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这件事,中国人比你想得更狂野

电视剧《三十而已》大结局了,对出轨的讨伐还没结束,甚至你打开任一社交平台总能刷到痛骂 “渣男” 许幻山和 “绿茶” 林有有的激情发言。

上一次能让全国网友站在同一战线,痛骂“渣男”的还是《回家的诱惑》中的洪世贤。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这部探讨当代中国三十岁左右女性面临的婚姻、家庭、事业等困境的电视剧,讨论热度最高的还是出轨和小三的话题。

第三者插足下的婚姻不忠总是更能引起旁观者的愤慨,那么,在现实中,中国人的婚姻遭遇“不忠”的概率是什么样的?比起女性,男性真的更容易出轨吗?在婚姻中,为何总是有人抵抗不住诱惑?

出轨率上升,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轨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轨了吗?答案确实是这样的。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的潘绥铭教授在 2000 年至 2015 年间进行的“中国人的性” 全国性抽样调查中,研究了中国人的外遇行为,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这十五年来,中国人的出轨行为更普遍了。

2000 年,中国人平均出轨率只有 8%,每 100 个人中有 8 个曾经有出轨行为,到了 2015 年,大约每 4 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曾经出轨,出轨率相比 2000 年增幅达 203.8%。

1

与大多数人的印象相同,在一段关系中,“渣男”的比例确实要比“渣女”高。

中国男性的出轨率要高于中国女性,2000 到 2015 年中国男性的平均出轨率为 20.3%,而中国女性的平均出轨率是男性的一半不到,为 7.9%。

但是近年来,女性出轨比例迅速上升,出轨率增幅略高于男性。

2015 年,中国男性出轨率为 34%,比 2000 年的 11.8% 增加了 188.9%。而 2015 年中国女性出轨率为 13.4%,相比 2000 年的 4.1% 增加了 226.8%。

不过,即使整体上女性增幅要高,但男女出轨率的差距不但没缩小,还逐渐拉大了。

在一段关系中,双方都出轨,“各玩各的”的情况也是有的,而且比例还在增大。2015 年,每 10 对夫妻中就有一对双双出轨,伴侣双方都出轨的概率相比 2000 年增加 218.8%。

2

从地域上来看,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人出轨率更高。

不仅是外遇,多伴侣、一夜情这种的非主流性行为比例在这些地区的比例也更高。而山东、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所在的华东地区相对而言较保守,非主流性行为比例最低。

是不是有钱就更容易“偷吃”?从潘绥铭教授的这份调查上看,并不是 “有钱就变坏”,非主流性行为和经济发展程度关联性并不是很强。[1]

非主流性行为比例最高的两个地区中,华南地区相对富裕,东北地区则要弱一些。比起有没有钱,当地社会交往频繁程度更有说服力。从非主流性行为的地区差异上看,东北和华南社会交往更加频繁。[1]

有趣的一点是,在性的地域表现来看,东北和华南不仅在非主流性性行为上“拔得头筹”,在性技巧上,也是最丰富的。[1]

熬过三年,还有一个七年

谈恋爱时浓情蜜意,刚结婚时小别一会都忍受不了,但双方看久了,也会两相生厌。那么,这个期限是多久呢?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和许幻山结婚十年,最终因许幻山出轨而离婚,剧情和现实之间并非没有关联,在伴侣关系中确实存在“三年之痛,七年之痒”。

3

男女在开始一段关系的前三年中,出轨概率随时间增加。毕竟刚恋爱或者结婚,彼此的新鲜感还没有消失,发生外遇的比例并不高。

但在一起的时间久了,生活归于平淡,柴米油盐的琐事让一些人耐不住寂寞,开始“偷吃”。腾讯《事实说》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一段关系维持一到三年时出轨比例会达到一个峰值,女性出轨比例上升至 22.2%,男性升至 26.8%。

熬过“三年之痛”,男女出轨的比例开始降低,在结婚或恋爱的第五到七年间降到低值。

不过,在恋爱和结婚七年之后,男女出轨的概率都出现了反弹。相比男性,女性在经历“七年之痒”上反应更强烈些,在所有时间段中,七年以上出轨的比例最高,达到 28.8%。

这和潘绥铭的调查结果大体吻合,恋爱或结婚后,男性比女性更快出轨,而女性在一段感情持续时间久了之后出轨的比例更高。[1]

影视剧中发现伴侣出轨后质问和“撕小三”的桥段看着很过瘾,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当自己的伴侣出轨时,很大一部分人的做法是假装不知道,继续维持和对方的关系。

4

年长的人群更愿意维持婚姻,许多 70 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会对伴侣出轨选择“忍气吞声” 或是与对方和平谈判,分手或离婚的比例是各年龄段中最低的。

婚姻时间长了离婚成本也会更高,相比直接离婚,他们更多还是会选择凑合着过下去。

70 年代之后出生的人们大部分都选择与出轨伴侣分手或离婚。90 后与出轨伴侣离婚的比例为 47.1%,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

相比之下,00 后处理对伴侣出轨的方式就要“刚”得多,15.2% 的 00 后在伴侣出轨后会选择上门“撕小三”,超过了70、80、90后选择“撕小三”比例的总和。

婚姻不忠,逃不过性、爱、婚

婚外情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冒着被主流道德谴责的风险,仍然要“偷吃”呢?

说起来,也无非是这么几个因素:亲密生活不和谐、不爱了、在婚姻中越来越不快乐了。[1]

并非每对夫妻都能接受“柏拉图式”的无性婚姻,亲密生活不满意,出轨比例更高。无论男女,对亲密生活非常满意的人,出轨率只有对亲密生活非常不满意的人的一半。

5

婚姻说白了,就是搭伙过日子,在婚姻中的磨合也很重要,在婚姻中满意度高,更不容易“变心”。对婚姻不满意的男性,出轨率是非常满意的 2.3 倍,女性的比例更高,达到 3.1 倍。

在这种情况下,出轨可能只差一个契机。例如,最近的新冠疫情,让大家的压力都很大,美国丹佛大学的学者发现,对当前婚姻生活不满意的人在新冠疫情期间,更有可能去“找刺激”。[2]

婚姻始于爱,爱不在了,婚姻维系也很艰难。双方感情越好,越不容易出轨。不过,这似乎很难,在婚姻中开小差并不是罕见的事情,精神出轨,也挺常见。

根据腾讯《事实说》的调查,中国女性精神出轨的比例为 17.7%,高于男性。

6

肉体出轨和精神出轨,有人能妥协一个,有人哪个都无法接受。但根据丹佛大学学者的调查,男性对伴侣肉体不忠更痛苦,而女性则对情感不忠更难以接受。[3]

有意思的是,男性对伴侣肉体不忠更痛苦,但是他们肉体出轨比例大,女性对情感不忠更痛苦,但女性精神出轨比例更高。

但如果更深层次地讲,人类改不了出轨这个毛病,或许是出于人的原始本能。

美国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认为,在原始社会,出轨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行为,到了现代,人们出轨也会受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本能驱使。

男性为了自己的基因组合更大概率传递下去,就会“广撒网”,而一个女人有很多个伴侣,意味着她会得到多个男性的保护和帮助,相当于为了自己和孩子的生存上了“保险”。[4]

从这个角度上看,每一个“许幻山”都是个没有开化的原始人。

来源:虎嗅网

什么事让你觉得“人心不可测”?

Seasee Youl说
老人说人要一天天地看,少看一眼也许就会看错,这话一点都不假。

我有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哥们,高中那几年患难与共,前几天我买了瓶好酒叫兄弟们一起过来吃饭,吃吃喝喝气氛相当融洽,结果谁能想到晚上他走的时候居然用东西把我车胎给扎破,要不是另一个朋友亲眼所见还拍了照片,这件事我说什么也不会相信。

我想起读书那会儿我们经常翻墙出去上网,往往头几天就把生活费给花光了,剩下的时间都靠啃馒头度日,有一天实在憋得受不了了,他翻箱倒柜找出几个钢镚,跑去小卖部买了一碗泡面,即使他也很馋,还是把那碗泡面塞到我手上:你吃吧,老子感觉你像个饥民,口水都滴到我袖子上了……

大家都是男人,出了矛盾我想着还是把话说开比较好,我找了个时间把他单约出来,我装作无所谓的语气,问他那天是不是喝大了,为什么要扎我轮胎?

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随即恢复平静:我没喝多,我就是故意的,修车费多少钱我赔你。

我心里不是滋味,问:我哪里得罪你了?

他说:没得罪。

我说: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我在心里一直把你当哥们。

他脸上泛起奇怪的笑意:你现在混得那么好,我一个月拿不到三千块钱,都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了,能当哥们么?

我还想说什么,他说他还有事要先走,如果需要赔钱再打电话给他,出门前他停下脚步回头说了句:对了,以后吃饭就别喊我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很难理解他对我的恶意,因为我自认为对他还算义气,他妈生病我第一时间赶去医院,大包小包的营养品加两千块钱,事后他要还钱我说什么都没接,我说这是看望你妈的钱又不是借的。只要我回武汉就喊他出来吃饭,馆子随便让他挑,单从来没有让他买过,还有一次在商场,他媳妇看中一套化妆品,试着试着就要买,他却嫌价格太高不让买,两口子差点在商场打起来,我做和事佬把东西买下来让他送给他媳妇,出门时他还嫌我多管闲事:就不能惯她这臭毛病……

这么多年的交情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断了,我心里一直蛮难受,直到很久后的一天,我才从另外一个哥们的口中得知了缘由。原来有一次打麻将三缺一,别人提议让他来凑个角,当时我强烈反对,我说:他现在都混成这样了,一个月吃饭的钱都要节省,你还要他过来陪我们打牌,好意思么?

就是这句话中断了我们的交情,他不知道在哪得知我说了这句话,觉得我嫌他穷瞧不起他,慢慢心生恨意,但他却从来没有深入地想想,我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在体谅他,那段时间本来他日子过得就不大顺,家里事情一大堆,外面欠了一屁股债,我不想他再沉迷于赌博玩乐之中。

人和人是很难相互理解的,就算十几年的朋友也是一样。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存在,也许在这一刻,他是善良正直的,下一秒他就做出了邪恶的事情,也许在你的面前他光明磊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却阴险毒辣,这种复杂性很神秘,有时候又让我生畏。

我想起小时候遇到的一个老师,他就是那种标准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行为举止非常斯文,全校师生对他的风评都特别好。他有两件事让我记忆颇深,一次是在某个节日上他弹了一首钢琴曲,那个年代别说钢琴了,就是口琴我们都只在电视里见过,那个老师一曲奏罢全场寂静,随后是震耳欲聋的掌声,场面颇为震撼。还有一次是个雨天,我没带伞就缩在校门口等雨停,那个老师看见我后问我怎么没人来接我,我说我爸妈都去镇上了,那老师就跑回办公室,拿了两把伞一直把我送回家,在满是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他跟我讲了几个寓言故事,还说我脑子转得快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老师,在我的童年一度是我的精神偶像,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嚷嚷着要学钢琴,被我爸揍个半死,都是因为崇拜他。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某个下午他被派出所的警察给带走了,原因是他把他老婆眼睛给打瞎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在学校是温文尔雅的样子,回家后却是另外一副模样,家务活是从来不干的,心情不好就家暴他老婆,那天也是如此,他老婆洗衣服没有帮他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导致十几块钱被泡烂了,他就按着他老婆的头一顿暴打,打到后来他老婆都求饶了,他还抄起桌子上的墨水瓶往她脸上砸……

最讽刺的是什么呢,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又在街上见到了他,他还是那副斯文优雅的模样,站在书店门口挑着闲书,看到我后笑着招呼我过去,用恩师的语气问我在哪个学校上学,问我学习成绩怎么样,离别前他还买了一本书送给我,那本书我现在都还保留着,名字叫《遇见未知的自己》(如果是现在的我穿越回去,我肯定会用普普的语气问他:你读书是为了打人吗?)。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哪副面貌才是真实的他?是那个耐心温柔的老师,还是那个残忍的家暴狂?

这些事情给我的印象颇深,我觉得人性就像一个深渊,无论你多么靠近,你都无法窥视它的全貌。

我也再不相信任何人设。所谓人设都是片面性的东西,一个人在聚光灯下表现得再好,我也无法发自肺腑地去崇拜他,走纯情路线的被爆出来出轨,走宠粉路线的被爆出来耍大牌,走正能量路线的被爆出来吸毒,身边很多小年轻追星追到自我崩溃,都让我觉得幼稚又好笑。

前几年在我们小区附近有一个奇怪的流浪汉,他个子很高身上很臭,总是在垃圾桶里翻东西吃,还经常和别人打架,我曾经就见过一次,几个乞丐把他围着打,打到后来他头破血流,像疯了一样跳起来咬住一个乞丐的手,肉都咬下来一块,他的凶狠震慑住那群乞丐,他们扶起那个受伤的乞丐快步走掉。

乞丐走后那个流浪汉才开始清理自己的伤口,把毛衣脱下来,包住自己流血的额头。

街坊邻居都说那流浪汉有精神病,见到他离他远点。有一次我吃完饭往家里走,拿出一根烟正准备抽,他突然出现在我的身后,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过头直接吓懵,他伸出手说:给根烟抽。

我连忙把手上的烟递给他,他接过烟又说:打火机。

我又把打火机甩给他,他头发留得跟摇滚歌手似的,完全看不清他的五官,他心满意足的吸上一大口烟,整个人都放松许多,冲我摇摇手:谢谢。

我也长吁一口气,那时天色已黑,要是这流浪汉发疯或是抢劫我,我可真是要倒霉,万幸他只是烟瘾犯了。

那是我唯一和他的交集,那年的十二月他死在了湖中,尸体在湖面上漂了一上午,没有人知道他是自杀还是被害,我一个当片警的同学告诉我,那个流浪汉并不是个疯子,他住在某个桥洞里,桥洞里还有十几只流浪猫,那个男人长得非常瘦,那些猫却都养得胖胖的,想必是他分了很多食物给那些猫儿,那个男人不修边幅,那些流浪猫却非常干净,跟外面的宠物猫没什么差别。

听到这些事我感到非常震撼,此后路过那个桥洞时,我的脑中都会浮现出一个场景,那个流浪汉用捡来的刷子帮猫儿洗澡,然后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它们吃,他浑身脏乱,却满脸笑容。

虽然我们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早已可以乘坐飞船到达外太空,却还是无法走进一个人内心的宇宙。

对我而言,人类的内心无从捉摸,这是太宰治跳湖前写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

女生进夜场做兼职,能全身而退吗?

楼主提问:

父母工薪阶层,本来生活勉强小康 不久前父亲做生意失败,生活比较困难 我在一个不错的211读书,长相身材尚可 为了攒生活费,并且有出国读研打算,且考虑到时间付出与收益,决定去夜场 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大二女生,我该如何从夜场赚到钱并且能全身而退?
…………………………
谢谢愿意来给我建议给我评论的所有人。
这几天也真的非常难受。本来可以很幸福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开心地享受大学生活,想申请交流,然后出国读研,遇到合适的人相伴一生。可是突然这些平常的平凡的小憧憬都不能存在了。
突然就得独自承担起人生,抛弃小女生天真的幻想。在室友出去购物的时候默默打工,朋友出去聚会的时候默默打工。不敢堂堂正正地找个男朋友谈恋爱,怕给那个他带来负担。在自己最好的年纪里不能享受任何东西。所以,自然而然的有了这种利用自己的青春快速赚钱的想法。
我还是太天真了,还真的以为我就能和她们不一样,认为我就可以身陷其中而心仍纯净。简直天真的离谱。接受大家的批评。大家的建议我也都会去试一试。
不过,在之前的尝试中,以自己的能力赚的钱也只能维持生活。想去报个雅思班都觉得学费是个很大的数字,靠打工很难凑齐。我再去找找办法,也许坚持坚持就能看见曙光呢!谢谢大家了!

知乎网友看风景的蜗牛君回复:

元旦假期的时候,我从steam上买了个游戏,《Mount & Blade》,特别认真地跑地图、打山贼、捡破烂去城里卖,哪怕只是给自己换一件好一点的盔甲都会开心地合不拢嘴。

这个游戏玩起来特别辛苦,没有什么大招或是魔法,每次战斗都需要身先士卒一刀一剑砍出来。但是每次新招到一个士兵或是新升级一下,那种幸福感和自豪感恨不得让我与全世界分享。

后来呢?后来我在查攻略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作弊秘籍,偏偏还一眼记住了。

开启了作弊模式后,最初我只是想给自己加两万块,买一匹更好的马;后来又觉得盔甲武器都可以换一换;再后来觉得士兵的经验升级太慢,不妨稍微升一升,节约时间……总之,钱不再是问题,兵不再是问题,我不必在乎战法、在乎贸易、在乎游戏中的政治格局甚至通货膨胀,我在最短的时间招募到了一支横扫天下的骑兵,再无败绩。

可是那又如何呢?这个游戏变得一点乐趣也没有,一点挑战也没有。

于是我把作弊模式关了,重新开始辛辛苦苦去打山贼、捡破烂,去城里卖掉,啧啧,才这么一点钱?算了,还是把作弊模式打开吧。

难道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我当然知道。但我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在我开启作弊模式的那一刻,这个游戏已经被我毁了。

所以,这位姑娘,我不想和你讨论道德问题,我只是用自己这几天简单的经历告诉你一个道理,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了,就别指望会全身而退,只会越陷越深。你以为,从0到1似乎没多大改变,但请相信我,从1到100可比你想象的要容易的多,也快的多。

我的游戏已经毁了,无所谓,那只是个游戏而已。但你的人生呢?

来源:知乎

印度果然掉进了坑里

其实我是不愿意和“印度博主”这个名号有一点关系的,如果你们看过我的公号和微博后台,就知道我这么想切割完全是合理诉求,后台天天都是这样的:

九哥,你们印度又摔了一架飞机,快说为啥印度喜欢摔飞机,有没有伤到牛?

你们家乡火车又撞人了,为啥印度的火车跑人行道上去了。

印度要禁微博,你的号考虑出售不?

你果然是个伪印度博主,印度已经断网了为啥我还能天天在网上看到你?

。。。。

所以我的心情,大家也应该能理解了。

不过这两天印度确实蹦跶的有点凶,又是折腾中国企业,又是封禁中国APP,还往边境派兵,俨然一副“我要发疯了你们都别拦着”的造型,完全不管不顾自己是一副烂摊子。

其实如果了解印度这段时间的国内形势,就知道说印度这段时间“掉进了坑里”一点也没夸张。

印度在疫情初期发挥失常的情况下,让大家一度以为他们体质特异,随后印度紧急发力,异军突起,跟他的兄弟美利坚站到了一起,成为了世界疫情三强,打了那些声称“印度无为而治控制疫情”的人的脸。

现在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疫情国,美国,巴西,印度,这仨货整体可以理解为三个印度:豪华版印度,高配印度,印度本宗。

我们印度就是这样,当你昧着良心为它说几句好话,用不了几天它就用事实打你的脸。

不过当你深入了解了这个国家,觉得它随时要崩溃的时候,它却坚挺的跟开了挂似的,天天要崩溃却一直好好的,这就是印度的特色。

这也就是我为啥一直在说,当我们谈论印度的时候,不要舔,有些人总是忍不住舔,什么免费医疗(穷人免费什么都看不了,富人去私立诊所花钱看),什么民主自由(确实很自由,自由到你死了都没人管),什么免费教育(印度现在还有好几亿文盲),你夸印度这些,就好像有人夸你“尽管又矮又丑,但是还很穷”一样。

当然了,也不要替印度担心,以为它会崩溃。正如一个印度哲人说的:

两百多年前还没美国的时候已经有了印度,两百年后美国又没了,印度还在。

1

意料之中的失控

我们最早聊到印度的时候,就说了三件事:

1、印度没小事,一出事就是大事。因为印度基层建设一直有问题,萌芽阶段的问题政府往往注意不到。

2、印度基层管理能力非常差,而且各地差异极大,根本不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印度,二十个世界。这也是为啥网上聊印度经常分裂的不行,因为我们印度根本就分了几十块,各自完全不一样,就跟民国似的,天津灯红酒绿,上海十里洋场,河南大批饿死人,这些事可以同时发生,并不矛盾。

3、印度的医疗设施非常成谜,一个国家内部同时拥有特别好的私立医院,还有大量处于远古时代的免费医院,顶级私立对标美国,基层医院跟殖民地时期水平差不多,事实上印度所有领域都这个特点,高位直插云霄,低位猫在大坑里躺着。

早在印度一开始声称他们已经控制住疫情的时候,我就在文章里说他们自己也不太知道到底发生了啥。

没过多久,印度下发了新闻管制令,前段时间又抓了几个试图披露信息的记者,不过没啥卵用了,很快的,印度疫情就彻底失控,我刚才查了下,说是最近一天涨六万,总数已经突破了两百万。

短期内超过美国有点不现实,不过坚持下去,还是很有希望的,毕竟再过一段时间,美国估计就会下降,因为人口不足了,印度却潜力巨大。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了解印度的人来说,很清楚这个数依旧有很大水分,印度大城市姑且可能能做到尽量检测,其他地方根本做不到。

我上午还专门给我徒弟发消息,确认了他们那一带你只有发烧去医院,才会给你检测,检测完成后,如果确认是阳性,也得回家去隔离,出现呼吸困难才能去医院,因为当地医院早就满了。

征用的几个酒店也满了,昨天着火烧死10个人的,就是印度的隔离酒店,得了新冠没病死,最后被烧死了,我们印度就是这样出乎意料,不按常理出牌。

而且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印度搞了一系列激进的操作,比如全国封城什么的,不过很快就操作不下去了。住在富人区的那些人理论上讲可以封到下个世纪,物资优先补充富人区,物价整体也不太贵,小区里人还少,大家平日里去老年休闲区拉伸下扭扭腰非常健康。

但是印度没有中间层,直接过渡到了底层,这些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慌得一批。如果一直封城封下去,没等新冠要了他们的命,早就饿死了。这种情况下,莫迪的封城策略很快就崩溃了,没过多久,封城自发结束,印度人又基本恢复了往日的优雅与淡定。

大家觉得这个传染病应该和流感差不多,很快就过去了。

而且这种激进的封城操作还有一个大问题:印度疫情为啥能够这么迅速地追赶美国?

一个大胆地猜测认为:在封城之前已经大规模感染了,当时大家记得不,所有人都在纳闷为啥印度能独善其身,我在文章里说我同事实地去看了下,根本没有检测试剂,既然富人区都不检测,那整个印度就更难说了。

在那之后,印度封城,大量城市工人涌向农村,成功把病毒带到村里去了。

但是在村里这些人又活不下去,只好不等封城结束,又重新涌向城市,病毒也跟着这伙人返城了。一来一回,非但没有达到控制疫情的目的,反而把事情给搞黄了,病毒从大城市扩散到了村里,又重新进了城,农村包围了城市。

就在封城策略失败后,我国政府说是要把滞留在印度的侨民给弄回来,我同事那段时间坐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包机回国了。

2

奇葩的医疗体系

今年印度又流年不利,发生了大面积洪灾,路透社前几天发了篇文章,有些印度的村镇由于大批病人得了病,大水冲了桥,医务人员没法及时赶到,导致那些人最后都死于呼吸困难,惨不忍睹。

不过到了医院也不一定有救,之前呼吸机产能非常低,而且主要是德国在生产,我国最近才刚搞出来技术突破。要知道,一般某项技术我国搞定之前,都巨贵而且产能上不去,西方故意压产能,看你买不买,不买拉倒。印度一直缺这玩意,不止印度缺,美国也缺。

此外关于印度有个奇怪的传言,说是印度人免费医疗。

其实不是,他们只是免费治一些小病,感冒发烧什么的,稍微大点的病就得花钱,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印度人差不多要自费60%以上。

而且我们前文就说过,印度免费的叫“政府医院”,不免费的叫“私立医院”,在印度有句话,说是如果你恨谁,就把他送去政府医院,可以快速合法地杀掉他还没人调查。

政府医院收入低工作也艰苦,所以印度正儿八经的医生都去私立医院去了,导致政府医院医疗水平跟个小卖铺差不多。

印度有70万受过美式训练的医生,这些医生构成了印度这个国家医疗体系的中坚,他们收入高,水平也精湛,再加上印度一直在生产仿冒药,药价便宜,西方要在印度做人体试验,也不太好意思去追究这事。这就是为啥有些人跑印度看病的原因,医疗水平不错,还有盗版药。

剩下的是80万印度培养的医生,水平凑合,大部分也呆在私立医院里。剩下的,是200万没咋训练过的医生,在政府的公立医院免费给病人治病。

而私立医院费用是非常贵的,大家看《生活大爆炸》就知道,那里边的那个印度人他爹就在印度当妇科医生,收入巨高,他在他们那伙人里是最有钱的。这个设定基本没啥问题。

而在印度大部分地区,治疗新冠不是免费的,不但不免费,费用非常高,大部分人得了病抗一下过去了。问题是这个病有不低的概率会转成重症,需要去医院上呼吸机,印度本来就缺呼吸机,政府今年又在边境搞事,又向法国俄国买武器,根本没钱给大家治病,不少人间悲剧这段时间正在印度上演,很多病人在大家无奈的围观下悲惨地死去。

3

控制不住疫情控制记者

昨天看到路透社记者不怕艰苦,深入印度去采访,发现一个床位将近两千块人民币(两万卢比左右),重症病房要翻倍,还不算药品,印度不能盗版的药都巨贵。

问题是印度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一千块人民币,这不闹嘛,近乎杀人了。比较奇怪的是,呆在美国的主持人竟然问那个在印度本地的美国记者,说你不怕在印度感染新冠吗?

拜托,记者如果在美国风险更大好不好,说不定他为了躲疫情跑印度了呢。

不少人只好跑去寺庙上香,指望着他们的两万个神帮忙,没想到寺庙也大规模出现确诊病例,并且不少僧人来不及救助也死了。

而且印度老百姓有个劣势,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中国,西方媒体会开足火力报道,政府迫于压力,说不定会停止在边境上挑事,专心给大家治病。你看美国都成那样了,还身残志坚,坚持天天指责中国处理得不好。

问题是印度既是俄罗斯一伙的,又是美国一伙的,所以大家对它的政府很宽容,根本没人去施压,反而还在教唆他勇敢点,不要怕,好好搞事,以至于印度政府一直在一条歪路上狂飙。

不止狂飙,而且这条歪路上还有个坑。当初疫情一开始印度政府应该是没准备在边境搞事,他们觉得军营聚集不太好,就让军队也回家休假去了。

随着后来疫情的爆发,印度政府心态有了变化,紧急把休假士兵召集回部队,然后送往中印边境,随后病毒跟着归队士兵乘火车前往边境军营,迅速在边境军营扩散,以至于现在的印度边境陆军其实是一支“生化步兵”。有谁给边防战士捎个话,小心印度人传染新冠。

而且印度把报道疫情的印度记者抓起来了,只是不能抓路透社的人,路透社的记者上次在伊拉克被美军小飞机打死之后,一般没人敢惹他们,他们把印度的事抖得到处都是,就跟和印度有仇似的。

而且不止路透社,《卫报》是英国的嘛,印度政府也惹不起老宗主国,《卫报》的人在印度无比嚣张。

比如最近《卫报》就捅了莫迪一刀,起因是大家很纳闷为啥印度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有点像美国疫情早期集中在纽约一样,不少人怀疑是不是基层没测试?印度说你们没有证据别瞎说,小心告你们诽谤,印度干啥事都是讲法律的。

很快《卫报》爆出来说是莫迪政府把搜集证据的50名记者给抓起来了,可不就没证据?

很快的,《卫报》、路透社、印度猴他们仨就被宣布为印度最不受欢迎而且赶不走的仨讨厌鬼,前两个好理解,为啥印度猴这么讨厌呢?

倒也正常,印度到处是猴和牛,猴子非常烦人,无恶不作,而且制造了不少治安问题。

比如前几天还搞出一个大案来,一群猴子把墙推倒压死了一家子(也有人说印度警察会把破不了的案子尽量归到猴身上去),而且两个月前一只猴子袭击了印度科研人员,抢走了新冠病毒样品,现在都没找到。大家看到那只猴记得抓住它,扭送印度派出所领赏,好像奖励两万卢比(两千人民币)。大家搜一下“印度猴”相关新闻,就能发现这才是印度的恶霸。

至于印度的那个确诊病例数,鬼都不信,之前有独立第三方机构前往印度贫民窟采样,发现57%的人已经有了抗体,说明大部分人已经得了病,而且有很多不明死亡,政府也懒得去调查到底咋回事,直接给埋了,所以说吧,印度的那些数据连印度人自己都不信。

那这里就有个问题,他们那个一天六万例的确诊是咋回事?

印度一开始使用的一种叫PT-PCR的检测方式,这种方式检测慢,还贵,不过好处是准确性高。

显然满足不了印度人民日益增长的新冠测试需求嘛,所以他们开始使用一种新玩法,叫RAT,这个模式出结果快,便宜,毛病是不太准确,很多人检测是阴性,其实已经得了病,又被医院给放回去了,新冠病毒也就乐呵地跟着这人回家去了。

接下来怎么解决谁都不知道,只能是死扛,等着疫苗了,但愿疫苗出来之前病毒不要变异。

4

尾声

前几天英国《卫报》的一篇印度学者写的文章比较有意思,他说印度政府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务正业。

印度今年遭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连环暴击,又是水灾(印度水灾今年非常严重,只是没人提),又是蝗灾,还有大规模山体滑坡,刚才就已经确认有死了40多人,还有新冠,这么多麻烦,政府竟然最关心的是去边境和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玩冲突,并且大规模向西方以及俄罗斯军购,而这些钱本来可以买物资抗疫抗洪,这不是脑子被牛踢了这是啥?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印度的疫情完全没有出现拐点的意思,整体是测试多,就确诊多,到底啥样,谁都不知道,估计已经放弃治疗等着疫苗了,也只能是这样了。

不过本文的关键并不是讲这事,我们放在文末要讲的是另一件事,也就是产业链转移问题。

其实全世界能接了中国产业链的,只有印度那种规模的国家,问题是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一个国家面对疫情,初期对赌国运,中期撒手一博,后期毫无办法,只能是在边境搞事转移注意力,资本家敢把工厂搬这样的国家?

整个产业链停一环大家都得跟着停,像印度这种整个国家旷日持久没法恢复正常的,谁敢把产业迁过去?

所以说吧,这次疫情某种意义上讲,属于一次压力测试,中国顺利通过了测试,维持了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美国面对测试整体一塌糊涂,不过美国主要是金融业和高端科技行业,这些行业本身都不依赖线下,大家躲到村里关上门天天搞线上工作模式,也可以维持业务不中断,这也是为啥股灾之后,美国几大科技公司带头反扑。也就是说,美国失败了,但是美国的金融科技行业顺利过关。

而且大家注意下,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国家里(小国其实没啥参考价值,尤其瑞士那种,大家去过那个国家就知道,稀稀拉拉的,那么大一片领土,人口和朝阳区海淀区差不多),现在世界上那几个工业国都表现不错,中国,德国,法国。

只有印度,属于各个层面的多输,既暴露了国家领导力差,缺乏远见,应对灾难一塌糊涂,爆发危机解决不了问题,谁敢相信印度政府?尤其是用钱投票的情况下。而且国民素质和医疗卫生条件依旧堪忧,道路交通什么的都虚的一批,一场大雨把物流和医疗全给断了。

文末,还是祝愿印度尽快好起来吧,毕竟它如果一直不好起来,印度这个国家就是个十三亿人的培养基,说不定能培养出其他“新型的新型冠状病毒”,那这个世界一时半会好不起来。而且这个培养基还离咱们这么近。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包养外围女孩的已婚男人

今天的故事是来自于一位 故事FM 听众的投稿。

讲述者小张今年三十来岁,就家庭背景而言,小张和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许幻山还有些相似。

小张是从多年前开始创业,到现在生意已经做得小有规模,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当优渥。他和妻子结婚近十年,妻子很能干,生活上照顾着孩子和家人,事业上也给了小张很大的帮助。

但是三年前,小张认识了一个女孩。他说,他想站在男性的角度上讲一讲这段出轨的经历。

-1-

我认识她的时候,是我和妻子结婚的第五年。

我和妻子是高中时认识的,双方家里门当户对,父母也都很支持,所以毕业后没多久我们就结婚了。婚后没多久,我们就有了小孩。我和她算是棋逢对手,在家庭和事业上互相照应着,但我好像从来没觉得她是我情感上的避风港。

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在结婚这件事上,除了感情,我还会衡量很多东西,相比于轰轰烈烈的爱情,我更想建立一段合适、稳定的关系。这些年来,我们经营着共同的事业和家庭,日子算是过得越来越好了。她一直对我很放心,我之前也没有想过会在外面发生什么。

1

2017 年春天是我们的创业公司发展得非常好的一段时间,我当时经常跟合伙人和哥们一起出入洗浴、夜总会这样的娱乐场所,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做外围的女孩。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家酒店的房间里。那天下着雨,我打开房门,发现地板有点湿,我稍微有一些洁癖,问她,「房间刚清洁完吗?」

她说,「是的,是刚开的房间。」然后她转身走进卫生间,拿出来一条毛巾,不一会儿就把湿漉漉的地板擦得干干净净。

这个女孩留着粉色的长发,长得不算白,但是瓜子脸、很清瘦,是我可以接受的类型,所以我就留下来了,之后就开始正常流程。那一次,她告诉我她叫欧阳,我当时觉得她是一个很温柔、也很爱干净的女孩。

-2-

一个星期之后,我又去找了她一次,这次聊得比较多。她告诉我她出来做外围是因为她之前跟前夫一起做生意,亏了 100 万,前夫跑了,留下她一个人面对催债公司。她实在没办法了,就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做了外围。

我之前也认识一些做外围的女生,很多人刚开始都是抱着赚几天快钱的想法来的,但是做的久了就很难再抽身而出。我当时觉得欧阳和那些外围女不一样,她不是纯粹的对金钱的欲望,而是为了还债、被生活所迫,

每当她说起她过去的经历,以及她跟我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我对她的好奇都会更深一些。我成长在一个中产家庭,妈妈是国家单位的,爸爸是做生意的,在我长大的过程中好像一切都理所应当、顺风顺水。面对欧阳所生活的那个世界,我总是想凑过去看看,我想知道为什么她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孩子会经历这么多。

这次之后,我就经常去找她。有时在结束之后,她会给我发来微信说,「今天幸好你过来了,不然可能就没有客人了。」这让我觉得我对于她来说非常重要,让我产生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同情心、有征服欲、也有想要帮助她的冲动。

-3-

有一次我趁着妻子出差,跟欧阳出去约会,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我开车送她回家。在他们家楼下告别的时候,她突然像小女孩一样地踮起脚亲了我一下,那让我有一种谈恋爱时第一次送女生回家的甜蜜的错觉。

后来除了常规的交易之外,我还会约她一起到周边的城市旅游,约会的次数就越来越多。

每当我跟欧阳讲起生活上的压力的时候,她说的话总是能让我得到心灵的安慰,让我觉得跟她在一起很舒服、很放松。而且,因为我们两个人的生活背景差距很大,每当我说起什么事的时候,她总是表现得很有兴趣,我们俩可以聊得格外起劲。但是同样的事情,我跟我妻子说,她可能就觉得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也兴趣寥寥。

我和妻子性格很像,又在同一个行业中,平时在工作和生活经常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两个人又都很要强,谁也说服不了谁,她总是会激怒我。但是欧阳是一个很柔软的人,刚好跟我互补。当然,可能对于这种行业的女生来说,会聊天本来就是一项基本技能。

-4-

欧阳后来为了挣到更多的钱还债,时不时会去香港和台湾做外围,有一段时间她还去了美国。

在她去美国之前,我们之间已经有了情感,不仅仅是普通的交易的关系了。有一次借着她开玩笑的机会,我顺口就问她,「你愿意当我女朋友吗?」她答应了,我就确认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虽然当时我对她的过往还是不太了解,而且她也不知道我有妻子。

之前我有个哥们提醒我,「你们之间约会一定要给钱,如果你不给的话,就以为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纯粹的金钱关系。你是有家室的人,你千万不要那样!」

我一直是按此给她钱的,就算是一起出去玩,也会按照包天的价格给她报酬。后来她从美国回来之后,我开始按月包养她,每月给她 3 万块的零花钱,这样她也可以不用再出去工作了。除了这个钱,逢年过节我也会给她红包和礼物,她在外面看上什么包包,会拍视频给过我,然后我出钱来给她买。

可能同样一个东西送给我太太,她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是因为我和欧阳的经济条件差距比较大,所以我对她买东西对于她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对于我来说也会很有满足感。

-5-

转眼到了 2018 年春天,我知道欧阳想去看樱花,于是定了去日本的行程。

我们去到机场,却被告知飞机已经起飞了,只好马上改签。因为我不能离家太久,所以尽量还是选当天的飞机,就买了下午从香港起飞的航班。但是在过关的时候,因为欧阳之前在香港有案底,我们被警察带进了「猫屋」审问,最后也没能通过。我又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坐船去香港,最后也错过了。我一共买了三次机票,都没能飞成。

这个时候,欧阳劝我说,「要不就不去了,我们回家待两天算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坚决,「不行,必须去!」

最后,我们买了第二天一早的飞机,飞去了东京。

我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跟欧阳在一起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平时生活里不会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好像上天要阻挠我们做某件事,但是这往往让我更加兴奋,有一种大冒险的感觉。

但是随着在欧阳身上付出的精力、金钱和时间越来越多,我面对妻子开始有了愧疚感。有时候看到妻子出差工作回来特别累,为了我们这个家很辛苦地付出,想到自己还在外面做一些对不起她的事,我就会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我也试图跟欧阳断了联系,可是每次下了决心之后又觉得很放不下,还是会忍不住跟她联系。

-6-

那段时间,她跟我说,她想创业,在福州做一个跟足球服有关的生意,问我能不能借她 20 万作为启动资金。我说,「只要你愿意,我肯定支持你,这样总比你每天在家里呆着好。」

我当时觉得,我也要为她之后的生活打算,如果她有一份自己的生意,就算之后我们不在一起了,她自己也可以很好地生活,而且我也想过可以帮她付一个房子的首付,然后让她靠自己的努力还后面的贷款。于是我就帮她找了一个场地,投了 20 多万进去。

然而,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几个月后的塞班岛之行的过程中。

那天我的手机没电了,欧阳就把她的手机换了卡借给我用。我无意间在她的手机里发现,她和她前夫最近拍的很亲密的合照。我发现,原来她和她所谓的前夫并没有离婚,之前她隔一段时间就会回福州,其实是为了去见她老公。她之前说什么她老公跑了,她找不到他了,其实都是骗我的。

我当场就懵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去问她,她怎么也不肯承认,先是哭,然后找一些很蹩脚的理由。我感到非常心碎和气愤,之后大概有半个月都没有再搭理她。她还是每天给我发信息,试图想要挽回。

但是后来我发现,在我提出分手的第二天,她就把她租的房子退了,把我之前帮她开的公司关了,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几乎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现。那个时候,我开始怀疑,她跟我在一起可能还是为了钱。

但是后来我还是觉得放不下她,隔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在一起了。

-7-

2019 年的一天,我在家里跟欧阳发微信。我太太路过问我,「你为什么一直在房间里玩手机?」

我说,「我在刷朋友圈。」

过了一会儿,太太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吓得我马上把手机锁屏了。她说,「你把手机给我,我想看一下你在干什么。」

我不肯给她,她就上来硬抢,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了,我完全来不及删除聊天记录,她拿过手机之后看到了我和欧阳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一看就是情侣之间的,比如「想你」之类的,我太太看了就崩溃了。

她拿着我的手机一直翻一直翻,看起来整个人都非常不知所措,但是还是忍不住一直看,把我的聊天记录和过去拍的照片都翻过了。

第二天,太太让我给欧阳打电话,当着她的面跟欧阳说分手,我照做了,并且删除了联系方式。

后来的几天,欧阳一直试图用她的小号联系我,但是这一次我是下定了决心要结束这段关系了,我想逼自己把她忘掉。一个月后,她又去了美国,还是做外围。

这件事过去之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我觉得我可能是好奇心太重了,后来又陷入到自我感动和征服欲之中,总是想在欧阳面前展现自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能给她更好的生活。

其实在我的家族里,也有其他做生意的亲戚,会在自己的家庭之外再包养一个女孩子,甚至在外面有另外一个家庭。周围人也默认了,在他们的观念里,好像只要没有太大的影响,就也可以接受。

但是我不能否认的是,这件事确实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太太也跟我提过离婚,我们大概犹豫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后来考虑到家庭和小孩,还是选择继续维持现在的生活。

我现在是希望这件事的影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变淡,我也把我的精力更专注地投入在工作里,希望妻子能看到我的变化。对我而言,这可能只是一段风景,看过就看过了。

来源:故事FM 微信号:story_fm

从银行裸辞的90后:身体透支,工资翻番也要走

人们习惯将银行工作,与稳定、体面划上等号,却鲜少看到身处其中的焦灼。数字化转型下的银行业,个人如同一颗螺丝钉,被财富机器吞没并耗尽。于是,银行的年轻人辞职成了一场小型的网络运动。

“稳定”的背面

气味的变化清晰划分了银行柜员陶子的一天。

开往广州城中村的早高峰地铁,是淡淡的脂粉味。陶子被人群包裹着走出站,路过一个大型菜市场,渗入空气的鱼腥味和肉禽味扑面而来。银行网点的营业时间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陶子通常提前半小时到,柜台玻璃短暂阻隔了外面的市井味儿。

晨会结束,顾客涌进来,气味又恢复了。来办业务的大多是市场里做小本生意的人,递到陶子手里的钱卷了边,散发出酸臭味。陶子觉得这个味道像冬天不洗澡的人,闷在几层厚衣服里,一阵阵飘出来的。数钱时,纸币上的油污黏腻地糊在陶子手指上,一个上午,指尖就由黄变黑。

每天早晨都要擦一遍的点钞机,到了下午又蒙上一层灰,打开机器后,里面残留着猪肉、鱼鳞、面包渣。疫情期间,银行才允许柜员戴上口罩和手套,气味并未减轻多少,但好歹挡住了灰尘。早就戒掉油炸食品的陶子,发现自己的慢性咽炎得到了缓解。

下班后,陶子走进一家沙县小吃,填饱肚子后,扫码支付——数了一天钱,她不想再碰现金了。穿过路边摊的烟火气,挤进回程地铁的汗味里,又一个难熬的工作日结束了。

这是陶子在银行工作的第7年。毕业后,陶子先做了两年柜员,中途调岗做了半年客户经理和一年理财经理,由于性格内向、不擅长营销,她的业绩不理想,最后还是回到了柜台。辞职的念头在脑中盘旋了三年,挥之不去。

父母眼中体面稳定的工作,在许多跟陶子一样的柜员看来,这份职业的体验并非如此。

银行营业部有着严苛的工作流程和接待礼仪。大堂经理和柜员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死角的监控下进行。陶子记得,一位同事曾被处分,原因是事后监督部门在监控里看到,她跟顾客说“您好”、举手示意时,五指没有并拢。

在这种最严格的监视下,陶子像是被锁在工位上,一旦坐下,就无法轻易离开。长期憋尿造成的肾结石,成为柜员们的职业病。遇到客流量大的时候,陶子几乎一整天碰不了水杯。在没有顾客的间隙,陶子才能竖起“暂停服务”的牌子去喝水,起身前务必整理桌面,将电脑黑屏、箱子上锁,最后摆正椅子。

即使没有顾客来办业务,也不代表可以长时间离开柜台。柜员身上背着存款指标和信用卡任务,若行长来巡视,看到陶子手头没事情,会提醒她:“你这么有空,不如去打几个电话。”

神经高度紧绷的同时,陶子还得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客户排队等久了会骂人,没带身份证会责怪陶子不懂变通,质问“社保卡怎么就不行了?”

柜台窗口旁的投诉电话,似乎赋予了客户刁难柜员的权力。柜员卢卡曾被一位男顾客投诉,理由是卢卡上厕所回来后没有向他道歉。还有一次,一位30多岁的女顾客要办理的业务更新了,卢卡说“我帮您确认一下”,女顾客不耐烦了,吼道:“你要是不会就滚蛋!”

陶子觉得,从事面向大众的服务工作,只能忍耐。挤不出微笑的时候,面无表情是她唯一的反抗方式。当陶子去医院、餐厅等场所,遇到态度不好的医生、服务员时,比当柜员前多了一份同理心。

去年有段时间,陶子发现办公室多了一种气味。同事王姐带了个小炖锅熬中药,一天三顿少不得。王姐还有三年就退休了,她给大家看过体检报告,陶子瞥到乳腺囊肿、肾结石、抑郁等字眼。陶子不知道,王姐的七八种病,有多少是在工作中憋出来的。但她发现30岁的自己,有了一些病症的初兆。

王姐此前请过一年的病假,行长点名她几次后默许了中药的味道。陶子第一次理解了父母在意的“稳定”。疫情下,许多企业发不出工资,但银行不会拖欠薪资,更不会轻易开除一个老员工。

稳定的背面,是长久累积的痼疾。七年来,陶子很少有成就感。数钱,可以交给机器;打字算数,初高中学历就能做;接运钞箱,论力气比不过安保。从琐碎又机械的工作流程中醒来,陶子发现这些事甚至不算脑力劳动,不用主动思考与创新,时间久了,自己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群体归属

银行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升级的。四大行从2015年开始,实行网点智能化升级,铺设智能柜台的结果是削减6.92万柜员。

王姐是“幸运”的,但陶子不想成为王姐。

曾有年长的同事劝陶子找个人结婚,在广州安定下来。陶子不明白,结婚又能给当下生活带来什么转机,同事说:“结婚了就好安心做柜员啊。”陶子听了背脊发凉。

据银监会2015年年报,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80万人。涌入银行的年轻人,获得了一份工作,却找不到群体归属感。一项样本数为124万的统计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的银行从业者占比51.4%,30岁以下的仅28.7%。

银行大堂和柜台,是最容易看见员工年龄差距的地方。五年前,刚毕业的小姝进入家乡省会的银行做柜员。小姝所在的支行,每个月要开一次全体会议。小姝发现,会前十分钟和中场休息时,行里的中层领导比新人更散漫。严肃的业务培训,变成了一个婚姻探讨会——如何制服老公和婆婆、如何用理财背着另一半攒私房钱。

私底下,前辈柜员会对小姝进行思想灌输。头一天的话题还是“老公靠不住,钱要握在自己手里”,第二天又成了“日子要好好过,和老公和睦相处”。这种分裂,带给小姝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她担心自己在这个地方,努力做到管理层,不愁收入,眼界却窄了。

离开要趁早。小姝从家乡飞到了厦门,新公司在海边一栋三层别墅里。从银行跳槽到内容行业,工资被砍到了三分之一,但她找到了有共同话题的同事和领导。那年万圣节,公司团建活动是沙滩自助烧烤。小姝站在温热的咸味海风里开啤酒,抵着瓶盖的手指隐隐作痛,她想起银行数钱的日子,庆幸已经远离。

被困在原地的陶子,近两年在银行内部寻找过出路。英语专业出身,她只能将选择范围缩小,竞聘没有硬性专业要求的岗位,比如总行秘书、客户经理。可笔试顺利通过后,总是过不了面试这一关。

陶子陷入了自我怀疑:“我好差劲,别人都升职了,只有我一直是个柜员。”当她将这些苦恼讲给父母听,父亲质问她:“你这孩子怎么吃不了苦?”得到的回应将痛苦升级,她不再指望父母理解,转而向朋友倾诉。

“我想辞职。”

不赞同的声音仍是大多数。“你这个水平,去企业哪有这么高工资?”“现在经济形势不好,银行挺不错的。”“你去企业做不好,可不会像银行这样养着你。”

直到一次偶然,陶子在微博上发现了一个超话“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她诧异一个关于辞职的话题,在行业类超话中,与“兼职”、“CPA打卡”一起排到前十位。这里发帖数过万,有1.5万人关注,他们互称“狱友”。超话主持人在置顶微博中形容这是“银行辞职狗的避难所”。

翻阅了超话里的贴子后,陶子才发现,这些人和她经历着相似的职场困境。获得升职机会和果敢辞职的人是少数,她不是唯一被落下的。陶子在这里找到了同类,开始发帖记录。

搭地铁去总行考试的那天,陶子被“城里”的下班族包围,“他们的脸上也有疲累,但精神充盈,外表体面,迎面走来的几个女孩子,讨论着什么咯咯笑出了声”。一想到第二天要回到城中村,继续面对没有活力的同事与充满戾气的中老年客户,陶子写下了内心的祈祷:“真想在这里停留得久一点,最好是永远不再回去。”

微博发出后,几位“狱友”回复道:“完全写出了我的心声。”

换回自由

“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这个问题每天都在敲打着超话参与者的心。

有人每天都来这里打卡,在自问自答中释放负面情绪。离开了就是一场胜利,有人工作半年多,离职前付了一万五的违约金,“全赔进去了,但能买来自由,我乐意。”不敢轻易辞职的人,大多是因为暂未找到方向。

今年5月,奈奈成了超话里最受瞩目的人。

这是奈奈第一次在超话里发帖,她向“狱友”们分享了辞职的好消息。在其他人担心疫情下不好找工作时,奈奈的工资涨了一倍,但她还是选择从银行裸辞。这个决定,是她送给自己的25岁生日礼物。

算上实习,奈奈在银行工作了5年。毕业前,奈奈听从父母的建议报考了本地的银行。当时也算是挤破了头,奈奈本科专业是会计,与她竞争同一客户经理岗位的,是金融、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或有双学位的本科生。

入职后,奈奈负责对公业务。比起在营业厅工作的同事,业务部门的好处是薪资高。高强度的忙,打破了奈奈对这份工作的想象。

部门似乎永远在缺人。第一年,奈奈是职场新人心态,见活儿就主动干,受到了领导赏识。能者多劳,后来领导总是将最紧急的贷款业务交给她。长期加班的回报是涨薪,但计算时薪,实际上是一份工资做了两到三个人的事情。当年假都请不下来时,奈奈意识到不对劲了。

工作彻底入侵了奈奈的生活。和朋友约好吃晚饭,奈奈经常在下班前又收到了新的报表,临时变卦。后来干脆将聚会定为晚上十点吃宵夜,奈奈穿着银行工作服匆匆赶到,和精心打扮的朋友格格不入。工作太累,奈奈更没有余力认识异性,她认为爱情需要相处,可挤不出时间去经营一段感情。

痛哭一场后,奈奈向领导申请换部门,离开最忙的业务部。领导拒绝了她,理由是“人手不够,你再等等”。领导没有告诉她具体的期限,但没过多久,同部门一位同事因工作失误,被调到奈奈想去的“清闲”岗位。这让奈奈感到委屈,她开始怀疑拼命努力的意义。

奈奈决定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今年年初,她开始计划离职,再干一年就回归本专业,从事会计。她权衡好了利弊,虽然薪水会降低,但付出与回报相对透明,等有了工作经验,再继续考注册会计师。

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奈奈的计划。正月初十,周边商圈还在等待复工,奈奈和同事就回到了岗位上。受疫情影响,现金流断裂、还贷困难的企业,需要银行业务部按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处理。奈奈的责任心又冒了上来,顶着被感染的风险,加班到凌晨。晚上回家时,路上只有她一个人。

三月底,奈奈的心脏突然跳得很快,喘不过气,医生建议她注意休息。五一假期将近,她安慰自己,放几天假就好了。可没想到,领导在通知她涨薪的同时,下发了五一加班的任务。

“这样根本到不了头。”奈奈正式向领导提出离职。离职那天,她和相熟的同事告别。91年的同事,背着房贷和育儿压力,辞职的念头一次次被压下,她很羡慕奈奈的勇气。

在奈奈离职的微博评论里,有祝福和倾诉,更多的是来向她寻求建议。奈奈不认为裸辞适用于所有人,她冷静答复网友,“真的不开心,就不要勉强自己了”,但如果有家庭负担和经济压力,就抓紧找工作,并且能接受短期内收入不高。

陶子也是被奈奈鼓舞的人。她告诉自己: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如果不愿意放弃稳定,不过是在作茧自缚。

最近,陶子开始从其他行业找方向,上求职课,投递英语编辑岗位。她想象过好几种庆祝辞职的方式,其中最刺激的版本,是烧掉所有工作服——六件衬衣、三条长裤、两件外套和柜员没有机会穿的半裙。

来源:苍衣社 微信号:cang1she

老人手里,不要放太多钱

@银教授:老人手里,不要放太多钱。

我知道这话不可一概而论,比如有些老人一直是生意人,比年轻人还精,一般不会被骗,但仍有很多老人,也许他年轻时也曾走在时代前端,但架不住时代变化更快,骗术更高端。

我认识一位老人,年轻时是生意人,还算成功,觉得自己很会看人,多年摸爬滚打,觉得自己摸透了社会,很自信自己不会被骗。

但正是这份自信,可能会让他被骗,因为骗子会利用人的自信。

高明的骗子,不会直接说服他去做什么,只会给他提供一些决策素材,让他自己做决定。

自信的人,有一套自己的决策体系,但如果决策依据有问题,那么决策体系再牛也没用。

大概在前年,我爸突然打电话问我有没有一笔钱,我当时就警惕起来。

因为他日常生活不会缺钱花。

突然问钱,那一定不是自己要用。

我就问他做什么?他说有个很靠谱的朋友,需要一些钱做周转,一周就还(还真是【周】转)。

我问这个人借钱做什么用?我爸说具体不清楚,就是生意要周转一下。

我当时就说没有。

我爸说没事,就问问,有的话就帮别人一个忙,没有也没关系。

这事当时就过了。

过了段时间,我们本地出了个案子,具体就不详细说了,类似于一级集资人跑路,下面的人的钱要不回来。

当时找我爸借钱的人,可能属于下面的二级人员,或许他也是受害者。

如果我爸当时借钱了,这钱一时半会儿就回不来了。

我们通常会因为一个人靠谱,而借钱给别人,但靠谱的人也会被别人骗。

如果这人被骗了,失去了还款能力,那么我们就变成了间接受害者。

从头到尾,你没有贪心,但仍然会变成受害者。

这就叫防不胜防。

我爸以前也是办厂的,跑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算老司机,我一方面相信他不会轻易被人骗,另一方面,我也不会让他手上有超过一定数额的钱。

我给父母定了规则:平时要买什么大件,我直接给他们买,只要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我有求必应, 但他们不能参与任何形式的投资。

防止被骗钱的最好的办法,是没钱。

但是,没钱也能骗!现在还有让老人借贷的骗术,没钱是吧?签个贷款协议,一切合法,到期了就来要债,子女偿还。

所以,请告知父母,除了银行,不要跟任何机构签借贷协议(除非仍然在做生意,如果不在江湖混,就不要做江湖事)。

最后总结一下老人被骗的几种原因;
1、大多数老人被骗,是因为贪,贪高到不可思议的理财收益。

2、确实年纪大了,判断力退化,骗子根本不高明,只是老人太弱。

3、太相信朋友,朋友的人品没问题,但朋友的智力有问题。

4、经济发达的地区,民间融资更活跃,其实本来不存在谁骗谁,但项目确实黄了,是真的没钱还了。

这种其实不算被骗,只是运气不好,风险发生了。

一年20%以上的收益,在你借出去的那一刻,你应该知道,这么高的收益,会伴随什么风险。

发生了就当投资失败。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辈子没有投资损失,都会有看走眼的时候,但记住,只要心中不贪,就能避免95%的骗术。

剩下的5%,因为各种原因,真碰上了,也就认了。

永远不要孤注一掷,拿出去的钱,要想好,如果没有了,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品质?
赌性再大,别把后路拿去博。

国产啤酒,真是抠到家了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叔叮叮 (ID: liangshusdingding)

夏天来了,又到了喝啤酒吃小龙虾的季节。

前两天,良叔请团队小伙伴们吃小龙虾,给大家点了几瓶进口啤酒解辣。

有个很喜欢喝啤酒的小伙子,连连称赞:

第一次喝进口啤酒,想不到竟然比国产啤酒好喝太多了。

看着他惊讶又满足的表情,我想起多年前,刚来深圳,有个领导带我去吃饭,当时第一次喝优质的进口啤酒,我也有同样的感慨。

也是从那时起,就一直指望中国能生产出一款好点的啤酒,不敢说比肩茅台,但最起码,你得是真正的啤酒啊。

不要惊讶我这种说法,这个行业我略知一二,说句实话:

其实,大部分国产啤酒,并不是啤酒,而是啤水。

1

国产啤酒最近几年销量并不好。

从2014年开始,产量首次出现下滑,到2015年大幅下降5.1%,之后的增速分别为:-0.1%、-0.7%、0.5%。

不仅负增长,而且产能利用率极低,徘徊在50%左右。

有很多工厂也关闭了,销量第一的华润雪花也撑不住,就在2018年,一口气关停了十几个分厂。

与之相反的是,进口啤酒销量迅速攀升,每年几乎以超过50%的速度在增长,进一步冲击了国产啤酒。

虽然国产啤酒价格确实便宜,但依然被进口啤酒追着打。

难道低价的薄利多销策略,完全失效了吗?

显然不是。仅仅只是因为质量太水了。

水到什么程度呢?

纯正的好啤酒采用精酿艾尔工艺,而国产啤酒大多是拉格工艺,俗称工业淡啤,就是在夜宵撸串时,几块钱一大瓶的那种,越喝越寡淡。

本来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就4种: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

但国产工业淡啤,真是抠到家了,不仅在制作工艺和发酵时间上动手脚,更是在原材料上搞搞事。

为了节约成本,大量采用大米、玉米等淀粉辅料,来压缩麦芽的比例,成本自然降低不少。

然而,这种口感非常寡淡,如同喝凉水,丝毫没有啤酒应有的粘稠感。

更没有啤酒那种特有的“苦涩”味。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苦味太重的啤酒不好喝,是劣质啤酒。

错了。

啤酒的苦味,其实来源于啤酒花,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新疆、甘肃、内蒙古、四川、黑龙江等地。

它在生长期,是这样子的:

啤酒花是“啤酒的灵魂”,它赋予了啤酒独特的气质——迷人的苦涩和清爽的香气。

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

如果不放或者少放啤酒花,那么啤酒都不能存放14天以上,极易变酸或腐坏。

但国产工业淡啤,为了节约成本,加入糖浆或其他原料,不断稀释啤酒花比例。

当最核心的麦芽和啤酒花比例不断降低,那么几乎就只剩下水了。

国产工业淡啤的含水量,高达90%以上。

所以你会经常看到有人一口吹一大瓶,一晚上就着花生吹牛皮,不知不觉干完一箱又一箱。

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因为酒量好,而是那啤酒实在太淡了。

哥们,你喝的哪里是啤酒啊,那简直就是凉水和忧伤的混合物啊。

2

我们再来看看,国产工业淡啤的成本结构。

以一瓶5元的啤酒为例:

包装费约占30%,也就是1.5元;

分销成本、运输费、税费合计20%,是1元;

生产和人工成本16%,是0.8元;

麦芽、啤酒花等原材料约占14%,是0.7元……

也就是说,最大的成本居然是包装费,而最重要的原材料,其实占比最少。

5块钱的啤酒,原料只花了0.7元。

这样的啤酒,真的好喝吗?能喝得放心吗?

即便如此,还有很多被误导的人,居然在为国产工业淡啤站台:

5块钱能买500毫升啤酒,这么一大瓶,还如此便宜,你就知足吧。

但即使这么便宜的啤酒,打起广告来,却是大手笔。

在大排档和超市里,印有品牌商Logo的精美遮阳伞、桌椅和冰箱非常多,而且几乎都是免费赠送的。

还有很多推销啤酒的漂亮小姐姐们,据说提成很高,有不少人月入过万。

那这些费用从哪里来?

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吗?

这让我很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国产啤酒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的国产啤酒,色泽金黄,麦香浓郁,真的可以称之为“液体面包”,和现在的进口啤酒差不多。

为何现在就沦落至此,从啤酒变成了啤水?

说白了,就是厂商为了省钱,再多赚钱。

看看现在国产工业啤酒的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你就懂了。

原麦汁浓度越低,意味着啤酒越没味道,酒精含量也会越低,酒味就越寡淡。

现在的国产啤酒,原麦汁浓度基本上是10P,低的可能只有8P。

10P是一个分水岭,很少看到有国产啤酒高于10P的。

这是为啥?

因为8P相比于12P,可以节约50%的大麦。

另外,大米在国产啤酒原料的占比越来越高:

2002年,麦芽占12.6%,大米是2.9%;

2010年,大米占8.1%,提升了2.8倍。

到现在,又一个10年过去了,这个数据查不到了,以前还在年报中公布一下,现在毫无踪影。

这个“偷天换日”的技巧,真妙。

啤酒酿造过程中,原本上不了台面的大米,却从配角悄悄升到主角位置。

只是因为,最贵啤麦的价格,是普通大米的10倍左右。

当然,你“偷工减料”,卖的便宜点也就算了。

更可恨的,是那种无下限割韭菜的。

有一次宵夜,惊喜的发现,某国产品牌推出“精酿啤酒”,要70多元一瓶。

我心想着,价格这么贵,又是行业第一大品牌,还是“精酿”,那质量肯定没得说啊。

但只喝了一口,我就知道,上当了……

我并不死心,又一次出去吃饭,发现了一瓶138元的“原浆啤酒”,用黄色油纸包着,透漏着一丝贵族气息。

这一定是好酒了,马上买了一瓶,然而,喝到第二口,发现又上当了……

也许包装能提升逼格,也许价格能彰显档次,但是,口感真的骗不了人……

3

你可能会说我一个人的口感太过主观,其实群众们会用脚来投票。

国产啤酒不好喝,那就买进口的。

2011年至2016年间,啤酒进口量从64203千升猛蹿到646384千升,6年上升10倍。

现在可就更多了,因为这两年在很多超市货架上,进口啤酒已经随处可见,网上下单也很方便。

为什么进口啤酒,虽然价格贵,却依然越卖越好?

因为对比之下,国产工业啤酒的坑,实在太多了。

第一坑,配料表中有糖浆。

无论哪种糖浆,加在啤酒中,就是为了提高啤酒的发酵率,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这极大影响了啤酒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因此,配有糖浆的啤酒,口感不会那么纯,体验感极差。

第二坑,配料表中没有麦芽,只有大米或淀粉,或者大米、淀粉排在麦芽和啤酒花之前。

就酿造工艺而言,纯麦芽酿出来的啤酒,口感最正宗、醇厚,不过成本也最高。

于是聪明的工程师们,退而求其次,在麦芽中掺杂一些大米和淀粉,这产品研发能力真强。

第三坑,玩文字游戏,打擦边球。

一些啤酒大厂,稍微“高端”一点的是“纯生”系列。

大部分国产工业啤酒,都是高温灭菌消毒,大大影响了啤酒的新鲜感。

而纯生,是一种新的酿造工艺,采用无菌膜过滤技术,所以口感比较好,卖得也稍微贵一点。

不良厂商自然有在包装上动手脚的动机了。

于是有商家把纯生二字弄得很大,再到下面加一个极小的“态”字。

乍一看是“纯生”,仔细看却是“纯生态”。

但是正规的啤酒种类,只有纯生啤酒,却没有“纯生态啤酒”之说。

第四坑,原麦汁浓度太低。

我们前面说过,啤酒的原麦汁浓度高,成本就高,质量也更好。

10P是一个分界线,原麦汁浓度低于10P的啤酒,一般酒精度也很低,稳定性差,保存时间短。

可悲的是,国产工业啤酒,极少有超过10P的,大部分徘徊在8P-10P之间。

而进口啤酒,绝大部分都在11P以上。

▲某国产啤酒原麦汁浓度表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可以看见的,通过包装和数据,你可以辨别真假与好坏。

但背后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那就不好说了。

我只知道,30多年前我们老家附近有个本地啤酒厂,那时候一列列装满大麦的火车开进厂区,啤酒销量也很好。

但后来被一个大牌啤酒厂收购,运进厂里的大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直线下滑。

产出的啤酒再也喝不出从前的味道,销量也遭遇滑铁卢,没几年就关厂倒闭了。

4

其实,一瓶5块钱的国产啤酒,原料只有7毛钱左右,在这个上面动手脚,有点本末倒置。

一味地压缩原料成本,导致口味越来越差,从啤酒变成了啤水;而与此同时,包装费和广告营销费却居高不下。

国产啤酒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那就是走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

这篇文章,肯定会有人会抨击我,骂我崇洋媚外。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我全家都是华为的忠实用户,早已经弃用了苹果。

因为人家华为的东西真的是好啊。

任正非是个明白人,知道把东西做好了,才是王道,靠某种主义来做生意,那迟早是要玩完了。

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支持国货,而是应该支持好的国货。

我们更不应该抱着瑕疵满身的国货当成宝,这只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是改变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不去改良自己,只是盲目自大,反而会陷入无法自拔的窘境。

而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我只希望有一天,坐在巴黎街头的小酒馆,当Waiter问我:先生,你想来一杯Mojito吗?

我可以很自豪地说:

不,请给我来一瓶中国啤酒。

参考资料:

1、网易浪潮、新周刊:《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嫌弃国产啤酒》

2、奇文共赏斋:《终于知道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的区别了》

3、百官味道:《别人喝的是啤酒,你喝的是啤水》

4、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中国啤酒行业产销量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温哥华倒腾房子

2018年,我在加拿大就职的中文报纸发表了一条名为《政府投资20亿建XX项目,XX地房价应声而涨》的报道后,一位IT工程师于先生打进热线电话,异常气愤,给我足足上了20分钟的课:“又有一批中国人要被割韭菜,你们中文媒体又在被人家当刀子使唤!”

这样热心的读者,以前在中国不太有,而加拿大常有。后来,爱说敢说的于工就变成了我的采访对象之一,每逢有区域房价的稿子要发表,我都会听听他的意见。

一天,于工跟我讲述了他在加拿大投资房子被套的经历——前几年,他卖掉北京的房子,赶着在大温哥华一处房产“价值洼地”升值前夜,连买两栋大地(大面积)house。可如今月供小1万加元,房租却只能收到3400,缺口只能靠打工往里填。因为这笔投资,他从有产者变成了大负翁。

以下,就是于工的自述。

1

我是在2015年从温哥华赶回北京卖房子的。

我在北京的房子买得早,当时几乎有将近7倍的增值。我微信里的大学同学群、邻居群、中学发小群,每个都活像是房地产专业人士业务探讨群,每天一睁眼,群里总有几百条在讨论房子——房价涨得大家幸福而惶恐:“怕这就是顶了,房价要崩盘。”

1

地产网站上2015年北京房价的走势图。(网络图)

虽然中国房产一直很热,可加拿大的也不凉。我移民早,在“码农”哥们里算是最穷的。加拿大的工资不会像国内这样坐着火箭翻番,我们办公室的娱乐项目就是发工资的时候每人凑5加元买彩票,全体同事做几天发财的美梦。

想在加拿大发财,除了中彩票,也只有靠“买房翻新”的路子了。房产经纪Tomas是我以前的邻居,比我移民更早,也醒事更早,已经给自己置了两个房子收租。他常给我传授“发财经”说:“买大地旧房,Flipping(翻新)!”

Tomas说的Flipping,也是很多华人的生财之道——低价抄底一处大面积、几十年房龄的house,住满一年后(这是加拿大翻建房屋要获利免税的最低期限),向政府申请翻建,重新将房子内外装修一新后倒手出售,卖房收益远超装修成本。

曾有一个华人房产中介在网上介绍经验,说自己指导一对巴基斯坦移民夫妇做“旧屋翻新”:第一单练手,58万入手一套低端raised-bungalow(加高平房,能让地下室露出地面采光),花50天装修,到后来出手,净赚4万;再做第二单,62万进、82万出;然后是第三单……

让我和老婆下决心去炒房的,还是当时加拿大媒体爆炒的一个“官员腐败”的新闻:

温哥华一个大官,退休后被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温哥华市长,国内某曲姓歌星的前男友)返聘做了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委员,然后他做房产经纪的儿子就在一条老街上花了280万加元买了个老旧的duplex(双拼屋,联排别墅的一种),父子两个一家住左边,一家住右边。

一年后,这条街被市政府宣布改变规划,以前“双拼”的地,现在可以修公寓了。于是官员的儿子迅速推翻老房,改建成了6房公寓,评估价960万——父子两家净赚将近600万加元。官员的儿子将自己的那一半公寓脱手就搬出去了,实现了财务自由,官员还住在里面。

媒体将此事爆出,舆论一片哗然,都怀疑是当爹的提前给儿子透露了政府内部的规划消息,但最后查无实据,大众也只能嚷嚷一阵作罢。

但那次改变规划,似乎将一潭死水的温哥华房价搅动了。华人圈口口相传,说政府要推出个建桥的大工程:“大温”边缘有个T社区,靠海,风景绝美,唯一的缺点就是交通——从那里往来温哥华市中心只能靠一条老旧的隧道,交通在高峰时段拥堵无比,上班族都没法住,于是那里就成了“西人”的老龄社区和价值洼地,房价比“大温”其他卫星城足足便宜了40%。万尺大屋(相当于1.5亩),老房子的话只卖6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300万左右),而过了那条隧道,150万以下都很难买到独立屋——大家都说,这桥一建好,贯通南北,交通一松绑,就算T区的房价只是追平其他卫星城, 买房子获利也不得了。

2

就是这个老旧的乔治·马西隧道要改造。(作者供图)

我和老婆不敢完全相信传言,一直在加拿大的媒体上找信息核实,从Vancouver Sun看到CBC News,从1130 News查证到Global News,当年考雅思都没有这么认真——我们看到大桥35亿加元造价的预算案过了,看到政府拨款6千万加元(折合3.5亿人民币)的勘探开始了,翻报纸的时候,我们心情激动得就像在数钱。

3

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当时发布的10车道大桥设计图(作者供图)

2014年底的一天,Tomas给我打电话:“快点来看,再不下手就晚了,市政府把广告牌都竖起来了!”

我们从隧道这头开车去了隧道的另一头,两边的城市真的都竖起了黄色的巨大广告牌:“2018年动工,2022年完工,十车道大桥。”

要想富,先修路,原来加拿大老外也懂的!

铁板钉钉了,我们眺望海那头被隧道限制住的小镇,感觉自己在见证历史:它的房价就要像当年北京的五道口,坐在风口上飞上天——之前谁知道不是东城区也不是西城区,而是五环旁边的这个地方涨得最凶?“关键看题材!”

我开车,Tomas拍照,照片被他用微信刷刷地发给几个意向客户。一会儿,他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听着他和客户说话,我也下了决心:北京的房子,卖!逃顶!——当时我在北京中海某园的房子,挂的价格是650万人民币,中介正带人去看。

就在和国内买家、中介在微信上砍价来回这一两个月,Tomas说他已经接到七八个华人顾客的委托:“给我看大地,旧房,就在T区买,要赶快。”

2

2015年6月,我回北京卖房,最后出手的价格是630万人民币,算是本小区售价最便宜的一套。买家贷款耽误了时间。等收到钱再汇到我加拿大户头上,已经是8月。

在北京时找大学同学们喝酒,落差油然而生:我们都是某航毕业的,一比工资,差不多;但一比手下管多少人、一比期权,他们秒杀在北美的我。

“你们老板怎么这么抠门呢?就不配个股?”

“你还在‘java(编程)’呀,我现在只负责找bug(错误)了。”

“第二轮融资愁得很,还是当年打工好,简单,不操心。”

我不想和他们讨论“今年你存了多少钱”这个话题——在北美能够存啥钱?工资打到账上,各种分期付款就划走了一大半。到了第二年报税的时候,手头散漫的人甚至要借一两万块钱去交税。

而这些在北京的哥们呢,开口就是:

“今年也没存到啥钱,老婆说就换个特斯拉得了。”

“我老婆说领了年终奖把二房好好装修一下,租金太低了,不装修不好意思涨。”

既然事业上毫无可比性,大家只能谈房子了。一个哥们认真听我说了加拿大的房价之后,坚定表示要来找我,说准备给未来留学的女儿在温哥华买房。其他的兄弟们也异口同声:“既然北美房子这么便宜,你就该囤地、囤房,债务才是最好的资产,我们当年就是没有撒开膀子贷款!”

回到加拿大,T区的房价已经应声而动,之前60万加元随便买,80万可以买准豪宅,而现在大家抢着给加价的offer,都是5万、10万地往上加。Tomas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个卖家叫价89万的大house,他用95万自己先拿了——反正要涨,就不计较这点小钱了。

老婆抱怨我说,该多让一点钱把北京房子早点卖掉,看上去我熬了俩月没有跌价卖,但是温哥华这边的房价涨幅早就把北京那边熬来的钱吃掉了。

2015年12月,我花110万买下了在T区的第一个house,“万尺大地”,很新很漂亮。这房子条件严苛:open house(开放参观日),一个西人房产经纪对一群华人顾客表示:“这个房主卖了房子后要到温哥华岛上去养老,但是他那边还需要一年才能交房,所以房款在completion date(交割日)要全部给完,但是possession date(交房日)得要一年以后。”先交钱后入住,这样的苛刻条件放在平时肯定没人同意,但我们是要囤地不是要住房,所以只加了5万,就拿下了房子。

我卖房的钱和老婆的联名账户都在C银行,这个house我付了将近40万加元的首付,其余向C行申请贷款。银行的客户经理办贷款熟练得像个麦当劳的点餐员,看到我俩的收入,她笑容满面地把我们的资料输入电脑,就告诉我“贷款批了”,基准利息不到2%——我们选的这种3年固定利息的是月供3200加元,和中国房贷利息比起来简直是在捡钱。

我和老婆接下来的周末都花在参观T区的open house上——不能指望Tomas,他帮一大堆人看房忙得飞起,我们要囤第二套房,看好了再通知他。

看房时,来来去去遇到的都是华人,房产经纪差不多都是西人——因为T区那些西人老头老太太们要卖掉房子住公寓,不可能找个沟通困难的华人经纪来挂牌。这些西人经纪们可能掀起了学中文的热潮,有几次见到我们进门,就生硬的汉语来了句:“你豪!(你好)”。甚至有西人经纪问我:“为什么最近这么多中国顾客来看房?是有啥特殊的事情要发生吗?你可以帮我介绍一个中国的助理吗?我实在是很想和他们沟通,但是我中文不行啊!”

我心里偷笑:你们真是迟钝,政府要修桥,房价要上涨,这么大的事,难道都反应不过来吗?

2014年80万加元可以在T区买“大地好房”,2015年80万只能买“大地旧房”,到了2016年,T区已经基本没有100万以下的房子了。

这一年,温哥华的中文报纸三天两头写“T区房价暗潮涌动”——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暗涌”,房价已经疯到把BC Assessment(卑诗省政府的房价评估报告,每年评估一次,以此为依据收取地税)扔进了废纸篓:2015年我们看房的时候,通常卖家的标价还是政府评估价,往上加五万八万就可以拿下;到了2016年,政府评估110万的房子,卖家就挂到了130万,评估130万的房子,敢挂180万。随便一套房子,都是十几个华人在看,争着抢着把价格抬起来。

T区的西人老人们通常打理不动花园了,就会卖掉独立屋去住公寓,所以放盘量不小。但后来从太平洋对面飞到这里、持旅游签证的看房的中国人更多,通常有华人房产经纪带着他们,先到广告牌转一转,拍照留念,然后就像中国国内北海的参观团那样,一口气看上四五栋房子——虽然T区的房价在温哥华本地华人看来已是疯了,但是在中国人看来,比起北京上海的房价,“那就是渣渣”。

在北京和我喝酒的哥们也飞过来住在我家,让我介绍了个经纪,加入买买买的行列——他闺女要读UBC。那时我们两个特别有“共识”:“要有历史眼光,不要看现在买成多少钱,关键是它以后要卖多少钱,把杠杆放大——现金捏到手上就贬值一条路,只有买成房子,才能享受城市的增值。过去在北京我们埋头打工,连世纪城开盘都不敢去看,结果赚的工资不到房价涨幅一个零头,这就是教训啊!”

这个哥们在UBC看了3次房,就下offer买了个公寓。他遗憾地说:“可惜我不是这儿的人,没时间买个house来翻造。你要把你的地利用好,到时候翻造缺钱,我们北京的哥几个都可以来入个股。”

3

有了哥们“都来入个股”的精神支持,我觉得第二栋房应该买更大的“地”。

我账上还有60万加元卖房的钱。但是T区的房实在抢手,我敢加10万,人家就有加得更高的,卖家和经纪开始还打个电话过来说一声sorry,问问是否再加价,后来干脆一声不吭,直接卖了作数。

Tomas 2016上半年在T区成交了将近20套房子,后来干脆搬到T区来住,这样带客户看房更方便。有一天他告诉我:“来看这个‘大地豪宅’,才150万。”

这是套评估价140万的房子,房主是一对西人夫妇,不知什么原因急卖,只加价10万,算是很心平了。我和老婆下班之后赶过去看房,老旧的隧道堵得一塌糊涂,5点钟下班,7点钟我们才赶到T区。

看房的时候,我和老婆满眼都是小星星:这房子前院大,后院也大,足足15000尺。房主两口子可能是完美主义者,全屋闪亮如新,用具异常高级,炉具、冰箱、嵌入式壁炉加起来恐怕都价值10万加元,装修豪华程度甩了我的第一栋房子几十条街。怕它周末open house就被卖掉,我和老婆赶紧商量:一次到位,加20万,赶紧拿下。

我让Tomas帮我提offer,没想到Tomas告诉我:不用加到这么高,卑诗省政府为了抑制外国投资者在本地的房产投资,8月刚出台了个政策,凡是没有加拿大身份的在本省买房,一律多给15%“外国买家税”,不能贷款——听说一个中国留学生姑娘,千挑万选买了个50万的联排(别墅),交割日就在政策生效的第二天,生生多掏了8万加元,好不郁闷。

Tomas说,如果一个游客要和你抢这套房子,150万的房子首付是60万,加上外国买家税,他得首付90万,而且首付还不能贷款平摊到每月,得一次性从包包里拿出来,拿不出来,那就别想和本地人抢offer了。

大概是外国买家税起了作用,2016年秋天,T区热得冒烟的房价终于降温了,看房人中不再有明显像游客的人了。在UBC买房的那个哥们听说了这个政策十分高兴,同时又后悔当时只买了一套。我也心中暗爽:“看吧,加拿大是我们的!”

我一边谈着offer一边继续看房,几轮往返之后那套豪宅基本谈妥,160万拿下,比我预想的低了整整10万——谁说房价是压不下来的?全看政府是不是够手黑。

我又去申请贷款,没想到第二栋房子的贷款开始闹起了幺蛾子。C行的客户经理妹妹翻来覆去地算了半天,面有难色,先让我提供了一堆材料。几天后,她告诉我:“政府现在有个压力测试,对不起啊,总行驳回,我们行不能贷给你。”

我说我账上的钱,付首付是宽裕的,我和老婆的工资也够高,为啥区区90万的贷款就是申请不下来呢?经理妹妹说:“因为你们这是第三栋房子,你们夫妻名下有两个贷款,已经把你们凭工资可以用的贷款额度用得只剩30万了,根据我们的贷款政策,你们是不能把两个人总收入的1/5用来还贷的——房子会涨,也会跌,贷款只能按照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来。”

我心里暗骂:X,只把1/5的工资拿来还贷,那北京的房子都没人能买了!怪不得你们西人没有像我北京的哥们一样,动不动几套房,投资策略都太保守了。一半的工资还贷又有什么问题?我和老婆早就做好了打算:节衣缩食供房到2022年,等桥修好了路通了,房价暴涨,再卖房子,准备退休。

经理妹妹见我不甘心,建议我去找mortgage broker,就是活跃于各个银行之间的贷款经纪。他们能够比较各行的政策,C行不给我贷款,总有别的银行会接单。

我和老婆找了四五个broker,他们思路灵活开阔,给我们出了大同小异的主意:

之前在T区买的第一栋房,虽然还没有交房,但是可以让房主承认给了我们租金——一个月3500加元就可以了,不用老头真给,看上去能“增高”我们的收入即可;然后,再把现在要买的豪宅,预估个4000元/月的房租收入。这样,我们的收入就陡然增高了将近10万加元,贷款获批的希望就大了。

另外,找父母朋友借钱,让他们打到我账上四五十万,再签个“赠款”的证明协议,让钱在我们账上放2个月,这样银行也会看到我们“资本雄厚”。

这些事我都照做了,但几个broker依旧没有什么消息。卖家的经纪天天催我定completion date(交易日),说否则没收定金。Tomas天天催我抓紧落实贷款。

终于,一个broker通知我说,有个我在加拿大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小银行同意贷款给我,但利息要8%,每月本金利息一起还6800块。另一个贷款broker直接通知我老婆,一个私人贷款公司可以给我们贷款,12%的利息。

我在加拿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高的利息——银行存款利息2.5%,都敢宣传是“高息存款”,而我们T区第一栋房子的贷款利息,也才2%。

时间紧迫,为了不让卖家没收我们10万块的定金,我和老婆忍痛接受了小银行的贷款。我俩深夜不睡,仔细算账:账上留着20万,应付2022年之前的开支应该够了,就算政府施工再啰嗦,2022年大桥不能完工,那我们支撑到2025年也绝无问题。

那一刻,我无比感谢我和老婆的工作,做“码农”虽然不富,每个月总归是按时开薪,不穷的。

4

到了2016年底,两栋房子终于交割完毕。北京的房子变成的首付,让我和老婆在T区坐拥两个房子,2.5万尺的“大地(相当于4亩地)”。除了我们现在住着的“小排屋”的贷款,又新背上了150万贷款。

但是我和老婆都觉得轻松,像完成了一桩大事——在北京的房产增值中,捏着钞票的人都哭了,只有捏着房产证的人才笑得出来。那套房子我们1999年买的时候才6千人民币一平,卖成5万一平,收益早就盖过我们这些年的工资。

2017年对我们来说,是艰苦的一年。光是两套投资房,每月就要还8400加元的贷款,但这远远不是全部:上半年春天,各种费用如雪片一样飞来——市政费,每套房子快2000块;地税,小房子5000块,大房子8000块;房屋保险,一套3000块,一套4000块——平摊下来,为了这两个投资屋,我们每月要多支出小1万。

我和老婆的收入看上去还不错,但是那是税前工资,领到账户上,年薪10万也不过是每月6500块,根本不够“填坑”。

不行,房子,必须要出租。

一直听说加拿大租房水深,我找了个华人租房中介,将T区的两套投资房挂牌出租。

租房中介先给我说了一通困难:“这里到市区交通不便,所以上班族是不会来租的。只有我们有资源有渠道,才能找到租客。”困难如此之大,所以租房中介得先收半个月房租当“签约费”,每月帮我收租时,还要收5%的租金当“服务费”。

但好像也没有他说的那么困难——不到一个月,两套房子就都顺利出租了,一套找到了西人租客,一套租给了中国陪读妈妈,只是租金和当初给银行画的“抵按揭”的大饼相去甚远:两栋房子加起来房租只能收到6000块,直接扣除中介费,一年也就是5万,不够我们要支付的费用的一半。

房客住进去,所有的维修费用是房东出的,翻翻2017年中介给我们的账单:3月,厨房的水管漏了,中介让工人去看一眼,90块,再来修一次,180块;半年后又漏了,工人紧急出动,“加急费”700刀;割草的,80块一次,一个月至少两次——后来,我和老婆常常周末自己去割草。

不过,2017年房子涨幅真叫人激动。工作郁闷的时候,我和老婆两个就查BC assessment,越看越开心:两套房子已经涨了40万——靠打工,要猴年马月才能存下来这些钱来?现在就是这两套房子在吭哧吭哧地给我们打工啊。

Tomas也很开心,没事儿就查assessment给每个客户们报喜。他自己在这一轮也买了两栋房子,据说他手上的客户,买三套的有,买四套的有,亲戚之间凑钱买一套“超大”的也有。

看来,像我们这样只买两栋房子的,已经是保守又保守的了。

5

政府换届,我根本没有注意,平时“码农”们忙得连去投票都没有时间,也搞不清楚什么是新民主党、自由党,换谁上去都无所谓。

但坏消息来了,这次上台的是个“穷人政府”,温哥华本地西人同事聊天说,新政府班子专门劫富济贫,承诺是要平抑制房价,把温哥华的房价打下来。

政府很快给了我们颜色看看,2017年底,官方宣布:隧道变大桥的方案不成熟,不修了,要重新勘察。

看到这个消息我以为是在做梦,开车约上Tomas赶紧去再看隧道两边——广告牌还好好的立在那儿呀,没有撤。再说,这隧道如此老旧,勘察也做好了,承包商也找了,将近1个亿加元已经扔到海里去了,说不修就不修了吗?

可加拿大政府就是如此儿戏,前任政府的决定,说推翻就推翻,看媒体的报道,推翻得还文绉绉的,借力打力:

《环保组织认为,修大桥会占用农田》
《素里和兰里城市长反对修桥》
《新政府提出16种可能性,需重新论证》

我心里暗骂:难道他们现在才发现占用农田吗?老政府宣布要修桥的时候这些环保组织、这些市长都死掉了?再多的可能性,无非就是修桥、修隧道选一个,隧道已经老到快塌了,难道上一任政府的论证就不能用?

西人媒体一片骂声,中文媒体也一片骂声,可无冕之王再有言论自由也骂不倒政府。人家依法行政,依法否决了过去的议案,依法把过去的承包商都开掉,宁可赔违约金,也要慢条斯理地论证完毕才做。

我和老婆的发财梦差不多破灭了一大半,唯一的希望是这个已经老掉牙的隧道即将达到使用寿命——新政府不管怎么论证,总得修吧?否则隧道塌掉了,难道让十几万住在T区的人从海上飞过去?

我和老婆常去Tomas家参加聚会,聚会的主题就是痛骂新政府。根据我们阴谋论的思维,这就是资产阶级政府搞腐败——新政府看这35亿加元的大饼都被老政府找来的承包商分完了,那怎么可以?必须要推翻原来的方案,从勘探到规划,到修建全部由“自己人”来干一遍——至于承诺的2017年底动工,那是上一任政府承诺的,跟我们无关。

Tomas和我仰天长叹:还是中国好啊,中国政府说修路就修路,说修桥就修桥,只要列入了计划,总归是要修的。谁知道加拿大搞民主是这样的?只要换人,政府说过的话,立过的牌坊就都不算了。

在被各种媒体及变成在野党的老执政党暴骂了一番后,新政府不紧不慢地表示:我们是很关心民生,我们愿意先花4000万来对老隧道进行修缮,一边修补一边等着更好的方案。

于是修桥这事,在2018年就凉了,那些要下水的钢管子,就在宣布2022年桥建成的广告牌下面堆着,堆起了铁锈。

4

变成在野党的老执政党,在当年广告牌的位置立了个牌子:“告诉新政府,要修桥!”(作者供图)

2018年初,看BC assessment的评估,我们的房子还在涨。那已经是纸上富贵了。Tomas告诉我,评估是落后于市场的,像2018年看到的涨价,其实是2017年7月的市场情况。买家就像退潮,从T区退走了。Tomas还住在T区,是因为客户天天催着他:“赶紧的,帮我把房子租出去啊!”

6

因为不可能再捏着房子等涨价,T区出租房的人变多了,房租也就开始跌了。

我们的陪读妈妈租客还好,继续租房子,但租豪宅的西人租客退租了。这个工程师租客告诉我们,他离婚了,也丢了工作,还写了一封特别真挚的信给我们:“我很抱歉提前退租,但是生命就像巧克力盒子,你不知道下一个巧克力是什么。”

人家都这样文艺了,还能说啥?我和老婆没收违约金,让他走了。接着,这个豪宅就一直空着,中介说:“租得起的中国人老早自己买房了,租得起的西人太少,得慢慢找。”

我开始后悔没有在C行不批我们贷款的时候就停手,要是没有买下第二套房,我和老婆也不至于这么被动——原来政府搞压力测试,其实是保护我们这样乐观的投资者的。

可新政府的“损招”还没有出完。2019年的11月,一个在报社工作的朋友转给我一条新闻:《卑诗省这税真奇葩,三种人住自己家,要交一大笔空置税!》

我看了这条新闻,再去看西媒的新闻,研究了三四天,才算明白过来:省政府出台了一个法律征收一种税,叫做speculation and vacancy tax,就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囤房人的。这个税规定:没加拿大身份的人,例如陪读妈妈、留学生,哪怕只有一套自住房,也要每年交2%的空置税;有加拿大身份的人,政府允许你有一套房子不交税,多余的房子,如果一年不能出租6个月,那就按照估价的0.5%每年也交起税来。

这个法律在一读二读的时候,都是鼓掌通过,连中文媒体都没有提出异议——中国人不关心政策,也没足够的华人议员读懂这个些弯弯扭扭的条文。一直到3个月后被批准生效了,才有税务师犹犹豫豫地、不太有把握地提醒大家:“注意啦,hold住多套房子要交一大笔税,没有身份的只有一套房子也要交税!”

那个春节,华人们的话题几乎都是“不敢相信有这么不要脸的税”。但政府是骂不倒的,因为本地西人一片欢腾。他们有房子的本来就少,何况是几套房?新政府的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

我和老婆都有身份,那两套投资房只能交税:160万这套,虽然原价都卖不出去,但是政府评估价已经涨到190万,0.5%,就是将近1万块;110万这套,评估价格已经涨到150万,7500块。

我们又背上1.75万/年的空置税。我们只能庆幸自己有身份,否则要交的就是6.8万——但谁说得准,以后这空置税会不会对我们也变成2%呢?

Tomas劝我不要卖房,因为是白费劲,反而撵走了房客,让我供房变得更加艰难。他给我分析:“温哥华的房产本来是全靠中国热钱的,现在还有哪个中国游客敢买房?买了就像养了个销金兽,100万的房子,先掏20万的外国买家税出来(外国买家税已在2018年初涨到20%),然后每年要贴2万块空置税进去!温哥华房价就算再能涨,利润空间也被税收吃得干干净净了,热钱是跟着利润走的,没有利润,谁来接盘?现在只能靠死撑。”

在UBC买房的那个哥们更倒霉——即便他女儿住在他买的房子里面,也属于“空置”,不把房子租给别人,就每年交空置税2万块。他不知和我通了多少电话,在咨询了一圈税务师后,加进了华人群,在里面找了个同样悲催的中国家长,约定:你的儿子来住我的房,我申报一份房租,交租金的税金;我的女儿去住你的房子,你也去交一份租金的税。

虽然哥们这样免去了2%的空置税,但是“房租收入税(房租的1/4)”同样得交,一年又贡献了几千块给政府。

我哥们说,2019年春天,大学城的中国业主们忙得不得了。他们打包把自己的“亲房子”挂出去出租,再搬到人家的房子里面去住,交租金。“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这样拉动GDP的,折腾有房子的人,收了税再去补贴没房的人”。

房屋空置税出台后,温哥华的房价降了,房租也降了。T区的出租房源大增,房租肉眼可见降了1/6。

2016年和我差不多同一时间买房的一个中国人,150万入手的房,如今评估价掉到了113万;另一家做生意亏了的中国人,则把180万买入的house挂牌126万在卖。才3年,账面就亏了1/3,而且就算这样,都没有买家。

Tomas无精打采地告诉我,如今在T区挂牌卖房子的人,都只敢卖180天,卖不掉也赶紧撤掉牌子去出租——因为要是一年出租不满6个月,就得交空置税。而现在来看房的人,不是建筑商,就是走路遛弯儿的邻居。

我对本来不满意的租房中介现在简直快卑躬屈膝了——得求着他找租客。逢年过节,我还得记着给那个陪读妈妈发个红包,告诉她:“租金明年优惠一个月,后年也优惠一个月,欢迎你在娃娃毕业之前都一直住下去。”

我和老婆常常念叨,要是留着北京的房子,2020年最少都能卖到900多万人民币一套了。2015年,北京那边一卖,5年亏300万人民币,而温哥华这边一买,两栋吞金兽,每年吞进去10万加元。

现在,我知道又有一些华人投资者,又有了“新题材”——“天车(轻轨)”,号称要30分钟从温哥华市中心到素里和兰里,贯通东西。

5

一堆媒体在写,房价要涨要涨,又一群华人像我们当年一样,激动地找中介,筹钱,根据报纸新闻公布的轻轨站点到处看房。

我在心里默默同情:“就算‘天车’规划得再漂亮,钱在哪儿呢?政府只是画个饼,钱还要大家自己凑。就算都凑齐了,每个城市的市长都有主意,还要换届,说不定哪天就找个幺蛾子给你推翻。”

杭州正在经历一轮剧烈的教育资源调整

7月20日晚八点左右,20多位家长冒雨从30公里外的下沙赶到了杭州教育局,要为自家的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教育机会。

他们幼儿园刚毕业的孩子,被新的招生政策,“误伤”了。

几天前,杭州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结束,一些公办小学罕见地出现了“一表生爆表”,报名人数远超招生人数,其中就包括钱塘新区的文海小学。

而且,超载的缺口还很大,有148个孩子,其中有103人是所谓的“一表一学生”——这些孩子不仅住在学区房内,全家的户口也在学区内。

换句话说,这103个最符合学区资格的小学生,要换个地方上学了。

文海小学对此的应对措施是,把他们调剂到其他学校去,方案很快出来了:

75人去云帆、42人到下沙一小、31人去景苑。

调剂政策一出,学生家长不干了,这三所小学是今年未招满的公办学校,即便不是杭州户口的外地人也能读。而文海小学毕竟是钱塘新区最好的小学,这意味着:

学区房白买了。

1

愤怒的家长去找钱塘新区教育局协商,教育局的同志也很纳闷:

一表一的学生,怎么没一个去摇民办学校的?

按照往年的惯例,一表一学生的录取万无一失。虽然文海的红色预警年年有,但一表一年年全收,没有一个被调剂的先例。去年甚至部分一表二孩子也被文海招进去了。

但今年不一样了,社长上一篇文章里就写过了,“公民同招”政策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如果去摇号民办小学,就意味着文海进不去了。

于是家长们都没有参加民办摇号,一心一意等公办学校报名。

所有人都畏惧不确定性,全力押注确定性。

于是,今年杭州罕见地出现了民办小学招生不足、公办学校被挤爆的怪现象。

文海小学的这100多个孩子,刚从幼儿园毕业,就体会到了社会的残酷。

但他们的家长,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他们中有不少是2012年就买下沙文海的学区房,为了这个上学资格,有人最多等了8年。一位家长告诉社长, 2012年买房的时候问了学校招生办还有教育局,得到一致的回复:

一表一录取没问题。

去年6月,他家刚把房贷还清,马上就落户到下沙,就为了让孩子成为“一表一”。

另一位家长为了孩子读书,把一家人在临安的农村户口都迁了过来,为此放弃了村里每年几十万块的补贴。

还有一位家长是去年人才引进落的户,89平的房子花了350万,为此卖了老家的房子。

这一切,就是为了一套学区房,为了今年秋天孩子可以进入一所好的小学。

2

对于家长们的不满,教育局也在尽全力解决,但他们遇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阻碍。

最开始,家长们的诉求是让文海小学扩班扩容,只要把孩子放进去就行。

没想到,这个方案最先激起来的,是文海小学的学生家长们。

580位家长们竟然联名发表了《文清录取新生及老生有话说》的公开信,表示不接受学校扩班扩容,还指责被调剂孩子的家长们:

破坏规则、给教卫局施压、践踏他人利益。

家长之间的对峙,势如水火。

很快,钱塘新区教育局方面提出了一个方案,把这些孩子调剂到即将新建的文翰小学,但是因为文翰小学拆迁还没完成,三年后才能建成:

在此之前,先在养正小学借读。

也就是说,被调剂的这批孩子要先去养正小学借读过渡三年。

很多家长们接受了这一方案,毕竟养正小学是钱江新区数一数二的民办小学,教育质量并不次于文海,而且距离上也可以接受。大部分人就在钱塘新区教育局盖章的通知上签了字。

但这次,养正小学的家长们不干了。

他们的理由是,自家孩子是经过摇号才进入养正小学的:

而且这种民办学校学费一年三四万,就这样给公办的学生免费借读,他们接受不了。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在绝对的公平面前,人们都觉得自己是吃亏的一方。

闹到后来,288位养正家长也索性跑到教育部门表达不满。

在他们的抗议下,7月20日,结果正式出来,调剂方案作废。

一天之后,被折腾了三次的学生家长们,再次聚集在杭州市教育局门口,希望问题得到结局。一位父亲情绪比较激动,一边说一边就跪下去了。

杭州市教育局和家长代表们进行了谈话,最终的解决方案是:

保留文翰小学的学籍,去起源中学借读三年,等文翰校区建成再回去;

如果不同意,就只能从云帆小学、下沙一小、景苑小学中选一所借读。

签约的时间,是今日下午五点以前。

3

从杭州教育局的解决方式来看,工作人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协调。只是连他们也没有预料到,最大的阻力不是学校,而是文海和养正的学生家长。

三拨素不相识的家长,无意间站到了彼此的对立面。为了保卫自己的学区,所有人都拼了。

连番折腾之后,大部分学生家长们已经表示了同意。起源中学地铁、公交无法直达,最远的家庭距此8公里。这意味着,要么让孩子坐将近40分钟的公交车上学,或者家长们每天往返于货车遍地的德胜高架接送。

当然,他们最担心的还是:

三年之后,政策还会不会再变。

社长之前说过,2020年,是杭州学区房的元年。这座城市历来教育资源丰沛,公办和民办都很发达,家长们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危机感并不强烈。

但眼下,杭州正在经历一轮剧烈的教育资源调整,这既是对“教育公平”呼声的积极回应,也是为未来承载更多人口做准备。

很多游戏规则,要被改变了。

改变就意味着摩擦,这是杭州家长们必然要面临的阵痛。身处其中的人,只有更加警觉,更早做准备。

希望文海小学被“误伤”的这批孩子,是最后一批。

来源:铁头社长 铁头功