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打翻那瓶茅台 | 衣公子

01

茅台神话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打翻。

第一,东方神水的谎言。你肯定听过“怒掷酒瓶振国威“的故事。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积贫积弱的中国,展台无人问津,一位中国人急中生智,佯装失手打碎了装有茅台酒的土陶罐,顿时酒香四溢。于是,一群人围了过来,反复品尝赞不绝口,最终给茅台评了个金奖。

假的。

事实上,这届巴拿马博览会根本没有茅台酒。最接近的是一款贵州公署酒,拿的也只是银牌。另外,金奖并不是第一等奖状,只是第三等,银奖是第四等。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第一等的奖叫做“甲等大奖章(Grand Prize) ”。

你猜给了谁?山西汾酒。

东方神水的另一个劣迹是“茅台护肝论”。十多年前,由董事长亲自下台鼓吹。“其他酒都伤肝,只有茅台不伤肝”——这毫无常识的观点,根本不值一驳。

你对茅台的另一个印象,应该是“国酒”,但是,对不起,“国酒茅台”这个提法,国家从来没有承认过,同行一听更是气得要掀桌子。这闹剧持续十几年,直到2019年,茅台新领导班子宣布放弃自己对于“国酒”的执念,才告终。

茅台该被戳穿的第二件事是,极端暴利。销量最大的飞天茅台,出厂价969元,指导售价1499元,但是市场成交价要3000元。贵州茅台2019年年报显示,毛利率高达93%以上。

按照出厂价969元计算,仅仅7%的成本,算下来是68.53元。这68元里还包括了一个典雅的瓶子和精致的包装。也就是说,你花将近3000元买的茅台,里面那点琼浆玉液成本只值可怜兮兮的40多元。

茅台该被戳穿的第三件事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喝过。甚至,化繁就简地说,茅台的消费群体指向两个字——权贵。大多数普通人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白酒,连 “茅台”和“茅台镇”都傻傻分不清楚。一家中国股市市值最高的公司,价值只靠极少一部分人支撑,想想真是滑稽。更何况,现在的年轻人不喝白酒,你何曾见过抓不住年轻人的品牌能够常新?茅台倒定了!

神水谎言、极端暴利、很少人喝。好了,如此清晰有力的三点论断,足够做空茅台了。

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么恭喜你,成了傻逼。

其实,这三点,的确言之凿凿,在过去二十年里反复出现,但是毫无新意。

事实上,二十年来,贵州茅台的售价和股票齐飞。市值涨了365倍,垄断了单价1400以上的白酒市场。无论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Costco的中国开首店,不,应该说,中国零售界的任何一场的活动,最后号召力的噱头只有两个——补贴iPhone和补贴茅台!

我在《茅台的运》里总结过茅台崛起的原因。

前期,不耻鬼魅的定位;

中期,攀上国运的快车;

后期,扯紧文化的符号。

iPhone和茅台实在太有标志意味了,以至于行业内有“苹果税”和“茅台税”的说法。巧合的是,这两家公司分别是美国和中国资本市场市值第一。当然,用贵州茅台对标苹果,多多少少是国人的悲哀。

但是,会嘲笑茅台,其实是因为大多数围观者根本不理解消费品,尤其是高端消费品。每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永远只能活在先入为主的偏见中,既不能认识世界,更不可能基于准确客观的认知去识别机会和追逐财富。

在偏见之外的真相是,中国富裕人群的消费升级像马斯克的火箭一样迅速。迅速到仅仅一瓶茅台根本没办法满足。

茅台为什么那么成功,提纲挈领地说,是因为在客观世界存在一个真实的,庞大的礼品市场。

礼品需求,不仅仅是送礼,而是指礼仪、仪式、展示尊贵的需求。比如,请客户吃饭,或者纪念日和家人的晚宴,对方虽然没有“拿走”,而是当场消费,但是茅台的存在是为了表达“你很重要”或者“这个时刻很特别”,所以同样是礼品需求。

礼品,需要满足两个特点,首先,优质、稳定的产品体验,其次,在质量的基础上,品牌价值、消费者认同越深,市场的溢价就越高。

千万不要去嘲笑XX产品价格高,谁买谁傻逼。市场可能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地方,买卖双方你情我愿,能掏出高溢价消费的人生活里往往不是傻子,而是聪明人。价格高是结果,是产品解决了一个很难的问题,所以获得好的回报。

礼品需求真实且巨大。多大呢?

飞天茅台的成本是68.53元,出厂卖到了969元,经销商的指导售价是1499元,但是在巨大庞大的需求前,被拱到了3000元。

68元的产品轻轻松松卖到3000元。你告诉我茅台有泡沫?开玩笑吧,啤酒才有泡沫。

翻一翻消费主题的基金,有哪一支没有配置5%以上的茅台?拿着茅台,背后是飞速成长的中国财富,加上每年丰厚的利润分红,实在太睡得着觉了。

消费升级在中国依旧澎湃,应该说每样消费品都会产生一支礼品级别的产品。用更通俗的话说,每个品类都有“茅台”。

水里有茅台。比如,大家熟知的依云、FIJI。当然,更配得上这个标签的是电影《大人物》里包贝尔喝的chic,葡萄牙进口,20元起售。衣公子查了一下,chic的水质保持在弱碱性PH9.5,正确的用法是喝一口,再倒一部分洗脸,保湿作用堪比面膜。

别说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小罐茶是奔着茶中茅台去的。

其实,单纯论茶叶,小罐茶并不是行业顶级。茶叶行业的鄙视链巨长,辨茶形、观汤色、闻香气、品滋味、甚至还有听声响,鄙视链上不封顶。有太多专业品茶者看不上小罐茶。这和茅台很相似,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争来争去,没有谁服过谁。

结合杜国楹过往的创业经历,我们也能在小罐茶身上看到过度包装的痕迹。“大师造”这个概念的歧义,就在年初掀起一场几乎要吹翻这个品牌的大风波。

但是,过度包装的问题在中国很普遍,从互联网巨头,到手机品牌,多多少少都有。我们要批判小罐茶,但是不要为此就一棍子打死。给小罐茶贴上“只会营销”,“收智商税”这样的标签,你就错过了一个读懂中国的经典样本。

小罐茶真正的价值是解决了一个痛点——送茶的痛点。

中国文化崇尚礼尚往来,茶叶是好礼品,首先不俗,其次每个人都用得到。但是挑茶叶作礼品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中国茶,空有产区的概念,但是没有品牌的概念,龙井绿茶、黄山毛峰、武夷岩茶都很有名,但是到了要买的时候,天猫一搜,那么多,应该选哪个?懵逼了。

中国一年茶产量261万吨,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二印度的两倍,但是可以说没有一个品牌,全国前十的销量加起来,依旧被英国的立顿吊打。

没有品牌,让茶的信息极度不对称。当你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懂茶的朋友,他给你介绍:兄弟,这个茶,10000/斤,今天你真赚到,新摘的,送礼就买这个。

你肯定在心里犯嘀咕,好吧,你可以选择相信朋友。但是你要送礼的哪位呢?他接收不到这背后的信息,看着这个工业化程度极低的劣质包装、没有听说过的品牌。你总不能写一张纸条:刘总,这个10000元/斤……

小罐茶就单切这一个消费场景。

茶不是顶级,但是有过硬的品质。茶的好坏,非专业人士理解不了,小罐茶帮你浓缩成八个茶师的名字。在央视狂砸广告,让所有国人认识这个品牌。

收到小罐茶的人立刻有两个收获,第一,味道的确不错。第二,在央视看过他家广告,大品牌,一查价格,对方的心意,我明白了。

是不是很俗气?没错,但这就是真实的人际。

茅台、小罐茶,第一是优质而稳定的产品。不是最好,也不可能做到最好,行业的鄙视链,比中国的地图炮还复杂,上不封顶。第二,是不折腾,好好做,把自己打造成社交货币。

我总结了一下,中国这十年最明星的公司,无非两种赚钱的方式。第一种,赚穷人的钱。先靠补贴,聚集规模,控制供应链,涨价。穷人最终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但不自知。

第二种,赚富人和中产的钱。做质量上乘的产品和服务,砸钱搞营销,在圈子里形成共识,甚至成为社交货币。很贵,但是大家清清楚楚地买单,各取所需。

今天介绍的是第二种生意。

酒、水、茶都会出现茅台这样的礼品级品牌,那么把身边的消费品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一个数过来,还有哪些有这个趋势?

比如说,米。

中国茶叶消费,2019年是千亿(不到3000亿),但是米是万亿市场,

中国有高端米吗?有,但提起高端大米,我们想到的是泰国香米、日本越光米。

稻米发源自中国,7000年前,长江流域就已经有了水稻。但是在世界舞台上,为米代言的却往往是日本人。

不仅有寿司。煮一碗好米饭,打一个生鸡蛋,滴几滴酱油,就是一餐正宗的日本料理。在这里,大米站在C位。

米可以做到多好,多认真?日本最好的CBD东京银座,一家名叫“Akomeya”米店开在爱马仕旁边。

去日本旅游,买一个马桶盖,背几袋日本米回来,前几年是标配。想想真是悲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但是品牌羸弱,产品力极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重视品牌,只重视规模。这个毛病不是从互联网行业开始,而是中国商业环境的老大难问题。

和日本开在爱马仕边的米店比,中国大米利润率很低,长期通过价格战排挤对手恶意竞争。最终陷在“低价——低档——无品牌——低价”的恶性循环里。

做不出品牌,另一个后果就是假货横行。比如,想吃好的国产大米,你会想到五常大米。但是“五常大米”是产区概念,不是品牌。打开淘宝、京东、拼多多,搜五常大米,琳琅满目。但根据五常政府的数据,五常大米的一年的真实产量在65万吨左右。而各种“五常大米”在中国的销量却是1000万吨。

大家有吃好米的需求,有为好米付费的意愿,但是只能掉在假货里。

张正斌长期在《非你莫属》当嘉宾。主持人涂磊和他聊,我们是一个求职类节目,每个老总要有自己特色,方便观众记住。看过20年前郭达和吴刚(对,就是达康书记)的经典小品《卖大米》吧。你是卖大米的,能不能展现一个憨憨的土土的,裹着破旧军大衣气质的米老板?

张正斌想了想,觉得不能。

他跑到长白山的深处去种米了,把产品取名恩都里。理想是跳出现有大米行业的恶性循环,做出品质,做出品牌,做出超越日本人的米。

最近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经济的话题很火。中国东北的问题千千万,但是东北大米是让人五体投地觉得好。水稻好不好吃,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直链淀粉,在14%到20%之间公认最佳。

东北算是老天爷赏饭吃,黑土地富含氮、磷、钾等矿物元素,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早在《新唐书·渤海传》就有记载渤海国向大唐皇帝进献“卢城之稻”。卢城,今天吉林省安土县石门镇一带。

但是东北毕竟严寒干燥,古时候种植技术不发达,只有少数东北地区能种水稻,进贡皇室。而东北本地人的主食是玉米和高粱。

到了清朝,长白山一带被当作龙兴之地、国家龙脉,两百多年未开垦。鸦片战争后,清廷衰弱,这一禁令逐渐失效,先后经由朝鲜、日本移民的实践,水稻在东北逐渐普及。凭借先天优势逐渐吊打南方水稻。

张正斌2013年就跑到长白山深处,找到一块适合种米的地。

我也问过他,恩都里的大米有啥过人之处?

我平时浸淫在金融圈、互联网圈,大佬们动不动就提模式创新,颠覆这个,赋能哪个……我当时心里想的是,如果张正斌也有那么多时髦的词汇,我就不聊了。

结果,他只是个企业家中农民,很坦诚地说,其实也没有太多新的东西,就是好好种,选最好的地,最好的水,不用除草剂,尊重自然规律,用好工业化的手段,但是敬畏自然规律。

他看重的那块地,在东北优中选优,位于吉林省通化县,面积1.8万亩,日照2388.9度,积温3300多度,无霜期139天。远离城市,生态体系完整,加上长白山麓,从灌溉水到降水纯净无污染。

张正斌觉得自己最大的创新,一来是有品牌意识、产品意识,二来,恩都里只做小包装。小包装是为了服务产品质量,大米脱壳后一个月内吃完,口感最佳。顶级大米脱壳超过一个月,口感也会逐渐变成普通大米。

将来,他希望可以做成会员制,每个月往你家寄米。

农业急不来,补贴、赋能、系统、抢人、模式大战,互联网里你们熟悉的概念,在农业里没有的。东北水稻一年一熟,要做,就精耕细作。

但是代价也很大,产量太少。很多人在《非你莫属》知道他,去天猫京东搜索恩都里大米,结果呢,没货。

一直到前段时间,终于在北京高端商场华贸的B1层,开了门店,距离自己追赶日本米的目标,张正斌算是近了一步。

我很有幸,恩都里大米2018年那一季,正斌兄寄了几包给我尝尝。

衣公子是一个干饭人、吃货、俗人,大米的专业指标我不懂。但是从包装的灵秀,开袋时米的自然香味,煮好后锃亮的颗粒,以及入蕾时芳甜的口感,不需要专业指标,已经很明显和普通大米拉开了距离——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产品的那种“特别感”已经呈现了出来。

我是和爸妈一起吃的。中国有句老话,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咱们中国的传统嘛,重要的日子,一定要吃好。在吃这件事上,即使普通如你我,也偶尔需要一点仪式感的时刻。

比如除夕的年夜饭。茅台真的太贵了,我实在消费不起……但是,其他方面,我还是愿意多花一点钱。

平时20块一包的烟肯定不会带到年夜饭上,我会准备一条好烟。最近也逛逛老罗的直播间,看到优惠力度大,就买两瓶五粮液准备和爸爸哥哥在春节喝。另外,我也和爸妈说好了,除夕的年夜饭,米饭用恩都里,我们一家人,这特殊的一顿,一小包就够了。

02

前段时间,蚂蚁集团的CEO胡晓明在节目里,被问到一个问题:05、06年,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也可以加入阿里腾讯,从而参与轰轰烈烈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建设浪潮;但是现在窗口在关闭,只有名校年轻人才可以了。如果要创业,那么到哪里都是巨头。年轻人的出路正在越来越小,你怎么看?

胡晓明回答,自己当年加入支付宝才30个人,也没想到后来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BAT之后,不是也出现了字节跳动嘛。胡晓明不认为门在越关越小,如果你自己认为门越关越小,那就越来越小。如果你乐观,寻求改变,门永远在。年轻人都有机会,看你是不是行动。

第二天上了热搜,众人最大的感慨,不是鸡汤多暖,而是,怎么阿里人说话都是马云味?

年轻人还有机会吗?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其实,问胡晓明的问题可以延申出来看。05、06年加入腾讯阿里,在当时的眼中,根本不叫“机会”,而叫“冒险”。我认识很多人,06年放弃了阿里腾讯的offer,最终去了公务员、银行、四大。

所谓时代的机会,不是某个岗位看得见的收益,而是时代的痛点。

阿里为什么最终成为了一家伟大的公司?因为他一直在瞄准时代的痛点,卖家找不到卖家、卖家找不到买家,所以做个淘宝;支付不方便,所以做个支付宝;数据处理能力要爆表了,所以做个阿里云。

阿里巨成功,是因为他一直盯着时代最痛的点。同样,如果阿里遇到了问题,他该做的第一步,是去检查自己的枪口,是不是还瞄准着时代的痛点。

从马云的一场发言,到今天社区团购抢小商贩生意,一夜之间,互联网巨头墙倒众人推,人人喊打。但,别忘了,二十年来,互联网创新抚平了我们太多生活的痛点。今天,买东西、找朋友、叫外卖、打车、消磨时间,比过往方便了一千倍。

年轻人还有机会吗,留给年轻人的门是不是越关越小?

某种程度上,是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被挖掘到极致,人类比较大的痛点基本都在互联网前20年的发展中解决了。

但是另一方面,年轻人永远有机会,因为没有一代人是对自己的生活完全满意的。时代总有痛点。比如,巴菲特先生最喜欢投资的消费品(可口可乐、宝洁、吉列)。因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类发展的唯一主题。

只不过,现在的痛点,不像以前一样好描述好定义,它们可能是,不愿生孩子的顾虑、慢性病的监护、年轻人在盲盒里追求的惊喜感、能带来仪式感的社交货币……

不过,历史和商业案例都告诉我们,越是细小的痛点,越是大公司做不好的,就越是年轻人的机会。

好好地做个产品出来,明码标价,一份价格一分货,清清楚楚。如果你认可我,再来,成为我的老顾客。听多了模式、创新这些宏大的字眼,现在我们该回归商业本来样子。

不要把巨头,一棍子打死。而要分分清楚,如果他们在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金优势继续攻克时代的痛点,我举双手支持。如果他们只是在利用自己的庞大的身形压死同一空间里所有的个体,最后收获一份漂亮的营收报表。那么,我坚决反对。

而对于普通人,你需要做的是放下自己的愤怒和偏见,不要提到巨头就喊打喊杀,不要听说只有富人喝茅台酒就嗤之以鼻。放下偏见,看懂商业背后的逻辑,找到自己的机会,是明智的选择,也是我坚持写作的原因。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这场宏大叙事身后的大背景。

为什么经济增速一再放缓,社会消费品已经负增长,但是中国奢侈品消费却依旧澎拜汹涌?以至于麦肯锡报告说:得中国者,得奢侈品天下。为什么大家说线下经济在给房东打工,线上经济在给平台打工?2020年的数据,多个大城市房价还在涨,但是房租却在跌,高处的人享受着货币超发带来的增值,低处的人因为工作机会越来越少逐渐被淘汰。

这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地方。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把握趋势,又不忘一颗悲悯之心。你我能做的,大抵也就如此。

来源:衣公子的剑 微信号:yigongzidejian

2020哪句话最火

2020百度沸点年度流行语榜单正式出炉:集美、一起爬山吗、u1s1、九漏鱼、爷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击式尽孝、七夕蛤蟆、深藏blue成为今年网民搜索热度最高的十大流行语。2020百度沸点完整榜单也将于近期发布。

流行语因流行而存在,一方面具备极强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源头也更多元化。了解了流行语和其使用语境,也就了解了当下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心理特征。

百度沸点榜单是百度基于网民搜索及资讯浏览数据发布的年度数据盘点。据悉,百度搜索覆盖超过95%的中国网民,日均响应数十亿次搜索请求,是国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大平台。基于庞大的搜索和信息流数据,全民参与的百度沸点榜单综合呈现了网民一年内在各个领域中最关注的焦点议题,被称为“网民意志的风向标”。

有一就说一,这届网友在现实中看清真我?

网络流行语,一向是网民自我表达的重要出口和自我认知的反映。与往年“996”、“我太难了”、“社畜”等热词引领的“丧文化”不同,在今年的流行语榜单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这届网友直面真实、看清自我,甚至积极乐观的一面。

比如,“打工人”即上班族的自称,他们往往薪水不高,但工作却十分辛苦,于是互联网上的打工人便会互相发鸡汤互相鼓励。“只要我够努力,老板一定会过上他想要的生活。早安打工人!”这种饱含自我调侃的句子,更像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黑色幽默——与其被动做咸鱼,不如主动出击,靠自己,才能成为人上人。相比于往年网友们的“佛系”与“丧”,这届“打工人”似乎更加看清现实,多了一丝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1

“上海名媛”来源于一篇网帖,贴中揭露上海的一群假名媛在群聊中多人均摊豪华酒店客房和下午茶,并在社交媒体上打造自己的“白富美”人设。网民对上海名媛“拼单”行为展开了声讨,也反映了大众对社会上一部分人通过假装精致,提高自身阶层的浮躁行为的鄙夷——表面上的“名媛”早已不是当代后浪的追求,做回真我,就是“真名媛”。

2

“u1s1”则是“有一说一”的简写,最初来自百度贴吧。在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先来一句“u1s1”,然后开始讲自己的观点,这样说话不仅能促进交流,还能让观点更加鲜明。甭管有没有依据,敢于“有一说一”的态度,这届网友就值得一个赞。

3

“网瘾少年”的2020——生活虽苦,欢乐流行

疫情大环境下,2020有点难。生活有些苦,但休闲娱乐作为生活的调剂也不能少。而文化娱乐圈向来是流行语的发源地,今年网友们的肥宅快乐生活从年度流行语榜单就能一窥究竟。

排在榜单第一位的“集美”一词,起源于网络直播博主“迷人的郭老师”因口音将“姐妹们”说成“集美们”,粉丝们觉着很有趣纷纷效仿,“集美”于是成为了今年最火的网络热词。

4

“一起爬山吗”出自热播剧《隐秘的角落》。剧中,倒插门女婿张东升带岳父岳母爬山时,因平日积怨将两位推下了山。“一起爬山吗”也就成为了网友们平时聊天过程中玩笑式的“死亡邀约”。

5

“九漏鱼”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的缩写,多用来比喻文化程度较低的艺人;“爷青回”指看到了以前熟悉的事物,尤其是90后看到儿时的经典影视节目,不禁感叹“我的青春回来了”。

6
7

此外,榜单中的“突击式尽孝”批评了一些人在节假日期间短暂地对父母尽孝行为,强调尽孝更应该体现在节外;“七夕蛤蟆”借蛤蟆叫声“孤寡”来嘲笑朋友今年七夕还是单人狗;“深藏blue”玩的是谐音梗,即深藏不露。

8
9
10

每一次搜索都是一次投票,百度沸点“年底流行语”,真实展现了网民们在特殊一年里的态度表达。据了解,除了年度流行语,今年的百度沸点还有年度关键词、年度国民骄傲、年度事件、年度泪点、年度生活方式、年度骄傲人物、年度热议人物、年度电视剧、年度综艺、年度小说、年度电影、年度知识热词、年度科技热词等数十个榜单,全面复盘2020年度记忆。

来源:CB

家住13楼的我被蜈蚣咬了

10月20日的秋夜,空气中凉意尽染,已早早穿上珊瑚绒睡衣的我脚上却还是夏天的露趾凉拖。心满意足地吃完自制提拉米苏,我慵懒地坐在书桌边的椅子上,捧着手机狂删双十一广告短信。

突然,左脚掌大拇趾下端一阵刺痛。

一条残影飞出,细长条,好多脚

第一反应是有蟑螂,还没等我惊跳而起,刺痛转瞬变成了剧痛。我慌忙拿开挡住视线的手机,一边定睛去看,一边急速地甩蹬左腿。嗖的一下,一条模糊的残影被甩飞出去,撞在了旁边的床头柜上,然后又跌落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我惊魂未定地细细一瞅,顿时寒毛直竖,细长条,好多脚,妈呀是蜈蚣!

1

顿时,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长空,惊动了在客厅看电视的老妈,闻声赶来的她连声问道怎么了。

此时,被咬部位的痛感愈演愈烈,一瞬间武侠小说里蛊虫钻入体内、毒液侵入五脏的剧情在我脑中像弹幕一样飞速掠过。我一时有点懵,像被使了定身术一样僵硬地抬着左脚不敢妄动。

“我被咬了,那边那边。”我指着地上的蜈蚣冲老妈示意。

我妈一看,立马扯着嗓门招呼我爸:“快来,呐囡(你女儿)被蜥蜴咬了。”

我一脸问号:“不是蜥蜴,是蜈蚣啦!”

我妈:“哦,不是蜥蜴,是蜈蚣,快来!”

肇事蚣被当场处决,疼痛更加剧烈

老爸一出手,蛇虫鼠蚁都不在话下。肇事蜈蚣很狡猾,还会装死,看着一动不动像翘辫子了,真去处理它的时候又开始顽强反抗。不过事实证明,它无谓的抵抗在成年男性的绝对力量面前是徒劳的。

老妈火速拿来了酒精棉,催促我快点给伤口消毒。我看了看患处,没出血,只有一个非常小、基本看不出来的红点,但是红点周围的皮肤已经迅速红肿起来,痛感也比刚才更加剧烈。

我一挡老妈递酒精棉的手:“也不知道能不能用酒精,万一弄巧成拙发生什么奇怪的化学反应怎么办,让我先查一查被蜈蚣咬了应该怎么处理。”

“第一步:肥皂水冲洗。”我一字一句地念着查到的信息,“快,扶我去卫生间,弄点肥皂水洗洗。”

我会变成蜈蚣侠吗?

我一瘸一拐地被老妈搀着挪到卫生间,打了盆清水,把洗衣皂浸在里面搅了搅,就这样冲洗了两遍,疼痛没有丝毫缓解。

“难道是浓度不够?”我倒吸着凉气龇牙咧嘴地想。此时此刻,持续的痛感像有一把针结结实实扎进了肉里,还被死命地往深处摁,似乎下一秒就能扎透脚背。

区区蜈蚣,就咬了那么一小口,怎么会这么痛?我想到了那只咬过彼得·帕克的蜘蛛,难道我是被天选之蜈蚣咬了?所以命运之神终于要开始眷顾我了吗?我会变成蜈蚣侠吗?蜈蚣侠会有什么技能?咬人特别痛吗?听上去一点都不时髦。

2

此时,伤处已肉眼可见地肿了好大一圈,老妈问我:“好点了吗?”

我:“超级痛。”

老妈:“真的假的啊?”

我:“不知道脚会不会烂掉。”

老妈一听,马上紧张兮兮地说:“那要不去医院吧。”

我沉默了一会儿,看着查到的信息里写着:“蜈蚣咬伤后,自觉疼痛彻骨和瘙痒……疼痛难忍或症状严重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去吧。”我做出了决定。

蛇虫咬伤,市内只有一家医院收治

“要去医院了,呐囡(你女儿)痛死了。”我听到老妈匆忙地对处理完蜈蚣的老爸交代了一句,然后又问道,“去哪个医院啊?”

老爸:“三院吧,最近了。”

我艰难地挪回自己房间换衣服,疼痛和紧张让我的思路有点迟滞,一时不知道应该先穿衣服还是裤子。猛然想起刚才查信息的时候好像看到要用纱布包住伤口,防止感染细菌,我就又挪出去拿了一包无菌纱布,笨拙地裹在了脚上。

老爸已经收拾停当先一步出门了,换好衣服的老妈则拎着包站在我房间门口:“早跟你说了,房间这么乱七八糟,迟早什么蛇虫百脚都要爬出来的,这下真的来了吧。”

“回来就整理,现在别讲了。”

3

晚上的医院很安静,还没走进急诊大门,门口的保安师傅看我一瘸一拐的,问了句:“咋了,脚受伤了?”老妈飞快地接道:“被蜈蚣咬了。”

师傅经验老道、无比笃定地说:“蜈蚣(咬伤)这里看不了。”

堂堂三甲综合医院居然看不了小小虫咬吗?老妈抱着侥幸心理进去找值班医生询问了。片刻之后,她匆忙出来说:“走,医生说全市只有一家医院能看蛇虫咬伤。”

保安师傅对不起,不该怀疑您的。

“蜈蚣嘛,就是痛,别的没啥”

没辙,又火速打的前往那家医院,好巧不巧碰上了不认路的新手的哥,选了一条红绿灯巨多的路,刷新了我对市内繁华交通路段的认知。我妈焦虑得不行,隔几分钟看一下时间。显然,她比我本人更担心“毒入五脏”。

终于抵达医院,进去先看绿码,然后量体温,说明情况后,挂了急诊外科。除了我似乎没有其他患者,医生正划拉着手机屏。老妈抢上一步,递上医保卡:“医生,快帮忙看看,孩子被蜈蚣咬了。”

我顺势坐下,脱下鞋子,撩起裤腿,抬起左脚,解开纱布,露出伤口。

医生淡定地放下手机,瞥也没瞥一眼,慢悠悠地说:“蜈蚣啊,没事。”语毕,拿过我的医保卡插上电脑,噼里啪啦地打起字来。

老妈:“孩子说很痛,会不会中毒啊?有没有危险?”

医生:“蜈蚣嘛,就是痛,别的没啥。”

老妈:“但是真的很痛啊,而且很大一条,十几公分长呢!”

医生:“你们确定是蜈蚣吧?”

老爸:“确定。”

医生:“确定就没问题了。疼痛跟蜈蚣大小没关系,不管大蜈蚣还是小蜈蚣都一样痛,被蛇啊蜜蜂啊之类的咬了才比较危险。”

4

老妈难以置信:“什么?蜜蜂更危险吗?”

医生:“对,两小时以内要就诊,没命的都有。”

尚有疑虑的老妈:“不用上个药什么的吗?”

坚定的医生:“不用。”

补充发问的老爸:“伤口沾水也没关系吗?”

自信的医生:“没关系。”

不甘心的我:“那也不用裹纱布吗?”

“不用。”这时医生已停下了在键盘上一通操作猛如虎的手,撕下打印的单子说,“去药房领一下药,然后到注射室打个屁股针就行了。”

什么?不是说没事吗,咋还要打针?在我贫瘠的医学认知中,打针=严重。

领完药,护士示意我进注射室,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说:“要打两枚哦。”

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自小学以后,除了体检抽血就再也没挨过针的我瞬间想起了被屁股针支配的恐惧。好在没有想象的痛,比小时候打的退烧针好受多了。

一觉睡醒,不痛了!

回到家已经12点多了,我拿出医生开的单子和药,找出口服的那盒,拆出一粒和着温水吞下。还有一支外敷的药膏,我怕晚上睡觉蹭脏被子,犹豫了一下就没用。

吃完药,草草洗漱了一下就睡了。刚开始还是痛得厉害,怎么都睡不着,然后也不知过了多久,可能药效慢慢起作用了,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还没睁眼,我先感受了一下左脚,咦,不痛了耶。

然后起床下地,小心翼翼地走两步——safe√

再铿锵有力地走两步——哎呦!

走得太霸气果然还是会隐隐作痛,不过比起昨晚的那种剧痛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时候,总算有闲情逸致研究一下医生开的药了。

5

两支肌肉注射的药——酮咯酸氨丁三醇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前者的作用应该是镇痛,后者是抗过敏。口服药和外敷药分别是枸地氯雷他定片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应该是治疗皮疹的吧。不过我好像并没有起疹。

总之应该是没大碍了,但还有一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家住在13楼,那蜈蚣究竟是怎么爬上来的呢?不管怎么样,我是绝对不会承认是因为自己房间太乱的,哼!

不过大扫除还是要提上日程了,我暗自心想。

医生点评

刘韬韬 | 北京医院外科ICU主治医师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云南五毒教炼制毒物需要采集蛤蟆、蜘蛛、蝎子、毒蛇、蜈蚣,西南地区的潮湿山林有利于这些蛇虫繁衍。

如果一定要把上述毒物排序,一般来说毒蛇与毒蜘蛛属于第一档,蝎子随后,蜈蚣的危害较轻。至于“蛤蟆功”,基本排不上号。

蛇虫咬伤高发于夏秋季,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分析医学文献,发生在中国的蛇虫伤来源有:各类有毒蛇和无毒蛇咬伤,蜂蛰伤(主要是黄蜂),水蛭、蜱虫、蜘蛛、蝎子、蜈蚣等叮咬。

被蛇虫叮咬时,如果能辨别是哪一类蛇虫有利于后续治疗。

蛇虫咬伤致病机制是什么?

各类蛇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损伤人体:(1)毒素进入人体;(2)毒刺毒毛和虫体碎片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3)寄生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

各类蛇毒可以分为3种。

神经毒素:银环蛇等。局部症状不重,潜伏时间可以较长。影响神经肌肉功能,患者出现上睑下垂、呼吸无力等症状。

血循毒素:蝰蛇、竹叶青蛇等。局部症状重,病情急。可以导致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脏器损害和凝血障碍。

混合毒素:眼镜蛇、蝮蛇等。

蜂、水蛭、蜱虫、蜘蛛、蝎子、蜈蚣等虫咬伤因人体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不同而导致症状有很大差异,从几乎没有症状到危及生命均可发生,但多数表现为局部症状。

紧急处理原则

不清楚是虫伤还是蛇伤时,按蛇伤治疗。不清楚是无毒蛇还是毒蛇咬伤时,按毒蛇治疗。

明确的毒蛇和毒蜘蛛咬伤,情况紧急时可以绑扎患肢近心端,以吸奶器等进行负压吸引,并尽快就医,接受抗蛇毒血清和破伤风血清注射。

一般虫咬伤不建议吮吸伤口、绑扎患肢。伤口使用肥皂水或清水初步清洗,然后消毒即可。

对于遗留的虫体碎片尽可能取出。水蛭和蜱虫会钻入人体皮肤组织,可以通过喷洒酒精使其脱落,或用镊子将其完整取出。局部红痛热肿可以对症处理,消炎止痛抗过敏。

后续观察数日,有病情变化尽快就医。

来源:果壳网

吴昕悦|卢旺达大屠杀:一场事先张扬的浩大凶杀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美]菲利普·古雷维奇著,李磊译,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340页,56.00元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这个奇怪而压抑的标题,节选自卢旺达大屠杀中,一封由难民写给当地牧师的信——
我们亲爱的领袖,伊利沙番·塔奇鲁提马纳牧师:
祝好!
我们希望您在我们面临的困难中依然坚强。
我们希望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因此我们请求您替我们出面与市长沟通。神把他的民众托付给您而现在他们大难临头。
神会护佑您,我们对此感激不尽,就像被以斯帖拯救的犹太人那样。
我们向您致敬。
信中提到的以斯帖,是希伯来圣经中的波斯王后,她向国王求情,阻止了一场对犹太人的屠杀。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浩大凶杀案,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里的情节有着诡异的相似:所有人都知道杀戮即将发生,但没有人警告被害者;手执凶器的杀人犯大肆张扬,要以荣誉和正义之名杀害邻人,但直到最后一刻,他们其实自己也不确定真的会下手;从凶手到旁观者,没有人能够确定被杀者是否真的有罪;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待最后一片雪花落下,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有了一重全新的身份:凶手,或是被害人。
《纽约客》撰稿人、《向您告知,我们一家明天就要被杀》作者菲利普·古雷维奇称之为decimation,意味着在这场大屠杀中,整个国家总人口中至少十分之一被杀害。据联合国《卢旺达种族灭绝与联合国外联方案》,卢旺达总人口七百余万,由百分之八十五的胡图人、百分之十四的图西人和百分之一的少数特瓦人构成,据估算,约八十万至一百万人被杀害。在这场胡图人针对图西人发动的屠杀中,绝大部分受害者都是图西人。因为屠杀规模巨大,具体的死亡统计数据至今无法统计,如果说整个国家的数据是每十个人就有一个被杀害,那么粗略估算一下,每十个图西人中就有九个被杀害。1994年4月到7月,卢旺达境内的图西人,几乎是被百日杀绝。
比受害者数量更难纳入统计数据的问题是,每十个胡图人中,至少会有几个是手沾鲜血的杀人犯? 卢旺达雅玛塔大屠杀纪念馆
卢旺达雅玛塔大屠杀纪念馆

胡图人与图西人
对上述问题,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答案,但是提出这个问题和获得答案一样重要。古雷维奇曾六次前往卢旺达和邻国实地考察,《向您告知,我们一家明天就要被杀》讲述了卢旺达屠杀的背景和经过。古雷维奇的叙述中包括了幸存者、屠杀者、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总指挥、卢旺达新总统等等多方面对卢旺达大屠杀的回忆,力图给大屠杀以全貌描写。本书初版于1998年,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人们试图将各种点滴拼在一起,去理解造成种族屠杀的全景。新闻的封锁和语言的障碍,使不在场者只能隔岸观火地从二手资料去了解卢旺达大屠杀,杀戮发生时,在场者的记忆鲜明又混沌,亲历者因为身临其境更是难以看清真相。人类需要很多年才能明白,在那一百多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便是反思和努力的一部分。在文学作品中,为了渲染悬念,经常会以“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已经死去”开头,抽丝剥茧,一步步揭露那随着死者进入坟墓的谜团(往往也是杀死他们的原因)是什么。然而,和绝大部分的大规模暴力事件一样,在卢旺达大屠杀中,受害者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在恐惧和莫名中被杀害,其中甚至不乏未通世事的儿童。
这里的死者生前身后皆永不知真相,真相是生者亏欠他们的。
尝试去理解一个复杂的社会事件时,因为缺乏背景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喜欢走捷径,把整个事件极度简化成一个非黑即白的故事——比如,纳粹是坏人,那么无辜的犹太人就是好人,坏人害好人,所以我们要帮助好人战胜坏人。我们用这样简化的故事模式给孩子讲童话,黑白分明,因果了然,是因为儿童不具备消化复杂知识的逻辑性和想象力。然而成年人应当有责任了解真实政治事件,媒体依然采用了低智模式以便于把新闻包装成可以被轻松消化的刻板故事。当惨绝人寰的卢旺达大屠杀终于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新闻里时,关于这个远在天边的非洲国家,大部分国际观众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告诉我们,这里谁是坏人?谁是好人?我们应该帮谁打谁呢?
真实的历史和政治不能够用黑白双色来区分,卢旺达大屠杀也不能够被简化为正义和邪恶的较量,现实是复杂和流动的,并不会因为主观臆断而变得简单和静止。
站在大屠杀天平两端的胡图人和图西人,从人类学的定义上并不能严格地构成两个不同的民族——历史上来说,图西人擅长畜牧,胡图人擅长农耕,不同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对营养状况的影响(与农耕文化相比,游牧部落的饮食结构更加多元,摄取动物蛋白也更丰富)或许导致了胡图人和图西人在身高体格上的差异,但是他们语言民俗相通,联姻混居也十分常见,很多时候,毋论外人,就算是图西人和胡图人自己也不能百分之百分清谁是哪个族的——古雷维奇书中采访的幸存者欧黛特·尼拉米里莫是个图西族的医生,她被无端停职后,胡图警察来医院逮捕图西人,一个和她同名的胡图医生因为个子高被阴差阳错捉走,放了回来之后没多久,在另一次袭击中,她再一次因为被误认是图西人而惨遭杀害。
在比利时殖民之前,胡图人和图西人的概念与其说是种族定义,不如说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区分:图西人主要是富有的畜牧主,而胡图人则处于下层社会,如果胡图人通过努力畜养了大批牲畜也可以转变为图西人,破产的图西人也可能因此变成胡图人。 在比利时的殖民统治下,胡图人和图西人之间产生隔阂和对立,阶级的差距被机制扩大并且固化,胡图和图西间的流动性被取缔。1935年比利时引入规范的身份证制度,以臭名昭著的颅相学作为理论基础,将个子高、肤色浅并且鼻梁较纤细的图西人定义为与“欧洲人更接近”的优等人种。图西人的经济条件富足更是令欧洲殖民者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他们心中所谓白人基因优越性的证明。个子矮,肤色深,鼻梁较扁平的胡图人则被贬为劣等人种。比利时殖民者让原本模糊流动的民族身份落实成白纸黑字的证件,并且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随着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而改变。殖民者赋予图西人特权,将他们扶植成统治阶级,并且通过他们进行高压统治。
随着殖民统治的式微,图西人的特权逐渐瓦解,国家治理权慢慢回到占卢旺达人口多数的胡图人手里,长时间被压抑的胡图人中悄悄滋生着对图西人及其特权的不平和仇恨。1962年卢旺达和布隆迪相继宣布独立,在卢旺达,由胡图人主导的政府开始施行针对图西族的歧视政策,胡图人渴望翻身报复,图西人则不愿放弃自己过去几十年内获得的特权,两族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发生过多次大型武装冲突和清洗,大量图西人流亡海外。
1988年流亡的图西难民和少部分胡图人在乌干达成立了卢旺达爱国阵线,致力于让在过去几十年里流落他乡的图西人回到卢旺达的家园并且改革政府。1990年,卢旺达爱国阵线从乌干达向卢旺达发起武装行动,图西和胡图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卢旺达境内的图西人被官媒称为“蟑螂”和“叛徒”,卢旺达的多家公立和私立电台公开煽动仇恨言论,号召胡图人拿起砍刀将图西人“清理出卢旺达”。1993年,在多方努力下,由胡图人统治的卢旺达政府和图西人领导的卢旺达爱国阵线签署了《阿鲁沙和平协定》,这一协定带来的表面和平并没有持续多久,卢旺达不少激进的胡图人反而将此视为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对胡图的背叛(这也给不久后总统被暗杀的背后主谋加上一重疑云),更加危机四伏。表面上是图西和胡图之间的种族问题,背后实则是各大利益集团的博弈。
最后一根稻草是1994年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所乘的飞机被击落,总统殉职。应接替总统职务的女总理在联合国维和士兵的护卫下,前往国家电台发表安稳民众的演讲,却在仅仅十几个小时后全部被卫队围捕杀害。胡图军队迅速掌握局势,并在电台发出号召对图西人赶尽杀绝的最后指令。之前数月间持续发酵的冲突骤然爆发,一直接受训练的胡图青年们拿起分配的砍刀,开始有条不紊地逐一血洗卢旺达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街道。
屠杀的开展
在这场屠杀中,主要凶器是随处可见的家用农猎工具,超过七成的受害者死于砍刀和棍棒之下。在枪弹短缺的情况下,依靠冷兵器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数字如此庞大的伤亡(几乎每十秒钟便有一人被杀害),意味着在疯狂的杀戮背后必定有着缜密的计划。屠杀开启前三个月内,卢旺达政府便预支了来年的茶叶收成,购买了大量砍刀,并且大幅增加了警察的枪支配给,其数量之巨远超维护治安之需。民兵组织和行政部门确保将砍刀分配到户,农民被征入地方的“自卫组织”,训练使用砍刀棍棒和生活中常用的刀具杀人。占卢旺达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胡图人被迅速军事化,无线电台则无时无刻不在对全卢旺达的胡图人发出统一规划和指令,在他们懈怠犹疑的时候给予必要的精神推动。
在屠杀前的几个月里,卢旺达的图西人目睹了邻里的胡图青年白天磨刀霍霍,晚上出去练兵,亲耳听着电台广播把自己称作应被踩死的蟑螂,为什么他们不逃走呢?
就像二战前留在德国境内的犹太人一样,背井离乡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局外人做事后诸葛很容易,而对处在漩涡正中的当局者来说,中断事业递上辞呈,变卖祖上家产,安排如何带走孩子,给年迈的父母善后,寻找新的移民出路,申请护照和签证,每一件都是头顶的山,即便是拥有社会资源的精英阶级,也很难做到说走就走。在屠刀缓缓落下时,大部分人连把脖颈移开的力量都没有,他们只能对国际组织的人道援助报以希望——基督教会,红十字会,尤其是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
但这仅有的渺茫希望也落空了。
本文开头那封情真意切的求救信及时送到了位高权重的塔奇鲁提马纳牧师手里,牧师立刻召集绝望的教民到教堂里,告诉他们:“你们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就是你们必须死。上帝已经不再爱你们了。”
牧师把门从外面关上,他的儿子带来了一整车胡图民兵,杀死了教堂里所有向上帝求救的图西人。
“胡图力量”的民兵根本不怕联合国维和部队对屠杀的干预,他们对国际组织的判断十分准确:一旦有士兵伤亡,西方国家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卢旺达,因为保护他们自己的国民比拯救卢旺达的难民更重要。协助护送女总理的十名比利时维和士兵被残忍杀害后,作为维和部队主干力量的比利时军队立刻撤出。安理会将援助团的人数从两千五百四十八人锐减至两百七十人,留下来的这些维和士兵陷入两难的困境,连自己的生命也危在旦夕,更没有能力去保护被杀戮的图西人。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司令罗密欧·达莱尔的多次求援均遭到拒绝,而他写给安理会关于种族屠杀的警告也被埋没在案牍之中。在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联合国维和部队被要求优先协助撤侨,而不是保护图西人。在自传《与魔鬼握手》中,他写道:“在卢旺达我和魔鬼握了手,我看到了他,闻到他的气味,还触摸到了他。因为我眼见魔鬼的存在,所以我知道上帝存在。”
对卢旺达和非洲历史文化的无知尚且可以原谅,冷漠则是不可推脱的罪责。古雷维奇书中对组织大屠杀的每一个可能性都做了推想:如果美国不置身事外,如果法国不加以阻挠,如果比利时不撤军,如果教会站出来反对屠杀,如果欧洲各国用以撤侨的数千兵力可以借给达莱尔调用……古雷维奇笔下最出彩的一个人物是保罗·路斯沙巴吉那,在大屠杀中,他将自己管理的外资豪华酒店用作庇护所,收容了上千名的图西难民,一时传为佳话,还被拍成了电影。他本人和家人移民比利时,成为国际知名的人权主义者。保罗·路斯沙巴吉那
保罗·路斯沙巴吉那

多年后,有难民站出来,出书指责保罗在大屠杀中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天使,因为他向避难者索取贿赂,还和胡图军人互通有无。今年8月,保罗被卢旺达政府部门设陷逮捕,控诉罪名是“恐怖主义、资助恐怖主义、纵火、绑架和谋杀”。
保罗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他可以用上好的威士忌去和军人换来多留图西人一天,也可以和手上沾满鲜血的胡图人称兄道弟,把酒言欢,这两者并不矛盾。保罗只是一个饭店经理,他不具备和暴民直接作战的能力,大饭店也并不是一个军事据点,没有联合国和任何其他国际武装力量的保护,它如何在血雨腥风中存活下来,几乎完全依赖于每天带着民兵来烧掳的胡图军官心情好坏,经营者的三寸之舌和躲藏于此的图西人所能利用到的金钱和人脉(他们通过饭店仅有的一台传真机,向能够和自己过去的工作生活拉上关系的任何国际组织和个人求救)。不少位高权重的胡图军人和官员一边推动着屠杀,一边偷偷将自己美丽的图西族妻子送进饭店避难,从一定程度上这也保障了饭店的安全。
在大屠杀中,人命皆草芥,没有谁就一定可以荫护他人。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大概只能说在同样的天灾人祸里,有的人会选择更好一些,有的人则会选择更坏一些。 保罗接受古雷维奇采访的时候说,我并没有觉得我在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我以为很多人都在做和我一样的事。
只是没想到四顾无人,其间只有自己。
大屠杀之后
1994年4月到7月,美国媒体覆盖最多的新闻不是卢旺达大屠杀,而是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
卢旺达大屠杀,远在非洲的一个小国里发生的惨剧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没有人在乎卢旺达,因为这里的土地只流血,不流石油。
但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在乎,应当去了解。因为这件事情并不遥远,种族的仇恨从来没有远在天边,并随时可能在政治经济的联合作用下演化为暴力冲突。
1993年4月,华盛顿特区美国犹太大屠杀纪念馆(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开放,“never again”——愿通过公共教育使人性灭绝的惨剧永不重现。而大屠杀纪念馆落成仅仅一年后,卢旺达大屠杀就给了人类一记耳光:你们从来没有反省过。
关于大屠杀,人们首先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二十世纪的文明世界依然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解它发生的原因,才有可能去阻止它再发生。而在屠杀已经发生了之后,接下来该问的问题是:怎样去把破裂的国家弥补在一起,让幸存者继续生活呢?古雷维奇指责国际组织在屠杀后的救援工作混乱无序,图西人无家可归,非军事区的难民营却被大批逃避图西人报复的胡图人占领了,不少杀人凶手也混进去分一杯羹。即使把层层官僚盘削算进去,难民营每天每人二十五美分的伙食费对人均年收入仅八十美元的卢旺达人来说是非常优渥的,连邻国的扎伊尔人都羡慕得想混进去蹭难民待遇。
但这一批评实际上很难有相应的解决方式:种族屠杀刚刚结束,总不能再把身份证找出来,选择性地只救助图西人,而对胡图人弃之不顾,那么行善和为恶岂不同出一辙?再者,救援是很难做到所谓“惩恶扬善”的,善与恶的区别就像原本的图西和胡图的界线一样,是模糊和流动的。大屠杀激发了人性中的恶,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把胡图人全部划为杀人凶手,将图西人全部视作无辜羔羊——善良的胡图人如保罗也会保护图西难民,愤怒的图西人也会决定对胡图人血债血偿。
大屠杀发生时,身份证上的图西和胡图字眼直接宣判了生存或是死亡。经过种族屠杀后,实行了快六十年的种族身份证制度被废除了,图西人和胡图人的身份之别却烙入卢旺达人的意识中,前所未有的清晰。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是胡图还是胡西,屠杀的印象对举起长刀的和躲在灶台下的都依然鲜明。谁也不知道,向你伸出手的是新朋友还是未知的仇人。数百年来一向自由联姻混居的胡图人和图西人,通婚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据统计,屠杀过后,卢旺达每六个孩子中有五个曾亲眼目睹自己的家人被杀害或者杀害他人。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会更加珍视和平,还是会对残暴麻木不仁?
很多死难者的尸体两三年也没有人来收埋,因为能够来收尸的家人亲友很可能也已经死于屠杀。当年图西人遭到围歼的教堂和学校已经化为废墟,留下风化的白骨以死难的姿态散落在遗物间:脚没有跑过鞋,帽子丢失了头颅。
当作为人的那一部分已经死去,极少数幸存的图西人是靠动物性才活下去的:像动物一般,靠侥幸和几率躲过致命的扑击——匍匐蜷缩在树丛里、沼泽边和尸体堆中,像受伤的野兔躲过盘旋的秃鹰、脱尾的蜥蜴屏气诈死,渴望自己隐化成树木和尘土的一部分,这样杀红了眼的胡图人就不会举起长刀砍过来。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图西人用尽所有的力气和运气活到下一分钟,下一小时,下一次日出和日落,下一个村庄,下一条路障线。这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存,要作为人生存下去,是要有希望的,希望不仅仅是睁开眼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也是渴望看到它升起。
生存是一个渺小的可能性,而希望是意愿。生存下来之后,真的就有意愿继续生活吗?
人的想象力,比血液更先干涸。 1994年,坦桑尼亚贝纳科卢旺达难民营。
1994年,坦桑尼亚贝纳科卢旺达难民营。

归来的图西人
大屠杀后的第一个奇迹是归来的图西人。
除了极少从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的,更多的是之前在数十年清洗和排挤中流亡和移民海外的图西人,甚至生在外国的第二三代移民,平生从未来过卢旺达,也陆续来到了满目疮痍的新家园。因为卢旺达的一切被抹平了,被仇恨和杀戮带走的希望,现在需要血肉和生命来重新养育,才能重建对国家和身份的认知。
大屠杀发生后仅仅九个月,七十五万来自非洲邻国和世界各地的图西人,带着他们近百万的牛群越过边境回到了卢旺达境内,几乎是从数量上一比一地补上了大屠杀中被杀害的数量,他们要在一片试图抹杀自己痕迹的土地上扎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但是苦难真的可以分担吗? 归来的移民图西人,实际上从文化和成长环境上与卢旺达没有什么关联,就像建国之初乔迁以色列的犹太人一样,他们没有共同回忆,卢旺达是他们的未来,但不是过去。
而在屠杀中死里逃生勇敢回到家园的那些图西人,他们会原谅自己曾经的邻居、亲人、同事和同学吗?当你的好朋友杀死你的异族妻子,你能够原谅这个杀人凶手吗?杀死凶手的幼子强奸他的姐妹,就可以逆转他犯下的罪行让死者复生吗?新总统上台,社会规则重新洗牌,全国的执法人员不是已经被杀就是变成了杀人犯,又该如何把这个国家带回正常的道路上?
这是超越想象的艰难过程,而这个国家的想象力已经和鲜血一起流尽了。怎样才能让这一盘散沙的人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呢?不是新的胡图或者是新的图西,而是新的卢旺达、新的卢旺达人。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刚刚从灭绝人性的杀戮中走出来的国家,如何不通过树立“敌”来构建一个新的“我”?靠树立假想敌来强化国家团结和民族的认同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胡图力量”通过妖魔化和边缘化图西人,构建了一个非敌即我的胡图身份,有效地驱动、组织了上百万的胡图人系统、残忍地屠杀自己的图西亲友,其中的效率和效果都是建设性的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如果没有被抹黑、被妖魔化的图西人,将整个卢旺达卷入疯狂的“胡图力量”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可能性。罪行不仅仅是将刀锋刺进无辜者的胸膛,创造、经营、推广和玩弄种族屠杀的概念也是罪行。将本相生无间的胡图人和图西人强行区别,分割出优劣两等,这是催生了无数杀戮的想象之源。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你都可以根据身高、肤色、体形等炮制出所谓“优等”和“劣等”族类。这些本来是最基本的随机生理特征,将优生学强加于其上,便人为地催生出歧视和仇恨。想象出来的种族身份,最终演化为真实的惨剧。
古雷维奇在书的最后,讲了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在大屠杀三年之后,新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全民搜捕,十数万人被拘留和起诉;而小规模的仇杀和报复依然连续不绝。一小股“胡图力量”的民兵袭击了一所寄宿学校。他们把女孩子们从睡梦中叫醒,逼她们站成图西人和胡图人两队。
但是孩子们拒绝服从命令,她们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同学偷生,她们一口咬定自己不是图西人也不是胡图人,而是卢旺达人。
暴徒把她们全部杀害了。

押沙龙:说说丁真

简单地说几句丁真的事儿。

谈丁真这个话题,并不是我想蹭人家的热度,主要还是看了那句“一看就是一双没有经历过学而思和奥数的眼睛”,觉得太过胡说八道了,所以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丁真确实长得挺帅,看着讨人喜欢。

但是打扮打扮以后,也能显得这么帅的小伙子,全国有很多;在镜头前能表现出那种纯真眼神的人,全国也有很多。大家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加的浪漫滤镜。

眼神纯真,是不是就是真的纯真?我们不知道。

丁真是不是个网友想象中那么纯真的小伙子?有可能是,但更大的概率不是。他很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有人翻出丁真以前的照片,戴着金戒指,竖着中指,有的网友就崩溃了,说人家怎么有“痞子样儿”这就是幻觉。一个小伙子,戴个金戒指,竖个中指,很奇怪么?怎么就有痞子样了?

我觉得一个活到20岁,却从没竖过中指的小伙子才是奇怪的吧?

1

这怎么就有痞子样了?敢情你年轻的时候天天背着手反三俗?

都是幻觉。

说丁真一看就有一双“没有经历过学而思和奥数的眼睛”,这是胡说八道。

丁真的眼神真的有那么独特么?我没看出来。

如果他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在星巴克里和你面对面地坐着,你会觉得他的眼神非常独特么?也就是觉得挺顺眼的乖孩子吧。

这样的乖孩子在北京上海也是一抓一把啊。

我觉得这些夸张都是网友的幻觉而已。

而且,即便丁真就算真的有一双“没有经历过学而思和奥数”的眼睛,那又怎么样?

你去看劳务市场上那些当泥瓦工的小伙子,一双双眼睛都没有经历过学而思和奥数,为什么不赞美呢?就因为他们没有穿着独特的衣服,长得也不够帅么?

中国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但受过教育还是比没有受过教育好。一个走红的男孩子,不是否定教育的理由。丁真走红是个小概率事件,在丁真背后,是大量和他一样没有收到合适教育,没有接触过外部世界,却活的默默无闻的孩子。

他们睁着一双双“没有经历过学而思的奥数的眼睛”,又能看什么呢?

丁真的生活状况我们不清楚,也许并不贫穷,但应该比较闭塞。他自己说这么多年,也就去过县城。

你觉得理塘是你的诗与远方;可你生活的城市同样也可以是丁真的诗与远方。

如果上海不浪漫,那理塘肯定更不浪漫。你觉得那种生活很浪漫,只是因为你没有在那个地方生活。你只是去旅游。

再美的风景,再美的草原,再美的湖水,你看二十年后还觉得浪漫么?就像把你关在卢浮宫里二十年,你还会欣赏那些画么?

生活就是生活,旅游可以浪漫,生活从来不浪漫。

偏远地区的生活更是一点都不浪漫,缺医少药,缺少变化,缺少机会。

网友对那种生活的赞美里,不仅有虚伪,而且也有一种对他人的冒犯,他们没有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活生生的人,而是当成一种单纯的审美对象。

他们嘴上说这那个地方美呆了,可为什么上海户口比理塘户口值钱?

丁真走红,是个改变他命运的良机。

一个二十岁的孩子,当然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为自己以后的人生积累资本。

不少网友求大家“放过丁真,让他安安静静地生活”,这简直是自作多情。就像我辛辛苦苦写文章,现在好不容易攒了些粉丝,有人偏偏出来呼吁大家“放过押沙龙,不要关注他,让押沙龙安安静静地生活”,我是不是有打他一嘴巴的冲动?

丁真当然要做出理性的选择,不能透支关注度,引发大家的厌烦,红一阵就不红了,就像我写文章也不敢起“惊天大秘密!!!!”这样的标题一样。

但是最终目的还是要红的长远啊。他如果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怕你们“消费”他,那他一开始做视频节目干什么?

每次我看到有人感叹“这么美的地方,一开发就完了”,就从内心深处感到厌恶。

他们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变得更舒适,更便利,电影院里上映的电影越多越好,网速越快越好,却希望别人生活的地方永远原始、粗糙,好供自己没事了来看看。

追求差异化是可以的,追求新鲜刺激也是可以的。但是做人要将心比心,不能把对方单纯当成猎奇的对象,更不能要求对方不像自己这样,充满各种各样的欲望。

我们都是人,不是吗?

来源:财新网

2020年十大网络用语出炉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4日发布“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货、云监工、光盘行动、奥利给、好家伙、夺冠、不约而同、集美。

  “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的方式获得的。监测语料库包含网络论坛、新闻、博客等不同媒体形式语言资源。据悉,此次发布涉及的网络论坛部分数据包含约30万个帖子,字符数超过3亿。对于今天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有网友表示自己常用的有好几个:

  一、逆行者

  指反向行走的人,常用于称呼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的强者,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平凡人中涌现的无数“逆行者”,用生命守护生命,深刻诠释着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内涵。

  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指秋天来了,情侣、好友或家人之间以请喝奶茶之名发红包,表达亲密之情,金额多为52.0元(谐音“我爱你”)。

  三、带货

  指明星、网红、互联网营销师等通过视频直播等途径对商品进行推销。各行各业人员加入直播带货行列,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四、云监工

  原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千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主动充当“云监工”。现泛指通过网络远程监督某件事的进展。

  五、光盘行动

  “光盘”是指将盘子里的东西吃光。“光盘行动”旨在让人们培养节约习惯,养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习惯。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居安思危,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奥利给

  该词是“给力噢”的倒读,因网络主播的使用而流行。作为感叹词,包含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被网友配以夸张、魔性的表情和音调广泛使用。

  七、好家伙

  最早是相声中常见的语气词,表示感叹之意。后来网友在吐槽某事或对某事感到惊讶时,通常会加上“好家伙”加强语气。

  八、夺冠

  该词因同名电影《夺冠》而流行,电影展示了中国几代女排人不服输的劲头。这种默默付出、顽强到底的“女排精神”,成为“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

  九、不约而同

  原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因新冠肺炎疫情,该词有了新含义:不约会、不聚集已经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

  十、集美

  源于网络上的一个称呼。某网络主播在直播时经常将“姐妹”发音成“集美”,显得亲近可爱,于是网友纷纷效仿,以此称呼自己的好姐妹。

清华教授说自己的女儿要做个普通人

这两天刘瑜的一篇演讲火了,一些小伙伴可能不知道这人,有那么几年这人挺活跃,写了一套《民主的细节》,我还看了,那时候觉得还不错,后来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实地体验后,发现她那几本书也同样充满文科知识分子的酸腐味。至于那个演讲,其实还是老调重弹:

孩子压力太大,家长逼得太死,还是要给孩子喘息空间。

还说自己是不战而降的妈妈,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

每个人的价值排序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舒适、用从容、用轻松去交换成功,而追求舒适、从容、轻松也未必是什么罪过。如果一个人选择“自在”放弃“成功”,这也未必是坏事。

而且说了她的教育观,“说了这么多,我的教育观是什么?其实就是两句话: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大概是这样的,如果大家想看原文,百度“刘瑜 普通人”就能看到。

你可能以为我要反驳她说的。

事实上我觉得她说的每句话都很对,我都同意,但是你问我,我会让我孩子按照她说的这个逻辑来过吗?

不会。

原因只有一个,我不是清华教授。

1

社会有好几个大学

咱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学习,因为将来要去考大学,大学又分了好几种,985、211、普通大学、还有三本,三本上不了还有专科。

但是不少人可能没注意到,这个社会还有不少隐形大学,智力,美貌,家境,关系,每个维度上都有层级,都分成大学、三本和专科。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东西只能是你父母教给你,别人一方面不一定会,就算会也不一定说,比如怎么赚钱这种事,别人怎么可能教你嘛,如果主动教你,基本都是已经不赚钱的技巧,他们跑出来卖铲子了。

不知道啥是“卖铲子”?就是金子已经挖没了,有人把铲子卖掉了。

一般一波行情已经结束,那些赚到钱的人出来把赚钱技巧卖掉,反正也用不着了,这就是卖铲子。这也是为啥我说“如何判断一个行业赚不赚钱?”,你去找找有人卖铲子没,如果开始卖了,说不定已经到头了,如果到处都是卖的,那这个行业基本完了。

所以说,人生的残酷不仅仅是自己的条件,更多的是父母的关系、见识和财富。

智商不太好遗传,或者说不稳定遗传,两口子都是教授,自己孩子去读三本的有的是(此处没有歧视三本的意思)。

但是这不是故事的结尾,这才是开始,毕竟漫长的人生路,高考是唯一一次“无装备受限决斗”,今后的路,那就是拼三代的资源,人家的那些可以遗传的资源就开始起作用了,如果普通人家的娃没考上,东莞工厂等着你。

如果清华教授的娃没考上,先升本,再考研,如果没有导师愿意收,那就父母去打个招呼,每一步程序都是合法的,你能说有问题?

这两天学了个新词,叫“学术近亲繁殖”,说的是大学里有资源的那些人互相提携,理论上两个农民也可以互相提携,可是他们没啥可交换资源,自然也就提携不起啥来。

这一方面是人脉的比拼,同时也是见识的比拼。人家可能考大学没考上,但是可能其他领域已经大学毕业了,只是其他人不知道,还挺高兴暂时领先。

就像早几年那些有钱的小孩大学没考上,于是出国了,这两年你终于知道这个捷径了,人家已经不出国了,因为现在国外花钱读的大学含金量暴跌,人家又开始寻思考研了。

或者说,学历是普通人的唯一敲门砖,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只是兜里其中一块砖,万一没握牢,还可以通过其他办法重新弄一块回来,而且每次都比其他人快,等其他人知道了,就已经换了战场。

这些逻辑都是全世界通用的,因为如果某个孩子他父母是业界大拿,你帮了他孩子,能够获得稳定收益,为什么不呢?

而且也几乎没有父母说我能帮到我孩子,但是我就不帮,肯定会出手嘛。人越到后半程,越能发现所谓的各种奋斗目标,其实最后都是为了后代,这种写在基因里的“基本的动机”,会装扮成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钻到你脑子里,越到后来越赤裸裸。

也就是说,父母的资源本身就是孩子资源的一部分。而且相互帮衬这个习惯不是中国的,是全世界的,甚至是智人的。

学过英文的话,就知道这些欧美口头禅啥意思吧?

“do me a favor”(帮个忙);

“you own me”(你欠我的);

“we are even”(我们两清)。

image

这个意义上讲,中文世界反倒含蓄一些,不那么直接,不那么赤裸裸。如果大家想深刻体会美国人是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依旧推荐《亿万》,看完能颠覆很多大家对美国的固有观念。

当然了,说这个不是想愤世嫉俗要批评社会不公,其实这就是社会的本来面貌,关系、钱、美貌、智力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可以拿来交易的,在哪个国家都差不多,用《人民的名义》里的话讲,“关系现在不叫关系,叫政治资源”,用川皇的话讲,“这可能就是生活”。

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话题,刘瑜作为清华教授,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娃托底,其他人行吗?你们见过社会上层的光辉亮丽,见过社会基层有多凶残吗?

我发现很多没孩子的人都喜欢说“如果自己有孩子,就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其实吧,绝大部分家长并不是蠢,也不是有病,之所以天天逼孩子,他们是以自己经历,知道了一个常识,如果以孩子喜欢的方式混,他只能幸福地过十来年,剩下的日子基本就是望不到头的灰暗和无奈。绝大多数人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都不赚钱,也没啥卵用,如果不提前搞点防身技能,到了社会上就是个被吊打的命,喝奶茶都喝不起网红款。

甚至有人说,逼孩子不如逼自己,问题是绝大部分人到了三十岁,已经基本成型了,逼也没啥用了,孩子还处于可塑期,逼一下效果有加成,今天多读一眼书,将来就可以少看别人一个脸色。

不少人说去国外得了,其实这也是个误区,去国外就解决问题了?朋友圈一堆美国那边的家长,好几个都是妈妈辞职在家看孩子,美国的崛起之道就是残酷的竞争,真以为跑美国就可以躲的过?而且是什么错觉让你以为美国那边的好大学容易申请了?你不想在中国上野鸡大学,去了美国就能接受了?对,还不是考,得申请,那个推荐信的权重非常重。

而且说不定美国那边的娃长大了,世界也彻底变平了,又需要跟东亚怪物房里出来的人一起竞争,到时候你玩的过吗?

绕来绕去吧,你就会发现其实绝大部分家长在“逼孩子”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错。错在家里没有矿,错在父母没资源,所以得去参加残酷的竞争。

基层老百姓逼着孩子上是因为担心孩子跟自己一样了,中产阶级焦虑,那是因为担心阶级掉落。只有搞房地产的老王不着急,他的儿子考不上大学可以去读伦敦大学学院(UCL)嘛,大学没毕业可以给五个小目标,赔二十个小目标爹也可以给打底嘛,又不是出不起,反正已经欠了银行那么多,为啥不多欠点呢。

所以我说,刘瑜站在她的层面说那些话,一点问题都没,我如果哪天不再担心阶层跌落了,我说不定也会像她那么想。但是现在不行,该咋办咋办。

2

“二八定律”在哪都适用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个社会越往上,人应该是越聪明、越厉害才对,毕竟他们是经过层层选拔的。

事实上这些年发现不是,道理我上文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有些人是通过考大学、参加社会大比拼上来的,但是还有很多人他在智力和能力方面连个专科都算不上,他是在别的领域牛逼,这些领域已经是研究生或者博士了,所以被提上来了。

这些别的领域包括但是不仅限于:

家境牛逼;

有特殊资源;

有特殊背景;

某方面有神奇技能。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懂了。

前几天跟一大学同学唠嗑的时候他说了一件事,他说他现在在一家审计公司工作,有几个合伙人,还有一头猪。这头猪每天也不来上班,就挂在他们公司名下当合伙人。

说那哥们是头猪,并不是贬义,因为那哥们自己刚一入职就说把他当猪就可以了,反正啥也不会,也不会来上班,但是希望能帮到大家。大家很快就发现这哥们有神奇技能,他能通过父母给公司拉到项目,所以年底这货的奖金反而是最高的,公司也不能没有他。

有些小伙伴可能不太爽,但是这就是这个社会的奇怪运行方式,甚至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讲,才是这个社会的本源。

大家可能还见过一些人,跟猪似的,屁也不懂,啥也不会,但是依旧身居高位,我这些年碰到好几次,一开始挺纳闷,后来慢慢弄明白了,这也是圈子。

众所周知,“领导”这玩意有些人是天生的,但是领导是很孤单的,他既要跟下边的人合作,也要跟下边的人对抗,防止下边的人糊弄他,怎么办呢?

没啥办法,只能是搞点小圈子,弄几个人进来,让他们替自己看着场子,领导自己可能不是猪,但是他的小圈子里很可能有那么几头,他经常跟自己的小圈子打交道,时间长了不可避免对这些人非常信任,走哪都带着,等他上去了,那几头猪就跟着上去了。

这也是为啥我前段时间发微博说,很多行业其实是门槛高的离谱,如果你一旦进去了,就发现里边的很多人都在做着猪的事,二八定律在哪都差不多,在哪都是糊涂蛋占大多数。

3

普通人的出头之道

说了半天,可能有小伙伴说,今天文章的格调太阴暗了吧?

其实不是,只是说一下这个社会运行的逻辑,以及告诉大家不要听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谈成长,人生轨迹不一样,人家的孩子一出生就带着三个大学毕业证,其他人呢?

那普通人永无出头之日了?

那不是,就算在阶级最严酷的古代,我国有科举,欧洲可以通过海外探险给自己弄个爵位什么的,现在这个通道其实要宽的多,尽管有人通过外挂作弊,但是依旧有很多机会。

首先咱们依旧可以通过高考出头,不要跟着那些家里有矿的人起哄,好好研究怎么培养注意力,怎么培养韧性,锻炼好身体,去攻那些艰苦的山头,条件不好还怕苦,那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不少人问,高考真的能改变人生吗?

如果你起点很低,10000%会改变,读不读大学完全是两条人生路径,别听他们扯什么白领收入还不如瓦工,那你为啥不去做瓦工呢?还不是那活不是人干的而且根本没有任何保障?

那当白领就有保障?

不一定,但是总有那么几阵风吹来,哪怕你是头猪,说不定也上天了,比如我们上文说到的那种领导,组织小圈子的时候说不定把你弄进去了,你的人生就起飞了。

尽管政治不正确,不过社会确实是分层的,越往上,机会越多,稀里糊涂上位的概率也越大。人的一生全靠浪,位置越高风越大,起风了,你可能就飞起来了。

而且我上文也说了,赛道有好多条,说不定其中有一条写着你的名字呢,有人在“人脉”或者“父母”那条赛道上一生下来就本科毕业了,说不定哪条赛道你也早就毕业了,但自己却一无所知,还是要多探索做琢磨。

4

尾声

所有成熟社会都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鼓励奋斗,鼓励每个人勤奋,只要奋斗就能翻身,这个阶段我们比较熟,大概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这几年;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阶段,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下来,社会急剧拉开差距,一部分人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和地位壁垒。这些人开始变得云淡风轻,表示一切随缘就可以了,不信你看我,我就不逼我自己,也不逼我家娃,而且我还从某贝借款去旅行。

第三个阶段大家彻底放松了,几乎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定位,比如德国那种模式最明显,小孩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做了分流,理论上讲专科和职高可以升大学,其实凤毛麟角,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搞这种模式。下图来自微博博主“拉瓦轴”。

image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文章提供理论支持,比如告诉你上职高很好,体力劳动也不错,甚至比白领强,但是说这些话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娃往大学里塞。

这种模式中国这几年有不少人在叫好,可是德国那边批评非常多,认为这种模式撕裂了社会,德国今年不也有不少人在抵制口罩嘛,这些人脑子进水了,心瞎,看不到德国上层都躲村里去了,也看不到德国中层都捂得严严实实,有德国学着说这就是多年撕裂化教育的结果,一部分人正在变回猪。

德国那边也有一些人正在推动教改,不过难度非常大,因为教改之后的受益人群不明显,却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我们反复说过,中产不担心解决固化,他们担心的是不够固化,他们最烦基层泥腿子通过硬拼上来抢了本来属于自己娃的位置,他们这些娃身上已经堆了上千万的装备,学区房、无数兴趣班、课外辅导什么的,智力不稳定遗传这事简直是太多人的噩梦。

文末总结一句吧,任何上层社会的人,说自己要随遇而安让孩子做个普通人,这个没问题,如果鼓动别人也跟自己一样,基本没安好心,他们让你干啥你偏不干啥。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燕窝是智商税吗?

作者 / 钱程

一句话总结:燕窝本来就是智商税。

这次辛巴带货的「燕窝」还是「假燕窝」,是糖水伪装的。这是智商税中的智商税,我们可以称它为 Meta 智商税。

太长不看版

燕窝造假由来已久,而且花样繁多,从古至今,不一而足。
即使是真燕窝,也没有保健作用,商家的宣传并没有实际科学证据支撑。
燕窝还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比如重金属污染,过敏风险等。
燕窝造假,由来已久

可以确定的是,人们刚开始吃燕窝的时候,燕窝造假就已经开始了。

史上第一个引起轰动的「燕窝造假」事件要追溯到 19 世纪末的晚清。那时上海的药贩子孙镜湖在当时各种报刊上给自己的新产品「燕窝糖精」带货,还聘请了很多当时的 KOL(文人)给「燕窝糖精」写软文。[1]

孙镜湖还把各个大 V 写的软文集合装订成一本《燕窝糖精谱》
比如当时在上海文人圈颇有声望的《申报》主笔人沈毓桂,写的软文简直把这个假冒产品夸到了天上:

考其制法,取地道燕窝,以机器去其毛疵,以化学撷其精华,……实非寻常药饵所可及其万一也。

到了 20 世纪 20~30 年代,人们发现,所谓的「燕窝糖精」其实就是糖精水,丝毫不含任何「燕窝」的成分。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跟这次辛巴的翻车事件特别相似?

假燕窝如果只是「没有燕窝的糖水」,那其实还好,至少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危害。但 2011 年曝光的「假血燕」事件,那可是真的要吃出大问题的。

说到这个,首先要科普一下什么是「血燕」。

极端偶尔的情况下,金丝燕在岩洞中筑的巢,会因为化学反应,而染上不同的颜色。其中最名贵的是红色的「血燕」,它和「血」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化学反应的结果。[2]商家为了利益,故意编了一套「血燕是金丝燕吐血而成」的谎话。

所谓的「血燕」
「血燕」在自然状态下极其罕见,于是不法商家直接用亚硝酸盐熏制燕窝,将白色的燕窝染成红色。

当时浙江省工商部门对 491 家血燕经销商进行检查,查出来不合格的血燕就有 20 万克,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到 4400 毫克 / 千克,最高甚至超过 10000 毫克 / 千克,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 100%。[3][4]

大家都知道,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在加工肉制品中很常见。我们做个对比,西式火腿里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为「不得超过 70 毫克 / 千克」,这已经是我们日常能吃到的亚硝酸盐含量很高的食品了。

这种「血燕」如此之高的亚硝酸盐含量,在吃多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导致急性中毒了。即使没有中毒,它和蛋白质反应形成的「亚硝胺」也很可能有致癌作用。这种「血燕」不夸张地说,「吃少了会致癌,吃多了会中毒」。

除了上面说的这两个例子,燕窝加工过程中的违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从硫磺熏制,到「刷胶」定型,再到双氧水除杂等等,花样繁多。

为什么燕窝造假可以如此猖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需求啊。大家提到燕窝,就会想到「滋补」、「美容养颜」,而燕窝昂贵的价格造成了这是一个相当有利可图的市场。再加上目前监管不是很明确,自然给了人们钻空子的空间。

但是,这种「需求」本身就是伪科学!实际上,燕窝的所谓「滋补」作用本就是不存在的,就算买到的是真燕窝,那也是智商税。

即使是真燕窝,也是智商税

在商家通常的宣传中,燕窝中有三种成分对我们身体有好处:

1. 燕窝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可以为我们补充优质蛋白。
2. 燕窝中富含活性成分「燕窝酸」,在体内可以发挥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病毒甚至抗肿瘤的功能。
3. 燕窝富含「EGF 生长因子」,对皮肤可以起到修复作用。

但深入探究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三个好处其实都站不住脚。

首先我们来说说蛋白质。

燕窝确实富含蛋白质。干燕窝差不多有 50% 的成分都是蛋白质[5]。确实称得上是「高蛋白食品」。而任何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必然有「多种氨基酸」,毕竟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结构。

但我们看一样东西蛋白质到底好不好的时候,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数量,更多是「质量」,也就是里面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是否符合人体要求。

营养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质量的量化指标。常用的 AAS(氨基酸评分)可以比较靠谱地反应出蛋白质的质量好坏。根据一篇有关燕窝中氨基酸分析的文献[6],我进行了简单计算,最后得出的 AAS 氨基酸评分如下:

三款燕窝的氨基酸评分最高的仅有 0.29,最低的仅有 0.06。离鸡蛋(1.06),牛奶(0.98),鱼肉(1.00)等优质蛋白差得很远。这主要是因为燕窝中「色氨酸」的含量太少,而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没有它的话身体无法正常运转。所以「色氨酸」的含量拉低了整体分数。

再加上燕窝通常泡发了再吃,一次吃燕窝,从干重计算的话,压根就不会吃太多,所摄入的蛋白质更是杯水车薪。

所以,为了「摄入优质蛋白」而吃燕窝,根本不靠谱。燕窝中蛋白质质量很差,一次也不会吃很多。吃燕窝不如多吃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

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是常见的优质蛋白来源
说完了蛋白质,再来说说所谓的「燕窝酸」。

所谓的「燕窝酸」,其实就是唾液酸(Sialic acid),它是神经氨酸的一大类衍生物的总称,在各种动物体组织中都广泛分布,但神经组织含量比较丰富。

唾液酸在人体中确实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它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育中就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人类身体本身就可以自己合成唾液酸,不需要从外界摄入照样活得好好的。[7]

关于唾液酸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目前我们知道,人类母乳相较其他动物乳汁,唾液酸含量高很多。这是人类母乳的一个特点。但是具体关系到「吃了唾液酸有啥好处」,目前还没有特别靠谱的结论。

商家宣传的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大多是基于一些不太靠谱的体外和动物实验研究,远远称不上是「证据确凿」。

而「EGF 生长因子」作为商家宣传的噱头,就有点「玄幻」的味道了。

EGF 是「Epidermal Growth Factor」的缩写,也就是「表皮生长因子」。它本质上是多肽,是 50 个氨基酸首尾相接形成的长链大分子。在人体中,它可以与细胞表面的 EGF 受体结合,诱导 DNA 合成和细胞增殖。[8]

EGF 的三维结构
之所以说商家拿它宣传比较「玄幻」,有两个方面。

第一点,这种大分子在室温储存下是很难一直保持活性的。有研究表明,EGF 冻干粉在室温保存 5 天就会失去活性,燕窝即使有 EGF 存在,在干制的过程中也必定会失活。[9]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使燕窝中有大量 EGF,而且完全拥有活性,那也没用——只要我们把 EGF 吃进去,这种大分子必然会被消化酶(胃蛋白酶和肠肽酶)分解,最后还是变成一个一个的氨基酸、短肽,才能被吸收到体内去。这时它的生物活性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总之,商家对于燕窝各种天花乱坠的宣传,都是没有靠谱科学证据支撑的。而燕窝的「保健作用」也是不足为信的。

一句话总结:即使买到了「真燕窝」,那也是智商税。

吃燕窝的安全风险

其实,燕窝也可能隐藏了很多食品安全风险。

比如,很多燕窝有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燕窝通常容易超标的重金属有镉、汞、铅等[10]。目前燕窝没有国家标准,仅有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燕窝的质量做了规定,其中也没有找到关于重金属的限量部分。

燕窝如果违规采用硫磺熏制或者亚硝酸盐染色,那也可能有硫磺、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

燕窝也有食物过敏的风险。有证据显示,燕窝中含有多种容易导致儿童过敏的过敏原,很容易导致儿童的过敏。[11]

目前,燕窝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经在制定中。相信有了国家标准之后,目前这些食品安全风险可以得到改善。

但是,即使改善,也只是让燕窝成为一个「安全可靠的食材」。这改变不了燕窝是智商税的事实。因为商家宣传的「滋补」作用,并没有确凿证据去支持。

所以,把燕窝称为「智商税」并不过分。

来源:知乎日报

学习心理学是不是可以治愈自己?

发展心理学博士在读。个人拙见,学心理学有可能治愈自己和别人,为自己或别人的生活带来一点点积极改变,但未必能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

「一不小心写了很长,碎碎念预警」

首先清除一个误解,我所说的心理学,是需要严谨地收集 & 分析数据的心理学,不是读几本个人成长心灵鸡汤。其实,学心理学的人,会持批判态度看待心灵鸡汤 / 性格测试——数据在哪?

我本科在五道口男子技校,读和心理学完全不沾边的某专业。博士转了行,在某藤校读发展心理学。我主要研究原生家庭对人毕生发展的影响。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都懂一点点~

之所以要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是因为心理学是个非常宽泛的学科,隔行如隔山。比如,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等都有学科交叉。

到了博士阶段,我们这些科研小透明对自己领域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聚焦,但视角也会越发狭窄。

比如,让我去听个犯罪心理学的讲座,我大概能云山雾罩地听懂通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分析,其他的,基本对牛弹琴…

所以,我只能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抛砖引玉~

因为我研究情绪发展,所以这些年读了很多相关的文献,深刻地理解了承认和疏导自己情绪的重要性,以及童年经历 / 原生家庭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心理学能帮助我理解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性格,和情绪及其源头,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性格缺陷,对身边的人也会宽容一些。

首先是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我本身是一个对情绪非常敏感的人,喜欢文学电影,也是因为着迷其中微末的情绪。学了心理学之后,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正当的(甭管别人说什么,他们不是我),能更精确地为自己的情绪贴标签,并且疏导自己的情绪。

当然,情绪的正当性,也并不意味着我可以用情绪伤害其他人。比如,起床气可以有,但因为起床气对别人恶语相向,那就过分了。

今年年初,我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亲人,过了一点时间冷静下来之后,我能分辨自己的感受中,哪些是不肯接受现实(denial), 哪些是哀恸(grief), 哪些是愤怒(anger)。

了解认可自己的情绪是一个开端。看清楚了,才能去疏导,与自己和解。

2. 其次是理解自己性格,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性格缺陷,更好地接纳和改变自己。

我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尤其是原生家庭)对人毕生发展的影响,受维果茨基(Vygotsky),Bronfenbrenner,还有 Jerome Bruner 的理论影响很大。

(环境对人的作用,在理论上有很多争论,不在这里赘述。同样学心理学的小伙伴们,我大体算是 social interactionist 学派的,欢迎交流,求不杠~)

我旗帜鲜明地反对将所有的锅推给原生家庭的观点。但与此同时,你的成长环境,包括你没什么记忆的人生前三年,包括你还在妈妈肚子里游泳的十个月,都对你的人生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

这样想,要悦纳自己,也稍稍容易了一点点。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我在另外一个答案里讲过自己的经历,在这里重复一下:

身边的朋友常说我温柔治愈,是个会发光发热的小太阳。我的原生家庭也很幸福。

但我的性格有个硬伤——爱使用冷暴力。

我非常害怕冲突,遇到需要为自己辩解争取的场合,往往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在我先生还是我男票的时候,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都憋在心里,冷暴力他。

他问我,「生气啦?」

我板着脸:「没。」

他就很绝望,花式猜我为什么生气,我还嫌他猜的不到位…也真是难为这个钢铁直男…

不是我不想解释自己的诉求和情绪,而是真的说不出来,一开口就暴哭。

我是个很爱反思自己的人,慢慢觉得,自己冷暴力的习惯,很影响我和男票的亲密关系。

所以,我有次对心理咨询师吐槽自己

她问,「你小时候是不是有相关的经历?」

可能是吧。我爹妈对我特别好,我和他们很亲密。但是,从我记事以来,只要我犯了错误,我妈就冷暴力我,做饭接送上下学洗衣服一切如常,只是,不理我,道歉也没用。所以,那些羞愧啊纠结啊伤心啊,负面的情绪,都是小小的我自己消化。

他们爱我保护我支持我,却没有教我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我就是那种非常懂事,但是不懂得表达自己诉求的小孩。

心理咨询师给我支了一招。

我回家跟先生说,「以后咱们有不愉快的事情,我会跟你说,我现在没办法谈。你要记得,事后,我平静下来之后,我们平心静气地聊一聊,解开心结。我激动的时候没有办法表达情感,这是我的问题,我会努力改变,但你要知道,我不是想要用冷暴力伤害你。我是爱你的啊。」

于是这个方式就成了我们一直坚持的沟通机制。

如果我没有学心理学,可能不会去深入反省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不足,也可能很抵触心理咨询,觉得那是骗钱,浪费时间,或者「神经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

学了心理学之后,我觉得吧,自己有性格缺陷也很正常,想办法弥补就好了。

自己的缺陷,说出来也没什么丢人的,谁也不是观音菩萨,性格上都得有点瑕疵。我也从来没有担心过,别人会不会因为我的性格缺陷看不起我——不能接受这些瑕疵的朋友,好走不送。

心理咨询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就是花钱买服务,更好地认识自己而已。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我的这些认知和学习心理学可能是双向影响(reciprocal effect)。也就是说,因为我有这些认知和性格特征,才选择了心理学。谁知道呢?

3. 最让我觉得「幸好学了心理学」的时刻,就是能为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一些小小帮助的时候。

心理学最吸引我的是——生而为人,我们有那么多庞杂的,细枝末节的行为和情绪。

我平时的研究,经常分析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讲述一件过去的事情,为什么 A 这么讲,B 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反映了 A 和 B 什么样的个人特质和文化背景?

同样说到小朋友撒谎的事情,为什么有些家长直接斥责,有些家长会耐心解释「撒谎为什么不好」?这些不同的方式,会对小朋友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心理学对我而言,是一门在庞杂的行为和情绪中,摸索规律的科学。

人在互动时传达出来的信息,浩如烟海。在庞杂的信息中摸索规律是很艰难的,因为这是我的日常工作,所以我对别人的语言特别敏感,比如口头禅,用词,语调,口误,手势,嗯嗯啊啊这种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话(filler/placeholder),等等。

我的这种「职业病」,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到身边的人(虽然积极作用很有限,根本上还是要靠她 / 他自身)。

比如,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吃饭,他刚失恋。

我:「我觉得你不光伤心,还很愤怒。」

他:「我没愤怒啊,怎么看出来的?」

我:「我也说不清楚,可能就是因为你提到前女友的时候用了 XXX 这几个词。可能是我想多了,你别生气。」

后来他微信我:「我后来想想,我真的是很愤怒,但是你不说我自己都没觉得。」

另一个例子是,我先生是我在清华的师兄,理工男,心理强大,积极阳光,喜怒不形于色。

但他很不擅长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所以,有时候,我突然问他,「你是不是心情不好?」

他直接傻眼,「你咋知道?!」

因为他不开心的时候有个口头禅,他自己不知道。

还有时候,我会说,「你是不是有话跟我说?」

他:「我还没张嘴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他想说一些比较艰难的话题,欲言又止的时候,会有一些很明显的行为上的特征。

但是不爱表达情绪的人,总是很积极阳光的人,也会被情绪伤害。所以我会挑他比较淡定,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和他聊聊最近的压力啊,情绪啊,不如意啊,等等。也许我没办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但耐心听一听也是好的啊。

他说,「我自己平时不会想这些,觉得挺过去就行了。但跟你聊聊,觉得舒服多了。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能处理得更好。」

我们相识快十年了,这个钢铁直男居然学会了主动对我讲讲他的小情绪,当然只是偶尔,大多数时候还是得靠我问。

有时候我听得不认真,嗯嗯啊啊敷衍他,他还很委屈地问我怎么不好好哄他…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心理学不是读心术。

我能分析出朋友和先生的心情,是因为相识多年,总结出了规律,也只能很粗略地看出他们的情绪。

至于他们具体在想什么,那谁知道…

4. 学了心理学之后,朋友们会和我聊他们的挣扎,比如抗抑郁的经历,抗焦虑的经历,因为他们觉得我能懂。

我很荣幸,也很开心自己能做他们倾诉的出口,哪怕帮不上什么,给他们陪伴和理解也好。

也是因为经常听朋友的经历(还有朋友的朋友的经历,朋友的男票的经历…orz),深刻觉得众生皆苦。有些人,在你看来永远阳光积极,但你不会知道 ta 在经受什么样的挣扎和痛苦,什么时候会爆发崩溃。对别人好一点,少点戾气,既是保护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就比如说,我本科在清华,博士在某颇负盛名的藤校。可能外人看来,身边的人全是所谓「人生赢家」。说实话,你根本想不到,抑郁症焦虑症发病率有多高,自 / 杀率也不低。

校强我渣,是切切实实的痛苦和自我怀疑,不是矫情,不是无病呻吟。

当然,我们也已经足够幸运,这个世界上比我们辛苦的人多得是。

但是,「你看看那谁谁谁,比你惨多了」这句话,对于抗抑郁,半点帮助都没有。有别人比我痛苦,也不意味着我的痛苦就是假的,就不重要。

其实很多心理疾病的痛苦,恰恰来源于身边亲人和朋友的不理解。

拿我爹妈举栗子。他们今年 50+,堪称模范开明爹妈,爱我,支持我,尊重我,保护我。

在家的时候,我能和爹妈喝个小茶,聊上几个小时。因为双方都能坦诚地敞开心扉,所以他们的闪光点和局限性在我眼里都很清晰。不吹不黑。

我爹有个好朋友,A 叔。A 叔家有个马上高考的弟弟 B。据说这个弟弟每次到考试都全身发抖,呼吸急促,睡不着觉。在我看来,这是比较明显的焦虑症状了。

A 叔找了心理医生帮他疏导。

我爹:「这都是小孩儿矫情。我们那时候也辛苦,哪有你们这么多事。想开点就行了。」

其实有这种想法蛮普遍的。我给我爹简单讲了下抑郁症焦虑症的生理成因和症状,血清素多巴胺什么的,最后问他,「要是有个人胃酸分泌过多,总胃疼,你觉得是矫情么?」

我爹:「不是。」

我:「对呀,大家总不会对胃疼的人说,你想开点,胃就不疼了。那为什么神经介质分泌出了问题,导致了心理疾病,大家会觉得是矫情呢?」

(当然专业上来说这个比喻不是特别恰当,但为了让我爹听懂,我也就只能通俗到这个程度了哈哈)

我爹:「嗯,也是,但是那心理医生挺贵的,能管啥用啊。」

我:「管不管用还是要听患者本人的。」

我爹:「我还是觉得是骗人的。我听说抑郁症挺危险的,你身边要是有这种朋友,躲远点,危险。」

后来我们又就这个话题探讨过好几次,我成功地扭转了一些爹妈对于心理疾病的看法,但是有时候也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最后,我和他们达成的一致是,就算他们不理解,也不要去给 A 叔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主意,什么「甭看心理医生了多带 B 出去散心。」

其实我很感谢我爹妈会愿意和我探讨这个问题,愿意沉下心来听我解释。

我试图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觉得他们的局限性如下:

心理疾病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妖魔化的。近年来,虽然公众的意识有所增强,但是很多人了解心理疾病是因为一些很不幸的事件,所以觉得抑郁焦虑好可怕,要躲远点。
我们父母这个年龄的人,他们消息的来源很多是新闻,快手,还有朋友。比如 A 叔,自家的孩子抑郁了,寻求专业帮助的意识并不强,而是向我爹求助(我爹是个搞电网的好么!)。这样一来,造成了恶性循环。
界限意识不强,所以会假装专业人士给别人医学上的建议。
我希望,我和他们的交流,能稍稍改变他们的观点。毕竟观点都是一点一点变的,如果没人跟他们讲,大概他们不会主动去了解吧。

所以,我没弃疗,偶尔科普,万一爹妈听进去了呢?万一他们不光听进去了,还能科普他们的朋友呢?

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到身边的人,本身就是一件治愈他人也治愈自己的事情啊。

但是,我一定要强调,学心理学的人,未必是有临床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我就不是。大家选择咨询师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我是个日常做实验的心理学科研工作者,并不能为任何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接受很严格的训练,我们这些不懂临床的科研工作者,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因为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些心理学相关问题,所以偶尔会收到小可爱们的私信,问「我这个症状是不是抑郁」「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我虽然很心疼你们,但真的爱莫能助。因为我对抑郁焦虑这些,都只是略懂一小点点。比如抑郁症吧,我只了解一点皮毛,因为前段时间读了些文献,讲妈妈产后抑郁对小朋友的影响。

而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素不相识。根据你的只言片语,我很难做出判断,任何贸然的建议,都是不负责任的,我也很努力地规避提供不负责任的建议。

即使是对我的朋友,我也只是从朋友的角度出发,认真聆听,如果朋友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状,会建议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5. 因为我的研究聚焦个人差异性(individual differences),我深深觉得人和人的不同才是常态,同质化反而不正常,所以会努力避免对别人求全责备。

还有,对于所有一概而论的话,都持怀疑态度。

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懂事的孩子,长大了更爱出心理问题。」

先问有没有,再问为什么。

小时候是什么时候?婴儿期(infancy)?幼儿期(toddlerhood)?童年(early childhood)?

小时候懂事,如何定义?父母让干什么干什么?能关怀和理解别人的感受?巧舌如簧嘴比蜜甜?这都是不同的特质,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架构(psychological constructs)和能力(capacities),不能一概而论。

「小时候懂事的孩子」这个概念太宽泛,不做定义,没有办法判定这句话的真伪。

心理问题指的是什么?焦虑?抑郁?性格敏感?爱生气?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这两个变量之间有没有正相关?如果有,会不会是因为其他因素(如原生家庭)对二者有共同影响?即使有正相关,r-squared 是多少?能解释百分之多少的行为差异?

这种一概而论的话,在语言学上叫做 generic language(不知道中文翻译是啥…一般性语言?求批评指正)。这种话有很强的的误导性,因为它会引导我们忽略反例。「小时候懂事的孩子,长大了更爱出心理问题」,乍看上去好有道理,其实反例很多很多。

6. 心理学教我更加客观宽容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环境因素。

比如,遇到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作出判断之前,先想想,他 / 她做出这些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拿我自己举例子。

我来自高考大省的十八线城市,典型小镇做题家。刚上大学那会儿,有次洗澡没带洗发水,问同学借,她给了我块香皂,我很不解。出国留学之后才知道,那是 lush 洗发皂。。。

幸好她对我很宽容,没有嘲笑我土得掉渣。

比如,那个经常放你鸽子的朋友,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发病的时候真的起不来床。她也很努力了,并不是故意放你鸽子。

比如,那个过年不回家的室友,可能不是「白眼狼」,只是从小被父母伤害,正在试着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们总说,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其实治愈童年不光要靠自己,还需要周围的人多一点点宽容和共情,就算不能理解包容,至少不要轻易谩骂批判。

学了心理学之后,我也越发觉得,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经历,尤其是所谓「成功」。

我们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总会默认是因为自己努力。

我的本科同学有许多是各地的状元学霸做题家。我们,包括我自己,常习惯性地认为,我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进了清华,是因为我们努力。

努力当然不可或缺,可是真的只是努力么?有多少要归功于家庭和社会给我们的优越的起跑线呢?

最简单的例子,麻麻在婴儿期(9 个月)使用手势(比如说指东西给小朋友看)的数量,和小朋友在三岁半的词汇量是相关的,小朋友的早期词汇量又与将来的语言发展和学习成绩相关。

那么,当你对别人嗤之以鼻,觉得他 / 她没我聪明没我努力才没考上我的学校 / 没进入我的公司,是不是也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

7. 学心理学能不能治愈自己的心理疾病?

很难。要治愈自己的心理疾病,根本上还是靠专业帮助,专业帮助,专业帮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但是,了解心理疾病的发病机理,是很有好处的。比如,能让你及时意识到自己生病了,正视自己需要帮助的事实。

即使是成熟的心理咨询师,遇到心理问题,也会和专门帮助咨询师的咨询师聊。所以,不要对自己治愈自己抱太大希望,更不要单纯为了治愈自己而贸然选择心理学专业。

8. 最后澄清几点:

我讲的只是我的个人经历,从我的专业背景角度抛砖引玉,可能不具有代表性,求不杠~
心理学,或者任何一个学科,给你的都只是专业知识和视角。至于怎么学以致用,这个因人而异。对情绪很敏感的人,能成为温柔体贴的伴侣,也可能成为很厉害的 PUA,对吧?
偷偷说,虽然我遇到的导师都很棒,但很多心理学大佬私下并不亲善平和,所以,根本上,人和人的差异性太大,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靠研究「共情」而世界驰名的 Tania Singer(Max Planck 某所的前 director),被爆出霸凌 & PUA 同事…

八卦在这里:She’s the world’s top empathy researcher. But colleagues say she bullied and intimidated them

我写这篇小文,不是想劝谁入坑心理学,毕竟这是个不挣钱的专业。我入行完全是出于热爱,就业钱景什么的,完全没考虑过…
我读博士是全奖,所以吃喝不愁,也不用花父母的钱,这些年也发了一些 SSCI 论文,觉得自己还蛮适合干这行。但是,说实话,穷得叮当响…那点工资 stipend 真的只能勉强糊口,想买买买,还是不太可能…

重申,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有心理疾病的症状,请寻求专业帮助!!
有人问「心理学实验都做什么」,这个因人而异,每个领域很不一样。

拿我学的发展心理学举个栗子:

你想证明「懂事的小朋友长大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就要设计个实验,测试 60 个四岁小朋友「懂事」的程度(心理学没「懂事」这个概念,比较接近的可能是换位思考 social perspective taking,也可能是利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s 等等)。多年之后,再测量这些小朋友长大之后有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然后看这两个变量有没有关联。可能还要测量其他可能相关的变量,比如家庭背景什么的。

当然这是一个过度理想化 + 过度简化的例子~不过设计实验蛮有趣的!

怎么培养自己的大局观?

缪斯谭说
1. 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蝼蚁。

如若自己有凌云之志,且在践之行之,遇到毫无根据的闲言打压,不要轻易自我否定,纵观全局,这可能出于:

(1) 他人受限于自身认知,读不懂更高频道的思想。

(2) 他人心存嫉妒,想拉着他人共沉沦。

(3) 他人感到威胁,怕你取而代之。

因此,无需降频计较,将自己蹚进浑水中。

2.兼听则明,兼容思维,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与1.相对,如若有人,其身上有自己所欣赏的闪光点,且所说观点有理有据,那么不妨:

(1) 换位思考,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2) 如若此观点套在自己身上,出于彼此的起点、时间、角色、性格的不同能否行得通?

结合自己思维,能则行之,不能则道谢,如此既能拓宽自己的思维宽度,亦能为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可能性。

3.有个框架,做了再说,只说不做,空中楼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凡所做之事:

为自己热忱领域;

有助于正能量循环不息;

未来前景可期;

做好最坏准备,哪怕输了亦能东山再起;

你够胆识,就应当将其付诸行动中,大局观往往由每一步兢兢业业所铺垫而成。

4.延迟满足,复利思维,积下跬步,定至千里。

(1)晴天预备雨天柴,存钱,添技能,不求立即满足。

如若今朝有酒今朝醉,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便如张岱生前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一生梦忆,大抵不过是一句“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2)不看远处伟大胜利,多看近处每次进步。

但凡做事,持之以恒,不贪图一口吃成胖子,要看到日积月累的资源叠加,只要你持续耕耘不离场,此前所累积下来的经验资源人脉将能保护自己立于相对稳固的不败之地。

5.不存妄念,不盯匮乏,看己拥有,知足常乐。

多看看自己拥有什么,而非紧盯自己匮乏什么,在自己所拥有的盈余之地寻找快乐与底牌,就如:

(1) 将自己已有的人脉资源累积叠加;

(2) 用自己已有的长处技能开创副业;

当你明白,当下所有,即是最适合自己的,就能更好地以四两拨千斤的轻松姿态行走人间。

6.双赢思维,减少妒心,有舍有得,无舍无得。

(1)与人合作,自己底线之上,可稍作让利,别人知道和你共事不吃亏,日后还会有更多未来可待的新机会。

(2)与人商议,站在对方角度,看看这件事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应如何给对方带来好处,唯有如此,你们才能在互利共赢的坚定基础上齐驱并进。

(3)身边人优秀,不应妒恨,而是明白能量交换,磁场相吸,他好你才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一个人眼中只有自己,就只有单人之力,当一个人心中有同行者,即有众人的力量。

7.行正坐直,坦坦荡荡,不昧良心,不留尾巴。

人要走得远且稳,一定要明媚坦荡,反之则容易爬得越快,翻车越快,毕竟你在明,敌在暗,你要起来的时候会备受瞩目。因此要确保自己当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得住天地良心,经得起众人检阅。起飞快不算什么,落地稳才是赢家。

8.不忘初心,以始为终,初心仍在,定有归途。

如若前行途中感到迷茫,不妨回归初心,看看自己当初出发的目的是什么,就如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为了传递正能量,为了惠及身边更多人,如此才不至于误入歧途陷入黯淡。

以上分享,望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