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圈子那些事

@月风_投资笔记:

1、明星圈子大概比你想象的脏3倍;
2、明星的平均收入大概比你想象的高2倍;
3、但是明星的真实净资产大概只有你想象的1/3;
4、许多上市公司实控人也是类似的情况:收入比你想象的高,但是净资产比你想象的低。

因为花钱容易,但是把钱有效的花出去,还能增值,太难了,体量越大越难。

普通人背贷款买个上海学区房,本金翻两倍很容易,但是规模大了则不然。

类似于西虹市首富那里的桥段,我让你用正常手段把5个亿有效的投出去,除了买股票和买豪宅,大部分人根本想不出第三条路。

明星的整体学历和社交圈在那,更加想不出来。

至于各种破事,我打个之前有人用过的比方你就能理解了:

我对三叔说:50万我买你的肾。三叔说:我有人格和尊严的。
我说:加到500万。三叔说:不卖。
我说:5000万,再加一套深圳湾一号。三叔:成交!
我然后当着三叔的面炒了一盘火爆腰花。

什么意思,当一个人的资产和收入体量到了一定程度,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容易出现常人无法理解的扭转的,尤其是之前没摸过大钱的年轻人。

一个电影圈的老人曾经说过:这个圈子里,人性能不扭曲,已经是莫大的定力。

中国最长情的女主持人,戳穿了明星们不忍直视的真相

某天,有个记者去采访一位彩民。

这位彩民刚刚与500万大奖擦肩而过,非常懊悔,用他自己的话说,甚至想要去跳楼。

听到这句话,这位记者冷不防追问:

那后来你跳了吗?

还有一次,又是这个记者,去采访一位高龄大爷。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客套一番,祝大爷活到120岁。大爷乐呵乐呵道完谢,记者同志又调皮了,紧跟着回复:

我开玩笑的!

还有更调皮的。采访留守儿童,该记者发现小朋友们总是吃青菜,于是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真诚又关切地问道:

为什么?是因为肉很容易坏吗?

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有一句类似的名言叫作——何不食肉糜。

这位cosplay晋惠帝的记者,就是我国大名鼎鼎的媒体人,陈鲁豫女士。

2002年,定位访谈节目的《鲁豫有约》在香港凤凰卫视开播,4年后陆续被引进到各大省级电视台,其中就包括群众基础很广的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

那时采访名人明星的节目很火,《鲁豫有约》一度是中国收视率最高的访谈节目。从此,神州大地上淳朴的男女老少,记住了那个永远坐在黄色皮质大沙发上的女人。

《鲁豫有约》的副标题是《说出你的故事》,开播二十年来共录了4000多期,成功让10000多位嘉宾说出了他们的故事,称得上国内电视史上的长寿传奇。

只不过故事一多,事故也跟着变多。上面提到的这些尴尬采访片段,很多就是出自《鲁豫有约》。

比起尴尬,更惨的是翻车。

在《鲁豫有约》的节目现场,就出现过许多嘉宾高调秀恩爱,或是冠冕堂皇说出些豪言壮语,却在日后惨遭打脸的黑历史。

陈鲁豫老师如果有预知未来的本领,那么在这些翻车嘉宾侃侃而谈的时候,她大概会善意地提醒一句:

真的吗?我不信。

01

2009年,陈羽凡携爱妻白百何做客《鲁豫有约》。

当时两人刚结婚三年,隔着屏幕都能看见眼底的甜蜜,陈羽凡张嘴闭嘴都是我的爱妻、我最爱的人、最亲近的人。

节目组也给这期夫妻场取了个甜腻的标题:

真爱无界。

image

在鲁豫的追问下,两人回顾了因戏生情的过往,比如在现场陈羽凡大方承认,2005年俩人拍《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杀青当晚,他抱着白百何哭了整整六个小时。

还有更行为艺术的事,比如求婚时发短信以死相逼:

你要不同意,我就从酒店楼顶跳下去。

白百何同样表现出对这段感情的珍惜。她告诉鲁豫,自己把羽凡送的玫瑰晒成了干花,连同俩人出游的票据,一起收藏进一个铁盒子里:

等老了拿出来看看,特好玩。

听模范夫妻互诉衷肠,鲁豫频频点头,全程流露出羡慕之情:

真是太幸福了!

不管是不是捧场,她都把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

没过几年,白百何就把爱的铁盒怒沉了。2017年,娱乐圈纪检委卓伟老师曝光白百何与小鲜肉的恋情之后,这对恩爱夫妻才不得不站出来发声明,称在2015年就协议离婚。

东窗事发后,白百何对这段婚姻的评价相当不留情面:

自己在处理感情问题的时候很糟糕,容易同情心泛滥,明知道对方并不值得同情,但还是会忍不住,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最后直到把自己搞得越来越不堪,才想起要离开!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究竟是几次啊?

贴心的网友发现,早在2013年,陈羽凡就在微博写了一首藏头诗,送给一位名叫何时珍的女士。后来陈羽凡吸毒被抓,何女士也恰好在现场。

image

与何小姐暗送秋波的同时,陈羽凡也没忘了和爱妻腻歪,就像在《鲁豫有约》上表现的那样。2014年白百何拍电视剧《长大》,进剧组前,陈羽凡特意留了胡子,深情款款喊话:

等你杀青回来替我刮。

白百何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演员,该配合演出时不能演视而不见。于是陈氏夫妇一边背地里离婚,一边明面上还要参加各种综艺秀恩爱。

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奔跑吧兄弟》里,白百何被陈羽凡撕名牌时,还秀了一下卓越的演技:

老公先让我起来,地上凉,我们还要妹妹呢~

据说录一期《奔跑吧兄弟》的片酬上百万。为了搞钱,陈氏夫妇忍辱负重啊。

当年在两人的定情戏《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白百何饰演爱音乐的北京姑娘乔乔。陈羽凡主动接下教白百何弹吉他的任务,第一首唱的就是自己写的情歌《难道》。

两位在剧组公费恋爱的时候,白百何的一个男闺蜜全程见证,他就是文章。

陈氏夫妇在《鲁豫有约》秀恩爱一年后,文章也坐上了鲁豫的黄色沙发。

节目组贴心地准备了一个VCR在现场播放,那是在一次颁奖礼上,拿了最受欢迎奖的文章向台下的马伊琍诉衷肠:

不管我受多少人欢迎,我最希望受到你的欢迎,我永远是你背后的那个小男人。我永远是你忠实的粉丝,我永远崇拜你。谢谢老婆。

image

这段获奖感言不仅哄得台下的老婆喜笑颜开,也甜得鲁豫笑出了一口大白牙,啧啧称道,这是肺腑之言呐!

文章塑造小男人形象的名言还有很多,比如这句:

我唯一觉得我最牛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女人叫马伊琍。

靠老婆飙上了娱乐圈快车道,就差把爱妻疼子几个字刻在脑门上。

其实文章上《鲁豫有约》的时候,外界已经有了他俩婚变的传闻,久经沙场的陈鲁豫老师自然也提到了这个敏感问题。

相比起婚姻关系本身,文章似乎更介意流言对自己前途的影响,他不无担忧地表示:

这件事让我的好男人形象大打折扣了。

鲁豫在一旁适时地当起知心姐姐:

反正人生是个长跑,大家看吧。

后来我们看到了,文章犯规下场了。

2014年,马伊琍怀着二胎的时候,文章跟姚笛被周一见了。

马伊琍只是失去婚姻与家庭,我文章失去的可是靠老婆捞来的好名声啊!

且行且珍惜了5年之后,小男人和大女主总算离了婚。

离婚文案对仗工整,古韵悠扬,不经意间还一起露出了刚出道的二公主家的手机品牌。

image

02

自古文体不分家,爱情事业俩开花。跟娱乐圈走得近的体坛名将,上完《鲁豫有约》也没逃开翻车的魔障。

2012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内,林丹谢杏芳这对羽坛伉俪结束爱情长跑,走向婚姻的殿堂。

这不久前,他们以中国羽毛球界神雕侠侣的身份,登上了《鲁豫有约》。

image

节目现场,林丹自然地把胳膊搭在谢杏芳身后。在现场观众的起哄下,他讲起了毛头小子对腿长貌美的师姐一见钟情并偷偷暗恋的懵懂爱情故事。

林丹讲道,从小就觉得芳芳像黎明《心在跳》MV里漂亮的女主,讲完后,导播在现场放了那支MV。

林丹全神贯注看完了MV,眼都没眨两下,结果鲁豫毫不留情地拆台:

我觉得谢杏芳很漂亮,女主也很漂亮,但是她俩真不太像。

image

林丹还回忆了谢杏芳第一次给他煲汤,以至于自己喝到吐的情景。因为是女朋友煲的,他半夜一边吐,一边心里舍不得。

鲁豫帮他总结了追人指南:要电话,约饭,表白,锲而不舍。

林丹深表同意,然后把这套追妻指南,在其他女人身上又用了一遍。

2016年10月10日,林丹前往广东参加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酒店跟嫩模赵雅淇亲热时没来得及拉窗帘,被媒体拍下了少儿不宜的画面。

第二天,赵雅淇还出现在林丹比赛现场,发微博高调晒了张观赛证件的照片,立刻被火眼晶晶的网友发现了。

在嫩模的助威下,老将林丹有如神助,迅速赢下了比赛。

那时候,他老婆谢杏芳正怀着孕。

image

被抓包的林丹发了条道歉微博,又是没标点又是有错别字,走心程度还比不上文章,中心思想也无外乎成龙大哥的那句话:

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而谢杏芳刚生完孩子,果然原谅了他,并表示以后要“风雨同舟”。合着林丹在外面翻云覆雨,都要赖雨。

林丹确实有进军娱乐圈的潜质,出轨后为了表现浪子回头,出席活动时连低头玩手机,都没忘了紧紧抓住老婆的手。

出轨丑闻之前,林丹根正苗红好青年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奥运冠军与军人双重身份的加持下,他被相中出演了公益广告宣传片《底线篇》,甲方是大名鼎鼎的中纪委 。

现在看这个广告,有一句广告词特别扎眼:

人生不能越界,底线必须坚守。

image

其实好多男明星上《鲁豫有约》,都喜欢摆出一副顾家好男人的幸福面孔。

每每跟他们聊到妻儿话题,鲁豫都喜欢眨着大眼睛望向嘉宾,一脸欣慰的姨母笑都要溢出屏幕,然后见缝插针地重复以下感叹:

真好!多幸福啊!爱情就是这个样子!

但好男人形象越高大,翻车起来也越狠,吴秀波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向走沉稳路线的波叔,在鲁豫面前平静回溯起大起大落的前半生。

早年间,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他辞掉铁路文工团的铁饭碗,开过饭店,干过酒吧驻唱。大儿子出生的时候,生活极其窘迫,然后他责任感突然爆棚,拼命赚钱。

吴秀波不愧是表演科班出身,时时刻刻都有精进业务能力的自觉。

他讲到,初为人父时抱着儿子只觉得丑,但是自己好面子又圆滑,只得尽量地对着孩子微笑。

听到这里,鲁豫问出了大家的疑惑:

你对孩子有什么可圆滑的?他又看不见。

吴秀波特认真地回答:

边上也有好多人看着你啊,你得让别人觉得你有幸福感。

image

据波叔说,自己一生中最忐忑的时刻,是拍戏回来面对两岁小儿子的时刻。因为他担心自己出门太久,孩子都不认识自己了。

就是这位负责顾家的好爸爸,在2018年陷入了出轨风波。

当年,女演员陈昱霖发长文声爆料和吴秀波相恋7年,在他拍戏期间,还心甘情愿在酒店给他煮粥煲汤洗衣服。

按这个时间推算,2011年吴秀波在《鲁豫有约》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暗地里已经寻欢作乐好久了。

波叔果然演技精湛,翻车之后直接以私了为由,把人家姑娘骗回了国。陈昱霖在机场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警方带走,面临十年以上刑期。

这么狠的招数,就连王思聪也忍不住惊呼:

吴秀波你这b可真够坏的。

在那期《鲁豫有约》上,吴秀波说过,自己讲话做事,都不会有太多明显的漏洞。

现在想来,细思极恐。

03

《鲁豫有约》像一面照妖镜,出轨队相继打脸,成功学带师也无处遁形。

2008年,中国人民还习惯用仰视的姿态看西装革履的海归精英。那一年,被称为打工皇帝的唐骏莅临了《鲁豫有约》的录制现场。

当跟鲁豫聊到如何发明了卡拉OK计分器、又8万美金卖给了三星之后,唐骏表现出一种事了拂衣去的洒脱:

不能说我成全了三星公司,但是三星公司绝对不能否认我作出的巨大贡献。

image

唐骏是个老凡尔赛了,在那期《鲁豫有约之打工之王》的录制里,他一边多次强调自己的10亿身家,以及跟比尔盖茨谈笑风生的情谊,一边又说自己是低调的人:

其实我这个人就是不会包装我自己,本来我的身价可以很高的,结果也没包装成太高。

你也知道的,对不对?

像鲁豫这样习惯捧人的主持人,听了都直皱起眉头,连连往后闪躲。

两年后,唐骏的博士学位被方舟子打了假,世界排名第四的加州理工学院校友名单中,根本就查无此人 。唐骏只好辩解,博士学位是真的,只不过出自一所野鸡大学——西太平洋大学。

而根据专利查询,卡拉ok计分器专利的申请人叫 Pawate,也不是他唐大忽悠的英文名。

相比唐骏的社会性死亡,另一位成功学大师直接下了大狱。

2013年,青年才俊主持人芮成钢亮相《鲁豫有约》。

根据节目组历时一个月做的问卷调查,有69.5%的人认为,芮成钢是年轻人的榜样。

image

众所周知,芮成钢老师的朋友圈里,既有克林顿、朴槿惠、陆克文这样的各国政要,也有马云、潘石屹、雷军这样的商业大佬。

他毫不避讳地对鲁豫夸耀,自己还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有美国商人抛出橄榄枝,请他出任中国区总负责人。

鲁豫问芮成钢,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把他当作成功模板?

央视名嘴一身浩然正气,回答也掷地有声:

中国对成功的定义比较窄,权力、名气,这些都可以置换成财富。我对成功这个词比较敏感,我不太喜欢中国对成功的这种定义。

image

芮成钢老师不愧高风亮节,视金钱为粪土。

可不是嘛,他怎么会和鲁豫交代,自己担任大股东的公关公司,和自己任职的央视财经频道,有长期的业务往来,而他那辆上百万的捷豹豪车座驾,肯定也是靠央视的工资攒钱买的。

面对着现场崇拜他的年轻观众们,芮成钢朗读了自传《虚实之间》里的一首诗《如果》:

如果你能和百姓打成一片

却拒绝随波逐流

或与王者同行

却不忘庶民本色

不知道芮成钢老师读这首诗的时候,自我带入的是庶民,还是王者。

后来,现实教会了他答案。

04

有网友开玩笑说鲁豫才是真正的娱乐圈纪检委,一抓一个准。

多年以后,芮成钢都出狱了,李天一因为轮奸案还在服刑期。

2011年,一身戎装的李双江和梦鸽夫妇,上了《鲁豫有约》上大谈育儿经。那会儿,刚出过一起著名的坑爹新闻——我爸是李刚。

李双江跟梦鸽属于中国式家庭标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棍棒下长大的李双江扮演慈父的角色。

他还跟鲁豫开玩笑说:

这个我有经验,不能把儿子得罪了。

image

老来得子的李双江对李天一寄予厚望,找了顶配的老师教宝贝儿子学书法、钢琴、冰球。节目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十足的溺爱:

你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好,他正处在青春期,有个性有棱角,那才叫孩子。

他不照你的路走是正常的,照着你走,他是有病了。

想爱的时候也别太自私,他不是属于你的,他是属于国家的。

李老这乌鸦嘴啊,李天一后来真属于国家了,而且还是二进宫。

李天一诨号 “海淀银枪小霸王”,这位小霸王第一次被大家熟知,是2011年的打人事件。

2011年,15岁的李天一无照驾驶宝马,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跟一对夫妻发生争执,不仅打得对方头破血流,还警告现场路人不许打110。

没人认识李天一,但人人知道他老子李双江。事件发酵后,花甲之年的李双江亲自出面求公众原谅,还去医院向受害者致歉:

我没有教育好儿子,我对不起你们夫妇,我宁愿你们用棍子把我打一顿。

姑息纵容的后果是,李天一闯了个女娲都补不上的弥天大祸。

李双江夫妇上《鲁豫有约》大谈育儿经两年后,时年17岁的李天一某天晚上在酒吧醉酒,然后与同伙轮奸了一名女孩,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犯事之后,李双江与梦鸽还多次在媒体面前维护儿子,留下过许多惊世骇俗的言论:

我儿子犯了错误,但内心单纯干净!

杨某某主动帮助他们手淫,以促成性交易行为。

如果将来能很好地培养李天一,他还能为社会做贡献。但杨某某能为社会带来什么?!

所以,李双江夫妇这育儿经,到底念的是什么经?

如果说未成年人犯错,尚且可以把原因归咎于父母教育,那成年人犯事可得自己负全责。

文章出轨那年,还有一桩丑闻——黄海波嫖娼被抓。

虽然吃瓜群众对黄海波的炮轰远没有文章那么惨烈,但他国民女婿的形象就此垮台。

2010年,黄海波那期《鲁豫有约》的标题叫《黄海波的幸福生活》,节目组用短片带大家回顾了黄海波历来饰演的专情好男人角色,冠以经济适用男的称号。

但整个访谈下来,还单身着的黄海波以及他的父母,都表现出了对终身大事的急迫。

image

说到婚恋问题,剧里的媳妇通过VCR给现场传来不少好话。

姚芊羽评价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每次聊天能感受到他想要成家的急迫。海清就干脆直接祝他早日成家。

看嘉宾这么着急,鲁豫赶紧安慰黄海波,说还年轻不着急啊。

2014年春节,黄海波终于如愿,高调官宣了自己和女友的恋情。

大家还没替他高兴多久,几个月之后,他就出了嫖娼丑闻,最终关押教育了六个月。

被当场抓获的地点是北京建国酒店,紧挨着北京工业大学,恰巧是林丹举行婚礼的那地儿。

海波啊,你可长点心吧,明明之前顺着鲁豫的话说得好好的:

都不用急,这事急不了。

05

简单翻看《鲁豫有约》的节目列表,能很容易地在标题中摘出以下高频词:

幸福、爱、奋斗、快乐……

虽说这10000多名嘉宾里,上过节目后惨翻车的嘉宾还是少数,但把公众人物、尤其是塌房率极高的娱乐明星,简单地贴上这样的标签,本身就埋下了很大隐患。

再看节目形式,往往都是开头一段幸福满满的VCR,然后在聊到温情一刻时,插入一段催泪的配乐,主持人鲁豫再时不时来几句无关痛痒的鼓励。

跟现在许多篇篇10万+的鸡汤公众号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同事黄阿华形容说,看这种情感类节目,就和过去抱个半导体在被窝听电台一样的感觉。

一个电视节目的定位,跟主持人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擅长号脉的朱军老师把德艺双馨作为人生信条,《艺术人生》也就成了德艺双馨称号的批发市场。

image

若干年前张学友上《艺术人生》,朱军开场就说:

我们都知道,张学友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听得张学友一头雾水:

什么得意?我听不懂。

又比如,勇敢好斗又机智幽默的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就专门揭露社会上的假恶丑。

不过同样是访谈节目,《艺术人生》和《实话实说》都没有像《鲁豫有约》那样,为大家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成功人生幻景,所以翻车的概率比起《鲁豫有约》就小了很多。

《鲁豫有约》如此定位,因为鲁豫本身是一个向往美好爱情生活的人。

她在自传《心相约》里提到过,自己对三毛的欣赏已近崇拜。她年轻时还写过诗,表达对于三毛失去挚爱荷西的理解和痛惜。

也不知道鲁豫知道不知道,荷西的完美爱人形象,多半是三毛想象出来的。

但三毛的故事,显然对鲁豫感情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90年代鲁豫赴美留学,和三毛一样找了个外国人结婚。这段跨国婚姻仅维持了三年就宣告破裂,回国后的鲁豫,又迅速与青梅竹马的初恋朱雷旧情复燃。

image

也许深受三毛童话爱情的鼓舞,鲁豫对这段破镜重圆的爱情视如珍宝,婚礼也极尽能事:

既然要办,索性就往大了办,照着奥斯卡的规模。

在自传的结尾,她用一整章笔墨记录了这段感情,文笔和琼瑶阿姨有一拼。

这些人生经历,都让鲁豫做访谈的时候,对嘉宾是否拥有幸福人生特别感兴趣。

其实,早年间的《鲁豫有约》还没这么十点读书。开播的首期节目里,鲁豫还敢当面跟毛阿敏聊逃税风波;杨钰莹当红的时候,也会深挖她和远华的关系。

犀利的提问刺痛部分观众的敏感神经,有人措辞激烈的来信:

你以为你是谁,你凭什么不停地追问人家?

主持人被挑刺其实是经常有的事。想当年小崔刚做主持人,收到的恶评比鲁豫更狠:

中国没人了吧?为什么让你主持呢?

但鲁豫没有小崔头铁,脆弱的心灵碎了一地。在那之后的采访,完全没有了以往的锋芒。

从2005年开始,《鲁豫有约》从周播变成日播,也足以见得观众朋友们很吃幸福人生这一套。

日播后的一年半里,《鲁豫有约》做了500多期,相当于21部《还珠格格》。我的另一个同事孙思喵老师,上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节目录制,一个下午就见到了三四拨嘉宾,鲁豫不累,观众都看累了。

一个访谈节目强度如此之大,内容走向程式化和浅薄化也是显而易见。

但陈鲁豫老师表示,自己完全能HOLD住,因为她有一个独特的采访习惯:

从不列采访提纲。

她在自传中提到过一个故事,上学时老师抽查背课文。她忘了提前准备,但前排同学背诵的时间里,她就靠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把课文背熟了。

天生的急智能力给了鲁豫不提前准备的信心,但造成的后果则是,她并不是回回都能把场子圆回来。

image

2006年采访蔡康永时,鲁豫一脸真诚地问,父母如何看待他的出柜。

大大方方讲了半天自己性向的蔡康永,突然撇嘴卡壳——

因为他的父母,早在他出柜前就去世了。

得亏是蔡老师脾气好。

鲁豫曾经说过,自己做《鲁豫有约》的初心,是因为看了偶像奥普拉的访谈节目。以至于后来黄沙发的摆放、放短片的大屏幕和现场观众的形式,都是借鉴的奥普拉秀。

结果,鲁豫把本该探讨深度社会话题的访谈节目,做成了大型明星装逼和翻车锦集。

站在2021年的开头回看《鲁豫有约》,你会发现,大多数明星翻车都集中在2010年前后。大概因为在那个时候,微博还不怎么发达,热搜榜也还不能买,电视节目还是明星宣传的重要窗口。

《鲁豫有约》成长的历程,也是中国娱乐产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的历程。想当年,明星艺人们还没见识过舆论场的力量,有啥问题,都能敞开了问。

但到了姚安娜买的热搜满天飞的今天,明星们不但个个努力敬业,还都是个纯洁的宝宝。

聊一聊家人和感情?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们老师不回答。

回应一下最近的传闻?对不起,无可奉告。对了你哪家媒体的?

像鲁豫老师这种不列采访提纲的节目,可能第一轮就要被pass。

06

近些年来,电视节目收视率下滑得厉害,和《鲁豫有约》同时期的访谈节目也都陆续停播。

为了跟上时代,2016年《鲁豫有约》更名为《鲁豫有约一日行》,定位也改为真人秀式访谈节目,跳出了黄沙发的演播室时代。

但在综艺节目多如牛毛的今天,已经砸不起大水花。播了七季的《一日行》,收视率常年在0.055%左右徘徊,四舍五入就是零。

要不是这篇文章,你估计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节目。

image

随着《鲁豫有约》走下坡路,鲁豫的第二段婚姻也在2014年以离婚收场。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是女强男弱,鲁豫和朱雷大概也如是。鲁豫是长青的知名主持人,朱雷只是个普通的电视编导,连婚房都是鲁豫婚前买的。

初恋的美好滤镜容易被现实打碎,经历过两次婚变之后,鲁豫的人生态度也有了些许变化。

2018年她出了一本新书《偶遇》,收录了多年来与观众的来回信件。在新书里,她多次提醒女性观众:

对于女性而言,自食其力弥足珍贵,独立女性拥有选择权,才不用对婚姻退而求其次。

此外,还有个章节叫《鸡汤有毒》,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真的汤我不喝,心灵鸡汤我也抗拒。

但人是这样的,总会在某些时候,不经意地说一些所谓的金句,也会在某些内心软弱的时候,需要一些别人的金句来鼓励自己。

这都没什么,偶尔说一说,听一听,适可而止就行了,千万不要拿这个事来忽悠别人,或者被人忽悠。

真的吗?我不信。

来源:8字路口 微信号:crosseight

篮球发展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战术?

作者 / healer

这几天,勇士队的斯蒂芬库里有点小忧桑。

在本赛季复出后,库里状态火热,连砍高分带队赢球,但是在最近几场,对手纷纷祭出了一种奇葩的 Box-1 战术来对付库里,从打猛龙开始,疯狂针对库里,虽然最后勇士靠着库里小舅子惊险赢球,但是接下来,步行者也有样学样,搞得库里苦不堪言,目前为止,勇士已经遭遇了两连败。

那么什么是 Box-1 战术呢?

简单的来说,Box-1 战术就是 4 夹 1 战术,这是 19 年猛龙在总决赛首次使用出来对付库里的,效果显著,猛龙凭借这招压制了库里,拿了总冠军,而之后库里受伤休战,勇士也沦为鱼腩,所以就没人用了,现在勇士又开始起势了,当然大家又开始针对库里了。

1

其实 Box-1 战术并不是什么高端的战术,相反的,它就是一种高中和小学比赛里最常见的战术,就是咬死对方一个人,无视对方其他人的远射,因为小学高中队内基本只有一个头羊,按下了这头羊的角就基本废了这支球队。

Box-1 战术的阵型如下所示,底角的 2 号和 3 号选手完全被无视,而 4 号和 5 号如果再往边线移动一下,很容易就获得巨大的投篮空间,最可怜的就是 1 号,时时刻刻都要面对 4 人的围剿,这个 1 号就是我们的小库里。

具体实施到比赛里,情景就是下图这样的,步行者除了小萨以外,四个人都如狼似虎的盯着库里,从库里接球开始就要面对巨大的包夹压力,可能是两个人,也可能是三个人或者四个人。

当然这种战术的弊端也很大,如果勇士有其他优秀的三分手那么围剿库里会让对手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看看勇士队吧,弧顶男孩追梦格林,三分神铁乌布雷,还有一抽一抽的嘴哥,和比赛都没玩怎么明白的怀斯曼——但凡汤神回归,别说汤神了,但凡有个塔克在底角蹲着,库里也不用这么苦涩啊。

当然,好消息是并不是每支球队都会用这个战术,比如上一场的掘金开场想用 Box-1,但是没玩明白,就干脆不用了,用纯实力和勇士打,送给了勇士一场败仗。

不过我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球队用这个战术,勇士得赶紧想个办法破解,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汤神轮椅推上场来。

库里如此被针对,和他实力出众有关,而在 NBA 历史上,也有一些因为球员个体实力太强而出现的奇葩战术。

比如针对奥尼尔的砍鲨战术。

可能有年纪小的新球迷不知道这个战术,我就简单科普一下,砍鲨战术是由老尼尔森发明的,目的是限制奥尼尔的得分效率。

巅峰时期的奥胖,那可是钻进内线就是一个暴扣,赛场统治力 NBA 历史第一档,对手无论派谁来防守,或者派两个人甚至三个人上来挡路也阻挡不了奥胖。

为了限制这个怪兽 NBA 还多次修改了内线规则,但依然阻挡不了奥尼尔。

于是,老尼尔森发明了砍鲨战术,把罚球不太行的奥尼尔送上罚球线,降低奥尼尔得分效率,这场比赛最过分的 2000 年总决赛第二场,步行者对阵湖人,步行者疯狂砍鲨,奥尼尔全场罚球 39 次,只命中 18 球,步行者两人 6 犯下场,有蓝领上来 3 分钟领 6 犯规下场的,全队 38 次犯规,但就算这样也没能拿下湖人,沦为笑柄。

砍鲨战术后来被波波维奇发扬光大,所以后来的球迷大多都认为砍鲨战术是波波维奇发明的。砍鲨战术因为太影响比赛观赏度了,而且现在也没奥尼尔这种一柱擎天的大内线了,所以逐渐也就没人用了。

詹姆斯哈登也经历过专属战术。

我给他取个名字,叫做“夹登战术”好了,2018 年,哈登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后撤步大杀四方,有球迷打趣到站到哈登后面就能让他后撤不了了,结果爵士真的干了,在季后赛火箭对阵爵士的系列赛里,卢比奥真的是站在哈登后面防他的。

爵士这么干,是因为内线有防守大闸,事实上这个战术效果还挺好的,既能防哈登的后撤步,又能防哈登的左路突破,哈登确实被限制住了,上个动图大家看看效果。

当然,从背后防哈登并不是爵士首创,在很久之前,吉诺比利就这么干了。

再介绍一招,此招名为点名战术,额,受害者好像还是库里。

点名战术意为进攻一方让自己阵中进攻能力最强的球员持球,通过其他球员的挡拆换防,让持球员对上防守一方阵中防守能力最弱的球员,让其能轻松进行单打。

此战术流行于 2016 年,詹姆斯和欧文率领的骑士队疯狂点名库里,库里苦不堪言,频频在防守端被打爆。

其实让戈贝尔、约胖子为首的中锋苦不堪言的保罗的军训战术(专门制造小打大,保罗军训中锋),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点名战术了,库里自己也会这一招。

NBA 的奇葩战术还有很多,这些奇葩战术大多都是因为限制某个人去的,说到底还是球星的实力太强,不得不想点特别的点子去针对,这样看来,似乎侧面证明了库里现在依然还是联盟首屈一指的巨星,小学生应该开心一点才对!

来源:知乎日报

Keep熬过冬天,但互联网健身的生意依然不好做

文/钟微

来源: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昨日,Keep宣布完成了3.6亿美元的F轮融资。

作为互联网健身赛道的独角兽,Keep的此轮融资聚集了诸多明星资本: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资本、高都资本跟投,GGV纪源资本、腾讯、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时代资本以及BAI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追加投资。

这笔融资如一声惊雷,震动了行业。要知道,互联网健身赛道的资本热潮还要追溯到2015年。当时近40家企业获得融资,Keep、全城热炼、健美乐等玩家甚至在这一年获得了两轮及以上的融资。

在很长一段时间,Keep都站在聚光灯下饱受关注。

2017年3月,苹果CEO蒂姆·库克曾访问中国创业者,还曾来到Keep,当时其创始人王宁曾将一块印有数字“80000001”的瑜伽垫送给库克,因为库克是Keep的第80000001个用户。

图源Keep官网
图源Keep官网

但近两年,以Keep为代表的互联网健身玩家们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Keep也曾经历过融资放缓,在2018年到2020年,其曾在近两年时间内没有发布任何融资消息。

业内玩家们也存在诸多焦虑:拿不到融资、流量增长放缓、用户流失、业务扩张却带不来盈利……

获得巨额融资的Keep,暂时有了喘息的空间,也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它也要用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融了这么多钱,它最终能够探索出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吗?

这同样也是互联网健身所有玩家面临的集体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只能走向灭亡。

1

  热闹下的难题:用户流失、模式桎梏

二十年前,中国健身市场的明星玩家大多集中在线下,张艺谋、刘威、张丰毅等明星都曾为健身机构背书。

时代改变了,聚光灯打在互联网健身领域,Online型玩家Keep,以线下业务为主的超级猩猩、乐刻,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与线下机构相比,如Keep一般的互联网健身App,并不算专业,其面向的也是没有健身习惯的“小白用户”。

Keep创始人王宁曾提到:“Keep创立时,健身意识才刚刚起来,我们就开始专注于更大众化的初学者,而不是专业的健身爱好者。”

健身运动是反人性的,用户的计划表也容易被意外打乱,这让他们往往很难坚持健身。

互联网健身App却可以让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运动起来,甚至还有伴侣的陪伴。同时,App上的大部分课程是免费的,使用户不被高价私教拒之门外。

这一切帮助了互联网健身平台抓住用户、强势崛起。

互联网健身App跑得很快,尤其以Keep的表现最为明显,其每每发表用户增长数据,都能让业界惊叹。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对于用户来说,Keep依然是最好用的健身“工具”,但背后的瓶颈也难以掩饰。

Keep软件页面,图源Keep官网
Keep软件页面,图源Keep官网

“互联网+健身”改变了传统健身行业,但也成为了玩家的桎梏。

早期,互联网健身的盈利模式,相比传统健身,其实没有本质的变化。如果说传统健身房是以“会员卡+私教课程”为主要营收方式,那么互联网健身App则是一边收着会员费,一边卖着收费课程。

不同的是,互联网健身App以单次付费和月卡模式等,降低了用户门槛,但也因此承受着复购压力。

慢慢地,很多人发现,健身依然是一种重线下体验的服务,并不能轻易被互联网改变,这让线上健身平台变得有些尴尬。

行业的痛点还体现在,健身依然是一门小众生意,这让玩家面临用户存留和粘性问题。

2019年程序员节,Keep被曝出展开了一轮涉及技术开发员工的裁员。名为Anyways的Keep前员工于12月16日发表了文章《Keep的困顿与终局》,在文中叙述了此事。

不过裁员一事只是引子,Anyways表示,Keep成立以来,虽然已经拥有2亿用户,但也开始面临危机。

这种危机表现在Keep的产品变得留不住用户。这一观点也有数据佐证,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Keep的活跃用户数据在上升,但是用户使用时长呈下跌趋势。2017年,其用户使用时长曾达到顶峰,但此后的两年,都没能重回这一数值,反而用户使用时长还曾在2019年跌回2016年的水准。

作为头部线上健身平台,Keep的产品设计曾被认为可圈可点,也一直是各个玩家模仿的对象。

在驱动用户积极性上,Keep设置“打卡”功能。用户每次训练课程结束,“打卡”之后,程序会显示有多少人完成了这个训练,用户也可以打开来看其他人锻炼后的动态。而动态这一功能,用户必须完成Keep上的健身任务才能发布体验。

为了缓解用户流失率,增加活跃度,Keep控制课程更新,让用户就像是游戏通关一样,每过一个星期就有新的课程可以体验。

这一切却没那么奏效了。

Anyways也曾提到,2019年,Keep为了DAU增长,成立用户增长团队、基础产品运营团队、成立社区部提升用户活跃度。同时Keep也进行了大手笔买量、投放。作者称Keep这些策略均收效甚微。

疫情的发生,曾给线上健身玩家带来一次重生的机遇。

疫情期间,Keep、超级猩猩、乐刻等健身品牌都开设了线上健身直播课。麦肯锡在《中国消费者报告2021》中指出,疫情之后线上健身用户增长为23%。其中有6%的用户在疫情后更多使用线上健身,3%的用户刚刚开始使用,而有意继续线上健身的用户为60%。

不过,线上健身玩家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争夺其用户、流量的线上平台,如短视频、直播等。

线上健身App虽然有自己的健身课程,但没有自己的直播渠道,往往需要借助抖音、快手、腾讯会议等第三方直播平台。

而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平台上早已出现了许多健身内容,B站、抖音等平台上有大量健身KOL。

如何在疫情之后持续地留住用户、保持增长,同时避免被其他平台分流,也是线上健身玩家面临的难题。

2

  做大蛋糕,却入不敷出

增长乏力之下,互联网健身平台还面临工具类玩家逃不过的历史难题:如何做大规模,扩大营收途径,而不仅仅停留在工具。

2018年初,王宁和Keep曾走到十字路口。那时Keep手里拽着大量流量和用户,却没能以此变现。

王宁曾对媒体表示,放在他眼前的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做更简洁的线上流量变,另一种则是覆盖更多的场景,建立更加完整的闭环——即在线上App之外,拓展实体店等线下渠道。

这几乎覆盖了线上健身玩家的重要变现途径。

前者,一般指开设线上商城、广告植入、内容付费等,但在线上流量获取成本高、用户活跃度难以维持等痛点下,这些业态发展颇具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线上商城已经成为玩家们的重点业务。玩家们往往结合健身热点布局产品,比如Keep、咕咚、薄荷健康等主打减肥或健身功能的App,曾推出代餐产品。

不过,线上商城如果SKU太多,对初创企业的供应链和资金都是压力。同时玩家销售的品类,大多不是快消品,重复购买率低,这将导致订单规模一直无法突破。

在十字路口上,Keep开始多番尝试。不仅销售健身用品、轻食,开通线上商场,也做起了线下健身空间Keepland。

线上商场曾为Keep带来了大量营收。根据Keep副总裁刘冬透露的数据,消费品曾为Keep贡献超过一半的收入,一年接近10亿的规模。其中智能硬件占35%,训练装备占40%,食品占25%;收入贡献第二的是会员;其次是广告。

2019年,刘冬曾对媒体表示,Keep已有400多个SPU(标准化产品单元);SKU(最小库存单位)已经近万。

图源Keep官网
图源Keep官网

走线下场景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线下场景可以补充线上平台的用户体验缺憾,也能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但重投入、重资产、重运营之下,玩家将承受不小压力。

以Keep来看,重投入的Keepland在收入上贡献最小。王宁曾设想Keepland会变成城市的基础设施,“就像邮局、便利店、银行一样每天服务用户。”最终结果却是,Keepland的扩张不力。

从2018年3月在北京华贸开出首家店后,目前也仅有十几家门店。2020年年初,Keepland曾宣布关闭上海三家门店,释放出线下业务收缩的信号。

在线上健身玩家中,以Keep为代表,一般都未能走通线下场景。

巧合的是,Keep被曝出裁员优化的时间节点,恰好是各个业务都扩张到一定程度之时。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可能曾给Keep带来困境。

Keep所面临的问题很典型,也是业内玩家们都要面临的问题。如今,互联网健身玩家还在继续探索,融资寒冬中,能否实现自我造血,变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3

  离盈利还有多远?

互联网健身头部玩家们虽然进行了许多商业化探索,但没有解决盈利难题。同时,互联网健身赛道经历了资本热潮后,近年来市场趋冷,行业融资频率降低。

线上健身发展多年,已经走到了应该拿出盈利实力的节点。

在美国,被称为“健身圈网飞”的Peloton,挣扎多年后,终于在2020年Q4首次实现了盈利,净收入约9000万美元,毛利率47.6%。

该公司也在告股东书中表示,2020财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增幅达到172%,各项业务收入综合超过6亿美元。整个财年收入较去年翻番,达到18亿美元。

疫情让Peloton摆脱了多年的亏损,而Keep副总裁刘东也同样在2020年宣称,Keep在2020年初,整体已经盈利。

但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国内线上健身玩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持续性盈利。经济学家宋清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长久来看,Keep仍需要解决线上App转投线下的盈利难题。”

图源Keep官网
图源Keep官网

线上健身行业的竞争发展将持续下去,不过近年来资本的态度有了变化。

这曾是一个引得资本侧目的行业。在线上健身玩家一路狂奔的背后,资本的助推功不可没。这一领域,各大明星VC都已扎堆,软银中国、经纬中国、腾讯等资本甚至出手在3次及以上。

不过,2015年的融资热潮后,线上健身行业的资本态度有所降温。直到2020年才逐渐恢复。

这从明星公司的融资轨迹可以看出。Keep上线一周后便获得天使轮融资,上线25天又完成A轮融资。上线至今近6年时间里,Keep已累计进行8轮融资,获得超过6亿美元。

2018年7月,Keep获得高盛领投,腾讯、纪源资本、晨兴资本、BAI等跟投的1.27亿美元D轮融资,创下了当时国内互联网健身领域的最高融资。

但此后Keep曾在近两年时间内,没有公布过融资消息,直到2020年进行8000万美元的E轮融资。

明星玩家也并非一路顺畅,何况线上健身行业中其它声势不如Keep的玩家。

这导致线上健身玩家在过去一段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可以说,资本的犹豫,也影响了玩家的发展。Keep在2018年的快速扩张后,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放缓。

之后,Keep也开始重新审视业务、梳理战略。2019年底,Keep进行收缩,关掉部分业务。

Keep方面曾对裁员消息回应称,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效率就是生命”,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组织效率是公司长期发展的管理必要项。

“Keep目前在快速成长阶段,没验证通过的业务及时关掉,绩效差的进行优化,是合理的组织调整和优化现象。”Keep方面提到。

当一个平台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必定需要探索更多潜在的盈利空间,实验不同的业务模型。

Keep是幸运的,近两年接连获得了融资,这也预示着它有更大的空间探索出可行的商业模式,做出一些成绩。

作为行业内的明星企业,Keep的发展方向、走过的坑,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的发展历程。

线上健身并不是一个伪需求,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等待着玩家们去发掘。

问题在于,线上健身的用户消费习惯尚未被完全培养起来,这需要产品的升级,以及更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总有人能把故事讲下去,甚至改变潮水的方向。

儿子的钢琴老师要他从电钢练起

作者 / 萌芽
琴童家庭来回答一波,我家两个孩子,大的 5 岁开始学琴,小的 5 岁半开始学琴。

先说说我家的情况吧,我小时候最开始是用电子琴学的,后来才有钢琴,不过无论是电子琴还是钢琴都没有帮到我坚持学琴,我最后还是半途而废了。

后来开始工作后,我用自己的薪水攒下来买了一台电钢琴,作为成人学琴来用,我觉得性价比和想要的丰富效果都很好,那会儿也陆陆续续学了一些小曲,用来自娱自乐还是挺不错的。后来有了孩子,我也是把那部电钢琴作为我跟孩子玩的一些小娱乐,平时自己拿来弹弹曲子,对孩子的影响是,碰到琴就很开心,弹两下就会给自己鼓掌。

大儿子 Joshua 开始学琴时,给他配的是钢琴,因为对于想要坚持学琴的孩子来说,钢琴还是首选,会让基础功更扎实,但 Joshua 大概六岁多的时候吧,我就把旧款电钢琴换了一台新款的,看中它功能更丰富、效果更好,更合适全家人多功能用,那款电钢琴是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因为随手就可以在家里组音乐会,效果也很丰富。

所以在我们家是电钢琴放房间里,给孩子们作为娱乐、流行音乐、家庭活动的陪伴。像之前 Joshua 开云生日会,电钢琴直接就挪到游戏房,想轻松换什么声调弹奏就可以换什么声调弹奏。

钢琴就是放在角落,基本上就不可能挪动,但对练琴的孩子来说,基本上还是以钢琴为主,来磨技术。

电子琴跟电钢琴比起来,我会更喜欢电钢琴。电子琴和电钢琴其实是两个嫡系两兄弟,它们的核心原理都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键盘,选择谁更倾向于看你是喜欢电子音乐的键盘,还是更倾向于钢琴质感的键盘。

我家孩子学校音乐课用的就是电子琴,高端电子琴电子音色效果更丰富,合适伴奏、组乐队等更高阶的玩法,这是孩子之前在学校里练琴时我实拍的图,从侧面可以看到电子琴的整体结构。▼

从学琴的综合技能角度来看,如果三选二,我推荐电钢琴和钢琴。电钢琴因为尽可能模拟钢琴原理(我后面会讲),更合适琴童平滑地在两者之间过渡和迁移。而且电钢琴相比电子琴来说,它有丰富的音效效果,但不至于让孩子无所适从。

如果三选一的话,琴童学琴钢琴始终都是首选,如果想用电钢琴、电子琴来代替钢琴,是万万不可的想法。电钢琴、电子琴是丰富兴趣、提高乐趣的很好载体,但钢琴是打磨技术和精进能力的唯一途径。

成人练琴也遵循这个建议,当然成人一般对自己的技术要求并不会太高,所以从预算角度选电钢琴、电子琴更实惠一些。成人如果想学乐队,电子琴的效果更丰富,如果想尽可能体验钢琴效果,肯定是电钢琴。如果搬家频繁,也首选电钢琴、电钢琴,会更容易转移。

接下来我也想说说电钢琴、电子琴和钢琴的区别是怎么样的。因为我家买的是电钢琴,我会更多用电钢琴代替电子琴举例。都是我自用多年的体验,纯个人喜好推荐,希望能帮到题主。

发声原理

电钢琴长什么样子?以卡瓦依(KAWAI)KDP110 为例,电钢琴跟钢琴外表相似,但左右两侧是功能区。▼

钢琴分为竖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种,竖式钢琴是目前大多数家庭选择的款。▼

而三角钢琴有更高端的音质和呈现效果,当然价格也更贵。▼

当我们去判断一个钢琴好不好时,我们要先研究一下钢琴发声的原理。钢琴是非常需要调音的,调音调准了钢琴的声音才能发好。

所以,我也拆开了我家琴,看了看内部结构!

拆开后所见的内部结构,有不同的绳子,我们叫琴弦,都会影响钢琴的声音,每一个键都有对应的琴弦,密密麻麻的。有些音调只需要两根绳子,有些音调只有一条绳子,这都会影响不同的音色。▼

当你弹奏钢琴的时候,实际上就好像一个水车轮一样,你弹奏琴键,琴键往上推碰到内部的琴锤,锤子在拉扯绳子,最后发出了对应的声音。▼

这个过程,也是钢琴的“敲锣打鼓”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发声原理也可以知道,就好像一个钟锤一样,当你弹奏的力度轻还是重,其实会影响到你敲锣打鼓的实际声调,你敲轻了,它就轻声,你敲重了,它自然也会重音一些。

而电钢琴、电子琴的发音原理就不一样,当你敲打电子琴琴键的时候,直接敲的其实是它的电板,电板发出来的音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录下来了。当你敲打这个键盘,你只是发出了一个技术指令,“电板,你要发声音啦~”,所以那个之前很早就被录下来的音,就会被传递出来。仅此而已,它不是钢琴的“敲锣打鼓”的发声模式。

电钢琴相对电子琴在这个层面有做改良,主要体现在它对于钢琴锤重的模拟上,用音锤支点的方式来模拟钢琴琴槌敲打琴弦的过程。 ▼

这个设计改良是很重要的,虽然电钢琴也是把声音先提前录进去,但因为加入了模拟钢琴的音锤效果,所以会让琴键触感更细腻,这对于琴童是非常好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琴的人平滑地从电钢琴、钢琴这两款产品之间无缝切换。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平时看我家两个孩子弹电钢和钢琴,都不会有违和感。

音质效果

钢琴音色历来是琴类产品的最高标准,演奏级的三角钢琴,是很多产品判断自己音质效果的标杆。

现在电钢琴已经可以做到模仿很多不同的声音,像我家的电钢琴,它可以模拟的声音区域包括:▼

还可以还原到世界顶配的Shigeru KAWAI SK-EK 三角钢琴的音色,这可是市场上售价 100 多万的演奏级钢琴呀!算是非常精致的了。▼

但即便如此,电钢琴还是录制音色,它并没有办法像锤子敲绳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只有当你真正在弹钢琴的时候,你才能够感受到它敲琴键的那个声音效果。敲的速度快,出来的声音就是快速的,敲的速度慢,出来的声音就是慢速的,如果加上脚踏,能很好地增延长琴弦震动的时间。

因此,从这个维度,我们来判断一个电钢琴的质量和效果好不好,也很看它的反应速度。这是我家孩子用电钢琴弹奏快歌的效果▼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它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当你琴键下去,声音就出来,回弹很快。如果是中低端的产品,它的声音会有延迟,当你敲下去,可能会慢点琴键才出声音,甚至再差一点的,可能还发不准。

所以如果想让体验不同音色效果,那电钢琴肯定是完胜钢琴,毕竟钢琴只能发出钢琴该有的声音,而你可以用电钢琴发出鼓声、笛声、小号等各种各样丰富的声音。就从这点上,电钢琴也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保养难度

这个答案不用说都肯定知道,钢琴是一定要保养的,而且钢琴的保养一定是比较难的!

保养钢琴,得定期调音,高频可以选择三个月,普通频率选择半年,最不济一年也得调音一次,可以约购买钢琴的琴行安排调音,这样子才能保证音准漂亮又清晰。

此外,钢琴受潮湿和温湿度的波动影响大。特别是南方地区这种容易潮湿的地儿,还是要配一个防潮灯放在钢琴里面,24 小时开着,这样子能够保护钢琴的木质材料,以及里面的琴槌、琴弦。太潮湿的话容易让钢琴卡键,也会坏的更快一些。

当然,温度太热也不行,现在全国各地越来越炎热,其实对于钢琴的保养也不好,所以千万不要让钢琴直晒,要放一个室内温度比较稳定的地方,直晒的钢琴会更容易走音,因为木质材料会变形呀~

电钢琴、电子琴的保养就稳定一些,只要有电就稳定,毕竟声音是提前录制好的。只要没有大的质量问题,基本上也是稳定的效果。

多功能性

多功能性,当然也是电钢琴、电子琴会更优于钢琴。

钢琴价值很高,演奏级、殿堂级的钢琴可以去到 100 多万的市场售价,最贵的电钢琴、电子琴都只是它的十分之一。钢琴一出场,就是所有演奏乐器的中心,享受被光环包围的感觉是钢琴最迷人的地方。▼

但那毕竟是殿堂级的演奏。电钢琴、电子琴更多的是丰富音乐成分,所以当我们平时在家里开音乐会、上台表演、跟朋友合奏等等,电子琴、电钢琴的利用率肯定更高。

一是足够轻便,带电钢琴、电子琴总比搬钢琴容易吧。

二是插电即可用,不受太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音质稳定度更高。

更重要的是,电子琴、电钢琴,都支持 PA system,也就是音频扩声系统配置,就是可以支持声音被放大的效果,从 10 倍、甚至到 100 倍都没问题。你想想看哦,如果是舞台乐队演出,台下都是人声,要保证自己的声效被听到,没有这个扩声系统的支持可怎么办呢。

所以每次有读者朋友问我电钢琴和钢琴的区别,我说你可以这么比喻,拥有了电钢琴,就是拥有了整个乐队,你可以加音效、还可以把自己的演奏录制出来并播放,我家 Eric 爱上电钢琴就是因为这个功能!

他经常会和哥哥一起用电钢琴来“举行”一场小小音乐会,弹着电钢琴,伴着自带的音效,完全可以制作出一首很不错的作品,还可以录制出来细细品味。下面是我们的“睡前音乐会”视频,被自娱自乐的他们拉去唱歌,哎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感觉自己是被老师点名了▼

这个习惯,的确让 Eric 很享受音乐,他到现在,每练习一个曲子,都要在电钢琴那里弹一遍,录下来再播放出来,然后偷偷跑去客厅里,假装家里多了一个“背景音乐”,可开心了。

灵敏度

灵敏度是选购所有琴类乐器的关键指标,简单来说,灵敏度就是琴键的回弹速度。

钢琴的灵敏度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灵敏度可以直接判定一台钢琴的优劣。它对演奏的影响效果就是,它直接影响到是否可以演奏一些表现力非常高的曲子 。

前面说了电钢琴在很多方面都比钢琴要好,但灵敏度这块,即便电钢琴现在高端产品都已经有了自己琴槌去模仿钢琴效果,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超越钢琴的灵敏度。

钢琴,就是任何琴童学琴的教具。钢琴弹不好,电钢琴也玩不会。

但钢琴的灵敏度也跟生产过程中的很多处理工艺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琴童初入门时,会选一台性价比比较高的入门款钢琴,但是如果孩子的琴艺越来越好了,到了 6 级以上,或者已经有很多演奏机会了,那么还是要换一台更好的钢琴。这主要就是因为,如果想让孩子能够表现出更加细腻、高表现力的曲子,就需要一台灵敏度更高的钢琴。

我们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不无道理的啊。

性价比

性价比这点的衡量标准,主要看选择什么。

电钢琴、电子琴和钢琴都有低端、中端和高端产品。如果你的预算是在 3-5 万元,那么建议一个入门款的大品牌钢琴(价格在 2 ~4 万之间),再配一个中高端的大品牌电钢琴(价格在 5~10k 之间);

如果你的预算是在 2 万元,那么只配一个入门款的大品牌钢琴(价格在 2~3 万)先用着,毕竟已经预算到 2 万了,肯定是预着给孩子学琴考级用的,这个教具费用是省不下来的。

如果你还想再低一些,比如在 2 万以下,那我觉得你先别急着买钢琴,可以考虑租钢琴服务。现在一些城市的琴行也有这个服务,就是钢琴可以租,每个月租金大概几百到一千多不等,也可以考虑租大品牌钢琴,再购买一台中高端的大品牌电钢琴,等孩子技术比较稳定、兴趣爱好也持久,再考虑要不要选择买钢琴。

当然我身边也有家长离琴行很近,就是报名了老师的钢琴培训,也直接用琴行的低租或免租练琴服务,所以到要练琴的时候,直接带孩子去琴房弹琴,然后家里就只配一个不错的电钢琴来作为巩固练习和家庭娱乐,这也是不错的高性价比选择。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琴,一定要做好“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吞金兽”的准备,很多时候让我们犹豫不愿意买琴的往往不是价格,而是孩子可能坚持不下去的那颗心啊。

其他补充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细节的不同啦,比如电子琴大多是 61 键盘,而且只有 1 个踏板,但电钢琴因为尽可能模拟钢琴构造,比如 KAWAI KDP110 电钢已经可以去到 88 键盘,而且还有 3 个踏板等等。

钢琴的减弱渐强效果一定是比电钢琴、电子琴要好很多,像哥哥现在练习的小曲,就需要在这种层次细腻度上花功夫,用电钢琴是一定出不来效果的。就得在钢琴那里慢慢打磨。当然我觉得对于钢琴水平 6 级之前的小琴童,还不用急着换钢琴,入门款的,顶多高端入门款的钢琴,也足够用上好几年了。

为什么 NBA「宇宙队」并不总是成功?

作者 / 段旭的后仰跳投
​  去年 9 月,蒙特雷斯·哈雷尔在 ESPN 的节目《The Jump》上说,看到卡哇伊·莱纳德和保罗·乔治加盟洛杉矶快船队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It’s over.(结束了)”

  意思是说:不用比了,冠军归我们了。

  一年之后,快船的收场和预期大相径庭。NBA 季后赛第二轮,他们在总比分 3-1 领先的情况下被丹佛掘金翻盘,最后抢七输了 15 分。执教球队七年的主教练道克·里弗斯下课,当选年度最佳第六人的哈雷尔也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同城劲敌洛杉矶湖人。上个月哈雷尔以湖人球员身份视频连线接受采访,向记者们透露:快船压根没表达过想留他。

  哈雷尔当然想不到,it’s over,竟是这样一种 over。

  快船上赛季的阵容配置,是联盟最厚实也最全面多样的,这是哈雷尔第一时间那么乐观,而外界也普遍看好的原因。

  理论上,这支球队可以适应任何比赛风格,可以打大,可以打小,可以打快,可以打慢,可以上五个能投的,也可以上五个能抢的……理论上,他们应对得了任何对手,谁都没把握阻挡他们。

  像这样的顶配劲旅,常被球迷封为“宇宙队”。卡哇伊·莱纳德和保罗·乔治联手后的快船,也被因队制宜地称作“航母”。

  航母 2020 沉了,罪在里弗斯和哈雷尔吗?不。里弗斯与哈雷尔固然脱不了干系,固然成为了球队的弃子,却远远不是全部败因。

  快船出局第一时间,队内之人纷纷提出糟糕的“化学反应”是输球祸首。抢七赛后接受采访,路·威廉姆斯三次提到“化学反应”(chemistry)这个词,里弗斯则说了三遍“信任”(trust),乔治同样用到“化学反应”、“困境”(adversity)等词汇,而在 NBA 有过两次夺冠经历的主将莱纳德说:这支队伍必须提升篮球智商、培养化学反应。

  很快,揭示快船崩盘背后秘密的各种媒体文章出来,也都指向这同一个词:化学反应。讽刺的是,莱纳德和乔治在队里享受的特权,正是快船化学反应糟糕的一大源头——如果不是最大源头的话。

  自快船被掘金翻盘以来,莱纳德和乔治的明星特权以及由此造成的队内不和谐,被媒体陆续曝光。前些日子 The Athletic 出了篇新文章,又来了个“一勺烩”。

  总结起来,双星享有的特权大致有如下这些:

莱纳德和乔治有权干预球队的训练与出行时间,队友们由此相信莱纳德取消过多次球队训练;
莱纳德和乔治被允许进行“负荷管理”,可以有选择地不打一些比赛以确保健康,队友们相信他俩不仅能决定出战哪些场次,而且有时还能决定在一场比赛当中的具体出战时间;
莱纳德和乔治赛后通常以治疗或训练为由,至少要等比赛结束 45 分钟后才会面向媒体接受采访,这造成其他队友得先跟媒体说话,久而久之,那些没有他俩大牌的队友反倒成了代表球队对外发声的人;
全队只有莱纳德和乔治拥有他们自己的私人保镖与训练师;
莱纳德要求有独立和相对私密的空间做赛前准备,这样他和他的训练师会占用一个房间 20 到 45 分钟不等,而到客场,他们有时甚至会占用女职员的更衣室,快船的球员、教练和工作人员都知道这一安排,有些人对此感觉很不舒服;
莱纳德被允许居住在加州最南边的圣迭戈,那儿距离洛杉矶有大约两小时的车程,这导致莱纳德经常在赶球队航班时迟到。
  明星特权在 NBA 里并不鲜见,绝非快船独有,但明星享有的特权被所有人默许是一回事,招致队友不满进而破坏球队团结又是另外一回事。

  The Athletic 那篇文章引用一位球队内部人士的话说:“在有那种破事儿的情况下,你要怎么建立一支强大的球队?我从一开始就觉得,‘我们完蛋了,卡哇伊要太多特殊待遇了’。”

  据说快船队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接受莱纳德享受某些特殊待遇,毕竟莱纳德两届 NBA 总决赛 MVP 的地位摆在那儿,可乔治就完全是另一码事,有些队友会质疑乔治“你在季后赛里到底取得过什么”。

  此前多篇报道称,今年 8、9 月 NBA 季后赛期间,乔治与快船多名球员发生过口角,其中对掘金系列赛 G2 一次暂停时,乔治跟哈雷尔对骂,言辞激烈,哈雷尔说乔治“你永远都是对的,谁都不能说你什么”。

  快船抢七出局以后,乔治在更衣室里鼓动大伙儿下赛季都要回来,明年携手再冲一把,惹得部分人直翻白眼,因为乔治本人整个系列赛的表现支撑不起他这样的豪言,而队中有好几位将要成为自由球员,需要思考和决定自己的未来。

  本质上,快船上赛季的麻烦是两位“外来”超级明星与三位“本土”中流砥柱的不兼容引起的。

  上上赛季,路·威廉姆斯、帕特里克·贝弗利、蒙特雷斯·哈雷尔带领一支不被看好的快船队杀进西部季后赛,且在首轮与金州勇士的交锋中打出了令人尊敬的表现。路·威廉姆斯(以下简称路威)等三人收获了名声,也被认可为一支健康向上球队的建队基石,而莱纳德和乔治的“空降”让他们迅速退居其后。

  莱纳德和乔治都有重大伤病史,因而通常注重保持健康,倾向于留到季后赛再发全力,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但路威、哈雷尔、贝弗利外加杰迈克尔·格林都是日常玩命型球员,不管比赛形势如何,他们总专注于当下,场场球都一样努力。这样一来,两组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态度差异。

  具体到风格打法上,明星球员更多的持球单挑让快船队进攻相比前一年多了不少拉开一打一的场景,莱纳德在场时尤为如此,这也削弱了其他人打球的乐趣。

  除此之外,贝弗利和路威作为快船此前的更衣室领袖,个性原本更外放,更乐意开口说话,特别贝弗利一向直来直去。可到了球队新的等级排位中,他们不像过去那么舒服。

  众所周知,莱纳德是个相对沉默寡言的人,他的风格奠定了快船更衣室的新风格。新的团队有了意见不统一,人人都倾向于沉默,大伙儿退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沉浸到自己的手机上,球员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距离,没人能一次次站起来把全队团结到一块儿。

  有人做出过努力,包括莱纳德。今年 1 月快船出了些问题,莱纳德组织了几次只有球员参加的录像会议尝试解决,但他的这些举动没有延续性,他仍然不会像其他一些明星球员那样公开谈论自己的队友,或者与队友无障碍沟通。

  上述所有信息是否足够精准,我们不得而知,至少曝光这些内容的 The Athletic 和雅虎体育都不是欠缺调查采访、胡编乱造的野鸡媒体。我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读出:2019-20 赛季的快船还没有一支冠军球队所需要的化学反应,太多足以摧毁他们冠军梦的裂痕需要去缝补。

  快船被掘金淘汰后,路威这样总结:“我想我们碰到的很多问题,天赋都救了我们。而化学反应并没有。在这个系列赛里,它让我们失望了。”

  你时常能听到 NBA 的人说“化学反应”,这好像是个玄乎的玩意儿,因为即便是那些把化学反应挂在嘴边的人,也很难说清做对哪些事情就能确保球队化学反应良好,以及化学反应究竟好到什么程度才能赢得冠军。

  我们局外人,甚至很多局内人,更加看重球员的天赋与能力,看重那些更为“实在”的因素,认定成功是实打实的东西叠加起来的,而化学反应太虚无缥缈了。

  像打电子游戏,我们都喜欢自己手中的天赋越多越好,全明星阵容最好,这个抡完了那个抡,球员个个有绝活,想怎么冲杀怎么冲杀。

  可真实的篮球不是电子游戏。真实的球员有个性有情感,有些人意气相投,有些人尿不到一个壶里,而球队绝非简单把天赋和能力相加就能自动得出战斗值,冠军更不是拿战斗值比大小谁数值高就颁给谁。

  玄乎?虚无缥缈?那些实打实的东西累积到最后,临门一脚,致命一击,恰恰是这玄乎的玩意儿。

  你永远说不好一支球队拥有怎样的化学反应就一定能拿冠军,但反过来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你没有足够好的化学反应,就一定走不到最后。

◇ ◇ ◇

  NBA 的“宇宙队”,每隔三五年来一回。最近十来个赛季,随着超级明星话语权的提升和抱团次数的增加,“宇宙队”出现得愈发频繁。

  “宇宙队”之所以叫“宇宙队”,就因为他们天赋最好、能力最强——至少账面上是这样。然而现实是:“宇宙队”并不总是成功。

  2020 成王败寇,快船成了总冠军湖人的反面教材。但放眼 NBA 历史,最近三十年来,湖人才是那个制造最多“宇宙队”的俱乐部,而历届紫金“宇宙队”中,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

  最近一支要数 2012-13 赛季。

  湖人 2012 年夏天做了两笔大交易,换来史蒂夫·纳什和德怀特·霍华德。38 岁的纳什虽临近职业生涯尾声,但此前一个赛季在菲尼克斯太阳仍然场均送出 10.7 次助攻,保持着全明星水准。28 岁的霍华德更了不得,他正处在自己运动生涯的黄金年华,此前一个赛季是 NBA 年度最佳阵容第一队的中锋,在奥兰多魔术场均 20.6 分 14.5 个篮板 2.1 次封盖,湖人想让他来延续王朝球队伟大中锋传统。

  科比·布莱恩特领衔,保罗·加索尔犹在,纳什、霍华德加盟,湖人四星汇聚,理所应当是一支 60 胜级别的劲旅,所有人都这么想。哪知常规赛开打不出十天,意想不到的情况就出现了,湖人前五战 1 胜 4 负,主教练迈克·布朗下课。助教伯尼·比克斯塔夫代理指挥五场球取得 4 胜 1 负后,迈克·丹东尼带着他的“7 秒或更少”进攻体系走马上任。虽是纳什丹东尼这对昔日太阳将帅合璧,也未能在天使城点石成金,那年湖人常规赛以 45 胜 37 负收场,季后赛首轮被圣安东尼奥马刺横扫。

  这大概是“宇宙队”摔得最惨的一次。

  为何结果与预期相差这么大?伤病是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汇聚的四星外加教练从来没有调到同一个频道合作过。

  技战术层面,霍华德和加索尔都不喜欢在丹东尼的进攻体系里打球。他俩希望更多地在禁区里接球,而丹东尼只想让球队打更多挡拆,以外线球员为主导,从高位发起进攻。这意味着,即便纳什是全世界最会传球的控卫,也没办法让本队最重要的两名大个子打得称心。

  在丹东尼的体系中,科比认为自己要更多地扮演足球里的前锋角色,要更多地持球,霍华德却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强调:“在进攻端,我们得让球动起来,我们得分享球。”如此,为球队更大的不和谐埋下了伏笔。

  最终天下皆知,科比跟霍华德处不来。两人性格存在根本差异,对待比赛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于是关系随着球越输越多而日益紧张。

  2013 年 1 月,湖人输掉当月前 12 场球里的 10 场。在孟菲斯的客队更衣室里,他们召开了一个队会,会上科比毫无保留地痛斥霍华德,表达对霍华德小丑般搞怪性格的愤怒。

  “科比对德怀特说话那种方式,我想没有任何人曾经那样跟他说过话——在奥兰多没有,在这儿没有,他这辈子都没有过,我敢打赌,”一位在场的见证者透露,“他被惯坏了,而科比不会惯着他。”

  科比后来在媒体面前也说:“在我们输掉二三十分以后,我们当然不能跟一支刚刚踹了你屁股的球队嘻嘻哈哈有说有笑,这是肯定的。”科比没点名,但他说的是谁并不难猜。

  那时候的霍华德,需要成为球队的招牌,需要别人对他付出无条件的爱。“就德怀特而言,他必须是球队的脸面,”一位过去跟他有密切关联的联盟官员说,“任何不及于此的待遇,都很难让他在最高水平发挥作用。”而这点,科比给不了他,湖人给不了他。

  赛季结束后,霍华德成为自由球员。湖人当然还是希望留住他,组织了一个团队到比弗利山庄去参加他的招募见面会,科比也受邀在列。在湖人队的陈述过程中,科比对霍华德说:“你首先需要明白(夺冠)是如何做到的,我在这儿可以教你。”

  科比不是去安抚霍华德的,他所做的是挑战霍华德,激霍华德留下,承担起紫金王朝的历史传承责任,同时也接受科比本人苛刻的个性。科比希望用前辈迈克尔·乔丹的领导方式去影响和改变霍华德,尽管事实证明霍华德不吃这一套。

  另一位参与劝说霍华德留队的球员是纳什。纳什随后在电台节目中透露,霍华德表达说自己从未感觉在洛杉矶被完全拥抱。

  霍华德选择签约休斯敦火箭,开启了一段最终也并不愉快的旅程,那是另一个故事。在他决定离开湖人后,ESPN 爆料说,霍华德及其经纪团队向湖人管理层强烈地暗示过:如果科比当时的合同于 2014 年到期后他还留在队里——简单来说,如果科比不让位——霍华德是很难跟湖人续约的。

  霍华德急于充当湖人未来的门面,科比却不打算把手中的火炬随随便便拱手相让,这是湖人那个开头起高楼、结尾楼塌了的赛季里最无解的问题。

◇ ◇ ◇

  “宇宙队”总是要 WIN NOW(现在就赢),因此失败的“宇宙队”往往寿命很短。2012-13 赛季的湖人是如此,2003-04 赛季的湖人也是如此。

  2003 年 7 月“F4”湖人组建成形时,声势只会比 2012 年夏天更加浩大。2012 年人们肯定新湖人将成为一支 60 胜的劲旅,而 2003 年大家预期的是一支 70 胜的历史级豪强。

  湖人从自由球员市场签下马上年满 40 岁的卡尔·马龙和马上年满 35 岁的加里·佩顿,让两位老前辈跟依旧如日中天的沙克·奥尼尔和科比·布莱恩特联手。四位未来的名人堂巨星组合到一起时,加起来入选过 38 次 NBA 全明星,人均 9.5 次——这还是因为科比当时才不到 25 岁,“仅仅”打过 5 届拖了后腿。

  马龙与佩顿均为降薪加盟,佩顿签下一年 500 万美元的合同,马龙更是接受了一年 150 万美元的低薪(相比他前一年少挣 1775 万),两人共同表明的态度都是珍视跟奥尼尔、科比一起打球的机会,都希望在自己职业生涯末年收获一枚冠军戒指。

  赛季临近开始时,大嘴巴佩顿宣称这支湖人是“我所待过的最有天赋的球队”。可是,在光鲜的表象之下,这支“最有天赋的球队”从一开始就在撕裂。

  头号分裂因素正是他们当时最好的球员:科比·布莱恩特。

  前一年,科比已经超过奥尼尔成为湖人队内得分王,常规赛、季后赛都是。而在合作了七年之后,科比跟奥尼尔相看两厌久矣,科比嫌奥尼尔懒惰,奥尼尔怪科比不传球。重点是,湖人队不喜欢科比的人不止奥尼尔一个,很多球员都看不惯科比孤傲的作派,挑剔他自私的球风。

  2003 年 7 月,科比吃了官司,被控强奸,这让他在队内的处境雪上加霜。鲜有队友真正同情科比的场外遭遇,只有马龙一人在媒体面前反复为科比说好话。

  8 月下旬,科比跟湖人总经理米奇·库普切克有一次简单的会面。库普切克跟科比说,全队都关心着他,希望确认他一切都好。科比并没有感受到,他说:“沙克这个夏天没给我打过电话。”库普切克回应说:“科比,我给你带了他的口信,他邀请你去奥兰多远离这一切。”科比很直接:“沙克用不着通过你传话,他知道怎样联系我。”

  后来和主教练菲尔·杰克逊谈话,科比说:“今年我不会再忍受沙克任何东西了。如果他开始在媒体上说什么,我就会还击。我不怕跟他对着干。我受够了。”

  10 月初湖人队飞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启季前训练营,科比称病晚了两天才到,缺席了赛季头一次合练。那次训练后接受媒体群访,奥尼尔听到每一个有关科比的问题都只回以一声“喵”,直到有人问他“没有全员到齐是什么感觉”,奥尼尔才用最深沉的低音答道:“全员已经到齐了。”队友们挺喜欢奥尼尔的答案,这是他们的心声——他们肯定科比的天赋,但科比没到场,他们也挺好。

  常规赛正式打响之前,科比拒绝了湖人开出的四年 7400 万美元的续约合同,他想要在赛季结束时成为自由球员,以掌握话语权。奥尼尔正相反,他希望以三年总价值超过 1 亿美金的价码跟湖人续约,球队没同意。

  10 月 25 日,距离湖人新赛季首场常规赛还有三天,菲尔·杰克逊正在办公室看录像,突然科比怒容满面走了进来。

  “他开喷了!”科比说。

  菲尔都不用问“他”是谁,只问:“他说什么了?”

  “你看报纸没?登报纸上呢。”

  奥尼尔对《洛杉矶时报》记者说,科比需要更多地依靠队友,直到他恢复全力。

  “科比,这有什么问题?”菲尔问,“沙克是对的,这正是我们想要你做的。”

  “也许吧,”科比说,“但这不关他的事。他不能评价我的比赛,评价我该做什么。”

  “你不会因为这种事情生气,对吧?”菲尔问,“没有任何意义。”

  “不,我生气。”科比说。

  两天后,菲尔召集了一个 20 分钟的队会,试图消解误会。奥尼尔和科比都讲了话,然后马龙站起来,恳请两位队友平息情绪,专注在篮球上。“我来这儿不是当保姆的,”马龙说,“我是来这儿赢一枚戒指的,你们没有付我足够多的钱来应付这种破事儿。”

  结果开完会不出一小时,科比就接受 ESPN 吉姆·格雷的电话采访,说了奥尼尔很多坏话,说他自己如果离开湖人就会是因为奥尼尔“孩子般的自私和妒忌”。

  整个 2003-04 赛季,科比不时要奔波于法庭和球场之间。不管科罗拉多州的强奸指控对他的公众形象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不管有多少人仇视他讨厌他,至少在篮球场上,他依然受球迷欢迎——那个赛季的 NBA 全明星投票,科比仍然领先于西部其他后卫。

  只是,科比总归是科比,他总有一些投篮选择让人看不过去,特别是这时候他的身边不只有奥尼尔,还有马龙、佩顿这个级别的队友。有些球科比顶着巨大的防守压力投出去,那几位明明处在更好位置的巨星队友就只能看着。

  “或许(过去)沙克不在的时候,科比觉得他需要接管,”马龙说,“但你现在没有必要啊。”

  菲尔对此当然恼火,他说:“科比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篮球,那他为什么要固执地采用他那样的方式呢?”

  2003 年 12 月 19 日的一切,完美呈现了科比“一半是神,一半是魔”的模样。

  那天凌晨 4 点半,科比在加州的家中起来,赶往科罗拉多州的鹰县,出席上午开始的听证会。结束后他离开法院的时间,按洛杉矶所在的太平洋时区算,是下午 5 点半。晚上 7 点 53 分,他乘车抵达斯台普斯中心,此时湖人对丹佛掘金的比赛已经开打。科比吃了些麦当劳,换上球衣,做完拉伸,第二节被菲尔派上场。

  也许跟掘金是科罗拉多州的球队有关系,科比那天接管比赛的欲望极其强烈。他出战的后三节,强行投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球,一次又一次把球运到底角面对包夹,湖人其他球员建立起来的比赛节奏被完全打乱。科比上场前,湖人 27-19 领先,结果到终场前 2.5 秒,生生被掘金追成 99-99 平局。

  然而,就那最后 2.5 秒,科比接队友德文·乔治开出的边线球,左手运两步到禁区弧顶,假动作晃飞防他的琼·巴里,中距离跳投压哨绝杀。101-99,多么英雄主义的胜利,多么值得书写的夜晚——即便,湖人原本应该轻松取胜,原本没有必要绝杀。

  赛后,佩顿、奥尼尔和马龙迅速从更衣室撤离,不想跟媒体说话。《洛杉矶每日新闻》记者拉蒙娜·谢尔本(如今为 ESPN 效力)追着马龙问他为什么这么快离开,马龙说:“我只是想起我妈经常告诫我的……有时候什么都不说是最好的。”谢尔本又追问科比的投篮选择是不是个问题,马龙眼睛一转:“啊,是的。”随后反问:“这是有关系的,你觉得呢?”

  科比绝杀掘金后,湖人的成绩是 19 胜 5 负,暂居全联盟第一。79%的胜率谈不上惊喜,倒也可以接受。

  可是两天后,对菲尼克斯太阳的比赛刚打了 4 分钟,马龙受伤离场。经过诊断,最先说马龙将缺席三到五场球,后来变成 10 场球,到最后老邮差足足歇了 39 场。

  转头进入 2004 年,奥尼尔又伤了,他也停战将近一个月。“宇宙队”接连打折扣,搅得佩顿的好心情也没了。

  自加盟以来,佩顿始终融入不了湖人的“三角进攻”体系。三角进攻需要球员耐心、谦卑、无私,要求多次传球,要求按一定的战术原则跑位,而这些通通不是佩顿的风格。佩顿在西雅图超音速队习惯的那一套就是运、突、分,简单直接。湖人老将里克·福克斯说:“加里被要求守纪律,而他整个生涯都是靠本能。”

  事实上,菲尔·杰克逊一早就清楚,像佩顿这样拥有强大自我又以得分为先的超级控卫,并不适合三角进攻,德里克·费舍尔才是湖人控卫位置的完美人选。“这套进攻对加里来说太复杂了,”菲尔说,“他迷失了。”

  那几年在湖人队,科比总是那个最常跳出体系破坏三角进攻的人,而此时,佩顿也成了“同伙”。三角进攻名存实亡,湖人一些老球员对于这一惨状感到恐惧。

  2004 年 1 月 6 日,湖人输给明尼苏达森林狼,那是他们近六场当中的第五场败仗,佩顿赛后突然爆炸,对媒体说:“我签约不是来加入这种狗屁东西的,就是一堆狗屎。我不会坐在这儿跟你撒谎,我很沮丧。”

  第二天,湖人又输给掘金。比赛中,科比一次失误导致对方轻松反击得分,菲尔冲科比吼:“你不能那样传!”科比立刻回应:“那你最好教教那些王八蛋进攻怎样跑。”

  菲尔烦透了科比这种无礼——对教练,对队友,对所有人。1 月份有一回,科比拒绝听从菲尔的指令,菲尔气得给自己的经纪人打电话,告诉经纪人他想辞职不干了,经纪人劝住了他。菲尔紧接着走进库普切克的办公室,要求球队把科比交易走。“下赛季如果他还在这儿,我不会执教这个队,”菲尔说,“他不听任何人的,我受够这孩子了。”

  类似的话,菲尔跟他的助理教练也说过。他告诉他们:“科比变得不可教了(uncoachable)。如果他下赛季还在,我就不在。”

  湖人老板杰里·巴斯听说了菲尔的态度,很不喜欢。毕竟对他而言,科比才是湖人的未来,奥尼尔不是,菲尔也不是。

  2 月份湖人在迈阿密打客场的时候,菲尔把 34 岁的里克·福克斯和将满 32 岁的奥尼尔请到自己酒店房间,讨论球队事宜。菲尔先问两人:你们是否认为科比应该索性退出这个赛季,把精力集中到庭审上?奥尼尔和福克斯都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马上,菲尔的第二个问题来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福克斯后来回忆,“他问,有科比在,我们觉得我们能不能拿到总冠军。”

  奥尼尔根本不需要时间思考,回答:“不,没戏。”

  福克斯认同,并表示:“老实说,菲尔,我觉得有没有科比,我们都拿不到总冠军。”

  2004 年 NBA 全明星在洛杉矶举办,在那之前湖人已经输掉 19 场球,常规赛别说 70 胜,连 60 胜都不再现实。伤病,科比的官司,进攻体系的残破,甚至犹他爵士现场取笑湖人的滑稽节目……大大小小的烦心事层出不穷,干扰着湖人。

  “感觉什么都不对劲,”福克斯后来说,“关于那个赛季,我记得的就是这样。即使是我们打得好的时间,也没有任何东西感觉对劲过。”

  季后赛到来之前,还搞出个绝的。

  4 月 11 日,赛季倒数第三场常规赛,湖人做客萨克拉门托,迎战那几年的宿敌国王队。球迷们以为会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哪知国王早早领先,最后大胜 17 分。胜负及分差还不算真正的意料之外,更让人开眼的是科比,他……

  什么也没做。

  不夸张,是真的什么也没做。

  这个平时喜欢拿球自己攻、喜欢从球队整体进攻中跳出来单干的家伙,这场比赛头一节一个篮都没投,哪怕是奥尼尔吃到两犯下场的时间也没有。直到上半时剩 6 分 41 秒,他才终于扔了个三分,没进,当时湖人已落后 17 分。

  科比全场的数据是 13 投 3 中,8 分,4 次助攻,看似只是“发挥失常”,可他的队友和湖人教练组有自己的感受,他们相信这是科比做给批评他投篮选择的人看的。

  一个无言的声明,一次下狠手的“打脸”。几天前菲尔还跟媒体抱怨说“科比又一次做得太多了”,现在科比拒绝投篮,就要让你们所有人看看,我不做“太多”是什么样。

  第二天,《洛杉矶时报》的蒂姆·布朗在训练后采访了湖人内部人员,在承诺匿名的情况下,一名球员说:“我不知道我们如何能原谅他。”另外一个人则说,洛杉矶没法再确认科比是个什么心理状态。

  第三天,科比从《洛杉矶时报》体育版的头版读到蒂姆·布朗的文章,瞬间炸毛。他带着报纸冲到湖人队训练馆,把文章怼到每一个人脸上,逼问队友:“这是你说的吗?”没人承认。接下来全队开会,科比再次质问:“就这儿,就现在,我要知道这屁话是谁说的!”还是一片死寂。终于,马龙清了清嗓子说:“科比,显然没人说,或者没人想承认他们说了。你得让它过去。”科比才不肯就这么算了,他跟马龙吵了起来,甚至差点打起来,直到菲尔出面干预。

  “F4”湖人的常规赛战绩锁定在 56 胜 26 负,太平洋区第一,西部第二。不考虑季前超高的预期,这样一个排位并不算太坏。既然都说季后赛是另一个赛季,是“真正的赛季”,那么湖人只要把握住机会,将“宇宙队”的实力在后面两个月发挥到极致,若是笑到最后,常规赛再不顺心也就一笔勾销了。

  他们还真的差点做到。

  季后赛首轮,湖人 4-1 轻取休斯敦火箭。第二轮,跟前一个赛季终结他们三连冠王朝的马刺重逢,湖人碰到些麻烦。马刺名为西部第三,实际常规赛比湖人多赢一场,因而拥有系列赛主场优势。湖人在圣安东尼奥先折两阵,带着 0-2 的总比分回洛杉矶,G3 扳回一城。G4 那天,科比又演了一出从法庭到球场的超级英雄好戏,而且这回比常规赛绝杀掘金那次更无可指摘。

  5 月 11 日这天,科比又是凌晨 4 点半起床,去鹰县赶 10 点开始的审前听证会,听证会结束后他再乘坐私人飞机返回洛杉矶,参加当晚对马刺的 G4。这次科比于赛前两小时左右抵达斯台普斯中心,在车里小睡了 20 分钟,随后就跟队友一起上场做赛前投篮练习了。

  半场打完,湖人落后 10 分。第三节奥尼尔和科比合取 23 分,带领湖人打了马刺一个 31-16,将比分反超。第四节,那个值得以浓墨重彩去书写的第四节,科比主宰了球场,他从各种角度完成各种高难度投篮,单节攻下 15 分。湖人 98-90 取胜,将系列赛总比分扳成 2-2 平。

  科比这漫长的一天,以 27 投 15 中、42 分、6 篮板、5 助攻、3 抢断的数据和一场关键胜利作为结束。赛后,他累得只想赶紧躺下,而奥尼尔罕见地在媒体面前盛赞他说:“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球员,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球员。”

  接下来,费舍尔著名的 0.4 秒一投让湖人客场攻下天王山,湖人终以 4-2 的总比分淘汰马刺,报了旧仇。

  等到西部决赛以另一个 4-2 过了森林狼那一关后,湖人的赛季叙事又要反转了。

  现在他们距离五年内第四个总冠军只差一个系列赛,看上去这支充满戏剧性的球队虽然历经各种磨难,最后还是走在通向成功的光荣之路上。看上去,奥尼尔和科比还是把胜利摆在对彼此的仇恨之前;看上去,马龙与佩顿做对了牺牲,做对了选择;看上去,菲尔果然有把一团糟的局面打扫干净的能力……

  可实情并非那样。

  西部决赛期间,湖人两大王牌还是像两个玩不到一块儿的小孩那样相互争斗。G5 输球后,奥尼尔走出客队更衣室,嘴里嘟囔着“球队”(其实是特指科比)打得太自私,没把球给到低位的他手里。科比不示弱,回应说奥尼尔足够高足够壮,不管什么时候他觉得有需要,完全可以自己把球抢下来——言下之意:别这么懒!

  森林狼常规赛打出 58 胜,高居西部第一,当家球星凯文·加内特也成为 NBA 年度 MVP,他们被认为是湖人夺冠路上最大的考验。赢下他们,总决赛不管哪支球队从东部杀出来,好像都跟 2000-2002 那三年的印第安纳步行者、费城 76 人、新泽西篮网一样,对湖人而言很好对付。

  2004 年从东部杀出来的底特律活塞,简直是湖人的反面。活塞阵中没有未来的名人堂球员,没有一个够得上“超级明星”称号的大牌;他们的头号得分手是常规赛场均只有 17.6 分的理查德·汉密尔顿,他们天赋最好的球员是此前被其他球队视作麻烦的拉希德·华莱士。

  “如果你看纸面上的对位,球队比球队,我们要好 100 倍,”湖人主力小前锋德文·乔治说,“我们这么想,可能犯了个错误。”

  总决赛打完两场,双方战成 1-1,形势显而易见地对湖人不利起来。马龙膝伤加重,奥尼尔又在防守中被对手疯狂针对——活塞围绕着昌西·比卢普斯没完没了地打挡拆,让奥尼尔上下为难。

  两队控卫在前两场总决赛里形成鲜明对比,比卢普斯进账 49 分,佩顿仅得 5 分。在比卢普斯的衬托下,佩顿显得又老又慢,菲尔只好尽可能多用费舍尔,虽然效果也没好到哪里去。

  G3 转战到底特律,佩顿决定彻底丢弃三角进攻,由着性子来。他在比赛中运球非常多,让队友们看着。湖人这场球输得惨不忍睹,全队仅得 68 分,科比和奥尼尔加起来才拿 25 分。

  比赛一结束,福克斯就把科比、奥尼尔、乔治、费舍尔召集到浴室,开了个三连冠旧臣的非正式队会。福克斯季后赛已经很少上场,G3 更是一分钟没打,但他对这支队伍充满责任感,这场败仗令他作呕。他说:“伙计们,我们需要打回三角进攻,它让我们赢了一堆戒指,我们为什么抛弃它?”

  福克斯邀请菲尔也加入进来,连科比都当场表态:“你们知道我有多讨厌这该死的进攻,但我会安定下来,我们就执行三角进攻,把球打进去给沙克,在里头暴捶他们。”福克斯请求:“至少给我们个机会一起试试。”

  G4 菲尔试了,试了一点点。他没让这几个人一同先发,但让福克斯打了 16 分钟,让费舍尔打了 21 分钟。湖人开局不错,奥尼尔也大显神通全场贡献 36 分 20 个篮板,却依然不足以支撑到赢球。

  科比又回到最糟糕的状态,一次又一次无视禁区里要位的奥尼尔,出手 25 次,投丢 17 个,仅得 20 分。菲尔惊呆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就不能坚持确定好的策略呢?

  事实上,科比这个样子正中活塞队下怀。比卢普斯后来解释过他们的策略:活塞的计划就是对奥尼尔一防一,虽然不可能防住,但湖人一直把球喂到内线,科比拿不着球就会沮丧,就会跳出来破坏进攻。“当你那样做,你就完了,”比卢普斯说,“即便你开始投进那些球,你也完蛋了。”

  上场时间不多的湖人替补后卫卡里姆·拉什,在队内训练中防了科比两年,他觉得自己能明白科比的心思。

  “科比想成为系列赛的 MVP,绝对的,”拉什说,“沙克拿了前面三个(总决赛)MVP,科比也想拿。这是他一直投篮的原因,即便投那么多篮没有任何意义。他始终有这种证明自己的需要。这很自私,这杀死了我们。”

  为什么总决赛 MVP 如此重要呢?拉什的解释是:“科比不只是为冠军打球,他为自己留在世上的声名而打。迈克尔·乔丹拿过那么多(总决赛)MVP,沙克也有那些 MVP,这让科比很焦虑。他想要他自己的。”

  2013 年的科比可以教德怀特·霍华德夺冠是怎样做到的,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五枚戒指在手,也拥有了他自己的两座总决赛 MVP 奖杯。但在 2004 年,科比自己可能正是湖人与总冠军奖杯之间最大的障碍。

  还不是唯一障碍。

  四场总决赛打完,湖人 1-3 落后,连局外之人都看懂是怎么回事了。《华盛顿邮报》记者迈克·怀斯 G4 赛后来找奥尼尔——奥尼尔 2001 年出了本自传《沙克还嘴》(Shaq Talks Back),书是迈克·怀斯执笔的,他俩交情不错——两人并肩走在通道里,怀斯为奥尼尔打气:“听着,你和科比需要齐心协力。你们还能赢,但是活塞不好对付,我只是觉得……”

  奥尼尔举起手,示意怀斯别讲话。NBA 老裁判罗尼·纳恩的女儿伊兰娜·纳恩正站在不远处,背对着他俩。奥尼尔开口道:“我得说,她有个不错的蜜桃臀。”

  “那时候我知道完了,”迈克·怀斯后来回忆,“我在想着湖人拿冠军的事,而沙克更关注一个女人的蜜桃臀。他们完蛋了。”

  G5 马龙打不了,湖人内线轮换吃紧,落后最多达 28 分。科比很少传球,总是拉到一侧单打,不太顾及身旁的奥尼尔佩顿等人。他得到全队最高的 24 分,但出手 21 次只命中 7 球。拉什说:“这是我见过他最自私的一次,或许他觉得他必须扛起我们。”

  湖人输了,预期 70 胜的历史级“宇宙队”以总决赛 1-4 的完败收场。科比五场总决赛场均出手 22.6 次,拿 22.6 分,投篮命中率只有 38.1%。

  福克斯赛后独自坐在浴室里哭红了眼,他说:“一个团队总能击败一群个体,我们挑了个不合时宜的时间成为一群个体。”

  科比再也不想跟奥尼尔在同一个队打球。他如愿在赛季结束后成为自由球员,掌握着决定自己未来去哪儿打球的自主权,也掌握着跟谁一起打球的话语权。

  现在科比是老板杰里·巴斯眼中的金童。总决赛 G5 结束后两个来小时,老巴斯在酒店餐厅组织了一个全队宴会,刚输完球的队员们都来了。老巴斯到场时,奥尼尔本来还想捧一捧老板,跟老板说说漂亮话,却见老巴斯径直走向科比及其妻子瓦妮莎,没把其他人放在眼里。老巴斯跟科比夫妇说了会儿话,然后就起身走了。奥尼尔目瞪口呆,转向自己妻子香妮,只说了两个字:“啊噢。”

  赛季结束后两天,奥尼尔正坐在自家厨房吃着麦片,忽然得知湖人总经理库普切克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会上一大要点就是宣布:湖人开始听取有关奥尼尔的交易提案。奥尼尔暴怒,他生气的不是自己被球队摆上货架,而是——“至少给我尊重!至少告诉我!”

  很快,7 月中旬,湖人把奥尼尔送去迈阿密热火。交易刚完成,科比就同意续约,跟湖人签下一笔七年总计 1.36 亿美元的顶薪合同。

  科比再也不想跟奥尼尔在同一个队打球,他对菲尔·杰克逊是这么说的,他对库普切克是这么说的,他对老巴斯也是这么说的。不过他不想在公众面前背这个锅,所以他告诉媒体,即使奥尼尔续约了,“我今天还是会在这里”。但奥尼尔知道,菲尔也知道,湖人若是同奥尼尔续约,科比就会举起隔壁快船队的球衣。

  这是 2003-04 赛季湖人“宇宙队”的结局,也是世纪初那个 OK 紫金王朝的结局。

  2004 年,倘若马龙不受伤,“F4”湖人是不是凭天赋也就挺过去了呢?毕竟科比跟奥尼尔关系不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两人明争暗斗这么些年,终究还是为天使城打下三连冠的江山不是吗?就因为输了,球员性格、团队氛围、化学反应就被定性为“宇宙队”的命门吗?

  其实反过来想,如果化学反应再好一点,团队氛围再和谐一点,球员相互之间性格再契合一点,就算马龙伤了,“F4”湖人是不是也能挺过去呢?毕竟伤病不可控,谁也不知道哪天会来,而良好的化学反应一旦形成,就可以持续稳定输出。

  化学反应不是天赋的对立面,化学反应是天赋的一种。能够为团队创造良好的化学反应,甚至不管到哪儿都是团队优质氛围的营造者与维护者,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无视这种能力,或者不把这一项天赋看得像运动天赋、球场能力同等重要,是很多强队跌倒在“最后一公里”的根源。

  这,就是篮球的秘密。

◇ ◇ ◇

  2013 年 1 月 4 日,也就是科比在孟菲斯客队更衣室里痛斥霍华德的半个多月前,湖人在斯台普斯中心输给了快船。第二天,霍华德面对媒体说了这样一番话:

  “快船队那些家伙,他们真的在场外相互喜欢,这看得出来……这是我们必须做得更好的地方。我们必须打得像是彼此相互喜欢。即使我们不想成为场下的朋友,不管是什么,当我们踏进界内,或者走进更衣室与球馆,我们必须尊重彼此,尊重我们带到台面上来的东西。这真的是从场下开始的。我想你必须在场下有那样的关系、那样的化学反应,到了场上才能真的开花结果。你不会走到一起就指望彼此立刻成为最好的朋友,不会是那样的。”

  霍华德身处在一支令人失望的“宇宙队”中,他自己就是湖人内部麻烦的一部分,但他这番话,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化学反应,以及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化学反应。

(↑ 2013 年 1 月 4 日,湖人 vs 快船,德怀特·霍华德对克里斯·保罗犯规,保罗一边跟霍华德斗嘴,一边让布雷克·格里芬等队友拉他起来。)

  化学反应不是硬逼出来的,它很大程度取决于球员相互之间感觉如何。他们得尊重彼此、信任彼此、懂得彼此,最好还喜欢彼此。

  一支化学反应很好的球队,通常里面每一个人都相互喜欢。他们未必在生活中也是朋友,但当他们在篮球场上聚集,他们之间没有心结,他们不在乎谁得多少分、谁有多少上场时间,他们就是喜欢和彼此在一块儿打篮球。因为喜欢,所以为彼此、为团队做出一些牺牲,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

  杰克·麦克洛斯基说:“很难制造出正确的化学反应。你真的做不到。你得让它去生长,然后,等它有了,你就会知道。它会在球的流动中展现出来,它是节奏和沟通的一部分。”

  在当今的篮球世界里,杰克·麦克洛斯基是个遥远的名字,这位老先生已于三年半前辞世,享年 91 岁。而上世纪 80 年代,他在 NBA 可是大名鼎鼎——作为底特律活塞队总经理,他是“坏小子军团”的总工程师,一手将这支队伍从 16 胜 66 负全联盟垫底的鱼腩打造成连续五年闯入东部决赛、连续三年跻身总决赛、两次夺得 NBA 总冠军的豪强。执掌活塞期间,麦克洛斯基策划完成了很多交易来补强球队,由此得名“Trader Jack”(交易员杰克,操盘手杰克)。

  麦克洛斯基的篮球哲学就是笃信化学反应。他对技术统计和比赛集锦里呈现的东西关心不多,主要在乎的一直是并且永远是组合,是适配,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肉眼可见地决定着比赛结果。准确地说,它决定的还不是一个个单场比赛的结果,而是最后那个大结果——冠军的归属。

  在麦克洛斯基看来,一支球队要取得成功,当然要有天赋,可是所有好球队都有天赋,而要从好球队中脱颖而出,要赢得最终的胜利,必须要有天赋之上的化学反应。

(↑ 1981 年 7 月,总经理杰克·麦克洛斯基(右)代表底特律活塞队与那年的 NBA 榜眼秀艾塞亚·托马斯(左)完成签约。当时托马斯 20 岁,麦克洛斯基 55 岁。)

  正确的化学反应很难被制造,却很容易被破坏。特别在职业篮球世界里,金钱、利益、地位,全都是化学反应的天敌。

  凡此种种,麦克洛斯基听过看过经历过足够多。

  1988 年 NBA 总决赛,是麦克洛斯基的活塞队未登顶时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G6 之前,活塞以总比分 3-2 领先湖人。G6 那天,活塞当家球星“微笑刺客”艾塞亚·托马斯带伤奋战,第三节单节轰下 25 分,写下极具英雄主义色彩的壮丽篇章(注:我详细写过那场球,摸此跳转《刺客 1988》可读)。

  可也就在那个时刻,克利夫兰骑士队一位副总裁已经满意地相信,他痛恨的活塞“坏小子”们又完蛋了。这位骑士副总裁认为,英勇无敌的托马斯正在毁灭他们。

  小前锋艾德里安·丹特利是活塞那两年的头号得分手。1988 年总决赛前五场,丹特利打得很好,以 64%的高命中率场均拿到 23.8 分。那位痛恨活塞的骑士副总裁曾预言:“当艾塞亚不能再容忍丹特利成为那个明星的时候,活塞就玩完了。”

  G6 托马斯瘸着腿依然拼命想要主宰比赛,这很美好,动人心魄,但那位骑士副总裁心想:“结束了。我不在乎艾塞亚得多少分,他把化学反应从这支球队扯掉了。”

  丹特利跟自己队里好几位主要球员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这和钱有关。当时沃尔特·迪士尼公司要给当选 1988 年总决赛 MVP 的球员颁发 35000 美元的奖金,让他说句广告词“现在我要去迪士尼乐园啦”。托马斯和活塞队另一位领袖比尔·兰比尔都表态,如果他们拿到这笔奖金,会跟全队平分。可丹特利想自己留着。

  丹特利年薪 125 万美元,另外还有代言费,这在那个年代算非常高了,他毫无疑问是活塞全队最富有的人。即便如此,假如他赢得那 35000 块,那就是他的钱,他不想分给别人。

  最后,球员们折中决定:不管谁当选总决赛 MVP,都可以自己留下那笔钱的一半,再把另一半分给全队。共识是达成了,但奖金这个事在队里已经制造出了摩擦,而且这种摩擦关乎团队,关乎自私与无私,实质上已经破坏了球队的化学反应。

  G6 剩 14 秒时,落后一分的活塞掌握球权,仍有绝杀夺冠的机会。主教练查克·戴利画了个给托马斯的战术,怎料丹特利发完边线球进来,托马斯跟他撞了个满怀,摔倒在地。接球的乔·杜马斯一看情况有变,不及细想,当机立断自己攻,但他杀入禁区没能投进,活塞以 102-103 惜败。

  丹特利很生气,他本来也想投那最后一球。

  两天后,活塞抢七落败。丹特利也好,托马斯、兰比尔也罢,全都没拿到迪士尼那 35000 美元,而活塞输掉了触手可及的总冠军。麦克洛斯基心知:“我们本不该输的。”

(↑ 1988 年总决赛,艾德里安·丹特利(白 45 号)持球攻进湖人禁区,试图找到队友传球。)

  后一个赛季,麦克洛斯基做了笔在当时极具争议的交易,让底特律球迷十分愤怒。那是 1989 年 2 月,交易截止日之前,他把丹特利送走,搭上一个 1991 年的首轮选秀权,从达拉斯小牛(独行侠)换来跟丹特利位置相同、打法相近的马克·阿奎尔。

  这个阿奎尔是托马斯的发小,两人还同一年参加 NBA 选秀,托马斯是榜眼,阿奎尔是状元。为小牛效力的前七年,阿奎尔生涯场均能拿 24.9 分,三度入选全明星,是个数据相当好看的球员。然而他脾气差,自大学时期就有自私的坏名声,是个麻烦人物,小牛队此时已急于摆脱他。

  怎么麦克洛斯基这又不在乎化学反应了吗?不,他正是出于化学反应的考虑才做的这笔交易。

  1989 年那个时候,活塞主帅戴利需要给 27 岁的丹尼斯·罗德曼更多上场时间,因为罗德曼适应多种风格的篮球,能防任何类型的球员,他的存在赋予了活塞极大的灵活性。可丹特利不愿意迁就队友与教练。当罗德曼开始抢走他关键时刻的上场时间,丹特利就开始生闷气,还跟当地记者抱怨,这破坏了球队小心翼翼构建起来的自我牺牲氛围。

  丹特利加入活塞两年多时间,非常清楚活塞不是他的球队,而是麦克洛斯基、戴利、托马斯和兰比尔的球队,他坦然接受这一现状,但也从来没把他的个人目标同活塞的团队目标百分百统一起来。他一直抱怨自己上场时间不够、得分机会不够、获得的认可不够,现在,活塞到了不该再留他的时候。

  至于阿奎尔的个性问题,麦克洛斯基在征求了多方意见后认定,“坏小子军团”可以摆平。他们有托马斯,还有凶悍的兰比尔和更加凶悍的里克·马洪,一旦阿奎尔想找麻烦,托马斯等人就会跳出来收拾他,因此活塞的队内环境可能是医治阿奎尔脾性最好的所在。

  果然,阿奎尔进队后,个人得分没有此前丹特利那么多,可他融入到托马斯的队伍里,没有造次,还做出牺牲。罗德曼的上场时间增加了,活塞整个队的防守因此变得更好,篮板也加强,化学反应更加出色。1989 年 6 月,他们 4-0 横扫湖人夺冠,球迷针对丹特利换阿奎尔这笔交易的不满终于偃旗息鼓。

(↑ 1989 年,活塞在总决赛 4-0 横扫湖人夺冠,奖杯推迟一年终于到了他们手中,艾塞亚·托马斯(11 号)沐浴在胜利的香槟雨里。)

  麦克洛斯基手中的活塞,从来没有过“宇宙队”级别的阵容,甚至没有艾塞亚·托马斯以外的第二个人够得上“超级明星”标准,但他们取得了 NBA 历史上不多见的成功。

  1989 年总决赛开打前的最后一次投篮训练结束后,托马斯跟记者们聊起他脑子里装着的最重要的事情——胜利之道。他回忆说,以前湖人夺冠的时候,他常常跑到湖人更衣室去,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让那帮家伙成为赢家的,却没有成功,因为他(当时)的好朋友“魔术师”约翰逊在那种时刻只想跟自己的队友呆在一起。托马斯提到“他们的秘密”,有记者问“是什么”,托马斯咯咯一乐:“是个秘密。”

  托马斯还透露,他跟拉里·伯德也聊过一次这个:“几年前,全明星赛,我们坐着签一些球,我跟他聊起瑞德·奥尔巴克(波士顿凯尔特人的传奇主帅和篮球事务最高决策者)和波士顿队,想窃取他的想法。我不清楚他知不知道我在窃取他的思想,但我想他是知道的,因为我问了一个问题,而他只是看着我,笑了笑,没有回答。”有记者问:“什么问题?”托马斯又是一笑:“不会说的,我已经说太多了。”

  所以真的有一个在赢家之中一点就通,而其他人并不知晓,或者知晓也并不相信的“秘密”。是什么?

  近二十年后,ESPN 专栏作家比尔·西蒙斯终于从托马斯本人那里问到了这个所谓的“篮球的秘密”,后来把它写进了自己的《篮球之书》(The Book of Basketball)里。事实上,这个秘密正是比尔·西蒙斯那本书的灵魂。

  篮球的秘密是什么?

  “篮球的秘密就是,”托马斯告诉西蒙斯,“它与篮球无关。”

  篮球的秘密就是它与篮球无关。(The secret of basketball is that it’s not about basketball.)

  什么意思?故弄玄虚?篮球的秘密是它无关篮球?这算哪门子秘密?

  这个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可能正是因为,即使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广而告之,贴到每个人脑门上,还是有太多人根本不信。

  篮球是个简单的东西,与篮球无关的部分才复杂,因为那里有人心。能用物理规律描述和预判的东西都是相对简单的,人心才复杂,它隐蔽、善变、难以捉摸。而只有人心放到了一起,无关篮球的部分达成了统一,篮球场上那许许多多的玩意儿才能协同起来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最大的合力。

  所以“宇宙队”并不总是成功。

  所以远远称不上“宇宙队”的一些团体,也有机会赢得冠军、构筑王朝。

  这就是篮球的秘密。

(↑ 2010 年 10 月 6 日,在休斯敦的四季酒店里,马努·吉诺比利、蒂姆·邓肯、托尼·帕克(从左至右)坐在一起,跟圣安东尼奥当地记者聊起三人共处的八年时光。那之后,他们又再合作了六年。)

  去年 11 月,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为托尼·帕克举办了球衣退役仪式,自此帕克的 9 号同蒂姆·邓肯的 21 号、马努·吉诺比利的 20 号挂到一起,成为 NBA 历史上优质团队美妙组合的代表。时任俄克拉荷马雷霆队主教练的比利·多诺万评价说:“我想这是发生在伟大球队里的事情——每个人总能多做一点,但有时少做一点可以让球队做得更多。”(Everybody can always do a little bit more, but sometimes doing a little bit less allows a team to do more.)

  少即是多。

  职业体育中,“少做一点”的实质是少得到一点,这就需要与人性做斗争。迈阿密热火队总裁帕特·莱利当初执教湖人的时候,出了本书叫《表演时刻》(Show Time),书中他创造了一个名词“贪多症”(the Disease of More),意思是:一支队伍某年赢了,那么接下来一年,每个球员都想要更多的上场时间、更多的钱、更多的投篮机会,而这最终杀死了他们。年复一年,患上“贪多症”的 NBA 球队层出不穷,证实着莱利的理论,许多球队自我毁灭于此,他们甚至不一定真正“赢”过。

  “不自私是很难的,”托马斯深有感触,“赢球的艺术被数据统计给弄复杂了,而数据对我们来说又会变成钱。那么,你得对抗这个,得想办法绕开它。”

  能够对抗自私、对“贪多症”免疫的球员与球队,总能催化出健康积极的化学反应。有人天然能做到这点,有人被指引、被逼迫、被强制也死活做不到,它难道不该被认可为一项天赋?

  不仅是天赋,而且可能是最顶级的天赋。在这方面,麦克洛斯基是绝世天才,邓肯也是。

  邓肯扎根圣安东尼奥,简单低调,沉稳内敛,深藏自我,拥抱队友,营造出最好的球队环境,前后持续二十来年。邓肯可教,于是马刺阵中无人不可教,这是邓肯最深刻的影响力,也是他最伟大的天赋。这点往往最难被人看到,需要经年累月方可获知,一如那篮球的秘密。

(↑ 1991 年的芝加哥公牛队,后卫约翰·帕克森同主教练菲尔·杰克逊讨论战术,乔丹(23 号)参与其中。)

  许多脍炙人口并且影响深远的篮球故事,都少不了对篮球终极秘密的顿悟时刻,那些时刻几乎无一例外正是故事的“文眼”。

  记录迈克尔·乔丹和芝加哥公牛队首次夺冠的《乔丹规则》(The Jordan Rules)里,作者萨姆·史密斯描绘的“顿悟时刻”是 1991 年 NBA 总决赛 G5 第四节一次暂停。

  当时公牛落后 1 分,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很不喜欢过去几分钟看到的事情:那节全队前 8 次出手投篮,乔丹一人占了 5 次,他似乎又从整体进攻中跳出来开始单干了。

  菲尔决定尖锐地针对一下乔丹。他走到全队当中,单膝跪在地上,盯着乔丹的眼睛,厉声问道:“M.J.,谁在空位?”

  乔丹看着他,没有回答。

  “谁在空位?”菲尔又问一遍。

  “(约翰)帕克森。”乔丹终于开口。

  “OK,那我们找到他。”菲尔拍了拍手,暂停结束,球员回到场上。

  那之后,乔丹耐心地一次次把球传给队友,全队最后的 5 个进球有 4 个出自约翰·帕克森之手,公牛如愿夺冠。

  漫画《灌篮高手》,作者井上雄彦创造的“顿悟时刻”是湘北 vs 山王工业的最后一球。作为虚构作品,《灌篮高手》的情节更戏剧化一些。

  比赛剩不足 10 秒钟,湘北 77-78 落后。业余比赛不停表,时间紧急。樱木花道掉头往前场跑,后场湘北的底线球好不容易才开出来,流川枫接球后全速向前冲。

  4 秒,3 秒,2 秒,流川急停起跳,山王的两个防守人已经把手封到他面前,强行出手只怕凶多吉少。

  樱木落位在右侧不远处,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口中念叨着他刚学会不久的跳投诀窍:“左手只需轻轻地扶着……”

  1 秒,电光石火间,流川从两名防守人当中把球传出来,塞给樱木。

  在这之前,整部漫画都在铺垫樱木与流川相互瞧不上。在这之前,整部漫画的精神内核还只是聚焦在梦想、热血和永不言弃上。直到最后这一秒。直到最后这一球。

  樱木接球,面前无人,从容地像在训练中那样跳起,用正确的方式将球投出。球在空中,时间走完。“刷!”79-78。

  死寂。

  樱木花道喘着粗气,从山王球员中间穿过,走向他最讨厌的流川枫——

郭敬明和于正的道歉,让我把很多事情串了起来

@卢诗翰:#郭敬明向庄羽道歉#

郭敬明和于正的道歉,让我把很多事情串了起来
郭敬明,于正,湖南台,何炅,蒋凡,蚂蚁,反垄断,社区团购,本质上,这些看似毫无干系的新闻,背后可能是一件事。
那就是时代主流价值观从“效率”转向了“公平”
时代在沉默中转向了

过去几十年,时代大基调是效率和发展,简单一点就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了压倒一切的声音。
在这个思路下,很多地方是存在模糊地带的,或者说你可以理解为摸着石头过河的特殊发展期,你找石头也好,做竹筏也罢,只要是想过河,许多地方是允许你四处找法子试水的。
很多地方唯GDP论,GDP发展是硬道理,拉进投资带动发展就是王道,甚至有“谁拉来投资商谁是功臣,谁赶走投资商谁就是罪人”的口号,以及国企改制的许多问题也源于此。
我其实认可这个逻辑,当无法完全兼顾公平和发展时,先发展,让发展来给出答案,这是一个思路,也是一个伟大的尝试。

但问题在于,许多人对此的理解是“不惜一切手段成功”
郭敬明的核心问题也在于此,他的问题不止是抄袭,更是他给很多年轻人留下了一个极为不好的价值观,那就是
“不管你抄袭也好洗稿也罢,只有你火了,成功了,赚到钱了才有意义。有钱了自然可以请水军洗地洗白,获得名气赚更多的钱”
甚至哪怕你洗不白也没事
2013年《小时代》——4.83亿 《小时代2》——2.9亿 《小时代3》——5.2亿
你看,哪怕无法洗白,哪怕千夫所指,人家还是能赚钱
而没赚到钱的人,哪怕你是正义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价值观,不得不说影响了很多人,比如,一个月前我的微博提到过。
四百万级的视频大V抄袭我乎作者的文章,而且还是原作者多次警告,且原作影响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
为什么?因为很多视频号做起来的诀窍就是,低成本搬运抄袭网上文字内容做成视频。
人家从始至终就是靠抄袭起来的,自己内容团队基本没有,不抄袭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创作内容了,你警告了那又怎么办?顶着风险和骂名也抄你。
最多你投诉平台下架,但这个赔偿和风险相比收益完全不成比例,所以很多视频号全是搬运工。

但现在,这个逻辑可能越来越难走下去了,
新一代人完全不认可这个逻辑,或者说,大家在狂奔几十年后,突然开始意识到,早年一无所有的时候,确实是效率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但现在,为了“更加长远的发展”,我们有必要进行规范,重视公平问题了。
一系列变化,皆源自于此。

各个平台都在加强对原创的审核重视,越来越多文创行业作者开始联名抵制抄袭等不当现象。
郭敬明前几年小时代大赚特赚,但后来呢,爵迹被骂,上综艺被喷,晴雅集眼看也要血亏,许多人认定的事就是,你郭敬明的作品,我就不看。乃至郭敬明自己都跑出来表示“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继续骂”,也还是无用,大家就是不看你的作品。
根本上,大家已经完全无法接受,靠抄袭居然能大赚特赚这件事了。
原本只要资本撑腰洗地宣传炒作一番市场成绩就不错就能继续混着,但现在哪怕是资本撑腰,市场大众也不认可了。流量明星这两年集体颓势我认为也是这个逻辑,大众被喂的实在受不了了纷纷奋起反抗。甚至资本本身都被大量指责。
许多人忽视的一个事是,前几天,百名作家抵制跟风抄袭低俗作品的信息,上了央视。这可能就是一个信号。

湖南台和何炅,事情不一样,但背后逻辑我认为也类似。
一开始大家以为只是收礼的瓜,后来挖掘发现这是一套产业链,甚至可以理解为电视台的一种创收。并且存在时间也挺久了,只是最近才被爆出来。
在文娱行业快速发展的商业化大潮中,也许存在很多类似送礼这样的问题,只是快速的发展掩盖了这些问题。于是这些问题,往往被称为“潜规则”,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模糊地带。
一个佐证是,偶像上节目粉丝集资送礼这个事情,并不是由粉丝组织粉头站长们爆出来的,而是何炅自己在节目中说出来的。某种程度上,你可以理解为,这种业内潜规则可能挺广泛的,粉头们也都接受了,乃至何炅都忘记了潜规则是不可以放到台面上来说的。
但伴随着事情被揭开,大众一致的批评,事情以何炅道歉告终。这条曾经的潜规则可能也就此终结。

蒋凡则是商业领域的映射,过去大家的潜在认知是,商业公司,私德无所谓。但蒋凡事件,尤其是前两天,蒋凡认定杭州高层次人才被叫停中止了,证明了大众对于公众人物的道德要求,可能不再是过去抓大放小发展才是那一套的认知了。
而是,既然你是公众人物,那你就要肩负起公众人物的担当。
顺带一提,李嘉诚从过去的励志偶像变成许多人的批评对象,逻辑应该也是一样的。
早年,一无所有,大家崇拜李嘉诚白手起家的成绩,但现在,大家都在切切实实的发展,直面各种问题,这时再回头看,捂盘这种操作就难免被集火吐槽了。(捂盘的前因后果可见我之前文章)
大家并不认可“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拿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这个逻辑。

蚂蚁被叫停是更直接的体现,你去看这两天央行的约谈答复就会发现,一方面,认可蚂蚁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探索和成绩,但另一方面,也认为需要加强监管规范。
简单来说,早年,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时,你作为先行者摸着石头过河,我肯定要给你开绿灯,因为先行者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没遇见过的问题,开绿灯既是给你的鼓励也是作为支持探索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现在,互联网产业已经如此庞大,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上下游牵扯无数人的生计,那此时,我们就得坐下来好好规范了。

社区团购同理,早年你们搞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探索新型经济,OK我支持。
但现在,你们利用体量和资金技术的优势,回头碾压小商超小菜贩,那这个,似乎就不太OK了。
反垄断问题被放上台面,我认为是这个转向的最明显标志。
什么是反垄断?反垄断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制裁大企业,而是为了保护中小企业发展,为了未来能有更多大企业,为了创新机制和长远发展,因此对当前大企业做限制,防止其利用垄断性优势压制中小企业。

先富带动后富,“先富”是为了效率,允许你们跑的快的先去找路。
但不能因此忘记了后富,
“后富”是公平,是当年说好的事,对所有人的承诺。

社会发展,已经从简单的发展第一优先期,转变为要兼顾公平与发展。
无数年轻人默念打工人的梗,国际歌在小破站冲上热榜,也许时代早已在沉默中进行了转向。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在《三国演义》里属于什么水平?

文章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在《三国演义》里是什么水平?

这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问题。由于无法现场安排一对一的比试,所以只能根据两部小说中的战绩来进行逻辑推演。

首先,我们先将梁山好汉和三国武将的武力值做一个内部分级,然后再两相进行比对。

01

梁山好汉的武将层级

《水浒传》里108位梁山好汉,虽然在座次上并不以武力值做主要考量,但在职位分配上却能准确反映武力值的水平。

梁山总督兵马第一副元帅——玉麒麟卢俊义,堪称梁山好汉武力值天花板。原著中说他“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他的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

1

当然,梁山好汉里很多人都徒有虚名,比如排名第38位的黄信。黄信原本是青州慕容知府麾下的兵马都监,当时青州境内三座山上皆有贼寇,分别是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黄信吹牛自己能扫平这三座山,所以人称”镇三山”,结果一遇上实战,他连清风山上的王英都打不过,更别说桃花山上的周通、二龙山上的鲁智深、武松等人了。

所以,要看一个好汉的武力,不能只看声名,还要看实战成绩。卢俊义刚一上梁山,就立下大功——生擒了曾头市曾家府武术教师史文恭。

晁盖曾在作战中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姓名的毒箭射中身亡,从此史文恭成为梁山公敌。史文恭曾与霹雳火秦明搏杀,仅用了20合,就一枪将其刺于马下,要知道,秦明可是梁山五虎将之一。然而,当史文恭遇上卢俊义,就被后者一朴刀搠中腿股,跌落马下,束手就擒。由此可见,卢俊义的实力比秦明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读者可能会质疑,原著中说,史文恭是被晁盖的阴魂缠住了,所以无法正常发挥。那好,我们来看梁山被招安后的征辽之战。此战,关胜、呼延灼、徐宁、索超分别与耶律宗云、宗霖、宗电和宗雷大战,加上张清助战,不仅没有取胜,还箭伤了张清,宋军大败。

关键时刻,卢俊义一骑马、一条枪,力敌四将,并无半点惧怯,约斗了一个时辰,一枪刺宗霖于马下,其余三兄弟心惊胆颤,落荒而逃。卢俊义一人击败辽国四员猛将,相当于一人战力即超过梁山两位五虎将和两位八彪骑的总和,表现出了惊世骇俗的武功。

2

梁山好汉的武力值水平第二梯队是马军五虎将,即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这里的关胜,最大的人设标签是自称“关羽后人”,也使一把青龙偃月刀,胯骑宝马赤兔,又精通兵法,因此也被称为“小关羽”。关胜第一次与梁山交战,曾一人对战林冲与秦明,打得难舍难分,打了五十多个回合。第二次交战,关胜与林冲单挑,双方一直僵持。

关胜在梁山招安后出战不在少数,对手也都可圈可点,除了一次因为马的原因外,关胜几乎是毫发无损。由此可见,关胜与林冲的武力值不相上下,可能还要再高一些。

3

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手中兵器丈八蛇矛。三打祝家庄时,他在十合内生擒扈三娘;与呼延灼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三败高俅时,与河南河北节度使王涣,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败;征辽国时,三十余合后,一矛将宝密圣搠下马;征田虎时,大战壶关守将山士奇,五十合内,不分胜败,只一矛将伍肃戳下马来······

林冲,是梁山好汉中出战次数,获胜次数、斩敌将数量最多的一个,也是梁山英雄中为数不多的未尝败迹的战将。

秦明猛劲十足,擅长冲锋陷阵,急先锋索超曾与秦明斗过二十余合,不分胜败。宋江军中的韩滔,就马上拈弓搭箭,正中索超左臂,索超这才撇了大斧撤退。后来索超战关胜时,只十个回合,就有些吃不消了。的确,索超此时手臂上有伤,可能发挥不太好。但是不要忘了,如果秦明在二十余合内占据优势,这一射是不必要的,况且古人比较注重名誉,一般不暗箭伤人。

那么在这些顾忌之下还一定要射,只能说明场面僵持,秦明短时间内不能占上风,长时间内也不能有胜算。由此可见,秦明跟关胜相比,实力有较大差距。

呼延灼使两条水墨八棱钢鞭,左手的钢鞭是十二斤重,右手的钢鞭是十三斤,都不轻巧。呼延灼征讨梁山时,曾与扈三娘战斗,一战就是十多个回合,眼见自己几乎被扈三娘逼平,呼延灼急中生智,便卖个破绽,将扈三娘打跑。而之前林冲和扈三娘打斗十回合,就将扈三娘活抓。呼延灼也曾与秦明交战,七八十个回合无法分出胜负。

董平,东平府兵马都监,曾与百胜将韩韬大战,没几个回合就击败了韩韬。韩滔和秦明曾经交手,而秦明用了二十合才打败韩滔,秦明打败韩滔用了二十回合,而董平打败韩滔完全是压倒性。由此可以看出,董平的武功绝不在秦明之下。

4

因此,梁山好汉的五虎将内部,也分为两个等级,关胜、林冲算第一等,秦明、呼延灼、董平算第二等。

梁山好汉武力值的第三梯队是八骠骑和十大步军统领。八骠骑是小李广花荣、金枪手徐宁、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没羽箭张清、美髯公朱仝、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

不过,这个名单并不公平,花荣不仅箭术了得,其枪法也堪称一流,能为花荣定位实力的是秦明,二人曾有过一场四五十回合的争斗。花荣有五虎将的势力,但是宋江为了避嫌,就没有把花荣安排进去。

十大步军统领是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赤发鬼刘唐、插翅虎雷横、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两头蛇解珍和双尾蝎解宝。这里面水平参差不齐,鲁智深、武松等人的实力众所周知,强悍无比,但是李逵只有一身蛮力,论武功,连梁山十七位步军将校之一的没面目焦挺都能跟他打成平手。

5

以上就是梁山好汉的武力值档次,当然,有些排名靠后的好汉中也有厉害的角色,比如一丈青扈三娘,不过她只是特例。

02

《三国演义》的武将层级

现在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水平。

小说中武力值的巅峰人物,就是吕布。虎牢关单挑八路诸侯名将,力敌刘关张三英;多次冲阵,无人可挡;辕门射戟,天下无双;轻松击败夏侯惇,诸多表现,吕布天下第一当之无愧。

以至曹操那句“吕布非一人可胜”成为了著名论断,衮州一战,典、许、夏侯、李、乐六位曹军名将联合围剿吕布,依然无法伤其毫发。

6

民间有一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巍。其中除了第一是吕布当之无愧之外,后面的排名都是有争议的。不过宽泛来说,这几位都属于同一个梯队,武力值相差并不悬殊。

赵云,少年时酣战文丑,占上风。在长坂坡枪挑剑砍,杀曹营名将50余员,十余合杀败张郃。冲阵斩高览。怀抱阿斗,冲出重围,视八十三万曹军如无物。

令曹军闻赵云大名丧胆,真正彰显其英勇的应该是曹刘的汉中争夺战,当时黄忠与张著被大兵围困。赵云纵马持枪,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进入70老龄了,还枪挑西凉韩德等父子五将落马。终生未尝一败,毫发无损。

7

典韦,被曹操称之为古之恶来者,力大无穷,挺一对大铁戟,骤马冲锋,令敌人望风披靡。在短暂的一生中,四次凭借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濮阳之战,独退吕布属下郝萌、成廉、宋宪、曹性四将。临死前一战,疯狂到手提两名军人奋勇迎敌,身中数十枪而不退,其勇烈匪夷所思。

关羽,三国里的秒杀之王,杀人从来不超过十回合。他对于二流的武将基本就是一招,斩华雄、颜良、文丑;五关斩六将;与多位名将交战,无败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张飞,创下三国里单挑吕布最高纪录了,100回合不分胜负。长坂横枪虎吼,吓死夏侯杰,无人出其右。匹马冲阵,所向无敌。枪挑行军路上的许褚落马。败张颌,败许褚,平马超。十回合挑了纪灵,而纪灵与关羽打三十回合,算是平手,如此算来,张飞的武力值比二哥还要强一点。

8

许褚,外号虎痴,顾名思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典范。他曾双手捉住两头牛的尾巴,倒拖数十步。与吕布挑了20回合平手,并能跟马超杀平。

马超,善使钩镰枪,少年出山,完胜李蒙、王方等西凉名将;渭水决战,三合就击败名将张郃。与许褚拗断枪杆,力量惊人。剑法霸道,仗剑独战梁兴、马玩、李堪、杨秋、成宜,杀二走三,砍掉韩遂左手。躲过于禁背后暗箭,面对虎卫军乱箭夹射毫发不损。与张飞大战一天,不分胜负,越战越勇。也就是说,马超、张飞、许褚三人的实力不相上下。

“硬骨老将” 黄忠,刀法一流,长沙大战与关羽杀了一天不分胜负,最后要不是那匹马失了前蹄,也不见得会输,而且他的年龄比关羽大17岁!腰斩夏侯渊、奋力杀败东吴大将潘璋,都是赫赫有名的战绩。至于魏延和姜维,都蜀国后期的猛将,大放异彩。

可见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典韦、黄忠这些武将的实力是相当接近,他们在《三国演义》里都是猛将。不过,演义里还有些武将与这几位不相上下,例如庞德,他曾与关羽实打实的打了一天;太史慈,“戟箭双绝”,征严白虎时一箭将守将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征合肥时又战张辽七八十合。

演义里第三梯队武将,应该是颜良、文丑、姜维、张辽、高顺、徐晃、甘宁、吕蒙、夏侯惇、夏侯渊、张颌、华雄、曹仁、关平、曹洪、张任、马岱、魏延、文聘、文鸯、邓艾、严颜等。这个梯队的武将,以颜良、文丑、华雄为代表,他们的武力值都属于上乘,但是在以关羽为代表的第二梯队面前,还是逊色。

9

第四梯队的武将应该是李典、乐进、于禁、凌统、高览、藏霸、李肃、徐质、王双、黄盖、程普、夏侯霸、韩当、周泰、周仓、潘璋、钟会、管亥、沙摩柯、孟获、马腾等,这个就不细说了。

第五梯队的武将应该是王平、张翼、丁奉、徐盛、郭淮、廖化、武安国、麴义、郝萌、孟达、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袁尚、黄祖、薛兰、李封、祖茂等。

03
梁山好汉相当于三国演义的什么层级?

做好《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和《三国演义》里武将的梯队分级后,我们可以来一一比对了。

首先,梁山的副统帅卢俊义,如果放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施耐庵给卢俊义的赞诗:马步军中推第一,天罡内数为尊。前文已经说到,卢俊义不但在大宋国国内枪棒天下无双,而且在征辽时,能够与四耶律战一个时辰,最终杀一走三。辽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其战斗力一直令宋国畏惧。卢俊义一人能敌四名辽国大将,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因此他的实力应该不会亚于吕布。

其次,梁山的五虎将如果放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五虎中最强的两人,关胜和林冲,关胜随宋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先后攻打辽国,征讨宋朝内部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等势力,屡立战功,威名远扬。林冲一手林家枪所向披靡,马上对战之时无几个一合之将。

收复张清之时,张清一手飞蝗石打的梁山各路好汉无一合之将,徐宁、杨志、刘唐、呼延灼等都战他不过,但是林冲却仗着自己的超强武艺和过人胆识战胜张清。这两人应该能达到《三国演义》中第二梯队的水平。

五虎将另外三人,加上八骠骑中的花荣,应该与《三国演义》中第三梯队的武将实力相当。

10

梁山好汉武力值的第三梯队中八骠骑,应该与《三国演义》中第四梯队的武将实力相当,都属于中级将领,难以独当一面。

梁山好汉武力值的第三梯队中的十大步军统领,虽然有鲁智深、武松这样武艺超群的人,但是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步军将领明显是逊色于马军将领的,演义里的大将也基本是都是骑马出战的。因此,十大步军统领应该勉强与演义中的第五梯队的武将实力相当。

当然,这种比对其实并不十分科学,因为两者之间缺少一个共同的参照物。另外,由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小说,作者在写作时也没有具体列出武将的实力排名,这就使得各个武将的战绩表现忽高忽低,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

例如梁山在攻打祝家庄时,林冲三十回合拿不下的祝龙,在秦明的狼牙棒之下扛不住十个回合。可是当扈三娘出场后,秦明根本拿她没办法,却被林冲轻松搞定。

因此,在给《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名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出现关胜粉与林冲粉的激烈辩论。而现在我们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个时空完全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评定,就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这里权当抛砖引玉,欢迎感兴趣的读者留言分享,发表自己的看法吧。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英国贵族一直都是装逼犯们的最爱,不过奇怪的是,这些贵族现在好像整体销声匿迹了。不少人可能跟我一样,之前听过一个说法,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光了。

不过这玩意有点先入为主了,经不住验证。这段时间看了这方面的几本专著,发现之前太年轻了,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先把这个事讲清楚,再讲到底是什么在收割他们。

1

为啥“一战”没把他们给打死?

大家一定和博主一样,听过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英国贵族有荣誉感,打仗走在最前边,所以战争中伤亡最大,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光了。

其实这是个“说了一半的谎言”,也就是说,这话没问题,但是没说完,说它对也对,但是不全对。

真实的情况比较复杂。从后来的统计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600万人,死亡72万,平民死亡率是12.5%。而军官阶层死亡率高达20%,战后英国直接就把这归结到军官们主要贵族出身,有荣誉感,作战英勇,所以死得多。

那问题来了,英国打过无数的仗,英法百年、克里米亚、征服印度、布尔战争,几乎所有的战争中,都是平民伤亡率高,怎么在“一战”中突然贵族伤亡率上来了呢?以往贵族都没有荣誉感,在“一战”中突然荣誉感爆棚了?

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其实如果了解西方的战争模式,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大家大战主要用的是“线列步兵”,也就是排队枪决。当时的步枪精度低、射速慢,就需要人数来凑。士兵们排成一横列往前走,得有人一边走一边敲鼓控制节奏,长官在前边控制速度,双方靠近到射程内时,把枪持平,随着指挥官的口令向对方射击。谁先承受不了这种伤亡,谁就先退出,另一方获胜。

也就是下图这样:

image

大家注意到最前边的那个骑马的人了吧,他就是军官,部队前进的时他走前边控制速度。行进过程中,士兵们的枪是扛在肩上的,等到快要进入射程的时候,他会溜达到队列边上,士兵们把枪放平,然后跟着长官的命令一起开火。

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相互之间都是“贵族战争”,非常体面。互相打仗不会直接瞄长官,所以尽管长官穿着非常炫的制服站在边上指挥,大家也不会开枪打他,只是士兵们互相屠。

当然了,这个规则背后有它的逻辑,如果大家都想着“擒贼先擒王”,那最惨的是贵族军官们,所以贵族为了自己的安全,严令手下的人不准射杀对方的军官,慢慢也就形成了惯例。

而且贵族不是杀的,是用来抓的。大家看电视剧《冰与火之歌》就知道,那里边贵族被抓到之后,大家第一反应是去要赎金,而不是直接杀了。欧洲那边贵族之间大部分有血缘关系,就算没有共同血缘,说不定也共享情妇,抬头不见低头见,熟人社会,很讲规矩。

所以这套“不杀军官”的规则维持了一百多年,以至于我们现在看起来,那会儿打仗非常奇怪。现代战争中军官就怕被别人看出来变成攻击目标。当时恰好相反,军官们花枝招展,就怕对方看不到——万一看不到,把自己当成平民射杀就不好了。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突然变了。倒也不是规则变了,而是技术进步导致战争模式变了。

英国在战争初期并没有觉得这场战争跟以往有啥差别,还跟以前似的,贵族军官们骑着高头大马,打扮得跟个公鸡似的走在前边,带着士兵们从家乡出发,前往前线。

到了前线还跟之前一样,大家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推进,贵族军官走在前边控制队列前进速度。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还没等看到敌人,子弹就如雨点般一样从天而击,直接把走在最前边的那批人给干掉了。

这一点大家可能理解不了,按理说步枪应该是直射啊,子弹怎么还从天上下来了?

这就是“一战”特色。当时步枪早已经不是拿破仑时期那种没啥准头的前装枪,早就更新到射程超离谱的后膛枪(当时的步枪现在中东还当狙击步枪使),还有最新大规模装备的马克沁,所以侦察兵远远看到对方的军团过来了,不是像之前一样等看清楚人再射击,而是等到对方进入射程就开枪。

问题是当时步枪的射程达到了恐怖的一公里。大家可以试试看看一公里以外的东西,是不是发现根本看不清人?

一百多年前也看不清。事实上根本就不看。

当时不是等对方靠近了再打,而是等对方军队进入事先测定好的位置,指挥官用望远镜观察到后,大家调好标尺,一起举枪向天空仰射,几十万发子弹跟雨点似的砸向对方。我大概画了个图,是这样的:

image

下图这玩意就是标尺,可以通过调整步枪斜度射向远方:

image

当时的机枪也是仰射的,不是直射,大概是这样的,杀伤力非常恐怖,趴下也没用,趴下更容易被射中,英军在索姆河一天被打光六万人,绝大部分就是被这样杀掉了:

image

这种看都没看到目标就开枪的方式,听着很傻,但是当时非常时髦,直到后来改变了行军方式,士兵们不再挤成一坨,这种作战方式才被淘汰。

从上面的图也可以看出,步枪子弹不是走直线,而是抛物线砸到了对方身上,经常从肩膀射入,从后腰射出,这也是为啥英军头盔长得跟个草帽似的,就是为了防止子弹从天上掉下来。我放一个《1917》的剧照,大家可以看看:

image

上图前边打扮得比较精神的那个就是军官,连个头盔都不戴。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军官还跟以往一样,延续“古典战争”的精神,继续奇装异服,走在队列前边。每次突如其来一波弹雨,经常把走在最前边的人打个精光,军官也就没了。

双方对冲也一样,军官继续按照惯例走前边。本来以为对面不打自己,没想到相距一公里就开火了,互相啥都看不到,走在前边的立刻就废了。到后来,英国军官们也不在前边走了,躲到中间位置去,如果看形势不妙,赶紧往下撤。

所以战争初期军官伤亡率高得有点离谱,消息传回国内,大家都懵逼了,按照西方传统,会对每一个阵亡士兵家人说“你的孩子战斗非常英勇”,真实的情况是根本没看到人就打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绝大部分死亡士兵都没看到对方就死了)。

不过尽管伤亡大一些,也才20%,根本没有伤筋动骨。英国人以前跟美国人一样,上层生孩子就跟下崽子似的,三个是标配。正是因为生得多,小儿子往往没有继承权,穷得要死,才往美洲跑。

顶多是改变了继承顺序。在一本叫《德不勒特报告》的书里说,大概有十分之一的贵族损失了第一继承人,只好让第二继承人上。也就是说战争对财产和爵位继承的影响不太大。

那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不明白了,英国贵族到底哪去了?

穷死了。

2

英国贵族是怎么穷死的

以前说过这个事。英国的贵族其实不是英国本地人,而是维京海盗的后裔,来自法国的诺曼那一带的维京海盗打到英国本土,屠了英国上层,殖民了英国当地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寄生虫生活。

当时老百姓比较愚昧,并且缺乏组织,稍微有点反抗也被新来的军事贵族残酷镇压。

而且英国很快在自己边上找了个殖民地,也就是爱尔兰。英国对爱尔兰的欺辱,仅比美国对印第安人好那么一丢丢,毕竟英国人没有把爱尔兰人杀光。不过也残酷至极,一直在向爱尔兰转移国内矛盾。英国发生水灾财政不足,就去找爱尔兰补;中午打了点醋,也去爱尔兰要饺子。

爱尔兰人也是暴脾气,肯定不愿意。于是英国不遗余力地弹压爱尔兰人的反抗,英格兰几乎所有的战争英雄都去爱尔兰刷过经验。

后来英国走上了轰轰烈烈的崛起之路,不过红利基本都被土地贵族、工业资本家和放高利贷那伙人给赚走了,大部分人陷入了极度的贫穷。比如1861年有个统计,英国所有土地被3万人占有,其中一半土地归150人,大家感受下这财富集中程度。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平民阶层慢慢觉醒,开始联合起来闹事。于是政府就把越来越多的平民接纳到议会里来。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了,如果不接纳平民阶层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代价可能大到没法接受。当时欧洲风起云涌闹革命,法国国王和王后已经被剁掉了脑袋,此外大家中学也学过1848年革命,当时国王和贵族们都慌得一批。所以各国都在慢慢把平民阶层接纳进来——有话好好说,别打砸抢。

贵族在“上议院“,平民们在“下议院”。一开始上议院的权力比下议院的权力大得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平民阶层快速崛起。

所以英国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权力一点点向下议院滑去。到现在已经没有上议院啥事了,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英国议会辩论,其实就是下议院的辩论。

image

最重要的是,到了十九世纪后期,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政府开始提高社会福利了,防止基层老百姓活不下去,而且当时英国上层受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有点大。

咱们对马克思的理解非常弱,其实马克思的东西跟数学似的,非常严谨,而且他并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优越是因为道德水平更高。马克思不谈道德,只谈逻辑。

当时著名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就大量引用过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社会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创造的;

一个自由的人创造力才能充分发挥;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很多人不是没才能,而是太穷,束缚了自由,没自由就没法发展,只能一辈子当生产线工人,自然就不能去发挥天赋,比如做画家,小说家,物理学家;

一个贫富差距的社会限制大部分人的自由,也就限制社会财富,注定是没前途的。

再加上英国当时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为了降低社会矛盾,英国开始进一步搞福利政策,比如要给老百姓搞养老、医疗保险等东西,这个法案也比较有意思,叫“人民预算法案”。

但是你要给穷人发钱,第一个问题就是“钱从哪来?”,毕竟政府又不会赚钱。此时由于贵族话语权下降,大家开始在他们身上打算盘。

1894年,英国也通过了遗产税,要收那些资产超过100万英镑的人的8%遗产税,后来一直涨,15%,40%,50%,到了1939年,竟然高到了60%。

不仅如此,还大幅提高土地税,至于之前的累进税制和高收入附加税就不用说了。

法案提到议会,下议院的当然开心,利索通过了。上议院的贵族们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奔我们来了啊,果断给否了。

两院围绕这事打来打去,最后的结果是下议院占了上风,毕竟他们占理,大知识分子们也向着他们。咱们熟知的那些大知识分子,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等,都有大量言论批评贵族们是寄生虫。一番辩论,贵族们最后全面落了下风。

这下彻底悲剧了,想在法律层面阻挡立法基本已经不可能了。慢慢地变本加厉,各种税收越来越猛。

贵族们主要的生意是土地。现在国家天天盯着他们的土地,自然是痛苦至极,跑又跑不掉,纳税又纳不起。

而且每个贵族都有一笔巨大的固定支出,佣人需要雇佣,城堡需要修缮,各种应酬交际,现在再叠加上越来越多的税务支出,大部分贵族变得入不敷出,只好卖掉庄园,遣散奴仆,产业规模越来越小。

当然了,最猛的是遗产税。大部分贵族庄园的财产都以土地的形势存在,每次有贵族死去,家里要发生遗产变更,就会有一大批地产被卖掉以筹措高额的遗产税。

房产税和遗产税对英国贵族影响有多大?我放个数据:

1809-1879年,英国88%的百万富翁是土地贵族。

很快地,到了1880-1914年,迅速下降到了33%。

可以说二十年间就消灭了一大半的土地贵族,你们感受下这威力。

消灭了是不是需要补充下呢?

当时的英国自由党主要是偏向平民的。他们执政期间,为了得到工业和金融资本家的支持,经常卖爵位,谁捐款多就让谁当贵族。这些人当然不是真贵族了,被称为“啤酒贵族”。

比如英国著名首相劳合·乔治(这人历史评价非常高,属于“史上最伟大的100位英国人”之一),他在位期间就给四百多人封了爵位,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骑士10000英镑,男爵30000,上议院贵族50000英镑。

国王讨厌首相这种行为,可是又没权力拒绝,于是签署授予证的时候捂着鼻子签,借此表达英国皇室对首相霸权无声的抗议。

这些花钱买来的啤酒贵族也不和那些老贵族为伍,互相看不上,他们的利益出发点都不一样,但是可以去上议院占个位置,有效稀释上议院,所以上议院更加的分裂没啥战斗力。

现在英国还有个给资本家和演员授爵的习惯。不过这些人有了爵位,也没人会觉得他们是贵族,就好像没人觉得李嘉诚是英国贵族一样,属于没落帝国的统战手段。

后来英国首相更过分,直接把一堆工会代表和工人活动家搞成了贵族,弄到了上议院,上议院更加分裂了。老式英国贵族越来越少,都是一堆花钱买爵位的,还有关系户,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上议院被稀释得像一瓶兑水的威士忌”。上议院的地位自然也就越来越差,真正的老贵族们连个话事人都没了。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对贵族的盘剥越来越过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的时期,所得税的税率达到了恐怖的97.5%,遗产税高达65%,不少老贵族打完仗直接破产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了,不对啊,博主,不是说遗产税非常难征收吗?英国怎么做到的?

这一方面跟英国人做事认真有关,在收税方面向来有挖地三尺的决心和行动力,后来的美国又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种族优点,在打击偷税漏税方面有神奇的技能。

另一方面也跟当时没有“全球化”有关,资产也都是重资产,什么庄园、农场、矿场、城堡,想跑也跑不掉,也没什么避税天堂,所以想逃税比现在难了太多。

多说一句,我为啥觉得“全球化”可能会有点倒退,但不会退太多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全球富人的资产都是全球化配置的,如果全球化倒退,最受伤害的是他们,而现在权力最大的也是他们,所以都轮不上中国人着急,他们最着急。

3

转型困难

就跟进化论似的,所有物种都有个窄门,每隔那么一段时间,大自然就会来收割一波。如果能进入下一代,那牛逼了;进不去,那就成恐龙了。

贵族也一样,来自中世纪,靠军功发家,寄生在土地上。

后来一部分贵族坚守土地,被遗产税和所得税给收割了;还有一部分投资了矿产和棉花纺织,勉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挺了过来,不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爆发在美国嘛,他们这些人如果没跑出来,就继续被收割。

有不少英国贵族和金融家投资了美国,准备在新大陆继续做寄生虫,没想到美国人更奇葩。

美国人早期玩债券玩得非常厉害,早期主要通过发债券割英国老钱。

说起来也不复杂。先找个概念低价发债,比如要修铁路发债,然后自己把债券炒高,英国人一看有利可图,都跑进来一起炒,然后美国人套现离场,英国人找不到接盘侠爆掉了。爆掉之后债券变废纸,美国人再回收回去,债转股,长期持有,搞价值投资什么的,持有个百八十年,需要的时候这些债券还可以抵押贷款什么的。

所以美国那些年每隔几年就一个大金融危机,大量股票跌成了废纸,英国的财富却莫名其妙到美国去了。这些财富,不少就是英国贵族们的全部家当。

也就是说,在英国政府不断蚕食贵族们过程中,老贵族们也在寻求转型,但只有极少数转型成功,大部分在转型过程中被吃掉了。

如今的贵族,有点像民国的满人,一小部分人的财富经历大风大浪后竟然保留了下来,投资到了新兴行业,继续过着寄生虫的幸福生活。

还有一些贵族天天为生计发愁,每天都担心祖宗留下来的这点家底彻底没了。这事成了英国人的部分娱乐话题,英国那边经常爆料说某某男爵的城堡租给了色情公司拍片交房产税。最近的那个电影《绅士们》,里边说在贵族城堡里种大麻。

绝大部分贵族现在已经成了普通人,泡妞的时候会吹牛逼自己有爵位,其他时候跟大家一起搬砖。

还有少量贵族跟旗人一样,有点特殊技能。大清国的时候旗人天天搞娱乐嘛,所以对娱乐行业研究很深。大清完蛋后,不少旗人成了作家,写写话剧说说相声,也就一直传了下来。现在我国电影娱乐行业也有不少旗人后代,演员里旗人也非常多。英国贵族也一样,一直会一些声色犬马的东西,比如训马训狗,糅皮子做包,搞奢侈品什么的。

4

尾声

看完本文大家也明白了,英国贵族没被德军的机枪给屠了,却被英国政府给吸干了,这也正是英国人一向的风格,逮到谁就把谁当奶牛,等到奶牛没了,就只能吸自己的内部的奶牛。

不过贵族这种带着特权的寄生阶级,确实该吸。

英国在战后走上了一条曲折的“福利之路”,当初吸贵族,一方面是为了打仗筹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建设福利国家。从现在来看,“福利国家”这事非常一言难尽,我们找个时间再把这事详细聊聊。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复出不了的范冰冰,学不来的本领

2003年10月中旬,刘晓庆出狱2个月整的时间节点上,她选择了凤凰卫视,向公众和社会首次发声。

一场看似普通的专访,背后确是步步精心。

访问她的记者是凤凰卫视的副台长吴小莉,时政口的老新闻人,以采访国家领导著称,多位受访对象都是能够改变国家走向的最顶级人物。

与其说这是一场专访,不如说是一场向上和向社会的表态。

她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说自身的成功是改革开放时代赋予的,从自主选择做艺人到下海走穴做穴头,再到转型做商人。

她也坦诚回顾了自己的争议往事,出书《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所谓“亿万富姐”,不是自身有这么多财富,而是地产生意背负的银行贷款数目巨大。

更重要的是,她的态度非常鲜明,认错悔错,说错在埋头做中国文化产业,没有认清楚市场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说的最多的是欠了国家的钱,还债是第一要务。

出狱后的两年里,她一步一台阶,不仅还完了欠债,而且逐步解禁拿了奖,重返了舞台中央。

时间兜兜转转,一直视刘晓庆为老师和精神偶像的范冰冰,走到了前辈的老路。从2018年10月初被国家公布连交带补罚款近9个亿,范冰冰的时间流过了两年。

刘晓庆式的反思,范冰冰也有过。和刘晓庆长达数年屡次透过官媒忏悔不同,范冰冰只致歉过一次,在微博上。

范冰冰的忏悔和发言,在2018年10月3日,国家通告她连补带罚需要缴款近9亿的当天,她发了条长微博道歉。

她道歉的格式,和刘晓庆的相似,道歉反思,承认自己是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受益人,不该带头触法,以后会传播正能量。

1

不光偷税漏税和道歉相似,很长时间里,范冰冰更像一个刘晓庆的轨迹跟随者。

刘晓庆是国内第一个公开表示对流言不屑一顾的明星,在漫天争议黑与红的大讨论中成为巨星,她是第一个,范冰冰是第二个。

刘晓庆喊出我就是豪门,精神、经济和事业上全然不依靠男人,范冰冰也有类似的口号。

刘晓庆商业运作的最关键一步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成立商业化公司运作个人IP。范冰冰是内地第一个成立明星工作室的艺人。刘晓庆的商业帝国崩塌前,她是自己最大且唯一的老板;范冰冰做工作室,博纳、英皇、成龙、地产圈的
许老板等都是她的股东。

刘晓庆曾推着时任男友姜文转型,从演员转型做导演,两人一起选剧本拉资本选班底。2017年初,范冰冰也推过前男友李晨转型,从演员转型做导演,从资金到班底再到宣发排片,每一步都有范冰冰的资源在。

两个爱读书的青年姜文和刘晓庆,做出了牛逼无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票房和口碑齐飞。两个爱秀恩爱的后生李晨和范冰冰,做出了垃圾满屏的《空天猎》,唾沫和板砖齐鸣。

刘晓庆演过四次武则天和慈禧,范冰冰也有《武媚娘传奇》。

就连刘晓庆早年筹划过的秦朝女首富寡妇清的故事,也被范冰冰拍成了《赢天下》。

早年刘晓庆是演艺圈身兼女明星和商人角色的第一人,她崇拜寡妇清,想还原她的真面目,做部大女主的戏,因为史料太少又不愿意添加过多秦始皇的戏份而放弃。

而在范冰冰版的《赢天下》里,2018年闹出巨大争议遭到秦粉抵制,原因是剧组为女主加戏,杜撰了寡妇清被嬴政强暴的戏份,不尊重历史。

《赢天下》的主创们集体陷入魔咒,先是男主高云翔在澳洲涉嫌性侵被抓,官司轰动海内外,再是范冰冰的偷税漏税事件,马苏卷入李小璐和PG One的夜宿门口碑崩盘,还有投资人吴秀波翻车、制作公司唐德影视股价暴跌。

image

2

刘晓庆出狱后的两年里,每每都是低姿态,说当务之急是还债,她欠着银行的钱,朋友的钱,以及国家的钱。

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打醒了刘晓庆。那个狂放不羁傲视天下的刘晓庆消失了,她说自己一直在反思,反思自己的人生不该如此高调张扬轻狂,夜郎自大害死了自己。

她收到了检方不起诉的通知,有律师朋友和同行公开替她叫屈过,说不起诉,却关了422天,可以向国家索赔。她本人回应从不觉得委屈,唯有挣钱还钱给国家最重要。

国家确是她最大的债主。她的公司逃税1458万元,滞纳金573万元。家最值钱的是19处每处现价千万的房产,她本以为轻松补税和滞纳金。法院给出的拍卖结果是:总金额661万元,倒欠国家1000多万。

而范冰冰拿出9亿不艰难,没有入狱,更没有倾家荡产。

范冰冰经历的事情,刘晓庆大多都经历过。商业代言消失,作品被禁。《原野》、《无情的情人》、《芙蓉镇》等被封杀过。《神秘大佛》、《潜网》、《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一代妖后》、《大太监李莲英》等也曾被
要求不能参加评奖。

刘的自传《我的路》和主持的电视节目《世界电影之林》也被批过。

面对相似的处境,她们做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刘晓庆和男友阿峰结婚又离婚,以及她出狱后,众人为她办的晚宴等等事情,都是低调进行的。生怕世界还记得她。

刘晓庆是演员出身,每一步都是靠着作品硬顶出来的,生生杀出的路子。她选择的是停掉了演员主业以外的所有业务,那个不可一世,横跨房地产、化妆品、服装、家用电器、饮料等各个领域的刘晓庆集团统统关掉,安静拍片,停
掉几乎所有戏外出镜的机会。

对她而言,作品是1,其他的是后面的0。演戏和作品解禁,其他的问题迎刃而解。她是力求保住1,抓住主要矛盾。

出狱当年的11月底,刘晓庆接到了国资背景的中国文联投资筹拍的《永乐英雄儿女》,伏低做小为年轻的刘涛和保剑锋做配。

后来她是什么角色都接,从一天50元,没台词的群众演员,演到两三句台词的龙套,再到主要配角。兢兢业业地为新人演员配戏,每天在横店候场等待机会,挣钱还钱给国家。

因为性价比超高,用她虽有风险,但收益惊人,她再次在演艺圈重生。

image

3

而范冰冰不同,作品说服力不够,炒作热度不能断。金锁、毯星的称呼伴随着她的演艺生涯,炒作成名的争议从来都在。连冯小刚在金马颁奖礼上都说,她是明星不是演员。

2018年10月偷税漏税门爆发至今的两年多,路径依赖的她,除了没拍戏,其他的事情倒是没有停下来,生怕众人遗忘,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新的动静出来,试水复出。

她去做过公益,去西藏给孩童送温暖;出席了几场商业活动,获得了搜狐颁发的年度公益人物奖项。

也忙着从时尚杂志方面合围突破,拍了韩国版《红秀》、马来西亚版《嘉人》、俄罗斯版《时装》、越南版《时尚芭莎》、意大利版《时装L’OFFICIEL》等等杂志封面……

顺便状告了一些阅读不高文章的作者,涉及说她怀孕的,说她戏子当道的,说她陪睡细节曝光的,说她存在过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没有得到授权就商业使用她形象的,统统被她拿起法律的手段,惩治了一个遍,收了一圈的赔偿金。

疑似还开了家价码不菲的美容院,带着弟弟范丞丞、好友张钧甯和马苏等人去剪彩。她还做出了一个面膜品牌,今年双十一那天订单额突破了一个亿。

范冰冰的公益活动,换来的是作秀炒作洗白的骂声,还有官媒评论,切莫试图将公益作为挽救自己事业星途的洗白器,公众和法治社会的贡献者、牺牲者经不起这样的伤害。

刚上映的《爵迹2》里,郭敬明导演抹掉了范冰冰的痕迹,《赢天下》被老东家唐德影视公示换角重拍,《她杀》没有上映的迹象。

今年9月出席红旗轿车的活动,传出代言红旗轿车,被员工微博爆料没有邀请她,质疑她是纯粹蹭热度。红旗官方的通稿中一次也没有艾特她出现。

10月,她压轴走了华鼎奖的红毯,可原本设定的颁奖环节,并没有给她机会。

11月初,还被曝出带着妈妈,去拜了普陀山拜观音。11月23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社交媒体上,众人都在拿通知艾特她。

反观低调下来的刘晓庆,退出了舞台中央,悄无声息地获得官方逐步解禁。

出狱一年后,已经参演了21集电视剧《281封信》和62集的《日月凌空》,还有《永乐英雄儿女》、《宝莲灯》、《京城四少》、《江山美人》、《我的兄弟姐妹》等电视剧。还接下了谢晋导演的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出狱两年后,也恢复了评奖资格。获得资格的当年,就拿到了广电总局表彰的“国家电影百年五十位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宝莲灯》等片还登上了央视。

刘晓庆不断向外传递的信号是,她丝毫不委屈,即便是在监狱里,她还在读名著,学英文,锻炼身体。说劫后重生,愈加珍惜机会,能给机会挣钱已经感激涕零。她放弃高调和商业炒作,重心放回演员本行,摔碎自己从零开始。

同样是偷税漏税门两年后,范冰冰屡屡想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屡战屡败。

前段时间,范冰冰姗姗来迟接受了第一次专访,选的是家时尚杂志。她谈了很多,谈到了前男友李晨和弟弟范丞丞因为她受到委屈,文章用了很大篇幅讲了她的苦难和她几个月前的发的微博,

“努力坚强地活着。”

来源:深度八卦 微信号:shendubagu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