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村暴富:一天销售额数百万,每个月光提成就赚六位数

距义乌国际商贸城2.2公里的江北下朱村,随便走进一个商铺,都会到一个漂亮姑娘,摆弄着服装、箱包、化妆品等等,对着手机镜头,开启直播卖货。

据媒体报道,在这个离市区不远的小村庄里,活跃着2000多名网红主播,短视频、直播相关从业者达到了5000余人。白天开三轮,晚上开豪车,已是江北下朱村“直播网红”工作、生活的真实状态。

与此同时,北边的山东临沂,也凭借着小商品集散地和物流的优势,成为了义乌北下朱村之后又一个新的直播聚集地。虽然是城市,但是临沂也开始被冠以“直播村”的名号,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小商户开启直播之旅。

此外,也有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村,靠着敏锐的眼光,发现直播带货有可能是新的脱贫致富之路。村民们也渐渐从连网购都不知道是什么,演变成了“全村直播”,甚至把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给吸引回来了。

四位直播村的“村民”口述,有实体店老板,有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也有追逐梦想的创业者,直播村给了他们掘金的机会。下面就是他们的故事。

01

口述人:徐女士

平台:快手

所在地:山东临沂直播村

一天直播带货的销售额能达到几百万,我每个月的提成就有六位数。

我最早是做实体生意的,开过修理厂,又做过一段时间微商。但是我做微商的时候,这个行业已经没有那么赚钱了,之前开的实体店也倒闭了,当时是处于走投无路的一种状态。大概18年8、9月的时候,机缘巧合地看到朋友在干直播电商,就把我带到这个行业里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另一个平台直播带货,那段时间我的直播退货率特别高,因为当时播的全都是品牌尾货,而且时间都是挺久的,都是2015年、2016年积压的库存,直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又很机缘巧合地打开了快手,看到了“同城”功能下面的一些内容。

我们临沂这边有很多同城的人做主播,我看他们卖的比较好。观察了有七八天,然后又跟我们公司的合伙人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把阵地转移到快手这边。

第一次在快手直播带货有点紧张,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刚开始干,我身边的家人都陪着我,播了五六个小时,刚开始粉丝就四十几个人,但是就是这么几个粉丝围观,当天我们竟然也卖出去了,我记得卖了1700多块钱,后来是参加了几次平台组织的活动,一点点把粉丝积累上去了。

我跟我们这边传统的快手主播区别很大,大多数快手主播是夫妻店,但我们第一天入驻快手,就是公司化运营,所以我们最开始就把岗位和职责就给明确了。

我们有专职的采购负责人,仓储部负责人,此外还特意签约了十多个专职的主播,其中有几个是外地人,他们也是被临沂直播村这种概念吸引过来的,觉得临沂电商做得比较好。

图注:徐女士是公司老板、合伙人,同时也是主播

我把我自己定位成主播+选货这样一个角色,所以到现在我每天也只是选品和直播,相对于传统的夫妻店主播,我可能会相对轻松一点,因为我不需要浪费我的时间去处理售后。

但我们现在的粉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和我同等级别的主播,他们大多数都是四五百万的粉丝,我现在只有180多万的粉丝。但是比较欣慰的是,我的销售额跟他们差不多,甚至比他们还高,因为我们一直就是属于比较规范的直播带货,售后把控也比较好。

我跟同行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很多问题,比如货源的问题,发货的问题,售后的问题,但是他们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提前想到了,也提前都给解决了。

供应链的话,我自己培养了有20多个采购人员,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品类,筛选出来他们相中的货品,判断这些货到底合格不合格,质量怎么样,外观怎么样,先整体排查一遍。

我每天12点到公司,到公司之后,我就会跟他们开一个复盘会,去分析前一天晚上卖的数据怎么样,选的产品合适不合适,同时也会参考很多数据,包括我们顾客的年龄区间、体型等等,我们都会做分析,然后去根据她的年龄、体型,去判断她穿什么类型的衣服,然后会在下午六点半之前把最终要带货的货品选出来。

除了在外面拿货,我们也在自己做供应链,有自己的品牌,有合作的工厂,现在外面拿货和自己的品牌,销售比例已经做到了一半一半。

我们现在每天去掉退款的话,每天的订单量是在五万单左右,销售额是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有爆款的话应该是在500万以上,我们还曾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把当天的销售额提高到了1300万元左右。但是我们的利润没有那么高,最终挣到公司手里的话,可能也就在3%左右。

因为我是公司化运作,公司有几个合伙人,我个人就给自己定位成一个主播的身份,就是除了老板的身份以外,我还有拿提成的一部分收入,算下来的话每个月差不多六位数吧。

我自己是临沂本地人,所以就留在临沂这边做了直播。临沂之所以能成为直播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临沂是一个物流之都,交通很发达,货品流通的速度也比较快。

再一个我们这边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现在应该是100多家,你能想到的产品基本上在我们临沂都能找得到。我们就不会像其他人创业一样,需要飞来飞去,需要带的货在临沂都能搞定,这就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这就是我们先天的优势。

临沂的直播聚集点很多,早期是在兰山一带,现在又新出现了好几个地方,都可以称之为直播村,而且我们也都私下听说,政府也有意想把直播带货产业给搞起来,现在好像也在筹建电商产业园。

据我观察,目前临沂直播带货还是夫妻店的模式比较多,因为他们都是传统实体店老板转型过来的。按照我的营业额和人气来看的话,我应该是属于头部主播,但是要说利润的话,我不太确定。因为我们是公司化运作,需要保证每个部门都要健全,所以用的人员比较多,运营成本就非常高。如果是夫妻店直播带货,他们用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我觉得他们的利润率会比我们高一些。

义乌那边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快递,其实临沂这边也有这样的优势,现在我们的快递成本差不多在3块钱左右,而且我觉得会比义乌那边还要便宜一点,毕竟我们这里是物流之都,本身物流就比较便宜。

02

口述人:闫博

平台:快手

所在地:浙江义乌

在义乌随便找个工厂、仓库,就能架起手机直播带货。

我老家是陕西那边的,我是在媒体上看过对义乌的报道,说义乌是一个小商品的集散地货比较多,所以就非常感兴趣,我觉得货比较多的地方自然就很多的商机,然后就想来这创业。

我做主播之前是做传统电商的,是2016年偶然一次机会,一个朋友跟我说快手上面的视频很有意思,我就下载了快手,看到上面确实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就感觉到里面是有商机的。

我刚刚接触到快手来的时候,直播带货氛围并不浓厚,搞笑、才艺、聊天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我早期开直播,主要是讲一些创业的知识,电商运营的方法技巧,平时也会拍一些短视频段子,主要是我日常工作的场景,比如在仓库打包、去货运市场发货等等。

然后我就发现有人给我留言,问我这些货是怎么卖的、能不能给他们批发一点。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在快手上面卖货,但那个时候那个平台还不成熟,还没有小黄车之类的功能,只能是粉丝通过私信加我微信,然后微信上交易。

后来快手上有了直播带货的功能,我也开始尝试。第一次是是卖一个会发光的陀螺玩具,大概卖了几万个。后来卖批发的羊毛衫,没想到一个月卖了35万件,算是一炮打响。

后来就有很多工厂找到我,希望让我帮着直播卖货,我的粉丝数量也一点点增长到几十万。我直播或者拍短视频的方式就是到义乌的各个工厂车间,直播小商品生产和加工的情况,,因为我发现这样的内容很容易被网友推上热门。但也真的很累,有时候连轴转,直播间隙只能趴在车间角落里小睡一会。

图注:连轴转直播,直接在车间睡着了

义乌这边之所以成为直播村,有一个优势是别的地方比不了,就是它的创业氛围特别浓,大家那种奋斗的精神,真的可以切身感受到。义乌是一个很有商业底蕴的一个城市,从最早的鸡毛换糖的故事就可以看出来,义乌的商业氛围很浓,这对于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

其次义乌这边货源比较多,小商品真的是太多了,背后又连接着工厂,库房里堆满了密集的货品,库房、车间瞬间就可以变成直播间。此外,因为货品多,进货的时候也能够把价格也压下来。

另外一个就是义乌的物流体系比较完善,快递、仓储这些真的非常发达,快递费很便宜,可能1块多钱就可以发全国各地,其他地方比不了。

我现在的合伙人叫侯悦,我们俩是同行,最初合租一个比较大的仓库,一起出去摆摊,后来她看我一直开直播拍作品,她觉得很有意思,她也就加入进来了。

侯悦也不是义乌本地人,她是从四川来的。她之前为了给孩子看病,负债了很多,实在是没有钱了,就想找到机会创业,所以就来到了义乌。

我俩直播带货主要是自己进货自己卖,没有太针对某个品类聚焦,那时候没有概念,我是最近才意识到,应该更垂直一点,更聚焦一些。那个时候什么都卖,是因为义乌货太多了,自己也不知道在平台应该怎么发展。

图注:闫博直播传授经验

现在我跟侯悦做开始做的项目叫做创业之家,当时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就觉得这个名字比较好听,后来就注册成公司了,主要是给来义乌创业的人做一些培训,就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创业者去做创业。

以前做这行的门槛是比较低的,只要拍摄差不多的作品就能上热门,能涨粉丝,难度比较低。但现在门槛比较高了,因为现在义乌直播带货的产业非常火,一个行业只要做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会竞争激烈。

所以我们希望做短视频、直播方面的培训,告诉大家怎么做直播,怎么剪辑,怎么拍摄,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能在义乌扎根下来。

03

口述人:陈先生及其儿媳妇郭女士

平台:淘宝直播

所在地:河北沧州肃宁县某自然村

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听说村里直播带货,都从城里回来了。

陈先生:

我儿子接触网购比较早,2012年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开网店,做渔具的生意。我们的优势就是能从工厂直接拿货,而且还比较方便,一开始我们做的是低端产品,价格方面有优势,比直营店的价格要优惠很多。

因为我们这边的厂家不是直接卖给用户,他们都是通过业务员,带着现货到各个城市的渔具店里面,然后去卖给他们,店里再卖给消费者,这中间就会产生很多费用,比如租金、水电费以及人工成本,所以最终的售价会比较高, 而且我们这边的厂商,当时他们自己也没有开网店的意识,所以我们网店的生意确实还不错。

最初是我们家自己开网店卖渔具,到了2014年,我当上了支部书记,村里面要制定一年规划,包括要让村民的收入增加,道路、饮水环境有所改善等等。

收入该怎么增加?我们这个村就是平原上的小村,村民想挣钱也是特别难。靠种地是绝对不行的,我们村会种点水果树,一亩地能弄个3000、4000块钱,一年整体能收入2、3万左右,说句良心话也就解决温饱问题,想致富确实非常难。

所以我就鼓励村民经商,因为我开网店两年了,知道做这个事情会挣钱,投资也小,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解决问题了。另外当年淘宝开店的门槛比较低,上传身份证照片、交2000块钱押金,就允许开业,所以我们给15年的规划就是发展电商。

当时我提出这个规划之后,需要村民代表开会通过。但我们的村民代表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赚钱了,他们就觉得在网上卖东西不太靠谱。在他们的思维里,认为天天在屋里面坐着,电脑这么一按,明天就能发货,是不可能有这种事情的,他们都习惯了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所以我就给他们做工作,帮他们分析,最后算出来经商绝对比种地要强得多。另外我给他们提供很多优惠条件,我让我儿子、儿媳妇免费教他们开网店,怎么进货,怎么发货,怎么跟厂家联系,当时就是用这种方式激励着村民去经商,一个月内我们就有50、60户人家开了网店,到现在村里有70%的人家都在从事相关的行业。

而且我还给我儿子、儿媳妇做工作,当时他们也不太愿意,毕竟有竞争了,有的人还要打价格战,但是他们后来也支持我的工作,而且从规范化入手,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儿媳妇郭女士:

两年前我就已经在做直播带货这个事情。早期我们就是在电商平台上卖渔具,那个时候我们玩快手、抖音,基本就是看一些吃喝玩乐的内容,纯粹就是消磨时间。

后来无意之中看到有人在这上面卖货的,啥都有卖的,然后我就想,那我们的渔具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卖?我和我老公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决定这么办。而且为了能有自己的特色,我和我老公花了几万块钱,特意打造了一个渔具展厅。

开始播的第一天,围观人数是特别少的,我发动我爸、我妈都进来帮我充人数,但直播间里最多也就十几个人,而且也有点紧张,我完全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手了。

但正因为我们布置了展厅,让粉丝觉得我们和别人家感觉不一样,比较正规,围观的人一天比一天人多,一天比一天卖的多。

直播带货的利润要比网店高,因为直播是不需要推广费用的,但是开网店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直播的话,有可能会上热门,这就会涨很多的粉丝。

我们现在直播带货,每天的销量大概是300单,一个月多点的话,是可以超过1万单,但目前网店的销量还是比直播大,每天能卖大几百单或者1000多单。

早期我们开网店是自己联系厂家,现在是厂家主动跟我们联系。他们会直接跟我们说:你看我们家现在有一批货,你可以帮我家带一下吗?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们就把他的渔具全部收了,直接弄到家里卖就行。

现在我们村做直播的越来越多,别管卖多少,肯定比打工赚得多。打工出去上一天班挣个百八十块钱的,直播卖货的话,随便卖点就够了,而且还能守着家,所以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

我们村有一对在北京打工的夫妻,他们就听说现在村里都在做直播带货,而且还挺挣钱,老公就先回来做直播,结果现在生意越来越忙,最后把媳妇也叫回来了,赚了不少钱,去年把车都给换了。

我感觉我们家也还可以,也不说是不是村里的第一,反正我们能开的直播平台都给开了。疫情期间是的销量反而是不错的,营业额应该是创了记录,最多的一天能达到5万元,利润率大概有30%吧。

04

口述人:陶女士

平台:快手

所在地:山东临沂

因为直播带货卖的太火,批发市场的其他店主还来闹过事。

我在做主播之前,是实体店的老板,做批发的,之所以去做直播,是有一次玩快手的时候,拍我自己店里面的模特,拍完上传之后,不知道怎么就上了热门,一下子涨了5000多粉丝。

后面就有人加我微信,问我要这件衣服,然后我就在微信上收款,给他们发货。我感觉到这可能是个机会,所以过了不久就决定开始做直播。

第一次直播的时候,直播间的人不是很多,可能还不到100人,但是转化率却不错,卖了3000多块钱的货,而且是我拿过来什么衣服,瞬间就有人去抢、去拍。

早期的时候做直播带货也是风险的。2017年的时候,我直播会露出衣服架子一类的东西,平台就会判定我们是商业行为,我们就总被封号,所以直播卖货也是断断续续的。

后来到了2018年,快手这边的政策也调整了,做带货直播也不会被封号下架,我们就开始重点去做,而且我发现这比开实体店卖的还要好,一天能卖四五百件货。

市场里面的店面都非常小,也就十几平方米,因为我直播生意做得比较好,所以我们家门口就全是准备发货的快递,周边的人就看着快递小哥一直从我们家发货。

那个时候是6月份,是服装生意的淡季。周围的商户看我们家生意做得好,有的也去做直播,但大多数没做起来,他们可能没有语言天赋,或者说是镜头感不强。

反正后来有一次我是感受到的,我在直播的时候,直播间里面突然进来了一个黑粉团队,全部给我差评,但是我也没证据证明是同行干的。

我们卖的价钱只比批发价稍微高一点点,所以周围的实体商户就觉得我卖的太便宜了,他们拿回去的货就没有办法卖,所以他们就去市场闹事。

后来市场管理人员也是找我谈话,意思是闹事的商户太多了,让我要不然在店里好好做,要不然就走。我也是属于比较冲动的那种人,立刻就说我不干了,然后就把实体店扔掉了。

从市场撤出之后,我就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大概100多平方米吧,带上我店里的员工,正式开启了我们的直播带货创业。

干这一行确实很辛苦,我一般是晚上七点半到十二点直播,白天主要是选货,直播完事之后还要做一些售后的工作,等到睡觉可能到了清晨五六点,下午一两点才起。尤其是初期创业的时候,我有一次连着三天,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我们现在每个月的销售额应该是接近2000万,但是利润没有太高,不过跟过去开实体店相比,肯定是有了很大提高。实体店我记得一天销售额最高的时候也就是5万、8万的样子,而且还是旺季时候的营业额,我们在快手带货的话,我们是经历过一天能销售出1000万的货。所以和之前开实体店比,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现在我们也扩大了规模,搬到了新的地方,面积也都达到了2000多平方米。

临沂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直播带货,我觉得我们家的优势就在于东西靠谱。我的粉丝很了解我,我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经常会发脾气,但是给人的感觉就会真实。另外我的货品有绝对的优势,因为我自己在广州有工厂,我们的货我们自己可以把控,我能够控制住成本,并且用好的材质,让消费者拿到手上是感觉到超值的。我30块钱卖给他们的东西,我能让这些货实际价值80块钱、100块钱。尽管货是便宜的,但是品质确实好的。

临沂之所以直播带货这么火,我觉得是我们临沂本身有很强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就跟义乌有点像,临沂是什么都有,而且物流很发达,是全球比较大的物流中转站,而且我们临沂这边很多的工厂,生产日用百货,像义乌那边很多卖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临沂这边产的。我本身就是外地人,当时去临沂,就是因为那里的商业环境,尤其是被早期的传统批发氛围给吸引过去了。

我们现在是公司化运作,但我感觉临沂还是夫妻店比较多,成产业化的比较少。我自己底下有很多孵化的账号,孵化的主播,临沂也有像我这么做的,但是比较少,其他家基本上还是夫妻档比较多。

临沂这块已经成了一种规模效应了,但是我感受到的不是竞争压力。最早的时候我帮助过很多人,我会在直播间里给其他主播导粉,我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大家第一步都得是起步。

我觉得要想让老百姓认可我们这个市场,首先我们这个市场必须是越来越规范。大家把这个生态做好了,就会有更多的用户能够体验到这种感觉,会有更多的人受益。

自营店 VS 经销商,苹果在中国打起价格战

6.18 临近,曾经坚挺的苹果也亲自下场参与起了电商价格战。

它的努力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6 月 1 日上午,天猫官方公布了苹果手机的“618”战报:5 小时 iPhone 成交额超过 5 亿元,创下史上最快纪录,超过了以往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 1 天的成交额。

这是苹果第一次在中国以官方形式参与电商购物节。苹果天猫官方旗舰店的 iPhone 11 等产品将支持跨店满减(每满 300 减 40),并提供 150 元优惠券,折算下来相当于最高 8 折。

实际上,去年 618,苹果天猫旗舰店的产品就已参与到了促销活动之中。不过当时并非直接降价,而是允许消费者在天猫领取从 200 元到 800 元不等的优惠券,且只能在 6 月 16 日到 18 日期间使用,仅限于苹果天猫旗舰店。

最新款 iPhone 不打折的规定苹果坚持了十年,直到 2018 年 12 月,iPhone XS 系列的定价在拼多多、京东、天猫等中国电商平台上大跳水。因为定价失误,苹果对下游经销商失去了绝对的控制权。

2020 年,我们见到了更吊诡的场面:苹果官方自营店亲自下场搞降价促销,跟授权经销商打价格战。

6 月 1 日当天,在苹果自营的“天猫 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用户最低可以以 4779 元的价格购买 iPhone 11 64GB 型号,比其 5499 元的原价下降约 13%。iPhone 11 Pro 的原价为 8699 元,但最低 7579 元就可以买到。最新款 iPhone SE 售价 3099 元,低于原价 3299 元。

苹果的授权经销商“Apple 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的 iPhone 售价更便宜。如果应用全部折扣,iPhone 11 64GB 型号的价格为 4599 元,iPhone 11 Pro 的价格为 6999 元,iPhone SE 的价格为 3069 元。

随后的 2 天里,苹果直营店(天猫店)与苹果经销商(京东店)的折扣幅度在不断变动,官方的折扣力度已经超过了经销商。

根据 36 氪作者的尝试,6 月 3 日,在天猫下单 128GB iPhone 11,原价 5999 元的手机只花 5089 元就能买到。你甚至不需要花心思去琢磨领券的事情,系统会自动帮你扣掉“跨店满减”760 元和“苹果手机购物券”150 元。

而在京东购买同样的产品,则需要你手动去领 900 元优惠券(虽然也完全没有领券资格门槛),最终价格是 5099 元,比天猫贵了 10 元。

左图为天猫苹果自营店,右图为京东苹果授权经销商

这对于原本低价从苹果拿货,再以稍低于苹果官网的售价卖出的经销商来说,简直是被斩断了财路。而对于苹果来说,这似乎是一场以牺牲下游经销商网络为代价,换取 iPhone 销售新局面的自我革命。

自从 2019 年 2 月负责苹果零售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离职后,苹果一直在探索新的销售道路。除了官方降价参与 618,还有去年的以旧换新,与蚂蚁花呗合作的 24 期免息分期,以及在今年 5 月 31 日进入李佳琦的直播间。

竞争更加残酷,苹果比以往更需要中国电商平台

新冠疫情影响了线下零售,苹果对在线商务的需求增加了。市场调研机构 Gartner 在今年 6 月 1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0.2%,其中,iPhone 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8.2%。

虽然苹果的表现不好,但其他几家的表现更差。三星,华为和 OPPO 均录得双位数下滑。唯有小米在该季度获得了 1.4% 的增长。Gartner 的分析师将小米的增长归因于其对在线销售渠道的关注。

电商已经成为了消费电子产品在疫情期间的必争之地。但苹果在拥抱中国电商的路途中遇到了它独有的麻烦。5 月 31 日,李佳琦在镜头前拿出了 iPhone 11 系列产品,宣传天猫 618 的折扣活动。下方评论区出现了大量批评谩骂的声音。

李佳琦直播下的评论截图

这些评论大致围绕“美国制裁华为,买苹果不买华为就是不爱国”的思路展开,逐渐演变成对李佳琦的个人攻击。

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中国消费者群体中越来越炙热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将成为苹果在华的新危机。而且,对于这些认定“买苹果手机就是不爱国”的人来说,确实有足够多便宜且不错的选择可以替代 iPhone。

华为、小米、OPPO、vivo 等中国手机厂商都已经发布了 5G 智能手机,但到现在苹果的 5G 手机还没影子。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预计 2020 年,5G 设备将占中国智能手机总销量的 40% 左右。而苹果显然是分不到这杯羹了。

除了这些,苹果还要与受到了疫情打击的消费欲望做对抗。今年 2 月,iPhone 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60%,主要原因是门店关闭和经济大趋势下滑。

4 月,随着复工复产和门店重开,情况有所好转。根据上海的市场研究机构 CINNO Research 的数据,苹果 4 月份在中国销售了 390 万部 iPhone,与 3 月份的 150 万部相比,增长了 160%。

但华尔街仍然担心流行病可能会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对中国经济造成打击,从而影响消费者支出。

“情况仍然很艰难。不光苹果,其他所有智能手机制造商都很难。因为经济形势不太好,消费者信心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 ”IDC 研究经理 Will Wong 说,以往考虑购买 iPhone 的中国用户,可能会转向国产廉价手机,比如小米。

在总体缺水的危机下,中国电商平台看起来至少像一个更大的池子。协助外国品牌在中国销售产品的电商公司 WPIC 提供的数据显示,4 月份,苹果产品在天猫官方商店的销售额环比增长近 40%,至 1.276 亿美元。仅就 iPhone 而言,天猫商店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了 33%,达到 8000 万美元以上。

苹果没理由不去天猫降价卖货。

苹果与中国经销商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在苹果迫切需要盘活线上商务的情况下,官方自营店降价销售看似是在牺牲自己的毛利率,实际也是从经销商那里争夺电商世界更多的话语权。

苹果与经销商之间话语权的转变最先是从 2018 年最贵 iPhone 诞生开始的。iPhone XR/XS 卖得并不好,苹果 CEO 蒂姆·库克在 2019 年 1 月的公开信中,将原因归于中国市场需求下降和国际贸易摩擦。但是这个理由并没有说服华尔街。

“贸易冲突只是大背景,或者说,更像是替罪羊。真正的问题是在中国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中,iPhone 的定价失误。” Wedbush Securities 股票研究董事总经理 Daniel Ives 说。

iPhone 的定价失误不仅在于卖得贵,还在于在中国市场卖得远比美国更贵。2018 年,苹果新产品中最昂贵的 512GB iPhone XS Max 在美国的售价为 1499 美元,但在中国不打折的价格是 12799 元人民币,约合 1900 美元,溢价幅度超过 26%。

这个定价逻辑是不通顺的。中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少,且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国产手机品牌更多,比如华为、小米、OPPO、vivo,但 iPhone 在这里的售价却更高。

AlphaOne Capital Partners 经理丹·奈尔斯(Dan Niles)评价说:“中国的人均 GDP 为 1 万美元,印度为 2000 美元,因此不能向这些市场出售价格高达 1000 美元的手机。”

中国经销商的降价活动很快开启。2018 年 12 月,拼多多首页挂出了 iPhone 限时促销的招牌。iPhone Xs Max 券后价格仅 8099 元。苏宁、京东、天猫等平台的打折活动很快跟上。

过去十年里,苹果很少允许第三方渠道在新款 iPhone 发售一个月里开始降价销售,不跟随苹果的定价策略还会被“惩罚”。但这款超高价格的 iPhone 动摇了苹果对经销商的控制。

苹果显然意识到了失误。以旧换新活动的时间被延长,原本被视作库克接班人的苹果零售业务负责人安吉拉·阿伦茨离职,2019 年发布的 iPhone 11 也一改往年越卖越高的价格,比 XR 还便宜了 1000 元。

在对经销商的控制减弱后,苹果与渠道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疫情期间苹果自营店的高调促销,是它计划在电商领域更加主动的证据。以往,经销商为苹果做广告,以低价拿货再以不低于苹果建议零售价的价格卖出赚差价的模式正在被动摇。苹果的经销体系正在发生改变。

我们上那么多年学,熬那么多夜,竟然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

1.

“我们上那么多年学,熬那么多夜,做那么多习题,顶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参加残酷的高考,然后上大学,谈恋爱,分手,找工作,加班。我们这么辛苦,竟然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 ​ ​​​ ​​​​”

这是很多年轻人的感叹,感叹自己付出了如此的艰辛,却没换来预期的美好生活,仿佛扛过的一切都白费了似的。
不是这样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身边的普通人是“同学”。
上了大学,身边的普通人变成“大学生”。
找了一份工作,身边的普通人又变成“职场人”。

随着我们的不断成长,“普通人”的标准也一再的变化。
今天我们说的“普通人”,和从前我们说的“普通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参照。

举一个非常不接地气的例子。

我有个玩的很好的发小,八年前和女朋友到北京闯荡。
他们租了一个很小的单间,每天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去工作,昏天黑地的加班,梦想着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能有属于自己的家。

2018年,他们结了婚,靠这些年奋斗的积蓄贷款买了房。在小宝宝出生的今年,小两口的年收入和已经超过了八十万。
当初在北京成家立业的梦想,已经悄然实现了。

在我的朋友中,他是收入最高的一位。我们常常做白日梦说要是有钱了就如何如何,他正是实现了这个白日梦的例子——

但是,这位我们眼里的“有钱人”,也是我身边焦虑情绪最严重的人。

我常常觉得这位同学是知乎成了精,因为他总是频繁提起诸如今晚应酬的客户年薪百万,上周聊的投资人年薪百万云云,以至于我产生了互联网圈跟我们不是同一个货币单位的错觉。
谈到这些他总是长长的叹息,说看不见自己的出路在哪,沉重的语气显然是发自内心的焦急和担忧。

我说你的事业已经很出色了,薪水也比大多数人都多得多,对比的时候能不能套用一下普通人的标准。
他说,可是我身边的普通人就是年薪几十万的啊。
以上对话来回重复若干次,谁也说不动谁。

而他的目标,也从之前的在北京安家,变成了换一套大房子、让孩子上国际学校这类更需要巨额金钱的项目——因为身边的“普通人”也都拥有这些。

以人群里前1%的收入,原本是完全无须焦虑的,但事实完全相反。
熬了很多夜,加了很多班,他是没有成长吗?当然不是。
问题在于,“普通人”的标准,随着自己的成长,水涨船高。

所有人都在焦虑,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和别人比。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和想象中这些年什么都没努力的自己比。

之前那位被裁员后选择送外卖的北大硕士,就看到了另一群“普通人”的艰辛。当他体验过为了赶时间摔倒在雪地里的狼狈, 之前坐在办公室里担忧“上升空间”之类的焦虑,或许会冲淡不少。
而我自己,无论是想起工厂里当学徒的自己,还是毕业那年加油工人1700元的月薪,也都能平复一个年薪四十万的朋友贩卖焦虑带来的心慌。

我们上那么多年学,熬那么多夜,做那么多习题,顶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参加残酷的高考,然后上大学,谈恋爱,分手,找工作,加班。
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过得更好的“普通人”,这一切是没有白费的。

如今大家都有了各自的阅历,不妨以此想象和代入一下,如果当初的自己没有熬夜做习题,没考上高中和大学,没有努力工作,今天的处境又会如何。

不必有那些灰心的情绪。一切艰辛都有意义,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
但这意义和回报,只能体现在针对自己的纵向比较。

一旦开始和别人对比,那得出的唯一结论只能是,“我被同龄人抛下了”。

因为无论你是谁,世界上一定有比你过得好的人——更准确地说,世界上一定有【你以为】比你过得好的人。

在老家没找到好工作的,羡慕工资比自己高的同学。
那些工资比自己高的同学,羡慕朝九晚五旱涝保收的公务员。
考上公务员的同学,又羡慕留在大城市的同学拿着几十万年薪,如此等等。

为什么说这种对比毫无意义呢,因为这羡慕有时候甚至可以是互相的——
在大城市拿着几十万年薪,却被房贷捆绑没有逃离选项的人,也在羡慕老家小城无贷一身轻,每天回家有一口热饭吃的日子。

生活总是有缺憾的。​
无论在领域内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也无论生活质量客观上超过了百分之多少的群体,任何人的生活都必然有不满足;而与他人对比的时候,人总是用自己的不满足去参照他人的满足。

如此,人必然会陷入焦虑,必然会陷入压抑的情绪,必然会陷入无休止的自我质疑。
而忽略成长导致的参照系的变化,一味单纯和其他人比较,也必然会产生一切努力都白费的虚无感。

焦虑和痛苦,来自于“怎么有人过得比我好”,来自于“我要证明我胜过了身边的所有人”。

你不可能证明这一点,因为生活总是有缺憾的。在你觉得缺憾的那个方面,也必然会有很多人过得比你好。
无休止的对比唯一能获得的,是无休止的自我折磨。

2.

有个渔夫,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最喜欢的事是喝着小酒看日落。
这两天,渔夫用木头茅草搭了个新屋子。他站在新屋子的门前,擦了擦汗,觉得很有成就感。

有个老板,年轻时候就出来创业,一直拖着疲惫的身体007,落下一身的病痛。
好在事业还算顺遂,这一天,公司新的办公大楼总算落成了。
他站在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夜晚的城市霓虹闪烁,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两种人生,哪一种更快乐?
见仁见智吧。
但我有一种办法,能让两个人都变得不快乐。

那就是让他们互相看见对方的生活。

如何成为朋友圈文案大师?

不知道你们朋友圈里有没有这种人:自拍极少有,平日产出大量的观点,这些观点还极具个人风格,看久了后你只觉对其灵魂都知根知底,像已经同其久坐长谈。我跟这样的人线下见面时,双方的“社恐”甚至即时康复,能聊得天南地北无比舒适,宛如深交老友。

在自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在朋友圈里依然以文字取胜,真的,独特且古朴。

今天就聊下“朋友圈文案”,即怎么用文字的质感,把控好有意义且高辨识度的朋友圈。

极简版干货,有这种需求的,可往下看。

一、思考类

要利用好朋友圈的虚拟性,把平时不爱讲的大道理搬出来讨论讨论,让别人了解你的真实观点。

否则每天不是天气就是“那谁真好看”,发一万条朋友圈,对别人来讲也是面目模糊的人。

1、试着把现象归纳为一般

不是做科学研究但是……当你把身边的个别现象稍微归纳一下,可能就成了一个观点。对你来说,这只是“近期简单思考”,但对别人来说,这很可能很新奇。

举个例子,比如遇到一个借钱不还的前任。

一般发法(讲事实):我的前任欠我钱了!

更引人注意的发法(说观点):我发现XXX样的男的更喜欢欠前任的钱。

品品,第二种发法真的给人感觉你遇事善于思考。

2、要铿锵有力,不怕被怼

既然讲出观点了,也调高一下自己的战斗属性!本人作为情感博主在文案上深谙排雷之道,大致了解怎么表达“更能不被骂”,但对一般人的朋友圈来说,畅所欲言过后跟人反复辩论也是一种生活乐趣。所以,铿锵有力,想讲就讲就对了。另,讲出坚定的观点,不管别人认不认同,都会首先觉得,你是个有想法的人。

二、撩人类

有幸处于暧昧期的朋友,赶紧把朋友圈利用好,让它为你即将到来的爱情添柴加火,保驾护航。

但是网上抄的文案差点意思,毕竟你能抄到的,80%的别的人也在网上看到过,所以,原创是更好的选择。

另,本部分文案非常适合搭配用作自拍。

1、大量意象用起来

一个不怎么出错的经验,想表达一种感情但才华不够的时候用意象堆积就对了,星星月亮微风树叶全部写上去——我有时候好像也这样,对不起。

意象的特征是,具备视觉感但指向朦胧。它的隐约正好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能传达出更婉转和更丰富的含义。

看看以下两句:

“看到你的时候,总会想起四月的海风。”

“觉得你像月亮,但我希望你只照耀我一个人。”

没有直接说喜欢吧,但是意思竟出奇的明确。

2、不要羞于展示深情款款

但我觉得直接说出自己的感情也很好。文字太适合描绘各种各样无法描绘的心情了,想哭的时候你不会想发一张哽咽的自拍,而是想好好写上几大段。我的想法是,不要为表达情绪感觉羞耻,也不要怯于使用自己朴素的文笔。

真情流露没什么丢脸的。至今记忆犹新,本人在感情失利期发过的一条朋友圈:岁月无声也藏过我爱你的铁证。

但是这里也有个处理事实的问题。直接发日记可不太妙:“xxx,我想你,我们昨天白天还一起吃过生煎,晚上打了两盘排位,今天早上想问你好你却把我拉黑。”

这段可以美化成:温度骤冷总是猝不及防,季节和人心都如此。

一定要对自己的故事做抽象化描述!把更概括的词放进去,让粗糙的事情本身被蒙进毛玻璃里,而不是展示最琐碎的细节。深情的内核,在“让事实更加泛化的语言”的包装下更动人。

三、灵感类

在我看来,朋友圈其实也可以是个很好的记录夹,把你对其他内容的想法记录下来,迸发些新的东西。

我会在朋友圈里写简单的书评和影评,虽然互动不会很多,但发出去就让人感觉充实安心。

1、改编、评论电影台词

以电影作为“灵感基”,根据电影叙事去表达你的情绪,是个便捷的方法。比如:此刻我的心情宛如XXX(电影名)里的XXX(角色名)看到了/遇到了XXX(其他)。

另外以电影为底子去表达相应的观点也是好办法,直接对电影里的内容做出评论,不用怕被觉得无病呻吟,还可以捎带上自己的私货(比如,你这条朋友圈其实是为了暗示暧昧对象XXXXX)。

2、用图片启发自己

我会很留意朋友圈配图质量很高的人,这个“质量高”是指图片有精准的观点传达出来,这时候看见图,也仿佛看见了对方本人的发言。

所以大家看到有趣的图可以及时保存备用,按自己的喜好来,我喜欢自嘲风格的,手机里有好多。发朋友圈的时候,依照图里的金句借题发挥就可以了。

我很喜欢的一张图:一个二十多岁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作家。

最后,我在生活中属于话很少的人,但从本科开始一直遇到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想跟我合作的人,因为“我们觉得你很有想法”,我心想,这是运气好吗?后来我发现这与好运无关,而是,有想法的人就是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所以在朋友圈就是让想法飞,大胆地说,大胆地发表意见,尤其网线上的事儿,也不用像见面一样拘谨,放飞自我就行了,飞高点没关系。

成为朋友圈文案大师的第一点:不要怕丢脸!写就是了!

苹果认输!组装iPhone,富士康工人比机器好多了

今天的消息,可以让富士康工人松一口气。

还记得苹果和富士康,想用机器自动化组装iPhone、iPad吗?

现在,这件事尝试了几年后,库克和郭台铭学到了一个道理:

还是人类工人好。

苹果失败的自动化尝试

事情源自外媒The Information的爆料:

苹果「自动化组装电子设备」的尝试,基本凉了。

众所周知,因为富士康是苹果的代工厂,这个故事也和富士康有关。

8年前,郭台铭给蒂姆·库克画了个饼:

把iPad生产线上的人类,全都换成机器人,iPad的零部件沿着传送带进行,被一种名叫Foxbots的机器人切割、抛光、组装。

整条生产线,几乎不需要真人工作。

郭台铭“画饼”的前一年,还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计划投入100万台机器人到生产线上。

愿景美好,钱途迷人。而且郭台铭也的确成功了一部分。

在2019年报里,富士康精密工具产能较上年增长 15%,直接人数降低 26%,人均产值增长 48%。

机器代替人的进展肉眼可见。

但用机器人替代组装苹果设备的工人,他们折戟了。

iPhone等电子设备生产,还要倚靠富士康生产线上的人类工人们。

拧螺丝,涂胶水,机器人都不太行

组装任何电子产品,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涂胶水。

电子产品的印制电路板和外壳、电池等零部件,很多时候是靠胶水粘在一起的。

如果你试过手动组装,会发现控制热熔胶枪精确的把胶水涂在需要的部位,并且和其他部件粘在一起,是一件并不容易的工作,非常烫手,还容易涂歪。

另外,你还需要拧螺丝,对准零件上的孔,精准的用螺丝连接不同的部件。当然,这也有拧歪的可能。

对于连饺子都包不好的手残党来说,基本告别电子产品组装了。

但这件事情机器也做不好。

The Information打听到,2012年苹果秘密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机器人和自动化专家团队,就设在离总部不到10公里的地方,负责想办法用机器人代替工人。

这个团队找来了电装 (Denso)和三菱,开发了能涂胶水和拧螺丝的机器人。

苹果这样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涂胶水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而拧螺丝也必须把握好力度,判断是不是已经拧紧了。

新研发的机器人并不是十分擅长这两件事情。苹果的螺丝很小,机器无法感受到拧螺丝的力度;而涂胶水这件工作,一位该团队的前员工说“训练有素的中国工人比机器工人更擅长涂胶”。

显然,直接上最高难度的iPhone组装不太行,iPhone做不好,可是要砸牌子的。

那就从相对冷门的产品来做吧,Apple TV、Apple Watch、iPad都可以试一试,或者做测试也行,比如用机械臂举着电子设备测试蓝牙功能。

2018年,因为负责人离职,这个机器人秘密团队解散了。

抛光,组装MacBook,机器人也不太行

除了上面那个尝试用机器人涂胶水和拧螺丝的团队,The Information还挖出了苹果的另一个机器人自动化团队。

这个团队最先尝试做的事情,是给产品抛光。

2013年,他们先做了一个给Mac Pro抛光的机器人,后来,他们想直接把这个技术迁移到Apple Watch 3上。

然而,Apple Watch 3太小了,给Mac Pro用的技术没法用,于是Apple Watch 3的抛光还是手动做的。

2014年,这个团队又尝试自动组装MacBook,于是发明了一个机器人,可以把屏幕、键盘、触控板装到外壳里。

工程师们说,这台MacBook自动组装机器人,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高质量的组装MacBook。

然而,设计一时爽,落地火葬场。

在真正的生产线上,传送带的移动并不是非常稳定,安装键盘的机器人需要装一大堆螺丝钉而且装的并不好,因此需要大量人工干预,零部件堆得到处都是,生产线乱成了一锅粥。

花了差不多一整年时间,废了好大劲,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才能运转起来。MacBook的发布也推迟到了2015年的春天。

雪上加霜的是,因为换成了体验糟糕的蝶式键盘,那一年的MacBook也不受欢迎,甚至要给客户退款。

这样看起来这条成功运行的生产线也不是很划算。

机器换人,可能是个赔本买卖

更难的是,想让机器代替人类工人,除了技术问题,还有产业本身的问题。

首先,苹果电子设备,是一种季节性产品。

每年发布会之后,用户们会集中换新iPhone,之后就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生产线们只在刚开始的时候高效运转,过几个月就比较闲,占着地方不干活儿了。

但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The Information援引一位苹果前高管的话说,苹果更喜欢用真人,因为真人更灵活,可以方便的上下生产线。

毕竟,去年夏天,富士康的临时工数量已经占到了50%,用工十分灵活,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上个月造iPhone,下个月就可以造MacBook,勤劳又聪明的富士康中国工人,似乎更符合苹果的业务需求。

此外,苹果每年的电子产品都是更新的,而这些机器人只能针对一款设备定制化生产,生产iPhone X的机器人不能用来生产iPhone11。

一位苹果前员工说这意味着苹果必须每年报废生产上一款产品的机器人,重新设计开发制造生产下一款设备的机器人,一款iPhone也就卖那么两年,这样很难回本。

上一年造iPhone X,下一年就可以造iPhone 11,勤劳又聪明的富士康中国工人,似乎更符合苹果的业务需求。

此外,还有一个潜在问题叫做就业。

在任何一个国家,就业都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苹果和富士康真的把生产线上的人类工人全都开除掉,大量工人失业,制造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那苹果和富士康显然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

扎扎实实的用双手建设社会主义,勤劳又聪明的富士康中国工人,似乎更符合苹果的业务需求。

波音和特斯拉也有类似遭遇

其实不止苹果,其他公司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波音曾经希望用机器人来制造波音777飞机。

2015年,波音尝试用机器人自动钻孔来安装零部件。但用着用着发现,让机器人来做这项工作并不可靠,往往做完还要返工,甚至耽误给客户交付。

没办法,到2019年,他们只好重新雇佣人类来做这项工作。

特斯拉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特斯拉加州工厂花了1.6亿美元来收购自动化公司,建立自动化的生产线。但这一生产线并不成功,甚至造成了Model 3的“产能地狱”,让马斯克本人不得不吃住在工场,拼命推动交付。

马斯克后来也不得不对CBS的记者承认,机器人拖慢了车辆的生产进度。

不过,如果要由此得出制造自动化不行的结论,那肯定太草率了,而且只能说这个进程只是在螺旋上升。

比如,虽然自动造iPhone不成功,但可以自动拆iPhone啊。

苹果官方曾在2018年宣布,他们发明了一款回收机器人,名叫Daisy,可以把回收来的15款不同型号的iPhone都拆掉,回收其中的金属、玻璃、塑料等14种原材料,甚至制作官方翻新机。

现在,一台Daisy每小时可以拆掉200台不同的iPhone。

回收旧货,减少垃圾,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方向。

B站UP主癌症卖惨风波:开宝马、吃海鲜

近日,B站UP主“虎子的后半生”陷入患癌卖惨风波,从被网友同情到被曝出生活“奢侈”,他的行为被网友称为新的财富密码。

一年前,这位UP主在视频里哭诉,36岁的他不幸患上了肺癌晚期,年迈的母亲为了给自己筹钱干活累到中风,百病缠身的父亲不得不在医院照顾母亲,而自己只能在异地干着急。

彻底崩溃的虎子泣不成声,但想到奔波的妻子和尚小的儿子,他抹去眼泪说无论再难都要坚持走下去。

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虎子发布了140多个视频,平均每月发布近10个视频,呈现了一个抗癌患者的正能量,儿子多次出镜,平淡中散发出慈父的光辉。

不少网友因为同情他而打赏,他的生活态度也得到了B站官方的肯定,曾一度在首页为其宣传,虎子也从零开始成为有粉丝20万的UP主,他还展示了B站奖励的10万粉的小电视。

但这几天虎子却因为“别样生活”被曝光而陷于风波。他的大众点评账号被扒出,“虎子”两年打卡近 500 个消费场所,花销巨大——各种火锅、海鲜、高档酒店、足疗等消费场所,与视频中的电动车不同他还有一辆宝马车。甚至两年前还多次打卡烟酒店、买槟榔。

还有网友发现虎子名下有两家公司,还投资了一家网吧。

这样的他看起来不像一个患癌患者,不少网友也纷纷质疑虎子在装病。但不管他病情如何,一边哭诉山穷水尽,一边过着一般人都难以实现的生活,着实反差巨大。

B站在虎子的首页上也打上了这样的字样,“该UP主内容存在争议,请注意甄别视频内容”。

B站官方称对此事保持高度关注,已于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备。如果后续核实该用户内容为虚假编造,将配合司法机关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开宝马、两年500次大众点评打卡多个平台开自媒体账号B站UP主陷卖惨造假风波
虎子的大众点评账号是最近被网友曝光的,虎子也承认了那是自己的账号。

据网友爆料,大众平台显示,直到2020年1月份,虎子打卡了近500多次消费场所,比如海鲜、火锅、足疗等,一年吃了300顿霸王餐。

但是也有网友整理虎子的大众平台信息发现,事实上虎子并未吃过300顿霸王餐,不到两年的时间也仅去过70家餐馆。

在2018年7月份至今,虎子总共只去过近70家餐馆,其中还包括一些街边小摊。不算三亚,涉及到总共9个城市,有贵州、桂林、阳朔、济南、泰安、青岛、苏州、海口、重庆。

虎子的大众点评账号的名字是“让我的小橘子幸福”,目前已经变更了名字,内容也已经被删除,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有网友指出,往往前一天还在视频中说身体很虚弱,难受吃不下东西,但第二天晒出了火锅店的打卡视频。

例如,2019年12月25日,突发状况,严重下不了床吃不了饭。26号发视频说一锹土都铲不动,一直喘,但是27号虎子就在打卡海鲜店,“吃了一顿大海鲜,全家美滋滋。”

2019年12月30,虎子发视频称突然呕吐、无精打采,但当天他就打卡一家足疗店。

其中还有打卡烟酒店、槟榔店的信息,但是是否虎子真的抽雪茄、嚼槟榔,也不能做确切判断。

不少人表示,如此的自由切换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癌症晚期的患者。

但是有一点也需要考虑,视频有可能并不是当天拍摄的,所以也可能造成上面的那种局面。

虎子在视频中还称贷款逾期忘了还了,被网友吐槽却凭实力吃到了三亚排名的前0.1%。

有网友评论称,“虎子让我最反感的一点就是今天病情恶化了,明天病情恶化了,后天病情又恶化了,大后天好像病入膏肓了,然后过个几天,病情好转,病情又好转,然后病情恢复的不错。说实话我看着看着就吐了,然后就取关了。我也没去想他是假病这件事,但是总是这个套路,看讨厌了,心里真的觉得恶心。”

虎子的B站视频总播放量超3000万,很多媒体在报道中都说道虎子一个月收入10万元,但是这个数字也仅供参考。

事实上虎子还在多个平台开设了账号。我们发现,虎子至少在10个平台注册了账号,包括B站(粉丝最多,18.6W)、今日头条、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好看视频、抖音、快手、微视、知乎等。(这个矩阵,我们很多自媒体都自愧不如呀,很多大叔开个视频号就洋洋得意,真是相形见绌!虎子可以开视频自媒体讲座了- -!)

其中在B站、好看视频、今日头条的观看量较大,发布内容基本保持了同步,其他的平台内容较少,观看量也较少。

在好看视频,虎子的粉丝有13万,共发布141个视频,其中不少视频的播放量在百万以上,推测收入应该也有不少。

在今日头条,虎子的发布了561条内容,粉丝有6.7万,单条视频播放量少则1万左右,最多近百万,但是相比好看视频和B站来说播放量不在一个档位。

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一个病人怎么有那么多精力去做这个?这个后面会有解答。

虎子的大众点评还显示其拥有一辆宝马汽车,但是在视频中这辆车从来没有出现过,取而代之的是一辆小电动车。

至于大众点评排名全市前0.1%代表什么也有不同说法,有人指出这个数字并不是消费排名,而是根据点评、打卡、点赞等综合因素的一个排名,不能代表高消费。

虎子首次回应:打卡的几乎都是“霸王餐”没有回应宝马、打卡烟酒店等质疑大众点评官方回应再掀质疑风波
针对网友的质疑,虎子发布了回应视频。他表示“我也不能没有我的生活啊”,还指出大众点评上吃的几乎都是霸王餐。

解释下,霸王餐是大众点评VIP用户的特权,有点类似于电商平台的试用,用户被抽中就能够免费就餐,然后撰写点评。

他还谈及自己发抗癌视频的初衷,“去年家里发生了变故,不得以才在网上发这个”,他强调没有问网友要过钱。

虎子解释是因为家里人不想让他看到网上骂他的话,所以把大众点评里的很多内容删了。

在视频最后,他反问“我感觉有些人确实是处心积虑针对我,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虎子并未在视频中回应300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也没有直接回应打卡烟酒店以及家里有宝马汽车的情况。

而且对于前一天身体难受,后一天便打卡的质疑,虎子也没有进行说明。

让人意外的是,不久后虎子便删除了这则视频。有网友觉得在这则视频里,虎子说话十分有力,与以往虚弱的声音有所不同。

而随着大众点评官方对霸王餐一事做出回复,对虎子的质疑再度达到一个高潮。

大众点评称,该用户在2019年一年间霸王餐的真实中奖次数是个位数,并不存在一年中300次霸王餐的事”。

这被认为是官方直接打脸。那么不管是300次还是70次,虎子吃霸王餐的说法似乎都站不住脚,因为个位数的中奖次数和实际情况相差太远。

或许也有这种可能,那就是虎子的霸王餐可能并不是通过平台申请的,而是其他途径取得的。

虎子再回应质疑癌症患者没有太多饮食忌讳十年的宝马不值钱
2000元酒店、烟酒行只是刷点评凑数

在5月26日,虎子又发了两条视频对网友的质疑详细地进行了回应。

虎子在视频的开头表示,刚刚经历过一晚上的网络暴力,一晚上都没有休息过。他提醒网友不是亲眼所见,不要相信谣传。

他反问道,“首先我没偷、没抢,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谎话,没有骗过任何人,也没有骗过任何一分钱,何来的我是骗子?”

对于霸王餐一事,虎子再次回应称自从病情恶化后就没有参加大众点评的任何活动了。他表示自己在大众点评吃霸王餐和发抗癌视频没有直接的关系。“难道癌症病人在状态好的时候,连报名霸王餐这种活动都不行吗?”

虎子指出,三亚大众点评有个群,有很多人都热衷于参加霸王餐的活动。这种活动能够接触到很多人,他感觉很有意思。

关于癌症能不能吃火锅、海鲜的问题,他反驳说是无稽之谈,医生也没有说过不能吃。在不吃中药的时候是从来不忌口的。

查询资料得知,肺癌患者并没有说一定不能吃火锅,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食材和底料。

对于做自媒体,他指出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做的。“我一个失去一切劳动能力的人,只是想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减轻一点负担而已”。他表示家里为了给自己治病,已经负债累累,自己和老婆信用卡已经刷爆了,银行贷款一屁股的债,没有一点点的存款。

对于那辆宝马车,他说已经有上十年的使用时间了,也卖不了多少钱,况且看病会用到,接送孩子也要用。在三亚也只有一套房子,“如果让孩子露宿街头,作为一个父亲是宁愿死,也做不出这样的”。

“那些心怀恶意的人是希望我买房买车卖光所有的东西,无家可归,连饭也吃不上,这样才和癌症病人的身份相符合吗?”

至于住2000元的酒店、打卡烟酒行只是为了在大众点评上凑数完成会员任务,自己患病后就戒烟了,也从来没有抽过雪茄。他特别提到烟酒行是自己老婆工作的地方,每次走过都会打卡。

谈到前后两个视频表现出来的状态巨大差异,虎子称自己是吃了止疼药吗啡,自己的状态才会有短暂的好转。“难道我们一定要在视频里面给你们展现,躺在床上起不来的样子才行吗?”

在第二段视频中,虎子表示如果有人还是不相信,可以报销路费来山东老家当面对质。他声称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法律责任,感谢一直支持自己的人。

虎子第三次回应网友质疑晒出个人财产,背负贷款网吧已经转让、快餐店倒闭
打卡中很多是日常消费

6月1日晚间,虎子B站账号再次发布回应视频。视频是在山东潍坊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拍摄的,他表示自己的状态目前还行。

他在视频中不谈抗癌,也没说病情,而是对网友的质疑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以后不会再做过多的解释,只希望记录好最后的生活。

对于大众点评高消费的质疑,虎子称自己有两个大众点评账户“让我的小橘子幸福”和“幸福”。两个账户从2017年四五月份到现在,一共中了免费的霸王餐是84次,其中“让我的小橘子幸福”中了44次,另一个账号中了40次。若以此计算,平均每年13次霸王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大众点评官方此前的回复不同。虎子提到了有一些是商家慷慨解囊赞助得来的,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平台说一年只有个位数的中奖机会。

对于300次、500次大餐的说法,虎子回应称纯粹造谣,打卡中很多是日常生活买快餐的消费,买过一碗粉、一碗面都会做点评。

他指出是从2019年11月才开始发抗癌视频的,一开始也是拒绝打赏,很多霸王餐都是发生在发视频之前,不存在骗钱高消费的说法。

在今日头条他晒出了癌症晚期的诊断证明,一份时间是2016年7月,一份是2020年3月。

虎子还公布了个人财产状况,仍有近7万元的贷款需要还。

2001年来到三亚,虎子从维修电脑认识了老婆,后来拥有了自己的网吧。2016年初因为患病无力经营,网吧就转让了。

2007年,虎子贷款买了80平方米的住宅。2013年底在当时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给老婆贷款买了一辆宝马一系汽车,上下班用。在2014年曾经还有过一辆丰田锐志车,在2015年底为了治病也折价卖了。

他还指出老婆曾经经营一家快餐店,但也在今年4月已经倒闭。

对于同时运营多个平台的账号,他回应称所有的视频拍摄、编辑、发布都已自己一个人操作,“男人需要有担当,只要我还能够喘口气我就要做点什么,要么做好要么不做”。

对于卖惨质疑,“我确实很惨这个不用卖就知道了,本来拥有幸福的家庭、蒸蒸日上的事业,美好的年纪,还有温柔的妻子和懂事的孩子。然而一夜风雨,这一切都没有了。”

他解释称自己的病就是个无底洞,别说是一套房、一辆车,就是再多的房再多的车,也无法支持持续的医药费。他还指出父母都是4级残疾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如果不是山穷水尽,不是在视频中痛哭。

最后他说如果不能给儿子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也要给孩子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坚强、勇敢面对挑战,享受生活。

“今天我自己扒开伤口给所有人看,如果能换回一些人的良知,能让网络世界干净一点,能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减少误会,能让病人减轻痛苦,看到希望,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

三言财经今日致电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对方称名单(门诊及住院)里没有这个人,以前也没这个人,又给了肿瘤内科电话,但未明确回复;随后三言财经致电虎子刚住院的淄博人民医院,肿瘤科则称有这个人,几天前住院的,具体病情没透露。

B站上的“癌症患者”
在B站这不是第一次癌症患者UP主引发争议了,由此还衍生出一个新词“财富密码”。

财富密码是一种通过欺骗行为来获得网友关注的视频类型,在B站这是一种暗号,多见于以下类型的视频中。

1、我人格分裂

2、我是癌症晚期

3、我有抑郁症

4、我被网络暴力了

5、我被家暴了

6、我被性骚扰了

7、我被xxx抄袭了

……

其中网友调侃财富密码三大进阶法宝:抑郁症、癌症、多重人格。

那么到底B站上有多少癌症UP主呢?这个很难数的清楚,但是类似虎子分享抗癌经历的有不少。

其中有两位癌症UP主引发的关注度较高,一位是叫“啊迪”,另一位是“卡夫卡松饼君”,粉丝超过20万。

卡夫卡是一个20岁的女孩,今年1月29号在B站发布第一个视频宣布自己是肺癌晚期,播放量近百万,乐观的心态收获了大批粉丝。

但是受到质疑时,卡夫卡就会拉黑网友。后来其在微博发布一张撸铁健身照,就有不少人质疑她。

重要的是,这条微博底下有条评论是“松饼君好像有小肚腩哦”,本来是一句调侃,但卡夫卡却做了一个视频来骂,粉丝就去网暴了这位网友,也激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后来一位女生在微博下评论卡夫卡“听不得一点其他声音”,是个“小公举”,这位女生也遭遇了网暴。

两次网暴让不少人认为卡夫卡是在利用粉丝,开始有人骂她“恰烂钱”,再加上癌症晚期确诊半年多还能健身,让很多人对她的病情产生质疑。

卡夫卡又做了一期视频称“做了UP主才能知道人到底能坏到什么程度”,广泛激起了大家的反感。后面一位网友提议她晒病历本,又被网爆,甚至被人肉。

虽然后来她的医生也出镜介绍卡夫卡病情,但网友对卡夫卡态度已经偏向另一边。

网友这样形容现在大家的心态,粉丝希望她是真的得癌症了,而质疑她的人希望她没病,真的很神奇。

当然像啊迪这样的癌症患者确实只是分享了治病的过程,粉丝虽然不及虎子和卡夫卡松饼君多,但是评论基本都是支持的。

除了以上两位,B站还有一位600万粉丝的UP主“翔翔大作战”曾发视频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还晒出了诊断证明。

但随后就有一位精神科医生表示,医生出具的检查单只是心理测验,只能作为辅助。其次,社交恐惧症跟抑郁症不是一个疾病,现在国家用的是ICD10诊断标准,里面并没有轻中度复发性抑郁症这个诊断。

这位医生还建议他去精神专科医院再看看,因为精神心理疾病不是单纯靠辅助检查判断的。“别太担心,这只是一个精神感冒”。

2015年,一位自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大学生,在知乎发了一篇题为《长期被疾病折磨,结束生命是最好的选择吗?》的帖子,表示自己无法忍受病痛折磨,想要放弃治疗,最终获得了24万元的捐钱,最后却被曝该女大学生为一个工厂小伙扮演。

在网络社会,再微小的普通人都有了表达的权利,但在真假难辨的虚拟世界中,卖惨一不小心就成了某些人的财富密码。

癌症、抑郁症、人格分裂……这些词极易获得大众的关注,成为流量的助推工具。

现在你随便翻到一个患病UP主的视频评论,就能看到“财富密码、骗子”的字样,卖惨营销的背后也让真正努力生活的患病者遭受了网络暴力。

偏见是可怕的,一旦人们的爱心被过度消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将被裹挟在舆论的洪流中,再遭受一次精神伤害。

尤其对于B站来说,用户群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学生群体,他们本来就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有时会缺少辨别复杂事件真相的能力,价值判断有时会过于偏激。

虎子事件中,对于平台来说积极配合十分重要,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平台审核职责,以后才能真正保护平台、用户、UP三方的权益不受侵害。

被财富天梯分布震惊到了

这几天有篇爆文,是一个南京小姐姐抱怨男朋友不求上进的。大致情况如下:

这位南京小哥30左右不上班,手里有两套100多方的房子和500万现金,都是父母给的。南京房价五六万有的,所以这是个小2000万资产的土豪。500万都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加上房租一年有30万睡后收入。

平时就是打打游戏、打打球什么的,每月消费5000左右。找朋友公司挂了社保、自己花钱买了商业年金险和重疾险,稳得一笔。女朋友怎么diss都不去上班,反正上班也就赚几千块钱,不如在家里浪,如果以后有了孩子就当家庭妇男。

我觉得他不去工作还是蛮有道理的。

其实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090元的差不多正好是6亿人。前几天强总说有6亿人口月收入在1000以下,基本上和这张图是吻合的。

由于是家庭人均月收入,里面肯定还包含了没有收入的儿童和老人,反推一下对应的成年人收入应该是每月2000左右。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收入真的只有这些,甚至包括一些准体制内。所谓准体制内,就是做着和体制内一模一样的事,外面看起来也都是体制内,但缺乏一个正式名分的。说多了不和谐,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就好。

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0以上的,大概成年人实际月收入在1万以上。这些家庭人口加起来,占全国人口的5.1%。注意了,这个月收入是全年平均。比方说你每月收入7000年终奖发了4万,也符合。

按照这个标准倒推,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万以上的,成年人收入要在2万以上。这些家庭人口只占全国的0.61%。

那位南京小哥月收入达到了税后2.5万,如果女朋友给力点能赚1.5万的话,两人以后再生2个娃一共4口人,平均正好1万,妥妥爬上了TOP 0.61%的天梯。

这还只是算现金流,没算资产。大部分月收入几万的人肯定都做不到南京2套大房子的。再说这位小哥估计还有大把遗产可以继承呢。再费劲去赚每月几千块钱,在财富天梯上爬的位置不会高多少。

大家可能在微博、公众号上关注到的都是躺赚30万的南京小哥之类,但真实的世界里却是大把辛苦工作养家之人。虽然我也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穷人,但真的没想到有那么多。这也是为何当前ZF会把脱贫作为首要任务,无论从道德还是经济上讲——贫困的存在都是最大的危险。

算了一下,假如我没有写公众号和炒股,就是普普通通当一个大学老师,有空的时候搞一些咨询,就像五六年前一样,应该也是能达到这个TOP 0.61%水平的。这个结果还是相当SHOCK到我的,没想过自己曾经在收入天梯上排名那么高。

理解这种收入上的差距,也是理解拼多多、美团商业模式的核心。很多人diss拼多多上的东西不好,无法理解对月收入不到2000的人来说真的已经足够好了,是生活品质的升级。美团则是很多过去收入不到2000的人突然可以赚到一万左右了,拼命也要做好这份工作。

我猜你们的收入大部分不错,就算进不了TOP 0.61%,大概率也能进TOP 5%。如果把财富分布看成一个天梯的话,你们一个个的都是王者头衔。

目前中国本科毕业生大概占总人口的5%左右,正好和这个TOP 5%完美匹配。所以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未来本科毕业生占比越来越多,终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中高收入。这可能也是未来我们彻底战胜贫困的最大底气。

我的库存管理方案 2.0,从一支牙刷开始

租房住的这几年,东西越囤越多,给本来就不充裕的生活空间雪上加霜。总不好为了这些囤货换大房子吧(也不是不行)?

于是我在今年年前开始了第一轮库存整理,满心以为自己做得还不错,可在疫情后回到租住房子的第一天,发现家里竟然连一支替换牙刷都没有,场景一度非常凄凉。

于是以此为契机,我用滴答清单代替 Notion 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库存管理 2.0,它比之前更简单朴素,但似乎运转得更快捷有效了。

管理物品之前先精简
最近几个月读了很多关于整理、收纳、极简的书,总算领悟到了一个很简单但我觉得很重要的道理:良好收纳的前提是精简。不管你的房子面积有多大,储物能力有多强,只要你锲而不舍地购买,即使非常努力地整理、收纳、管理库存,总有一天储存空间也都会被占满的。

就算有这么大的房子也没用 | 图源:公民凯恩
而精简的范围是适用于整个家庭中的物品的,不仅仅是日化用品,还可能是厨房用具、各种调味料、各种小家电等。

经过这次有史以来最久的居家时期,我每天都在家里工作、生活,对家里的储存有了更充分地了解。闲鱼出掉了使用频率不太高的电器,把不常用的调料努力消耗掉之后,下决心再购买不常用的调料、食品可以尽量买一次用量的小包装,洗护日化产品也尽量做到不囤货。

除了精简掉不常用的物品,我还找到了一些不增加更多实体的替代方案。例如为了日常饮食健康,我最近大半年都在犹豫是否购买一台消毒柜,甚至已经量好尺寸准备为它的到来腾出空间,犹豫再三我选择了寻找替代方案:用锅蒸煮或者用烤箱都可以达到高温消毒的效果,不能高温消毒的餐具也可以用消毒泡腾片消毒之后再清洗干净。

精简合并同类功能的产品或者选择体积更小的产品也可以降低储存压力。合并同类项方面,家里使用频率不高的吐司机可以用平底锅烤面包片替代,不需要考虑面包片的厚度,还可以直接加煎蛋和芝士片,更加自由;原本应用不同场景的各类去污清洁剂,用厨房的小苏打和白醋就可以基本替代。缩减体积方面,瓶装 84 消毒液可以用一小瓶 100 片的消毒泡腾片代替;洗衣液、衣物消毒液、衣物香氛可以用 3 合 1 洗衣凝珠替代;每次都批量购买的厨房纸可以用几块超纤维抹布替代,还可以清洗消毒之后循环使用,更加环保。

选择一件趁手的工具
当前市面上有很多现成的物品收纳管理相关的工具,而我体验过其中的大部分,甚至还付费解锁过不少,但并没有从中找到完全合自己心意的产品。大量录入是此类 App 最大的难点之一,为了后期根据不同字段进行设置和检索,这些 App 一般都要求选择分类、打标签、输入所在房间位置等,最少也有七八项,录入工作非常繁重,和我自己的分类逻辑也总有出入。

因此经过一番试用后我的结论是:与其额外付费在手机上多增加一个工具,不如就近选择自己手机上现有的工具。

因此,我一开始使用 Notion 的看板视图做了一个相对复杂的库存管理系统,记录了物品的库存、价格、价格波动范围、分类、存放位置以及过期时间。这样的库存管理看起来也许很像样子,但实际提供了很多非必要信息,再加上 Notion 移动端的查看体验非常一般,所以这个库存管理系统并没有在指导日常生活中发挥很大作用,也酿成了我连一支牙刷都找不到的惨剧。

痛定思痛,我将库存管理体系随工作的项目管理、备忘提醒等一并迁移到了滴答清单,也不再采用花哨的看板模式,而是换回了朴素的清单。由于日常的整套工作和生活流程都被串联在滴答清单中,在里面顺势管理库存这一行为也变得自然了许多。

因此,你的家庭库存管理可能并不需要从一个专业工具开始,只要选择一款具有基本功能(TODO 和到期提醒)、平常就在用的工具就好了。

物品库存管理分类
我把库存物品非常简单地放在了两张清单中:快要过期(过期提醒)和快要用完(购物清单)。

⏰ 过期提醒
这张清单中放置的是消耗速度慢、有过期风险的消耗品,比如:药品、保健品、非必须调味料(干辣椒、酱料、香料等)、保质期过短的食物、护肤品、化妆品等。我把它们加入过期提醒清单,这类物品需要查看保质期,需要设置过期提醒,提醒自己在过期前用完或者在过期时丢掉。

收到提醒后也可以及时对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应用到下一次的购买中去。比如一款 500ml 的身体乳在过期时还有很多没有用完,下次就可以买 350ml 装;某件护肤品对季节的要求很高,并且开瓶后的保质期很短,那就尽量调整购买时间和一个季节能用完的量。

去年我有一阵沙拉热,买了好几种不同的沙拉酱,但做了三四次就被我遗忘在脑后了,最后都以扔掉告终。给不常用的调味料设置到期提醒也起到警示的作用,因为购买不常用调味料和食材时应该理智思考自己的饮食习惯之后再做决定。

? 购物清单
这张清单中放置的则是常用的、消耗较快的消耗品,例如:饮用水、卫生纸、日常调味料(酱油、醋、蚝油等)、常用食材等。这类用品经常用到,可以及时掌握当前的消耗情况,从所剩不多到完全消耗也有一个时间差,日常使用时发现快用完的物品就加入购物清单,及时补货。

这一类物品完全不需要疯狂囤货,饮用水和生活用纸可以按件购买,最慢一个季度也可以完成一次消耗和购买,各家电商平台在一年当中的很多时间节点都会有优惠,随用随补,避免囤积。

而对于过期后需要补货的物品,直接从「过期提醒」移动到「购物清单」就行,不需要额外操作。

开始创建清单
之前用 Notion 做库存管理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录入的痛苦,当时的信息填写得非常详细,利用空闲时间做了将近一个星期。我虽然凭毅力坚持下来了,但整个过程着实有些劝退。所以这次用滴答清单录入信息时,我决定只录入最基本的关键信息:名称、库存数、保质期 / 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容量和开封时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酌情录入。

1⃣️ 确定保质期
食品包装上一般会以明文列示过期日,而护肤品和化妆品通常都是用开封时间来计算保质期的。包装上会看到的此类开盖标识的意思是「开盖后保质期」,图形就是一个打开盖子的小圆盒图案,上面标注着「6M」、「12M」等字样,意思是开封后最佳使用期限为6个月、12个月。

但也不是说不开盖就可以永久使用,除了开盖标识外,化妆品还会有一个用文字标注的使用期限(一般是三年),即便产品未开盖,到了这个期限也应该直接丢弃。

2⃣️ 设置提醒
养成看产品说明和保质期的习惯,开始使用后及时把它加入到期提醒清单,最先写的应该是产品品牌和名称,容量可写可不写,记录一下可以帮助评估使用周期。在补充信息里写上开封日期,到期时间/保质期。

为了预留时间,到期提醒会比实际到期时间早一些,可以根据容量、保质期长短以及使用频率大概评估一下。比如图中示意的这款眼霜,我几乎每天都会用,所以设置提前30天的到期提醒以及准时的到期提醒,防止真的到了时间,我还没用完也忘了扔掉。

到期清单里是可以放任何东西的,不仅仅是日化用品,药物、保健品甚至保质期短的速食鲜米粉我都有放进去,提醒自己在期限内消耗完毕。对药品的提醒一般不需要提前提醒,毕竟也不能为了吃药而吃药,收到过期提醒后及时把药扔掉就可以。这张清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设置过期提醒的物品就会标红展示在最顶部,并且会在今日的 Todo List 里出现。

如果想要进一步看清楚自己的物品分类情况,桌面端的滴答清单还支持看板功能。简单的几步拖拽就可以完成,但一般情况下大可不必去看分类明细。

3⃣️ 及时加入购物清单
所有需要购买的物品,都可以加入购物清单。家中无库存的常用物品在使用时需要随时注意消耗进度,及时加入到购物清单。购物清单是以 Todo List 的形式提醒自己购买,也可以设置一个待办完成的期限,比如今天、明天这种比较短期、可以快速完成的提醒。

另外,对于定时定量的物品还可以设置循环提醒,比如我每次在电商平台购买的牙刷都是 2 支的包装,更换牙刷的提醒则是每个月一次,所以我将购买牙刷的提醒设置成每一个半月一次,就可以完美跟上更换频率。

对于到期提醒中用完的物品,则可以修改物品所在的清单,直接把物品从到期提醒移动到购物清单中,非常无缝。

后记
花时间梳理家庭物品和库存的意义不仅仅是生成一个电子化清单,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电子化一切的小心思(说的就是我),也是贯彻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通过整个过程可以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作出最合理的购买决策,让自己的生活更舒适。

? 更了解自己
彻底审视生活中的物品,自己的生活规律、喜好和需求都变得更清晰了。同时期购买的两瓶水,一个用到见底,晃一晃才能喷出来零星一点点,而另外一个还几乎是全新的状态,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我知道自己更青睐哪一款香味了吧。

我就算拼了命每天坚持涂同一款眼霜,在它的开盖保质期 6 个月内,以我一己之力用完它也有些挑战;我一年只会消耗掉两管牙膏,3 个月才能用完一支洗面奶。我能估计出长草的洗发水什么时间才需要买,遇到面膜打折时极限能买几盒,甚至开始研究同类产品里有什么更加物美价廉的替换品……我对生活增加了一丝掌控感。

? 减轻生活负累
我全盘掌握了拥有物品的情况,通过回忆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它的去留。不常用的家用电器、数码产品挂到闲鱼上,既可以精简物品,减轻搬家的痛苦,还可以回血。同款囤积了多个的护肤品、化妆品、洗浴日化,通过库存管理,可以掌握消耗频率,把潜在的过期前不能消耗完毕的产品挂到闲鱼上,及时为它找到下一个主人,避免更多浪费。

? 不买立省 100%
忍痛丢掉了过期的身体乳,发现还有两大瓶今年年初剁手买的囤货,于是把本来等待拔草的护手霜从购物清单里删掉,准备分装一些身体乳暂时替代护手霜,幸亏这款身体乳还算好用,也幸亏今年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

有了购物清单,我甚至不需要再去考虑今天佳琦直播间的某某精华特价我要不要抢一下。需要的物品信息都在购物清单里躺着,没有在清单内的暂不考虑。尽可能避免冲动购物,囤积过度。

? 彩蛋:「趣味」消耗库存
抱着乐(qin)观(jian)积(chi)极(jia)的心态,稍微花一些心思花样消耗库存,也可以把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功利,还可以增加一些生活的趣味,不过下次还是应该吸取经验少买一些:)

前段时间的紫菜在濒临过期的边缘,我把紫菜撕成条状,放进炒锅里炒成深绿色,加糖和芝麻,一瞬间把临期紫菜升级成了「海的味道我知道」的富贵海苔。

周末还准备用去年买的越南米纸复刻 CatSon的米纸炒,米纸还可以做简易凉皮,完全不需要洗面,非常快手。

当然,这些都是以不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担为前提的,真的消耗不完试试送人或者直接扔掉吧!一!身!轻!松!

最后,祝大家舒适生活!

上海互联网不相信故事

1

在互联网行业中,提起上海,总是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国内金融中心与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级的贸易结算中心,上海在互联网产业上,却始终给人一种在移动柜互联网时代落后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前几年TMD崛起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很多人都在反思,为什么上海没有诞生BAT,为什么上海总是错失独角兽,上海本地互联网企业怎么这么不能打。

大家找到了很多可能的原因,是不是上海的环境过于保守,是不是上海的工业包袱太重,是不是上海只注重金融,甚至是不是上海人不爱加班奋斗?

是不是时代抛弃了上海?

得承认的是,在BAT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早期,上海除了少数几个游戏企业外,顶级互联网企业并不多,更多的是顶级机构的分支机构。

但这并不是上海所谓【错过BAT】的核心原因。

我最早是做金融,后来做互联网风控,工作地不是杭州就是上海,在我看来,上海在ToC年代失声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2020年之前的互联网浪潮,是ToC的,是消费互联网,主要核心是面对个体消费者,玩儿流量生意,这需要的是更小的包袱,更激进的策略,加速快跑。

而上海的核心特点和竞争力,是优秀的贸易政策,高效的金融清结算,以及灵活的工业扶持策略,这一切在ToC浪潮下,不可谓不强,也不可谓不务实,但确实是没有声量。

泡沫年代,谁嗓门大谁就看起来强。

谁会讲故事,谁就看起来耀眼。

而上海的互联网,从来不相信故事。

2

在我看来,下一个时代,产业互联网与新基建的年代,上海即将迎来更好的未来。

回顾近30年的互联网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公司,本质做的都是消费互联网,是服务于个人用户的C端产品。

一切互联网弄潮儿的特征都是,面向用户,讨好用户,从用户的手里掏钱。

阿里的淘宝,腾讯的游戏和社交,百度的搜索,B站的视频娱乐乃至各类手机厂商卖手机等等等等,你能想到的一切知名产品,都是如此。

C端产品本质上就是通过占有用户的时间,然后把一个个用户作为流量来进行变现,靠的是消费。

要么是用户消费,让用户充钱。

要么是消费用户,给用户打广告。

所以需要讲故事,因为要吸引用户。

但是现在,消费互联网的红利到头了。

为什么?

因为该入网的用户,都入网的差不多了。

人就这么多了,人一天只有24小时了,该被割的要么已经快秃噜皮了,要么已经在被割的路上了,盘子就这么大了。

你想到的领域,但凡还有机会的,C端巨头们已经布局了,大不了砸一笔钱收购你。

自打小红书和B站之后,再也没有C端的现象级产品出现。

因为没有流量了,故事自然也讲不下去了。

而下一波互联网浪潮在哪里?

在5G带来的技术变革和新基建,在产业互联网,在toB端的产品那里。

5G的核心特质是什么?

是更高的网速吗?

并不是。

5G的核心特质,是更低的延迟,更低的网络波动,更高的设备接入量,更大带宽,这反馈到C端用户,未必有质的提升。

很多人对于5G的畅想应用,直播,VR,4K乃至8K,云游戏,等等等等,在我看来都不够具有想象力,要么4G就可以实现,要么问题从来不是出在网速上,例如4K最大的问题是片源以及4K设备普及,而不是网速。

但是放到工业互联网领域,将会是质变。

过去我们所谓的人工智能,更多是算法,模型,乃至算力的突破。

但是这一次,带来的是,随着5G的铺开,传感器可以安置在流水线的每一台机器,每个履带上,用迭代模型的方法迭代生产效率和精度。

更进一步,甚至可能会有人工智能来调控生产。

互联网的算力,赋能实业,新一代智慧化生产,这才是真正的机会所在。

哪个城市能吃下产业互联网,哪个城市就有了未来。

毕竟个人消费市场一年不过40万亿,而产业的蛋糕,是这个的至少十倍。

并且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巨头。

但这是实业,在实业里讲故事,最终只能收获事故。

3

5G基站,特高压,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

这是新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也是真正的机会。

什么样的城市会吃下这波最大的红利?

必须同时符合如下几点。

有充足的人才供给,做技术,需要大量人才。

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产品生产出来,需要市场消化。

有深水港,一方面方便产品出口,一方面方便外企流入,一定是沿海城市。

金融服务发达,金融结算便利,没有资金不要想着发展工业,这是软基础。

清醒的决策者,政策必须灵活,在不涉及底线和安全的前提下,以企业和效率为中心,尽可能减少干涉,产业互联网虽然是产业,但依然具有互联网的速度。

尤其是,市场竞争是瞬息万变的。

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因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产业,在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没有产业链基础,以上的一切都是空谈。

这是硬基础。

同时符合这些的城市,不多。

上海算一个。

4

华东顶级的院校,上海占了一大半,人才源源不绝,并且素质极高,这是一切生产的核心动力。

上海的消费市场应该是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之一,也是最具年轻活力的城市,同时文化包容度和开放度极高,说上海是二次元大本营不为过吧。

结合上述两点,解释了为什么小红书和B站的崛起。

深水港不用说,上海港国内闻名。

而且上海的位置,是江浙沪的中心,距离杭州高铁1小时,距离苏州不到1小时,随着南通高铁开通,也是1小时范围,

金融效率更是说出来犯规,上海一直是国内金融中心。

对了,还有一个科创板在上交所,科创板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X因素,这个因素对于后续大量需要烧钱的产业互联网企业,非常关键。

而说到决策效率,我举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特斯拉的上海工厂。

从签约到拿地,只用了3个月。

从动工到完工,只用了8个月。

从完工到开始试生产,只用了1个月。

然后就是上海工厂源源不断的产出大量特斯拉,价格一降再降,零件国产化比率快速上升,逼格高上天的钢铁侠开心的在发布会上劲歌热舞。

与之对比的是,2020年,5月29日,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才拿到初步环境许可,才刚刚可以动工。

距离当初的计划,已经过去了好几年。

这是上海恐怖效率的体现。

而且,上海以及环上海的产业链,可以支持特斯拉这么玩儿。

还有一个典型案例是55购物节,由上海政府出面造节。

政策+企业联动,促进消费回补,这应该是国内首次。

很多凑热闹看的都是凯迪拉克半价车的乌龙,但是这背后的门道是,非常市场化的决策机制,以及明确的战略目标。

以及不看故事,只看务实的态度。

面子不如里子。

在ToB,在帮助企业,在提高效率这件事情上,上海闷头在奔。

如果说ToC时代的上海,没有抓住发声的机会。

而到了现在这个ToB的年代,上海的优势又让他回到了舞台中央。

ToC比拼的是敢闯敢打敢讲故事的精神,ToB不是。

产业不相信故事,只相信成本,利润,效率,资金流,周转率。

而这,正是上海擅长的点。

因为上海互联网不相信故事,所以在互联网上半场错过了机会。

也因为上海互联网不相信故事,所以现在上海互联网有了机会。

这种轮回,非常奇妙。

疯狂的口罩:那些红了眼的入局者

最近这两个礼拜,北京的天气逐渐热起来了,我的同事们见面时都在相互抱怨说,厚厚的一层口罩捂在脸上,实在是太不舒服了。

自从疫情开始以来,经过这漫长的四个月,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戴着口罩的生活。尤其在疫情初期,网购平台上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价格翻了几十倍,却还是供不应求。

那么,在这个巨大的市场背后,那些卖口罩的人又经历了什么?他们赚了多少钱?又踩了多少个坑?抱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两位口罩产业的从业者。

小A

大三学生,口罩厂投资人

我是安徽桐城人,在上海读大学。

在疫情之前,桐城这个地方本来就有很多口罩厂。在疫情初期,有不少浙江那边的人来我们这里扫货。因此,很多濒临倒闭的口罩厂一下子就活过来了。

但是,在那个阶段,人们还没想到要掺合这个生意。直到后来,国内外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本地人才纷纷加入,投资办厂。

据我了解,我们这边各种性质的口罩厂有四千多家。

到了三月底,我们学校迟迟不开学,我在家无事可做,便也动了心思。我家的很多长辈都是做生意的,再加上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也入了局,我便开始着手找厂房。

在当时,租厂房、招工人、办手续之类的都好解决,但是原料和设备都已经很难买到了。

在疫情爆发前,一台口罩机只需要三四万块钱,而在当时,它的价格已经被哄抬到了 70 万一台。

幸好我家里有个熟人在宁波做这个生意,靠着他的介绍,我们连夜开车去宁波的工厂,花 31 万买了一台设备。

宁波那家工厂里的情形也挺令人震惊的。厂里人来人往,全都是买家和倒爷。厂里的机器还在组装阶段,就已经被各路买家像拍卖一样预定走了。

除了口罩机,我们还买了一台往口罩片上安装耳带的机器。这种机器在疫情之前只需要两三千一台,而我们当时花了 1.8 万。

除了设备,我们还需要找原料。一次性医用口罩最重要的原料就是中间的那层「熔喷布」。

相信很多人都在网上看过那个所谓的「口罩过滤性测评实验」,也就是说,往口罩里倒一点水,看会不会漏下去。事实上,这种测评方法完全不管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是用两层无纺布夹着一层熔喷布做成的。哪怕没有中间的那层熔喷布,无纺布也足够把水给托住。

但问题是,口罩中真正具有隔离病毒功能的只有那层熔喷布。因此,如果你想检查买到的口罩是否有用,最好还是把口罩拆开,看看中间是否有一层棉花一样的东西。

话说回来,「熔喷布」这种原料在疫情之前,也就是一两万一吨;而我们买到的熔喷布,在当时已经涨到了 38 万一吨。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算了一下,投产之前,我们的成本投入大约是 80 万。

开始生产之后,尽管我们在调试设备的阶段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的来说,还算顺利。尤其是第一批口罩生产出来的时候,我还试戴了一下,觉得蛮有成就感的。

当时,我们卖出去的第一批货是 10 万个,出厂价是一块钱一个,而我们的成本大约在 8 角钱。

在四月上旬这个阶段,尽管国内各地的疫情都已经趋于稳定了,但由于国外疫情的发展,口罩厂依然不愁销路。在当时,我的口罩厂每天大约能生产 14 万个口罩,每个口罩的利润大约在三角钱左右。半个月之内,我们前期投入的八十万成本就已经赚回来了。

但是,好景不长。四月末到五月初,因为疫情逐渐稳定,再加上相关部门对防疫物资的管控力度加大,口罩这门生意开始变得不好做了。国内市场不断下滑,至于国际市场,尽管国外疫情还很不稳定,但我们大多数厂家的产品都没有办法出口,销路堪忧。现阶段,我们的出厂价被压到了 4 角到 5 角,利润空间已经被压得很低了。

我早就预料到,这种投机的生意注定不能长久,但我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竟然这么快。我父亲曾说过,这个行业就是一个大泡沫,一旦破灭,很多人会倾家荡产。而如今,确实已经有很多口罩厂倒闭了。尽管我们眼下还没有开始赔本,但还是有必要斟酌一下,这门生意还值不值得做下去。

大新

熔喷布机销售员

我们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在疫情开始前,我们原本的主要产品是包装材料制造机,主要面向海外市场。但是,受到疫情影响,我们的外贸业务做不下去了。

到了二月底,公司的领导决定转产。当时,经过了一番考察后,他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开始卖口罩机,已经晚了。于是,他们决定研发熔喷布机,并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投入了生产。

我最开始得知这个消息是通过同事的朋友圈。他们是跑内贸的,对公司的最新动向比较清楚。他们在朋友圈中说:熔喷布机就是「印钞机」。

我看到了这个说法,就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按照当时熔喷布市场的行情和一台熔喷布机生产的效率,所产生的利润相当于用印钞机印五元纸币。所以,说它是「印钞机」倒也不为过。

三月底,我和同事们接到销售任务,开始售卖熔喷布机。我以前是跑外贸的,没有国内客商的资源,所以,我只能自己去网上找机会。

我先是找到了百度贴吧里的「熔喷布吧」,发现有很多人发帖寻找购买渠道,还有人贴出了交流信息的微信群二维码。很快,我就顺藤摸瓜,加入了二十多个跟熔喷布产业有关的微信群,在里面发布广告。

两个月以来,我每天都能接到好几十个咨询电话,市场热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个年长客户告诉我,他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做生意的,几十年来,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局面,「一门合法的生意居然被炒成这个样子,真是活久见」。

对于我来说,这种局面更是「活久见」。两个月来,主动找上门的客户不计其数,天南海北,各行各业。

比方说,有个东北客户告诉我,他原先是在上海工作的制片人。以前,他们这一行是很忙的,有很多网剧或者纪录片的活儿。但是,疫情爆发后,他就彻底没活儿了,为了生计,只能找新的出路。

他之所以找上我,是因为他认识的一些影视投资人在那段时间也介入了防疫物资的生意,他便干起了倒爷的买卖,帮他们找设备,赚取佣金。

还有个河北来的客户原先是开夜总会的,通身一股「大哥」的做派。他告诉我,疫情爆发后,夜总会关门了,他便带着手下的那些看场子的「小弟」,开始做口罩生意。

他是一月份开始做口罩的,赚了不少钱。后来,他发现市场上很难买到熔喷布,便决定买设备自己做。

这位大哥特别有意思,来厂里看过设备之后,不到二十分钟,他就当场付了四百万全款,定下了两台熔喷布机。他说,自己特别赶时间,还得去无锡讨债,「老弟啊,你盯紧一点,哥哥比较忙,先走了」。

印象最深刻的客户是一对来自安徽安庆的老夫妇。碰上他们的时候,我正在厂里给别的客户讲解设备,见他俩在一旁听,便交换了联系方式。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抵押了家里的一套房子,来给儿子买设备的。

他们的儿子在海南开网吧,但是疫情爆发后,网吧开不成了,银行的贷款还不上,便十分着急。老夫妇从朋友那里听说,卖熔喷布的生意很好做,便来了我们厂,想买台设备回去。

当时,我极力劝阻他们,不要盲目投资这么一门他们完全不了解的生意。毕竟,他们是抵押了房子的,家里条件并不足以支撑一门高投入高风险的生意。但他们依然坚持,还说孩子可以从海南回来学技术,没有问题的。

当天,我把老夫妇俩劝了回去,他们便找了家酒店,在我们当地住下了。

第二天,他们的儿子带着合伙人,从海南赶过来了。他看上去大约三十出头,一身名牌,没吃过什么苦的样子。无论我怎么劝阻,他们都坚持要买设备。最终,我没劝住,便卖了一台设备给他们。

后来,我在他们当地找到了一家合作方,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来看,他们的厂开得还算顺利,但我们也没有更多联系了。

这两个月以来,除了买设备的客户以外,我也没少跟全国各地的「倒爷」们打交道。自从疫情开始以来,由于物资紧缺,「倒爷」们成为了市场上最稳赚不赔的赢家。从口罩到熔喷布,乃至测温枪、医用酒精等等,凡是跟疫情相关的产业,都少不了「倒爷」的身影。

他们的交易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在各个微信群里发布这样的消息:坐标某地,X 吨熔喷布,需要的来,定金锁货。

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定金锁货」。

是这样的,「倒爷」们手里的那些紧缺物资都是从天南海北找来的,通常来说,买家在得到货源消息后,如果想要当面验货,就得付出时间成本,赶往货源所在地。

但是,由于熔喷布这类物资实在过于紧俏,如果一个买家想要先验货,再付款,通常情况下,就已经被别的买家捷足先登了。

所以,「倒爷」们会要求买家先拿出一定比例的货款作为定金,「锁」住货物,然后再当面交货。

据我了解,在疫情之前,国内市场上的这种大宗商品交易中,从来没有过「定金锁货」这种规矩,毕竟,它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确实有很多人因此上当受骗。

有一次,我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人发了一段聊天记录,说,「你们有没有被这个人骗过?」

有人回复他,「发生什么了吗?」

他说,「我被这个人骗了 20 万的定金。」

从聊天截图来看,他的受骗过程是这样的:一位自称是「倒爷」的人在一个群里发布消息称,自己有一个熔喷布厂的资源,拿到了 10 吨货,有兴趣的私聊。

私聊之后,那位「倒爷」就给他发了一个货源位置,一串手机号,还有银行卡号,让他先付 20% 的定金。等他把定金转账过去,对方就把他拉黑了。

他说,自己去报警的时候,警察都表现得很不耐烦,因为疫情期间,他们接到的类似报案实在太多了。他们很难理解,这些受害人为什么能接受「定金锁货」这样的规矩,连货都不验,就把几十万的定金打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对了,在和客户们接触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客户都是经过熟人介绍,从一些我并不熟悉的小城市来的。

比方说,我在前面提到的那对老夫妇来自安徽安庆,这个地方因为以前就有纺织业的基础,在疫情开始之后,有非常多的人投入了这门生意。

再比如说,河南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叫「长垣」,据说有上千家口罩厂。

还有一个江苏小城,名叫「扬中」,几乎全民都在做熔喷布的生意。

扬中这个地方离镇江比较近,之前一直是在做无纺布。疫情开始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做熔喷布。他们基本都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经营,为了避税,只接受现金交易。

我没去过这个地方,但我有一位客户去过。他是浙江人,之前也是做纺织行业的,去扬中是为了进货。

当时,他是带着 120 万现金去的。到了和卖家约定的地点后,他抱着装满现金的旅行包从自己的车上下来,上了等在那里的一辆商务车。车里坐了四个彪形大汉,把他安置在车的最后一排,坐在两个人中间,还套上了头套。这个过程听起来,和绑架没什么区别。

最终,车开进了一个院子。摘下头套后,他发现院子的墙很高,根本无法分辨那里的方位和周边环境。他跟着走进厂房,发现里面确实有很多设备,在生产熔喷布。然后,他们用现金完成了交易。

在扬中进货的时候,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走到哪里都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到处都打烊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饭馆,进去之后,只有老板一个人。老板一见他,便说,「小伙子,你吃什么快点说,待会我的布要打好了,我没有时间让你再选。要么我给你随便做个面吧。」

在当时,扬中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是这个状态,很多人在这场疫情中一夜暴富。

但问题是,这种家庭作坊的工作环境都是很复杂的,根本不具备生产医用材料的资质。再加上他们的设备不达标,制造出来的熔喷布无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用来做成医用口罩的话,会带来很大的隐患。

果然,四月的一天,我突然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人说,「扬中出事了」。

原来,那天开始,扬中的所有交通出入口都开始被严查,一旦发现熔喷布,立即扣留,防止扬中生产的劣质熔喷布外流。

4 月 15 日,扬中全市所有的熔喷布企业全部停产整顿。从这一天开始,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定,管控防疫物资的生产。

在当时那个阶段,熔喷布的价格已经被哄抬到了近八十万一吨,我估计,如果没有及时管控,让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很快,它的价格就会突破一百万一吨,而与此同时,熔喷布的主要原料,「PP聚丙烯颗粒」,也即将成为下一个奇货可居的投机对象。

而如今,按照规定,全国只有不到 100 家的所谓「白名单」企业才具有出口口罩的资质。在这样的限制下,全国各地大量缺乏出口资质的小型口罩厂濒临倒闭,熔喷布的市场也随之降温了。

基本上,我的客户都是在四月份入局的,而这也是熔喷布行业最疯狂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在盲目的状态下一头扎进来的,抱持的根本就不是一种正常的做生意的心态。当形势下滑的时候,他们根本措手不及。

我最近有个江苏的客户就是这样。当初,他也是听说熔喷布利润高,便和合伙人一起投资办厂,买了两台设备。交了一百多万的预付款后,他们需要等待 20 天才能拿到设备。但就在这 20 天内,熔喷布市场发生了我之前提到的那些变化。

一开始,他的计划是在张家港办厂,但由于当地管控加严,他不得不把厂的选址挪到金华。正当他忙着在金华做无尘车间的时候,相关部门对熔喷布的生产又增加了新的限制,他又不得不四处奔走,办理各类手续。

折腾了一通后,他的合伙人意识到这门生意已经很难做下去了,便决定撤资。因此,我的这位客户便没有办法支付设备的尾款了。这便意味着,他前期预付的一百多万收不回来了。对他的财务状况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今天上午,我还给这位客户发了消息,问他货还要不要。他似乎十分心灰意懒,告诉我说,如果周五之前没有结果,这货他就不要了。

他的这种情况在当下其实很有代表性。毕竟这两年来,国内的经济形势确实不太好。很多人之所以会贸然进入这个行业,都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心态也加速了这个行业泡沫化的进程。

如今,在短短数月内,这个泡沫被迅速吹大,又迅速刹车。但在我看来,它并不会完全破灭掉。毕竟,熔喷布已经成为了口罩产业的重要一环,这个行业将长期存在下去,向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我相信,接下来,大家买到的口罩质量应该会越来越有保证了,价格也会趋于合理化。像是疫情初期那会儿,一个口罩动辄四五十块钱的情况,以后是不会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