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理咨询要把接纳自己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去强调?

作者 / 申晨煜
1、有些问题是无法被解决的,至少不是轻易能被解决的,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接纳,别无他选。

《美丽心灵》里数学家约翰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幻觉中,最开始的幻觉是大学里的室友,留校任教后出现的幻觉是一位特工,再后来又出现一个小女孩。

他常常对着空气说话、怒吼,周围人看到他的言行举止都很难以理解,但所有的幻觉其实是他的内心投射,因为性格孤僻、固执,大学时期的纳什不愿跟其他人一样只是发表几篇论文,他沈迷于发现原创理论,这导致他难以合群,被同学嘲笑为呆子(nerd),所以他需要幻想出一个室友来认可他。工作后虽然解决了五角大楼的难题,但大多数时间他还是最普通的存在,幻觉中出现的特工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感到国家需要他,他是很重要的角色。而小女孩的出现是为了弥补纳什所缺乏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但在某一个瞬间,纳什发现多年来,小女孩并未长大,因此也分辨出这一切都是幻觉。此后他的人生里,这三个角色依旧存在,只不过纳什可以做到接纳,与他们和平共处。

彼得·德鲁克在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写到“你要学会与问题共同生活,而不是去解决问题。等你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到处都是问题,如果你不想被问题所扰的话,那你就得躺在棺材里了。”

2、接纳自己可以更好的“盘点你的福气”,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当代年轻人日常,明明有很多书还没读,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再买一些新书。明明已经进入了一段稳定的恋情,可心中还是期待新的感情。明明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还是会羡慕那些更高薪更有挑战的职位。

“盘点你的福气!我们怎么会忽略这个令人获益的简单训诫呢?通常,我们并不在意我们真正拥有的和能做的事,反而想着自己缺少的和不能做的事,或有由于微不足道的忧虑和名声或自尊心受到威胁,使我们的成长受到阻碍。牢记死亡于心,就会对数不尽的存在的馈赠抱持欣赏和感恩之心。”(欧文亚隆)

不满足于现状,当然算不得什么问题,它一定程度上督促着我们变得更好更优秀,但还是要警惕不要出现“一山望着一山高”的状态,这会让人心理失衡、焦躁不安。

3、接纳自我能帮我们保持专注。

盘腿而坐,双手交叠放置于丹田,舌顶上额,双目微闭,目光汇聚于鼻尖,减慢呼吸频率,关注自己的呼吸,默数呼吸频率,尽量专注。

这是正念冥想的观呼吸训练。

但这只是正念冥想的一个具体的方法,姑且称之为狭义正念。

其实正念可以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正念吃饭,可以正念阅读,可以正念写作,甚至可以正念打游戏。可以称为广义正念。

正如卡巴金所说——正念是一种不加评判地、有目的的将注意力放在当下的状态,去察觉、去感受。让你每一个当下感受平静、喜悦。

4、有时对抗不是好的选择。

努力可以让人在很多方面有所提升,但生活中有些事情努力了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对抗焦虑、比如“我要努力睡着 ”。

“对抗焦虑”这个说法本身就把焦虑放在了一个人的对立面,从而内心认为焦虑是不好的,因此需要把它从身体里清除出去。但多数人会出现“越努力,越焦虑”的状况。

睡眠亦是如此,每个人都经历过失眠,每当你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你都会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尽快入睡,但很多人即使数到了一千只羊也依然无法入睡。

想要缓解焦虑、想要尽快入睡,最好的方法不是努力,也不是与之对抗,而是不断的接纳自己,学会与这些不适和平共处,甚至可以把它们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反而更有效。

5、你认为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舍恩提供了一种思路。他指出焦虑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人类祖先在远古时代需要捕猎,他们常常需要直接面对猛兽的威胁,因此那些懂得焦虑、担心,或者“战斗或逃跑”反应的人群才能更容易生存下来,反而不知道害怕的人应该都成为了猛兽的腹中餐。

现代人多数是那些更为“焦虑”或者懂得“害怕”的人群的后代,因而焦虑可以称为一种“生存本能”。

但这种生存本能也有副作用。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人们为了生存而去捕猎,大多数年代是和平发展为主题。但人体内遗传下来的生存本能仍然支配着我们,让我们把很多微小的信号判断为是“危险的”,甚至是威胁生命的。

这就是焦虑的过度担忧,它会让人体处于“战斗或逃跑”的状态,交感神经亢奋,心慌、胸闷、手脚出汗,甚至濒死感。

这就是焦虑谱系障碍共有的表现。包括社交恐惧症、疑病症、惊恐发作,都有类似表现。

进化心理学也有类似的观点。

6、疑病的合理性。

因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一位 60 多岁的老人反复洗手、每天用酒精擦拭地板,再三求医确认没有感染、身体状况良好,但仍没有打消其疑虑。他可能患了“疑病症”,更具体一点可以称之为“新冠肺炎疑病症”。

“疑病”本质上就是“对疾病的焦虑症”,它有焦虑症的普遍表现,诸如过度紧张、担心,对结果的恐惧,伴随有心慌、胸闷、气短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新冠肺炎疑病症”无非就是过度担心患新冠肺炎,过度地做检查,即便没有明确接触史,也无法阻止其反复就医、求证。因而多数人的认知里,“疑病”是不好的,人们应该摒弃它。

但今天想聊一聊“疑病”的好处,《进化心理学》指出了焦虑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它让人识别危险,做出“战或逃”的反应。同样地,“疑病”可以让人提高对某种疾病的敏感程度,让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今天看到钟南山院士团队最新论文,新冠肺炎潜伏期最长可达 24 天,还有前几天看到的“三次咽拭子均为阴性的患者”,适当“疑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我们可以将“疑病”看成是一个连续谱系,它的反面就是那些“不把健康当回事儿的状态”,身边不难见到这样的人,比如丝毫不在意烟酒对身体的损伤;明明已经超重了,但还是管不住嘴。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或者不同的时期,“疑病”状态也应该是波动变化的,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7、接纳也包含着对“自我不接纳”的接纳。

之前跟一个来访者沟通冥想的过程,作为初学者她受困于无法集中精神,之后尝试 “自我接纳”,因为她知道刚开始做哪有不走神的,可没过两天她对“自我接纳”又产生了困惑,冥想时总想着努力做到“接纳自我”,全然不顾“观呼吸”的训练,因此又进入了新的对抗和纠结中。

细细想来,她其实陷入到了对“自我接纳”的不接纳状态中,真正接纳自我的人,不仅能够欣赏自己身上美好的一面,也能够接受自己那些灰暗的一面。谁都知道“自我接纳”是好的,但“自我接纳”是无条件的,它也一定包含着对“自我不接纳”的接纳。

8、接纳自我并非“随心所欲”。

森田治疗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很多神经症患者无法理解何谓顺其自然,而有些虽可理解,但无法真正做到接纳自己。

首先需要明确“顺其自然”不等于“随心所欲”,比如焦虑患者认为顺其自然就是任由焦虑发展,不加控制地去接受,后果就是紧张、担心感愈加显着;疑病患者将“顺其自然”理解为不加节制地按照疑病观念行事,反复去医院就诊,或反复在网上咨询,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担心丝毫未见减轻;强迫患者对顺其自然的理解可能更加二元对立,对他们来说只有强迫与反强迫两个选择,不存在中间灰色地带。

而“为所当为”需要我们能够看到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焦虑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过度的,疑病者需要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强迫者需要看清大多数事物的发展绝非仅仅是“非黑即白”的对立状态。

当然,对待神经症的种种表现,我们还需要学会一些“合理化”的方法,也就是要看到这些情绪对人生积极的一面。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应对压力,提高人们的警觉感;恰当的疑病能够让我们在疾病早期就能识别、诊断,避免疾病恶化;轻度的强迫能让我们保持对完美的追求。如果能这么去想,我们对于焦虑、疑病、强迫的恐惧感就能消除一半,接纳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

9、认知行为治疗的启发:接纳情绪,改善固有认知模式。

ABC 理论——A(Activating event)指的是一个事实、事件或一个个体的行为或态度,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C(Consequence)代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或反应,它可能是病态的也可能是健康的;B(Belief)代表个体对 A 的信念。认知行为治疗认为,并不是 A 产生了 C,而是 B 引起了 C,即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信念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反应。在 ABC 之后,是 D(Disputing irrational thoughts and beliefs),即辩论,指的是治疗者通过一些方法来质疑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发现它们并与之进行辩论,学会有逻辑有证据地思考和验证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从而产生新的结果和情感,即 E(Cognitive and Emotinal effects of revised beliefs)。[1]

出现了负面情绪,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或压抑情绪本身,而是学会接纳情绪的出现,思考出现这种情绪背后的认知和信念是什么,然后通过思维辩论来挑战固有的认知模式,建立更为良性的认知,才有可能改变情绪。

10.不接纳,可能陷入神经症的圈套。

焦虑像个老谋深算的猎手,它会给人挖下陷阱,并且不断地引诱你落入圈套。

来访者总是期望医生能够给出一招致胜的办法来缓解焦虑,这恰好就是焦虑布下的陷阱,它引诱你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断前进,但你会发现自己竟然成了焦虑的帮凶,帮着它把陷阱挖得更深,自己却深陷泥潭。

疑病者如果能够放弃对于“疾病”的研究,焦虑者如果不再对“最终的答案”那么渴求,强迫者如果能够看清“重复”的无意义,这样的陷阱就能不攻自破。

引用一个刚学来的词——“价值序列”,我们需要不断地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需要做的,而不是让焦虑占据这个序列的排名。

11.面对真实的自我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太多关于自身的假象,予以我们慰藉或逃避。

焦虑者不敢面对自己的焦急、紧张感,所以穷尽一切可能在对抗或摒弃焦虑;疑病者不敢面对一个不甚完美的身体,所以一直在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症状和感受;强迫者不敢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所以无时不刻处于被驱使的思维和行动当中。神经症患者一旦有一丁点儿症状表现,患者就立刻要求治疗师给他一个解释,这样患者就可以挡开那些对他产生威胁甚至折磨的情绪。

但假象毕竟是虚幻的,如果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建立在此基础上,注定会坍塌。尼采在《疯狂的意义》中曾提到,他人的目光和评价,现实的道德枷锁,伦常绑架,都会让我们将真实的自我困束在牢笼里,我们在苦痛中作乐欺瞒自己,在懒惰中随波逐流,寻找消亡的归属。只有当你敢于面对真实的那一刻,才开启了人生中所有的创造性,才能释放出那被遮掩的光芒。

关于真实的自我,可以有两部分理解,一是尽量尊重客观事实,比如对某一疾病有所担心,那我们就要尽量去了解该疾病的真实发病率,再比如对某件事有过度担心和恐慌,那就要尽量去还原事情的本质,预测发展趋势。二是在主观上学着接纳不完美的部分,接纳程度越高,我们就越能接近实物的本质。

12.控制可控的,接纳不可控的。

一位中年男性在好友突然离世之后,表现出突然发作的心慌、恐惧感,他认为自己是受到了惊吓。然而事情远不止如此,他因为新冠疫情已经闲赋在家很久,收入虽然没有太受影响,但不可避免地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担忧。孩子在家里上网课时控制不住地玩手机,也让他恼火不已,因为总与孩子起冲突,也时常被妻子唠叨。他似乎进入了“中年危机”,在他看来一切都在朝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我们本能会抗拒“失控感”,因为它代表着“自我能力的下降”,我们拼命地试图控制自己、控制生活,比如有人想要控制睡眠,希望“想睡就能睡着”,有人想要控制家人,比如孩子必须听话,不然就是对我不尊重。有人想要控制自己的事业,不允许出现大的失误。

但人生浩瀚,你能控制的部分寥寥无几,那些强扭的瓜都慢慢转变为对自我的攻击。“控制可控的,接纳不可控的”是每个人都需要 get 的技能。

13.接纳自己可以避免陷入情绪“自指”的怪圈。

有时情绪问题会呈现“自指(self-reference)”现象。

焦虑症与恐惧症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明确地担心对象,但不少焦虑者会出现脸红、心慌、胸闷、气短等躯体不适,恰恰是这些表现会像助燃剂一样让焦虑者变得更加焦虑。疑病感其实属于“对疾病或健康的焦虑”,一些疑病者表面上是对某种疾病的过度担忧,但对这种“焦虑感”本身的不接纳反而会加重“疑病感”。强迫症的“自指”体现地更加彻底,当你出现一个无法遏制的冲动(想法或行为),几乎与此同时会想要把它压制下去,因为在我们认知中那些冲动是不好的、不允许的,因此它不应该出现,但就是这种“反强迫”会让强迫症状更加显着。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自指”怪圈中,它是一个陷阱。情绪问题不同于客观的问题,我们遇到一道物理难题,会想要去解决它。而面对情绪难题,如果我们也保持同样的态度,就会陷入麻烦,因为“解决情绪”本身这个说法会与先前的情绪问题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困境,反而让情绪问题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怎么在初次见面时给人好感?

精致不是堆砌出来的,好感不是讨好得来的。高手总能不卑不亢,让人如沐春风。

先来说一个比较俗气的故事吧。

前几天认识了一个做豪宅销售的朋友,他来自一个农村普通家庭,6年前带着500块来沪,在而立之年就完成了人生绝大部分的checklist,拥有了别人一辈子都不敢觊觎的财富。他的客户很多都是一线明星跟知名企业家,我像一个好奇猫似的问他:“你是怎么做到让这些人精们短时间内这么信任你的?”

他答道:

真诚是获取信任的钥匙,喜欢是加固信任的锁子。

这两点看似容易,做起来,真的要抓耳挠腮了。所以我观察他一通,决定还是来贩卖一番成功学。

外:

1. “品位”大于“堆砌”

他打扮得很精致,但精致得恰到好处,还很有自己的风格,纯色系的干净利落,没有繁琐的设计跟铺天盖地的logo,简单而清爽。

潜台词好像在说:

“我不需要用大牌来获得尊重,但你值得我尊重。”

2.体态跟微动作才是成就“好气质”的原料

他吃饭的时候不会把头埋在碗里,下巴跟碗永远保持距离。他的背永远像竹子一样笔挺,看得出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他讲话的时候,眼睛永远都是注视着对方,哪怕在一个吵杂的环境里,你也会觉得他的注意力在你一个人身上。

他的手机永远都是背扣在桌子上,除非有紧急的事情,否则不会翻看。

他从来不抖腿,不摇头晃脑,一举一动像行云流水一般自得。

3.你看不到的细节可能是别人眼里的沙子

他干净到指甲缝里甚至都看不到一点“白色”以外的颜色。

他的鞋子虽然不是新的,但除了使用过的褶皱,居然找不到灰尘落过的证据。

他在你跟他对视的时候,脸上永远带着真诚的笑容,那是一种没有压迫感,讨好感,应付感,虚假感,发自内心的笑容。

4.交谈的艺术

他语速平稳,音量适中,逻辑清楚,不会打断别人。

他的话不会过密,让人无法进入交流,总是给别人留下进入对话的缝隙。

他不会语速过快让人窒息,也不会语速过慢让人失去耐心。

内:

1.交流大于对错

“交流”的本质是建立人跟人的链接,“探讨”的本质是寻求真相。

有的人经常会把“交流”跟“探讨”混为一谈,会因为“探讨”的观点不一致而把情绪带入了“交流”,结果自然不讨喜。

他即便是不苟同,也不会在第一时间用“不是”来否定对方,因为他深知这样会让人本能开启防御机制,交流会演变成一场无果的辩论。所以他在表达观点之前,一定会先表示认同,大概就是英文里的“yes……but” 句式。

不妨碍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让人觉得你有修养,在乎别人,同时提高对方的接纳度,一石三鸟。

2.不把初次见面当成自己的演讲台

他不会像一个成功学讲师一样,一上来就炫耀自己的成就和人脉。只是简单做一个有一定信息量的介绍,比如在做什么,做的事情大概处于什么阶段。

3.交流不是竞赛,越想求认同越易拉仇恨

我遇到过最令人窒息的场合就是,不管你讨论什么话题,他/她都要以碾压的姿态来跟你竞争,你说最近想要考虑新工作,他不但忽略你,还补刀就说他最近工作如鱼得水。

而他在用心听你的每句话,并且会给你中肯的反馈,不是一味顺从,也不是一味打压,更不会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来引入炫耀的成分,这样做不会让别人真正喜欢你,反而会引来有所图的讨好。

4.讨喜不是讨好

他说,他从来不会讨好任何人,因为讨喜绝对不等同于讨好。

讨好是一种无效的社交模式,既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不能与别人真正共情,反而会换来轻视。

不管面对谁,都能做到不卑不亢,对事不对人。

可以像朋友一样表达关爱,但不会过度吹捧以及盲目崇拜。

5.适当走出“护城墙”

做到真诚需要自己卸下防备,并没有很容易,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都活在自己造出来的护城墙里,自然也会把别人的真诚挡在城墙之外。

6.培养人格魅力的意识

让人喜欢是一种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一个听起来有点玄学的词,但如果观察一下有魅力的人,会发现他们都有一种共性,就是,保持自我。

保持自我并不是冷漠;

而是在有一套自己建立的独特哲学体系下,同时能对他人共情,让人如沐春风,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吃饭结账的时候,他忽然跟我说,

人生这场游戏,虽然很遗憾我不是人民币玩家,也没有抽中过限定版皮肤,但我也要用尽全力打怪升级,跟所有玩家一起去享受每一场胜利。

他脸上的表情很复杂,虽然带着勃勃的野心,但丝毫不让人恐惧或厌烦,反而有种孩子一般的兴奋。

我忽然找到他总是让人喜欢的原因了,因为他眼里除了自己,还有每一个人。

今晚开始努力睡个好觉

我妈已经被失眠问题困扰了将近十年,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睡眠。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早上一睁眼就大概能知道自己今天的状态是好还是不好。按睡眠时间来说,我基本每天都能保证至少 7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什么同样的睡眠时间,一天的状态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究竟睡眠的优劣应该从哪些角度评判呢?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提高睡眠质量的方式来保证一天的精神活力呢?

希望读完本文的你,能对睡眠有更正确的认识,逐渐掌握自己的睡眠,每一次睡醒都可以用更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天的到来。(๑•̀ㅂ•́)و✧

📍 一些睡眠的基础常识
每当提到如何保证良好睡眠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只是我们真的很难分辨哪些是真正有用并值得去相信的。所以我们讨论提高睡眠的第一步,是建立对于睡眠的正确认识。

🕗 睡眠的好坏,并不完全由睡眠时长决定,而是要保证睡眠质量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说法:「睡眠时间必须保证 8 个小时」。

确实,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睡眠时间在 7-9 小时之间。与其说 8 小时是一个目标,不如说这是一个平均值。虽然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个人不同年龄下,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虽然说好事不嫌多,但睡眠时间真的需要适可而止,睡眠就像饮食一样,需要有限度来控制,缺少睡眠会引起健康问题,同样地,超过正常限度的睡眠还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等身体健康问题。

大家可能也听说过有不少人,每天虽然只睡 4 个小时,但仍然能够保证一天的高强度工作,同时又活力四射。在睡眠时长上,绝对是存在这种极端情况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去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辅助加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睡眠需求比较小众的人群。

😴 平时经常睡不够,利用周末补觉也于事无补
现在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可能让很多人无法在工作日保证最基本的睡眠,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论就是:平时睡不够没关系,到了周末我就可以尽情补觉,把这一周以来欠下的睡眠都补上。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太正确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补觉的方式,偶尔缓解某一晚睡眠不足的问题,但一旦这变成一个长期的行为,平时睡眠严重不足,而周末又要比平时多睡很多的时候,这种不规律并且反复无常的行为还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保证每一天的睡眠,形成比较规律的睡眠时间,偶尔出现不规律的情况也需要及时补觉纠正。

🏃‍♀️ 在睡前进行运动制造疲劳感并不能提高睡眠质量
在上床前的几十分钟内进行剧烈运动,并可以借助运动产生很强的疲劳感快速入睡,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运动会产生令人兴奋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抑制睡意的产生,反而更难入睡。

通常来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睡前的几个小时进行运动训练是可以有效快速进入睡眠的,并且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所以更合理的方法是给自己的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保证睡觉前身体的各项指标已经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在睡前三四个小时完成运动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平静,也刚好能够达到运动的疲劳期,入睡会更加容易,不影响正常的睡眠习惯。

🍷 睡前喝酒可能对睡眠质量不利
很多人都从爸爸妈妈那里得知了一个理论就是睡前喝一杯红酒有助于睡眠的提升。虽然少量饮酒可能是有安定效果,并且辅助快速入睡的,但饮酒也可能会让入睡后的睡眠变浅,这直接影响了睡眠的质量。

除此之外,酒精也会增加打鼾的可能性,打鼾不仅影响同睡人的睡眠质量,对自己而言,也会令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有潜在呼吸障碍的风险。

如果非要饮酒的情况下,考虑到自己的睡眠质量,需要在睡觉两个小时前和酒杯说拜拜,也一定不要喝太多,给自己的身体预留一些时间来代谢酒精。

除了酒之外,还有咖啡、茶以及一些运动功能饮料,都会影响睡眠情况。而咖啡在身体内的代谢效率比酒精要慢很多,所以为了保证晚上的睡眠,尽量在午后就停止摄入,或者改喝少量的低咖啡因咖啡,最迟也要在下午五点前彻底放弃饮用。

💊 使用助眠类补剂和安眠药要谨慎
安眠药属于处方药,需要医生的专业帮助才能服用。对于因为身体或心理疾病导致必须靠安眠药入睡的人来说,安眠药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大多数人来说,安眠药并不是缓解睡眠问题的第一选择。

安眠药的化学成分通过血液传输进入大脑,给大脑制造一种「你真的很困」的假象,从而起到助眠的效果。但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助眠类药物并不能让人得到真正充分的休息,和刚刚提到的酒精的影响类似,它会使深度睡眠变浅,甚至直接跳过一些本应该是深度睡眠的时间,这会令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而药物也会引起依赖性,长期依靠药物在大脑中创造诱导睡眠的物质,会让身体本身就产生的促进睡眠的物质降低,形成生理上的依赖性,长期服药也会让吃药这个行为成为「我今天会安睡」的精神暗示,心理上也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开始担心如果不服用药物,自己就无法入睡。

助眠类的补剂不需要医生开具证明就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购买,比如褪黑素,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虽然服用的初期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慢慢就变得失去作用,而不断提高服用的药量也会产生如果安眠药类似的依赖的效果。

服用药物和助眠补剂要谨慎,如果遇到严重的睡眠问题,请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切勿擅自服用药物。

🧑‍🎓 专业领域对睡眠的研究
最近看的几本睡眠相关的书中都提出了一些关于睡眠研究理论,在掌握了睡眠中的几个关键的阶段之后,对睡眠的把控感也增加了,在早上起床后除了可以根据当下的状态来判断自己今天的睡眠质量之外,还可以在感受到睡眠问题的时候,进行反思,及时对生活状态做出调整。

深度睡眠和睡眠效率
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了不要刻意用睡眠时间框住自己,睡眠不仅要保证时间,还要注重质量,而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深度睡眠的时长。

书中提到,成年人需要每晚拥有 1.5 – 2 小时的深度睡眠,才能基本保证第二天头脑清醒,精神充沛。如果按每晚睡眠时间 8 小时算,只拥有 2 个小时的深度睡眠时间可能只是一个底线,可以通过(深度睡眠时间 / 睡眠总时长)来得到一个睡眠效率,从而评估自己的睡眠状态。

在我监控自己睡眠的经验里,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内,如果深度睡眠只有 1.5 – 2 小时,整个人的状态都会比较差,在白天会感觉到频繁的困倦,如果在 3 个小时左右,那我白天就会处在比较正常的状态。而在 3 – 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内,深度睡眠如果同样做到了 3 个小时,我的状态和睡 8 个小时基本无异,甚至精神状态会更好,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夜晚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疲倦感。

也就是说,在尽可能保证睡眠时间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深度睡眠来获得清醒时更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睡眠周期
在《睡眠革命》中提出了 R90 的概念,以 90 分钟作为一个睡眠周期,包括非眼动睡眠、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三个阶段。一个完整的睡眠一般包括 4 – 6 个睡眠周期,通常 5 个睡眠周期会比较理想。不过以一周 7 天作为计算单位会更实际,这样可以计算一周内总的睡眠周期,并分配给每天,偶尔有一天的没有睡够,也可以及时补上。比如:一周保证 28 – 35 个睡眠周期,如果周三只睡了 4 个周期,其余 6 天都保证了 5 个睡眠周期,一周的总睡眠周期也可以保证的。

同时,《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中还提出了固定清晨起床的时间并配合睡眠周期来安排入睡的时间点,如果错过了第一个睡眠周期,就静静等待 90 分钟后的第二个睡眠周期,再去入睡,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掌握睡眠的节律。这一项,更适合稍微出现睡眠时间变动就会失眠的周期敏感型人士。

睡前醒后的黄金 90 分钟
《睡眠革命》还提到了黄金 90 分钟这个概念,指的是睡前醒后的 90 分钟。

睡前的 90 分钟要为睡眠创造足够的条件和环境,比如停止进食或消耗性的剧烈运动,让胃里的食物得到充分消化,让身体得到平静,在空间上充分感受睡眠氛围。

醒后的 90 分钟要为一天的开始作准备,逐渐唤醒大脑,比如喝杯咖啡、认真吃早餐,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激发自己的身体。

维持好一天当中睡前和醒后的 90 分钟,既可以保障睡眠质量,又能为新的一天完全唤醒自己的头脑和身心,让新的一天更有效率。

常见的失眠的原因
常见的失眠原因也有很多种,了解自己失眠的原因,才能更快解决睡眠问题。不管是调整心态,改变生活方式,或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解决失眠之前,更了解自己总不会错☝️。

压力和焦虑
在影响睡眠质量的诸多原因中,压力和焦虑是一个影响极大的重要因素。工作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来自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可能还会一同来临。比如工作遇到的困难和烦心事、面临升职加薪的关键节点、一家老小的生活保障等,这些都会成为自己的压力,甚至我们开始为中年危机而焦虑,对比同龄人的巨大差距而焦虑等等。

这种精神压力会在入睡的时刻依旧在头脑中萦绕,挥之不去,入睡之后的睡眠质量会变差,甚至入睡也变得困难。

做好压力和焦虑疏解,就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会继续讨论。

饮食摄入影响
之前的章节提到咖啡、酒和茶饮对睡眠可能会产生干扰。除此之外,晚上的饮食时间离睡眠时间过近,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都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白天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而到了晚上又暴饮暴食或者增加宵夜,白天饥肠辘辘,到了睡觉的时候,胃部却还在努力工作,不仅对胃有很大伤害,长期来看也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睡眠环境影响
卧室内的温度、湿度变化也会影响睡眠的质量。当我们进入梦乡时,体温会略低一些,如果睡眠环境是清醒时比较适宜的温度,入睡后就会有热感,降低睡眠质量。

最佳的睡眠温度是稍微有点清凉的感觉,夏季比较适宜的温度是 25 度,而冬天在 22-23 度,湿度在 50-60% 之间,可以通过空调的除湿模式、除湿机和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

除了使用空调、风扇来调节温度感受,也可以通过增减衣物,调整被子厚度等方式达到最舒适的温度。

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失眠症。确诊为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诊断,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且也可以同时缓解睡眠问题。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可能,可以通过线上的问卷评分表进行简单的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去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确保自己能够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身体病症问题
除了外部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身体的很多疾病会干扰睡眠,潜在的健康问题也会反映到睡眠中,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判断。

比如心脏相关问题、高血压等比较严重的身体问题会导致睡眠质量差的问题,甲亢、关节炎患者,还有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会引起各种睡眠问题,失眠、睡眠浅等。

除此之外,小毛病也不容忽视。比如鼻中隔偏曲,口呼吸或睡眠呼吸暂停,胃部疾病等会出现睡眠浅、嗜睡等睡眠问题,血液循环不佳也会令人入睡困难。

关于身体的病症导致的睡眠问题,需要及时去医院做更全面的检查。了解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的身体病症,是为了辅助自己预判,进一步确定后续去医院检查的步骤,医院也有专门的精神科可以帮助检查、排除和解决生理和精神导致的睡眠问题。

充分了解自己睡眠质量的方法
要想对自己的睡眠有相对准确的认识,需要记录自己的睡眠情况。

睡眠日记
睡眠日记是一个需要每天坚持记录的方法,通常要持续几个星期。这个方法很普及,医生也会鼓励患者做睡眠日记,睡眠日记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揭示患者的行为和睡眠模式之间的关联,这是国际上公认的辅助检查睡眠疾病的方法。

记录睡眠日记本身,对一部分失眠患者来说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使只是存在睡眠问题,而不是确诊的失眠患者,也可以通过记录睡眠日记来寻找自己睡眠问题的真正原因。

睡眠日记需要详细记录与睡眠相关的信息,为了更全面的帮助查找睡眠问题的真正原因,甚至可以把身体和心情状况,外界环境都记录下来。

当日的用药、饮品(咖啡、茶、酒、功能饮料等)、运动情况;
白天是否小睡,以及睡眠时间;
睡前吃了什么、喝了什么;
卧室的温度和湿度或者卧室氛围的整体感受;
上床的时间,中间醒过来几次,以及起床时间;
身体是否有疼痛或不适;
是否做梦,是否有噩梦;
第二天醒来的精神如何,是否影响了工作生活;
也可以让家人或同睡者帮忙观察自己睡眠中是否存在说梦话、打呼噜等情况。
……
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也可以按照日记的格式来写,通常睡眠日记需要全天的记录,需要随时保持更新,以避免记忆上的遗漏。

图片来自网络
在查看睡眠日记时,可以评估自己的睡眠情况,并找到睡眠问题的原因。比如:

是否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情况是否稳定
身体不适是否影响了睡眠
有多长时间处在挣扎无法入睡的状态
日常用药、饮食情况是否影响了睡眠
卧室温度和湿度是否影响了睡眠
……
在复盘睡眠日记的时候,发现非外界因素(如饮食、环境)影响了睡眠需要及时咨询医生,让医生查看睡眠日记,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诊断和解决睡眠问题。饮食和环境因素则可以通过改善睡眠环境,调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来辅助解决。

睡眠记录APP
利用手机 APP 和智能手表随时监控自己的睡眠是科技时代的新福利。

十年前,我尝试过单纯使用手机 APP 进行睡眠监控,除了记录睡眠时间和智能闹钟的功能之外,还可以用相机的闪光灯来检测睡前醒后的心率变化,有些 APP 还会提供录音功能,记录下夜晚入睡后是否说梦话或者磨牙。

不过单纯用 APP 记录可能仅限于独居独睡的情况,手机放在床上或者桌上,不会受其他人或者宠物的动作的干扰。如果有同住人或者猫咪也在卧室,就很难分辨这些响动的来源了。

这一类的 APP 也有很多,例如 sleep cycle、pillow、mintal tracker 等。

Pillow
相关文章
智能手表的监控准确率比起手机来说更高,比如小米手环的睡眠监控功能,或者 Apple Watch 的第三方 APP,Apple Watch 自带的睡眠监控还比较基础,不足以提供全面的数据。第三方 APP 功能就强大很多了,例如 AutoSleep。我最近一直在用 AutoSleep 对我的睡眠进行记录,它提供了睡眠时长、心率变化、睡眠周期图标等数据,更方便对睡眠做全面的评估。

AutoSleep
相关文章

我在使用的 AutoSleep,左边两张截图是我的睡眠记录,右边图来自 AutoSleep 官网
提升睡眠的方法
讲了那么多睡眠可能存在的原因以及排查睡眠问题、了解睡眠质量的方法,总算到了解决睡眠问题的步骤了。

睡前准备
睡前要尽可能营造一个睡眠的氛围,可以利用睡前 90 分钟的黄金周期原则,在睡前的 90 分钟让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都开始为睡眠作准备。

避免进食、饮酒,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必要可以尽量选择舒缓平静的运动方式,慢慢舒展和放松。
在这段时间里远离电子屏幕,手机、电脑和电视屏幕等,避免蓝光照射影响体内促进睡眠的褪黑素分泌。
将卧室内的灯光调整为暖光,营造一个昏暗柔和的环境更有利于身体进入即将入睡的状态。也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缓、令人放松的音乐,营造睡眠氛围,比如具有一定环境象征的白噪音,壁炉里的火、下雨的清晨、大海边等环境音。
检查卧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夏季比较适宜的温度是 25 度,而冬天在 22-23 度,湿度在 50-60% 之间。

躺在床上
很多人在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即使再困也无法入睡,这可能是因为大脑还在思考工作或者带着一些压力,这时候要开始努力排除这些念头,头脑放空,让自己的心情逐渐恢复平静。可以尝试冥想的方法,或者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慢慢降低心率,帮助自己更好地入睡。

在床上冥想,和缓慢进行几个深呼吸,都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想要快速入门冥想,可以尝试使用潮汐、headspace、calm 等有冥想引导功能的 APP。

睡眠姿势也有讲究,《睡眠革命》中提到,俯卧虽然能改善打鼾状况,但会压迫脊柱和颈椎,长期以来会引起背部和颈部疾病。《睡眠革命》和《浓缩睡眠法》都推荐侧卧睡姿,采用胎儿的姿势,躺向相对不太重要的身体一侧,比如左撇子应该躺向右侧。侧卧的睡姿要点包括:膝盖自然弯曲,手臂放在身前,轻轻交叠,脖子和脊柱以及臀部会形成一条平滑的直线。侧卧时脊柱和颈椎的姿势都比较自然,对缓解打鼾也有效果。

高糊图片来自网络
清晨起床
一觉醒来并不意味着睡眠任务已经彻底完成了。养成稳定的睡眠规律对改善睡眠质量也非常有帮助,建议把起床时间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不管昨晚睡多晚也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

补觉基本无助于消除疲劳,甚至还会造成生物钟混乱。

早起应该第一时间拉开窗帘沐浴清晨的阳光,而不是躺在床上检查手机里有没有错过的消息。阳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睡眠周期也在此刻归零。

早餐也很重要,简单吃一些早餐,彻底唤醒身体和头脑,为新的一天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做一些舒缓的伸展运动再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安排。

午间小睡
在正午 12 点到下午 3 点前,找一个时间段小睡一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感。15- 30 分钟以内足够,午睡超过半小时,就会变成正式睡眠,再次清醒恢复状态会需要更长时间,并且影响晚间入睡。

哪怕睡不着,只是在座位上清空脑袋闭眼休息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休息作用。

卧室温度和湿度
之前提到卧室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在微感清凉的温度,夏季比较适宜的温度是 25 度,而冬天在 22-23 度,湿度在 50-60% 之间。

湿度控制可以通过加湿器、空调的除湿功能或者单独的除湿机来调节,冬季需要尤其注意湿度调节,室内温度不够可以通过踢脚线暖气等进行加温,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取暖秘籍。

夏天可以通过空调调节室内温度,或者利用风扇温和吹风,达到循环室内空气并带来清凉感的目的。近些年很多人发现果岭风风扇的吹拂体感是优于空调直接而生硬的冷风的,对于睡眠状态而言,只要不是室内温度过高的情况,柔和的风扇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空间布置和灯光
卧室是睡眠和休息的场所,在大脑的空间和功能认知中,不应该承载其他功能,比如读书学习、看电影、打游戏等,所以在空间布置上,要干净清爽,不要过度拥挤,最好是只提供睡眠的功能。如果是租房的朋友,可以限制自己的行动范围,不要什么事情都在床上做,把床定义为睡觉的地方,建立起「上床即睡觉」的大脑认知,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入睡后有起夜习惯的话,可以在卧室增加一个暖光小夜灯,避免直接开高亮度的顶灯照明影响后续入睡。现在很多人在卧室装修时会布置地面的感应式暖光灯带,也是为了提高起夜时的体验。为了制造睡眠环境,卧室的主光源也非常建议使用暖光灯。

图片来自网络
寝具
市面上的枕头种类繁多,鹅毛、硅胶、记忆棉……不管品牌如何宣传枕头的高贵,或者得到了多少五星评价,都不代表它适合所有人。挑选好枕头的标准是选择对颈部有支撑效果的产品,让脖子到肩膀下方的空间也能贴合在枕头上,不至于架空。没有起到支撑颈部作用的枕头,会给脖子很大的负担,起床后会有明显的颈部酸痛症状。

《浓缩睡眠法》中提到了自制枕头的方法。用毛巾自制毛巾卷,连接在枕头下方,填补肩膀到颈部之间的空隙。这个方法成本虽低,但效果显著,值得一试。

图片来自《浓缩睡眠法》
床垫
在检测床垫时,可以让身边的朋友帮忙或者借助手机的摄像头,用婴儿的睡姿躺在床垫上,观察身体和床垫之间是否产生了空隙。

合适的床垫是需要起到均衡支撑全身体重的作用,可以轻松结束你的体重和体型,

软硬适中的床垫,应该轻松地接受你的体型和体重、均衡地承受你的体重,让你形成直线形的睡姿,如下图中所示。

图片来自《睡眠革命》
除此之外,夏天还可以选择凉爽的床单,粗麻床单、真丝质地,或者冷感的床单减少燥热的感觉,而到了冬天,一床厚实的棉花被子比起羽绒或者聚酯纤维等轻质被子更保暖,但又不至于过于干燥,棉被的重量压在身上对睡眠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
不要在睡下的时刻开始因为失眠而苦恼,要知道修复睡眠是一个身心皆要修复的过程,还需要睡眠环境加以辅助,从现在就开始思考如何行动起来让睡眠更好吧!

有哪些帮我们活得简单快乐的思维方式?

1.大道至简,无为胜有为。

待人接物,以礼相待的基础上,当如何,就如何,不媚上不欺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因暂时劣势而自欺欺人又卑又亢,当下落后因未来可期;

被言语污蔑,或正面回应,或直接无视。

于攻心计中坦坦荡荡反而是从明争暗斗中脱颖而出的最好“计谋”。

2.一言一行,问心无愧。

心口一致,尽量不给自己日后陷于“谎谎交错,纸包不住火”困境的可能性;

卸下虚荣外衣,言必行行必果,用结果说话,不自我捧杀,颠倒次序,以说替做;

不道人是非,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应光明磊落,哪怕太阳直照,亦能问心无愧。

3.专注自身,因上努力。

很多时候,

人际困境,因盲目攀附;

受困闲言,因丢失主场;

如能将专注点放在自先强大,

要功名,去奋斗,要权益,去争取,

自然就瞬间脱困,

万事开头难,难是因为自己不敢为开头去“种因”,如果走出画地为牢,做好自己能做的,非己可控的,顺其自然,保持圆融,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4.不忘初心,少欲则刚。

被物质所牵制,被头衔所捆绑,被地位所累及的时候,

不妨回归初心,明晰所需,问自己:

一开始出发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已经达成所愿?

如果没有这些困住自己的物质、头衔、地位,是否仍能如常运转?

所贪求的种种,是为了活出别人的愿景,还是自己的愿景,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自然就能放下不必要的欲望,豁然开朗,轻装上阵。

攀登过程,不因新鲜得到而迷失初心,记住来时的路,才能继往开来安安稳稳走好未来的路。

5.挫折困难,视为关卡。

是人驭困难,而非困难驭人,应重拾主权,将挫折困难当作升级关卡,以一种:

“我倒要看看自己有多少能耐。”

“我倒很好奇有哪方面需要优化武装。”

“我倒很期待下一关卡有什么未知彩蛋。”

的轻松姿态,才能关关难过关关精彩。

请时刻准备着,保持期待,保持展望,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6.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于工作,庄闲分明,在己位,谋己职,不在己位,归还主权;

于人际,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伴侣是伴侣,父母是父母,用正确定位对应正确剧本,不颠倒角色,不作混乱捆绑。

在角色明确的基础上,才能真的尊重人各有异,才能真的舒心自在简单快乐。

7.铭记光热,不以偏概全。

在遇到无理批评,遇到傻瓜论长短,遇到黯淡投影时,滴水之恩,应铭记于心,记住曾经收获的赞赏,曾经得到的滋养,曾经受到的鼓舞,这才是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只要带着它们,无论处在何种幽暗境地,自有光明护航与坚定力量。

8.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一时只做一件事,一刻只谋一个念,一心只爱意中人,主次分明,不贪多求全,才能在少即是多的条理分明中收获最真挚简单的自在与快乐。

9.明极必伤,难得糊涂。

如:

遇他人有难言之隐时,哪怕看破也不应说破,未经他人苦,莫做理中客;

抓大放小,有些无伤大雅的细枝末节,与其斤斤计较执拗于此,不如格局放大披荆斩棘。

黯淡境地,能看见是小聪明,选择感知与否是大智慧。

10.当行则行,及时行乐。

能快乐时要尽兴;

有追求时应勇往;

有念挂时应联系;

莫对旧境思旧人,且将新火试新茶,快乐趁年华。

以上分享,望能照亮你。

现代食品工业看似春光明媚

毕业论文的意外收获
我作为一个食品安全专业的大学生,在学校时接受了完整的食品安全教育,对于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当时社会热点问题理解深刻。比如那时的我认为,农药残留只要符合国家根据人体的毒理学特点制定的安全标准,并且经过科学、合理的检测过程,得出的农药残留数值达标就意味着农产品是安全的。

所以,那时的我深信,我们的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社会公众需要的是更好的科普,以便更多的人理解在农残、食品添加剂这些热点问题中,「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国家需要做的是更严格地执法,避免不法分子,尤其是那些缺少知识、没有文化的小商小贩们为了一己私利而坑害公众健康。至于大企业、大农场、大工厂生产的农产品和食品,在正规的商超进行销售,那就安全无虞,放心吃就是了。

然而,深信了接近 4 年之后,快要毕业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太年轻了。这种感觉,来自我毕业论文的一个意外收获。

青稞面条的研制
我的毕业设计是研发一种青稞面条的配方,其目的是利用青稞中的 beta-葡聚糖含量较高的特点,增加面条中 beta-葡聚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糖尿病人吃完面条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和血糖峰值,起到减缓糖尿病症状的作用。

这里我们先进行一点点科普。糖尿病分为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1 型糖尿病是先天性的,可以理解为一种基因缺陷,患者的胰岛素绝对缺乏,相对很少见。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罹患的是 2 型糖尿病,它是后天产生的,患者的胰岛素只是相对缺乏,多与肥胖、高血压等并发。其产生的机理可以大致的理解为,由于饮食过量过甜、缺乏锻炼等原因,进食后血糖快速升高。此时,胰岛 B 细胞必须快速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将血糖固定为肝糖元、肌糖元等形态,以降低血糖。这个快速和大量随着每日进食而反复发生,就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的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而这又会逼迫胰岛 B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进一步恶化胰岛素抵抗。但更重要的是,强迫胰岛 B 细胞更快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会使得胰岛 B 细胞功能衰退。

我们可以大致认为,2 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吃饭时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之后引发血糖的突然大幅升高;这种突然性和大幅度,逼迫胰岛 B 细胞突然和大量合成胰岛素。胰岛素的突然和大量出现,又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不敏感,进一步逼迫胰岛 B 细胞过度劳损。不严谨地讲,2 型糖尿病与持续心动过速造成的心力衰竭有些相似之处。

要防止 2 型糖尿病,最自然的方法就是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降低饭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峰值,从而避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B 细胞的劳损。

青稞中 beta-葡聚糖的含量是小麦的 50 倍,由于其较好的粘性,可以降低食物从胃中排空的速度,降低小肠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相对地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即一种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与葡萄糖升高血糖能力的比值);还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因此,向面条中添加 beta-葡聚糖,可以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但是,由于青稞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直接使用青稞粉制作面条,或者使用青稞粉混合小麦粉制作面条都不易成形,需要在原料中添加谷蛋白以增加面团中的蛋白质的比例,使面条在煮熟时不易断裂。

我的毕业设计,就是要通过正交分析,得出青稞粉、小麦粉和谷蛋白粉的添加比例。

谷蛋白的来源

图 1 陕西凉皮,注意顶部的面筋
谷蛋白是面筋的主要成分之一,我们平时吃的陕西凉皮上面的面筋,就是用谷蛋白为原料生产的。

青稞粉和小麦粉容易买到,可是到哪里去购买谷蛋白粉呢?在那个电商平台上还并非什么商品都有的时代,我必须在大学附近找到一个靠谱的谷蛋白粉生产厂家,来支持我毕业论文的完成。经过一番探索,我终于找到了谷蛋白粉的生产工厂。

它居然是一个面粉工厂。

换言之,谷蛋白粉是从面粉当中提取的。

请允许我稍微解释一下,当时我震惊的心情。

我毕业论文的目的是要通过研发一款功能性食品,改善 2 型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预防普通人患上 2 型糖尿病。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也让我的毕业论文有了崇高的社会意义。当然,富含 beta-葡聚糖的青稞面条要比普通的面条价格更高一些, 这可以被解读成人们为了健康而付出的一些代价,似乎无可厚非。

但是,人们之所以罹患 2 型糖尿病,就是因为摄入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导致饭后血糖快速、大幅上升。所以,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品, 才是人们备受 2 型糖尿病折磨的罪魁祸首。对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而言1,食用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的「低筋粉」,发生 2 型糖尿病的几率会比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高筋粉」更高。

面粉厂将小麦中的谷蛋白提取出来,做成谷蛋白粉,高价销售给凉皮生产等食品工业客户,可以提升自己的利润率。但是,这个动作提高了面粉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提高了消费者患上 2 型糖尿病的概率。

如果我的青稞面条研发成功并且高价卖给 2 型糖尿病患者,那么面粉厂从小麦中提取的谷蛋白粉又会以我的青稞面条为载体,回到消费者的身体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得到了更高的饮食成本和 2 型糖尿病。

拉长产业链
让我们换个方向,从前到后将这条产业链重新梳理一遍:

首先,面粉厂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将面粉中的谷蛋白提出,销售给凉皮、青稞面条等食品生产商;

其次,这一动作降低了面粉中的面筋含量,相对提高了面粉中淀粉含量。食用这样面粉的消费者有更高的几率发生 2 型糖尿病;

再次,罹患 2 型糖尿病的消费者不得不购买以青稞面条为代表的慢升糖食品。而这样的青稞面条中,添加了高价的谷蛋白粉,并由最终消费者支付成本。

从一个更大的图景上来观察,我们会发现,面粉厂似乎伙同青稞面条工厂,以面粉厂提取谷蛋白,而青稞面条工厂添加高价谷蛋白的形式,先让消费者罹患 2 型糖尿病,再为他们提供高价格、高利润的糖尿病人专用食品。

需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说有某个人专门设计了这样的坑害消费者的产业结构。这样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只是产业链上的每家公司都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而自然产生的。

如果我们质疑面粉厂,面粉厂会说:「我生产谷蛋白粉卖给凉皮生产商,赚取更多利润,难道有什么错么?」

如果我们质疑青稞面条工厂,工厂会说:「我给糖尿病人研发生产有利于他们健康的食品,难道有什么错么?」

每个环节都没错,每个环节都是高尚的,每个环节的资本都获取了更高的利润。

可是人们患上糖尿病了。

这不是「阴谋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天生缺陷。这些事实就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每天都在我们上班下班的同时真实地进行着。并不存在一双「邪恶之手」操纵了整件事情的发生,也没有一位黑心肠的幕后主使设计了如此卑劣的邪恶世界。只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并没有能力解构这种体系,看清其隐含在深处的灰暗面。我并非在此宣扬某种「阴谋论」,而是想要大家知晓,「追逐利润」和「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之间,客观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这就是「资本逐利」与「良心发现」之间的灰色地带。

请各位注意,由于持有资本的团体与个人(比如面粉厂的老板、管理团队和工人们)也都是食品流通市场中多种产品的消费者,这种病态的产业链残害的其实是每一个人。得到利润的只是资本而已,并非持有资本的团体或个人。

我后来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政治经济学,才知道这种现象早有理论描述:

资本为了获取更高利润而拉长产业链。

如果我们再把糖尿病患者在医院的花销考虑进去,这个所有人受伤的阳谋就更加可怕了。尚未离开学校的我已经明白,资本主义的现代食品工业对健康的伤害,绝不仅仅是一句「检测合格」就可以搪塞大众的。

100 年前,美国荷美尔(Hormel)公司将猪肉加工厂的下脚料——肉糜,将其加热做熟、压块分割之后进行无菌包装,发明出「午餐肉罐头」。正是这一廉价肉食产品的上市,使得当时的美国工人阶级能够负担得起一日三餐。之前在所有的人类文明中,底层劳动者都不可能每天吃上三顿饭。

午餐肉罐头在随后的二战中,与可口可乐一起作为美国大兵的重要后勤物资走向了全世界,让全世界都明确知晓美国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能够提供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社会的普通劳动者和身处前线战斗的士兵都能够吃肉喝糖水,那是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荷美尔也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食品公司,我们至今仍然能在中国的超市里买到这一品牌的培根肉片。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光时刻。午餐肉和可口可乐一起,印证了资本主义现代食品工业为普罗大众带来的福祉:温饱与健康。然而,资本主义食品工业在追逐利润的道路上狂奔百年之后,终于偏离了人民的切身利益——健康。

尽管面对这种偏离,食品工业曾经奋力挣扎过。

代糖的悖论
食品工业的从业人员绝非没有良心,他们也都看到了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伤害。食品工业的研发人员,全然清楚自己的作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希望能够让人们吃上营养又安全的食物。更早进入商品过剩的西方社会,在几十年前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健康食品」,比如降低各种零食中的糖和盐的含量,以降低消费者罹患 2 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的风险。然而,消费者们似乎并不买账。销量的下降让这些食品巨头公司迅速进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博弈环境:谁的产品含有更多的糖,谁就能获得更大的销量。轰轰烈烈的健康零食产业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但糖尿病毕竟是公众热点话题,食品工业为了降低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煞费苦心,研制出了一种又一种糖的替代品,它们被称为「代糖」。

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糖作为甜味剂,成本不高效果很好,但却会被关注健康的消费者群体(至少在口头上)抵制。添加代糖,既使产品具有甜味、满足消费者口腹之欲对糖的喜爱,又不产生热量、有效地防止 2 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岂不妙哉?

人们共研发了 3 种类型的代糖,分别是天然甜味剂、糖醇以及人造甜味剂。大家最为熟悉的代糖是各种糖醇,它们成本低、热量也低,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是最广受欢迎的代糖。人造甜味剂的甜度最高,比如糖精的甜度可达蔗糖的上万倍,且热量为 0。于是,以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为代表的人造甜味剂也普遍存在于各种饮料和零食当中。

图 2 代糖的分类
可是,有研究表明,代糖不但安全性堪忧,而且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一个悖论。

代糖的作用,是利用代糖有甜味的特点骗过人体的味觉系统,让人们不再追求还有甜味、糖类的食品。同时,又利用其低热量的性质避免血糖快速大幅升高,从而避免胰岛素抵抗的产生。

图 3 国内大火的代糖饮料
可我们总是觉得,无糖可乐等代糖饮料并不如含糖饮料好喝,不是么?

这是因为,代糖骗得过舌头,却骗不过十二指肠;代糖骗得过味觉神经,却无法骗过脑肠轴。2

脑肠轴
肠道和大脑之间有多种方式进行信号交流,比如信号可以以激素的形式从肠道传向脑。也有研究指出,肠内的分泌细胞可以通过迷走神经,经过结状神经节,将信号直接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向大脑。这被称为「脑肠轴」。

大约 20% 的十二指肠感觉神经元可以对葡萄糖的摄入产生反应,最主要的与葡萄糖相关的受体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受体产生的信号通过脑肠轴传入大脑的孤束尾核,产生兴奋。

仅仅使用代糖骗过味觉,并无法骗过肠道的糖感受器。因此,食用无糖食品产生的快感要低于含糖食品。

图 4 最为常见的无糖可乐
无糖可乐中的代糖满足了舌头,但对于十二指肠的糖感受器来说,无糖可乐与苏打水并无区别。尽管你喝了无糖可乐,你的肠道依然会表达自己对含糖可乐的欲望。

与其大量饮用价格更高的无糖可乐,我们不如少喝点含糖可乐就得了——既健康,又省钱。

就像不去买对糖尿病友好的青稞面条,而选择直接吃高筋全麦面粉一样。

代糖悖论已经是个智商税般的魔咒,更何况,代糖本身也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代糖也许并未如我们常在营销宣传中看到的那么美好
2020 年 9 月,JAMA Intern Med 刊登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有关软饮料与死亡风险的研究成果,显示相比于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人群,经常饮用代糖饮料的人群的全因死亡率显著升高。3

2021 年 3 月的《细胞代谢 Cell Metabolism》刊登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尽管单独食用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者碳水化合物(如麦芽糊精)均不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但甜味剂与碳水化合物的组合却能在 7 天内显著引发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这个研究提示说,代糖与碳水化合物的组合,可能会向大脑发送双倍的热量信号,日积月累后,改变了大脑和身体对糖的反应,进而影响健康。4

由此可见,代糖也存在着对身体的危害。

首先,代糖不能骗过肠道的糖感受器,会诱发身体继续寻找含糖食品;

其次,代糖与糖的组合可以诱发胰岛素抵抗。

尾巴
这只是现代食品工业隐性伤害我们健康的一个例子,但请相信我,类似的例子在食品工业中无处不在。那么,如果不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而直接鲜食,是否就可以躲开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残害而高枕无忧了呢?

好枕头睡好觉

每天睡好觉真的很难做到,除了从自身角度进行身心平衡,解决病理性问题之外,床品体验也非常重要,枕头更是尤为重要。一只好的枕头会给内心带来扎实的安全感,舒服到身心完全释放。想必挑选到合适枕头的人应该都有过这种感受吧,特别是刚刚换上它的第一晚,那种体验上的升华,扑面,啊不,扑颈而来的幸福感,有一种一夜暴富的喜悦感,后悔它没有早点来。

☁️ 挑选枕头的维度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枕头的不同需要,挑选枕头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市面上真的有很多种枕头供大家选择,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买新款可能比不过自己床上的陈年旧枕。比如从枕头的特性来说,有软硬度的差异,枕头高低的不同,丰富的枕头材质同时还能满足更多体验上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贴心的细节加以辅助,比如添加抗菌成分或者面料更亲肤,透气性好,睡起来不热等。枕头的材质也有很多讲究,有些人对羽毛过敏会选择乳胶枕、软管枕或者记忆枕,有洁癖的人会更倾向于挑选容易清洗的枕头等等。

众所周知,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枕头,要用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的真实感受去匹配枕头的基本情况。人的感官不尽相同,也就需要考虑不同枕头能带来的不同特征。

我把枕头的基本特征分成了以下几个维度:

尺寸——正常情况下,至少要比肩膀宽一些。太小的枕头翻身就会超过它,无法支撑颈部,影响睡眠质量和安全感;
高度——根据身材体型(身材胖瘦、肩膀宽窄以及颈椎的生理弧度等),加上自己对高度的习惯挑选,更贴合自己的颈椎曲度和肩颈空间。更合适的枕头应该贴近肩部,和头颈充分接触;
软硬度——主要考虑是否处在自己舒适的感官范围,也可能会影响枕头的支撑度和对头颈肩的包裹力;
支撑度——支撑度对颈椎尤为重要,办公室久坐的朋友或者颈椎已经出现问题的人,都需要额外注意枕头对颈椎的支撑度。支撑度要认真感受枕上后对颈椎的支撑力是否足够,以及是否可以持续提供支撑,不会因为时间和压力改变而塌陷变瘪,失去支撑力。
材质——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泛泛分类,比如易敏人群要挑选自己不会过敏的枕头材质。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不同的材质拥有自己各自的材质特性,会对软硬度、支撑度产生影响,当然也有身体上的感受差异;
清洁性——对枕头有更高卫生要求的人,要重点考虑这个方面,枕头是否支持清洗,以及清洗起来是否方便。
现在市面上的枕头可以让人挑花眼睛,单从淘宝搜索一下,就会出现各种材质、样式的枕头,加上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手段,可能选一只枕头就像选房子一样,可能并不存在什么 100% 契合自己的枕头,重点是要从众多品类里定位到自己最在意的方向。比如我,颈椎已经开始有些小问题了,最需要的是保证枕头的支撑度,因为我个人对卫生要求比较高,非常需要容易清洗的枕头。在选枕头的时候,遵循这两个规则,可以把枕头的品类精准定位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就更容易找到合适的那一款了。

🏗 物理尺寸
先来说最基础的一些方面——枕头的物理尺寸。枕头的物理尺寸是指枕头的横向宽度、纵向长度以及高度,这和人的物理尺寸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会影响枕头的舒适度的基本。

通常枕头的横向宽度在 60cm – 80cm 之间,比肩膀略宽,纵向长度 30cm – 50cm 之间,保证它能稳稳托住头颈。纵向长度会比宽度更重要一些,需要选择能够承托住头,给脖子更好支撑的尺寸。横向宽度和床的宽度比例以及个人的偏好有一定关系,比如枕头的横向宽度是和床的尺寸相关的,需要保证比例协调,这是早期大部分枕头的尺寸都固定一定范围内的主要原因,而横向偏宽的枕头会跟人一种安全感。总体来说,大部分枕头的尺寸都能在普遍认知的枕头尺寸范围内,或者在这个范围内上下浮动不超过 10cm,绝大部分都能保证不错的长宽比例,在保证尺寸不离谱的基础上,确保视觉上枕头的美感。

除非有非常明确的对于枕头尺寸的需求,比如更喜欢宽一些的枕头等,需要具体筛选符合自己需求的枕头。购买一只枕头一般只需要考虑枕头和床的匹配度,比例协调即可。

枕头的高度,才算得上是选择物理尺寸时的重中之重,高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颈椎健康,科学舒适的枕头高度是根据人体的颈椎生理曲线决定的,能够支撑颈椎正确的生理弯曲才能让肩颈的肌肉、韧带在睡眠时处在放松的状态。

枕头的高度(图片来自网络)
枕头的高度也和睡姿有关,所以现在还出现了很多设置了睡姿分区的枕头,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高度。习惯仰卧睡姿的人,枕头的高度大概在 8cm-15cm,有个公式可以参考:( 肩宽-头宽 ) / 2,不过最好的方式还是睡上去感受枕头对颈椎的支撑,有没有填充到肩膀到颈部的空间。习惯侧卧睡姿的人,枕头的高度以单侧肩膀的宽度为基准,在 11cm-15cm 之间,也需要观察侧卧于枕上,肩膀和侧颈部形成的空间有没有被支撑。

图片来自网络
颈椎曲线和睡姿分区枕是比较常见的两种在物理尺寸上做改良的枕形。曲线枕一般是以纵向长度一前一后分布的高低波浪线〰️,对应两种睡姿,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的睡姿习惯来选择睡哪一边。这种类型大多被应用在记忆枕、乳胶枕和 TPE 蜂窝凝胶枕上,因为波浪线的高度几乎固定,所以需要挑选和自己的身材匹配的高度。睡姿分区的枕头在记忆枕和软管枕中比较多,枕头中间区域是仰卧睡姿,有微微下沉的脑窝凹陷弧度,枕头左右两侧稍高,贴合睡觉翻身后头肩颈处在的位置,更适合夜里容易变换睡姿的人使用。

常见枕形
🤸‍♂️ 软硬度和支撑度
软硬度和支撑度是两个相辅相成、关联密切的属性,枕头的软硬度和支撑度是和枕芯的材质有密切关系的,软硬度和支撑度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枕头对于头肩颈的包裹和承托。在对材质详细展开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挑选合适自己的软硬度和支撑度的枕头需要注意些什么。

支撑度主要是指枕头是否有弹性,躺卧后不至于被身体的重量压扁,拥有良好支撑度的枕头可以承担头部的压力,不至于塌陷,并且给颈椎一定的支撑,舒缓白天长时间工作对于颈椎的过度消耗,在睡眠中让颈椎和肩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在挑选枕头的过程中,要重视起枕头支撑的作用。在选择好合适的高度之后,检查自己在侧卧或者仰卧时,头部肩部和颈部的位置有没有因为重力作用而出现过度下陷或者扭曲,能持续支撑身体各部分都在正确的位置的枕头,才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好枕头」。

用软硬度来概括身体对于枕头的感受。躺上去后是柔软还是硬,有人喜欢柔软的温和的,可以选择记忆棉、羽绒羽毛等材质,也有人喜欢硬一些的扎实感觉,乳胶枕、PE 软管枕等也能满足这种需要,具体材质对应的软硬度下一个小节会详细展开。

为了保证颈椎健康,可以在保证支撑度的前提下,选择更合适自己感觉的软硬度。过硬的枕头与头颈的接触面积减少,让动脉受压,引发大脑缺氧产生头晕、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的感觉,并且支撑力和包裹感都会受到影响,而枕头太软就很难维持枕头的高度,会造成颈部肌肉疲劳,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脸浮肿,不利于呼吸和睡眠,在不知不觉之中,睡觉也变成了一种伤害身体的行为,得不偿失。那选择枕头的最好范围就得结合自己的感官感受,用一句「废话」概括就是:枕头需要柔软而又不失硬度😬。

🪨 材质
从材质说起呢,那就要说: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性。除了物理尺寸和结构、造型之外的其他属性都可以通过材质来实现。不断有新的材质涌现加上更多对枕头的研究,能让大家都拥有适合自己的枕头,在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拥抱睡眠。

枕头的历史非常悠久,可能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代的枕头材质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石枕、木枕、竹枕、瓷枕……直到最近的二三十年,新材料源源不断横空出世,能用在枕头上的材质变得更多了。

先来介绍最近经常出现在大家视野的几款材质:聚氨酯记忆枕、(TPE / PE)软管枕、TPE 蜂窝凝胶枕、乳胶枕,然后是更加传统的羽毛 / 羽绒枕、聚酯纤维枕和荞麦枕。

记忆枕
最近几年的网红产品非聚氨酯记忆棉枕莫属了,估计大家在社交媒体也看到了不少品牌的推广,应该对这个材质的枕头有一定了解了。经过包装之后的产品不仅保持了记忆棉原本的舒适度,还更关注产品的颜值,更是优化了枕面枕套的材质,再加上产品精美的包装,让这类枕头变成了各大博主都在带货的热款,虽然广告过于泛滥,但实打实的是产品购买体验和使用体验也真的有了不少提高👏👏👏。

很多品牌的记忆枕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是太空记忆棉技术。确实,据说最开始的记忆棉技术源自于航空航天业,这种材质发明初衷是为了缓解宇航员乘坐航天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压力, 材料分子在受到外力压迫时会发生流动,以贴合身体的接触面轮廓,缓慢回弹的特性对颈部温柔支撑。当然这个工艺不仅仅是用在枕头上,很多床垫也是用了这样的工艺。

记忆枕可以让身体的重力沉入枕中,创造出一个非常适合头部和颈部的凹陷,为头颈提供很好的包裹感,也能提供不错的支撑效果。这种枕头很适合在仰卧和侧卧睡姿,比起弹力劲道的乳胶枕,它算得上是刚柔并济,既拥有面包般的柔软,又拥有坚挺的支撑力。

市面上很多记忆枕除了在枕芯的技术上下功夫做改良,还提升了枕套的使用体验,有很多枕套都采用了柔软亲肤透气的材质,虽然选材各有不同,但根本目标是为了让贴近枕面的皮肤能感受到更舒适的亲肤感,同时整体不热。

不过,在清洁方面,聚氨酯记忆棉的枕芯通常不支持清洗,只能清洗包裹它的枕套。

PE / TPE 软管枕 & TPE 蜂巢凝胶枕
除了记忆棉之外,还有一个新鲜的枕头,一年多之前我才见识过它——软管枕。之前看过的一本睡眠的书上说,荞麦枕是健康透气的枕头,不过实际用起来它容易受潮发霉,滋生细菌,也不好清洗,当时书中提到了现在已经有替代荞麦枕的新材料出现了。我想软管枕应该就是替代荞麦枕的存在吧。

先来说一下软管枕的特点,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扔进洗衣机里洗涤,完全不用担心拆卸晾晒的问题,而且非常快干,在洗涤这方面,它占有绝对的优势。荞麦枕在潮湿的环境下可能会发霉、滋生螨虫,软管材质因为自身的透气和快干特性,很难发霉,也不太适合螨虫生存。因为填充在枕头里的颗粒比较大,算是很多中空小结构的组合,它相比其他完全填充物更透气、不闷热,这就是我认为它更像荞麦枕的地方。

我现在拥有两款不同的软管枕,一只是日本某百年品牌的 PE 软管枕,另外一只是国产寝具品牌的 TPE 软管枕。PE 和 TPE 是市面上大部分软管枕的常用材料,它们是相似又各不相同的两款软管的材质,TPE 软管枕算是比 PE 软管枕晚推出的材质,虽然市面上大部分 TPE 软管枕产品都在宣扬 TPE 材质对比 PE 具有难以超越的优势,但实际用起来,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作两种独立的支线,虽然表现形式相同——都是采用软管的形式填充在枕头内,但特征则各不相同。

至于两款材质的差别,用更通俗易懂但不是很严谨的说法💅,TPE 和 PE都属于塑料的一种,是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TPE 在宣传中常被提到:环保无毒、可以循化再生,我并不接受这就是它能够比 PE 材料更高级的理由,因为 PE 材质也是可以回收的,它的劣势在于不容易降解。众所周知并没有多少材料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然降解,回收也是不错的材质再生归宿。【关于材质和环保的部分,仅代表我目前认知下的个人看法,如有错误,也请大家及时指出,我会第一时间改正认识。(`・ω・´)ゞ】

虽然环保无毒、循环再生是更正面的词汇,但买枕头最重要的还是使用体验。TPE 材质的软管手感柔软,具有比记忆枕稍微弱一些的回弹性,而 PE 材质的软管比 TPE 硬一些,相应的支撑感就会更强,回弹效果弱于 TPE。所以说材料的特性赋予了两种不同材质的软管枕不一样的使用体验,既能够弥补了传统荞麦枕的不足,又能够兼具荞麦枕的透气性。至于是要选择 TPE 材质还是 PE 材质完全取决于自己对于枕头柔软度和支撑度的要求,在拥有更多体验选择的同时,还能兼具易清洁这个特征,软管枕这个形式确实不错。

TPE 材质还应用在另外一款造型的枕头上——蜂巢凝胶枕,虽然都是采用 TPE 材质,但它的造型区别于软管枕,是由多个三角形结构组合而成的镂空结构,由于产品结构的特性,它支撑效果也不错,拥有 TPE 的柔软和回弹性,而且结构上更适合做出规则的变形,比如高低波浪款或者带有侧睡区的弧形,高度和宽度都有固定的尺寸,可以做出更精准的匹配,对于有特定需求的人来说,选择可以直接用尺寸的数字衡量。不过蜂巢凝胶枕由于它的镂空结构导致有很多死角,不是很好清理,而且软管随机组合的触感比镂空切面更柔和和自然。

乳胶枕
乳胶枕可以算是枕头界的初代网红吧,很多长辈最开始接受的新材料枕头应该就是乳胶枕了。这种乳胶发泡材料本身是由产于热带的橡胶树的乳白色汁液支撑的,属于天然材料。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能够保持支撑,有非常优秀的回弹性,能提供明显的颈部和背部支撑,还拥有不错的透气性,同时防霉菌防螨虫。

乳胶应该是所有我列出来的材质中回弹力最强的材质,枕在上面有很明显的回弹感,头部的重力在和枕头的回弹力做阻抗,这会让整个头肩颈有很明显的支撑感,而在我之前睡过几个不同乳胶枕的经验里,大部分情况下支撑效果最明显是在在侧睡时,乳胶的材质特性可以充分填充肩颈的架空空间。

市面上的乳胶枕有些是纯乳胶也有些是以乳胶为主,并且添加了其他材质,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也可能是为了改善乳胶材质上的某些缺陷。理论上纯乳胶枕是可以洗涤的,但我也遇到过洗涤说明里不推荐洗涤的乳胶枕。乳胶枕的发泡工艺通过截面可以看到细小孔洞密布,乳胶被打湿之后会大量吸水,稍不注意就容易扯坏,可能也不容易干,需要特别注意洗涤方法,为了避免乳胶枕发硬、开裂,也要避免太阳暴晒,而是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荞麦枕、聚酯纤维枕、羽毛枕和羽绒枕
聚酯纤维和羽毛枕,应该算是对枕头的传统认知里,除了姥姥家的荞麦枕之外最会想到的两种枕头材质了,纤维枕、羽毛枕和荞麦枕,算是比较传统的三种枕头了。

荞麦枕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人可能都是在荞麦枕陪伴中长大的(00 后可能不是),荞麦枕沙沙的声响和特有的味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童年回忆。在之前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荞麦颗粒填充给了枕头更多自由,可塑性强,透气性好,而且据说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荞麦易于获得,我小时候睡的枕头是荞麦皮填充的,荞麦皮更是边角料副产品,这让荞麦枕更普及。

荞麦枕经济划算,使用体验也达到了及格线以上,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长辈清洗荞麦枕头的阵仗?更老式的荞麦枕不易清洗和晾晒,最后会成为细菌和螨虫的温床,而且它柔性弹性差,很容易落枕。现在有很多新材料慢慢普及,它似乎也完成了它肩负多年的使命,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性价比极高的聚酯纤维,以及在酒店很常见的气派感十足的羽毛枕、羽绒枕,开始慢慢在一些家庭中取代荞麦枕,再到后来认知普及率很高的乳胶枕以及其他新材料。

我独立生活的前两年,用的某家居品牌的纤维填充枕,纤维填充枕好清洗但也容易结块,柔软但支撑感不足,应该不是追求更好睡眠体验的人的选择。之后换成了某日本品牌的羽毛枕,绒子含量只有1%,毫无经验的我在购买了蓬松的大枕头之后沾沾自喜,没想到羽毛枕的味道极大,第一晚甚至做梦梦到自己在鸡窝里孵蛋,之后还会时不时还会从床上捡到从枕头里恣意钻出的羽毛,让我怀疑我自己是不是半夜变身禽类了。后来发现羽绒枕的存在,羽绒枕的定义是绒子含量大于 50%,虽然也会有禽类味道迟迟不散的风险,但整体表现会比羽毛枕好一些。

羽毛比羽绒触感硬,支撑感也会明显一些,而羽绒柔软细腻更透气,有更好的蓬松度,只能说它们很像是矛和盾的关系。如果想要尝试羽毛枕和羽绒枕,需要注意子绒含量,如果可以埋进枕头闻一闻味道,也未尝不可,另外看一看枕套的布料,甄别是否能够隔离羽毛和羽绒,防止钻毛。

不管是聚酯纤维枕、羽毛枕还是羽绒枕,都有不错的透气性,也需要多拍打来恢复蓬松度,虽然很多时候它逐渐也会塌陷。聚酯纤维枕的性价比最高,直接扔进洗衣机洗一洗也可以接受,不用额外费心。羽毛枕和羽绒枕都可以清洗,但不推荐经常洗,注意看对应产品的洗涤说明,总之是需要额外呵护的产品。

不过这几种传统的材质,在支撑度上都弱于前面提到的几款新型材料,我个人认为不太能保护好我们的颈椎,当然睡眠质量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颈椎状况不佳则十分不推荐使用这几款枕头,推荐换成支撑度更好的枕头,如果存在睡眠问题,也可以考虑尝试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枕头。

🪡 总结
在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材质之后,再确定枕头的尺寸是否合适自己的身体可能是较快从丰富的sku中挑选枕头的方法。以上介绍的材质应该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有硬有软,不同材质也有不少尺寸和形状可以选择,当然还有清洁友好的材质特性,我把他们以材质为维度做了对比,方便大家更快定位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材质。

如果你偏好软枕,可以从聚氨酯记忆枕、TPE软管枕、羽毛/羽绒枕、聚酯纤维枕中选择,当然聚氨酯记忆枕、TPE 软管枕可能是更舒适的;
如果你偏好硬枕,乳胶枕是最佳选择,偏好传统可以选择荞麦枕,造型更新颖的还有TPE蜂窝凝胶枕;
如果你既想要柔软又想要较好的支撑和包裹感,试试聚氨酯记忆枕、TPE 软管枕;
如果你颈椎需要额外呵护,可以从符合人工学曲线的聚氨酯记忆枕 & 乳胶枕、TPE / PE软管枕、TPE蜂窝凝胶枕中选择;
如果你对卫生有较高要求,软管枕和TPE蜂窝凝胶枕、聚氨酯纤维枕洗起来非常方便,羽毛/羽绒枕和乳胶枕也可以询问一下具体品牌类别是否支持洗涤;
易敏人群可以重点考虑软管枕。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挑选到那一只每天都能呼唤你快点上床睡觉的理想枕头🙇‍♀️🙇‍♀️🙇‍♀️。

应对紧急情况物质储备个人推荐方案

一、应对7天左右断绝水电的紧急情况储备:
1、1000克巧克力(推荐黑巧克力或者军用巧克力)。1000克压缩饼干。500克牛肉干。
2、6000克矿泉水(推荐300毫升左右的小瓶,矿泉水瓶也是重要资源,喝完别扔)
3、4个500克以上马口铁罐头(建议水果、肉类各2,罐头也是重要资源)
4、250克盐(不仅仅用来吃),一小瓶高度白酒或者酒精。
5、刀具、指南针、口哨、打火棒、打火机、可以使用干电池的手电筒和收音机(以及额外的干电池)。
6、小型急救包、一盒安全套(安全套是万能工具别想歪)、两包卫生巾(卫生巾同样是万能神器别想歪)一瓶凡士林、其他个人急需药品。
7、所在地区的大比例地图、中国地图,野外求生手册(这些建议提早准备)。
8、橡胶雨衣、捆扎绳、隔潮垫。根据季节准备衣服。准备一双适合长途越野的登山鞋,若干袜子,手套,滑雪头套。
9、所有上述物品存放在一个大容量登山包内。

PS1: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要准备撤离或者转移的,所以要准备高能量食品和步行转移装备。
PS2:重要个人信息资料(身份证驾驶证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妥善保管。重要财产(金银首饰手表)妥善保管。重要照片等准备U盘或者移动硬盘准备。

二、应对15-30天左右防疫隔离(水电网络等基本能保障条件下)的战略储备。

(一)、必须部分
1、20公斤以上的大米/面粉/玉米粉。
2、10公斤以上的香肠、酱肉、咸肉、火腿、腌制鸡鸭鱼类(无需冷藏的以节约冰箱空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小包装的牛肉干、猪肉脯1公斤以上。
3、3公斤以上的鸡蛋及蛋制品(咸鸭蛋、松花蛋)。
4、5公斤以上的食用调和油。
5、按照每个人每个月2瓶酱油/1瓶米醋/1瓶料酒/2公斤盐准备各种调料。再强调一句:盐要超额准备,准备中途做腌制用。另外各种花椒八角桂皮茴香孜然等调料也相应准备。
6、各种辣椒酱、豆瓣酱、芝麻酱、花生酱、沙拉酱、咖喱酱、火锅调料等根据个人口味相应准备。
7、5公斤以上黄豆绿豆赤豆等(不仅用来直接吃,缺乏蔬菜时用来发豆芽)。各类真空包装耐存储的榨菜、咸菜、酸菜2公斤。
8、生姜、大蒜、干辣椒、带根的葱苗等1公斤以上。
9、整箱的可长期储存牛奶,按照每天250毫升以上考虑。
10、木耳、香菇、笋干等干制品1公斤以上。
11、耐存储水果:苹果、橙子、哈密瓜、柚子,10公斤以上。
12、耐储存蔬菜:土豆、大白菜、山药、老南瓜、番薯、老玉米10公斤以上。准备适量速冻蔬菜(如冻青豆)
13、洗衣粉/洗衣液/洗发水/香皂/肥皂/卫生纸/洗洁精等确保一个月用量。
14、至少3个月用量的垃圾袋。

(二)、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及饮食习惯准备
1、按照每天500克考虑准备耐存储的零食。推荐准备瓜子、果仁、水果干、饼干。各种即冲的燕麦片、藕粉、膨化食品,糖果等。
2、速溶饮料、橙汁、咖啡。
3、方便面、自热锅等即食食品。
4、、午餐肉罐头、水果罐头。
5、不管是否饮酒,准备至少2000毫升以上高度白酒。其他酒水饮料自行考虑。
6、真空包装食品。
7、苏打粉、发酵粉。
8、黄油、奶酪。

(三)、其他必备物品
1、常用必须药品1个月。感冒、发烧、腹泻、抗生素等常用药物。
2、口罩、消毒液、湿巾。(至少2个月用量)
3、女性卫生用品和计生用品。(至少2个月)
4、宠物食品。
5、充电宝、干电池,可使用电池的手电筒和收音机。
6、一个带轮子的拖车或者推车(应对大量采购或者物资运输)。
7、蜡烛、储水容器。
8、婴儿所需要的奶粉、尿片等按照3个月用量准备。
9、其他特殊需要人群的特殊物资。

(四)、其他准备
1、现在开始保持家庭里有一周用量的新鲜蔬菜和肉类。
2准备3天左右速冻食品,去掉外包装重新包装后储藏。
3、准备好一周用换洗内衣单独打包存放。
4、家庭内准备一个可通风的房间(最好是具备独立的卫生间),并事先准备好足够的保鲜膜和胶带纸、储水工具、电茶壶、独立餐具,以应对万一家庭内部隔离需要(在房间门口搭设独立玄关空间,避免接触)
5、对常用电器进行一次事先检查。
6、各类水电网络费用预充值。
7、电脑手机上下载好游戏、APP。
8、了解好常用疾病所需要药物及采购渠道。

三、总结:
1、上述准备按照最极端、物资供应完全断绝情况下维生而考虑,在我国发生这种情况概率极低。无需超过建议过多准备以造成浪费损失,也注意及时更新到期食品(建议打成清单并标注好质保期到期时间)。
2、保持清醒和镇定的良好心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不要轻信谣言传播谣言。
3、邻里之间在避免非必要接触情况下互帮互助,尤其是帮助老人和其他困难家庭。尽早建立楼道、社区微信群。
4、确保信息通畅,和家人、社区保持联络畅通。
5、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尽量保持采购,但是要预防采购过程中的接触风险。
6、保持生活规律,在家里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为什么要对食材进行焯水?有哪些小技巧?

作者 / 识食务者
为什么要对食材进行焯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还要区分不同的食材分类,以及不同的烹饪目的,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块状肉类

比如牛腱子、猪脚等食材的焯水,一般是为了去除肌肉中的异味与血沫子(其实是肌红蛋白渗出变性凝结),完成焯水步骤后往往还得添加卤料,或者用简单的清汤炖煮,一般是卤菜(卤腱子等)、清水菜(手抓羊等)的前序步骤。

2.海鲜类

比如虾、花螺、鱿鱼片、墨鱼片、花甲等,都是易熟易老的食材,焯水是利用水的稳定、温和的导热(相比于烤和爆炒而言),来保持熟度不要过老,避免蛋白质变性过程中大量流失水分,一般焯水后蘸酱即食,广东称为白灼。普通话的“焯”与粤语的“灼”,以及潮汕话的“火足”(没有这个字,组合一下),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近的。

3.素菜类

比如菜心、芥蓝等,焯水也是利用水的稳定、温和的导热,来使蔬菜由内而外变熟的同时,不至于过分加热,导致叶绿素转变成脱镁叶绿素,从而使得蔬菜变暗黄色。一般小的青菜焯水后可以淋蚝油、蒜蓉等即食,而大颗的蔬菜则会回锅翻炒,潮菜称这种炒法为“软炒”。

至于技巧,那我们就分类来说吧。(华丽分割线)

1.块状肉类

这个相对简单,只需要记住一个原则——冷水下锅!冷水下锅!冷水下锅!

为什么呢?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焯水,是因为要去除肌肉中带异味的血沫子,为什么焯水会有血沫子呢?

这是因为肌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在 30-32°C 时,会发生非共键解离,会发生解螺旋。

它们一旦解螺旋后,反应基团就会暴露出来,尤其是肌球蛋白的疏水基团有助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于是随着温度的持续提升,受热变性展开的蛋白质会发生交联现象,并形成较大分子的凝胶体,这种作用力会将水分子排出并集结在紧致的肌肉纤维细胞束周围,如下图一样,水份被挤到了肌肉束边缘。

当温度超过 60°C 时,包裹着肌肉纤维细胞束的膜,这类含有大量胶原蛋白的组织也开始受热并剧烈收缩,这些含有肌红蛋白的汁液就会从两端挤出。

而冷水下锅,则是为了避免表面的肌肉纤维过早收缩,可以使得肉块由内到外升温相对保持一致,多段肌肉纤维的内部汁液可以均匀挤出。如果热水下锅,那么外部的肌肉纤维先行收缩,表面筋膜也收缩,但内部升温不足,还没达到 60°C 以上,就会导致焯水不干净,从而使得肉有异味。

而冰煮羊大致也是这个原理。(那些说热胀冷缩的还请多学习烹饪科学原理)

以羊肉为例,一般冷水下锅开始焯水。再准备几片姜片,以及花椒粒十几颗。

第一步,先把充分解冻后的羊肉放入备好的锅内,除了注意冷水下锅外,这里的水,在羊肉捞起之前,是全程是不加盐的!

待水开后,用细筛网将浮沫过滤干净。

冷水下锅要比热水下锅更容易逼出血水(浮沫来源),血腥味去的比较干净,后面成品味道就更好。

第二步,加入备好的姜片与花椒粒。

一个半小时后,开锅!肋排已经全部脱骨!捞起羊肉,撒上配菜,配一碟花椒盐,就可以上菜了。

而如果不是清水煮的烹饪方式,选用卤肉做法的话,那么焯水后的水一般是不用的。以潮汕卤水猪脚为例:

一只约 2 斤的猪肘子,需要焯水 1 小时才能完全去除异味,一样的冷水下锅,少量姜葱蒜去味。

换一锅卤汤(可以水 + 卤料,家有老卤也可以用老卤)。

按这个大小的猪脚,一般是开盖中小火卤 2 个半小时,最后阶段盖上盖子焖一会脱骨即可。如果你只卤一只,建议你换个小一点的锅,例如家用高压锅,这样可以保证全程水都没过猪脚。

卤到软烂即可。切块摆盘!新开卤颜色会深一点。

多卤几次的话颜色会淡和红润一些。

卤牛肉的话也是差不多操作。

2.海鲜类

一般海鲜焯水就是白灼类做法,过水即食用,常见的白灼食材有虾、螺、墨鱼、枪管等等。

但是不是所有以上海鲜都可以用来焯水白灼?当然不是。白灼对食材的要求非常严苛,以虾为例,对于虾这种一旦死了就开始腥臭的食材,需用活虾,螺类也是同理,所以白灼虾或者白灼花螺之类的菜,用的都是活的食材。

而对于墨鱼、枪管这类较难买到活物食材的,则必须保证食材是活冻、鲜冻或者刚捕获的冷鲜,如果食材是已经放到不新鲜再进行冷冻的,则也是万万不能用的。

在粤菜里,海鲜焯水白灼,还分文灼和武灼。

所谓文灼,即水不沸腾,以虾眼水(约 90 度)为度,用小火将食材浸热至刚熟即可;而武灼,则一般为沸水,用大火迅速将食材焯热至熟。其中武灼更多是用的一些材质较薄或者薄切的食材上。

以虾、花螺为代表的非薄片食材,一般用文灼;以墨鱼片、响螺片为代表的,则是以武灼为主。

(1)白灼虾

这道菜需要的材料不复杂,白灼的汤需要葱、姜和料酒或汾酒这三样,蘸料需要葱、蒜头、花生油、酱油、糖这五样,基本都是家里常有的调料佐料。

而且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虾要活的,是活蹦乱跳的那种活虾,因为即使是刚死的虾,白灼之后的味道和口感都会与活虾有非常大的差异,甚至还会虾头掉出来,做出来的菜就非常不雅了。

另外,这道菜不需要开饭才做,因为白灼虾不需要吃热的,摊凉了吃也是可以的,所以回家最好是菜市场回来后,趁虾还活着,立刻就做。

先烧一大锅水,加入 2-3 个葱结和姜片若干。

将虾洗净,无需做其他任何处理。有的人可能会在这一步挑去虾肠,其实大部分活虾都是养殖虾,所以虾肠相对干净,可以不用处理的。

等水烧开到“虾眼水”状态,也就是 90°C 左右,水泡如虾眼大小,加入料酒 30ml 或汾酒 30ml(也就是 2 汤勺)。

将虾倒入水中,保持中大火且水不沸腾的状态,若水将要煮开则及时将火力调小。虾一般用文灼,如果沸水灼虾,容易使虾脑里的腺体受热过度而溢出到汤水里,造成白灼虾的腥味,所以全程水都是不要烧开的。

至于什么时候熟,一般 2-3 分钟即可,但其实不需要看时间,只需要看虾全身红透并弯曲成勾状,就是已经熟透的状态了,其中小一点的虾先熟,所以可用筷子一个个挑了夹起来。如果个头均匀,则直接全部用漏勺舀起来即可。

水分充分沥干,不要把虾一直泡水里,然后及时摆盘,按虾头朝内摆一圈即可。

接下来是做蘸水,将葱切成葱丝或葱粒,蒜头切蓉,如果比较怕虾腥还可以加一点姜蓉,全部切好放到碗里,一汤勺(15ml)左右的花生油,加热至接近烟点,将热油淋到碗里,将葱丝和蒜粒与热油拌匀至熟。

并加入少许糖和一汤勺酱油调味,装碟,蘸水就做好了。

非常简单的一道菜,而且虾肉绝对新鲜 Q 弹,也不会有一点点腥味,关键是摆盘起来也很漂亮,虽然简单,但能做好也很能体现水平,宴客是不错的选择。

(2)白灼花螺

如果觉得虾还有点难,那就来个更简单的——白灼花螺。这道菜烹饪不难,但选螺却还是一门不大不小的学问,我们先来认识花螺为何物。

花螺,又称东风螺,沿海地区并不少见,但东风螺细分下来还有两种,一种是黄色底纹的,这种为泥东风螺,养殖在泥沙底质的环境里,长得比较圆润一点,长宽比 3:2 左右。

另一种是内螺为白底的,称为方斑东风螺,长在沙底质环境里,长得比较修长也比较白,长宽比 2:1 左右。

至于口味差异,如果泥沙干净的话,口味差别不会太大,但如果泥沙比较脏,那么泥东风螺就会容易有土味。如果你买的菜市场,把这两者分开卖,且差价比较大,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泥东风螺生长环境不干净,颜色很深,这种一般不太好吃,有得选还是应该尽量选颜色为白底的。

买螺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要买活的,怎么判断呢?很简单,你轻轻触碰花螺,如果螺肉会自然收缩,那就是活的。最好自己碰自己判断,卖螺的有时候会特别用力去捏花螺,使得花螺变形后再“复原”,但其实螺是死的了,只不过捏得变形太厉害复原收缩而已,并不是自然收缩,这种情况就别被忽悠了,活跟不活,口感与价格都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害羞,一个个判断一个个挑。

买回来之后的螺,可以先用淡盐水泡一泡,让螺先吐净泥沙,大概需要半小时到 1 小时。

之后,沥干水分,抹上粗盐和生粉,用水将螺表面的黏液搓干净。

锅里一样放葱结和姜片,一样的虾眼水(90°C),倒入 30ml 左右的料酒或汾酒,放入花螺,并开大火,让水一直保持在 90-95°C 左右的温度。

至于沸腾与否,白灼花螺没有白灼虾那么严苛,不至于因为沸腾就过于影响风味,但最好也别煮开,这样螺容易煮老。大概 3 分钟左右,就可以将螺捞起来了。

如何判断螺是否熟透呢?如果用牙签可以轻松把螺肉剔出,螺肉可以不用太大力就与壳断开,则说明螺肉已经熟了,不熟的花螺会跟壳连在一起很难剔出来。

蘸料比较日式,用日本酱油加芥末,蘸着吃就行。这个蘸水,也非常适合大部分鲜甜的白灼海鲜,比较能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甜,而且调配起来非常简单,经常吃日料的人也绝对会喜欢。

(3)白灼墨鱼仔片

片状类食材的白灼,会比前两者更难,除了一样要挑选合适的食材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刀工基础,需要了解食材的纹路,并且要做到每一片的厚度都能控制在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否则厚薄不一,白灼的时候有的太老,有的未熟,就很尴尬。

今天以比较简单的墨鱼仔为例,来讲讲薄切食材的白灼做法。

为什么说墨鱼仔比较简单呢?首先是因为墨鱼仔是“仔”,相比大墨鱼,墨鱼仔的肉质更嫩更细腻,所以对火候的宽容度也高一些,即使稍微过一点,也不会老韧。

其次,墨鱼仔的个头相对规范统一,每一个的操作都可以保持很统一,即使是新手也可以容易上手切片,不会切出来有的厚有的薄。

示例的墨鱼仔是新鲜去皮速冻的,一定要新鲜速冻的墨鱼仔才能做白灼,如果不是很新鲜的墨鱼仔做白灼不仅口感不好,连味道也会腥臭。

因为已经去皮,所以不需要过多清洗,稍微过水洗过就可以了。接下来去头,头一分为二纵向切开。墨鱼肉,先纵向垂直切花刀,一整个切花刀后是这样。

如果比较难切,对半切开,再单独纵向垂直切花刀也可以。

喜欢薄一点的口感的,则从二分之一处斜向尾部下刀,切向尾部的朝下的三分之一处。再从原尾部往上的三分之二处斜向尾部下刀,切向原朝下的二分之一处。这样你就得到三片墨鱼仔薄片。

如果你喜欢厚切一点,则从尾部往上的三分之二处斜向尾部下刀,切向尾部的朝下的三分之一处,切出来之后,你就得到两片厚度略厚一点的墨鱼仔片。

接着,还是一样的葱结、姜片与料酒,但区别在于,薄片涮肉,是武灼,也就是水一般是烧开的,不用太担心烧开的水过熟,因为墨鱼片下水后,温度会骤降几度,水立刻就不开了。

保持大火,大概 5-8 秒后,水会重新烧开,这个时候墨鱼仔片就可以起锅了。对,薄片食材的白灼是按秒来计时的,这里要做到 5-8 秒能够让水重新烧开,要点在于水要足够多,每次涮的量不要太多,分次灼熟。

最后是把墨鱼仔的头煮开,因为头比较厚,时间略久一些,大概 15 秒左右。

把白灼后的墨鱼仔装盘,再倒干净盘里的水即可上桌。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在白灼墨鱼仔片之前,可以先白灼一些豆芽垫底,再把白灼好的墨鱼仔铺上,这样墨鱼仔就不会被白灼后的水一直泡着了。

蘸水一样的日式酱油 + 芥末,虽然蘸水与花螺一样,但口感完全不同,白灼墨鱼仔片非常的嫩滑 Q 弹,而且非常清甜,用它来拯救你夏天的胃口简直再合适不过。

3.蔬菜类

老广为什么喜欢用焯水的方式来做青菜?是因为有的青菜非常鲜甜,简单的焯水,可以很好的保留它的鲜甜,同时也可以保留它更漂亮的颜色。

跟颜色有什么关系?因为炒这种烹饪方式,锅底的持续的加热,很容易导致薄叶蔬菜内部温度的不断上升,结果就是导致了叶绿素分子中镁元素的流失,变成了脱镁叶绿素,而脱镁叶绿素反射是灰黄色光束,所以炒着炒着就变成黄花菜了,毫无食欲了。

而焯水相比于炒而言,不管是文灼还是武灼,都算是更为温和的烹饪方式,水的沸点是 100°C,远低于炒菜的锅底温度,所以不会那么容易使叶绿素脱镁而变得枯黄,而且水的受热更加均匀,也更加可控,这也是老广偏爱白灼青菜的原因之一。

青菜类的相比海鲜类的,分类要稍微简单一些,主要就是区分出像生菜这种薄叶菜即可,典型的薄叶菜就是生菜,有看以前文章的人知道这道菜其实写过,这里直接摘以前的步骤。

(1)白灼生菜

生菜应该选短而青翠的小生菜,要脆到一掰就断的那种最好,不要选那种已经长得很高很老的生菜,别说掰断,撕都不一定撕得开。

选好生菜后,回家洗净。煮一大锅水,记住,是一大锅。这样保证水开之后,把生菜扔进去不会瞬间温度降下来太多。

水里加 2 调料勺的盐,同时,加足够量的油。油的作用在于,投入生菜后,油可以包裹在生菜周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浴蔬菜的接触,减少了水溶性物质的流失,同时防止氧化酶破坏叶绿素,保持蔬菜鲜亮的颜色。

水沸腾之后,投入生菜。记得是水开再放。

如果菜的量比较多,请一定要分次投放!分次投放!分次投放!

这个很重要,每次投入的量大概是多少?以生菜平铺在锅内大概一层左右的量即可,不用重重叠叠堆一堆进去,这样有些没烫到,有些已经老了,会很难吃!

另外放到水中,迅速用漏勺等工具将所有生菜没入水中,保证加热时间相对一致。加热时间非常短,多短呢?如果是生菜的话,以所有生菜没入水中开始计时,差不多 2 秒,你就可以捞起来了。对,2 秒,不能更多了。

另外,每次捞起生菜后,再次放新的生菜之前需再补充点油进去。

如果立刻吃的话,这个时候就算完事了。

如果要增加点风味,可以在烫生菜之前,准备好蒜蓉,并用热油爆过。

等所有生菜捞起后,热油蒜蓉淋上!

可以再淋一些甜酱油或者蚝油在生菜上面。

这种做法非常简单也很容易上手,而且出品很惊艳,可以颠覆你对熟生菜口感的印象!

2.白灼菜心

菜心属于根比较粗的青菜的代表,也是白灼青菜里的首席代表,而增城的菜心,尤其是冬天里的迟菜心,简直是老广们的挚爱。至于菜心怎么挑,老广们的心决就是:一般菜心的底部菜茎截面,中心有空洞的,会比没有空洞的更甜。

当然,知道秘诀也不一定有用,例如有时候菜市场逛了一大圈,就是没找到有空洞菜茎的菜心,也是有可能的。

买好的菜心洗净后,同样烧开一锅热水,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和油,也可以什么都不加,在后面的步骤进行调味。

菜心因为菜茎较粗,所以不适合用武灼,而是用 90°C 左右水文灼至熟,看菜心大小,如果是 15-20cm 长的菜心,时间大概需要 3 分钟左右。

烫熟之后,需要增加一些风味,一般指的蚝油菜心的做法,主要是用油煸熟蒜蓉,加上蚝油、汤、水、酱油等,炒成淋汁淋在菜心上。

而另一种做法,是先用花生油煸熟蒜蓉淋上,或者直接菜心回锅翻炒几秒。

最后蚝油、高汤等调好的酱汁淋在菜心上即可,偷懒的也可以直接淋蚝油。

白灼的菜心味道上要更清甜,也更接近菜心的本来味道,加上蚝油蒜蓉提鲜,以及整根菜茎带来的弹脆口感,比起切碎了炒更好吃也更有口感上的层次感。

焯水大体就是以上的三种,肉类、海鲜类和蔬菜类,都是焯水,目的各有不同,细分到不同食材,做法上又略有差异,但也不算难,只要知道焯水的目的是什么,基本一通百通。

你是明白了哪几个基本原理之后而厨艺大增的?

作者:秋食爱吃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96230/answer/15961872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一个比较冷门的基本原理:香辛料+调味料,才能做出中国味道的“香”。有一个中国胃就想吃中国菜,能做出自己爱吃的所有菜肴是我的终极目标。在从小白到半专业的道路上,我发现火候刀功等基础操作都是可以训练的,唯有独特的中国味道的调味,是需要自己总结研究和一口一口尝试出来的。在我前期浅薄的意识里,中餐调味就是调味料的搭配使用,显然我错了,其中最大的打击,就是我妈评论说“你做的饭,不香”,嗯,香的定义到底是啥呢?(迷惑脸(⊙_⊙)?)这个“香”不仅是闻到的香气,还有吃到嘴里后感觉上的香味,不仅仅是食材或者烹饪方法的问题,更多的是调味的问题。后来机缘巧合跟着几位国宴大厨偷师了一二,发现他们的秘制配方无一例外都对“香辛料”情有独钟。我也恍然大悟,在中餐调味届,香辛料才是秘而不宣的大咖。其实,香辛料原本是属于中药的,本着药食同源的原则,它原本是用于药膳的制作。咱们中餐里用香辛料是为了祛除异味、唤醒香气,也就是说很多菜肴里的香气,根源是来自香辛料。虽说香辛料的使用会带有一定中药的功效,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很多美味佳肴都是由医生利用中药创造的药膳,经过后世的改良,经过千百年的食客“试吃”后变成了传世美味的。所以只要注意用量和香辛料与食材的搭配,就可以随心使用了。简答和大家科普一下最常见的几种香辛料的用途吧,一些是家里常备的,或许还有神奇的功效可以开发;还有一些是不太常见但是和某些食材搭配很合适的。总之,学会了香辛料和调味品的搭配,让我做的饭香气浓郁,妈妈再也不用数落我了,哈哈哈。香料三巨头:八角、花椒、桂皮(附加香叶)这三位着实不陌生了,基本是家庭厨房必备的三种基础香料,如果你觉得其他香料不熟悉,至少这三位你都搞明白了,也能获得一份“香气四溢”。八角:又叫大茴香,菜市场称它为“大料”。这是一种很早就被中国人发现并用于调味的香料,当然也是一味入药的中药材。后来被引入欧洲,他们喜欢它浓郁的香气和祛除腥气的功能,也用它来做成酒类的调香剂。八角的香气浓郁但是不尖锐呛鼻,而且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在烧肉或者卤肉的复合味道中,八角是最容易被辨认的,又甜又香,但一定要加热才能挥发出它的作用。加热时间越长,香味越浓厚持久,所以如果你只是炒个素菜什么的,就别用它了,浪费。花椒:喜欢吃川菜的朋友真的对它太熟了,一不小心就吃到火锅里的花椒或者麻椒,一阵酥麻的感觉让你眉头能打结,川菜的灵魂调味就是它了。花椒的味道是香麻清新的,那不是一种辣味哦,用来去腥解腻是绝佳选择。所以你明白为什么四川红油火锅里有大量的花椒麻椒了吧。在烹饪中搭配辣的味道以及油腻的食材,会让辣香和油香格外明显,同时保证口感清爽。桂皮:先说一下桂皮和香叶的不同吧,这两位不是一棵树上的树皮和树叶,我们常见的桂皮是肉桂皮,而香叶是月桂叶,此桂非彼桂。不过确实是近亲,在植物科属上都是樟科。肉桂皮确实就是树皮了,在烹饪的时候可与生姜齐名,你就知道它是去腥解腻的,味道稍有一些甜香微辛,磨成粉末和其他几位兄弟一起,就组成了大名鼎鼎的五香粉。值得一提的是,肉桂皮中含有丰富的肉桂醛,效果类似于樟脑丸(毕竟都是一家人),防腐保鲜抑制霉菌生长,所以用它来搭配做卤味是最合适不过的,炖肉类的菜也能放置个1-2天不会变质。肉桂磨成粉末,还是烘焙中常见的天然增香剂,肉桂面包的味道谁能不爱呢?月桂叶呢是树叶没错,是晒干以后的月桂树叶,富含芳樟醇,香气浓郁但比桂皮要柔和更多,还带一点儿异域的甜味,因此也是搭配肉类调味的好手。但你要是想吃海鲜或者做甜点,也可以用它来增香和提升口感的丰富程度。比如熬制复合酱汁或者其他果酱的时候,来一片月桂叶能让香味提升数倍。但是,不适合多放,如果你的月桂叶没有过期的话,一般一锅肉里最多2片足以。香料重口味:草果、白芷、肉蔻草果: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其实是肉蔻的一种,不过它的味道非常浓烈,可用尖锐来形容,必须要控制用量,否则就会占据这道菜的整个味道,所以在初级烹饪时候并不常见。它的去除膻味功能很强大,在北方菜系里制作牛肉和羊肉菜肴的时候,经常会用它去膻,让牛羊肉增添一种清新的肉鲜味。用的时候记得用刀稍微拍一下,裂开的草果,效果加倍。白芷:这个属于脸熟但是记不住的香料,不算常用。我们一般说香辛料的白芷是这个植物的根部切片,其他的地方是不会用的哦。和上面的草果一样,白芷的香气也是浓烈深厚的,而且药性略强,因此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一般一整只鸡肉发1小片就好了,主要作用就是提味提香,能够让肉香挥发的更浓郁和持久。肉蔻:顾名思义,这个家伙就是做肉时候用,如果喜欢吃卤味的朋友,家里可以常备几颗,主要作用是提味增鲜,让肉类的鲜香气息达到顶级。不过需要提醒,还是不能多放,也不需要拍碎使用。哦,对了,对于喜欢烘焙的朋友,肉蔻的粉末能带来的浓烈的清香,放在布丁巧克力上简直能让香甜登峰造极了。南味异香组:丁香、白豆蔻、良姜这三种都是生长于热带的顶级提香食材,喜欢吃粤菜卤味或者东南亚味道的朋友就要囤起来了。由于它们的味道都是非常浓郁的,切记不要贪多,不然那种呛口的味道会让你终身难忘的。丁香:想吃烧鸡吗?想吃香气浓郁回味无穷的烧鸡吗?很多家庭作坊的秘制烧鸡配料里,都会加一味丁香,味道是辛、香、微微苦的,还有口气清新的作用呢。不是丁香花摘下来直接用,而是干燥后的丁香花蕾,一般都是南方地区盛产,也是东南亚美味不可缺少的。白豆蔻:喜欢喝老北京酸梅汤的朋友,会对这种味道记忆犹新。白豆蔻的味道是微微辛辣,主要提升辛香的口感,所以它也是咖喱粉的原料之一。无论是卤、炖、烧都可以适量添加,唯有炒制的放不可以使用,明油旺火炒制会让它的香气大打折扣。良姜:粤菜里的卤水三拼让很多人痴迷,良姜就是其中默默无闻的功臣了。它是用产于广东、广西两地的新鲜山姜干制而成的(此处感谢网友指正错字,补充一下,此处说的是小良姜,不是大良姜),无论是五香粉还是十三香,良姜都是必备的去腥增香神器。当然它也不适合单独使用,搭配上香料三巨头的话,基本上你的卤味就可以称霸一方了。好了,希望这次香辛料小科普能对大家厨艺长进有帮助,还是那句老话:“香辛+调味用得好,才能成为烧菜行家”,灵活的运用香辛料可以让菜肴的香气加倍增长。哪怕你的刀功不够好,火候不够精准,依然能做出鲜香浓郁的美味佳肴,神奇不神奇?

做事总想放弃,怎么办?

每次想坚持做成一件事,但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被困难阻挠,就很容易放弃,那种感觉真难受,如这些场景:

想拍视频,准备好脚本打开镜头那一刻,发现自身妆容不好,倒腾半天也没录出来;家里书囤积不少,想坚持阅读,却每次拿到手中看不到几页就无耐心投入等,诸如此类。

怎么办?身边朋友会告诉你,学会静心坚持慢慢做就好,可安慰人的话终究使不上劲,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我看来,是没有学会与“潜意识”相处。

人通过触觉、视觉等接触信息将行动指令传输给大脑,此刻大脑明白“我自身想要什么”,进而驱动“行为发生改变”。

但在执行中,大脑最擅长有意识规范行为的部位是“前额叶皮层”,在碰到压力时,它会主动下线,进而我们就恢复固有的习惯;加上快乐的源泉“多巴胺”拼命想要及时反馈,最后心态容易崩塌造成耐心全无。

这犹如:小时候学骑自行车,还没灵活掌握就想自己得手应手,可能吗?显然不行。

综合而言,心理学中把这种症状称之为行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即行动与认知不一致带来的矛盾。

尽管这些词在生活耳熟能详,但你真正了解它是什么,如何控制人日常的行为发生变化乃至自身想做某件事而总想放弃的吗?不妨我们从“行为模式”说起。

一、行为模式

通常做某件事不能长期坚持而放弃,多半在于这两个方面:1)内驱力,2)习惯。

先说前者:什么是内驱力?

科学百科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对于其定义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具体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比如:大多数人都有某些爱好,画画、看书、唱歌、写作、玩游戏,甚至徒步旅行,原因不在于物质报酬而在本身的乐趣,其转化的动力称之为“内驱力”。

要知道,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把它转化为“乐趣”,过程就显得比较乏味;如同做份数据分析,尽管你不喜欢还会把它咬牙做完,为什么?

因为有“诱因所在”;老板为你发工资你愿意行动,如果不付出就无法得到酬劳。

因此,想要把一件不喜欢的事情转移到内驱上面,就要设计相关循环模式让其上瘾,他的组成元素主要分为:1)需求,2)诱因;3)动机,4)情绪。

如何理解需求:我把它分为“表征”与“隐形”两种;你看到别人视频做的非常不错,你也想尝试,这是表征需求;它是驱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最想放弃的因素。

隐形需求是什么?我把它称之为做事的根本原因,比如:一个人天生热爱阅读,那他在任何场景下进入心流的状态要比常人要快,若抓不住隐形需求,往往会被表征所迷惑。

如何理解诱因与动机,他有一位兄弟叫做“原因”(cause),从神经学角度而言,所谓原因是指一件事项导致的结果到生理机制上的反应因素,其结果也是从物理需求到身体需求上升的核心。

一个简单例子:那个人要抬手拿起水杯,相对而言,那一定是大脑中控制肌肉的神经中枢发生一个电脉冲,然后经过一些列神经结后传导至手部肌肉,然后才让其肌肉收缩,做出相应动作。

诱因与动机建立在原因基础上,两者表述意义相似,但唯一不同在于两者进入心理状态(mental state)的范畴,即所谓意向性(intentionality)状态。

两者主要涉及“马斯洛需求论”中的高度不等。

诱因往往是建立在某种“内容”上,这种内容往往在外界成为公共可交流的语言系统,成为广义的语义中的一部分、如:知识、视频。

简单来说,你看到的某个信息进而持续关注此类内容,它就会引导你行动的指令。

譬如:很多人想买某件商品(课程),进而在刷信息流社交平台时会经常看到“该商品相关信息推荐”,然后强化你的动机。

可动机(motivation)真的会因为强化而采取行动指令吗?并不是,心理学中它还包含一种最令人讨厌的东西,叫做“欲求”,它会持续强化一个人想要的可能性,进而转化成欲望。

那情绪起到什么作用呢?实际上,它是行为的监督者,就像我们的父母、老师、上司;当人的行动满足欲望时就能给予奖励,而反之未满足时就会得到惩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神经解剖学家PaulMacLean博士提出的三重脑概念中指出,人主管喜怒哀乐的“感性脑”本性属于热爱幻想沉浸美好事物,希望得到奖励而非惩罚。

这在多巴胺的驱动下,进而造成行动指令发生变形产生“获得的幻觉”,因此才会形成“行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那些不能失调的事物往往都有很快得到特质,如吃甜品、喝可乐。

总结而言,内驱力其实是种意识力量,源于从小到大积累的整个“经验”“心理体验”的人脑反应而已。

每个人的总量会因为基因特质与后期训练有“强与弱”的区别,但关键在于自身如何分配内驱资源,我们只有掌握形成的根本因素才能加强其“能量”,并把它激活。

再说后者:什么是习惯?

首先你怎么界定“习惯”,多数人会说它是“积极养成”的生活方式,这是来自于惯性的定义;如同上述内驱力产生的行动指令,掌握一门语言,学会一个技能,理解一个理论。

进一步说:没有后天环境的塑造,这些思维与行为不会自然形成,但你会发现学习一门技能达到熟能生巧植入心智,似乎并非那么容易,原因是我们也许对习惯的形成有所误解。

心理学中把新的习惯分为两方面:

1)自动化;

2)后天习得。

前者你只需要消耗更小动能的意识或注意力资源,就可以快速自主执行重复思维与行为,例如:刷牙、洗脸,甚至对母语的理解。

后者,我把它称之为“受控化”;你需要意识的参与,不能快速并自主的执行的思维与行为,需要耗费认知资源及注意力进行控制才能完成。

如拍视频、写脚本,甚至对外语的理解,可能投入巨大时间还不一定完全掌握。

在现实中,想要把某件事培养成习惯很难,为什么?因为人随着年龄增长那些停留在脑中的长期记忆(知识,认知)很难让你融入新的思想,进而无法“重塑”。

这就好比曾经你做某件事每次遇到困难总想退缩,每次遇到棘手问题就拥有暴脾气,而非冷静处理一样。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改变,怎么办呢?根本在于“遗惯”连根拔起那些旧行为与认知,按照梯度依次进行,它包含三个维度:1)感觉,2)欲望,3)情绪。

首先在接受到某种事情的指令后,人往往会基于行动的动机驱动对此有新的感觉产生,它呈现“不拒绝,不表态”状态。

一个简单案例,如我说:

“你觉得现在做短视频还有机会吗”?你会得到两种不同答案,但实则“确定的行动指令”已经在你心智中形成,你只是想看看别人怎么说而已。

这种感觉是长期形成的,你应该警示这种思维,一个确定性的事情准确来说不应该因为别人一句话而改变。

其次欲望的产生来自于“本能”,它由大脑最原始的杏仁核控制,你做某件事感觉很好会被持续强化,进而想拥有更多,在多数人中它常常战胜理性,这是最可怕的行为。

进一步说,它的放大都是源于过去的记忆、经验、概念、信念、想法……

而当下的一切是又全新的,哪怕因为过去做的事造成了当下的一个果,但从更高的角度或更多的角度会看到更新的部分,今天本身是全新的。

因此改变欲望的根本在于“转化”,我通常采用的方式为把昨天当做基石,把“想要欲”转化到“行动欲”上,所以会有更向上的动力源来面对当下。

再者想到情绪它一定是不好的东西吗?也许未必。

心理学中明确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基于生存机制的内在状态;从做事角度它代表阻力,好比医生开出的诊断书,调整的根本有三个维度:1)觉察,2)评估,3)处理。

我曾经说过,它发出信号时我们更应该正视“它来自于哪里”,如我的耐性不够?技能不娴熟?心性不够沉?诸如此类。

进而进行评估让自己先停止当下状态,大脑有意识去适应,你才会从情绪主导中走出;然后处理的根本是“事情发生存在问题”,它是本源,直视才能改变它。

我这一切称之为“去旧习惯化”(dishabituation),当所做事情的新异刺激再次出现导致你想要放弃时,如果上述指令刻意练习,你会从新审视这一切。

综合上述而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养成取决于前置因素“内驱力”形成的核,后者因素习惯造成的结果。

你知道这些,但它只能做到遇事不慌,冷静处理,还不能让你对所做事情植入心智的上瘾,百折不挠的对待,怎么办?需要训练自身潜在意识。

二、潜在意识

了解潜在意识前,我们先说下上述中所提到的“意识”,它是什么呢?目前神经科学比较公正的解释为:

意识是从脑中大量神经元的协作(神经网络)中涌现出来的。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人的初级意识取决于大脑组织的连贯性,分层结构以及系统的处理能力,换句话说它就像一个计算机的电脑系统;次级意识来源于“信息”。

在进化过程中,人的综合意识拥有把熵增控制在亚临界点的能力,进而促进现实中人去思考,洞察,以及识别克服各种爱幻想。

让人做出方向大致正确,结果不会偏差的能力,可综合意识有两个分叉:1)显在意识,2)潜意识;两者如APP和后台的关系。

先说前者显意识:

简单而言,它来源于人们所述的心情,情绪体验,你可以理解为被人们直接觉察和确认的情绪感知,主要分为低高两个层级,形成建立在两方面:1)五官体验,2)短期记忆。

那这和做事想放弃有什么关系吗?进一步说:“你能否将自己所做事情发自内心深入到潜在意识中”直接决定放弃的阈值高或低。

首先从低层显意识维度,你的健康度是被它所包办的,要知道人的很多生理反应不需要意识驱动。

比如:肺部会自然呼吸,肠胃会自己消化,心脏会自己跳动,脑垂体会自动监管各荷尔蒙的分泌免疫系统自动防御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显然这就像一个电脑的CPU,帮你处理着生理机能的一切。

其次到高层显意识维度,平时没有被我们存储的材料,而一旦人的思维参与,进行思考和回忆,这些材料就会被顺利找出来。

比如说:“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高中班主任名字叫什么”?这些资料未被提起前并不在你的显意识中,而是存储在潜意识中,你只是把它调取了出来。

再比如: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交往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会进入我们的心里,如果长期不被调用,它就会随短期记忆消失而去,再见形同陌路。

换言之:一件事行动半年还没有对其上瘾,多半是因为它停留在“显意识层”。

如同:谈对象两人确认关系后你发现似乎自己不是太爱她,但考虑到沉没成本,你又不舍得分手,只能“表面附和”,实则即使分开你也不会留恋一样。

再说后者潜意识:

人类心理结构中,显意识的范围只有5%,而潜意识的比例却髙达95%;我认为费洛伊德所提出的“冰山理论”模型来形容它是最佳不过。

在日常中我把它总结为“记忆的仓库”,它是人的主观心理;我们认识外界环境与批判事情不靠五官,往往是直觉。

换句话,做某件事若是“潜意识驱动”,它的能力将不可估量。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认为潜意识这么神秘吗?其实未必,它也就自身的工作原理,只是我们日常没有注意而已。

一个简单例子:

化学领域,当把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时,他们就会成为水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就会生成有毒的一元化碳分子。

如果在加上一个氧原子,又会生成二氧化碳分子,这并非偶然,而是规律。

其实,潜意识对我们的作用也如同化学原理,不少心理专家认为,我们只要懂得挖掘它,那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和达不到的目标。

因此,之所以做一件事不能让它进入自身潜意识层,原因在于并没有植入“心智”,没有根深蒂固想坚持下去的冲动。

从而在行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有想要退缩的欲望,造成显意识在内心出现两种对话:1)算了,2)继续。

进一步说,这一切根本原因是事情在心中的“根基不稳”,若意志够坚定,大脑就会出现上述想法。

那怎么让所做事情犹如铆钉一定打入潜意识,从而驱动显意识层去执行呢?我把它总结为“RINN模型”。

三、RINN模型

我在开始中说过,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在碰到压力时会主动下线,若你想要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就要“去旧习惯化”,正所谓正视感觉,转化欲望,认知情绪,理性判断。

那RAIN呢?是对你所做事情的再一次审视,它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识别(recognize);

2)探究(investigate);

3)注意(notice);

4)非认同(nonidentification)。

先说识别(recognize),它的本质是审视你的渴求,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我的出发根本“需求,诱因,动机”是什么?

具体是因为我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而想做,还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直接映射到遇到问题时的阻力如何面对。

另外这件事到底是金钱驱动还是兴趣驱动;导向直接决定未来发展的动力。

如金钱驱动,那未来直接面临问题就是“如果不赚钱,我还要不要投入”,但最高级的赚钱是把它转移为“兴趣驱动”,即这件事我要做,但在过程中我要让内心喜欢上它,顺便把钱赚了。

再说探究(investigate),我把它总结为进行过程中上帝视角看自己的一种方式,尽可能每次行动中把自身剥离去自身。

如拍vlog什么感受,所遇哪些阻力问题我是如何复盘的,在正负反馈中我的情绪如何,思维里还有什么不同想法;或问自己,过程中我有哪些认知上的改变等,诸如此类。

这里要注意的是,关注自身每时每刻发生的变化,它直接会影响到以后的发展。

一个简单的案例:我在前期写作时比较关注方法论,而后来发现阶段的变化,让自己的认知也在进行重塑,后来由外而内的开始喜欢上它。

其次注意(notice),很多人习惯于给自身设定一个标准或“期望值”,如我的对标对象是行业内的TOP前几名,并视此标准为努力的方向。

可要知道,如果自身与此悬殊过大,那就会造成一旦达不到,挫败感就会非常强烈;因此我们要清晰认知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背后是一砖一瓦接根基。

你没有一点点付出,怎么可能达到别人的高度呢?所以找到一个好的对标对象,能让阻力减少一半。

我常采用动态对标的方法,即我只找到三个月内或半年内的竞争对手,从而超越它。

最后是非认同(nonidentification),它指的是,我们通常会对自身所做事情陷入“个人认同”或“迷恋”中,进而走心的接纳它,最后发现是自嗨。

进一步说:“非认同”是脑袋中的钟声,提醒我们不要太走心的接纳自己所做的事,要学会询问身边的人感受。

一个简单的案例:我身边有很多热爱写作,做UP主与做知识付费训练营的朋友,他们找到方法论后,大批量生产;有坚持半年还在自身舒适圈玩的,什么意思呢?

我喜欢这种方式,明天还以这种方式做,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脱离能力圈,反之自身就成了“重复机器”,一方面没有成长,另一方面用户也不一定喜欢。

所以我常用的方式为,做某件事下次行动时90%保证能力圈,10%要做到自己能进步的同时别人也能有所收获。

总结而言,RINN可运用到每次做事的行动中,持续循环你便脱离了旧习惯圈,从此改变你“内驱力”不足的根源。

进一步说,任何方法论的知识,持续运用会形成碎片记忆,下一步你就可以把它从显意识转化到潜意识中,那该怎么做呢?

1)积极暗示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从而超常人的水平。

譬如:很多人经常告诉自己,我平时再生气也不能随意当面发泄出来,当下要忍住。

做事也是相同,当你想要偷懒时,不妨也告示自身“我不能这样做”,当下的今天决定明天什么样,循环往复你也就不会有想放弃的可能。

另外早晨与晚上休息时是最佳“暗示时刻”,你不妨休息前花5-10分钟想下“今天我完成了什么?,明天的计划是什么”?然后早晨时再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目的就是向潜意识传递你的指示。

2)重复训练

潜意识是不会分析对错的,对于我们给出的指令,它会照单全收;在它那里哪怕是谎言说上一千遍也成为真理,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在购物时都会接受那些商业广告的暗示。

甚至小时候,我们听过的有些朗朗上口的广告语现在都不能忘记,现在看来,这些观念存储起来形成的潜意识并不一定符合事实,但它能让你植入心智。

那对你而言,重复循环什么呢?就是上述方法论。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大道理,而是按照道理去尝试和行动,哪怕迈出一步也是巨大的进步。

以上两个方面若你能照单全收并长期坚持,那就可以形成让“潜意识”驱动你去做事的能力,反之能量会更大,动力更强。

总结一下:

做事总想放弃,怎么办?

首先认知到造成放弃的根本原因,其次“去旧习惯化”,再者运用RAIN找到做事的具体需求、诱饵、动机、情绪出现在哪里,正视它们。

进而重新设计需求导向,是金钱还是兴趣决定它能走多远,改变你的内驱力。

最后积极暗示,重复训练,把所做事情植入潜意识。

我们要做的,是在每次行动中不断微调自己,让大脑一步一步走出舒适圈,困难的不是事情,而是处理事情的方式,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