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是不接受赌狗的

@一玶海岸:说一下赌博这事吧。

金融行业是不接受赌狗的,你要是隐藏很好大家都不知道倒也罢了。只要你犯了事,大家都知道你去赌博,必定开除。

因为赌狗风险太高了。

金融很多岗位都是手中要过账走钱的,让一个赌狗混在其中,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钻空子捞一笔跑路了。

每年法规部管操作风险的,都要发出一批典型案例,较大比例的是赌狗作案。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

国内是没得赌,有也是小打小闹。

一个人从小赌打麻将之类,进化到红眼赌狗,必定涉及境外。

澳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拉斯维加斯,这算是传统上比较 “正规化” 的赌场所在地,去这里赌的人,还算是轻症。

近几年东南亚一些社会治安乱,不稳定的国家,例如缅甸、越南、老挝…… 也有了赌场,路子更野,到这些地方赌博的人,基本就属于重症患者。

所以在金融行业,外事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严禁赌博。

例如我对新加坡赌场的规定还算比较熟悉。新加坡很鸡贼,他们希望得到赌场的收益,又不希望本国人民嗜赌,所以:

想进入金沙赌场的,持外国护照免费,持本国护照要交钱,价格还不菲,进一次交一次钱。

当年也有国内来新加坡的领导比较好奇,想去赌场看一下。

我们最多只能把他们带到金沙购物中心的二楼,有几个通风口,能够一览地下赌场的全貌,让大家开开眼界。

至于他们如果想进去,只要告诉他们护照会在赌场有登记,到时候一查一个准,这帮人一般就不敢了…

“海归废物”和他们的围墙

2023年2月,智联招聘发布《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归国求职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明显地逐年增长,其中2022年的应届留学生规模,是2018年的2.17倍。
求职压力也由此激增。毕业后失业失学,成为很多留学生的现实困境。在2020年5月成立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豆瓣小组里,有5万多名网友,自称“海归废物”,抱团取暖。
我们采访了4个小组成员,他们分别在高中、本科和硕士阶段出国,有人出身名校,拿过百万年薪,后来却接连遭遇裁员和投资失败;也有人在家里蹲了5个月后,试图成为流水线工人,结果“幸运地”找到一份文员工作;还有人依然处在漫长的辞职gap期。
和国内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更早以前的海归相比,他们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境况:一些人将留学看做是在投资更好的未来,另一些人已经觉得留学是一种消费行为了。
从这个角度,网友“已注销”、Monica、小Z和Zoe都是身处洪流之中的人,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文|李果果

编辑|王海燕
“留学回来后,去工厂当文员”
“已注销”,23岁,新加坡留学三年,转行文员和销售
我之前在网上发过一个帖子,开头第一句是,“都闪开,我才是真正的废物”。同样是回国,有人能拿到大厂 Offer,即使没拿到,至少在事业上也能取得一定成绩,我完全没有。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厂里做文员,我当时是去应聘流水线工人的,碰上他们有个文员岗,可能人家看我从国外回来,才说要不要来试试文员。文员收入还蛮可观,一个月有5500、6000这样。

我从2017年6月高中毕业就开始出国留学,先在荷兰的一所大学读商科,因为生活、学习都不习惯,身边中国人又特别少,根本无法融入,加上考核特别严格,第一年就没熬过,回国了。后来我爸妈通过熟人了解到新加坡的教育比较好,2018年就把我转去新加坡,读了类似于专升本的本科学校。新加坡在文化、生活和学业各方面,都跟中国比较接近,我适应得不错,就顺利毕业了。

我去留学是因为高中状态不好,每天都很困,困得睁不开眼睛,课也听不进去,成绩就不理想,但英语很好,我爸就说,要不送你出国。我当然说好,就从高二开始准备雅思。

其实我家经济条件也不是多好,只不过我爸对教育非常重视。他是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全靠自己努力,走出农村,在武汉扎下根。出国后我遇到的中国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比我好,可能人家买包包是香奈儿起步,我只会买小CK。我并不是说自卑什么的,我就是描述一下我的家庭背景。

图片《欢乐颂》剧照

商科是爸妈给我选的,因为我是文科,他们觉得这个专业是万金油,以后好找工作。但2021年回国后,我投简历很不顺利,大企业没投上,小企业觉得不规范,后来就很不自信,不敢投了。这种不自信可能跟我父亲对我的教育有关,我爸控制欲很强,比如我们一起出门去旅行,他会提醒我注意路上的风景,不许我做别的,觉得是开小差。在他的影响下,我比较完美主义,我很好强,也容易逃避。

后来在家里蹲了5个月,我想,不能一直啃老啊,刚好我爸说家附近有个大型厂,我去招聘软件上看了看,感觉管理很规范,就想去做流水线工人过渡一段时间,结果阴差阳错做了文员。

当文员好在安稳,但坏也坏在安稳,感觉生活能一眼望到头,而我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靠自己在武汉买车买房。我知道做销售赚钱多,所以没几个月就辞了文员,找了份保险销售的工作。新公司每天9点上班,但8:30就要开早会,于是我每天6:20就得起床,7点半左右到公司,时间看起来很充足,但再晚一点,就要遇上堵车,赶不及了。

那时候不光上班早,我每天回家都是晚上八九点了,累得简直澡都不想洗。但我又强迫自己尽量每天运动,一般是跳会儿绳,再去洗澡,但跳完绳特别兴奋,再洗个澡就更兴奋了,于是搞得很晚。

虽然累,但我那时干劲十足,主管也非常赏识我,说我对客户有同理心,甚至一些老员工都比不上。即便如此,我的业绩还是那个鬼样子,加上每天通勤,感觉付出没有回报,我就跟主管提了离职。销售这个工作我一共坚持了9个月,连我自己都有些意外,因为真的很累。

图片

《盛装恋爱有理由》剧照

做销售时,也有同事跟我说,你一个海外留学回来的,就做销售?其实我自己并不排斥销售,甚至觉得很锻炼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一些价值,但我出不了业绩,巴不得别人不要提我的学历,毕竟我也很要面子。

辞职后,我出门旅游了一趟,最近又开始找工作了。但给我发来邀约的都是销售岗,本来我一心想着要去大企业,后来也向现实低了头,开始往很多小公司投简历,结果还是没音信。

按常理来说,一家小公司收到海归的简历,应该还是愿意要的吧,后来我妈提醒我,小公司有小公司的顾虑,因为一般管理和福利制度都不完善,会怕你维权,况且知道你只是去过渡的。就这样,海归反而成了我被拒的理由。

还有一个,我家不在武汉的核心区域,住得比较偏,附近都是小公司,找工作确实不容易。我暂时还不考虑租房,毕竟房租也是一笔钱,害怕得不偿失。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之前不出国,哪怕去读大专或中专学个手艺,情况都会比现在强一点。但我又不后悔留学,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出国,我当然不是说出国有多厉害,但能见识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开阔视野,对一个女生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图片

《凪的新生活》剧照

“两次被裁员,亏掉七八十万美元”
Monica,27岁,留美十年,金融行业
任何一个人,如果知道我的背景和履历,听到我说自己是废物,肯定会觉得很可笑。我是标准意义上赚钱很多、履历很好的人,但我内心还是觉得,自己是废物。
我从小在上海长大,父母都是大学生,算第一代白领,比如我妈妈,她上世纪90年代就去大陆以外的地方出差了。我从小在物质上比较满足,又是好学生,得到的各种资源都是最好的,我的初中学校家喻户晓,2010年去美国上高中,大学在美国西海岸,也是家喻户晓。可以说,一路读的都是精英学校。

我大学读的是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当时是出于非常天真的想法,对周围的精英氛围不满,想了解自己生活其中的社会和系统,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大学毕业后,我的所有朋友都去了纽约,去了华尔街工作,我就跟随大流,也去了纽约,进入了金融行业。

图片

《投行风云》剧照

2017年在美国开始工作时,我的薪水也算年薪百万了。但因为新冠的影响,2020年我被裁员了。其实当时有点抑郁,工作很辛苦,工资又有调整,而我自己从2013年就开始投资比特币,2020年炒币赚了很多,就感觉,辛苦工作干嘛呢,在家炒币不可以吗,有点主动摆烂。

但真被裁了以后,还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做自我建构,毕竟算是从小到大的第一个重大挫折。在美国被裁后,2020年冬天我就回国了,托母校的福,很快在上海又找了份金融相关的工作,公司很出名,薪酬待遇也不错。

结果去年底,行业不景气,各公司都在裁员,去年9、10月份我就感觉,自己可能要被裁了,但也没找工作,毕竟一直就不喜欢这份工作,觉得无所谓。当时还想着,要么就回美国念书好了。

结果去年11月18日,我被银行Margin call了(追缴保证金)84万美元。保证金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总之就是,我在炒币的过程中,有过借款,但去年11月,因为比特币又一轮暴跌,我亏了八九十万美元,是我工作五年的所有积蓄。

图片

《华尔街之狼》剧照
然后紧接着,去年12月份,我原本预感的裁员真来了。当时非常绝望,就在想,怎么会这样,我这样的人,怎么会走到这一步,连多年的积累都亏空,我不太能接受这事,做了很多自我构建,还去网上发了帖。

我之前喜欢炒币,是因为喜欢交易本身。交易是为了获利,是零和博弈,两方之中,总有一方会输。我喜欢赢,因为可以证明自己是对的。从小到大,我好像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够好,一直处在一种自证的循环中。

不过没钱和失业还不是对我打击最大的,毕竟要找一份工作还是容易,我也不需要谋生。我觉得真正的困难是,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定位了。我们这批人,从小就被教育说,你是被筛选的,你是特殊的,你能改变世界,但后来你发现,无论你是什么出身背景,能改变的事情都很少,大家都被一种无力感笼罩。回国之前,我还是希望做一些事情,结果后来发现,就是靠政策吃饭,你的努力也许能带来0.0001的改变,但总的来说,撼动不了什么。

我记得在上一家公司,有一天我们完成了一个很大的项目,赚了很多钱,但我去拿冰淇淋给我们组的同事时,发现除了我稍微有点喜悦感,其他人脸上完全看不到一丝开心的表情。下班时,我在楼里走了一圈,发现每个人都很疲倦劳累,一种怨天尤人的感觉。

图片
《傲骨之战》剧照

那一刻我很恐惧,之后就摆烂了。这些人很多都是清华北大毕业,又通过层层面试来到公司的,年纪轻轻就拿着百万年薪。但你会感觉,他们还不满足,还想拿到更多。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比较当中,工作后不再有排名了,那就只能通过钱来比较。

但实际上,我也没有勇气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我之前想做农村田野调查,想写农村妇女故事,结果都没有做,因为我好像确实没法把这些事情纳入到我的人生轨道。我在一个很破的小城市待了这么久,想法居然是“OK,我要回美国念书”。

很残酷,我跟那些人好像没什么差别。

某种程度上,如今留学已经是一种消费行为了,购买的是一种体验和感受,而不是说,你回国后一定能得到更好的东西,甚至你一直在国内可能适应得更好。这个观点可以供那些把留学当投资的人参考。

离职之后我不想再去找工作,就每天在家里看历史书寻求慰藉,看了很多明史和《红楼梦》,又觉得大家都很幸运,活着就是历经历史的循环。

图片

《凪的新生活》剧照

“我享受自己的普通”
小z,25岁,英硕一年,求职英专生
我是个很普通的小孩,来自南方一个普通家庭,按部就班上家附近的公立中小学,成绩也是中游。就这样一直生活到现在。
我本科是英语专业,读的是八大外国语学校之一。我学的是英语专业,老师大多都有出国留学或交流的经历,身边也有一些人出国,可能三成吧,所以我本科毕业时,就想出国去看一下,也算是提升学历的一个方式,毕竟当时不知道要干什么,考研也不太占优势。

正好我家的经济情况还算小康以上,我父母就支持我出去了。我去的是英国,学的专业跟本科有些相关,但不完全一样,学制则是英国最常见最典型的一年制硕士,三个学期。我是2019年出去的,后来赶上疫情,囤菜囤物资,加上交通,住宿隔离,花了有30多万,比预计的多,我还是很心疼的。

毕业后,我先是参加了本地一个线下的留学归国人才招聘会,稀里糊涂找了家英语教育机构。这家机构招的大部分是研究生,一半留过学,可能这种背景对家长和客户比较有说服力吧。我当时没有教学经验和相关证书,每天的工作就比较机械,加上住得比较远,我做了大概3个月,头脑一热就辞职了。

图片

《轻松自由》剧照
后来又继续投简历,主要还是教育行业,因为比较对口,也投了一些外贸相关的岗位,如制造业的英语项目管理,跨境电商或者工厂的海外运营等职位,连面试都没接到过。我知道有些人为了找工作,会去刷题,会去寻找实习机会,但我不是一个特别会打算的人,又爱躺平,所以就没做太多功课,基本是直觉告诉我这个工作“我大概可以”或者“我应该合适”的话,就通过招聘软件或者发邮件直接投。这种情况下,肯定还是专业对口录用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后来西南地区某县城的一所民办高校给我发了offer,英语老师岗。这个offer来得很快,加上有个朋友在当地,感觉不会太孤单,所以我就去了。我知道以前这所学校招老师时,本科毕业就可以,现在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多了,学校要求也水涨船高,最低标准就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也会招聘一些博士人才,不乏新马泰私立学院毕业的博士生。

正式工作后,我也是比较佛的态度。在工作上我会刻意回避一些比较困难的或自己确实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之前部门安排我和其他年轻老师参加讲课竞赛,别人可能花了一个星期准备,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也想拿到什么名次,我会很欣赏同事认真的态度和付出的努力,但自己确实只想把凑人头的任务完成,不想获得奖励,也不想因此获得领导的赞赏。总之,所有卷的事情,我都不想主动靠近。

图片

《这个不可以报销!》剧照
后来因为薪水、学校管理和一些其他事情,我在综合考虑了之后,还是从这所学校辞职了。辞职后的三四个月里,我都是靠之前攒的工资生活的,有时候也会突然想起,某张卡里还有一两千块钱,就拿出来生活。后来告诉父母辞职的事情后,他们每个月会定期给我一点生活费。

我是2022年初离职的,但2022年底才开始投简历,一开始有两个岗位本来已经谈到了面试,但不知道当时是不是HR阳了,或者有了更好的人选,后来又没有下文了,紧接着我自己也阳了,就没太关注面试这件事。加上后面又过年,所以到今年3月,一些笔试和面试才有反馈,但流程也很慢,现在有反馈的都是教育英语,其他行业面试机会都很少。

去年辞职后,一开始我是报复性补觉,一天能够睡九、十个小时,然后醒来玩会儿手机,半天就过了,下午再娱乐一下,一天又过了。到了年底我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我明明可以用这一年来提升自我,结果却什么都没做,很后悔。

虽然gap一年或者说不工作,对我们这一代已经比较常见了,但这一年,我很多时候还是在互联网冲浪,自我否定和焦虑中度过的。

但我这个人,后悔也只一时,之后又是没心没肺地玩,再投投简历,减轻一下负罪感和愧疚感。有时候会想,时间过了就过了,无所谓,毕竟一个人活到80岁的话,还有那么多年要消耗,一想到还有这么长的时间,就很烦。

图片

《我的姐姐》剧照

如果不是想到这些,我还挺满意自己现在这种生活状态的,厨艺突飞猛进,跟一两个之前没联系的朋友,又重新联系了起来。有时候一起去探店打卡,去逛公园,或者约着去看本地小型的展览,这些事情都让我挺开心。

现在我跟父母住在一个城市,但隔着地铁七八站的距离,他们偶尔会过来玩一下,但不是特别频繁。没跟父母住一起,是因为长时间在一起,精神压力太大了,而且我们作息习惯差别也挺大的。

我跟我爸交流得比较少,辞职后也吵过很多次。他觉得我应该去考个事业单位,也经常催我学习和参加相应的考试。但我个人并没有意愿,一是考虑到专业,能报考的岗位少,特别卷,二是觉得自己不适合那样的工作环境。从我爸的角度,他也许觉得,投资失败了。

我妈妈前半年觉得还好,可能觉得“她之后会想通”,不过到了后半年。见我还没有工作,也没在备考,她也着急,觉得我四肢健全,窝在家里干什么。

至于亲戚,我接触不多,微信和家族群都没加,所以这方面的压力就小很多。但这种压力可能都给到了我父母,变成了他们的同辈压力。比如今年过年,我就没回去,但我能想象,亲戚们是怎么询问我父母的,或者如何拿他们的孩子跟我比较,但从我的角度,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也很享受这种普通,起码没病没灾。

我也很赞成我妈说的,不要做“吸血鬼”。今年或许会为了工作或者自我提升做点什么,学点什么。现在的状态肯定只是暂时的。

图片
《欢乐颂》剧照
“我找不到本科毕业时的工作了”
Zoe,25岁,英硕一年,会计与金融专业
我感觉疫情以来,留学生的含金量落差真的很大。
我之前认识的一些学长学姐,也就比我大一两届,出国完成硕士学位后,哪怕学校是QS前200,都能进不错的公司。但现在不可能了,我目前已经毕业半年左右,还在找工作。我甚至投了本科毕业时候投过的一家公司,那时收到了面试通知,现在没有。

我是华南地区的人,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我从小到大应该都算是好学生,但高中开始,学习就不太行了,高考也不太满意,不过我父母当时都不建议我复读,怕考得更差。

我是2020年读完本科的,2021年去英国读的硕士,也是常见的一年制。之所以gap了一年,是因为我第一年找了中介申请学校,搞得一塌糊涂,一些本科背景更差的学生,申到的学校都比我好。我不甘心,第二年就自己DIY,结果申请到了QS前100的理想学校。

这两年出国读书的人确实挺多的,好像成了大家的退路,而且欧洲的硕士学制短,可以节省起码一半的时间。甚至英国现在已经把接收海外留学生当成一种产业来发展。

图片《正常人》剧照

不过学制虽短,课业却很重,所以直到2022年9月交了毕业论文后,我才开始求职。我是打算留在英国的,也申请了毕业生签证,毕业后可以在英国再留两年,但当时疫情严重,机票难定,家人也不太支持我留在国外,还要重新找社会公寓,所以去年10月,我就先回国了。

回国后,我一开始依然在找国外的工作。我学的会计,一开始通过那边学校的毕业生项目,相当于校招,投了英国的4家公司,其中3家进了终面,终面时间分别是去年10月、12月和今年2月。

在头两次终面失败时,最后一家的终面已经确定了,但当时还在走流程当中,然后又临近过年,我害怕亲戚问起,就想赶紧找个国内的工作,先应付过去。

在国内找工作,投简历时我投了事务所,也投了快销公司,前后拿到过三个offer,有外资银行,也有证券公司之类的,最多的月薪开到了11000左右,希望我在年后尽快入职。但当时我还在等国外的结果,也确实不喜欢这份工作,左思右想,还是拒掉了。

我学的会计,理论上应该挺好找工作,毕竟哪个公司都需要财务对吧,只是工资非常不高而已。但实际上,我并不喜欢这个专业,高考报志愿时我填了6个志愿,会计专业是最后一个,当时只是不知道报什么了,又听说这是热门专业,才填的它,没想到被录上了,后来就这么读了。

在英国读研究生时,我导师有问过我,要不要跟着他读博。我一开始还蛮开心,但后来想了一下,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根本读不下去。我以前其实一直在自己骗自己,觉得学着学着,就会慢慢喜欢上。到硕士毕业,等于说,花了5年,我终于承认,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

图片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但问题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后来我回顾简历才发现,大学阶段我参加的专业活动很少,却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做活动策划,做志愿者。我就想,可能我的热情在这一方面。所以我现在的理想工作是策划,活动策划和内容策划都行,在国内投的简历,也是专业相关的岗位和快消公司两方面。

但专业不相关的岗位收到的反馈寥寥无几,更糟糕的消息是,今年2月17日,最后一个国外的公司终面也完成了,结果是被拒掉了。那时候开始我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正儿八经在国内找工作。

所以现在我的状态就是,早上起床锻炼,投简历,吃饭,睡觉,投简历。我现在心理落差最大的事年龄。因为在国内找工作,hr会说,你二十五六了,怎么还没开始工作。但我的同学们在国外求职时,根本没人会在意这个问题。

另一个落差就是预期和现实的落差。出国前我觉得,未来的工作肯定会比较好吧,结果读完这一年半,发现你虽然是海归,已经读到硕士,一样很难找到工作。我之前跟父母说过,既然出国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那现在算不算白费力气了。父母对我倒没什么要求,一直跟我说,毕竟是第一份工作,慢慢找,不着急。但我自己非常焦虑,焦虑到晚上睡不着。

我以前一直觉得,父母和朋友的支持不重要,因为都是自己做决定。但现在,发现有些事情努力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同学朋友的鼓励就给了我很多安慰。

图片

《阿甘正传》剧照

相比去年9月,我现在心态已经躺平很多了,毕竟吃不下睡不着,对找工作也没什么帮助,还影响面试。

我现在有时会想,坚持虽然值得赞赏,但学会放弃也蛮需要勇气的。毕竟哪有那么多人,一毕业就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且待遇还不错。如果真的没有办法了,我后面会试着接受不喜欢的工作,让工作和生活分开,或者先找一份工作,慢慢再往想做的方向去靠也行。

目前我还是想等到七八月份,再试试申请英国的工作。

普通人时髦指南:基本款咋穿出高级感?

有钱人每天可以在他们的衣橱里随便挑一身低调又昂贵的衣服出门,普通人有时需要穿好一点的衣服撑撑门面,“服装哪怕对心智坚强的人产生的效应也是人们想象不到的。”

图片《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约翰生博士参加自己戏剧的首演时,身穿一件镶着金边的红马甲,戴一顶金色饰带礼帽。但要想让衣服给你带来自信,也许并不需要破费很多。时尚作家佩特拉卡说,她穿着90美元一件的优衣库羊毛衫,别人问她是不是1000美元一件的意大利货,她认为只要全身都是柔和的、淡黄色的优衣库衣服,就会显得很有钱。

日本造型师大山旬说:“对成年人来说,时尚最重要的就是普通,要选择一眼看过去没有什么显著特征的衬衫。一件好的衣服,应该没有特别明显的装饰,款式简洁。设计看上去过于华丽,会带给对方一种刻意展示的感觉。”
图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确定了要多买基本款之后,还要选对尺码,“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真正穿着合适尺码衣服的人并不多。无论多么好的衣服,一旦尺码不对,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即便是很昂贵的衣服,如果尺码不合适,看上去反而会显得很廉价。服装的尺码变大,整个人的轮廓看起来也会变大,会给人一种邋遢的印象。选择尺码的要点在于,与其偏大,不如选择偏小一点儿的尺码。”
图片
日本造型师noriko说,穿搭最关键的是配色,“越是单调的单品,穿搭力越高。基本色不只和任何颜色都可以搭,还具有让人看不出是平价服饰的效果。全白穿搭不是全都用纯白色,加入米白色更容易成功。灰色、褐色、灰褐色、咖啡色及橄榄色,善用这些柔和色,可以穿出成熟又自然的感觉。以灰色搭配上白色,能呈现出绝佳质感。”
图片《小欢喜》剧照
美国学者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一书中说:“藏青是中上阶层的颜色。除藏青色外,颜色越柔和、黯淡越有档次。”
图片
其次,中上层穿的衣服不会有明显的标识。“商标在今日拥有一种图腾般的魔力,能为其穿戴者带来荣誉。一旦披戴上可读衣饰,你就将自己与某个企业的商业成功混同为一,弥补了自身地位无足轻重的失落。当贫民阶层欢聚一堂共度闲暇时,绝大多数人会身穿印有各种文字的服装亮相。随着社会等级的升高,低调原则随即开始奏效,文字逐渐消失。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的服装上,文字被商标或徽记取代,例如一条鳄鱼。再往上,当你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记全部消失了,你就可以得出结论:你已置身于上等阶层的领地。”
图片《启动了》剧照

再者,“衣着过新,或者过于整洁,表示你的社会地位不太稳定。上层和中上阶层的人们喜欢穿旧衣服,似乎在告诉别人自己的社会地位丢得起传统尊严。他们敢于光着脚穿船型便鞋。煞费苦心达到的一丝不苟的整洁,可能是你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体现,也可能由于你对他人的评价过分在意,这两项都是低层等级的特征。毫无瑕疵的衬衫领口、系得太标准的领带结、过分操心送去干洗的衣物,都会暴露出你是个缺乏自信的人。还有,穿戴过于讲究也有同样的效果,会令你显得俗气。社交场合最糟糕的表现莫过于:当你应该显得不修边幅时却很整洁,或者当你看上去应该邋里邋遢时,你却一身笔挺。打个比方,擦洗得一尘不染的汽车,是贫民阶层万无一失的标志,社会地位高的人才敢开脏车。”
从衣服的用料上说,“上层阶级的服装倾向于更加柔软,有质感,羊绒质地,多结。衣物的差别还暗示了城市与乡村、辛劳与闲散的差别。乡村象征房产和马背上的闲适,而不是破败的奶牛农场和糟糕的中学,因此中上阶层(以及未来的中上阶层,比如常青藤大学的教授)普遍喜爱花呢外套。这种衣服暗示的是乡村式的闲适慵懒,而非城市才有的日薪苦役。”
图片《社会性抹杀》剧照
把上衣扎进裤子,再用皮带形成视觉焦点,以披肩让上半身比例增加,能让腰围看起来清爽利落。宽松上衣会在腰部形成蓬松的视觉效果,让造型更有张力、更吸引人。
《怎么穿才合适》节目的主持人克林顿·凯利说,不要从头到尾赶时髦,“你当然可以赶时髦,但是千万不要成为时髦的经济奴隶。时尚只是附属于你的一种装饰而已,而造型则是你自己通过着装对于自己的一种定位。如果你不到35岁、经济独立,可以有75%的钱用来买时尚的衣服,25%的钱用来买传统的衣服;如果你过了35岁,这个比例应该是一半、一半。如果经济尚未独立,75%的钱花在传统衣服上,25%买时尚的衣服。重要的是避免一些错误着装,比如不要有一半以上的衣服都是黑色,“黑色显瘦并不正确,一件修身的白色夹克同样可以让你的身材显得很苗条。”
图片《她的私生活》剧照
GQ英国版前主编迪伦·琼斯在《绅士准则》中说,20多岁时你可以穿匡威、窄脚牛仔裤、花T恤,三十多岁就应该穿深色的西装,四十几岁就需要定制一套西装和皮鞋。但穿得有品位只需要好的品味和一些常识,备一件百搭的海军蓝夹克衫,“穿上它你突然间就会看起来像乔治·克鲁尼,还需要一条牛仔裤,深色的、剪裁合适的,没有洞或者松线头,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不要卷起裤腿,根据2005年的一个调查,男人穿着最性感的服饰是粗犷的牛仔裤和普通的白T恤。你需要一套深蓝色的西装、一件白衬衫和一些黑色的领带,永远不要扣上西装的最后一粒纽扣。”
图片《猎场》剧照
不擅长穿衣服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畏难的刻板型,始终是学生时代的打扮,觉得凭自己的身材和财力,不可能成为穿衣达人,另一种是冒进的乱穿型,喜欢有视觉冲击感的衣服,买了很多大牌,由着性子穿。对于前一种人,“永远不要破罐破摔,抛弃时尚,就会被时尚抛弃。”对于第二种人,要“多买不易被流行左右、简约基本的单品。”

中山一日畅吃指南

提到中山美食,人们通常会想到酥脆的石岐乳鸽,但中山的美食远不止这些。中山市下辖15个镇、8个街道,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物产,也有自己的美食文化。黄圃的腊鸡、腊鸭、腊鱼,立秋时,被挂在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散发着独特的烟火气;阜沙镇的秘制三黎鱼干、蟾蜍粥、干燎鹅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古镇的海州鱼饼外酥里嫩,枸杞猪杂汤清新甜美;小榄盛产花卉,除了能喝到荼薇酒和带有菊花的汤羹,蘸着蚬蚧汁吃一口炸鱼球,鲜美的滋味充满口腔;三乡是鱼米之乡,炒锅当道,当地人认为无“炒”不成宴,吃一口甜甜的豆捞,尝一口200多年历史的濑粉,会感到十分满足;在深湾,菠萝沉淀出足够的糖分,但当地最出名的食材当属禾虫;东升镇的沙田区盛产“四大家鱼”,此外脆肉鲩、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也十分常见;在沿海的南朗,制作云吞不用面粉,鲮鱼肉饼制成的面皮包裹着香嫩的鱼肉;在沙溪,芦兜粽上榜了“舌尖上的中国”,遍布广东的大酒楼……

图片

▲石岐乳鸽

中山市区的多数街区已经被改造得相当现代化,如果你不经意地拐进那些小巷子里,就会发现那些被现代外墙包裹着的老建筑、旧式民居、洋房,经过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风吹雨淋,这些建筑的外墙露出了它本来的颜色。

Lawrence是我的美食向导之一,他带着我从孙文中路走进无名小巷,路的左边曾是他的小学,如今变成了中山开放大学的校区,再走一会儿,就会发现一段旧墙,城墙布满小草和苔藓,几棵榕树的树根盘错在那些砖石之间,这段仅存32米的城墙,是中山的“铁城东门城墙”,兴建于宋绍兴廿二年(1152)到绍兴廿四年(1154),1921年至1925年间,县长吴铁城因扩建街道,逐渐将城墙拆除。

在古城墙的对面,有个修建于民国23年(1934)的月山公园,这个公园不大,有凉亭、石狮、石山、牌坊、半月台,在一棵古树下,有序摆放着当地居民因搬家或关停生意,而弃掉的大小观音、佛像、关公以及招财猫,这棵170岁的古榕见证过这个城市的历史,也见证着人们生活、迁徙与生计。

在中山的老城区里闲逛,能找寻到旧时广东特有的韵味。走出月山公园顺着无名小路继续前行,两旁的民居房中开始生火做饭,这是正午时分,偶尔冒出的炊烟,让远处的烟墩山阜峰文塔,变得朦胧起来。

穿过拱辰路,便到了狮子街,这片簇拥在老建筑群之中的菜市场已经开了几十年之久,人们戴着口罩,骑着电动车从这里穿行,12月时,疫情尚未消散,因为物流的关系,西洋菜、菠菜、胜瓜、豆角、莴笋这些日常蔬菜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卖海鲜的摊贩索性没开,售卖猪、牛、鸡、鸽的铺子前站满了人。

转回到孙文中街,前方是孙中山纪念堂公园和中山博物馆,这两处建筑都兴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不少看过《辛亥革命》的中山人都说,当年革命拮据,中山先生连一碗凉茶都不舍得喝。

时至今日,售卖凉茶的铺子已经开得满街都是,仁山凉茶就开在孙中山纪念堂公园的正对面,从店铺上贴着的老照片可以看出,婆婆在这里坚守了30多年,她深谙中草药配方,售卖尖尾芋、五花茶、夏枯草、鸡骨草以及中山的特色甘味——三丫苦,她从3分钱一杯卖到现在的6元钱一杯。“我小时候就喝这家的凉茶,”Lawrence说,“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中暑、胀肚,或是水土不服,一杯凉茶可以给你治得服服帖帖。”

南大街与石岐西大街的交会处,地势逐渐高起,街角的银座大厦如今变成了一片荒地,旁边有栋红色的小屋,Lawrence说,这个地方以前叫“虾公”现在叫“维记”,以前是个生意不错的大排档,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上去,这里曾经热闹非凡,因小作坊、马赛克瓷砖厂、小食店密集而人丁兴旺,如今的南大街,狮滘口新村一代正在经历着旧城改造,曾经的记忆都被拆得一干二净了。“我小时候路过这里,就会让家人给我买玻璃厂雪砖,当时的叫卖声,小商贩骑着自行车、载着木头保温箱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能回想起来。”Lawrence说。

1

在老一代广东人的记忆中,无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姑六婆,人人去茶楼,啖过一盅两件再去开工。据说,香山(曾经的中山珠海一带)在清末时期,就已经有茶楼了。60年代时,中山开了大华、岐江、华园、月园、琼芳、茗园等茶楼,其中茗园档次不低,据说里面坐了不少来粤的港商,这里售卖的拉布粉、虾饺、叉烧包、千层莲蓉很受客人欢迎。

杨绮梅阿姨今年76岁,她说自己在17岁时,就进了中山饮食公司,随后就来到了茗园做点心。她的师傅叫吴九,来自广州。“那时候做点心很辛苦的呢,从夜里3点,工作到中午12点,师傅很严厉,当时没有预制,现做现出。”梅姨说。

1998年时,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人的生活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啖早茶文化逐渐让位,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只想吃一口“快餐”。也正在这一年,梅姨一家在华侨新村附近开了家粥粉面。店面不大,但整洁干净,桌椅餐盘,墙上的菜单,古朴的瓷砖,用的发黄的电扇,老式的日历,一切似乎都充满了怀旧的气息。

梅姨天生坐不住,待客十分热情,大概是因为在茶楼工作了多年,她对厨房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做事干净,用心煮,料用足。”梅姨不太会讲普通话,讲话时,一字一顿,“一碗靓粥,要做到粥底绵滑。”

在疫情前,客人们在开店前就开始了排队,人来人往,梅姨要忙到10点,才有时间休息。在最忙活的时候,梅姨和客人打招呼的声音,女儿吆喝着上菜的声音,打破了中山清晨的宁静,也让整条街变得有了生机。在疫情后,店里时常有空位,梅姨着急也没有办法。

早上8点半,9块钱一份的瘦肉鸡蛋肠粉已经售罄,看着隔壁吃得喷香,不免有些遗憾。于是我点了拉布粉和窝蛋牛肉粥,体会到了为什么在广东,大家会说吃粥而不是喝粥——牛肉的分量很多,在粥碗中,米是各种配料的搭档;家乐粥粉面的拉布粉做得顺滑,酱油有点甜,有客人说,这里还有鱼片拉布粉,是中山独一份。

图片
▲家乐粥粉面的后厨正在制作拉布粉

有古文写: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中山人,清晨一碗粥,墨守成规。这家开了24年的小店,陪伴了许多中山人的成长。有个叫长江的老客人,说这里有“最石岐”的粥,一家人来了快20年了,不舍得搬离竹苑。梅姨说她在厨房也工作了60年,从来没有停过,只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眼睛突然看东西变得蒙眬了,刚刚做了白内障手术。梅姨还没讲完,看见了老客人,又站起了身,迎了上去。

陆游写过一首诗:“粥香可爱贫方觉,睡味无穷老始知,要识放翁真受用,大冠长剑只成痴。”由此可见,吃粥的道理如养生,自甘淡泊。在青溪路上,还有一家名叫“海浪”的食点,虽然也经营米饭和粉,但在中山人的心目中,这永远是一家粥档。一碗肉丸粥,充满肉丸,肉丸弹压,肉香留在口中。通常,一家粥档只经营早、午两市,但“海浪”开足24小时,越夜粥越浓。

2

很多来过中山的人,都去过“石岐佬”,这家被游客奉为“最全中山菜”的店,位于康华路。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家店的“浮夸”:一只巨大的卡通鸽子雕塑站在门口,比出一个“赞”,花里胡哨的大门上印着各种和鸽子有关的标语。餐厅带给人一种逛市集的感觉,门口的大棚挂着灯笼,明档里摆着新鲜的食材,厨师们在现场制作、烹饪,餐桌卡座有鸽笼和小船两种形状,在幽暗的灯光照射下,给人一种置身黄昏时的乡村的感觉。

张伟雄是这家店的主人,也是总厨,他管自己叫“岐人张”,他说自己对石岐的感情太深了。在他的记忆中,自己从小就是个吃货,很早的时候,他就把民族路附近的大排档和各种馆子吃了个遍。“父亲也是个吃货,他知道菜市场里什么最好吃,”张伟雄说,“家里的菜也都是他操持的,妈妈、妹妹和我几乎没进过厨房。”

从杨仙逸中学毕业后,张伟雄直接被分配到了富华酒店。在15楼的中餐厅里,他想象着父亲的样子,端起炒锅,拎起炒勺。那几年,张伟雄觉得自己见证了许多美食的生成,也见证了一个城市最辉煌的时刻。在1991年时,他已经成为厨师长,也被派到香港,去跟那里的“鲍鱼大王”杨贯一合作。在那边的厨房里,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用“好食材”的理念,随后张伟雄先后管理了十几家餐厅。

在香港的厨房里,他见过不少中山菜,石岐的脆皮乳鸽、小榄的鲮鱼球、古镇的鱼饼、黄圃的腊鱼……他想,粤菜有这么多分支,广府菜、顺德菜、潮州菜、客家菜……中山有那么多的名菜,有那么多鲜活有个性的食物,可为什么没有人说中山菜呢?

带着这个想法,他回到了石岐。他总结了一下自己十几年的烹饪经验,觉得把石岐菜发展成一个菜系没什么问题。2000年的时候,机缘巧合,他跟自己的拍档就开了这家“石岐佬”。给餐厅命名的时候,张伟雄觉得“佬”是粤语中最常见、最亲切的称呼,他想让石岐和食客的关系变得近一些,随后又管自己叫起“岐人张”。

这个岐人张先后尝试了上百种菜,分数次更新到菜单中。渔家蚬肉饼、岐味酱濑粉、石岐炒米粉、岐式纸包龙趸鱼、石岐苹婆果、家乡芦兜粽、石岐榄角酥、黄圃盐焗猪尾、南朗豉油肉、东升吹涨鱼头、五桂山咸鸡、西郊鬼五马六……许多菜都带有地名,许多菜也带有中山的印记。

图片
▲张伟雄制作的鸽宴

12月初,因为疫情的关系,客人的上座率不到三成,在疫情来临之前,这里是中山最火的餐厅,几百个餐位座无隙地,门口还要排长队。“这三年,餐厅几乎没有坐满过。”张伟雄说,“这个装修风格,像个市集,人多的时候大家欢声笑语,人少的时候,客人讲话也轻言轻语的,看起来有点伤感。”

张伟雄先端上了开胃小菜,香麻腐皮,这个腐皮就在明档制作,淋上麻油,口感嫩滑,吃起来满口留香;冰镇黄鳝,处理得十分干净,口感脆爽,搭配一点芥末酱,有一种清新之感;鲮鱼球刚摆上桌,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菠萝包外皮焦脆,菠萝的清香在口中弥漫;金吒是中山粉果的代表,馅料由猪腮肉、南乳、花椒、八角组成,咬上一口,油香四溢。在不少大湾区的美食家看来,中山蕴藏着古早风味,无论是一碟卤水、一盘烧味、一份炒菜、一盅例汤,都能吃出过去的味道。

张伟雄是石岐乳鸽的传承人之一,随后,他呈现了自己拿手的鸽宴。“其中几道菜还没放进菜单。”他说,“卤水乳鸽,采用的是白卤,和传统的红烧乳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软嫩,一个脆甜;盐焗鸽心肾,是咸鲜的味型,心肾软烂入味,是道不错的下酒菜;土茯苓老鸽汤,很是香甜;最后这道菜,我们把长豆角焖到软烂后卷成一团,最后淋上特制的鸽肝酱汁,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豉汁蒸脆肉鲩,是一道传统的石岐菜,豆豉、豉油强化了鱼肉的味型。“我其实不喜欢用现成的调味料,因为人的口味都被这些味道塑造了。”张伟雄又用卤过的鲍鱼和腌拌的脆肉鲩,以及冰草、冻干水果,做成了一道类似沙拉的凉菜,他觉得这样才能吃到鱼肉本身鲜甜的原味,“我给这道菜起名叫家乡咸淡水鲜”。

图片
▲脆肉鲩

吃过午饭,沏上一壶生普,就着一盘石岐杏仁饼,听张伟雄继续讲述着石岐的故事和打趣的段子。整个下午,他讲了很多押韵的梗,说了很多石岐话的歇后语,其中有不少都是关于中山饮食的,他像个石岐菜的布道者。

“石岐话是粤语的一个分支,与广州话可互通,但又不同。石岐人能听得懂广州、香港、澳门的粤语,但他们不一定听得懂石岐话,70年代以后,电视普及了,因为标准粤语的推广,石岐话越来越向广州话靠拢,许多旧时的发音和词汇都消亡了,新一代中山人也都听不懂了,比如我们以前说‘银钱’,就是人民币的几块钱,比如我们说‘下间’,是在说厨房。”

说这话的人,名叫舒饭,原名冯东航,是土生土长的石岐人,他曾经做过很多年的出版,现在做了公众号叫“至香山”,专门考据中山、珠海、澳门的风物,足见他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舒饭也是我的美食向导,他曾经写过两本关于石岐话的书,《石岐话词语笔记》与《石岐方言故事》。

那天下午,他讲了许多关于石岐话的故事,他讲做芦兜粽,“真係好大兜”,因为芦兜叶能长到两米长,包出来的粽子有两斤左右,芦兜叶两边和中间有刺,石岐话曰“勒”,所以第一道工序就是“批勒”,即去刺,“批”好的芦兜叶要用竹竿压平,洗净后再扎成一卷晾干水分备用。端午节,一大盆粽子端上来,可以这样说:呢兜芦兜粽兜兜都咁大兜。

图片
▲“石岐佬”店中制作的芦兜粽

“石岐话也见证了历史的演变,因为孙中山的母语就是石岐话。”舒饭说,今天看似“土得掉渣”的方言,实则却蕴含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记录这些语言,才能记录当年的味道。

3

咸水歌又名白话渔歌,是水上渔民用粤语演唱的歌谣,几十年前,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常有人唱起,因这些地区的居民长期与大海打交道,故而得名。在中山,咸水歌也叫“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多为情歌,但现在年轻人都用手机搞对象了,就没有什么人再唱了。据说,我们在央视上看到的咸水歌《春潮》,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味儿了,现如今,真正的调子,只有渔村的大娘还能唱几句,那个歌声听起来就像疍家人的布鲁斯。

南朗镇崖口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西侧,距离中山市中心约20公里。飘色本起源于中原的迎神赛会,后传到东南沿海,广东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据清同治七年(1868)版《香山县志》载:“每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记载的就是南朗崖口飘色的盛况。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时,崖口村都要举行飘色表演,这一岁时民俗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南朗的飘色也叫抬阁,主要看点是悬挂在半空的表演,其中的格式角色大多来自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童子拜观音、闻鸡起舞、嫦娥奔月、桃园结义……这活动分为接神、小耍、随驾、大耍几个步骤,最后的高潮是聚餐,下午5时左右,各村村民都汇集到祠堂前面参加聚餐,吃饭时,还能观摩“地色”的表演。

在南朗棠记海鲜餐厅的墙上,我发现一组关于飘色的照片。餐厅老板棠哥说:“年轻人的参与度不行了,一般出街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可不要消失啊!”

棠哥名叫黄锦棠,生于1970年,今年52岁的他已经当了爷爷,在他的回忆中,南朗曾经是个没有渔业的渔村。“60年代的时候,这边不可以捕鱼,会被批斗的,但自己捉鱼吃没有问题。”他说,“小的时候,跟着家里人一起去割草,这些草当年都是喂牛的,如今牛都吃不到这种草了,都用来绑螃蟹了。”

棠哥小时候,经常偷偷出去捕蟹,退潮时,他会沿着滩涂踩出一个个小坑,走回来的时候,在沙子里插上根竹竿作记号,等再退潮的时候,他会沿着之前的路线走一圈,那些被沙子填平的脚印中,往往埋着一只大螃蟹。棠哥管这个技法叫“踩螃蟹”,随着捕获的螃蟹越来越多,他找出一条穿破的牛仔裤,系上裤腿,专门用来装螃蟹。

图片
▲棠记海鲜的老板棠哥

捕蟹自然是有乐趣,但更大的乐趣,来自换得的零花钱。或许也正是因为捉了许多年螃蟹,棠哥对这边的青蟹十分了解。“螃蟹有不同的生长阶段,重皮蟹是它在脱壳时的状态,新壳未硬,旧壳尚在,夏天最常见;水蟹是它刚脱壳的样子,身体很柔软,因为水分够多,所以吃起来是清甜的;奄仔蟹是处女蟹,有黄,但不够成熟,是软滑的,夏末到秋都有;膏蟹的黄最多,肉也肥美,从春天到秋天都能吃到;黄油蟹,从蟹盖蟹身都有黄,这很顶级的,比六月黄好吃太多……”说着,棠哥端出水蟹羹和盐焗的奄仔蟹,果然一口清甜,一口香嫩。

“1985年的时候,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开始捕鱼了。我宁可去捕鱼也不想去上山砍甘蔗。”棠哥说自己在船上待了九年,“锥鱼、狮头、龙利、咸淡水虾、白鸽鱼、乌鱼,之前随处可见,后来填海填得多了,我们就再也没见过当年的鱼王——三黎鱼。”

图片
▲盐焗蟹

棠哥讲起80年代末想要“偷偷去澳门”,把自己都逗乐了,他讲全村7个男丁,找到一艘发动机最大声响的船,“突突突”地往澳门开,不一会儿,就被边防给拦住了,回到岸上,罚了几百块钱。棠哥说自己第一次登陆澳门,是在2004年,那时候,南朗的生活已经变得富裕些了,“我们全家一起和旅游团去的”。

捕了9年的鱼,棠哥在1995年的时候开始从同学、朋友手里收鱼,再卖到石岐去。因为等车的船家越来越多,棠哥干脆就开了家小厨房,卖点早午餐给这些渔民。“这一卖就是13年,最开始就是做些面和小海鲜,到后来专门吃海鲜的人越来越多了。”棠哥在2008年时把这个小作坊改成了一家餐厅,随后扩建了4次,直至疫情来临之间,门庭若市。

餐厅里的海鲜砂锅粉丝,蟹子混着香芹和鸡蛋,十分漂亮;鱿鱼筒经过爆炒,充满酱香,咬一口,还有馅料;禾虫蒸蛋很是软滑,虫肉微脆,带有一种独特的香味……问到棠哥最喜欢吃什么,他马上回答“薄餐”。薄餐也叫薄撑,有甜有咸,黏米粉、糯米粉配上花生、芝麻,慢煎成卷。提到这个菜,52岁的棠哥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儿时的大茅岛,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图片
▲清蒸东星斑

餐厅的对面,有数千亩稻田,稻田里养着各种鱼和蟹,每年夏天,附近的摄影爱好者都会聚集在这里,吃上一顿海鲜,然后去拍摄附近的风光。到了晚上,水面上闪着几点渔火,村子里颇为安静,整个南朗渔村显露出它最闲适的样子。

4

很难说得清楚,谁才是香山岛上的原住民。石岐区的大墩村清代叫“蛋家墩”,疍民以船为屋,居无定所,后因开垦种植需要劳动力,因此不少疍民搁置了原先的捕捞技能,走上陆地,或许,那里就曾是他们聚居的地方。

大墩村是凤鸣社区里唯一的自然村,常住人口200多人,据说现在的“村长”还是个“80后”。这村的一边,沿着逸仙湖岸延伸,大树参天,犹如为低矮的平房群加了个盖子,这里的建筑多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大多无法考据。

同安小河自东向南流,穿过大墩村,这里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传统——“起龙”。每年端午节后,龙舟被有意埋入河底,盖上泥水,保佑当地居民,而“四月八,龙船兜底挖”,说的就是挖出龙舟。除起龙外,请龙头、洗龙也都是充满仪式感的当地民俗。

大墩村有棵老榕树,下面有一间房子,房子是座庙,门口挂了三块牌子:大墩北帝庙、大墩天后圣母庙、大墩慈善基金会。北帝也叫作真武大帝,是道教神仙中的尊神,这里的像约有一米高,旁边塑有龟蛇二将、金童、玉女等从神;天后圣母是妈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或许这与水有关的神灵,也在暗示着村中的祖先来自何处。

图片
▲大墩村有棵老榕树,下面有座庙,每到晚上,庙门口就摆满了桌椅,这是从旁边的荣记食店坐过来的客人

有趣的是,每到晚上,庙门口就摆满了桌椅,这是从旁边的荣记食店坐过来的客人。据说,这家大排档只有老中山人才懂,这里曾是出租车司机和夜晚酒客的第二场,或归宿。人们在这里高谈阔论,畅所欲言,有市侩杂谈,也有光怪陆离的都市传说。

20余载间,卜卜贝、紫苏田螺、咸猪骨粥、炸鱿鱼须、椒盐九肚鱼被啤酒客们点成了名菜,有不少食客喜欢吃粥火锅,米水在炉上,微微翻滚,鱼片、水蟹、鸡肉、百叶、西洋菜,包裹了米浆,多了一丝甜香,变成了另一种味道。

图片
▲咸猪骨粥

冬夜,坐在街边,看着这些量大分足的菜,冒着热气的粥、汤、粉,似乎店家在用这种温度慰藉着每一位辛劳的夜归人。

老板问吃点什么,我要了一碗咸猪骨粥。在中山,粥可以是一天的开始,也可以是一天的结束。

股民现状

7 个半小时的高铁,到站 8 点半,哥们开车来接我,到家已经 21:20。其实我也很不喜欢这个卡点,耽误上钟,但奈何小县城没得选,北京过来直达的就这一个班次。甚至这个班次都不稳定,赶上春运经常会被取消,还要去杭州倒车。

一个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今天坐我边上的大哥,四十来岁,温岭人。

他和我攀谈问我在北京做什么的,我说营业部开户的。他一听我是证券从业人员,就开始大倒苦水,一直骂骂咧咧说 a 股把他害死了。

掏出手机给我看华泽退,说 30 多万买了这股,舍不得割肉,最后几乎跌没了。我说这公司财务造假退市,你为什么不止损,他说十几块买的割不下手。

然后又给我看了另几个持仓股,我就记得一个全聚德,另外还有几个制造业和能源股的,图形都不好看,除了一个保本剩下的都被套着。我问他为什么买,说是有朋友的消息给他推了这几个票,现在也一起被套了。

我安慰了他几句,说这几个公司好歹是正经经营的,估值也不离谱,等到下一轮行情起来了卖掉,就不要再加钱补仓了,你这样的股民来 a 股都是耗材。大哥问啥是耗材,我说就是炮灰。

大哥说要不是机床生意越来越难做,也不会想着炒股挣钱,结果股市反而亏的更多。这次他是应朋友之邀去甘肃看项目,打算租 100 亩地种西瓜。

我问了下项目细节,租地成本 20 万,钢管篷布 25 万,剩下种子化肥人工七七八八加起来 65 万,总计 110 万。每亩地产瓜 7000-8000 斤,只要能卖到每斤 1.6 元以上基本就不亏。说是前年去年有很多台州老乡去那边种瓜,行情好一年就能回本。

我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但凭常识,年化投资收益 100% 的项目必然也蕴含着相当高的风险,要么在生产端,要么在销售端,无奈我确实不懂,只能善意的祝大哥早日发财。

来源:猫笔刀 微信号:maobidao

为啥越有头脑的人越爱穿优衣库?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目前净资产310亿美元,在福布斯的富豪榜上位列第39位,比李嘉诚少(第34位,370亿),比马云高(第63,230亿)。

日本营销专家月泉博在《优衣库:经济衰退期的二十年增长奇迹》一书中说,优衣库的服装均价只有一两千日元(50到100人民币),能在十年前的零售业界里,达到年销售额2000多亿日元,本就是史无前例的壮举。

图片
图|视觉中国

这几年最为热卖的商品之一——新式保暖内衣“HEAT TECH”,2009年卖出5000万件,2010年卖出8000万件,2011年的销量更是达到了1亿件。

日本曾出现过一个词叫“优衣曝(uni-bare)”,就是别人一看就知道你身上穿的衣服是优衣库的,曝光了、撞衫了。“比如晚秋时节的早晨,老人们穿着优衣库的摇粒绒外套出门遛狗,却发现同时出门遛狗的街坊邻居全穿着一模一样的摇粒绒外套;小孩子去上课,到学校发现半个班的孩子都穿着优衣库的衣服。当时的优衣库的确是男女老少都在穿的国民服装。”但撞了也不会太尴尬,因为“优衣库的产品价廉物美,功能多,会选择优衣库商品的人,是有头脑的消费者。”优衣库的服装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能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随意组合,每天都能享受舒适的服装,它们简约但不可或缺。

图片
新垣结衣代言优衣库

优衣库在每一季度投放的新商品数不过500种。其大型店铺中商品数量也只是保持这500种。优衣库在中国共有七十多家合作工厂,每家工厂每年平均875万件,都是员工人数过万的巨型服装生产企业。成为优衣库伙伴工厂的条件,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严格的。

2004年以前,“人们觉得优衣库价钱挺便宜,且质量还不错。至少在当时,便宜就是世人对优衣库的定位。”优衣库决定提高衣服的品质,结果价格有所上升,但“它总能在涨价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品质,也就是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做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即使价格不变的商品,优衣库也会通过每年不断的改良,努力提高产品的功能与品质……甚至可以说,这不是涨价,而是变相降价。”

柳井正认为服装不等于时尚,人们买衣服也看重服装的功能、材质、舒适度、轮廓……即那件衣服所拥有的信息。他的宗旨是销售大量受众广、不会过时的基础款。

图片新垣结衣代言优衣库
一位朋友说,她“白天穿着优衣库499的西装去上班,回到家换上优衣库59的家居服,感觉现在优衣库也贵了。”希望她不需要换成GU,而是早日成为Theory的顾客。

2022年6月,《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罗伯特•阿姆斯特朗在《物美价廉的衣服的乐趣》一文中说:“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但也要欢迎优质、便宜的衣服。它们能让很多人感到愉快。最近我去了优衣库买夏天的衣服。两条斜纹棉短裤,两件黑色T恤,五条内裤。一共135美元。这些我以前都买过,我知道它们好看又耐穿……接受现代资本主义便宜的快乐不等于要放弃奢侈之乐。有一年我买的一双布罗克鞋比我买汽车花的还多。那双鞋我还在穿,那辆二手车已经报废了。”

图片
2020年,《1843》杂志一篇文章说,优衣库的衣服传达了一种“低调的自信”,这种自信一直很流行,也许是因为它暗示着财富。Cut杂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如何只穿优衣库就显得很有钱》。优衣库的款式不多,但材质多样、先进,颜色比较丰富,“我们的衣服不应该有自己的态度。人们通过混合、搭配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风格。”
穿什么牌子的衣服透露的是一个人的品位和身份,穿奢侈品的很豪,穿杂牌子的不拘小节,穿优衣库则有一种千花阅尽,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感觉。

《1818黄金眼》做了15年记者的一位北大毕业生

《1818黄金眼》,是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类似的本地民生新闻节目不计其数,但《1818黄金眼》却尤为特别,它击穿了地域圈层,透过微博和视频网站获得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有观众将其形容为“一代人的快乐源泉”。
而43岁的卢宝祥,则是《1818黄金眼》从业最久、最擅长“灵魂拷问”的记者。他在民生新闻一线跑了15年,当年是云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北大中文系毕业,同事们都叫他“卢大师”。他什么奇怪的事儿都碰到过:一位住三层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老头,就是不愿付800元的电视维修费;一位餐饮老板,举报自家是黑心店;一位姑娘贷款在理发店充值了23万,“老师”说她有妇科病和扁平疣,得疏通经脉……
然而在十几年前,卢宝祥并不是成天与这些民生琐事打交道——他曾是专打调查报道的“四大金刚”之一。但那是过去时了。

“你觉得琐碎吗?”

卢宝祥连着在微博上转发了18条自己拍的新闻。“小吴都能出名的话,我也能出名!”

小吴是《1818黄金眼》2018年最出名的报道对象——他起初只是房屋中介,一次理发,店家要他四万。上过《1818黄金眼》后,小吴成了网红,上综艺、接代言、拍时尚大片,还去了微博之夜。

为什么一天内如此集中地转发微博?卢宝祥回答:“我看到了微博的力量,也想乘着翅膀一飞冲天,已经沉默了这么多年,就这么回事。”

受到小吴刺激前,他是《1818黄金眼》观众心中最擅长“灵魂拷问”的记者。一位投诉人本想剪头发,却被理发店忽悠充值八千元,做了祛痘服务。店里的经理表示,他不负责祛痘的产品安全,只负责做生意。卢宝祥的手突然指向经理的脸——你自己脸上的痘都没祛嘛。这成了网络上著名的“灵魂一指”、“死亡一指”。

一对打工姐弟坚持认为捡来的硅胶模特是估值上亿的“石太岁”,卢宝祥捏了捏塑料模特说,这石太岁怎么这么像人体?这是脖子,这是两边胳膊,这是背。接受采访的教授想打马虎眼,卢宝祥反驳:教授,你把它背面翻来看看。

粉丝在视频下评论:这位记者,瞎说什么大实话。

但卢宝祥很少露面,没什么人知道他到底是谁,长什么样。卢宝祥说,我这个长相,不适合出头的。

《1818黄金眼》21个记者,卢宝祥年纪最大,43岁。学历也最亮眼,云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北大中文系毕业。编辑部的人都叫他“大师”。卢大师个子不高,胖,留着板寸,操一口纯正的杭州普通话,总被嘲笑“1975年出生,却长着一幅1957年的脸”。

在《1818黄金眼》待了15年,卢大师碰见的奇怪事多了:一位住三层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老头,就是不愿付800元的电视维修费;一位餐饮老板,举报自家是黑心店;一位姑娘贷款在理发店充值了23万,“老师”说她有妇科病和扁平疣,得疏通经脉;几年来总有年轻女孩抱着明星梦办“模特卡片”,被骗后才发现,风水轮流转,转不出同一个王老板。

理论上,作为一档本地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就是服务于浙江市民的衣、食、住、行。理发店、美容医院、房产物业、汽车4S店是其四大“重点监督对象”。由于监督理发店太多次,一些记者习惯在浙江广电大楼一楼的化妆间免费理发,这是台里为他们提供的福利。

卢大师却不喜欢在台里剪,也不找连锁店,他习惯在新天地商城里剪最便宜的“58元头”。不过,他绝不会暴露《1818黄金眼》记者的身份。“你是1818的,不小心给你割破一下,完蛋了。”

卢大师去拍摄一条投诉绿城物业的选题:一家美食自媒体前一次查水表时用水6吨,两月后显示170吨。进入小区,一位管家看到大师手里印有“1818黄金眼”的话筒,赶忙上前询问。得知是采访绿城物业,她摆手欢送,语气一下子轻松起来:你们走错了,这边这边,我们跟他们一点都不搭ga的。

大师问:跟你们不搭界很开心哦?管家连连点头,很开心,很开心。

大师回头说,1818在浙江肯定是“瘟神”,大家看到你,什么事,怎么又来?有时站在商家门口,老板眼珠子咕溜溜转起来,我们最近有投诉吗?

和投诉人会面后,花了半小时,美食自媒体才解释清楚分歧:物业坚持他们阀门没有关,他们认为物业忘了统计水费。几位穿制服、打领带的主管围过来,为了不到500元的水费,双方又争执了半小时,还是没达成一致。

我问大师,你觉得这琐碎吗?他反问,你觉得琐碎吗?五百块。那有人为了几毛钱还较劲呢。较真,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不过,等回到机房剪片,大师的手机响起。他大着嗓门质问:你们在不在现场?不在,好奇怪,你们都希望别人出面,打电话过去都不出声,我怎么去呢?

挂断电话,刚说“较真才能促进社会进步”的大师抱怨起来:肯定是房价跌了老业主维权,这种人的尿性还不知道?入户门框太矮,你是姚明啊?这我绝对不去,谁去谁倒霉。

在《1818黄金眼》,记者们通常有两部手机,一部联系投诉人,一部留给自己用。记者范彬曾专门申请过移动的虚拟小号,每周一换,以躲避投诉人的“纠缠”。但卢大师只留了一部。曾有人在凌晨十二点打电话来,提出的诉求让他觉得自己两面不是人——问题解决了,要求你别播,不然告你。问题没解决,要求你赶紧播,不然也告你。

后来大师学聪明了,晚上就把手机调静音。

不是谁都能忍受每天与鸡零狗碎的现实打交道。一位人大的考古学女博士来实习,跟着大师采访一起租房纠纷,房东大伯拎起条凳向他们砸来。大师和摄像退几步,说,老兄,你不能这样。“小姑娘当场吓坏了,第二天说卢老师,你们怎么这么淡定?我说我们每天都是这样的,得‘汪’一点。”

没过几天,女博士不想实习了,走了。

“目前考虑转行了”

浙江广电附近的“串哥烧烤”是《1818黄金眼》记者们的据点。店不大,算个苍蝇馆子。一次剪完片,记者们又过来吃串。卢大师坐在主座聊过往经历,说一句,就猛抽一口烟:

“做省妇保医生挂号特权调查,我不像正规记者还要先打扮一番。直接闯到医生办公室,他说不能接受采访,我说不好意思,我录下来。我们不按常规出牌的。”

在座的记者表示,“卢大师是乐此不疲”、“卢记者他是最纯粹的”、“他觉得他妈每天出去采访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但作为一位北大中文系毕业生,还没来到《1818黄金眼》时,卢宝祥觉得这档节目很没意思,“几块钱的矿泉水投诉也做。”

他最早对记者的理解,来自于北大读书时期看的美国电影。“《蜘蛛侠》、《超人》的主角,为什么都是记者?”他也看《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常把“新闻正义”、“追寻真相”挂在嘴边。

做记者,在北大中文系1995级,不算一个主流的去路。当学者、走仕途、从商,是几大方向。去年因“沈阳性侵事件”公开发声的王敖是卢宝祥的大学室友,他如今在美国Wesleyan University任教。班长去了大唐电信,“现在是总裁助理,不得了。”

这个一心想当记者的人,职业生涯起步并不顺利。毕业前,卢宝祥去一家媒体实习,带他的老师每去一个农村调研,就收下一个红包。没熬过三个月,他回到云南老家,打算找本地媒体,竟然要博士学历。“你还不明白吗?就是为了把我们这种人挡在门外,人家早有关系。”

卢宝祥回到县城,父母也帮不上忙。这是一个典型的寒门贵子的家庭,妻子应慧娜说,第一次去他老家,看到沙发是皮的,可皮已经一块一块没有了。

杭州的阿姨打来电话,要卢宝祥把简历和作品邮寄给她,转交给浙江台。一周后,卢宝祥在BP机上看到来自杭州的简讯,拿公共电话打了回去。“总监说你马上来,我们缺人才。还许诺一个月五千元,杭州房价才两千一平米。”

他先在浙江卫视做电视编导,但这个北大毕业生,“看不惯很多东西”。《1818黄金眼》创始人之一樊诗序记得,卢宝祥刚来的时候不太受重视,总在不适宜的时候说不适宜的话,“个性有点那个的”。

等被派到《1818黄金眼》写评论,总监给予了卢宝祥很大的空间:每天由他选择一条新闻点评。一次评“杭州大厦售假”,洋洋洒洒三千字,第二天中午,他接到制片人电话,杭州大厦的领导在你办公室呢。卢宝祥说等着,我在学车。下午一点回去,对方三个人还饿着肚子在办公室等他。

图片

卢宝祥与年轻记者在机房讨论剪片

卢大师有些得意,“现在就是阿里巴巴,绿城,吉利,浙江本地三巨头。除了1818,谁敢碰?”他的前同事付宗恒说,广东的媒体来到《1818黄金眼》,觉得不可思议,本省居然敢报道阿里巴巴?

一家外卖公司的公关向我递来手机——她的微信里有13位《1818黄金眼》的记者,最害怕这位卢宝祥。一次骑手投诉代理商拖欠工资,找到《1818黄金眼》,卢宝祥去采访,还做了一条“全年负面新闻回顾”。公关向卢宝祥提出,把新闻标题里的公司名称隐去或者处理一下,遭到拒绝。老板将新闻转发给她,她觉得快崩溃了,气到不想加卢宝祥的微信。

大师说,你可以把这个细节加入:截稿前,至少有两家公司要告卢记者,一家是深圳的3D打印机厂家,另一家是合肥的餐饮管理企业。他发来深圳厂家的短信截图,由于字体设置太大,手机屏幕只能显示下三十几个字,“《刑法》规定,故意不实报道,毁坏公司声誉的,严重的,构成违法、甚至刑事犯罪。敬请慎重考虑。否则我司将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大师紧接着发来几个“呲牙”的表情:你可以以这句话结尾——卢记者目前考虑转行了。

同事们多数才二十七八岁,43岁的大师算得上是“老炮儿”,但他仍经常拿到月度工分王。“就是熟练工”,大师说。但问起最近有没有满意的作品,正剪片的大师摘下耳机,沉默了一会儿,“一天得拍三四条,鸡毛蒜皮的事儿,谁记得住。昨天拍了什么都想不起来。”

他去采访一起iPhone手机维修未还的投诉,老板说,不能按消费者的意愿调解,想一会儿过来解释几句,大师却把摄像拉走了。从会面投诉人到离开,没超过半小时。

我问,这就结束了吗?大师回答,不然咋样?他即使来了也是那几个方案,不会有新的。

“黄金时代”

每天下午三点后,《1818黄金眼》的记者陆续回到机房。电脑显示屏定格在千奇百怪的瞬间:有长得像演员陈赫的浴所经理,也有为自家隆鼻效果得意的美容医院咨询师。有打肉毒素面部神经坏死的颧骨,也有假体位移大小不一的鼻孔。有永远卡在倒计时7分钟的松下滚筒洗衣机,也有40000元买到的假rimowa旅行箱的底轮。

两位记者讨论如何剪片。一位说,最标准的新闻,是投诉人两段,被投诉人两段,每段同期声不超过20秒。另一位回答,最标准的,得是从第二段就开始相互怼!

图片

卢宝祥及其同事,一个带着“江湖”气味的办公室

2018年,《1818黄金眼》的新闻上过多次热搜:“牛有尤”、“抖音敏宝宝”、“傻蛋机器人”,最出名的还算“发际线小吴”了。《1818黄金眼》的微博快速上升,积累了318万粉丝。网友称他们是快乐源泉、叛逆先锋,自媒体“X博士”还将他们的拍摄、剪辑手法解读为希区柯克、斯皮尔伯格。

但大师有点抗拒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就看不见我们严肃的一面呢?

十二年前,《1818黄金眼》推出“深一度”板块,卢宝祥入选四人调查队伍。时任制片人王霞说,有些重磅的调查新闻,从总监到记者,播出前手机都得关机。杭州一家知名房产公司为了把楼层建的更高,伪造了22份采光权合同。“它虽然是浙江本地企业,可就盘根错节,太困难了。我们只能所有电话全部关掉,确保领导找不到我。”

“那才是黄金时代呀”,大师一个个回忆起来,“宝洁飘柔假货泛滥系列”、“宝马X5质量调查系列”,几十条做起来,都是大片儿。

做飘柔,每天观众热线有一半是给卢宝祥出主意的。有人让他带铁钉去超市验,有人让他去擦包装瓶上的生产日期。王霞记得,卢宝祥的飘柔系列做了28天,杭州很多超市货架上的飘柔,全被看了报道的百姓扣掉字眼,无法正常销售了。“飘柔每天都在组织律师团看卢宝祥的片。”

还有暗访“麦烧酒”,大师总也忘不了那段故事。他和摄像吴凯循着线索找到一家废弃垃圾场,一直走向深处,看见四五个人正在一幢没被拆的钉子户楼里露天酿酒,大缸摆那儿,酒在发酵,苍蝇环绕地上的大麦堆嗡嗡飞。才和对方套了几句话,由于说不出“熟人”到底是谁,三个人立起铁锹,卢宝祥和吴凯拔腿就跑,跑回公路,司机等着,安全了。

从走廊一路聊到办公室,有记者听到卢宝祥的大嗓门,忍不住插一句,“你们居然跑得动?”大师笑开了,“那时候我腿还没坏,吴凯关键时候跑的比我还快呢。我们边跑边拍,最后全播出去了,一战成名,观众打电话来都说,那个跑的很快的卢胖记者。”

但一位记者私下对我说,“按照大师的说法,哪儿有那么多调查新闻可做?现在由专业记者引起的话题很少了,鸿茅药酒,一个医生随便写了篇文章。他还是以前的思路。”

转折点是2013年。一次,大师听到广告部的同事讨论收视率,才发现深一度放在七点和十点的黄金档播出,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引起明显的波动了。

一年后,陆远鹏成为《1818黄金眼》第一制片人。卢宝祥发现,“三条‘深一度’的片,抵不上原来工分的一半。”他提出,希望能按照原来的评分标准,“但领导不听啊,说得‘公平分配’”。问及当时的具体情况,大师不愿多说,“另外三大金刚不都用脚投票,走了吗?”

陆远鹏不认可在任时期调查报道减少,“只是越来越难了,不像以前能做20多条,很多东西到一半,卡掉了,我得确保它能先播出。”他更看重故事性,总向记者们强调,要考虑观众想看什么。

他的办公桌上堆着两摞与电脑齐平的书,一摞《三联生活周刊》,一摞《故事会》。一位年轻记者说,他刚入职时,写稿太生硬,陆远鹏递来四本《故事会》,让他好好学习。

图片

《1818黄金眼》前任制片人陆远鹏

梁嘉诚是《1818黄金眼》少数几位还做暗访的记者之一。他32岁,乐于讲述以往的暗访经历,还一一对应上了《火影忍者》里的任务分级——“暗访义乌黑加油站属于S级。派出所就在旁边,明白吧。”他在办公桌底下藏了一纸箱暗访工具:帽子,保温杯,钱包,别针,眼镜,针孔摄像头很隐蔽。纸箱上覆盖了些灰尘,他也很久没用了。

暗访义乌加油站的新闻播出后,热评第一条是,“1818突然走上了深度调查的路子,美容美发松了一口气。”

曾经,大师每天都会从电脑里找出“深一度”的音乐,插入承上启下的框——深一度正在播出。现在,他找不到这条音乐了。后来一次采访,大师说,自己近几年也提不起心思做深度。

“没人看,放网上激不起太大的浪花。反而是有趣的点,小吴这种的。社会从里头得到什么?快感。我现在做的是快餐,怎么做得好看、好吃,就是很重要的。”

“都四十岁的人了”

聊起通过《1818黄金眼》火的发际线男孩小吴,大师有点儿困惑。“就凭借长相,凭借一个眉毛,能火成这样?”

妻子应慧娜眼里,大师下班就喜欢躲进书房读《史记》。他的书架上堆满了名著,《鲁迅杂文全集》、王小波时代三部曲、《卡夫卡小说全集》,有些泛黄的内页还印着歪歪斜斜的字迹,“卢宝祥 北大中文系”、“卢宝祥 记者”。

但小吴走红后,大师却在一个晚上重新打开微博,翻完《1818黄金眼》6、7、8月的几百条微博,翻出2018年的“男子捡到石太岁估值上亿”,和2017年底写的“理发店里故事多”的年度总结,一共18条,都转在他名为“卢鼎记”的微博里。以往他两三个月才上一次微博,为了登录领红包。

每转发一条,大师要配上一句评论,“我真的是太耿直啦”、“我的年度总结”、“最近的新作品”,还翻出一位粉丝的提问,“记得你们有个卢大师还在吗?”,也把这条评论转发了,“还在”。

那些微博很少有人点赞,“卢鼎记”只有三千多位粉丝,“杭州租房小吴”却已经有49万粉丝了。

听到大师说“想出名”,应慧娜问他,你以前不是说不想出名吗?卢宝祥转过身去,单手叉起腰,自嘲说:改变了呀,都四十岁的人了。

在这之前,应慧娜已“埋怨”了快两小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无助。”卢宝祥做完医生挂号特权的深一度调查,小孩得了脑膜炎。医生说,需要排十五天队才能住院。她坐在走廊着急,打电话给卢宝祥,问能不能找找关系。卢宝祥回答,有他们电话,你敢打吗?千万别说这是卢宝祥的小孩。

应慧娜曾是剧团成员。生孩子后,她把工作辞退,家里收入全靠卢宝祥。应慧娜有些庆幸,“还好不怎么做深一度了”,卢宝祥蹲点一家炼油厂,她接到陌生电话——你老公差不多可以了,我们知道你小孩刚出生。

那阵子,她和卢宝祥不敢拆快递。还有一次,她在家门口看见一个纸袋,里头像塞着纸币,没看清是真钱还是死人钱。把袋子放回原位置,第二天不见了。

偶尔也会有“好处”。大师和应慧娜一起去装修市场,老板听见具有辨识度的杭普,说你是1818黄金眼那个卢记者,“本来75元的一根灯管,直接5元成本价给了我。”应慧娜则说,老板只是打了个小折扣。

大师总愿意回忆那些让妻子感到“麻烦”的调查。但他不得不承认,那都是过去时了。大师走起路来,都已经一瘸一拐,去食堂买来羊肉串都不敢吃。年过四十,身体发出警告的信号:犯过痛风后,他包里总兜着对脊椎起镇痛作用的药片。应慧娜说,去年她给大师换书包,才发现大师瞒着她,轮着吃三种不同的止痛药,吃了快一年。

应慧娜希望他换份工作,休息会儿。大师却说,自己多走走,反而会好些。

我最后一次见到卢大师,他正准备坐公交车回家,理过的板寸又长起来,走起路还是一瘸一拐,但仍笑眯眯。车辆颠簸着,大师开始述说这天的奇遇。

他去嘉兴“曝光”一位无证经营的汽贸公司老板,刚开始采访,男老板有些激动,想找他合影:听了你这么多年声音,终于见着本人了。

大师有些怀疑,这是要干嘛?

老板解释说,我知道你会用什么方式写我,说我是骗子也行。但怎么着,也得合个影。

大师架不住老板的热情,还是跟他拍了一张。但又怕老板是要拿照片说事,故意坑他,显得自己像被收买了。临走时,他忍不住调侃了一句——记得打马赛克哦。

中国游客最爱的泰国,贵到“去不起”了?

经历了疫情三年,中国在2022年底重新开放后,泰国成了第一大出境旅游目的地。但随着第一批中国旅行者涌入泰国,物价上涨、“去不起”,成了网络上的最大声量,“泰国不再是那个可以穷游的泰国了”,仿佛成为一种网络共识。
我从去年11月底开始在泰国旅居了近四个月,看着春节之后来泰国旅游的国人多了起来,诸多明星、网红、博主也纷纷出现在泰国,关于泰国旅行的争议也多了起来。
图片《人在囧途之泰囧》剧照
不得不说,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感叹确是事实。无论是我旅居两个多月的曼谷,还是中国游客钟爱的普吉岛、苏梅岛,它们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并不便宜”,酒店、交通、餐饮、按摩、游玩项目的价格相比疫情之前都普遍上涨。尽管赶不上中国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物价,但至少比我平时生活的成都要贵。例外的是泰北地区,比如清迈,即便涨价后也比国内便宜不少。
不过泰国物价的上涨,原因完全不是网络上所说的“中国开放后大量中国人涌入泰国”,而是全球物价上涨与泰国疫情政策放开后,全世界游客逐步回归,相辅相成的表现。
图片当地时间2022年9月30日,泰国普吉岛,顾客在当地一家酒吧里玩乐。(图|视觉中国)

在泰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中,2022年是泰国过去十年来通货膨胀率最高的一年。在按月计算的数值中,12月高达5.89%,远高于国际警惕线3%,也是泰国自2012年以来首次高于3%的一年。
所以当中国游客在2023年来到泰国时,面对的便是一个早就涨价后的泰国。
全面涨价的泰国

泰国物价上涨在疫情后体现特别明显,在江苏沿海一座县城生活的佼佼,从2017年到2019年,每年5月下旬的淡季,都会以自由行的方式,和朋友或家人来泰国旅行九天。今年,她也准备同样时段到普吉岛度假九天。
订机票和酒店时,她明显感觉到“变贵了”。原本她计划去相对小众的象岛,需要先从上海直飞曼谷。疫情前,上海到曼谷,往返价格机票可以控制在2000元以内(非廉价航空),现在基本都是4000元起。佼佼查询后,发现最划算的是泰国航空,往返价格在3000元左右,但时间不好,中转去象岛的话,在路上就要耽误两天。
她最终放弃象岛,选择了可以直飞的普吉岛。但去普吉岛的机票也是同样情况,2018年,她从上海直飞普吉,往返机票只花了1900多(非廉航),今年最便宜的航班,往返也要3600多元。
图片《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剧照
佼佼推测,机票价格贵,是因为航班尚未完全恢复。不过,泰国的酒店同样变贵了。2018年,佼佼去普吉岛时订了芭东海滩的酒店式海景公寓,两卧室,带泳池和健身房,下楼就是海滩,装修齐全,单晚的价格只要500元出头。
今年,她还想订同样位置的公寓,发现同样价格,只能订到单间了,装修和用具差了一大截,“就是毛坯简装,弄了点家具就出租”。如果想条件好点,就要住到十几分钟路程外的民宿,即便如此,单晚价格也要700多元。权衡后,佼佼选择了远离海滩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单晚两间房约600块。佼佼2017年在曼谷住过民宿,她查了查价格,发现当时同地段同等条件的民宿,今年房价涨了1倍还不止。
小唐刚在普吉岛玩了七天,感受也是“不便宜”,印象最深的是打车,“起步价就是200泰铢(约40元人民币),但200铢根本打不到,基本上是四五百铢(80到100元),开了也就十几分钟。”佼佼说,她疫情前去泰国,就发现普吉岛和苏梅岛的交通费很高,因为不像曼谷和清迈,有相对完善的公共交通,只能包车和打车,并且包车费和打车费比国内要高不少。
图片
Lydia在苏梅岛生活了六七年、经营民宿,她告诉我,实际上,疫情后打车费用还便宜了不少,因为政府允许打车软件Grab进驻了。Lydia解释,以前苏梅岛的出租车相当于帮派垄断,抵制外来车辆,连民宿老板想用私家车接客都不行。按照当时的区域固定收费,打车费甚至是现在的2到3倍,可能3公里,就要500泰铢(约100元)。
上面说的都是去泰国旅行的情况,但如果你生活在曼谷,即使日常生活,也和全世界大城市一样,一点也不便宜。
曼谷有地铁公交,但地面交通非常拥堵,我在旅居曼谷期间,出行主要靠地铁和摩托车。地铁价格还算公道,摩托车也还好,5公里约在60泰铢(12元)。若使用打车软件,5公里,价格约在130铢到230铢(26元到46元)不等。若在路边招揽出租车,司机经常不打表,直接喊价,三四公里,可能就要200泰铢(40元)。
图片

《人在囧途之泰囧》剧照
曼谷的餐饮价格也不低。在曼谷的繁华CBD区域,一碗日本拉面的价格要240泰铢(约50元),一杯鸡尾酒要340泰铢(约70元),与国内一线城市的价格不相上下。并且我住在曼谷比较市中心时,附近餐馆里,无论80泰铢(16元)一碗的牛肉粉,还是100泰铢(20元)一份的蒜香罗勒炒猪肉套饭,份量都小得难过。如果你只吃一份,就会陷入一种薛定谔式饱腹状态:好像饱了又好像没饱。当然,时间会证明一切:仅仅过了三四个小时,你就饿得发慌。这时你才明白:果然还是没饱啊。
Lydia说,这种情况跟这两年泰国物价普涨有关。她印象里,物价普涨是跟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油价上涨之后的。Lydia自己和苏梅岛上的大部分定居者一样,开动力更强的柴油车。她记得,以前柴油价格约在26泰铢一升(约5.2元),汽油约在30泰铢(6元)徘徊,但现在分别涨到约36泰铢和40泰铢,她的车加满一箱油,比以前贵了六七百泰铢(120到150元)。
那之后,Lydia发现,请来打扫的清洁公司,打扫一套别墅的价格,一次涨了两三百泰铢(50元到60元)。相应地,她发现餐饮业也涨了, “以前在路边饭馆,一个肉沫罗勒叶小炒只要80泰铢,现在就涨到100、120泰铢,而且量非常少。因为平民消费,他不能把单价做高,就只能把量减少。”成本上升后, Lydia的三卧室海景别墅价格在旺季时也涨回了近4000元一晚的价格。
泰国还是一个好选择吗

当中国游客回归后,Lydia也看到了许多国人吐槽泰国物价上涨和被坑。她前不久就刷到一个新闻:中国游客花1000铢(200元)买了一瓣榴莲。
事情发生在普吉岛夜市。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一位知名Facebook博主贴了一张标价1000铢的榴莲图,说,“普吉某夜市榴莲价格也太狠了。之前这个市场物价都很低,看到中国游客回来,东西开始变得很贵。”这位博主还称,看到中国游客发视频抱怨,泰国价格不亲民,加上交通、景区商店、工作人员等因素,很担心泰国的旅游形象打折扣。
这位博主的帖子引发了普吉岛商业部门的调查。不过由于店家明码标价,并称卖给顾客的是新鲜特级优质榴莲,顾客也没有异议,因此店家并未受到处罚和影响。
图片泰国清迈的集市(图|视觉中国)
有多年泰国生活经验的Lydia,还是觉得,这多少有“宰客”的嫌疑,因为即便是特殊品种的榴莲,1000泰铢一瓣也非常贵了。另一方面,她也担心中国游客对泰铢和泰国的物价没有概念,在不知不觉地上当中,可能会助长一些热门景点地区的涨价行为。
后来,我还特地向人工智能ChatGPT请教了此事,ChatGPT表示,“普吉岛夜市上榴莲价格的确可能很高”,还解释说,一些特别大、特别甜、品质特别好的榴莲价格可能更高,并提醒游客最好 “事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市场价格,或与商家谈判,以确保自己不会被宰。”
即便有这样的个例,几个月来,我在泰国的旅居,总体感受还是惬意舒适。一是信仰约束之下,大部分泰国人还是友善诚实;二是泰国以旅游业为支撑产业,算是多年精耕细作,同样的价格,所能享受到的品质和服务仍然远高于很多国家和地区。
图片《唐人街探案》剧照
佼佼最初决定来泰国旅游,是因为看泰剧产生的兴趣。疫情前,她的旅行感受是性价比很高,所以才会连续三年都到泰国旅行,把曼谷、普吉、苏梅岛、清迈都玩了一圈。今年虽然物价普涨,但国内物价同样有所上涨,尤其是旅行相关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费用,更是涨幅不小,所以她还是选择了泰国。
我这次也在清迈旅居一个月,这里的低物价和高品质时常让我惊叹。比如清迈的咖啡馆多如牛毛,一杯拿铁的价格普遍在60泰铢(12元)。即便是非常精致优雅、咖啡也很好喝的网红咖啡馆,其拿铁价格也不过70到80泰铢(14元到16元),让需要在咖啡馆办公的人们毫无负担。所以清迈也确实吸引了大量远程办公的数字游民。
此外,我在清迈住过的山间度假旅馆,品质不低于四星酒店,有开阔舒展、绿植覆盖的庭院,房间是一栋栋小木屋做成的,还带蓝色泳池和用于休闲冥想的木质凉亭。我入住的2月初,这里的房间平均价格约在170块一晚,最近价格有所上浮,一晚也不过200元出头。
图片清迈的度假旅馆(作者供图)
不过,Lydia在苏梅岛的别墅价格最近回落了,从旺季最高峰的4000元一晚降到了1600到1800元一晚。Lydia说,在疫情前,旺季通常会持续到四月泼水节以后,但今年却早早进入了淡季,而且订单还不算多。她分析,“还是少了中国游客。如果中国游客进来,还是能租满。”
看起来,两国之间没有完全恢复的航班、高昂的机票价格,的确成了很多出行的一大障碍。三月,成都刚刚开通了直飞苏梅岛的航班,成效如何,“还是得看这个月和下个月的情况了。”Lydia说。

抻面

作者:阿城

铁良是满族人。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都是干活儿吃饭。

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名气是抻得一手好面。铁良有个要好的弟兄,也是个有名气的人,名气是和馅儿。大饭庄,有名的饭庄,凡要蒸包子煮饺子烙馅儿饼,总之凡要用到馅儿的,都是铁良这个弟兄去和。天还没亮就起身,和完一个店的再去和另外一个店的,天亮的时候,一天的活儿干完了。肉,菜,料,和在一起,掺高汤打匀。打匀是个力气活儿,而且还不能上午打好的馅儿下午变稀汤儿了,其中有分寸。

铁良呢,专在一家做。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

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营了,铁良有些不太愿意,在公家人面前说了几句。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劝了铁良几句。几年以后,铁良知道害怕了,心理感激着那个公家人。

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沾块湿布“省”着。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省面。省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省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

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适了。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铁良用鼻子,闻闻,碱多了,就再放放,“省”碱。

跑堂的数了客人要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儿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铁良不含糊,当当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一悠,就一个人长了。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铁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两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股。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去店里座位上。

锅边儿的伙计用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捞出盛到海碗里,海碗里有牛骨高汤,入好面,撒几片芫荽,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啪哒,放在了客人面前。客人挑起一箸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铁良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

五O年代初,镇压反革命,押去刑场的时候还许犯人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间食。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于是押进去,老头子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

铁良几下就抻好了,亲自放面下锅,瞬时捞起,入在汤里双手捧了碗放在老头儿面前。围观的人都伸头去看,说不出话来。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看,手上的铐哗啦啦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就招呼上路了。

铁良后来跟人说,这就是当初借钱给我学手艺的恩人,他就是要我抻头发丝儿面,我也得抻出来。

买房,首付来自哪里?

中国人历来有房子情结,所谓 “居者有其屋”“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房子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房子当成安身立命之所。到如今,买房亦是人生中头等大事。

但近些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一直处于 “水深火热”,不同人群眼中的楼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

在地产中介的朋友圈中,到处都充斥着 “小阳春” 热象,关于楼市回暖的消息越来越多:上海楼市回暖、成都回暖、杭州回暖…… 更有房地产中介喊出惊人口号:跌了三年的楼市,一周就要涨回来。

而在有购房需求的公众眼中,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令人生畏,“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 的购房方法后患无穷,购房后将要面临的高额房贷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

随着全国多地降低房贷利率、房贷政策的不断变动,不少人都无比纠结:当下的房子值不值得买?租房和买房,该如何抉择?更重要的是,买房的钱该从哪里来?

关于这一长串的疑问,虎嗅 APP 的用户们是这样思考的:

年轻人的买房首付来自哪里?

@飘萍:

行走在社会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房子可以给到,子女可以用父母的部分钱买房,比如付个首付等也无可厚非,在必要情况下,资金归集起来低成本办成大事大家都高兴,至于动用了父母的钱一定要心怀感恩,在自己各方面稳定后或返还承担一部分也是应该的,同时无论父母支持与否都应孝敬父母。

@嗅友 BKkDI:

你要结婚了,父母就会想方设法为你房子付首付,现在没房子真不好结婚啊,资本家就是抓住大家这样的心理。

@嗅友 pJ8ib:

年轻人戾气较重,没有理性发言,大多针对高房价剥削劳动人民两代财富在抱怨。作为过来人说几句:1.30 岁左右开始考虑房产不算晚,没本事的你就拿父母钱垫好首付老实生活,有本事的你就当借了父母的出息了再慢慢还清,至于不买房要创业的,三思。最后为失败买单的远不止是你一个人。2. 有本事和没本事的区分就一条:月薪和一平房价的差距以及薪资增幅和房价涨幅是否同步。3.“孝敬论” 是把还房贷看作强制储蓄,借了的钱当首付的要知道感恩,毕竟现在不要利息的借款只有血亲才会给。4. 当下有房有车的幸福感其他什么远方什么诗歌都给不了。(坐标西部某知名省会,懂的自然懂,共勉)

@Lalalalasineelf:

问题是,很多年轻人买房并不是靠自己呀,靠的是父辈,爷爷辈共同的积蓄,如果三代人的掏空钱包都买不起房子那是不是确实有些畸形了

@春水生:

有那功夫不应该去建议年轻人,应该去反思,衣食住行怎么越来越难?应该问一下房子为什么这么贵?为什么实体行业干了很多年不如一套房子带来的收益高,为什么打压这么多年呼吁这么多年房子还没有便宜,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请问一下手里握着房子的人又是什么人?空置率又有多高,站着说话不腰疼。

@嗅友 xYnNE:

买一套房不光需要掏空父母的积蓄,还要掏空年轻人未来大部分的收入,这合理吗?

当下买房是明智之举吗?

@为你动了心:

对于刚需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如果是投资的话当下应该慎重,现在国内的负债率已经 60%~70% 了,没必要冒险,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嗅友 EigyP:

那得分部分人来问,1. 炒房团 + 跟炒小聪明族,几时适合入手,又倒它一把。 2. 刚需,只住不炒。有钱肯定买!能再降多点,回归到几年前飚涨前水平,手头钱或许刚好就买得下。

@嗅友 Cceq4:

结婚时家里给买了套房。每年和老婆辛苦工作,存下来点钱。这些钱躺在银行里贬值,不敢买理财基金,怕被割韭菜,更别说做生意 (做过,亏) 到头来再买套房子,以租养供,好像只能这样。哎。

@嗅友 knxNq:

三十岁的女人独自飘在异乡,真的不想租房子了,每次房东说要卖房都让我很上火,没办法也得搬走。独身主义,又觉得买房没有租房合适。纠结。。。。。

@PauGar:

有钱的话随便买,没钱做等等党持币观望准没错,个人前途不明朗,大环境形势也不乐观,背上房贷绝对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你能接受 “终身租房” 吗?

@驿动的心 F:

没有资源的捆绑,租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嗅友 ELpe6:

终身租房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认识的人中也有一些租房住的。但相应管理措施和相应的政策缺失,给租房客带来不小风险。因为私人住宅租赁无法做到永久的租住,那就会使房客经常面临搬家和适应新环境的困扰,特别是有网友说的年老了租不到房子的困境。在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基本都是租房住。当然那时的生活水平很低,住房条件也很差,但租房住安全感不存在问问题。目前有的城市政府推出租赁房,但是租房房客的条件很高,普通居民是无法享受的。也不知道是否能永久租住。如果政府在住房政策上,购房与租房并存,那么我相信有一部人会选择租房。

@嗅友 EDmoW:

房子用来住就是负债,用来卖、投资就是资产。买房子会消耗大量本金,属实没必要。

@嗅友 0pCik:

国内主导的思想是让人买房,所以,租房相关的法律法规漏洞百出,一辈子租房的话,估计光被坑的钱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不说要和中介以及房东的纠纷。

@嗅友 M0UP0:

我们国家租房市场规范欠缺,价格不受指导,中介良莠不齐,租房合同欠保障,住户租户维权难。如果中国有非常健全的租房市场,市场会给各种类型用户提供租房的不同选择,市场公开良性竞争,大的租住平台引领制定行业规范,政府严格监管,租户住户权益都能得到保障。买房时代?滚一边玩去!

@Bright_C:

政策、法规太多东西依靠房子,而不是都想大家依靠房子。 学区片区户籍和非户籍,有房没房区别很大;人口流动下资源竞争当前无解。

@嗅友 1mJUj:

如果我们中国房地产市场回归居住属性,房地产无利可图,租房市场更加规范,那些拼命想要购房的非理性需求也会烟消云散。

在大多数国人心中,“有房才有家” 是内心的真实写照。为一套房掏空几代人老本的现实案例比比皆是。

从虎嗅数次关于购房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网友的买房意愿还是相当强烈,只不过碍于房价居高不下,大多数欲购房者仍处于观望状态。

此外,我们同样也试探了大家对于 “终身租房” 的态度,发现评论区对于 “买房、租房” 的态度整体呈悲观态度。

一方面,在房价房贷畸高而就业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父母首付支持,大多数青年对未来依靠自己在大城市买房并不乐观;另一方面,之所以大部分青年不愿成为 “租房一代”,主要是担心现有的住房租赁监管机制难以保障租房者的合法权益。

当这一代被不停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断被外部世界带来的焦虑裹挟其中、艰难前行的过程中,买房似乎成为一件” 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且不敢想 “的事。

不买房的人羡慕买房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所,买房的人羡慕不买房的人,不用掏空钱包没有高额的债务和对长辈的亏欠。买房竟也成为了专属这个世纪的 “围城”,成为当代人的软肋。

焦虑之余不如想一想:你真的需要买房吗?买房到底是你自己的需求,还是社会强加给你的需求?

来源: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