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的地产富豪和他们的黄金年代

那些原先爱他的人现在憎恨他(没错,就是憎恨)、鄙夷他,亲近的朋友反目,连家里的保姆也发短信指责他。财富投下的阴影曾遮蔽过很多东西,现在全部展现在他眼前。

破产的地产商人葛伟决定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2020年4月,他录下一段视频迅速走红。负债几个亿是什么感受?罗永浩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转发了关于葛伟的新闻。从更长的时间轴看,生于60年代的葛伟是中国最典型的地产商人,他出身普通,靠做广告赚到第一桶金,之后成为中国第一代炒房者。至少在人生的前五十年中,葛伟都是当仁不让的赢家,而赢家总是正确的。他的情怀、偏执和一点点傲慢可以被容忍,但当规则变化,故事又是另外一种讲法了。

撰文 丨崔一凡, 摄影 丨崔力 , 编辑丨金赫

出品丨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

破产之后

空旷的房间中,一匹铜马的存在显得有些突兀。它有半个人那么高,前蹄微抬,昂然挺立。

这是葛伟18年前从泰国买来的,光运费就花了七八千。

它用料厚实,指节敲击会发出低沉的闷响。从原先的家里搬出来时,葛伟放弃了价值百万的实木家具和家电,唯一留下了这匹马,他觉得它会一直陪伴自己。

“现在有点委屈它了,”葛伟坐在沙发里,注视着铜马,“它不应该在这么小的房子里。”

仅仅五年前,这匹马坐镇的地方还是重庆一间七百多平米的独栋别墅。

独立泳池、桑拿房、家庭影院一应俱全,13间房里装置了286盏灯,开起来像个闪闪发光的城堡。

别墅前种着三棵双生银杏树,这是葛伟专门从济南运到重庆的,每棵十几万。

一到秋天,金黄的落叶洒满庭院,银杏果啪嗒啪嗒掉在地上,家里的五位保姆就拾起它们,剥开洗净,煮汤的时候放进去几颗。

如果不是那次破产,无论从任何角度评价,地产商人葛伟都是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

他踏准了时代的步点,身段轻盈,而回报是巨大的财富。但当可以立足的阶梯垮塌,他开始怀疑自己——和所有失败的人一样怀疑自己。

从2014年开始,房地产行业转冷,虽然之后还有波动,但大趋势已不可逆转。

葛伟身边,有做生意的朋友自杀了,还有的心力衰竭而死。2020年4月,葛伟录下一段视频迅速走红:“今天是我57岁生日,我还没死……”

命运的逆转发生在6年前的7月24日,那天重庆的气温高达38.5度,燥热难耐。

在办公室里不断踱步的葛伟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他此时的负债已达3.7亿,债务涉及5家银行、3家贷款公司和38位个人债主。

在这之前的两年时间里,他每天要支付15万元利息。他扛不住了。

挂掉电话之后,他做出停息的决定,这意味着他将背上“老赖”的名号,连同巨额债务一起将他拖入深渊。

他点上十六年来的第一支烟,从办公室的弧形落地窗里,他看到拥堵的车辆和人群,不知他们在过着怎样的生活,是否也和自己一样绝望呢?

也是从那时起,他不再敢去阳台,连通往阳台的玻璃门也不打开。

他没想过自杀,而是执拗地暗示自己“我不能死”——后来精神科医生告诉他,这其实是一个意思,正常人不会去想“我不能死”。

现在这间月租金两千元的房子紧靠重庆滨江路,在阳台上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嘉陵江。

房间陈设简单,客厅里除了沙发和电视几乎不再有任何东西。尽管已经在这里住了3年,但房间的住客似乎随时准备离开。

当然,鉴于租客的身份,你依然能看到一些财富的痕迹。

卫生间里的浴巾一条两千多,CK的;小厕纸篓1100元,他已经忘了牌子,只记得它来自意大利。

搬进这栋三十年来住过最小的房子后,葛伟选了最小的房间当卧室,不到十平米,几乎没什么下脚的地方。

逼仄的空间让他觉得安全,也更温暖一些。

书桌上方原先贴着世界地图,上面的五十多个色块都曾留下过他的脚印。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世界地图换成了重庆地图。

破产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重新学会做一个“普通人”,甚至为此颇受鼓舞。

但当他第一次站上轻轨站的时候,这一切又显得太陌生和艰难了。

他懵懂又拘谨,在人群中躲闪,像个从乡下来的穷亲戚,连交通卡也不知道去哪儿办。

他不愿意接触轻轨上的扶手,就像能一眼看见上面布满的细菌一样。

干净是生活的第一准则——手机支付出现之前,他甚至只用刚从银行里取出的新钱。

他有洁癖。

有一次,他在轻轨上看见身前的乘客起身离开,为了让座位上的余温和气味散去,他在心中默念十几秒再坐下,而身后的大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那么现在呢?“老子先抢到(座位)再说!”他摆出一副跷二郎腿的样子。

两种生活的转换并不那么顺利。

过往的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确凿的痕迹,他追求精致、高雅,如果无法分辨哪些更好,就买最贵的那一个。

房间里的一切都是纯色的,衣橱里纯黑的衣服,纯灰的床单。纯白碗碟是最近才有的。

在这之前,他吃了几年的外卖,偶尔自己动手下厨,要提前去超市买一次性餐盒,用完了直接丢掉。

二十多岁的时候,葛伟就住上别墅了,最少的时候也有两个保姆照顾他——一个做清洁,一个做饭,“你说我会做什么?”他摊了摊手。

放在几年前,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一个人每月花一万块钱居然也能生活。

之前有员工想涨500块钱工资,葛伟大手一挥,“500能干什么?”

现在他终于意识到,500可不只能买一份牛排,还能交一家人一个月的水电费。

负债上亿的人

葛伟身材消瘦,戴一副黑框眼镜,一排小胡子密密匝匝立在上唇,像个倔老头。

他习惯穿一件没有logo的黑色Polo衫,原先是杰尼亚,现在换成了二百块的优衣库,两者都是纯色,“但感觉不一样了”。

他自认和那些房地产商不是一路人,床边几摞哲学经济学书籍就是证据之一。

他喜欢聊情怀(事实证明这可能是商人的负资产),或者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兴亡。

在生意人的饭局里,他是滔滔不绝的那一个。这是他获得尊重的方式。

但后来他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事情不需要那么复杂,他所拥有的财富是“1”,除此之外的东西都是后面跟着的“0”。

至少在商人的圈子里,一个人能得到的尊重是以财富的数量为标尺的。

在刚刚过去的、以房子为核心的兴旺年代里,房地产商是各种场合的座上宾——按葛伟的话说,是“商业的顶端”。

当饭局中有人被介绍为房地产开发商,人们不免把酒杯压得低一点,“这都是不用讲的”。

但现在呢?他输光所有筹码,变成“老赖”,一个“过街老鼠”,守信人成了失信人。

他反抗过这个称呼——“你知道的,我们(认识)二十几年,我是非常讲信用的”。他跟很多人讲这句话,即便不能抚平债权人的愤恨,还是一遍一遍地讲。

有一次,在重庆江北嘴一间高级写字楼,朋友鲁磊反驳他,“说这些有什么用?现在不还钱还讲啥子?”之后他就没再说过。

每一通电话都在催他还钱,给他送法院传票的快递小哥都露出鄙夷的神色。

他不断撕挠心口那块皮肤,脱掉衣服就是一道道血印子,就好像孤独和痛苦幻化成了实体,淤塞在他胸口,随时就要爆炸。

对葛伟来说,失去财富这件事本身或许并不那么重要,至少不是最重要的。可怕的是,尊严和信心伴随金钱一起消失了。

尊严不是面子,跟豪车、豪宅,或者上百万的实木家具无关——那是生意人充场面的玩意儿。

那种令人恐惧的感觉十分真切,他感到自己内在的价值被摧毁。

前来讨债的人一波接一波。有人来硬的,拿刀威胁他,他并不害怕,当年因为拆迁问题被二百号人围着,他也没怕;

有人来软的,二话不说跪下来求他,说借给他的二十万是老母亲捡矿泉水瓶攒下的。他听得落泪,可还是没办法。

债主们用指节重重地砸他面前的大理石桌面,“咚咚咚”,直到现在这绝望的声响还会在他头脑中回荡。

在财富的巨大落差中,隐匿的人性被赤裸裸地撕开。

几年前,名下一家公司破产清算时,他派人去公司清理保险柜,而掌管钥匙的人是葛伟手下的公司老总之一。

在葛伟的讲述中,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出身贫寒,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往常对他鞍前马后,“吃火锅我都不用自己夹菜”。

葛伟欠了她一些钱,但自认这些年让她赚得更多,结果这位老总并不打算原谅他,她把钥匙扔在满是油污的垃圾桶里,让葛伟的人去捡。

2009年,葛伟在墨西哥旅游 ©葛伟

他原先生活在一个温暖的世界。

他和他的朋友们去世界各地旅游,每天下午四点就联系去哪里吃饭(友谊地久天长)。

直到2014年,还有个身家数亿的朋友向他保证,“再穷不能穷孩子”,意思是,孩子的问题,他来承担。

后来葛伟二次创业失败,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孩子的几万块学费没着落了,葛伟求那位朋友兑现承诺,哪怕是借呢,但对方反倒让他在生活上多节约。

还有一些变化是悄然发生的。

朋友们给他孩子包的过年红包,从前些年的七万,逐年递减,今年只剩一万二。

他曾怀疑自己是不是变得敏感了,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现实让他否定了这个想法。

有时他想约朋友出来吃饭,电话总是打不通,再打过去,一问就是忙。

“放屁!”他轻蔑地笑了一下,“原来葛伟的电话你敢不接吗?”

事后复盘,如今的惨状大概率可以避免,哪怕手段不那么光彩呢?

债务危机爆发时,就有朋友暗示他,提早转移切割一部分财产,或者索性丢下这个烂摊子,到柬埔寨躲避风头。

葛伟没答应,他虽然从商多年,但自认有些读书人的清高,无法容忍自己是个不道德的人。

我见到几位葛伟的债主朋友,虽然他们对欠钱这件事颇有不满,但也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个讲信用的模范“老赖”。

李齐是葛伟的债权人之一,两人是认识二十年的好朋友。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小额贷款的商人,李齐对债务人的状态非常敏感,他手上至今还有十多起追债官司,常见的情况是,欠钱的人前一天还信心满满地应承会按时还钱,但第二天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2014年后,葛伟破产期间,两人见过几次,看到葛伟头发花白,满脸杂乱的胡须,他心情复杂。

那段时间,李齐会时不时地、挑各种时间给葛伟打电话,除了沟通破产进度,还有个隐秘的小心思,为了确认他的朋友没有跑路。

有时候葛伟坐在家里翻手机通讯录,几百个人名滑过去,每一个都是原先能被称为“朋友”的人。现在翻到最后一行,也找不到几个能打电话的。

其实他没想借钱,更不想抱怨(懦夫才这么做)。如果可以的话,他只是想随便聊些什么,哪怕没什么可聊的,到江边走走,或者只是喝杯茶也行。

他并不怪罪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利益交换的道理再明白不过,至于自己,“罪人是没有避风港的”。

对于负债上亿的人来说,睡眠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他每天吃两粒安眠药,有时更多。更多时候他毫无睡意,就开着车通宵在滨江路上跑。

凌晨12点后,万家灯火和霓虹灯都熄灭了,路上几乎没人,他随便找个地方停车,坐在江边一支接一支抽烟。

有时候突然想起什么,比如某一桩官司涉及的利息,就慌忙打开手机上的计算器,像神经质一样一遍遍地算。

他试过很多办法打发时间,准确地说是为了把大脑从痛苦的思绪中揪出来一会儿。

他有时花几个小时拨弄一片含羞草,看叶子展开又收起。或者整天在重庆街头快走,上上下下,漫无目的。

他相信身体的疲劳能抵消精神的痛苦,因为“重庆的棒棒是从来不会失眠的”。

在嘉陵江边,有好几次,他遇上一对捡废品为生的残疾夫妻,他在一边看着,觉得自己和他们同病相怜,便拿出一百块钱给他们。

逐渐地,他身上坚硬的倔强盖过了痛苦,“我身上还是有股劲的。”

葛伟说,他决心把最后的筹码压上赌桌,“老子不得死!老子要翻起来!”

“做过房地产,你再也不会做其它行业了”

对于葛伟这一批商人来说,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将近三十年前,海南房地产泡沫还没有破灭。

在海口的一家酒店里,葛伟以12.5万一亩的价格买到一块土地,拿到建筑图纸和批文之后,连钱也没交,出门转手卖给下家,每亩加三万。

在当时,这种玩法叫“炒图纸”——在物理世界没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一张楼房设计图加一纸批文就能卖出天价,之后再按更高的天价卖出去。

人们坚信“总有人会接盘的”,就如同相信明天天上还会掉钱一样。

1988年,海南建省,成立经济特区,一时间出现“十万人才下海南”,楼市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1991年,海南商品房价格为1400元/平米,两年后就涨到了7500元/平米。

巅峰时期,海南一省就有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这里诞生了无数的财富神话,包括后来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万通六君子。

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至于能不能赚钱,一靠胆量二看命。

1993年6月,海南的游戏结束了,葛伟是成功上岸的人。

也是在那段时间,他斥资170万买下位于海口的独栋别墅,作为这套房子的中介,他后来的朋友陈松赚走了其中的20万。

葛伟感叹,当年赚钱实在太容易了,这也让他更加放胆,“虽然我不赌博,但我赌的都是(更大的),我是一个梭哈的性格”。

葛伟曾经位于海口的独栋别墅 ©葛伟

每个出生于60年代的人都会面对数不清的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世界就像倍速播放的电影一样日新月异。

从很年轻的时候起,葛伟就自信这辈子不可能为钱烦恼。

他头脑灵活,胆子又大,八十年代在渝州大学(现重庆工商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倒卖过摩托车票,一张卖50,当时饭店里一盘红烧肉是三毛五分钱。

大学毕业后,他在一份跟城建有关的行业报纸当了一年记者。

报社的广告部和编辑部挨着,他一个月拿七十多块钱的时候,广告部的大哥们已经月入上万了。

葛伟总能看见他们提着皇冠密码箱,啪嗒一声打开,十元大钞,一千块一扎,塞得满当当。

烟,一条条的阿诗玛——当时是一种高档香烟,“小伙子,抽吧!”大哥们对他说。

他原本还有个当作家的梦想,但看见那些作家诗人们的穷酸样,“还是赚钱要紧”。

八十年代是广告行业的拓荒期,而报纸是不多的广告渠道。陈松告诉我,当时他给一位老板写了篇专访,刊登在他供职的小报上,酬金是18万元。

加入广告部之后,葛伟赚到了第一桶金。那时他每天四点起床,坐七个小时长途车去各个县市推销广告版面,丰厚的收入给他带来巨大的动力。

1988年一年,他就赚了30万,而当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1746元。后来在海南炒房,这笔钱又被成倍地放大。

从行业媒体跳入房地产,这不是偶然。

在当时,一个是渠道和流量,一个是刚需。

葛伟的报社同事里有位叫吴亚军的年轻人,后来她参与创建了龙湖地产,一度成为中国女首富。

2020年,吴亚军以990亿元财富位列《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第12位。

葛伟喜欢读历史,明白一个地区进入发展轨道时,房地产是必不可少的,而彼时内地缺少资本,市场广阔,这往往意味着暴利。

很难说这个认识是开拓了他的视野,还是限制了他的视野。

在此后二十多年的地产生意中,这个看法逐步僵化,成了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葛伟反复听到并深以为然的一句话是,“做过房地产,你再也不会做其它行业了”。

1997年,重庆设立为直辖市,葛伟和几位合伙人提着现金回乡,成为一个真正的房地产商。

他用100万定金购得150亩地,几年的时间,地价飞涨,一进一出之后,他获得上千万利润。

1998年,国家实施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时代正式拉开大幕。

财富是一个危险的东西

时代的浪潮制造了多少财富故事,就制造了多少同等的幻觉。

葛伟喜欢冒险,这样的人的命运,得到金钱和失去金钱一样,都不完全是理性的结果。

多少年以后,葛伟的朋友张怀坐在他位于“西郊庄园”的别墅里,试图总结葛伟的失败,“财富是一个危险的东西。”

他说,“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他以为自己在成长,实际上只是膨胀。”

“西郊庄园”是葛伟房地产生涯里最得意的作品。正因为它,葛伟陷入破产的泥潭。

庄园里环境清雅,一幢幢淡黄色别墅分布其间,茂密的草木间散落八匹一人高的铜马,马身已经有些斑驳,这是葛伟的审美。

西郊庄园

十年前的巅峰时期,葛伟的身价曾高达5个亿。

金钱源源不断涌来之后,葛伟的洁癖和自律成了朋友圈中一件稀罕事。

做生意几十年来,他几乎不烟不酒,连KTV也极少去,李齐多次邀请他去澳门赌博放松一下,无一不被他拒绝。

多年来,他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步一小时,手机丢在车里,天大的事也找不到他。

葛伟对完美有一种偏执。

1999年,葛伟看中了位于重庆九龙坡含谷镇的230亩土地,准备在这里建造别墅区。

原因很简单,他认为别墅是人类的终极居住形态,精致、优雅、亲近自然。早在海口那栋别墅居住时,他喜欢在台风来临时赤裸上身,到别墅花园中拥抱风雨。

从理性上讲,当时选择建别墅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和葛伟一起从海南回乡创业的朋友都选了另一条路: 他们买下市中心的地皮建快消商品房,数千套房子三个月一扫而空。

内心深处,葛伟看不上这样的生意,他去参观这些朋友的楼盘,朋友兴奋地告诉他,自己买的瓷砖有多便宜,用起来跟那些贵的没什么区别。

葛伟没说什么,心中暗想,“怎么会没区别呢?这是给人住的房子,要建就要建最好的。”

那时候的葛伟看起来非常骄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尽管很多朋友劝他,应该建一部分小型联排别墅,面积小、总价低,资金回笼快。但葛伟不理会这些建议,他认为别墅是奢侈品,“豪宅,豪的就是空间”。

他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

为了完美,2003年,葛伟在建设“西郊庄园”别墅区的时候,请来了加拿大设计师保罗,样板房的装修交给了香港设计师团队。

他还专门从四川广汉定制了纯铜马雕塑,每匹27万,就连别墅区里的树木也要严格筛选,每一棵都要高于12.5米的别墅层高。

还是在很多年前,他性格中矛盾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

他喜欢交“社会上的朋友”,觉得他们真实、接地气,但又表现得特立独行。

一帮人赚到钱就去吃饭打牌,葛伟不打,在麻将桌旁边看书。他喜欢读书。他还开过一家火锅店,叫“鲁尼火锅”——鲁迅加尼采的意思。

在朋友眼中,他不是那种一见面就满脸堆笑的商人。

饭桌上遇见品行低俗的人,不管对方是再大的领导或再成功的商人,葛伟只会默默把账结了回家,再不相见。

“其实他(赚钱)的机会比我们多很多,但是他都放弃了。”葛伟海南时期的合伙人吴琦说。

当时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傲慢。

我第二次见到葛伟那天,陈松也去他家中做客。说起那时的葛伟,这位江湖气十足的商人坦诚地说:“当年我非常讨厌他。”

上世纪90年代,陈松从海南回来,承接了重庆市政府的城建项目,正为资金发愁。

因为当年有过帮他买房的交情,便找到葛伟,希望他给些帮助。但那时的葛伟意气风发,以一种近乎无视的态度拒绝了他。这让陈松深受打击。

那次不愉快的接触之后,陈松接下一门公路收费站的生意,巅峰时每天营收二十多万。

对于葛伟来说,别墅似乎成了一种执念。

极高的品质要求意味着更大的投入,从2003年起,他开始借入外债,最初是银行,后来是贷款公司,再到个人。这为后来的崩盘埋下伏笔。

在鲁磊看来,葛伟把西郊庄园当成了自己的作品,这是商人的大忌。

朋友们认为他是有“情怀”的人。为了“情怀”,葛伟甚至做出一些今天看来颇为荒诞的事。

他把普通别墅的售价定在三四百万一栋,湖边别墅卖七八百万,而每栋别墅的成本不到二百万。

李齐对西郊庄园的别墅颇为欣赏,作为朋友,他希望葛伟能给他打个折,购入一套,但葛伟二话没说,拒绝了。

当时楼盘做活动,五一期间购入能优惠几万块钱,一位颇有身家的老板带着三位邻居来看房,想每家买一套。

只因签合同的时间晚了三天,葛伟拒绝优惠,原价408万的房子抹个零头也不行,最后交易泡汤。

那时候,葛伟的负债已经上亿,而且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但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问题——资金已经变成资产,是无论如何也跑不掉的。

葛伟买地之后,国家就停止批准独栋别墅建设用地,一位银行行长告诉他,再过两三年,西郊庄园的价格还要翻倍。

葛伟下定决心要在这场赌局里死扛到底,宁愿每年缴纳上千万利息,也不愿早点回笼资金;

甚至在西郊庄园现金流紧张的时候,他又拿出几千万投资三期楼盘,指望快速卖出三期缓解西郊庄园的窘境。

几年后,市场上联排别墅增加(葛伟不认为那是真正的别墅),通往西郊庄园的路因取消收费站而时常造成大规模拥堵,西郊庄园突然无人问津了。

现在回忆起来,葛伟觉得2010年左右是他最辉煌的时候。那时,负债并不是什么问题,从银行拿钱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投资四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之后,这些资金又被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成倍放大。

“就像涨大水一样,”现在葛伟的合伙人之一、做建筑机械的刘远告诉我,“只要你在河边,到处都是鱼,找钱的机会多得很,银行追在屁股后面放贷”。

葛伟没有察觉到危险即将来临,他指望这场豪赌能有个圆满的结局。

直到2014年,持续的住房供应过剩及去库存政策的推进,导致房地产市场转入低迷。

葛伟记忆中,那一年重庆有好几位房地产商破产,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失败以一种惨败的方式表现出来

2019年10月,葛伟将自己破产的经历写成1.6万字长文,发在新注册的公众号上。之后,无数同病相怜的人找到他,诉说自己的苦痛。

陈松联系到葛伟,自从那次借钱之后,两人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过了。他们相约在一间咖啡馆,四目相对,感慨万千。

早在十年前,陈松就因为资金链断裂破产,在一个充满霉味的地下室里住了两年。

现在,他每次出门都会在包里放一副塑料框眼镜,因为看守所里是不让带金属框眼镜的。

48岁的刘远看到文章之后,立马联系葛伟见面。

二十多年前,他几乎与葛伟同一时间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后创立自己的建筑机械公司,员工最多时达到872人。

房地产建筑市场骤然转冷的时候,银行抽贷九千万,公司年产值狂跌90%。

他赌红了眼,拿出家中所有的钱,包括妻子存下的最后几十万块钱,但局面没有丝毫回旋。

他躲在朋友家里,一些债主找到他老家,扬言要掘他祖坟。那时妻子怀上他们的第三个孩子,瞒着他打掉了。

终于有一天,他站上32层天台,思考自己要不要跳下去。他想了整整一夜,抽完了两包烟。

天刚亮,一位老婆婆上去晾衣服,就跟他打招呼:“你在做啥子啊小伙子?”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好笑,索性不跳了。

即便现在财务状况已经缓解很多,但刘远说到之前的事还是会眼圈发红。

越来越多的人找到葛伟,他们把他看成一个符号,一个失败过但努力再起的英雄,就像他们自己一样。

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粉丝已经超过30万,罗永浩转发了有关他的新闻。这一切给了葛伟信心,他觉得总要做点什么,为自己也为别人。

2020年4月,葛伟约了包括陈松和刘远在内的几位朋友喝茶。

他们都是经历过失败的生意人,聊着聊着,这七位中年男女,曾经被人仰视的亿万富豪一个接一个哭起来。

没人会否认葛伟几乎是个真正的好人,类似的形容词还包括,有情怀、有文化、有爱心……

有很多事实可以提供证明:他曾持续资助一家福利院近十年;汶川地震第二天给灾区捐了十万;今年新冠疫情,他捐了1000元。钱打出去,银行卡里只剩三百四十块,那是他的全部身家。

但现在,当人们谈起这个“好人”的时候,总要带些惋惜的语气。这场以葛伟为中心的地震波及甚广,无数人被卷入余震。

之前为葛伟贷款担保的中间人,现在在市场上卖手链为生;张怀为了接管西郊庄园的物业摊子,资金一时周转不开,卖掉了一辆雷克萨斯;

李齐的小贷公司最近几年本就举步维艰,加上葛伟的欠款无法归还,一度濒临崩溃边缘。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他没买到的西郊庄园的房子,被葛伟以房抵贷,给了他五套,他一套也没留,全部打对折卖出去了。

接管物业后,张怀的日子也不好过。庄园里的住户都是有钱人,但让张怀苦恼的是,没几个人愿意交每月一千出头的物业费。

后来他总结出一个道理,“你知道有钱人为什么有钱吗?”张怀说,“因为有钱人在乎钱。”

张怀身材宽大,蓄一脸络腮胡。他和葛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本质是生意人,但对艺术很向往。

葛伟的家中有一个昂贵的铜马,张怀的家却像一个艺术画廊,客厅里摆着一架来自西班牙的铣床,或者说装置艺术。

他原本是葛伟的装修承包商,两人因脾性相投成为朋友。

葛伟曾经的8号别墅

在张怀的理解中,他和葛伟这代生意人大多是草莽英雄,随着时代变化,“该死就死嘛”。

他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所谓赚钱亏钱不过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在更具体的场景里,失败以一种惨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一个人曾经是富豪,他所拥有的东西,金钱、名誉、尊严总会在决定性的时刻让他投下更大的筹码。

2014年,葛伟决定停止付息之前的几个月,他在渝高广场附近的办公室里试图说服张怀给他投资。

张怀觉得,葛伟彼时的激动溢于言表,他分不清这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为了借钱不得已的伪装。

他觉得面前这个人像一个吸毒者,而吸毒的人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张怀看着葛伟双眼浸泪,最终什么也没说,回去之后,把二百万打到了葛伟账上。

事实上,在资金链濒临断裂的时候,葛伟不止找做生意的朋友借钱。他也向承包商、公司员工和他们的家人借了钱。

每个人都对他的人品有信心,即便抛开这一点,西郊庄园里一百多栋别墅可是实实在在的。

他对自己也有信心,一个踏准所有浪头的房地产开发商不可能是普通人。

公司办理破产后,葛伟全家还剩下1400万现金和两套房子。

在旁人看来,这笔钱是他最后的保底资金,即便做些保守的理财,也不至于让全家人潦倒生活。

但葛伟觉得,这笔钱也是他的筹码,是赢回尊严的最后机会。他又一次选择冒险,然后又一次失败。

世界以完全陌生的逻辑运转

葛伟想了很多种办法翻盘。

他二次创业,投资互联网,但隔行如隔山,之前的逻辑行不通了。

2015年,他看中了中产社交和短视频两个项目,跟一位来自西安的互联网从业者吃过一顿饭之后,就觉得项目大有可为,激动地在家里走来走去,盘算着一旦成功,可能就是“下一个马云”。

他努力地消除对新领域的陌生感,至少让自己不会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他在手机里下了有道词典,什么叫banner,什么叫KPI,什么叫日活,就像重新学一遍英文一样,听见不懂的词就转头查,查完了继续听。

他到上海,到杭州去找投资,年轻的投资经理坐在他面前,谈论看起来简陋的商业模式和无法形成的闭环,听得他一愣一愣的,末了还不忘说一句,“你这(模型)跑不通啊”。

他还找到鲁磊给他投资——葛伟还欠他800万没还,但这次他又投了400万。

鲁磊是重庆一家律所的老板,长着一张国字脸,有棱有角,身上有种不怒而威的气质——这作为经商中的一项缺点,被他专门总结改正过,现在他即便早已身家过亿,但无论见到谁都会率先露出笑脸。

从生出做互联网的念头仅仅三天之后,项目就上马了。葛伟任命了一位据说很有经验的互联网从业者,按照当时主流的玩法,先砸钱,后赚钱,推广活动一波接一波。

对于员工来说,葛伟绝对是个好老板。就像原先做房地产公司一样,他每天带到办公室两条烟,大家一起抽。

偶尔看见有员工在工作时打游戏,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周末,每天的加班费是一千元,按时发放。

后来有朋友听说这件事,非常震惊,“你傻X啊?互联网哪有什么加班工资?”

起初的兴奋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到2016年,互联网融资环境急转直下。看着账面余额,葛伟心里逐渐开始发虚。

这跟做房地产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心里踏实,花再多钱盖房,归根结底,资产只是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但互联网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底洞,成百上千万的资金砸下去就化为无形,“连灰都没有”,APP的日活始终维持在个位数,他再次失败了。

学习直播

他发现这个世界正以他完全陌生的逻辑运转。

几年后,当他成了一个自媒体红人,有很多家MCN机构找到他,给出的许诺包括但不限于帮他一年把粉丝涨到500万,和罗永浩一样的直播带货渠道,或者根据他的故事改编电影和网剧。

他起初又很兴奋,感到自己再次踏入到洪流之中。

有家MCN机构借他的名字收粉丝会员费,99元一个人,现在已经有上千粉丝“入群”,他们边收钱,葛伟边退,用自己的钱退。

“有时候我真的不懂他们,我缺的是这点钱吗?”葛伟自言自语说。

他和陈松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望向不远处的嘉陵江,陈松语气哽咽,“我真替他觉得不值”。

荒诞的故事总是发生在现实中。市场像个脾气琢磨不定的小孩子,谁也说不准它下一秒给你的是什么。

破产带给葛伟的教训之一是,即便看见财富的大门打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走进去。

新的故事正在发生,只是没人知道结局如何。与葛伟初次见面的第二天,他去到杭州考察供应链,为之后可能的直播带货做准备。

因为失信人的身份,他无法搭乘飞机和高铁,只能坐12个小时的动车,每天和各种商家聊到凌晨两点,第二天一大早又去参观工厂。

他不断给自己信心——他必须给自己信心。

那一拨失意的商人正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刘远从天台上走下去之后,大睡了几天,随即重新振作起来。

2016年一年时间,他把员工团队缩减至二百多人,原先砸进去两三千万但连个响儿也没听到的研发中心被全员裁撤,另聘新人。

“原来光靠喝酒,靠胆子大,(现在)不行了”。刘远说。现在,他的公司研发了用于高层建筑的升降梯,每台利润是原先的五倍。

至于陈松,他只是想争口气,证明他们这些人一旦有机会,依然可以腾云驾雾,重新成为社会的精英。

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葛伟还有很多不愿意讲的故事,关于他的婚姻,关于他的家人,或许以后能听他亲口讲出来,谁说得准呢。

很多年前,在墨西哥坎昆海滩上,他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着一只只小海龟伸着头,路过遮阳伞,路过摆在沙滩上的木质桌椅,向大海走去。

那时他坚信,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靠努力和勇敢挣来的。海浪拍岸,一波一波的,这是他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

文中刘远为化名。

来源: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 微信号:guyulab

花12万住一晚酒店 博主靠“烧钱”涨粉千万

上海东方明珠塔的230米处,有一个“上不连天,下不连地”的独立小球。在这个小球里,坐落着东方明珠内唯一的精品酒店——230空中酒店。

整个酒店只有一间房,300平,可入住4人,容纳20人开狂欢趴体。房间配备景观卧室、星空穹顶卧室、观景餐厅、会客厅、影音娱乐室、180°观景的SPA间,还有专职管家随时待命。

如此“壕”的酒店,住一晚要多少钱?答案是55000元。并且这还是打折后的价格,官网原价为68000元/晚。

那么,入住55000元一晚的酒店是什么体验?抖音上有位美食探店博主——大LOGO吃垮北京(下简称大Logo)就“奢侈”地体验了一把。

11月8日起,大Logo开始发布体验视频。共计4集的体验视频,截至目前,已经获赞365.5w,评论13.5w条。

花12万住一晚酒店,3700吃一顿下午茶,这个抖音博主靠“烧钱”涨粉千万

图源 / 大Logo抖音

在他的视频中,粉丝跟随他的视线,一起观赏了外滩绝美风景,见识了4700元一把的塑料凳子、9.8w元的意大利桌上足球机、全球只有10个的LV限量手提包、价值12w元的挂毯、价值18w元的按摩浴缸……

而这已并不是大Logo第一次如此大手笔。

一、一个靠“吃垮”自己走红的吃货

从今年6月份起,凭借着“壕吃壕喝壕体验”的一系列视频,大Logo已经在抖音拥有1961.3w粉丝,单月最高涨粉441.4w,3个月涨粉1000w,还连续两个月稳居抖音美食类账号涨粉榜No.1。

翻看大Logo的抖音主页,第一条视频发布于2019年2月4日。当时正值春节,视频内容是祝福新年的合家欢,点赞只有4w。

目前能看到的第二条视频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风格,发布于今年7月,主题是北京唯一米其林三星,目前的点赞是29.9w。

但据我们多方了解,大Logo最初的视频也是以美食探店为主,只是那时的定位并不是“壕”。而是更接地气,从胡同里的豆汁儿、炸鸡、肉夹馍,到火锅、烧烤、串串,北京大大小小的平价馆子,都有他打卡测评的身影。

花12万住一晚酒店,3700吃一顿下午茶,这个抖音博主靠“烧钱”涨粉千万

大Logo早期探店视频

这个阶段,他的视频点赞数在几千到几万之间。没有大火,但成功帮助大Logo积累了第一批种子粉丝。

随后,他开始在视频中加入美食段子。通常他会扮演在餐厅吃饭的顾客,经过一系列戏剧性十足神操作,比如去打包别人的剩菜,从而达到啼笑皆非的效果。

在看惯了诸多形式类似的探店视频后,粉丝对美食+段子的形式是十分买账的。

据新榜报道,在美食段子的加持下,大Logo粉丝成功突破100w。

涨粉的同时,大Logo开始琢磨如何持续吸粉,他的视频也进入了第3次内容迭代。

今年6月,因为帮助摄影师庆生的契机,他们去体验了“300块一两的和牛牛排”,顺便拍摄了一期视频。

没想到,视频发布之后,效果出奇得好。不但点赞超过91w次(目前视频已经删除),更给了大Logo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这次经验,让大Logo逐渐摸索并确定了人设和内容,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以普通人的视角,去体验高端美食、高档酒店等等。

所以我们陆续看到了3700元一顿的下午茶、用19990元一斤的茶叶做成的奶茶、75000元的中国大饭店总统套房……甚至连剪个头发,都要去1000元一次的理发店。

总结下来一个字,那就是:壕。

与此同时,专属于大Logo的视频风格慢慢形成:

1)视频封面全部由大Logo本人出镜,文案白色字搭配黄色字,在封面中就告诉粉丝本期视频的体验内容跟体验价格。

2)每次体验的视频会做成系列,分成1、2、3…等部分,单条视频时长变短,保证了内容的持续性,提高了完播率,也让粉丝有了追剧般地紧迫感,能更好地留存用户,提高粉丝粘性。

3)视频内容中,黄色T恤(冬天换成了黄色卫衣和羽绒服)、双肩包、爆赞的手势都成了他的标志,既突出“壕”的定位,又成功加深了用户的记忆点。

形成了统一的人设、视频风格和内容定位之后,数据的表现也印证了大Logo内容迭代的正确性。

从6月到现在,半年的时间里,大Logo累计涨粉1500w+,目前粉丝数直逼2000w,单条视频的最高点赞量已达231w。

如今,大Logo已经辞掉了原本广告行业的工作,和摄影师一起,专职做短视频。不过,也有人担心大Logo这种“烧钱”形式不长久,在吃垮北京之前,先吃垮自己,果真如此吗?

02 先“吃垮”北京,
还是先“吃垮”自己?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算一笔账。

翻遍大Logo抖音主页,我们把他目前所有可见视频的消费金额加在一起,得到的数字是64.7万元。

其中最贵的一次是今年圣诞节,住在澳门四季名荟酒店的唯一一套总统套房,共消费128222元。

也就是说,从今年7月起,不计算人工、设备等成本,不考虑可能因受邀免单的门店,大Logo每个月光是探店的平均花销就超过10万元。

那么,他挣了多少钱呢?

目前,大Logo的变现形式有两种:广告收入和商品橱窗。其中最主要的形式为商品植入广告。

大Logo的探店视频中,几乎每条都有广告,有时分成3、4集的视频中,广告植入也高达3、4次。

据星图数据,大Logo账号的星图报价为1-20s的视频11万,21-60s以上的视频为25万。截至12月中旬,他的星图接单数为97单。

即使之前的报价不像现在这么高,他的广告收入保守估计也有几百万,这还不算上商品橱窗带来的收入。

再看大Logo受邀去探的店:黄晓明的烧肉店、郑恺的火锅店、关晓彤的奶茶店、杜海涛和吴昕开的火锅店……做明星的生意,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名气和曝光率,收入估计也不会低。

另外,虽然叫吃垮北京,但大Logo的足迹早已经遍布全国,估计未来的探店合作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所以说,做高端体验视频,固然增加了很多成本,与此相对应地,回报也更高。而这个回报,现在完全可以覆盖花费的成本。

就我们粗略地计算,除了刚开始转型时,大Logo的探店花销全部自己需要掏腰包,后期依靠短视频变现,可能早已结束“烧钱”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

03 “壕”视频戳到了观众的哪条神经?

其实在大Logo之前,已经有不少博主依靠“壕”路线圈粉无数。

比如b站的「大祥哥来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迅速圈粉435.5w,单个视频平均播放量在150w以上,还被评选为2019年度黑马up主。

花12万住一晚酒店,3700吃一顿下午茶,这个抖音博主靠“烧钱”涨粉千万

图源 / b站大祥哥来了

这类壕吃、壕体验的视频为什么能走红?

首先,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理。“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虽然是段子,但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对财富都有着渴望,对有钱人的生活更是充满好奇。

我们没有足够经济实力去“一掷千金“,但通过博主的视角,却能在短短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视频里,去体验从未见识过和享受过的新鲜事物。

这种不用花钱的云体验,正好切合观众喜欢围观的猎奇心理,也会吸引用户的持续关注,期待下一次博主还会去哪些自己“消费不起”的地方体验。

其次,普通人去体验高价消费,足够反差,也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大Logo老家在东北,是一位资深北漂,家境并不富裕,就跟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但他的视频里全是超乎普通工薪阶层消费水平的,形成反差的同时,也非常具有戏剧性。

所以我们看到大Logo在视频中的表现,十分符合普通人的初次体验。

看到新奇的事物,会忍不住东摸摸,西瞅瞅,比如看到澳门巴黎铁塔的钢结构,要亲手摸一下;在按克卖的烤肉店里,在称重时会问秤清零了没有,既兴奋又带有一点小窘迫。

大祥哥也是如此,他拍视频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下自己吃过的一些不太常见的食物,因为他觉得自己下次就不会舍得花那么多钱了。

除此之外,接地气的文案和用词也瞬间拉近了和用户的距离。

比如大Logo会用我们都吃过的东西、知道的味道,来描述食物的口感。在形容1088元/份海鲜拼盘中的法国吉拉多生蚝时,说微微有一点铁锈味儿,说5.8元/g的A+极品菲力牛排有豆腐的口感……

如此一来,即使吃的是高端食物,也能让观众体会和想象到那个口感和味道,也让他的作品更具有人情味。

04 对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有哪些启示?

1、找到对的内容,持续加码

无论是大Logo、大祥哥亦或是其他持续圈粉的短视频博主,我们发现,他们的视频内容和风格,都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而是通过不断尝试和摸索,才发展成十分成熟、并可持续的模式。这里的重点在于持续不断多方位的尝试。

对于任何一个短视频创作者来说,只要不是从一开始就非常笃定自己选择的赛道,多方尝试这一步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尝试还不够,还需要有果断all in的勇气。

大Logo在找到自己的赛道之后,去探的店、吃的美食价格越来越高,他之后所有的尝试都是围绕着普通人高价体验展开。不但成功挑起了观众的兴趣,还让他在一众探店博主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让人们一想到“土豪”探店就想到大Logo。

因此找到对的内容,然后持续加码,非常重要,一个决定了内容的定位,一个决定了内容的深度,这两点缺一不可。

2、保持内容的统一性

前文我们提到,大Logo的视频从封面、文案、色调,再到大Logo本人的装扮、台词都有着高度的统一性:

封面以大Logo本人出镜,身着黄色t恤或者卫衣或者羽绒服,背着双肩包,戴着一副框架眼镜;

封面文案为黄色和白色字体,让人一眼就知道本期体验的主题,如果分集,还标有数字序号;

视频以“xx是什么体验?出于好奇我带大家看看XX”开头,品尝美味时的字幕是“味道分析中”,最后以“爆赞”的手势、晒账单的形式结尾……

虽然是小小的细节,但视频整体风格和色调都跟“土豪”探店的人设相得益彰,也逐渐成为大Logo的标志,能不断强化和加深观众对其的印象。

3、打造账号独特性

短视频创作者,必须在一开始就有打造账号独特性的意识。模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圈粉“捷径”,尤其受新手喜爱。但是,没有独特性的内容是留不住粉丝的,因为他没有非你不可的理由。

而账号的独特性,就是给用户创造一个非你不可的理由。

在抖音,探店博主的同质化程度其实很高,但在人均消费低中高档里,大Logo做了大胆的取舍,“贵”就是他账号的独特性,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他一次次刷新自己高价体验记录的同时,粉丝也跟着一次次打开新的眼界,用户留存自然就高。

所以,视频博主千千万,一定要给用户认定你的理由。这样即使你所在的垂类已经十分红海,你依然能够有杀出重围的可能。

现在短视频已经进入下半场,早已不是靠投机取巧的小技巧或者运气走红的时期了,要做起来1个账号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真正具备短视频思维和实战能力的人才,能有机会走向这个行业金字塔的顶端。

你看过大Logo的视频吗?你还喜欢哪些美食博主?一起来留言区聊一聊呀!

来源: 馒头商学院

互联网巨头急了

作者:杨妙妙/姚书恒

出品:远川研究所消费组

随着美团、拼多多、滴滴、阿里、京东等巨头入场,社区团购成了当下热得发烫的新风口。

10月初,黄峥说买菜业务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11月,程维表示“橙心优选的目标是第一名”,为此,“滴滴的投入将不设上限”。11月底,两年未露面的刘强东高调宣布将亲自带队,“打好社区团购这一仗”。美团则立下了开辟1000个城市的目标。腾讯投资了兴盛优选、食享会,阿里重仓十荟团,并且开启了内部赛马,有四支队伍在摸索社区团购之路。

急着卖菜的巨头,带来了线下的疯狂。一波一波的地推铁军扫遍了边边角角,有网友感慨自己楼下40米就有2个自提点;0.99元一盒的鸡蛋、免费领的蔬菜买嗨了社区大妈;成长于兴盛时代的老团长们,手握着几百人的微信大群,被几大巨头以高佣金疯狂挖角。

社区团购本就是薄利多销的生意,主流客单价集中在20-30元,现在的火热无疑都是资本燃烧的余温。

在这个2020年疫情过后最火的风口里,经历过“千团大战”、“网约车大战”的巨头们,似乎信奉着一条铁律:快速烧钱,在烧死自己的前一夜把别人烧死,自己就成了最后的赢家。

本文将集中讨论三个问题:

1. 卖菜靠什么赚钱?

2. 社区团购大战会打多久?

3. 电商格局会出现什么变化?

卖菜:赚的是物流的钱

分析一门生意,首先要搞明白它是靠什么赚钱的。

举一些例子。酱油饺子牛奶火腿肠方便面瓶装水,这样的常规食品饮料需要赚人口基数的钱,所以谁能把渠道铺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家门口,谁就是赢家。空调冰箱洗衣机,白色家电技术迭代慢、产能过剩,只有在出现寡头格局后才能赚大钱,而且要随时敲打新对手以保持现有格局。

而卖菜,赚的是物流的钱。

拿上海的菜贩子来说。日常工作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凌晨2、3点去批发市场拿货,蔬菜主要是在嘉兴江桥、浦东上海农产品中心、十八铺;然后5、6点拿到市区的菜市场开档,如果有企业/餐厅客户,还要再送去给客户;下午4、5点开始打折卖掉当天还没卖出的菜;基本上7点就关门休息。

卖菜摊位一般都会有十几二十种蔬菜,一般可以这样划分:

(1)少而贵的,例如秋葵、芦笋、香椿,进货量少,加价率可以到30-40%;

(2)多而便宜的,例如菜心、冬瓜、土豆,进货量大,但售价便宜,一般加价率不到10%;

(3)不太能存放的,例如菜心等绿叶菜,每天下午降价会比较明显;

(4)能多放几天的,例如冬瓜、土豆、黄瓜,不会每天降价但本身也很便宜。

(5)作为添头送的,例如葱、蒜。

所以,菜贩子基本上就是运输的工作。上海市区里这样一个摊位,一个月下来,扣掉摊位费用、损耗等等,大约纯利润在6-7000块。

像这样给街坊卖菜,天花板是很低的。

首先,居民饮食结构很难发生变化。例如汉族就是以吃绿叶菜为主,而且喜欢新鲜。

其次,每一个卖菜摊位、菜市场覆盖的范围是有限的。摆摊没有规模效应。

再次,每个摊位能放的菜是有限的。不能省运输成本、一次性拿非常多的菜然后慢慢卖。

最后,不能随便涨价。菜篮子这是民生工程。

所以个体户摆摊卖菜就是一门低价格低毛利、高损耗高周转的生意,本质上就是用薄利多销的方式赚点运输费。

那么,卖菜怎么尽可能做成大一点的生意呢?也有几个办法——

(1)提前知道要卖多少菜。如果能预购,那几乎就能避免卖不出去的损耗、或者每天傍晚的含泪打折促销。

(2)一次性拿很多菜。如果在小区附近有仓库,那就可以多备一些能存放的品种,减少来回运输的成本。

(3)尽量控制供应。卖菜很分散,竞争激烈,那有没有可能通过拿到更多的菜、或者更多卖贵的菜,来获得更多利润呢?

(4)扩大覆盖范围。每个小区就那么多人,每人的食量也差不了多少,除了多开几个摊位,有没有办法可以不开摊位也能获客?

(5)开拓餐厅客户。餐厅消耗量大,而且不用一整天在菜市场卖菜。

(6)生产出别人没有的、受欢迎的菜。这得袁隆平级别的大师出马才行。

这些办法里边所涉及到的客流量、运输、仓储,个体户做起来都有难度。反而适合大公司去做。也正因如此,引起了互联网豪强的争夺。

围攻:圈地,先下手为强

今年8月,拼多多静悄悄地成立“多多买菜”,首开城选在了武汉。作为业界有名的“氪金玩家”,拼多多拿着2-3倍工资挖空了兴盛优选武汉的一个中心仓,只剩下武汉开城的采购总经理。

2019年,拼多多的农副产品成交额高达1364亿元,不仅占了总GMV的10%以上,还成了国内最大的生鲜电商。为了稳固自己的大盘,拼多多选择在华中开战,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20年10月初,拼多多已经在两个月内开到60座城市。

10月8日,在拼多多成立5周年的黄铮的内部讲话里,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强调买菜业务的重要性。黄铮认为“买菜是个好业务,是个苦业务,是个长期业务,也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

为了贯彻这一纲领,买菜业务在拼多多内部受到了极高的资源倾斜。

多多买菜不仅是唯一一个“超一级项目”,甚至还开出高于原工资30%的薪水,来鼓励电商部门的优秀人才转岗至买菜业务。一位多多买菜的员工在接受36氪的采访时表示,他的工作时长一般说从早上8点到凌晨1、2点,由于办公地点在郊区,每次下班打车都非常困难,“比撞鬼还难”。

拼多多率先把战场放在华中,事出有因。拼多多内部从2019年开始就发现,自己在湖南湖北的农产品销量不时会出现增长放缓甚至下滑,而这地方有一家卖农产品的公司叫做兴盛优选。

兴盛优选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是来自湖南益阳农村的岳立华,在开了30多年小卖部、便利店、超市之后,在2014年成立了“兴盛优选”,搞起了团购卖菜业务。

在零售行业浸淫了几十年,岳立华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城市化过程中,菜市场拆迁导致老旧小区失去买菜场地、新开的大型超市品种价格太高所带来的“买菜难、买菜贵、买菜远”问题。找到了小区里的小商店,让店主兼职向小区里的居民卖菜。

目前,兴盛优选是国内头部的社区团购平台,业务覆盖全国16个省份。2019年GMV超过100亿元,团长数量超过18万。

团购如此刺激,当然也少不了以团购起家的美团。

今年7月,美团成立「美团优选」,正式进军社区团购。美团优选负责人为陈亮,历任酒旅、买菜业务负责人,曾参与“千团大战”。王兴在美团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说,美团优选现在是美团整个业务的优先战略领域。过去三年中,在生鲜赛道美团尝试了不同的业务模型,最后选择了美团优选,并将之视为最高效的模型。

美团优选延续着美团一以贯之的地推战术,并取得了极好的成效。成立3个月,美团优选就覆盖了20个城市,团队人数也从百人级别迅速扩增到3000多元,地推团队更是有1000人之多。

以补贴大战闻名的滴滴自然也不会落后。今年6月,滴滴内部孵化的「橙心优选」火速上线,先后入驻成都、重庆、绵阳、内江等多个城市,全国范围扩张的计划正持续推进。

阿里入场相对较晚,公司内部采取赛马机制,饿了么、零售通、菜鸟和盒马均在探索社区团购,目前均还在起步阶段。盒马是阿里内部最被看好的一支队伍;零售通已经组建好团队,但尚未在城市铺开;菜鸟驿站仍然在各城市大规模招人;饿了么在郑州、武汉已经开团。

而京东则把旗下社区团购业务友家铺子、蛐蛐购和京东区区购重新整合,在京东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下专门设置了社区团购业务部,此外还直接投资了兴盛优选。

看上去,互联网巨头就要把生鲜零售行业重新做一遍了。

分化:团购可能是闪电战

虽说都是荷包深不见底的互联网巨头,但在社区团购这件事上,优缺点的分化、主攻佯攻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这很可能会导致,社区团购这场竞争,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就会出结果。

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美团滴滴,互联网巨头能做大,靠的是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卖衣服卖美妆卖电子产品,上游有无数商家、下游有同质化竞争的快递、卖不出还能先放着。又例如,外卖送餐、开车送人,也是很标准化的服务,骑手、司机的供应量也很大。又例如,社交+游戏,把服务器放在那,谁用、谁玩都一样。

这也导致了当它们冲去卖菜的时候,虽然都叫社区团购,都涉及到了“提前一天预售+集中采购+团长分拣配送”这三大元素,但具体做法、优缺点,都不一样。

例如拼多多,虽然拼团预售、下沉市场都是拼多多的强项,但拼多多用户大多是对价格敏感、对物流速度不敏感的用户,所以能容忍一定程度的不准时甚至拼单失败,但如果上班前订菜、下班回来发现没发货,那就大问题了。

所以,拼多多采取了一种比较能够扬长避短的物流方式。现在消费者使用“多多买菜”的步骤,可以归结如下——

(1)打开“多多买菜”的小程序,在选好地址定位后,会跳出来一系列便利店、小卖部、小商店的名单,然后消费者可以选距离近的门店,点进去,然后进入到商品页面;

(2)商品页面上推荐了卖得最多的商品,在这个例子中是常温奶、大米等标准化、易储存、易运送的品类;

(3)如果要买菜,进入“时令蔬菜”页面,大部分是黄瓜、花菜、土豆、山药等易储存、易运送的品类;

(4)买单,自提地址是这家便利店的门店。

也就是说,拼多多所擅长的生鲜品类,还是黄瓜、土豆、鸡蛋等保鲜期较长的产品。因此,拼多多可以顺利移植拼团模式,让消费者用9.9元就可以买到20只鸡蛋,或者5斤富士苹果,又或者是5斤生姜,产地发货包邮到家,让人买之前看不懂,买之后非常香。

更重要的是,这种卖快消标品、易储存生鲜的地方,是在便利店、小卖部等场所。

如果说之前的标品白牌、经销商是严重产能过剩,那在零售领域,被电商和疫情连番冲击后的便利店、小卖部,其实也是一种过剩产能。

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对拼多多来说,在把纸巾充电线等标品的过剩产能压出利润之后,去开拓“多多买菜”,其实就是“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又例如,美团,它本身就是做物流生意,但外卖却一般集中在早中晚三顿、最多来个夜宵,订单集中在短时间内同时爆发,而且是点对点的即时物流。消费者下单后就希望快速吃到食物,难以像快递一样,攒够一车再出发。

这就注定了,即时物流的规模效应非常有限,送外卖不是人多就行的。

这个差别,从快递员和外卖骑手的派单量上就可以看出来。例如,美团在2018年达到日均2000万单,当时动用了超过270万全职或兼职骑手。同期,中通快递也做到日均2000万单,根据其官网的数字,全公司加上加盟网点的从业人员数量在3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相差8倍。

而在个体上,目前一线城市,快递员每天大约要派120-150单,外卖骑手一天30-50单左右。

这意味着,如果光靠增加骑手,不仅没有规模效益,可能还会造成冗余,让骑手们的收入因为抢单的人变多而出现下降,也让外卖平台的效率下滑。

因此,平台如果要提高效率,主要有三种方式:

(1)提高单个外卖员的产能。让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订单分配给最合适的骑手,并且规划路线,让骑手能以最快速度一路上揽收最多的订单,并以最短时间送完。

(2)增加餐厅数量。让骑手顺路多拿几盒饭,不用跑去太远的地方。

(3)让骑手在其他时间送其他的东西。这正是美团要切入非即时物流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但美团也有不足。其一是仓储管理经验比较少,毕竟送盒饭不用存仓库里。其二是采购经验少,毕竟是送盒饭而不是自己开店炒菜。

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截至到双十一前后,美团的团购SKU里边,酒水饮料占多数,蔬果生鲜占比只有18%。

至于最早跑通社区团购模式的兴盛优选,虽然短期内遭遇挖角、价格战等竞争压力,但长期积累下来的绿叶菜、水果采购优势和盘踞华中的物流优势,肯定也会有一席之地,毕竟对手们不可能垄断占有青菜的供应。而阿里虽然基础设施应有尽有,但团购的主要流量发生在微信,这可能对竞争不太有利。

相对来说,京东、滴滴在这场团购战争中的角色最为特别。

京东当然是以自营物流见长,但卖菜要是用自营物流,成本实在太难压下来,而且甚至可能影响本来的配送业务。这样的情况,看看做电商特惠件、这块业务还在亏损的顺丰,在今年双十一期间被热议“变慢”的案例就能大致明白。所以,京东做社区团购可能是培养新一批电子产品消费者。

滴滴的情况也类似。在电商、社区运营、物流、采购上0经验,跟聚集在一二线城市的主要打车用户群体也不太重合。这样看下来,滴滴做卖菜生意,可能是希望能够扩展在下沉市场的人群,能够对平价打车业务“花小猪”、货运业务“滴滴货运”等业务导流。

所以,由于目的不同、优劣势不同,加上卖菜本身只能薄利多销,社区团购这场大战很可能不像高客单价的电商、外卖、打车一样,会打出毁天灭地的强度,反而可能是一场落后者迅速止损出局的竞争,例如哈啰单车已经关闭了没开多久的哈啰惠生活。

尾声

总的来说,即使互联网巨头们使出浑身解数去尝试把低价格低毛利、高损耗高周转的卖菜生意做大,但由于这事关民生工程、庞大的就业基础,天花板其实很低,其实是准公共事业,而且稍微行差踏错还会变成公益事业。

稍微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商业竞争已经打到了卖菜都要劳师动众的地步,这可能不是太好的事。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caijingyanjiu

瑞幸求生故事

文/钟微

来源: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自爆财务造假后,瑞幸一度被认为难以全身而退,等待着它的结局可能无外乎两种:破产,或是被收购。但就目前来看,它最终可能将活下来。

六天前,瑞幸交出了截至目前最大的一笔罚金,用天价赔款与美国证监会的和解,这也被认为有利于其未来面对投资者诉讼,以及可能到来的司法调查。

风波之中,瑞幸早已结束了一年的美股上市旅程,股价定格在1.38美元/股,相较上市时的17美元的发行价缩水了90%。

但退市后其又重新登陆美股场外交易市场,让握有瑞幸股票、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可以继续交易。和解消息公布后,在为不在美交所或NASDAQ挂牌上市、或者不满足挂牌上市条件的股票提供交易流通报价服务的粉单市场上,瑞幸股价一度暴涨逾30%,报9.7美元。

图源瑞幸官微

另一边,瑞幸全国各地的门店至今未停止运营,产品也在更新,用户依然可以在线上下单。在补贴和折扣之下,部分消费者还是愿意为其买单。

不过,一个明显的改变是,瑞幸饮品的补贴和打折力度下降了不少。为了保证利润空间,瑞幸除了营销上缩减支出,也在收缩无人咖啡机、小鹿茶等新业务,并改变了门店扩张方式,不再将资金大量投入在面积较大、装修精美的大型门店上。

瑞幸努力自救的措施,最终能让它“东山再起”吗?

1

  和解背后:配合调查、管理层换血

瑞幸涉及22亿的财务造假,触及了纳斯达克的底线,最终的结果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某种意义上,瑞幸成功度过了一道坎。

此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SEC)曾将瑞幸告上法庭,如今处罚落地。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6日晚,SEC发表声明,与瑞幸咖啡就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瑞幸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5亿元)罚金免除对其财务造假的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在没有承认或否认这些指控的情况下,同意达成和解,但和解方案仍需法律通过才算生效。

1.8亿美元,是中概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罚金。

不过,对于瑞幸而言,交上天价罚款、与SEC达成和解,算得上迈过了一个难关。

和解将给瑞幸带来诸多便利。

由于没有承认指控,美国证监会无法得出瑞幸证券欺诈的法律结论,将可能避免一些处罚。

比如美国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法案》规定,一旦提供不实财报、故意进行证券欺诈被坐实,相关高管要被判处10-2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00万美元的罚金。那么,在不承认指控的情况下,公司高管将免于被追责。

而在投资者层面,郝俊波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这样的结果有利于瑞幸在面对投资者诉讼时有更多的抗辩机会,以及缓和调解等更多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财务造假带来的影响,瑞幸十分配合SEC、其他监管方的调查。

瑞幸咖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也将顺利和解归功于:“瑞幸对其调查的配合以及补救工作。”

SEC提及发现瑞幸财务造假的经过:对公司年报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财务造假后,瑞幸向SEC报告了此事并配合调查,发起内部调查,解雇了某些涉事人员,并增加了内部会计控制。

事发后,瑞幸的内部调查,被认为是积极与监管配合。美国司法部、美国证监会的相关文件中都曾提到类似观点——采取内部调查可以换来更有利的结果,但要在取信于美国证监会、法院的前提下。

瑞幸曾成立特别委员会,负责就2019年财务数据进行内部调查,此后特别委员会公布了诸多指向造假的调查结果,这一定程度上配合了SEC的调查,而SEC未公开对调查结果进行质疑。

内部调查展开后,瑞幸管理层也出现了大幅调整。其中,2020年5月,瑞幸咖啡原CEO钱治亚和COO刘剑被免职,并退出董事会。7月5日,股东特别大会上,瑞幸董事长陆正耀,董事黎辉、刘二海以及邵孝恒被罢免。这意味着参与欺诈的瑞幸高层已经基本出局。

图源瑞幸咖啡官微

另外,为了配合SEC调查,证监会等国内相关监管部门曾进入瑞幸调查。据《财新》报道,国际市场监管总局和财政部先后对瑞幸进行了调查。

除了配合调查,瑞幸也承诺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强调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将重视“合规和公司治理方面”。

通过天价赔款换来的和解,让瑞幸度过了关键的关卡,但这并不代表着最终的胜利。

2

  收缩战线

擅长飞速扩张、疯狂烧钱的瑞幸,正在试图找到脚踏实地、精打细算的另一个自己。

首先是收缩新业务,无人咖啡机“瑞即购”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在今年初被推出,但目前已经被曝出暂停铺设、停止运营。另外,小鹿茶业务也没有太多进展。不过,有媒体曝出,这可能与瑞幸人事变动有关,并非主动收缩。

其次,瑞幸的门店扩张策略有所改变。虽然其门店扩张速度没有减慢,据其公布的数据,2020年依然开出了2000余家新门店。但扩张的门店不再以80平米以上、装修精美的优享店为主,主要选择了快取店模式。

快取店一般位于办公楼等地段、店员数量少、外卖需求多,这利于瑞幸控制成本。

瑞幸咖啡线下门店,图源其官微

同时,以价格为优势的瑞幸,正在改变补贴的力度。

目前,瑞幸的产品全线涨价,1.8折券、2.8折券、3.8折券已经极其少见,如今仅有满减券和4.8折券,补贴力度下降了不少。另外,还有取消新用户首杯免费、上调外卖配送费门槛等措施出现。

瑞幸不再坚持低价的咖啡路线,以争取更多营收,但问题在于,没有了低价和补贴的吸引,瑞幸需要找到更多获得客流量、订单量的方式。

深陷造假事件的同时,瑞幸没有停止推出新品。4月份,曾推出春日樱花系列、料多多家族,9月又推出了厚乳系列。

上新速度的加快,以及部分新品的“出圈”,帮助瑞幸维持着客流量。但产品创新力还需提升,“小鹿料多多”被认为模仿了CoCo“奶茶三兄弟”这一拳头产品。

下半年开始,瑞幸开始入驻外卖平台,同时,曾一度成为线下门店出路的私域流量、社群导流,如今正在被瑞幸重点建设和运营。

“月消费频次提升了30%,周复购人数提升了28%,MAU提升了10%左右。领券下单每天超过3.5万杯,社群提醒下单超过10万杯。”今年8月,瑞幸CMO杨飞曾透露一组关于其社群营销的数据。

瑞幸用优惠券吸引用户入群,围绕门店的LBS位置拉群,进群之后,运营人员每天会在四个不同的时间段推新品、“发福利”,推送不同产品的优惠券。

图源瑞幸咖啡官微

瑞幸希望用社群运营改变局面,但运营方式有其争议性,瑞幸的社群更像是一个广告群,运营人员频繁发布信息,提醒促单,转化率存疑。

虽然瑞幸此前吸引了一批用户,但目前瑞幸的打折、补贴力度不及此前,可能带来用户流失和拉新缓慢的问题。

在造假事件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散之前,瑞幸唯有开源节流,改变原有的门店扩张、补贴等策略,才能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瑞幸终于回归理性的信号。

3

  瑞幸能否重生?

瑞幸还活着,但它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瑞幸与证监会达成和解,并不意味着瑞幸彻底度过危机,瑞幸还会面对更多司法调查,也可能继续面临处罚。

天价罚款对瑞幸的影响也不言而喻。瑞幸公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计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不包括限制性现金和非流动性短期投资)约为55亿元人民币。

除了用于与SEC和解的11.75亿元罚款,9月22日,瑞幸收到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第一张罚单,对瑞幸咖啡两家境内运营主体,以及43家第三方公司,合计处罚6100万元人民币。

两项罚款下来,盈利能力欠缺的瑞幸,如今又缺乏了美股融资渠道,现金流是最大的隐患。

同时,瑞幸还要面对投资者的巨额索赔,这也是决定瑞幸未来生死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老虎证券的数据,95家机构共持有瑞幸咖啡股票3783股,持股比例为15.74%。截至5月1日,在机构投资者中,资本研究与管理公司持有1008.77万股,持股比例达到3.98%;美国银行持有497.37万股,贝莱德持有483.82万股,纽约人寿持有357.7万股,占比分别为1.96%、1.91%、1.41%。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机构投资者。

回到2020年6月,瑞幸摘牌消息确认后,股价急转直下。直到29日,瑞幸开盘后停止交易,最终股价停留在26日的收盘价,为1.38美元,市值为3.47亿美元,相当于巅峰时期百亿市值的零头。投资者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之后,停牌的瑞幸进入场外交易市场中的粉单市场(美国OTC市场包括NASDAQ、OTCBB和粉单市场),代码变为:LKNCY。这成为投资者唯一的好消息,因为进入场外交易市场后,握有退市的瑞幸股票的投资者,依然可以继续进行交易。

不过,在粉单市场买卖的公司股票不需要负担许多要求,被认为是“风险投资”,并不能让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满意。

部分投资者可向行政和解金管理机构申请补偿。依据《萨班斯法案》,瑞幸咖啡支付的1.8亿美元上缴到行政和解金管理机构后,由行政和解金管理机构负责补偿受害的投资者。

但更多的投资者可能选择集体诉讼的方式追责。

目前已经陆续有美国民间律所发起集体诉讼。11月3日,律所Federman&Sherwood曾发布公告呼吁投资者发起并加入集体诉讼。

而SEC曾在公告中提到,瑞幸财务造假期间,从证券和债务投资人处累计获得超过8.64亿美元融资。即将到来的大量投资者集体诉讼,给瑞幸的未来埋下了炸弹。

如果暂时忽略掉赔款可能带来的现金流隐患,瑞幸是否有光明的未来?

瑞幸所在的咖啡市场,还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2171亿元。

但这一市场已是一片红海,从连锁咖啡店到新式茶饮品牌,再到零售企业,各路玩家都在争夺咖啡市场,这意味着瑞幸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但也将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瑞幸快速攻城略地,曾挤掉了许多竞争对手。连咖啡曾在2019年被曝遭遇闭店潮,被认为是瑞幸的入场让其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在疯狂的补贴大战中,一度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瑞幸早期疯狂而粗暴的扩张方式,确实抢到了市场份额,但也让其商业模式是否成立存疑。

“瑞幸并非仅仅是财务造假,本质是商业模式的造假。”股权投资管理公司Stone Forest Capital合伙人李肇宇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的想法也代表了业界的某种质疑。

今年8月8日,瑞幸曾召开了一场“年中全国会议”,公布了瑞幸咖啡上半年业务情况:2020年7月已实现整体盈亏平衡。尽管疫情影响,瑞幸咖啡也仅有300余家大学门店未对外开放,瑞幸管理层预计,按当前运营进展,有望在2021年实现整体盈利。

瑞幸再一次急于向人们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但也被质疑目前的阶段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负面的品牌形象、门店的收缩、补贴的消失、用户的流失,都让它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加上集体诉讼这个“大劫”,最终它还能活下去吗?

(本文头图来源于瑞幸咖啡官微。)

王慧文退休,谁来打赢美团的第三次命运之战

文/王琳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12月18日,在顺利完成交接后,王慧文如约退休。

一众美团人开始怀念,“朋友圈都在刷老王”。

王慧文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王慧文的回答是,先睡一觉。但他也有可能去研究游戏。据悉,几日前,王慧文曾亲赴一线视察,并在公开场合发问:你们说的这个赛博朋克2077是个游戏吗?那我回去试试。

王慧文的离开,标志着美团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更残酷的竞争,千团大战时美团的对手是创业公司,外卖大战是创业公司加巨头,社区团购大战几乎全是巨头的战争,且体量更大,战局和战势都更焦灼。

千团大战和干嘉伟互相成就,外卖大战和王慧文互相成就,而眼下,另一个更紧要的问题浮出水面,陈亮是否能和社区团购大战互相成就,成为继阿甘、老王之后的另一个美团灵魂人物?

退休倒计时

每一个灵魂人物的退出都需要时间过渡,而美团早在一年前就在为王慧文的退休做准备。

王慧文开始从美团的核心业务外卖中退出,他开始分管交通事业部、点评事业部和服务体验。最近一次,吸引众人目光的是他在清华的演讲。

在演讲中,王慧文讲述了在团购、外卖等业务中美团如何后发而至。这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便是快速学习的能力,“这让你不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使得你长期不断进步,当需要新能力的时候,能够抓住新机会”。

他还在为美团下一个阶段的人才建设努力。

今年 10 月,王慧文在美团做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内部讲话,是在 “Better 星计划” 上的分享《成长不是爬梯子》。“Better 星计划” 是美团在今年发起校招生的入职培训项目,重视校招和内部培养,是美团今年重要的战略之一。

在具体业务中,据美团内部人士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透露,王慧文带领的共享充电宝业务已经盈利。而共享电单车业务已经悄悄攻入了哈啰大本营。

据Tech星球了解,福建泉州是哈啰助力车第一个实现盈利的里程碑城市,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政府给美团、哈啰、青桔个发放了350个牌照,也就是说,三家现在在同一起跑线。而哈啰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也从七成下降到了不到五成。

即便负责非核心业务,但成绩依旧喜人,王慧文的业务能力一直被认可。

更早一些,在特斯拉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之际,他发文力挺理想:电动车会重塑国际汽车产业格局,让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两强之一,踩下理想ONE油门的时候,我分明感觉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加速。

不久之后,因为投资理想,美团在2020年Q3季度通过“炒股”赚了58个亿,而其主业才赚了20.5亿元。

按照王慧文的说法,他的退休原因是,“一直以来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家庭、健康的关系;也处理不好业务经营所需要的专注精进与个人散乱不稳定的兴趣之间的关系;不热爱管理却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与日俱增;我也一直担心人生被惯性主导,怠于熟悉的环境而错过了不同的精彩。”

关于王慧文的退休,美团创始人王兴在内部信中评价称,“感谢老王的全情付出,更要感谢老王为公司培养锻炼出一批批优秀的管理者”。

王慧文退休后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并任美团终身荣誉顾问、“互联网+大学”特别讲师。

眼下,这批优秀的管理者正带领美团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

寻找第二曲线

2019年10月16日,美团股价达到了200港币,这让它一度登上了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的宝座。

这样的增长更多依靠惯性和盈利带来的利好消息。隐忧也藏在财报中,作为美团第一引擎的外卖增长几乎见顶了。从2019年Q1开始,其年度交易用户环比增速都在3%左右,而年度活跃商家环比增长仅仅在2019年Q4达到5%,其他三个季度均低于2%。

任何生意想要盈利,都必须做到收入可以覆盖成本。在外卖的生意逻辑中,当用户选择这一服务时,本质上是为了骑手的时间和精力付费,通过这样的支付行为,用户节约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这也就意味着,外卖想要盈利的前提是,用户的时薪高于骑手。

以美团2019年财报为例:2019年一个全职骑手的平均工资大约为5968元,外卖每单平均用餐1.2人,也就说单个用户的收入至少应该在5968元/1.2人——即4973元/月工资以上。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只有7000万人处在人均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家庭中。来自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美团日活用户数已达到6000万。在外卖领域,美团的增长几乎见顶了。

美团上市的2018年,它并没有着急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而是暂停了征战四方的脚步。王慧文在公开场合提到,企业能做新业务本质上是组织能力的溢出。而所有新经济公司里,只有阿里的组织能力过关,包括美团在内的公司都不过关。

美团还是太年轻了,在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路上,它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一个向上生长且向心力十足的组织才是未来赢得作战的关键。

王兴在美团10周年发布的内部信中说道,“一家公司发展到七、八年,文化开始真正形成。我们就在这样一个阶段,我认为这是对公司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未来两年会奠定公司五到十年之后形成的局面。这是真正组织成型的时候。”

至今,美团已经完成了五次组织架构调整。今年,新任副总裁李树斌,以及增补分管美团酒店业务的副总裁郭庆,为新美团最高管理层S-team成员。而美团也在有意培养更多的中层。

即便,组织建设成为美团最核心的任务,但用户增长的焦虑也一直徘徊在美团上空。上市之后,美团一直在探索新业务,比如小象生鲜、菜大全等等。

今年,在修炼了一年内功后,美团又一次为了增长奋斗。美团内部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共享充电宝已经盈利,而美团电单车要做到市场第一。

不过,这些都是前奏,因为小市场永远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王兴将美团未来的增长引擎押注在三个业务上:发力本地实物电商的美团闪购、还在探索中的美团买菜,以及定下“百日千城”目标的美团优选。

这其中,美团优选被放在了第一位。整个公司铆足了火力,3个月时间内,已经从最初百人团队迅速扩增到3000余名成员规模,如今,其日订单早已突破1000万。

王兴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工资上,美团优选许诺员工周六加班可获得双薪待遇。在内部,美团小黄卡业务直接被合并进了优选。

打好优选这一场,意味着美团将获得更下沉的用户,而他们并非美团外卖的核心用户。即便是仅仅向月收入3000-5000元下探,也可以收获1.57亿用户,而别说2000-3000元。这样,美团便可以获得互联网公司流量大门的钥匙,也打开了未来的财富之门。

就在美团疯狂扩张的扩张,其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刻来临了,2020年11月9日,美团股价一度疯长到338港币,其总市值一度超过“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

谁来接替王慧文

美团是从战争中爬出来的巨头,它的发展基本上围绕着三场战争:千团大战、外卖大战、社区团购大战。

这三场战役带给美团不同的意义。千团大战,干嘉伟帮美团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地推团队,同时阿甘一手搭建起了地推铁军的管理体系。

2016年阿甘离职后,在王慧文的带领下,美团在百度外卖、饿了么、淘点点的厮杀中成功突围。一位美团内部人士评价称:老王(王慧文)算是一战成名。而王慧文借此也成为了干嘉伟之后仅次于王兴的美团二号人物。

在美团员工陈磊眼中,王慧文是一个非常接地气,且有人情味的人,“外卖大战的时候,经常跟大家一起喝酒”。

在不少员工眼中,王慧文算得上美团的灵魂人物。相比于穆荣均和陈亮,王慧文更多的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向外界传达美团的产品哲学及公司的内在逻辑。

2018年9月,带着连年亏损的财报,美团撬开了港交所的大门。上市一年,通过效率的提升终于盈利了,虽然这远比不上投资理想汽车带来的丰厚。

但战争还没有结束,增长是所有商业公司永恒的命题。

王慧文退休在即,美团继续要找到第三个“战将”,带领美团完成社区团购战争的全胜。

接力棒传到了陈亮手中。

“亮哥和老王还是不太一样,老王比较接地气,也不怎么穿名牌,而亮哥还穿个名牌呢”,陈磊告诉Tech星球。而一位美团酒旅的中层告诉Tech星球,相比王慧文,陈亮更为儒雅。

相比于外卖,陈亮之前带队的酒旅更像是美团的利润中心。

“内部的争议是,酒旅还是从团购拆分出来的,但团购大战是阿甘打赢的。”一位美团内部人士称,“亮哥的作战能力内部还是有些质疑的”。打赢社区团购,也就打消了内部的质疑。这一仗,无论对美团还是对陈亮个人而言,都极为关键。

10年前,王慧文放弃一手搭建的淘房网,重新回到王兴麾下。和他一起回到美团的还有陈亮和赖斌强。当时,陈亮需要完成的第一个工作,是在短短四十五天内发布美团网的移动客户端。陈亮重压之下完成了这个任务。

眼下,王慧文退休,而他之前负责的具体事务交由了李树斌、夏华夏、俞建林、张锦懋四人。美团也为未来的发展成立了“中高管发展部”,目的是“加强对中高级管理者的培养发展、选拔调动、评估任用、考核激励”,该部门由高级副总裁穆荣任负责人。

美团就此开始了下一个十年,这是没有王慧文的十年。面对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的竞争,美团又将如何迎接挑战?

掏出来的“耳屎经济”

文 | 互联网指北

采耳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提在两年前,得到的回答可能只是流传于川渝地区的一种民间手艺,常见于诸多旅游宣传片里。但在今天,这两个字不仅意味着一门十分赚钱的生意,甚至正在如今的社交网络上形成一波新的流行文化:

在微博、抖音、B站,关于“采耳”的视频时不时地会出现在你的时间线上,或被形容为“中耳炎教程”,或被定义为“脑子进水疗程”,风评在“祖国传统文化”和“软色情擦边球”之间反复横跳,轻易收获百万级播放量;

在百度,以“采耳”作为关键词搜索,你会发现除了满屏的招商加盟广告,还有许多关于通过采耳创业,发家致富的新闻。

例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庆某采耳品牌也会告诉你,自己在重庆南坪一家店每日流水在5000~6000元之间,好的时候能达到1万;另一家品牌则声称,自己在杭州的一家130平的门店7月创造了30万的营业额——当然他们似乎更想传递这样的信息:获得这样的回报率“仅需”29800到69800不等的加盟费。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知乎也是采耳的忠实拥趸,问题“采耳是一种什么体验”已经有超过130多万人阅读,“采耳”、“挖耳朵”等标签话题量正在指数级增长,时不时在知乎日报上露脸。

地图上的反馈更加具体,搜索采耳你还会发现不仅在成都、重庆这样极具采耳文化的城市遍布采耳门店,甚至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的街头巷尾也都被采耳所攻陷。

(左中右分别是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并且伴随着话题量不断升温的,还有修饰“采耳”的定语。与两年前时常捆绑的“休闲”“安逸”“养生”不同,采耳开始大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产业、生活方式、地方经济联系在一起。

要知道在行业媒体的语境里,人们对于一个消费场景的修饰语“上纲上线”通常意味着两件事:一个新的“财富密码”正在形成,或者一个旧“财富密码”正在试图让人们相信自己“还在逐步形成”。

猎奇生意,口红经济

要说采耳为什么火,时间可能得退回到几年前。

在2017年9月,老牌综艺快乐大本营在这一期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嘉宾——采耳仿声美女主播。在节目现场,主播表演了如何通过耳机模拟采耳的声音,让人们达到颅内高潮。这一番操作,不仅引来了陈赫、乔杉等人的惊叹,也第一次让网友们对这个传承于街头巷尾的民间手艺产生了兴趣。

采耳第二次被关注,则是在2018年7月。当时,还火爆全网的斗鱼当红电竞主播冯提莫在一次直播中体验了采耳。销魂的声音,配上“要飞了”这样饱含暗示性的言语,让采耳迎来了历史上第二次搜索高峰。

有人说,冯提莫直播采耳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但事实上,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采耳的传播除了和民间传统文化有关之外,也一直和擦边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百度指数上采耳的搜索趋势)

例如,在采耳火爆之后,B站上就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关于采耳的视频。其中,有的衣着暴露,有的声音极具暗示性,而这些都不免让人对采耳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以至于有朋友在B站上看过一些视频之后都不禁感慨道:“身材不到D的人,都不够资格做采耳。”

这一点似乎在知乎上也能得到佐证。比如在“采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问题下,虽然讨论数量众多,但绝大部分的高赞答案(包括答案下的评论区)基本都围绕着性暗示语言、还会再去等关键词进行展开。

不过大规模地作为“生意”的形式出现,时间线需要推到2019年之后。

这一年随着采耳越发被广大网友所熟知,许多专注于采耳的店铺也开始出现,采耳逐渐从一个民间手艺和传统服务业的附庸成长为像浴足、理发店一样的独立消费场景,开始进入品牌化、连锁化的运营模式。

尤其是在今年,“采耳”迅速进入年轻人语境,先后进入了以“选品严格”著称的李佳琦、欧阳娜娜的直播间,顺利完成出圈,进入了微博、知乎等主流平台的热搜榜中。

有人相信“从猎奇到生意”这之间微妙的时间差,其实可以说明采耳的火其实可以用简单的“口红经济”原理来解释:毕竟无论从客单价还是投入的时间等边际成本来看,“采耳”完美符合“低投入高预期兑现高附加值”的特点。

以成都为例,如果只是简单采耳的话,视环境和时间的不同,便宜的往往只需要二三十元,而贵的一般也不超过150元,并且还附带头部按摩和肩颈按摩。

时间方面,比起动辄一两个小时的足浴和SPA来说,做一次采耳的时间也并不算长,一般来说在路边摊简单采一次耳,通常不会超过20分钟,而即使到专业的采耳门店里,采耳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也通常在45到60分钟以内。

舒服、便宜、时间短,再加上现在年轻人普遍压力大、熬夜、作息不规律。而刚好几乎所有的采耳品牌都以清洁耳道、清神明心等养生术语来标榜自己,虽然实际功效还有待商榷,完美与“焦虑情绪”挂钩的采耳作为一个消费场景似乎天然契合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心理。

所以,采耳这种“健康”、舒服又经济的休闲方式自然也就成了大家日常生活中放松、减压、养生的好选择了。

而在这样的流行趋势下,采耳的影响力也开始迅速扩张。至于之后的发展,比如采耳未来是否能继续当前的发展速度从而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产业,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理论之外,采耳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真实可见的。

文化传承,闯入“荒野”

事实上,在采耳流行于街头巷尾的同时,许多反对的声音也一直没有停止。

例如同样在知乎最火的采耳问题下,就有许多认证医生直言,采耳对身体没有好处,不建议频繁采耳。而在今年6月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也曾发布一篇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生署名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关于采耳科学性的问题。

医生在这篇文章中指出,耳垢也称耵聍,不仅能够保护耳道皮肤、粘附外来物质,阻隔巨大噪音、保护鼓膜,其中富含的脂肪酸还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再加上耵聍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自我清洁能力,所以正常人其实并不需要经常采耳。

另一方面,在日常采耳的过程中,由于普通的采耳门店不具备医院一样的专业工具和深度消毒处理,所以采耳也容易存在一些风险。例如采耳服务人员不专业可能导致的损伤外耳道和鼓膜;或者因为消毒不彻底导致一些交叉感染、引发一些如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等等。

此外,医生也提醒,频繁采耳可能会导致耵聍腺分泌增多,耳朵会感觉“越掏越堵”,甚至有形成栓塞的可能。

而除了医生,反对采耳的声音还来自那些曾经体验过采耳的用户。

例如在知乎问题“采耳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下,排在第一的高赞回答 @笨小孩路过此地 就指出,因为遇到不专业的采耳师傅,导致自己耳道感染真菌,就像得脚气一样。而与这位答主相似,另一位名叫 @咖喱云炒饭 的答主也因为采耳工具消毒不彻底而感染了真菌性外耳道炎。

说来讽刺,一方面是有消费者因为采耳而感染病菌;但另一方面,绝大部分采耳品牌又将预防中耳炎、养生保健作为自己的宣传重点——而事实上,虽然有观点认为掏耳朵刺激穴位有益健康,但却并没有临床证据能够支持这一观点,医生会告诉你:

所谓能够预防的中耳炎,这其实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与耳道清洁并无直接关系。

除了医学论证之外,采耳作为一个在如此敏感又危险的部位从事技艺的服务行业,其技术传承和从业资格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管,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陈姐是成都宽窄巷子某采耳品牌的技师,据她所说,她们的技术通常都来自门店品牌方的培训。“像我们门店,除了给自己的员工培训之外,也面向外面招生,培训费3800元(一次),时长一周,剩下的就靠自己练习。”

“靠自己练习”是为了获得“培训期间学不到的东西”。或者换句话说,技师们自己也承认“一周”的培训时间太短,以至于难以“技术熟练到能给客人服务”,于是“一般都是自己互相练,或者和家里人练”,再加上门店一定程度的自律,“要考核过了之后才能上岗”,陈姐自信店里的上岗技师具备足够的能力进行服务——也让她并不信任“门店之外的技师”,毕竟“外面怎么培训的,就不知道了。”

当然即使是陈姐所在的这家相对正规的采耳店也有问题,毕竟耳朵是结构复杂的器官,“涉及器官”的服务这显然不是“自律”就能解决的问题。

横向对比,在医护学院里,护士连打针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动作也要练习将近一个月左右,而在采耳这个行业里,许多将针尖一样的危险物品探入客户的耳朵之前,却可能只接受了一周的突击培训,并且还不一定通过了“毕业测试”。

这样的情景,无论怎么看都觉得有些不够严谨。更何况“采耳”正在逐渐推出更复杂、更“深入”、“更多元”的服务项目,其对应的能力要求显然应该天然地与“速成”划清界限。

与采耳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类似,那些几乎在每一个采耳门店都能看到的采耳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宣传,其实也有待验证。

我们查阅资料,发现虽然网络上随处可见关于采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但真正有可信度的其实只有三个,分别是2020年12月2日被成都纳入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2月初被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2016年12月,为为采耳创始人朱菊为列为湖南长沙市天心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也就是说,成都重庆的两个关于采耳的非遗是市级,而长沙的非遗属于县级。

但当我们想要根据这个线索继续深入了解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只有成都的采耳非遗能够查阅到政府文件,而重庆的非遗说法仅限于重庆日报和工人日报的一则报道。至于长沙天心区的非遗项目,政府相关的文件则已经被删除。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关于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上其实可以找到许多类似中介一般的角色,他们自称能够为项目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

这似乎解释了“非遗遍地”的现象。以2019年7月为例,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增加了196项——这还是属于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别提采耳所隶属的市级和县级非遗了——而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当前的地方非遗管理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漏洞和管理混乱的情况。

当然为了保持严谨的态度,我们还是试图在知网上通过查阅相关论文来论证采耳的历史传承问题。但实际上,我们翻遍了整个知网也没有找到一篇关于采耳的论文,无论是民俗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以至于最后,我们只能在一本讲述成都历史风物的书中看到关于采耳一鳞半爪的描述。

(《成都百年风俗》中关于采耳的描述)

显然,并不是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科学性和可考性,也不是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十足的含金量。而这其中的弯弯道道,那些指着加盟赚钱的采耳品牌却并不会和你去仔细分说。

挣“舒服钱”,挣“别的钱”

采耳的科学性和历史传承自然还有待讨论,而在这样混乱的的市场环境下,很难让人相信如今现象级火热的“采耳”已经具备了完整、完善的商业模型,甚至无法给予一个关键问题以标准答案:

“采耳”究竟是哪个环节在挣钱?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前两天我和同事特地去了成都当地的几家采耳门店进行了体验。

首先是宽窄巷子,这个被誉为是当前采耳文化的最浓厚的地方。在这里面,我们走访了几家门店,发现在这个网红景区当中,中国采耳最神圣的地方,平均客单价也大概就在100元左右,便宜的有五六十,贵一点的也就150元左右,还能附赠一个肩颈按摩。

(宽窄巷子外面某采耳品牌店的价格牌)

我们抵达宽窄巷子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先到的第一家采耳品牌店,是一家50平不到的小门店,四个床位,四位技师,门口却已有三个人在等待排队。

当我们提出要采耳的时候,服务人员提醒我们大概需要等待45分钟左右。于是我们辗转去了另外一家门店。相比于第一家,这家门店显然要大上许多,但由于它距离宽窄巷子较远,加上门口道路在施工,我们去的时候,门店显得有些冷清。之前提到的陈姐,便是在这里认识的。

据店员所说,五点钟左右,正好是一天里客人最少的时候,一般来说她们通常要从早上8点营业到晚上十点之后。而在没修路之前,她们这家门店的服务大多时候也是需要预约的。

为我们提供采耳服务的师傅陈姐也是这种说法,从业6年的她,现在平均每天要经手8个客人,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做到12个客人。

“我们没有底薪,工资都靠提成,我做一单能够拿到3层,这个不同的门店和品牌可能不同,但行业里通常都是3~4层的样子。”关于收入,陈姐这样说道。“现在平均每个月七八千,赶上游客多的时候也能过万。”

根据陈姐的说法,我们粗略的算了一笔账,以这家店10位技师为例,如果每天平均接待80位客人,且客单价在100元左右的话,那么这家店一个月的营业流水大致就在24万的样子。

这些还只是保守估计,因为除了采耳服务,这家店还有肩颈按摩、头疗SPA、刮痧、拔罐、眼部护理等等,客单价都略高于采耳。同时在品牌层面,该店还提供对外的培训服务。

“有些是想自己学了回去开店,但大部分还是足浴、SPA之类的为了增加项目到我们这儿来学。”关于是那些人在学习采耳,陈姐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采耳其实是一个耗材很低的行业。以我们的采耳体验为例,采耳的工具是消毒之后重复使用的,我们看到需要更换的耗材大概有客人的一杯茶水、以及客人躺过的床单和面巾。甚至有品牌方告诉我们,采耳服务的净利润能达到50%以上。

事实可能也是如此,在高毛利的驱动下,许多采耳品牌开始疯狂扩张。在百度上搜索“采耳”,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品牌加盟广告。而以陈姐所在的品牌为例,仅仅是从去年开始,他们已经在成都开出了6家直营门店,遍布成都人流量最大的核心区域,而这个月底,她们第七家门店也即将开业。

高毛利、网红驱动、可复制、易上手,这可能是采耳能在全国迅速铺开的原因。但在这种繁荣和野蛮生长背后,采耳也并不是一座全无危险的金矿。

以现在遍布全网的采耳加盟店为例,我们也咨询了部分采耳品牌的加盟政策,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上品牌店的加盟成本普遍在3万到7万左右。

据销售所说,这个加盟费用,主要包含品牌授权、人员培训、采耳工具以及选址宣传等相关费用。例如,3万档次的加盟包含10个培训和10套工具,7万档次的加盟则包含20个名额。而在淘宝上,相关专业的采耳工具一整套也不过150元。

并且在培训和工具之外,当我们和销售问及具体的选址规划、装修设计以及经营推广等加盟保障的细节问题时,相关销售人员却大多都含糊其词,并不直接正面回答。而除了加盟过程的隐晦,加盟之后的经营其实还有更多的问题。

例如,在2019年加盟采耳的张先生,这段时间却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把自己的门店转让出去了。

“2019年(采耳)刚火,因为自己经常采,所以看好了之后很快就把店开起来了。”提起开店,张先生说道。“加盟费4万多,然后又装修、店铺租金之类的前后花了将近四十万。”

在张先生看来,品牌加盟对他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我们这种社区店,客户都是小区的人,有品牌也没听过。至于选址,一来我们就在小区周边,本身没有太多的选择,二来他们全程除了一个文档,也没有什么帮助。”

“培训虽然也包好几个名额,但最后就我和我媳妇儿去了。”张先生说:“因为他培训要到广州,这来回的机票,培训期间的食宿都是钱。我们觉得学了回来教给其他人也是一样的。”

张先生讲,生意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不好,反正就那样过着。年初遇上疫情,很长时间没有开业,疫情过后,每天客人也不多。小区里不是年轻人就是老年人。白天年轻人大多出去上班了,而老年人也少有来做这个的。

“人多的有时候一天能来七八个,十来个,人少的时候,一天也就那么一两个人,而且我们是社区店,和景区的价格肯定不能比。”说起经营,张先生有些无奈。

除了张先生的门店之外,我们还走访过其它一些社区门店。总的来说,在我们路过的时候,大部分采耳门店都门可罗雀。而那些生意好一点的,也都不是简单的采耳,而是和浴足、按摩等多个项目合并在一起的综合性服务门店。

所以说,采耳这个行业,在行业没有形成规范同时又处于野蛮生长的时候,必定是鱼龙混杂的状态。而这其中,风口沉浮,有些人站在了浪尖,赚了些钱;也有些人,成为了那浪花淘尽的泥沙。

最后

采耳到底采的是什么?随着对整个产业的深入了解,这个原本清晰的问题好像越来越难以回答。

随着采耳的流行,行业里往往将精品化,高端化、享受、养生当成生存和赚钱的不二法则。在他们看来,奢侈的装修,精品化的工具以及养生的焦虑能够成为提高客单价的筹码。

但在我看来,对许多钟爱采耳的年轻人来说,采耳其实是舒缓压力的一种“瘾”,他们或许并不在意这个东西是否真的科学,或者真的养生。他们在意的或许只是那片刻的舒适,他们想要的也只是在疲惫的压力下,能够有一个足够经济,又足够放松的休闲方式。

(宽窄巷子里有一个采耳促进会)

所以说,当我们走访宽窄巷子的采耳门店时,看到地图上有一个名叫“采耳促进会”的地址。当时我们以为这可能是采耳的某个官方组织。但当我们按图索骥,走到面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所谓的采耳促进会,只是路边的两个帐篷、两把椅子,和两个人。

所以,采耳的养生也好,加盟也罢,最后收割的其实都是打工人。而在灯火堂皇、装修精致的门店之外,采耳促进会,或许才是采耳最本来的样子。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海底捞再开水饺店和米线店,主打10元管饱

在互联网圈,当创业者兴致勃勃地讲完项目后,投资人会幽幽地问一句:

“你选择的赛道,被BAT盯上了怎么办?”

今后的餐饮业,无论老炮菜鸟,或许都会收到同样腔调的问话:

“你在干的品类,被海底捞盯上了怎么办?

01 卖土豆粉!卖米线!卖水饺!

12月上旬,海底捞在郑州推出其第7个副牌“乔乔的粉”,因为主营土豆粉,被河南媒体解读为:精准狙击郑州本土品牌姐弟俩。(参见有味财经:《海底捞加速副牌孵化计划:郑州开卖土豆粉!》)

正当行业人士对这一举动众说纷纭之时,有味财经收到最新消息:海底捞在郑州又一次推出“孟小将”、“骆大嫂”两个全新副牌,分别主打米线、水饺两大国民快餐品类。

这两家新品牌位于郑州花园路丹尼斯负一楼,选址上,依然采用和“乔乔的粉”一样的进商场。

1 三家紧邻

1

2 店面环境

2

3 点单菜单

3

4 自助小菜

4

5 自助饮料

5

有味财经现场探店发现,两个新品牌和“U鼎冒菜”扎堆亮相,三家海底捞系品牌风格接近:一样的木色系桌椅,金属风灯具装饰。

就餐体验上,海底捞职业经理人素养的标准微笑服务,铁打的自助小料台。土味审美的菜单设计风格,三到四种极具性价比的主产品,两至三种餐前小菜。

6
7
8
9

在孟小将米线,一碗鸡汤麻辣米线只卖8.9元,在骆大嫂水饺,一盘猪肉大葱水饺只卖10.9元,这种定价策略可以称得上是餐饮业的10元店模式。

相比“乔乔的粉”刚开始试营业较少的人流,这两家店周五晚上6-7点的就餐高峰期,基本达到90%的上座率,不拥挤但是生意也不错,看起来更为成熟。

一口气在一个城市推出三个副牌,海底捞出招凌厉,却不动声色。

02 海底捞的孵化策略现形了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再停下来。

“孟小将米线”、“骆大嫂水饺”两个新品牌的推出,加上近一年海底捞推出的其他七个副牌,一张海底捞快餐赛道的九宫格版图也初步形成。

半年时间,海底捞密集孵化9个副牌,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决策逻辑?又有哪些竞争指向?

以最近孵化的三个新品牌动作为例,单店模型一致,开店时间集中,地域上也全部分布在郑州一个城市。和刚开始推副牌毫无章法的动作对比,最近三个副牌推出动作的变化,可能正在暴露海底捞巨头开店的打法。

知名餐饮管理专家卢南向有味财经分析:海底捞用一个副牌很难将一个赛道打透,例如“乔乔的粉”很难在郑州开出100家店,但是如果有10个品牌,每个品牌每年在一个城市开出10家店,难度系数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这个策略复制扩展10个城市就是1000家,扩大到20个城市就是2000家。而目前中式快餐的领军企业乡村基和老乡鸡,门店数量都在1000左右。

另一方面这样集中开新店,几个铺位一起拿,相比单店布局,在租金、装修、供应链、管理成本上都可以分摊,不但能降低开店成本,而且还能大大提升开店效率。

目前来说,海底捞九个品牌,九个品类,全部集中在快餐赛道,几乎一样的定价菜单,说明不管哪个品牌,海底捞锚定的都是同一层消费能力的人群。

在国民收入分布上,区别于发达国家的纺锤形,我国呈现金子塔分布。抓住金字塔工薪层的大基数人群,才能撑得起海底捞千家快餐门店数量的计划,这也是海底捞门店数量复制的基础土壤。

在中国有9.64亿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内,海底捞用10元店的定价策略,就是要抢夺“打工人”。而这个市场需求,之前是由数百万家夫妻老婆店碎片化满足的。

03 灵魂之问:被海底捞盯上怎么办?

在互联网圈,当创业者兴致勃勃地讲完项目后,投资人会幽幽地问一句:

“你选择的赛道,被BAT盯上了怎么办?”

今后的餐饮业,无论老炮菜鸟,或许都会收到同样腔调的问话:

“你在干的品类,被海底捞盯上了怎么办?

海底捞开卖土豆粉时,作为土豆粉品类的头部玩家,姐弟俩土豆粉的创始人宋保民在朋友圈的表态是:竞争对手是最好的磨刀石,欢迎海底捞加入一起壮大土豆粉品类。

而当海底捞开卖米线和水饺时,同品类的创业者们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有味财经联系采访某水饺品牌的创始人,他表示:“正在出差,回来以后会第一时间过来店里了解学习,之后会根据情况调整策略、速度,重新规划战略。”

对于海底捞进入快餐界的这股疾风,未经历大阵仗的郑州餐饮人有些如临大敌。

对于海底捞的举动,卢南分析:“对于品类头部企业,比如姐弟俩土豆粉、喜家德水饺,阿香米线虽然会有冲击,但是基本不会出现碾压级的结果。”

受海底捞跨界冲击最大的可能是那些街头小店,因为面对市值3000亿的巨头,他们在品牌、人才、资本上面全面落后。

近日,人民日报提醒互联网巨头:不要只惦记几捆白菜萝卜的流量,要追逐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对于身处传统餐饮业的海底捞而言,萝卜白菜可能才是星辰大海。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味财经”(ID:uvfinance)

蜜雪冰城的成功秘密是什么?

文/刘戈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

平均客单价6元,十几年来蜜雪冰城的价格几乎没有上调过。蜜雪冰城凭什么能做到如此低价?它拿什么赚钱?

在有关品牌与商业模式的讲课过程中我问学员,谁知道“喜茶”,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我接着问谁知道“蜜雪冰城”,每次只有一两个年轻人会举手。作为一种现象级的品牌炒作方式,喜茶成功地让那些从未喝过一口的中年大叔们知道了自己。但在中国数百个普通城市,热闹的街角、校园旁的小吃街,女孩子们手头捧着的大多却是蜜雪冰城,它才是中国最大的茶饮品牌。

截止2020年11月,蜜雪冰城在全国开设了12557家加盟店,这个数量,在全品类的连锁店里也数一数二,把其他奶茶品牌远远甩在后面:CoCo共有4245家店,喜茶687家,奈雪422家。这1万多家店绝大多数开在三线城市(2898家)、 四线城市(3001家)和五线城市(1853家),但目前向新一线和一线城市的扩张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非商业繁华区已经星星点点的出现,不久前我在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边的小巷里居然也看到一家。

平均客单价6元,十几年来蜜雪冰城的价格几乎没有上调过。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花6元钱买一杯现制茶饮而不需要有任何纠结的时候,市场用巨大的成长速度给这种诚实的低价模式以回报。

1 低价,才是“消费升级”的真谛

喜茶的横空出世一度被当成消费升级和网红经济的典型案例。但事实上,蜜雪冰城才是饮品消费升级的“前辈”,在饮品花样相对匮乏的十几年前,它可能是很多年轻消费者喝到的第一杯现调茶饮。从瓶装饮料到现调饮料,谁能说不是消费升级呢?

1997年,初中肄业的商丘青年张红超来到郑州,在河南财经学院参加自考辅导学习,从十几岁就成为“社会人”开始,张红超曾经尝试过各种小生意,但都以失败告终,他觉得文化程度低可能是自己最大的短板,于是来省会开始深造。经过几年小生意锤炼后开始创业,他选中的项目是街头刨冰摊儿。

其实蜜雪冰城最早的爆品,并不是奶茶,而是甜筒冰淇淋。创始人张红超在街头看到一个“彩虹帽”冰淇淋,售价18块,感叹“太贵了”!于是拿着3000块钱,到二手市场淘来机器,一个甜筒冰淇淋只卖2块钱。在那时,冰淇淋还是奢侈品,从18块到2块,看起来是降级,但事实上,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曾经的“奢侈品”,其实很像笔者之前讲拼多多时提到的丰裕社会,人们可以用更低的单价,获得更丰富的生活。

在这个语境下的消费升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平价或低价。目前市场上的奶茶品牌大致分为三层: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单杯定价25元以上;以CoCo、古茗为代表,定价10-20元;以蜜雪冰城为代表,定价10元以下。现在的平均客单价在8元左右。

喜茶、奈雪主攻一线城市,在消费者基数最大的下沉市场,蜜雪冰城就是他们的“喜茶”。3元的甜筒,4元的柠檬水,6元的奶茶,一下子就击穿了“用户心智”。

也因为低价,蜜雪冰城的加盟店能够渗透到县城和乡镇,蜜雪冰城的1万多家店覆盖了344个城市。这三百多个城市,基本都是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中几乎很难看到蜜雪冰城的影子。在上海市区,蜜雪冰城的门店数为零,只有几家零星分散在上海郊区;而在广西南宁市,共有25家店集中在市区步行街和商业街。

再往下就是县级市,中国县级行政区有2860个,也就意味着,一个县基本上会有2-3家蜜雪冰城。

除了三四线城市,大学城也是蜜雪冰城的主要阵地。因为它的价格天然符合了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业内有一种说法,只要有蜜雪冰城的地方,其它奶茶店都不敢在附近开店,因为价格的原因,很容易被秒杀。

那么,蜜雪冰城凭什么能做到如此低价?它拿什么赚钱?

2 真正的利润

今年4月,为蜜雪冰城做创意营销的华与华老板,在网上直接点名喜茶,认为这种走“逼格”的模式做不了大生意,“即使做到400多家店,也只有头部品牌的二十分之一。”

对此,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回应,只从店铺数量上进行比较并无意义,还要看品牌的收入和利润规模。

喜茶主攻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走创意产品路线,成本高,售价也高,依靠网红品牌带来的人气,在单店销售上可以秒杀蜜雪冰城:蜜雪冰城比较好的店,日均差不多5000块,而北京朝阳大悦城的喜茶店,一天可以达到10万左右的流水。

但从估值来说,蜜雪冰城约200亿,喜茶160亿,奈雪60亿。能获得资本的青睐,蜜雪冰城显然在模式上做对了什么?

蜜雪冰城的规模优势源自低价,但它的原材料成本也极低,因此也有一定利润空间。一方面,冰淇淋、奶茶这些产品的原料成本本来就不高,蜜雪冰城和茶农有深度合作,可以用稳定的采购量为谈判筹码,拿到低价。

另一方面,蜜雪冰城有自己的工厂和仓储物流,除河南总仓之外,在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南也各有分仓,不存在经销商和代理商。原材料可以直接运送到加盟店中,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的成本。

和星巴克一样,蜜雪冰城采取密集开店策略,店铺之间的距离较短,也能降低运营成本。并且,它的产品更新不像喜茶那么频繁,喜茶几乎每月上新,蜜雪冰城则以季度或半年为期,SKU的种类和用料也相对简单,鲜果成分少,主要是珍珠、椰果等常规奶茶伴侣,每家店最多3名店员就能搞定。

更有意思的是,蜜雪冰城真正赚钱的地方,不是卖产品,也不是收取加盟费,而是来自卖给加盟店的原料费。

蜜雪冰城单店首月费用在30万元以上,其中包括6万元的设备费、5万元的原料费、5-8万元的装修费、1.58万元的加盟费、1万元的保证金以及自行缴纳的房屋租金、员工工资等其他费用。

其中,原料费是需要每月缴纳,正常店面原料消耗为4-5万元/月,这是蜜雪冰城利润中很大的一部分,有点像绝味鸭脖,不靠加盟费,主要赚批发利润。

3 未来,向上还是向下?

那么,高端精致的喜茶类品牌,和接地气走规模的蜜雪冰城类品牌,究竟谁能走得更远?

华与华老板在评价喜茶时还说过一句话,“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市场,品牌和店面形象最重要的是规模和可快速复制……‘灵感’越少越好,创意越多,越难复制。也不要追求贵,贵了就没规模。”

这句话,对,也不对。因为大规模并不等于大品牌,但形象高端也不等于好品牌。

喜茶看似新鲜,其实是陈旧的,它沿袭的不过是以往shopping mall的饮品店形式。

笔者曾经在喜茶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作为一家被贴上“网红”标签的饮品店,喜茶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一些商业逻辑的常识问题。排队的消费者中大部分是慕名而来的“打卡”者,能不能转化成忠实粉丝还很难说,而且,蜂拥而来的粉丝让店面总是处于拥挤和嘈杂之中,消弱了品牌原本应该具有的第三空间价值。

相比之下,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更符合连锁特许经营的商业本质。连锁经营的目的就是规模化,麦当劳之所以能开那么多店,靠的就是比正餐便宜的快餐形态,以及对标准化的控制;星巴克在国外也就是平价咖啡,上班族可以随时喝得起的饮品。要想规模化,必须做到成本控制和价格优势,以及相对简单可复制的流程。

当然,做规模不一定等同于做品牌,蜜雪冰城在规模上已经可圈可点,但是要做出品牌,还有一段路要走。“低价”是它最大的标签,仅有这个标签,不足以产生好的品牌价值。要想做品牌,还得往上走。

蜜雪冰城也意识到这一点,推出高端品牌“M+”,价格区间提升至20元左右,不过似乎没有贡献多大业绩。

而喜茶、奈雪这样的新式茶饮,正在尝试往下走。喜茶推出了“喜小茶”,主要产品价格带在11元至16元间,与喜茶各产品线相差10元左右,往三四线城市延伸。

向上和向下,目的不尽相同,向上是为了提升品牌,向下则为占有更大的市场。

在笔者看来,从高往低是不太容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成本一旦上去之后,想要控制下来真不是那么简单,这也许是喜茶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点在时尚品牌中很容易理解,许多高端品牌如Prada、Marc Jacobs、G&B都曾推出过二线品牌,但真正能把二线做到很成功的,屈指可数。

但另一方面,从下往上,也有自己的阻碍。一个低价品牌想改变形象,需要比创立品牌付出更多的精力。毕竟曾经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需要作出真正好的产品,在创意和营销上大力投入,才有可能扭转品牌形象。

这一切,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普通人应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一提财务自由,可能大家想要问的都是:财务自由需要多少钱啊?这个问题真正要问的呢,其实是:是不是有个500万,1000万,然后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这就是财务自由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啊。你看那个沃尔玛超市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成为世界首富之后,依旧是每天4点半起床,玩命干活呢。躺着,不是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正确的定义应该是:你不用为了钱,去做那些对你人生没意义的事情。比方说有人给你一个月1万块,让你在办公室坐着什么都不干,这种工作不要也罢。因为做这种事,纯属浪费时间,对人生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基本就一条路径,总结了6个字:先工作,再投资。

我们先说说工作,无法否认,绝大多数普通人赚到的第一桶金,都是通过工作赚来的。只要你不是富二代,工作对你就无比重要。那要如何在工作中赚到更多的钱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工作的本质。

我们所处的是商业社会。在商业社会中要创造价值,就是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卖给客户。所以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抓两头,一头是产品,另一头是客户。你想在这个社会中有独特价值,赚到更多的钱。要么,你能制作出一个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要么你有本事把产品卖给客户。

好,我们先说说第一条路:创造产品。举两个例子。我一个前同事,我俩一起入司的。上班那会,我们下班了都出去玩玩啊,聚会啊,什么的。他就天天在家敲代码。后来才知道,他自己开发了一套智能客服系统。由于他开发的那玩意太牛逼了,后来就辞职出来创业了,现在已经是智能客服市场的NO1了。现在融了3轮资,妥妥的资本市场独角兽,眼看要上市了。这种就是把握了产品端。

我还认识一个新东方出来的英语老师,他的考研英语课程我体验过,就算是英语文盲学了3三个月,考研都能过线。他把每个题型都总结出了非常实用的打法。比方说大作文,他就让我先我先练字,练那种特别乖的幼圆体,那种字体写出来之后,一看就是个爱干净的小女生写的。因为他总结了,评卷老师会给爱干净的小女生打高分,哪怕内容很一般都不要紧,因为评卷老师会觉得,女生嘛,都不容易,万一没考上,会哭的很惨。他这种也是把握了产品端。

大到一套客服系统,小到一节英语课,你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并且客户喜欢的产品,这就是独特价值了,在社会上就永远有竞争力。当然,做产品,是很难的。没关系,我们还有另外一头可以抓——客户关系。

大家要知道一个基础概念:获取信息是有门槛的。比如,在我老家,一个一百八十线小山城,山清水秀,啥也没有。有个我认识的小伙子,学历是初中毕业。他发现虽然老家那什么都没有,但是有一样东西不是不错的——本地蜂蜜,质量很不错,因为空气好嘛。于是他开始恶补蜂蜜相关的知识,聊起蜂蜜,他能滔滔不绝和你说半个小时。

然后他开始卖蜂蜜,在旅游区门口支个摊,外地游客免费试吃,加微信,在微信上给游客做蜂蜜知识科普。因为他讲的很耐心,蜂蜜质量确实也很好,所以很多外地的游客都成了他的铁粉,还帮他宣传。去年我和他聊天时,他说,他现在一年的收入已经是三十多万了。

十八线城市,一年三十多万收入,他周围的人都是一年三、五万的收入。这就是客户关系的力量。由于获取信息是有门槛的,所以谁都不可能成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专家。因此,大家在选产品的时候,就需要靠谱的人来提建议。如果你又靠谱,又专业,还有办法让别人认识你,那你就拥有了这条客户关系,也就拥有了不可替代性。

这条路,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走的路。只要你平时的工作是在接触人,就可以这么干。接触到一个人,就以诚相待,以专业示人。慢慢的,你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可替代。

总结一下,要么你掌握了产品端,要么你掌握了客户端,哪怕这个时候你没有很多钱,其实你已经很自由了。因为你每天忙的事,都是对你有意义的事。而且,你一直在做这种在社会中很有竞争力的事,不赚钱是不可能的。哪怕你最终没有去创业,一直在公司中工作,也会成为公司中必不可少的人,老板会给你很高的薪水。因为怕你跑了。40岁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搞明白,你这辈子到底想做什么。孔子说“四十不惑”,也就是这个意思。

说完了工作,我们再说说投资。投资中的这个“资”字,指的是资产。我们平时说一个人很有钱,并不是指他家里有很多现金,而是说他拥有很多很多资产。我们面前有几种资产,包括:股票,房子,债券,现金,还有黄金、石油这些大宗商品,还有车子、手机、包包这些消费品。

投资,其实就是把你的钱,给股票分一点,给房子分一点,给车子、包包分一点等等。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增值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西格尔,在他的著作《股市长线法宝》里,统计了美国各类资产200余年的回报。在美国,股市的长期回报在年化10%左右。债券的收益在5%左右。黄金在3%左右。而直接持有美元,没有收益。在中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中国股市,也是能够提供年化10%的收益率的。债券在4-5%左右。而房子呢,在房主不炒的大背景下,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大概也能获得至少5%-8%的收益,持有现金的收益也是0。

而奢侈品、消费品,从你买到手那一刻,就开始贬值了。比如你买一车,买的时候20万,第二年也就值15万了,第三年就是10来万块钱。所以一毕业就买车,绝对是自残行为。

我们常规的概念中,钱就是指现金,对吧。但是,现金是所有资产品类中,极其差劲的一种。福布斯排行榜上,那些大富豪的钱,很少是拿着现金的。95%以上钱都是以投资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是可以快速增值的资产为主。比方说,股神巴菲特的钱,95%都是他公司的股票。但是,我们的工资一般都是给你发现金,对吧。你把现金买成啥,就决定了你啥时候能财务自由。

如果你把你的现金都花了,比如买成车车、包包、香水、衣服,这种持续贬值的产品,那无论你赚多少钱,都是没办法财务自由的。举个栗子,美国有个大哥叫爱德华兹,他在2001年的时候中了2700万美元的大奖。同志们,20年前啊,2700万啊,美元啊,花十辈子也花不完啊了。但是人家买完豪宅之后,又买了上百辆豪车,在他家门口停了几排。搞得他家邻居说,隔壁是不是搬来一家4S店啊。后面他又买私人飞机,还买了好几匹赛马,还有各种奇葩的嗜好,具体细节就不说了啊,怕被关键字了。不到5年,就把所有钱都花光了,还欠倒欠别人一百多万美元。最后,50多岁,身无分文,在乡下孤独的死去。这就是一个一夜暴富但是不懂投资的人的结局。

可见,光有钱是没用,还得懂得投资,懂得资产配置才行。不然有多少钱都会被你花光的。那我们应该如何配置资产呢?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这本书中提过一个比较简单的配置策略。年轻人最应该配置的第一项资产,就是你的第一套住房。在你的钱还不够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可以先学习定投指数基金,慢慢攒资产。所谓指数基金呢,你就可以把它理解为:基金公司把股市中最大最好的那些公司的股票,打个包卖给你。随着你买的基金持续的增值,你攒钱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等钱够了,先买第一套住房。之后赚的钱,则可以继续定投指数基金,持续让你的资产增值。

有同学可能会问:增值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答案是:永远没有尽头。你见过哪个有钱人,有了500万、1000万之后就说,我不需要我的钱增值了哈,就这些就行了。凡是真正掌握了投资知识的人,是不会画条线告诉自己:这就是财务自由,不用再往前走了。掌握了财富的密码之后,你只会越来越富,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当然,指数基金定投,还是有些细节需要掌握的,上来直接无脑买入肯定是不行的。具体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总的来说,哪怕你现在手头的钱并不是很多,但正确的投资之后,依旧让你过的比之前更好。也可以让你的下一代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始他的人生,这也是学会投资另一个意义。

这篇文章想聊的,就差不多这些了。客观的说,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是实现不了财务自由的。不过,能把这么无聊的一篇长文看完,说明你很有耐心,对自己的未来也非常负责。我们生在这世上,就是为了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能够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南北差距为啥越来越大

最新公布的经济统计结果把不少人惊掉了下巴,从现在来看,随着天津掉出全国排名前十的城市,作为一个根正苗红从小一直呆在北方的北方人,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北方已经全面落了下风。

原因很多,地理的、环境的、新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我们今天慢慢聊,争取把这个话题聊透。

1

经济不是一天转移的

首先说一句,现在网上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一般说的“南方”其实是指珠三角和长三角,把云南、贵州、广西和江西给排除出去了。这种说法实在是太奇葩,不过咱们不改变习惯用法了,继续沿用吧,大家心里有个数就行了。所以在本文当中,“南方”也指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

其实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事不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是过去上千年的一个趋势,只是不同的阶段推动力不一样。

在唐宋之前,南方自然环境太差,山地多平原少,江河湖泊纵横,水患也多;那时候工具也不行,铁器不够廉价不够锋利,也没法通过水利工程把南方潜在土地开垦或改善出来。

到了安史之乱之后,大批的北方流民跑到南方,这下不得不研究下怎么生活了。那个时候技术也有大幅进步,大家一起搞搞水渠,排干沼泽,研究农具;很快地,到了唐朝中后期,南方粮食产量暴涨,朝廷的主要税收来源就是南方了。

到了宋朝,更是加大剂量,疯狂上马各种水利工程改善南方种地环境,每条堤坝筑起,就会产生千亩良田。这在官方史书里很少提的,官方史书用毛主席的话说,都是些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破事,而水利、种地这种关系大家生计的事反倒不咋提。这都是技术官僚们的事,搞技术的人在哪都不太上台面,西方那边主要聊的也是王公贵族、王子公主那些破事,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开始聊技术相关问题。

所以说宋朝搞基建非常厉害,尤其在建设江南方面,功劳卓著。

尤其南宋,北方彻底被女真人占领后,宋朝政府不是跑杭州了嘛,在那里住下了。技术官僚们带着大家疯狂搞基建,扩充农田,研究丝绸、陶瓷工艺,让江南生产力大解放,顺便还跟东南亚搞起了贸易。南宋小朝廷凭着那么一小块地,竟然在蒙古铁骑下苟延残喘一百多年。

南方本来就温暖,水多湿润对农业也是好事,南宋通过水利工程把土地整改完之后,南方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到了宋朝末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元朝统一中国后,就开始从南方往北方运粮了。

放一张图,大家感受下:

1

而此时北方饱受战争蹂躏。比如陕西,这地方条件本来还可以,但从唐朝开始,一直都是战争前线。先是跟吐蕃打,又跟西夏打,后来金、蒙古轮流上,几乎没有一天安生,经济能发展好就有了鬼了。

最重要的是北方水资源一直成问题。以秦岭为界,南北降水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看下图就能看出来,差别非常大:

image

比如北京,这地方在元朝就是首都,那时候水源一直有问题,等到明朝朱棣迁都到这里,南方的官员进城后,喝了一口水直接喷了,又苦又咸。皇帝让人到处找水,终于在京西玉泉山找到了能喝的水(那地方的水到现在也非常好,于谦说他只用那里的水泡茶)。大臣们后来也到处溜达找水井,但北京上千口井,只有几口井的水能达到南方的标准。

到了明朝,南方经济强、北方军事强的格局已经完全定了下来,当时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南宋的,但是南宋地盘小,好养活,苏州和湖州丰收,南宋就够吃了;不但够吃,还可以卖给现在东盟那一带。到了明朝,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意义,因为明朝的“天下”比南宋大了好几倍,苏州那一带的粮食产出还通过大运河漕运到北方,开始支持整个中国。

此外南方依托出海口,大量跟海外做买卖,天量中国生产的物资被卖到海外,比如茶叶、丝绸、瓷器一直都是西方最抢手的商品。通过海洋贸易换回白银后,中国境内货币太多,出现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现在搞外贸赚美元以至于自己通货膨胀多么的相似。

多说一句,国内经常说的一句话,央行在过去三十年多印了几十倍的货币,其实这个说法不严谨。大部分都是因为中国企业跟美国做买卖,赚来美元,这些美元在中国境内换成人民币在境内流通;贸易规模越大,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就越多,这就叫“输入型通货膨胀”。

明朝就是这样,江南跟荷兰人、葡萄牙人做买卖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改稻为桑”,也就是把种粮食的土地种上可以出去卖的经济作物,跟西方买卖做得火热。本以为幸福的时光就这样持续下去,满清入关了,杀得人头滚滚。

不过满清入关并没有改变多少整体形势,中国的经济形势依旧是严重南倾。清朝九个封疆大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九个各种总督,其中权力最大的当然是直隶总督,统辖北京这一带;最富的,却是两江总督,也就是现在的江苏、上海和江西,江苏、上海那一带当时叫“江南省”。

等到清末开始五口通商,大规模跟西方做买卖,上海开埠,迅速成了整个亚洲最繁华的城市。依托贸易带来的关税后,上海那一带也更加烈火烹油。这也是为啥江浙起家、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蒋委员长最终能完成北伐、形势上统一中国。江浙当时是中国最富有的地方,有钱就有枪。

2

新中国成立后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外贸这条线基本断了;当时又是计划经济,北方资源多,中国的煤钢复合体又在东北,所以持续了很多年,北方经济要重于南方。南北经济一反千年常态,出现短暂的“反转”。

随后改革开放。一开始还不太明显,等到了2000年,中国开始加入世贸,彻底开始“外贸导向”,也就是要中国生产工业品,出口给西方。

但是西方并不是看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所以要给安排工作,人家看上的是中国工人素质高但工资只有西方的1/20。不过西方吸取了和日本的经验教训,当初他们让日本搞代工,但日本偷摸学会了美国人的核心技术还反超了,差点把美国给干下马。

2000年后让中国搞代工,欧美刻意控制高科技输出,主要让中国接手轻工业相关领域。

而南方,迅速承接了这部分加工业务。

这里就有个问题,为啥南方承接呢,而不是北方?

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当时最先开放的几个城市都在南方。而且回大陆投资的那些人,都是早期从两广和福建跑出去的,他们回来投资肯定是在南方呆着嘛。

不过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北方没有适合的港口。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不满意了,博主你这不胡说嘛,南方有上海、宁波、广州,但是北方也有天津、青岛、大连,怎么就没港口呢?

其实在制造业中,港口本身不是关键,毕竟港口往往是个门户,一般原料运到港口,再从港口转运到生产型城市,如果港口到其他城市的路特别难走,那这些原料就运不过去,到时候成品运不出来,那港口可能就是个摆设,或者可以用作军港或者加油站,不能用作大型枢纽。

而南方港口,内河发达,可以低成本地跟其他内陆城市连起来。

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现在最发达的区域,长三角,是不是水网纵横?苏南的经济水平直逼发达国家,也是这个原因,他们都是上海港背后的城市。

image

北方这方面就很劣势。内河太少,就算有河,河水也太浅,没法把物资廉价送到港口,产品也就比南方的贵,自然也就没啥竞争力。

可能有小伙伴纳闷,南方有长江,那北方不有黄河吗?

这两河没法比。黄河基本没法通航,水太浅;长江是可以行驶万吨巨轮的。我放个图吧,大家感受下:

image

从上图就能看出来,真正能通航大船的,主要集中在长江和它的支流上,还有几条运河;而上海,它的延伸是长江运输能力最强的一段。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啥上海的地位这么硬,从晚清到民国,再到现在,只要有外贸,它的地位就不可被撼动。

也能看出来为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优势那么大,而北方几个港口几乎没有内河连接,作用发挥不出来。

而且这两天我查资料,发现一个新问题。三峡修建好之后,上游蓄水量明显上涨,河道变宽变深,很多支流之前根本不能跑船,现在水位上升后也可以了。整个水道运输能力明显变强,最新的数据显示,现在的三峡过闸运输量是没修之前的6倍,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地位更稳了。

既然说到三峡了,就多说几句。

全世界最爱三峡的,应该是湾湾了,自从三峡建起那天开始,一直黑到现在。说什么要用导弹炸三峡,三峡破坏了环境,三峡坝体只有16.5厘米厚,已经变形,每年过完年都说今年要崩,一下雨就说这次真要崩,下三天雨就说已经崩了,只是封锁消息,你们等着官宣……这套说辞整整坚持了二十多年,每年都差不多,以至于台湾老百姓现在听说这玩意都想吐。

其实大家有兴趣上网稍微查下就知道了,大家平时讨论的那些问题基本已经都有结论了,比如三峡设计的时候就设计成了“重力坝”,完全可以防核弹轰击。至于三峡把水拦起来淹了不少地方,破坏了原有生态,这也没办法的事,而且这玩意又培养出了新的生态。此外现在三峡是我国防洪体系里的重要一环,这玩意整体是功德无量的。

继续聊南北差异。还有个不重要的原因是,北方冬天太冷,如果单纯搞生产,北方冬天继续开工,店家就得多支付一大笔取暖费,这部分费用叠加在产品上,就更贵了。

所以说,中国当了世界工厂,主要是中国南方在生产。大家从淘宝上买东西,应该也能感觉到,发货的大部分都在南方。而且为啥江浙沪包邮呢?因为产品主要在那边生产,而且人家那边水路发达、成本低,自然可以包邮。新疆、西藏没法包邮,因为那边动辄上千公里的陆运,运输成本可能比产品本身都高。

也就在这些年中,南方开始进入了一种正反馈状态,订单多,工厂多,赚的钱多。中西部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南方,东北也成了净流出省份,这种人口红利和资本红利进一步加强了南方的优势,很短的时间内就彻底扭转了局面。江南又一次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历史位置上。

大家注意下美国,也差不多。人口主要集中在两大洋的海岸线和五大湖,最富有的州也都在海岸线上;内陆的州看着土地大,但人口不多,也比较穷,好多投了川总。

5

说到这里,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个角度了,大家注意到一个关键东西了吧?

对,就是“水”。

咱们可以把地图换个方向,就能看出来,南北问题,又可以理解为谁挨着水资源多的问题。

中国三个大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挨着海,都有一个大港口,只是上海的内河多,广州次之,北京这边最少。

image

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北差距也可以理解为东西差距。这也是为啥我国疯狂上基建,因为基建尽管无法把陆运降低到水运成本那么低,不过也确实能降到使商品经济能转起来。运输成本可以理解成摩擦力,基建就是降低摩擦力。

3

接下来会发生啥

现在外贸拉动经济模式已经到头了,今后当然还会对外做买卖,不过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那么大了。

但是今后人口向东部沿海集中的趋势并不会变,那三个圈会继续走强。不出意外的话,按照现在的趋势,那三个圈会成为地球上最繁华、人口最多和规模最大的经济体。而且这不是什么有生之年系列,大概就在近十年。

当然了,南方那两个圈整体生态要比北方强一些。

南方的城市群“订单驱动”几十年,受商业文化熏陶时间较长,这种情况下,遵守合同、守法、守时等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政府宽容性也强得多,都能接受搞互联网高利贷了,你说宽容不?

北方老百姓受商业文化熏陶和订单驱动少一些,所以更加“人情社会”一些,政府的思维和观念也跟南方那边的不太一样。

而且随着南方两个三角的产业外溢,其他离得近的主干大城市无疑也能分到南方制造业外溢的一杯羹。

以往一直在纠结制造业到底是会转向东南亚还是中国内陆,到这两年开始有点明朗了。

低端制造业,类似耐克鞋还有其他衣服,以及各种高污染行业,肯定要转移。一方面中国政府现在不太能接受高污染企业继续呆在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去生产线每天干十几个小时拿两三千块工资,现在这些企业在中国招不到工。此外就是那个关键问题,转到内陆后运输成本会翻倍,利润薄的企业受不了,肯定要去东南亚。这种企业我们也不想要。

那种高精尖的领域,很多现在正在向成都等西南城市转移,成都这几年经济走强,国际上评价也很高,没少占制造业转移这方面便宜。

高精尖这些行业需要上下游配合,要走一起走,东南亚那边的工人素质和条件有点接不了,这几年很多国外企业把厂子搬到印度后被印度人搞得服服帖帖,又在酝酿搬回来;而且这些行业相对利润高,对运输成本涨价不是太敏感。

文末总结几句吧:

1、南方会持续走强,底子已经筑好了,后续发力也会猛得多;
2、而且会持续外溢,一部分外溢到东南亚,一部分外溢到我国东南和中部省份了。北京现在溢出效应还不明显,帮不上周围城市什么忙,还在吸收周围城市的人口和资本。
3、如果面临选择困难,优先选南方两个圈的大城市,其次首选离那两个城市近的大城市。
4、今后的城市越来越大,可能会出现“一省一城”或者“一省三城”,高铁的出现会进一步加剧这种集中。
5、城市越大越发达,变数、机会、浪头就越大,有了浪,你就能飞。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