,总会有一轮小家电、新家电的热潮,从空气净化器、原汁机、破壁机、净水器,到早餐机、扫地机器人、炒菜机器人,每一个爆款小家电都让人高呼生活品质革命的到来。

这种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尤为明显。2020 年是小家电快速发展的一年,仅双十一当天的第一个小时,313 个小家电品牌的成交额就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 1000%。

销售兴旺,也带动了相关公司的市值增长。根据 Wind 统计,家电板块在 2020 年的平均涨幅为 28%,其中小家电企业的股价表现尤为亮眼。新宝股份、小熊电器涨幅分别为 159% 和 114%,成了大黑马。

可是,就跟过去曾经一度火爆的小家电产品/品牌一样,随着疫情消退、大家不再那么需要在家做饭,厨房产品的销量迅速下滑,新宝股份、小熊电器的股价也随之下滑甚至一落千丈。

但跟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似乎有一个新品类可能突破小家电长期以来的 “火一把就死” 桎梏,那就是扫地机器人。2020 年,石头科技和科沃斯的市值都达到了 700 亿元左右,两家扫地机器人公司成为家电行业里除了美的、格力、海尔这传统三巨头之外市值最高的公司。

本文将集中解决 3 个问题:

1. 为什么小家电公司那么容易出现销量和市值的 “过山车” 现象?
2. 扫地机器人和其他小家电产品有何不同?
3. 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小家电?

image

高估

一般来说,家电可以分成三种,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电视机音响相机等黑色家电,以及其他的体积较小、单价较低的小家电。

从产品属性上看,空调冰箱洗衣机不仅市场大,而且主要技术几乎不需要迭代,论赚钱能力,堪称家电行业皇冠上的明珠;黑色家电则苦得多,核心技术需要不停迭代,一落伍就完蛋。

而小家电又可以细分为厨房小家电、家居小家电、个人生活小家电三大类,单品市场空间有限,因此小家电企业要么要做出产品矩阵、要么做出高技术高单价的产品,才可能做大。

在传统家电经销商眼里,大家电是大生意,能赚大钱;小家电是小打小闹,只能当配角。但在 2020 年,情况稍微有点不太一样。

在去年上半年,家电市场规模同比下降 14.13% 的情况下,小家电这个品类却同比增加了 12.4%,尤其是在大家都不便出门的 2 月份。据苏宁的数据,去年 2 月,空气炸锅、电烤箱、打蛋器等厨房小家电的销量分别增长了 8 倍、2 倍、24 倍。

3

而随着下厨内容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的不断传播,厨房小家电成功地让不熟悉烹饪但又有点想亲自下厨的人群买单。2020 年前三季度,小熊电器营收增长 45%,净利润增长 92%;新宝股份营收增长 34%,净利润增长 80%,风光一时。

但是,绝大多数本来就不做饭的人,其实只买了一个做饭的梦想:

只要有一台能够烤面包、煎培根、煮牛奶、蒸鸡蛋的多功能早餐机,就能每天早上在朋友圈和小红书发精致的早餐照片。

可惜的是,花几分钟就能做好牛奶麦片、培根鸡蛋、还配上水果的早餐,只会存在于小红书和抖音里。

真实的情况是,早餐机的三明治凹槽往往又小又薄,面包要自己切好,夹好煎过的培根、鸡蛋,再要用 “暴力” 把三明治塞进早餐机里。

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边,热个牛奶起码十分钟,煲粥一两个小时,还不如直接用煤气炉。跟电动车充电几小时、燃油车加油 2 分钟的情景简直不遑多让。

辛辛苦苦做完早餐,还有更惨的:早餐机一般是无法拆卸的,得拿着整部早餐机、避开电路板,小心翼翼地清洗。

这样的早餐机,基本上用一次会怀疑人生,用两次就放闲鱼了。

所以,小家电公司,尤其是以厨房小家电为主要产品的公司,在业绩和市值上的 “过山车”,本质上其实就是 ——

用户高估了自己的勤奋程度,市场高估了产品的渗透空间。

image

人性

但在过山车云集的行业里,有一类小家电似乎很特别:扫地机器人。已经上市的科沃斯、石头科技都到了 700 亿市值的量级,未上市的云鲸在接连拿到字节、源码、红杉、高瓴的投资后,估值半年涨了 15 倍。

扫地机器人的产品属性,跟很多其他小家电的重要差异在于,其他小家电还是要用人力操作,而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是实现人力完全替代、家务自由。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扫地机器人的发展路线经常被用来对标洗衣机的普及:都是 “懒人经济” 的产物。

但眼下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还远远不如洗衣机。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约为 600 万台,而洗衣机则超过了 6000 万台。在全世界,洗衣机的渗透率更是高达 65%。然而,扫地机器人在中、美两国的渗透率现在仅 4.5%、12.5%,成长空间巨大。

这样广阔的市场前景当然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加入:除了科沃斯、石头科技,戴森、莱克等原本做吸尘器的公司,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企业,都在增加扫地机器人业务。

以美的为例,2020 年美的的扫地机器人销量预计为 2019 年的两倍,目前集团内已经直接成立了扫地机器人业务的独立子公司。

要做到让懒人彻底不干活,扫地机器人的研发可谓重中之重。如果没有路径规划能力,那它无法完整清扫每个角落,只是一个 “人工智障”。

对于一个扫地机器人来说,它也要面对三大哲学问题:自己在哪?要到哪去?怎么去?

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了定位、建图和路径规划,需要 SLAM 算法和传感器才能解决这三个问题。

SLAM 是一种算法,可以同步定位和建图,在机器的行进过程中不断修正位置信息并与已经建立的地图进行匹配,确保机器在行进过程中不会因为累计误差而找不到路。

扫地机器人内置的 SLAM 在实现定位和构图之后,进行路线的计算,并形成记忆。

此时扫地机器人的路径也由原来的杂乱无序变成了井井有条的 “弓字型”,可以有规划的走遍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清扫干净。

除了算法,为了帮助扫地机器人形成运动记忆,想要在躲避障碍物上有提升,它还需要搭配传感器来提供位置数据,从而做出判断。

image

目前传感器有三种:陀螺仪、激光、摄像头,分别对应现在市面上的陀螺仪规划机器人、激光规划机器人、视觉规划机器人。

这些传感器会实时发出声波或者红外信号,当信号在扫地机器人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然后传感器根据反射做出计算,从而改变运动轨迹,就避免了扫地机器人与家具甚至家庭成员发生碰撞。

总体来说,随着扫地机器人的传感器精度不断提高,定位也更加准确,再加上一些识别卡死功能,扫地机器人的撞击率更小了。

由此可见,扫地机器人产品具备消费电子和小家电的双重属性,是一个 “产品为王” 的行业,产品性能提升的根基在于算法、数据资源、传感器。

6

而在市场上,除了竞争较激烈的国内市场,海外尤其欧美的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更大,产品售价也更高。扫地机器人的开山鼻祖 iRobot,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渐下滑,其背后就是国产扫地机器人海外销量的增长。例如石头科技,在 2020 年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 5.6 亿元,同比增长 210.6%,占收入比重达 31.5%,而且净利率高达 30%。

不夸张地说,在扫地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几乎是 “人能有多懒,地有多大产”。

7

潮流

在小家电不同品类的起落背后,其实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生活习惯的变化:吃得越来越简单快速,居住反而越来越高级。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国内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达到了 2.6 亿,而在一线城市单身人群自己做饭的频率中,从不做饭的占 23%,偶尔做一次的占 46%。

996 的工作制度,狭小的出租屋空间,让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难以施展自己的生活。而小家电的出现,正好可以化解了空间不够带来的局促,为蜗居青年们打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的出租屋,提供了新方法。

更何况,它还可能拥有莫兰迪的配色、复古高颜值的设计,能轻松营造出 “高品质、能动手、仪式感” 的氛围,还有什么比它更适合来装点平时繁忙的生活呢?

所以,在年轻一代消费者身上,高颜值的时髦小家电+自己制作的菜式=收获点赞的 “社交货币”。

洞悉到这种消费心理的厂家,把产品策略快速设定为扩充矩阵。以小熊电器为例,SKU 高达 400 多款,每年要新出至少 100 款产品,煎烤机、养生壶、电热饭盒,总有一款能打中你。

这个做厨房小家电的思路其实跟服装领域的快时尚很接近,大量上新产品、快速反馈潮流,用户买完后可能用几次就放一边去了:毕竟买来真的要做饭,还是要干活的。

反过来,扫地机器人则是要让懒人彻底不干活。所以,在 80 块钱的厨电,和几千块钱的扫地机器人之间,新消费者不知不觉把后者买成了大公司。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caijingyanjiu

鉴赏家

作者: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也就是给二三十家送。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来了。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挎着一个金丝篾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话。“给您称——?”——“五斤。”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为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有的人家当时就给钱,大多数是到节下(端午、中秋、新年)再说。叶三把果子称好,放在八仙桌上,道一声“得罪”,就走了。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为路走得多。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批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他们都是学布店的,都出了师了。老二是三柜,老大已经升为二柜了。谁都认为老大将来是会升为头柜,并且会当管事的。他天生是一块好材料。他是店里头一把算盘,年终结总时总得由他坐在账房里哔哔剥剥打好几天。接待厂家的客人,研究进货(进货是个大学问,是一年的大计,下年多进哪路货,少进哪路货,哪些必须常备,哪些可以试销,关系全年的盈亏),都少不了他。老二也很能干。量布、撕布(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嗤——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干净利落。店伙的动作快慢,也是一个布店的招牌。顾客总愿意从手脚麻利的店伙手里买布。这是天分,也靠练习。有人就一辈子都是迟钝笨拙,改不过来。不管干哪一行,都是人比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弟兄俩都长得很神气,眉清目秀,不高不矮。布店的店伙穿得都很好。什么料子时新,他们就穿什么料子。他们的衣料当然是价廉物美的。他们买衣料是按进货价算的,不加利润;若是零头,还有折扣。这是布店的规矩,也是老板乐为之的,因为店伙穿得时髦,也是给店里装门面的事。有的顾客来买布,常常指着店伙的长衫或翻在外面的短衫的袖子:“照你这样的,给我来一件。”

弟兄俩都已经成了家,老大已经有一个孩子,——叶三抱孙子了。

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

儿子连忙解释:

“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风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儿子的心里不安。”

“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早早就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于是就都依了他。

叶三还是卖果子。

他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一边画画,一边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画两笔,凑着壶嘴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执笔接着画。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由一个小六角门进去,走过一条碎石铺成的冰花曲径,隔窗看见季陶民,就提着、捧着他的鲜果走进去。

“四太爷,枇杷,白沙的!”

“四太爷,东墩的西瓜,三白!——这种三白瓜有点梨花香味,别处没有!”

他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因为季陶民是大画家,这些名士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这种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季陶民听了,实在难受。他还知道,他如果随声答音,应付几句,某一名士就会在别在应酬场所重贩他的高论,且说:“兄弟此言,季陶民亦深为首肯。”

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季陶民最佩服李复堂。他认为扬州八怪里复堂功力最深,大幅小品都好,有笔有墨,也奔放,也严谨,也浑厚,也秀润,而且不装模作样,没有江湖气。有一天叶三给他送来四开李复堂的册页,使季陶民大吃一惊:这四开册页是真的!季陶民问他是多少钱买的,叶三说没花钱。他到三垛贩果子,看见一家的柜橱的玻璃里镶了四幅画,——他在四太爷这里看过不少李复堂的画,能辨认,他用四张“苏州片”跟那家换了。“苏州片”花花绿绿的,又是簇新的,那家还很高兴。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

“好不好?”

“好!”

“好在哪里?”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

“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

“何以见得。”

“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

“对!”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陶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陶民微用侧笔,——他写字写的是章草。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陶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他的墨荷参用了张大千,但更为舒展。他画的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且喜作长幅,荷梗甚长,一笔到底。

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有时季陶民画了一张画,不满意,团掉了。叶三捡起来,过些日子送给季陶民看看,季陶民觉得也还不错,就略改改,加了题,又送给了叶三。季陶民送给叶三的画都是题了上款的。叶三也有个学名。他五行缺水,起名润生。季陶民给他起了个字,叫泽之。送给叶三的画上,常题“泽之三兄雅正”。有时迳题“画与叶三”。季陶民还向他解释:以排行称呼,是古人风气,不是看不起他。

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不卖?”

“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陶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

十多年过去了。

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叶三看了他的名片,这人的姓很奇怪,姓“辻”,叫“辻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辻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陶民的画的。

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辻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

“不卖。”

辻听涛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几乎没有差别

作者 / 鲁超

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造钻石成本高

每年天然钻石的开采量大约为 26 吨,但开采成本只有 40-60 美元 / 克拉。

人造钻石的产量早已把天然钻石甩开,高达 1000 吨 / 年,但之前人造宝石级钻石的合成的成本约为每克拉 2500 美元。(早于 2012 年)

1

人造钻石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和高温高压法两种

二、品质分化

1,几乎所有人造钻石是带颜色的。

这也告诉我们,买彩色钻石更有可能遇到人造钻石,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造钻石都是彩色的,而只有 0.01% 的天然钻石是彩色的。

2

人造钻石大多带色

2,人造钻石大多数粒径较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合成钻石的质量在 1 克拉(200 mg)至 1.5 克拉(300 mg)之间。

3

化学气相沉积法做的钻石盘

三、市场格局

目前工业用钻石的 98% 来自人造钻石,主要用于机械加工和切割工具、导热、光学材料和电子产品。

而宝石级钻石只有不到 1% 来自人造钻石,大多数仍然被天然钻石所占据。

市场格局之所以如此,就要说到第四点 —— 营销。

4

磨机刀片里的人造钻石

四、营销

关于戴比尔斯(De Beers)的故事,号称是 20 世纪最成功的营销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5

但钻石是不是「永流传」呢?拉瓦锡用个放大镜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6

史上最牛的炫富大师:拉瓦锡就是用这套装置点燃了钻石,只是为了证明了钻石是碳。家里有钻戒的美妈们都把放大镜抱紧了,现在的熊孩子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我也就不多说了,避免被资本追杀……

五、市场正在变化

1,传统的钻石开采侵犯了开采地的人权,电影《战争之王》和《血钻》等体现了这一点。意识形态上,天然钻石可能会更加背负「骂名」。

7

2,近年来,人造钻石的生产工艺得到提升。2015 年 5 月,高温高压法创下 10.02 克拉无色钻石的纪录。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的无色钻石工艺也已经很成熟。

从 2016 年开始,人造钻石开始大幅降价,已经低于天然钻石 15-20%。

8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的无色钻石

3,中国已经成为人造钻石最大生产国,提供了全世界 90% 的人造钻石。

4,包括戴比尔斯(De Beers)在内的钻石巨头们都开始对人造钻石低头,戴比尔斯 2018 年宣布,他们将推出一个名为「 Lightbox」的新珠宝品牌,以合成钻石为特色。

9

戴比尔斯(De Beers)新品:Lightbox,实验室生长的钻石(Laboratory-grown)

六、未来的钻石

宇宙中的钻石还真的很多,多到你难以置信!

1,在陨石中,就有 3% 的质量由碳组成,它们都以纳米钻石的形式存在,其直径大多数为几纳米。

10

2,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两颗冰巨星,阴暗的天空中每天都不停的坠落着钻石雨。

11

3,钻石星球

在距离太阳 50 光年处,存在着这么一颗星球,它的学名叫 BPM 37093,但由于这颗星球非常奇妙,天文学家亲切的称它为「露西」!

「露西」的直径比地球还小,质量却比太阳还重 10%。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颗已经成为白矮星的星球内部核心大部分都是钻石。但也有人指出,把它称为钻石星球纯属噱头,实际上是一种超固态物质,和我们熟悉的正常物质完全不同。

12

总之,宇宙中钻石如此丰富,不知太空物流何时能给我们快递过来。

到那个时候,我们还会纠结于钻石的价格吗?

我们的征途必将是星辰大海!

13

来源:知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