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专注能力?

“我不愿意当分心大师~”

我看了和菜头的一篇文章《试试排版》,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他说有人留言,教育他要好好排版,因为他们不喜欢看一整段一整段的文字,那样让他们看起来觉得很累。警惕,这就是人类的专注能力被削弱的具体表现。

和菜头总结了当下最流行的排版方式,就是一句话一段。我去看了几个很出名的公众号,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采用了这种“一句话一段”的排版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看图说话,什么是看图说话,一张图,一句话,一张图,一句话,我不知道是怕读者看不懂图,还是怕读者读不懂字?图文并茂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那么多直白的图片,就破坏了文字的美感。

文字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激发人类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么美妙的事情。如果你贴一张图,说:“哈姆雷特就长这样……”那可真是没意思。

现在的媒体为什么要这么写文章呢?当然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那么读者为什么爱看这种不用动一点点脑子的文章呢?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的专注能力,已经被极大破坏了。很多人不愿意思考,“谁都别想让我动脑子”就是很多人的现状。

之前我和朋友聊天,我们聊起了这种可怕的现象,她说她没耐心,看不了电视剧,有时候开着电视,也只是为了制造一点背景音。如果看,也必须加速看,或者直接看视频讲解。坐下来专注地看一部电影也很难,她总是看几分钟,暂停一下,刷一刷手机。我问她:“你刷手机都刷些什么呢?”她说:“看短视频,而且这些视频还不能超过2分钟,但凡长那么一点点,就看下去了。”她问我都待在家里都做些什么,我说偶尔会看书。她像是看大熊猫一样望着我说:“你是怎么看得下去的?”

其实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还真是看不下去书。那时候,我也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专注能力变得越来越差,甚至连长一点的文章都读不下去。看到两千字的“长文”我就心生畏惧,没耐心读,就连拉到底都不愿意。当然我会把这些好文章收藏起来,先存后读,那你猜猜我后来读没读?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的专注力正在被剥夺。保持专注,正在成为一种稀缺的能力。我们想做成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专注力。那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上学时,总是听老师和家长说:“你们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走神,不要分心。”他们总是这样说,但学校压根也不教我们如何集中注意力啊。再说了,很多成年人自己都不专注,怎么去教孩子集中注意力呢?

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位大师:Dandapani。从他的视频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锻炼专注能力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提升专注力,是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他说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练习分心。任何事情都可以让我们分心,我们从早都晚都在分心,我们所有人都是“分心大师”。

为了对抗这种情况,首先你必须清楚,你想要提升自己的专注力,专注力就像是肌肉一样,越用越强。

试着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锻炼专注力,第一个方法:试着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简单吗?不简单,我知道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你们是不是会在上厕所的时候会玩手机,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刷手机,看电影的时候刷手机,看书的时候刷手机……有人会说:“那你直接远离手机得了~都是电子产品惹的祸。”

电子产品说:“这个锅我不背。”电子产品是无辜的,如果你不能掌控电子产品,你就会被电子产品掌控。手机是伟大的发明,我们可以用它来看书、学习、和朋友聊天,我为什么要远离手机呢?

试试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要一心多用,也不建议多线程操作。不要那么焦虑,不要太过追求效率,总是想着一次性解决好多问题,有时反而是事倍功半。

全身心投入当下

第二个方法:做任何事情,都试着全身心投入当下,投入你正在做的事情,心无旁骛。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注度。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我们锻炼专注力的机会。

比如刷牙就好好刷牙,把牙齿刷得干干净净。看书就好好看书,认真阅读每一个字。看电影的时候就好好观影(当然吃吃爆米花是OK的)。和爱人聊天,那你全身心投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对方身上。一旦你发现自己走神了,就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

观察自己的行为

第三条原则,时不时问问自己:“我现在正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些什么。比如我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一抬头,天都黑了,好几个小时过去。短视频看一看、朋友圈刷一刷、豆瓣晃一晃。这样一说,是不是觉得还挺充实的。但当我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我问自己:“你刚刚都在干些什么啊?”我感到一阵空虚,时间被浪费了,我什么都没干。

我们可以保持一部分注意力,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时不时提醒自己:把心收回来。

从「及时行乐」到「精打细算」,这是我的消费观转变之路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想捂住自己的钱包绝非一件易事,而想让钱包越来越鼓更是考验一个人的意志。有趣的是,像《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穷查理宝典》等入门理财类的书籍备受推崇,纵然如此,人们也无法简单地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来提高自己的财商。也许是前些年家庭条件尚可,父母在钱财方面也只是简单地告诉我不要浪费,所以我自幼对投资理财没有什么概念,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也不过 3 年左右的光景。从在支付宝上买黄金、基金,到阅读这些理财类的启蒙书籍,我也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从此走向财富自由之路。然而,现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当毕业工作并且父母不再给我零花钱后,我才明白曾经戏谑的「月光族」原来离我这么近。

既然光看书不能让我「财富自由」,那么我到底需要什么呢?我的答案是「为自己负责」。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是一个富二代,那么学着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负责,因为只有被生活毒打过才知道生活的艰辛,只有现实的目标才可以让自己做脚踏实地的事情。从 2018 年到 2020 年,我换了 3 份工作,住了 3 个城市,虽然失去了很多,但也收获了不少,其中之一就是自己的消费观完成了从「及时行乐」到「精打细算」的转变。

消费主义陷阱无处不在
投资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类似的话,我一开始也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借着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给自己购买最前沿的设备、最健康的食物、最热门的课程,殊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消费陷阱。当然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很多人没有将精力花在找准方向,只顾着拼命砸钱。类比于金融市场,就像是拿着 100 万元投资,却存进了银行活期账户。

我是一名数码产品爱好者,喜欢看体验评测、桌面分享,自己也很容易对各类新奇的数码产品垂涎三尺,然后借着「投资自己」凭空创造需求,买下数日后逐渐闲置,如此往复,乐此不疲。买 2019 款 MacBook Pro 15 寸前,我告诉自己原来的电脑性能太差了,打开 Photoshop 要好几分钟,编译 Python 做数据分析要半天,等有了新电脑自己一定可以起飞。事实却是我不是设计师,工作中使用 Photoshop 只占到了很小的一部分,我甚至可以用 iPad Pro 上的 Affinity Photo 来完成简单的做图工作,我也不是数据分析师,我写的 Python 代码和数据量远远没有达到老电脑的性能瓶颈。当然,我在买新电脑之前肯定不会去想得那么深,我只知道自己手上有一笔闲钱、我的电脑有点卡,继而得出了自己需要一台新电脑的结论,并冠上了「投资自己」的名号。

钱换时间
我们都知道时间很宝贵,因为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于是很多商家都会打着「用钱换时间」的旗号,鼓励消费者花钱购买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可是,我们的时间真的有这么值钱吗?如果我可以利用这些省下来的时间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那么这笔钱无疑花得很值;如果我只是利用省下来的时间打游戏、发呆、玩手机打发时间,那么我的时间价值显然无法匹配我花出去的钱。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工作时间之外都无法或者很少能够再获得额外收入,那么我们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时薪几乎为 0,所以不管我们花多少钱购买了多少先进的设备,其实都无法帮我们换回有价值的时间。相反,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升级工作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或者通过升级生活用品来减少时间浪费,以此压缩出更多的副业时间,那么「钱换时间」才真的有意义。

联想到前段时间妈妈建议我买一辆电动车用来上下班通勤,每天可以帮我省下 40 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经过一番思考后,我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一方面是因为这省下来的 40 分钟不会计入我的工作时间,无法让我获得更多的报酬,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正好可以利用这 40 分钟来增加自己的活动时间,减少久坐对健康的影响。「钱换时间」在这个情况下,就对我不适用。

免息分期
不管是淘宝花呗分期、京东白条分期还是苹果官网商店与各大银行合作推出的免息分期,都是商家们设下的另一个消费陷阱。说到免息分期,很多人可能会不同意,纷纷表示免息分期明明是消费者占便宜啊,不但可以只还本金不还利息,而且短期释放的现金流可以让自己通过储蓄、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方式获得稳定的收益,通货膨胀甚至可以让自己还本金的成本都降低,何乐而不为?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免息分期对消费者来说的确稳赚不赔,但是人不是机器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生物,当理性不能 100% 支配自己的行为,人难免会收到外界的影响。我曾经也是免息分期的支持者,并自诩不会受到分期付款的影响,一定会严格控制自己的支出,按时还款。于是,我曾经在一段时间内用一张信用卡同时分期了 iPhone 11 Pro、Apple Watch Series 5、Smart Keyboard、LG Ultrafine 5K 等,看似分了 12 期或者 24 期后「四舍五入等于零」,实际上每月要支出一笔不菲的费用,而这些费用进入到我的信用卡账单甚至不需要我的授权,就像我的手腕被偷偷划了一道而不自知,任凭鲜血慢慢流走。

分期付款的最大弊端在于制造假象。如果你没有记账的习惯,光看每个月信用卡账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消费情况。即使像我一样坚持记账的人,也很容易被分期付款带来的欺骗效应所迷惑。以 MoneyWiz 为例,我购买了一台 9600 元的 iPhone,分 24 期免息付款,每个月 400 元,那么我只会在 2 月记一笔 400 元的支出,在 3 月记一笔 400 元的支出……持续两年直到还清所有款项。所以,我在 MoneyWiz 上看当月支出的报表时,只能看到 iPhone 的支出金额为 400 元,我的账户总余额也不能反映我当时真实的财务情况,很容易让我造成自己没怎么花钱、我还有很多钱的幻觉,继而心安理得地消费更多商品,而免息分期带来的投资收益在追求保本的情况下其实微乎其微,远不如自己非理性消费带来的损失多。

以旧换新
随着苹果、三星等品牌以及爱收回、京东等平台的入场,以旧换新这个服务在数码产品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从「回收-质检-放款-发货」的流程,到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五花八门的品类,满足着像我这样持续追求新产品的消费者不断膨胀的欲望。

曾经天真的我,也非常喜欢以旧换新这项服务,觉得自己可以用差不多一半的钱就购买到新款产品,有的时候甚至会有专项补贴,简直太划算了。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被抵扣的产品对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价值,而加钱置换来的产品对自己有更高的价值。回过头去看,可能我做的每一次以旧换新都满足不了这个前提,更多的只是出于追求新鲜事物的冲动消费。

以我最近完成的一次以旧换新的经历为例,我来说一下这项服务本身的一些坑。2019 年我购买了一款 15 寸的 MacBook Pro,官网售价在 18000 多。等到 2020 年底 M1 Mac 系列发售的时候,朋友介绍说京东上有新品以旧换新的活动,最高可以获得 3000 元的现金补贴。我在京东上完成了 15 寸 MacBook Pro 的估价,9100 元正好满足获得 3000 元现金补贴的条件,而新款 M1 MacBook Pro 的起售价是 9999 元,这也就意味着我在完成以旧换新后京东还要倒贴我 2000 元左右,并且已经有完成以旧换新的朋友收到了京东倒贴的钱,所以我立即下单了。最后的结果是,京东要求我全款支付了 9999 元的购机款,在等待了 2 天后京东给我发货,因为当地没有爱回收的网点,我的 15 寸 MacBook Pro 被派送新机的京东小哥带走并寄回了爱回收的站点,等待了 2 天后爱回收给我估价 8400 元,我不但失去了获得 3000 元补贴的资格,而且给我发放的 1000 元补贴是以 E 卡的形式在一个月后发放。而在同一个活动下,我的朋友不但得到了上门以旧换新一条龙服务,而且旧机抵扣款和专项补贴直接被用于抵扣新机的购机款。当然,我也可以选择终止以旧换新服务,我也就意味着我要立刻退回新产品,等待旧机寄回,然后又花费大量的时间装机,最后不但浪费了很多时间还什么都没有得到。因此,以旧换新这项服务由于在质检和估价环节涉及到人工操作,所以很容易受到地区、人员、物流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自己的权益。

开源不忘节流
增加本金比提高收益更有效
说到投资理财,绕不开[收益率]这个概念。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要想将自己的年化收益率每一年都保持在 15% 以上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而提高收益率的边际风险会越来越高,在追求高收益的路上一步走错就很有可能人财两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王一年的工资收入是 10 万元,通过基金、股票等投资方式一年的收益率是15%,那么他一年下来的总收入最多不会超过 11.5 万元。如果他通过购买风险更高的基金、股票,将收益率提升到 25%,那么他一年下来的总收入最多不会超过 12.5 万元。年化收益率提高了多达 10%,而收益只相差了 1 万元。相反,如果小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本金上,让自己的年收入提高 10%,也就是 11 万元,那么即使只有 15% 的收益率,他的年收入最多也可以达到 12.65 万元。

通过提升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力、开辟副业等途径来增加本金收入,这样的过程是可以形成滚雪球效应的,因为绝对能力的提升可以让自己升职加薪,获得越来越高的本金收入。而提高投资收益不同,除了依赖于自己或者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还要取决于市场走向。所以,在提高相同比例的前提下,提高本金比提高投资收益更稳定、更具有复利效应。

资产配置很重要
同样是 100 万元资产,在不同的人手中能发挥出截然不同的效果,而这就是资产配置的作用。对此,我个人认为好的资产配置需要满足 3 个特点:充足的现金流、较高的抗风险能力、稳定的增值能力。

充足的现金流主要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以及满足日常开支,这部分资金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其实很重要。举个例子,小明有 500 万元资产,可是 400 万投资了房地产,50 万购买了基金,49 万购买了银行理财,剩下只有 1 万元的现金。突然有一天小明的亲人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虽然小明拥有 500万元资产,但是 499 万元无法立刻变现,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就只能去借钱了,要么承担高利息,要么欠人情。我自己的现金流主要由纸币、微信钱包、余额宝、储蓄卡、证券账户中的闲置资金组成,大概占了个人总资产的 10% 左右。当我有新的收入时,我会将一部分资金配置到现金账户,用来维持 10% 的现金流比例,剩下的部分用来投入到中长期投资账户中;当我的现金流占比少于 10% 时,我会开始缩减开支,并且从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中赎回一部分资金填补空白。

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可以让自己面对市场波动宠辱不惊。不管是证券还是基金,在开户前都会让申请人做一个风险测试,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我自己的投资风格属于稳健型,所以我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更倾向于将大部分的投资资金分配到中低风险的投资品上,比如指数基金、债券以及一小部分的股票等,目前这部分的比例在 60% 左右,而只有 10% 的资金我会配置到中高风险的投资组合上。

稳定的增值能力则可以确保自己不被通货膨胀割韭菜。我们都不知道把钱存在银行里大概率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那么为了让自己的资产保值甚至增值,我必须想办法让它们稳定增长。虽然我曾经学习过一些专业知识,也有一点投资经验,但是我还是决定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我在且慢、蛋卷基金上挑选了两个主理人,跟着他们的策略无脑跟投,不用盯盘,不用担心市场的大波动。过去一年,这部分资金的年化收益率在 20% 以上,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另外,我也会用剩下 20% 的资金跟着某个主理人做一做条件单,傻瓜式操作,只做短线,赚 5% 就走,绝不贪心。

降低试错成本
关于「断舍离」这个概念我想大家应该已经看吐了,其实减少浪费还有另一种思路,那就是在真正有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试错成本。

在网购的时候,我会尽可能地选择京东自营或者天猫品牌旗舰店,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售后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 7 天无理由退货。当然,我肯定不是冲着 7 天无理由退货去的,因为我购买的前提是真正有需求,如果在使用后没有问题我肯定不会选择退货,只有在使用过发现产品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才会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申请退货。这样一来,我就可以避免东西买回来后与预期不符只能吃灰的情况,减少了钱财的浪费。以我最近一次购买 Aqara 空调伴侣 P3 为例,我原计划是通过这个设备来将我房间里的电暖气接入到 HomeKit,实现远程控制功能,结果买回来后发现只能在 Aqara 自己的 App 里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接入到 HomeKit 后无法识别自定义遥控器,最后只能无奈选择退货。我保留了原包装和附赠未使用的温湿度传感器,向京东申请了退货,小哥上门回收后我很快收到了退款。话虽如此,我绝对没有鼓励大家滥用 7 天无理由退货条款,希望大家可以在真正有需求的情况下再下单购买,无奈选择退货时也尽可能地不要损坏产品和保留原包装,不要影响店铺的二次销售。

如果我购买的店铺不提供 7 天无理由退货或者产品已经超过了退货期限,那么我会选择通过闲鱼二手出售或者与朋友置换其他物品等方式来降低这些【无用产品】的沉没成本。截止发稿,我已经通过闲鱼出售二手自用物品获得了超过 5 万元的回报,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现金流,还让这些物品去到到了真正有需要的人手里。

消费心态的转变
曾经何时,我也是一个一闲下来就刷色魔张大妈的人,不说大便宜,就算薅到几块钱的小羊毛也开心地不行。每次发工资、奖金了,总想着买点什么东西。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买什么东西已经不是那么重要,花钱本身就让我感到愉悦。我后来反思了一下,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生活中缺少了其他乐趣,二是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计划。

而现在,花钱本身已经无法让我感受到愉悦了,相反,我恨不得自己能抠下每一笔非刚需的花费,省钱才让我更有成就感。我开始在 MoneyWiz 上回看过去发生的周期性支出,在 Excel 上列出来,划掉不必要的消费,然后根据过往的消费记录制定吃喝、居家、消费等 3 个方面的预算,严格控制自己的支出;我开始频繁地使用返利 App,在淘宝上购物时,会先打开一淘看一眼,看看返现和集分宝是否额度比省钱红包更高;我开始把猫粮、猫砂、湿厕纸等生活必须品加入购物车或者收藏夹,可以在需要凑单时直接下单,避免了购买不需要商品的情况……

后记
我知道少数派的读者中藏龙卧虎,不乏资产雄厚或者投资能力极强的高人,但是我还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刚毕业不久的打工人或者其他像我一样资金量还不多的人一个参考。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很高的收入或者投资收益,但是也应该及早树立投资理财的意识。经过这段时间的「修行」,投资理财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增长了我的财富这么简单,它还改变了我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因为我深知只有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才可以让自己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帮助自己更快地积累本金。

2021 年,继续加油吧,与大家共勉。

机械键盘自行选购指南

在被室友多次安利,并被邀请用他的电脑长时间试玩之后,我终于没有忍住,加入了《守望先锋》。

万恶之源
这件事发生在 2016 年年底,以为只亏了 198 的我当时万万没有想到,它彻底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我面对的不只是无穷无尽的限定皮肤,还有耳机、麦克风、一台替代 Mac 成为主力机的神舟游戏本,以及陆陆续续换掉的鼠标和键盘。直到现在,我才觉得自己对键鼠的狂热稍稍平息了一些,回看购买记录,大片大片都是后悔的泪水。

这篇文章由我的机械键盘 / 键盘外设掉坑之路整理而来,我将按照购买前需要考虑的内容按重要程度逐层阐述。希望能给打算购买一把机械键盘,或者即将购买无数把机械键盘的你提供一点帮助。我不会在文章中给出过多的键盘型号推荐,如果你对机械键盘没什么了解,但希望自己挑选一把合适的机械键盘,可以按照本文的路径逐层进行筛选。

注:文中大部分键盘图示来自各品牌官方店铺。

在开始选购之前:买吗?买什么?
想要换掉一把常用工具,背后原因往往就是各种各样的「不好用」。

我购买机械键盘——更准确地说,购买「外置键盘」的需求起源于对笔记本键盘手感的不满。在上神船之前,我的主力机是 MacBook Air 11 (2012),型号不甚高级,但它的剪刀脚键盘手感尚佳,哪怕是和室友轻度游戏也还撑得住。所以在此之前我购买的键盘无一例外都是超便宜的蓝牙键盘,是专门给 iPad 和手机准备的。

而成为一名 Windows 用户,并且开始打游戏之后,键盘的体验问题开始迅速凸显:

笔记本自带键盘键程过短,确认感太弱,难以判断通断,过于软糯的空格让我的卢西奥根本上不了墙;
笔记本自带键盘布局紧缩,按键顶面距离太近,手误输团导致全队回城的事故屡见不鲜;
过往购买的蓝牙键盘延迟过大,无法正常游戏。
道理很简单,键盘不好用,换一把;笔记本键盘不行了,买个外置键盘。而这就是你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是机械键盘呢?
如果你现在已经有了「想买机械键盘」的念头,那你肯定知道更为常见的「薄膜键盘」。我在此处讨论机械键盘和薄膜键盘的准确定义和详细原理1,只讨论使用体验上的区别。

薄膜键盘花样繁多、基本防水,而且大多价格低廉,其中也不乏手感上乘者,一把选材和做工不错的薄膜键盘可以轻轻松松做到几十块钱就让你击键如飞。那为什么还要花更多的钱去买一把机械键盘呢?

如果你现在就有一把薄膜键盘,对它的手感非常满意,并且希望找到一把与你的薄膜键盘手感一致的机械键盘,我建议你换一把好一点的薄膜键盘接着用下去。

联想 SK8825 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市面上最常见的廉价薄膜键盘仍然是经典的火山口胶碗结构,这类薄膜键盘的手感全靠一大张胶碗提供;而在胶碗薄膜键盘以外的选项中,同样靠胶碗提供手感的几乎只有静电容键盘了2,为此你可能需要付出数十倍的代价才能获得真正「类似」的手感。另一方面,剪刀脚薄膜键盘的超短键程同样是普通的机械键盘难以复刻的。

而如果你已经开始讨厌自己的薄膜键盘,大多也躲不过以下几个理由:

由于造价低廉选材一般,胶碗薄膜键盘的致命通病是手感衰退快。普通的薄膜键盘,如果遇上重度使用者,几个月就可以把回弹有力的新胶碗按成煮到糊锅的汤圆,粘滞卡涩。
薄膜键盘的电路设计一般不考虑常用功能键以外的冲突问题,因此部分键盘可能在游戏中出现按键无法同时触发的状况(按键冲突)。
胶碗 + 薄膜的结构决定了薄膜键盘按键触底时压力骤增,而且每次击键必须触底,长时间使用更容易手指酸痛。
机械键盘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每一个按键都有一个独立的开关(轴体)。因此,每个键的手感都互不影响。就算单个键手感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只换这一个开关来解决,免去了一键按垮整把归西的困扰。按键独立也能更好地解决按键冲突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机械键盘至少支持同时触发任意六个按键(六键无冲),很大一部分已经原生支持全键无冲。

我自己的一把键盘上同时使用了凯华 Speed 粉轴和凯华 BOX 白轴。
目前在产的机械轴体结构大多与经典的 Cherry MX 系列类似,靠一个滑块(轴心)提供手感,靠弹簧提供回弹力度,靠一对弹片控制通断。相比之下,机械轴体的这种结构能让它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手感稳定,至少按键的力度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而这也是薄膜键盘为人诟病的重点。通过调整滑块的外形结构以及弹簧的压力克数,机械轴可以提供各式各样的手感。此外,机械轴体的触发点往往位于整个行程的中段附近,并不需要完全触底,如果你希望使用更小的力度打字,完全可以选择压力克数更低的轴体或蜻蜓点水的指法。这些都是一般的薄膜键盘无法提供的。

机械键盘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项,可玩性也更强,同时手感更加稳定。如果你已经决定要购买一把机械键盘,并且确定了自己的预算3,我们就开始进行第一轮筛选。

基础过滤器:键盘配列
很多人会推荐先选轴体,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购买一把作为日用工具的机械键盘,真正影响你是否能做到「日用」的首要因素还是键盘配列。适合的配列能够大幅缩短你的适应时间,以便更快与新工具磨合。

现代键盘的基础配列以 1986 年开始发售的 IBM Model M 键盘为原型。以国内采用的 ANSI 美式标准为例,在 Windows 系统成为主流后,键盘进一步增加了 Windows 徽标键与菜单键,完整布局也从早期的 101 键逐渐稳定在 104 键。

IBM Model M (Standard US Layout, 101 Keys)
但如果你简单了解过机械键盘就会发现,它们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完整的 104 键。常见的量产机械键盘基本在 61 键到 108 键之间,也有少数键盘做到 50 键以下或 110 键以上,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配列。

配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把机械键盘的独特性。举一个极端的(甚至不是机械键盘)的例子,被奉为「程序员神器」的 HHKB 静电容键盘小巧精致,整把键盘一共 60 颗按键,标准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都可以通过组合键的形式触发,功能没有丝毫缩减。但如果你是一个重度的方向键、功能键、甚至大写锁定键使用者,HHKB 都不会让你的输入效率增加,能增加的只有小指疼痛。因此,配列同样决定了一把键盘的局限性,好看的键盘多得是,没必要单纯为了好看和自己的手指较劲——在用过从 42 键到 118 键等等各种配列的键盘后,我才彻底想通这个道理。

现在,你需要仔细回想自己的键盘使用日常,并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

在你使用键盘时,最常用的是哪些按键?
完整的 104 键盘宽度往往超过 43 厘米,一把键盘上去小半个桌面就没了。何况也很少有人在日常使用中真的把 104 键每天按遍,一个合适的配列能够保证你在操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留出更多的桌面空间给鼠标和其他物品。非完整配列就是对键位进行调整和删减,用于配合各种需求。

104 标准键盘键位示意图,截取自 电脑键盘 – 维基百科,有修改。
如果我们将键盘布局如上图按其自然分区割开,整把键盘可以大致分成五个区域4:

主键区,包括数字字母区以及常用的修饰键,是文本操作的主要区域;
功能键区,包括 Esc 以及 F1 – F12 十二颗功能键;
指令键区,包括 PrtSc / SysRq、Scroll Lock、Pause/Break 三颗按键;
编辑键区,包括四枚方向键以及六颗负责操作及定位指针的按键;
数字键盘区,包括整个小键盘。
现在回想一下刚刚让你回答的问题,有哪些键是你每天的使用中必须使用的,哪些是偶尔用到的,又有哪些是根本没点过的?

在确定了自己的使用习惯后,你可以对照下表寻找适合自己的配列:

主键区 功能键区 指令键区 编辑键区 数字键盘区
60% 配列 ✅️ *
65% 配列 ✅️ ⭕️️
75% 配列 ✅️ ✅️ ⭕️️ ⭕️️
80% 配列 ✅️ ✅️ ✅️ ✅️
90% 配列 ✅️ ✅️ ⭕️️ ⭕️️ ✅️
100% 配列 ✅️ ✅️ ✅️ ✅️ ✅️
表格中的 ⭕️️ 表示该组配列中通常含有一部分本区按键。

*:60% 配列中有极少数配列包含了方向键,但采用了非标准长度的左 Shift 键。

配列的百分比代表了该配列占标准键盘的大致面积,前面所提及的 HHKB 键盘采用的配列本质上也是变种的 60%。配列的百分比越低,键盘的尺寸就越小,越倾向于便携,同时也越依赖组合键的使用。相对地,百分比越大的键盘越不需要记组合键,同时也越占桌面空间。

对于需要大量输入数字的使用者来说,可选项少之又少,基本只有全尺寸和 90% 配列可选。常见的 90% 配列去掉了中间的指令与编辑键区,将其中的一部分按键挤进剩余键盘的空隙中,按键个数从 96 到 100 不等。90% 配列的宽度比更常见的 80% 配列只多出大约一个键位,但生产厂商较少。全尺寸键盘则有更多选择。

左:Leopold FC980M | 右:iQunix F96
对不需要小键盘的使用者来说,87 键的 80% 配列,即 TKL(Tenkeyless)配列是一个普适优选,它在大幅缩短键盘长度的同时不会改变任何使用习惯。有不少电竞选手为了获得更大的鼠标移动空间选择 TKL 配列。而如果编辑与指令键区的部分按键对你来说形同虚设,75% 配列可以进一步缩减键盘尺寸,常见的 75% 配列主要为 84 键,也有部分键盘提供 80~83 键的配列,84 键配列的主要特点是将常用编辑键纵向配列,并像 100 键配列一样去掉了全尺寸键盘中的分区间隔,使得整个键盘十分紧凑,需要一定适应时间。

左:Filco 圣手二代 87 键 | 右:AKKO 3084 DS 午夜
如果你的整个 F 键功能区几乎没碰过,只是按按 F5 刷新网页,或者你的桌子小得可怜,还得腾出地方分给其他的物件,又或者你需要每天背着键盘跑来跑去通勤,你都该考虑 60% 和 65% 配列。它们通过大量使用组合键尽可能地缩小了键盘尺寸,同时没有删去数字键5,保证你在使用拼音输入法时不会遭遇太多麻烦。60% 配列的基础 61 键配列就是把波浪线换成 Esc 的主键区,许多便携键盘都直接采用了这样的配列,但显然,如果你大量使用方向键,这一配列会带来很多麻烦。于是在量产的 60% 机械键盘中,有两类经典的变体配列,其一是 64 键配列,右下角的修饰键被压缩,塞进了一组方向键;其二是 Filco 大名鼎鼎的 Minila,老款 67 键,新款 63 键,都把方向键做在了容易触发的位置或层。这两类也有共同的问题,由于大幅压缩按键,64 和 Minila 的底部两排按键并非标准尺寸和位置,适应起来更加困难。

左:Anne Pro 2(61 键) | 右:Filco Minila Air(旧款 67 键)
65% 配列键盘在 60% 的基础上增加一到两列,更宽裕地放下了方向键和部分编辑键,同时保持着较高的便携度。65% 配列从 66 键到 71 键不等,68 键最为常见。而同样地,65% 配列因为排布紧凑也需要一定适应期。

左:Durgod Fusion | 右:GANSS ALT71
我以自己举个例子。

除了敲密码,我几乎不用数字键盘;大部分时间我都只是在写东西,很少使用 F 区所以有没有无所谓;因为经常删改,方向键每天在用,剩下的编辑键我几乎只用 Delete Home End 三颗,而且非常讨厌 Insert;偶尔使用截图键。因为晕 3D,我在打游戏时鼠标灵敏度非常低,需要更大的空间移动鼠标,键盘需要尽可能小。于是 65% 配列就成为了我的首选。

一把自己换了轴体和键帽的 Keydous NJ68(虽然这键盘已经不在我手上了)
好,现在你应该已经对选什么配列有了大概的想法。如果你在购物网站搜索「XX 键机械键盘」就能跳出来一大堆的产品,各种品牌各种外形,同样的型号还会分各种轴体,这就是我们需要进行的下一步挑选:轴体。

最关键的使用体验:轴体选择
哪怕你从没用过机械键盘,可能也听过「黑红茶青」四大金刚。但机械轴体本身并没有严格的颜色规定,这样的称呼与惯用颜色来自目前的老大哥 Cherry MX 系列出货量最大的四款轴体:Black、Red、Brown、Blue。目前各厂商仍在出货的轴体大部分跟随了 Cherry 的规格标准甚至触发模式,以提供更好的兼容性。此处的介绍大多就基于这些轴体。

现代机械轴体大致可以按手感分成三大类6:Clicky(响声段落轴 / 类青轴)、Tactile(段落轴 / 类茶轴)、Linear(线性轴 / 类红轴)。

Clicky:响声段落轴
很多人的机械键盘启蒙可能就是青轴,那种最吵的、咔哒咔哒的、网吧里到处都是的轴体。Clicky 指的就是这类轴体的声音特性。青轴可以说是最有特点的机械轴体,很多人也因此认为只有具有咔哒声的键盘才是机械键盘,甚至不少薄膜键盘打着「机械手感键盘」的名号卖狗肉,它们模仿的就是这类轴体。Cherry 青轴以及一众更便宜的类 Cherry 青轴采用了分成两截的轴心,上半部分承托键帽,下半部分则是一个滑块。从下图可以看出,滑块在被推下时会因为轴心小脚的凸起超过弹片凸起而快速下落,再随着上半部分的抬起复位。青轴的声音和手感主要就来自于滑块快速下落和复位时的打击。

当你按下按键,会在某个位置感到阻塞,继续加大力度就会听到咔哒一声,轴体触发,阻塞感消失,这个「阻塞感」就是所谓的「段落」。青轴在提供段落的同时还提供一个明确的响声。

Cherry MX Blue 触发示意图
青轴的特殊结构给了它独特的手感和声音。尽管因其响声巨大而常常被调侃成「室友快乐轴」,类青轴的市场份额还是居高不下。许多游戏爱好者就是跟随自己在网吧的初体验选择了青轴。雷蛇著名的绿轴也是这种类青轴的成员。但除了声音巨大不适合在公共场所使用外,青轴的结构还造成了它的另一个弱点:寿命短。

「臭轴」指机械轴体失去了原有的手感和声音,在所有轴体中,青轴是最容易臭轴的。在长时间使用或是灰尘等杂质干扰时,青轴的两段式轴心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分离或复位,这时青轴的段落感就会大幅度减弱或是直接消失。而其他轴体大多要弹片出现异常时才会失灵。所以即使是以寿命长著称的 Cherry MX 系列,也没有把青轴的寿命和其他轴体一起提高到一亿次。

也有轴体厂商注意到了这点,于是尽可能通过调整结构来弥补青轴的天生缺陷。雷蛇绿轴的最新版本在轴心旁边加上了防尘围墙,尽可能减少按键时灰尘的进入量。凯华则开发了 BOX 白轴,用一根单独的发声扭簧同时提供段落感和声音,轴心小脚本身则只负责触发开关,从而保证了声音和手感的高度一致性。但 BOX 白轴并不能完美复刻 MX 青轴的手感,它提供的段落感与声音都更类似按动圆珠笔。

此外,青轴的两段式轴心打击感非常强烈,能够提供超强的确认感,同时也让长时间使用后的疲劳感更加明显。这种「震手」的体验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优点:声音清脆,确认感强,有非常明显的打击回馈;
缺点:不适合在公共场所使用,寿命相对更短,长时间使用更容易疲劳。
Tactile:段落轴
键盘爱好者口中常常说到的「段落轴」其实就是 Tactile 轴体,即所谓的类茶轴。与同样提供了段落感的 Clicky 轴不同,Tactile 轴体的轴心是一个整体,它的段落感来自于轴心小脚上的凸起,凸起越明显,段落感越强;凸起越平缓,段落感就越弱。与 Clicky 轴体相比,这类轴体更注重的是提供手感上的确认感,而不是听感上的确认感7。

Cherry MX Brown 就是一个典型的弱段落感段落轴。如果你观察下图就能发现,茶轴的轴心小脚在按下时有一个小小的凸起,当这个凸起通过弹片时,手指会感受到一定的阻塞感,在凸起通过弹片后,阻塞感消失,继续下行后,轴体触发。这样的阻塞感没有青轴那么强,比较平缓,但手指是可以感受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说茶轴类似薄膜键盘,其实指的就是茶轴有段落感但是不强,两者实际的手感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Cherry MX Brown 触发示意图
以 Cherry MX Brown 为例,茶轴这样的段落轴常常被称为「万用轴」,因为它提供了段落的确认感,也没有青轴那么吵,打游戏和工作都可以用。但如果你尝试了茶轴可能就会发现,茶轴的段落感其实非常平缓,如果打字速度快按键比较轻还好说,对于一些「大力金刚指」的使用者来说,茶轴的段落感就像不存在,甚至被描述成「涩得很的线性轴」。相比之下,同样来自 Cherry 的白轴(MX Clear)就拥有更明显的确认感,同为段落轴,白轴的轴心凸起更加明显也更加提前,但白轴的压力克数更大,也已经退出了大批量产的范畴,只有极少数键盘还原生附带樱桃白轴。其他厂商生产的段落轴则差距极大,风格各异,有不少在手感上都远远好于樱桃茶轴,但在量产键盘上它们可能难觅踪迹。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茶轴与类茶轴的手感整体上还是讨喜的,对于习惯了确认感,又不希望受到青轴声音骚扰的用户来说,这类段落轴就是当之无愧的最优选。

优点:有按键确认感,手感更柔和,长时间使用更舒适;
缺点:段落感偏弱,量产茶轴手感平庸。
Linear:线性轴
线性轴就很好理解了,在这类轴体的整个行程中,你能感觉到的就是手指压力之间增大,在其中的某个位置,按键触发了——全程没有段落感,这就是线性轴。四大金刚中的红与黑都是线性轴,两者的差别中最明显的就是压力克数,红轴轻,黑轴重,这也是所有线性轴之间最为明显的差距。

Cherry MX Red 触发示意图
上图是樱桃红轴的触发示意图,显而易见地,轴心小脚与前两个示意图有明显差别。线性轴的小脚就是一道斜坡,向下按到某个程度弹片就接触了。你当然可以说这样的手感无趣,但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键盘的人来说,低压力克数的线性轴可以明显地减轻你的手指负担。此外,线性轴本体的声音也明显更小,对于连段落轴「咯噔」的声音也不喜欢的人来说,线性轴单一击键的哒哒声可能是不错的替代。

因为线性轴的设计比较简单,各个轴体厂商和型号之间的差距变成了压力、顺滑度、轴心稳定性,而不是一上手就泾渭分明的喜恶。如果你只是想要一把便宜键盘用,买线性轴能更容易获得说得过去的体验,也能更少出现那种一把键盘上几个按键手感差距巨大的质检事故。此外,线性轴更容易满足你的特殊需求:追求键位的快速触发,有 Cherry MX Silver(银轴)这种提前触发的线性轴体;追求更进一步的安静,有 Cherry MX Silent Red(静音红轴)这种静音轴体供你选择。相比之下,量产键盘搭载的线性轴种类更多,更能满足你的特别需求。

但对于有大力金刚指的使用者来说,轻压力线性轴因为没有段落作为确认,误触的机率开始升高。没有适应轻压力轴体的人可能手搭在键盘上都能打出一溜空格。

优点:无段落感,更适合长时间使用,量产键盘中有更多功能性轴体选择;
缺点:没有明确的物理回馈感,可能增加误触机率。
选哪类?
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先解决分类的问题。

如果你试过不少人的键盘,尤其是已经使用过 Cherry 的青轴、茶轴、红轴三类超过半个小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就可以了。我不推荐 Cherry 黑轴,它真的很重,哪怕你之前一直在用十年没换已经弹不起来的薄膜键盘也别轻易买——你的手指已经经历很多了,让它过好点吧。你可能听过一种说法叫「黑轴适合打游戏」,有这种说法可能是因为黑轴的压力克数太高,对于需要高速操作的游戏玩家而言,重弹簧带来的超快回弹会给你一种「键盘更跟手」的感觉,而且大压力克数也更难误触。但只要你还打算拿这把键盘打字工作,就应该转头去考虑一下红轴或者银轴了。误触可以通过适应解决,腱鞘炎不能。

而如果你没有尝试过机械键盘,或者只用过网吧的机械键盘,也找不到其他的尝试途径,我建议你也放弃青轴。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只打算买一把机械键盘天天用,响声段落轴更容易让你感到疲劳。青轴的这种结构问题在于,你每一次击键的声音和手感,都可能因为你手指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差别。键盘的声音和手感变得不稳定会非常分散注意力。此外,青轴的臭轴问题也难以解决,如果你只想买青轴,请务必选择使用 Cherry 轴体的键盘,至少能保证轴体寿命稍长一些,或者选择雷蛇搭载了绿轴的产品,稳定性会略好于 Cherry 青轴。如果你只是想要这种响亮的咔哒声,我的建议是选择搭载了凯华 BOX 白轴的键盘,扭簧发声的结构保证了声音和手感的稳定性,虽然确实有些像圆珠笔。

BOX 白轴的外置发声扭簧结构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击键的时候体会到一点点物理回馈增加确认感,茶轴是你的不二之选。虽然 Cherry 茶轴的段落感其实很轻,但对于初次使用机械键盘的人来说,Cherry 茶轴的手感很耐用,不无趣。我的第一把机械键盘就是 Cherry 茶轴,我的朋友入手了同款的 Cherry 红轴,后来他无法适应线性轴,我们就做了个交换。对我来说,红轴适应起来也并不困难,几个小时就适应了这种较轻的按压感。线性轴的手感有些无趣,但能最大程度地消失在日常生活里,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注意力。长时间打字之后,茶轴的小段落也会变得明显,因为段落感就是压力的突然变化,疲劳以后这种感觉就会加倍凸显,红轴这样的线性轴就避免了这种问题。茶轴和红轴都是非常适合日用的轴体,选择哪一个都不会错。但是请不要相信部分商家所谓「茶轴红轴音量小」的宣传语,键盘的声音大小是和各种因素相关的,尤其是大部分量产键盘使用了钢定位板,大力敲击时声音并不算轻,如果你想让睡眠超级浅的室友也不会骂你,请直接选择搭载静音轴体的键盘。

之所以一直强调 Cherry,主要还是考虑到轴体寿命的因素。Cherry 每年的出货量巨大,模具磨损也很迅速,如果单论手感,它并不是最好,不少国产厂商都有手感更加顺滑、更加有趣的轴体选择。线性轴和段落轴的市场上,凯华、佳达隆、TTC 都是不错的轴体厂。也有一些厂商选择了更加便宜的代工厂生产自主轴,把机械键盘的价格打到 100 元左右。这些键盘也并不是不能选,如果你的预算确实不高,尽可能选择低压力克数的线性轴,如果标注的触发压力超过了 58 cN,就选段落轴,尽量避免类青轴,这样能尽可能防止遇到过于差劲的轴体。

还有一点,如果你的日常卫生习惯不佳,或者平常习惯在键盘旁边直接抽烟,远离青轴,它们死得最快,其他轴死得慢一点。你可以选择光轴,血手幽灵(双飞燕)、雷蛇、赤度等都有相关产品,也有一些明确说明有防尘装置的轴体(比如凯华 BOX 轴系列),或者直接用回薄膜键盘。大部分机械轴体对灰尘的抗性还是比较低的。或者你也可以直接上静电容键盘,拿钱挑配列就行,快乐又简单。

附加功能筛选:无线连接、背光、系统支持与轴体热插拔
其实经过上面两步,你基本上已经能选到一把像样的键盘了。有预算,有配列,有轴体,哪怕按销量排,一般不会有什么特别离谱的选项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键盘的一些特殊功能。它们可能对输入体验本身没有什么质的影响,但可能影响你操作电脑时的心情。我在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无线连接:蓝牙?2.4G?
如果你有频繁移动的需求,或是需要在多设备间频繁切换,无线连接的机械键盘能给你带来不少方便。通常情况下,尺寸越小的键盘对无线连接的需求可能越大,毕竟尺寸小,就干脆发挥小尺寸的灵活特性。在选择时其实也不需要了解太多的技术细节,只需要记住几点即可:

蓝牙版本不要低于 4.0;
注意看键盘是单模无线还是双模以上无线,结合你的使用设备考虑是否合理;
如果你要在台式机上使用无线连接,避免把接收器插在机箱后侧的接口上。
无线连接主要需要考虑的还是连接的稳定性。虽然键盘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不多,但过低的蓝牙版本还是会让你的输入体验大打折扣,比如旧款的 Filco Minila Air 就是单模蓝牙 3.0,如果你的使用环境比较稳定问题还不大,但凡有一点干扰你就要炸了。所以最好还是选择支持蓝牙 5.0 的键盘,4.0 也基本够用,并且最好是蓝牙有线双模,保证你在使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仍然能正常工作。

至于 2.4G 连接,最大的问题是需要配对的接收器。如果你的使用环境包括了移动设备,最好还是选择有线蓝牙 2.4G 三模的键盘。市面上也有一些 2.4G 连接的单模键盘,在我看来它们的使用环境还是比较受限的,至少选择 2.4G 与蓝牙双模也可以拓宽使用场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罗技或雷蛇这样的大厂会有自己的增强版 2.4G 技术,体验起来比其他厂商的更加稳定,但不要单纯为了超强的无线连接去随便购买,务必把之前提到的几点放在首位,点名罗技 G613,垃圾键盘,血泪教训。

左:IKBC S200(2.4G 单模)| 右:罗技 G613(2.4G 蓝牙双模)
无线机械键盘的供电方式也就两种,干电池供电和内置锂电池供电。干电池供电的版本通常有超长续航,但要么没光,要么与键盘背光不共存,GANSS 的双模键盘就采用了无线连接时背光不开启的策略。很多使用锂电池供电的机械键盘则支持你在开启无线连接的同时开启背光,相应地,键盘的续航也会缩短,充电的频率也会增加。我个人倾向于干电池供电方案,但目前还支持干电池的选项确实不多,如果完全关闭灯效,两者的差别其实也不大,注意隔一段时间查查电量就好。

背光:RGB?键帽漏光?
说到背光就不得不提一嘴雷蛇。

雷蛇灯光同步之后确实无人能敌。
其实不管多花哨,键盘灯光的功能性也只有两点,一是辅助定位,让你在不够明亮的环境中也能准确摸到或看到自己的键盘,二是桌面装饰,流光溢彩的效果放在桌面上确实好看。通常情况下,辅助定位靠的是轴灯,也就是每个按键下的灯珠,桌面装饰靠的是底灯,一般在键盘 PCB 板的背面,配合匀光板达到灯光效果。

沃弥尔琉璃,底灯轴灯都有,外壳全亚克力匀光板。
如果你不是 RGB 的狂热爱好者,或者没有什么神光同步的设备,大可选择单色背光或是无背光的键盘。至少在我个人看来,习惯了盲打之后灯光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大部分的时间我也不在乎它到底是开还是关。这属于一个「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须有」的功能。

但提到背光就要说起另一件事:键帽漏光。

目前量产键盘的键帽主要有两种材质,ABS 和 PBT。PBT 键帽相对耐磨,但透光效果不佳,ABS 光效更好,但很容易磨损打油。所以有一些厂商在生产背光键盘时,可能会选择初上手手感很好,对灯效也更为友好的 ABS 加类肤涂层的键帽。这类键帽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逐渐打油反光,更严重的就可能涂层磨损,整体光效也会不再均匀……你自己看吧。

我饱经风霜的 MacBook Air 来做个示范,现在 A 和 D 一开灯就是两个洞。
有些使用者受不了这样的磨损,选择换键帽,但其他键帽也有可能影响光效,比如买来的键帽材料里遮光粉不够,灯隐隐约约从键帽后面透出来,灯一关,像几十个灯珠飘在你键盘上。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希望常开灯效,并且没什么后续换键帽的打算,最好直接选择原装 PBT 材质键帽的键盘,采用二色成型工艺的更好。如果你不在乎打油,那就无所谓了,尽情在 RGB 的原野上奔驰吧。

系统支持:Mac 用户睁大眼睛
虽然键盘是通用的输入设备,但如果它本身没对 macOS 做适配,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一些小小的问题。目前不少键盘厂商已经注意到了 Windows 与 Mac 习惯的 GUI 按键位置不同,因此会提供 DIP 开关或是快捷键支持 Windows 与 Alt 按键的切换。而 Keychron 的键盘之所以广受好评,就是因为它在提供 Windows / macOS 双系统模式切换的同时,把顶部的 F 区按键也按照 Mac 用户的习惯替换成了快捷操作。

左:Keychron K2(完美适配 macOS)| 右:HHKB Hybrid Type-S(原生布局更适合 macOS)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 Mac 用户,在选购机械键盘时务必注意键盘本身是否适配了系统模式切换,至少要支持 Windows 与 Alt 的换位。没必要因为一把键盘影响自己的使用习惯,能不在软件层面改键位就尽量避免多折腾这一层。

轴体热插拔:可玩性与价格的取舍
最近几年轴体热插拔的概念火了。早先这样的技术通常放在网吧键盘里,网吧键盘大多采用青轴,长时间的大力敲击让这些键盘成批阵亡,每次都拆开拆焊换轴又太麻烦,于是有厂商提出了一个套筒热插拔的方案:在轴体的引脚上加两个小筒子,轴被焊在电路板上时其实是套筒焊了上去,如果用特别的工具往外拔,坏掉的轴体可以直接拔出来,套筒留在电路板上;接下来只要拿一个新轴,把套筒拔掉,直接插回去就可以了。这样的思路就是套筒热插拔,现在高特的部分轴体还在延续这种成本低廉的热插拔方案。

左:「铜鸡眼」热插拔套筒 | 右:凯华热插拔轴座
但套筒本身的可兼容性太差了,没办法把各个厂商的轴体都放进去,轴脚粗细差一点就不能用了。于是又有厂商开发了热插拔底座方案,电路板不再直接焊轴,而是把一个个底座焊在背面,轴从正面插进底座。这样就有了简单快捷而且兼容性强的快速换轴方案。目前量产键盘上常见的热插拔轴座主要由凯华生产,也有部分来自佳达隆。

左:IQUNIX F60 | 右:腹灵 FL980
热插拔这个概念看起来非常美好,易于维修,还能通过换轴带来新鲜感,似乎是键盘消费者的重大利好。但问题在于,热插拔轴座的加入会让键盘组装的过程复杂许多,因此使用热插拔轴座的量产键盘常常比直接焊接的型号贵个几百块,这是真金白银的付出。而且对于非爱好者来 说,很少有人会天天换轴,不规范的插拔还可能戳坏底座,热插拔底座如果损坏,维修起来也比单独换轴更麻烦。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没有也无所谓」的功能。相比之下,我不建议第一次购买机械键盘的人直接为了玩轴买热插拔,它可以是你购买第二把、第三把键盘的理由,但绝对不该是第一把。

量产键盘中你可能需要注意的雷点
读完了以上的内容,你基本就做完了全部的筛选工作。筛选完剩下的几把键盘,挑个看着顺眼的,差不多就可以下手了,顶多再看看挑中的型号有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扣分点,比如去搜搜键盘的评测、体验文章,或者去 B 站看看相关视频。不过键盘这种东西,基本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至于更精细的手感啊、做工啊,考虑到这是你的第一把键盘,挑一个自己心仪的还是更重要,可以暂时放放这些细节,等用过的键盘多了再说也不迟。

接下来的内容是你筛选之后可能还注意不到的坎儿,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结合你的筛选结果看。

可以买罗技,千万别买 G610 和 ROMER-G
如果你想买一把 108 键位,有单独的多媒体控制键,大品牌的 Cherry 轴键盘,十有八九会留下罗技的 G610,这把键盘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实际用起来问题也不大。但是当你用了几年之后,键帽都打油了,审美疲劳了,准备换键帽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诶,这键盘的键帽怎么和其他的都不一样啊?

没错,G610 是著名的孤儿配列机械键盘,他几乎所有功能键都和常见配列有些微的差别。最明显的就是空格键,一般的空格长度是 6.25u8,少见的有 7u,偶尔有 6u。G610 特别棒,空格开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 5.75u 长度,想换便宜好看的键帽都没机会。而且如果你去二级市场就会发现,G610 因为发布时间很长,二级市场非常便宜,想出手都觉得亏。所以请直接放弃 G610。

左:罗技 G610 | 右:ROMER-G 轴
那如果我不要这一款,我想买 104 键以上,最好带宏按键,还能有无线连接的键盘,筛选到了 G613;或者我是游戏党,筛选到了 G910,又怎么样呢?这两款键盘,以及罗技其他几款机械键盘的问题,就出在最重要的轴体上。

ROMER-G 轴是罗技与欧姆龙联合开发的一款轴体,它包含了双重触点,一边断触另一边还能用,并把 LED 灯做在了正中间,灯效美观程度直线上升。问题在于,这轴体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预想的相差太多。机械测试轴体,是点击的正中间,受力点是固定的,但是人用键盘可不是啊,手指晃一晃就斜斜地按下去了。这时 ROMER-G 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因为有两组触点,加上长期的斜向施力,ROMER-G 很容易就会发生双击,寿命反而更短了。而且因为轴心面积很大,在边角按下有更大面积摩擦,轴体会异常地涩。手感手感太烂,寿命寿命太短,于是这款轴体被罗技狠心抛弃了,最近的新键盘都老老实实地换了凯华、TTC、Cherry 的轴体。但键盘的库存还是要清理的。

如果你真的很好奇 ROMER-G 轴的手感,大可直接去二手市场直接淘一把。如果你是想尝试 G613 上搭载的罗技 Lightspeed 无线技术,请务必在官方渠道(打折时)购买,并保存好购买凭证。

可以买雷蛇,但要看清配列
雷蛇的键盘基本和 G610 有类似的问题。老一些的型号大多采用了「蛇配」,即最底一行从标准的 1.25u – 1.25u – 1.25u – 6.25u – 1.25u – 1.25u – 1.25u – 1.25u 改成了 1.5u – 1u – 1.5u – 6u – 1.5u – 1u – 1u – 1.5u。比 G610 好上不少,因为配列全一点的键帽一般都可以兼容蛇配。但相比之下,还是能不选就不选。

左:雷蛇黑寡妇蜘蛛轻装版(蛇配)| 右:雷蛇黑寡妇蜘蛛 V3 竞技版(标准配列)
雷蛇是一个愿意听玩家意见的厂商,所以他们最近出的键盘都逐渐采用了标准配列,一部分甚至直接换上了 PBT 材质的键帽,这样的态度是很诚恳的。此外雷蛇官方也出了 PBT 键帽的替换装,能在保证原装键帽质感的前提下解决「蛇配」的键帽适配问题。而且雷蛇自家的轴体也没什么大的问题,无论是光轴还是绿轴都可圈可点,唯一的问题就是新产品售价偏高,可能需要咬牙跺脚。如果你对雷蛇的 Chroma 光同步有明确的需求,完全可以购买雷蛇键盘,尽可能买新不买旧就好。

平衡杆还是卫星轴?这不再是一个问题
平衡杆和卫星轴都是大键的平衡结构。在长度超过 2u 的按键下,为了保证你按键时不会发生跷跷板的情况,键位下方要塞上一个平衡结构。一类是卫星轴,用一组被称作「假轴」的结构平衡键帽;另一类是平衡杆,用一组「龙船龙豆」平衡键帽。

左:Filco 键盘使用的平衡杆 | 右:Leopold 键盘使用的卫星轴
Filco 键盘早期获得良好声誉的一大原因,就是其质量较高的平衡杆带来的稳定、均衡的手感从一众卫星轴键盘中脱颖而出。而发展到现在,优秀的卫星轴也能做到一个比较高的精度,避免了早期的「大键肉感」,即手感与其他小键差距过大,触底无力松垮的问题。所以「平衡杆好过卫星轴」的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了。而且卫星轴换键帽比平衡杆要简单,卫星轴也就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选择。出厂搭载平衡杆的可能只剩下雷蛇、Filco、达尔优、IQUNIX 等少数厂商了。

如果你的筛选落在这些厂商上,不需要担心,买就可以了。在换键帽之前最好看看平衡杆换键帽的教学视频,硬拔可能造成损伤,务必小心。一定记住,大键手感与卫星轴还是平衡杆无关,只和各个厂商的调教精度有关系,而这应该是你第二把、第三把键盘才考虑的问题。

Cherry G80-3000?经典,好看,没必要
如果你喜欢复古类型的键盘,又需要 104 键全配列,可能会筛选到著名的 Cherry G80-3000/3494。这把键盘是 Cherry 的亲儿子,从 1989 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还依然在售。它经常被人提起的是「经典」和「无钢板」两个特点,经典自然不用解释,无钢板的意思是轴体直接固定在电路板上,没有像一般键盘一样用一块钢板来辅助轴体定位。Cherry 的这把键盘由于老式的空旷设计,电路板会随着你的按压发生形变,从而提供了十分特别的、绵软的按压手感,几乎是独一无二。

Cherry G80-3000/3494
听起来不错,对吧?但是上面这段话换个意思就是,这把键盘从 1989 年卖到现在,一点都没变过,以至于在功能性上已经有了明显的短板。就不说什么 Fn 组合快捷键了,G80-3000 系列并不能做到 USB 下全键无冲,甚至只有 3494 可以任意六键无冲,3000 只能保证至少两键无冲。我知道它很好看,我自己也曾经有一把,无钢黑轴的手感真的很不错,但它绝对不应该成为你的第一把键盘——或者你也可以从二手市场淘一把,它的翻修品真的很多,而且真的很便宜。时代变了,大哥。你的桌子可能都没那么大地方让你放这把键盘,尤其是还在住校的,还是省省吧。

矮轴?便携和手感,你只能选一个
有一些朋友可能有非常高的便携需求,比如希望天天带着键盘,背在包里,或者是打算买一把不占地方的键盘,能比较容易地收纳在桌面的犄角旮旯。矮轴键盘很有可能出现在你的选项里。我在配列那一节说过,有较高便携需求的人应该考虑 60% 或 65% 配列的键盘,但它缩减的只是投影面积,只要用了一般的机械轴,键盘厚度肯定不会太薄。肯定会有些人,大量使用编辑键区,同时自己的包也确实不大,只能容下比较薄的键盘,又无法再忍受薄膜蓝牙键盘的孱弱手感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矮轴键盘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左:IKBC S200 | 右:Keychron K1
矮轴的生产厂商不少,比如 S200 采用的 TTC,Keychron K1 采用的佳达隆,还有 亦 68 采用的凯华——凯华也是罗技的矮轴供应者。Cherry 也有自己的矮轴,但由于成本问题,少有键盘搭载。不管是谁,所有的矮轴厂商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如何在这么短的行程内尽可能复现一般机械轴的手感?答案是不可能。矮轴的短行程注定了手感和普通机械轴有差距,线性轴太容易触底,或是更容易感受到段落轴的声音扭簧结构与触发位置的不一致——我就是这么抛弃 K1 的。每家轴厂都在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矮轴产品也在实时更新,换代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此外,矮轴基本没办法更换键帽,配列、键帽高度和轴体设计各家之间都有很大差异,不太好找到替换品。

如果这是你的第一把机械键盘,我还是建议你用一般轴体的小配列,尝试一下普通的机械轴体再考虑矮轴。如果你的条件真的十分苛刻,直接买矮轴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尽量选择 TTC 或者凯华的矮轴产品,这两家的矮轴体验略胜一筹。

进阶之路:前方深坑请注意
好了,现在不需要我明摆着推荐什么产品,你也该知道怎么在选定的预算范围里挑键盘了。量产键盘百千万,大部分能活到现在的厂商基本还是在做实事的。挑你相中的那把下单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故事,是我在买完第一把机械键盘之后发生的。

我的第一把键盘是非常常见的平价 Cherry 轴机械键盘,我的同学和我交换了一下,于是我体验到了两种手感,非常快乐。我身边的朋友也开始买键盘,大力金刚指买了一把黑轴我试了试,另一个朋友也买了红轴我摸了摸。这一摸就不得了了。同样是红轴,为什么我的键盘和她的键盘手感不大一样?于是我开始查她的那把键盘,一不小心进了机械键盘贴吧。我在贴子里看了好久,终于明白了一点:一样的轴体,不一样的键盘厂做出来手感就不太一样;一样的轴体颜色,不一样的轴厂做出来手感就有差别。

刚刚好在这个时候,我之前看中的一把键盘降价了,于是我咬咬牙,买了下来。这回我开始好好比较 Cherry 茶轴和佳达隆茶轴的差别,发现 Cherry 确实没那么有段落感,佳达隆就稍微强了一点。再看下去,我发现键盘原来还可以自己做,有电路板有壳子有轴体零散着卖,这不是想要什么样的都可以自己拼吗?于是我买了一堆东西,焊了自己的第一把键盘。焊工烂得要死,轴体的分配也很成问题,但我就是很喜欢。可是用着用着我就觉得不对——为什么这大键这么松垮?为什么这个位置按着不舒服?为什么这个敲起来好像有回声一样?我就一步又一步地开始查怎么调校卫星轴,怎么给壳子里面做消音,轴体的弹簧音是怎么回事。一直到了现在。

这些问题都是第一把键盘没有办法体会到的。所以我偶尔也会后悔自己怎么就一脚踩到了无底洞里,我要是没有交换那一次键盘,没有摸那一下,是不是就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了?我也不知道。但在花了不少钱,经手了不少量产与非量产的键盘之后,我差不多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手感,也离找到完美的日用键盘只差最后一步。

我是希望这最后一步能早点跨出来,什么时候呢?我看着自己还留在手里的十把键盘想。

> 下载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1此处的薄膜键盘指利用薄膜开关作为触发结构的键盘。严格来讲,薄膜键盘、机械键盘、静电容键盘等等可以认为是平行的几大类,它们之间的决定性差别是按键的触发方式。键盘手感好坏和它是否是机械键盘完全没有关系。
2这也是为什么静电容键盘常常被戏称为「顶级薄膜」,认真说起来两者差别其实很大。
3如果你还是确定不了,想想你愿意花的最高额度,再减 300 当作范围。
4键盘的各个键位与功能其实并非简单按照位置分成大块,此处采用不严谨的分区只为了方便描述。
5纯英语使用者或者形码类输入法使用者可以考虑更小的键盘,比如 Vortexgear Core 等 40% 配列键盘。
6此处的中文名称并非约定俗成,只是个人的习惯叫法。
7这并不代表它们没有声音——段落轴的声音在我看来甚至比响声段落轴更好。
8即 6.25 unit,指 6.25 个普通字母区按键的长度。

有哪些实用的道歉技巧?

问题背景: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很难避免犯错,走在路边可能会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和朋友聚会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冒犯到对方,在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把领导安排给自己的任务搞砸了,跟伴侣相处时惹对方生气。

应对错误的方法之一就是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保证下次不再犯错,另外就是向受害者道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像这样的几个问题:

1.我们因为拉不下面子,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不愿意认错,所以也就不愿意向对方道歉,但是对方心里可能已经对自己有了负面印象,后面可能两个人就越走越远了。

2.我们愿意认错,但是不敢向对方道歉,害怕对方不接受自己的道歉,害怕这样一来自己去认错道歉就显得特别卑微。

3.我们愿意认错,也愿意道歉,对方出于大度,可能表面上说没事、没关系,但是由于你的道歉方式不对,他心里可能还是过不去这个坎,还是不能消除对你的负面印象。

所以这篇文针对这几类问题场景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

一是明确道歉的意义,二是关于道歉的五个误区,三是道歉中需要注意的原则,最后一点会给到你通用的道歉流程。

如下:

一.明确道歉的目的和意义:你为什么要道歉?

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的情况,道歉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不小心把人家脚踩了,可以说句“不好意思,不小心踩到你脚了”就可以了。而要是和邻居的老婆上床了,显然就不是能够用一句不好意思就能够解决的。

但殊途同归,我们道歉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诚实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那一份责任。

二是,安抚受害者的情绪,修复好我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到,其实犯了错之后,道不道歉,并不出于任何法律的规定,而完全出于人性的考量。

取决因素就在于,你想不想通过承认自己的错误来让自己做得更好,以免重蹈覆辙?

并且,你想不想通过道歉来安抚对方,修复你们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可能都清楚自己道歉的目的,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但笔者还是想不厌其烦地提醒读者,要记得道歉的发心,而不要在学了技巧之后,利用它给自己戴上伪善的面具。

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发心是好的,但往往和实际取得的效果不相符,问题就出在我们道歉的方式上,所以下面给你列举几个道歉容易出现的误区,以避免踩坑。

二.道歉的五个误区:错误的道歉方式有哪些?

1.误区一:“但是……”型道歉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

小龙和他女朋友吵架了,原因是小龙的女朋友过生日,小龙送的礼物女朋友不喜欢没给他好脸色,后面没忍住两个人吵了起来。小龙看到女友一直生闷气,心一软想向她道歉,于是他这样说:“宝贝,我错了,明知道你不需要鞋还给你买了,但是这双鞋我也是费了很多心思才选出来的。”

如果你是女性读者,可以好好品一品这种道歉。前面说得好好的,后面突然给你来了个“但是…”,合着就好像在说女友不懂事,不知道体谅他的难处。

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但是型”道歉。表面上看是在道歉,其实就是在进行自我辩解。

记住,道歉归道歉,辩解归辩解。“但是”后面的话完全可以等双方和解了再去商讨,在道歉的时候自我辩解,就等于没有道歉,而且反而会显得自己很虚伪。

这是一个我们在道歉的时候常常掉的坑。

2.误区二:逃避责任式道歉

“很抱歉,让你生气了。”

这种就是逃避责任式的道歉,毫无诚意,而且很虚伪。

看起来有些费解哈,咱放在具体的场景中看看。

举个例子,我把你的杯子打翻了,并且不小心还把杯子里的水泼了你一身,你很生气。

你也许在想,我跟你道个歉就算完了,也不计较。

但如果我这样跟你道歉:很抱歉,把杯子打翻了让你觉得很生气。

你品品这味儿,我其实就是在说,我把你杯子打翻了,是你太斤斤计较了所以才会生气的,其实这件事是你的错。

这种道歉很鸡贼,表面上是在道歉,其实是在暗地里逃避责任,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去了。

还需要注意的是,逃避责任的道歉常常会和“要是……”、“如果……”这类词联系在一起。

“要是让你生气,我向你道歉。”

“如果让你觉得心烦了,我向你道歉。”

这种道歉就是把对方生气当做是自己道歉的前提条件,看上去很礼貌,但是会让对方怀疑自己的情绪反应,好像自己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是不对的,就等同于说,道歉的责任要归结于你的情绪反应,而不应该归结于我的所作所为。这样会让接受道歉的一方感到压抑和不舒服。

3.误区三:令人困惑的道歉

令人困惑的道歉就是混淆因果的道歉。

混淆因果的道歉会让接受道歉的人搞不清道歉者到底错在了哪。

我爸就常对我说,小时候没有给到我足够的关爱,常年在外打工,觉得对不起我。

我就感到很困惑,听了老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缺乏关爱。他的道歉让我觉得他心里的愧疚是我造成的,好像我还要反过来去安慰他:爸,没事,大家都这样过来的,你在外打工我也能理解你,你也经常给我买衣服买东西,给我的关爱已经很足够了。

这个误区,提醒我们的就是,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没搞明白自己错在了哪,就把所有的责任大包大揽了过来,这样反倒会让接受道歉的一方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仅没有起到安抚对方情绪的效果,也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误区四:“讨价还价”式的道歉

“讨价还价”式的道歉同样也是没有多少诚意的道歉。道歉方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只要道歉了,接受道歉的一方就必须得原谅自己。

但是事实上,在我们道歉之后,接受道歉的一方需要一些时间去平复自己的心情,如果立马请求原谅或者迫切希望对方的情绪能够好转,反而会让其感到有压力。

当然,这个也得分情况讨论,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方也愿意接受和认可你的道歉,请求原谅是可以的。如果是比较重大的错误,想要立马通过道歉得到宽恕则会适得其反,因为接受道歉的一方需要时间去消解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给出道歉就可以了,而不能奢求立马得到对方的宽恕。

5.误区五:令人反感的道歉

如果你犯下的错误很严重,让对方再也不想和你联系,这时候的道歉会引来对方的反感。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宽宏大量的,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的“道歉”方式其实就是主动保持距离,除非对方愿意主动和你联系,不然贸然道歉只会让对方对自己更加讨厌。

记住,道歉的目的是平息和缓和受伤害一方的情绪,而不能为了自我辩解、摆脱内疚或促进恢复过程而去骚扰或纠缠对方。

三.道歉的几个原则:道歉需要注意哪几个原则?

通过列举以上几个误区,总结出以下几条道歉的原则。

1.不要过度道歉

不要动不动就“对不起对不起、我的错我的错”。

认识到自己错误后,向对方传达自己知错和悔改的诚意就可以了,不要揪着自己错误不放,也不要把事情的责任大包大揽,更不要迫切想要得到对方的原谅。

像令人困惑的道歉、“讨价还价”式的道歉以及令人反感的道歉,基本都属于过度道歉的范畴。

2.不要轻描淡写

叫你不过度,可能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轻描淡写。

把别人的杯子摔了,得自己掏钱买一个杯子赔给对方,而不只是嘴上说不小心对不起。

轻描淡写的道歉都是很没有诚意的。

像在道歉里加上“但是……”“要是……”就是试图掩盖错误把自己应负的责任轻描淡写的表现。

3.分清界限

两条总结起来就是分清界限,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那份责任,不是自己的错误不要做过多干涉,对自己的错误夸大其词并不真诚。同时也不要做表面功夫,嘴上说着道歉,其实心里毫无悔意,这样的道歉同样也不真诚。

四.如何真诚道歉?

前面说到了道歉的目的、误区还有道歉的几个原则,问题就来了,那么正确的道歉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要如何做出真诚的道歉呢?

其实做出真诚道歉往往会遇到的一个阻碍就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或者说放不下在心里设的一座防御墙,好像一道歉就意味着承认自己错误,向对方低头,是一种羞耻的事。

我想让你知道的是,因为人人都追求公平、正义,所以只要你的道歉足够真实、诚恳,接受道歉的一方肯定能够感受到那份真诚,在大概率上你也能够获得对方的尊敬。

还有一点顾虑就是,做出真诚道歉的风险在于,我们并不知道对方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这一点是无法控制的。换句话说,做出道歉无异于迈向未知,接下来的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那么这时候你就需要提醒自己的是,真诚的道歉只关注对方的受伤感受,不强调道歉者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下面是真诚道歉的五步流程:

1.发自肺腑地说出“对不起”。

2.描述出你错误的因果关系。

“因为我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导致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和痛苦。这件事情是我的责任。”

3.对原因进行深刻剖析。

“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错事,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小时候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我做这样的错事,是因为我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因为你的问题。”

要足够深刻,深入到灵魂。

4.承诺做一些什么事去弥补。

“我以后会注意什么,我以后会做出怎样的改正,我能不能做一些事情来弥补这个错误…”

比如请大家一块儿吃个饭,或者专门为接受道歉的一方买个小礼物。

5.请求对方的原谅。

最后才是请求对方的原谅。

“那么我想知道你能不能接受我的道歉,让我做一些弥补的事,然后原谅我。”

须知,你的请求是你的请求,对方的原谅是对方的原谅。

想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五步道歉流程,不要去生搬硬套,我们需要结合自己所处的情况进行道歉。

像比较简单的道歉,只需要说句对不起或不好意思就可以了,比如说和路人不小心撞到了一下。

再稍微严重一点,就需要去做出解释,并承担自己的责任,比如说我不仅把路人撞了,还把他的东西给打碎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解释一下原因,然后做出赔偿。

比如说:“今天心情不好,走路不在状态,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件事是我的责任,你这个东西多少钱的,我向你做出一些赔偿。”

总而言之,这五步流程是让你在道歉的时候有个相对标准的参照对象,具体怎么道歉得结合自身的情况灵活变通。

后话:

本篇问答的参考书籍为美国关系专家和女性心理学家哈丽特·勒纳的《你为什么不道歉》,最后套用书里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解决一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根本不是想到一个办法来解决它,而是改变你们的关系来解决它。当你真诚地倾听对方的情绪、从而真诚地做出道歉的时候,你们的关系会更加地加深,有些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祝你遇见一个更好且会真诚道歉的自己。

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作者 / 叶壮
最近这一年,我还挺关注儿童专注力这一领域。不过我关注的内容,不是早教市场上那种噱头的「专注力」,而是更加实打实的,每个家庭里,专注力各不一样的孩子们,分别都经历了什么。

在我看来,专注力这个事儿,如果不是基因等先天因素的话,家长能背一大半的锅。

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于 2014 年出具的一个报告中,家长们仍然最期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尽责」与「努力」,但更值得一提的数据是:拥有大学学历的家长比没上过大学的家长更在意孩子是否拥有「持久性」这一优势,而这个优势的直观表现,便是长期的坚持与短期的专注。

我也体会过家长们对专注力的在意。作为该领域的从业者,我总能从各种渠道收到这样的求助:「老师,我觉得我们家孩子专注力不行,怎么办?他干什么都静不下心,他做事总不认真,他学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可允许我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我觉得对于非常多的家庭而言,想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恐怕不应该从买书买课开始,而应该先拿家长自己开刀。

因为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

这样的事儿在我们身上屡见不鲜,因为「隔辈亲」的存在,还尤其高发于家里的老年人群体:

孩子正在专注的玩玩具,突然有大人端着个碗出现在他的旁边:「来宝宝,吃点东西。」

孩子正在专注的看绘本,突然有大人不由分说的把孩子抱起来,情之所至,狠狠地亲了一口。

孩子正在涂鸦画画,突然有大人路过,冷不丁来了一句:「宝宝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正在玩一套大人可能不太愿意让他继续玩的玩具,大人会直接选择以其他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宝宝你看你看,这个更好玩更有趣呢!」

最常见的一个是,当孩子在探索某些地方,或者在做一些我们不大愿意让他们做的事情的时候,有的家长会选择不由分说的直接把孩子抱走,带到新的环境中去。

这些场景都是对孩子「专注」的打断,且孩子在承受这种「被打断」的时候,通常都无力而被动。

也许有的家长不以为然:孩子是在玩游戏玩玩具,又不是学习,打扰一下还能怎样?又没耽误他干正事。再说了,有早教专家说了,转移注意力是让孩子离开当前环境的良好方法。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

专注力是一种通用技能。弹钢琴、写书法就不是通用技能,刻苦的练习弹钢琴,一般不会给孩子学习编程有什么加分,随名师学书法,也不会对孩子学游泳有太大帮助。与此同时,一个孩子不会弹钢琴,恐怕并不意味着他就不能学编程。然而专注力则不一样,你在做甲事的时候,专注力得到了负面影响,会导致你在做乙事的时候,专注力也好不到哪里去,纵然甲事和乙事可能在形式上相去甚远,但在「保持专注」这个层级上,它们调用的是同一个能力。今天你打扰了你家孩子玩玩具,明天你就可能要因为「我家孩子看书看不进去」这类问题而感到困扰。

「专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非情绪体验,所以对「打扰」的承受能力更弱。如果孩子在表达情绪,比如因为想要立刻买某个玩具而嚎啕大哭,或者因为和其他小朋友有所冲突而极端愤怒,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其情绪在很多时候是可行的。然而「专注」是一个持续的认知活动,一旦转移注意力,往往就意味着被迫中断。这种被动中断,对于专注力的保持与培养是很有害的,好好的事情做到一半被打断,人是很容易不爽的——它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对注意力的保持能力,从干扰中恢复专注的能力,以及在专注过程中是否有积极的主观体验。

专注力直接相关于一个心理学中的研究热点:工作记忆。您可能知道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甚至知道「海马体」这个对记忆来说举足轻重的脑组织。而工作记忆,指的是人在进行高级的认知活动中,所调用的记忆模块——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我们平时使用电脑时候的「桌面」,我们可以在上面同时开几个服务于当前工作的软件和窗口,然后开始投入的干工作。可是有的人的电脑好一点,同时开十几个软件也不卡,连着开三个月不用重启,有的人的电脑次一点,开三个网页鼠标就不动了,还随时可能因为硬件过热直接当机——这就是工作记忆的差异。而一个人的工作记忆从容量到耐力都不行,专注力也必然会受波及。

我们的孩子看似在做无足轻重的事儿:玩玩玩具,翻翻书,做些小小的涂鸦,好像就算干扰干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请您记住,他们看似轻松写意开开心心,可是放到更宏观的角度,这些貌似不值一提的小事,恰恰有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本质。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专注屡受干扰,没什么摩拳擦掌的机会,他们会面对哪些挑战呢?

《生物钟优势》(The Body Clock Advantage)的作者马修·艾德伦博士(Dr. Matthew Edlund, M.D.)认为,在专注进程中频繁被干扰,会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学习能力受阻。在干扰消失的一瞬间,人不可能立刻恢复到满负荷运转的认知状态。干扰持续的时间可能很短,但是人因为干扰付出的认知成本会很长。干扰让专注水平跳崖一样从巅峰瞬间跌落,却永远无法为其重新爬回山顶提供任何助力。同样是学习一个小时,如果有一分钟的干扰,可能就要多付出超过 10 分钟的时间成本。干扰的负面影响并不取决于干扰的持续时间,而是取决于从其中恢复到专注状态的时间。

因为缺乏短期专注的能力,而缺乏长期坚持的能力。玩积木、下象棋、讲故事,这些都是短期专注。但人的绝大多数长期成就都离不开长期专注——比如写一本书、运营一家企业、抚养一个孩子。对于一些我们在乎的人和事,我们是要保持长期的联结与关注的,而如果在一个短期任务中我们都难以抗干扰,更遑论在长期任务中做到不忘初心了。

缺少高峰体验的机会。我们都体验过某种类别的高峰体验——可能通过体育活动,可能通过电子游戏,可能通过上台表演。我们不会在边骑自行车边唱歌的同时有高峰体验,因为高峰体验通常都需要有足够高度的认知活动来为其提供平台。而专注力就是高认知活动的重要燃料。缺乏专注,会直接导致高峰体验在生活中成为更难得的奢侈品。

成瘾与物质依赖风险增加。「来吃点」,「亲一口」,「更好玩的玩具」都可能成为家长重新定向孩子专注力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干扰的刺激通常都挺强烈——这让我们的孩子面对有吸引力的干扰往往更加缺乏抵抗力,不能把手头的事情坚持做完。孩子小的时候,这些干扰是无伤大雅的零食与玩具,但在青春期过后,这些刺激也许就不那么喜闻乐见了:电子游戏,高糖饮料,色情视频。

身位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最基本的,当孩子在专注的进行一个认知活动时,不要轻易打扰他,这不仅仅是养育的技巧,更是对孩子的尊重。你打麻将打到兴头的时候,老婆来电话,你也是不想接的;你跟闺蜜聊的开心的时候,老板催你回公司加班,你也会不爽的;就算你在地铁上刷朋友圈,有个人过来让你扫他的二维码,你也很不耐烦,不是吗?我们的孩子亦是同理。我们应该把「做什么」的选择权与主动权还给孩子,更不应当剥夺他享受当下的难得机会。

你可以尝试加入他,而不是打断他。有些干扰的初衷其实非常美好,比如家长情之所至的深情一吻。但比起这些,你不妨尝试融入孩子的专注场合,甚至成为他攻克目前难题的重要帮手?很多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局限在「我为孩子做些事情」,而没有延展到「我与孩子一起做些事情」——前者其实很容易变成没必要的打扰,而后者,在不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同时,还很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你们的亲子关系。

给孩子一个用于专注的无干扰空间。不管是写字台、游戏垫还是游戏桌,都可以是一个用于专注的空间。告诉孩子,在这个空间,就是可以无干扰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玩玩具、阅读、绘画,甚至发呆。与此同时,这个空间也应该尽量远离干扰风险:人来人去的门廊,电视机,动不动飘出香味的厨房。在这里,让孩子可以安全的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一个界限感:他在他的空间做他自己的事,我们不要去打扰他。

如果一定要打断,给他一点时间。我们家有一个育儿神器:计时器(我们家现在使用的是 Google Home,因为可以声控,非常方便,只是想在国内使用的话会有些麻烦)。当我们需要出门或者吃饭,而孩子还在专注的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口头告知他,比如「十分钟后我们穿衣服出发会奶奶家」,而且也不期待什么主动的回应,然后再上好一个十分钟的计时器。十分钟后,计时器准时响起,而人们会集合到客厅,很多时候,我的儿子会主动结束手头的事儿,起身开始和我们交流,而我会把计时器关掉。如果他依然处于专注的状态,计时器的持续铃声,会成为一种代替了我们的中立干扰,我们会在铃声响了一分多钟后,再主动和孩子交互。从我家的情况来看,这么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既不会让孩子因为专注突然被打断而情绪不好,也会为他从专注中的抽离提供一个相对缓和的空间。

为人父母,有的时候会有好心办坏事的风险——比如打扰了我们专注的孩子。当意识到了风险,感受到了趋势,我们要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时候,或许可以先把「花钱与上课」的优先级降一降,不去想那么多「我要给孩子些什么」,而是先把思考的对象集中到我们自己身上:「为了我的孩子,我还需要改变些什么。」

2020:我的物质极简主义实践

我尝试着想要一种简约的生活。

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我每周去收拾
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去选择今天要吃什么
没有那么多的促销优惠规则去让我算这算那到头来却便宜不了多少
……
我尝试着去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只留下了少数、常用的一些 APP
只留下了用于通讯和沟通的应用而将各类社交、信息渠道关闭
只留下了经常穿的几件基础款衣物而不会每日纠结于穿什么
……
似乎没有太多的着墨,而这就是我的 2020——对物的极简。

断舍离践行
《断舍离》是由一位名为山下英子的杂物管理咨询师所著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传递了她本人从业以来对于「物」的想法与理念。

虽然当我在微信读书上阅读这久负盛名的书时,我会觉得里面的内容有些过于零散和琐碎,并且简短的篇幅适合在上下班途中随时翻阅,但书中作者本人的一些做法和实践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扔东西」开始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一些行为?

房间里有着很多因点外卖或买东西时剩下的一次性餐具、塑料袋或是包装盒
每次买东西时都会有很多剩下的小物件或是买了很多使用率很低的小物件
为了凑满减而买了一打纸巾、酱料或是小零食
……
可能深受老一辈人的思想影响,当代的每个人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刻有「勤俭节约」一词的印记。所以通常我们保留东西的程度往往大于扔东西的程度。

每次定外卖或者买东西时剩下的手提袋或者塑料袋,我都会将它们统一存放起来,总觉得有一天会将它们用得上,比如作为垃圾袋使用、用来打包一些零碎的东西……可实际上,存起来的这些手提袋或塑料袋,可能一年前的「库存」都还没用掉,就又有新的源源不断地填补进来。

看着屋子里动不动就留下一堆没用的物件,我毅然决然地像山下英子那般开始行动起来——扔。

我将多余的塑料袋、外卖多送的一次性餐具、快过期的药品、占地的包装盒等物件统统丢进了垃圾桶。

买东西让人分泌多巴胺得以享受快感,扔东西也是如此,就好比每天负重前行直到有一天丢下负担那般畅快。自从那开始之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过年回家收拾屋子时,遗留的老物件(没有什么纪念价值)、已经过时了的电子产品(人称电子垃圾)、堆积如山的线材都「难逃厄运」被我亲手送上了垃圾车里。

扔,看似是简单地一小步,却是我对物「断舍离」的开始。

让闲置易主
有些物品虽然说可以通过扔的方式处理掉,但总归是可以被消耗的消耗品,如纸巾、牙刷等。对于这类的物品我往往都是选择保留并持续使用,而减少购入。

可就算消耗品可以用掉,但像一些不容易被消耗但却一直闲置的东西,比如电子设备、书籍等,简单无脑地扔掉不是最好的做法,毕竟都是我们真金白银购入的(土豪除外),但使用的机会确实不多,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让它们继续发光发热,那就是将它们易主,以「二手」的形式处理掉。

出售闲置
闲鱼是阿里旗下也是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一个综合性二手交易平台,在上面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卖家所出售的商品。

我就曾在上面出售了自己闲置的 iPad mini 4、鼠标、键盘等电子产品或设备,在某些程度上让自己「回血」。当然在闲鱼上除了这些电子产品或设备之外,你还可以出售其他类型的物品,包括衣物、护肤品等,总之就是「有市有价」,但卖出的周期可能会稍微长一些。

因此当我有闲置物品可以出售的,闲鱼一定是我的第一选择。当然除了闲鱼之外像转转、京东回收、爱回收等这样的平台也提供了一些回收的渠道,只不过不一定会像闲鱼这样综合性那么强。

参考阅读:

《闲鱼交易上百次后,我总结出了「不翻车宝典」》
二手书资料
曾在大学毕业即将来临之际,我就望着自己桌位上满满一架子书籍感到发愁。虽然在大二的时候从学长学姐们那了解到每学期的书籍可以退订、去学校的二手书店低价买或是从他们手上继承「崭新」的教材,但我也不知道什么从时候书架上就不知不觉地多出来几本我自己都未曾留有印象的书籍。

于是乎早在毕业之前我就开始盘算着怎样处理这一批书籍。

对于上课用到的专业课教材(大部分教材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平时只需要老师们上课的 PPT 即可),我往往会通过以前活动组织的群或是朋友圈发送免费送书的消息动态,然后放在楼下让直系学弟学妹们自行取用。

那些公共课或通识课的教材,我就直接将它们同我的一些练习资料犹如废品一般以几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我们学校的一个二手书贩,耗尽它们最后的一点荣光。

而像自己因个人兴趣使然或出于技能、习惯培养目的而购买的书籍,考虑到毕业之后要搬家又不想一同装在行李里,因此除了闲鱼之外,我还在多抓鱼和转转两个平台上出售了闲置的、或者已经阅读过的书籍。

不同平台的回收价格可能有所差异,但只要能回收就不需要我们自己支付额外的邮费,在平台上售出时后自行选择体现。

反消费主义实践
我想我在 2020 年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那就是真正做到了和消费主义 「说再见」。

消费主义(Consumerism)指相信持续及增加消费活动有助于经济的意识形态。——维基百科《消费主义》词条

从一个普通人身份来理解消费主义,那就是:只有你买满了 9.9 元的东西才能包邮时,你就为了凑够满减而多买本不想再多要的东西。在现在物质欲极度丰富的时代里,消费主义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广告促销、开业大酬宾那么简单,甚至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人的购买行为。

这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自从像「蚂蚁花呗」这样方便的「小微贷」诞生之日起,超前消费的人群也不断趋向于低龄化且比重越来越高。

在经济学中有「理性经济人」这么一个经典的预设,即说人在有限的决策信息之下,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去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事实上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真的能做到了解到充分的信息并做出理性的决策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理性,在信息爆炸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代我们更难做到充分的理性。

所以我想起我上大学时就因从众而多买的本子、因参与双十一狂欢为了凑满减也买了许多无用的衣物、为了包邮而随手添加几个小物件结果算下来还要多花几块甚至几十块钱……这些行为无一处不是透露着被消费主义影响的痕迹。然而事实上我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我却在不知不觉中多花费了本不该支出的费用。

随着 2020 年过年期间疫情变得严重,像一大批中小型公司倒闭、打工人面临失业、身负数债的负债人因害怕还不上贷款而焦虑等景象或多或少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都有看到过,大家也都意识到「家有余粮」的重要性。就连我爸那种花钱大手大脚的主都开始跟我说「要好好存钱」的时候,我才庆幸自己从开始工作初就已经慢慢攒了一笔小钱用以熬过 2020 开年的艰难时期,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反消费主义」的实践。

优惠券与蝇头小利
还在为凑够满减而花费时间在一堆无关紧要的杂物中挑着能够凑齐满减价格的东西?Stop!

就拿外卖来说,别看平台有事没事都送你一堆的券,但其实你点到最后会发现这满减后的物品根本不比折扣价后的物品便宜多少。所以现在只要是我点外卖,如果不是真正的大额红包(比如 8 元及以上的那种),那么对我来说随便点一份折扣的总比花费几分钟在凑满减与挑选店家上来得更划算。

同时,像通常在小米或是京东这样的平台购物时,都会有自营店和其他第三方店的物品无法凑到一起免邮费的情况。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还是要凑包邮呢?如果不是离包邮价格十分接近(比如 90 元)时,我会拒绝凑单行为,直接多加上十几块钱(通常是 10-15 元)的运费并付款。因为与其再多花超过邮费的钱凑到包邮的额度(通常是满 99 元),倒不如直接决绝一点避免无意义的「挑食」。

所以现在我们实际演练一下,假设有以下场景:

如去超市买洗发水 A(价格 18 元),碰上导购售货员给你推荐另外一款洗发水 B 价格同样是 18 元,但现在在弄促销活动,你买两瓶即可享受单价 16 元每瓶的优惠,那么此时你该如何选择?

是我我就毫不犹豫会向导购售货员表示感谢推荐,然后拿着洗发水 A 径直朝收银台走去、结账,因为对我这样的男生来说一瓶洗发水可能就是一整年的量……

从免息分期到透支未来
在少数派的 Matrix 作者群里,在看作者们讨论 Apple 产品的价格时不经意间可能有人冒出类似下面的话:

「AirPods Pro 在官网 24 期免息分期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新出的 MacBook Pro M1 现在 24 期免息分期每个月仅 417 元,平均每天也就 14 块钱左右一杯奶茶的事,相当于白给」
……
群里面的作者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这里的(bushi)。

每当看到有人说着这样的话时,我都想对 Ta 说:「婷婷(停停),小伙子你不讲武德,一上来就是一个左分期一个右白给,训练有素,看来是有备而来」。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即便我心里想着「不会吧不会吧,还真有人以为 24 期免息分期真的是相当于白给吧?」,可现实中依旧有人会认为,只要能分期,那就能够买买买,没有什么是分期不能买到的;如果有,那就分 24 期。

要知道我们用花呗给我们提供的额度去分期消费这其实就和刷我们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消费是一样的,但这二者本质上都是我们在向「未来」提前透支来进行超前消费,即所谓的 「今天花明天的钱」。

早在我大二时期(2016 年左右),我就已经算是半个「宝呗青年」了,那时我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生活费,第一次开通花呗时看着我多出来的 2000 多元额度让我有了一种莫名富裕感。之后买衣服、买鞋都是靠着这小小的额度做到的,可当时的我并没有什么理财意识也并未对花呗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随着还款日将近,自己手头生活费的位数也逐渐减少,于是我头一次感受到「负债」的压力,因此我也不得不向爸妈提前支取生活费来解决掉第一期还款。

相信不管是还过着校园生活的大学生,还是刚刚工作没多久的打工人,只要是第一次用花呗都有可能会经历过我那时的窘境。所以自从还掉第一期之后就催生了我去兼职的念头,尽管人们总说在大学不应该花过多时间在兼职挣钱上,但是为了填补花呗的空缺我也只能逼着自己在大学城附近随便找了一个教育机构的行政老师兼职职位(每次 100 元,朝九晚六),并在学期结束时将花呗还完。

至此之后,每当我使用花呗,我就一定要么预留出能够还款的钱,要么就是提前还款,这样才不会重新陷入「到手的钱全用来还花呗,没钱接着又用花呗」的死循环中。即便是现在我工作了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我依然对花呗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有的人认为,用花呗又不用付利息,那用来分期购买东西不是很好的选择?即能让我们少花钱,又能将我们的负担划分成多期,减少了一次性付清的压力。

要知道在使用分期时,我们不仅只是向未来透支财富那么简单,我们还承担着来自未来的风险。比如 24 期免息分期购买了最新款顶配的 iPhone 12 Pro Max,结果用不到一个月之后就弄丢了或被偷了,我们依然要继续还着分期;或者又是像前段时间蛋壳公寓暴雷那般,租客面临着要么被驱逐出屋要么再交钱重新和房东签合同地步一般。

12 期、24 期甚至是 36 期免息分期很好,免息意味着我们能省下一些钱,但分期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些时期内就不会再分期消费。换而言之即,只要我们使用了花呗或白条这样的小微贷的额度去分期购买东西,短时间里会给我们造成「我还有钱能买这个买那个」的错觉,分期的负债会就会因为我们再次的「买买买」而不断拉高,最后面临「收不抵支」的局面。

用数据来说话或许会更直观一些,比如我们分别以 24 期免息分期的方式在 Apple 官网上购买了 iPhone 12 Pro Max、AirPods Pro、MacBook Pro M1 时的情况如何:

分期之后好像每个月的消费也不过百来块钱,但当我们将每个月的还款分组求和并累加,那么上面的这张图将会是这样:

可以看到我们在这分期两年之内,光是给分期支出的总额将会多达近两万多元。要知道 2020 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也就才 27540 元1。

分期不是件坏事,我们可以利用免息分期合理、合法地去使用分期薅各大商家的羊毛;但需要注意分期背后所自己向未来透支的累加,而不是一味无脑地免息分期。

尤其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由于「来钱」太过容易,很多人都已经对未来透支的量没有清楚的认识,甚至风险意识都不曾有过。

俗话说的好:「无债一身轻」。在自己能承受范围内适当分期无可厚非,当超出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外的分期消费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理性消费和敢于说「不」
实践「反消费主义」最好的方式我想应该是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相对理性」消费。

我们可能会羡慕认识的朋友或者别人穿得光鲜亮丽或是像个潮流达人,也开始打算买那些不便宜的潮款;可能会因为看别人买了新款的 iPhone 或新电脑反而自己也蠢蠢欲动甚至跃跃欲试;可能自己希望能融入别人的圈子或是和同类人群有共同话题,所以也开始尝试消费着那些自己现阶段本就不会消费的东西……

做到「完全理性」很难,但结合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真实需求做到「相对理性」却是可行且符合实际的。

同时对那些让你轻易「获利」的东西保持警惕,以免落入消费陷阱或是上当受骗。

某度的 CEO 曾在 2018 发展高层论坛中谈论过国内的隐私问题,大意是「中国人对隐私问题并不敏感,有时会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这句话不能说完全正确,但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绝大部分人对隐私的敏感程度之低,低到甚至我们在注册用户或使用某一款软件时都不会太在意诸如《用户条款》或《使用协议》这一类告知是如何使用或者收集我们个人的信息、数据;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因为我们没得选择,但对于一些像授权之类的操作,如果我们能够决定时应该要敢于限制或是拒绝给予软件或是人自己的权限,在消费上也是如此。

说一下我两次有关于银行的经历。

在 19 年 5 月份初刚入职时,由于公司和招商银行有过业务往来,因此对于新入职的员工都会有招行的业务员来问你要不要办信用卡(其实是帮 Ta 完成业绩指标,也就类似我们所说的 KPI。)那时的我是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不太懂得拒绝人,加之那时是在午饭时间且办公室就我一人,所以为了图方便就把像身份证信息等必要信息填好后由那位业务员迅速帮我办完了。但事后我觉得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核实这个业务员的相关信息还冒然把自己的信息交给了对方,属实有点莽撞,当天还稍微担心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接着打电话给招行客服确认之后才暗自放心。

还有一次经历就是去离公司附近的工商银行办理工资卡,开卡的过程由大堂经理和相关工作人员帮我完成,所以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内还算是比较快速的;但还是同样出现了另外一个貌似有着注册指标的工作人员,在聊天的过程中示意让我帮她完成一下任务指标,开通一个渤海证券的投资账户,完事之后会送我 50 元话费。在这个期间我开始感觉到有些不适,但还是被几个围着我的银行工作人员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要去了我的手机,并帮我开始完成了一系列操作。

我相信对于那些刚工作的大学生或者是脸皮子较薄甚至腼腆的人来说,很多时候都不会善于说「不」也不太会拒绝人,这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往往比网络更让人觉得真实。可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尤其是当我们的信息、隐私甚至关于我们的一切和利益挂钩时我们更要斟酌。

曾几何时美团推出免密支付,声称添加银行卡并使用绑定的银行卡支付外卖订单就能减免 XX 元,于是为了这一点「蝇头小利」我就「出卖」了我的银行卡甚至我的信息。虽然我知道即使我不主动给出我的隐私或信息,平台通过千万种方式和渠道一样可以获取,但在这千万种方式中我却主动选择了最简单、最直接的那一种方式,让平台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我的信息。

所以现在不管是在使用美团、饿了么还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优惠的事情可以有,但需要我同意某些协议才可以进行的事,我会心存敬畏甚至退避三舍。这在现实和别人打交道也是如此,涉及到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东西时,不要立马回应,如有必要,应该及时说「不」。

如有必要,应增实体
在前面的部分里我或多或少都在向目前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传递着「不要随意消费」的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消费。

可能你听过著名奥卡姆剃刀理论,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也是能够减少我们「剁手」的教条;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把这一理论反过来说我想也是有必要的,那就是「如有必要,应增实体」。

为价值和需要买单,而不是价格
想一想决定我们买东西的因素有哪些?外观、价格、稀缺性……毫无疑问这些都可能是促成我们「剁手」的「帮凶」。但这些描述都不应该构成我们消费的理由,真正消费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某件物品的「需求度」,即这个东西是否为我们需要的必需品。

假如抽纸只要 9.9 元就能买 10 大包(一包里有 6 小包),那么我们会下单 10 次吗?很显然不会,因为抽纸对我们来说可能下单一次就囤够了一年的量,而这一年的量也就满足了我们对于纸巾的需求度。

而增加「实体」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我们心水的东西是否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这里说一说我目前常用的电子产品及付费订阅:

MacBook Pro 16-inch:中配 2 万元左右购入
AirPods Pro:官网原价 1999 元购入
宁芝 Plum 68 静电容键盘:840 元左右购入
罗技 MX Master 3 鼠标:799 元购入
订阅服务:Apple Music 10 元/月
以上所列举的东西都是满足了我的需要才购置:

作为一个开发人员,需要一个良好的 *nix 开发环境、相对够用的软件生态,所以 macOS 只能是唯一选择了(黑苹果过于折腾、Linux 软件生态不完善、WSL 存在局限);上了中配也是为了能够使用得久一些。
每天上下班通勤、经常性出差,需要一个降噪耳机来帮助我屏蔽途中的各种噪音。我不看重音质,便携才是真的,而 AirPods Pro 毫无疑问是目前体验相对较好的便携式降噪耳机。
因为写代码和写文章的缘故,我使用键盘的频率较高,同时有一段时间因长期使用鼠标压迫手腕而有腕管综合征,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期限能延长一点,果断抛弃公司入职发的键鼠,而自行购入了符合人体工学的 Master 3 以及让我能自由携带的 Plum。
大部分软件订阅服务我都不需要,因为免费的或者基础功能就已经足够我使用了,加之我本人并不是一个工具控,所以除了 Apple Music 之外我也并没有额外的软件工具开支。因为 Apple Music 能够给我提供一个绝佳的 Android 软件体验(相信大部分 Android 朋友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所以看起来以上的东西加起来都快小 3 万元了,已经算是一般人眼中比较「壕」的范畴了。但要知道这些设备或者订阅服务在满足我需要的同时给我带来的价值或者实用性远远超过了它们本身的价格。

我相信会有「物美价廉」的东西,但「一分钱一分货」的真理确实亘古不变的。但除此之外,我就鲜有在其他设备上额外支出,因为这些设备在我未来的几年里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多不是「多」,少不是「少」
如有必要我们会增加实体,但也要注意实体的「质」而不是「量」。

在我 19 年毕业工作没多久之后我就开始自己每天尝试做饭,但在前期厨具选购上尽管我已经尽可能减少了不要的厨具、餐具,但时至今日有些厨具、餐具依然是自从购买后我就很少用到,比如漏勺、多余的碗筷、餐刀等。一些是随产品一起附赠的,但我也在想如果当初只选购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些部分,是否也能做到物尽其用?答案应该是可以做到,因为经常被使用到物件都很好地完成了它们在每次烹饪中的使命,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吃灰。

同样的我对调味品的偏好也有所降低,我很少会购买多余的调味料或调味品,买的最多的还是食用油、酱油、食用盐,它们维持了我大部分菜品 90%的口味基调,减少了我购买多余调味料或调味品的次数。

它们就像是一个软件里 80% 被经常用到的核心功能一样,只有用到了才赋予了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

这样的做法也同样贯彻在了我对待 APP 的态度中。

由于我对手机并没有很强的依赖性(主要是没电脑呈现的内容多),所以手机存在的意义也就仅仅只是沟通、联系以及上下班期间的视听休闲。但我大部分的学习以及内容创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因此我的电脑弥留了我大部分的日常使用痕迹,而经常用到的 APP 或者软件,多数都只是辅助性的应用,真正提升我效率或让有助于我内容创作的却是屈指可数。

虽然在少数派我经常性地浏览到有作者推荐的各种 APP,但对当中笔记类和清单类的应用都往往我都不太感冒。

因为对于我这么一个开发人员来说,我写的文字、代码、笔记等,在 VS Code 里简单地配合一个 Markdown 插件就能进行,再整合 Git 进行版本管理最后上传到 Gitee 码云或 Github 的仓库中,就实现了大部分笔记类应用的核心功能:记录和管理。

所以无论是印象笔记、Notion、Bear 等笔记类的应用我已经鲜有尝试,因为在这些工具之前切换的成本过于高昂,并不能让我保持专注的内容创作与输出。

同时,GTD 之类的清单类应用可以说多如牛毛,可选来选去我依然觉得 滴答清单 最合我胃口。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我不选择滴答清单我也不会过在众多的 GTD 应用中挑来挑去,只要能做到跨平台和任务同步的即可。因为使用 GTD 应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做,而不只是记录下「要做」的事。

这才是 GTD 的核心理念,而非拘泥于工具,换而言之,在纸上写下一天的要做的待办事项带来的效果都可能比 GTD 应用要好。

尽管每个人的工作流都千差万别,自身的工具链也有多有少,但我们始终应该依然要知道使用工具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核心,而不是本末倒置以使用工具为核心。

一手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在使用闲鱼出售闲置的那一段时间里,每天除了刷新挂售的闲置外,闲暇之余我还会浏览一下其他卖家的商品。

以前对于「二手」的刻板印象可能就是残缺、有损、破烂等一系列的贬义词,但浏览了大部分别人出售的二手商品或闲置时,我发现大多数的二手物品并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可以说,除了那种专业的卖家之外,大部分「散户」的闲置物品可能就是因为一次冲动消费或是使用次数有限导致长期吃灰,所以将其挂售到闲鱼上回血。

当然即便是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使用的东西,只要成色不是特别差,依然会有被人购买的时候。我在大学时买的 iKBC C87 的红轴机械键盘和罗技的 M590 鼠标,虽然使用有一年之余,成色也没有刚买来时那么新,但当我以原价 50% 或是 40% 的价格挂售在闲鱼上时,很快也找到了中意它们的买家。

所以现在想要消费时(如买书、买一些小玩物等),像闲鱼、多抓鱼这种回收平台一定是我优先光顾的平台。因为在上面只需要偶尔花上一点时间,就能以一个比原价便宜(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和原价商品 60%-70% 的使用体验。

这尽可能避免我的「一手」商品从下单、收货、开箱到最后吃灰沦为「9 成新」二手的命运。挑选二手商品的唯一缺点就是时间成本较高,因为你要在货比三家的同时还要自己甄别卖家是否是个信用度良好的人。

但如果需求不是那么急切且追新,那么选择二手的商品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结尾
2020 年注定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我的 2020 年却是大片留白的一年。

不在对物纠结,让我更好地去专注于当下、专注于自我改善。让原本臃肿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也将原本满满当当的生活画幅褪尽铅华,只留下那些合适的「少而美」。

留白,意味着我还能有更多可以着墨的未来。

税务合规,切莫轻视

我身边认识很多创业者,也有很多做自媒体,做抖音,做微商的年轻人,当然还有做知识付费,做各种课程的,有些人做的很成功,一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的,也有不少。

最近这几年,听到在税务上栽跟头的案例越来越多。有朋友被抓进去了,有朋友被罚款了。知识星球前年也遇到了连带税务责任风险,他们花了很大力气去帮星主做税务合规,坦白说,星球收入税务合规后,我出来宣传的腰板也硬了,牛逼也敢吹了,还是合规好,合规后才可以理直气壮的宣传自己。

那么有些创业者总觉得这事离自己很远,总觉得自己只要不申报,税务机构就不会查到自己。直到被税务稽查找上门,才开始惊慌。

简单说几点。

1. 政府税务的大数据越来越熟练。

企业法人存在收支,账务往来,大于一定金额,会被纳入监控。其实我觉得非企业法人,有大额资金往来,也会被纳入监控。

此外,很多人觉得自己用微信,用支付宝收账,不进银行就没事,谁说微信支付,支付宝是法外之地的,一样属于监控范畴。

纳入监控不代表一定会追查,但任何时候被追查,也不要觉得很意外。

2. 虚开发票是违法行为。

有不少人人避税用虚开发票的方式,那么这里又分,虚开专票,虚开普票。虚开专票是会入刑的,所知已经不止一例。

虚开普票也存在入刑的风险,当然也要看金额,所在地区的税务机构态度。

千万不要以身试法。为了省税背负如此风险是非常不值得的。

3. 税务洼地存在一定的条件和原则,需要认真甄别。

其实地区政府会采用某种税收优惠招商引资,存在各种税务洼地政策。那么包括很多自媒体人也会选择一些财务中介做类似的事情,几乎所有的知名自媒体团队,都有这样的操作,确实这也是合规避税的一种途径。

但这里要说明一点,不同地区的税务洼地政策,存在不同的条件限制和一些特定原则,需要仔细甄别,而且,尽量不要去一些过于偏远或亲商口碑不好的区域,这话不能说太多,说太多显得那个啥,总之,沿海开放区域很多地方会开明一些,政策会相对有一定的延续性,期间你犯一些小错误,也有沟通和协商的空间,有些区域可能政策会朝令夕改,而且执政效率可能也存在问题,为了避税最后你可能发现浪费的精力和其他风险得不偿失。

中国的税务洼地一直都有,但往往存在一定的时效性。

范冰冰偷漏税事件出来后,演艺界自查补缴了100个亿税款。那么按照吃瓜群众的理解,这些明星们都明目张胆了,其实,你们想想,明星演艺公司真的没有懂法的财务么?他们一样聘请了各种财务专家来做这些事情,只是自认为找到了税收洼地的政策漏洞。这里强调一下,请你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能找到政策漏洞,话只能到此为止。

4. 理解责任追溯很重要。

很多人认为当前没事就是没事,很多人总觉得公司再发展一些就正规化,以前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我最近知道的案例是几年前曾经虚开发票,但最近被税务稽查查出来判进去了。

税务是有责任追溯的,政府大数据能力在可见的未来是越来越强,如果某一天税务来问你过去的资金往来问题,你是否都解释清楚?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资金往来都会被追溯,但如果你目标远大,对自己公司的未来有较高预期,我希望你这个问题真的要重视起来。尽快合规,尽快安全。

5. 理解模糊地带。

年轻人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理解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是非此即彼,就是要理解,现实往往不正确。

我们说法律是严肃的,我们说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只有在私下场合,一些从业者才会讨论关于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不同规定执行力度的话题。

坦白说,这个话题我也不敢公开讨论,因为有一些人,人家讲正确,我可不敢反驳。其实有时候觉得这些人挺可怜的,他们永远正确,但面对往往不正确的现实,就没有能力去应对,去思考。

那么说个基本逻辑,就是要懂政治,懂大环境,经济形势,社会就业压力,这些都是影响政策执行力度的关键因素,什么时候会收紧,什么时候会放宽。以及,什么事情可以做不可以说,什么事情可以说不可以做。

对于创业者而言,所谓合规和违规,往往不是0和1,而是0.499和0.501。而且,博弈不仅仅是税务机关和创业者,还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不同的地方政府之间,这个话题不再展开,但对创业者而言,你要理解这种动态的过程,过去合规的,以后未必合规,过去不予追究的,以后未必不予追究,过去政策上网开一面的,也许会收紧。但新的宽松政策也会随时在不同区域出现。新的税务洼地总会出现,然而如前所言,并不一定适合你的业务。

6. 与专业人士沟通。

包括专业的财务中介,律师,也包括政府财税工作人员。

不要觉得政府财税人员一出现就是你的麻烦,早沟通总比晚沟通好。通常,税务机构追求的目标是持续的财税增长,对企业一时遇到的困难或者需要发展的诉求,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给予理解的,你诚实点,态度良好,人家也不是非要把你怎么样。当然,你获得人家的支持,也是互利的,因为你的发展壮大对他们来说是长期利好。但这里注意的是,一旦碰了红线,就没商量了,你一定要知道红线是什么。

具体政策的执行,具体地方财税目标和当前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什么不能沟通交流的,正如前文所述,一些存在模糊性的内容是不能在线上公开讲的,但私下很多交流是可以提及的。

不要等出事的时候,被人找上门稽查的时候,才想起来去沟通,去找专业人士,尽早沟通,尽早评估风险,尽早做税务合规。

大体这些,如果你认识很多创业者,或者你也在参与一些创业项目,我相信你也知道很多触目惊心的案例。

肯定有读者说,哪那么多废话,依法纳税不就完了,有些企业家不老实,就应该如何如何。你觉得自己只要够穷,就可以是正义满满的吃瓜群众,你以为企业家交税跟打工者没毛关系。嗯,有个经济学小常识很多人肯定不知道,税费转嫁,税务机构都知道需要保就业的时候会相对宽松一些,很多政策会“暂缓执行”,但普通人还真就不知道,奈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ID:caozsay),作者:caozsay

如何锻炼不紧张的能力?

作者 / 简单心理
题主你好我想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对「紧张」有所感受,只是程度的问题。有时候「紧张」像一个恶魔,当我们极力想要摆脱它的时候,往往发现我们越陷越深,十分无力。

01 我们为什么会紧张呢?

如果我们尝试体会一下,就会发现「紧张」实际上是我们的担忧,担忧一个未知的将来,未知的结果。

这样看来,若是这个将来、结果对我们越发重要,那我们可能产生的「紧张」系数就越大。而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紧张」系数也不尽相同,这则是由于不同的人看待这个未知将来、结果的严重程度不同。

换句话来讲就是,若一个人对自己的期待越高,要求越严苛,那这个人就有更大的可能感受到更高系数的「紧张」。

当然,并不是说「紧张」就完全是一个糟糕的状态。因为我们也知道,面对一件事情,当我们有一个适度的「紧张」的时候,可以促使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推动我们更高效的完成任务。不过当我们过度「紧张」从而严重影响我们能力正常发挥,甚至带来身体上不适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提高警惕并尝试做一些调试和改变了。

02 如何调节改善「过度紧张」的状态?

那我们就尝试一起来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调试和改变过度「紧张」的状态,从而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

1.当我们产生「紧张」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一下,我们面对的未知结果对我们来说是不是非常重要,若是结果不理想,是不是会非常的糟糕以至于我们无法接受。

(因为有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放大了结果对我们的影响力,若我们能尝试看到最糟糕的结果也是可以承受和面对的时候,「紧张」情绪就自然会有一定的缓解。)

2. 「紧张」有时候是我们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能力的担忧。

这个担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我们知道自己有能力,但认为自己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或资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准备工作和资源的筹备,不能图一时之快而让自己陷入「紧张」。

另一方面有可能确实是我们的能力不足,但我们却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期待。这样往往会让我们很累,意志和信心也会在一次次达不到自己的期待中消磨。因此确定一个适合我们的目标和期待对降低「紧张」情绪是非常有帮助的。

3.从第 2 点也可以看出,客观的评价自己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尝试对自己的优势、不足有更明晰的认识。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评判错与对,好与坏的过程。

其目的一方面是让我们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并完整的接纳自己。

我们不能残忍的把自己一分为二,只拥抱我们认为好的那部分自己,而丢弃认为不好的那部分自己。若没有接纳,何谈改变呢?

所以,完整的接纳我们自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开始。

4.当我们正陷入蔓延的「紧张」情绪中时,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小方法来达到及时调整的作用。

①选择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慢慢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反复多次让心身得以放松下来;

②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慢跑、瑜伽、听音乐、打球、游泳等;

③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

④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相信每一位朋友都对自己有着更加美好的期待,那就让改变从接纳开始吧?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呵护,陪伴着我们自己的心慢慢成长!

希望我的解答能为这位朋友和其他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有什么廉价但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

作者 / 中年油腻男子
一次性打火机。

价格 1-2 元。批发 2-5 毛。

一次性打火机是一个小型的压力容器。内部装得是 0.25Mpa 左右的液体丁烷。

打火利用的是压电陶瓷 可以产生 6000V 左右的压差 输出几微安的电流。

防风的打火机外焰可以达到接近 1300 度左右的温度。类似的丁烷喷枪可以融化铜。

如果完全拆解一个一次性打火机(包括压电打火器) 大约有 20 个左右的零件。

涉及到注塑、冲压、折弯、弹簧成型、电镀、喷涂、超声波焊接、烧结、橡胶热成型、塑料拉伸、胶粘等十来个不同的工艺涉及到几十种不同的设备。

而一次性打火机的设计也是非常可圈可点的。

使用简单。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使用。

性能可靠。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基本都能点着。

寿命够长。如果不是摔、晒、敲、洗,很少见到有人可以把一次性打火机的气用完。

输出可调。火焰长度可以从不到一公分延伸到十几公分……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个设计几乎满足了所有需求。

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液气相变、气体扩散、燃烧条件、火焰控制、打火强度等等等等一系列复杂的计算。

而它只卖一块钱。

如果只是说到这里,一次性打火机虽然已经体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性价比,但是还不足以体现它的强势。

你们有在国外买过一次性打火机么?价格大约都在 1 美金上下。而在国内仅仅只需要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价钱。

这是个什么概念?一次性打火机和其它东西不太类似,绝大部分国内特别便宜的产品都是因为国外需求不高,人力需求特别大,或者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例如老干妈、纺织品和「劳力士手表」、「巴宝莉围巾」等。而打火机绝对不是。全球烟民大把,谁不需要用打火机呢?

生产一次性打火机所需要的人力也并不是特别多。否则按照这两年的工价趋势和材料成本,打火机早就该涨价了。

那为什么它这么便宜……

因为这玩意的生产是有技术的。这个技术不是汽车工业的高自动化率和精密,也不是微电子行业的进一步集成,而是叫做「够用就好」。

不信的话,有一定生产制造经验和机械知识的朋友,麻烦您自己拆个打火机,列个简单的 BOM,告诉我,即使以 1 元的成本,你能生产一个打火机么?

如果是有机械和生产采购知识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没有的朋友,让我来简单解释一下。

你们心中的技术实力往往都是洁净的车间,全自动的设备,云山雾罩的 CAD 界面。所以你们大概会认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小工厂们,都很 low。

可是这个「够用就好」却是中国制造业崛起过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实力的体现。

比如一个塑料模具,一开一合生产出几个产品。产品可能区区几毛钱,但是这个模具要好几万。

珠三角的企业早年间都是依托日资、港资、台资的技术发家,技术很不错,他们的模具往往都是按照 10w 开合以上的寿命来制造,甚至可以做到 100w 次。当你有非常大量的订单的时候,或者你有非常高的利润的时候,这非常好。连续的生产可以有效的保证品质的稳定以及成本的低廉。

可是如果你只有 5000 个的订单的时候呢?你就发愁了。3w 的模具成本摊到 10w pcs 的订单里面,每件仅仅只有 0.3 的成本。摊到 5000 pcs 里呢?6 元。这远远超出了材料和人工成本,瞬间把产品的成本提升了十倍。

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做一个 5000 次左右寿命的模具呢?」 模具的寿命,如果按照课本上照本宣科的选材制造,寿命不会低于 5w 次的。那么怎么办呢?

长三角的师傅们和珠三角的不同,他们往往是从老上海一辈传下来的老企业,他们可能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认知不足,但是他们对于传统的材料和结构则是有了很高的认识。把握住几个关键点,其余的地方用廉价的材料代替,「够用就好」,模具同样可以生产出能够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而这种模具让珠三角的师傅看到基本都认不出那是个模具。这就完美解决了只有 5000pcs 订单的问题。

回到一次性打火机上来。国产的一次性打火机的质量其实只能说是一般,相比国外标准的打火机,它没有厚实的外壳。但是它能用,够用。这就够了。它这个逆天的价格,来自于针对每一个零件的深刻理解,把能省的部分都省去了,却依然保证其功能性与可靠性。这样的经验不仅仅书上找不到,就算是行业内的人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理解的。

这就是中国制造业最强的技术,「够用就好」。而一次性打火机恰恰是这一个技术实力的最直接体现。它能打火 3000 次,能持续点燃 2 分钟,而最重要的是,它只要一块钱。

意大利的跑车闻名世界,技术水平毋庸置疑。但相比之下霸占世界的是造买菜车的大众丰田。大众的甲壳虫恰恰好就是最典型的「够用就好」的产品。

中国最出名的车是什么?五菱宏光。相比之下它没有 BYD 的电动技术,没有长城的大气外形,没有贾老板的霸气 PPT,但是它毋庸置疑是中国普通家庭最适合的车,能买菜能拉货能载人,不容易坏,好修。

能够把产品的品质做到客户的预期以上一点,而价格降到客户的预期之下,还保证一定的利润,这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中国这些年来成为制造业大国,人们往往总是认为这没有技术含量,完全是依靠人力成本生吃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这是不妥的。在这个整合的过程当中,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这种「够用就好」的经验累积,将产品的成本降到了一定水平以下,成功实现了推广与普及,这绝对是有着极高技术含量的。成为世界工厂不是什么坏事,美国也是在仿制与大规模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世界的话语权,从而支持它打赢了二战,在近百年来的历史舞台上屹立不倒。

中国的企业若都能把一次性打火机这样的产品做好,那该多好啊。

去年混江湖的一些心得

不知道为啥,总有种感觉,直到春节,今年这一年才算过完了,这不春节又快了,我写篇文章说说我过去一年的体会吧。这篇文章写完后给周围的人看了下,反响还是很不错的,都表示有收益,发出来也希望能帮到大家。

1

慢就是快

有小伙伴说我公号为啥写热点新闻内容那么少,这事也是我去年想明白的最重要的几件事之一。

我前期蹭过一段时间,效果非常好,文章阅读量冲得非常非常高,一度让我有了种好日子就这样过下去的感觉。

但这是个双向的事,内容在选择读者,读者也会选择内容。天天蹭热点,读者结构也会慢慢发生变化,那些并不关注热点、在意深度的读者就会流失,最后都剩下了只看热闹的读者。不是说看热闹就不好,只是我跟他们在一起没法进步。

我后来发现不少有水平的博主,经常蹭热点,时间长了离开热点就不会写了;更重要的是,他的粉丝结构也变了,他再转不回去了,写点别的粉丝就嚷嚷,说别写这个我们不看这个。这样博主很容易动摇,一直蹭谁都心虚,不想蹭又停不下来。

所以我果断调整了思路,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写每篇文章,我必须能学到点啥,也能让读者学到点啥。这么搞尽管阅读量不像之前那么高了,但是整体扎实了,我自己一边写一边学,也能保持一个不断进步的势头。

我想了想我以前做过的很多事,其实沿着既有路线慢慢搞下去就可以了,但是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情绪波动,患得患失,急于求成;要不就是意志消沉,太过在意被人评价,反正是最终搞黄了。多年以后一复盘,发现绝大部分搞黄的事,基本跟“心态崩溃”有关;甚至这个公众号,我放弃过一次,考虑放弃过几十次。

大家也都可以反思下,是不是大部分没做成的事,跟能力关系都不太大,主要是当时想法太过奇葩,太过急于求成,自己把自己给坑了?

我也经常收到各种批评,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这是没办法的事,以前这玩意挺干扰我,经常让我陷入自我怀疑;现在好多了,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排除在外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从我只有200个关注者开始,就不断有人说“博主你写得不如以前了”,到如今全网几百万关注了,还在听这种声音,现在想想,确实是没办法的事,不管你做啥,都会有人不喜欢,如果太过关注负面评价,那啥事都别干了。

而且“心态崩溃导致事情被搞黄”这个逻辑到处都适用。比如有人炒比特币、白酒、电动车、光伏,从价格很低的时候就开始炒,等到这些东西价格都非常高了,他们反而没赚到钱,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波动中上涨的,大部分人随着价格的波动各种操作、各种买卖,最后看着好像折腾很多年,其实根本没赚到。

不管干啥事,都要情绪稳定,最好是么得感情。

我前段时间在知乎回答问题的时候,当时讨论的是到底能不能一辈子做技术。

突然发现个问题,其实能不能一直做,和技术赚不赚钱没关系,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因为你慢慢地会承担以下非常惨烈的痛苦:

你最好的朋友升职加薪了你没有;
你大学同学发财了你没有;
你亲戚涨工资了你没有。

这些伤害非常大,远远比“技术有没有前途”重要得多。可能你自己三十多岁干着技术,一年能赚大几十万,别人还挺羡慕,但是你的内心却很崩溃,因为你周围的人去做管理了,收入比你高;你久久没法平衡,最后对职业产生了厌倦,手里的活越看越烦人。

同理,我最近不是认识一些网文大神嘛,书写得好好的,突然就太监了,我还挺纳闷。我说那么多人等着看,为啥就太监了?原因不一,基本都是后期出现了落差,自己觉得写得不如以前了;或者被人骂了,追更的人少了,反正心态崩了。其他人觉得写得还可以,但是作者自己经历了一波跌落,心理上维持不下去了,手里的活再也没有吸引力了,只想尽快练个小号。

所以我这几年有个感受,每个成事的大神,都得对抗无数心态上的崩溃。别人泼脏水,自己天性里的惰性,还有社会比较导致的失衡,这些痛苦更加持续、更加伤害大。

回到文章话题,当一个博主吃惯了热点流量后,这种流量本来就不太稳,情绪随着流量波动,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容易陷入各种没啥道理的自我怀疑。另外,热点文章保质期特别短,也就一两天,过了就没法看了,这和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是相违背的。

我以前说过一件事,我说自己干和上班有个明显差别是“长尾效应”,你在公司搞个产品出来,公司付了你工资,然后就没了;将来这个产品能卖多少钱,能卖多少年,都跟你没关系,哪怕这个产品创造出来一个巨大无比的公司,也跟你没关系。

但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自己卖的话,就有一个随机性和长尾性。随机性说的是你的作品可能会没啥效果,但是也可能会爆火,爆一个可能就能改变一生。“长尾性”说的是你今天的一篇文章,明年可能还在给你吸流量,很多文章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长尾。

人总是要做选择的。选择短期还是长期,是快还是慢,都得主动选,最起码得做到让自己不做流量的奴隶,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点价值输出。

所以我后来就下决心能不蹭就不蹭,争取每篇文章我自己搞明白一件事,比如上一篇电动车,我看了几十万字的材料,找了十多个业内大神,最后反正我自己对电动车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也让读者有所收获。

2

价值网络

这个问题也想过很久,如果要是做买卖,到底做什么样的买卖才能又大又长久?

现在有个想法,叫“价值网络”,也就是你能提供价值——能帮到别人的东西叫价值;你还需要网络,网络让价值不断放大,价值让网络不断铺开。

这个说得有点绕,但是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最明显的是蒸汽机。这玩意其实一直都在,从雅典时代就有了,而且一直在被人改进。瓦特其实是个临界点,在他之前,蒸汽机一直在矿井里抽水,也能帮上点忙,但是故障率和笨重性严重束缚了这玩意,优点缺点一抵消,缺点占主流,导致一直没法铺开。

瓦特改进之后,蒸汽机才开始变得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能提供正向价值,大家也就需要这玩意。用的人越来越多,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使用,慢慢也就势不可挡,席卷全世界。改进之后蒸汽机用在了火车上、轮船上,大英帝国跑步进入了新时代。

大家做其他事情都是一样的。但凡能成的事,肯定是给别人多多少少提供点价值的,只有大家获取到的价值大于付出的时间成本,你做的这事就会跟那个蒸汽机似的有人需要。

另一件事“网络”,网络不是咱们用的这个网络,可以理解成“链接”。而是一种互相背书的关系,类似你基友用过一个东西不错,介绍给你;你用了也不错,介绍给另一个基友,说不定他就收到两次推荐了,可能更喜欢这个产品。

而且网络里有大热点,被他们推荐一次,可能顶被人一万次,类似淘宝店里经常说“薇娅李佳琪推荐”一样。还有那种奇葩事,老先生的画一辈子没人理会,突然被大画廊选中拍卖一次,于是身价暴涨。

有价值的东西会自己形成网络,这里的价值又包括很多东西,比如知识、方法论、安抚情绪什么的。

所以说不管做啥,首先第一想到的是能不能提供价值?而且是持久的那种。

如果可以,那就不断输出,慢慢让价值沿着网络扩散。

3

微小迭代

我当初刚踏入软件行业的时候,经常纳闷一个项目工程几百万行代码,大家是怎么写出来的。

后来发现这确实不是个事。如果一次性写这么多出来,确实比较麻烦,但是项目跟楼盘似的,都有一期二期三期,每次加点新功能,慢慢就变得非常离谱了。

我见过一个奇葩的项目,最早是客户担心设备过热,又不想在现场看着,于是让我们给做个小功能,一旦过热,就给客户发个短信。一个实习生总共写了不到五十行代码搞定,后来客户说要不把其他的一些故障检测也发短信提醒,这样需求越来越多,一直折腾,折腾了五六年,现在已经衍生成了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还能单独卖钱。

其他软件项目也差不多。每年做几个月,每次加几个小功能,慢慢就变复杂了。有些软件被某个公司做了几十年,形成了壁垒,其他人想加入非常困难,比如那几个著名的数据库公司和操作系统公司。

包括我们上文提到的蒸汽机,瓦特在纽科门蒸汽机上做了改进,后来又有人在瓦特的蒸汽机上做了改进,特里维西克又在瓦特的蒸汽机上做改进,成了高压蒸汽机,用在了火车上。这玩意也是个进化的过程。

这几年我发现做产品、运动和写文章,都差不多,一开始搞个小的,慢慢往大折腾。后来发现马斯克在一个谈话类节目里也讲到这事,忘了原文怎么说的,大概意思是“微小迭代”,这对我冲击很大。也就明白了那句话,“做大事和做小事差不多”,反正再大的事,也是分成很多个小事慢慢搞。

我写文章也是,看着一大篇,如果一口气写出来确实比较虚。现在也是写好几波,先写个架子,然后再慢慢填,或者把微博里的内容找过来塞进去;一开始没法看,改几遍就成型了。

我现在也开始觉得,不管啥事,只要能分成足够小的可操作步骤,基本啥事都搞得定。

4

尾声

这些年有个感受,人可以选择自己做的事,做的事也会反过来塑造人,互相之间是一个相互进化的过程。

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事,能够长期输出价值。价值去创造网络,价值反过来也会塑造你。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