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阅读史五佳是什么?

1.杀死一只知更鸟,2.活着,3.一个叫欧维的男人,4.白夜行,5.太多了哈哈。

@柠萌Cynthia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摆渡人》《一句顶一万句》《我们仨》《红玫瑰与白玫瑰》。

@Matchalover-

《树上的男爵》《小径分岔的花园》《夏日终曲》《野草》《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遊歷第八大洲

《老人与海》《小王子》《摆渡人》《黑色小说》《灵魂只能独行》。

@xX_戏子

《舞舞舞》《春雪》《奔马》《海边的卡夫卡》《白夜行》。

@漩涡猫的巡礼之年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人类简史》《明朝那些事》《云边有个小卖部》《雪中悍刀行》。

@lostsoul落魄

百年孤独,他的国,孤独六讲,白鹿原,围城。

@竹取沼蕨

《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面纱》、《克莱因壶》、《生吞》、《喜鹊谋杀案》。

@改不了昵称的ZTT

偷影子的人,台北人,百年孤独,巨流河,偷书贼。

@沙雕幻想年轻老太太

《斯通纳》《过于喧嚣的孤独》《渺小一生》《尘埃落定》《灿烂千阳》。

@肝肠似石

还谈不上阅读史,目前只按喜好分,这几年读最多的5本,《柒》《十一味爱》作者文珍,《锦鲤藏花》经年,《大裂》胡迁,《默读》(电子版)priest。

@他站在日落的海平面

《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一座城池》《长安乱》《我所理解的生活》情怀,不接受反驳,看完我08年高考考了300多分。

@朱晨光明磊落

目前为止是《小王子》《追风筝的人》《月光落在左手上》《太阳以西,国境以南》《幸福之路》《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富贵也要喝奶茶

岛上书店,生命册,南下打工记,我不喜欢这个世界我只喜欢你,古董局中局。

@一指飞花何淞雪

围城,当尼采在哭泣,春宴,岛上书店,论文化,百年孤独。

@下午不归家

1.《蛙》 2.《平凡的世界》 3.《飘》 4.《我的天才女友》四部曲 5.《半生缘》。

@Missmoonlight34135

1-5顺排,迈克尔翁达杰的《遥望》《英国病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还有大刘的三体。

@不如叫我叉叉吧

《悲惨世界》《笑场》《失意者酒馆》《我是猫》《目光》 (目光是医生陶勇的自传!我真的!!绝了!)。

@苹果不吃哈密瓜

《祈祷落幕时》《白夜行》《活着》《流星之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大后天的星

《面纱》《窄门》《到灯塔去》《雨》《呼啸山庄》。

@zhifang–Wu

《生吞》《纸上卧游记》《把时间当作朋友》《坐天下》《三体》。

@古毒骨牍

距离,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在细雨中呼喊,日光流年,山上的小屋。

@MeEros_

三重门。

@杨博达

《平凡的世界》《三重门》《李敖文集》《被讨厌的勇气》《活着》。

@陈仲钟

《主角》《正见》《从前我死去的家》《槐树开始下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只大板栗leo

1.《一个·很高兴见到你》初中读的书,认识了one

2.《追风筝的人》 3.《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4.《摆渡人》系列

5.读过的其他书。

@帅气的北京东城男孩

恋爱中怎样才算「占有欲强」?

作者 / CaesarYL
每个人都有占有欲。但是,如果占有欲过强 / 过度,那么亲密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详情如下。

什么是占有欲?

首先,占有欲是一种嫉妒(Jealousy)之心。

Allport 将社会认知概念化为”对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思考过程,以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不管是实际的、想象的或暗示性的)的影响。”人际关系 / 亲密关系的吸引力是由对“促膝长谈”的强烈愿望所推动的。对有利经验的期待会让你在与你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保持关系时激发了兴奋的感受。

当然,对亲密关系产生威胁的对象可能会出乎意料地出现。在这时,这种对伴侣的深厚感情可能会刺激起我们许多人熟悉的强烈情绪反应 — 嫉妒。嫉妒可以在不同的强度下体验,这取决于实际情况。

事实上,嫉妒这种渴望的感情可以促进关系质量。例如,你伴侣的反应可能反映了某样事物对关系的直接威胁,而他重视自己的关系并希望保护它。情感上的嫉妒与爱呈正相关。确定关系质量应该始终考虑到伴侣双方对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的伴侣在参与他们的人际关系中的感受。只是在大多数受嫉妒情绪影响的关系中,情况并不总是这样。许多类似的情况是受误解情况的影响,或者没有强调伴侣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在恋爱关系中,我们几乎都有某种程度的占有欲。例如,你有时候会对伴侣说 “你属于我”– 这种“属于”就是一种占有的概念。此外,在行为层面上,占有性嫉妒,即占有欲,是指一个人采取措施,以防止他们的伴侣与对亲密关系有威胁的人交往。

过度占有欲的征兆

但是占有欲不仅仅是为伴侣的成就感到自豪或当某人对我们的伴侣太过轻浮时感到有点恼怒。如果过度,占有欲可以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以至于导致其他关系问题。这其中甚至包括虐待、偏执,或跟踪。

过度的占有欲似乎往往是以感情的延伸的要求开始,如 “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就飙升到抱怨的程度,如“你花太多时间在你的家人身上。我们在一起的意义何在?”或 “你为什么要经常跟别人见面?我很生气。”这些说法随着使用脏话、唠叨、威胁、情感勒索甚至哭泣而变得更加阴暗。

我们很难把握占有欲何时会从正常的爱意跨越到控制和虐待行为。所以,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关系中过度占有欲的迹象,并知道什么时候它正在发生坏的转变。了解过度占有欲的迹象并学会如何处理它们,可以帮助你区分并防止占有欲失控。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迹象:

1. 进展过快

任何浪漫关系的开始都是令人振奋的,但如果你的伴侣通过非常快地说 “我爱你 “来快速跟踪你们的关系,或迫使你过早地搬到一起,这可能是占有欲的一个迹象。

2. 追踪你的时间表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被问及你的行踪,你的伴侣可能在试图越界并把以前的不安全感发泄在你身上。如果你有任何重大的日程变化,让你的另一半知道是正常的,但你应该能够自由地去购物或与朋友共进午餐而不需要不断地接受检查。

3. 窥探

因为有依恋焦虑的人信任度较低,他们更有可能通过窥探来侵犯你的隐私。这包括检查你的手机通话记录、监视你的短信,或阅读你的社交媒体。

你的伴侣可能会试图为他们的行为开脱,指责你没有告诉他们足够的信息。他们也可能认为你的财产也是属于他们的。

4. 试图控制你的时间

如果你的伴侣有占有欲,他们可能希望你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他们身上。但你需要培养与朋友和家人的健康关系,而不仅仅是你的伴侣。当你的伴侣想让你只和他们在一起,从而干扰了这些关系,这可能会孤立你或危及你的其他关系。

以下有些可以用来思考的问题:

1. 当伴侣不在身边时,某人是否偷看伴侣的社交账户(比如微信、QQ)和 / 或检查伴侣的通话记录?

2. 某人是否密切关注伴侣与异性的互动 — 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 — 并试图寻找借口来吵架?

3. 某人是否在感情上要挟其伴侣切断与异性朋友的联系,让伴侣感受到了威胁?

4. 只要你们两个人不在一起,某人就会给伴侣打电话,并不断检查伴侣的行踪?

5. 某人是否在任何社交媒体上跟踪伴侣朋友名单上的人?

6. 某人是否操纵或诱导其伴侣呆在家里,并取消那些涉及长期离家的计划?

7. 某人是否让其伴侣成为他世界的中心,而不给其他朋友、家人或甚至自己的生活留下任何空间?

如果答案有很多个“是”,请务必留心。

处理过度占有欲的问题

在一段关系中驾驭过度占有欲可能很棘手。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处理这种情况,无论你是与占有欲过强的人在一起,还是你自己在关系中过于霸道。

1. 如何和占有欲强的伴侣相处?

如果你认识到你的伴侣有表现出过度占有欲的迹象,你应该明白这不是你的问题。他们的过度占有欲是关于他们的问题 — 无论是不安全感、焦虑依恋,还是可能的人格障碍。

你可以向你的伴侣保证你对他的爱和你们关系的状况。如果他的占有欲还没有越过虐待的界限,这可能可以让他们对你们关系的稳定性感到放心。

如果安抚你的伴侣对占有欲没有帮助,治疗可能是下一步。这可能有助于他们解决过去的问题。你们可能都会从伴侣咨询(couple counseling)中受益。

虽然看到某种程度的不安全感和健康的占有欲是正常的,但当这些不安全感变成彻头彻尾的危险,并发展成为言语或身体上的虐待时,这时你就需要接受专业帮助了。

如果你无法处理,请及时抽身,切勿让自己受到伤害。

2.1 如何处理你的占有欲问题 — 了解你为什么会有过度占有欲。

围绕着亲密关系,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某种程度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这些感觉可能来自于我们与信任、低自尊、对拒绝或失去的恐惧,或亲密关系本身的深层斗争。

这些根深蒂固的情绪可能导致控制的欲望。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没有去探索这些情绪的来源,而是倾向于把它们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并开始采取控制行为,希望能减轻这些痛苦的感觉。

例如,我们可能在某些核心层面上觉得自己不值得爱,或者觉得没有人会选择我们。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会导致我们对伴侣做出各种嫉妒或不安全的行为。

我们可能会开始对伴侣横眉冷对,希望他们会对我们的感情表现出兴趣。我们可能会因为任何我们可以理解为无视或拒绝的评论或行动而表现出受害和受伤。我们可能会直截了当地责骂我们的伴侣,或者对他们可以和不可以去的地方、可以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做出规定。

所有这些行为模式都与我们自身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们中的大多数在我们的过去有很深的根基。

作为孩子,我们制定了策略或防御措施,以努力保护自己免受困难或痛苦的侵害。这些早期的经验塑造了我们对关系的期望,而我们当时形成的防御措施仍然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了解我们自己的过去,探索我们早期的依恋模式,对理解我们成年后的占有欲有很大帮助。

例如,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焦虑型依恋模式,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觉得自己必须紧紧抓住父母,让他们照顾我们—这本质上是为了生存。

作为成年人,我们可能把这些感觉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觉得我们需要让事情发生,提醒他们注意我们。我们可能对他们的行动有很多焦虑,害怕被拒绝或被抛弃。作为结果,我们重温过去,依附或努力控制我们的伴侣,这样我们就能感到安全。

2.2 如何处理你的占有欲问题 — 处理促使你走向不平等动力的潜在感受。

不幸的是,由于这些感觉扎根于我们的“历史”,我们几乎无法从这些旧防御行动中得到我们所寻求的保障。相反,我们重复童年的模式,对我们的不安全感采取行动,并经常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伴侣推得更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模式和防御可能非常适应我们的童年,但它们会伤害我们目前的关系。然而,我们可以试着采取一些真正的步骤来打破防御模式,实现平等和信任的关系:

1. 增强我们的自我意识– 如果不安全感是我们占有欲行为的根源,我们必须开始研究如何将更多的自我同情带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克服我们内心的批评,真正接受我们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可以独立于任何人的,是强大和有能力的。即使我们最担心的事情成真,我们的伴侣确实拒绝或背叛了我们,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世界也不会就此结束。

2. 抵制参与嫉妒、权威或惩罚行为—类似于监视这样的行为只会疏远我们的伴侣,在伴侣之间制造隔阂。另外,它们会导致我们对自己有负面感受。所以,不管这让我们多么焦虑,我们必须抵制对我们的伴侣施加权力的冲动。我们必须无视内心的那些让你占有欲行动化的声音。例如,“他要是再工作到这么晚,我就不理他了!”

3. 接受这些来自于过去感觉– 在我们处理它真正的来源之前,我们的焦虑永远都不会缓解。当前的事件会引发旧的、原始的痛苦。如果我们有特别强烈的欲望来控制或占有我们的伴侣,有可能这与我们的历史有关。通过对我们的过去进行连贯的叙述,使我们的故事变得有意义,可以使我们获得巨大的自我理解感。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触发因素,并在当下感到更加平静。当涉及到理解和克服这些感觉时,心理咨询 / 治疗也可以是一个改变生活的工具。

4. 找到平息焦虑的方法– 有许多方法可以平息我们的焦虑。正念练习和呼吸练习使我们能够学会与我们的想法和感觉坐在一起,而不被它们压倒或让它们控制我们的行为。

5. 摒弃你内心的批评者– 我们都有一个 “内心批评的声音”,它攻击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经常破坏我们的关系。这个批评者给我们提供的想法包括:”她可能在欺骗你”。”到底谁会爱你?” “他只是要离开你”。当我们经历关系焦虑时,这个批评者往往在操纵我们,扭曲我们的思维,鼓励我们从事占有性行为。所以,找到你内心的批评者,并试着“放逐”它。

6. 投资你的生活– 在处理占有欲的感觉和冲动时,我们可以采取的最重要步骤之一是关注我们自己的生活。试着问问:”是什么点亮了我的生活?我喜欢做什么?” 我们应该试着把注意力从伴侣身上转移,开始思考所有我们有兴趣追求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增强我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感觉。

7. 从成人的角度与你的伴侣交谈– 与我们的伴侣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是很有价值的,在对话中我们会透露我们与不安全感的斗争,以及我们需要控制局势的感觉。我们可以承诺尽量不按这些感觉行事,但让我们的伴侣知道我们内心的想法,这样我们就能感觉到与他们更亲近。虽然任何控制或诱导内疚的企图都可能使我们的伴侣感到反感或恼怒,但在公开的对话中,我们不进行指责,而是解释我们个人的挣扎。虽然这是一种展示脆弱的行为,但它往往会让我们的伴侣理解我们并为我们感到高兴。

有些人试图用各种微妙或直接的方式控制处于亲密关系的伴侣,以此作为平息自己情绪的一种手段。然而,感觉与某人有联系并不意味着可以表现出对他的所有权或对他直接施加权力。

事实上,当我们试图对伴侣行使权力时,我们实际上减少和降低了我们自己对他们的吸引力。当我们试图控制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时,我们就会以使他们失去自我的方式限制他们。我们希望我们的伴侣(以及我们自己)是一个充实、全面、并真正“活着”的个体。

当我们让我们的伴侣因为选择花时间和朋友在一起而感到内疚时,我们实际上缩小了他们的世界。我们应该始终致力于发展对方的世界,而不是限制他们。否则,我们只会持续性地耗竭这段关系的生命。

所以,当涉及到关系时,比起限制伴侣,信任我们的伴侣总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是我们能够真正知道我们是否被一个“自由之人”所爱和选择的唯一方式。通过增强我们的自我意识,享受我们的独立,并真正欣赏我们与所爱之人的真正亲近感,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自我掌控。这样一来,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受益,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直的、是忠于自己的,而这些品质将在任何关系的长期发展中对我们有好处。

References

Allport, A. (1985).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G. Lindzey & E. Aronson (Eds.).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1, 3rd ed., pp. 1-46). New York: Random House.

Barelds, D. P., & Barelds-Dijkstra, P. (2007).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jealousy and self and partner perception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14(3), 176–188. https://doi.org/10.1002/cpp.532

Brennan, D. (2020, December 3). Signs of Possession in Sex and Relationships. WebMD. https://www.webmd.com/sex-relationships/signs-possessiveness#:~:text=Possessiveness%20is%20fundamentally%20a%20fear,and%20can%20be%20counted%20on.

Firestone, L. (2017, February 14). Be Mine: Dealing With Possessiveness in a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ompassion-matters/201702/be-mine-dealing-possessiveness-in-relationship.

Lesson 12 Commentary (n.d.). Relationships/Everyday Life. Retrieved April 8, 2017 from https://psu.instructure.com/courses/1834710/modules/items/21736698/

Meyers, S. (2014, September 23). 3 Prime Reasons Why People Get Jealous.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insight-is-2020/201409/3-prime-reasons-why-people-get-jealous.

Pfeiffer, S. M., & Wong, P. T. (1989). Multidimensional jealous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6(2), 181–196.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8900600203

Sherman, J. (2016, July 25). Fear of Inadequacy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ambigamy/201607/fear-inadequacy-and-what-do-about-it.

Verdolin, J. (2014, September 22). Is It Only Natural for Us to Be Jealous?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wild-connections/201409/is-it-only-natural-us-be-jealous.

古代 “高考” 的那些事儿

今天是 2021 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

先祝各位高考学子一切顺利

说起高考,很多人会联系古代的 “科考”

其实古代的 “科考” 有点像一个结合体:

高考 + 公务员考试

不过就古代读书人的赶考历程而言

“高考” 的味道还是非常浓的

1

公元 1838 年,27 岁的曾国藩终于考上了进士。

这是他第三次参加会试了。前一年的恩科会试(皇帝开恩额外再举行一次的会试)落榜后,他就留在了北京长沙会馆苦读,并没有还乡。

但这一回的考试结果,也不是曾国藩最满意的,因为考取的是个 “同进士出身”。什么叫 “同进士”?就是你并不是进士,只是给你个 “进士待遇”—— 相当于某人说是复旦大学毕业,但只有学位,没有学历。

古代读书人对 “同进士” 是颇为忌讳的。曾有人出对,“同进士” 对的是 “如夫人”。什么是 “如夫人”?就是 “小妾” 的意思。曾国藩一生以有城府和有胸襟著称,但唯有一件事绝对不能在他面前提及,那就是他这个 “同进士” 出身,不然他立刻翻脸。

image

但其实,哪怕是个 “同进士”,也已经是古代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一个目标了。

如果你出生在古代,并且立志以读书做官为目标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嘛 —— 那么你至少要经历六场大考试。

以明清时期为例。在你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首先要经历三场资格考试:县试,府试和院试 —— 光这三场考试,就已经足以挡住全天下诸多天赋平平的读书人了。

通过了院试,可称 “秀才”。尽管秀才在现在的电视剧里多被加上 “穷”、“酸” 或 “落魄” 的前缀,但在当时,连过三关,能取得 “秀才” 称号已属不易,所以他们可以享受诸如免徭役、用奴婢、见县官不跪等一系列特权。

通过了院试,才算正式踏入 “科考” 战场。第一场战役是 “乡试”—— 这是淘汰率相当高的一场残酷战役,据统计,明清两朝的乡试录取率只有 1%。通过了乡试,就是 “中举”,作为 “举人”,你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但 “乡试” 只是你出人头地的起点,之后还有第二场考试:会试。会试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属于中央级别的考试,考中者被称为 “贡士”。

但会试依旧不是终点,等待贡士们的还有最后一场终极大战:殿试。殿试只考一天,日出开卷,日暮收卷。经历过这场最终考试后,那些一路过五关的读书人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排定座次 —— 分成三甲。

一甲称 “进士及第”,明清两朝只取前三名,即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二甲称 “进士出身”,这个层次就放宽到一定的人数了。大清帝国晚期的重臣李鸿章,当年就是二甲第十三名。

image

晚清三大名臣,李鸿章是学历最高的。左宗棠只是个举人。

三甲称 “同进士出身”,其实有点 “安慰奖” 的性质,就是对 “落榜的贡士” 的统一称呼,曾国藩当年就是位于这个阶层,所以他一直希望往事随风,伤心往事不要再提。

但正如前面所说,天下万千读书人,能最终过六关拿到一个 “同进士出身” 又能有几人?

更何况,参加科考是要付出相当成本的。

2

公元 850 年,湖南考生刘蜕写了一篇诉苦文章。

“…… 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

总结来说,刘蜕的意思就是来考一次试,“路远,耗时,没钱”。

好在这一年刘蜕考中了进士。由于他老家已经 50 多年没出过进士了,被称为 “天荒”,所以 “破天荒” 这个词的典故,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算一笔经济账。对于外地考生来说,赴考的差旅费就是很大一项支出了,然后考试的试卷费用,笔墨费用,服装费用(有些人作弊的打点费用这里先不提了,后面会提)等等,都需要考生自己掏腰包。对于一般人家庭而言,这绝不是一项轻易可以负担的开支。

刘蜕算是考中了,那还有大量落榜的呢?这些相信 “有志者事竟成” 的考生们,往往会选择来年再考,而住得远的考生就会选择在京城找旅店住上一年,认真备考,因为古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打个来回又是几个月的时间 —— 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需要付出的仅仅是经济成本,这倒也算了。古代科考最大的成本,是精力成本,是人生宝贵的时间 —— 多少人付出了大量时间乃至一辈子,却也没得到想要的成果。

《儒林外史》里那个著名的范进,54 岁才中的举,乐极生悲发了疯,可见他之前为此投入了多少心血和精力。

范进虽然是小说的虚构人物,但现实中有的是比他更倒霉的。

就拿《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来说吧。蒲松龄为了考取功名,一生都在屡败屡战,终于在 71 岁高龄的时候,拿到了一个 “贡生” 的资格。

“贡生”,是对秀才中的优异者的一种褒奖,就是虽然你没有考上举人,但可以获得去京师国子监读书的资格。但 “贡生” 相当于举人的 “副榜”,理论上是不能做官的。其实以蒲松龄当时的年龄,既不可能再做官了,也不可能去读书了,完全是一种安慰性质的褒奖。

而且,这个 “贡生” 资格还是蒲松龄去青州(今属潍坊)拿的 —— 当时本地已经没有了名额。

蒲松龄 19 岁就中了秀才,而且是县、府、院三试的头名,却到 71 岁的时候还没有中举。直到那一刻,他才看开一切,写了一句诗:

“世世年来方阅尽,眼中总觉海天宽。”

3

但蒲松龄还不算最执着的。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广东顺德有个秀才叫黄章,参加了当年的乡试,名动天下 —— 不是他文章写得好,而是他当年已经 102 岁了。

102 岁的黄秀才是由他的重孙子引导入场的,还提了个灯笼,上面写着 “百岁观场” 四个字 —— 确实,对他这个年纪的考生来说,重点不在 “考”,而在 “观” 了。

黄章当时还放言:这次如果不中,那么 105 岁时也中不了(明清两代乡试每三年一次),要 108 岁才能中。话都说到这份上,这不是对考中的期待,而是对自己长寿的祝福了。

任何时代的考试都是这样:凭实力,也讲运气。那么,在科考前后,有没有一点可以增加 “好运” 的盘外招呢?

当然也是有的。

3

公元 800 年,28 岁的白居易进京赶考。

当时的白居易满腹经纶,却默默无名,于是就找到了著名诗人顾况,请他代为向主考官推荐一下自己。顾况心想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莫名其妙。再一看白居易的名字,更是出言嘲讽: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白居易笑笑,奉上自己写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况读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句后,当即改口:

“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

后来受顾况推荐,白居易高中进士。

image

白居易这种行为算作弊吗?在唐代,倒还真不算。因为这是一种官方默认的行为,有专门的名称,叫 “行卷”。

所谓 “行卷”,就是参加考试的考生为了能考上或争取更好的名次,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的诗文编辑成卷册,呈送给有名望有地位的文人,请他向考官推荐。

这里面有一个规定:考生不能直接向考官 “行卷”,而是必须通过有名望的人推荐。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行卷” 相当于提前再上一层 “保险”,防止考官一时疏忽大意或眼拙,错过了真正有才华的考生。比如杜牧当年也用过 “行卷” 的方式,当时他递上去的是自己的名篇《阿房宫赋》,最后高中第五名。

但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说,“行卷” 其实是在打作弊的擦边球,因为事先投递文章求推荐,势必会滋生腐败和行贿,即便推荐者洁身自好,但考生还有可能是抄袭别人的文章请求推荐。

所以,从宋朝开始,“行卷” 这种方式就基本销声匿迹了。

那么,还有没有什么不涉及作弊,但依旧可能是 “加分项” 的呢?当然还是有的,那就是沿袭至今都管用的一件事:字写得好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后继者朱棣,都提倡书法的重要性,所以明朝的科考要求正楷书写,且要求颇高。有些考生文采斐然,却因为字写得像蟹爬,最终还是名落孙山。所以考生们都拼命练字,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几乎都写得像印刷体一样,进而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字体:“台阁体”。

这个默契沿袭到了清朝。清朝的末代状元刘春霖,写得一手好楷书,当时甚至有 “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 的说法。他最后能高中状元,坊间一直有各种版本的传说,但他的一手好字肯定是起了作用的。

image

刘春霖的字。

无论是 “行卷” 也好,“台阁体” 也好,在中国古代的科考中,这些都不能算做是作弊。

那么,中国古代科考有作弊吗?当然有!

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这个定律放之四海皆准。

4

1997 年 5 月 5 日,河南的开封展出了一套 “奇书”。

这套书分上、下两册,印刷于清朝光绪年间。书面纸张为黄褐色,内文用宣纸印刷,墨色精纯,校勘精当,印刷精细,字迹非常清楚。

那这本书奇就奇在:只有 6.5 厘米长,4.8 厘米宽,厚 1.5 厘米,总共也就一个火柴盒大小。但就在这本火柴盒大小的书里,一共印了《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五经,还连带注释和序言,共 342 页,30 万字。

按照出版人的说法,那是为了让读书人便于携带,在旅途中用的。但书上每个字比一粒米还要小,那是要让天下读书人都拉着小毛驴出门,牵着导盲犬回家吗?

所以,无需解释,这本书就是我们学生时代都熟悉的一种作弊工具:小抄。

6

我们的老祖宗在 “作弊” 这件事上,可谓是挖空心思,各种方法令人叹为观止。像 “小抄” 这种东西,还都是穷人家子弟考试时用的东西,富贵人家子弟去考试,不会搞得那么辛苦。

富贵人家最常用的作弊方法是 “请托”。

所谓 “请托”,就是通过各方面关系,贿赂考官,开后门。至于开后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探题”—— 泄漏题目给你,比如 “关节”—— 双方约定你在考卷上做的暗号以便相认给高分,甚至是 “偷改”—— 直接贿赂考官和工作人员,在考场就将试卷修改抄录。

7

北宋时期有个故事。当时的翰林学士杨亿被任命为主考官,在开考前,他同乡中打算考科举的一些人来拜访他 —— 目的明确,希望接受 “考前辅导” 嘛。这个杨亿一听他们要求,拍案而起,大骂一声:“丕休哉”!掉头就走进了里屋。

“丕休哉” 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那杨亿当真是个刚正不阿的清官?并不是。有聪明人立刻听出了其中奥妙。那次考试,凡答卷中用了 “丕休哉” 一语的,都录取了。

能 “请托” 的,一般都是大富大贵之家,那么稍微差一点,也有几个小钱但托不到关系的人家该怎么办呢?这种方法到现在也有人在用,那就是找 “假手”—— 也就是 “枪手” 代考。

唐代最有名的枪手就是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就是他写的。

温庭筠才名堪与李商隐比肩,却是个情种,且喜欢吃喝嫖,所以一生不得志,屡试不中。痛定思痛,他索性疯狂报复社会 —— 开始做 “枪手” 代考。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会试,温庭筠自己作为考生入场,然后在考场里一口气又写了八篇文章,帮助八个人完成了考试,一战封神。

8

“枪王之王” 温庭筠

那么如果家里有没钱又没权,怎么办呢?那就只能走技术流了。

最常用的自然就是 “夹带”,夹带什么呢?就是各种小抄。但小抄放在哪里,学问就大了。

普通技术流,是把小抄放在食盒的夹层里,有的放在掏空的馒头里带入考场,有的比较恶心,把小抄藏在肛门中进入考场。

而进阶版的 “夹带”,更考验智慧,比如 “继烛”。

因为有时候科举考试要考到晚上,所以考生需要自备蜡烛。有些考生就把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然后塞入卷成一条的小抄,然后再用蜡油把底部封平,堂而皇之地带入考场。

比 “继烛” 更有技术含量的是 “飞鸽”。

在赶考之前,考生家里先训练鸽子,在考前晚上将鸽子放入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后,把当天的考题写在纸上,让鸽子带回家中。家里早就准备好若干写作高手,按题写作,再让鸽子把文章带回考场 —— 放到如今,只是鸽子换成了手机而已。

9

考生密密麻麻写满字的 “夹带” 上衣

还有更进阶版的,那基本是走 “高科技” 路线了。

有些考生会用墨鱼汁把作弊内容抄写在衣服里,再涂上泥巴,混入考场。进入考场后将泥巴去掉,墨鱼汁写的文字就显露出来。而且据说墨鱼汁写成的文字,过一段时间自己会褪色,这样的话作弊的证据也会消失。

能想出这种方法的人,穿越到现在,应该是可以去和刘谦抢饭碗的。

不过,既然有那么多的作弊方法,考官不管吗?朝廷不管吗?还有王法吗?

5

从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在考虑怎么打击科考作弊行为了。

武则天想出来的办法是 “弥封”,就是规定考生在考卷上自糊姓名,不让批卷者知道。后来则是姓名、年龄、籍贯等都要用专门的纸条密封,加盖弥封印章,防止被人拆开偷看或偷梁换柱。

到了宋朝的时候,称此法为 “糊名”,而且还加了一道手续 —— 专门请人将考生的试卷统一抄写,防止考生因为笔迹被辨认而作弊。这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作弊,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前文所说的 “关节” 和 “偷改”。

另一招叫 “结保”。这个规矩从唐代就开始了,三人一保,类似连坐。如果三个考生中有一个被发现有作弊行为,三人同时受到处罚,逼得他们互相监督,不要因为其中一人作弊而毁了自己前途。到后面考官等人都参与作弊,那么考官和工作人员也要开始结保。

还有一招是专门对付 “枪手” 的。从宋朝开始,科举考试推行 “准考证制度”。那时的准考证叫 “浮票”,上面除注明应试者姓名外,还有面形、身高、体型等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放行,以此防止冒名替考。但这种办法对温庭筠这种枪手不管用 —— 老子也是进考场考试的,你奈我何?

10

清代科举考试现场模拟

宋朝还发明了一种办法叫 “锁院”: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都是临时委派的。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也不能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

当然,在考前还有最简单有效的一招,自然就是 “搜身 ” 了。

随着 “夹带” 招数的越来越多,考生进入考场前的搜身也越来越严,进场要打开他们的发结,脱去衣服,甚至…… 检查肛门。

在这一点上,被汉人视为 “蛮夷” 的女真人倒是想出了一个非常文明的办法。金朝也仿效汉人开科举,但金世宗觉得对考生进行搜身很不礼貌,所以他规定:每次进考场前,让考生脱去自己的衣服进入沐池沐浴,浴毕则让考生换上统一的考生礼服 —— 既检查了考生,又让考场环境干净卫生,没有体臭脚臭,一举两得。

当然,光靠 “防” 是肯定防不尽的,那怎么办?那就还要 “罚”。

在清朝,凡是在科场考试中作弊的人,一旦被查出,立即带上枷锁在考棚外示众。然后还要判罚取消考试资格多少年,厉害的甚至是 “剥夺考试权利终身”。

对于考场官员舞弊的,那惩罚就会更严重些,如果被查出,会被杖刑、罢官、流放,甚至砍头。

清朝对于科场舞弊惩罚极严,多少官员为此搭上身家性命。雍正年间,河南学政俞鸿图的小妾与仆人勾搭出卖考题被人举报,俞鸿图虽然不知情,但毕竟治家不严,被雍正判了个 “斩立决”。

这还不算什么。咸丰年间,做过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的正一品大员柏葰,被人举报主考期间舞弊。堂堂一个正国级官员,就被一刀咔嚓了,因此案被牵连的官员多达 90 多人,其中不少都是被处斩了。

image

图为南京的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明清两朝,全国半数官员都出自江南贡院。江南省是清朝初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大概涵盖了今天的安徽、江苏、上海以及江西和浙江省的小部分。后来因为实在太大且太富,在顺治十八年又拆分为安徽和江苏两省。但乡试依旧为 “江南乡试”,所以在这个行政区划内的考生都属于一个考区。

但考试和作弊,像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而且往往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什么时候科考的作弊开始慢慢销声匿迹了?

那就是要等到科考开始无人问津的时候。

6

1904 年 7 月 4 日,中国举行了最后一场科举考试。

其实那一年的科举考试,已经远不如当初那样受人瞩目了,一个足以说明问题的例证就是:找代考枪手的费用,已经降低到了只要几两银子 —— 放到以前,那是没几千两银子下不来的。

普通人家也可以请人代考了,但这个市场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因为大清帝国早已摇摇欲坠,面对汹涌袭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很多中国的读书人开始反思一个问题:

我们的科举考试,究竟要考我们什么?究竟是培养出了哪种人才?这些人才究竟能不能为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中国开辟出一条富强之路?

尤其是到了明清开行盛行的 “八股文”,严格要求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个部分的格式,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不仅限制了文采,更是禁锢了思想,筛选出一批只会摇头晃脑引用四书五经的酸儒,这样的所谓 “人才”,对国家到底有何用处?

尽管清廷最后也尝试对科举题目做了一些改革,出了一些更贴近时政的题,但为时已晚。

一项考试,如果不能用来筛选出真正的人才,只是沦为形式主义乃至起到相反作用,那么这项考试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1905 年 9 月 2 日,清政府发布 “上谕”,正式宣布:

“自丙午(1906 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1300 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本文完)

馒头说

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了 1078 万。

而这也是继 2019 年,2020 年后,我国第三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

我当年是保送的,没有经历高考,所以一直心里有些小遗憾 —— 哪怕说这话很容易被打,但我还是要说,因为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人的一生,经历过才会知道一些事,比如能够参与一场相对公平的竞争,这样的机会并没有你想象得多。

而高考就是这样的一次机会。

有不少人曾呼吁取消高考。我个人觉得高考确实会在某一天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至少目前阶段,时机还远未成熟。

我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在当下的中国,高考依旧是一个对普通阶层相对而言最公平的机会,尤其是对广大的农村子弟而言,如果没有高考,他们靠什么越过那道坎,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人生?靠拼爹?靠送礼?靠各种才艺秀?还是要靠潜规则?

当然,相比我们那个年代,尤其比我们更早的前辈们的年代,现在考试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考试的方式越来越多了,对未来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高考可能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 “跃龙门” 渠道,但很难说还是当初那根 “千军万马挤破头” 的独木桥了。

也正是因此,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拥有一笔属于自己的人生财富。

虽然我发这篇文章的时候,高三的考生们应该已经坐在考场里了,但还是希望在这里再一次送上祝福,希望你们一切顺利!考入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加油!加油!

来源:馒头说 微信号:mantoutalk

鼓起勇气从体制内辞职,分享一些经验教训感悟

终于鼓起勇气从体制内辞职了,看着即将入职的小朋友踌躇满志,想到了五年前的我,也是如此对工作和未来充满了期待而意气风发。即将迎接我的将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社会。在此我复盘我踩过的坑和没有注意的地方,希望能为学弟学妹做些提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完成学生到社会的蜕变。

我是 p 大理工本金融类硕,现在在某金融类体制内单位工作了五年。当时该单位(以下简称甲单位)招聘很好,我放弃了其他的 offer 来到甲单位。此后便开始了我的体制内生涯。

到单位的第一天,我还未脱去学生的稚嫩,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大家都很优秀,不过年轻同事肯定要从最基础的做起。“我牢记父母对我的教诲,进体制内单位低头做事,谨言慎行,放低身段。没想各种工作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第一年你们小年轻就做做基本工作就行 “…… 我不由得先吃了一惊。此后,我发现我再也和债券股票、市场基本面、财务报表、宏观经济有任何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巡视、审计、保密、写文、送文、改文、核稿、党建、团建、订会议室、摆座牌、准备材料、发言稿、不忘初心、调格式、设置页码、检查错别字、认真学习 “请 XX 同志阅示、阅研、阅批、办理、加急办理、高度重视” 的批示精神……

体制内就是一个机器,每个人就是一个螺丝钉。随着内卷程度的加深,原本中专生干的活现在需要北大清华的学生来干,对,如果你学校不够好连这体制内单位的门都进不去。领导其实有时候也在说 “体制内浪费了多少人才”。诚然,我在服务领导的路上一直走过了五年。第一年还在适应的过程中,第二年第三年在恐惧自己要被社会淘汰的焦虑中和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埋没,当然后面还有疫情,更让我踟蹰不前。

我终于决定要出来,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更不是我当时来甲单位的初心。社会现实再次给了我冷冷一击。有着 cfa 的我投的简历依然石沉大海,毕竟离市场太远了这么多年,早已荒废了各类知识。实在走投无路,靠学长学姐推荐了几个单位,面试的时候看了简历,共同感叹 “太可惜了,你的学历和软件实力完全没问题,都是顶尖。但是你的工作经历不能和任何工作匹配,这是硬伤”“你到我这里来也是给你按刚入职的新生算”“你虽然在体制内,但是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资源呢,我们招你和应届生,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你就算北大毕业,我们还是会录用更有经验的人”……

凡此种种,再一次让我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我面临着工资的大幅下跌,面临着周围同批同学早已在自己的岗位上飞速成长成为骨干甚至带起了自己的团队的这种心理落差。有时候常常和同学开玩笑:“再有一批国企下岗,那一定是我下岗。” 虽然是玩笑话,背后确是说不尽的辛酸。

不过无所谓,已经选择了重头开始。我在这里还是复盘一下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给学弟学妹一些提醒:

一、 一些犯过的错误

1. 未能理解选人标准高不等于育人标准高

很多时候大家 offer 求比较更多看的是这个单位如何,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你所在的岗位如何。单位固然也很重要,但要明白,什么东西脱离了你的单位,成为你自己的东西,这才是你自我价值的提升。按在现在内卷的情况,一窝蜂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涌进体制内或部分机构,他们选人的标准自然很高。正如领导所言什么岗位都要有做最基础的打印复印扫描文件,只是现在轮到你们北大的人做而已。不要秉持学生思维认为什么地方难进就一定是好的单位,更好看这个单位里你从事的工作和单位对你的培养。

2. 未能树立明确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有效衔接

我直到本科后才知道去实习,凭借理工科的背景也是进入金融机构较为顺利。但是我一直不知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通俗一点,自己的 “爽点” 在什么地方。有和我背景类似的同学瞄着基金经理的岗位专注二级市场,也有专注编程技能成为很好的金融建模专家。(当然,他们工作压力和竞争也很大)而我缺少这样的规划,自然当时觉得什么地方难进就什么地方。同时,很多来甲单位的同事冲着结婚生子就去了,迅速办完了人生大事再搞后续的事业。诚然,我缺少了对长期人生家庭的各类规划。

3. 未能正确理解体制内工作内容核心就是写公文

尽管甲单位是接触市场,但不妨碍这就是一个体制内机构。体制内就是写公文。说实话,这个我之前从未接触过。而我在体制内发展得还不错的同学都是一直知道自己要写公文,并且接受现在的工作状态。每天在” 高度 “” 密切 “” 深入 “” 切实 ““提高”“巩固”“充实”“稳中有增” 中来回选择,领导再把你的把字句变成被字句,一般改个 10 几遍都很正常,当然最后可能改回了原来的样子。不断揣摩领导的意思和思路,互相猜来猜去,也说不明白具体的内容。

所有想去体制内的同学们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能否接受每天按人民日报、求是、或者高中政治的口吻语调写东西

2) 能否接受像照顾婴儿一样无微不至服务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进行各类学习活动

3) 能否接受长期做一种工作直到退休,肉眼可见自己的能力慢慢退化,而周围同学活跃而心如止水

如果这三个问题有一个你表示不能接受,那慎重考虑你的选择。

4. 未能有效理解 “体制内 “的很多其他的影响

体制内和体制外完全是不同的两套逻辑,双方互不相认。体制外不认可体制内做的事,而想从体制外跳进体制内却很难很难。

一是体制内(除了少数专业性岗位)是一个去能力化的地方,我虽然学习金融,但我去公安部、外交部、农业部、科技部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就是要写公文,执行领导意图。

二是体制内整个思维的比社会晚 10 年,进了这里你就和市场彻底远离,很多领导甚至不知道什么叫 ETF,什么叫注册制,再老一点的领导连 Excel 的筛选都不会。整体思维也非常老,年轻人提出一点新观点新思路,领导会因为没听过或者求稳而直接 pass。

三是这是一个忠诚大于能力的地方,很多晋升等靠的不是你能力有多强,而是你多懂得做人和把握机遇。学校(特别是北大)里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简直就是体制内的大忌。某领导亲自说,你们北大的人太难管,心高气傲,想法还这么多,只管做就行了。很多高学历的人在体制内待不住,就是因为看到能力比自己差的人反而得到了提升,咽不下这口气。

四是体制内还有很多副产品,比如 “非必要不出京”,强制疫苗,各种批准,对于习惯了北大自由懒散环境的人简直就是戴上了紧箍咒。

五是千万别要高估北大学历,北大名声不是很好,多冠以懒散,精致利己等名号。同时,只要是硕士,无论是北大、西大,还是西北大,无论是什么大学就是 “硕士研究生”,哪怕一个更差的大学的硕士也比北大本科好,同理,更差的大学的博士也比北大硕士好。这也是为什么体制内的人一定想去读在职博士,无论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有多水,就是要博士这个 title。

六是要习惯很多你根本之前很难接受的东西,无论是金融国企还是制造业国企,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萝卜坑和位置。所以为了解决位置和待遇,经常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行政领导调来做研究,法律领导调去管人力,办公厅秘书出来搞编程,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5. 规划滞后,缺少与市场的了解

原来我的设想是在体制内出来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和人脉,也锻炼了规矩。然而从体制内再出来这个路早已经是过去式了。

一是日益趋严的监管让那些体制内的人有很多行业禁令。

二是很多市场机构的坑位都已经被早跳出体制内的领导们占满了,他们大多业务处室有丰富的监管经验,小年轻没法比。

三是我们都太渺小,根本接触不到政策,可能到你这里就是读政策的一句话,离政策制定、了解政策实在是太远了。

四是所谓的人脉就是虚的,别人认的是这个单位,而不是你这个人。

我们经常有一个幸存者偏差的误区,看到任泽平等从体制内历练多年而跳出来的大佬们觉得这也可以是自己发展的路径。殊不知,这是一个幸存者偏差,每一个人都想这么走,但必须要有各种加持和机遇才能实现他们如今的成就。

二、一些建议

1. 对父母和老师的建议兼听则明

楼主家在某一线城市,即使这样,父母的观念(包括其他很多同龄人的父母)大多还是体制内最好,体制内万岁。一定要考公务员,不行就去事业单位,再不行央企,实在不行地方国企也可以。诚然,对于经历了改革开放、下岗潮等等风雨的父母来说,体制内就是幸福和稳定的代名词。他们没有接触过什么叫私募,什么叫 PE,什么叫 VC,对于父母的观点,兼听则明,因为大多家长一定希望自己孩子稳定,早日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毕竟父母在现在我这个年龄我都已经牙牙学语了,还折腾啥啊。

对于老师,大多数老师是从来没有去市场上走过一圈的,更没有找过工作。他们对于学生的择业建议多是道听途说而非亲身感悟,所以他们的建议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得不说市场上不需要教学和科研,更不需要发表论文,所以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借鉴意义不大。当然如果要读博士找教职另说。建议多找近两年师兄师姐找过工作的人咨询求职选择,更要跟更年长一些的业界人士去沟通人生路径的规划。

2. 处理好课业和实习工作的关系

楼主属于一直好好学习的那种人,本科好好刷绩点保研金融,硕士好好读 paper 和老师做助研,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 “好学生”,拿了不少奖学金。然而这一切直到我在研一才暑假发现自己就活在象牙塔里。工作单位不会看你的成绩你的发表你的科研,更看你的实习经验。我从研二开始拼命去实习,老师甚至为此还扣了我的奖学金,理由是不好好读 paper 而去实习。诚然,中国教育存在学术和实践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的东西上班用不了,很多老师的思维也没有转过弯来,通过课程设置等各种方式 “防止” 学生去实习。在如今实习都要求学生一周四至五天到岗的情况下,学生不得不翘课实习。但是为了工作,必须得这么做。我是很反对大学变成职业培训学校,特别是北大这么好的学术资源和顶尖老师配置,有的学生一头扎进实习,虽然工作找得很好,但未免留下许多青春的遗憾。所以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最为重要。

有效利用好学生身份,多去体验、思考、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道路,努力去想,拼命去想,越早想明白越好。

3. 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

找工作的时候建议大家要想好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的道路,要想到这份工作能给下一份工作带来附加值是什么,甚至下下份工作。当然人的目标也是在变化,但是一定要放长远。在工作中到不到价值、与自己的规划不一致到最后只能是 “应付工作”。体制内有个神奇的魔力,刚进去的人还有些心气,慢慢的就磨平了棱角,追求越来越少,到最后就是孩子的政策保障学位和处级干部的位置。人也慢慢稳定下来。所以一定要长远规划,如果发现自己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就一定要早做决定,不能犹豫,因为再过几年,市场上就真的没人要了。当然,我也很反对拿了户口就跑的这种策略,这只会给招生单位留下非常不好的北大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印象,更会坑掉师弟师妹。圈子很小,在一个地方留下不好的口碑,对你未来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 一些感悟

1. 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只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在疯狂运转

上班后才发现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随着年纪的增长,对生活的热情逐渐消退,到最后大家拼命在工作,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的程式化道路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更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无非就是在社会的光晕下不断裹挟前行。其实贵校绝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就普普通通过一辈子,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真正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努力为之奉献,活着很快乐的人很少很少。

2. 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当我想换工作的时候,我自己投的简历几乎石沉大海。真的很感谢我的同学们,只有靠他们的推荐才能更好地去面试,笔试。在我最痛苦的时候,也是各种同学和好友们不断为我心理疏导,鼓励我,支持我去勇敢离开体制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更有很多从体制内出来的学长学姐跟我说,我的心路历程他们都经历过。披着光鲜的名头,得到邻居和父母同事羡慕的眼光,但却每天做着毫无意义的工作。想出去,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要重头再来的现实,更无法适应如此激烈的竞争,连自己校招时曾看不上的单位都回不去了,完全想象不出自己曾在高考叱咤风云,成为最顶尖的人进入北大…… 不过他们都做了,尝试了。不少师兄师姐一直在给我心理上鼓励,让我勇敢走出这一步。

3. 人生路很长,知足常乐

人生无非四道题目:学业、事业、家庭、生活。大家都已经在第一题上取得了高分,不能奢求每一道题目都是高分,四道题中有一道高分就是人上人了。我们都太渺小,不要什么都想要。现在还有很多人做着” 财富自由” 的美梦,请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去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就已经很好了。

无数次的后悔,无数次的埋怨自己当时的选择。11 年前的此时我正在高考,盘算着自己一定能上 p 大。7 年前的此时我在本科毕业,和同学们愉快地拍着各种照片。5 年前的此时我踌躇满志选择了这个单位,不曾想从此之后每天想到工作的苦衷和被社会大潮抛弃的恐惧都无法入睡。我的缩影其实是内卷的悲哀,让北大清华的学生去做一个中专生就可以做的跑腿快递,去服务领导,去检查文件的错别字和格式,那纳税人的钱真的打了水漂。这是教育的悲哀,当学习沦为配角,疯狂寻找实习为了一份工作,甚至有的顶尖机构实习写着 “尽量全勤,不要因论文和学业请假”…… 这完全脱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但依然学生趋之若鹜。这更是社会的悲哀,体制内机关单位没有把资源配置到最有价值的地方,而是让很多有能力的人埋没于案牍劳形之中,每年还在标榜自己录用了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为社会舆论展现自己的 “高大上”。有的时候想到了初中就会背诵的韩愈的《马说》,“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回头看来,一千年了,问题好像依然存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走了很多的弯路,踩了很多的坑,归根结底是缺少职业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学生思维严重,缺少对于社会的认识。我们缺少了职业教育,缺少了学生到社会的衔接课,我用这么多年来补上。不过不要紧,我才 29 岁,还有重新再来的资本,对自己说一声没关系,从头再来。

写在最后

我并不是说体制内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朋友在体制内工作顺利,发展很好。体制内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体制外也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都想考公务员。我是想说,没有所谓的 “好工作”,更多是要看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条件都不同,找工作正是了解自己是匹配自己的过程,祝每个学弟学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来源:北大未名

探寻 600 亿辣条产业发源地

在湖南平江县伍市镇工业园,湿润的空气中都泛着辣油味。

味道来自于聚集于此的 30 多家辣条工厂。地处湘鄂赣交界的平江县是国内辣条产业的发源地,在过去的 23 年里,平江人把辣条厂开到全国各地。“有天气预报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辣条”—— 这是辣条产业中流行的一种说法。

面粉膨化成型,搅拌上各种香辛料、食用油即得辣条,工艺并不复杂;但和其他休闲零食不一样,辣条自诞生起经历过许多起起伏伏:因为卫生问题被曝光过无数次,但在街边小店永不绝迹;曾经深受家长厌恶,但在 90 后和 00 后年轻人心里,它是怀旧 “爷青回”,直到现在依然是他们的心头好。

5 月 12 日,辣条龙头企业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卫龙”)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即将在港上市。此前的 3 月,卫龙进行了 Pre-IPO 轮股权融资,中信产业基金、高瓴、腾讯、云峰基金、红杉中国等机构认购,募集资金 5.49 亿美元,合计持有卫龙约 5.85% 的股份。按此计算,融资完成后的卫龙估值达到 93.8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00 多亿元。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仍持有卫龙 92.17% 股权。

根据招股书, 2018-2020 年,卫龙营收从 27.52 亿元增至 41.2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22.4%。

卫龙公布家底,也让全国 600 亿之巨的辣条产业版图随之浮出水面。从发源地湖南到后起之秀河南,这种不起眼的小玩意,构筑起了如今休闲食品中隐秘却坚实的一角。

老区走出的辣条生意

image

从湖南长沙出发,往东北方向行进 100 公里就是革命老区平江。这里的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2019 年才刚刚脱贫。面对作者这样的外来者介绍平江时,当地人多会提到两点:一是这里走出过 50 多位开国将军;二是这里有正宗的麻辣味辣条。

据平江县食品产业办统计,全国辣条产业总产值超过 580 亿元,其中 200 多亿在湖南平江县;全国 1000 多家辣条企业中,九成以上由平江人创办。最成功的典范便是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两人在 2001 年从平江来到河南漯河做生意,创办出如今的卫龙。

当地辣条博物馆信息显示,原本,一代代平江人承袭而来的谋生手段是做豆制品酱干。1998 年水灾后大豆价格飞涨,有巧匠以面粉代替大豆粉,做出了面筋熟食辣条。

大大小小的家庭作坊从酱干转产做辣条,原因很简单,市场供不应求。这种制作简单的零食不受季节、时令影响,在学校周边的小店里太好卖了。在辣条之前,不算丰富的零食市场以甜味为主,辣条麻辣咸香,在口味上有了差异化;而且定价低廉,一大包辣条撕开零卖,小朋友只要花上五分或一毛钱就能扯走一根;辣条甚至可以被当做社交工具 —— 两人分食一根、一包辣条请客全班。

从此,从贫困县家乡到各地讨生活的湖南平江人,把辣条的手艺带到四面八方,河南是他们迁徙的主要目的地,这里盛产小麦面粉,有成本优势。

张玉东是在 2002 年辣条行业初见曙光之时,加入这一行的。早年在辣条江湖里有个说法:南玉峰北卫龙,前者就是张玉东创办的企业湖南玉峰食品。更早以前他做茶叶生意,身上背着 200 多万的负债转行而来。

他向作者介绍,最初辣条不叫辣条,大名叫面筋,口语里叫 “麻辣”;在湖南岳阳、平江一带,一句话就能甄别出同行,“我是做麻辣的”、“我去麻辣厂打工”。

据张玉东回忆,最先凭借辣条富裕起来的是平江县三市镇。这里家庭作坊林立、规模化工厂也起步,乡间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辣油和香辛料味道。三市镇有了个别称 ——“老板镇”。

2003 年前后,也是湖南高桥批发市场的高光时刻,辣条聚集于此,由批发商销售给各地客商。“(客商)从云南、贵州、湖北等地远道而来,有时得在平江住上一周,才有货可拿。” 张玉东说。

入行时,张玉东买了 4 台机器做辣条,起初订单不多,只有 2 台在开工;而到 2004 年,4 台机器就不够用了,他另寻新址建了第二家辣条厂,是标准化的食品车间配备化验室,这在当时的平江不多见。他的工厂主打小包装辣条,零售价 5 毛钱,出厂价 2 毛多,渠道利润不薄。

在湖南,辣条畅销让销售模式起了变化。2003 年之前,辣条批发是代销模式,批发门店先卖货再付款给厂家,卖不掉的辣条可以退货;2003 年之后,规模化的生产企业开始要求 “先款后货”,各地客商要先下订单、付款,厂商按订单生产、交货。

卫龙另类崛起背后

此时,600 公里之外,在漯河做辣条的刘家兄弟生意也有了规模,注册了 “卫龙” 商标和平平食品厂,并于 2004 年搬进了漯河工业园。两年后,第二家工厂建设投产。

口味上,卫龙辣条选择了辣中带甜的口感,这适合儿童与北方人口味。现在,卫龙有辣味休闲食品研究院,研究口味、配料、包装等,卫龙现有 37 款辣条。它也是行业里最早有品牌意识的企业之一,2010 年开始,卫龙选择与明星合作、投入广告以提升知名度,合作明星包括赵薇、杨幂、文章等。

“他们非常好学,也努力。” 卫龙在 5 月公布招股书后,有同行对作者这样评价刘卫平与刘福平两兄弟。同行认可卫龙的能力之一在于营销。近年卫龙的品牌营销不断出圈:做 1.8 米长度的辣条;和暴走漫画合作出品表情包,通过有些无厘头、二次元的方式,与年轻目标客户群建立了情感联系;蹭热度,比如苹果出新品时,卫龙用辣条模仿苹果产品的陈列。

卫龙迫切升级品牌形象的背后,是辣条行业这些年着实不平静。

诞生之后十多年时间里,辣条产业犹如在过山车上:野蛮生长、被曝光、监管问责、行业洗牌,如是重复许多次。据平江县统计,2007 至 2012 年,全国辣条行业企业由 2000 多家减至 1000 多家,但规模从 100 亿元壮大至 400 亿元。

在辣条生产的聚集地之一河南,一样上演着大浪淘沙的桥段。来自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0 年左右,河南大大小小的辣条企业有 4000 多家,2009 年时减至 1000 多家,到了 2017 年仅剩 200 多家。企业数量骤减,但产值猛增,2018 年,河南的辣条行业总产值超过 200 亿元。

行业洗牌伴随着增长,最近的一次 “地震” 发生在 2019 年 3.15。

当时,央视 3.15 晚会曝光了平江县钧力食品厂、味泉食品厂的辣条生产条件脏乱差,监管风暴与行业洗牌随之而来。当时平江县有 432 家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全面大检查后,停产整改和限期整改 170 家。

随后在 2019 年底,辣条国标出台,规定辣条不得添加防腐剂。据数位辣条工厂工作人员介绍,湖南空气潮湿,不添加防腐剂,辣条保质期从半年缩短至两三个月;厂商需要额外大笔投资添置除湿设备,保持车间菌落总数指标合规。

image

辣条行业的门槛已然今非昔比。早年有一二十万元资金就可以开工做辣条,但现在张玉东估算,新入行企业投资规模至少需要百万元,用于建设标准化车间、引进设备,才可能符合生产许可的评审标准。

一轮轮从严治理下,行业龙头企业幸存并不断壮大。

2018-2020 年,卫龙营收从 27.52 亿元增至 41.2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22.4%。除了辣条,卫龙还经营两大类产品:蔬菜制品(魔芋爽、海带)和豆制品等(软豆皮、卤蛋、肉制品)。2020 年,前者销售额接近 11.68 亿元,占比 28.3%;后者销售额接近 2.63 亿元,占比 6.4%。不过,多种形态的辣条仍旧是卫龙主打产品,2020 年销售额为 26.80 亿元。

新来的竞争者们

image

2016 年,BBC 拍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新年》,在王府井街头介绍美食时赫然出现了辣条,称之为中国 25 岁以下年轻人最喜欢的零食。

少年时养成的味蕾记忆影响着当下年轻人消费习惯。例如,卫龙 95% 的消费者年龄在 35 岁及以下,55% 的消费者在 25 岁及以下。与年轻消费者有 “情感基础” 是卫龙在招股说明书中着重强调的优势之一,而他们要做的是充分发挥这一点 —— 布局年轻人流量聚集的电商、社交媒体渠道,互动营销;升级食材、提升口味、推出新产品。

2020 年 3 月,刘卫平在接受《大河报》采访时介绍了卫龙的营销思路,“我们在杭州专门建了一个营销设计公司,那里有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土壤与人才,这些点子都是他们想出来的。他们都是年轻人,更懂得当下消费者更喜欢什么。这也是我们将传统产品娱乐化、亲民化的一种方式。”

年轻人的消费力不容忽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 年,按零售额计,中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1570 亿元,2020–2025 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 10.4%,高于同期休闲食品行业整体年复合增长率 7.3%。

在这个足够诱人的市场,竞争者也争相而来。卫龙在扩大品类,同行也一样: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均已有辣条产品在售。

就在今年 5 月 19 日,做了十多年休闲食品生意的余永松签了一份大订单,为三只松鼠代工生产辣条和肉制品。他是湖南食品企业永和弘光的董事长,公司有三家工厂,在辣条以外还生产鸭脖子、酱干等休闲食品。

辣条厂是最新的。余永松对作者介绍,这是他两年前投入 1000 多万建设而成,设计年产值为两三亿元。此外,永和食品还在给百草味等品牌代工。

余永松和三只松鼠签订的是一份合作意向,没涉及具体金额,一切要看后期订单情况:如果能达成爆品,销售额至少上亿元;如果是平销产品,销售额估算在一两千万元。

辣条产业竞争激烈、入门门槛也越来越高,互联网创业者在以更轻巧的方式进入。

2021 年是吴平宇做零食网店的第九年,公司在长沙新开设了办公室。他和同乡合伙创业的天宇电商在天猫、拼多多上卖 “五味格” 品牌的辣条、火焙鱼、豆干、卤味、蛋黄酥、奶枣…… 其中,拼多多上五味格店里有 20 多种零食,辣条占了 6 种,最畅销的一种辣条已经卖了 10 万多件。辣条能为网店带来 30%-40% 的收入,销量及利润一直较稳定。

线上卖辣条的生意机会部分是来自 2019 年 315,辣条被曝出卫生问题后,许多学校周边禁止销售辣条,但需求依旧存在,线上辣条生意好起来。据吴平宇介绍,辣条单价低、受众广,是网店里的畅销品,以每单 20 元的均价计算,上游产品成本在 50% 左右,打包及运输成本 15%,线上推广费 10%-18%,网店可得 20% 左右毛利(4 元);这 4 元中也包含公司运营管理等成本。

天宇电商是从辣条经销商身份转变成品牌经营者的,后者的身份意味着更好的收益、以及更大的压力。“之前做经销商,做到过 1000 万的销售,后来就没再做了,想要有自己的品牌。” 吴平宇表示,“现在自己做品牌压力大一些,新产品包装开模一次,做三四个就要十万块钱。”

2019 年,快手主播辛巴为他们的五味格带过一次货,那一次 “爆单” 销售额超过了 500 万元,发货忙了两三周。

越来越多品牌开发辣条产品,也让老大哥卫龙感受到压力。在招股说明书中,卫龙方面就表示,辣味休闲食品行业在品牌认知度、口感、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可能会开始提供与卫龙产品类似的食品,也有许多竞争对手经营历史久,较卫龙拥有更为强大的财务、营销、人才等资源。

“辣条之都” 突围

20 年持续的畅销,让辣条成了平江的支柱。在平江发展规划中,四大主导产业分别是休闲食品、云母制品、石膏建材、电子信息;辣条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产业居首,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在 2018 年,平江的食品产业年产值超过 200 亿元,成为平江的第一支柱产业。

2019 年 3 月,平江县正式脱贫摘帽。今年 1 月 4 日,淘宝公布 2020 年度十大产业带及百强产业带榜单,湖南平江辣条入选 TOP20。

image

长沙黄兴步行街的辣条博物馆,来源:麻辣王子官微

从辣条到酱干,从鸭脖子到萝卜干,休闲食品产能丰沛的平江县乃至湖南省,是许多知名品牌零食寻找代工厂的目的地,这里零食的口味适合全国市场。对于厂商来说,代工的好处是订单稳定、省却大量市场和渠道投入,可以完善自身管理;劣势是利润不高,零售价在 1 元左右的零食,出厂价仅在四五毛钱。

余永松表示,做代工相当于是行业 “大哥哥带小弟弟一起做”;跟大品牌合作,对永和食品的管理有帮助;在这个圈子里,能与一线品牌合作也是品质背书。

在代工品牌之外,永和食品自有品牌产品经由 100 多家经销商销售给消费者,多数经销商在不同平台拥有多家网店。2021 年,有了自有品牌加代工订单,余永松预计 3 家工厂的销售额能从 1 亿多元增至 3 亿元。

和余永松不一样,张玉东表示,现在的心愿是全力做强自有品牌麻辣王子。他推辞了代工邀请,把品牌营销费用提升至销售额的 30% 以上,目前产品毛利率在 30%-40% 左右。线下仍旧是辣条的主要销售渠道,同时线上订单增长迅速,2020 年麻辣王子天猫旗舰店销售额约为 4000 万元,张玉东希望 2021 年线上销售额超过亿元。

如今这里大大小小的电商公司,与辣条厂、豆干厂、卤味厂相伴而生。平江县的许多村落,都有年轻人在做电商生意。成熟的中等规模网店每天能有数百到两三千单生意;少数佼佼者日均上万单,年销售额奔向亿元。

2020 年之后,电商们的烦恼在于流量费用高企:每 100 元收入中,有一二十元要给付给平台,新店、新产品的流量费用还要更多,“产品要排到前面,按点击收费,一次是几毛钱;不管你买不买,平台都收钱。” 据吴平宇介绍,好在休闲食品的转化率较高,每 100 个点击中能成交 6-13 笔左右,转化率好于日用品、服装。

2021 年 618,京东来了一次 “回忆杀”,评选出一批 “最 yyds 的商品”,yyds 是 “永远的神” 缩写。上榜者有辣条、大白兔、大宝、六神花露水、永久自行车、回力鞋、马应龙以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历经二三十年的起起伏伏,如今它们仍是顶流、是新一代消费者的心头好。

来源:棱镜 微信号:lengjing_qqfinance

大学毕业后,他们去养猪

编辑 | 秦珍子

“一个月给你 7000 元,每天的工作是喂猪、扫粪、捡腐烂的猪、使用危险的化学品消毒剂…… 你能不能接受?”

入职 8 天后,24 岁的张尧在社交网络平台写下这个问题。

去年 9 月,张尧从一所高校的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他错过了对口企业的招聘,斟酌之后,接过了一家农牧企业 “管理培训生” 岗位递来的邀约。

这是一份相对高薪的工作,包吃包住,研究生年薪 18 万元起步。2018 年非洲猪瘟传入中国,中国猪只数量急剧减少,猪肉价格随之猛涨。正邦集团、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养猪企业纷纷扩大养殖规模,扩建新场,并且为了适应现代化养殖的需要,广泛招募大学生。

这份工作工资高、待遇好,但没有光鲜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更不轻松。

招聘启事明明白白地写着,农村孩子优先。有人被录用之后被家里人拦下,还有人进猪舍铲了 1 小时猪屎就决定 “跑路”。有坚持下来的人在网上真诚地劝退:“耐不住寂寞、熬不住清冷、吃不了苦、调整不好心态者慎入。”

1

去年 7 月,从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李迪来到位于广东清远英德农村的一家猪场报到。

吸引他来猪场的原因是钱。去年夏天,一家农牧企业在不少高校发布招聘启事,面向 2019 届至 2021 届全日制高校大专及以上毕业生,招聘管理培训生、养殖生产技术及管理、畜牧工程、饲料营销等岗位,大部分职位需要从一线养猪做起。薪资包括基本工资、年终奖、岗位奖金、股权等,本科生入职第一年的综合薪资为 12 万 – 20 万元,硕士为 18 万 – 30 万元,博士则是 30 万元起。

李迪毕业于广州一家非重点本科院校,他自认为成绩不够好,就业环境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州的互联网小公司给他开出的工资每个月不到 3000 元。相比之下,底薪 6000 元且包吃住的养猪工作太有吸引力。

养猪的职业发展空间也让他心动。李迪就职的企业为了培养大学生干部,推出了 “180 培训计划”,用 180 天时间,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带教,可以从饲养员晋升到技术员、组长、分场长,稳步实现升职加薪。

李迪小时候,家里养过猪,他知道那种臭味。进场之前,老员工开玩笑吓唬他,说在猪舍待久了之后会被 “腌入味儿”,一身猪粪味再也洗不掉,出去坐公交车都会把别人熏得远远的。

进了猪场,李迪发现这里现代化的猪舍和在农村见过的猪圈完全不同。每间猪舍占地八九百平方米,长 2 米、宽 0.65 米、高 1 米的定位栏间隔着过道摆了 6 列,一猪一栏,300 多只猪被码得整整齐齐。每只猪的耳朵上钉着耳牌,上面标记着序列编号,每串编号都对应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份专属档案。

跟家里 “拿个瓢,舀猪食” 不一样,自动化的喂料系统让李迪可以一次投放 40 多头猪的饲料。猪场的气味也比他预想的要好。地面铺的是漏缝板,不会淤积猪尿。猪舍里装有负压风机和通过水蒸发吸热来降温的水帘,温度控制在 20 摄氏度左右,湿度不超过 70%,空气流通。只要不站在下风口,味道就不太大。

image

配怀舍。受访者供图

在湖南一家猪场工作的邓宇恒,同样是为了挣钱决定养猪。他在大学读的是通信工程,2019 年毕业后 “一直都很迷茫”。他从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跳到朝八晚四的国企,又辞职回家备考部队的文职岗位。赋闲几个月之后,之前攒下来的工资只剩下几千元。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最终决定去养猪,攒点钱。

他做好了 “吃苦” 的心理准备。在入职前军训的一个游戏环节,领导带来了两大袋猪粪,要求大家挖 250 克放到纸盒子里,重量最接近的获胜。职场新人们有小铲子、戴手套和徒手三种方式可以选,戴手套允许 10 克误差,徒手允许 20 克误差。

邓宇恒把这视为养猪工作的第一道关卡,“身为以后要养猪的人,对这个怎么能怂?”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徒手。

果然,进入猪场工作后,他每天都要和猪粪打交道。

趁着猪吃料、喝水时站起身,邓宇恒需要迅速用粪耙把猪栏里的粪便扒到过道,通过漏缝板上的漏粪孔,扫进底下的粪池。

有经验的饲养员可以通过猪粪的形态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带小颗粒可能是便秘,太稀了可能有炎症。

巡栏也是日常工作之一。邓宇恒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要去关注猪的眼神,一旦发现有猪双目无神、毛色黯淡、食欲不振,他就要做好标记,进行测温,然后对症下药。

有一次,他准备给不吃料的猪量体温。温度计刚插进猪的肛门,那只猪就突然拉稀,粪水喷了他一腿。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李迪感慨。刚进猪舍时,他跟着场长从猪栏中间的过道走过。两边不断有猪头往外拱,把口水蹭到他裤子上,他小心翼翼地缩在过道中线上,一被猪碰到就 “大惊小怪”。

巡栏一天几十趟走下来,他已经可以从容不迫地在猪群中穿行,时不时摸摸猪鼻子,“感觉那些猪就像家里的桌椅板凳一样”。

2

不同于出售肉猪的育肥场,李迪和邓宇恒所在的猪场都是以饲养母猪、生产出售仔猪为主的繁殖场。场内设有配怀舍、分娩舍、后备舍和公猪站。

在这里,母猪是名副其实的 “生育机器”。它们的工作就是循环往复地怀孕产仔,以 142 天为一个周期,在发情之后接受配种,经过 114 天的孕期产下小猪仔,产完 28 天时断奶。一般断奶后一周内,母猪就都能再次发情,然后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相对狭窄的定位栏让母猪不能自由地掉头活动,避免打斗和碰撞,只能安静地养胎。

生育三四年后,超龄的母猪会被年轻的后备母猪替换。超龄猪和连续一两个月不发情的猪都会被作为肉猪从繁殖场淘汰掉。因为生过猪仔,它们的肉质不紧致,价格相对便宜。

这些母猪终生都不会有自然交配的机会。每间配怀舍都有两三头公猪,它们高大威猛、唾液多、腥味重,但是母猪们只能看看。

为了诱导母猪尽快发情,李迪会赶着公猪在母猪栏外缓慢溜达一圈,顶多让它们隔栏嘴对嘴接触交流。两三头公猪会轮流上阵,这样母猪才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骑猪是在配怀舍工作的必备技能,李迪要模拟公猪的动作对母猪进行骑跨。确定母猪发情后,他把从公猪站拿来的袋装公猪精液输送到母猪生殖道内,就完成了人工授精。

产前倒数第四天,被冲洗干净的怀孕母猪要被赶到分娩舍,也叫产房。“相当于医院的妇产科。” 在湖北一家猪场分娩舍工作的张尧说。这里的产床比在配怀舍的定位栏宽敞,母猪可以侧卧着喂奶,产床的定位大架上装有挡杠,防止小猪被母猪压死或踩伤。产房里的温度保持在 25-28 摄氏度,装有保温灯和热风机等。为了不让小猪受凉,地面漏缝板上还要铺上木板,阻挡粪池里的凉气。

张尧来猪场后变成了母猪的助产士。母猪一胎通常生十几只小猪,花 3-4 个小时。张尧见过一胎生最多的是 34 只。遇到母猪难产,尤其是头胎不好生的情况,张尧会轻踩母猪肚子帮它助推,有时母猪没力气了,或者小猪胎死母亲腹中,他得伸手把小猪掏出来。

他的工作还包括母猪的产后护理,清理污垢血迹、消毒、打消炎针、喂保健药。为了给母猪 “养气固本”,他还在它们的饲料里拌入益母草。

小猪出生 20 多天后断奶,产房的母猪就被赶回配怀舍,进行下一轮发情和配种。

3

年轻人跟着师傅,猪场的日常工作不难上手,但是受伤挂彩也是常有的事。

“扒粪时一定要注意斜着握粪耙,速度要快。” 李迪说。他听说过最严重的情况是,一位饲养员大姐清扫猪粪时,母猪忽然往后踢,粪耙的把手顶断了大姐的肋骨。

邓宇恒遇见过好几次,母猪把栏位撞开跑到过道溜达,还有的猪执着地在栏里掉头,把屁股对着料槽。有一次,一头试图越狱的猪跳到一半卡在了栏杆上,他同事前去解救,猪暴躁起来,在同事肚子上蹬出一块淤青。

邓宇恒最喜欢在配怀舍和分娩舍之间赶猪,几个人拿着挡板,浩浩荡荡地驱赶一行猪,是 “结合跑酷、击打、碰撞等多元素的解压健身运动”。即便是这项被公认为最热闹、好玩的工作,也难避免被两三百斤的母猪乱踩几脚的风险。

给猪打针很困难。李迪有时要给母猪在耳后三指处注射青霉素、氨基比林等抗菌消炎的药物。母猪一甩头,针管就会在他的右手无名指上留下一道刮痕。因为反复被刮,那道伤口很久都没有愈合。

image

李迪准备给猪打针。受访者供图

有时候受伤的是猪。邓宇恒曾经给一头猪连打三次针。第一次打进去,猪一挣扎,针头歪了。第二次药水还没注射完,针管锁住了,到第三次才打完。每次打针打到猪流血,他能感到他和猪都很慌。后来他心一横决定多练:“又不是打自己,怕什么!”

猪场的危险还来自氢氧化钠。它俗称烧碱,是便宜又好用的杀菌消毒用品,对皮肤有腐蚀性。猪舍对消毒的要求高,需要按照 3% 的比例配置烧碱水在过道进行喷洒,或者直接撒一层薄薄的烧碱,裸露的皮肤一旦碰到就会有灼烧的感觉,得立刻用水冲洗。“一定要穿水靴,直接走过道的话,那脚就没了。” 李迪说。

即便按照要求,使用烧碱时佩戴护目镜、胶手套等护具,还是经常有人为它所伤。有人拍下同事进了烧碱的眼睛,想把照片传到社交平台,“因为图片过于血腥”,没能通过审查。

还有一些工作,并不危险但让人难以接受。张尧在产房,接生的同时还要杀生。有的猪仔天生瘦小,抢不到奶,或者生病之后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就要被处理掉。

这个过程很残忍。一开始,张尧用长筒橡胶鞋的后跟使劲踩小猪的头,直到它们再也不动。虽然他从小在家杀鸡,但还是有些不忍心。后来,他向同事学习了不那么直观的方法,先把小猪拎起来摔晕,然后闷进袋子里。

除此之外,在猪场,一项绕不开的工作是收拾尸体。

李迪曾经照顾一头后肢瘫痪的母猪,他用水拌着饲料拿铲子一口一口喂到它嘴里,一个月后它居然站起来了。这样的医学奇迹并不多见,更多的时候,饲养员只能看着不吃料的猪日渐消瘦,打针也不见效,最后瘦骨嶙峋地死在栏里。

收尸首先要先对死猪的口鼻和肛门采样,留待化验,然后把猪用钢丝绳套上,用小拖车运到化尸池,还要对过道、栏位进行消毒。有时候,死猪的尸体会变成青黄色,肠胃腐烂发酵产生气体,让肚子胀得鼓鼓的,随时可能爆炸,拖死猪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在温度较高的产房,张尧的收尸工作更加艰难。产房里两三千头小猪崽,有的从栏里钻出来,死在不被注意的墙角,等过两天被发现的时候,尸体都已经腐烂了。

“猪场的尸体是腐味儿和酸臭味的混合体。” 张尧形容,这个味道比他上学时候刷过的含有腐烂生蛆猪肉的冰柜气味更加 “酸爽”。

刚死去的小猪是最好捡的,可以一整个拿起来装袋。等腐烂到一定程度,拿起的时候就可能断成两节,有的腐烂到化成一摊碎渣粘在地面上,还会被其他小猪拱得零零散散。

张尧干一会就得歇一会,捡干净这一摊尸体得花掉将近一个小时,下班离开猪舍回宿舍的路上他还会干呕。

4

从某种角度来说,猪场工作的相对高薪是用自由换来的。

当初报到时,李迪从广州坐高铁到清远,换乘大巴到镇上,又搭了辆摩托才来到 “山沟里” 的猪场。因为疫病防控和环境需要,猪场往往设在偏远的地方,跟交通干线和居民居住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

猪场本身也是封闭环境。从到达门卫室到进入猪舍见到猪,李迪花了五六天。在检测非洲猪瘟病毒后,他还要经过 3 层洗消隔离,光着身子接受 180 秒全面消毒,洗澡后换上猪场内的经过消毒的衣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通过酒精和臭氧消毒。

在猪场内的各个隔离点和功能区,工作人员身着颜色不同的工作服,穿着一种颜色的工服只能在该颜色对应的区域内活动。进出猪舍生产区都要洗澡,邓宇恒最多一天洗过 6 次。

肉制品、乳制品和含油脂高的食物都不能带进场。邓宇恒买的巧克力、饼干和蛋黄酥因为含有乳粉而被烧掉。张尧外出休假,第一件事就是疯狂吃辣条。

休假并不容易。虽然猪场规定一个月休假 4 天,出了猪场再回来,洗消隔离又要五六天,大家一般都连续工作三四个月,再一次性休假 10 多天。另外,猪场每个月有封场费 800 元和全勤奖 200 元,出去一趟就意味着放弃这些收入。

李迪庆幸自己比较 “宅”,对都市生活 “无欲无求”,所以憋得住。他来猪场前的爱好是做饭和看电视剧,游戏 “不打也行”。猪场的生活区配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台球桌等一些设施,晚上六七点钟下班后,大家可以打球解闷。猪场好存钱,牙刷、牙膏、洗浴用品、被子、工作服都是场里提供。洗发水和沐浴露是快捷酒店常见的 “二合一” 产品,洗完之后头发干干涩涩,除了支付宝里亏掉的基金,他没有太多支出。

封闭在猪场的最极端情况是在猪舍里隔离。遇上防控流行病毒的时候,人不能回生活区休息,只能带一部手机,吃喝拉撒睡全和猪关在一起,一连许多天都见不到太阳。一日三餐有人送到猪舍门口,李迪每天听着猪叫声、混着猪屎味吃饭。工作服自己手洗,晾在风机下面,会带上淡淡的猪粪味道。

李迪在猪舍住了两个多月,条件差的时候直接拿块木板搭在空出来的猪栏上睡,后来他有了铁架床,可以移到过道,和猪保持一点距离。即便如此,他睡觉的时候还要把橡胶鞋挪到床底最里面,不然猪便溺时飞溅起来的尿液会溅到他鞋上。

image

李迪在猪舍隔离时睡在过道。受访者供图

吃饱之后,猪睡得比人好。只要李迪不吵到猪,夜晚陪伴他的就只有风机的运转声和 300 多头母猪起伏的呼吸声。

用速热棒烧好一桶水之后,李迪洗澡就在猪身后的过道解决,左边对着一排猪屁股,右边也是一排猪屁股。有时候,他还能给自己找到洗澡的隔间。猪舍里有一处大栏,作用是让生病的猪单独 “住院”,在没有猪生病的时候,李迪就把自己放进去洗澡。

上厕所的技术要求更高。张尧的技巧是 “压水花”。拿粪耙扒开漏缝板,如果粪池里的水深,他就得半蹲着撅起屁股,轻轻地拉屎,否则母猪和小猪的屎尿就会被溅起来。

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猪躺下的时候才是安全的,一旦张尧看到周围有猪站起来,他就要随时准备提裤子、挪位置。

image

李迪在猪舍隔离时洗澡的地方。受访者供图

5

传统的养猪模式以打料喂猪为主,饲养员文化水平较低。在非洲猪瘟等疾病的威胁下,养猪行业对基础设施、疫病防控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不达标的养猪场不得不退出市场。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养猪业将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向产业互联网、生态养殖等方面发展。生猪产业进入现代化养殖阶段,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科技。单纯依靠老一辈的技术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养殖的需要,各大生猪养殖企业开始重点关注高学历人才。

2019 年,牧原集团在复旦大学招聘 “精英管培生”,开出了本科生月薪 2 万元、硕士生每月 2.2 万元的薪酬。2020 年,正邦集团也在全国范围内招聘 2.5 万名大学生。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既是猪肉消费大国,也是养猪大国。

参与养猪的不仅有专门的生猪养殖企业。自从 2009 年网易 CEO 丁磊宣布养猪,万达、恒大、万科等巨头相继下 “猪场”,武钢集团、山西焦煤也参与了跨界玩票。近几年,“宠物猪” 也流行起来。有商家买来粉黑相间的巴马香猪幼崽,在商场里开起了 “撸猪馆”。

来猪场一个多月的时候,邓宇恒和高中女同学聊天,对方在市里当公务员,问起他在做什么。邓宇恒一愣,说了一句,“在打工”。

“当时的观点还是有点狭隘。” 他回忆。对于猪场的工作,他觉得不好意思。家人之外,他只告诉了大学里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

李迪理解这种感觉。他甚至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在养猪。每次电话联系,他总是来几句 “我在工地人很好,不用担心,钱够花”。

父母期望他成为一名教师。他们羡慕教师职业的稳定,有周末又有寒暑假。李迪知道,在父母眼里,养猪就是备受歧视的底层工作,他也不想费工夫解释现代猪场的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

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中科院一位博士的论文致谢让他很有共鸣。“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无比脆弱。” 这句话特别符合李迪当时的心境。他觉得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比较安心地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没着落的感觉会让他恐慌。为了挣钱,在猪场默默吃多少苦都不是问题,但是就不太想让家人知道。

不过,挣钱的 “底线” 是阉割小猪。按照原本的职业晋升道路,他要从配怀舍到分娩舍轮岗,分娩舍的工作之一是去势。小公猪出生 3 天内,如果接受阉割,会长得更快。阉割猪要用刀划开一道口子,把睾丸从切口往外挤,用手抓住往外拽,直到拉断。

看到教学视频的时候,李迪感到无比恐怖。“作为一个男人,我觉得好痛。” 李迪说,“不是猪痛,是我自己痛。” 他坚决不去产房,好在当时总部有信息专员的岗位招募,收入会比在猪场时少,但专业对口的他立刻申请转了岗。现在他在写字楼里负责猪场的信息化建设,如果不是打电话的时候一直 “猪” 个不停,他就跟普通的白领上班族没什么两样。

工作 203 天后,张尧提出了离职。平时一个人在猪舍里,每天面对着猪,跟人说话的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3 月底休假回家的时候,他猛然发现自己不太会跟人打交道了,见到亲戚时说话语气唯唯诺诺,声音细小如蚊子,讲话简短没有礼貌,父亲问他:“你怎么变成这个熊样?”

这件事情直接促使他从储备分场长的职位离开。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感到恐惧,再待半年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张尧觉得,养猪大半年,他更了解自己了。“去过那个地方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 张尧说,他以前会觉得随便找个行业挣点钱都行,但现在觉得还是要找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才会甘愿拿出更多的精力,更加上心。他决定回归本专业,接下来从事食品研发方向的工作。

邓宇恒依然坚守在猪场。他不时会陷入迷茫。想到同学朋友在外面工作,下班以后能去吃烧烤和火锅,他不知道自己还应该在猪场待多久,也不知道今后又该做什么。

有些东西却越来越清晰了。进入养猪行业半年多后,他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觉得自己从一个 “啥都不懂的小白” 变成了一个 “刚入门的大白”,“因为知道得越多所以才越知道自己无知。”

今年 4 月,他休了一场十几天的假,跟大学同学聚会,毫不避讳地告诉他们自己在哪里工作。“光明正大地干活儿,付出劳动挣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虽然还没想好未来在哪儿,但他知道自己现在要干什么。眼下的要务还是留在猪场好好挣钱,他要先养活自己。大学 4 年的助学贷款还有 3 万多元没还,他现在已经攒得差不多了。

他住四人间宿舍,过着和大学时相似的集体生活。他网购了剃头推子,室友互相理发,两个同事变成了光头,他留了条小辫子。他还花 2880 元买了一台电钢琴,业余时间在宿舍跟着视频网站自学。

image

猪场生活区的篮球场。受访者供图。

最近,邓宇恒被派到了分娩舍,那边的女同事比较多,他觉得 “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又给他的工作注入了动力。

一天早上,邓宇恒去猪舍上班,路上看到太阳出来,天空很美,正巧路边有一摊水,他就拍下了水中太阳的倒影。拍完之后他发现,那是粪道里的粪水溢出来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迪、邓宇恒、张尧为化名)

来源:冰点周刊 微信号:bingdianweekly

与一百个小目标擦肩而过

半个月前,一个热心的美国网友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技术贴。回头来看,这篇贴子主题应该是:

中国的万达集团到底是如何错过一百多个小目标的。

通过游戏驿站一只股票,将对冲基金 Melvin 资本、做空机构香椽捶爆后,今年 1 月,美国年轻的散户们涌向了 AMC 院线。

万达当时仍是 AMC 的第一大股东。2019 年之后,这家公司一直在亏损,疫情更是让他们无限接近破产边缘。秃鹫们很快盯上这家公司,超过五分之一的流通股被卖空。

但在 1 月 27 日那天,AMC 的股价从前一天的不到 5 美元,冲上 20 美元,收盘时涨了三倍。这位美国网友说,对冲基金们已走投无路,但 AMC 宣布稀释 6300 万股股份,让股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跌回到 5 美元。

也是这天,AMC 的第二大股东银湖资本清仓了手里的股票。

此后是漫长的拉锯战。散户们不断尝试突破那堵墙,空头不断借入股票卖出,而万达在不断出售股票。结果是,散户无数次想将 AMC 的股价送上月球,每次都被拉回地球。

当时美国的韭菜们就是不明白 —— 万达为什么要这么做。最聪明的做法,当然是坐视股价坐上火箭,而不是不断出售股票。

直到 5 月 23 日那天。万达宣布退出 AMC 公司董事会,仅保留可以忽略不计的少数股权。这位热心的美国网友说,在得知万达出售完股票后:

我无法表达我的兴奋。

从那一刻起,这只业绩毫无亮点的股票再无机构股东,放眼望去,全是散户。万达释放出来的这些流通股,很快就被美国韭菜大军们吞了下去。

几天后的 6 月 2 日晚上,美国股市再次上演韭菜的胜利 ——AMC 股价一飞冲天,四次熔断。

算下来,这只股票今年涨了 28 倍,老外首席执行官身价飙升了 2 亿美元。然后国内媒体对这场世纪逼空大战的总结,基本就是一句话:

思聪他爹少赚了 140 个小目标。

老王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他怎么就成为大洋彼岸年轻韭菜们的垫脚石。韭菜们可能也无法理解,一个斗士万念俱灰后会失去勇气,也会失去运气。一个韭菜晒了一张 AMC 的免费爆米花的照片,然后凡尔赛起来:

你们以为我会卖掉股票赚取 1 万美元,然后失去我的免费爆米花吗?

1

在美国散户们即将涌向 AMC 院线时,今年 1 月 16 日上午,王健林坐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的主席台上,67 岁的他看上去很消瘦。

这一天,是 2020 年的万达年会。

在老王还是首富的黄金时代,他对 2020 年有过好多奢望。他想洗刷掉房地产的污名,变成一家真正的世界一流跨国企业。生猛的他,把这个目标称之为 “2211”:

到 2020 年,万达资产达到 2000 亿美元,

市值达到 2000 亿美元,

收入 1000 亿美元,

净利润达到 100 亿美元。

那时,他才觉得到了荣耀的退休时刻。他说退休后,想做一些公益事业。

王小波说过,在他一生的黄金时代,也有好多奢望。他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的云。后来才知道: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很多大目标和小目标,在 2017 年后,一天天消失。

往年万达年会的压轴,都是老王最后的独唱。2015 年年会,老王唱了《向天再借五百年》,2016 年是《假行僧》,2017 年是《一无所有》。他拿着话筒踩着节奏沉迷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

到了 2018 年,从买买买到卖卖卖的老王没唱歌。那年的压轴是《歌唱祖国》大合唱,之后他上台说,我是个极少流泪的人,但刚才我热泪盈眶。

2019 年度的年会,万达本来准备 2020 年 1 月 12 日在武汉召开。但老王在年会召开前的十天,果断决定从武汉迁到广州。

这一年年会最后的压轴,是在老王和演员们一起唱响《万达之歌》中结束的。

《万达之歌》的歌词,是老王自己写的。歌词这样写道:

万达人,敢闯敢试从来不畏惧,万达人,遭遇挫折坚持不放弃……

2020 年的年会,老王大篇幅讲的,是万达为六保六稳、复工复产、丹寨扶贫等领域做出的贡献。整个年会的关键字是:

党性、抗疫、廉政、轻资产。

现在的老王年会上都不再插科打诨了。他讲的每一句话,都正襟危坐,四平八稳。

年会前,有员工猜测老王是会唱一首《重头再来》,还是会宣布如期退休。

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歌舞节目被取消了,只剩下会议。

2

AMC 不是老王第一次意难平。

2019 年 11 月,收购完传奇川商邓鸿的环球会展公司后,孙宏斌出席了在北京使馆壹号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风头正劲的段子手老孙,先说 100 多亿买下邓鸿上千亿货值,只花了一个小时的故事。然后,记者们的连环炮,让他意识到大家最关心什么。

在全国买买买的老孙,委屈巴巴地回应:大家老说我花钱,不说我赚钱。这三年,就花了一千多亿,却销售了一万三千亿。

我买回家不是藏着,而是买了就卖!

现场还是有记者很年轻,问老孙钱是从哪来的?老孙有点上头,说钱肯定都是销售来的呀:我一个月回款五六百亿,我这才买一百亿的东西呀。

他还用 2017 年收购十三座万达城的故事佐证:用 438 亿收购的 13 座万达文旅城,已经销售 1600 多亿了。

后面还有几千亿的资产等待销售。

2017 年,万达官网推送过《王健林的一天》。他 4 点起床,4 点 15 分开始健身,5 时吃早餐,5 点 45 分赶往机场,跑了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晚上七点十分,回到北京的办公室。

老王就这样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多年,最后被一个 “不会算账” 的山西人一把摘了果子。

眨眼间,四年过去了。老王瘦了很多,也苍老了很多。要在 2020 年把万达变成一家世界一流跨国企业的他,一点一点卖掉了万达在海外的资产。

今年 5 月,他又把 AMC 卖掉了。他在海外的投资,只剩澳大利亚 HOYTS 院线以及美国传奇影业公司了。

2018 年后,老王在年会上不再对外披露业绩,经营企业也越来越谨慎。今年年会,他告诉高管,万达必须认清行业趋势,把安全、利润、现金流放在首位。

他不断强调风险意识,说即使排除整体行业风险,但附近出现几个现金流产生风险的地产商,项目全部打七折:

那你不就傻眼了吗?

去年,万达集团总资产 6000 亿出头,营业收入 1400 多亿。这个数字超过招商蛇口一百多亿,是金茂的两倍多,逼近龙湖和中海了。但这是六年来,万达集团总营收最低的一年。

这一千多个小目标里,老王最看重的商管集团占了 400 亿;以往贡献颇大的文化集团,收入寥寥;万达院线在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一毛钱票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贡献现金流的,是万达投资集团的 817 亿。

万达投资集团,其实就是改头换面后的万达地产。

为回流现金,万达地产把所有项目都摆上了桌面。几乎耗尽库存后,万达地产销售额从 500 多亿窜到了 800 多亿。

四年后,万达地产重回了 2017 年的水平。

3

在万达年会召开前一个月,万达人都知道了一个消息。

停滞两年多的马来西亚大马城项目传来动向。在中国中铁向大马政府支付近 20 亿人民币后,大马城正式启动。

历经马来西亚三朝政府,中铁还是成为这个吉隆坡核心项目的最终赢家。

不知道老王看到这个消息,是什么心情。也不知道,他看到孙宏斌吹牛逼、AMC 股价暴涨时,当时是什么心情。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靠着地产实现了自救,但老王还是说,2021 年万达集团的核心工作,还是商管公司重组上市,轻资产发展数量无上限。重资产的万达广场,除非能做到资产出表,否则只能适当投资。

他说自己是中国最早一批做地产的人,大家对公司决定走的轻资产路线,要有信心。

他完成了创业三十年里最沉重的转型。

今年年会后一个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老王胸佩小红花,出现在了新闻联播的镜头里。

这是他一直期待的。

宫崎骏说,人老了的好处,就是可失去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过去一年,六零后的马爸爸成了黑心资本家;七零后的 pony 哥,腰也不行了;八零后的佼佼者张一鸣和黄峥,也早早退休了。

而五零后的老王们,早已灯火下楼台。

九零后们呢。

来源:包邮区 微信号:ibaoyouqu

北京小张的爆仓之旅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些牛散的传说,比如连续九年翻倍的曹大佬、八年一万倍的赵老哥,媒体尤其喜欢造神,传颂着这些传奇故事。

但我们要知道,世界规律构建在理性冰冷的基石之上。散户七亏二平一赚,赚钱的人里面,又是 10% 人赚到了 90% 的钱,真相如此残酷。

所以,我很喜欢看那些让人警醒的案例:身边不乏从几万起步做到几百几千万的人,但会不会某个不经意的破绽,被性格弱点放大后,成为了资产级别掉落的引线。

刚好看到了雪球大 V “北京小张” 的复盘,感觉很有代表性意义,他用一年时间,完成了 350w 到 1500w 的跨越,赌场情场双得意。

却又在短短半年内,输光了赢来的一切,这整个过程,都在他的雪球状态中明明白白地呈现了出来,无比真实。

总结下来,他同时犯了三个禁忌:单吊 + 杠杆 + 抄底。

下面,我引用球友 “攻城狮韭楼” 的精心整理,希望读者们有自己的感悟,也欢迎在朋友圈分享讨论。

初次关注到【北京小张】大概是去年 6,7 月份的样子,当时的千万持仓实盘还是让我这 80 后老韭菜艳羡不已的,从 2019 年 9 月初始的 350 万资金经过一年就赚了 1100 余万,做到了近 1500 万,收益率超 300%,操作的票大致有均胜电子、三钢闽光,天齐锂业,通富微电,鹏博士,捷成股份等,每只都全身而退,赚得盆满钵满。

在市值达到巅峰之际,本可以功成身退,可不知道为什么要满仓满融梭哈单吊一只一年十倍的过气明星股,尽管买入的价格已经较高点腰斩,但是他没想到还会腰斩,最终在 – 60% 的时候爆仓出局,从此退隐江湖,江湖中已经没有了小张,但却留下了小张的传说。

今天复盘的目的一是让普通的投资者看到在资本市场成功的希望,当然更多的是为了警醒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杠杆,尽管在 2015 年股灾时爆仓穿仓者不计其数,但在小牛市中的爆仓其实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2019.9.9】

北京小张的实盘账户是进资金,初始资金 346 万,当年主要就做了两个票,天齐和三钢,一开始三钢被套了 10 个点,就加杠杆了,后面赚了一点。天齐看了大半年,在配股前大跌时进去的,也赚了一点。2020 我看好汽车行业复苏,提前布局了均胜电子。均胜是小张愿意买的极少数有利润又有高科技想象空间的票。

【2019.12.27】

北京小张第一次实盘发帖,持仓市值 464.7 万元,担保比例 1173%,融资额约 40 万,自有资金 424.7 万,实际收益为 78 万(22.5%),持仓股票为天齐锂业和三钢闽光。融资比例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20.1.2】

持仓市值 703 万元,担保比例 255%,融资额约 275 万,自有资金 428 万,融资比例上来了,不过还在可控范围。持仓股票主要为均胜电子,另有部分天齐锂业和三钢闽光。

【2020.1.8】

持仓市值 823.5 万元,担保比例 298%,融资额约 275 万,自有资金 548 万,实际收益为 202 万(58%),持仓股票主要为均胜电子(盈利 126 万),另有部分天齐锂业(盈利 51 万)和三钢闽光(盈利 46 万)。

【2020.1.9】

持仓市值 565 万元,担保比例 1862%,融资额约 30 万,自有资金 535 万,实际收益为 189 万(54.6%),持仓股票主要为均胜电子,另有部分三钢闽光。清仓天齐锂业,大幅度卸杠杆。

【2020.1.13】

持仓市值 678 万元,担保比例 574%,融资额约 120 万,自有资金 558 万,实际收益为 212 万(61%),持仓股票为均胜电子和三钢闽光。上了一部分杠杆。

【2020.1.23】

持仓市值 800 万元,担保比例 289.6%,融资额约 276 万,自有资金 524 万,实际收益为 178 万(51%),持仓股票为均胜电子和三钢闽光。仍然维持高杠杆。

【2020.2.3】

持仓市值 720 万元,担保比例 260%,融资额约 276 万,自有资金 444 万,实际收益为 98 万(28%),持仓股票为均胜电子和三钢闽光。新冠的影响,回撤较大。仍然维持高杠杆。

【2020.2.5】

持仓市值 850 万元,担保比例 306.68%,融资额约 276 万,自有资金 574 万,实际收益为 228 万(66%),持仓股票为均胜电子和三钢闽光。仍然维持高杠杆。短期内大幅度回升,股市就是这么刺激。小张说,拿住就有回报,并且开始专心撩妹了。

【2020.2.17】

持仓市值 1101 万元,担保比例 310.47%,融资额约 354 万,自有资金 747 万,实际收益为 401 万(116%),成功实现翻倍,持仓股票为均胜电子(浮盈 332 万)和三钢闽光(浮盈 40 万),新开仓了招商轮船。继续撩妹。

【2020.2.25】

持仓市值 223 万元,现金 526 万,自由资金 749 万,实际收益为 403 万(116.5%),仍然是翻倍的记录,持仓股票为三钢闽光。第一次卸掉杠杆。继续撩妹女主播。

【2020.3.2】

持仓市值 800 万元,实际收益为 454 万(131%),收益率大幅度增加,持仓股票为三钢闽光和沪电股份。虽然疫情严重,但是不妨碍北京小张撩妹和赚钱。

【2020.3.9】

持仓市值 798 万元,担保比例 1303%,融资额约 60 万,自有资金 738 万,实际收益为 392 万(113%),收益率小幅回撤,持仓股票为三钢闽光、沪电股份、千方科技及通富微电。重新小幅度上杠杆,北京小张的恋爱故事在继续进行中,情场股市双丰收啊!

【2020.3.18】

持仓市值 980 万元,担保比例 319.6%,融资额约 307 万,自有资金 673 万,实际收益为 327 万(94.5%),收益率回撤较大,持仓股票为三钢闽光、沪电股份、千方科技、通富微电及鹏博士。大幅度上杠杆。北京小张情场得意赌场失意无怨无悔深度套牢持有中…

【2020.4.2】

持仓市值 1010 万元,担保比例 328.63%,融资额约 307 万,自有资金 703 万,实际收益为 357 万(103%),收益率再次冲过 100%,持仓股票为三钢闽光、沪电股份、千方科技、通富微电及鹏博士。仍然保持高杠杆。北京小张赌场得意,但情场却遇到了问题…

【2020.5.12】

持仓市值 1021 万元,担保比例 374.91%,融资额约 272 万,自有资金 749 万,实际收益为 403 万(139.4%),看来这一个多月小张回血不错哦!杠杆率有所下降,持仓股票为沪电股份、千方科技、通富微电及鹏博士。

不知道什么原因之后北京小张就不怎么贴实盘出来了。所以此后复盘的数据均根据小张发帖推测,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2020.5.18】

清仓了鹏博士、千方科技、通富微电,买了东富龙… ,又擒获一只大牛股。

【2020.6.3】

推测自有资金 1000 万,收益约 650 万(180%)。仅东富龙一只就盈利 240 万,这一波可以说是完胜,并且应该是获利出局了。可谓风头正盛!

【2020.6.4】

推测持仓市值 1450 万,担保比例 320%,融资额约 450 万,自有资金 1000 万,收益约 650 万(180%)。北京小张全仓加杠杆杀入宝钢股份,对于买宝钢这种大盘股而言,超过 320% 的担保率还是相对安全的。

【2020.8.2】

大账户持仓市值 1084 万,推测自有资金 1300 万(部分在小账户),收益约 900 万(260%)。看来这两个月又盈利 200 多万,捷成股份浮盈 148 万。

【2020.8.21】

大账户持仓市值 1175 万,推测自有资金 1400 万(部分在小账户),收益约 1000 万(286%)。北京小张发帖:“捷成股份,北京小张概念股…” 从截图上看,捷成股份市值 1175 万(浮盈 246 万),相比 8.2 的截图又增加了近 100 万。也就意味着北京小张 2020 年的盈利破千万了。

【2020.9.7】

大账户持仓市值 1267 万,推测自有资金 1500 万(部分在小账户),收益约 1100 万(314%)。北京小张发帖:“快 40 个点了,刚买捷成股份的时候有人说我用捷成收割粉丝,我可怜的粉丝侥幸没有被我收割到…” 从截图上看,捷成股份市值 1267 万(浮盈 357 万),相比 8.21 的截图又增加了近 100。也就意味着北京小张 2020 年的盈利达到 1100 万了。这一天应该是北京小张的巅峰时刻了。

【2020.10.12】

北京小张发帖:“捷成留了底仓,大部分已经调到科技股了,跟大家说一下。不是不看好捷成,而是我觉得现在可以进攻一下了,我想选一个进攻性更好的品种,我也有可能是错的,也不想误导大家因为赚情绪的钱风险是很大的。”

应该是进入了诚迈科技,至此开始向万劫不复的深渊靠近。

有网友留言:

“诚迈一年涨了 10 倍,我是不敢买的,围观一下加个油。”

“均线散乱而且是空头状态,哪位课代表能说说买诚迈的逻辑?” 说实话我也不敢买的,这种明显就是会被收割了。

随后一个多月发的帖子大多数与股市无关,更不涉及持仓个股,暂且不表。

【2020.11.17】

当日诚迈科技收盘价:124 元。

北京小张发帖:“我的目标价 280 元,2022 年 450 元。” 并且在评论中称目前套了 15 个点。那么小张的建仓成本应该在 145 元左右。

诚迈科技是 2019-2020 年度的十倍明星大牛股,从 30 多元一路飙升到 350 多元,小张建仓的时候,该股已经下跌了近 60%,腰斩过了,不过按照常规状态,这类股票应该是腰斩再腰斩的,也就是在 80 元以下才可以考虑建仓,后来的事实证明,该股不复权的话,是跌到 60 附近才止跌回升的。

【2020.11.20】

北京小张再次贴出实盘,持仓诚迈科技近 11 万股,期初持仓成本为 156 元,后来场外调用一部分资金补仓,持仓成本降为 150 元,另外两个小账户持有少量。

大账户持仓市值为 1343 万,浮亏约 290 万。

期初投入近 1650 万,小账户未知,瞎猜应该也有 100 多万,意味着在诚迈科技这一只股票上超过了 1800 万的投入。其实平均浮亏 15 个点的波动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此时诚迈科技的价格还是 124 元啊,到最低点的时候还会腰斩的,如果北京小张提前知道这个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斩仓出局,而不是死扛了。

【2020.11.26】

北京小张发帖:“我一股也不会动,也不会做 T 增加股价波动,至少会持有到年报出来。” 【年报一般是要 4,5 月才出来吧,还有小半年呢】

【2020.12.2-4】

北京小张连续发帖:“等诚迈做好了,我一定好好追涨杀跌享受炒股的乐趣…”

“准备做一个私募基金,我自己的钱基本都在诚迈里没有变化,私募基金跟自己做不一样,主要是要控制回撤,所以要分散投资,控制仓位,做着看吧,看能做成什么样。”

“有人问我诚迈科技目前能不能加仓,我个人认为从投资的角度 130 以下可以无脑加仓,150 以下谨慎加仓,180 以上不加仓,当然只是我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投机的角度,等大阳线吧,180 加仓…”

此时诚迈科技的股价仍然在 120 元之上。还有逃命的机会。

【2021.1.13】

当日诚迈科技收盘价:89 元。

北京小张回复了一个帖子,表示担保比例在 176%,如果持股未动的话,浮亏比例应该在 40% 左右,也就是亏损在 700 万左右,持仓市值 1100 万左右,此时担保比例 176%,那么融资额应该约 600 万(只能根据相关信息推算,不一定准确哈!)。

如果按照 120% 的平仓线,诚迈科技应该要跌到 58 元,也就是 60 元附近才会爆仓,此时小张还能剩下一百多万的本金。

随后,北京小张很有些悲情地继续发帖:

“如果这一次我没爆仓,以后我做股票不会再多说话了,如果还有机会我以后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股票。以前还想发私募经过这次我发现我做不了这个,如果有人因我而亏损我比自己亏损难受得多。我只能管自己的钱。

我对钱看得不重,如果我最后爆仓了,我会在剩 70 万的时候平仓,希望那时候能平下来。因为之前我给我女朋友订了一俩保时捷 718,各项费用加起来还有 70 万左右的尾款,我不能连累她。

我是一个对物质没什么要求的人,没钱也可以过得很好。

希望大家都能安好,钱没了可以再挣,不要灰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家人的陪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券商的平仓线一般是设置在 120% 的,所以应该会剩下 100 多万的,付保时捷尾款应该足够了。此时小张也意识到可能有爆仓危机。)

【2021.2.3】

当日诚迈科技收盘价:74 元。

不考虑融资杠杆的话,小张浮亏比例应该在 50% 左右,也就是腰斩了。北京小张发帖:“这个股我一股都不会卖了,我爆仓就是对大家的交代。”

【2021.2.22】

当日诚迈科技收盘价:77 元,盘中最高冲至 79 元。

北京小张最后一次在雪球发帖:“爆仓危机暂时解除… 依然在 ICU 观察中…”

【2021.2.24】

当日诚迈科技收盘价:81.18 元,盘中最高冲至 85.6 元。

在这一天,如果按照均价 83 元清仓的话,约 12 万股,还能回款近千万,还掉融资及利息 630 万,还能剩下 370 万,正好与当初的本金持平。

【2021.3.19】

诚迈科技经过 2 月下旬的一段回升之后,再次向下寻底,并于当时跌到阶段性低点

63.64 元,收盘价在 68.38 元。

按照最低点计算,不考虑融资杠杆的话,小张浮亏比例应该在 57.57% 左右,浮亏约 1000 万,持仓市值约 800 万元,自有资金约 200 万元。

【结局】

据知情人士透露,小张大概在 60 多元清仓走人的,如果按照 70 元的价格清仓的话,回款约 840 万元,还掉融资及利息后,还能余下 200 万的样子,这相对于高点的 1450 万而言,缩水确实太厉害了,凭实力赚的钱,最终靠自己的运气给亏光了。当然付保时捷 70 万的尾款够了,另外还能余下 130 万。经历了这一年多以来的大喜大悲之后,北京小张应该也会成熟许多了。相信将来的某一天他一定会东山再起的。

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位校友,在 2015 年大牛市之前,一直囤货大秦铁路,有钱就加仓,最终在大牛市的时候,在 2015 年股灾 1.0 的时候幸免于难,并且还创下了历史新高,自有资金持仓市值达到了 2000 万,加上融资 1.5 倍约 3000 万,合计 5000 万持仓大秦铁路,此时如果能够卸掉杠杆的话,就算遭遇了股灾 2.0,也能有 1200 万的自有资金。然而,他想的是只要能翻倍,这 5000 万市值就能上亿了,还掉 3000 万融资,那么还有 7000 万。

随后而来的股灾 2.0 里,一周时间,大秦铁路跌幅达 40%,在那场股灾里,这样的跌幅其实不算大,然而,对于加了 1.5 倍杠杆的人而言,这样的跌幅确实致命的。一周时间,近 2000 万的财富灰飞烟灭。幸运的是,他在之前取了 400 万出来买了一栋别墅。

来源:星辰大海的边界 微信号:spaceoddity123

[大千世界]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

刚看完《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是一位叫郑一鸣的美籍华人和另一位旅美学者海攀合著的书。在这个“大国崛起”+“修昔底德陷阱”+“刚柔并济”的时代,我觉的颇应景,推荐给大家。

中国国籍的美军

1、郑一鸣1982年生于甘肃兰州,1997年跟着母亲去了美国上高中,2001年郑一鸣高中毕业,去了一所社区学院学习机械工程,2003年7月加入美国海军,当时郑一鸣拿着绿卡,他还是中国国籍。郑一鸣经过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后,被分配从事E-2鹰眼舰载预警机的维护工作,2005年郑一鸣跟随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参加了波斯湾战争,2007年他跟随另一艘美军航母约翰·史坦尼斯号再去波斯湾参战,后来郑一鸣成为F-18大黄蜂舰载机的引擎维修师,参与美国海军飞行员的培训,2011年7月,郑一鸣完成跟美国政府签订的8年两期合同,退出美军现役。

图片

一鸣在新兵训练结束后和严苛的黑人教官合影郑一鸣在2010年5月宣誓成为美国公民,也就是说,郑一鸣在美军干了8年时间,将近7年他都是中国公民身份。再加上郑一鸣15岁之前都在中国度过,因此这本《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的观察视角,还是国人思维。美军竟然愿意让中国籍士兵加入,而且还允许他把军队经历出版,却不是国人思维。

招兵也有提成

2、郑一鸣是跟着一位同学一起报名美国海军的,美国海军招兵有两个条件,第一是高中毕业,第二是有绿卡,郑一鸣都具备,美国是志愿兵役制,参军就是找份工作,当地的招兵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跟卖房子的中介一样,每招一个人,都是有提成的,因此招兵的人把军队吹得花好稻好,郑一鸣加入美国海军以后,才发现很多都不是真的。

想参加美国海军,需要一个ASVAB考试,是英语试卷,内容不难,但是涉及到英语、机械、算术、地理等基础知识,海军相比陆军,可能技术含量要高一些,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得考上才行。不过似乎分数很低,只要二十几分就算通过了,但是将来分配军中工作的时候,跟ASVAB考试成绩很有关系。
4年的一份工作合同
3、美军里,兵是Enlisted,官是Officer,兵当得再出色,也不是官,想当官,得去上大学,走培养军官的程序。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当官,因为当兵只要签2年合同就行,当官要跟军队签6年合同。合同长短有什么意义,我们后文再说。

美国海军的合同,都是一签4年的,但是2003年美国开始在伊拉克、阿富汗打仗,很多人怕死不敢参军,于是美军推出新政策,哪怕签2年合同,军人福利也都有。如果在军队干够了20年,军队就提供养老金,养这个人一辈子,直到此人去世,还有一些福利,我们后文再说。

怎么才有团队精神

4、郑一鸣在新兵训练的时候,吃了不少苦,教官也很凶,这些场景,我们在不少美国大片里都看到过了,比如《阿甘正传》、《美国狙击手》等等。我父亲、叔叔都当过兵,我也有不少在解放军里服过役的朋友,他们吃的苦,比郑一鸣还多。
不过郑一鸣说新兵训练通过考核后,教官就对他们比较客气了。新兵训练的时候,教官对他们很凶狠,是因为要把他们从平民百姓训练成能打仗的军人。郑一鸣他们在训练时出了任何差错,哪怕是吃饭的时候有人不小心说话,都是这一队人、这一排人全部受惩罚,军队用这种办法让大家有团队精神,让大家明白,在战场上一个人犯错,很可能连累的是一个团队。

在工作的时候观察你

5、美国海军允许新兵填写志愿,想去什么地方服役,想干什么工种等等,尽量尊重大家意愿,但最终海军说了算,如果所有志愿都配不上,那还是要服从上级调配。如果啥工种也干不了,也可以去搬炸弹、理发、做饭,这都算服役。
郑一鸣认为自己比较幸运,因为他最后当的是海军航空兵,登上了航空母舰。但是正式上岗之前,新兵都要从清洁工做起,郑一鸣到穆古海军基地报到后,具体工作是给军官办公室打扫卫生,吸尘扫地,清洁厕所,收垃圾等等,早上打扫一次,晚上打扫一次,其它时间他想干啥干啥,郑一鸣干了两个多月,心里嘀咕,如果当兵就是干这些活,入伍训练还有啥意义?他又何必来当兵?
后来郑一鸣才发现,军队就是要通过这些一点一滴不起眼的小事情,看看你是怎么对待工作的,比如你用吸尘器吸地毯的时候,吸的干不干净,眼里有没有活等等,如果干活不认真,不努力,不诚实,粗心大意,军官们是不会让这样的人去维护飞机的。

怎么才能把名字印在飞机上?

6、通过考察,郑一鸣被送去做E-2鹰眼预警飞机的维护师,这个穆古海军基地有4个飞行队,一个飞行队里有4架E-2,郑一鸣的顶头上司是一个墨西哥人,手艺精湛,工作作风优良,观察了郑一鸣一段时间后,觉得孺子可教,于是手把手教郑一鸣。
作为E-2预警飞机的维护师,郑一鸣的工作主要有5项:
1、在E-2预警飞机关掉引擎的10分钟内,给两个引擎换机油,要看到新换的机油流成一条稳定的直线为止,每次都要细心观察机油用量——机油用多了,是引擎出了问题,机油用少了,是有的地方没有润滑到,都不行。
2、洗飞机,在陆地上每28天洗一次,在海上因为空气里盐分大,要14天洗一次,四五个人,要洗三四个小时,因为郑一鸣这个飞行队有4架飞机,因此他每周都得洗飞机。
3、加汽油,一次加5顿左右。
4、给飞机打手势,飞机起飞的时候要打,告诉飞行员开引擎,松开关,滑行起飞;飞机回来的时候也要打,向左、向右、快点、慢点等等。
5、检查飞机,分日查和次查,检查飞机的设备和损耗情况。
这5项工作不算难,但是细节很多,真正做好,也不容易,这其实是一个产业工人要做到事情。美军要求新人要在6个月内成为合格的飞机维护师,郑一鸣用了4个月。成为一个合格的飞机维护师,顶头上司要签字,行政主管、部门主任、维修长官、飞行队队长都要签字,飞机维护师才有资格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一架E-2预警飞机上。 到底需要多少艘航母?
7、不打仗的时候,各类飞行队都是单独训练,等大家练得熟练,然后把各飞行队和航母融合在一起,再训练,最后大家一起完成一个很大的战争行动,需要95%以上的项目合格,才算整体通过,这样才有资格上前线。一个航母打击群,一般是出海6个月,回来修整几个月,然后再训练,一年半之后,再次出海打仗,美国所有的航母都是这样的。
这就意味着,美军一个航母编队,2年时间内,只能有6个月在海上执行战斗任务,其他时间都在修整和训练。要是时时刻刻有一艘航母在前线的话,至少得有4个编队才行。美国目前有11艘航母以及护航舰队,方方面面的资金消耗,一年在2000亿美元左右,是美国军费支出的大头。美国多数时间,同时有3个航母打击群在执行战斗任务。

在郑一鸣服役期间,2007年美军在太平洋还真的搞过一次史坦尼斯号、尼米兹号、小鹰号三大航母打击群一起出现的演习,后来有人跟郑一鸣说,把三艘航母放在一块,在美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也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给美国敌人提供了一个大目标,要是敌人在这里放一颗核弹,三个航母打击群,几百架飞机、几万人就没有了。可能是这个原因,这个演习没搞多久时间,三大打击群很快就各奔东西了。

图片

一个航母有多少架飞机

8、美军航母上的工作非常劳累,分白班和晚班2班倒,12小时一班,从6点到6点,但需要提前半小时就到工位上交接。每个飞行队,都有各自的维护师团队。

图片

每艘美军航母上,所有的飞机属于一个飞行总队,一般会有几个F-18战斗轰炸机飞行队,一个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飞行队、一个S-3北欧海盗反潜飞行队、一个E-2鹰眼预警机飞行队、一个直升机飞行队,还有C-2运输飞机等。这些飞机加起来,大概在50-80架,飞行总队的总队长,一般是O6级军官,跟航母舰长的级别一样高。

图片
E-2预警飞机很大,螺旋桨飞机,有5个飞行员,前面2个负责开飞机,后面3个操作电脑,负责预警指挥,这种飞机上面有个大圆盘,飞的时候会转动,看清楚周边情况,指挥别的飞机,是空中指挥中心,E-2预警飞机科技含量很高,非常昂贵,没有几个国家能生产。

一天喝八袋水

9、在海上演习,就跟打仗一样,美军航母的发飞机、收飞机的效率极高,每30秒就有一架飞机发出去,每30秒就有一架飞机降下来,不停起落,没有间断,跟真正作战一样,郑一鸣他们的工作没有停顿,所以工作强度极高,郑一鸣回忆,他在波斯湾打仗的时候,天气非常热,他们的甲板又是黑色的,温度非常高,他还要穿上工作服和救生衣,一天下来,绿色的衣服变成墨绿色,跟从水池里爬上来一样,每个在甲板工作的人,都必须在身上带一个大水袋,被称为“骆驼包”,上面有个管子,走到哪里都能吸水喝,郑一鸣一天能喝掉8袋水,仍然觉得渴。 出了一天汗,还被飞机尾气吹了一天,身上脏的不行,必须得洗澡,因为史坦尼斯号是核动力航母,电力无穷无尽,航母把海水吸上来,然后过滤淡化,变成淡水给大家洗澡,但是美军航母用的是蒸汽弹射器,每次把一架飞机弹射出去,就要用掉1365升的水(这个也挺让我震惊,就那轰的一声飞机飞走,一吨多水就没有了), 士兵们洗澡的时候,航母要弹射飞机,如果水不够用,就得把洗澡水停掉,全船的水都给弹射器用,可水一停,什么时候来就不知道了,因此也经常发生全身打满肥皂水突然停了的情况,这时候只能拿毛巾擦擦,回仓睡觉。

大家睡觉的时候,还能听到头顶飞机降落的巨响,以及钢缆挂住飞机尾巴上铁钩的吱吱吱吱声,大家睡的地方也很小,上中下三个铺,6个人挤在一个小船舱里,有点像我们的卧铺车厢。有人跳海了!

10、美军一个航母,上面有5000多人,军官素质很棒,但是当兵的就良莠不齐,郑一鸣在航母上还被人偷走了笔记本电脑。5000个人,在一艘船上,高强度工作几个月,总有人受不了工作压力,跳海自杀,航母上四处都有岗哨,看到有人跳海,就向飞行甲板控制室报告,于是全船广播,有人跳海了!5分钟内每个人必须立即去自己的单位报到,全舰清查看谁不见了,全船5000人必须15分钟内统计完毕,并报告给舰长,同时直升机飞出去救人,大家还不能回去睡觉,一定要等到警报解除,一来一往得40分钟,从梦里惊醒,大家也只能自认倒霉,因为那个被救上来的家伙,除了被骂一顿,去看心理医生,也没有其他惩罚,他都不想活了,还能怎么办?给他一个处分他根本不在乎。

有时候掉在海里的人,也不是想自杀,是被飞机尾气吹到海里的;还有人恶作剧,晚上把一大袋垃圾丢到水里,放哨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人掉海里了,只能喊有人跳海了!于是全舰还得人人集合,自查谁失踪了。
碰到错误时的处理方式

11、美军航母虽然战斗力很强大,但也很脆弱,只要有一个人在甲板上丢了东西,航母就不敢再让飞机起飞和降落,因为怕飞机引擎把那东西吸进去,造成损害——飞机要是掉下来,或者撞到别的飞机,就会死更多的人。

郑一鸣有次在甲板上丢了一只手电筒,立即向上级汇报,于是全航母该起飞的飞机不让飞,在甲板上等,该降落的飞机不准降落,在空中绕圈子,然后上级组织甲板上的人,站成一排,拉网式的从甲板的一头,往另一头走,一定要把甲板仔细搜查一边,找到这个手电筒。就算找不到,也得确认手电筒不在甲板上才行。

郑一鸣的这个手电筒,后来被找到后,上级也没有骂他,说你是新人,虽然丢了东西,但是马上承认,至少还知道不应该瞒着别人,不像有些人怕挨骂就不告诉别人——这些军官也在观察,知道哪些人是天天在忙,哪些人是天天在玩,也知道在一个紧张的环境中,大家不可能不丢东西。如果严厉处置,可能真的大家即使犯错也不敢说,最后代价更大。

一张一弛,烟酒嫖赌

12、美国航母出海打仗,也不全是工作,还要休假和游玩,一般每隔3-4周,航母就找一个港口停一下,大家下船休息4-5天,相当于充电,然后再拉回去打仗。这可能是多年的经验,领导算好了, 要是不让大家轻松一下,估计更多人就跳海了。
美军停留的地方,一般要对美国友好,希望美国保护,也想挣美国人的钱,因为每次靠岸,美军都得付港口钱,下船买东西,游玩也得花钱。所有人上岸,逛街,喝酒,跳舞,休息几天,郑一鸣说美国海军的四大传统是烟酒嫖赌。大家为了释放压力,拼命花钱,有的人把卡刷爆了,还有人借了很多钱也要花。

即使下船玩,也是分等级的,美军细致到下船的时候,军官和士兵不能一起下船,甚至不准低军阶的士兵跟高军阶的士兵一起下船,怕有人利用军阶和职权占人便宜。新兵不能夜不归宿,老兵和军官可以。出去玩的时候,最少也要两个人,出去的时候几个人,回来的时候也必须是这几个人,大部分女兵都是跟男兵一起走的,军队对一夜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女兵,美军航母上的女兵比例不少,大概六七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女兵,除了一些太重太危险的活不让女兵干,大多数就是男的干什么,女的就干什么,一模一样。有不少F-18飞机的飞行员都是女兵,甚至技术比男飞行员还好,郑一鸣说,有女兵在舰上的好处是,看到人家都能坚持下来,我们要是坚持不下来的话,那就太丢人了。
开航母是一种奖励方式

13、美军维持士气的方法,除了让大家定期happy一下,也有评先进模范。2005年,郑一鸣获得了所在的E-2飞行队年度最佳飞机维护师,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获奖者的名字,会被印在队长或副队长飞机起落架下面的门上,奖牌也非常精致。

2007年,郑一鸣获得史坦尼斯号航母月度最优秀水兵,一个航母,每个月只有两名士兵获得此殊荣,飞行总队出一个,船上水兵出一个,只有出海打仗的6个月,才评这个奖,一艘航母2年才出海一次,总共12人能获此殊荣。
郑一鸣穿上礼服,跟另一个白人小伙,被一大堆军官陪着,一起去舰长室见舰长——就连郑一鸣的队长,都不能随便进舰长室,手下能获得全舰大奖,让陪着去的队长脸上也很有光彩。
航母舰长是个高高瘦瘦的白人老头,他表彰这两位先进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每个人都谈话15分钟,其实就是哈拉一下,舰长先夸一下他们,然后给这两位小兵介绍一下自己以前的干什么的(舰长曾是飞行员),现在要执行什么任务,当舰长都要做些什么工作等等。

舰长跟一个先进模范谈话的时候,另一个先进模范可以坐在舰长的大椅子上,这个位置是全航母视野最好的,抬头就能看到所有起飞和降落的飞机。舰长的椅子前面,有七八个显示屏,都是平板可触摸操作的,这是郑一鸣第一次看到这种显示屏,2007年的时候只有军队才有,外面没有——我记得第一台使用触摸屏的iPhone在2007年才推出,至于更大触摸屏的iPad直到2010年才推出,果然最先进的技术一开始都是军用的,舰长想指挥航母,用手指头点屏幕就可以了。

作为表彰,郑一鸣还可以开一下航母,他说航母的方向盘,比汽车的方向盘还小一点,方向盘边上是调速杆,往上一推,航母的速度就上来了,如果要提高到30节,也不用一直推,只要把调速杆调整到那个节数,航母就自动往那个速度跑,跟汽车的定速巡航差不多。方向盘边上有个电子显示屏,上面是海图,也跟汽车导航差不多,可以看到航母在什么位置,边上有什么礁石和险滩,如果水位低,要换一个地方走,等等,

其实郑一鸣“开航母”,也是象征性的,这十几分钟里,郑一鸣也不敢急转弯,因为飞机要起飞,航母必须迎着风开,边上还有一个航母驾驶员手把手教郑一鸣开,半小时过去后,2个先进水兵跟舰长握手告别。一大堆军官陪着郑一鸣回到岗位,又跟他说了会儿话,感谢他为飞行队争光,才一个个离开。郑一鸣把礼服换下来,换上工作服,又回到甲板上干活。

郑一鸣开航母的时候,他还是中国国籍,是第一个亲手驾驶过美军航母的中国人。
切尼的政治秀

14、美军也有代价巨大的作秀举动,有一次美国副总统切尼到郑一鸣所在的史坦尼斯号航母演讲,切尼一行乘着3架巨型直升机驾到,到处是黑色西服戴着墨镜带着耳机的保镖,还带了很多记者来摄影照相,全舰士兵都在甲板下的大机库集合,所有人都站着,不许坐,切尼上台发表演讲,威胁伊朗什么的,郑一鸣说大家也不怎么听,因为主要是让记者听,上报纸,上电视,全舰士兵就是陪衬和背景。切尼讲完话,跟附近的几个军人握握手,做做样子,大家鼓掌,就结束了。

郑一鸣说,当时美军在波斯湾就一艘航母,切尼一来,全舰的飞机都没有起飞,因为没有空中支援,地面上的军队也无法打仗,挺耽误事的,但是也没有办法,他们必须受大人物支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美国副总统切尼2007年5月11日在距伊朗海岸线240公里外航行的史坦尼斯号航母上称,美国已作好了动用海上力量阻止伊朗破坏石油运输航线或者“获得核武和控制这一地区”企图的准备工作。

法国航母来度假

15、波斯湾前线除了美军,还有英军和法军,大家都派人到美军航母交流学习,郑一鸣纳闷,英军都没有航母,来学什么?法军倒是有艘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还没有美军航母的一半大,法军派了很多飞行员和航空兵到美军航母上“交流学习”,仔细看美军怎么操作航母,怎么打仗。

根据协议,美军也要派人到法军航母上去交流,但是美军看不上法军,觉得没啥可交流的,根本不想去,郑一鸣等人被派去交流,看了之后,发现戴高乐号航母很多东西,都是美国造的,比如蒸汽弹射器,还有舰载预警飞机,都是E-2,飞机里外写的都还是英文而不是法文,这些设备郑一鸣等人天天用,他们比法军还熟悉,因此觉得去戴高乐号航母交流就是给他们面子。

郑一鸣对戴高乐号的战斗力也很不屑,因为美军航母,每次出海都带50—80架飞机,甲板上满满的,一天24小时连轴转,日夜都在起飞降落,戴高乐号航母甲板上好像只有五六架战机,一两个小时才飞出去一架,而且只在白天工作,晚上啥也不干,感觉像度假。郑一鸣说法军就像是看热闹的,偶尔帮一下忙,美军飞机炸弹用完了,就把目标告诉法军,法军的飞机就上去炸一下。郑一鸣在戴高乐号上待了两周,回去也不用跟队里的领导和同事介绍法国航母的情况,大家都不在乎。

大开眼界

16、法军真正让郑一鸣目瞪口呆的,是法国航母上,浴室不分男女,郑一鸣有次洗澡,洗着洗着,一回头看到一个女人也在洗,大惊失色,以为自己走错澡堂了,可是别的人也都没说什么,郑一鸣只要继续洗自己的,一会儿又是一大群女兵进来洗澡,大家互相坦诚相待,人家都无所谓,只有郑一鸣被吓得够呛。
更夸张的是,男女混浴,都是大姑娘小伙子,洗澡的时候经常发生不可描述之事,只要郑一鸣洗澡,就能看见这事,而且他们一边做还一边跟旁边人说话,就像吃饭时在聊天一样,这些男兵女兵也不是朋友,甚至都不认识,只要双方一商量,大家同意,就去做,好像跳舞一样。郑一鸣说,这在美军航母上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要被抓住,就会被严惩。

美军福利制度

17、郑一鸣当兵的时候,工资是1200美元/月,吃穿住行都不用花钱,打仗的时候,补贴多一些,能到2000美元/月,他们的工作时间太长,按小时计算,可能连美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都达不到。如果是因为打仗或者工作死亡,保险公司会赔给军人家属50万美元。
吸引大家的,是美军的福利。美国军人虽然工资很低,但是福利很好,如果军人结婚,军队除了给一些津贴,还会给房租补贴,郑一鸣结婚后用1200美元/月租了一个别墅,军队能补贴900美元/月。全家医疗报销,不光军人自己,老婆孩子看病都不要钱。
如果在军队干满20年,就可以退休,退休工资为退役时基本工资的75%,退役军人可以在家里享清福,也可以去上学,不管什么时候去学,政府都帮着付学费,郑一鸣就知道有个中国小教授,招了一个50多岁的老兵当博士生,只要老头爱学,军队都付学费。退役军人也可以去找工作,军队的退休金照发,那样就有两份收入了。
如果没有在军队干够20年,哪怕只干4年,离开军队的5年内,可以去老兵医院免费看病。但是大家退役没多久都是年轻人,得病的比率低,这个福利用处不大,真正有用处的是上学学费和读书期间的生活费。
美军士兵,离开军队15年内,只要开始读书,无论是去一个社区学校,还是哈佛大学,只要能考进去,军队都掏学费,还有读书期间的生活费,士兵想读几年就读几年,从本科上到博士都可以,如果这个士兵有太太,还要给太太生活费,如果这个士兵有小孩,还要给小孩的生活费,如果士兵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读书,军队还付房租。这些生活费,都是按照当地生活标准付钱,有专门的计算公式。
郑一鸣说,这是美国政府的精心设计,因为美国当兵的有70%来自贫困家庭,只要他能在军队辛苦几年,国家就掏钱送他去读书,让他受教育,有了专业技能,就可以进入中产阶级,不能富人永远富,穷人没机会。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然,还是有些退役士兵不爱读书,宁愿找份工作先干起来,15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些人最终也没有读书,美国政府的钱就省下来了,其实都是大数据算好的。不管是合同签了4年还是8年,这个福利是一样的。郑一鸣退役后用这个福利,学了一个修汽车的文凭。

为什么离开军队?

18、郑一鸣在2011年7月,第二份合同期满后退役。他担心自己干满20年,40多岁再出来,就算去上学,年纪大了,也考不进去学校。但不读书,就没有新知识,他在军队学的技术,民用领域用不上,人就废了。郑一鸣觉得自己在军队里,没日没夜的干,一个月才2000美元收入,如果做个修车师傅,一个月4000-5000美元收入很正常。
最根本的原因,是郑一鸣对美军失望,他后来所在的F-18飞行队,不像他之前的E-2飞行队风气那么正,这里比较讲人际关系和政治,越懒惰越干不好活的人,时间都拿来巴结上级,结果得了很多奖,郑一鸣经常加班,脏活累活苦活都干,但是领导好像都看不见,好像他天生就该当冤大头,奖状和表扬都没有,连一句谢谢也没有,郑一鸣心灰意冷,就不再卖命了。

来自《时代观潮》

自助餐为什么不香了?

陈祺认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摆脱了温饱线上的挣扎。“所以年轻人不再考虑吃的多不多,而是精不精的问题。总之,马斯洛需求的层次提升了。”

文 | 钟艺璇
编辑 | 楚明
运营 | 以繁

培根一片片排列在虹婷面前,大小、形状精确到相差无异,她翻动两下,最终没有夹起。

一眼望去,大约有近百个水晶盘,里头装着各样食物。人们在食物前驻足、挑选,最后进入胃部。一瞬间,虹婷想到了《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这部电影,偌大工厂里,食物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品,标准且精致。

她没了兴趣,盛了一些沙拉走回座位。10 岁的表妹正在大快朵颐,桌上是她喜欢的薯条、可乐和牛肉。

人均 109 元的餐厅里到处是孩子跑动雀跃的声音,有些嘈杂。吃完沙拉后,她喝了杯果汁,撑着下巴,静静等待表妹吃完,离开了自助餐厅。低头一看手表,原来才过去一小时。

这是她三年来第一次吃自助餐,还是因为陪小孩。应该不会有下次了,她想。

不知什么时候起,虹婷去自助的次数越来越少,自助在她的外出用餐选项里,逐渐被日料、火锅以及中餐所替代。

而据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第二季度,全国的自助餐厅数量为 37576 家,这与 2016 年初的数字基本持平,但相比 2016 年秋季已下滑了 18%。

与虹婷一样,多数年轻人在选择用餐时,已经想不起曾经风靡全国的自助餐了。

image

▲ 2012 年,沈阳一家自助餐厅内,取餐的人们挤在一起。当时自助餐还是大家出门吃饭时的热门选择。图 /cfp

1

虹婷第一次接触自助,依旧是 “大带小” 模式。姐姐上大学放假回家,和同学结伴吃自助,“顺便就把我带上了”。

那是 2011 年,金钱豹进入中国大陆的第 8 年,也是最为巅峰的一年。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刚刚提出 “3 年内在内地拓展 40 家店面,年营业收入挑战 30 亿元” 的目标,并计划 2011 年下半年让金钱豹赴港上市。

几乎所有人都看好这只迅猛的豹子。几年时间,金钱豹早已跃出上海,扩张为全国数一数二的高端自助餐标杆。

彼时年纪尚小的虹婷对金钱豹的印象,还停留在生物学课本上。她很快喜欢上自助,琳琅满目,任她挑选。服务员站立在门口,客人出来后便不能再进入。“还有人计算时间,仪式感挺强。”

陈祺也一样。中学时,周末有补习课,他会提前攒好 28 元钱,下课后独自去熟悉的自助餐厅吃上一通,“那一刻真是满足极了。”

自助餐起源于公元 8-11 世纪的北欧,据传与西方海盗文化有关。肆意自由的海盗们厌恶繁琐的用餐礼节,要求餐馆将所有餐具以及食物摆放在桌上,随意享用。

这种用餐模式飘洋过海,逐渐成为全球流行的自助餐。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自助餐似乎总能在经济上行时迎来爆发,又在经济繁荣后被其他精致饮食淹没。在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复苏后的日本,自助都曾是广受人们欢迎的饮食模式。

这个规律同样印证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大陆上。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自助餐才开始真正席卷中国大陆,并发展出海鲜、烤肉、日料等多元化主题。

此后,自助餐开始不断在国内市场涌现。好伦哥 39 元比萨自助、必胜客和时时乐的自主沙拉台,曾一度让人们颇感新奇与疯狂。以必胜客所推出的 25 元自助沙拉为例,必胜客允许顾客用碗装盛沙拉,不限量,但仅有一次机会。有趣的用餐模式立刻掀起了一股挑战风,人们绞尽脑汁如何用有限的空间带走最多的沙拉。游戏最后,必胜客成为输家,最终不得不在 2009 年取消了自助沙拉台。

image

而金钱豹则将自助推向了奢靡的狂欢。2003 年,中国人均 GDP 刚突破人民币万元大关。同一年,第一家金钱豹落地上海,平均营业面积高达 7000 至 8000 平方米,相传仅是装修费,便要花费几千万元。除此之外,金钱豹每天供应超过 400 种菜品,生鱼片、鹅肝、哈根达斯等高端食物皆是其座上宾。

昂贵的食材成本带来了高不可攀的定价,人均 238 元,是彼时上海职工人均月收入的 1/8。

但金钱豹依旧大获成功,2011 年 7 月,袁昶平将金钱豹卖给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时,市值已经高达 15 亿元。

国内某大型综合自助餐品牌创始人余军飞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曾评价:“以金钱豹为代表的自助餐之所以走红,超值的性价比,超值的体验,本质上戳中了人性中的‘欲望’需求。”

2

但成也欲望,败也欲望。

2013 年,金钱豹因盲目扩张导致资金断裂,开始亏损。据公开资料显示,金钱豹在 2013 年和 2014 年税前亏损分别为 2.24 亿元、2.08 亿元,净负债分别为 3.27 亿元、4.44 亿元。

直至 2015 年,金钱豹被转手给香港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交易价格已从安佰深接手时的 15 亿元大跌至 2.53 亿港币(约合当时 2.2 亿人民币)。

2017 年的夏天,金钱豹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倒闭。

image

▲ 2017 年,北京最后一家金钱豹餐厅关门,门口聚集了一些消费者咨询充值卡退钱的事宜。图 / 视频截图

国内某知名披萨自助餐品牌创始人赵志强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认为,金钱豹的失败根源在于管理和品质。“超大规模、超品类的自助餐各项成本极高,损耗和浪费又特别大。对此,不少餐厅开始对食材降档。最初的时候,自助餐厅尚可靠较大的人流量支撑利润,但其品质下降后,客流随即降低,餐厅经营便走向死循环。”

金钱豹亲手营造了一种庞大的欲望,猛然发现无法填补后,最终被欲望所吞噬。赵志强将金钱豹看作是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时代落幕了,产物自然也消失了。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陈祺顺利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来到北方一家知名五星级酒店做管培生。

一年半的时间内,陈祺轮岗在酒店各个餐厅间。对比各类餐饮模式后,他发现自助是一个非常容易产生马太效应的餐饮模式。“客流量大的自助餐厅,浪费率小,产生的多余成本少,自然生意会越来越好;客流量小的自助,浪费率大了,为了维持成本,只能降低菜品质量,随后越来越差。”

“自助餐是一个现金流需求很大的产业,在已经处于劣势的前提下,要解决马太效应,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扭亏为盈。” 陈祺说。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规模小、资金链短的自助餐厅抗风险能力差,往往无法抗争多久,便已倒在滚雪球一般的闭店潮中。

余军飞也表示,如果一个自助餐品牌要实现连锁发展,就要具备大量资金来做仓储,投资门槛很高,也因此,关注自助餐品类的投资人很少。

而一些自助餐厅爆出的食品安全丑闻,也接连为自助打上了 “品质低下” 的标签。2015 年,记者卧底北京汉丽轩自助餐厅,发现洗碗水不更换、剩菜隔天继续给顾客吃等一系列食品卫生问题。这似乎也隐隐验证了人们对自助的担忧。在社交平台上,关于 “自助到底有多脏?”“自助不卫生” 的话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低价无限量供应的自助模式大多持怀疑态度。

虹婷也是其中的一位。刚上大学时,社团聚餐往往将地点选在平价自助餐厅,原因是能容纳所有人的口味。“但是口感真的不好,不能说不干净,但肯定不新鲜。” 每次吃完自助,虹婷总 “腻得慌”,一两个月都不想再碰自助。

陈祺也不否认食品安全这类问题的存在,“街头上超低价的自助烤肉,成本也许会低到难以想象。联想一下现在的肉价,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吃到的是什么肉。”

但他认为这只是少数情况。陈祺所在的酒店自助餐厅,每日剩下的食物实际并不多。“剩下的食物也会处理掉,一般是作为员工餐消化。” 陈祺告诉每日人物,“不处理的话会比较麻烦,各个餐厅都可能有同行的眼线。”

在他看来,多数自助餐厅提供的食物最多存在流通率带来的新鲜差异,并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一家餐厅晚上生意好了,第二天的食材自然就新鲜。昨晚生意差了,第二天的食物中便会存在很多冻货。”

由于自助出餐存在速度快、品类全的特点,陈祺所在酒店的自助早餐供应多数为半成品。“半成品不代表不好,但是会更省力,也没什么特色。”

实际上,自助餐的原料成本并不低于其余餐饮。根据《2020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餐饮企业中原料进货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均值为 41.87%,中值为 40%,同时以 2.1% 的增速小幅增长。“以我从事过的酒店自助餐厅为例,它的成本率在 40%-45% 之间,如果有更好的自助餐厅甚至能达到 50%。” 陈祺认为,目前自助餐在与社会餐饮的竞争中已经显现劣势,不得不提高食材成本,吸引顾客。

而在年轻人眼里,自助已经跟不上时代。世邦魏理仕《亚太区零售活跃度》调查报告显示,2016 年有 429 个零售品牌首次跨境进入亚太各国市场,其中餐饮品牌占比将近 30%。而中国内地则是全球零售商在亚太区进行业务扩展的首选市场。近几年,主打氛围、颜值的网红餐厅不断涌现,各类营销手段更是眼花缭乱。

一度在美国风靡的自助餐厅,也开始显现颓势。咨询公司 IBIS World 曾经发布报告,2012 至 2016 年,美国自助餐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0.2%,市场规模 70 亿美元,其原因与近些年不断发展的健康饮食趋势有关。

2016 年 2 月,美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自助餐集团 Ovation Brands 旗下数十家分店因业绩不佳关闭,申请破产保护。

海外疫情的爆发更对自助餐造成了断崖式打击。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NPD Group 数据显示,2019 年美国自助餐销售额约为 50 亿美元,但 2020 年 5 月,自助餐厅的收入约为 1.06 亿美元,仅为 2019 年 5 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主要提供沙拉自助服务的 Garden Fresh 公司因销售额暴跌,于 2020 年 5 月申请破产,并永久性关闭了 97 家旗下专营健康食品的 “甜番茄” 自助餐厅。

自助不再像过去那般受年轻人欢迎,虹婷发现了一个最直观的变化 —— 大众点评首页推荐的美食排行榜单已经见不到自助的身影。她还记得,在过去,总会有一家自助餐厅稳居前三。

image

▲ 大众点评北京榜单上,第十名才出现一家均消不低的自助餐厅,自助餐垂类选项还需要左滑才能出现。图 / 手机截图

虹婷即将入职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身边的同事下班后,偶尔也会讨论一些新开的餐厅。“说实话,身边人难免会觉得自助没有格调。另外,自助环境吵闹,工作后和朋友一块吃饭,就不会再去凑热闹了,大家都喜欢去环境好且安静的餐厅。” 现在人的分享欲强,虹婷却很少见到有人在朋友圈晒自助,“因为年轻人吃的是一种服务、一种体验”。

陈祺认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摆脱了温饱线上的挣扎。“所以年轻人不再考虑吃的多不多,而是精不精的问题。总之,马斯洛需求的层次提升了。”

“以金钱豹为代表的自助餐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们吃到了自助餐品类的第一波红利。但如今,过去的自助餐显得太过传统了,已经不适合现在市场的需求,体验感很差,食材不新鲜,选择不够丰富,场景化体验极差。” 余军飞说。

3

但自助同样也在倒逼中实现升级与转型。

近年来,新兴自助餐厅开始重获年轻人喜爱,这类自助餐厅往往主打垂类品牌,或主推特色产品以吸引年轻群体。

李由是上海静安寺旁一家知名素食餐厅的经理。作为一个大型综合体餐饮品牌,这家素食餐厅总面积约 3000 平方米。其中自助单独一层,约 650 平方米。

素食自助生意很好,日均人流量超过 200 人次。“现在的素食并非是过去的萝卜白菜,我们面向的是中高端人群,也非常受年轻人喜欢,年轻群体覆盖率超过 50%。” 李由说。

在李由看来,上海消费观念非常前卫,与国际接轨。“他们喜欢吃的东西,第一有格调,第二有特色。” 餐厅往往会主打一些特色菜吸引顾客,例如奶油菌菇、酥皮浓汤等菜品便十分受欢迎。

“整体来看,产品聚焦、口味上有特色、加工制作上标准化程度高、店面模型精巧高效、供应模式简单,将是自助餐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赵志强称。

李由也有相似的看法,“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定位准确,除此之外,素食也符合当下年轻人对饮食健康的追求。” 据他观察,年轻人尤其喜欢尝试一些具有新意的产品,“我们这里一款三文鱼刺身卖的特别好,用魔芋做的,很有意思。”

但实际上,类同李由所经营的,规模如此之大的素食自助餐厅已不常见,尤其在一线城市。睿意德租赁服务部总经理杜斌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称,“购物中心更青睐 250-350 平方的标准餐饮,超过一千平米的自助餐厅就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在一线城市自助餐厅走向转型时,二三线城市也开始了新的尝试。虹婷曾在一家二线省会城市和朋友用餐时,误打误撞走入一家半自助烤肉餐厅。

“从外表以及店名看,完全看不出是自助餐厅。” 餐厅不大,人也不多,和正常餐厅规模无异。而所谓半自助是指,在食物无限量供应的前提下,她们无需自己动身夹取食物,点餐上餐由服务员全程协助。

但虹婷认为,这类转型或多流于表面。“时间有控制,一个半小时,加上烤肉的时间,实际上我们吃的不多。” 虹婷给那家餐厅打了 2.5 颗星,“食材和味道都一般,本质没有任何变化,没有任何吸引力。”

不过她依旧不排斥吃自助,“也许潮流会更迭,但是这个模式会留存下去。至少我和家人外出旅游时,自助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李由则对自助颇为看好,“自助形式多样,是一种更好的展现形式,总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市场最后留下的自助,一定是有灵魂的。”

尽管在疫情冲击下,2021 年亚太区零售市场租赁需求依旧持续增长。《2021 年亚太区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因实体零售运营已基本回归疫情前水平,将成为对国际零售商最具吸引力的市场。

杜斌认为,“购物中心还是蛮喜欢自助餐的,大部分自助活得都挺好。” 余军飞也表达了乐观态度,认为现在新一批的自助餐品牌仍在打磨布局阶段。“新的品类市场格局大概 3 年内就能见分晓,2023 年可能会是比较明确的一个时间点,值得业内共同期待。”

就在今年 5 月份,必胜客餐厅推出的 158 元自助餐再次火爆。直至 5 月 27 日,该品牌发布公告,全国限量 30 万份的自助已经全部售罄。网络博主的试吃测评,更将必胜客自助的热度推上高潮,一位博主发布的试吃视频,吸引了超过 11 万次的点赞量。

image

年轻的博主在视频中举起菜单,点了约十样菜品,“我觉得自助餐的精髓就是花一样的钱,吃很多的东西。”

“但如果你们想来吃回成本的话,我感觉是比较难的,即使(是)他们的小龙虾,底下还是会铺着一些主食、薯条或者意面。”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虹婷自然不会错过,但她并没有抢到入场券。“有点遗憾,虽然知道是饥饿营销,但是看到大家都在吃,我也忍不住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祺、李由为化名)

来源:每日人物 微信号: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