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骂边追的网络电影,为什么越活越滋润?

虎嗅机动资讯组作品

作者 | 黄青春

题图 | 视觉中国

“前几年小成本(网络大电影)上一部骂一部,被瞧不起;现在,捶着捶着反而成了平台(优爱腾)抢夺的优质资源,有热度、有钱赚,地位不一样了,所以骂的人少了,研究的人多了。”导演张闯(化名)觉得,如今网络电影已经成为优爱腾抢夺会员的重要筹码(网络自制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之一。

或许,爱奇艺在2014年提出“网大”概念时,不会想到其会迅速崛起为媲美院线电影的新业态;更不会想到,如今偷偷发育的网络电影犹如毛细血管,正源源不断为各大视频平台会员服务泵血。

网络电影越来越值钱了

5685万(截止4月30日数据)——这是《鬼吹灯之湘西密藏》腾讯视频独播获得的票房分账成绩,紧随其后的《倩女幽魂:人间情》亦在腾讯视频独播斩获5077万的分账票房。

左:《鬼吹灯之湘西密藏》海报 右:《倩女幽魂:人间情》海报

“搁以前,独播分账超千万都是不错的项目了,现在单平台分账票房一下冒出两部5000多万,还是挺意外的。而且,今年上半年腾讯独播的《兴安岭猎人传说》两个月分账就飙到4000多万,大家特别兴奋,我手里现在就有两个项目准备上腾讯试试。”一名制片人对虎嗅感慨道。

不止如此,虎嗅了解到,去年全网分账超1000万的网络电影共70部,今年仅腾讯视频千万分账项目已新增至26部;至于分账总金额,2021上半年优爱腾TOP10总票房超12亿元,仅4月三家总分账票房就达到了4.117亿(第三方平台最新统计数据截至4月30日)。

尤其院线表现不佳的奇幻类型,却在网端崛起势头明显——《2020年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分账票房TOP20的网络电影里,奇幻类型占比高达60%。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片人对网络电影越来越膨胀的投资信心。

云合数据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网络电影基本告别“低成本”时代——2020年投资成本300万以下影片由51%缩减至40%,投资成本600万以上的影片占比攀升至34%,1000万以上的影片占比也跃升至12%。

对此,兔子洞文化运营负责人程润国接受虎嗅专访时坦言,“并不意外”。

他认为,爆发的底层逻辑在于网络电影受众明显更庞大和泛化,“第一,院线屏幕扩张速度相对有限,无法像网络电影迅速起量;其次,院线电影观看门槛高,追求仪式感,观众花两小时只能呆在电影院;最后,院线电影这两年票价涨价趋势下,很大一部分观众流向了网络电影。”

作为2021年首部行业爆款《兴安岭猎人传说》的出品方,兔子洞文化揽下了4346.7万(截止6月11日)的分账票房,所以程润国自信地表示,“现在很多头部网络电影故事原创,剧情在线,制作精良,口碑直追院线电影。”

左:《兴安岭猎人传说》海报 右:《狄仁杰之飞头罗刹》海报

导演黄河也持这样的观点,“网络电影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至少头部作品在向精品化努力,不乏一些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这说明即便是网络电影,好题材配好团队就能出好作品。”优酷2020年票房冠军《狄仁杰之飞头罗刹》正是他的代表作,该项目分账票房高达3023.4万。

也就是说,网络电影的商业化能力正加速被市场拥抱。

“坏孩子”也能被管好

事实上,“网大”诞生之初却是另一番景象。

时间拉回2014年3月18日,爱奇艺第一次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在此之前它们以微电影的形式散落在互联网的角角落落;在此之后,鱼贯而入的掘金者极大提升了“网大”的产量——2014年“网大”上线数量不过450部,两年后(2016年)这一数字攀升至2500部。

不过,早期“网大”浑身充满槽点。

首先,大多数作品披着僵尸、仙侠、神怪、软色情的外衣——究其原因,网络综艺偏娱乐向,自制剧CP、IP粉基数大,而“网大”初期用户画像是小镇青年(仅以2020腾讯视频网络电影大盘用户画像参照),受众人群极大限制了制作方向,所以当时黑帮、僵尸及软色情元素反而成了播放量保障。

毕竟,过去二十多年,此类题材在院线不是无法过审就是难有叙事新意,“网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部分市场需求,大部分用户就图刷个新鲜感或“杀时间”。

其次,制作粗糙、模仿痕迹重。对于“网大”的制作周期,一名电影产业研究人士对虎嗅表示,“18年那会,很多‘网大’剧组在横大影视城开机时间也就10天左右,现在快的30天完事,腰部项目周期也就三个月。”

至于故事内容,老秋(化名,自称不知名编剧)则对虎嗅吐槽,“看过几部分账票房算不错的片子,剧情前一段还是老港片的影子,后面就仙侠了,怪物元素也塞进来,最终拼拼凑凑在讲一个拯救苍生的烂俗故事。”

最后,国内视频平台强依赖贴片广告赚钱,网络电影收益与点击率、播放量直接挂钩,“付费点播模式”反而将其改造成一们赚快钱的“生意”。

“虽然网络电影勉强能和院线电影一样算艺术范畴,但在商业化这块,‘网大’明显更适合被改造成一门高回报的‘生意’。”一名投资者对虎嗅感慨道。

鉴于此,2017年以前“片名、海报、前6分钟(平台按照前6分钟播放数据分账)”成为“网大”与院线电影区分的显著特点。

早期“网大”作品:《玩的就是艳遇》海报

对此,《人民日报》亦曾发布名为《网络大电影为何佳作欠奉》的文章,点名批评网络大电影存在“内容低俗”、“从业者专业性差”、“受众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明确表示,“如果网络大电影不改变追求短期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很难提升其文化层次。”

如今回看,“网大”蜕变的关键节点恰恰始于戴上“紧箍咒”。

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全面实施后,“网大”与院线电影统一了审查标准,全年上线项目从上一年(2016年)的2500部降至1973部。

这一阶段,平台门槛开始提高,比如爱奇艺相继推出“网络大电影2.0”、“大师监制计划”,并与携手索尼合拍头部作品、和北京电影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其次,创作环境竞争越发激烈,同年华谊兄弟、欢瑞世纪、大地电影、索尼影视、光线传媒、山影集团、China 3D、华策影视等传统电影公司纷纷入局。

2019年2月,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启用;同年10月,网络电影界发起去“大”宣言,网络电影迎来一波洗牌,全年上线项目从上一年(2018年)的1526部骤降至789部。

此后,网络电影正式从“追量”阶段迈入“提质”阶段,网络电影的商业化能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投资过千万的项目越来越多,分账票房也屡创新高。

一方面,网络电影无需承担过多的内容成本,平台根据播放量进行结算,规则透明、收益可监控;另一方面,视频平台正通过各种手段把控网络电影的质量,比如根据市场热门类型对新项目打分,包括剧情、主角配置、故事元素等,最终再根据分数投资高分项目。

对此,程润国对虎嗅分析,“前几年大家不知道拍什么赚钱,所以市场上出现一个成功IP就会扎堆备案同题材,这是行业粗放增长必然经历的阶段,现在监管到位了,平台要求也更高,这种大环境下资源和票房开始向优秀作品聚拢,大家开始比制作、比故事。”

所以,网络电影的商业化能力能迅速驶入快车道,主要源于两大推动力:

第一,视频平台规则日益完善。

首先,投的更准了。优爱腾和出品方在积累一定影片数据和分析能力后,自然会通过各种模型去预判观众的“口味”。比如基于大数据,分析什么题材好做、好卖,什么CP受欢迎,什么元素流行,从而理性预判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再去投资、立项甚至不惜为此开发新题材。

其次,利益捆绑更紧了。优爱腾三家会将项目大致分为S+、S、A+、A、B、C级,对应匹配的流量、资源完全不同。以S级项目《倩女幽魂:人间情》为例,腾讯视频除提供首页推荐、滚动推荐、广告植入推荐等流量资源外,几乎包圆了全线平台产品营销资源,比如朋友圈广告、腾讯广点通投放、腾讯新闻、QQ看点等。

最重要的是,院线向观众售卖的仍然限于电影作品,而网络电影可以向观众售卖更纯粹的娱乐和广告,片方与平台也能从观众身上攫取更多的收益。

以腾讯视频最新分账政策为例,总分账金额=(会员收入+广告收入)x分账比例+补贴+保底。况且,网络电影的基本盘是小镇青年,而下沉市场又是当下公认的待开发掘金池。

第二,片方的策划、运营更专业、精细化(以程润国在云尚影视制片沙龙对《兴安岭猎人传说》的全案例分享为例)。

首先,选“准”赛道——即利用大数据分析,从基本盘中找出增量盘。

程润国表示,“虽然玄幻、喜剧、盗墓、军事、动作、悬疑、东北类型都很热,但我们没有先发优势时,于是决定跳出圈子去看院线电影有什么题材网络电影还没怎么做过;然后,基于用户消费喜好对上千部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做标签处理之后,最终发现了民间传说故事题材。”

其次,针对项目的上线平台、卖点、团队做详细测算。

首先是选平台,要分析优爱腾的优劣势,测算三家的票房下限基础;其次做产品对标测算,就像盗宝类型会对标《鬼吹灯》,古装玄幻会对标《倩女幽魂》;然后针对性选导演、编剧、演员等。至于选档期,“能早上就早上”、“也要看同档期对手是谁”。

最后,极致营销,放大卖点。

比如《兴安岭猎人传说》六版海报都有精准指向性,有主打品质的人物海报、有猴头山概念海报、鬼新娘海报还有上线后的怪兽海报。此外,程润国还补充称,“团队短视频营销也在做,比如让《山村老尸》导演做联名推荐,以触达更多垂类人群;另外,还同步进行了八场线上直播。”

《兴安岭猎人传说》海报

可见,网络电影走向良性竞争,一方面源于监管落地、市场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不再止步于满足需求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优爱腾提高门槛、市场良性竞争,一定程度上倒逼出品方甘心为项目砸更多的钱、投入更多的精力。

对此,院线经理张磊(化名)接受虎嗅采访时坦言:

“在院线呆了快二十年,最近几年聊网络电影越来越频繁,焦虑在于,网络电影极大丰富了用户原本观影需求并能即时满足,这导致院线很被动——第一,很多潜在影院需求对对冲;第二,网络电影频繁改编大IP,会透支院线同IP商业价值;第三,网络电影周期快、回报确定性高,项目落地更容易。”

艺术是艺术,生意是生意

聊完了网络电影从哪来、网络电影是“谁”,自然要聊聊网络电影到哪去的问题。

尽管同被称为电影,但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在本质上其实是两种产品:院线电影生产周期长,前期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巨大;反观网络电影,租几台设备,改编一个知名IP,就能完成一部作品——两者生产模式的差异,势必导致其“商品”属性不同,受众消费习惯、消费场景也有不可弥合的差异。

首先,院线电影会通过两小时讲好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有清晰的故事走向及人物关系,而网络电影则普遍剧情仓促、人物脸谱化、缺乏内容张力。

对此,编剧王柏(化名)对虎嗅形容称,“网络电影就像说明书的作用,该有的电影元素、情节都会呈现,只不过它就是一个‘空架子’。”

针对这个问题,程润国觉得,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讲故事能力的差距,除了受艺人、宣发、特效、故事影响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核心影响因素是客单价问题——院线电影一张票30~80不等,但是网络电影只要有视频平台会员就可以一直看,片方只能赚几块钱的点播费,即便如此部分观众依旧不接受单片付费的消费习惯;

其次,承载终端不同导致两者受众消费场景的差异——观众去院线必然付出时间、金钱成本,所以有耐心集中精力欣赏荧幕上娓娓道来的故事;反观网络电影,观看场景多是办公室、地铁这样随机的场所,所以强依赖冲击力强的内容吸引观众,不同的消费场景对内容的专注度要求不同。”

导演黄河也赞同程润国的说法,“项目属性决定网络电影先要符合网络观影节奏、叙事方法,而不是像拍院线电影那样娓娓道来,即便会为此牺牲一些视听体验,比如沉浸感。”

况且,现在人们普遍生活在一个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下,急切需要一种更短暂便捷的娱乐方式。比如,抖音、快手是短视频领域杀时间的利器;而长视频领域,网络电影一定程度也能扮演这一角色。

不过,网络电影的商业化能力天然带着“蹭IP”的原罪——往往院线或优爱腾某个IP火了之后,同题材项目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扎堆上线。

反面案例当属《道士出山》——其14天写剧本、8天拍摄、后期特效外包大学生,最终却以28万成本博得2600万分账票房。导演张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片名原本是《茅山怪谈》,但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刚上映,名字就改成了《道士出山》。

《道士出山》剧照

其实这也能理解,首先,一部网络电影立项先要解决大众认知的问题,而“蹭IP”无疑最快;其次,即便IP改编后故事逻辑存在BUG,用户跳出概率也比纯原创低的多,毕竟大IP被市场验证过,是票房保障。

不过,南派泛娱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总监刘微认为,同质化严重自然会导致IP题材红利的衰减。“起初网络电影刚出来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和IP一起才容易被看见,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观众的成长,大家对内容和品质越来越挑剔,题材红利的加持已经在减小,所以现在优秀的中腰部项目成本也要大几百万、上千万,而且优质IP消耗殆尽后一定会有新的原生IP跑出来。”

虽然,南派还是一家年轻公司,但其今年3月出品的《重启之蛇骨佛蜕》在优酷独播大获成功,至今已斩获2895万分账票房。刘微坦言,这与独播平台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蛇骨》属于网剧《重启之极海听雷》的翻外篇,后者在优酷数据非常好,积累了一定的观众基础;另一方面,主要考虑到《蛇骨》在题材上偏向冒险怪物片类型,而优爱腾三家之中优酷有自己的怪物片厂牌,受众基数大,IP匹配度最高。”

对此,黄河也表示,院线端排片受非常多因素影响,比如题材、IP、艺人、宣发、特效等,而网络电影受这些影响有限,内容和品质才是关键。“碎片化时间观影,故事一定要通俗易懂、制造爽点,在强悬念/强戏剧冲突下表现观影体验较慢的戏份,因为没有较强的故事粘性,用户会跑神,甚至为此跳出。”

这与张磊(化名,此前曾负责某平台内容合作)的观点不谋而合,“网络电影分账票房与用户付费意愿正相关,大家就想看好故事,一旦用户养成单片付费习惯,头部网络电影的收益肯定比现在多很多。”

至于网剧、网综比网络电影更容易破圈、话题性更强的说法,刘微接受虎嗅专访时纠正道,“破圈背后是营销,点播剧、网综覆盖大多是女性观众、垂类人群或IP粉,而网络电影基本盘是男性观众,虽然讨论度少,但后台拉会员、转化数据都不错,说明男性更愿意默默支持,看完不会去网上发声,自然给大家热度不高的错觉。”

左:《少林寺之得宝传奇》海报 右:《发财日记》海报

尤其今年,宋小宝、沙溢、张一山、马丽出演的《发财日记》,王宝强、倪大红、刘昊然、吴孟达等出演的《少林寺之得宝传奇》扎堆网络电影春节档;papi酱主演的《明天会好的》、《毛骗》原班人马打造的《非常保镖》相继上线,一时间网络电影圈星光熠熠,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从演员、导演到编剧、服化道甚至整个生产链条上的边界越来越小,似乎有融合的趋势。

对此,刘微表示,“确实会有一些优秀的网络电影导演、编剧、演员靠作品转型院线,但这不会影响网络电影自身生态,况且院线人也在拍网络电影;其次,院线电影比网络电影在商业上承担更多风险,所以两者最终会走向双向流通。”

他们这样跑向终点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5月22日,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21名跑者不幸遇难。手表的记录显示,梁晶的最后一公里用时57分钟,黄印斌用了37分钟。这是他们做职业跑者以来,最慢的一次成绩。

主笔|王珊
编辑|陈晓

出事了
图片
孙明意识到问题严重,是在到达常生村村民朱克铭的窑洞后。
常生村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内,挨着黄河石林景区。5月22日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以下简称“黄河石林越野赛”),起点在黄河石林旅游景区的南山广场,终点是豹子沟广场。整个赛道设置9个CP点(打卡点),部分CP点提供补给。CP2(第二个打卡点)就设在常生村村口。朱克铭的窑洞在山上,CP2和CP3之间,距离村口大约8公里,都是上坡路,有的地方挨着峡谷,只能容下两只脚的宽度。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晟景体育”)老板吴世渊是这次比赛的赛事主席,孙明是他的朋友。5月19日,比赛开始3天前,孙明接到吴世渊的邀请,希望他能组建一个车队,负责比赛时摄影师和志愿者的运送,以及赛道上的巡逻救援。
5月22日下午3点左右,位于CP4的孙明收到赛事组委会的电话,说是CP3处有人头摔伤了,需要往下抬,山上冷,还需要带些保暖的东西。孙明和朋友、志愿者、医生、护士,还有赛事执行总监王耀祥,抱着被子、衣物一起往CP3赶。这段路不通车,只能徒步往前跑。孙明是越野摩托车选手,朋友是跆拳道教练,体能好的两个人很快将救援的其他人甩在了后面。接近山顶时,孙明老远就看到一个窑洞洞口不断往外冒烟。走进去后,发现窑洞只有三四平方米,烟很大,熏得人眼泪都流了出来。6位选手围在小火堆旁,其中一位裹着被子,脸色发青,嘴唇和身体都在不断地颤抖。还有一位女选手穿着长衣长裤窝在一角,带着受惊的神色问:“谁能救救我们?”孙明觉得“出事了”。
图片
5月22日,CP4的帐篷里志愿者在等待选手,他们还不知道选手遇上了极端天气(郭剑 摄)
这时,隔壁窑洞走出一位当地人,50多岁的样子,又黑又瘦,个子很矮,穿件薄外套,身体也在颤抖。这是牧羊人朱克铭。他告诉孙明,洞里有5位选手是他拦下来的,裹在被子里那位则是自己两个多小时前从前面山坡背过来的,当时还有3个人躺在那里,“我背不动了,只能救状态最好的这个”。孙明赶紧和朋友往前面山坡跑去。雨越下越大,夹杂着细碎的冰雹,孙明脸上的汗瞬间结成冰碴。山路湿滑,他差点跌进山谷里。可能因为太冷,他的腿开始抽筋,疼得厉害,像是被重物拖住了一样,没法动弹,朋友赶紧给他揉了一阵才能继续往前跑。
跑了大约半小时,他们看到不远处一位穿着蓝色皮肤衣、黑色短裤的选手躺在路边。孙明想,可能是选手累了,在休息。但跑到跟前发现对方眼睛睁得老大,身体都硬了。孙明接着往前跑,又看到一位选手,同样仰面躺着,眼睛紧闭,也没了呼吸。他膝盖上有明显伤痕,破碎的肌肉和泥土、雨水混在一起。孙明下意识地看了看对方身上的号码布:001。
孙明参加过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越野摩托车比赛,他明白,001代表着什么——那肯定是最厉害的选手。空旷的四周一片寂静,风声雨声好像都变小了,孙明觉得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一起上山的医生和护士这时赶了过来,对选手做心脏复苏处理,但已经没有用了。
与001号选手相隔50多米的地方,躺着另一位穿橘黄色半袖上衣的选手,身上还背着个天蓝色的包,很是显眼。孙明和朋友两个人想抬起他,发现也已经晚了。“这是个山坡,一个在坡这边儿躺着,一个在坡那边儿,另一个人在后面,他们旁边几十米就有废弃的窑洞。”5月30日,孙明跟我重复着当时的情形,每一帧画面都像刻在了他的脑袋里。他的眼圈发青,已经几天没有睡好觉了,说自己只要一闭上眼睛就是当天的情形。在不到300米的距离内,连续发现三个遇难跑者后,孙明没有再往前走。“当时特别冷,朋友也很害怕。我想着朋友是我带来的,我要把他安全地带回去。”

图片
5月22日,甘肃消防救援人员在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事故现场进行救援(中新社供图)

孙明又回到了朱克铭的窑洞,此时赛事执行总监王耀祥和蓝天救援队的几个人刚赶到。
“要启用直升机。”孙明知道景区有两架直升机,他对赶上来的王耀祥说。
“要什么直升机?”对方有点惊讶。
“已经有人死了。”孙明大喊。
这时是下午5点半至6点左右,距离比赛开始已经过去了8个多小时。下山后,孙明才知道,号码牌为001号的遇难者叫梁晶,倒在他附近的另外两名选手分别是曹朋飞、黄印斌,两人的号码牌分别是101和300。在5月22日上午11点左右,在所有参赛选手里,三个人最先到达CP2。后来的记录显示,梁晶的最后一公里用时57分钟,黄印斌用了37分钟。这是他们做职业跑者以来,最慢的一次成绩。

奖金
图片
5月25日,当朋友们再见到梁晶时,已经是在医院停尸房。梁晶躺在那里,换上了白色的衣服。“梁晶很少穿白色,以至于我们都觉得,躺在那里的不是梁晶。”飞越队前领队夏丹荔告诉我。赵家驹更是难以相信,他也是飞越队的成员,跟梁晶既是队友,又是好哥们儿。同样作为越野跑领域的顶级选手,他一直觉得梁晶是自己见过的最强的跑者:5届济南超马冠军;中国24小时超马纪录的保持者;2018年八百流沙极限赛冠军;在去年举行的广东丹霞100公里跑山比赛中,梁晶只用8小时36分55秒完赛,得了冠军;2021年4月17日举行的江南百英里雪窦山越野赛中,他又是男子168公里组冠军。“他的身体结构条件、跑步姿态以及能量补给转化的速度,都不是常人能比的。”
黄河石林越野赛是梁晶第四次参加。前三届他都拿了冠军,这次来之前,他跟赵家驹说,自己想四连冠。在专业的越野跑者眼里,这项赛事并不难。“一般的百公里比赛,判断比赛难度的一种方式是用爬升高度除以比赛公里数,一般来说100公里的爬升高度在4000多米,这场赛事只有3000米左右。”一位专业的越野跑者告诉本刊记者。赵家驹说,过去三年,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们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中暑,“天气很晒,特别热”。2018年,赵家驹因为中暑就没有继续跑,休息后一路走完了全程。
对于这次多人遇难,白银市政府归结的理由是遇到了极端天气。赵家驹和队友们觉得疑惑。目前有关调查也在进行中。他们跑过不少比赛,遇到过很多恶劣天气,其中不少是突然而袭的大风大雪,尤其梁晶,更是参加了许多具有极高挑战性的比赛。飞越队教练魏彪说,梁晶参加过的八百流沙极限赛,全程400公里,海拔超过3000米的赛道大约有60公里,最高海拔4000米以上。“有一天晚上零下10℃左右,梁晶是抱着睡袋睡在露天的。”魏彪说,还有其他温度在0℃以下的比赛,梁晶都穿着短裤和单层冲锋衣在跑。夏丹荔给我看2019年梁晶参加环富士山超级越野赛(亚洲顶级的越野赛事)的视频,打扮亦是如此,后来在这场比赛中夺冠的向付召则只穿了一件无袖背心。“在外行人看来,选手可能穿得很少,冲锋衣很薄,可梁晶的冲锋衣是特殊材料定制的,非常贵。”赵家驹说。在他看来,对于这场黄河石林越野赛,梁晶已经表现得足够重视。“我已经许多年没有看见他戴帽子比赛了。”

能参加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跑者,大多不是等闲之辈。报名要求标注着:需要20个小时内完赛,如果没有完赛,无法获得完赛奖金(补贴)。“如果不是专业型选手,一般选手完成100公里越野跑在28小时左右,在24〜28小时之间完成比赛的选手属于中间水平,20小时以内的是中高水平的选手了。”越野跑爱好者、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老师方翔告诉本刊记者。跑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曹朋飞和黄印斌,赵家驹也熟悉。曹朋飞是合肥人,与生活在合肥的梁晶早就相识,开赛前一天,梁晶还在朋友圈里称曹朋飞为“曹大神”。他速度快,擅长跑马拉松,2019年井冈山红色国际马拉松上,曹朋飞以2小时27分29秒的成绩获得全程马拉松赛男子组第一名。黄印斌是青海小伙,只有28岁,被称为50公里越野跑赛事“冠军收割机”。在中国,越野跑还是个小众运动,顶级选手的圈子就更小,相互认识,相互竞争,也相互支持。

图片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要求20小时完赛,这个要求之下,参赛选手不乏高手(杨生 摄/FOTOE供图)
赵家驹告诉本刊记者,这场赛事能吸引“第一跑团”(跑得最快的那拨)的这么多选手,重要原因是赛事奖金。黄河石林越野赛的官网显示,第一名完赛的选手奖金1.5万元,第二名为1.2万元,第三名为9000元,之后依次按1000元递减,第十名完赛者依然有2000元的奖金。从第十一名开始,每一名完赛者都能得到1600元的赛事补贴。“这个比赛,前十名的奖金都还可以,不像其他的越野赛,从四五名开始,奖金就只有几百或者上千块,吸引力不大,大家不愿意来。”赵家驹说,在这个前提下,越野跑选手里需要出成绩的、出风头的、出名的,或者想来尝试一下的选手都会来参加这次比赛,“起码完赛还有1600元的保底。在越野跑圈里,第一名之后第十名之前的选手,不少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出身,需要一边比赛一边打工,所以奖金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中国顶尖的跑者,奖金只是梁晶参与赛事的一个原因。从3月22日今年第一场比赛开始,梁晶几乎每周都在比赛。黄河石林越野赛是梁晶5月份以来参加的第三场赛事。5月2日、5月9日、5月15日,他分别在江西赣州、浙江杭州、广东韶关参加了三场越野赛,累计跑了242公里。作为公认的中国越野跑“大神”,不断比赛既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也是怕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后续的选手超越。
赵家驹说,自己和梁晶都将比赛作为训练的一种方式。“平常的训练是非常枯燥的,一个人跑会觉得很没劲,而在比赛中,你会觉得热血在燃烧,还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我跟梁晶都喜欢比赛,一场比赛可以顶我们一周的训练量。那种竞技的状态,觉得整个人都是沸腾的。站在领奖台上的感觉也很好,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失败会让我们变得更强。”但最近这段时间,每次见面,赵家驹都能从梁晶的精神状态上看出疲惫。“他每一场比赛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希望自己的成绩好,每次冲线时表情都很痛苦。”赵家驹叮嘱他少跑一点儿。梁晶的回复倒也平常,他说:“如果跑不动,我就跑慢点,当作训练,或者不跑了。”
梁晶
图片
上世纪70年代末,越野跑在欧美的山地地区流行起来。最初是一些滑雪及山地运动爱好者在非雪季或非登山季为了消遣时间,同时能保持状态而开始尝试的一种山间快速行走,随后逐渐演变成小规模的竞技赛事。国内最早的越野跑赛事可以追溯到2006年杭州西湖边上举行的威斯西湖跑山赛,之后最为知名的越野跑是一家国际运动品牌赞助的TNF100赛事——从长城脚下起跑,沿途依次经过虎峪沟风景区、十三陵景区、望宝川民俗村,最终来到作为北京奥运会铁三赛场的十三陵水库平台,累计爬升2600米。不过越野跑赛事在中国内地流行起来是在2013年以后,代表事例是公司化运营的越野赛事兴起。
2013年,梁晶刚刚进入跑圈第二年,还是一个大三的学生。领他入行的师傅魏普龙是特种兵出身,从小就喜欢跑步,在读高中时是学校5000米纪录保持者。魏普龙从2012年开始跑步,很是痴迷,一个月可以跑4场马拉松。他第一次见到梁晶,是在合肥的奥体中心。梁晶瘦小,说话很快,还有点结巴,在人群中并不起眼。吸引魏普龙的是他的身形和朴素劲儿。“一般来讲,短跑和长跑运动员,肌肉线条是一块一块的,但梁晶不一样,他腿上的肌肉是条状的,像游泳运动员一样,很适合跑步。他跑起来呼吸也很均匀。”魏普龙说梁晶是真的热爱跑步,一般人围着奥体中心跑上四圈,有16公里,梁晶能比别人多跑一倍。“我们那时就坐在草地上等他。他的思想跟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很像。别的年轻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好奇,像小猫钓鱼一样,蜻蜓来了逮蜻蜓,蝴蝶来了抓蝴蝶,梁晶不一样,他一辈子都在专注逮蝴蝶。”

图片
2017年7月23日,梁晶在河北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赛中获得男子组第一名(武殿森 摄/视觉中国供图)

当时,马拉松在中国刚刚兴起不久,全国的赛事也就一年50场,与现在每年接近2000场的规模相差很大。梁晶也没有将跑步列入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他来讲,跑步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之外的乐趣。梁晶出生于安徽乡下,本科就读于合肥的一所三本院校,专业是通信工程。2014年毕业后,腼腆、不善言辞的他很难找到工作。他先是在一家饭馆做传菜员,后来又到一家乳液品公司做流水线工人,工作三班倒,工资并不高。他只能租住别人的阳台,2平方米,夏天热得像个鸽子笼。跑步能让他忘记一切。他曾告诉一位跑友,跑步时自己是放空的,什么都不用去想。跑者的圈子也是他喜欢的,不问出身,不问工作,谁跑得快谁就受到尊重,非常简单。魏普龙还记得,最初梁晶跑步时总喜欢仰着脸往上看,摆臂姿势也不对,他给梁晶纠正了好多次。
现在回想起来,促使梁晶往职业选手转型的是2014年安徽首届马拉松。那一次,梁晶跑了第四名,奖金有7000元。魏普龙站在台下,看到梁晶的手微微发抖。下台后,他拿出1000元给魏普龙,因为来参加比赛的餐费和路费都是魏普龙承担的。“这可能是梁晶第一次认识到马拉松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有奖金。”魏普龙说。这次比赛之后,他提出让梁晶辞去工作做职业选手,但被身边的所有朋友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对梁晶人生的不负责。魏普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也是在2014年,梁晶跟他一起去秦皇岛比赛,跑完全马之后,梁晶脚上全是血,脚指甲都掀掉了,却坚持要马上回工厂上班。“他说为了这次比赛,同事已经帮他顶了两个班,不能让对方连上三个班。”魏普龙劝梁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的跑圈才刚刚起步,未来一定会风生水起,如果全身心投入跑步,它甚至会成为你的职业。“梁晶当时一下就激动起来。”
魏普龙的判断没有错,梁晶越跑越快。因为耐力好,他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不断参加超马和越野赛。2014年他参加首届济南超马比赛,以12小时149.51公里的成绩夺冠,刷新中国内地的纪录。尤其在2017年,梁晶跑了60多场比赛,80%以上都是超过50公里的越野赛或超马,拿了20多个冠军。在业内人士的眼里,28岁的梁晶迎来了每个运动员都梦寐以求的巅峰期。“我们合肥马拉松协会有个博物馆,1000多平方米,里面陈列的奖杯,有一大半都是梁晶的。”魏普龙告诉本刊记者,每次梁晶比完赛,第二天都会带着奖杯到他家,他会给梁晶做很多吃的补身体。
“2017年,我跟他开始背靠背进行长距离的比赛。”赵家驹说。“背靠背”是周周都参赛的意思。“我们的生活就是周五赶路去参加周末的比赛,周中休息和训练,再继续赶路参加比赛,年复一年。”2018年,梁晶和飞越队签约,拿到签约金,这是大多数越野跑选手的奋斗目标,意味着从此以后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每年只要选择几场重要的赛事参加,不用再为奖金疲于拼命。梁晶依然保持着比赛频率,赵家驹知道,梁晶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从2018年到现在,国内越野跑的顶级选手都在冲击新的国际比赛,梁晶也在这么做,但他在国际举行的赛事上表现出不适应的一面。
去国外比赛的时候,夏丹荔说队里有时会有一项活动,叫“找梁晶”。“比赛前我们都会去熟悉赛道。因为赛道有100多公里,没办法一次跑完,所以会分段跑,今天跑这段,明天跑下一段。我们会开车到a点把他放下,然后约定时间去b点接他。因为语言的关系,有时候天黑之前,他还没回到我们约定的地方,我们就要去找他。有一次他跑着跑着跑上高速公路了,最后被警察开车送了回来。”
2018年,梁晶首次参加港百越野赛,以9小时28分35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破了2016年冠军得主创下的9小时32分26秒的纪录。但一个意外使他的成绩被取消——在比赛时,梁晶由于太渴,拿了跑道边一名游客手中的水。他讲话又急又快,对方没听清楚,找组委会投诉了他。“他跑向终点时,被告知停赛了,他还是坚持跑完。”魏普龙说。这个结果对梁晶打击颇大,在回去的飞机上哭了,这是他第一次因为比赛哭。回家后他跟魏普龙说对不起,魏普龙带梁晶去吃了顿火锅,跟他说:“你是村里出来的孩子,能吃苦,优点很多,但是对小缺点不在意,不注意细节,以后注意就好了。”
同一年,梁晶还参加了法国环勃朗峰越野赛,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赛事之一,也是欧洲难度最高的赛事。比赛线路穿过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三个国家,全程160多公里,累计爬升9000多米。在这场比赛中,因为欧洲习惯吃凉食,梁晶水土不服,只勉强完成了赛事。回国后,他就在家里练习喝冷水,让妻子把做好的饭盛出来放进冰箱,等冰凉了再吃。“他就是这么去训练自己的肠胃,想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夏丹荔告诉本刊记者。
在国际上的著名赛事中拿冠军,是梁晶一直以来的梦想。今年,他想再去参加一次法国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想去美国参加西部100英里赛事,这是美国最富盛名的比赛。他还想去参加欧洲的顶级越野跑赛事“巨人之旅”,赛道全长330公里,要翻越25座山,穿越34个不同的城市,赛道关门时间为150小时,是世界上最艰苦的越野跑赛事之一,吸引了全世界顶尖的越野跑选手。他在为这些比赛做准备,“我喜欢比赛,比到最后是人与大自然的交流,比赛坚持到最后,会更明白人存在的意义。跑100米,人总是会有极限的,但是跑100公里,每次成绩都有机会再次超越自我”。
曹朋飞
图片
在梁晶为国际赛事发力的时候,曹朋飞的目标是赶紧奔向国内第一流跑者的地位,在两年内获得一份稳定的赞助,摆脱依靠奖金的不稳定生活。他今年35岁,前面有梁晶这类顶级选手,后面则是崛起的新秀,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曹朋飞很瘦,身高不超过1.65米,属于面目清秀的长相,但长期的比赛给脸部增加了一份粗粝感。他开始跑步是在2015年,当时已经31岁。本刊记者在白银景泰县见到了他的姐姐和弟弟。在他们的记忆里,跟曹朋飞跑步可能有关系的是2017年安徽卫视举办的一场户外竞技类节目,选手在突破一层层的关卡后,就能拿到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产品。曹朋飞成绩不错,拿了许多奖品。他的堂姐曹玫记得,那时曹朋飞会在家人微信群里开玩笑:“你们谁家要什么东西,我去比赛给你们拿。”这在曹玫的记忆里,是曹朋飞为数不多的开心时刻,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内向寡言的人。作为家里的长子,曹朋飞十几岁时丧父,他很早就辍学打工,帮助母亲养家。母亲身体不好,他不能离家太远,干的大多是临时工,后来以开出租车为生。“结婚,买房子,生孩子,你看着他的日子也是往前走,但却是被推着往前的,每一步都是巨大的压力。”
跑步改变了曹朋飞,他变得自信起来,表现出幽默感,对未来也有了规划。2015年,曹朋飞参加了合肥马拉松,全马成绩为3小时30分。2017的武汉马拉松比赛,他的成绩为2小时34分,这已经是马拉松国家一级专业运动员(男子)的标准。出事前,曹朋飞最好的成绩是2小时21分,距离他的目标2小时20分只差一分钟。“他属于那种跑步很稳的人,很多人一开始就全力向前,他是攒着力气,后面超过一个又一个人。”他的徒弟对本刊记者说。
在赵家驹的印象里,2019年前,曹朋飞很少参加越野跑比赛,“他不像我们一样什么危险的比赛都敢参加”,开始频繁涉猎越野赛是在新冠疫情之后。疫情暴发后,马拉松赛事大量减少,包括北京马拉松、武汉马拉松、香港马拉松在内的大型赛事都被取消了。曹朋飞从2019年开始成为职业选手,家里的生活所需完全靠“跑马”奖金支撑。他需要钱,他的弟弟还没结婚,家里东拼西凑买了房子,却没钱装修。一个朋友记得,前段时间曹朋飞的女儿生病,还找他借了钱。“没有马拉松比赛时,参加越野赛拿名次,也能贴补一下家用。”
从马拉松转向越野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曹朋飞的徒弟告诉我:“马拉松追求速度,越野跑看重耐力,两者很难兼得。”为了提高心肺能力,曹朋飞去年去高原参加冬训,每天至少跑40公里。“他训练很刻苦,我参加冬训,一天也就跑20公里。”他的家人整理出他参加的赛事,2021年已经至少跑了9场。“他说每场比赛都不会拉下,他要拼命,赶紧跑出成绩,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品牌注意到他,找他代言。”曹玫说。她最后一次见曹朋飞,是在“五一”期间。他兴奋地告诉她,已经有一个地方品牌跟他签约了,品牌会给他一些代言费,还能报销他的参赛费用。更重要的是,如果他比赛获奖,品牌还会再给一份奖金。“今年我们家就可以翻身了。”曹玫现在还记得曹朋飞的这句话。她心疼这个弟弟,也了解他的心情,那是一种终于要带着家人走出困境的喜悦。

图片
2019年4月举行的环富士山越野赛,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约2400名选手参加
曹朋飞没有将他的困境告诉亲人。因为常年开出租车,他的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很严重。跑步给他的身体带来大大小小的伤痛,他没有足够的钱去做针灸和修复,腿已经变形。35岁对一个跑者来说,不算是黄金年纪,年龄、身体还有需要他支撑的家庭都在催促他全力向前跑。“越野跑选手不是体制内的运动员,比如说乒乓球和游泳运动员有编制,即使退役也有稳定的工作。越野跑选手能做的只有把握竞技状态最好的几年去获得奖金。越野跑本身风险很大,谁都不知道,等他如果跑不动了或者突然发生意外,会发生什么?”一位越野跑职业队经纪人对本刊记者说。
来参加黄河石林越野赛前,曹朋飞找朋友借了一块运动手表——越野跑前选手需要把路线传到手表里,做跑步时的导航。他一直想买块跑步用的手表,却一直没舍得买。采访时,他的弟弟将领回的手表给我看,是一块黑色手表,表身厚重,专业选手一般不会佩戴。对于这次比赛,曹朋飞抱有很大希望。他和梁晶结伴去参加比赛,弟弟曹睿开车送他们去机场,一路上听到哥哥和梁晶两人商量比赛的策略:保二争一,两人抱团作战,谁得第一都行。曹朋飞和梁晶下车时,将手机落在了车里,他让曹睿再送回机场,那时曹睿已经开车出了航站楼,有些不耐烦。曹朋飞用老家土话讲了一句:“劳烦啦。”曹睿现在想起来很自责,他说,那是哥哥从来没跟他讲过的话。
黄印斌
图片
在曹朋飞担忧的“崛起新秀”里,黄印斌是实力出色的一个。他今年28岁,是黄河石林越野跑“第一梯队”参赛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去年刚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黄印斌单眼皮,八字眉,是那种敦厚又皮实的面相。他是青海人,脸上总是泛着一抹高原红,擅长50公里长度的越野跑比赛,被称为“50公里越野跑冠军收割机”。仅2018年一年,他先后在张掖祁连山国际越野跑、大宁国际越野跑、云丘山国际越野跑50公里赛事组拿到冠军;2019年还拿了西峡伏牛山国际越野跑50公里冠军和TNF北京站50公里Plus组冠军。这都是国内比较有名的赛事。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是黄印斌的第一场百公里比赛,他这时正处在自己的职业瓶颈期,需要一些新的比赛来证明自己。

张吉骥是他的前经纪人,本身也跑比赛,他记得2020年初,他曾跟黄印斌相约去跑一场百公里比赛,但黄印斌觉得有风险,就没有跑。“他对自己的实力很了解。”张吉骥说,“他曾跟我说,自己还不具备跑百公里的能力。个人能力现阶段一般只能跑50公里或者50公里稍微出头一点儿的比赛。”百公里越野赛的难度主要在最后几十公里,包括天气的因素、选手的心理承受力,以及身体状况,突发因素很多。张吉骥判断,这次黄印斌参加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肯定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第一,从路线上来讲,赛事不算难,第二,黄印斌需要这份奖金。
与梁晶和曹朋飞不一样,黄印斌的跑步之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黄印斌的母亲患有心脏病,父亲是建筑工人,一次工作中摔伤了腰,从此不能做重活儿。直到现在,一家人还住在老旧的平房里。去年冬天,黄印斌才将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简单刷了刷墙,换了点家具。初中没读完,黄印斌就辍学去工地当泥瓦工。有一次在工地附近的体校操场跑步时,被体育教练看中。教练说服他到体校上学,为了解决他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进校就安排他去参加比赛。他的家人记得,第一场比赛的赛程有20多公里,黄印斌拿了冠军。“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跑步感觉挺美的,能够支撑自己的生活费。”张吉骥说。
2018年,黄印斌与一家国际跑鞋品牌签约。虽然没有签约费,但对方提供运动装备,还能带他出国去参加比赛。2018年,黄印斌跟顶级的越野跑选手运艳桥、罗灿华一起参加了环勃朗峰超级越野比赛。这次比赛,张吉骥对黄印斌印象很深。“很多越野赛选手都很内向,黄印斌却不一样,他喜欢跟人交流。在法国,他不懂外语,但会用翻译软件跟别人交流。他很开心。”不过这次比赛,黄印斌的成绩并不理想,50公里赛事组,他跑了全球第76名。
第二年,黄印斌没能继续签约品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第一是在选手跟品牌的合作度上,品牌希望选手参加一些重要的、大型的比赛,这样选手和品牌都能得到相应的曝光度,但选手为了生存,更倾向于参加奖金多的比赛——这样的比赛往往规模小,影响力不够。第二则是品牌策略的改变。随着越野赛在中国普及,开始有更多的中产阶层关注和参与这项运动,梁晶、赵家驹这样的早期草根选手的故事已经不符合品牌的期望。“品牌更偏好一个有稳定职业、体面的跑者,比如说机长、医生,希望通过新签约的运动员的赛场表现去感染大众。”一位品牌方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
对于黄印斌来讲,这无疑是残酷的。签约是他职业生涯的高点,也是他低谷的开始。但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故事,只能拼命训练,拼命去跑。家人催促他早点退出越野跑者这个职业,去当体育老师,或者考公务员当警察。他答应了,考试时间就在比赛后的第四天,但他想再拼一下。他的偶像是“K天王”(基利安·霍尔内特,Kilian Jornet),被公认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越野跑运动员,拿遍了全世界著名的越野赛冠军。
黄印斌的家人并不知道他要参加这场比赛。事故发生后,他们在一片茫然中寻找黄印斌最后在世上留下的踪迹。在拿到黄印斌的手机后,他们看到了黄印斌与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赛事总监郑世荣的聊天记录。5月18日,黄印斌添加了郑世荣的微信。此时,比赛的报名日期已经截止,他告诉对方自己提交了报名审核,但一直没有缴费,错过了报名时间,问是否可以再报名。对方同意了,并让他将报名费迅速发过去。半小时后,黄印斌又要求增加一人,对方也同意了。

图片
2021年5月,一名选手在珠峰遇难,他的遗体从珠穆朗玛峰空运到尼泊尔加德满都

今年3月12日,黄印斌上午跑了36公里,下午又去跑山训练,回来后跟朋友聊天时,他说:“今年最后一年了。”对方问他为什么是最后一年?他说:“成绩太差了,看今年要是成绩好的话,再做打算,我会努力的。”他的焦急写在脸上,赛事摄影师郭剑的视频正好记录了这一幕:5月22日,黄印斌是抵达CP2的第三名。快速喝完水后,他望着跑在前面的梁晶和曹朋飞,一脸急迫地追上去。当时,雨已经下得很密,呼呼的风声充斥在整个视频里。
死亡地带
图片
5月29日,我跟着常生村村民,沿CP2往山上走。阳光很烈,打在人脸上火辣辣的。赛道右手边就是黄河,河水不缓不急地往前涌去。左边是沙枣树,给赛道洒下些许阴凉。路上都是沙子,细细密密的,踏上去就陷入半只脚。此时,很难想象5月22日山上的天气是什么样子,只有在摄影师的镜头里,能些许看到那天风狂雨暴的痕迹。

5月22日上午,赛事摄影师郭剑在CP2迎来了梁晶、曹朋飞、黄印斌,这是人们最后一次看到他们。三人是所有选手里最早到达CP2的人。梁晶是第一名,到达的时间是10点42分53秒,曹朋飞第二,晚了3秒钟,黄印斌晚了6秒,郭剑记得,CP2的雨越下越密,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架在三脚架上的相机已经被吹得对不准焦。他随身携带的抓绒衣裤、羊毛长袖衫,还有冲锋衣、冲锋裤都穿上了,“才没觉得太冷”。
郭剑曾参加2019年崇礼哥伦比亚超级越野赛,中间遇到雷暴天气,当时的组委会要求所有选手在就近站点待着,不许出赛,直到一个小时后天气稳定,组委会工作人员检查后选择了备用赛道,比赛才继续进行。郭剑让摄影团队小队长跟黄河越野赛组委会联系人取得联系,问对方是否有取消比赛的意图,没有得到反馈。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最难的赛道就在这一段,从CP2到CP3,大都是石头与沙土混合的路况,很多路段非常陡,长度有8公里,需要连续爬升1000米。这一段道路,车是无法通行的,因此这次比赛跟以往一样,CP3没有提供任何补给,连小桌子都没有,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负责打卡。这也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选手们得不到任何帮助。

图片
5月23日,停在黄河石林景区内的救援车辆。截至5月23日上午12时,21名遇难者遗体全部转运出遇难现场(高展 摄/中新社供图)

选手张小涛紧跟在梁晶三人身后,与他们相差5分钟路程。到达半山腰时,他觉得强风足足有九级,“睁开眼睛都已经很困难”。大风、冻雨横扫到脸上,裸露在外面的皮肤像刀割一样痛,“特别恐怖”。再往上走,雨里开始夹杂冰雹,一直往脸上砸。张小涛又累又冷,地面湿滑,他摔了不下十跤,明显觉得肢体开始变得僵硬。他原本跟着贵州籍选手吴攀荣一起跑,到了半山腰后,发现对方已经全身发抖,状态很不好,他就用胳膊挽着对方,两个人搀着一起走。此时,他们遇到了黄关军,跟对方打招呼,对方指了指耳朵,摆摆手表示听不见。再后来,张小涛的记忆也开始模糊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跟吴攀荣分开的。在仅有的记忆里,他强撑着把保温毯披在身上,醒来时已经被朱克铭背进了窑洞。他后来才知道,这次比赛的前六名,只剩他一个幸存者。

图片
朱克铭救了6名参赛选手,他的窑洞里还有选手留下的物品(郭剑 摄)
5月24日,赵家驹和魏普龙等人根据组委会成绩查询的轨迹,重走了赛道,他们想知道梁晶等人遇难的原因。“梁晶很拼,但他遇到危险还是会退赛的。”夏丹荔提到2019年,梁晶参加柴古唐斯百公里越野赛,在跑到54公里时,梁晶摔了一跤,眼镜坏了,眼睛周围肿了,考虑到要为下一场比赛保存体力,他选择了退赛。“他其实非常细腻,很爱惜自己的生命。他对山神也很尊敬,跑步遇到都会拜一拜。”赵家驹记得有一次比赛,天气很冷,有一条河横在道路上,为了节省时间,赵家驹直接跳下去打算游过去,梁晶不愿意,特意找别的道绕了过去。
5月25日,赵家驹他们拿到梁晶遇难时佩戴的手表,他们分析了手表记录的轨迹,发现在赛道30公里的地方,梁晶、曹朋飞、黄印斌的速度就慢了下来。这一段是刚爬上山顶的缓坡路段,一般来讲即使遇到恶劣天气梁晶一公里的用时也应该在8分钟左右,可是他跟黄印斌的配速都降到了15分钟左右。之前在停尸间,他们看到曹朋飞的额头有很严重的摔伤,推断此时因为曹朋飞受伤,梁晶和黄印斌只能在风雨中扶着他一路向前。轨迹显示,31公里时,他们偏离了赛道。“这个地方,我们前三届比赛都迷过路,好在后来及时发现,才又跑回赛道上去。”

5月29日这天下午,我跟向导站在跑者们曾经迷路的位置。山上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只有灌木、草扒在地皮上。一眼望去,所有的山都是相似的,山谷和山谷也是一样的。看不到比赛时拴的红丝带路标,不知道是被风吹走了,还是原本就很少。寻觅一条红丝带,就像在一片绿色的大海里寻找一条小小的红金鱼。
这样空空荡荡的地方,强风一起,连块能挡风的石头都没有。查看5月22日景泰县当天的天气情况,显示上午10点半以后,县城气温骤降,最低气温达到6.5℃。而此时海拔2000米的赛道上,加上狂风暴雨,实际温度很可能已经在0℃左右。梁晶的眼镜也掉了,他近视500多度。但留下的运动轨迹显示,直到下午2点05分以前,梁晶还在迷路的山谷低洼地带徘徊,他的移动距离很有限,赵家驹他们推测此时他应该是在爬行。在此之后,他手边的步频数据再也没有变化。在发现梁晶遗体的位置,赵家驹发现了他吃了一半的能量胶。“他应该是没有力气吃了。”说到这儿,夏丹荔突然眼圈红了,“你知道吗?梁晶每次路过CP点补给时,因为赶时间能量胶总是只吃一半就跑了,我担心他能量不够,总是一次撕开三四个递给他,他还是吃一半。”
自救
图片
在梁晶、曹朋飞和黄印斌的后面,还有许多跑者被困在CP2到CP3之间的风暴寒流里。
出生于1969年的戴玉敏就走在后面。她有多年的重装徒步经验,连续两年的春节,她都在新疆进行连续15天、距离近200公里的徒步穿越,途中最高海拔4000多米,室外温度最低到零下25到30℃。戴玉敏到达CP2时,已经接近站点关门时间(下午1点30分),她喝了点热水,将找到的白色塑料袋套在身上,路上又捡了一个尿素袋,也围在身上。继续往前走时,她遇到了两个村民,带着几件衣服,说是村委会让他们拿来给有需要的选手穿。戴玉敏拿了一件毛衣穿上,村民又逼着她再穿一件。戴玉敏一路向前,在CP2到CP3的半山腰,看到三四个选手躺在那里已经没有了动静。有一个选手抱着膝盖原地坐着保持体温,戴玉敏要把雨衣给他,对方说:“不,不要给我,我等救援。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一定要保护好你自己。”

图片
选手们避难的小木屋,距离CP2打卡点3公里左右,最多的时候这里有三四十名选手(郭剑 摄)
手机没有信号,许多人在吹哨子,但是没有救援及时响应。这是选手们未曾料到的情况。一名越野跑赛事总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准备一场关于雪山的越野跑时,他们在每个赛段都设置了几支不同的巡线、救援队伍,以保证能够在20分钟内找到出事选手。宁海100越野赛事总监薛乾曜则对本刊记者说,越野赛事最重要的是保证选手的安全,如果路线过于偏僻做不到及时找到出事的选手,他们在做预案时,就会将线路排除掉。

继续往前走的路上,戴玉敏听到一声嚎叫,那是一名躺在靠近河道位置的男选手,眼睛紧盯着戴玉敏。戴玉敏从侧面绕下去,到了他的身边,准备给他穿雨衣,但他的胳膊僵硬,无法拉动;想把雨衣给他盖身上保温,他翻动一下把雨衣又压了下去,戴玉敏无论如何都弄不动他,只好放弃。再往前走又遇见一名男选手,他的旁边不远处有件皮肤衣,戴玉敏捡起来给他穿上,问他:“你还能走吗?”
他说:“能,你带上我。”
戴玉敏拉住他的手,可手已经僵硬了,他站不起来,两个人折腾了半天也没走出几步。在这个过程中,男选手反复跟戴玉敏说:“你走吧,别管我了。”一会儿又说:“带着我,我要跟你走。”
戴玉敏唯一救下山的,是她寻着哨子声找到的一位女选手。她脱了一件毛衣给对方,又拿了一颗盐丸糖塞进对方的嘴里,对方马上就嘎嘣嘎嘣嚼了起来。她又撕了一个能量胶,对方不想吃,戴玉敏说:“你要吃,不吃你会死的,吃了就可以回家见妈妈了。”戴玉敏观察了一下女孩膝盖流血的地方,虽然皮肤破损,但没伤到骨头,两个人相扶着下了山。“山上的这次经历是彼此救赎的一个过程。”戴玉敏说,“如果我对身边的情况视而不见,即便我完成了比赛,我这辈子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

图片
越野跑比赛中,经常会遇到恶劣天气,但只要有充分的预案和赛事保障,选手们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视觉中国供图)

整个自救的初期,除了选手之外,只有两三名原本就在赛道附近站点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其他的救援队伍因为道路的问题无法及时到达。黄河石林景区管委会规划科副科长蒙澎森是在下午2点16分接到赛事主席吴世渊的妻子张小燕的电话,说需要一辆四驱车进去,有运动员受伤,冷得很。他和同事拿了一大摞保温毯和6件军大衣赶紧出发,车刚过了CP2不远就开不动了,道路右边是黄河,左边是大沙堆。
原本最能保证选手安全的GPS甚至没有发挥作用。越野跑的一个常识是,一旦选手本身携带的GPS定位停止移动一段时间,就意味着选手已经出了问题,需要救援。等到孙明等人晚上9点多离开山脚时,他才看到消防队将尚未找到的22位选手的GPS定位调了出来。屏幕在夜色中分外明亮,连成了一条歪歪扭扭的亮晶晶曲线,但它们大多在几个小时前就停止了移动。黄印斌的家人说,黄印斌手表最后记录到心率的时间是下午2点02分。
粗糙的赛事准备
图片
当承接下这个赛事时,没人会想到这个结局。

黄河石林越野跑的全称是“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从2018年开始举办。在一个业内知名的赛事总监眼里,黄河石林并不是一个进行越野赛事的好地方。首先,越野跑的人喜欢顶级的风景,这里风景一般;其次,越野跑赛事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才能吸引跑者报名,一场赛事要有3000名左右的跑者报名才能摊平成本。MaXi-Race中国区赛事总监童大鹏曾告诉媒体,越野跑行业并不赚钱,办赛经费多来自于当地政府、景区以及赞助,赛事收益则受到参赛者人数的影响,对规模在1000〜2000人的比赛,品牌赞助商才会有比较大的投入意愿。

图片
5月22日,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景泰黄河石林景区举行(杨生 摄/FOTOE供图)

比赛的赛事主席吴世渊和妻子张小燕是白银市靖远县人。吴世渊的邻居徐静告诉本刊记者,吴世渊和张小燕最早是依赖张小燕父亲的印刷厂起家的,后来开始在县城里做广告印刷,他们很有生意头脑。“我们县广场上最大的显示屏就是他们家的,2012年当别人还在报纸、电视上登广告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制作视频连续播放了。”
对于两人因什么机缘开始从事体育产业。张小燕的一个朋友认为,有一件事情可能对夫妻俩有影响。2015年,靖远县曾经举行过一次规模很大的汽车越野精英赛,有两三百辆车参加了比赛,“人山人海”。“当时是一个河南老板同政府一起操办的,对方原来做水泥生意,办比赛需要建赛道,资金投入很大,河南老板先借钱垫资,可政府资金迟迟不到,最后破产了。但吴世渊夫妻二人不同,他们是本地人,跟政府的关系好。”
吴世渊和张小燕最早通过体育赛事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是在2017年的靖远县第一届国际马拉松。徐静记得,街上全是人,还来了好几个黑人跑者,“当时打开快手,几乎全是马拉松刷屏”。徐静带着孩子报名了5公里迷你马拉松赛。这之后,她才知道原来赛事的举办者是楼下的邻居。后来,晟景体育又先后运营了2018年首届黄河石林国际百公里越野赛、2018年靖远第二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2019年第二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2020年靖远线上线下马拉松赛等。吴世渊曾在一次饭局上跟朋友说:“做赛事不赚钱,投入大。”
宋仁义是此次比赛的赛道主管。他是在5月初接到赛事执行总监王耀祥的邀请,让他来帮忙布置赛道。王耀祥以前是做比赛计时工作,两人以前经常在比赛中遇到。5月17日,宋仁义抵达景泰。他的任务是负责CP4到终点的铺标工作。从18日开始,宋仁义跟两个组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上山。第一天,宋仁义走了24公里,第二天走了14公里,第三天是12公里。“前一天还有两个人一起,第二天、第三天他们跟不上就没有来了。”工作量大,人数少,宋仁义并没有特别疑虑,“有的赛事铺标就要几十个人,但几个人的也有”。
宋仁义说,对于赛道,主办方认为是成熟赛道,没有对赛道重新进行勘测和检查。但宁海越野挑战赛赛事总监薛乾曜告诉本刊记者,他们从2013年开始组织比赛,每次赛事报名前几个月,他们就会派专业的人员重走赛道踩点,发现需要修补的地方和问题及时处理。江南100体育文化公司赛事总监葛海标已经组织了39场越野赛,他告诉本刊记者,一个赛道的潜在风险应该在赛道确定之前就已经做好评估。比如说小气候的存在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选手的比赛,根据这个评估,主办机构能多大程度上减小风险;如果有选手出现意外状况,救援力量应该怎么跟进,“人员分布在哪里,哪些人距离选手最近,怎么能够快速送到医院,这些都需要根据前期的风险评估来决定”。葛海标说,对于100公里的越野赛,他们一般会将赛道分割成多段,每段对应30个评价指标,每一段路都会出一个详细的报告。“其实一个赛道的安全与否是被设计出来的。”
一直到比赛前一天,宋仁义拿到赛事工作证,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赛道主管。“在我的理解中,赛道主管应该是一个管理岗位,负责的应该是赛道的整体布标情况、赛道整体的安排,以及赛道CP点的搭建,手下起码有二三十个人,而不是具体去干某个活儿,比如说铺标。”宋仁义说比赛当天,他又被安排到21公里赛事的终点开计时车。21公里比赛结束后,赛事执行总监王耀祥开车到CP6,他还负责CP6站点的搭建工作。下午2点钟左右,王耀祥开车过来,说山上需要救援。他们开车到CP4,爬了一个半小时才到朱克铭的窑洞,“在那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山上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5月22日下午6点左右,孙明看到梁晶的遗体后,给张小燕打了电话,告诉她001选手遇难了。孙明记得,对方犹疑了一下问:“是梁晶?不可能。梁晶一口气能跑80个小时,这些小天气算什么。”孙明说,说完,张小燕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24期。文中孙明、曹玫、曹睿、宋仁义为化名。印柏同、李晓洁、路雅、江紫涵、杨月对本文有贡献。感谢高爽、俞力莎的帮助。参考资料:《失温之后,黄河石林赛道上的那些生命》)

詹姆斯老了,他的时代落幕了吗

征战 NBA 联盟 18 个年头,15 次杀入季后赛,勒布朗・詹姆斯终究在 36 岁的年纪第一次尝到了 “一轮游” 的苦涩。

当终场哨响,湖人和太阳的第六场季后赛比分定格在了 113 比 100,詹姆斯在球场上没有和对手做过多寒暄,低着头走回了更衣室。

出场 41 分钟,得到 29 分、9 个篮板和 7 次助攻,还有 2 个抢断和 2 次封盖,詹姆斯在最后一战中交出的数据并不难看,但依旧无力将湖人从失利的泥潭中拖出来。

2

詹姆斯在比赛最后几个回合仿佛就是他一整个赛季的缩影 —— 先是尝试背打比他小 12 岁的卡梅隆・约翰逊,结果被抢断;然后篮下试图抢攻却被克劳德封盖;将球交给队友,但只能眼看着一次次无功而返。

他又一次次向裁判抱怨,却只能将自己身上的无奈和挣扎刻画得更加明显……

36 岁的詹姆斯确实再难以靠一己之力带队杀入总决赛了,就像美国媒体《体育画报》写得那样,“必须承认,詹姆斯已经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最强球员了。”

3

詹姆斯在赛后将自己的球衣送给了年轻的布克,后者砍下 47 分。

里程碑的赛季,“里程悲” 收尾

如果不是职业生涯第一次在季后赛首轮遭遇淘汰,詹姆斯的第 18 个赛季算是相当完美了。在 36 岁的年纪,这位 “三旬老汉” 在球场上还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纪录。

今年 2 月中旬,在对阵篮网的焦点之战中,詹姆斯虽然输掉了比赛,却立起了一座里程碑 —— 他生涯总得分达到 35000 分大关,超越 “天勾” 贾巴尔成为 NBA 历史上最年轻的 35000 分先生。36 岁 51 天的詹姆斯将这个纪录整整提前了 2 年多。

更重要的是,根据 StatMuse 统计,詹姆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达成 35000 分、9000 个篮板和 9000 次助攻的球员。

其实在这座伟大的里程碑之前,詹姆斯这个赛季每出战几场比赛,就能够改写一项 NBA 历史纪录:

2 月初对阵掘金的比赛,詹姆斯命中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 12691 个运动战进球,超越传奇球星张伯伦,成为 NBA 历史上运动战进球数第三多的球员;也是那场比赛,他的 27 分帮助他在职业生涯里 800 场单场得分超过 25 分,同样是联盟的一个新纪录。

4

没过多久,詹姆斯又在全明星球迷投票中得到 5922554 张选票,连续第五年成为 “票王”,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第 8 次获得这份荣耀,仅次于乔丹的 9 次。

当常规赛结束,詹姆斯的场均 25 分、5 个篮板和 5 次助攻的数据,让他连续 17 个赛季保持这样惊人的表现,又一次成为 NBA 历史 “第一人”。

彼时,美国媒体已经开始讨论詹姆斯 “时隔八年重夺常规赛 MVP” 的可能性,他们甚至拿出了詹姆斯曾经说过的那句 “我想要那该死的尊重”,暗指 NBA 联盟在评选中对詹姆斯缺乏最起码的公平和尊重。

遗憾的是,詹姆斯一整个赛季的闪耀却最终以 “里程悲” 告终 —— 过去 10 年,詹姆斯 9 次杀入总决赛,但这一次,他却第一次倒在了首轮。

6 场季后赛,詹姆斯场均 23.3 分,出战场次和场均得分都是他的季后赛历史新低。

5

詹姆斯和布克拥抱,联盟已经是年轻人的了。

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年龄和伤病

“此时此刻,考虑到詹姆斯的脚踝和年纪,必须承认,詹姆斯已经不是赛场上最好的那个球员了。” 这是《体育画报》资深评论员罗宾・伦德伯格的一番话。

其实,伦德伯格并不是一个 “詹黑”,就在 “詹库 5.0” 那场大战之后,他还特意写了一条评论赞扬詹姆斯的强大。

但就如他现在所说,“詹姆斯已经 36 岁了,他曾经是联盟最好的球员,但伤病和年龄让他无法回到 100% 的状态。”

确实,伤病正在拖垮詹姆斯的身体 —— 就算他每年花费百万美元训练和保护自己的身体,但依旧顶不住伤病的袭击。

今年 3 月对阵老鹰的那场比赛,成了詹姆斯和湖人赛季命运的转折点。他在第二节比赛的一次持球进攻中,被老鹰的小前锋所罗门・希尔从侧面撞到了脚踝,就是这个严重的高位脚踝扭伤,让詹姆斯长时间缺阵。

而当他再次回到球场,詹姆斯也表示,“我的伤势整个赛季都无法痊愈”。

6

要知道,詹姆斯曾经是联盟里出了名的铁人。ESPN 曾给出了一份詹姆斯职业生涯 18 个赛季里的缺阵报告:

从 2003 年到 2010 年,詹姆斯在 7 年里只缺阵了 26 场,那时的骑士打出 10 胜 16 负的战绩;从 2010 年到 2014 年,詹姆斯在热火只缺阵了 18 场,球队胜率刚好 50%;随后重回克利夫兰的詹姆斯,在之后的 4 年缺阵了 27 场比赛,球队战绩 4 胜 23 负;而来到湖人的 3 个赛季,詹姆斯就已经缺阵了 52 场比赛,这个赛季就缺阵了 27 场。

即使回到了比赛,詹姆斯的身体也并不在最佳状态,何况浓眉也因为腹股沟伤势倒下……

当 “天王山” 决战还有 5 分钟结束时,詹姆斯就起身离开了球场,这一举动在当时也引发了热议,而湖人主帅沃格尔给出的解释则是,“勒布朗必须开始治疗,那会有助于他为第六战做好准备。”

沃格尔的这番话并不是一个搪塞记者的借口,36 岁的詹姆斯确实需要更长时间去调整自己的身体和管理身体上的负荷,一整个赛季的伤病已经让他身心俱疲。

7

“詹姆斯时代” 落幕了吗?

于是乎,斯台普斯中心球馆的湖人球迷见证了一个 “被球队拖垮” 的詹姆斯。

第六场比赛的前两节,湖人一度落后了 22 分,而当第三节分差被逐渐迫近之后,詹姆斯开始了 “最后一搏”,他内突外投帮助湖人把分差迫近到接近 10 分。然而,当他下场休息之后,太阳又乘势拉开了分差。
眼看着自己的队友屡投不中,詹姆斯自己一个人带球过了半场,然后干拔投进了一个无关痛痒的三分球。

“每个赛季的挑战都不同,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让这支球队恢复健康,让我自己恢复全力。” 结束这个赛季之后,詹姆斯留下了这样一番总结,“我在这轮系列赛中并没有完全恢复。”

不管球迷是否责备詹姆斯在这轮季后赛里提前离场或者消极进攻,但带着伤病一路坚持的詹姆斯确实尽力了,而且在自己的第 18 个赛季,36 岁的詹姆斯还在做着改变,试图在球场上打出属于 36 岁球员的一种 “进化”。

据 ESPN 数据统计,在赛季前半段,詹姆斯的场均三分线出手曾经一度达到 6.7 次,命中数达到 2.7 次,命中率甚至一度高达 41%。当时的这三项数据,都是他职业生涯新高。

要知道,中远距离投射一直都是詹姆斯的 “软肋” 之一,而他却在自己职业生涯的中后期补上了这块短板。

8

“一位球员在职业生涯的第 18 个年头里,还在努力进步,还能有这种程度的进化,真的是让人感觉到吃惊。” 就连湖人主帅沃格尔都惊叹詹姆斯的付出和改变,“击败那些积分榜上排名前列的球队,靠的也是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基本功。”

而在常规赛里,詹姆斯还在尝试提高更多,“运球、罚球、三分球、低位背打、背筐进攻、面筐进攻、中距离、长距离运球突破等,我就是想要练出一些会让对手防线失衡的招数。我一直都觉得,如果我自己可以尽可能地提升个人的竞争力,那我们球队也会更有实力。”

只不过,在冲击总冠军的路上,常规赛只是第一步,攻防强度更高的季后赛才是真正的考验,而无法恢复到 100% 的詹姆斯,显然已经无法展现出统治力了 ——6 场比赛场均 23.3 分,是他在 15 次季后赛之旅中最低的一次。

在季后赛得分榜上,他如今只能排在第 19 位,像东契奇、约基奇和塔图姆这样的年轻球员,场均可以比詹姆斯多接近 10 分,而杜兰特和伦纳德这样的 “超巨” 也同样能够保持在 30 分左右。

职业生涯首次止步季后赛第一轮,并不能掩盖詹姆斯的伟大,但这次折戟或许是一个信号 —— 当詹姆斯进入职业生涯末期,NBA 或许也要走出 “詹姆斯时代” 了。

来源:澎湃新闻

瞎说什么大实话,明星一天饭费 650 还不够?

时尚大佬苏芒,在新综《五十公里桃花坞》上一个不小心就说出了大实话。

节目中,15 位嘉宾聚在一起要在取景地生活 21 天,苏芒让大家交生活费,宋丹丹说,那就先每个人交 650 元吧,苏芒抱怨起来,说这怎么能够呢,你每天不吃鸡蛋牛奶吗,我们要吃好一点。

1

见多识广的宋丹丹听了都震惊,为什么呀,每人 650 不够买鸡蛋牛奶吗?

苏芒的奇葩言论一出,节目组拼命澄清,说苏芒从来没讲过每人每天 650 元不够,这里说的是每个嘉宾 21 天的生活费。这架势仿佛是在说,你看,这些都是明星,平均每天才 31 块钱,这预算紧不紧,是不是情有可原?事主苏芒也赶紧转发这条微博。翻译翻译就是说:吃瓜的朋友们你们都误会了,赶紧散了吧。

非要这么解释的话,节目组不就相当于说,宋丹丹数学不好还故作惊讶吗?

按苏芒说的,明明是 21 天生活费,宋丹丹却提出了一个不能刚好均摊的预算,搞得每天早餐的榨菜丝都不知道该怎么取整,请问她是吃惊于 650 除以 21 得 30.952380 小数点后 6 位无限循环吗?

我只好翻了一下旧账本,结果神奇地发现,无论是每天 650 还是总共 650,对于明星来说,可能还真的是不够。

曾经因为天价片酬和巨额税款翻过车的范冰冰,网传一份合同显示,范冰冰在宣传期光是饭费就要 1500 块 / 天,化妆师也得专聘,化妆费高达 3 万元 / 天,服装费也有 1 万元之多。而像刘德华这样的天王巨星,早在 2004 年荆楚网的一则报道里,已有每天 300 美金的饭费记录,这还是公益义演,并不是商业通告。
金星在 2017 年的节目里,将这位耍大牌的男星称为 “鬼见愁”

2

在 2017 年《金星秀》节目中,惯以心直口快闻名的金星曾提到,某男星排场奢侈,光是其助理都享有一顿饭 800 元的餐标。在 2015 年,黄晓明等艺人在综艺节目中餐费达到 2000 元的消息不胫而走。报道称,黄晓明回应说 2000 元餐标并非实际费用,自己在吃健身餐,分量相对较少。

综合以上信息,艺人每日餐费标准高这一现象的确存在,并且,无论是 800 元还是 2000 元,艺人与内容方的合作中,已存在对这项费用支出的约定。

我们就此问题向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业内人士进行了咨询,在验证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更令人惊讶的答案。

该人士给出了委婉的回答,尽管是实报实销,而且发票必须开在合作时间内才可以,但有关报道提到的每天 2000 元生活费也都不是业内最高标准。有的艺人观众缘一般,但背后经纪公司实力雄厚,也会向内容方提出高待遇要求,当红艺人的待遇还更高。

餐费也根本不是邀请内容方向艺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大头。在嘉宾劳务费之外,内容方还需要为艺人提供酒店、专车等等,这些需求有时可以通过内容方已有资源来覆盖,但最大头的支出是逃不开的,那就是艺人的造型费、妆发费、服装费。

你没看错,这三项往往分开计费,而且贵得离谱。

有些艺人还会另外列出一项摄影服务费,用于通告期间外聘摄影师专为艺人服务,这笔费用也会以对内容方有利为由,要求内容方承担。

据透露,艺人加团队每天餐费 3000 元,外加每天 40000-50000 元造型费,类似这样的要求都会签进合同。有的艺人团队在报销时,会主动提供符合财务要求的报销凭证,内容方认为这一点已经属于 “很好很 nice”。

“你不要想去搞明白为什么艺人一天点餐能点出 10 单,如果我是艺人,我也尽量凑发票薅羊毛。有的艺人比较好,有品牌借衣服让 Ta 参加活动,人家也不找你要,我们就把这笔钱省了。车的话,有一回艺人合同里写必须坐奔驰,最后也让步了,配一个别克 GL 专用就行,那这就很好了。”

即便可能发票是攒的不是真实消费,只要票证能用,不超限额,内容方也往往心领神会不作追究。至于每次都要安排五星级套房、为艺人房内消费买单等等,在内容方看来,已经见怪不怪。

3

当年崔永元爆料的《大轰炸》片方与范冰冰签订的合同,其中待遇部分有具体项目和金额的约定。

为什么内容方甘于这么做,难道真的是得罪不起明星吗?

我们得到了一种可能更符合行业现实的理解。

“你感觉这钱都是他们贪婪,什么都要挣到手,但说实话,真的太不了解明星了,片酬够高,真不在乎这千八百的。”

在市场上,内容方、品牌主 “甲方爸爸” 面前,经纪公司是乙方,艺人则是丙方。劳务费要按经纪公司和艺人协定过的比例来分割,从乙方再给到丙方手里。影响力不同的艺人,话语权也不同,所谓的 “糊咖”,也没有与公司讨价还价的权力,因此劳务费更多会进入经纪公司的口袋。

可是经纪公司并不会为旗下每一个艺人提供赚钱的机会,甚至有时候会把吃力不讨好的 “毒饼” 安排给公司里的边缘艺人。机会往往需要艺人自己多多争取,而真正为艺人前途操心的,实际上是艺人身边的工作人员。人人都需要糊口,只靠团队的为爱发电,根本就不可能让艺人与他们维持关系。

合同上签了的劳务费,艺人跟公司分别拿走了,艺人团队忙前忙后,工作很难量化,只吃一份固定工资,留不住人心。

“你可以说明星挣了很多钱,那他身边那些助理、宣传怎么挣钱呢?要弄个比例来分钱也不至于,所以就纵容他们在这些方面挣钱。”

这种情况也仅限于部分艺人。有发展潜力的艺人,公司才有可能为 Ta 指派专门的团队。更多新人、边缘人没有专用团队,假如被派来帮忙的人里偶尔有一两个得力的、默契的,这些艺人可能还得自掏腰包给些好处,留住人心。

现在不少艺人都脱离了从前的经纪公司,单独开办了个人工作室,这对艺人更进一步留住自己的团队很有作用。当然,能有底气脱离经纪公司自立门户的艺人,本身也不缺乏挣钱的机会。即便每天没吃出 2000 块钱那么多,但团队到底有没有人凑足了发票把费用全部报销、装入自己口袋,这就不可知了。

回头再看时尚大佬苏芒的言论,更是唏嘘。做了十多年时尚杂志,苏芒对于艺人生活费是什么标准应该再了解不过,一开始对 “不够” 的担心看上去十分离谱,可也竟非空穴来风。

来源:全时代

[一种声音]悼梁晶

@板凳崽_

“登山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登山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两年前写了个小说《打电话》,里面大多数情节是以严冬冬、周鹏、孙斌等登山大咖为蓝本的,为了涉足方兴未艾的越野跑、速攀环节,在“赏金猎人”中用了很多梁晶的人设,这个当时我在后记里就说明了。

在小说里,我就写出了梁晶的弱点和死穴,但想不到2021年,居然就成真了,他在身体状况、竞技状态几近巅峰的31岁就这么失温而死了。

梁晶是安徽人,平原上的孩子,他怕冷,失温不是一次两次,他容易高反,高海拔比赛身体反应总是很强烈,他还怕热,广东这样的亚热带地区赛事还会中暑,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大学是工科专业,刚毕业出来是进厂的,跑步是进大学后的爱好,参加了好些比赛成绩优异奖金丰厚后才选择辞职当赏金猎人的,他就是这么一个怕冷,怕热,怕高反的普通人体质的热爱奔跑的普通人。独树一帜的赏金猎人。

跟普通人不一样的,是钢铁的意志,忍受一切难忍之忍艰难困苦,令人生畏,这让他一次又一次战胜许多田径运动员出身的强手。但他又很怕死,主动退赛按自己的说法一共有10次,某次退赛有跑友留言可惜奖金旁落(虽然名次暂时落后,但第2,3,4名奖金也不少哇),他答:“命要紧。”

这矛盾吗?矛盾,统一吗?统一,这就是他奔跑到现在,生存到现在,自己的逻辑自洽。

无论是深聊,还是详查参赛履历,都不免吃惊的,他参赛密度令人发指,一周三赛、背靠背异地参赛(周六周日在不同城市参加不同比赛)一周两次百公里都家常便饭,符合客观运动规律吗?理论上是不符合。但2012-2021,9年时间,他自己运转了这套密集的参赛时间轴,运行顺利,成绩耀眼,偶尔停摆(退赛),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而是那么多年,他觉得可以,那就是可以,符合他的规律,至少符合现阶段他的规律。

很早就知道梁晶这个名字,但真正认识还是18年春节刚过,那时他还在因港百“抢水事件”取消成绩陷入舆论漩涡,我们很坦诚的聊了港百的事,不可否认他错了,他也道歉了,也许很多人还耿耿于怀,但山上的事,竞技场上火光电石,不能用平地上,城市里,马路边的逻辑来衡量,山有山的逻辑,那是另外一种道德体系衡量标准。一直平地上的人,不要随便来评价山上的事。

后来一起撸山拍赛事宣传照,他除了穿主办方提供的上衣,就随便穿了个运动长裤,快磨平的城市路跑鞋子,拍照摆pose用的还是我的所罗门越野背包(我等跑渣逻辑:能力不够,装备来凑,所以装备更专业),拍照很是轻松,我们都是在闲聊和撸山,向他请教越野秘籍,一切完事下到江上一条船吹着江风吃大餐,那一桌河鲜可满足了大胃王的胃口?

所罗门背包,我的所罗门背包,我的

昔日江上泛舟,不亦乐乎昔日江上泛舟,不亦乐乎

再后来,他来广东参赛,都会有一些接洽,例如对接媒体采访的时间地点等,有时比赛快鸣枪了,他忙着应付记者采访,我会帮他把换下的衣物拿去存包处存包。比赛开始了,我也会频频接到他的电话“我快到CPx了,我有点失温,让CP点给我提前准备热的饮料!”“我很冷,失温了,让CP点给我准备个保暖的帽子吧,我快到CPx了”我都尽最大力量去协调,争取满足。也许有卫道士说这是特权是对普通选手不公,但如果没有电话,他能得到什么?

他总是跑得太快了,常常比组委会的预案更快,有时当他跑到CP点,CP点的志愿者也才刚到,还没来得及完全做好补给品的准备,比如把大包的面包点心拆封摆成小包装,把香蕉水果切块,把大罐的饮料倒到小杯子里,把热水烧开,把粥煮熟,他一时之间吃不上喝不上,但如果坐等,就会耽误时间影响比赛成绩,所以他总是喝口凉水叼块水果就忍饥挨饿地飞速出站,当许多跑渣选手一路慢悠悠吃吃喝喝热食小吃,如同享受自助餐跑一趟胖三斤赞美组委会的丰厚补给时,他也许一路上只吃了点香蕉喝了点运动饮料。

然后,他忍受着难忍的饥饿、失温,痛苦地奔跑着,第一个冲过终点,收割奖金换成女儿奶粉钱,接受跑友高呼“大神”的顶礼膜拜。然后是下一周,下一场比赛,下一次奔跑……这样的奔跑人生,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似乎可以维持很久很久很久——只有偶尔因为退赛暂停几天——直到很多年后跑不动为止。但就在毫无预兆的某一天,这一切戛然而止了。

他赛前在白银的一餐饭,这点对于大胃王小case他赛前在白银的一餐饭,这点对于大胃王小case

我不敢想,但禁不住不停地想,他连在海拔几百米的粤北的就在景区旁边的安全成熟赛道上,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给我打电话,告急失温,请求热饮、保暖物。他那么怕死那么想活,对于失温的感觉那么敏感,在黄河石林的狂风暴雨冰雹浓雾里,他不可能不求救,他打了多少个电话!打给谁!打通了没有!如果打通了,他说了什么,对面又说了什么!

其他赛事我曾经看着他检查准备参赛装备,他比赛带充电宝的,距离鸣枪只剩10分钟发现充电宝忘记拿了还会跑回酒店去取!

比赛当天10点正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均遇难)比赛当天10点正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均遇难)

他的运动轨迹!他的通话记录!他第一个电话的时间地点!他最后一个电话的时间地点!

这次他也穿冲锋衣了!(有跑友指出是皮肤衣,这点不清楚,探路者团队和调查组说了算)戴帽子了!有照片为证,他对高海拔比赛是重视敬畏的,多年来他在张掖、亚丁、梅里等赛事吃够苦头了。

按当时排名第四的张小涛的说法,张小涛已经通过了山顶的CP3(工作人员居然逃了!这是杀人),梁晶在他前面,也许下降得更低,但没有用。他最后眼镜没有了,大概看不清路,他膝盖全磨烂了,他是在往山下爬!他不想死!他要活着回家,然后活着参加下一周的比赛!

也许将来中国一定会有ITRA(国际越野联合会)总积分更高,跑得更快,成绩更好,身体素质更出色,更职业,更光辉耀眼的越野选手,但这样又怕冷又怕热又怕高反最大优点是特别能吃喝的大胃王赏金猎人,大概再也不会有了。

冯小刚“还钱”,华谊笑不出来

虎嗅机动资讯组作品

作者 | 黄青春

题图 | 视觉中国

“还钱”一波热搜,“欠钱”一波热搜——冯小刚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赚了两波关注。

4月28日,冯导第一次被华谊兄弟(下简称华谊)2020年报牵出需偿还“1.68亿业绩补偿款”的消息时,不知道有没有着急,反正深交所应该是急了,半个月后(5月17日)在对华谊下发的年报问询函中,一梭子码了19个问题。

一周后(5月24日),华谊忙不迭递上公告:

根据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及老股东冯小刚和陆国强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2020年承诺的业绩目标为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7490.06万元,按照业绩目标与实现的业绩差额,应补偿金额为16804.29万元。终止本公告日,老股东已根据协议约定,以现金的方式按期支付完成业绩补偿。

翻译一下,冯导1.68亿业绩补偿款已经到账,“还钱”速度比热搜快了整整两天。如果再加上此前2018年未完成的0.67亿元业绩补偿款,冯小刚一共赔付给华谊2.35亿元业绩补偿款。

可即便拿到这笔钱,依旧无法帮助华谊走出当下的困境——华谊兄弟2020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0.48亿元。至此,2018~2020三年间,华谊已经累计亏损61.95亿元。

另外,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华谊短期借款16.85亿元,长期借款11.06亿元,负债合计68.57亿元。为此,王中军自去年开始便不吝变卖私藏名画、豪宅以回流资金,今年4月还因被限制高消费登上热搜。

对此,投资人张向峰(化名)向虎嗅感慨,“华谊一手好牌走到今天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大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和‘大小王’(王中军、王中磊)公司治理有非常大的关系。”

76位明星撑起的影视第一股“泡沫”

复盘华谊的崛起之路,绕不开两位关键人物。

第一位关键人物当属冯小刚。冯小刚之于华谊的重要性,王中磊评价道:“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冯小刚于1994年执导《北京人在纽约》时华谊刚刚创立,双方真正结缘始于冯小刚的第三部电影《没完没了》——华谊通过对其投资获利近5000万元。此后,双方联手缔造了“16部电影40亿票房”的神话,冯小刚成了圈内炙手可热的名导,华谊也迅速跨入国内影视公司第一梯队。

另一位关键人物陈国富直到2006年才加盟华谊。在陈国富以电影总监制身份加盟华谊的七年间,其参与的电影累计贡献超35亿票房,其中不乏《风声》《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优质影片。

冯小刚对陈国富评价颇高,“内地电影真正的监制制度便始于陈国富”——这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陈国富 / 图源:视觉中国

对此,影视行业资深从业者李飒(化名)对虎嗅表示,华谊绑定导演、制片的尝试确实为影视行业带来了积极作用,“事后看,华谊跟冯小刚的绑定有了《1942》《大腕》,与陈国富的绑定有了《风声》,它们都是开中国电影产品序列先河的作品。”

冯、陈坐镇的2006~2008年正好是华谊的“黄金时代”——彼时,国产电影排名前十的票房榜单,华谊独揽六分之一,票房收入仅次于中影集团。

“如果要书写中国电影发展近10年的历史,华谊是一定不会漏掉的名字,对此我和公司都非常骄傲。”这句话是2008年王中军被搜狐娱乐记者问及“在中国娱乐产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时给出的回答。

次年(2009年10月30日),华谊再上一层楼,在深交所敲响上市的钟声,股价飙至90元的同时市值也一举突破120亿元。

当时,冯导持有华谊288万股,身价突破2.5亿元,所以在现场激动得对记者喊,“我会在这个公司干到底!我会跟着王中军干到底!”后来冯小刚将手里原始股套现两个多亿,徐帆还向张国立抱怨,光纳税就交了4000万。

不过,当时就有专家指出,华谊至少提前透支了三年的股价。一语成谶,此后华谊的股价如同下行的抛物线,再也没有靠近过90元的高点。

彼时,从“双冰一旦”到冯小刚、张国立,华谊旗下签约76位艺人,垄断了包括周迅、李冰冰、范冰冰、黄晓明、邓超在内的大批当红影视明星及其经纪业务。

然而,当一家公司财富急速膨胀时,终究难逃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宿命。

李飒对虎嗅表示,电影公司做经纪业务本身就是悖论,“艺人拍电影、电视剧,正常情况下经纪公司抬价,出品方压价,最后折中一个价格。但电影公司自己做经纪业务时,艺人再红身家还是上不去,最终只能不欢而散。”

果不其然,华谊的经纪业务最先出问题。

2005年,王京花在华谊的五年合约期满后跳槽橙天,陈道明、刘嘉玲、夏雨、梁家辉等几十位艺人跟随出走几近“掏空”华谊;2010年前后,章子怡、范冰冰、李冰冰、周迅等艺人也纷纷离开华谊自立门户;2011年连当家的葛优也走了。

一边是艺人集体出走,华谊一点点失去炙手可热的行业资源;另一边是制片人也在动荡中流失,华谊的业务运转开始局部停摆。

对此,原华谊签约电视剧制片人李波曾表示:“公司和我们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老板给我们充分的自由度,可一旦出现投资超额、达不到要求回报率的情况,我们会受到一定的惩罚,甚至被淘汰……五年做了八部戏,几乎没有停下脚步的时候。”

更糟糕的是,华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捕捉观众口味变化的能力。

一位制片人曾向《商学院》分析:“(华谊)最早成功之后只跟电影圈里固化的一群‘老炮’玩,比如冯小刚、高群书、徐克等大导演。但这些人的片子第一经费高,第二投资周期长,第三他们也在不断复制自己,所以很难拿到电影圈有爆点的新鲜血液的东西。”

2010年之前,华谊搭配冯小刚的电影,从《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到《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再到《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其单片票房均挤进了年度前三,甚至还拿过三次年度票房冠军。而2012年上映的《1942》成为冯小刚第一部赔钱的商业片(总投资2.5亿,票房不足4亿),此后两个交易日内,华谊市值蒸发13亿人民币。

事后复盘看,冯小刚并非商业片导演,其早年作品商业元素就很弱,华谊强推冯小刚去搞商业片,失利不过是时间问题。

况且,华谊除了冯小刚之外,再无能拿出手的电影品牌,而《1942》哑火的2012年,徐峥携《泰囧》横空出世,此后一大批新生代导演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华谊“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落幕了。

华谊:影视公司还是投资公司?

华谊由盛转衰到底是因为影视还是投资?这个争论最早源起于2013年。彼时,在华谊20周年庆典现场,王中军将“去电影单一化”拔高成公司战略目标。

此后,影视行业掀起并购潮,华谊在游戏、经营IP、实景娱乐、影院建设、互联网娱乐等领域均有投资布局——比如,华谊16.38亿元买地块、6.72亿元收购游戏厂商在当时就被外界誉为“变革之举”。

对此,王中军曾信心满满地表示,华谊要做“中国迪士尼”,并陆续布局电影小镇、电影世界、电影城和文化城4种产品形态的多个项目,“影视、实景娱乐、互联网是华谊的三驾马车。”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华谊在2015年对两家明星公司的并购案。

2015年10月,华谊斥资7.56亿元收购了成立仅1天的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70%股权,这家公司拥有多位明星股东,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1个月后,华谊又以10.5亿元收购刚刚成立两个月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冯小刚持股99%,陆国强持股1%)70%股权,而“东阳美拉”当时的资产总额仅为1.36万元,负债总额为1.91万元,但最终估值却高达15亿元。

王中军希望砸重金绑定两家公司背后的艺人,缘于华谊诞生之初深度依赖明星和名导的惯性,但华谊这两笔交易此后一直被业界所诟病,因为这被视作当年“影视圈资本化”的标志性事件,间接将明星经济泡沫进一步吹大。

此后,华谊的盘子越做越大,逐渐沦为一家“臃肿的娱乐集团”,旗下除电影及院线业务外,还囊括了酒店、跑马场、KTV等业务。

最终,华谊非但没把周边业务做起来,连电影本业也没守住——以2014年为分水岭,光线传媒首次超越华谊成为年度民营电影公司票房冠军,华谊市场占有率跌出前三,被光线、博纳、万达等公司甩在了身后。

如今回头看,华谊战略误判期正好撞上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洗牌期,而在此期间,博纳深耕主旋律题材、光线押注动画及青春片,两者皆在此后取得不俗的成绩,唯独华谊亦步亦趋,被市场热门题材牵着鼻子走。

对此,王中军在2019年1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直言,前些年因为现金流充足,所以盲目乐观,将精力放在了投资上,“高估值掩盖了这些东西,就像有些人说潮水退去的时候会见到谁在裸泳,我觉得很多话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但你在那个时期你不会想到,有朋友提醒的时候,你也不会往心里去。”

华谊前员工徐凯(化名)对虎嗅复盘了华谊追逐市场泡沫的一些典型案例,“比如后来买英雄互娱、投直播公司都是在追风口。包括投资第二阵营的卖座网,当时猫眼、微影已经出来了,从实操层面,从公司经营和跟它关联的角度来说,其实没有完全想好,所以导致卖座网现在还是一个鸡肋的存在。”

一位华谊前高管曾在接受《棱镜》采访时表示:

“某一阶段,优势人才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代表了流量,这当然是一个壁垒。但随着人才流失和热点转换,这个壁垒对影视公司而言能保持的时间非常短,内容制作公司要长期保持在一个位置,真的太难了;

但另一方面,华谊去电影化的战略调整,导致电影产能下降,对于很多一线艺人而言这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有迹可循的是,华谊前经纪人郭红波在微博发表的《致王中军先生的一封信》中亦写到:“对于一个不缺电视剧的演员来说,人家签华谊图什么?不就是图华谊的电影吗?”他透露,此前就有艺人因未能拿到电影约而选择离开华谊。

不过,徐凯对虎嗅表达了不同看法,“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创新的反面就变成了试错,或许华谊在追风口时做了一些不那么明智的决策,比如去电影化、追IP热,但这些决策背后正是创始人尝试做大做强的初心。”

李飒则表示,第一二代企业家最容易误信“历史终结论”(每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什么新鲜事了):

“王石去爬山就是他认为房地产、中国经济就这样了,梁建章留学也是觉得OTA行业就这样了,这就是历史终结论。

‘大小王’(王中军、王中磊)当时“去电影化”的战略也是觉得电影行业就这样了,加之影视行业的波动性、周期性,当时整个行业不过几百亿的盘子想象空间非常有限。

所以华谊才会涉猎不同领域投资布局,试图用概念夯实上市公司资产价值。如今看,这既是一种投机心理,也是一种狂妄。”

华谊的“治理难题”

当然,艺人出走、大环境变化、战略误判不过是表象,“大小王”才是华谊走向衰败的关键因素。

2013年,王中军曾在3个月里套现超过5亿元,面对减持套现的质疑,王中军理直气壮地回应,“我也要生活,我在公司领的薪水也就是几十万,我也是个挺能花钱的人,我不卖股票也没法生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继续为股东干活”;2014年,王中军豪掷3.77亿元买下一幅梵高名画,还在同年花1.85亿元拍下毕加索名画《盘发髻女子坐像》、2.07亿元买下曾巩的《局事帖》。

王中军比王中磊大十岁,前者更希望成为一名画家、诗人,后者则喜欢将自己包装出电影人+商人的形象。

不过,在公司治理问题上,王中军却无奈的表示,弟弟当部门老总,管理上有难度,“你给他定目标,你说今年必须完成3个亿的税后净利润,没完成又如何?”

所以,华谊后来不惜得罪王健林,挖角叶宁——彼时,叶宁带领万达影视跻身第一梯队,被视作国内最好职业经理人之一。

导演王宁(化名)在接受《盒饭财经》采访时说,“相比之下,从万达时期开始,叶宁在评估电影项目时,已经标配般地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才,甚至对一些新人导演,叶宁还会让团队对其进行背景调查,叶宁喜欢用一套更有“标准”感的模式去开发项目。”

不过也有传言说,“大小王”同意塞叶宁进华谊董事会不光是为了业务还为了在博弈过程中加强一方在董事会里的话语权。

对此,徐凯表示,内耗大公司都有,关键还是看结果。“如果你安插了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他解决了内耗问题又让公司在业务上有起色,那就是另一种说法了,舆论也会截然相反。但问题是叶宁并没有将华谊变成一家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的公司。”

回头再看,其实叶宁跳槽华谊的2016年,正值内地电影市场发展速度放缓的转折点。这一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相较于2015年48.7%的增速大幅跳水;而随后几年,受华谊影视策略调整影响,公司整体好项目储备也不多。

2020年4月28日,叶宁从华谊辞职,王中军重回华谊内部的绿灯委员会(对华谊电影项目有最终决定权的组织),标志着华谊从职业经理人治理的尝试中又回归到家族式管理模式。

对此,张向峰对虎嗅分析道,“华谊上市都十几年了,至今没有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问题肯定出在王氏兄弟身上。拿美的举例,方洪波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有舞台,是因为老板何享健有这个胸怀,美的敢让职业经理人大权独揽。”

而且,王氏兄弟挖角叶宁让王健林非常生气,原本两家是上下游的合作关系,此事后华谊的片子在万达要不干脆不排,要不就排垃圾时段——为此,冯小刚还因《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问题在微博公然喊话王思聪。

不过,在徐凯看来,华谊是一家站上过山颠的企业,如今走下坡路也符合其发展规律,“于冬、王长田也曾有过流年不利的时候,当年王长田保守大家说他抠门、公司做不大,这两年赶上经济周期下行,保守反而成为被人夸的东西。所以,好多事情时也,运也。如今看,华谊风光时确实有一些决策失误,再加上公司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掉队了。”

李飒则对虎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国内影视行业太年轻:

“这一代电影公司的掌舵人都还是初创者,虽然公司都有董事会决策层等现代治理结构,但于冬、王长田、‘大小王’、宋歌还没到交接班的地步,所以和华谊一样,光线是王长田的公司,博纳也体现着于冬的好恶——他们保守公司就保守,他们激进公司就激进。

放眼国外,好莱坞初创期的创始人们也都是‘独裁’治理风格,或许再过30年这批人必须要换班时,才能进入到如今迪士尼现代化经营模式。”

注:应采访者要求,张向峰、徐凯、李飒、王宁皆为化名。

白银越野事故现场:一场时间错乱的灾难

5月22日,甘肃白银越野马拉松赛,21名参赛人员遇难。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救援是否及时?

我们前往现场,找到一些参赛者、救援者、以及亲历这场事故的当地村民,试图还原出整个事故的时间线。

如果你仔细查看这些时间点,会发现预警的信号早就出现了,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反馈。目前,官方尚未发布任何详尽的救援报告。

24日凌晨3点,在白银附近的紫灵山陵园,一个遇难者家属告诉我们,工作人员不让家属之间相互联系。她说她只想知道父亲是怎么去世的。她只想要一个答案。

24日上午,黄河石林景区照常开放。

24日下午,在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景泰县人民医院,伤员仍在接受治疗。

撰文 李颖迪殷盛琳 俞梦雪

编辑 刘敏 谢丁

5月21日

天气预报

事后回顾天气,公众号“中国气象爱好者”写道:“白天很热,白银市景泰县阳光普照,气温节节攀升,当天下午最高已达25.6度,站在太阳下,是妥妥的夏天的感觉。”

参加越野跑的选手,因此判断第二天的重点在于防暑和防晒,如果中暑,会导致热衰竭。

甘肃省气象局发布专题预报,“21日-22日甘肃省有一次大风沙尘、降温降水天气过程……5月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冰雹、雷电、阵性大风等不利影响”。

景泰县气象局相关人员称,气象局的主要领导给组委会的主要领导发送了比赛场地的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专报中提供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级风向等信息。

中新网称:“但是具体的冷空气过境信息没有。”

20:00 赛前技术会

在石林大酒店的会议室。房间坐满了,边上还放了马扎,后面都站满了人。

赛道总监介绍赛道情况和注意事项:如何使用GPS,如何辨别路标,赛道哪里爬升比较大,补给点的设计等等。反复提到的CP点,是Checking Point(打卡点),选手通过时必须打卡才能算成绩。

摄影师郭剑拍下了全程,他知道这种技术会主要是讲解赛道:选手对赛道不可能像平时的训练场地那样熟悉,要介绍地形、地貌、地质特征、路面情况——是砂石路、泥土路还是高原草甸。

讲解中,赛方提醒大家,CP3(第三个打卡点)没有任何补给,选手要快速通过,转运点在CP6。

这场比赛的关门时间是20小时,大部分选手都要在途中过夜。中途设置存包处,选手把衣物提前运过去,到时可以换双鞋、换件衣服或吃点东西,也减轻出发时的负担。

选手陈辉(化名)迟到了半个小时,那时会议已到尾声,他只赶上把物资放进转运包,递上去,由赛事组统一运送到CP6。

陈辉参加这次比赛纯属偶然。他原本报名了5月23日在银川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但银川突发疫情,比赛延期了。正好深圳跑友团里的周哥告诉他,白银这儿有场越野跑比赛,有人退赛,可以转名额,他才补位。陈辉爱好跑马拉松,这两年才尝试越野,有过三次越野跑比赛经验,但百公里距离的还是第一次。他说,这是他的“首百”挑战。

赛前那天晚上,陈辉习惯性地查了天气预报。上面显示:白银市,明日多云,有风。一切正常,他说,自己当时并没有把刮风这件事放在心上。

5月22日

7:36 梁晶的早餐

摄影师郭剑发了条朋友圈:“八个小花卷开启黄河石林雨战”——早上他查了下天气,发现预报10点、11点开始下雨,一直将下到晚上7点。

半小时前,他在石林大酒店的餐厅遇到了这次比赛夺冠的热点人物,31岁的梁晶。郭剑认识这张脸,他鼓起勇气跟梁晶搭话,想看看大神赛前吃啥。对方说,就三个鸡蛋,喝点粥。

“咋不来个花卷呢?”

“不想吃花卷,有馒头可以吃一点。”

7:58 天气变了

距离比赛还有一小时,郭剑提前到达CP1,发现天气是阴云。

早上8点起,景泰县城刮起大风,最大阵风达到6级;离黄河石林地质公园最近的石门乡,气温开始以一小时一度的速度稳定下降。

不过此时,地质公园尚有阳光,等待起跑的选手们并未意识到,冷锋云带即将在崇山峻岭中加强。(“中国气象爱好者”)

在整个黄河石林景区,处处可见越野比赛的痕迹。百公里越野赛只有起点和终点在景区内,线路上更大的一个外圈,都在景区外的荒山中。

景区外公路的石桥上刷着大字: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以及,“征战黄马,问鼎石林!”。进入景区,隔几步就能看见红色的旗子,上面印有这次越野跑的主办方:“晟景体育 石林100”。

9:00 风吹走了帽子

来参赛前,陈辉搜过前几届的石林赛事,新闻上提到有人中暑。他决定做好防晒,穿了压缩裤,外面套一条运动短裤。短袖T恤是赛事委员会统一发的,他加了一个袖套,为了防紫外线。

发令枪响时,风开始大了起来,选手们兴奋地冲过起跑线,起点是一个长下坡,风吹跑了很多人的帽子,大家纷纷跑回去追着捡。

9:59 CP1 穿过峡谷,没感到有风

摄影师郭剑的重点任务,是拍下选手中的“第一集团”——也就是跑得最快的那批选手。他要赶在他们之前到达CP点,拍下进站、出站的画面。

开赛1小时,郭剑在CP1拍到百公里越野的前三名选手。他又看到了梁晶。梁晶穿着黑色长袖皮肤衣,运动短裤,两条腿露在外面,脚步很轻盈。

这一段大家跑得都很轻松,人在峡谷中跑,都是缓坡。陈辉后来告诉我们,整体爬升约400米,他当时没感到有风,原本预估2个小时,他只用了1个半小时就到了。

10:40 CP2 第一次预警,无反馈

打完第一个卡,陈辉跑出峡谷,赛道变得开阔。一开始,他没觉得有什么风阻,反而觉得轻松,事后再回忆,当时可能是顺风,他没意识到风力的增加。

此时在CP2,短短11km外,天气已经明显变差了。

10:40,在CP2,郭剑又看到了梁晶。郭剑当时站在一处高地,用三脚架架着长焦相机,机器被风吹得来回摇摆。画面里,乌云密布,风很大。

郭剑拍完“第一集团”,11点左右,天开始下雨,他让同事问组委会比赛是不是要终止,没得到反馈。他和同事直接开车前往CP4。

CP3被绕过了:这个打卡点在山上,车开不上去,物资也上不去。郭剑听说那里只设置了一个计时点,有两名工作人员,只打卡,无补给,不停留。

12:00 CP2-CP3 有人开始下撤

比第一集团晚了1个小时,11点半,陈辉也跑到了CP2。他没怎么停顿,接着向CP3跑去。

这是整个赛程最难跑的一段,要爬升近1000米,翻越一座山。平时人迹罕至,也没什么路,赛事组将路标栓在了路边的小石头上,隔一段距离有一个路标。陈辉说,后来风大起来,部分路标被刮没了。

雨开始大起来,还夹杂着小冰雹。从CP2到CP3爬了不到一半,大概12点左右,他碰见了第一个往回撤的人,是一个重庆的老人,后面陆续又有两三个人下来。他们告诉他,上面风很大,又冷,不要再上去了。

没多久,陈辉已经站不住了,他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躲雨,发现雨越下越大,几分钟内,身上的热量迅速散失。陈辉浑身发抖,什么都拿不住,脚和腿开始抽筋,决定立刻往回撤。

返程时,陈辉拿出了强制装备的保温毯,这是一张PET膜材质的银色薄膜,像锡箔纸一样薄,披在身上没多久,毯子就被风刮裂了。回撤路上,他劝迎面而来的选手们,上面风很大,很冷,但人们还是决定往上爬。他很快也见到了朋友周哥,劝他算了吧,周哥是少有带着冲锋衣的人,他觉得没事:“我再往上冲一下。”

12:17 第一条求助消息

第一条求助消息是何时发出的?由谁发出的?目前无人知道。

5月23日,白银市新闻发布会通告:比赛进行到中午,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到31公里处突遭灾害天气,短时内局地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

12点17分,有参赛人员在赛事群发布求助信息。赛事组委会收到消息,“安排救援力量20人立即出发,向山地越野赛道救援参赛人员,先后救出18名参赛人员。”

后来,这个赛事群被解散。

大约13:00 小石屋救了很多人

下撤路上,陈辉发现路边有一个小石屋,进门后发现里面已经有4个人,他是第5个。

在屋外,站着一个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这也是陈辉在整个CP2-CP3路段唯一见到的服务人员。队员一直拿着对讲机沟通,呼叫其他救援者上来,后来遇到一位失温严重的参赛者,这名救援队员把自己身上的蓝色冲锋衣脱下来给他,陈辉看到,此后这名队员在屋外冻得发抖。

小石屋的人陆续增多,这个面积二三十平的小空间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半小时后,周哥也到了。陈辉发现他穿着冲锋衣也冻得哆嗦。四十多位选手们挤在一起,披着银色保温毯,没人吃东西,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发抖。

选手们只觉得退赛很遗憾,有人录了视频,用自嘲的语气录下满屋人:“来时候还好好的,哈哈哈,回不去了!”

我们后来采访了平澜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周亚辉。他说,选手们这时其实处在最危险的失温状态。一般野外失温分三个程度,轻度失温表现是,不停地颤抖,打冷战,核心体温降到35度左右。失温中度时,人“根本没有能量去颤抖”,思维会陷入混乱,情绪变得冷漠。核心温度降到32度以下时,就是重度失温了,人的思维完全混乱,失去行动能力。

在山区里,有大风又下雨,“风寒效应”加剧,失温会比冬天呆在室外还要快。一般黄金救援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一旦到重度失温状态就很难救援了。很多人倒在了山上,一开始意识会模糊,但人还活着。但这相当于慢慢等死的过程,除非再次开始移动。

陈辉记得,后来有两个人被蓝天救援队的人扶进来,年纪大的那个失温严重,意识已经混乱,其他参赛者抱着他,想给他吃点东西缓缓,他连牙都张不开。在他耳边说话,也没什么反应,眼神不聚焦。另一个年轻点的,意识也太不清醒。大家一起抱着这两个人,用身体传递热量,等待他们重新暖和起来。万幸,两个人先后都缓了过来。

13:32 一个牧羊人和两个村支书

为了避雨,常生村村民朱克铭中午躲进了他的窑洞。窑洞在比赛路线上CP2和CP3中间,海拔2200米左右。

据新京报报道,这是一个废弃的窑洞,洞里不大,五六平方米的样子,朱克铭曾在这里留下了他的一条裤子、一些柴火、废弃的书本。后来正是这些偶然留下的物品救下了六个人。朱克铭听到,洞外面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走出去,发现一个男人正缓缓走在窑洞外,双手环抱。男人穿着绿色的T恤,说腿抽筋了。朱克铭将这位男人扶进了洞里。紧接着,四名选手也来到了朱克铭的窑洞。朱克铭用废弃的书、火柴点了火。空气很快变得暖和起来。听说有不少选手在山上挨冻。他再次出门寻找,最后,他和一名选手在山脊上发现了一个趴着、抱着保温毯的男人。他们一起将他抬了回来。六名选手就这样躲进了窑洞。

下午1:32分,王钦林接到常生村村支书的电话。王钦林是胡麻水村的村支书。常生村和胡麻水村平行接壤于山脉的下方,相隔三公里。

常生村的村支书说,朱克铭在山上救了几个参赛选手,需要支援。

“朱克铭是我们村女婿嘛。”王钦林说。后来,胡麻水村的村民都看到了“牧羊人连救六名山地越野赛选手”的新闻。他们都说,放在以前,“一个放羊的,怎么会出名呢!”

不过,六名选手的获救并不仅仅只是依靠朱克铭。王钦林很快把正在自己家装修干活的二十多位村民组织起来,朝朱克铭所在的窑洞前进了。这两天他正忙着盖新房。

他让每个村民都带上了两三件冬天穿的棉衣、从村委会搜来的棉被、一些馍馍和热水。

“我天天上这个山,最快速度两个小时,从没想过会冻死人。”王钦林说。这个越野马拉松比赛办了四年,每年的路线都不一样,第一年是从他们村门口的沙沟里路过,他们负责拉警戒线、清理垃圾之类的活儿。去年,参赛者们又从他们屋顶上的山顶跑了过去。村民们看个新鲜,不知道这些城里人为什么愿意交报名费来跑他们“上得不爱上了的”土山坡。

图片
村支书王钦林 摄影:李颖迪

14:00 救援时间

救援是何时开始的?

5月23日,白银市新闻发布会通告说,14时,救援人员到达山地上山点后,发现天气情况不乐观,于是由赛事组委会联络了黄石林景区管理委员会。景区管委会派出景区应急队伍营救,和赛事方研判之后,要求立刻停赛,并请求救援增援。

下午,事件从县级被层层上报至省级。甘肃省方面作出反应,组织应急救援力量携带无人机、热成像无人机、雷达探测仪等设施设备,展开救援。

14:30 梁晶去哪里了?

郭剑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下午2点半,他还在CP4等待,但第一集团选手迟迟都没出现。

CP4的补给点里很热闹,帐篷里生着炉子,炖了牛肉汤,洗得干干净净的小西红柿摆在纸碗里。人们好奇为什么一直都没有选手来——按照梁晶的速度,这不应该。

人们决定去迎一迎选手们,3名蓝天救援队员出发了,郭剑和同事也跟着上山看看。大家没意识到这是一次救援,郭剑还抱着三角架,走了两公里就停下了。

14:37分,郭剑遇到的第一个选手,是同事护送来的。男选手有轻微失温,正穿着同事的外套。男选手说,自己原本穿着皮肤衣,不防风、不防水,还说山上很多路标都吹没了,自己跑错了两公里,用离线地图才找到路。他聊天时一直没停下跑步,他告诉郭剑,上面有十六七个人都失温了。

这名男选手说,自己参加过三次越野跑,有一次跑到70公里就退赛了,他是CP4第一个打卡的人,但他说,自己并不是什么资深的选手。

梁晶和第一集团的选手去哪里了?

15:00 景区全部动员去救援

男选手在CP4补给后,继续向前出发。

郭剑找到站长、摄像团队负责人,转告了山上十几位选手失温的情况。

与此同时,景区的电瓶车司机刘元(化名)接到了通知,说全公司的人都要“到第一线”上山救援。他知道中午下了一两个小时的冰雹,也许发生了意外。他换上保暖衣,也带着被子和棉袄爬上了米家山,这同样是一座位于CP2至CP3中间的山坳,海拔2320米。景区里能遥遥从雾中见到米家山的影子,一座平头山坡,可实际上他们花了两小时才爬上去。

他参与救援了四名选手。前三名选手缓过来了。发现最后一名选手时,那人还有一口气,可等抬下来的时候,就断气了。

15:34 群众报警,另一个牧羊人

这个时刻,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大牛粪湾山顶有越野赛参赛人员被困在赛道,无法下山。

卢有铎也出发了。他是被村支书王钦林第一批被派上去的五个村民之一。他41岁,留着寸头,穿着一身黑衣,有一双敏锐的小眼睛。过去四十年里,他没离开过葫麻水村,平日就在不远的郭家窑的山坡上放他那四五十只绵羊。

卢有铎选择了一条最快的垂直路线。他们朝着朱克铭的窑洞出发,但即使对熟悉山路的牧羊人卢有铎来说,他最快也需要耗费两三个小时。

此时,四辆救护车、几辆救援队的私家车已经等在了CP2。陈辉、周哥等第一批下撤的选手正在里面取暖。

他们身上穿着各种各样的外套,都是附近村民临时凑出来的冬衣, 在3点左右由救援队打捆背到了小石屋。套上衣服,蓝天救援队建议他们自己跑下去,“车开不上来,早晚都是要自己走下去。”

大概4点,中巴车终于到了,CP2的这些选手登了车,陈辉穿了一件皮大衣,周哥套了一件旧西装,车子发动,他们离开了这场比赛。

16:30 四个人打卡了CP4

在CP4,出去查看情况的摄影同事迟迟没有回来,郭剑决定出去找一找。下午4点半,郭剑在赛道上发现了同事,对方已经冻得有点失温了。同事说,自己一直走到CP3,又走出两公里,还是没有发现任何一名选手,一路上他经历了大风、冰雹和大雾。

郭剑和同事开始往CP4回撤。下午4:40左右,他们迎遇到组委会人员、CP4站点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医生,他们正拿着物资上山。等他自己回到CP4,郭剑发现车子不见了,司机已经去接消防官兵了,山区没有信号,无法导航,必须有认路的人出去迎消防战士。

在这个下午,CP4一共接待了4名选手。到了下午4点42分,还有一名重庆女选手在打卡。此时打卡点依旧还不知停赛的消息。除了一位选择放弃,另三名打卡选手全都继续往前跑了。

图片
CP4站点,当天只有4名选手抵达。图片提供:郭剑

17:00 蒙在鼓里

下午5点多,陈辉回到了终点。当时他并不知道上面已经开始出现伤亡,以为这只是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而中断的普通越野跑比赛。

到终点后,他喝了碗热面汤,还拍了一些周围的风景,之后回房间剪视频。7点左右,他把剪辑好的片子发在了短视频平台上,语气轻松诙谐。

一天后,他不敢再看评论,他说,后来什么声音都有,骂声也很多。

18:00 窑洞的六个人

晚上六点,天还没黑。卢有铎和葫麻水村的村民们终于抵达窑洞,看到被朱克铭救下的6名选手。其中5位都还能说话,卢有铎给他们拍了照片:两名女士嘴唇乌青,一名黝黑的少年精神尚可(还对着他的手机镜头比了一个“耶”),一名中年男人被冻得鼻头通红。

他们将这5位选手用人力从山背面运下了山,隔十几米就有村民接力,因为担心路不熟,这样效率最快。常生村和葫麻水村一共救了十几位选手。村民强调:“都是活的。”

最后一名进入窑洞的选手伤得比较重。他是一个60来岁的男人。卢有铎他们没敢轻易动弹,就在窑洞里等待着消防队员的救援。幸运的是,窑洞里的最后这个男人也活了下来。

新华社消息称:18时左右,初步统计发现已接回139名参赛运动员,仍有33人失联。

19:00 搜救来得太晚了吗?

此时,消防官兵到达CP4,开始进山救援。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一位上山搜救回来的司机告诉他们,山上已经有人遇难了。原本拍摄计划跟比赛时间一致,23日凌晨5点结束。消防官兵来了之后,郭剑问拍摄的负责人还要不要继续,对方说赛事已经中止了,不用拍了,回去吧。

郭剑这时候才知道比赛中止了。事后回忆,郭剑说没想到大规模的搜救来得这么晚,晚上7:00才开始。如果早一点,可能有更多人生还。

他和同事、司机一起开车回酒店,经过CP5的时候,一位组委会的女士拦住他们的车,说有一位女选手还在赛道上跑。到了CP6,站点的帐篷已经撤了,只剩下人和车。站点的人说,女选手向志愿者借了件外套,拿了几个馕,就继续跑了。

20:20 一个选手还在跑

在离起点68公里的地方,摄影师郭剑找到了那位来自重庆的女选手。他把她拉上车。她一边哭一边给组委会的人打电话,“我能跑完为啥不让我跑完?”

组委会说后面没补给了。选手说,“我不需要补给,我自己带的补给就够了。我前面那么艰难的地方都过来了,后面全是下坡,只有30公里了,肯定能完赛,为什么不让我跑?”

她那时还不知道后方发生了什么。

21:00 还有生命体征吗?

葫麻水村的另一批村民沿着黄河河岸,也就是参赛者们的线路搜寻。山坡沟壑纵横,许多参赛者躲在沟里避风,有的躺倒在地上,有的选手还在走。救援变得格外困难,那里不再是松软的土地,而是长了许多柴秧子的岩石表面。

看到“有生命体征的选手”,他们就用棉被把选手裹严实,再用双手不停揉搓选手的身体。村支书王钦林说,“没有生命特征的,先撂这旁边了。”他们陆续看到了一些遗体。最后,是武警和消防队员运走了这些遗体。

据《北青深一度》报道,一名消防队员回忆,当晚9点左右,他所在的分队在CP4到CP3间的赛道上找到一名参赛选手,生命体征已经很微弱,没法和救援人员沟通,在把他带到附近一个窑洞进行保暖措施和补水后,选手才慢慢恢复过来。当晚,这名消防队员所在的队伍搜救到了10名参赛人员的遗体,其中三具遗体是在赛道旁的山沟里找到的,他们大多穿着短裤短袖,有人仅穿着背心,那时山里的气温只有1度左右。

23:00 半夜惊醒

回到酒店后,陈辉差不多11点就睡下了,睡到12点半左右,突然惊醒,他记得自己看了一眼手表,心想怎么才一个半小时?然后他失眠了。

24:00 村民救人,窑洞守夜

特警、武警、消防对路都不熟悉,本地人速度最快,于是救援就靠本地人带着大家上去。

中午十二点,720个救护员上去了,到天亮时,上去了1000来人。龙湾村、葫胡麻水村的村民都上去了。救护车就等在现场。最后一位救下去的是六十岁的重伤队员。

景泰县的县长、武警都在上面,将那个伤员接走之后,县长看到卢有铎他们没有灯,路又很黑,就让他们在窑洞等到天亮再下山,避免二次伤害。

卢有铎和村民们在窑洞里睡了一晚。说是睡,其实也没合眼,十来个人压根挤不下。他们捡起了朱克铭生的柴火,继续生火,烤热了就去外边站会儿,冷了就进去,这样轮岗,一直挨到了天亮。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景泰县条山消防救援站队员们当晚上山,在一个牧羊人放牧所搭的窑洞里找到了四位参赛选手,身旁有两位当地村民在照料。救援队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有生命体征,另外三人已经冻僵死亡,其中一人,就是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

图片
景泰县县长和村民正计划如何救援。

5月23日

凌晨 无人接听的电话

小陆妈妈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说,爸爸失踪了。妈妈当时情绪就崩溃了。两点,小陆试着打回去,对方是救援指挥中心。打了两次,没人接听。

过了一会儿,陆续有人找她,父亲跑团的朋友、她的朋友都发来一条抖音视频,问这是不是有点像你父亲?视频中,一个男人躺倒在地上,嘴角留下一道白沫。在那时,她和妈妈都以为,这个男人就是她爸爸陆正义。

中途,妈妈试图拨打了一次爸爸的电话。电话接通了,可是对面却没人说话。

6:00 消息传出来了

陈辉起床,打开手机,涌入了很多消息。各种人给他转新闻链接,他才知道这里出大事了,有人遇难了。之前他加了参赛者微信群,但平时消息动不动几百上千条,他很少参与聊天,也不怎么看,一般从周哥那里了解消息。

起床后,客栈老板告诉他,景区可能要封了,他和周哥决定立刻离开回白银市。“从6点多开始撤离景区,到晚上,我脑袋一直晕乎乎的,清醒不了。”他记得当天中午他在白银市区吃了饭,然后坐机场大巴,飞西安,那是事先就安排好的行程。

6:00 赶去白银

小陆妈妈从县城坐班车到贵阳,再坐飞机从郑州转机到兰州。

凌晨三点,小陆也从武汉转机到了兰州。飞机上,她感到茫然,不知道落地后是该去公安局还是该去景区?在飞机上,她陆陆续续写下了许多和父亲相处的回忆:

“爸爸说,家里留有一瓶好多年的酒,等着我结婚的那天一家人一起开。”

“想起高中住校的第一周,爸爸来看我,还专门给我炒了两个菜,一个是土豆丝,一个是芹菜牛肉,看吧,我强大的爸爸也是一个普通的爸爸。”

那时还没有媒体关注到她。很多人质疑她“带节奏”——“什么人会把你爸的照片发出来?要是真的,给你爸留点体面吧。”后来微博找到了她,给她认证为了“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遇难者家属”。

9:30 最后一个失联者

央视新闻报道,今天早上九时三十分,本次赛事中的最后一名失联者已被找到,但已无生命体征。

上午到达兰州后,小陆妈妈接到了电话,对方说,陆正义已经去世了。

13:00 一个聋哑跑者的孤独

李珊(化名)收到一条来自绵阳晚报前同事的微信,对方发来一张照片:“还记得他吗?昨天在甘肃参加马拉松遇难了。“她当时正和朋友逛街,停下来仔细看,才认出那是7年前的一位采访对象,聋哑马拉松跑手黄关军。

“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她回复,然后眼泪就流了下来。

她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是七年前的那个冬天,她和同事去北川残疾人康复中心。27岁的黄关军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蓝色运动衣站在门口等他们,当天有风,运动服被风吹得紧紧贴在他身上,男孩显得更加瘦弱。

当时黄关军正在学习羌绣和电脑设计,“之前他在成都找过工作,因为交流障碍碰壁很多次,心灰意冷过一阵子”,他期待新的工作能让生活好起来。采访时,她们用纸笔交流。黄关军的只言片语需要她慢慢拼凑,但李珊说,那种孤独感是无需语言表达也能体现的完整叙事。

李珊说,她问过黄关军跟父母交流多不多,他在爸爸下面写:“没有”,在妈妈下面画了横线,写了一个:“少”,然后她问妹妹呢?他又写:“少”。她说爸妈忙,但他们也爱你,他就写:“不是,不喜欢聋哑,无聊。”

七年过去,李珊仍然记得这个细节。那也是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一个人的孤独,连最亲近的人都没法排解。“他非常敏感,会下意识观察旁人的眼色,带着一点讨好。”

黄关军生活里最大的乐趣就是跑步。李珊记得,采访快结束时,黄关军给她拿了一个网球袋的奖牌和证书。那都是他的骄傲。在那之前,他就自己报名过好多比赛,去到西昌、琼海。没有专业的教练,这个男孩就用房间里唯一的电脑自己查一些视频,跟着上面学习如何更好地跑步。

李珊觉得,跑步对于这个男孩的意义,就像你在无边的黑暗里看到了一点光,然后迫不及待要把这点光抓在手上。

这些年来,李珊很少听到黄关军的消息,后来QQ也不怎么登陆了,她也没再和网名“寂寞一个人”的黄关军聊过天。

再得到他的消息,就是现在。

14:30 袋子里的父亲

小陆和她妈妈到了兰州。组委会联系妈妈说,会有人来接她们下飞机,要接到“白银市区的宾馆”,具体是哪家宾馆,对方不愿意说。她不情愿,说一定要见到父亲。

下午两点半,她们终于到了离市区十分钟车程的紫灵山陵园。她看到了装在袋子里的爸爸,还穿着一套蓝色的运动短袖、短裤,双手紧紧握着,像是取暖的样子,脚趾头冻得指甲都蜷缩了起来。

15:50 绑在小腿上的手机

法医来了,给爸爸做检查。小陆看到爸爸头上有被扎过的伤痕,翻过身来,屁股和腰上都是伤口。手上裹着一条毛巾,还是妈妈出门前洗干净的。

她想知道爸爸在哪里出事的,几点钟死去的,但工作人员的回答始终只有一句,“结果还没出。”有关这次事故的所有消息,都是她自己在微博上看到的:补给点是不是不足?为什么没有强制冲锋衣?景区背后的运营者是谁?

在殡仪馆,她听到了一阵熟悉的铃声。后来妈妈说,肯定是从爸爸的腿上传出来的。爸爸穿一双到小腿的长袜,袜子上有一个环形的绑带。她仔细看了看,爸爸的华为手机藏在小腿的后面。她拿出手机,没有密码,打不开。手机膜上渗进了半个指甲盖的沙子。她想,这应该是爸爸救援的时候刮到的吧。

后来工作人员送来了酒店里其他的遗物,一个大书包,一个女儿小陆买的水壶,还有一袋水果,里面是爸爸从家里带过来的李子,没有更多的东西了。

5月24日

凌晨3:00 殡仪馆的哀乐

十位逝者躺在殡仪馆的冰柜里,两侧分别列了五个灵堂,摆上了花圈。现场放着哀乐。小陆穿一件厚厚的军大衣从殡仪馆里跑了出来。她21岁,扎着头发,有着超乎同龄人的冷静。军大衣是她向工作人员提出来的,说这里太冷,一定要人手一件。后来工作人员买来了衣服、两个烤火炉。

她说,妈妈和姑姑从下车开始就克制不住情绪了。“我要承担起责任。”只有她出来和工作人员说,有什么事就来找她。这天晚上也是她一直在给爸爸守夜,妈妈姑姑在灵堂的桌子上浅浅地睡了。

她是拿主意的那个人。微博是她要发的,记者也是她来见的。但现在她仍然很困惑,如果等不到答案,如果没有人告诉她爸爸究竟是怎么走的,那他们该怎么办呢?

工作人员说要在这里火化,带着骨灰离开(但旁边一个新疆的遇难者家属将遗体拉走了)。他们也想把爸爸带走。工作人员不让家属之间相互联系,当她看到隔壁的家属在哭泣,她也跑过去看,跟着哭。工作人员马上跟了上来,对她说,有什么事找我们聊。

父亲1969年10月出生,52岁。四五年前,自从他上班的企业改制之后,他提前过上了退休的生活,开始将马拉松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每天会绕着县城附近的村里跑,也去过广州、福建,跑过很多地方。小陆说,父亲拿过很多奖,房间里挂上了大约十几个奖牌。跑得久了,也就资深了,今年过年还带着跑友团在县城的公园里跑。

她不喜欢锻炼,有时候问父亲为什么跑马拉松,父亲总是说,要锻炼身体啊!她印象中父亲拥有许多肌肉,热爱养生,晚上喜欢泡脚,十点钟准时睡觉。每次参加完比赛,他都会打电话给妈妈:我又拿第几名了!

“我们只是想要一个答案。”小陆说。

图片

图片

10:00 郭剑在机场酒店

上午,我们在酒店房间见到郭剑,他留着寸头,戴一副黑色方框眼镜,皮肤偏黑,不苟言笑。郭剑1992年出生,之前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2019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第一次参加越野赛事,加上喜欢摄影,就把工作换成了两个爱好的重合点。

他的视频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珍贵的现场记录资料。有网友感慨,那是梁晶最后的影像 。

谈论这次赛事时,郭剑始终情绪平静。只是,他一直不能理解,“CP2到CP3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1:00 景区开放,游客打卡

上午,黄河石林景区,阳光重新普照。景区门口的停车场,碎石散发着热气,停着两辆宁夏旅游大巴。一个上海的旅游团跟随着导游,来到了原本是参赛选手们的出发地——南山广场。他们正在环游甘肃六市,沿着黄河,从中卫来到了白银。游客们打卡、合影留念。

导游说,旅游团原本打算今天改期,昨晚确定了能来,就来了。她并不担忧,“那是极端天气嘛,而且我们也不走越野的。”

一位景区的司机说,“景区都是偷偷开放的,没有发公告,哪能发公告呢,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但毕竟还有许多人指望着游客们讨生活。这个景区建于2000年。内部有一个五百户、三千来人的村子,叫做龙湾村。建筑是西北常见的白色平房。一个村民告诉我们,他们这里土地太少,像他只有九分地,还不到一亩,多的人家也就三四亩地,他们这几年开始种植富士苹果树,果农来收,收成好的话一年赚上两三万,也有一些刚种下去的玉米苗。以前他们种玉米,一年就只能赚两三千元。

很多村民都在景区里兼职电瓶车司机、大巴车司机、开农家乐。但开农家乐也不赚钱。一位农家乐老板说,近两年疫情,客人少了很多,“而且他们也不消费”。

作为景区的招牌活动,“马拉松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客流”。黄关军就在前一天到了村子里,在隔壁的四海归宾农家乐吃了中饭,点了一盘酸辣肉,炒了两个菜。

图片
景区已恢复营业。

15:00 医院

景泰县人民医院,外科楼五层,骨科病房,一张“疫情期间、严禁探视”的公告贴在大门上。一位同楼层的病人说,前一天还可以自由进去,但今天不知原因,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他不知道,四位越野比赛的伤者刚刚在这里得到救治。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五楼的ICU病房外,地上和椅子上坐卧着很多家属。他们说,ICU里面确实有一个跑越野受伤的选手,但不让进去,探视要按门铃、录音。

五楼服务台的护士说,六楼还有另一个住普通病房的参赛选手。六楼是心血管科。六楼的保洁员说,伤者在七楼。七楼的护士说压根没听说过,没有。七楼的保洁员说,选手啊,都送到景泰县去了。

回家

陈辉落地深圳,但他仍然很不安。之前,妻子一直不支持他参加越野跑,觉得危险,这次直接下达“命令”,不许再跑了。他说自己认清了现实,以后跑跑城市马拉松就行,那些危险的赛事,他大概率不会参加了。

到现在,陈辉怎么也想不通,像梁晶这样的大神为什么要去参加这样的不知名比赛?连积分都没有,对个人在越野跑领域的提升非常有限。他沉默几秒,重复三次,“太惨了”。他说,跑得最好的几个人,永远回不来了。

跑得最快的人,遇到了最强烈的风雨。

徒弟严颜见到了梁晶的遗体。他的膝盖磨损非常严重,几乎没了皮,能直接看到肉。他们猜测,这是因为去世之前,他跪着爬行了很久。他们分析,也许是因为他失温严重且没有补给,风雨中上坡不可能,下坡又可能被吹到附近的沟里,实在进退两难,只能靠强烈的求生欲,在地上爬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文|林松果 朝恭卓

编辑|姚璐

1

就是这里了。

无人区绵延的山峦之间,一处稍陡的山坡,离位于山顶的黄河石林越野赛的打卡点CP3,仅一公里之遥,选手梁晶的GPS信号停止在了这里。整整五个小时后,他的遗体被一位过路的运动员发现,报了警,接着被救援队伍放进了窑洞,夜里,被直升机运送下山。

两天后,他最好的朋友们从全国各地赶到这里,包括队友赵家驹和向付召,他们都参加过这个比赛,去年比赛前,他们还一起做过饭。现在梁晶不在了,他们站在信号消失的地方,想搞清楚,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次比赛,对31岁的梁晶来说不算特别。作为一名职业选手,经过2020年疫情导致的赛事停摆,他正处在恢复期,三月时还自己对状态不满意,但后来一次比一次好,这个春天,他去了浙江、广东和江西,拿了好几个冠军,还破了两个比赛的纪录。

更何况,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赛道,他也已经非常熟悉了,前三年,他都是冠军。有时候梁晶参加比赛,教练魏普龙会陪他去,有时候队友赵家驹也会和他一起。还有时候,两岁多的女儿和他一起。但这次,他是一个人。

按照白银五月通常的天气,他应该会很享受这一段旅程——气温不高,做好防晒即可。我们重走了这一条路线,那一天,梁晶本应跑过高耸的、投下巨大阴影的黄河石林,进入有浓密枣树的沙地,然后经过峡谷和冲击河滩,村庄、牧羊人和坟地,进入连绵的山脉和戈壁,最后再回到起点,也许,还会第四次捧起奖杯,拿到一万五千元奖金。

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赛道 林松果 摄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赛道 林松果 摄

现场的摄影师留下了他最后的影像。上午九点五十九分,梁晶通过CP1,打卡,喝了一杯水,没有停顿,继续前进。十点四十四分,梁晶从CP2离开,又喝了一瓶水。这时风已经很大了,他黑色薄外套的帽子被风吹得飘了起来,跑出了镜头。

参赛者「流落南方」记录下了情况是如何变糟的——

「过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临。

首先是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的,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原本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段,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再到亲友们发现情况不对劲,时间已经很晚。当天下午五点,他的徒弟严颜听到消息,说梁晶失联了,得赶快给他打电话,但她没打——她认为这个赛道简单,难度不大,危险系数甚至可以说很小。

后来的事实证明,包括梁晶在内的很多人都出现了失温。失温,是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这时人体核心区的温度会降低,随之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在户外,雨水、湿气和风都是最大的「潜在杀手」。梁晶的教练魏普龙说,救援重度失温人员的黄金时间不长,只有十几分钟。

但当时严颜认为,梁晶肯定会自救——她知道这次有几个很厉害的参赛者,包括梁晶、黄印斌和曹朋飞,他们都是第一集团的选手,「就凭他们的实力,一点问题没有。」

很快,有人输入梁晶的个人信息,查询了当时赛制组委会还开放的GPS轨迹,发现下午的一点四十八分,梁晶的GPS轨迹就已经停了。从下午到晚上,许多人给他打电话,最初是打通了没人接,再后来就打不通了。赛事组委会的官方电话同样没人接。各种混乱的消息传来,有人说他被救到了窑洞里,还有人说他被救到了村民家。

实际上,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梁晶跑得太快了,跑过了牧羊人救人的窑洞,继续往前,倒在了距离CP3一公里的地方。

通过各种线索,亲友们还原了梁晶逝世前的一些细节。

徒弟严颜见到了他的遗体,他的膝盖磨损非常严重,几乎没了皮,能直接看到肉。他们猜测,这是因为去世之前,他跪着爬行了很久。他们分析,也许是因为他失温严重且没有补给,风雨中上坡不可能,下坡又可能被吹到附近的沟里,实在进退两难,只能靠强烈的求生欲,在地上爬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根据最后公布的信息,与他一起倒下的,还有20名跑者。其中有曹朋飞和黄印斌,他们都是超跑界的顶尖选手。曹朋飞和梁晶都生活在合肥,赛前住在一间房,比赛当天,他们的GPS轨迹高度重合,被发现时,三个人的遗体也离得很近。跑得最快的人,遇到了最强烈的风雨。在山顶,CP3的两名志愿者站在大风中,那里没有救援队,也没有补给。

比赛当天10点整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三人均遇难 图源网络比赛当天10点整的照片,依次为梁晶、黄印斌、曹朋飞,三人均遇难 图源网络

2

5月23号夜里,65岁的魏普龙度过了难熬的一夜,他是梁晶的教练,也是他的义父。他对梁晶失联的消息将信将疑,跑步这些年,梁晶只要遇到困难,就会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

2017年,梁晶在江苏连云港连跑12个小时,也是遇到失温,魏普龙在现场,梁晶跑到他跟前告诉他,自己失温了。魏普龙叫组委会赶快冲好红糖水,开了一辆车去追他,还找了很多人帮他挡风,很快失温就缓解了。去年在浙江奉化,梁晶去跑「江南百英里」,没带手机,结果迷了路,借了路边村民的手机给他打电话,魏普龙跑了几十年马拉松,知道该怎么办,马上打电话给组委会,梁晶被带回了赛道,最后还是拿了第一。

梁晶视力不好,魏普龙担心,有空就陪着,但这一次他没来,比赛时也没有接到梁晶的电话。赛前,梁晶说跑完这场比赛,要去他家吃鸡。在飞往兰州前,魏普龙下单了四十只鸡,他怀着某种笃信,认为梁晶一定能回来。

2012年,合肥跑马拉松的人不多,就七八个,魏普龙和22岁的梁晶在赛场上相识。当时22岁的梁晶,除了跑步,几乎一无所有,他是安徽池州东至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大学读的是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是一个三本学院,学校不太好,人也内向木讷,最初跑外卖为生,后来在一家奶制品公司做技工,辛苦地三班倒。而魏普龙已经在合肥的马拉松界很有威望,在一群年轻人中看中了梁晶,收他做了徒弟。

他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单纯,智商和情商都停留在十七八岁,工作之外的时间,完全沉浸在跑的世界里。梁晶身高169厘米,体重约65KG,身体条件并不优越。从技术上来说,那时梁晶跑步各方面都欠缺,靠的是本能。但魏普龙觉得他不一样,「他肯吃苦,在操场上有人跑30圈已经累了,梁晶一跑就是50圈,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韧劲。」

梁晶(中)和师父魏普龙(右) 图源网络梁晶(中)和师父魏普龙(右) 图源网络

马拉松在那时也还没商业化,少有经济回报,就是喜欢。有时候夜里睡不着,他和魏普龙会一起去「刷圈」,在合肥二中的操场,一跑就是七八十圈,跑到筋疲力尽就直接回家睡觉。有时去别的城市跑马拉松,常常是跑了一整天,跑完不休息,马上跳上高铁,赶回厂里继续上夜班。

他有天生的好脾气,同时也缺少与世界打交道的经验。有一次在安徽,要在体育馆跑一百公里,主办方让下午四点开跑,那时是夏天,操场里三四十度,魏普龙觉得太热了,要求延期到傍晚,结果对方说,领导来了,不能叫领导在这冷坐着。梁晶还是跑了,跑到六十多公里,已经中暑,脚步在晃,并且开始呕吐。魏普龙看不下去,追上他,说我们不跑了,这才停下来。

梁晶技术的精进,与国内马拉松的商业化进程,几乎是同步的。2015年开始,国内各地的马拉松比赛都冒了头,一次比赛的奖金,几乎可以抵他一年的工资。成为职业的马拉松选手,并因此活下去,逐渐成为一种可能。也就是这一年,梁晶辞掉了工作,成为马拉松行业的「赏金猎人」。

跑马的十年,是他从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到「梁神」的十年。2012年1月,厦门全程马拉松,那是梁晶的首马,过程并不顺利,最后十二公里脚抽筋,他是靠着意志力走完全程。

网友「莫名其」和梁晶在2018年认识,她是广东马拉松越野赛事公司工作人员,在纪念他的悼文中她写道:「梁晶是安徽人,平原上的孩子,他怕冷,失温不是一次两次,他容易高反,高海拔比赛身体反应总是很强烈,他还怕热,广东这样的亚热带地区赛事还会中暑,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刚毕业出来是进厂的,跑步是进大学后的爱好,参加了好些比赛成绩优异奖金丰厚后才选择辞职当赏金猎人的,他就是这么一个怕冷,怕热,怕高反的普通人体质的热爱奔跑的普通人。」

这样一个身体素质并非完美的选手,在去年年底公布的国际田联积分榜上,他已经是超马、越野积分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八。

去年公布的国际田联积分榜上,梁晶位居第一 图源网络去年公布的国际田联积分榜上,梁晶位居第一 图源网络

3

今年,梁晶31岁了。这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日子之一。几年前他结了婚,妻子是他跑马拉松认识的,也是魏普龙的大弟子,他们偷偷恋爱,魏普龙告诉他,要珍惜这份爱情,他们的婚礼,魏普龙是证婚人。两年多前,他的女儿出生,他带着女儿在全国各地跑,队友们都喜欢她,抱着肉墩墩的小团子,他拍下了许多照片。5月23日夜里,她的妻子在白银的酒店房间里放声大哭,站在走廊里的人都可以听得到。

这几年,他每个月至少跑四次比赛,挣的奖金足够家人生活,妻子因此辞了职。梁晶护家,挣了钱全部交给妻子。拿了奖,就回去交给师父魏普龙。魏普龙有个马拉松博物馆,里面一多半都是梁晶的奖牌。

在合肥,跑友们组织活动,梁晶还是会去。他的两位跑友回忆起他——在这种比赛里梁晶跑得很慢,通常是帮大家压阵,做后勤服务。比如长距离拉练,大家需要补给,全甩给他,最过分的一次,有人自行车坏了,让他扛着,他也不说啥,负重继续跑。大家知道,「他太老实,欺负他是零成本,怎么欺负他都不会生气。」

爱情,女儿,友谊,自我实现,稳定有爱的圈子,与相对体面的生活,跑步赐予了这个贫穷的年轻人一切。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好的事。

梁晶推着女儿冲过终点线 图源山东商报梁晶推着女儿冲过终点线 图源山东商报

但有时候,赢的本能,与再多跑一些的欲望,会越过理智去支配他。2018年9月,一个月里他跑了九次比赛,魏普龙听说了,很生气,狠狠骂了他一顿,问他是不是不要命了。他安慰师父,说有的是全马,意思是全马不辛苦,42公里只不过是热身,就算他不参赛,平常每天训练也不只跑这么多。但魏普龙跑了几十年马拉松,他比梁晶更清楚,这样跑下去很容易身体透支。「就跟汽车一样的,你不断地开,不断地开,它不是要停下来冷却一下。不然心肝五脏不被跑坏了吗?」

还有时候,梁晶不敢告诉他,悄悄瞒着他就走了。每次回去,他很骄傲地问师父:你看我气色怎么样?魏普龙觉得他灰头土脸,严重营养不良,就给他炖肉吃。两人都是大胃王,能吃下一大电饭煲的饭。不比赛的日子,梁晶日常去健身房训练,健身房老板见着他就头疼,他跑得快而久,遇上他,跑步机就有了性命之忧。

他也因为一些跑步之外的事情被关注过。2018年的香港100公里越野跑,他以9小时28分35秒的成绩第一个到达终点,并打破纪录,同时被举报在非补给点处抢夺游客水瓶,成绩因此取消。他后来在社交网络上发声,反思自己,「都是我太过于(专注)比赛了,觉得大家都要让着我、服务我,都是我的错」、「人的一辈子很长,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会注意的,接受大家以后的监督」。

一位业内人士说,梁晶是个求胜心非常强的人。他说,对于像梁晶这样特别优秀的选手来说,正常情况下参加比赛,一个月下来,可以拿四五万奖金,再加上赞助商每年给的几十万赞助费,是很好的收入。所以他们中有些人是带着我要拿冠军、拿奖金的目的来的,不是来享受比赛的。

但魏普龙了解梁晶,他不同意这种观点。他曾经跟梁晶谈起,想成立一个体育公司,让梁晶做马拉松教练,教教课,这十年他太疲惫,他该休息了。梁晶告诉他,自己还想再跑两年,直到跑不动为止。

魏普龙能做的,就是谨小慎微,为他规避任何风险。上个月在合肥有个接力赛,难度很低,大家讨论要不要准备救护车,主办方很犹豫,几十人的会议,魏普龙拍桌子:「梁晶跑一公里,我们都要把救护设施都要做好。安排救护车我们就做,不安排就不做了。」几年前,也是在甘肃,一次沙漠穿越,魏普龙告诉主办方,一定要安排一辆引导车,引导车里要带救护措施,这是最重要的东西。

他说,像失温这样的事情,任何运动员,包括梁晶,都是无力回天的。这主要依靠的是赛事组委会。行业有一句话,选手的一切命运,都掌握在他们手里。

梁晶和队友赵家驹、向付召,是国际越野跑协会积分榜的国内前三,同样也是亚洲前三。他们是这个领域最顶尖的选手。向付召告诉我们,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专业背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今年有个好消息,他们都被邀请参加十月底的环勃朗峰越野跑的泰国分赛,如果成绩好,他们可以去参加环勃朗峰越野跑,这是欧洲最难的越野跑比赛之一。

就在上个月,在三人小群里,三个人相互鼓劲,赵家驹说,咱们三个人要团结,做好一番大事业。梁晶回复他:「搞起来!」

现在队友三人,只剩两个了。赵家驹和向付召到了白银,他们要带他回家。

《速度与激情 9》:别拍了,毁灭吧

作者:深燃

2021 年上半年,最受期待的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 9》(以下简称 “速激 9”)终于上映了,票房和口碑出乎意料的 “冰火两重天”。

尽管大家对这部已经走到第九部的系列电影有着充分的包容,但影迷还是被过于不符合逻辑的情节设置 “震撼” 了:能上天入地的主人公越来越像超能力人类,“为了拯救世界冲上外太空” 的桥段从调侃变成了现实。从动作片走向科幻片,“下一部直接可以和星球大战联名”、“牛顿的棺材板压不住了”,在电影豆瓣评论区,充斥着这类吐槽。

这让《速激 9》收获了该系列上映 20 年来的最低评分,豆瓣上 5 万人打出 5.6 分,远低于该系列 7.35 的平均分,距离《速激 5》8.4 分的顶峰更是相去甚远。不过骂归骂,看起来《速激 9》还是眼下最强的票房收割机。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22 日,《速激 9》上映第二天,票房已经高达 6.81 亿,当日票房是位列第二的《我要我们在一起》的近 10 倍,票房总占比超 80%,排片占比超过 60%。票房在碾压,纪录也在刷新,《速激 9》以 22.8 万场打破中国影史首映日场次纪录,首映日票房即达 2.9 亿,跻身内地影史进口片首日票房前五,仅次于《复仇者联盟 4》《速度与激情 8》《复仇者联盟 3》和《速度与激情 7》。

这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好莱坞老牌大 IP 之一。尤其在经历新片扎堆但不卖座的五一档后,《速激 9》一度被视为 “救市” 大片,不少影院一个月以前就已经在严阵以待,等待新纪录的诞生。不过不止一位影院经理告诉深燃,《速激 9》实际卖座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与《复联》系列、《速激 7》《速激 8》的火热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速激 9》到底能不能看?这个系列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好莱坞大片在国内到底还能打吗?深燃为你解答。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速激 9 到底有多离谱?

《速激 9》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噼里啪啦砰砰砰……BOOM!We are family!结束。” 豆瓣上一位观众这样总结道,获得了 3000 个认同。

客观来说,《速激 9》讲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尽管它无比老套。影片里,因为一条涉及人类安全的情报,主人公 “唐老大” 多米尼克再次出山,和团队一起在深山调查一架坠毁飞机,与反派唐老大的亲弟弟雅各布交手,在激烈的跨国追逐中两兄弟一顿相爱相杀,最终两人和好,一起对抗终极反派塞弗。

没错,又是一个主人公拯救世界的故事。它夸张的地方在于,情节设置为爽而爽的同时,已经不考虑逻辑性。

首先是刺激肾上腺素的对抗场面过于不符合常识,这也是被观众吐槽最多的地方。开篇,唐老大一行人穿越地雷区,围追堵截他们的反派战斗机、装甲车一顿狂轰乱炸,死的死伤的伤,唯独他们能毫发无损。

在悬崖边上,反智设计出现了,反派雅各布开着车,被紧逼到飞下悬崖时,一架飞机在半空中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将汽车抓走。

主角这边更是开挂,有两人不仅开车横跨了一个超百米长的正在崩塌的吊桥,还让另两人车的底盘卡住吊桥的绳索,直接把车荡到对岸。即便不考虑飞过悬崖的情节设置是否合理,着陆时汽车因为速度冲击力,360 度翻转了好几圈,车内人不仅安然无恙,表情也是泰然自若。

在这一系列操作之后,主创可能意识到剧情设计过于离谱,不止一次借剧中人物的台词自嘲:“你居然这样还能活着?”“我们为啥每次都能毫发无伤,是有什么玄学?”

接下来的情节设置更是放飞自我,主角自制宇航服,利用车载火箭推进器,进入太空,甚至还齐心协力,撞毁了一颗卫星,同样的,两人还是毫发未损。

“我们都知道《速激》后期这几部已经没新鲜招数了”,一位速激系列超 10 年的影迷告诉深燃,在前几部中,虽然出现了在两座高塔之间飞车、用降落伞空投汽车等超出现实的情节设置,“但这部直接飞到外太空,真的太扯了。” 他实在忍不住想吐槽。

1

其次是剧情推进的不合理。

速激系列本来是小人物的快意恩仇,注重 “家人” 之间的感情,后期随着系列电影的扩张,故事仍然走向了拯救世界的套路,但又放不下铺垫了多季的 “we are family” 的内核,两者杂糅,让故事越来越离谱。

为了让唐老大出山,顺理成章拯救世界,主创给了一个跟家庭有关的理由 —— 为儿子布莱恩的母亲报仇。实际上,这招早在《速激 4》就用过了,只是当时要为女友莱蒂(在后续系列里又被强行复活)报仇,没有前情铺垫,出山理由并不算充分。

三位反派的设置就更没有说服力了。已经拍了 20 年的《速激》,突然给主人公安排了一个从未提及过的弟弟雅各布,想 “毁灭世界” 的动机只是因为爸爸更偏爱哥哥,他不想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而另一位反派奥托,这位富二代想 “毁灭世界” 的动机是因为不想活在爸爸的阴影下。速激系列原本的反派塞弗,在影片中大量时间被监禁,后期与主角团的对抗,也是一秒被击破。

在谈及好莱坞大片套路化的问题时,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就曾表示,问题缘由在于对创意故事的风格化类型化的放弃。

《速激 9》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主角为什么要拯救世界,反派为什么要毁灭世界,主创们已经懒得给出合理理由,让主角们超能开挂,反派集体降智,一顿狂轰乱炸,爽就完了。

而事实上,爆米花电影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弃常识,当观众不觉得智商被尊重,当反派和主角不能势均力敌,没有危机感,一顿狂轰乱炸寡淡无味,爽感也将不复存在。

为什么走到这一步?

尽管都知道好莱坞系列电影终将走进死胡同的命运,《速激 9》的坍塌还是让不少影迷感到痛心。

影迷小鑫还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到《速度与激情》的时候。“爱好飙车的探员布莱恩,卧底进入偷车贼‘唐老大’的圈子,本来想抓这伙人,结果被他们同化,还爱上了偷车贼的妹妹”,不是反派被正派同化,而是正派加入 “反派”,这样的故事设置让他觉得很有新意。

他告诉深燃,速激里的人物就没想过拯救世界,他们平日里就飙车、泡妹,出事就跑路,这是种小格局、小视野,是遇事果决勇敢的贫民窟小人物,再搭配上豪车、美女,把刺激肾上腺素的元素抛得直给且赤裸裸,有种无拘无束的暴力美学,才是他们喜欢《速激》的原因。

但现在的《速激》显然已经不是了。

在高度工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被销售到全球各地,每一步都被精确计算,归根结底是算法的产物。《速激 9》的导演林诣彬,也是《速激 3》《速激 4》《速激 5》《速激 6》的执导者,可以说他是带《速激》走向低谷又重回巅峰的重要人物,他知道观众想看的是什么。

观众想看的是创意飙车、爆炸,那下一部需要的就是更离谱的飙车、爆炸。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路,让《速激》逐渐变形。

2

2001 年,刚上映的《速激》还只是一部 B 级片(指低成本制作的商业电影),投资 3800 万美元,撬动了全球 2.07 亿美元的票房,才拥有了续作的机会。不过由于第二部延续主人公布莱恩卧底抓坏蛋的故事套路,剧情突破不多,第三部启用了全新角色和演员,将场景设定在日本东京,剧情延续性不够,票房不算理想,一度跌到 1.58 亿,创下该系列最低。

在系列化的过程里,从《速激 4》开始,弱化地下赛车文化,转向动作大片。有媒体统计,第三部影片的赛车时长为系列最高,达到 15 分 10 秒,飞车追逐时间占比最低,为 6.4%,到《速度与激情 4》,这两个数字分别变成了 5 分 45 秒和 15.9%。

更快的速度,更直接的感官刺激效果明显,《速激 4》票房回暖,该系列首次引入中国内地。而《速激 5》则延续《速激 4》,将这个系列推向高峰,成为截至目前评分最高的一部。

影片里有肌肉猛男的搏斗,有罕见的豪车,有美女,有让人深刻的追车场面设计,紧张刺激的情节、风驰电掣的飙车、流畅且前卫的电影技术下,讲述的故事主题也简单直接粗暴,两位男主人公抢劫大毒枭,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3

“真的是速度与激情的迸发,当时在大荧幕上看的,真的太爽了”,影迷小柯向深燃回忆,他最喜欢的是这个系列的实拍感,期待主创如何能把飙车场面拍出新创意。

不过到了《速激 6》,他就感觉到这个系列正在为了爽,越来越牺牲真实。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唐老大女友莱蒂被炸飞,唐老大跳车并在高架桥上顺利腾空接住莱蒂,两人还完好无损,“之前大家只在路上跑,后来能上天入地,场面越来越大,越往后他们越有资格加入复仇者联盟了”,他感叹。

“《速激》的独特性在于真实。特效只是一种辅助,我总是努力尝试实拍”,接受媒体采访时,林诣彬曾这样表示。实拍出的狂轰乱炸,但并不代表着就是来自现实的真实,当越来越多失真情节出现,《速激》也失去了独特性。

《速激 7》一度被视为是《速激》系列退出舞台的合适时机,这一部改由导演温子仁拍摄,由于主演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这部片子被赋予了更多情感意义,这是影史上第 20 部破 10 亿美元的电影,在国内的票房更是从《速激 6》的 4.13 亿猛增至 24.27 亿,翻了近 5 倍,占比近 25%。背后的资本,不愿意让这架赚钱机器停下来。

在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大获成功时,《速激 8》也开始转向超级英雄怀抱,情节设置越来越离谱。虽然在票房上没有立刻表现出颓势,但口碑已经明显走低。恐怖分子要引爆核弹,开跑车与核潜艇飙车,飞车大盗成为超级英雄,行动的目的从抢劫金钱变成了维护正义,小格局生生被拔高到拯救世界的大视野中,越来越像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而基于影片铺垫了 20 年的现实基础,反倒让影片有种从经典变为 “神片” 的戏谑感。

还能卖座多久?

尽管一片骂声,影院经理小齐还是为《速激 9》的到来欢欣鼓舞。

“之前周末一天的观影人数不过百,这周直接飙升到 300 人,翻了几倍”,他表示,原本他还期待过爱情片《我要我们在一起》和复映的《情书》,但都不温不火,还是大片对于票房的拉动明显,“《速激 9》还是卖座的。”

影院老板大飞之前为影院的经营愁破头,现在也明显放松不少,“要是一个月能来一部这样的片子,影院就活了”。

积累了 20 年的观众基础,好莱坞大片还是卖座。即便 2017 年《速激 8》口碑明显下降,但还是能够在国内撬动 26.7 亿票房,占比全球总票房的近三分之一,中国市场持续火爆,也是影片主创选择让《速激 9》在中国早于北美上映一个月的重要原因。不过小齐也承认,《速激 9》这次火爆程度实际上不及预期,“2019 年复联 4 上映的时候,人乌央乌央的,来的全都是学生”,这两个 IP 的影响力虽有一定差距,但和《速激 7》《速激 8》相比,盛况也不敌以前了。

在影院从业多年,老王越来越明显感觉到,这类纯讲究刺激的好莱坞工业大片,已经不像往日一样被推崇。近两年上映的好莱坞动作大片,成绩好的已经不多了。

比如由《速激》系列主演范・迪塞尔出演的《喋血战士》,灾难大片《末日逃生》在国内的总票房都没能过五千万,一直被期待的诺兰新片《信条》票房没能突破 5 亿。

据深燃统计,国产电影票房 TOP50 里,好莱坞大片共有 17 部,14 部上映时间在 2019 年之前,而 2019 年上映且上榜的《复联 4》《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蜘蛛侠:英雄远征》这三部,都是大 IP 系列的重复消费,TOP20 里,只有《复联》系列、《速激》系列分别有两部上榜,其余全都是国产电影。

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统计,2020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 204.17 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 170.93 亿元,占总票房的 83.72%,全年票房前 10 名的影片首次均为国产影片。尽管这也与好莱坞影片受疫情影响无法在中国同步上映有关,但原本占据半壁江山的好莱坞影片,对战国产片已失去明显优势,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早在 2019 年,中国总票房达 642 亿,国产票房份额占比就为 64%。

“电影是消费品,流行跟人所处的时代、文明素质相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喜欢香港功夫片的实拍感,喜欢拳拳到肉的打斗,但现在的孩子很难喜欢,甚至觉得特别楞,这是时代的产物。《速激》这类好莱坞大片也是一样的”,老王表示。小鑫也告诉深燃,他近两年进影院看大片的次数明显减少,反倒更喜欢《绣春刀》《无名之辈》这类故事更精巧的国产电影。

在国内电影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时,观众沉浸在好莱坞工业大片制造的奇观景象里,而随着 90 后、00 后的成长,对奇观景象越来越见怪不怪,小鑫觉得,现在观众的口味不是高科技、高逼格的好莱坞电影,反倒对社会类、现实类、剧情类的电影更感兴趣,《我不是药神》《我的姐姐》《你好,李焕英》这类没有太多成本,但讲述了一个好故事的电影,正在成为观影主流。

“在一部电影中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能对自己有所积累,这是好电影。打个比喻,就像一个累坏了的人,是选择来一针兴奋剂,还是选择好好休息补充营养?” 一位电影行业从业者也提到,教育水平、所处环境、年龄结构,都决定了观影的口味,现在的好莱坞大片,的确正在失去吸引力。

“《复联 4》在中国达到了一个顶峰,但里面其实有不少假粉。未来十年,漫威在中国市场是下坡路,除非漫威来一波情怀”,老王预测。

一味的狂轰乱炸,虽然能掩盖不够出彩的剧情,但持续敷衍,观众也有看腻的一天。不注重每部之间的衔接性,人物为了剧情需要突然复活,反派为了剧情需要轻松洗白,丢失故事内核的《速激 9》成为了越来越没有诚意的神片。

5 月 17 日,在《速度与激情 9》的媒体采访上,主演范・迪塞尔透露,《速度与激情 10》将有部分镜头在中国拍摄,影片已经把上映时间定在了 2022 年,大片对中国观众的 “收割” 还在继续。

“这是时代的递进,《速激》走到这个死胡同里,在爆米花电影失效之前,能不能重新找回一条路,看它的命数了”,一位从业者感叹。

* 题图来源于《速激 9》。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鑫、小柯、小齐、大飞、老王为化名。

佟丽娅陈思诚背后的 “瓜中瓜”

江湖传言佟丽娅和陈思诚离婚,不是一天两天了,没想到今天 “520 表白日”,俩人却挑这样一个日子,给吃瓜群众送上一份 “大礼”:官宣离婚了!

1

佟丽娅首先发表离婚感言,马上陈思诚也 @了佟丽娅,告别语中却暗藏机锋,“2011-2020” 曝光了两人离婚的时间不是今年,而是去年!

2

佟丽娅和陈思诚的结合,表面看郎才女貌十分相配,实际上却一直饱受诟病,很多网友都一反常态地 “劝离不劝和”,这到底是为什么?一切都早有预兆!

一、

早在 2020 年 1 月,就有媒体爆料,说 42 岁的陈思诚,与 37 岁的佟丽娅,已经签署离婚协议,只差去民政局领一张离婚证。
爆料称,两人仍住同一小区,但已互不见面。

image

屈指算来,2020 年,正是两人结婚第 7 年,莫非他们的爱情,也逃不过七年之痒?
很快,佟丽娅一如既往地辟谣!

image

然而辟谣背后,江湖上关于陈思诚爱玩花心俄罗斯方块的传言,一直就没有断过。

image

婚前不说了,只说 2014 年结婚以来,陈思诚就多次被曝出轨嫩模、外围女,有名有姓者如张 X、李 C、王 TC、齐 Q、叶 ZX,等等,还有双飞神秘女神马的……

image

这些都是谣言吗?
反正佟丽娅每一次都选择了 “相信他”“原谅他”。至于是不是真的相信和原谅,估计里面水分也很大…… 否则也不会走到离婚收场这一步。
两人从一开始结合就不被看好,这是有原因的。
不问来路,何以归途?
一定意义上,每个人曾经走过的路,都会决定他(她)将来要走的路。就像一句实话后面未必紧跟着另一句实话,但一句谎言的后面,大概率会用另一句谎言来圆。

二、

1997 年,14 岁的锡伯族女孩佟丽娅,参加新疆自治区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演出时,19 岁的沈阳干部子弟陈思诚因为打架,被上海戏剧学院开除,禁考两年。
后来,陈思诚看自己在谢晋恒通明星学校的同学赵薇火了,就没听家里安排出国,熬过两年禁考期,于 1999 年跑去考北京电影学院,但学校因他有 “前科”,婉拒。
21 岁的陈思诚怒而转考中戏,这次成功了,和靳东、陈数、李光洁等成为同学。

image

在中戏,陈思诚如鱼得水,专业课汇报经常压轴,编剧、舞美、导演都有涉足,还发挥特长,写了一首班歌,叫《久久的辉煌》,谐音 “99 级”。

image

2001 年,23 岁的陈思诚又参加了一个全国大学生歌手选拔赛,成功签约华纳唱片,汪峰为他写了一首广告主题曲,叫《让年轻更闪亮》。
次年,读大三的陈思诚,与导演康洪雷首次合作,拍摄电视剧《民工》,为以后出演《士兵突击》积累了重要人脉。
他还与奚美娟搭档,主演了电影处女作《法官妈妈》,获得多个奖项提名和最佳新人奖。

image

到了 2006 年,华谊投拍《士兵突击》,康洪雷导演又把陈思诚、段奕宏、王宝强聚在一起,三人继《红旗渠的儿女们》之后,再次相遇。
在选角色时,陈思诚想演许三多,康洪雷却让他演成才,让王宝强演了许三多。2006 年底,《士兵突击》首播,越播越火,最后成了 “现象级” 经典电视剧。

image

电视剧大火,陈思诚也水涨船高,名气越来越大,此时春风得意的他,哪里能想到那个锡伯族女孩佟丽娅过的什么日子,未来又会和他产生多么深入的交集。

三、

佟丽娅在伊犁长大,跟着大人骑马打猎,喝鹿血吃鹿肉,天生能歌善舞。她父母都是搞音乐的,从小培养她,佟丽娅 16 岁时去北京参加过国庆阅兵的新疆彩车表演。

image

此后,佟丽娅回到家乡,成了新疆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后来她参加了几次新疆电视台的春晚,还跟香港卫视中文台一起拍摄了申奥宣传片。
2002 年,佟丽娅参加了首届新疆小姐选美比赛,获得亚军,后来中国歌舞团要从新疆借调演员。佟丽娅就进京,成了中国歌舞团的编外演员。

image

2003 年,“非典” 爆发,北京成为重灾区,几乎所有演出都被叫停。佟丽娅只好跟一帮新疆小姐妹偷偷去餐厅跳新疆舞,跳三四支舞能赚 200 块钱……

image

时间一长,佟丽娅觉得再这么下去毫无前途,多番了解之后,就决定要考中戏。她辞了中国歌舞团的工作,一心备考,没钱时就去餐厅、商场、婚礼上跳舞赚钱。
2004 年,20 岁的佟丽娅从 10000 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中戏表演系本科生。此时的陈思诚已经毕业,两人完美错过。
此后,佟丽娅就像大部分学表演的学生一样,一个个跑剧组,当时大部分北京的副导演手里,都有她递上去试戏的照片,但是所得实在无多。
有一次,有个导演对佟丽娅说:“你是怎么想的?你长成这样,怎么当演员啊?” 原来导演的意思不是说她长得丑,而是说她的异域长相,有违和感,不好当主角……

14

这件事让佟丽娅消沉了好一阵子,但她仍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跑剧组,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也等来了和陈思诚一言难尽的缘分。

四、

2007 年,陈思诚顺利签约华谊时,佟丽娅的好运也姗姗来迟,她得到邀请,去广州演尔冬升导演的新剧《新不了情》。

image

这是佟丽娅第一次演戏,她演了《新不了情》里的 “李再爱”,只是个小配角,却因长得好看受到热捧。有人将她和泽尻绘里香比,有人说她是 “720 度无死角美女”。

image

同一时期,陈思诚也先后出演了电视剧《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狭路相逢》《王昭君》等,并获得第 24 届金鹰奖 “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演员奖” 提名。
在主演《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时,陈思诚与中戏学妹沈佳妮相识,两人相恋。

image

后来传说,因为陈思成花心,沈佳妮屡劝不改,愤而分手,最终和朱亚文结婚。
陈思诚后来也没闲着,先后出演《命运》《春风沉醉的夜晚》《霓虹灯下新哨兵》《大丫鬟》《新一剪梅》《七小罗汉》…… 但都反响平平。
他还顺便,和一起出演《命运》的中戏学妹曹曦文,谈了个恋爱。
两人颇为高调,曹曦文曾在博客上晒出激吻照,引发网友围观。

image

后来,曹曦文想结婚,但陈思诚不想这么早就 “吊死在一棵树上”,于是分手。
在此期间,陈思诚获得第 28 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第 62 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入围等多项殊荣。
志得意满的他,还在 2010 年时灵光一闪,拉来刚成立 3 年的新丽传媒、刚上市的乐视网,一起投资其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
冥冥之中,这就为他和佟丽娅的相遇创造了条件。

五、

拍《北京爱情故事》时,陈思诚拉上了《士兵突击》老搭档李晨、张译,还邀请了杨幂、张歆艺,并启用 “朴素” 的中戏学妹佟丽娅。
2011 年 9 月,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制作期间,创建两年的万达影视,强势入股新丽传媒,成为第 11 大股东。
2012 年,《北京爱情故事》在各大卫视播出后,大获成功,投资 3000 万,收获上亿人民币。
陈思诚获得多个奖项,佟丽娅亦凭剧中沈冰一角,开始走红。就连电视剧的主题曲《滴答》,都成了大街小巷流传的热门歌曲。
更有意思的是,戏假情真,陈思诚因为这部电视剧,真的爱上了佟丽娅。
然而,比他小 5 岁的新疆美女佟丽娅,对陈思诚的花心早有耳闻,又觉得对方很优秀,而自己还只是演艺圈一朵 “新花”,反应并不积极。

image

最后杨幂出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说 “处得来就处,处不来就分呗”,再三劝导之下,佟丽娅终于接受了陈思诚。

image

两人相恋后,陈思诚挟电视剧《北爱》成功之威,筹备《北爱》电影版。
嗅觉敏锐的万达影视,绕过新丽传媒,直接投资,将陈思诚工作室升级为上海骋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骋亚” 这个名字,怎么看都像是 “陈” 和 “娅” 的谐音。
“骋亚” 初建时陈思诚任董事兼总经理,占股 30%,签约艺人是他和佟丽娅、刘昊然、戴墨。这种深度绑定,注定有无数利益纠缠,直接决定了日后的 “离婚时间”。
2014 年,万达和骋亚影视首次合作。
陈思诚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邀请梁家辉、刘嘉玲、刘昊然,以及他自己和佟丽娅等主演,投入 4000 多万,票房四、五个亿,投资回报率,高达十几倍!
这为万达和骋亚进一步合作 “唐探”,开了个好头。

image

为了庆祝这个好头,这一年,陈思诚送了佟丽娅一枚象征她 8 月 8 日生日的 8.8 克拉大钻戒,两人在南太平洋大溪地岛举行婚礼,花费高达 1500 万!
婚礼当天,陈思诚的妈妈特地找到曾和佟丽娅传绯闻的婚礼司仪雷佳音说:“我以前最讨厌你了,老跟我们家儿媳妇搞不清楚……”

22

那么,雷佳音和佟丽娅的绯闻是怎么回事?两人真的有瓜吗?

六、

其实雷佳音和佟丽娅的绯闻,主要都是一起合作多部影视作品传的瓜,并无实锤。
倒是陈思诚,2014 年 6 月,被拍到和一位长发女孩在高档餐厅用餐 4 小时,之后驱车前往陈思诚婚前的一处高级公寓,两人逗留近 2 小时,凌晨又一同亲密出门……
这时,距离佟丽娅和陈思诚举办完盛大的婚礼,还不到半年…… 面对绯闻,佟丽娅选择不相信。
2015 年,万达和骋亚再次联手,陈思诚编剧兼导演,王宝强领衔主演,刘昊然、佟丽娅、陈赫、小沈阳、肖央等参演的《唐人街探案》,于 12 月 31 日跨年公映。

image

2016 年 1 月,33 岁的佟丽娅,为 38 岁的陈思诚诞下一名男婴,取名 “朵朵”。
同时,电影亦大受欢迎,内地票房超 8 亿,豆瓣近 52 万人参与打分,评分 7.6。在第 23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唐人街探案》还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王宝强一看,陈思诚演戏不如自己,导演还能干这么好,自己也做导演拍了部《大闹天竺》,结果,关键时刻,她 30 岁的老婆马蓉和经纪人宋喆出轨了……
后来《大闹天竺》上映口碑不尽人意,当年 8 月,他又和好基友陈思诚搞到了一起,继续主演《唐人街探案 2》,与刘昊然、肖央再战悬疑喜剧。
2017 年初,佟丽娅的儿子朵朵刚过完周岁生日,又有媒体曝出 “陈思诚出轨门”:
剧组收工后,陈思诚一人来到某 KTV,带一名白衣女子返回酒店房间。两个半小时后,又一名女孩到陈思诚房间……
但佟丽娅仍然选择相信老公。

24

2018 年大年初一,《唐人街探案 2》上映,豆瓣打分不如首部,只有 60 多万人打出的 6.6 分,但是票房一飞冲天,直接逼近了惊人的 34 亿元。

image

这一年,陈思诚才 40 岁,才气、财气,和运气一样爆棚。
此后,《唐探 2》获得第 25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奖,第 34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提名、最佳编剧提名、最佳男主角提名……
2020 年春节前,陈思诚和王宝强再次强强联手,合作的 “唐探 IP” 系列之《唐人街探案 3》,故事转战日本东京,预售票房最快破亿,遥遥领先于 “春节档”。

image

然而,急剧蔓延的 “新冠肺炎”,却使得《唐探 3》,和其他电影一齐撤档,后来上映后票房依然不错,但口碑崩塌,再也没有往日辉煌。
曾在《士兵突击》里饰演狙击手成才的陈思诚,在事业上遭遇了一次狙击。
而在此之前,他在婚姻上也遭遇了多次狙击。

七、

2019 年 7 月,一组雷佳音与佟丽娅在片场同喝一瓶饮料的动图,引爆了社交网络。
据报道,两人候场时,佟丽娅喊助理拿来一瓶可乐,雷佳音让那个助理把可乐递给自己,用牙把瓶盖咬开,biu 地一下弹飞,然后递给了佟丽娅。

27

佟丽娅没急着喝,示意雷佳音先喝,雷佳音对瓶嘴喝了一大口,佟丽娅也不擦瓶嘴,直接对瓶吹……

28

这条 2017 年《超时空同居》拍摄期间就被曝光的旧闻,忽然被网友考古发掘,引发轩然大波,吃瓜群众纷纷怀疑,这两人关系没那么简单!
各种细节也被陆续挖出:
拍摄间隙,雷佳音担心佟丽娅着凉,贴心地为她披上大衣……

image

两人参加上海电影节开幕式,雷佳音在签名之后,还俏皮地画了个小爱心,指向佟丽娅的名字。

image

绯闻发酵后,一向低调的雷佳音正牌夫人翟煦飞发了一条微博,晒出女儿、老公和狗狗的合照,并配文 “一个没少”,力证夫妻感情坚固,吃瓜网友也就四散而去……

image

然而令人迷惑的是,半年后,佟丽娅的昔日伴娘童瑶,竟然亲自下场围观了一则佟丽娅与雷佳音的八卦,随后秒删,这篇文章的热度也被炒到了巅峰。

image

2020 年 8 月 8 日,佟丽娅 37 岁生日。人们发现,连续 3 年不回应陈思诚生日祝福之后,这一天,她回应了 —— 虽然只是一个表情。

image

陈思诚的生日祝福也耐人寻味,称呼只是 “朵朵妈”,而非 “老婆”“亲爱的” 之类的亲昵称呼,昭示着此时,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也印证了今天的 “2011-2020”。

34

当然,也印证了佟丽娅此前广为传播的这条朋友圈截图。
那么,除了家境、成长环境不同、性格迥异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两人最终走到了离婚这一步的呢?

八、

早在佟丽娅当年出嫁时,思想很传统的父亲就曾对女儿说:“希望到了陈家以后,多干一些活,给老陈做做饭,到老以后伺候伺候他。”

image

也就是说,佟丽娅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导致她的价值观、婚姻观,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一个相夫教子、孝顺公婆的好女人。
但陈思诚不一样。他曾在节目中说:“一夜情比比皆是对吗,而且有很多的一夜情或者是什么,更不堪,或者更性福,每一个人都会有背叛,或者游移。”

image

更令人吃惊的是,陈思诚的婚姻观。
他说:“我也产生过怀疑,对婚姻这件事。到底是我们现在的婚姻,是正确的一夫一妻制呢,还是古时候的一夫多妻制,好色也好或者什么,其实是自然的。”

image

“我们其实应该尊崇所有自然的东西。你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女人,漂亮的女人,这是欲望,我觉得欲望是不可回避的。”

image

对于陈思诚 “谁都会出轨” 的论断,以及以此为核心的婚姻观,认为离婚很不光彩的锡伯族姑娘佟丽娅,是这样回答的:“能回家就好。”
不知说什么好。你可以说陈思诚真实、耿直,可以说佟丽娅大度、隐忍。

image

然而,为毛总感觉哪里不对?

image

大度、隐忍的背后,难道不是一触即发的委屈吗?真实、耿直的底下,难道不是花心滥情的萝卜吗?
娱乐圈中无新事,“传婚变 – 辟谣 – 传婚变 – 辟谣 – 传婚变 – 实锤”,杨幂刘恺威是这样,赵丽颖冯绍峰是这样,佟丽娅陈思诚现在,仍是这样。
然而,当看到佟丽娅陈思诚终于真的离婚时,不知当时力劝佟丽娅接受陈思诚的杨幂作何感想?
也许她从开始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不过,在她看来,只要利益均沾,分配到位,离婚这样的 “小事”,也许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吧!

来源:万小刀 微信号:wanxiaod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