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就只能有工作吗?

Ankisan
Ankisan
06 月 22 日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自从工作之后,我就经常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还有多久退休?明天可以退休吗?
地球什么时候爆炸?
我什么时候可以暴富辞职?
我真的需要这份工作吗?
要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问题的,大概是从大学实习的第二个月就开始了。当进入大厂和开始工作赚钱的新鲜感褪去之后,才意识到工作将自我生活大块大块的时间和精力剥离,并且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退休,因此不由开始思考上面这些问题。

至今工作已三年了,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和尝试,在近几个月达到了比较协调和舒服的状态,由此分享一下心路历程和目前的规划。

前面两年是心路历程,想直接看完整思路和规划的可以直接跳到第三年。

工作的第一年,随波逐流的咸鱼
现在回想起正式工作后的第一年,除了刚毕业入职签署合同,剩下的印象就是在光鲜漂亮的写字楼里工作,以及下班后回到狭小的出租屋麻木地刷抖音。

工作时间一般是早上十点到晚上八九点,但熬到一两点睡觉是家常便饭,但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单纯躺在床上不愿意入睡,因为睡去就代表自我的时间结束,一醒来就又要上班了。

此时的我感觉到变成了和大学时期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大学时的自己精力澎湃,到处参加比赛、活动、实验室和项目,脑子里转动的都是接下来的进度安排,对于工作后丧失精力的自己,偶尔回想到大学时也会找下理由:大厂程序员的工作就是这么累的呀,这些精力都用来赚钱了。

兴奋只有在每月工资到账的那一瞬间,随后又被无穷无尽的工作所掩埋,仿佛一辈子都要重复这样的循环。

工作的第二年,咸鱼扑腾了两下,尝试翻身
实习和工作的第一年,为了方便通勤和处理工作,我选择租住在离公司步行距离仅不到十分钟的隔断房,房间本身大概就十平米,除了床、桌子、衣柜和仅供转身的卫生间之外,没多少空间。而公司周围也就只有为上班族提供的快餐店,只有工作日才有人流,周末寂静的像郊区,更别说什么娱乐活动。

大概是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为了寻找生活气息和个人空间,我搬到了通勤半小时的城中村,同样的房租,面积翻了两倍不至,城中村的人流和具备生活气息的各种小店让我平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我开始看一些精力管理、个人管理的书和文章,并从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运动开始。适逢健身环大火,我也是借由健身环恢复了一些基础体能,无意间又刷到了瘦子增肌的健身视频,由此又开始自学健身增肌。

或许是运动增长了我的精力条,也或许是更大的房间给了我更大的心理空间,我开始接触和探索各种活动,花了半年入门学习了吉他。

或许是去年摆烂带来的负罪感,也许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我也开始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的目标,做各种计划表,比如回来后几点到几点要学什么技术呀,看什么数呀等等,还有要早起,尝试微习惯等等,不幸的是只有在刚看完个人管理书的刚开始热血时间有效,随着几周后热情消退,还是该干嘛干嘛。唯一庆幸的是健身带来的爽快感和力量感让我上瘾,不由自主地坚持下去。

工作的第三年,反思与规划
要说一切的转折点,大概是我意识到需要复盘和反思。人们常说以史为鉴,我对历史并不感兴趣,但是通过理性地分析自己过去的行为和会做出该行为的原因,才能取过去的精华,去除糟粕以防再犯。以下分为精神因素和实际行动两部分来说。

精神因素
完美主义
要说自己身上最大的问题,毫无疑问就是完美主义了,这点在阅读《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上得到了深深的共鸣,仿佛作者监控着我过去的生活由此写出来的。

我常见的心理活动:

装备还没买齐,先不去健身房了吧?
今天太晚了,去了也练不了多久,要不就不去吧?
一定要在干净整齐的桌面,周围安静,灯光舒适下才能学习
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一直拖延刷抖音打扫房间不肯开始
在意识到自己有较强的完美主义后,就开始针对性的对自己产生的想法进行纠正,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思路:

降低预期

美国牛逼吧?还不是撤军阿富汗了。苏联牛逼吧?解体了。上市公司、千万亿万市值的公司牛逼吧?破产倒闭的照样大把。人家是几千万人里脱颖而出的精英,该失败的照样失败。我只是个小喽啰,失败了很正常,但是成功了就是大赚。

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收获

我很羡慕那些能够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某件事情的人,并曾对自己三分钟热度而感到厌弃。我总是很容易突然对某些东西感兴趣,而热度又很容易散去,这导致我很不愿意再开启新的活动,害怕自己又三分钟热度浪费时间。

但是,三分钟热度,就有三分钟收获,人家是深度优先的人,你可能是广度优先的,属于那种万事通或者百晓生型人才,亦或者你还没找到能让自己深挖下去的爱好。

曾经的我可能在周末下午三点还没干活,就会急的不行,觉得整个下午已经过去了,然后开始摆烂刷抖音刷剧等吃晚饭。现在我能在下午四点半突发奇想去游泳,就悠然地抓起泳裤泳镜,随手拿个袋子出门游泳,哪怕只游十五分钟半小时也比没有好。

曾经的我得端坐在书桌前,必须有大块的时间比如一个完整的下午才能开始干活。现在的我能够在火车上想到就随手拿起 iPad 开始做规划设计,在浴场躺椅瘫坐时想下界面规划。

摆脱焦虑,远离愤怒
最容易获取流量的方式是引发你的愤怒,最容易卖课的方式是勾起你的焦虑。

在这流量为王、金钱为王的时代,各种标题党、焦虑党层出不穷,为了尽可能引发你的愤怒,让你们撕逼从而带来流量。亦或者引发你的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知识焦虑,从而卖课,美其名曰知识付费。

对于社交媒体,并没有很好的方法,最好就是直接远离。而对于焦虑,只需要意识到他们标题党和卖课党的本质,就会从容很多,最关键的,还是不要道听途说,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

最近最火的莫过于 ChatGPT 和 Midjourney,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和卖课也都在嘶吼,仿佛无敌的人工智能已经到了,它能够帮你做任何事情。实际上呢,你只需要拿着实际需求去用一下,就知道这些都是扯淡,记住他们嘶吼扯淡的嘴脸,从而对后续其它的贩卖焦虑有了抗性。

为什么说实际一用就知道都是扯淡呢?

不可否认 ChatGPT 和 Midjourney 确实很牛,但是他们的程度都相当于所有行业的初级人员,大概就是知道基础 API 和调用方式的程序员、能写很水很通用文字的自媒体,我也尝试把本文的大纲输入给 ChatGPT 让它帮我写,写出来的都是水文,只能靠自己了。

它们在通用和基础领域能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深入到具体定制化的需求,表现就很烂了,具体情况读者可以实际拿需求去试一下。

对于难以求证的标题党,也可以用常用的思路来疏解:

年入 xx 万、xx 名牌大学毕业这种随口就可以编,又不需要证据,给图的也可能是 PS 的或者用别人的图。
人家在这个领域深耕了很多年才一朝爆发,B 站直播一姐战鹰在火之前也是默默无闻地直播了两三年,多少 up 主发了几十、几百个视频才有一个火起来
起跑线不一样,人家有实力雄厚的父母、遇到了高人等等,或许把你放到同样的位置你也能做到
运气就是好,你会羡慕中了几千万几亿彩票的人,但你会焦虑自己中不了彩票吗?人家就是运气好,走路都能捡到金子,随手挖两下地就有钻石,那能怎么办?把前些年房产大涨前上车的人看作中了彩票的人,内心的焦虑感也会大大减少。
工作不是你的全部
工作本质上是交易,别人雇你实现他的梦想,老板金钱换取你工作时间内的努力。这意味着在工作时间之外你需要做好切割,不要再想工作内的事情,不然岂不是亏大了。

笔者是算法工程师,深刻体会到大厂的工作就是吊着胡萝卜的驴。当你完成了设定后的指标后,老板稍微表扬下,然后下个季度划给你更高的目标,永无止境,一旦指标收益达不到预期或者大环境不好,那就等着降薪甚至裁员吧。

心态上可以想象自己是超级英雄,白天工作只是为了补贴家用和掩人耳目,工作之外的时间才是真正的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时间。

实际行动
三段式生活
我将工作日的生活分成了三段,分别是工作前、工作和工作后。

先讲工作后,因为当上班一天很累回来之后,只想躺着刷抖音刷剧,刷着刷着时间很快过去然后就该洗澡睡觉了,一醒来就又是要起床上班了。

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一天仿佛跟人生切割术一样,醒来就要上班,下班后因为刷抖音时间过的飞快而没有实感,你的实际感觉就是下班后很快就要洗澡睡觉了,然后就是下一天的上班,这样就是无尽的上班地狱!只有等到周末两天才有做自我的机会。

打破上班地狱的关键是什么?找到实感。什么是实感?就是当你回想自己的过往,能够被你想起来的活动,感觉这天没白过的,都是具备实感的。对于刷抖音,你不会回想起具体刷抖音的细节场景,你只会模糊有个在刷抖音的印象,这就没有实感。而有实感的例如:

出去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逛街,参加各种活动、运动
在家里做手工、绘画等
让你投入和参与其中,感觉时间过的飞快的事情
让你感叹今天或这段时间过得很充实,有满足感的事情
笔者最推荐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不建议再去赚钱(除非赚钱就是你的爱好),因为白天已经在为了金钱出卖劳动力了,晚上要回归自己。并且先发展爱好,做喜欢做的事情才有生活感,一边做一边再看有没有机会发展成副业。

要想打破上班循环地狱,就一定要打断循环链条,在里面插入自己的生活片段。有了实感,在你的感觉中,工作日就不再是连续的上班,而是上班——生活——上班——生活,狠狠地将链条打断,你就开始在工作日也拥有自己的生活了,不再只是周末才拥有自己。

道理讲了一大堆,实操到底该怎么做?

下班回来,首先一定要先去洗澡!为什么呢?

将浴室和洗澡作为工作日切割上班和生活的标记和日常,就好像起床而后刷牙,刷牙而后是洗脸,这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流程了,一次可能感受不到,但当多次之后,你就会感觉浴室仿佛就是个传送门,将上班的自己留在了原地,而生活的自己走了出来。
洗澡清洁身体,换上睡衣,有仪式感地回归了自己的生活
太累了不想洗,想瘫一下坐一会儿刷刷抖音再洗行不行? 不行!怎么应对?

先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假如鞋带掉了,你绑下鞋带需要做很大的心理准备吗?
想抽张纸巾擦下嘴你需要鼓足很大勇气吗?背上痒你挠一下需要反复琢磨吗?
不需要,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小到大脑开了白名单,无需审批直接通过。同样的,我们也在这里应用下这个技巧。(参考《微习惯》尽可能减小事情规模)

「那先不洗澡,但是先把睡衣拿出来放到浴室,就放到浴室而已很快的,就一分钟」,就一分钟而已,尽可能感受自己的心情,将哄骗的事情规模调整到无需审批直接通过的程度。 一开始会难一些,但越做你会发现越简单。 当哄骗拿了衣服进了浴室,「来都来了,快速洗一下就很清爽了」。

如果一时没抵挡住已经瘫下来起了抖音怎么办? 先站起来,不能维持瘫坐的状态,一旦站起来之后就清醒很多了。

当洗完澡之后,做完日常的事情(例如护肤、吹头发等),立即开始做有实感的事情。做什么呢?白天工作摸鱼的时候想,或者去厕所、接水倒水等一切有空隙的时候想。

给自己安排好了今天的任务。 还是不想开始怎么办?你只需要哄骗开始做一分钟,一旦开始做起来,后面就会维持惯性继续做下去。

当你已经在工作后拥有了实感之后,可以尝试再进一步将生活的领地进一步扩大,让工作真正成为你工作日的一小部分。 怎么做呢?——早起。

早起一定要提早两三个小时吗?不需要,又陷入完美主义中了,哪怕只早半个小时甚至十分钟,只要拥有了实感,在你的意识上就会完全不一样。这点文字描述比较无力,实际感受几次就会打开新世界。

就是起不来怎么办?

还是哄骗法! 先哄骗从床上坐起来,然后站起来。最好的清醒方法是晒太阳。一旦骗到晒到了太阳,你就会一下清醒过来。如果没有阳台或者不方便晒到太阳,那就哄骗到刷牙洗脸,牙膏和冷水的刺激也能很快让你清醒过来。
音乐,可以用手机或者音箱定时放一些high的音乐,但是要注意每次随机播放,不然会跟起床铃声一样讨厌。
养成习惯。对于很少早起的人来说,需要慢慢培养这个习惯,因此刚开始早起你可以做任何喜欢的事情(除了继续睡)当这个 routine 培养起来之后,后面就可以自然而然做其它感兴趣的事情了。
实在还是起不来怎么办?没有关系,一步步来就可以,先把闹钟提前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每天都要努力挣扎一下:

调整生物钟,将其往前调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渐渐就能提前醒来了。
调整心态:这不是硬性规定的任务,起得来那白赚的时间用于自己,起不来那也多睡了一会儿,当然要是起得来就更好了。
早起对应着早睡,还是要保证基本的八小时睡眠。

首先要先实现工作后的实感。为什么刷抖音很容易刷到熬夜?因为没有生活的实感导致大脑觉得没有自己的时间,不想这么快睡觉,因为睡着就意味着又要上班,而大脑感觉才刚刚下班。当你实现了工作后实感之后,大脑就会感觉已经过了一段自己的时间了,睡眠抗拒也就没那么强了。

我就是夜猫子,很难早睡?不存在的,笔者曾经读书时期也是夜猫子型,但当你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又过了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副业还是爱好),精力基本就耗尽了,尤其白天又早起,困意很快就袭来了。

完全不能刷抖音吗?并不是。他们设计就是针对人性的弱点,哪有那么容易克服。

但当你白天工作下班,晚上又过好了自己的生活,估摸着还有段时间睡觉,刷会儿就刷会儿吧,但是最好刷之前提前定个倒计时,比如十分钟十五分钟,到时间就该睡觉了。因为今天已经过的很充实了,大脑的抗拒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强,加上持续袭来的困意,就这样睡吧。

一人也可以是大厂
三段式生活带来具体的执行,而在规划和管理方面,我们个人完全可以按照大厂那样来规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大厂是怎么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这里我们简化来说一下——

目标和路径规划:

首先大老板定下总方向和总指标,例如今年这个产品或者这个模块的主要方向是涨点击,dau要涨多少多少。 然后中层开始拆解:

时间维度上:一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分别要达到多少指标
执行路径上:每个季度分别要做哪些事情来达到这个目标,每件事情预估的投入(人力+时间+资源)以及产出收益
然后将具体的事情分配给底下的小兵,小兵开始吭哧吭哧干活。

回顾和调整:

大厂每个固定周期都会进行回顾,以确认目标的完成情况

目标顺利完成,皆大欢喜
目标没有顺利完成,复盘找原因,是有卡点导致没执行完全,还是执行了但是收益不及预期。拆解完原因而后得给出方案,后续该怎么做,接下来是维持原方案,还是调整方案用更激进的方法来补上收益差
人员晋升:根据员工在前面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评审看是否晋升,评审维度包括:

主线维度:负责了哪些模块,做出了什么贡献,技术深度如何,最终的成果如何,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收益
支线维度:有没有带实习生,有没有经验输出和分享,有没有奖项、专利、论文
参考大厂,我们也以此进行阶段性规划:

设立 OKR:定好周期性的大目标,然后按时间和路径拆解,并细化到可执行的行动上。
周期性回顾(一个月 + 年中 + 年底),以及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回顾
一年一个核心目标,一天一件核心事,一个足矣
曾经的我很喜欢密密麻麻的时间表和计划表,仿佛将时间划分到分钟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自己的生命,但实际执行和反思过后我发现我做不到,或许刚开始有热血和激情能够坚持几天,但随着激情褪去之后计划表也扔到垃圾桶里去了。

受微习惯和个人反思的影响,我不再和以往一样给今年设定好多个目标,既要健身达到xx效果,又要吉他达到 xx 效果,还要个人 app 开发达到 xx 效果。 既要又要的结果就是既没有又没有。

就好像游戏的主线任务一样,每年或半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核心目标,对应到大厂就是业务的核心指标,只要这个达成了,其它的都无所谓,当然要是别的也完成了就更好。

这个目标可以是吉他入门,也可以是做自媒体,也可以是开发 app,自己喜欢就好。但是要设定明确清晰的结果预期:比如吉他入门,怎么才算入门?不如定下吉他能熟练弹唱或者指弹晴天。有明确的结果预期,再倒推要怎么执行,每个时间点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具体到每天执行,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规划是每天只需要做一件核心事,做完这件事意味着今天就圆满了,仿佛小学放学写完了家庭作业,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地玩和刷抖音了。如果还有精力,就好像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那样,再多做一些别的。

这件核心事大部分情况下是你核心目标上的路径,具体该做什么事、多大的规模,比如是写一篇文章还是写十篇,按你的心情、状态、能力来定。偶尔想转换下心情做点别的自然无妨,这又不是工作,自己的喜好优先,只要不麻木度日,我认为就足够了。

一开始我会担心,一件事会不会太少了?但执行过后我发现多虑了,一天一件事,一个月就是 30 件,一年 365 件,如果说先前在热血激发下密密麻麻的计划是短跑,就只能坚持几天,那一天一件事就是较为轻松的长跑或者散步,能够让你在负担不大的情况下轻松坚持下去。

结语
我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工作只是实现自我生活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要被工作麻木而失去了自我,总结和分享本文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很多人只敢刷老剧老游戏?

假期不卷,随便写点。

最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大家都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新东西了。不是不愿意学习新科技新思维,是压根不愿意碰任何自己没见过的东西,连娱乐都不愿意搞点新东西。

平时朋友聚餐,大家聊的都是老剧,是《亮剑》《甄嬛传》《请回答 1988》《老友记》,说到美女演员,说的还是杨幂和刘天仙,你跟我说新的流量美女我一点兴趣都没有,你跟我说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到底是什么型号,我当场精神一振。

大家玩游戏的倾向也越来越复古,我们公司好几个全平台玩家,库存里 3A 一大堆,但大家兴致最高的是饭后一起打《拳皇 97》。什么霍格沃兹老头环暗黑 4,摸一下就集体痛苦面具。

不是不好玩,也不是不会玩,就是不想玩,一想到进游戏之后又要沉浸去几个小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哪怕回了家,有大块空闲时间,还是宁可打开《红警 2》、《魔兽 3》、《暗黑 2》、《洛克人》、《大航海时代》。

别看这些是老游戏,但玩儿一天都不嫌累。

我甚至隔三差五都要玩《三国曹操传》你敢信?

这东西是我小学的时候和同学一起玩儿的。别看这些游戏画面差机制老流程短,我一玩一整天不嫌累。

“新”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折磨,能去研究行业前沿,纯属职业纪律性。

这里面当然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前的游戏设计得好,以前的剧拍得更用心,和现在不好玩又不好看的大热作品比,以前的东西除了分辨率低没缺点。但我觉得这里面还有另一层。

老了。

身体还没老,但心已经老了。

已经成了年轻的中年人。

以前我以为老的标志是身体的衰老,是身体机能的下降,是细胞和激素不再支持我们热血沸腾。最近我才意识到,老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不是身体不行了所以老了。而是你渐渐承认自己不行了,开始按照不行的方式生活。简单的说就是认了。

反复刷老游戏老电视剧,是因为我们不再愿意离开舒适区了。不想再付出什么成本,不想再去挑战未知。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投入的精力已经太多了,多到让我们再挤出一丢丢余额我们都不愿意。

是,我知道你很棒,我认真去看去玩能得到更多快乐,可我现在就是不想付出一点力气,我宁可不要后面大块的快乐,也不想现在再付出一点东西。

而当我重复打开一个游戏,一个老剧,一本老书的时候,一切都是确定的。我已经经历过一次熟悉人物、熟悉系统、熟悉背景的阶段,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熟悉的,不需要我投入任何学习成本。更妙的是,我很清楚自己接下来要接受的内容的质量,所以这份体验的预期都在我的控制范围内。

我了解它,所以我不会对这它有额外的期待,不会想着我这一遍一定要多看出什么什么东西。这个事的成本、时长、流程、收益,我全都了然于胸,就跟穿越者开了预知未来挂一样轻松。

这种放松的心态,实在是太诱惑了。不用怕被打断,不用怕看不懂,不用怕出乎意料,不用怕看着看着给你来个 to be continued。他不会给你太多惊喜,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不是那些精雕细琢的大作不好,只是我们已经被社会打到颓,对我们来说,我需要的是更多的确定感,而不是那么多的未知和探索。

因为确定的东西能给我最稳定的正反馈。

现在很多人缺的就是正反馈。

每个人都在忙忙叨叨的工作,但是自己到底忙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做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大部分人做的事,根本就他喵的没有一点意义。完成一个项目,再完成一个项目,熬过每一段痛苦,等待唯一一个会开心一点的发薪日,不停地在这种重复里浪费时间。然后有的人摆了,有的人焦虑到吃不下饭。

大家嘴上说着我想要这个我想要那个或者我什么都不想要,其实大家想要的很简单。就是此时此刻,我们能立刻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是什么。

就是这么点正反馈。

而这些老游戏老剧,不会给你增量,但可以给你满杯全糖的正反馈。它们不需要我投入,还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我只需要用我最熟悉的方式去干,脑子都不用带,靠基因深处的遥远记忆重复一遍,它就会给我理所当然的答案。

我照着方案去做,然后我成功了,一切就这么简单朴素。

这时候你别跟我说什么进取与学习,我今天,就是塔喵的要在舒适区赖到死。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少年,但现在很多人已经没有力气去追求新奇。因为在我的生活中,有各种突然袭击的黑天鹅,有各种紧绷着脑子要去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没有脑力继续做一个好奇而勇敢的孩子。

不是年龄让人变老,而是压力让人变老。

那些压在我们身上的责任,占据我们注意力的信息,正在一点一点抽走我们属于年轻的部分。

年轻人想要成功,想要胜利,想要更多能掌控在自己手里的赢。而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意识到,可能赢不了。

赢不了,那就只能回到自己的舒适区里躺下,毕竟这里还有一丢丢的正反馈。

我们不想动脑,不想思考,不想接受额外的变数。于是我们躺下,任由那些在我们记忆深处,我们最了解的老东西翻滚出来,成为我们生活的锚点。

你刷一遍,再刷一遍,反复刷好几遍。时间在流淌,大脑在放空,一切都按照自己熟悉的波段在重复。信息穿过你的脑回路,就像为大脑进行了一次 SPA 一样,将一切摁回了最舒服的方向。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少年包青天》,没事就要挂在旁边当白噪音。听着那些熟悉的台词,莫名的就有安全感。

尤其少包那个诡异的 BGM 一响起来我就精神一振,觉得自己瞬间进入专注模式,智商都要上升几个百分点。就好像基因深处有什么东西告诉我,当这个 BGM 响起来的时候,你要专注,不然会被吓到。

哪怕我早已经可以倒背剧情,哪怕那些恐怖渲染在现在看十分简陋,我的基因深处依然停留着年轻时的观剧体验。唤醒这一切的时候,仿佛穿越时光。

以前我在网吧看旁边的大哥玩传奇页游,我不明白他们到底在玩什么。为什么打开旁边的图标就是《魔兽世界》,他们却依然要停留在传奇世界。

但现在我悟了,我知道他们想要的并不是一场更为精致更为宏大的冒险。而是曾经的自己。

曾经那个无忧无虑、热血沸腾,和朋友们并肩作战的自己。

他们一次一次打开相同的界面,只为了唤醒自己基因深处的回忆。

他们看起来在玩游戏,但他们的脑,他们的心,他们的灵魂,都飞回了那个属于他们的年代。

当那些确定的代码和永不改变的画面重新出现在眼前,当那些无数次重复的操作从迟钝到娴熟,当深藏在记忆中的台词突然闪现在脑海中。

不管过了多久,不管经历了多少,不管变成了什么。你依然可以做当初那个少年。

一切都在那里,和几十年前一样,没有一丝丝改变。

永远,永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 (ID:banfoSB),作者:半佛

网约车饱和,失业了又少一条退路

最近几年,很多职场人士在面临失业压力时,通常都会这样安慰自己——大不了去开网约车!但是现在,网约车也不好开了。这个越来越饱和的行业,已经不再是职场人士最后的避风港。
最近,交通运输部发布最新的网约车行业数据,截止到今年5月底,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超过了558万本,和2020年年底相比增加了将近一倍。
图片

《亲爱的乘客你好》剧照

如果考虑到兼职司机,增加幅度就更加惊人。以行业龙头滴滴来看,2021年的活跃司机数量为1300万人,而截至今年3月份,滴滴的活跃司机数量已经达到了1900万人,有600多万新增司机开上了滴滴。而在此期间,滴滴还有一年多时间处于暂停注册的状态,直到今年1月才重新恢复。
司机们纷纷涌入网约车行业,但是网约车的订单数量却在持续萎缩。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同比减少了3%,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3100多亿元,同比下降1.4%。
下降幅度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同期司机数量的激增,那么,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网约车司机能够接到的订单迅速减少。很多城市的网约车司机日均接单量不到10单,和前几年相比大概下降了一半。过去很多网约车司机可以月收入过万元,而现在想要实现万元收入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图片
《张卫国的夏天》剧照
由于网约车行业的供求关系迅速恶化,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对网约车发出行业饱和预警,提醒司机们谨慎入场,否则就有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三亚、长沙等部分城市甚至暂停了网约车运输证申请。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表示,“近年来三亚市网约车平台及网约车数量快速增长,运力趋于饱和。为进一步维护网约车行业市场秩序,保障乘客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经研究,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随着网约车行业越来越饱和,不排除将来还会有更多城市对网约车新入司机和平台按下暂停键。
过去网约车行业被视为一个门槛较低的行业,只要会开车,身体健康没有犯罪记录,就可以轻松成为网约车司机,无论专职还是兼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最近几年,网约车成为我国一个相当重要的灵活就业市场,为很多人提供了难得的就业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图片
《都挺好》剧照
但是现在,被很多人视为职场最后退路的网约车,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进入了。一方面在于,越来越多的城市会收紧,甚至暂停新司机的申请,拿到合法执照变得越来越难;同时,从司机自身而言,由于行业变得供过于求,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也变得越来越不理想,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人放弃开网约车的打算。
仅仅在几年以前,国内网约车行业还处于供不应求局面,打车难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尤其是在高峰时期更是一车难求,乘客不加价基本上打不到车。为什么最近两年,我国的网约车会迅速陷入了供过于求的困境呢?
首先还是因为这个行业的进入者越来越多。从网约车平台来看,最近两年涌现出大量的新平台,尤其在滴滴被整顿期间,大量中小网约车平台“趁虚而入”,平台数量也是大幅增长,截止今年5月底,全国网约车平台大概313家,和两年前相比增加了大概100家。
图片

《遇见幸福》剧照

和平台数量增加相比,更直接的影响还是司机数量大幅增加。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网约车,一定程度上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为了减少经营压力,不得不通过裁员减薪来降低成本。最新公布的5月份数据显示,我国青年失业率达到了20.8%,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
从整体就业数据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虽然看起来不高,但这一方面是由于统计方式等因素,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当前的真实就业状况。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网约车和快递外卖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灵活就业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那些传统职场的失业者。按照我国的就业统计方式,一周之内就业一小时以上,就可以统计成就业人口。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一个星期之内只要接两三个单,就不算失业人员。
图片
《我的前半生》剧照
对于很多普通民众而言,无论是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还是被裁员的中年人,选择开网约车或者送外卖、快递,成为最触手可及的选择。即使是那些有工作的职场人士,也面临工资收入下降的压力,这部分人群,也有可能通过兼职网约车司机来补贴家用。所以,作为一个最容易进入的行业,网约车就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成为很多普通人的避风港,基金经理、大厂程序员转型开网约车,类似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越来越多不同阶层的人进入这个市场,网约车司机数量自然也就迅速激增。
在网约车司机的供给快速增长的同时,网约车市场的需求却在萎缩。对网约车的消费者而言,同样也面临失业和收入下降的压力,需要适当缩减日常开支,打车这个在以前算是很日常的消费行为,在当前就开始显得略为奢侈。2021年,我国的网约车用户数量为4.53 亿人,2022年下降到4.37 亿人,减少了将近1600 万。这也就意味着,为了节省开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打车,选择更便宜的出行方式。
图片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对于网约车行业而言,开车的人越来越多,打车的人越来越少,供过于求自然也就越来越严重。不仅是网约车,外卖和快递行业,也开始面临过剩的冲击,这些曾经的就业避风港,现在都难以抵御外面世界的风暴,留给打工人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一届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做“全职儿女”,干脆回到家庭陪伴父母,通过做家务换取长辈的报酬。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就没有这么幸运,如果在失业之后不想让全家人陷入窘困,也不想让房贷断供,将来即使面对比网约车更下沉的就业市场,恐怕也不得不负重前行。

背烂过一个珑骧包,才知道什么是真中产

曾经,中产的消费奥义是“假装自己不用上班”。但无论是“能在暴风雪中保持温暖干燥”的冲锋衣,还是“肌感仿佛身在云端”的瑜伽裤,大多数人的目的地,到底还是自己的工位。

如今风向变了,毕竟假装自己很松弛这件事,本身就不怎么松弛。如果说萨洛蒙、始祖鸟和lululemon是炙手可热的“中产新三宝”,需要狠狠心买下一条699的瑜伽裤,才能跻身于另一种云淡风轻的生活中,那么最近被抢得火热的珑(lóng)骧(xiāng)包就是中产的经典款皮肤,你可以说它丑,但它丑的是真轻松。

图片连中产后花园山姆超市,都开始卖珑骧包了,还限购两件

如今想买上一个珑骧,是要排队预约的。最火爆的山楂花白色号在代购手里卖到小两千的价格,还不一定订得到。

图片

同样价格飞涨的还有“花瓣粉”色号

有钱人玩奢侈品往下走,没钱的人玩奢侈品往上走,在珑骧这,他们相遇了。凭借理直气壮的丑,珑骧成了中产在瞬息万变的时尚届保持体面的最后防线,更何况如今它还逐渐俘获了年轻穷人的心。

图片

有一柜子爱马仕的富婆“出门只背丑珑骧”,而对于小年轻来说,花上小一千的价钱,就能一键直达“有钱人买包的尽头”。

图片

中产要里子,年轻人要面子。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种奇妙的景象:大都市里最有钱的人和最没钱的人,都在抢这个尼龙袋子。

图片
排队买珑骧的队伍里有拎着爱马仕的富婆,也有背着帆布包的年轻女孩

图片
珑骧,是来自法国的奢侈皮具品牌,中国市场是它在海外的最大市场。早在十几年前,这个外形普通甚至简陋的尼龙包,就俘获了一批走“知识分子风”的时髦男女。当时的时尚人士背珑骧还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要把包随便搁在地上,主打一个只要拿捏了松弛感,哪里都是塞纳河畔。

要知道,奢侈品包是观赏属性居多的,买回家是要好好供着伺候着。就算背出去了,大概率也只能起到造型的作用,珑骧却有着能装下三室一厅的阔绰。如果其他奢侈品包是停在夜店门口的跑车,珑骧就是能把全部身家都装下的航母。

图片

珑骧差不多就是奢侈品届的迪卡侬。细密的尼龙面料防水防汗——你很难不心疼柔软的小羊皮饱受汗渍和高温的摧残,但珑骧甚至可以用来当雨衣,背着它你总会有些随便造的底气。

碳黑、枣红、藏蓝色的经典款珑骧走的是中产最爱的“静奢风”,年轻人却不买账。他们钟爱低饱和的马卡龙色,正契合最近流行的多巴胺穿搭。这种毫无老钱味的配色,正被年轻人玩出如小学生盘手串般的花样儿。

你说不清年轻人是在改造珑骧包,还是在珑骧包上做ppt。迪士尼的公仔挂件成了珑骧的基础套餐,天空蓝配星黛露,山楂花白配玲娜贝儿,这是规矩。

图片
看上去丝毫没有奢侈品的派头

没有涂鸦和刺绣的珑骧只能算是毛坯房。“这个包写我名字”已经满足不了这届小年轻了,贴纸和涂鸦都得安排上才像样。

图片

年轻人有多爱珑骧,坐一趟早高峰的地铁就知道了。它就像是潜伏在地铁车厢里的神秘组织,当你发现一只的时候,说明暗处还有无数只等着你。但由于它的外形过于平庸,所以很容易和拼多多19.9的洗漱包混淆。

图片
对上班族来说,珑骧是他们的房车。背着只能装下几只口红的精致口袋包,领导只会觉得你工作不饱和,要么就是要下班偷偷约会了。但如果是三室一厅都能装下的珑骧包,连你自己都会觉得这是要住在公司的架势。

而有钱有闲的中产,已经不在乎包到底能不能装。珑骧那种朴实的老钱味,是一个成熟中产退出快时尚展演的宣言。在中产大舞台亮马河边,背不上一个珑骧包,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来chill的。

图片
更有甚者,把珑骧包当成了吉祥物,因为名字写起来有“龙马精神”的寓意。

图片

图片

十几年前就迷上收集奢侈品包的80后大Eee,如今包包已经挤满了一衣柜。进入30岁之后,大Eee对奢侈品“没欲望,也没那种心气儿了”。

“年轻时当然是怎么高调怎么来,生怕别人看不见包上的logo,但年纪越大,别人审视的目光只会让人紧张。”

步入中年的大Eee既疲惫于无止境的奢侈品鄙视链,又不愿承受公司里年轻实习生羡慕的眼光,珑骧成了她工作日的通勤标配。“背爱马仕的看不起一切人,背香奈儿的又觉得背LV是暴发户,至于Gucci,只是打工人的专属。”

“曾经最怕和其他人撞包,但背珑骧就不在乎了,反正无论什么型号,看起来都像个讨饭袋子。可以说是退出奢侈品圈的攀比,也可以说直接摆烂了。”

在大Eee看来,从小香换到小骧,并不代表是消费降级。“你去买其他奢牌的时候,sales都会向你强调设计和皮质,暗示你它就值这些钱。但花一千多块买个好看点儿的麻袋,你心知肚明它不值,这当然也是一种奢侈。我不需要刻意证明自己的消费能力,也不用假装自己很懂时尚。”

图片
大Eee的珑骧一直随便扔地上

“珑骧还有一种有正事儿要干的仪式感。就算只是背去咖啡馆闲坐,这个尼龙袋也会让我觉得生活中有很多选项。它能装下我在咖啡厅用的电脑,也能装下游泳的装备和浴巾,背上它我可以一整天都在外面闲逛。”

来自上海的阿水,在买包上意识到自己已步入中年的体验是,一看是不是轻便能装,二看能不能解放双手,三看能不能随便造。手机塞进去费劲的不行,能把肩膀勒出印的不行,动一下就溜肩的也不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舒服的需求度也会提高,这不是审美变了,而是岁数大了。”

对阿水来说,珑骧就像是奢侈品届的洞洞鞋,“别人笑话它low,但背在身上有多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它不仅没自重,还能折叠塞进随便一个角落,脏了随便扔洗衣机卷一卷,洗出来还和新的一样。”

开始收集珑骧后,阿水迷上了比较不同色号细微的颜色差距。虽然在外行眼里,纸张白和月光白几乎没区别,“但光泽肯定不一样,你得仔细看。而且一千多也不贵,随便买买没什么,不过最近热门色号根本抢不到货。”

图片
收集不同色号,是每个珑骧爱好者的宿命

虽然珑骧的质量也饱受诟病,比如四角容易磨损,且破得毫无底线。但对于中产来说,这正是沉淀下来的消费经验和对自身需求的谙熟于心,使得他们对奢侈品也有了确切的宽容。

图片
95后的黛玉女士把背珑骧形容为“模仿中产生活成本最低的方法”,“花上小一千,就能在通勤路上获得中产生活体验卡。”

从前,黛玉女士也曾着迷过奢侈品带来的虚荣心,但如今香奈儿和LV价格飞涨,曾经咬咬牙能拿下的包涨了小一万,她再也高攀不起了。

黛玉女士唯一拥有的奢侈品包,是入职前用未来3个月工资拿下的香奈儿。当时她想象着自己会成为妆容精致、踩着高跟鞋健步如飞的律政俏佳人。但当在小羊皮的包身被地铁安检机刮出第二个划痕后,黛玉女士悟了,“干什么事儿就该背什么包”。

珑骧被公司的同事称作“打工人的爱马仕”,当黛玉女士第一次来到珑骧的柜台,她试图感受销售口中“云朵般轻盈的自重”和尼龙布“细密的韧性”,但后来还是不得不承认,它摸起来和防雨布无异。

不过,这个雨衣包给了她在城市里触手可及的体面。背上珑骧,就能在都市白领中完美隐身,“既不会太寒酸,也不会太用力。背珑骧的有可能是中产和old money,也有可能是没啥钱的月光族,关键就在于那种面目模糊的安全感。”

图片

黛玉女士经常在通勤路上撞包

“但假如我背香奈儿就不一定了,对吧?我的经济实力没到那里,就算买了,挤地铁时别人也总会多看几眼。看得多了,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背的是假货。”

“背上珑骧的感觉就俩字,踏实。八卦同事不会有管我问链接的欲望,因为它真的没啥特别的。但由于价格不贵,人家也不会有是不是背了假货的猜测。”

黛玉女士还给我分享了一个小秘密,自从入了珑骧的坑,她开始真假混背,后来发现很多人都这样。

第一次发现有钱朋友的珑骧logo和自己的有差别,黛玉女士惊讶于“原来有钱人也背假货”。后来见得多了,黛玉女士明白了,“原来他们背假包也不会有人发现,钱就是最好的底气。”大多数人其实缺的不是有钱人的包,而是有钱人的自信。

ENDING

背珑骧的中产,就像用矿泉水瓶装茅台的人,并不在乎别人认为他喝的是什么。用对麻袋的态度对待一只1000多块钱的包,无需跟消费主义扯上什么关系。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买一只几万块的香奈儿小羊皮太费力,不如用同样的溢价,买一只外形毫无特色的尼龙包。只要心态放平,就可以从中产的起点一步抵达中产的终点——一种跟价格无关的返璞归真感。

即便后来他们会发现,自己买了珑骧包后还是小心翼翼地改造,而中产是真把珑骧当麻袋来造的。

张雪峰回答的每个问题后面

@行者山海: 我看了一些张雪峰的直播,他跟家长聊考研的事。我不管他是不是专家,也不管考不考研。

我就想说,他说的一些事情,挺真实的。

比如,有人问电气专业好不好?他说,你家里有没有国网的关系?没有的话,就别学了。因为你可能连校招都没资格参加,有些专业就是这样。

比如,有人问花 40 万送孩子出国怎么样?他说,你家里有没有钱?如果这 40 万对你来说很重要,就别去了。别为了给孩子提高一点点档次就把家里的钱都花光,等他毕业你会发现他赚不回来。

比如,有人问去中外合办的大学学金融怎么样?他说,你家里有没有资源?如果你帮不了孩子找工作,就别去了。金融是最看重背景的专业。

比如,有人问民办三本和专科怎么选?他说,看你家里条件怎么样。如果没钱,就上专科。如果有钱,就上民办本科。

比如,有人问上师范学校怎么样?他说,千万别去师范。教师这个行业太难混了。因为其他专业院校每个省只有几个,师范每个城市都有一个。

他回答的每个问题后面,都是社会的问题。但是他说的都是事实。

40+中年妇女:我曾两次踢翻“铁饭碗”

第一次踢翻“铁饭碗”是二十年前,那时我刚二十出头,师专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任教。

教的孩子里面有一半是留守儿童,成绩都很差,既有单纯可爱、听话懂事的,也有不少是缺乏管教有明显的误入歧途趋势。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体罚也是家常便饭,和我搭班的女老师经常把班上的孩子整个脸都打肿了,但是她所教班级的平均分能够超过平行班十几分之多。

那几年,当地财政执行的是56%政策,即老师工资只能领到应发工资的56%,而且这还是老教师待遇,刚分配的青年老师每个月只能领不到五百元的生活费。这种政策已经执行很久了,基层教师工资本身就低,再被当地政府克扣一半,仅能维持温饱而已。

图片
《一个也不能少》剧照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去住在校内的一户双职工教师家里取东西,那简陋的木床和木桌椅深深地震撼了我,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和现在流行的极简风完全没关系,就是赤裸裸的简陋与贫穷。我实在不能想象那个在教室在办公室衣冠楚楚的学科带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竟然如此不堪。事实上,老教师群体里普遍弥漫着“摆烂”的气息,年轻老师私底下则纷纷各寻出路。经济上的无望加上调动失败,让年轻气盛的我破釜沉舟,决定辞职考研。那时,敢于踢翻“铁饭碗”的同行并不多,即便有,不是下海做生意就是跳槽去刚刚兴起的私立学校任教,只因为那里的薪水更具有吸引力。

我的考研路崎岖又艰辛,因为之前上的师专属于五年一贯制专科,学校的教学内容难度很低,我的综合学科水平甚至赶不上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了考研,我先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文凭,然后恶补英语,先后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之后才有底气报名考研。整个过程我花费了三年。那些寒冬熬过的夜,那些清晨背过的单词,那一页一页的笔记、那一套又一套的习题,最终让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碾压了那些应届生,顺利入读自己心仪的学校。

图片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剧照

读研的三年,是快乐的时光,也是迷茫的时光。从我考上的那时起,我已经清晰地感觉到硕士研究生的出路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朗了,尤其是文科生,毕业后再也不能轻而易举地进个高职院校工作了。不少同学一入学就翘课,有的在家创业赚钱,有的继续埋首于书山题海,准备“考公”。而我呢,在仓促地考博失败后,临时在校招会上抓了一个苏南高中就签了约。因为,当时实在是害怕毕业后不知道去哪里。

未曾料到,苏南那个以升学率著名的高中就是我的噩梦。

做班主任的必须早上六点起床到操场进教室,晚上十点多还在查宿舍,连午休,都必须趴在教室讲台上完成。每天还有开不完的会,改不完的卷子,听不完的课。除了精神和体力上的疲惫,我更受不了那里的价值观。每个周五周六晚上,各班的班主任就开始带着语数外老师排班参加家长的宴请,如果家长的来头够大,学校的主任校长也赫然在列。饭后,随着果盘鱼贯而至的是家长分发的红包。那年,我的工资收入还没有红包收入多。

图片
《我成了他的班主任》剧照

记得有次全校例会,大校长一本正经地说:“《教师法》规定了我们一周只能休息一天”,台下嘘声一片。接着,另一位女副校长没羞没臊地鼓动大家:“只要你们干得好,收入自然好。家长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我上个节假日在某某饭店就收了一个五千块钱的红包。”

当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公然侮辱法律,公然地将家长送的红包作为教师的工作奖励,我对这所学校,甚至是当时的教育工作产生了生理上的反感。第二年暑假,我写了一封现在看来极为热血又幼稚的辞职信,就离开了那个每年都能考二十几个清华北大的重点高中。那是我第二次踢翻“铁饭碗”。

辞职后,我随着丈夫落户一个陌生的江南城市,在陆续经历考博、考公、考事业编这一系列失败后,我已经年近三十。无奈之中,我只好选择先怀孕生子。

产后,我开始匆忙投递简历,招聘平台上保险公司、保健品公司等重网罗织,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挫折感。在保险代理人资格证考试中,我结识了一个985毕业的本科女生,她虽然是理工科,但是专业比较冷门,对口招聘尤其歧视女性。我们聊起找工作这么难,不如自己创业。两个人一拍即合,借了几万块钱在小区里租下一个门面,办起了晚托班,帮小区里的孩子辅导功课。因为收费低廉,很多家长本来就担心自己没下班,孩子在家没人管,所以生源倒是不缺。不过两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又请了两个大学生兼职,每天晚上搞得很晚很辛苦,周末节假日还要开小班课。除掉房租、人员工资和基本运营成本,发现两个人也就赚了一个普通小白领的钱。

图片
《日日是好日》剧照

985毕业的女生率先放弃,考研读研去了,我孤掌难鸣,只好关闭店面,重投简历,进了一家平面媒体广告公司做文案。两年后,转而又跳槽去了一家小型制造企业……

我曾有一种错觉,觉得人类的时间轴出问题了,它早就悄悄地以倍速在前进。不然为什么一天、一月、一年眨眼就过去了?我无数次在梦里重回大学的校园和宿舍,那里的我是多么年轻、自信和美丽啊!可是现在呢,我离我的专业越来越远,我甚至连过年都不敢再给我的导师发一条祝福短信,怕他对过去的得意弟子失望。每天面对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工作,没完没了地和锅碗瓢盆密切接触,时时刻刻处在鸡娃还是不鸡娃的纠结中,我心力交瘁,排山倒海的负面情绪给我带来了甲癌、肥胖与白发。

数年的疫情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也岌岌可危起来,父母对我忧心忡忡。他们一辈子都在体制内工作,退休后都充分享受到了体制的红利。在他们看来,有事业编的工作才是稳定的“铁饭碗”,而在小私企里工作的我,现在端着的是一次性泡沫饭盒。

姑且不说这个饭盒能用多久,我在心底里早就把自己定位成了“脱下长衫的孔乙己”,走在厂区那重型卡车飞驰的路上,在办公室里听着不着边际的谈话,我经常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怎么走上了这条路。

二十年前的我,光彩照人,积极上进;十年前的我,成熟稳重,独当一面。如果没有踢翻第一个“铁饭碗”,凭借工作成绩和家庭人脉关系,我现在应该是一所乡村中学的教导主任甚至是副校长;如果没有踢翻第二个“铁饭碗”,凭借专业实力和正常的发展轨道,我现在应该是那所名校的中年骨干教师。

可是,生活是个狗血编剧,逻辑混乱、情节俗套。一转眼,我已经成了40+的中年妇女,镜头里的我,仅仅是一名小型私企的普通职员,体态臃肿、情绪反复无常。我知道在父母亲友眼中,我早已是泯然众人的“方仲永”;在过去的同事眼里,我是因冲动而失败的典型案例;在朋友眼中,我是爱折腾、爱自由,同时又是缺乏毅力的任性妄为者;在丈夫眼中,我早已从文艺范小仙女变成了邋遢俗气的中年大妈。

图片
《三十而已》剧照

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经常在半夜醒来,为了自己不能完成的梦想而落泪,这种伤感只有黑夜知晓。

即便如此,我也从未后悔过自己两次踢翻“铁饭碗”,因为曾经不爱,拥有也是伤害。如今的籍籍无名、一事无成,甚至是朝不保夕,在别人看来,皆是我自己“作”的。但是人生即便可以重来,跟随内心的选择也不会改变。一棵树不能选择它的土地,但是一个人却可以流浪到他从未去过的地方。

我是一个流浪者,流浪者不能靠累积资历、人脉和物质财富获得成功,流浪者是靠经历、勇气和随遇而安换取幸福。40+的女人在职场竞争上似乎根本没有竞争优势,但是,作为两次踢翻“铁饭碗”的人,我毫不畏惧,我是那么敢于“舍”的人,那么我“得”的机会是不是也应该更多?

图片
《在京都小住》剧照

有人说,因为拥有过,所以才能真正放下。我感谢自己曾经的拥有和放弃,它让我不会轻易患得患失,不会轻易臣服于一些既定的规则,更不会固执于眼前的利益。踢翻过“铁饭碗”,我才知道和山野之趣相伴的是风餐露饮;失去了甲状腺,我有理由更关注自己的一日三餐与健康;放弃和孩子每日在作业问题上的生死搏斗,改成晚上你做题来我读书的静谧模式;断掉和过去亲友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就没有了攀比失落的机会;不再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才有细品一段美好文字的心境。

40+的我,懂得自洽的价值与途径,努力让自己活得淡然轻盈,毕竟,我挣脱过两次绑在自己身上的桎梏。那些因为挣脱造成的伤口,一直痛痛痒痒的,会不会有一天也会长出翅膀?

这位外国学者研究中国自杀问题38年

撰文|李珊珊
●  ●  ●
从本世纪初到今天,中国的自杀率下降了一半多,是全球自杀率下降最快的国家,且有数据显示,农村地区35岁以下年轻女性的自杀率几乎下降了90%。

然而,对于80年代来到中国,38年关注中国自杀预防问题,并曾组织开设了中国第一条自杀干预热线的精神科专家费立鹏,这个结果却并不那么令人满意,他毫不留情地评价:“我们希望自杀下降的原因是自杀干预起到了作用,但其实不是”。

费立鹏认为,近20年间自杀率的下降,自杀干预相关工作可能只起了10%的作用,剩下的主要是来自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发展。

几乎旁观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影响这个国家居民精神状态的全程,作为一个加拿大长大,工作经历却几乎全部在中国的精神科专家,费立鹏的敏锐与疏离,让他可以轻易地就看到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数人的盲点,从而抵达真正有效的预防。

1976年,毛主席刚刚去世,1949年出生的加拿大学生费立鹏第一次来到中国,做了两年留学生,他兼职去医院的急诊室监管自杀未遂者,发现这些人的故事里有另一个视角的中国的社会、文化,从而对自杀问题有了兴趣。

1985年,拿到了医学学位的费立鹏再次来到中国,希望能有机会研究中国的自杀问题,却发现,“这是很敏感的问题”,没有数据,他只好转而专注于重性精神病的家庭服务。直到1990年,卫生部开始公布死亡数据,包括自杀数据。

评估了基于不同样本、不同口径的官方死亡数据后,2002年,费立鹏与同事一起在《柳叶刀》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估计中国1995-1999年平均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有23人自杀,这个自杀率,加上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每年便几乎会有2.8万以上的国人自杀身亡,自杀占当时中国死亡人数的3.6%,是当时中国的第五大死因。

这是第一个让世界接受的足够科学、准确的中国自杀率数据,在这个数据之前,基于不同来源的数据,国际上对中国自杀率的预估在10万分之13.9到10万分之30.3之间。而在当时,费立鹏他们的数据的背后,一个令全球自杀研究的学者震惊与困惑的事实是:中国的自杀率农村是城市的3倍,且女性高于男性。这与西方的人群自杀状况完全不同。

自那时起,费立鹏开始了他的自杀死因研究,那也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一个自杀死因分析项目,整个项目访谈了500多名自杀者的家人和亲密伙伴,旨在寻找这些人为什么而自杀,从而寻找最有效的预防自杀的方法。

也是自那时起,费立鹏就一直在专注于中国的自杀干预工作。在北京的回龙观医院,他组织了中国的第一条自杀援助热线,培训了一批专业的自杀干预人员;2010年起,他来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那里危机干预研究室的主任,从事精神疾病诊断的检查工具SCID的培训,以及一些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过去的20年间,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城镇化、女性地位提升、农药管制为中国自杀率的大幅下降提供了巨大助力;另一方面,根据自杀压力理论,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会明显减轻因匮乏和愿望受挫而产生的压力,这可以减少沮丧、愤怒和心理痛苦,从而降低自杀风险。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在经济、城镇化进程放缓的背景下,没有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中国社会的自杀预防需要往哪儿走?

这是我们找到费立鹏,希望集中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关注的问题。

(一)我们最初的自杀数据,

外国人都不相信

知识分子:2002年,您在《柳叶刀》上发表了当时中国自杀率的数据,其中,中国每年自杀死亡2.8万,以及农村自杀死亡的男女比例1:3等数据令全球都很震惊,能否讲讲,您是怎么进行自杀研究,怎样获得那些数据的?您的文章发表后,国际同行们反应如何?

费立鹏:1985年,我毕业后来到中国,希望能有机会研究中国的自杀问题,但当时的很多东西都是保密的,看不到数据,所以我转而做一些重性精神病的家庭服务。到了1990年,卫生部开始把所有的死亡资料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我们当时一看,咦,自杀率比其他国家要高,女性比男性要高。

有了这些资料,我肯定要研究一下。当时中国的自杀率大概是每10万人23个自杀,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超过10万分之20),自杀是当时中国名列第五位的死因。当然,最让我们吃惊的还不是这个数字,而是:90年代,中国的自杀率农村是城市的3倍,且女性高于男性——在西方高收入国家,自杀率通常是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3:1。而且当时我们的数据还显示,国内的很多自杀与精神疾病无关。

我们这个数据出来,很多外国专家都不认同,他们觉得自杀之前肯定有精神疾病,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诊断出来……他们觉得我们肯定是错了,后来我们就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的自杀解剖项目,可能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一个自杀原因的调查,我们与自杀死亡者的家属进行访谈,了解那些人死亡的原因。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外国人,您是如何参与这项研究的,会直接参与对自杀者亲友的访谈吗?那些自杀者的亲人愿意跟你们这种前来调研的“陌生人”谈这些事情吗?这种谈话中,最难的是什么?

费立鹏:20年前,2001年,我们在回龙观与疾控中心合作了一个项目,目的是分析自杀的原因。

我是这个项目的组织者,项目分布在全国的23个点,我都去过,但我的主要工作是培训我们的调查员,我也会具体去看,但我会作为观察人员过去,去看这些调查员们做得怎么样,合不合规,等等,具体进行调研的还是调查员们。我们不仅访谈那些自杀死者的家属,还找了一些意外死亡者的家属访谈作为对照,大概访谈了数百的自杀死亡(家属)和略少一点数量的意外死亡家属,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甚至,是不是死亡之前跟家人有过争吵等等。

这些在调研时都有录音,我回到酒店后会听这些录音,听这些人的故事,每个录音我都听过。

一般我们的调查是在自杀发生后2~3个月,最长也是半年之内,家属们会印象比较深刻,但也会比较痛苦。有时候,你能看出来,家属们自己会想一个解释:为什么我的妻子自杀,为什么孩子自杀?受访者会有自己的一个解释模式,我们得跳过这些(他们自己的解释),去分析那些客观的数据,(分析真正的死因)。

一般而言,一个自杀者,我们会问两个人,一个家属,一个邻居、同事,我们通过两方面的案例来获得一个综合的信息来判断这人的自杀原因。

有些人很痛苦,哭得很厉害,这个时候让调查员也非常为难,我们的调查员会受一些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处理这类的事情。当然,有人会不愿意谈,因为痛苦得那么厉害,还有就是,能感觉到,他们有内疚感,一直在想:如果我做了什么,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如果我稍微注意一些,带他们去医院看病……

我们一般每个家属至少要访谈一个半小时,最开始是开放的问题,你的体验,你觉得亲人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你这么觉得?然后我们会有一些具体的(固定的)问题。

最终,我们的调研发现:一半的自杀者是因为家庭矛盾和其他的矛盾。自杀未遂者中,有心理问题的占1/3,家庭和其他社会问题占2/3。当时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专注于单一风险因素的自杀预防计划不太可能大幅降低自杀率。

也就是说:自杀,不是一个简单的精神卫生问题,需要很多方面、很多部门的努力。

知识分子:目前的中国自杀数据怎么样了,中国仍然是全球最高的之一吗?

费立鹏:从90年代卫生部第一次公布的自杀数据到现在,官方数据来看,自杀率下降了应该总共大概50%左右。注意,下降的是自杀率,不是自杀人数,因为人口增加了。

考虑到目前的老龄化程度远远超过了90年代,而老人的自杀率通常是高于年轻人的,如果老龄人口变多了,自杀自然会变多。我们如果对目前的自杀数据按照年龄分布进行一下调整,即进行年龄标化,中国的自杀率下降大概有60%。

对于这种变化,我们希望自杀下降的原因是自杀干预起到了作用,但其实不是。我们开展的自杀干预相关工作可能只起了10%的作用,剩下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发展。1990年代,大概75%的人口是农村人口,自杀的主要方法是喝农药。现在农村人口40%左右,而且即便在农村,农药也变得不那么方便获得了。

知识分子:女性自杀的情况如何了?男女比例情况呢?

费立鹏:女性自杀减少了很多,因为很多农村女性来到了城市,农药不那么容易获得了,而农村女性自杀的主要方式就是农药,而且当时她们用的农药致死率很高。另外一方面,这些女性的经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家庭也变小了,也没有那么多家庭矛盾了。

在城市,目前男性的自杀死亡开始逐步超过女性。在西方,男性自杀在几乎所有的年龄段都是女性的3倍,但在国内,现在农村差不多是1:1,城市的话,男性比女性的自杀要多的20%左右,大概是:1.2:1。在亚洲的其他国家,比如:印度是1.4:1,斯里兰卡是1.3:1。在亚洲的大部分国家,男女占比差不多。

知识分子:您怎么看目前中国发布的新的自杀数据,准确吗?

费立鹏:这些自杀数据还是有可信度的。我认为,跟其他国家比起来,我们(中国)的自杀数据可能会有些问题,但问题不会特别大,但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关于自杀方法的数据,非常缺乏,而且,非常不准。

(二)被忽略的老年人

知识分子:为什么数据显示我们的自杀率下降了,但很多人却感觉现在比过去更痛苦了,甚至有些数据显示各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上升了呢?现代人真得是更痛苦了吗?

费立鹏:这个问题很大,可以谈好几天。

简单来说,确实有些数据显示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但作为一个专注于精神卫生领域的流行病学家,我现在还分辩不出,这些数据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我们更敏感,有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普通人也更愿意承认自己的精神疾病了;有多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方法不太准,现在的方法更准确了。

当然,精神类疾病的发病会有波动,我同意,但如果想当然地认为事情是越来越糟糕的,我不同意。

至于你提到的压力问题,目前可能大学生觉得毕业后求职的压力很大,但我们要想一想,30年前有多少人可以上大学?对当时来讲,考不上的压力是最大的,很多人甚至会好几年一直考,一次次考不上,这个情况跟你现在找不到工作的压力是差不多的,或者,我甚至认为,当时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也有人认为过去的大家庭的模式,社会支持网络会比现在要好,但你要知道过去的农村大家庭模式也给成员很大的压力,造成了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在那时候,女性没有地位,孩子都得听大人的话,也没什么地位。你现在往回看,好像过去很好,但其实,很难做一个实际的比较,很难说,到底哪个更有利于精神健康的。

现在老是说,过去很好,今天不好,这个思路,我认为太简单化,不够客观,而且,你现在可能抱怨房贷、车贷,害怕失业,但过去可能是穷到没有饭给孩子吃,到底哪个压力更大?所以,我觉得,比较轻易地说:现在更糟糕,压力更大,我认为,不那么客观。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比较确定的原因,我可以想到的是老龄化,老龄化现在正在变成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而年龄跟很多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是有关系的。

知识分子:刚刚您提到了老龄化和老年人,中国老年人自杀的一些情况到底怎么样?老年人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费立鹏:国内的老人自杀比例是明显高于年轻人的,但是自杀在老人的死亡原因中的排名却不是很高,大概在30位左右,因为老人死因排名靠前的可能有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等,所以,看上去自杀对于老年人不像对于中青年那样,是排名非常靠前的死亡原因。但是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减少自杀人数,要把注意力放在自杀最多的人群中,这个人群,便是老年人。

跟自杀最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病——重性抑郁的患病率,老年人的发病率比年轻人要高,因为他们遇到的生活的不适更多——严重的躯体疾病,退休之后没事情干的价值感缺失,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压力。在国内,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占自杀者的55%~60%,而且你还要考虑,(因为不是出生高峰),这个年龄段的人的人数其实是少一些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减少自杀人数,力量得放在老人身上。

可是现在,因为很多原因,我们的好多力量放在年轻人身上。这里有年轻人的自杀更吸引媒体关注的原因。除此外,年轻人比较容易接触到,也许也是原因。特别是在大学、高校,要求年轻人填表做调研,相对要容易得多;而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你很难找到他们,找到之后又很难沟通,他们预防的工作很不容易,需要花很多钱,却不容易被看到。

因为这些原因,我们的很多工作,很多钱都投入到了青少年、大学生身上,但实际上,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这些老人,如果要减少自杀人数,应该更关注这些老人。

你可以看看日本现在的自杀率,受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影响,他们老人多,自杀也会多。

在日本,很多老夫妻,丈夫走了,妻子很孤独的,一个人,也没有其他亲人,就自杀了。国内也有一些这种情况,比如跟孩子分开住,妻子去世了,这个老人特别孤独,痛苦,也有自杀的。我们要小心,不要向着这个方向走。

我觉得,在自杀问题上,中国最应该担心的是老龄化,因为老龄化可能会导致自杀增多。

知识分子:老人自杀率存在城乡差距吗?

费立鹏:过去城乡的自杀率之比是1:3,现在情况可能变了,但因为很多农民他们跑到城市工作,然后自杀了,算作农村还是城市,不是特别好区分。现在的城乡自杀人数的比例,好像有些数据显示是1:2,城市1,农村2。但也不太好区分,因为城市化之后,农村跟城市的区别也开始模糊了,农村种地的也变少了,即便是农村,使用农药的也不多了。所以像原来那种农药自杀的情况,在农村也少了。

但中国也有一种情况的自杀。生病,不想花钱治疗了,自己结束自己生命。我之前做过一个大的课题,调查城镇老人自杀的理由,其中,有些人就是出于这种原因。现在,我们的医疗保障系统明显比过去要好了,在城镇,(因为有了医疗保障),这种情况可能不多了,但在农村,可能还有这种情况。因为确实,很多家庭,因为治疗一个老人,就变穷了,老人会觉得应该对家庭有责任,不能给家庭造成这么大的经济负担,然后就宁肯不治病,甚至去自杀。

总体来讲,目前国内的老年人自杀的情况,尤其是农村、城市的不同,各种特征,还没有特别好的研究和数据。

(三)被误解的年轻人

知识分子:刚刚您也提到过,大学生的自杀很受社会关注,每次一出事就有各种报道,然后上上下下,尤其是高校会实施各种措施,但在同年龄层里,比起那些没有上大学的年轻农民工,大学生的自杀率算高的吗?能否讲讲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自杀的问题?

费立鹏:这方面的数据不太全,但是我很怀疑大学生在同年龄层是不是自杀率高的。因为大学生在他们这个年龄的人中,是比较成功的一些人员。虽然上大学的比例从一开始的5%涨到了现在的50%,但总的来讲他们还是人群中比较成功的。目前的(自杀)数据,很难区分20岁上下,有自杀行为的年轻人,到底上没上大学,我们没有数据。但是,我仍然估计,大学生的自杀在同龄人中还是少的,但他们受到的关注度还是高,你比如说,一个22岁在农村自杀的女性,根本就没人会关注,而如果是大学生,可能就不一样了。

另外,总的来讲,年轻人自杀率明显低于中年人和老年人。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自杀率越高。还有就是大学在校生中,很清楚的,本科的自杀率比硕士和博士低,当然,这也许同样因为年龄,但也许还有别的理由,我们目前还没有数据。

知识分子: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里,学生们不太敢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的时候不敢去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因为怕学校知道之后,自己会被退学,心理老师们对这件事也很为难,能听听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吗?

费立鹏:不敢承认有心理的异常,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原因,但除了怕被别人认为“脆弱”的问题,害怕心理异常的诊断造成实际的影响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你在军队,承认有心理卫生问题,那就需要退役了,今天在大学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你承认你有自杀的想法或者念头,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知道之后需要上报,然后就会有人跟你谈话,让你退学,或者毕业证仍然会给你发,但需要你回家,因为不能让你在大学里自杀。这确实是个很无奈的事情,因为如果一个学生自杀,可能大学校长也要担责任,有可能因为这个问题,他很快就没有位置了。

90年代的,我刚到中国的时候,大学入学之前,会有一个健康检查,如果你承认有心理问题,就不让你上大学了。现在去掉了这个限制,但是现在的情况,可能一个学生如果在入学之前,接受过治疗,家长也会告诉孩子,千万别告诉学校,告诉了可能就不让你上学了——而且,这可能真的会是个问题。

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不是很容易解决。你知道,心理咨询师也是必须要孩子承认自己有问题,他们才能跟进治疗,另一方面,哪怕这个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心理异常,也没有足够的资源为他们提供服务。

但还有一个问题经常被忽略,那就是,现在大学对于学生的精神健康方面的数据,可靠性也不是那么得高。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的调查,是要求心理咨询室就诊的学生,填一个表,但关键问题在于,去心理咨询的学生,他们的(精神疾病患病率)肯定是偏高的,这个数据肯定是不准的,不能代表全体的。

他们还经常问(学生):“你最近一个星期有心情不好吗?”有,那就是抑郁了。这种调查完全不标准。但经常就是这种质量堪忧的数据,被拿来说服教育部门实施一些措施,用这种达不到科学水平的数据来影响政策。

我只能说,我希望我们相应研究的科学水平能够提高,教育部门能够真正去启动那些更科学的调查,从而有一些更有代表性的数据拿出来。另外就是,我们这么多措施实施,一年或几年之后,能不能有一些后续的跟踪调查和评估,来看看我们的措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要看看我们这些政策、措施的干预是怎么做的,到底效果如何,需要一个可靠的评估,但现在还没有。

我还要多说两句,即便有目前的这种情况,大学生在一项科学的心理调查中仍然是非常诚实的。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让参与的大学生一半实名,一半匿名,填写问卷,评估精神健康状况。最初,我们以为匿名的那群人,肯定精神问题报告得多,但实际上,实名的人,承认有自杀念头的比匿名的人要多。

所以,不要认为你觉得会怎么样,都要拿数据来看,大学的很多事情都有波动,不同的大学情况可能也会不同。

知识分子:讲讲您对促进年轻人精神健康的建议吧?

费立鹏:经常会有些大学希望我给他们的学生讲一下自杀预防的课程,然后,我在一个大教室里,给500个孩子讲一个小时的课,但我心里知道,这根本起不到学校希望达到的效果。

真正要教授这种技巧,需要小组制,最多8个人的小组,大家讨论自己的想法,要有交流,孩子才会说出一些埋藏在心底里,平时是不跟人说的想法。要让他们说出来,需要受过训练的指导老师引导,这个老师不会去否定他,不会觉得他的任何想法是没道理的。而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在朋友碰到一些事情,很痛苦的时候,也知道如何帮助,并有能力去帮忙。他们知道,不要去否定别人,倾听,让人倾诉,等等这些技巧,这是很多大学生缺乏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的是,从孩子开始,逐步的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我的女儿是在国内长大的,我记得她三年级的时候,经常到晚上10点还在写字,到了六年级,她的睡眠就开始明显不够了。现在,教育部门开始限制作业,要求家长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因为睡眠缺少,对大脑的发育有明显的损失。

我觉得,无论如何,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睡眠,总是一件好事,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精神健康的发展,都是好事情。

我提这些是想说,最重要的预防是提升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即心理素质。我们现在的教育部门规定,原则上每天小朋友在学校应该花一个小时进行身体健康的锻炼,可是心理健康呢?

我本来做过一个发给学校的小册子,讲的就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训练。孩子们本来应该有相应的课,可是比如,老师觉得孩子文化课没学好,就占掉了那个时间。另外,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这种心理健康的训练。

我们目前的方法是,找到有问题的孩子,给他看病,可是没有问题的孩子,我们就不管他们。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要上一下这个课,课上一般有小组讨论,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开口说自己真实的想法,有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讨论和训练如何应对,就像在体育课上进行身体锻炼一样。每周有1个小时,几个小时,用这些时间,把孩子们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可以很好地预防后面的好多后果。

另外,我最近也在想,目前,可能教育部门会倾向于说:我们需要培养未来的工人,但20年后,AI现在这样发展,未来的工作是怎么样,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工人,谁都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是20年之后,到底哪些工作会存在,哪一些智力、技能根本不需要了,我们不知道哪些培养是白做的。

虽然培养知识技能的效果可能存疑,但是,如果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那么,不管出现什么情况,这类技能都是有用的。你要想一想,把力量放在哪儿?躯体健康(体育)要加强,我很同意,但是心理健康是不是也需要加强提高一下,甚至,我认为,也许从某些角度来讲,提高心理素质是更重要。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因为随着年龄增大,心理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这个事情不仅是自杀,对其他心理障碍,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些人成年之后就开始喝酒来掩盖自己的痛苦感,其实也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自己的痛苦。我觉得对这些应该有研究,应该花资源来针对这个问题做工作。长期而言,这不仅对自杀,对减少所有的社会负面的事情,都有好处。

(四)20年过去了,

中国的自杀预防需要进入新阶段

知识分子:过去20年间,自杀率的下降,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根据自杀压力理论,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会明显减轻了因匮乏和愿望受挫而产生的压力,这可以减少沮丧、愤怒和心理痛苦,从而降低自杀风险。但在未来,经济、城镇化进程放缓的情况下,没有了发展的助力,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杀预防呢?

费立鹏:首先我纠正一点,城镇化和发展仍然会继续。我去过一些农村,山区的穷人确实减少了很多,但仍然很穷,20多岁的女性有三个孩子,都没有上过学,这种情况仍然存在,而且很多,都是有待发展的。

但你说的这个问题仍然是有意义的。联合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说2030年要把自杀率降到2015年的1/3,要降这么多,靠过去经济发展、城镇化等等思路已经不够了,得发掘新的有效的办法。我个人觉得,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预防,尤其是青少年的预防上面。

确实,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严重精神病,好好治疗他们的精神病,能减少自杀的风险。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是,因为种种原因,在预防自杀方面,我们80%,甚至90%的力量在寻找这些高危人群,给他们强行的治疗。

这也是西方正在使用的方法,他们认为所有自杀的人都肯定有精神障碍,治疗这些疾病,自杀的风险就会减少,但如果1/3或者更大的比例,是没有精神障碍,你怎么办?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过,很多自杀是冲动自杀,没有办法通过筛查精神疾病来找到。

在自杀预防问题上,需要警惕的是:绝对不要盲目地模仿西方,他们不是好的例子。你知道,西方花了比我们的多的10倍以上的钱,目前看来,也很难达到2030年自杀率降低1/3的目标,现在我们用更少的钱,模仿他们的措施,很难有效的。

我们目前只有10%的力量放在预防,我认为,现在这个样子,是没有真正把足够的资源——人员、研究经费,放在更有效率的地方,需要分配得更合理一些。

治疗当然应该提供,但别都放在这个地方吧,目前这个情况,资源的分配,达不到我们希望达到的结果,我同意应该提升治疗系统,现在专职的精神科医生太少,的确应该培养每个普通医生都能提供这类服务,但如果因为你把所有的力量放在这里,而没有了力量放在预防措施上,我认为是不对,是得不偿失的。

知识分子:那您怎么看目前对于自杀的预防与精神疾病诊疗方面的研究?

费立鹏: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生物和基因的因素,有人格特征,还有适应能力、社会支持网络等等,我看到很多研究花了大量的功夫想找到成因,比如说: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用来确诊、治疗。

现在我们有很多资源都集中在筛查、诊疗,甚至药物研发上,这很好,我们在正视并且试图解决精神疾病。但是我们既然可以花那么多时间、金钱在治疗上,为什么不花些时间在预防上面呢?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后者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我看来,花这么多精力放在治疗研究上,也许不那么正确。当然,药企、保险公司很喜欢这些研究,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孩子的心理素质,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这些不是目前的老师们有能力做到的,师范大学应该多培养这样一批人。因为现在能够教普通学生来预防心理问题,提高他们适应能力的老师,基本上没有。我对这方面的了解也并不是很深入,但我能看到,相关的研究没有或者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调查,才能清楚到底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达到提升孩子们心理素质的目标。

知识分子:你们20年前做的那种自杀死因研究,目前有继续吗?

费立鹏:没有。

现在20年过去了,我很想再做类似的调研,因为自杀的特征明显在变动,城市化之后,整个自杀的情况在国内有肯定的变动,数量有明显下降,性别分布也变得不一样了,年轻人和老人的比例也在变化,自杀可能产生的因素应该也会有了一些变化。但目前看啦,虽然有些地方,针对某些人群也在做这类项目,但就全国来看,还缺乏一个可以代表全国自杀成因的数据。

这样的工作,肯定需要做的,因为过了20年,死亡原因肯定发生了明显的变动,而且我们也很希望知道,文化的变化,城市的变化,对于自杀,在哪些方面造成了影响。你知道,我最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最常见的自杀的原因,不是抑郁症,是家庭矛盾,各种各样的家庭矛盾,造成的冲动性自杀。

然而,时至今日,冲动性自杀所占的比例是多少?我们都不知道,只知道肯定已经变了。而这些自杀原因的情况,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自杀预防措施,到底针对哪些人群,哪些情况,这些,都需要可靠的数据支持。

知识分子:为什么没有再立项呢?

费立鹏:现在要做这样一个项目, 难度比20年前要大得多。

我觉得可能的原因,虽然情况有所好转,自杀还是敏感的问题。尤其,有些地方会认为太敏感,他们会觉得,有自杀,说明我们的没有照顾好我们的居民,所以,当地的一些机构也不愿意做这类(调查统计的)事情。

经费也是个大问题,现在做同样的一个项目,规模可能跟过去差不多,但花费可能会在10倍以上,人员的劳务费、住宿费等等,都比过去高了很多。

还有,现在的家人,更不愿意跟你谈自己亲属的死亡了,因为本来,要让人跟你谈自己亲属死亡的原因和过程,就很不容易,现在大家更有隐私意识了,就更不容易了。

但是,20年过去了,我们的确很想知道,现在人们自杀使用的方法有什么变动,使用的理由是什么样?现在的自杀原因,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比例有多大的变动?却都没有数据,没有数据。这个很糟糕,因为你要做干预措施,这些信息是非有不可。

我们最近还在推动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认为,应该有自杀未遂的数据,包括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方法和年龄分布和等等。除了死亡数据,知道这些自杀死亡都是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之外,我们还得看看有多少人有过相应的行为,有了这些数据,我们才能知道该如何选择干预工具,应该以哪些干预方法为主。

而且,就像我前面说的,死亡和自杀未遂,可以看出不同的自杀方式风险程度的不同,这里面有很多很重要的细节。

举个例子,上吊,死亡率是90%;但是农药的话,不同的药,死亡率从2%~90%,农药不同,致命性也不一样;其他的药物也差不多,割腕的死亡率很低,一般不到5%。城镇化会减少女性的自杀率,因为在农村,女性和男性的自杀方法一样,都是使用农药,而到了城市,男性倾向于一些死亡率比较高的自杀方法,比如:跳楼;而女性倾向于更温和一些的自杀方法,比如:吃安眠药、割腕等等,所以自杀身亡的人就不那么多了。

我们有了自杀未遂者的数据,才知道这些自杀死亡数据背后的分母是怎样?知道,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因为什么原因,用什么样的方式自杀?从而了解在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人群,应该做哪些事情,才能去更好地干预、控制。

中产阶级消亡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南添的求真之路(ID:nantiandelmdd),作者:望岳投资何佳,原文标题:《中产阶级消亡史的警醒》,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两年,身边有很多人在谈论“消费降级”,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大家开始在拼多多上购物消费了。

但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消费降级。在全球迎来低增长、高利率、高债务、高通胀的新格局,人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改变思维和认知,清醒地认识:中产阶级为何消亡?如何做好准备?

我们的朋友“老钱日日谈”刚好写过类似的话题,因此本文前两节直接引用他的文章,在第三节我将分享如何利用“产品力三角形”思维做到理性消费又不降低生活品质。

一、中产阶级为何消亡?

中产阶级的劳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头减少,不再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这是必然发生的事,不应存在侥幸心理。

当美国人被问及是否属于中产阶级时,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给自己戴上这样的帽子,很多人的自我认同是工人阶级。经济政策研究专家劳伦斯· 米歇尔表示,前些年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的人,目前已经不这么看待自己了。

中产阶级的大规模诞生其实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经济高速增长+优势产业崛起+房股等财富储存器完善的过程中,有一群人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个维度上较大幅度地跑赢了社会平均水平,从而成为“中产阶级”。

只有经济维持中高增速,有新蛋糕分,中产阶级才有好日子过。比如1956~1971这15年间,日本GDP平均增速10%+,这期间日本政府陆续提出了多个经济发展计划,包括:经济自立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1975~1990这15年间,日本GDP平均增速5%,期间文化、汽车、半导体、外贸等优势产业崛起,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薪岗位。

但是当中低收入群体数量大幅扩张,高收入群体小幅扩张,中高收入群体数量减少时,这条收入分布曲线就会呈现出一种近似M型的状态——在现实中就是中产阶级滑落,收入、财富、生活质量、精气神都大不如前。

M型形容的是一种收入的分配现象

理想的社会阶层的收入分布应该是橄榄型的,即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最多,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占比较少。

而M型社会绝非什么日本特色,它只是经济在低增速平台徘徊,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后的自然现象——相比中低收入群体,中产阶级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个维度上超越了社会平均水平,而当他们在这两方面不再具有优势,自然也就消亡了。

1. 中产阶级收入减少的源头在于优势产业的式微,企业为了生存削减人力资本开支,打工人自然会痛。对日本来说,当时优势极大的半导体产业被美国强力扼杀。消费电子产业逐渐被中韩超越。

再到如今,汽车产业因押错技术路线也快速没落。另一方面,九十年代经济泡沫下,日本企业部门加的杠杆远比居民部门还多,导致后期陷入债务深渊,本来可以拿去砸研发、砸人才的钱,都被迫拿去还债,企业也逐渐丧失竞争优质。

2. 中产阶级财富的减少源于经济危机让资产价格大幅亏损,回本无望。同时债务又是刚性的,面对这种跌幅,哪怕一两倍杠杆也会资不抵债,又不想赖账,那只能用余生去还债了。

收入+资产两头减少=中产阶级的消亡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中产阶级,美国社会曾经的中流砥柱,自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开始大规模对外产业转移,直接影响了中产阶级的收入,而2008年次贷危机更是直接埋葬了一大批中产财富,随后一轮一轮轰轰烈烈的美股牛市又加剧了财富分化,所以美国也在走M型之路。

不同国家的中产阶级感受还不一样:新兴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感受是崛起(rise),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感受是受挤压(squeezed)。

两类人对应的财富增速也不一样,新兴国家中产高一些,发达国家中产还不如穷人。

其实资产价格下跌还不算太糟糕,只要经济还在发展,还能赚到现金流,就有翻身的机会。可一旦高杠杆的状态遭遇资产价格大跌,那真的会死透透的……

但偏偏中产阶级认为很多东西是理所应当得到的,作出了超出能力范围的财务决策,还给自己加上高杠杆。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我应该有车,于是背了车贷;我应该在大城市有大房子,于是背了房贷;我应该鸡娃,于是有了更高的教育资本开支;我应该用品牌和消费主义来定义自己,于是有了更高的生活成本……”

问题在于,你的现金流能跟上吗?能穿越周期吗?

下图展示了一个中产阶级在不同阶段的月度开销,看起来每根柱子都是必须花的钱,像这样:

可是,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资本市场凭什么要在你25~40岁阶段提供一个万事如意的时代背景?换言之,你如何确保创造财富的这关键15年正好落在经济中高增速的发展平台?

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的第三章给出了他对中产阶级反脆弱的核心观点:

“大多数人觉得不宽裕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用钱的方式仍然被‘中产阶级意识’牵着走,而未思考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改变生活形态,最终将钱花在了不必要的事物上。”

最近很火的图:为什么父母能省下钱,而年轻人很难做到?

大前研一的核心建议就是——中产阶级要放下各种所谓的“理所应当”,用内在积分牌对抗社会共识。你想自由地生活,首先得相信自己能够自由地生活。降低对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的预期,放过自己。

后来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了。日本经济长期徘徊于低增速发展平台,经过收入和财富的双重暴击后中产阶级大量消亡,优势产业渐次式微,重度老龄化下社会暮气沉沉,今天的日本年轻人对婚姻、房子甚至生活本身都提不起多大兴趣。

二、从“现金流视角”看人生算法

中产阶级想要存活,必须削减一些理应当所的开支,储备一笔足以穿越周期的现金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跑出完全不同的现金流。

比如公务员,他们的现金流特点是,收入低增长,但非常稳定,必要支出也低;

比如小老板,现金流可能波动很大,偶尔几年涨得特别快,但大概率久期是比较短的;

比如互联网叙事最偏爱的大厂员工,现金流多,增长也不错,但这两年进入平台期了,35岁以后能维持多久也未可知。

请再看这张收入支出图。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1. 可以自己赚钱了,不同经历的人进入这一状态的时间点也不一样,有人十几岁就开始闯社会,有人25岁才研究生毕业。

2. 收入在快速增长,比如上图中28岁以后的阶段,于此同时,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婚礼、买车、买房、生娃、月子中心、孩子教育、保险等等。

3. 收入增长变慢甚至下滑,但是开销很少,孩子去念大学了,房贷还差不多了,也就正常过日子花点钱,每个月能存下不少。

难道说我们不应该做“资本开支”?当然应该做!但必须是有效的资本开支。

比如在大城市买房,就算有效的资本开支,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它能让你活得更幸福,能收租,有较确定的预期回报,能让后代继续在一线城市打拼。

买学区房算不算?也算,只不过付出的对价太高了,且有潜在的政策风险,且教育部分的回报率也未可知。

买车算不算?emmm……如果拿去跑滴滴或者接待客户了,那就算。

说得更直白一些:凡是有助于提供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能转化为资产并释放现金流的、有助于提高竞争优势的、有助于拉长久期的各种支出,都算有效的资本开支。

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资本开支,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误把消费当成了资本开支,这就比较悲剧了。

举个屡见不鲜的例子:

很多人抓住了“产业红利”,收入很高,这又提供了一种虚假的财务安全感,花钱大手大脚,忽视长期财富积累。

而产业红利都有窗口期,一旦关上,高收入不可维持,现金流无法覆盖早已习惯的高消费生活方式,结局往往不好。

比如互联网大厂的高P喜欢购买月供好几万元的千万豪宅,自信地认为高收入现金流可以延续下去……

我很喜欢“投资是用‘现金’换‘现金流’”这个概念。

尤其是这个“换”字,它支撑了我们不断买入的理由——每当你有一笔结余,最好就拿去换成现金流。

用“换”取代“投”的概念,也有助于摒弃各种妄念。

“投”会让我们纠结担心每一笔投资的短期收益。

但“换”是一个长期又频繁的动作,别想那么多,有钱就换,换就完了!

拿去投资自己,积累学习曲线,总有一天会变现的。

拿去投资理财,积累净值曲线,换更好的现金流。

两条曲线,你总得积累一条。

投资自己有个原则——凡是能提高生产力的消费,都可以花。

年轻人有无限可能,这钱花了,没准就拉高了长期ROE,以后每年都受益。

以投资为例,用现金流视角来看,就是我把每个月赚到的现金流的结余部分,交给一个对世界、对市场有自己独特判断的基金经理,然后他再帮我把这些钱,去换成一些投资标的。

这些标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企业,这些企业又在赚他们自己的现金流——也就是我们平时在财报上常见的表达,比如扣非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等等。

所以,买基金的本质,是把我的现金换成上市公司的远期现金流。

注意,是一笔现金换到了一条连绵不绝的现金流。

三、从“产品力三角形”看消费主义

一个没有消亡的中产阶级大概率做到了以下至少两点:

收入基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3000元/月),增速不高;

懂得控制杠杆,踩对了股市或者房产的每一轮周期(别买太贵);

理性消费,不去鸡娃,把省下来的现金换成将来的现金流。

第一点和第二点更多依赖时代的背景,一生也就两三次机会。第三点则是个人努力可以做到的,我们需要对抗虚无的消费主义,把更多的钱用来积累现金流。

消费主义蛊惑人们去消费商品的象征意义,而非实际使用价值。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分上下的情况下,消费者竞相驱逐的焦点日益集中在商品的附加值即其符号价值,比如名气、地位、品牌等观念上的东西,并为这种符号价值所制约。

对抗消费主义,我们只需要回归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多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执行力。比如充值健身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伪需求。

商业思维青训营有一个经典的思维模型“产品力三角形”:底边为“使用价值”,两边为“价格”和“附加值”。

简而言之,三条边的含义如下:

使用价值:提供了什么服务?满足了什么需求?

价格:毛利率高吗?我觉得值吗?性价比如何?

附加值:光环效应?竞品不具备的哪些情感要素?

其实大家频繁地使用便宜的购物APP,是在本能地朝着价格和使用价值的两条边倾斜。这是基本的条件反射,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因为不需要痛苦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等到经济好转起来,人们对消费充满信心的时候,必然会延续以前的消费惯性,忘记了“中产阶级”终将消亡的残酷现实。

总之,建议年轻人从现在开始提前适应消费降级,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认真整理家庭的现金流和投资规划,也是为了以后的“软着陆”做准备。

如果本文只能记住一句话,那必须是:多思考怎么用今天的现金换到未来的现金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南添的求真之路(ID:nantiandelmdd),作者:望岳投资何佳

“夏日顶流”回归,长沙的网红小龙虾有多火?

小龙虾店的老板娘廖美丽曾是一个美食编辑,熟悉长沙街头的各种吃食。在接受采访时,她不停地给我推荐好吃的,那种急切让你觉得东西还没吃到,胃已经被塞满了。廖美丽拍视频、搞运营,她觉得现在餐饮店运营跟以往大不相同,不再是简单的饭店,还要是一个媒体公司。

主笔|王珊

两重身份

廖美丽有两重身份,第一个是小浣熊先森海鲜外卖的老板娘。
她33岁,店员们基本都比她年轻,称她为“廖姐”。身为老板娘,她是店里最忙的人,网断了会找她,有人退单也要问她怎么办。店里的主打产品是小龙虾,剥虾繁琐没人做,她每天一半的时间在剥虾。
图片
廖美丽(中)和她的一家人,忙碌的时候,连80多岁的奶奶也要帮忙剥虾(蔡小川 摄)
2014年认识老公后,她就开始剥虾。别人恋爱,逛街、吃饭、买礼物,她的老公浣灿会说:“来,教你剥虾。”这是一个技术活。一手握住虾尾,一手去头、去腮、去嘴、去虾线,四个动作一气呵成,用时不到两秒。剥的时候还要将大小龙虾分别搁进两个箱子,小的做咸蛋黄虾尾,大的则用来做口味虾。也有更大的,一两以上,做油爆虾用。“油爆虾讲究吃虾膏虾黄,必须要大。”廖美丽说。
廖美丽给我看她右手的大拇指——剥虾需要不断地翻转大拇指,她的指关节有些微微变形。店里她唯一不会干的活,是绑蟹。螃蟹活力足,大爪子一挣扎,廖美丽手小,总是被夹,这个活就由婆婆莎姨完成。
甚至领证那天,也是在工作中度过。他们刚坐进民政局,供货商就打电话来说“货到了”。家里没人,老公就催办事员,“可以了吗?还有什么字没签?”对方觉得好笑,跟浣灿开玩笑,“你这究竟是结婚还是离婚,搞得比谁都急。”回来的路上,廖美丽觉得眼睛有些发酸,替自己委屈了一会儿。倒是浣灿来了一句:“我真的结婚了吗?”
图片
剥虾是一个技术活,剥了几年虾,廖美丽的手指有些微微变形(蔡小川 摄)
廖美丽微胖、眼睛很大、五官端正,能看出漂亮的底子。在做小龙虾之前,她是一家平台的美食编辑。长沙是美食之城,她整天都在跟同事去发掘好吃好喝的。有一年他们做湖南美食地图,三四天要走访60多家店,“你想那能怎么吃,我们就很快地问下老板的年龄、开店的时间、招牌菜是什么,每个菜吃一口,把特色和关键词写出来,就赶紧去下一家”。
廖美丽高中毕业,因为父母供不起两个孩子,父母选择让哥哥去读书。她十六七岁就出来打零工,在医院做过杂工,还在百货大楼当过售货员。她给长沙一家报纸副刊投稿,写她的所见所闻,颇受欢迎,后来误打误撞开始写吃的。几年内,她的胃口也被撑大了,总觉得胃里能够吞下一个宇宙,迅速从90多斤长到了140斤。她去探店,饭店老板误以为她是来偷学厨艺的同行。
廖美丽对吃的热爱,从她的言语中不停地往外冒。在接受采访时,她不停地给我推荐好吃的,那种急切让你觉得东西还没吃到,胃已经被塞满了,有点噎得慌。她讲自己探访美食的经历,也是见证了一些发展。比如说2006年去海鲜酒楼。那时海鲜在长沙卖得贵。她看着大厨戴着高高的帽子,推着小餐车出来,就忍不住吞口水,试吃时一直吃。海鲜老板将她拉到一边,劝她少吃点海鲜。她才知道,因为运输时间长,为了保持海鲜的活力,他们会给海鲜偷偷喂药。
图片
《三十而已》剧照
廖美丽说,做美食编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老公浣灿。2014年,他带着菜品送到廖美丽的单位,希望他们能够帮他推广。店子当时已经有些名气。老板浣灿长得也帅,身高超过一米八,瘦,眉眼清秀,还被评过“长沙最帅老板”,一来二去,廖美丽很快就陷了进去。
但老板娘的生活是枯燥的,廖美丽觉得失去了自我,这两年她忙碌之外,也会去打卡一些犄角旮旯的街头小馆,拍老街老巷老店,她对老公说:“我99%的生活都在店里,剩下的1%我想留给自己和兴趣。”拿起相机的廖美丽又成为一个记录者。镜头下的都是长沙老口子,脾气又冲又直,范儿足。
随着城市拆迁改造,许多老店都在消失。有一家咖啡馆,廖美丽20岁左右时最喜欢去。她还在店里的留言册上写过心情,留了青春在上面。就在去年,对方从市中心搬到了岳麓山。廖美丽问老板为什么搬,对方带着她看所在的那条街,全部都是餐饮馆子,烟火气重,已经不是往日小资小调的样子,“我夹在这里不合适了。店铺的位置就让给更新的长沙人吧!”
图片

《我可能遇到了救星》剧照
抢货

小浣熊家味道好,咸蛋黄小龙虾和蒜蓉螃蟹是招牌。蛋黄与小龙虾一起炒,汤汁融入小龙虾里面,又鲜艳又入味;蒜蓉螃蟹更吸引人,全部是母蟹,带膏带黄,金灿灿的,每只切成两半,上面还有红色的辣椒、白色的蒜蓉,入口香浓鲜辣。“做蒜蓉螃蟹,一定要蒸好之后冷却让蟹黄凝固成膏,再下蒜蓉爆炒。”廖美丽告诉本刊。
恋爱后去了浣灿家里,廖美丽才知道做出美味的地方有多简陋。浣灿家位于潮宗街靠里面的位置,三层的自建房,一楼三四十平方米,摆了灶做小龙虾,二楼住父母,三楼则是奶奶和老公住。门口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就是洗小龙虾的地方。“夏天热,9点前一定要把小龙虾洗出来,不然就不新鲜了。”有时忙不过来,浣灿80多岁的奶奶也会加入洗虾的队伍。
那时,潮宗街还没改造,破破烂烂,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坑坑洼洼,巷子里最新最扎眼的就是小浣熊的招牌,亮黄色的背景、大logo,很不合群。一直到2019年搬新店前,廖美丽都是在棚子里剥虾、接单,夏天天气热,冬天天气冷,她随着太阳的移动挪来挪去。
图片
炒好的小龙虾(蔡小川 摄)
很多客人会慕名来店里,还有不少小明星。来了才知道只外卖,为了照顾客人的感受,他们就在缝隙间摆了几张桌子,也能堂食。廖美丽带我们去新店,店铺背靠着五一商圈,最近正在重新装修,有两三百平方米,二楼要做堂食。这是他们未来一年的大事。
浣灿是在2012年开店的,他当时25岁,打工多年没有稳定工作,就想着做个生意。长沙吃小龙虾的风头盛,他琢磨着做个外卖店,成本低,风险好把控。最早是做口味虾,小龙虾放入热油加材料炒燃后加水烹煮,浓郁香辣。他一个人买虾、处理、炒、送,做了一年多,才积累了第一批客人。“最早做小龙虾外卖的有一二十人,现在只剩下我一个。”浣灿说自己的秘诀在于食材新鲜。
店里的小龙虾都来自长沙有名的水产市场西长街。西长街长五六百米,南起五一大道西段,北至中山西路,与福庆老街相接,主干道上经营水产海鲜、家禽、牛羊狗驴肉、冻货等;从紫竹林巷往西一直到河边,是干货、香料和药材批发市场;最靠近中山西路的福星门巷,专门经营米和油。
图片《一千零一夜》剧照
2014年夏天廖美丽第一次到西长街,就被这里的热闹和喧哗所震撼。才凌晨,街上就等满了人,都是开饭馆的,为的是抢头等货。街两旁都是商户。男的基本是赤膊,脖子里戴着好粗的金项链,下面穿西裤,脚上是皮鞋,嘴里还叼着烟;女的穿得朴素,但只要仔细看她们粗糙的手,都是财富的气息,“有的人一只手戴三个金戒指,手腕上是金镯子”。廖美丽后来发现,这是西长街的女性攀比的一种方式,戴得越多,说明生意越好,货越好。
市场上的水产让人眼花缭乱,仅小龙虾从颜色上就分为青虾和红虾,根据规格又分为小青中青大青爆青、小红中红大红爆红,产地又各不相同。老板们个个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人是大老板,哪些是小作坊,哪些是散户。
初次进市场的人往往会被欺负。廖美丽的公公最早来拿货时,就被骗了,“拿回家一看,上面一层是给的大虾,底下全是小虾。”他也没有好的方法,连着半个月没事总是去西长街转悠,慢慢地混到脸熟,才不被缺斤短两。“许多人说我们小龙虾卖得贵,说菜市场上十几块钱就能拿到,其实能够进入菜市场的基本上是我们这些饭店挑剩的货。”廖美丽说。
图片
抢完货的人忙着离开。驾驶着三轮车的男人,遇到拥堵时会一个个从座椅上站起来,人高马大地站立骑行,时间不等人,多拉一趟货就意味着收入的增加,没有人会顾及从车缝里掉出的鱼虾蟹。因此,菜市场便有了另外一种“赚钱”的模式,住在附近的堂客们,背着个蛇皮袋,手里拿着火钳,将一只只落在污水里的虾蟹、鳝鱼、泥鳅夹起来,拿去二次倒卖。廖美丽觉得,在这里,人们像在赛跑,时间就是金钱。
即使现在规模大,有了固定的供应商,廖美丽和家人偶尔还是去水产市场转一转,“市场就是这样,不是说给你就给你,好的货必须你人到场”。总是去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掌控行情,廖美丽一家的宗旨是货源一定要掌控在手里,“你不知道,在餐饮业,一个厨师一个采购就能把老板的店给端掉”。
也因此,廖美丽最不能容忍的是别人说她家小龙虾不新鲜。有一次遇到客人投诉,她将整个处理小龙虾的监控过程调出来给对方看,对方才改口说不习惯湖南的做法。“我们做之前都会检查许多遍。”就拿螃蟹来说,他们洗之前要看螃蟹有没有活力,捆起来之后还会挨个吹螃蟹眼睛,眼睛会动,爪子会动,才会用。
图片《小别离》剧照

喧闹与落寞

廖美丽说,2016年以后,店里的生意突然有了爆发性的增长。当时,一个平台给她家店策划了一个视频,全网播放量有1000多万。一时间,来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北京、上海、辽宁、广州,形形色色的口音。2018年以后,长沙位列网红城市名单,流量更大了,游客挤满了长沙街头。“那一年五一、十一、圣诞节,街上都是人头。”廖美丽觉得,这与长沙善于娱乐和营销有关系,“你会在城市里看到粉红色斑马线、做成爱心形状的灯。”
本地一些品牌迅速崛起,比如说吃小龙虾的天宝兄弟、吃点心的墨茉点心局等。最有名的是茶颜悦色,2019年一年就开了100家店。“长沙有一点好,就是别人生意好大家都不会嫉妒,吃不完的流量总会流到其他人这里。”也到了廖美丽家。2019年五一第一天,店里就接了500多单生意,翻了一番。廖美丽记得,那几天,她完全是机械式在剥虾,打出来的流水单长长地看不到头,店里只有一个客服,她担心对方第二天累到不愿意来上班。
图片

下午三点,厨师们已经在炒虾,香气扑鼻(蔡小川 摄)

遇到最夸张的事情是,有一个人点了两万多块钱的外卖,廖美丽只好叫了个货拉拉给对方送餐。下单的人多,廖美丽先是配了6个手机号专门接单,后来加成了12个。当时,她因为长了腺瘤住医院开刀,进手术室前,她还拿着6台手机,被医生多次呵斥才舍得放下。
廖美丽能够根据点单的备注迅速分辨出谁是游客,哪个是本地人,“游客一般就是想吃当地的味道,怎么做就怎么吃,本地人会备注多放辣或者少辣什么的”。这几年里,廖美丽利用自己曾经的优势,做视频账号,搞运营,吸引了更多的人来体验。“以前是厨子做到一定的经验就会当老板,现在你一家店就得是一个媒体公司,会拍会剪还要会宣传。”廖美丽遇到许多老店,老板年纪大,不懂自媒体,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市场,儿女也不愿意接手。
疫情的到来让热闹戛然而止。尤其是去年8月,生意断崖式下降,点单的人数从300单左右降到40单,拍的视频点击量也很低,人们仿佛都不愿意出门消费了。就在我们采访的前两天,有个咖啡店的老板跟廖美丽聊天,对方说:“廖姐,你知道吗?我们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游客。”
图片
在疫情前,凌晨两点廖美丽还在忙着接单。疫情期间一过了晚上9点,整条街就只有他们家店还在亮灯,“我总觉得已经很晚了,一看时间才9点。你知道吗?我们经历过巅峰,然后再跌到谷底,心里是很难受的”。看着清冷的生意,廖美丽一家人想了一个能够宽慰彼此的办法。在原本热闹的时间,公公骑着电动车带着婆婆,老公带着她,四个人一起到长沙最热闹的五一商圈转一圈,“你就会看到这家也没生意,那家也生意不好,就觉得苦的不是自己一家,心里也就平衡了”。
好在,如今热闹和客人又回来了。
(实习生王一然对本文有贡献)

去机场路上,听了一个鲜活版《漫长的季节》

以下为司机的单口:

1

你看,上车,我都没敢跟你提加 20 块钱高速费的事儿,都有录音呢。

没必要。又不是从滨江去机场,搁老余杭去机场,百多块儿呢,有的挣。

返程呀?不好拉人呢,2000 多台车都窝在机场拉客。

这几天不行,人少了,怕复阳,出门的人少了。

我呀,黑龙江人,牡丹江的。

是不是很实在?

不像好些人,一问黑龙江的,再问哈尔滨的。

吹牛逼呢,还哈尔滨。

哈尔滨人能来干这活儿,搁家一个月五六千呢,老舒服了,每天下午四点四十就坐那等,不干活儿,等五点下班。大家伙儿也不去办事儿。

一到五点半,所有饭店都满了。

杭州没有夜生活,我们那夜生活不错,就是钱太难挣了。

我家在牡丹江绥芬河,跟俄罗斯交界,20 多米外就是国境线。

2

我吧,从小学俄语,高中毕业后,天天跟老毛子一起。

在绥芬河,老毛子有的是。一半是俄罗斯人,一半是中国人。

俄罗斯,这个国家不好,吃了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翻脸不认人。别看现在跟他拉近,不行,这个国家太不是人了。

3

我爹是老师,我没考上大学,我爹找人给安排进纺织厂,做维修工。

当时是 1999 年,纺织厂都快要倒了,在逐渐走向灭亡。

但是东北人嘛,怎么得进体制内,都往里国企整,倒闭了也要整。

2000 年,纺织厂黄了。我其实就上了半年班,然后下岗了。

我当时不要钱,要养老保险。

下岗就下岗呗,那时绥芬河可好挣钱了,跟俄罗斯人混。

我爸五个儿子,家里穷的嘎嘣嘎嘣的,他让我们兄弟几个自己折腾。

俄罗斯人都来中国翻腾服装回去卖,做翻译,领他们上商场找货,赚中间差价。

我们这行叫 “憋缝” 儿。

干了四五个月,我就买了房子。用两万五买了一套房。

有了房子就好处对象。

我老婆就住我老家前面那条街,比我大两岁,上学时比我高一级。

我跟俄罗斯人做生意,买了房子,跟前都知道了,很有面儿,BB 机和手机都有了。

有一天,我媳妇问我,老弟老弟,你那活儿我也能干。

我说,行呀行呀,跟我走吧。

到了地儿,俄罗斯人大包小包,有鞋子,我拿出来,给她穿。

我跟俄罗斯人说,我媳妇儿。

俄罗斯人一听,又捯把捯把两件衣服,你媳妇呀,不要钱。

我媳妇儿听不懂,老感动了。

从那后,她就跑到我家,给我收拾屋子。

慢慢的,慢慢的…… 又买了新被子,都铺好了。

哎呀,这是干啥呀。

我说,你比我大,是我姐姐。

她说,什么姐呀姐。

然后就一起看电影,一点儿一点儿的……

再后来,就上我家做饭去了。一来二去,上我家炕了。

起初,我丈母娘还不同意呢。

后来一看,行,还挺能干。

那几年,是真不错。我爹蹭我的光,抽了很多好烟,红塔山呀,阿诗玛呀。

4

绥芬河现在完犊子了,彻底完犊子了。

之前,疫情闭关。现在,开关了,也不行,俄罗斯打仗,穷。

我以前做翻译,问俄罗斯人干嘛不花钱,说省钱造炮弹,打乌克兰。

前几天跟一个老毛子聊。问他弟弟,说死在了乌克兰,一个营长级别的。

5

我是 2020 年 4 月跑出来的。不跑不行呀,家里四口人张嘴吃。

当时隔离了四十多天,实在受不了,趁松动,就跑出来了。

懵懵的,就跑出来了,先到上海。

上海人不是那么友好。没几天,我从上海走了,说,看看西湖吧。

就到了杭州。一下车,哟,碰到好多个东北人。

这边现在开车的都是东北人。哟,一聊,
来呀,你也开车。

挺好。就把我承下来。

6

2021 年,我女儿毕业,就来杭州了,学计算机,不好找工作。

要不咋说好人有好报呢。

有一天我拉完客,发现车上落了一部新手机,苹果 12 普拉斯,连忙开出 20 公里,给人送回去,没要钱。

客人加了我微信,发来红包,88 块。

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各位帮女儿介绍工作。

那个客人问,你女儿学啥的?我说计算机。

他说,明天让她来 hk 一趟。

就这样,女儿就上班了。

7

我老婆跟女儿一起来的杭州。刚到,就让我领着逛逛。

“灵隐寺挺大呀!”

“西湖跟家水库一样大呀!”

这老娘们儿虎得很。

8

一年半后,老妈也来了,68 岁老太太,
不能让她一个人搁家里。

来这边,68 岁还能找到活儿干,在医院打扫卫生,一年十多万。

可把她乐坏了。在家,谁敢用 68 岁老太太呀,杭州这地方还是好。

9

我来杭州后,家里亲戚,都来。

有个哥儿们,都出了五服,都给我打电话。

我问谁啊?

“我,富生。”

想不起来。但找过来了,就帮呗。

他有个儿子,也想来杭州开车。我说行。

第三天,坐绿皮火车来了,一米八七,帅小伙儿,就是没钱呀。

干了三月,不干了,去萧山当上门女婿去了。

这咋整?

我给复生打电话。安慰他说,你两个孩子,倒插门一个也行。

富生倒爽快,给我儿子改姓都行,只要有媳妇儿。

那小子一倒插门,老丈人给买了一辆迈巴赫开,哎,太牛逼了。

我都想去倒插门。那小子讽刺我,老叔,你年岁不灵,不行。

他领媳妇儿回老家,两间小房子,60 多平。媳妇儿一看,没法住,就去市里开了宾馆。第二天给他家买了一套房。

可把富生高兴坏了。哟,我死之前还能住上楼。

他们家除了鸡鸭猪,都买新的。

10

远东现在开放了,说是俄罗斯联合我们一起开发。

过阵子,我回去看看,有没有机会。

不过估计难搞。

我们家四口人现在杭州一个月能挣四万多块钱,刨除各种开支,还能剩下三万。回去不一定好使。

东北现在没啥人了,年轻人都跑了。

我女儿说上班累,不想干。我说别,你能回黑龙江吗?

我天天拉客,听大家聊天,知道门门道道。

哎,走着瞧吧。

来源:猛哥 微信号:wm22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